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多媒体互动艺术

多媒体互动艺术

时间:2024-01-02 15:03:33

多媒体互动艺术

多媒体互动艺术范文1

关键词:舞台多媒体影像;舞台艺术;互动关系

中图分类号:J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119-01

一、多媒体影像技术

多媒体影像技术以计算机为技术实现媒介,把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通过有序的逻辑连接综合起来,通过信号调制、传输和解调的处理,以多屏、多维的影像形式播放或投射在LED电子屏幕、沙幕、水雾、烟雾或者舞台空间上,以营造出一种奇妙的、如梦似幻的视觉效果,创造出一种传统舞美灯光无法实现的舞台氛围,给观众以全新的视觉感受和精神冲击,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作为一种全新的舞美表现手法,多媒体影像技术拥有巨大的舞台表现优势,它的表现方式和内容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舞台美术的束缚,跨越和吸收了其他领域的元素,使之综合为一体,通过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使得舞台表现具有无限可能性和创造性,使舞台的表现空间更加宽广和灵活。

二、多媒体影像技术在舞台美术中的具体应用

(一)早期多媒体影像技术在舞台美术中的应用

早期的影像是通过幻灯系统在聚光灯具前加一组物镜使其投光成像,幻灯片多用幻灯颜料把用来构建舞台背景、渲染舞台气氛等需要投影的内容画在胶片上,放在幻灯机中放大到投影幕上。这种舞台艺术表现形式曾经在舞台表演中被广泛应用,在取得一定艺术效果的同时,其本身也存在着巨大的局限性,制约了舞台表现形式以及多媒体影像技术的发展。首先是极为耗费人力,从画面构思设计、绘制幻灯片,到舞台表演时的操作,再到幻灯片的保管,都需要人专门负责;其次,幻灯片属于实物介质,不易保存,容易损坏,不能反复使用,临时出现问题也不便修改和替换;再次,演出时操作不便,更换场景时要迅速替换大量幻灯片,工作量大且容易出错,而且还需要多台幻灯片机同步联合播放,互相拼接组成完整画面,需要多人协调配合,稍有差错就会造成舞台效果失误,表演失败。

(二)多媒体影像技术在现代舞台美术中的应用

高清视频投影机的出现,让影像在舞台上的呈现有了更多实现的可能性。LED大屏幕的出现,让影像在现代舞台上的呈现方式更加灵活,更加自由,排除了投影所带来的众多局限因素。如今,舞台上出现复合式应用的形式越来越多,一般前景的纱幕用高清投影机,背景的影像用LED设备,两种媒介的复合式使用,增强舞台空间感,极大了丰富了舞台表现力。

LED电子显示屏是目前在舞台美术中最受欢迎、运用最广泛、组合形式最灵活、表现力最为强大、最不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的一种全新的影像载体。它作为大众最熟悉也最青睐的科技产品,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小活动中。它小到可以展示现成的资料文件、照片文字、可以再现自然景色;大到可以营造“上天入地”的梦幻效果,它强大的表现力足以展示能想得到的任何效果。动态的,静态的,写实的,写意的,内容多姿多彩,效果也更为生动逼真,能够给观众身临其境的完美享受,进而直接影响观众的心理变化,激发观众的强烈热情。

LED显示屏继承了影像载体的众多优点,但同样有一些实际的问题。丰富的表现力决定了它不菲的成本,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应为成本的限制,也不敢大肆铺开。另外,随着LED屏幕的广泛应用,多媒体影像生硬的植入舞台,展示出的效果技术含量很高,但美感缺乏,忽略了审美最本质的东西,这也是多媒体影像在舞台美术中应用的一大问题。

三、艺术与科学技术在多媒体影像中的互动关系

科学技术是多媒体影像诞生的必要条件,同时科技的不断进步为多媒体影像的飞速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从多媒体影像在舞美美术中的应用来讲,从幻灯、电影投影,到多屏幕、合成材料投影,到LED屏、雾屏,再到激光、全息等,媒介的每一个进步,都与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

多媒体影像中的艺术与科学技术之间不是单向的、某一方影响另一方的关系,而是双向的、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影像制作者经常能够从科学技术中获取艺术灵感,科技成果成为多媒体影像艺术创作中最活跃的元素之一。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在多媒体影像中的广泛应用,使多媒体影像艺术成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领域之一,为科技的进一步发展赢得了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四、结语

多媒体影像艺术与科学技术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所以,影像制作者的科学素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笔者相信,一个对现代科学技术一无所知或所知甚少的影像制作者,是不会做出优秀前沿的作品的,因为他的作品缺乏最新科技成果的支撑,所以很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不成功的作品。

多媒体互动艺术范文2

关键词:多媒体;画面;交互艺术;设计元素

中图分类号:G613.6

较好的多媒体作品设计,给人的感觉都是信息较明确,通过视觉撞击就能读懂其中蕴含的主题,在这其中就会出现一个品牌认同的问题,也就是行业人士常常提到的交互。多媒体设计的构成一般为三部分。即,视觉设计,媒体设计,交互设计。当然视觉设计细化为静态与动态两种,但是要显得自然而新颖。

一、多媒体画面交互功能的特性

多媒体艺术设计诞生于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交互性是这一艺术的显著特点。多媒体艺术设计的人与作品之间的交流具有很强的即时性,与交流互动的新语境存在密切的关系。这就改变了传统的艺术的被动欣赏,信息的被动接收现象。多媒体艺术设计使得人们在获取作品内容的同时,还能形成一种特殊的艺术审美,产生一种因人而异的自在艺术的体验过程。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社会步入数字化与信息化的时代。多媒体已经在我国成为一个被普及的名词。在普遍与发展中不断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多媒体被运用在通讯网络与广播电视或者计算机等多种领域。但是,对于多媒体画面来说,人们还是较为陌生,基于美术与影视的结合,通过计算机画面的演变参与,在屏幕的动画显示的基础上,具有交互性的多媒体与数码媒体艺术设计的兴起。

二、多媒体画面艺术作品需要交互性的参与

多媒体作品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方式,突出的特色为多媒体艺术设计的交互性,“多媒体”设计依赖这一交互性而存在。简单地说,交互性,就是用户对于多媒体的设计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参与过程。多媒体在人们主观的参与的情况下,高技术性艺术作品借助于计算机的硬件与一些可运行的软件程序与设计师之间的四者之间的协调而实现。

交互界面能直接影响用户的兴奋度,能够很好地激发出用户群体的强烈的求知欲,产生有效的征服欲,能够让学生产生对学习的持久性。这主要依靠多媒体的文字与数字的显示,吸引眼球的动画效果与艳丽的色彩,还有悦耳的声音与动听的音乐都将会加速这种交互界面的形成。但是,在人机的对话过程中,需要掌握用户与这三者之间的交互的自然程度,并且在交互的形式上要显示出新颖性。

三、多媒体艺术的实现取决于设计

多媒体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起来,多媒体艺术有力地促进了国家信息文化的繁荣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丰富了当代人们的精神与文化生活。多媒体作品创作的艺术手段也在不断地得以丰富,通过多媒体画面交互功能艺术设计,来使创作的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得以不断地提升。

视觉造型艺术,包括二维设计和三维艺术以及动态的影视艺术。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对视觉语言的理解和感受能力,进而能够真正欣赏并创造视觉艺术。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意图,将文字、图像、动画、音频、视频多媒体素材进行整合,突出它的交互特性。

国际间的交互设计教育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设计教育与创意产业,在共同构筑了一个互相沟通与对话的互动平台。信息科技带来人类生活的巨大变迁,数字媒体渗透到了人们的社会、文化、娱乐各方面。促进了艺术与科学的相互融合。多媒体独有的交互性、连通性和沉浸感逐渐融进人们的生活,应用到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多媒体交互设计在信息传达上,人与人的沟通上,个性体验的创造上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交互设计在中国起步较晚,如今,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多媒体艺术设计作为一种门新的艺术设计门类,已经在各行业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我国的内地的不少的高校中,都已经开展了多媒体艺术设计教育课程。主要是通过对学生的艺术设计的培养,来为当前的多媒体领域中存在的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大量的需求。如,最早在国内开展多媒体艺术教育与研究的北京印刷学院,在这过去的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摸索创新,在教学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现实的教学经验,并因此而取得了相应的成果,该校独自编创的多媒体作品,已经在国内外产生了不小的轰动,也为自己的学校取得了很高的声誉。

四、多媒体画面交互功能艺术设计要素

1、主题风格与色调

风格与色调是作品中形式与色彩的导向,色调不同艺术风格各异。在设计的配色中需要注意,颜色的数量以不超过5种为最佳。在色彩的对比度上,力争使页面色调整合成和谐但要突出重点。在冷暖色彩的搭配上,要结合受众群体的具体情况而定。对于一种设计需要只采用一种风格否则给人一种杂而乱的感觉。

