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

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

时间:2023-10-09 16:14:58

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

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范文1

传统风俗是一个地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风尚、习惯的总和,作为一种社会传统,对社会成员有较强的行为规范和心理制约作用。我国自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关于风俗的文化概念,传统风俗观认为,“风俗”是“风”与“俗”的合成词,“风”是指风土等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俗”是一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习惯性行为模式。传统风俗兼具自然与人文的特性,是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方式,是人类环境文化的“活化石”。随着现代社会先进科技的应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但是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也逐渐明显,尤其是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生态失衡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倡导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生活形态。要综合治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最根本的是要唤醒人们的生态伦理意识,正确规范人类的行为。传统风俗是几千年来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资源,蕴藏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其中关于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行为规范是解决生态破坏和文明冲突的有效方法,有利于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

一、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观

我国的传统风俗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不同地区、民族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不同,风俗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也不相同,因此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之说。各民族、各地区的风俗虽有很大差异,但是在生态伦理方面却有着相同的精神内涵,尊重生命、崇敬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念是各民族各地区传统风俗的共同之处。从一定意义上说,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是各地区、各民族在独特的自然环境下和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信念的道德规范。

(一)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形成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源自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自然条件主要是指人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社会条件主要是指经济、政治、宗教和文化等因素。在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和自然事物无法理解,认为“万物皆有灵气”,有一种不可捉摸的力量在控制着周围的世界和自己的命运。在这种有限的知识背景下,人们屈从于大自然,产生了对自然的崇拜心理,并借助于想象把自然力量形象化,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形成了一些较原始的思想和习惯。

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人们对自然有了更多的认识。人们受统治阶级的影响,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形成了敬畏自然、顺从天命的思想,许多风俗被自上而下推广起来,并在风俗中形成了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生态伦理,一些保护环境的村规民约逐渐形成,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问题上有了合法依据。传统风俗受宗教因素的影响也较多,在宗教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三个阶段,一些宗教思想和宗教仪式里也带有明显的生态伦理思想。“文化因素对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影响较深,我国传统文化充满了极富生态价值的伦理理念”\[1\],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无不主张“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理念,为“人与自然平等观”奠定了理论基石,并从文化高度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形成了一些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风俗。由于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过度掠夺自然资源都遭到了自然的报复,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一些具有生态伦理内容的风俗。传统风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很大转变。齐文英,王玉晴: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观及其现代转换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第25卷第3期

(二)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表现

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风俗中蕴含的生态伦理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人们通过神话传说、宗教信仰、民间禁忌、日常礼俗、生活习惯等方式传承着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更多地包含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平共处、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念。”\[2\]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宗教信仰反映出的尊重自然的观念。宗教信仰与自然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各民族在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中从事特定的生产、生活,并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宗教信仰。从事游牧的民族,草原是他们生活生存的基础,一般崇

拜水草神,以祈求保佑水草丰美,牛肥马壮。生活在山区环境的民族,山林是他们获取各种丰富物产的依靠,一般崇拜山神、树神。无论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还是一些民族的原始宗教,都存在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主张保护动植物,强调人与自然和谐。“藏族人每年都有对神山、神湖的朝拜活动,诸如为神山跳神、转山(经)等,人们一般不到神湖捕捞鱼类或其他水产品。彝族则认为人与自然环境中的动植物同源,贵州从江苗族则认为人与动物来源于同祖,许多少数民族还把某种动物或植物当作自己的祖先。土家族、白族认为自己是白虎的后裔,彝族、纳西族、傈僳族则都认为自己是黑虎之后。”\[3\]许多民族都认为一些山林草木和动物都有灵气,并把它们神化当成自己的保护神,对其敬畏、祭祀,禁止人们对这些图腾物进行伤害,以求其保护。在民族宗教信仰的影响下,一些山林、草地的生态平衡受到保护,动物多样性得以延续。

第二,生产劳动折射出的保护生态平衡的理念。我国各地区、各民族为了调适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生产方式上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形成了特有的风俗。传统社会以农业为主要生计,农业生产中有较多的生态保护民俗。田地是农民的命根,人们基于对田地的特殊感情,在祭祀田公、地母的名义下,实施着“酬田”、“酬地”的民俗行为。白族等民族每至岁末,将垃圾聚堆焚烧,然后把焚烧后的垃圾灰撒到田地里,称为“酬年”。在农业活动中,人们为了免除休耕带来的损失,采用轮种的耕作方法,即同一块地,每年种植不同的庄稼,农民称为“换茬”,轮种方式有利于地力的养护。蒙古族在生产实践中,创立了“草库伦”的草场保护方法,即把草场用栏杆或其他材料做成的藩篱圈围,在围栏内以人力更新植被,使牧场得到必要的休养。青藏高原的牧民一般都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牧民们在不同季节有组织、有规律地在不同的牧场之间进行循环式的放牧,其“轮牧制”的生产方式对草原生态的平衡十分有益,这种周期性的轮牧,较好地解决了草场使用与牧草再生的问题,使一些牧场在轮休期内得以恢复,从而很好地保护了高寒草原的生态。20世纪50年代前我国南北方均有不少民族从事狩猎生产,如北方的鄂温克、鄂伦春、赫哲、达斡尔、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族,以及南方的傈僳族、独龙族、怒族等,都把狩猎当作主要或次要的生产方式之一。但是各民族的狩猎都有一定的规则和禁忌,人们一般不打产崽、孵卵、交配和哺乳的动物,春天通常很少狩猎,以保证野生动物的繁殖。这些狩猎规则和禁忌,对保护生物种群起到了很好作用。人们在生产活动中主动调适生态环境的做法形成了特有的生态保护民俗,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平衡。日常生活体现出的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信念。我国各个民族在日常生活中都有一些体现生态伦理的风俗。“生活在云贵高原的侗族,婴儿生下后,家人就在山上栽下100棵杉苗,直到18年后才砍伐作为男婚女嫁的费用。人们不论是在路边还是在其他地方,一旦发现乔木的幼苗都会主动把它保护下来。”\[4\]水族人对生长在村寨内和附近的古树敬若神明,并加以保护。土家人在婴儿诞生后会按照习俗栽下几株树苗,称为栽“喜树”。普米族有一个独特的习俗,就是将刚出生的孩子拜寄给一棵粗壮的树木或某种强悍、灵敏的动物,希望他们像拜寄的动植物一样生机勃勃、强壮敏捷。纳西族明确规定禁止在水源头杀牲畜丢弃脏物,白族腊月的“净水节”,傣族的“泼水节”都表现出对水资源的爱惜和重视。在传统的生态保护民俗中,人们重视自身生存环境安全与卫生的保护。这种风俗一般通过节日仪式定期地表现出来。如岁末的除尘活动,新年之初对节日垃圾处理的“送穷”,正月十五对老鼠、狐狸、害虫的驱逐,端午洒“百药水”、挂艾、插菖蒲等,都表现出对疫病之害的有效预防。合理、健康、积极的生态保护民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积极作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我国传统风俗的生态伦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是各地区、各民族在与自然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其中包含着被动和主动的生态伦理意识。由于人们的活动受环境的制约性较强,对自然产生的主要是敬畏心理,从而被动地保护着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也使人们明白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产生了有主动意识的生态保护行为。

