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汉语文教育论文

汉语文教育论文

时间:2022-10-05 04:17:31

汉语文教育论文

第1篇

一、新型汉语教材的需要

对外汉语教学的鼻祖吕必松教授认为“所谓汉语‘难学’,不是汉语本身固有的特点决定的,而是教学不得法所造成的负面效应”。因此,与以往的先教拼音再教汉字的方法不同,吕必松教授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那就是“组合汉语”。从笔画教学、汉字教学入手,拼音是汉语的一种辅表达手段。而讲授这种新型的汉语教材,就要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才能把汉字组合的关系讲解清楚,而这其中又渗透着我们的汉文化,体现了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的趣味性,这不但会使汉语学习者对汉语学习充满兴趣,而且也会减少汉语学习的学时数,提高教学效率。但前提是教师要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因此,通过本专业的双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运用外语讲授汉语的能力,也提高其对于不同教材的适应能力和讲解能力。另外,因为专业课内容实施了双语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外语水平,这样就可以减少学生的公共英语课程的授课时数,从而把节省的教学时间用于教学方法的训练和实习,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教学水平。同时,掌握了专业的外语词汇,对于学生日后阅读与专业相关的外文文献,拓展自身的理论知识,提高理论素养,都将有一定的帮助。因此,我们要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实施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二、实施双语教学的现有条件

根据吴泓(2014)给出的调查问卷结果,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希望开设双语教学的课程,他们认为想要教好外国人汉语,首先要能够和外国人很好的沟通。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的其他配套条件也为双语教学做好了准备。

(一)现有的师资力量可以提供双语教学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在2012年和2013年共有16名教师被汉办派往英国伦敦的孔子学院讲授汉语并传播汉文化。本学期已经有一位教师回国后开始运用双语教学在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4级学生讲授《跨文化交际》课程,师生共同的反映是教学进行得很顺利。同时,学院还给学生配备了外籍教师,由外教纠正学生的发音,这也会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作用。其他专业课教师也都达到英语六级水平,有能力进行双语教学。

(二)学院的对外交流情况有利于开展双语教学学院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13个国家的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每年选派学生赴海外合作院校学习与交流,同时也接收留学生到我院学习汉语及中国文化课程。这样,学生将有机会去国外院校学习,外语水平的提高和对多元文化的了解都将为今后的双语教学课程提供帮助。同时,我院招收的留学生,也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语言和文化交流的平台,各种社团活动的开展,与留学生结成对子,互帮互助,学习语言与文化。

(三)校内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语言交流的机会我院为学生建立了多个校内外实习基地,其中校内实习基地“汉语课堂”,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给学院的外籍教师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小班授课。已经在“汉语课堂”中做过“小老师”的学生反馈:自己对于汉语知识的理解和外语水平的提高是同步的,这都为接受双语课程打下基础。因此,从学院目前的条件来看,我们可以尝试开展双语教学,而且,我们会继续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教学条件,为双语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帮助。

三、实施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的探讨

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尝试推行双语教学,我们还有很多问题须要探讨。第一,从授课内容来看,哪些课程适合运用双语教学。根据我院最新的培养方案,我们将学生学习的课程分为四个模块,汉语言模块、外语模块、文化模块(包括中国文化和跨文化两部分),教学技能与管理模块。我们计划从以下课程入手,开展双语教学:汉语言模块中的《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课程,文化模块中的《中国文化要略》《跨文化交际》课程,具体的教学效果如何,还有待验证。第二,从授课的语言比例来看,根据不同课程的内容,设定不同的双语教学比例。比如,《跨文化交际》课程中英语比例为50%;《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课程中英语比例大概为20%;《语言学概论》课程则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将英语比例设定为30%~40%;《中国文化要略》课程则可以根据不同章节的需要,将英语比例设定为30%~50%。当然,这只是我们的初步设想,还要根据授课对象的接受情况随时作出调整。第三,从教材的选择来看,目前,还没有完全适合本专业的双语材料,教材的选择可以有三种途径:全外文教材、中文教材加上外文材料,或者教师自编教材。全外文教材,学生接受起来难度如何?中文教材配合的外文材料是否合适?教师如果自编教材,外文部分是否会有错误?这些问题还都有待在接下来的教学准备和教学过程中逐渐探索。综上所述,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设双语课程有其必要性,目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教学条件,但是,开展的具体过程和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与实践。我们双语教学改革的方向是:根据学院的定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合适的双语课程,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对外汉语人才。

作者:吴泓单位: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第2篇

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与其他专业相比来说,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创新性人才的缺失的问题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发展带来一定难度。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基础发展,还阻碍了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进行,急需整改。以下是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

(1)课程教育存在理念理解不清的问题教师对汉语言教育创新理念缺乏深刻理解和体会,存在对创新型的课程教育存在理念理解不清的现象,有大一部分老师不能准确的把握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方向与核心,因此对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执行力并不是很高,我国各高校应不断深入课程改革,深化教育理念,促进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有实质性的进展。

(2)课程结构安排不合理的问题课程结构安排不合理使得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难以展开,所以,想要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首先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结构,建立健全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课程安排管理体系,实现课程优化安排,全面把握课程结构安排与创新工作的关系,提高课程安排为整体发展带来的效益,为开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奠定基础。

(3)专业教师教学技能水平还有待提高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执行者与实施者便是教师,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效率。不少教师受传统的教育思维模式的束缚,教育思想较为落后,教学模式较为陈旧,教学策略较为单一,影响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发挥,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的提高十分关键。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的创新策略

(1)营造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氛围在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过程中,一个良好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氛围十分重要。营造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氛围,便于将汉语言文学与创新融合在一起,有助于激发教师与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师生的创新能力。

(2)构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平台构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平台是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该平台的建立,方便了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促使独特新颖的想法的传播,大大调动了师生创新的参与性与积极性。

(3)加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实践加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实践是推进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有力措施之一。创新的意识与思维都需要通过实践来体现,我们要重视师生的创新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增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执行力。

(4)完善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基础建设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基础建设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提供条件,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开展注入新的力量,我们要加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基础建设,加大硬件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发展多媒体教学方式,提高课程的质量,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三、总结

第3篇

关键词:产学合作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一、产学合作教育的内涵。

产学合作教育,在国际上也称为“合作教育”(CooperativeEducation)。

它的基本理念最早出自于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Dewey)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其内涵是:“合作教育是一种以职业为导向(careerori2ented)的教育模式,它的目的是让学生及早地具备进入职业生涯所需要的基本素质。”1946年,美国职业协会发表的《合作教育宣言》认为:“合作教育是一种将理论学习与真实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教育模式”。国内许多学者对产学合作教育的内涵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概括起来为:产学合作教育一般是指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与教育环境,发挥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学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和岗位能力的生产现场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展产学合作教育的现状与困境。

一般来说,综合性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要培养的是知识复合型和能力复合型的实用性人才。为了实现该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上,必须侧重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推进产学合作教育。

