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师德讲堂总结

师德讲堂总结

时间:2022-05-13 23:32:54

师德讲堂总结

师德讲堂总结范文1

当前,很多中学思想品德教师时常感慨"课难教,师难当"。究根到底,其实有很多方面原因。长期以来,上课时教师讲空道理,交待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差地答要点。学生通过思想品德课学习得到的只是一些教条,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实践生活中。有时学生们甚至会觉得所学的知识和现实是相矛盾的,是无用的东西,因而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导致他们对思想品德课不感兴趣。因此,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就成为了当前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呢?我觉得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1.换个形象,与学生建立互敬互爱的良好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处于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可亲可敬形象的树立,对于活跃课堂气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可亲可敬的教师,学生更易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相反,如果教师上课时态度冷淡,那么学生必然心灰意冷,对学习缺乏兴趣。因此,教师上课时必须力求做到可亲可敬。

先说可亲。在课堂上,教师要满怀激情,精神饱满,面带微笑,亲切自然。学会关心学生,随时注意观察把握学生的接受能力、反应情况,为学生释疑解难。课堂上,如果学生注意力分散,影响了课堂纪律,教师应尽量采取暗示方式,如提问或讲课时适当提高语速或语调等,使学生自觉认识并改正错误。

再说可敬。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师德修养,能严于律己,虚心好学,敬业爱生,尽职尽责。当然,教师还必须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比较渊博的知识,要讲求教学的方法艺术,启发得当。形式新颖。同时,教师要有文明高雅的言谈举止,处处为人师表。

可见。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营造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

2.换个开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思想品德课的导入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思想品德课导人好,就能迅速活跃课堂,引人入胜,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的时候,特别重视课的导人。教师可以通过热点时政导入新课,如我在讲“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时,充分运用当时受全球关注的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事件以及其中的与共和党之争,并讲述一些选举过程中的轶事,进而比较设疑:为什么我国没有类似西方国家那样的两党竞选制度?为什么我国只是由中国共产党?这种结合实际、用热点话题导入新课的方法,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能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领会更深刻的知识。另外,也可在课的开头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制造悬念导人新课。如我在讲“与人为善”这节内容的时候,这样跟同学们交流:“同学们,今天老师听到了一件事,对老师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那么,到底是什么事,对老师产生了这么大的震撼呢?听到这儿时,同学们的眼光一下子都集中了我的身上。兴趣一下子就提上来了。当然,开头的方式还有许多种,像歌曲、小品等都可以拿来开头等。总之,教师要根据自己所讲的内容,设计各种形式的开头,打动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课未始,兴已浓”,促使学生迫切学习。

3.换种方式,改变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

传统思想品德课堂之所以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主要是教师一讲到底,丝毫不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即使提问,问题的设置往往也没有质量,只要求学生回答是或不是。现代课堂不仅是学生求知的场所,也应是学生陶冶情操、充分锻炼的场所。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是“读、讲、议、练”的过程,因此要多给学生安排一定的议、练的时间。例如,在讲到“诚实守信”这一内容时,我给学生设置了一个辩题:“善意的谎言是否阻碍诚信?”学生们分组讨论后进行课堂小辩论,他们在辩论过程中畅所欲言,既理解了知识,又提高了思想认识,当然更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如果教师一直“满堂灌”,学生一定会困倦,教学就收不到好的效果。再比如,我在复习前面内容时,会让学生自己来回顾,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把所学内容概括出来,给他们提出的要求是语言流利、声音洪亮、有主有次。通过几次课堂小结,我惊喜地发现有的同学虽然刚开始总结时说话还结结巴巴,但到了最后,不但语言流利了,还说得绘声绘色。生动极了。这样的总结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还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在他们总结的同时,那些学习较差的同学也多了一次巩固提高的机会。此外,我们还可以运用知识竞赛法、上台演讲法、小品表演法等充分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以锻炼他们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有效方法很多,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备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师德讲堂总结范文2

关键词:故事教学;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5-0057-01

一、什么是故事教学法

故事学法,简言之,就是将故事引入课堂,即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所讲授的内容穿插些相关的简明、短小故事,以说明注解强调所讲内容,或者干脆就用故事内容代替讲课内容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在小学课堂中广泛应用,主要是针对学生语言的学习和应用。但是在我们的德育课程中一样可以应用故事来进行教学。

如今的德育课堂已经不再仅仅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师生的共同合作。这就要求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而讲故事是成人儿童都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资源。如果德育课的老师能够将故事融入到德育教学中,那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故事教学法的教学流程

笔者已经多次尝试将“故事教学法”应用到中职德育课《哲学与人生》的教学中,经过多次探索,笔者认为应用“故事教学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教学流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这个阶段对于故事教学法能否成功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准备相应的教学材料和教学安排,首先教师要明确本次教学内容的目标,针对教学目标,教师一方面要求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让学生提前熟悉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也应该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

(二)教学实施阶段

教师是课堂的主要引导者,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讲故事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可以将故事讲述给学生听,接下来让学生共同参与讨论,探索故事中蕴涵的哲学道理。教师应该选择一些道德两难故事,要求学生做出道德判断,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道德的准则。

(三)“学以致用”阶段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课程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学以致用的活动。在学以致用活动中,学生们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提高自我的道德判断能力。

(四)教师总结阶段

教师总结是“故事教学法”应用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步骤,通过这一步骤,教师可以做到课堂的收放自如,能够让学生更清晰地明白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故事教学和教师的总结,深入浅出地让学生理解了课程的内容,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故事教学法”的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心理品质。如何引导学生对课程感兴趣,是教师思考问题的关键所在。通过故事教学法的应用,笔者也不断在进行教学反思,我认为在哲学课中应用“故事教学法”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选择合适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故事是教学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故事来培养学生对该课的学习兴趣,领悟其中蕴含的教学知识。在选择故事时,教师不能一味地偏向某一类型的故事,这样容易让学生产生视觉和听觉的疲劳,从而排斥故事教学。因此教师可以选择类型多样的故事,包括一些童话故事、悬疑故事、科普故事以及一些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故事。

(二)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

很多教师在应用“故事教学法”时,往往采是精心准备的完整故事。殊不知这样的故事很容易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由于德育教学强调的是学生通过学习不断内省从而影响自己的行为,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主动性,积极参与思考。

(三)采用多样化的呈现方式,鼓励学生的参与

选择合适的案例是“故事教学法”实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如何用最恰当的方式呈现出来又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目前在故事教学中应用广泛的一些呈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教师口头讲述(2)学生口头讲述(3)教师或学生讲述结合PPT演示(4)视频播放(5)学生自导自演结合教师引导等。这些方式在笔者的德育课堂中均得到了应用。

师德讲堂总结范文3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道德实践,不断提升师生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根据市委文明办《关于转发〈关于设立道德讲堂的通知〉的通知》( 文明办〔2012〕41号)精神,经研究,决定在全市各级文明学校设立“道德讲堂”。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形式的“道德讲堂”,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新载体。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应充分发挥学校已有的国旗下讲话、校会、班会等的积极作用,以整合提升或新建相结合,突出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内容,全面推进建设学校“道德讲堂”。以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和着力培养志业精神、塑造大爱师魂为主要内容,通过对教职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努力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倡导“三心教育”(在家中为长辈尽孝心、在学校为同学送关心、在社会为他人献爱心)、“奉献社会、提升自己”为主要内容,通过对在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吸引和拉动学校、家庭、社会成员共同参与道德建设,努力达到“教育一代人,引导两代人,影响三代人”的目标。

