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研究生教育论文

研究生教育论文

时间:2022-04-13 17:16:48

研究生教育论文

第1篇

1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研究生教育核心的偏离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参差不齐,主要是受社会风气的影响,改善社会大环境,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研究生的质量。时下的“考研热”已经在中国社会掀起了一股热流,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重视成为大学生考研的动力,大学生为了适应社会潮流的变化,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就走上考研这条道路。这种为了高收入的功利性的考研动机,研究生考试过程的应试化,以及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缺陷,各种原因共同引起了研究生的质量下降,也使研究生在社会上的含金量降低。在“考研热”中所表现出来的只追求高学历而不追求学术水平提高的现象,归根结底在于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更注重学历,而非学习能力,学历是很多公司企业面试的第一道门槛。学生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为了拿文凭而考取研究生,这样功利性的目的,导致其学习过程也极其被动。因此,只有社会大环境的改变,才能使社会中人的观念改变,让大学生为了学术研究和提高自己的学习技能而考研,并非盲目的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这样才能在校园中营造纯粹的学术氛围,提高研究生质量。

1.2扩招后导师及教学资源不足传统的研究生教育应该是精英式的教育,与本科生的集体上课不同,研究生的课堂原本应该更趋向于研讨性的教学,课下有导师给出的参考书目清单,协助老师完成科研项目,后期自主进行科学研究,并且有能力公开。但是扩招之后学生人数迅速上升,而相应的教育资源却没有与学生数量呈正比例增加,由于有效资源的束缚,研究生的精英教育受到了挑战。首先,导师少研究生多的问题最为明显。传统的教育一个导师只带一个或者两个学生,并且导师的学术水平是有保证的,在扩招之后,为了适应学生人数的增加,研究生导师的任职标准放低。此外,由于导师水平和声望等存在差异,使导师带领的学生人数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热门的学科或者有名气的导师学生人数众多,甚至有一位导师指导几十个研究生的情况,而相对冷门学科的导师却时常没有研究生报考其专业。其次,教室、实验室等资源也不够学生使用。学生人数增加后,研讨式的课堂又恢复成了本科的大课堂,教授无法和每一位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授课质量必然会大打折扣,普通教育也必然会取代精英教育。一些对实验要求比较高的专业,实验空间和实验器材也限制所有学生的使用时间,研究生的教育就会更偏向于理论教学而轻视了实践教学。科研经费和科研课题也是阻碍学生学习的一大难题。教研经费和课题数目虽有所增加,但远远不及学生规模的增长,这样平均到每个学生经费明显不足,稀少的经费和题目难以支撑所有研究生都能从事课题研究,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下降也不难预料。

2对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建议

2.1重视学生科研水平研究生与本科生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目的,本科生要求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而研究生主要任务在于研究,科研能力应该是研究生教育的重点。对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应将重心放在以下三点:首先是对于学科的科学态度的培养,要坚守诚信,坚忍不拔,爱国敬业等;其次,是具体的研究专业课题的能力培养,比如搜索和查询相关文献资料的能力,及时关注并掌握学科前沿动态的能力,论文的写作和实验操作技能等;最后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研管理能力,包括在科研过程中与团队的协调合作、有效分配资源财务、与外界的交流沟通等能力。研究生的水平高低就体现在其科研水平上,是否能掌握学科前沿动态,是否能自主思考并解决问题等。因此,科研活动应该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点课程,并将其纳入学校统一的科研管理当中,尽量使学生在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可以脱离导师,自主进行科学研究,而不完全依附于导师的课题和指导。

2.2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及科研投入首先,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一定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并与当前的发展相结合起来,要正确预估导师队伍将来的发展可能性,并将其作为一个前提,根据这个前提条件来制定当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等,否则现在所构建的机制是无法经受时代检验的。主要措施如下:第一,在用人机制方面应该更加灵活,固定编制和流动编制相结合、专任导师和兼任导师相结合等方式都是吸收优秀导师的好方法;第二,在人才发展方面应有正确的思路,引导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方向要适应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放开传统的观念,以市场经济的观念来管理导师的队伍,努力适应开放式竞争,正确调整利益分配,争取吸收更多优秀的人才,并加强人才的凝聚力;第三,要避免导师队伍中近亲繁殖,建立完善的、具有吸引力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其次,国家和学校必须要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一是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合理配置资源以保证研究生有足够的教研室、实验室、实验器材等,改善研究生的教育环境,这主要以财政拨款为主。二是在教育教学上加大投入,如加强课程的建设,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邀请国内外优秀学者讲座,推荐学生出国交流等。还可以建立研究生的科研专项基金,解决研究生的课题经费问题,鼓励和促进研究生独立从事科研活动,提高自身科研能力。

3总结

社会的进步使得高层次人才需求量不断上升,但是对人才的专业水平要求却并没有降低。因此我国在研究生的培养方面,不仅要注重数量上面的发展,还要在质量方面保证水平。而要想保证教学质量,就离不开教学资源、教育经费及研究生导师数量的同步上升,更离不开科学、规范的教育管理。只有不断强化研究生教育管理措施才能为我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研究生团队。

作者:牟晓璐单位:北华大学研究生处

第2篇

【关键词】中医药研究生教育;现状;思考

Abstract:Inthispaper,thewriterreviewedcurrentsituationofChinesemedicinegraduatestudenteducationconnectedpractices,andputforwardsomeeffectiveapproaches.

Keywords:Chinesemedicinegraduatestudenteducation;Currentsituation;Thinking

中医药学是一门科技含量极高的传统医学,其完整的学科体系、博大精深的理论和科学思想,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发展价值。大力发展中医院校研究生教育,既是时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学校学科建设,提高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保证。

1中医药研究生教育现状

1978年首次招收中医药研究生至今已有30年的历史,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非常迅速,已达到一定规模,实现了与国家学位制度的接轨,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当前我国中医药研究生教育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阻碍着我国中医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

1.1大学扩招的影响

为适应社会的发展,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扩招规模不断“升级”,研究生教育也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这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才需求的数量多和层次高的现实国情有一定的联系。但是,教育规模的过度扩张使得生源质量严重下降,同时由于教育投资机制不健全、教育资源投入有限,在研究生数量扩大的同时,其质量并未同比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幅度不尽如人意,研究生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在中医药研究生教育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同样的问题。

1.2生员素质的缺陷

目前的中医药研究生中普遍存在着中医药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中医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本科学生对中医药基础知识、经典著作的学习无法深入,这就使得学生在中医药学术视野、基础知识的掌握、西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基本技能上,都与研究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相去甚远。同时受经济条件、就业形势的影响,很多学生报考研究生,继续学习是一种权宜之计,其选择考研,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功利主义的表现。由于这些短期行为和功利主义思想的存在,根本不可能激发他们对中医药深入研究的热情。

1.3导师素质的差异

研究生导师能否按照教育规定施教,将主要精力有效地注入有潜力的学生身上,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由于目前学术界学风浮躁的影响,有些导师急于求成,有些教师则整日忙于兼职或者繁重的行政事务,同时研究生的持续扩招导致师生比例不断扩大,许多导师负担过重,没时间潜心于学问,以致自身的科研能力止步不前[1]。

1.4课程设置的不合理

我国现有的中医药研究生课程还存在不少缺点:内容落伍,跟不上学科发展;课程设置过分狭窄,只关注学科本身的逻辑和结构,而缺乏了对人发展的关注;和本科内容重复过多,甚至是本科课程的翻版;对研究生的重要评价指标仍然是考试成绩等等这些根本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不可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提高中医药研究生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中医药事业的大力发展,关键在教育。为了中医药更广泛地走向世界的需要,中医药研究生教育应顺应目前的形势,把握机遇,培养各种外向型中医药人才,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较高学术水平,以便适应目前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这些除了知识需要长时间积淀和融合这一因素之外,我们需要对中国的中医药研究生教育体制进行一些思考。

2.1提高导师素质要想培养研究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首先要有一支治学严谨、学风正派的导师队伍。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主导和核心作用,提高导师队伍的总体素质和学术能力。引入评估淘汰机制,严格导师遴选条件,进行任期考评,打破导师职务“终身制”;采取留学深造、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合作,承担重大中医药科研项目等形式,不断提高导师素质;大力做好中青年导师的培养工作,切实保证新老导师正常交替;推行集体指导和联合指导研究生制度,发挥每个导师之长,使具有不同知识结构的导师共同合作培养研究生;充分发挥导师的教书育人作用,使研究生在治学和为人两个方面都达到中医药人才的要求[2]。

2.2开办七年制本硕连读教育根据新的发展需求,积极进行研究生招生和培养等相关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逐步建立和健全中医药专业学位教育与学科教育体系,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将传统硕士研究生教育与本硕连读的后期实践教育融为一体;按照重点学科建设模式改革,加强其产、学、研协同培养研究生的探究,搭建研究生实践教育的平台,与中医药继续教育相衔接,培养适应性强的专科应用型人才。

2.3建立评估制度为有效地保证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打破学位授权点的终身制,促进学位授予单位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巩固和提高教学水平,国家应定期开展对研究生授权点的评估工作。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方面的社会评估机构也应对学校进行的评估,并且将评估名次向社会公布。授权点应经常性的开展自我评估工作,每一年或间隔一年评估一次,把评估工作作为学校日常性工作长抓不懈。在自评工作中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起具有自我完善功能的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形成良好的质量约束体制,以保障研究生教育有序、健康发展。

2.4调整课程体系知识经济呼唤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创新教育,尤其是大力发展以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为目标的研究生创新教育。知识越丰富,基础越宽厚,就越有利于创新。因此学生在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本学科研究领域有关的相邻学科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先进技术方法,具有坚实的外语基础和其它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下,中医学院校要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等方面大胆进行调整创新,将中医学研究生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3]。

3小结

中医药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我们将不断研究、不断实践、不断改革,努力提高中医药研究生教育质量,促进中医药学术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建兴,苏小康.中医药研究生创新教育初探[J].医学综述,2007,13(24):2059.

