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临床中药学论文

临床中药学论文

时间:2022-03-09 22:19:13

临床中药学论文

临床中药学论文范文1

1.1中药临床药学的内涵

中药临床药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患者为对象,研究中药及其制剂与人体相互作用和合理、有效、安全用药及应用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中药临床药学是指为适应各种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复杂多变病情的防治需要,运用现代的药剂学、药理学等专业知识密切结合临床患者的状况,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监测用药过程及摸索用药规律,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和有效[2]。中药师是实践和发展中药临床药学的主力军,因此中药师应该尽快学习和掌握这门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在工作中实践、应用其学科方法和内容。我院中药师在完成中药调剂工作之余,在此方面有所学习,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1.2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的必要性

中药临床药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这门学科却是围绕临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中药而进行现代研究的依据。不仅可以促进中药学的不断发展,而且将新的中药学研究成果及时向医师传达,同时也为患者提供合理的中药学服务。这就需要临床中药师熟练掌握这门学科,为临床医师和患者提供及时有效、合理的指导和咨询服务。而且在中药房开展中药临床用药咨询更是十分必要,中药师可更好地为临床和患者提供中药学服务[3]。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患者迫切要求得到高质量的药学服务,中药师通过补充中医理论等临床知识,可以完成中药咨询等工作,满足患者的需求。我院中药师开展了中药咨询、中药干预、中药处方点评分析等工作,在此过程中,不断听取中医师的建议,向中医师学习相关临床知识。长此以往,临床中药师逐渐被中医师所接受,同时也提高了中药师的业务水平,增强了中药师的沟通和应急的能力。一方面,满足了患者对用药咨询的需求,受到患者的认可和好评;另一方面,提升了中药师的整体业务能力和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所以,二级甲等综合医院里中药师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相关工作具有可行性、重要性及必要性。

2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内容

2.1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任务

中药师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4个方面:审核处方;向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药物信息;对患者进行用药监测;向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药物咨询[4]。我院中药师对中药处方进行审核和查对,发现药品用量过大、用法不清等现象时,会及时与中医师沟通,在不影响患者治疗的前提下对处方进行修改;如出现用药错误和配伍禁忌,会请中医师重新开方,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对于需要先煎、包煎等特殊处理的中药,中药师会特别提醒患者注意煎法等事项,以保证患者用药的合理性。我们为每位患者提供用药告知单,详细介绍用药方法、注意事项及煎药步骤等事项,并留有中药师的联系电话,确保患者在用药全程遇到问题时可以咨询。中药师干预的处方问题、患者的咨询等及时记录,并每月汇总、分析上报院部。目前,我院中药师初步开展了门诊患者的咨询和处方点评工作,尚处于学习、积累阶段,并没有参与临床查房及医嘱点评,希望通过中药师的不断实践和努力,使中药临床药学得到重视和发展,同时为临床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中药学服务,发挥中药师应有的职能和作用。

2.2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内容

2.2.1开展中药咨询服务中药咨询的形式主要有窗口咨询、电话咨询等,中药师向患者提供用药咨询、用药指导,使患者顺利完成治疗;定期向医护人员提供用药介绍、药品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信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中药的用药咨询工作由中药执业药师担任,患者可以咨询有关中药的规格、价格与功能主治、用药方法与注意事项、毒副作用与不良反应以及中药的煎煮方法等问题,也可以通过电话随时向中药师咨询有关用药过程中遇到的疑问。中药师会利用掌握的中药学知识耐心向患者交代,确保患者正确使用中药,不仅避免了错误使用中药,而且提高了患者用药依从性,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2.2.2中药合理用药宣教进行中药合理用药的宣传教育工作是中药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要结合医院中药应用特点,向全体医护人员通过讲座、《药学通讯》以及会议交流等形式进行中药合理应用的宣教。为提高宣教效果,我们要注重内容的针对性和易接受性[5]。

2.2.3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管理中药注射剂由于制剂工艺本身的局限性,在临床上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较高。为了避免不良反应发生,中药师参与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管理至关重要。中药师通过处方评价、临床查房、医嘱分析等形式,及时发现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应用的情况,并予以解决。不仅可以大大降低中药注射剂应用过程中的不合理因素,而且提高了医护人员对中药注射剂正确、合理使用的重视程度。

2.2.4不良反应的搜集与上报医师开具的处方中不单是中药,往往是中药与化学药联用,这也加大了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因此,不良反应的搜集和上报是中药师的一项重要工作。中药师要特别注意中药与化学药合用所产生的用药禁忌,若配用不当就会产生不良后果。中药与化学药不宜联合使用的药物颇多,这就要求中药师必须具备化学药药理方面的知识,掌握中药与化学药配伍禁忌,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使用药品。

3中药师的责任和工作切入点

3.1中药师的责任

3.1.1鉴别真伪,保证质量

中药师的首要责任是保证中药质量,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及贮藏、保管等环节都要引起重视[6]。在中药饮片的采购过程中,进货渠道必须正规,饮片入库前必须具备质检报告等相关文件,由经验丰富的中药师鉴别真伪,做到防止以次充好,掺杂掺假,对中药饮片的产地、批号及品质状况都要登记备案。在中药饮片仓储保管过程中,要根据中药饮片的特性,设立合适的储存库,定期进行养护,以确保中药材质量合格。

3.1.2严格把关,规范调剂

中药师在调剂配方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应规范,并认真审核处方,注意剂量、配伍、禁忌证等信息[7]。中药师应严格按照处方称取相应的药物,注意不同炮制品及不同产地药物名称的区分,准确地称量药物,尤其是贵重药物和有毒药物。中药师应有条理按顺序地调剂药物,以防止混药事件的发生。将每次服用的药物单独成包,叮嘱患者药物的煎服时间、方式及注意事项,必要时帮助患者煎制药物。

3.1.3服务临床,合理用药

中药师在加强临床合理用药,防止因用药不当引起的不良反应及药害事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医师开具的处方如发现有不妥之处,应立即与医师联系、沟通,以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如证实存在用药禁忌,应拒绝调剂,并将处方退回,重新开具[8]。中药师不仅要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而且更应向临床医护人员提供药学咨询服务。我院中药师虽然在工作中与医师相互沟通和学习,但还没有参与到临床查房和医嘱点评的工作中。故中药师还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完成职业功能的转变,逐渐参与到临床治疗中去。

3.2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切入点

中药学学科发展较快,但临床医师更注重医学知识的学习,对药学知识的学习不如临床药师快且丰富。而这正是中药师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最佳切入点[9]。对于饮片的特殊用法,中药师会及时与医师沟通,提醒医师正确标注;中药与化学药联用虽可能提高疗效,但也可能存在配伍禁忌,中药师应及时发现配伍问题,帮助临床医师优化治疗方案,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需要中药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知识储备,找到适合本岗位工作特点的切入点,更好的提供药学服务,提高中药师的地位和作用。

4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难点及对策

4.1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难点

中药师是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主体,同时,临床经验不足也是制约中药师大胆实践的因素之一。中药师与临床医师在沟通上存在障碍,阻碍了中药临床药学深入的发展,使中药师难于融入中医药治疗团队。在具体工作中,权威诊疗指南的缺乏使中药师难以完成处方合理性评价,影响了中药师作用的发挥。

4.2中药师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对策

临床中药学论文范文2

1.品种研究概况:

简介品种基本情况,包括:药品名称、申请注册类别、处方来源。明确处方药味组成、制成总量、剂型、规格、拟定的功能主治和用法用量等。明确日服或日用剂量。改剂型的品种还需说明其日服/用原料药量是否与原剂型一致。明确处方药味是否为饮片,炮制品应明确炮制品规格,并规范撰写,如:半夏(制)需要根据处方实际所用的炮制规格明确为姜半夏、法半夏还是清半夏;“元胡”规范为“延胡索”等。处方中含有毒性药材的,明确其日服/用饮片量,并说明是否超出法定标准规定。处方中含有源于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的,应说明药材是否有合法使用证明,并提供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的报告。

2.立题依据:

对于中药复方6类新药,应明确处方来源于经验方还是科研方等,说明出处,说明是否提供了依据。说明其临床使用和研究情况等,阐明立题依据。申请5类有效部位制剂的品种,尤其应关注立题依据的确定是否有充分的研究依据,进行了哪些筛选比较研究工作;有效部位的含量(应采用专属性强的测定方法进行研究)是否达到了5类药的基本要求等。改剂型的品种,应特别关注改剂型的立题依据是否成立?针对法规要求“对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注册申请,应提供充分依据说明其科学合理性。应当采用新技术以提高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且与原剂型比较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优势”进行了哪些研究工作,能否说明改剂型的科学合理性,是否较原剂型具有优势?改剂型的立题依据是否有充分依据。

3.剂型选择及规格的确定依据:

简述剂型选择确定的合理性依据。说明针对剂型选择进行的相关研究工作,必要时进行充分的比较研究。如:选择肠溶胶囊(片),需要提供选择肠溶给药的必要性合理性试验依据,与口服给药进行的比较研究,结果如何。结合适应证特点,说明该剂型是否符合临床需要?结合药理毒理试验结果、溶出度考察结果等综合考虑剂型确定的合理性。提供药品规格的确定依据,并评价其合理性。

4.制备工艺及研究内容:

