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乡土文化调研

乡土文化调研

时间:2023-11-27 16:10:30

乡土文化调研

乡土文化调研范文1

关键词:城乡协调发展;系统;城乡土地利用系统

Abstract: Research goal: The paper embarks from the city and countrysid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gle, based on systematic theory method, constructs the city and countryside land utilization structure system, to take the reference for the similar research. Methods of documentation, theoretical study were employed. The paper has limited the city and countryside land utilization concep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has been clear about between the system interior various subsystems intrinsic connection as well as mutually affects. Indicating that the city and countryside land utilization system is a complex system, including the city land utilization system, the town land utilization system and countryside land utilization system three subsystems.

Key words: the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systematic theory; the system of the of land use of urban and rural

中图分类号:U412.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问题的提出

1.1 土地利用结构协调发展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1) 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

城乡协调发展是针对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提出的,其含义为:城镇与其所在区域具有地域上的开放性和边界的模糊性。城镇的生产、市场、技术、资金等经济活动要素,必然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的内在联系以及自然地理条件,突破城区的行政界限,形成城乡协同区域,双向互补。

因此,城乡协调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城市和乡村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充分发挥城市和乡村各自的优势和作用,即乡村要确保农业的现代化,为城镇的发展提供资源和市场,城乡的劳动力、技术、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合理交流和组合;在空间上互为环境,生态协调、环境幽雅,人们享有充分的自由,形成一种城市和乡村稳定持久的结合,城乡交融发展,使城乡系统的整体功能日益提高。

(2) 土地利用结构协调发展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简单来说城乡协调发展包括城乡社会融合、经济融合、生态环境融合、人口融合、文化融合以及空间融合等六个方面内容。其中城乡经济融合、社会融合、生态融合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城乡人口融合、文化融合、空间融合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最终结果,城乡空间融合就意味着城乡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协调,是城乡协调发展的直观印象。

资源结构协调发展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城乡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乡村和城市用地的有机结合才是根本调节生态环境的方法,城乡空间融合是城乡统筹发展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综合生态观的物质题写,它结合了城市和乡村的优点,是城乡全方面融合的物质载体,因此,对城乡土地利用结构的研究非常有意义。

1.2 土地利用结构协调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结果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涵概了“三农问题”的方方面面,昭示了在一个发展中大国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实质是以生产发展替代经济发展;以生活富裕替代生活殷实;以村容整洁替代社会和谐;以乡风文明替代文化繁荣;以管理民主替代民主健全。具体一点,新农村的新表现在:发展新产业、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建立新体制。可以说,这都是从统筹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角度,对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高度概括。

2004年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的大趋势下,各地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旗帜下,对农村土地进行土地整理,如何在既保证农村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又为城市扩张提供土地保障,作好农村建设用地以及农用地减少与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相挂钩的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农村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城镇、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相协调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

2 城乡土地利用系统的构建

2.1 城乡土地利用系统的界定

系统研究是当今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也是认识和解决复杂问题的根本途径,特别是复杂系统理论研究和方法的不断发展,为人们认识与研究解决诸如,社会、地理环境等复杂系统问题提供了科学工具。如果把城市、城镇和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用相对静态的因素来描述的话,这个因素则首选土地资源,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实质是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变化。土地资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城市、城镇和农村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把土地按不同职能划分开来,又从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方面把三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城乡土地利用系统。

本文界定的城乡土地利用系统是指在城市空间范围(包括与城市作用紧密的城镇和农村区域)内,土地资源经过一定时间在城市及其影响范围内有规律地配置而成的,土地资源应不断向最适宜的、最优的利用方式转变,促使各个子系统土地利用变化,最终形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其中城乡土地利用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城镇土地利用系统和农村土地利用系统,城乡土地利用系统协调发展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

2.2 城乡土地利用结构系统的特征

(1)协同性。从协同学的角度出发,城乡土地利用的变化是由三个子系统共同变化决定的,城市、城镇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向农村扩张,使农村土地减少,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变化,城市、城镇土地利用结构同步变化,具有协同性的特征,因此,其子系统间必须协调发展,即只有城乡土地利用系统协调发展才能达到城乡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

(2) 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土地利用的特点之一,也是城乡土地利用系统的本质特征,可持续发展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土地利用功能具有不可变更性,改变土地利用用途具有很大的风险,因此,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土地加以利用。

(3)时空不同步性。城乡土地利用系统具有时空不对应性,城市、城镇在扩张过程中需要占用农村土地,土地在系统内部的变化在时间上是一致的,但在空间上具有逐渐变化的特点,农村土地通过征用变成城市土地,但城市土地空间结构并不会马上发生改变,这与项目的进程有关,是城乡土地利用系统不同于其他系统的特点。

(4)不可变更性或稳定性。是指城乡土地利用结构系统中,城市、城镇建设用地向农用地转变的不可能性。一般来说,只要规划允许,农业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较为容易,但建设用地转变为农用地就较为困难。因此,农村土地利用系统和城市、城镇土地利用系统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

(5)可调控性即政策性。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土地正逐渐作为宏观调控对象,政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正逐渐加大。从城乡协调发展的角度,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对城乡土地利用结构系统间土地在各系统间流动的速度、数量等有很大影响,同时影响着系统内部结构的变化。因此,由于土地参与宏观调控,城乡土地利用结构系统实则是一个复杂系统自组织的过程,政府可以通过政策——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对城乡协调发展进行调控,它既可能促进系统的协调发展,也可能延续或者破坏系统的协调发展。

3 结语

从系统学角度研究城乡土地利用关系,并将城乡土地利用系统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分析其内部具体关系时具有相当的复杂性,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深入研究,本文仅从概念上对城乡土地利用系统进行了界定与评述,并分析了城乡土地利用系统的独特特征,对城乡协调发展的系统研究有以下重要意义:1)有助于决策者从全局考虑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配置,使城乡系统中个子系统达到最优结构并发挥最佳功能;2)对城乡区域发展研究具有重要参照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培峰.城乡一体化系统初探.城市规划汇刊[J],1999,2:51-54

[2] 宋西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EB/OL].2006-07-21

[3] 叶义成,柯丽华,黄德育.系统综合评价技术及其应用.冶金工业出版社[M].2006:1-3

[4] 李小健.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M].1999:89

乡土文化调研范文2

关键词:体育社会学;农村体育研究;本土视角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6-0025-05

Local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rural sports

LUO Xiang-li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012,China)

Abstract: Today’s study of rural sports focuses more on subject contents, but lacks in study methods and perspectives. By analyzing the contradictive relation between “near experiences” and “future experiences” in rural sports, the author probed into the necessity of local perspective in today’s study by comparing the realistic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magination of “future experiences” and “near experiences”, explained its feasibility by analyzing today’s achievements in local study of rural sports, considered that we should, in order to comprehensively contemplate and control rural sports, maintain a local perspective besides referring to western sociological methods and theories and holding to the ground of modern sports, and therefore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strategies for localized study of rural sports: firmly root to the local ground; rely more on local study methods.

Key words: sport society;study of rural sports;local perspective

当前政府对农村问题的关切,促成了学术界对农村体育研究的关注,并取得了不少学术和实践方面的研究成果,如对农村体育的调查与对策研究等,这有助于指导农村体育的开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没有差别地看待农村体育,尤其是各地域的农村本土现实,完全以现代体育的视角审视,以城市的标准来规范农村体育,缺少农村体育运动区域特征及发展模式的深入探索,研究及实践指导也偏离了现实基础。对此,张万秋[1]的《我国“农村体育”研究现状与展望――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体系出发》一文,进行了反思。由对农村体育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的缺陷分析,区分了社会研究中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方法论。强调在研究方式上,应该多采取作为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定性研究。为此,提出以村落社区为研究单位,以田野调查的方法进行定性研究,以实现研究视角和方法上的突破。研究认为要全面地审视与把握农村体育,参照西方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秉持现代体育的立场之外,还应该具有本土的视角。

1农村体育研究本土化取向的学理

所谓本土化,是指要建立符合中国本土情况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中国的社会实际。只有这样,研究出来的东西才符合中国的现实,才有价值[2]。用格尔兹的话来说,“本土意识”所代表的问题就是“近经验”与“远经验”之间的矛盾。所谓近经验指的就是文化中人们的生活常识与社会观念,它是一种本土的观念;远经验指的就是学者们用来分析、概括被研究者的知识和生活状况的模式和概念。它是一种异土的、社会界限外部的观念[3]。从这样的认识角度,可以看出农村体育本土意识的认识论支撑,也就是“远经验”无法解释本土的体育活动的现实,只有“近经验”才能提炼出具有乡土特点的问题与解释模式。

只有站在中国农村的基本国情及各地农民自在的体育立场,才能真正了解各种地方性的体育娱乐活动,获得促进农村体育发展的原动力。譬如,农村体育有其草根社会的质朴与丰富性。在活动内容上,诸多乡土体育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成为农村民众自在自发的活动,却不符合现代体育规范;在组织上,因农村更为习惯的是首属关系群体,而陌生于次属群体,便不同于建立在次属关系上的城市体育组织。故以现代体育的视角,则难以理解农村体育的问题,以及难以指导农村体育的开展。如依赖本土的首属关系群体,依赖乡土精英,以乡土体育活动的开展形成农村体育,反而比现代体育更具活力与效率。

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是社会研究的原动力,问题与矛盾促使人们思考,促使人们去寻求解决方案,并最终导致了研究形态的规范和发展。农村体育研究,要扎根于中国乡土社会的体育实践,也应该有自己的问题意识。但这个问题不是学者建构的,而是农民眼里的困境,他们的“近经验”,才是农村体育的真问题,真正的认识和决策应该开始于我们对农村体育“近经验”的研究。如此,就不是将农村体育的问题去图解现代体育的“远经验”,而是要推行一种本土化的研究视角,如此才能真正解决中国农村体育的问题。

而当前不少研究立足的视角,多借用现代体育的模式,以此审视农村体育的一切,由此“远经验”掩盖了农村体育现实中的真问题。其主要的研究误区不仅在于方法上,即农民的体育需求多停留于问卷调查,借助于西方现代社会科学理念来建构“中国农村体育结构”,并且参照“现代城市体育”。而且在内容上又停留于政府的政策解读,着眼于现代体育的发展,忽略民间乡土体育的“近经验”。以西方的社会学视角,切割农村体育的实际问题,将现代体育的需求硬塞入农村社会。由此对农村体育的把握总是隔靴搔痒,难得要领。

正如翟学伟[4]所认为:研究的本土立场即不直接通过西方学科中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来发现现象和问题,而是从本土的现象和问题出发,来寻求相应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应对工具,建立本土的学术概念、理论和分析框架。因此本文所强调的“本土视角”,就是以农村当地文化生活中自在的“近经验”为事实对象,从当地农民的需求和条件出发,而摆脱学术概念等“远经验”对农村体育的僵化认识,由此持有的一种研究立场,因而提出农村体育的研究应该强调与复归于“本土立场”,就具有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探究意义。

2农村体育研究的现状及本土化尝试

社会学研究的本土化思潮首先体现在社会心理学领域。英国心理学家希勒斯在1981年首次提出了本土心理学的概念[5]。1982年台湾学者杨国枢提出“本土性契合”标准的理论,认为“当地之研究者的思想观念与当地之被研究者的心理行为之间的密切配合、贴合、接合或契合,可以称为‘本土性契合’。”[6]20世纪90年代大陆学术界的“社会科学本土化”的声音则是对中国社会科学主体性的直接诉求,反映了一些有志向的中国学者不满足于80 年代对西方理论和思想的一般和简单地搬用,在他们看来,不能仅满足于以西方的理论框架、概念、范畴和命题来研究中国,因为这样存在着把中国人的经验装进西方的概念体系,从而把对中国问题的研究变成一种文化殖民工具的危险。但社会科学本土化的研究倾向并没有在体育学术界得到回应。这不仅是因为体育研究还在借鉴、追随现代西方社会科学研究的规范,自觉提升研究的规范和科学性;而且也因为体育学术界倾向于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等现代事物的研究,轻车熟路地遵循于现代西方研究范式就能够从容解决问题;而农村体育研究处于研究边缘,没有投入更多力量进行开拓性的本土研究。因此,农村体育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与探究,尤其在本土化方面,尚存在着较大的拓展空间。

