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关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时间:2023-12-11 10:05:35

关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关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关怀教育理论;继续教育;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李光(1966-),女,辽宁锦州人,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继续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王心薇(1990-),女,山西运城人,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继续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09-0044-04

一、关怀教育理论概述

关怀教育理论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内尔・诺丁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面对美国复杂的社会变迁和问题突出的教育现状,在后现代主义社会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哲学、关怀伦理学等理论基础上,结合自己20多年的理论积淀建立并发展的一门理论流派。关怀教育理论强调教育要以“关怀”为核心,并围绕这一核心形成一套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到教育评价的相对完整的关怀教育理论体系。

(一)关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关怀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以尊重并促进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

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认为,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关心能力的人,培养关心型的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1]。因此,培养具有关怀能力、爱人并且值得被爱的人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在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影响下,内尔・诺丁斯提出教育应该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性,认可个体兴趣和能力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摒弃传统教育过度重视学术训练,一味崇尚智力教育的做法,实现教育目标的多元化,着重培养对自我、对他人、对自然环境、对客观物质世界以及主观精神世界都有充分认识和足够尊重的人,进而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关怀教育的内容应该围绕关怀进行设置,以满足学习者合乎情理的学习需要

就关怀教育的内容而言,诺丁斯主张从教育目的出发,重视对课程宏观体系和微观内容的改革,对每一位学习者的需要予以恰当反应和满足,建立并维护一种关怀关系。教育内容服务于教育目的,在这样的关怀关系中,课程设置的整个过程都应当以关怀为核心,考虑不同受教育者的不同能力和兴趣倾向,建立符合其兴趣需要和能力发展的课程,课程计划充分考虑人类能力的多样性而制定,既有专门的课程又有致力于关心主题的课程[2]。关怀教育是面向所有受教育者的教育,课程设置不应围绕某一部分特定群体能力而组织,而是以整个社会大众为对象,让教育机构的每一门课程或者每一个专业都为广泛的人类职业活动和非职业活动技能的获取和增长做准备。

(三)关怀教育的方法由榜样、对话、实践和求证组成,以提高学习者关怀教育的效率

诺丁斯认为,在这四种方法中,榜样的作用是最显著的,因为一个人关怀他人的能力取决于其本人有多少被关怀的经历。榜样是关怀的关键因素,最能体现教育者的关怀。教育者在教育行为的实施过程中,应当以身作则,为受教育者树立榜样,用实际行动对受教育者的需要做出反应,给予关怀,并在此过程中教会受教育者如何关怀他人;对话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追求理解、同情和欣赏的过程,这是一种平等、开放、没有限制的交流,这种对话交流,可以让人们充分表达自己需要,了解他人需求;实践是受教育者关怀他人,积累关怀经验、形成关怀习惯、培养关怀能力的过程,教育者需要给受教育者提供一定的实践机会,让受教育者在广阔的社会情境中进行“关怀实习”,也就是面向社会的技能型关怀实践;求证是双方建立信任关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真实的了解被关怀者的心理动态,并给予关怀,在这种关怀关系中包含着一种对对方的认可。

(四)关怀教育的评估注重自我评估和外部评估,以使得教育评价置于关怀关系当中

在诺丁斯的关怀教育中,不主张教育竞争,认为评估不应该涉及比较,但是任何教育计划都应该接受评估。对于关怀教育中的评估,她认为,首先,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正确评估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并智慧的吸取同伴的评估意见。其次,关怀教育还鼓励外部评估,这里的外部评估是指来自关怀关系以外的评估,即除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外的人的评估,比如说公司招聘人员、各行业专业人员等。一方面,来自外部的评估更加客观公正,另一方面,任何教育评估都是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重评价,这种外部评估使教育者也成为评价对象,不会破坏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你――我”的主体关系,从而都处于一种关怀互动的关系当中。

二、关怀教育理论下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意义

关怀教育理论下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需要在尊重个体生命成长的基础上,唤醒学生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将关怀贯穿于继续教育人才培养始终。

(一)人本教育理念的彰显

人本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育人、成人、完人是教育的首要任务,人才培养活动首先应当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内在成长和外在发展,也就是说“以人的发展特别是作为教育对象的具体的个人的和谐、完善的发展为根本”[3]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知识和技能型人才需求加大,同时,继续教育承担着培养大规模高技能人才的责任。因此,人才的培养往往屈从于社会发展的经济需求、知识与技能等,使教育的意义不是依附于人的自身发展,而是人的发展之外,从而使教育成为了无人的世界,成了经济逐利的学堂和知识与技能占有的攀比。关怀教育理论下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关注到了人才培养的受众体――学生的自身发展,确定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原则,突破了传统人才培养中片面追求教育功利价值、单纯以学历或者文凭为评价标准的教育观念。因此,在继续教育人才培养中,从人才培养的体制、人才培养的内容到人才培养活动的展开皆以促进人更好的发展为宗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将关怀给予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自我实现的完成,培养社会需要的人,做到人尽其才。

(二)完人教育目标的实现

人类教育活动追求的理想目标是培养“完人”,即具有完美灵魂、完整人格和独立生存能力的“完人”,也就是“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4]。“既拥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懂得“为何而生”[5]的生活哲理,而且还掌握了系统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精神,具备“何以为生”[6]的技能。关怀教育理论下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共荣会通。在教育内容上既关注具有实用科学价值的科学课程,又注重有关人的价值、理想的人文课程,既要满足人的物质需求,还要考虑人的精神追求。关怀教育不仅秉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还注重“完人”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尊重学生个体生命成长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人才培养活动,注重学生内在精神境界的终极关怀,不断丰富自由意志、生命活力、自我个性和创造精神等。继续教育不但能使受教育者提高知识和技能水平,而是更能使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既满足其现实生存发展和社会生活需要,又确保其成为具有丰富个性情感的意义存在,不断追求人身心和谐均衡发展,实现完人教育目标。

(三)学生个体差异的审视

在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中,人的智力以彼此独立、多元形式共存的组合方式存在,每一个学生个体都有不同的智力要素组合,有着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差异性。基于关怀教育理论下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在注重受教育者集体共性发展的同时,也尊重其个体差异性。关怀教育理论下的继续教育着眼于人的个性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谋求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相互融合与有机统一。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对象是学生,由于每一个学生个体的成长背景、智力水平以及发展倾向等是不同的,需要教育者认真审视,承认个体的差异性,本着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最终目的,从不同的维度和层面去观察思考每一个学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营造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爱、轻松自由的人才培养氛围,给予学生最大限度自由发展空间,提供学生足够多的发展机会;在课程设置上,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协调发展,在专业教育的同时积极开设多种多样的通识性选修课程,能够让学生在自我兴趣的导引下全面发展[7]。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以及多元文化的逐步形成,我国社会发展正在呼唤具有独立意识人格、拥有独特个性的人才的生成,这就需要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审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于人的个性培养,既满足了个人成长的需求,又有利于社会发展。

三、关怀教育理论下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考

关怀理论下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学生个体的多样化要求,遵循成人教育规律和业余教育特点,制定培养计划,设置灵活自由、基础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和教育内容,以适应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和应用性,满足社会发展、行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一)树立关怀终身化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理念

教育理念是人才培养活动所遵从的观念和原则,代表着人才培养活动的价值追求,规定着人才培养活动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理念是人才培养活动的灵魂,贯穿于人才培养活动的整个过程,是教育行为和活动的内在动力,规定着人才培养活动的方向。任何教育行为和活动必须以教育理念为先导,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更不例外。继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之后面向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主要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扩展和能力提高,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创造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社会对继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范畴也在不断地拓展,终身教育思想也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对继续教育在经济、社会中地位与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怀教育理论就是要重视成人学习者的个性和优势,认识到人的多种多样的能力倾向,并予以满足。因此,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活动必须从观念上进行革新,彻底反思之前人们长期信奉的教育理念,将其中的不合理之处认清并予以摒除;树立正确合理的关怀终身化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理念。一方面继续深化终身学习理念,深刻认识到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尊重教育的连续性,将教育关怀终身化;另一方面,要深入贯彻关怀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人才给予关怀、尊重和教育培养,关注个体生命和成长,重视人才个体生命的独特性、整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树立关怀终身化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将关怀落实到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实处。

(二)创造充满关怀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过程

培养过程是教育理念得以贯彻的中间环节,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它是为实现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实施的一系列人才培养活动的过程[8]。具体地讲,培养过程主要包括培养方案、培养措施两个方面。所有的教育活动都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并且,不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需要与教学环境进行持续不断的互动。因此,良好的社会教育教学环境是保证教育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创造充满关怀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过程,首先应当营造充满关怀的人才培养氛围,让教育教学活动在轻松自由充满关爱的环境中进行,积极调动师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性。其次,制定充满关怀的继续教育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内容安排等,关怀教育下的继续教育的培养方案要充分体现教育关怀,关注学生个体,考虑不同受教育者的不同能力和兴趣倾向,建立符合其兴趣需要和能力发展的课程,使得受教育者学会如何接受和付出关心,使继续教育的每一门课程或者每一个专业都为广泛的人类职业活动和非职业活动技能的获取和增长做准备。最后,采取多样的人才培养措施。人才培养措施是指人才培养过程中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途径、方法、手段的总称,包括课堂与实践教学环节、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与措施和具体要求。继续教育的教学活动应当突出专业、突出实践,着力提高学习者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水平,强调教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课程内容除了普通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应当加入实践课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满足学习者的个人发展需求和职业要求。

(三)建立关怀互动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师生关系

关怀教育理论强调“关怀”对个体生命成长的意义,而要实现个体生命的成长,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关怀型的师生关系。关怀型的师生关系构建的过程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一方面需要教师给予学习者涉及教育内容各个方面的关怀,向学习者树立关怀榜样,这就要求培养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师资力量,建设专兼聘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不断丰富自身实力,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不仅仅是对个体发展需要的满足,更是对学生的一种知识关怀,与此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的过程中,也应当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尊重学生的个体生命成长,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交流。对话是师生共同追求理解、同情和欣赏的过程,可以把人们联系在一起,建立一种充满关怀的人际关系。通过对话中,双方可以充分表达各自的心声,在交流中彼此充分了解和接受,从而给予对方关怀或者回应;另一方面,学生也应当尊重教师的教学劳动,认真学习和实践教学内容,对教师的关怀给予回应,这既是对教师教育教学成果的肯定,也是一种对教师的尊重和关怀。关怀教育使学生努力学会如何成为一名积极的被关怀者,因为,只有学会如何分辨关怀、接受关怀,学习者才能逐渐学会关怀他人,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师生之间互动的关怀教育行为,有利于稳固和增进师生关系,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提高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完善开放关怀化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评价

人才培养评价是对继续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价值判断的系统调查和分析,是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完善开放关怀化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评价,对人才培养活动进行评价,不是人才培养的目的,而是实现人才培养目的的手段。关怀教育理论下的教育评估注重自我评估和外部评估,主张将教育评价置于关怀关系中。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开放关怀化评价体系也应当包含自我评估和外部评估两部分。自我评估也就是培养主体和学习者对各自的教学和学习进行评估,包括资源投入、学科专业设置、教学管理、培养制度、综合教育水平以及学习者学习效果的评估等。外部评估,即第三方评估,评估主体主要有社会、行业、企业等,第三方的评估是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对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和质量进行评价,使得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资源得以优化配置,人才培养活动有利于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更重要的是达到社会、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评价是人才培养活动中的最终环节,也是衡量人才培养活动成败优劣的重要环节。通过人才培养评价来衡量人才培养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偏差,从而保证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活动能够按照预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并且不断完善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总之,继续教育人才培养应当以关怀教育理论为指导,将“关怀”在整个培养体系中贯彻落实。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要树立关怀终身化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理念,教育理念是人才培养模式构成的第一要素,它规定着人才培养活动的发展方向。其次,要创造充满关怀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过程,培养过程是人才培养活动的实施阶段,它是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贯彻实现。再次,建立关怀互动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师生关系,良好互动的师生关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最后,完善开放关怀化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评价,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评价使人才培养活动能够够按照预期规划进行,最终实现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关怀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探索新的教学方式,给予学习者充分关怀,从各个方面提高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教育者的能动性,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热情,让继续教育人才培养充分尊重个体生命成长,从而提高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个人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2]王艳华,纪文婷,诺丁斯关心教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47-50.

[3]R.M.加涅,等.教学设计的原理[M].皮连生,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教育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5][6]鲁洁.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J].教育研究,1997(4):16-20.