产学合作教育由学校、学生、企业三个要素构成,包括学校和企业两个课堂。它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社会生产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前,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有效途径的产学合作教育,在工科教育上比较普遍也比较成功。

从目前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探索产学合作教育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一是产学双方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增加学生锻炼的机会。利用专业与职业或行业协会的相关优势,以签订“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协议书”的方式,积极创造条件与行业或单位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增加学生锻炼的机会。二是组织学生参与教师承接的各类课题以及参与政府、企业的课题研究,以教师科研带动产学合作教育。三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寻求多领域、多形式的社会实践机会。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在应用上所具有的广泛性与包容性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实习去向的多样性。

实践证明,经过产学合作教育这种方式培养的学生,既具有理论基础知识,又有较强的动手和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适应性强,能尽早地进入岗位角色。但由于产学合作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涉及到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也涉及到社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责任观,还有大的社会、经济环境,经济利益,教育规律与市场规律冲突等问题。因此,在产学合作教育的有效实施中也面临不少困难。

1.产学合作教育的动力不足,合作流于形式或存在虎头蛇尾现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中,虽然通过协议等方式与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但由于企业追求的是生产和经营的利润,而学生能够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不可能立竿见影,因此,合作中往往只是挂牌,签协议,勉强维持低层次合作关系,互助互惠、紧密依存、长期合作的良性运行机制难以建立起来。

2.学校教学计划的安排与单位对学生实习锻炼时间的要求有冲突。学校有学校的规律,企业有企业的规律。学校遵循教学规律,在教学计划安排中,学生到企业进行的产学合作教育一般是安排在寒暑假或是第八学期。企业遵循市场规律,希望来企业产学合作教育的学生能有相当长的集中时间来单位工作。同时,也存在当企业最需要人手时,学生却因上课或考试或忙于毕业设计而请假,或是学生来时却是企业淡季,无法安排使用的情况。

3.专业课程的设置与企业需求的差距。高校的教育性质决定了其主要使命和职责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因此,要实现培养学生知识、能力、技能的目标,就必须使学生经历完整的教育与教学过程。在专业教学中,更多的强调专业知识或专业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非强调知识的针对性及实用性。同时课程设置有其周期性,不可能对岗位或职业技术的需要立马做出调整。而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最现实的人力资源策略就是直接选择任用已具备相关知识、能力或技能的专门人才。因此他们不愿意花很多力气去培训一个实践生。

三、推进产学合作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不同学科专业特点不同,拥有的资源不同,适合其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就不同。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要依据培养目标,把握专业的特点,积极推进产学合作教育,造就适用人才。

1.以“综合能力模块—能力要素—课程体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虽各具特点,但主要分为以美国为代表的少数国家的通才培养模式和以德国为代表的多数国家的专才培养模式。两种模式都高度重视品德、知识、能力的协调发展。在推进产学合作教育中,可以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以研究目标职业岗位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入手,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能力模块,分析能力要素,改革课程体系。同时,根据市场反馈的信息,适时推出各类选修课,构建“多通道、多规格、多模块”的课程体系,逐步形成“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宽、专、交”结合的教育教学体系。

2.加快教育教学管理改革。

产学合作教育需要学校在教学管理上加大柔性程度,使学生有较多的选择余地。如美国的学工交替的“经验学习”教学、英国的“三明治”教学、日本的“产学协同”教学模式等。我国多数高校已经实行了学分制,应该将学分制与合作教育相结合,使学生能自主安排学习时间、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并注重个性发展。这样不仅能满足用人单位时间上的要求,还能不断推进学生学习的自主化、高效化、研究化。

3.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要培养应用型的学生,开展产学合作教育,必须要有应用型的教师。

一是大学教师需要与企业有密切联系,一方面,使高校科研特别是文科类科研面向社会需要,加快成果转化;另一方面,通过与企业的接触,使自身成为既懂专业理论又有很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双师”;二是企业社会的人员也应经常到学校进行交流,成为能指导大学生实践活动、参与产学合作教育的“双师”。可以聘请社会知名专家学者、企业老总、政府官员、社会贤达担任学院、系或专业的顾问或客座教授,建立专家委员会、顾问委员会、学科发展委员会等组织,针对学院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计划、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学风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学科建设等提供建议,进行交流和研讨,使学院的人才培养在整体上更加贴近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张经强。高校产学研合作中的若干问题及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1).

第4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

一、前言

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地不断深入,在职业高中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为了使其得到更好地发展,就要顺应新课改教学理念,针对职业高中教学现状,全面进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改革。结合新课改教学理念,根据职业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结构,进而更好地传承我国悠久的经典文学。

二、职业教育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

在职业高中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要进行全面地改革创新,就要针对目前职业教育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现状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师综合素养这几个主要方面的分析,进而找到教学改革的方法。1.教学模式陈旧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根深蒂固,使得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改革工作受到很大的影响和阻碍。现阶段,在职业高中的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过于陈旧,因此,很多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都不够积极。并且,陈旧的教学模式以及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这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也是十分不利地。2.教学方法过于单一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以往的教学方法需要进行全面地否定。在以往的教学方法中,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并且,在实际教学中没有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汉语言文学属于我国经典的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为了使其得到更好地传承,那么,就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教师的综合素质不够高最后,汉语言教师整体的素质不够高,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不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理念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同时,还有部分教师在进行授课时缺少语言的趣味性,不能够很好地活跃课堂氛围,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不高。那么,这些对于学生的学习都不是有利地。

三、职业教育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探析

综上所述,目前在职业高中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学模式过于陈旧;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师的整体素质也不够高。那么,针对这样的教学现状,就要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结构;丰富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进而使职业教育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改革工作得以顺利进行[1]。1.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结构首先,针对于教学模式的陈旧,就要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根据时代的发展,结合新课改教学的重要理念,进行全面地教学模式创新。为汉语言文学的传承,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就要针对课程体现进行创新。同时,还需要结合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进而汉语言文学课堂的改革,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在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中,还要适当地进行教学拓展和延伸,使学生在汉语言学习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在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中,文学素养得到不断地提高。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结构,使汉语言文学知识得到更好地传承,并且,通过创新改革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更好地发展[2]。2.丰富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其次,针对教学方法的单一化,就要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改革中,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时,还要丰富教学手段,从而有效地改变学生目前的学生状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积极主动性,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理解能力、性格特点,可以运用不一样的教学手段,进而更好地发现学生的内在潜力。进而使学生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得到更加全面地发展[3]。3.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最后,针对目前汉语言文学教师的综合素质不够高,就要在实际教学中,重视师资力量的建设,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的综合素养对教学水平其到决定性的因素,因此,为了使学生得到更好地教育,那么,就要重视教师的文化素养以及综合能力。学校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培训、演讲、讲座等多样化的文学活动,通过活动的参与,进而使教师得到锻炼,使其综合素质水平得到提高。

四、总结

由此可见,现阶段在职业高中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师素养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为了使职业高中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得到全面地改革创新,就需要在实际教学中,针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完善教学结合;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罗发香.浅析如何提升职业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J/OL].中国培训,2016,(16):190.

