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研管理系统论文

科研管理系统论文

时间:2022-07-30 10:55:20

科研管理系统论文

第1篇

1.1项目管理

1.1.1纵向项目管理

纵向项目是指从国家、部委、省(市)政府等拨款资助的研究项目.系统的纵向项目管理主要包括立项登记、过程管理、项目变更管理、结题管理等.由于科研人员需要在各级政府科研管理部门的不同系统中申请纵向项目,因此无需在本系统申报.获得政府批准立项的项目需要在本系统中立项登记,纳入学校科研管理流程.纵向项目信息录入采用个人登记—院系审核—科研院/文科处审核的流程.也允许院系或科研院/文科处直接录入立项登记信息.

1.1.2横向项目管理

横向项目是指学校与企业合作的项目.系统的横向项目管理主要包括立项登记、结题管理等.横向项目管理的特点是要记录比较丰富的委托单位(甲方)信息,系统满足了对甲方单位信息的规范性、完整性要求.横向项目信息录入采用与纵向项目管理相同的流程.

1.1.3校级项目管理

校级项目的管理流程与纵向项目类似,所不同的是增加了申报流程.校级项目申报采用在线填写申报书的模式,通过OFFICE控件以及申报书的预先配置,减少了教师录入信息的量,科研院/文科处可以同时收集到可供统计的校级项目信息和WORD申报书材料.通过专家评审模块,可以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项目申请书的评审工作.被批准的项目,其申报信息直接纳入立项登记,无需重复填写。

1.1.4项目预算管理

科研人员在填写项目信息时,可以一并填写项目预算,通过学校数据交换平台将预算信息连同项目信息同步到财务系统中.

1.2科研经费管理

科研经费管理是科研管理的核心任务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登记项目预算,到款经费的确认、分配与统计,各项管理费的提取、预算执行进度管理等.经费管理流程通过数据交换平台与财务系统实时交互.针对交大科研经费管理的复杂性需求,项目经费管理做了如下流程规范:(1)科研院/文科处可以灵活地设置项目类别、不同学院的经费分配比例;(2)财务系统每天将最新的到款信息同步到科研系统中,供科研人员认领和查询;(3)科研人员在线认领项目经费,只需把来款与本人负责的项目关联即可;(4)院系科研秘书可在线审核认领项目经费,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5)科研院/文科处可以对认领的到帐信息进行经费的分配;(6)科研院/文科处可以打印出经费分配单或分配表,经费认领数据同步至财务系统;(7)系统实现了项目管理费退免/减免申请、经费校内转账审批等科研业务审批流程.

1.3科研成果管理

科研成果管理包括论文、著作、获奖、技术标准和专利等的管理.系统支持期刊库的管理,方便教师准确地找到论文的期刊信息,方便学校对论文等级的评定.交大使用专利事务所的软件管理专利,为使科研管理系统也能实现对专利的管理,系统实现了强大的EXCEL数据导入功能,能根据导入数据的单位、成员姓名等信息,匹配校内单位人员信息,极大地减少了录入工作量.并且对于国内专利、国际专利、PCT专利、软件著作权开发了不同的管理功能.系统还增加了技术标准管理模块.各类成果都能够关联到作者的科研项目上,方便科研项目的结题管理.

1.4科研基地管理

科研基地指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基地管理不仅包含基地相关的科研项目和成果信息,对基地的人、财、物和研究方向等都存在管理需求.本系统实现了对科研基地成员、资源、项目、成果的管理,可以从科研项目、成果模块直接采纳基地成员参与的项目和成果,自动生成基地年报.

1.5查询与统计

在系统的所有管理业务模块都建立了查询功能,还单独设置了主课题查询、子课题查询、科研详情查询等满足不同用户需要的查询模块.例如,科研详情查询满足科研人员查询本人全部科研信息的需求,把个人的科研项目、成果、经费等信息整合在一起.科研统计作为科研管理部门定期开展的工作,是为学校科研决策提供支撑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系统的科研统计功能,不仅方便管理员简单地自定义报表,还可以设置常用报表筛选条件,保存设置条件后,今后需要时只需要选择已保存的条件即能生成需要的报表.

1.6系统权限管理

系统设计了数据管理权限-菜单管理权限-子分类(例如项目类别)管理权限三层权限架构,满足不同的权限管理需求,方便科研院管理员对权限的设置.

2系统创新点

2.1科研与财务一体化

通过学校既有的数据交换平台,打通了科研项目-财务经费管理之间的信息孤岛,加强科研经费预算管理,重构科研经费管理流程,实现了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一体化,切实方便教师和管理部门.在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上,学校研究制订了“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建立了科研经费管理的专门机构和专职岗位,提供编制项目预算、办理到款经费、经费使用过程监督和决算编制与审核等全过程服务.在信息系统中,重新设计并实现新的科研经费管理流程,通过学校数据交换体系,新建或重建财务系统和科研系统中的相关功能模块,保障科研经费管理相关数据的交换、共享和业务协同。

2.2校级项目在线申报

从2009年开始,教育部、财政部在中央高校全面推广了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制度,用于支持高校的自主科技创新.基本科研业务费已经成为中央高校稳定的政府资助非竞争性科研经费的来源,在学校科研总量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教师通过申请基本科研业务费开展的科研项目在系统中称为校级项目.为了鼓励青年教师及附属医院医务人员投入科研工作,交大开展了各类校级项目的申报工作,针对校级项目的申报流程系统做了一些创新.校级项目由科研院管理整个流程.项目申报是项目管理的起始点,申报方式既要在数据库中采集到有用的数据,又要生成方便阅读的Word文件,还要让青年教师熟悉纵向项目申报方式,交大采用了类似政府纵向项目申报的模式.既可以填写详细的项目数据,也能将申报书通过线上提交.通过采购一套成熟的Office控件,预先将校级项目的申报书模板配置到系统中,并将基本信息中的字段内容配置到该模板上,科研人员填写完整的项目基本信息后,大部分的项目信息都会直接出现于在线申报书上,包括了成员、预算等扩展表内容.完善申报书上其他信息后,即可提交审核.实现了项目信息的入库、申报书生成提交的统一.

2.3专家评审管理

校级项目是否通过立项,需要校内外专家进行评审,系统开发了在线专家评审功能.首先,丰富了专家库的信息,通过增加专家信息,方便将专家通过校内/外、不同领域、不同研究方向进行划分;其次,在遴选专家方式上,既可以通过领域选择专家,也可以在设定专家数量后随机遴选,达到公平的目的.最后,通过邮件将申报书等材料发送专家,专家只需要通过邮件内的链接,即可登录系统进行评审.评审的结果,可以在科研院管理员的页面进行统计和展示.如果专家比较忙,评审较慢,系统还支持邮件催办功能.

2.4科研机构管理

在数字大学整体架构中,交大按照国家标准GB/T29808《高等学校管理信息》中规定的TB02标准集“校内单位基本数据类”的要求统一管理校内组织机构,建立了包括院系部处、附属医院、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基地在内的组织机构树.该组织机构树通过SOA架构分发到科研系统中.然而,学校的科研管理业务与其他管理业务一样是复杂的,并不是所有部门在科研系统中都完全按照组织树进行管理.因此,我们设计了一个解决方案,通过在已经分发到科研系统中的组织机构树筛选出学院级的科研机构,避免了大量不进行科研活动的单位在系统中出现,同时也解决了某些挂靠学院的机构按学院同等级别进行科研管理的需要.校内科研人员可以通过学校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登录科研系统.而对于尚未纳入统一身份管理的校外人员(如附属医院医生、已参与科研活动但尚在办理进校手续的人员),在系统中增加了校外人员维护模块.添加附属医院管理员账号后,附属医院管理员可以维护本院科研人员的登录账号.通过校内统一身份认证和系统后台认证的两种模式,满足校内外人员登录系统的需求.

3建设效果

交大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已存储了1988年至今的全部科研项目,以及科研成果和其他科研信息,通过系统在科研管理中的实际应用,系统已新生成了28000多个项目、15000多条成果数据.系统的成功应用,有效地改善了科研经费管理工作,推进了科研项目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标准化,提高了科研管理和服务的效率.

4结束语

第2篇

【关键词】 科技论文 系统 检索

1 引言

科技论文是科研人员研究成果的结晶,是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考核科研人员研究成果的主要依据。科技论文不但可以转化为生产力,还可以为科技界提供理论参考,通过网络平台共享科技论文,共享科研成果,各种论文检索系统、查询系统应运而生。对学术科研人员来说,他们的工作压力比较大,对工作效率的提升是非常迫切的,由于不同研究领域的科技人员所关注信息的不同,对检索信息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开发一个具有统一入口,集成各类科技论文和检索特定领域论文的科技论文管理系统已经成为广大科技人员迫切的需求。

2 系统构成

本课题设计的科技论文管理系统主要由用论文检索、论文管理、统计、以及系统管理4个子系统组成。

2.1 论文检索子系统

在这里我们采用AJAX(创建交互式网页应用的网页开发技术)智能技术来实现检索服务。论文检索又分为标准检索和高级检索两部分。标准检索是按照国际上通用的检索条件进行检索,通过检索范围控制条件来进行检索,如科技论文的发表时间、文献出版来源、 国家及各级科研项目、作者等、论文标题、关键词、所属学科等检索条件来检索,系统将用户所输入的检索条件与科技论文数据库中所对应的字段进行匹配、对比,将符合检索条件的科技论文列出来,供用户查阅、下载。

2.2 论文管理子字系统

论文管理子系统是对用户检索、查阅、下载过的论文进行管理,用户对自己有用的论文进行收藏。在论文管理子系统中用户可以查询、删除、下载论文的记录,此外,对于一些在论文管理系统中检索不到的科技论文,用户可以描述自己的需求,如作者、论文相关内容、发表时间、标题等条件提出订阅请求,系统客服人员根据请求通过其他手段向用户传递论文。

2.3 论文统计子系统

科技论文的统计管理主要是按照论文的总数、学科、发表时间、作者、专业等信息进行详细统计,也可以根据读者的数量进行统计,并为用户提供批量下载和打印服务;系统管理员可以对科技论文按照发表时间、学科、各个级别的论文进行全方位管理,还可以根据用户下载次数以及用户的需要来对论文进行各种统计,并生成统计分布图表等信息,供用户参考,有利于提升科技论文的管理水平和利用率。

2.4 系统管理子系统

系统管理子系统主要是对系统的用户、系统设置等进行管理,主要包括用户管理、密码管理、用户权限管理、论文管理、数据字典管理、系统安全管理以及其他模块的管理。

3 系统开发平台

本系统采用t+SQL 2005为技术基础的B/S数据流控制三层模型结构。系统具有三层结构,主要包括: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和表示层。数据访问层只负责面向数据库的操作,做成通用模块,便于重复利用;业务逻辑层进行业务逻辑处理和实现;表示层进行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对于用户键入的命令进行接受,并且将系统反应显示出来。

本系统采用建立在SQL基础上的 Brows/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文档数据管理系统。它提供了对相关信息电子文件进行存储、定位和管理的安全架构。

4 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用例图

(1)科研人员部分的用例图:在科技论文管理系统中主要涉及到的角色主要是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科研人员的主要权限是能够实现论文的添加、论文信息的修改,论文资料上传,论文快速查询,个人资料修改等功能。(2)科研管理人员部分的用例图:科研管理人员用例图反映了科研管理人员的功能描述,科研管理人员的主要功能是实现论文的审核、统计、论文统计及结果分析、论文快速搜索等功能。

4.2 关键技术的实现

(1)系统登录界面的实现:用户登录系统时需要输入正确的账号和密码,并点击登录类型后,在账号和密码都正确的情况下,便进入了相应的页面。(2)智能检索技术的实现:检索是科技论文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为了方便用户快捷精确地检索到数据库中的科技论文及文献,本系统的采用AJAX智能检索技术来进行检索页面的开发。系统根据用户输入的检索条件自动与系统数据库中的科技论文的信息进行匹配,如果找到匹配结果则显示检索结果。AJAX智能检索技术还可以实现标准检索和高级检索功能。

5 结语

本文采用技术设计和开发了一套科技论文管理系统,利用AJAX智能检索技术实现了论文快速检索功能,系统很好地完成对科技论文的检索、管理、统计等功,完全替代了手工操作,更好的满足了科技人员查阅、下载、管理文献的需求,推动了系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相忠.基于MVC设计模式的Struts框架及其应用的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8):23-26.

