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养结合分析

医养结合分析

时间:2023-12-29 14:33:50

医养结合分析

第1篇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饮食护理;营养状况;恶性肿瘤

绝大多数恶性肿瘤患者在患病和治疗期间都会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化疗、放疗及心理、精神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患者食欲不佳甚至饮食摄入障碍,从而导致体重不断减轻,再加上患者活动量较小,致使食欲不振,如此恶性循环降低了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使得病情不断恶化。相关研究证实,应用中西医结合饮食护理方案可显著改善患者营养情况,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化疗和放疗方法进行治疗,且均表现出面色不自然红色、呕吐、烦躁、厌食等临床表现。其中男患者61例,女患者47例,患者年龄在37~72岁,平均年龄(56.4±3.2)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病程(3.4±0.6)年。其中大肠癌14例,直肠癌15例,肺癌71例,乳腺癌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之中54例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予以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5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括日常环境护理,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指导,嘱患者合理饮食,遵医嘱用药等。

研究组54例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饮食护理,具体护理要点如下:①实施化疗治疗后的中西医饮食护理: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治疗期间会出现以下现象,如乏力出汗、血小板、白细胞低下、恶心呕吐等,鉴于其,必须对患者日常饮食进行调整,要求以开胃健脾的食谱为主,增加可提高患者食欲的菜系,可适当增加红枣、桂圆、甲鱼、瘦肉等食物,以增强患者营养;②实施放疗治疗后的中西医饮食护理:放疗治疗期间,恶性肿瘤患者会表现出以下情况,如咽喉肿痛、舌头发红、口渴、阴虚火旺等,选择饮食时应以人参、羊肉、西瓜等驱寒生津、清淡降火的食物为主;③心理干预:中医理论认为,情志不畅是导致各种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医护人员应该增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沟通,帮助其改变不良心理状态,通过向其介绍本院治疗效果良好的病例帮助树立和战胜病魔的决心;嘱患者家属多给予患者关心和照顾,使其切实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此外,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饮食,并适当增加营养物质,以增强其治疗期间的舒适感;④合理饮食搭配:中医需要忌口,大多数恶性肿瘤患者发病之后都会表现出饮食不均衡的情况,营养师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热量与蛋白质均衡的个性化饮食方案;在患者进食期间创造温馨、舒适的环境,告诉患者家属尽量与患者一同进餐。按照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及不同饮食喜好调节食物,以提高其食欲。

1.3观察指标 分析导致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不佳的原因,对其护理之后体重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并进行统计处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处理,体重控制情况应用(%)表示,并使用χ2检验组间比较,若结果显示P

2 结果

2.1对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化疗治疗期间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营养摄入不足、体重下降或热量减少的情况。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肿瘤疾病发生、发展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精神状况及饮食状况不佳等。

2.2对两组患者护理后体重情况进行比较 两组患者体重上升比例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体重下降比例及维持正常体重比例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恶性肿瘤本身就会导致患者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等营养物质流失,疾病变化期间会进一步影响患者食欲,甚至摄食存在一定的难度,致使营养状况不佳。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法会引起患者食管、胃部等部位出现炎症,恶心呕吐症状比较强烈,尤其是化疗药物毒性作用的影响,会导致患者消化道黏膜发生溃疡,从而出现厌食、呕吐或者便秘等不良症状。此外,很多恶性肿瘤患者得知病情之后,精神和心理方面的负面因素,会使其食欲不振,再加上部分患者不了解疾病属性,混乱饮食,也会导致营养情况受到影响。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之下,恶性肿瘤患者体重不断下降,营养状况不佳[2-3]。而营养良好对提高患者化疗、放疗治疗配合度、保持充沛精神体力、促使快速康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4]。

中西医结合饮食护理是临床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针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的全新护理方案,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饮食不佳、营养状况较差等问题,实施针对性、个性化饮食方案,充分补充了患者患病和治疗期间需要的营养需求,且中医、西医相互补充,中医饮食护理对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西医饮食护理则会大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心理与生理护理方面的良好配合,提高了患者依从性,也增强了医护人员之间的良好配合[5-6]。

由本组实验结果可知,两组患者体重增加比例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但研究组患者体重下降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维持正常体重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

参考文献:

[1]韩丽,曹丽丽,李芳,等.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分析及中西医结合饮食护理[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3,20(3):52-53.

[2]黄永平.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消化系统反应的饮食护理[J].医学信息,2015,08(27):145.

[3]王海燕,刘琦.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的饮食护理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33):7045.

[4]薛瑞.饮食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5,17(5):154.

第2篇

为了证明职业差异性对科学素养水平的影响以及五维度权重模型的可行性,我们挑选中医药这一行业作为试点进行分析验证。本文的中医药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截至2009年底,中国已拥有中医类别医疗机构(含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37268家,从业医护人员达51.74万人,中医药已传播到160多个国家或地区。但对中医药从业者科学素养的研究却还是一个空白,也一直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为此,我们挑选了中医药从业者为试点,采用新的测评模型,以职业的差异为基础,对中医药从业者内部不同岗位之间、中医药从业者与非中医药从业者间进行了测评和数据分析、比较。本文对“中医药从业者”的界定,是指从事中医药行业直接相关的所有工作人员,即包含医师类、药师类、护师类、教师类、技师类、其他类(中医药企业人员、医药代表、管理人员及行业相关人员)共六类。数据采集本次调查的中医药从业者样本选择考虑到职业分布,主要涉及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佛山市中医院、江门市中医院、广州番禺区中医院、广州敬修堂药业公司、广州陈李济药业公司、广州潘高寿药业公司等,共发出调查问卷1500份,收回有效问卷1403份。对照组人群样本从到访广东科学中心的旅游者中随机抽取,其中包括机关公务员、中小学教师、军人、银行职员、记者、企业技术人员、物业公司职员等,共发出调查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62份。测评方法本文采用集中式问卷调查与限时问卷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科学素养的分值,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得出。每个维度题目的设计考虑答案的唯一性,因而问卷题目的答对率去掉百分比的单位就是一个无量纲的分值,对该分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平均分=100,标准差=25)后经过加权计算,就可得到科学素养水平的综合得分。

多元方差的统计检验(MANOVA)显示,不同职业的中医药从业者对五个维度的认知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00<0.05),证明职业对五个维度上的得分具有显著影响。总结通过对科学素养综合得分和五个维度得分的差异分析中可以得出,职业差异性对科学素养综合得分及五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有显著的影响,从而验证了基于狭义的职业差异性进行科学素养水平测量的可行性。从五个维度的分析上看,在科学意识这个维度,各职业间得分差异性最小;在科学社会功能这个维度,各个职业间得分波动性最大。从职业的分类上看,其他类和教师类在五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性较小,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而医师类和护士类这两类职业在五个维度上得分差异性较大,具有较大的波动性,这可能与医师和护士的工作专业性更强分工更细有关,他们更多关注一个专业方向或知识领域的了解和应用。不同职业人群的总体情况,得分排名依次为药师类、护师类、医师类、技师类、其他类和教师类。

科学素养总体水平分析从科学素养综合得分上来看,中医药从业人员的得分低于非中医药从业人员,这说明中医药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水平低于其他职业的人员。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的结果表明,两类职业人群的科学素养综合得分存在显著的差异(P=0.024<0.05),证明职业这一因素对科学素养水平具有显著的影响。科学素养五个维度水平分析从不同职业在五个维度上得分的差异来看,非中医药从业人员在科学意识和科学术语这两个维度上得分高于中医药从业人员,而中医药从业人员在科学史这个维度上得分高于非中医药从业者。多元方差的统计检验(MANOVA)结果表明,不同职业的人群对五个维度的认知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00<0.05),职业这一因素对五个维度上的得分具有显著影响。总结从对综合得分和五个维度得分的差异分析中可以得出,广义的职业差异性对科学素养综合得分及五个维度上的得分同样均有显著的影响,也就是说,不同行业间人员的职业差异性也可以作为研究科学素养水平差异的一个立脚点。从五个维度的分析上看,两类人群间得分差异较大的两个维度为科学史和科学术语,两类人群在科学副作用这个维度上得分差异最小,两者仅相差0.005分。从广义的职业分类上看,中医药从业人员在五个维度上的得分相对较为均衡,非中医药从业者的得分则波动性较强,说明中医药从业者比非中医药从业者的科学知识体系的掌握更为全面,科学素质水平更为稳定。

通过对“职业差异性”不同层面的定义,分析具有一定共性特点下的广义职业人群的科学素养水平以及具有不同个性特点的狭义职业人群的科学素养水平,进一步论证了基于职业差异性的科学素养测评模型的效度,为日后不同职业人群间的横向比较提供有针对性的数据,也为全民科学素养的测评提供更全面的基础,有助于更准确地掌握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

作者:梁皑莹 王可炜 单位:广东科学中心

第3篇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医疗护理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感染事件的发生。方法:针对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监测,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标准操作规程,再造流程保障安全,制定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结果:通过完善质量监控与督导考核机制和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医院感染监测各项指标的达标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用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可预防与控制血液净化中心感染事件的发生,对提高护理质量,保障血液净化治疗安全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8.069

