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心理误区论文

心理误区论文

时间:2022-03-30 18:01:14

心理误区论文

第1篇

思想政治课教学以教学过程“五要素说”分析而论,包括“政治教师”----“学生”----“政治教材”----“教学手段”----“师生的道德心理氛围”五大要素。教学过程的“五要素说”虽然不是最为科学的教学论观点,但它所揭示的教学同师生的道德心理相关理论是难能可贵的。纵观当令思想政治课教学,不难发现这样一条“规律”,即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成败、效益高低、价值的大小虽受制于各种原因,但它同教学师生的心理状态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师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有益于思想政治课教学取得成功,获得高效益,索得最大价值。相反,师生存在不良的心理状态常常导致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失败,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然而,令人忧思的是在政治教师队伍中有相当部分的教师未认识这一“规律”,或不重视这一问题,不少政治课教学存在着严重的心理误区。本文试就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主要心理误区作一剖析并就其跨越走向谈些粗浅之见,以达抛砖引玉之目的。

首先,要变教学目标设计的“片面性”为“全面性”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心理误区之一,就是做为施教主体的政治教师在教学目标追求上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考分”,反映出教学目标的“片面性”,这种“片面性”又表现为: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同化于社会上的错误认识----感到只要认真完成课堂45分钟,只要让学生的考试成绩理想就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好教师”,就是一个“高水平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备课上只注重于构思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在组织教学上仅敏感于学生知识理解掌握和成绩的差异;在对学生的评价观念上认为成绩优秀的就是“好学生”,平时关心学生大多是作业与成绩等等。显然,教师如果只倾注实现这一目标,存在上述教学心态,势必同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相悖,同教育心理学相违,也会同自身教学企盼相反。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是多方向的、深层次的,整体性的。如果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与说教”“检查与考试”是非常片面的,显而易见,这是“折扣”的执行《大纲》,不利于《大纲》的真正落实。从教学过程本身而言,它既是复杂的师生智力活动过程,也是奥妙的师生心理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完美的课堂教学整体目标,应该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前苏联著名教学论专家赞科夫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获得知识,同时要得到一般发展。

限于智力开发显然是不够的,特别是对于特殊的具有多重任务的思想政治课更是如此。事实上,政治课教学如果在目标上存在“单一性”“低标准”“小范围”,就自然地捆住教师的教育思想,限制了教学思路,就会阻碍学生各方面能力和个性心理的发展。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在目标上应注意“全面性”和“高要求”。

政治教师要在每堂课教学中想方设法努力让学生的知识、能力、觉悟和心理素质水平得到提高;“高要求和全面性”的压力下促使自己的教学走向成熟、走向新的境界。

其次,要变教学心理氛围的“逆反性”为“相容性”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心理误区之二就是存在“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不仅存在于学生之中,而且在政治教师中也存在。教师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其职业、专业的不顺心;对教材“多变性”的反感;对教材理论与实际“差距”的茫然;对高考教学难度提高的困惑;对政治教师言行特殊要求的潜在压力等。

学生的逆反心理主要又表现为对一些枯燥教材内容的乏味;对社会存在轻视政治科现象的认同;对为应试而大量背诵的厌倦;对教顺简单古板教学的失落感;对教师言行不合“理论要求”的不满;对教师教育要求的直接或间接抵触等等。上述师生逆反心理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思想政治课教学成功的取得。为此,变师生对教学的“逆反性”为“相容性”就成为政治教师自我提高的一个客观要求。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克服自身的逆反心理,消除一些不正确的观念,立志于政治课教学事业,拿出勇气和信心排除心理障碍,“轻装”教学。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要不断努力学习锤炼,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实现以精辟的政治理论说服学生;以精湛的教学技艺吸引学生;以良好的师表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到政治课教学可亲、可近、可信,有兴趣、有作用、有收获,从而缩短学生与政治教师、学生与政治教材的心理距离,消除学生的抵触、不顺心的心理状态,更好的保证思想政治课教学顺利健康、稳步的发展。

第三,要变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单向性”为“多项性”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心理误区之三就是教学中的“民主”牎“平等”、“和谐”牭氖ι叵瞪形唇ⅲ师生教学的交往相当一部分处于“单向性”、“一言堂”。这种单向性突出的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是课堂教学由教师一灌到底,来不得学生的应有活动;二是教师听不进学生独立的、有益的、新颖的思想认识和观点看法,教师表现出对教材内容理解的绝对权威,教师没有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只是搞演说、发指令、提要求、查结果的监督人,以教师的“一言”“一行”淹没了活跃的学生思想和聪明才智。学生成为被动的吸收器。这种教学,学生感到压抑,教师也十分疲倦,缺乏活力与生机。思想政治课教学也应做到师生交往的“多项性”。政治教师应明确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的重要性,放下架子,改进教法,彻底改变“一言堂”的家长式教学,不断探索出符合师生多顶交流的好方法、好举措,大胆创新。从心理学角度上讲,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在认识、情感、意志方面的交流过程。认识上的一致、情感上的共鸣和意志信心方向的相鼓励就能更好的取得教学上的成功。

最后,变教学情感的“消极性”为“积极性”思想政治课教学心理误区之四,就是学生对政治课教学的“冷漠”,缺乏应有的学习愉悦与激情,表现为情感的“消极性”。这种消极性导致了教师上起课来“没劲”,学生学起课来“乏力”,教学空气沉闷,学生学习欲望低落,教学效果差。众所周知,思想政治课自身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许多理论的阐述,本身就较为枯躁,为此,如果不消除学生情感上的“消极性”,实现朝“积极性”转化,必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事实上,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情感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赞科夫说得好,“扎实地掌握知识,与其靠多次地重复,不如说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靠学生的情绪状态而达到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但关键还在于教师,教师自身对马列主义的笃信程度,对政治理论传授热情的高低,以及对政治课教学技巧的掌握驾驭水平直接牵动着学生的情感。政治教师若能坚信马列主义、思想的真理性,热情饱满地投入课堂,具有娴熟的艺术教学手段,就会激发学生对学生政治理论的强烈需求,产生对政治课的教学的兴趣、愉快、满意、欢乐等积极的教学情感,这种情感正是思想政治课教学获得成功所必不可少的。列宁同志也曾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

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就是要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情感。为此,学生消极情感务必消除,积极情感一定要培养,也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有一位教育者说得好:“每一个干练的教师,就是一个艺术家,他从事于教学,犹如高手操琴一样。他和缓地触动人类思想感情上琴弦,刺激之,安慰之,兴奋之,鼓励之。”思想政治课教学若能做到既有理智的增益,也有情趣、道德的熏陶,又有艺术的感染,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美的享受,让学生的心灵和情感都得到升华,那么这样的教学一定取得理想的成效。

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心理问题,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教学心理误区值得人们深刻反思。政治教师要有意识的应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于教学活动之中,努力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跨越心理误区,使思想政治课教学实现新的飞跃。

第2篇

关键词:考场作文 误区 矫正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10-0017-02

作者简介:章中华(1974―),安徽安庆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作文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占70分,有人说“得作文者得天下”,确实有一定道理。学生在写作中存在许多“误区”,一旦进入误区,作文分数就极低,以致影响高考语文成绩。笔者在执教过程中总结了学生写作文时容易陷入的三大误区,并提出了相应的矫正对策。

一、审题不准确

新课程改革以来,高考作文一般不在审题上难为学生,作文材料内容明白,立意角度较多,学生基本能找到写作方向,有话可说。新材料作文以其开放性受到命题者青睐,笔者研究了2013年全国各地18套高考语文试卷后发现,无一例外,都选用了新材料作文的形式。

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这样的要求为考生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但作为选拔人才的高考,作文不可能信马由缰,文题之中都有“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这一要求,所以,考生在写作时还是要仔细阅读材料,把握材料内容,理解材料含意。

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每次总有学生不能准确把握材料内容和含意,导致偏题甚至离题等方向性错误。如何避免陷入这一误区呢?