二、运作模式

(一)讲授内容。围绕“四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内容,突出“五类”(诚实守信、孝老爱亲、敬业奉献、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先进典型,至少每个月要安排一次道德建设的内容,实现讲堂的经常化运作。可以请宣讲员、先进典型上讲堂讲事迹,或请普通民众上讲堂讲道德故事、道德感悟;也可将传统节日与思想道德建设有机结合,强化传统节日的道德渗透,开展富有特色的节庆道德教育活动;还可突出道德文化建设,结合《弟子规》等道德经典诵读,引人崇德向善。要结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的持续深化,组织“美德少年”、“阳光少年”等身边典型讲述美德故事。

(二)组织形式。根据各自实际,探索运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有效形式,要以组织讲述为基本形式,综合运用学唱道德歌曲、播放道德短片、诵读道德经典、穿插道德点评等方式,引导广大学生共同感悟道德、洗涤心灵。

(三)宣讲队伍。要积极挖掘教师队伍中的宣讲人才,同时,充分发挥校外辅导员、美德少年等先进典型组成认真负责、素质过硬的宣讲队伍。各学校间要通过整合资源、交流座谈等形式,实现共建共享,不断提高宣讲员队伍素质。

(四)场地选择。“道德讲堂”可综合利用各类已有阵地,按照“就近就便、覆盖合理”的原则,因地制宜,选择宽敞、明亮的场地建设“道德讲堂”阵地。

(五)环境布置。在场所布置上要从桌椅摆放、背景设置、墙面悬挂等方面努力营造一种庄重、融洽、热烈的环境氛围,特别在背景板或相关条幅上要显著体现“道德讲堂”字样,以强化品牌宣传。

(六)机构制度。组织领导机构健全,“道德讲堂”有负责人,有主持人,有兼职宣讲员,有学习制度,有宣传内容安排,每月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寓道德规范于其中的具体活动。

三、其他要求

(一)各校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道德讲堂”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系统化的领导责任体系。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抓部署、职能部门抓落实的组织架构。各校开展活动情况将作为推荐评定各级文明学校的重要依据。

师德讲堂总结范文4

新市民学校教师全员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学科培训第一期)

兴仁市第九小学姓名:阳秀

我有幸参加州教育局主办、兴义市向阳路小学承办的黔西南州2019年新市民学校教师全员培训小学语文学科培训第一期培训会,由衷感谢教育部门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优秀的学习提高平台,使我在老师们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下受益良多,让我的思想重新焕发了激情,燃起了斗志,整个人都充满了干劲。

在开班仪式上,我们知道此次培训是以提升黔西南州义务教育阶段新市民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夯实新市民教师教学技能,切实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教师队伍建设,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邀请兴义市向阳路小学名师、骨干教师担任主讲教师,通过分学段、分学科、分层次,开设师德修养、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等方面课程,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以及教育扶贫相关政策解读等相关内容的培训,使每一名参与培训的老师均有所收获。仪式的最后,我们还一起重温了《贵州教师誓词》,再次让自己审视了从教的初心,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将继续谨记誓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落到教学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培训过程中,杨丽红老师主讲的《注重课堂调控,提高教学质量》一课,从课堂调控的定义、教师课堂调控欠缺的原因、课堂调控技巧等几个方面,让我们更加重视课堂调控的重要性,明白要在课堂目标的指导下、引导好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同时,也让我们知道,可以通过课堂预设、加强反馈、增添趣味性等方法做好课堂管理工作。而饶云梅老师主讲的《关注语言实践运用——让课堂教学更有语文味》,从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和怎样让课堂更有“语文味”两个方向出发,让我明白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观念的转变十分重要,对于教师的“教”更是要掌握方法,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通过积累语言、学会表达等方法让课堂更有“语文味”。 王飞鉴老师主讲的《散作满河星——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衔接建议》,对文化奠基、思维发散、阅读进阶、表达提升四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论述,通过举例子等方法诠释了如何进行思维发展,什么是阅读的策略等问题。韩忠莲老师的《德育:立德树人,百花满园》讲座,从讲话精神出发,讲述了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方法、德育教育的基本构架及具体实施办法,强调了“四有三者好老师”的具体要求,分享了她自己的德育观点,让我觉得大受启发,更加明白在今后的德育工作中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要协同家长,做好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最后一课,李荣兵老师从师德师风的内涵讲起,解读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让我们明白,在新时代背景下,作为老师的我们更应该加强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吴德文老师分享了通过社团活动,提升综合素质方法,也让我们了解到机器人教育的背景与发展趋势。课程以郭庆书老师的班会课为结尾,强调了互动交流的重要性,启发我们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趋势,关爱学生、鼓励学生、引导学生一点一点的进步。

总而言之,这次培训在老师们耐心的讲解中结束了,学到很多东西。在思想更加明确教师的责任与义务,明白教师既扮演了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也是教育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开发者、参与者、学习者。在行动方面,教学方法得到了提高,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得到发展,并将运用于今后教育教学过程中。让自己以新面貌、新目标、新作为面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争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为兴仁市的教育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师德讲堂总结范文5

关键词:有效互动;高效课堂;探索

思想品德课一直以来都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是把学生培养成有觉悟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渠道。要想让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课学习中获得一个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努力培养学生对学习思想品德有兴趣。实施“主体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探索。因此课堂上通过师生、生生的有效互动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求知探索,就成了思想品德课教师追求的教学理想;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好,学习成绩优异,也成了思想品德教师期望达到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改革中仍需要我们对实施“主体和谐高效课堂”教学进行不断探索。

首先是课前充分进行集体备课。

“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课前充分的集体备课,要做到明确三维目标、明确重难点,探讨课堂教学每个环节和每个知识点如何与学生互动,以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设“主体和谐高效课堂”的效果。

其次是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效率。

课堂教学是创设“主体和谐高效课堂”的主阵地。“主体”就是还课堂与学生,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谐”就是师生、生生的有效互动:“高效”就是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有效互动”是创设“主体和谐高效”课堂的要求。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进行高效课堂教学的基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思想品德课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教材的编写来看,趣味性、实用性大大增强,贴近了与生活的联系。思想品德课涉及内容包罗万象,许多具体情境是学生不可能直接感知的,构建高效课堂就是要想方设法缩短教材和学生认知的时空距离,为学生的学习搭桥铺路,这就需要思想品德课教师设计入情入理的教学情境。

二、预习导学是掌握学情的重要途径

这一部分既可以选择概括性的难度不大的材料,可以起到引领学生阅读全文把握教学内容的作用,并且对预习起到了检测的效果;也可以是本课应该掌握的知识点,通过学生预习并且小组之间的交流、生生互动,可以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教材,还能够发现学生意见不统一的地方,在教学过程可以有所侧重。

三、精讲点拨是创设高效课堂的关键

要做到对课程的精讲必须重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整合。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整合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教师是开发课程资源的主人,教师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才能更好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合适的教学资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催化剂,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实施高效课堂的关键。生活中教学资源无处不在,它可以是一本书、一个图案,也可以是一段视频、一段录音,还可以是一座高山、一个城市。但合适的教学资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它应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真实不虚构,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为教师教学服务提供最佳综合信息。