二 、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价值与局限

总体上看

,我国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体现了人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理念,为现代社会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化资源。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经历了世代传承与发展,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态道德观念,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在现代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由于传统风俗是在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包含的一些观念和做法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

(一)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价值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既保留了早期人类社会真实的精神风貌,又蕴含着无穷的生态智慧。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可供参照的答案,其精神内涵促使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

首先,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为保护自然环境、发展生态产业提供了思想条件。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有利于生态平衡的保持和自然、人文生态旅游景观的开发,是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生态产业的思想条件。其次,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可以弥补生态环境管理的不足。“现代生态环境管理强调政府的功能,生态环境保护仅靠政府的作为不仅会消耗大量公共资源,而且难以取得成效。”\[5\]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可以弥补环境立法和执法的不足,不仅内在地调整了人们的生态心理,而且外在地规范了人们的生态行为。各种生态保护风俗通过约定俗成的方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之中,形成了指导人们行为的“自律机制”,它在实践活动中取得的环境保护的效果,是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等硬性约束方式难以达到的。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会对人们产生内在约束力和精神激励,可以最大化地调动公众参与,降低生态环境管理的成本,有效弥补政府生态管理的不足。再次,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是对现代生态伦理理论的补充。现代生态伦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是从西方传习过来的,我国领土广阔,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情况极为复杂,其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与现实的脱节。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演变,已经内化为各地区、各民族的特有的文化,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还适应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复杂性,是对现代生态伦理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可以更好地指导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具有传承性和变异性,它能够有效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进行自我淘汰、自我更新,其精神实质永远不会落伍,表现形式也会更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为生态平衡提供了一个内源调节机制,“为当今生态问题的解决开启了一扇方便之门”\[6\]。

(二)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局限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一些消极的内容。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作为传统农业社会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规范,还不能与现代社会有效契合,其内容和表现形式的不合理之处甚至会阻碍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首先,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够全面。“许多地区的生态保护风俗是建立在崇拜自然、敬畏自然的心理基础之上的,多表现为宗教崇拜或民间禁忌”\[7\],这种朴素的生态伦理观仅能维护被崇拜的部分环境要素,在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力上存在既保护又破坏的现象,这与现代环境治理理念是有很大差距的。其次,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包含着不科学的内容。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一些封建迷信思想,如因果报应思想、风水观念、神鬼观念等虽然能约束人们的一些行为,但是却容易使人们陷入无知和愚昧,是与以科学技术为动力的现代文明社会相悖的。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还存在因循守旧的观念和做法,在生产生活中的落后习俗不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阻碍了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再次,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容易被现代社会异化。现代社会文化呈现多元性,各种文化不断交融,影响着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观念,“一些地区民族风俗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发生了或多或少的改变,许多传统风俗被异化,在利益的驱使下失去了生态保护的伦理观念。”\[8\]有的民族的生态保护风俗成为发展旅游业的装饰,成为当地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方式,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逐渐倾向于形式化和利益化,变成了一种庸俗的实用主义。

三、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现代转换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传统

的生态保护风俗被改变,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也面临着被异化的风险。我们在强调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价值的同时,还要认识到其中的不合理成分,并对其进行重构以使之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 促进传统理念与现代方式的结合

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能只依赖科学技术,还要动员一切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资源,特别是传统文化的资源。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理,对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弘扬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不是宣传旧的环保方式,而是要认识到传统生态伦理的精神实质,是对“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的觉醒和回归。《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民族文化保护》中提出“要发挥重要节庆和习俗的积极作用,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坚持不懈地抓好移风易俗。”由于传统的生态保护风俗是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缺乏科学知识的指导和先进技术的推动,因此,我们必须在充分挖掘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有益于生态环境保护内容时,要将传统生态理念与前沿科技结合起来,使其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不断升华,使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转化到适应当代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上来。要创新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表现形式,改变不科学、不文明的行为方式,将传统的生态伦理理念寓于现代的活动载体之中,同时又不破坏古老的风俗习惯。要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传统的生态保护风俗之中,同时要推广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以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效果。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合理内核是现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汲取的养分,但是要使其脱离特定的地域并在更大范围内得到认可,就要改变传统的活动方式,结合现代方式将其基本理念融入到现代社会之中。

(二)建构并推行正确的生态伦理观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包含着许多科学的、辩证的自然生态观的思想因子,但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它毕竟是一种朴素的、直观的、经验性的自然观”\[9\],按现代科学的实证性和精确性要求来看,是不可能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作出全面而又准确的科学解释和说明的。因此,我们要继承其中所包含的科学性、合理性因素,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生态科学、生态价值和生态责任意识,实现向现代自然观的转换。首先要对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合理成分进行强化和引导。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在原始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作用是积极的,要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宣传其有益于生态保护的思想观念,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将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精华部分转化为政策或民族地区的法律,以建构并推行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其次,要将现代的自然观念灌注到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之中。要抑制传统风俗生态伦理中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消极内容,并阻止外界错误价值观侵入,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促使人们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使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受到现代文化和观念的指导,从而在内容和结构上得到优化。再次,要培育传统风俗的生态伦理体系。各民族、各地区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基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成了不同特色的生态保护风俗。但是由于地域性、民族性差异,还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伦理体系,各地区、各民族延续着传统的生态习俗,很少去借鉴其他地区和民族的有益成分,因此应尽快培育传统风俗的生态伦理体系,使在价值上相宜的生态风俗文化结合在一起,建立一种理念上交融、方法上交流的生态保护机制,使积极、健康的生态伦理观成为现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三)推进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制度化建设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衍生出来的习惯法和成文法,具有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上的规范作用,但是由于缺少制度上的保障其约束力和强制力非常有限,一些传统的环保措施尚处在自发和零散的低水平上,离现代制度文明所要求的规范性、系统性和准确性还有较大的距离,生态环境的保护仅靠人们的内在约束力和自制力远远不够。现代生态文明的构建,必须以制度化和规范化作为重要内容和基本保障。传统风俗生态伦理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朴素认识,限于当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是基于自然崇拜和宗教信仰等提出的,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其形式简单、观念落后、组织零散,制度化层面的内容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克服简单朴素的思维,在村规民约和民间禁忌的基础上建立环境保护的现代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利

法律和行政手段规避不合理、不合法的做法,加强组织领导和科学管理增强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组织性,通过教育和奖惩手段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要按照现代制度文明的要求,进行文化法制建设和文化体制建设”\[10\],使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得到弘扬。

四、结语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要采用现代法制手段和科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应该弘扬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修正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重新确立人对自然的价值标准。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对当今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很大的现实价值,它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都具有促进作用。在探索生态环境保护的路径时,我们应该对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予以重视,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唤起人们的生态伦理意识。在强调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重要价值的同时,必须对其进行重构,通过对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全面搜集和认真整理,注入新的时代内核,使之转换成现代的生态伦理观,以符合新时代生产与生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万 师.论“天人关系”生态伦理的现代价值\[j\].江东论坛,2011(1):50.