2.1农村体育的研究状况

1)研究立场。在研究立场上,以现代西方体育较为成熟模式来检验中国的农村体育,以理所当然的城市社区体育模式作为标杆,来审视农村体育的发展阶段和不足,已经成为众多研究者不自觉的共识与前提,并造成一种假想的农村体育的荒芜与落后。因为把农村体育简单地认为是城市社区体育的翻版或延伸,就局限于现代体育的普及,而漠视内生性的乡土体育的活力,这种研究缺少对中国农村体育本身内容的考察。在这种研究视野中,现代体育似乎是超越时空的,是不需要具体场景,且与农村本身的状况没有关系的。因此农村只是现代体育推广的对象而已,乡土体育的特色被当成被改造的对象,农民的真切需求被当成无关宏旨的背景。这种忽视农村体育特色与条件的研究倾向,正是当前中国农村体育研究存在偏误的一个原因。

2)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上,以“远经验”的研究模式作为裁定“近经验”的手段,就多以概念推导评判农村体育,以问卷等定量研究方法为探求农村体育状况的基本手段,但对农村体育的解释度并不强。如以学术界普遍采用的问卷调查为例,问卷的设计、实施都较少考虑到农村居民的实际情况。这些问卷,因与农村民众的认识与习性不符,而难以获得其“近经验”的确切结果。譬如不少学者以体育人口的基本理念考察农村体育活动,以星期为时间段调查农民的体育活动方式,就与农村集市节律和农事安排有出入;对于学者来说是看不到真切的农民体育,对农民来说是不理解体育何为;而在问卷实施时,还较少考虑到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低下,甚至有众多文盲的现状,以及地方方言的障碍,使得问卷调查难以调查清楚农村体育真正的现实。而对于切入农村实际的田野调查,以及其他质性的研究方法,却在农村体育的研究中较少应用。由此,农村体育研究变成了单面向“远经验”的解释文本,而失掉了乡土体育之“近经验”的另一面。

3)研究内容。在研究内容上,以“远经验”的理想规范“近经验”的现实,即多以现代体育为目标,将城市社区体育的基本内容套用于农村社区,由此形成农村体育的运作策略。而对乡土体育内容却视而不见,这种脱离乡土社会背景的体育活动在农民看来无关自己的需求,在管理者看来又太遥远;那么,这样的农村体育研究,就难以全面揭示出农村体育的丰富性,也难以获得农民的真正认同,难以构建出可以兼顾现代体育的发展要求和农村体育的特色成果。譬如以农村体育活动开展为例,如以“远经验”的规范来运行,采用现代组织化管理形式,组织农民参加体育活动或比赛,则活动的组织成本较高,由此给体育管理及组织造成负担;而如果以农民的“近经验”来审视,农民自组织开展的乡土体育活动,利用乡土民间的关系资源,以及其他非正式的组织资源,就将活动搞得风风火火。那么哪种组织形式更具现实优势呢?现代体育在农村的开展需要资金、场地,如许多示范村建设的篮球场地,但使用效果不大;而乡土体育活动大都是因地制宜,适于当地环境的娱乐活动。从人与环境的和谐方面来看,乡土体育活动或许更具优势,但被我们“远经验”的想象忽略了。

2.2农村体育研究本土化的探索

现代体育肇起于西方发达国家,而广布全球。因此我们看待所有的体育活动,自觉或不自觉以西方现代体育的视角评判它们,形成了一种既定的立场。这样一种思潮对于促成现代体育的普及和提高,确实有其重要意义,但对于农村社会的一些乡土体育活动来说,则导致了不少问题,出现了解释的困惑。对于这些与西方现代体育不在同一个文化体系下的乡土体育来说,如果研究视角遵循于城市体育模式,以现有的概念为出发点,那么乡土的现实就被虚搁,就难以落实到事实层面上,即使是以问题为出发点,也是虚构出来的假问题。因此,对于农村体育的探讨,就要有意识地警惕以“远经验”的理想替代“近经验”的现实,而强调立足于本土视角;虽然这一方面的研究较为单薄,但还是有些研究在农村体育的本土倾向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研究立场的本土倾向。

当前农村体育研究立足于本土的研究还不多,但也有不少有益尝试。我们曾以村民的视角,探索农村体育问题,由此归纳出“村落体育”的本土概念,用来解释农村体育的基本特点和形态,获得了乡土体育解释的力度[7]。在该研究中,认为“村落体育”即在农村村落环境下,以村民为主体,以自在的或融合着娱乐消闲、健体的目的,所进行的非生产性的身体运动的统称。即以农民的眼光来看待农村的体育活动,而表现出乡土体育与习俗整合为一体,与生产生活混在一起的特点。这样,不同于城市社区体育的组织制度化。农村乡土体育主要是以非制度性的机制运行。其活动的形态特征是混沌的,它囊括了融入日常起居、岁时节气、婚丧习俗,甚至相关的迷信活动中的娱乐休闲等非生产性的身体活动;其主导的理念特征是自在的,它与现代社会中的明确的体育理念不同,功能并不很清晰。因为就村落文化意识而言,是非自觉的或是混沌、朦胧的,所有的村落文化诸如体育文化、节日文化、巫文化等都是模糊在一起的,具有萌芽的意义。如此来认识农村体育,就能够比较贴近农村体育的“近经验”。

2)研究方法的本土倾向。

在研究方法方面,也有一些研究者有意识地紧贴农村现实而采取参与式的个案研究方法等。如胡庆山等[8]的《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以湖北省大洲村为个案》,作者在大洲村村民家中走访发现,许多农户家里仍保留着祭神的神龛,每天他(她)们都对着神佛行朝拜夕叩之礼,于是解释为大洲村的农民体育文化地位已经沦丧,让位于传统的封建文化和现代的低俗文化了,由此引发作者的文化反思。还有如梅茂荣[9]的《关于苏北乡镇节日体育活动项目及其变迁的社会学调查――以响水县乡镇体育开展状况为例》,作者通过1990、2000和2006年的3个传统节日活动的比较,审视了节日中人们所从事的体育活动,如武术、秧歌、踩高跷、骑竹马、民俗舞、划旱船、拔河、秋千、灯会、庙会、舞龙、舞狮等;由本土经验而辨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对于新兴体育活动的接受度逐渐增加,而传统的活动却逐渐消退。这些研究都揭开了农村体育各具特色的一角,引人深思。

3农村体育研究的本土走向及建议

体育社会学在近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不仅在理论上走向成熟,而且在方法上也获得了长足的进展。许多经典教材及理论成果提供了社会体育研究的依据,其研究的方法也为社会体育的研究提供了技术保障。但要认识中国农村的乡土体育,还应该考虑到扎根于本土社会的特殊性。如在村民的观念里,体育仅仅是电视中的几个竞技比赛项目;如果以规范的现代体育审视整个农村体育,就忽略了当地的传统体育与游艺活动;这构成了理念上的偏差。而在实践方面,在农村僵化地推广现代体育,就存在活动方式与主体需求的难以对接等问题。由此现代体育的推广出现了这种弊端:既忽视了农民的需求,又浪费了体育的资源。

所以杨国枢[10]深有感触地说:“西化心理学采用西方探讨的课题、运用的理论、界定的变项、制作的测量工具,其无助于当地人之心理与行为的理解,无助于当地人之心理生活的改善,更无助于当地人之社会问题的预防或解决。”农村体育研究的本土化取向,就在于摆脱了研究者可能为西方社会科学的视野所迷惑的局限,树立起乡土体育与草根组织问题的主位意识和相关研究方法,从而获得对中国农村体育的行为及组织运作具有确切解释力和指导性的研究成果。由此开启一个打破现有观念界限,寻求对农村体育问题进行全面、有效解释,从“概念中心”迈向“问题中心”的更加务实的研究走向。使我们将大众体育的目光从城市转向农村,从书本转向行动,从理想转向现实,从理论转向实践,因而它也必然会促使学者开始关注农村体育的问题,关注草根的乡土体育问题。

3.1扎根于本土的立场

这里本土立场的含义,不仅只是相对于现代体育的中国特色,而且也是相对于城市体育的农村乡土特色;不仅是利用现代的成熟理论解读农村体育现状及组织特征,而且要根源于草根阶层的认识把握乡土体育资源与自组织关系,为当地农村体育发展服务。农村体育研究缺乏对农民“近经验”的足够强调,其突出表现有二,一是将农村体育当作可以分割的碎片,忽视了农村体育活动本身的完整性;二是戴着过于厚重的现代体育眼镜去看待乡土活动,缺少对民众经验本身的足够尊重。

因此,主要策略是增强本土化意识,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方法论为中心。即费孝通先生在晚年谈到“文化自觉”[11],就是围绕着中国的社会变迁,而脚踏实地从事本土定向研究。在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非均衡的背景下,农村地区间的体育文化发展状态十分不同,没有广泛而深入的本土调查经验,不可能对全国农村体育发展状况有真切的判断。随着西方现代化的扩张和文化观的传播,“规范/不规范”成为衡量体育文化先进、落后的标准,就成为了描述区域体育发展差异的尺度。在这个评价框架内,农村的、基层的、民间的、乡土的体育文化就被一些人看成是落后的文化,天然地被置于下风,当地人也会逐渐认为乡土体育文化是低俗、落后的。多样性的体育生态被单一性所压倒,乡土体育活动的丰富性趋于消失。这时,更需要研究者扎根本土立场,重建农民日常生活中的体育文化,农民的体育需求可能更多集中在精神娱乐方面,那么乡土体育活动就应该占据农村体育的重要地位而复归于民众的真实需求。

所以,增强农村体育研究者的本土化意识,逐步扩大本土化研究队伍,从团队上保障本土化运动深入、持续开展,是当前农村体育研究应该加强的方面。

3.2倚重本土研究的方法

研究不仅要有审视问题的本土视角,而且要有认识问题的本土方法。对于农村体育的研究,主要是扎根于具体问题的引向,而采取的针对性方法。因此,在农村体育的调研实践中,我们应该更多采用人类学的参与研究法、文化诠释法等,主要可从两个方面着手研究,一是深入的个案调查,以理清农村体育运作的内在逻辑;二是区域比较,以形成包含了具体的对中国农村体育整体的认识。

对于个案调查,可以为调查者获得第一手的直观资料,走出书斋和既有文字理论的框架,从活生生的农村体育活动中获取体验[12],获得灵感源泉。个案调查还有可能将乡土体育文本构建成关于农村体育发展的全面文本,挖掘出农村体育发展困境和优势背后的原因和动力。而区域比较则可以积累不同地区广泛而深入的个案资料,以期建立完整、真实可靠的农村体育形貌及与体育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社会景象。其次可以将农村体育的特点与农村的社会发展状况结合起来理解农村体育,并将农村体育置于中国国情中来发展。

我国农村体育的研究,已经从边缘课题转变成一门显学,并且取得了不少阶段性的成果。但要在此基础上取得更进一步的理论成果,在推广现代体育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农村体育研究的本土意识,维护好农村体育的本土文化生态,为农村体育实践做出切实的指导与贡献。本土意识下的研究,将开拓出农村体育研究原创性的新天地。如通过深入的个案调查、区域对比,挖掘其中的地方性问题;然后在农村体育内在发展的逻辑中归纳出独特经验与运行特色:当前农村的乡土体育与现代体育如何对接与融合?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的农民需要或者适合什么式样的体育活动?怎样组织和引导更适合农民当下的性情和行为方式的体育活动?这都需要切实以本土的视角、农民的眼光来研讨农村体育问题。当然,本土化视角实际上只关注到了以农村为代表的地方性知识这一层次;所以并不排斥现代体育的研究视角。农村体育问题的真正解决,需要不同视角下的众多研究相互支撑与结合。

参考文献:

[1] 张万秋,邱红. 我国“农村体育”研究现状与展望――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体系出发[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22(2):8-10.

