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男性保健健康知识

男性保健健康知识

时间:2023-10-17 09:40:19

男性保健健康知识

第1篇

利用“男性健康日”进行男性健康宣传咨询活动,普及男性健康科学知识,提高男性的健康水平,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家庭、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10月28日,是全国第十一个“男性健康日”。河南省永城市人口计生委和市计生协会联合高庄镇计生委利用群众赶场日开展了以“健康・家庭和谐”为主题的大型男性健康日宣传活动。进一步普及生殖健康科普知识,倡导家庭生活新理念,提高男性参与计划生育的责任意识,努力弘扬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新风。

近年来,男性健康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男性健康问题认识不足,男性承受的心理压力及由此付出的健康代价也往往被社会忽视。广泛开展男性健康宣传教育,普及男性健康科学知识,增强男性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男性的健康水平,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家庭、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0月27日上午一大早,永城市人口计生委、计生协、药具站、计生指导站医务人员,会同高庄镇计生办在高庄镇繁华地段集贸市场开展了以“健康家庭和谐”为主题的大型男性健康目宣传及义诊活动,计生工作人员搭建好宣传台、咨询台,悬挂横幅,挂图,利用广播宣传男性健康知识。活动现场人头攒动,吸引了前来购物的群众踊跃参与,气氛热烈。免费向过往群众发放《怎样预防艾滋病》、《男性健康知识》优生优育宣传资料,免费发放安全套等避孕药具,并在现场为群众解答疑问,帮助育龄群众特别是男性公民了解生殖健康的重要性。群众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市人口计生委领导马红梅来到现场,和工作人员一同向群众宣传男性健康知识,计生服务站的医护人员,免费为群众测量血压,同时医学专家,向人们提供男性健康咨询服务,对过往男性群众提出的当前关于男性健康问题做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医务工作者就流动人口关注的男性生殖保健、避孕节育,心理健康等问题回答了他们的疑问,引导和帮助他们增强健康意识,掌握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现场群众反映热烈,宣传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取得了圆满成功。

据了解,在此次宣传教育活动中,计生委悬挂横幅2条,悬挂宣传图片10幅、摆放板报6块、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发放避孕药具500盒,为22名男性进行了免费健康检查,为160多名群众开展了咨询服务,解答有关疑难问题50多个,其他计划生育宣传品2000余份、宣传活动受到群众欢迎。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宣传活动,吸引了男性群众参加并唤起男性参与计划生育的责任感、紧迫感,有利于推动全市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开展。

第2篇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质健康;生活习惯;藏族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9-0072-04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加,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是诸如发达国家暴露出来的营养过剩、运动不足等不良生活习惯所造成的“文明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原因。造成这些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被认为是人们对健康的态度不正确以及健康知识的不足,因此以青少年为中心的学校健康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人们的生活习惯与当地的文化习俗、社会经济背景、人们受教育的程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藏族大学生走下高原,经过将近4年的学习,生活习惯、健康态度以及健康知识等发生了哪些变化?本研究对陕西省咸阳市的民族学院全体1年级及4年级藏族学生进行调查分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分别于2007年10月、2008年5月对民族学院1年级(2007年9月入学)和4年级(2004年9月入学)的979名藏族学生(男375名,女604名,平均年龄1年级为(18.71±0.64)岁;4年级为(22.39±0.64)岁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采用特尔菲法,通过发放《指标内容效度专家调查表》的形式,经10名医学、体育方面的专家和学者的审阅证明问卷的信效度良好。间隔15 d再次进行测量,重测信度为0.83,证明问卷指标的可靠性。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与人们生活习惯相关的健康意识、知识以及态度等。其中,食物摄取频率是参考我国国民营养与健康调查结果中的10个项目,规定回答“每天吃”的得3分,回答“每周2~3天吃”的得2分,回答“几乎不吃”的得1分,以30分为满分计算食物摄取得分;健康意识主要包括健康的自我评价等7个项目,以健康的自我评价中回答“健康”的得3分,“不算健康”的得2分,“不太健康”的得1分,共计21分算出健康意识得分;健康知识的内容来源于日本小学、初中保健体育教材中与生活习惯病相关的10个项目,以回答“知道”的得1分,共计10分算出健康知识得分;健康态度是参考Breslow等提出的预防生活习惯病必须注意的7种生活习惯而确定的,其中以回答“非常重要”的得3分,回答“不太重要”的得2分,回答“根本不重要”的得1分,共计21分算出健康态度得分。另外,将食物摄取得分、健康意识得分、健康知识得分以及健康态度得分分别计算出的总分的平均值以及1/2标准差为标准分别分成3组进行统计处理。

身高、体重等资料来源于民族学院每年的体质测试。主测者为民族学院的体育教师及医生,使用的器材是中体同方生产的ZSTF型身高体重计。

以WH018惭规定的体质指数(BMI)为标准,并参照WHO 1999年针对亚洲人的特点而颁发《对亚太地区肥胖及其治疗的重新定义》所规定肥胖标准:BMI

统计处理均采用SPSSv.11.5,统计检验采用t、X2及F检验,显著性水平以P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健康意识、健康知识以及健康态度

1)健康意识。健康的自我评价回答“健康”的,1年级、4年级及男女生的比率分别为48.56%、45.85%、55.20%、42.38%,年级调整后的男女生的Odds Ratio值为2.89,男生高出女生2.89倍,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排便次数“每天1次”的,1年级、4年级及男女生的比率分别为36.66%、43.45%、44.80%、36.75%,年级调整后的男女生Odds Ratio值为2.05,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体育活动“非常充分”的,1年级、4年级及男女生的比率分别为35.32%、24.67%、41.07%、23.68%,年级调整后男女生的Odds Ratio值为2.81,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7项算出来的健康意识得分的平均值:男、女及1年级、4年级学生分另0为16.77±2.41、16.23±2.26、16.40±2.25、16.48±2.42,其中男生的得分高于女生,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意义(P

2)健康知识。对“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肝脏疾病”、“吸烟的人容易得肺癌和心脏病”、“吸烟的人呼出的烟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的知晓率在85.03%~95.41%,男女调整后年级的Odds Ratio值分别为2.33、2.13和2.06,4年级学生在这几个方面的知晓率比1年级学生要分别高出2.33,2.13和2.06倍,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

3)健康态度。认为不吸烟、不酗酒、保持身高和体重均衡以及每天吃早餐“非常重要”的比率,男女生分别为78.93%、94.04%,85.60%、92.38%,68.53%、76.32%,78.67%、90.56%,女生均高于男生。7项算出来的健康意识得分的平均值:1年级、4年级及男女生分别为19.82±1.60、19.89±1.56,19.58±1.68、20.02

±1.49,女生健康态度得分高于男生,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意义(P

2.2 健康态度、健康意识与生活习惯的相关性

表1显示,1年级健康态度得分与就寝时间、使用电脑时间、吃早餐、每天喝碳酸饮料存在相关胜,并且可以看出,健康态度得分越高,22:00以前就寝、每天使用电脑时间不满1 h、每天吃早餐的比率也越高;4年级健康态度得分与运动、早餐以及食物摄取得分之间存在相关性,同样可以发现,健康态度得分越高的学生,参加运动、每天吃早餐、食物摄取得分的比率也越高。

表2表明,对于1年级学生来说,健康意识得分与就寝时刻、使用电脑时间、运动习惯以及食物摄取得分存在相关性关系,并且健康意识得分越高,22:00以前就寝、使用电脑未满1 h、每天参加运动等的比率越高;就4年级而言,除了健康意识得分与使用电脑时间不存在相关性关系以外,与其余项目均存在相关性关系,同样可以发现,健康意识得分越高的学生,22:00以前就寝、每天参加运动时间、每天吃早餐、食物摄取得分的比率也越高。

2.3 不同体重学生的食物摄取、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和健康态度

表3表明,正常组男女大学生食物摄取得分、健康意识得分、健康知识得分以及健康态度得分均高于偏瘦组及超重组学生的得分,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

3 结论

1)藏族大学生在健康知识方面,高年级好于低年级,健康意识男生好于女生,而健康态度女生好于男生,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2)大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态度以及健康意识越好,经常吃早餐、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等良好生活习惯的比率也越高。

3)正常组大学生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健康态度以及在食物摄取等方面好于偏瘦组和超重及肥胖组。

参考文献:

[1]卫生部,科技部,统计局,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教育部,体育总局,学生体质检测报告[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3]教育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季成叶,我国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及其社会经济差异[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2):106-108

[5]尹小俭,我国大学生的体格与家庭社会经济因素及自然环境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体育科学,200626(1):37-42

第3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中老年人;生殖健康状况;生殖健康需求

众多国家在开罗国际人发大会上一致认为,生殖健康不单纯是通过计划生育达到人口学目标,而是要更广泛地满足男性和女性在其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对生殖健康的需求〔1〕。在世纪之交,我国人口结构将实现转换并迈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人口老龄化给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卫生保健等方面带来深刻的影响,实现健康老龄化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必然选择〔1〕。冯海龙、宋焱鑫等〔2,3〕调查发现,城乡中老年人健康状况较差,就医较困难,就医意识淡薄,中老年男子健康和生活质量急需提高〔4〕。现有研究大部分仅调查了中老年人生殖系统患病情况,少见较为全面反映少数民族中老年人的生殖健康状况及需求,更未见从民族传统风俗、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其影响因素。本课题调查少数民族中老年人生殖健康状况及其需求,为政府完善生殖健康服务以有效覆盖少数民族中老年人口弱势群体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在贵州省镇宁、三都、玉屏、务川和松桃5个少数民族自治县,随机选取苗族、布依族、水族、仡佬族和侗族≥50岁少数民族中老年人各100名,共计500名,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回收问卷500份,有效问卷441份,其中女性211份,男性23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8.2%。年龄50~86(平均57.31±7.12)岁,男性50~86(平均57.93±15.22)岁,女性50~78(平均56.64±13.00)岁,不同性别、少数民族和住址的对象间年龄无显著性差异。在婚对象占86.2%,13.6%离婚和丧偶,1例未婚。79.1%为农村户口,男性和城市中老年人有配偶的比例高于女性和农村中老年人。调查对象民族组成:布依族118例(26.8%)、侗族92例(20.9%)、水族84例(19.0%)、仡佬族82例(18.6%)和苗族65例(14.7%)。受教育程度以小学居多(43.5%),其次为文盲(24.3%)、初中(22.9%)、高中(6.1%)和大专及以上(3.2%)。男性对象的受教育程度显著高于女性(χ2=43.253,P=0.000)。对象月收入及家庭年收入均为偏态分布,中位数(P25,P75)分别为:月收入150元(45,400),家庭平均年收入为3500元(1500,9400)。