第3篇

P键词 高职院校 科研成果 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3.002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UANG Yuan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0)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order to better carry out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ut forward a kind of suitable for the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construct a framework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management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等院校越来越重视学科建设,与此同时,高校科研成果的数量不断增大,产生了大量的科研信息,对科研成果的管理方式提出了更高的目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科研管理系统能够保证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进行科研成果管理。[1]如何充分利用这些现有的资源和技术为职业院校科研和管理服务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1 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特点及分类

1.1 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特点

(1)应用型研究成果少。与更高层次的高校相比,由于之前高职院校较为重视基础性研究,所以科研成果大多为基础性研究成果。大部分应用性研究成果则体现为论文、专著等,数量虽多但质量及其层次较低。[2]其中,大多为省部级科研科技项目及横向项目,国家级科研项目较少。

(2)技术水平较低。高职院校更注重基础性研究,对应用性研究缺少关注,从而产生多为基础性研究成果。大部分的应用性研究成果倾向于实践的操作性,忽略了理论研究。虽然部分科研成果实用性较高,但由于这些实用性成果没有直接用于产业开发,从而对一些理论研究没有重大突破进展。从整体水平上看,高职院校很少有技术水平较高的科研成果,比较重视应用性研究而忽略基础研究,这就导致科研水平不能朝纵深方向发展。

(3)科研成果转化资金不足。相对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对科研投入较少,而由于经费的不足,使得很多项目无人做,很多经费可能只在项目开发初期就用完了,项目中期成果转化的经费几乎没有,这就造成只对一些投资小的项目研究,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大多产生于一些小规模的项目,经费问题也成为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的障碍。

1.2 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分类

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根据一些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学或者科研机构编制的索引工具所收录的期刊,及根据一些学术指标确定的科研论文的类型,并以国家、省、市的出版社或科研机构为标准来划分科研的级别。[3]从科学研究的整体上讲,高职院校的学术研究成果主要分为五类: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科研课题、应用成果、技能竞赛。

(1)学术论文:学术期刊论文成果课分为四类,第一类为SCI收录的论文,第二类为EI、ISTP收录的论文、第三类为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第四类为一般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

(2)学术著作:著作可分为5类,第一类为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二类为省级规划教材,第三类为一般教材,第四类为公开出版的教辅、实验实训教材,第五类为学校内部使用的教材。

(3)科研课题:科研项目可分为5类,第一类为国家级项目,第二类为省(部)级重点课题、第三类为省(部)级一般课题,第四类为国家级学会、协会课题,第五类为校级课题。

(4)应用成果:应用成果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

(5)技能竞赛:技能竞赛包括国家级,省级,院级技能竞赛。

2 如何构建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系统

2.1 科研成果的管理模式

科研成果的管理关系到整个科研管理的质量,采取四级管理模式较为合理,系统用户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为:普通教职员工层,部门管理员层,教科研处管理员层和系统管理员层,系统管理员拥有对系统的所有权限。

普通教职员工能够对教职工自己的个人资料进行管理,并能查看相关科研动态信息,并且能够利用系统增加、删除、修改、查询自己的科研项目信息,同时能直接生成统计教职工个人科研工作量的excel表格。在申报课题方面能够上传研究课题的立项、开题、中期、结题等相关资料,只有通过教科研处的管理员审核之后这些资料才有效(图1)。

图1 教职工权限图

部门管理员权限能够新增、删除、查询、修改本部门的所有资料,统计本部门的工作量,生成本部门统计数据表格。同时能够新增、查看、修改动态公告和最新通知等信息(图2)。

图2 部门管理层权限图

科研处管理员能够对教职工的课题申报的整个过程进行管理,能设置科研项目的分类和各种项目的分值,并能查看各个项目分类生成的报表。科研处管理员还能及时科研动态信息(图3)。

图3 科研处管理层权限图

图4 系统管理员权限图

系统管理员的主要任务是本系统的安装、配置、管理和维护工作,为系统的安全运行做技术保障。同时可以对用户权限进行更改,还能对所有用户账号进行新增,删除,查询,修改等操作(图4)。

2.2 科研管理系统的性能

从总体上来,一个合格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要做到以下几点:

(1)准确率。这是衡量系统性能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系统的准确率低那么在整个项目的申报过程和统计方面就会出错,从而影响整个科研项目。

(2)易用性。对系统管理T来说,系统的安装,配置,维护操作应该是简单方便。对用户来说要易于操作,在不同的硬件环境下也要易于使用。

(3)健壮性。当系统出现错误提示的时候,用户依然能够正常使用,可以执行错误处理,系统依旧能够正常运行。

(4)安全性。安全性对于系统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已经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系统,同时要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鉴别,防止非法用户入侵系统,使系统数据库遭到破坏。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权限进行不同的操作,例如教职工用户登录后可以修改自己的个人信息和密码,提交自己的科研信息,查询科研分数,网上申报项目。部门管理员在权限上只能对本部门的人员情况进行管理,审核人员的申报信息。

(5)数据库设计。合理进行数据库的设计是保证系统能够高效运行的基础。良好的数据库要能保证数据存取效率高,数据的存储空间大,数据库系统的运行管理效率高。由于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不断有新数据的添加进来,造成数据量不断增加,这对数据库的要求就更高了。

3 结语

当前,各高职院校都在采用无纸化,信息化管理,可以说这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要顺应这样的趋势,就要求高职院校采用更加贴近用户需求,更加人性化,更加安全的科研成果管理平台。高职院校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建立起一套合理的科研管理系统进行科研成果管理。

参考文献

[1] 李辰蕊.我国高校科研工作信息管理问题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184-185.

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

1 背景介绍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高校的科研活动和科研能力成为反映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而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对日常科研工作进行管理,整合科研工作流程,为决策层提供真实有效的依据,是提升科研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当今高校科研管理的大势所趋。

目前大多数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人工来进行,通过Excel、word等办公软件来处理大量的数据,这种方式难以及时有效的掌握最新的科研情况,为科研管理增加许多工作量,为领导进行科学决策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科研处和广大科研人员之间缺少一种快捷高效的沟通方式。所以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项目(以下简称平台)的构建是非常必要的,该平台服务于学校科研工作,为辅助领导进行科研管理决策提供有利的信息支持,有助于学校整体科研工作管理水平的提高。

通过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可以实现科研工作的网络化管理,形成一个及时更新的科研数据中心和科研管理沟通平台,全面、实时、准确地提供学校的有关科研信息,为学校领导有关科研决策提供辅助支持,为学校教师开展科研活动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为科研管理人员开展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

2 建设目标

结合本人的科研工作经历和系统设计经验,总结出高职院校科研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⑴全方位的科研管理。面对从事科研活动的校内外的老师、学生,多级用户,完全兼容社科类和理工类;平台应该服务所有从事科研活动的科研人员,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管理个人科研活动的网络空间,实现个人科研申报、成果登记、查询网络化,免除了填写各种统计报表的麻烦,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⑵辅助院系的科研负责人或科研秘书管理本单位科研工作。借助平台,院系领导可以及时掌握、了解本单位教师的科研情况,科研处可以方便地完成有关的科研管理任务,如项目申报组织、项目中检等工作。

⑶平台还可以将各种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形成直观的分析图标,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从而为领导提供学校各类科研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⑷定制考评平台:建立科学合理考核体系,定义各种分类评价指标。以考核为推动力,拉动全体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使科研有序、高效,使平台成为日常工作中的科研平台。

⑸全面、实时、准确地提供学校的有关科研信息。通过教师个人填报、科研秘书审核后,全校的科研项目、科研论文、科研著作、学术活动、工作量统计和科研考核结果等数据信息即可在平台上显现,全体教职工均可以登录查询,通过不同的权限设置,还可以对其中的数据进行修订和审核,保证数据的准确、真实性,从而让大家通过平台随时掌握学校最新的科研情况。

⑹实现全面的网络化管理,实现网上办公。提供了文件传送(发文)、Email、手机短信等多种通讯手段;实现项目申报和评审、中检、终结的网络化,从而实现无纸化办公目标。

3 系统需求分析

3.1 系统管理需求

系统管理需求主要包括用户,权限,以及科研项目、科研课题等管理。

系统管理员可对系统用户进行增加、修改、删除以及查询等操作。用户在创建时被定义成系统角色,并拥有相应角色权限,从而进行使用系统功能,一个用户只能归属于一个角色,一个角色可以对应多个用户;系统管理员能够按照登录账号、角色名、姓名等对用户基本资料进行查询,其中用户基本信息的管理项目包括登录账号、真实姓名、性别、联系电话、邮件地址等基本资料。同时对遗忘登录口令的用户,系统管理员在检验有关证明材料后可以为该用户恢复指定的初始口令;系统在创建用户时,允许给用户分派系统角色,每一个系统角色拥有相应系统权限,从而实现管理人员即系统用户的分工。具体包括,系统管理员,普通用户等系统角色;系统管理员应该具有整个系统最高权限,负责对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进行维护、普通用户只对其权限范围内的信息有查询权利,并且某些具体业务,有提出申请权利。

3.1.1 用户基本信息管理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是针对本校教职工物理信息进行管理。系统提供对教职工信息的增加、修改、删除、查询等操作。系统管理员或者具有相应权限用户,能够对用户基本信息管理模块操作而开展其管理工作。主要包含用户信息查询和信息添加。

3.1.2 科研项目申报审核

系统设计针对系统内各个注册用户的项目申报进行审核管理功能。系统管理员可以对注册用户的科研项目申报进行审核,审核通过之后,申请用户会得到相应的奖励积分,最后通过对积分的分数,对申请者进行年度考核,并据此进行年终奖金发放。具体包括审核科研项目申请审核,项目申请信息删除,项目信息查看、年度考核信息查询等功能。

3.1.3 奖励审核

本系统针对注册用户年度科研奖励进行审核管理功能,针对不同职称、不同的考核标准分别进行审核。系统管理员或者相应权限用户审核用户年度奖励,其中包括初级职称、中级职称、副高级职称、正高级职称的审核。系统提供针对用户信息提供了的详细匹配查询以及模糊查询。

3.1.4 个人信息管理

个人信息管理主要提供的是系统管理人员对管理账户的密码修改的管理、管理员基本信息的维护。

3.2 用户管理需求

用户管理模块,提供给注册用户查询、维护个人信息、申报科研信息、查询科研申报信息功能,是整个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模块,用户通过用户管理模块,实现个人信息的科学管理,科研项目信息的及时申报,奖励考核信息的准确提交,保证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的高效性、实时性。

3.2.1 个人信息维护

个人信息维护模块提供了注册用户个人基本信息的增加、删除、更新等基本维护功能,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真实姓名、性别、职称、联系电话、详细地址、联系邮箱、联系电话、QQ、籍贯、备注信息等,当然也提供了注册用户的登录密码修改功能已经注册用户注销个人信息功能,注销个人信息之后用户的所有信息都将从系统中删除,如需再次使用本系统,必须重新注册系统。

3.2.2 科研项目申报

科研项目申报模块提供了注册用户申请科研项目申报的功能,注册用户根据项目的申报的要求填写相关信息之后,将会自动提交给系统管理人员或者科研管理部门进行审核,科研项目申报包括:学术专著、、课题研究、转载转摘、编译编撰五个基本的子模块,每个申报子模块都包含必须的填写的字段,比如专著名称,每个申报子模块又有独立的字段,比如申报的期刊级别、论文是否在国外发表、期刊名称等。

3.2.3 科研申报信息查询

科研申报信息查询子模块主要提供了用户查询科研申报信息的功能,注册用户通过此模块能查询的科研申报信息填写是否正确以及科研申报信息是否通过管理员的审核、审核信息等。

3.2.4 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根据用户系统需求分析,将系统的实现直接定位在更好的适合各层次人员的需求和操作,系统的所有初始化数据均采用界面录入的方法,由各部门工作人员分工完成。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设计过程中我们将科研人员基本信息、论文信息、科研项目信息、成果信息、获奖情况信息等作为系统的初始化数据,为个人和院系查询、统计、打印,科研处操作、加工、管理、集成等工作提供基本的数据平台。主要数据表格设计如下:

科研人员信息表(职工号,姓名,性别,职称,出生日期,所学专业,现从事专业,学历,学位,工作时间,所在部门,备注)。

论文信息表(序号,论文名称,刊物名称,刊物类别,刊物级别,主办单位,作者,职工号,发表时间,刊号,备注)。

论著信息表(序号,著作名称, 图书编号,著作类别,出版社,学科类别,作者,职工号,出版时间,版次,备注)。

科研项目表(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来源,项目类别,完成单位,负责人,课题组成员,立项时间,拟定期限,经费金额,是否鉴定,鉴定时间,鉴定单位,备注)。

科研成果表(序号,成果名称,成果类别,成果经费,完成时间,负责人,完成单位,是否投入生产,经济效益,备注)。

科研奖励表(序号,获奖人员,项目名称,奖励名称,授予单位,时间,备注)。

校级项目管理表(项目编号,项目名称,课题名称,负责人,所在部门,职务或职称,联系电话,申报表,申报时间,申报经费,是否批准,批准日期,批准经费,合同时间,合同内容,是否结题,结题时间,鉴定技术负责人,项目成果效益,备注)。