[2] 余建华. 关于社会学研究本土化的若干问题的思考[J]. 东方论坛,2006(4):89-92.

[3] 王铭铭. 超越文化的局限:本土人类学与中国社会科学的思考[J].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7(20):38-58.

[4] 翟学伟. 人情、面子与权利的再生产[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0.

[5] 陈卫旗. 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和本土化――西方社会科学理论的移植和应用方法[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40-45.

[6] 吴重庆. 农村研究与社会科学本土化[J]. 浙江学刊,2002(3):92-94.

[7] 罗湘林. 对一个村落体育的考察与分析[J]. 体育科学,2006,26(4):86-95.

[8] 胡庆山,王健,王维,等.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以湖北省大洲村为个案[J]. 体育科学,2007,27(10):40-48.

[9] 梅茂荣. 关于苏北乡镇节日体育活动项目及其变迁的社会学调查――以响水县乡镇体育开展状况为例[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1(4):34-37.

[10] 杨国枢. 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乡土文化调研范文3

乡土史即本乡本土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包括了一个地区的历史传统、文化特征、人口状况、风俗习惯、自然资源、经济基础和环境保护等许多方面的内容。“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可见乡土史教育对于爱国主义情感培养之重要性。作为职校历史教师,笔者深深地感到开展乡土史教学对于职校学生来说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概而言之,乡土史的教学有助于影响人和教育人。

二、职业学校开展乡土史教学的实践

1.开发乡土史教学资源

乡土史教学的第一步就是乡土史教学资源的开发。

笔者所在的桐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在这块古老土地上,有着浙江省迄今时间最早、面积最大的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罗家角遗址,以及最近发掘的距今4000多年的留良新地里良渚文化古墓群;有千年水乡古镇——乌镇;有江南名刹——福严禅寺;有人文景点——茅盾故居、丰子恺缘缘堂、君匋艺术院、金仲华故居、侯波徐肖冰摄影艺术馆等一大批名人文化场馆。在这里有着大量可以开发的历史资源:乡土类资源即文本类资源、非文本类的实物资源、音像类资源、口述类资源、民俗乡风类资源。其中文献资源是笔者开发乡土史的主要资源。

2.乡土史教学实践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乡土史资源。笔者所在学校虽是一所职业学校,但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历史教育的功能,每周开设有两节历史课,这为笔者提供了一个最基本的教学平台。笔者最初的乡土史教学实践就是从历史课堂开始的。为达到课堂渗透乡土史的目的,笔者主要做了以下两项工作。

一是平时整理好乡土史资源库。现在的历史教学是专题模块教学,分别是政治文明史、经济文明史、思想文化和科技文明史,涵盖古今中外的三大文明发生发展的历史。笔者在搜集整理桐乡地方历史乡土资源的时候,依据中国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按照下表分门别类,进行归档研究,以备教学之用。

二是课堂运用好乡土史资源。在讲述对应历史时期相关内容时,笔者十分注重引入乡土史资源。如在讲到古代中国起源时,适当介绍桐乡已发现的两大早期中国文明,即:马家浜文化与良渚文化的遗存;罗家角遗址和新地里遗址。它们是古老桐乡的见证。通过引入这些乡土材料的介绍,给学生以教育和启迪,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讲到明清时期工商业发展时,笔者向学生介绍了濮院的“濮绸”。濮绸品种繁多、质地细密、柔软滑爽、色彩艳丽、强度高,有“天下第一绸”之称,跟当时的杭纺、湖绉、菱缎合称江南四大名绸,不仅远销海外,而且是历代朝廷的贡品。在讲到三省六部制之时,笔者引入司马高桥(崇福镇南门)。司马高桥旧名南高桥,明洪武间(1368—1398)建,清乾隆十四年(1749)重建,同治三年(1864)毁,光绪二年(1876)知县余丽元再建。据《周礼》载:周时设置六官,以司马为夏官,掌军政和军赋,后用为兵部的别称。通过这些介绍,学生加深了对明清时期桐乡经济发展的了解,以及对古代政治制度的印象,唤起学生对家乡古建筑的热爱保护之情。

多渠道、多角度地挖掘相关乡土历史,适当合理地与教学内容相整合,能够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乡土史的教学除了课堂教学的渗透,还有一条重要的途径,那就是引领学生开展有关乡土史资源的研究性学习。

3.开展依托乡土史资源的研究性学习

(1)乡土历史是历史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当下的课程内容已不再只是单一的、理论化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更主要的是要给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而且我们也知道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不能只是接受知识和结论,而应当将学生学习历史当作一种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即历史教学要运用史料证据,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所以在这样的认识下,乡土历史就成为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收集的有关资料显示,各地研究性学习课题有一半与乡土史有关。这些课题主要包括各地民间传说和民风习俗,名人故居的维护与开发,民族的产生和发展,老城市改造的利弊思考,桥梁民居街坊的演变,传统工艺、产业发展状况,历史人文景观的开发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等等。可见乡土化已成为历史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发展方向。学生通过诸如设计课题、查找资料、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可以获得对历史和社会的直接感受,了解历史研究的一般流程和方法,体会与他人的交往合作,使整个德育过程潜移默化、悄然无声。

(2)挖掘乡土史资源,确定研究性学习主题。在进行研究性学习内容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对乡土历史进行充分发掘与利用,通过构建研究主题模块的形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研究本乡本土问题,构建历史研究性学习内容体系。

主题是指在设计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整体方案时,设置一些研究主题,从而引导学生确定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方向,让学生围绕主题提出一些课题,从而使课程内容相对集中。通过设置研究主题,可以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开发乡土资源,使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比较系统规范。如笔者给学生设置了像桐乡行政制沿革、桐乡古代经济发展、桐乡古代文化、古代遗址研究、乡风民俗研究等主题,希望通过这些主题的设置,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3)整体设计研究课题。历史研究性学习是以课题研究为主要载体的学习,选择好恰当的研究课题十分重要。学生确定研究方向后,围绕主题,可从不同角度、切入口进行设计。同一主题切入口不同,研究的内容也就不同。如在“乡风民俗”的主题模块下,可以选择研究节日民俗、礼仪风俗;可以研究生产、生活习俗、饮食习俗;可以研究民间体育、文艺、谚语;可以研究地方方言等等。学生在进行课题设计时,可以将主题模块分解为若干子课题,子课题再分解为若干次子课题。这样主题模块通过分解细化、层层相嵌,呈现立体结构。通过这样的设计,逐步形成主体研究系列。

当然,在教师指导学生选择和设计课题这一过程中,要遵循四条原则。第一,现实性原则。课题要符合学校的层次和学生能力的实际。第二,兴趣性原则。课题是学生感兴趣的、乐于钻研的。第三,可操作性原则。课题不要是纯理论的,要避免大而全,可以选择乡土历史的一个侧面进行探究。第四,可依托性原则。课题尽量与乡土历史相结合,与历史基础型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的学习相结合,从中寻得理论和实践的支撑。

乡土文化调研范文4

关键词:乡土树种;应用;威海

Abstract: advocate in the urban landscape application of local tree species, has a long history, but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his article is for landscaping in weihai, how to use native tree species were launched research landscape built, summarized the weihai city greening tree species in the feature and application of local existence deficiency, and in the light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roposal.

Key words: local tree; Application; weihai

中图分类号: S73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乡土植物是城市绿化中的重要素材,而乡土树种更担当着主体作用。它不仅具有生态适应性强、性能价格比高、管理便利等优点,而且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能够反映当地的植被特色,对于创建城市生态园林和人文园林有着重要的意义[1]。提倡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应用乡土树种,由来已久,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许多问题,我们对威海市现有乡土树种资源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和扩大现有乡土树种的可行性方案与建议,为构建富有地方特色的威海城市园林景观提供依据。

1.乡土树种在威海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1.1应用价值

乡土植物指的是原产于本地区或通过长期引种、栽培和繁殖,被证明已经完全适应本地区的气候和环境,生长良好的一类植物[2]。与外来树种相比,乡土植物适应本地生长环境,有利于提高苗木成活率,减低后期养护成本;乡土植物和外来树种混合种植,有利于减少病虫害,阻隔病虫害的传播;乡土植物在园林建设中不仅具有一般植物的防护和保护功能,而且对突出地方景观特色具有外来树种不可替代的功能。正如椰子树是南国风光的典型代表,而槐树、白杨则是北方无畏精神的象征,乡土植物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当地生态平衡。

1.2应用现状

威海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植物资源,有许多优良树种,无论从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造景效果,数量分布,繁殖状况等方面论证,都具有一定的驯化培育条件和优势,是城市绿化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尤其以昆嵛山自然保护区最有代表性,由于该地处于南北交接地带,物种资源分布既有北方特点,又有南方的特征,乡土植物种类相对丰富。许多种类已广泛栽培于威海市的各园林绿地,如朴树、乌桕、黄连木、榉树、楸树,这些园林树木均能很好地适应威海市园林的环境条件和栽培条件,其观赏价值高并能反应本地特色。然而,在城市植物造景中,乡土树种的开发、应用和推广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据调查,昆嵛山、铁槎山、伟德山、正棋山现有各类植物132科,571属,1058种,具有观赏价值的有600多种。到目前为止,开发利用的优良观赏植物仅有几十种,大量的野生植物没有得到开发利用,一直处于野生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市园林绿化苗木产业的发展。因此,对地方乡土植物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2.乡土植物应用存在的问题

2.1对乡土树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园林建设中认为乡土树种缺乏活力,难以形成特色,过多栽植乡土树种是思想不开放,无从体现现代化城市氛围,而对乡土树种在丰富观赏植物多样性,稳定城市生态群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方面的重要性则欠考虑,未能充分认识到乡土树种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综合生态功能[3]。

2.2规划设计的偏好

一些园林设计人员对许多优良乡土树种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不了解,规划设计不用或少用乡土树种,不能把乡土树种大量应用到设计中去,这也是造成乡土树种应用少的因素。

2.3对乡土树种开发力度不够

对乡土树种栽培和野生资源的开发研究滞后,是乡土树种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受到限制的一个主要原因。野生植物资源的研究开发是城市园林建设的一笔巨大财富,但是,当前对众多优良野生植物资源的研究开发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对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和正确的思路,也缺乏野生植物资源开发所需的先进技术,特别是将野生植物作为园林观赏植物开发方面更是如此,致使具有较高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的一部分乡土植物,由于缺乏系统的开发研究,它们在威海这块美丽富绕的土地上默默地繁衍生息了多少年,没有人去发掘、培育,也就谈不上应用。

3.乡土园林绿化树种开发利用的建议

3.1树立乡土树种是城市园林建设基础树种的思想

实践证明,只有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综合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出发,实施乔、灌、草的最佳配比,才能显著提高绿地质量,促进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城市生态系统效益的最大化和生态体系内部植物间的良性互动[3]。因此,在城市园林建设中要牢固树立乡土树种为基础树种的思想,充分认识乡土树种在城市生态体系中的骨架作用,使优良的乡土树种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得以广泛应用,充分发挥乡土树种的优势作用,提高绿地系统稳定性,形成区域或城市的植物特色, 使城市园林体系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真正体现出科学的内容,自然的外貌。

3.2切实采取措施,保证乡土树种在园林中的应用

3.2.1要在科研经费方面加大投入。选取一批景观效能特点比较突出的乡土树种进行培育驯化。研究这些树种的景观效能特点、生态学意义和经济价值,更要掌握乡土树种的生长习性规律,为在园林绿化中大面积推广应用乡土树种打下基础。

3.2.2建设行业管理,出台优惠政策、提供奖励资金,鼓励发展以培育乡土树种为主的园林苗圃,使乡土树种的苗木生产单位政策上有指导,经济上有支持,信息上有导向,经营上有信心,种树有效益,把乡土树种推向市场化发展,形成经营规模,要严格禁止到山区直接开挖大苗,破坏生态环境的做法。