2、图文信息的整合

文本元素,如标题、正文、注释、链接等文字,是一种必要的载体,不同的字体、字号,变换的文字方向,不同色彩文字的使用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但不要超过三种;标题字号最大,注释链接最小。文字方向应尊重受众的习惯并保持一致性,正确使用按钮使设计的作品整体具有艺术性与易读性。

3、图形元素的设计与展示

多媒体画面交互中最常用的视觉元素就是图形,在设计图案、图标、按钮、表格的过程中,需要色彩鲜明地突出图形特点与个性,并增强装饰感,还要考虑到文件大小易于传输,展现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与魅力。

此外,还要视频音频也是媒体技术优势的充分体现。在演示客观规律、场景再现等与时间、空间有关的原理和过程,艺术设计上能够起到很大的辅助之效。多媒体中图片解说、背景音乐、动画视频文件,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象动画的转换与过渡特效、Flash动态图的最佳整合都能使多媒体画面设计实现给受众最佳的享受,让受众群体在艺术的熏陶中接受想得到的信息内容。

参考文献:

[1]习常司空;传统媒体如何应对网络挑战[N];中国建材报;2000年

[2]高钦;发挥网络优势整合新闻资源[N];北京日报;2000年

[3]全球互联网盈利的16种模式[N];中国包装报;2000年

[4]苏昊;;从世博看动画设计的多维空间创意[J];才智;2011年16期

[5]汪浩;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图案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多媒体互动艺术范文3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展示;虚拟成像艺术;互动艺术

1绪论

(1)本文的研究背景。新媒体艺术是新媒体技术在艺术创作和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是二十世纪以数字化为主的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与艺术的结合。“新型科学技术的产生给艺术的范畴注入了无限的活力,也推动了艺术新领域的确立和发展。视觉艺术内容通过数字化的演绎,利用数字媒介将虚幻的视觉元素呈现在界面上,新媒体技术是一种开拓艺术的极佳方式。”受信息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影响,当今的展示设计在表现手段和传播方式上更加的多样化,新媒体技术的介入使得展示设计走向虚拟化和互动化。

(2)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展示设计日益追求多样新颖的表现手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涉入展示设计领域,并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新媒体以其独有的特点备受艺术家们青睐。国内外一些艺术家

(3)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查阅各种艺术期刊、书籍、网上收集论文、专著等。2)实例个案研究法:依据展示的不同类型列举新媒体应用实例进行分析。3)逻辑分析法:运用归纳类比的方法对所得信息进行处理研究

2新媒体艺术与展示设计

(1)新媒体艺术概论。1)新媒体、新媒体艺术的定义。什么是新媒体和新媒体艺术?关于什么是新媒体这一问题,目前并无科学和严格的界定。但是依据种种理论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给新媒体和新媒体艺术下一个中庸式的定义:新媒体,从广义上来讲是一个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概念,指出现时间较晚,相对于已有媒体在功能或传播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的一种新的媒体。狭义上讲,当今信息时代的新媒体指基于数字化和先进的传播技术的媒介或内容载体。[1]新媒体艺术,即以数字媒体技术及数字信息传播科技委支撑和媒体的艺术形态。2)新媒体艺术的基本特征。从新媒体艺术的创作观念、表现形态、艺术,与载体的互动关系以及艺术与技术的关系来看,新媒体艺术具有如下特征:①从新媒体艺术的创作观念来分析,新媒体艺术在观念和思想上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同时强调艺术的大众化,以及审美过程的互动性、参与性。②从表现形式来看,新媒体艺术具有综合性、包容性、互动与多媒体等特征。③从艺术与载体的互动关系来看,新媒体艺术对媒体具有很强的依赖性。④从艺术与技术关系的视角来看,新媒体艺术对技术依赖特征突出“新”。

(2)展示设计概论。1)展示的概念。[2]“展示艺术是一种利用现有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主题化时空的构建,实现表达与沟通目的的应用性综合艺术。其核心目标,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集艺术之所能,创造一个主题化的展示时空,通过现场作用实现情感交流和认知互动。”2)展示范畴与内容。展示的内涵十分丰富,综合多种观念,可将展示大致分为如下几类:商业展示、博物馆展示与展览会展示。其中展览会展示又可分为博览会展示、专题性展示、会议活动展示和网络虚拟展示。①行为方式上,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去参与浏览展示活动,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而不会影响他人。②虚拟展示具有模拟仿真的特点。对用户做出的探询,在仿真情况中与现实情况一样能够得到回应。

3新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1)新媒体艺术为现代展示设计带来的新特征。1)互动性。互动性是新媒体艺术独具的艺术特征。新媒体艺术把以往的一切艺术形式包括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文学、戏剧、影视等都纳入进来。展示设计中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性除了体现在上述与艺术和其他学科之间的结合与交互外,还体现在受众的参与性。参观对象可以不再是被动的观赏物,它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与观赏者进行互动。2)虚拟化。在新媒体艺术时代,3D虚拟成像技术代替了大量的实物展示,大大的节省了空间、材料、运输等资源。同时,它能够在有限的面积变化出不同的空间。让观众在一个弹丸之地获得多种体验。3)娱乐性。新媒体展示具有娱乐性的特征,作品的娱乐性设计,令枯燥的内容趣味化,不再受年龄差异的困扰。新鲜感、惊喜感伴随着某种刺激吸引男女老幼,参观成为嘉年华。知识、教育、信息、娱乐融为一体。

(2)各类展示中新媒体艺术的应用实例分析。1)商业展示。[3]商业展示是商品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媒介,其主体是零售业。主要包括店铺空间设计、印刷广告设计、购物环境气氛设计、橱窗陈列设计和利用展示促销活动展示信息等。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能令顾客驻足,流连忘返,加强商品促销和品牌认知度。2)博物馆展示。博物馆展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解说性博物馆展示(或称叙事性博物馆展示),就是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来陈述一个事件、观念或者主题,使人们产生兴趣,引发好奇心,进而产生态度的改变。如科学类博物馆或历史博物馆。另一类是非解说性博物馆展示,主要用于艺术品的欣赏,如法国巴黎的卢浮宫艺术博物馆。观赏者凭借感官刺激以引起情感上的共鸣。3)展览会展示。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飞速发展展览会也在发生着各方面的变化。[4]其中最主要的变化是从以物为主的展示转变为以人为主的参与展示。它强调人在展示环境中物质和精神全方位的需求;强调人与展品的互动;强调人在了解产品的过程中的行为方式和生理与心理上的科学规律;强调参观时的参与精神和主动性。[5]例如世界博览会历史长卷,装置如一个历史的长卷,卷上展示150年来各国博览会场馆建筑的激光全息影像,这些全息影像清晰立体的突现在观众面前。

4结论

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艺术设计领域从观念到形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展示设计也不例外。随着全球范围内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的迅速传播,新的艺术种类不断涌现。同时随之出现的新的方式方法使得展示的效果得到迅速改善提高。新媒体艺术是信息时代的一种较为典型的,对艺术界影响比较深远的新的艺术类型。其对展示设计的影响可谓深远。它的表现多元化、综合化的趋向不仅为展示设计带来全新的机遇而且也面临新的挑战。展示设计作为一个拥有150多年历史的学科,需要的是推陈出新,取百家之长。只有将新兴的艺术形式中的先进元素融入到展示设计中去,才会在信息社会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突出自身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许超,刘华年,杨英.展示设计[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3] 苗岭,邹一了.展示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4] 同济新媒体艺术国际中心.大型展示中的新媒体艺术[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5] http∥.