血液净化是治疗各种急慢性肾病的主要手段,随着技术的成熟,收治范围也逐渐扩大,感染是导致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相关文献报道,血液透析患者的感染风险是普通人群的30~50倍甚至更高[1]。这对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科室在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血液净化中心管理规范及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相关要求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医院感染控制与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存在的问题及持续质量改进实施方法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通过对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改进工作的实施,对科室感染管理的监测样本相应指标进行分组分析比较,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持续质量改进后透析用水、手卫生、空气培养、物体表面的检测结果作为干预组,将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持续质量改进前透析用水、手卫生、空气培养、物体表面的检测结果作对照组进行分组比较,比较项目包括:(1)空气培养细菌菌落监测合格率(n=360)。(2)手卫生培养细菌菌落数监测合格率(n=480)。(3)物体表面培养细菌菌落数监测合格率(n=48)。(4)反渗水内毒素与细菌培养结果的比较(n=24)。(5)透析液内毒素与细菌培养结果比较(n=94)。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为了加强对血液透析质量安全的管理,促进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全面提高,对科室存在问题分析如下:

1.2.1布局不合理血液净化中心的建筑布局流程不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相关要求,各区域的物品标识不清 ,在治疗区域设置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设备配制不符合要求,存在非感应式水龙头、无干手物品的现象。

1.2.2人员管理力度不到位护理人员掌握和遵循血液净化中心感染控制制度和规范的意识不够、各项技术操作不规范、未能正确掌握标准预防和职业防护的措施。据报道,约30%的医院感染是由手卫生工作不到位而引起的,正确执行手卫生是最基本、最简单、最有效的控制病原体传播的手段[2]。

1.2.3感染管理监控组织与感染监测制度不健全、不完善虽然科室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小组,但并未发挥实质作用。发现问题时不能及时分析原因,不能定期对血液透析质量进行评估,持续质量改进的措施落实及监督不到位,这都直接影响了患者治疗效果增加发生医院感染的机会。

1.2.4透析设备的管理随着透析患者的急剧增多,透析安全是极其重要的。从水处理系统到透析机的使用保养及消毒都涉及到微生物的污染环节和风险。运水管道内的管腔死角死腔、消毒方式的选择、消毒效果都会影响细菌的繁殖和生长。

1.2.5透析物品的管理(1)有合并使用残留透析液的现象。(2)使用后的透析器、血滤器、体外循环管路、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内瘘针等未按规定分类放置。(3)感染垃圾存放袋无封口贴,锐器盒有存放过满、使用时间过长等现象。

1.2.6操作流程不合理工作流程中存在薄弱和隐患环节,护理工作流程贯穿于护理管理的方方面面,在临床实践中不完善的护理流程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1.3干预方法持续质量改进是标准化、科学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应制定持续质量改进的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实施。

1.3.1完善血液净化中心布局在设置基本功能区域的基础上,区分清洁区与污染区。设置普通患者治疗区和隔离患者治疗区,感染患者使用的设备和物品有明确标识。在血液净化治疗区内设置手卫生设施,如感应式水龙头、手消毒液、洗手液、干手物品。

1.3.2护理人员管理对护理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定期培训,细化了各类人员的职责,增强护理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要求人人掌握并且遵循感染控制制度的规范,严格遵守标准预防与手卫生。在认真执行标准操作规程的过程中,实施管理规范化、流程条理化、程序标准化。使之能够有效的预防医院感染,保证服了务质量[3]。

1.3.3健全制度完善组织建立由科护士长 感染管理小组、感染控制护士组成的感染控制组织,在护理部及院感科的指导下,依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完善了相关的制度,规范了感染管理,这对控制患者医院感染,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起到了主导和关键的作用,也是目前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主要环节之一[4]。

1.3.4透析设备的管理

1.3.4.1水处理系统为了确保透析患者的安全,对透析用水严格要求,可减少和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反应等相关并发症[5]。每个月定期对水处理系统进行消毒维护与保养,每次消毒后需测定消毒剂的残余浓度,由专人负责并做详细记录。根据美国的AAMI标准,对透析用水的水质监控标准为:细菌菌落数<200 cfu/ml,内毒素定量<2 EU/ml[6]。

1.3.4.2透析机严格分区使用分为普通治疗区、隔离治疗区、急诊患者相对固定机器,分机透析。每次治疗结束后对透析单元进行处理,严格遵循一人一用、一消毒、一更换的原则。我科常用的有化学消毒剂浸泡式消毒和热化消毒的方式,想要做到从根本上杜绝微生物的生长是不可能的,但是必需做到控制,早发现早预防、及时发现及时预防,最终达到或实现预防式微生物的控制[7]。

1.3.5透析用品的管理残留透析液禁止合并使用。使用成品商购的透析液,与人工配制的透析液相比,既减少了中间可导致污染的环节,又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加强工作人员感染管理及职业防护的学习,指导正确使用锐器盒、医疗垃圾封口贴,加强监督管理力度。使用后的透析器、血滤器、体外循环管路、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内瘘针等严格按规定分类,合理存放,医疗废弃物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1.3.6再造流程,保障安全流程再造是可质量持续改进发展的关键所在。护理人员对原有流程进行分析,用“扬弃”的观点,不断审核专业工作,对必要环节进行持续改进,改革不合理的地方,重新设计护理流程,并将各项流程制定成册,实施流程再造[8]。实施再造流程要求护理人员人人掌握,最大化的保障患者的利益和安全,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1.4资料收集监测资料的收集由科室感染管理监控护士完成,按照《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的要求每个月对透析液及透析用水进行细菌菌落数的培养及内毒素定量监测。每季度对血液进化中心的空气、物体表面及部分医务人员的手进行细菌菌落计数的培养。实施持续改进措施后所得的监测资料仍然按照统一的指导标准完成。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或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或χ2c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空气培养细菌菌落监测合格率比较(表1)

2.2两组手卫生培养细菌菌落数监测合格率比较(表2)

2.3两组物体表面培养细菌菌落数监测合格率比较(表3)

2.4两组反渗水监测结果比较(表4)

2.5两组透析液检测结果比较(表5)

3讨论

完善的护理管理可促进质量的持续改进,针对存在的问题不断地分析、总结提高,把监测与预防始终贯穿在整个日常医疗护理过程中,使感染管理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提高,促进血液净化感染管理的持续发展。这对确保长期透析患者的治疗质量尤为的重要。

再造流程以及标准化操作规程(SOP)的实施,使各项护理工作流程化、标准化、护理规范化。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认真落实SOP以及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护理行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能有效预防血液透析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提高了血液净化专科护理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专科护理服务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本研究的结果直接影响到患者血液透析的效果,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护理质量需要持续改进,需定期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制订不同的措施方案来进行改进,使患者透析更加顺利有效。我们的治疗理念也由维持生命转变为提高生活质量,最终达到促进患者回归社会的目的。

4变异分析

本研究表3当中两组物体表面细菌培养细菌菌落数监测结果无统计学意义。针对其结果相关人员进行经验总结、细致认真的分析,认为其干扰因素可能是样本总量不够,统计时变异较大。但从合格率上来看总体是上升的。这为我们在下一步的课题研究总结了经验,以便改进和完善临床研究的路径。

5结论

近年来,随着卫生部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我们体会到医院感染对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对于重点科室的监控工作日益加强,血液净化中心作为医院重点监测科室,此次通过持续质量改进工作的实施,使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持续质量改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注重过程管理 、环节质量控制 ,以质量体系的改进为重点,以优质降耗为核心、而医疗安全是关键[9]。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重在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建设及专业技术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识,充分调动他们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管理中的积极性,以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医疗护理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感染事件的发生。这对保障血液净化治疗的质量和安全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伟铭,章慧娣,朱萍,等.慢性肾衰竭透析住院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8(3):149-153.

[2]李春.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与护理管理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4):335-336.

[3]李瑛,李辉,张晓东,等.标准操作规程在血液净化医护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实践[J].中国医药管理,2011,31(7):23-24.

[4]郑娟莲,钟伟强,石咏军,等.血液净化室的质量控制对血液透析安全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258-260.

[5]李六亿,巩玉秀,郭燕红,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颁布的背景、意义及主要内容与特点[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7):7-9.

[6]李洁,吴安华,黄昕,等.血液透析室透析液及透析用水的细菌学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4):403-404.

[7]任海宝,门建新.如何达到透析用水的最佳生物学指标[J].中国血液净化,2009,8(8):410-412.

[8]闫宝珍.护理流程再造在护理管理中的实施与效果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5):136-137.

[9]韦志福.运用PDCA循环促进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研究概况[J].广西医学,2009,31(3):442-443.

