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内控工作方案

内控工作方案

时间:2023-02-20 22:03:10

内控工作方案

内控工作方案范文1

为提高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全面落实《常德市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工作方案》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局内部控制规范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央省市作风建设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精神,按照常德市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工作方案的要求,通过宣传动员、内部自查、制定制度、严格执行的方式,夯实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保证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使用安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切实防范和预防腐败,规范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

二、目标任务

(一)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使内部控制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人人注重风险防范、处处强化责任意识的良好氛围;各类经济活动的规章制度及其业务流程得到细致梳理,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监督实现有效分离,议事决策机制、岗位责任制、内部监督等内控机制更加完善;内部控制牵头科(室)及其工作职责得到进一步明确,各科(室)在内部控制中的沟通、联动机制更加顺畅、高效,形成管控合力;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培训、评价、轮岗等机制得到建立健全;账务处理及财务信息编报水平明显提高;内控信息化手段建设取得进步,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方法更加科学规范;以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制度为主要内容,汇编形成我局内部控制工作手册;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落实工作进入常态化、规范化轨道,内部控制工作成效不断显现。

(二)工作任务。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要求,努力从单位和业务层面两个方面加强内部控制。

一是建立并组织实施适合我局实际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强内部控制。

二是梳理我局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确定风险点,选择风险应对策略。

在以上基础上,建立健全我局各项内部管理制度。

(三)任务分工。

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机构,负责内部控制工作的组织和机制的建设、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财务信息的编报等工作,对具体经济业务活动进行全面梳理,查找存在的风险,提出完善意见,制定具体制度,经局党支部会议研究同意后组织实施。

具体经济业务活动主要包括预算业务管理、收支业务管理、票据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管理、项目管理、经济合同管理以及内部监督管理等内容。

三、主要步骤

(一)宣传培训学习阶段(1至5月)。

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我局会计刘华斌参加市财政局组织的专门培训。

同时,局办公室开展本局宣传、培训和集中学习活动,使全局工作人员全面了解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意义、原则、内容和方法,在全局形成“人人学内控,人人懂内控,人人参与内控,人人执行内控”的局面。

(二)梳理评估设计阶段(6至7月)。

按照内部控制规范要求,对单位和业务层面现有工作制度和业务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完善经济业务流程,形成本单位规范的经济流程目录。

开展经济活动风险评估,查找风险点。

同时,在内部控制分析、诊断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归口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控制、单据控制、信息内部公开等八类控制方法,设计风险控制措施。

(三)内控制度建设阶段(8至9月)。

按照科学、民主、规范、严谨原则,根据设计的控制措施,结合工作实际和业务特点,细化工作程序,加强包括内控组织建设、机制建设、制度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在内的单位层面建设,加强包括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与考评制度建设、收入和支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采购内部管理制度建设、资产内部管理制度建设、项目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经济合同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在内的业务层面建设。

利用文字、图表等形式搭建单位层面、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框架。

按照不同层面的内部控制要求,将管控措施、权责、流程融入内部控制制度,使各项制度规范化、系统化、流程化、信息化,做到各项制度完整、可操作,完成本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手册的编制。

(四)强化组织实施阶段(9至10月)。

根据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认真组织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并加大对各项内控制度建设和落实情况的检查指导,提高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工作效率和效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

成立由肖继国任组长,曾辉、谢启宏、曾志任副组长,李爱顺、熊和平、侯志刚、李恩堂为成员的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组织制定我局贯彻实施内部控制规范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工作,协调解决重大事项、监督、指导内部控制工作开展。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李爱顺兼任办公室主任,刘华斌、代君慧为成员,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二)精心组织。

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涉及单位层面、业务层面、评价监督等多方面工作,时间要求紧,工作任务重。

要将其作为当前及今后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常态化工作来抓,精心组织落实,做到边学习、边梳理、边完善、边规范、边执行,逐步建立权责明确、运行有效、执行有力、管理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

(三)落实责任。

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组织协调,细化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责任。

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内控规范实施第一责任人,要带头推动规范实施,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层层抓落实。

常德市地震局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方案XX二:县直各单位,各乡镇财政分局:

为贯彻落实省财政厅、监察厅、审计厅《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实施意见》(财会〔201x〕21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指导和促进各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工作,根据财政厅《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财会〔201x〕1031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是指单位在开展内部控制建设之前,或在内部控制建设的初期阶段,对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情况进行的“摸底”评价。通过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明确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和重点内容,围绕重点工作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同时,发现单位现有内部控制基础的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通过“以评促建”的方式,推动各单位于201x年底前如期完成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当贯穿于单位的各个层级,确保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各类经济业务活动的全面覆盖,综合反映单位的内部控制基础水平。

(二)坚持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当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重点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特别是涉及内部权力集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着力防范可能产生的重大风险。各单位在选取评价样本时,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优先选取涉及金额较大、发生频次较高的业务。

(三)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当针对单位内部管理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特别是已经发生的风险事件及其处理整改情况,明确单位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四)坚持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立足于单位的实际情况,与单位的业务性质、业务范围、管理架构、经济活动、风险水平及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相适应,并采用以单位的基本事实作为主要依据的客观性指标进行评价。

三、主要任务

(一)组织动员。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于201x年7月中旬,全面启动本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研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精心组织本单位积极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

(二)开展评价。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于201x年9月底前,按照本实施办法的要求,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XX〕21号)为依据,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指标评分表》及其填表说明(见附件2和附件3),组织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

(三)评价报告及其使用。各单位应将包括评价得分、扣分情况、特别说明项及下一步工作安排等内容在内的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报告(参考格式见附件4)向单位主要负责人汇报,以明确下一步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重点和改进方向,确保在201x年底前顺利完成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各单位可以将本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得分与同类型其他单位进行横向对比,通过对比发现本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不足和差距,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进一步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和效果。

县直部门应当在部门本级及各所属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对本部门的内部控制基础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形成本部门的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报告,作为201x年决算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县财政局报告。

(四)总结经验。县直各单位、各乡镇财政分局应当于201x年11月20日前,向县财政局(会计股)报送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内容包括本单位及系统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经验做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工作建议及典型案例等。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望江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附件1),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我县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县直各单位、乡镇财政分局要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做好前期部署、部门协调、进度跟踪、指导督促。各行政事业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在建立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上,认真对照,真实完整地填写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表和评价报告。

(二)加强宣传督查。县直各单位,各乡镇财政分局要切实加强对本单位本地区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宣传督查。要认真做好宣传报道、信息报送等工作,汇总基础性评价表和评价报告,总结经验成果。要加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进展情况和评价结果的监督检查,确保内部控制建立实施和基础性评价工作按期完成。

(三)加强协调联动。财政、监察、审计等相关部门,要加强会商和信息共享,协调联动,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加大宣传力度,推广先进经验与做法,发挥先进单位的示范带头作用,共同推动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

联系人:望江县财政局会计 易武

联系电话:0556-71860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方案XX三:为推进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确保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以下简称《内控规范》)在我县的贯彻实施和有序推进,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统一思想

《内控规范》将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重点强化机制建设,将制衡机制嵌入到内部管理制度中,是指导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规范性文件。实施《内控规范》对提高单位管理水平,规范财经秩序,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范围

XX年1月1日起,全县党政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查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全面实施《内控规范》工作。

三、总体目标

通过《内控规范》的贯彻实施,夯实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基础工作,保证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有效使用、财务信息真实完整,达到进一步推进财政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的总体目标。

四、组织领导

为做好《内控规范》的贯彻实施工作,县财政局建立由局长负责、分管局领导牵头实施,局内相关股室、县直各单位、咨询委员会成员共同参与实施的工作联络机制,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的组织实施工作负总责。

各单位应相应成立工作机构,加强实施工作的组织和领导,采用适当的方式建立实施工作机制,制定贯彻实施《内控规范》的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时限要求,负责本单位《内控规范》的实施和运行工作。

五、实施步骤

全县《内控规范》实施工作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组织发动(XX年5月)

XX年5月,召开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动员和培训大会,组织各单位学习财政部通知精神,系统培训《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意义、内容、实质和精髓,为全面实施内控规范营造良好氛围和奠定基础。

(二)各单位内控规范建设(XX年5月-XX年10月)

各单位按照内控规范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并有效组织实施。具体要求如下:

1.准备阶段(XX年6月底前完成)

一是各单位做好本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的宣传发动工作,培育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规范实施氛围,二是按照本通知的要求,制定本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方案,尽早启动此项工作,并在XX年6月底前将单位的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方案报送县财政局会计股备案。

2.建设阶段(XX年10月底前完成)

各单位以《内控规范》为依据,以单位现有管理体系为基础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具体工作步骤如下:

(1)流程梳理:各单位以本单位的经济活动为基础,按照《内控规范》要求,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现有工作制度和业务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在此基础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监管要求进一步完善本单位的经济业务流程,形成本单位规范的经济业务流程目录;同时,对本单位的各项经济支出进行系统梳理,形成本单位的经济支出分类目录。

(2)风险评估:在流程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管理现状,开展经济活动的风险评估工作,识别潜藏的经济活动风险点,形成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风险清单。

(3)内控诊断: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内控规范》,对本单位现有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诊断,查找本单位现有内部控制体系对相关法律法规、监管要求的遵循程度和现有内部控制体系的控制措施对风险的防控能力,诊断出本单位现有内控体系的缺陷,形成诊断报告,编制缺陷清单。

(4)管控设计:在内控诊断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综合运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归口管理、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控制、单据控制、信息内部公开等八类控制方法,设计控制措施。

(5)制度建设:根据本单位设计的控制措施,利用文字图表等形式,搭建本单位的单位层面、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制度框架。

单位层面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加强内控组织建设、机制建设、制度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为内控工作提供机制保障。

业务层面制度建设包括:建立健全经济活动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预算、收支、采购、资产、项目以及合同的管理和控制。按照《会计法》《预算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与考评等内部管理制度;按照国家财政政策和财务制度规定,建立健全收入和支出内部管理制度;按照《政府采购法》和财政部门政府采购管理要求,建立健全政府采购内部管理制度;按照财政部有关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和财务管理要求,建立健全资产内部管理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我县投资评审工作要求,建立健全项目内部管理制度;按照《合同法》有关要求,建立健全经济合同内部管理制度。在内部控制制度框架的指导下,按照不同层面的内控要求,将管控措施、权责、流程融入内部控制制度,并编制本单位的管控手册。

(6)组织实施:根据本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全面组织内控制度的实施。

(7)信息化落地:根据本单位的内部管理需要,逐步构建本单位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将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固化在信息系统之中,达到内部控制标准对单位各项经济业务约束的机控“自动”生成,实现内部控制在本单位的信息化落地。

(三)总结(XX年11月-XX年12月)

全县行政事业各单位完成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后,及时编制本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总结报告,经本单位负责人签字后于XX年10月底前报送县财政局会计股备案。

XX年11月起,财政、审计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各单位财务负责人、内部控制咨询委员会成员等对各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考核评估,对《内控规范》实施工作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形成我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范本(含工作方案、工作底稿、工作成果等),为单位更好地实施《内控规范》提供指导。

乡镇人民政府、县直行政事业单位的考核评估结果纳入XX年度单位财务管理绩效评估和单位财会人员年度业务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四、工作要求