1.2方法采用封闭式问卷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具有与调查对象相似特征经验的研究人员填写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象的一般情况、避孕行为与生育状况、生殖系统疾病症状及诊断、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避孕知识、生育意愿和对计划生育工作的建议5大方面56个问题。所有问卷由研究者进行完整性和一致性检查,并对问卷中半开放性问题进行重新编码,对全部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避孕知识进行赋值,将各项得分相加得到生殖健康综合评分,最高分为33分。具体赋值情况如下:在调查表中列出淋病、乙肝、梅毒等6种性病,听说过一种得1分,性病知晓总分6分。给出可能的艾滋病、性病/生殖道感染传播途径各8种,选对一条得1分,艾滋病传播知识和性病传播知识总分各8分。将、宫内节育器、口服避孕药等10种避孕方法列出,让调查对象选出听说过的避孕方法,选出一种得1分,总分10分。

1.3统计学处理数据分析处理采用SPSS11.5分析软件,进行频数分布分析、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结果

2.1生育及避孕情况有小孩3个及以上的中老年人占大多数(55.1%),91.3%的中老年人有1个以上的男孩。中老年女性对象大多数妊娠次数在3次及以上(67.3%),最近一次分娩的地点大部分在家(61.9%),78.1%的中老年妇女未做过产前检查。仅9.5%的少数民族中老年妇女做过人工流产,人流原因多为不想要小孩(42.9%)和避孕失败(38.1%)。避孕现用率为82.2%,各种避孕方法使用情况见表1,少数民族中老年人采用的避孕方法以绝育和宫内节育器为主(74.6%)。5种少数民族中老年人,布依族选用的避孕方法种类最多,采用绝育的比例最低,仡佬族选用男扎的比例最高。调查对象中曾换用过避孕方法的占46.8%,不同的少数民族间有极显著性差异,侗族最高(58.7%),仡佬族最低(30.9%)。随着对象受教育程度的升高、年龄的减少,一生中换用过避孕方法的比例显著增加(P=0.000)。此与经济、政策密切相关,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我国避孕节育技术日益繁多,计划生育政策也发生了改变,可供少数民族群众选择的避孕方法越来越多。且对象文化水平越高,他们的避孕意愿越强、避孕知识越丰富、经济能力也越好,故一生中换用避孕方法的可能性越大。

在决定现用避孕方法时,多为夫妇双方共同决定(47.5%),随着对象受教育程度的增高,由丈夫单独做主选择避孕方法的比例下降,(文盲组21.3%、小学组12.3%和初中以上组9.6%),在医务人员指导下选择的比例上升(文盲组12.0%、小学组14.8%和初中以上组21.6%)。

苗族和仡佬族妻子做主选择的比例明显低于水族,布依族、仡佬族夫妇双方共同选择避孕方法的比例显著低于水族,苗族、布依族和仡佬族在医务人员指导下选择的比例也显著低于水族。城市少数民族中老年人由妻子做主选择避孕方法的比例是农村组的7.58倍。说明城市、水族女性家庭地位高于对照组。随着对象年龄的增加,夫妇商量选择避孕方法的比例显著下降,随着国家关于“男女平等”的宣传和相应政策的实施,少数民族群众女性的家庭地位也得到提高,在计划生育措施的选择决定中更有发言权和参与性,见表2。

绝大部分受调查少数民族中老年人选择女扎。不同少数民族对于总是“如须绝育,夫妻何人手术”,对象选择有差异(χ2=10.559,P=0.032),其中侗族对象中选择女扎的比例最高(94.6%),仡佬族最低(79.3%),这与本研究调查少数民族老年人男女扎现用率结果一致。苗族和仡佬族男扎在绝育中所占比例远高于其他民族,此现象与这两种少数民族不同性别的健康经济效益有关。贵州农村苗族和仡佬族妇女在家庭中不只承担家务劳动,还要承担重体力田间耕种工作,而男性则扮演着父权家长的角色,日间扛枪打猎,从事的农务劳作较妇女轻,故农村少数民族群众为保证家中的劳动力,更愿选择丈夫绝育以不影响家庭生产活动。同时这两种民族老年人妻子做主选择避孕方法的比例低于其他民族,也说明了苗族、仡佬族的妇女家庭地位低下,父权意识较严重。表1少数民族中老年人避孕方法使用情况

2.2生殖健康知识掌握状况调查的少数民族中老年人69.7%知道在何处获得避孕方法,认为最有效的避孕方法按所占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女扎(56.2%)、避孕环(11.4%)、男扎(6.2%)、/药膜(2.0%)、口服避孕药(1.8%)、自然避孕法/体外(0.4%)。而认为副作用最小的方法依次为:女扎(32.7%)、避孕环(12.0%)、/药膜(12.0%)、自然避孕法/体外(3.4%)、口服避孕药/注射避孕(2.0%)。城市少数民族中老年人对现用避孕方法的了解(副作用及适合人群)程度显著高于农村(χ2=28.909,P=0.000),男女对象无显著性差异。受调查的少数民族艾滋病知晓率为73.7%,本研究中设计的艾滋病传播知识和性病传播知识总分各8分,避孕知识总分10分。而调查显示少数民族中老年人避孕知识和性病知识平均得分较低,艾滋病知识得分6.75±3.00(3~9),避孕知识得分3.43±4.06(0~9),性病知识得分1.61±2.58(0~6),性病传播知识得分2.87±2.10(1~6),双因素χ2检验分析少数民族中老年人生殖健康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如表3所示。少数民族中老年男性对性病的了解情况显著好于女性,不同少数民族的生殖健康知识得分差异极其显著,苗族最高、水族最低。城市中老年人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高于农村。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升高、年龄的减少,少数民族中老年人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明显上升。表2少数民族中老年人落实避孕措施的选择人影响因素2.3身体健康状况自我评价身体健康状况,51.9%的调查对象自觉好,而15.1%的自觉身体差。仅15%的对象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格检查,10.2%每年进行生殖健康检查。城市对象参与健康体检的比例明显高于农村组(χ2=18.894,P=0.000),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参加全面体格检查的比例也显著增加(χ2=50.070,P=0.000)。男性体格检查的比例高于女性,原因在于少数民族男性受教育程度较女性高,故就业率高于女性,享受医疗保险资源多于女性。而中老年妇女接受生殖健康检查的比例显著高于中老年男性(χ2=16.393,P=0.000),此为我国目前在农村广泛开展的生殖健康服务取得的较大成效。未体格检查的原因有:没必要(42.3%)、没钱(33.5%)和害怕(14.9%),不进行规律生殖健康检查的原因:没必要(59.1%)、不在育龄范围(17.5%)和没钱(17.0%)。

25.7%的少数民族中老年男性自觉曾有泌尿生殖道不适,其中的33.9%目前还有感染症状。症状有:尿急尿频尿痛(10.4%)、下身瘙痒(8.7%)、会触痛涨痛(4.8%)、尿道口分泌物增多(1.7%)和下身皮肤破损(1.3%)。经检查确诊的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尿道炎(16.2%)、尿道下裂(4.8%)、前列腺炎(2.9%)、包皮过长(2.4%)、精索静脉曲张(1.0%)、附睾炎(0.5%)、隐睾(0.5%)。有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少数民族老年男性49.2%不看医生,其中77.4%因没钱,认为病情轻没关系,12.9%羞于告诉医务人员,3.2%怕周围人知道。

57.3%的少数民族中老年妇女不知道自检,21.8%知道但从未做过。目前有生殖系统不适的占28.0%,而13.0%的不知道自己是否有不适。有不适看医生的占50.8%,不就医的原因有:羞于告诉别人(70.0%)、没钱(20.0%)和没时间(6.7%)。经确诊的妇科疾病患病率为:阴道炎(26.2%)、宫颈炎(9.9%)、输卵管卵巢囊肿(5.8%)、子宫肌瘤(2.6%)、子宫脱垂(5.2%)、子宫内膜异位(3.1%)。

本次调查的对象自报生殖系统患病率低于其他报道〔2,5〕,这与少数民族地区的中老年人健康意识淡薄、缺乏健康体检有关。调查中发现少数民族中老年人由于经济收入较低、健康知识普遍缺乏,特别是农村少数民族中老年人不能享有各种社会保障,农村养老主要通过家庭赡养自行解决,而农村家庭养老受到他们子女本身经济实力和是否具有孝心两个方面的影响,故易出现老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最后看不起病的问题。表3少数民族中老年人生殖健康知识影响因素

2.4性生活状态自我评价性生活和谐度,感觉满意的占45.8%,而23.6%的对象表示无性生活时间太长,已记不住。影响少数民族中老年人性生活和谐的因素有性别、民族、对象受教育程度和年龄。少数民族中老年男性对性生活不满意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中老年女性因无性生活时间太长而忘记是否满意的比例高于男性(χ2=9.746,P=0.008)。侗族和水族中老年人性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苗族、仡佬族(χ2=28.504,P=0.000),随着对象受教育程度的升高,性生活满意度显著增加(χ2=50.070,P=0.000)。调查对象年龄超过60岁后,性生活满意的比例显著降低,长期无性生活的比例显著增加(χ2=23.085,P=0.000)。

影响性生活不和谐,少数民族中老年妇女较中老年男性,更多无性生活,中老年男性更多的感到性生活不和谐。苗族中老年人性生活不和谐的比例为水族的4.281倍,而水族中老年人性生活和谐的比例是仡佬族的2.273倍。中老年人的性生活和谐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少数民族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两性在性需求方面趋于一致,见表4。表4少数民族中老年人性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

2.5接受生殖健康服务情况及建议45.8%的对象或其配偶2000年以来得到过生殖健康服务/咨询,其中30.3%的为计划生育措施/药具服务,32.7%为妇科病查治,29.8%是生殖健康/计划生育咨询服务。接受服务的场所65.5%在县乡各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24.9%在各级医院/妇幼保健院,4.3%在村级卫生室,5.3%是私人诊所及其他地方。对服务感到满意的占81.8%。2000年来,得到过生殖健康/计划生育宣传品的占59.1%,其中的81.6%未阅读或仅读了小部分宣传品。42.4%的少数民族中老年人参加过政府组织的生殖健康/计划生育知识培训班。对于问题“希望计划生育部门提供的服务”,调查对象的回答如下:生殖健康咨询(64.9%)、性知识教育(49.0%)、希望提供避孕药具(33.5%)、希望提供妇科病及其他生殖系统疾病治疗(20.9%)。少数民族老年人希望计划生育部门从以下方面改进:增加服务项目(56.0%)、提高技术人员水平(51.8%)、改善服务态度(51.6%)、改善服务场所条件(47.0%)、加强生殖健康/计划生育知识宣传(15.1%)。

少数民族中老年人接受生殖健康服务情况有性别差异,中老年妇女得到生殖健康服务/咨询、参加生殖健康/计划生育知识培训班的比例都显著高于男性,两性得到宣传品的比例无差异,但男性全部阅读宣传品的比例显著高于女性(χ2=16.656,P=0.000),这是少数民族中老年男性对性病了解情况好于中老年妇女的原因之一。

3讨论

我国自2000年开始进入老年型社会,且具有老龄化发展快、老年人口数量大、地区之间不平衡、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人口老龄化已成为重大社会问题〔5〕。特别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更是“先老未富”,如何解决少数民族老年人的生殖健康问题、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是急需解决的难题。

本研究揭示,少数民族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同时我们也看到少数民族中老年人、特别是农村地区,他们进行生殖健康检查都依赖于计划生育部门组织的免费检查,这些服务均针对已婚育龄妇女,而中老年妇女和男性群体都不在该范围。随着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身体健康状况下降是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特别在经济不发达的少数民族农村地区,青壮年外出打工,老年人还是留守家庭的主要劳动力,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直接与整个家庭经济和留守儿童成长密切相关。且随着寿命的延长,中老年人生殖健康问题和需求也相应增多,扩大生殖健康服务人群、增加服务内容、重视男性生殖健康,已成为刻不容缓、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也揭示了少数民族中老年人对计划生育部门有着扩大服务范围、增加服务项目的要求。超级秘书网

研究提示在各少数民族地区,重视中老年的健康问题及生殖健康知识的普及要研究少数民族民俗民风,采取包含独特民族元素、形式多样的宣传形式,使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内易于中老年群众接受,从而改变他们的不良生殖健康观念和生活方式,提高少数民族群体的生殖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文范.我国人口老龄化与战略性选择〔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0:6.