关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理念;课程;方法

中图分类号:C961;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8-0001-03

所谓模式,并非一成不变、保守僵化的条条框框,而是一系列观念、行为倾向和诸多形式化的规范体系的总和。美国著名高等教育专家罗伯特・伯恩鲍姆曾经说过,“教育领域里其实并无模式可言,模式只是这样一种事物:它只是从现实中抽象出来的一系列概念的组合,用以帮助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理解复杂的事物罢了。”因此,模式应该不同于对本真事物(原型)进行结构意义上模拟的模型,而是渗透人类文化和价值观念、具有明显思维特征和行为倾向的科学概念。它不仅在自身相对静态的要素结构上是区分层次的,而且所反映的相对动态的功能性教育活动也是多维度、阶段性和整体性的,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按照上述理解,人才培养模式大体上可以区分为观念、制度、操作等三个层次,并分别由理念、目标、过程以及效果等四个维度构成。其中,“三个层次”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静态结构;“四个维度”相互衔接、依次转化,则反映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动态过程。当然,人才培养是一个开放、复杂的巨系统,其运行模式,无论是静态结构,还是动态过程,都会涉及诸多要素,远远不止这“三个层次”和“四个维度”。这里,笔者试图从理论上说明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期望引起人们的深入探讨和学术争鸣。

一、观念层面:教育价值取向及其理念体系与人才培养对象的目标定位

深刻理解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首先要把握其理论建构的内在逻辑。为此,必须全面分析隐含于人才培养理念中的现实价值需求。只有明确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现实价值需求,并具体化为人才培养层次、类型和所涉及的专业领域,才能依据不同层次、专业领域或岗位类型人才的划分,对培养对象进行目标定位。围绕培养目标定位,才能研究制定衡量现实价值需求满足程度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标准。显然,由理念到目标直接反映了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其实质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观念性把握和理论建构。

1. 理念是对人才培养的观念性把握或主观反映

任何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是理论逻辑的产物,其次才是对实践所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经验特征的科学抽象和理论概括。以往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较为关注功能性教育活动具体实施过程的表象(如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或呈现出来的历史特征(如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过程特征),而忽视了表象背后的本质,也即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及演变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人才培养理念与指导思想。探讨理念与人才培养对象的目标定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是要说明观念层面的理念与指导思想是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逻辑起点,对人才培养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具有重要的理论牵引作用和价值导向功能。

2. 理念的形成反映了时代变革和社会变迁对于人才培养的现实价值需求

法国著名学者涂尔干在研究教育思想的演进时提出:“教育转型始终是社会转型的结果与征候,要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入手来说明教育的转型。”无论社会发展是否会有人才培养的作用,社会发展或早或迟都将导致人才培养理念的形成。不论上述理念是如何产生的,都将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功能。这种价值导向功能还需要通过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对象的目标定位,才能加以实现。

3. 由理念到目标是一个从价值引导到价值需求逐渐明晰化和具体化的认识过程

一般来说,理念是抽象的、概括性的,而目标则相对具体一些,也显得更加丰富和容易理解。那么,理念是如何通过现实价值需求的明晰化和具体化,逐渐转化为目标,从而实现人才培养对象的目标定位的呢?这一点,恰恰是以往研究者容易忽视或刻意加以回避的要害问题。事实上,以往研究者忽略的恰恰是对于全局来说较为具体的细节性问题,而这些细节性问题又在实际运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加强对人才培养的战略关注,深化由理念到目标的理论研究,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科学性、准确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的根本保证,更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

从根本上讲,由理念到目标的逻辑展开过程,要解决的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实际影响的理论认知问题,也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实质是人才培养对象的目标定位问题。具体讲,对于人才培养对象的目标定位,至少包括时代背景和任务环境分析,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的现实价值需求的明晰化和具体化,现实价值需求满足程度的科学定位和准确度量。其中,对于时代背景和任务环境的分析,实际上是一个理念形成的过程,解决的是价值导向的问题;现实价值需求的明晰化和具体化,实际上是一个专业设置不断调整完善的过程,解决的是人才培养的层次、类型及其结构如何布局的问题;现实价值需求满足程度的科学界定和准确度量,实际上是一个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的过程,解决的是不同层次、专业或岗位类型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标准如何制定的问题。概言之,从理念形成到价值导向功能发挥,从专业设置到人才科类结构布局,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性、定量研究到具体科类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标准的最终制定,大体上反映了人才培养战略设计的逻辑过程及其理念体系。

二、制度层面:教育内容选择及其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设计

除了理念对于目标定位的价值引导功能之外,还有一个制度化和价值规范问题。就是说,需要通过功能性教育活动的制度化,进一步将由目标定位所确立的培养规格和质量标准落实到教育内容选择,形成以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

1. 课程是人才培养由理念、目标向过程及其效果转化的重要桥梁或纽带

作为观念层面的理论性认识成果,理念和目标尽管从价值引导和根本方向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功能性教育活动,但它们都不可能自动实现。就是说,理念和目标只有通过制度化,即包括课程体系构建和教育场景营造在内的各种功能性教育活动的整体设计,将其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并由能够深刻理解和不懈追求的人来实施,才能最终加以实现。

很显然,制度化设计是理念体系转变为课程体系并最终向操作层面的方法体系过渡的中间环节和重要机制。这里,制度既可以理解为通过责任、权利和利益来规范教育行为主体和调整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则体系,也可以理解为旨在保证人才培养方案有效实施、且有一定强制力和普遍约束力的政策宣示或法律文本。可见,教育内容选择是为了促进理念的顺利实现,而理念实现的前提是制度化,即变得可以实际操作。这样,作为制度化物质载体的课程便充当了理念经由制度化向实际操作即功能性教育活动不断转化的重要桥梁或纽带,使得理念和目标能够与过程和效果相联系而最终得以实现。

2. 课程体系的构建体现了教育内容及其学习序列的制度化设计

理念和目标一旦被人们认可,接下来便是用什么来培养人的问题,即教育内容选择或课程设计及其体系构建的问题。所谓课程设计,就其内涵而言,主要是指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安排。这里,“课程”的“课”,可以理解为教育内容、教学科目,是用来实施人才培养、将功能性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教育者与作为客体的受教育者之间联系起来的媒体;“程”则有程序、进程、次序等组织安排方面的含义。课程设计则是对教育内容、教学科目,也即“课”和相应的先后次序,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地规范或设计。

应该指出的是,课程设计的目的性是就人才培养及其功能性教育活动所要实现的目标而言的,主要体现在对教育内容的范围限定和具体知识领域或经验阅历的合理选择。如果说,与人才培养相关的学科专业布局或科类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侧重于教育内容的范围界定,那么,课程体系构建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则强调了课堂教学中不同知识领域和非课程教学的学习体验或经验阅历对于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状况的实际意义,其实质是显性知识(可以形式化,数字化的理论知识)学科化与隐性知识(属于缄默性,难以用语言描述而主要靠个体实际体验或感悟的技能知识)模块化的组合。

至于课程设计的计划性,则主要体现在具体课程或特定教学科目的合理设置及其先后次序的适当安排,具体表现为教学目标是否有助于人才培养总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能否反映任务环境(教育之外的诸多社会历史条件的总和)新变化及其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实际要求,教学方法和手段适应不适应教学内容的表达或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课程学习先后次序是否反映知识发展的内在逻辑或职业能力发展的实际要求。一句话,课程设计的计划性反映了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有机衔接,体现了人才培养过程中以课程为载体的文化传承与知识传播的内在逻辑上的一致性,也体现了课程在时间序列上的前后承接和空间结构上的相互支撑。

3. 由课程到培养方案体现了人才培养由理念向过程的制度性转化

理念和目标的制度性转化,不仅要以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为时代背景或任务环境,而且还必须以反映和体现上述现实需求的课程为切入点和重要载体,以相应的课程设置为基本路径,将目标指向对功能性教育活动具有规范和引导作用的人才培养方案。

有了好的制度设计,还需要在理性自觉的基础上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这才是理念和目标制度化的关键。所谓理性自觉,强调的是要通过理论批判与学术争鸣来揭示真理,使人们以理性方式建立某种坚定的信念。这里,信念的力量,也就是对人才培养方案本身是否有信心,能否确保方案得到有效实施,是功能性教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全面展开,从而使得理念和目标从最初形式化的价值需求(起点),经由制度化的价值规范(中介)向“实质性”行为(中介)转化而最终加以实现和达到预期效果(终点)的关键性因素。

由此可见,从课程到方案,包括对于方案实施的制度性安排,是一个完整的制度化过程。这一制度化过程,不仅包括从观念的价值引导到制度供给,从培养目标的定位到学科专业设置及相应的课程体系构建、从具体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分解即培养规格和质量标准的精心设计到相应的课程设置及其实施的制度化安排等诸多环节,而且体现了从培养途径选择到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运用等一系列功能性教育活动的整体设计。尤为重要的是,在制度化的理念中更加突出了信念的重要意义,甚至将信念的力量视为制度化的理念能否向人才培养过程及其效果顺利转化的关键。

三、操作层面:教育场景营造及其方法体系与人才培养过程的组织实施

如何营造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和全面进步的教育场景,也就是怎样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开展各种功能性教育活动的问题,解决的才是诸如运用何种方式、方法和手段落实人才培养方案之类的具体细节或技术性问题,属于实际操作层面的实质或方案实施的范畴。

1. 方法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组织实施及其效果具有决定性意义

对于人才培养来说,理论的逻辑与实践的历史是相伴而生的。理念经由价值引导与目标定位的具体化,内容选择与方案设计的制度化,借助一定的方法包括途径、方式、手段和政策措施,逐渐转化为实质性的场景营造或功能性教育活动过程及其效果,才能使自身得以实现。这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逻辑过程。而作为人才培养的历史起点,功能性教育活动则是对于社会发展的现实价值需求的呼应,是必须借助一定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才能加以展开,从而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进步的教育场景。可以说,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这一历史过程,与上述逻辑过程需要统一,但却未必统一。实现逻辑过程与历史过程的统一,主要取决于其实现途径和具体方式,包括环境、条件是否有利,以及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是否妥当,核心是方法。

2. 方式、方法和手段是人才培养及其教育场景营造的方法体系

通常所讲的方法,实际上是指“方法体系”,也即借助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将作为教育者的主体与作为受教育者的客体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相互联系起来的途径、方式、方法和手段(含政策措施)的总称。人们之所以将人才培养模式仅仅局限于培养方式、方法等具体操作层面,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只重视了方法的特殊意义和在实施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事实上,方法的上述意义和作用,是相对于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而言的,也仅仅是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因此,以往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片面性理解和功能定位上的单纯技术倾向,一味地将方法的意义和作用绝对化或夸大化了,说到底是没有认识到内容决定方法,更没有充分意识到比内容更为重要的目标定位和把握现实价值需求的理念才是更能反映或体现人才培养模式本质的东西。可见,人才培养方案也好,教育场景也好,都只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策略选择,反映和体现理念的目标定位才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及其演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方法在任何时候都只是功能性教育活动顺利展开或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条件和手段,尽管正确的方法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往往是达成教育目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捷径。

3. 人才培养效果取决于由入口经教育训练到出口的全程关注及其战略管理

就周期性的人才培养过程而言,从选拔培养对象的招生环节到组织实施教育训练的培养环节,从整个教育训练过程的质量监控和各个阶段教育训练效果的考核评定到学生毕业后在一定岗位从事实际工作,是一个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是招生环节要解决的是如何选拔培养对象、也即选择什么样的人加以培养的问题。如上所述,教育的功能只是提供一种场景或环境氛围,一种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潜力或创造激情的外界条件,目的在于启发并诱导学生瞄准特定目标或既定方向寻求自我发展的内在积极性,并借此开发学生的各种能力潜质。问题在于,并非所有人都具有成为合格人才的潜质,其次国家或社会能够提供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又是极其有限的。这样就形成了高等教育如何招生的问题,即按照什么样的标准,通过哪些必要的程序和办法,才能招收到那些具有天赋,有可能经过严格的教育训练和实际工作岗位锻炼而最终成为合格人才的候选人(学生)。当然,优质生源并不等于优秀毕业生或合格人才。通过入口或招生阶段的严格把关和公开选拔,将适宜的候选人作为人才培养对象,还只是解决了选择什么样的人加以培养的问题,培养和造就合格的人才仍需要通过严格的教育训练创设一种满足人才培养实际需要的教育场景。

二是教育训练环节要解决的是怎样培养合格人才、也即如何营造教育场景的问题。对于人才培养来说,严格的教育训练和相应的场景营造是功能性教育活动的实质性内容,也是人才成长和进步必不可少的关键性环节。加强教育训练,提升和强化社会发展中的人的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这里,加强教育训练环节,核心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营造一种有利于人才成长和进步的教育场景或环境氛围。借用涂又光先生的“泡菜”理论,就是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处心积虑地酝酿出一缸上好“汤料”,从而使“泡菜缸”这一教育场景发挥应有的环境熏陶和文化感染功能,达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实际效果。

三是出口环节要解决的是训用一致、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制度保障问题。选好人,训好人,根本上是为了用好人。因此,学生毕业到特定岗位上工作只是一个特定的教育训练环节的结束,同时,它更应该成为新的实践锻炼过程的开始,即以此为新的起点,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经受锻炼、增长才干,通过积累工作经验和丰富个人阅历,不断寻求自我发展。这里,之所以强调要高度重视使用环节,主要是因为训用脱节不仅导致了人才资源浪费,使得人才因缺乏必要的工作岗位而难以发挥才干和无法施展抱负,而且也暴露了传统思想观念和人才选拔任用机制的种种弊端。可见,从战略上关注出口,必须重视人才的使用,从根本上解决训用不一致的突出性矛盾和问题,并对与此相联系的深层次的文化价值观念和人身依附关系及宗法意识进行深刻反思。

四是关注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战略管理是影响人才培养实际成效的关键环节。增强人才培养实际效果,一靠教育训练,培养学生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二靠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相比较而言,实践锻炼更为重要。实践锻炼既是对教育训练效果的实战性检验,又是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和有效形式。当前,实践锻炼的缺乏,质量意识的淡薄,是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弊端。分析原因,这里有思想认识上的问题,表现为不注重实践教学,片面强调理论知识学习和学科本位;但更为重要的是,没有将人才培养实际效果即教育质量和效益作为战略管理的目标,缺乏必要的战略关注。

由此可见,对于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和组织实施的战略关注缺一不可,两者共同构成了人才培养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其中,基于质量战略的教育管理实际上是联系顶层设计和组织实施、沟通教与学的中介和桥梁。而能否有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化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努力推进教育管理干部队伍专业化发展则是质量战略成败的关键,更是科学、有效的战略管理的根本保证。因此,必须加强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以职业化、专门化、专家化、制度化建设促进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努力实现教育管理干部队伍专业化发展,从而使质量战略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刘献君,周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六十年的理念变迁及其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05).

