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

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

时间:2023-10-12 16:12:27

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

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范文1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以及数字媒体的不断发展,高职影视艺术类课程呈现综合性、跨学科的特征日益明显,影视艺术与网络短视频的创作成为行业热点。把跨学科教育理念融入高职影视艺术在线学习,是时代所需,通过跨学科多元化项目对影视艺术课程深度融合,也是职业院校技能培训的新路径。

关键词:跨学科教育理念;在线学习

跨学科教育理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整合几个相关学科内容,形成一个综合项目,该项目以解决某一学科或领域难以解决的问题为核心,强调培养学习者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教育理念。高职影视艺术类专业是以培养职业技能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能力训练的最终结果不仅体现在职业技术的掌握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方面,更重要的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习者美学意识及影視制作技术。集优秀资源为一体的高职院校在线课程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与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我们可以利用影视艺术类在线课程优质资源及其内在组织结构,将学生作为实践的主体,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融合不同学科,设计不同的项目,例如:情景导入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项目针对性训练、模拟实训等,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职业能力训练达到最佳效果。

1跨学科教育理念在高职影视艺术类在线课程中的应用模式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在线课程的优势以及跨学科教育理念的指导作用,跨学科教育理念在高职院校影视艺术类在线课程中的应用模式可以采取下述方式构建:

(1)以职业能力训练为核心,依托在线课程平台创设影视艺术项目实施情境,利用案例学习、专题研讨、项目训练以及设计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建构学习。学习者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其他的教辅人员以及课堂外的学习者都可以以在线课程为平台,利用在线课程提供的交流工具进行沟通、交流、共享资源。例如,教师针对学习内容,设计一个主题,分类设计不同话题,话题内容可以涉及学科本身,也可以涉及到学生学习体会,还可以融合多门学科内容,让学生利用在线交流工具匿名或实名地针对这个话题进行交流;教师也可以隐藏身份,在网络技术中扮演学习同伴角色,发起对话,引导学生展开交流,让学生的谈话更紧绕主题。

(2)在师生互动中,教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性格、专长、兴趣以及个性差异,维持学生专注学习的意愿,以及认真学习的恒心和毅力,学生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对知识进行建构,进行自我人格的形成,培养创新精神和沟通能力。影视艺术在线课程在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中,起到的既是基础支撑作用,同时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信息传递、交互、反馈的媒介与桥梁。

2跨学科教育理念在高职影视艺术类课程中的教学设计原则(1)从职业活动出发。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前,详细深入地进行职业活动调研,根据企业实际工作和作业流程,按照岗位实际需求来确定该课程的地位,通过分析教学对象的学前状态和个性特征,了解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职业素质,还需具备怎样的工作能力才能胜任该岗位,这些前期分析的结果都可以作为组织教学的基础。

(2)创设情感体验情景,进行“案例教学”与“项目训练”。在线课程向师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化优质资源,教师可以以高职学生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参照,以岗位过程性知识为主线,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的多媒体、超文本和友好交互的特点,创设数字化情感体验情境,供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也可以通过在线课程构建虚拟实验环境,让学生在虚拟实验环境中实际操作、科学分析,培养研究态度和工作能力。在学习任务上,依据“基于工作过程、实际工作情景”的课程观,将学习内容模块化,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采用案例和项目相结合的方法解决高职教育“怎么做”(经验)和“怎么做更好”(策略)的问题。

(3)双向服务、多向反馈。高职院校在线课程网络资源不但为了课堂教学服务,在教师备课考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上,也应该充分利用在线课程网络资源。可以说在线课程不但为学生学习服务,而且为教师备课和学术交流提供了参考平台。在在线课程的应用模式中,由于在线课程网络资源具有开放性特点,信息的反馈是多向的。教师可以利用在线讨论工具、电子邮件、即时聊天和信息传输工具、多媒体、动画效果、在线视频会议系统来加强师生、生生以及学生与教材内容之间的互动。

高职在线课程的应用模式,以跨学课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在线课程为平台,教师根据影视艺术职业需求,模拟职场工作,设计单个项目。教师可以扮演客户的角色,对企业员工(学生)提出自己的需求,通过双方交流,制定项目实施的具体方案。当学生在“工作”时,教师又扮演同事的角色,与学生一起探讨,协助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在这种综合学科的模拟工作环境中,课程老师既是客户,也是整个项目的总规划师和设计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项目内容,负责项目的技术咨询和指导工作,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控制课程的组织和开展,可以促进职业技能更好发展。

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范文2

关键词 讲座式 案例法 教学改革

1 汽车服务工程教学中的问题和矛盾

汽车服务工程是指新车从出厂后进入销售、使用、流通直至报废回收等各个环节的一系列服务工作所构成的服务体系。课程内容涉及汽车营销、汽车物流、汽车美容、汽车金融、汽车维修、事故定损、二手车评估、汽车改装、汽车回收等服务领域。因此,汽车服务工程不同于以往的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是典型的多专业融合、交叉性、综合性的点多面广式课程。这是我国汽车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学科交叉性复合型人才提出的新需求,也是高校加强通识教育与压缩专业教育课时矛盾的产物。汽车服务工程实际是融合了过去我院开设的汽车文化、汽车营销、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维修等多门课程,从而达到了缩减专业课时的改革目标。但随着课程内容结构的改革,对课程授课带来了新的挑战。

由于课程内容体系跨专业、跨学科,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相互之间的关联度小,甚至彼此独立,与传统的专业课程存在非常大的差别,因此,采取何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本人通过数年的汽车文化和汽车营销教学实践,对汽车服务工程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思考和探索,找到了一种讲座式法教学模式,相信这种教学模式对其它专业跨度大、综合性强的课程亦具有借鉴意义。

2 讲座式教学法的具体措施

讲座式教学模式实际是要求全面介绍所讲的专题,需要对整个理论的变迁脉络和发展现状都能做到驾驭自如,并能联系学生的实际,讲述的思路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局面,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固然讲座式教学法对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具有极大的帮助。但就本门课程而言,由于专业跨度极大,涉及维修服务、金融服务、经济管理、艺术设计等多个学科领域,这对任课老师采取讲座式教学法,显然是要求极高。因此,在确定课程教学大纲和内容后,我们在论证这一跨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时发现,由一位老师来完成教学,便于管理,但是教学效果可能有问题;由几个教师分别教授自己熟悉的内容,这样教学效果会比较好,但是管理难度大。而结合本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了解汽车市场服务链的具体内容,教研组提出了采取讲座式结合案例法的教学方法,即以案例分析为主导,讲座的方法为手段,两种方法相结合,采用团队备课一人授课的模式完成教学任务,具体思路如下:

2.1 以“讲座式”案例 设计教学内容

理工科类的课程,其传统的教学思路和内容是需要严格按照书本的章节进行,因为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体系要求使然,前后知识点的关联度相对较高。而本课程的内容恰恰是专业跨度大、知识点前后关联度小。因此,根据汽车服务工程教学大纲的要点和难点结合授课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像汽车营销、汽车金融等内容以专题式讲座形式授课,在备课时采取由教研室专业团队老师共同备课,设计课程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经典的教学案例,在案例讲解的过程中将理论联系到实际中去,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能够做到知识点的接受和理解,水到渠成。

2.2 以“讲座式”互动 推进实训教学

在采用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时,根据教学的专题内容,将讲解的专题内容分解,分别指定给若干学生小组,让每一组的学生利用现代网络信息平台,了解这一专题的相关背景知识以及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同时,授课老师根据专题内容,在教学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准备案例,共同备好每一专题的课程案例。这样在实际授课时针对不同专题案例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让学生对每一知识板块做些系统性的了解,即使是通过摸索而作出一个知识总结也行,学生会产生成就感,能大大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部分专题像汽车营销、汽车保险、汽车维修服务等专题知识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到4S店或保险公司参观学习,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这一专题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2.3 以“讲座式”参与 改革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的目的是检查教学效果、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目前,一般高校的课程考核方式大多是采用试卷考核。但是这种考核方式在高校普遍存在学生 “临时抱佛脚”的现象,考后就全忘掉了,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汽车服务工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仅靠课程结束时的一份试卷或一份实践(实训)报告,难以全面评价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汽车服务工程的课程考核尝试采取“讲座式”参与的考核方式。要求每一组的每一位学生须对课程内容的每一个专题案例都要了解,对各项专题知识内的项目服务流程要非常熟悉。在考核时,请每一组的学生从中抽选一道考题,考题实际是平时所讲的专题案例分析所接触的知识和内容。要求稍作准备后选出本组中的一位学生进行一次讲座,对涉及的专题内容进行归纳总结,重点突出应用。部分专题的内容可设计成实训项目考核,即采取模拟实景的操作流程,要求整组学生共同参与,模拟一次专题内容的实景流程的操作。采用这种考核方式对学生而言,是对其学习状况的一种检验和评价,这种考核方式对学生来说具有较强的激励功能,能够激发学生投身于思考性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实操能力,能在注重对学生知识点的理解及运用能力的同时配合了讲座式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3 结束语

采用上述 “讲座式”的教学模式,把举办讲座的教育思路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跨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到具体授课的讲座式案例分析和讲座式实训考核方式,形成系列化完整的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适应了当前多元化交叉学科发展的需要,能够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引发对交叉性、边缘性、复合型学术问题的思考,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实操动手能力,以达到汽车服务工程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岳川.儒家孝文化的人伦扩展——以《大学》、《中庸》为中心的文化阐释[J].渤海大学学报,2010.1.

