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丝网印刷方法

丝网印刷方法

时间:2023-10-29 09:55:01

丝网印刷方法

丝网印刷方法范文1

[关键词]丝网印刷、制版、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6-0106-01

丝网印刷有着批量大、价格便宜、色彩鲜艳、保存期长、交货快等优势,被越来越多的行业认可,应用广泛。在家用电器的电路板,纺织品上的花纹,T恤、文化衫、鞋上的图案,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面板上的文字,陶瓷、玻璃、墙地砖上的装饰;各种商业广告像电器、包装、户外、固定、流动等广告平台;在包装装潢业中网印高档包装盒、包装瓶、烟包、酒包方面,特别是超大型外包装和产品外形装饰――丝网印刷应用异常广泛,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其技术主要被众多印刷厂控制,而小型的个性化的丝网印刷技术传授在国内则寥寥无几,市场异常广阔!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加速了对丝网印刷材料、设备、工艺的研制和开发,使丝网印刷在同柔性版印刷、胶版印刷、凹版印刷的竞争中发挥了优势。每年以7%的速度递增。大约有70%多的宽幅面彩色丝网印刷采用专色印刷,接近30%采用四色套印,而且四色套印比例仍在稳步增加。行业调查结果表明,70%的企业年产值在几百万元左右。但中国丝网印刷产值占全部印刷产值还不到2%,尚有很大潜力可挖,发展前景广阔。

调查显示,全国丝网印刷的油墨年用量为2万多吨,其中约55%为进口产品;丝网年用量约1000万平方米,其中约62%为进口丝网,感光胶年用量约为4300吨,其中近60%为进口产品。越是较大型的网印工厂用进口产品的比例就越大。

什么是丝网印刷

丝网印刷属于孔版印刷,它与平印、凸印、凹印一起被称为四大印刷方法。孔版印刷包括誊写版、镂孔花版、喷花和丝网印刷等。孔版印刷的原理是:印版(纸膜版或其它版的版基上制作出可通过油墨的孔眼)在印刷时,通过一定的压力使油墨通过孔版的孔眼转移到承印物(纸张、陶瓷等)上,形成图象或文字(如图1)。丝网印刷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印刷、制版简易且成本低廉,适应性强。丝网印刷应用范围广常见的印刷品有:彩色油画、招贴画、名片、装帧封面、商品标牌以及印染纺织品等。

丝网印刷原理

丝网印刷由五大要素构成,即丝网印版、刮印刮板、油墨、印刷台以及承印物。丝网印刷基本原理是:利用丝网印版图文部分网孔透油墨,非图文部分网孔不透墨的基本原理进行印刷。印刷时在丝网印版一端上倒入油墨,用刮印刮板在丝网印版上的油墨部位施加一定压力,同时朝丝网印版另一端移动。油墨在移动中被刮板从图文部分的网孔中挤压到承印物上。由于油墨的粘性作用而使印迹固着在一定范围之内,印刷过程中刮板始终与丝网印版和承印物呈线接触,接触线随刮板移动而移动,由于丝网印版与承印物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使得印刷时的丝网印版通过自身的张力而产生对刮板的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称为回弹力。由于回弹力的作用,使丝网印版与承印物只呈移动式线接触,而丝网印版其它部分与承印物为脱离状态。使油墨与丝网发生断裂运动,保证了印刷尺寸精度和避免蹭脏承印物。当刮板刮过整个版面后抬起,同时丝网印版也抬起,并将油墨轻刮回初始位置,如图2。

制版工艺及特点

丝网印刷的制版方法可以分为两种,即直接制版法和间接制版法。对两种制版工艺分别作如下讨论。

直接制版法

直接制版法是在制版时首先将涂有感光材料腕片基感光膜面朝上平放在工作台面上,将绷好腕网框平放在片基上,然后在网框内放入感光浆并用软质刮板加压涂布,经干燥充分后揭去塑料片基,附着了感光膜腕丝网即可用于晒版,经显影、干燥后就制出丝印网版。

流程:已绷网――脱脂――烘干――剥离片基――曝光――显影――烘干――修版――封网

间接制版法

间接制版法是将间接菲林首先进行曝光,用1.2%的H2O2硬化后用温水显影,干燥后制成可剥离图形底片,制版时将图形底片胶膜面与绷好的丝网贴紧,通过挤压使胶膜与湿润丝网贴实,揭下片基,用风吹干就制成丝印网版。

通过两种制版工艺的介绍可以发现,直接制版是使用感光胶直接涂布在网版上进行曝光显像制做出来的,间接制版是使用菲林膜贴在网版上进行曝光显像制作出来的。

流程:绷网――脱脂――烘干――间接菲林――曝光――硬化――显影――贴合――吹干――修版――封网

通过上述对丝网印刷原理的分析,可以看出丝网印刷的实用性非常广,小到纺织品上的花纹上,大到各种家用电器、大型广告及高端奢侈品的印刷等。由此可总结丝网印刷的特点:

(1) 不受承印物大小和形状的限制

(2) 版面柔软印压小

(3)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油墨

(4) 印刷方式灵活多样

(5)制版方便、价格便宜、技术易于掌握

(6)墨层厚实,覆盖力强

应用与前景

丝网印刷方法范文2

生产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最关键的步骤之一是在硅片的正面和背面制造非常精细的电路,将光生电子导出电池。这个金属镀膜工艺通常由丝网印刷技术来完成――将含有金属的导电浆料透过丝网网孔压印在硅片上形成电路或电极。典型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从头到尾整个生产工艺流程中需要进行多次丝网印刷步骤。通常,有两种不同的工艺分别用于电池正面(接触线和母线)和背面(电极/钝化和母线)的丝网印刷,见图1。

多年来,太阳能丝网印刷设备在精度和自动化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具备了在微米级尺寸上重复进行多次印刷的能力。这一发展开创了全新的先进应用,如双重印刷和选择性发射极金属镀膜。Baccini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在微电子领域开发了丝网印刷技术,并在20世纪80年代将这一技术扩展到太阳能金属镀膜领域。今天,Baccini公司已成为应用材料公司Baccini集团,以多项先进技术引领业界的发展。

2基本的太阳能丝网印刷

印刷过程从硅片放置到印刷台上开始。非常精细的印刷丝网固定在网框上,放置在硅片上方;丝网封闭了某些区域而其它区域保持开放,以便导电浆料能够通过。硅片和丝网的距离要严格地控制(称为印刷间隙)。由于正面需要更加纤细的金属线,因此用于正面印刷的丝网其网格通常比用于背面印刷的要细小得多。

把适量的浆料放置于丝网之上,用刮刀涂抹浆料,使其均匀填充于网孔之中。刮刀在移动的过程中把浆料通过丝网网孔挤压到硅片上,见图3。这一过程的温度、压力、速度和其他变量都必须严格控制。

每次印刷步骤后,硅片被放入烘干炉,使导电浆料凝固。接着,硅片被送入另一个不同的印刷机,在其正面或背面印制更多的线路。所有印刷步骤完成后,将硅片放入高温炉里烧结。

3硅片正面和背面的印刷

每块太阳能电池的正面和背面都有通过丝网印刷淀积的导线(见图4),它们的功能是不同的。正面的线路比背面的更细;有些制造商会先印刷背面的导电线,然后将硅片翻过来再印刷正面的线路,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损坏。在正面(面向太阳的一面),大多数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设计都采用非常精细的电路(“手指线”)把有效区域采集到的光生电子传递到更大的采集导线――“母线”上,接着再传递到组件的电路系统中。正面的手指线要比背面的线路细得多(窄到80μm)。正因为如此,正面的印刷步骤需要更高的精度和准确性。

硅片的背面和正面的印刷要求是不同的,技术上也不那么严格。背面印刷的第一步工序是淀积一层以铝为基础的导电材料,而不是非常细的导电栅。同时,能够将没有捕捉到的光反射回电池上。这一层也能“钝化”太阳能电池,封闭多余分子路径,避免流动电子被这些空隙所捕捉。背面印刷的第二步是制造母线,和外部电路系统相连接,见图5。

4新一代丝网印刷的应用

如今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平均转化效率是15%,业界的发展目标是将转化效率提高到20%以上,丝网印刷设备能够提供多种方法帮助实现这一目标。实现更高的转化效率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电池工艺(创造出能够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有效区域)和金属镀膜(形成导电金属线)。

5双重印刷

电池正面导电线路的一个负面效应是阴影:导线阻挡了少量阳光,使其无法进入电池的有效区域,从而降低了转化效率,见图6。为了将这种阴影效应降到最低,导线必须尽可能做到最窄。然而,为了保持足够的导电性,线条的高度必须增加,这样才能保持同样的横截面积。实现更细,更高导线横截面的解决方案就是将多条导线重叠印刷。这就意味着丝网印刷机必须能够高准确度、高重复性地印刷非常细小的线条――当前的标准线条小到80μm――相当于人类一根头发丝的平均厚度。