[2] 李本书.民族生态伦理观念的批判与重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55.

[3] 何星亮.中国图腾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4552.

[4] 何星亮.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51.

[5] 王 劲,王学川.生态环境危机的实质与生态伦理的价值取向\[j\].科技管理研究,2011(15):234.

[6] 康 琼.自然的崇拜与禁忌—解读民族民俗中的生态伦理精神\[j\].伦理学研究,2009(5):62.

[7] 张 奎,赵 娴.云南省少数民族民风民俗与环境权的相关问题研究\[j\].学术前沿,2010(4):258.

[8] 卢黎歌,李小京,等.生态伦理思想的觉醒与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

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范文2

关键词:民国;民俗文化;传播生态;当代;传统艺术;艺术传播

中图分类号:J02 文献标识码:A

一、文化背景与研究意义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中华民国存在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其间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方面出现了新旧大交替和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民国时期堪称为承上启下时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民国风俗同样呈现出积极的变革和改良态势,民俗特色表现明显。民国时期出版发行的报刊、杂志对当时民俗生活的文献记载以及民众的口述记录等也使得对于民国民俗文化的考察具备了丰富的资料文本。

民国时期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经学、反对盲目尊孔和封建礼教,以崭新的姿态向陈腐的封建文化宣战,各种新思潮和新思想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兴阶级的成长,竞相涌入中国,政治、文化、经济等各方面变革强劲地冲击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类型呈现出多元色彩,城市文化活动并未全部波及农村,民间文化仍大多固守着传统的态势,城市和乡村的文化差异悬殊。

民国时期的民俗文化正是植根于这种大的文化背景之中。此间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范式必然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具体地说,整个国民生活表现为在封建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一些现代文明结构。随着西方文明和生活观念的不断涌入,民国时期传统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那些不合时宜的民俗事象,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也被遗弃和禁止,民俗文化更多的则是表现为徒有现代的外壳。社会的不稳定滋长了不稳定的风俗,所以它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

相较于清末资产阶级的风俗改良运动,民国时期民俗文化的演进正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推进的,而又比清末的改良之风更加彻底。“这种新的社会潮流”被人描写为:“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顶翎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爱华兜兴,女兜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卡片兴,大名刺灭;马路兴,城垣卷栅灭;律师兴,讼师灭;枪毙兴,斩绞灭;舞台名词兴,茶园名词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①

上述内容,涉及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礼仪、社会风貌、风俗变迁等各个方面,可从中窥出民国初年民俗文化的新气象和新变化,民国风俗改良突出强调了社会习俗的时代性、变异性和改良风俗的政治意义,显示了当时完成移风易俗之决心。有研究表明,实际上在晚清末年西学东渐的文化启蒙时代,民俗学的思潮和理念就已经从西方传到中土来了,而伴随着民国时期民俗事象的变迁,中国民俗学研究也逐渐兴起。如果说民国之前的民俗历史承继与存在状态是源自于民间民众自发形态的历史延续,那么自民国开始,中国的民俗文化开始纳入学术研究视野,可以说,民国的诞生与中国民俗学研究的兴起是同步的。当时许多文人学者投身于民俗的调查与研究工作,周作人应是民国时期较早涉足民俗学研究的学者,早在1914年他在谈到儿歌童话时就指出:“儿歌童话,录为一编以存越国土风之特色,为民俗研究儿童教育之资料。” ②1922年他在《歌谣周刊》的“发刊词”中又提到歌谣作为民俗学上一种重要的资料,应辑录起来,以备专门的研究。虽然其后1926至1927年间,由于段祺瑞政府的黑暗统治和对知识界的残酷弹压与文化查禁,一些民俗学者纷纷转到广州,又重新将《歌谣周刊》的旗帜树立起来,并与1927年在中山大学创办了《民俗周刊》。此后常任侠、岑家梧先生对于民俗研究做出的卓越贡献更是丰富了民国时期民俗文化研究的文本,并初步形成了注重理论阐发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民俗研究学术传统。

民国时期民俗特色处于如此大变动的文化背景中,既承继了旧的风俗传统,又有新的风俗变革,破旧立新中的民国民俗文化就是在这样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的形态,它以其固有的模式得以传承,也以其特有的方式得到延续,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就在每个民众的身边。特别是在与新兴文化思想以及外来艺术文化的交流、对话与碰撞中,其风俗特色就会更加凸显出来。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显示出民国时期民俗文化自身的力量及其影响力,以及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性。传播这个名词最早在文化研究领域的应用出自泰勒(Tylor,E.B.)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在此以后,传播已成为人类学中的关键性词语和概念,并且也成为民俗文化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民国时期民俗文化由于其自身特质之所在,在对其研究应愈来愈关注和重视的同时,也应该关注此间民间风俗的传播及其生态问题,以此来考察民俗文化如何在传播生态层面保持其生命力与影响力的。因此,从传播生态视域切入对民国时期民俗文化的研究,可拓展民俗文化理论研究的视野。

“传播生态”是美国传播学者大卫・阿什德(David L.Altheide)提出的一个概念。“传播生态指的是情景中的传播过程”③,它是指社会传播行为发生的整体系统环境,包括人自身的因素、信息技术媒介的特性、传播的开放性和易接近、易获取性、易交流性等,在这个互动传播过程中就会形成“传播生态环境”,并对现实环境产生影响。关于“传播生态”的概念,主要可从三方面来加以理解。首先,传播生态是研究传播符号在人类事务中所扮演的主导角色,看重的是传播符号的演化过程;其次,把传播生态看作是在20世纪以来社会迅速而剧烈变迁的背景下对复杂的传播环境的研究;其三,传播生态考察传播媒介怎样影响人类的感知、理解、情绪和价值,以及传播环境如何影响或促进我们的生存机会。由此可看出,无论是对于传播符号演化本身的研究、还是对于具体社会语境下人类生存状态的研究,传播生态终究离不开对于环境的研究。民国时期民俗文化的传播生态研究,正是以此为理论引导,把民俗文化置于20世纪这个特殊又斑驳的时代背景中,研究当时环境对于民众生活、民间习俗、风俗面貌所构成的影响,同时探究民俗作为特殊的传播符号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演化变迁和文化涵义。这里的传播生态,首先看作是一种视角,对媒介、信息及传播活动过程与关系进行可持续的生命关照;另外,民俗文化中的传播生态也是一个领域,它可将传播学、生态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进行综合研究,拓展交叉研究领域。

二、民国民俗文化的传播生态特征

民俗文化涵盖的领域极广,从生产劳作到衣食住行,从人生礼仪到信仰禁忌,从岁时节日到民间戏曲,无不渗透着民俗文化。截取民国时期的民俗文化进行考察,可有助了解民国时期历史、民众心理特点、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等。