简述原料的前处理:明确药材(饮片)前处理的方法和条件,明确炮制规格。简述辅料及所用材料的处理处理方法和条件。制备工艺:明确研究确定的制备工艺。重点说明制备工艺路线确定的合理性及依据。工艺路线的确定主要应以保证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目标,同时考虑大生产的可行性。可从处方药味所含成分的理化性质、药效学比较研究结果、临床应用背景及文献资料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因决定药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物质基础主要与制备工艺有关,所以,工艺的合理性尤为重要,这是申请临床阶段研究与评价的重点。工艺中采用特殊的提取、纯化方法的,应说明,并提供使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依据。如:复方制剂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的,由于复方制剂成分复杂,难以说明上柱前后物质基础的变化情况,往往难以提供充分的依据说明其必要性和合理性,所以建议审慎选择。在工艺路线合理性前提下,应明确各工序的工艺条件和工艺参数确定的依据,分别说明提取、分离纯化、浓缩与干燥等工艺参数确定的考察指标、试验方法与结果。重点说明:试验方法、考察指标及确定依据、对哪些工艺参数进行了考察筛选、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分析、试验结果如何、确定的工艺参数是什么。并并阐述采用确定的工艺参数条件进行的验证试验结果。说明各工序考察指标的转移率,评价工艺的合理性。简述制剂成型工艺研究概况。明确制剂处方。明确成型所用提取物等理化性质考察结果、所用辅料的种类和用量及其选择确定的试验依据,说明辅料选择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特殊辅料还需明确其用量的安全性依据。说明根据剂型特点进行了哪些研究考察,结果如何等。中试或规模放大研究:简述中试或规模放大研究的结果和质量检验结果,包括批次、生产规模、投料量、主要中间产物得量及得率、成品量和成品率。说明所用药材/饮片的含量测定结果,以及含量测定指标的转移率。特别应注意中试研究规模不要拘泥于一般所说的1000个制剂单位的10倍投料量,而应该根据品种具体情况,进行充分的规模放大研究,达到商业化生产可行性的目的。否则,会给申请生产带来较大风险。需要说明的是:建议对中试或放大规模的工艺条件与实验室工艺之间的变化进行说明,并对工艺的合理性和大生产的可行性进行评价。

5.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

原料药、辅料的质量标准及来源:原料药包括处方投料用药材、提取物、有效成分或部位等。说明原料药、辅料的法定标准出处、检验结果。简述原料药质量标准中已建立的质量控制项目及限度。无法定标准的药材或辅料,说明是否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了研究,并按法规进行申报,说明是否建立了质量标准。中间体质量标准:若建立了中间体的质量标准,简述其主要检测项目。制剂质量标准:简述制剂质量标准的内容,说明未列入质量标准的研究工作。按以下顺序对制剂质量标准的内容进行说明和评价。鉴别:简述质量标准中列入的鉴别项目、方法及结果。包括鉴别药味、所采用的鉴别方法、对照药材和/或对照品、阴性对照结果等,评价方法是否具有专属性。简述未列入质量标准药味的研究情况,说明不列入标准正文的理由。如:“本品处方含有6味药,采用TLC法建立了丹参(对照药材)、人参(人参皂苷Rg1、Re、Rb1)、黄芩(黄芩苷)、当归(对照药材)的鉴别项,彩色照片中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对方中党参、山药以对照药材为对照进行了TLC鉴别研究,结果党参的鉴别存在阴性干扰,样品中山药的色谱斑点不明显,故暂不列入质量标准正文”。检查:说明检查项目、方法及限度。说明按药典制剂通则项下要求检验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根据剂型需要建立相应的检查项目。说明是否建立了与安全性有关的检查项目(如:毒性成分限量检查、重金属有害元素检查、有机溶剂残留量及大孔树脂残留物检查等)。评价方法及限度是否符合要求。如:“对重金属(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第二法)、砷盐(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第一法)进行了检查,结果重金属含量小于10ppm,砷盐小于2ppm,未列入标准正文”。含量测定:明确质量标准中研究建立的含测方法、测定指标及限度,说明方法学考察的结果,简述样品含测的批次和结果,计算转移率,评价含测指标、方法及含量限度(幅度)确定的合理性。另外,应说明不同工艺路线的药味是否分别进行了定量控制方法的研究,说明研究情况(质量标准的提高完善工作可以分不同的注册阶段进行)。有效部位制剂应注意需要采用专属性强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研究考察,以确定有效部位的含量达到50%以上,而不一定将该专属性方法列入标准,列入标准的含量测定方法可以是较为简便的方法,但需要研究说明其可行性。说明对照品的来源及纯度,非法定来源的对照品尚需简述结构确证的研究结果。6.检验报告:说明自检样品的批次、批号、检查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规定。评价拟定的质量标准的合理性和可控性。

7.稳定性考察:

简述稳定性研究方法和考察结果。说明试验方法、条件及内包装;明确考察的样品批次、规模、指标及选择依据、时间、测定方法和结果。评价稳定性方法和结果是否充分支持包装材料、贮藏条件及有效期的确定,评价样品的稳定性。

8.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或容器选择:

简述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或容器(以下简称包材)的选择依据、来源和执行的质量标准、注册证;针对所选用包材而进行的支持性研究情况。从目前的申报资料来看,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建议关注内包材的合法来源,单剂量多剂量包装的合理性及特殊剂型的包材相容性等。

9.综合分析与评价:

通过对立题依据、剂型选择、工艺路线确定和工艺研究、原辅料质量、质量控制研究、稳定性考察、内包材选择等研究考察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各项研究结果之间的联系。结合临床应用背景、药理毒理研究结果及相关文献等,分析药学研究结果与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之间的相关性,评价工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质量可控性及质量稳定性。

二、思考和建议

临床中药学论文范文3

1教学改革实践

1.1合理选择开课时间与教学内容我院临床药物治疗学课程开课时间为大三的第二学期,教学时数为36学时,大三的学生已学过了药理学,初步掌握了药物的作用、作用机理的理论知识,迫切需要继续学习合理用药方面的知识,教研室选定教学内容为教材的总论部分,主要有: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和给药方案设计、临床药效学、药物的不良反应、联合用药与药物的相互作用、遗传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治疗药物监测与临床用药、时间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药物滥用与合理用药,药物经济学原理与方法、老年人、儿童、围产期等特殊人群的合理用药、疾病对药效学的影响,以及新药临床研究与设计等。该门课程的知识更新很快,在教学准备中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及时调整授课内容,目前已修改过三次教学大纲。讲授内容注意介绍最新的科研进展动态、研究成果等,不局限于教材知识,例如将临床药效学内容更新为“PKD理论与抗菌药的合理应用”,与“药物滥用和合理用药”内容有机相连;因临床药师制度及新药的临床评价规则不断有新政策出台,教学中将“药品审批管理与评价”的内容整合到“新药的临床研究”内容中,同时介绍欧美药学教育及药师制度概况;增加“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内容,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新的、更加丰富的临床药物治疗学知识,提高了学生对将来作为临床药师的职业认识。

1.2积极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该课程学时数不多,教师要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给予学生最多的知识信息量,如果板书多又工整,必然占用较多的课堂时间;如果板书太少,或者板书太潦草,会造成学生理解问题的失误,影响学生理解的深度。目前全部教学内容均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授课中充分显示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利用多媒体的纲要图片、关键词句图片,节省板书时间,同时动画图片能增加学生的亲近感,例如药物的不良反应中反应停致海豹胎事件、苯甲醇注射液致臀肌挛缩等,利用图片将知识点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再用语言深刻描述,就会把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来,深切理解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

用多媒体显示数据、图表可以毫不费力地在很短的时间内增加学生的印象,增加数据的对比力度,例如药物经济学一章中,充分利用图表对比说明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四种方法的特点和应用范围,使学生对重点内容有确切而深入的理解,让学生确信一些重要的命题和结论,这一点,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无法完成的。

1.3引进原版教材,开展双语教学国外临床药学发展主要以美国为典型代表,它始于20世纪60年代,至今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已经形成了丰富的临床药学理论体系、完整的临床药学人才培养和临床药学实践培训制度。临床药物治疗学是一门前沿学科,学科的发展要求药学生能够及时更新专业知识,跟上新进展,适宜采用双语教学。

因此引进了“临床药理学”的英文原版教材,在授课中首先放人基本概念的专有名词、术语及英文释义,以后每年在内容上逐渐增多双语教学的分量,学生适应之后,纷纷表示“不但领略了英语文法缜密简练之处,专业视野也大大拓宽”。双语教学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简单渗透层次,即以中文为主,课堂上穿插英语教学。如教师在上课时可以用英语讲述重要定理和关键词等,学生可以多一些机会接触外语;第二是整合层次,教师讲课时交替使用中英文,让学生学会如何用外语表达中文内容;第三是双语思维层次,让学生学会用中文和英文来思考解答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的双语教学虽然推广到第二层次,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仍需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努力和探索。

1.4开设临床药物治疗学第二课堂在授课过程中,紧密围绕临床实践,强调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课堂教学适时与学生交流互动,积极讨论课后的病例思考题,讲授与提问相结合。课余时间安排教学实习作业:安排学生到附属医院药剂科搜集抗菌药使用资料,并查阅中外相关文献,结合课程中“PK,/PD理论与抗菌药的合理应用”的知识,分析抗菌药使用的现状、合理使用抗菌药的原则和方法。亲自调研实际用药案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锻炼,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交流沟通的能力。另外,组织学生作为自愿受试者参加新药的生物等效性试验,通过亲身体验新药的临床试验过程,学生了解到我国新药研究的有关要求、临床药动学的试验方法和生物等效性的评价方法等。开展第二课堂,启发学生对临床用药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临床药学教学的有效辅助J手段,受到了学生们的好评。

1.5聘请临床经验丰富的临床药师授课临床药师对临床用药的现状和趋势具有深层次了解,尤其是在药物品种迅速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问题日益突出、临床医生和患者对药品的认知水平影响合理化用药的今天,对于“药物不良反应、新药的临床试验、特殊人群的合理用药”等章节聘请经验丰富的临床药师授课,可以让学生所学的内容及时跟上快速发展的临床药学知识进展,更加贴近临床实际。

2继续深化教学改革

加强教师临床药理学知识培训。信息时代的今天,临床药学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教师药学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要保证临床药物治疗学教学能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真正能提高学生的临床用药水平,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除通过医学文献、专业杂志、计算机网络等途径搜集和掌握信息、更新自身知识外,还应定期进行专门化培训。通过进修的方式,进入临床药剂科参与临床药师的工作,不断提高临床药学实践的能力,为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理论教学与病例讨论相结合。药物治疗学实践性很强,正确的药物治疗的临床思维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形成,通过对疾病诊断、治疗的讨论分析,训练学生如何正确选择和合理应用药物,因此将来的教学中将更多地尝试病例讨论的教学方法。在课前预习的条件下,如“特殊人群的合理用药、疾病对用药的影响”等部分内容的理论学习可采用病例讨论的方式进行。这种方法将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局面,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提高临床工作能力。

结合临床实际用药问题对学生进行考核。我校刚经历普通本科教学的教学评估,评估专家指出各门课程的考核中应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测试,因此,改变原有的成绩评价模式,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新的考核体系,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基本保证。临床药物治疗学的考试中考题可以实际病例出现,考核学生合理选药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分析不同类型的处方,指出合理或不合理联合用药的依据等,避免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提高我院毕业生临床用药的水平。

临床中药学论文范文4

[Abstract] Clinical pharmacy of Chinese medicine, patient as the main body, is the subject of the role and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t is also a comprehensive discipline of clinical medicine research rationality,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evaluation. Clinical pharmacy of Chinese medicine is an emerging discipline, it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personnel training are in the exploration stage. The unit established the professional master's admissions point in 2015. In this paper, we make a summary of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s and experience.