对策:反复阅读材料,把握关键词句,理解材料内容与含意。

新材料作文的材料主要分为故事型、寓言型和名言(或歌词)型几种,对不同类型的材料要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故事寓言型,有人物、事件及结果等要素,首先要找准主要人物(注意:包含人和物),剔除次要人物,分析人物的语言、行为,把握人物的思想观点,探索人物行为与结果的关系;对名言(或歌词)型要理清语句层次,不停留于字面意思,要挖掘内涵,特别是对于比喻句,一定要把握喻体的内涵。另外,要重视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或者材料后面的导语,这些语句往往提示了立意方向。

例如2013新课标I卷高考语文作文:一位商人买下一块钻石,专家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很多切割师都觉得风险太大不愿动手。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并指导徒弟动手操作,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商人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材料中人物众多,主要人物是老切割师和众切割师,众切割师害怕风险,不敢动手,老切割师勇敢去做,终于成功。其中老切割师的话“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是关键语句,强调了人们做事必然要面对风险,要想成功,不仅需要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暗示要有良好的心态,不计较成败得失。分析可知,学生只要围绕“人们在生活中面对风险时应该具备怎样的正确态度”立意行文,凸显勇气和心态,就能达到准确审题的目标。

二、文体不明确

高考作文一般不限制文体,主张自选文体。然而不限制不等于没有文体,高中生考场作文主要是记叙文和议论文,选择了一种文体,就要具备这种文体的特征,不能不伦不类。“文体不限不等于文体不明,确定文体就要写出这种文体的特征”成为语文教师考前反复叮嘱学生之语。实际写作过程中,少数学生总会进入文体不明的误区,这种失误一旦发生,后果可想而知。

对策:弄清记叙文和议论文的文体特征,把握不同文体表达方式的差异。

一是文体特征不同。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情,塑造一两个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主张以事感人,在叙述过程中,要突出事件的具体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一种文体,它不同于叙述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主张以理服人。

二是表达方式不同。记叙文和议论文的表达方式各有特色,记叙文以叙述为主,适当议论、抒情,优秀的记叙文一定要摒弃流水账式的叙述,转入对场景的细致描写,要灵活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把握写景状物的方位顺序,放大细节,勾勒人物的内心世界,让描写成为记叙文的亮点。记叙文中也有议论,通过议论来揭示主旨,升华主题,但记叙文中议论不宜太多,否则易冲淡文体特征。

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通过议论证明观点,揭示中心。议论文中也有一部分记叙成分,即对事实论证中的事例进行叙述,但这种记叙不需要具备诸多要素,不需要细致的场面描写,应该选择与论点相关的内容进行叙述,语言要简明扼要。

三、中心不突出

有的学生作文,叙述内容与主题若即若离,或是议论游离中心、材料不能证明观点,有的甚至转换了概念,归根结底是中心不突出,导致作文档次下降,分数偏低。究其原因,还是写作前缺乏整体构思,“中心”意识不强。

对策:加强整体构思,建立内容与观点联系的桥梁。

一是加强整体构思,牢固树立中心意识。记叙文要把握叙述顺序,准备写哪些事件,重点描写哪个场景,这些事件、场景与主题是什么关系,如何安排详略等;议论文要注意理清全文的论证层次,反复推敲各个层次与主题的关系,事实论据要选准切入角度,选择能证明观点的部分进行叙述,牢记叙述是为议论说理作铺垫,议论说理语言要紧扣中心,防止偷换概念。

例如,以“勇气”为题的作文,如果写记叙文,要选取自我或者他人的具体经历,着重描绘能够体现勇气的场面,最后围绕勇气议论开来;如果写议论文,文章中心是写“勇气”,可以分析勇气来源于实力、自信、决心,但如果下文通篇去谈实力、自信或决心,不能点明其与勇气的联系,其实就是偷换了概念,远离了中心。

第3篇

关键词:教学误区 心理障碍 突破 矫正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225-01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科本身的特点,又有教学领域中的种种教学误区,给学生造成了形态各异的心理障碍,因此突破物理教学误区,矫正学生心理障碍,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1 突破“脱节式”教学误区,矫正学生心理“怯惧”障碍

升入高中阶段,学生很觉到物理难学,特别是女生对物理学科的怯惧尤为严重。造成这一现象原因是初、高中在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上发生了突变,出现了严重的脱节现象。如高一物理直线运动、物体平衡和牛顿运动定律通常都要求列方程求解,一下子从定性描述到定量讨论,难度增加太快。另外数学上的弧度、矢量、三角函数,图像等知识应用于物理,给物理学习带来很大困难,学生往往产生畏难情绪,形成心理怯惧障碍。对此,一方面可适当补教些数学知识;另一方面考虑学生思维发展规律,教师不妨做以下努力。

1.1 滚动提高,把握初、高中物理连接点,注意初、高中物理间断点

尽管初、高中物理有很大差别,但也有许多连接点,如:运动、力、功、能、电、磁等知识,初中都有学习,应充分利用这些连接点把初、高中物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对于知识间断点,如:静摩擦力的方向、矢量的概念和物理模型等知识,要重点突破和补充。同时对运动、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等注意拓宽和加深。总之,要利用连接点,填补间断点,拓宽深化点;以旧引新,平稳过渡,滚动式提高,处理好教材的衔接问题。

1.2 建立模型,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掌握概念、规律

物理教学中,有些概念比较抽象,如质点、电场、磁场等,要通过观察和实验,逐步构建物理模型,增强学生想象力,实现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促进物理概念的行成和物理规律的掌握。

1.3 重视数学,实现定性向定量的转化,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充分利用数学工具,建立“量”的观念,重视“量”的分析,进行“量”的讨论和计算,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定量讨论和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

2 突破“注入式”教学误区,矫正学生心理“抑制”障碍

长期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课堂教学,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方法,把学生变成机械式的“接受”学习,这种教学误区,压抑了学生的个性,限制了思维的发展,形成了心理抑制障碍,物理学习缺乏兴趣,听课不投入,把课业当成负担,解物理题就头痛。所以教师应尝试做到以下几点。

2.1 教学以导为主,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的实质应是在教师的点拨下,启发学生合理的从多角度开展思维,多方面分析问题,引导学生把知识向能力迁移和能力向应用迁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才能逐步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2.2 强调参与,搞好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创建信息交流氛围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应努力提供让学生参与的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通过回答问题,讨论,演示,实验操作,竞赛等形式来活跃气氛。

2.3 将直观性,趣味性融为一体,促使学生共鸣

物理学有着丰富多彩的知识内容和广阔的自然天地,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实物、实验、模型、挂图利用物理学家的动人故事、生活中的科学妙趣、五光十色的自然变化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欲望,使学生保持积极、自觉、主动地学习态度。

2.4 多加鼓励学生

俗话说“泥鳅怕捧,孩子怕哄”。哄实际上是一种鼓励。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要加以表扬和鼓励。如:一个差生做错很多题,但你统计他做对了多少道题。换个角度加以表扬,转移他的注意力,使其不断增强学习的信心,扬起上进的风帆。

3 突破“僵化式”教学误区,矫正学生心理“思维定势”障碍

有些物理概念的名称在日常生活中也使用,教学中如果不注意区分,就会造成正确理解物理概念的障碍,在物理教学中,还常用类比法讲解概念和解答习题,学生容易出现物理表达式与数学表达式相似或相同而形成的知识迁移。另外,在物理教学中,前阶段的某些知识、经验和技能对后阶段新知识的建立或新问题的处理形成干扰。使学生对物理知识只是表面理解,不追求物理现象的本质,思考问题粗心大意,要避免上述误区,教师应尝试做到以下几点。

3.1 阶段比较,理解物理概念的阶段性,区分新旧概念及其规律

不注意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发展的阶段性所造成的误区,对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教师在讲授新知识过程中,要不断的反复提醒学生,注意新知识的概念、规律 体系和思想方法,有意识的将不同阶段的内容加以比较,从而使学生将新旧概念和规律加以区别,并使学生的思维随着教学阶段的发展逐步拓宽、加深。

3.2 设计情景,诱发学生悟理,从而走出误区

教师如果仅仅简单地将知识告诉学生,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有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设计情景,按照学生错误的思维方式,进行推理论证或演示实验,进而得出与错误相矛盾的结论,使正确与错误在学生头脑中激烈“交锋”,给学生自己分析,推理否定错误走出误区的机会。可使学生印象更深刻,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以上所述的教学误区与心理障碍都是共性问题,而具体学生的个性和环境等因素影响各不相同,其表现形式、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在教学中针对具体情况因材施教,要不断探索适合各地区各种层次的学生的教学方法。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文化失误 语言失误 标识翻译 翻译质量

基金项目:2013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文化精品研究课程成果;项目编号:13Jsskyjwhw-25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旅游业迅猛发展,海外游客不断增加,给我国旅游业带来难得的机遇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根据《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4A景区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50万人次以上,其中海外旅游者3万人次以上。[1]作为美誉度高、市场辐射力强的4A景区逐步采用了国际通用标识语英语,以更好地服务游客,提升服务质量。中英分属于两个语系,存在于相异的两种文化中。语言及文化的差异势必对景区标识语翻译带来一定困难。本文在诺德翻译失误划分基础上,以南通4A景区为例,对标识翻译中翻译失误进行具体分析,以期提高景区整体服务功能和宣传效果,实现景区管理和服务的优化,从而促进景区长远发展。

一、功能主义翻译理论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目的论认为任何行为都有目的,翻译亦如此,译文目的居翻译过程中一切决定因素之首,译文目的是对“预定目的环境的描述”。[2]以翻译目的为依据,诺德认为翻译失误包括妨碍翻译目的实现的任何翻译方法和结果,主要包括:因缺乏以接受者为中心的意识,未能合适地解决语用问题而引起的语用失误;由译者在再现或改写特定文化规约时决策不当造成的文化失误;主要因语言结构的不合适翻译而引起的语言失误;与文本翻译问题有关的特定文本方面的翻译失误。 [3]

景区标识英译文非常必要而且目的很明确,即在必要的场合给在华的外籍人士提供相应的指示、提示、警示等,使其在中国能够更加方便、愉快地进行学习、旅游和工作。[4]

二、语言失误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失误是具体层面上的文化失误,因未能遵守目的语语言规范导致的,潜在原因也可能是译者未意识到译文受众的审美习惯忽视其文化心理,将原语思维方式和审美要求强加于译语之上等。此类失误很大一部分是因疏忽大意造成的。

(一)拼音问题

最为常见的一种错误,包括直接写成拼音和错拼。虽然许多外国人都在学习汉语,对拼音有一定了解,但这并不意味着明白其所代表的意思,且简单写成拼音不但不符合国际化的潮流,还可以说是一种偷懒、不负责的表现。[5]如狼山景区中“注意滑跌”被译为“Note Huadie”,很明显是中式英语加拼音的形式,可用Caution:Slippery!

