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

时间:2022-09-25 10:29:27

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范文1

(一)适度原则

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他认为中庸这种道德,该是最高的境界了,要求人在处理事务时,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他的这种中庸思想成为后人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要遵循适度原则,既要把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度”,也要注意讲授时间的“度”。教学中要充分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施的依附性,防止牵强附会、“喧宾夺主”和消磨时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绝非游离于管理学科之外,而是由学科本身的内容和特点决定的,因此,专业教师应认真研究,把握学科特点,不可将管理类课程变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那样将失去专业课的教学本质。[3]例如在讲授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时,值得讲授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非常多,可以说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但要注意不能急功近利,在专业课中不分场合过多地介绍传统文化的内容,过分渲染传统文化与管理学之间的联系并夸大传统文化的作用。如果在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花大量的时间,主次不分,就会事倍功半,因此,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不能刻意强调某节课、某个内容,更不能在整个专业课课程教学中过分实施,应把优秀传统文化中明显体现管理思想的精髓分析给学生听,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管理思想的意义,力求达到潜移默化、水到渠成的效果。

(二)引导和启发的原则

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中教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善于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学会辨别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传承和发展积极、进步的传统文化,摒弃落后、保守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发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管理思想之间的联系,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感受、理解管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掌握获取管理知识的科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富于想象、勇于创新和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中教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按照“发现与思考———分析与探讨———总结与实践———验证与巩固”的程序教学,启发学生去发现、观察、思考、分析、探索,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与经验积累,理解和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灵活变通的思维能力、举一反三的推理能力、善于剖析的研究能力,使学生不仅掌握管理知识,还能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因此,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和启发学生对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自主总结其中的管理思想,达到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学习管理知识一箭双雕的效果。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通过耐心地讲解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管理思想,再用专业知识的魅力吸引学生,来加强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管理类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只有把管理类课程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才能更好地让学生领会其中的管理思想。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学习、实践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在实践中自觉主动地运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管理思想的作用,乐于用丰富的管理思想指导实践。通过结合教材的有关内容,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或组织学生参观学习、调查访问,或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践、顶岗实习,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管理的必要性,加强对管理知识的透彻理解和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巩固学生的管理知识,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二、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

(一)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中选择实施中国优秀

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点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可以选择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点很多,管理学中“管理思想的发展”、“管理伦理”、“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的基本方法”等很多内容中都可以根据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相应地进行传统管理思想、优良道德传统、传统哲学思维的教育,然而如何有效地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即如何更好地选择实施的切入点,便于学生对管理类课程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发挥更好的效果,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合理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非常重要,但前提是应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有一定了解,否则生搬硬套只会适得其反,既没法给学生讲清楚管理学的知识,也达不到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管理学教师,应充分挖掘专业教材中蕴含的管理思想、方法、精神,并随时在教学中体现出来,还应根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内容,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整理出管理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相通之处,选择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点,以便在教学前做好充分准备,在教学中把握住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佳时机。如在《管理学》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中可以选择切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就非常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和法家等经典如《论语》、《管子》里面就记载并体现了很多管理知识,孔子主张“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这种节用的思想不仅体现了管理学中的“成本意识”,也体现了“重人”即讲究用人之道的人本管理思想。又如,在第十六章“领导与领导者”中介绍了权变理论,权变理论认为领导工作很易受到领导者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影响,即领导与领导者都是某种既定环境的产物,每个组织的内在要素和外在环境条件都各不相同,因而在管理活动中不存在适用于任何情景的原则和方法,在管理实践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权宜应变。这种权变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思想相对应,因此在权变理论的教学中切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中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范文2

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传统美德深深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今天,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当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永不枯竭的道德教育资源。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青少年身上,寄托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i]建设廉政,要有制度上的保证,同时也要有文化上保证,讲廉政必须讲廉政文化。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弥足珍贵的思想宝库,可以为中国廉政文化提供充分的思想资源支持。本文要讨论的是如何吸取中国传统精华推动中国廉政文化的建设,并认为中国优秀传统中有关“立志”、“畏”、“知耻”的论述,对当下廉政文化建设具有直接的关系。

一、志在“立志”

树立廉政之风,应该提倡“立志”,志即“意志”。我们不主张唯意志论,也不主张精神决定主义,然而人的行动总被意志决定。意志不会凭空产生,意志一旦树立,就会变成行动的方向与动力。意志有高远、平庸之分。有高远的意志,就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远离腐败与堕落的陷阱。意志,也是一种“关心”将什么放在心中,耿耿以怀,成为意志高洁低庸的分界。

说:“我回忆起有一次在一位青年的家里,这位青年谈起要买肉的事,他在我面前把我的仆人叫来,同仆人讨论了半天买肉的事,才叫他去买了一小片肉。我心里非常不安,以后就不再和这位青年见面了。我和我的朋友们,只高兴谈论大事情——中国人类的本性和人类社会、世界、宇宙。”[ii]在看来,关心“人类的本性和人类社会、世界、宇宙”,这样的人,意志高远,可与共大事,仅关心个人的物质生活,将其放在生活追求的第一位置,这样的人连做朋友的资格都没有。

不能说,没有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他自小读孔夫子的书,崇拜过曾国藩。他相信过一种理论,即“意志本源论”,意志与精神之间是对立同一的关系,一方面物质决定精神,一方面精神一旦决定,又反过来推动事物的发展变化,影响着生活、工作与行动,成为力量之泉。离开意志,人成为软骨动物,失去方向与动力。

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这是孔子对他学生曾参说的一番话。一个读书人,应该将遵行发扬道义作为志向与目标,如果不是这样,总以穿不上时髦光鲜的衣服,吃不到山珍海味而觉得羞耻,这个人就不值得与他讨论问题,大概作朋友的资格也都没有。将孔子的话与的回忆联系思考,是不是可以说:在立志这个问题上确实受过孔子的影响呢?

《郭沫若传记》有以下一段记载:一九四六年“皖南事变”中被非法逮捕的叶挺出狱,前后关押达五年零两个月。当天晚上,沫若去红岩村看望叶挺,两人热烈拥抱,淌着热泪纵声欢笑。叶挺第一句话就说:“沫若,记得,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这是叶挺最喜欢的两句话,当他初任新四军军长的时候,郭沫若与他同住在汉口太和街,曾应他的索求,把这两句话写成一幅中堂。“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这句话正出自孔子的《论语》。

立志,需要“明志”。儒家之志乃“内圣外王”。中国自古以来没有自己的主体宗教,然而儒家思想却有类似宗教的意义。内圣,就是加强自我修养、树立理想境界、磨砺坚强意志;外王,即是服务社会,管理国家、平治社会。[iii]中国传统文化有“修齐治平”的说法,即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国家公务员,不是圣人,总当洁身自好,服务国家。“法乎其上,得乎其中”,志向立得高远,受腐败诱惑的力度才有可能加强。即便没有“圣人”之志,起码的君子之道还要遵循。“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今天的情况是,不是等到“穷”了以后才独善其身,而是在“达”的时候既不“兼善天下”,也不“独善其身”。有道说:“晚景从良,一世之烟花无碍;白头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一生即便有诸多不是,晚年改错,总归可取;有人到了老年失去应有的操守,半世辛劳付之东流。[iv]传统告诉我们,保护晚节,是基本的立志,节志晚全,是“底线”的要求。

优秀传统文化范文3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古往今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仍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仍具有旺盛生命力,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拥有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正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历代优秀文化中的积淀与升华。中国传统文化本身虽然不可能再度直接成为新文化,但其内在的基本文化精神却可以经过批判、改造、继承、弘扬而再度成为新的文化的生长点。

