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英语法学论文

英语法学论文

时间:2023-01-21 12:13: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英语法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英语法学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问题;解决方法

一、目前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英语语法教学这方面不够重视

在新课标改革的影响下,交际法逐渐变为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主流教学方发。人们越来越重视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有一些年轻教师, 为了增添英语课堂气氛的活力,或者是为了体现课改的精髓,过多地重视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对语法的学习基本上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认为学习语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及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可有可无。 这些导致学生也不够重视语法的学习,对于学习语法知识也是毫无头绪,长此以往,学生的简历能力提高了,反而在语法这方面有所欠缺,这会对学生英语口语的训练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增长产生巨大影响。

(二)教师教学方法传统 , 语法教学形式单一

过去有许多教师生搬硬套教材, 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学生的基础水平, 这是不合理的。 教科书中没有明确提出语法知识,语法知识隐含于课本内容中的各个方面,假如只是照搬教材,不能灵活运用,那么,学生的语法知识将无从学起。 教材资源毕竟有限, 教师要能够从多渠道来丰富课本教学内容, 例如可以引用各种信息资源来使英语语法教学更灵活生动。

也有一些初中英语教师在语法教学过程中,依然没有打破传统, 只是以单纯的讲授为主要教学方式, 因此学生们也只是机械呆板地记笔记,以至于没有时间去思考和理解教师所讲内容,这样一节课下来老师讲完了知识,而学生只是在本子上记录下了知识,并未完全理解。这种方式导致学生在学习语法的过程中效率极其低下,也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也不利于初中英语教师自身的发展。 在我看来英语语法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假如教师只是单纯传统地讲解, 那么势必让学生在语法学习上失去兴趣进而一无所获。 英语语法虽然在某一方面规定比较死,但是其运用是十分灵活的。 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僵化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方式,不利于初中学生语法知识的掌握。

(三)教学评价的片面化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活动的前期准备、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最终结果的测量、整理、研究和价值判断。 目前英语语法学习的评价少,一些初中英语教师实施的评价方式太片面,大部分使用考试来当成评价的唯一方式,而对语法教学的评价方式更是缺乏,甚至就没有。 此种现象的结果就是不重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忽视了学生评价在语法教学中的作用。这对于学生英语语法学习是不利的。

二、基于以上问题,给出以下的解决方法

(一)应该引导学生将英语和生活结合起来

我们都知道语言产生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 我们在英语语法学习中可以在感受生活热爱生活中,用英语去描述生活,在生活中用英语去交流。这样我们将英语融入于生活,通过对英语的应用,我们就能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语法的魅力,学会并掌握英语语法学习的技巧。简言之,就是在生活语言中要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找到学习英语语法的兴趣,然后在运用英语的过程中轻松学习语法,从生活中寻找英语语法的源泉和动力。

(二)其次教师应当提高教学创新意识

创新有助于事物的展。因此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创新意识,教学方法不断创新, 教学理念不断创新。这样,面对教师新型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学生怎会没有好奇心?进而,在创新意识的推动下,学生英语语法学习定会更上一层楼。

(三)加强教师学生对英语语法学习的重视

初中英语的语法教学首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提高英语语言能力。因此,学生应当做饭学以致用――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应的语法规则,也要能够在日常实践中可以正常灵活地运用语法知识。 当然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英语的目的――不仅要学好语法知识,掌握各种的语法规则,还要能够以语法规则为基本标准,进行灵活多变的英语表达甚至于进行流利的英语交际。 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语法教学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法能力。

此外,根据新课标改革,其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形式上走多样化之路。因此,在英语语法教学中,学生要不断改变自己的地位,逐渐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在平时英语课堂上,教师可采用多样的方式来讲解英语语法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小组合作,辩论赛,玩游戏等方式让学生从中获益。总之,在英语课堂上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英语语法学习的主人,而老师给其做以辅导。由此,多样的英语课堂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积极性, 提高学习语法的兴趣,并能够保持初中生对语法学习的新鲜感,引发他们的学习英语的好奇心,不断促进英语语法教学的进步。

第2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语法教学;原因;策略

自上世纪70年代起,外语学习中传统的语法教学受到人们的冷落和歧视,有人甚至指出语法教学对外语学习非但没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而会给外语学习带来一些负面作用,这更加导致了英语语法教学地位的降低。我国的外语教学中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传统的语法课正在逐渐地淡出各个层次的外语教学安排。同时日常教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给语法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究其原因有:

(1)主观认识的偏差。不少教师认为语法教学在大学阶段已经没有必要进行,她们认为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学完了语法知识,现在没必要在这方面浪费时间。语法教学往往形同虚设,或者是点到为止,不够深入。

(2)客观因素的制约。第一,大学英语公共教学没有开专门的语法课,语法由精读教师顺带讲授。由于课时紧,加之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往往削减语法教学内容,只有当学生提出相关语法问题或者课后出现了与本课相关的语法知识时,教师才给予讲解或解答,这就造成了语法课严重不足。第二,教材不能满足需要。现有的大学英语教材很少有系统的语法材料及练习,只是对语法进行泛泛的讲解教师往往是就课文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散处理,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不一,很难就语法难点做出解释。

(3)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学英语语法教学基本上是一种传统的语法教学。教学是讲解式、灌输式的,内容主要是语法规则。教学环节包括教师举例讲解语法规则――学生机械练习――学生记忆规则。这种传统的语法教学使得死记硬背成为学好语法的必要手段,这就加大了学生学习语法的负担,而且语法学习本身就是比较枯燥的事情,一旦学生失去兴趣,对于语法教学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众所周知,语音、词汇、语法都是语言的基本要素,在英语教学中,语言的三要素都是学生要掌握的基础知识,语法知识对高效率的交际起着制约作用,目前,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①语法教学中教师考虑的是语法规则,很少考虑语境、交际目的。②教师因教语法而教语法,学生为考试而学语法。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我国的英语语法教学就很难取得进步。

鉴于此本文提出了现行条件下大学英语的改进策略:

(1)增强语法意识,引起有意注意。要想增强学生的语法意识,首先教师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发挥正确的作用。Ellis等人指出,应该对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具备必要的技能,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语言形式上。他认为,向学生教授语法的最佳途径是通过对学生语法意识的培养。认知心理学认为,要使语言习得发生,学生必须自觉地注意所学外语的语言形式及其体现的意义。

(2)教师必须改变观念,重视语法教学。教师不仅要认识到语法对于语言本身的重要性,还应关注语法学习对于学习、掌握英语的必要性,要认识到大学生在中学阶段所学的语法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还需进一步扩展和加深。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点讲解和训练学生学习中薄弱的语法点,必要的时候要对语法知识进行串讲,为学生今后的英语自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3)处理好语法和语法教学之间的关系。语法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科学。语法教学是教会学生掌握语法规则,正确使用语法的应用科学。作为一线的教师,自身要学好语法理论 ,在教学中先简后繁、逐步深化 ,将语法教学渗透于各种课型教学中,实行随机教学。

(4)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及互联网给英语教学所带来的方便,有效实施语法教学。首先,教师可利用网上的各种语篇来帮助学生了解英语语言是如何工作的。其次,教师和学生都可通过某些网址,就一些教学或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直接获得专家的帮助。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网上交流进行互动测验,及时地检验自己的语法能力