第4篇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上海 200433)

摘要:从临床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出发,本文首先从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与思想道德素质等5方面建立了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建立了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对比分析了各医学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效果,为现阶段高校和用人企业对学生综合能力测评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质量;主成分聚类分析;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3-0173-04

作者简介:杨东欣(1993-),男,河南郑州人,复旦大学本科在读,主要研究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的社会学方向。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临床心理学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自2001年以来,教育部批准开设的心理学专业的医学院校已有32所。目前,我国临床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大多由师范院校和综合类院校设置的应用心理学承担。然而,培养出来的临床心理学人才对病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知识掌握不够全面,不能很好地胜任临床心理学职业的技能需要,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较低,各个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也参差不齐,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对临床心理学人才的需求。因此,如何针对各高校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以更好地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临床心理学人才的需求,成为各高校临床心理学专业和社会临床心理学领域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目前许多专家学者在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研究。王艳郁等[1]比较了国内外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差别,依据布尔达模式,提出了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目标方案;姚萍等[2]介绍了美国临床心理学培养模式,针对国内培训的现状,从两个方面总结了在国内进行临床心理学系统培训的相关建议;刘军等[3]调查了临床心理学研究生进行精神科实践学习的培训效果,得出精神科实习培训能够提高临床心理学研究生对临床心理实践的胜任力;胡丽萍[4]分析了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对象,为社会转型期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吉峰等[5]分析比较了我国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的5所师范院校和5所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侧重点,针对这些高校人才培养目前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应用心理学专业3+2人才培养模式的应对策略。

综上所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很少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相应的评价,且提出的人才培养模式忽略了人才的社会需求与实际培养质量的紧密结合。因此,本文在建立临床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聚类分析,对医学院校临床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分类测评,明确其优势和差距,为医学院校针对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合理的依据。

1 临床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1.1 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急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与拔尖创新人才,高校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现代社会要培养的人才除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修养等,还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根据以上分析,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分为素质目标和能力目标两个层面,素质目标反映了一个人才的内在修养,包括个人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等;能力目标则反映了一个人与社会互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能力,即人才的社会价值,包括个人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因此,本文从社会对临床心理学人才的需求出发,对临床心理学人才的素质从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与思想道德素质等5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再根据对文献的研究和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特点出发,确定这5个方面的三级指标[6]。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1.2 评价模型构建

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是为了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对所考虑的众多变量,通过线性组合剔除其相关性或重合性,取出少数互相无关的变量,即主成分使它们反映原始数据的总体特征,并按照主成分得分对样本排序,再以这些综合变量作为聚类分析的新的数值数据,对样本分类排名[7]。因此,本文利用已构建的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将综合运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建立临床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具体步骤如下:

1.2.1 数据标准化处理

首先,根据各个医学院校的m个主成分得分,把人才培养质量处于相近水平的归为一类,人才培养质量相差较大的医学院校归于不同的类别;其次,计算各个类中主成分的平均得分,依据各类间得分高低进行类间排序;最后,根据主成分的得分对各类中医学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排序,与类间的排序综合分析之后进行新的排序,得出聚类分析结果。

1.2.7 综合评价

综合分析评价函数F和聚类分析的结果后,对各个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综合排序,以评价各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学校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为其提供相应的改进措施。

2 实证分析

2.1 数据收集及处理

本文针对各医学院校临床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高的现象,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临床心理学专业人才所提出的客观要求,设计发放临床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调查问卷[11],整个过程符合调查抽样随机性的原则,问卷的发放对象主要是有临床心理学专业的医学院校,因为社会中临床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大部分源自这些高校,调查的结果更能反映人才培养质量的真实情况。各个指标的满分为10分,样本的指标数据见表2。

2.2 模型求解

首先把选取的12项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导入spss19.0中进行数据的标准化处理,由此得到各成分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累计方差贡献率和成分矩阵,具体见表3-表5。

从表3中可以看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较大,需要先消除不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或重复性。通过计算得出各个成分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积方差贡献率,第一成分到第四成分的特征值分别为6.583、2.829和1.033,均大于1,并且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7.039%,可见这3个成分包含的信息量占原始数据信息量的87.039%,可以反应原始数据的大量信息,提取这3个主成分比较合适[12]。因此,本文选取前3个成分作为评价各医学院校临床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成分指标。

根据表4和5,把主成分对应的特征根开方,用主成分系数矩阵中每列的系数矩阵和其相除得到的相应数据代入公式(3),得到主成分的表达式:

根据以上主成分表达式和综合得分的表达式,计算出10个医学院校的各个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并按得分高低进行排序,见表6。

从表6中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了实践应用能力方面的信息,第二主成分主要反映了知识能力方面的信息,第三主成分主要反映了心理与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信息。

最后,用SPSS 19.0对3个主成分做聚类分析[13],聚类的树状图如图1所示。由此可知,聚类的结果为{6、7},{1、3、4、5、8},{2、9、10}三类。再根据各个类别中主成分的得分进行排序,得到如下结果:{9、10、2、6、7、8、3、4、1、5}。

2.3 实证结果分析

①第一类{9、10、2},其主成分平均得分14.2547,分析表明这些医学院校培养目标明确,能够针对自身特点对临床心理学专业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同时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临床心理学专业见习、实习和社会实践工作做的比较充分,使得这些医学院校在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心理与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的评价都是比较高的,能为临床医学、科学研究、心理咨询服务以及心理学教学等领域提供综合素质比较高的临床心理学人才。

②第二类{6、7},其主成分平均得分8.5471,分析表明这些医学院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偏向于培养临床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大力开展实验等实践教学,同时与心理咨询中心、附属学校以及当地的一些企事业单位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实习场所,使学生能够较好的胜任临床心理学领域的职业需要,但是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相对薄弱。因此这些医学院校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同时,应加强对学生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

③第三类{8、3、4、1、5},其主成分平均得分4.1791,分析表明这些医学院校临床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没有形成自己的培养特色,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且忽略了对临床心理学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这些医学院校应明确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完善课程体系,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培养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实习场所,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以此提高临床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质量。

3 结论

本文提出了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临床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从实际评价结果来看,本文的评价模型综合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优点,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得到的综合排名比单独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的排名更加科学化、合理化。通过主成分分析降维,公共因子的提取、综合因子得分的计算等使得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同时通过聚类分析,将各医学院校临床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归类,便于针对性采取措施,加强人才能力的培养。所得出的结论简单直观地反映了不同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存在差异,有利于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客观的评价,为各医学院校临床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王艳郁,孙宏伟,程乐森,等. “布尔达模式”在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一二四八”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目标释义[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02:38-39.

[2]姚萍.关于中国临床心理学系统培训的探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03:385-389,384.

[3]刘军,丁欣放,钱铭怡,等.临床心理学研究生精神科见习培训效果的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05:350-356.

[4]胡丽萍.社会转型期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27:105-106.

[5]吉峰,李淑玲,李雪梅,等.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3+2人才培养模式构想[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0:13-14.

[6]石华敏.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

[7]汪雅霜,矫怡程.“985工程”大学质量工程实施成效分析——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3,04:29-32.

[8]何悦,李岱素.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广东省创新型科技人才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07:135-138,143.

[9]李秀楼,程霓虹,陈英等.运用主成分聚类方法评估综合医院临床科主任能力[J].中国卫生统计,2012,02:249-250,253.

[10]迟国泰,曹婷婷,张昆.基于相关-主成分分析的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2,01:111-119.

[11]刘鹏,王金凤.基于FA&CA的高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02:62-65.

第5篇

关键词 中医体质 辨识 健康指导

我院自2009年9月~2010年11月开展了中医体质辨识及健康调治,现将150例亚健康人的体质辨析结果,以及145例偏颇体质短期健康调养效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择对象:本资料150例均为2009年9月~2010年7月12日来我院就诊的亚健康人,并配合中医体质辨识及全程健康调养者。其中男74例,女76例;年龄22~65岁,平均40.8岁。职业包括公务员、教师、工人、医生、个体私营者等。

建立体质健康档案:所有调查者均填写庆阳市中医院体质健康档案。档案内容分为三部分:①中医体质及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及中医体质测试表。由被调查者填写,独立完成;②中医体质评估,由调查医师通过诊查、访谈完成,将调研人群分为九种体质,即正常体质(平和质)和偏颇体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瘀血质、痰湿质、湿热质、特禀质)。③健康指导意见,由医师针对调查者不同偏颇体质开出健康调治方案。

中医体质分类标准及判断方法:依据2009年4月9日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1],由调查者填写中医体质测试表,调查医师计算原始分及转化分,依标准判定体质类型。

偏颇体质调养方案:从精神调养、环境调摄、运动处方、生活指导、饮食建议及药膳调补、药物养生、非药物疗法等七大方面给出详细的指导方案。

偏颇体质调养疗效判断方法(自拟):依据调养方案,偏颇体质进行规律健康调养3个月,观察偏颇体质改善情况。①显效:偏颇体质转化分下降>35分;②有效:偏颇体质转化分下降20~35分;③无效:偏颇体质转化分<20分或未下降。

结 果

150人的体质类型分布情况见表1;不同体质与性别、年龄的关系及分布情况见表2~6。

表1 150人的体质类型分布情况

表2 不同性别体质分布情况

讨 论

150份调查问卷显示,男74人(49.33%);女76人(50.67%)。平均年龄为40.8岁。亚健康9种体质的分布按人数多少排列依次为:阳虚质(27例)、痰湿质(19例)、气虚质(17例)、湿热质(15例)、瘀血质(15例)、阴虚质(13例)、气郁质(11例)、平和质(5例)、特禀质(5例),另外兼夹质(23例),兼夹质现象普遍存在,其中气虚兼痰湿质(7例)、气郁兼气虚质(5例)、气虚兼血瘀质(6例)、阳虚兼气虚质(5例)。阳虚质人数及其所占比率最高,共27人(18%)。女性阴虚质较男性为多,男性5人,女性8人;女性气郁质和瘀血质的比率也较男性为高。男性痰湿质和湿热质的比率较女性为多。另有5例亚健康人中医体质测评为平和质,值得进一步研究。