2冯海龙,陈长香,田喜凤,等.城乡中老年人就医行为的现状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6;6(5):134.

3宋焱鑫,李宏军,宋洪涛,等.洛阳市中老年男性生殖健康状况初步调查〔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6;20(11):323.

第4篇

【关键词】 外来务工; 男性; 生殖健康

A survey of male migrant workers’ knowledge and attitude toward reproductive health

Li Jing1, Liu Defeng2, Li Bin3, Jiang Hui2, Hong Kai2, Zhao Lianming2, Tang Wenhao2

1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Beijing, 100191

2 The urology department of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Beijing,100191

3 The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departmentof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Beijing, 100191

【Abstract】 Objectives: To understand the male migrant works’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toward reproductive health in Beijing and their health status and needs. Methods: A randomized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the male migrant works in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The questionnaire included gender, age, marital status, education level, the level of awareness on men’s health and knowledge, and so on. SPSS13.0 software was used to input statistics. Results: 900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and 868 valid responses were returned (The efficiency is 96.40%). 56.3% of the male migrant workers were less than 30 years old, 51.4% of them only got ju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or below that, and 38.9% of them engaged in manual labor. 21.3% had never heard of men’s health-related knowledge, 33.0% have never seen men’s health books, and 45.0% never seen men’s health-related television programs or lectures. But 81.8% of those surveyed expressed their hope to get the male reproductive health knowledge. Conclusion: In Beijing, migrant male workers have low awareness of male reproductive health, but have higherneed for the relevant guidance and education. Male reproductive health education work should be further enhanced and advocated

【Key words】 migrant works ;male;reproductive health

近年来,男性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男性懂得自我保健。但男性在社会上的形象总是健壮、坚强和成功, 因而一些人即使身体不适时,也会掩饰自己的疲惫和病痛, 不能及时就诊。一份[1]关于男性身心健康的研究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404个县、区和市展开调查,共有8875名男性参与,其中67%的被访男性自述健康状况良好,28%的认为一般, 仅有5%述说较差或很差。这一情况在流动人口中更加严重。

第五次国家统计局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目前全国流动人口超过1亿,其中有78%为农村到城市的流动人口。北京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会对外的消息称,截至2009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达到1755万人,其中外来人口509.2万人,占北京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为29%。这部分务工人员大多呈现出年龄较小、学历较低、多从事体力劳动等特点,他们的生殖健康状况令人堪忧。为了解这部分群体的男性生殖健康状况和他们对男性健康的认知和态度,为有针对性地对其开展适宜的生殖健康知识宣传和教育提供帮助,本文针对北京外来务工男性进行了生殖健康的调查,。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北京市海淀区外来务工男性进行生殖健康方面的整群随机抽样问卷调查。

1.2 问卷调查

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和男性生殖健康知识两个大方面。其中基本知识方面包括性别、年龄、婚否、文化程度、从事职业和生活习惯。男性生殖健康部分则主要了解对男性健康的认识程度和相关知识等。发放调查问卷900份,收回有效问卷868份,有效率96.40%。

1.3 统计分析

使用SPSS13.0软件录入和统计。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中(见表1),外来务工男性以中青年为主,其中56.3%的年龄小于30岁。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占51.4%。其中从事体力劳动的占38.9%,半体力劳动的占49.1%。36%的男性未婚,其中19%的未婚且无女朋友。

2.2在京外来务工男性对男性生殖健康的认识

表2中显示,21.3%的男性从未听说过男性健康相关知识,33.0%的男性从未看过男性健康相关书籍,45.0%的男性从未看过男性健康相关电视节目或讲座,但81.8%的受调查者表示有必要加强男性生殖健康方面的宣传教育。占63.5%的男性未曾听过“男性健康日”,而让他们遇到生殖健康方面的问题时,有多达46.25%(7.4%去找朋友,27.8%去查有关书籍或上网,3.7%去小广告上的诊所)的受调查者不会首先选择去正规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来京工作,所以, 研究预测[2]2010年北京流动人口可能达到540~630 万人,这些外来人口进城务工、经商者为主体。这一群体的特殊性也使得他们对男性生殖健康的认识往往不够,遇到相关问题时也得不到很好的自我和社会的关注。流动未婚男青年生殖健康现状研究[3]中显示,流动人口发生率、非意愿妊娠率均较高,尤其是发达的地区和城市,10%~20% 的未婚流动人口有婚前, 一些服务行业的婚前可能达到50%~80%[4],所以这起群体更需要社会的关注。为了加强这一群体男性的自我保健意识,对他们给与更好的帮助,我们对其男性健康的相关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做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本次研究发现,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程度不高,而且多集中在体力劳动和半体力劳动的工作行业。受教育程度与身心健康呈正相关, 这可能和高学历者获取的科普资源较多、生活方式更文明科学, 以及产生心理困扰或疾病时善于自我调节或正确寻求诊治。但这些务工人员也希望得到相关方面的知识。青岛一份男性流动人口性健康及影响因素研究显示[5],90%的调查者希望得到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识,86%的调查者希望能得到医生的帮助来防治生殖健康问题, 比如说防治性病/ 艾滋病, 避免意外怀孕, 降低人工流产次数等,这一结果和之前的比例(93.7%)[6]相近,和我们的结论也基本一致。

本研究还发现,在京务工人员的男性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整体水平不高,且各方面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不均衡。这一调查结果和刘艳杰等[7]做的关于北京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也相似。现代社会知识主要来源的电视、书报等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还不是外来务工人员获得男性生殖健康知识的来源,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本身对男性生殖健康认识不够,一方面也说明需要进一步利用好大众传媒在知识的传播方面的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传统媒介投入小、覆盖广、效果好的优势。此外,我们还可以和计生部门合作,通过在社区播放科教电影、宣传片,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单以及进行集中的科普讲座等形式,使更多的务工人员了解男性生殖健康知识。

同时,调查中还发现,外来务工男性在遇到相关疾病困扰时,很大一部分群体没有首先寻求正规医院的检查和治疗,所以下一步工作还要纠正不规范的宣传,可以联合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开展义诊和义务宣讲,从而使得外来务工男性获得更好的、更准确的男性生殖健康知识。

总体而言,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男性生殖健康知识整体水平不高,遇到相关问题时存在的困扰较为明显,有着迫切的健康需求。应通过丰富多样的信息传播方式,在这一群体中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以切实提高其知识水平,这将对我国男性生殖健康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安琪. 男性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5,4:81-88.

2 李永浮,鲁奇,周成虎.2010 年北京市流动人口预测[J].地理研究,2006,25(1): 131-140.

3 谢立春,曾序春,钟于玲,等.流动未婚男青年生殖健康现状研究[J].中国性科学,2005,4(11):5-48.

4 郑真真,周云,郑立新,等.城市外来未婚青年女工的、避孕知识及实践[J].中国人口科学,2001,2:68.

5 赵银珠,万加华,张成超,等.青岛市男性流动人口性健康及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6):3001-3003.

6 梁晓,王鹤云,孙小晶. 深圳市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知识认知态度及宣传教育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5,8(7):789-790.

第5篇

【摘要】目的:了解公务员健康素养情况,掌握公务员群体健康客观需求,探讨适合机关公务员特点的健康知识干预内容和干预策略。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4个单位以自填的方式发放问卷调查。结果:公务员健康概念的正确理解率只有33.6%。公务员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日常健康行为形成率较高;触电者抢救、火灾逃生等技能掌握率高;安全标识识别率较高,但仍有部分知识知晓率很低。在健康知识获取途径选择中,公务员首选报刊、杂志、书籍,其次为网络、电视、知识讲座、宣传小册、宣传单等。结论:公务员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较高,今后在公务员中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时,要选择公务员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低的项目,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公务员健康素养。途径选择上,首选自印健康刊物。

【关键词】公务员;知信行;健康素养;调查

Survey of KAP into Lianyungang city organ government functionary.Fei Xinjun,Zhang Chundao.(Center fou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Lianyungang,Jiangsu 222003,China)

【Abstract】Objective:Know the Lian Yun Gang City organ government functionary frequently seeing healthy knowledge be aware of condition,the healthy knowledge grasping healthy objective government functionary group need,discussing the organ government functionary characteristic suitable interferes with content and interferes with tactics.Methods:Adopt a random to rectify the principle sampling group,way taking out 4 units to fill in certainly among 76 organ units in city level gives out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Results:Conceptual healthy correct government functionary make of rate only has 33.6%.Healthy government functionary knowledge be aware of rate and daily healthy behavior formation rate are higher;Electric shock person rescues,flee for one's life waiting for technical ability grasp rate height,safe conflagration blip recognition rate is taller than comparatively;But still have part knowledge be aware of rate very low;In healthy knowledge acquisition approach choice,the government functionary head chooses newspaper and periodical,the magazine,books,secondary are network,TV,knowledge lecture,propagating small copy,propagating Shan and so on.Conclusion:Healthy government functionary knowledge be aware of rate and behavior formation rate are higher,want the project choosing government functionary be aware of rate and behavior formation rate low when carrying out healthy educational work in the days to come in the government functionary,carry out healthy pertinency educational work,raise working efficiency,improve healthy accomplishment of government functionary further.Approach has chosen,the head chooses healthy publication from seal.