民俗文化“不仅要研究俗民们传递了什么,即研究所传的民俗符号的内容与形式,而且更重要的还要研究俗民们是怎样传递那些用民俗符号构成的民俗文化信息,亦即研究“传”的活动本身。” ④民俗文化不仅要关注其本体特征,也应关注文化受众的生活环境和活动特质,不仅要研究民众怎样传递民俗文化信息,还应重视为何要如此传递民俗信息,也即“人―环境”作为探析民国民俗文化的两个重要元素,对于其传播生态考缺一不可。民国时期,还仅是现代传播媒介出现的滥觞期,在大众传播媒介尚不发达或传播手段较单一的传统习俗环境中,民俗文化信息“传”的传统形式是如何与大众传播的现代传播形式形成碰撞和重整融合的,对于民国时期民俗文化的传播生态研究,正是要研究民国社会中的各种活世态,要立足于具体历史环境对民俗文化的生存状态与发展变迁进行思考,关注点简而言有三:首先,传播生态关注民俗文化传播过程和互动中的各种关系;其次,传播生态研究为民俗传播中的话题提供一个空间和关系的基础,使它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相互联系;再次,民俗文化传播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变动的,传播生态研究考察民俗文化生长的环境及对人们的影响,揭示传播与民俗文化变迁不可分割之密切关系。下面以民间戏曲艺术的演变为切入点来透视民国民俗文化的传播生态特征。

民间戏曲艺术,作为民俗转型中的艺术传播,“民国时期的戏曲艺术发展有以下特征:一是随着上海、天津、广州、武汉、重庆、成都等沿海、沿江大都市的兴起与繁荣,一些曲艺艺人纷纷流入城市行艺,在竞争中使演唱水平得到提高,促进了戏曲艺术在城市的繁荣与发展。二是为适应城市各阶层文化娱乐的要求,茶楼、书馆、戏园、杂耍园子遍布,为城市曲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三是随着反帝、反封建斗争,尤其是抗日战争,爱国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出现了大量反映抗战爱国的新作,顺应了民心。四是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曲艺这一属于大众人民的艺术吸引了一批专家学者加入其间,并有许多人进入了戏曲艺术研究领域。” ⑤

清康熙以来,在民间产生的如“梆子戏、皮黄戏、秧歌道情戏、花鼓戏、采茶戏等地方戏曲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⑥,这些新的声腔发展势头迅猛,有研究者认为清光绪至抗日战争之前的近现代,是我国地方戏发展的黄金时期,这其中当然包括有民国时期。无论从创作题材、语言风格、还是舞台表演、故事模式上看,民间戏曲的表演风格较为简单、形式轻松活泼、生活气息浓厚,但也存在艺术性较为粗糙等特点。源自于民间舞蹈与民间说唱的民间戏曲大多是在会社、灯会或乡村集会上表演,鲁迅的小说《社戏》中就有对这种曲艺表演形式与场面的描写:“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胡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这时船走得更快,不多时,在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的人家的船篷。”多美的一幅“社戏”场景!

清末的地方戏受到底层劳动人民的强烈欢迎,它以通俗易懂,贴近民众的大众艺术表演形式解构着封建阶层所构筑起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制度,因此遭到自康熙以来到雍正、乾隆历代封建统治者的严控甚至禁毁。但更多的较为远离社会意识形态的民间小戏仍在民国期间得到了发展和沿袭,如流行在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湖北等地的花灯戏,则是利用每年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时节,结合人们的岁时民俗文化,边唱边跳的一种民间表演形式。清纂民国修《湖北通志・风俗二十一》中记载:“正月十五为灯节,前数日为试灯,十六以后为续元灯……有所谓花灯者,妆饰男妇,沿门唱杨花柳曲及荷花、采茶等歌、尤敝俗也。”民国时期,随着末代王朝的灭亡与鸦片战争以来反侵略的革命运动,社会形态与民众观念发生了激烈的变化,西方外来新学说对国人学术思想的冲击、传统的封建思想文化的遗存,以及在夹缝中生存以求一席之地的民间文化,多种社会思想与文化观念都处于动荡摇摆期。社会与文化环境的变化使这个时期的民间戏曲创作与表演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传播出相应的信息内容,民间曲艺所负载的信息传达着民国时期民俗真实的时代政治内容。这个时期的民间戏曲艺术的传播承载着其民俗文化转型中所透视出的时代社会变迁与审美意识形态的属性。

清末到民国时期直至建国初期,我国约有300多个地方剧种,上演的剧目则更多,而时至今日尚在存活的地方戏只有几十种了,活力较强的则更少。比如建国初期仅山东省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剧种就有十余个之多,山东地方剧种的代表首推柳子戏,中国古代四大声腔剧种“南昆、北弋、东柳、西梆”中的“东柳”就是指山东柳子戏,但柳子戏的发展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制约,之后在数百年的传承中,柳子戏几近消亡。究其原因,应该是地方戏曲类的民俗在社会转型期的文化传播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找到解决的办法。的确,任何文化都需要传播,而任何文化传播都面临历时性传播与共时性传播两个方面,就历时性传播而言,我国许多传统文化面临传承难以为续的问题,有学者尖锐指出:“近现代戏曲作家数量少,而且大多数以整理改编旧戏为职,新创作的戏曲文学名著寥若辰星,接收欧风美雨洗礼的文学巨匠多致力于追逐现代品格的小说、诗歌和话剧创作,少有人涉足戏曲文学创作。新时期戏曲文学仍然存在缺失:部分作者仍热衷于搭乘政治快车,简单配合现实;用民族性取代世界性,缺乏走向世界的自觉意识;剿袭导致少数作品雷同,趋同导致对作家艺术个性的遮蔽;部分作品出语粗疏,诗性品格丧失。”⑦这是从民间戏曲创作主体的缺失层面痛感戏曲艺术品种与个性化风格的丧失,原因源自近现代以来的民间曲艺传播生态的“欧风美雨”环境、到新时期仍把其传播看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附属,由此所造成的作为创作主体的人对于艺术感知与价值的变异。就共时性传播而言,又涉及到传播受众的文化接受问题,同样在社会环境不断变迁、异域民俗文化不断冲击本土的文化语境中,我们的文化受众是否乐于接受本土民俗文化,还是热衷于国外民俗文化的崇拜,传播媒介和生态环境的营造应在此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从传播主体到传播环境再到传播受众,如何协调各种关系,以达到民间戏曲艺术在民俗转型中的艺术传播的生态平衡,是一个值得深思并深究的问题。

三、对当代艺术传播的启示

在当下社会,传统艺术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传统艺术对社会责任主动担当的表现,大量传统戏剧类节目的展出,能够积极传播社会主流文化。在传播生态学中,传播生态系统重要的生态因子除生态学上界定的气候、土壤、地形等五类生态因子外,还有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受众等。对中国传统戏剧艺术而言,最重要的影响因子莫过于政治、经济、创新、受众、审美这几类。