(5)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语法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不易调动学生的兴趣。学习一门外语语法体系的几种方法有:①有意识的规则学习。学习者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学习语法知识,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别人的意志。②系统的操练。就某一语法项目有目的、系统的操练,达到理解意义,握规则,灵活应用的程度。③无意识的习得。通过大量的阅读潜意识地了解词语的用法和语法规则。因此,语法教学应该同样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综合掌握运用以上的几点学习方法。

综上所述,英语语法教学现状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语法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语法的学习不可忽略。只有增强师生的语法学习意识,并采用正确的语法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使枯燥的语法规则具体化、生动化。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他们学会如何学习,大学英语语法的现状才会得到改观。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 语法教学 主语从句

一、引言

英语中有很多不同类型的从句,比如,定语从句,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等,很多学生一提起从句就头疼,一提起语法就感觉枯燥,语法点掌握薄弱却又不喜欢上语法课,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深有体会。教师常用的传统的语法讲解方法是教师先讲解语法现象并进行板书,学生坐在下面静静的听讲,然后教师给学生布置练习题,学生做完教师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很多学生听着听着就想睡觉,或者思想开小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可以将翻转课堂运用到语法的学习中去,翻转课堂是在上课之前,教师通过邮件,QQ群,微信公众号或微信群将背景知识,内容重点等分享给学生,然后正式上课时让学生讨论,教师指导答疑等,将知识进一步巩固的过程。本篇文章以主语从句教学为例,谈谈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二、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可以分为三步走:第一步,学生课前学习;第二步,课上问题讨论;第三步,知识的巩固。这依据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主动的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教师不再是强行的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建构新的知识,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成辅导者、合作者或者高级的学习伙伴。同时,翻转课堂也依据了自学――辅导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讲――听的传统模式,教师在课前通过邮件群发等方法提出要求,学生课前进行自学,为上课做好准备工作,课上教师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启发指导,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练结,巩固知识。

1.学生课前学习。教师课前提前一个星期,将下次上课的主题通过群发邮件的形式与同学们共享,以主语从句为例:

教师给出不同类型的例句,要求学生们将其主语部分找出来,并试着说说主语从句的特点,例句如下:

That the nearest gas station is thirty miles away makes me frustrated.

What he said at the meeting surprised me.

What we save from this can be added to our savings.

It is advisable that we should not take children on the long trip.

It is true that his father got the Nobel Prize.

教师给出五道句子合并题,学生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例句如下:

The nearest gas station is thirty miles away. That makes frustrated.

His father got the Nobel Prize. It is true.

She is not at class today. It is strange.

We should not take children on the long trip. It is advisable.

She was No.1 in the speech contest. It is clear.

2.n上问题讨论。教师提出第一个问题:英语中的五种基本句型是什么?

教师要求学生回顾五种基本句型,提问五个学生,教师将五种基本句型写在黑板上,例如:

SV,SVP,SVO,SVOO,SVOC.

第二个问题:它们都有一个什么样的特征?

教师鼓励学生观察板书的五种基本句型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点,学生有能力给出答案:它们都有主语。

第三个问题:你们觉得主语从句是什么?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组讨论,十分钟过后,请四组组代表说说他们讨论的结果,比如,在句子中充当主语的从句;形式主语出现的句子中,表示真正主语的从句等。

3.知识的巩固。教师要求学生做与主语从句相关的单选题,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与组成员协商。教师最后宣布答案,通过做题的正确率可以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主语从句和掌握到什么程度,然后教师根据错题的问题进行讲解,根据错题的原因找出学生知识的薄弱环节,针对薄弱环节查缺补漏。以主语从句为例,很多同学做不对题,是因为分不清楚主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那么教师下一个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对同位语从句的兴趣,鼓励学生课下进行自学。通过这种一环套一环的方法,挖掘出学生的知识薄弱环节,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最终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语法的知识点。

三、总结

翻转课堂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方法,改变教师在台上表演,学生在台下欣赏的做法,改变教师独角戏的做法,取而代之,学生真正的用自己的大脑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参与讨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知识得到了巩固,学识得到了提升,经过自我努力取得进步,有了成就感和学海攀登的喜悦,进而形成一个良性循坏,更一步促进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具有能动性的学习者。而且,翻转课堂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语法知识的讲解,到主动的参与语法学习的讨论,使语法学习从枯燥无趣到充满竞争的合作学习,学生成为了语法学习的主体,从老师说“你要学习”到学生说“我想学习”的转变,将促进学生学习语法的积极性和成效性。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显性教学 隐性教学

一、显隐性教学的定义

显性教学指的是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内容,因此老师需要将所要教授的知识系统,通过概念解释、讲解规则、举例说明的方式系统地、有次序地教授给学生,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显性教学强调教学目标以及老师的主导地位。隐形教学强调学生自我领悟和主动学习,而是通过一定的情境或语境让学生归纳或领悟所教授的知识,老师不直接地去讲解知识系统。

目前国内外有大量实验研究显隐性教学效果的研究,然后这些研究一般针对第二语言的研究,并且有限的研究是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因此本文选取英语在中国的外语的环境下,在真实的语言课堂中,探讨显性教学和隐形教学的效果。

二、实验设计

1.实验问题。基于以上的理论,我们在大一学生的课堂上讲授不定式结构,假设是:在教授不定式结构语法项目时,显性教学效果要优于隐形教学的效果。

2.实验方法。本论文的语法项目为不定式结构,学生是高职高专大一学生,分别为(7)班和(8)班。(7)班是实验班,(8)班是控制班。实验持续将近一个月,包括三个阶段: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实验前,老师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前测和问卷调查,前测是考查受试者的英语基础,问卷调查是调查学生对语法学习的看法。在实验过程中,在实验班,老师采用显性教学方法讲解不定式语法结构,而控制班采用隐性方法教授不定式语法结构。实验后,受试者接受后测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检测受试者对语法学习的态度以及对显隐性语法教学方法的看法。

3.实验工具。测量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定性分析,了解学生对于的综合英语水平。其次,本文采用统计分析软件来分析前测和后测的结果,主要是两个指标,平均分和样本的T检验。

4.教学模式。在(7)班,老师采用的是显性教学,显性教学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次老师介绍句子结构和不定式结构的概念。第二步老师解释不定式结构的语法作用,包括主语、状语、宾语等等。在这个阶段,老师引导学生关注语法规则,并且包含不定式结构的相应的例子。然后老师播放一个含有不定式结构的生动的视频。在这个阶段,老师强调不定式结构的各种时态下的表达。最后老师带领学生做练习和进行口语操练。在此过程中,学生主要关注不定式结构的构成以及用法。

(8)班学生采用隐形教学学习不定式结构。教学过程也分为四个过程。首先老师给学生分发包含不定式结构的故事,让他们阅读和理解。然后老师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问题涉及到不定式结构的理解。其次,老师解释故事的内容帮助学生的内化并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最后老师要求学生背诵含有不定式结构的句子。在整个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故事的理解以及记忆。