【Key Words】Organ government functionary;KAP;Health literacy;Survey

健康素养是指个体具有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日前,卫生部正大力开展人群健康素养状况调查工作,为掌握公务员这一群体健康素养情况,笔者组织开展了公务员健康素养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样本量的确定:按照中国疾控中心健康素养调查方案,样本量确定的几个指标为:某病健康知识知晓率50%,允许误差10%,取95%可信限,失访率按10%计算,最终确定样本量为106人。

1.2 抽样:按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随机抽取4个单位,对被抽取的单位中所有公务员开展问卷调查。

1.3 问卷设计:问卷包括被调查者一般情况、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健康技能。

1.4 调查方法:调查遵循自愿和保密的原则,采用自填的方式答卷。每个被调查单位确定一位兼职人员,调查前对其进行培训,由其负责调查问卷的指导。并要求其在发放问卷时强调独立答卷、不查询答案。同时在调查问卷首页突出注明调查是不记名的,最大限度的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调查表中漏填的项目不纳入统计。

1.5 统计分析:用Epidata 3.0进行数据录入,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4个单位共有公务员190人,收回问卷179份,有效问卷178份,有效率99.4%。11人失访,失访率6.2%。调查的178名公务员中,年龄范围23~60周岁,平均(39.98±8.45)岁,其中30~45周岁居多,共103人,占57.9%。其中,男性占67.5%,女性占32.5%;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62人,占91.0%,公务员群体整体文化素质较高;家庭月平均收入集中在2000~10000元之间,具体为:5000~10000元150人(84.3%),2000~4999元14人(7.9%)。

2.2 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知晓情况

2.2.1 调查表设计了4道题考核公务员健康的概念和对健康的态度,见表1。在调查的公务员中,健康概念的理解及态度准确率为75.9%(答对的题数/总题数),其中男76.5%,女74.7%,男性略高于女性,卡方检验χ2=0.329,P=0.567,男女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健康概念的正确理解率比较低,只有33.6%。

2.2.2 对“心理卫生”持有的态度情况:随着公务员工作、生活压力的加大,关注心理卫生,持有正确态度,对公务员的健康非常重要。统计结果显示,能关注心理卫生,并且持有正确态度的公务员比例仅为56.7%(以答对全部三题为准),其中男63.2%,女52.8,男性高于女性。卡方检验,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P=0.195),见表2。

2.2.3 艾滋病、结核病及相关传染病知识知晓情况

2.2.3.1 公务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的艾滋病相关知识题中,男性知晓率均高于女性。计算艾滋病总的知晓率(答对的题数/总题数),女性知晓率高于男性(男64.8%,女71.3%),男女合计知晓率为66.9%,见表3。男女间艾滋病知晓率有显著性差异χ2=6.656,P=0.01。将年龄分为3个年龄段进行年龄组间卡方分析(23~34岁,35~49岁,50~60岁),χ2=3.403,P=0.182,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男女间文化程度作卡方检验,χ2=2.321,P=0.313,亦无显著性差异。

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知晓率是衡量个体对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最重要的指标,对降低艾滋病感染风险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调查结果显示,公务员中,全部知晓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的比例为76.4%。只有36.7%的公务员知道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知晓率低于合肥市城乡居民(48.0%),与艾滋病感染者游泳感染的知晓率(57.0%)高于合肥市城乡居民(26.5%)[1]。

半数以上(56.6%)公务员误认为蚊虫叮咬能传播艾滋病。有16.3%和26.5%的公务员认为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吃饭、游泳能感染艾滋病,10.6%的公务员担心握手会传播艾滋病,提示公务员对艾滋病病毒感染存在一定恐惧拒绝心理。

2.2.3.2 公务员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结核病相关知识调查显示,公务员的肺结核病传播途知晓率较高,为84.0%,知晓肺结核病要早发现、早诊断、全程规则服药的百分比为68.0%,其中50~60岁年龄组知晓率略高于其他年龄组,各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χ2=0.293,P=0.864)。国家免费政策知晓率为53.7%,各年龄组间,对国家结核病免费政策知晓率随年龄的增加而提高。出现结核病可疑症状时,年轻人更倾向于主动去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年龄越大,比例越低,卡方检验无显著性差异(χ2=3.480,P=0.176)。公务员结核病传播途径和免费政策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农村居民[2]。

2.2.3.3 虫媒传播疾病相关知识:知晓蚊子能传播疟疾和乙脑的比例为42%(男55.3%,女36.4%),男性高于女性。苍蝇、老鼠、蟑螂传播疾病知晓率依次为79.3%(男76.5%,女100%,男女间有显著性差异)、48.5%(男43.9%,女58.2%,无显著性差异)、17.2%(男16.7%,女18.2%,无显著性差异)。

2.2.4 职业病、控烟、急救等知识知晓情况:公务员对员工应该享有的职业危害防护权利知晓率非常高,96.1%的公务员认为用人单位应该为员工提供职业危害防护培训,96.6%的公务员认为用人单位要提供防护设施及用品。75.1%的公务员知道职业病防治法。大部分公务员了解被动吸烟的危害,知道戒烟等相关知识。公务员急救知识相对比较缺乏,近一半(42.9%)公务员误认为骨折伤员进行急救首先要进行复位,对如何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知之甚少。人体正常体温、正常血压知晓率较高,分别为89.5%、82.7%。成人正常脉搏数知晓率非常低,只有6.3%。超重及肥胖标准知晓率分别为34.5%、39.7%。

2.2.5 公务员日常行为习惯情况分析:公务员对每天白酒饮用上限、合理膳食等行为正确率较低,见表5。

2.3 公务员健康技能掌握情况:97.1%的公务员掌握通过拨打“120”紧急求助医疗救助;40.2%的公务员能识别非处方药标志;76.7%的公务员能判断药品有效期;29.1%的人能正确测量脉搏;易燃、高压、放射性、生物安全、易爆、剧毒标识识别率依次为88.3%、69.8%,50.3%、65.9%、85.5%、84.9%。高压、放射性、生物安全三种标识识别率较低。掌握抢救触电者技能的比例为81.2%(男81.7%,女80.0%),男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002,P=0.968);火灾时掌握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技能的占89.9%,掌握俯伏撤离火场技能的占68.7%,掌握以上两项技能的占65.7%。

2.4 公务员获得健康知识和技能的途径分析:公务员获取健康知识和技能途径分析结果显示,有43.3%的公务员通过老师、同学朋友途径获得;通过家人、亲友途径,报刊、杂志、书籍,网络、电视,知识讲座,宣传小册、宣传单途径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公务员比例依次为56.7%、86.5%、70.8%、46.9%、53.6%。公务员倾向选择的途径按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报刊、杂志、书籍(65.5%),网络、电视(56.1%),知识讲座(53.2%),宣传小册、宣传单(37.4%),家人、亲友(22.2%),老师、同学朋友(13.5%),与其实际获取途径基本相同。

3 讨论

公务员较其他群体而言,具有知识化、年轻化的特点,但健康概念的正确理解率只有75.9%,66.4%的公务员认为健康就是身体强壮,没有身体上的疾病,忽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对健康的影响作用。对公务员心理卫生持有的态度分析显示,能关注心理卫生,并且持有正确的态度的公务员比例仅为56.7%,男性高于女性。有21.5%的公务员认为心理问题没有必要去看医生,女性高于男性。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是采取健康行为的前提,要对公务员进行健康理念的再灌输,在公务员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公务员虽然具有学历化年轻化的特点,但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6.9%,女性高于男性(男64.8%,女为71.3%),并不明显高于其他群体。男女间艾滋病知晓率有显著性差异。蚊虫叮咬和与艾滋病感染者一起游泳不会感染艾滋病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36.7%、57.0%。同时有16.3%和26.5%的公务员认为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吃饭、游泳能感染艾滋病,10.6%的公务员担心握手会传播艾滋病。提示在公务员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时,要重点宣传上述知识。公务员的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半数以上公务员知晓国家免费政策,对国家结核病免费政策知晓率随年龄的增加而提高,可能与其经历的年代有关。出现结核病可疑症状时,年轻人更倾向于主动去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

公务员行为形成率较低的几项是:读书写字时,眼睛与书本距离正确(42.2%),一天白酒的饮用量不能超过50g(酒精量25g)(32.0%),各种食物摄入量合理(43.1%),知道一般成年人每天喝奶多少合适(22.3%),每天吃盐不能超过6g(49.1%),婴幼儿喂养(29.6%)。

掌握通过拨打“120”紧急求助医疗救助技能的比例最高,为97.1%。只有29.1%会正确测量脉搏。易燃、高压、放射性、生物安全、易爆、剧毒标识识别率较高,放射性、生物安全三种标识识别率较低。公务员急救知识比较缺乏,42.9%公务员误认为骨折伤员进行急救首先要进行复位,对如何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知之甚少。成人正常脉搏数知晓率非常低,只有6.3%。超重及肥胖标准知晓率也比较低,分别为34.5%、39.7%。要加强公务员急救知识的宣传教育。

公务员期望选择的获取健康知识和技能的途径与实际获取途径情况基本吻合,依次为报刊、杂志、书籍,网络、电视,知识讲座,宣传小册、宣传单。与其他人群第一顺位为电视不同[3]。公务员阅读能力强,但考虑不易集中授课,同时受报纸版面、成本影响等因素,可采取自印健康刊物的形式,在公务员中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 邱顺翼,李多富,张俊青等.合肥市城乡居民预防艾滋病知识现状调查和干预分析[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8,3(3):1~4.

[2] 陆伟,黄明豪,许卫国等.江苏省农村居民结核病防治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8):590~592.

[3] 陈晨,李学军,顾清等.天津市城乡居民防治乙型肝炎健康教育需求评估[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1):27~29.