[2]张博文.以本土化人才培养促进民族地区高等旅游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旅游论坛,2009(02).

关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翻译人才 培养模式 高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C-0105-0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交流合作急需翻译人才进行辅助,进而实现交流合作的目标,因此,目前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同时,为了提升交流合作的效果,社会急需高水平以及综合能力强的翻译人才,高校作为翻译人员主要的培养与输出机构,其承载着全方位培养翻译人才的责任,故需要详尽细致地研究分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翻译人才培养的模式,充分把握现有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作出科学的分析,进而探讨出相应的完善措施,以保证我国高校为社会培养能力强、专业精的翻译综合型人才。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构建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一)有效提高翻译人才质量。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对翻译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构建高校翻译人才模式,可以健全完善高校翻译人才培养体系,有效规范翻译人才的培养形式,积极提高高校翻译师资队伍水平,加强高校翻译专业相关设施的配套设置,充分利导翻译专业教师依据翻译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翻译人才个体化特征,寻找出适宜有效翻译人才培养的方案,从而开设相关翻译课程,并有利于发掘适宜的教学手段,确保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出专业精湛、思维敏捷以及表达流畅的高校毕业生,进而有效提升高校翻译人才的质量。可见,我国高校构建翻译人培养模式可以全面提高翻译人才的综合素质。

(二)积极满足社会需求。由于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迅速,世界范围内国家间的各项事务联系都呈现密切状态,我国要实现国家繁荣发展,要积极与各国保持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对于翻译人才的需求数量与日俱增。高校是社会翻译人才主要培养机构,高校翻译专业毕业生是社会翻译人才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的高校翻译人才培养较为随意,致使培养的翻译人才数量不多,翻译技巧缺失,环境适应能力薄弱,翻译灵活性把握欠缺,无法满足我国对于翻译人才的社会需求。构建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使得翻译人才培养体系更加规范科学,翻译人才的数量与质量迅速提升,进而有效满足我国的社会需求。可见,构建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能够积极满足社会的需求。

(三)利导对外交流合作。我国要加强对外经济政治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对于语言翻译的要求较为严格,然而高校在未构建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前,培养的翻译人才专业水平不足、应用能力欠缺以及灵活应变能力不强,从而直接影响对外交流合作的效果,因而高校需要积极构建翻译人才培养模式,重视把握翻译专业学生学情与学生自身特点,针对性设置相宜的翻译课程,进而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翻译人才,进而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政治以及社会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翻译人才的利导作用。可见,我国高校构建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对外交流合作。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存在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积极进行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并全面收集相关培养模式的构建实施资料,注重对于社会翻译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充分结合翻译专业以及学生的特点,进而设置比较具体科学的课程体系,采用较适宜的教学手段,配备相对精良的师资力量,进而构建出结构较为规范、形式较为科学以及体系较为完整的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然而,在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实施中,也暴露出形式重于实质内容、专业引导欠缺、课程设置过于统一以及实践训练及培训缺乏等问题。

(一)过于注重形式,研究深度缺乏。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在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施中,注重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形式上的完整规范,能够严格遵循模式构建原则以及要求进行形式方面的优化整合,如积极借鉴及套用高校其他专业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项目齐全、结构完整以及衔接过渡自然的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然而,由于我国高校过于关注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形式构建,忽视了模式内容的选择、组织以及整合,导致不同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所涉及的培养方案针对性不强、指向性不明、具体操作不易以及人性化不足,杂乱的培养目标致使在翻译人才实际培养过程中,无法有效针对学生差异进行科学课程设置,不能全面依据学生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形式,从而影响高校翻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效果。在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诸多学者仅抓住表面现象进行研究,针对表象存在缺陷进行完善,极少涉足模式的核心方面,进而使得研究只停留于表面现象,不够深入具体,进而使模式许多核心问题无法发现并解决,进而直接影响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

(二)较为关注教学,专业引导欠缺。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我国高校积极构建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关注翻译专业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情况,注重凸显翻译专业课程的安排配合,重检查教师教学的备课、上课、听课及评课等情况,较为关注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要求教师有效运用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积极创新翻译课程的教学形式,用以提升学生参与课题教学的热情。然而,高校在构建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时,教学方面关注较多,对于翻译专业的启蒙引导欠缺,使得学生翻译专业学习目标模糊不清,专业发展方向把握不准,缺乏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未来职业定位不够准确合理,致使高校翻译毕业生在职业选择上认识模糊,择业时较为盲目,从而制约高校翻译人才的职业发展。可见,高校在构建翻译人才培养时,忽视对于翻译专业的引导,使得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受到极大的制约。

(三)课程设置过于统一,不能因材施教。高校为了向社会输送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优秀翻译人才,十分重视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积极进行专业类型的研究分析,较为注重课程设置前的相关调研考察,重视参考高校较为成熟的其他专业课程设置,同时积极借鉴国外以及其他高校翻译课程设置方式,使得高校课程设置形式及内容结构较为合理统一。但是,也存在忽视国内外不同高校间学生的差异性的问题,致使部分高校开设的翻译课程较之本校学生理解掌握极其困难,抑或部分高校设置的翻译课程对于本校学生而言过于简单并缺乏实效性,同时,同所高校由于学生仍然存在个体差别,因而课程设置过于统一,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未真正做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对于涉及的部分翻译课程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不高。

(四)重视理论教学,实践培训不足。高校在构建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时,由于翻译专业属于实践性较弱的专业,故对翻译人才理论教学方面倾注的精力较多,重视理论教学的研究完善,使得理论教学的水平较高。然而,高校对于实践性教学及翻译培训关注较少,对于翻译专业实践性教学,诸多高校无专门的实践教学场所,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环境氛围,实践教学往往随意应付,有的高校甚至未开设实践性教学课程,从而使得学生单纯掌握书本知识,面对实际应用反应滞后,运用知识较为生疏,语言表达过于生硬,影响了高校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针对高校翻译专业的培训,学生参与职业实习及培训的机会不足,培训内容较为简单,培训缺乏相应的考核评价,使得学生专业认知及视野较为禁锢封闭,翻译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较为薄弱,进而阻碍高校学生步入社会的专业发展以及职业选择。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对策

(一)注重形式与内容结合,开拓研究深度。由于我国高校构建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时,较为关注模式的形式构建,忽视模式的实质内容选择设置,使得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形式完整,但缺乏完备的实质内容,因而需要重视模式内容的规范选择。高校需要加大模式内容的研究力度,制订科学可行的内容设置方案,全面把握培养方案的针对性、指向性,注重方案的可操作性,确定清晰可行的翻译人才培养目标,进而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强化配合,进而确保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形神兼备的效果。同时,在进行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时,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深入开展模式研究,抓住模式的核心内容进行分析,把握存在的制约模式发展的核心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全完善,提升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的效率。

(二)重视专业启蒙引导,保障职业规划。目前,我国要提升翻译人才应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实效性,不仅需要关注高校对于翻译人才教学方面给予的力度,还需要重视进行有效的翻译专业启蒙引导。然而,我国高校对翻译人才教学方面投入的支持力度较大,对于翻译专业启蒙引导关注力度不够,使得诸多翻译专业学生缺乏明确的专业目标,专业认知不明,专业未来发展方向模糊,专业指向的职业群知之甚少,职业生涯规划缺失,进而影响专业学习的动力,致使未来就业阻碍重重。因此,高校需要重视专I启蒙引导,开设专业引导的相关课程,让学生全面了解翻译专业的优势特点,注重带领学生进行专业指向性研究,获知专业对应的职业范围,了解翻译专业涉及的社会领域,以及相关领域对于翻译人才专业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利导学生结合自身兴趣、能力、性格、专业能力以及社会需求等主客观方面,确立清晰而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进而实现高校对于翻译人才的有效培养。

(三)贯彻“以人为本”学科设置理念,利导人才培养。我国高校在构建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时,为了适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必须转变传统的翻译学科课程设置理念,将传统的课程统一设置变换为“以人为本”的学科设置理念,做到充分把握不同年级学生认知特点,有计划地针对不同年级进行相应课程设置,针对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相应区别的课程设置,实现真正的到因材施教,让学生能够从基础专业知识逐渐向深度专业知识自然过渡,进而实现课程尊重学生的人性化设置特点,使得翻译专业学生能够遵循知识理解掌握规律,更好地内化专业知识,从而提升专业学习的热情,使得专业学习的效果趋于理想,进而健全完善高校培养翻译人才的构建模式。

(四)科学开展实践培训,提升人才能力。由于高校在构建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时,重视翻译专业的理论教学,开展专业相关的实践培训数量有限,进而影响翻译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因而需要加大翻译专业实践培训力度。因此,高校要结合翻译专业特点及地域翻译人才社会需求,开展有关翻译专业方面的实践课程,让学生将掌握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教学实现内化,进而增强学生灵活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可以聘请相关专家来校培训,也可以组织学生外出参加实习培训,以此提升高校翻译人才的专业能力。可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学开展高校翻译专业实践培训,能够有效健全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构建翻译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谨慎分析现已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模式实践凸显的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完善策略,从而保障完善后的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利导功能,进而推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对外交流合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徐轶群.浅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经贸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3(48)

[2]张宝玉.浅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J].经营管理者,2014(6)

[3]尚亚宁.挑战与应变: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翻译专业发展的路径选择[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4]吴翠,蔡进宝.构建全球化背景下市场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之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09(16)

[5]陈f琳.跨文化视角下高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策略探究[J].普洱学院学报,2015(6)

关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突破;多维度

一、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困境分析

目前,各高校在表面上都很重视创新人才培养,但是在实处上都有想使力却使不上的感觉。我们认为,使不上力、落不到实处主要是因为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有三道难跨的“坎”,存在三大困境。

1 制度缺失,管理缺位,导致创新人才培养“行动难”

创新人才培养成效不大的深层次原因是大学制度缺失。现在大学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冲突日趋激烈,学术权力被削弱,行政权力严重侵蚀学术权力,使得学术权力行政化,这从本质上违反了学术运行的内在机制,导致了学术行为的异化,学术资源配置不合理,出现了学术评价不公,产生学术不端现象,阻碍了学术研究活动特别是创新性研究活动的开展。这些无疑大大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使得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难以真正开展。

当前,高校管理并没有按照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进行改革,而是采取“修补式”的变化,仍沿袭旧的管理方式,与创新人才培养对管理的要求相差较大。这种管理无法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激发人们的动机,无积极性、无动机的行动是被动应付式行动,是有效性不高的行动,因而它阻碍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开展,导致创新人才培养行动难。管理缺位主要表现在:管理者角色错位,管理缺乏个性、人本性和激励性。

2 资源不足,导致创新人才培养“落实难”

培养创新人才对各类资源的支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校存在着资源瓶颈,导致创新人才培养难以真正落实。首先,创新型教师资源缺乏是创新人才培养“落实难”的主要症结。我国高校教师普遍存在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强,即使有些教师在科研上有创造性突破,但在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也是感到束手无策。丘成桐指出:“许多老师只懂讨论第三流的问题,学生不会钻研出第一流的学问。”教师队伍的创造力不高直接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其次,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容体系贫乏。为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各个高校纷纷对课程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总体而言,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容体系改革的力度和深度还不够。当前,大学在课程目标上,仍旧以重视发展大学生的认知能力为主,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不够。在课程内容上没有处理好专业性与通识性的关系,仍过于专业化,缺乏通识性、实践性,创造性和个性化内容也不多。

再次,培养创新人才所需的创新基地缺乏。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可能培养出创新人才的。课堂教学只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翼,课堂之外的创新实践性教学则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另一翼,创新实践与学习创新知识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样重要。目前,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课堂一翼尚未丰满,创新性实践教学一翼则更是稚嫩甚至还没有形成,这大大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第四,办学经费紧缺。培养创新人才除了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合理的课程设置,科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外,还必须要有充足的物质条件作为保障。然而,我国高校自从1998年起连续几年大规模扩招以来,教师和教学资源都相当紧张,用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投入比例相对较低,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上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3 环境失调,导致创新人才培养“持续难”

