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23-02-14 07:25:51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第1篇

不久前,有人预言心理疾病将是21世纪之患,有关调查表明,当前中小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比例也相当高。1998年天津师大教育学院对1782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有心理问题的比例平均为35.31%,有明显问题的比例为16.72%。而笔者在从事班主任期间也深刻体会到许多学生在行为表现中成表现的种种异常如:好动、多话、厌学、打架等并不是单纯的品行问题,而往往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因此,将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一、了解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经过长期观察,笔者认为当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情绪方面的极不稳定,喜怒无常。当其情绪喜悦时,学习积极性高涨,与别人相处和谐;当其情绪烦躁忧郁时,学习积极性低落,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甚至出现逃学、打架、斗殴等现象。

2、意志方面一般为忧柔寡断、虎头蛇尾,自制力差,易受暗示。当其情感冲动时,自制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当学习中碰到困难,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意志崩溃,破罐子破摔。

3、性格方面的因素是中学生心理问题中较为典型的一种,一般表现为:(1)自私狭隘型,常为一点小事而跟别人闹意见,斤斤计较,并且在很长时间内不能自解脱,甚至耿耿于怀;(2)自大自负型,自以为是,瞧不起人,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且受挫能力差;(3)自卑怯懦型,这类人较为孤僻,不合群,做事忧柔寡断,唯唯诺诺。

4、青春期综合症。表现为:(1)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发展,心理上也发生变化。一些学生情感上有了纠葛,情绪变得不安和烦躁,有时感到孤独、忧虑和苦闷,抑称为青春烦恼;(2)从某个时候起很快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意志,打不起精神听课,称为青春抑郁,还有青春期幻想与所谓的“早恋”的问题等。

这些主要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尽管十分复杂,但由于中学生心理的可变性与可塑性、过渡性与动荡性等特点,因此只要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加以正确地引导、扶持、帮助和教育,这些学生所谓心理问题是能够得以纠正与调整的。

二、对症下药,开展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它能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伏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其一,针对一部分学生缺乏恒心、毅力、对学习存在惰性,从而使他们智力因素受到极大束缚的特点,我开展了“学习为了什么”、“磨砺坚强的意志”等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制定了不良学习习惯治疗卡,制定了系列监督机制,并配合“学习竞争伙伴”、“进步之星”,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使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在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起到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习两极分化的局面。

其二、针对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的心理特点,我又先后开展了“九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寻找、发现本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共同创作班歌,唱班歌,共同参与班级公约的撰写与讨论,让学生与兄弟班开展辩论赛、拔河比赛、篮球赛等,在活动中,学生开始变得热情,开始团结,开始互相关心帮助,整个班集体开始形式较强的凝聚力。

其三、笔谈——开启学生心理的一把钥匙。我发现,要想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想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笔谈比个面谈更加行之有效(特别对于一部分特殊生而言)。

笔者在开学伊始就让每个学生制作一本“交心本”,要求字数、内容不限,一周与我交流一次,刚开始学生并不习惯,东搬西凑或词不达意,渐渐地,学生敢说悄悄话,知心话了,每次与他们的交流都是一种心灵的对话。

笔者曾经有这么一个女学生,成绩优异,能力强,却过于要强,要斤斤计较,一次在“交心本”中她谈到自己竞选班长落选后颇多微辞的看法,我随即也在交心本中写了一封诚恳的回信,其中信的末尾我是这么写的“一个人衡量能力的大小不在于职位的高低,只有输得起的人才可能赢得真正的人生,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得失,然而与年龄不相称的衡量得失实在是最大的悲哀。”此后这个女学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爱计较的毛病也收剑了不少。

第2篇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班主任对学生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做有道德的人。学会做人是做事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许多企业也是倾向于招募德才兼备的人才。因此,班主任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会他们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把握做人的原则。

2.学会科学、高效地学习。学生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更要端正学习态度、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学会调整学习和应试的心态,避免心理紧张带来的不良后果。

3.开发智力,提高技能。心理健康教育还包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动手的能力等,以便让学生不断地开发智力和潜能,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4.积极面对生活。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人,也要面对生活带来的压力。因此,班主任必须教育学生正确地面对生活,掌握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班主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领导者,班主任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众所周知,心理健康教育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心理、思想等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这就为班主任的工作增加了难度。当前,很多学生纷纷出现厌学、逃学、打架斗殴、抽烟、酗酒、说谎等不良现象,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模式已经是强弩之末,必须采用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应运而生。新时期的班主任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方法,才能真正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班主任要在遵循心理健康教育规律和尊重学生心理健康实际状况的基础上,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班主任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1.在课堂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是学生,班主任担任的是引导者的角色。在课堂上,班主任最好采用人人参与的方式,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进行全面探讨和案例分析,从而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加深对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并逐渐的自我完善;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时,能够做好各种心理准备,积极地化解矛盾和压力。

2.成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帮助学生解开心理困惑。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主要作用就是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服务,包括心理测试、心理诊断等。同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以最大程度地方便学生、服务学生为宗旨。

3.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满足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需要。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为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积极向上的氛围。班级文化的教育功能是隐性的,对学生的各方面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班级文化能产生良好的氛围,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4.鼓励学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实践中,学会运用心理健康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健康、积极、阳光的心态。

四、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班主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理论和实践水平。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理论和实践水平是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所在。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责任重大,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做个好榜样。同时,班主任还要加强与心理辅导教师的交流和合作,借鉴心理辅导教师的科学方法,使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更加灵活、多样、有趣。