3.2.3对大型的绿化工程,要从立项、设计、招投标、组织施工等各个程序中,明确要求必须优先应用乡土树种,制定应用乡土树种的指标和比例,使乡土树种能够大量的使用和推广,把重视乡土树种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抗逆性强、树型优美的乡土树种,在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应定为基调树种、骨干树种,特别是行道树的骨干树种更应以这类树种为根本。应用乡土树种要避免重移大树轻种小树、重色块轻灌木、重整形轻自然、重一次成形而轻自然生长、重常绿乔木轻落叶乔木等错误做法。

3.2合理开发野生乡土树种资源

3.2.1开展野生乡土树种的调查。组织力量进行乡土园林绿化树种的专项调查,摸清现有可利用的资源,对其品种、数量、分布、自然状态下的结实情况,天然更新能力等情况造册登记,然后制订出开发利用的可行性计划。只有全面详实的掌握了乡土植物资源的第一手资料,才有可能有的放矢的去研究和应用它们。

3.2.2加大野生树种驯化工作力度。广泛收集、保存适于城市生存的园林绿化树种资源,对引种成功树种,扩大种源试验,筛选出最佳种源。同时,应加强栽培管理技术的研究,并迅速扩繁,以便更好地推广应用。对主要乡土树种的繁殖方法、管理技术措施进行试验,摸索出一套育苗经验。

3.2.3建立乡土园林绿化树种的繁育基地。要加强苗圃的现代化建设,走出传统的生产和经营模式,加大科技含量,利用最新信息与技术开辟行业新气象,要有长计划、短安排、按品种大、中、小苗木分别培育,力争短期内挖部分野生大苗,投向市场,建立示范绿地[4]。苗圃基地要形成一定规模,从而产生规模效应。

3.4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品种选择,培育乡土植物种苗

3.4.1在苗圃不具备搞精细科研的情况下,积极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共同开发研究新品种驯化乡土树种。通过网络了解当前国际、国内的最新信息,及时把握行内发展的最新动态,把握苗木实时的市场行情,比便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依据市场需求来指导生产,减少盲目性。

3.4.2加强乡土树种开发利用的研究工作。对乡土树种资源进行调查、筛选出观赏价值高, 适应性强,引种成功可能性大的种类,进行引种试验。设置培育基地,制定长短期培育方案。切不可急于求成, 未经引种驯化而大量采掘,既浪费人力、财力,又破坏自然资源。应在小范围内繁育,成功后再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3.4.3要加强乡土树种生态习性和繁殖技术。研究乡土树种一般对生态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应加强生态适应性研究,确定各树种的适宜栽培区域。开展乡土树种的就地培育和大树移植技术研究,提高乡土资源的利用率。开展乡土树种的繁殖技术研究,重点开展扦插育苗和打破种子休眠等技术研究,扩大乡土树种种群,为乡土树种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5]。可以通过母本园、采种园、苗圃的建立利用无性繁殖、组织快繁与杂交等手段进行试验和选育。

参考文献

[1] 黄小飞.浅议乡土树种在节约型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湖南林业科技.2009,(36):65-67.

[2] 王世新.关于乡土树种在北方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应用探讨.甘肃农业科技.2006,(2):39-41.

[3] 王长江,历建兴,李建清,叶银强,申屠军,陈飞云.永嘉城镇绿化中乡土树种应用探讨.2005,(25):66-69.

乡土文化调研范文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The Design and Using of Native History in Teaching

Subject of Modern China History

NIU Linhao

(Modern China Institut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475001)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s school-based curriculum of the Chinese modern history should depend on native history and cultural to deepen student's study of specialty knowledge and to show characteristic of native and school.This paper will research how the design, using native history and cultural, that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it, and will show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native history's construction in teaching of the Chinese modern history.

Key wordsSchool-based curriculum, native history and cultural

本文所涉及的中国近现代史校本课程的设计是指该课程对乡土历史资源的设计和利用等尝试,是指学校自己设计某种具有自己学校文化特色和地域历史文化特点的社会活动专题。对于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多是基础教育中的乡土课程、历史课程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探索,对于高校历史学专业课程中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论述稍显薄弱。

1 校本课程改革对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利用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政策改革的方向应该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校本课程的实施赋予了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权力,是从国家课程开发模式中发展而来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有强有力的政策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指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种课程管理层面。这实质上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国家和地方所设置、规定的课程,学校有一定程度上的自主选择权和决策权,如课时的适当调整、教材的选用等方面,不过这部分的课程最终仍由国家或地方来统一管理;二是国家所颁布的课程计划中,将课时分为三大块,国家和地方各占一部分,学校也占一部分,这部分课时由学校自主安排,学校独自设置课程,课程标准和教材也由学校自主决策,或者学校自己开发,或者选用他校开发的。笔者认为,基于上述校本课程的管理层面而言,历史学专业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以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和学校教育资源为依托而开发多样化的课程方式。特别是历史专业的校本课程开发则更需要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突出地方特色,让学生们感到亲切真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改革明确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强调发挥地方、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的必要性。

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中,历史学科专业必修、选修课程有着天然的优势。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应该成为师生主要的课程资源之一。历史乡土课程资源是指以学生所在地区的各种课程资源的总和。在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设计中,高校历史学专业教师的历史学专业课程应该依托乡土历史素材,凸显地方、学校特色,使教育对象对于生硬的专业知识的学习自然演变为“历史就在我们身边”的教学模式。本地区的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深度挖掘的课程资源,特别是对于具有丰富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河南地区而言更是如此。2009年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在全省旅游立省大会上提出了“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的论断,更是说明了河南作为历史文化大省的深厚历史资源。而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应该在历史学校本课程开发中凸显出其对教育的价值。基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改革要求和河南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现实,我们在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实行了一些乡土历史资源的课程设计。

2 近现代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设计及利用

在课程体系建设环境中如何在校本课程建设中挖掘和运用乡土历史文化的内涵,却仍旧处于探索阶段。在河南各个地区,适合校本课程需要的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是很丰富的,我们在教授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时就根据河南本地的近现代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力图在课程的学习中间发掘出有地方特色又内涵丰富的校本课程资源。一般而言,河南近现代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知识与能力层面。提高阅读、实践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这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田野考察,到图书馆、方志办公室、档案馆、文物馆、党史办公室、纪念馆、政协文史资料办公室、地方高校等地方史资料保存单位查阅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及论文来实现。二是过程与方法层面。通过预设课堂讨论、辩论、读书、上网查阅资料、参观、访问、考察、调查等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促成学生的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团队调研的能力,学习运用历史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研究近代河南地方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层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感和事物的评判价值观。我们在历史教学和河南地方近现代历史文化资源的结合上,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资源优势,让学生实际接触活的历史教材――文化遗产,在历史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触摸”近代历史。由于中国近现代史课程内容、时间断限上的特点,本课程的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各地都是比较丰富的。具体来讲,本课程所利用的校本资源包括:(1)校史资源的利用。学校的历史积淀是校本历史课程的重要资源。河南大学完全是近代的产物,曾经在近代中国产生过很大的历史作用,也即将迎来它一百周年的创建历史。在近现代史的课程开发中历史教师组织成立校史研究小组,参与建设校史陈列室与校史资料的收集、整理。(2)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主要有:①查阅历史文献,搜集乡土史教学资源时应当熟悉和掌握本省图书馆、档案馆、文化馆中所存的近代书籍报刊,找出有关的方志、报刊、私人著述等书目;②参观考察。参观本地区的博物馆、展览馆和纪念馆,对本地区的名胜、古迹进行考察,能对近现代历史大事的遗存有整体的了解,可以掌握一些形象的材料;③访问调查。主要是向本地区一些历史事件的当事人、知情者或目睹者进行调查,搜集材料。(3)利用网络中的乡土历史资源。网络资源成为当下教学和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当前历史教学中的一个新模式和动向。在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建立开放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网络资源主要以文档、图片、视频、音频、文献资料等形态存在,以古迹导游、访古游踪、历史博物馆、历史名城、历史人物等为近现代史资源的形式存在。这些网络资源必须经过筛选后才能确定,笔者认为让学生筛选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过程。具体来讲,网络乡土历史资源主要包括:当地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以及其它文化事业机构所提供的网站。

在每学年的乡土历史资源课程的开发与设计的实践教学模式中,我们的实施方案可以分为三个:课题研究、调查报告和档案调查。课题研究可以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拟定研究专题,组织课题小组,分工协作。其次,课题组成员共同拟订课题实施计划和纲要。再次,课题组成员根据课题实施计划制定每学期的计划。第四,挑选学生,组成课题小组,进行训练,为寒、暑假进行田野考察做准备。调查报告主要是针对我院组织学生赴省内外进行考察时进行。首先是根据考察路线,按图索骥,梳理出该处近代历史上的大事,让学生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调研事件,列出调研计划。其次,在考察过程中按照计划进行口述史料、碑刻史料、文献史料、实物史料等收集。再次,考察结束后撰写河南近代史调查报告呈交,并组织教师和学生代表公开评议。档案调查主要安排在寒暑假期长时间段内进行。中国近现代史课题组教师在上课的同时,组织学生考察开封市近现代遗迹,如辛亥十一烈士墓、河南省农业改进所遗迹、焦裕禄纪念馆等,并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在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活动中,我们通过以上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既可以锻炼学生对历史学习和初步研究的能力,也强化和提高了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组教师的专业课程能力。

3 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对于教育、学习以及教学单位三方而言,乡土历史资源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是比较明显的:(1)有助于学生专业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有关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比较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2)有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乡土历史资源作为校本课程被开发和设计,可以使历史教师对专业知识不断构建和重组,最终使历史教师也将会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成长为研究型的、专家型的、学者型的教育者。(3)有助于形成本校办学特色。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是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而展开的,基于这种为学校“度身订造”的课程,将更能改善学校的育人环境。

我们在乡土历史资源的课程开发实践中,更加认识到,对于教学对象而言,这些多样的中国近现代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使学生的获益更为明确,具体而言如下:(1)专题讨论,查阅文献,深化专业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组选择中国近现代史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和研究,指导他们到图书馆、阅览室查找资料,且长期坚持,期中过后让学生根据所查资料撰写学期论文,为专业毕业论文的研究提供锻炼机会,并为写作打下基础。(2)实地考察,搜集文献,强化感性历史的认识。课题组教师组织学生到河南省各地区考察,让学生多角度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和发展规律。历史文化学院每届学生都要组织到省内各地考察,如郑州、焦作、洛阳、南阳、新乡、安阳等地。考察时教学组的教师征得院领导同意,在考察中指导他们观察近现代遗迹,搜集碑刻、口碑等各类史料,撰写考察报告,通过考察,使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历史知识。(3)调查报告,档案收集,迈开学术研究第一步。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在河南省内考察,由课题组教师进行指导,或采访老红军、老八路及民国时期的见证人,整理口述史资料;或到部分地市查找档案资料;在资料搜集过后,要求同学们根据搜集到史料及平时收集的资料,撰写论文及调查报告,汇集成册。初步选择了一些指导的学生回到原籍县市,奔赴县市档案馆通过钞录、复制、拍照等方式,对各县市档案馆所藏档案进行整体摸底,以便从中发现有学术研究价值的课题,也使学生进一步查阅文献能力得到实效性提高。目前已经调查部分县市,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刘徐东,张宁娟,马丽主编.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2]贺建英.历史学科校本课程探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3]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4]张力.乡土知识进入校本课程的三点看法.中国教育学刊,2010(1).