[2]姚锦莲.面向新课改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第5篇

琼州学院是中国最南端的公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是国际化、开放型、特色鲜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正好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以及办学特色。从对外汉语到汉语国际教育都离不开实践,而实践教学最中心的环节是​毕业实习。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习的主要内容是留学生汉语教学。

一、对当前学生毕业实习情况的调查

我们分别对2010级、2011级、2012级、2013级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240份,收回239份,有效问卷有202份。其中向2010级大四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08份,收回107份,有效问卷70份;向2011级大三学生发放调查问卷44份,收回44份,有效问卷44份;向2012级发放调查问卷35份,收回35份,有效问卷35份;向2013级发放调查问卷53份,收回53份,有效问卷53份。对以上数据进行归纳统计对比,如下表。

调查发现,对实习的认识比较清晰的是大一和大四的学生。其中认为实习是教留学生汉语的是13级大一的学生,其次是10级大四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76%,认为该去中小学实习的是11级大三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3%,认为该去企业实习的是12级大二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9%。不了解实习内容和实习方向的主要是13级大一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11%。以上数据表明,大一与大四学生大部分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习是教留学生汉语。学生对专业实习的认识从最初的清晰到大二、大三的不清晰,再到大四的清晰,经历了一个不断认识的过程。

表2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实习选择的方向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的实习意愿,选择实习方向与专业相关的主要是12级大二及13级大一的学生,而选择与就业方向相关的10级大四的学生最多,占调查人数的66%,11级大三的61%,12级大二与13级大一的分别为43%。由此可见,随着年级的增加选择与就业方向相关的单位实习的学生增多,而选择与专业相关单位实习的则少了。这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有关。

在有无留学生汉语教学经验上,大一学生没有经验的占调查人数的91%,10级大四的没有经验的占71%,11级没有经验的占36%,12级没有经验的占63%,可以发现学校在发展,学生接触留学生的机会是在增多的。以上数据表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对实习的认识反映了对实习的希望,有留学生汉语教学经验的学生比较少,在有留学生汉语教学经验的学生中,大部分是以一对一、一对多的形式教本校的留学生,以班级形式授课的很少,没有到国外进行汉语教学的机会。大多沿袭以前对外汉语专业的实习形式,而“走出去”到国外进行实习实训才是汉语国际教育实习的目标。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形式探讨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习不仅是专业发展、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调查发现,学生毕业时的意愿不再是单纯地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单位,而是选择跟自己就业方向相关的单位实习。尽管如此,学校也应该从开办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尽量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习内容与所学专业对口,在此基础上实现实习形式多元化。

(一)遵循的原则

1.实习内容尽量与所学专业对口。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更多的是面向全球的汉语教育,但是许多地方院校都面临着实习瓶颈。要尽量为学生创造机会,开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习的渠道和基地,特别是与国外学校的合作,尽量让学生把所学用于所用。

2.实习形式尽量多元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习,除了沿袭对外汉语专业特有的在国内对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外,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使实习形式尽量多元化。实习形式对口化与多元化不是对立的,对口化主要是学校发展和专业建设的层面,而多元化是学生层面。要做到学生实习实训的内容对口化,然后留一部分时间满足学生自身实习的需求,当然这只是一种设想,具体的做法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二)具体形式

可以根据地域优势,结合专业与地方特色,尽量以留学生汉语教学为主,同时可以进行涉外文秘、涉外导游以及企业实习等。

1.留学生汉语教学。一是学校内部的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实习,这是最主要的实习场所和实习形式,应该保留和发展。还可以丰富实习形式,不仅是留学生的汉语课堂的听课、讲课以及课外辅导,还可以增加调查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动机、策略以及需求等,把学生的毕业论文和实习结合起来,有的放矢。二是学校以外的对外汉语培训机构实习。社会上有许多对外汉语培训机构,我们可以与之合作,派遣学生去实习。三是海外的合作单位实习。可以借鉴国内许多高校的对外汉语教育实习模式,跟海外的中小学合作。四是网络汉语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模式主要以口语课为主,实行“异地,同步,实时”教学,但是对计算机技术要求比较高。还有一些网络孔子学院,也可以作为学生的实习选择。更多的实习模式,其实是为实习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

在满足学校发展、专业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满足部分学生的需求。因为面对就业现实,很多学生有自己的需求,在控制一定比例的前提下,可以让有需要的学生选择中小学语文教学实习、涉外文秘实习、涉外导游实习等。

2.中小学语文教学实习。可以跟本地中小学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让一些毕业生到中小学去进行语文教学实习。汉语国际教育毕业生有许多改行做了中小学语文教师,据调查,有这方面需要的学生不在少数。

3.涉外文秘实习。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可以让他们到国际交流合作处实习,拓宽实习的渠道。

4.涉外导游实习。国际旅游岛每年会吸引成千上万的外国游客来岛旅游,可以利用这种地域优势,跟旅行社合作,把有意愿的学生送去实习。

5.企业实习。有的学生可能根据自己以后的就业愿望选择实习单位,学校应该积极配合,与相关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6.其他。根据学生自己的就业意愿选择实习方向。

第6篇

关键词:产学合作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一、产学合作教育的内涵

产学合作教育,在国际上也称为“合作教育”(CooperativeEducation)。

它的基本理念最早出自于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Dewey)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其内涵是:“合作教育是一种以职业为导向(careerori2ented)的教育模式,它的目的是让学生及早地具备进入职业生涯所需要的基本素质。”1946年,美国职业协会发表的《合作教育宣言》认为:“合作教育是一种将理论学习与真实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教育模式”。国内许多学者对产学合作教育的内涵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概括起来为:产学合作教育一般是指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与教育环境,发挥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学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和岗位能力的生产现场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展产学合作教育的现状与困境

一般来说,综合性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要培养的是知识复合型和能力复合型的实用性人才。为了实现该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上,必须侧重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推进产学合作教育。

产学合作教育由学校、学生、企业三个要素构成,包括学校和企业两个课堂。它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社会生产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前,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有效途径的产学合作教育,在工科教育上比较普遍也比较成功。

从目前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探索产学合作教育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一是产学双方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增加学生锻炼的机会。利用专业与职业或行业协会的相关优势,以签订“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协议书”的方式,积极创造条件与行业或单位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增加学生锻炼的机会。二是组织学生参与教师承接的各类课题以及参与政府、企业的课题研究,以教师科研带动产学合作教育。三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寻求多领域、多形式的社会实践机会。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在应用上所具有的广泛性与包容性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实习去向的多样性。