[2] 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增订本)[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

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范文3

一、 跨学科听课评课的组织与实施

(一)构建学校跨学科听课评课的组织体系

跨学科听课评课教研活动的思想精髓就是“跳出学科看学科”。我们发现,不论是历史、政治和地理三门有天然融合优势的学科,还是物理和化学,抑或是文科和理科之间,都有相互的联系和可以借鉴的事物。而且,不论是学校层面,还是教研组、年级组层面,抑或是班级任课教师层面,都可以进行跨学科教研活动,三者横纵交错,构成了学校跨学科听课评课的组织体系。

我校建立了三级听课评课教研网络。

【一级】成立由校长室领导下的教学评议小组,由校学术委员会成员组成,主要职责:一是统筹安排校际之间或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大型听课评课活动;二是评议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准备参评高一职称的教师和在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教师等三类教师。一般每周开展两到三次活动。

【二级】这是由学校教务处组织下的年级组听课评课活动。主要职责是加强学校内部学科教学的纵向研究和学科之间的横向交流与联系,一般每周开展一次活动。

【三级】这是由各班级的任课教师组成的教学协调小组,主要是搞好学科之间作业量的安排、自修时间的分配以及在会考等重大考试来到时各学科的配合。一般每周安排一次活动,由班主任组织。

(二)完善跨学科听课评课的制度建设

进行跨学科听课评课活动,首先要在全校范围内建立相关的制度,制订相关的计划。合理的听课评课制度是相关教师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使跨学科互动式听课评课活动有条不紊开展的必要条件。

1.制订跨学科听课评课学期计划

确定每学期学校进行跨学科听课评课的日期与主讲人、参加者;确定参加每学期跨学科听课评课教研活动的主题与任务布置;制订跨学科教研管理的相关奖惩条例,如要求每个教师每学期听课评课在20节以上,其中跨学科听课评课不少于5节。

2.设立跨学科听课评课日

每周四是学校课堂的“对外开课日”,也是校内教师的“跨学科听课评课日”。这一天,学校重点安排各学科骨干教师的示范展示课、各学科青年教师的研究提高课、学徒教师的邀请指导课等。其他各学科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学习研究的需要,自主选择本学科各种不同层次的课进行听课评课,也可以选择跨学科的课进行听课评课。

3.加强对跨学科听课评课的过程管理

为了加强跨学科听课评课活动的针对性,我们要求每个教师必须带着问题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如三维目标如何落实、教学的重点难点怎样突破、生成性目标怎样达成、有没有新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如何等。听完课后,听课教师要写出听课评析,并参加跨学科的评课活动,与其他教师相互切磋。活动结束后,听课教师要及时填写“跨学科听课评课登记表”“跨学科听课评课信息反馈表”,撰写听课评课反思笔记或特色案例,并把听到的和学到的“亮点”灵活地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4.加大跨学科听课评课展评力度

学校课程部定期对“跨学科听课评课登记表”“跨学科听课评课信息反馈表”进行汇总,开展跨学科听课评课反思案例的展评活动,并对优秀的案例进行及时推广。期末,课程部还要对教师参加跨学科听课评课活动的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教师教学工作综合评估指标。

(三)开展专题性的跨学科听课评课研修

在教学实践中,有一些主干问题是许多不同学科教师都会遇见的,如有效的教学导入、怎样提问最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讲解与练习的关系、学生的动态评价,等等。同一学科的教师往往只能站在自身的学科角度思考这些问题。如果围绕这些主题,通过集体讨论,就可以帮助教师们跳出学科视野的限制,更加充分合理地去解决这些问题。

在进行跨学科主题研修时,我们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研修主题应鲜明

研修主题应关注新课改下学生的发展,聚焦以“学习规律”“认知规律”等为基点的学生学习活动;关注“新课改背景下的疑难问题解决”;关注反映本校实际、切口小易操作的教学现实问题;关注教师成长规律,尤其是教师发展的关键点、能力的增长点。

2.研修方案要细化

各个跨学科的研修组长组织本学科教师学习讨论后确定主题,精细化预设研修过程,体现研修活动的系列性,深化研修主题。

3.研修过程重生成

引导教师主动、全程参与活动,并能围绕主题展开实践研讨,使跨学科的主题研修层层推进,体现连续性和系列性。同时要丰富研修形式,增强研修的技术含量,在理论的引领下通过听课实践、课后反思、课后评议交流、再实践、再反思等过程,不断生成并加深对研修主题的认识,从而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4.研修成果需提炼

要重视研修活动的总结反思,提炼出可供借鉴的方法、策略,并达成共识,即形成某个阶段的研修成果。这既利于改进并优化研修过程,又利于后续的教学研究以及教学经验的推广应用。

二、跨学科听课评课制度的成效分析

首先,跨学科听课评课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大大拓宽了教师的教研视界,强化了学科之间教学方法的优势互补和教学资源的整合。开课教师们针对本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文本,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内容、形式、步骤,在高效上下功夫。各学科教师通过听课、评课等形式,真切地感悟到跨学科教研带来的多视角的教学设计、多渠道的资源共享、多内涵的专业发展的益处,并有效营造了浓郁的教科研氛围。

其次,在跨学科听课中,资源的获取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学科渠道,而是具有广泛的选择性。参与的教师能从其他学科教师授课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不断加以改进。此外,跨学科听课和研讨还有助于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更好地改进教学,实现因材施教,有助于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切磋技艺,促进教学方法的整体优化。

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范文4

关键词:跨学科;研究生教育;食品安全;教师沙龙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151-02

研究生教育居于高等教育的顶端,旨在为社会提供各类高层次科研人才,基于现代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积极开展并努力深化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工作,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相应于21世纪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不断充实完善国内研究生课程内容,是落实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重要途径。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新开“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研究生课程,通过对国内外食品安全课程相关情况的系统了解,并在教学理念、讲授内容、施教方式、效果评估等方面积极采取一系列创新性的调整优化举措,初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成效,较好实现了食品安全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培养目的,“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课程也已成为国内跨学科研究生教育较为成功的课程案例之一。

一、了解国际态势,找准课程定位

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国内外食品安全事件屡有发生,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层出不穷,我国的食品安全也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实施食品安全领域的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已成为国内外食品安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重要趋势。如美国康奈尔大学依托其全球有名的兽医学院开展跨学科的研究生教育,成立了数个食品安全相关的跨学科研究小组,并协同承担食品安全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与研究生培养任务;在欧洲,荷兰瓦格宁根大学在全球率先设立食品安全研究生学位授予点,并邀请相关系科知名教授为研究生开设食品安全课程,全面培养研究生的专业素质。受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实践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一些重点大学也陆续开始了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实践与探索。如北京大学专门成立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和工学院,在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领域与化学院等系所合作开课,系统培养具有多学科视野的高层次研究生;中国农业大学,其从事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的研究生广泛分布在食品科学、动物医学、植物保护以及资源和环境等多个学院,可接受多个学院和不同方向导师的跨学科培养;香港理工大学还专门成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开展跨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工作。通过跨学科研究生教育,上述学校食品安全相关研究生的素质普遍得到了提高,科技论文和专利技术产出数目逐年增长,不仅增进了各自学校食品学科的社会影响力,也大幅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及时了解食品安全领域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国际态势,为北京化工大学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研究生课程的精准定位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研究科技发展,更新教学理念

21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是以学科交叉和科技融合为鲜明特点的。现代食品安全广泛涉及生命、化学、材料、机电、信息等诸多学科,具有显著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特点。此外,现代食品安全科技也已逐步进入大数据时代,如何从海量的知识信息中,提取出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所良好适用的资料,也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因此,传统的针对单一学科和有限方向开展教学的研究生教学理念,迫切需要及时更新以适应现代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研究生课程教育实践的需要。北京化工大学在开设“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研究生课程时,努力坚持以食品安全前沿科技为先导的教学理念,及时引进在食品安全领域具有丰富分析测试经验和突出科研能力的师资,紧密结合国内外食品安全分析检测的最新科技成果编撰特色研究生教学课件,同时,借助具体食品安全案例的细致讲授及课堂上师生间的适时互动,阐释抽象的分析理论,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帮助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拓展学术研究视野。譬如,在不确定度与误差章节的具体讲授过程中,通过对三聚氰胺奶粉食品安全事件这一典型案例的详细介绍,以及课堂上相关主题问答,使研究生对不确定度与误差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二者的联系和区别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较好克服了研究生教学过程中知识单向传授例常的枯燥和不足。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自身的学术素养,对理解并实施成功的教学理念非常重要。因此,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研究生课程的任课教师也应积极“充电”并努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及时补充完善教学资料,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

三、融合科技前沿,充实讲授内容

目前,国内一些高校相关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研究生课程,讲授内容大多参考流行的分析化学专著,技术知识主要偏于经典的色谱和分子检测方法,而缺乏对生物传感、快速检测和高通量、多靶标检测等先进技术的整体介绍,一些重要的内容如食品安全采样制样、分析检测的质量控制、食品真伪鉴别和溯源,以及新兴食品安全检测方法和设备的应用等,也未系统纳入,因此,所述课程对交叉学科知识的涉猎显著不足,与现代科技前沿的融合也十分不够,难以良好适应食品安全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教学要求。为此,相应于现代食品安全与检测学科的发展需求,北京化工大学在开设“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研究生课程时,不仅将生物传感分析、现场快速和高通量、多靶标检测、不确定度评估、食品真伪鉴别和溯源、分析检测的质量控制以及新兴检测技术等知识及时引入课程讲授内容,并额外介绍了现代食品安全分析检测相关检测器材及仪器设备信息,良好体现了研究生课程的先进性和创新特质。譬如,课程在讲授传统的免疫检测技术过程中,也进一步介绍了近些年来国际上时兴的核酸适配体技术,通过对抗体和适配体分别用于食品安全分析检测优缺点的详细比较,结合北京化工大学食品安全与风险评估研究室在核酸适配体传感器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课程讲授内容得到了很好的充实和完善,也显著提高了研究生教学质量。