环境失调在宏观的社会环境和微观的校园环境两方面都存在。从创新人才成长过程来看,当前大学入口前(高校招生)环境、大学教育环境以及大学出口后(社会引纳入才)环境都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目前,大学招生仍是以分数为绝对标准,因此大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指向是强调应试性,教学过程重心落在如何引导学生获取高分上。这种环境产生了学生思维定势,制约创新能力的形成,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无处落实。

就高校内部环境而言,校园创新环境发展还不成熟甚至还没有形成。制度上,高校的自依然较少,高校缺乏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制度保障;高校的教学管理刚性较强,灵活、多样化、个性化的弹性管理较弱。机制上,创新机制缺乏,尤其在评价机制方面,还没有真正建立与创新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师生评价机制。各种评价呈现出较强的功利性,无视创新的特点,对师生作简单统一性要求,缺乏灵活性、宽容度和自由追求的环境。这样一来师生容易产生急功近利,容易滋生学术腐败,大大压抑了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动力。从校园文化上来看,明显缺乏一种创新的文化环境。学校较注重物质文化层面的建设,往往忽视精神文化层面的建设,学术平等、学术自由气氛贫乏。

二、多维度谋求创新人才培养新突破的对策

正是上面所述的三大困境,制约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必须正视这些困境,探寻解决之道,系统地多维度谋求创新人才培养新突破之对策。

1 提高师生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认知力,保障创新人才培养扎扎实实地迈出

谋求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突破首先要提高师生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认知力。首先,应大力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大讨论。创新人才不是只有一个统一的大而化之的定义,社会的发展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因此创新人才需求也是多样化的。传统的大学是探讨和传承高深学问的场所,是少数人活动的地方,培养的也是当时的社会精英,人才培养规格单一。因此,我们应突破思维定势,根据社会各行的需要和学校本身的特长,准确定位,思考自己能够培养哪一类创新人才。理论层面上,人们对创新人才的研究已从紧紧围绕“创新”概念的分析走向对知识能力结构的全面分析。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与认知层面有关,而且与人格、社会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关键是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根据学校的层次、特色来认知和开展创新教育活动。

其次,要正确认识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几种关系。一是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和任务;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相互促进,素质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只有在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基础上,才能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二是创新素质与基础知识之间的关系。目前有些高校想在创新上做足文章,强调创新,而不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事实上,人的创新素质的养成恰恰需要深厚而宽广的基础知识的作根基。三是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差异性。高等教育是专业性教育,高校类

的差异性决定了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的不同。四是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创业教育要使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要教会学生由被动接受就业者成为主动就业者,引导学生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学会自我创业、自我发展。

2 创新大学制度,改革管理模式,形成有效激励机制,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执行力,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自觉开展

制度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制度创新就应在培养、考试、评价、学术等方面有突破,要体现出创新人才培养的个性特征,力求在统一性基础上实现个性化,即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在培养制度上,完善学分制,放宽学生对课程和专业选择的权利,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改选专业。在考核评价上,高校应该在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下,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个性品质发展的考核。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引导学生个性的培养,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自主发展创新能力。在学术制度方面,减少行政干预,还原大学学术活动的本来面目,真正实现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将创新人才培养纳入学术活动中去,让学生在自由的学术舞台上发展自我。

制度是一种静态的规范,要使制度发挥更为有效的作用,应该在这种规范性框架下建立一系列的动态运行机制。其中激励机制对自觉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对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执行力有重要作用。高校应从内激励、外激励和环境激励三个层面统筹建设,形成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激励体系。内激励主要涉及创新人才培养过程的主体即学生和教师,可从提高主体激励认知力,结合教师生涯规划和专业发展,引导学生做好学业、职业生涯规划和前途发展计划等多层面入手引导师生提高自我激励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自我激励的自觉行为。外激励起到的是一种鼓励、他律的作用,是激发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可从建立科学的教师考评制度,设计科学公平的学生发展评价体系,改革奖学金制度,创新教师培训制度、促进教师发展等层面建立科学公平公正的激励制度,保障外在激励有效施行。环境激励是一种“隐性”的激励。良好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内激励和外激励发挥作用的基础,可从培育崇高的大学理念,建设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以创新行为为核心的校园行为文化,创造良好创新人才培养的物质条件等方面建设。

3 系统开发和优化配置创新人才培养资源,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力

创新人才培养资源大致可分为知识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物质资源。当前,创新人才培养资源相当短缺,已成为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我们认为,应该运用系统的观念和方法,加快开发和优化配置创新人才培养资源。

以学科和课程体系为核心的知识资源开发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学科,二是课程体系,三是教学内容。学科由课程组成,课程由知识内容组成。建设过程是一种由学科向教学内容自上而下的过程,而在人才培养时,则是一种由教学内容向学科的自下而上的知识获取过程。开展创新教育离不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学科建设取向在于发展交叉、边缘学科,创建高水平的学科群。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发展也是创新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密不可分,学科通过课程来实现知识的分类和传授。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旨归的课程资源开发应在遵循学科发展内在规律基础上,以社会时展的需要、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为依据,打破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加强学科和课程体系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课程设置应实现三个转变和三个统一:即从“认知性”向“创造性”转变、从“专业性”向“综合性”转变、从“统一性”向“多样性”转变;有生命力的经典知识与现代前沿知识的有机统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统一、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的有机统一。落实到具体做法上:一要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度来设置课程;二要在整体上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优化课程结构;三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协同关系;四要科学设计整个课程模块,提高选修课培养创新性、个性化人才的功能;五要加强教材建设,将课程体系改革落实到教材上,使课程体系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以创造性教师为核心的高校人力资源开发,关系到创新人才培养的成败。创造性教师资源开发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转变师资队伍建设理念。应实现从单纯的教师补充引进向以学科、团队建设为核心的多成员聚合式引进转变,从主要重视学历考察向注重学历的同时更加注重能力考察和发展的转变。二是营造有利于创新型教师成长的环境。高校应从学术自由、竞争合作、探索创新等层面营造积极创新勇于创新的氛围;从教学管理制度、教学岗位职责要求、教学评价方法、教学激励措施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以保障和激励创造性教师的发展。三是形成提升大学教师创造性教学能力的动态协同机制。我们认为关键在于建立国家、学校和个人三方协同机制国家应该从制度和政策上为大学教师创造性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明确标准和正确的指引。学校应为本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提供平台和条件。个体应注重强化自主提升的意识和行为。

技术资源开发主要在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寻求突破,创出校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物质资源开发在于创建一批能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校内校外实验、实践活动基地,保障创新人才培养有效开展。

4 培育创新人才成长环境,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持续力,保障创新人才持续发展

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应凝聚在创新平台的搭建上,高校除了建造大楼外,更重要的在于创新基地和创新实验室的建设。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关键在于培育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大学精神,营造崇尚创造、自由创造的氛围。高校应大力加强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创新组织结构,消除行政权力对学术的侵蚀,使学术组织能够按照学术活动内在本质要求顺畅运行,形成学术自由,教授治学,兼容并包,宽容错误,自由探索的良好治学和研究环境,让学生在自由的学术空间发展自己。同时,改革评价制度,消解功利化短视行为,让师生能够潜心治学、开展科学研究。此外,建设良好校园人际关系,特别是师生间的合作平等关系,实践证明要使教学活动富有成效,教师与学生间的应建立起和谐的教学交往关系。

参考文献:

关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高职 教学计划 培养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是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人才培养方案是一所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的办学体制与运行机制必须为贯彻人才培养方案,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保障。在新一轮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人才培养方案的研制和使用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核心内容正在逐渐推行。回顾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历程,国家对编写教学计划有过指导性文件,但对人才培养方案还未曾颁布过相关的文件。目前,缺乏制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共同遵守的框架和质量标准,导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及实施的随意性,并带来质量标准考核的不可操作性。因此,对人才培养方案相关问题的研究,对规范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研制工作,系统规划人才培养各个环节,促进学校教学基本条件建设,深化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

1.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含义。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义,不同学者表述不同,但核心内容都基本相同。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含义,我们认同的是: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所制定的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是学校指导、组织与管理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其内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文本形式,是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培养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描述和设计;二是人才培养方案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培养过程的整体设计,包括课内课外的统筹安排等;三是人才培养方案不仅包括培养计划,还包括师资、教学环境、教学实施建议和教学管理制度等各种因素;四是人才培养方案除了计划性,更侧重它的系统性和实施措施;五是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教学工作稳定运行、各项政策和规定制定与实施、专业、课程、师资、实训基地等教学基本建设的基础,是组织和管理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

2.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与基本内容。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结构由学制与招生对象、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专业核心能力与就业岗位(群)等九部分组成,这种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将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教学实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学制是指修读年限,高职的标准修读年限一般为3年(2年),根据学生学分修读情况可实行弹性学制2~5年(2~4年);招生对象是指应届及往届普高(中职)毕业生等。培养目标是专业教育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包括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所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毕业生的质量标准及所从事的工作等;培养规格是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规定,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专业核心能力是指学生应掌握的具有竞争优势的、独特的情商、专业知识和不易模仿的专业能力,使学生能在专业的不同层次和方向找到其合适的位置;就业岗位(群)是指学生的目标就业岗位以及拓展或发展目标岗位。课程体系是指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主要反映在各种类型课程的结构,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等;课程设置是指选定的各种各类课程的设立和安排,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等。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课程名称、类别、学时、学分、课程目标、主要内容、考核与评价要求等。毕业标准包括应修读总学分、职业资格证书及其他证书获取情况等要求。教学安排主要包括各学期周数分配表、专业教学周历一览表、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比例表、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一览表。实施建议包括考核与评价方法、师资队伍及实训条件的配备、教学制度保障等。其他说明是对人才培养方案中出现的一些主要术语进行解释和对专业调研情况、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课程设计等相关事项的说明。

三、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的区别

1.在设计思路和原则上。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培养过程的整体设计,除了计划性,更侧重它的系统性和实施措施。教学计划是按照专业要求制定的学科模式,更侧重教学的计划性规定,缺乏对职业性、学生素质及学生个性培养的设计。

2.在编写体例框架上。人才培养方案无论从要素、要求还是结构、体例上都是全新的,内容更加丰富。教学计划在结构和内容上都比较简单,基本上指我们通常看到的实施部分。

3.在教学目的上。人才培养方案的目的在于人才培养,既包括培养计划,还包括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条件、校企合作机制等相关条件和制度等各种因素。教学计划虽然为人才培养服务,但主要目的是教学。

4.在教学内容上。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相比:一是增加了突出围绕职业岗位能力设定的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二是可根据与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实际情况进行课程置换或设置单独的课程模块,既方便学生就业,又能促使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更好地与社会需求接轨。教学计划则注重对讲授内容的系统性和知识体系完整性的计划与规定。

5.在课程体系结构上。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结构方面改变了教学计划 “学科本位”的课程观,打破了注重知识体系完整性的牢笼,遵循“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理念,构建以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以我院为例,将长期以来教学计划沿用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体系结构,改为基本素质、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综合性实践、专业拓展能力、综合素质6个模块,各个模块的课程既自成体系,又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突出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根据专业的实际情况,还可增设特殊的专业方向模块,主要是为了实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

6.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人才培养方案改变了教学计划那种“粉笔加黑板”的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实验(训)室等教学模式和方法,提倡将企业的工作任务与学生的学习任务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程和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如在真实的环境中实施教学,采用引导性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使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教中做,融“教、学、做”为一体,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7.在教学环节上。人才培养方案为加强学生对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了教学环节的要求,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学时从30%增加到一般不低于总学时的50%。第六学期原则上全部安排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时间上不少于半年,根据专业实际还可单独设置有利于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块。

8.在教学安排上。一是学制及学期的变化,学制上,由原来的学制3年(2年),根据学生的学分修读情况,可弹性为2~5(2~4)年;学期安排上,根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具体情况,每一学年由原来的两个学期可灵活设置成多个学期,将常规的教学时间安排与寒暑假、周末和节假日打通安排教学任务。二是课程学分计算方法的变化,课程的学分计算方法可从传统的理论课每18学时计1学分,实践课每36学分计1学分,改为除集中实训的项目每周计1学分外,其他统一为每18学时计1学分,突出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的导向。

四、制订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注意事项

1.明确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系统思考与设计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专业教学活动的结构样式和运行方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要具体化为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得到运行和实施。在编制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明确培养目标定位,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应该构建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的课程、采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考核与评价方式,需要组建的教学团队,建设的实习实训条件和配套的相关教学制度等。只有理清了这些问题与关系,在此前提下所编写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真正成为指导专业建设和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才能避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盲目性、片面性和孤立性。

2.依据人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要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和人才需求预测分析,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家长和学生的就业期望,确定培养目标,使其与市场需求相吻合。培养目标定位的准确性与区域性是培养模式定位的依据,同样的专业在不同区域的高职院校中培养目标应有所区别,应体现出区域性特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不同,对人才的规格、层次的要求不同,这些不同都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有所体现,最终反映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实践中。

3.根据培养目标确定职业岗位能力。在确定就业岗位(群)的基础上,要认真分析所需要的职业岗位能力,明确职业岗位(群)的业务范围、工作任务和素质要求,构建具体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设计要突出职业性,使培养目标不脱离高职教育的实用性、技能性和职业性的特点。

4.按照职业岗位能力设定教学内容和构建课程体系。要将以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为目标确定的标准转化为课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过程为依据整合和优化课程内容,把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将学科教学转化为能力培养,使教学内容对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具有直接的意义和价值。构建以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工作任务或过程导向的渐进式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以理论教学内容围绕就业岗位(群)所需能力的专业基础与职业知识,实践教学内容以学生就业岗位(群)所需技能的获得及胜任工作为目标的相关课程的课程体系。同时,课程的设置还应注重学生对职业岗位变化的适应性,根据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凸显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实用性。

5.围绕课程设置选择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学模式要注意贴紧企业岗位工作实际,把企业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结合起来,把企业的工作任务和学生的学习任务结合起来,根据不同专业和不同类型课程内容及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胡秦葆,刘雨涛.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初探[J].人才开发,2010(6).