[Key words] Clinical pharmacy of Chinese medicin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Personnel training; Graduate student

临床中药学是指在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以患者为主体,研究中药或其制剂在人体内的作用及机制与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有效性、安全性评价及应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近年来,随着西药临床药学在各医疗机构的深入,临床药学在不良反应监测、合理用药及作用机制研究等多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但是,由于中药与西药在结构、配伍、功能主治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差异,西药临床药学在中成药、中草药方剂方面的应用捉襟见肘,故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与临床药学为背景的临床中药学应运而生[1-3]。临床中药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其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处于摸索阶段,本单位于2015年成立临床中药学硕士招生点,且于当年成功招生,现对该学科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方案及经验做一归纳总结,以供同仁参考引智。

1 培养对象及培养目标

与西药临床药学类似,临床中药学是以向医疗机构提供具有临床及科研能力的临床中药师为最终目标的学科,而为满足临床的需求,临床中药师需具有中医学、中药学及科研等多重教育背景及能力,故临床中药学的培养对象需至少具有中医学或中药学的本科教育背景,在培养过程中,需掌握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化用药的方法与手段,并以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中药问题、解决问题为最终培养目标[4-6]。

2 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

2.1 培养时限及安排

本学科的培养时限为3年(6学期),第1学期于校本部完成理论课的学习,第2学期至第5学期于本单位着重进行临床实践及科研,第6学期完成学位论文及答辩,即“1+4+1”的培养模式。

2.2 培养方式

本学科由研究生导师、医院药学部门及行内专家组成导师组,对研究生进行指导及培养。自研究生入学始,导师组根据培养方案、课题背景及个人特点讨论并制定培养方案,并于研究生完成理论课学习后开始实施。研究生需定期向导师组汇报学习及课题进展情况,导师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或纠正,并组织专家进行开题、中期汇报、答辩等环节。

2.3 理论课培养方案

本学科的理论学习目标旨在思想政治端正的前提下,拥有基本的科研思路及专业理论知识,故将课程分为3种类型: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见表1。公共必修课进行政治思想、自然辩证法及英语的学习;专业必修课进行科研思路及科研统计方法的培养;专业选修课则是根据研究方向的需求及个人兴趣,个性化地进行专业知识的储备(至少选修3门)。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临床中药学正处于萌芽阶段,其课程类型并不丰富,无法满足各个研究方向对理论知识的摄取,故允许研究生于其他教育部直属院校修习相关专业选修课,成绩合格后,学分亦予以承认。此举不仅满足了各研究方向对理论知识的要求,更能促进该学科的迅速发展与完善。

2.4 临床实践培养方案

2.4.1 总体要求与目标 临床中药学是与临床医学密不可分的学科,故需本专业研究生亲身融入到临床工作中去,这是整个培养历程中的重头戏,故临床实践的总学程为24个月(4学期),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且着重实践的原则,以研究生毕业后具备临床中药学实践技能及自主解决中药学问题的能力为总体目标,参照西药的《住院药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进行临床实践培养,由导师及轮转科室的临床教师对研究生进行临床实践培养[7-9]。

2.4.2 实践内容与安排 本学科临床实践主要分为2个阶段,各阶段学程均为12个月。

(1)通科实践阶段 该阶段需研究生在医院药学部门各岗位轮转完成,其包括门诊药房、中草药房、病房药房、药库、药检室、制剂室等部门,旨在通过实践,熟悉并掌握临床中药师的主要职业技能。①门诊药房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处方审核、调配及发药的基本技能;需熟悉药品不良反应呈报方法及流程与“精、麻、毒、放”等特殊药品的管理办法与流程;需了解“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文件,中成药的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特殊人群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于该岗位实习约3个月,见表2。②中草药房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中草药处方审核、调配及发药的基本技能;熟悉至少100种常用中药饮片的鉴别特点,特殊饮片的管理方法与流程;了解煎药规程、操作及设施维护,煎药成品的质量控制技术。于该岗位实习约3个月,见表3。③病房药房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常用中成药的名称、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与审核医嘱、调配及发药的基本技能,“麻、精、毒、放”等特殊药品的管理办法;需熟悉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方法,特殊人群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药房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及维护,需了解病区基数药品的管理办法。于该岗位实习约3个月,见表4。④药库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中药饮片的鉴别与保管方法,中成药采购、贮存工作流程和要求,特殊药品的贮存方法;需熟悉药品价格信息管理,医院药事制度及药品采购管理规程;需了解药物经济学基本知识。于该岗位实习约1个月,见表5。

⑤药检室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药品的质量管理方法及常用医院制剂检验方法;需熟悉药品质量控制工作的内容及流程,“药品管理法”及《中国药典》中关于药品质量检测的相关内容,需了解药品质量问题追踪流程与评估报告。于该岗位实习约1个月,见表6。⑥ 制剂室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熟悉中药煮提操作方法,中药前处理、提取、精制、制剂成型等技术;需了解中药材炮制方法,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于该岗位实习约1个月,需至少完成10个批次的制剂配制,需至少进行1次日常设配的维护。

(2)专科实践阶段 该阶段分别在临床中药学室与各临床科室完成,研究生通过在临床中药学室的学习,掌握临床中药师的基本工作流程与技能,再根据各导师的研究方向及课题背景,选择某个临床科室,进行较为深入的临床中药学专科实践。在导师与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参与日常医疗活动,培养临床思维及处理临床中药问题的能力。①临床中药学室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审核医嘱及干预技能,治疗药物监测数据分析与评估,提供个体化用药建议,中药的治疗原则或治疗指南,药物信息检索和评估,药物咨询,患者教育,药历书写,与医护患的沟通技能;需熟悉药学监护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方案,特殊人群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临床中药学室工作内容和流程;需了解药学查房,临床会诊及病例讨论。于该岗位实习约6个月,见表7。② 临床科室培养方案 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或临床需要,将研究生派往相关临床科室,通过与医生、护士、患者的交流,发现及解决临床中的中药问题,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提高对临床中药学知识与技能的运用能力,同时通过专业化中药学服务,规范临床用药,促进医生与患者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用药。

2.5 科研培养方案

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研究方向及课题背景,自主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临床中药问题,确定选题,撰写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于第三至第四学期在学院内进行开题考核,考核专家小组主要就研究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及临床实用价值三方面进行评议。

根据考核专家小组的意见,进一步修改选题内容并制定详细的科研计划后,深入基层现场和中药学工作第一线,围绕中药临床应用研究与评价、个体化用药与实践、药物安全性与用药安全等方面展开研究,最终获得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一定实际参考价值的结论或解决方案,并撰写毕业论文。

3 思考与设想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它们均以“人”作为主体,学科建设的最终目的即为培养人才,培养出的人才更能推动该学科的迅猛发展[10-12],对于临床中药学这一新兴学科更是如此。该学科的建设始终是以向医疗机构提供临床中药师作为出发点及最终目标,只有专业人才的输出与配置,才能真正规范临床合理用药,而临床中药师在临床实践及对研究生的“帮、传、带”中,又可促进该学科向规范化、合理化发展。就本单位对该学科的建设方案,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与设想。

3.1 整合教学资源,扩大培养规模

诚然,临床中药学这一学科现阶段正处于摸索阶段,缺乏公认的、规范化的人才培养流程,故在本阶段的第一要务即为整合现有的全部临床、教学、科研资源,努力为研究生提供一个丰富、正规、严谨的培养环境,供其在学有所专、学有所长的基础上,开拓眼界,无缝接轨临床。第二方面,各医科院校应开设临床中药学专业,扩大招生份额,使本专业的人才数量呈梯度增长,以免出现人才断层。第三方面,应加速学科带头人的选拔与培养,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在个别单位形成优势学科,迅速推动该学科的建设。

3.2 政策适度支持,规范培养模式

作为一个新兴学科,没有政府卫生部门及各医疗单位的支持会举步维艰,而临床中药学能够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用药是有目共睹的,故望决策者们加大对该学科的建设,以促进其快速发展[13-15]。另一方面,临床中药学应参照西药临床药学的培养模式,于较有专业实力的三甲医院设立临床中药师培训基地,选拔各基层单位的中药师进行为期1年的规范化培训,结业后对考核合格者颁发临床中药师证书,以规范各单位的临床中药学工作。此外,还应大力开展各种在职培训及继续教育,这一方面可以迅速扩大临床中药学的培训范围,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各单位中药师的技能提高及专业延伸。

3.3 吸纳多学科知识经验,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

临床中药学本属一交叉学科,是中医学、中药学、西药临床药学、循证医学及临床科研等多学科结合的产物,故该学科的建设不应仅局限在现有师资的教学上,应根据不同研究方向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充分汲取其他学科优势,同时也丰富了本学科的内容与深度,本单位的理论课跨校选课即是在此方面的一大突破!