现在大多数导线烧结后的尺寸是110-120μm宽,12-15μm高。这样尺寸的线条由于阴影效应带来的转化效率损失大约为1.29%。要减少这一损耗,导线宽度必须降低;同时,需要增加导线横截面的高度,以此优化导电性能,见图7。导线横截面尺寸从110μm宽/12μm高转变为80μm宽/30μm高之后,潜在的转化效率绝对增益为0.5%。

应用材料公司Baccini的方法是用两台不同的印刷机将两种材料进行重叠印刷。这一最新的工艺在实际生产环境下实现了80μm宽、平均30μm高的导线横截面尺寸。这种方法减少了大约20%的阴影损失,相应的也降低了电阻系数。通过在现有生产线上增加一台额外的丝网印刷机和烘干炉,就能非常方便地以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实现多次印刷工艺。

导线双重印刷(和其它的先进印刷应用)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对准精度,因为第二层印刷物必须非常精准地置于第一层之上。应用材料公司Baccini的最新研发成果使第二层印刷物的对齐精度达到±15μm。这一技术采用了新型的高分辨率照相机和新的软件算法,具有自动调整程序,并可以在印刷初始阶段进行额外控制。此外,浆料配方和丝网设计必须经过仔细的共同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丝网印刷的硬件和工艺效能。

6选择性发射极

另外一个新兴的应用是选择性发射极技术――在丝网印刷的金属线下精确地制造一个重度掺杂的n+区域,以便进一步降低接触电阻,从而实现转化效率的提高,见图8。

制作这些发射极区域有好几种技术。每一种都要求高精度和高重复性的多重印刷步骤。此外,发射极区域必须略宽于上方的金属线:对于100μm宽的金属线来说,最优化的发射极区域宽度为150μm左右。很关键的一点是后续的金属线必须非常精确地直接放置在发射极区域之上,否则,就会失去它的效率优势。应用材料公司Baccini的丝网印刷技术在成熟度、对准精度、低成本和高速度方面都具有优势,是实现这种电池工艺的理想选择。

7丝网印刷的生产力

随着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工艺步骤越来越多(以获取更高效率),很多问题――包括高产量和处理更薄硅片的能力等――变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工厂的产量约为1500硅片/小时(每条生产线),业界的目标是在不久的将来实现至少3000硅片/小时。这需要使用非常先进的机械自动化技术以最小的破片率高速处理硅片。

这就意味在丝网印刷工艺中如丝网放置,浆料涂布和刮刀移动都需要以更快的速度进行,同时,线条的宽度和对齐方式必须保持原有精度甚至更加精确。

硅片越来越薄(因此更加易碎)的趋势推动了“软”处理技术的发展,以此保持低破片率和高良率。应用材料公司Baccini以其高速软处理技术和最低破片率成为享誉业界的领导者。拥有数十年经验的工程师团队正致力于开发多项技术创新, 从而保持Baccini丝网印刷设备在超薄硅片处理领域的领导地位。

8结论

丝网印刷方法范文3

2.网印工业 热点专题

3.喷墨印花技术风景独好讲述服装喷墨数码印花企业的成功故事闵耀霞

4.杜比油墨,您身边的国际油墨公司

5.为客户量身定做国际一流RFID丝网印刷设备——访德国A&M恳策尔公司亚洲区销售总监惠洪娟女士

6.廿十载风雨兼程、漫漫求索——记如皋市天元服饰印业有限公司

7.成功开发预印服装的10个妙招郑良

8.略谈PCB油墨应用及发展李春甫

9.大型丝网印刷品的质量缺陷分析与改良韩国静,成刚虎

10.关于细线字符在网版制作中的问题探讨张万元

11.玻璃网印常见的质量缺陷及解决许伟光

12.AUTOTYPE单组份感光浆PLUSI-SR在BOPP等不锈钢网上的应用技巧陈德山

13.网印立体光栅一朵盛开防伪奇葩刘永庆

14.调油配色技巧黄同科

15.面对金融危机2009亚洲国际标签印刷展览会十大展会亮点更显夺目

1.金秋十月,国庆赞歌!