四、注重课程效果,改革施教方式

为落实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精神,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北京化工大学“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研究生课程也创新性地定期举办“交叉学科教师沙龙”,主要邀请校内生命科学、化学、材料、机电、信息等相关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就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课程所涉及的一些多学科问题,共同进行较为全面而深入的学术交流和教学研讨。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通过相互切磋,不仅进一步活跃了学术思想,而且经教学思路的交流碰撞,也可以发现在跨学科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彼此的可供借鉴之处。譬如,在生物传感一章的讲授过程中,授课教师通过交叉学科教师沙龙了解了表面等离子体谐振传感这一重要的分子识别手段在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中的应用原理,以及这种技术可通过光纤波导和半导体激光器实现现场检测设备的小型化,其后邀机电学院的老师在研究生课堂上作为检测案例介绍,研究生们非常感兴趣,较好克服了传统的一人授课施教方式的局限和不足。

现阶段我国研究生培养制度的改革,关于研究生实践活动的规定,以及相关学位论文的课题研究要求,也是影响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因素。为协调这些因素与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工作间的关系,北京化工大学“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研究生课程在注重内容质量的同时,也努力实现专业课程与研究生的实践活动和课题研究互相结合促进。因为,课堂教学需要走出去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发展,研究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及实际能力的培养无疑也需产学研一体化机会的支持。近两年来,北京化工大学食品安全研究方向的专业硕士都被统一安排在中食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国内外食品安全领域内知名企业参与食品中目标危害物的分析检测和试纸条等快检产品的研发等实践活动,而学术型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课题研究方法也均是基于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课程所系统介绍的各类前沿技术,相关工作良好体现了专业课程与研究生的实践活动以及课题研究的互相结合,课程质量不仅得到良好保障,专业实践活动和学位论文研究质量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所开“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研究生课程,三年来业已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成效,对我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及可持续性发展研究具有较为良好的参考价值。通过跨学科研究生教育课程的探索与实践,可进一步完善高校研究生专业课程体系,拓宽相关专业研究生的科技知识视野,提升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高等学校优势学科的良好影响力,带动高校新兴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进步,深入生命科学与化学、材料、机电、信息等诸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促进高校由单纯的研究型向综合型的成功转型,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化,进而为高校的学科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范文5

一、多学科融合的建筑教育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社会进入环境可持续发展、地域文化多元共生的建设阶段,人们对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成为多学科交叉、技术与艺术有机结合的整体。当代建筑教育,朝着多元、开放、高度整合的方向发展。

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贯穿于建筑学专业教学的始终,通过设置系列建筑设计专题训练,在各教学环节加强与其他课程的衔接和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交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建筑的建造问题。多学科融合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实践性和协同性的特点。

二、突出建筑构造协同教学的建筑设计教学实践探索

功能与空间、场地与环境、材料与建造、地域与人文是建筑设计的基本问题。三年级的建筑设计相比二年级引入复杂条件,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专题,分别侧重于场地环境、地域与人文、材料建构和技术综合,逐步加深,强调专题间的承接性和整个教学过程的整体性。第三个专题材料与建构的建筑类型载体一般选择为大跨度建筑设计,即以长途汽车客运站作为载体,通过建筑设计与建筑构造课程的协同教学,使学生在理解大跨度建筑与结构体系的相关知识和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大跨度建筑的内在功能空间与外在形体塑造的关联性,将较为复杂的大跨度建筑设计过程分解成为便于理解、跟进和提升的进程,由较为宏观的建筑功能、形体、结构选型递进式地深入到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细部构造节点设计,最终形成完整的建筑设计方案和大跨度空间结构体系分析成果。(图1)

1.教学过程。建筑与技术自古以来密不可分,随着技术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联性日益紧密,以技术为导向的设计思维训练显得非常重要。三年级材料与建构专题设计教学,依托大跨度建筑类型设定了技术综合训练目标。在大跨度建筑的设计中,建筑设计与结构的美学表现有着紧密关联,建筑构造是建筑设计的深入和实现,课程的协同教学体现在学生设计方案与结构选型、构造设计的积极互动上,通过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课程之间的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研究能力。(图2)

2.教学内容。大跨度建筑专题教学历时7周,教学内容以阶段性目标为基础进行教学组织,将设计内容分为4个阶段进行控制。(图2)

第一阶段,调研分析阶段。重点进行设计原理的讲授、场地和案例分析。通过多角度分析、讨论问题,集思广益,力求准确地发现和把握设计的切入点。学生以分组讨论、PPT汇报的形式进行调研交流。

第二阶段,概念形成阶段。重点进行方案构思,形成设计概念。这一阶段主要是明确整体构思,确定设计的研究方向。通过分析大跨度建筑结构选型方案,研究形体与结构的关联作用,探讨建筑在特定环境多种限制因素中建筑形态的可能性。

第三阶段,设计深化阶段。重点进行方案深化设计,材料与建构技术综合。这一阶段要求综合完善建筑功能与空间、流线组织、材料选择、细部构造等方面因素,对建筑主体进行深入设计与推敲。此阶段主要体现建造技术对建筑方案设计的推动作用。

第四阶段,成果表达阶段。学生绘制技术图纸、制作大比例模型(结合建造节进行)、制作效果图、完成结构体系分析图、制作多媒体汇报文件等。此阶段建筑专业教师和构造专业教师对设计成果制作进行不断线辅导。最后课程考核采用集中汇报答辩的形式进行,由建筑专业和构造专业教师共同对设计成果进行综合评审,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作品。

三、教学特色

1.向设计本体回归,建立强化课程之间衔接的教学体系。围绕建筑设计这一主干课程,将多学科知识加以优化整合,使之环环相扣,达到多学科融合的目的。建造是设计的前提,只有将建筑的空间、构件与材料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好的作品。在大跨度建筑设计教学中建立建筑构造协同教学的体系,有利于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强化建筑内外空间造型的引导,启发学生对大跨度空间形态的预判,进而在解决场地与环境、功能与空间、材料与建构的递进过程中,获得建筑技术的有力支撑,提高设计方案的可实现度,丰富建筑设计的深刻内涵。

2.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共生。顺应时展的需求,多元、融合、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是我们追求的方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建筑设计教学,有利于从历史与发展的角度出发,辨析建造的渊源,继承其地域与人文特色。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创新性地探索建构问题,学以致用,树立技术与艺术共生的可持续价值观。

3.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师生的互动与交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潜在的求知欲望和主观能动性。通过师生间的双向互动、技术知识的支撑,收获设计成果的多种可能性,使创新成为可能。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明确的技术导向性,较为迅速地发现和把握设计的切入点,渐进式地深入到建筑的结构选型、材料的选择、细部构造节点的设计中,避免因设计深度不足而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构造知识从建筑全局的角度整体串联起来,由构造技术问题上升为建构艺术方面的探索。

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范文6

石磊教授的《分散与融合――数字报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7月)一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他认为,数字技术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改变了报业生态,但并不必然带来报业的衰落。报业同样可以采用新技术,在媒介融合中实现数字化转型,实现与新媒体共生共荣。这种认识和论述,对报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通读全书,我认为该书具有以下四个特色:

特色一:多年潜心研究的集大成

石磊教授现为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新媒体艺术与文化硕士点负责人、新媒体研究所所长。2006年7月,他发表了论文《媒介融合,报业发展新支点》,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全文转载。从那以后,他发表了《从媒介融合看报业数字化转型》、《数字报业内容融合与渠道融合》、《报业数字化转型商业模式构建》、《媒介融合语境下媒介产品生产模式之变》、《培育跨媒体跨地域传媒集团路径选择》、《新媒体语境下公共领域重构》等10多篇报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的论文。2009年10月出版了《新媒体概论》,并被北师大等许多高校作为教材。专著《传媒与文化――文化视角下的传媒研究》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他还主持国家社科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传媒发展对策研究”、教育部社科项目“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研究”、四川省社科项目“媒体融合时代的传统媒体发展战略”、省教育厅社科重点项目“传媒融合发展研究”,担任“新媒体理论与实务”丛书副主编,四川省精品课程“新媒体概论”第一主讲教师。

2006年初,石磊教授在四川大学攻读文艺与传媒方向博士学位期间,为构思撰写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博士论文,并就相关问题多次与我进行研讨。我认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目前国内刚刚起步,颇具前沿性。2008年上半年他的博士论文初稿完成后,又认真听取了许多老师和同学意见,多次进行修改,终于在2010年7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专著《分散与融合――数字报业研究》。这是他长期研究的成果,是报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的集大成,是报业研究的可喜新成果。

特色二:努力构建数字报业研究的理论体系

该书将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放到数字化生存和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进行系统全面研究,认为数字化转型是报业发展的的必然选择。更为重要的是,他创造性地提出,报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转型,更重要的是全方位的战略转型。他不仅强调报业在技术上与新媒体融合,还主张在组织构架和业务流程上进行重构和再造,破除阻碍报业数字化转型的体制机制障碍,找到数字化的商业模式,构建起报业发展新模式。这样就跳出了一般性的数字化研究,使报业数字化研究具有了厚度和高度。

石磊教授对国内外报业数字化转型历程进行了梳理和阐述,并将众多的转型路径精当准确地概括为内容融合与渠道融合。在内容融合上,以前单一的报业内容生产变成全媒体的数字内容生产,报业由“报纸业”变成“报道业”。在渠道融合上,以前分散的、各自独立的报纸、广电、新媒体等渠道有效地整合在统一的数字平台上,实现全媒体融合。内容融合和渠道融合将产生跨媒体跨地域的数字化现代传媒集团。这些分析论述,对当前我国传媒改革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特色三:多学科交融,理论联系实际