对145例偏颇体质进行短期调养效果调查,结果表明,显效36例,有效70例,无效39例,总有效率73.1%。其中,阳虚质体质改善率最高,总有效率84.4%,其次为气虚质,总有效率83.3%。有12例偏颇体质转变为平和体质(8.27%)。

结论:①中医体质辨识除按照2009年4月9日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作为基本标准,结合患者的生活起居、嗜好等方面,以及医师对患者的四诊合参,进行综合中医体质判断,能够更全面、更准确地确定中医体质状况,以利于进行有针对性健康指导。②依据王琦教授偏颇体质有易患相关疾病的研究结论[2],各种体质偏颇状态者,如果不注意情志、饮食、生活习惯等的调整,很多将发展为疾病状态。因此,个性化体质保健方案包含于体质健康报告中,与中医体质测评分析并驾齐驱。体质报告中将详细分析调查者的体质类型并进行量化评分,精确告知其体质情况、偏颇程度及偏颇体质的形成因素,同时还将对调查者的易患疾病进行详细解读。在个性调养方案中,从精神调养、环境调摄、运动处方、生活指导、饮食建议及药膳调补、药物养生、非药物疗法等七大方面给出详细的指导建议。中医健康指导意见通过全面调整偏颇体质的方法,改善个人的健康水平,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实现健康管理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③依据王琦教授偏颇体质具有可调性的研究结论[2],体质的可调性使调整体质而防病成为可能。我们对145例偏颇体质进行短期初步调养效果调查,结果表明,健康调养可以改善偏颇体质,但偏颇体质转变为平和体质的比例较低(8.27%),需进一步的调查分析及长期临床观察。

参考文献

1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4):303.

2 王琦.“治未病”的中医体质辨识理论与技术[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8,2(4):193-194.

表3 体质与年龄分布情况

表4 女性体质与年龄分布情况

表5 男性体质与年龄分布情况

第6篇

1 改革背景

自1998年探索建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以来,尤其是2009年加快研究生教育战略性调整步伐,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之后,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各试点单位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培养模式改革,临床医学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造就了大量高层次的应用型医疗卫生人才。相关培养单位立足本单位研究生教育实际,逐渐建立完善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这一培养模式已在广大培养单位中达成共识,得到了教育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员会的高度认可。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六部委于2014年6月联合颁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以下简称《改革意见》),将并轨培养模式在全国推广实施,可以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基本成型,实现了改革的预期效果。

因此,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改革意见》提出要深化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改革,逐步推进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具备条件的高等医学院校可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探索临床医学“5+3+X”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是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5+3+X”一贯化人才培养的终端,属于医学教育的最高层次,对于培养高层次临床人才,有效衔接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推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设,提高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有机对接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具有重大影响。作为国内首批获得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的试点单位之一,重庆医科大学历来非常重视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随着近年来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不断发展,其间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对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改革和创新迫在眉睫。2010年,学校开始全面启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全面提高了该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在全国范围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获得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的充分肯定。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改革在理论与实践双重层面上的成功为该校探索实施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希望通过构建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完善临床医学“5+3+X”人才培养体系。从准确把握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规律、发现培养过程中的问题、突出培养模式特色等方面入手,不断完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制订“5+3+X”模式的导师遴选标准及考核体系,形成包含入学标准、轮转安排、考核办法、授位要求等关键环节的系统培养方案,以期不断提高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质量,加快推进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无缝衔接,为西部地区培养大批高端医疗卫生人才。

2 构建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专科医师规培“并轨培养”的基本思路

2.1 对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5+3+X”新型模式进行需求分析 要构建成熟可行的临床医学“5+3+X”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准确深入地掌握行业部门、用人单位、培养单位等对新型培养模式的需求,试点单位要开展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调查,对以下要素进行分析:(1)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5+3+X”培养模式的主观需求分析,包括培养模式现状,研究生对新型培养模式的内容、形式、质量等需求;(2)用人单位对新模式的主观需求分析和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前景分析;(3)学校、基地能为学生提供的培养资源情况;(4)有关职能部门对新模式的政策、策略、措施的思路及可行性分析。如卫生部门、教育部门等职能部门在实施新型培养模式方面的政策支撑、文件资料、研究进展、相关培训考核情况等。

2.2 完善基于“5+3+X”新型培养模式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方案 要构建“5+3+X”新型培养模式,首要条件是建设一批具备较好资质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基地要拥有良好的软件条件和硬件设施,能够有效地将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单位应结合多年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的工作经验,利用好实力雄厚的毕业后临床教育教学优势,全面贯彻人本主义的教育观,以提高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能力为训练核心,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和培训体系创新为重点,遵循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规律,积极探索,逐步健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形成适合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需求又符合单位实际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方案。

2.3 构建新型培养模式要充分把握两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情况 以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现行培养模式、执业资格培训、就业前景等方面为基础,逐步探索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 “5+3+X”新型培养模式改革方案。要对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规律有新的认识,要准确把握发达国家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趋势,要掌握当前我国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情况,要深入思考我国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从而准确把握两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异同,改革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培养的各个环节逐步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构建并实施并轨培养新型模式。

2.4 对新型培养模式全过程进行系统研究 “5+3+X”新型培养模式是一项有机衔接两类不同人才培养体系的系统工程,它既包含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又涵盖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新型培养模式的构建涉及诸多方面,当前这两类体系在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入学标准、考核办法、毕业授位要求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在研究这些差异的同时,作者发现二者之间的差异并不大,完全存在并轨培养的可能性。二者宗旨都是培养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层次较高,都注重对临床技能的培训、考核,在培养安排上可以有机结合。因此,如何有效缩小二者之间的差异,寻找一个平衡点,能够满足两类不同培养模式的要求,制订出包含师资建设、入学标准、轮转安排、考核体系、毕业授位要求、奖助贷体系等在内的系统培养方案,是解决并轨培养难题的关键。

3 构建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专科医师规培—— “5+3+X”新型模式的具体举措

3.1 促进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适应社会需求,强化职业导向切实保障培养质量 改革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使其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对接,需要将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紧密结合,与医学特定职业领域人才需求紧密结合,与执业资格认证体系紧密结合。在培养目标上强化职业导向,要求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掌握本学科系统而坚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研方法,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二级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能对有效指导实习医师和下级医师的业务。

3.2 形成完善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方案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医学生成长为合格医师的“摇篮”,要将“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步提升建设。培训基地要做好规范管理,重点要把握“四性”:(1)管理制度要体现协同性。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是项系统工程,培训基地的科教、医政、人事、后勤、财务等有关部门一定要协同配合,各司其职,负责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监控、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支撑条件等方面管理制度。(2)临床带教过程要坚持严谨性。培训基地要严格遴选带教师资,有计划安排师资培训学习,使临床带教师资要有荣誉感和使命感,遵循医学的客观要求,严格按照培训标准要求,结合临床工作实际,做好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强化理论基础,提升临床实践综合能力。(3)培训方式要注重灵活性。在医患关系处在磨合期的阶段,教学的需求量大和可提供的患者实体实践较少之间的矛盾将直接影响培训工作的开展。培训基地一定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保障学员学习达到培训标准的要求,使学员真正具备临床综合处置的能力。(4)培训内容要融入人文性。培训基地应注重对住院医师的医德医风及职业素质教育,在医疗工作和实践中结合医学伦理道德要求,开展新形势下医学人文教育,从而实现优良医德的传承与发扬。规范评教评学制度,将人文素养纳入带教老师的教学考核机制和住院医师的结业考核机制。

3.3 创新培养模式,实现两种不同人才培养模式的无缝衔接 改革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要把握培养单位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实际,充分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有益经验,学习兄弟单位先进的培养模式,勇于探索符合我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特色的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模式,勇于改革创新,不断缩小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之间的差异,寻找二者在入学标准、师资队伍建设、轮转安排、考核体系、毕业授位要求、奖助贷体系等方面的平衡点,逐步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使这两种培养体系能够达成统一的目标,即纳入并轨培养的博士生既可以获得博士学位学历又能够获得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充分利用现有教育培训资源,提高医学人才培养的规范性和集约性。

3.4 构建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5+3+X”新型模式系统方案 (1)要明确新型培养模式的目标,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为新型培养模式的最终目标。无论是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还是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二者都是以培养真正“会看病的医生”为宗旨,以提高研究生(医师)的临床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二者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为构建并轨培养模式打下了坚实基础。(2)要建设好课程体系和临床轮转体系,这两套体系是保障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实行弹性课程学习制度,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加强临床能力考核,建立多层次全过程的临床能力考核体系,保障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训练质量。(3)实现“三项结合”,建立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5+3+X”人才培养模式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有机结合: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招录相结合、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专科医师资格认证标准相结合。(4)实行“三证关联”,即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达到培养要求,符合授位条件后,可同时获得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博士毕业证书、博士专业学位证书。(5)要建立完善的政策支持,保障改革方案落实到位。相关政策支持包括主管部门积极支持、学校政策有效引导、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奖助贷体系等。