2.拓展印度市场,我会赴印度孟买参加第8届印度国际网印展

3.德国SPS(R)PEH先进刮胶技术刘丽萍

4.莱茵茜斯田与科技共进,与企业共赢

5.上海统领印刷发展有限公司

6."绿色环保移印"系列密封油杯——移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坚毅工程有限公司

7.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烟标印刷中的应用王雪芳,林亚飞

8.折光网版印刷制作工艺南静生

9.印刷图像质量的评价与实现方法杨尚昆

10.CCD视觉系统在文洲全自动网版印刷机中的应用张春生

11.水性油墨性能分析及其在网印中的应用曹建平

12.网印设备的数字化需求卢军

13.未来EB油墨,路在何方陈赛艳,陈蕴智

14.漏印实心点盲文工艺概况网印工业 张智

15.热升华转印技术在织物印花中的应用周浩

16.标签柔、网组合印刷应注意的问题林凌

17.解决印刷品刮痕的方法孙永泰

18.网版上的Rz值从哪几方面控制陈德山

19.谈国内外网版印刷机现状及发展趋势申晶晶,张海燕

1.2008中国国际网印展时间确定

2.我会理事长及骨干企业工作会议在山西太原召开王健

3.德国SPSREHMUS丝网印刷技术高峰论坛在京隆重举行张晖

4.后来者SPS的制胜心经

5.滚筒网印机的发展前景AxelKaiser,可可

6.飞马:为您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李丽兰

7.陶瓷贴花印刷工艺探讨刘敏

8.平版筛网印花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辛德

9.网版印刷机的离网补偿装置——油墨的剥离角陈德山

10.喷墨印刷中的油墨性质浅析宋奇

11.透明油墨使用中要注意的问题成雯

12.浅谈条码标签离子沉积印刷林其水

13.出水芙蓉:硅胶(有机)印花刘永庆

14.网印图像的质量评价方法卢军,田靓

15.制作标牌如何选择电镀层李春圃

1.加强了解,促进交流中、美、韩、印网印协会巨头共同考察中国网印制造业

2.国际网印展声势浩荡协会工作紧跟国际形势

3.2006中国国际网印展观众统计报告

4.2006中国丝网印刷行业中原(郑州)高级技术研讨班金秋9月强势开班国内外网印专家悉数助阵

5.田菱——迅速崛起的高新技术企业

6.阶调丝网印刷中的龟纹及其控制技术王尚伟

7.影响网印铝塑板墨膜耐沸水性能的因素王能友

8.网版印刷在引进国外仪表产品国产化方面的应用李国胜,马军奇

9.浅谈紫外技术王涛

10.剩墨防快干结皮一法王敏

11.RFID网印业者的新机遇杨为正

12.发展艺术仿真复制业刘安宁

13.网印工业 移印新气象文卫

14.网印企业应强化的十八种意识赵志顺

1.我会组团赴德参观欧洲网印大展理事长齐聚FESPA共商发展大计

2.织起信息和商机的网络搭起技术交流的平台--记第二届全国牌业精饰技术论坛

3.Color-Dec:创新与环保的结合--访Color-Dec公司RobertoDaPrato先生和黄河清先生吴心

4.构建和谐秩序实现特色经营努力开创标牌制造业新局面祁伯伟

5.电铸铭牌杨为正

6.丝网印制仿橡胶立体标牌谢保忠

7.标牌制作在旅游纪念品中的应用李国胜,马军奇

8.电铸标牌的生产工艺及其深加工金乡,黄仁瑜

9.金属网印的工艺技术(二)郑德海

10.光成像油墨应用浅析赵进

11.电子、标牌行业丝网制版技术孙启勇

12.曝光光源对丝网制版的影响王涛

13.新型金属标牌与金属装饰专用感光胶的使用方法赵庶忠,张昆亮

14.丝网印刷产业在中国(二)汪宝荣

15.数字平台印刷机引领丝网印刷数字化潮流章旭

16.陶瓷釉上贴花纸的网印技术(二)林其水

17.电子墨和电子油网印工业 墨齐成hHTTp://

18.打印机耗材的选购技巧王能友

1.新的一年,新的起点胡萍

2.中国丝网印刷行业协会新一届理事会更具行业领导力2010世博年第27届中国国际网印展更精彩

3.2009年·网印行业·大事记

4.2010国内外网印及相关专业展会预览

5.网印与吸塑联袂打造立体展示闵耀霞

6.丝网模版的标准化生产郑良

7.大浪淘沙,强者恒强!——MECODE在弯道中加速前进

8.以客户为关注焦点,以技术创新为发展重点——中山市新世界油墨涂料有限公司

9.几种网印特种UV油墨的特点与应用皮阳雪,盘卫星

10.略谈PCB油墨应用及发展李春甫

11.发泡印花工艺任玉峰

12.腈纶植绒毛毯的丝网印花刘永庆

13.PCB等丝网印刷中产生位置偏差的原因探讨陈德山

14.客车玻璃丝网印刷质量的控制标准及方法许伟光

15.孔子给管理者的三条忠告

16.调油配色技巧黄同科

1.全面提升工作水平《网印工业》杂志诚邀您的参与

2.2009年我国丝网印刷行业发展展望王健

3.2009中国国际网印展携手第73届中国国际电子展与您相约在中国深圳

4.我国将大力振兴规划纺织工业

5.网印应用于标签令产品标新立异刘丽萍

6.广莱集的飞跃,时代的进步

7.慎思立志远众和做龙头——高密市众和印花有限公司

8.网版印刷PET容器工艺技术简介潘新科

9.网印工业 水转印工艺特点和操作技术林其水

10.丝印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及发展刘红莉

11.LTCC(低温共烧陶瓷)的细线条丝印闫安

12.我国网印机发展概况及对新型网印机结构的设想柳一雄

13.网印油墨的传递与干燥浅析许伟光

14.如何检修服装印花的生产故障闵耀霞

15.瑞士Printcolor——京科移印专业油墨及移印工艺陈德山

丝网印刷方法范文4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 专业兴趣 分层教学 综合职业能力

丝网印刷是现代四大印刷方式之一,更是现代包装装潢印刷、特种印刷的典型代表。现代丝网印刷企业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需要一批新的专业人士加入到丝印队伍中来。作为职业学校,迫切需要为印刷企业培养和输送既懂理论、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技术人才。印刷技术专业是我校重点专业,本人教授印刷专业《丝网印刷》课程已有5年,根据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理论”、“学会动手”、“学会创新”,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融入“做中学”的理论教学

原有的专业课程教学方式是以学科教学为主导思想,教材以理论为主,课堂以讲授为主,给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很少。中职学生年龄较小,还处于比较感性的阶段,理解和掌握会比较困难,容易陷入死记硬背的境地。学生到企业以后并不能迅速上手,企业对学生的评价是“科班出身的白面书生”,学生自己也觉得学了没用,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都很差。

本人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中职学生具体情况,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采取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从学生身边的丝网印刷产品入手,如:T恤衫、水杯的丝印图案。带领学生一边做一边讲授丝网印刷的概念、原理、工艺流程。针对学生感性的理解,由浅入深,从丝网手工制版到感光制版;从丝网手工印刷到半自动丝印机印刷;使学生自然地对概念、原理、工艺流程有了亲近感,对丝印理论不再是生硬的接受。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接受基础理论以后,再顺接提升,赋予专业的相关知识,如:承印物的选择、油墨的选择、合适的印刷压力、印刷速度等。理论教学融入动手实训中去,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相互交流、相互展示的形式,创建高效、开放、有趣、快乐、互动的课堂环境。从“要我学” 变为“我要学” “我愿学” “我乐学”。

二、建立分层次的实训教学

中职学生乃初中毕业生,基础较差,好奇心强,结合学生和印刷专业的特点,设置了不同深度、不同要求的三个实训教学层次,即:认知实训、技能实训、创新实训。

1.初级认知实训

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丝网印刷的设备,会使用简单工具,了解丝网印刷的工艺流程。在做中学,体会基础理论,理解印刷原理,培养专业兴趣。

认知实训主要内容是:认识网框识别网布手工、机械绷网认识丝印油墨认识丝印承印材料使用调墨刀、刮墨刀操作手动丝网印刷台等。

2.中级技能实训

加强丝网印刷的基本功的训练,要求学生的操作能力达到职业工种初中级工水平。在实训中进一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合作,制定印刷施工单并实施。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安全文明操作,引导学生完成绷网、制版、印刷的工艺流程,获得包装盒、横幅、手提袋等合格的印刷品。操作过程中各道工序以记时、保证质量、少出次品为前提,开展小组比赛、质量互评,实施过程考核。达到学生团结协作、相互促进、齐头并进、精益求精的目的。

技能实训主要内容是:反复训练绷网、晒版、丝印的基本的操作,学生分小组(每组4―5人),由任课老师逐一辅导操作,要求每位学生掌握手工绷网、机械绷网切刻制版、感光制版调色、调墨手工丝印、半自动丝印机印刷操作的全过程。

3.自主创新实训

在前两阶段实训的基础上,学生以个人为单位,独立完成丝印作品。创新实训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给学生最大的自,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创意,积极思考,与教师双向交流,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在实际操作中,比较不同图案、不同承印物的印刷效果,更加深入的体会理论的指导性、印刷适应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最后组织全体学生对丝网作品进行讲评,分析造成丝网印刷产品质量各异的原因:例如:油墨的粘度过大;墨层表面晶化;印刷压力过大、过小;刮板圆钝或硬度过大等等,提高实训课程教学质量,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制作流程任选其一:

制作流程一:设计图案老师审核打印硫酸纸选网、选框绷网(手工或机械)涂布感光胶晒版显影修版调配油墨选择承印材料印刷干燥成品检查印刷品。

制作流程二:设计图案老师审核手绘图案选网、选框绷网(手工或机械)切刻模版手工粘贴模版调配油墨选择承印材料印刷干燥成品检查印刷品。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培养专业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学习中,兴趣能使学生的大脑及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并能使学生抑制疲劳,产生愉快的体验。所以说,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并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因素,是推动学生学习最实际的内部动力,《丝网印刷》“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恰好调动的是学生积极的心态、快乐的情绪、主动的投入,学习的行为才能够高效地持续下去。

面对企业的需求、行业的发展,我们实施的一体化教学,达到了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的教学效果,在学习中训练了学生的相互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同时,组织学生到丝印产业参观,开阔学生视野,开展相应的专业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丝印发展的动态,增强了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

以上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体会、总结,我相信专业课程需要不断地改革,更适合学生认知规律,更适合企业的发展需求,更好的为企业培养和输出优秀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肖志坚. 丝网印刷操作教程.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丝网印刷方法范文5

包装袋具体印刷工艺如下:

1、未使用腹膜包装纸采用印刷机印刷;

2、裁片包装纸采用丝网印刷,丝网印刷要求承印面平整,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对油墨附着力要求高;

3、曲面或不规则面采用热转印印刷,y热转印印刷附着力好、不易掉色,采用转印设备,丝网印刷属于孔版印刷,与平印、凸印、凹印被称为四大印刷方法。

(来源:文章屋网 )

丝网印刷方法范文6

MLCC内电极的工作原理分析。利用传感器技术对手动操作的方法改造成自动化控制,通过实践证明安装后不单是提高了原生产设备的工作效率、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也减少内浆对空气的污染。

关键词:MLCC;丝网叠印机;自动加浆装置;传感器技术

前言

随着社会进步,自动控制技术在现代企业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检测、控制、参数调整等方面技术的优势都是人工控制无法比拟的。本公司的生产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的一道工序――丝网叠印,其质量要求十分严格,会直接影响到命中率及使用受命。对九十年代的JDI生产线的设备都是半自动丝印机,提高其设备的全自动化必不可少。

1 MLCC内电极的形成

MLCC内电极的形成过程是利用丝网印刷的原理,在流延制好的陶瓷介质膜片上,将内电极浆料印刷成一定形状与尺寸的内电极图形,并利用错位叠印的方法形成MLCC内电极的结构。内电极图形的质量,如平整性、连续性、形状结构等,将直接影响到MLCC的电气性能和可靠性能。人工加浆的过程,是在印刷到一定的时间或次数后,操作人员要站起来打开网盖检查丝网内的浆料是否过少,然后根据判断使用刮浆刀把瓶子里的浆料加一定量到丝网里面,再印2-5次的试巴巴块,判断图形清晰后再开始印刷正品巴块,每次重复着这样的加浆步骤。这样人工添加浆料会存在以下问题:(1)会造成电极的不平整性,电极的平整性是衡量内电极好坏的重要因素。银层偏重,则会造成生产成本提高;银层偏轻,会导致烧结后电极层连续性差,影响MLCC的容量;并使MLCC损耗增加,印刷不均匀或银层不平整,在受到电场作用时内电极不平处因为聚集过多的电荷而使内电极被击穿,形成板电阻而使电极发热过度烧坏。(2)每次打开丝网盖加浆,由于浆料内含有大量的苯、松节油、酒精等成份会对人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会对车间空气造成影响,从而对整个公司及周围的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综述以上二点原因,人工添加浆料改为自动添加浆料是势在必行。经过研究发现可以使用过滤的压缩空气把浆料从压力容器中加到丝网里面。只要控制好压力就能实现自动加浆,压力控制可以用电控二通电磁阀来完成,那么浆料的多少及加浆时间可以用传感器来实现。利用传感器感控制加浆的次数,通过转换电路驱动电磁阀来改变压力容器里面的压力。