(一)认真学习

各单位要组织全员学习《内控规范》,采取多种形式,实现单位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了解掌握《内控规范》、本单位管理制度应遵循的原则、基本要求、控制重点、监督程序和方法等。要把认真学习《内控规范》、本单位管理制度贯穿于施行《内控规范》的全过程。

(二)加强领导

各业务主管部门,既是本部门内控实施的组织者和执行者,也是本系统内控组织实施的管理者和指导者,要积极带头并组织本系统开展工作,形成内控管理范本,加强对本系统内控实施情况的督导和检查。

各单位作为《内控规范》实施的主体,要建立健全单位“一把手”任组长负主要责任的内部控制领导小组,确定内控牵头部门和参与部门,建立单位内部控制部门联动机制,做到牵头部门负责组织落实,相关部门积极协调配合。各《内控规范》单位负责人作为内控实施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确保《内控规范》施行取得实效。

(三)跟踪服务

为加强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控工作的指导,由县财政局聘请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县直内控实施重点联系单位财务负责人组成“澧县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咨询委员会”(具体成员名单见附件),负责《内控规范》贯彻实施的政策指导、培训学习和咨询服务,实行定期例会和重大事项临时会议制度,帮助实施单位解决内控制度建设和执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四)按时推进

各单位要根据本通知的时间节点和要求,按时推进本单位的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确保我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的有序推进。内部控制建设的内容将纳入以后年度财政绩效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的重点。

(五)着力保障

《内控规范》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管理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财政部门和各单位要安排必要的贯彻实施内控专项经费,以保障《内控规范》实施的需要。

内控工作方案范文2

现将《水务局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水务局

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方案

根据财政局《关于转发<四川省财政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的通知》要求,为做好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加强内部权力制约,有效防控廉政风险和行政风险,切实将贯彻实施工作落到实处,现就全面推进我局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组织领导

局成立由局长任主任,分管领导任副主任,各科室、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各科室)负责人为委员的内部控制委员会(以下简称内控委),负责研究制定局内部控制政策,审定重大风险和重要业务流程的管理制度,部署内部控制的重大事项和管理措施,指导和督促各科室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程序和管理措施。内控委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内部控制工作情况,审议风险事件定级和责任追究建议,提出加强和改进的措施。内控委下设办公室,负责内控委日常工作。

二、工作内容

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明确规定:内部控制是单位对经济活动的控制,是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

(一)控制目标

1.经济活动合法合规。采取必要的措施合理保证预算收支等各类经济活动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2.各项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加强资产管理,做到资产实物与财务情况相吻合,合理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3.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可靠。合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客观反映预算执行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4.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好预算管理,为完成各项财政任务提供资金保障,合理分配各项资金,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作为反腐倡廉的重要手段。局内部逐步完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立的机制,发挥制度和流程的控制作用,有效预防腐败。

(二)实施范围

内部控制规范实施的范围包括:局机关各科(室)、事业单位。

要充分利用已经开展的科学化、精细化梳理工作和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等已有成果,结合本次内控工作的具体要求,追踪资金的具体流向,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三)实施原则

制定实施内部控制的各项目标时,应当做到:

1.对单位预算收支的全过程进行控制,资金走到哪里,内控跟踪到哪里。

2.突出重点,监控一般,对关键控制点和关键岗位要特别加以防范。

3.要相互牵制和制衡,各项收支业务的决策、执行、监督三个环节要相互分离,各环节的不相容岗位和人员要相互分离。

4.各项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实施,要行得通、做得到、管得住、用得好、可持续。

(四)工作任务

1.梳理并完善经济业务流程。全面梳理并完善预算管理、收支业务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六大经济业务流程,同时明确各项经济业务流程中涉及到的科室、岗位、职责、权限等,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2.调整和明确职能分工。明确各项经济业务的归口管理科室、涉及科室、涉及岗位及岗位职责,解决跨科室协调问题。对科室间和科室内职责分工不合理处进行调整。

3.建立关键岗位责任制。对各项经济业务涉及的岗位,尤其是关键性岗位,明确岗位职责权限、人员要求以及奖惩办法等。建立健全关键岗位人员的培训、评价、轮岗等制度。

4.明确经济业务的权限分配。针对不同的业务支出,设置不同权限的分级授权审批,控制风险避免审批权限高度集中。

5.建立内控评价与监督制度。建立内部监督、风险评估和内控评价制度,确保我单位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实施、发挥作用并适时更新。

三、工作目标

实施内部控制,要通过机构设置、职能分工、岗位责任制、归口管理、三权分离等,将各项经济事项根据管理职能固化到具体的业务流程中,并对应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上。

1.预算业务管理。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与评价等预算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内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产管理、基建管理、人事管理等科室或岗位的沟通协调机制,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建立预算执行分析机制;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等。

2.收支业务管理。建立健全收入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票据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收支内部管理制度等。

3.政府采购业务管理。建立健全政府采购预算与计划管理、政府采购活动管理、验收管理等政府采购内部管理制度。

4.资产管理。建立健全货币资金、实物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货币资金管理岗位责任制;加强对银行账户的管理和资金的核查;对资产实施归口管理,建立资产台账,加强资产的实物管理等。

5.合同管理。建设健全合同内部管理制度;建立财务部门与合同归口管理科室的沟通协调机制,实现合同管理与预算管理、收支管理相结合;建立合同履行监督审查制度等。

四、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7年4月1日-4月30日)

对局内控委委员进行调整,强化内控工作的推进力度;制定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深入做好宣传、发动、培训和组织工作。

(二)制度建设阶段(2017年5月1日-9月30日)

按照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强化流程控制、依法合规运行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图。

(三)落实实施阶段(2017年10月1日-10月31日)

将内控理念、控制活动和控制措施固化在相关信息系统;组织开展内控日常检查,切实推动内控机制落实。

(四)完善总结阶段(2017年11月1日-12月31日)

指导和推动单位内部的内控体系建设,总结提升我局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经验和取得的成效,在有效执行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科室负责人是本科室内控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将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来抓,精心筹划,周密安排,确保内控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推进。

(二)认真抓好落实。各科室要认真查找内控风险并进行评估定级,通过界定各环节岗位职责,完善工作流程,制定完整的内部控制操作规程,并切实抓好落实。

(三)强化责任担当。各科室负责人要牢固树立内控理念,积极引导干部职工将内控意识贯穿于日常工作中,由“要我内控”变为“我要内控”,在科室内部营造良好的内控氛围。

内控工作方案范文3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东茂名 525400

[摘要]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着科技的进步,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升级已经促使其逐渐融入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在新的科技背景下,推动疾控中心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非常必要的。文章重点探讨了基层疾控中心档案管理的必要性,并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 http://

关键词 ]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必要性;措施

疾控中心的建档和保存是其日常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和环节,通常情况下,疾控中心档案中都记录着疾控中心工作中的重点工作内容和工作事项,对疾控中心各个发展阶段的工作做出了完整的总结,因此对疾控中心接下来的工作方向和方针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基层疾控中心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仅在于科技的推动,也来源于基层疾控中心不断发展的内部需要。

一、加强基层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作为疾控中心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基层疾控中心档案的完整建设对疾控中心的整体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加快完善基层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传统的基层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中,纸质档案记录是其主要形式,因此档案的记录和誊写工作是非常复杂和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实现对档案的保存工作,很多档案在形成之后就直接被保管起来,相关工作人员想要查看某些方面的档案时需要事先提交申请,而申请被同意还需经过很长一段时间,这使档案的利用工作变得非常复杂。在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帮助下,工作人员可以借用扫描设备完成对档案原件的扫描,这样不仅有利于档案原件的保存,也有效推动了基层疾控中心档案的利用工作。

其次,由于疾控中心工作内容的复杂性,导致其整体的工作任务任务非常繁重,这使得档案的记录管理工作非常繁重,为了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大部分疾控中心都会在档案的建档、保存的工作环节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种做法不仅使工作效率低下,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疾控中心医疗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基层疾控中心的信息化档案建设,可以为疾控中心避免过多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消耗,有效缩短了工作时间达到提高档案管理效率的目的,并且在计算机技术软件的帮助下,相关负责人员在完成了档案的录入之后,可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档案整理归类,这使得档案的查阅和利用工作变得非常简单,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疾控中心档案的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有利于提升疾控中心的整体工作水平。

再次,加快完善和发展基层疾控中心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使原先的人力资源得到解放,也可以帮助疾控中心节约运作成本,将这一部分的资金用于疾控中心发展的其它方面,有利于促进基层疾控中心的全面发展。

二、影响基层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不利性因素

首先,基层疾控中心的运作经费比较少,因此基础设施的建设比较落后,这使得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难以进行。

其次,信息化档案管理通常都需要借助一定的档案管理软件,这对档案管理的人员的技术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不熟练的操作很可能导致工作方面的失误,为档案管理和利用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同时,经费的受限性以及人员掌握能力的有效性,导致基层疾控中心的工作档案资料很难得到及时的更新与维护,相关工作人员想要进行某些方面的资料查阅时,经常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但是却无法找到相关内容,这使得基层疾控中心的档案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三、关于推动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想要加快基层疾控中心档案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基层疾控中心信息化建档的意识

目前,很多基层疾控中心受到地域或是经济实力的限制,在档案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依旧习惯于人力建档和管理。对此,相关部门应该通过加强宣传的方式,改变基层疾控中心建档管理的意识,让相关工作人员意识到信息化管理档案的必要性和便捷性,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信息管理的理念,完善信息化管理档案的相关制度,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明确的工作指导。

(二)增加信息化建设档案的资金投入

对于信息化管理档案的工作而言,增加相关的资金和财政投入是非常必要的。这种资金投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加大对相关技术的投入,为了保证信息化档案建设工作的顺畅和先进性,疾控中心应该对相关的信息化设备进行全面的更新,比如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扫描设备等等,对于一些比较老旧的技术设备,疾控中心财政应该给予及时的更换,同时也要注重购买或是引进相关的档案管理软件,这样有利于实现档案管理的智能化,进一步提高疾控中心档案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疾控中心要注重招聘和纳入更多的专业人才,新型人才对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的掌握程度更高,这对基层疾控中心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三)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流程

疾控中心进行档案管理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为疾控中心的接下来的相关工作提供有力的指导,但是目前,很多基层疾控中心都面临着“有档难用”或是“无档可用”的尴尬处境。为此,疾控中心应该构建完整的档案管理和利用的系统流程,各个部门、科室之间应该加强沟通与合作,以积极的态度对日常的工作进行经验方面的交流,对于相关的档案记录和整理工作要分工明确,避免因为重复记录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完善相关的档案管理网络,构建完整的档案管理流程,可以进一步的拓展基层疾控中心服务的范围及服务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由于相关工作人员缺乏信息化建档的意识,在技术方法上也存在着很大的欠缺,导致基层疾控中心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进步缓慢。为此,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全面提升我国基层疾控中心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http://

参考文献

[1]陈小莉.探析新形势下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创新思路[J].办公室业务,2014(03).

[2]李红梅.当前基层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史志,2014(15).

[3]赵丽.新形势下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8).

[4 ]吕圣飞.如何加强基层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 J ] .办公室业务,2013(11).

[5]周蓓蓓.浅析信息化背景下的疾控中心档案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3(21).