比如在《灿烂的中华文化》学习中,“中华文化的构成”这一环节,进行了一个中华文化知多少大PK,学生争先恐后。跃跃欲试。其中“丰富的语言文字”还展示了《中国话》中的歌词――绕口令“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没有板凳宽,板凳没有扁担长……”让学生表演,学生跃跃欲试。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使学生充分感知了中华文化的魅力,突出了本课重点。在理解“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这一难点时,用了三组图片:第一组由“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儒家思想”到“现在遍布全球一百多个国家的四百多所孔子学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由“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创造力;由国歌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以及“抗震救灾”,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三组图片简洁、概括引学生深思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由此可见要做到对课程内容的精讲点拨,突破重难点必须立足于对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

四、总结评价是对课程内容的有效梳理

这个环节在教学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总结评价要概括本课知识点,突出重难点,是对精讲点拨环节的概括总结。常用的方式有: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对本课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再有就是由教师概括。比较美观和赋予欣赏性的当属“图画式”板书了。如在《灿烂的中华文化》一课,用的是一朵绽开的花朵,花心是题目――《灿烂的中华文化》,花瓣分别是代表中华文化的产生、构成、特点、影响、传统美德。图画整体又突出了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花朵。

五、当堂训练是对课堂效果的检验

师德讲堂总结范文6

一、实践性教学法的含义

学者柳礼泉认为:“所谓实践教学,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活动。它通常指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一种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实践性教学的重点是突出大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大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这可以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对知识的认同感。因此说,广义的实践教学包括所有与实践相关的教学方式,它既能运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运用于课堂外。在本文中,主要探讨的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内的实践性教学方法。课堂内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可通过采用讨论、演讲、试讲、情景体验、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引导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己思考,自我体验,认同知识,形成自身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从而内化为他们的主体性素质。

二、探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内实践性教学法的基本类型

(一)讨论式教学法

这种讨论式的实践性教学模式不是简单的课堂上简短、随机的讨论,而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个知识点让讨论贯穿于整个课堂,以问题作为课堂的开启,让学生来主持讨论,由学生自由讨论,让学生成为讨论主体,教师只负责最后的总结。这种方式能在第一时间开启学生思考思维,使课堂充满探讨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获得多向交流,使课堂上多人的思维方式彼此激活,各种观点相互碰撞,使每个参与者能获取多元的信息和观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老师的总结、提炼和引导形成新的、科学的观点。合理、科学的课堂讨论式教学法,能让大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使学生主动思考,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还可以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与沟通,通过师生共同探讨,让学生明辨是非,从而努力避免“生灌硬塞”,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合作探究与创造的过程。这样,学生们对知识理解更透彻。

采用这种方式需提前布置同学准备,这样才能到达好的效果。这种方式也要求教师要做大量课前的准备工作,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要站在理论的高度,进行分析总结,并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引导。

(二)体验式教学法

体验式教学法把大学生从被授主体转变为授课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体验式教学可通过开展学生试讲活动、演讲活动、情景体验活动等形式进行。采用这些形式需要学生和老师课前做大量准备工作,因此宜采用教学小组的方式进行。如学生试讲形式,学生作为授课主体,课前需熟悉授课内容,还需要思考传授的方式,这就要求学生更多思考,对知识的掌握更加透彻。因此,宜课前由小组全体同学参与教学资料的查询,共同备课,老师指导备课内容,课堂上由学生代表上台授课,同学互相提问,学生授课后老师补充总结。采用这种试讲形式的体验式教学法,将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习课程内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在所教班级开展学生试讲活动,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大大提高。不少学生主动要求试讲,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而且学生角色的变化,更能理解老师,增加师生的相会体谅。此外,学生情景表演的形式会让学生通过情景体验,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接受。尤其是对于道德等内容,通过引导学生情感体验中的真实感受,将实现道德教育感知―体验―升华的过程,大大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认同感。

体验式教学给了大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有利于激发了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

(三)探究式教学法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本人发现学生一方面有吸取外部信息的要求和愿望;另一方面,他们不愿完全被动地接受来自外面的信息。这说明,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并非完全抗拒,而是有一个“期待视野”。只是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强,他们讨厌被迫式服从性教育,因而,教师需要与学生多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力图使教师教育目标和学生的需求点达到融合、统一。因此,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课前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内容,小组展开研究、探讨、总结,课堂上由小组来选择适当的方式阐述该课程内容及观点,然后由全班师生共同探讨。学生的自主选择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大大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度。

采用探究式教学,教师将不再占着课堂的主动权,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关系。大学生只有以一个平等的、主动的参加者加入到学习过程中时,真正的学习才能产生。

(四)结合社会实践式教学法

这种方式不是单独的课外社会实践,而是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及时与学生予以理论的疏导。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由于接受知识的氛围比较轻松,又联系实际,学生身临其境,从而积极性高,充满热情,感触更为深刻,对理论知识的认同感更强。

教学中,笔者带领所教学的班级开展了公交秩序状况调研社会公德活动和益阳市城区宣传“斑马线道德意识”活动,调查统计了益阳市城区行人横穿马路违规现象和机动车穿越斑马线状况,调研后让学生在课堂探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由于学生亲身体验,所以讨论热烈,真实感强,引发了学生主动思考和反思,感触深刻,学生对知识的认同感和接受度大大增强。

结合社会实践式教学是实现学生知行统一的有效途径。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内实践性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实践性教学法需设计相应的、合理的考评制度

课堂上采用实践性教学法,为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需要设计相应的考评制度。由于采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大量的准备工作是课前各小组自行完成,课堂发言的有时只是各小组的代表,所以部分学生对于课前准备工作不重视、偷懒,导致准备工作和课堂上任务由其他同学承担了。因此,需要将学生的课前准备、课堂表现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主要依据,并将平时成绩设定为期末总评成绩的重要部分。学生的准备工作与平时成绩挂钩,有利于引起学生的重视,并且课前准备工作的考评应采取组长负责考评。

(二)实践性教学法的实施程序设计

首先需要在开学伊始根据班级人数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其次,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规定各学习小组的主题或由学生自由选择根据教学内容。教师讲清要领,布置准备任务。再次,由学生完成大量课前准备工作。课前让学生了解教学相关的知识,并收集相关资料。需要汇总的,各小组成员先将个人见解汇集到小组负责人手中,再由负责人对收集来的材料进行整合。对于需要推选代表发言的,原则上由各小组自行推选。再次,根据采用的实践性教学形式的不同,课堂上由学生进行自由发言、表演或由学生代表发言、表演。为保证教学的秩序和教学的效果,需要规定各发言者或表演者的时间限制。最后,需要教师进行点评、总结。

(三)采用实践性教学法对教师素质要求的提高

1. 教师的工作量加大。采用实践式教学方法需要学生做好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由于不少学生对此种教学方式不熟悉,所以要求教师进行事先指导以保证教学的质量。这样必然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因此,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的工作量将大大增加。

2. 教师要有扎实的、全面的理论功底。实施实践性教学法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要更高。思政教育采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放出去,就不能收不回来,否则就是一盘散沙,不仅不能起到让学生接受知识,教育学生的目的,反而会让学生知识、价值观模糊。所以学生发言结束后,教师一定要点评。教师点评很重要,须要能起到画龙点睛之效。教师不仅要点评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表达的方式、表达的技巧等,还要着重评价学生的表达内容。由于该课程具有导向性的特点,教师的总结、点评不仅要求高度概括、高度凝练,而且要有具有引领性,要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起到正面引导的作用。这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理论水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施课内实践性教学教师贵在引路,引导学生自我思考、勇于表达、乐于分享,形成思想的升华,塑造人格的独立性。