第3篇

1目前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现状和问题

随着研究生扩招,研究生在就业等方面压力越来越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在整个研究生培养体系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然而,整体而言,对于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操作尚嫌不够,情况不容乐观,目前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如下:(1)理论研究不够。新生入学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新生群体需求的多样性和和个性的多样化客观上要求教育者不断丰富入学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模式,用科学的理论意识观照和指导入学教育。但是,目前“没有专业队伍或专门机构对此进行深入研究”[4]。仅以中国知网(CNKI)搜索的结果为例,至2013年8月,在“高级检索”中,以“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为关键词,精确查找,在“主题”项下仅搜得相关文章4篇,讨论之匮乏,由此可见一斑。(2)意识缺乏。很多研究生培养单位领导,未能充分认识到研究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关键作用。长期以来,入学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本科生新生,研究生新生的入学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5]。这种意识导致两种结果:要么不开展或未能充分开展实际意义上的入学教育;要么在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中继续温习本科新生入学教育内容,未能体现研究生教育特点,无法实现其真正的价值和内涵。(3)教育内容单一、形式单调。入学教育内容往往局限于校纪校规和专业介绍,缺少对研究生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的事务的深度解析,现实关切度严重缺乏;(4)主体隐失,缺乏互动。入学教育组织者对研究生新生的诉求缺乏充分的认知,在教育中多数采取“填鸭式”教育,为“教育”而教育,视学生为被动的接受者,进行“我说你做,我讲你听”的一言堂式说教和单项灌输,缺乏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研究生体验式学习和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5)教育主体单一,缺乏多元性。作为系统性工程,研究生入学教育从课程设置、队伍建设、日程安排等方方面面需要各相关部门协同努力,以便在入学教育时将新生即将面临的研究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恰当的方式预呈给学生。事实上,当前的大多数入学教育缺乏组织协调性,教育主体工作绝大多数都由研究生学生工作队伍承担,“孤军作战”,导师、专家、学校相关部门参与力度不够,使教育内涵缺乏深度。(6)时间短促,缺乏连续性。以往的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主要集中在新生报到日至正式上课前的2~3天内,时间安排过于仓促”[6],走马观花,形式大于内容,效果欠缺。再之,入学教育和课程学习后的常规教育是“两张皮”,两者未能较好地衔接和融合,无法将“全程教育”的指导理念贯穿始终。

2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的“川外模式”

四川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川外)自硕士招生以来,积极开展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活动。笔者自2004年在川外从事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工作,积极参与学校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套“川外模式”,并在2007级以来的历届研究生新生中实践,学生反映良好,教育效果明显。“川外模式”由保障体系和内容体系组成:

2.1保障体系(1)组织机构保障。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成立了以主管校领导为组长,研究生院院长和书记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新生入学教育领导小组,在每年开学前一个月就召开协调会议,多部门、多层面团结协作,谋划入学教育内容和形式,力求领导组织有力,筹备全面到位。(2)专业队伍保障。学校选拔学术功底深厚的导师、从业经验丰富的心理辅导专家、沟通能力强的政工干部和乐于奉献的学生组成新生服务团队,对团队成员进行适应性培训,激励他们针对新生入学教育的特点和内容,发挥各自专长,实现“全员教育”。

2.2内容体系“合理选择入学教育内容、采取形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达到内容、形势与效果统一”,是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的核心主题。“川外模式”包括以下内容:(1)校园文化认同教育:通过报告的形式,向新生介绍学校的历史沿革、办学理念等;通过参观校史馆和红岩魂纪念馆,让学生感受“军大”传统的川外历史沉淀;通过知名校友或优秀毕业生的报告会或成果展,让学生体味作为“川外人”的自豪。这一系列活动让新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校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2)心理健康教育:针对研一新生“面对新的学业环境心理适应性、平衡性以及协调性不强”的特点,开展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活动。①由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对研究生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筛选“问题学生”,以便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②由经验丰富并且获得心理咨询二级证书的研究生辅导员开展新生心理健康特别讲座,主要针对四类问题:环境适应焦虑、人际关系焦虑、婚恋焦虑、择业焦虑,借助往届生的案例,为新生在读研期间常见心理问题进行解读并支招,防患于未然;③团体和个别辅导:根据心理健康普查的结果,由辅导员和专业心理从业人员深入学生宿舍,展开面对面心理辅导。(3)朋辈辅导教育:通过考察,选拔一批政治素养高,学习成绩突出,自我管理能力强,善于沟通,乐于奉献的高年级研究生组成朋辈辅导团队,担任新生入学教育的特别助理。为提高朋辈辅导效果,研究生院党总支在入学教育前就谈话技巧、方式方法、答疑艺术等方面对特别助理进行了培训,让他们深入到学生宿舍和班级,以“过来人”的身份,为新生答疑解惑,以其“亲近性、认同性和安全感等优势”,增强新生入学教育的互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新生对未来研究生生涯的陌生化和焦虑感。(4)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研究表明:目前,在研究生群体中压力源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就业压力。因此,川外在研究生新生入学之初就开展就业教育,凸显就业的导向作用。教育通过讲座和主题班会展开,向新生详细通报学校近几年毕业研究生就业状况,包括区域选择和行业流向、专业就业差异、毕业生就业中的得失等等,旨在激发新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包括研究生生涯和职业生涯),要解决“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该干什么”的问题,帮助新生准确定位,在随后的研究生学习中,沿着自己的生涯规划方向,理性调整,奋进求存。(5)学术规范教育:研究生的核心任务是学会积累、学会思考、学会研究。和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的学习更多地体现在学术传承和知识创新上。川外通过宣传小册子(主要是警示案例)和名师讲座对新生进行“学术道德规范、学术法律规范、写作技术规范”,等学术规范教育,促使他们熟悉科学研究方法,掌握专业学习技巧,模范遵循学术规范,养成良好的学风,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6)文化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一种最基础的教育,其本质是一种价值观的教育。新生一入学始,学校就向每一位研究生发放成册的《四川外国语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文件汇编》,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并安排专家队伍对相关内容进行导读,然后在一周内举行开卷考试;同时,由主管研究生思政工作的书记举行专题讲座,通过案例的形式将行为失范等违纪情况加以分析,促使学生自律、自觉行为的苏醒。(7)情报(入馆)教育:图书馆作为研究生学习的主战场,在研究生培养阶段作用举足轻重。知识传承和创新客观上要求研究生对本专业的情报信息具有超强的敏感性和搜集能力。有鉴于此,川外图书馆专门开展研究生新生入馆教育活动,通过在线学习,馆藏资源讲座,宣传展板和说明手册等形式让新生了解馆藏资源,掌握图书馆内纸质和电子版等文献资源的搜集和检索技能。(8)自主管理教育:培养具备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主成才、自主发展的新型人才,是培养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内容。在老师的指导下召开新生班会和党支部大会,每一位成员须得自我展示,民主产生班委会和支委成员;研究生会和各学生学术社团(如“川外学坛”、“翻译沙龙”、“语言学沙龙”、“文学立志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协会”、“对外汉语教育协会”等)在新生中开展成员纳新和专业交流活动。老师往往隐身幕后,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积极性,让新生自我调适、主动选择,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实现自主管理。传统上,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只是学业开始前的一段时间集中教育。川外将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内涵加以深化,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筹备阶段,即在开学之前对录取考生进行电话或问卷调查,对新生进行分类,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入学教育做准备,以期教育实效、科学;第二阶段为真正传统意义的入学教育,通过参观、讲座、考试、竞选、座谈会、观影、主题班会等形式展开八个方面的教育,这八个方面互相联系,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第三阶段为升华或强化阶段,学习美国高校,推出“新生头年计划”将新生入学教育贯穿一个学期,适时开展相应教育。

3结语

从本质上讲,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只是一种转型教育、适应性教育和规范强化教育,其教育性质决定了其有限的责任承担。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从系统性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来看,短短一周或十来天的新生入学教育只是一个开端,还不能彻底解决研究生新生的所有问题。并且,随着学业和科研的进展,新的问题和困难又会不断涌现。作为研究生学位与教育的服务者,应该秉承“全程教育”的理念,将新生入学教育延伸至研究生整个学习阶段,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结合研究生专业特点,开展更加丰富、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促进研究生全面成长、成才。

作者:李金树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

第4篇

通过对引起各种学术失信的复杂原因的深入分析,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形成了多种学术失信因素。最典型的主要有两种分类:一是从研究生个体角度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包括研究生自身的认知因素、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等,外部原因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教育因素等;二是从研究生教育监管责任角度分为导师原因、个人原因和管理原因。导师原因中以导师治学不严谨及导师学术失范行为的负面影响为主,个人原因中以研究生学术道德素养不高和不尊重学术为主,管理原因中以学术奖惩制度不健全为主。第一种分类的内部原因和第二种分类的个人原因,均属于研究生自身原因。如果针对研究生学术失信的自身原因开展学术诚信教育,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010年12月至2011年3月,“研究生教育的学风与学术诚信保障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从全国抽取24所高校,对5450名研究生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了我国研究生群体的学风和学术道德状况,以及各高校开展学术道德教育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a)研究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有意识地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比较严重,46.9%的研究生经常或有时将他人论文拼凑或改造成自己的论文,43.8%的研究生经常或有时引用他人研究成果而未加标注,34.2%的研究生经常或有时伪造、篡改实验数据;b)研究生的学习兴趣较低,仅39.5%的研究生对学术研究感兴趣;学习目的不单纯,43.7%的研究生为了毕业后能找到更满意的工作而读研;学习精力投入不足,38.7%的研究生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少于4h;c)学术诚信教育力度不够,仅20%的高校经常开展诚信教育,26.4%的高校很少开展诚信教育,5%的高校从未开展诚信教育。基于该课题组的调查结果,笔者从引发研究生学术失信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出发,将学术失信原因归纳为四类:无知、无畏、无德、无才)。这四类原因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催生出各种学术失信行为。

二、学术诚信教育内容的缺失

2009年3月,《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提出将“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作为必修内容纳入研究生教育教学。2010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中要求,在学位申请者的整个培养过程中,都要安排必修环节进行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训练[7]。由此,笔者调查了全国39所“985高校”开设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课程的情况。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获取数据:一是访问39所“985高校”研究生院网站,查看研究生课程设置、文件、通知等信息;二是使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各高校的研究生课程表,从课程表中查找学术诚信教育课程信息。 39所“985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a)各高校都为硕士研究生开设《自然辩证法》课程,为博士研究生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b)各高校遵从中国科协和教育部的倡议和规定,积极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系列报告》;c)大部分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或开学第一课的讲座中,发放中国科协制作的《科学道德规范手册》或学校编制的《学术诚信读本》;d)除以上课程和讲座外,在39所高校中有10所高校开设了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必修课程,必修课程内容主要涉及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写作指导和研究方法等。可以看出,当前的学术诚信教育内容主要集中于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教育。学术道德教育主要针对学术失信中的“无德”教育,学术规范教育主要针对学术失信中的“无知”教育,而这两方面的教育内容对于“无畏、无才”教育涉及甚少,学术诚信教育内容存在严重偏颇和缺失。

三、学术诚信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原则

学术诚信教育过程应贯穿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学术诚信教育内容应针对“四无”学术失信原因,学术诚信教育方式应融入现行研究生培养模式,学术诚信教育效果应做到短期效果与长期效果相结合。为此,提出构建学术诚信教育内容体系过程中应遵循的以下三项原则。

(一)教育与惩罚相结合原则

以学术失信行为是否发生为界,可将学术诚信教育分为预防性教育和惩罚性教育。预防性教育帮助研究生践行“不做”、“不能做”、“不敢做”的学术诚信,最大程度预防研究生学术失信行为的发生,“无知、无德、无才”教育大多属于这一类。惩罚性教育让研究生了解学术法规、处罚机制、处罚措施、应承担的后果等内容,比如“无畏”教育,重点解决“不敢再做”的问题,防止学术失信行为再次发生,同时对其他研究生起到警示作用。在学术诚信教育内容上,以预防性教育内容为主,以惩罚性教育内容为辅,实现诚信教育内容中的教育与惩罚相结合,可针对不同失信原因安排不同的教育内容和途径,提升诚信教育的效率。

(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原则

显性教育适合将脉络清晰、要求明确的学术诚信内容传授给研究生,如文献引用规范、署名规范、奖惩条例等,适用于构建“无知、无才”教育内容。隐性教育可将内容灵活、富有寓意、情感共鸣、触动心灵的学术诚信内容传授给学生,如典型学术失信案例、学术道德、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教育、良好的学术习惯培养等,适用于构建“无德、无畏”教育内容。对于“无知、无才”的教育,显性教育的效果优于隐性教育,对于“无德、无畏”的教育,隐性教育的效果优于显性教育。将二者结合构建学术诚信教育内容,可以丰富教育内容的表现形式。