内控工作方案范文4

        1、疾控档案目录信息管理

        1.1无论是电子的还是纸质的档案,无论是手工管理还是采用计算机实行自动化管理,整理、分类和编目始终都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疾控档案目录是各级各类疾控档案馆(室)提供疾控档案服务利用的基础信息,也是实现疾控档案检索和提供疾控档案利用的重要依据。为了方便疾控档案利用者,疾控档案馆(室)必须对已有馆藏和以后归档的所有疾控档案的目录信息进行整合,按来源原则或信息分类方式分别进行整理、分类与合并处理,形成能够覆盖各类疾控档案资源的目录信息,并采用疾控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对疾控档案目录信息实行统一管理,实现目录信息的资源共享和统筹管理。

        1.2案卷目录和卷内文件目录的关联管理,即尽可能将卷内文件目录也实行计算机化管理,并与其对应的案卷目录进行关联。当检索到案卷目录,就可以方便地浏览其卷内文件目录,提高检索的准确度;当检索到卷内文件目录时,也能够很快地定位到它所对应的案卷目录及其所在的库房存址,以方便调卷。

        2、疾控档案全文管理

        2.1疾控档案全文一方面是指馆藏疾控档案内容的数字化信息,如缩微胶片、照片以及纸质疾控档案数字化形成的静态图像文件,磁带、录像带等经过模数转化后形成的声音、图像等多媒体文件;另一方面是指各机构使用计算机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等产生的电子文件归档后形成的数字化疾控档案信息。这些全文信息是疾控档案的内容实体,与疾控档案目录信息相比较,疾控档案全文能够提供更详细、更完整和更准确的内容和信息。然而,很多疾控档案馆在接收电子文件或进行数字化加工后,没有将这些原文信息很好地管理起来,而是将这些数字化全文和图像存储在光盘、磁盘或网络存储器上,与保管纸质疾控档案一样,把他们放在库房中,甚至没有进行分类、编目,根本无法进行系统化管理或提供利用。这完全违背了馆藏数字化和接收电子文件进馆的根本宗旨。 

        2.2实行目录全文一体化管理是信息化管理中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其工作原理是首先在疾控档案目录中进行检索,缩小范围,然后再检索全文,以便准确定位查档目标。通常采取的方式是,将疾控档案目录信息采取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实行统一管理,将扫描后的图像文件和新接收的电子文件。疾控档案以文档对象或文件形式存储在文件服务器或者内容服务器上,并通过一定的访问规则将疾控档案目录信息与这些文件对象进行关联。在检索到疾控档案目录信息时,就可以浏览和检索全文。如果在信息系统中,还需要按照系统设定的用户对目录和全文的浏览、检索权限进行处理。

       2.3目录全文关联归档法是将电子信息分门别类,整理成方便检索的目录信息,并将电子原文与电子目录进行关联挂接,即将电子信息的目录与全文进行捆绑。具体实现思路就是把目录信息与电子全文信息分开存放,将电子信息进行分类、编目,形成疾控档案目录信息,将目录信息存放在关系型数据库中,将电子全文存放在文件服务器或数据库的二进制存储对象中。因此,在实现电子信息归档时,必须做好分类编目、原文整理以及梳理他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与之相配套,需要建立“电子信息背景应用环境”自动下载中心,以确保电子文件/疾控档案的可读性。

        2.4给出电子信息网络化归档的示范流程。文件中心可以是一个将所有欲归档的信息集中到的一个逻辑管理中心,其物理位置可能是分布式存放在每一个业务系统内部,也可能是存放在疾控档案馆的一个专门的服务器上,网络的使用已经模糊了电子信息的物理位置,只需要按照要求使工作人员方便管理、方便访问就达到目的。目录全文关联归档法采取提供“电子信息背景应用环境”自动下载并提示装载的手段,以满足对那些想查看数字疾控档案信息,但其客户机上没有安装运行环境的网络用户的要求。

        3、结论 

        目录全文关联归档法要求疾控档案工作者要转变传统的工作方法,从疾控档案利用者的需求出发,分析疾控档案被利用的范围和特点,遵循疾控档案管理的原则和标准,对部门形成的数字化疾控档案实行即时归档,即将“目录全文关联归档”的思想贯穿于电子疾控档案形成的全过程。疾控档案馆(室)的工作人员也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通过网络开展指导、鉴定、归档与管理工作,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分析疾控档案利用者的需求、开发疾控档案资源的编研与开发、监控电子文件的形成过程,将工作模式从“被动接收”转变为“主动挑选”,将真正有价值的、值得保存的电子文件转化为未来社会需要参考和利用的疾控档案资源。疾控档案信息的“目录全文关联归档”方案,充分体现了疾控档案工作者在电子文件归档过程中采取的“主动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全新理念,也保证了归档以后的电子信息能够获得科学有序的管理和提供利用。这种方案已经被很多疾控档案馆所采用,并且推广应用于馆藏疾控档案数字化处理后的目录信息与电子图像信息的管理中,这是目前我国疾控档案信息化工作过程中值得借鉴和采纳的、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参 考 文 献

内控工作方案范文5

控制可以定义为,监视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一个有效的控制系统可以保证各项行动完成的方向是朝着达到组织目标运行的。控制系统越是完善,管理者实现组织的目标越是容易。张石高速公路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控制,就是规范该项目的档案管理,确保项目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有效利用,为工程建设、使用、养护服务。

1.1制订控制的目标

目标是指组织期望的成果,目标为所有管理决策指明了方向,并作为标准可用来衡量实际的绩效,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目标成为控制的基础。张石高速公路档案工作的整体目标是“建一流工程档案”,即形成一套反映工程建设全过程“完整、准确、系统”的工程档案。同时通过工程档案工作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从工程资料及工程档案层面的规范管理,来达到确保工程质量的目的。

1.2完善控制的标准

明确的、可证实的和可度量的目标即标准,是比较、衡量工作过程的依据。对于档案管理工作而言,即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的量化指标。

(1)完整性。工程档案工作做到与高速公路建设同步,即从立项时就开始了项目文件的积累,包括工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及审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项目实施、交工验收、缺陷责任期及竣工验收各阶段内容。

(2)准确性。根据公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质量评定单元划分,下发了分项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表格,细化了每道工序及检查项目,在确保资料真实可靠的前提下,达到控制工程质量的目的。

(3)系统性。根据张石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内容及形成特点,分类设置了六个一级目录,即综合类、工程设计类、工程施工类、工程监理类、工程竣工类。各大类之间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便于管理和使用。控制执行的具体标准为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档案验收管理办法》。

2严格控制的过程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我们同时使用了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三个控制系统。

2.1前馈控制

前馈控制发生在实际工作之前,它能避免预期发生的问题。档案工作的前馈控制表现在两个方面:

(1)组织机构的设立。张石高速公路张家口管理处在省高指的领导下,组建了交工档案编制领导小组,由管理处负责人任组长,总监、管理处工程科、合同科、办公室、财务科和驻地监理主任、施工承包单位项目经理为成员,具体组织与领导交工文件的编制工作。同时管理处、施工、监理单位都设立了专人负责的具体工作机构,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管理网络体系。

(2)技术人员培训。工程伊始,管理处邀请河北省档案局、交通运输厅的专家,对全部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将档案工作“全面、准确、系统”的组织目标,落实到了各单位技术人员个人的工作目标中。

2.2同期控制

同期控制是发生活动之中的控制,档案工作的同期控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建立工作制度。工程伊始,管理处、施工、监理单位都建立了档案工作的“四纳入”和“三参加”制度。“四纳人”即归档工作纳入工程计划管理工作,纳入施工管理及考核范围,纳入有关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岗位责任制,纳入经济责任制。“三参加”即专职档案员参加工程例会、参加工程质量评定会、参加各单项验收和工程项目总验收。这些制度和工作机制的建立与实施,有力地保障了工程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工程档案资料来源于整个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在建立档案资料管理网络基础上,从源头抓起,高度重视现场原始资料的收集。管理处根据情况,分片进行宣讲、指导,经常督促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坚持“三同步”:①施工和建档同步。工程开始就按照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列出所有分项工程,围绕分项工程的结束进行质量评定,监理对施工资料进行核查,确保真实齐全。为达到这一控制目标,管理处规定:如达不到资料同步的要求,资料检查人员有权提出暂缓或部分暂缓计量支付。②查工程与查资料同步,检查工程质量、进度的同时,检查档案资料的收集情况与真实可靠性,以保证达到档案资料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和系统的管理目标。③评奖与评定同步,管理处在核定施工单位“优质优价”,监理单位“优监优酬”的同时,将抽查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资料和施工原始资料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之一。

(2)实行定期检查制度。为了更好地做好工程项目档案编制工作,管理处制订了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定期检查督促的工作制度,规定每月对各标段交工档案工作检查一次,并将检查结果于月底进行通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抓住同期控制的焦点一完整、准确、系统。在同期控制的过程中即在日常资料检查时,控制的焦点是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的检查。如路基工程压实度资料的检查,不单只是看压实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同时将追溯检查现场取样的试验检测资料。如果路基为二灰土填筑,检查内容同时包括灰剂量实验报告。通过这些资料的系统检查,可及时发现一些可能存在的认识上的误区以及可能存在的人为假资料情况的出现,并立即予以纠正或查处。

2.3反馈控制反馈控制是控制作用发生在行动之后。反馈控制的主要缺点:管理者获得信息时损失已经造成。但与前馈控制和同期控制相比,反馈控制在这两方面要优于它们。一是反馈控制为管理者提供了关于目标的效果完簿如何的真实信息。如果反馈显示标准与现实之有很小的偏差,说明目标达到了;如果偏差很大,管理者就应该利用这一信息使新标准制订的更有效。我们在每月的内业资料检查过程中,注意通过观察、听取汇报等方式收集施工、监理单位的反馈信息,进一步细化上级要求,使之更好地符合工程实际,更好地指导档案工作。

2.4控制的重点案卷的标准化。为了确保案卷结构、形式的质量,管理处采取了以下措施:

(1)具体规定卷内目录填写须包括工程检验认可书、工程报验单、施工放样单、中间检验申请单等具体内容,保证每份文件的完整性。

(2)对软封皮的填写采取了格式化的要求,使得案卷题名详细、具体的反映卷内内容。

(3)要求各施工单位完成立卷、分册工作后,统一交管理处集中装订。为了确保装订质量,我们特地请市档案局的专业装订人员完成这些工作。

(4)竣工图是我们重点检查的内容之一。工程建设中,我们认真做到了设计变更内容与竣工图上所表示内容一一对应,并在竣工说明中,将变更内容做详细说明。

(5)我们还编制了一套文档模板,对竣工图表、分类目录表进行规范,并下发到各施工、监理单位。

(6)为了使交工档案进一步规范化,我们选取了交工档案工作较先进的施工单位张石高速公路04标,先于其他各标段将交工文件全部整理归档,装订完毕。将其作为张石高速公路交工文件的范本,使各施工、监理单位对交工文件编制的要求感性化,并有了参照标准。