3. 教师要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实施实践性教学法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因为实施实践性教学法,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会比传统的教学法授课课堂出现的问题更多。比如说可能出现学生的消极不合作或敷衍了事的情况,这样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效果。此外,课堂上学生的不礼貌行为、发言者的紧张卡壳或滔滔不绝、学生尖锐的观点、新颖的信息等等,这些都要求老师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和较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

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内实践性教学法意义

第一,实践性教学的有效运用,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的有益尝试。它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角,从而激发了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采用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发挥大学生自己的聪明才智,满足他们的自我实现的需求,增强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他们内心真正接受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并外化为他们实际的行为。

第二,采用实践性教学法常常使教师的角色从知识宣讲者转变成活动组织者、主持人。从而使教师摆脱了说教者的形象,让学生更乐于接受。采用实践性教学法会让学生自由的、开放的、多角度的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也有利于拓展教师的思路。学生的参与,扩大了教学信息的来源和数量,这样集思广益,汇集众人力量的信息,有时更新颖独特。因此,这样的互动教学有利于教学相长。

师德讲堂总结范文7

小学道德讲堂活动方案一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入推进我校师德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根据德化县教育局《关于德化县“校园道德讲堂”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为目标,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立起覆盖各个年段的“道德讲堂”网络,传播凡人道德故事,推动先进道德理念入脑入心,外化于行,营造“讲道德,做好人,树新风”的浓厚氛围,为我校争创文明学校打造新亮点、树立新品牌。

二、工作目标:

以提升师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为核心,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四德”建设为重点,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师生“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自觉成为道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具体为:

形成“好人好报”的社会共识。大力宣讲道德先进人物优秀事迹和崇高品质,研究制定关爱帮扶道德先进人物的措施办法,在政治上、生活上、工作上切实给予帮助扶持,努力形成“好人好报”的社会共识。

推动“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把促进转化作为建设“道德讲堂”的首要目的,将先进的道德理念内化为师生意识,在行为上由“他律”转向“自律”,引导师生在实践中完善自我,提升素质。

营造“崇善尚德”的浓厚氛围。把对重点人群、重点领域的教育引导作为突破口,以点带面,使师生在参与中认知、感悟、接受、提高,人人争做道德建设的参与者和先行者,使“讲道德,做好人”蔚然成风。

三、主要对象:

主要对象是在校学生。以倡导“三心教育”(在家中为长辈尽孝心、在学校为同学送关心、在社会为他人献爱心)、“奉献社会、提升自己”等为主要内容,通过对在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吸引和拉动学校、家庭、社会成员共同参与道德建设,努力达到“教育一代人,引导两代人,影响三代人”的目标。

四、“学校道德讲堂”工作原则:

1、实践性与实效性原则。以师生亲身实践、参与活动、体验学习为主要方式,通过宣讲活动及开设活动课、专题讲座等多种渠道开展工作;活动要具有趣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整合与互补原则。将“学校道德讲堂”与学校各类教育活动相互补充,与家庭、社会教育共同完善,整合学校长期开展实践教育、体验教育活动的工作经验,综合利用各类已有阵地,以整合和新建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推开。

3、全体性与主体性原则。面向全校师生开展活动,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师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助自立自强,促进师生健康教育整体氛围的形成。

五、活动版块:

活动将根据学校特有的群体,分成两大版块开展相关活动,教师将着重开展“师德讲堂”活动,学生将开展“道德讲堂”活动。

(一)教师“师德讲堂”

1、选树师德典型。紧密结合本学校实际,以师德标兵、师德模范、师德先进个人等评选为载体,开展“身边的榜样”师德报告会,在我校形成学习师德典型、崇尚师德典型、关爱师德典型、争当师德典型的良好风尚。

2、培育宣讲队伍。按照“自身素养强、道德素质高、文化修养好”的标准,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师德讲堂”宣讲队伍,党员干部要带头宣讲,组织宣讲人员讲、师德典型讲、身边老师讲,通过讲他人、讲自己、讲身边的师德故事,使人人都成为“师德讲堂”的实践主体。

3、创设多样载体。充分利用年段(组)学习等载体,定期、不定期的通过集中学习、专题宣讲、观看影片、网上学习等形式,大力建设“师德讲堂”,让提升师德素养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

(二)学生“道德讲堂”

1、我选——通过各个年段推荐选择一批道德践行的先进学生,固定一批道德宣讲员,不断充实有讲述愿望的人员,营造一种神圣清正、融洽热烈的环境氛围。

2、我听——组织全体学生共同聆听道德故事宣讲活动。利用班会课、晨会课、国旗下讲话、校园网络等一系列的主阵地,让学生细心听取身边人的道德故事,用身边的榜样感动自己。

3、我讲——利用道德讲堂的阵地,在班会课、晨会课、国旗下讲话、校园网络讲述一个发生在身边的体现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典型事例。

4、我议——听完道德故事后,评议身边好人好事,讲述心中感受,品悟道德力量,升华自身境界。

5、我唱——学唱一首道德、文明方面的歌曲,每次道德讲堂开讲前,要唱一首道德讲堂主题歌曲。学习诵读一段中华传统经典语录或公民道德“三字经”。

6、我行——深入开展“静悄悄的爱”,党员、队员帮困助学活动,使所有学生都能自觉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展示一阶段的讲堂成果。

7、我看——围绕主题,组织观看一部道德建设先进人物事迹的短片。

六、保障机制:

1、健全学校“道德讲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和管理。具体分工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 员:全体师生

2、成立学校“道德讲堂”宣讲组:教师宣讲组和学生宣讲组。

3、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将道德讲堂建设情况与年段评比活动结合起来,与全体师生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把参与道德讲堂的情况作为评优树先的重要条件,作为校级先进荣誉的考核内容。

4、建立宣传推广机制。在广播站、校园网站上开辟专题专栏,及时报道开展道德讲堂建设的情况。通过校园大力宣传我校道德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营造“讲道德,做好人”的浓厚氛围。

七、材料收集:

1、每次道德讲堂活动要形成一套内容详实、规范有序的资料(包括电子资料及纸质资料)。每次活动要有方案、有活动过程记录、有简讯,活动中注意收集照片、录像等影像资料,体现活动成效。

小学道德讲堂活动方案二为更好地落实绥化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的建立道德讲堂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导广大师生员工“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自觉成为道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经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以“学习贯彻学校训导,讲出自己的故事”为主要内容道德讲堂活动。现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方针,以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为主体,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传播凡人道德故事,推动道德理念入心入脑,搭建新的思想道德建设平台,以“讲出自己的故事”的形式,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广泛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营造“讲道德,做好人,树新风”的浓厚氛围,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以提升师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为根本,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为重点,把“四德”建设作为大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把“知行合一、奋发向上、文明和谐、诚信友爱”的高尚品格作为师生自我教育的行为准则。通过“道德讲堂”建设,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师生自觉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努力实现“争创省文明单位标兵”的工作目标。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我校“道德讲堂”建设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力争“道德讲堂”早日开讲,使学校道德讲堂成为大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又一主阵地,成立和平小学 “道德讲堂”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各 年 组 组 长

“道德讲堂”建设办公室

主 任:

副主任:

成 员:各年组组长

四、主要内容和形式

以“学习贯彻学校训导,讲出自己的故事”为主要内容和形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宣讲教育。

(一)以“礼仪”为核心的社会公德建设主要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等。

(二)以“诚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建设主要包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热心服务、奉献社会等。