(三)自律教育与他律教育相结合原则

学术守信重在自律,如果研究生主动学习学术规范和学术法规,自觉恪守学术道德和学术伦理,积极提高专业水平和研究能力,学术失信行为的发生概率就会大大降低。针对“四无”学术失信原因中的主观因素构建学术诚信教育内容,加强研究生学术诚信自律教育,培养研究生学术诚信意识,可让研究生主动杜绝学术失信行为的发生。针对“四无”学术失信原因中的客观因素构建学术诚信教育内容,提供丰富的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学术法规等内容,为研究生自律提供良好的学术环境,并增强他律作用,引导和强制研究生学术守信。遵循自律教育与他律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学术诚信教育内容,可实现主动认知和被动接受的多重教育效果。

四、学术诚信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过程

为了取得较好的学术诚信教育效果,学术诚信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针对每种学术失信原因均应设计合理的教育内容,并结合不同教育方式丰富教育内容的展现形式。因此,学术诚信教育内容体系主要围绕“四无”学术原因和“三项构建原则”进行构建。

(一)构建教育内容分类体系

根据“四无”学术失信原因可将学术诚信教育内容相应分为四大类:“无知”教育、“无畏”教育、“无德”教育和“无才”教育,学术诚信教育内容分类体系。“无知”教育帮助研究生了解学术规范,能辨别正确或错误的学术行为,知道应该怎么做,不会因不了解学术规范而导致学术失信,具体分为学术规范文件、引用标准和学术规范图书三个子类。“无畏”教育帮助研究生了解学术规范和学术法规中的“禁止、惩罚、不良后果”等内容,使其“不敢”违反学术诚信,具体分为知识产权法、处罚条例和不良后果三个子类。“无德”教育帮助研究生树立学术伦理和学术道德理念,使其从内心出发“不想”违背学术道德,分为学术道德文件、学术道德图书和思想政治教育三个子类。“无才”教育帮助研究生掌握研究方法、提高研究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使其“无需”窃取他人学术成果,努力独立完成相关研究,分为研究方法、科学精神和论文写作指导三个子类。学术诚信教育内容分类体系共包含了12个子类,从体系结构上弥补了当前比较欠缺的“无畏、无才”教育。子类的数量和内容并不限于图1的框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删和筛选,以满足相应大类的学术诚信教育要求,尽可能减少教育内容上存在的漏洞。

(二)构建子类内容

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资料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部颁发的文件、学校的管理制度和规定,二是论文写作规范和引用标准,三是教材、图书和音视频资料,四是典型案例。笔者在大类和子类的规划框架基础上,搜集整理大量教育资源,按其内容相关性进行筛选,分门别类放在相应子类下,形成学术诚信教育内容简表,仅为方便阐述构建学术诚信教育内容体系的思路和方法提供参考,其中的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三)检验教育内容相关性

内容体系中的教育内容是否满足相应分类的多样化教育要求,可以使用“构建原则”对相关性进行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对子类的内容进行调整。在表4中,比如子类“学术规范文件”,更多趋向于预防性教育而不是惩罚性教育,适合于正式场合开展显性教育,利用制度约束力加强他律作用,所以该子分类与“教育、显性、他律”三个属性更相关,使用符号“√”在相应位置标识。按照这种方式,将其他子类与六种属性一一对照,形成最终检验结果。总体上四类教育内容在“构建原则”的六个属性中分布相对平衡,遵循了“教育与惩罚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三项原则。但是,如果仔细推敲某些子类内容,还会发现一些小问题。例如“无知”教育内容,没有与“隐性”相吻合的属性,在内容建设上还应增加适合“隐性教育”的内容,如学术规范失信的案例、导师在指导论文写作时强调学术规范等。

五、结论及建议

第5篇

1.留学教育政策的紧缩抗战开始后,受国际环境影响和外汇匮乏制约,国民政府在留学教育方面采取的态度更为审慎。1938年6月,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制定了《限制留学暂行办法》,明确严格审批出国留学。例如,专科学校毕业者须继续研究或服务四年以上并著有成绩者方能出国,且研究科目一律以“军、工、理、医各科中有关军事国防,为目前急切需要者为限”[9]。在如此严苛条件限制下,留学生数量急剧减少,当年出国者仅有92人。1939年4月,行政院直接出台《修正限制留学办法》,再次提高留学的门槛。该法规重申,公费生除军、工、理、医中急需各科外,“一律暂缓选派”,而“自费留学生除得有国外奖学金或其他外汇补助费,足以留学期间全部费用无须请购外汇者外,一律暂缓出国”[10]。1939、1940和1941年留学生人数分别降至65人、86人和57人。对出国留学的限制是根据战时形势和抗战需要而制定的一种不得已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不少具有研究潜能的大学生出国深造的机会减少。抗战建国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出国进修的途径受阻后,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将求学深造的目光转向国内大学研究所。“大学毕业生不能不以研究院为进学之阶,政府亦以研究院为培养专门人才之所”[11],这为研究生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

2.促进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具体政策1938年4月,《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规定,研究院所“为创造发明整理学术之机关,纯粹学术与应用学术之创造发明,应顾及国家需要,分别缓急先后”[12]。面对抗战的特殊环境,国民政府对研究院予以重新定位,更加重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统一,强调适应社会现实需要。同时,该纲要还明确了各学科研究的重点及目标。“对文史哲艺,以科学方法加以整理发扬,以立民族之自信”;“对自然科学,依据需要迎头赶上,以应国防与生产之需要”;“对社会科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求一切适合国情”。这些规定重新确定了抗战时期研究生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的总指导方针,开启了研究生教育的新转变。随后,教育部鼓励各高校创办研究院所,恢复招收研究生。“拨给经费,就设备人才较优之国立大学,酌量增设各种研究所,同时并协助原有研究院所恢复招生。”[13]同时,政府还对继续深造的本科毕业生予以经济支持。1939年6月,教育部公布了《修正大学研究院暂行组织规程》。新修订的规程针对抗战时期的实际,对战前颁布的《研究院暂行组织规程》进行了部分修正,使其成为指导战时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纲领。此次修订的最大不同之处,是将“研究生不得兼任校内职务”改为“研究生不得兼任校内职务,但助教不在此限”[14]。也就是说,它重在解决在校教师攻读研究生的问题,这既有利于解决高校青年教师“工学矛盾”,稳定师资队伍、提高师资质量,也有利于扩大研究生教育的生源。同时,为保证培养质量,教育部在《助教兼作研究生办法》中对助教研究生作出明确要求:(1)须经研究院所入学考试及格及各种学期学年考试;(2)研究期限须在三年以上;(3)应读学分及论文研究须与普通研究生同。[15]11月,教育部再次强调:“国立各大学原设有研究院所者,除令充实外,近并令人才设备较优之各校,增设研究所,由部酌给各校补助费用,统令于本年度开始招收新生”[16],继续支持各高校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研究生教育的资金投入,为使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规定其主要用于各研究院所增添设备。“电机、机械、土木、矿冶、农林植物、土壤、化学、物理等学部每部补助3000元;中国文学、史学、数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史地、经济、农艺等学部每部补助2000元。以上补助前一类16单位,后一类14单位,共补助费76000元。”[17]同时,教育部还规定:“为奖励研究所学生起见,每学部并由部给予研究生生活费5名,每名每年400元。学部之其他研究生,并令各校自行筹给津贴。”[18]1940年大后方物价飞涨,不仅对研究院所的正常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而且还严重地影响到师生的基本生活,部分学生因经济困难不得不中途退学。为减少经济因素对研究生培养的影响,国民政府提高了补助标准:“对于研究院所补助费,亦酌予提高,按学科性质每学部发给3万元或4万元,指定作充实设备主研究材料之用。对于研究生生活费亦予增加,定为每名每年1200元,以期增加学生,从事研究。”[19]随着研究生教育的恢复与发展,与此相应的学位制度问题被提到议程,以为其实践提供制度上的依据和保障。1940年7月,作为抗战时期全国最高学术审议机关———学术审议委员会成立。该委员会将“审核各研究院所研究生之学士及硕士学位授予暨博士学位候选人之资格事项”[20]作为重要职责之一,并制订了有关研究生学位授予的系列制度。研究生学位授予权由各校集中到中央教育部,一改以往各校自行授予学位的混乱状况,这对统一培养标准、规范学位授予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为了进一步鼓励国人对学位制度的重视,教育部“申明本国大学研究所之硕士学位资格,与国外大学学位相等;硕士论文由部统筹印刷,以提高本国硕士学位之地位”[21],希望通过提高硕士学位“含金量”,增强其吸引力,以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教育渐入佳境,教育部又对研究生教育学籍制度作出明确规定,“投考大学研究院所研究生,应交验经教育部验印之大学或独立学院毕业证明书;研究生入学注册与本大学本科学生同;研究生在研究期内,不得转入其他研究院所,亦不得转移学部;研究生中途停止研究者,不给证明文件。”[22]从1943年度起,教育部颁布《非常时期国立中等以上学校及省私立专科以上学校规定公费生办法》,开始实施新的助学制度。其中对于“甲种公费生;免学膳食,并得分别补助其它费用”,而“国立大学或独立学院新旧研究生,一律比照甲种公费生办理”[23]。同时,除享受公费待遇外,成绩优异的研究生还可以获得津贴和奖学金。至此,研究生教育的各项政策及管理举措基本定型,后来亦无大的变化。

二、抗战时期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

截至1936年年底,全国有11所大学设立了3个研究院、24个研究所,共39个学部(见表1),研究生数达到39人,这既是中国近代开始研究生教育以来培养人数最多的一年,也是抗战时期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事业基础。抗战的全面爆发,使得渐进佳境的研究生教育受到严重破坏。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我国研究生教育从招生恢复到规模扩大,从专业发展到学科均衡,从培养方式转变到人才质量提升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其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恢复调整阶段(1937-1939年)日军入侵,使得高校都处于颠沛流离之中,研究生教育的正常发展进程受阻,大多数高校的研究生教育未能继续进行,招考中断,在读学生不得不中止学习或暂时休学。到1937年底,全国大学研究所减至18个,研究生数仅23人。内迁结束后,各高校逐步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研究生教育被提到议事日程。尽管仍然面临着环境、设备、经费等重重困难,教育部及各高校仍然重视研究生教育工作。教育部采取划拨经费等措施,鼓励人才和设备较好的国立大学适量增设研究所和学部,并恢复招生。各高校也积极谋划研究院所的恢复与重建。例如,中央大学内迁重庆后即考虑规划研究院的成立问题。1938年年底,中央大学研究院正式挂牌。该校是战后率先恢复研究生教育的高校。研究院下设理科、农科、法科、工科、师范5个研究所,共7个学部,由时任校长罗家伦兼任院长。随后,该校组织了23人的研究生招生委员会,制定招考政策和录取标准,着手恢复招考工作。同年7月,新组建的西北联合大学奉教育部令开始筹备师范科研究所和医科研究所,以壮大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的力量。至12月底,师范科研究所筹备完成并开始工作,李建勋任师范研究所主任。由于身处南部,抗战全面爆发初期,对中山大学的影响有限。一方面,研究院的师生们积极支持抗战。11月24日,研究生同学会就通电全国,号召大家起来一起对日作战,表示“同人等虽鲁钝,亦愿放弃研究室生活,肩枪荷弹,饮马‘云中’,为我父老兄弟诸姑姊妹作前驱也”[24]。另一方面,研究生培养正常进行。7月,文科研究生随导师赴云南、广西考察瑶族等的生活与文化。当月,学校还举行了首届12名研究生授予硕士学位仪式。随后,该校还组织了1937年度的招生工作,9月1日至3日,在广州、上海、北京三地同时开考。截止1938年年底,全国创建或恢复的大学研究所数达23个,已基本上恢复到战前水平。但是,在校研究生数已由1936年的75人下降至1938年的13人,下降幅度达82.7%,研究生教育跌入低谷。虽然研究生教育恢复缓慢,但它使得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传统得以延续,为抗战期间研究生教育的持续发展保留了元气,影响深远。