乡土文化调研范文6

一、乡土与都市

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是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现代性冲突中凸显其独特的意义与价值的,因此作为相对于都市这一特殊地理空间的乡土具有重大的存在意义、辨析价值。乡土在此具有多重指涉意义。一般而言,乡土指的是作家出生、成长、曾经离开的出生地或原居地。但在世界文学史上,乡土具有原乡神话色彩。乡村的原型意义是大地、母亲、故乡、家、爱、童年、温馨、苦难等一切本源意义的代名词。乡土还具有巨大、深远的象征性,文学的基本母题和人类命运的基本命题都能在此找到寄托。

在乡土美学之既定学科语境中的乡土,是指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大工业文明出现以来,与城市在空间形态和时间性质上双重同步对立的农村、乡村[1]。乡土并非如某些字词典所阐释的等同于家乡、故乡、地方、本土、本乡等。正如简德斌所言,乡土具有时间、空间的多层面意蕴,在现代化进程中乡土包含着丰富的指代意义。乡土的空间性指的是区别于都市的农村、乡村。乡土的时间性则指向它是与现代社会相对应的传统、古典、前现代社会。乡土在现代化进程中包含着丰富的指代意义。自近代社会开始,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城市和乡村不再只是空间意义了,同时,更是一种时间上的新旧对照,蕴涵着丰富的指代意义:城市往往蕴涵现代、将来、发展、进步、创新、文明、富裕等意义;而乡村则越来越成为传统、古典、过去、守旧、愚昧、野蛮、贫穷、落后的代名词了。

正因为乡土地域空间的特殊性质,加之中国农业大国国情,就决定了乡土文学必然关注农民命运、农民革命,展现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等不同于都市文学的别样特征,也天然决定着乡土文学在20世纪成为中国文学创作主力军的地位。除了从空间地理学角度探讨乡土文学独特性外,还要从社会学角度探讨乡土社会本质特征及其在文学上表现、及对乡土现代转型关联问题的思考。乡土文学研究要格外关注社会学认识论研究。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指出中国社会性质是乡土性的[2],与他国不同:中国历来是一个农业国,乡下人是构成中国社会的主体,他们和泥土分不开;传统社会是个严格遵守“差序格局”[3]的礼俗社会或“礼治社会”。这样结合社会学研究有利于学生明辨整个20世纪中国乡土现代化进程中突围的艰难与阵痛的必然、农民改造问题的艰巨和深远。

二、乡土文学

“乡土文学”概念变迁需要比较研究,它不仅展现了时代巨变,同时彰显作家创作主体能动性。概念厘清实质就是对该门学科性质的把握。

乡土文学概念最早出现应追溯到鲁迅1935年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明确提出的“乡土文学”概念。他依据当时贵州的蹇先艾、江浙的王鲁彦、许钦文等乡土作家创作而归纳。鲁迅得出“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的结论。鲁迅强调的是乡土文学“乡愁”和“异域情调”特征。“乡愁”指的是自我放逐或被放逐的20世纪乡土现代知识分子在作品中流露出的还乡思乡与漂泊意识。“异域情调”凸显的是作品中的地方色彩和民俗风情。这两点在严格意义上是20世纪乡土文学学科所必须具备的特质,也是世界乡土文学发展的理论共识。美国赫姆林·加兰1894年的理论著作《破碎的偶像》就曾强调地方色彩对乡土文学至关重要[4],这一论断直接影响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的理论与创作实践。

教学中要强调除了鲁迅揭示的经典乡土文学的特质外,还要结合中国社会变迁乡土文学所表现出新的审美内涵和气质。如乡土文学还有“农村题材”、“地方文学”、“新乡土文学”之说。农村题材主要是指建国十七年时期,摒弃、弱化经典乡土文学概念上的风俗、乡土特色,被裹挟在革命古典主义思潮中,更强调意识形态、政治理性的乡土叙事。其概念渊源来自茅盾在1936年发表的《关于乡土文学》论述:“关于‘乡土文学’,我以为单有了特殊的风土人情的描写,只不过像看一幅异域的图画,虽能引起我们的惊异,然而给我们的只是好奇心的餍足。因此在特殊的风土人情而外,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命运的挣扎。”茅盾指出单有“特殊的风土人情”,“只不过像看一幅异域的图画”,提出“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命运的挣扎”,要做到这一点,则“必须是一个具有一定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作者”。此类乡土文学逐渐从重视乡土风情的描绘是转向重视作家世界观和人生观及作品对被压迫阶级命运的关注。其原因与农民运动普遍高涨,以及五四启蒙文学思潮向30年代革命古典主义文学思潮转化相关。茅盾政治层面的乡土文学理论影响深远,建国后十七年、文革时期的农村小说成为最宽泛意义上的乡土文学。

“新乡土文学”概念明确提出在2007年由《佛山文艺》发起,联合《人民文学》《莽原》及新浪网主办的“新乡土文学”征文大赛上,并对乡土文学之“新”作出了相应阐释:一是在视角和观念上,“新乡土文学”要求作家在文化全球化和乡土现代化背景下要具备一种新视野、新观念、新思维,去发现和阐释巨变中的新乡土。二是作品所要表现的乡土,不要拘泥于传统意义上的乡村,而是一个开放性、包容性、复杂性、多变性的地理空间;最后描绘的对象是广义上的农民,既包括那些长期穿梭于城乡之间的企业家、乡村知识分子、基层干部以及离乡进城的打工者。

综上,农村题材是单纯政治意义上的乡土文学或宽泛化的乡土文学。经典乡土文学超越了单纯的风土描绘和对农民政治命运的展示,显示了极大的包容性。新乡土文学概念具有有别于传统乡土文学的独特题材、内涵、审美特质。

三、现代化、全球化与民族化、本土化

我们现在理解的“现代性”是指启蒙时代以来的“新的”世界体系生成的时代。尽管中国的现代性具有后发性特征,但整个20世纪中国的许多问题都离不开现代性这一命题。因为中国的首要问题是民族解放的问题也即是农民解放的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地位影响到中国的现代文学走向,因此现代文学在五四文学革命中即以乡土文学占绝对优势。在发展过程中涌现鲁迅、茅盾、沈从文、赵树理、韩少功、贾平凹、莫言等一批大家,几乎中国的每一个现代化进程不乏代表性作家。20世纪90年代深化改革以来,乡土文学依然具有强劲的生命力,打工文学、打工诗人名噪一时。因此中国现代文学主要表现为乡土文学,分析文学的现代性也必须从乡土文学开始。而乡土文学与现代性命题关系从其诞生之日就纠缠在一起,甚至可以这样说每个阶段的乡土文学即是对现代性不同侧面的回应。从五四启蒙乡土文学的呼唤、肯定现代性到30年代以废名、沈从文等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反思、批判现代性,到解放区乡土文学反旧习俗、封建迷信的现代性,再到80年代中后期伴随文化上新儒学热出现的乡土寻根文学都体现为对乡土现代性转换的深入挖掘。现代如何进入乡土、民间?现代与传统关系该如何演绎?我们该怎样建构不乏传统美德、又富有现代意识的健全民族品格?启蒙对于中国依然任重道远。在这样一个全球化时代,这也是中国乡土文学需要回答的一个世界性命题。因此从现代性角度研究乡土文学能更好地把握乡土文学发展变迁脉络和时代审美特征,也才能更好地理解乡土文学的本土性、民族性与现代性、世界性关系,以便在全球化时代明确乡土文学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备注:本文为吉首大学教务处新开课程建设立项(2012kc809)系列成果之一)

注释:

[1]简德彬.乡土何谓?——乡土美学引论之一[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2][3]费孝通.乡土本色,乡土中国[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乡土文化调研范文7

关键词: 乡土资源 农村英语教学 途径与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一)新课标的要求

《英语国家课程标准(实验稿2002)》提出:教师要积极开发与合理、有效地利用多种课程资源,使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学习和使用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英语及英语的运用,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二)我国农村中学课程资源开发现状

目前在我国许多农村中学,英语教科书仍然是英语教师的唯一课程资源。笔者对自己所在的教育学区13所初中学校共130名英语教师作了一份关于农村初中教师的教学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约86%的教师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根本就没有进行乡土教学资源的开发,这些教师所依赖的教学资源就是英语教科书、学校订的教学参考书以及他们自己购买的教学参考书和辅导材料。这些教学资源中有很多材料与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作用不大。对于广大农村英语教师来说,在日常英语教学中,积极开发各种乡土资源,把它作为语言教学的辅助材料,融入到日常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介绍本地的习俗、典故、历史、风土人情等,如果选材得当,则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农村学校英语教学效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更体现在可以培养基于对本国文化深刻理解基础上的爱国主义精神,达到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并行的目标。因此,开发多样性的课程资源尤其是乡土资源,已成为当前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迫切需求。

二、乡土资源的概念及其在农村中学应用的理论基础

(一)概念

广泛地讲,乡土资源范围相当广泛,以时间而言,包罗古代历史与未来展望,以空间而言,则包括了自然与社会的一切。具体而言,凡是与本乡本土有关的人类生活的材料,包括自然与人文、实体和活动,只要能够协助教师进行教学、学生学习的资源,都可以成为乡土教学资源。一般来讲,乡土资源可以分为以下两个个部分:乡土环境资源与乡土人文资源。所谓乡土环境资源是指我们生活所在地的地理环境、自然风景及各种动植物的生存形态等;而相对而言,乡土人文资源则是指那些以“人文”精神呈现的,凡关于地方乡土的人、事、物与风情等都属于这一领域,其所反映出来的是以“人”及其所产生的“文化”为主本位的精神。具体而言,即包括祖先的迁徙、聚落的选址定向、民宅的建造、生活器物、庙宇的肇基兴建、交通道路、田园产业等物质面的塑造,还有地方史事、俗谚、风俗习惯、教育文化、信仰风格、休闲生活等精神面的形成。

(二)乡土资源在农村中学运用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一个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说,学习并不是个体对外在事物的机械性的反应,而是主体和外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外在的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学习者个人的认知结构、情绪等也对知识建构有着重要的影响;强调环境,尤其是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作用。维果斯基认为,个体思维发展的方向并不是从个人思维向社会思维发展,而是由社会思维向个人思维前进,心智发展也是社会文化层面要优先于个人意识层面。因此,智能的运作蕴藏在社会文化之中,社会互动是儿童成长的媒介,尤其是高层的心理功能,比如概念形成、自我调整等。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更多的是一种情境学习,认为学习应该发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真实世界问题的解决,才能产生真正的学习。因此,学习应以问题或者活动为中心,让学习者自己组织、诠释和说明知识,并将知识跟现实问题进行有效的联结,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产生有意义的成长。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乡土教学资源开发。

首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学习过程的角度阐释了乡土教学资源开发的必要性。首先,由于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给学生提供的课程就不应该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也应该考虑学生的特殊性。以此标准来看,国家课程资源显然不太适合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建构,而乡土教学资源则是从学生的现实出发,从学生的个性出发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因此有助于学生进行知识建构。

其次,建构主义关注社会文化环境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而乡土教学资源开发就是一个有效地把学生的学习与相关情境联结起来的途径,即开发出符合学生兴趣、能力及地区文化特色的课程教学资源。这与建构主义所提倡的学习要源于社会文化脉络的思想是相符的。

再次,建构主义关于学习是一种情境化的学习的理论,提醒我们在进行校本教学资源开发时,应该十分关注社会文化及儿童已有的经验。

三、乡土资源融入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途径与策略

(一)乡土资源融入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途径

1.结合话题,融入英语课堂教学。乡土资源通过话题与英语课堂教学相融合,是乡土资源融入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在农村中学,由于英语课时的限制和英语语言环境的缺乏,学生英语实践的机会主要在于课堂内。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将自己开发的各种英语乡土资源融入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去。新教材大都是按话题进行编制的。教师在开发乡土教学资源时,可以按照话题进行,然后把有关乡土资源与教材内容相符的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如在教学饮食健康这一话题时,可将本地的一些传统食品的英语单词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在教学节日这一话题时,可融入本地的一些传统节日等。

2.将乡土资源融入英语实践活动课或选修课中。

新课程要求英语教师每学期必须开设实践活动课。由于乡土资源的内容非常广泛,教师可把部分内容编成几个专题,在英语实践活动课中进行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乡土英语选修课,每两周或一个月开设一节,进行乡土英语教学。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利用一学期的时间,在八年级学生中每两周开设一节英语选修课,主要教学学校所在的部级风景名胜区雁荡山景区的各方面,如景点介绍、住宿,饮食、交通、气候、历史、传统特产、活动内容等,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教学效果明显。

3.将乡土资源融入英语兴趣小组活动中。

现在有许多学校都成立了英语兴趣小组,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在英语兴趣小组成员中进行乡土英语知识的渗透,利用英语兴趣小组成员的辐射作用,进而激发全体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4.将乡土资源融入英语学科竞赛活动中。

乡土资源融入英语学科竞赛活动,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和对家乡的热爱,对学生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我们在各个年级分别进行了以热爱家乡为主题的英语比赛活动,如七年级的英语手抄报比赛、八年级的以我爱家乡为主题的英语演讲比赛、九年级的以介绍家乡新风貌为主题的作文比赛,在学生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创造了很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三)将乡土资源融入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策略

1.相关文献研究。教师首先要运用文献法对关于英语教学中乡土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了解前人是如何利用乡土资源进行英语教学的,为自己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实践材料和指导。

2.调查法。教师在进行乡土资源开发研究之前,一定要对本校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什么样的乡土资源感兴趣,这样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的真正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乡土资源开发。此外,还要了解英语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现状及意愿,因为教师是乡土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将乡土资源融入英语教学只是一句空话。

3.教师合作研究。要进行乡土资源英语教学研究,必须要有英语教研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协调。特别是同一年级段备课组的老师要落实好分工与合作,统一内容与进度,才能做好乡土资源的开发工作。

4.利用网络资源。许多本地网站都有大量关于本乡本土的乡土资源,教师可以利用其中与教材相关联的素材,改编成英文进行教学。

四、结语

就目前来说,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一方面缺乏专家的引领,另一方面由于教师自身的资源开发能力有限,仍处于一个摸索的起步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乡土资源开发机制和操作模式。

参考文献:

[1]舒丽萍.英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1).