4 构建“5+3+X”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色

4.1 创造性实现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 通过对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及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施情况进行广泛调研,深入研究教育、医疗等相关行业政策,对现行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改革,使之有效对接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实现两类不同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结合。

4.2 率先构建“5+3+X”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推动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招录相结合,培养与培训过程相结合,授位标准与行业标准相结合,解决了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获得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难题,构建起“5+3+X”医学高层次人才创新培养模式。

4.3 创建两大体系,有效涵盖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 为切实保障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实现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对接,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和“标准化”临床能力考核体系。两套体系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既能满足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需求,又能实现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目标。

第7篇

目的医德是规范医疗行为的核心,高等医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医术与医德兼备的医学人才,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医德教育的最佳策略。方法采用自制量表对山东大学医学院临床专业本科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7份,回收有效问卷302份。采用IBMSPSSStatistics19.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实习生认为现有医德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开课时间、教学模式等内容均不完善。结论依据学生对医德教育模式、医德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的评价,提出改善医德教育的有效对策,从完善医德课程体系,创新医德教育模式,合理分配医德师资教育队伍等方面进行改革,加强医学生医德素质教育。

〔关键词〕

临床实习生;医德教育;问卷调查;课程设置

医学教育的本质是医德与医术的统一,培养既有高超的专业技能,又有高尚医德的合格医学生是高等医学院校的首要任务。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医德教育贯穿于在校学习、临床实习以及在医疗机构工作实践三个阶段,临床实习阶段在医德教育中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1-2]。临床实习阶段的学生经历了高等院校的医德理论教学,又正在进行医德理论及规范的临床实践[3-4]。因此,分析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临床实习生对医德教育整体过程的认识,了解目前高校医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当前高等医学教育应当关注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本研究通过对山东大学医学院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实习生的医德教学的认知和现况,为加强医学实习生职业医德素质、改善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的方法提供依据。

1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4年11月,调查对象为山东大学医学院完成公共课、基础课、临床专业课等全部理论课程,并在三级甲等医院实习超过半年以上的高年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这部分学生已经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对临床工作有一定接触,了解临床医疗行业现状。调查对象中男生132名,女生170名,分别占43.7%和56.3%,平均年龄为(22.09±0.85)岁。本研究通过无记名方式进行,学生自愿参加,共发放问卷307份,回收问卷307份,其中有效问卷302份,有效回收率为98.37%。根据课题设计,笔者针对医学院校实习生医德教育情况,在参考已有的调查问卷[5-7]、征求心理专家的意见的基础上,设计出《医学实习生问卷调查表》,问卷共有17道题,主要围绕学生基本情况、医德教育内容、课程设置、教育方式、师资队伍等内容进行设计,对高校医德教育现况作出评估。调查结果采用双人双录,通过采用IBMSPSSStatistic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实习生对医德课程设置的评价

2.1.1医德课程的调查结果分析。

被调查的学生在回答“医德课程应加强哪些内容的教育”时,35.3%的实习生认为是医疗法规的教育;25.6%的实习生认为是医学伦理学的教育;23.6%的实习生认为是职业情感、职业道德的教育;15.5%的实习生认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由此可知,实习生认为医疗法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医疗法律法规的学习,可以较好的规范临床医疗行为,建立正确的医德观。实习生对医学伦理学、职业情感、职业道德等课程也比较感兴趣和期待,希望能加强这些内容的教育,而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度略有不足。

2.1.2开课时间的调查结果分析。

对于医德教育的开课时间,57.2%的实习生认为最佳的时间是“临床实习阶段”;26.5%的实习生认为是“临床专业课阶段”;16.3%的实习生认为是“公共课或基础课阶段”,反映出实习生对医德实践教学的需求。临床实习阶段不仅仅是医学知识和技术的实际提高阶段,也是医德情感培养的最好课堂。通过在日常救治病人的医疗活动中、与病人接触和交流的过程中,形成理解病人、帮助病人、替病人着想、以病人为中心理念。所以,在临床实习前后,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医德理论实际运用能力,从而,建立良好的道德情操。

2.1.3授课内容的调查结果分析。

从“您认为当前的医德教育内容主要存在哪些问题”的调查结果来看,有39.7%的学生认为医德教育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不够,内容过于理论化、原则化;30.4%的学生认为内容空洞乏味,帮助不大;17.5%的学生认为知识陈旧,脱离实际;8.1%的学生认为现有的医德教育内容有一定帮助作用;只有4.3%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帮助。反映出大部分实习生对医德教育内容不满意,说明当前的医德教育理论内容缺乏吸引力和导向力。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德教育内容也应该随之更新,使其具有新颖性、实用性、趣味性。

2.2对医德的教育模式和方法的评价

2.2.1教育载体的调查结果分析。

从“您认为医德教育可以利用以下哪些载体进行医德教育”的调查结果显示,回答社会实践的学生占32.7%,第二课堂活动占26.4%,网络占21.5%,课堂教学占17.3%,其他占2.1%。调查表明学生认为有效的医德教育并不是单一的课堂理论教学,而是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等课余活动有助于提高自身医德修养。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常通过网络了解到舆论对医德现象的认识和看法,增长对医德的思考。因此,通过课外多种途径对医德的认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素质。

2.2.2教学方法的调查结果分析。

在回答“您认为学校医德课程教学方法主要存在哪些问题”时,35.5%的学生认为医德课程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新颖性;27.1%的学生认为缺乏师生互动,授课效果不理想;22.7%的学生认为单纯理论讲解过多,缺乏具体案例的分析;14.7%的学生认为是其他问题。由此可知,较多医学实习生对目前的医德教学方法不满意,应在教学方法上加以改进,增加互动式、案例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兴趣。

2.2.3提高教育实效性的调查结果分析。

对于“如何提高医德教育的实效性”的问题,36.2%的学生认为应和临床实践相结合,29.8%的学生认为应增加社会实践,25.6%的学生认为应改革教学方法,只有8.4%的学生认为应请名医开讲座、座谈会。由此可见,参与调查的实习生对临床实践的医德教育作用比较认可,其次是社会实践,再次是改革教学方法。因此,加强对以上三方面的医德教育,可提高学生的医德素质。

2.2.4教育改革的调查结果分析。

当问及“希望医德教育改革的内容是什么”时,75.5%的学生认为多联系临床实践,13.9%的学生认为要加强传统优秀医德的教育内容,9.9%的学生选择其他,反映出绝大多数实习生认为医德教育应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离开实践的医德教育达不到理想效果。另外,需要加强大医精诚等传统文化思想教育,通过典型事例进行案例式教育,提高学生医德实践的应用能力。

2.3对德育教育师资队伍的评价

2.3.1医德教育主体涵盖范围的调查结果分析。

在实习生回答“您认为当前学校医德教育主体应该包括什么”时,29.2%的实习生认为是专业课老师,28.7%的实习生认为是医学伦理学老师,26.9%的实习生认为是临床带教老师,11.98%的实习生认为是思政辅导员,1.5%的实习生认为是亲朋好友,1.8%的实习生认为是社会公众。由此反映出医德教育主体的多样化,专业课教师、临床带教老师、德育教师、思想政治辅导员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2.3.2专业课教师对医德教育重视程度的调查结果分析。

当问及“您认为临床专业课老师授课过程中是否有加入相关的医德教育内容”时,41.7%的实习生认为有时有,38.4%的实习生认为经常有,11.9%的实习生认为较少,8%的实习生认为几乎没有。从这一数据可知,山东大学医学院的绝大多数临床专业课教师能够将医德理念贯穿到医学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临床专业课老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生动的讲授医德事例,对学生医德教育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2.3.3临床带教老师医德教育的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显示,67.5%的实习生认为临床带教老师能注意自身的职业道德培养,26.5%的实习生认为带教老师有时能注意自身职业道德,只有6.0%的学生认为临床老师不能注意职业道德的培养。同时,59.7%的实习生认为医德教育的有效方式是“实习带教老师的言行”,29.5%的学生认为是“医生榜样”,8.3%的学生选择了“医德理论教育”,2.5%的学生选择了“自己看书”。由此可知,实习带教老师起到重要的榜样作用,带教老师医德素养的提高,可以对实习生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讨论

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获取临床实习生对医德教育现况的认知和建议,根据调查结果,完善医德教育体系、创新医德教育模式与方法、合理分配医德教育师资队伍,为提高医学生的医德素质、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意识、培养具有高尚医德的优秀医护人员奠定基础。