内控工作方案范文6

一、主要做法

(一)抓组织机构建设,明确工作目标。××市各级农村信用社按照上级监管部门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把案件防控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各级农村信用社成立了案件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了案件防控办公室职责,落实了工作任务,并指定了承办部室;为了把案件防控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全市农村信用社层层签订了《案件防控责任书》。通过这些工作措施,有效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下的案件防控工作体系。同时结合上级监管要求,制定了《案防信息专项报送制度》、《案防协调联系制度》、《案件防控评价试行办法》等制度,深化了与各级农村信用社、各相关职能部门间的协调联动,实现系统内案防资源互联、信息互享、执行互动,充分发挥领导管理机关的“牵引机”功能。在实际工作中,××市各级农村信用社以“五抓”(抓分类治理、抓高发部位、抓跟踪整改、抓内部控制、抓案件问责)、“五结合”(整治与教育相结合、案件查纠与防范相结合、制度完善与制度执行相结合、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内部控制与文化建设相结合)为工作方法,开展“两项检查”突出“八个领域”,全面实现“三个目标”(继续降低案件发生率,提高案件成功赌截率,严惩犯罪分子、重处违规行为”)。

(二)抓活动开展,积极开展“案防成效巩固年”。为巩固案防成效,确保实现“无新发大要案件”目标,案件防控工作已成为促进本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市各级农村信用社延续了案件防控的高压态势,继20*年成功开展“制度执行年”活动后,20*年又被确定为“案防成效巩固年”。××市各级农村信用社认真按照监管部门下发的方案并结合本行实际,扎实有效的开展各项活动。主要开展了内控制度“大学习”,操作风险“大讨论”,三德“大教育”,典型案例“大警示”,科技信息系统风险、重点机构风险、重岗人员风险、金库管理和现金守押(包含现金押运外包给专业押运公司的)风险等四个大排查。

(三)抓协调联动,形成案防合力。××市各级农村信用社一是完善了案件防控会商机制,搭建好案件防控会商平台,实现案件防控办公室与各职能部室的有效沟通,形成案件防控的信息互通、举措互联。案件防控办公室除在现场检查中向农村信用社发出检查意见书外,还向对口部室发出了意见反馈书,力求形成监管督导合力。二是完善案件防控经验交流机制,按季(月)召开农村信用社案件防控形势分析会议,分析农村信用社案件防控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防控措施建议,及时进行风险警示。三是完善与公安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做好保额系统安全评与检查工作。

(四)抓重点领域检查,明确风险管控。××市各级农村信用社案件防控部门采取随机随时检查的方式,会同安保、稽核(内审)部门,对金库值守、账户管理、对账、大额支付、人员排查轮岗强制休假、风险提示、票据业务、sc6000操作系统等内控关键领域进行调查,实地查看各营业网点案防工作部署落实情况。

二、取得的效果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市农村信用社案件防控态势得以持续优化。

(一)促进各级农村信用社高管案防意识进一步提高。通过外部监管部门对各级农村信用社的巡查督导和内部案件防控责任的进一步明确,将发现问题与高管人员的任职考核挂钩,各级管理人员案防意识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得以持续改进就是有力的佐证。

(二)促进各级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加强对各项业务的风险管控。通过对账户管理、对账、大额支付、人员排查轮岗强制休假、风险提示、票据业务、sc6000操作系统等反复检查,各级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梳理了业务流程,加强了易发风险业务的管控。

(三)促进各级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加强内控制度建设。针对存在的问题,各级农村信用社除不断改进流程,修复风险漏洞外,还进一步加大了制度回检力度,努力做到业务全覆盖,风险全覆盖。

(四)促进各级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加强职工政治思想教育。全市农村信用社以开展“案件成效巩固年”为契机,强化职工行为排查,加强职工政治思想教育,大力构建“合规”文化,坚持合规经营、合规操作,同时大力增强职工归属感,努力形成稳定的“大后方”。

三、存在的不足

内控工作方案范文7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95

疾控机构档案是在卫生防病、科研、管理等各项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各种载体及形式的历史记录。卫生防病档案作为地方卫生防病工作的“日记”,是广大疾控工作者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疾控事业生存和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必要条件和依据,在防病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撑和支持保障作用。这种资源的形成和档案工作质量与疾控业务工作者的档案意识密不可分,后者是前者一种必备的先决条件和保证。

疾控机构档案是在卫生防病、科研、管理等各项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各种载体及形式的历史记录。卫生防病档案作为地方卫生防病工作的“日记”,是广大疾控工作者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疾控事业生存和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必要条件和依据,在防病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撑和支持保障作用。这种资源的形成和档案工作质量与疾控业务工作者的档案意识密不可分,后者是前者一种必备的先决条件和保证。

众所周知,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是个人在长期的工作、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这种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干预着每个人生活、工作,甚至决定着生活、工作的成败。同样档案意识是疾控工作者在履行职责,开展防病业务活动过程中,客观上应具有的档案形成、积累、归档、利用和发挥档案作用的意识与言行,它是确保档案资源完整、准确、系统的客观要求,是做好档案工作,充分发挥档案资产作用的重要保证,决定着档案实体安全和档案工作的质量。①疾控业务人员的形成归档意识决定着档案的齐全和完整。这是开展好档案整理与利用等基础业务工作的前提条件。档案的完整性要求无论对卫生防病、科研、基建、设备仪器档案,还是文书档案、会计档案、人事档案都是最基本的,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产生因档案不全或缺少造成利用上的困难和遗憾,才能有效发挥档案资源的作用,保证各项疾病预防控制职能工作的正常开展。②疾控业务人员的档案利用意识决定着档案利用率,直接影响着防病档案作用发挥。利用意识强,思路开阔、方法正确,档案信息发挥作用的针对性强、效果好,就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有利于广大职工对档案工作性质和地位的认同,不断促进疾控机构档案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反之事半功倍,不利于卫生防病档案工作的发展。③疾控档案专兼职工作者的服务意识事关档案利用效果,事关档案工作者的形象,直接影响档案工作的地位与作用,是为疾控机构改善档案工作环境,提高档案人员待遇创造条件,奠定广泛认同的基础性技术工作。假如疾控业务人员档案利用意识淡薄,档案利用人员较少,甚至卫生防病业务档案冷落到无人问津,那么这项工作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和活力,档案部门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会大打折扣。④档案管理与控制的意识,也就是档案的安全意识,它是档案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的保证档案实体及内容安全两个方面。它们是紧密相联的统一体,都是维护档案安全和有效性,使档案发挥好应有的作用,如果有那一方面没有做好、处理不当都会影响到整个档案工作的质量,造成一定的不良后果。

众所周知,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是个人在长期的工作、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这种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干预着每个人生活、工作,甚至决定着生活、工作的成败。同样档案意识是疾控工作者在履行职责,开展防病业务活动过程中,客观上应具有的档案形成、积累、归档、利用和发挥档案作用的意识与言行,它是确保档案资源完整、准确、系统的客观要求,是做好档案工作,充分发挥档案资产作用的重要保证,决定着档案实体安全和档案工作的质量。①疾控业务人员的形成归档意识决定着档案的齐全和完整。这是开展好档案整理与利用等基础业务工作的前提条件。档案的完整性要求无论对卫生防病、科研、基建、设备仪器档案,还是文书档案、会计档案、人事档案都是最基本的,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产生因档案不全或缺少造成利用上的困难和遗憾,才能有效发挥档案资源的作用,保证各项疾病预防控制职能工作的正常开展。②疾控业务人员的档案利用意识决定着档案利用率,直接影响着防病档案作用发挥。利用意识强,思路开阔、方法正确,档案信息发挥作用的针对性强、效果好,就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有利于广大职工对档案工作性质和地位的认同,不断促进疾控机构档案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反之事半功倍,不利于卫生防病档案工作的发展。③疾控档案专兼职工作者的服务意识事关档案利用效果,事关档案工作者的形象,直接影响档案工作的地位与作用,是为疾控机构改善档案工作环境,提高档案人员待遇创造条件,奠定广泛认同的基础性技术工作。假如疾控业务人员档案利用意识淡薄,档案利用人员较少,甚至卫生防病业务档案冷落到无人问津,那么这项工作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和活力,档案部门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会大打折扣。④档案管理与控制的意识,也就是档案的安全意识,它是档案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的保证档案实体及内容安全两个方面。它们是紧密相联的统一体,都是维护档案安全和有效性,使档案发挥好应有的作用,如果有那一方面没有做好、处理不当都会影响到整个档案工作的质量,造成一定的不良后果。

那么如何引导和培养疾控业务工作者形成良好的档案意识,认为档案意识应从档案的形成归档意识、利用意识、档案管控意识和服务意识4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那么如何引导和培养疾控业务工作者形成良好的档案意识,认为档案意识应从档案的形成归档意识、利用意识、档案管控意识和服务意识4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⑴形成归档意识:就是要在履行职责开展卫生防病业务工作的同时,从源头、细节做起,档案资料从产生、使用、保存等环节上按归档的规范要求执行。单位购买的相关办公用品也要考虑日后长久保管使用的因素,如纸笔、防病资料的记录、报表、签字等。内容上要严格执行《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中的相关规定,注意形成反映活动成果性材料,重要的或标志性的阶段性材料,概况性材料,以揭示和反映地区卫生防病活动的基本情况、真实状况,重要程度,给疾控工作留下可借鉴的宝贵财富。特别是对那些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材料,注意收集、积累,适时归档,避免只做工作不留凭据而导致缺少或材料不全的遗憾。

⑴形成归档意识:就是要在履行职责开展卫生防病业务工作的同时,从源头、细节做起,档案资料从产生、使用、保存等环节上按归档的规范要求执行。单位购买的相关办公用品也要考虑日后长久保管使用的因素,如纸笔、防病资料的记录、报表、签字等。内容上要严格执行《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中的相关规定,注意形成反映活动成果性材料,重要的或标志性的阶段性材料,概况性材料,以揭示和反映地区卫生防病活动的基本情况、真实状况,重要程度,给疾控工作留下可借鉴的宝贵财富。特别是对那些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材料,注意收集、积累,适时归档,避免只做工作不留凭据而导致缺少或材料不全的遗憾。

⑵档案的利用意识:就是疾控业务人员在工作中主动利用档案化解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实现工作需求的意识。现实工作中档案的利用人们往往局限于基建改造、设备维护、职称评审等一些活动,对此无容置疑,若仅限于此就会在档案利用的普遍性和广泛程度上打折扣,客观上形成和限制了档案资源发挥作用的范围和领域,使活化档案资源,彰显档案作用的深度和广泛程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殊不知工作中利用档案的需求极为普遍,很多人只是缺乏利用意识罢了。一些卫生防病业务工作人员为有效做好工作深感困惑、郁闷。例如有人为拟定疾病预防控制的制度、方案、规划、预案、标准规范犯难,有的工作人员为编制年度防病工作目标责任书、起草防病工作纠纷合同、协议不知从何入手,有的工作人员为突发疫情和食物中毒难题心神不安、颇为头痛,可就是不知道利用档案借鉴前人的经验,而获取好的思路、好的方法,激活自己的灵感,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所以在卫生防病工作上一定要有利用档案的意识,这样不仅完成了工作任务,同时也实现了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发挥了档案的作用,体现了档案及档案工作的价值。