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振奋中华民族精神。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我们党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立场和态度,为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认真学习领会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地了解中国,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东方智慧开始风靡世界。很多国家都开设了孔子学院,学习中国的儒家思想,并应用到各个领域中。然而,在西方文化的冲击面前,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和价值。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融合,自觉实现民族文化现代化的转换,从而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内生力量。

传统文化已深深烙入中华民族的基因,在民族血液中流淌,优秀文化正在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滋养,补足“精神之钙”。

品国粹精华 续传统魅力

听古琴袅袅,赏苏绣清丽,品昆曲高雅,探丝绸神妙……在苏州工业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一棵以“经典”为种子成长起来的国粹文化大树正日益蓬勃繁茂。从2009年初次尝试时的国粹体验,到现如今小有规模的国粹公益社团风生水起,越来越多的孩子在这里聆听传统之音,品国粹精华。

国粹基因融入社会“血液”

未经任何宣传与推广,在短短两天时间内,今年国粹文化系列活动之一的端午包粽子比赛迅速完成100组家庭的报名,后续请求增加参与名额的电话仍源源不断。

“从去年开始,我们把传统的端午节一并纳入国粹系列活动,通过举办参与性强、文化辨识度高的特定赛事,让更多人一起感受传统所呈现的魅力。”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活动部部长夏宁介绍,苏州市青少年国粹文化系列活动从中心“起步”,聚焦的视点也一步步从孩子辐射到家长,乃至覆盖到家庭。“其实,大部分人的骨子里都具有传统文化基因,主要是我们缺少渠道和机会将它表达出来。中心所做的,正是依托一些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让家庭甚至整个社会一起参与传统的互动。”

无需报名费,甚至不需要自己准备材

料,许多家庭带着一股兴奋的参与劲儿“慕名而来”。“以前我们过端午,包粽子再寻常不过。但在城市里,人们习惯了购买,许多传统技艺也在慢慢丢失。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提供了一个平台,很多家庭聚集在一起包粽子、迎端午,我们不仅捡拾起了正在消失的传统习俗,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在集体参与中,也感受着文化的碰撞。”现场,带着女儿参与活动的周女士对活动赞不绝口。

全家总动员、三代同堂……一场小小的包粽子比赛聚集起一个个家庭的力量,更凝聚起民族共同的记忆。

夏宁透露,近两年来,诸如此类适合全家参与的传统文化活动正掀起热潮。“人们越来越期待和喜欢用这样一种‘集体化’的方式来感知传统的魅力。对报名者而言,并非每个人都会包粽子,但正是通过这样一种老少传承的参与,大家感受到对于传统的归属感;同时,地域的差异也带来了文化的差异,在这样的交流与碰撞中,人们对于传统的兴趣与期待也越来越浓厚。”

让传统在寻常生活里“重生”

传统不是硬邦邦的“标本”,也不是遥不可及的“阳春白雪”,而让传统拥有生命力的方式之一,是让传统真实地走进寻常生活。

今年年初,在园区读四年级的童晓慧成功报名中心太极公益班,成为一名初级学员。童晓慧的妈妈徐伟华是一名太极爱好者,在她看来,国粹是经过时间挑选留下来的“精品”。“譬如太极,我觉得它是一种身体语言的修炼,里面蕴含了许多哲学思想。虽然对孩子来说,她现在不一定能理解,但通过接触、了解、学习,她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国粹的魅力。”

自2014年从张家港转学到园区,童晓慧已经成为中心的忠实学员。除了涉猎美术、模型、舞蹈等课程,中心开设的国粹公益课堂尤其受青睐。徐伟华透露,她也曾留心过社会上的传统国粹课程,但专业平台少之又少。“国粹是文化的根,对中国人来说,不但不能丢,还应该弘扬。对于这一点,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很用心。中心打造国粹公益课堂,让传统有展示的机会,并且为青少年创造学习渠道,真正走近国粹。”

在夏宁看来,将传统融入日常生活,不但能很好地带动传统的普及,还能让寻常生活拥有一份仪式感。“譬如我们在端午节举办香囊制作比赛,或是在平时推出线编、苏绣等国粹课程,让孩子们在平时就能频繁地接触到传统国粹,并且在亲自动手参与中,将国粹从形式变成生活的一部分,让传统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

把“七年之痒”变成“情怀”

再寻常的生活也需要一份仪式感,就如同最普通的事情也可以做出情怀。

从2009年青少年国粹文化系列活动首度推出,迄今为止,这一活动已连续举办七年。“对一些人来说,七年在时间上似乎是一个坎,会进入发展的倦怠期;但对中心来说,我们从自创了国粹文化系列活动这一品牌开始,不断延展活动内容,辐射人群覆盖面,用心对传统国粹‘播种’,并让这一份普及成长壮大,七年的坚持更像是一份情怀的坚守。”夏宁如是说。

闹元宵、庆端午、国粹集中展示……在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创制的“国粹版图”中,这一份推广与弘扬贯穿全年而存在。从国粹文化系列活动的大面积推广,到国粹公益课堂的精准点拨,甚至是中心国粹场馆“润物细无声”的浸润……多样化、多形态的组合在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实现了国粹普及的“串联”。

已是耄耋之年的惠桦是苏州市民俗专家,也是中心国粹文化活动顾问,每年的苏州市青少年国粹文化系列活动现场,老人总是兴致盎然地参与其间,与大家一起感受传统国粹的趣味与魅力。

“对许多人来说,传统和国粹就像是陌生的名词,不了解,也没有渠道可以了解。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动承担起这份责任,为青少年以及新苏州人创造了平台,既弘扬了国粹,也让大家在对苏州当地传统的了解中融入城市,对城市产生归属感。”在惠桦看来,“公益性”的标签不仅让人看到了中心的诚意,也让传统国粹的普及做到了“零门槛”,扩大了国粹弘扬的参与面和覆盖面。

从最初无人问津时的“普及引领”,到如今国粹变成热门词汇后一如既往的“坚持”,在夏宁看来,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坚持与执着体现在一次次脚踏实地的行动中。“我们不抱有任何商业目的去做这件事,而是希望国粹真正在青少年心中生根,也期待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传统文化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拥有一席之地。”

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传统文化犹如一个个巨大的富矿,只有深入挖掘开发,才能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苏州工业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就是探寻传统文化的实践者。

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思想道德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巨大作用显而易见。现在的关键,是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光大,使之大众化,成为人民大众的文化,进入人民大众的心灵,让其“活起来”。正如所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使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最为重要的是,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工作。

创造性转化,就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日常的行为规范。人们生活在文化氛围之中又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成长。文化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是依靠浓厚的文化氛围实现的。有什么样的文化氛围,就有什么样的道德环境,就会培育什么样的人文精神。如果拜金主义盛行、利己主义肆虐、物质主义张扬,必然是文化的荒原、心灵的沙漠。塑造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这是中国从古以来的一个传统。现在,我们在讨论家风,家风是什么?家风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国历代之所以重视家风,就因为家风是道德的孵化器,每一个人在家风中扣上道德的第一个“扣子”。我们要用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家风、社风、行风、校风、村风等等。有了浓厚氛围,优秀传统文化就会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同时,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日常规范。在传统社会中,道德建设靠自觉,在现代社会道德建设中,道德建设既要靠自觉又要靠制度。要一手抓文化氛围、一手抓制度规范,一手抓软约束、一手抓硬约束,“德刑相辅”“儒法并重”。