3.1完善医德教育体系

虽然目前医德教育已融入到高校课程体系设置中[8],但医德教育尚缺乏完整的、系统的设计。医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将医德理论转化为医德行为,笔者在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临床实习生对医德认知的反馈信息,制定相应的教育体系。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建立适合我国医学生具体情况的医德教育课程体系,医德教育并不是讲授一门或两门课程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对课程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置,从医疗法规、医疗规范、医学伦理、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行为科学、思想政治等多角度进行系统教育,形成完整的医德素质培养课程体系;在开课的时间方面,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思想变化的特点,有所不同的侧重点,把相应阶段出现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医德培养结合起来,进行分阶段、渐进性的医德理论教育,在临床实习、见习阶段或临床专业课程阶段,开设相应的与临床实践关系密切的课程,提高医德教育的实效性;在医德教育的内容方面,更新教学内容,选择少而精、针对性强,与医学专业特点相结合的教材,全方位完善医德教育的内容,增加安乐死、克隆人等伦理问题,夯实医德教育的基础理论,使医德教育内容结构合理,要求全面提高医学生的各项素质。

3.2创新医德教育模式与方法

医德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目前医德教育模式与方法并不满意。灌输式、强迫式的说教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创新现有的医德教育模式和方法。首先,在医德教育模式方面,不能仅仅局限医德层面的教育,应从宏观的品德教育角度出发,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医学生对名利有理性的理解;其次,在医德教育方式方法方面,应用PBL教学法、翻转课堂、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课堂讨论、角色扮演法、两难讨论、互动式、启发诱导式教学等多种方式方法,引发学生的医德心理体验;再次,完善医德教学方法应该以课外教学为主,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活动,通过网络、媒体、社会等多种课外途径进行医德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医德的认知;最后,加强临床实践环节的医德教育,医德是在医疗实践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只有将医德理论运用到临床实际工作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提高对医德的认识,将医德理论转化为医德行为。

3.3医德教育师资队伍的合理分配

教师对学生医德知识的传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德教育不仅仅是医学伦理学等医德专业授课老师的任务,还包括了临床专业课教师、实习带教老师、辅导员、亲朋好友及社会公众,他们对医学生的医德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德育专业课老师来说,应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发展教学理念、增强教书育人的本领;临床专业课教师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讲授临床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入临床医德问题的实际事例,可做到医德教育形象化、直观化、清晰化,从而有机地将医德教育溶入到医学知识当中;临床实习带教老师的榜样作用直接影响到学生医德观的树立,通过临床医护人员的言传身教,在与病人及家属的交流过程中,学生逐渐将医德理论贯彻到医疗实践中去,对医德教育起到关键的作用[9];对于辅导员来说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通过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把学生的“思”与“行”有机统一起来。不同领域的教师从不同角度发挥医德的教育作用,对高等院校不同师资进行合理的分配,有助于从不同角度加强医德教育,使学生从医德认知、到具有医德情感,从而规范其医德行为,养成良好的医德习惯[10],培养医术与医德兼备的合格医学生。医德是规范医疗行为的核心,是医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查找医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改善医德教育的有效对策,对于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显得尤为重要[11]。本文通过对实习生医德教育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以期增强医德教育的效果,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

作者:付辉 徐溢明 于少泓 单位:山东大学医学院学工办 山东大学医学院团委 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参考文献〕

[1]曹未,张晨,杨放,等.欧美医德教育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医学与社会,2011,24(8):99-101.

[2]熊亮,季春元,黄振元.国外卫生职业道德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26):2.

[3]黄国珍,刘志勇.浅谈医学生临床阶段的医德教育[J].医学与社会,1996,9(1):62-67.

[4]夏保成.西方公共安全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5]陈凯.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问题的伦理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3):383-387.

[6]王春光.关于加强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2):27-30.

[7]张金钟.医学生职业精神养成有效模式的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3):8-11.

[8]章毓林.临床实习阶段医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6):36-39.

[9]王媛.浅议医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医德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4(11):35.

第8篇

(一)对检验岗位能力需求和检验项目的调查。

2013年在浙江省范围内对163家不同类型医疗机构的检验工作岗位进行调研,包括55家三级医院、16家二级医院、45家社区医院、42家乡镇卫生院和5家检验公司独立实验室。对医学检验技术人员应必备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需求的重要性进行调查。除寄生虫检验的重要性需求在78.5%之外,其他各课程均在91%以上。同时,被调查单位对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需求均在93%以上,说明各单位对工作人员具备这些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这163家单位开展的主要检验项目进行调研(见表2)。除骨髓象检查外的各主要检验项目开展率均在60%以上,三大常规达到100%。其中二级以上医院和独立实验室的项目开展率跟社区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因定位不同有所区别,各主要检验项目的开展率接近于100%,最低的骨髓象检查也在86%以上。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

根据调研结果,即检验岗位对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的需求和各单位主要检验项目的开展情况,组织课程专家、专业核心课程教师召开课程分析会议,从检验专业核心课程分析出常规检验项目形成教学内容,建立新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包括:三大常规、骨髓象检查、生物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微生物检验,结合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医学检验技术综合实训室的建立

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得到中央财政专业建设项目和省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的支持建立了医学检验技术综合实训室。招标购置和医院、公司馈赠,配置了一批检验仪器设备:Sysmex-xs1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FUS-200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和H-800尿干化学分析仪、ESR-30全自动动态血沉仪、迈瑞BS-3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NM-9602自动酶标分析仪、奥林帕斯显微成像系统、荧光显微系统等。并安装了LIS系统,把所有的仪器设备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检验实验室系统,从标本接收、项目检验、结果审核到检验报告单的输出打印实现一体化,实现医院检验科的功能。

三、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方法的确定和实施

(一)教学方法的确定。

我校医学检验技术综合实训课程安排在学生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后、进入毕业实习前进行。课程30学时,集中一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训练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通过临床病例引导,提出医院检验项目,要求学生查询相关资料以医院检验顺序(提供检验项目和标本)为线索进行设计,按照工作过程整合(复习实验原理步骤)、安排项目准备(准备实验器材试剂)、项目实施(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项目结果(实验结果和报告)、分析讨论(实验过程的总结及碰到的问题进行讨论)等学习项目。

(二)课前准备。

综合实训前一周,准备好若干个病例,经筛选的病例要求是能整合包含各专业课程三个以上检验项目,以达到综合实训的目的。将学生5人一组分组,每小组为一个团队分配以不同的病例并提出数个检验项目,各小组学生一同设计每个检验项目。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对每一个检验项目做好以下知识理论准备:选取正确的检验方法、确定检验项目的标本类型和标本前处理、检验方法的原理、需用到的仪器与试剂、检验方法的步骤及注意事项、结果的判断、检验方法的质量控制、正确的结果报告形式、废物处理、临床意义,最后形成纸质报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查阅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展。

在开展医学检验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时,医学检验实践中心所有实验室和检验综合实训室向学生全面开放,并有专任指导教师在各自课程的实训室进行指导。每个检验项目的实施将模拟临床检验工作的流程展开,由组长安排,各小组成员主要负责某一项工作任务共同完成:标本的采集和接收,标本的检测,结果的分析与审核等工作。整个技能操作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进行。如遇到结果异常,检验人员还需对结果进行分析,如需手工复查的进行手工复查。完成该项目的检验工作后,各小组根据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完成实验报告。实训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对检验项目的目的和原理、检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检验结果的分析进行阐述,对遇到问题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行回答,最后总结整个综合实训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

(四)综合实训课程的考核。

综合实训课程的考核以检验过程的形成性考核为主,由教师评分和学生互评相结合,评分根据实训的实施由三部分组成:课前准备的纸质报告、检验项目过程中的规范操作和处理、检验项目完成后的分析和讨论。根据各检验项目不同特点,针对检验项目操作制定一套检验项目评分标准,在训练检验综合能力的同时也不放松对检验技能的强化训练。

(五)综合实训课程的成效。

检验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展,对照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2011、2012级两届学生在课程开展前后检验技能操作得分,有了显著提升。并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素质,在实习生、毕业生中问卷调查显示,检验综合实训课程得到了学生和实习、用人单位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

四、小结

第9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模式;《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本科生

21世纪开始的第三波全球医学教育改革中明确提出了医学生岗位胜任能力的要求。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的《医学统计学》本科教育中,对本科生的培养多强调对其基本知识的掌握上,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统计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养成和锻炼是极为不利的。目前,在许多权威性的医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中,统计推断应用有缺陷的高达62%。如果以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只有30%的学生可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1]。培养学生如何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探究能力及责任意识等关键能力,成为教育改革的焦点问题。实践教学模式正是顺应高等教育理念而形成和发展的。

1 国内外实践教学模式现状

实践性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说慕萄模式。其关键环节是让学生对已有的知识"再次发现"、"重新组合"、并把"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1.1国外实践性教学模式

1.1.1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给学生充分的实践训练时间。国外教学增加实验设计和实验教学在总学时的比例,同时增设综合型实验课程,学生在实践中训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美国的大学课程计划中,实践教学比例在30%以上[3]。

1.1.2改进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始终贯彻实践能力的培养。国外大学注重引入科学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方法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与他人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如爱尔兰高校稍大的作业和实验都是2~5人一组共同完成的,学生自行决定目标,切割工作量,分配任务[4]。