关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医学;复合型人才;情感渗透

现代社会教育改革的理念是改革以往不合理的教育制度,以更多地培育出对社会有巨大贡献的复合型人才。所谓复合型人才,指的是相对单一型人才而言,具有多方面专业技术的多功能人才,其主要特征为掌握多门技术和知识,可以在很多领域,或者是在同一领域发挥不同种类功能的社会所需的人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将情感因素融入至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之中,最后导致了培养出的医学复合型人才只是非常的理性,而对于情感、人文因素的理解甚浅、对其的了解甚少。因此,应该加强情感渗透和融合于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与教育。

一、情感渗透和融合在培养医学复合型人才中的必要性

1.医学生情感特点决定了必须加强情感教育的渗透及融合

当前时期下,医学生在情感方面主要存在着如下几个特点:(1)情感的丰富性。当代学生与以往学生不同,更多地表现出情绪的开放性、大胆性以及内容上的丰富性、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性和冲突性等;(2)脆弱性。医学生大多都是80年代或者90年代的新青年,由于制度上与以往的不同,大部分医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这就自然形成了他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特殊秉性。(3)不稳定性。医学生由初中或者高中进入我校的过程,即是一个思想、性格逐渐成熟的阶段,各种思想和思维方式还处于成长的阶段,内心深处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2.情感因素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必须加强情感的渗透与融合

在医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断地与医学人才进行情感上的交流是十分重要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在培养过程中要求医学生掌握更多学科的综合知识,要具备高素质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这些对于传统的只接受单一专业技术培训的医学人才来说,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付出。他们不仅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事专业医学技术的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医术,还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不断创新,增强自己的适应能力。

二、探讨情感因素在医学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培养兴趣,丰富教学模式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学习中,兴趣是决定其能否学好的关键因素。在传统的医学教学对单一医学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学生们已经习惯了单一的接受医学专业知识的教学模式,在进行医学复合型人才教学时,学生将会面临很大的挑战和困难,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学习多学科专业知识的兴趣,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有些学生具有相关的医学基础知识,在学习医学知识的过程中就比较顺利,但在对其他学科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之前并未涉入,学习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去激励学生,培养他们学习其他学科的兴趣,让他们认识到接受复合型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这样,就会引起思想上的共鸣,学习兴趣自然很高,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重视学生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培养医学复合型人才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己主动地去进行多学科的学习,不断提高师生间的互动性,将情感因素有效地融入到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学习多学科知识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充当一个引路人,让学生在进行多学科的学习中,自己发现各学科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学科之间的相互交融性,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从而提出相关问题,通过学生间的相互讨论和协作,最终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最有效的。传统的医学单一性人才的培养,都是将教师作为主导,整节课都是由教师填鸭式地向学生灌输专业知识,传授医学中的知识重点,教师成了学习的主人,代替学生完成了很多任务,在课堂上(下转第104页)(上接第103页)也很少同学生互动,这样就拉远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完全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然无法培养出要求培养德才兼备、医术精通、具备多学科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3.结论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对复合型医学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我们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注重情感在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强情感在培养过程中的渗透和融合,从而不断地推动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适应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曹德英.论多元化复合型药学人才的培养[J].药学教育,2002(2).

关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7

关键词:应用型;就业;关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038-02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了金融危机的较大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每年的毕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均被作为热点性社会问题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科学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应用人才已成为现今教育领域的关注重点。

一、应用型人才概述

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指能够在实践工作中将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充分应用,对一些较为基础的社会生产知识技能完全熟练掌握,以一线生产为主要工作领域的专业人才。

与其他类型人才相比,应用型人才的主要特点如下:第一,应用型人才其自身的知识结构的主要核心基础为一线生产工作的实际需要,并在其基础上加以设计,其重点在于学习一些较为基础、使用的知识理论。第二,应用型人才的本位重点在于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此能力不单单指岗位能力,还指职业岗位、专业、综合、创业等多方面的能力。第三,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于一线生产实践极为注重,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实践性的教学也较为关注。通常情况下是将其作为全面融合相关知识与专业技能的一项重要教育活动。

总体而言,应用型人才是能够在充分了解掌握一项技术知识及技能的同时,对一些较为常见的非技术知识也极为熟悉。此类人才的突出性特点便是:技术思维能力极强;对于技术应用极为擅长;对于一些实践生产中的常见技术问题能够科学及妥善地解决。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关系

(一)互为基础前提,互相影响

现今的人才培养工作是各大高校教育工作开展的重点内容,而就业市场需求则是人才培养中需着重考量的一大问题。大多数人的观点是,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其就业状况的优劣与否是有效检验整个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因素。所以将就业市场作为基础导向的人才培养是各大高校的基本教育原则。在一些高校开展教育工作时,还将就业市场导向作为其中心重点。另外,高校人才的培养模式也会成为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的基础性依据。高校培养出的专业应用型人才,会给就业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产生一定的影响,为其人才需求方向的转化提供部分参考依据。由此可见,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之间极为突出的一点关系便是互为前提基础且互相影响。

(二)两种基本模式关系

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之间关系存在着两种基本模式――对口与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出现无疑是针对此两点模式制定出的。在高校人才培养中需注重从此两点出发,与就业市场进行有效互动。现今社会市场经济完全建立,且已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单纯地对高校人才进行对口培养已无法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从现今的就业现状来看,人才培养与就业需求开始出现失衡的状况,单一专业型的人才在就业市场中已不具有明显的优势。就业市场中的多个企业开始将目光放置在应用复合型人才身上,对于应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正是由于受到就业市场需求的影响,人才培养的目标重点也开始发生变化,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之间存在的主要关系模式已转为适应,也就是指宽口径的对接,应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就应运而生。

三、应用型人才的科学培养策略

(一)正确处理人才培养及就业需求的关系

出于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考虑,各高校在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时,需花费较多的精力与时间,首先,对教学硬件方面存在的不足及困难之处予以全面解决,进一步增强人才培养中,教师的地位重要性,以此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优质的教学。另外,在加强校企合作的同时,学校还需积极与所在区域的社区加强交流,尽可能地为校内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促使学生能够将所学习到的各类知识理论科学运用于社会生产实践中,为今后的就业求职做足准备。

在人才培养及就业市场需求关系的看待处理上,应注意避免走向极端化。在应用人才的培养中,虽然是将就业市场作为导向,但并不代表将其作为全部,出现将所有的精力与时间放置在有利就业事情的完成上,对不利就业事情完全忽略的情况。与此同时,在人才培养中,还需避免出现只关注理论知识,忽略实践操作的情况。各高校在日常的运作管理中,需将重点放置在人才培养之上,充分运用优秀的师资力量,为应用人才培养提供帮助。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竞争优势,缓解就业压力,同时还可将学校自身的竞争力予以保持及增强。

(二)以就业为本,突出应用特点

在现今高校的应用人才培养中,需坚持将就业问题作为根本,对教学体系进行科学化的改进完善,进一步突出应用性特点。始终坚持组织开展全面调研活动,对现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充分了解掌握,结合整个就业市场的基本状况,依照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求,对教学计划进行全面更新转变。在高校人才培养中,需在对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性内容加强关注的同时,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强培养。另外,还需注意增加专业选修课的教学比例,对学科交叉融合问题着重关注。为了更好地加强知识理论与实践技能教学之间的有机结合,高校管理人员需加强对一些企业、行业技术人员的聘请,为最终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帮助,进一步增强其实效性。

(三)积极培养复合型教师

能否培养出优秀的社会需求人才将会受到授课教师的极大影响。大量的实践结果表明,对于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能单纯依靠一些理论教师的力量。因为,理论型教师在教学中,对于人才的培养将会不自知的趋向理论化,使得学生发展也偏向理论化。所以,在对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时,在教师的选取中,应加强对其实践经验、知识构成的关注。整个教学师资团队力量也应具有多元化,可以在聘用一些高学历的博士、教授的同时,聘请一些一线生产企业的工程、科研人员。当然,在多方面优秀人才引入的同时,对于本校教师的培养更应加强关注。高校管理人员应积极为本校教师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给予其丰富、大量的实践锻炼机会,进一步提升其实践能力,帮助其积累更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将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整合优化处理,积极创建出一支复合型的优秀教师团队。

(四)开展产学合作教学,建立校企基地

产学合作的教学活动在其开展中能够帮助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其树立好一个科学正面的教学观,真正实现零距离的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的开展能够促使企业为学生一个极为良好且稳定化的实践基地,同时还可参与至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中,承担部分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任务,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帮助。在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结束后,相关合作企业可对学生的表现状况进行全面考核,同时还可对一些表现突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岗位,对就业问题妥善解决。

(五)充分体现课程设置的就业特色

现今教学改革的重点应将其放置于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上,进一步将学生自身的知识运用及问题解决能力进行有效提升,以此避免学生在就业时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无法在社会中站稳脚跟。在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需对本校在各专业上的特长优势进行有机结合,对专业分工、知识整合进行科学选取,以某项职能作为核心重点建立一个专业品牌。与此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伸展,将先后、关联课程的教学进行科学安排,进一步形成一个较为系统完整化的知识框架,培养出满足就业市场需求的应用复合型人才,提升其竞争力,突出其竞争优势。

(六)着重关注素质教育及创新技术的提升

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还需着重关注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加强,素质拓展同时也是应用人才培养的重点。始终坚持将学生素质能力提升作为核心重点,积极组织开展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促进各类社团的良好发展,丰富校园文化内涵,进一步实现理论知识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优良情操陶冶的有机结合。与此同时,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应加强关注,积极举办一些创新类的技能竞赛,帮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其创新技能水准,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帮助及推动力。

四、结语

大学生就业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人士着重关注的热点性问题。日益严峻化的就业形势更是将关于此问题的研究推向了一个高潮。对于学生就业而言,其自身的就业能力、核心竞争力是影响其就业状况的决定性因素,其重要性不容小觑。大学生就业能力主要是指,帮助其成功获取就业几乎及工作转化时所需必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其综合性能力的突出表现。由于受到现今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的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越发突出。在各大高校日常管理中,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校内应用人才的培养能够帮助有效缓解日益增加的就业压力,进一步提升就业率,为高校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提供帮助。与此同时还是有效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推动整个社会各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素波.就业市场对高校外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解读《中国外语人才网》[J].衡水学院学报,2011,13(06):121-124.

[2]周书秋.大学英语教学与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的对接研究[J].广西教育C(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1,(10):3-32.