该书以新闻传播学为基本立足点,综合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注重从经典和前沿理论中寻求支撑。同时,注重从中外传媒实践中寻找答案,以开阔、创新的视野选用大量鲜活、针对性强的案例应证观点。将报业数字化转型放到国际背景下考察,运用了大量的国外理论成果和跨国媒体的生动案例。同时,注重中国语境,对报业数字化转型在中国遇到的特殊问题进行阐述,并在政策、管理和经营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石磊教授在对报业数字化转型情况进行细致考察、对传媒发展众多理论和实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抓住传媒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探讨了报业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转型、什么是数字报业、怎样进行数字化转型,做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具有学术价值、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范文7

关键词: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导向;实践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05-2014年)国际实施计划》启动后,德国教科文全委会(DUK)组建了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委员会,在联邦教研部(BMBF)的资金支持下,成立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协调中心。该中心致力于规划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未来,搭建交流平台,向公众进行宣传等。

作为联邦制国家,德国教育政策和教育规划涉及联邦和州两个层面,各州享有包括教育在内的文化,各州政府有权决定教育机构的形式并享有立法权。本文通过分析德国联邦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教育重要政策文件,从中缕析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政策导向;通过对德国巴符州海德堡大学、海德堡师范大学、曼海姆州立教师进修学院等进行为期21天的实地考察与学习,剖析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践特色。

一、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政策导向

作为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的组织和领导机构,德国教科文全委会2003年提交了《汉堡宣言》(Hamburg Declaration),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的核心目标是“可持续性学习”。2004年,德国教科文全委会出台了《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行动计划》,提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四个目标,即推广优秀案例与实践、加强个人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联系、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公众能见度、加强国际合作;随后,德国教科文全委会分别于2008年和2011年对该文件进行两次更新与升级,依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新形势,在子目标中设定了优势领域,其政治承诺意味加重。2007年,德国教育文化事务处(KMK)联合德国教科文全委会出台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学校》(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t School)和《可持续发展教育视野下全球发展跨学科课程框架》(Cross-curricula Framework for Global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ESD),鼓励将全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融入课程。2015年,德国教科文全委会《2015+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策略》。2016年,德国教育文化事务处联合德国经济合作与发展部(BMZ)《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框架》。这些文件在推动州和市之间良性互动以及促进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也传达了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政策导向和价值选择。

(一)结构化导向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计划》(GAP)颁布后,德国出台《2015+可持m发展教育行动策略》,其中的一个重要导向就是加强原有项目的持久性、结构性实施以及跟踪测试。该文件指出:“不论政策制定者还是普通公众,都需要更清楚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初始目标与最终达成度,针对各级各类教育的不同特征,结构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必要的。在实践层面,结构化意味着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纳入区域教育规划的核心。可持续发展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跨学科能力、基于生活的学习能力等,也可促进项目学习、参与式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变革,它提供了面向未来思考的革新方法,是教育全面革新的创新动力。”换言之,从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变革、培育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三个层面深化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解,结构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政策导向。

(二)体系化导向

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终身体系化建设方面表现卓越。在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期间,德国教科文全委会设立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官方项目奖”,鼓励具有创新性和革新性的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申请此奖项,获奖项目有权使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标识。该项目旨在传播各利益相关者和一线实践者的优秀案例,注重各学段典型项目的传播。优秀案例包括:在儿童照料中心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以培养孩子未来能力的项目;“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学校项目”,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精神融入学校课程、教师培训等;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纳入教师职业培训的项目;“可持续大学”项目,在大学强化可持续发展教育,为学生提供支持;将可持续发展专题纳入非正式学习和继续教育项目,倡导公众参与和终身学习。

此外,《2015+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策略》明确制定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具体任务。如学前教育领域要求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系统纳入幼儿园,制定《榜样计划》,儿童照料中心要按照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原则进行组织。中小学教育领域要求建立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为导向的各州教育框架和教育标准,提升学生参与性技能,倡导学科内交叉及跨学科学习;将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数学、信息技术、物理、化学学科;可持续发展教育成为学校教育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领域要求职业教育课程面向可持续发展,职业培训增加生涯职业指导与参与性技能培训。高等教育领域要求系统发展跨学科的可持续性研究,在教学和研究中培育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参与技能,研发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工具等。非正式教育领域要求将技术、自然和生活融为一体,提高资金支持,增加环境中心、成人教育中心、青年俱乐部等不同机构之间的联系,加强实操分析与评估等。德国成熟的双元制教育体系是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基石,终身学习也是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方向。

(三)关联性导向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计划》之后,德国联邦教研部建立了国家可持续发展教育专家论坛和合作网络,以增强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主体之间的关联与合作。

1.典型项目之间的关联

在“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官方项目奖”的激励下,德国涌现了诸多优秀项目和案例。2011版的《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行动计划》进一步强调了项目的持续开展以及这些项目间的彼此关联,并倡导将其融入幼儿园、中小学、大学、职业学校、继续教育机构等。

2.研究与教育的关联

德国联邦教研部每年投资1.6亿欧元支持“可持续性研究”,致力于建立研究与教育的紧密联系,促进研究成果向教育实践的系统转化。

3.利益相关者的关联

建立吸纳政府决策者、企业、非政府组织、教育机构、私人团体等利益相关方的合作网络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在2011版《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行动计划》中,列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教育合作网络的具体任务,即深化全球学习、环境教育、跨文化理解、消费教育、健康教育等,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整合方法,促进接受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个体对其产生兴趣。在学校层面,强化原有教科文组织网络学校(简称Aspnet 学校)、21世纪议程国际学校等之间的合作;拓展涵盖当地政府、企业、俱乐部等机构的地区网络。

(四)国际化导向

成功的国际合作能够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进程。《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行动计划》的优先事项之一是将德国的可持续发展项目与全球讨论结合起来,以便从其他国家和文化中获得经验。2009年,在德国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德国教育和文化事务部组织的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特别提出了国际合作的目标,这也成为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化的标志性事件。《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行动计划》也倡导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紧密联系,与欧盟项目有效整合,与亚洲、非洲、美洲伙伴共同加强对教育、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等。

三、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践特色

――以巴登-符腾堡州为例

巴登-符v堡州(以下简称“巴符州”)是德国西南部的一个联邦州,是德国的人口和面积第三大州,人口1050万,著名企业奔驰、保时捷和博世公司总部都设在巴符州,是德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2016年10月9日-29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组团赴德国巴符州海德堡大学、海德堡师范大学、曼海姆州立教育学院等机构及中小学进行考察学习,获得了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第一手材料。笔者以德国巴符州为例,分析其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践特色。

(一)基于可持续发展思维的教育融入

海德堡师范大学安德烈亚斯・凯克教授介绍了德国巴符州2016年教育大纲的重点内容。其结构框架的总目标明确指出:“要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种族文化、健康促进、职业发展、媒体、消费教育等融入教育教学中”。

针对将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问题,大纲指出了7项要求,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与风险,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复杂性与动态发展,决策中的价值选择,决策中的标准,参与、共同运作与施加影响,民主策略,和平策略。这7项要求构建了认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思维方式,引导教师从可持续发展思维审视学科具体内容,结合生活,多视角分析可持续发展实际问题。同时,德烈亚斯・凯克教授还详细介绍了大纲中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相关的消费教育主题融入学科教学的相关要求,即从如何利用资源,如何支配资源,如何理解危机、消费者的权利、质量等多维视角和思维来开展消费教育。

(二)基于参与性能力模型的人才培养

参与性能力是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参与性能力指学习者对可持续发展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识别与解决能力。具体指从社会、环境、经济的综合视角分析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现在和未来、做出逻辑决定、理解其后果、合作行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参与性能力的概念与OECD核心素养框架紧密相连,是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出发,将OECD核心素养指标分解为更容易对学习者做出评价的子素养指标而提出的。基于参与性能力模型的实践目标清晰,既有利于结构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又利于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评估与监测。

(三)基于跨学科框架的课程范式

《可持续发展教育视野下全球发展跨学科课程框架》中指出应将地理、历史、政治、生物、伦理、职业技能等学科融入全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学习领域,倡导教师以跨学科视角制定课程。框架确定了跨学科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目标,以及学生需要达到的能力目标。后者包括确定个人生活和专业发展方向、积极融入社会、承担全球责任。这些能力分为认知、评估、行动三个方面:认知能力指基于目标导向的获取可持续发展的跨学科知识的能力、认知文化多样性的能力、分析全球变化的能力、识别不同人群生活水准的能力;评估能力指选择多样性和同情能力、质疑能力、评估发展能力;行动能力指沟通和处理冲突的能力、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积极回应全球发展的能力、负责任的决策与行动能力。基于跨学科框架的课程范式符合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跨学科、整体性特征,加之与能力导向的完美结合,使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特质更加凸显。

(四)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职前在职培训

海德堡师范大学弗里德里希・格韦教授和安德烈亚斯・凯克教授在“巴符州2016教育计划”和“面向未来的教师教育”的主题报告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及德国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职前在职教师培训的特点。其中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包括:第一,全面能力,即自己做决定的能力、与他人共同进行民主表决的能力、团结合作的能力;第二,在个性化和社会潜力方面的能力,即独立、责任性、可持续性、应对他人问题、创意性、见识性;第三,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对于职业教育教师,也通过开发职业能力和跨职业能力素养框架,将其纳入职业培训,促进可持续发展思考与行动。