2.发展壮大阶段(1939-1942年)在一系列政策制度的调整和规范下,研究生教育开始步入正轨,发展加速。平津陷落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与南开大学在昆明组建西南联合大学。1939年7月,西南联大举行会议,经议决“暂不举办研究院,由三校就现有教师设备并依分工合作原则酌行恢复研究所、部”[25]。北京大学率先颁布《国立北京大学研究院暂行办法》,恢复办理研究院,院长由校长蒋梦麟兼任。研究院下设理科、文科和法科研究所,各所主任由各学院院长兼任。随后,研究院相继颁布《国立北京大学研究院理科研究所暂行办法》、《国立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研究生复学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行研究生复学工作。“凡本校文科研究所因故中止研究,或休学不满两年者,得依本办法请求复学。”[26]几乎与此同时,清华大学第24次校务会议通过了“关于续办研究院的决议”,随后公布了研究生复学名单。各高校所属研究院所还着手恢复招收新生工作。7月,《国立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招考研究生办法》,使停顿两年之久的研究生招考工作再次步入正规。研究生招生的恢复,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申报》曾予报道:“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自‘七七事变’后,即行停顿,规定下年度起恢复工作,并开始招考研究生十名,科目分史学、语言学、中国文学、考古、人类学五部分,修业期限两年。”[27]8月25日,该报再次报道了北大文科研究所录取名单。北大文科研究所的恢复和招生,时任所长傅斯年事必躬亲,呕心沥血,几近焦头烂额。1940年8月14日,他给时任驻美大使的胡适去信时谈到:“北大文科研究所去年恢复,向中英庚款会捐了点小款,除教授兼导师外,请了向觉明(向达)作专任导师,邓广铭作助教,考了十个学生,皆极用功,有绝佳者,以学生论,前无如此之盛。汤公(用彤)公道尽职,指导有方;莘田(罗常培)大卖气力,知无不为,皆极可佩。此外如毅生(郑天挺)、公超、膺中(罗庸)皆热心……我自求此事,一年中为此进城不少,又由史语所借出一大批书,弄得史语所中颇有怨言:真不值得。8月,清华大学也公布了招考广告,招收研究生。9月22日,清华大学文、理科研究所招考录取名单张榜公布,共录取研究生7名。随后,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亦于1939年秋在重庆开始招收研究生。1939年秋,中央大学首次以研究院名义正式招生,并增设法、工、师范三科研究所。当年在校研究生达13人。同年8月,浙江大学文科研究所史地学部和理科研究所数学部正式成立,作为该校创办研究院的先导。9月,开始招收研究生,首批录取7人。武汉大学法科、工科研究所也在乐山、重庆两地招考研究生。中山大学也扩充研究生名额。为更好地指导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教育部明确地规定了设置研究所、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原则和途径:(1)充实原设学部:“原有研究所各学部切实办理,并增加补助费,并充实其设备及研究需要”;(2)增设必需之学部:“甚有需要之学科而国内无该项学部,或虽有该项学部而数量不敷者,就对于该科系有成绩之若干学校设置之”;(3)扶植优良之学校:“成绩优良之学校,准其增设学部,俾其研究所与大学本部互相配合,而收相得益彰之效”[29]。可见,经过几年的探索,研究生教育发展政策与举措更加具体。截止1941年,全国已有36个研究所,64个学部(见表2)。与1937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倍和3倍。在校研究生数已达333人,是1937年的17倍。就抗战时期的艰苦环境而论,研究生教育能取得如此迅速发展,这种速度无疑是惊人的,也实属不易!

3.巩固提升阶段(1942―1945年)1942年,研究生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经教育部核准筹设研究学部之大学计有国立中央大学等10校,共13单位”[30],同济大学、湖南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医学院等都开始招收研究生,且医科研究所设置较多。经过几年的发展,综合实力较强的公私立大学都开始从事研究生的培养,全国已有20所高校建立起44个研究所,75个学部,在校研究生人数已有相当数量。若进一步扩张规模,必会受到师资、设备等条件的限制。随着抗战局势的转变,出国留学的限制也开始松动。针对这种状况,教育部及时调整政策,将稳定规模、提升质量作为此时研究生教育的重心。(1)集中人力物力,积极充实原有各研究院所;(2)已设置有相当数量的研究学部,不再增设;(3)有特殊需要而尚未设置的学部,可斟酌实际情形,指定设备及师资优良的大学创设。可见,在前期积极恢复研究生教育政策的基础上,考虑到当时各方面条件,教育部已对研究院所及学部的设立相当谨慎,采取了“紧缩”的政策,以着力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例如,1942年底,浙江大学曾致函教育部,请求增设研究所及学部。教育部明确回复,全国各大学共有“研究学部七十五单位,且重要学部均已具备”,决定“不得增设任何研究学部”[31]。1943年前后,研究生教育达到巅峰(见表3),此后进入相对平稳阶段。1945年战争结束,全国研究所49个,学部90个,与1937年相比,分别增加了31个和67个;在校研究生人数连续三年突破400人的规模,呈现扩大趋势。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以中央大学为例,研究院设7所23学部,1943至1945年分别招收研究生44、51和59名;1945年在校研究生人数达116人,成为发展研究生教育规模最大的高校。在私立大学方面,金陵大学形成“三所六部”的研究生培养格局,整体规模列私立大学首位,相较与许多公立大学亦不逊色。从1939至1946年,该校毕业研究生达61人。

三、抗战时期研究生教育发展特色探析

我国研究生教育在20世纪20年代处于探索发展阶段,30年代步入良性和规范化发展轨道。抗日战争时期,研究生教育不仅能连续发展,而且还能根据特殊的战争环境,结合高校所属地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了人才培养工作,形成了鲜明的发展模式,为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提供了鲜活的历史借鉴。

1.呈现制度化的发展在烽火连天的战乱年代,各高校克服重重困难,在招考、培养和授予学位三个环节中,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研究生教育,体现出制度化的发展特征。从招考上看,有一系列明确的要求。各大学研究院所根据《修正大学研究院暂行组织规程》的要求,对研究生报考资格、考试方式以及考试内容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以北京大学为例,其颁布的招考办法对招生名额、报考资格、考试程序、考试科目、修业期限、待遇、报考时间和考试时间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已具现代研究生招生简章的雏形。此外,各研究所还对报考者的专业背景也做了要求。如金陵大学农科研究所农业经济学部要求报考者为农科或者经济学系、社会学系毕业生;农艺学部要求报考者为农学或生物学系毕业生;园艺学部要求报考者为农学毕业生。可见,这些规定对规范招考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各研究所招考都组织入学考试。考试科目通常由公共课和专业课所组成。公共课往往由学校统一命题,主要包括国文和外文两科。专业课则由各专业导师自主命题,主要考察学科基础知识。例如,北大、清华的数学专业入学考试是《分析数学》、《几何》、《高等代数》等,命题人分别是江泽涵、陈省身和华罗庚。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哲学部专业课是《逻辑》、《中国哲学史》和《外国哲学史》,命题人是金岳霖和冯友兰。金陵大学史学部的专业课包括《中国史(通史及断代史)》和《西洋史》两大核心部分。化学部则由《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等4门课程组成。除笔试外,口试考核也是重要一环。例如,北大文科研究所由傅斯年、陈寅恪、姚从吾等组成口试考核组。任继愈是该所在抗战时期招收的首批研究生中的一位。他曾回忆到,当时史学组导师陈寅恪先生在昆明主持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口试……对文学、哲学、语言、文字、历史各专业考生耳提面命,环连线索、启发点拨,为甄选最优作用极大。获选者喜不自胜,落选者亦受益匪浅。从培养上看,有一套严格的规定。抗战时期,研究生教育大多实行学分制,除助教研究生外,通常学习年限为两学年。第一学年的主要任务是课程学习。研究生围绕必修课、选修课和基础实习课进行学习,以获得相应的学分。其次是围绕着专题查阅资料、做读书笔记或是社会调查、实验操作等,以切实提升研究能力;最后在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论文题目。第二学年主要是论文写作和审查。论文撰写完毕,还须送给校内外专家审阅。各学校还聘请各领域的校内外专家,举行学术讲座和讨论会,以扩大研究生的视野。同时,各导师还带领研究生参与到课题研究和社会调查中,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从授予学位上看,有一套严格的程序。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后,研究生就要准备硕士学位的考试。学校依法成立由该学科领域专家学者组成的考试委员会。随后,各高校要向教育部提交考试委员会名单及研究生的学籍档案等材料。审核通过,方可进行学位考试。硕士学位考试包括论文考试和学科考试。其中,论文考试成绩占60%、学科考试成绩占40%。考试通过后,该生可称为硕士学位候选人。学校再次将硕士学位考试委员会报告书、研究期满成绩表、考试试卷、论文等提交教育部审核。教育部审核通过后,方可授予学位。

2.体现时代特点,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抗战期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应用性色彩明显加剧。同时,抗战建国对高层次、紧缺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研究生教育发展适应社会发展和变化的需求,在研究所及学部设置上体现出这样的特点。从表4来看,抗战时期各科研究所的数量均有增加,但增长幅度则有差异。理、工、农、医等实科类研究所增长迅速,1935年仅7个,占研究所总量的47%;1941年有19个,占53%;1946年增至29个,占57%。尤其是医科研究所增幅最明显,1938年起仅有1个,而到1946年就有8个;工科研究所战前仅有北洋工学院、武汉大学设置的2个,到1946年则有7个。同时,文类研究所数量也在增加,但所占比例反而下降。1935年文、法、教育和商等研究所共有8个,占总量的53%;1941年有17个,占47%;1946年有22个,占43%。从学部来看,理科、医科研究所的学部数增长最多,商科、教育科研究所的学部数增长缓慢。抗战前,医科研究所学部数为“零”,排在末位。至1946年,医科研究所已设置13个学部,跻身于各科研究所学部数的前三位。同时,文科研究所在抗战期间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中央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在抗战期间均创设了文科专业,使得文科研究生始终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势头。究其原因,抗战期间,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矛盾,为凝聚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更为抗战胜利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相关高校都非常重视文科研究所文史学科的建设及人才培养,促进了文科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第6篇