实践证明,经过产学合作教育这种方式培养的学生,既具有理论基础知识,又有较强的动手和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适应性强,能尽早地进入岗位角色。但由于产学合作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涉及到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也涉及到社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责任观,还有大的社会、经济环境,经济利益,教育规律与市场规律冲突等问题。因此,在产学合作教育的有效实施中也面临不少困难。

1.产学合作教育的动力不足,合作流于形式或存在虎头蛇尾现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中,虽然通过协议等方式与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但由于企业追求的是生产和经营的利润,而学生能够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不可能立竿见影,因此,合作中往往只是挂牌,签协议,勉强维持低层次合作关系,互助互惠、紧密依存、长期合作的良性运行机制难以建立起来。

2.学校教学计划的安排与单位对学生实习锻炼时间的要求有冲突。学校有学校的规律,企业有企业的规律。学校遵循教学规律,在教学计划安排中,学生到企业进行的产学合作教育一般是安排在寒暑假或是第八学期。企业遵循市场规律,希望来企业产学合作教育的学生能有相当长的集中时间来单位工作。同时,也存在当企业最需要人手时,学生却因上课或考试或忙于毕业设计而请假,或是学生来时却是企业淡季,无法安排使用的情况。

3.专业课程的设置与企业需求的差距。高校的教育性质决定了其主要使命和职责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因此,要实现培养学生知识、能力、技能的目标,就必须使学生经历完整的教育与教学过程。在专业教学中,更多的强调专业知识或专业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非强调知识的针对性及实用性。同时课程设置有其周期性,不可能对岗位或职业技术的需要立马做出调整。而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最现实的人力资源策略就是直接选择任用已具备相关知识、能力或技能的专门人才。因此他们不愿意花很多力气去培训一个实践生。

三、推进产学合作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不同学科专业特点不同,拥有的资源不同,适合其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就不同。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要依据培养目标,把握专业的特点,积极推进产学合作教育,造就适用人才。

1.以“综合能力模块—能力要素—课程体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虽各具特点,但主要分为以美国为代表的少数国家的通才培养模式和以德国为代表的多数国家的专才培养模式。两种模式都高度重视品德、知识、能力的协调发展。在推进产学合作教育中,可以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以研究目标职业岗位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入手,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能力模块,分析能力要素,改革课程体系。同时,根据市场反馈的信息,适时推出各类选修课,构建“多通道、多规格、多模块”的课程体系,逐步形成“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宽、专、交”结合的教育教学体系。超级秘书网

2.加快教育教学管理改革。

产学合作教育需要学校在教学管理上加大柔性程度,使学生有较多的选择余地。如美国的学工交替的“经验学习”教学、英国的“三明治”教学、日本的“产学协同”教学模式等。我国多数高校已经实行了学分制,应该将学分制与合作教育相结合,使学生能自主安排学习时间、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并注重个性发展。这样不仅能满足用人单位时间上的要求,还能不断推进学生学习的自主化、高效化、研究化。

3.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要培养应用型的学生,开展产学合作教育,必须要有应用型的教师。

一是大学教师需要与企业有密切联系,一方面,使高校科研特别是文科类科研面向社会需要,加快成果转化;另一方面,通过与企业的接触,使自身成为既懂专业理论又有很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双师”;二是企业社会的人员也应经常到学校进行交流,成为能指导大学生实践活动、参与产学合作教育的“双师”。可以聘请社会知名专家学者、企业老总、政府官员、社会贤达担任学院、系或专业的顾问或客座教授,建立专家委员会、顾问委员会、学科发展委员会等组织,针对学院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计划、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学风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学科建设等提供建议,进行交流和研讨,使学院的人才培养在整体上更加贴近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张经强。高校产学研合作中的若干问题及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1).

[2]蒋笃运。产业结构、专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问题[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8).

第7篇

既然是诗歌课程,就必然涉及到诗歌文本究竟如何讲授的问题。不同的讲授重点和讲授方法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课程内容的设置和教学目的的实现。目前来看,大致有两种方法。一种就是传统的“知人论世”的方法。这起源于孟子在《孟子》里的一段评价人间友情的话,“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意思是说,当人们觉得同天下所有的善良之士结交友缘,依然不觉满足的话,就会将目光瞄向古人,朗诵他们的诗,阅读他们的著作,以满足同智者交流的愿望。那么,要想读懂一个人的诗歌及其思想,就必须知晓其性格特征、生存的时代特点等背景性养成资料,这就是所谓的“知人论世”。这种文本解读方式尤为重视作者的传记研究,从作者的性格养成、生存地域的自然万物特点来解读作品里的故事情节、人物构造,作家和作品之间形成因果推理关系。这种“知人论世”的观念同法国哲学家丹纳的《艺术哲学》所描述的艺术作品的产生机制有相似之处。丹纳在评价著名画家米开朗基罗的作品时说,“米开朗基罗的典型是在他自己心中,在他自己的性格中找到的。要在心中找到这样的典型,艺术家必须是个生性孤独,好深思,爱正义的人,是个慷慨豪放,容易激动的人,流落在萎靡与腐化的群众之间,周围尽是欺诈与压迫,专制与不义,自由与乡土都受到摧残,连自己的生命也受着威胁,觉得活着不过是苟延残喘,既不甘于屈服,只有整个儿逃避在艺术中间,但在备受奴役的缄默之下,他的伟大的心灵和悲痛的情绪还是在艺术上尽情倾诉。”[1]这里强调的就是米开朗基罗的个人秉性以及时代文化氛围对其作品形成的决定性作用。另一种讲授方法则是以兴起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新批评”和兴起于60年代的接受美学相结合的文本解读方式。这是一种本身就源于基于诗歌文体的文本解读方式。认为文本和作者本身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强调文本的独立性,相比较来说,就忽视传记研究的重要性,“传记式的文学研究法忘记了,一部文学作品不只是经验的表现,而且总是一系列这类作品中最新的一部。无论是一出戏剧、一部小说,或者是一首诗,其决定因素不是别的,而是文学的传统和惯例。传记式的文学研究法实际上妨碍了对文学创作过程的正确理解,因为它打破了文学传记的连贯性而代之以隔离的、作家个人的生活经历。传记式的文学研究法也无视很简单的心理学方面的事实。”[2]这种文本解读方式将作者养成过程对文本内容的决定性作用作了颠覆性的解构。接受美学的文本解读观念将接受者放置在创作与阅读链条中的决定性地位,一旦文本生成,就成为独立于作者之外的无生命的语言符号,只有当读者阅读后,在读者的阅读心象里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成为作品。丧失了读者的阅读,创作本身就没有意义。

将新诗教育运用到通识教育中,其课程的设置必然要考虑到接受对象专业的非中文性。那么,相对于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其讲授目的是有差别的,讲授方法自然要做相应的调整,那么究竟该如何将上述的两种文本讲述方式具体应用到课程中呢?