三、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当今,德国政府面临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教育机会、难民接收等挑战;可持续发展教育也同样面临在正规教育领域的地位尚未凸显、环境教育与发展教育融合的冲突、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的理解多样性等挑战。尽管联邦德国与中国的国情各不相同,可持续发展教育也各有优势与特点,但是从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政策导向和实践特色中,依然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有诸多启示。

(一)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政策的思维导向

将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教育政策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实践特征之一。从国家教育政策层面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以及《我国“十三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中要求的“强化生态文明教育”,仅是战略层面的引领。从地方教育政策层面看,《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明确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示范区建设、可持续发展学校和学习创新基地建设、可持续发展素养培育”的要求,则是任务驱动式的政策导向,缺少宏观理念引领。而德国的政策文件中可持续发展思维的要求,从可持续发展思维特性上,给予了整体性引领,保证了实践的整体性和结构性,也大大提高了实践操作内涵,这一做法值得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借鉴。

(二)基于可持续发展素养培育的人才培养

可持续发展素养培育已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明确方向,这一特征与德国基于能力导向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范式有著相同之处。应进一步强化学生核心素养与可持续发展素养的关系,以及可持续发展素养的内涵与结构框架研究等,明确可持续发展素养评估的具体指标并加以实践。同时,加强教师可持续发展素养的研究与实践是充实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内容。

(三)跨学科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框架的研发与推进

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特色课堂已经开展了十余年,形成了一套有理念与实践框架的操作范式。在深化可持续教与学方式的同时,随着国内课程改革的深化,课程领域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STEM课程等综合课程形态也备受关注,并成为课程评估的重要内容。在此时代背景下,借鉴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成熟经验,研发跨学科可持续发展教育系列课程,应该成为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教育主流的核心内容。

(四)可持续发展教育终身体系的架构与拓展

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最大特色就是其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终身体系。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原有基础教育阶段可持续发展教育相对成熟的基础上,可借鉴德国做法,设计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项目或课题,构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纵向体系架构,并推进实践拓展。

参考文献:

[1]DUK. The UN Decade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tributions From Germany[J].Journal of the German Commission for UNESCO,2007.

[2]DUK. 2015+ Action Strategy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the German Commission for UNESCO,2015.

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范文8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能力 商务英语专业

一、跨文化交际学的发展与教学研究

“跨文化交际”是Edward Hall 在1959年出版《无声的语言》一书中首次提出的,现已成为高校开设的一门重要跨学科课程和研究热点, 同时也是商务人士、留学生和移民培训的重要内容。针对新《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提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特别是2009年《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商务英语专业的知识与能力由四个模块构成:语言知识与技能、商务知识与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与人文素养。因此,跨文化交际课程成为国内部分高校英语专业或商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和公共基础选修课。

哈佛商学院前院长Robert Kent曾指出:“在全球范畴内经商时,很少能有比跨文化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技能”。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著名学者胡文仲、高一虹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文秋芳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前者指语言能力和策略;后者指敏感性、宽容性和灵活性。Susan Eckert(2006)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尽管学者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有不同的理解,但共同之处在于跨文化交际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案例教学法的研究文献中,多强调其在跨文化交际学课程应用中的重要性与可行性,注重理论性,强调案例教学法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将介绍案例教学法在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中的意义,并着重介绍案例分析法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的具体操作和选取案例的技巧。

二、案例教学法运用于跨文化交际学课程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是指教师根据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宗旨,依据教学目的和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生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典型的案例讲解,使理论具体化;同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理论解析具体和典型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

(1)更强调理论联系实践,关注社会问题,能增强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2)通过案例教学,学以致用,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3)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和讨论,能提高学生思考和分析能力,以及加强团队精神;(4)注重师生双方的合作,教师引导为主,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

三、案例教学的特点以及具体操作

案例教学法成功关键之一在于案例的选择和整理。选择案例前应了解案例的基本特点,案例应具备以下特点:(1)真实性。真实的案例更能让学生融入案例的情境,使学习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能较快地移情于真实语境中,提高对问题的认识。(2)典型性。典型的案例增加其说服力,如相关电影《世界是平的》《刮痧》等,典型地反应了中西文化差异。(3)相关性。所选的案例需与教学内容相关,否则再典型也意义不大。(4)目的性。所选案例应服务于教学目的。(5)可读性,即案例能被学习者理解,包括难度系数和语言都应该合适。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与国家,企业学校之间跨文化交流日渐频繁,科学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新媒体以及网络资源的壮大,案例的来源更加多元化。同时案例也呈现多模态多维度特点,包括视频、广播电视新闻、书面案例材料、报纸文摘、图片等。只要具备跨文化意识,用心搜集整理,找到合适的案例不是难事。

案例教学的操作也十分重要,本文将先从宏观角度介绍案例在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课堂知识导入、知识讲解、知识运用、知识检测),然后从微观角度介绍案例的具体使用(案例搜集、案例介绍、案例讨论、案例总结、案例反思)。在跨文化交际课堂中,在知识导入、讲解、运用和检测过程中,往往不限于只使用一个案例,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可以运用多种形式的案例。如讲解Edward Hall’s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High- and Low- Context Orientation)时,可以使用简短视频或者贴近生活的简短对话导入课堂:

1. Chinese: I just know you don’t like my idea.

American: How? I didn’t say a word.

2.American: You said yes.

Chinese: That doesn’t mean I agree.

通过这个简短贴近生活的对话,学生能理解中美高低语境文化差异,中国人意在言外,而西方人直接。在具体讲解中,还可以使用中西方诗歌对比案例。中国古代诗人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雪莱的《悲歌》―“徒然落泪的悲伤的雨,枝杈怒伸的的树木,凄凉的海,深邃的洞窟―哭吧,为了世上的不公!” 请学生分组讨论两首诗歌的异同。在知识的运用阶段,仍然可以使用多种案例,如真实案例,情景模拟。假设你是美国人,邀请去中国朋友家做客,而你因为要参会不能去,你会如何表达?然后角色互换。这能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又能检测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案例分析讨论时,还要关注案例背后文化差异的原因。通过案例启发式讨论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发现他们的潜能。

微观层面介绍案例教学法,包括案例的搜集、介绍、讨论、总结和反思。1.案例准备:教师或者学生应在课前搜集整理好案例,案例选择应注意真实性、典型性、相关性、目的性和可读性等,从网络视频、电影电视、书籍、人物访谈、图片等多渠道搜集案例,并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适当改编案例。2.案例介绍:案例教学前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根据案例的内容,教师可发放案例书面资料给小组,也可以以PPT形式展示或者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形式,如广告宣传的跨文化差异,就需以播放视频方式,这样学生能直观感受,如可口可乐在中国和美国的广告视频。3.案例分析和讨论: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对案例进行分析,如分析可口可乐广告中美文化差异,可以从广告音乐、图像和动作等多维度,也可从中西文化差异的多维视角解读案例。教师须注意营造自由的讨论氛围,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补充。4.案例总结: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结合学生对案例的具体分析情况,进行点评和总结。在点评中,应注意分析各个小组的优点和不足,对表现好的组进行肯定,归纳出原因,同时应该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指出争论的要点,并运用相关理论作出自己的分析。如可口可乐中美文化差异:可口可乐在美国的广告体现了美国个人主义和自由的价值观,而它在中国的广告则体现了集体主义价值观。5.案例反思:反思是案例分析教学法不可缺的一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举一反三,鼓励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通过一个案例的教学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跨文化冲突,提高跨文化能力。如通过可口可乐的案例分析教学,得到相关的启示。我国企业跨境广告或者外宣视频制作时,应考虑到西方文化的特点,进行调整。

鉴于以上分析,案例分析教学法可以从多渠道选择案例,有效利用多媒体,特别是讲解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时,运用多媒体视频(如美国电视剧《不要对我撒谎》和视频《手势在不同国家的含义》等,能更直观让学生接收信息。另外可以利用邀请学校留学生加入课程,了解他们的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了解文化差异。还可以从各个领域获取案例,如音乐、建筑、家具等,进行对比分析,获取文化差异信息。

四、案例教学成功的要点

为使案例教学法更能有效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案例分析教学中,需注重学生的参与,学生应参与到整个案例教学中。选择案例时,教师要考虑学生对案例的接受程度和学生的性格特点。案例材料的阅读观看、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案例的总结,都可以以学生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案例教学中,教师为主导指的是教师充当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进行案例分析前,组织学生分组,并明确教学目的、小组任务和内容,提高活动效率。在案例具体分析讨论中,教师应观察、引导、点拨、鼓励学生,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在案例总结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发言进行科学点评,并简明扼要概括学生的陈述,提出相关建议。在案例的反思过程中,应启发学生举一反三,使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二)案例选择应与时俱进,贴近社会实际,突出时效性

案例教学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文化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搜集整理案例时,要坚持与时俱进,突出实效性。比如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信函和商务谈判影响,往往认为中方谈判人员爱面子,重关系,谈判多采用间接方式,而西方谈判者利益为导向,谈判多采用直接方式。但是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交流渗透,谈判特点也有新的变化。因此在案例教学中,可以邀请正从事商务谈判人士介绍他们的经验体会,或者阅读最新期刊杂志,如“Journal of Business and Technical Communication”“Cross-cultural Research: Th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Social Science”等,在课堂上介绍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有趣的案例,以突出案例的时效性。

(三)案例的本土化

本土化的教学案例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对教材知识点进行有力补充。在具体教学中,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拥有大量的跨国公司和中外合资企业,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可以邀请中外人士和商务人士来课堂进行讲座,或者通过已毕业学生或实习学生亲身经历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讲解文化差异。如果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可以观察、问卷调查或者访问外国游客对中国的感受,并进行分析讨论。具有留学生或者交换生资源的高校也可以邀请留学生来课堂,讲解他们来中国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身边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更直接真实地了解文化的差异。

总结

鉴于跨文化交际课程实践性强,案例教学法通过用真实和典型案例分析,能充分调动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合作能力,同时有利于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发展,是跨文化交际课程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在使用中,还需要适当和传统教学法相结合,教师应对相关理论做清晰的阐释,案例分析才能有理有据有方向,同时避免太主观。

参考文献:

[1]陈准民,王立非.解读《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J].中国外语,2009(4):4-11.