2 自动加浆装置的选材及研制

由于丝网印刷电极时,每次印刷所用的浆料约0.3克,所以在选用电磁阀时必须选用不受压力限制的电磁阀,最好能在0~0.25MPA压力范围内均可动作的电磁阀;而构成本装置自动控制的关键元件(光电传感器)要根据本系统的工作特点来选择,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检测距离、被检测的物体方位等,结合丝网叠印机的工作特点,最终选用由欧姆龙公司生产型号为E3F3-D11的光电传感器,其输出型号为NPN输出型。其输出回路接线:如图1。

3 自动控制加浆工作原理

首先把内电极浆料放到压力容器龋打开本系统的电源开关,先选择手动加浆开关,加一定量的浆料到丝网里面,再选择自动加浆开关,此时电磁阀关闭。当开始工作印刷时,丝印机刮头出到光电传感器平衡的直线范围内,传感器就会发出一个信号到转换电路使电磁阀打开,压缩空气就进入压力容器内把内电极浆料压出来,经过∮6气管输送到丝网里面。当刮头印刷复位时离开光电传感器监控范围内,传感器立即关闭输出信号使电磁阀关闭,停止压缩空气进入压力容器,从而停止内电极浆料输到丝网内。当刮头再次工作时,传感器检测到刮头后又重新发出一个信号到转换电路,这样不断地循环工作,从而保证了丝网内的浆料不会减少。由于产品的规格大小不同在印刷时只要根据MLCC的型号规格所需的浆料来选择加浆的压力,经过工艺多次推算0.10MPA的压力在2秒时间内输浆量约为0.25克,0.15MPA的压力输浆量约0.30克,0.20MPA的压力输浆量约0.35克。经过在生产实际应用由工艺质量管理验证,产品各项指标均合格。对比于原来由人工添加浆料,完全杜绝了原来经常出现因丝网里面缺浆后造成电极铺浆不全的情况;因加浆时试印不清而造成电极层堆积的情况,使MLCC内电极的质量得到了很好的保证。

4 结束语

通过本次成功安装自动加浆装置,不但大大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了大量生产成本,是一套实用而且有效的自动控制系统,也可以为我国使用丝网叠印机安装自动加浆装置系统提供一个例子。

参考文献

[1]欧姆龙公司.光电传感器说明书[Z].

丝网印刷方法范文7

一、从个案中讲解印刷理论。

①胶印工艺。印刷工艺课程的理论部分完全靠PPT的讲解是行不通的,因此精装书籍印刷、包装印刷、精装礼盒印刷等成了现成的教学案例。通过对印刷品的了解可以引出有关印刷理论的基本知识,比如:通过印刷品是看不到网点的,而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网点放大镜让学生了解印刷的真实现象,通过网点的构成引导学生推理出印版的制作,而对于印版与网点之间的关系是学生存在的一大疑点。可将重大疑点通过实际的实验器材来指导学生完成理解,比如借鉴传统菲林片的概念来讲解印版的制作流程,同时也要介绍最新的CTP制版技术,这样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印刷品的印刷流程和工艺,以便重点让学生掌握印刷的图像处理及文字处理的基本问题。对于拼版的制作及流程可以在此章节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让学生直观了解到拼版的流程、颜色的设置、出血线的考虑、纸张的尺寸等问题。②丝网印刷工艺。丝网印刷工艺既能解决印刷理论基础又能满足学生对印刷的好奇心。因为丝网印刷的印刷范围特别广,油墨的选择范围也非常广泛,从水粉颜料、丙烯颜料到普通油墨和特俗防水油墨等。而承印物的材料从普通纸张到特种纸的印刷,再到特殊材质的印刷,如:塑料、薄膜、有机玻璃、木材、金属、棉麻类等都可以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进行,而学生对此项实验非常感兴趣,因为他们可以结合自身的优势,将绘制过的一些插图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完成衣服图案的设计与印刷。除此以外,UV的油墨也可以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去展现,因此对于市面上的一些UV印刷成品的效果,学生也就很容易能掌握。在这个章节的讲解中可以通过实验直观的让学生体会到丝网印刷的基本原理和使用范围,同时激发学生利用丝网印刷工艺进行艺术创意设计,这个环节的理论及实验部分成为了本章节的重点。③覆膜和双裱工艺。任何印刷的成品,封面和外包装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无论是书籍还是包装封面都是需要通过覆膜的方式进行保护的,同时为了加厚其封面就会采用双裱的工艺,让封面和外包装更加厚实。学生在这个章节中很容易能够理解覆膜和双裱的概念,需要强调的是双裱在包装工艺中的重要性,因为许多厚实的包装成品,学生在理解印刷的时候会产生疑惑,例如木板、双灰板的印刷是如何实现的。因此了解了双裱工艺,学生就很自然的从中获得了感悟,同时,借此工艺学生能够尽情发挥自身的创意特点,将不同的材质进行双裱合成为具有个性的装饰封面或是包装封面。④模切工艺。模切工艺是印刷后的一种成型工艺,他可以把印刷品不要的部分通过刀模的工艺将飞边去掉,同时能批量模切出一些异形的或者是一些点的图案,如图:左上图中没有通过任何印刷,仅仅是就通过模切工艺和击凸工艺制成的一个具有个性的名片;左下图仅仅通过模切的形式做出了一张立体贺卡;中图通过点状刀模片切出了动植物的轮廓图形,使得模切工艺不仅仅是完成模切轮廓的功能;右图就是一本完全通过模切工艺创作的一本艺术类图书。通过类似的样例观看学生能直观的了解到模切的概念,比如一些立体的书籍,手撕折页,异形的贺卡等,仅仅利用模切就可以创作出更多的艺术作品来。⑤烫金工艺和击凸工艺。烫金工艺和击凸工艺可以作为一个章节的实验进行讲解,之所以将二者放在一起是因为烫金和击凸可以通过相同的设备和物料完成。首先还是通过样例的观看来了解烫金的艺术效果,使得学生明白烫金和击凸工艺的使用范围和效果样式,通过大量的烫金和击凸的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烫金工艺的流程和工艺,督促学生通过自主的形式完成烫金工艺和击凸的艺术效果,使得学生能熟练掌握烫金的文件要求和烫金版的制作工艺以及烫金纸与承印物之间的关系问题。而烫金和击凸工艺是整个印后工艺中最出彩的一种工艺。熟练的掌握烫金纸和承印物在转印过程中的温度、力度和时间之间的配合是关系到最终成品的效果。因此,熟练地掌握烫金技术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借烫金工艺发挥学生印刷创作的想象和创意是最终目标。⑥激光雕刻工艺。激光雕刻技术是印刷工艺技术中另一项非常出彩的工艺形式。学生必须了解雕刻的运用范围和使用效果。激光雕刻的材质范围非常广泛,如:木材、纸张、金属等不同的特殊材质都可以进行雕刻。时常会在一些高档画册和礼盒的包装封面上运用雕刻工艺,其主要功能是加强成品的立体感和层次感,让学生了解印刷工艺提升产品价值的真正含义。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通过了解激光雕刻的技术完成印刷艺术创作的创新与实践练习。

二、回到设计原点进行印刷创作。

将所有的印刷工艺和技术通过实际案例和实践之后,使学生重新回到设计的原点进行再创作,因为只有全面掌握了印刷的理论和技术以后才能进行具有目的性的艺术设计创作。在此环节的课程设置中,学生将围绕一本印刷书籍的作业展开练习,首先可以从整体书籍的规划进行创意,从装帧形式到书籍封面再到书内的每一页的印刷形式都可以进行艺术化处理。从装帧上来讲,学生通过印刷工艺的学习,基本掌握了线装、胶装、环状、骑马钉装及其他特殊装订形式,学生在此环节中可以通过自己来完成装帧工艺。从书籍封面的印刷设计来看,指导学生要学以致用,灵活地运用烫金、击凸、镂空、雕刻、丝印等艺术效果进行艺术创作。书籍的内页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制定不同的工艺效果,例如选用何种纸张、运用哪一种印刷工艺已成为书籍印刷的重点训练内容,学生可以将之前学习的印刷工艺进行梳理,同时在梳理的过程中得出自己设计的创新点,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印刷工艺与印刷艺术的完美结合。

三、结语

印刷工艺的技术与艺术相结合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的渗透法,而促使学生独立完成印刷艺术创作的根本问题在于掌握基本的印刷工艺理论,并能灵活运用印刷工艺技术,能够独立策划印刷工艺与技术的完美创作。