(二)单词包括标点拼写错误、遗漏

此类错误多由于译者疏忽大意而造成,而校对时不够细心导致在英译中大量存在。当然也不排除译者翻译无误而在制订标识牌刻印过程中产生了误写。

例1.香严路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开心,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If you bear Buddha in mind and pray to Buddha often you are not too far away from him and bound to see him one day. If you pray to Buddha often, you will grasp the truth without turning to other methods. This is just like a person who has accese to flow or easily becomes fragrant himself. Thus, believing in Huddhism is Fragrant and grave.

该标识短短4句话、66个单词中,出现了3处拼写错误,分别为 accese, flow及Huddhism,应为 access,follow和Buddhism。

(三)语法错误

常见的语法错误有错用动、名词单复数,形容词、冠词使用不当及搭配不当等形式。如在珠算博物馆中的一处介绍珠算的标识中:“After Abacuses calculation as the major method in the society replacing chips counting since the middle of Ming Dynasty, it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astronomy、water conservation、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everyday life. People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abacuses in their lives. Abacuses Calculation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social economy and our society. ”时间状语是since the middle of Ming Dynasty,即自从明代中期以来,为典型的段时间概念,需要用现在完成时。因此,动词一般过去式played使用应改为has played。最后一句中翻译时也应使用现在完成时。

(四)中式英语

中式英语即中国式的英语,未能考虑英语表达习惯等只对照原文词句简单进行翻译,常有牵强之感,如现在极为流行的:咱俩谁和谁?We two, who and who? 常令人捧腹。景区标志英译中也存在这样的现象,如在军山出口处,出口的英文标识是export,指把商品从一个国家带进另一个国家,显然与原文意义不相符,此处的出口应理解为出入口,应该用Exit;在南通博物苑中一处介绍江海文化的标识中,“南通的传统艺术、民间工艺,包含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存,其形式多彩,内容广泛,其余韵曼衍,今天仍然呈现着绚丽色彩”被译为“The traditional art and folk handicraftsmanship manifest various types and rich contents. They show colorful lights to date”。事实上handcraftman为手工艺人,民间工艺应为folk crafts更恰当;“今天仍然呈现着绚丽色彩”翻译为“They show colorful lights to date”,虽然在字面层次实现了对应,但实际上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乃典型的中式英语。

(五)译名不统一

景区的标识翻译者,应力求准确、完整地再现原文的内容,为了避免歧义,方便宣传或者更好地提供服务,对于同一概念、内涵,译名需要前后统一,以实现景区标识译文用语的规范一致,更好地实现译文服务和宣传功能。

如在狼山风景区中,剑山风景区有两种英译,分别为Jianshan Hill 和 JIANSHAN SCENIC SPOT,南通园艺博览园有Nantong Gardening Expo Park 及Horticulture Exposition Garden两种表达。此类的例子甚多,如:南通博物苑又称南通博物馆;狼山名为Wolf Hill,又曰Mountain Lang;濠河译为Haohe River,又作Moat Haohe。有的景点确实存在多个名称,如狼山,但是否统一为同一译名应视情况而定。对于外国游客而言,标识的主要功能在于提供信息和服务,比如道路引导牌其功能在于指路导向,如采用多个译名,容易引起混淆,无法实现导向功能,翻译也就失去了原有意义。若是宣传牌之类的景区标识其功能主要为介绍宣传景点,翻译时不可简单地用统一原则来规范,如在介绍狼山的宣传牌中狼山这个寓有深层文化含义的名称就可根据不同环境而采用不同译名,让外国游客领略其文化内涵。

三、文化失误

文化失误一般指译文与译语文化及其规则间的不协调。弗米尔把文化定义为社会个体为与其他成员相类或相异所须熟知的一整套规范和惯例。[6]文化的特殊性必然造成翻译的困难。王佐良先生就认为翻译中的最大困难乃文化的相异。[7]本文中的文化失误主要是指译者在处理旅游标识中的文化特征时的不当决定。

(一)文体差别迥异

汉语言历史文化悠久,典籍丰富,好用四字成语,注重排比对仗。英美文化中并无此习惯,用词常凝练,反对唆。在中国珠算博物馆中介绍该博物馆的标识中,就有这样的例子。

例2.序言:走近算盘世界,您将领略到算盘精品的无穷魅力;走进算盘世界,您将倍感珠算文化的隽永和瑰丽。

preface

When you enter the Abacuses World, you will realize the endless glamour of precious abacuses. When you enter the Abacuses World, you will appreciate the meaning and magnificence of Abacuses Culture.

用分号隔开的两个并列汉语分句形成富有感染力的并列对仗句,符合中国人的行文习惯。英文译文无语法错误,忠实于原文,于原文基本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但因未能遵守目标语文化习惯,显然不够恰达,可将两个并列的中文分句合二为一,改译为:Entering the Abacuses World, you will appreciate the endless glamour of precious abacuses and the meaning and magnificence of their culture.

(二)政治色彩浓厚

为加强宣传效果实现标识的诱导功能,常对商政文艺等各界名人的题词来访或评价等情况进行强调。此做法在中国较常见也为国人所接受。但在英语文化中此类做法却很罕见,如若按全文忠实地翻译过来,外国游客不易理解,从而影响标识的宣传功效。

例3.“南派北派会通处”,近代南通吸引王国维、陈衡恪、江谦、沈寿、欧阳予倩、李祯等大批艺术家、学者及金沧江、特来克等数十名外国专家前来任职任教,创造了戏剧大师梅兰芳、欧阳予倩同台演出的佳话,沈寿绣品获得世界博览会大奖的美誉。鲁迅先生的日本朋友内山完造曾称誉南通为近代“中国的一个理想的文化城市”。

The joint of different cultures, modern Nantong attracted a great number of artists and scholars as Wang Guowei, Chen Hengke, Jiang Qian, Shen Shou, Ouyang Yuqian and Lizhen and many foreign experts. It created a miracle of Mei Langfang and Ouyang Yuqian performing on the same stage and great awards made by Shen Shou’s embroidery. Uchiyama Kansa, a Japanese friend of Lu Xun, claimed Nantong as an ideal and cultural city of China.

如在上文中最后一句借名人鲁迅友人内山完造,以提升南通名气声誉,合乎中国人的社会规范,易于为国人所理解。但英译时若简单直译为:Uchiyama Kansa, a Japanese friend of Lu Xun, claimed Nantong as an ideal and cultural city of China.外国游客难以理解,不仅无法实现预期的感染功能,甚至还会引起理解上的疑惑。

(三)认知思维的差异

处于相异文化环境中的某些词语虽在字面上似乎一一对应,表达的含义实则有差异,甚至截然不同。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中西方人认知习惯思维方式也存在着差异,翻译时若不细致也容易引起文化方面的失误。如,狼山景区中一处“注意安全”被译为“Note safe”。

为提醒游客保护自身安全,景区常常设有提醒标识。此处标识中“注意安全”简单的四个字由两个词汇“注意”和“安全”构成,译者分别翻译成了“Note”和“Safe”。从字面上来看,具有忠实性。但实际上很容易让人误解为“注意,此处是安全的”,与原文所要传达的意思完全相反了。

语言各有其独特的语法和文化内涵,译者不仅要掌握语言,更应了解使用该语言的国家的社会背景以及人民的生活形态、思维方式等,以便透彻理解文字中的社会文化信息,有效完成翻译目的,实现翻译的功能。

四、结语

因未能遵守目的语语言规范或译者未能意识到译文受众的审美习惯忽视其文化心理,将原语思维方式和审美要求强加于译语之上等,景区标识英译中语言失误常表现为用词不当、中式英语、译名不统一等,而很大一部分是因疏忽大意造成的。此外,原语和译语隶属于不同的语言文化,译者在处理旅游标识中的文化特征时如若不慎,易引起文体差别、政治色彩和认知思维等方面的不当。由此,在景区标识翻译中,作为译者应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增强文化意识,注重中西文化和思维差异,同时增强与景区管理部分的沟通与联系,加强对景区标识英译的校对,不断完善景区标识质量,挺高景区服务质量,提升景区文明形象;作为景区管理部门,应进一步提高对英译质量的重视,及时对景区标识翻译进行校正,以提高整体服务功能和宣传效果,实现景区管理和服务的优化,扩大市场知名度,提升文明形象,促进景区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7775-2003替GB/T 17775-1999《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EB//OL].南通旅游政府网.

[2] 朱志瑜.类型与策略:功能主义翻译类型学[J].中国翻译,2004(3):4.

[3] Nord,C.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74-76.

