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议

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议

时间:2024-02-02 17:15:42

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议

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议范文1

根据会议的安排,下面我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进行简要的情况介绍,也希望在座的各位能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一、对新农村建设的探索及实践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农业发展,提出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力争用10年时间把全市1043个行政村全部建成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此基础上,我区积极探索振兴乡村之路,先后开展村企合作、产业导入、产业培育、名镇名村建设、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等工作。其中,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依托完善的基础设施,生态宜居的村庄环境,产业兴旺的农村经济,治理有效的基层组织,共建共享的文明乡风,顺利通过广东省“两年基本实现目标”的绩效评估,获评“优秀”等级,“农村有产业、农民有就业、农村有环境、农村有服务、农村有治理” 的五有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二、创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做法及成效

党的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针对农村产业“空心化”、村庄“空巢化”,工商资本进入农村不热、农民增收渠道不多等问题,我区首创市场化模式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产城村人”融合为发展导向,利用社会资本激活农村资源资产活力,实现农村发展“第二次飞跃”:

一是推动乡村振兴改革试点。党的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区委、区政府大力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精神作风,通过第五次党代会第二次会议等重要会议,将乡村振兴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予以部署,制定并印发组织实施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学懂提神”、“弄通提能”“做实提效”工作方案,经过大量的摸底调查、研究,创新提出以市场化模式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法,并率先与碧桂园、华侨城达成合作共识,实施乡村振兴试点项目。

二是高标准全域谋划乡村振兴。在区委、区政府牵头下,各镇、街道迅速开展资源排查,掌握家底,并结合各行政村资源禀赋,制定《镇(街道)全域乡村振兴三年总体规划方案工作表》,明确了试点片区、产业定位、具体工作、发展规模,按照全区102个行政村统一按照市场化模式分三年(2018年30%、2019年40%、2020年30%的行政村覆盖比例)推进。根据中央、省、市精神,结合我区实际,高标准谋划制定《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

三是强化绩效考核压实责任。举全区之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2018年惠阳区表格化捆绑式绩效考核方案》,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纳入到有关绩效考核工作,通过落实表格化捆绑式绩效考核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把产业振兴最终成果落到促进农民就业、增产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推动农村农民生活富裕。

四是打造试点推动全面开花。随着试点项目的推进,我区以市场化模式实施乡村振兴实现全面开花,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落实各类乡村项目共计77个,其中已开工建设30个,初步形成以田园综合体、文化旅游、商业商贸、电商物流、现代金融、城市更新等多种业态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格局。

三、存在的困难及建议

(一)推进乡村振兴人员保障问题。推进乡村振兴,人是关键一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上到中央下到基层都非常重视,但是还缺乏相应的组织保障。例如乡村振兴对于基层特别是村委书记、小组长来说,是个新鲜事物,缺乏相应的认识。但往往工作的开展,他们是主要推动者和实施者,如果意识不转变,那么乡村振兴落地就比较困难。因而在组织保障上不仅需要锻造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继续解放思想,勇于担当,真抓实干,还要选好配强基层组织带头人深入开展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努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强建优,充分发挥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并且发挥乡贤作用,鼓励乡贤带领乡亲共同致富创收。

(二)乡村振兴财政投入保障问题。推进乡村振兴,财政保障是重要因素。根据资源摸排,目前我区存在三种类型农村情况:第一类城镇化程度较高,以二三产为支撑的准城中村;第二类资源丰富,但发展滞后,需导入产业激发发展动能的村庄;第三类是资源匮乏、经济发展薄弱村,亟需政府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的村庄。我区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将村庄捆绑导入产业形成规划编制规划发展。然而占大部分比例的第三类型的农村,虽然随着政府的逐年增加投入,农村面的村巷道、路灯、垃圾处理、学校等硬性条件逐渐完善,但是重大基础设施覆盖面、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条件等还相对滞后。乡村公共服务与城镇相比,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方面不均衡,农民群众的获得感有待提升。因此,需要建立乡村振兴财政投入机制进行精准施策,将乡村振兴建设资金列入每年财政预算,同时科学系统整合政府公共财政资金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

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议范文2

经县委研究同意,召开这次全县村(社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会议,主要是研究部署村(社区)主题教育找差距、抓落实的具体任务措施,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会议,县设中心会场,乡镇(街道)设分会场的。在中心会场参加会议的有,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党委专职副书记、党委组织委员,县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主题教育办公室和巡回指导组全体成员;在分会场参加会议的有,乡镇(街道)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全体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乡镇(街道)主题教育办公室和巡回指导组全体成员。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大规模的主题教育推进会议,又是一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再动员会议。下面,主要有针对性地讲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聚焦做实学习教育和检视整改,激发乡村振兴磅礴力量

村(社区)是党的基层组织的“神经末梢”。搞好这个层面的主题教育,对于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引导基层党员干部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供乡村振兴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把党的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村(社区)一级要按照党中央和省市县委的统一部署,聚焦实际问题,找差距、抓落实,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效。要以党支部为单位,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开展主题教育。要抓好学习教育,组织党员以个人自学为主,原原本本通读《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等,领悟初心使命,增强党的意识,坚定理想信念。要认真检视整改,组织党员对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和义务权利,对照《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照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等,查找党员意识、担当作为、服务群众、遵守纪律、作用发挥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一条一条列出问题,一项一项整改到位。要创新方式方法,在运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已有的党员教育管理载体平台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群体党员的实际,采取生动鲜活、喜闻乐见的方式,用好案例教育、微信公众号、微视频等,增强主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主题教育结束前,村(社区)党支部要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召开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要把开展主题教育学出来的激情,改出来的动力,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加快乡村振兴进程。

二、聚焦乡村振兴找差距,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落实

“农,天下之大业也。”党的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村(社区)是主战场。要通过主题教育的开展,使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聚焦乡村振兴找差距、抓落实,扛起乡村振兴职责,牵住农村发展牛鼻子。当前,全县农村发展仍面临着比较突出的短板、严重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基础差、底子薄、条件苦,缺资本、缺人才、缺技术,产业弱、支撑力不强,且贫困人口较多、脱贫难度较大等。如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找到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抓好工作落实,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主题教育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实平台,要通过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一系列措施,找准乡村振兴差距,凝聚乡村振兴共识,定实乡村振兴措施,抓好乡村振兴落实。

(一)培育特色产业,以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对产业发展来说,优势在特色,潜力也在特色。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特色经济,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乡村振兴的捷径,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要按照“产业兴旺”的要求,整体谋划农业产业体系,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整合产业品牌,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在区位优势中探索发展着力点,在地方特色上找准产业突破点,选准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开发,打造“一乡一产”“一村一品”。要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建立“党建+企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健全完善农业产业链、就业链、价值链,提高农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和效益,推动县域特色经济发展,以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二)畅通人才流动,以人才振兴引领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针对全县农村人才老化、青年人才外流、实用人才匮乏等突出问题,要结合主题教育的开展,培育本土人才、抓好招才引智,促进各路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要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要实施“能人归巢”计划,积极引导在外经商、创业和务工人员中有思想、有思路、视野开阔、善于经营、热爱家乡的经济发展人才回归,兴一方实业、富一方百姓、促一地发展。要注重建立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让大学生“愿意来,留得住”。建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从机关事业单位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驻乡帮扶。遴选实用技术人才跨乡服务,从农业、农机、科技、文化、卫生等部门,遴选业务骨干、专家教授作为乡村振兴特聘顾问,深入生产经营一线开展巡回指导、跟踪帮带,充实乡村振兴工作力量。要充分发挥“田秀才”“土专家”、农村经纪人等各类实用人才在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的示范引导作用。整合各类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汇聚社会支农助农兴农力量,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以文化繁荣带动乡村振兴

没有乡村文化的高度自信,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就难以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振兴,要塑形,更要铸魂。乡村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和中华文化的载体,各具特色和优势的乡村文化,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于教育和引导人民、促进乡村和谐发挥着重要的教化和润泽作用。要从“乡风文明”的要求出发,认真整理和挖掘丰富的乡村文化内涵,加强对优秀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把积淀了几千年的乡村文化传承下来、弘扬开来,使乡村更有魅力和活力,更能体现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和中国底蕴,使之更好地发挥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作用,以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要把红色文化、乡村文化、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与群众文化活动紧密结合,以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引导群众爱党爱国爱军、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处处呈现文明新风。

(四)建设美丽乡村,以生态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山清水秀、生态宜居是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标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发展产业、壮大经济,更要激活文化、提振精神,繁荣兴盛乡村文化。要按照“生态宜居”的要求,扎实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补齐设施短板,美化乡村环境,建设美丽宜居的幸福家园,让美丽乡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宜居家园和市民休闲养生养老的生态乐园,不断增强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和农民对故土的热爱与眷恋之情性,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真正让乡村成为人们难舍的故土、向往的乐土、兴业的热土、美丽的净土。

(五)坚持党建引领,以组织振兴促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组织振兴。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关键是建设过硬党支部。重点实施三大工程:一是实施“头雁”升级工程。要拓宽用人渠道,根据基层实际和工作需要,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到工作基础薄弱村担任村级干部,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逐步解决无人可选、年龄老化等问题。二是实施“头雁”育苗工程。从各类组织负责人、专业大户、青年农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人员中挖掘村级班子后备力量,培植育苗,递进培养,把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发展为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为村干部,有序推进村干部优化升级、新老交替。三是实施软弱涣散村“脱胎换骨”工程。建立健全村干部履职情况定期评估、动态调整机制,对不胜任、不合格、不尽职的村干部及时进行调整。要同步调整、规范村(社区)党组织设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和管理,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指导行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三、聚焦脱贫攻坚找差距,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落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也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当前,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但工作中仍存在着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产业带动弱、日常监督不到位、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不够有力等等。开展主题教育,必须聚焦脱贫攻坚领域的突出问题,狠抓工作落实。

一是要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贫困人口个体或者群体发自内心的脱贫致富愿望和自发动力直接决定着脱贫攻坚的成效。贫困人口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但由于种种原因,部分贫困群众脱贫的自身动力匮乏,内生动力不足,脱贫攻坚仅靠扶贫干部的一腔热情显然是不够的。打好脱贫攻坚战,要把向贫困地区“输血”转变为自主“造血”。要按照主题教育的要求,聚焦突出问题,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着力提升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实现“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我能脱贫”的转变,提升贫困村(社区)的“造血功能”。让贫困群众实实在在获得脱贫本领,实现“脱真贫,真脱贫,不返贫”。

二是着力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脱贫攻坚,发展产业是根本。农村要发展、农户要增收,都离不开产业发展。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引进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建立以特色农业、体验式农业、乡村旅游业为主的扶贫产业。积极拓展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要同步建好利益链接机制,保障贫困户在产业链上持续稳定增收。要用好用活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推动实现扶贫资金变资本、贫困群众变股东,实现稳定脱贫。