首先,基于新诗文本的多样性,要作分类性的区分,以有针对性的讲述。汉语新诗诞生在一个多灾多难、救亡图存的时代。新诗的大部分内容是和近现代以来的时代特征紧紧相关的,启蒙和救亡的需求是其诞生和文体变迁的外在社会动力。无论是从文言到白话的媒介更迭,墙头诗、街头诗、民歌体等一系列诗歌文体的出现,还是对域外诗歌资源的借鉴,莫不如此。因此产生了一些基于时代的需求,紧紧响应时代要求的诗篇,比如诗歌、小靳庄诗歌、诗歌,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颂歌浪潮中,无论是郭沫若的《新华颂》、胡风的《时间开始了》还是何其芳的《我们最伟大的节日》,其内容上的时代性远远大于其作为诗歌的艺术性。尽管从质量上说,这一类的诗篇并不高,但从客观认识论上说,这些诗篇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内容还是值得重视的。我们不妨将其视为客观的诗。这些类型的诗歌在汉语新诗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有着非常庞大的数量。另一种诗篇则表现为诗歌自为的必然,一些基于诗歌自身的要求而应然出现的。比如新月诗派、中国新诗派、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主义诗歌,90年代以来的汉语新诗,等等,这些诗篇相对而言,其对艺术性的追求要大于时代的映现,显现为纯粹的诗。还有一种类型的诗篇则显示出两者的结合,比如20世纪80年代的新诗。无论是起源于地下的朦胧诗还是第三代诗歌,特殊的时代氛围和思想波动已经融入到诗人和诗歌的生命中,以诗来倾诉对时代的要求和不满,以诗来宣泄被压抑太久的青春,诗歌在承载人生激情的同时,这种情感的投入和思想的深刻恰恰也是诗歌存在的目的之一,因此,两者的遇合是非常恰如其分的。

其次,新诗课程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特殊性。通识教育是一种普及性的教育,在课程内容的设定,难易度的把握和考试考查的方式上,相对于中文专业课程来说,都要趋于简化。因此,在新诗文本解读上,知识性的普及要占据大部分的内容。中学的诗歌文本的讲授基本也就停留在这个层面上,着重于一定思想的接受上。虽然说,这是诗歌文本理解上的最为肤浅的层次,但通识教育的要求决定了新诗课程在这上面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从学生接受的层面来说,比较注重于思想的宣传,有着明确的思想意义的诗篇,是较为容易的,“知人论世”的文本讲授方式就是最为恰当的讲授方式,比如当讲述郭沫若的《凤凰涅槃》、《女神》、《天狗》的时候,参照郭沫若的类似于创作谈和自述性的文字,基本就可以清晰的掌握的这些诗篇。比如《凤凰涅槃》写的就是对新中国诞生的期望,《天狗》则是对五四时期打碎旧制度、旧文化者的褒奖,等等。但是对这些诗篇的讲述,又不能占用太多的篇幅,因为这些时代性强、具有较强的时效性的诗篇,对今天的学生来说,其存在的价值随着时代的渐渐远去,只能是越来越小,以至于最后只有文学史的价值,而没有诗学的审美价值。而对于那些比较纯粹化的诗歌来说,运用新批评的文本讲读方法,相对来说比较恰当,因为这些诗歌写作本身就刻意的消隐诗人个体的痕迹,“非个人化”。或者说,这些优秀的诗篇本身拥有着多层次的内涵,用知人论世的方式来解读,也许只能接触到最为表层的含义。如果将文本意义的独立性和读者的自主性阅读结合起来,那么每个读者在面对同样的文字的时候,可以不受诗人主观意愿的束缚,有所创造性的阅读,也才能真正实现“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阅读盛景。比如朱缃的那首《葬我》:“葬我在荷花池内,/耳边有水蚓拖声,/在绿荷叶的灯上,/萤火虫时暗时明。//葬我在马缨花下,/永做着芬芳的梦;/葬我在泰山之巅,/风声呜咽过孤松。//不然就烧我成灰,/投入泛滥的春江,/与落花一同漂去,/无人知道的地方。”如果知道朱缃因投江自杀而英年早逝的话,那么,这首诗就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朱缃对生命归宿的一种现实化的期待。如果抛弃掉现实中的这种传记性解读的话,甚至忘却这首诗是朱缃写的。那么,这首诗的意义就会刹那间丰韵起来,既可以将其视为对一种诗意化的死亡方式的具象化理解,也可以将其视为对人生虚无、悲观厌世的价值的体认,等等,每个读者也都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境遇,将其内化为独特的死亡接受。尽管含义多样,但这一类的诗歌,是相对而言比较好理解的,因为诗人从意象到语句都沿用的是大多数人接触过的表达方式,为人们的阅读提供了契机和指引,随着阅读和经验的深入,能够循序渐进的理解其层层叠叠的意义。徐志摩、林徽因、舒婷、北岛、顾城等人的诗篇能够拥有众多的读者,和他们的创作较为接近于读者的这种期待视野有关系。因此,此类诗篇应该是新诗课程设计里重点讲述的对象,可以将基本的诗歌观念、抽象的理论体系融入到这些具体的诗篇讲述中,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在被视为纯诗的另外一些篇章里,比如穆旦、郑敏、袁可嘉、辛迪在四十年的偏于哲学化的诗篇,80年代中后期以来杨炼、王家新、光等人写作的,偏向于“智慧”性的诗篇来说,对于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讲读起来还是颇具难度的,这些过于先锋性的、实验性的诗篇,可以做大致的介绍,讲述的篇幅不宜过多。

第三,诗歌解读思维方式的转变。运用到诗歌上,这两种文本阅读方式很难说用优劣和对错的观念来评定,只是两种诗歌解读理念的博弈,“知人论世”重在求真,强调诗歌的认识作用和宣传作用,将文学作品视为作家观察和反映世界的自然结果。将诗歌文本视为诗人认识世界的一个媒介,而对于读者来说,其阅读的结果就是通过诗歌来接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这既是诗人决定论,也是“文学是现实的反映”理念在诗歌中的再现。诗歌教育浸染着浓重的工具化色彩,尤为注重诗歌思想的提炼。这在中学诗歌教育中比较盛行,比如将臧克家的《有的人》、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一类的哲人警句当做优美的诗篇来讲读,思想教育意义远大于诗歌的文学教育。新批评和接受美学给我们提供的诗歌讲授方法之所以耳目一新,主要在于它革新了传统知人论世的认识诗歌的方式。突出诗歌内容表达的自为性,强调其独立于诗人和读者之外的意义,将读者的能动创造性融入到诗歌的阅读中。强调诗歌语言表达本身的艺术性,探究其想象力和虚构世界的能力,相对弱化诗歌的工具性价值。这种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为新诗文本的解读提供了新的视角。面对理工科学生过于“实化”的专业思维,可以通过诗歌文本蕴含的强大的想象力和语言营造世界的能力,来丰富他们的空间建构和语言感受能力。可以通过诗歌文本对自然、宇宙和各种活色生香的生活细节的描述,引发他们对生活情趣的关注。

参考文献

[1]丹纳.艺术哲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4.