[4] 江晓宇.双语标识翻译与读者需求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3(1):62.

[5] 肖群.功能主义视角下的红色旅游外宣资料英译: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95-96.

第5篇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点误区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和改善方法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容易出现的误区及对策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误区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误区与突破 走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误区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误区浅析 浅谈新课改下语文教学中的误区 浅谈语文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误区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误区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几个误区 浅谈语文教学中朗读的意义及误区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几个误区 小学语文教学的误区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的误区 浅谈新课改语文教学的误区 浅谈语文教学的误区 浅谈传统语文教学的误区 浅谈语文教学误区的诊治 浅谈小学语文查字典教学中的误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误区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误区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由于广大教师的大胆探索,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小学语文教法,这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是有很多益处的。但是如何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其中有的“新教学法”或理论基础薄弱,或忽略了小学生心理特点,或脱离小学生认知实际,反而将小学语文教学引入误区。【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误区本文仅择其中几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作些分析,以便有助于改进。

一 钟情于“激趣”,忽略了给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

“愉快教育”是针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负担日益加重、陷于苦读而提出的。顾名思义,“愉快教育”应指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使学生感到学习文化知识是件十分愉快的事,因而乐此不疲。如何诱发愉快?应在教学中提供恰当的外部诱因,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其自己愿意学、努力学、刻苦学、学得愉快。但从一些实际教例来看,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忙于“设趣”、“激趣”、“逗趣”,使教学形式趋于“游戏化”,于是哪节课无游戏,哪节课便索然寡趣。“教”失去游戏这根“拐杖”,“学”就失去欢乐的诱因。学生感到“真没劲”,教学效果便大打折扣。这是片面理解“愉快教育”所产生的畸形教法。事实上,课堂绝不可能是游戏场,学习也绝不可能是一场游戏。无论学哪门文化知识,要想学好,都得依靠学生的内驱力,都得刻苦。诱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才是促使学生自觉愉快学习的关键。教育实践证明:处于普及教育阶段的学生,其学习的最直接内驱力来自其比较明确的学习目的。具备了认知的先决条件,能学懂教材,能跟上教学进度,能不断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就能增强自信,愉快地学。

二 热衷于繁琐分析,人为地将易于理解的教材艰涩化。

这些年,小学语文教学颇为崇尚对文章的层层分析,直至对原来无深意的字句硬是挖掘出微言大义,把本不难理解的教材分析成“剪不断,理还乱”的一团麻。似乎非如此则不见功夫。这里试举小学语文第六册《我爱故乡的杨梅》第一段为例。该段仅一句话:“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按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三年级只要求学生“练习说说段落大意”。由于这段话很平实、明白,没有生字,教师只需借助地图给学生解释“江南”这个词的含意,并结合书本的插图让学生明白“杨梅”是一种什么样的水果,再指导学生读这个句子,学生是能够说出这段话的大意。但若照时下繁琐分析段落大意的套路,这句话分析至少得分四个步骤进行:一曰“浓缩”,即要求学生把这句话的主要词语“浓缩”出来。二曰:“类比、逆向思考”,即要求学生“类比”出各自的故乡、各自喜爱的水果,并据此作莫名的“逆向思考”。三曰:“剖切”,即要求学生将这句话“剖切”成上半句和下半句。四曰:“聚敛”,即要求学生对已经被“剖切”的两部分再找“闪光点”,如“爱”字,并以此为所谓的“闪光窗口”,“辐射”开去,领会出段意,从而在心中“泛起”所谓的“一波涟漪”。据此,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繁琐的分析是怎样人为地把平实的语句变成艰涩。这样的分析,乍看起来教法是“创新”的,课堂十分热闹,但仔细审视,就不难发现其实华而不实。“逆向”、“闪光”、“辐射”,不仅无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会把学生的思路搞乱,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又使学生望文生畏。脱离实际的“创新”,人为地制造深奥,这不是教法的改革,而是浮躁的表现。

三 偏重模仿教法形式,削足适履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益。

近几年,上课凡“讲”,就被认为有“灌”的嫌疑,这导致一些教师上课不敢讲。其实,讲解是许多教学方法的主要构成部分,是传授知识最便捷、最省时、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许多复杂的道理,一经详尽的讲解,听者便顺之释然。问题在于怎么讲,什么时候讲,讲得是否适当,讲得是否准确。简洁、生动、有条理的讲解,其中就包含有对学生的启发,只有枯燥乏味的讲解才是“灌”。倘若教师的讲解准确、幽默风趣,那么这样的讲解就如诗如歌,引人入胜,足以令学生心往神驰,学生的思绪就会被教师牵入知识宝库。听这样的讲解不仅深受启发,容易理解,而且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把知识记得很牢。至于课该怎么讲,我以为这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素质、教材的具体内容、教学的具体目的、学生的认知实际和学校的教学设备条件。当讲则讲,当读则读,当问则问,当练则练,当演示则演示,一切为了实现教学目的。

四 过分强调技术性,忽视语文学科特点

第6篇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入,高校体育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它在传统的教学方式深入发展,以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姿态面对当代大学生。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理论和实践之间仍存在着一定的反差,这直接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要在体育教学中取得明显的效果,还需要广大教育者的不懈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 高校体育 教学改革 误区 理论 实践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高校的体育课程作为一门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的必修课,体育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学生对于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有了相当的提高,课堂的时效性也大大地提升了.然而,由于传统的教学思想仍然对体育教学存在着影响,因此高校体育改革的发展中存在着一些误区,这有待教育者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不懈努力,从理论和实践下手,推进体育教学改革的科学发展。笔者总结自身教学经验,总结了理论和实践,得出一些教学改革上的观点以供大家参考。

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误区

(一)教学理念的误区

教学理念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导向,它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教学体系,维护着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但高校的体育教学在这一方面存在着误区。

1.理论误区。传统的教育思想对体育教学的影响很大,在很大程度上仍在左右着教学者的思维方式,这导致了素质教育理念的混乱,使新理论框架构建的过程中出现缺失,显得较为肤浅和幼稚。如此一来,教学观念就无法达到科学引导教学进行的作用。

2.操作误区。由于科学理论观念的缺乏,具体的操作方法也就失去正确的导向,在教学中的理念构建就缺乏了时效性,教学操作也不可避免地染上了盲目性。

3.学科误区。体育学科一直以来都属于副科,与主科相比起来容易遭到忽视,即使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其被重视程度仍然未达到理想状态。这就导致了体育教学中出现的“自卑”心理,使得教学敷衍现象的出现,无利于体育教学理念的价值发挥。

(二)教学模式的误区

教学模式以教学理论观念为导向,是教学活动开展的轨道和程序。素质教育要求高校体育教育模式应当适应社会的发展,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然而,在改革过程中,教学模式仍存在一些弊端,在构建教学模式的内容对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存在依赖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创新,对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升级起了阻碍作用,对教学效率造成消极影响。

(三)教学内容的误区

高校体育教学课程内容庞杂,缺乏针对性,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于是“全面发展”变成了“全不发展”,学生疲于学习,无法在体育上形成特长。另外,在当下的体育教学中,体育课程的设置并没有体现出大学体育应有的水平,在总体上仍然没有脱离中小学的教学模式,这就无法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学生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学习兴趣也怏怏消极,不利于体育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二、修正体育教学改革误区的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与育人观

1.健康观。在体育教学中,增强体质作为一个核心目标一直都受到重视,然而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有了改观,往常的单纯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生理机能正常得到补充,健康应当包括身心将抗、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在素质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地位不可动摇,这也体现了学校教育的核心。要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就应当树立正确的健康观,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教学目标。

2.育人观。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并不是教学目的的唯一,从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培养学生也是重点之一,全方位地落实体质、健康、娱乐、生活等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需要。基于全面发展这一点,高校在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方面要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体育教学。

(二)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

在认知的层面上,教育者应当打破形式主义思想的舒服,重视教学模式构建的科学性,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出发,结合社会实情和学生情况调整、优化完善教学模式。

(三)理论融入课堂,丰富课堂内容

大学生在认知上已经具备了掌握体育理论知识的能力,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适当将体育理论融入到教学中,杜绝强制性地灌输运动技术。将理论融入到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通过教学实践,有所取舍,将对学生有益的知识技能通过体育游戏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活跃课堂,增加课堂趣味性,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

(四)制定规划,强化师资,循序渐进

体育教学的改革离不开长久的规划,科学的规划能够确保体育改革的健康发展,对改革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教师的职业素质是保证体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不可掉以轻心,提高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责任感,是体育改革取得创新和顺利进行的保障之一;体育教学改革切忌急于求成,也杜绝进攻尽力,应当遵循科学教学的规律,循序渐进,一步步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

三、小结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需要广大教育者的共同努力来促进发展,改革应当时刻明确教学观念,立足实际,实事求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使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习得更多技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参考文献:

[1] 聂东风,林华,杭兰平,董林,苟定邦.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现状与趋向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02).