2.班主任要细心观察和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要充分关心和了解班上的每一位学生,深入到学生中去,对他们的思想、性格、心理活动做细致的调查,然后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教育措施。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尊重学生的意见,多表扬、多鼓励学生,以增强他们对班主任的信赖和对学习的信心。

此外,班主任还要和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及时反映学生的情况,与家长相互合作,确保学生的心理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初中生健康成长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它有助于其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能让学生充分意识到道德的重要性,自觉追求美的事物,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另外,健康的心理品质也有利于初中生增长知识、智慧和才能,只有拥有了健康的心理品质,才能使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懈追求、勇攀高峰。

2.开展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刻不容缓,初中生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我们应抓好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针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不断努力,克服困难,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3.班主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优势和责任

班主任在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这一工作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班主任工作需要充分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生活情况;其次,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家庭,课上或课后,班主任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有较大的灵活度;再次,班主任与学生关系比较亲近,既是学生学习上的教育者,又是生活上的引导者。对初中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是班主任的责任所在。班主任在教学工作中不应该只是传授学生知识、提升学生的成绩,同时也要更多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充分开展德育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新世纪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班主任开展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方式

1.班主任应不断提高自身心理健康素质

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班主任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对学生进行感化教育,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初中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善于观察学生的行为态度,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在谈话过程中,要有亲和性、劝导性,可通过一些具体事例向学生讲述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有例可循。同时,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应注意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用自身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态度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拥有健康的心理。

2.开展班团活动,增加集体意识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团活动,例如主题班会、辩论赛、郊游或献爱心活动都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可在这些活动中培养团队意识,消除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心理特征,并且在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过程中释放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另外,班主任必须通过有效的班级管理来营造一种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班级氛围,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心理习惯,从而保证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3.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第4篇

1. 采用开设健康教育课或讲座

利用广播 、电视、录像、黑板报等等宣传工具,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要求,让中学生从多角度、多场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其身心发展特点,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转变不良行为,从而 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1)讲授现代科学的健康观,使学生由单纯重视身体健康扩展到重视身体、心理健康;

(2)介绍心理健康的标志,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努力实现心理的全面健康;

(3)正确认识心理疾病,让学生明白心理疾病并不神秘;

(4)让学生知道心理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心理疾病并不是羞耻的病症,不必多虑或讳疾忌医,是可以治疗的;

(5)注重介绍方法,对学生具体问题的指导,着重是学习方面、人际方面、适应方面的心理辅导。可指导学生自学心理指导读物,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教育与心理训练,培养良好个性品质,锻炼心理能力。重点传授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重在引导学生在生活、学习实践中灵活运用,不断总结提高。如学会微笑;多角度思考问题,辨证看问题;想自己高兴的事;及时转移、暂时回避不愉快的事;深呼吸闭目养神放松法;欣赏音乐法;体育锻炼法;散步谈心法等。训练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让学生学会心理保健,学会自我完善,自我调适,学会承受挫折、人际交往,培养自我承受能力。

2. 开展心理咨询,重视心理咨询教师的培养

中学应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咨询信箱,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使个别学生的心理疾病得到治疗,不断提高学 生的心理素质。

3. 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健教育内容,教师应积极深入地挖掘,对中学生实施自觉地、有意地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 比如,历史课中英雄人物的坚强意志和英雄事迹、语文课文中人物心理的描写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4. 利用体育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实验表明,经常参加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的中学生在躯体化、人际化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等方面的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常人。体育锻炼改善心理环境,增进心理健康,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学校应经常开展 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

5. 以心理健康教育科研为先导

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研,必须在正确 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才能避免走弯路或低层次的重复。因此,学校必须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的科学研究工作。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是一种肤浅的短视行为。

6. 共同参与,构建环境,营造氛围

学生在良好的心育环境下,才能健康成长。这里所说的环境包括学校的整体环境,班级心育环境,家庭环境及社会环境。家长、老师、学生应积极参与。

学校可开展各种活动如主题班会、辩论会、体育活动、参观、团队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分角色扮演小品、文艺会演等。活动中有意识地将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心理能力的训练渗透进去。如让胆小的学生参与活动以训练胆量;为自卑、抑郁的学生提供成功表现的机会;观看录像,剖析学生的心理,开展辩论,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等。

教师可向家长提出合理的要求与善意的建议,使家庭教育的方式、内容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与心理特点。班级在环境布局、美化方面尽可能心理化。如张贴有利于心理素质提高的语录;开辟学习专栏,设立心育动态角;提出心育目标并上墙等,从而使学生受到积极的自我暗示与心理熏陶。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爱和尊重,多表扬、鼓励,少批评、埋怨,创造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心育构造积极、健康、宽松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7. 开发丰富的班级心理教育资源

(1)班级环境,包括班级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物质环境主要指教室的装饰,整洁、雅致的墙面布置不仅能使人心情愉快,还有助于学生装审美意识的培养和生活情趣的熏陶:一点小小的装饰如一盆植物,需要的不光仅是水和阳光,而且更需要有“学会关心”的人格品质的学生呵护。在心理环境中,最核心的因素是班风,在我看来,“热情、和诣”远比“勤奋、竞争”的氛围更易使人养成健康的品格和丰满的人生。