5.实验结果分析。

从表1 可以看出,两个班级的前测分值都很低,这表明他们对不定式结构对很陌生。表2的均值差值表明两个班的英语水平相当。表3采用显性教学的班级的成绩比采用隐形教学的班级的成绩要好。但是通过前后的问卷调查发现普遍同学对单纯的语法讲解是不感兴趣的。但是通过故事的方法让学生意识到语法的结构,然后通过讲解的方式能够弥补隐形教学的不足。

因此对于中国高职的大一的学生学习英语不定式结构而言,本文说明了显性语法教学和隐性语法教学方法不是独立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隐性语法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兴趣和动机,受试者不喜欢老师显性教学的填鸭式教学,因此显性教学也是很有必要的。大一学生已经有一定英语基础,显性语法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不定式结构的规则项目上面,这样节省时间并且富有成效,因而显性教学方法使规则更加直白易懂。因此老师选取一定的材料先进行隐形教学,之后再进行显性教学,这样效果是最好的。

总而言之,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本文揭示了在大学环境中老师课前老师需了解学生,选取合适的教学材料,课堂上综合利用两种教学方法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第5篇

关键词:《英语语法》课程;英语专业;对比研究

一、引言

语言有三要素:语音、语法和词汇[1]。想要学好一门语言,语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当前,我区高校英语专业《英语语法》课程开设的学期、学时、授课模式均有所差异,甚至有些学校已经取消了《英语语法》课程。但是,根据两位作者多年来指导的近三十位本科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情况发现,学生的低级语法错误随处可见。在大学阶段新学的语法知识,学生基本上不会应用,即使有个别学生尝试使用,也是漏洞百出。究其原因,是由于多数学生不能完全了解语法现象、把握语法规则,导致无法正确表述文章的思想内容。然而,众所周知语法教学是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2]。那么,英语专业《英语语法》课程究竟开设与否?开设学时多少合适?怎么才能有效地开设等等诸多疑虑成为本项研究的重点研究问题。

二、调查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内蒙古工业大学2011年9月版《英语语法》课程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规定:英语语法课教学属于专业基础课,旨在帮助学生梳理并巩固其所学语法知识,使其能够构建较清晰的英语语法体系,帮助其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为英语技能课及后续的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大纲还规定了教学目的、任务、学时、进度安排等具体事宜。本项研究问题主要围绕上述《英语语法》课程设置的重要性、学时数、开设目的、开设任务和教学方法和模式的理解和具体实践效果反馈,为了得到更加真实有效的反馈结果,笔者调查了相关教师和学生。

(二)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研究对象为笔者2016年秋季学期讲授的内蒙古工业大学2013级英语专业全体同学,共四个班,110名学生,其中女生95人,男生15人。选取该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原因是他们为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且曾学习过《英语语法》课程、《英语论文写作》课程,同时目前也正在忙于毕业论文选题、提纲撰写等毕业论文写作实践环节。他们能更加真实地代表英语专业这一群体,并反映其在学习《英语语法》课程能否将语法知识和技能正确地应用于英语实践中。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的方法分别是问卷调查(110位学生)和访谈(四位教师)。学生方面,注重样本量化分析和数理统计,发放的110份问卷,回收110份,有效问卷109份(其中1份答案选择了多选,视为无效问卷)。调查问卷的目的和内容是从学生层面反馈学生认可的《英语语法》课程设置的重要性、学时、目的和教学方法模式的理解和具体授课实践。教师方面采用的是质性访谈,四位教师讲授英语语法课平均时间为5.6年,其中,最长8年,最短4年,其观点和教龄都具备了一定的代表性。所有的受试群体均征求了本人同意。教师访谈的目的和内容是从教师层面直观面对面地获得教师心目中《英语语法》课程设置的重要性、学时、目的和教学方法模式的理解和具体授课实践。

三、调查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英语语法》课程的重要性

表1显示:无论学生,还是教师,均认同语法课程开设的必要性。从具体选项看,相对于教师,学生更加认同其重要性,认为“非常必要”的学生比例比教师比例多48.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学生认为语法学习不重要的想法或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语法,即语言的使用法则,在外语学习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3]。而早在上世纪末,束定芳就提出语法在整个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已经不是语法该不该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4]。

(二)《英语语法》课程开设的学时

表2反映的是语法课学时多少问题,从选项情况分析看来,师生共同认同40学时,教师认可的60学时,学生赞同比例尚未过半。这表明,学生更渴望语法精讲精练和实践运用能力,目前英语教学改革中突显学生的实践能力。内蒙古工业大学英语语法课学时从之前两学期授课的64学时,缩减成现在的一学期的32学时。这种语法课理论课时偏少,不能进行知识的充分讲解,也不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的语法知识进行全面的理解和领悟[5]。现有的课时设置下,内容无法全部涉及,课堂上也不能真正做到讲练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无法落实[6]。然而,从另一角度,这种高校开设语法课的课时减少却充分满足了学生的需要,作为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在压缩课时后,如何提高语法教学的课堂有效性,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整合,如何协调语法与其它科目教学的关系等等更加具有挑战性和现实性的困难和问题。

(三)《英语语法》课程的主要目的

从上述表3学生和教师回答情况看来,最大的不同在于许多学生回答的不是语法课的目的,而是学习语法的目的。部分学生认识到了英语专业学生已有一定的英语语法基础知识,但不系统[7];系统的语法课程学习有助于其它能力的增强和自身专业的成长,这点与教师的回答一致,也符合大纲规定课程的目的。按照《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要求规定:帮助学生重点掌握语法核心项目,提高上下文中恰当运用语法的能力和运用英语的准确性,使学生对语法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并能借助语法知识解决学习过程中的有关问题[8]。此外,个别学生提及语法课与其他科目的互通性,这一点也有点跑题,不过足够引起重视。许多专家学者提到打破语法课与相关课程的壁垒,使它们有机融合渗透,是必要的[9];语法课与精读、阅读、听力多课程的结合不仅可以使学生意识到语法的重要性,还可以让语法课堂的知识在其他课程得到回应和验证,学生从中得到满足[10];综英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在语法上的弱项和不足了解得比较清楚。而且综英教材上的课文为语法教学提供了大量的语境,有丰富的语言材料可以利用[11]。因此,是否与相关课程结合?是否同一教师授课等等问题均有待于语法课程和相关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实践检验。

(四)《英语语法》课程的主要方法和模式

学生回答中最多的字眼是:“有兴趣,有意思,不枯燥,有条理、详细讲”等等。由于英语教学法知识的欠缺,学生的回答多数停留在自身感受层面,诸如交际教学法、任务教学法、语篇语法教学方式、语料库的使用、翻转课堂等均未提到。许多教学法,诸如对比法在语法教学法中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比是形成概念的一种手段,它强调对某一客体进行实例的收集,比较其相似点与不同点而建立起概念[12]。不过,诸如表4中范例所示:学生还是注重到了语境教学(如在写作中实践语法),系统教学,小组合作式等教学方式的应用。其实对于英语专业而言,语法课既具有技能性又具有知识性。语法课的这一双重属性要求采取与其相适应的多模块教学策略来组织教学[13]。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多数语法教师还是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上述四位教师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除了第一位教师,其余三位均主张某一种教学方法占主导(依次为演绎教学法、发现教学法和归纳教学法),并没有真正像第一位一样既做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又与其他教学方法和模式互换与结合。语法课,相比较其他专业课程而言,确实较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这就更需要教师加强自身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四、结语