创新性发展,就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其当代价值。文化是不断创新发展的。创新是文化的生命,没有创新,文化就要枯萎。文化创新发展的实质,是不断汇聚时代精神,不断反映时代要求。优秀传统文化是超时代的,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解释,每一个时代都会打下这一时代的烙印。比如,儒家学说2000多年一脉相承,但孔子学说与汉代正统儒家学说不完全一样,与魏晋唐时儒释道合一的学说不完全一样,与宋明时期的理学也不完全一样。还比如,我们今天讲的仁爱,与过去讲的仁爱不完全一样;我们今天讲的民本思想,与过去讲的民本思想不完全一样;我们今天讲的忠孝思想,与过去讲的忠孝思想不完全一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时代感,才能缩小同人民大众的距离感;只有有了时代化,才能实现大众化。创新性发展,就是不要使优秀传统文化脱离群众、脱离社会,就是把优秀传统文化从课堂上、书本里、学斋中解放出来,使其平民化、通俗化、生活化。一句话,就是使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民中间“活起来”。正如所指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文化只有走进大众,进入人民心灵,才能“活起来”、才能化人育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使我们的青少年从小就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沐浴,使尊老敬贤、勤劳持家、重视家风家训等继续成为家庭美德,使崇德向善、诚信友爱、凡人善举等成为浓厚社会风气,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公共服务全过程,纳入城镇化建设全过程,使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融入人们的精神基因,转化为日用而不觉的思想自觉和行为习惯。

总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目的是让群众“用起来”。群众都了解优秀传统文化、都喜爱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才是真正“活起来”了。

把优秀传统文化“传下去”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指出,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近几年,山东依托位于孔子出生地、成立于元代的“尼山书院”历史品牌,创新推进“图书馆+书院”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把传统文化“传下去”,让 国学精粹“活起来”。

五月端午,山东图书馆大明湖分馆的“射五毒 祈平安”活动吸引了很多市民参与。

不仅仅是传统节日的专题活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已经在山东全面开花。在大明湖国学讲堂,琴、棋、书、画、健、读等“新六艺”的学习培训全是免费的。市民只要有兴趣,随时可以走进课堂。

大明湖国学讲堂成立还不到两年,来听课的市民就有4万多人,不少课程还得提前报名预约才能排上号。

周末,是济南大明湖尼山书院《论语》公开课开讲的日子。文化志愿者赵宗来已经在这里讲了40多堂课,几乎场场满员。

用公益课堂的形式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创意,最早来源于国内文化学者在孔子出生地泗水尼山的一场乡村文化实验。几年前,来自中国社科院的学者赵法生在尼山农村调研,他发现在尼山的一些偏远山村,不仅环境差,传统文化中仁爱诚信的圣人遗风也消失殆尽。

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赵法生说:“我在这做了一些调查后发现,农村存在许多的问题,比较突出的还是孝道。孩子很富裕,老人生活一看很差,所以,当时我就有一个想法,乡村建设应该要找一个文化的基础。”

出于文化学者的社会责任感,赵法生和社科界的学者们决定在山村里开设讲堂,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来改变乡风民俗。想法虽好,村民们却不买账。无奈之下,学者们就自掏腰包,用发纪念品的小恩小惠吸引大伙来听课。

几堂课听下来,原本不情不愿的村民们听出了味道。村头的大喇叭一喊,村民们就抓紧赶过来。

两周一次的传统文化课堂,才讲了半年多,当地的村风民风就有了明显变化。第二年,当地的宣传文化部门跟学者们合作,在整个泗水县招募了700多名志愿者讲师,陆续推广建设了200多处教学点。

尼山乡村国学课堂的成功经验,很快成为山东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借鉴。几年间,山东先后在全省公共图书馆建成130多个讲授传统文化的尼山书院,在农村和城市社区里开设的国学讲堂超过了8000个,参与公益传统文化课堂的志愿者队伍已经有3万多人,定期参与的城乡居民接近400万人。

大明湖国学讲堂的成功让我们明白,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因此,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积极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典籍整理工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戏曲振兴工程、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工程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抢救濒危民间文艺,做好传承保护基础性工作,推动传播普及。要坚持古为今用、辩证取舍、扬弃继承的原则,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鉴别和清理,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使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保持特色,不断创新

尊重传统不能食古不化,“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更不能作茧自缚。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两创”方针的鲜明指向,就是立足于实践,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以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借鉴其他优秀文明成果,通过转化再造、丰富发展,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

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曾有形象表述:“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摆设,不是只供学者研究的对象,而是养成民族灵魂的最好营养。如果一种文化产品只存在于博物馆中,一种文艺形式只存在于舞台上,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它们已经‘死亡’了。同样的道理,如果传统文化只存在于学者的书斋里或研讨会上,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它已经‘死亡’了。”活的文化在哪里呢?许嘉璐的答复是:“文化活在街道上、家庭中、人心里。”他举例说,女孩子穿着高跟鞋走在马路上,一下摔倒了,如果没人管,那伦理道德就死了;如果有人打110求助,那说明他内心的道德观活了一半;如果马上有人上来搀扶,中国传统文化才是活生生扎根在人心里的。如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成为国民的一种文化素养和日常行为的遵循,需要我们在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上下功夫,要选择群众喜闻乐见的美育载体,阐释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合力,古为今用、学以致用,把传统文化精髓融入时代语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最大智慧宝库

中国梦是由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和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决定和支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持中国道路的文化根基,是铸造民族魂魄的精神命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智慧宝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坚持中国道路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理念。强调,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道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明,是我们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坚实基础。“和而不同”的世界观、“民惟邦本”的执政理念、“推己及人”的交往理念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赋予了中国道路鲜明的中国特色,也夯实了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是中国道路的文化之基和自信之源,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深厚软实力,并将源源不断地为中国道路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

优秀传统文化范文4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历经岁月洗涤之后沉淀而成的文化、思想、智慧的瑰宝,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让我们可以在饱经风霜后仍能于世界民族之林巍然屹立。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曾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现代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可见,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现今的个人乃至社会、国家的深远意义。它不仅代表着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与底蕴,更是泽被后世、传承智慧的源泉。

著名学者刘国正曾说:“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语文课堂是得天独厚的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语文教师便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使之深植于学生的内心,并最终内化为其自身的人格修养、精神境界,从而让这份巨大的文化珍宝不至于在物欲横流、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而且这也正契合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那么,语文教师在平日的教育教学中又该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学生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呢?下面笔者以文言文教学为例来谈一谈。

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近文本作者及人物形象,汲取他们身上优秀的文化品质,筑成自己充实、健康的精神家园。

文言文阅读文本中无论是作者本身还是其笔下的人物形象,大多秉承着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精神品质,他们甚至已经成为我们的民族脊梁和精神领袖。通过对他们的解读,学生定能受到感染和熏陶,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可以让学生形成美好健康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亦可以提升学生自身的人格修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例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我们看到了蔺相如“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自我牺牲精神和顾全大局的胸襟,还有廉颇负荆请罪敢于认错的可贵品质。在《陈情表》中,我们感受到了李密那足以令观者为之动容的孝义。在《烛之武退秦师》中,我们则佩服于那位早已垂垂老矣的烛之武于国家危难之际夜缒而出的果敢自信。而在《苏武传》中,我们又感慨于苏武在生命的困境之中仍能义无反顾地手执旄节坚守北海的忠义……

这一个个人物早已离我们远去,但其身上所流淌着的鲜活的民族文化精神,现今读来仍然力透纸背,闪耀着熠熠光辉。而学生在赏析这一系列闪耀着思想光芒,堪称人格典范的人物时定能感受到人物身上的人格魅力,与之共鸣,并自觉地汲取精神营养与之靠拢。那么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需要也就满足了,而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熏陶、传承同样也实现了。

其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典故,引申挖掘文本中的文化内涵,注重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只有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实现真正的意义。语文的阅读文本大多为经典之作,其间流淌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而利用文本中层出不穷的文化、文学典故,可以带领学生穿越时空,与圣贤交流,感受其高尚而纯洁的人格品质以及伟大而深邃的思想智慧,并由此期待助力于学生的人格塑造、精神修养,从而让传统文化的精华星火相传、生生不息。