(2)班主任的工作作风。心灵只有心灵才能培育,品格只有通过品格才能养成。班主任的工作作风影响着学生心理发展的方向和空间。班主任工作作风既可以为学生的心理发展提供榜样和机会(如民主的作风),也可以成为学生心理障碍和消极发展的原因(如放任和强制作风)。所以班主任的工作作风是一种易变的资源,必须进行积极的开发,才能发挥正面的作用。

第5篇

关键词:高校班主任;95后;00后;大学生心理;心理健康教育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一)不能适应新环境

大学生高考结束进入到大学生活阶段,在学习和生活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习由之前紧张的状态转变为自主的学习状态,生活上离开了父母,开始了一个人的独立生活,环境的变化导致大学生心理失衡,其重要原因首先就是现实中的大学生活和理想中的大学生活不一致,会有很大的心理落差;其次,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教学模式、新的人际关系会产生种种不适应;最后是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重视产生的失落、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二)学习和生活的压力

大学的学习更多的是自主学习,首先由于没有高中阶段学习的紧迫感,也没有老师督促,很容易就放松了自己,不能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挂科等;另外,生活的压力主要表现在学生不能够很好的融入集体生活,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还有生活贫困造成的心理压力。

(三)对网络的依赖和沉迷

如今是网络时代,大学生始终扮演着互联网忠实追随者的角色。不少大学生沉迷在网络的虚拟世界,导致性格内向,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

二、高校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及重要性

(一)与学生沟通具有亲切感

班主任接触学生时间长,对学生了解比较全面。一方面,在大学生入学后,第一个接触的教师就是班主任,从住宿、饮食、学习等方面给学生的关怀也最多,会让大学生心理产生一种亲切感和依赖感,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候愿意和班主任主动沟通;另一方面,班主任比较了解班里的学生,可以较早的发现问题,并且可以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班主任工作的灵活性

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不局限于课堂上、校园内,课堂之外、校园之外沟通才是最有效果的,班主任可以利用学生课余时间谈心,比如晚自习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晚上查宿时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还可以和学生一起吃饭聊天,相比于专职的心理老师,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同时,学生对于这种方式更能接受。

(三)具有针对性和持久性

班主任可以根据班里同学的整体情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大多数普通学生来说一般性、正常性的讲授教育即可,主要起到一个教育警示作用,对于有突出问题的学生采取针对性的开导和教育。班主任带一届学生是四年时间,班主任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伴随学生的成长,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走出心理困境。

(四)各方面关系的协调者

班主任不仅与各专业的老师联系,与学生辅导员联系,还要和学生家长、社区等联系。如果有哪一方面出现问题,给学生心理健康带来影响的,班主任可以第一时间协调,化解问题。另外,班主任还可以借助各方面的力量来制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共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全面的发展。

三、高校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缺乏

班主任缺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和经验,没有系统的学习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参加的培训也是短期的,一些新上任的班主任更不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一方面,在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候不能很快察觉,继而错过了最佳干预的时间。另一方面,在遇到学生的心理问题时也会变得束手无策,不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也不能促进正常学生的人格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针对性

在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中,通常会忽视班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用简单的心理教育理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心理健康的可以采取这种方式,但对于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来讲,这种理论知识过于泛滥,缺乏针对性的教育,是不能够被学生认可,也不能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来发现、正视自己的问题。久而久之,不能走进学生心理,和学生产生了心理距离,更不利于往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简单,不具有创新性

在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大都以心理知识作为理论基础。内容和形式围绕着学生已经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制定,教育内容和活动形式恒久不变,活动形式的单一性使得教育效果不佳,不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和95后、00后的心理。

(四)不能对学生进行发展性心理辅导

95后、00后的大学生处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所接触到新新事物多而杂,心理问题时而会出现,大多班主任在日常的心理教育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对学生的发展性心理辅导,这样不利于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注意不到心理变化,不能消除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异常问题。

四、高校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以身为范,立德育心

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尊重和信赖。真正做到为人宽厚仁慈,待人坦诚真挚,做人正直谦逊,对人公正公平。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树立起威望,才能在感情上受到学生的喜爱和接纳,形成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建立和谐的关系才能够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信任的前提下,学生们会主动的接受心理教育内容,在放松的环境下心理教育会事半功倍,有助于学生抵御不良的情绪,建立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关爱学生,用爱施教

如今大学生大都是95后、00后,他们所接触的时代和环境不同,所以在思想观念上与老师之间会有很大的差异,就是我们常说的“代沟”,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理解他们对不同事物的看法和态度,不能强硬的对学生说“不”,要在生活中用爱感化他。借助学校开展的“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平台,通过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和学生做朋友等一系列活动去真正关爱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困惑,并积极帮助学生化解心理危机,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

(三)完善自身,提高水平

班主任如果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班主任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这样才能教育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同时,要做好心理教育工作班主任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通过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才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班主任在平日和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对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四)创新性开展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扎扎实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上课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无时不在进行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注重引导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因素,通过巧妙的设计,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使师生之间达到共鸣和合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丰富校园文化、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搭建表现才华的舞台,调节学生的身心,释放学生的潜能,并通过各种竞赛,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奋勇拼搏的精神等,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组织学生排演心理剧,让学生扮演心理剧中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来演绎校园中的人和事,从而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学会如何应对和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寓教于剧,让学生在剧中潜移默化地学到一些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从而重新审视自己的问题,改善现状,获得成长。

(五)培养宿舍心理联络员

对大学生来说,待在宿舍的时间最长,和谐的宿舍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创建和谐的宿舍文化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宿舍联络员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朝夕相处了解舍友的心理状态,可以及时与老师联络,并采取积极正确的方式对舍友加以引导。