[6] 林讯.新媒体艺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7] 陈玲.新媒体艺术史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多媒体互动艺术范文4

一 新媒体艺术的发展

新媒体艺术属于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它的发展只有几十年时间。1965年,生活在纽约的白南准在伯尼诺画廊最早展示了配有磁力变更的电视装置作品,这标志着新媒体艺术的开端。1966年,瑞典工程师比利,克鲁弗(loy KIuver)与罗伯特,劳申伯格(Robert,RaUsChenberg)创立了“艺术与科技实验”机构,他们联合数以百计的科学家和艺术家在纽约推出了一系列新媒体的实验艺术,其中最著名的是名为“九个夜晚”的系列作品。这些作品以大型的电子互动表演为主,其中,电子调试系统、便携式音响设备以及能进行远程遥控的电子元件首次被应用到艺术的创作中,它容纳了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表演艺术以及电子影像艺术为一体,这成为新媒体艺术的里程碑式的事件。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西方许多国家的新媒体艺术主要以电视和录像艺术为主,众多艺术基金会支持新媒体创作计划,美术馆也开始设立新媒体艺术部门,对新媒体艺术家的直接资助,促使影像艺术在80年代末走向成熟。90年代末,随着IT产业的发展和个人电脑的普及,互动多媒体和网络作品得到飞速发展。此时,新媒体艺术逐渐建立了较完整的材料、载体、表现方式和艺术语言,成为利用录像、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的一项新兴艺术门类。

20世纪80年代末,在国内就有一批传统艺术家开始进行新媒体艺术的创作,90年初,国内一些年轻艺术家开始尝试利用显示器和录像装备创作观念艺术和实验艺术。90年代中期,在国内的录像艺术领域出现了一批比较成熟的艺术家。90年代末开始,互动技术、电子游戏技术、三维视觉技术及计算机数字编程技术开始进入新媒体艺术的创作中。新世纪的十年时间里,卡通、flas和电子游戏互动成为新媒体艺术不断使用的最新手段,艺术家们在计算机综合技术、媒体表现语言、叙事风格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国内的重大新媒体展览也引起了国际艺术界的广泛关注。

二 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区别

新媒体艺术在内容和形式上与传统艺术有着很大区别,它摆脱了各艺术门类呈现的单一性,为艺术审美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知觉传达方式。

从传统的纸张、画布、石块或影像的屏幕,而变成一个在媒介上无限延伸的多维度的空间载体,是新媒体艺术的一大进步。这个载体是艺术家、科学家与计算机网络工程师共同创造的,它最终实现了瞬间艺术向时间艺术、静止艺术向动态艺术、架上艺术向架下艺术的互换,如果说绘画只反映瞬间发生的事情,其图像是静止的、二维的,雕塑反映的时间观念是瞬间的、凝固的,那么,新媒体艺术更类似一种综合艺术,它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体的,可以是凝固的、也可以是时间上流动的。它弥补各类艺术之间的不足和缺陷,不但实现了对传统艺术进行无限重复,也实现了在一定载体和空间对其内涵和语义的无限延伸。这种多时空、多维度的特点,使新媒体艺术更具诱惑力。当《蒙娜丽莎》被艺术家利用3D、全息和声音识别技术加以重新诠释,这种复制似乎失去了瓦尔特,本雅明所提到的艺术品中原有的“灵韵”,但是它带给观众另一不同的艺术体验,一种全新的视觉艺术之旅,而“通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这种旅行可能让人获得更加多样的感受”。

新媒体艺术赋予了表现材料一种特殊的内涵。在传统艺术中,材料是在文化大背景下使用由来已久的艺术物化手段,而相应的艺术技能、技巧都与这些材料直接相关。虽然,传统艺术在发展中融合了许多新兴材料,并进行了多方面的革新,但相比较而言,材料的使用还是比较固定的,单一的。颜料、笔墨、石材、绢布作为维系特定艺术门类的专门材料和表现手段,是轻易不能改变的。新媒体艺术的材料媒介十分宽泛,它不仅表现在特定空间的展示设备和组织形式,同时也体现了艺术对新科技的联系与依赖关系。在艺术发展史上,科技的每次进步都相应地对艺术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这些影响都是暂时的,传统艺术最终都脱离了科技本身而形成了独立的艺术表现语言。新媒体艺术从诞生之日起就彰显了高新技术作为创作要素的基本特征。

以高新技术为支点的新媒体艺术脱离了传统艺术的“程式化”表现形式,其符合艺术规律的本质结构以及用以丰富作品内涵和加强艺术表现力的特定艺术语言尚未完全形成,从另一角度讲,科技的发展是不断进步,这决定了新媒体艺术的表现方式也是多变的。虽然艺术家们在实践中有了大量的经验积累,但是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它目前尚无相对稳定的、特殊的艺术语言和语汇。在新媒体艺术中,创作的群体发生着极大变化,一些科学家、程序编写人员和技术人员,也加入到创作者的行列。而他们并没有受过多少专业的艺术训练,于是,艺术家、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的全力合作最终是艺术成败的关键。

新媒体艺术的另一特点就是打破了传统审美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性上,当观众可以像艺术家一样在公众展示中影响、改变展出的作品时,观赏者和创作者的界限就变得越来越模糊了。许多当代新媒体艺术展览的主旨是打破传统的艺术品和受众的关系,并鼓励参观者以双重的身份加入艺术审美的活动中。1989年,美国艺术家杰夫瑞・肖的作品《易读城市》较早地体现了这种审美过程及方式的转变。作品中,由计算机生成的三维模拟字母构成城市的楼群及街道,车把和接口的自行车踏板给观众一个方向和行驶速度的交互控制,并不断地将显示中观众的操作调换到虚拟环境中。当参与者骑动自行车时,就如同一个身临城市的旅者,而游走城市也变成对由文本组成的城市的阅读。在《易读的城市》里,审美主体已变成一个艺术行动的参与者,而“互动也提供给艺术家与观众一起采用多种方式关注社会问题的机会’。艺术线索的发展与受众的实践在虚拟的空间里相互重合,观众的视觉感知又同时在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跳跃,审美的活动成为一种艺术实践的参与,又变成一种互动的游戏愉悦。

三、走向公众的新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是开放性的、大众化的,它不仅推动了当代艺术的发展,其多媒融合、实时交互的传播特征也赋予公众更广泛地参与体验和互动交流的机会。从教育宣传、审美愉悦、讯息传播等功能来看,新媒体艺术具有更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更易引起人们对作品内涵的关注。新媒体艺术的这种艺术特性促使其逐渐进入环境设计、空间展示、公共教育、现代舞台 设计、室内装饰、户外广告等众多领域,在欧美地区,新媒体艺术活动和样式已经广泛进入了社会生活和公共空间之中,并且与商业行为有了紧密的关联。

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法国公共艺术家埃里克,萨马克为拉维莱特公园创作的艺术作品《电子青蛙》,这是20世纪90年代初,法国政府投资的公共艺术计划的一部分。埃里克,萨马克的作品由公园的声音装置、太阳能板及一些外部机械设备组成,曲调以精密的设备录制,并由相应的技术控制。每当夜幕降临,路过公园的游人就可以听到美妙的田间的蛙鸣。《电子青蛙》由]2个声音模组组成,它们对温度、湿度和动作都比较敏感,传感技术使作品如同真的青蛙一样,如果我们离模组较近时,蛙声会自动减弱或消失。萨马克的作品“混合了科技、电脑、太阳能以及自然的元素……”,,其作品是向传统雕塑的极限提出的挑战,同时也体现了一种新的艺术观念,并由此“改变了环境,也影响了人和动物与场所的关系”。外一个值得提到的艺术家是日本的宫岛达男,在纪念长崎原子弹爆炸悲剧事件50周年联展上,他利用3000多个红色光纤二极管、数位计数器、集成电路、电线等装置在长崎的浦上河上铺了一条红色的河流,这件作品被命名为《光阴似水》,在夜晚尤其具有震撼力,流水和斑驳的光点使人不禁想起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悲痛记忆。《月光》是在一个建筑抽风塔上安置的作品,它由光纤二极管,集成电路、电线、铝板和塑胶盒组成。在夜空中,6排数字来回变换,红色光和银白色光数字相互辉映。在长崎。这件公共作品具有特殊的宣传意义,它所要呈现的是个人的心灵如何被多数人死亡的数字所影响。

多媒体互动艺术范文5

关键词:互动装置艺术;开放性

1 互动装置艺术在当前艺术产业中的地位

新媒体艺术的发展随着科技进步而由早期的录像艺术、录像装置艺术逐渐进化为以计算机、投影仪、交感设备等为传播媒介的属于新时代的“新媒体”艺术,而互动装置艺术在此发展中地位渐次攀升,在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以高科技手段为依托的互动装置艺术逐步取代单纯的影像装置作品或数码动画作品,而成为新媒体艺术在当代真正的代表。

互动装置艺术是建立在以一定的计算机软硬件为平台上的人机间或不同人通过计算机硬件承载进行互动的艺术,是以自然中的硬件装置媒介为基础的交互艺术,它能使观众参与、交流甚至“融入”作品中,并成为作品的组成部分。以实时性、交互性、体验性为特征的新媒体艺术对“交互性”的关注始终是十分强烈的,被誉为新媒体实验大师的罗伊・阿斯科特(Roy Ascott)就曾多次强调: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是连接性与互动性。而新媒体艺术的代表――互动装置艺术的创作理念与发展核心,正是基于此两点特质的存在与发展。

2 互动装置艺术的开放性特征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不断升级、交互传感技术的持续发展,互动装置艺术在连接性与互动性这两大特质上都取得了之前艺术门类所不曾触及的成就。互动装置艺术的开放性特征,在不同主题的作品中的体现与侧重略有不同而互有联系。本文将从暗示性、亲和性、参与性、主动性四个方面对其进行细化的论述。互动装置艺术的互动性是其独特而鲜明的艺术特色,而互动装置艺术的开放性则是其互动性特征的前提条件。