例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一文便运用了诸多的典故,我们可以之为依托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讲及“窜梁鸿于海曲”时,教师可以提及梁鸿当年因不慎引起火灾损及邻居财物,主动将仅有的财产――猪用来抵债,并无偿为其干活,后来赢得乡邻的一致尊重。通过此例,引导学生思考他对于责任的勇敢承担,不失为一个信义之士。如若课堂的时间充裕,我们亦可以引申至古圣先贤(如孔孟)对于社会、历史责任的一种担当,从而也就回归了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儒家文化。

而讲及“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时,教师便可以回顾“涸辙之鲋”的典故,引领学生分析思考一个人于困境之中该如何抉择,从而得出对于生命内在精神的坚守的意义。我想,这份坚守,无论是出于生命本真,抑或是出于精神层面的仁义礼智信,都该是我们传统文化中足以穿越历史、光照千年的精神力量,值得我们传承与弘扬。

著名学者吴宓先生曾提出,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是“涵养心性,培植道德,通晓人性……促进真正文明”。而通过这样的引申与挖掘,对学生而言,可以体验到文言文的魅力与生命力,又可以超越文言字词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精神修养和生命品质。对教师而言,既可以让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课堂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又可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和传扬。

最后,语文教师应通过课堂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在思考、分析、讨论中自觉地向传统文化靠拢。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而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置便是为了通过多方的思想交流来实现知识的获得、心智的启蒙和思想的升华。

例如,在教授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一文时,因文本中蕴涵着一种淡泊宁静的隐士情怀,这是古时相当一部分文人的自我选择和精神追求,所以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思考题:当一个文人面临人生的困境时,他是该选择归隐还是继续仕途。学生在思考讨论过程中,便会很自然地回忆起孔孟二人关于“隐”与“仕”的选择,教师亦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历代文人(如李白、白居易、苏轼、林逋、“竹林七贤”等)的具体做法。课堂上学生讨论的最终结论是:选择“仕”该是一种更为积极的人生态度,他能够勇敢、决绝地面对人生的黑暗和困顿,寻求“大我”的精神境界,并造福一方百姓;而选择“隐”,若是仍旧可以坚持一种人生追求,保持内在心性的高洁,最终幻化为人们精神的敬仰与憧憬,那也不失为一种好的人生选择。

这样的讨论过程是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感染、熏陶的过程。如此,课堂的学习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便融为一体,实现了学习与传统文化传承的双赢。

优秀传统文化范文5

龙超云:借文化产业之力弘扬传统文化之美

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归宿感,已成为当前许多人自觉或不自觉的追求。关注我们所处的时代和传统文化发展,提出几个问题:第一,在时代变迁中,传统文化对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何贡献?第二,在这个互联网井喷式发展、新媒体成功占领舆论阵地、新技术革命引发颠覆性创新的时代,传统文化如何演化、变身、融合?第三,在这个重视政治取向、社会效益又呼唤市场效率,讲求公益性又追求产业性,“公私合营”的混合经济时代,传统文化如何强化适应、抗拒诱惑、拒绝干扰而独善其身?第四,在这个唯改革才能走出绝境、求开放才能更好生存的时代,传统文化如何经受各种考验涅而重生?第五,在这个各区域、各民族语言体系及表达体系纷陈杂处、相互吸收的时代,传统文化如何在坚持自己的同时,由对抗变为对话、由封闭停滞变为共生共荣?第六,贵州经济发展和社会发育正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回望贵州历史文化只想叩问:为何近些年来,少有大作品、没有大师、难有大家出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发展的文化,是走在路上的文化,要把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价值体系中去,成为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传统文化要与市场对接,要借文化产业之力,弘扬传统文化之美,让阳明文化“显象”而亲切,走入人间,走进人心,走向未来,造福于贵州发展。

陈海峰:用科学方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阳明文化强调知行合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努力传承弘扬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应当属于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之一。

知行合一是认知和行动的统一,从认识的角度来说,我们的研究还不够,理性的东西还应该进一步深化;从社会行为的角度来说,怎样通过深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用先进的文化来引导大众,这两方面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贵州实现科学发展、快速发展、持续发展,不能只是简单地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视文化因素的深层次影响,这只会导致社会心态的浮躁、毛躁、急躁,对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摆脱贫困,实现同步小康需要更多地关注文化因素。贵州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做的工作得到的关心,说明高层在关注贵州生态底线、扶贫攻坚的同时,对贵州文化建设也非常关心重视。

作为文化支撑来说,一个重要的部分应该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建设相协调。能不能提出用先进的文化、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现在中央要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来打造一个“塑身计划”,更多地用有形的方式来引导人、塑造人?从全面深化改革进行系统设计的角度来考虑,弘扬先进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同样需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系统设计,从而广泛地、多层地、制度化地推进文化的传承、丰富和弘扬,实现“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形成全社会的覆盖。

顾久:融通中西马打造新道德文化

王阳明的道德学说有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他相信人有一种本能的良知,这种良知是合理的,是在一个乡土社会或家庭里最本能的良知。第二个境界是,他认为在一个非人情化的,或者更大的血缘社会,机会主义态度会给个人带来更大的利益。第三个境界就是所谓“致良知”,“纯乎天理”。他认为要超越书本学圣贤,达到一种不完全在读书,不完全在实践,更在于静坐、自省、体悟的“体验型道德”。

王阳明的道德学说到今天应该有一个创造性的转化,也即是当代社会“欲望”的正当性问题应该得到正视。王阳明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是在农耕文明社会产生的,而今天我们已经进入工商文明社会,欲望起到了一种本能的、推动整个经济发展的作用。王阳明的圣人之道是否还能回去?该不该回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个时候来看,康德的“欲望正当性”思想可能更适合这个时代渴望超越的东西。当今中国现代化的道德指向可能不是回到王阳明,不是存天理灭人欲,而是融通中(包括孔子、王阳明)西(包括康德)马(马克思),打造新道德文化。

张新民:研究传统文化应有大视野、大眼光

王阳明在贵州悟道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就他个人的生命来说,是其人生最大的转折点,从中国思想史的角度看,则是又一次历史性的重大突破。龙场悟道前,他在游离徘徊中质疑和追问存在的意义,龙场悟道后,他对生命的看法焕然一新。

阳明学说最关键的是讲“心”,就是我们怎么认知世界,世界怎么为我们所认知,这当然离不开心的能动作用,是一个存在论的问题。良知学说感通宇宙,沟通内外,是超越的,又是道德性的,而道德是符合人性的需要的,失去良知就失去存在的意义世界。因此,完善人格的根基就在人性内部,不能不最大化地发挥心的作用。

明代是专制发展到高峰的时期,王阳明被贬到贵州,对朝廷判断是非真理的标准提出质疑,他认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不在权力中心,而应该还原到每个人的良知。阳明学说从边缘逐渐走向中心,始终在发展。未来是东西方对话、整合东西方合理文化资源的世界,因此,研究传统文化应该有大视野、大眼光,这才是文明的对话,不脱离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对话。

范同寿:弘扬传统文化需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精髓

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就要认清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只有把握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会贯通于贵州实际,才能将其转化为后发赶超的动力。今天我们在谈文化的时候,应该更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功能。

首先,中华传统文化需要有更广阔的视野。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着古老的传统文化,因而中华文明的起源绝不只局限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同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