⑵档案的利用意识:就是疾控业务人员在工作中主动利用档案化解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实现工作需求的意识。现实工作中档案的利用人们往往局限于基建改造、设备维护、职称评审等一些活动,对此无容置疑,若仅限于此就会在档案利用的普遍性和广泛程度上打折扣,客观上形成和限制了档案资源发挥作用的范围和领域,使活化档案资源,彰显档案作用的深度和广泛程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殊不知工作中利用档案的需求极为普遍,很多人只是缺乏利用意识罢了。一些卫生防病业务工作人员为有效做好工作深感困惑、郁闷。例如有人为拟定疾病预防控制的制度、方案、规划、预案、标准规范犯难,有的工作人员为编制年度防病工作目标责任书、起草防病工作纠纷合同、协议不知从何入手,有的工作人员为突发疫情和食物中毒难题心神不安、颇为头痛,可就是不知道利用档案借鉴前人的经验,而获取好的思路、好的方法,激活自己的灵感,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所以在卫生防病工作上一定要有利用档案的意识,这样不仅完成了工作任务,同时也实现了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发挥了档案的作用,体现了档案及档案工作的价值。

⑶疾控档案专业工作者的服务意识:是由档案工作的服务性质所决定的。因此档案工作者要转变观念,变“故纸堆”管理为知识、信息、资源的管理,实现管理对象的转变,变被动提供利用为知识、信息、资源分析者、传送者、诠释者、利用者。结合卫生防病工作实际,做好档案资源开发工作,有针对性开展档案编研活动,实现工作角色的转变,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搞活服务方式与方法,充实服务内容、增强服务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结合实际制定落实好的本地疾病预防控制服务工作规范,积极引导和培育业务工作人员形成牢固的档案意识,最大限度的发挥好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以自己的实际言行和成绩为形成职工良好的档案意识树立榜样。

⑶疾控档案专业工作者的服务意识:是由档案工作的服务性质所决定的。因此档案工作者要转变观念,变“故纸堆”管理为知识、信息、资源的管理,实现管理对象的转变,变被动提供利用为知识、信息、资源分析者、传送者、诠释者、利用者。结合卫生防病工作实际,做好档案资源开发工作,有针对性开展档案编研活动,实现工作角色的转变,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搞活服务方式与方法,充实服务内容、增强服务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结合实际制定落实好的本地疾病预防控制服务工作规范,积极引导和培育业务工作人员形成牢固的档案意识,最大限度的发挥好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以自己的实际言行和成绩为形成职工良好的档案意识树立榜样。

⑷档案管理与控制的意识:也就是档案的风险防范意识,主要有防散失、防失效、防泄密和保证档案安全几个方面。防散失就是要按各类别档案的归档要求,将形成的档案应归尽归,防止归档前档案的散失,确保单位形成的档案的齐全与完整;如疫情、食物中毒的个案调查表,要集中统一存放,不能散存于个人或科室。防失效就是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严格审查,确保图物相符、数据准确、审签手续齐全,符合相关规定与标准要求,防止失效或卫生防病等档案资料不一致产生的档案风险及后果。这方面尤为重要,特别是免疫规划、慢病管理等要注意时间的统一性。防泄密就是要遵守保密规定,严格按程序办事,处理好档案利用与保密的关系,确保档案利用过程中相关的内容不外泄,自觉维护疾控机构利益,像艾滋病等病种疫情资料,易引发社会恐慌的突发疫情资料等。保安全就是要求业务档案工作者及相关工作人员要认真做好档案的实体安全工作,即防尘、防火、防盗、防潮、防高温、防光、防蛀、防腐及档案建筑物安全,确保档案和档案室整体安全,防止档案受损、失效。

⑷档案管理与控制的意识:也就是档案的风险防范意识,主要有防散失、防失效、防泄密和保证档案安全几个方面。防散失就是要按各类别档案的归档要求,将形成的档案应归尽归,防止归档前档案的散失,确保单位形成的档案的齐全与完整;如疫情、食物中毒的个案调查表,要集中统一存放,不能散存于个人或科室。防失效就是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严格审查,确保图物相符、数据准确、审签手续齐全,符合相关规定与标准要求,防止失效或卫生防病等档案资料不一致产生的档案风险及后果。这方面尤为重要,特别是免疫规划、慢病管理等要注意时间的统一性。防泄密就是要遵守保密规定,严格按程序办事,处理好档案利用与保密的关系,确保档案利用过程中相关的内容不外泄,自觉维护疾控机构利益,像艾滋病等病种疫情资料,易引发社会恐慌的突发疫情资料等。保安全就是要求业务档案工作者及相关工作人员要认真做好档案的实体安全工作,即防尘、防火、防盗、防潮、防高温、防光、防蛀、防腐及档案建筑物安全,确保档案和档案室整体安全,防止档案受损、失效。

总之,培育和形成广大疾控业务工作者牢固的档案意识,对做好疾控机构档案工作,确保卫生防病档案安全,发挥好卫生防病档案作用至关重要。

内控工作方案范文8

关键词:内部控制 SOX法案 中国电信运营商

一、引言

为了遏制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重建投资者信心,提高投资者所依赖的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美国国会于2002年颁布了《公众公司会计改革与投资者保护法案》,(PublicCompanyAccountingReformandInvestorProtectionAct),通常称《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arbanes-OxleyAct,以下简称SOX法案)。这是美国自《1933年证券法》以来改革范围最广、力度最大的一项法律,SOX法案在会计行业及证券市场监管、公司治理等许多方面都做了突破性变革。目前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均在美国上市,每年均面临SOX法案的严格审核,公司的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能否顺利通过外部审计的检查。将会对公司发展及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带来非常重大的影响。同时SOX法案的执行,也使各电信运营企业积极正视自身内部控制建设情况,通过不断完善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强化企业风险管理能力,提升企业运营管理水平。电信行业是一类特殊的服务性行业,在生产运作、经营管理等方面都不同于其他制造类企业,因此,其内部控制必然会受到自身行业特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生产和销售的同时性,要求加强事前、事中控制;全程全网,联合作业。大多数的业务和生产需要涉及集团、省、市各级运营网络,这些网络间的结算业务必须要有统一的规范和要求;资金和技术的密集性,要求高度关注内控体系的风险评估因素。电信企业是资金和技术双密集型企业,电信行业的投资通常数额建设周期长,从建立网络到开展业务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产品成本的不易确定,使成本控制具有独特性。电信运营商是通信服务类企业,建设固定通信网的固定成本,即是网络运营、维护的边际成本。这些成本对于核算整个企业的最终润是比较明确的,但如何将成本合理分摊到每一种产品、每一类用当中去,从而确定电信服务的产品和客户成本,则是一个世界电信范围内的难题。本文结合中国电信运营企业在执行SOX法案过程中内部控制建设实践,探讨在目前管理条件下,电信运营企业基于SOX法案内部控制体系优化完善思路,为我国更多企业提供内部控制建设的借鉴意义。

二、中国电信运营商执行SOX法案内部控制实践

(一)电信运营商执行SOX法案内控设计实践 电信运营商执行SOX法案内控设计实践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电信运营商遵循SOX法案进行内控设计的主要内容。电信运营商在遵循SOX法案工作中主要分为内控设计和内控测试两部分工作。有效的内控设计是开展后续内控测试和持续改进的标准和基础。内控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成果是内部控制手册和内部控制矩阵的建立,内控手册和内控矩阵是后期开展测试和评价工作的标准与依据。电信运营商的内部控制手册主要涵盖了公司层面的控制;流程层面的控制;IT内部控制或信息技术整体控制。本文以某运营商的内部控制手册为主要参考,介绍我国电信运营商在执行SOX法案实践中对内部控制所规定的主要内容。一是公司层面的控制。公司层面的控制是指集中于公司管理、重大决策层面以及对全部或多项流程、交易具有普遍深入影响的内部控制。在公司层面控制的规定方面,我国电信运营商均采用COSO内控框架的规定,一般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及沟通、监控五个方面进行规定。控制环境。电信运营商在内部控制手册中对控制环境的规定主要包括:正直守德的价值取向,公司管理层必须传递一种信息,即在正直守德的价值取向上是不能妥协的,员工也必须收到并理解这种信息。管理者必须立言、立行以昭示其高水平的道德标准;胜任能力,公司管理者必须明确每一工作岗位所需的能力水平,并将此能力水平具体化为所需知识和技能。公司应用正式或非正式的职责描述或其它方式定义某一职位的具体工作,并充分分析开展具体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董事会及审核委员会,一个积极有效的董事会及审核委员会,能够提供重要的监督功能。而且由于管理者通常有能力凌驾内部控制,董事会对于确保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通常对企业有普遍深入的影响。这些影响是无形的,但可以找到一些积极和消极的标志;组织架构,公司的组织结构既不可过于简单以至于不足以对企业经营进行适当监控,同时也不可过于复杂而阻塞信息流转。高层管理人员应当完全理解其控制责任并具备与其职位相称的必要的经验和知识水平;职权和职责的分配,职责的分配、职权的下放和相关政策的制定为确立权力义务、内部控制以及明确个人的角色分工奠定了基础;人力资源政策和实务,适当的人力资源政策对于企业招聘并留住有能力的员工,以确保企业计划正确执行并达到既定目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信息技术战略规划,信息技术战略规划是企业为满足业务需要所制定的长期规划,该规划需平衡优化信息技术发展的机会与企业业务需求问的关系,以保证信息技术可以得到实施和完成;教育和培训。二是风险评估。风险评估部分的关注要点主要包括:公司层面目标。测试公司层面目标和公司战略计划、以及当前市场形势的一致性和吻合度;经营活动层面目标。测试经营活动层面目标与公司层面目标和战略的关系,以及与各重要业务流程之间的关系;风险。测试公司确认风险的机制是否适当,风险分析程序的详尽性和相关性,以及对风险的防范措施是否有效得当;管理变化。测试公司是否存在一种机制,可以凭借其预测、确认影响公司层面或经营活动层面目标实现的这类事件和活动,并做出正确反映;新的产品线、新产品、新的经营行为或并购。测试是否能合理地预测经营和财务结果,是否有对应于新产品线、新产品和新的经营行为的信息系统和控制活动等;新技术的出现。测试是否存在一种发挥新技术优势、控制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将新技术应用于生产流程或信息系统的机制;经营。测试管理层是否遵守了海外业度、商业和社会文化,以及当国外经营单位的制被扰乱时,是否存在适当的替代程序。三是控制活动。控制活动包括一套全面的政策和相关的执行程序,从而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到正确执行。这些政策和程序有助于企业采取适当措施管理风险。从而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四是信息及沟通。对信息和沟通主要关注的方面包括:获取外部信息,并提供给管理者有关企业经营成果是否达到其既定目标的必要的报告;将足够详细的信息在适当的时间内提供给正确的受众,使其能够有效率地并有效果地履行其职责;开发或修改信息系统,加强其与企业集体战略的联系,同时增加信息系统对于企业是否达到其整体和控制活动层面目标这一问题的敏感程度;是否投入适当的资源(人力和财方)。这标志着管理者对开发必须的信息系统的支持程度;员工的义务和控制职责是否得到有效沟通;是否存在一定渠道以便员工反映其发现的可疑情况;管理层对待员工在

生产、质量管理或其他方面合理化建议的态度;组织内部沟通的充分性(如采购和生严活动之间的沟通)、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以及信息是否足够详尽以便员工能够有效地履行其职责;与顾客、供应商和其他外部单位就顾客需求变化问题进行沟通的公开性和有效性;外部单位在多大程度上意识到企业的道德标准;当收到顾客、供应商、监管者和其他外部单位的信息后,管理层采取行动的及时性和合理性。五是监控。持续监控。员工在进行日常工作时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获悉内部控制系统运行的情况;多大程度上与外部单位沟通而获取的信息能够对内部信息加以验证,或发现内部信息的问题;以及是否重视内部和外部审计师的建议以改善和加强内部控制等。个别评价。个别评价包括自我评估和独立评估。主要测试控制系统个别评价的范围和频率是否恰当,以及个别评价流程的适当性。缺陷汇报。测试是否存在确认和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机制,以及内部控制缺陷报告方式的适当性和采取进一步措施的适当性。