2.1 互动装置艺术的暗示性

互动装置艺术本身所具备的开放性特征,以暗示性特征使其在艺术接受上开辟极为便利的条件,从而为欣赏者互动、参与提供心理上的宽慰、接受与无距离感。

新媒体艺术家彼得・韦伯(Peter Weibel)在其《媒体艺术上下观》一文中指出,借助于存留在观看者头脑中已经拥有的来自如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体乃至日常生活中的形象、情节构筑的视觉体验库。视觉艺术家可以在作品中直接或者间接的利用这些视觉资源,他们不需要告知名称,参观者就能知道他们在说什么。而这种暗示性对互动装置有着更为突出的意义,这种暗示性可以使参与者尽量缩短用于理解的时间,进入交互的参与更迅速,并且在参与的过程中更放松。同时,借助于这种来自日常生活的“暗示”还可以帮助艺术家阐释自己的作品,并提醒欣赏者如何参与其中。

2.2 互动装置艺术的亲和性

互动装置艺术的亲和性特征使其互动性变得简捷而灵动,使欣赏者获得更为轻松的审美体验。

艺术的神秘面纱在数百年的美术批评史发展中逐渐揭开,而互动装置艺术则将艺术作品与艺术欣赏者之间的距离缩短到极致,甚至设置为未完成的状态,欣赏者必须参与到其中,装置艺术本身才可称之为完整的艺术品,对于艺术作品来讲,这本身就是一种天然的亲和力。这种亲和性使互动装置艺术与欣赏者之间几乎不存在可能的隔阂。

2.3 互动装置艺术的参与性

互动装置艺术的参与性特征使互动成为其艺术主题,从而令欣赏者在欣赏中得以更便捷得获得更完美的审美。

在互动装置艺术中,“参与”到其中并与之互动是互动装置艺术的主题。互动装置艺术的参与性是与其高科技含量息息相关的,同时是其暗示性、亲和性特征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互动装置艺术的参与性简便而更加智能化,甚至参与者只需置身其中,其与艺术作品的互动即已开始,其“参与”关系也已宣告成立。

2.4 互动装置艺术的主动性

互动装置艺术以主动性表现出互动装置艺术要求观众参与的强烈愿望,甚至在欣赏者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便已经参与其中。

互动装置艺术的主动性,是独属互动装置艺术作品的一大鲜明特色,当代互动装置艺术作品中,这一特性被部分作品以多种形式广泛运用。这种性质使互动装置艺术的开放性扩大到前代艺术作品所从未达到的高度,改变了艺术品被动欣赏的境遇,使欣赏者与艺术品之间的互动从操作与欣赏而言都成立为一种相互的作用。该特性以对欣赏者的主动攻击、吸引为表现方式。当欣赏者进入该作品所覆盖的范围之内,作品便开始进行对参与者的影响与,在欣赏者愕然与不知所措中完成作品。

3 互动装置艺术开放性特征的意义

综上,互动装置艺术作为新媒体艺术的一种代表形式,以其鲜明的开放性、交互性特征在现代艺术领域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互动装置艺术的开放性特征是其独特而鲜明的艺术特色之一,同时又是其最基本而重要的前提性特征。基于此在互动装置艺术的发展中,其开放性必然将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而随着社会公众对互动装置艺术的熟悉与了解,其开放性特征的种种表现形式都将得到更为完善的利用,并对作品与艺术家之间的交流、互动提供更多的便利与引导。在实际的应用中,如何更好的利用其开放性,使作品与之形成更完美的融合,在笔者看来,将是接下来互动装置艺术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马晓翔.新媒体艺术透视[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童芳.新媒体艺术[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3] 许江,吴美纯.非线性叙事――新媒体艺术与媒体文化[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4] 王秋凡.西方当代新媒体艺术[M].辽宁画报出版社,2002.

[5] 张晓凌.观念艺术――解构与重建的诗学[M].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

[6] 姜在新.互动装置艺术的特征研究[J].美术大观,2006(11).

多媒体互动艺术范文6

关键词:多媒体;艺术;概论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053-02

多媒体艺术是当代信息科学技术与艺术相互结合的产物,经历了从模仿到原创、从局部到整体、从单一到多元化的发展过程,正在步入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未来多媒体艺术的发展会在艺术本身的创新、政策的支持、技术的革新、相关领域推动等动力的推动下,朝着技术、思想和观念维度上的不断进步。

一、多媒体艺术具有主动传播的功能

艺术家都需要将自己的艺术观念和作品及时的进行展示和交流,过去这可能是绝大多数艺术家们,特别是年轻艺术家和不知名艺术家,遇到的最大问题。他们有想法,有作品,但缺乏与观众沟通的机会。如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远程传输多媒体艺术作品成为现实。借助于数码技术能够非常方便地编辑制作数码图像(包括数码绘画、数码摄影和数码录像),艺术家完成的艺术作品可通过网络。他们可在现场讲解自己的作品,将作品迅速推介给全世界的艺术爱好者,不必再为寻找发行渠道或展示、表演场所而为难。同时音频和视频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能够独自在家里看电影、听音乐。艺术家可以在网上随心所欲的表演并直接推销其艺术作品,声情并茂。

二、多媒体艺术提升互动的界面

在传统艺术形式中观众往往是很被动,给什么就接受什么。或许观众会有喜欢和拒绝的感受,但与作品本身却无关。现在网络多媒体艺术打破了传统的定式在特定地点和时间中的展出作品方式,任何一个人,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他必备了上网条件与交流手段,就可以参与到作品的互动过程中。欣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对艺术作品进行修改,创造出符合自己审美趣味和理想的、新的艺术版本。这种互动性其实是更好地体现了艺术对每一个人的作用和个体性,同样的一张画给不同的人看,看到的内容会有千差万别;同一曲音乐在不同的人听来,肯定也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这种新的艺术版本不再只是存在于欣赏者意识中的审美经验,而是经过欣赏者的再创造转化为现实的艺术作品。艺术作品的原创者和欣赏者之间的界限将不复存在。艺术在这种互动性的推动下必然会有更大的受众面。

三、多媒体艺术的虚拟创作

虚拟创作解放想象力创作的过程不但是想象力创意过程,同时也是想象力被抑制的过程。绘画是瞬间艺术,其实并不是一个瞬间完成的。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要抑制旁逸斜出的想象力,我们不断地受到中途变卦的诱惑,必须为一种可能性的最终实现而牺牲一百个可能性,而且在结局处无法确认自己的选择是否是最好的。任何一种想象力的展开又都是一种遮蔽。这是创作者巨大的悲剧。数码时代的“备份”的概念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很多人已经把虚拟游戏中的自己当作是现实生活的一个部分,它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年青一代人的生活模式。网络多媒体艺术将改变的传统的艺术品陈列与展出方式:并非在具体的现实空间中进行收藏、陈列与展出,并非有一个有实体的作品形态,却可以用虚拟方式来实现。

四、观念与多媒体艺术的创作原则

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不断地冲击着人类的生活,个性化与数字化生存的概念成了一种时尚潮流,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人们对事物的认知。电脑网络像是个人神经系统的延伸,将使用者的“触角”向外延展。许多资讯知识及日常活动都由物质空间转换到网络空间,成为生活的部分。强大的技术支持不断诠释着新的艺术观念,面对新技术的诱惑,许多作品会停滞于形式和新语言自身的技术层面。艺术创作离开了想象就失去了灵魂。艺术作品与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有关,由观念驱使的创作是艺术性的创作,而如果仅仅只通过技术实现的作品就不能称为艺术创作。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审美情趣的多样化,孕育着各种新的艺术形式的形成,艺术表现方式将更加生动和具有参与性。跨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与艺术迅速融合、随着网络化、数字化和虚拟技术出现给人们提供了崭新的艺术观念和表现空间,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新生代开始以自己的方式展示新的艺术样式。观念开始转变,新的艺术形式蕴藏的巨大潜力以及其展现出的勃勃生机都是不容忽视。如果计算机网络改变了人类的生活,那么“网络多媒体艺术”也在改变着人们对“艺术”的认知方式。更多的人可以接触和感知高不可攀的神秘的“艺术”,它意味着今天的艺术会迎来前所未有过的如此广大的受众面,对于为精神服务的艺术作品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欢欣鼓舞。

五、多媒体艺术的发展的特点与动力

(一)多媒体艺术的特点

目前,多媒体艺术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结合了视频、声音、文字的超级文本等处理技术不但可以链接到无穷无尽的其他文本之中,还可以由多种路径进入,而它所提供的互动性几乎更是无穷无尽的。纵观多媒体艺术的应用状况可知,当前多媒体艺术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主动传播性:音频和视频等技术的发展,是多媒体艺术家们能够在网上随心所欲的表演并直接推销其艺术作品,提高了艺术作品的传播。