三是着力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帮扶干部要转变工作作风,以更为扎实、更为过硬的工作作风投入到新的扶贫战斗中去。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防范盲目拔高扶贫标准、“数字脱贫”、突击脱贫等问题,将扶贫开发与长效机制紧密结合,加快建立健全扶贫机制,充分挖掘机关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不断为脱贫攻坚凝心聚力,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扶贫工作队”,确保到2020年全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四、聚焦基层治理找差距,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落实

基层治理是推进社会治理系统工程的基础工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在基层。村(社区)作为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提升村(社区)的治理水平,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进群众福祉意义重大。对村(社区)来讲,要着力在“基层、基础、基本”上下功夫,着力查找党员干部在理念、观念、认识和服务意识上的差距,破解群众主动参与意识薄弱的问题,治理成本高、效果不够好的问题,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服务功能不能满足群众需求的问题等等。要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找准症结,对症下药,打通基层治理的堵点、难点和痛点,不断夯实治理基础。一要发挥党和政府主导作用。基层治理离不开党和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着力改善“政民”关系,构建党和政府与群众互相信任的关系。要强化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加强党员干部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实现党和政府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转变。二要协同多元力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参与,才能形成合力,才会取得实效。要保证社会各类力量在社会上能够得到“身份认可”,实现“团队协作”。要通过创新渠道,发挥社会和公民参与的作用,协同各方力量,通过增进彼此间的合作来促进社会的有效治理,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协同发展。三要建立健全社会管理协调机制。要建立社会形势分析例会制度,定期交流分析影响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发展趋势、应对措施等,进行研判和部署。要建立基层治理指导员制度,从机关选派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热心公益事业的工作人员,组建社会管理队伍,指导基层做好服务群众工作。要探索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着力推进社会矛盾化解,解决群众利益诉求“向谁说、谁来办、怎么办”的问题。

五、聚焦服务群众找差距,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落实

目前,从村(社区)来看,在服务群众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基层党组织设置不合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党建工作机制滞后,服务滞后,部分基层党组织和少数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化、责任意识不强、服务能力不足、服务方式滞后。面对这些问题,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把服务群众作为新时代村(社区)党组织功能的新定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发挥功能作用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的主要功能是服务群众。特别是随着村(社区)各项工作改革创新,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不断涌现,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更加突出。新形势下,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作用,切实增强凝聚力,就必须紧紧围绕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作文章,把工作重心由传统的行政管理为主,转移到服务群众上来,通过提升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服务成效来提高党在基层和群众中的凝聚力、影响力、号召力。

二是要从便于服务的角度加强体系整合,科学设置村(社区)党组织。科学设置村(社区)党组织,是党组织融入社会、服务基层、凝聚人心的组织基础,直接关系到党组织功能的实现和服务群众作用的发挥。随着新型社区建设的推进,基层党组织设置也要与时俱进,村(社区)建在哪里,党组织就设置在哪里,并建立健全村(社区)组织工作机制,发挥其领导作用,实现党建工作的全覆盖。对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可以按地域相邻、行业相近原则建立联合支部。消除村与村之间壁垒,推动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对接,实现党组织和党员快速融合,促进土地、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的优化配置。

三是要拓展服务载体,提升服务能力。村(社区)工作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要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基层党组织要以群众需要为导向,创新服务内容、拓展服务载体,完善服务机制、提升服务效果,探索符合居民生产生活习惯、利于村(社区)发展的服务形式,切实把服务落实到履行职责的具体工作之中、落实到长期为民服务的习惯养成之中、落实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之中,全面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发挥好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把经济组织在技术、信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与党组织在政治、组织、政策等方面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推行“支部+公司”“支部+公司+群众”“支部+基地+协会+群众”等党建工作模式,提高群众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要整合村(社区)服务资源,引导村民(社区)居民增强服务意识,做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使党组织在服务群众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党心赢得民心。

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议范文3

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乡村治理有效,关键在党。近年来,星火村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四治一体”乡村治理模式,形成村域“事务自治、秩序法治、文明德治、管理共治”的治理新格局,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出具有“星火特色”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以自治为根本,为乡村振兴添活力。星火村积极探索乡村自治的新路径,以党建为引领,建立“村党总支—分支部—党小组—村民小组”组织架构,健全完善村民自治体制机制,把广大党员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真正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评”。全村划分4个子网格,20个微网格,设有“星火先锋”“星火驿站”党建服务站点,为村民搭建自治议事平台。每个驿站建有驿站管理小组,由村民小组长担任驿站组长,村民推荐产生驿站成员,围绕村重点工作开展组内各项事务,至2017年至2018年5月,1年半的时间内共拆除农户违章50475.64平方,企业违章7359.88平方,成功创建上海市无违建村;2019年3月就启动垃圾分类工作,并荣获2019年度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专项竞赛“先进居(村)委”荣誉称号;在幸福家园创建中,840户通过区级验收,创建成功率达98%,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治理活力,引导村民参与民主决策,激发村民自治内生动力。

以法治为保障,为乡村振兴强推力。星火村紧针对乡村治理面临的薄弱环节,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埭头公约》,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法治保障。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供给,积极整合律师、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司法资源,对症下药,为村民提供优质、便捷、精准的法律服务。注重聘请乡贤社贤,组建一支知法懂法的老娘舅队伍,帮助调解邻里纠纷。充分运用身边人“现身说法”“以案说法”形式,做好法律宣传解释工作,让法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在村民宅基上打造“平安驿站”、“法治长廊”,集中宣传宪法法律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在村域范围内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2018年获评“零上访村”,2019年获评“金山区民主法治示范村”。

以德治为遵循,为乡村振兴增引力。星火村充分发挥德治在乡村治理中净化风气、凝聚人心的作用,不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发展乡村文化事业,建成以“育星火精神,铸红色村魂”为主题的村史陈列室,室内分为“农耕生产、纺织、家庭生活用品、红色记忆”四个板块,陈列着村民自发捐赠的200多件老物件,呈现了星火历史风貌,串起了红色经典文化村史,有利于激发村民文化认同。夯实乡村文化宣传阵地。汇编《不灭的火种》、《星火简报》等刊物,传承“勇于创新,吃苦耐劳”的星火精神。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发动村民挖掘身边的好人好事,并通过歌曲、小品等形式予以呈现;开展“晒家风、亮家训”活动,在埭上亮出家风家训,以好家风涵养好民风,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

以共治为平台,为乡村振兴添动力。星火村坚持以“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为路径遵循,实现了乡村振兴发展成果与村民共享的目标。针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涉及到的惠民实事项目,村党总支按照“三重一大”制度,召开村民代表、村务监督委员座谈会,听取村民意见诉求,并将表决结果在村务公开栏公示。组建由青年村民、外来媳妇组成的“星煋”乡村振兴青年服务队、“星惠”巾帼志愿服务队等特色队伍,并搭建党员志愿者服务平台,通过“支部定岗、自我认岗、公示明岗”,开展“幸福家园创建月评季考”等工作,使村域内的河、路、绿化等责任到人,形成村域事务“齐参与、共管理”良好局面。

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议范文4

团结社区是全镇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区位优势十分突出,素有“库车东大门、 经济开发区后花园”之称,团结社区重点围绕城镇化改造、人居环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结合,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整体规划、自拆自建”的原则,按照“一街、两湖、三园、五区”的总体规划,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现代化社区,引导群众就地就近就业,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二、打造“一街、五区”产业化布局,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一)党委、政府及主要领导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如何推进乡村振兴的认识?并做了哪些工作进行布局规划?

为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牙哈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广大居民意见,结合牙哈镇整体布局及区域位置优势。牙哈镇打造““一街、五区”产业化布局,重点打造新巴扎及沿街的娱乐休闲中心区,供电所沿街以西的汽车销售及修理区,供销社为中心的沿街五金交易商贸区,乡政府为中心的政治、经济为中心的综合服务区,牙哈镇东大桥为中心的观光休闲区。

(二)对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的思考,认为乡村振兴示范点应具备哪些基本的条件和优势(概述),乡村振兴示范点应起到哪些示范带动的效果,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的初步想法和当前的一些工作思路。

一是发挥政治优势,一以贯之把“三农”工作摆在首位。“三农”工作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1982-2018年,中央先后出台20个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在2017年末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切实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提高新时代党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发挥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好乡村振兴这件大事。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当前主要矛盾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还是农村,其中,最突出的短板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发挥我国制度优势,构建了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形成了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66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要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三是发挥改革优势,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40年前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出现了很多新矛盾和新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亟需加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根本靠深化改革。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要发挥人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关键作用,把培育本土人才与引进外来人才相结合,构建支持引导社会各方面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要加大公共财政要向“三农”倾斜的力度,加快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维护农民权益,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

四是发挥文化优势,不断提高乡村社会的文明程度。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我国是农业大国,有着悠久农耕历史和灿烂农耕文化,它们是乡村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体现着乡村振兴的软实力。优秀乡村文化能够提振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增强农民凝聚力,形成良好社会风尚。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乡村社会的治理水平,构建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要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让优秀农耕文明在新时代重新焕发生机活力。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采取符合农村农民特点的方式,广泛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让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要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广泛开展农村各种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丰富农村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

五是发挥市场优势,为乡村振兴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旺盛的市场需求能够给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以及农业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互促互进提供前提条件。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消费国,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对教育、旅游、健康、金融、文化等服务业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给乡村振兴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尤其是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建立,人民群众的消费意愿和消费倾向显著增强。

通过打造牙哈镇团结社区示范点,打造为“一街、五区”产业化布局,使团结社区成为牙哈镇经济、政治及文化等发展的风向标。

(三)基础干部、群众对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是如何认识和理解的?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群众最关注的是哪些问题?对乡村振兴的期望有哪些?