第6篇

论文摘要: 现今中国的英语教学中,语法教育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但是关于语法的认识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问题依然存在着不少错误的理解。本文基于文秋芳的“输出驱动假设”,结合英语学习中学生重听说,轻读写的倾向,探讨性的研究综合技能教学法在语法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提出英语语法教学的建议,即强调语法教学的综合性和连续性,实施综合技能教学法,有助于提高语法教学的效益。

一、引言

当今,关于综合技能教学法在具体教学中的运用有很多,例如综合技能教学法在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在写作、阅读中的应用,但大多数研究是进行两种教学法对同一个对象的比较,得出综合技能教学法的重要性和可推广性。笔者赞同实验研究,但本文试图从语法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为出发点来引出综合技能法的必要性;接着介绍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来做为理论支撑,最后阐述综合技能教学法在英语教育中的应用,探讨正确,有效的教授英语语法。

二、英语语法的误区

1.语法是一些无意义的结构的集合

这种误解的产生源于人们把“ 语法”只和词形变化、语言结构规则联系在一起。但语法本身并不是一维的,也不是无意义的。语法由三个方面构成:形态句法(m o r p h o s y n t a x)-形式(f o r m);语义(s e m a n t i c s)-意义(m e a n i n g);语用(pragmatics)-使用(use)。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一个方面的改变将导致其他方面的改变。同时者三个方面在语法中又各有侧重。要能使学生在适当是场合准确的运用语言表达完整的意义就必须完全的掌握者三个方面。

2.语法是一些任意的规则

从Saussaure开始,语言学家们就认为语言是任意性的,但这并不代表语法也是任意的,相反,语法是人们根据语言总结出的关于语言本身的逻辑的、规则的知识。

3.语法是枯燥乏味的

对于语法的这种印象来自对于反复训练和机械重复的恐惧。但是教语法不等于必须学生无数次的重复模句,也不是强记语法规则。这些活动的确令人厌烦并且在教学效果上差强人意。英语教师能够创造出一种有趣生动,需要学生思考的训练语法的学习环境。

4.学生一次只能学习一种语法结构

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教师可以每次只教一个语言点,学生也能一次致力于一个点的学习,但学生并不是在一次掌握了一个语法知识后才继续学习下一个。新的语言知识与已学知识总是持续的相互影响。例如在教学中,学生表现出了对于过去时态的完全掌握,但在教授过过去进行时态后,学生对于前者的掌握似乎就不那么完美,语言表现也下降了。这种倒退现象会一直持续,直到他们完全掌握这两种时态并且区分清楚。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法学习的轨迹并非

5.语法为自然习得,不需要被教授

实上确实有人能够比较自然的习得第二语言。以一部分美国移民为例,这些人中就有人能够自己掌握并熟练运用英语而没有接受过正式的学习。这种情况在青少年中尤为普遍。这些事例就使有人相信中国的学习英语的孩子们也能不通过老师对语法的讲解而掌握英语。但是他们没有看到,上述的情形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语言学习者,即使是掌握了英语使用的移民们的英语水平也尚未达到语言准确性的要求。而且最大的不同是中国学习英语的青少年没有处在英语的生活环境,在语言教育中他们进行的是外国语学习( Foreign Language Acquisition ) 而非第二语言习得(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虽然在国际上这两种教育常常被一起讨论,但两者在教育上还是有区别的。因此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语法知识的讲授能否帮助学习者达到准确掌握语言目标。事实上即使是最有技巧的英语学习者也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来掌握语法。Chomsky 在1969 年就指出,英语本国人在成年前也一直处在一个继续学习和完善英语语法结构的过程中。这样问题就转变为英语语法知识的教授能否加速学生的自然语言习得。关于这个问题已有许多研究成果。Pienemann(1984)通过实验得出:接受过语法学习的学生能在两周之后进入下一阶段的英语学习,而在无语法指导的情况下,这一过程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虽然实验的被试只是少数,但是这一结果多少为语法教育在英语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提供了支持。

6.语法能够解释一切语言现象

语言是复杂多变的,因此语法规则无法解释所有的语言结构。例如,大多数教科书都规定进行时态不能与静态动词连用,因此下面这句句子:I am wanting a new car.是不正确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这种表达确实存在,而且本土人士更倾向于把进行时态与完成时态连用。I have been wanting a new car (for some time)关键在于语言是不断变化的,语法的规则也是相对的。以上是对英语语法本身和教学的再研究, 在对英语语法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后,下面将阐述关于综合技能教学法的使用。"

三、综合技能教学法

综合技能的学习已经在教育界得到了广泛的赞同和使用。现行的教材中有专门的部分。在具体教学时间中有两种主要的形式:内容型 (Content-based)和任务型(task-based)。前者比较注重通过语言学习内容;后者强调进行带有交际语言使用的任务训练。两者都应在英语教学课堂上占有重要部分。

1.内容型教学 2.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要求学生使用英语参与交际任务,任务即各种活动,如两人或小组讨论,合作办报;撰写电视广告等等。

四、输出驱动假设

根据我国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2000年颁发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简称《大纲》),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其中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涵盖综合技能和单项技能训练课程,如听、说、读、写、口译、笔译课程。文秋芳就英语技能课程的改革提出“输出驱动假设”,旨在激起英语专业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兴趣和讨论。该假设包括三个子假设:第一,从心理语言学角度,该假设认为输出比输入对外语能力发展的驱动力更大。一个没有输出驱动的学习过程,即便有高质量的输入,其习得效率也有限。第二,从职场英语需要出发,该假设提出培养学生的说、写、译表达性技能比培养听、读接受性技能更具社会功能,尤其是口、笔译技能。第三,从外语教学角度,该假设认为以输出为导向的综合教学法比单项技能训练法更富成效,更符合学生未来就业需要。(文秋芳,2008)

该假设认为,输出比输入对外语能力发展的驱动力更大;培养学生的说,写,译表达比培养听,读接受性技能更具有社会功能,尤其是口,笔译的技能;以输出为导向的总额技能教学法比单项技能训练法更富有成效,更符合学生未来就业需要。实施“输出驱动假设”需要全面采用以输出为导向的“综合技能教学法”,通过输入与输出的巧妙结合,组织课堂教学。“通过综合技能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将技能训练、知识面拓宽、思维能力培养有机地融为一体。

接下来文章将进一步探讨怎样在具体的语法教学中使用综合技能教学法来获得更好的效果。

五、培养综合技能教学法在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1.肯定语法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向学生确立语法在英语学习中的正确位置。

2.转变教学理念,引入“综合”概念,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改变学生的传统语法观念,打破各个技能之间的界限,打破专业知识课和专业技能课之间的界限。

3.从形式、意义、使用三个方面向学生解释语法结构。不仅让学生明白语法结构式有哪几部分组成的,还要知道其语法意义,以及在什么场合该使用该语法结构,达到熟练的程度。

4.将内容型教学和任务型教学结合起来。安排各种锻炼的活动和机会让学生发展语言能力。例如,学习将来时态,老师可以让学生猜想春节的假期的某个时候在干什么,运用将来时态来造句子,既可以活跃气氛又收获了语法知识。