虚拟操作性:现在的网络多媒体艺术已经改变了传统的艺术品陈列与展出方式,并非在具体的现实空间中进行收藏、陈列与展出,并非有一个有实体的作品形态,却可以用虚拟的方式来实现。

广泛的公共性:多媒体艺术利用电视、录像、互联网等多种手段积极地投入到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之中,艺术的作品无处不在。

表现的多样性: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艺术的表达提供了众多的形式。

高强的时效性:如今多媒体艺术的更新与时俱进,不断展现出时代的特性。

(二)多媒体艺术发展的动力

多媒体艺术发展的动力多媒体艺术的生效与成功势必在一个系统的文化结构与网络中显现。因为,未来多媒体艺术的发展的动力与整个文化系统等有着必然的联系,多媒体艺术的发展不单单是一个艺术种类的发展,因此,多媒体艺术未来发展的动力是艺术本身的创新、政策的支持、技术的革新、相关领域推动等,创新无疑是艺术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多媒体艺术的发展本身是一种创新艺术的发展,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之中,创新依旧是多媒体艺术不断发展的核心动力。政策的支持能够为多媒体艺术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六、多媒体艺术未来发展的方向

多媒体艺术逐渐成为艺术创作者新的艺术表达手段,同时也在多种媒体语言进行融合的表达过程中形成了独立叙述的语言风格从多媒体艺术呈现的特点和发展的动力可以发现,跟多媒体艺术产生一样,多媒体艺术的未来发展是建立在技术、思维和观念这三个维度上面的。每一个维度上的进步都是多媒体发展动力推动的结果,然而,多媒体艺术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呈现出更多的特性.而多媒体艺术未来发展的方面主要是基于技术、思想和观念维度上的不断进步,偏见导致的战争和冲突,民族仇恨种族歧视,这一切都将成为艺术创作的反省对象。

(一)技术维度上的未来发展

1、临场感增强

多媒体是即时的综合艺术,它是结合声音、文字、影像和录影动画,随时随地在不同时候、不同地点的人互通咨询艺术。多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介入舞台表演和事件艺术,它将参与表达更丰富的情感并且是观众体现到更真实的临场效果。多媒体的呈现方式将越来越自然,融入现场的时间空间之中,这使得多媒体艺术的临场感会不断增强。

2、互动性增强

电影、电视、戏剧的未来发展方向会与咨询、电子传播科技相结合,而此种结合一方面将促进多媒体的发展,一方面将使得资讯的取得与传播会因故事性和戏剧化效果的加入而更具亲和力。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必然会使原来无法在网络等远程传输中实现的多媒体语言成为现实。现在地下在技术和网络带宽都在超速发展,已经实现的“点对点”下载方式更具个性化,使得多媒体节目的交流更加易于接受和富有趣味。然而这些都会促进多媒体艺术的互动性发展。

(二)思想层面上的未来发展

1、文化反省与批判

在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诸多的负面效应,如生态环境的破坏、人的自然观制度退化等,而由于狭隘和偏见导致的战争和冲突,民族仇恨种族歧视,这一切都将成为艺术创作的反省对象。多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向我们证明,它从来都是艺术家勇于挑战传统和批判现实的有力武器。在审美和技术结合的同时,对文化和社会的反思也将是多媒体艺术创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多媒体艺术的未来发展多半是一种文化反省与批判的进步。

2、观念维度上的未来发展

多媒体对各种媒质和艺术特性的综合能力使其有更多的表达路径和更广阔的展示空间,通过与观众的互动获得变化的增长形态。与多媒体的概念所可能达到的境界相比,还有很多有待开发的东西。与生物领域、外太空研究领域的结合将使多媒体的艺术表达向着更加具有广度的方向发展.艺术与科学的合作也将更加密切和广泛。由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发展起来的新的研究成果将使传统观念中的维度进一步拓展,科学家曾预言宇宙的维度远远超过我们所能像的四维空间,它极可能有超过20个以上的维度。这些将极大的激发创作者的想象力和热情。布莱克曾经说过,人类这个物种能够借助于具体操作揭示世界的内部表述并超越自身被生物学固定的感知限度,多媒体会在探索中的不断迈进并证实了这一论断。因此,在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发展空间中,多媒体艺术必将迎来自己发展的新高潮,它将带动观念变革和成为深具影响力的艺术形式。

本文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指导项目《数字化模式音乐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平台建设的研究》结题论文,项目编号:7837

参考文献:

[1]洪婵.论多媒体中的视觉表现[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3(2):183-186.

[2]王亚东.多媒体艺术应用现状分析[J].科学中国人,2008(11):123-125.

多媒体互动艺术范文7

对新媒体艺术进行分类,就其使用和展示的主要领域及相关范畴,大概可以分为数字艺术、移动艺术、网络艺术、互动艺术、装置艺术等。新媒体艺术的主要特征体现在:

1.互动性

新媒体艺术本质上是信息的双向传播和交流,新媒体艺术借助科技手段,改变了传统媒体艺术中受众被动接收传播信息的单向传播方式,让人与物化的传播媒介相互影响和交流。受众可以通过对媒介的触摸、身体移动、发声改变作品的进程、造型甚至意义。这种互动特征使艺术作品与受众之间也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关系,受众在面对新媒体艺术作品时,主动参与到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才能真正完成对作品的欣赏。

2.非线性

非线性的编辑方法是新媒体艺术在信息编辑形式和创作理念上的一种灵活多变、动态的信息编辑形式。新媒体艺术的叙事打破了传统叙事线性的局限,引入了开放、能动、可变的时空语言。新媒体艺术的叙事特征主要表现为即时性、游戏性的开放结构。在这种叙事结构中,艺术设计者、参与者被允许在一个平等共享的语境下充分发挥想象力,理解甚至是建构艺术作品的叙事关系。

3.虚拟性

新媒体艺术凭借数码技术实现了受众对现实环境的虚拟重构。虚拟性使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发生转变。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营造一种视觉、听觉、触觉类似真实场景的虚拟时空环境,为受众创造一个以人为主宰的,具有沉浸感、交互性和构想性的三维信息空间。

二、新媒体艺术在不同商业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1.新媒体艺术在商业舞台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在舞台设计中,新媒体艺术的运用革新和突破了传统舞台艺术设计的呈现形式,它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新奇、多元化,为观众营造了现代科技和超凡艺术魅力兼备的视听盛宴。新媒体艺术在商业舞台设计中运用的主要形式有LED技术、3D技术和虚拟实现技术。LED技术主要运用于商业空间的背景屏幕的艺术建构和创作,它的展示方式灵活,使得舞台设计更加方便和华丽。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3D技术越发融入人们的生活。舞台空间的3D技术可以凸显舞台设计的立体感和景深感,可以为观众营造极强的时空沉浸感和场景构想感。基于虚拟互动系统的虚拟现实技术,让舞台空间设计得到更大的拓展。虚拟现实技术在商业舞台空间中的运用,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虚拟世界与舞台现实环境相得益彰的混合时空,有着极强的视觉冲击性。近年来,舞台空间设计已经开始尝试使用影像与互动媒体技术作为叙事的表现手段。

2.新媒体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公共空间是涉及衣食住行的日常空间。城市公共艺术是公共空间审美的文化表达。新媒体艺术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迅速融入公共空间设计,在丰富人们视觉空间的同时,也增强了大众的参与性,成为城市生活审美化的重要途径。其表现方式主要是装置艺术、多媒体和互动技术。

3.新媒体艺术在商业展示空间中的运用

多媒体互动艺术范文8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 信息设计 动态标志

一、新媒体艺术时代下的信息设计

(一)新媒体艺术的发展

20世纪,在数字化信息革命的浪潮下,现代科学技术和艺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艺术(New Media Art)则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新的艺术形式,它以数字信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并开始渗入艺术与设计的各个领域。“数字化时代的新媒体艺术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词,其主要特征是先进的技术语言在艺术作品中的使用,这些技术包括电脑、互联网及视频创造出来的网上虚拟技术、影像艺术,以及多媒体互动装置和行为。”[1]这些新的技术发展让现代艺术融合视觉、听觉、触觉文化为一体,从而成为引领当代艺术发展的新趋势。

(二)新媒体艺术对信息设计的影响

在新媒体艺术发展的影响下,信息艺术设计的也不再是传统的平面介质表达,承载信息设计的媒介已经从传统的书刊、报纸等单一的平面形式,发展到电视、网络甚至是公共空间的互动屏幕等更立体和多维度的形式,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设计师们开始不断尝试新的信息设计形式。而标志设计作为信息设计的一个分支,常常传达着所要象征主题的精神内核,是一个企业或者活动、组织、事件等的中心信息的浓缩,而在新媒体艺术的影响下,这种对象征意义的传达方式发生了变革,开始有了越来越多样的形式。