作者:熊强陈山江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江西电子信息技师学院

丝网印刷方法范文8

关键词:丝网印刷;高宽比;栅线;

中图分类号:TK5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太阳能行业的快速发展,太阳能电池应用系统已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而且必将在更大程度上进一步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1]。在过去十多年来世界太阳电池的产量一直以每年30%到40%的速度增长,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2-3]。

在硅材料太阳电池发展的同时,一系列化合物半导体太阳电池发展迅速,如GaAs、CdTe、InP、CdS、CuInS2和CuInSe2等[4-5],另外有机太阳电池[6]、纳米晶太阳电池等得到广泛的研究[7]。在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中,Si太阳电池仍然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而且,新型硅材料也是未来太阳电池的主要希望之一。

目前国际上大多数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家都采用形成于七十年代的丝网印刷技术。丝网印刷太阳电池具有制造过程简单,设备产能较高等优点。缺点是采用丝网印刷太阳电池电极,在解决金属—半导体接触电阻和PN结的光电特性以及遮光问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研究丝网印刷技术中所用丝网的不同参数对太阳电池的影响,对优化丝网提高太阳电池转换效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实验方法

利用N型单晶硅片,经制绒、扩散、刻蚀、减反射膜的沉积、丝网印刷和烧结制备成太阳电池。通过改变丝网的目数(290、350和400目)、膜厚(15,18和20um)和线宽(40、50和60um)等参数制备成不同批次的太阳电池。利用电子天平,共聚焦显微镜,SEM测试仪对电池印刷耗量、栅线形貌以及高宽比进行测量和表征。

三、结果与讨论

丝网印刷是利用丝网图形部分网孔透浆料,非图文部分网孔不透浆料的基本原理,将金属浆料转移到硅片表面为最终的电池片提供电极。丝网的主要参数包括:材质、丝网的目数和精细度、网丝直径、网丝孔径和开孔面积、膜厚、张力等。而在工业化生长中,丝网的优化和设计主要涉及丝网的目数、膜厚和线宽。

3.1 栅线的形貌和局部SEM测试

将不同丝网参数制备的太阳电池栅线进行形貌的测试,结果显示栅线形貌较一致,其中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进行栅线形貌和高宽比的测试,典型结果如图1所示。

(a)三维图像(b)二维图像

(c)高宽比的测试

图1 栅线共聚焦显微镜的测试

从图1(a)和(c)中可以看出,栅线表面形貌并不是完全均匀一致,呈现了高低不平,这与印刷过程中刮刀的压力、平整度以及金属浆料本身金属颗粒的大小、形状和排列等有着较大的关系,从测试的SEM图像中可以进一步得到验证,如图2所示。

(a)侧视 (b)截面

图2 栅线的侧视和截面SEM图像

从图2(a)中的侧视SEM 图可以看出栅线的高度有的地方达到了21.04um,有的地方为15.94um,进一步证明了栅线印刷的不均匀性。而在图2(b)中可以看到,浆料在烧结后金属之间存在着孔隙,这是因为金属颗粒大小形状以及在烧结过程中有机成分挥发所致。

3.2 不同丝网参数对浆料的耗量和栅线高宽比的影响

丝网厚度由丝网目数、网丝直径和丝网的编织结构所决定,但主要取决于网丝的直径,一个较厚或较薄的丝网将产生较厚或较薄的附着,因此对栅线电极的印刷浆料的重量有着较大的影响;而丝网细栅线的线宽大小直接影响着太阳电池的遮光面积和金属与硅衬底的接触面积,对太阳电池的电学参数有着较大的影响。实验研究了丝网目数分别为290、350、400目,栅线宽度分别为40、50和60um,膜厚分别为15、18和20um等条件对浆料耗量的影响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丝网参数下浆料耗量

结果表明随着丝网目数的降低、线宽的下降和膜厚的减小,金属浆料的耗量下降。同时在以上参数下对电极栅线的高宽比按照上表述“序号”进行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不同丝网目数、线宽和膜厚的栅线高宽比

上图表明,丝网的目数对栅线高宽比的影响相对最小,而线宽影响最大,然而随着膜层厚度的增加栅线的高宽比达到了24.2%。

四、结论

丝网印刷太阳电池是目前工业化生产中的主要制作电极方式。丝网的参数对电极栅线的形貌典型图像相对一致,呈现了高、宽的不均匀性。同时从SEM图像可以发现烧结后的金属浆料在烧结过程中因为有机物的挥发和金属颗粒大小、形状的不均匀性导致金属之间存在孔隙。通过不同丝网参数的调整,对印刷烧结后的栅线进行了高宽比的测量结果表明,丝网的目数对栅线高宽比的影响相对最小,而线宽影响最大,然而随着膜层厚度的增加栅线的高宽比达到了24.2%。

参考文献

[1]张凤鸣.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太阳能学报,2003,24(4):555-564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中国能源综合利用

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等.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报告(2006).2006,2007-04

[3]杨洪兴,李雨桐.促进太阳能光伏建筑发展的能源政策.中国太阳能光伏进展.成都:西

南交通大学,2006,783-790

[4]S.Kumazawa,Shibutani,et al. 15.1% Highly efficient thin film CdS/CdTe solar cell[J] Solar Energy Material & Solar Cells,1997,49,205一212.

[5]刘芳芳,何清,李凤岩等.Cu(In,Ga)Se2材料对其电池性能的影响[J].半导体学报,2005,26(10):1954-1958。

丝网印刷方法范文9

Abstract: The automatic camera system ICOS PVI-6 can track the screen printing positive electrode production process of solar cell and study the electrical changing trends caused by printing quality problems. Taking 156mm×156mm polycrystalline P-type silicon wafer as an example, this experiment uses PVI-6 system to identify the broken line number of the solar cell silver positive electrode. When disconnection of printing quality problems are found, the screen will be wiped in time and the printing parameters will be adjusted. Then, the electrical property of the testing cell will be tested with Berger classification detection system. Compared with the condition without monitoring system, the electrical property significantly improved.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质量控制;转换效率

Key words: solar cell;screen printing;quality control;conversion efficiency

中图分类号:TM9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6-0256-02

0 引言

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半导体器件,利用太阳能电池产生电能被公认为是绿色清洁能源。由于得到欧洲多数政府政策支持,对太阳能发电项目加以财政补贴,近几年光伏产业得以爆发式增长。但是受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各国政府逐渐降低财政补贴水平,相比使用煤、水利发电成本,过高的制造成本也给整个行业带来不利因素。因此,如何降低太阳能电池制造成本,提高生产品质,提高良率、转换效率,将是各太阳能电池厂家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太阳能电池生产中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是正面银电极的制作。为提高转换效率,银电极制作所需的银浆中固体含量不断增加,副栅线宽度持续变窄。与此同时,由于浆料组成、网版栅线宽度设计的改变而使得印刷质量问题日益突出。断线(interruption)、粗点(knot)、虚印(weak print)等缺陷问题困扰着工程技术人员,也增加了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成本。如何及时发现缺陷产生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置这一问题,长期困扰太阳能电池制造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曾做过多种尝试,试图解决这一难题,一直未取得明显的进展。通过在生产线上引入ICOS PVI-6自动摄像系统进行试验,实验中,该系统借助软件自动监控银电极的外观情况,同时跟踪生产过程中电性能趋势,分析外观与电性能关系,进而采取相应措施,能更好地控制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品质。

1 试验

1.1 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描述 太阳能电池正面银电极的制作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进行。丝网印刷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堵孔、固化等原因,制得的银电极会出现各种缺陷。常见缺陷有断线:银浆料不连续、断裂;粗点:网版漏浆导致某点银浆料过多;虚印:银浆料周边毛躁,不平直等。其中,出现最多的缺陷是断线。

由于缺陷出现的偶然性较大,没有稳定周期性,所以,目前在生产过程中,只是采取人工抽样检测的方法进行质量控制。这样做的缺点是:①耗费大量人力、物力。②一旦没有及时检测到问题,会造成大量太阳能电池片电性能下降,品质降低,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③无法得知缺陷情况与电池电性能的直接关系,难以确定何时、采取怎样措施,保证电池电性能最佳。

在本试验中,在丝网印刷生产线上引入ICOS PVI-6自动摄像系统,实时监测印刷质量状况,并将缺陷情况通过软件以图像形式呈现出来,从而使工程技术人员可以一目了然的观测到当前的品质情况,进而确定其电性能情况,及时进行印刷参数、设备的调整,避免过多的印刷不良造成外观降级而造成损失。