关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8

【关键词】人才培养 目标 课程 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3-0031-03

对高校教育者来讲,“人才培养”并不是一个深奥的概念,但人们对它的认识却各有不同。有的将其等同于课堂教学,这种窄化人才培养概念的认识方法,把高校许多教育者和教育活动都排除在了人才培养工作之外。与此相反的是以泛化的方式认识人才培养概念,将其视为学校教育中的所有工作,结果混淆了直接与间接、重点与一般、纲与目的区别。还有的用僵化的观念看问题,认为自古以来的人才培养就那么几个方面的工作。上述几种观点都对人才培养工作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但在相对主义、多元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宽容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忽视甚至不愿去作必要的辨析,在不少人看来,人才培养似乎是一项怎么说都对、怎么做都可以的工作,这显然是错误的。以第三种观点为例,人们可以把人才培养概括为抽象的几个方面,但能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去做吗?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不仅改变了知识的结构和形态,也对人才培养的方法、管理乃至目标等,都提出了新要求。如果我们承认人才培养是一个整体,那么,当这个整体中的某个因素发生改变时,必然引起其他因素发生相应的改变,进而影响各种要素关系的变化。因此,应当用辩证的观念审视人才培养工作,把人才培养应该“怎么说”“怎么做”当作一个常做常新的课题来对待。

一 人才培养应该怎么说

“怎么说”不同于“说什么”,前者指向说的方法,后者指向说的内容。“说什么”与教育方针、培养目标、专业规格、课程内容、学生基础、教师职责等密切相关,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怎么说”则与个人的生活经历、知识结构、思想方法、所处环境等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因此,弄清“怎么说”,对达成共识与形成合力、完满实现目标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在高校人才培养问题上,理论界提出了很多新观点,决策界提出了不少新要求。但要把这些观点和要求应用到实践中,首先需要经过思考,为广大教育者所理解和掌握,而衡量人们是否理解和掌握的标志之一,就是看他们是怎么说的(亦即怎么理解的)。

笔者认为,对高校教育者来讲,正确理解人才培养的内涵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因素是目标。目标是组织开展人才培养实践的依据,目标不明确,实践无法推进;目标错误,实践必将会步入歧途。纵观古今中外的人才培养实践不难发现,目标把握上发生偏差的现象并不少见。唯理性主义、应试主义教育只关心人的理性发展,只强调知识的掌握,忽视乃至排斥人的其他方面,结果造成了人的分裂,使教育成了一座“无人的城堡”。谁曾想到,为使人区别于动物的理性得到充分肯定和高度张扬的教育,竟会那么自然、顺畅地成为了扭曲人、分裂人的活动!由此,人们不禁联想到高校实施的专业化培养模式,它是否也存在同样的危险?事实证明,人们的这种担心并不是多余的。现实中就有不少教育者专注于“才”培养而忽视“人”的教育。在他们看来,高校既然按专业招生、分专业培养,那就应该着力培养大学生的专门之“才”。但结果却是“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过弱的人文素养”,使高等教育成了“半人”教育。不可否认,“人”的培养和“才”的培养是有区别的。“人”的培养强调整体性,“才”的培养注重专门性。但要看到,专业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的教育;专门人才也只能是“人才”,而不是“器物”。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应当致力于“人”的培养与“才”的培养的有机统一。而要实现这种统一,高校教育者特别是教师就应当自觉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和统领,同时注意通过科学的方法,在“才”的培养中显现促进人性完善、增进人生幸福的意蕴,使“才”的培养成为“人”的培养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二,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是课程。高校办学以专业为中心,而专业则以课程设计及其实施为基础。在高校人才培养中,课程是专业的重要载体,也是特定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所谓课程是专业的重要载体,是指专业建设如果不抓课程设计及其实施,必将落空;专业建设涉及的设施设备的配置、专业教师的选聘等,也要以课程实施的需要为依据,不为课程实施所需的设施、设备、教师就是多余的。所谓课程是特定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是指学生从一个普通人成长为特定人才,就是通过课程修习才得以实现的,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途径。即使像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都只能通过课程来实施。辅修专业所修的是这个专业中的几门主要课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也以实践课程体系为保证。总之,高校人才培养的具体活动,是围绕课程展开的,否则便无从做起。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专业特长和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体系改革与建构也因此而成为高校办学的重要任务。

第三,高校人才培养的保障因素是校园环境。校园环境对人的影响就像荀子在《劝学》篇中所说的那样:“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也是这个意思。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环境的产物,同时也是环境的构成因素,都会给别人带来这样那样的影响。校园环境主要通过空间布局、人际交往、专业场所等对人产生影响。对此,人们虽然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但有些方面仍不够。

如人际环境中的师生关系就需要高校特别重视。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和保证。而师生关系的优化,则以教师提高师德修养为前提。在高校,教师道德给学生带来的影响仍然很大。这种影响不一定表现在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上,但肯定会表现在他们的道德判断中。就是说,教师的师德表现往往会成为大学生判断某个教师、教师群体乃至整个学校的依据。事实上,学生在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时,十分关注他们的教学态度,如上课是否认真、备课是否充分、指导是否仔细、对学生是否关心、能不能以身作则等。对那些带病坚持上课、指导耐心的教师,学生往往给予充分肯定。当今社会,出现了师德朝低要求方向移动的倾向,有人将此称为师德底线化趋势。师德是否已经底线化还值得进一步观察和分析,但笔者同意这样一种观点:师德底线化,对教育的打击是致命的,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灾难性的。因为道德是自律的,它追求高尚。如果底线化了,高尚就不再有人追求,自律也不会被人当成内在要求,对社会上出现的失德、缺德、冷漠等事件,也不再会有人去谴责,这样,堕落就会成为势不可挡的事。因此,在校园人际环境建设中,加强师德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对社会道德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高校应当把师德建设摆在前提性的、优先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在高校人才培养中,专业环境对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特殊意义在于,它能时时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什么的,应该如何学。在这方面,工学、医学等专业有其独特优势,不仅它的理论教学活动显示着专业性,而且它的实验室、着装要求等,也都能显示专业性。相比之下,文学、教育等类的专业环境营造就显得比较困难,但从人才培养要求看,对此展开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是很有必要的。

笔者认为,高校人才培养虽然涉及很多方面的因素,但从教育者的实践看,目标、课程、环境是基本的、主要的因素,其他因素(如教育理念、专业建设、设备配置、师资选聘、活动组织、制度完善、环境建设等)都可分别归入这三个因素中。具体的人才培养实践往往是这样的:根据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围绕课程组织培养活动,并营造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校园育人氛围,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抓住目标、课程、环境三个基本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去认识人才培养的内涵,这样才能抓住重点,把人才培养说清楚。

二 人才培养应该怎么做

做好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首先需要经常地认真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根本问题,前者涉及培养目标,需作深入的理论研究;后者涉及培养方法,应当有积极的实践探索。“怎么做”属于实践范畴。从目标、课程、环境三要素的内涵及其关系看,高校的人才培养实践应当牢牢抓住以下几点:

第一,关心和爱护、引导和督促学生。这是人才培养目标提出的内在要求。学生是学校设置、教师身份确立的根本依据,没有学生,学校的一切都没有理由存在。因此,高校人才培养应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任务,关心和爱护、引导和督促学生。“关心和爱护”都是情感表现,但仔细辨之却有一进一出的区别。“进”就是把学生放在心上,心里想着学生,这就是关心;“出”就是付出自己的爱心和智慧。“引导和督促”都是教育方法,但细察之也可发现它们有一前一后的区别。“引导”需要在前,要求教育者或带领学生奔向目标,或指引学生的前进方向;“督促”往往在后,要求教育者在学生开始行动之后予以提醒和鞭策,对学生提出或瞄准目标、或端正行为、或加快速度等的要求。纵观高校的各种教育活动,军训效果当属最佳之列,原因就在于教官的引导和督促工作做得好。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引导与督促,体现着教育者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才的信心,体现着对学生成长为人才的期待和信任,具有深厚的教育意蕴和深情的人文关怀。

第二,切实抓好课堂教学。课程通过课堂教学来实施,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和教师的生命时间在课堂教学中度过,生命质量在课堂教学中提升,人生态度和生存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形成。学生知识的丰富和能力的形成、情感的升华和行为的文明、人格的养成和全面发展等,都只能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师智慧的发挥、创造力的展现、优良形象的确立等等,也只能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一个教师如果不能在课堂教学中立足,也就不能在学校立足。任何一个教师和学生都没有任何理由忽视、轻视课堂教学,每一个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把课堂教学视为神圣的工作,都有责任创造一个焕发活力、充满诗意、创造价值的课堂教学环境。可惜的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课堂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的注意力被引到了各类项目的申报等方面。这倒不是说,教师不应重视项目申报和建设,而是说,项目研究不应成为忽视课堂教学的理由。重视课堂教学必然强调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课堂教学、教学模式的主体是教师。抓课堂教学改革,就是督促每个教师重视自己的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每个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了,学生能认真、饶有兴趣地学,就会越学越觉得不够。他们越是自己觉得不够,就会越主动地舍弃其他追求,专注于学习,并在这种持续的、专注的学习中走向更高境界。一个人境界的提高,其实就得益于一进一出,“一进”就是理论学习,学得越多,越觉得不够,境界就在这种“不够”中拓展、升华;“一出”就是利益舍弃,一个人如果能做到不斤斤计较于利益,那么他的天地就会越来越宽广,他的境界就在这种“舍弃”中拓展与升华。可见,持之以恒地抓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

关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9

关键词:多专业渗透;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原则

中图分类号:G710;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3-0006-02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由于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同一种模式的发展也不尽相同。国外三种典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别为CBE模式、MES模式和双元制模式。国外高职教育历史发展久远,办学机制比较健全,在人才培养,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具体采用的形式包括专业主辅修制、选修课制、开放式培养以及综合专业培养与综合实训培养。

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和实践角度来看,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仍与国际上先进的职业教育有一定差距。近年来针对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专业面过窄,在培养方式上轻基础重专业、轻能力重知识、轻人文重理工、轻素质重技术,培养的学生只能在相对狭窄的专业领域内发挥作用,对知识和技术缺乏基本的综合、重组和创造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国内开始了关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近些年论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文章越来越多,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从总体上来论述复合型人才的特征与能力要求,并就如何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出一个总体的思路,这些思路基本是从课程、教材、师资、实训等方面的改革来适应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另一类主要是展示某个学校或某种复合专业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论述,这些研究都带有一定的地方性经验主义色彩。我们对待这些经验宜采用的是借鉴而非整体移植。

一、目前职业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当前培养复合型人才主要是走学科交叉的路子,在我国的高职高专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和成果不多,正处于探索与实践阶段。就现有文献分析,针对多专业渗透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更是处于起步阶段,未见有重要成果。能搜集到的有限的资料也只是针对某专业进行的个案研究。而职业教育以培养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己任,与走学科交叉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本科院校相比,具有很多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中多数正是职业教育的弱点。

1. 未能明确区分学科与专业的概念

学科是一个学术概念,与知识相联系,它是指按照门类划分的系统知识,或者说是知识门类。有时,我们用“学科知识”这一术语指称知识的门类属性,强调这一知识所在学科的科学归属。所以,学科又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两大知识系统(也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三分说)内知识子系统的集合概念,学科是分化的科学领域,属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概念的下位概念。专业则主要指大学在传授学科知识(而不主要在发现、创造学科知识)方面的教学组织管理形式,是基于进行专门训练、培养专门人才系统工作而产生的一个概念,是高等学校根据学科的分类与科学的发展以及社会职业的分工而设置的培养专门人才的学科方案和计划的总称。一般说来,学科与专业的关系表现为学科是专业的基础,专业是对学科的选择与组织。

2. 完全移植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现今时代,任何高科技的成果基本都是学科交叉和融合的成果。因此,以满足形势发展需要,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就成为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突出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早已尝试摒弃专业化的教育模式,逐步引导高等教育以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为己任。就复合型人才而言,一般是指要求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但一般是两个)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一是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以及多种专业的复合,二是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复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一般主要针对本科生,通过双学(历)位制、第二学位制、联通培养制、主辅修制等诸多形式进行。专业之间的相关度可以不予考虑,注重所谓的文理相通,其目的在于培养真正高层次的人才或者“通才”。

由于缺乏现成的可供借鉴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走在改革前列的那些职业院校一般就直接套用了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走的是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路子。但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一般不适合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多是针对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院校而言的,职业院校(专科及专科以下层次)很少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尝试和研究。通常都会认为由于存在学制短、资源贫弱以及生源基础差等特点,不适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二、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应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标。社会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一定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娴熟的动手能力、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高尚品德的人才。因此,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就成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如何培养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却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移植本科院校的做法无疑是一种不适当的做法。一般的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学科资源相差悬殊,这也限制了高职院校采用本科院校的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需要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改多学科交叉方式为多专业渗透的方式,从基本概念上修正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确立多专业渗透的基本原则以及科学构建多专业渗透的教学内容体系。

1. 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概念上的修正

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一专多能”或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有点相似,但更多的是区别。就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而言,其“一专多能”的“多能”与“一专”之间并没有特别的关联,甚至可以毫无关联;其目的可以是满足兴趣爱好,也可以是为就业服务。本科院校多学科渗透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注重所谓的文理相通,其目的在于培养真正高层次的人才或者“通才”。而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属于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这种模式以学生的本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依托,构建与学生的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密切相关的其他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体系,讲究专业间的关联性却并不要求学生具备本专业之外的某个完整的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背景,不强调关联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的完整度。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2. 坚持多专业渗透的基本原则

高职教育谈学科的不多,一般考虑的都是专业。所以,从专业渗透方向考虑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适切的选择。较之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而言,多专业渗透的途径更适合高职院校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学科交叉总体要求通常较高,人才培养难度较大,并且容易使人才培养偏入“通才”培养的方向。多专业渗透不注重文理相通,同类学科不同专业以及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都可以渗透,灵活机动,人才培养目标容易实现。多专业渗透的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也正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与本科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相异之处。(1)专业关联性原则。在强化高职学生本专业核心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通过多专业渗透的方式,激励学生掌握部分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的核心技能可称为高附加值技能。而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则比较关注专业的跨度和差异度。(2)目的性原则。多专业渗透的高职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的就在为学生的就业服务。这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3)实用和够用原则。本科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注重知识背景的跨度,注重文理相通,但不考虑实用和够用。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本专业,多专业渗透的课程设置不可避免地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在多专业渗透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实用和够用原则,摒弃一些非技能性和纯理论课程。(4)以本校资源为基础的原则。多专业渗透高职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优先考虑本校的资源,以本校的资源为基础,进行专业间的渗透和组合。这就要求充分发掘本校的资源,充分利用本校的资源。如果寄希望于本校目前缺乏或者短期内不可能具有的课程资源,不仅会加大各类成本,同时也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当然,如果院校之间有长期稳定的合作,以资源互享的方式拓展课程资源,多专业渗透的面可以拓宽。