(三)信息设计中动态标志的出现

近代以来,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科技艺术的发展,人们的情感追求和视觉审美也越来越追求更丰富的体验,特别是在新媒体艺术的影响下,动态标志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趋势。借助数字技术,它让标志的呈现不再是一个静态的画面,而是一个运动的过程,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标志设计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限制,让标志配合声音文字、色彩、动画等等,使其呈现的方式更多元。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的标志图形就是一个典型的动态标志,它利用计算机程序的算法,只是简单的色彩和几何体组合变化,可以随机产生多达40000次的变体形态,而每一种形态都可以给研究室的人员提供一个静态的独一无二的代表个人的标志,也表达了媒体实验室无时无刻都在运动和创新的传播资讯科技的理念。

二、新媒体语境下动态标志设计要素

(一)设计对象层

设计对象关系到一个设计的主要定位和出发点,也体现了设计者的主要设计意图。所以对于动态标志来讲,其设计要考虑的,除了不凡的创意、新颖的表现媒介和表现形式,更要考虑受众接受信息的诉求。阿姆斯特丹自由撰稿人博斯玛(Josephine Bosma)认为:“设计师与受众之间的交流作为广泛的历史发展可以描述如下:复制创造了相对于原作的距离从而导致了阐释自由得以涌现;阐释自由创造了来自艺术家一方的反应,其中包括阐释复杂化的企图。表现主义与抽象(其后观念主义和交互性)由此诞生;观众反过来受到上述过程(以及围绕某作品的最终的复制与记录)的挑战,推动了阐释的进一步扩展;这在增长中的产业市场上发生,最终由个人的与大众的媒体所补充;与相对可访问的网络相结合的消费技术意味着观众和艺术家变得难以区分彼此;受众解放到合作者、参与者的水平,艺术最终将艺术家与受众之间的距离降低到前印刷的联系。”[2]所以新媒体艺术影响下的动态标志设计依然对人、对所设计之物的受众十分关注,只是这种关注不再局限于人的本身,而是人与人相关的延伸,甚至包括人的“意识层面”,这些抽象的情境、气氛和体验感,都成为设计所要考虑的一部分。设计对象从单纯的“受众”转变为受众所处的“情境”和受众所接收的“观念”。

(二)表现承载层

新媒体艺术的出现,其主要内涵即是“新媒介”艺术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信息的接收也越来越多元化,媒介开始由“印刷媒介”转为“数字媒介”,而媒介则是承载设计的手段或者物质,同时也代表着艺术渗透进我们生活的呈现方式。新技术的发展让新媒介的选择更为丰富,而新的媒介和对艺术的承载形式也能很好的适应和融合外部环境甚至是设计所要表现的内涵观念。信息设计中的图形除了传达信息,还可以接收信息,人与图形交互行为的发生也更为自然和谐,这些都与承载图形的媒介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例如挪威Nordkyn推出旅游标识则是一款极具代表性的动态标志,这款标志不仅传达美感、传达设计观念、传达品牌形象,甚至直观坐标传达方向。从带有方向感,从标识指示的方向可得知景点的位置,这就是当标志设计的载体选用可以展现动态标志的新媒介后,标志可以传达的信息会变得更丰富,标志本身的视觉体验也更新奇和富有创造性。

三、新媒体艺术影响下的动态标志设计特点

(一)图形的交互式呈现

多媒体互动艺术范文9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第四媒体人机交互

计算机网络以其极高的知识、技术内涵、广泛的传播范围和雄厚的传播实力,已成为如今人类发现的最具价值的传播媒体之一。1998年5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最早为互联网赋予了“第四媒体”的称誉:“在加强传统的文字和声像传播手段的同时,应利用最先进的第四媒体―――互联网,以加强新闻传播工作”。其后,“第四媒体”作为网络媒体的代名词迅速普及。

实现快速、有效地传播信息是网络媒体的核心功能,实施信息传播的载体是基于网络的各种图形、文字、视频、动画和音频。所有这些信息载体可称之为视觉和听觉元素,但并非这些元素自动地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其传播价值之实现有赖于对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进行科学化、系统化和艺术化的设计。设计中,若背离了一定的科学法则,将必然使信息传播之效率下降,甚至发生传播失误。

在互联网发展的初期,许多网络媒体艺术设计方面的理论著述主要从平面视觉传达的角度探讨版式编排、空间布局、素材的处理、色彩运用、字体设计等方面的技能和技巧。这一期间开始了对网站之构架进行研究,一些专门从事网络技术开发的研究人员对网站的可用性方法作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从站点规划、调研分析、站点与客户端之间的角色分析到设计实施、测试、以及反馈与维护的整体过程都以可用性作为关注焦点。美国设计师Darren Gergle强调:“处于这样一个快节奏和激烈竞争的网站设计行业中,需要将可用性方法运用到具有成本效益和实用的方法里,并平稳地整合到设计过程中。”

随着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和Internet资讯的日益增多,客观上推动了相关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使最初的基于平面视觉传达的网络媒体艺术研究更为紧密地融合认知心理学、信息学、传播学、技术美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关注人机交互环境下的信息加工与传播,关注对受众的认知规律的研究,从而推动了对网络媒体交互性的研究。

美国Macromedia公司所开发的Flash开启了网络媒体交互艺术创作的新纪元,其使用矢量图形和流式播放技术、利用时间轴和关键帧将图形、视频、动画和音频以交互方式融合在一起,加之强大的动画编辑功能和创建交互性的编程语言Action Script使其成为创建动态交互式网络应用的行业标准。如今,在全球范围内绝大多数的计算机用户都装有Flash播放器插件,越来越多的商家愿意投入资金开发多媒体网站,以展示企业形象并推动产品行销。一些世界著名企业在开发基于html的超文本网站的同时,还致力于Flash全站的开发与设计,由此可见,网络媒体艺术设计正向新的视听感受和实时的人机交互方向发展。

Flash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推动了网络媒体交互艺术创作的发展,这一发展的态势可从FWA中反映出来。FWA是一个举世闻名的Flash艺术设计的展示平台,其全称是Favourite Website Awards,于2000年5月建立,目的是展示世界上最优秀、最前沿的网络媒体艺术设计作品。2000年9月以来FWA一直被列为世界上最顶级、最具有精英意义的评价网络媒体交互艺术创作的权威机构。

近年来,国内出现了许多优秀的Flas设计师,他们凭借Flash的强大动画编辑功能,创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Flas短片,但这些被赞誉为“闪客”的设计师主要是从事基于二维平面的动画创作,是传统动画在新科技背景下的延伸。国内虽然也有与FWA相类似的机构和团队,也出现了一批专攻于具有人机交互与信息传播特性的网络媒体艺术设计师,设计和开发了一些颇有新意的Flash互动网站,但就其艺术格调和表现技巧方面还处于有待发展阶段,相关的理论研究更是罕见。

如果说FWA中的一行行链接文字和一幅幅图片是通往Flash交互艺术世界的航标,那么徜徉在这一艺术世界时所历经的一次次数据交互、信息反馈、鼠标行为的交互体验就是抵达“沉浸式”感受的方舟。若要实现具有“沉浸式”感受的效果,就必需在视觉设计和实现交互式数据呈现方面做到极致,需要视觉艺术设计师与计算机程序工程师进行密切配合,这一现象也就推动了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网络媒体艺术设计的学科教育方面,学科的分化变得愈加细致,使学生有所偏重地掌握网络媒体艺术设计的技能。

Robert Penner就是探索使用计算机程序语言来实现创意思想的奇才,他在《Flash MX编程与创意实现》中展现了独具创造力的程序设计和视觉设计理念。深入地探讨了以Action Script创建动态视觉效果的方法,内容覆盖面向对象和基于事件的程序设计、数学、物理、色彩、绘图等专题,精选的实例讲解更是体现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在“运动、变形和缓动”的章节中讨论了运动的概念和数学基础。探究缓动的各种方程,并开发出一个变形脚本的面向对象的方法。

随着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整个社会对获取信息资源的需要日益增长,国际互联网的普及速度和宽带的覆盖一直以倍数递增,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电信宽带用户从几千发展到了1万户,今年苏州电信宽带用户增长再次“提速”,目前苏州电信宽带用户已经接近15万。数据交换带宽的拓展从客观上推动了网络媒体向更高层次、更富多媒体意义的方向发展。如今,能提供音乐、视频在线欣赏和下载的站点比比皆是,许多国际化大公司在开发产品形象展示的多媒体交互网站时大量地使用了三维动画和视频录像。带宽的拓展使得富有创意思想的网络媒体艺术设计师有了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许多设计师开始了将三维动画所能创造的空间变幻效果用之于网络媒体艺术设计中,Discreet公司特地为Macromedia Flash MX开发了3D效果的导出插件,Alias公司更是开发出能导出3D效果的、兼容矢量文件格式的专用模块。