第7篇

关键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介偏误;心理词汇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8-0011-01本文通过比较对比分析理论和偏误分析理论的偏误观,评论中介语理论的偏误观,找出其优点和缺陷,并提出一种认知的分析方法,强调心理词汇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1.中介语理论的偏误分析方法

由于中介语理论认为偏误是二语习得本身固有的动态特征,我们有必要探讨其研究偏误的方法。中介语理论考察二语学习者的心理,对偏误发生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即:(一)语百转换:学习者应用其母语而不是目标语的语法特征,如语音、词汇、语法或语用层面的特征:(二)过度归纳:学习者不恰当地将与目标语结构相一致的规则应用到其他结构上去;(三)过度简单化:布朗(1982)根据中介语的发展将偏误分类型为四个阶段:

1.1偏误随意发生阶段:在这一阶段,学习者对目标语的规则知道很少,偏误随意发生,多是错误且不合语法的;

1.2浮现阶段:学习者逐渐了解目标语的语法规则,并不断调整其结构。尽管其语言输出中与目标语不一致的地方逐渐减少,但是学习者的目标语系统还不稳定,他们所犯的偏误也不一致;

1.3系统性阶段:偏误发生具有系统性,学习者可以发现并解释这些偏误,但是无法自己纠正它们,总的来说,学习者的中介语逐渐接近目标语;

1.4稳定化阶段:学习者已经掌握这规则并能运用自如,但是他们的中介语变得稳定,偏误的发生主要是因为粗心或暂时遗忘了某些规则。

中介语理论具有心理语言学的特点,学习过程也被划分为几个阶段,因此支持中介语理论的研究者提出了几种中介语运行的模式,即竞争模式(the Competition Model),终端模式(theMonitor Model),知识表征的可选择模式(alternative modes ofknowledge representation)以及连通主义(connectionism)(Gass&Selinker,2001,P 192)。尽管它们各不相同,但是这些模型或模式都强调"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实际机制、工作记忆和处理方式"。下面以免争模式为例。

竞争模式是由91茨(Bates)和迈克韦尼(MacWhinney)于1982年提出的,这一模式与普遍语法(UG)模型的根本区别在于后者注重语言形式却忽略语言功能;而前者强调形式和功能不可分割,特别是形式的交际功能(转引自Gass&Selinker,2001,P 192_193)。IN,k,竞争模式是功能主义性质的,因为它认为语言是为交际功能服务的(Cook,2000,P 257)。竞争模式较普遍语法模型更优越的地方在于它利用实证数据刺激认知过程。然而,这一模式注重"运用语言的渠道能力方面",暗示着学习者面临着母语和目标语线索及线索优势之间的矛盾,解决办法是:首先,学习者依靠他们对目标语的理解策略,然后认识到目标语和母语系统之间的不一致性,再依赖语义线索(与句法线索相反)的普遍选择,随着他们二语能力的增强,逐渐采取合适的目标语形式(Gass&Selinker,2001,P 196、197)。但是竞争模式有两个难点:一个是处理方式的独特性,即是否只有一种获得某种特定解释的途径?另一个是以句法为基础的语言和以语义语用为基础的语言之间的根本区别(同上,P 197),这两类语言之间的区别归因于普遍心理语言的认知特殊性,心理语言(mentalese)是由史蒂文--品克(StevenPinker)ff 1 994年在《语言本能》(The Language Instinct)中提出的。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解析学习者所犯的偏误测试人类认知的多样性,并根据不同的症状施以不同的处方。因此,竞争模式不能自圆其说,因为由于各自生活经历和百科知识的不同,任何两个学习者都不可能用完全相同的途径获得同样的解释。由于后者主要来源于不同的语言类型,这种模式与语言转换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竞争模式注意到不同的语言类型,注重语义,这在本质上更基础,实际上是人类认知的变体。然而,目前它只考察"表面现象和简单的学习建构"(Cook,2000,P269),除了考察语言外因素如反馈和频率以外,竞争模式还没有对学习者对习得目标语所做的认知努力进行系统详细的分析。

2.结论与另一种可能的偏误观

尽管中介语肯定学习者的主动性,优越于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但是它显然遵循普遍语法的假设,并将之应用于描述二语习得的心理过程。从心理学和整体论的角度来研究二语习得是巨大的进步,但是问题在于:在学习者大脑中是否真的存在一套系统的规则?如果有的话,二语习得者学习第二语言不会有很大困难;如果没有,学习者又是如何形成中介语的一套规则的呢?由于这些规则是一条一条习得的,一定存在某种假设的规则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但是这一规则是语义性质的而不是句法性质的,因为尽管学习者学习了句法规则,在说、写方面仍然无法达到母语水平。那么如何减少偏误就成为提高学习效果的首要问题。为什么学习者有意识地通过并不熟悉的语言结构表达其意图时,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偏误?除了教师的反馈和提醒注意外,教育工作者还能做些什么来减少偏误的发生呢?

为了弄清上述问题,我们有必要考察语言习得的认知过程。假设二语习得中的偏误和儿童早期的语言结构一样,从根本上产生于第二次范畴化和概念化过程中,目标语百科知识的不足。第二次语法化的核心是词汇而不是形式主义者倡导的句法,因为语言习得在本质上是词汇性和意图性的,诚如拉德弗德所言:"早期儿童英语语法具有学习词;融汇语法范畴系统的特征[名词、动词、形容词、介词以及它们的投射]以及与之相关的语法特征,而不是学习功能性的范畴系统[限定词、助词、补语和它们的投射]以及与之相关的语法特征。"

心理语言学中词汇的优先性表明一定有充分的理由将心理词汇而不是抽象的句法规则置于语言能力核心地位,正如艾德(Ad)和盖斯(Gass)(1987:250)所指出的:"学习者学习结构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们是按照句法学习它们"。实际上,许多句法规则是语义关系的副产品,这种语义关系在学习者交流意见过程中至关重要。

在《认知语法》中肯定了词汇类别,即名词和动词的普遍性,他继续论述道:"跨语言比较的基础在本质上是语义性质的。我们认为名词和动词是普遍范畴,因为它们的语义或图式内容具有普遍性"。换言之,共同的图式内容使得学习者和语言学家可以从跨语言的角度来学习研究第二语言;偏误的发生不是因为句法意义上的消极转换,而是因为学习者无法特定自如地联系不同的语言范围。参考文献:

[1]史蒂文、品克(StevenPinker)ff 1994年《语言本能》。

第8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障碍;误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与深化,不仅仅需要教育者的授业解惑,更需要大学生自身的有所作为有所觉悟。在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论学习中,大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障碍,陷入某些误区,通过对这些障碍与误区的剖析,促使大学生能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重视起来,对理论知识掌握得更加全面到位,对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更加准确娴熟,对今后的个人发展与规划有清晰而准确的定位和指导,同时树立起坚定地社会主义价值观和道德底线。

一、理论学习需正视

大学生普遍认为,大学就是主修专业课程,兼职社会实践,一切为了就业。对于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颇有微词,认为与个人专业素养及职业生涯无用,或者否定思想政治理论的科学性,更有甚者用“洗脑,精神禁锢”等谬论定义大学开设这类课程的意图。消除这些思想的顽疾与懈怠,需要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有一个客观而又清晰地认知。

(1)学而无用论,把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放在不当的地位,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是于己无关、于己无用。

(2)批判否定论,以一种愤世嫉俗的口吻去批判苛责思想政治理论的内容。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思潮迭起的大环境大气候已经淡去,外来文化涌入和资本侵袭的影响日益显著;再加上我们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上的反复摸索曲折前进,社会中存在的一些腐败不公被反复的申讨追责,大学生在思想上极易迷失自我,怀疑自我,盲目追逐个性的自由,批判各种与自身观点相背离的思想,将种种社会社会矛盾的根源指向了思想政治理论的过时与迂腐。愤青思潮弥漫在昔日淳朴的校园。

(3)教而不善论,认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怀着伪善的目的去禁锢大学生的思想。这种观念比学而无用论更为偏激,带有一定的愤青式思维,它将思想政治理论当成思想的牢笼,将人的主观能动性弱化了。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禁锢我们的思想,而是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高度与视角去自我主导个人思想。

二、学习方法需矫正

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不是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也不是囫囵吞枣的来者不拒,而是应该要讲方法,讲效率,重践行,重思考,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日常的思想政治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方法上,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以下几种不当的方法和观点。

(1)应试教育心态。众所周知,从接触教育以来,我们就被冠以一种唯以成绩论成败的观念,现实也似乎如此,成绩高者往往走得更高高远,也更被重视。对于学术类课程,成绩虽不能很全面但也是最公正的反映学习成果的衡量标准,但是对于像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偏于理论却又开放思维的课程,应试教育却只会束缚我们更深刻地探讨与学习这门课程,猜对了考点却丢掉了更多的知识,拿到了高分却不见得收获最大,为了考试而硬着头皮去学远不如由着兴趣去探索去思考得到的深刻。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应该摒弃应试教育的心态,以一种充实个人思想的心态去探索。

(2)教条主义,囫囵吞枣。生活中大学生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有标准答案,很多事情很多方法都以此为准,只分对错,然而对于思想政治理论却不然,我们称之为言之有理即可。何为言之有理,就是无论观点是否对立,只要论述恰当即为合理。矛盾论的思想告诉我们要用辩证的思维去分析看待问题,而不是一成不变、孤立片面的看待问题。