(一)开放环境的内涵

国内外学者对于开放环境的内涵说法存在差异。本文所提到的开放环境是这样的一种环境,即第一体现为高校办学理念的开放上,对内的开放是要加强与企业、地区、省市、其他高校以及研究所的广泛合作,对外的开放是要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科研合作;第二体现为高校内部成员的开放性,管理者、导师、研究生互相之间的关系应体现为开放性,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更应本着开放的态度[1]。

(二)开放环境的特征

1.松散而灵活的组织结构。高等院校这一学校组织本身具有一定的松散性,而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松散性尤为突出。导师和研究生在学习、研究方面的自由权限较大。教学活动发生在少数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科研活动的时间安排受到的限制较小。在研究生教育活动中各子系统是相对松散的。

2.民主公平。开放环境应该是民主平等的一种环境。民主平等之所以能够使高校在开放环境下充满活力和生机地和谐向前发展,更深刻的原因在于它以制度保障了高校成员的平等权利,使高校中的大多数成员成为这个社会的积极主体,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研究生群体。这样,在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整个高校具有和谐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公平是现代社会进行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的重要依据。只有遵循公平正义的规则,才能使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措施获得最广泛的支持,从而得以顺利地推行和实施。

3.学术自治。研究生教育管理中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并重,有时学术权力更加起主导作用。研究生教育讲求学术自治,因为有了学术自治,才会使导师和研究生更为大胆地进行开拓创新、突破科研难关,才会有新的科研成果为人类所利用,才能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二、开放环境下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依据及原则

(一)开放环境下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依据

1.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迅速发展与不断地变化,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培养一批具有综合素质的高科技顶尖人才,以应对复杂、竞争激烈的世界环境显得尤为重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方针,既是适应我们党中央为在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宏伟战略目标而提出的,又为开放环境下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科学的依据和前进的方向。

2.顺应21世纪国际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新趋势。现今社会为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呈现出国际化、多元化、现代化、个性化的特点。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国际化将会促进大学办学的开放化,使国家间的大学交流合作更加紧密;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多元化加强了学校与社会间的紧密联系,使人才培养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现代化,使网络的应用更加广泛,网络技术得到突飞猛进地发展,并且加快了知识的更新速度;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个性化,使得高校在开放环境下,更加体现自主办学的特色。这些部分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它们的存在为我国高校在开放环境下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指明了参考和借鉴的依据。

(二)开放环境下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在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必须以人为主体,正确理解人的价值的内涵,把挖掘人的潜能作为管理者的主要职责,使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管理中,应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理解人,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全员参与原则。全员参与是指从事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有很强的自我意识,每位成员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相互辅助,各尽其责。任何一项管理工作最终都要落实到人。规范而科学的管理章程与明确、合理的岗位责任制度,把全体成员纳入到研究生管理工作体系中去,达到层次分明、分工细致、目标明确的目的。

3.高效性原则。影响研究生教育管理高效性的因素较多,它们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高效性原则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利用现有有限的教育资源,培养出更多的适合社会需要的综合性高级专门人才与丰富的科研成果,并且耗费的教育资源最少,效益达到最高。

三、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现状

1.地位受到重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加之中国为农业大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对富有创造力、实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在此新形势下,承担培养农业类高技能科研型研究人才的研究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高等农业院校在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受到全社会的广泛重视。社会对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期望。

2.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中,较重视培养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采取相应的教育、管理等内容来培养的。它重视实效性,坚持研究生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践,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并且使研究生教育走向大众化,借鉴了大众教育的终身性理念。

(二)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高等农业院校自身存在的问题。在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某些高等农业院校不顾自身的培养能力、学术条件等缺陷,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忽视了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不能将新知识传授给研究生,不能将实验设备合理地为导师、研究生所利用。研究生选拔、淘汰机制不健全[2]等问题。

2.导师存在的问题。高等农业院校的部分研究生导师缺乏创新意识,在从事的学科领域不能有突破性进展和研究成果,在评阅学位论文中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导师的可持续发展队伍建设力度不足,部分高校靠高薪回聘退休老教授来维持学科的完整性,不能保持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活力,未能建立起选拔、录用、培养优秀导师队伍的平台,部分导师未能建立起市场观念、缺乏竞争意识。

3.研究生自身存在的问题。部分研究生追求科研成果的数量,但对于质量和应用前景漠不关心。某些研究生为跨专业的考生,对研究生阶段所学习的专业知之甚少,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储备,创新思维能力不足,开展科研工作的困难增大。部分研究生新生入学后的适应能力较弱,不能很快地进行角色转换。现在许多研究生新生为80后一代,个性独立,自我意识较强,缺乏沟通和交流的技巧。

四、优化和创新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对策和途径

(一)高等农业院校应转变研究生教育管理理念

1.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高等农业院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就是要在日常的学校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来开展工作。在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充分考虑人的因素,本着服务教师和学生的理念,合理分配资金、设备等物质,从而最大限度调动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其科研能力与水平。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不应成为一句“空话”,应当具体落实到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每一项行动中去。

2.加强内部管理。首先,合理规划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组织结构。科学的组织结构有利于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和运行;组织结构的合理性,还会有利于研究生教育管理达到高质量、高效益的目标。其次,研究生教育管理决策机制应逐步完善。决策的可操作性、民主性、科学性将对决策的执行起到重要意义。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应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后执行。

(二)着力提升研究生导师的数量和质量

高等农业院校应着力培养本校学术水平高、创新意识强的青年骨干教师成为导师;吸收、引进优秀留学人员回国担任研究生导师[3];聘请科研机构中高水平科研人员作为兼职导师[4];建立选拔、录用研究生导师的科学机制和沟通平台;发挥优秀导师“传、帮、带”的优良品德,积极鼓励他们为培养学科带头人作出贡献,以此保证该学科和导师质量的先进性。采取多种方法加强导师队伍的质量,导师们应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了解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动态。掌握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研究。提升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素质。通过坚持抓好研究生导师数量和质量,努力建立起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科研和实践能力强,道德高尚的优秀导师队伍。

(三)培养学以致用的研究生

第7篇

部分医学生为了能够顺利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在大学实习阶段便将所有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备考中,忽视了本科阶段的临床实习任务,对医学知识只是死记硬背,没有掌握基本的临床操作,没有将书本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

2对妇产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考和对策

2.1加强人文教育,关心爱护患者

“救死扶伤”是每一个医生的天职。导师应该结合妇产科专业特点,对研究生进行人文教学。导师应针对妇产科的特殊性指导学生,在做妇科检查时,应该告诉学生以患者为中心,多为患者考虑,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在门诊看病人时,要换位思考,作好医患沟通,减少医患纠纷;在产科学习时,告诉学生在妊娠、分娩过程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孕妇,尤其是在观察产程的过程中要及时跟孕妇和家属沟通,让他们充分了解分娩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积极配合医生的处理,使患者在妊娠、分娩过程中的风险降到最低。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在临床实践中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患者解除病痛。

2.2开展多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随着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教学中,使得复杂、抽象的医学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生动,便于学生们理解和记忆。比如在产科学分娩动因、分娩机制的理论课中,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技术将分娩机制、产程处理产等一系列知识形象化,使学生充分理解、印象加深,并激发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观看妇产科手术录像等,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逐步提高自身的能力。在妇科肿瘤轮转时,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卵巢癌患者的治疗了解卵巢癌的综合治疗,以及化疗耐药的发生和相关机制。通过互联网学习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了解目前化疗耐药的机理及基因靶向治疗,使学生们将临床与科研相结合,加强了学生们对临床病例的了解,也培养了学生们的科研意识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形式,调动研究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对具体的病例进行分析,不仅指导学生复习书本知识,更要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拓展知识。

2.3重视研究生临床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个好的医生不仅仅要有好的临床技术,还要善于从复杂的临床现象中寻找科学本质。对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更应注重临床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索,从复杂的临床表现中去分析问题,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得出正确的诊断,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妇产科工作需要许多相关科室的经验,更需要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学习别人经验的同时,也要提醒学生不要局限于书本,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敢于提出新观点、新方法,要激发他们的探索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作为导师在这方面要以身作则,在临床活动中的点点滴滴中影响学生。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开阔学生视野。导师应该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交流,让他们亲身参与融入其中,增加学生们的兴趣,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学术动态,增长他们的学术见识,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

2.4加强研究生管理,优化考核制度

良好的管理和有效的考核是培养专业型研究生的关键之一。首先,教学部门要对即将进入临床的研究生进行岗前培训。使学生们了解医院的规章制度,做好医德医风教育。同时也要学生了解当前复杂的医疗环境,以及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一些技巧。其次,教学办公室、导师、研究生要针对妇产科临床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特点,制订适合研究生轮转计划、临床工作程序,制定量化考核标准。导师在研究生临床轮转时,应及时了解学生完成临床工作量。例如,在产科轮转时,要从具体的病例中进一步掌握妊娠高血压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相应的临床处理。研究生们往往喜欢做手术,而忽视病历的书写与及时记录,以及和患者沟通的技巧。在一个阶段的学习完成后,指导学生总结临床实践中碰到的问题,优化解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有效的管理和考核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临床知识与技能。

2.5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第8篇

关键词:教育;研究生;管理;人才

研究生教育是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院先后培养各类研究生165名,协助兄弟院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16名、硕士研究生43名、博士后研究人员3名。研究生毕业后都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并取得了显著成绩。据调查统计,有40名担任科室行政正、副主任;有33名已晋升为高级职称;有18名26人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有12名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励。我院在研究生培养和教育中,除了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之外,我们狠抓四个结合。

一、导师指导与科室协同指导相结合

(一)方式: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和全科室协同配合下导师与指导小组相结合的指导体制。导师对研究生培养全面负责,特别是抓好两头,即研究的选题、定题、开题和论文总结两个环节。课题研究中期还要经常性地进行检查、监督、指导,与研究生进行平等的学术交谈。当然,研究生培养工作仅仅依靠导师一个人是难以完成任务的,必须依靠科室领导的重视和科室全体同志协同配合。科室领导对研究生培养要十分重视,应把研究生培养工作作为中心任务纳入科室全年业务工作规划之中,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另外组织科室全体人员充分发挥群体优势,齐心协力,积极关心、支持、参与研究生培养工作。

(二)管理:科室成立研究生指导小组,对研究生课题进行开题论证,邀请教研室老师或相关科室老师参加,从课题选择、科研思路、实验方法、技术路线,以及具体实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充分的论证,并对其课题的先进性、科学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也可将研究生的开题论证报告分别寄给外单位同行专家函审评议,根据提出的问题和意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从而使课题设计更趋严密,切实可行。

(三)方法:由于许多研究生培养科室本身就是由多个研究专业小组组成的,因而,充分利用科室内各研究组已建立的实验方法、技术手段,既可缩短建立科研方法和预实验时间,对现有的设备、仪器、试剂加以充分利用,又可节约研究生经费开支,可谓两全齐美。另外,研究生在进行课题研究中,尤其在致伤、取材等环节,需要人手帮助,通过组织科室同志协助配合,就能使实验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迎刃而解了。因此,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实际上是导师指导与科室协同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