多媒体互动艺术范文10

关键词:视觉设计;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多媒体技术也应运而生,并以其富有特色的制作方式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单一形态。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完善信息内容,并对多种艺术形式与语言进行结合,让用户在体验艺术作品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一种独特的艺术美,进而改变人们被动欣赏与接受艺术形式的方式。

1 多媒体艺术的特征与发展

1.1 多媒体艺术的基本特征

多媒体艺术的表现主要在对文字、图像、符号等视觉方面的合成,听觉元素的构成主要是语音、音效等方面,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构成元素主要是在画面方面。多媒体作品综合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合成之后更加具有冲击力。多媒体艺术作品综合了听觉元素、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视觉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丰富多彩的视听色彩,使作品更加具有艺术的张力。[1]

多媒体的运动节奏是在作品演绎的活动中的动态性表现,用户在操作的过程中,通过对节奏的调节,获得节奏的美感。其次就是多媒体界面呈现的视觉传达,视觉呈现主要是利用作品内容在多媒体上的呈现,内容基本包括:文字的排列、字体字号的设置,以及图形与图像的规划等,[2]通过对这几类视觉元素的呈现,更大程度上呈现一个内容丰富的视觉系统,使用户在感官上得到满足。

1.2 多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

视觉传达艺术是一门运用视觉传达设计与人进行沟通的艺术,承载的不仅仅是受众的关联,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而多媒体艺术的使用更多地代替了之前的传统的主流媒体,而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大众传媒方式,有着信息丰富多样、传达形式多样等特点,为视觉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媒介条件。多媒体艺术的发展不仅为设计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更激发了设计者提供多种创意的无限潜能。视觉设计的过程不仅是设计方式的变化,设计风格与思维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不断地发展。[3]

2 多媒体艺术对传统设计拓展的创意启发与借鉴领域

多种媒介的发展间接推动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多媒体艺术的发展也改变了设计领域与设计形态。而另一方面,如同多媒体形式与传统媒介一样,多媒体艺术与视觉传达设计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独特性。而多媒体艺术主要呈现的方面是视觉方面,运用多媒体艺术将视觉艺术更好地呈现在多媒体上,多媒体艺术新媒介与新技术的发展是对传统视觉设计的继承与发展。

3 多媒体艺术对视觉传达设计的相关影响

多媒体艺术对视觉传达设计的相关影响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积极方面,在网络媒体艺术设计过程中,动态的视觉形象比静态的形象更加具有形象感。因为动态的形态比静态的形态更加贴近生活,人们在获取视觉信息时,更加偏向于动态的视觉形象。主要表现在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过程中,视觉中心的移动是围绕整个信息资源进行移动的。而为了缩短人们的视觉搜寻时间,设计师就必须充分调动一切视觉与听觉因素,将信息资源进行主次分明、由弱到强的呈现。

而主要的不足之处在于,网络多媒体视觉传达设计尽管有很多优势,但与其他的设计一样,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方面是被动点选中的不足,由于互联网拥有丰富的内容,受众可以自由地选择浏览的内容,也可以自由地支配内容,没有传统媒体强制性的特点。这属于一种优势,但同时也是一种不足。

4 探讨视觉传达设计的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

由于多媒体的艺术表现性与传统媒介是不一样的,因此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形式在信息设计和交互性设计所展现出的艺术表现形式。

4.1 多媒体环境下信息设计的艺术表现形式

对于信息的设计,主要是将纸质资料转化为网络信息的过程,[4]原始数据的转化首先要经过相关的处理与加工,才能转化成真正具有意义的信息,这样才可以用于交流。而通过运用这类信息可以将信息资源转化为经验,知识资源可以通过信息来表达,信息通过数据来呈现。而良好的信息组织结构是视觉传达成功的前提条件,在多媒体艺术的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信息的传达依赖的不仅仅是单一的信息关系,而要运用到各个方面的信息关系。因此,运用多媒体艺术来进行视觉传达设计使得信息的表达更为丰富。

4.2 多媒体艺术环境下信息工具的艺术表现形式

在多媒体设计中,信息化体现具有多元化的表现形式,是艺术形式在信息网络呈现中的一种全新的形式,并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与艺术不断发展。从艺术设计表现方面,多媒体主要是对各种设计符号的分析组合过程。与其他的设计一样,在设计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布局的繁简、传统与现代的因素等。通过对这类信息的处理,最终呈现艺术作品。

4.3 多媒体艺术环境下交互式设计的艺术表现形式

交互式设计就是在页面呈现对用户具有价值的内容,通过交互的使用可以提升信息的关注度。如果在交互方面只是以信息为主,这就需要知识的辅助,而要解释不同的数据就需要对相关内容进行不同程度的理解。例如,对不同种类的图像、图形以及时间等方面,都可以对相关内容进行处理,以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加深对其的了解,促进更高层次的交互。

5 结束语

由于网络信息技术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其技术手段与表现方式的发展也会对视觉传达设计产生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由于多媒体艺术中的视觉传达设计属于设计艺术学科,不同艺术家的创作模式与思维会产生不一样的艺术风格,而展现的这种艺术形式打破了单一的传统视觉思维,将成为未来艺术设计表现形式中的主流形态。

参考文献:

[1] 王亦飞.立场与灵动的博弈――由原研哉先生的《设计中的设计》激发的断想[J].美苑,2008(04):49-54.

[2] 何忠.新媒体时代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论新媒体艺术对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的影响[J].美术大观,2009(07): 112.

[3] 李丽.以视觉传达设计角度浅谈移动艺术――对移动艺术视觉传达形式感的研究[J].包装世界,2013(01): 94-96.

多媒体互动艺术范文11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新媒体艺术;和谐互动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238-03

2009年詹姆斯卡梅隆推出全新力作《阿凡达》,以其骄人的票房再创佳绩。荣获了该年奥斯卡金像奖的三项,分别是“最佳视觉效果”、“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该片采用3D、2D、IMAX-3D三种播放制式,在中国,人们为了看到效果最好的《阿凡达》不惜连夜排队买票,甚至有些组团去邻城观看电影。如此疯狂的举动,可以从现实的角度来突出新媒体艺术的魅力。新媒体有三大基本特征:一是突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机制,二是提高了信息传送的快捷性与公开性,三是做到了科技、技术、媒介的融合。而新媒体艺术采用信息科学与数字技术的手段,本着大众传播科学理论的原则纲领,以现代艺术为主要内容,通过媒介把融科学和艺术的信息传播出去。可以应用在教育、文化、商业、艺术、管理等领域,并且由此来影响艺术本身与文化产业。

一、新媒体艺术的定义

“新媒体艺术指的是全部采用媒介以及技术手段创造的艺术作品。而这里的媒介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包含了多种技术与多种新的材料。同时也说明了随着科技的发明与应用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新媒体艺术正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并且;新媒体艺术是集多学科与相融性的新式学科。”这也说明了,新媒体艺术除了是一门综合艺术,也是一个容纳的、全方位的体系,并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创新,对于受众而言,新媒体艺术不仅是开阔视野的表现方式,使静态的艺术元素更具动态化、形象化,也是促使艺术作品在市场中处于较高竞争力的方式。通过数字电影的例子,来说明新媒体艺术的运用的优势,即在观众已知道电影的故事、情节、意义的同时通过新媒体艺术来实现观众的置身其中的梦想,由此改传统的被动式观看为主动式观看的历史性转变。同时,在大众参与到艺术创作下,艺术的普及性与大众化将得到促进,并且使观众更全面的感悟美感。现用春节联欢晚会作为例子,晚会的成功与否,传统的媒体更多的看重节目品质和内容以及演员的水平,而新媒体艺术在传统媒体评价标准上发展为重灯光、音效、舞美等要素,借助科技的力量来提高节目的表现力与感染力。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采用了新媒体艺术,其中舞蹈节目《小城雨巷》,在新媒体艺术的应用下为观众呈现了一个诗意的江南,节目中演员仿佛真的行走在烟雨的江南中,从舞台落下的雨滴让人觉得如此的逼真,变换的背景,动听的音乐,以及舞动者的完美演绎为观众呈递上一份视觉盛宴,达到了主题、音乐、内容等的和谐统一。与此相比,传统的艺术中舞蹈者也能够动作优美,也能够在舞台上站位准确,但受众不能很好地融入到节目所营造的氛围中去,从而也就不能准确的理解艺术魅力。由此可见,新媒体艺术能够为春节联欢晚会的举办增色,并且促进其发展。除此以外,新媒体艺术带来的互动性,让春节联欢晚会更真实、更具魅力。综上可知,无论是屏幕影像表演,还是舞台节目,新媒体艺术都能使其增色,使综合艺术得到升华,增加艺术与受众的沟通的机会。