优秀传统文化范文6

近年来,甘肃省庆阳市依托优秀的红色遗存、厚重的农耕文明、灿烂的黄土文化、多彩的民俗艺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头脑,使之成为全社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红色基因,是一种目光远大、志存高远的信仰,一种爱党爱国、矢志不渝的忠诚。庆阳是甘肃省唯一的革命老区,上世纪30年代初,刘志丹、谢子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南梁为中心创建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为长征中的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提供了落脚点,是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的出发点。《咱们的领袖》、《绣金匾》、《军民大生产》三首红色经典歌曲,原创于庆阳普通农民之口。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中,庆阳培育形成了优良的红色基因,铸就了“坚定信念、求实创新、顾全大局、面向群众、艰苦奋斗”的南梁精神,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精神动力。多年来,庆阳市把红色资源作为弘扬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载体,唱红色歌曲,读红色书刊,看红色影视,讲红色故事,引导广大青少年和干部群众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精神”,争当时代先锋。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深入开展“弘扬南梁精神、坚持面向群众、切实改进作风、促进富民强市”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引领带动作用。

诵读经典,润泽心田。中华经典古诗文饱含着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活水源头。庆阳市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以“经典诵读”为内容的读书活动,办有“根”教育,育有“魂”学生,教育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并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形成“德行天下、质赢未来”的城市精神。针对古诗词能诵、能写、能画、能唱的特点,创造开发了背经典、写经典、画经典、演经典、践经典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晨诵、午读、暮省,使学生与经典相伴、与圣贤同行,润物无声,熨帖心灵。在中小学设立经典古诗文诵读专栏,以古圣先贤为榜样,见贤思齐,让学生体会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激发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自豪感,给学生注入了催人奋进的不竭动力。以经典古诗文中丰富的诚信教育资源为范本,设立无人监考的“诚信考场”,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人数逐年增多。

感知乡土,陶冶情操。庆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母矿。周先祖在庆阳教民稼穑,开启了华夏农耕文明的先河。古老的“周礼”、“豳风”造就了庆阳独特的民间民俗文化。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下,当代庆阳舍己救人、孝老爱亲、勤俭自强、苦学成才的优秀事迹层出不穷,涌现出了为抢救新疆落水学生英勇献身的打工青年杜养富、身残志坚的“教坛保尔”张学成、二十几年如一日照顾瘫痪老人的杨会梅等典型,成为弘扬道德素质光芒、展示庆阳人民精神风貌的标兵。庆阳一些传统节日、婚丧嫁娶、手工制作、地方戏曲等,都是地方思想、智慧、艺术和文明礼仪教育的“活化石”。目前,庆阳香包、刺绣、剪纸、皮影等民俗文化,已经成为传承历史、沿续传统的重要载体。各级各类学校聘请民间艺术大师走进校园,让学生学习民俗文化,充分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陶冶情操。同时,还把课堂延伸到文物古迹、场馆院所、村舍农户,组织学生到田间地头认识农作物,参加生产劳动,让同学们在动手实践中激发对乡土的认同感。充分利用民间民俗文化,把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生活、渗透日常,引导青少年树立家的义务、乡的情感、国的责任,自觉向真、向善、向美。

优秀传统文化范文7

艺术教育在当代素质教育大背景下有着重要意义,中华艺术教育的核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优秀的传统文化,文化的传承需要依靠教育的背景,艺术教育更应该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艺术教育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独特的作用。本文将围绕艺术教育中怎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传承的途径进行探索。

【关键词】

艺术教育;传统文化;传承途径

一、艺术教育传承的重要性

(一)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象征,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我国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中华文化在世界上有着不可小觑的地位。可以说,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传统,中华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和文学等各个方面,其中最根本的文化是哲学,因为哲学是探讨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哲学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待事物的理解方式和处理方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怎样在当前的社会中继续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怎样塑造共同的精神家园,这是目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动力源泉在于教育,所以,需要发挥艺术教育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有很重要的意义。通过艺术教育,不仅可以大力宣传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可以从中汲取优秀的文化资源,不断加深大众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认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激发民族创造力。

(二)建设高校传统文化课程教育体系。党的十报告中提到需要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即“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平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高校平台进行宣传传播,逐渐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教材中,带到课堂上来,从而使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相融合。利用高校文化传播的平台对传统文化传承,完善高校文化教育体系,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由此一来,大学生可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而且有助于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和保护培养专业人才,共同构建成现代大学传承知识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教育平台。

二、艺术教育传承的方式和途径

(一)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本源、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它是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根本标志,也是中华民族能够几千年来屹立不朽的根源,因此它也具有很深远的教育意义。一个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民族对美好梦想的渴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倡导的“中国梦”宣传紧紧相关联。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可以展示出中国梦的内涵,激发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强大的爱国责任感。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根基,通过宣传和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可以学习到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当代大学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解。除此之外,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和谐社会,培养综合性人才都有深远的意义。

(二)建立完整的传统文化体系。根据艺术教育独有的教育方式和特点,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艺术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科学设计教学环节,规划教学内容,把艺术教育的课程安排做到井然有序,突出重点,从而形成一系列有效的教育体系,通过教育平台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高校教育课程建设上,可以对课程体系充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从更深的层次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丰富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内容上,重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自觉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传统文化内涵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后能够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为社会培养出一批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接班人。除此之外,在教学方式上,可以拓宽艺术教育的领域,可以结合我国多民族特色文化进行艺术教学,把各个地方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融入到艺术教育课程中来,比如,可以在课堂中展示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地方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地方特色戏剧等等,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丰富和完善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课程体系。

三、完善高校教育体系,优化教育质量

(一)规范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艺术教育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教师作为教育传播的媒介,同时也是传播优秀文化的领导者,艺术教育质量和水平高不高,取决于教育的师资力量够不够雄厚。一支师资力量雄厚的队伍可以有效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十分重要。一方面来看,搭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平台,对教师定期实施艺术教育培训,从而促进教师在艺术教育中能够有更好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来看,建立优秀的传统文化名人课,包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和研究者等等,邀请名人来亲自讲解传统文化,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提高了文化传播的质量。除此之外,可以在高校开设有关传统文化的课程,邀请优秀的高水平的专家型教师进行讲授,把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和传承传统文化相融合,对广大师生产生影响和示范带头的作用,提高教学水平。

(二)建立传统文化的教育评价体系。教学评价在教师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教学评价作为教师教学的一项重要监督手段,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艺术教学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建立传统文化教育评价体系,可以不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进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性非常重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测评,定期开展监督工作,对优秀讲师进行奖励,鼓励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搭建艺术创作的平台。艺术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进行艺术创作,它能够体现出艺术创造者的思路和其想表达出的情感。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搭建艺术创作的平台,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传统文化的展览馆,充分展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让学生在参观和展览中受到文化的熏陶,还可以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此外,在科技不断发达的今天,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传播和宣传,将传统文化通过数字网络进行传播,吸引大众目光的同时,可以将传统文化艺术作品融入创新,传统和现代相结合,从而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

四、结语

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教育的传承,我们需要打造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精品来服务社会。高校需要贯彻文化强国的战略方针,拓宽艺术教育的渠道,在集成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创造出更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精品来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这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高校的责任。

作者:刘江婷 单位:南昌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教育传承的途径简析[J].四川戏剧,2016

[2]王洪斌,朱效刚.艺术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式研究[J].教育文化论坛,2014

[3]刘磊.高校艺术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式[J].鸭绿江月刊,2016

[4]王希.艺术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式研究[J].音乐大观,2014

优秀传统文化范文8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认真学习和领会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我们更好的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所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古往今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仍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明历经几千年仍具有活力,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拥有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今天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然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仍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一)有利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文化治理,价值观建设是文化治理的基础层面之一,文化软实力建设则是文化治理的关键。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这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我国的治理体系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土壤之中。它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适应。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所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总之,立足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当代功效,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 。