1.1.3注重科研训练,鼓励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科研活动。学校开拓多种科研渠道,学生与教师一起参加某个课题的实验研究,使得学生真刀真枪从事科研训练。如麻省理工大学认为学生应被教授看成年轻的同事,及时给予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机会。

1.2国内实践教学模式现状 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然而,实践教学模式存在以下问题:理念落后,重视不够[5]。把本科实践教学看作是理论教学的补充;方法和手段单一,内容陈旧。我国本科高校实践处于简单的操作和参观阶段,学生实际设计和操作机会少;评价标准不科学,体系不健全。大多数本科院校没有制定专门的系统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和标准,无法对实践教学质量做出公正科学的评价。

2 《医学统计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进行《医学统计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对于训练医学生的统计学思维、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综合事物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1拓展教学内容,强化实验手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医学统计学》教学采用理论课与实习课相结合的原则,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增加实习课在医学统计学总学时的比例。我校《医学统计学》理论教学48学时,实习课教学22学时,实习课比例接近2:1。

2.2改进传统教学方法

2.2.1"案例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讲每一种新的统计学方法时,不仅仅局限于书上知识点的讲解,而是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讲解实际问题的分析。讲解过程中,教师事先设计多个问题,每个问题的回答首先由学生先思考,并提出自己思路,教师再适当的加以引导和启发并进行及时总结。

2.2.2注重《医学统计学》综合实习,训练学生的统计思维。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增加实习课教学比例的同时,进一步加入两次课的(共计4学时)综合实习环节,依托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数据,使学生掌握如何运用所学的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综合实习课中老师从中加以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自行切割工作量及分配任务,并完成统计分析报告,最后每组派1人向全班汇报统计分析报告的内容。在综合实习课结束后,采用自制问卷对学生进行匿名调查,有79.7%的学生认为综合实习对今后工作很重要。

2.2.3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开辟实践教学新途径。实践教学综合性强、时间紧,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网络教学是现代化教学不可缺少的手段。我校《医学统计学》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我们以此网站为依托,开设医学统计学网络课程。同时设置学生交流平台,教师及时了解教学需求和学生需求,指导学生完成统计学实践。

2.2.4采用反面案例引领式教学方法,强调医学统计学实用性。理论课教学中设计3学时的资料综合分析及辨析课,指导学生分组查阅某一种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对"医学统计的误用"进行辨析,并分别给出统计描述(包括统计表、统计图)以及统计推断的误用率。以反面案例引领式教学,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辨析,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强调统计学的实用性。

2.3改革考核方式,同时考查学生掌握知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方式包括理论课考试和实验课考试。理论课占80分,包括平时成绩10分,理论考试70分。实验课占20分,为学生综合实习中分组完成的统计分析报告得分,团队得分为每一组学生的最终得分。这种考核方式把重点放在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也使得实验考核成为检验实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

3 结论

《医学统计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应注重强化实验手段,增加实习课在《医学统计学》总学时的比例,突破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式、启发式、反面案例引导式教学,注重综合实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发问,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洁,黄顺强,俞捷,等.SPSS软件在研究生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0,(5):512-514.

[2]王雷.实践性教学模式初探[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5):103-105.

[3]赵明刚.美国高校的实践教学模式评析[J].教育评论,2011,(1):156-158.

第10篇

通过对前医后院模式的介绍与描述,我们设计出专门的调查表,针对居家式养老、独立养老院养老、前医后院养老等三种养老模式,对24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了令人满意的调查结果。

关键词:中国未来养老;养老院与医院

中图分类号: C9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2-149-2

1 社会理论分析

1.1 中国老年人的生活现状

人到了65岁就进入了老年生活,但在我国大多数70岁左右的老人只要身体健康,他们不仅不需要年轻人照顾,相反还承担起了照看孙子,承担家务等一系列的体力工作,堪称一个劳动力。因此出现身体健康70岁以下的老人不会去养老院养老的问题。

1.2 什么样的老人需要到养老院养老

①子女不在身边的高龄老年人(空巢老人)。②孤寡老人(没有子女)。③老两口一方已故,身体有病的独居老人。④子女没有时间照看,身体不健康,生活自理有一定困难的老年人。可见,去养老院的老人有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身体不是太好,生活自理有一定困难。

1.3 去养老院养老的老人有什么需求

①需要有基本的居住条件,一日三餐基本营养,生活照看和护理。②慢性疾病的用药方案制定和督促服药等。③定期疾病体检和制定治疗方案。④老人出现紧急情况下的住院治疗和生命抢救。

1.4 什么样的养老院能够迎合老人需求

①具备普通养老院基本条件。 ②具备医疗,护理和慢性病管理经验。传统的养老院只解决了老人吃住和生活上的照看,而没有解决老人慢性疾病和住院治疗的需求,而医疗服务恰恰是老人最最需要的服务。

2 前医后院的基本思路

将医院和养老院建在一起,开创居住生活和医疗服务双管齐下的养老院,一方面为老人提供基本的居住生活条件,同时也提供完善的医疗服务,同时满足老人养老居住和医疗保障的养老模式。

3 前医后院运作模式

3.1 医院

①医院对附近居民开放就诊,并通过对外营业获得一定的利益。②医院对养老院的老人提供慢性疾病治疗方案和住院治疗以及紧急情况下的抢救治疗。

3.2 实体养老院

①有较安静的周边环境,卫生和舒适的居住条件,有一定的娱乐设施。②在医院指导下配备一定的护理人员,提供护理并指导和督促老人按时服药。

4 前医后院的养老模式的主要优势

4.1 老人的身心照顾方面

①对于一个有老年疾病的患者不能按时正确用药,只是依靠改善居住环境和改善饮食达到高质量养老那是不可想象的事情。②当老人在养老院病情反复或加重时,可以在第一时间就近在医院住院治疗和紧急抢救,无需将老人再送到其他医院就诊和治疗。

4.2 消费人群心理接受方面

解决老人的医疗和护理问题,尤其是老人慢性病管理问题,特色明显。解决了家属把身体不好的老人送到养老院的后顾之忧。

4.3 经济共同体方面

①因为医院是养老院的一部分,使得养老院的老人能享受到优质的廉价医疗服务(远低于大医院看病的费用),这样的养老院的竞争实力可想而知。

②医院对外营业不仅能够养活医院而且能够获利,医院对养老院的医疗服务同样可以获益,这样医院也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5 前医后院与其他养老方式的对比与建模

5.1 建模思路

本文试图探讨前医后院养老模式相对其他养老方式受人们欢迎的程度,具体分为“居家(结合社区)养老、独立养老院养老、前医后院养老”三种模式。

设计问卷,对三种养老模式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若干项共同的评价指标,进行问卷调查,由被调查者打分,获得数据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计算三种养老模式的得分,得分的高低即可表达三种模式的受欢迎程度。

5.2 调查问卷的设计

设计针对3种不同养老模式的调查问卷,分别从老年人的生活需要、安全需要、人际交往需要、经济性、社会效应等方面提出10项指标进行评价。

5.2.1 对三种养老模式进行介绍

居家(结合社区)养老模式:是指家庭成员在社区帮助下为在家里居住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和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养老模式。

独立养老院养老模式:提供集中居住空间,满足老年人饮食、生活护理、简单娱乐需求的养老模式。

前医后院养老模式:将医院和养老院结合,集医疗、护理、康复和基础养老设施、生活照料程度于一体的养老模式。

5.2.2 评价打分表

对各项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给出分数,并对每种养老模式下该项评价指标的表现给出分数,打分范围:1―5分,1分最低,5分最高。

5.3 问卷调查数据统计

研究小组对247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247份调查结果。问卷数据填写符合要求,数据有效。将10项评价指标重要程度的得分以及每种养老模式下,各项评价指标的得分求取平均值,得到表1。

5.4 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5.4.1 符号和变量表示

10项评价指标重要程度的得分依次记为P1,P2,…,P10;每种养老模式下每项评价指标的得分记为S1,S2,…,S10;每项评价指标的权重记为q1,q2,…,q10;每种养老模式的综合得分记为ZS。

5.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综合评价模型中最关键的是指标权重的确定。调查问卷中对每项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的打分,就是为了确定指标的相对权重。显然,重要程度分数高的指标,权重应该大。

为了将指标权重作归一化处理,用每项指标重要程度的得分除以指标重要程度的得分之和,得到指标权重,

5.4.3 综合得分的计算

对每种养老模式,用每项指标的权重乘以得分后再求和,计算综合得分,计算公式为

5.5 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运用所建模型,计算每项指标的权重,然后计算三种养老模式的综合得分,得到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从三种养老模式的综合得分来看,居家(结合社区)养老模式与独立养老院养老模式的综合得分相差不大,普遍偏低,表明当前我国社会常见的这两种养老模式在人们眼中的评价都不高,各项评价指标的得分也表明这两种养老模式存在一些明显的短板,而前医后院养老模式在各项评价指标的得分和综合得分上均明显领先于另两种养老模式,表明前医后院养老模式结合了生活居住和医疗保障具有明显的优势,是未来理想的养老模式,值得认真探索和大力推广。