二、新媒体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如何通过文化的视角以及创造性思维来改善当下经济发展的态势越来越多的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且文艺创意产业的直接以及间接价值也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是指依据人的天赋、技能、智慧,利用高科技来对文化资源的创新与提高,并且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应用,创造出高附加值的文艺产品,且具有增加就业与创造财富的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总结文化创意产业大致分为三类;分别是 文化服务、智能产权和文化产品。”涉及到现代传媒、信息服务、动漫游戏等。新媒体艺术文化创意产业与新媒体艺术在设计领域、媒介、艺术形式等方面是相互影响、和谐统一的。新媒体艺术的快速发展能够促进文艺创意产业的完善与升级,而且文化创意产业的完善与升级反过来作用于新媒体艺术,从而为新媒体艺术搭建了更好的发展平台。并且,新媒体艺术给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而文化创意产业也给新媒体艺术的前进尊定了基础, 特别是在文化服务提高、文化创新思维的运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为新媒体艺术的未来具有指导与规范的作用。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和新媒体艺术彼此相互影响不断深入,不但提高了受众的艺术感悟,而且也扩大了受众对文化消费,如何将艺术表现方式的创新转化到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态上,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的实现全面发展将成为新媒体的巨大挑战。拿旅游演艺产业来说,通过采用新媒体艺术,更多的城市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开发,把演出作为载体,并通过运用色彩、山水、光影等新媒体艺术来实现科学美、艺术美和自然美的和谐统一,由此来获得文化创意产业的长足发展。例如,在新媒体艺术电、光、声的作用下《印象刘三姐》把动听的山歌以及富有特色的民族风情展现在受众面前,使受众仿佛进入真实美景中;在《云南印象》中,新媒体艺术的应用是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到了保证;并且在《西湖记忆》一片中通过对古神话的演绎,把新媒体艺术的功效发挥的淋漓尽致,使得西湖融自然美与科技美于一体,向世人展现杭州悠久古老的历史。由此可知,在新媒体艺术的功效下,旅游演艺产业即成了积具人气的城市,也成了展示城市文化和传承城市精神的品牌,在提高城市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加速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转型,使艺术和科技的融合,并实现了提高受众的精神文化,提高城市文化的高品质的重大意义。

三、文化创意产业和新媒体艺术的和谐互动

多媒体互动艺术范文12

关键词:数字媒体;互动;环境艺术设计

一、数字媒体的概述与特征

1.数字媒体的概述数字媒体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互动。数字媒体的当前形式可以包括数字动画、数字电视、数字电影、多媒体教学、网络应用和使用技术,更多的形式是通过屏幕来实现的,所以屏幕作为数字媒体的重要媒介传播。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生活的需求逐渐增加,数字媒体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随着时代的发展潮流不断。2.数字媒体的特征数字媒体最大的特征就是具有一定的交互性,所谓的交互性指的是把数字媒体的声音、图像、文字等硬件相结合并加上人们的参与来共同实现完成,让使用者形成一种三维甚至4维的立体空间感受。但如何将数字媒体应用,融合到艺术的创作中,给艺术创作新的生命,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国内外数字媒体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1.国内数字媒体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作为世界大国,拥有着丰富的资源、文化。数字媒体在世界中也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大展头角。我国的数字媒体与欧洲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数字媒体在发展中仍处于学习期和生长期。通过国家政策和相关的技术手段学习欧洲发达国家发展逊色的诸多方法,并不断地完善,在实践中发展、成长。2.国外数字媒体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在国外,数字媒体的快速发展是令人震惊的。英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发展,数字媒体的发展也走在前列,包括广播电视、电脑软件、设计、电影、音乐、出版、广告、游戏软件到艺术表演,是英国最大的产业;在电影业和计算机软件风靡全球,在美国在数字媒体行业每年的收入相当可观,占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本,动漫一直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行业,超过2倍的钢铁行业,汽车行业已成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产业,日本目前从事计算机直接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使用几乎10万人,约300000人一年接受的数字媒体教育和培训;在游戏行业中的韩国数字媒体产业的性能,取得了骄人业绩,数字媒体产业已经超过汽车工业作为韩国最大的产业。

三、数字媒体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1.数字媒体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在越来越深入的环境设计,数字媒体技术,依托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和新的内涵,技术手段并结合多种形式的环境艺术设计,但共同点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是让用户通过数字媒体技术。让用户感受到真实的场景。(1)视觉感受的延伸在人体器官感知,视觉是最直接的意义上,当代美国艺术心理学家ArnheimRudolf指出:“所有思想的力量的视觉感受。“视觉本身也要加强设计的视觉冲击张力的能力,提高冲击的设计创意,提高语言表达的表达。视觉辅助的快速有效的设计,为受众的信息传播和设计传播提供了更丰富、更深刻的艺术魅力。(2)触觉感受的延伸触觉是指皮肤受到外界接触的物体,从而引起一种刺激的感觉。人的触觉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变化,对物质的质感,使我们对事物有了新的认识。触摸使人充分融入一个,与周围环境的相互融合,设计更多的人接触的心理感觉不同材料的接触,这种感觉更微妙和微妙,更容易移动。材质和肌理的运用便能很好的的运用到触觉当中,从而为设计提供更为多样性的体验和感受。同时,触觉当中也有视觉化的体现,如材质的样式,肌理的纹路,这些种类多样性的东西若能有效的运用到设计里,不仅能提供视觉体验上的新意,也能让触觉深入到人的心理,从而使设计更具感染力。(3)听感受的延伸听觉作为声音的感知器官,也在设计领域里发展着炙手可热的功效。一旦听觉和视觉识别结合起来,就会产生更持久有效的记忆,声音的传输方式与图像相比更加灵活和广泛。语音识别技术扩大了公共空间的信息接收受众范围,也推动了无障碍设计的发展。2.数字媒体艺术对环境设计的影响(1)身临其境,交互的艺术新媒体艺术具有交互的性质。数字媒体是一种新的媒体形式,艺术家不再停留在单方面转移的想法,“艺术”而是为人们创造一个环境,亲自参与现场,触摸多感官的因素作为作品,或作为作品的一部分。环境艺术设计是为每个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借助于沟通和数字媒体可以使多感官的感情集将人、三件作品和艺术家,艺术家可以使用更多的三维多媒体表现在作品,而人们参与其中直接感受作品,能够建构更完整艺术形象和思维,并对作品产生新的深层的理解。数字媒体,这种超级互动不仅限于物质的相互作用,而且还涉及到心理和精神上的互动。指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思想交流。(2)变幻莫测的虚拟空间数字媒体同时也是虚拟的一种存在,是一种在时间流动过程中展现虚拟空间中虚拟实体造型形象的艺术,是让我们在虚拟的空间中实现设想中的现实世界,体验不可思议的“仿真”的艺术。空间和时间同是运动着的虚拟实体的存在形式,所以构成了一个虚拟的多维空间。从艺术的本质上说,数字媒体仍然是人类表达的产物,这与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是一致的。

四、数字媒体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案例分析与研究

1.广州歌剧院建筑设计大师扎哈•哈迪德的建筑设计作品--广州歌剧院,其设计大胆、前卫,为了取得良好的声学效果,在3D模拟技术的帮助下,通过计算机调试找到了利用建筑本身作为音乐厅的扩音器。广州歌剧院对古典艺术和流行的商业用途的两种模型分别设计了两套扬声器系统。为了尽量减少干扰原理,设计了一套点源阵列,满足自然、逼真的声音经典的艺术类,以满足需求,以声音的形式自然的声音为主,辅以电声学。声音设计基于最小化重叠的布置原则,主要包括画廊组成的观众;降低高值水平线声源扬声器系统,同时尽量减少重叠的原则,主要包括受众;同左声道右声道。为了有效地避免反射侧墙和天花板对观众造成的影响,巧妙利用马赛克水平线声源扬声器,准确设置盖板的角度,实现了真正的最小干扰。此外,每个通道都配备了18个双3英寸的超低频扬声器系统,它被放置在上部的全频扬声器系统和低频扬声器系统。环境艺术设计最终的目的还是传递信息,传统的展示方式或媒体信息将受限于时间和空间,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使得展示的形式进入类容新的纪元,交互性、实时性主动性的特点,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可以把观众带入一个虚幻的“现实世界”,可以“看”“听”甚至“触摸”商品。不仅为展示设计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观战方式,也定然会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社会生活。注重尊重人性化设计,为参观者创造全新的环境空间,使观众能得到更加享受的视觉盛宴。

参考文献:

[1]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郑湛朱国宾曾一昕.数字媒体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