(二)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华民族作为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其本身也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可见,对于当今的中国而言努力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总之,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

(三)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当代中国,我们应该坚守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提出的价值要求,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这些内容都是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积淀而成,展现了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文化基础和精神追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求大同等道德规范有其内在契合关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掉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发掘中国优秀传统中的思想道德精髓,进而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有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所谓中国特色主要是源于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历史进程,独特的国情。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自己的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深深地打上了中华文化的烙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由此可见,独特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认它,就会脱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丧失生机和活力。因此,要善于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

二、如何认识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

中华民族作为拥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关于“如何认识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回答,应从实践论的角度来进一步明确方向,制定举措。与此同时,认真学习关于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论思想,对于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上述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而发展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的继承和创新的对立统一。继承和发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为了更好的继承。对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言,更是如此。我们的先人曾经留下许多宝贵的优秀精神传统,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刚健有为,自强不屈”的进取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富贵不能殷,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等,我们都应该去大力传承和弘扬。当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糟粕性的东西,需要加以剔除。在强调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也应不断提醒自己:“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二)处理好中华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

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因此,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除了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以外,我们还要学会处理好外来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从当今世界的文化发展趋势来看,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日益激烈。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时展对传统文化提出的要求。面对外来文化,我们要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积极吸取和借鉴其中的有益的成分。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在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对外来文化进行理性的思考和批判,真正为我们所用。

(三)既要反对教条主义,又要反对

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我们要高度警惕和坚决抵制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教条主义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容易照搬照抄,全盘肯定,他们看不到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性”、“局限性”、“封建性”。这种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不利于我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

另一种就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这种思想把中国传统文化彻底否定,把其贬的一无是处,主张反传统文化。这种态度不仅在理论上是完全错误的,在实践上也十分具有危害。

三、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述的重要意义

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论述,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不仅反映了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而且彰显了其以文化复兴推动民族复兴的坚定决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些论述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更好地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全面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使中华民族优秀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更加深入人心,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以来,在关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论述中,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传统文化当代价值及其科学实现等基本问题,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理论支撑,为今后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指明了方向。此外,这一系列的论述有助于纠正错误的文化观,克服“教条主义”、“”等各种错误倾向,有利于全社会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优秀传统文化范文9

关键词: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政教育;融入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的重任。因此,高校要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道远,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更应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工作,为学生提供方向上的指导,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价值,明确日后的发展方向,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偏颇。现阶段,不良的网络信息对一些大学生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让他们模糊是非、混淆黑白,忽视质疑的重要性,无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个体的发展相结合,限制了自身的成长成才。但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比如,信息技术对于各行各业的推动作用有目共睹。教育领域同样如此,很多教育工作者已意识到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和学生日常管理的重要性,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也就意味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包括辅导员在内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做好自我定位,明确自身所肩负的重任,在确定工作范围与工作职责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发展情况,创新教学理念,不断优化工作方式,逐步提高自身的思政教育水平。简而言之,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相关教师要利用已有的资源,发挥其功能优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使学生意识到自我提升与自我完善的重要性,进而实现持续性、长远化的发展。

二、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强化的时代,也是人才培育多元化的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肩负着重任。当前,大部分学生都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女,他们重视自身的个性化发展,将自由、创新与活跃等作为成长路上的推动力,但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却缺乏感知力与认知力。而且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接触的传统文化内容相对有限,对其理解仅停留在表层,很难进行深层次感知与体会,这就使得思政教师和辅导员等无从入手。针对上述问题,很多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引入新理念,努力跟上时代潮流,以网络直播、短视频、公众号等诸多形式积极贴近学生,占领网络思政教育高地。但是,部分辅导员缺乏对热点话题的整合与把控能力,使得传统文化的渗透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特别是面对个性化突出、思维活跃的“00后”学生,辅导员的工作压力非常大,自然德育效果也不够理想。除此之外,受条件的限制,部分高校没有建立自己的网络信息平台,或者不能提供对应的媒体舆论阵地,使大学生在舆情探讨的过程中无法把握整体方向,易受负面信息的影响,出现理解上的偏差。这不仅会加大辅导员做好网络思政教育的难度,而且会间接削弱思政教育的效果,难以满足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求。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渗透方式

1.利用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阶段的学生需要提高综合素质,其中包括专业能力、德育素养等,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将阻碍他们的发展。所以,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不仅要重视理论学习,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还要借助实践活动做好价值引领,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实践能力,稳步进入社会。高校辅导员要发挥领头羊的作用,组织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参与其中。这样,学生就会在实践活动中掌握与他人交往的技巧,感受到沟通能力对于个体发展的重要影响,进而逐步适应社会。高校辅导员要组织一系列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实践活动。高校辅导员还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三下乡活动,让学生实地感受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中体会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性,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发展观。这些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以及写作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高校可依托相关专业,深入挖掘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通过开展国学专题教育、国学实践体验、国学精神传播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高校还可组建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学生社团,让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过程中,更深层次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他们的心中扎根。

2.利用思政课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与渗透

高校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播,让学生在汲取精神力量的同时,从源头上深入、透彻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能使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更具全面性和持续性。高校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中,并将课堂作为文化传承的主阵地,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三观”。在思政课堂中,教师要基于教材内容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个性特点优化教学方案,使教学方式更能够被学生所接受。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引导与监督作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要基于学生所提出的建议与意见,创新思政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思政课堂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度,以达到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3.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除了重视课堂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还要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知并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比如,教师可开展讲座等,通过讲座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使学生形成勤俭节约、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短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使其思想和行为受到积极影响,从而达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如何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和阐述,并给出一些建议。这就要求高校思政教师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重要性,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拓宽育人渠道,提高思政育人水平,努力将思政育人与文化育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郑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高校思政教育对策研究[J].黑河学刊,2019(01).

[2]徐锋.中国传统武德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19(12).

[3]王晓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与实现———以中国茶文化为例[J].普洱学院学报,2019(04).

[4]黄岩,朱杨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01).

优秀传统文化范文10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目标与任务 分析与论证

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也是紧迫的重大的任务。最近,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要求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文化素养。这将对于深化和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

一.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五千年文明历史中推衍发展。钱穆在《中国文化传统之演进》中指出:“故我们说文化,并不是平面,而是立体的。在这平面的、大的空间,各方面各种样的生活,在经历过时间的绵延性,那就是民族整个的生命,也就是那个民族的文化。”我们民族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亘古至今“绵延”下来的,最先创造了象形汉字,之后诸子立说,百家争鸣,揭开春秋战国文化“轴心”时代。儒家倡导民本仁爱的治国思想,道家追求取法自然的人生理念,墨家宣扬兼爱交利的社会情怀,以及阴阳五行理论,魏晋时期“明心见性”“慈悲为怀”佛禅信仰,和宋明理学、心学,到清末新经学,等等,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深厚的历史渊源,积淀为民族传统、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进步、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并存的繁复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东西方文化频繁的交流碰撞,社会思想观念日益活跃,加之经济社会转轨转型,物质生产与丰富的社会作用力,文化价值观偏移了,传统文化严重缺失,甚至某一阶段文化出现断裂的危机。当代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c更加鲜明,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倾向和道德行为,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持正确的文化方向,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自尊,向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目标朝前迈进。