二、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建设相结合

(一)研究生课题与科室研究方向一致:一方面要求研究生的学位课题必须纳入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方向,以及科室的科研业务建设之中,研究生所开展的学位课题,也就是科室、导师研究的分题。另一方面研究生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科室的主攻方向,并为开展课题研究建立了新的技术途径和方法。如战创伤休克研究室,经过长期的实践与研究,逐步确立了“战创伤休克病理生理及机理研究”这一科研主攻方向,培养24名研究生都紧紧围绕这一科研方向,不断深化研究内容,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80余篇,并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

(二)研究生参与科室的教学活动:研究生在学位课程学习结束后,必须参加科室的教学活动,带小班实习课。在高年资教师的指导下,书写教案,进行试讲,做预试验;上小班课时有老教员随堂听课,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必要指导。研究生带教结束后参加本科室专业考试,教学组根据研究生带教效果和考试成绩加以评估。研究生参与专业教学活动,使其在全面掌握知识、言语表达及组织教学能力等方面都得到锻炼。同时,研究生参与教学,从另一方面也充实了教学力量,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狠抓研究生培养又促进学科建设:通过培养研究生,选留师资,使中青年教师的素质明显得到提高。研究生培养是学科选拔学术接班人的主要途径。毕业研究生留医院工作时,给机会、压担子,让其独立承担科研课师,组织教学工作,担任教学组长促使他们更快的成长。近年来,留院的18名博士中13名已晋升为高级职称,其中有1人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者;有1人获得全国百名中青年科技之星;有10名已担任科室正、副主任。

(四)教学相长:研究生年轻活泼,对新鲜事物反应敏锐,精力充沛,能在短时间内接受和掌握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导师指导研究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参与指导的老师也颇多收益,从而促进科室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培养研究生既是学科,特别是重点学科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核心任务之一,又是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培养本科室研究生与培养其它科室研究生相结合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科专业越分越细,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已是大势所趋,研究生培养也需要适应这一发展的客观要求。不仅要培养本科室研究生,也为培养其它学科专业研究生做出努力,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的方式可以参加其它科室的指导小组或做兼职指导教师;或与其它科室联合培养研究生;或为其它科室研究生进行指导、建立技术方法,协助进行某些具体指标的测定和观察。在为其它学科培养研究生时,注意寻找本学科与这些学科的学术结合点,使他们学习后既对本学科专业有所了解,有所贡献,也为今后学科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撞击伤实验室为胸外科合作培养研究生,课题定为胸部撞击伤发生机理及防治研究,由于发挥了胸外科的临床特点,阐明了胸部撞击伤的临床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同时在课题研究中,由于专业渗透,一方面建立了多项胸部撞击伤的监测指标,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本学科专业自身的发展。通过本科室向其它科室给予技术支援,其它科室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在培养人才上起到相辅相成作用,从而促进了不同学科间的协作和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我院先后为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大学等军地院校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16名、硕士研究生43名、博士后研究人员3名;为本校内联合培养博士生12名、硕士生31名。

四、导师指导与研究生自学相结合

第9篇

信息素质是人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传递信息的技术能力和道德水平。信息素质是当代人及未来人的核心社会化指标。据工信部第二季度电信服务情况通报,二季度,电信行业继续稳步发展,全国电话用户达到15.19亿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2.60亿户。移动宽带用户达到4.85亿户。

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化网络形成,是未来互联网发展的一大趋势。通过博客、微博、社区、SNS,以个人为中心,建立起一个虚拟的分享和交友网络。趋势二是互联网应用开始从个人向企业延伸。互联网的“亿时代”也将驱动企业级的互联网应用风起云涌。互联网正改变着各行各业,不只人们的生活,未来,企业商业同样离不开网络。趋势三是线下生活和在线生活逐步融合。我们完全可以预期互联网在中国的渗透率将会继续提高,互联网将在现有基础上更进一步影响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将在创新商业模式,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承载社会价值,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上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信息素质有了新的内涵及越来越重的份量。如何提高研究生的信息素质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构建个人信息系统。从软硬件设备建设做起,学会各种常用软件,收集整理好与自己研究相关的电子资料,并不断更新,实现与相益个体的信息互联,到实现学术团队的数字化,定期讨论评估网络新技术通讯新技术,交流使用技巧与心得体会,使大家及时更新自己的信息设备,信息方法与信息观念。

(二)构建学术团队的数据银行。以共享为前提,实现网上的资源学术团队检索库,研究生入学后一般以导师制培养,从另一个角度讲,归属一个学术团队。信息交流要从本学术团队做起,充分利用信息工具信息手段,使本学术团队的资源最大化共享,再以网络为平台,积极构建虚拟学术团队。

(三)加强基本信息技术的继续教育。软件使用技术交流与培训,要常态化,很多软件比如常用办公软件,入门容易,要掌握软件操作的各个方面,需要不断学习。掌握一门计算机语言,积极尝试新技术。

(四)认知图式的优选与进化。将信息素质的培养与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动机,教育研究生,甘于淡泊明志,潜心攻读专业知识。改善心智模式,促进研究生个体认知结构改变,研究生的共享心智模式与组织结构、组织气氛、文化和价值观、个体经验等方面的影响紧密相关,并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中得到强化。为改善研究生的认知心智模式,一是构建开放型、立体式、网络化的知识共享与创新氛围,形成高层次的知识含量、高频次的知识共享机会、高水平的知识转移通道。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生教育活动,形成研究生知识共享心智模式的内在激励。帮助研究生克服知识共享的垄断心理、不安全心理、自傲心理、投机心理,充分鼓励研究生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相互认知,推进相互理解。

(五)人际关系的形成。信任是交往的前提和核心,也是简化社会交往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机制。优良的人际关系是好的信息素质的重要基础。教师、导师要做研究生的表率,在人格境界、道德修养、学术活动、人际交往、个人生活等多方面注重示范效应,努力成为学生的精神关怀者、人生引领者、潜能发掘者和智慧拓展者,努力成为研究生可以信赖、值得交流、能够互动、善于合作的学术与人生的引领者。导师的引导与示范在研究生人际关系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培养单位努力构建知识共享的人际环境。师生间、研究生间、研究生与其他学术主体间的充分信任,是研究生知识共享及学术创新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培育研究生知识共享的信任氛围,鼓励研究生走出自己的研究领域,参与更多的校园活动,与不同学科、学校、国家的学者交流合作。

(六)积极迎接新的挑战。信息技术是双刃剑,在得益的同时避免被其所伤,研究生主要学习研究工具是计算机,信息设备的危害,也不容忽视,长期从事电脑操作的人员,可能经常出现眼干、脸痒、头痛等症状,虽然坐姿之类的常规行为看似基本,研究生阶段也应列入基本教学内容,也可以是一堂课,也可以是一种行为规范。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设计好光源,建立良好的作息制度,保障每小时有十分钟休息时间。做做工间操,既提高研究生的身体素质,又增进了研究生之间的交流。新时空下的社会也有新的隐患,如交通安全、负信息泛滥、与之伴生的各种新型犯罪也同样危害着社会。研究生要有预防与抵制这些灾害的能力。

二、结语

第10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生活化

“生活即教育”。同样,高职院校礼仪教育应该以生活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从生活中选取礼仪教育的素材,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礼仪规范,落实礼仪行为,使学生不仅能够在学习中体验礼仪行为,在生活中深化理论学习,从而达到礼仪教育上真正的“知行合一”。

一、礼仪教育生活化的基本概念及其开展的必要性分析

要进行礼仪教育,首先要了解礼仪教育的基本概念,并明确开展礼仪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

(一)基本概念。高校礼仪教育的生活化,是指高校的礼仪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教材礼仪的相关知识与社会的现实充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礼仪的基本知识,在课后落实礼仪的具体行为。当下,礼仪教育生活化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根基,将礼仪教育课堂还原成学生的现实生活,使礼仪行为自觉化,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的。

(二)必要性分析。“生活是教育的海洋”。教育说到底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生活,二者相互依赖,因此生活就应该贯穿教育的始终。礼仪教育生活化意义重大,具体来说:

1.有利于学生秩序感的培养良好的秩序是个人品质的重要体现,礼仪教育有助于学生秩序感的培养,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这也在一定程度提高了其未来的交际能力。

2.有利于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礼仪教育不但强调要约束自己的行为,对于他人也要有尊重的习惯,一个尊重他人的人在现实中也易于被人所尊重,因而能结交更多的朋友。反过来,又能促进学生自信心的提高,并最终促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完善的人际交往能力。

3.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学生都会毕业,最终都需进入现实社会。

因此,以什么样的状态毕业就成了高校教育的重要考量。受过良好礼仪教育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有助于学生成为“知书达理”之人,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扮演好未来工作的角色。

二、当前高职院校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礼仪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具体如下:

(一)学生礼仪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很多学生进行课程学习,并不是为了掌握相应的礼仪技能,而是为了修满相应的学分,具备足够的毕业条件。有些同学对礼仪学习不感兴趣,自然而然也影响了礼仪教育效果。

(二)学生礼仪教育学习方法不够科学。一方面,主要表现为仍然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进行学习,殊不知礼仪课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过度强调死记硬背往往适得其反。另一方面,礼仪学习很重要的是反复训练,但目前很多学生训练不足。

(三)缺乏坚定的礼仪教育目的。很多学生对礼仪学习的目的不是十分明确,认为礼仪学习可有可无,对礼仪教育的愿景不够坚定,学习自信不足。这样,学生在学习上就不会有良好的学习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礼仪教育的长远发展。

三、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生活化的构建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深化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生活化:

(一)教师方面。

1.加强教师的身教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作用,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从内心践行礼仪规范,做到外表与内心的一致。

2.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该在教育与学习的交往中具体践行礼仪,既包括在课堂上所学,又包括在生活中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引导学生崇尚礼仪,将礼仪作为自己的行为习惯。

3.创造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学校应该创造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在礼仪教育的前期,学校有必要在礼仪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对学生礼貌礼仪进行约束。比如遇到老师要问好,遇到长辈要礼让,同学之间应相互关爱,避免相互攀比成风或过分求新求异,以创造良好的礼仪氛围。

(二)学生方面。

1.端正礼仪学习态度礼仪学习不是单单为了学分,不是单单为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而更重要的是将礼仪课堂教学的所学应用到日常交往、工作、学习当中,使良好的礼仪成为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沟通交往的润滑剂,通过良好的礼仪促进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使之间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在礼仪学习的过程当中,还要注重从传统文化习俗当中去吸收优良的礼仪成果。同时,还要有选择性地吸收国外先进的礼仪方式、方法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才能使礼仪教育充满生命力,并且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需要。

2.掌握科学学习方法要掌握礼仪教育的科学方法,突破上文所说的三个局限。第一,要突破知识与技巧学习来源的局限,除了课本所学以外,要多向社会、家庭等各个方面学习良好礼仪的知识及技巧;第二,要注重礼仪的传递性,扮演好礼仪传递者的角色,将良好的礼仪传统行为习惯不断地传递下去,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得以延续传承;第三,要不断地突破礼仪社会化的实践范围,在家庭生活中、社会生活中将文明礼仪实践到底。

3.生活中践行礼仪学生应该在实践中践行礼仪所学,这个要具体到各个细节中,比如遇到老师和其他长辈应主动问好,在其他同学学习和休息时不要打扰;尊重他人,不轻易打断他人讲话,不乱动其他人东西,需要时应该征求其意见;吃有吃相、坐有坐姿,在生活中践行礼仪教育的点点滴滴,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高校中开展礼仪教学的生活化研究,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礼仪教育的实践化、推广化、普及化也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当然,目前的高校礼仪教育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目的等方面。但是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逐步改善高职院校礼仪教育存在的种种缺陷。我们相信未来的高校礼仪教育不仅在形式上可以获得师生的认可,在内容方面也可以引起学生对于现实生活,甚至是人与生命存在意义等的进一步思考与启迪。

本文以礼仪教育的生活化为研究对象,探访高校礼仪教育生活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探索性的建议,关于礼仪教育如何制度化、标准化等问题,需要在以后的学习及工作中深入完善。

参考文献:

[1]康齐力,杨帆.浅谈高校礼仪教育对学生的成才影响[J].赤子(上中旬),2016(1).