5.采用综合技能教学法,并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实现“输入”和“输出”的巧妙结合。在实施“综合技能教学法”的过程中,可借助各种现代教学手段,融听、说、读、写等技能的训练为一体,为多种感官的参与提供机会,为输人和输出的有机结合创造条件。例如:可以首先“视听”英语录像短片和报道,“阅读”有关经典,然后是“说”(就既定话题展开讨论),最后是“写”(把自己的观点用文字表达出来),几种类型的语言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加快知识的内化。

第7篇

[论文摘要]网络教学因明显的优越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认同,其应用在取得了明显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与弊端。文章以后现代主义教学理论为依据,从大学英语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入手,探讨建立大学英语分级网络教学模式,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

[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 分级教学 网络教学

一、大学英语分级教学

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主要难题在于学生英语水平的差距较大,传统教学方式只是根据学生的平均水平来确定教学内容的难度、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必然造成水平高的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水平较低的学生跟不上的状态。这种教学方式显然不能适应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需求,因此,进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势在必行。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指出:“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这是我国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经过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与实践应当选择达到的标准。一般要求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是为有条件的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类型和人才培养目标所选择的标准而推荐的。各高等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并创造条件,使那些英语起点水平较高、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达到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是在《要求》精神的指导下,以语言输入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模式。

语言输入理论强调“+l”的输入原则,即语言输入所提供内容必须包括一些高于现阶段的内容,但又不能过难。因此,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级教学是当前解决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有效途径。需要指出的是,分级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分级标准不合理。很多学校以学生的英语入学成绩或入学后的分级考试成绩为标准,把学生分成三个等级。这种标准实际上并不能完全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因为这些考试一般都是以阅读和写作为主要考查目标,基本不考查学生的口语和听力。不论从《要求》的规定还是社会需求来看,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都非常重要。这种分级标准不但不客观,而且容易产生错误的导向。

2 教学内容不合理。在进行分级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校往往侧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甚至有的学校直接以国家各种大学英语测试为目标进行辅导,这种功利主义的应试教学使学生书本英语掌握得相对较好,而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则普遍较差。

3 评价体系不合理。很多学校并没有针对分级教学制定完善的评价体系,有的甚至各级制定各自的评价体系,对各级使用同样的试卷,只是设定不同的评分标准,这显然不能体现当初的分级教学的目的。

二、大学英语网络教学

网络教学是利用计算机终端和网络技术组织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网络教学利用计算机处理各种信息,如文字、图像、视频和音频等,使多种媒体信息集合成一个有交互性的系统,从而使多种媒体的作用远远超过单一媒体使用的总和。

《要求》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应体现英语教学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要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把网络引人大学英语教学,引起了教学思想、教学手段等方面的重大转变,使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理念得到了强化。网络教学为探究式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网络技术成为这一新型学习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它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授语言技能的同时,更加注意加强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真正体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教育理念。

三、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的理论基础

后现代主义教学观强调多元性、对话性、差异性等。后现代主义教学观倡导开放式教学,也就是要去中心化教学,放弃教师中心和课本中心的传统观念。去中心化就是要解放学生的个性。这一点在大学英语网络教学体现为利用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内容超越过去大学英语课程的权威。个性化学习和教学的交互式则是对教师中心的挑战。后现代主义教学观强调对话性。从后现代教学观点来看,学习应该是一种学生主动的过程。要科学地完成教学任务,仅靠学生被动地接受是不行的,必须要激发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对话是最有效的途径。在大学英语网络教学中,交互式合作学习方式能够完美地体现后现代教学理论的对话性,无论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发散性思维的对话还是师生之间启发性思维的对话都能够起到优化学习效果的作用。后现代主义教学观推崇差异性,认为教育不应该是压抑学生之间的差异和学生的个性。因此,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尊重学生间的差异,设计多元的英语学习内容和技能模块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和学习风格自由选择。大学英语网络教学以后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提倡学生个性化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达到帮助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

四、大学英语分级网络教学模式的构建

为了有效地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有必要探索新的大学英语教学途径。大学英语分级网络教学是一种以分级教学为基础,以网络教学为平台开展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把网络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手段,一方面能发挥分级教学的长处,有效克服其缺点;另一方面能彰显学生的个性差异。大学英语分级网络教学的构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以多元标准对学生进行分级网络教学。过去分级教学往往是单纯以分数为依据,这显然不符合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和能力差异显著的情况。为了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应该按照学生的各项语言技能、学生的学习风格、学生的实际水平等进行多元双向分级。当然,在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师人力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做到这一点。但是,网络教学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藩篱,让学生跨年级、跨专业,甚至跨学校进行分级组合。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实现分级教学的长处。

2 创建模块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教学内容必须要适应社会和学生的需求。也就是说,教学内容不仅要有读、写、译,还要囊括听、说、看等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要把这么多的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展现是非常困难的,但依靠网络技术的帮助,我们可以轻松地实现各种语言技能的分级教学。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分为听说读写译和视听等模块,规定好每个模块的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让学生按照喜欢的学习方式定制学习内容。这样一方面凸显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另一方面保证教学效率。

3 创建多元化的大学英语学习资源。过去课本本身具有局限性,很多教学资源没法利用。现在依靠网络技术的优势,可以把任何想要呈现的资源放到网络上供学生利用。英语学习软件可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的学习环境,包括背单词的软件,如“我爱背单词”“轻轻松松背单词”等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掌握词汇,它们一方面利用遗忘曲线提供科学的学习和复习计划,另一方面多种助记方式也能提高学生的单词掌握速度。词汇软件,如牛津、朗文的电子版、Wordsmith等,它们可以帮助学生迅速了解单词的语义场和语用特征,真正做到复合式掌握词汇。语法学习软件,如薄冰语法的电子版、四六级语法学习软件等,它们可以为学生提供图文并茂、声形具备的语法学习内容,并伴有大量的语法试题供学生练习。不同级别的学生可以选用适合自己的软件辅助学习。另外,多媒体网络也丰富了大学英语的资源。学生可以从网络上找到适合自己的文字、文档、图片、影像、录音、影视等多种媒体形式进行学习,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感官来掌握英语,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拓展学习空间。

4 交互式的学习方式。教育生态观提倡探究式教学,即引导学生以各种方式从学习环境中领悟和接受信息,强调学生对环境的感知。网络成为教学载体后,大学英语的学习过程呈现出开放态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保持对话沟通。同级别甚至不同级别的学生之间可以通过BBS、MSN、电子邮件等实时交流,相互浏览作业。教师可以通过主机授课,在网上查看学生的作业。学生在这样开放的环境中学习,一般更加专注,因为他们的学习成果是即时展示的,使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得到认同的期待。在网络教室中,师生可以随时选择网上交流和面对面交流的方式。网络可以支持本校、校际甚至国际学生协作学习,创建虚拟学习社区。对于焦虑程度高的学生,网络是更为便捷的交流工具,可以缓解压力。

第8篇

论文关键词:实用,语音,语法,能力

 