校级鉴定专家表(序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工作单位,学历,学位,所学专业,现从事专业,职称职务,备注)。

在上述表格中,科研人员信息表选择(职工号,姓名)作为主键,考虑到姓名经常作为查询、操作条件,并在相关表中作为科技人员的重要描述和限制;为了避免数据录入的无序状况,数据库表之间建立了严格的参照完整性,并且对所有表都分配了操作权限,并将错误信息及时反馈给操作人员,科研人员信息表、论文信息表、论著信息表通过“职工号”建立参照完整性关系,在录入论文、论著时,作者必须是本单位职工,如果科研人员信息表不存在该员工,便给出错误提示,提示检查是否是合法职工,如果是,便可以在科研人员信息表中添加该员工信息后录入论文、论著信息,否则,拒绝录入,“职工号”又为组合查询提供了连接条件支持;同时将科研项目表、科研成果表、校级项目管理表中“负责人”和科研人员信息表中的“姓名”建立主键、外键参照完整性关系,校级课题的申报负责人也必须是本单位某部门的职工;获奖人员,必须是科研人员信息表中某一职工;将校级鉴定专家表和校级项目管理表通过“鉴定技术负责人”、“姓名”建立参照完整性管理,限定了鉴定技术负责人必须是本校专家表中的专业人员;所有表的主键设置都加上“姓名”字段,目的是为了符合人们的常规习惯,常以某个专业人员姓名作为操作、查询条件,科研人员信息表与其他相关表格建立参照完整性为了限制科研、论文、论著、成果、奖励等信息的科学合法性,同时有利于统计和查询;只有完善的参照完整性,才能使得数据库中数据具有一致性和互操作性。

[参考文献]

[1]罗超理,李万红.管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艾德才.计算机信息管理基础.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第5篇

1系统需求分析

高校科研管理所设计的事务非常繁杂,涉及到校科研处、各个系的科研管理以及个人对科研信息的查询统计等。所设计的系统既要有利于科研处的监督管理又要有利于各个系及教师的分工协作。系统功能主要包括校科研处科研管理、院系(或部门)科研管理、个人科研信息查询、校级科研项目整体信息管理。可以划分为科研信息维护、科研信息查询与统计、科研信息报表、科研信息分析、校级课题申报、审批、合同签定、结题、其它处理等操作;其中科研信息应细分为学术论文、著作、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奖励等信息。

2用户需求分析

由于本系统是直接面向网上办公的,必须适应所服务环境的各类操作人员,主要包括学校科研处、各院系(或部门)、普通教师个人(或其他浏览者)。

2.1普通教师个人(或其他浏览者)

普通教师个人(或其他浏览者)只能按姓名来浏览个人的科研信息、进行统计打印,个人的科研信息(论文、著作、项目成果等)必须提交本部门审核入录。

2.2各院系(或部门)

各院系(或部门)主要职责是对本部门员工的论文、著作、项目、成果、奖励等信息进行审核后输入到本系统数据库中,查询本部门在某时间内的科研信息、统计科研情况、打印相关资料等,同时对本部门的错误录入信息进行修改和维护。

2.3科研处

主要管理本校的员工信息、论文、著作、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和成果、科研奖励等常规工作,同时,管理校级课题的申报、审批、合同、检查、结题等管理,同时,监控系统运行和各部门的情况。

3数据库设计及关键技术实现

3.1数据库表创建

根据系统需求分析,将系统的实现直接定位在更好的适合各层次人员的需求和操作,系统的所有初始化数据均采用界面录入的方法,由各类人员分工完成。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笔者将科研人员基本信息、论文信息、科研项目信息、成果信息、获奖情况信息等作为系统的初始化数据,为个人和院系查询、统计、打印,科研处操作、加工、管理、集成等工作提供基本的数据平台。主要数据表格设计如下:

科研人员信息表(职工号,姓名,性别,职称,出生日期,所学专业,现从事专业,学历,学位,工作时间,所在部门,备注)。

论文信息表(序号,论文名称,刊物名称,刊物类别,刊物级别,主办单位,作者,职工号,发表时间,刊号,备注)。

论著信息表(序号,著作名称,图书编号,著作类别,出版社,学科类别,作者,职工号,出版时间,版次,备注)。

科研项目表(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来源,项目类别,完成单位,负责人,课题组成员,立项时间,拟定期限,经费金额,是否鉴定,鉴定时间,鉴定单位,备注)。

科研成果表(序号,成果名称,成果类别,成果经费,完成时间,负责人,完成单位,是否投入生产,经济效益,备注)。

科研奖励表(序号,获奖人员,项目名称,奖励名称,授予单位,时间,备注)。

校级项目管理表(项目编号,项目名称,课题名称,负责人,所在部门,职务或职称,联系电话,申报表,申报时间,申报经费,是否批准,批准日期,批准经费,合同时间,合同内容,是否结题,结题时间,鉴定技术负责人,项目成果效益,备注)。

校级鉴定专家表(序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工作单位,学历,学位,所学专业,现从事专业,职称职务,备注)。

在上述表格中,加下划线字段代表主键,加双划线字段代表外键。其中科研人员信息表之所以选择(职工号,姓名)作为主键,考虑到姓名经常作为查询、操作条件,并在相关表中作为科技人员的重要描述和限制;为了避免数据录入的无序状况,数据库表之间建立了严格的参照完整性,并且对所有表都分配了操作权限,并将错误信息及时反馈给操作人员,科研人员信息表、论文信息表、论著信息表通过“职工号”建立参照完整性关系,在录入论文、论著时,作者必须是本单位职工,如果科研人员信息表不存在该员工,便给出错误提示,提示检查是否是合法职工,如果是,便可以在科研人员信息表中添加该员工信息后录入论文、论著信息,否则,拒绝录入,“职工号”又为组合查询提供了连接条件支持;同时将科研项目表、科研成果表、校级项目管理表中“负责人”和科研人员信息表中的“姓名”建立主键、外键参照完整性关系,校级课题的申报负责人也必须是本单位某部门的职工;获奖人员,必须是科研人员信息表中某一职工;将校级鉴定专家表和校级项目管理表通过“鉴定技术负责人”、“姓名”建立参照完整性管理,限定了鉴定技术负责人必须是本校专家表中的专业人员;所有表的主键设置都加上“姓名”字段,目的是为了符合人们的常规习惯,常以某个专业人员姓名作为操作、查询条件,科研人员信息表与其他相关表格建立参照完整性为了限制科研、论文、论著、成果、奖励等信息的科学合法性,同时有利于统计和查询;只有完善的参照完整性,才能使得数据库中数据具有一致性和互操作性。

3.2存储过程的设计

存储过程是Transact-SQL语句的集合,它是实现事务或业务规则的极好途径,是在数据库服务器上存储与执行的。使用它,可以大大减少网络传输流量,提高应用程序性能和安全性,而且由于它只在第一次执行时被优化、编译。因此,使用存储过程不仅可以极大地降低应用程序的实现难度,而且还可以极大地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效率。存储过程的设计一定要符合逻辑业务规则和要求,根据实际,对一些常规、频繁使用的查询、插入数据操作使用存储过程来完成。以下操作可以考虑使用存储过程来完成:

①对系统的初始化数据时录入各种基本信息操作。

②查询个人、部门科研信息时的查询操作。

③科研处的其他常规操作。

下面以查询部门科研信息为例介绍存储过程使用方法,在此查询某一部门的论文、论著信息。描述代码:

CREATEPROCEDURE论文论著

@achar(20)

as

select姓名,论文名称,刊物名称,刊物类别,刊物级别,发表时间,备注

from科研人员信息表,论文信息表

where科研人员信息表。职工号=论文信息表。职工号and所在部门=@a

select姓名,著作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次,备注

from科研人员信息表,论著信息表

where科研人员信息表。职工号=论著信息表。职工号and所在部门=@a

其它操作不再做列述。从提高执行效率、提高安全性、共享性方面考虑,尽可能多的使用存储过程来提高数据库的整体性能。

3.3触发器的使用

使用触发器来实现表间的数据自动操作,提高系统效率,校级鉴定专家表中的信息主要来源于科研人员信息表中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人员,在输入或修改科研人员信息时,只要是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人员,就可以自动添加到校级鉴定专家表中,该操作可以使用触发器来实现,代码描述如下:

CreateTriggerptz

On科研人员信息表

Forinsert,update

As

Insertinto校级鉴定专家表(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工作单位,学历,学位,所学专业,现从事专业,职称职务,备注)Select(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所在部门,学历,学位,所学专业,现从事专业,职称职务,备注)。

From科研人员信息表,其中,校级鉴定专家表中的序号是自动生成的标识列。

同时,可以用触发器来检验校级项目负责人是否在科研人员信息表中,其中,用事务以验证合法性以控制该项操作是否完成。

代码描述如下:

CreateTriggercheck1

On校级项目管理表

Forinsert

As

begintran

declare@achar(12)

select@a=负责人fromInserted

If(selectcount(*)from科研人员信息表where姓名=@a)=0

begin

Print''''负责人不合法''''

rollbacktran

end

committran

其它类似操作不做描述。

在设计中,坚持使用触发器实现尽可能多的实现前台操作,不仅提高了操作效率、更提高了代码的安全性和共享性。

3.4数据库安全设计

网络的安全非常重要,从数据库级、服务器级和应用程序级综合考虑,在科研管理系统中要根据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不同的初始化菜单。在本系统中,数据库的安全主要通过数据库的存取控制机制实现的。首先定义各类管理人员的操作权限即角色,其次定义数据库登录,最后依据用户权限表将登录分配为相应的角色。由于人员的复杂性,角色分为三个层次:科研处级别、二级部门级别、普通教师级别。用户属于某一角色,即使用户职务调动时,对用户增删,不影响其他用户的操作,只是角色中用户数量的变化。建立专门的系统使用权限表来记录用户和权限,同时也兼容部门设置信息,对不同部门分配相应的权限和账号,科研处是最高管理级别部门。

为了进一步保护数据库,建立备份数据库服务器,定期进行数据库备份和复制,本系统数据库主要采用SQLServer数据库管理工具进行设计,它具有强大的管理、安全、登陆、网络支持功能,且可以和其它数据库进行转换,是一种网络数据库管理软件,符合设计要求。

第6篇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针对我国尽管加大对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力度,但原始创新并不显著,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不高的现象,从实现路径角度科学界定了科研经费绩效,并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创新性运用到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中。围绕质量管理的原则,具体论述科研经费绩效全面质量管理的思路方法,并提出运用质量创新管理工具对科研活动行为绩效和成果绩效进行评价。最后据此理论,对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全面质量管理未来方向提出有关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高等学校;科研管理;科研经费绩效;全面质量管理

当今世界处于繁荣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流动,各国为了抢占国际科技竞争力的制高点,纷纷加大对科研领域的投入。如何提高科研经费使用绩效,提高科研成果投入产出比例,是各国科研管理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我国也不例外,为了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有数据表明,2008年-2012年5年间我国科研经费投入总额增123.10%,其中在科研创新方面占据天然优势的高校占据了全国科研经费将近一半以上,而此期间,全国登记科技成果总数5年间增长43.79%,对比科研经费投入增长率,科技成果产出的增长率远远低于科研经费的增长率[1],这反映出我国科研经费使用绩效不高,创新效率有待提升。因此如何创新管理高校科研经费,提高科研经费绩效,是中国高校面临的严峻挑战。

全面质量管理(TQM)起于产品领域的质量管理活动,是企业提高自身质量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这个概念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著名科学家菲根堡姆提出的,他认为“TQM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该理论强调顾客满意、组织领导与战略、组织结构、学习与持续改进、精确度量、向员工授权、考核与激励等,应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质量控制,使质量管理定量化,从传统产品质量的事后检验转变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7年国际标准ISO9000系列标准,同时在经济全球化中经历四次修改完善,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抽象得更为一般化,使其运用的范围不断扩大,如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环境系统管理等[2-4]。最早将全面质量管理引入高校科研管理中的是英国,之后大量学者围绕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开展大量研究,如魏欣亚[5]借鉴全面管理思想,构建高效科研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形成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提高科研管理效率;张志生[6]提出了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中实施和评价持续改进的途径和具体措施,提高高校科研质量管理运行的有效性;赵醒村[7]通过对现行科研课题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引入高校科研课题管理。因此目前研究大多数从科研质量管理模型角度开展理论分析,大多数集中在落实科研质量管理步骤和措施上,对科研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研究相对较少[8]。在科研质量管理的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领域,大多数学者集中在对科研经费绩效管理评价体系构建、体制机制建设[9-11]等方面研究,将全面质量管理方法运用于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系统中的几乎没有,故笔者在前人全面质量管理在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应用研究基础上,科学界定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创新性提出其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加强过程质量控制,以激发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系统中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推进科研成果产出效率,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