[2]http://ile-communicacioncom /…/liste./20110324html

[3]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范文9

在当代设计界中,跨界设计已逐步成为设计师、设计教育者、设计专业学生所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主要围绕服装设计教学与跨界设计展开论述,尝试分析跨界现象产生的现状、以及分析在此环境下高校服装设计跨界教学的可实施性与合理性。

跨界概念的发展

跨界,顾名思义“跨越边界”的意思,英文Crossover一词的原意是“转型、转向”的意思,但在诸多领域被翻译成“跨界”,其引申的含义是“跨界合作”,意思是跨越两个不同领域、行业甚至不同文化与意识形态等范畴而形成的一个新领域、新模式、新的价值观念。跨界设计的行为在历史上早有先例,例如人类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大巨匠之一的达芬奇,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美术家、雕刻家、音乐家还是一位卓越的工程师、数学家、解剖学家,在众多的学科领域都有着跨界的设计成就;再如文艺复时期的设计巨匠米开朗基罗,他作为是一名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的同时还把其的设计美学融入到建筑学中,成为建筑设计巨匠。事实上Crossover第一次作为专署名词被提及则是在1957年的美国《生活》杂志,它以大篇报到福特公司生产的跨界汽车作品——EDSEL,这款车在当时被认为是最新意义上的第一款跨界设计车型。而现在,跨界设计正逐步进入我们的生活的多个领域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它已经变成一种新锐的生活态度和求新立异的审美方式。特别是在服装设计领域,跨界设计更是越趋普及,如Adidas与YohjiYamamoto跨界推出Y3品牌;Mercedes-Benz和GiorgioArmani合作推出CLKGiorgioArmaniDesignCar;H&M与Versace、CommedesGarcons、JimmyChoo、lanvin、AlexanderWang等著名设计师都进行过跨界的合作。随着跨界设计的日趋频繁,服装设计领域教学也必须顺应时展,教学不能再局限在过去的形态模式,要融汇其他领域和学科,培养具备跨界知识和思维能力的创新人才,满足当代对服装设计跨界人才的需求,因此服装设计教学必须要引入跨界概念。

服装设计跨界教学的基本条件

1.服装设计教学中的跨界合作可以以主题+项目的课程方式展开以“主题”为切入点,以项目问题为导向,根据不同阶段的能力培养的要求,适时引进企业项目课题,通过搜集信息、分析问题,使学生在实验及职业情境中体验完整设计过程,掌握系统的设计方法。通过这种基于工作任务的“主题+项目”的跨界课程教学的合作,学生直接参与真实或虚拟的项目,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这使课程定位、目标逐步与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适应;使课程实施得以在职业情境下进行教学活动。服装设计的跨界教学作实施需建立在对于“主题+项目”课程方式深入理解的基础之上。2.遴选跨界项目课题,适应创意教学为切入点服装设计专业的跨界合作课程目的是通过不同的学科,与不同领域的交叉融合,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激发并拓展学生的多方面设计能力。所以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需要分析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与拓展的可能性,适时并严谨的对于不同的跨界项目实行遴选制度,精挑适合学生能力发展的校企合作课题。跨界课题的遴选以国际合作课题、知名企业项目、特色校企课题为的原则。基于以上原则的跨界合作课程一般都是师生投入精力多、学生设计成果丰富、教学效果明显,同时能够及时结合目前市场需求与发展导向,对目前院校设立的课程体系能够给予最新的指导。同时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的课程也能够清晰的反映出国际化需求与视野,国际化的品牌工作规范与模式。因此在跨界教学中,能更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并有效达到跨界合作课程设置的初衷。3.不同领域的师资力量的保障跨界合作是将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专业特长的人员组成团队,协作完成具体的项目内容。跨界课程则有效促进教师队伍的“不同专业”与“异质互补”;课程的互通与互补,增加跨界参与人员的知识视野与全面性。所以在跨界合作中“人”才是团队的核心。跨界合作教学中可以按照“国际视野、双岗双馨、异质互补”为标准,以“专兼结合、结构多元”为跨界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通过培训专业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和吸收跨行业的优秀的企业名师、技术骨干、能工巧匠等,达到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的目的,这样的优质的教师团队是实施跨界教学最根本的保障。4.相应的制度保障高校中的跨界合作课程,是跨越不同专业方向和行业领域,会涉及到多个的参与部门与不同院系的教师团队,就这牵涉到人员的管理与调配,为了能够保证跨界合作课程顺畅的开展,需要教育管理组织部门进行规划按排。而在我国艺术专业高校也是在跨界课程的探索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总结经验,为后期的课程开展提供有效的保障。服装设计专业的跨界教学的形式和案例现代的艺术教育是与市场紧密联系的,跨界设计在行业中的快速发展决定了设计院校对跨界教学的探索和尝试。根据不同院校的社会资源和基础,可以因地制宜的探索出各自不同的跨界教学思路。1.院系内部不同专业之间的跨界教学在高校内,不同系别或是不同专业之间交叉教学也可以成为跨界合作的一种方式。院系内部的跨界相对于与国际知名企业的跨界更易实施,师资团队与学生团队可以由学校的部门统筹与调配,一个班级可以混合多种不同的专业背景知识的学生团队组成,每位成员都有不同的专业实践经验,在统一的项目合作课题下,可以发挥各自的特长,优势互补,在融合交叉的学习中,拓展了学生专业潜力。案例: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在参加苏州文化元素旅游品设计项目中,采取跨界设计的方式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合作。项目的学生分别来自于校内不同专业:服装设计专业、环境艺术专业、陈列展示专业、玻璃设计专业。将学生打散,分成4个班级,每个班级每一个合作小组由4个不同专业学生组成,合作小组围绕给定的主题,以各自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合作,在不同专业成员的思维磨合、碰撞、交融的过程中,不同专业的学生各自调动充分的想象,突破专业的限定,通过整合、修改、精选的方式提出很多有效的设计方案,在激励的探索中,完满的完成具有一定商业价值并不失创意的设计方案。以这样方式的工作学习,师生共同体验了跨界的多元性带来的思维的跳跃。这是一次有意义有趣有效的跨界合作。2.与国际品牌、知名企业的跨界合作与国际品牌、知名企业的跨界合作是众多服装设计高校积极追寻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的合作,借此通过国际合作教学课程契机,拓展服装设计教学的国际视野。而且有效学生了解国际或是市场最前沿的知识动态。案例:2013年开始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服装工程专业与国际品牌法国“迪卡侬”公司合作的新品设计项目,该项目的师生团队:中方教师为两名设计教师与一名工艺教师,在学生的选拔上打破专业的限定,从设计、制版、工艺等方面进行考虑,把服装设计与服装工艺结合起来;法国是迪卡侬公司的设计师两名,一名法国杜佰利高等实用艺术学院教授共同组成。课题内容为“迪卡侬”公司的头盔新品设计,在中法不同文化、专业背景知识的碰撞交叉下,团队协作迸发创作的火花,极大的开发了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作力,设计成果超出团队的预期。所以基于国际品牌、知名企业的跨界合作,在一个高的合作平台下,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相互穿插融合,形成了新的教学理念,开拓了设计教学思维。跨界已然成为国际性的话题,跨界合作在多个领域不断广泛和深入,从传统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从硬件到软件、从有形到无形,跨界也可以是业态、功能、造型、材料等的,跨界的趋势已是势不可挡。而跨界教学也是顺应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跨界中体会创意思维的无限性与创意行为的多元性,有力促进课程体系的改革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作者:徐加娟

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范文10

关键词 STEM理念;教育装备;互联网+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1-0014-02

1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互联网的普及,教育信息化的趋势越发凸显,“互联网+教育”将催生新的教育生态,驱动中国教育进入一场基于信息技术的伟大变革中。有关研究表明,现代产业发展中对劳动力的需求中有超过75%的职业岗位与STEM素养相关,这就要求学校教育根据社会和企业的要求积极实施STEM教育,从而培养社会和企业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 STEM理念概述

STEM是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s这4个英文词开头字母的组合,翻译为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教育。2011年,该词由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暨州立大学学者Georgette Yakman首次提出,之后迅速在教育界流行起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STEM理念的研究中。2015年11月,我国教育部的《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正式提出要“探索STE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将STEM教育列入下一个五年规划中。

STEM教育的过程不仅是把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知识进行简单叠加,而是特别强调将本来分散的4门学科自然地组合形成新的整体,主张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设计和实践,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实践的能力。比如在做一个项目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观察实验、修改方案并做出决定。从本质上来说,STEM教育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不被单一学科知识体系所束缚,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进行跨学科融合,鼓励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

3 融合STEM理念的教育装备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由传统惯性的自然思维方式转变到开放的、系统性、挑战型的思维方式,学校的教育模式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单科型学习方式,课堂上多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这就导致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各学科知识割裂,不能有效建立起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难以实际运用,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强。而且传统的评估方式比较单一,很难对过程性学习成果M行跟踪,形成完整有效的评估体系。