[2]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79.

第8篇

一、从实践能力方面去思考

汉语言文学与语文教育的对接从实践能力方面来说,我们应当找到他们之间的相似点,尽管语文同汉语言文学有着很多不一样,但是,从最本质上来说,语言教育是一个大的方面,他包含着汉语言文学,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具有着相同的地方,在实践方面,教师要将这些相似的地方重点找到,以教学实践的方式,来给学生掌握,对于聋哑学生,更应该加强实践方面的锻炼,让他们仔细品读文学,文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诗词歌赋,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探索和运用,这对学好文学和语文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写作方面,可以多学几种文体表现形式,培养他们自己写诗歌,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适当的加大汉语言文学的实践性活动,对于学生对文学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文学对一些孩子来说,是神秘而又陌生的。他们总觉的文学披着一层面纱,保持神秘感,所以,有着了解它的欲望。急切地想要去探索,去了解,去认识,所以将这两个方面进行对接,是有好处的。

二、实现多媒体技术或者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对接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校都引入了计算机技术,各种各样的新型教学形式出现在每个学校,更加广泛的教学活动也逐渐出现了,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语文教育提上了日程,实现计算机技术的对接,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将汉语言文学中的一些好的素材应用到语文教育中,或者是从汉语言文学中寻找更多语文知识,内容上涉及到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地方非常少,而在高等学府这方面的内容则是重点,很显然,在这2个不同的教育阶段,汉语言文学出现了一个断层的现象,这是极为不好的,所以,文学教育应该从小学就让孩子们认识,并去不断了解,文学要从娃娃抓起,而不是,等孩子长大了,才涉及这些方面。那样,确实是有些晚了。每个阶段都有学生该做的事情,教育应该不分年龄,不分时间,比如我们采用信息技术的时候,主要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为老师提供一个更加便利的教学模式,增强课本的科学性。老师在课前将一些重要的政治新闻进行搜集整理,用于课堂中的内容扩展。课后师生之间还可以进行交流,这些都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实现。在这个整体的过程里,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能力,包括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三、实现人文关怀方面的对接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

主要对接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然,还要考虑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这是对接的主要体现者。人文关怀是汉语言文学同语文教育的重点,这属于文学化的东西,文学一旦走入智障学生的心灵世界,将会让他们感受到人文的关怀,是上帝眷顾的孩子们。应该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被关怀,在这里,健康快乐的成长。教师要多一份关爱,给这些需要被关怀的孩子们。带有一定的情感的语文和汉语言文学能够陶冶孩子们的心理,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通过一些方法增加教学的人文化,活跃课堂气氛,教学上的互动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主动去学习知识,主动去探求知识。在教学中运用游戏,学生在游戏中,身心都能够得到充分的释放,展开丰富的想象,缓解紧张的情绪。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不断学习新知识,这样的环境下,能够使学习效果加倍。采用游戏化的方式进行中学地理课堂的安排,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让中学生在玩中获得了快乐的感受,学习情绪也逐步在提高,课堂教学成绩稳步提升。教师在课上也要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些智障名人的先进事迹,比如体操运动员桑兰,她在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上,在跳马项目的比赛中,不幸受到了伤害,造成了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虽然遭遇很悲惨,她可能再也不能进人比赛了,不过,她并不气馁,凭着自己的那股顽强意志,继续读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进入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特约记者。同学们,桑兰之所有有这么大的动力,有那么坚强的意志,就是因为她有着远大的理想,为了那个理想,她不断地努力奋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作为你们,要比桑兰幸运好几倍,没有什么理由让你们放弃学习,放弃对未来的向往,所以,你们要用正常人的心理来对待自己,不能觉得自己和普通人有差距,就不去拼搏。相反地,你们更应该赶超那些人,做一个让世人发现你是最强的强者。战胜一切遇到的困难,成就最好的自己。

四、总结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教育和语文教育的对接能够给我们的语文教育带来一片大好的新天地,尤其是对于智障孩子们,这是一个体现人文化的时代,多给予他们温暖和关怀,将会促进他们更好的学习。为社会多做一份贡献,只有齐心协力将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努力研究重视,都能够顺利的解决,也不是什么很困难的事情。

作者:张树成单位: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第9篇

韩愈《师说》与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概述

职业教育,又叫职业技术教育,是一定历史前提出发,为受教育者传授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现代教育模式和类型;汉语言文学是一门研究词语、句法,鉴赏的文学作品的基础性学科,而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则是为受教育者传授从事相关工作所需文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的教育类型。

作为唐代著名文学家和思想家,韩愈对于中国教育思想的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提倡“明先王之教”的教育宗旨,而其在《师说》中对教师的作用、教师的任务、择师的标准及师生关系的论述堪称是对我国古代教育的经典论述。下面笔者就针对教师的任务和择师的标准等相关理论在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中的价值与意义展开分析。

《师说》在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中的思想价值与现实意义

《师说》对教师作用的阐述所具有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分析

《师说》开篇就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即教师的任务就是传道、受业与解惑;而到了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教师的任务依旧可以用“传道、受业、解惑”这六个字来概括,只是由于历史条件和教育类型的差别,教师教育的具体内容有所差别罢了。而在现代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依旧紧紧围绕着韩愈所提出来的这六个字,只是侧重点有所变化。现代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更多强调“受业”这一任务,强调对受教育者专业技能的专门培训;同时由于汉语言文学自身的性质,也比较重视传授中国人文思想培养受教育者人文素养和精神的过程。如此,汉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中教师的任务可以归纳为对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训练,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精神的传播,对受教育者在接受训练与熏陶过程中疑问的解答。

《师说》择师标准对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分析

韩愈在《师说》第一段写到:“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在这段论述中,作者将“道”作为选择老师的基本标准。时至今日,这里所说的“道”的意义已不仅仅限于儒家之道,以扩展为更为宽泛的道理与知识积累。在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对教师的选择一般经过相关考试及其他更为规范的鉴定程序,选拔出了道德与理论知识一流的人才作为教师;如此,韩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择师标准对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具有评价作用。

《师说》师生关系对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分析

对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教师结构优化的引导意义。从这种意义上来看,我们的择师成功的。然而有一个不争的事实,职业教育的教师理论十分充足而实操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如此,韩愈又阐述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只要闻道在先,学有专长,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特别是学有专长而为师的师生关系的论述,对于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乃至整个职业教育,教师的结构的合理编制具有重要的引导和矫正作用;通过合理编排理论性教师和实践性教师的搭配结构,使得我国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乃至整个职业教育系统焕发生机。