第6篇

【摘要】本文阐述了生殖健康的定义和内容,分析了我国普通大众生殖健康的状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其为有关计划生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普通大众;生殖健康;状况;对策

一 生殖健康的定义及其内容

1 生殖健康定义。在1994年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上通过的生殖健康定义:生殖健康是指于生殖系统及其功能和过程所涉一切事宜,包括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的健康状态,而不仅仅指没有疾病或不虚弱。因此,生殖健康表示人们能够有满意而且安全的性生活,有生育能力,可以自由决定是否和何时生育及生育多少。最后所述的这一条件意指男女均有权获知并能实际获取他们所选定的安全、有效、负担得起和可接受的计划生育方法,以及他们所选定的、不违反法律的调节生育率方法,有权获得适当的保健服务,使妇女能够安全地怀孕和生育,向夫妇提供生育健康婴儿的最佳机会。按照上述生殖健康的定义,生殖保健的定义是通过预防和解决生殖健康问题促进生殖健康和福祉的各种方法、技能和服务。还包括性健康,其目的是增进生活和个人关系,而不仅仅是与生殖和性传播疾病有关的咨询和保健。

2 生殖健康内容。可以将生殖健康的主要内容归纳出以下6点:(1)人们能够有满意而且安全的性生活。(2)有生育能力。(3)可以自由而且负责任地决定生育时间和生育数目。(4)夫妇有权知道和获取他们所选取定的安全、有效、负担得起和可接受的计划生育方法。 (5)有权获得生殖健康服务。(6)妇女能够安全地妊娠并生育健康的婴儿。

二 我国普通大众生殖健康状况堪忧

和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百姓生殖健康状况面临严峻形势。国家计生部门的一项调查表明:全国男性25%有障碍或性心理障碍;10%的夫妇有不育不孕症;成年男性性病患者达6.5%;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率达45%以上。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率达45%以上。这项调查还显示出,我国每年出生的出生缺陷儿高达80多万,边远贫困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居高不下,近亲或近血缘婚配导致遗传病发病率较高的现象依然存在,环境因素及地方病和职业病对孕产妇、胎儿、婴儿的危害尚未得到根本控制。更让人担忧的是,近年来,各种性传播疾病包括艾滋病在我国有不断上升趋势,并且儿童受到性病和艾滋病感染的比例也在不断增高。而许多发病地区的人们对性病,特别是艾滋病的知识普遍比较贫乏,对艾滋病的危害性及的保护作用均缺乏了解。我国计划生育门诊就诊的妇女中,RTI患病率一直较高。1999年我国8种法定性病报告总数超过80万,报告发病率为67.14/10万,但实际发病数要远远高于报告数值,且每年都以20%-30%的速度增长。大量研究已经证实,HIV感染与生殖道感染及性传播疾病的流行息息相关。患有生殖道感染的病人,在暴露同样的危险因素情况下,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将会增加1.5-18.2倍。

三 对策

1 发展生殖健康信息技术。从总体上看,全国计划生育系统信息化建设还远不能适应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尚未建成全国生殖健康信息管理系统,没有形成完整的全国性生殖健康电子档案,因而给大量的流动人口管理造成了困难,也不利于开展对育龄群众的优质服务。二是尚未建成全国计划生育科技网络平台,包括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的远程诊断系统,以及生育、节育及不孕的监测系统等,特别是对育龄群众生育和节育的监测、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的监测、出生缺陷的动态监测、以及主要危害妇女生殖健康的疾病监测等。三是缺乏远程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的教育系统,特别是具有交互能力的远程教育系统,还无法做到主动地、智能地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及时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知识。

2 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和针对性,完善宣传教育内容,提高宣传教育效率,实现政府部门、生殖健康服务提供者和接受者的观念转变,调动全体人员提高生殖健康服务质量的积极性。要做好这点,涉及到政府部门、生殖健康服务的提供者和接受者诸方面观念的转变:从政府部门过去执行的以计划生育管理为主转为计划生育管理和生殖健康服务并重。让流动妇女对于居住地服务机构有认同感,不仅抓计划生育管理,而且为她们提供优质的生殖健康服务。为流动妇女创造了一个逐步实现享受优质生殖健康服务的相对满意的环境。转变生殖健康服务提供者和接受者的观念,作为生殖健康服务的提供者首先要能够提供优质服务的一流技能和良好的后续服务。

3 加强生殖健康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建设。计划生育服务作为普通大众选择的最佳服务机构,应加大其服务能力建设,改善其服务质量,以使普通大众能得到及时优质的服务。同时应针对不同的生殖健康服务的性质和内容,发挥不同服务机构的优势来有针对性地提供生殖健康服务。应以广播电视等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加大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同时计划生育部门或单位和社区宣传栏也应更多地提供相应知识宣教来普及性病防治知识。

4 政府应建立完善的生殖保健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如何保障资源配置和经费来源的可持续性应是作为普通大众生殖健康管理中一个核心问题引起重视。国家应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办法,把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服务所需的费用从现行的体制外纳入到体制内,对流入地要增加计生和生殖健康投入,且投入应以实际居住人口拨款,生殖健康服务机构的人员配备也应以实际居住人口设置。除了政府投入外,还要更好地利用非政府组织和市场的作用,适当引进竞争机制,提高服务运作的效益,实行多项政策和措施并举。

第7篇

关键词:性健康;性道德;性责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3-0217-02

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中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而心理健康课中性健康教育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性生理发育逐渐成熟,许多学生常常被有关“性”的问题所困惑,从而产生紧张、焦虑等心理,有的则出现早恋、不正当的往等令家长和教师头痛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影响学生的学习进步,还会阻碍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采用适当有效的方式对高中生进行性健康教育,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一关键期,已经成了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根据高中性健康教育的要求,在高中阶段性健康教育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着重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性心理知识,引导学生形成文明的性道德观念;培养对爱情、婚姻、家庭的责任意识;主要包括认识和遵守异往的道德规范,学会妥善处理和认识两性关系中情感问题和价值问题;了解生育的全过程和避孕的方法,认识到人工流产或在非正规医疗机构中止妊娠对身心的危害;学会尊重、理解和关爱他人,能够妥善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和矛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系统地学习和经过性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后,我们要求在高中心理健康课中逐渐尝试如何有效地开展性健康教育,探索适合高中的性健康教育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以性知识讲座为主线

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他们的心理困扰和性适应不良,都与性知识的贫乏或对性知识的曲解有关。学生获取性知识的主要渠道是父母和教科书,而学生从这两方面获得的性知识仅限于生物课本中相关章节的介绍,学生从其他渠道如网络中所获得的性知识、性观念又缺乏正确性和科学性。因此,性教育首先要从的性知识传授来消除学生对性的神秘感和错误认识。所以在教学中笔者把性知识分成三大部分,分别以讲座的形式向学生做以介绍。

1.性生理卫生教育:主要讲述青春期性生理发育、性别及其特征,男女生殖系统的构造及发育;了解性传播疾病有哪些危害及如何预防。

2.性心理教育:性心理的发展过程和发展特点,健康的异性观(如与异往、如何发展友谊、如何面对异性间的爱恋)等内容。这一部分应该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性别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认同自己性别角色对自己的重要性,懂得男女平等,自尊自爱,能与异性正常交往,正确看待并处理早恋。

3.性道德、性责任与性保护的教育:性道德教育是性教育的核心和关键部分,内容包括如何培养良好的性道德规范,如何处理需要与延缓满足的矛盾以及性失误的原因与防范。让高中生树立为自己负责的观念;对于女生,给予如何避免性骚扰、进行自我保护的指导。

通过专题的性知识讲座,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发展的规律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应情绪和行为表现,并学习用适当的方式和方法解除有关的烦恼与困扰。

二、通过讨论与辩论澄清问题

在对学生进行性知识讲座,传授给学生相应的性知识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讨论和辩论让学生澄清问题。讨论和辩论一般安排在讲座之后,让学生针对讲座内容提出看法和疑问,也可以由教师提出学生中常见的错误认识进行讨论。如“中学生可不可以谈恋爱?”“来月经是否会影响智力?”“遗精是否会伤元气?”“脑子里常出现性幻想是否很坏、很下流?”“怎么克服与异往时的紧张、羞涩心理”等等。比如同学们在讨论“中学生可不可以谈恋爱”时,有一半以上的同学都说可以谈,就让他们说出可以的理由,或者不可以的理由。讨论开始两种论点就针锋相对,后来演变成两个阵营的辩论,最后两种观点逐渐走向融合,在某些方面开始有了限定:“可以谈,但是要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可以谈两个人一定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可以谈,但一定要把握好尺度”,这些难道不是我们老师要说要讲的吗?通过讨论和辩论的方式,结论从他们嘴里说出来,他们就能接受;否则相反。这样的教学不但可以及时获得反馈,了解学生的看法和疑问,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澄清各种错误的认识。

三、游戏和演心理剧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

有些性知识是比较抽象、枯燥的,为了使学生加深认识与理解,寓教于乐,性教育的课堂常常采用游戏的方式,通过游戏的结果引起学生内心震撼。游戏从表面上看是儿童的专利,但事实上,它是人的本性,玩是人的天性,利用它可以达到预想不到的教育目的。心理剧就是把学生在生活、学习、交流中的冲突、烦恼、困惑,以小品表演、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方式进行了情景再现。表演中融入心理学的知识原理、技巧,学生表演发生在他们身边熟悉的,甚至是亲身经历的事,从中体验心理的变化,领悟其中的道理,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角色。我们教师在指导高中生如何对待早恋问题时,还可以从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栏目下载心理短剧《情窦初开》,让学生观看,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使学生明确早恋的危害,近而树立正确的异往观。

四、把课外活动作为性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性健康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在实践中,还应与各班的班主任沟通,取得他们的配合,利用课外活动适时适度地进行性教育。如:学校开展互帮互学活动,通过活动让男、女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学校春季开展多种野外活动,如远足、登山、郊游等,让男、女生分工合作相互帮助,加强学生对性别角色的认识。通过课外活动可以给男、女生提供更多与异往机会,满足他们正常的心理需求,增强相互间的了解,消除性神秘与性敏感,使学生对异性的好奇和向往转变为日常学习与活动的相互关心、体贴和帮助,从而提高他们对性道德的认识,建立起健康的友谊。事实证明课外活动是性健康教育的一个延伸。是从理论到实践,从知到行转化的一个环节。通过活动也可以进行具体的异往规范的指导,使学生养成落落大方、举止得体,善于把握和控制感情等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与异性的交往能力。

通过一个阶段的实践笔者逐渐体会到,在性健康教育中,性健康知识讲座、讨论、辩论、游戏、心理剧表演、课外活动指导等方法是不能孤立进行的,应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知识讲座为讨论、辩论、课外活动指导提供了认识前提和理论基础,没有知识讲座学生对性的错误观念就不能转变,讨论和辩论也难以进行下去,游戏、课外活动也就变得盲目,难以收到预期效果。没有讨论、辩论、游戏、心理剧表演性教育就会变得课堂化或空洞的说教,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几种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性教育收到切实的效果。

先是性教育要渗透到学科教学当中。提高学生对“性”的认识,转变一些错误观念,消除怀疑和羞于谈“性”的心理。对高中生进行性教育应该是心理、生理相结合,如果思想政治教师与生物教师、卫生教师共同配合进行开展性健康教育,一定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在性教育开展之前曾对高一学生进行过性知识方面的调查,有很多学生受传统观念束缚,对性抱着一种错误的认识,因而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羞涩、对抗、逃避、不屑一顾等情绪和行为反应。如:在一次心理健康调查中,有一道题是问学生对性健康知识了解多少,大多数同学都不知道。只有少数学生简单的知道一点,还是私下偷偷地找一些有关性健康知识了解一点,害怕被别人发现被人耻笑,在学生心中存在性的概念有许多是不正确的,而不是进行正常及时的性健康教育来讲。做第一次知识讲座时,一提到“性”字,有的学生表现出窃笑;有的学生借故请假;甚至个别学生捂起耳朵等等。可见这是受长期的封建思想的影响,只要一谈到“性”成了不能谈的问题,这是价值观的混乱,社会的泛教育和学校缺乏专门的与“性”相关的课程开展和资料,同时家长的不重视教育和父母的刻意回避,彻底让学生对“性”产生错误的理解和尴尬。随着教育的深入,学生逐渐转变了认识,更新了观念,对性教育的态度也由冷淡、不关心逐渐转到开始积极参与、主动配合。可见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8篇