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不断提高村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彻底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如何让农村真正振兴起来,释放出农村自身大量的发展资源和优势,展现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发展乡村振兴第一要有人、人才。人是基础,没有人的乡村就是空的、荒的、没有人才的乡村就是无法前进的。乡村要有人、有人才,要做到如下:

一是教育,培养本地人才,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培养,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的结构,比如可以从优秀的干部中考录公务员,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培养新型的农民队伍,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确保农业后续有人,而且农村是农民土生土长的地方,有感情,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二是人才回流,外出的年轻有为人士返乡,农村有了年轻的血液才会有发展的朝气;

三是引进外来人才,通过政策的吸引,发挥外来人才的智慧,运用他们的博学知识去发展农村。四是农村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让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使农业向多业态的方向发展,通过土地流转、产业结构调整等形式。促进第一二三产业的有机结合发展,单靠农业产品本身是无法实现真正的发展。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群众最关心他们就业的质量及收入,通过实施乡村振兴使城乡之间的差距缩小,使农村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群众可以实施就近就业、创业。

三、初步选择的乡村振兴示范点的基础条件。

(一)经济基础方面。2020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9.1亿元,较上年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281.24元。

(二)社会环境方面。

1、基础设施。在基础设施方面,农村道路实现柏油路全覆盖、三相动力电能够满足生产需求,通讯及物流网络实施了村村通。

2、公共服务。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100%,签约医生进农户,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签约医生定期上门随访就诊,确保居民能够实现足不出户就医。为提高群众居住环境,辖区富民安居房覆盖率100%、入住率100%。

3、人居环境。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100%、为提供群众生活环境质量,对辖区生活垃圾进行有效分类。由环卫公司定期将生活垃圾运往生活垃圾处理厂。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群众将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沉淀后,用于浇花、灌溉等。

4、人才支撑。一是教育,培养本地人才,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培养,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的结构,比如可以从优秀的干部中考录公务员,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培养新型的农民队伍,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确保农业后续有人,而且农村是农民土生土长的地方,有感情,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二是人才回流,外出的年轻有为人士返乡,农村有了年轻的血液才会有发展的朝气;三是引进外来人才,通过政策的吸引,发挥外来人才的智慧,运用他们的博学知识去发展农村。

5、文化建设。辖区村级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村级服务中心的实施,提高了干部办事效率、方便群众办事,真正的实现了“只跑一次”的举措。为了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对辖区群众“户户通”实现了全覆盖,普及率100%。辖农村劳动力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年,为提高辖区农村劳动力人口知识水平,村委会创办了“农牧民”夜校,通过“农牧民”夜校,群众不仅可以提高国语水平还可以学习相关农业知识。

四、典型经验和做法

牙哈镇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形成了以下好的做法:

一是提升乡村振兴人才素质。现代农业发展关键在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培育牙哈镇农业的未来。我镇积极引进技术型企业,通过招商引资,我镇引进了库车市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新疆旺购、新疆湖羊、恰其库木温室大棚等相关技术型产业项目落地,技术型企业的落地,不仅使辖区居民实现就近就业,技术型企业对从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通过“企业+基地+农民”经营模式,使辖区居民实现就近就业的同时,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实现农民向产业技术人员的转变。

二是引进专业化农村人才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支持鼓励在校大学生、企业家等群体,以志愿者、创业就业等方式投身农业农村,夯实农村发展人才支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和突击队。要加大培育新型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力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高现代农业经营水平和效率。

三是选优育强农村干部队伍。选派优秀年轻乡镇干部驻村工作,“把最能干的人派去打最硬的仗”。再则,乡村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在返乡回村的“能干人”、下乡创业的“实干家”中发展党员,用知识、能力充实党支部。

五、存在的问题和意见建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层对示范点建设认识存在偏差。目前乡村振兴示范点项目覆盖到团结社区,项目集中在团结社区,其他村项目少、发展慢,有失落感。不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主动性不足,等靠要思想较严重。示范点普遍依靠财政资金支持,社会资本占比较低,乡村主体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示范点项目重建设轻管护现象比较突出。

(二)农村产业仍然不大不强。一是缺少大而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三产融合程度低。,各类农业主体大都仍处于低小散状态。农业种养、农业+旅游+文化、森林康养服务、互联网+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不够。二是产业发展缺少资金支撑。不少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依靠村集体土地出租,持续增收渠道少;自我造血功能低下,工商资本进入受区位因素、土地指标等限制较大。三是农业抗风险能力低,受市场影响波动较大。

(三)农村环境提升还需持续发力。一是规划引领不够。乡村规划操作性不强,村居规模化调整之后,规划修编未及时跟上。二是美丽乡村创建氛围不浓。美丽乡村建设进度偏慢,创成覆盖率较低。三是农村环境整治还需提升。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农村垃圾、污水、厕所整治工程缺乏专业指导,工程质量难以保障。

(四)农村人才严重缺乏,农技服务队伍力量薄弱。

三、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必须进一步增强政治自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一是在干部配备管理上优先考虑农业农村。要配齐配强乡镇干部,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快乡村年轻干部的培养,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在要素资源配置上优先考虑农业农村。资金投入、用地配置、金融支持等政策要素都要向“三农”倾斜。特别是对调研中反映较多的农村产业用地需求问题,建议进行专项调查、认真研究。对一些农业临时设施的搭建、自产自销农产品加工展销用地应尽量放宽政策。还应出台一些有吸引力的,支持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工商资本下乡的配套政策,并持续发力。三是在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要优先考虑农业农村。在农业保险、农村交通、饮水住房安全、养老服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加快补齐短板、完善提高;继续深入做好村集体经济消薄防滑、低收入农户脱贫防贫减贫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议范文5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日前我省出台了《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对到2050年我省如何推动乡村产业、生态、文化、组织、人才振兴及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强化乡村振兴保障等一系列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下面是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关于2020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的相关材料,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助。

聚力乡村五大振兴

省支持粤东西北每个现代农业产业园5000万

《意见》指出,要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全域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创新基层治理体系,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通过实施特色产业培育工程,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做强富民兴村产业。做大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休闲农业、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乡村共享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水果、蔬菜、南药、畜禽、水产、饲料等6个千亿元产业集群。

通过实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程,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广东农业公园、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产品加工园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载体,集中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打造广东现代农业要素聚集区。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多方投入的模式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财政支持粤东西北地区每个现代农业产业园5000万元。

通过实施“粤字号”农业知名品牌创建行动,制定实施广东质量兴农战略规划,围绕特色优势产业产品,培育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

《意见》明确,要坚持绿色发展,打好乡村污染防治攻坚战,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海整治,以点带面、梯次创建、连线成片,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通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县为责任主体,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重点推进“厕所革命”、垃圾污水处理,实行人畜分离、家畜集中圈养、雨污分流和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

通过实施乡村旅游与休闲观光农业“百镇千村”提质升级行动,重点推动旅游扶贫重点村、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村、旅游特色小镇提档升级,完善旅游标识标牌、旅游厕所、停车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等乡村旅游“八小工程”。

《意见》要求,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传承发展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宣传推选,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

通过健全乡村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纳入乡村振兴规划,到2020年全面建成覆盖镇村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场所。要发挥新乡贤积极作用,支持以自然村为单位成立村民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

《意见》要求,实施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以配强配优农村党支部书记为重点,实施“农村党员人才回乡计划”。以红色村、省定贫困村、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为重点,今后5年每年从省直单位和市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选派1000名以上优秀党员干部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实行统筹选派、统筹管理、统筹使用,作为锻炼培养后备干部队伍的重要平台。

开展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工作,依托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基层协商格局。推广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民主商议、一事一议”村民协商自治模式,大力推进“村民议事厅”建设。

《意见》指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积极引导各类人才“上山下乡”,向乡村流动聚集,培育壮大乡村本土人才。

通过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全面建立健全培养培训、认定管理、生产经营、社会保障、退休养老等新型职业农民制度体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力争用3-5年时间,基本实现50岁以下从业人员全员培训。

通过制定乡村工匠培训和评价办法,鼓励支持本地工匠依规承建乡村小微工程。实施“粤菜师傅”工程,支持有意愿的农民群众通过专业培训后回乡开办农家乐或外出就业创业。同时,要实施新乡贤返乡工程。

立足基础补短板

2027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公共服务体系

《意见》明确,要提升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以进自然村入农户到农田为目标,着力补齐农村水利等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改善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

在推进农村重大基础设施全覆盖上,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善农村公路“县道县管、乡村道乡镇管”分级管理体制机制。

《意见》要求,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到2027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水平适度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通过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建立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扩大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常住人口规模4000人以上的行政村举办规范化普惠性幼儿园,常住人口规模不足4000人的行政村设立分园或联合办园。

《意见》要求,积极打造覆盖乡村的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提升村(社区)法律顾问服务质量,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到2020年全面实现省内和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意见》指出,要推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机融合,确保到2020年我省相对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同时开展“回头看”,巩固提升第一、二轮扶贫开发“双到”5978个贫困村脱贫质量。

通过实施增收脱贫工程,推进资产收益扶贫,实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确保每个贫困户至少拥有1个资产收益项目分红。多措并举扶持贫困户至少发展1项特色种养业或从事农产品加工、服务业。

在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方面,按中央决策部署完善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逐年增加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财政投入,做实做深携手奔小康行动。

《意见》还指出,要开展扶贫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强化对脱贫攻坚各领域各环节监督,严肃查处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行为。同时严格控制各地开展增加一线扶贫干部负担的各类检查考评。

全方位落实保障措施

2021年农村集体资产改革村级全覆盖

《意见》明确,要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强化规划引领,制定全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以县为主体,2018年年底前实现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全覆盖,到2020年基本完成村庄规划和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农房风貌管控纳入村庄规划范围,实现所有自然村环境整治、宅基地和农房建设纳入规划管理全覆盖。

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的有效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和发展路径,探索通过股份合作制经营等方式,盘活利用未承包到户的集体荒山、荒沟等。

开展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的有效实现形式。鼓励探索以整村异地搬迁、农民公寓、住房联建等方式解决农户居住问题。

通过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到2021年基本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

在完善乡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上,《意见》要求,用好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全面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到2027年完成全省农村旧住宅、废弃宅基地、空心村等闲置建设用地的拆旧复垦。

《意见》指出,要落实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要求,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 “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

通过加快建立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实行目标、任务、资金、权责“四到县”,支持农村改革试验区、少数民族自治县、原中央苏区县、海陆丰革命老区县优先开展整合。允许县一级在确保完成中央与省的约束性任务前提下,在同一大专项内统筹调剂使用资金。

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议范文6

同志们:

X是X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和先行区,而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正是X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示范村的村庄布局得到了优化、公共服务更加完善,村容村貌进一步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节节攀升。下面我就乡村振兴工作提三点意见。

一、因地制宜,打造有X特色的美丽乡村

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意义在于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一是要科学把握本区乡村发展的功能定位。不能把乡村振兴简单地等同于加快农村的建设,而要充分发挥乡村的独特价值,把本区加快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的超大型城市美丽乡村、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和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地。二是要细化乡村振兴方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乡村振兴工作理念,把品牌产业的培育、人居环境的提升、乡风文明的创建、城乡治理的精细化等因素综合纳入乡村振兴的方案中,将乡村振兴建设成果落实到持续改善农村自然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等民生实事上,切实增强乡村发展过程中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三要挖掘乡村资源禀赋、彰显X特色。要因地制宜,尊重科学,突出个性,根据各乡镇的特点和特色,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手段挖掘、提炼、展示X传统文化,打造具有浓厚海岛风情和江南韵味的现代都市乡村。