当然,临床中药学的立身之本乃传统中医药理论,故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不能完全套用西药临床药学的培养模式,该学科必须依据传统中医药理论,发挥中医药的特点,围绕中成药配伍、中西药复方制剂与中西药配伍、中草药剂量与煎服法、不良反应监测、临床用药咨询及中药宣传与教育等方面开展工作,并以临床用药咨询、中成药处方点评为切入点,规范医护患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中药。

临床中药学论文范文5

国家对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颁布了相应的细则和文件,比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药品管理法》等等论文联盟,加强基层医院的药学服务已成为医院发展壮大的必然趋势。

1 基层医院临床药学的基本现状

1.1 药师的学历低,专业知识不足

作为临床药师,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对相关的医学知识也要熟知。而基层医院临床药师缺少学习培训的机会,专业素质不高。

1.2 医院领导对临床药学服务不重视

由于医院领导对该专业认识不足,投入资金少。医院的资金都投入在有明显收益的项目上,临床药学可用的医疗资源少[1]。

1.3 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

目前有关于临床药学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遇到问题没有明确的技术指南,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临床药学的发展。

2 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对策

2.1 全面提升药师素质

为了从根本提升临床药师的专业水平与能力素质,科室内需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医院提高对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视,鼓励药师参加各种医师考试,为临床药师提供更多培训与进修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支持临床药师的继续教育,鼓励更多原创性学术论文。在临床医学小组,定期举办学术论坛、讲座,积极与地方医院或上级医院加强学术交流,以专家辅导或者集体讨论形式[2],不断提升临床药师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质,提高临床药师的责任感、使命感,以个人素质的提高推动临床药学服务的进步。

2.2 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作为临床药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了解患者特征,尤其监测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对于一些毒副作用强、治疗量狭窄以及血浆浓度高的药物,加强血药浓度监测工作,结合实际监测结果,参考药代动力学理论,适当调整用药的间隔时间与药剂量,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另外,通过了解药品的不良反应,评价因果关系,并将成果上报到监测中心,可减少临床医疗事故的发生,避免出现药源性疾病,发挥药物治疗的积极作用。

2.3 做好临床沟通工作

药师仅掌握医学与药学的理论知识远远不够,可能由于临床经验缺乏而在工作中束手束脚,若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临床沟通工作。首先,医师转变观念,做好医生的“参谋”;其次,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加强与临床医生的沟通,仔细倾听患者病情,参与制定治疗方案,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另外,临床医师还应做好药历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对于一些个性化的用好过程,且疗效显著,应详细记录[3];如果出现病情反复,也要记录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用药目标、用药方法与用药剂量,患者体征、用药史、过敏史等,进行分析与总结。做好临床药学服务工作,需要不断坚持、不断积累经验,为临床药学工作的创新奠定基础。

2.4 完善药学信息化管理

在信息化时代,医院药品信息的管理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积极开发为药学咨询服务的软件,并应用于局域网。建立健全信息化的网络管理中心,配备专业信息药师,督促临床药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提高药学服务水平,促进基层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3 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性

对基层医院来说,大部分患者的医学知识都很贫乏,容易受不良药品广告的影响,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也缺乏了解;在治疗时通常都是药师按照以往的经验来开药,对新研发和价格昂贵的药物治疗期望值过高,对药物的认识性太少。比如,有些慢性病患者长时间服用同一种或多种药品,却不知道这样是潜在危险的,有害身体健康。用药方式又不正确,再加上用药安全服务教育不到位,加大了药品危害的可能性[4-5]。

转贴于论文联盟

临床中药学论文范文6

    1合理用药的标准

    合理用药是指根据患者状况、疾病类型和药理学的理论选取最佳的药物,制定或者调整给药的方案,使用经济、安全、有效的药品,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的方法。合理用药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用药的必要性、药物的治疗效果、权衡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联合用药的问题以及药物有没有禁忌证、不良反应的多少、提供给患者的用药信息准确度、药品的正确调配及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等。

    2医药结合,合理用药

    2.1掌握药学知识

    临床药师要在临床上灵活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这就要求他们要对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知识加强学习。对于临床药师来说,药学的相关知识是合理用药的基础,一定的临床医学知识则是二者相结合的桥梁。指导与推行合理用药的主体为临床药师。从另一个角度看,合理用药是一种复杂的措施,它甚至难于合理的临床治疗,但是,这令它更具有治疗的意义。要想合理用药,这就要求临床药师在掌握好药学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汲取相关的临床医学知识,真正做到实现医药相结合。在临床实际的工作中,临床医师要得到临床药师的指导,才能更好的合理用药,因此,临床药师应该积极地发挥他的作用。所以,这要求临床药师要具备一定的临床医学相关知识,才可以全面掌握患者的所有病情。了解不同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案,才可以很好地对用药的合理性进行正确判断,并且在药物治疗方案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对用药合理化提出建议,充分发挥了临床药师在用药方面必不可少的作用。此外,临床药师工作不仅仅限于文书,还应该经常深入临床,参与查房,对临床用药进行调查与分析,这也是非常必要的。对于临床医师的用药规律和疾病的特点,临床药师必须要学习并掌握,同时注意收集与药物信息相关的反馈和意见。药物的治疗方案通常要经过临床药师同临床医师的研究,并且各种合理用药应考虑的因素如药物的配伍、用法用量、药物的联合方案、疗程长短的合理性,以预防各种药物间相互作用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2.2运用循证医学理论指导合理用药

    循证医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理论,是现在的热点科学。参阅一些文献、药学专着等的介绍,我们还可以用循证医学的理论来指导合理用药。循证用药当用证,这是循证医学的核心。在临床用药的循证方面,临床药师和临床医师应互相探讨,结合患者临床的实际情形,对所有药品的作用机制、药效学、药代动力性、药物不良反应以及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对比,从而选择合理用药的最佳方案。

    2.3运用药品经济学进行分析

    药品经济学也是近年来才发展的一门新兴药学分科,它是从全社会的角度开展研究,来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现有的医药资源的综合性应用学科。临床药师要运用药品经济学的相关原理,结合药学理论,对药物的效价比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用药的方案,不仅可以使治疗效果最优,而且可以大大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真正为患者考虑,这项工作的开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3结论

    综上所述,针对目前的临床用药的情况分析,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有药品选择不当、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药品之间的配伍不当、疗程不合理、联用不合理等现象,尤其是在使用抗生素上,大为超标。用药的不恰当则可能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每个医院都应该重视合理用药,临床药师在这方面有着不能推卸的责任。运用药学理论指导合理用药,同时可以结合循证医学、药品经济学的的相关知识,达到最佳疗效。

临床中药学论文范文7

接受调查的桂林市一线临床药师认为临床药学生应符合以下几方面的要求:责任心强,以“病人为中心”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必备的药学和医学知识,能理论联系实际;清晰的临床工作思维和较强的临床药物应用技能;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自主学习能强,容易接受新知识、新信息和新技能。这些要求反应出临床药学具有实践性强的工作性质。根据临床药师主要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特点,我校临床药学教育应以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临床药学专业人才为定位。同时,做为地方高等医学院校,虽没有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但我校办学多年来已积累了多方面的医疗教学资源,所以我校应扬长避短,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竞争力。一线临床药师与有关教研人员应一起确定临床药学培养的具体要求,完善临床药学方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使临床药学教育活动指向临床现实需求,实现高等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宗旨。

2.立足实际,借鉴先进经验,优化课程体系

(1)围绕培养目标,进行课时调整

我校的课程设置反应出临床药学教育已经慢慢由化学教育模式向生物医学-化学模式转变,生物医学的比例比传统的药学教育有所上升。但在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中,生物医学和药学课程的设置比例差别比较大。对我校临床药学方向的学生就课程设置进行调查问卷的结果表明,有67%的同学认为这样的比例让他们在后续的临床课程中感到吃力。此外,有80%的同学认为本专业缺乏医药融合的课程,有68.2%的人认为学校应该开设医学伦理课和人际沟通等人文课程。

对问卷作出应答的一线临床药师对我校临床药学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大体上表示认同,但超过50%的被调查者认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胚胎学在临床实践中很少用到,应减少课时比重。另外,有超过70%的被调查者认为临床药学概论、临床药物治疗学、药物经济学、药物不良反应、案例分析、药学信息检索这些课程是临床药学的特色课程,应加大课时比重。此外,89%的临床药师认为医学伦理学、沟通技巧等人文课程很重要。

我校临床药学方向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故课程选择方面应紧紧围绕这一培养目标进行。以学科发展和临床实际需求为导向,我校应在课程选择方面做出一些适当的调整。如减少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的学时比重,有针对性地增加病理生理学、诊断学等医学课程的比重,压缩公共课程的学时,增设临床药学特色课程如案例教学、药物不良反应等等,增加医药融合的课程,如内科及药物治疗学。此外,应适当增设人文素质课、医学伦理学、医患关系与人际沟通等人才课程。

(2)合理重组课程

根据学科的性质和内在联系,把相关性的课程编制成一个系统、紧密的知识模块。国外许多医学院校已在这样的课程改革中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英国London大学每个学期只设一门大课程,依次是医药科学原理、药学的科学基础、治疗学的药剂学与药理学方法,药物开发、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践课程、药学实践。这些大课程将几门相关性强的课程有机组合,综合性很强。我校可以参考这种思路进行课程改革,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强化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3.制定一个详细的药学实践方案

药学实践是临床药学专业教育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以致用、整合知识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临床药学实践技能的关键时期。然而,我国临床药学教育仍在探索阶段,却要求学生在短暂有限的药学实践时间里,把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并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去,并具备基本的临床药学实践技能。药学实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校临床药学方向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实现,而一个合理可行、详细周密的药学实践方案时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证。通过了解卫生部有关医疗机构临床药学工作的要求,参考先进的药学实践经验,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对我校临床药学实践方案的制定做出以下几点建议

(1)药学实践的目标和具体要求

我校药学实践时间有限,包括医院主要科室轮回实习10周,后专题实习10周。明确药学实践的目标和重点才能充分利用时间,收获最好的实践效果。根据临床实际需求和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学生在该阶段应掌握的专业技能和具体要求。此外,还应建立严格完善的考核方法,严格按照这些方法对学生进行考核。