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以信息科技为核心的后技术时代,艺术传播正发展为一种以形象或图像作为文化主因的视觉文化传播,当然,实际上戏曲在相当程度上还是属于听觉艺术。传统艺术传播在顺应当代文化的走向时,就会呈现出这样的状况:“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众。声音和影像,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⑧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播有多种影响因素,而人的需求是重要的因素之一。高雅艺术往往对其欣赏者提出要求,能够欣赏一定的艺术作品往往是欣赏者个人素养的一种检验方式。马克思说过:“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⑨如果你不能欣赏美的音乐,那并不能证明我的音乐不好,只能证明你的耳朵是“非音乐”的,是缺乏艺术素养的。而在艺术的当代传播中,文化的权利与艺术品的质量检验标准发生了转移,文化精英的趣味不再成为唯一标准,大众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传统戏剧艺术在经历过历史的兴衰变迁之后,也要以大众消费者为服务对象,能否赢得一定数量的消费群体,是传统艺术当代传播成功的一个标志。传统艺术的现代生态传播需要创作者与欣赏者二者的结合,共同发力,即既需要培养欣赏者的艺术鉴赏力,艺术作品也需要在此基础上赢得观众,使传统戏剧艺术的美学追求与受众的审美心胸都能得到提升。受众的需求把握住了,传统戏剧的价值空间才能得到更大的扩展。因此,创新因子,是传统艺术与现代传媒接轨,实现戏剧艺术当代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影、录音与电视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介形态在现代科技的带动与支持下,已经发展出新的传播形式与途径,电子书报、网络广播与电视、网络论坛、微博等新媒介层出不穷,且越来越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在昆曲的创作和传播过程中,就应积极寻找当下社会热点话题与传统艺术表现方式的共契点,“以社会的热点包装昆曲艺术的亮点”,江苏省昆剧院就把高铁和昆曲二者做了巧妙的结合,打造了“高铁昆曲”这样一个全新概念,“高铁大概是现在最快速的生活节奏,将最快速的生活节奏和最从容的生活态度结合起来,将最现代的科技和最传统的艺术结合起来,将须臾纵横千里的空间感受和瞬间穿越千年的时间体验结合起来”。⑩不论大众传播媒介如何变化,它仍要传递和交换信息,它所要传达的都是人的观点的延伸。正如麦克卢汉把传播当作是一种总体意义上的文明现象,我们虽不似麦克卢汉所认为的传播中最本质的事情是媒介自身,但媒介在现代传播中所承担的表述功能,或可把媒介看作是人的思想的延伸。在传统戏剧艺术的传播中,现代传媒就是传统文化艺术信息与思想的传递中介。如“环球昆曲在线”的创办,就是一个昆曲的“网络电视台”,正如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柯军所言:“因为未来就是网络的时代,信息都通过网络传输,……我们在南京的每一场演出都是通过网络向全球直播的。”

当下社会,人们常常把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样式的衰落,归咎于文化开放和文化的市场化,在抱怨戏曲等传统艺术门庭冷落的时候,就会说是由于年轻人普遍地选择时尚的、源于西方的快餐式文化娱乐,而冷落了本土的传统样式,从而导致传统文化样式与艺术市场的萎缩。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文化的市场化是一把双刃剑,文化艺术的开放在拓宽国人眼界的同时,也使国人更全面的了解作为支撑我国这样文化资源大国的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与重要性。另外,传统艺术样式的衰落,在很大程度上也要归咎于过去几十年的政治环境,归咎于对于这些文化样式所采取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上世纪50年代以后国有化的院团体制,抑制了艺术家的热情,妨碍了演出市场的发育,由于体制原因导致的传统艺术样式与传播形态的退化,在新的世纪里随着政府抢救和保护传统曲艺的政策扶持,传统艺术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范文3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价值;开发策略。

民俗文化是一种人文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是人类的一种基础文化,这是长期以来不断的消化吸收人类各种文化因素的过程中,不断的被过滤、筛选和沉淀,从而凝聚在民众的心理机构中的深层文化。

民俗文化在现代的旅游资源中占有不可代替的地位。

一、民俗文化及民俗文化旅游的含义。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而民俗文化旅游则是指人们以观赏、了解、领略、参与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的旅行活动。民俗作为无形文化资源,在现代旅游中的价值正日益展现出来,民俗文化旅游目前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之一。

二、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价值。

1.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等,都各有特色,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构成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目前,无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民俗旅游均已蓬勃发展。

2.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

(1)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我国各种民间建筑、民间服饰、民间工艺品,都自然流露着纯真质朴之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民俗旅游的开展,为旅游者提供了体验民俗审美文化的良好机会,常使旅游者获得终身难忘的审美感受。

(2)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娱乐需求。我国各地许多的民俗活动,如蒙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三月三歌会、苗族的花山节、芦笙舞等等,都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在旅游活动中,开展这些各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可以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求娱、求乐的心理需求。

(3)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代代相传,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维系着该民族成员的民族情感。通过参与、体验民俗旅游活动,对于国内游客来说,可以深入了解伟大祖国不同的民族、地区所呈现出来的特色各异的民俗风情,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风貌,在游览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我国目前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

民俗文化变迁总的现状是:表层变化迅速,深层观念尽管变迁缓慢,但很多传统观念也都面临被打破的命运。传统民俗文化发生变迁或变革或消失,这是民俗发展的一种正常趋势,而且,在一些民俗文化的变迁过程中,我们的确感受到了现代化的魅力。但不管物质层面还是观念层面,民俗文化的变迁还有一些负面的效应。

1.传统文化价值流失。

在民俗文化的变迁中,有一个现象特别需要我们的注意,那就是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它包括无形文化的流失和有形文化的流失这两个方面。在无形方面主要表现在随着西方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西方的这些节日,但对我国传统的节日如端午节、重阳节等越来越冷淡。在有形方面主要表现在我们民俗文化的传统活动逐渐减少,有的甚至消失了。这些传统活动有的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而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对这些活动缺少兴趣,更不会参与,这样就造成这些活动后继无人。

2.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的不足。

虽然我国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应,我们采用“人创民俗文化村、实地民俗文化村、民俗博物馆、节庆活动方式、民族生态博物馆、民俗专题旅游”等民俗旅游开发模式,使民俗旅游健康稳步发展。但在开发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不容乐观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保护力度不够,保护方式不完善。在保护民俗文化的立法不足,使得民俗文化“无法可依”,没有培训好民俗文化接班人,使民俗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界,大部分保护措施都据有“滞后性”,即民俗文化遭受破坏后才采取保护措施。

二是把民俗文化当成“摇钱树”。采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开发模式,使民俗文化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有了民俗文化商业化的趋势。这种开发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弊大于利,正如冯骥才所说“继续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产生的危害可能在10年以后才看到”。

三是民俗文化开发中伪造、破坏、同化严重。为了吸引广大了旅客,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有的地方不断模仿经典民俗文化创造文化,有的地方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的地方竟然表演一些低俗的文化。

四是粗俗文化遗毒未尽,把糟粕当精华,甚至有封建迷信活动,损害地区民俗文化形象,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策略。