1.2 ICOS PVI-6自动摄像系统简介 ICOS PVI-6自动摄像系统为在线摄像检测系统,由摄像系统、软件分析系统组成。在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正面银电极制作之后,使用该自动摄像系统。当电池片通过该自动摄像系统镜头下方传输机构时,通过摄像系统成像,软件计算识别,在计算机显示界面将各种印刷不良根据用户预设置的判别图框、颜色来进行区分,及时发现问题所在,采取相应措施处置。

1.3 试验内容 实际生产过程中,丝网印刷最容易出现和对电池性能影响最大的缺陷是断线。在丝网图形浆料、颗粒杂质等堵住网孔造成断线以后,操作员工会使用无尘布对网版进行擦拭,以去除堵住网孔的颗粒物质。但是会存在部分颗粒在网孔内堵的比较严实,造成即使进行擦拭也难以去除的现象,直接导致电极断线。随着网版使用寿命的延长,此类堵孔现象会越来越严重,从而导致越来越多断线无法去除,只能通过更换新网版的方式得以解决。在试验过程中,选取156mm×156mm多晶P型硅片,经过表面HF-HNO3系统腐蚀,去除损伤层、表面织构化,使用三氯氧磷液态源扩散制作PN结,湿法刻蚀去除边缘PN结,HF去除表面磷硅玻璃,等离子增强气相化学沉积(PECVD)法形成减反射层。Baccini丝网印刷机制作背电极、背电场、正电极。开启PVI-6系统后,根据PVI-6系统识别出的正面银电极的断线条数,再经过centrotherm快速烧结炉完成欧姆接触,使用Berger分类检测系统测试试验电池片电性能。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断线数量与电性能关系 太阳能电池串联电阻组成包括电池基体材料电阻、PN结薄层电阻、金属与半导体接触电阻以及金属栅线电阻。正面银电极作为金属栅线的主要部分,电极的完整性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串联电阻的大小。如图1所示,横坐标为断线数量,纵坐标为串联电阻阻值。随着正面断线数量的增加,串联电阻逐渐呈上升趋势。正面副栅线还起到搜集电流的作用,然后再把搜集到的电流汇集到正面主栅线提供给负载。副栅线上如果产生断线,首先将影响电流的搜集,其次会造成没有回路将副栅线搜集到的所有电流汇集到主栅线,电池片的工作电流将大大降低。如图2所示,横坐标为断线数量,纵坐标为最佳工作点电流密度Jmpp。随着断线数量增加,最佳工作点电流密度Jmpp逐步下降。由于断线的出现,会使串联电阻、电流密度受到影响,最终将影响到整块电池片的光电转换效率。如图3所示,横坐标为断线数量,纵坐标为转换效率。随着断线数的增加,电池片的转换效率呈下降趋势。

2.2 网版使用寿命、网版擦拭与断线数量关系 图4为网版的使用寿命、网版擦拭情况与断线数量之间的关系。在图中的A时间点更换新网版,随着时间增加,网版网孔堵塞现象逐渐严重,断线数量不断增加,在B时间点断线数量增至8条。生产线员工在B时间点通过擦拭网版的方法,将断线数减少到6条。但本次擦拭后,断线数很快上升,在C时间点已经达到了13条。此后,在C-D时间段,提高擦拭频率,并且使用干无尘布及沾有松油醇无尘布交替使用的方法,使断线数可下降至3条。

2.3 使用PVI-6系统控制印刷质量试验 断线数量的多少将会严重影响到转换效率的高低,所以在线使用PVI-6系统进行试验时,当监控到断线的印刷质量问题后,及时擦拭网版、调整印刷参数。与未使用监控系统的情况进行比较,如图5所示,横坐标为断线数,纵坐标为断线数出现的概率。如图6所示,空心框表示的是未使用PVI-6系统时断线数出现的概率,实心框则是使用PVI-6系统后断线数出现的概率,其中我们把小于5mm的断线定义为小断线(Small interruption),大于5mm的定义为断线(interruption) (小断线和断线的界限可根据需要重新定义并在软件中进行设置)。可以发现,断线数(包括小断线和断线)出现的概率明显降低。因此,通过启用PVI-6系统,可以让生产线操作人员更好的按照提示来控制电池片的品质情况,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改善。

3 结论

通过本次试验,了解到印刷质量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高低。借助于PVI-6自动摄像检测系统,可以在生产过程中更好的、更及时的来进行印刷质量的检测,从而采取相应措施保持太阳能电池品质的稳定。在目前各电池厂家受到极大成本压力的环境下,如何更好的控制自身品质,增加外观良率、降低加工成本,进行精细化生产,是大家都在积极思考的问题。通过采用本试验得到的结果,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赵荒.丝网印刷电极技术在硅太阳电池制造中的应用[J].丝网印刷,1996(2).

丝网印刷方法范文10

关键词: 综合版画;有效性;精神性;综合性

综合版画是基于传统版种概念上而发展的一种新型版种,近几年在学术界也已得到普遍认同。综合版画在概念上是对传统版种的再认识,也是继“三版”以来版画语言的一种拓宽和综合体现。

现代汉语中的“形态”是指“事物的现状或表现”或是“生物体外部的形状”。所有的艺术门类都有其特殊的艺术形态,绘画作品的基本形态是物质媒介构成二维空间的静止造型,其艺术特征都体现在作品的静态性、可视性和质材性三个方面。特别是版画作品中,物质媒介本身就有其独特的质材美感,版画家正是通过对其自然属性的把握用以体现自身的精神性,让观者可以产生联想。

版画形态是指:版画作品客观存在的形式和状态,通常是有作品的形制、呈现方式、印刷出来的可视图像构成,是印刷技术语言和版画表现语言在印刷承印物上相互作用而呈现出的外在的客观形态。从这我们不难看出,承印物是载体,版画表现语言通过印刷技术语言转化成可视性的艺术形象。因此印刷技术语言、版画表现语言和印刷承印物三者之间互相作用,通俗一点就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版画形态是版画艺术形象表现的基础载体,也是版画特有的语言表达形式。不同类别的版画其版画形态也不相同,这就好比在不同的场合所要求的音乐氛围也不一样。因为社会需求决定着版画类别的存在与形式。此外,版画的印刷技术方式和印刷媒材的不同也会使版画形态产生印刷语言上的差异。比如铜版和木版的印刷语言就不一样,否则两者就失去了同时存在的必要了。

对综合版画形态的概念的界定是建立在对版画形态概念认识的基础之上的,但综合版画在形态呈现的面貌上存在差异,因为综合版画的印刷技术语言、版画表现语言、印刷承印物与传统版种的相比更强调综合性。更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当代版种材料无限拓展使得当代版画的综合趋势进一步加强。

1印刷技术语言――印迹印痕

纵观中国版画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印刷史。只是版画在发展过程中,它的功能在逐渐随社会的不断进步而改变。印刷术的演进与新材料的发现、发明与使用是分不开的。事实上材料与人类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就有“物曲有利”这一说法,中国的历史学家们就曾把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示,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一种新材料的出现无疑代表了人类的一种新文明。但在艺术中,材料是精神的表现追求物质依靠的产物。中国早期的印刷中所使用的材料大多是以自然物为主的原始材料。“版画印刷技术的质变还是在雕版印刷术发明后,随着雕版印刷技术的发展而成熟起来的。”特别是英国工业革命之后,各种新材料、新技术的发明使得版画的印刷方式由原先的单一逐渐发展到现在的多元综合印刷方式,各种印刷形式形成独特的印痕、印迹汇集成当代版画形态特有的印刷技术语言。

印刷技术语言是通过某种印刷形式转印在承印物上“有精神指向的”印痕或印迹。印刷语言在某种程度上与印刷形式、印刷技术以及制版材料、制版技术都有很大的关系。不同的印刷形式因运用不同的印刷材料所产生的印刷语言肯定是不一样的,同样的印刷形式因不同印刷技术水平的人所产生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制版材料和水平对印刷形式、印刷技术的要求也不同。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印痕或印迹是印刷语言在承印物上显现的结果,更是版画家在印刷过程中对“自然痕”通过主体控制使其精神物态化的产物。但是“印痕和印迹的物理特征往往取决于印刷形式和材料的运用。”传统概念上的各个版种与综合版在印刷语言上有很大的差异,首先是传统版画中材料的意义和综合版画中的不一样,其二是传统版种所应用到的印刷形式没有综合版画的丰富多变。

传统版画中材料的意义一般是指转印物的属性表达,包括制版、印刷过程中的一切可能性,特别是原始基本物质的变化关系与自然肌理以及人工制造的痕迹。而综合版画中材料的意义是指通过‘综合’对其自然痕迹的控制,最大限度的利用材料的自然属性,使其改变属性的做法。这就好比前者是发明,而后者是发展,虽同属创造性活动,但发展是一个应用过程。