(2)药学实践的时间安排

我校的临床药学本科教育采用“4+1”模式,前四年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最后一年参加临床实习。这样的安排容易让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且容易遗忘,而到了最后一年又难以迅速适应临床工作。通过调查可知,我校80%的本专业在校生希望学校能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到医院见习,可以是每周一次或每学期集中见习2~3周。故我校可以参考美国药学实践的“早期见习+后期强化”的模式,在各学期间渐进安排实践课。

(3)药学实践基地的选择

临床药学方向的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主要是临床,选择合适的药学实践基本直接关系到其将来是否能很快进入角色,开展临床药学有关工作。因此在学生参与临床实习前,学校应遴选出合符要求的实习医院。通过多方面了解信息,个人认为有临床药学实践基地应满足以下要求:同意接受临床药学实习生,临床药学开展工作至少包括参与医师正常查房和参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至少1-2名临床药学实践经验达2年以上的临床药师。此外,可以把我校临床药学和临床医学的实践基地有机结合。

(4)药学实践内容和具体实施步骤

根据当地的临床药学发展现状及实习医院的临床药学服务开展情况,围绕药学实践目标与具体要求,安排相适应的药学实践内容,确定具体的实施步骤。实习单位可与临床实践机构合作,借鉴临床药师培训机构的先进经验,重新设置临床实践课程。特别是在论文撰写阶段,应与药学本科的论文要求有所区别。在临床指导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为了让学生毕业论文撰写更顺利,可在学生完成实践后,邀请院内、外的学术带头人就论文撰写的有关问题进行系统培训。

4.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改革

(1)理论教学改革

我校临床药学各课程几乎采用课堂授课的授课形式,而美国高等教育普遍开设PBL讨论课,由学生掌握主动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锻炼学生独立创新能力。虽然在传统教育模式影响下,我校临床药学教育全面展开PBL教学的条件尚不成熟,但老师可以适当选择一些专题,以问题为核心,开展小组课题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此外,对我校临床药学学生就教学内容的调查表明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与临床药学需求脱节比较严重,大部分老师仍按照传统大药学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授课。对此,有关老师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理论知识渗透到临床实际中去,既讲基础,也讲科研前沿的最新话题,更要讲临床中的应用。

(2)实验教学改革

我校临床药学教育的实验课程设置,仍沿袭传统药学教育的实验设置方式,即开设理论课的同时开设实验课。在问卷中有78%的同学认为在进行综合性较高的实验操作时,或者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部分还没讲到的知识时,感到无所适从,理论与实践的无关联和知识学习的断续性强使他们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日本药学教育的实践课多在三年级统一、系统、集中开设的方式不适合我国药学教育情况,但受其优实验教学化组合的思想的启发,进行实验教学内容优化组合、教学组织形式优化组合、教学方法优化组合等方面的改革,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验教学,其最终目的均是培养应用型的临床药学人才,故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同时,师生应加强彼此的交流沟通,共同促进临床药学教学的发展。

5.展望

临床中药学论文范文8

关键词:临床药学;课程体系;药学教育;临床药学服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162-03

随着近几年临床药学工作在我国医院的逐步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服务理念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认可。国内各大医院陆续开展了不同特色、不同水平的临床药学实践,推动我国医院药学逐步迈入以技术为主体的新时期。与此同时,临床药学服务型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培养合格的、符合临床药学发展需求的临床药学人才,已成为药学高等教育的迫切任务[1],也成为我国临床药学能够持续、迅速发展的前提保证。其中,建立完善的临床药学教育体系,设置合理的临床药学专业课程,是高等教育部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合格的医药兼容的复合型临床药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问题。

一、我国临床药学高等教育和课程设置现状

面对临床药学人才的社会需求,我国药学高等教育改革也积极开展。2000年后,许多高校相继设置了临床药学专业或方向。2001年,北京大学药学院开设了六年制临床药学专业。2003年,山东大学药学院开设了七制临床药学专业[2]。2004年,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开始了临床药学专业的硕士与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2006年,经教育部备案,中国药科大学开设了五年制临床药学试办专业。至2012年底为止,已有包括沈阳药科大学在内的24所院校被批准开设五年制临床药学试办专业[3]。通过从维普、CNKI及互联网搜索,初步统计,全国共有三十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临床药学专业或专业方向,学制分别为四年、五年、六年、七年不等。其中,由教育部备案的五年制临床药学专业正在成为我国临床药学教育学制的主流。

受传统教育思想和药学服务理念等因素影响,加上我国临床药学办学起步较晚,至今为止我国临床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尚无统一的规范,各高校主要根据自身的学制、办学理念、办学基础及师资力量等,制定适合自身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尽管如此,十年的积极探索和尝试,使国内各高校间在临床药学专业课程设置和安排方面形成了一些共识,如临床药物治疗学、临床药理学和临床药物动力学被认为是构成专业课程体系的三大主干课程;通过缩减药学课程内容,增加临床医学及基础医学课程的比重,加固学生的医学基础;实践课程是临床药学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之一,与药学或医学专业不同的是,临床药学的实践通常包括临床实践和科研实践两部分;在课程安排上,多数高校采取的是首先进行理论课程的学习,最后一年进行实践课程,且强调了临床实践的重要性等。上述共识对促进临床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规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当然,在具体课程设置的实践上,一些问题依然存在。

(一)医学模块和药学模块的比重安排

目前各医药院校在此方面的安排不尽相同。有些院校的临床药学专业课程设制中,一味地强调医学类课程模块,而在化学类课程模块上进行大量的削减;有些院校的临床药学培养模式则尚未脱离化学模式的轨道,在药学专业的基础上简单地加入了一些临床医学的课程,缺乏基础医学课程。即使加入了一些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医学课程的安排也缺乏程序性、整体性,结果学生学习得很吃力,医学知识的积累很难达到要求,缺乏临床治疗的实践能力和临床循证思维能力[4,5]。

(二)学时少和课程多的矛盾

临床药学应该医药并重,这在临床药学高等教育领域已然达成共识。但在具体实践时,有时很难兼得。较短的学制,大量的医学与药学课程,致使压缩学时成为不可避免的策略。学生们虽然学习了大量的医学和药学课程,但每门课程都是蜻蜓点水,一概而过,学生无法系统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医学基础和药学特色均无法有效体现,构建的知识体系也不能真正适应临床药学实践的需求。

(三)临床实践训练的有效实施

由于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尚不成熟,现有临床药学专业师资力量非常薄弱,教学医院或临床基地的临床药学发展也参差不齐,致使临床药学实践训练缺乏有效的指导。目前多数高校主要由临床医生指导临床药学实践,这是基于现状不得而为之的办法,对丰富学生的临床实战经验很有帮助,但学生得不到真正的药学训练,也无益于临床药学循证思维的建立。尤其是四年制的临床药学专业或方向,基于更紧迫的学习时间,实践训练一般不超过6个月,实习地点也大多在医院的药学部门,很难真正受到临床实战的训练。

综上,我国临床药学高等教育及课程设置上存在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五年制临床药学专业亦是如此。作为主流学制,积极探讨五年制课程体系建设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真正为临床药学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和工作需求,对规范我国临床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二、我校五年制临床药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与实践

经国家教育部备案,我校于2008年开设五年制临床药学试办专业。基于我校雄厚的药学办学底蕴,通过与临床药学专家和临床药师的交流,在五年制临床药学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探索性实践。

(一)医学、药学课程模块的合理搭建

作为一个药学院校,我校具有坚实的药学办学基础和雄厚的师资队伍,因此如何跨出传统的“化学模式”的课程体系,是我校进行临床药学专业课程设置时最先遇到的一个问题。

首先,充分论证临床药学人才的素质需求,增加医学课程体系的比重。目前,医院药学正在从“提供药品、合理规范用药”的观念转向“药与人之间相互作用”,“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全新理念;从间接为患者服务转向直接为患者服务。在这种服务理念引导下,临床药师必须走向临床,走向患者身边,成为“懂医”之人。可以说,懂医已经成为临床药师实践药学服务必备的基础素质[6]。为此,我们在原有的四年制临床药学方向的课程体系基础上,适当调整,进一步增加了医学模块的比重,如增加原有临床医学和生物学课程的学时;增加新的生物医学课程,如免疫学、病理学、临床医学检验学、循证医学等;增加社会心理科学课程,如临床沟通与交流技巧、医学心理学等。

其次,从临床药学本身的特点和工作性质出发,思考医学与药学的关系。临床药师是服务于临床患者的复合型人才,必备的医学知识是临床药学人才服务于临床的基础条件。但临床药师不是医师,学习医学知识的目的不是为了比医生更懂临床,而是为药物的合理应用奠定必备的基础。因此,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应以“懂医精药”为目标,既要奠定扎实的医学知识基础,又要掌握系统的药学知识体系,决不能矫枉过正,只强调医学而失去了药学特色,失去了临床药师的立足点。为此,我们完整保留了四大化学和药学的专业课程,以保证药学体系的完整性,强化临床药学专业的药学特色。

最后,通过与临床药师积极沟通与交流,针对各门课程内容与临床药师未来工作和发展的相关性,逐一对每一门课程进行专业性的调整。如适当缩减在临床药学工作中应用较少的基础课程学时,精简课程内容,如高等数学、物理化学等;将与临床药学相关,但不必需的课程设置为选修课,如天然药物化学、药物毒理学、细胞生物学等;在专业课设置上,除上述主干课程外,增设生物药剂学、体内药物分析和临床药物评价等课程;根据我国现阶段临床药学的发展需求,增设了一些必要的专业相关的选修课,如药物流行病学、药物经济学、循证医学等。

总之,以临床药学人才的素质需求为导向,合理构建医学和药学课程模块,充分论证临床药学的专业特色,力求使课程体系不是简单拼凑,而是紧密围绕临床药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为本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必备的知识储备和拓展空间。