3. 科学构建多专业渗透的教学内容体系

培养高职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关键在于构建多专业渗透的教学内容体系。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针对不同的主干专业,均应以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为依据,以“能力本位”为基本价值取向,构建多专业渗透的课程体系。首先,要根据前文提到的基本原则,科学选择可与本专业渗透的其他专业。例如,就文秘专业而言,可以与法律、管理、财会以及网络类专业渗透;英语专业可以与国际贸易、报关等专业渗透;营销类的专业与财会类专业的渗透,等等。其次,重点研究如何进行多专业课程的模块化设置。一般而言可以将课程分为三个基本模块:知识模块、能力模块和素质模块,以能力为体,以知识和素质为两翼,构建“一体两翼”的课程体系。知识模块包括公共知识、本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其中相关专业知识教学内容需根据院校的现有资源,考虑安排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由此构成相关专业知识子模块,学生依据各自兴趣选择相关的子模块,可以选学一个,也可以选学多个。能力模块包括公共能力、本专业能力和相关专业能力。其中相关专业能力教学内容需根据院校的现有资源,考虑安排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能力为主,由此构成相关能力子模块,学生依据各自兴趣选择相关的子模块,可以选学一个,也可以选学多个。素质模块包括公共素质、本专业素质和相关专业素质。其中相关专业素质教学内容需根据院校的现有资源,考虑安排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素质为主,由此构成相关素质子模块,学生依据各自兴趣选择相关的子模块,可以选学一个,也可以选学多个。

三、结语

在充分认识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差异的基础上,根据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师资、生源以及就业需求,通过多专业渗透的途径培养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是一种适切的选择。多专业渗透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可资借鉴的成果不多,期待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对这个领域投入更多的关注。相信只要秉持务实、开拓的原则,我们一定会在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领域取得全新的成果。

参考文献:

关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10

(一)“复合型”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作为人才发展内部需求的主体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作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也是人才内部需求的主体部分。从个人发展角度而言,农业科技人才能够满足时代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关键在于自身能力的不断提升,而自身对于能力提升平台的需求则是重中之重,以此才能够对其能力的形成得到正确的指导过程。“复合型”人才突破传统人才能力培养单一化的束缚,使得农业科技人才真正具备一专多能,提升自身社会发展价值,使得能力不断实现全面化发展。而针对这一方面对人才发展需求进行有效的预测则是体现农业人才培养科学性的根本所在。

(二)能力提升则是农业科技人才发展需求的重要方向所在

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对其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过程,从这一层面满足农业科技人才物质、精神的需要。而能力提升则是包括诸多方面,其中有专业能力、交际能力、应用能力、沟通能力等等。而这些方面的培养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为其提供广阔的培养平台,而平台的构建与提供程度则是对农业科技人才需求能否满足的关键所在。以此能够有效衡量出科技人才发展需求状况以及需求程度,将农业科技人才能力需求角度不断扩大,使其对发展需求进行更为有效的预测,达到时代对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新标准。

二、农业科技人才结构优化对满足需求的积极作用

(一)“产业化”发展思想对满足农业科技人才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化发展思想对于农业科技人才内在需求具有较强的促进意义,从人才科学发展角度而言,产业化发展是提升人才应用能力的关键所在,以此达到推动人才“专业性”不断提升的最终目的。然而从传统农业科技人才发展角度而言,注重的则是对某一专业应用能力进行培养,使得人才专业化发展受到严重束缚,为其发展的“全面性”提升产生负面影响。而从这一角度来看对于农业人才专业化发展需求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满足,使得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应用受到严重限制,而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于产业化发展思想的构建与落实程度存在一定的偏差。这是对农业科技人才发展需求预测的有效应用途径之一。

(二)以质量为基础发展方针提升农业科技人才需求的“真实性”

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关键在于对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以及“时效性”的不断加强,从而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角度与时展方向相吻合。而对于人才发展需求进行有效的预测,关键在于对农业科技人才内心进行有效的了解,为其提供发展动力。这样农业科技人才发展需求才能够得到更为显著的表达,使得人才培养过程具有较强的“吻合性”。对于农业科技人才质量的不断提升产生“决定性”作用,并且为人才发展需求“真实性”的不断加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坚持人才结构体系转型提升科技人才切实需求的“广泛性”人才结构的科学转型作为人才培养与发展的重要理念,以此为农业科技人才发展需求进行有效预测提供有效的前提条件。结构转型则是对于人才“专业性”以及“应用性”能力进行切实提升,

结合人才能力存在的不足进行有效的加强,从中农业科技人才发展所具有的内在需求则会有效体现,使其需求范围得到更为广泛的认识,以此带动人才精神、物质需求程度达到有效满足。这样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的动力则会不断增强,同时也会对农业经济长期快速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立足需求预测“全面性”体现科技人才发展的时代新要求

从人才发展需求方向的层面来看,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主要在于自身专业能力培养“广泛性”需求较大,满足这一需求则会对物质层面需求的满足奠定基础。对此,对于农业科技人才需求角度应具有较强的“全面性”,从而使其人才培养价值不断提升,进而达到时代经济发展的新要求。这是当代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所存在的“先进性”所在,同时也是提升农业科技人才实用价值的重要体现,与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形成有效的思想统一。

三、结论

关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11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经济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2.040

1我国产业经济学人才培养现状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具有高知识密集、高技术密集和高创新性的新兴产业,对新兴技术类和产业经济类人才具有强烈的需求。当前正是我国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关键时期,因此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经济人才培养问题显得日益突出,同时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经济学学科相关教学资源也亟待升级改造。

在当前战略新兴产业迅猛发展的趋势下,产业经济学的培养目标是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复合型高端人才。然而在目前的教学体制和资源约束下,我国在产业经济类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观念、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的方法呆板;过于强调理论,脱离实际,缺乏社会实践,难以适应新兴产业发展对于人才培养的需要。由此造成的后果是,虽然近几年培养产业经济类人才在数量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经济类创新性人才目前仍然是非常紧缺。另一方面,虽然产业经济学课程也已经围绕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然而紧密结合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及新兴产业教学资源研究仍显不足,基本停留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理论改革上,并未真正提出适应现代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经济学教学理念,关于新兴产业经济类人才培养方式和有效途径研究尚不多见,面向新兴产业发展和需求的产业经济学教学资源也亟待整合、更新和升级改造。

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培养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1.1人才培养观念的保守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学科,学科教学的重点在于理论知识的教授。老师致力于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知识,忽视对学生思维逻辑的训练;课堂之外,师生进行学习交流的机会不多,课程考核仍然以考试分数为主,学生为应对考试就会对理论知识死记硬背。这种情况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必然不深刻,逻辑思维体系就不易建立。而产业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强调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在填鸭式的人才培养观念下,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虽然有所掌握,但应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不强。

1.2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的单一

和国外人才培养目标相比,我国产业人才培养目标就显得比较单一。我国人才培养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而国外注重学生思维逻辑的训练。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是既有深厚知识基础,又有创新思辨的人才。因此,学校就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这就要求学校转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人才培养侧重于校内单方面培养,而与产业企业合作的比较少。学生参加讲座、例会的机会虽然多,但是参与校企合作开发的项目的机会不多。这种单一校内培养方式不利于产业经济类学生将理论与实际很好的结合,使得学生学术研究的价值大打折扣。中国的学术论文数量是世界上最多的,但是真正被认可的成果却是少数,这也与我们单一人才培养模式有关。

1.3教学内容的滞后

教学所用的教材内容滞后。编写一本教材往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精力,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速度比较快、情况又比较复杂,所以产业经济学的教材一般要滞后于当前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实际。一些产业政策条例和产业案例得不到及时更新,学生掌握的信息过时,这会影响学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的把握和对其发展前景的思索。

2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产业经济学人才培养的需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资源有很强的依赖性,既需要掌握高精尖技术的技术人才,还需要熟悉产业战略布局的产业经济人才。产业经济人才是以产业为主要研究对象,掌握专业的产业理论知识的人才。培养高层次的产业经济人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增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产业经济人才参与。虽然近几年培养的产业经济类人才在数量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经济类创新性人才目前仍然非常緊缺。因此,要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效发展,就要求对高层次产业经济学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2.1培养更多的产业经济高层次人才

目前高层次人才特别是经济学方面的人才是不足以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了2005年至2014年之间我国较高层次的人才数量。从趋势上可以看出不管是硕士还是博士的人数整体上逐年增加,海归人数也在增加。经济学研究生人数也从2005年的1.87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2.8万人。但是这些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人才在总量上占比全国总的受教育人数还是较少。

2.2培养有国际视野的产业经济人才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中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已经不可分割。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会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要求主导产业的更换升级,这就要求产业经济人才要有国际视野。通过阅读国外最新产业经济文献,了解现下最先进的产业经济理论,选择符合我国实际的主导产业,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往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2.3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产业经济人才

如果说本科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那研究生教学就要求学生开始学会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学术界对其研究还不够完备。这些都需要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来完善学术研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比较符合实际的方案。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产业经济人才,除了要求阅读大量的文献和著作来开拓思维,还要求深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部门,进行实地考察。当然这些都要求教育设施的改善、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正确的教学引导。培养创新型人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需要,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更强大的带动作用。

3适应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改革创新

产业经济学人才掌握专业的产业经济理论知识,可以运用所学很好的帮助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布局规划,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时间虽较短,但发展环境复杂,面临的问题较多,急需产业经济类人才改变其发展现状。这也使得它的发展必然会对高校产业经济教学提出新的要求。

3.1提高师资水平与教材内容更新

一方面,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吸纳知识的效果。高校产经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还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改变呆板的授课方式,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好的教材有清晰明了的概念,丰富的内容,逻辑合理的结构,简便易懂。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也存在一些新的问题。产业经济学教材要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这些实际情况,添加最新产业案例,附上最新产业政策条例,从而引导学生以新的视角思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3.2注重实验教学

产业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科和市场运作紧密联系。这就要求学校不仅要做好产业经济的理论教学,还要加强其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和具体动手操作能力。进行实验教学就是将产业经济学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建设产业系统平台,使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对相关知识进行计量操作。虽然一些产业经济问题的实验结果,不能代表现实产业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但是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很好的了解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积累自身分析和预测产业发展趋势的经验。实验的过程也可以让学生熟练相关计量软件的运用,为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打下基础。这比纯粹的理论教学更有成效,也算是对理论教学的一个补充和巩固。学生也更能展现出积极性和创造性。

3.3注重实践教学

社会实践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学校为了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可以与当地企业进行沟通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拓宽学生校外实践渠道。并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师资力量对一些学生进行指导,辅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实践项目。另外,学校可还以请企业优秀工作人员来校讲座会谈,与学生互动交流。

4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需求的体制机制创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发强烈,这不仅要求对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还要求对现有人才培养体制进行改进和创新。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产业经济人才的培养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创新型产业经济人才需要社会各界发挥自己的作用,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自由的学术氛围,相对自由的学术环境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

4.1以市场为导向

学校培养的人才最终会走向社会,服务于企业。现在很多高校毕业生掌握的知识理论和学习技能是和社会脱节的,并不符合市场需求。学校对产业经济学学生的要求更多的是学好课本知识,查看产业理论文献。但是只偏重理论教学,就会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实用性不强。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产业经济学教学的新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要改变高校在产业经济学课程设计上有理论性而无实践性的状况。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产业经济学人才时,把握市场动向,在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的同时,将学生推向企业学习,锻炼其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4.2形成校企合作模式

高校与企业双向合作,整合高校资源。一方面,学校可以为产业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提供机会,鼓励他们去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实习,切身体会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的发展状态。尽可能给学生机会,参与相关产业的合作项目,策划相关部分的方案。在企人员可以对学生的策划方案给予指导和点评;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请一些优秀产业经济学校友来校指导学生有效学习产业经济学。还可以请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层次技术人员和专家来校授课,让师生更全面的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

4.3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力度

高层次人才培养具有高消耗性。国家对高校高级人才的培养进行投资资助时,要做好整体性培养资助规划。要结合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基地和重点学科建设的实践对高校高层次人才进行培养,形成一套完整的资助体系。可以通过科研启动经费、研究生津贴等方式资助优秀青年后备人才。将中青年教师作为重点培养资助对象,纳入高校高层次人才储备队伍进行培养。并和国外高校保持学术探讨,让优秀人才出国培训,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的产业经济学的学术成果。

4.4科研环境的改善

环境可以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学术氛围是软环境,学术讨论的自由与否影响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在给出自己的观点后,要允许学生自由讨论,并允许他们提出质疑。学生和老师在一个比较平等的位置时,学生才会畅所欲言,从而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学术讨论的过程,是师生相互学习的过程。而像好的师资队伍、先进的实验平台这些就是硬环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需要进行实验研究,而实验的成功需要优秀的教师进行指导,因此师资力量的提升也有利于优秀学生的培养。学校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专业平台的建设,对打破僵化的教学模式和提高学生自身的学术素养有重要的意义。

5结束语

战略性新兴产业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未来和趋势。面向新兴产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和保证。要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整合优化产业经济学的教学资源,进行面向战略新兴产业需求的教学改革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从而推动创新型产业经济人才培养,使产业经济人才面向市场,适应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朱瑞博,刘芸.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特征、制度障碍与机制创新[J].社会科学,2011,(5):6572. 