《师说》的师生关系对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过程优化的指导意义。汉语言文学职业教学像当今的普通大学教学一样,对教师理论知识的传授相当重视,而忽视了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与相互影响,而这一特点导致了此种类型的教育缺乏生机,且无法更好发挥职业教育强化学员实操能力的作用。韩愈在《师说》中所提出的术业有专攻而为师的师生关系对于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增强学员间的互相影响与传授,从而使职业教育更具生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师说》的师生关系对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纠正意义

在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普遍认为教育机构为其设置的课程机构不合理,专业性强的课程较少;在这样的课程安排下,考出好成绩的学员可能并不是优秀的学员。对于这种存在欠缺的课程安排体系,韩愈所提出的“术业有专攻”的理念具有很好地纠正意义。为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开设更切合专业目标、更具专业性和实操性的课程,对于有效增强职业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韩愈《师说》教育理念的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的改进策略

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从教人员素质和结构提升策略

根据韩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师生关系的论述,结合当前从教人员理论水平高而专业实践能力稍欠的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特点。笔者认为应该进一步培养从教人员的专业实践能力,以有效提高从教人员的综合素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吸纳某些专业实践能力一流的基层工作者进入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从教人员的队伍,进一步优化从教人员结构;从而有效实现汉语言文学从教人员素质的提升和队伍的优化,使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保持活力和充足的生命力。

进一步优化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策略

第10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学;现代教育思想;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思想是当今时代一种新的教育思想,阐明了我国现代化教育进程的规律,现代教育思想主要由理论型教育思想、政策型教育思想及实践型教育思想三部分组成。为了切实促进汉语言文学教学提升,相关院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将现代教育思想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下文就基于现代教育思想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进行讨论研究。

一、现代教育思想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现代教育思想是新时代背景之下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主要由理论型教育思想、政策型教育思想及实践型教育思想三部分组成,具体来说主要包括素质教育思想、科教兴国思想、终身教育思想、人文教育思想、全民教育思想、创新实践教育思想等。现代教育思想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理念,对汉语言文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汉语言文学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相关院校在实际的教学之中必须落实现代教育思想,从而有效地推动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及改革,切实提升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成效,使当代汉语言文学焕发新的活力。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新时代优秀人才,因此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之中落实现代教育思想,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基于现代教育思想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策略

为了切实将现代教育思想融入汉语言文学教学之中,广大教师要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下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就基于现代教育思想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策略进行简要的分析总结,希望能够对有关教育教学人员的工作有所启发。

(一)创新教育教学观念

想要切实将现代教育思想融入汉语言文学教学之中,必须创新教育观念,在实际的教学之中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文学素养、实践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原则,以此为基础促进汉语言文学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开展教学时要改变以往的教学导向,要始终以学生为主导,切实做到“以人为本”,这也是现代教育思想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重要应用,对课堂教学有着关键的意义。长期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在课堂上大多只是作为倾听者,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融入现代教育思想之后,教师要能够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汉语言文学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转变自身的学习观念,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进行互换,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改进教学方法

为了切实提升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效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之中要积极地创新教学方法,目前来说许多教师都能够不断地引进新的教学方法,这对汉语言文学教学而言十分有利。情境教学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地改善汉语言文学教学效果,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之中,可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并将古代文学语言、古代礼仪融入情境之中,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汉语言文学应用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加深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理解掌握。

(三)丰富教学内容

将现代教育思想融入汉语言文学教学之中,要积极地创新教学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根据当前学生的具体需求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设置教学内容,就目前来说汉语言文学教学之中主要有现代文学、古文言文、古诗词、古汉语等几部分教学内容,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可以将一些历史、人文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之中,从而有效地拓宽学生的视野,使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使教学内容持续化、科学化。比如,在学习古文言文时可以适当地讲解一些当时的社会背景、作者生平履历等,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论时,就当前我国的国情、政治形势进行简单的分析,丰富课堂内容。综上所述,本文中主要就现代教育思想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之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简要的概述,重点从三个方面就现代教育思想影响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究讨论,仅为各职业及高等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提供简单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阿依古丽•热西提.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1).

[2]李长.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分析[J].现代交际,2016(15).

第11篇

(一)汉语言教育强调人类社会的价值特征和发展意义,属于传统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汉语言教育的主要职责是提高本民族的语言文化水平,传递人文风貌,因此根据汉语语言自身的专业特点,汉语言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语言教育的实用性。与其他注重创造经济效益的学科相比,汉语言教育更加强调社会效应。在我国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我国的汉语言教育也出现了较大的改变,其内涵越来越丰富。

(二)语文教育

作为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语言承担着传递信息的重要使命。在人类的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必须使用语言,才能将生理活动和心理表现转化为外部交流语言。因此语言可以对人类的思维进行反映。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开发。要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用语言、掌握语言,从而奠定国民教育的基础,就必须积极开展语文教育。语文教育应该是一种终身教育,是延续母语、传承文明的一种重要表现[1]。

二、汉语言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异同

(一)汉语言教育与语文教育的相同之处

1、汉语言教育与语文教育有着一致的教学目的

无论是语文教育还是汉语言教育,其最终的教学目的都是向社会输送合格的专业化应用人才,通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使学生能够满足社会的相关要求。两者在教学理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方面均具有相同之处。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升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更为关注,强调教学的工具性特征。汉语言教学强调培育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提高学生的精神面貌。

2、汉语言教育与语言教育均提倡人文关怀

无论是汉语言教育还是语文教育都非常强调人文关怀,强调要对学生的心灵进行深远的影响,培养学生丰富的感情,对学生的情操进行陶冶,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汉语言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区别

1、二者的专业程度不同

汉语言教育比语文教育的专业性更强,因此在教学时更多的涉及到专业性的知识,一般是在中专和高等院校中设立,对于学生的基础有着一定的要求。语文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专业程度较低[2]。

2、二者的表达方式不同

汉语言教育非常重视语言表达的鲜明、生动和准确,通过语言来表达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并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对事物的性质和作者的情感进行准确的表达,并展现语言表达的动人性、灵活性和生动性。语文教育对于语言表达的要求低于汉语言教育。但是语文教育是汉语言教育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

三、促进汉语言教育和语文教育的对接

(一)汉语言教育和语文教育理念的对接

要实现汉语言教育和语文教育理念的对接,就必须提倡开放式的教育理念,并将其灌注到他语言教育中去。汉语言教育不仅要对文化传承与广泛的关注,还要积极融入现代文化,对语文教育进行完善和发展。高等院校的汉语言教育应该增加更多的开放意识和理念的教育,增添其时代意义,而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中也应该加入更多的汉语言教育内容,从而实现二者的理念对接[3]。

(二)在教育技术方面的对接

在教育技术方面,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技术来进行汉语言教育和语文教育,实现二者的对接。通过运用现代技术开展课程,开放式的远程教学模式将汉语言教育和语文教育联系起来。

(三)在学生学习方式方面的对接

要实现汉语言教育和语文教育在学习方式方面的对接,就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课程形式进行丰富。教师要确定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用开放式的教学教案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资源,例如录像课程、教育频道、视频节目等等,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在创新思维能力方面的对接