(二)课程体系的优化整合

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学时少和课程多的矛盾,同样成为我校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我们通过反复分析专业课程之间的相关性和衔接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整合。首先,充分考虑我校的师资构成和教学特点,将同一教研室承担的、内容上密切相关的课程,如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解剖学和生理学、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等,整合为一门课程,这样既节省学时又使学生的知识衔接更加顺畅。其次,针对内容上彼此衔接、知识点上有部分重复的课程进行合理调整,减少相同知识的重复授课,从而整体缩减教学学时,如药理学、临床药理学和临床药物治疗学均为临床药学专业核心课程,三者在课程设置时彼此衔接,在内容上则有部分章节重复,药物分析、体内药物分析和临床药物动力学亦是如此。我们将这些课程的主讲教师召集在一起,共同探讨课程的合理设置和重复内容的协调安排,既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使课程的前后衔接符合教学规律,又避免授课内容上的过多重复,使专业理论教学体系更加紧凑、环环相扣。最后,根据临床药学专业的需求,对每门课程的内容进行专业特色调整。如在药事法规课程中加入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内容,以适应学生未来从事药物临床试验管理的需求;在临床沟通与交流技巧课程中强化医生、护士与临床药师的沟通技巧等内容,以加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总之,通过上述措施,在保证课程内容覆盖面足够的基础上,力争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学时中打下坚实的药学实践基础。

(三)实践训练环节的有效安排

我校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训练包括临床药学实践技能训练和科研能力培养两个环节。临床药学实践技能训练又分为临床实习和医院药局实习两部分。前者在第八学期进行,为期十八周,学生在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的共同指导下,深入临床科室,参与临床查房、药例分析及讨论等具体工作,使学生真正受到临床实战的训练,参与到临床药学服务中去[7]。后者在第期进行,为期四周,学生进入医院药局,在参与医院药局的日常工作过程中,认识医院药局的功能、药师的工作性质和内容、临床药师的工作制度和流程等。对于临床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十八周的临床实习时间仍然不是充足的。为了弥补时间上的不足,我们更强调实践的效率和有效性。首先,与其他院校一般把临床实践放在最后一年不同的是,我校的临床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学生刚刚完成临床药学核心理论课程的学习,直接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更为紧密,同时也避免了大学最后阶段学生的个人未来规划与临床实践的冲突,使学生能安心实习,充分利用临床实践时间,最大程度地汲取知识。其次,积极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加强教学资源建设。通过研发网络模拟教学软件,推动情景教学、模拟训练、PBL等教学方法的实施,尽力改善目前临床药学理论授课脱离实践、学校教学与实践基地的训练衔接不当等问题,提早在理论授课过程中引入实践,使学生在进入实习阶段后能更快地适应实践训练的特点,更早地进入临床药师角色,从而提高实践的效率。

临床药学专业的学生还需要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有在临床药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高等教育要求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开拓型人才,其中具有良好的科研素质是提高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我校保留了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的科研实习,并将此科研实习安排在临床药学实践教育基地中,要求完成与临床药学研究相关的毕业论文,以促进学生对临床药学领域研究进展的了解和理解。

综上所述,我校在临床药学专业的课程建设过程中,力求既保留原有的药学特色,又增加必要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内容;力求不是简单的课程的叠加,而是根据临床药师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与融汇,以达到培养兼具扎实的医学基础和药学优势的高级应用型临床药学专业人才目标。当然,我们的思考和尝试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摸索和完善,希望能在借鉴国内外临床药学专业建设的大量经验基础上,和国内各相关高校一起探讨,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规范的临床药学教育之路,为我国未来临床药学发展搭建出坚实的合格的人才培养基地。

参考文献:

[1]汤静,刘皋林.论临床药学人才培养中课程的优化整合[J].药学教育,2007,23(6):19-21.

[2]纪建波,张庆柱,王韦玮.七年制临床药学专业实验室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J].药学教育,2006,22(4):14-16.

[3]谢晓慧,邵宏,等.中国临床药学学院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展望[J].药品评价,2010,07(22):1-6.

[4]王玉琨,王萌,卢宝华,等.高等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3):6-7.

[5]沈良斌,冒小瑕.关于临床药学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J].药学教育,2007,23(3):13-15.

[6]吴春福.关于药学服务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J].药学教育,2004,20(2):1-2.

临床中药学论文范文9

【关键词】 临床中药学;发展内容; 拓展研究

临床中药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以患者为对象探讨中医辨证实质及其与中药四气五味归经的关系, 从而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运用中药防治疾病的应用学科[1]。它作为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 标志着中药学改革的一个方向。从属于中医中药之间一门新的学科, 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与多学科紧密联系培养复合型药学人员;协助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开展药学信息咨询服务;指导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进行临床药学拓展研究。近几年来在综合性医院药学工作中, 由于中药部分所占比例甚小使临床药学的开展更加受到限制, 而如何发展临床中药学才能广泛地适应临床, 提高天然药物的应用比例, 是广大中医中药师值得去探索的课题。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探讨了临床中药学的发展方式现阐述如下。

1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开展多学科的研究

临床中药学以中医基础为指导, 对于基础中药学, 中药鉴定学, 药理学, 中药炮制学等融会贯通外, 还需要学习与医学相关的专业, 如病理毒理学, 全科医学, 临床诊断学等。并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及发展, 如微生物学、化学, 计算机, 外语和结构基因组学, 药事管理法规等。熟悉医药卫生方面的新政策新法规。新时期临床中药学的发展研究必须从加强对中药药性的理论研究, 分析毒副作用控制临床不良反应等多种方式作为突破口来开展。[2] 只有多学科研究发展才能使临床中药学的发展有更为广阔的前景。

2 努力培养中药学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临床中药学人才, 不仅指知识复合, 还要能力复合, 思维复合, 现代医学的特点是学科交叉, 知识融合, 技术集成。 在以中医药基础学科知识为主体的前提下, 还要学习中药现代学科体系中边缘性学科的知识, 培养临床观察研究能力, 药学实验研究能力, 药物管理及协调应用能力, 文献理论研究。文献理论研究能力是基础, 临床观察研究能力和药学实验研究能力是核心, 药物管理及协调应用能力是支撑和保证[2]。临床中药学人员要具备以上各种能力的培养, 需要有一种积极上进刻苦钻研的精神, 要有对药学工作的热爱和无私奉献的品质。新的临床中药学在传承了传统中医药学“以人为中心”的用药思想, 还要求中药师在整体用药过程中关注患者的身心康复, 而且要积极、主动、科学、深层次地探讨临床中药学的应用问题[3]。

3 积极开展药事服务内容

临床中药学人员除参与临床医师查房, 了解患者病情, 协助医师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并进行药物浓度监测外, 还要收集药品信息, 掌握常用中药配伍中的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 中西药结合治疗疾病的临床疗效, 以及中药治疗疑难杂病方面的方剂, 进行科学实验性评估, 学习国内国际方面的药事管理法规, 关注新药的上市和老药的更新, 经常与患者沟通交流, 了解患者用药的情况, 同时将临床用药观察的结果反馈回来进行整理和研究。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药品信息服务是临床药师重要职责。

4 完善中药材质量标准

国家对中药饮片的临床标准还需进一步完善。地方药材种类繁多各省级炮制规范又有所不同。全国一品多产, 一物多名现象普遍。如南沙参和北沙参, 南五加皮和北五加皮, 南北差异使临床疗效也有所不同。伪品冒充正品应用于临床使得药物滥用, 这均要求中药学人员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鉴别。随着国际社会逐渐认可中药指纹图谱的质检模式, 指纹图谱已广泛用于中成药标准的制定[4]。确定部分药材的有效成分及分析方法, 完善药材的质量标准, 建立成分-药效-毒性指纹图谱数据库, 作为中药材质量标准和方剂成分研究的依据。随着人类生存环境和饮食结构的改变, 各类疾病谱的变化使得中药饮片在临床的标准急需完善和丰富。规范饮片的临床标准是临床中医药学人员的主要任务之一。

5 临床中药学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拓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临床中药师应不断地将中药拓展在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如:食品卫生, 营养保健, 生物医药等。在坚持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下开展创新意识。2012年6月5日《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2015年中医药医疗资源和服务等提出了具体目标, 要求中医药工业总产值达5590亿元人民币, 这将推动中医药的服务渠道, 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持。

6 发展临床中药学的意义

发展临床中药学有利于提高药物的临床疗效, 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避免药源性疾病出现, 减少药品资源浪费、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对于临床与科研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学敏, 钟贛生, 张建军, 等.临床中药学学科界定要点.中医教育, 2004, 23(4):43-46.

[2]李庆生.临床中药学应当坚持医药结合全方位发展—关于临床中药学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天津中医药, 2006,23(2):93-97.

临床中药学论文范文10

关键词: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翻转课堂学习法;临床药师;培训方法

公众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随着社会服务体系的日渐完善与公众经济能力的提升而日趋提高。医院药学的发展理念伴随着公众需求的改变而改变,逐步由过往的药品供应向医院药学服务转变,以此迎合公众需求并谋求自身的发展。随着新医改方案稳步有序地推进,一系列保障药学服务工作有序开展的相关政策逐步出台,如《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的意见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1]、《关于加快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等等政策的落实,促进了国内药学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和长足发展,而作为药学服务中充当排头兵的临床药师队伍伴随着医改工作的大力推进而逐步发展壮大了起来。2005年和2007年原卫生部科教司先后启动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和临床药师制试点,201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批准了首批10家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至此,中国临床药师培训工作在政策扶持、中西药并举的形势下达到了空前繁荣。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0年被批准为中国医院协会西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2016年被批准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迄今已面向全国招收并培养了70余名西药临床药师和100余名中药临床药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药师培训工作经过多年的尝试与探索,逐渐走出了一条带教老师“干教结合”、培训基地“考教分离”、培训学员“考核淘汰”的临床药师培养新模式,该模式有效地调动了临床药师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迫使带教老师为培养出高素质的临床药师学员尝试教学方法的改进与突破,进而达到教学相长的培训教学效果。通过多年带教工作的开展,培训教学方法的尝试,各个培训专业均形成了适合本专业特点的临床药师培训教学方法,心血管内科专业也根据自身专业疾病发病危重、患者年龄大、合并疾病多、合并用药多、用药时程长、专家共识多、更新迭代快等特点,形成了一套高效、犀利、实用的心血管内科专业临床药师培训教学模式。