[2]张丽娜.关于高职院校学生礼仪教育的探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1).

[3]林丰平.高职院校学生礼仪教育的现状探索与途径[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3(3):123.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转变

Abstract:Newconceptsshouldbesetupfor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tocollegestudentsinpresentsituation.Fromthecombinationoftheoreticalandpracticalpointofview,therearefivetransformations:whicharethetransformationsofvaluesfromthenarrowfieldofvisiontore-examining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tocollegestudents;ofthekeyworkfromthetheoreticalachievementstotheactuallifeofcollegestudents;ofthepurposefrom“know”to“do”;oftheinstitutionsandmechanismsfromsimpleworktoestablishingandimprovingtheinteractiveopensystem;oftheresultsfromtheshorttermeffecttoeffectivenessandsustainability.Inthisprocess,aninteractionoftheoreticalstudywithpracticalwork.shouldbestrengthened.

Keywords:collegestudent;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transformation

从社会历史发展的纵向和国际与社会经济的现实性和联系的广泛性、关联性出发,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实现从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到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向,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观念,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和挑战的适应和回答。为此,要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重新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新观念,找到新思路,努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在价值取向上,从狭隘视野到重新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变

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是从无知到有知,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个体本位走向集体本位,从关注自身到国家以至国际的演进过程。在这个身心共同发展,知识和能力共同进步,思想和政治意识逐渐成熟,学识和思想道德共同养成的阶段,对于大学生而言,确立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大的意义。

“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同样地他也是总体、观念的总体、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的主体的自为存在,正如他在现实中既作为社会存在的直观和现实享受而存在,又作为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而存在一样。”[1]从整体角度看,大学生在大学时期所确定的方向和目标,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他们所具有的理想、信念、意志,对于他对社会的贡献和价值具有深远影响。从个体角度看,个人的价值,无论是物质意义还是精神意义上,都在于自我的把握,在于不断的发展、发现。所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要的是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乃至整个中国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能否真正地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是事关中国教育全局和中国教育改革全局的大事。因此,根本上看,尊重大学生的价值,尊重他们的个性人格修养,高扬自主、自立和自强精神,尊重他们的选择权,尤其是依据社会要求、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兴趣、爱好,对于德育的内容、方式、途径、手段等的自由选择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价值取向。

思想道德素质包含了政治方向、思想观念、道德水准、文明状况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包含了多个层次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对于高校而言,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等各方面工作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而思想政治素质是其中的核心内容,是灵魂。思想素质总是集中地反映一个人在思想道德素质的各个方面的基本状况,渗透在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2]

二、在工作重点上,从重视理论建树到面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转变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等看似无形的东西,实际上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不是抽象的,而是社会的、具体的、历史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要改造和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根本的出路在于加强实践。

同志指出:“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接合。”[4]在建国初期,多次强调知识与劳动相结合。集中起来,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导向功能——解决的是为了谁的问题,这是人生的基本价值取向的问题;激励功能——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在社会和现实的校园生活中,大学生面对一个不同于书本知识的新的条件和环境,当他们已有的知识和观念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实践的“验金石”而被检验的时候,会有两种情况出现。如果一种理论或者是观念被检验为正确的,这些知识和观念就会得到强化,并且会不断地得到关注,建立在这种理论之上的信念也会得到不断地增强,与此相关的思想政治理论也会不断地深化;反之,大学生就会产生思想冲突和斗争,对某种理论提出质疑,逐渐产生动摇,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定位。这个过程的进行和完成,从整体看,是复杂、多向和曲折的,会有反复出现。但是,从根本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的确立,是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及积极的社会舆论的引导,能帮助大学生对信息进行鉴别、比较、选择,从而进一步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

马丁•布贝尔认为,“教师只能以他的整个人、以他的全部自发性才足以对学生的整个人起着真实的影响。”“当他无意影响他们时,他的蓬勃的生气向他们倾注着,极其有力而彻底地影响着他们。”[5]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而言,应该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识与工作渗透到学生生活中,把抽象的道德规范的理念,变成现实中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实践的信条和规则,把工作着力点放在解决他们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方面。就是说,应该积极引导,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介入他们现实生活世界,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调动和激励个人的道德修养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唤醒他们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形成团结向上、共同前进的德育气氛,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

三、在目的上,从“知之”到大学生“笃行”的转变

传统德育方式侧重的是单纯的“灌输”,采用的是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主和中心的集中式教育方式。在传统思想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如同被针钉住的蝴蝶一样被钉在各自的座位上,钉在课桌旁,张开着他们所得到的乏味的、没有意义的知识的翅膀,然而这种翅膀已失去了作用。”[6]虽然灌输的方式在教育中不能被完全地替代,但是,如果过度地灌输,会造成学生实践体验和独立思考的缺乏。尤其是今天,信息革命改变了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当代青年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强烈,勇于实践,有较强的思想独立性和自我意识。因此,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和规律,在启发和引导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发挥主体性作用。

“任何一种力求满足高度的道德要求和人的一般精神需要(即只属于人和构成人性特征的那些需要)的实践活动,就已经是艺术了。就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学当然就成了最高级的一种艺术,因为它力求满足人类最伟大的要求——人的本性的完善。”[7]一方面,要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另一方面,更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所有这些工作的目的,不是简单地让大学生知道一些现成的结论,而是知道这些结论的背景、原因和应用;不仅仅是让其知其然,而是让其明白之所以然;不是简单地让大学生知道事实是什么,而是给他们一个进行是非曲直评判的标准,让他们进行判断。

马克思曾经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3]54正如素质教育的核心不是让学生简单地知道结论一样,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于启发,让大学生有自己的眼光和思维。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大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当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和受教育的主体性是德育中一对基本的矛盾,两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它们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中,两者统一的程度体现着德育的实效性,反映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艺术。

四、在体制和机制上,从简单工作到建立健全互动开放工作系统的转变

协同学理论认为,形成系统之间、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关系,有助于形成子系统之间时间、空间、结构、功能上有序。“一方面通过竞争一方面通过合作,间接地决定自己的命运。”[8]

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种“渗透性”工作,是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连的,也是与校园文明、文化、教育、治安等各方面的工作相联系的,是与其他工作共同推进、展开的。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自身的定位看,是一种与学校的整体建设相关、与其他工作相互配合的工作,是系统性的工作,也是一个社会性的系统工程。“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2]

“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一种职能[9]。因此,管理是通过组织与协调人力、物力、财力、信息资源等方面要素,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机制看,应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互动性的理解,不仅把大学生当做工作的对象,而且,从他们的实践中,积极总结和提炼新鲜的经验,倾听他们的呼声。其中,关键的是,应健全工作机制,保证领导的决策、学生的参与、工作的展开、信息的反馈、大学生沟通的畅通。要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各班级和年级在工作的计划、安排和部署中,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系统的工作,并且,在体制上积极地进行探索,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渠道的畅通,围绕社会热点展开工作,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的变化,关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积极探索理论上的难点,解决思想上的疑点,扩大实践上的亮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

五、在工作成效上,从短期效应到注重实效性和可持续性的转变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3]9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在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在于大学生对于学校的认同和积极参与学校建设的实践,在于形成更加健康向上的道德观念和更加高尚的、适合于现代化的思想道德观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评价,不应该是即时性的、静止的,而应是发展和运动的,采取运动性的思维方式,立足于长远,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机制完善和良性、健康运行的目的出发,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性、稳定性、持续性。

从实践来看,有的学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有借鉴性的经验,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亮点”,但是,很多地方的“点”没有能够一直亮下去,随着时间的流逝,工作没有新的起色,在原地徘徊。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在于工作缺乏创新,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中,在各种思想纷繁复杂、相互撞击和各种思潮相互涤荡的情形下,在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大学生生活、思想、观念、意识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缺乏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因此,为了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就应该实现其可持续性,为了实现其可持续性,应该注意其实效性。为了实现这两方面的结合,关键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应该立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际,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系统化的工作格局,为全面创新提供基础性条件。

在实施这五个转变中,要加强理论的探讨和工作推进的互动作用。一方面,用新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另一方面,用新的实践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并且,用卓有成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大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23.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4(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4].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59.

[5]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301.

[6]任代文.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59

[7]阿•德米特里耶娃.美学与伦理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3:45.

第12篇

人们常说,家庭是儿童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孩子成长的环境,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和家庭教育。有些家长本身素质不高,教育观念陈旧,缺少正确的方法,从而对学困生教育产生了一些误区。本文力求有新的突破,为学困生的转化找到一条家庭教育的新途径。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困生对策

人们常说,家庭是儿童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孩子成长的环境,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和家庭教育。教育好下一代,关系到家庭的美满幸福,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前途。每位家长都期望孩子能成“龙”、成“凤”,将来成为各行各业的有用之才,能为国、为家建功立业。现在的年轻父母,在如何教育子女成才的问题上,许多人却摆脱不了旧传统的束缚,在教育观点和教育方法上走入了误区,使孩子无法健康成长。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一个个盲点在闪现:有些家长本身素质不高,自身有失检点,醉心于金钱、酒桌、舞场,整日玩牌、打麻将,使子女深受其害,甚至染上恶习;有的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放纵、娇生惯养,或者过分苛求,期望值过高,而教育方法又过于严厉,体罚、软禁等方法层出不穷;更有一部分家长对孩子不闻不问,把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推向社会;有的家长忙于赚钱等事务,把定“树大自然直”的信条,轻易的放弃了为人父母的神圣职责……由于家庭教育的原因,以及学校教育中的不当,出现了一部分的学困生。

所谓学困生,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学习有困难,跟不上教学节奏,不能随堂学习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智力正常,但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方法比较缺乏,不能达到教学大纲或课标规定的基本要求,通过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有可能转化。在小学阶段,相对而言,一、二年级低段时,由于教材内容较浅,学困生数量较少。随着年级升高,教材内容逐渐加深,学困生的人数也逐渐增多。有些学困生,只要家长配合,其实是有可能转化的,从而可以减少学困生的人数,提高教学质量。

一、学困生家庭教育的盲点

1、过分溺爱,难经风雨

据相关的社会调查数据显示:18.72%的学生根本不参加任何家务劳动,少数的学生只参加1小时以下的家务劳动。正因为这样,60.12%的学生不会洗衣、做饭,54.75%的学生需要家长在上学、放学的时候接送,7.16%的学生经常让家长帮助打扫卫生。更有甚者,为了让孩子能“讲究卫生”,47.1%的家长给学生端洗脚水。正是因为这样的教育,才造就了性格比较软弱的学生,不肯吃苦。在学习中经常会碰到难题,有时由于方法、思路不对,很可能百思不得其解。而这些学生一碰到难题由于性格不够坚强,就马上依赖师长,或撒手不管,久而久之,对学习兴趣缺乏,成绩也随之下降。