一、提高认识,明确思路,迅速启动项目工作

我市计划生育工作基础扎实,成效显著。1994年,基本实现了“三为主”。1996年,全面开展了以避孕节育全程服务和生殖保健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1999年,在全省率先进行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试点工作。XX年,全市全面取消了计划生育一孩生育证,并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村已婚育龄夫妇人人享有初级生殖保健的工作目标。XX年,作为全国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全面启动了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工作。XX年7月1日,在部分乡镇进行了取消计划生育二孩生育证试点。XX年9月,在全国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座谈会上,我市介绍了以创建优质服务先进县为主线进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成功经验。~年,全市人口出生率7.02‰,自增率4.13‰,符合政策生育率99.63%,综合节育率88.13%。

在高起点开展工作基础上,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和改革开放的大环境,进一步提高我市的计划生育工作水平,为育龄群众造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问题。中国/联合国人口基金第五周期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项目的启动实施,给我市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该项目作为我国政府贯彻1994年开罗国际人发大会行动纲领的一个具体行动,其宗旨是通过宣传教育、优质服务和知情选择等综合服务,使广大育龄群众形成科学的生殖健康观念,保障公民生殖健康和生殖权利,鼓励群众按照生育政策自由和负责地生育子女;通过关注青少年和流动人口等弱势群体以及艾滋病防治问题,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生殖健康需求。项目实施自~年起到~年,为期三年,投入资金折合人民币近240万元。经过反复研讨,我们确立了以实施国际合作项目为契机、引入国际新理念、新方法,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努力探索和建立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以生殖保健服务为重点、以项目推进为手段的优质服务和项目运作工作思路。

第五周期项目申报成功后,我们按照项目文本要求,把项目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全力启动实施。一是进行基线调查。为了使项目活动贴近群众需求,项目启动之初,我们通过抽样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未婚青年、育龄妇女、已婚夫妇等XX名不同人群进行了包括基本情况、生育活动、避孕知识等与生殖健康/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有关的基线调查。通过调查分析,掌握了育龄群众生殖健康基本知识状况和需求,为制定出符合实际的项目实施方案做好了必要保证。二是成立领导机构。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市委、市政府主管计生工作领导为副组长,卫生、教育、妇联等14个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第五周期项目领导小组,在计划生育局设立了项目活动办公室,负责组织和协调项目活动。三是召开动员大会。~年4月,召开了由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和相关单位参加的全市项目启动大会,制定并下发了《**市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项目实施的各阶段目标及具体实施步骤。各乡镇都成立了本级项目领导小组,层层召开动员会,把任务分解落实到了基层。

二、以人为本,项目牵动,开展全方位优质服务

我们从最大限度满足育龄群众的需求出发,努力维护育龄群众的合法权益,以人为本,按照项目文本的要求,切实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生殖健康/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一是宣传活动多样化。结合项目活动,我们推行了建设现代生育文化的“kic计划”(即“知识、观念、习俗”三个英文字母的缩写,内容是“普及计划生育科学知识、树立现代生育观念、形成健康社会习俗”)。利用各级人口学校,组织群众系统学习项目工作目标、任务和生殖保健知识,办班近千期,直接培训育龄群众5万人次以上。全市新上项目喷绘图板14块、生殖保健图板XX多块,设计制作了10万个印有生殖保健知识的实用型宣传品(如小围裙、小雨散太阳帽、手帕、水杯和台历等)、1.2万份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项目彩色折页和7万份项目宣传单发放给群众。教育局在中小学开设了人口教育和青春期教育课程,组建了“马寅初人口小分队”,积极开展青少年国情国策和性健康教育。宣传、广电、文化等部门协同运作,举办了5次大型宣传咨询活动、3次知识竞赛,设立了“生命科学”电视专栏,宣传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项目知识,宣传艾滋和性病的相关知识,扩大了项目活动的影响。

二是知情选择规范化。我们按照四项原则(双向知情、自主选择、长效避孕措施为主、群众满意)和八项操作规程(宣传掌握知识、双向知情、个性化咨询指导、常规体检、自主选择、落实措施、定期随访、综合服务)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了知情选择运作程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城镇社区制作并发放了避孕药具“金城卡”,实现“一卡在手、全城通缺。同时在客运站、宾馆等地设置了3台自动售套机,方便了群众。目前,村级知情选择开展面100%,已婚育龄妇女措施落实及时率97.6%,有效率98%,长效避孕措施比例85%,出生人流比稳定在1:0.06左右,维护了育龄群众避孕方法的知情权、获得权和选择权。

三是服务方式个性化。我们把育龄人群按服务需求划分为健康期(长效避孕期)、孕产期、本期落实避孕措施期和患病期四个时期,根据各期特点提供个性化服务(健康期人群每1-2年普查一次;孕产期人群按产前检查要求定期检查,产后一个月上门服务;本期落实避孕措施人群中落实长效措施的每季度检查一次,以后检查期限逐

步延长;用药具人员每月发放避孕药具时进行随访;患病期人群根据病情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和治疗)。个性化服务增强了服务的针对性,提高了服务效果。为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生优育需求,开展了优生知识的宣传和咨询,利用优生试验室进行出生缺陷筛查520人次,在300多对夫妇中推广使用孕妇营养素“福施福”和叶酸,预防了可预防性出生缺陷。为了体现项目宗旨中对弱势人群实施服务的要求,我们将退出育龄期妇女纳入服务范围,为其免费取环查病;对下、离岗女职工的生殖保健服务,实行减免费用的特殊政策;为流动人口中的育龄妇女建立了生殖保健档案,视同常住人口查病治病,提供服务;对边远贫穷地区的群众,采取了扶贫开发与生殖保健工作相结合的方法,制定并落实了各项奖励优惠政策210多项,解决了他们生产、生活、生育中的具体困难。全市农村已婚育龄妇女普遍建立了生殖保健档案,已建档41235人,建档率98%,育龄妇女接受规范的基本生殖保健服务率在95%以上。

第9篇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学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1 生理健康教育

人体的生长发育进入青春期以后,不再是单纯的长高、长大,而是有一些特殊的生理变化。男子喉结突起、肩宽与髋、肌肉发达有力、声音粗重;女子发育、臀部与大腿脂肪积聚,皮肤细腻等。这些都是第二性征表现,是青春期发育的一种标志,也是性成熟的主要标志。针对这一生理现象我校对男、女生进行了青春期保健教育。

1.1 女生青春期保健 女生青春期保健主要是注意保健和月经卫生两个方面。

1.1.1 保健 青春期的发育标志着少女开始成熟,隆起的也体现了女性成熟体形所特有的曲线美和健康美,并为日后哺乳后代准备了条件。因此,的保护与保健是女性青春期卫生的重要方面。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可能引起少女的困惑和不安。例如是否佩戴胸罩问题,发育不良、过小或过大、两侧不匀称、畸形以及肿块等。所以建议女生不应束胸、佩戴合适的胸罩、注意的卫生。

1.1.2 月经期保健 女生对首次阴道渗血往往会感到惊恐不安;当了解到是正常的月经初潮后,又可能对如何处理月经束手无策。因此,在少女初潮前有必要学习月经期的卫生知识。月经是女性子宫内膜剥脱,经血从阴道排出的过程。在月经期,由于子宫内膜脱落,就形成了一个创面,阴道内正常的酸性环境也可能因经血渗出而冲淡。同时,子宫颈口微微张开,盆腔充血等致使生殖器官局部防御功能下降,如不注意卫生,细菌很容易上行侵入生殖器官。少女月经期,大脑兴奋性降低,全身抵抗力有所下降,机体容易疲劳,也容易受凉感冒或患其他病症。所以,应指导少女在月经期注意经期用品的卫生、保持外阴清洁、保持乐观和稳定的情绪、适当控制运动量、注意保暖、注意饮食卫生,加强营养、做好月经周期的记录。

1.2 男生青春期保健 男生青春期保健主要是正确对待遗精、包皮过长、包茎、隐睾和。

1.2.1 科学地对待遗精和 遗精,是指在无状态下发生的现象,常常发生在晚上做梦的时候,所以也称“梦遗”。在清醒时发生的遗精则称为“滑精”。两者本质上没有多大区别,都属正常生理现象。遗精是调节的自然生理现象。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遗精和,并保持乐观与自信的良好情绪,建立正常而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把集中在“性”问题上的注意力分散开去,遗精就会自然减少。

1.2.2 保健 指导孩子从儿童时期就养成经常把包皮翻上去清洗的习惯。如果青少年发生包皮头炎要尽早到医院就诊。另外,男生也要养成每晚洗下身的习惯,保持会的卫生。

2 性健康教育

长期以来,我们很少正视学生性的发展和成长问题,采取的只是压制和回避,致使有些学生因缺乏成人的正确引导,心中有疑惑而不愿与家长、教师交谈。现在,对学生性知识、性道德的研究已提到了青春期教育的重要位置上来,只要持之以恒,定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1 鼓励学生健康、宽松的交往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男女之间的交际在受到严厉压制的时候,男女相互间对异性的好奇心便会不正当强化,对任何异性都会着迷,一旦与异往,兴奋之余仍抱着若干的不安和罪恶感,而且经常对他人的异往投以强烈羡慕和妒忌的眼光。结果,在这种社会里的青年,一般都独自秘密阅读之类的读物,以追求性的满足”。要避免这种现象,就必须在班级内创造一种宽松的男女生自由交往的和谐环境。通过异往,消除男女生之间的神秘感。异往能起到个性的互补作用,从而有利于形成完善的人格。因此,班级必须为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提供一个建立异性友谊交往的机会,使他们在交往中逐步认识男女同学友谊的意义,从而破除男女交往与友谊就意味着早恋的狭隘观念,从积极方面防御两往中异常心理的出现。

2.2 加强学生性文明行为的培养 给学生符合他们特点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在帮助学生形成健康性意识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澄清西方国家“性开放”的错误观念,可列举一些事例,如西方国家和一些国家的性开放造成的艾滋病泛滥等社会问题,给文明社会带来的灾难。让学生懂得性问题决不仅仅是个人的事,而是要承担社会责任的大事。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文体活动,把注意力转移到有兴趣有积极价值的对象上去并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欢乐。