1LBL-FCL交叉培训法的特点及作用

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Lecture-basedLearning,LBL)是沿用至今的授课方式,也是传统意义的授课方法,传统的教学学习方法是以教师为主体采用灌输式教学,此方法的弊端是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散性思维,故在现代教育中常常遭受抨击[3]。但不可否认这种教学法能给予学生系统、整体和全面的知识,对基础不同的学员均适用,且更有利于基础薄弱学员。LBL法在临床药师培训模式中有不可或缺的地位[4],对于学历层级稍低以及偏于基层选派进修的学员来说,此方法仍然是最直接有效,系统学习的培训方式。翻转课堂学习法(Flippedclassroomlearning,FCL)是相对于传统课堂而言的一种教学学习方法,以学生课前进行自主学习、观看视频等线上模式学习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讨论的协作方式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学习方法[5]。2013年皮尔逊(Pearson)明确了翻转课堂的4个支点:灵活的环境(FlexibleEnvironment,F),学习文化(LearningCulture,L),课程内容(IntentionalContent,I)和专业教师(Professionaleducator,P),即F-L-I-PTM[6]。翻转课堂可以理解为课堂上教师不再讲授新知识,教师的作用是组织课堂活动、维持课堂秩序、提供个别辅导。课堂是学生展示的舞台,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和表演者,通过一系列的交互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内化知识的目的[5]。LBL-FCL两种培训方法的有机结合交叉进行,既能保障在所有培训学员均能学习到应知应会固有知识的,又能在临床药学培训学员素质需求的情况中激发学员学习动力提高个人专业素养与职业需求,是一种目前较为契合社会需求的培训教学学习模式。从培训学员的角度来看,既满足了学员们渴求基础知识的强烈愿望,又能在学员培训过程中激发学员对于个人能力素养的提高,不但夯实了理论知识,又锻炼了学员将来成为一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优秀人才。从带教老师的角度来看,传统知识的教授是自身知识体系的重修与完善,为了能够圆满完成带教任务,考教分离模式下的学员与老师双重考核,又激励着带教老师探索新方法、新思路、新技术、新方向的创新意识,迎合了日益提高的社会需求。

2LBL-FCL交叉培训法在学员培养过程中的应用

2.1在理论知识体系构建方面的应用理论知识体

系的构建对于临床药师学员的培养十分关键,坚实的理论知识对于应对即将参与的科室轮转临床实践以及应对考核而需完成的培训作业是十分必要的。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在整个学员培养的全过程交叉开展LBL-FCL培训法。培训初期:采用灌输式的LBL教学法对培训学员开展理论知识体系的构架,建立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框架和认知,对整个培养过程以及将来的职业生涯进行框架式的建立。例如:院内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在学员入学后的1~2个月内采用集中授课的形式,对学员进行知识轰炸式的教授灌输,知识体系内容包含: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诊断学、药理学等相关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辅以教学药历的撰写、病例分析的撰写、病例讨论的撰写与开展、文献阅读报告的撰写与开展、不良反应填写与上报、处方点评、病例分析等临床药学培训知识。培训过程:采用LBL-FCL交叉培训法在整个临床药师培养过程进行理论知识体系的填充与巩固,凭借丰富坚实的理论知识体系内容,应对未来的职业生涯。例如:学员进入科室轮转学习后,为了保证学员知识体系的完善与知识储备的丰富,由老师演示指定及学员指定相应的学习内容,如:专业知识分析、文献阅读汇报、病例分析、病例讨论等内容,学员在整个过程中充当老师的角色,将知识传授给其他学员,整个过程中带教老师充当学习思路的引导者和教学学习讨论的主持者,学员们在培训过程中轮流开展理论知识交流并在整个过程中完成学员-老师-学员的身份转换,即翻转课堂学习。

2.2在科室轮转临床实践方面的应用科室轮转临

床实践对于临床药师学员的培养至关重要,坚实的理论知识若不能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运用自如,将会成为临床药师培养的缺憾。临床药师培养的目标是培养一大批具有临床合理用药能力、具有临床胜任力的专业的临床药师[7],充分发挥药师在处方审核、药学监护、精准用药中的作用,对于保障安全合理用药、维护患者用药权益、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支出,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全面管理,为患者架起一座安全用药桥梁[7]。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学会(AmericanSocietyofHospitalPharmacists,ASHP)药学实践模式在2011年峰会上声明:“药师应负责为医院和整个卫生系统患者提供安全、高效和负责任的用药相关服务”[8]。传统药学服务如药物咨询和患者用药教育、健康筛查和药物重整等工作对于患者治疗具有重要价值。而新的临床药学实践模式,药师直接参与患者临床治疗,提供直接的患者治疗服务,在药物选择、药物治疗方案调整以及监测患者药物治疗方面发挥自己的专业作用[8]。中国临床药师培训与美国的临床药师理念吻合,临床药师培训大纲中对于临床药师学员进入临床科室轮转实践根据专业特点不同有明确的规定,例如心血管内科专业临床药学实践培训≥160个工作日,通科临床实践时间≥80个工作日等,以此保障学员参与临床科室开展药学实践的时间。在整个学员科室轮转临床实践过程交叉开展LBL-FCL培训法既能有效引导学员迅速介入临床科室又能锻炼学员独立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建立临床药学思维。科室轮转初期:学员进入临床科室轮转学习后,药学带教老师根据教学大纲有计划地开展系列教学活动,如床旁问诊、病例汇报、病例分析、用药教育等,采用LBL教学法让学员学习相应内容的流程、构架、注意事项、关注点等。临床带教老师通过每日查房的临床带教,通过床旁诊疗的方式采用LBL教学法让学员学习问诊、疾病诊断、鉴别诊断、辅检结果解读、治疗方案拟定、治疗方案调整等临床实践具体知识。通过临床带教老师和药学带教老师的知识灌输,让学员构建临床思维模式、临床药学思维模式,逐步进入临床并树立心理定位。科室轮转后期:学员进入临床科室轮转学习一段时间后,药学带教老师采用FCL教学法让学员开展相应的临床实践锻炼,例如:药学带教老师指定1例冠心病的患者后,由其中一名学员作为带教老师,带领其他学员与带教老师进行床旁问诊、药学查房、用药教育等,科室药学查房教学环节结束后由带教老师引导,其他学员讨论并互为补充,探讨在整个教学环节中优秀的亮点、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等并达成共识,教学相长。通过老师-老师、老师-学生、学生-老师、学生-学生的逐步演示过程,所有的学员均参与带教过程并开展带教工作,整个教学环节中,学员交叉成为学员-老师-学员的身份,既能督促学员努力学习临床知识、药学知识,掌握并运用相关知识成为有临床胜任力的专科临床药师,又能敦促带教老师多思考、多钻研、多学习,掌握相应的临床、药学等知识,熟练运用教学方法促使师生共同进步。

3讨论

3.1LBL-FCL交叉培训法在心血管内科专业临床药师学员培训中的优势

就专业特色而言,心血管内科专业在众多临床药师培训专业中因具有患者病情复杂、合并疾病多、病情危重、用药种类繁多、药物间相互作用多、指南共识等更新迭代快、专业知识难度大等特点,因此心血管内科专业临床药学专科培训学习较其他专业更难招生、更难学习、培训要求更高,学员压力更大、付出辛劳更多。为了应对培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保障学员培训过程中能够多学知识,培训结束后能够成为一名具有胜任力的专科临床药师,在学习过程中临床药师学员通过与带教老师配合,开展具有本专业特色的临床药学培训学习过程。在培训学习初期采用LBL教学学习法,通过灌输式的教授方式为学员构架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框架。学员进入科室轮转临床实践过程后,临床带教老师与药学带教老师采用LBL教学学习法传授给学员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具体实践内容、实践方法、实践技巧,逐步构建临床药学思维;到了科室轮转临床实践的中后期辅以FCL教学学习法,通过老师-老师、老师-学生、学生-老师、学生-学生的逐步锻炼,引导学员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回应、主动反思,逐步成长为一名理论知识扎实、具有胜任力的合格临床药师;一位回归本单位能顺利切入工作、积极开展工作、逐步壮大团队建设的优秀人才。

3.2LBL-FCL交叉培训法在心血管内科专业临床药师带教工作应用的探索

临床药师培训工作已持续开展了十几年,各培训基地及各专业带教老师在工作中总结了许多带教方法与经验,如:LBL-CBL/PBL/RISE交叉教学法[3]、LBL-PBL-CBL教学法[9]、基于研究生导师制培养模式[10]、培养临床思维为导向的培养方法[11]等等,以提高临床药师培训教学工作的水平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览这些文献可以发现,这些教学方法与培训理念在调动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同时,也对带教老师的带教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督促作用,但是这些教学方法仍然侧重于教授和灌输,对于学员的能力培养和未来学员回归本单位后开展工作的胜任力没有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高。LBL-FCL交叉培训法在培训教学初期通过带教老师灌输的方式全面、系统地构建学员的理论知识体系框架,这需要带教老师对本专业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知,以保证灌输给学员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在培训教学中后期对带教老师的个人素养、个人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带教老师通过教学设计、教学引导、教学把控、教学反思等方法提高个人教学能力、专业水平,以此来应对日渐繁难的教学工作。

4小结

临床中药学论文范文11

由保障药品供应和药品质量转向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从面对药品制剂转向面对病人,由非临床转向临床,以患者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这对于我国广大基层医院的药师们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

我国著名医药专家、临床药学的积极倡导和开拓者刘国杰教授,曾提出临床药学是面向病人、以病人利益为中心的实践科学,特点在于它的临床实践性,尽力保证病人用药的安全、有效及在用药上的方便与价格便宜,并能使药师在工作中始终和病人站在一起。

临床学科归纳起来有以下特征:按照疾病系统或诊治项目设置科室并收治病人;绝大多数临床医师专科化并直接为病人服务直至终身,其技能与医龄正相关并呈现高学历、高学位、高职称的“三高”特点,研究成果以临床为主体;临床医学有系统科学的规章制度和医疗文书;临床医学专业刊物的内容名符其实是临床实践与科研。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临床药学工作起步晚,大多数基层医院尚未开展这项工作,本人认为基层医院药师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思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医院药师应该努力成为临床药师