(三)以“和睦”为核心的家庭美德建设,主要包括:夫妻和睦、孝敬长辈、关爱孩子、邻里团结、勤俭持家等。

(四)以“友善”为核心的个人品德建设主要包括:友善互助、正直宽容、明礼守信、热情诚恳、自强自立等。

五、讲堂建设

(一)讲堂设置地点:学校一楼多功能会议室

(二)讲堂布置:“道德讲堂”的布置要突出古朴厚重的主格调。在讲堂外面醒目位置有“道德讲堂”名称牌子。按照市文明办要求,讲堂主席台有背景、宣讲台、横幅等,台下摆放整齐的桌椅板凳,墙上布置讲堂管理制度、守则、内容等宣传字画,营造浓厚的道德建设氛围。

(三)组建队伍:按照“自身素养强、道德素质高、文化修养好”的标准,建设一支“道德讲堂”宣讲队伍,一是以学校负责人、全体班主任、骨干教师为主体;二是邀请社会、家庭中的优秀代表参与学校“道德讲堂”开展的各种活动;三是发动各级各类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为宣讲员,使人人都成为“道德讲堂”的实践主体。

(四)活动载体:以班、队活动、专题宣讲、社会实践等多种渠道为载体,不断提升师生思想道德修养。

(五)活动形式:以“我听、我看、我讲、我议、我选、我行”为主要模式,设计多样化宣讲形式,使广大师生易于参与,乐于参与。一是“我听”:以培训报告、巡回讲演等形式,听道德故事,悟优秀品质;二是“我看”:以演绎展示、学习发现等形式,把典型的事迹和品质形象化、具体化,使之更加可亲可敬可信可学;三是“我讲”:以自我推荐、自我宣讲等形式,讲师生自己和身边的道德故事;四是“我议”:以辩论讨论、评议总结等形式,评议身边的好人故事,挖掘精神实质,不断升华自身道德境界;五是“我选”:以师生评选、菜单式宣讲等形式,由师生评选先进人物,由师生选择每一次宣讲的人物、主题和时间等;六是“我行”:以实践转化、提升素质为目标,引导师生在认知、接受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后,见贤思齐,创先争优。

六、活动安排

(一)定期开展“道德讲堂”,每一次讲堂都要设立宣讲主题,明确道德经典。明确主持人和宣讲员。

(二) 在学校网开辟“道德讲堂”专栏。

(三) 组织“五个一”主题班队会活动,即:学唱一首道德讲堂主题歌曲;观看一部道德建设先进人物事迹短片;诵读一段中华经典语录、时论格言或道德名句;讲述一个发生在师生身边的感人故事;参加一次“绿丝带”志愿者服务活动。

小学道德讲堂活动方案三一、指导思想

“道德讲堂”以学校道德讲堂、班级道德讲堂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国学经典传诵中华美德、校园宣讲员说唱道德典型、身边好人讲述先进事迹”为基本内容,大力宣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营造“讲道德,做好人,树新风”的浓厚氛围,使先进道德理念内植于心,外化于行,使广大中小学师生易于参与、乐于参与,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二、工作目标

以“班级道德讲堂”建设为重点,实现班班有讲堂、月月有活动的建设目标。以学生自我宣讲、交流感想、践行美德为主要形式,结合思想品德课、班会、少先队活动课、社会实践等途径,开展“班级道德讲堂”活动,形成人人参与、个个受益的生动局面。具体为:

1.创造“崇善尚德”的文化环境。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程,挖掘提炼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髓,引导师生树立正确高尚的道德观念,以孝悌对待家人,以诚信对待老师和同学,以道义对待名利,以仁爱对待社会,以厚德对待万物,形成正确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

2.营造“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把对全体师生的教育引导作为突破口,以点带面,使他们在参与中认知、感悟、接受、提高,人人争做道德建设的参与者和先行者,使“讲道德,做好人”蔚然成风。

3.形成“好人好报”的社会共识。在全体师生中大力宣讲道德先进人物优秀事迹和崇高品质,研究、制定关爱、帮扶道德先进人物的措施办法,在学习上、生活上、工作上切实给予帮助扶持,努力形成“好人好报”的社会共识。

4.推动“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把促进转化作为建设“道德讲堂”的首要目的,将先进的道德理念内化为群体意识,在行为上由“他律”转向“自律”,引导全校师生在实践中完善自我,提升品质。

三、主要内容

小学阶段:以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为核心,主要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八礼四仪”等内容。

初中阶段:以理想信念、遵纪守法为核心,主要包括“树立理想、正直宽容、明礼守信、遵纪守法、友善互助”、“八礼四仪”等内容。

高中阶段:以培育信仰、和睦友善为核心,主要包括“培育信仰、爱国守法、善良诚恳、自强自立、热心公益”、“八礼四仪”等内容。

四、形式方法

(一)基本形式

1.“培”。将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列入讲堂培训内容,提高“道德讲堂”的主题性和针对性。

2.“讲”。邀请各类典型人物组成宣讲队伍,通过讲述亲身经历来诠释道德内涵。

3.“树”。依托“道德讲堂”选树一批事迹感人、贴近师生的平凡道德模范人物,进行集中宣传,带动广大师生学习身边先进人物的可贵精神和宝贵品质。

4.“评”。精选和推荐一批具有道德影响力、感染力的影片和名著,组织师生观看、阅读,交流感想,在看、读、思、写的过程中引发思考,启迪心智,促进道德素养的提升。

5.“演”。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为素材,组织开展编创小品、快板、相声、情景剧等多种体裁形式文艺节目,依托“道德讲堂”平台,组织“说唱道德典型”文艺演出。

(二)活动流程

按照“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等五个环节,推行“唱一首歌曲,讲一个故事(看一部短片),诵一段经典,做一个承诺,送一份吉祥” 的“五个一流程”,使讲堂更具仪式感肃穆感。各学校、各班级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规定流程的基础上,采取“5+N”的形式进行活动。如:

1.唱一首歌。组织全体学生学唱一首道德歌或符合主题的主旋律歌曲。

2.看一部短片。围绕主题,组织学生观看一部道德建设视频短片。

3.诵一段经典。组织学生诵读一段中华传统经典。

4.讲一个故事。主要宣讲历史故事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体现中华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典型事例。

5.谈一番感想。由学生评议身边好人,讲述心中感受,品悟道德力量,升华自身境界。

6.送一份吉祥。向学生赠送或互赠具有美德教育意义的小礼物,鼓励自制。

7.行一个善举。宣讲结束后,由学校、班级统一组织行动,或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做一件有益于学校、或家庭、或社会的善举,进行一次道德实践活动。

五、活动要求

1.每月一次“班级道德讲堂”。结合思想品德课、班会、少先队活动课开设“班级道德讲堂”,每月至少活动一次。

2.全员参与。由学生策划、准备,班主任指导。可邀请学生家长、本校教师、社会人士参与活动。

3.一堂一档。各班建立完整的电子档案,开展活动后即时归档。电子档案包括:1.班级道德讲堂主持稿。2.所唱歌曲。3.一段道德视频短片4.一段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材料。5.一个道德故事(典型事例)。6.现场代表性图片5—8张或视频资料等。

六、组织实施

1.提高认识,精心部署。各校要充分认识建设“道德讲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和管理;要对照工作任务,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落实方案,要把建设学校、班级“道德讲堂”与学校中心工作相结合,精心部署,狠抓落实,确保“道德讲堂”建设的全面推进。