二、开拓创新,用产业振兴支撑乡村发展

通过持续建设,我区农村的环境面貌有了很大的提升,老百姓的人居环境有了相当大的改善,生态岛的招牌也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世界级生态岛的品牌价值无可估量。我们要立足实际,进一步做好产业振兴的文章,打造有造血机制的、有旺盛生命力的现代乡村。一是紧盯问题,创新培育乡村特色产业。要尊重各村的差异和发展趋势,摸清家底,充分发掘自然景观、地域资源、传统文化,创新培育特色产业;要支持合作社企业做专做强,引导生态创业型企业快速发展,加快打造更多知名品牌。二是创新渠道,进一步发展文旅融合产业。要充分利用花博盛会举办的契机和大型会展的溢出效应,创新开展特色活动,充分展示我区优越的区位条件、人文风貌和生态环境质量,积极吸引绿色、生态、创新型外部投资,把我区文旅结合产业做大做强。三是全方位做好各项保障工作。要突出政府部门的管理服务职能,加快补充出台、严格落地落实有关扶持生态岛产业发展的政策;要加强对行业的组织引导,尽快建立契合生态岛品牌和满足超大型城市居民需求的农产品分级标准,加快健全X生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包装体系,严格农产品产销一体化的溯源,严守农产品种源和产品品质、安全,进一步提升生态岛品牌的市场辨识度和知名度;要综合运用线上线下方式,加快建立蔬菜、花卉、文化旅游产品交易市场,为本区民众和企业提供专门的平台服务。

三、广泛参与,汇聚合力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发动村民,汇聚乡村发展合力。

村民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加强村民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村民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工作的能力;要多让农民发声、多听群众意见,避免“干部干、百姓看”,充分吸收群众意见;要在“五棚”整治、美丽庭园建设、乡风文明创建等方面建章立制,把村规民约与奖惩挂钩,建立起一定水平的激励和保障机制,营造自己的家园自己爱、自己建、自己管、自己护,人人争当主人、人人争当主角的浓厚氛围,引导村民广泛参与,把农村建设成X老百姓真正想要的美丽家园、幸福乐园。二是优化人才政策,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要积极吸引乡村振兴人才返乡回乡入乡。既要鼓励生于X、长于X,对本区情况熟悉,与家乡群众亲近,怀有浓厚乡土情怀的人才返崇留崇,又要鼓励优秀外来人才入崇。凡是懂得农业技术、了解农民想法、热爱农村工作,能在X扎下根、稳下心的人才,都要积极发挥作用。三是完善基层治理,激发乡村振兴活力。要发挥村级党组织的组织、引领功能,打造有力的乡村振兴基层组织架构,激励乡镇主动担责,抓紧抓实抓细乡村振兴推进工作;要坚持乡村自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积极推广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等基层治理经验,充分调动乡贤、群团组织等乡村各群体参与乡村振兴规划、村级事务管理、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我区农村振兴的活力。

各位委员、同志们,希望大家在各自岗位上继续努力、不懈奋斗,不断推进X乡村振兴建设工作,不断推进X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

在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范文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农村工作会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市相关会议精神,总结安排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确保“十四五”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刚才,刘杰同志就《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若干措施》《关于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实现有效衔接的若干措施》做了说明;冯敏同志总结安排了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云阳、安吴、王桥3个镇,蔬菜、畜牧、果业3个部门,分别做了交流发言;一会,拓巍峰同志还要就有关工作提出要求,请大家一并抓好贯彻落实。

“十三五”以来,在全县各级的不懈努力下,“三农”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一是农业质效持续提升。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2+1+X(X≦2)”产业发展成效显著,28个扶贫羊场欣欣向荣,152家社区工厂遍地开花,泾阳农产品影响力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二是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农村改厕5.7万户、改厕率80%,农村幸福院养老服务“餐饮+”日托试点成果显著,新时代枫桥经验泾阳模式持续深化,人居环境、乡风文明取得新进展。三是脱贫攻坚成效显著。6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4.4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荣获全省2020年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和全市2020年度脱贫攻坚工作优秀奖,有望实现“三连优”完美收官。2020年成绩固然可喜,但问题也不容忽视。我们要清醒看到,泾阳的农业品牌影响力还不高;农村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和乡村治理水平还有待提升。这些问题,大家要认真加以解决。下面,就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我讲3个方面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三农”工作是关系全局的“国之大者”、是应变保稳的基础支撑、是追赶超越的潜力所在。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向全党发出了在新征程上农业农村工作仍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的明确信号。近期,省委、市委也相继召开会议,刘国中书记、杨长亚书记也分别对农村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实际行动落实好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

二、明确目标任务,开创“三农”工作崭新局面

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5个振兴,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一是聚焦“促衔接”,着力“固成果”。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十四五”时期一项重点工作。要落实“45431”工作措施。特别是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健全线上线下返贫致贫风险监测和核查机制,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条底线。要常态化落实驻村帮扶制度,加强新选派驻村干部、新提拔镇村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政策业务培训,切实提高帮扶质量。要加强中央和省、市专项扶持资金倾斜支持,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平稳过渡。

二是聚焦“强产业”,着力“提质效”。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工作发展的首要任务。要围绕粮食安全,扛起政治责任,开展绿色高效“吨粮田”建设,一手抓面积落实,一手抓高产创建,力争今年“吨粮田”面积达到13万亩,总产稳定在16万吨以上,真正“端好自己的饭碗”。要大力培育“百万元合作组织”,以“产业强社、能人兴社、改革优社、政策扶社”四大举措,发展年收入100万元和50万元以上的专业合作组织各10家,不断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村集体经济。要围绕品牌创建,实施“四色产业”强链升级工程,茯茶产业要建立和完善茯茶生产技术标准,加快茯茶产业科技示范园企业入驻,实现集群抱团发展;畜牧产业要按照“2+4个一”思路,着力扩能、提质、增效,尤其是奶山羊产业要持续拓展“雅泰模式”,加快15个乡村振兴羊场建设;果业要围绕“六项行动”,实施“万元果”增收计划,建设大型果品“后整理”中心,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蔬菜产业要提高棚栽蔬菜集约化、规模化水平,推出更多像“奋斗柿”、泾河甜柿、屈家香菜等特色优势品牌,唱响“番茄万千、泾阳领鲜”,打造“陕西西红柿第一县”和“中国西部蔬菜之乡”。

三是聚焦“高品质”,着力“强保障”。

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是补齐农村现代化短板的重要抓手。要科学编制村庄建设规划,积极推进“多规合一”,扎实做好王桥社树、桥底刘孟等4个村庄试点工作。要实施好“乡村建设十大项目”,构建“五纵、六横、一环”交通路网,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不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扩大农村养老“餐饮+”日托覆盖范围,巩固拓展康复中心和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

四是聚焦“优生态”,着力“美环境”。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继续开展“百村千街万家”行动,推行农村环卫一体化,实现垃圾清扫、分类、运输、焚烧一体化运营,探索污水治理市场化运作;加大绿化美化力度,评选十大“最美村庄”和百家“五美庭院”,打造美丽宜居示范村,着力改善农村面貌。要继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推进改造率达到90%以上,要建立粪污收集利用体系,实现厕所粪污收集处理资源化利用。要坚持铁腕治霾,加强散煤治理、生物质禁烧及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等工作,全面推进清洁能源“双替代”,保证群众正常取暖、正常生活。

五是聚焦“善治理”,着力“提效能”。

乡村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关键,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推进村委会换届工作,确保换出新气象、新干劲、新作为。要聚焦乡风文明,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用好泾阳家风馆,推动“乡亲议事大院”全覆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要聚焦“六建”,常态化推进农村地区扫黑除恶,拓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泾阳模式,发挥三级调处中心和个人调解工作室作用,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三、加强党的领导,凝聚乡村振兴强大合力

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必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引领保障作用。

一是夯实责任。

全县各级党组织要坚决扛起“三农”工作政治责任,建立统一高效、分级负责、各负其责、执行有力的领导体制,实行“周调度”制度,推动任务清单化、工作具体化、时间节点化,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二是强化保障。

要扎实开展“三创”活动,鼓励各类能人、技术人才回流乡村,参与乡村振兴、共建美好家园。撬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乡村振兴,继续打造“党建+创业+金融”工程,壮大创业导师队伍,全面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

三是狠抓落实。

要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作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突出“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坚决纠治“庸懒散慢虚粗”作风顽疾。乡村振兴“总队长”要当好一线指挥员,各级干部要当好一线战斗员,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冲在一线、干在一线,不断凝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同志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事关全局、责任重大。让我们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奋力谱写泾阳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在全县2021年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讲话

同志们:

今年情况比较特殊,由于受疫情影响,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推迟到今天召开,虽然迟了几个月,但是全县上下发展农业农村的信念没有动摇、劲头没有减弱,我们的各项工作也没有停顿。特别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们及时出台了《关于农业生产春耕春管及农产品产销运的安排意见》,统筹抓好春季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有序推进春耕生产,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农村社会总体稳定。今天,我们组织召开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来x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市关于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部署要求,对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再动员、再安排、再推进,提振士气、凝聚合力,全力提升“三农”工作水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够格迈入小康社会。

2020年,全县上下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x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顺利实施,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观摩会在我县举办;全县粮食总产保持在x万吨以上;2020年农民丰收节亮点纷呈;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赋码登记实现全覆盖,x镇以及x村、x村分别在全省作了经验交流;“x小子”猕猴桃被天猫授予“最受消费者欢迎”品牌,我县荣获2019中国产业互联网区域公用品牌突出县,连续两年入选“中国田园美邑200佳”;x镇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大庄镇、小村镇被推荐为国家卫生乡镇,x镇x村、x社区x村等10个村被评为市级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可以说,过去一年“三农”工作成效显著,值得充分肯定。特别是今年疫情发生后,全县“三农”战线的党员干部为稳定社会秩序、恢复春耕生产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艰辛努力,展示了使命担当。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坚守奋战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今天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刚才,xxx同志对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作了总结和安排,讲得很到位、很具体,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恩平同志宣读了县委县政府表彰《决定》,农业农村局和苏坊镇分别作了交流发言,也表明了做好今年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下面,就做好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我讲5点意见。

第一,提高站位,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政治自觉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做好“三农”工作意义非凡、特别重要。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明确提出要“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省委省政府《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切实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不断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村基层治理、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等x个方面提出x条具体措施。全市农村工作会议要求,要深刻把握今年“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全面梳理目标任务,“跳起来摘桃子”,强弱项补短板,加强学习和研究,对标中央一号文件,确保“三农”工作趋稳向好。可以说,中央和省委、市委结合实际,周密部署农业农村工作,给我们做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

x是农业大县,最大的优势在“三农”,最突出的短板也在“三农”,要加快乡村振兴步伐,保证与全国同步够格迈入小康社会,责任重于泰山,挑战前所未有。形势、任务和肩上的责任都倒逼我们必须增强决战决胜的信心和决心,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精神状态由“平时”转入“战时”,坚持目标不变、力度不减、干劲不松,以更大决心、更实举措、更硬作风,加压奋进、聚力攻坚,全力做好“三农”各项工作,坚决完成“两个确保”(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

第二,聚焦重点,全力推进“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农”兴,则百姓富、县域强,这是实现“两富两美”小康x的应有之义、内涵所在。尽管来势汹汹的疫情给我们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但是国家和省委、市委相继出台了许多新的兴农助农政策利好,各相关部门务必要聚焦重点,主动作为,善于在危中寻机、化危为机,使“三农”领域得到高质量发展。