(2)流程层面的控制。流程层面的控制是指运营商根据SOX法案的遵循要求和COS0的管理机制,将与财务报表相关的全部业务和管理过程划分为若干个流程进行具体控制点的规定和控制。具体而言,某运营商的内部控制手册将全部经营过程分解为11个流程,分别是资本性支出业务流程、收入和计费业务流程、存货管理流程、营运支出业务流程、货币资金管理流程、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业务管理流程、人工成本管理流程、会计和财务报告、筹资业务流程、关联方业务流程、法律法规遵循业务流程。

(3)IT内部控制或信息技术整体控制。SOX法案中内控审计要求的出台,提升了IT控制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重要性,也对电信运营商IT设施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某运营商内部控制手册中涉及到与财务报告相关的IT内控系统共有11个,分别为:BOSS系统,MIS财务系统、0A系统、智能网系统、WAP系统、网络和基础设施、MISC系统、经营分析系统、彩铃系统、久其系统、交换机系统。

(二)电信运营商执行SOX法案内控测试实践电信运营商执行SOX法案内控测试实践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电信运营商开展SOX法案内控测试的目的。SOX法案要求:有限公司管理层需要对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和执行有效性做出评价,其中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性的评价是建立在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性的测试结果之上;执行有效性的测试工作是继流程记录、缺陷修补后的又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在审计师独立测评前,采用特定的方法,验证与财务报告相关控制点在实际执行中的有效性,即确定各业务流程的处理是否依照《内部控制手册》的规定执行,及时向项目管理委员会报告测试结果和失效控制点的整改建议,监督整改落实情况,为公司出具内控评价报告提供依据。

(2)电信运营商开展SOX法案内控测试的主要方法。一是检查式测试。检查式测试主要包括:测试目的。这种测试方法主要应用于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SOXen情况的检查。如集团公司对各省公司SOX执行情况测试,各省公司对下属市级公司执行情况的测试。检查式测试的测试结果一般会与下级公司的绩效考核进行挂钩,以促进各级公司对SOX法案遵循工作的重视,确保遵循工作得到有效执行;测试的组织方式。检查式测试的组织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由集团公司抽调各省内控管理人员组成多个测试组,在省与省之间进行交叉测试。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测试组成员均为公司内部成员,对公司业务熟悉程度高,容易发现SOX控制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交叉测试,也锻练了公司内部的测试队伍。这种方式的缺点主要是成本较高,而且由于测试组成员均为公司内部人员,容易存在不能严格把关的问题。第二种方式是由集团公司招标确定外部会计师事务所协助开展测试,具体测试人员由中介机构人员担任。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较好的保持了测试组的独立性,对测试结果严格把关,确保了测试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测试的主要方法(查询,“查询”是在公司内向财务和非财务等有关人员中寻找信息的过程。“查询”广泛地被应用在测试过程中,并且经常作为对执行其它执行有效性测试方法的补充;测试人员评估被查询者的反应是查询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审阅文件资料,是指测试人员检查与生产经营、财务活动的有关资料和控制点执行的书面证据等。通过“审阅文件资料”,了解控制制度和流程,并证实该控制点已被执行;现场观察,是指测试人员对公司实物资产、有关业务活动的操作过程及其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等进行的实地察看,以了解控制的执行情况是否符合有关内部控制规定。是否与书面资料的记载相符;重复验证,指测试人员根据控制点执行程序重新做一遍,并把重做结果与原有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数据,从而判明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如果处理后的新结果与原处理结果相同,则说明内控制度已发挥了其功能)。二是常态化测试。常态化测试主要包括:测试目的。常态化测试主要应用于各单位开展的自测,如市公司和省公司。通过开展常态化测试,自我评估SOX控制点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检查式测试和外部审计时能顺利通过;测试的组织形式。常态化测试的组织形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开展流程式自测,公司内部按照内部控制手册划分的控制流程成立跨部门的流程测试组,对每个流程内所有控制点执行情况开展测试。这种测试方式的优点是能够系统性考虑一个流程内控制点彼此之间的关系。同时跨部门流程测试组的测试员由多个部门成员组成,减少了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难度。这种测试方式的缺点是需要公司内部多个部门同时开展自测,组织难度较大。常态化测试的第二种组织方式是开展部门自测,这种最常使用的常态化测试方式。这种测试方式的优点是每个部门自行组织开展部门内负责控制点的自测,方式灵活,发现问题可以及时整改。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有一些控制点涉及到多个部门同时负责,单纯一个部门开展测试,可能无法发现同一个控制点在其他部门存在的问题,缺乏测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鉴于以上情况,常态化自测开展一般采取流程式自测和部门式自测结合开展的方式;测试的主要方法。常态化测试的主要方法和检查式测试相同,主要有询问、审阅、现场观察、重复性验证等。三是咨询式测试。咨询式测试主要包括:测试目的。咨询式测试是一种非常规测试方式,主要用于对执行有问题,且整改难度较大的控制点开展专项测试。常规的测试方式主要检查控制点的执行情况,测试方式较为简单,但对于发现问题的后续整改情况缺乏跟进程序。咨询式测试在常规测试方式的基础上,重点对难以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开展后续整改的跟进,促进发现问题的整改解决;测试的组织形式。咨询式测试由测试的牵头部门,对于运营商而言,一般是内审部来组织实施。由于咨询式测试更侧重对执行无效且难于整改的控制点开展,因此咨询式测试的组织方式更多是采用调研、访谈、联席会议、专题分析等形式开展,有别于传统测试方式。咨询式测试横向组织方面主要由内审部、控制点涉及的负责部门共同组成联合攻关小组,纵向组织方面涉及集团、省、市公司相关部门,因为部分控制点存在的执行问题需要横向、纵向各环节一体化运作才能得以解决。咨询式测试是SOX法案遵循测试的高级形式,也是一种衍生出来的风险管理的增

值模式,通过咨询式测试,不仅解决控制点本身执行问题,还能从更深入的角度优化公司内控管理,真正达到SOX法案对内控的要求。

(三)电信运营商执行SOX法案内部控制实践效果分析 电信运营商执行SOX法案内部控制的实践效果总结与分析:

(1)电信运营商执行SOX法案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执行成本过高。SOX法案旨在加强公司内部控制,它要求每个上市公司均须将公司任何一个岗位的职务、职责描述得一目了然,而这项工作需要大量材料和文件支持。为了达到SOX法案的要求,上市公司要保证在对交易进行记录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此外,公司还要指出内部控制的缺陷所在。显然,要完成这些工作绝非易事,特别是对于组织分散、业务范围复杂的大型公司而言,组织越分散,业务越复杂就意味着要做的工作越繁杂,这促使他们不得不投入更多时间来实施SOX法案条款所要求的内部控制措施。因为电信行业自身的特点,中国的三大运营商除了集团公司之外,在每个省区市都有分公司,下面还分别设有市州分公司和县公司,所以在组织结构上呈现出分散而庞大的特征。这就注定了这些公司内部控制的关键点相比于其他企业来说,数量会更多,管理的成本也会更大。二是管理难度较大。根据美国审计总署(GAO)2006年的调查报告,一些被调查的中小型上市公司讲,在执行SOX404的第一年,公司首席财务执行官和财务主管大部分的工作时间用于处理有关遵循萨班斯条款的问题;将近一半的被调查公司为了执行SOX404N推迟或取消了改进公司经营活动方面的活动。在中国电信运营商执行SOX法案过程中,同样存在着管理难度大、耗时耗人的问题。某运营商副总裁曾经在一次SOXN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到:SOX法案遵循工作的开展,一定是沿着先僵化、后优化的道路进行的。在SOX法案遵循工作初期,为了达到外审测试的有效结论,各运营商在短时间内调整了大量的业务运作流程和执行细节,增加了很多管理环节和表格,如授权记录、审批记录、复核记录等等。这些为了执行SOX法案要求而临时增加的工作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难度,降低了局部工作效率。三是IT整改工作量较大。由于电信运营商的信息化水平比较高,业务对IT的依赖程度也比较高,因此依照SOX法案要求,完善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时,电信运营商的内部控制几乎离不开IT,即使业务控制也是在IT支持环境下的控制。因此,电信运营商完善内部控制几乎可以说是完善IT内部控制,这其中包括IT一般控制和rr应用控制。但是电信运营商的IT内控的现状不容乐观,因此,SOX执行过程中,IT整改工作量很大。这个工作量主要体现在与I略系统相关的工作流程的整改,如各系统密码管理、超级用户管理、安全审计制度管理、人员调离、辞职后在各系统的帐号管理等。由于内控文化的差异,各运营商IT系统原有的内部控制与SOX法案要求相距甚远,因此,在略系统整改工作中,工作量是一个难点,同时,如何在符合SOX法案的要求下,真正提高IT人的内控意识,搭建适合于中国电信运营商实际管理需要的内控体系也是一个难点。

(2)电信运营商执行SOX法案带来的优化和提升。首先,提高了电信运营商内控建设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在SOX法案实施前,我国电信运营商的内控管理主要基于对会计和财务报表的管理,且管理多处于自发性,内控管理更多的是担任救火队员的角色。根据SOX法案的要求,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均须严格按照法案相关条款开展内控遵循工作。在执行SOX法案的过程中,电信运营商逐步提高了内控建设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在公司运营的多个风险管理领域参照SOX法案对内控设计及测试的要求和模式,建立类似的内控管理体系,提高了内控管理水平。其次,推进了电信运营商流程再造和管理优化的改革。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管理效率,各大电信运营商都相继引入了BPR(业务流程重组)、BPM(业务流程管理)等相关系统,但在进行BPR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阻力,如管理层的决心、员工思维和观念的转变、组织的变革、利益的再分配等。SOX法案的实施使内部流程改造,特别是财务流程和相关内控流程的改造,从“可做可不做”转变为“必须做”。管理层的决心、执行的力度、员工的支持程度都有根本的转变,这势必会大大推动企业内部流程再造的进度。只要企业在内部流程再造方面取得了突破,看到了成绩,积累了相关经验,必定会对企业整个流程再造起到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再次,提高了电信运营商内控建设中数据管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目前电信运营商普遍存在数据统计口径不一、数据要求和数据接口不一、许多关键的经营及财务数据无法取得或无法及时取得的情况,很难满足SOX法案的要求。这就需要企业从整体角度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和规范管理、统一数据模型、统一数据编码、统一数据接口,以实现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数据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增强企业的内控管理水平将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增强了电信运营商内控管理的意识。SOX法案的执行涉及到运营商管理的方方面面,从公司运营环境的管理,到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存货管理流程、收入计费管理流程、运营支出管理流程、财务报告管理流程等。由于SOX法案的执行遍及企业运营的每个角落,在法案的执行过程中,企业内部从上到下全体人员均感受到内控执行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了全员内控管理的意识,为今后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打下了思想基础。

三、中国电信运营商执行SOX法案内控建设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内控工作方案范文9