2.强化措施,注重实效。各校要把建设“学校道德讲堂”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为未成年人办实事、办好事的重要载体,切实负起责任,要拓展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措施,提升工作标准,加强配合协作,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取得实效。要组建专兼职结合的宣讲队伍,一是要发挥学校党政工团的负责人、优秀班主任、学科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二是要整合家庭、社区资源,邀请其中的优秀代表参与学校教育,形成育人合力;三是要重视发动各级美德少年、五好少年、优秀团员、优秀少先队员、三好学生作为宣讲员,发挥身边好人的作用,邀请他们现身说法,以点带面。

师德讲堂总结范文8

关键词:初中政治;创新意识;自主学习;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0-0093-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0.059

对于思想品德这一学科有的人存在一种偏见,认为比较简单,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去学习也可以及格,并且大部分教师还在利用传统的教学强迫让学生记忆,导致现在的学生不喜欢思想品德,因此,应该在教师的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以及彼此的合作精神,在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师生之间彼此尊重,增强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科学性、趣味性和思想性,提高课堂效率,达到学习思想品德的实质性。

一、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让学生认真学习的动力,因此,在教学思想品德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时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以下笔者列举一些常用的教学方式。

(一)导入激趣法

所谓的导入激趣就是教师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有一个好的开头,这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备课的内容,以一个小故事或者是实时政治引入主要内容,引起学生的注意,因为小故事可以启迪学生,拓宽学生的知识,一个积极的故事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实时政治也是思想品德的一部分,而且对于一些国内外的一些大事学生还是很喜欢听的,并且可以很快地引入主题,比如,教师在讲隐私权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讲一些人肉搜索、黑客等的一些事件,引出人们要尊重他人隐私权。导入方式还有很多种,教师需要结合具体内容来创设不同的激趣法。

(二)活动激趣法

现在的中学生都很聪明,可是为什么教学的有效性还是没有提高呢?因为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并且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因此教师就应该多费心,在课堂上运用不同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有新鲜感,就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所以,教师可以采用学生都喜欢的活动方式进行授课,例如,可以采用相声小品、音乐、比赛等的形式,这样的活动形式新颖,寓教于乐,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初中的思想品德的内容大部分都来自与学生的生活当中,因此,这些知识就需要学生自己去体验和感受,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可以将理论和实际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还能调动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因此,在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时,教师的角色也非常重要。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的内容给学生创设具体的情景,引导学生的认知活动和参与活动,增强学生的理解和兴趣。比如,教师在讲“维护祖国统一”时,就可以为学生放映关于香港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的庄严场面,让学生自己感受自己的祖国变得越来越强大,激发起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为祖国自豪的情感。在一些客观的环境下,学生很容易将自己的情感转移到所知道的对象上,因此,教师可以创设课堂情景培养学生的觉悟性以达到教学目标。这样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三、加强课后训练,提升自身素质

虽然说教师的授课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学生在课后的巩固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课堂上教师讲得再精彩,学生听得再好,如果学生不做总结和消化,这些效果就会在几天消失不见,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记得快,忘得也快”。在课堂上我不建议学生边听边做笔记,上课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去听讲,让学生在课后自己回想一下教师课上讲得内容,让学生自己去总结,然后再自己得感悟。这样,我感觉教学效果会更好。因为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做过实验,课堂上教师调节得气氛很好,学生得注意力也很集中,而且记录的也很好,在一周后做了一个测试,结果出来学生和教师都很失望,学生说这些都感觉很熟悉,但是连不起来,都是凭感觉做的。一周的时间学生就忘记了好多内容,所以,课后的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在总结后,教师要认真检查并给予相应的鼓励和肯定。学生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赞美,在一定程度上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记记不同得知识点,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这部分的主要思想,达到提升学生自身素质得效果。

四、加强师生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现在不只是教师的课堂,现在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给学生机会,引导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学生合作交流,共同进步。在课堂上要加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让整个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就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了解,这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 也是思想品德的主旨。在此,教师在加强师生的交流的同时,还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教师的引导这些才能继续下去。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的内容丰富多彩,不仅包括思想品德、时事政治,还包括一些心理知识和法律常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一定要学着改变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本,营造师生平等的课堂,并且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肩负起为祖国培养人才的重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创造新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思想品德。

参考文献:

师德讲堂总结范文9

一、故事资源的收集和整理

开学初,我们学区根据教研室的安排,收集和整理第八册品社的故事资源,各个学校分别接受了这个任务,认真收集了第八册每一课中跟课文有关的故事,经过精心选择与筛选,与各位老师共享故事资源,丰富了课外的故事链接,使品德老师可以拿来就用,非常方便。

二、 学科指导小组菜单式服务

三月份,根据市教研室的安排,学科指导小组的成员进行城乡联手,组织携手农村大课堂活动如火如荼地举行,作为上虞中学学区,在全市起着骨干带头的作用,作为学科指导小组的一员,每位成员都进行了精彩的课堂展示和学科报告,如师范附小的马晓颖,实验小学的汤金华,百官小学的李可苹、吕凌燕,文澜小学的江海囡、丁淑珍等等,这样的菜单式服务,引领了农村品德课堂,为农村小学送去了一缕春风。

三、各校品德教研活动新颖有效

教研活动是各校活动的基点,每个学校都很重视教研活动的开展,比如3月24日,百官小学的“百小讲坛”拉开了品德教研组工作的序幕,她们在阶梯教室开展了品德课的名师讲坛活动,下属小学、第三届师徒结对的徒弟和苍南县领雁工程的老师和百官小学的老师们一起参加了百小讲坛活动,教研室傅老师评价说:“百小讲坛,打开的坛坛都是好酒。”在这次活动中,吕凌燕老师的课堂展示《塑料和我们的生活》精彩纷呈,李可苹老师点评《合作 探究 感悟》客观灵动,经校长的主题报告《追求理想中的品德课堂》受益匪浅,这次教研活动可以说是百小品德教研组的一次精彩的展示,是百小品德教研组智慧的结晶。

阳光学校教师在本学期里除了坚持理论学习更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扎扎实实的探索着“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手段的实效性”这一中心课题。她们还认真研究课程大目标、结合本册的单元目标以及学情精心设计每一次的活动目的,并在活动的过程设计中逐步分解目标,坚持从细节入手考虑活动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让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滨江小学开出了三节品德教研课,街道级教研活动分别是陈林君老师的《争做清洁小卫士》和叶丹丹老师的《养成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好习惯》,校级教研活动是范宇芳老师的《五十六个民族》。参与上课的老师通过精心备课,数次试教,改进教案,课后收获颇多,教研活动的开展为年轻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展示的舞台、发展的平台。

四、课题引航——成就和谐、合作的教研团队。

学区内的教师都很重视课题的研究,通过课题的研究,成就和谐、合作的教研团队。鹤琴小学针对品德教学说教为主,学生缺乏参与和体验的问题,提出了《品德教学树课模式的实践探索》的课题。主张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夯实“树课”之根,于大自然大社会中,建构“树课”之干,于生命的活力中,绽放“树课”之花,于幸福的课堂中,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全体参与、全心参与、全情参与。本学期着重进行树课模式博客的充实。

华维文澜小学的教师根据品社课自身的学科特点,提出了以 “让故事成为品德教学的好朋友”的课题研究。这则课题方案成为了绍兴市普通中小学2012年教改项目第一批立项项目之一。自从故事教学的课题方案理想以后,教研组马上以该项目研究实施为中心,推出了一系列的项目研究教研活动。

百官小学结合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结合《德育与心育课题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的课题,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在德育课堂中融入心育教育,使德育课堂更加人文化,多元化,希望德育课堂和心育课堂能够齐头并进

一个学期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希望我们在新的学期里能够再上一个台阶!