一、高职实用英语课程性质及能力要求

实用英语课程为各类高职院校面向全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是面向学生最广、师资力量投入相对集中的重点建设课程。

就语言运用能力而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掌握一定词汇量的基础上,熟悉基本的英语语音、语法、句型和篇章结构,从而能够培养一定程度的听、说、读、写、译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其进一步的专业英语的学习及继续教育阶段学习夯实基础。

就综合能力素质而言,有效的实用英语课堂的教学组织与实施,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增强,有助于学生交流沟通能力的提高,为其踏入职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二、高职生源特点

众所周知,由于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和教育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高职教育的生源形势严峻,面临各方面压力。本科院校的持续扩招带来高职院校生源数量和质量的不断下滑,一方面生源不足,另一方面生源综合素质不高。这对于面向各专业的公共实用英语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总体而言,高职阶段学生英语入学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同学英语基础较弱。[1]具体表现为,词汇量严重不足,基础语法体系不完善,知识点运用不灵活能力,听不懂,说不出,读不易,写不通,实际英语语言交际较难进行。各专业间及专业内部学生的英语水平差距也较为明显,比较而言文科专业类学生英语基础强于工科类及艺术类学生,女生英语基础好于男生。明显的差异带来了教学过程中教师难以完全兼顾各类学生的知识水平,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效果必定有所影响。

三、实用英语教学中易忽略问题

生源的特点为我们在实用化的教学组织和实施中带来了困难。英语模块化教学需要学生有较好的听、说、读、写的反应能力,工作场景化的教学需要学生较高的课堂参与度,师生积极互动,才能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这样的教学内容显然是没有积极促进作用的,只能是课堂中的茫然。因而我们的实用,不仅是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操作和应用,更关键的第一步是能够让学生的英语能够首先在课堂上实用,能够融入课堂,参与课堂,在此基础上实现融入工作场景,应用到职场中。针对这样的要求,我们在实用化教学中就不能忽视语音和语法知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基本语音知识

良好的语音基础是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关键。实用化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能够让学生较为流畅的运用于日常交际,听与说二者相辅相成。试想说话者的英语语音知识不过关,不仅影响自己的理解,也影响到听话者的语意理解。从这个角度而言,实用化教学中的第一步应当是语音的纠正、练习与强化,但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忽视语音练习。

调查发现多达80%的同学在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语音练习,英语中48个音标能够完全认识并正确发音的同学并不多,能够利用这些基本音素准确拼读出单词的同学更是屈指可数。作为语言课程的学习,尽管为了应付相关考试仍然存在一些应试化的教育方式,但是英语教学一直以来就强调学生的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开流,“哑巴”式英语学习是应当坚决摒弃的。而良好的语音能够为学生增加信心,乐于说英语,主动说英语,常常说英语,反复的练习又能促进这部分同学进一步提高表达能力,形成良性循环。反之,部分同学由于英语发音不准,方言痕迹过于明显,形成自卑心理,越发不愿意用英语进行表达交流,更不会积极融于英语课的互动活动和校园内诸如演讲比赛、话剧比赛等第二课堂活动中,缺少练习的机会,最终导致弱者更弱。

2.基本语法知识

传统英语教育一直强调英语语法知识体系的学习能力,中学阶段的基础英语教育也主要围绕这个核心内容展开,随着高职实用化教学的不断探索与实践,语法学习逐渐淡化,其实高职阶段的英语学习是不能忽视语法体系的系统化复习与强化的。

由于生源基础较弱,尽管经过六年的中学阶段英语学习,然而大多数同学的英语知识体系不够完善、不够牢靠,一些基本的语法概念似是而非,模糊不清,具体运用到口语表达、书面表达中错误层出不穷,甚至句不达意。只有夯实了基本语法知识,才能让我们的学生说的流利、写的通畅、读的容易、听的明白。殊不见,多少同学无法理解并正确使用虚拟语气,多少同学对动词非谓语形式一筹莫展,多少同学为繁复的介词结构所苦恼,多少学生对各类型从句无从分辨,在这样的基础上如何能实施高职实用英语的情景化教学?又如何能实现实用化的教学目标?完整的语法体系对于学生进一步的英语学习至关重要。

四、结语

高职阶段的实用英语学习中,语音练习和语法复习应当是贯穿始终的两条线,不应当在我们的实用化教学改革与实践中被忽略。促进听、说、读、写四种英语基本语言技能的均衡发展是我们教学的目标、研究的方向[2],也是我们实现英语实用化教学的基础和保障。语音和语法,在实用化教学探索中常常会被忽视或是淡化,事实上良好的语音、完善的语法结构是保证学生有效的听、大胆的说、自然的写、顺畅的读的基础,是学生能够实现英语自学的基础,是实现我们实用化教学的最有力的保障。“实用”应当是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深造的实用、应当是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实用、是有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表达能力的实用,再这样的实用基础上最终达到日常交际中的实用和职场中的实用。

[参考文献]

[1]张静.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 辽宁师专学报,2006,6.

[2]刘晓霞.高职高专任务型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当代教育论坛,2010,10.

第9篇

英语语言学习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虽然教育部对英语高考进行了改革,但这实际上意味着英语学习更倾向于自主学习和专业英语学习。高职高专英语学习着重于英语技能的强调与扩容,相对于其他英语学习更实际化和实用化。目前关于专业英语学习的网站和问卷调查非常多,在中国调查网关于英语学习的调查问卷(见附录一)有823人参与,这是一个网络调查,因此,对于参与调查问卷的年龄层次和英语水平无从得知,同样因为不涉及个人信息状况,保证了问卷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英语学习有趣的人占45.2%,42.9%的人对英语学习很有自信,但遇到困难时只有28.3%的人绝对能做到克服焦虑心情,当谈到英语学习困难时,41.3%的人感觉难以记住单词,33.4%的人在读写方面有困难,26.1%的人不懂语法。

由此可见,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单词和阅读是主要障碍。高中阶段,学生在英语阅读、词汇和语法学习上的确存在一些困难,据此推断在高职高专教育阶段,学生在专业英语阅读和专业词汇学习方面遇到了更大的专业英语学习障碍。为此,笔者在任教班级里进行了调查,请学生写出自己在英语学习中感到最困难的是什么,自己在英语学习中有什么好方法,对老师有什么要求或建议。从学生的反馈中发现,学生主要的困难在于词汇和阅读,也有一些学生认为语法学不会。同时教师还设计了基础英语试卷和专业英语试卷,检测学生已有的英语水平,并进行记录。针对学生英语阅读中存在的困难,笔者尝试通过思维导图学习策略的应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分析目前高职高专学生英语阅读学习情况。

二、思维导图在高职高专英语阅读中的应用情况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一:

以我系商务英语专业2013级131301班的36人和2013级131302班的30人为研究对象,前者为对照班,后者为实验班。二者在英语实践能力考试平均成绩(三级A)(百分制)中的成绩分别为87.5和82.5,在2010年6月CET-4真题阅读测试中的正确率分别为75%和7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对照班和实验班的英语水平相当,故可以作为课题分析对象。

研究对象二:

以我院从事英语阅读教学的院内专业在职教师为采访对象,共计10名。六位在职英语教师均为硕士研究生学历,所学专业均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从事英语教学工作达7年以上,英语水平相当,故可以作为课题分析对象。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66位同学发放调查问卷,采用概念组分析方式对学生的四级阅读成绩和阅读课程要求与希望进行分析。

对10位教师进行采访调查,采用概念组分析方式对教师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果进行分析。

(2)数理统计法

对所获数据资料运用EXCEL2007软件及社会统计数据包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3)文献法

查阅学生四级阅读部分共计288篇,对学生的单词辨识率和阅读问答题目进行分析。查阅教师阅读类论文10篇,对教师的英语阅读教授方法进行分析。

(4)调查工具

调查工具有问卷调查和阅读测试试卷。

3.研究结果

(1)对教师进行采访的调查结果

对教师的采访主要针对目前教师们应用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中的兴趣、思维导图相关知识及对改进教学方法的医院进行采访。经过分析整理得出以下采访结果:

①被采访者认为目前英语阅读教学方法证明他们依然沿用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即先告知学生文章大意是什么,然后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在阅读过文章后回答问题。然后让学生读课文,解释生僻词汇、词组,一段一段地翻译直至结束。最后一步是完成附在课文后面的课后习题。被采访者认为这类教学方法是安全的,教师和学生已经习惯了这种方法,被采访者觉得这种方法很无聊、无趣。

②被采访者认为学生并不喜欢学习英语,表现为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都是沉默的,只有少数几个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虽然教师们在努力调节课堂气氛,课堂上依然没有交流。被采访者认为只能用悲哀和无助形容他们的感觉。

③关于思维导图的相关知识,被采访者表示他们从未听说过这个理论。

④他们都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便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用学生积极的思维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活跃课堂气氛。

(2)对学生问卷的调查结果

对于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采用传统阅读方法,学生在四类阅读材料中的错误率高达30%。具体表现为说明文42.3%,语言类文章47.4%,人物类32.3%,叙事类43.4%。

在应用思维导图方法后,学生在思维导图方面的错误率明显下降。

表1 思维导图方法解题错误率

问卷调查及测试卷的结果显示,学生对于思维导图作为英语阅读教学方法的态度是非常满意的。具体表现为认为思维导图可以作为有效学习方法的学生占百分之六十以上,认为思维导图作为理解阅读文章的工具的学生比例占百分之七十以上,认为思维导图有助于记忆单词的学生比例达到百分之七十三,认为通过运用思维导图提升自己英语学习兴趣的学生比例达到百分之七十四。

三、对于调查结果的分析

通过对思维导图在高职高专英语阅读学习中的运用现状分析,以教师角度看,可以得到以下三个信息。

首先,教师的教学方法依然是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很少采用教学策略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整体思想。因此,教学方法的改变是非常必要的。其次,大部分学生的课堂表现差强人意,课堂表现被动,很少积极思考,与教师课堂交流非常少。因此,教授学生新的阅读方法是很有必要的。最后,教师愿意接受新的教学方法,是进行试验的前提条件。

第10篇

论文摘要: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是在认知心理学基础上吸收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研究成果,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可以使学生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促进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本文谈到了任务型教学的定义、原则、任务类型及任务型教学设计,希望带给工作在一线的英语教师们一些教学启示。

任务型教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典范课堂教学模式。它提倡“做中学”和“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意义的表达,是一种通过完成老师给出的任务来达到语言学习的教学方法。本文是基于Nunan和Willis的任务型教学研究角度出发的。

一、任务型教学的定义

任务型教学没有唯一固定的定义,研究者都有互相交错但是不完全相同的定义,但涵盖的意义大都一致。因研究角度的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定义。这里提到最有影响力的两位学者的定义。Nunan(1989)认为,“任务是一项课堂活动,目的在引导学生参与目标语的理解,操作,输出和运用目标语言交流,其关注点主要在于意义交流而非语言形式本身。” 英国语言学家Jane Willis(1996)对任务的定义为:“有明确目标的旨在达到特定目标的课堂交际活动。”综上观之,任务型教学就是通过各种课堂或课外活动,让学习者更关注语言意义,最终达到目的语的学习。

二、任务型教学的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任务的设计要为学习者提供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语言情境和语言形式等要符合实际的功能和规律,使学习者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语言、掌握语言的应用;(二)形式与意义结合原则。任务的设计注重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学生在实施任务的时候,要注重这两者的结合。如果只完成任务而没有注意语言形式的机会,可能会使得任务没有重点,或者很难使学生的中介语得到发展;(三)阶梯型任务原则。每个单元的任务都组成一个教学的阶梯,每个任务就是这个梯子中的一个台阶。所以任务的设计需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相连,形成由初级任务向高级任务以及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

三、任务类型

Nunan (2004)列举了若干可用于小组活动的语法任务。根据完成任务过程中所产生的互相影响把任务分成五类:(一)信息差任务(Information-gap):语言信息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从一种形式到另一种形式的转换;(二)调查型任务(survey):调查者可以调查同学们的兴趣爱好,组织者可以据此爱拍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户外活动;(三)语法图表(grammar charts):语法学习可以采用归纳法,即给予学生大量还有某种语言用法的语言材料,可以是短文,对话或其他文本及音响资料;(四)观点差(Opinion- gap):学生参加讨论,交换意见,但无需达成一致关于任务,当然还可从其它角度分类;(五)推断差(reasoning-gap):这样的任务需要根据已知的信息进行推测、归纳,或依据所掌握的形式方式得出一个合理的结果或决定。

四、设计教学任务

在任务型教学中, 教学过程就反映在具体的教学设计当中, 教学任务链应该是步骤明晰的、可操作性强的。为使任务型教学模式能在教学中具体实施,Willis (1996)提出了一个实施框架。 转贴于

(一)任务前阶段:主要是教师向学生介绍话题和任务,突出有用的词汇和短语,激发学生兴趣。

(二)任务环阶段:分为任务、计划与报告三个步骤:1、任务阶段:学生执行任务,可以小组形式完成任务,此环节教师起的是监控作用;2、计划阶段:学生准备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形式可以是口语或者书面的。在此阶段,学生可以向老师咨询,此环节教师起的是语言顾问的作用;3、报告阶段:学生分组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此环节教师起的是主持人的作用。

(三)语言聚焦阶段:分为分析和操练两个步骤。1、分析:关注的焦点开始从语言意义转移到语言形式上来。老师和学生一起分析词汇及语法,聚焦形式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关注语言的准确性;2、操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重难点,包括词汇及语法。适量的控制型练习是必要的,这些练习使整个教学程序更易于许多普通学习者。

五、结语

本文谈到了任务型教学的定义、原则、任务类型及教学设计,不仅给教师理论指导,还谈到了任务的具体实施步骤。大学外语教师应更多地关注任务型语言教学,来改变大学英语学习者哑巴英语的状况。具体说来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任务,实现其教学目标,使得学生享受任务的乐趣,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希望本文会给工作在一线的英语教师们一些教学启示。

参考文献

[1]Ellis, R. 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2]Nunan, D.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M].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3]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第11篇