(3)轻于实践,堕于思考。众所周知,实践出真知,譬如,在参加公益活动中,我们体会到了更深刻的自我认同感和服务于人的被认同感,对道德知识有了更切身的体会;在撰写重要学术期刊中,我们查找资料分析案例,对马哲唯物主义方法论运用得更加透彻与全面。思考是对我们所学理论知识的一种升华与质变,经过思考后的理解,让我们对所学知识有了更为深刻全面的认识,通过这种思考,我们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更为切身的理解。思考与实践相伴而行,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指导我们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有更为全面深刻的学习与体会。

(4)学习不只在课堂。从理论上讲,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配合似乎是一个不需质疑的问题,实现二者的有效配合,必然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大有裨益。

三、理论认知要科学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对待事物的主观理解千差万别,客观认知上又存在不足,便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分歧与不恰当的理解。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中,如何把握认知的度对于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理论学习中最大的障碍与误区。

(1)以偏概全、断章取义。“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是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误以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阶级斗争,只有消除阶级上存在的不平等,才能实现社会主义。这种理解错误的将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理解为了社会主义的全部本质,将社会主义建设等同于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十年“”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破坏历历在目,我们不该再犯同样的错误,也不该在思想上坠入同样的认知陷阱。

(2)子虚乌有,主观曲解。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但不等同于盲目的发展,误以为只要是和发展挂边的都是对的,将这些理论一个劲地强加到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的范畴中。式的发展非但没有真正发展生产力,反而把国民经济搞得一塌糊涂。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发展谋得了一时的小利却在损害着长远发展的大利,这不是我们需要的进步和发展。主观上的凭空曲解是可怕的,理论方面只是误己,现实层面上却是有伤大体。

(3)分不清因果,理不清主次。从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是因,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果;在因果关系面前,当然根本要求为主,根本目的为辅。如果理解错误,本末倒置,一味地追求共同富裕,而忽略了发展生产力,非但达不到根本目的,还会造成虚假繁荣,泡沫经济,于国于民都是极大的损害。

四、各种障碍与误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上文中将这些障碍和误区具体分为对思想政治学习的认知障碍,思想政治学习方法的选择误区,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障碍。这些障碍和误区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之间相互影响,共同阻碍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进一步学习。

(1)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认知障碍本身就是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障碍和运用误区,是对学习本身的错误理解,是对辩证法不合理的运用。

(2)只有克服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认知障碍,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学习能动性,克服学习方法选择障碍和理解误区。

(3)学习方法的选择上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辩证的认知观。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需要大学生全方位的调动自身的积极性,思辨性,才能克服学习中的障碍和误区。正确而客观的认知理论学习的意义,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科学地、发展地理解思想政治理论,恰当合适的运用理论于生活中必将对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个人职业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267.

[2] 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2.

第9篇

【论文摘要】:认清企业文化的精髓所在,通过了解现阶段企业文化的种种实施误区,使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尽量避免这些问题,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最大限度发挥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企业的意识形态,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都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但却收效甚微。如何使职工自觉自愿、尽心尽力地为企业工作,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使企业文化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那么寻找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误区就是非常必要的了。

1.企业文化的概念

经济学家魏杰在《中国企业文化创新》一书中指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企业特点的价值观念、经营哲学、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团队精神、规章制度等方面内容的总和。其核心内容是吸取传统文化精华,结合先进管理思想,为企业建立起一套明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并利用它帮助企业进行有效的经营管理活动。

2.企业文化建设六大误区与相应的对策

2.1 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之一:企业文化是不能照搬的

企业文化口号化、公式化表现为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没有与企业战略、企业愿景目标相结合,在理念提炼上过于抽象化,缺乏针对性和企业个性,无法真正指导企业员工的具体工作与行为表现。企业文化是企业特有的个性文化,要防止机械地照搬照抄。尤其在提炼企业精神时,更要充分突出个性,不求其全,但求其特,独具文化魅力。如果抱着追逐时尚的心态去构建企业文化,虽有共性,却缺乏必要个性的企业文化是很难取得什么实际成效的。

2.2 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之二:企业文化建设文体化

对企业文化涵义的片面认识:如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搞些活动,办报纸,做思想教育等,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发展成为了形式主义的企业文化。其结果是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不配套,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不配套,领导者言行与企业文化不配套。

2.3 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之三:企业文化不是领导者或老板倡导的文化

有些企业领导者以为企业文化就是领导者或老板所倡导的文化。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解。文化具有四种层次,即民族文化、组织文化、群体文化和个人文化。明确这四种层次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和相互依存性对管理者正确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非常有必要。企业文化属于组织文化的范畴,它不等同于某些领导者为企业所设计或所倡导的"企业内的文化",也不等同于某些贴在墙上或挂在嘴边的标语和口号。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领导者起着倡导作用,而企业员工的积极参与也不可或缺。

2.4 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之四: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不是塑造员工

在一些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中,采取的行动都是自上而下的方式,非常缺乏自下而上的沟通,管理层没有倾听员工的意见,所制定的制度和采取的措施也没有反映员工的愿望与需求,最后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应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其实,员工应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动参与者和积极的创造者,企业文化作为员工共享的信念和期望的模式,它的培育过程要让全体员工积极主动地参与,并将代表多数人观点的人作为典范和执行者,加强交流沟通,积极鼓励员工参与并反馈情况。

2.5 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之五:企业文化建设中领导者的短期行为普遍

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短期行为有多种表现形式:

⑴ 文化建设物质化。一些企业领导把企业文化建设简单地做成vi系统设计(视觉形象识别),似乎建设企业文化就是创造优美的企业物理环境,注重企业外观色彩的统一协调,员工服饰的整洁大方,商标与包装的图案优美等。

⑵ 文化建设言语化。有些企业领导者学了一些时髦的名词,自己设计或请人设计一些标语口号,贴在走廊、办公室和各车间的墙上,内容形形色色,措词铿锵有力,诸如"以人为本"、"人本管理"、"团结"、"求实"、"创新"、"拼搏"、"奉献"等等。这本无可非议,但它是否能真实地反映本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哲学、行为方式、管理风格?是否能引起员工们的认同和产生共鸣?是否符合行业特色与企业特色?是否能促进企业的未来发展?是否有相应的管理措施与之相配套等等,有时候恐怕连企业的决策者本身都难以说清楚。

⑶ 文化建设静态化。一些企业初步形成了组织文化之后,不重视随着企业经营环境和管理水平的变化,不断地总结提炼,推陈出新,引导企业文化不断发展。

⑷ 文化建设广告化和运动化。一些企业不顾实际效果,只是从领导者的意愿出发,采用形式主义的手段,在一段时间内大力宣传领导者所设计或倡导的文化观念,用广告和思想运动的方式来搞企业文化建设。这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都难以有效地培育企业文化。只有常抓不懈, 才能真正解决从"热一阵"的极端走向"凉一阵"的极端的问题。

⑸ ci式的企业文化。ci式的企业文化模式具体表现为:企业文化各个部分内容严重脱节。中国企业文化走ci式的建设误区,其原因是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不但要投入一笔可观的费用,还有涉及大量的人力投入,甚至于关联到企业组织结构的重组。因此企业家希望通过ci式的企业文化一方面提升了企业形象,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提升企业文化内涵。虽然有偷工减料之嫌,也乐得个开展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名头。但重形式而不注重内涵的企业文化却无法让企业员工接受,更不用说为之而奋斗一生了。所以也就有了大部分人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以一个"虚"字概括的结果。

3.结束语

立足于中国文化的背景,结合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借鉴国内外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发现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种种误区,创建符合企业自身的,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渗透企业的每一个细胞当中,才能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优秀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 陆志强,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渐进性[j],企业与文化,2006(01),46~48

[2] 戴彬,油田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新疆石油科技,2005(04),74~76

[3] 刘建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探讨[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2006(01),57~58

第10篇

关键词:智慧小区;带区间参数影响图;家居安防

一、理论基础

1.影响图概念

影响图是Howard和Matheson于1984年提出的一种基于不确定信息表达和求解复杂决策问题的图模型。基于影响图, 决策者在理解变量语义时不容易混淆,而且能够有效地进行决策分析和不确定性推理,找出能获得最大期望效用的优化决策。

2.带区间参数的影响图

在传统影响图中,决策者的信念和偏好是用点值参数描述的,即描述变量间的依赖关系的条件概率为点概率,描述决策者偏好的效用函数值是精确的实数值。决策过程中由于对决策环境的不完全了解、先验知识或经验数据的缺乏、决策者之间意见不统一等因素都会导致决策的不精确。图1是一个带区间参数的影响图。

二、带区间参数影响图在红外探测器警报处理决策中的应用

1.决策和决策结果分析

应用在影响图里是决策的问题,而一个决策的结果可以有效用来表示。决策节点在本模型的意义是,当小区的安防中心接收到来自户主的红外探测器警报后是否要安排警卫前往查视,即动作为“处理”或者“忽略”。

2.影响图图形决策结构

根据上文的分析,小区安防中心红外探测器警报处理决策模型用完整的影响图图形表示,如图2所示。

通过式2-1并结合吉布斯抽样算法便可以计算在一定的总体误报性(A)概率下,警报处理决策的期望效用。

算式2-1中,d*i为第i个可执行方案,d*i∈D*,D*为可行方案集(i=1,2…n,n为D*包含的决策方案个数);aj为第j个自然状态,aj∈A,A为总体误报性概率的状态集(i=1,2…k,k为A包含的自然状态个数);EU(d*i)为在实施决策方案d*i时的期望效用,P(aj)为总体风险(A)在状态j时的概率,U(d*i,aj)为在总体风险(A)的状态j中实施第i个决策方案时的效用值。

本文将带区间参数的影响图分析方法和风险决策理论相结合,为减少小区安防中心因误报频繁而导致的巨大工作量提供了一种决策建议。随着信息的动态变化,该模型有利于物联网商业模式发展,有助于通过大数据和专家经验做出科学地判断和推理,同时也简化了小区安防中心不必要的工作量,并有效进行大范围的安全防控。

参考文献:

[1]Howard R A,Mathson J E.Influence diagrams[J].Decision Analysis,2005,2(3):127-143.