2、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在我国流传下来的家庭教育经验中,有这样一些经典名言,“不打不骂不成人,打打骂骂成好人”,“棍棒底下出孝子”。意思是说在家庭教育中,打骂手段是使青少年成才的途径之一,采取这种方式会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这条经验一直沿用到今天,到现在有些家长仍认为用“打、骂、罚”的方法,对管教子女的不良行为是切实可行的。为此,一些家长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往往不管问题大小,不问青红皂白,动不动就拳打脚踢。其实,这种方式很不好,会给孩子的思想和智慧带来冲击,会使孩子失去心理平衡,导致难以预料的结果。当然,必要的管教还是要的,否则有些小毛病的孩子会发展成大毛病。管教并不一定要采取“打”和“骂”的方式,关键在于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温暖的家,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有些家长夜里只顾自己打扑克、搓麻将,对子女的学习最多问一句“作业做好了没有”,一听到作业没做好或考试成绩不好,不是打,就是骂。根本不去了解孩子作业没做好或考试成绩不好的原因,更谈不上去分析根源,辅导孩子的学业。

3、放任自流,不管不问

许多农村家长忙于生计,早上天不亮就出门,晚上天不黑不回家。还有一部分家长外出做生意,把孩子托给祖父母照看。祖父母由于年纪太大,文化知识较低,根本无法指导学业。许多学困生,由于知识的缺陷,无法完成作业时,又没人指导,只好作罢,久而久之,对学习兴趣越来越缺乏。而父母对子女的学业关心过少,基本处于自生自灭、自主发展状况。有些家长虽然在家管教孩子,可由于自己文化水平太低,不及自己的孩子,有时还说不过他们,所以也就不再指导,不再关心子女的学习。调查发现,学困生的父母更多是使用专制或放任的教养方式,而优秀生的父母,更多的是使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

4、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视,“儿童心理健康”一词也逐渐被人们所了解。但在学困生的家庭中,普遍存在一个不争的事实,许多家长压根儿没听说过“儿童心理健康”一词,更不用说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许多学困生也因此形成了自卑、恐惧、焦虑、逆反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业进步和健康成长。而学业优良的学生,他们的家长往往知道心理健康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往往有意识地锻炼他们受挫能力,培养广泛的兴趣等等。

二、学困生不良家庭教育的主客观原因

1、家长的文化素质较低

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往往直接决定着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97年某校曾对300名家长做过问卷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你希望孩子将来一定要上大学吗?”回答“肯定”的统计结果是: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的占98.5%,高中或中专文化的占54.6%,高中以下文化的占76.8%。从这些数据可以发现:文化层次较高和较低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比较高;文化素质低的家长,因为自己一辈子没上过大学,吃了文化水平低的苦头,再加上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说什么也希望孩子将来能上大学,这种想法,在部分经济条件尚好的家庭中体现得最明显。这是受我国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以来,都认为只有读书高,所以对子女的期望也高,只要子女学业不良,就不能面对现实。

2、陈旧的教育观念

时代虽然在发展,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但是今天仍有为数不少的家长教育思想陈旧:墨守成规,依旧信奉“不打不成才”的错误思想,对孩子缺乏应有的尊重,要求孩子样样事情必须服从自己的安排,孩子稍有反抗,就拳脚相加,逼迫孩子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使孩子整天担惊受怕,这样孩子又怎能专心学习呢?还有一种就是“树大自然直”的思想,持这种态度的家长虽不粗暴,但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逃避行为,持这类观念的家长只图自己过得痛快、自在,对孩子的教育不管不问。孩子毕竟年龄小,其自控力、是非观念还得要靠大人来引导,既然做了父母,就应该把教育孩子的重任担当起来,那种自私自利的错误思想既会耽误了孩子,又会给自己留下永远的遗憾。许多家长对自己子女有一种期望过高的现象,都认为自己的孩子要比别人家的孩子聪明。当自己子女碰到难题请教时,不是耐心地指导,而是觉得又气又恨,心情烦躁,匆匆应付了事,或叫子女自己去想,久而久之,子女不敢再问父母。这也就出现了父母是知识份子(甚至是教师),而子女是学困生的现象。

再说,我国自古以来就强调勤学、苦学,古代就有“悬梁刺股”、“凿壁借光”等勤奋学习,最后金榜题名的故事。所以现在许多家长都认为应该勤奋学习,才能学业有成。只要勤奋学习,就会取得好成绩。而把成绩不好,往往归结为学习不努力,不勤奋,根本不去思考巧学、乐学,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3、缺少正确的方法

家庭教育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不是说教,这是由家庭教育的特点决定的。在家庭中,家长的语言、行为、习惯、情操等等都是教育。而许多学困生的家长往往自身素质较低,教育观念陈旧,缺少正确的方法,要么宠爱,要么体罚。结果培养了一些“小皇帝”、“小太阳”,或者是“小绵羊”。孩子在家里,或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或百依百顺、惟命是从,出了家门,就成了“低能儿”,干什么都不行。在学习上也如此,最终成了学困生。

4、条件较差,缺少环境

由于当前我国经济条件还不是十分富裕,许多农村的家庭条件还比较贫穷,许多学生没有一处属于自己的学习地方,学习条件得不到保证,意志力差的同学,易受环境的影响,学业也随之下降。还有许多的家长忙于生计,把孩子托给孩子的爷爷或奶奶看管,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职责,疏于管教和关心孩子,也是形成学困生的重要原因。

5、残缺的家庭结构

经过对学困生的家访,发现有较大一部分家庭残缺不全,父母或离婚,或正在闹离婚。离了婚,成了单亲家庭,由于生计所迫,家长必须加倍挣钱,才能养家糊口,极少顾及孩子的学习。由于孩子(特别是男孩子)缺少自觉性,作业要么不完成,要么马马虎虎,质量极差,知识也得不到巩固。正在闹离婚的家庭,孩子也无法集中心思学习,时间一长,就变成了学困生。而许多优秀生往往都有一个温暖而完整的家。

三、学困生转化的家庭教育策略

1、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恩格斯说过,爱孩子是母鸡也会做的事。但要做到爱得科学、爱得合理、爱得智慧、爱得艺术,就绝非易事。家长应该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面对教育子女中出现的各种难题,要有耐心、决心和教育机智,能创造性地采取恰当的措施,坚持不懈地去寻求较好的教育效果,而不应追赶社会潮流,盲目随从。

家长要想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最主要的不是依靠别人,而要靠家长们自觉不断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地自我反省,分析教育子女的成功与失误,积累丰富的经验,必要时,可以向一些专家咨询、请教,阅读一些幼儿心理学、教育学之类的书籍,开阔自己的眼界,增长自己的育儿知识,树立正确的育儿观。

2、家长要学会欣赏孩子

父母的欣赏能带来孩子的自信,而自信永远是孩子成长的基础。自信对于学困生来说更加重要。美国有个男孩,他的学习成绩在小学阶段并不怎么样,但他的父母却一直不断地赞扬他,总认为自己的儿子是行的、好的。结果至高中时,这个男孩各方面表现突飞猛进,成了优秀的学生,这不能不说是赞美所带来的神奇效果。如果,我们家长对学困生的点滴进步,都予以赞美、鼓励,那将激起他们更大的自信,对数学也会越感兴趣,成绩也会不断提高。

3、提高孩子经受挫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心理

挫折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杰出的人才都能正确对待挫折,并能坚韧不拔地战胜生活、工作中的种种挫折而取得成功。即使是普通人,也会在生活、工作中遇到大小不同的挫折。因此,从小注意培养孩子提高经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将来在纷呈复杂的各种竞争中能以强者的姿态去迎接生活、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并能节节取胜。

要提高孩子经受挫折的能力,必须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做起。教育孩子能正确对待自己,能对自己充满信心。不论对待学习或生活都有一股“我能”、“我会”的劲头。当然对盲目自信,自我评价过高的孩子要帮助他客观地评价自己。对学习成绩较差,遭受挫折较多的孩子,要帮助他自尊自信,以增强其对待挫折的信心和勇气。

要提高孩子经受挫折的能力,还要教育孩子做好对付挫折的心理准备,增强其对挫折的容忍力。孩子因为缺乏生活经验,他们所想的和想做的和实际往往有很大的差距,遇到挫折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假如孩子有对付挫折的心理准备,又具有对付挫折的容忍力,那么他在挫折面前就不会惊慌失措,就能够沉着应付。所以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上有意识地去培养,有计划地让孩子经受一定的拮据、饥饿、劳动等方面的锻炼,放手让孩子到风浪中去搏击、去奋斗,在挫折中不断前进,不断提高。当孩子在挫折中失败时,要帮助他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做到“吃一堑,长一智。”

4、放开手脚,尊重孩子的意愿

年轻父母,应该有做个好父母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引导下,尽力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当今的孩子,生长在世纪之交的优美环境下,面对21世纪的蓝天,他们的想象力多么丰富,他们多么想展翅高飞。千万不要小瞧孩子,他们虽小,可也有自己的思想和精神世界,也应享受自己应有的权利。家长要注意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经常和孩子谈心,随时随地观察其身心的变化,根据其年龄和个性特点灵活施教。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喜好,家长平时要多留神,积极支持他们的兴趣与爱好,倾听一些他们的意见,对孩子的期望值要实际,千万不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强迫孩子接受某种爱好,这样既使孩子失去了兴趣,又扼杀了他们的爱好,最后使孩子产生厌学的心理。

5、与孩子一起学习,做出榜样

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在父母自己不读报纸,不看书,不去剧院或电影院,不喜欢参观展览会、博物馆的家庭里,当然很难使儿童有文化修养。”父母对子女具有天然的感染力和很大的权威性,父母的言论和行为对孩子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只有父母和孩子一起学习,才能更好的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产生学习的动力。对于学困生更是如此,父母这么大了,还在学习,我应更努力学习。

6、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居住条件的好坏,对于孩子的学习和休息的质量不无关系。作为家长应当给孩子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天地。一只抽屉、一张书桌或一个角落,一间孩子自己的天地,这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更为重要的是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对于学困生来说,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更为重要。如家长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独立去买菜,计算一下应付多少钱,当孩子有困难,可予以帮助,并告诉他,只要学好数学,这些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郭沫若在学生时就有几门功课不及格,但并不妨碍他以后成为一位著名学者;牛顿小时候智力很平常,班上成绩不好的学生总少不了他;发明大王爱迪生曾因学习成绩不良被拒于学校门外;法国大革命家拿破仑读小学时成绩一团糟,以至于大家都认为他没出息;英国前首相梅杰,十六岁就辍学了……这些在中小学阶段都被看作是平庸的人,后来却都成了世界上著名的人物。让我们一起努力,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积极探索新方法和技巧,努力促进对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或许另一个伟大的人物就会诞生!

参考文献:

(1)吴增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年5月

(2)徐芬《学业不良儿童的教育与矫治》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