2.3 加强学生情感的熏陶 一个班级,学习风气浓厚,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男女同学和睦相处,他们旺盛的精力得到有益的释放,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学生们身心就能得到健康发展。一个学生,如果他的生活充实,成才意识强烈,兴趣广泛,性兴趣就自然而然地被分散或迁移到奋发向上的兴趣上去了。初恋的学生在他心灵深处虽有萌动,但不占有多少位置。初恋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然规律,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以不同指导。及时切准学生的内心世界,体谅学生的需要,用知识武装、榜样鞭策、理想鼓舞、自我教育、自我暗示等方法帮助学生做到情感稳定,保持心理上平衡,做情感的主人。在开放和信息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下,加强对青少年学生青春期教育,特别是性的科学知识、伦理道德教育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面对各种途径传到学校和学生中的不健康、甚至的东西,必须采取禁和堵的措施。但同时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使青少年学生懂得科学知识,能分辨美与丑、是与非,增强免疫力。

3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既要对已经发生的异常心理和行为进行鉴别和指导,更要面向全体。因为我们的培养目标是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此,几年来,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3.1 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档案 档案中记有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经历、自我认识评价、个性特长、各种心理测试结果、个别辅导记录等,为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提供了依据。

3.2 开设心理活动课 这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进行青春期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课上运用多种心理学方法,让学 生在愉悦、自信的心理体验中完成心理调适。调查显示:60%的学生通过心理课发现自己存在着以前没有意识到的心理问题;66%的学生通过上心理课解决了心理困扰。

第10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根据济宁市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选择济宁市4个县,每个县抽取2个乡,每个乡抽取2个村,共选取了16个村作为调查区域。选择在本地区居住时间1年以上,年满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共601名人。获得有效问卷575份,有效率为95.67%,其中男性281人,占48.87%;女性294人,占51.13%。最低年龄65岁,最高年龄92岁。

1.2方法参考相关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农村老年人疾病谱、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情况、就医状况及卫生需求调查四个方面;经统一培训调查员后,采用一对一的问卷调查。

1.3统计处理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农村老年人慢性疾病患病情况

2.1.1农村老年人各系统慢性疾病患病率调查本次调查的575名农村老年人中患有慢性疾病的有416人,慢性疾病患病率为72.35%,高于2008年卫生部统计的数据52.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9.58,P<0.01)。其中循环系统疾病患病率最高(38.61%),为运动系统疾病(31.65%)、呼吸系统疾病(20.00%),结果详见表1。

2.1.2农村老年人各病种慢性病患病率调查本次研究显示,农村老年人慢性疾病疾病谱中,高血压患病率位于首位(26.26%),其次为关节炎(20.17%)、胃溃疡(14.26%),各疾病患病率详见表2。

2.1.3不同性别农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调查显示,农村男性老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最高(25.59%),其次为胃溃疡(16.73%)、慢性支气管炎(15.66%);而女性中关节炎发病率最高(32.28%),其次为高血压(26.90%)、胃溃疡(11.90%)和慢性支气管炎(11.90%)。统计学分析显示女性关节炎、骨质增生患病率高于男性;男性冠心病、肺气肿、肺心病、脑血管意外患病率高于女性;其他慢性疾病在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详见表2。

2.2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情况及卫生需求2.2.1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情况及对日常医疗费用支付情况通过本次调查显示有31.30%的农村老年人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参加医疗保险者占9.22%,参加合作医疗者占54.56%,参加其他商业保险者占4.52%。有24.35%的农村老年人对日常医疗费用没有支付能力,只有9.22%的老年人完全有支付能力。

2.2.2农村老年人医疗资源供给状况分析显示调查对象中有5.04%表示目前就医不方便,有23.48%表示一般,有71.48%表示比较方便;有90.61%的人表示完全没有或者很少有机会获得免费查体。

2.2.3农村老年人对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及需求情况调查显示,有50.43%的老年人表示对老年保健径知识根本不了解,37.39%的老年人表示了解较少;在对农村老年人健康知识需求情况的调查中,有42.26%的农村老年人表示希望获得老年保健知识,但还有54.96%的持有无所谓态度。

2.2.4农村老年人获取和希望获取卫生保健知识的途径在农村老年人获取知识途径的调查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广播电视(56.35%),其次为邻居朋友家人(31.48%)和医务人员(20.00%);在希望获取知识的途中,51.48%的老年人希望通过医务人员获取,其次为广播电视(47.13%)。

3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身体各器官的功能逐渐衰退,免疫功能下降,各类老年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增高,慢性病越来越严重的影响到老年人的生存与健康状况,尤其体现在卫生、医疗等各方面条件都相对较差的农村。本次研究也显示农村老年人的慢性疾病患病率为72.35%,明显高于我国52.39%的平均水平。研究结果显示在农村老年人慢性病疾病谱中,排在前两位的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和运动系统疾病。这与宋晓飞等的调查一致[2]。通过单病种慢性病疾病谱可知,目前农村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位于首位(26.26%),其次为关节炎(20.17%)、胃溃疡(14.26%),这与尹尚菁[3]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这提示我们在农村卫生工作中,应有侧重点的加强高发、常见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从而有效的降低农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

第11篇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大学生性健康教育; 紧迫性; 必要性

一直以来,有识之士不断呼吁对大学生进行性教育;在期待之中,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终于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羞羞答答地开始了。此后,在高校开展性健康教育得到了几乎所有明智的教育者的认同,使更多的高校实施了对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但目前还有相当部分的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性健康教育还是一片空白。而当今社会,大学生急剧增多,性问题不断涌现,潜伏着巨大的性疾病危机。面对严峻的现实,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的教育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关于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紧迫性,有些研究者仅就一些离自己很远的数据泛泛而谈,对于我们身边的大学生却较少关注。本文试图从关注身边的大学生入手,强调在地方高校开展性健康教育是非常紧迫和必要的。

1地方高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紧迫性

1.1地方高校大学生性知识极度贫乏,而自身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又急需解决性生理和性心理的矛盾冲突所带来的困惑

地方高校的大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村和较贫困的地区,由于父母和学校对性教育讳忌莫深,在中学阶段学习的唯一愿望就是努力考上大学,他们的性知识十分缺乏。如在达州高校的调查中有27.6%的男生和30.9%的女生不知道首次遗精(或来月经)是正常现象,而据胡珍教授2000年的调查,有29.0%的男生和19.7%的女生面对首次遗精和月经初潮时“不知道”这是正常现象[1]。时隔七年,虽然男生的比例有所下降,但地方高校的女生不知道的比例比2000年还高出11个百分点,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在达州的高校21.9 %的男生和58.6%的女生对遗精或对月经的情绪反应是羞愧、紧张、厌恶、不安和困惑,55.1%的男生和19.5%的女生怀疑过自己的有毛病,21.5%的男生和19.3%的女生为自己的太小和太小而经常焦虑。在笔者的个别访谈中,许多男大学生最关心的也是短小是否影响将来的性生活和生育问题。可见地方高校大学生的性知识的缺乏,已经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了阴影,带来了困惑。

从另一方面来讲,由于经历社会的转型、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我国青少年由于营养、生活条件、现代文明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性生理发育的高峰呈现提前的趋势,且男生较女生性成熟提前的速度更快[1]。所以处在青春后期的大学生性机能已经成熟,性意识十分活跃,强烈渴望与异往。据达州的调查,88%的同学有与异往的愿望,其中41.4%的同学有与异往的强烈愿望。但由于社会生活复杂多变以及学校、家庭这两颗大树的隐蔽,大学生的性心理并没有随着成熟。“他们尚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完整的社会经验和稳定理性的道德评价和选择能力”[2]。当他们面临自己与异往的强烈愿望时,一方面是媒体、书刊、网络的诱导,另一方面又会想起师长们一直以来“自重自爱”的训导,这种夹缝中的煎熬无法让他们做出理性的行为选择。所以在达州的调查就有了这样的结果:最想了解的性知识(居于前三位的)是:性心理知识(54.6%)、性道德和性法律知识(36.7%),性生理知识(35.6%);最想解决在两往中极为迫切的实际问题是:对异性性生理性心理的了解(44.6%),怎样面对异性的求爱和要求(29.2%),面临的性问题的困惑(28.5%),怎样疏导性冲动和性压抑(22.2%)。这些数据表明,如果我们固守传统的观念,则无法解决和消除大学生的性困惑,引发一系列生理心理问题就在所难免。鉴于此,地方高校急需对大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以对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从而解决性生理和性心理的矛盾冲突所带来的困惑。

1.2地方高校大学生性观念和性道德的变化导致性问题突出,急需对大学生进行性道德观念的教育以加强对的引导

西方的“性解放”“性自由”观念,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比较保守的地方高校大学生也难免受新潮观念的冲击。例如在达州高校的抽样调查中,赞成婚前行为的男生占89.9%,女生占54.1%;赞成婚外行为的男生占51.7%,女生占35.1%。实际有婚前行为的男生占28.7%,女生占14.1%,从全体来看发生过婚前行为的为19.9%。这个数据高于胡珍教授在2000年所作的“新世纪大学生性文明调查”中的11.3%[1],高于潘绥铭教授在2001年全国调查中的16.9%[3];只是低于2006年潘绥铭教授最新调查的32.0%[3]。这些数据实际上在告诫人们,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婚前要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因为这不是本身问题,这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管理,比如校外租房同居的甚至寝室内的同居问题,比如性病的蔓延问题等等。在达州的另一项调查中,“你与异性发生行为的地点”,有4.9%的同学回答“在校园内”,回答“在宿舍内”的占2.4%,“在外租房”的占11.4%,“在旅店宾馆”为31.7%,“在家里”的为21.1%,还有回答其它的比如“山上的草坪”占0.8%。在达州的调查中自述与多个有过行为的男生占到17.2%,女生的回答有过“生殖器接触(未)”的占1%,回答有过“抚”的占6.4%,尽管回答“行为”的没有,但上诉的1%和6.4%很容易发展为多的行为,这说明大学生中不但行为占的比例较高,与多个发生行为也已经不容忽视,这种情况的存在必然引起大学生患病人数的增加,为性病、艾滋病的蔓延埋下了伏笔。

由于西方“性解放”“性自由”观念的渗入,我国地方高校大学生的性道德观念也受到了冲击,例如在达州的调查中,认为“贞洁对男女双方都至关重要”的比例男生只占34.2%,女生占56.9%,可见封建社会对男女两性奉行的贞洁的双重标准还有相当的市场。从总体上看,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显得更为开放,贞洁观与过去相比出现了弱化的趋势,这就为他们多的出现找到了观念上的依据。在我们的调查中反对婚前行为的人男生只占8.89%,女生只占11.3%;反对婚外的男生只有48.3%,女生占64.9%。可见受错误观念的影响,传统道德对大学生的约束力在减小。首先,在大学生中婚前行为、未婚同居、未婚先孕等现象上升的趋势较快;其次,他们今后结了婚,还有部分人沉溺于婚外中,这必然影响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加强性道德的教育以引导其已经刻不容缓。