一、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的科学界定

目前,管理领域对绩效的理解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将绩效视为结果,典型代表是Bernardin,他认为:“绩效应该是工作的结果,因为这些工作结果与组织的战略目标、顾客满意度及所投资金的关系最为密切。”[12]第二类是将绩效视为行为与过程,典型代表是Compell等一派人,他们认为:“绩效不是活动的结果,而是活动本身,是人们实际做的并且可以观察到的行动或行为。”[13]第三类是前两类的的综合,典型代表是Brumbrach,他认为:绩效指行为和结果。行为由从事工作的人表现出来,将工作任务付诸实施。行为不仅仅是结果的工具,其本身也是结果,是为完成任务所付出的脑力和体力的结果,并且能与结果分开进行判断”[14]。本研究倾向第三类观点,认为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应该是从高校科研项目申报、立项、研究实施、中期评估、结项验收等全过程中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的活动或行为表现,以及科研成果产出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合法性、环境性的结果表现。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的活动或行为表现主要体现为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科研人员学术责任、科研管理人员监管责任等五方面的执行程度。这里的经济性是指在保证科研项目研究目标的前提下,科研经费使用降到最低;效率性是指科研经费投入和科研成果产生数量和质量的对比关系,即在相同的科研经费投入条件下,科研成果产出的周期更短,数量更多,质量更好;效果性是指将实际产出的科研成果与预期成果进行比对,预期成果目标实现的程度,尤其是在产业推广中的价值;合法性是指科研活动过程中,科研经费是否诚信、合法使用,科研成果是否是诚实自主研发结果,而非剽窃结果;环境性是指科研成果本身或产出过程对环境的友好性,对社会群众身体健康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程度。以上科研经费管理全过程的活动或行为表现影响着科研成果产出的结果表现,科研成果的产出结果表现又是活动或行为表现的具体体现。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二、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创新管理方法

(一)全面质量管理引入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创新管理的方法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主要包括从系统和全局出发、为用户服务、预防为主、基于事实与数据分析与决策、不断改进、以人为主体贯彻群众路线、质量与经济统一、突出质量的管理等八个方面。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思路可以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即在科研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把握基本原则,分别是将科研经费绩效作为关注点、高度重视高校科研项目顶层设计、鼓励与科研有关的全体人员参与管理、强调过程管理、坚持质量管理的系统性、注重持续改进、基于事实分析的决策方法、互利的产研关系。

1.将科研经费绩效作为关注点如上述所述,将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的活动或行为表现,以及科研成果产出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合法性、环境性的结果表现作为关注点。一切科研经费管理围绕着“持续改进活动或行为表现和提高科研成果质量”这个中心。

2.高度重视高校科研项目顶层设计有效的科研项目顶层设计是决定科研经费绩效的重要因素。作为科研经费主管部门,在科研经费绩效质量管理体系中应发挥以下作用:高层领导重视科研质量战略与规划,设计真正符合国家、社会需求的项目申报指南,强化自上而下的学术责任意识,建设统一的科研项目管理平台,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制定绩效方针目标,健全管理、成果评价与监督机制,寻找持续改进的机会等等。科研项目顶层设计框架如图2所示。

3.鼓励与科研有关的全体人员参与管理与科研有关的全体人员主要包括高层领导、科研管理人员、科研辅助人员、研发人员、教师、后勤保障人员等都应该参与科研经费绩效管理中,对经费绩效负责。从文化氛围、管理精细化分工、考评机制上鼓励全体人员分层参与管理。领导者应统领全局,优化学科布局,开拓新研究领域,保证科研经费流向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管理者应加强思想、业务培训,强化服务意识,精通管理业务,为研究者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力求成为研究型、专家型的管理者,为科研经费的有效使用保驾护航;研究者应把握研究成果进度和质量,及时攻关科研难题,合理使用经费;专家应对项目评审、论证、中期检查、结题鉴定等过程进行严格把关,充分发挥科研经费的价值。

4.强调过程管理根据PDCA(戴明循环)管理模式加强科研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它包括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研究实施、中期评估、结题验收、后期成果转化推广等全过程。在项目申报阶段,为了防止相似项目套取不同来源科研经费,科研项目的申报必须基于同一管理平台上申报。项目申报的范围必须事先经过社会调研、专家论证,优选符合国家、社会重大需求的研究方向申报项目。在项目立项阶段,项目各类支出预算须经过财务专家核算才可立项。在项目研究实施阶段,项目主持人应对课题组成员的实施目标分解任务执行状况和科研诚信度进行督促检查,实施单位财务处需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管理,科研处需对项目完成进度进行严密跟踪管理,后勤资产部门应对采购各类设备、器材进行严格审核、统一进仓管理,环卫部门应对研究活动的环境友好性进行跟踪管理,经费绩效领导小组应随时对各部门依法履行职能进行监管。在中期评估阶段,应对项目中期预期成果进行评价,对于无进展项目视情而处,撤销或继续监查,后期经费暂停拨放,防止经费浪费。在结题验收阶段,召集专家举行评审论证会,严格对照项目合同书检查研究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价科研经费使用的合理、合法和效率性,同时评价研究产出成果的质量并予以奖惩,建立全过程管理记录档案保存。在后期成果转化推广阶段,一方面加强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另一方面创造项目成果企业对接的平台,加大成果推广应用力度,更好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以上各阶段的过程管理可以抽象为基于过程基础的TQM模式,如图3所示。

5.坚持质量管理的系统性科研经费绩效质量管理的系统性,即六大系统,分别是顶层决策系统、质量资源系统(人力、设施、设备、环境)、质量信息系统(信息管理平台、科技档案系统)、质量审核系统、质量过程系统、质量操作系统(项目实施、项目管理、监督作业规程)。质量系统运行情况可以通过科研成果质量、领导重视程度、全员参与度、经费使用效率、资源保证度、过程控制力、持续改进能力等指标进行评价。

6.注重持续改进在科研经费绩效质量系统管理中,通过内审、外审发现问题,找到偏差原因,并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科研经费绩效水平。持续改进在科研经费绩效管理中具体表现为高度重视质量管理系统建设,创新管理方法,适时制定新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完善管理体系,规范操作规程,从而提高科研管理和研究活动的行为表现,以及科研成果产出的结果表现。

7.基于事实分析的决策方法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决策准确性取决于及时、可靠、真实、全面的质量记录、质量信息和数据分析。制定质量目标是基于决策方法的典型过程。制定质量目标的方法可以遵行平均先进性、关键性、激励性、调节性原则。平行比较本单位科研经费以往绩效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寻找关键突破点,将质量目标分解到院单位,再分解到每位人员,明确每位人员质量目标和在实现质量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采用激励措施保证每个质量控制点的目标实现,并且及时调节执行过程中的偏差。

8.互利的产研关系互利的产研关系要求以科研主体为中心,把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组成一个三方利益共同体,实现供需互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优势互补。具体来说,首先三方达成供需一致,建设协同创新合作关系,接着通过知识流、资金流为合作创新奠定基础,然后通过项目集群、基地集群等方式,攻克技术难题,推广应用到生产中,表现为产品[15],最后协同创新中输出的人才、技术资源进一步应用于三方中。而这种互利产研关系可以通过建立和健全相关机制实现,即科学的协同学习机制、完善的创新推动机制、规范的组织管理机制和有序的联合攻关机制[16-17]。互利产研关系的实现可以大大提高科研经费绩效,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增强知识的溢出效应。

(二)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创新管理工具高校科研经费行为绩效创新管理主要是对顶层决策系统、质量资源系统、质量信息系统、质量审核系统、质量过程系统、质量操作系统等六大系统运用管理工具进行过程控制管理。高校科研经费成果绩效评价可以通过评价工具进行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合法性、环境性等方面的评价。

1.系统行为绩效分析工具借鉴QC新七大工具,可以对各个系统的流程控制点状况进行分析。第一,系统图法。把实现达到目标与需要采取的措施系统展开分析,明确问题的重点,寻找最佳手段解决问题;第二,关联法。把原因关系复杂、互相纠缠的问题和因素用箭头连接,从而找出主要因素和问题症结所在;第三,亲和法。把收集到的事实、意见或构思等语言资料,按照其相近性归纳整理,找到问题重点,制定改善对策;第四,矩阵图法。从问题事项中,找出对应因素群,分别排成行和列,找出行列关系或相关程度大小,明确首要关注解决的问题;第五,矢线法。通过组织与问题相关人员的小组讨论,对项目实施进程建立最佳的日程计划并落实追踪管理,使其顺利完成;第六,矩阵数据分析法。在矩阵图上分析各元素之间量化关系,定量计算分析结果;第七,PDPC法。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达到目标状态的措施,同时针对提出措施预先列举出将要出现的结果和问题所要采取的措施和方案。

2.系统成果绩效评价工具系统成果绩效评价工具常采用层次分析法,或是直接打分法。而评价工具必须依托相应的评价体系才能实现。根据前面对科研经费绩效的定义,系统成果绩效评价就是对科研成果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合法性、环境性的评价。经济性可用经费实际支出总额指标表示。效率性可用预期科研成果实现周期和单位经费任务目标完成比例等2个指标来表示。效果性可用专利、标准、收录论文数、出版论著数、论文质量、奖项、推广转化效益等7个指标来表示。其中,专利包含专利(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集成电路布图)授权数、专利转让收入等2个子指标;标准包含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等3个子指标;收录论文数包含SCI收录论文数、EI收录论文数、ISTP收录论文数、国家一级核心期刊收录论文数等4个子指标;出版论著数包含专著和译著等2个子指标;论文质量包含国际三大名刊(SCIENCE、NATURE、CELL)数、各学科顶尖期刊数、ESI热点论文数、SCI收录论文被引次数等4个子指标;奖项数包含国家科技奖和省科技奖等2个子指标;推广转化效益包含签订合同数和经济产值等2个子指标。合法性可用经费使用情况合法、合理性和学术诚信度等2个指标表示。环境性可用研发过程的环境友好性和研发成果的环境友好性等2个指标表示。系统成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三、结语

在当今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家加大对高校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力求以更多的原始理论创新借助协同创新平台带动技术创新,从而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提升国家核心竞争优势,故高效科研经费绩效管理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对科研经费绩效作了科学界定,揭示了科研经费绩效管理的基本路径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改善科研活动全过程中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的行为表现,二是提高科研成果产出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合法性和环境性的结果表现。其次,本文将“全面质量管理”的管理理念创新性引入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中,围绕基本原则论述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方法和管理工具,使其具有可操作性。根据本文理论分析,对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全面质量管理的未来方向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1)优化高校科研经费投入结构和方式,合理配置财政资金。一是加大对科研活动基础平台建设的资金投入,解决科技资源布局条块分割、科技信息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从而为科技活动提供良好基础条件和外部环境,有效避免经费重复投入的情况。二是优先安排、重点支持和稳步增加基础研究和重点、重大新型产业领域的经费投入,合理配置科研经费。(2)强化高校科研经费使用内外联控监管能力。一方面要强化内部控制,以资金流向作为切入点,对科研经费使用全过程进行跟踪。相关各部门各司其职,形成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系统,在资金方面形成预算、核算、结余决算三阶段控制节点。另一方面强化外部监管力度,积极引入第三方独立机构进行外部审计,依托科研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科研活动全过程透明化,接受公众监督,启用信用管理系统。(3)拓展高校科研经费绩效评价制度。不断健全绩效评价体系,并组织专家小组,对科研项目前期、中期、结题及之后阶段的成果表现进行论证评估,降低科研经费下拨风险,提高科研经费投入的科学性、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参考文献:

[1]顾浙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研究——以G高校为例[D].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13-14.

[2]CardyRL,DobbinsGH.Humanresourcemanagementinatotalqualityorganizationalenvironment:ShiftingfromatraditionaltoaTQHRMapproach[J].JournalofQualityManagement,1996,1(1):5-20.

[3]JungJY,WangYJ.Relationshipbetween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continuousimprovementofinternationalprojectmanagement(CIIPM)[J].Technovation,2006,26(5/6):716-722.

[4]MilesMP,RussellGR.ISO14000totalqualityenvironmentalmanagement:Theintegrationofenvironmentalmarketing,totalqualitymanagement,corporateenvironmentalpolicy[J].JournalofQualityManagement,1997,2(1):151-168.

[5]魏欣亚,张武军,徐宁.高校科研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1):152-154.

[6]张志生,张冰.持续改进在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J].科学管理研究,2012,30(6):25-28.