传统概念上的版种可分为凸凹平漏四种。凸版中我们最常见、也是最熟悉的就是木刻版画了,大致包括黑白木刻、套色木刻、水印木刻三种。木版相对于其他版种因版材易找,制作简便而普遍发展,具有表现手法灵活多样、黑白对比强烈、单纯明快、概括的艺术特点。但是凸版仅是用版面的凸起部分表现画面,所以凸版在其四种印刷形式中只用了一种。凹版中我们最常见的应属铜版,是指利用刻过或蚀过的版面凹下的部分填充油墨,经加压印制而成的版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凹版原理与凸版原理正好相反,但凹版的印刷形式也只属于四种印刷形式中的一种。石版画和丝网版画的印刷形式也都只用到了四种印刷形式中的一种。而综合版画在一定程度上最少都用到了四种印刷形式中的两种,甚至更多。在印刷形式和材料的选择使用上,综合版画相比于上述四个版种自由度更大,仅从印刷形式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来综合版画的印刷语言更加的自由丰富多变。

2版画表现语言

版画表现语言就是通过点、线、面、色、形、光等一些视觉元素组成的表达形式,这在某种程度上与绘画表现语言无异。但是在版画创作中,这些视觉元素是通过印刷而得到的,跟绘画表现语言的直接绘制有本质的不同。版画表现语言与印刷形式,印刷技术、印刷材料必须有效的结合,才可以准确地表达出艺术家的观念和精神信息。所以在版画创作中,版画表现语言的有效呈现是建立在我们对版画印刷技术原理掌握的基础之上,再通过印刷技术语言转化为可视性的艺术图像。

3印刷承印物

印刷承印物是印刷技术语言转化版画表现语言的载体,它的形制和呈现方式也决定着版画作品客观存在的形状,它的质材性也决定着印刷过程中印版和颜料的显现方式,它在某种程度上还对印刷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当然这其中还涉及到印刷技术问题,但是印刷技术属于个人问题,这里不作阐述。

众所周知,不同的绘画种类有不同的绘画底媒材,版画也不例外,各个版种对印刷承印物的质材要求是不一样的,但是也有同一承印物适合多个版种的情况,如纸张。这是因为纸张在我国的历史悠久,最重要的是纸张的制造技术易于掌握,当代纸张的深加工技术也已经非常成熟,而且制造纸张的原材料非常丰富,价格也非常低廉。所以无论是古代版画还是当代版画,纸张作为主要印刷承印物的地位没有动摇过。只是这里要注意一点,不同的印刷形式对纸张的技术参数要求是不一样的,凸版印刷所用纸张非常广泛,但是中国传统的宣纸和温州皮纸是最佳选择,适合水印木刻和套色木刻印刷的最佳用纸应属夹宣了。凹版所用的纸张一般要求吸墨性要好,韧性好,硬度适中。在国外一般有凹版专用的铜版原作纸,只是价格比较昂贵,国内多数版画家一般都选用进口的康颂水彩纸作为替代品。石版画印刷的用纸一般要求细纹的版画专业用纸,如法国生产的Rives BFK、Arches等品牌,其实在所有印刷形式中,石版画对纸张的要求应该是最高的。在国内,一般都用水彩纸、双面白卡纸和夹宣代替,这也是因人而异。丝网版画相比于上述三个历史悠久的版种还略显年轻,但正因为年轻,没有太多的束缚,反而更具活力。丝网版画在印刷承印物上一般也是用专业的版画用纸,但现当代丝网印刷技术的高度发达,也有艺术家用绢或布来印制,如美国的沃霍尔就曾用油画布代替了纸张,印刷了那张巨大的丝网版画《玛丽莲・梦露》,我想这大家应该不会陌生。综合版画在印刷承印物上的选择余地按常理来说应该相比于传统版种更大,就目前来说,在用油画布替代纸张这一方面,除丝网版外,其他三个版种都不行。但综合版画有一个独特的优势,就是可以自己亲手制作纸张,这在某种程度上应属于纸本艺术。一般就是把白纸放入水中捣碎,使其变成纸浆后,根据自己的意图重新组合,纸浆中也可以加入色素,甚至是实物,再把纸浆均匀的平放在板上晾干后压平就可以了(其实放在丝网版画的版材上效果最佳)。正如杨锋先生所言:“纸艺与纸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实践中常看到两者的结合,纸艺是偶然性与原始性的直接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琦.刀刻圣手与绘画巨匠[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2] 杨峰.综合材料版画技法[M].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丝网印刷方法范文11

[关键词]陶瓷;印刷

中图分类号:TS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3-0230-01

1 引言

如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吃这个问题越来越讲究。不止讲究食物的营养搭配,还讲究吃的艺术。告别过去的大盘粗碗,换成了一件件精美的瓷器,光彩夺目,跃然桌上。这些精美的花纹,栩栩如生,让人爱不释手。实现这种装饰效果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技术,称为陶瓷印刷技术。

我国是陶瓷技术与陶瓷艺术的发源地,印刷技术应用于陶瓷领域,极大的提高了陶瓷装饰的效率与质量。传统的陶瓷印刷技术,长期以来一直使用的方法是吹喷、手绘,橡皮印,以及贴花纸转印。随着陶瓷印刷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也推动了现代陶瓷技术的发展。随着建陶工业在我国的兴盛,陶瓷印刷技术主要经历了三次历史变革。第一次是陶瓷贴花印刷技术,第二次是辊筒印刷技术,第三次是喷墨印刷技术。而喷墨印刷,是完全不同于以往的非接触印刷方式,为陶瓷印刷带来了勃勃生机。这些技术的应用,不止用在日用陶瓷制品上,也广泛应用于建筑陶瓷制品上。

2 不同印刷方式简介和特点

2.1 陶瓷贴花印刷

陶瓷贴花纸印刷,俗称特转移印花,是一种基于普通印刷技术的特殊印刷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应用传统的印刷技术(主要是平印和丝印),把需要的图文信息印制在特殊的纸张载体上,再利用热转移的技术把图文信息转移到陶瓷上。这种方法效率高、成本低,能达到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目前,该技术的发展已经很成熟。

陶瓷装饰主要分为釉上彩和釉下彩。釉是瓷坯表面的一层很薄的覆盖层,主要有软质釉、硬质釉和珐琅釉,能改善陶瓷制品的使用性能,提高其艺术价值。在瓷器上釉之后进行图文装饰的称为釉上彩,上釉前进行图文装饰的称为釉下彩,对应工艺成为釉上贴花纸工艺和釉下贴花纸工艺。应用于花纸印刷的油墨,是用特殊的陶瓷颜料和不同粘结料轧制而成的陶瓷油墨,这些成分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和温度下在承印物上固化,具有色泽鲜艳,经久耐用,耐高温的特点。

常用的花纸有青花、釉下五彩、釉里红、釉上专色、釉上四色、粉彩等花纸,从目前陶瓷花纸发展的态势来看,中国香港和西方国家的印刷技术更为精湛,值得借鉴和学习。花纸的构成主要分成几个部分,釉上花纸主要由封面油、图文层、水溶性胶和纸基构成,釉下花纸主要由封面油、图文层、PVB图层、氯乙烯粘合剂和纸基构成。对于花纸的印刷,主要采用的是丝印,因为其他方式印刷的图案厚度很难达到要求,而丝印的印刷厚度高于其他的传统印刷方式,能达到较好的立体感。

釉上贴花纸时,首先将底纸与印有图案的PVB薄膜分离,将PVB薄膜浸润后转帖到陶瓷器皿釉的表面,经过780~830℃烧结,PVB薄膜炭化分解,就只留下图文层部分在陶瓷器皿上,完成图文转移。釉下贴花纸转印时,要先揭去纸基,浸润后把花纸贴在陶瓷器皿坯上,再涂布一层透明的瓷釉,然后在1350℃下烧结形成彩色图文。陶瓷贴花工艺质量的好坏,除了印刷花纸、贴花纸、烧结等工序的控制之外,还应注意花纸原稿的设计,好的花纸需要优秀的设计师设计。陶瓷贴花印刷是一项发展空间很广的技术,陶瓷贴花纸也是前景广阔,需要不断研发的精细产品。

2.2 陶瓷辊筒印花技术

陶瓷辊筒印刷技术是在平面丝网印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把平面丝网的单张间歇印花变成连续印花。上世纪中期辊筒印花技术就已经发明,但是我国在90年代末期才引进该项技术。由于设备和使用成本较高,国产技术不够成熟,引进初期,辊筒印花技术在陶瓷行业中未能有效的普及起来。2005年以后,随着胶辊印刷技术的不断改进,开始在建陶行业中扩张起来,主要应用在建筑陶瓷的印刷中。