1.3地方高校大学生避孕和性病防治意识极为薄弱,急需加强性安全教育,增强大学生在性问题上的自我保护能力

大学生的婚前行为有逐渐上升之势,据潘绥铭教授的调查,全国1997年占10.1%,到2001年增加为16.9%;过了5年到2006年再次增加为32.0%,形成了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3]。然而在这较为庞大的人群中没采取避孕措施的大有人在,据胡珍教授的调查,在回答了与异性发生了行为的人中,“未采用避孕措施的”大学生占42.5%,其中男生占69.5%,余为女生,男生的比率远远高于女生[1]。7年后笔者在达州调查,也只有44.6%的大学生采取了避孕措施,而没有采取避孕措施致使女大学生怀孕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必然对大学生的身体、心理造成伤害。面对这些数据,我们在为之感到痛惜之时,不得不想办法进行避孕知识的教育,教会他们如何保护自己,避免更多的因怀孕流产造成的身心伤害,从而有效保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随着大学生的婚前行为日益攀升以及多个存在的现实,迫在眉睫的是使大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免受性病、艾滋病的侵害。据有关方面统计,1994年上海大学生因患性病就诊者达90人,近年来患病人数又有增加。我们从临床工作中也体会到,因性生理、性心理疾病到医务室就诊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4]。在笔者的个别访谈中,有些女同学已经出现了妇科疾病而自己浑然不觉,性病、艾滋病的防治意识十分薄弱。面对大学生已被列为性病的高危人群这样一种严酷的现实,继续回避性健康教育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与此同时,艾滋病的蔓延对人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目前,在我国累计发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16~29岁的年轻人占66.7%[5]。虽然这其中还有非性传播途径的感染,但由于我国性教育总体上的严重滞后和大学生中行为的急剧攀升以及多的存在,必然潜伏着艾滋病流行的危机。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性安全教育,增强大学生在性问题上的自我保护意识是非常的紧要和迫切。

2 地方高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2.1地方高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领导人对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做了许多重要的指示,其中把对青少年的思想文化素质教育提到了重中之重的地位,青少年的思想文化素质关系到未来我们整个民族思想文化素质的水平,它关系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的成效。无论从思想素质教育还是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来看,性健康教育都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因为,性健康教育除了向大学生陈述性生理、性心理的知识以外,还包括性观念的引导和性道德教育,向大学生讲清健康、文明的意义,同时也进行性保护的指导:一是教育大学生对自己负责,洁身自好,不滥交、不放纵、不染性病;二是对他人负责,恪守人格诺言,不儿戏、不好奇、不传播性病;三是交给科学的性保护方法,包括拒绝不洁,并有权要求采用安全措施。所有这些,实际上就是大学生的性文化素质教育。而性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一点,我们的大学生自己有着很高的认同度,在对达州全体大学生的抽样调查中,认可“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应包括性文化素质教育”的大学生占了89.1%。在我们大力倡导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今天,无论是从性文化素质与文化素质的关系,还是从我们教育目的、从受教育者需要的角度,我们都应该重视性文化素质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可见进行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性文化素质,因而,我们应该把“性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重要的观念加以强调,切实推行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

2.2地方高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的后期,性生理已经成熟,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极想了解自己和异性的愿望,他们渴望接近异性,得到性满足。但是长期以来,教育体制没有从正面、正式和正当的途径给他们规范和科学的性知识教育,使他们一直处于懵懂状态,从而使他们的性生理与性心理未能同步健康发展。这种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发展,导致大学生各种不健康心理的产生,引发大学生众多的性心理障碍及疾病,如性角色的困扰、对的恐惧等等。有的厌恶异性,疏远异性,对于正常的生理冲动耿耿于怀,自轻自贱,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还有的走向反面,在不良书刊、影像的引诱下,大肆追求感官刺激,宣扬性解放观点,不顾校规及道德约束,甚至滑入性犯罪的深渊。

尽管我国国家教委在1988年就决定在中学开展青春期教育,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阶段的青春期教育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从中学开展青春期教育的现状来看,在城市和经济文化发达的省区青春教育开展的比较好些,在农村和边远少数民族地区,青春期教育仍是一片空白。而地方高校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和边远地区,这就决定了地方高校更应重视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以补上欠缺的性教育课。如果再错过大学阶段这最后的良机,在这更加开放的时代,怎能希望我们的大学生成为一个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人?

2.3地方高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性健康教育从其内容来看,除了包括性生理、性心理的知识教育,还包括性观念、性道德方面的教育。让大学生通过性健康教育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和观念,这应该是性健康教育的核心所在,通过性健康教育使学生懂得在性问题上遵守哪些准则和规范,应该培养哪些优良品质和防止哪些不良倾向,从而使他们逐渐形成相互尊重、相互体贴、善于帮助异性、自尊自爱等优良品质,为他们将来正常健康的婚姻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实际上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可见,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地方高校大学生由于大多来自农村和边远山区,他们的性道德观念和观念本来十分保守,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在大学这个熔炉里“锤炼”,就会走向难以控制的极端:如有的抛弃固有的性道德观单纯追求性享乐,使无所顾忌;由于众多新潮观念的影响,不少人则形成了一种不负责任的家庭观、婚姻观、爱情观,成为感情的放纵者;还有的可能憎恨这个浮躁的世界,继续坚守传统的性道德观念和观念,就会为他们今后正常的爱情、婚姻、家庭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地方高校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更要强调性健康教育的作用,让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来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珍. 中国当代大学生性现状及性教育研究[M]. 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2003,47.

2 雷湘竹. 大学生性道德现状与教育思考[J]. 高教论坛,2004,(5):24-28.

3 潘绥铭.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调查成果简报04-中国大学生的发生率[EB/OL]. 省略/article.php?id=3571.

4 程孟瑾.浅谈对在校大学生的性教育[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0,(3):122-123.

第12篇

关键词:贵州;老年人;口腔卫生行为;分析

中图分类号:R7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20(2016)04-0000-00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份,口腔健康状况不良往往会困扰人们甚至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口腔健康行为也是评价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解贵州省居民口腔卫生健康行为情况,对贵州省12个县(市、区)部分常住居民口腔卫生健康行为进行统计分析,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抽样方法:结合贵州省人群的性别、城乡和年龄构成情况,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先随机抽取12个县(市、区),每县抽取4个乡镇(街道),每乡镇抽3个行政村(居委会),在抽中行政村中随机抽取66户常住居民,然后在抽中的居民户内,再用KISH表随机抽取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1人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样本人群中的1702名60岁以上老年人。1.2调查方法采用“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个人问卷”[1]进行调查所有调查人员均通过统一培训并考试合格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牙齿一般情况、看牙、洗牙及每天刷牙等口腔卫生行为。1.3判断标准看牙指到口腔医院、口腔门诊接受口腔医疗或保健服务;洗牙指口腔专业医疗从业人员用器械去除附着在牙齿上的牙石和菌斑。1.4质量控制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的省级督导员在调查前、中、后期到现场进行督导检查,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的县级督导员每天对所有问卷进行质量控制。1.5统计方法用spss19.0进行数据清洗、统计。

2结果

2.1一般情况本次共有9280名有效样本,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1702人,占18.34%,男性老年人804人,占47.23%,女性老年人898人,占52.76%。城市411人,占24.14%,农村1291人,占75.85%。2.2.刷牙总体情况每天刷1次牙的比例最高,占48.4%,其中男性48.8%,女性48.2%,城市51.9%,农村46.8%。每天刷牙2次的人占15.4%,男性12.8%,女性17.8%,女性高于男性(χ2=57.54,p=0.000),有21.3%的人群从不刷牙(详见表1)。刷牙城乡分布情况: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刷牙2次及以上比例只有17.6%,其中农村和城市分别为13.2%、27.0%,城市明显高于农村(χ2=98.832,P=0.000);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4.9%、20.0%(χ2=7.346,P=0.000)。每天不刷牙人群占21.3%,其中农村和城市分别为25.9%、11.7%,农村不刷牙比例高于城市(χ2=36.107,P=0.000),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3.3%、19.6%,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02,P=0.058)2.3看牙频率特点有73.3%的人从没看过牙,城市63.3%,农村78.0%(χ2=67.044,P=0.000),男性74.9%,女性7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88,P=0.130)详见表2。2.4洗牙情况60岁以上人群洗牙比例仅为5.3%,男性5.0%,女性5.6%。有94.7%的人未洗过牙,男性95.0%,女性94.4%,城市91.2%,农村96.3%。60岁以上人群洗牙比例仅为5.3%,男性5.0%,女性5.6%。不论男女、性别,城市人群洗牙的比例均高于农村。

3讨论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口腔健康行为影响着人群的口腔健康,正确的口腔行为可以有效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2],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群建立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改变影响口腔健康行为方式的相关信息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4]。刷牙是口腔健康行为中最基本的口腔保健行为,正确刷牙可有效去除菌斑,增强牙周组织的防御能力,是保持口腔健康最有效的方法之一[5]。本研究结果显示,贵州省老年人群中不刷牙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每天刷牙2次及以上的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在老年人中每天刷牙比例及每天刷2次以上比例与甘肃省老年人刷牙情况相近[6],有21.3%的人群从不刷牙,应加强刷牙对口腔健康的重要性的健康教育。口腔疾病发展变化速度快,定期做口腔健康检查,可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老年人群中有73.3%的人从没看过牙,仅有5.3%的人洗过牙。看牙和洗牙比例农村均低于城市与全国研究一致[2,3],农村地区人群的口腔健康行为和意识较低。老年人自我口腔保健是保持老年人口腔健康的基础,口腔卫生健康教育是关键,只有通过健康教育,加强居民口腔健康意识行为的养成,提高人群对口腔健康的关注,掌握基本的口腔健康行为和技艺。才能使老年人群形成良好的口腔健康习惯,预防或延缓口腔疾病的发生。注意饮食合理搭配,保持骨骼组织和牙龈健康。针对老年人群口腔卫生状况普遍差,口腔疾病发展变化速度快,定期做口腔健康检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适当安排治疗与功能康复活。应根据老年人群的特殊性的特点,选择适合老年人的宣传教育内容及形式,加强对老年人口腔卫生宣教及口腔卫生基本知识的普及教育工作,提高老年人自身的健康意识。

参考文献:

[1]王天歌,王志会,王丽敏,等.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报告2010[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2.27-119.

[2]王春晓,包鹤龄,申涛,等.中国成年人3种预防性口腔卫生行为状况及分布[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6):489-491.

[3]宋为真,王瑞.吉林省老年居民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1,10(4):336-337.

[4]江汉,台保军,杜民权,等.湖北省人群的口腔健康行为的调查分析[J].JournalofOralScienceResearchFeb,2008,24(1):88-90.

[5]刘国慧,甄天民.济宁市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现状调查[J].JiningMerUniv,2012,35: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