[7]赵醒村,刘辉,刘影,等.高校科研课题管理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适用性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3(3):91-94.

[8]方勇,郑银霞.全面质量管理在科研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35(2):28-34.

[9]李佳.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评价体系构建初探[J].教育财会研究,2011,22(5):31-35.

[10]苏立利.高校科研经费绩效评价制度建设研究[J].财务与管理,2014(5):19-21.

[11]夏文莉,李渝红.大学科研经费有效管理的路径探析-基于与美国北卡州立大学的比较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6):48-51.

[12]H.J.Bernadin,J.S.Kane.PerformanceappraisalAcontingencyapproachtosystemdevelopmentevaluation,secondedition[M].BostonMA:PWS-Kent,1993:10-30.

[13]Combell.J.P,FranciscoMurphy.G.Humanresourcemanagement,6theditionchapter12[M].NewYork: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jectManagement,1993:3-15.

[14]Brumbrach.PerformanceManagement[M].London:ThecronwellPress,1988:12-56.

[15]刘佳.2011计划系统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组织管理保障与政策创新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0):1-6.

[16]MirjamKnockaert,DeninzUcbasaran,MikeWright,etal..Therelationshipbetweenknowledgetransfer,topmanagementteamcomposition,performance:thecaseofscience-basedentrepreneurialfirms[J].TheoryPractice,2011,35(4):777-803.

第7篇

论文摘要:针对科研团队发展的趋势,提出一种将知识管理的思想引入到管理科研团队知识的方法。首先从知识地图,隐性知识的交流两个方面阐了设计思想,然后分析营造知识共享氛围的激励措施,给出知识管理系统的方案设计,并介绍通过个人信息模块、经验共享模块、讨论社区模块交流科研团队中隐性知识的策略。最后利用本实验室科研团队作为示例验证知识管理系统,测试表明系统能较好地满足应用需求。

前言

知识管理是伴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而产生的,是一种新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思想。知识管理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它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其中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是高度个性化而且难于格式化的知识,主观的理解、直觉和预感都属于这一类;而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则是能用文字和数字表达出来,容易以硬数据的形式交流和共享,比如编辑整理的程序或者普遍原则等。知识管理更加强调和关注隐性知识的作用,认为隐性知识更能创造价值。卡尔·费拉保罗认为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就是为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

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有人认为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知识管理将人、技术和过程作为三个互相联系的要素,追求三者之间的平衡和相互作用。它的基本精神即是将知识分享(knowledge sharing),通过知识的分享,促使整个团队及团队中的成员都得以进步。由此可以看出,知识管理是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的特征之一。

科研团队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科学研究目标由相互协作的科研人员组成的正式群体。科研团队又分为实体团队和虚拟团队。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科学活动规模越来越大,科学家与科学家之间,科研单位与科研单位之间的分工协作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频繁。以科研项目为单位,将不同地区、不同国籍的科学家组织到一起共同攻关的虚拟团队已经成为当前科学研究的重要形式。这种突破科学家的组织隶属关系,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具有灵活多样协作方式的科研组织,体现出了科研活动在充分组织化之后向自由和多样化方向的回归。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课题越来越复杂,规模越来越庞大,跨学科、跨专业、跨地区甚至跨国度的合作研究需求不断扩大,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这种需求提供了支撑条件。虚拟科研团队的组织相对不稳定,成员随项目的进展随时会发生变动;项目成员对于项目的参与程度各不相同;成员之间的关系也相对松散,上述特点须在团队知识管理中予以注意。科研团队中的显性知识包括团队成员的基本信息和项目信息,隐性知识包括成员的经验、专长以及在项目交流过程中表现的一些相对零碎的知识。

本文的思路是:对于显性知识,团队成员通过系统能快速地找到所需的资料;对于隐性知识,团队成员通过系统能快速地找到可能具有该领域知识的人的路径;同时为团队成员营造经常总结经验和技能、乐于贡献和分享知识的氛围,搭建一个讨论和交流的平台。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节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的系统结构;第三节给出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设计;第四节将本实验室科研团队作为示例验证知识管理系统,最后给出了结论。

2 知识管理系统设计

2. 1设计思想

根据知识的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策略管理知识源。对于显性知识,通过知识地图指引用户快捷地找到需要的资料;对于隐性知识,为用户提供了找到拥有所需知识的路径,并创造一种机制和提供氛围,使得团队成员勤于总结,乐于贡献、分享和交流。

2.1.1知识地图。知识地图是人操作知识管理系统的向导,它可以节省用户搜索知识的时间。在科研团队中建立一份良好的知识地图需要熟悉团队中的知识源,并按照类别和形态加以分类。科研团队中的知识源包括文档、参考文献、项目和人员,设计知识地图的依据主要是以项目为中心,建立各类资源之间的联系。项目属性包括项目介绍、项目成果、项目文档、重要参考文献,项目交流等。显性知识根据它的内容归属到项目不同的属性中,在同一属性中还可依据内容的性质做进一步的划分;而隐性知识则根据它的来源设置其在知识地图中的位置,具体的表现形式由显化的方式确定。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采用主导航栏配合副导航栏的形式就可追溯到知识库中的每个知识点。

2. 1. 2隐性知识的交流。在知识管理中,对于隐性知识的挑战在于如何系统地阐述,使之成为可以交流的类型。有些隐性知识并不属于深度的隐性知识,而只是一种逻辑上的、方法上的思维过程,它们被标识为隐性知识,主要是因为这类知识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才能进行编码。当团队中的文化能够促进和支持这种知识的共享时,就可以通过挖掘和翻译的方式将它们外化为显性知识。对于一些始终处于隐性状态的技术诀窍和经验,这类隐性知识需要采用“人—人”方式的传递实现共享。

本文提出两种交流个人技能的方式。第一,提供项目组成员的知识架构(包括项目经历)和联系方式,使成员在有明确需要时知道该找谁和找到该位专家的路径。第二,为成员提供管理个人知识的平台,提倡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总结、整理研究工作的心得、经验、技能等并归档,使个人在贡献知识的同时也能方便的获取到别人提供的知识。

对于项目交流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交流的途径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创造一个记录、保存、显示交流过程的环境,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性,提高团队的协作效率。

2. 2知识共享氛围的营造

有效的知识管理必须营造乐于贡献和分享知识的文化氛围,为了营造这样的文化氛围,采取激励机制是实施知识管理中必要的措施。激励的依据可以体现在一些数字指标上,所以在系统中的经验共享模块和讨论社区模块中增加了统计功能。系统应该具有界面美观、操作便利、功能实用等特性,当团队成员通过系统体验到了知识管理的优势后,无形中也可以激励他们使用知识管理系统。除此之外,激励机制还将体现在应用知识管理系统过程中的一些管理体制上。

2. 3知识管理系统方案设计

2. 3. 1系统模型。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了科研团队知识管理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本模型的要素有人员、科研团队知识资产、团队交流场所。知识地图的内容由科研团队中的知识库确定,知识库中的显性知识为经过编码的文档和数据。通过知识地图,人员可以检索、重用显性知识,该管理系统能够提供成员交流个人知识的平台,更新团队知识库;提供成员项目交流的环境,让成员在“你问我答”中实现知识的共享。

2. 3. 2系统功能结构设计。结合2. 1. 1节中对知识地图的分析,设计系统的功能结构图,如图2所示,它由人员信息管理模块、项目信息管理模块、安全信息管理模块构成。

人员信息管理模块管理的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技术或学术经历以及工作计划,还包括了个人的经验总结(案例)等,可以给出其曾经解决过的问题、在哪些方面是专家和现在正在进行哪些研究等信息。用户可以据此推测其与自己所面临问题的关联。

项目信息管理模块用于管理项目资料和在项目交流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主要功能包括检索项目信息、展示研究成果、下载重要文档、参与项目讨论等,以实现对项目资源的存储与维护、访问和查询,让用户充分共享阶段性成果。

安全信息管理模块主要管理用户的权限。该平台将嵌人到本实验室网站中使用,系统共有三种类型的用户:网络用户、团队成员、系统管理员。网络用户不需要登录便可浏览网页,可以使用一些互动功能,如留言、检索;团队成员通过登录界面进人系统,每个成员都有个人页面,他们在自己的页面里有添加、修改、删除个人知识的权限,除此之外,他们还有参与项目讨论、下载重要项目资料等权限;系统管理员是指系统的管理和维护者,具有设计、实现知识管理系统、整合团队显性知识并录人数据库、管理一般用户的权限这些任务。

3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在2. 3. 2节的系统功能结构图中,主要采用人员信息管理模块中的个人信息、经验共享和项目信息管理模块中的讨论社区交流科研团队中的隐形知识,现分别介绍这三个子功能模块的设计思路。

3. 1个人信息

隐性知识的管理强调的是个人之间的对话,知识的共享是通过“人到人”的方式进行的,通过与拥有相应知识的人进行直接接触实现知识的共享和传播。专家黄页是获取个人隐性知识的一种知识管理的技术,它将专家的详细资料和掌握的知识列示在黄页上,方便有需要的员工在适当的时间找到适当的人并获得适当的知识。

个人信息模块在团队中提供团队成员的基本信息、项目经历和工作计划.图3显示的是成员的个人页面.在“认识我”栏目下的知识体系说明中,可以了解到该成员的项目经历和个人技能,点击页眉的“修改个人信息”可更改该栏目的内容。工作计划是指团队成员每周的工作安排及对上周工作的总结。通过这些信息,团队新成员可以迅速了解团队成员的知识水平及日常工作情况,获取找到相关专家的路径线索,便于与相关专家进行直接交流,从而获得对项目研究有益的隐性知识。

3. 2经验共享

该模块以记录的方式外化个人隐性知识,团队成员在自我总结的基础上将个人知识中能够用语言表达的部分提取出来,图4显示了在个人页面添加经验的界面,用分类、标题、经验内容这三个字段表示一条经验的提取结果,其他成员可以浏览彼此的个人页面,按照类别、标题等关键词查找感兴趣的经验,可以针对每一条经验与经验提取者进行互动交流,由此加快知识碎片的利用率和深化知识半成品,也有利于个人技能在团队中的传播,经验互动界面如图5所示。

利用该模块可以在科研团队中推广及时整理知识的好习惯,团队成员大部分是以自我为主导的非正式学习,及时整理动态知识是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控和知识持续发展的需要。该模块通过成员的主动性贡献个人知识,以实现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 3讨论社区

以隐性知识的所属对象划分,可分为个体的隐性知识和集体的隐性知识。集体的隐性知识依附于组织,是某一组织区别于其他组织的人格化特征,如某一组织或团队的价值体系(观)、团队默契、组织文化和氛围等川。在科研团队中建立讨论社区就是为了增进这两种类型隐性知识的互动,在讨论的过程中,由个人智商形成组织智商,群策群力,共同解决问题;成员之间通过讨论,实现知识共享和流动,就能快速提高团队的知识总量和集体智慧。

讨论社区模块为同一科研团队成员间提供了项目讨论的虚拟社区,具有相关权限的人员才可进人。图6是以团队成员身份登陆系统后进人讨论社区的主页面,成员在里面以发帖的形式开展一次讨论,讨论内容可以是与项目相关的热点和难点、项目组任务分配、重要通告等,并可上传文件,成员通过主题进人目标问题的讨论区参与讨论,可下载文件,不但可以屏蔽时空的限制,又活跃了团队的科研气氛。但是不能完全依靠以it技术为基础建立的网络虚拟社区进行项目交流,也需要进行面对面形式的交流,如专题报告、交流会等,只不过前者可以自动将讨论内容记录到数据库中,而后者需要整理材料,然后录人数据库才能达到共享。

4 应用示例

根据本文的思想,选取本实验室科研团队作为知识管理的实例进行实验验证。本团队成立于2002年,主要从事认知模式识别和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两个方向的研究。团队平均每年招收博士生2-3名,硕士生5--6名,同时每年都有6-7名毕业生离开团队,人员流动较大。团队目前主要研究基于认知机理的无字库智能造字系统和数控系统加工中心的伺服驱动器的研究这两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有若干个子课题,且具有延续性,成员参与项目的内容和程度各不相同。

限于篇幅,以基于认知机理的无字库智能造字系统项目为例做简要介绍。该项目开展研究工作已达6年,期间参与研究人员达12人,包括汉字基元研究、汉字结构研究、汉字结构识别研究、汉字映射知识获取研究、汉字知识表示研究、汉字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等几个子课题。研究中产生的科研成果有:针对汉字字符集gb2312一80, gb18030一2000 ,gb18030一2005形成了较稳定的汉字原型和汉字结构,搭建了汉字编码平台、修正仿射变换系数平台、造字平台等实验平台;完成了汉字集中所有汉字的编码并获取了基元的映射知识;获得了三项专利,另外发表了学术论文三十余篇,有重要参考文献二百余篇,重要项目文档十余份。这些资料大都分散于团队中不同的地方,不便于查找和利用。团队以前采用传统工作交接的方式进行项目管理,交接工作的内容常仅限于一些显性的文档性资料,在研究中积累的个人经验却随着人员的流动而没有成为团队的资源,新成员无法借鉴传承。

依照2.3.2节中的系统功能图实现系统。实验在win-dowsxp环境下进行,基于web技术和b/s架构编程实现,服务器端编程语言采用php,客户端技术采用html, css及javascript,数据库采用mysql。系统最后嵌人到实验室网站中使用,图7为成员登录系统后进人基于认知机理的无字库智能造字项目管理主页面。通过实际测试,团队成员认为系统界面友好,操作方便,有明晰的知识地图帮助他们利用科研项目中的显性知识,上文设计的3个功能模块也能较好的管理团队中的隐性知识,总体评价达到了设计目的。

第8篇

关键词:科研管理系统;;科研项目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0)16-4360-03

The Research for the Vocational College Research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WAN Rong-ze

(Guangxi Agricultural Vocation-Technical College, Nanning 530007,China)

Abstract: In the background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of our Institute, based on. NET platform, study the MIS to meet the need of vocational college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The system will be the daily work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department, become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for teachers’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 become the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vocational college to manage professional leader, research leader and young key teacher, and provid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statistics for school leaders and middle-level cadres.