(六)加强家校联系

注重协调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要让家长理解孩子,理解老师的教育理念,配合老师做好教育工作。将家长纳入到学生教育的体系中来,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了解学生在校的动态,同时也将孩子在家庭中的状态和问题反馈给学校,综合各种信息对孩子实施有的放矢的教育,更合理地推动孩子的身心成长。

(七)利用“互联网+”开展辅导活动

第6篇

关键字:班主任 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 必要性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给教育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就是要使教育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为经济腾飞服好务,新的问题就是教育手段和教育措施的改革要符合现代学生所面临的问题。目前,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学生,在巨大的社会竞争压力下,都有因心理健康问题而自杀的事件发生,这就提醒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班主任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实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目前,对中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比以往更显得重要,因为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阻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目前来说,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发展脚步加快,而中学生心理发展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造成心理发展的迷茫。中学生面对发展如此之快的社会,常常感到迷茫,养成了享乐主义的心理,部分学生迷恋新事物,而忘记了作为学生该以学习为主的任务。还有部分学生因为过分沉湎于网络游戏,而失去了健康的身体和最佳的学习时光。

2、家庭不幸福,父母离异,是当今中学生面临的新的心理问题。近年来,离婚率持续增长,尤其是中学阶段失去父爱和母爱的孩子越来越多,父爱母爱的缺失,造成这类孩子更加的自私,思想走极端,甚至仇视正常健康的社会现象,有的因为父爱母爱的缺失,而失去了作为一个孩子该有的纯真的一面,变得非常的木讷。

3、中学生自我成长过程出现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引导,使学生出现行为盲目,思想低俗,不知所措的情况。中学生的成长正处于青春期的发育期,面对自己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尤其对异性心理的变化上,处于懵懂和好奇的阶段,如果教师在心理上不给予适当教育和引导,在加上网络媒体等不健康内容的传播,使学生很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

二、班主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的作用和方法。

班主任作为和中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上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任务,扮演着学生学校班级家长的角色。

1、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走出社会发展带来的迷茫心理。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时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自我有个正确的评价,了解自己存在的价值,合理利用经济发展带来的科技成果,使其成为学生人生发展的有利工具和助手,使学生的心理发展跟上时展的步伐。

2、引导学生形成博爱的心理,提醒学生要善于倾听和表达,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认识到虽然世界不完美,但要以完美的心态来面对不完美的世界。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情感是极其纯真和脆弱的,尤其对父母和同学间的感情,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切,就是天,一旦天塌了,他们的世界就完了。对于此种状况,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将生活学习的关注点转移到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层面上来,告诉他们,失去不是全部,得到才是生活的重点。

3、面对中学生自我成才中遇到的问题,班主任教师要定期的进行师生间的交流和访谈,在和学生的自由聊天过程中,了解并观察班级学生心理的变化,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心理话聊,通过谈话方式解决问题。

结束语

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教育中越来越重要,班主任作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线工作者,必须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班主任;对策

一般所谓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工作者根据他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措施和方法,正确的认识复杂的情绪问题,防止消极情绪,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等。中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是与一般的心理健康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班主任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是家长和学校沟通的桥梁。所以中学班主任在中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责。中学班主任工作的任务是履行着是学校班级的管理、组织、教育的工作,以中学班主任的地位作用密切相联系的。深入分析学生学习、思想、生活、心理状况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最适合的主要力量就是中学班主任。

一、坚持人文主义理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每一个学生都有被别人肯定、承认、欣赏的渴望,然而现实当中,我们的评价标准往往只看学习成绩,因而,受到表扬的只是少数学生,致使学生形成错误的概念,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教育与培养学生形成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能适应社会,健康成长,有助于学业成功。

在正常的教育教学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难免会出现一种心理距离,主要原因是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感受及真诚做得不够,因此,缩短师生距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近两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注重以下几点。

1.深入了解学生

平时我除了搞好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外,在课间或早读前到学生中间走一走,蹲下去,当他们的朋友,跟他们交谈一些学习之外的话题,了解他们的心理动向,摸清他们的心理需求,便于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2.架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教师要把握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并将它渗透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自然会打开心灵的闸门。我从带上一届学生时,就鼓励学生写日记,把它变成师生交流的“场所”,一次次日记就是一次次心声的吐露,也是一次次心理教育过程。它自然成了师生之间的桥梁,起到了调节学生情绪、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从而为学生树立了心理健康发展的目标。

二、正视自己,面对现实,重新自我评价

目前对城镇小学生来说,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他(她)们身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如自私、孤僻、独断,等等,特别是大部分孩子是一家几代的掌上明珠,没有经受过一点挫折与考验,一旦遇到一点小挫折就会承受不了,甚至部分同学会从此一蹶不振。班主任要时时注意,如果发现学生有不正常举动,就及时找他们谈心,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寻找自我解决问题的方法,教育他们在困难与挫折面前重要的是要正视自己,面对现实,面对变化了的“我”,对实际的“我”要有客观的估量,特别是真正认识自己的实力。如面对成绩的相对下降,要帮助他们找出问题,分析原因,要在了解自我、了解现实的基础上,恰当地给予自我的确认。懂得失败并不可怕,把它视为自己求学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使他们不再有思想负担,在挫折面前坚信自己不是弱者,相信自己的潜力,不仅能战胜困难,而且要提高自己战胜困难的能力,让他们懂得并非只有“单刀赴会”才是英雄,寻求帮助是必要的,也是聪明的,更重要的是重新树立信心,勇于前进。