[2]靳玉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3]《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课题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乡土文化调研范文8

>> 变化发展中的中国社会学 中国社会“日常权威”的社会学研究 中国社会学的当代使命 中国社会学的奠基者 试论费孝通与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 社区调查与中国社会学的“本士化” 质性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发展质量 费孝通: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 “中国模式”的社会学解读 试析中国性社会学的发展 涨价的社会学 规矩的社会学 中国法律社会学的困境与出路 中国社会学研究的三个转向 重新认识文化研究在中国社会学中的地位 重新认识中国社会学的思想传统 基于中国社会学的多元性及其建构探讨 历史社会学的兴起与发展脉络分析 粉丝的社会学与经济学 社会学与经济学的对话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同时,学术立场也从更深层次上反映了信仰问题。我想,信仰也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类型,如世俗的信仰与宗教的信仰。世俗信仰植根于其世俗文化的土壤之中。中国文化具有的非宗教色彩的世俗底蕴,这一点可能是各种现存文化都不具有的独特之处。

世俗信仰不仅源于世俗文化的土壤,也是世俗理论的某种精华所在。中国文化的这种独特之处对有关信仰的理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于许多具有世俗情怀的中国知识分子而言,“民族就是世俗的上帝,没有上帝的民族崇拜民族。为什么崇拜呢?因为那里的‘活’有着意义。”③早在先秦时期,百家迭起、诸子争锋,世俗理论的发展异常繁盛、气象万千,基本确定了中华文化独特的世俗化道路。尽管先秦诸子在具体观点上异质多元,但是,他们对美好社会生活的向往,对合理制度与和谐秩序的求索,对社会避乱达治、长盛不衰之道的探寻,表达了一种共同理想。这是一笔珍贵的精神遗产。这也意味着,中国文化中的世俗信仰包含着深厚的理论底蕴和宏阔的历史视野,对民族的过去、现在、未来的思考和回答,对“天下大同”的美好追求。我们甚至可以说,中国社会学对民族生存和国家命运所担负的责任感,具有某种崇高、神圣的意味。

二、农村社会学对中国社会学的学术贡献

中国社会学从早期朦胧中起步,随着中国踏上近现代进程开始了自己的叙事。农村社会学也在此过程中不断成长并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从农村社会学经历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体现着文化自觉、理论自觉的学术品质。

1.以本土化中国化为旨向的农村社会学

坚持社会学本土化中国化的学术旨向是我国农村社会学的一贯基调,无论是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对策研究或是方法运用方面,我们都能够感受到这一鲜明的风格。

譬如,以费孝通为代表的早期社区学派确定的学术旨向是:农村是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基础,也可以说是中国基层社区。……必须进入从这基层社区所发展出来的多层次的社区,进行实证的调查研究,才能把包括基层在内的多层次相互联系的各种社区综合起来,才能概括地认识“中国文化和社会”这个庞大的社会文化实体。费孝通:《重读〈江村经济・序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事实上,这一旨向是费老取得卓越成就的学术基础。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江村经济》一著在社会人类学领域开创一个新风气,“将被认为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他看重的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人在本乡人民中间进行工作的成果”,认为“研究自己民族的人类学”是最艰巨的,并强调“通过熟悉一个小村落的生活,我们犹如在显微镜下看到了整个中国的缩影”。马氏因之将中国社区研究视为“社会学的中国学派”的形成。这种从一个个村落的研究积累逐渐扩展到对中国的整体认识,后来被Firth称为“微型社会学”,再后来被Freedman称为“社会人类学的中国时期”。费孝通:《重读〈江村经济・序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社区研究在引入功能主义理论、田野调查等方法和社区研究策略方面,获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重塑了人类学和社会学。

又如,李景汉的社会调查研究也是坚持社会学本土化中国化的一个典范。他所做的大量社会调查中,定县调查尤为经典。他根据第一手资料明确指出,土地问题在当时的中国尤为严重而急切,因为中国尚在农业经济时代,若土地问题不得到解决,农业经济就会发生危机,整个社会经济亦将陷于崩溃。“我们不能不承认土地问题是农村问题的重心;而土地制度即生产关系,又是土地问题的中心;其次才是生产技术及其他种种的问题,若不在土地私有制度上想解决的办法,则一切其他的努力终归无效;或有效,也是很微的一时的治标的。一个政府是不是一个革命的政府,一个政党是不是一个革命的政党,和一个人是不是一个革命的人,很可以从其对于土地制度的主张来决定。”李景汉:《定县土地调查报告》,《社会科学》第1卷第2、3期,1936年。通过实地调查李景汉对土地问题、土地制度、农村、农民以及政府、政党及革命等重大问题形成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再如,早期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派明确认识到:“只有通过本土化、中国化的途径,才能真正在中国社会扎根、开花、结果。”郑杭生:《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学》,《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5期。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是最早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中国化重要性的代表性人物。1938年他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一理论命题,并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新阶段》,参见《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年,第202页。他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又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8),参见《选集》第2版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4页。“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提出,对中国社会学的民族特性、中国特性和中国特点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当代农村社会学继续坚持并推进了本土化中国化的学术旨向。“三十年来,农村社会学与中国农村的巨大变革相伴相随,其研究内容日益广泛和深入。其中既有宏观层面的考察,也有微观层面的探索,可以说,时至今日,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已经覆盖农村社会的方方面面。”钟涨宝:《农村社会学》,参见郑杭生主编:《中国社会学30年(1978-200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随着改革开放过程中国社会的巨变,农村社会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当代农村社会学研究者给予了深入观察和追踪研究。例如,土地承包责任制、“准单位制”结束,所有制关系的多样性,农民职业结构的日趋多样化,农村新阶层(如农民工阶层、雇佣工人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个体工商户和个体劳动者阶层等)的特点及影响,农村组织及其关系的日趋复杂,村民委员会自治与村党支部的关系、村委会与乡镇政府的关系,农村基层组织的分类、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和管理等研究。此外,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领域,涉及了流动人口、农民工群体、户籍制度、农民工与市民、农民工与本地农民、农村留守人群(留守家庭、妇女、儿童、老人等)、农村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及社会福利研究,等等。

2.追求主体性和自觉性的农村社会学

中国社会学的学术主体性和自觉性在这一领域得到了突出体现。农村社会学对于反映中国社会的历史性和实践性、具体性和特殊性,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我国社会的本土实际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给予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解释。具体地说,在知识性的载体和实体性的载体这两个方面,中国社会学的学术主体性和自觉性都直接得益于农村社会学的不懈努力。

首先,就知识性载体而言,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推动了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学知识体系的积淀。早期中国社会学中的乡村建设学派、社区学派、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学派,在农村社会研究和调查过程中形成了丰硕的成果。在理论上如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理论及生育制度理论、的中国社会阶级理论和矛盾论及实践论等等。在社会调查方法上运用并改造了功能主义方法、田野工作法、社区研究法、个案方法等,并形成了更有本土特点的具体方法,如提出并使用的典型调查法、座谈会法,对于社会调查方法的发展具有原创性的贡献。他亲自进行的中国农村实地调查就有30余次,如《寻乌调查》(1930)、《兴国调查》(1930)、《长冈乡调查》(1933)、《才溪乡调查》(1933)等。坚持认为:要了解情况,唯一的办法是向社会做调查,调查社会各阶级的生动情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虽然曾经被人讥为‘狭隘经验论的’,我却至今不悔;不但不悔,我仍然坚持没有调查是不可能有发言权的。”:《〈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1941),《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91页。

自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社会学重建,农村社会学翻开了新的一页。譬如,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农民的思想观念(传统道德、婚姻、生育、礼仪、时间等观念)以及竞争观、乡土观、知识观和人生观,还有文化、社会化、社会交往、社会变迁等,都涉及到了基础层面的理论研究。在中层理论研究方面,涉及了农村社会结构、社会分层、经济结构、收入结构、家庭结构、组织结构、职业结构、社会资本、精英类型以及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模式、途径、样态等研究。同时,农村社会学对分支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如家庭社会学、经济社会学、政治社会学、乡村治理学、法社会学、犯罪社会学、社会政策、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等,亦有重要贡献。钟涨宝:《农村社会学》,参见郑杭生主编:《中国社会学30年(1978-200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在社会调查方法方面,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不仅奠定了中国社会和中华文明的共同基础,而且也是中国社会的差异性、多样性、多元化、个性化的深厚来源。所以,农村社会学在研究方法上也就成为了最具新意和探索价值的一个领域。如比较研究方法、历史方法、各种社会调查、各种社会实验以及实地观察法、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等。在定性方法方面,则注重引入和发展人类学的方法(田野工作法、民族志、访谈法、观察法、个案法),对实地素材给予深度解析。在定量方法方面采用了各种研究技术,如调查技术、抽样技术、统计方法和技术等。同时,农村社会学也紧跟大数据时代的定量要求,依托国内各类数据库资源,运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如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因子分析、logistic模型等),对农村社会宏观层面现象(经济发展、社会变迁、文化教育、人口变化,社会结构变化、社会分层现象,区位特点、区域差距等)的研究能力得到了明显强化,也为农村社会的政策对策制定提供了更加准确的依据。

其次,就实体性载体而言,从事农村研究的本土学者形成了学术群体和共同体,不断推动着具有学术主体性和自觉性的中国学派的发展。早期农村社会学已经对社会学中国学派做出了卓越贡献,如乡村建设学派、社区学派、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农村社会学研究等,都是与农村社会学研究直接联系的。当代农村社会学继续推进了社会学中国学派的壮大。譬如,人类学取向的农村社会学通过家族与宗族组织等现象及其深层结构和功能需求分析,涉及了心理、文化、历史、制度及社会公益和福利事业等领域。又如,政治学取向的农村社会学围绕乡村治理问题,对村民自治、村级选举、农民政治参与、乡村关系、乡村治理类型以及乡镇政府的地位和角色、财政来源、运行困境与基层治理危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社会学取向的农村社会学在专业教学和学术研究方面发挥了更全面的作用,如在高校开设农村社会学专业、编写和出版《农村社会学》和《农村社会调查》部级教材、建设农村社会学部级精品课程和教学团队、在农村发展研究方向招收博士生、建立农村社会研究平台等。在学术方面,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催生了多个分支领域,形成了农村发展、“三农”问题理论、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管理与治理、农村基层政权、乡村演变、乡村社区治理等研究,凝练出农村社会学的众多分支理论。农村社会学这种学术主体性和自觉性,很大程度上使社会学知识体系不再囿于纸上,从而体现了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学派的特征。