Key words: research management system; ; research projects

我院科研管理部门的主要业务包括:管理自然科学等3个大类的科研项目;管理学院学术、专业带头人以及青年骨干教师;科研成果日常管理及计分;年度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R&D)统计,日常管理工作繁重。由于缺少相应的信息系统,科研管理信息无法及时传递,导致学院各业务部门与科研管理部门之间科研信息不对称,不利于开展涉及教师科研业务的绩效考核、年终考核等工作。因此,为了提高学院科研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科研工作,有必要开发一套科研管理系统,以实现人员、信息、流程集成,并与学院协同办公平台集成登录、数据共享。

1 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

图1为系统用例图。

1.1 科研管理系统的总体目标

本系统基于微软最新软件开发平台.NET,以我院科研管理工作为依托,研发一套适合高职学院科研管理工作需要的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基于WEB模式开发和运行,为科研工作管理人员提供信息化管理平台;为学院领导提供全院科研信息统计决策信息;为中层干部提供本部门科研统计信息;为全院教职工管理自身科研成果提供信息平台;为学院管理学术、专业带头人以及青年骨干教师提供信息平台。

1.2 系统角色、功能及其关系的分析设计

按使用的权限分,系统的角色可分为教师、系(部)秘书、科研管理部门相关人员、系统管理员、普通浏览用户等。基于UML技术进行分析,系统角色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可用如图1的用例图表示。

1.3 系统各主要子系统的设计

1.3.1 科研项目管理子系统

本子系统主要由科研管理部门相关人员操作,对学院所有科研项目进行管理。科研项目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项目参与人、承担单位、计划完成时间、实际完成时间、项目经费、项目级别、本院主持/参与、自然/社科/教育、学科分类、科研机构、研究类型、状态(在研、结题、延期、终止、转为上级项目)、批准日期、批准部门、批准文号、项目来源、委托日期(横向)、年度检查情况。

通过科研项目管理子系统,科研管理部门能方便实现如下功能:1)录入现有的科研项目基本信息;2)更新项目的最新研究状态,如在研、结题、延期、终止、转为上级项目;3)添加、修改项目的年度检查情况;4)能上传项目的发文扫描件、上传项目的申报书、上传年度检查报表;5)实现与科研经费管理子系统的链接,在此子系统中,科研管理部门可以查询和添加各项目的科研经费使用数额。

1.3.2 科研成果管理子系统

科研成果主要包括已结题的科研项目、论文(发表/收录)、著作、专利、品种认定、鉴定成果、获奖成果、软件系统、作品等科研成果。通过本子系统,教师可以按年度填报自己的各类科研成果,并由科研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审核的科研成果可由系统的计分管理子系统根据学院的科研计分管理办法自动计算教师的科研工作量,不通过审核的提出修改建议或删除。

图2为科研成果管理流程图。

1)提交论文。详细信息包括:论文名称、作者列表、刊物类型、刊物名称、刊发时间、刊发期数、卷、页、论文类别、学科分类、主办单位、字数、论文语种、英文目录(是/否)、所属项目、状态、相关电子文档。

2)提交著作。详细信息包括:著作类别、著作名称、学科、编写单位、出版单位、出版时间、社会反响、字数、统编教材的文号、书号、完成情况(独立/合作)、是否译成外文、作者列表、状态、奖金金额、工作量、所属项目。

3)提交专利。详细信息包括:专利名称、专利人、学科、专利申请号、专利授权时间、专利号、专利类型名称、专利申请时间、所属行业、所属学科、状态、所属项目、奖金金额、院内获奖状态、科研计分、有关文件扫描件。

4)提交鉴定成果。详细信息包括:成果名称、成果形式、所属学科、鉴定机构、鉴定等级、鉴定日期、鉴定证书号、完成单位、完成人、鉴定结论、相关项目、审核状态、奖金金额、科研工作量计分、有关文件扫描件。

5)成果报奖。详细信息包括:成果名称、成果类型、奖励名称、奖励级别、等级、奖项、奖金金额、奖励机构、奖励日期、奖励证书号、获奖单位、是否给院内奖、奖励金额、科研工作量计分、有关文件扫描件。

1.3.3 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子系统

本子系统主要由科研管理部门人员进行操作,实现如下功能:1)以项目为操作对象,录入和计算项目的总经费和明细开支;2)以科研人员(教师)为操作对象,录入和计算学术、专业带头人以及青年骨干教师经费总额和明细开支;3)系统自动汇总计算全校科研经费、教师个人科研经费、项目科研经费收支和使用情况,提高科研经费管理精细程度。

1.3.4 科研计分管理子系统

本子系统主要实现如下功能:1)设置科研计分规则;2)根据计分规则自动计算各个科研成果的科研工作量;3)科研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各个科研成果的工作量,并保存相关操作人和操作记录。

1.3.5 科研人员信息管理子系统

本子系统建立全院在册人员的基本信息、从事专业学科、科研业绩经历等,设置学院学术、专业带头人以及青年骨干教师有关申报与考核数据,同时为科研管理人员搜索符合某些条件的人员(如某类专家数据库等)提供查询信息。

1.3.6 科研信息查询统计子系统

实现对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经费、科研计分及专业(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信息的综合查询统计,教师、各系部、科研管理部门和学院领导可根据不同需要实现个性化查询统计。

1.3.7 系统基础数据设置管理

系统的基础数据包括有:1)人员基础数据,如教师类别、职称等级、职称类别、教师职称、教师学位和学历、教师专业;2)成果基础数据,如刊物类型、刊物发行范围、收入刊物、专利类型、著作类型、著作角色、著作奖励规则、著作工作量折算规则等;3)项目基础数据,如项目状态、项目类型、项目级别、项目来源等。

1.3.8 科研服务信息管理子系统

本子系统主要提供各级各类科研服务信息,如国家各部委,科技厅、教育厅、农业厅等厅局及学院的科研管理文件,科研人员(教师)可以查询和打印,方便广大教师申报和管理科研项目及申报职称等工作。同时,系统提供学术讲座、录像、PPT等学术资源上传、在线观看及下载功能。

2 系统的关键技术和特色创新

2.1 2.0与SQL Server 2008结合的开发技术

.NET和SQL Server 2008结合是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技术路线。是一个统一的Web开发模型,是一个用于创建企业级Web应用程序的编程框架。SQL Server 2008通过全面的功能集、现有系统的集成性以及对日常任务的自动化管理能力为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数据解决方案。与SQL Server 2008结合是开发科研管理系统理想的技术路线。

2.2 与学院协同办公平台跨站点集成,实现单点登录

科研管理系统要实现与协同办公平台集成,统一用户认证,实现单点登录。由于协同办公平台基于 1.0而科研管理系统基于 2.0开发,所以要采用跨站点集成技术来实现系统的集成。具体做法是:第一步,在协同办公平台系统中建立一个程序文件,获取从协同办公平台登录的用户账号密码信息的Session值;第二步,建立按钮程序,实现对账号和密码的session值的加密;第三步,把加密后的值作为参数值,利用response.redirect跳转语句链接到科研管理系统;第四步,在科研管理系统的相应页面解密还原传递来的参数值,然后利用此账户信息即可访问科研管理系统的相应功能。

2.3 系统的安全防护技术

科研管理系统面向校外用户开放,因此,必须采用科学的安全防护技术保证系统的安全,特别是防SQL注入攻击,具体做法如下:1)基于存储过程操作数据库的原则。连接数据库的用户只需具有运行存储过程的权限,系统不用给用户赋予DELETE等权限,同时,输入参数经过存储过程的过滤,大大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2)采用基于角色的窗体安全认证机制实现程序的访问安全。利用 提供的基于角色的认证机制,结合 Global.asax 和web.config文件,限制对特定目录的访问。3)利用Global.asax文件放在站点根目录且其不可被直接访问的特点,在Global.asax文件的StartProcessRequest()方法中编写专门的程序,实现过滤delete、drop等关键字,从而防止数据库被SQL注入攻击。

2.4 实现专业带头人等人员考核数据与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计分数据的共享利用

学院的专业/学术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每年都要进行年终量化考核,其中量化的分数大部分来自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的得分。本系统除了以项目为中心进行科研计分外,还以科研人员为中心进行科研计分,系统形成每位教师的科研计分明细表和汇总表,同时形成专业/学术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的年终考核汇总表,实现了科研项目计分与带头人、骨干教师考核结果的数据共享利用,从而增强相关人员考核的效率和科学性。

3 结束语

基于微软.NET和SQL Server 2008平台能方便构建先进、安全、稳定和开放的高职学院科研管理系统,实现学院科研管理的全面信息化。科研管理系统与协同办公平台的集成为学院打造统一的应用信息平台和数据中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系统同时实现科研项目计分与带头人、骨干教师考核结果数据的共享利用,增强了相关人员考核的效率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 科研成果管理; 决策支持; 数据仓库; 联机分析处理; 数据挖掘

中图分类号: TN911?34; TM4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6)07?0120?04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 management uses the database to store the result data. The multiple data types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 and unified storage way become the obstacle to obtain the valid result data in decision?making analysis, simultaneously the tradi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 system can only extract the result information.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 management and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based on data warehouse is proposed, in which the data warehouse, on?line analysis processing (OLAP) and association rule mining algorithm are integrated. The system supports that the management personnel can discover the potential achievement, evaluat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and reasonably allocate the human resources. The association rules of the data were mined in college paper database. It is found that paper quantity and time dimension have some relationship, which conforms with the practical training situation. The effectiveness of using Apriori in this system was verified.