三、创建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培养集体观念

良好的班风,团结的集体,会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轻松自如,心情舒畅。然而和谐的集体是靠大家共同创造的,需要每个人都付出努力。如果等学生心理出现问题才进行健康教育,就顾此失彼,得不偿失。我们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平时维持其心理平和、积极等方面,引导学生在集体中不能只凭个人的好恶与人交往,那样无疑就会影响良好班风的形成。因此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就是为学生建设好和谐、平等的集体,让每一个人都主动、热情地投入到集体之中,尽情融入集体,有主人翁之感。当自己与周围的同学发生摩擦时,应本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原则,不要一时感情用事,也不能消极躲避,尽量避免对学生成长不利的因素出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环境中学习。如本班的王某同学,由于父母感情不和,经常无人照顾,完不成作业,性格又孤僻,是个典型的学困生与后进生。我刚接此班时,记得第一次周会课(谈心、找不足),45个学生,有41个学生反映该学生的特点和错误,当时我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突然间我发现有个别同学一声不吭,于是我就乘势引导,指出他不注意自己的行为会给班级造成不良影响,给同学们带来麻烦,但他并不是一无是处,还是有能够团结同学的优点的,老师不要求他一下子变得完美无缺,只希望下次周会能有更多同学找不出他的缺点。我进行了反思,感觉自己工作方法有一些问题。于是在以后的周会课上,我让同学们发现自己及别人的闪光点。在班级营造一种氛围:不管同学学习成绩如何,性格如何,家境如何,在这个班集体中,大家都是平等的,任何歧视他人的做法都是不对的,同学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此后,我经常找这位同学谈心,鼓励他要认真学习,与同学团结友好,这名学生渐渐地有了明显进步。

四、中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

中学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班主任工作产生重要作用,具体体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中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

班主任通过日常,有计划、有目的地持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简单的心理训练方法和一般心理健康常识,树立了心理健康保健意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2.有利于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道德教育需要的心理条件是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中学班主任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顺利开展。

3.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到中学班主任工作中有助于促进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减轻中学班主任的日常管理难度,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

第8篇

关键词:班主任、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现阶段衡量人的全面发展应以智力、情感、身体、心理等方面全面健康发展为标准。当一个人的知识增长到某一高度后,心理素质就成了他能否进一步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部分。

首先,我认为要塑造学生心理,必须先加强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现实生活中教师会承受来自工作和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压力。教师应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充满幸福感,要始终以健康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学生。此外,我们还应常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著作,多参加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讲座,努力使自己做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人。教师只有自己的心理健康了,才能反过来将学生教育好。正所谓“言教不如身教”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用人格塑造人格,用自身的健康心理去塑造学生的健康心理。

其次,要想有效地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先要了解当前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研究发现:当前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㈠、在学习方面,主要表现为对上学的态度消极厌学;听课不专心,作业不用心,形成心不在焉的不良习惯;不能很好地与学生相处,缺乏责任感,经常扰乱集体秩序。

㈡、在情绪情感方面,主要表现在焦虑、易怒、羞怯、嫉妒心重等方面。其中,学习焦虑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问题。此外,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养尊处优的生活使得这部分孩子过分自私、自大、盲目骄傲,不愿意看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常对别人挑剔和贬低。感情上自私,看不得老师关心、重视别人,总想将别人踩在脚下,喜欢显摆自己,讥笑别人。

㈢、在行为方面,主要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爱搞破坏,说谎欺骗等。少数学生还会出现逃学、结伙打架等恶习。更有些学生心理脆弱,想不开做出伤人伤己的事情。

以上总总不良的心理行为都在警示着我们,新时期的班主任要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中。那么班主任该如何有效的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更新观念,科学的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学生出现的许多问题,多半是因为学生的心理暂时不平衡所致,不一定是价值观、道德品质出了问题。如果我们都以品行不良来评定学生,教育工作不仅没有实效,还会引起学生的心理反抗,有时会给学生造成终生的心理创伤。面对问题学生,班主任不要过于着急下结论,要细心了解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透过表面现象分析其心理动机,然后施以心理疏导和教育。例如,我班同学小方趁放学教室无人时,将教室的垃圾箱踩坏,并将垃圾弄得满地都是。当时我很生气,但我并没有简单的指责他“破坏班集体”、“道德败坏”。而是先与之交谈,在交谈中我发现他是因为太孤独了,在学校没人愿意和他说话,企图通过这次“破坏”行动引起同学们对他的注意。明白了这些原因以后,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就下意识地多关注他,课堂上他会的问题,我就让他来给同学们讲,还鼓励他课下帮助一名后进生,慢慢的拉近他和同学们的距离,经过这几个月的努力,如今的小方同学在我们班有了好人缘,和同学们打成了一片,再不是以前那个调皮、爱搞破坏,经常被同学告到办公室的“捣蛋鬼”了。

第二、创设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众所周知,环境影响人。和谐、民主、健康的班级氛围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良好的心理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创设:

⑴创建良好的教室环境风貌。整齐的桌椅、整洁的穿着,干净的地面等等。老师高要求,学生才能高标准。在这样的班集体生活,学生能从小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