一要持之以恒夯实“三农”基础。强调,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又强调指出:“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把夯实“三农”基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做好“强服务,保供给”“强两业,保增收”“强基础,保小康”各项工作。“强服务,保供给”,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质量、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文化服务,全力保障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有效供给,确保主要农副产品基本供给,确保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坚决守护好群众的“粮袋子”和“菜篮子”。要积极对接省上新出台的支持农业稳产保供八条政策措施,争取扶持生猪养殖、增加蔬菜供应、建设冷藏保鲜设施、鼓励果品线上销售、优化农机购置补贴、建立检测绿色通道、支持农民合作社等新型主体承担农业项目、加快保险理赔等方面政策支持,推进全县农业快速发展,确保重要农产品市场供应。“强两业,保增收”,就是要抓住产业、就业两个关键,全力保障农民增收势头不减弱、趋势不逆转。一方面,要抢抓当前有利时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大格局。实践证明,我们农业发展确定的“151555”和“6521”产业富民工程是符合x发展实际的,是对农民增收有积极作用的,这一点不容置疑,关键是如何抓执行落实的问题。这里,我重申一下,今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三大主导产业确定的目标是,新增猕猴桃x万亩、奶山羊x万只,新发展设施农业x亩。这个目标一定要实现,决不能摆困难、讲条件、打折扣,年底前,我们要严格考核算账。只有这样,通过一年一年的努力,一年一年的奋斗,才能彻底改变x农业产业规模不大、品牌不强、带动增收不明显的问题。因此,在产业发展上,一定要坚持深入推进“3+x”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将任务细化分解到各镇办(社区)、相关部门,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鼓励各类人才返乡创新创业,加大农民工稳岗支持力度,做好服务保障,让返乡人员就业创业有出路、增收致富有门路。“强基础,保小康”,就是要多措并举,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水利、电力、交通等部门,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科教文卫体等公共服务要向农村倾斜。要加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抢抓国家加快建设国家、省、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融合发展示范园、农村“双创”基地等政策机遇,积极培育壮大猕猴桃、奶山羊基地,着力创建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示范点,以产业大发展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

二要下大力气改善人居环境。今年中央明确提出,要确保年底按时保质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支持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县推进,并对去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的地方给予激励支持。小厕所,大民生。要加快“九改四化”步伐,整镇整村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农村无害化户厕改造,一体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真正让农民群众感受到生活质量改善。要大力实施村庄清洁行动,探索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各镇办(社区)要以疫情防控为抓手,教育引导群众转变生产生活习惯,梯次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农膜污染治理、秸秆综合利用等,努力改善农村面貌,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决不能“一阵风”、搞突击、做样子。同时,要探索建立村庄管护长效机制,确保村庄环境既能整治好,又能常态化维护好。这里,我强调一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创建工作,今年一定要取得新突破,各镇办(社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都要至少牵头包抓一个村,下半年我们将统一组织验收,真正做到“赛场看马,比优评差”。

三要多措并举提升治理水平。要对照村党组织领导有力、村民自治依法规范、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文化道德形成新风、乡村发展充满活力、农村社会安定有序等六个方面标准(乡村治理示范村的创建标准),健全乡村治理体系。要以疫情防控为切入点,构建农村公共卫生应急、预警、响应机制。要落实好“四议两公开”、村民议事等制度,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要加强乡村法治建设,以省农业农村厅开展的农业农村重点领域专项整治为抓手,纵深推进农村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化农村安全管理,为农村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提供坚强保障,深入推进“五链共治、法在基层”诉源治理,提升基层矛盾化解能力,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要提升乡村德治水平,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和“五个十佳”评选为抓手,大力弘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形成道德共识,引领价值追求,凝聚人心力量。同时,要稳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任务,进一步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

四要持续用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事关乡村振兴全局。“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基层党组织就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火车头”。要强化基层党组织核心引领,发挥组织带头作用,用好省级农村集体经济扶贫资金和农村互助资金,盘活农村集体闲置或低效使用的集体资产,积极探索土地返租、股份经济合作社等多种模式,形成变“输血”为“造血”、变“资源”为“资产”的良性机制,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这里,我再强调一下,今年必须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全覆盖,以集体效益和群众受益论英雄,真正让村集体的“腰杆”硬起来。

五要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当前,境外疫情形势仍然不容乐观,要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持之以恒抓好境外来武返武人员的摸排跟踪管控工作。农村医疗卫生水平相对较低,农村村组要特别重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教育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减少聚集,坚决消除疫情反弹风险。

第三,加强领导,全力保障决战决胜工作成效

农业农村工作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重头戏”,承担着沉甸甸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一定要以非常保障、非常举措、非常担当、非常力度,确保农业农村各项工作任务全面落实,取得实效。

一要压实责任,形成抓落实的合力。要坚定不移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和保障机制,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沟通衔接,推动党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县农业农村局既要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合力,又要及时了解政策动向,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工作建议,指挥调度、指导督促镇办(社区)和部门有力有序开展工作。县级领导要认真履行包抓联系责任,经常深入基层检查调研指导,推动任务落实。各相关单位要强化担当意识,各司其职、紧密配合,落实落细落小工作任务。

二要强化作风,鲜明抓落实的导向。打硬仗必须要有硬作风,作风硬,脱贫赢;

作风硬,“三农”强。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坚持“一线工作法”,紧盯突出问题真抓亲抓。分管领导要加强纪律,严把标准,成为行家里手,确保工作实效。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学习、创新方法,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不怕吃苦、巧抓敢抓,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组织部门要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强化“三项机制”运用,把干部配备向农村基层倾斜、向脱贫攻坚一线倾斜,把扎根农村、出力流汗的“老黄牛”式干部重用起来,形成重视支持“三农”工作的鲜明导向,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干部队伍的精气神。

三要严实督查,硬起抓落实的手腕。这次省委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了不少问题,再次给我们强烈警示,我们的工作思路、工作安排、工作措施方面毫无问题,重点还是出在抓落实方面。这里,我点几个问题:比如,有的政治站位不高,到现在还把脱贫攻坚当成常规工作,抓一阵、放一阵,松一阵、紧一阵,缺乏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的韧劲;

比如,有的表态多、调门高,实际工作中说一套做一套,一问啥都好着,一查问题百出;

比如,有的把开会分任务当落实,一分了之,会一开就不闻不问了,落实效果可想而知;

比如,有的关键时候履行责任不力,小问题不重视,小漏洞不堵塞,到头来给全县整体工作造成很大被动;

比如,有的作风不严不实,到现在底子还不清不明,一问起来吞吞吐吐,多方找理由;

比如,有的整天自满自负,工作标准不高、要求不严,满足于工作还可以、还差不多,长此以往不出事都成偶然了;

再比如,有的“老好人”思想严重,工作不敢抓不敢管,明知有问题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小问题造成大隐患;

还比如,有的对“四支队伍”管理不严,在省委巡视时还有不到岗的,平时工作就更不用说了。除了这些问题,可能还有没暴露出来的问题。我前面也讲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出了问题就要好好反思一下,抓工作落实的态度是不是坚决、力度是不是很大;

就要好好思考一下,不能把县委县政府对大家的信任和宽容当作不作为、慢作为,不抓落实、不真落实的理由和借口;

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议范文7

引言

党的报告明确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在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后的关键部分,是农民共同分享各种现代化成果的必要手段。党的报告中还指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县级有线电视网络而言,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此应紧跟时代步伐,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对网络的需求,因地制宜制定长远发展目标,出台切实可行的举措,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1]。

1有线电视网络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

县级有线电视网络的服务对象正好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农业、农村、农民,因此网络建设规划的出发点和目标就应该面向“三农”,服务“三农”,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有线电视网络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符合国家广电总局在2018年11月印发的《关于促进智慧广电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发展要求,有利于广电行业自身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有利于减轻基层组织的工作负担,提升服务和管理效率;有利于乡村管理和人民生活智能化水平[2]。有线电视网络的初始作用就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看好电视、听好广播;就是为了让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就是为了让信息、产品、政策发挥更广泛的作用。随着广电与通信科技的日益发展,有线电视网络逐步数字化、交互化、智能化,传输内容越来越丰富,功能越来越强大。因此乡村振兴战略不能没有有线电视网络这支新生力量。

2有线电视网络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并发挥作用的工作建议

近年来,湖南有线石门网络有限公司立足山村,积极与县、乡、村3级政府组织协调沟通,主动向乡村振兴战略项目进军,顺利承建了全县254个行政村的“智慧党建”电子政务外网工程。目前公司正在与石门县秀坪园艺场筹划建设“智慧秀坪”项目。有线电视网络要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应该做好4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传输内容本地化。传输内容本地化是为了提高网络使用率,从而扩大网络覆盖面,提高网络有效接入率。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等通信运营商都能够开展电视、宽带接入业务,竞争日益激烈。作为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单位,除了要在服务上做到迅速、及时、专业,不断超越外,还要在内容上实现超越,真正发挥党网政媒的优势,大力推送富有地方色彩的节目内容。石门县广播电视台依托有线电视网络,主动向党委政府争取资金,不断改善和更新节目制播设备,在节目内容上坚持守正创新、日益丰富,本土节目层出不穷,赢得社会广泛关注,同时也激活和新增了一大批有线电视网络客户,为有线电视网络的再发展积累了资金。二是传输网络光纤化。传输网络光纤化的目的是使网络能够稳定、高效、便捷地与多种智能终端对接,如治安监控、户外大屏、高音喇叭、监测传感器等,并传送、处理海量数据。随着广大农民对信息、商务、通信等现代化和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大,现有有线电视HFC网络已经不能满足要求。近几年来,湖南有线石门网络有限公司借助“全县政府视频会议系统”、“全县矿山安监和计量系统”、“全县智慧党建电子政务外网系统”等专项网络工程,顺利完成了全县18个乡镇区、4个街道、4个农林场的网络干线联网扩容,实现了县到乡、乡到村行政驻地的有线电视网络光纤接入。目前全县296个行政村只有12个村完成了光纤全覆盖,仅占4%,传输网络光纤化的工作任务还很重。三是党委政府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工程,有线电视网络参与其中并积极发挥作用,必须寻求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并获得政策倾斜。农村有线电视网络相比于电信、移动等网络,由于起步迟,投入资金少,发展慢,暂时处于劣势。因此有线电视网络经营决策者应当积极、主动与当地党委政府沟通、汇报,争取资金支持,借此改造、优化提升网络传输、交互、监管能力。四是培养和储备专业技术人才。专业的事情要有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技术要有专业的人去掌握。目前有线电视网络尤其是县级有线电视网络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抓紧培养和储备专业人才是能否顺利完成乡村振兴战略任务的关键。建议各有线电视网络经营者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岗位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和储备一批“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专业人才。

3结论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在农村,因此作为县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应该抓住这一机遇,站在构建“智慧广电+”网络的高度,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做好传输内容本地化、传输网络光纤化工作,下大力培养和储备一批专业技术人才,脚踏实地规划好、建设好未来有线电视网络,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