关键词:内审 银行业 案件防控

面对全国银行业大要案、恶性案件高发频发的严峻态势,根据国务院领导的的批示精神,监管当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通知:如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关于印发的通知》、《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处置三项制度的通知》(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处置工作规程》、《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风险)信息报送及登记办法》、《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防控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中国银监会关于修订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定义及案件分类的通知》以及《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2013年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的意见》(银监办发[2013]46号)等,在全国银行业系统开展案件专项治理行动,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落实案防责任,保持高压态势,提高案防工作水平,全力维护银行业稳健运行,并要求要突出现场检查的针对性、时效性,进一步发挥内审稽核的作用。

一、紧跟监管思路,提升内审监督职能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外资银行操作风险和案件防控监管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12]166号)要求:“对操作风险事件和案件易发的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加大内审工作力度,切实发挥内审部门在内部控制、操作风险管理和案件防控体系运作情况评估、操作风险管理执行监督方面的作用,增强银行管理操作风险和防控案件的内生动力建设;充分发挥业务管理条线自我防控的作用,强化操作风险和案件风险的事前和事中控制。”

根据监管部门有关案件防控的要求,内审应把案件风险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有针对性地纳入年度审计方案,对操作风险事件和案件易发的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加大内审工作力度。内审部门应要求分行收到内部审计报告后,对有关审计发现进行跟进与整改,并以书面形式确认内审报告中有关缺失事项的跟进及整改情况,及提供相应的整改证明文件。内审定期检查分支机构时须关注以往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建立档案监控审计对象对缺失事项的跟进及整改情况。此外,内审部门还应定期整理审计发现,将其中需要分行管理层给予立即关注的审计发现和具有普遍整体性、屡查屡犯和涉及案件防控领域的审计发现发送至相关业务条线负责人,让其安排属下条线部门在全行范围内进行通报及排查,并出具全行范围内的整改意见,强化操作风险和案件风险的事前和事中控制。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的通知 (银监发[2006]51 号)第三条规定:“本指引所称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咨询活动,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审查评价并改善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活动、风险状况、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效果,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稳健发展。”

内审部门在每年对审计对象进行风险评估时充分考虑各领域的风险暴露情况、风险管理水平和风险变化趋势及案件防控的情况,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审计范围与频率;并根据监管机构不时的案情通报、风险提示、监管要求等更新审计程序,藉此推进及带动银行业在案件防控内控方面的不断完善,实现稳健发展。

二、以内审带动内控,进一步发挥内审作用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在2006年颁布《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第十条规定:“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应与其他管理工作紧密结合,把风险管理的各项要求融入企业管理和业务流程中。具备条件的企业可建立风险管理三道防线,即各有关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为第一道防线;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董事会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为第二道防线;内部审计部门和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为第三道防线。”

作为银行业的第三道防线,对于银行内部的制度、流程在设立或修订阶段,内审部门就应对内部控制提供咨询性建议,参照各种案件防控有关文件,参考文件包括《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防范操作风险三十禁》(“新三十禁”)、《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银行员工涉及社会融资行为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11]369号文)、《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落实案件防控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银监办发[2012]127号文)等,从而促进银行规章制度的内控建设。

在执行内审的过程中应尤为关注与防范“操作风险十三条”有关的内控要求,在相关审计中加强对防范操作风险的规章制度建设的关注,评估制度、流程的完善性和恰当性;在相关审计中加强评估有关业务权限的执行情况,以及评估是否存在超权限的情况,防止权力滥用和监督缺位,并且加强审计方法的多样性,包括调阅视频、访谈、抽查凭证、要求岗位人员回答检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内审作用。

三、加强对高案件风险领域审计的力度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外资银行操作风险和案件防控监管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12]166号)要求,内审部门应定期检查评估分支机构的操作风险管理及案件防控体系运作情况,以及监管规定落实情况,重点对高风险网点、高风险业务、高风险环节、高风险岗位进行审计监督,并及时向董事会和属地银监局报告。

内审部门制定年度审计计划时,应将案件防控作为关注重点,并在风险评估时考虑各领域案件防控的情况,从而确定审计范围与频率。对于高案件风险领域,包括高案件风险分支机构、业务环节、岗位人员,内审部门应加强审计力度,例如,对重点防控领域,如现金、重要空白凭证和安防设施的突击性检查,安排对各分支机构执行至少每年一次的审计频率;对于分支机构中的高风险网点如异地支行,内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审计力度,年度内对所有异地支行进行至少一次支行全面审计,对包括分行行长、支行行长在内的重要岗位均执行离任审计,对轮岗及强制休假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等,切实加强对高案件风险领域审计的力度,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向董事会和属地银监局报告。

四、加强对员工行为的监督检查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外资银行操作风险和案件防控监管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12]166号)要求:“应实现员工行为管理与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和操作风险管理的有机结合,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将员工入职前背景考察、道德操守、八小时内外行为规范等要素纳入人力资源、操作风险管理、内审监督范畴。”

因此,内审部门应将员工入职前背景考察、道德操守、八小时内外行为规范等要素纳入有关内审范畴,并且应建立分支机构操作风险和案件防控状况的定期评估制度,提升对营业网点、风险易发业务和环节、重要岗位风险控制制度有效性和执行规范性的要求,全面加强对分支行管理层的监督和制约,管理人员在同一分支行连续担任负责人最长不超过3年,离岗或轮岗时需实施离任审计,加强对员工行为的监督检查。

五、建立和完善独立的内审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加强内部审计资源的配备及工作队伍素质建设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在2006年颁布《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指引第五十条规定:“企业应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对审计委员会负责。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责应符合《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8号)的有关规定。内部审计部门在风险管理方面,主要负责研究提出全面风险管理监督评价体系,制定监督评价相关制度,开展监督与评价,出具监督评价审计报告。”

银行应建立完备的内部审计制度,对内部审计的目标、职责、授权范围、操作规程、报告路线、内审人员的聘任和解聘、任职资格和配备、工作考核、后续培训、风险评估与评级、范围与频率、审计方式、回避机制、复议制度、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跟进等都作出明确规定 ,应提交审核委员会审议,并经董事会批准生效,不断完善内审体制。

按照《关于加强上海外资法人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内部审计人员的数量应配足于正式员工总数的1%。此外,在培训方面,内审人员每年应在审计、法规、风险管理等方面参加培训,其中亦应加强对于操作风险和案件防控方面的关注,鼓励内审人员多参加内部培训及外部举办的有助内审人员加强业务知识、提高审计能力的各类培训,藉此不断提高审计队伍的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内控工作方案范文10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人事档案区别于一般文书档案及业务档案,它具有现实性、动态性、真实性、完整性[1],人事档案的内容包括从一个人出生到死亡整个过程中形成的大量材料。而一个人的职业史材料是人事档案中极其重要的材料,占个人职业人事档案内容的绝大部分。一般疾控机构职工一个完整的人事档案应归档的材料主要应包括10个方面内容:履历类材料,录用、鉴定、考核、考察、聘用类材料,学历、学位、职称、培训、学分等证书类材料,业绩、论文类材料,健康管理类材料,工资类材料,奖励类材料,违犯处罚类材料,参加党团类材料及其他可供组织参考有保存价值的材料等。作为公共卫生专业的疾控机构人事档案,目前在绩效考核、计量认证评审及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工作中体现着越来越来重要的作用。人事档案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家人事制度的有关规定,事业单位实行人事制度,其中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交由当地人才交流中心代管。人事档案管理的社会化,改变了人事档案纯属单位的一些弊端。但是随着人事制度的进一步推行,人事档案在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

1人才交流中心人事档案的档案材料收集制度难以有效保障档案的完整性

由于人事档案是一个人成长经历的真实反映[2],随着单位职工的经历不断变化,其人事档案的内容也需要连续不断地补充与更新,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其人生经历。目前,因为职工人事档案由人才交流中心管理,单位对存放在人才交流中心的职工人事档案内容缺乏了解,而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模式侧重于被动收接、保管、存放,对相关单位转来的归档材料基本不进行审核,平时也不会与用人单位进行主动沟通收集档案和提供档案利用。另外工资类材料,鉴定、考核、考察类材料,参加党团类材料、违犯处罚类材料等需要由相关部门转交到人才交流中心,这个过程要经过多道环节,也很难保证这些材料能完整归入职工的人事档案。如果人才交流中心的制度不完善、工作效率不高、信息反馈不及时,则用人单位对职工人事档案情况就会一无所知[3],就会导致许多归档范围内的材料流失,最终将造成职工人事档案内容不完整,在影响了档案信息质量的同时,也将可能会严重损害到职工个人切身利益。

2职工业务技术类等资料难以纳入人事档案

人事部门规定,人事机构受理的归档材料必须是正式、原件材料,复印件一般不可用[4]。这一规定造成职工业绩论文类资料,继续教育类资料,健康管理类材料,职称、培训、学分等证书类材料,奖励类材料等难很归入人才交流中心管理的人事档案中,因为这些材料原件一般由职工个人保管,复印件又由于违反规定,很难归入由人才交流中心管理的职工人事档案中。而一个人的职业史、荣誉史是职工重要人事档案组织部分,另外这些材料恰恰在疾控机构的日常工作及职工的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工作中利用率最高的,如果这些材料不能纳入职工的人事档案,则会对职工人事档案完整性造成严重影响,也影响疾病预防控制日常工作有效开展。

3档案调阅利用不便,影响档案的开发利用

对于疾控机构来讲,由于日常工作及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需要,要经常调阅职工人事档案,而在人事制度下,人事档案的调阅要经过多道手续,利用起来极不方便[5],也增加了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压力。新形势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策当前,政府对疾控机构的绩效考核、疾控机构计量认证评审、职工个人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工作,均需要及时调阅利用人事档案。因此,笔者认为在人事制度下,县级疾控机构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但不应该放松,反而应该加强。结合日常工作经验,认为县级疾控机构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1.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教育。明确应归档的材料范围,使每个职工知道其人事档案应归档的材料,引导职工及时将相关资料移交单位档案室。

2.档案室为每位职工建立备份人事档案。将档案内容分为:履历类材料;录用、鉴定、考核、考察、聘用类材料;学历、学位、职称、培训、学分等证书类材料;业绩、论文类材料;健康管理类材料;工资类材料;奖励类材料;违犯处罚类材料;参加党团类材料;其他可供组织参考有保存价值的材料等10个方面内容。本单位建立的人事档案内容侧重于职工的职称、培训、学分等证书类材料,业绩、论文类材料,健康管理类材料,奖励类材料。归档材料主要以复印件材料为主。

3.建立健全人事档案应归档材料的归档制度。建立包括外出学习登记制度、学分管理登记制度、论文版面费报销登记制度、奖励证书登记制度、职称证书登记制度、继续教育学历学费报销登记制度等,这些制度具体交由办公室档案管理人员执行,以确保这些应归档材料及时归档;另外办公室人事管理人员及时将工资类材料、参加党团类材料、违犯处罚类材料、健康管理类材料复印件或原件移交本科室档案管理人员纳入职工备份人事档案。

4.档案管理人员做好日常服务。一是对职工及相关科室提交的人事归档材料,尽量做到随办随归,在办理归档时,要认真核实原件,确保归档复印件材料的真实性。二是及时为单位工作及职工个人提供人事档案,以提高人事档案的利用率,进而提高职工参与人事档案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内控工作方案范文11