十七大六中、十全会报告明确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政方针和目标要求,站在时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积极回应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要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要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纵观世界几千年历史,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继往开来,勇往直前,就是我们有深厚的文化传统,有共同的文化精神家园,有坚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力和强大的文化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立足于现实,着手于未来,使其一代又一代人相传、相承、相发展,不断地滋养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着中华民族创造力,以努力的奋斗和巨大的智慧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反映文化“化人”的教育本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文化发展取之不尽的源泉,文化创造用之不竭的宝库。它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易传》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据此产生的“人文化成”应该是汉语言中“文化”一词最早的形态,文化就是“人化”和“化人”。“人化”是按人的方式改变、改造世界;“化人”是反过来,再用这些改造世界的成果来培养人、提高人,使人的发展更全面、更自由。黑格尔指出:“文化是绝对精神对自我外化出的人的教化过程,也即绝对精神自我认识的过程。”人在社会生存中,无不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染和熏陶,都会经历“教化”的过程。因此说,文化“化人”,文化育人是教育的本质。

在今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四个讲清楚”:“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这“四个讲清楚”突出而鲜明,从人类文化大视野出发,表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总体观,高度概括其根本性规律和当代意义。我们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还要领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目标和途径。

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高度地重视“传统” 文化教育,礼敬“传统”文化教育,坚持把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们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站得稳、守得住的“根本”,活起来、强起来的“源泉”;其次,注重“优秀”传统文化,抓住“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弘扬和发挥中华民族“突出优势”的文化,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大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再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落地生根,指向未来发展,就是教育青少年学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智慧精华,使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发扬光大,成为新时代前进的精神力量。

三.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担当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使命和责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强调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次概括凝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使青少年学生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有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爱精神,有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养,有自尊自立自强,善于探索创新的行为。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学》开篇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将道德修养列为首要纲领,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认为人有“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董仲舒在前人基础上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等“五常”之道,等等。文化说到底就是使人养成、浸润、生成、升华,最后达到人生理想的境界:“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哲学家冯友兰在比较研究中发现,与西方文化“智”性文化不同,中国文化是一种“德”性文化。“尚德”“至善”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原点与核心,中华民族最普遍、最重要的道德规范,“修齐治齐”是中国传统的认识论和价值观,中华文化独特的精神标识。因此,我们高度重视整理并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揭示其内涵及特点,为立德树人提供丰富资源和坚实保障。

四.建构开放包容的传承体系

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聚集在巴黎宣传:“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夫子那里寻找智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经历了西方欧美风雨洗礼之后,浴火重生。我们总结教训,开始找回文化自信和自尊,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价值和当代意义,它是中国人最大的优势和难得的巨大财富资源,是全世界有识之士为之倾心向往的“智慧”。中华民族的崛起,软肋在这里,光明也在这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体现民族文化的高度和厚度,要在正本溯源、推陈创新和不同文明交流和互鉴中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

优秀传统文化范文11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传统文化;农村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我们党历来重视文化建设。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农村建设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而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要的有效途径。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言,文化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从十七大到十,党中央在会议中多次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化建设作用重大。新农村建设,不仅要发展经济,还要发展文化。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力量是农民,他们是农村的主人,激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够承担和完成时代赋予的重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任务。

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农村十分重视经济发展,而不注重文化建设。这就导致农民们劳作之余完全没有娱乐活动,精神匮乏,文化枯竭。一些封建迷信、、等不良活动在农村的土壤上重新滋生蔓延,农村甚至成为了一些发展的温床。这不仅是对农民的文化生活的严重腐蚀,而且也占用了农民正常的劳动时间,甚至阻碍农业活动的正常发展,还影响到整个社会风气,由此可以看出,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农村文化建设,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中国自古是农业大国,封建社会几千年发展的传统文化,从根上来说就是农业文化,具有浓厚的农村田园式色彩。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文化开始主导农村,现代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有很多问题:

一是机制不全。现在存活于农村并且开展活动的文化机构主要是乡镇文化站、广播站以及老年人协会等,没有具体工作职责,没有单位编制,所以没有专职的工作人员,条件好的花钱聘请有一技之长的农民,条件不好的则由政府机关的人员兼任,这些人员平常基本不到文化站上班,偶尔有活动时才临时组织下,管理比较混乱,也没有太多精力从事文化工作,文化建设更无从谈起。

二是人才流失。在经济建设的大潮中,年青人纷纷涌向城市,留守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和小孩,对农村文化建设起不到什么作用。即使有一些创业成功回到农村的年青人,他们已经适应了城市生活,他们回到农村也是为了事业,对农村的文化建设兴趣不大,平常的娱乐文化也紧跟城市潮流。

三是经费短缺。近年来,投资农村文化经费虽有所增加,但主要用于增加员工的工资或订阅,真正的文化建设,如文学艺术创作的发展,和其他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比例很小。大部分乡镇文化站、广播室等文化场所设施破旧,有的甚至被挤占。偶尔有一些活动也仍然依赖于外来的赞助资金,制约了农村文化工作的发展。

四是形式单一。由于农村文化活动组织、人员、经费等方面的不足,许多地方将文化站撤了,电影院关了,农民们的文化活动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缺少了基层的文化组织,没有了健康积极的文化活动,农民们只能自发的组织一些活动。男人们喜欢刺激的,如玩牌,扎金花,;女人们则打麻将,看电视,因为商业利益,电视中真正反映农村生活、符合农村口味的节目电视剧也非常少。

三、发扬传统文化,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中国拥有几千年的文化,是唯一没有中断的一个伟大的文明古国,原因就在于民族优秀的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体现着勇敢善良、贵和尚中的民族精神。中国自古是农业大国,最早的文化就是农耕文化,文化的根在农村,所以要建设新农村文化,必须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发扬传统文化,能转化农民建设新农村的观念。农民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首先,要让农民在建设新农村时获得主观上的认同,然后再去组织实践。在经济体制的改革下,使得许多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化,可是精神文明建设却没有受到农民群众的重视。往往会出现一些较为低俗的文化。因此,我们在建设新农村时,要尽可能地组织一些有意义活动。让农民认识到,建设新农村,不是建设一个经济优先,文化落后的农村,而是要建设一个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美好家园。

第二,发扬传统文化,能提高农民群体的整体素质。农民,是建设农村的主力军,提高农民的素质,对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而反过来农村文化的繁荣也必然促进农民的生活和文化水平。中国几千年来的农业发展历史中,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形成了农民们狭隘的观念,卫生意识淡薄,娱乐活动庸俗,不良习惯盛行。在农村进一步发扬传统文化,用农民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农民的主体意识,增强民主意识;用农民熟悉的传统习俗作为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提高农民的思想水平,提高他们的文化质量,可以解决思想文化落后现状,从根本上促进农村文化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

第三,发扬传统文化,能激发农民建设农村文化的热情。改革开放以后,大批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到城市,在农村地区长期居住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如果从传统文化入手,留守的许多老艺人就可以成为新的主体,也能进一步激发他们建设农村文化的热情。留守在农村的老人中有许多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将他们组织起来,就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骨干队伍,既可以弘扬传统文化,又能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即使那些不是艺术家的中老年人,如果建立稳定的团队,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创建活动中心,经常开展一些相关的传统文化活动,是老人们容易接受也乐于接受的,这样就能全面提升农村留守人口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第四,发扬传统文化,可以丰富农村文化建设的形式。在农村活跃的民间文化传统舞龙和舞狮,端午,戏曲,杂技,灯笼,形式多样,内容独特,这些项目重新开发,可以增进感情,而且丰富娱乐生活,也挖掘当地的地方特色,创新出真正适合农民要求的精神产品,进一步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形式,推动农村的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第五,发扬传统文化,可以节省政府农村文化建设的经费。投资少的民间传统文化形态有很多,大部分如说唱,故事,剪纸,皮影,需要的资金不多,没有太多的要求,设施和设备比较简单,并且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依靠口授身教的,不需要特别的资金。即使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传统文化的这些优势也能保证农村文化建设正常开展,减轻政府发展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压力。