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议范文8

乡村振兴战线的巾帼英雄

——邱家店镇刘家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孙启芳

孙启芳同志1997年9月进入刘家疃村委工作,二十多年来,她用自己的坚守书写了一段乡村变革的传奇。作为土生土长的刘家疃人,从计生主任到妇女主任,到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再到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孙启芳将自己大半辈子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刘家疃村。2017年已经有两个孙女的孙启芳同志不顾家人劝阻,依然挑起了刘家疃村支部书记的重担,凭着一股子韧劲,抓班子带队伍,谋出路上项目,紧紧抓住乡村振兴的东风,创建了“五社同行”党建品牌,在全市乡村振兴现场观摩会中获得了市委崔洪刚书记的高度好评,党建品牌的经验在全市得到借鉴推广。2019年刘家疃村党支部被授予“泰山红旗党支部”荣誉称号,孙启芳本人也被评为泰安市巾帼增收带头人。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近年来,刘家疃村以建设过硬支部为抓手,从支部书记做起,锤炼过硬支部,从班子队伍抓起,凝聚过硬队伍,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深入推动乡村组织振兴。立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换届后,孙启芳就着手带着村“两委”班子立规矩,重新修订完善了《村“两委”干部坐班值班制度》、《村“两委”干部上下班签到制度》、《村“两委”干部请销假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从书记做起,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守章程。集中学习了《三会一课制度》、《四议两公开制度》、《村务监督委员会管理制度》、《三务公开制度》等规章制度,党务、村务严格按照制度事办。多关心。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孙启芳发挥女人心细的优势,非常注意对村“两委”干部的关心,上班期间谁的脸色不好,状态不佳,就知道他心中有事,通过谈心谈话,及时帮助他们解开心结,化解矛盾,时间久了,大家都拿他当知心人儿,整个班子畅所欲言,同心协力,凝聚力越来越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支部书记的气量都是在委屈中增长的。2017年中央环保巡查期间,刘家疃村有一户肉食加工小作坊,违规生产时的气味令人作呕,周边村民意见很大,她便第一时间带领村两委一班人联合城管、市场监管和派出所等部门对其进行依法拆除。事后,小作坊主对他进行了人身和名誉攻击,甚至在换届过程中非法阻挠她进行合法选举,但她无怨无悔坚定信心,积极参选,最终全票当选村支部书记,就在当年的8月份,小作坊的儿子当兵政审,孙启芳本着“利益导向第一位,服务群众干实事”的原则,坚决按程序依法办事,最终政审通过,使小作坊主一家羞愧难当。

五社同行助力乡村振兴起势。为汇集乡村振兴人才合力,孙启芳带领村“两委”干部多方请能人,聚贤达,创立了“五社同行”党建品牌。先锋服务社——振兴领路者。刘家疃村党支部成立了“先锋服务社”,把42名党员锤炼成为乡村振兴的先锋队和服务队,分别组建了绿水青山、幼儿教育、应急联防3支先锋队,搭建党员服务平台。在孙启芳的带领下,先锋服务社凝聚了党心、民心,党员先锋作用日益突出,群众满意度越来越高。产业发展社——致富带头队。刘家疃村将种植、服装加工、食品制造等行业的18名专业带头人和致富能手组建了“产业发展社”,招商引进了泰安超泰宠物食品有限公司,打造了山东众禾汶河研学基地,建成了农业特色园区、工贸园区、研学产业带的“两区一带”产业新布局,在全村范围内逐步形成了一产优势化、二产规模化、三产特色化的产业发展格局。乡风文明社——乡魂传承人。围绕乡村文化振兴,孙启芳把22名红白理事会成员、文化传承人、老工匠等聚合起来,突出文化保护、家风建设、移风易俗三项重点工作,成立了“乡风文明社”。经过艰辛努力,编纂了《刘家疃村志》,整理族谱4部,在全村收集家风、家训28条,将“勤为本,德为先,和为贵,学在前”“与人为善,与邻为友,严己宽人,既往不咎”等好家训在全村进行推广传承。积极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平台的优势,设置了“红色记忆馆”、“乡村记忆馆”、“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等功能室,发动全村将各自家传的老物件展览出来,以留下时代的印记,凝聚故乡的乡愁。青年人才社——农村新希望。通过两委决议孙启芳为本村的年轻人组建了创业平台“青年人才社”。通过培训、赞助和资金支持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在农业特色产业园区,孙启芳腾出10个大棚,鼓励回乡学子种植食用菌和有机蔬菜,开创了“轻装上阵干事业,乡村振兴我先行”的本村人兴本村业的新局面。新乡贤理事社——强力亲友团。孙启芳带着“两委”干部,一户一户的走访,将热心村庄发展、发挥正能量的退休村干部、老教师、老乡医、外出创业人员聚拢起来,成立了“新乡贤理事社”。对内,请新乡贤们参与村级治理、议事咨询、矛盾调解。对外,与外乡贤们定期交流,加强沟通,邀请乡贤们回村祭祖,感受乡情。

产业振兴打牢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孙启芳一班人精准定位,发挥村位优势把食用菌产业作为本村的龙头产业来抓。面对启动资金不足的缺口,孙启芳个人垫资10万元,并多方筹措资金共计70万元来推动食用菌产业园项目的正式上马。为减少项目不必要的资金支出,孙启芳就带领村“两委”成员自己上阵亲手干,食用菌产业园一期规划的10个大棚,680个120斤的铁架子,就在她们的肩扛手抬中逐步成型了,仅安装费1项,就为村里节省了近5万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就近解决本村幼儿上学难的问题,孙启芳决心要建一所高标准的幼儿园。她通过积极走访,对上争取,仅用一年的时间就为本村建成了一所区级示范幼儿园,校舍建成后,面对基础设施少,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她又委托在武警水电部队退休的“老刘家疃人”副政委刘殿长将军,协调宋庆龄基金会联系到北京一家国际幼儿园,将价值100多万元的高标准教学设备无偿捐赠给本村,就这样一所崭新的、高标准的幼儿园应运而生了,截至目前,在校幼儿规模达到了300多人,生员覆盖了周边近10多个村的儿童,在解决了本村儿童就近入学和享受高标准教育的难题的同时,还给刘家疃村带来了每年近20万元的村集体收入。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刘家疃700多年的历史,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传精华。75岁的村民刘均从小学习绘画,70年来笔耕不辍,作为玻璃画的传承人,他的作品技艺精湛,深受周边群众的喜爱。为把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好,孙启芳专门置办一间玻璃画作品室,免费提供给刘均作画,并定期为玻璃画办画展就这样本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了,为刘家疃村村民印记增添的浓厚的一笔。弃糟粕。刘家疃是个大村,村里对于很多习俗很讲究,原来的时候红白喜事规矩多,孙启芳不断加强红白理事会建设,大力倡导移风易俗,破除了吹鼓手、扎彩等不文明习俗,为了切实减轻村民负担,村委会决定为每一户白公事的村民提供200元的补助整个公事大锅饭管到底,坚决杜绝铺张浪费的现象。

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议范文9

党员干部要把乡村振兴工作作为“基本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闻令而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把乡村振兴的重大使命真正扛起来,把乡村振兴的鲜明旗帜竖起来,担当起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力。“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村振兴首先要看党员干部,所以,党员干部必须要把落实乡村振兴工作作为基本功,发扬踏实肯干、担当作为的精神,以锐意进取、固本开新的意志品质把乡村振兴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落到乡村的田间地头。

党员干部要把乡村振兴工作作为“磨刀石”。“温室里养不出万年松,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乡村振兴工作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就是最好的“磨刀石”。党员干部要不断学习,修炼“内功”,做到思想“不断电”、行动“不缺位”,努力成为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多面手”。持续发扬脱贫攻坚工作中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精神,以“时代楷模”黄文秀同志和一大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披荆斩棘的同志为榜样,永葆初心、勇担使命、乐于奉献,进一步激发主动投入乡村振兴工作的热情和动力,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带领群众走上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党员干部要把乡村振兴工作作为“必答题”。“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写好乡村振兴工作这篇“大文章”、答好乡村振兴工作这道“必答题”,必然离不开党员干部的苦干实干,要保持对党忠诚、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敢于担当、知难而进的开拓精神,恪尽职守、求真务实的为民情怀,以身作则、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时刻牢记党员身份,不忘党员责任,把群众装在心里,用双脚丈量乡村这片沃土。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关于乡村振兴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上来,把忠诚与信仰书写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确保交出一份让人民满意、让时代满意的乡村振兴“满分答卷”。

过去几年,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经各级部门多年艰苦努力,脱贫攻坚成果斐然。新时代,新气象。全面脱贫绝非终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党的报告中被首次提出,它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和选择。

“乡村振兴”或许将和“脱贫攻坚”一样困难重重。乡村发展面临困境,它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缺人气,好像什么都缺。这些问题常年被媒体讨论,好像很难得到什么有效的解决方法。但,“方法总比困难多”,乡村振兴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新的一年里,我们基层工作人员,在“乡村振兴”政策来临前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新的思想及具体工作准备。

发展特色产业促致富。乡村振兴的核心目标应是:提升乡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要让乡村居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提高其物质生活水平,就需要发展当地工商业进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与增收机会。但引进外资进行产业发展投资,对于普通乡镇来说也绝非易事。因此关注乡村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地探索出适合乡镇自己的发展路线非常重要。比如,一些乡村自己烧的拐枣酒、甜杆酒,自己制作的粉条,自己家养的猪肉,非常受当地区域群众的喜欢。

我们基层工作者日常应多多留意这些,多多思考——如何发展当地的特色产品?如何做出“小而美”的精品产品?如何使群众从乡村发展中受益?“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有深入地了解与探索,才能寻找到当地产业发展的契机,进而实现乡村振兴。丰富文化生活促和谐。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应是:满足乡村居民日益上升的精神文化需求。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既需要物质基础,也需要精神积淀、文化滋养。但让乡镇大力投资发展大型文化娱乐基础设施(如建大型影院、游乐园),也有些不切实际。而且不同地区乡村居民的文化娱乐需求大多也不尽相同。因此关注乡村居民实际生活中的精神娱乐需求,提供丰富、适合的精神食粮是乡村振兴的应然之举。现实生活中,一些乡村居民喜欢当地传统的方言戏曲,一些乡村年轻人喜欢小众、新颖的“二次元”文化。我们基层工作者在下村、驻村工作中应多多交流,积极了解当地不同年龄群体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并创新思考“如何在现有条件下,逐步满足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如建立当地方言戏曲协会,并组织巡演;创新尝试新的影院模式——私人影院等)。