服务对象是病人,医疗服务又属于对个体服务,因此,医院药师应该成为以服务病人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药学技术服务的主体。对此,我国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要求医院根据本机构性质、任务、规模配备适当数量临床药师[1]。可以看出,医院药师的主要任务将由过去保障药品供应和药品质量,向临床药学阶段过度,把药学与临床相结合,直接面向患者,以病人为中心,研究临床药物治疗,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经济,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其核心是参与临床药物治疗,促进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维护病人利益。这符合医疗服务市场的需求和国际化医院药学的发展方向。面对众多临床学科,众多病情复杂的病人,配备足够数量的临床药师是实现医院药学技术服务的必要条件。

2 临床药师必须全方位紧密服务患者

随着医院体制改革和临床药学的发展,药学服务工作也从操作型转变为技术服务型。药师首先应把全部活动建立在以病人服务为中心的基础上,通过与各个病人直接联系,对其用药有关事项进行直接和负责的监督保护,使其可获得改善生命质量的有效治疗。其次要正确认清医院药学的发展方向,转向临床,面向患者,充分发挥药学保健的服务功能,需者存,能者上。最后要勇于实践,既然没有现成的模式,那么就需要临床实践,和患者零距离接触,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做患者的朋友。通过与患者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不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还可以提高患者的合理用药自我保健意识,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3 临床药师须多环节紧密结合临床

临床药学是面向病人,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药物治疗水平为最终目标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其特点在于它的临床实践性。因此,临床药学的工作必须紧密结合临床。药物的利用与再评价,是药师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如何利用药物经济学的原理为临床选择药品提供指导,利用药物流行病学知识进行药物在评价,是医院药学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

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是药师临床药学工作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及时收集、上报分析出现的adr,是我们每一个医院药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药师只有深入临床才能及时发现、判断和收集adr病例,及时妥善处理adr,降低其发生率或减轻adr的症状。总之,紧密结合临床,针对不同的病人,进行用药前的健康宣传教育,用药过程中的咨询和监测服务以及用药后的疗效监测和评价,进行合理用药知识的普及和病人的自我药疗常识,开展药物知识普及工作,真正做到与临床紧密结合。

4 临床药师要有医学知识

不同医院因为实际情况不同,实施临床药学的切入点不同,药师必须掌握临床医学知识,如内科学、诊断传染病学、临床微生物学和临床检验学等等,这是从一名普通药师成为临床药师必备的基础知识。没有这些必备医学基础知识,药学知识再丰富,也无法立足于临床,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只能是一句空话。

5 临床药师应向专科化方向发展,要走专科之路

医学和药学发展迅速,药物和药物治疗的科技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专科化。药学知识也存在一个交叉问题,一名临床药师要想面面俱到,那是不容易的。因此,药师也要像临床医师一样向专科化发展。临床药师除需要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外,重要的是要具有厚实、渊博的药物和

转贴于

药物治疗知识与技能,并随时保持其领先水平,这样才有可能与临床医师产生互补性,在为病人服务中发挥实质性作用。目前,发达国家的临床药师已基本实现了专科化,成为药物治疗专家。在这方面,我们药剂科也做过尝试,比如,医院糖尿病专科是山东省重点中医专科,专科内单设药房,药房药师注重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药物与药物治疗方面的知识积累,努力提升医学、心理学及交流沟通技能。在工作中认真做好用药交待与指导,药物信息收集与咨询服务,受到医护人员及病人的肯定。

6 高学历高学位高职称药师应该在临床

临床学科具有高知识、高技能及丰富的临床经验的特点。临床医学中的高学历、高学位、高职称人才坚持于临床、钻研于临床、成才于临床的特征,符合“临床”特点,是临床医学发展、壮大和提高的成功经验。目前,我国医院中的药师普遍存在轻医重药的心理,具体表现在高学历、高学位的药师多数不愿意熟悉临床,不愿深入临床直接为病人服务。这种与临床学科背道而驰的做法,十分不利于临床药学的发展。因此,医院药师必须遵循临床实践,才有可能使临床药学像临床医学一样健康发展。

7 论文、科研主流应体现药物治疗

医院药学论文和科研内容能反映其主流工作的内容与水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起到学科导向作用。强调医院药学论文和科研的主流向临床药物治疗倾斜,实际上是强调医院药学工作重点的转移。我国现有的与医院药学或临床药学相关的刊物不少,其刊登的内容也应随着临床药学的发展而发展,使之真正成为对医院药学学科具有指导意义的刊物。让药物治疗学专家充实到编委,并多刊登药师从临床药学研究中产生的好论文、好成果。

8 临床药学应创立具有特色的医疗文书

医疗文书是医院管理的重要项目、医疗诊治工作的重要资料,也是临床科研、经验总结和基础教学的主要依据,并具有法律效应,同时也是政府医政工作的重要依据。同样,研究并建立具有临床药学特点的医疗文书,是临床药学健康发展的基础,这一点应引起临床药师的重视。

临床中药学论文范文12

突出特色,提高药理学教学

药理学是一门沟通医学和药学的桥梁学科,其对指导临床合理正确用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药理学在教学方法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药理学内容复杂、知识面广、理论性较强,这就造成了学生很难理解与记忆,从而丧失对药理学的学习兴趣;(2)传统教学模式由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组成,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和模仿,缺乏主动性与创新性;(3)使用的药理学教材比较落后,很多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药物未能在教材用有所体现,造成学生理论和实践的脱钩;(4)授课教师大部分都没有临床经验,只是纯理论的讲解,授课与临床结合的太少。这些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认为药理学的学习对以后的临床指导意义不大,从而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内容的繁琐,又让学生对药理学的学习产生恐惧情绪。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该突出特色,从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要求出发,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基础与临床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如何突出特色,提高药理学教学效果,笔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者在多年的教学中有以下体会。

1 提高师资队伍

大部分高校的药理学教师都是药学专业毕业的,他们缺乏临床实践,在长期的教学中,只是纯理论的授课,这就造成药物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只能是纸上谈兵,与临床的实际应用脱节[1]。为了克服这种现象,针对药理学的有些章节,学科应该适当的聘请有临床经验的大夫来讲课,比如内脏系统药物,主要涉及利尿药、抗高血压药物、抗心律失常药、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等,这些都是在临床上使用很广泛的药物,临床医生能够把他们用药的体会讲授给同学们,介绍大量在临床工作中的病例和经验,拉近了学生和临床的距离。这样的教师队伍多样化了,学生既享受有理论的讲授,也有临床上的实践案例,学生们对药理学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桥梁学科的定位也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 改革教学内容

药理学教学一般都是由学科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给学生逐项讲授每一章节的药物,而针对不同的专业,教学大纲更新的速度都比较慢,造成与学生在学习了很多种药物后,不知道哪些药物才真正的在临床上用的多。譬如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大纲上要求是重点,我们会着重讲授磺胺药与磺胺增效剂tmp联合使用的优点,及其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但是在临床上,磺胺类药物现在几乎很少用,形成了讲授与临床的脱节。但是有些章节的药物在现实生活中使用的机率很高,但是大纲要求讲授的却很少,如降血糖药物(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大纲只要求一个学时,但是实际上糖尿病患者很多,他们使用的药物品种也很多,这就需要教师不能按照大纲要求去讲解,否则又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还有抗肿瘤药物、呼吸系统药物、血液系统药物等,这些章节的药物都是在临床上使用极为广泛的,可是由于学时有限,我们只能是简单略提。一切理论都是为临床服务,如果我们脱离了临床需求,在课堂上只是纯粹的按照教学大纲,讲解理论,而忽略同学们将来的临床实践,这些结果会导致同学们学习热情大减,听课也就是为了期末能够考试及格,从而也就失去了我们的教学目的。

3 多媒体教学

在众多现代教学方法中,多媒体教学以其优越的性能成为广大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式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充分利用色彩、图形、声音、动画等形式,以直观的、新颖的、活动的图像和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让学生通过多个感官来获取大量信息,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提供良好的环境[2]。另外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加大量的临床资料,加深学生对所讲药物的印象。如讲到降血糖药物,我们采用多媒体把临床上糖尿病的症状、检测方法等演示给同学们,这些形象生动的画面加深学生对降血糖药物的理解;讲到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症状,教材上只是文字性的叙述了急性中毒的m样、n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但是这些文字表白缺乏形象性和生动性,而采用多媒体能够把有机磷中毒的患者的真实症状演示出来,让学生对中毒症状及治疗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从而强化疾病与药物治疗之间的关系,也就加强了学生对药物的感性认识。讲到抗帕金森药物章节的时候,我们先给学生放映一段关于该病的临床症状、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的发展史的录像,录像中客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等感官的活动,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这段录像结束了,教师把这章节内容简单一总结。这样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既没有被动的接收理论知识,又调动了他们积极思考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必须更新观念,适应时展的要求。针对不同的专业,教师讲课内容应该做到有所侧重,理论联系实际。如果是药学专业,教师应在在绪论部分增加对新药的研发、报批以及药理学实验在新药的研发和报批过程中承担的角色,根据目前大部分药学本科生从事的工作,介绍一些非处方药物,主要涉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抗感冒药等[3]。针对护理专业的学生,教师应该着重介绍一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而不是把药物作用机制放在首要地位。对于一些临床专业的学生,教师应重点放在内脏系统药物和抗生素章节,及其糖皮质激素这些内容。教师除了在教学内容上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还应该加强临床实践,走进临床,规定每年一段时间到医院、药房亲身实践,了解掌握药物应用的新知识、新理论及发展动态,收集临床典型病例,积累一些教学素材,丰富讲课内容,这样教师有了亲身实践的病例,在课堂上举例子就能做到得心应手,加强课堂教学的新引力,提高教学效果[4]。

以上是笔者在药理学教学关于突出特色,提高药理学教学效果的的一些体会。如何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待教师进一步摸索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