Keywords: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 management; decision support; data warehouse; OLAP; data mining

0 引 言

传统的科研项目管理过程费时费力,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科研过程中产生的有价值的信息,也被这样死板的管理方法给淹没了,人们不能也不愿意从纸质的资料文献中去发现价值。科研管理方式效率低会严重影响到科研项目开发的进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研单位虽然对传统方法进行了改进,开始建立管理系统,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要求[1]。

近年来,国内研究机构也开始重视科研项目管理方面的研究,目的多是为了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对优秀的科研成果进行公示,共同分享研究信息[2]。科研成果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科研管理系统对成果资源的浪费情况,加强对科研成果信息中潜在知识的利用,提高科研项目管理中对成果管理的有效性,利用数据挖掘充分发挥成果数据的潜力,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依据[3]。

1 SRAM?DSS的需求分析

1.1 功能需求

科研成果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主要面向科研项目的成果进行管理,这些成果包括学术论文、著作、期刊、专利等。数据仓库的应用可以对成果数据采取智能的分析,将成果数据进行归类和按照成果数据的分析要求进行整理,从中发现成果与项目、人员之间的联系和潜在的规律,帮助决策者调整科研定位,做出科学的决策。

基本管理功能要求用户可以利用本系统完成对成果的基本管理,包括成果提交、 审核、审批等流程的规范管理,还有对保密项目成果的加密处理,不仅要系统能够保存使用过程中存入的成果,还可以导入外部数据库的成果数据,为数据挖掘功能提供数据基础,对数据的集成程度要求很高,因此需要利用数据仓库存放成果数据[4]。

1.2 用户需求

系统的主要角色包括科研员,科研管理员,决策员,数据管理员,系统管理员。

2 总体设计

2.1 科研成果数据仓库的设计

对于科研成果数据仓库从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三方面进行建模。需要根据不同的主题把数据仓库中的数据划分好具体的维度[5]。以成果主题为例,成果数据包括成果名称,成果类型,成果来源,成果性质,成果作者,成果审核结果,所属项目,成果完成时间,成果数量等,以此作为分析的依据。因为数据仓库是多维的,OLAP要在多维数据集之上才能进行,成果数据要满足分析的要求可以根据维层次继续划分,成果类型包括论文,专利,专著,软件成果等;成果性质包括科技,医药,航天等[6]。

(1) 逻辑模型

系统主要用户利用成果信息进行分析,以此来评估科研项目,并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分析成果事实表中的数据信息有用户维、成果维、时间维。在OLAP分析时可以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分析,如图2所示。

(2) 物理模型

在设计数据仓库的物理模型时,定义成果数据的数据标准是需要注意的重点,目的是使成果数据在数据仓库中都有一个统一的格式,定义表示成果的相关属性来描述成果逻辑关系,得到对成果数据仓库的特征进行完整描述。系统采用SQLServer2008建立数据库[7]。利用AnalysisServices获得后台数据库里面的信息,这样建立的数据仓库可以满足需求。

2.2 SRAM?DSS功能的设计

为实现科研成果管理科学,全方位管理,设计成果管理,决策支持,用户管理,系统管理四个模块的内容,并且用户在登陆系统之前要进行身份验证。

(1) 成果管理模块

成果管理主要包括成果查询,添加成果,申报成果,成果审核,成果加密以及成果导出等功能,系统采用分组加密方式进行加密。

(2) 决策支持模块

数据仓库是决策支持功能的数据基础,有了数据就需要更多的操作来完成决策支持。对于系统中不同的数据来源,包括外部导入数据利用ETL过程,实现规范化。然后将符合标准的数据装入数据仓库中。然后针对用户的要求进行联机分析处理和关联规则挖掘。

(3) 用户管理模块

用户在Web地址栏输入URL进入登录,用户名文本框内输入用户姓名,在密码框内输入密码。系统认证平台会判断用户身份,若是新用户要完成注册才能登陆,注册时要填写用户真实的信息,才能获得登陆权利,若用户输入的用户信息正确,登录成功。用户可以在用户管理中进行创建,添加到用户数据表中,也能获得系统的使用权限[8]。

(4) 系统管理模块

系统管理模块主要是针对系统的权限分配,系统维护以及一些常用工具的设计。不同的用户进行的操作不同,能够看到的信息不同,就要求系统控制权限,建立权限分配制度,有利于对用户权限进行合理的分配也保证了系统的安全运行。系统维护是管理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功能,包括对系统用户数据,成果信息数据等的备份工作,实现数据库的安全管理,管理相应功能结构规范性,为系统的更新与升级提供支持。

3 系统实现

3.1 基于数据仓库的OLAP模型

联机分析处理技术能够高效的分析数据,发现事物发展规律,捕获异常和细节。OLAP支持数据分析,而数据仓库里的数据是经过ETL处理后集成到一起,保证了分析在一个快速的时间内给予响应。所以本阶段就是基于数据仓库建立OLAP模型,从而得到更为可靠的数据立方体,既降低了刷新代价又提高了响应速度。

OLAP包括了维和度量,在前面建立数据仓库时已经完成。利用SQL Server中的Analysis Services项目模板建立多维数据集,定义数据源以及建立事实表与维表之间的关系。

OLAP模型对数据仓库中的数据利用MDX进行多维查找,可以有效分析多维数据集。MDX是OLAP的查询语句,语法与结构化查询语言SQL很类似。在成果管理系统中,通过MDX语言把科研员和决策者需要的成果数据查询出来,展现在前台界面里。

利用OLAP模型进行分析,决策者可以依据分析要求,选择更多角度去分析数据,能得到的分析也更多,如下:

(1) 由科研成果的类型分布来看整体项目的侧重重点,以及在成果突出领域的发展机会和潜力;

(2) 由科研成果参与者和第一申请单位作者与项目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到参与者职称水平,技术支持水平对成果完成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并不是参与者越多的成果越完善,可以以此作为合理分配人才资源参与项目开发的依据,也可以以此评估参与人员的水平,作为考核参考;

(3) 以科研成果在一定时间内的增长,作为项目进度和发展的一个参考标准。也可以看到成果的趋势和项目完成单位的能力和业务的提升;

(4) 可以利用数据库,对以往成果信息进行分析,由于在传统的数据库中不具备OLAP的功能。

3.2 基于数据仓库的关联规则挖掘

基于数据仓库的关联规则挖掘,Apriori算法的核心是提高关联规则产生的效率。利用Apriori算法对科研成果数据进行分析的时候要明确成果的特征,根据成果特征描述来看,适合利用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的挖掘。科研成果数据的特征如下:成果数据是按照项目进程时间节点进行录入的,存储在成果库中;成果评估方式不统一,对成果的评估应采取统一的标准;科研成果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每一个成果都对应一条记录,每一个记录的属性都一样。

以本校论文库的数据为实验数据,在论文管理系统中可导出相关TXT文档数据,利用系统成果导入功能,添加到系统中,对数据进行统一的处理。选取2012―2015年间,数学、物理、计算机、兵器学科的论文成果数据。论文所属学科层次划分到一级子学科,时间层次按照年学年,继续划分下去。

(1) 数据预处理

数据经过清洗,转换,去掉无效的数据,采用统一的数据编码规则,用离散字母代替时间层次,同时将学科按照统一的编码规则,重新编码。进一步按照论文数量划分等级,五份为一级,等级越高代表论文数量越多。

(2) 算法实现

设置最小支持度 min_sup=4,支持度=40%,置信度=80%,通过Apriori算法计算出的关联规则信任度见表2。

(3) 结果分析

采用的实验数据来自于论文数据库,由于学校毕业论文按照培养计划有周期性,学术性硕士的培养周期为2.5学年,所以硕士毕业多集中于第一学年3月份左右,工程硕士的培养周期为第二学年9月份,所以对数据的分析结果多集中于上半年。

规则1表示,在2012年第一学年在5篇以内且2013年第一学年毕业论文在5篇以内的学科专业,则在2013年第二学年在5篇左右的支持度为40%,信任度为80%。

规则2表示,在2013年第一学年在5篇以内且2013年第二学年毕业论文在5篇以内的学科专业,则在2012年第一学年在5篇左右的支持度为40%,信任度为80%。

规则3表示,在2012年第一学年在5篇以内且2013年第一学年毕业论文在5篇以内的学科专业,则在2014年第二学年在5篇左右的支持度为40%,信任度为80%。

3.3 关联规则说明

由于系统中的测试数据多来自网络和本校的数据库,对关联规则的挖掘也许存在偏差,但是整体提供的关联规则数据信息还是符合实际的。简要介绍以下几点:

(1) 选取成果完成人的职称级别和所提交的成果类型与数量作为关联规则挖掘的维度,发现成果完成人职称较低的数量较多,存在关联规则;

(2) 选取固定时间内论文数量和专利数量进行关联规则挖掘,发现时间维度与论文数量多,关联较高;

(3) 对不同高校的成果数量进行关联分析,985与211高校的科研论文,期刊发表数量多具有关联规则。

4 界面展示

用户登陆界面: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系统,用户可以选择“记住我”,在下次进入系统时可以免登陆,若是新用户第一次登陆系统,需要注册,完成注册后即获得登陆权限。

登陆后看到的首页,左侧导航栏显示了主要的功能,成果展示系统中的成果数量以及系统中的成果列表。

5 结 论

本文在调研了解科研成果管理的决策分析需求的基础上,认真研究了数据仓库的有关技术知识,联机分析处理技术的应用以及数据挖掘关联规则算法的原理。提出了基于数据仓库的科研成果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开发系统应用的主要技术包括OLAP和Apriori算法,将OLAP和Apriori算法结合运用于实际的系统开发中,关联规则计算在OLAP物化了的多维数据集基础上进行,减少了重新计算的时间,使决策分析更加智能化,使数据挖掘的步骤更具目标化,全面提升辅助决策在科研成果管理中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贺建英.大数据下MongoDB数据库档案文档存储去重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5,38(16):51?55.

[2] SUN Hongmei, JIA Ruisheng. Research on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general test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J]. Procedia engineering, 2012, 29: 489?493.

[3] ESLAMIPOOR R, SEPEHRIAR A. Firm relocation as a potential solution for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using a SWOT?AHP hybrid method [J]. Process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4, 92(3): 269?276.

[4] KLAUS S R, NEUBAUER J, GOETZ?NEUNHOEFFER F. Hydration kinetics of CA2 and CA?investigations performed on a synthetic calcium aluminate cement [J].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2013, 43(1): 62?69.

[5] PENG G Y. Marketing decision and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design based on Web [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3, 850: 1048?1051.

[6] 赵维宁.运用数据仓库技术构建电信企业经营分析系统[J].中文信息,2014(8):22?26.

第10篇

关键词信息管理学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体例研究流派

1、引言

“信息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名称和一门课程的名称,在20年前的中国图书情报界还是个新概念和新研究课题。20年过去了,随着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全球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信息管理学教育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自1995年国家教委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中确立信息管理学这门课程为核心课程以来,全国目前有600家大学开设了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信息管理学人才队伍迅速壮大,信息管理学研究也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由于信息管理学专业在我国主要由5个专业合并而成,各个专业都有其学科背景和学科特色,在这样的发展背景和研究氛围中,国内学者对信息管理学进行的研究不仅成果丰硕,而且由于对信息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体例和研究方法等的理解不同,已经形成了不同的体例和流派。本文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论述。

2、信息管理学研究着作的出版概况

根据中国国家图书馆的OPAC进行了粗略统计,中国上世纪80年代信息管理学著作仅有3种。最早出版的是1986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现代信息管理学》,作者为张醒初。其余两种分别是1987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陈德维和柳思维合著的《商业信息管理学》,1988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崇华的《实用信息管理学》。

近20年来,国内学者编撰的信息管理学研究著作已经达到35种,其中绝大多数是1995年以后的研究成果。从出版时间来看,2000年以后出版的占绝对数量,说明中国信息管理学理论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最近10年间取得的。收录了以信息管理学或者信息管理学概论、信息管理学基础等为书名的著作。收录了专门领域的信息管理学著作。

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笔者对信息管理学著作的主题词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进而探讨了中国特色的信息管理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和基本轮廓。

收录了24种通论性信息管理学著作,收录11种专门领域的信息管理学著作。可以看出,通论性信息管理学著作占信息管理学著作的67.65%,以企业信息管理学为代表的专门的信息管理学著作占信息管理学著作的32.35%。

3、关于信息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基本概念

关于信息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的探讨,在和列举的著作中可谓众说纷纭。岳剑波在《信息管理学基础》中指出:“信息管理学是以信息资源和人类的信息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通用方法和运用规律的科学。”他的观点影响了很多后来的信息管理学研究者和信息管理学著作。

李兴国、左春荣等主编的《信息管理学》认为:信息管理学是研究科学地组织信息管理工作的理论与应用方法的一门学科。从这个基本概念出发,其理论体系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

伴随着信息管理学研究对象的探讨,学者们无法回避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信息管理学大厦的基石之一——学科的基本概念问题。这些著作都探讨了信息、信息资源、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信息活动、信息政策与法规、信息环境、信息系统和信息管理等这些无法回避的概念。

4、关于信息管理学的研究体例

所调查的著作都认为:信息管理学的理论基础是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信息管理学是这两门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综合性交叉学科。不同的是,这些著作对老三论和新三论的理论和方法、管理学理论、信息技术和方法的论述有所取舍和侧重,均探讨了信息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范畴,进而构建自己的信息管理学体系。

这些著作对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方法、信息管理技术、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的探讨都占据了大量篇幅。对信息管理活动的外在环境,比如信息法规政策等都不同程度地有所涉及。很显然,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普遍规律和通用方法是信息管理学的核心内容,也是信息管理学著作普遍论述的主要内容。

所列的著作,许多还从信息管理学研究的特点和基础出发,分别论述了信息管理实践的发展阶段,借鉴了古今中外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信息管理的理论和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信息管理理论研究框架。较之于信息管理学的姐妹学科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管理学虽然起源于国外,但国人著作中翻译的痕迹却不多,很少生搬硬套国外信息管理学的理论。这反映了国内学者对中国特色信息管理学研究的积极探索精神,同时也说明了信息管理学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属性。

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著作还有:李兴国、左春荣等主编的《信息管理学》在编辑体例中明确地将信息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分成两大板块:理论信息管理学和应用信息管理学。该书2003年出版,2007年再版。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它主要以信息为研究对象,从管理的五项职能出发展开核心研究内容。应用信息管理学则直接面向信息管理的主要实践领域展开。该书的出版也标志着国内学者对信息管理体系研究取得的新成就。