6 结论

中国目前各类型养老院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老百姓对目前的养老院并不认可,绝大多数养老院都没有配备专业的能够保证医疗和紧急情况抢救的医护人员和医疗条件。使更多的老人因为担心自己的老年病得不到及时的医疗帮助而不敢住养老院。

第11篇

关键词:家庭医生 素质模型 探索性因子分析 验证性因子分析

自2011年以来,我国颁布了多项政策文件,指出现阶段家庭医生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等现状,并计划打造统一规范的家庭医生服务和培养模式,强调家庭医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为贯彻落实国家医疗卫生政策,切实推进我国家庭医生服务制的发展,家庭医生素质特征问题已成为学术界和医疗卫生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本研究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上海市Q区下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展开了调查,探索构建家庭医生素质模型,以期为我国家庭医生的培养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1.提出家庭医生素质模型假设

通过分析和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上海市Q区家庭医生的管理现状,如工作分析、考核指标等,并针对该区41名家庭医生开展行为事件访谈,提出家庭医生素质模型假设。该模型包含定位与发展、信息处理、学习与发展、职业认可、尊重患者、沟通技能、人际技巧、抗压能力、应急能力、组织协调、制度执行、服务精神、团队协作、满足需求、成就导向、耐心、同理心、坚韧性、影响力、责任心、决断力、主动性、预防服务技能、医疗服务技能、保健服务技能、健康教育服务技能、康复服务技能、计划生育服务技能、时间管理、行业自律,共30项素质特征。

2.问卷设计及实地调查

根据上述家庭医生素质模型假设,设计相应的调查量表,采用Likert五级量表进行度量,要求调查对象在5-1分范围内对各项素质特征重要性程度进行评价。

2015年5-6月,笔者对上海市Q区下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开展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共280份,回收268份,其中250份有效。

二、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分别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和Amos 17两种数据分析软件,开展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

1.探索性因子分析

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信度、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数据显示,Cronbach's Alpha 值为0.971,KMO值为0.950,Bartlett球形检验的χ2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P =0.000,这说明问卷数据信度较高,且适宜做因子分析。

接下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选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共提取4个公因子,方差总体解释量为68.925%。因子1包含影响力(载荷系数为0.745,以下各指标后括号内数字均表示载荷系数)、坚韧性(0.774)、主动性(0.738)、成就导向(0.738)、同理心(0.729)、决断性(0.712)、耐心(0.703)、责任心(0.685)、尊重患者(0.620)、服务精神(0.564)、行业自律(0.527)共11项素质特征,命名为“个人特质”,其Cronbach 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952;因子2包含组织协调(0.727)、时间管理(0.675)、信息处理(0.632)、人际技巧(0.620)、抗压能力(0.596)、应急能力(0.561)、团队协作(0.559)、定位与发展(0.551)、沟通技能(0.536)共9项素质特征,命名为“非医技能”,其Cronbach 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920;因子3包含预防(0.825)、医疗(0.798)、保健(0.646)、健康教育(0.581)服务技能4项素质特征,命名为“普遍性医技”,其Cronbach 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878;因子4包含康复(0.706)、计划生育(0.683)服务技能,命名为“针对性医技”,其Cronbach 内部一致性系数 α为0.821。素质模型假设中的4个素质特征被剔除,分别为职业认可、学习与发展、制度执行、满足需求。该结果显示,提取出来的因子载荷系数均为0.5以上,各公因子Cronbach内部一致性系数α均在0.821-0.952之间,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和可靠性。

2.验证性因子分析

为进一步检验家庭医生素质模型的有效性,笔者运用Amos 17软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数据分析结果显示,χ2/df值为2.165,拟合优度指数(GFI)为0.869,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为0.825,规范拟合指数(NFI)为0.833,增值拟合指数(IFI)为0.879,比较拟合指数(CFI)为0.878,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为0.093。上述拟合参数结果说明该模型拟合度和稳定性均较高,进一步验证了本研究所提出的家庭医生素质模型假设。

三、结论

本研究选取上海市Q区家庭医生作为调查对象,该区地处上海市地域广阔、人口规模较大的郊区,因此该模型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家庭医生素质培养及管理将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及推广价值。

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在未来我国家庭医生的素质培养及管理过程中,除提升家庭医生的医技能力外,还应重视和加强家庭医生非医技能、个人特质的培养。本文所提出的家庭医生素质模型各维度及指标,可为全科医学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家庭医生招募与甄选、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边俊士,井西学,孙逊等.国内卫生系统有关胜任力的研究现状及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7):447-448

[2]潘艳.全科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应具备的素质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4):353-354

[3]左朝辉,冉玉春.社区全科医生应具备的素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7):257

第12篇

公安院校学生对法医学知识的熟悉和了解程度常常决定了公安机关办案的质量,也反映了人民警察的业务素质。从近年来我们对公安院校毕业学生调查反馈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毕业生认为法医学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虽然在校学习了法医学知识,但实际上没有掌握,更谈不上在公安实践中能够较好地运用。公安院校当前的法医学教学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相关法医学知识讲得过深学生根本听不懂,讲得过浅又没有实际效果。此种局面在教学上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但实际上也常常缺少有效的手段进行解决。

2公安院校法医学的教学方法有待商榷

受经济、体制、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当前公安院校的法医学教学主要沿袭了多年来的传统教学模式,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教学方法单一,注重学生对法医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教学和学习效果评价主要依据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学生公安实战技能训练环节薄弱,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弱化,造成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所学法医学知识用不上,真正需要掌握的实战技能又不会,难以达到现阶段公安院校法医学教学的培养目标和公安实际部门的能力要求。与公安高等教育的初衷相距甚远。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值得大家商榷。

3拓展公安院校法医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拓展公安院校法医学教学是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立足公安实践,综合法医学及其他公安学分支学科知识的一种教学策略。教学内容在横向上超出了法医学的范围,涉猎了公安学其他学科;在纵向上又加深了法医学教学内容的深度。总体上说,是要把法医学主体理论讲授和案例综合其他公安学分支学科知识融为一体进行教学,带有综合性教学的特点。目的是通过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防止法医学与其他公安学分支学科之间知识的相互脱节,达到法医学知识与公安各相关学科知识能够融会贯通,并实现有机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通过我们的教学实践,对拓展公安院校法医学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3.1进一步完善公安院校法医学课程内容体系,增加公安实战应用模块

长期以来,我国公安院校法医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基本沿用了医学院校法医学教学知识框架,未能形成自己特有的体系。课程较系统地对法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鉴定技术进行介绍,但课程内容未将法医学与公安实践相结合,一些在公安实践中涉及的法医学问题几乎是空白。如处理人身伤亡有关的案件牵涉法医鉴定时,其程序和注意事项,DNA 分析技术的案件应用,同时,随着我国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对公安工作的合法、规范、科学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些新情况的出现,向公安院校的法医学教学内容都提出了新问题。另外,学生在公安实战中碰到相关法医学问题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明显缺乏公安实战应用能力。例如,涉及法医工作的现场勘查,民警在工作中出现调查询问、物证搜集等无重点、不规范、不科学的情况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在于学生未受过相关技能的专门训练。另外,鉴定技术标准化的不断完善,对法医工作相关的操作程序和办案环节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法医学课程几乎没有在这方面进行专题阐述。因此,必须在课程内容结构中增加这部分内容,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另外,在传统法医学基础上,要将课程内容与公安实践紧密结合,增加公安实战应用模块。在传统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增加法医现场勘查、现场血迹分析、现场重建等公安实战应用模块。同时,在教学内容中要加强法医学鉴定内容合法性、规范性、科学性的要求。

3.2教学中增设模拟案例分析课,加强同其他公安学科的知识整合

目前的法医学教学手段主要是课堂理论教学为主,手段相对单一。实验项目一般多为尸体解剖的观摩、ABO血型的检验、尸体检验等,主要集中在法医检验鉴定方法上。但是,非法医专业的公安院校学生往往在工作中不会直接从事法医检验鉴定工作,对他们来说,更重要的是具备处理法医检验鉴定相关工作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公安实战能力,必须重视针对性强的实训实践教学。比如,可以通过介绍一个案件的案情、现场情况、尸检所见及有关辅助检验结果,让学生对案件的性质进行判断,自杀、他杀抑或是意外?依据是什么?通过以案例分析为基础的教学,不但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法医学知识在案件侦办中的重要作用,而且也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索,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以实际案例为蓝图,利用现场勘查实验室的现有条件就可以模拟出各种案件性质的命案,如自缢、他杀伪装自缢、特殊体位的缢死等。也可以通过模拟出各种凶杀案中各种血迹的形态,依据对血迹形态及尸体所在位置的分析,来重建受害人的受害过程及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过程。这样,不但能验证法医学的理论知识,而且,也是最重要的,是能将其公安他学科的知识在模拟实训中得到整合,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处理案件的能力。因此,公安院校法医学教学中应该增设模拟案例分析课,增设法医现场勘查,模拟现场生物性物证的发现、提取、保存和送检,死亡案件及伤害事件处置等实训实践项目,实训方式可以以模拟案件的案例分析在现场勘查实训实验室进行教学的方式进行。实践证明,模拟案例分析法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又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应该纳入公安院校法医学教学实训项目中。

3.3改革考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