1.全面发掘民俗文化,提高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

全面发掘民俗文化,就是运用调查取证等方法,有步骤地对民俗旅游开发的各个景点或其组成部分进行考察,以掌握大量有利于开发的第一手资料,从全方位的角度了解民俗文化的发展动态。根据人们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娱乐性和参与性,突出民族特色,改变民族村单一歌舞表演的局面,从宗教、社会、经济、游艺竞技等方面对民俗进行合理、综合的开发,赋予民俗旅游产品更深的内涵以提高其品位。

2.丰富民俗文化旅游形式和内涵。

现有的游览方式多以民俗设施、民俗陈列为主。如桂林的漓江民族风情园、刘三姐景观园都属于以静态游览为主的项目。这类文化村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学术价值,可使游客大开眼界,增长知识,有效保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避免了人为的破坏。但随着现代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单纯观赏性的游览式已远远不能完全满足游客求新求奇的心态。因此动态的、参与性的游览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通过这一类型的游览方式可以使游客从中亲身感受到当地的风情,在别开生面的活动中得到身心的充分愉悦和熏陶,大大提高了游览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3.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民俗文化被同化。

要使民俗文化不受到异地文化的冲击和淡化,可以从旅游地居民、旅游者两方着手采取保护措施:教育并引导旅游地居民自觉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首先,政府或有关部门要对一些逐渐失传的传统、风俗、习惯、庆典、节日、宗教仪式等,进行挖掘和再现,使民俗文化得到完整的保护和流传下来,并以此作为旅游教育资料用。其次,政府或有关部门要与旅游地居民多沟通,让他们知道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激发他们对自己生活文化的自豪感和文化自觉意识,促使他们主动维护自己的民俗文化,而不是去盲目接受外来文化来改变自己的生活。最后,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可以使用行政或经济手段来鼓励和扶持某些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政府可以为旅游地各种岁时节庆活动提供各种便利条件,甚至可以参与组织协调,创造节日气氛,使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得到巩固和加强。教育并引导旅游者减少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影响。

4.注重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的有机结合。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可移性。民俗活动除了在本地开展活动,吸引游客,还可以移到自然风情区和其他旅游城市进行表演、交流,从而实现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有机结合,可利用现开辟的民俗旅游线和建成的民俗文化村、民俗风情区、民俗博物馆、民俗等形式带动民间绝技绝活、民间歌舞、民间小吃、民间蜡染、刺绣、编织等手工艺品的综合开发,将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项目引进著名自然风景旅游区,以及国内外旅游城市,作为固定或流动性项目,参与到观光旅游和文物古迹游中,使它们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5.加大力度宣传民俗旅游。

要坚持有的放矢供需对应。多开发有市场需求的项目,成立专门的专家部门对旅游客源市场进行有效的因素分析。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媒体对民俗风情进行宣传和推广还可以借助一些展览和博览会对相关的信息展现给大众。

6.高品位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防止“庸俗化”

民俗旅游开发要保证具有魅力的民族文化能真正得以弘扬和保护,就必须杜绝肆意亵渎和歪曲旅游地民俗风情资源的现象。因此,高品位开发利用民俗资源是举棋之关键。高品位开发指旅游地在民俗资源开发上,要正确瞄准本地区的资源特色,结合本地区及周边地区旅游环境,把独特的风情民俗展示出来,开发建设民俗旅游资源,就应当对当地民俗资源充分地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选择开发方向,确定文化定位,尽最大可能挖掘出当地民俗资源的潜力。

综上言之,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蕴涵丰富的旅游价值,对其进行保护性的开发,实现民俗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能实现其旅游价值,也能带来一定的社会、文化及经济效益。积极开发民俗文化旅游将成为民俗旅游业今后发展的又一新出路。

参考文献:

[1]黄平文。《文化视野下的毛南族族群认同》。西民族研究,2009(97)。

[2]中国民族报。《民族地区文化亮点:探索转承保护新路》,2009,12(896)。

[3]刁统菊,曲洪,刘爱昕。《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分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29)。

[4]中国民族报。《长阳民族文化遗产保护转承模式启示》,2009,12(893)。

[5]高俊成。《民俗文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3.

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范文4

作者:李朋才 单位:赣南师范学院

文化表现力与综合修养有关,与文化积淀相联,从这个大视觉来看,对油画的文化表现力的关注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可充分利用赣南客家的民俗文化传统资源,找准某个切入点,找到与当代的民俗文化的契合点便会有新的创造,外来优秀文化是人类共有文化,在不丢失自主传统民俗文化的情况下,融合吸收,增强油画的传统民俗文化表现力,从而高扬赣南传统民俗文化精神和理想,从内因上加强绘画对当下现实的批判和审美功能,所谓“笔当随时代”,应成为当代民俗文化的一个序列。

油画发展创新的前提是“传承”。“传承”包括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外来油画自身所具有文化特征、特别是油画语言特性的继承。“融合”内容应是借助当代多元文化的语境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定,在被认识的过程中完成重建的目的。艺术是离不开特定时代的,一个成功画家的艺术灵魂就是要有一种主体性的文化精神力量,处在不同时代,不同的人,应对艺术有着不同的文化理想和追求,但是其主体文化精神是不变的,是根。油画作为一个外来画种,其引进的过程也是与本土文化进行不断融合的过程。如何对传统民俗文化从当下现实中寻觅更具本土意义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主题,以创造更具民俗特征的赣南油画,更好的促进赣南油画艺术的发展。对传统民俗文化,林风眠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没有限于当时的历史局限,而是把中国艺术的发展同世界新艺术的发展联系起来。他认为:“绘画的本质是绘画,无所谓派别,也无所谓中西。”他是站在传统民俗文化的立场上用自信的眼光平等地看待西方艺术的。所以,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研究、学习,以及对艺术语言当代性的追求,是一个艺术工作者应具备的品质,也是赣南油画艺术家所应具备的品质。我们要在融合赣南传统民俗文化和当代文化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当下的赣南社会现实,把握变动的时代脉搏,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气息的油画作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油画一直试图确立自己的“本土性”,但长期以来在西方油画语言的影响下,举步维艰,而受当代艺术观念和世界性的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使我们有了新机遇,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区域传统民俗文化艺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对于当代油画创作者来说形成“宽视野,深扎根”的创作原则是必然的选择。艺术家要想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作品,他就必须走出尾随他人的怪圈,深深扎根于自己最能发挥敏感性的文化资源之中,并按照个人的真实性情,最为纯真地进行艺术创造。艺术来源于生活,通过赣南传统民俗文化艺术资源,来强化油画作品的民俗性和地方特色,从而充分展示独有的艺术魅力。艺术家要做到深扎根,首先要对本民系中的传统民俗文化资源做真切的现实感受,从而转化为艺术的精神能量,成为艺术创新的不竭源泉。由于现实生活既是民俗性的,又渗透着现代性,所以,对艺术家来说,这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艺术源泉。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强化真切的体验,才会使自己的艺术创造显现出特殊的艺术魅力。要下大功夫学习赣南传统的民俗文化艺术,清醒地认识这种传统民俗文化的长处与短处,熟悉、领悟民俗生活中的艺术精神,这是在艺术变革中保持传统民俗文化的血脉,不丧失民俗艺术特色的重要途径。传统民俗文化艺术中保留着属于我们文化遗传基因的特性,那是本民系先人审美文化创造成果。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许多东西已不适用,但其中具有生命力的东西,完全可能唤醒民族气质共有的特殊敏感性。每一种文化既有自己的长处,也会有自己的短处,如果一个艺术家完全抛弃属于自己优长的东西,而试图通过完全摹仿别人的优长来与其比高低,他注定是个失败者。明智的对策自然是扬己所长,补己所短。