3.农村社会学的社会责任和学术担当

农村社会学有着特殊的天然品质,这就是它的乡土性和民族性,这是社会学的其他研究领域难以比拟的特质。因而也就不奇怪,一代又一代农村研究者将推动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视为当然责任,在此过程中取得了卓越的学术成就。如梁漱溟身处民族存亡之时,清楚地认识到“实民族历史上未曾遭遇过的命运”,“……故必从头作起。由此开展出来的社会,是一个全新的组织,为人类以前所无。”②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0、6、23页。他坚信“中国历史到今日要有一大转变,社会要有一大改造,正须以奔赴远大理想来解决眼前问题。抑今日实到了人类历史的一大转变期,社会改造没有那一国能逃。”②梁氏将自己对本土文化的虔敬之情、对民族命运的赤诚之心倾注到了农村社会研究中,不仅是乡村建设学派的领军人物,也是中国著名的现代教育家、思想家、文化哲学创始人及新儒学代表人物。虽然他一生并没有读过大学,也没有海外留学经历,却成就了学术史上的一个传奇。

费孝通对自己早年的研究(如《江村经济》)很自谦,称之为一棵“无心种下的杨柳”,但其意义被视为“人类学跨过‘野蛮’进入‘文明’进行一次实地探索”。④费孝通:《重读〈江村经济・序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正是费老怀有的责任感和道义感促成了他在学术上的远大志向,这就是通过“社会学的中国学派”走出的道路,把研究文明国家的社会文化作为社会人类学的奋斗目标,④进而抹平“文野之别”。费老的学术实践开辟了从异文化迈向本土文化、从“野蛮社会”迈向“文明社会”的研究道路,因而成为了社会人类学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费老后来用“和而不同”这四个字来概括我国文化研究过程中人文价值的基本态度,费孝通:《人类学与二十一世纪》,《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从而开创了中国社会科学“文化自觉”的先河,这一过程重塑了人类学和社会学。

陈翰笙是农村社会学的又一典范。上世纪20年代,针对当时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对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激烈争论,他开始着手对中国农村经济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明确中国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症结,进而确定中国农村的社会性质并指明其发展道路。从20年代末到30年代中期,他主持了江苏、河北、广东的农村经济调查,形成的基本结论是:大地主是促成农村崩溃的主要因素,“现在中国的贫农,难有增加其土地之望。……国有及公有的土地,为大地主所掠夺,他们非法的然而在事实上垄断了这些土地的地租。”“土地所有与土地使用间的矛盾,正是现代中国土地问题的核心。”陈翰笙:《现代中国的土地问题》,参见《陈翰笙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44、59页。并指出:“这就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废除封建的土地制度,进行土地革命,使无地少地的农民得到土地,是发展农业生产,解决农村问题唯一正确的道路。”陈翰笙:《30年代的农村调查》,参见陈翰笙:《四个时代的我》,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第49页。

诚如曹锦清所言:“回顾这六十年,复兴不可阻挡,我们要确立这个信心。中华民族要重新回到她曾经拥有的亚洲位置,这个趋势不可阻挡,这个目标一日不实现,中国的知识分子向前的思维运动就不会停息,这是近代告诉我们的。”曹锦清:《中国崛起时代的学术立场问题》,该文为作者在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新年第一次研讨会上的演讲,2011年1月8日,参见三农中国网,.当代农村社会学不仅秉承了学界先贤们的责任感和道义感,而且以更大的勇气对国内外既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再评判、再认识、再提炼”。中国学者逐渐认识到,城乡社会变迁是工业化、现代化过程密切相关的两个侧面,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始终发挥着复杂的影响,这就使得理论视野更为开阔、研究内容方面更具涵盖力。在当代农村社会学对“城镇化过程中的三农问题”的重新思考中,可以看到这一变化。

首先,土地问题。土地问题可以说是以往城镇化困境和挑战的关键,并仍然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土地制度的调整包括土地流转等都会涉及到巨大的利益转移,应当通过更好的制度安排让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获得更为合理的收益,促使农业用地实现适当规模化。其次,农业和农民问题。中国的粮食安全已经成为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安全的一个大问题,这就使构建现代农业和现代农村职业体系显得愈加紧迫。我国农业需要实现重大转变,形成规模生产和经营,提高农业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使“维系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体系”和“促进食品安全的本地化食物体系”成为现实。再有,农村问题。在本世纪中期实现75%城镇化率、达到中级城市型社会,是中国城市化具有现实性的目标。要达到高级城市型社会(城镇化率在76%~90%之间)和完全城市型社会(城镇化率大于90%),必然受到人口规模和其他国情的限制。因此,新型城市化应当是新型城镇与亮丽乡村的并行建设的过程。此外,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其核心是农民市民化,其路径可分为“被动城镇化”和“主动城镇化”;户籍制度的改革是绕不过去的,应淡化户口价值,将附着在户籍上的各种社会利益进行分解。应促成城市中三大人口群体(即本地农民、本地市民和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流动人口)在社会利益上的基本协调,推动三元化利益格局的柔化和同化趋向,不断增进“身份权利待遇”的同城化,是走向包容、公平、共享的新型城市化必须的过程。郑杭生:《城乡一体化与同城化齐举并进》,《红旗文稿》2013年第20期;李强:《论农民和农民工的主动市民化与被动市民化》,《河北学刊》2013年第4期;李强、胡宝荣:《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社会学评论》2013年第1期;钟涨宝、聂建亮:《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的建立健全》,《经济体制改革》2012年第1期;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商务出版社,2004年;曹锦清:《当前农村研究中的真问题》,《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11期;杨敏:《三元化利益格局下“身份权利待遇”体系的重建――走向包容、公平、共享的新型城市化》,《社会学评论》2013年第1期;《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构建“新三农”发展格局》,《学术论坛》2013年第9期。

结语

随着中国社会学的学术成长,这一学科的学术取向、学术根基和学术立场等基本共识仍在继续凝练和提升。1997年,费孝通提出并阐述了“文化自觉”的理念,得到中国学者的广泛认同。2009年,郑杭生倡导“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指出社会学的“理论自觉”是“文化自觉”的学科特殊表现;2013年又论述了“再评判、再认识、再提炼”,并指出这三个“再”代表中国社会学必须面对的三种基本关系:中西关系,今古关系,理实关系――理论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郑杭生:《再评判、再认识、再提炼――中国社会学在“理论自觉”阶段的基本功》,在中国社会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2013年7月20日。从文化自觉到理论自觉又到“三个再”,中国社会学的学术基调不断明晰和强化。当代中国社会学不会再囿于西方社会学理论或社会理论的笼子里跳舞,使自己的理论研究或经验研究成为西方社会学理论或社会理论的一个案例、一个验证。

乡土文化调研范文9

【关键词】中学乡土地理;地理教学;3S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6-0055-01

乡土地理作为中学地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体现“生活化地理”的理念,结合现代地理信息技术,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展示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让学生在领略环境与生活魅力的同时,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

一、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研究进展

1.国外研究进展。国外从近代区域地理学诞生之时,便已经开始重视乡土地理研究与教学,确立了其在地理学中的地位。17世纪夸美纽斯在设计地理课程时就强调必须从乡土地理学习开始;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瑞士教育家斐斯泰洛齐指出儿童的学习要与乡土知识相结合;继李特尔之后,德国大学教授赫阿尔夫・赫特纳在《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一书中重申了“地理课程应该从乡土志开始”;在美国,地理学习通常采用“同心圆”式(或称“扩展环境”式)的学习秩序,即地理学习从家乡和家乡周边环境开始。在英国,虽没有乡土地理教学的概念,但十分重视地理野外考察。在日本,一向重视乡土地理教学,尤其对乡土地理调查法有详尽地研究。

在乡土地理课程设置方面,世界各国有所不同,主要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如英国、法国等,优先学习乡土地理;第二类如前苏联等,将乡土地理知识渗透到各部分内容之中;第三类如澳大利亚等,以专题形式在问题探讨中结合了乡土地理的学习。

由此可见,在国外,无论是课程理念、课程设置,还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都十分重视乡土地理,乡土地理是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国内研究进展。与国外相比,中国的乡土地理教学起步较晚,目前,从课程标准来看,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规定“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把乡土地理提升至与“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同等重要的位置,将其纳入中学地理教学的体系之中,且从课程性质、理念、设计、目标以及内容等方面阐述了乡土地理教学的重要性与可操作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有关乡土地理教学的内容出现在内容标准中的“活动建议”部分,且基于乡土地理基础之上的活动所占的比例较大,突出高中地理课程“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的理念。

此外,国内广大教师与学者也对乡土地理教学展开了大量研究。据文献调研,2000~2014年之间,国内学者在三大部级地理教学期刊《地理教学》、《地理教育》和《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发表的与乡土地理教学相关的论文共计69篇,主要涉及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乡土地理教学策略与实施途径,以及乡土地理的各种学习方式和学习困境的研究,如心理地图法研究、地图导学法研究,乡土地理教学案例研究、乡土地理试题研究、教育教材的研究和教育实践的研究等。由此可见,国内乡土地理教育方兴未艾,是中学地理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研究进展

1.国外研究进展。由于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各国对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地理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存在着差异。总体上,经济越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时间就越早,相关研究成果也越丰富。如欧美等发达国家,大的如公司、学校,小的如学者个人,都十分重视地理信息技术教育,他们的学生不仅能熟练操作地理信息技术相关专业软件,如GIS软件,而且能运用这些软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此外,如马耳他等经济欠发达地区,鲜有教师运用3S技术进行地理教学;而新加坡虽然现阶段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较少涉及3S技术,但是已计划在中学课程标准中对3S技术的应用提出要求,这将有助于3S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推广和应用。

美国是研究地理信息科学最为前沿的国家,其地理学研究的领域、方向及其变化基本上代表了世界地理学的整体发展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地理学发展趋势也是世界地理学的发展脉络,世界地理信息技术将不断发展,而中学地理信息技术的教学也必然随之发展。

2.国内研究进展。纵观国内近年来的研究,地理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3S技术课程和3S技术辅助教学应用两个方向的研究上。3S技术课程研究又主要分为课程内容研究与课程教学研究。在课程内容上,段玉山、安业分别对高中地理中3S技术应用的选修模块内容与高中地理教材中涉及3S技术部分内容进行解析与评述,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课程教学方面,以课堂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为主。

在3S技术辅助教学应用方面,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3S技术辅助教学――以制作专题地图为主,用于分析、讲解特定教学内容。②3S技术辅助研究性课题的学习――应用于地理实验教学中;③3S技术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④基于GIS的中学地理辅助教学系统的开发和利用。另外,李晴晴、孙婷等就GIS辅助教学系统的研发与应用也做了相应的研究。

整体而言,我国目前的中学3S教育仍属于探索阶段。一方面,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理论研究相对不足,更多的是面向科研或高等教育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研究,而较少涉及引导学生将3S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用于收集、分析、利用地理信息,解决生产生活存在的问题的论文。另一方面,3S技术在我国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进展也较为缓慢。调查结果显示,高中地理教师对教材中涉及到的3S技术部分,大部分只是简单地讲授教材中的内容,只有很少一部分教师会使用ArcGIS、ArcView等软件对教材内容做简单的操作演示,几乎没有学校给学生提供上机、体验3S技术应用功能的机会。

三、不足与新思路

综上所述,国外对3S技术应用于教学的理论研究较为成熟,且其实践教学发展也较快,尤其十分重视如何更有效地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运用3S技术的问题。而国内研究进展缓慢,对3S技术应用于教学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往往侧重乡土地理资源、教材、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探讨,少部分基于GIS建立乡土地理资源数据库,而将3S技术综合应用到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的研究则仍较为少见。因此,如何将3S技术的优势应用于在中学乡土地理教学中值得研究。

参考文献:

[1]陈胜庆.乡土地理教育新论[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2,(7):4-31.