又到写总结的时候了,才觉得匆匆间时间又晃过去了,回首这个学期,我们学区的品德教研活动,主要是借市教研室组织活动来展开的。

一、以联谊为契机,发展品德队伍

从自己开始当这个学区组长以来,一直有个心愿,能在学区里组建起一支属于品德学科的教学队伍,也一直在作主要的努力。可往往努力去发现了,可下个学期人事调动就又不见了,队伍总是不稳定,也就谈不上什么发展。这个学期在市教研室的关心照顾下,我们学区引来了两次学科指导小组的联谊活动:在章镇镇小迎来了傅老师精彩的讲座,为章镇的品德教学点一盏明灯,省赛课一等奖获得者实验小学的汤金华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他的教学艺术,让大家一睹了高手风范;在汤浦镇小华维文澜的江海囡老师以她的沉稳和大气又给大家展示了别样的风采。通过这次活动,让很多老师眼前一亮,得到或多或少的启示。在这两次活动中,才出现了很多新的面孔,每个乡镇都有那么一些喜欢品德老师,看见了品德学科的新的面孔,那是一种新的希望。相信只要的教研氛围可以让我们章镇品德这块贫瘠的土地有新的气象,新的发展。

二、 以活动为台阶,促进个人发展

师德讲堂总结范文10

【关键词】小学教学;思想品德;信息技术;误区;应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应用,不但推动了课堂改革,而且提高了课堂质量。由于信息技术的特性,如果老师在教学中的应用恰当就能提高学习效率,否则就会本末倒置,适得其反。所以,老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时,应当注意避开误区,在正确应用的同时也要注重创新信息技术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应用方法。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中应用的误区

虽然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课程的结合的方法带来了许多好处,但在实际操作中老师却容易出现很多失误。信息技术的多样化与思想品德的总结性语言多的特性使得老师在应用时容易出现过度使用信息技术,学生难以理解,教材内容被忽略等问题。认真分析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老师就能轻松避开这些误区。

1.本末倒置,信息技术为主

理论上,信息技术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中应用,思想品德课是主体,而信息技术只是辅助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许多老师使用信息技术过于生硬,把思想品德课上成信息技术课。举例来说,老师在教《遵守交通规则》这课时,了解了课本内容后就让学生上网找交通标志,完全忽略了小学学生能力不足的客观问题,使得第二天的课堂变成老师教学生查找图片的信息技术课。引入信息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课堂,达到教学目标,所以老师在应用时应注意从课堂需求出发,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课堂的重点还是思想品德的教学。

2.信息放映,缺少老师教学

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中,许多老师还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直接使用多媒体放映知识,节省了老师的教学时间。这种做法实际上效果甚微,不仅使学生难以把信息转化为知识,还有可能完全偏离了课堂教学内容。虽然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但是老师在课堂中的作用难以替代,老师通过教学与交流熟悉学生的要求和掌握程度,能及时调整进度,适当延伸知识,这些是不能被信息的叠加放映替代的。老师应适当引述信息,再通过教学经验转化为学生能理解的知识点,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和吸收,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忽视教材,过分依赖网络资源

另一种误区是老师对网络上的信息过分依赖,反而忽略了课本知识,偏离了以课本为主的教学要求。老师作为课堂的设计者应该有筛选信息和整合总结的能力,掌握好学生理解课本内容并有所延伸的程度,不要做无谓的叠加,而是要有效的深入。这种恰当的应用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扩展,想象力得到提升,在成长过程中也能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追求个性发展的可能。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中应用的策略

现代信息技术形声化和表现多样化的特点使得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应用中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老师教学方式的变革,而且充分考虑了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这种应用方法使得信息技术成为一种促进课堂教学的工具,有效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笔者通过课程教学不同环节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进一步阐述应用策略。

1.课堂导入,刺激求知欲

一个良好的课堂导入是课堂设计成功的一半,由此可见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如果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思想品德课的课堂导入中,既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对扩展思维和新课的进行都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在《科技的意义》这课中,在课堂导入环节设计一个角色扮演游戏,让每个学生扮演每个时期的人,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生活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对过去和现在的生活进行对比,自然而然地就能体会到科技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这种简单的活动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创设情境,提高积极性

情境教学的方法已经广泛地运用到了教学中,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更好地为学生创设熟悉的情境。通过对情境的创建,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更主动地接受知识,从而提高了教学水平。例如,在讲解关于祖国发展的一课时,通过播放由“开国大典”,“香港回归”,“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等事件组成的视频短片,学生的爱国情感被极大地调动出来,接下来在讲解重要事件时学生自然能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了正确的思想教育。

3.多样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的文字,动画,视频,图片等是进行教学最好的帮手。通过真实的例子,学生在获得信息的同时内心情感被牵动,在情感开发期的小学生更容易被打动,使得教学计划能被有效实施。在《濒临灭绝的动物》一课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濒危动物影像或者图片的放映,学生通过了解这些对本课学习更感兴趣,为了获得这些知识就会集中注意力听讲,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信息技术的特点给了课堂教学很大的帮助,使老师不再只是用板书生硬地灌输,而是换一种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

4.阶段小结,总结学习经验

思想品德课的每一单元涉及不同的方面,这就使得阶段性的小结变得十分重要。在每单元的学习结束后,老师可以提问学生,让学生锻炼自己的总结归纳能力,老师也能趁机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然后老师用多媒体放映总结的动画,使学生在了解的同时找到自己的不足,同时老师也可以对学生不足的地方进行补充和信息的延伸,有效的完成对每单元的总结。阶段小结是每阶段学习的归宿,老师采用信息技术辅助的方式既能将平时的学习串联起来,又能让学生在总结中训练综合能力和扩展知识面。

三、总结

信息技术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中应用方式要适当,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和学习效率的提高。老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避开应用中的误区,又要在不同环节恰当地结合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利用好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激发学习兴趣,达到改善学习理念和培养学习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崔洪芬.信息技术与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整合的常见误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8):63-64.

师德讲堂总结范文11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高效课堂;学案

当洋思经验、“自学・交流”模式、杜郎口旋风等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如风暴一次次吹过中华大地时,“高效课堂”一夜之间也成为人人皆知的“热词”。高效课堂为提高课堂效率,增强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指明了方向。思想品德课程也应与时俱进,呼唤高效课堂。

一、更新理念,统一思想,引领思想品德高效课堂

理念决定境界,只有改变理念,才能有成熟的思想。我们过去的思想品德课堂是“满堂灌”“填鸭式”或是“牵羊式”。教师的教只是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学生的学是为了给别人学,教师怕学生学不会,反复讲,学生反复听,学习效果不佳,因为学生没有把知识变成自己的。

二、唱响主旋律,活用学习小组,切入思想品德高效课堂

高效来源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一定要让学生对课堂充满兴趣,使学生学习由被动转化为主动、自觉、自发。

1.合理分组――小组健康合作的前提

学期开始,与班主任老师协商,根据学生的成绩、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将班级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然后按照AA、BB、CC,6个人组成一个小组,组建成班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不同小组。对小组中每个同学进行定位定号,小组成员的号码分别为A1、A2、B1、B2、C1、C2。这样定员定位既便于组长分工,小组内成员按一定的序号发言、交流、讨论,或者按一定的方式合作,又便于教师抽查――指定同一层次的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并及时给予评价,使个人承担一定的小组责任,促使小组成员将焦点集中到互教互助上来。