新时期就业市场需要人才具有包括创新能力、领导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内的的生活与职业技能,以及媒体素养、信息处理能力和科学技能。然而事实上,教师和学生远远没有为今天的技术变革和教育创新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教育装备实践工作中引入和融合STEM理念,打破壁垒,以开放、共享、创新的模式,为学生创建一个从教室学习到职业生涯的广阔课堂,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使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学有所长。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先天特长和后天兴趣发展,选择合适的教育装备因“材”施教,符合我国坚持以能力为重的教育发展战略和国际人才竞争力发展的方向。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与人格发展得到关注,学生的培养模式更显著体现信息技术与教学完全融合,因材施教;更先进的课堂,有效实现与课程特征相契合的课程效果,让集体教学环境下的个别化学习成为可能,有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兼具跨学科人文与科学综合素养的、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4 融合STEM教育理念的教育装备实践策略

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文化资源,实现博物馆与学校的互动 如何使社会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正成为学校和博物馆等面对的共同课题。从目前情况来看,场馆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的资源开发还不够系统,而学校对社会教育资源的利用也缺乏准备。将博物馆融入学校教学中正是STEM理念贯彻实施的典型例子,欧美教育界就博物馆与学校教学的整合进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学校教学要结合具体学校的实际,借鉴欧美等国的成功经验,将博物馆拓展为校外课堂,加强与博物馆之间的合作交流,把课堂搬进博物馆;博物馆要配合学校的教学目标,制订参观方案,推出“环境保护”“动植物生态”等浅显易懂、娱乐性强的展览与活动。学校要组织社会实践,安排学生进入博物馆参观学习,在参观前,教师会引导学生思考各种问题,让他们在参观过程中答疑解惑。

关注个体发展,创建数字实验室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装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发凸显,装备成为教书育人的必要条件。为此学校要不断加大教育装备投入,为教育跨越式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为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微课、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式的实践提供技术支撑。学校要结合实际探索创新装备配备,按照标准建设实验教学和音体美装备与场所,建设综合实验室、特色实验室、学科功能教室、教育创客空间等教育环境,对现有教室进行多功能技术改造,以适应学生学习需求,探索建设智慧校园,根据教学活动需求加快配备多媒体教学和终端设备,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

实现STEM教育理念与教学课程融合 创新是课程的核心,学生只有具有创新理念,才能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然后用这种创新的思维去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不能狭隘地把教育装备与教育教学画等号,如很多学校配备3D打印机,但如果学生没有创新的想法,打印机也只是一个工具。当前在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教育装备与教育教学及课程相脱节的现象,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此要将STEM教育的理念与现行教学课程进行深度融合,推动装备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度应用,服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推行实验室、专用教室全天向学生开放,建立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管理制度,更多启发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STEM教育理念与教育装备的融合离不开教师的支持,只有教师能够正确理解STEM理念,具有熟练的操作教育装备的技能,才能将STEM教育理念与教育装备融合在一起。学校要高度重视教师的培养工作,制订系统化的培训计划,对相关专业教师、实验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定期进行装备应用与管理培训,特别是加强教师的装备通用技能与专业技能培训,着力提高教师应用水平;积极开展装备应用与学科教学教研活动,推动实验管理、实验教学与课程教学融为一体,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5 结语

当前的教与学方式正面临重大而深刻的转型,越来越需要教育实现为个体的量身订制。在科技与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面对企业和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强烈渴求,教育工作者要以强大的现代信息技术和多种教室功能为支撑,通过教育装备的深入应用,为学生创设一个智慧学习环境,充分激发学生个体进行自我导向型学习,从而引领学生健康发展、教师教学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方军,陈华.“博贝”领你游淄博:STEM理念下的信息技术地方特色校本课程教学案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3):23.

[2]沈香.浅议如何实现STEM教育与小学科学的融合[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4).

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范文11

[关键词]国际金融;教学模式;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2-0137-03

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SDR的价值将由人民币和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共同决定,这不仅意味着人民币已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定为可自由使用货币,而且预示着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将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资产。我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稳妥有序地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进一步扩大了金融行业的双向开放。随着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不断融入世界经济,新的国际金融形势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经济部门需要的是既熟练掌握基础理论又能熟练应用的高素质的国际金融人才。然而,相关专业调查结果显示,当前许多国际金融学的授课模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知识讲授上,学生也普遍认为该课程学习难度大,内容枯燥,难以提起学习兴趣。因此,进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一、国际金融课程的性质

国际金融学科研究跨国界的货币金融问题,是一门研究国际货币信用关系和资金借贷规律的学科。该课程系统介绍了不同国家之间如何通过货币媒介进行经济交易。国际金融课程内容与世界经济形势密切相关,20世纪初期,金本位制是国际金融关系的基础,各国货币比价关系由黄金平价决定,国际货币体系是统一而又松散的。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美元同黄金挂钩、其他货币同美元挂钩的“双挂钩”体系,并产生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促进了各国货币领域的磋商与协作,也形成了各成员国之间有秩序的汇率安排。之后30年间,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十分明显,资本的跨国流动也更加频繁,出现了欧洲货币市场、衍生金融工具等创新性的研究范畴。20世纪90年代,欧元的诞生成为国际金融史上的创举,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国际经济研究中的热点问题。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人们对于金融监管的进一步思考。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完善,课程体系已逐步成型,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内容:国际收支、国际储备、外汇与汇率、汇率制度、外汇交易、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金融形势展现出的新特点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来看,国际金融课程的相关概念、分析模型较为复杂,但又同实际经济问题联系密切,兼具理论研究的抽象性和现实问题的具体性。国际金融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时代性都很强的学科,初涉本课程的学生会觉得汇率制度、金融风险、国际收支等概念较为抽象,难以熟练掌握汇率标价方法、国际收支核算规则等基本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从授课模式来看,当前很多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国际金融形势日新月异,金融工具创新层出不穷,以及教材内容的滞后性,导致理论和现实相脱节,学生难以真正理解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当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许多高校金融专业的学生都面临着实习困难的窘境,相关企业无法提供足够的实习职位给在校学生,实训基地往往也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学生难以掌握国际金融业务的实际操作流程(如外汇交易、外汇风险管理、贸易融资业务等)。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国际金融课程不仅应当着力提高学生对国际金融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为其他相关课程打下良好基础,而且必须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内容侧重点不同

本科阶段的国际金融教材较多,当前具有代表性的有姜波克主编的《国际金融新编》(第五版)、陈雨露主编的《国际金融》(第五版)、刘舒年和温晓芳主编的《国际金融》(第四版)。从内容上来看,姜波克主编的《国际金融》主要包括国际收支理论、汇率决定理论、内外部平衡的调节及外汇管理等内容,偏重从国情基础上进行内外均衡及政策分析;陈雨露主编的《国际金融》包括外汇与汇率、外汇市场、离岸金融市场、外汇风险管理、跨国公司负债管理等,较为偏重从微观角度分析问题,注重国际金融知识的应用性;刘舒年、温晓芳主编的《国际金融》主要包括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外汇、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信贷、国际金融组织与国际货币体系等内容,以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主线,注重综合分析和实际操作。可以看出,上述教材在内容上侧重点不同,应当根据国际金融课程专业性质选择适合的教材。

(三)任课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当前多数本科院校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师都具有较高学历,国际经贸理论知识非常扎实,也十分注重相关科研工作,并能研教结合、以研促教,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但国际金融课程的开设目标之一是培养熟练掌握对外经贸业务流程的专业人才,例如在远期外汇业务中,哪些情况需要借助远期外汇来防范汇率波动?如何与银行签订合约来购买或出售远期外汇?远期外汇的交割日期是如何确定的?实际交割的情况有多大比重?在课程讲授之前,任课教师对于上述问题都应熟悉掌握,才能够让学生通过听讲来了解远期外汇业务流程。但实际情况却是多数任课教师的经历都是从校门到校门,仅仅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没有在实际工作部门的实践经验,无法有效地指导学生们的实际操作,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国际金融教学模式创新思路

(一)开展案例教学,组织课堂讨论

在课堂教学中,应以案例导入引出各章节的知识要点,然后进行详细讲解,最后给出典型案例,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对案例加以分析操作,通过案例教学辅以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大幅度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外汇及汇率时,可引入1997年泰国货币危机的案例,要求学生分析泰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同货币贬值之间的关系;在讲授金融衍生品时,可引入巴林银行事件、美国次贷危机等案例,组织学生讨论衍生金融工具在保值与投机中的作用机制,针对雷曼兄弟破产、次级贷款证券化、信用评级机制、美国对高杠杆率的失察、美国政府的救市方案等展开互动交流;在讲授国际金融市场时,可引入1992年的英镑危机事件,要求学生总结英镑危机的教训,并提出对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的看法;在讲授国际金融机构时,可引入墨西哥、泰国在发生收支危机时,IMF向这些国家提供贷款所提出的条件;在讲授最优货币区理论时,可引入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案例,要求学生分析欧元的诞生对欧洲的消费者、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并通过查阅近年来欧元兑美元的表现,分析欧元的走势;在讲授国际收支平衡表时,可组织学生讨论当前人民币是否具备放开资本账户的条件。案例分析可以通过课堂讲解或分组讨论的方式,也可以布置给学生,由学生课下查阅资料、组织交流,将讨论结果在课堂上进行汇报。

(二)增加模拟实训,注重实验教学

国际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突出实践能力,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训环节,注重实验课程。通过在教学中开设国际结算模拟、外汇交易模拟、公司业务模拟等专门训练,将课本知识应用于践。相比较公司实习而言,这种模拟实训教学成本较低,同时可以让学生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中体会到国际金融业务的实战氛围,提高学生对金融交易和金融市场的领悟能力和对实务知识的掌握程度。应当注重实验教学,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立金融实验室,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用高仿真场景将原本需要在金融市场才能够实现的过程在实验室中模拟再现。安排实验教学环节,一方面,实验教学可以更方便地向学生展示实时财经资讯、金融市场的国内外历史数据,以及权威专家的分析评论,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采用与现实同步的实时行情数据,指导学生进行外汇投资、期货交易的实战模拟,可以加深学生对外汇知识的理解,熟悉交易流程,切身体会外汇交易中的风险。

(三)追踪学科前沿,拓宽教学渠道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应当与时俱进,体现出国际金融实践的发展变化。例如,美国次贷危机对现有的金融危机理论、国际货币体系及国际金融市场等相关章节形成了冲击,暴露出了现有教学内容体系的不足。国际金融实践推动着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完善,因此教学内容也必须进行实时更新。作为一门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国际金融教学体系也应体现出经济学的研究进展。例如,引导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学科内容,客观评价衍生金融工具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追踪学科前沿提供了硬件支持,可以动态直观地展示知识体系的内在机理,通过在教学课件中加入实时热点,将教案、习题、案例等制作成网页,同时带领学生登录财经网站查阅相关信息,可以有效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此外,还应积极扩大对外学术交流,邀请国内外经济学者和国际金融实务专家定期讲学,或举办论坛及学术会议等,拓宽教学渠道。

[参考文献]

[1]方英.国际贸易专业《国际金融》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经济, 2010(14):112-113.