充分利用油画语言的特性,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油画艺术,传承客家文化,油画语言创新的着眼点应是首先确立自己的主题精神,强化自己的话语方式。从油画语言所固有的表现力与张力,切入赣南传统民俗文化层面,树立一个传承与发展,成为人类传统民俗文化共有的一部分,而不是依附,以赣南传统的民俗文化方式行事,做出对当代文化精神和文化理想的自主性反应。

当然,民俗意识、民俗风格是自然而然的东西,不是可以任意外加进去的什么“佐料”,只要民俗精神不泯灭,油画及一切外来艺术样式总归要渗入民俗性,这几乎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我们的艺术创作都有自己的质的规定性,都应与传统民俗文化的深层相连而呈现鲜明的民俗气派,民俗性应是一种必然的,无须改正的品质。油画语言所呼吁的文化是代表一定民俗特点的,反映其理论思维水平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民俗文化表现力是画家对传统民俗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吸收后,在当代艺术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和人文理想。在赣南传统民俗文化中创造新形式和对现代艺术形式的“本土化改造”,将西方近现代油画表现形式,通过自己的感悟、转化、发展和独特创造,努力建立起有赣南本土民俗文化特色的油画表现形式。以民俗化的绘画立场,致力于在绘画中追求赣南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的自觉和成熟,以富于智慧性的民俗化思考。充分认识到失去民俗传统文化品位、品性的绘画是没有生命活力的绘画。因此,我们以在民俗化基础上不断创新,在不脱离传统民俗审美意识形态下发展内在的、恒久的精神“生产力”。

赣南民俗传统油画创作的代表之一,赣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江锋教授,自幼受赣南民俗文化艺术的浸润和熏陶,对赣南地区民俗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见解,擅长油画,在业务上始终专注于欧洲传统油画艺术语言的研究,勤于创作实践,其作品主要表现自己所熟悉的客家民俗风情,尤其关注人的生存环境、光色变化及鲜活的人和物状态等生活原始素材,并在艺术思想和创作实践方面有所拓展。代表作品有《客乡女》、《围屋情》、《山乡细路》等。

《客乡女》表达了赣南客乡妇女丰收后万分喜悦的淳朴心情,石磨是赣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俗生活器具,也是当地居民特别钟爱的日常生活用具之一,画家以夸张的创作手法利用油画颜料的特点真实生动地表现了这一热闹场景,每个人的表情、动作、神态、穿着都体现了赣南客家日常生活中民俗文化的特色,包括头饰、衣服上的装饰花纹及样式等。既表现了自身的特点,又表现了赣南客家妇女热爱生活、奔放豪爽的形象与性格特征,最普遍的生活场景在作者的画笔下得到了艺术的再现。从江锋先生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创作的真诚所在,他曾说过:“只有真诚地对待生活,真诚地对待绘画创作,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作道路。”#p#分页标题#e#

画家运用客家民俗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油画艺术的研究与探索,在观念与技法的融合下创作出了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作为油画方向的研究生,我们有义务,有职责以弘扬客家文化为己任,以油画为载体,充分发挥赣南客家传统民俗文化的优势,积极挖掘客家美术题材,努力创作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客家美术作品,描绘客家美术的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并通过文化认同,增强与海内外客家人的联系与沟通,向世界奉献更多精美的客家美术画卷。将赣南客家油画艺术推向更高的顶峰。

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范文5

关键词:民俗文化;休闲农业;运用

一、乡村民俗文化及其在休闲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的民众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反映其经济活动和精神面貌的文化形态。严格说来,民俗文化不仅存在于乡村,而是产生和存在于任何人类社会的聚落形态之中。应当说,民俗文化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文化反应,具有传承性和地域性等特点,是地域文化的深层次文化现乡。[1](P68)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因工业化和城镇化造就的新型文化形态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故而传统民俗文化一般存在于受现代社会影响较小的乡村地区。乡村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发展中具有其他旅游资源无法比拟的资源价值。具体来说,在休闲农业发展中,乡村民俗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赋予休闲农业文化内涵,助推发展方式升级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兴旅游形态,主要是指利用乡村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态资源,对农村农业生产及其他经济活动、乡村聚落形态和民俗风情等物质和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吸引城市游客前来游览、认知和体验的一种旅游活动。农村有别于城市的特殊人文、经济和地理风貌,对于城市市民来说,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是休闲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根本原因。香醋民俗作为乡村文化的主要载体,担负着增强乡村旅游资源差异性和感染力的重要功能,也让市民在欣赏田园优美的农家风光和品味乡村特色美食的同时,能够感受乡村民俗文化的质朴之美,让休闲农业在民俗文化参与下朝着文化产业的方向升级发展。[2](P12)因而,乡村民俗文化是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也是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和提高文化品质的人文价值所在,更是实现文化产业化转型升级发展的必然需要。

(二)塑造休闲农业差异特色,有助产生品牌效应

休闲农业的参观对象,无外乎乡村的现代农业景观、农村自然风光、乡村聚落形态和不同于城市的乡土民俗。在一定区域内,围绕一个中心城市二兴起的休闲农业必定不止一处,尤其在乡村振兴推进背景下,休闲农业发展成为各地助推农村产业升级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导向。如何在区域休闲农业大量上马的情形下实现对目标消费市场的成功定位营销,关键在于能否在休闲农业发展中培育特色,塑造品牌。显然,现代农业、自然风光和聚落形态在一定区域内不排除有所区别,然变化不大,只是大同小异,除个别农村外很难形成休闲农业的差异性特色。乡村民俗文化则不同,其不仅在不同村落之间存在一定区别,而且即便在民俗文化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某个村落也可以围绕一到两个民俗形成有别于其他村庄的特殊风格,并给游客提供不同的文化体验和精神享受。因而,乡村休闲文化在休闲农业中的运用有助塑造其差异特色,也有利于培育其针对目标市场的品牌形象。