[2]钟麟.佟明安,钟卫,等.基于影响图的空战机动决策[J].系统仿真学报,2007(8):36.

[3]岳超源.决策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第11篇

【关键词】二语习得 错误分析 错误原因 错误纠正

1 错误分析的理论基础

1967年,英国应用语言学家Corder受母语习得中错误分析的启发,发表了论文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该文章被Seliger称为心理语言学领域的里程碑,改变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对于学习者和他们所使用语言的看法,于是研究者开始把研究的重点从两种语言的对比转移到直接研究学习者的语言本身,集中对学习者所犯的语言错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从而发现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这一学术研究的转向标志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由对比分析发展到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错误分析(error analysis)。

Corder指出:“语言学习是发现语言中底层的规则、范畴和选择体系的过程。这些规则、范畴、体系,学生是通过教师向他提供的语言材料进行某种处理活动而发现的。错误是这一过程的反映。”错误分析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规律。错误分析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个研究领域被认为是当代应用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进步,对外语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错误的分类

Corder(1971)把错误分为语言能力错误(error of competence)和语言使用错误(error of performance)两类,并且在语言能力错误中再分出语内错误(intralingual)和语际错误(interlingual)两类,从而建立起错误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在Corder的两级分类为中,第一级的语言能力错误和语言是使用错误的区别是以语言学习过程理论为基础的,第二级语内错误和语际错误的区别是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的。Richards(1971)在接受语内错误和语际错误的同时,提出发展性错误(developmental errors)的分类。Richards同意语内错误是由目标语语言规律自身特征造成的错误,语际错误是由母语的语言规律特征干扰造成的目标语使用错误。但是,他指出,发展性错误是学习者在有限的目标知识的条件下对学习目标所建立的各种规律假设。受对比分析中母语与第二语言的差异制约着第二语言习得观念的影响,Richards对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学习中所犯的语内错误进一步分类:过度泛化性错误(overgeneralization)、规律限制无知错误(ignorance of rule restrictions)和概念结社错误(false concepts hypothesized)。Ellis(1995)把知识性错误归到知识能力范畴,把疏忽性错误归到运用能力范畴。在这样的对应条件下,他把目标是用错误分为两类五种。涉及知识能力的错误有迁移性的、语内的、特殊性的,运用能力方面的错误涉及处理的问题和交际策略。

3 错误产生的原因

造成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的原因,大体可以归为五类:

3.1 母语的影响干扰

这类错误是母语负迁移引起的。学习者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母语的习惯或规则带到目的语中去,造成干扰。

3.2 语内的干扰

这类错位是由于学习者过度概括和混淆外语的语法规则引起的。外语学习者受掌握知识的有限性限制,一知半解,理解有误,常常根据已获得的有限的外语经验或知识,做出不正确的假设或过度概括,从而类推出偏离规则的结构。

3.3 文化因素的干扰

文化因素的干扰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知识文化,另一方面是建立在知识文化之上的意识文化,这两种文化直接反映在语言中,使语言表现出历史性和民族性。不同民族知识文化的特点造成了不同语言意义方面的差异;而意识文化的特点则使语言在语用意义方面表现出了差异性。

3.4 教学因素的干扰

由于教师或教材对第二语言学习现象的不恰当讲解或讲解不清以及操练不足造成的。课堂上教师解释不清,示范有误,或者由于教师的水平不够,教学过程安排不当,都会使学生因为所学语言的模糊认识而出现错误。

3.5 非语言因素的干扰

这类错误不是语言能力的不足,而是心理因素和客观环境造成的,学习者由于身体不适、精神疲乏、粗心大意、进展匆忙或环境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语言表达失误,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口误”和“笔误”。

4 错误的纠正

如何对待学习者的错误这一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行为主义的观点,认为在错误还未形成习惯之前加以纠正,主张要严防错误。另一种观点,认为出现错误没有关系,不必特别加以纠正,错误会在学习过程中自动消失。根据中介语理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不断地、主动积极地建构目标语规则体系。当学习者的假设与目标语的体系相符时,就形成了中介语中正确的部分;当假设与目标语不符时,就被看做中介语中错误的部分而被学习者所抛弃。因此,错误的出现是学习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对学习者目标语系统的形成是无法避免的。

学习者在没有掌握所学语言体系而犯的系统性错误,往往说明学习者对这一语言的不了解。这种错误在运用上会反复出现,教师一旦发现错误,可以及时纠正,并且告知正确的用法,这种直接纠正的方法比较合适机械操练阶段。学习者由于不熟练或者口误而出现的错误,这样的错误往往是偶然的,学习者能意识到而且又会很快地纠正过来,有些则完全起因于学习者对于语言知识或对教师指令的误解,那么教师可以通过手势、面部表情等来提醒,而不是明确指出具体错误。

教师在纠正错误的时候,要把握住适时的原则、目的明确的原则、先内容后形式的原则、先全局后局部的原则、区别对待口语和书面语错误的原则。教师要注意纠错的方式方法,要积极主动地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只是语言结构讲解的简单重复,不仅要注意纠错的环境,更要采用灵活多样的错就技巧,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和能动性,多用协商形式,提高纠错效率。

5 错误分析的评价

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错误分析作为一种理论和研究方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错误分析对习得过程和习得规律的研究极大丰富了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促进了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对英语教学和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馈了学习者目标语习得的效果。系统地讲,错误分析全面分析了学习者的错误及其来源,帮助学习者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错误分析能够给语言习得过程中所遇到的普遍困难提供信息,有利于揭示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心理过程和规律,从而丰富和充实我国外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因此教师可以采取积极措施并且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对整个教学活动设计、具体课堂教学、教材编写和测试等提供了积极的反馈和依据,有利于教学实践的改进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Jack C.Richards.错误分析与第二语言习得[J].李谷城译.国外外语教学.1989,01.

[2] Rod Ellis.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3] 戴忠信.外语学习中的错误分析理论[J].山东外语教学,1998,01.

[4] 刘纪云.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错误分析[J].外语研究.2003.05.

第12篇

    【关键词】不能犯未遂;迷信犯;区别

    一、概述

    不能犯未遂是指行为人出于犯罪意图实施犯罪,但行为不可能实现犯罪结果的犯罪未遂行为。自不能犯理论产生以来,“不能未遂的问题,一直是刑法未遂问题中潜藏的疑惑”[1],这不仅涉及到各国刑法对犯罪未遂的具体规定,还与学者对不能未遂行为性质的不同解释有关。“在德国刑法中,未遂犯的成立问题与发生犯罪结果的可能性问题是两个不同领域的问题,未遂犯的成立并不以发生结果的可能性为必要。”[2]换言之,德国刑法理论认为不能犯未遂属于未遂犯的一种,“如果行为人的以实现犯罪构成要件为目的的行为,根据事实上的或者法律上的原因,在现有情况下不可能既遂的,是不能犯未遂,诸如客体不能犯、手段不能犯,或者主体不能犯”[3],不能犯未遂同样是要受到刑事处罚的。我国传统的刑法理论与德国在这一问题上具有相似之处,以行为的实行能否达到既遂形态为标准,同样将犯罪未遂区分为能犯未遂与不能犯未遂。日本刑法中并没有对不能犯未遂情况的具体规定,只是日本刑法理论界认为不能犯或不能犯未遂是与未遂犯相对立的概念,而不是未遂犯的一种,“所谓不能犯,就是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不可能发生结果因而未得逞的场合,它不能作为未遂犯加以处罚,也被称为‘不能未遂’”[4]。近年来,随着对不能犯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部分学者对我国刑法理论中的不能犯未遂提出批评,试图全面借鉴日本刑法中不能犯理论。本文并不准备对这一问题进行过多阐述,仅在借鉴德国刑法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刑法理论研究现状集中探讨不能犯未遂与迷信犯之间的区别。

    二、主要区别分析

    迷信犯是指行为人出于迷信、愚昧而采用客观上不可能实现危害结果的手段、方法来企图实现其意图的情况。作为未遂犯一种的不能犯未遂具有可罚性与不可罚的迷信犯截然不同,二者在行为危险性、犯罪故意方面、认识错误方面以及法律后果上具有显着区别,以下分述之:

    (一)行为危险性方面

    行为是否具有危险性是不能犯未遂与迷信犯之间的重要区别之一。不能犯未遂的危险性判断涉及到不能犯未遂行为与不可罚行为之间的区别,不可罚行为因为完全不具有犯罪行为的危险性而不受刑罚处罚。大陆法系中关于如何判断行为是否具有引起犯罪结果危险的理论学说极为复杂,“从以什么样的事实为基础加以判断的观点来看,大致来说,有以行为人本人的主观认识为基础来判断是否具有危险的主观说和以行为自身的性质为基础来判断是否具有危险的客观说之间的对立”[5]。主观理论认为处罚未遂犯的理由在于行为人的反社会危险性的具体实践,具体言之,“刑法对于犯罪行为之处罚者,主要的根本基础,乃在于行为人之犯罪意思,而建构可罚性前提的不法内涵着,则在于行为人对抗规范之违反行为本身,当行为人所为行为指向规范禁命或诫命之违反时,其行为不法内涵已然完备,至于是否发生一定之结果、或是造成结果之危险,仅是规范违反行为的佐证而已,并非可罚性判断的核心要件”[6]。客观理论则认为处罚未遂犯的理由在于行为所造成的危险性,“该理论从作为行为应受处罚性的本来根据的结果不法出发,要求犯罪未遂必须是一个正在形成中的结果不法”[7]。根据主观理论,未遂犯的处罚范围有扩张之虞,同时这一理论无法合理解释既遂犯与未遂犯刑事处罚上的区别,客观理论则限制了未遂行为的范围,完全否定了绝对不能犯未遂的可罚性,而这并不能完全适应现实社会的司法需要。为了调和主观理论与客观理论之间的对立,有学者试图综合二者进而形成一种折衷的立场,印象理论作为一种尝试被学者提出。“印象理论是从主观理论出发,不过对于未遂行为的可罚性则兼顾行为对一般社会心理的作用而有所限制”。[8]具体而言,“根据印象理论,成为未遂可罚性标准的,虽是行为人敌对的法律意识,但这并非仅仅作为现象来理解的敌对意识,而是被作为从行为中产生的对社会有深刻影响的敌对法律意识。如果对计划的、并开始实施的严重的犯罪不加以处罚,将会动摇公众对法秩序有效性的信赖。由于行为人忽视了重大障碍,使行为不能既遂的,同样具有这样的效果,因为已经显示行为人有实施该行为的能力,结果不发生是基于偶然的原因。无论是可能犯未遂还是不可能犯未遂,均会造成对社会的危害,对法律所保护的法和平意识的危害,在可能犯未遂的场合,还会增加对于被保护的行为客体的危害”[9]。

    本文拟采纳“印象说”来分析不能犯的危险性。印象说重视行为对法秩序敌对意识,只要行为人的行为给公众造成法秩序破坏的印象,即构成未遂犯。据此,不能犯未遂的危险性并不在于实际损害方面,而存在于行为动摇了“人们对法秩序不可破坏性的信赖”。同时,印象理论的判断是以行为时的客观事实为基础,以社会一般人的观念标准。“当然,刑法中的危险虽然是以社会上的一般人即普通人的认识为标准来进行判断的,但是社会中的一般人的认识也是以科学的、物理的认识为基础的”[10]。如果社会一般人感觉到行为人的行为造成了侵害法秩序的印象,则行为具有危险,反之则不存在 。客体不能犯中,社会一般人能够从行为中感觉到行为人对法秩序的敌对心态,而在迷信犯情况下,行为人采用了完全不可能造成危险的方法、手段,其行为是建立在违反科学原理甚至超自然力量的基础上,社会一般人不可能将迷信犯的行为与具体犯罪行为联系起来,并不会从中感觉到行为对法秩序信赖的破坏,故而,不能犯未遂存在危险性,而迷信犯并不具有这种危险性。

    (二)犯罪故意方面

    关于迷信犯不可罚的理由,国外刑法理论有学者认为在迷信犯情况下已经欠缺构成要件故意,进而不构成犯罪。[11]我国有的学者则认为“迷信犯之所以不为罪、不追究刑事责任,不在于它缺乏主观罪过,而在于它缺乏客观的危害行为,因而当然就缺乏主客观相统一的犯罪构成和追究刑事责任的根据”[12],而有学者在谈到迷信犯与不能犯之区别时则认为“迷信犯主观上的犯意无危险陛,不能犯则大多有之”[13],另有学者认为“未遂犯与不能犯、迷信犯的差别不在于行为人的人格或者犯罪计划、犯罪意图是否危险,而在于该行为是否已经造成发生结果的现实危险”[14],而主张不能犯不可罚的学者则认为“迷信犯不能犯独立于不能犯之外,应为不能犯的一种,即手段不能犯”[15]。本文认为迷信犯并不具有犯罪故意,这是迷信犯与不能犯未遂的另一个重要区别。

    故意是刑法理论上的重要概念,“以实现行为构成为指向的故意(行为构成故意),本身是作为主观部分而属于行为构成的”[16]。对于如何具体理解其含义学说并不一致,但一般皆认为故意是指行为人对法定构成要件要素的知道与意欲,即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所谓认识是指行为人须对法定行为构成要件的全部事实具有一定的认识,而意志因素则是指行为人对于其行为造成的危害具有追求或不反对的主观心态,正是这种意识因素和意志因素构成了各种刑法故意形式的全部内容。在迷信犯情况下,行为人是基于迷信、反科学的认识而行为,其行为方法、行为手段不可能最终实现犯罪结果,行为人认识到的是这些不可能产生法益侵害的行为,对于自己的行为与意欲的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存在错误认识,这种认识并不属于法定的具体构成要件的内容。构成要件具有规制故意的认识内容与意志内容的机能,换言之,故意的认识内容应限定于全部的构成要件内容。故而,迷信犯并不存在犯罪故意,不符合构成要件该当性,不构成犯罪。不能犯未遂客观上具有实行行为,具体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内容,因而不能犯未遂存在犯罪故意,即使在手段不能犯情况下,行为人预先计划的手段与意欲的犯罪结果存在因果联系,行为人正是在对此具有认识的基础上实施犯罪行为,这并不影响犯罪故意的成立。

    (三)认识错误方面

    不能犯未遂因具体障碍原因可分为客体不能犯、手段不能犯等具体情况,手段不能犯是指行为人因采用的具体犯罪手段无法实现犯罪意图而导致犯罪未遂的情况。不能犯未遂与迷信犯在认识错误方面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手段不能犯与迷信犯二者之间,手段不能犯与迷信犯之间的区别不仅是理论问题,同时也影响到具体司法实践。手段不能犯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行为人对作案手段的性质产生错误认识,把此种手段(或工具)当作彼种手段(或工具)使用,从而导致其行为手段不能引起预期的危害结果的发生;二是行为人对作案手段的作用产生了错误认识,致使犯罪未能完成[17]。手段不能犯与迷信犯的区别同样可以根据这两种情况进行分析,“在工具不能犯未遂的场合,行为人是以认识到客观现象之间真实存在的因果联系为基础而行为的,行为人对行为的性质及实行行为的方法、手段的性质在认识上并没有发生错误,只是由于疏忽大意等心理状态而造成了对实施犯罪的具体工具的误认,从而选用了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犯罪意图的犯罪工具,致使犯罪未能得逞”[18],诸如使用不够剂量的毒药故意杀人、误以为空枪装有子弹而开枪射杀等。“迷信犯则相反,行为人对其行为以及实现行为的方法、手段的认识,由于迷信、愚昧而自始产生了根本性质上的认识错误,在实施其行为时,行为人在具体手段的选择上则与主观意图保持一致,并未发生错误”[19],诸如用诅咒呼唤恶魔杀人、通过针刺草人来杀人等。在第二种情况下,行为人预先计划的手段与实际使用并不存在矛盾,只是对具体手段的作用产生错误认识,如上所述,迷信犯的错误是存在于对所使用手段根本性质的认识。这种情况下不能犯未遂与迷信犯的界限取决于行为人对所用手段与意图结果之间因果联系的认识是否涉及显着的无知错误,这种判断应以社会一般人为基础。如果这种错误认识一般人皆认为系属无知,则为迷信犯,反之,若行为人的手段、方法在其他人看来具有可能性,则可归为不能犯未遂。

    (四)法律后果方面

    迷信犯在各国刑法上基本都不作为犯罪处理,如日本刑法理论中的不能犯概念与迷信犯性质相同,是不可罚的行为,德国刑法中迷信犯属于不能犯未遂,但作为例外不予处罚,我国传统的刑法理论认为迷信犯不具有刑法上的危害行为,不符合犯罪构成,不应受处罚。相反,不能犯未遂作为未遂犯的一种,应受刑罚处罚,只是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减轻、从轻或者免除处罚。《德国刑法典》中第23条第3项规定:“行为人由于对犯罪对象和手段的认识错误,其行为根本不能实行终了的,法院可免除其刑罚,或酌情减轻其刑罚”[20],我国《刑法》第23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