享受政策红利促振兴。乡村振兴的关键点应是:让一切创造乡村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一切都离不开国家对乡村出台专项重大政策的鼎力支持。新时代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然会逐步释放政策红利。比如:设立乡镇专项创业资金,吸引创业者关注乡镇市场机遇;出台乡镇企业税收减免政策,吸引成熟企业投资建厂;甚至激励公职人员再次“下海”在乡镇创业,在当地乡镇区域掀起类似上世纪90年代的“下海潮”。这对个人、企业都将是一次重大发展机遇。因此,我们基层工作人员要做好积极相应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思想准备,理解相关政策,结合自身实际,以多种方式和形式,积极投身到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的浪潮中去。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语重心长地强调中国有“6亿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他们平均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我国广大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相当一部分居民收入水平依然偏低,乡村振兴工作任务形势严峻。但我们应相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各级政府的努力下、广大人民群众智慧与力量的参与下,我们一定能攻坚克难,将乡村建设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新家园。我们基层工作人员也要相信:“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新时代在召唤我们——要在乡村干出一番事业。

在202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我县于2019年在试点镇推行“镇村工作一体化”,成效显著,该项机制将作为我县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夯实“镇村工作一体化”,需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要瞄准目标。

“镇村工作一体化”即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以创新基层组织工作机制、强化基层社会治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重点,通过整合镇村两级党员干部力量,按工作责任定到村、镇上干部派到村、监督管理跟到村,实行镇村干部优化组合,融为一体推进村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其中“干部下沉”是方法,旨在解决人才困境,形成人才集聚效应;镇村一体发展是目标核心,做好镇村联动,把集镇和村落作为一个整体,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目标和要求统筹谋划,进行“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联动推进,打造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新型平台,产业结构不断提升、生活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不断增强,形成区域范围内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使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使农民身份向“非农”身份自然过渡,实现“就近市民化”和“就地市民化”。

二是抓好“领头雁”。

做好试点镇和精准选人工作,当好“领头雁”。结合镇工作实际及各村基本情况,在充分调研和论证之后才能实施试点工作;优选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党员干部,躬身入局,把镇村一体化工作当做事业来做,挺在人民群众需要的最前沿,面对面直接服务群众。总结经验、迭代推进,在试点中逐步完善机制,围绕目标,明确分工,建立考核奖惩制度,适用“容错纠错”机制,对一些先行先试出现失误的能够进行合理容错纠错,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信心与决心。

三是把好规划引领。

以全域理念把集镇、中心村和基础村作为一个整体来科学编制城乡总体发展规划,明确分区功能定位,统一规划村民生活区、商贸区、休闲区、农旅融合区、轻加工业区等。切实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按照城乡统筹、镇村共同发展的要求,统筹考虑镇村的空间布局、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社会事业等各项内容,使镇村发展能够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四是推动社会共建。

在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推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公共服务转移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以合理参与、互利双赢、共同发展为原则,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投入镇村联动建设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合作开发、资源竞争、捐资帮扶、自主投入等形式,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建设当前农村社会所急需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扶持一批镇村一体化建设的示范点,努力拓宽社会参与镇村一体化建设的渠道,引导人才、技术和资金等要素资源流向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增强社会参与的实效,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减轻政府负担和运行成本。

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补齐了短板弱项,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和做法。目前,一定要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议范文10

根据主题教育计划安排,结合职责分工与工作实际,我确定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服务“三农”工作》的调研题目,如何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市科协作用,真正把服务“三农”工作做出成效,带着这样的问题,10日19日、20日,我和科普部部长先后到***、***等县区开展专题调研,采取听取汇报、个别访谈、现场察看、问题剖析等方式,围绕乡村振兴问题与县科协、现代农业科普园、农业合作社、农村电商培训基地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谈,并到***扶贫村看望了帮扶对象,了解困难和需求。现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要做好“三农”工作,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科协作为联系服务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引导科技资源走进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勢,应该有所作为。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深入贯彻落实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根据《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方案>》,结合市科协工作职责,制定了《市科协系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行动方案》,成立了市科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和协调科协,服务乡村振兴工作。

在2019年7月,市科协专门组织各县区科协系统乡村振兴战略培训班,到***考察学习期间,市科协精心设计并成功实施了一系列“科普服务乡村振兴”示范观摩活动,为下一步各县区组织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二是切实加强基层科协组织建设。市科协借助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契机,强化乡镇科协组织建设,明确要求乡镇设立专(兼)职科协主席,打通科技惠民助力乡村振兴组织通道“最后一公里”。

三是坚持开展科普惠农工作。以农民科学素质提升工程为载体,整合社会力量,大力开展科普惠农工作,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素质,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着力培育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发挥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推进基层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等阵地完善科普画廊、科普宣传栏等科普设施,加快推进农村“科普e站”建设和应用,将“科普中国”优质资源送达农民。

二、存在问题

(一)农产品竞争力弱。各县区都有部分农产品拥有一些品牌,如栾川的栾川印象,但由于规模小、市场份额占有率低,真正有辐射效应的品牌产品不多,知名品牌更少,产品宣传力度小。在产品质量上重视程度不够,考虑长远打响品牌的更少,缺乏市场竞争力。

(二)现代农业程底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迟缓,农村产业融合型人才缺乏,现代农业产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弱,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链条短,附加值不高。

(三)经营主体质不优。各县区都建有农民专业合作社,但部分合作社内部运行不规范,合作社的章程、制度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发展资金短缺,贷款融资难,发展后劲不足,质量不优。

(四)技术支撑力量弱。基层农技队伍知识严重老化,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梯次结构不合理现象普遍,推广新技术的人才缺乏;务农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年龄普遍老化,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识不强,参加农村电商等新技术、新知识培训等积极性和接受能力较低。

三、几点思考

全市科协系统服务乡村振兴计划的重点工作,包括强化人才战略、搭建创新平台和集聚内外力量,统筹全市科协系统及各部门资源,促进人才和资源下沉基层,服务乡村,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服务乡村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市科协将立足新时代农村产业发展实际,根据农村产业特色,引导学会、农技协发挥人才、技术、平台优势对口帮扶,搭建专家与广大农民沟通的桥梁,以培育发展农技协的为重点,深入推进产业振兴。围绕各县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按照“推广一项技术、发展一项产业、建好一个协会”的工作思路,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大力发展精品果业、绿色蔬菜、特色经作、现代养殖、休闲农业、加工物流等农业主导产业,着力打造一批特色种养殖基地。加速培育农村新兴特色产业,丰富农村新业态,提高现代农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

(二)强化科普优势,服务乡村文化振兴

市科协将大力推进科普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活动,以科普带动乡村文化发展,推动科普力量重心下移,加强基层科普阵地建设,助推科普载体发展。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好农技协、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科普惠农服务站等作用,围绕科技培训、农技服务、就业指导、农村科普等方面扎实开展工作,引导优质科技资源向基层集聚。

推动各县区科协制作科普图书、科普折页、科普挂图等科普资源,利用科协信息网络、新兴媒体开展扶贫政策和相关知识宣传。推动“科普中国”、“科普中原云”在基层的落地应用,加快推进市、县两级科普信息化网络建设,丰富涉农科普内容,加快建设“科普e站”和科普大屏等科普基础设施。以“普及新知识、推广新技术、倡导新生活”为切入点,广泛开展“健康文明生活”、“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宣传教育,提升广大群众科学素质,把科学知识转化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不断厚植人才优势,服务乡村人才振兴

围绕种植、养殖、加工、农村物流、电子商务等产业,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和骨干为重点,整合科协各渠道培训资源,分类型、分层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现代农业经营者队伍。

统筹发挥科协自身优势和力量,开展“送智下乡”活动,发挥市县两级“百千万科普人才”队伍中涉农专家的优势,组建科普志愿者队伍,深入基层一线,为群众提供产业规划、技术指导、技能培训、行业分析等服务。

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议范文11

为尽快熟悉村情镇情,驻村工作队与村委会对接,做好发展规划同时配合好镇党委政府及村委会做好村内各项工作开展。

为全力推动美丽村庄建设、围绕改善和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参与指导编制村庄规划,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美丽宜居村庄”“美丽庭院”建设。

2021年7月28-29日古县渡镇龙潭村委会与驻村工作队一起。1、对村环境卫生进行整治。2、对村电排水站排口进行加固维修工作,同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对三个自然村存在的环境卫生情况、危房旧房、违规建房进行摸底部分照片如下:

2021年7月29日开始工作队分成2组:为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围绕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扎实开展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和突发严重困难户等“三类人员”的常态化摸底和定期跟踪走访情况如下(部分照片):

2021年7月30日上午9:00

鄱阳县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动员部署暨业务培训会

为让驻村工作队和换届后的乡村振兴工作队伍尽快进入角色,熟悉政策业务,推进当前工作,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全县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动员部署暨业务培训会----驻古县渡镇龙潭村第一书记郑军参会

2021年8月3日上午 古县渡镇龙潭村召开会议 古县渡镇党委委员胡志华传达古县渡镇党委政府会议工作安排第一书记郑军参加会议会议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疫苗接种工作2.疫情防控工作3.人居环境卫生工作4.农民建房 违规建房问题 5.农村宅基地6.乡村振兴工作对接帮扶工作队 形成帮扶计划 7.安全生产。

2021年8月4日 工作队对周边乡村振兴发展比较有特色的、产业扶持突出的兄弟单位,开展项目考察,围绕“利益链条数量不少、利益联结质量不降、脱贫群众平均收入不减”的要求,帮助帮扶村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指导用好村级集体资源,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议范文12

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正在奋力夺取全面胜利。小偏整理了2020党员参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心得体会作文汇总,欢迎参考借鉴。

参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心得体会以一

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近日,习主席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总动员令:脱贫攻坚到了决战决胜总攻阶段。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主抓手,是带领千家万户奔小康的牵引机,乡村振兴,是乡村工作头等大事!奋斗在“三农”一线党员干部,必须一鼓作气、乘势而上,集中优势力量、发起最后总攻,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的最终胜利。快马加鞭,在党建引领下迅速投入到乡村振兴这个宏大战略实施中;县乡村户四级联动发力,聚精会神,以务实的作风,精准的措施,拼搏的精神,必胜的信心,把乡村振兴战略抓实抓细抓好。

一、脱贫攻坚,决胜小康;必须认真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和座谈会部署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具体工作安排我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行动,深刻认识到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如期完成脱贫目标任务,关系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深刻认识到决胜全面小康,最关键的一仗在脱贫攻坚;吹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役的冲锋号,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输不起的硬仗,确保全面达到脱贫摘帽标准。的重要指示,是全党全国脱贫攻坚,决胜小康,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遵循。各单位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中央对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新要求,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战略部署和工作要求上来。

二、脱贫攻坚,决胜小康;必须“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因地制宜,联系实际,党建统领,强力推动乡村振兴是关键;习主席明确指示“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因此,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推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也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党的将乡村振兴战略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是我们党“三农”工作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体现了对“三农”工作的情怀和关心,也向全党、全国传递了乡村振兴的优先战略地位。脱贫攻坚,决胜小康,“三农”工作依然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如果抓不好,发展就不平衡,必然影响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各级各部门要从战略的高度精准把握中央意图,牢牢抓住乡村振兴战略这个总抓手,认真落实“五个扎实”的要求,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