[2]李峰,高淑东,李艳红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路径[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5):98100. 

[3]高淑东,李峰,李艳红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J].科学时代,2015,(2):193194. 

[4]汪芳,赵玉林.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创新[J].理工高教研究,2007,(6):101103. 

[5]王艳荣.基于人才培养的产业经济学教学方法设计[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4):101102. 

[6]朱建安,谭岚,周自明.基于课程群视角的应用型高校经济学教学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99102. 

[7]曹洁.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开发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D].长沙:湖南師范大学,2013. 

关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12

一、人才培养工程的实践与体会

近年来,余杭区牢固树立人才第一资源理念,由党委牵头抓总、政府宏观引导、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界齐抓共管,全面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多个层面的优秀人才得到了培养和锻炼,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

(一)基本做法和成效

1、6个政策支撑工程。2004年区委、区政府下发《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的决定》,明确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开展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对党政领导人才、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同年,下发了《关于余杭区2004年度干部教育培训意见的通知》,首次提出“750”培训工程的概念,并从2004年开始正式开展“750”人才培训。2005年下发了《关于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及《人才引进与培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进一步细化了各项政策,使各类人才的培养都能“对号入座”。

2、“750”培训工程。为切实加强干部执政能力建设,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区人事局于2004年推出一项精品培训工程——“750”培训工程,即每年从全区各类人才中分七个层面,每个层面选择50人左右参加区级组织的脱产培训。并以“750”干部培训工程为主轴,建立起经常化、规范化的人才培训良性合作机制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方位立体化的培训体系。“750”工程实施以来,区管正职领导干部、区管后备干部、优秀中青年领导干部、规模以上企业经营管理者、农业企业经营者、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纪检党务干部、城建干部、社区(村)党组织书记、中高级科技人才等多个层面的人才都得到了菜单式培训。“750”培训工程不仅注重抓好区内培训,还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进行人才培训。近十年来,余杭区每年都组织中青年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者赴北大、清华等国内知名高校接受专门培训。2004年共组织140多名党政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赴北京大学、中央党校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此引导和带动下,区内一些大的系统和乡镇也先后组织下属单位和骨干企业到国内名校接受培训,并开创乡镇政府出资组织企业经营者到北大培训之先河。此外,还多次输送中高级专业人才到新加坡等国培训深造。

3、“139”培养工程。滚动实施“139”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每轮“139”按三个层次培养和选拔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130名。使那些在一线工作确有成绩的人才纳入培养计划,并对他们的科研项目给予资金支持。此外,还组织年轻干部和科技人员到上海等地挂职学习、到基层指导农村工作开展和重点项目推进,加强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锻炼。近年来,通过实施“139”人才培养等工程,多个层面的优秀人才得到了培养和锻炼,农业、卫生等多条战线上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脱颖而出。32人入选上一轮市“131”优秀中青年培养人选,47人入选新一轮市“131”培养人选,4人入选省“151”优秀中青年培养人选;30人被先后评为区“突出贡献人才”;5人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获得杭州市政府特殊津贴;多名中青年党政人才得到提拔使用。区第一人民医院的副院长袁红,是区“139”优秀中青年人才重点培养对象。她通过自身努力和区内重点培养,成为市级医药卫生学科带头人,并因其在心血管内科的成就获得杭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列入区“139”第一层次培养人选的区疾控中心检验主任医师张心会,先后开发新项目55个,主持开展的《余杭区部分动物源性食品中呋喃唑酮残留现状的研究》等项目被评为国内先进水平并获余杭区科学技术三等奖。老板集团引进人才赵继宏,为企业多次取得产品年度销量全国第一的业绩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通过实施人才培养工程成长起来的人才,在各自岗位上引领众多人才和人才团队,对推动余杭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主要特点和体会

余杭区人才培养工程能够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的,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工作保障力实。我区人才培养工程能大面积、成体系地开展,首先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下发的《关于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为人才培养工程的开展搭好了政策框架。建立并调整充实了区委干部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形成目标化的培训工作机制,制定五年干部培训总体规划、分类管理分规划和周密的培训工作计划,为干部培训工作的开展铺设了制度轨道。早在1999年起就建立了人才引进与培养专项资金制度,落实财政经费,专款用于人才资源开发,目前这一专项资金已达到300万一年,为人才培养工程的开展提供了经费保障。

2、培养对象覆盖面广。余杭区人才培养工程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五支队伍为对象,涉及区管正职领导干部、区管后备干部、优秀中青年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纪检党务干部、中高级科技人才等多个层面和行业。

3、培养内容针对性强。在确定培训班次前,通过调研了解广大干部的培训需求,科学设置培训内容,涉及政治理论、公共管理、企业管理、高新科技、城乡一体化等多个领域,做到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与培训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如对党政干部的培训安排领导艺术等课程,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培训开设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等课程,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开设创新能力培养等课程。

4、培养形式灵活性高。既有课堂集中学习等封闭式教学形式,又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开放式教学;既安排理论知识学习,又安排到大型企业实地考察(如燕京啤酒等);既进行课堂集中灌输式教学,又进行辩论教学、情景模拟等互动形式培训;既邀请知名专家、教授来我区讲课,又组团到知名高校办班培训。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

从这几年的实践看,我区的人才培养工作还需把握以下一些问题。一是在充分发挥党委政府部门职能作用的同时,如何更好地调动其他积极力量。要争取用人单位的积极配合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在全社会形成重视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二是在大力培养重点人才队伍的同时,如何更好地拓展培养新兴人才队伍。在创建“生活品质之城”的新时期,专业人才、民间艺人等群体也应成为人才培养工作关注的对象。三是在集中抓好人才培养工作的同时,如何更好地促进后期成果转化。在抓好人才培养工作的同时,应更关注培养的实际效果,促进培养力向创新力、生产力的转化。

造成这些问题存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单位认识不到位。一些用人单位的认识眼光不够长远,把这项工作更多的看作是成本的增加而忽视了对人才的培养。二是人才观念不更新。在确定人才培养的对象时,往往仍秉持传统人才观,以高学历、高职称等作为人才的标准。而使一些新兴人才队伍被“边缘化”。三是评价体系不健全。一方面目前对人才培养工程重培养而轻考核,另一方面,对培养效果的考核仍关注一些浅层面、较直接的指标项。

二、人才培养工程应处理好的关系

总结近几年来我区人才培养工作实践,笔者认为要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应处理好以下几大关系。

(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人才培养工程既是一项提升人才素质的工程,又是一项联系产学研三环节的工程。因此,人才培养工程的开展,既要紧跟学科和产业的发展,又要实现培养向创新力、生产力的转化。一是在培养内容上,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如组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参加经济管理研修班等。又要注重实践知识的学习,如利用领导干部“周末课堂”举办专题业务知识培训,对项目推进的政策与流程等问题作专题辅导。二是在培养方式上,要有理论知识的培训,如举办一些专题讲座和培训班。又要有实践操作的锻炼,如组织培养对象参与重点项目建设,体验生产一线劳动生活,在实践中提高素质和能力。三是在对培养成果的检验上,要对培养工作,尤其是举办的一些培训班进行理论知识的考核,以检验理论知识的提升成果。又要对培养人才进行跟踪管理和考核,掌握他们在培养期的实际工作成绩,检验其实践能力的提高程度。

(二)实用性与超前性的统一

人才培养既是一项结合实际、立足当前的工作,又是一项预见需求、展望未来的工作。因此,人才培养工程的开展,既要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满足用人单位当前对人才的要求,又要为人才、单位和社会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做好准备。一是在培养内容上,要以实用性内容为主,突出可操作性,如对新任中层正职进行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的培训等。又要适当添加一些新兴、超前的内容,引导和鼓励人才在各自的行业和领域内探索、创新。二是在培养方向上,要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如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推动新农村建设。又要分析预见将来的发展需求并有计划地对人才培养进行引导。三是在培养计划上,要以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为基础,指导和制定培养计划,反映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总体要求。又要具有前瞻性,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对人才的新要求。

(三)集中性与分散性的统一

人才培养工程是一项涵盖范围广、内容丰富的工程。因此,人才培养工程的开展既要集中到点;又要扩展到面。一是在培养内容上,要结合余杭区域经济特色,突出培养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人才。又要满足不同行业和系统人才的培养需要,使人才培养内容包含执政能力、企业管理能力、科技研发能力等多个领域。二是在培养方式上,要以组织人事部门牵头集中组织的形式开展人才培养。如“139”人才培养计划、“750”人才培养工程。又要在全区范围内树立人才培养观,引导和鼓励用人单位把人才培养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开展。三是在培养对象上,要突出培养重点对象和骨干队伍,如中青年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又要为各类型人才提供培养机会,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

(四)短期性与长效性的统一

人才培养是一项有起有迄的工程,更是一项追求长远效果的工程。因此,人才培养工程的开展,既要制定详细可行的短期计划,又要构建长效机制。一是在培养计划上,要对每项培养工作制定相关计划,明确实施时间和具体操作方法。如就“139”人选培养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并遵照执行。又要把这些具体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纳入整个人才培养工程规划之中,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二是在工作制度上,要落实单项培养工作的各项制度,如领导机构、主要负责部门、起迄时间、培养方式等,更要健全整个人才培养工程的各项制度,如领导机制、经费来源、长期性规划和目标等。三是在反馈机制上,要掌握每项人才培养工作开展的进度、遇到的问题和实际效果,又要整合并分析这些单项信息,以了解整个人才培养工程的方向,及时调整相关计划。

三、人才培养工作对策思考

(一)优化人才环境,营造有利于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

人才环境包括人文观念环境、机制体制环境、创业载体环境等多个方面。着力优化人才环境,形成完整、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把人才培养与人才自身发展、单位成长发展、余杭和谐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使人才培养工作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1、树立与时俱进的人才观念。不仅要注重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这五支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开发,还应拓宽“人才”外延,关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等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新兴人才队伍。同时,要进一步拓宽思路、放宽眼界,扩展“人才”内涵,真正做到“不唯学历、职称、资历、身份”,让那些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2、开展丰富多样的载体建设。继续滚动实施“139”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和“750”干部培训工程,打造人才培养优势品牌。依托和整合党校等区内人才培养资源,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开展远程培训。开展校企联合,尝试建立技能人才培养训练基地。继续加强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积极推进留学生创业园区、大中专毕业生见习基地开发建设。深化开展“校企合作”、“院企合作”,鼓励和支持博士后研究人员紧密依托企业科研项目开展创新研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3、加大人才培养的激励力度。积极向用人单位征求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增强用人单位主动性。结合“重才爱才先进单位”评选等活动,宣传、表彰、推广用人单位的先进经验。树立其“主体”意识和“标兵”形象。继续对“重才爱才先进单位”和“人力资源示范企业”进行物质奖励。加大对企业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发中心等以及优秀人才科研项目的资金扶持力度。对省级以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具有领军带头作用的研发成果给予资金奖励,激励用人单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

(二)创新培养机制,完善有利于资源开发的科学制度

人才培养是政府行为、用人单位行为和个人行为的集合。既需要党委政府的引导与支持,也需要用人单位的重视与配合,还需要其他社会资源的积极参与。

1、党委部门牵头抓总,政府部门各司其职的责任落实机制。要切实贯彻落实党管人才的方针,确立党委部门在人才培养工程中牵头抓总的主要地位,把握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指导思想和总体原则,充分发挥组织部门和人才办公室的作用。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在“党管人才”的原则指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各自的职责权限,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使人才培养工程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细处,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2、组织人事部门为主,其他部门紧密配合的统筹协调机制。由组织人事部门牵头,科学合理地制定全区范围内长期性、指导性、总体性的工作规划,作为人才培养工程的“大纲”,并把单项性、专业性的人才培养子计划纳入其中。依据总体规划统筹调配资源、安排具体项目的时间和进度。各系统自行组织的人才培养工作应及时向组织人事部门进行备案,并以总规划为基础和指导开展。根据当年的全区人才培养工作计划合理利用资源、安排时间,以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

3、政府职能部门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工作联动机制。应从“小政府、大服务”和“有限政府”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宏观管理和提供服务为主大力推进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避免大包大揽,防止政府职能的“错位”、“越位”。同时,要充分调动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配合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形成本单位内部的人才培养制度和计划。又要积极调动其他社会力量,开发、整合和利用多种社会资源,与政府部门形成良好合作与良性互动。

(三)注重培养实效,建立有利于成果转化的运作机制

人才培养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以培养为基础和出发点大力推进基础工作,又要以实绩为目的和落脚点,注重实际效果的显现和提升,实现良性循环。

1、以“学”推“研”促“产”。通过理论知识培训、实地调研考察等多种形式抓好基础培养工作。努力通过基础性人才培养优化人才知识结构,促进人才知识更新,提升人才综合素质,锻炼人才工作能力,使各类人才消化吸收培养内容,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扎实的基础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经济效益的增加、社会竞争力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