⑵要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教师首先得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小学生的亲师性很强,所以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不断的完善自身人格,树立平和、善良、正直、民主等形象。教育要“润物细无声”,教师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⑶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氛围。刚才我们提到了,和谐、民主、健康的班级氛围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在这种氛围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存在的,虽为师生,但更是朋友。师生关系民主、和谐。和谐的环境能塑造出学生美好的心灵,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给学生一个自信的世界,这将会使孩子受益终生。

第三、以心理健教育课为主要手段,坚持个别辅导。首先我所理解的心理健康课分为定期的和不定期的两种类型。定期的每周一节,让学生比较深入的了解心理知识,认识自我。不定期的课主要是指当学生遇到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时,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解决,这就不拘什么时候了,可能在课上,也可能在课下,什么时候遇到问题了就什么时候解决。

第四、加强家校互动,要与家长常联系。

第9篇

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交往频率最高,也最了解学生,因此,对学生心理健康所产生的影响也最显著。模仿你写的字,学你说话的样子,这是班主任影响学生的最直观的例子,班主任在工作中以自身影响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其他教师(包括心理辅导教师)所没有的优势。

建立自主合作的管理模式。 班主任要制定班级管理的目标,把学生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构筑学生自主合作的管理机制。班主任要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制,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如魏书生老师在班内设立的“公安局长”(管违纪情况调查)、“法院院长”(负责学生违纪处理的制度兑现)、“银行行长”(负责指导学生零用钱管理)、“出操手套管理员”、“暖气管护员”等,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岗“施政”,有机会服务同学,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提高自己。这种形式多样的自主合作管理机制,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增强了学生的自律、自育和自主意识。

培养良好班风,注重塑造现代人格。 加强班风建设,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和教育的重要内容。确定班风标准要依据德育大纲、学生守则、学校的规章制度及班级的具体情况等,还要考虑通过班风塑造学生的现代人格,即在班风标准中融进讲求民主、崇尚科学、敢于竞争、善于合作、勇于开拓、不断进取、既宽容又独立及具有责任感等现代人格特征。

注重人际关系指导。 学生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是重要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意见沟通,可以使师生群体目标产生认同,在思想、态度和情绪等方面有更多的一致性,避免心理冲突,使人际需要得到满足,从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增强群体的内聚力。班主任在进行班级心理辅导时,一方面要采取感情投资法、心理吸引法、理解关注法、诚心交友法等来协调和改善集体人际关系;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正确处理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在处理学生间的矛盾时,着重学生的深层心理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注重人的发展性问题,班主任在处理学生矛盾时,要多从学生的身心实际发展水平综合考虑,从心理发展需要上去认识。不能简单地把学生的违纪问题归纳为品德问题,要多从学生的认知、品格等方面理解学生,引导学生,为学生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选择,让学生的健康心理在多种选择和积极的自悟中逐渐得到发展。

营造和谐的语言环境。 在班级中营造和谐的语言环境,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良好的效果。班主任的语言,往往对学生具有暗示性。和颜悦色地对学生说话,坚持使用“请、你好、谢谢”等文明语言,对学生就是一种良好的心理辅导,具有潜在的熏陶作用。班主任在处理学生的不良行为时不要用过激的语言,而要抱着引导、宽容的态度,疏导学生,使学生的心情在和谐的语言环境中受到影响,产生积极的反应。

班主任要面对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等各方面的压力,自身的心理健康也可能出现问题。因此,班主任应加强自我调节,首先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同时,在心理咨询中班主任要注意走出一个误区,即不能以心理咨询为由开展大量说教,要尊重学生的心理,在平等的、相互信任的氛围中了解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过程和原因,再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给学生提供启发、帮助和指导,帮助学生恢复健康心理。要与家长建立信赖关系,有机配合,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开辟社区资源,使学生受到来自多方面的系统一致、各具特色、相辅相成的教育影响,更好地实现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 青海省互助县第五中学

第10篇

【关键词】班主任 注重 心理健康教育

The teacher in charge of a clas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health education on students’ mind

Gao Xiaohua

【Abstract】The research shows that each kind of students’ ill phenomena in school can not be prohibited repeatedly and each kind of wild behavior which exceeds the bounds happens often is very relative to students’ not healthy mind and mental quality. Therefore, as their teacher in charge of their class, we not only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hysiological education on students’ mind but also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health education on their mind. In this article, the writer has talked some personal material ways for that.

【Keywords】Teacher in charge of a class Attention Mind health education

在传统的观念里,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就是身体没有病理改变、不感到身体不适就是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它不仅是指躯体和生理健康,还包括精神和心理健康。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健康教育专家鲍尔和霍尔就指出:“健康就是人们身体、心情和精神方面都自觉良好,精力充沛的状态。”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身体无疾病不虚弱,心理无障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只有这三方面都达到良好时才算完全意义上的健康。”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落实,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加上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所造成的家庭残缺,如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使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生活和教育环境,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潜力的开发。研究表明:学校里学生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生理健康教育,更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目前而言,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尤为重要。下面谈谈我这些年来的做法:

1.营造优美的学习环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书本知识的传授,不能单纯停留在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口头说教上,而应该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在行动中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最后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学校是学生的第二家园,优美的学校环境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对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心理影响。我们学校在每层教学楼的走廊上布置了书画长廊,上面既有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科学家祖冲之的画像,也有现代教育家陶行知、两弹一星之父钱学森的至理名言和成长历程。在我所带班级的教室前面一角放有一盆鲜花,旁边还有一个鱼缸,缸中养了两三条可爱的金鱼;教室墙壁上有名人名言、校风校训;教室后面是宣传栏,在角落里安放了一个自制的小型果皮箱(小纸箱),并在上面温馨提示“请不要乱丢废弃物”……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2.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的情况下,由于条件所限,我们不能象一些城市学校那样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发挥各班班主任的优势,开展心理咨询活动,针对“问题学生”进行沟通,和他们交朋友,找他们谈话,鼓励他们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通过这一活动,我们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压力重造成的自卑、抑郁、狂躁、恐惧等情绪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无法自制的不良行为问题,青春期困惑的问题等。在此基础上,班主任给这些“问题学生”温暖,并根据具体情况指导他们自我调控。班主任老师尊重、理解学生,保护学生的隐私,努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行为咨询方法的先驱者克罗姆布鲁兹指出:“咨询的中心目标就是要帮助每一个当事人解决他之所以来寻求帮助的那些问题”。我们的学生很多是需要帮助的,除了心理咨询外,我还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对一些“问题学生”确实起到了出人意料的作用,以前那些不良行为和习惯大有改善,学习成绩也逐渐提高。

3.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这就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少数教师或学校职能部门的事,必须是全体教师广泛参与。每个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调整。当老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学生就会喜欢你的课,学习有了兴趣,学业成绩就能提高;与老师关系亲密了,也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培养了人际交往能力,这将有利于完善学生情绪状态和人格,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这个过程中,班主任的作用不可轻视。班主任是学校任命、委派,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方面工作的教师。在整个学校工作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注意到:许多学生家长在学生入学、分班时,不仅要选择好的学校,而且要想方设法选择好的班主任。这种现象充分说明社会对班主任在学生成长发展中的地位、重要作用的广泛认同。从教二十多年的经验使我深刻认识到,班主任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做一名学生的心理健康医生,当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得到救助和治疗。

4.借鉴国外的评价方式。我们知道,绝大部分“问题学生”的自卑心理大多来自教师对学生片面的主观评价。我们一些教师(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在很多时候都是凭主观感情评价一个学生。比如考试成绩出来之后,我们往往偏爱成绩好的学生,并对他们大加表扬,或给一定的物质奖励(奖励一支铅笔或一本作业本等),对中层生漠不关心,对后进生全盘否定,甚至出语不逊,看不到他们的进步(其实这些学生也在进步,只是他们由于基础较差进步慢而已),这无疑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及负面影响,使许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对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被誉为19世纪“德国普通教育之父”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严厉的面孔和训斥、咒骂学生是一种恶劣的行径。”我们应学习借鉴国外教育在学生评价方面的优点,采取欣赏教育的方法,多用欣赏的眼光去赏识学生,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闪光之处。英国教师对学生评价时从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学生一点点的进步都会被他们非常郑重地夸奖一番。我们对待每个学生都应一视同仁,绝对不能挖苦和讽刺学生,应以一颗宽容慈爱之心爱护关心学生。我们教师缺乏这种意识,对学生太求全责备了。所以我们应学会赞美,让学生能不断地从中得到鼓励。

第11篇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

因为工作需要,2009年9月我有幸担任六年(1)班的班主任。这是一个外地民工子女是本学区学生三倍、男生是女生三倍而且流动非常大的特殊群体。五年级的时候,我接任他们的英语教学。他们基础很差,不遵守课堂纪律。原来的班主任因为各种原因无暇顾及他们,情况可想而知了,所以大家都不想接手。而我是因为评职称的需要,只得硬着头皮接了过来。

小学生升入高年级后,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是在自我意识的发展方面进入了第二个上升期,而个性的发展则进入了骤变期,因此一些令人头痛的问题也可能在这个时期表现出来。在向有经验的班主任取经之余,我结合心理健康C证培训知识解决了学生的许多问题。下面我结合两个案例谈谈我的做法及体会。

【案例一】

我班有个叫王遇秀(化名)的女生,上课从来不发言,下课也不和同学玩,每天进出教室都是低着头,眼神从来不和别人交流;语文书写端正,成绩中上,但是数学和英语成绩不太理想。我在一次与同事的无意交谈中发现。我班的王遇秀与王家寿(化名)原来是亲兄妹,王家寿因为精神问题中途休学一年,复学后怕被别人取笑坚决不愿意留级,但是原来的班级担心平均分而不愿意接纳他,于是以兄妹在同一班级可以互相照顾为由分在了我班。

分析与措施

我多次与数学老师讨论这位学生的情况,我们共同认识到:要想帮助王遇秀同学,就要先改变她的自我错误认知,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来替代她消极的心理暗示,重建她的自信心系统。

我们数次找她谈话,起先她并不愿意说出心事,我们就让她晚上来宿舍帮她补习数学,创设条件让她与周围的好朋友沟通。渐渐地我们也知道了她更多的信息:自从妈妈死了以后,她爸爸就自暴自弃,两兄妹都是跟她奶奶长大,加上哥哥精神病经常发作,好多个夜晚她都不堪忍受哥哥的惨叫而躲在被窝瑟瑟发抖……

了解了大致情况后我们还走访了她的奶奶与姑姑,争取她们配合释放孩子的压力。除了学习,生活上我们也尽力给予帮助,为她免了资料、校服等费用。

2010年的3月,学校举行十佳歌手大赛,我从音乐老师那里得知王遇秀的音色很好,就向学校多争取了一个名额让她参加。虽然没有进入十佳,但是我觉得对于从未上过台的她来说已经是莫大的进步了。5月份,学校又有大合唱比赛,王遇秀及另外三位女生作为领唱演绎英语版歌曲《音乐之声》,拿到了学校一等奖的好成绩。