[2]贾先文.地方高校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经济, 2011(19):100-101.

[3]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五版)[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

[4]孔立平.高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商业经济, 2009(2):122-123.

[5]刘任重.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问题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 2011(4):91-92.

[6]刘士宁,吕惠娟. 具有航运特色的国际金融教学改革研究――以上海海事大学为例[J]. 特区经济, 2014(11):230-232.

[7]刘舒年, 温晓芳.国际金融(第四版)[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0.

[8]潘晴,刘立平.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8(4):115-116.

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案例范文12

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跨学科、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专业,因此迫切需要加强课堂中的实践教学环节。文章结合对国内外课程教学实践方法和现状的研究,探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的整合与创新。只有将理论与实际有效结合,才能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的,适应社会与市场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环境艺术设计人才。

关键词:

环境艺术;实践教学;整合;创新

环境设计专业系列课程作为贯穿整个环境设计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课程,囊括了室内设计、建筑设计、景观园林艺术设计及装饰文化、雕塑等多个领域,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设计课程。当前,我国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存在实践育人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创新,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文章以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对课程教学中实践育人手段进行探索与研究。

一、西方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实践方法与经验

西方艺术设计教学实践可以追溯到德国包豪斯学校,这是世界上第一所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它不仅创立了基础课,还强调让学生进入工厂,学生的作业和企业项目密切结合,团结了一批卓有建树的艺术家与设计家介入设计教学,将设计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当代的西方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主导理念依然是包豪斯的教学体系与实践模式,但各国都在本土文化与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着最为适宜的教学模式改革。在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欧洲现代设计艺术教学非常强调项目教学,即由导师带领学生在项目中完成各门专业的学习。项目包括虚拟项目或与企业合作的实际项目,与企业结合着重于对项目的研究,而不是具体的设计作品。在欧洲的大部分院校,学生在项目课题上所用的时间约为50%,而在课题相关课程上所用的时间只有20%~30%,剩下的时间用作选修课。如,丹麦奥尔堡大学要求学生参加实践课题工作,纵向上贯穿了大学教学的全过程,横向上有课题贯穿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真正做到按课题组织教学。同时,充分利用工作室环境,将公司项目制作过程和具体细节按实战要求在课堂上表现,将理论与实践、学校与公司结合起来,聘用一些有经验的设计师到工作室兼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前体验公司管理制度下的工作内容与环境,增加实战经验,也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与今后的发展做出正确、客观的认知。积极地研究和吸取西方艺术设计院校的教学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等先进经验,有助于我国高校艺术设计课程中实践方法的创新与改革,有助于培养特色的综合型创新设计人才。

二、我国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实践方法与现状

目前,国内设有环境设计专业的一流院校,如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了丰富的实践育人手段。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设计专业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构造节点模拟训练,学生将设计中经常遇到的一些材料、工艺构造亲手制作出来。这种将工地搬进教室进行现场教学的方法可操作性强,可以为学生提供现场模拟与体验环节,能有效加深学生对这些材料、工艺知识难点的理解,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清华大学环境设计专业在设计课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在照明实验室中进行灯光模拟。学生根据所上课程要求模拟现实照明,如模拟办公空间照明、居室照明等。这种与课堂教学结合的实践手段,使学生在了解灯具的同时能够进行创意性的照明设计,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中央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在设计课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随时参观学院的材料与构造展厅,了解材料的应用范围、构造方式、产地、价格以及完工后的图例,使学生在发挥创造性的同时结合现实进行设计,避免了设计课闭门造车、纸上谈兵的问题。目前,根据国内各大高校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与案例,我们能够进行比较全面地理解和分析,但部分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仍然有不够完善的地方,规律化、模式化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综合能力弱、适应性差,缺乏创新能力与文化修养,难以运用课堂所学的专业理论解决实际出现的问题,缺乏探索和创新精神,等等。我国环境设计专业仍是一门新型学科,还存在许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借鉴国内外的优秀案例与经验,一方面结合本土文化资源进行整合,研究出一套完整的体现自身教学特色与学科发展的实践教学模式。

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

1.实验方法的导入为了改变以往只有实验课教学在工作室中进行的状况,可以在环境设计课堂教学中融入实验方法,利用艺术学院模型室、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一,利用学院构造模型室,在课堂教学的同时,使学生了解建筑构造及节点,通过对材料的分割、组合、安装,使学生掌握施工工艺;并让学生制作等比空间模型,研究空间组织关系,摆脱课堂教学中单纯依靠计算机模拟的状况,使学生切实体会从图纸到实物的整个过程;提出具有国内一流水平、具有自身办学特色、具有前瞻性与可实现性的环境设计模型室建设方案,以适应环境设计系列课程实践育人手段的改进。第二,提出环境设计实验室建设方案。在实验室中进行模拟实践教学的交互式教学,即运用计算机技术营造虚拟现实场景,再现实践环境的搭建过程。如,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为例,这门专业课以往的教学方法理论性较强,手法单一,三维想象空间难以理解,使学生对施工现场、建筑物结构和施工过程了解不足。我们可以运用计算机模拟实践教学模式,将虚拟建筑建造过程实验教学软件运用到实验室中,让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身临其境,可以感知各种建筑物实际的施工过程。学生还必须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虚拟现实的实践环境中进行构思和设计,以全新的交互式的实践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其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实验室虚拟现实的计算机教学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易于操作和拓展、更为高效和便捷的优势。虚拟建筑建造实验教学模式包括四大模块:基础知识概念、全景漫游、虚拟建造过程实验和创新设计。这是环境设计实践教学的全新模式,不仅可以代替部分传统教学,而且能够解决艺术设计中的实践教学问题,起到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资源的作用。第三,建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突破传统的多学科、全方位智能交互式实验室教学模式。由于当今的艺术设计与新科技、新材料不断创新,多领域、多学科结合也日益紧密,进而产生集多领域教学、学术研讨、互动教学、作品展示于一体的智能化教学系统,它结合了设计专业各个领域交叉、融合而产生的新领域。该项目利用屏幕融合式的多点触摸主屏和副屏的模式,它拥有一定的数据库支撑,包含了与之相关的多学科、多专业的实验平台,可真实地模拟景观、建筑、室内外等场景,进行相关学科知识的动态演示,针对专业定位和社会就业的需求,提供综合性的创新实验平台,推动单一的课堂教学理念、方法、手段逐渐向互动式的实验教学过渡。

2.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的创新第一,教学内容的创新。整合环境艺术设计教学领域包含的基础学科,确立“跨界融合,皆善为用”的教学理念,将整体实践课程分为基础教学、综合设计、创新研究三大板块。在基础教学平台上构建“能力素养一体化”的综合实验教学体系,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成一个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实践教学基地,既培养了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又提高了他们的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并根据国际市场及产业链的发展需求增设新的教学内容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其处于革故鼎新的动态发展平衡中。第二,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首先,强调多人授课,多课程、多元化教学,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教师乃至企业资深专业人员合作授课,推进项目化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性理解,使其更多地了解设计施工过程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其次,通过校企合作,在学校创办实践基地,聘请知名设计师为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实现产、学、研的有效结合。这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铺平了学生与企业、市场接轨的道路,减轻了学生的就业压力。最后,以科研活动带动人才培养,吸引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开展课题研究。让学生进入教师工作室,及时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合理融入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并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

3.教学方法的规范与创新案例教学是环境设计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实践育人手段。建立规范的案例教学体系,及时更新教学案例,对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获得前沿的信息资源是十分必要的。首先,结合环境设计系列课程,建成规范的环境设计系列课程案例教学体系,其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研究发现设计方法。其次,与国内顶尖的建筑设计公司、室内设计公司密切联系,获得国内前沿的设计案例,用于环境设计系列课程教学。最后,建成世界经典环境设计案例库,案例要具有典型性、完整性,包括背景资料、图纸资料、设计评价等。

4.考核方法的创新更新考核方法是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方面。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突出“重过程、重平时表现、重能力培养、重思维创新”的指导思想,制订详细的进度考核内容。环境设计系列课程是整个环境设计教学体系的主体,主要讲授室内设计、建筑设计中各类空间的设计方法,与工程实践密切联系。由于新型材料与构造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构造内容也较为复杂,再加上课堂讲授内容比较抽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手段,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四、结语

文章在调查、研究国内外课程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方式,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其将来在社会中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岩.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艺术教育,2011(1).

[2]郑家茂,熊宏齐.开放•创新——实验教学新模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王国强,吴敏,陆庆.研究型大学实验教学创新平台的建设.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