2.培养“领头雁”――小组健康合作的导航仪

小组长是学习小组的动力机,要建好高效小组,培训小组组长至关重要。培养好小组长,就要培养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发挥小组长在小组学习中的带头作用、领导作用、组织作用、检查督促作用。

3.灵活运用、及时公平评价――小组健康合作的助推器

小组评价是对小组合作过程和学生合作表现的监控,是促进合作小组健康发展的助推器。能否用好评价机制,是小组合作成效高低的关键。评价要尽可能做到公平、全面、及时、到位。只有这样才会使被评价者得到鼓励与精神支持,使其充分发挥更大的创造潜能和合作积极性。

三、集体备课,优化导学案,助力思想品德高效课堂

优秀导学案是思想品德高效课堂建设的有力保障,也是关键点。

思想品德“导学案”是把教师教案与学生学案这两种形式结合在一起,使之成为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蓝本,又是总揽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练习的“大书本”,充分发挥导学案的长处,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又有利于学生的学。第一,导学案设计要求线面结合;第二,导学案的设计要具“诱惑力”;第三,导学案的设计要防止将教学内容习题化。

四、讲方式,重检测,落实思想品德高效课堂

有了好的导学案,如何用好才是关键。

1.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师要走“导学案导学―启发探究―自主先学―交流展示―合作高效―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新路子,在上课过程中,讲解方式必须灵活多样。

2.教师严格遵守操作流程。“两提前”,即提前一周完成,提前一天发给学生;“三反复”,指先发给学生预习,然后上交老师检查,检查后教师把结果再反馈给学生,学生根据检查修改,课前老师再次检查,然后课堂使用。

3.防止把自主学习等同于放任自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主体地位的凸显必须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才能实现。自主学习不是学生自己学习,要防止课堂上的“放羊式”,如果教师该讲的不讲,该引导的却放给学生去“死啃”,结果就会出现很多知识漏洞。

4.要实行探讨式评课,听课教师要从这样一些角度来反思:假如我来教,这个环节会怎样处理?怎样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怎样进行文本、学生、教师间的互动?大家集思广益,都在评课中各抒己见。这种听课、评课活动,对各位教师都有促进;这种交流、切磋,会对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教学质量起到推动作用。

5.及时分层检测,高效落实。学校每周要定期、不定期、分层次抽查学生。看高效课堂的落实情况是否做到了“周周清”“堂堂清”“章节清”。横向对比看落实,纵向对比看提高。通过对比,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督促抓好落实,真真正正实现思想品德课的高效。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中实践高效课堂,只有将学习小组用好、用活,将导学案编好、用好,才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师德讲堂总结范文12

学校 道德教育 道德课堂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10年,学校和教师在探索与实践中总结提炼出了符合自己学校校情课改成果。我校的课堂改革作为郑州市道德课堂建设的一个案例,以道德课堂的内涵为指导,瞄准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为中心,实现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本文就此作一概述。

一、道德课堂的形成及价值

纵观全国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呼声和力度也非常之大,但是能够把握课堂改革中心,真正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变革的学校,仍然非常之少。课堂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和知识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落实,学习权仍然停留在理念上和口头上,学生在承受着被动的“教育”。

教育的发展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班级授课制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它是为了适应当时欧洲的社会发展和变革,以促进工业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诞生的。夸美纽斯通过“自然类比”的方法证明班级授课制在当时发展的可能与必然。提出了教师授课就象面包师做面包一样,和一块面可以一次做上百个面包,制砖工可以用一个模具制出成千上万的砖块,印刷工可以通过一套铅字印刷出成千上万的书。尽管他的论述现在看来是显得有些的浅薄和滑稽,但在当时来讲却是历史性的发现与推动。到了20世纪初期,原苏联的教育家凯洛夫在总结了前人的教育理论,特别是德国的教育家心理学家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的教学流程后,提出了五段式授课制,在亚洲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甚至流行至今。虽然在20世纪50年代凯洛夫对他提出的课堂模式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新的教育观点,非常符合时代精神和社会要求,但并未真正触动我国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第八次中小学课堂改革以来,郑州教育大胆改革,把握机遇,提出了道德课堂的教育理论,重新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和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的教育思想。

二、道德课堂的提出与内涵

课堂是学生学习、教师发展的场所,如何构建一种实现此目标的课堂模式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使命和责任,郑州教育经过10年的努力,在调节教学理念的背景下,提出了道德课堂的理念,重在构建适合时代特征和师生发展的学校方式,确立了课堂教学改革要以学生与课程、学生与教师、学生与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出发,用传统的道德观点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种种关系和矛盾,深层次改革我们传统课堂中存在的弊端。

一是道德课堂的概念。实现课堂的变革,首先要弄清课堂教学改革中“道”与“德”的关系,“道”是课堂教学的路径与方法,“德”是课堂的教学目标与人的发展目标。田保华副局长的论断是:道德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呈现尊重、关爱、民主、和谐学习生态的课堂。这就是对新课程理念的通俗解读,也是郑州教育的价值所在。

二是道德课堂的模式。模式就是落实课程标准的有效方法与途径,没有模式课堂将变得随心所欲,将重复杜威时代的教育现状。田保华副局长也提出了具体的课程模式,即先学、展示、反馈,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我们学校在此基础下进一步探索,总结出了适应我们自己的课堂模式,先学、展示、检测和评讲。

三、道德课堂的思考及推广

1.道德课堂的思考

课堂改革就是一种新教育理念的建立,一种新文化的重构,一种新思想的诞生。“中国传统课堂中的学生大脑就象中国封建社会的妇女的脚,被裏脚布紧紧地束缚住了,创造力和自我意识也被紧紧地裹住了。”这是陶行知先生对中国传统教育的评价。新课程要求我们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和发展学生,前提就是学生具有独特的自我特质,即学习能力,教育绝对不是改造和塑造。在中国教育学会的第23届学术年会上,香港大学的原副校长程介明在他的报告《国际视野下的创新人才培养》中提出了教育的目标与人才的标准,明确指出了人才的综合素质中,系统思维、人际关系、独立思考、团队精神、交往能力等成为人才的重要素质,特别是对90%以上的人而言。同时他也论述了新的学习要求:对生命的乐观、对自然的热爱、对社会的承担、对国家的承担、在逆境中的坚韧、增强自己的意念、对于成败的准备、有过组织群体的经历、对于艺术的欣赏、对于未知的好奇和愿意承担风险。学生从哪里获得这些品格?道德课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也是在全球呼唤儒家思想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2.道德课堂的模式解读

先学、展示、检测、评讲是我校道德课堂的课堂模式。先学,是提高和培养学生学习力的重要方法,先学分为课前学和课上学,课前学是独立学习,课上学习的对学和群学,展示分小组展示和班级展示,展示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即语言表达力、团队凝聚力、媒体使用力、公众应变力、自我表现力等,展示就是展示问题、展示方法和展示创新。检测,就是实现堂堂清,就是让多数学生实现堂堂学习目标、让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评讲,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表彰或指导,同时也要解决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和知识的提升、方法的引导、成果的总结,即让教师发挥教师应该发展的作用。

当然,我们学校的课堂改革也是在郑州大教育的背景下发展的,我们的成果不在于形成什么范式,而在于让我们找到了一条课程改革的发展途径。几年的探索告诉我们,课程改革永无止境,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征就是无止境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