三、脱贫攻坚,决胜小康,必须认清“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是全面振兴根本路径。脱贫攻坚,决胜小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党中央、国务院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总要求,分别从2020年、2035年和2050年3个时间节点,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五个振兴”是落实“20字总要求”的行动载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产业振兴是物质基础,人才振兴是关键因素,文化振兴是精神基础,生态振兴是重要支撑,组织振兴是保障条件,党建统领是核心,构成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整体,为乡村全面振兴指明了主攻方向。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也到了收官之年。华山镇紧盯“七大类58项工程”目标,“包装印刷产业园”全面推进,“工业立镇,工业强镇”精准发力,抓招商引资重点、补人居环境整治短板、强“景观大道、水世界、东华山主体公园”等乡村旅游弱项,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四、脱贫攻坚,决胜小康;必须“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脱贫攻坚,决胜小康。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最直接的表现在群众收入差距大,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决胜小康,就是要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解决城乡收入不平衡的问题、城乡公共服务不均衡的问题,让农村与城市共同发展,让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同步提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以农民为中心,体现以人为本,充分依靠农民群众,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我们要把服务群众、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围绕人民群众需求制定政策措施,让人民群众共享乡村振兴成果。

参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心得体会二

一要推动产业振兴,实施“工业立镇,工业强镇”,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首要任务,实施“工业立镇,工业强镇”是重心,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是方向和目标。

“工业立镇,工业强镇”,园区高标准建设,是基础和前提;招商引资,是“天字号”中心工作重中之重;怎么招商?专业人做专业事。借鉴广东浙江和沿海地区经验。解放思想,凝神聚力,广泛联系,重点选择,各个突破,跟踪服务。想千方百计,破千难万险,跑千山万水,走千家万户,不达目的决不收兵。成立专门班子,招聘精兵强将,组织专业队伍,定政策定目标定区域定任务!

以市场为导向,着力提高农业产品质量,以高质量赢得大市场。现代化农业就要用现代化的方式来推进,丰县大沙河流域属于少见的“小沙漠气候”区域,是苏北果业适生区,特别是苹果、梨、桃的优生区,牛蒡、山药、中药材种植有一定规模,近年来农民群众因此受益,在市场上占有相当份额。发展产业特别是农业一定要依托资源禀赋,做大农业的比较优势。怎么来做大优势?一个是坚持农业园区化发展,通过园区化实现规模化;一个是坚持精品化发展,把苹果、梨、桃的品牌做亮,让品牌提升丰县农业的竞争力;一个是坚持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如华山镇华山村“手语金蝉特种农业种植”、套村“戴氏庄园”苹果盆景等多种优质果品盆景栽植等,建立产业具有上下游联通的体系,就是要使种植、养殖、深加工产业链条串联起来,这样才能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把乡村旅游发展作为今年“脱贫攻坚,决胜小康”新引撑,“乡村旅游”华山镇已经有了突破性发展;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养生等产业深度融合,打响丰县华山乡村旅游品牌,以乡村旅游带动农产品加工、传统手工、民间技艺等产业发展传承,形成生产基地、农旅融合、休闲康养等相互支撑的产业链条。要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 农户”的模式,完善土地入股、订单农业等联结机制,推动农业发展跳出传统模式,开启市场化、企业化、工业化的新模式,让农户获得更多增值收益。

二要推动人才振兴,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脱贫攻坚,决胜小康。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必须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我们要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坚持开展职业农民培育,扶持培养一批龙头企业、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头人”,提高农民的农业技能水平,让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要建立有效激励机制,让农村的产业、环境吸引人、留住人,要支持企业家、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技能人才、党政干部等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要把农村一线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阵地,加强对“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农业技术人员的教育监督管理,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乡村注入新鲜“血液”。

三要推动文化振兴,加快建设现代乡村文明。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铸魂工程。要把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作为重大工程,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自信,提振精气神、增强凝聚力。要大力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在农村弘扬以爱国奋斗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要扎实开展各项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形成健康向上的乡风。开展创建“美丽乡村,文明家园”活动、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有情有义丰县人”、“好人榜”评选活动,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表彰活动,加强家庭建设、家教传承和家风培育,以纯正家风厚植社会新风尚。要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及新乡贤作用,坚决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高额彩礼等陈规陋习,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推动农村移风易俗。要做好农村古建筑保护修复,挖掘整理民俗家风,让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相传。建设党史馆、村史馆、民俗馆,整理编印村志,恢复一些民俗等,这些都是乡村文明的重要元素,各级都要大力支持。

四要推动生态振兴,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乡村振兴的最大优势和竞争力。要推进农村绿色发展,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要持续推动乡村人居环境改善,聚焦农民反映强烈的垃圾、污水和村容村貌等突出问题,加大力度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路域环境和河道坑塘整治,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让农村更宜居、更宜人。加大生态植被、自然景观、古树名木、小微湿地保护力度,开展村庄绿化、庭院美化等乡村增绿行动,建设一批森林小镇、森林人家和生态文化村。

五要推动组织振兴,巩固党的农村执政基础。脱贫攻坚,决胜小康,党建引领是核心,村干部是主力军。基层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强化提升党组织组织力;建好用好“党群服务活动中心”,扎实做好“三会一课”制度学习;要压实基层党组织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尽快开展村干部教育培训,加强廉政教育,提升新班子能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要加强村级后备干部培养管理,鼓励和支持党员带头脱贫致富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以党的领导统揽全局,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发挥“议事民主理事会”作用促进村民监督的作用,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推动乡村治理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

把握两个关键,助力乡村振兴蹄疾步稳、有序推进: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实乡村振兴的根基。助力乡村振兴蹄疾步稳、有序推进,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头等大事,关键中的关键,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村级组织建设,脱贫攻坚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是解决乡村振兴中最难的短板,脱贫攻坚任务完不成,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目前全国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决胜期,强化对社会扶贫力量统筹协调,充分发掘社会扶贫资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凝聚各方合力。扎实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着力加强农村基层队伍作风建设,注重激发调动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巩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作风基础。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的领导。要全面落实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制,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书记负责制,对全市来说,市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区县委书记是“一线总指挥”,乡镇党委书记负责抓落实。各区县党委、政府每年要向市委报告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要建立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意义深远,责任重大,一定要坚定信心,咬定目标,强化担当,真抓实干,深入推进,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为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而努力奋斗!

参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心得体会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正在奋力夺取全面胜利。“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铿锵有力的话语,引起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强烈共鸣。

今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现在还要努力克服疫情的影响,必须再加把劲,狠抓攻坚工作落实,越到最后越要响鼓重锤,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锚定艰巨任务,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以必胜信念激起决胜决战之势,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处理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关系。脱贫攻坚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要实现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就决不能松劲懈怠。疫情冲击之下,脱贫攻坚要寻找新的发力点,利用扶贫协作大数据平台实现帮扶对象、帮扶干部、帮扶措施、帮扶资金的智能管理,实现线上农业知识培训扶贫又扶智,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的情况下,统筹推进生产生活秩序的加快恢复,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相信我们终将战胜疫情,我们也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把全国人民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带入全面小康。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处理好快速脱贫与防止返贫的关系。在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同时,脱贫的质量也同样需要保障,如何防止脱贫之后再返贫,同样是要解决的硬任务。有数据显示,全国已脱贫的9000多万人中,有一小部分存在返贫风险。一些贫困户有干劲,却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就需要我们除了强调社保兜底以外,特别强调要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持续抓好脱贫户的扶智和扶志引导工作。一方面,加强思想观念的改造提升,使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观念深入人心,激发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要加大培训的力度,增长他们劳动致富的本领和能力,实现产业脱贫和就业脱贫。同时,要精准稳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扎实做好春耕备耕,满足脱贫群众稳定就业增收,变压力为动力、化危为机。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处理好消除贫困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实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全面夺取脱贫攻坚战略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要建立脱贫长效机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工作深度融合,多在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上下功夫,在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壮大区域经济和集体经济上下功夫,在培育新型农民、增强内生动力上下功夫。以系统化的思维、扎实务实的举措,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美丽乡村经济”的突破性发展,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促使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从而巩固脱贫攻坚。

参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心得体会四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近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新号令。

以初心立信心,任尔东西南北风。疫情狂风骤雨的时候,党和国家迎难而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挺身而出,一个个红色堡垒固若金汤、一面面党旗高高飘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疫情这场“大考”,我们答得顽强且坚定。没有什么能阻止中国行稳致远、继续前行的脚步,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誓言铮铮,初心不改。正因为今年只剩下300天,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绝对不松劲、不懈怠、不停顿,那些“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硬骨头,定要举全国之力、全国之智,战旗猎猎,不胜不还。

以磨砺炼韧劲,放使干霄战风雨。“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温室虽好,只能生长娇花;温水虽适,只会困死青蛙。党的干部应是夙兴夜寐,实干兴邦的。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今年的疫情考验算是一个,也正是这样的考验让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浴火淬炼,加速成长。仅仅月余,疫情前线那些摘下口罩带着血痕的昔日稚嫩的脸,俨然配上了沉静的成熟表情;一份份来自火线的入党申请,带着“红”的热烈和“绿”的青春。疫情防控中,贫困地区基层干部更展现出较强的战斗力,他们日常是“扶贫队”,拉起来就是战疫队。他们既在疫情防控中稳定民心,保障群众生活;又在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变化时,响应号召,抓住时间节点和工作重点,关注劳动力外出务工、扶贫产品销售、帮扶工作等最易产生问题和困难的工作上想办法、找出路。

以科技助奋斗,好风凭借力。目前,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8%,科技扶贫有了更多的硬件支持。科技成果与地区自然资源、发展需求和群众诉求有机结合起来,应运而生的蔬菜大礼包按需投放对口地区、微信助力花农卖花、餐厅歇业时期的服务员转岗成为临时外送员、网上招聘会面试会、空中学生课堂,信息的交流、需求的交换,让虚拟世界的云产业蓬勃地发展在现实世界中。相比“送米”“撒钱”等简单直接的做法,科技扶贫不受地区限制、能更敏锐高效地利用大数据寻找脱贫的路子,精准施策、定向脱贫,产业、产品、技术有了去处,外界的需求尽快得到了满足,两相欢喜。科技扶贫,因为对知识的需求,也使得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空前提升。

以宣传感民心,万众一心共进退。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候,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利用手机、电视、LED流动屏、走字屏等常见的载体,做好防疫宣传,稳定民心;而在脱贫攻坚再动员、再部署的阶段,线上线下宣传依然要发挥传达领袖指令,鼓舞士气的作用。只有获得民众理解和支持,民心所向,对标对表,统一步调,复工复产,才会在今年剩下的10个月里让奋斗之花越开越艳,既定目标不偏不倚,所有愿景一一实现,取得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双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