        众所周知,初三阶段的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在英语复习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零星分布于各单元间的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固,特别是不能够形成知识网络,更不能够比较深刻的了解各知识点间的联系,这成为了学生学习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把思维导图语法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构建高效英语课堂,最终实现教学效果多赢。

        二、理论基础

        思维导图是盛行于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的一种教学形式。依据大脑思维放射性特点,英国大脑基金会主席、著名教育家东尼·博赞(tony buzan)发明了“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大脑放射性思维的外部表现,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思维工具,是一种将思想图像化的技巧,也是将知识结构图像化的过程。它利用色彩、图画、代码和多维度等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增强记忆效果,使人们关注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允许学习者产生无限制的联想,这使思维过程更具有创造性。这种思维工具能应用于人类所有的日常活动,而且能够遵循大脑的自然思维方式。 

        如图一所示:

         

        关于水果的思维导图(引自《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

        思维导图自诞生以来,被广泛地应用于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成功地帮助全世界2.5亿人改变了生活,被誉为21世纪全球性的思维工具、管理工具、学习工具。国外从20世纪70年代提出思维导图到现在,相关的研究已经比较丰富和成熟。在西方国家,思维导图是中小学教学中很常用的一个方法,有着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新加波、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教学机构已经对思维导图在教育中的应用这一课题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索,如新加坡开展的“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写议论文”。但思维导图在国内的研究不多见,从掌握的资料来看,港台地区发展较快。在内地,对思维导图的研究发展还处于介绍和引进阶段。 

       三、应用举例

        如在初三英语教学中,定语从句的教学是一个重点、难点。但由于知识点零散,教学周期长,学生难以形成知识网络,往往会出现边学边忘的现象,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在进行完定语从句的教学后,我利用mindmanager制作了下面的思维导图,带领学生根据思维导图总结回忆所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它们的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理解和记忆变得非常容易,很快掌握了所学知识。 

         

        时态教学是初中阶段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难点。运用同样的方法,我让学生对初中所学时态进行归纳整理,并自己形成思维导图。老师告诉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步骤。第一,学生们先找出思维导图的主题是什么(时态)。第二,初中阶段要求掌握的时态有哪八种(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过去将来时,简称为现、过、将、完、过完,现进、过进、过将)。第三,要求学生把每种时态要求掌握的基本要素画出来(概念,时间标志,动词形式)。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每种时态旁边造一个句子。

        实践表明,指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成就感。另外,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能促使学生认真体会、观察知识间的关系,甚至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注意和意识到的各个知识间的关系,从而产生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理解,达到创新性学习的目的。

        四、结论

第12篇

1.作为一门课程,“”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整个教学过程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寻找收集资料──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而英语学科教学是以教材为依据和载体,教学过程是围绕完成教材所规定的目标而进行的教学活动的过程。

2.在英语教学中往往以教师为主,“知识”在教师那里,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是单向“求学”,是知识的接受者;研究性学习主要由学生负责完成,它赋予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权利,同时也承担达到目标的义务。

3.英语教学偏重于学生通过记忆、练习、重复等方式掌握学科基础知识达到简单的目的;研究性学习重视学习的结果,更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4.英语教学活动一般在课堂上进行;而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不局限于课堂,它根据问题的需要走向开放的,向社会索取知识。5.英语学科教学的评价方式一般是以分数为手段的标准化;而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是一种综合的、定性的方式,它以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活动以及体验为依据。

二、英语研究性学习与英语学科教学是有联系的

从我校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来看,1.课题的提出基于英语教学,根据学科教学内容中的问题、、等提出探索性课题。如:英语语法学习和词的用法,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不同,英语学习方法的研究以及从教学内容延伸出的课题等。2.在收集资料过程中,学生必然会运用已学英语知识查阅因特网上、图书馆中的大量英语材料;运用英语与外籍人士交流,对他们进行调查访问。3.学生运用已学的英语知识完成部分课题的结题报告。4.在答辩过程中,课题组学生得运用英语来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阐述。

三、如何进行英语研究性学习英语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实施计划

1.课题:(1)中西方餐饮文化的异同(2)美式与英式英语的不同(3)英语学习方法的研究(4)东西方身体语言的异同(5)讲英语国家的概况(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6)汉英句子结构的异同(7)语法的学习和词语的用法总结(8)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目标:(1)增进学生对西方国家、、人文、地理、餐饮文化、风俗习惯等的了解。(2)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英语基础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探索创新精神。(4)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群体意识。(5)使学生了解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增强科学意识。

3.计划:第一步:选题以及论证阶段四周时间第二步:资料收集阶段十二周时间第三步:结题阶段六周时间第四步:成绩评定阶段四周时间第五步:总结与展示阶段三周时间

4.预计到的障碍:(1)缺乏资料来源(2)对西方文化无亲身体验(3)在遇到困难时可能出现畏难情绪(4)指导教师是否具有驾驭能力5.对策:(1)指导学生查询资料,利用因特网、图书馆、报刊杂志等查找所需资料。(2)近可能多地联系外籍人士,对他们进行调查采访。(3)注意研究过程中反映出的情况,及时调整计划,针对问题借鉴他人经验及时解决。(4)加强学习和方法学习。

6.预期成果:(1)总结报告、调查报告、论文、心得体会等(2)按照实施计划进入选题以及论证阶段,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研究课题,由课题指导组进行分组,此时课题组的学生和教师已打破了原来教学班的界限,如:我指导的课题组“东西方餐饮文化的异同”由来自同一年级四个不同班级的学生组成。课题组在指导教师的协助下写出开题报告,课题指导组进行开题评审工作。(3)资料收集阶段。该阶段是整个研究性学习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在每一次活动前指导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好准备工作,填写好活动安排表。每次活动之后作好记载,学生互相交流心得体会。(4)结题阶段。作为指导教师应开设讲座,让学生懂得撰写总结报告、论文、调查报告等的格式,学生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分工合作写出结题报告初稿,交各小组讨论,对初稿加以补充、修改、完善,最后定稿。(5)成绩评定阶段。首先根据课题组的开题报告、活动资料(包括笔记、资料、照片、活动情况记录、阶段总结等)、结题报告、小组答辩情况,由评审组打分,然后课题小组再根据得分情况、小组成员在整个活动中的参与情况,评出小组成员的等级。(6)总结与展示阶段。学生对自己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活动情况进行反思、总结,互相交流学习,并展示研究成果,必要时邀请家长参加。

四、实施性课程的体会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再处于中心地位。研究性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基础,学生才是整个活动的中心,教师在很多情况下是以协调者或协助者的身份出现,协助学生解决他们在活动中遇到的麻烦。

2.教师不再是权威,对教学不再具有垄断。不是教师说的就是标准答案,课题所需的各种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很多知识已经超出了教师的专业范围,如本课题中涉及到的烹饪、营养等。

3.教学不像课堂教学那样有较为固定的模式和程序,它更具有灵活多变性。

4.教师成为更加主动的学习者。由于英语教学内容有教材可依,导致有的教师长期以来依赖教材,不思进取。而面对英语研究性学习,教师无优势可言,同学生一样,要学习的知识太广阔了,从研究性学习的流程、内容以及一般的科研方法到课题所涉及的其他专业知识都需要教师认真学习,否则难以适应研究性学习的指导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