在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养成了中国式农民既有狭隘的一面,也有淳朴善良,重情重义等传统美德,他们节俭,重视血缘关系,有强烈的家族观念,尊祖敬天。在农村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农民们受到冲击,暴露出许多问题,农村文化建设状况不容乐观,但令人欣喜的是,党和国家已经重视,绘制出了新农村的宏伟蓝图,只要政府、社会、农民共同努力,继续发扬传统文化,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必定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三农”发展壮大,实现我国走向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平军. 加快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甘肃农业,2013 (14)

[2]徐承英.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J].探索与争鸣,2007(1)

[3]秦海燕.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法制研究与社会,2010( 3)

优秀传统文化范文12

关键词 小学德育 传统文化 德育素材

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是我国历史上无数先贤的思想与智慧的结晶,是令中华儿女引以为豪的精神财富。小学德育理应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宝藏,从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培养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唤起孩子们的民族文化自觉,从而起到滋养品德情操的作用。

一、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德育素材

1.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礼仪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懂礼、习礼、守礼、重礼是古代社会的道德规范,也是一个社会文明的象征。在古代,“礼”深含人类对宇宙天地的敬畏,对德性的追寻,对和谐的追求,对人本身的期望和宽容,对审美情趣的重视和培养,以及对社会秩序的协调。

2.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爱国主义精神与忧患意识

“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表现了古人对国家的统一、安宁、稳定、发展的期待和向往。“天下为公”是《礼记》中的《礼运篇》所描述的“大同”社会,表现出他们关心国家民族的志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足见古人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南宋的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则是清代顾炎武的名句,这些名句在中国人民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刻骨铭心,表现了中国人民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体现了热爱祖国的河山和人民、关心祖国前途和命运的情怀。

3.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中华文化中自强不息精神的重要体现。自古以来中国人民与天、与地、与逆境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抗争,从来就不肯轻易认输。也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逆境中奋进,在困境中崛起。

4.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团结和谐的人际交往美德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学思想对“和”的思想进行了阐释,主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在人际交往中,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主张“和为贵”,要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从而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在人与自然中主张“天人合一”。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法天道,道法自然”则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新定位

1.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历史上,传统文化一直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仁、义、礼、智、信”等道德伦理思想是我国德育追求的目标,也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措施。学校德育应该不辱使命,从基础教育抓起,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既担当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又让传统文化惠泽天下,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在小学德育中应该加强传统文化的科学定位,重视文化在德育中的渗透,不断加强文化的传承功能。

2.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德育的动力源泉

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德”的内容,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主流。同时,关于“德”的教育和影响作用的研究和关注也一直没有停止过。也正是有了“德”的滋养,才为以德立教提供了可能,为小学德育提供了动力源。目前,很多小学开展了“经典诵读”文化活动,让诵读经典成为师生修身、正心、养德的主要精神食粮,为小学德育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3.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小学生的“三观”教育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简称“三观”,是小学生思想和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影响小学生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低年级小学生尽管对“三观”还不太明白,但其已经开始对金钱、物质、幸福,对“活着”有了初步的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对自然的敬畏思想、对人生的积极乐观、对幸福广泛界定等思想,这必将成为小学生“三观”形成的主要依据。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多方位应用

1.宏观上,要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

在小学,教科书是德育的物质文本,承载了德育知识和教育价值引导的双重任务。一本好的教科书对小学德育必然会有很强的指导作用。重视传统文化对小学德育的渗透作用必须在教科书上得到充分的体现。

(1)在内容上,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教科书的全面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文明礼仪、爱国主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团结协作等思想对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大有裨益。另外,从文化的角度,中华民族要想更好地发展,就必须保持一种“寻根意识”,从文化传统中找到发展之“根”。而且,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只有通过教育和引导才能得到继承和发扬。所以,要将大量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融合到小学德育的教科书中,让学生在学习中增对文化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自觉养成爱文化、讲文明的道德习惯,自觉弘扬优秀传统道德,成为一个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

(2)从形式上,优化传统文化在德育教科书中的综合设计。一方面从教材的编写理念上看,要将小学德育的编写理念引向对社会的关爱。爱好和平、乐于奉献、心存善念和崇德行善等社会关爱内容对小学生的道德发展和人格养成具有重要的价值。教材编写要增强这种“宏观思维”,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家和社会对于个人的重要依托作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关注社会发展与社会文明的进步,并以实际行动参与到社会发展中。另一方面,从对内容的重视程度上看,当前小学德育教科书中的两大主题是人格修养教育和家国情怀教育,其中对人格修养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却淡化了家国情怀教育。今后的小学德育教材要提升家国情怀教育的分量,加强弘扬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等传统道德,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其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

(3)在效用上,改进德育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外部构成。教科书的文本内容固然重要,但要采用适合的形式,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众所周知,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惯用形式,那么将文言文照搬到小学德育教科书中是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的,晦涩的语言要先经过处理,变成形象直观、通俗易懂的内容,比如可以采用图画、故事、动画等表现形式,避免成人化思维模式的呈现。另外,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渗透要综合考量受众的接受能力。在小学阶段,低年级学生和高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爱好有很大的不同,教科书要考量这种变化,顺应学生的现实需求,采用适当的方式体现教学内容。

2.微观上,要多途径多措施加强具体实践

小学德育不是仅仅依靠说教就可以完成的,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染和熏陶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先人的这些观点说明了人的思想道德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潜移默化的感染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据此,在小学德育中要注重开展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1)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校主管部门要制定常规性的经典诵读活动安排,挑选《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大学》等经典作品,落实每日、每周、每月的诵读计划。据了解,有的小学的诵读活动从每天的晨读开始师生共诵,书声朗朗。每周开展诵读比赛,每个班级选代表参加学校的诵读比赛,欣赏美文,感受经典之美。根据每周的诵读比赛,每月开展一次“阅读之星”评选,表彰与激励更多的孩子走进经典阅读的世界。

(2)定期开展社团活动。在小学成立绘画社、舞蹈团、合唱团、武术社等社团组织,积极发动学生参与社团组织,并组织团员参与社团活动。比如开展“孝道”为主题的绘画比赛、以“爱国”为主题的合唱比赛等,让参加比赛的学生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时,社团活动有利于增强校园的文化气氛,给校园中的更多同学带来文化的熏陶,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发现美德,并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开展节庆活动。利用传统节日开展相关主题的节庆活动。比如在每年的清明节开展扫墓活动,组织学生走进抗日烈士陵园,瞻仰革命先烈,了解先烈事迹,学习广大革命先烈为国捐躯的英雄主义气概。利用端午节祭奠爱国诗人屈原,学习屈原胸怀大志、宁死不屈、立志报国为民的大无畏精神。利用9月10日的教师节开展“尊师重教”活动,感念恩师,感念学校。利用校庆日开展校史学习活动,唤起学生爱校、爱家的情感。

(4)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有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历史典故包含着深厚的德育价值。古典文学一直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内容,小学德育中要定期给学生推送经典的阅读材料,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比如,在小学低年级可以给学生推荐有关开天地、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的读物,这些读物中包含了古人对神秘的天与地的探索,反映了先民敬畏和征服自然的心态,歌颂先人征服自己、征服宇宙的探索精神。在小学高年级可以给学生推荐《西游记》《水浒传》等四大名著的部分篇章或者简易读本。

多年来,关于小学德育中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多有争议,有人认为要在量上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但是部分人却走向了极端,主张全盘复古;有的人认为要减少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多立足于现代文明的教育方式,但部分人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主张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笔者认为,小学德育要走出这两个误区,促进二者的适度融合,兼容并蓄,互相补充,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 施建平.利用传统文化促进小学生德育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5(2).

[2] 崔振彬.浅谈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5(5).

[3] 阮秀章.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5(33).

[4] 韩艳红.我爱中国传统文化[J].小学生必读:中年级版,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