无论是汉语言教育还是语文教育,都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因此必须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实现二者的对接,不断拓宽学生的文化体验和文化事业,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并且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使学生具备创新思维能力。

四、结语

第12篇

【关键词】新疆“汉考民”;研究;评述

新疆“汉考民”现象主要是指新疆边远少数民族社区(也有部分城镇社区)中操汉语言民族居民,为增强自身对当地社区的适应能力,进而吸收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社会现象。此现象的存在并非偶然,而是基于新疆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共同生活、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社会事实而产生。与此同时新疆“汉考民”人群也在新疆族际互动与文化接触过程中作发挥着特殊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也对促进民族团结教育发挥着良好的示范效应。

一、社会学视野中的“汉考民”高考教育政策研究

北京大学马戎教授①在《新疆民族教育的发展与双语教育的实践》一文中参考了李晓霞研究员《新疆高校招生中对少数民族考生优惠政策的分析》后认为新疆各民族学生的就读模式按其就读学校和主要教学语言分类,传统上可以大致划分为三种即“民考民”、“民考汉”、“汉考汉”。所谓“考”,指的就是应试语言,通常就是平时学习时使用的教学语言。马戎教授补充说在新疆存在少量“汉考民”学生的现象。马戎教授还在该文中论及“喀什地区‘双语教育’实践中反映出的问题”时,通过对基础教育工作者的访谈了解到“民考汉”、“汉考民”毕业生适宜于担任“民汉双语”教学岗位的工作。提出为促进新疆“双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应积极发展‘民考汉’,对于‘汉考民’更应当采取优惠政策,大力鼓励”。马戎教授又于2009年11月21日,在新疆师范大学主办的“新疆首届双语教育论坛”上做出题为《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几点思考》发言。在此份发言中他指出“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学生,应当有权利选择到民语系学校‘汉考民’或者‘新双语模式’学校学习。为了促进各族民众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政府对于这样的选择同样应当给予鼓励和支持。”

新疆社会科学院李晓霞研究员②通过《新疆高校招生中的少数民族考生优惠政策分析》一文,对此政策的演变过程、政策实施的客观效果、政策的影响、政策分析等方面进行论述。李晓霞研究员指出“汉考民”现象在新疆招生考试民族加分政策中定义为:“汉考民”为汉族及11个受照顾民族之外其他少数民族考生高考时采用民语文试卷答题。通俗解释即为:少量母语为汉语文的考生(如汉、回、满族等)自幼上民语授课学校,高考时也使用民语文试卷(简称汉考民)。李晓霞研究员在2009年7月2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汉考民和民考汉实际上享受一样的加分政策。并解释了相关政策的制定依据源于学生的客观学习环境。③赵新居等学者所著的《新疆民族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④收录了《新疆大学某汉考民学生宋某访谈录》,就“汉族学生为什么上民语学校”等问题进行了访谈。

二、民族学(文化人类学)视野中“汉考民”跨文化交际研究

新疆师范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所崔延虎教授⑤在《多元文化场景中的文化互动与多民族族际交往》中论及“空间格局与多民族之间的交往”时,提出“在新疆高等学校学习的‘汉考民’学生,大都来自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这个例子说明,文化互动是多民族地区人们交往中的基本事实,而人们居住空间的不同,影响交往的广度和深度,也影响文化互动的内容和结果”。

新疆师范大学汉语教育学院刘明、孔雪晴⑥在《新疆多元文化环境中的语言互动研究》指出“民考汉”、“汉考民”是新疆不同民族语言的互动的典型。并以“汉考民”为实例阐释了文章主旨。该文章还收集列举了“新疆师范大学1999—2003级‘汉考民’学生基本情况统计”,该表包括15位汉族“汉考民”的姓名、性别、生源学校、进入大学的年份及就读专业等信息。刘明、孔雪晴还提及文化互动中“涵化”现象在“汉考民”姓名方面的体现。文中还通过小范围的统计资料进一步推断出如下基本结论“汉考民”考生散布于南、北疆地区,除接受维吾尔语学校教育之外,还有接受哈萨克语学校教育的“汉考民”学生。

三、语言学视野中“汉考民”双语现象研究

新疆大学语言学院海峰教授⑦在《吐鲁番地区双语现象初探》一文中介绍了1995年吐鲁番地区城乡汉、回族干部群众的双语(维吾尔语、汉语)掌握情况,揭示了长期生活于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聚居区域的一些汉、回族群众出于生活、工作等需求,不同程度上掌握了维吾尔语。其子女也就近进入维吾尔语学校学习,成为“汉考民”。文章还指出这些汉、回族“汉考民”毕业后自然成为双语兼通的人才。并提供了多组调查数据和访谈实例。由此可见“汉考民”的产生及存在有其现实基础。海峰教授将“汉考民”现象的成因归结为,有些偏远乡村的汉、回等民族的学生,为就近入学或听从父母的安排进入非母语(主要有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授课的学校就读。“汉考民”在家庭场景与学校教育场景中接触了两种语言文化。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周殿生副教授⑧在《新疆跨民族交际中的语码选择问题》中论及汉族与少数民族交际中的语码选择和使用问题时,提出“在汉族人口较少的地区,特别是边远的农牧业地区,汉族和少数民族交际中,也有使用少数民族语言的情形”。接着周殿生副教授描述了南疆农村民族交际中语码选择和使用的情况“南疆是以维吾尔人居多的地区,除库尔勒、阿克苏等地城市中汉族人口较多外,在其它地区,汉族人口较少。有的汉族世居当地,不但语言上和维吾尔族相同,甚至生活习惯上也有很多地方相似。有的汉族把子女送到民族语言学校上学,考大学走汉考民路子”。在此文注释中周殿生副教授对“汉考民”的界定为:汉考民是指汉族人在少数民族语言学校就读并用民族语言参加高考。

四、结语

随着新疆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全疆基层双语教学的推广,今后“汉考民”群体也将产生新的变化。作为一个特殊社会群体,“汉考民”考生的社会化等问题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分析新疆“汉考民”学生成长历程中所面对的族际互动与文化接触现象,将有助于解决族际互动与文化接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促进各民族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构建和谐社会。⑨

【注 释】

①马戎.新疆民族教育的发展与双语教育的实践[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2).

②李晓霞.新疆高校招生中的少数民族考生优惠政策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8.

③参见2009年7月29日,马戎、李晓霞做客央视网《央视网谈》直播间访谈节目.

④赵新居.新疆民族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6:210—215.

⑤崔延虎.多元文化场景中的文化互动与多民族族际交往[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2005,(2).

⑥刘明,孔雪晴.新疆多元文化环境中的语言互动研究新疆社科论坛[J].2008,(5).

⑦海峰.吐鲁番地区双语现象初探[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94—98.

⑧周殿生.新疆跨民族交际中的语码选择问题[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⑨郑杭生.民族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