[2]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王信文.乡土地理教育的实践研究――以《福州地理》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05.

[5]余茂军,.乡土地理教学中3S技术的应用及实现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8).

乡土文化调研范文10

关键词:乡土树种;城市园林建设;应用研究

城市园林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美化了城市面貌,而且还提高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提高了城市的生态效益。近年来,外来物种“水土不服”已经成为城市园林建设中最常见的问题。但相比于外来树种,乡土树种不但能够提高城市园林格调,而且还能够体现地域特点以及城市文化内涵,并且还不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所以,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应该多应用乡土树种。

1.城市园林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过分追求反季节景观

营造反季节景观是城市园林建设工作中的重要课题之一,但乡土树种的生长以及对景观的营造都是跟随季节变化的,因此,乡土树种在营造反季节景观方面的效果并不好。在此情况下,部分城市不惜花费重金引进外来树种以营造反季节的景观效果,但是盲目追求使乡土树种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所占的比例进一步下降,不利于乡土树种的推广应用。另外,部分外来树种可能难以适应本地气候环境,从而很容易造成城市园林建设资源的浪费。

1.2过多的行政干预影响乡土树种的推广

部分地区将城市园林建设完全当做一项行政任务,讲究大手笔、大场面,因此,会花费高价购置外来树种,以使城市园林建设政绩更加明显。另外,还有部分城市的园林建设工作一味迎合领导,完全凭借领导的喜好决定使用何种树种,从而忽视本地生态环境适应性以及乡土树种的应用。

1.3引种驯化工作不到位

不管是外来树种还是乡土树种,在真正应用前我们都需要进行引种驯化工作。由于引种驯化难以在短期内见到效果,且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人力以及物力支持,因此,部分地区的引种驯化工作并不到位,导致城市园林建设对乡土树种的应用程度并不高,效果也难以体现。

2.如何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合理应用乡土树种

2.1转变认识.避免盲目

城市园林建设不仅要考虑到城市景观的艺术美感,而且还要遵循自然生态规律,要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以及重视乡土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对此,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宣传,逐渐转变社会对城市园林建设的认识,使社会认清乡土树种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作用。另外,在选择树种时,园林建设部门要考虑到本地的生态环境,避免盲目引进价格高、观赏性强但不适应本地气候环境的树种。

2.2科学规划,适地适树

尝试园林建设部门要对城市园林工程进行科学规划,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讲究实效,所选择的树种既要彰显本地文化特色,又能够适应本地生态环境特点。而在取舍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时,不能完全抛弃外来树种,要适当引进适应本地生态环境的外来树种,从而增加城市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使城市景观更加丰富多彩。

2.3加强乡土树种的研究推广

园林部门可联合林业部门等有关部门对乡土树种的品种、数量、分布等基本情况进行详细调查统计,筛选更有开发价值与潜力的树种,为树种引种驯化工作的开展提供准确参考。大力培育推广具有开发潜质的树种,将其广泛应用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工程中,使其生态价值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进一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与丰富城市景观。

2.4建立树种繁育基地

有关部门需支持建立乡土树种繁育基地,并对乡土主要树种的繁殖方法、管理技术等进行试验研究。同时,将试验结果与结论整理成册,在手册中详细划分不同品种的树种、不同大小的苗木以及介绍野生苗木等,从而为乡土树种的市场推广建立理论基础。

2.5注重野生乡土树种的开发

首先,对乡土野生树种进行调查,详细了解野生树种的分布、特点、数量以及应用前景等,并根据调查资料为其制定合理的应用开发方案。其次,园林建设部门应与工业、食品、药品等对野生资源研究较早的部门进行合作,共享野生树种研究信息,从而提高研究效率。最后,加强野生乡土树种的繁育工作,逐步扩大野生树种的重视范围,使其能够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乡土文化调研范文11

一、乡土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

由近及远,从已知到未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教学资源的运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相比较一般地理教学中那些只有文字描述、图片展示或音像展现的模拟情景,家乡的真实环境对学生更亲切、更真实、更直观。

镇平县位于河南南阳盆地西部,伏牛山脉南侧,地形自北向南依次为山地、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地质历史时期,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频繁,褶皱断层发育。气候处于北亚热带,体现出明显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的特征。经济以农业为主,近年来工业发展较快,玉雕产业历史悠久,扩张迅速。可供开发的地理教学素材丰富多彩,我校乡土资源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步骤如下。

1.搜集文字资料,调研地理事实。

教研组分工查阅镇平县志、乡土教材等文献,搜集整理各种乡土地理数据及文字资料,调查研究本地自然环境(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社会经济环境(工业、农业、交通运输、旅游等),人文环境(文化、古迹、风俗习惯、建筑、服饰、语言、宗教等)等与高中地理相关的教学素材,为乡土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奠定基础。

2.加强乡土资源与教材的衔接研究。

不是所有的乡土地理资源都能直接运用到地理课堂教学之中,应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地理要素,能反映地理学科的本质特征和规律,具有一定地理教育教学价值的乡土资源,并加强乡土素材与教材内容内在联系的研究,使其符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际。

3.筛选整理,形成文本。

地理备课组把查阅、搜集、调研的资料,进行内容衔接的对比分析后,运用到地理课堂教学中进行检验,总结经验和不足,进行添减与修正,形成文稿,作为教学素材或案例,以备地理课堂教学之用。

二、乡土资源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例如,地质构造(褶皱与断层)的教W设计。首先,课堂上用规范的画图讲解,非常直观,易于学生理解、掌握。而要真正实地判断褶皱与断层,则需要有理论知识、考察经验以及科学方法去寻找证据,才能最终确定。所以,在本文,笔者利用本县杏花山地质考察资料。

1.杏花山西部山谷两侧砂岩、灰岩相间分布,研究确定它们按成因分类所属岩石类型、岩石的新老关系以及两侧岩层倾斜方向,从而确认杏花山西部山谷是背斜构造。

2.杏花山与伏牛山之间老庄盆地的地质构造及原因。教给学生考察方法,观测研究菩提寺山门前的菩提崖是断层崖;汤河水库南北狭长,一侧陡峭,一侧平缓,说明发育在断层上;秋树湾铜钼矿床,是因为这里地质历史时期,断裂发育,岩浆活动频繁而形成,从而得出老庄盆地是断裂下陷形成,从地质构造上属于地堑。这是只靠课本永远不可能学到的知识。地理课堂教学应不断地探究新的方法和途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乡土资源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体会

利用乡土资源进行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习惯,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地理学习技能,增强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形成正确人地协调观,实现地理新课程目标。

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决定了乡土资源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不可替代,它不仅能丰富、完善教学内容,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更是培育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乡土文化调研范文12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 土地征用 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254-2

0引言

城乡结合部在我国的研究始于80年代中、后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城乡结合部的内涵、特征及相关机制研究,但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相对薄弱[1]。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不断向外扩张,城乡结合部优越的区位条件和相对低廉的土地价格,成为了城市扩张的最佳地段,城乡结合部土地征用日益频繁并产生了许多问题。因此,如何在城乡结合部实行科学合理的征地制度,维护当地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成为城市化进程中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1城乡结合部土地征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征地范围大

城乡结合部优越的区位条件和相对于城市低廉的土地价格,成为城市扩张的最佳地段。城乡结合部可用于建设用地的土地面积较大,发展空间弹性较大,相关部门在上报征地面积和范围时,经常隐瞒真实范围,导致征用土地面积远远大于上报面积,依次征地被扩大和滥用的现象也比较普遍。

1.2城建用地扩张迅速,农用地不断减少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建设快速扩张的重点地区,土地利用结构中农用土地急剧减少,建设用地快速膨胀,建设用地已经成为城乡结合部土地的主要类型。农地非农化,一方面使土地增值,土地收益大大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大量优质农地减少而危及到粮食安全、公共健康、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引起不可逆转的经济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

1.3土地补偿标准过低

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标准主要是按农地若干年产值收益的一定倍数来计算的,而不是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基础来确定征地补偿费用,加之实际操作中并没有真正按照不低于农民原生活标准进行补偿,而是根据征地方或用地方的实际支付能力确定补偿费,造成征地补偿费用过低。另外,城乡结合部部分土地的产权主体的责、权、利难以界定,产权主体摩擦较多,因而造成土地管理不便,为土地投机者提供了方便,从而为降低土地补偿标准提供可乘之机。

1.4规避征地的违法现象频发

当地地方政府为求政绩,不顾当地实际和农民利益,以土地来换取招商引资和发展产业,向开发商出让大量土地;土地征用中的缺陷也使得当地农民尝试在不经过征地审批的情况下,以出租这种形式向开发商提供土地。加之城乡结合部的土地管理制度弱化、力度较差,导致规避征地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扰乱了土地市场的管理秩序。

1.5被征地农民权益受损严重

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大多为集体所有,农民个人使用,土地补偿收益应该在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个人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但实际当地政府在征地补偿收益分配中且占了大头,失地农民权益严重受损。同时,被征地的农民虽得到了征地补偿费,短期内增加了收入,但安置途径单一,被征用土地的农民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服务比较滞后,此外,城市中难以在短期内消化吸收大量的失地农民,致使农民失地又失业,农民的生活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甚至影响到当地社会的稳定。

2城乡结合部土地征用问题的对策建议

2.1明确公共利益范围,限制征地规模

以法律的形式科学界定“公共利益”,圈定土地征用的范围,确保征收征用的土地在确实在公共利益需要的范围内,从而真正实现尊重和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达到控制征地规模和保护耕地的目的。

2.2加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

政府需要完善失地农民保障体系,建立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等,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社会生活保障问题,政府部门要建立完善的就业培训体系,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和文化层次,有针对性地安排不同的培训内容,尽可能多地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

2.3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现行的征地补偿标准没有反映土地的地理位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市场交易价格、人均耕地面积等影响土地价值的经济因素,也不能体现同一宗土地在不同投资水平或者不同投资情形下出现产出差别的真实价值所以导致征地补偿费过低。因此,今后应当以国家农业综合年产值为基础,结合该地块的原用途收益,进行适当的调整,来确定补偿价格。

2.4合理分配土地征用补偿费用,确保农民权益不受侵犯

国家应当进一步明确“谁征地,谁出钱”,“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保证征地补偿所得的绝大部分支付给农民,少部分留给村集体组织留作公益事业,有效地防止集体财产的流失。农民失去的是土地的使用权,所以应该支付使用权的价格,这样政府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的绝大部分收入返还给失去土地使用权的农民,这种方案就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补偿的公平合理,从根本上避免现行征地制度的各种弊端,防止征地过程中出现各种违法违规和损害农民权益的现象发生。

2.5完善征地程序,加强土地执法监督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一个良性健康的土地征用程序,因此,必须完善和规范土地征用补偿程序,建立起土地价格评估制度和征地补偿方案听证审批制度。征地补偿民主决策制度,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的协调和裁决机制征地补偿争议司法救济制度等程序,这样才能真正维护被征地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被征地农民对征地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申述权。同时,加强城乡结合部土地管理执法力度,宣传普及土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使全民树立遵法守法及珍惜土地的意识,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完善土地执法监督检查制度,建立健全土地执法队伍,加强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确保城乡结合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The research of the land expropriation of Rural-Urban Areas

Abstract:With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s speeding up, it means that the city will be further expanded the scale, the urban-rural areas will be expropriated more land because the superior geographic condition and the low land prices.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reflected in the process of land expropriation. This paper is discussion the problems and mak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to solve existing problems, in order to promote Rural-Urban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and social harmonious development.

Key words:The Rural-Urban Areas; land expropriation; urbanization

参考文献

[1]张建明,许学强.城乡边缘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人文地理,1997,22(3):5-8.

[2]刘燕萍.《市场结构对城乡结合部征地与出让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J].《中国土地科学》,2002,4.

[3]土地利用管理司调研组.《城乡结合部土地市场管理调研报告》[J].《中国土地》,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