反省与收获

1.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的教育与影响,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自卑的学生往往是缺乏关爱,要做好他们的辅导工作,尊重和爱护是最重要的两个必备条件。因为教师的尊重、爱护和真诚对待,会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和教师的可亲,从而激发出无尽的潜力。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3.教师只要真诚地用心对待学生,耐心引导帮助他们走出误区,就能使得他们从自卑走向自信。

【案例二】

郑钦想(化名),男,六年(1)班文娱委员。该同学及另外两位女生此次被推荐参加学校十佳小歌手大赛,他是实力最强最有机会拿奖的一位,可是比赛前准备化妆的时候突然提出说自己不参加了。乍一听到这个消息,我出口就批评他乱弹琴,但是说完马上就后悔了,因为经过这次心理健康培训,我时常提醒自己处理问题要冷静,要从学生的立场、心理出发。与此同时,我还发现他神情紧张,手脚哆嗦,手心冒汗。

分析与措施

从上述这些现象可以判定,这是一般的心理问题――怯场。于是我马上转换了语气,非常平静和蔼地问:“你能告诉老师为什么不参加吗?”

他说:“我怕自己会失败,怕别人笑话我是男生却和女生一样化妆参加唱歌比赛。”(我听说该生总和女生一起跳皮筋等,经常受到一些同学的非议。)

“不管别人怎么想你怎么说你,你现在要做的最关键的是把这次比赛的歌唱好,你以前每次参加都取得很好的成绩,老师相信你这次也能做好,你是最棒的!”我说。再加上音乐老师的鼓励,他终于点头愿意参赛了。为了他不受刚才情绪的影响,赛前我还让他做深呼吸,松弛精神。结果,他成功了。

反省与收获

1.在心理辅导中,教师应当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倾听者,要鼓励学生倾诉,善于运用提问艺术,引导学生把心里的想法讲出来。

2.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原则。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班主任工作的全部内容,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却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的发展对班主任工作的新要求。作为一名班主任,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来开展工作,是必要和有效的。

[参考文献]

1.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出版社)

第12篇

一、优美环境的创设

马克思曾说:“人创造环境,环境创造人。”这句话高度地概括了人与环境的关系,强调了环境对人的主导作用,同时又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反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环境是少年儿童心理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决定性条件之一。一个环境氛围好的班级,学生的言行举止和行为表现就自然而然地受到环境的影响和约束,思想、心情、精神面貌、行为举止就会自觉地融入环境之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同化。因此,班级的板报布置,以及班级开展各项活动时班级的布置,我都注重使学生置身于文化环境的熏陶之中,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氛围。以“环境育人”为特色,开展活动,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二、良好班风的建设

学生作为受教育者,首先是有情感、有意识的人,外界对于他们的一切影响都是通过他们的心理过程实现的,因此学生的心理因素对于良好班风形成的影响潜在而重大。所以班风建设应以人的管理为中心,以建立学生良好的心理机制为准则,以形成制度明确的班级规范。制定班级规范是利用班会,大家参与,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集体观念和主人翁意识。新的班风作为一种新的心理环境,就是要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潜移默化地成为全体学生的心理特征。

优良的班风的形成,还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使每一位学生逐渐融入集体中来,以班级为家,以班级为荣,以老师和学生为知心朋友,自觉维护班级利益。爱是最好的老师,“欲取之,必先予之”。对学生施以师爱、友爱,学生必会对班级回报以主人翁的爱心和责任心。学生学会了感恩,将来也会感恩社会,感恩国家。

三、语文教学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中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并要求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我认为,语文班主任可以利用语文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日记。学生日记是沟通教师与学生的一座桥梁,也是学生内心情绪、情感表达的书面载体。心理学认为:及时宣泄,可以充分缓解人的心理压力,调整消极情绪,改变不合理的观念,从而求得心理上的平衡。通过日记,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情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倾听学生的诉说,帮助他们走出迷茫、困惑,走上心理健康发展的轨道。

2.作文。重视语文的交际功能,重视学生的需要,为生活、为人生、为创新而写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目的。因此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作文的命题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好写,在此基础上可以渗透健康的思想内容。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说生活中的话,写生活中的事,体会生活中的情,理解生活中的爱。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保持积极的健康心态,健康成长。使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镜子、人生的阶梯、创新的钥匙,表露情感的舞台,在一次次作文中,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升华。

3.情感教学。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在理性、情感方面的互动过程。要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的思维活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最好的办法就是实施情感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深入到学生内心,体验学生的情感,缩短教师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增强与学生在心理上的合作,让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控制不良情绪,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具有一定的作用。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应是一名教学能手,而且也应是一名育人的行家。

四、巧妙灵活的家访

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长,将来能成大器,这就需要家长和社会对孩子进行正确科学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可是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迫切,为孩子的成长倾注了全部心血,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因此与家长沟通成了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笔者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就是巧妙灵活地运用家访开展工作的:首先是鼓励式家访,这是针对取得一些成绩的学生;第二是就诊式的家访,针对那些在学习、生活或人际关系中出现了困难陷于苦闷的学生;第三是矫正式家访,针对受到较大挫折,情感受到伤害,对学校不信任的学生;第四是指导式家访,针对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而家长教育知识缺乏,教育方法不当的学生。

另外,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以及学生的家庭环境等,我还经常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家校互通卡”,目的是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求知,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