陶瓷辊筒印花机是一种新型的陶瓷印花设备,主要采用的是胶辊,是由一种特制的有弹性的耐磨的硅胶制成,其制作原理是设计师设计好的图文内容,将其输入到电脑,然后通过电脑控制激光束雕刻,直接将图文雕刻在硅胶辊筒的表面。雕刻时,根据图案的分辨率和纹理选择不同的雕刻方式,网孔的形状也可以根据图案的纹理和实际需要采用不同的网点形状。这种激光雕刻的方式能够在胶辊表面雕刻出分辨率很高的图案,甚至超过700dpi,一般情况下,要求网点目数在220目以上,就能符合印刷需求。对雕刻好的辊筒,使用印花釉填充辊筒表面的网孔,印刷的方式相当于传统的柔性版印刷,胶辊在转动过程中与瓷面接触从而传递图案。

辊筒印花技术制版精度高,可以在瓷砖的表面实现凹凸印刷,且能实现全面自动化操作。印刷品表面层次丰富,纹理清晰,色彩鲜艳,效果逼真。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胶辊印刷的陶瓷制品常常面临色差问题;不同批次的印花效果稳定性较差;由于印刷压力的原因导致的瓷制品破裂等现象。

2.3 陶瓷喷墨印刷

陶瓷喷墨印刷,颠覆了以往的陶瓷印刷技术,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代替丝网贴花印刷和胶辊印刷。喷墨印花和以上两种方式相比,是一种非接触式印刷无压印刷,能够在各种不规则的表面印刷不同的图文。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产品的个性化印刷,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且操作过程简单方便,稳定性好,只需将电脑中存储的相关信息输入到喷墨印刷机中即可。原理类似于在纸张上进行喷墨印刷,只不过纸张喷墨印刷用的是有机墨水,而陶瓷喷墨印刷用的是无机材料合成的陶瓷釉料,需经过高温的煅烧才能成为最终的画面。

陶瓷印花技术引入到我国的时间还不长,最早是被意大利、西班牙等陶瓷强国广泛运用,直到2008年底才引入中国。目前,我国的陶瓷印花技术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完善。

陶瓷喷墨印刷机主要由陶瓷输送机构、喷头系统、供墨系统、控制系统及操作系统、恒温恒湿除尘系统和喷头自动清洗系统构成,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喷头系统,是喷墨印刷技术的关键。通过计算机对喷头的控制,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印刷,按需喷印,减少对墨水的浪费。在喷墨过程中,喷头和陶瓷墨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喷头的孔径必须和陶瓷墨水的颗粒细度相匹配。因而,陶瓷墨水的质量对陶瓷印刷品的质量有着关键影响。陶瓷墨水的呈色物质主要是无机非金属颜料,要求其颗粒度小于1μm,颗粒之间不能团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之前我国所采用的陶瓷喷墨墨水主要依靠进口,现在我国正大力致力于陶瓷墨水技术的研究,大量价格相对低廉的陶瓷墨水开始在市面流通。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喷墨设备价格的下降,陶瓷喷墨印刷技术将能够迅速扩大市场。

陶瓷喷墨技术污染少,节能环保,带来了技术工艺和产品花色的创新,使小批量、个性化定制成为可能。但是喷墨陶瓷产品要想成为市场主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 结语

我国是陶瓷的故乡,在陶瓷技术与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我国依然是世界上的陶瓷生产大国、消费大国,中国生产的陶瓷制品占据世界总量的半壁江山。作为陶瓷生产第一大国,在陶瓷印刷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上,还有许多环节需要改进和创新,许多国外的先进技术需要引进。

丝网印刷方法范文12

关键词:网版画;色彩;装饰性

中国分类号:J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86-1

丝网版画是版画艺术的一种,它的表现形式是最为自由的,同时也是种注重装饰性的艺术。在作品创作中无论是黑白关系、线条的作用、色彩的运用都在工艺限定中得到完善,通过一定的手法比如夸张、抽象等来摆脱客观现实的约束,而达到一种更高的艺术美境界。各种艺术门类都有其特有的表现语言,而丝网版画因其自身的“平面性”“间接性”“正图正印”以及对色彩的高度概括性等特征而使它的表现语言独具特色,并区别于其他绘画形式。

丝网版画又是一门以色彩塑造形象的现代绘画艺术,也是以印刷制作为主的新兴版画。在丝网版画作品设计中与色彩联系是最为密切的,丝网版画的色彩从根本上来说是作者主观意念和内在情感的抒发,能在有限的色域内表达出作者的精神内涵,并且还需做提炼与画面的总体色彩相配置从而达到更好的预想效果。

这里提到的色彩,它涉及的方面极为广泛,包括美学、心理学、光学和民俗学等。心理学家曾提出了很多色彩与人类心理相关的理论。他们指出每一种色彩都具有象征意义,当视觉接触到某种颜色,大脑神经便会接收色彩发送的讯号,即时产生联想。经验丰富的设计者,往往能借色彩运用,勾起一般人心理上的联想,从而达到最佳设计目的。

但心理学家也留意到一种颜色通常不只含有一个象征意义,正如红色既象征热情,又象征危险,所以不同的人对同一种颜色的含义会作出截然不同的解释。除此之外,个人的年龄、性别、职业、他所处的社会文化及教育背景,都会使他对同一种色彩产生不同的联想。这个色彩和心理联想的理论,对设计者来说是个重要的发现。

装饰色彩运用的主观作用使我们必须研究色彩的“感情”。色彩本身没有感情,但由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经验产生某些联想,将自然景色“拟人化”。由于性格、经历、情绪的不同,对客观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对某种自然色彩的感受,可以是“绿肥红瘦”,也可以是“恰纽陕绿”。至于“伤心碧”“含烟翠”“绿生凉”,人们对色彩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冷色具有冷意,暖色具有暖意,明亮的色彩使人感到活跃,灰调子的色彩使人感到安静,这些冷暖动静的感觉是属于人们对色彩的心理感受,除了心理因素外还有生理因素,另外根据对光的吸收和反射程度,由“色光”波长的长短所决定,明度高的色彩有扩张感,明度低的色彩有收缩感,冷色有深远感,暖色有近迫感。这些对不同色彩所产生的大、小、远、近的感觉是来自视觉的直接反映,这些生理和心理感受结合起来,就会引起人们不同的感受。

丝网版画作品画面设计一般都是概括简化了客观对象,采用平面化的构图,以概括的手法和单纯的色彩来表现视觉效果的强烈、色彩单纯的装饰性效果,创作中的主观情感也通过装饰性语言来表达。丝网版画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可以借助任何媒介来完成,手绘制作、数码电脑合成等,所以它的表现性很强、形式相当丰富。在创作中作者应该结合自己的创作理念来表达自己的个性作品。造型、色彩、表现手法、构成方式作为一种形式感是表现的基础,在丝网版画中色彩有两个层面,第一个是色彩关系,比如明度、纯度、冷暖等组合关系;第二个层面是叠加关系,色彩重叠后的一种新效果,这和材料也有关系,水性颜料和油性颜料重叠的效果又不一样。画面的构成也需要作者的精心设计组合,包括画面上形象的相互关系和整体关系,以最佳的形式感呈现出来,好的构成设计和色彩的运用更能深化主题和表达作者的思想。

丝网版画的视觉效果最强烈,能很好地表现肌理效果和色彩,这是它的优势,比其他任何画种更容易表现,我们更应该注重理念的表达。同时,丝网版画是现代工业的产物,具有时代性和现代感,所以可以用现代的观念去处理画面,装饰意识具有更强的时代性。丝网版画可以很容易表现色彩重叠、色彩渐变、色彩组合的美感,它的美感是印痕的效果,同时注重装饰设计意识和形式感。中国传统绘画精神具有主观性和装饰性,而丝网版画也正好吸收了中国艺术传统精神。

丝网版画的制作过程也需要合理化,它是按顺序逐次印刷,一般是浅色先印刷,重的颜色后印刷,这样好控制画面的色彩效果。这个制作原理也决定了丝网版画在制作之前就需要精心的设计,在画小稿的时候就需要把分版、印刷顺序有条理的分析好,最大极限的把自己的思想与创作动机表现出来,印刷的过程中有偶然的效果,要恰当的把握好这种效果,再做调整,从整体出发,把握好作品的层次感,使之完美。

丝网版画在作品尺寸上,可以用超出其他版画种类的大幅尺寸获得醒目的视觉效果。它在色彩的运用上,能够借助丝网版印制技术达到尽情的表现,使色彩的魅力得以充分展示;它在造型和结构上,更为创作者提供了自由表达的空间,使版画语言的“绘画性”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借助科学的印刷技术,丝网版画迅速丰富多样起来,对应现代社会条件下图像传播特征和视觉文化不断扩展的趋势,进入了社会审美的各个层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