银行机构风险识别力与控制能力不能适应业务发展需求是大案频发的根源

第一,重利润轻管理,制度执行力缺失,是案发的隐患。银行的管理层,尤其是基层行的管理层过分强调业务拓展,片面追求业务指标,放松内控防范,错误地认为周边都是“熟人”、“朋友”值得信任;少数高管人员“以信任代替制度、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纪律、以行政管理代替制度管理”,忽视制度执行,致使内部控制形同虚设;少数基层网点忽视对员工的政治思想教育活动,对案防教育有抵触情绪,法制教育缺位。另一方面,少数一线员工风险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人情大于制度”的现象比比皆是,对违规行为采取“大事化小”的态度,对“球”视而不见的现象屡见不鲜。没有营造正规的控制环境,员工就做不到“不能为”,案件发生就成了不可控的“洪水猛兽”。

第二,检查监督手段落后,内控效能逐级弱化,是发案的隐忧。分行对支行、支行对网点检查监督方式单一,手段落后,归纳起来有“五多五少”,即现场检查多,非现场录像检查、计算机数据监测等方式进行的检查监督少;对基层操作人员检查多,对基层网点负责人和客户经理的检查监督少;对操作员工责任追究多,对管理者处理的少;追究领导责任避重就轻不到位的多,重罚相对的少;对基层网点的违规违章行为提出整改意见的多,持续有效进行整改过程控制的少。有了这“五多五少”,势必造成检查监督流于形式,内控效能逐级衰减。

第三,业务培训滞后,产生操作“盲点”,是发案的可乘之机。目前,我国多数商业银行大都在管理上采取减员增效的策略,工作普遍处于人手紧张、业务繁忙的状况。员工脱产进行系统性业务培训和法制培训的机会较少,加之网络化远程培训手段又非常不普及,多数网点仍旧沿袭“师父带徒弟”的原始模式,不能精准把握业务操作规程的细节,同样的问题或类似的问题“屡查屡犯”。而作案人却都是些“聪明人”和“有心人”,他们往往特别会利用同事执行操作流程的疏漏点大肆作案。

第四,员工行为动态分析和管理不到位,失去案前防范的有利时机。分析案伊,我们不难看出,作案人员一般都有长期从商或家属从商的经历,有的甚至嗜赌。由于对员工行为动态分析流于形式,疏于“八小时以外”的监督,这些异常行为并未引起关注,从而失去案前防范的有利时机,更失去了教育员工,挽救员工的机会。

构建现代商业银行案件防范长效机制,提高制度执行力是防范大案频发的保障

第一,不断完善内控制度,狠抓过程控制和细节控制。银行机构应针对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增强案件风险防范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从法律框架、程序控制、内部审计等方面,不断完善内控制度。要经常性地对各项制度进行评估和论证,对失效或过时的制度及时进行补充、修订和完善,使制度能够真正覆盖所有风险点;对新业务、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应提前制订相关制度、操作规程和检查规范,准确计算和评估可能引发的风险;建立健全案件防范长效机制,扎实完成涉案专项治理及善后工作。内控制度的执行必须重视过程和细节的控制,必须延伸到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充分发挥稽核、事后监督、监察、纪检等部门的职能,形成内控制约合力。

第二,重视对高管人员制度执行力的监管,狠抓问责成效。为了有效遏制银行业案件多发、高发态势.银监会重拳出击,明确要求;对辖区内发生重大案件的银行机构高管人员,要依法取消其一定时期直至终身的业内高级任职资格;引入引咎辞职制度;发生大要案及案件频发分支机构的主要领导要坚决撤换,不得易地同级任职,同时领导班子成员要调离,降级使用或免职;对涉案金额百万元以上的,要上追两级领导责任。应该说,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是确保商业银行具有良好风险管理决策、执行和监督环境的关键,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有赖于高管人员的持续努力,因此,突出管理层案防工作问责制,明确问责和免责标准,不但有利于对高管人员制度执行力进行监管,而且必将促进高管人员强化案防意识,成为自觉执行和尊重内控制度的典范。

第三,关注员工行为动态,培育良好的内控环境。在强化银行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和技能培训的同时,管理层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科学、健全的“人本”控制,创建严密、科学且符合国情、地情、行情的案防体系,建立并运行员工行为动态分析机制。员工行为动态管理应力求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预警化,构建银行、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监督约束机制,这样才能做到“关口前移”,消灭发案隐患。在处理改革中关系到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时,还应做到思想引导先行、工作预案配套,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为金融改革与创新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内控工作方案范文12

摘要随着中国房地产业开发“大盘时代”的来临以及国内市场政策的逐步完善和成熟,各类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将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和挑战。在同样的政策环境下,如何提高团队、企业竞争力?如何实现弯道超车?如何实现平衡发展?这都将成为每个中、小型房地产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企业必须向专业协同化、管理透明化、运营高效化的方向发展,就必须有一套完整而清晰的运营管理系统。本文将针对房地产企业的运营管理系统进行全面的阐述,旨在为中、小房地产企业指明发展方向,从而主动适应政策要求,规范企业的运营管理,使企业在市场环境中,从运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得到创新发展。

关键词运营管理系统前期设计项目前期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房地产的运营管理系统大体上可以分为项目预选,前期设计,项目前期,项目管理和交付使用五个阶段(详见附图),这五个阶段既是相互独立的,同时又是紧密联系的。由于每个阶段的发展都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的开发进度,所以每个阶段都会有相应的技术管控模式和控制标准作为该阶段的工作规范。接下来将对每个阶段进行详细的介绍。

第一个阶段是项目预选阶段。这个阶段是拍到土地之前的初步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里需要企业的成本部门和设计研发部门配合市场开发部门做好市场调研,做好详细的调研报告,对多个方案进行预选,同事针对主要目标做好成本预测,为拿到土地之后各阶段的工作提供一份初步参考方案。

拿到土地之后,将进入第二个阶段-前期设计阶段。这个阶段将是整个开发项目过程中的“风向标”,是对第一个阶段的细化,也是以后三个阶段的工作标准。在这个阶段里需要完成产品策划,成本,方案设计,营销策划,前期征询几个部分的工作。其中,产品策划部分要完成产品体系(商业、住宅、别墅)和产品结构(比例)的确定。成本部分要完成设计配置标准和项目目标成本(不得高于项目方案阶段的目标成本)。方案设计部分要完成总体方案设计和交付标准,总体设计方案主要包括建筑、房型、室内装修、绿化景观、智能化科技、示范区、样板房、售楼处、物业管理模式等内容。营销策划部分要完成销售目标、销售计划和物业管理标准。前期征询部分要完成节能报告、方案批复、配套征询等工作。前期设计阶段各项工作将通过产品类型组合,户型面积组合,得房率,可售比,车位比,建筑高度、高宽比、建筑体型,地下室、埋深、面积、层数、层高,地面及地下停车方式和车位数量,土建与机械车库技术经济比较,电梯、空调配置,土方平衡、基础形式、主体结构形式、挡墙形式,人防工程决策,供水供电方式等技术控制模式和设计任务书、项目责任书、专家及内部评审制度等控制标准进行规范。

待第二阶段完成方案批复后,将进入第三个阶段-项目前期阶段。这个阶段是对第二个阶段的细化,并且将直接影响着整个的项目进度。该阶段需要完成成本,销售,施工设计,采购,前期征询,项目准备几个部分的工作。其中,成本部分要完成产品配置细目、样品确认和项目目标成本(不得高于项目方案阶段的目标成本),目标成本里则要做好成本敏感点分析、主材占项目比例和主材限额设计数据三个方面的分析。销售部分要完成销售目标及计划和市场敏感点分析,市场敏感点主要包括价格、位置、小区环境、户型设计、物业管理、社区配套设施、建筑美观度、开发商品牌、智能科技等内容。施工设计部分要完成项目美誉度分析、方案设计伸入、指标控制和专项设计,项目美誉度分析主要包括产品档次、区域优势、产品优势,方案设计伸入主要指设计图纸的深化和BIM分析,而指标控制主要包括限额设计、结构选型、建筑结构优化和方案内审计划。采购部分要完成采购分类、采购计划和样品保管(含样品间、材料库)。前期征询部分要完成各类证照的办理和各类专项方案的审批。项目准备部分要完成工程难点分析和施工现场准备,需要注意的是工程难点分析不要忽略项目周边环境分析和应急预案。前期设计阶段各项工作将通过户型及公摊率控制、成本与节能控制、建筑与景观细致控制、建筑与室内装修细致控制、地下室顶板与景观设计控制、容积率与建筑密度控制、设计指标控制(限额设计)、施工方案预审等技术管控模式和设计任务书、项目责任书、专家及内部评审制度、项目管理标准、OA管理系统、管控目标、项目周、月报、半年度、年度考核等控制标准进行规范。

第三阶段完成,取得施工许可证就进入了第四个阶段-项目管理阶段。这个阶段是对前几个阶段进行现场执行的阶段。该阶段需要完成计划,成本,销售,施工设计,采购,现场管理几个部分的工作。其中,计划部分要完成运营、资金、回款、合约、采购、销售几个方面的计划。成本部分主要是做好项目目标成本及其优化的执行,主要有目标成本的执行、设计优化的执行、签证管控、技术核定单管控和施工技术优化。销售部分要完成销售目标计划的执行、售楼处布置和相关证照(主要包括预搭楼盘、物业公司选择、预售许可证、预售合同)的办理。施工设计部分主要做好施工方案优化和品质控制,施工方案优化包括BIM施工节点、施工图纸控制、技术核定单初控、设计图纸交底、产品效果交底,品质控制包括设计方案执行、材料样品确认、材料样品施工方案(不参加材料采购评定)。采购部分要完成采购计划、样品保存、材料采购、成本委员会的建立,这里需要特殊说明一下,采购人员没有材料决定权,最终决标将由成本委员会完成。现场管理部分不仅要做好现场进度、质量、安全文明、工程配套、周边环境处理、档案资料归档、突发事件处理、示范区施工等各项工作,还要做好目标成本、设计方案、产品效果、重大节点计划、证照办理(中间验收)等各项计划的执行。项目管理阶段各项工作将通过设计(实测面积分析、设计指标执行、设计方案执行)、工程(施工方案执行、施工技术标准)两个方面的技术管控模式和设计任务书、项目责任书、专家及内部评审制度、项目管理标准、OA管理系统、项目周、月报、半年度、年度考核、项目月度巡检等控制标准进行规范。

第四阶段完成,取得施工许可证就进入了最后一个阶段-交付使用阶段。该阶段需要完成计划,成本,销售,采购,现场管理几个部分的工作。其中,计划部分要完成交付计划。销售部分主要包括客服和证照(大、小产证)办理,客服包含交房体验、整体交付和客户后期服务。采购部分主要做好供应商的后评估工作。现场管理部分主要落实好交付证照和入住许可证的办理,以及最后的物业验收。交付使用阶段各项工作将通过设计后评估、项目管理后评估等技术管控模式和设计任务书、项目责任书、专家及内部评审制度、项目管理标准、OA管理系统、项目周、月报、项目后总评估(含经济效果分析)等控制标准进行规范。

完整而清晰的开发运营管理系统是一个房地产企业的大脑,它指导和规范着房地产开发每一个过程的各项工作,只有不断的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和改进自己的运营管理系统,才能使自己的企业跟上房地产业新时代的脚步,在同样的政策环境下使企业高速发展,在同等的发展速度下争取最大盈利。

开发运营管理系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