此外,一些著作还就政府信息管理、电子政务、企业信息管理等进行了论述。这样,对上述内容的论述基本形成了中国信息管理类著作的主要研究体例。这个体例很明显,一般包括信息管理学的基础理论、信息管理的方法与过程(包括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环境与具体实践领域(比如企业信息化、电子政务和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等)。或者是信息管理理论篇和信息管理应用篇(包括宏观、中观、微观的信息管理)。转贴于

5、关于信息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和范畴

关于信息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上述著作从不同的信息管理的研究对象出发,对信息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做了不同的归纳和概述。

岳剑波在《信息管理基础》一书中指出:信息管理学以广义的信息资源和人类的信息活动为研究对象。人类的信息活动可以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方面。信息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信息管理的基础理论、信息系统管理、信息产品管理、信息产业(人类信息活动的体现)管理。而濮小金、刘文、师全民等在《信息管理学》一书中指出:信息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信息管理学理论研究、宏观信息管理学和微观信息管理学。微观信息管理主要是具体信息产品的生产和管理,涉及到信息的搜集、加工、处理、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多个方面。宏观信息管理主要围绕宏观信息资源的配置和管理展开。这两部著作对信息管理的研究内容和范畴的理解可以认为比较一致,对信息管理学的理论做的探讨比较深入和扎实,并且对信息管理活动的诸要素,比如信息系统、信息技术、信息产品的加工、信息 人才的培养、信息政策与法规等问题也都有比较全面的论述。

王明明的《信息管理概论》、周贺来等的《信息管理基础》,主要围绕信息管理的理论问题、信息管理活动的关键要素诸如技术问题、包括体现先进管理理念的各个类型的信息系统、信息法规、信息人才等要素进行研究。比较简洁明快直抒胸臆。类似这样的著作在列举的23种著作中占了很大比例,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举。

6、关于信息管理学的研究流派

从列举的信息管理学的著作来看,由于信息管理学在我国发展的特定背景和研究氛围,可以分成三大流派,列举的著作很多是信息管理学的综合性、概论性的著作,作者很多是国内知名大学的科研和教育工作者。他们的著作多以深厚而坚实的理论研究见长,对信息管理学的理论、信息活动的环境、信息管理的具体方法、过程等,包括信息法规、信息人才等都进行了全面和深刻的阐述,人文积淀深厚,显示了学院派作者的学风和学术水准,可以称为学院派。

列举的是专门信息管理学的著作,所列举的著作之间的关系或许可以比喻为信息管理学的干流和支流的关系。从对这些专门的信息管理学著作的研究主题和内容来分析,他们在信息管理的原理、方法上基本和学院派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但是他们更专注于信息管理本身,对信息管理技术、信息管理系统等核心关键问题研究得更深入。他们以用信息管理的理论技术方法解决具体的信息管理的实践问题见长。也会涉猎到信息技术和管理学相结合的理论和技术部分。他们的特色是更偏重技术和信息系统,可以称为理论和技术相结合的学派。

第11篇

论文引用的内容要按顺序标注,文献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顶格写,然后再写作者著名等,不会写参考文献的不要紧,关注学术参考网就可以查看更多优秀的论文参考文献了。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关于物流管理论文参考文献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物流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李璨.我国中药材物流管理的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

[2]蒋小会.S公司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杨海鹰.MD公司冷链物流管理的改进研究[D].吉林大学,2012.

[4]王志珍.物流企业精益物流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

[5]朱廷军.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

[6]尹华龙.基于WEB的超市物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7]李亚静.供电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8]周永鲁.基于ASP.NET的烟草物流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云南大学,2013.

[9]古奕端.基于RFID的大宗货物物流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10]刘迪迪.水产品批发市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物流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程传喜.郑州安利物流公司物流管理改进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

[2]杨娜.东莞市中小制造企业物流管理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3]董彩芬.S公司基于TOC的生产物流管理改进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

[4]王楠.三菱电机放电加工机售后服务物流管理流程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3.

[5]吕悦.大连市物流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6]付浦君.基于信息化的供应链协同物流管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

[7]杨波.精益物流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

[8]米宁.基于逆向物流管理的产品回收网络规划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

[9]李引.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物流管理的影响研究[D].渤海大学,2014.

[10]肖莹莹.RFID技术在国内零售业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

[11]师经昊.供应链环境下精益物流管理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

[12]谢沛欣.基于SOA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西北大学,2009.

[13]耿明岩.基于供应链的物流管理系统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

[14]姜琼慧.基于B/S模式的物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南大学,2007.

[15]陆滢.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

[16]徐华.中国现代物流管理与发达国家差距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17]陶宇.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及思考[J].企业经济,2011,01:58-60.

[18]周新韶.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商贸,2012,15:125-126+128.

物流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骆宏.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研究[J].对外经贸,2012,05:108-110.

[2]贺超,庄玉良.基于物联网的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构建[J].

中国流通经济,2012,06:30-34.

[3]张安平.汽车企业逆向物流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

[4]周林.中小型制造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四川大学,2005.

[5]王峰.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6]杨爱霞.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业务流程重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6.

[7]刘志学,付国庆,许泽勇.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比较[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4,S1:126-130.

[8]韦智伟.供应链环境下我国工业企业物流管理模式选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

[9]周海霞.中国海产品物流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10]邱均平,宋恩梅.论电子商务中的物流管理创新[J].中国软科学,2002,04:108-111.

[11]曾祥云,王强.第三方物流管理的内涵与特征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2,02:15-17.

[12]曾祥云,王强.试论面向电子商务的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设计[J].系统工程,2002,01:60-65.

[13]薄洪光.钢铁行业集成生产物流管理方法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

[14]程琦.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构建[D].武汉理工大学,2010.

[15]王海燕.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研究[J].物流技术,2007,10:34-36+48.

[16]陈达.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及其策略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02:112-114.

[17]刘俊兰,翟树悦,周裕法,李娅访,韩冬雪.医院物流管理的框架模型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08,07:29-32.

[18]王小莉,李金伴.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探讨[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8,06:59-62.

第12篇

文章阐述了系统开发的背景和意义,根据设计思想完成所有功能模块的实现,建设一个实用、高效的科研信息系统。系统建设的目标是建立网络化的科研管理平台和科研信息数据库,用现代化手段实现流程化办公。以学术论文、科研项目、案例研发为主线,优化科研数据采集流程和审核流程,有效加强科研管理部门的数据处理能力,提升科研管理的综合实力,提高与科研人员的交互效率。

关键词:

科研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互联网发展和科技进步,高校办公日趋自动化[1]。科研工作是高等院校的重要工作,对于高校而言,学科门类广,科研项目种类及数目也非常多,管理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建设一套协同高效的科研信息管理平台,用于高校日常科研管理工作,方便从事科研活动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科研项目管理。

1系统技术架构

系统采用基于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面向服务架构)的设计。和以往的系统开发形式相比,SOA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特点鲜明,比如松散耦合、服务共享等,主要的优势有:(1)对系统有很强的整合能力。SOA可以很快速地建立起系统需求和服务的关系而不需要对系统做大的更改。(2)系统组织架构设计遵循相应的标准。不管什么样的子应用程序,只要是按照特定标准开发,就可以在系统中被应用,从而实现相应的功能。(3)开发生命周期比较短。因为SOA是基于相关标准而开发的系统,很多的数据和程序可以反复利用,所以大大缩短了开发的周期。(4)前期和后期的投入少。按照SOA的系统架构开发设计,具备较好的扩展性和维护性,能有效利用系统资源集成并有效进行二次开发,与其他系统对接,在开发相关接口软件以及服务的过程中能够节省大量的开发工作,同时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前期的开发和后期投入的维护成本也比较少。

2开发平台

该平台采用持久层框架Hibernate及SpringMVC框架,并融入了工作流引擎、数据交换引擎、校验规则引擎、消息机制及组织架构等一系列支撑体系,形成了一套适用于J2EE开发的框架开发平台。该框架包括系统框架层、技术框架层、应用框架层、开发工具。

2.1系统框架层系统框架层主要指基础软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及应用服务器。开发平台支持跨平台部署,可运行于Jboss,WebLogic,Websphere,Tomcat等多种应用服务器,支持多种数据库DBMS(Oracle,SQLServer,DB2,MySQL等多种数据库)[2]。

2.2技术框架层技术框架层是在系统框架层和应用系统之间加入的一个层,其主要功能是对核心程序的封装和系统程序间的协调,技术框架层的加入可以很好地保护系统的核心程序不会被直接调用,进而避免造成系统运行的不稳定以及调用程序的复杂性。其介入为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很好的模板,从而有利于快速、稳定地进行系统程序的开发[3]。(1)工作流引擎。可视化的流程设计可以让用户拖拉式地设计流程,用户可以无需在技术人员的支持下,自己利用相关的设计流程概念设计工作流的顺序,进而可以缩短程序设计的时间,与此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流程的设计难度。(2)报表引擎。报表引擎可以对各种数据进行分类和总结,根据不同的要求调用不同的程序,进而实现多种多样的功能。用户只需要在操作界面点击相应的命令,即可得到从不同维度分析的结果,提升数据可视化程度,提高用户需求响应速度。报表的种类很多,这些模块都会被植入到模块中,比如汇总表、分类表、透视图表等。(3)基础算法。基础算法是程序开发的底层,主要规定了相关的文档描述等。(4)登录和安全。登录的安全性是通过相关的安全验证模块实现的,后台的管理员有比较高的权限可以加锁、解锁以及账号创建及重置等功能,普通的使用者可以选择多种方式对自己的账号进行加密,比如静态密码和动态口令等。(5)日志。日志的建立可以有效地监控系统的运行,通过对日志程序的设定可以输出特定的数据信息,进而实现对系统进行全程的定位和跟踪。

2.3应用框架层应用框架层主要考虑到特定用户的需求,进而定向开发相关程序的框架,通过了解用户的需求开发相应的程序[4]。(1)信息管理。信息管理主要实现系统内部相关程序的管理和调用,比如会议邀请、会议修改、实时通知、内部文字实时交流模块等。(2)数据传输。数据传输负责传输以规则定义的数据集以支持数据层的应用集成。(3)数据交换。可以实现不同应用平台的数据交流和管理,提供比较灵活的数据流映射和绑定,整合不同模块不同平台的数据,进而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4)访问控制。系统支持权限分配功能,每个用户都会获得不同的权限,其中有的模块可以访问,有的模块不能被访问,另外,程序还提供信任功能模块。(5)应用模式。系统会不断地总结用户的使用习惯和特点,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默认确认,当用户调用相应的程序时,自动地向用户提供默认的服务,进而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

3开发工具

开发工具贯穿了系统开的全过程,包括前期开发、中期开发、后期开发以及相关模块、相关层的设计等。开发工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提供给开发人员使用的IDE工具,另一部分是提供给最终用户对系统进行个性化配置的工具。

4功能模块

科研管理子系统主要用于日常科研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学术论文管理、科研项目管理、案例研发管理、学术活动、队伍管理5个模块。科研成果汇总后形成科研成果厍。(1)学术论文管理。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管理统一、安全可靠的论文管理平台,提升学术论文的申报、审查效率,为系统提供信息传递工具和信息共享服务。包括选题管理、论文提交管理、论文审查、论文评审、学术行为检测、论文评选管理等功能。(2)科研项目管理。本系统提升了科研项目的申报以及各项指标的审核效率,实现科研项目的信息资源数字化、工作流程化。包括选题管理、课题申报与立项、课题实施、课题检查、课题变更、课题验收以及经费等工作的管理。(3)案例研发管理。案例研发信息管理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案例报送及研发工作基本信息的管理,充分挖掘案例信息,提升优秀案例的选编效率,促进优质案例的宣传工作,为系统提供信息传递工具和信息共享服务。包括案例收集、案例应用,案例查询、案例调研分析及案例统计功能。(4)学术活动。学术活动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管理统一、安全可靠的学术活动管理平台,完成学术活动的信息记录工作,对学校科研学术交流的管理,包括主办会议、学术讲座和参加会议3个模块。(5)队伍管理。队伍管理是对科研人员的管理,包括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管理人员、辅助人员等各种人员及其所属机构的管理。系统可以自动生成相关人员的科研详情表,可以统计某一科研机构(如教研部)所属的科研人员、科研项目、科研论文等信息。

5结语

该系统在科研管理系统的推广和普及会大大地促进高校科研工作的自动化、网络化,极大地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也势必会大大促进科研工作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邓敏,徐方.科研管理系统与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J].科技创业月刊,2010(12):93-94.

[2]陈小健,宋承继.基于SSH框架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11(16):8.

[3]李兴鹏,武伟.基于UML的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