(三)有助提高农民精神文化品质,优化休闲农业要素基础

休闲农业发展的前提是对传统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面貌进行符合旅游文化行业发展需要的升级。在休闲农业发展中,市民参观、游览和认知的对象为现代农业、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等自然或人文景观要素,而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农村自然风光的维护和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都离不开农民精神文化品质的提高。乡村民俗文化作为乡土精神世界的反映,在传承和发展中具有原始质朴、天然本真的特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传统文化中的优质内容,是值得传承和弘扬并有助对村民进行人文熏陶和精神文化素质提升的文化精华。因而,乡村休闲农业发展中乡村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农民精神文化品质的提升和休闲农业发展要素的优化存在一个良性互动的发展关系。[3](P105)休闲农业发展给农民带来经济收入,有利于调动其维护乡村休闲农业发展的景观要素的积极性,也为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在此过程中村民的精神文化品质也将获得提高。

二、乡村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休闲农业发展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在国家引导、鼓励和扶持乡村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精神和政策下,乡村休闲农业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是休闲农业发展的宝贵资源,是国人激发文化自觉、培育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基因,应当在休闲农业发展中予以充分利用。然而,我国各地休闲农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乡村民俗文化资源的利用仍有待加强,尤其是乡村民俗文化传承和保护与休闲农业发展的脱离不仅限制了休闲农业的升级发展,而且不利于乡村民俗文化的保护。具体来说,乡村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运用中主要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一)乡村民俗文化资源闲置,开发利用不足

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基础在于通过不断整合乡村生产要素和持续构建更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以实现乡村产业的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中的运用应当属于旅游文化产业范畴,在产业结构当中档次更高,收益也应当更好。然而,将乡村民俗文化资源纳入休闲农业发展中需要投入更多资金,需要拥有专业文化传承和创意设计人才,也需要建立更为健全而高效的经营管理机制。[4](P183)显然,对于我国大部分农村来说,具备如上条件并不容易,由此导致乡村民俗文化资源在休闲农业发展中的运用成为畏途,一些乡村在发展休闲农业时情愿因陋就简,更愿意选择投入低、风险小的开发模式,使得乡村民俗文化资源处于闲置浪费状态,甚至因产业化的休闲农业发展而受到冲击侵蚀。

(二)民俗文化运用成本高,融资困难,风险大

文化产业属于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行业,其在旅游产业中的运用必然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中的运用,涉及到民俗文化挖掘、整理和保护、民俗文化创意设计、物质载体建设、农村景观格调协调以及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等,同时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中的运用还需要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以上因素决定了将民俗文化运用到休闲农业中需要投入比传统休闲农业更多的资金。休闲农业发展所在的农村,一般为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和较少受到现代工业影响的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民或集体组织自身的融资能力有限,且金融资源分配本身便存在不小的城乡差距,商业银行也往往为农村中小企业发展融资设置更多门槛。以上情况使得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中的运用面对更大的融资难题,且随着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如果存在创意匮乏或重复建设问题的话,即便花费绝大资金建成运营,其所面对的经营风险也很大。

(三)民俗文化保护不力,开发应用缺乏创新

传统与现代是民族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面对的一个基本矛盾。从哲学角度看,凡是没有受到商品经济影响并采用现代技术的领域都属于传统范畴,反之则属于现代范畴。因而,乡村民俗文化虽不能被完全解读为传统文化,然其更加倾向于属于传统文化范畴。在全球化背景下,乡村民俗文化不仅正在遭受现代性的全面冲击,而且在农村的存在也更多是零星的、碎片的,而很难是系统的。在休闲农业发展中运用乡村民俗文化,首先需要对其进行挖掘、整理和保护。然而,我国休闲农业在发展中因对民俗文化开发重视不足,故在其产业化的经营中不仅很难起到传承和保护民俗文化的作用,一些地方甚至造成了对民俗文化的二次侵蚀。同时,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中的运用应当坚持保护与开发平衡发展的原则,而其能否在休闲农业开发中创造可观效益,还离不开针对目标市场需求而进行的文化创意设计等文化创新。一些地方在休闲农业发展中对民俗文化的开发简单粗糙,缺乏打磨,挖掘整理不足,文化创新匮乏,都是缺乏文化创新的表现。

三、乡村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发展中的运用策略

我国正在经历历史性的巨大变革,这种变革主要体现为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而其在新时代将表现得更为明显。众所周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塑造了较为明晰的城乡二元结构,故乡村民俗文化更多代表着传统文化的基本形态,而城市文化更多代表着现代工商业文化的基本形态。乡村民俗文化应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形态,是华人群体追寻民族文化基因的文化之根,也是我们在激发文化自觉中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文化载体。在休闲农业发展中融入乡村休闲文化,不仅具有现实的经济价值,而且拥有重要的社会、文化和生态效益。目前,我国休闲农业发展中民俗文化运用尚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提出如下解决建议。

(一)出台系统扶持政策,构建政府引导机制

休闲农业发展和乡村民俗文化运用属于高层次的产业发展问题,是对传统农村产业经营形态的转型升级,单纯依靠农民和集体组织难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同时,休闲农业和民俗文化开发适宜集中连片进行,其亦非一村、几村能够协调解决的事情。加之,乡村振兴背景下,全国各地休闲农业迅速发展,其中出现的盲目上马和重复建设问题也需要政府通过建立信息统计机制予以规避。对此,政府相关部门从顶层设计到具体落实的各个层面尚都要出台系统的扶持政策,在土地流转、融资协调、税收优惠、信息沟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构建起系统配套的政策扶持体系。[5](P88)政府要在休闲农业发展和民俗文化开发的市场大潮中发挥好宏观调控作用,将村镇休闲农业发展以及民俗文化运用纳入区域整体乡村旅游开发规划之中,避免在区域内出现重复建设,将休闲农业开发控制在市场需求的限度之内,在鼓励和扶持的同事要通过政策机制对休闲农业和民俗文化开发形成有效的引导机制。

(二)因地制宜,探索民俗文化和休闲农业的融合方式

民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现代表现,是在区域经济生活和精神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带有乡土特色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中的运用可以体现在不同领域,也可以展示为不同的形式,如房屋建筑、娱乐项目、农家饮食、农业生产活动以及民俗节目都可以成为民俗文化的载体,而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展现则需要各地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如资金、人才、场地等因素予以统筹考量。因而,在休闲农业发展中,民俗文化的运用既要考虑民俗文化的地域特色实际,也要考虑自身的资金实力、人才储备等要素情况量力而行,同事还要针对目标消费市场的消费需求选取吸引力强、普适性高的民俗文化承载形式。[6](P126)在民俗文化项目建设前,休闲农业开发企业要针对目标消费群体进行市场调研,也要对区域历史文化传统和民俗文化传承等人文背景进行调查分析,尽量探索出民俗文化传承和休闲农业经营可以实现良性互动发展的融合模式。

(三)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建立民俗文化保护长效机制

在传统与现代的二元悖论中,传统文化的保护一直是各个国家和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长期思考的重要问题。传统与现代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固然是学界早已意识到的基本现象,而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的民俗文化若要在工业化和城镇化主导的现代化进程中持续存在,只有融入其中进行适应性的调适,舍此别无他途。显然,休闲农业的文化产业化为民俗文化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寻求存在和发展之路开辟了新径。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中的运用不仅赋予其要素资源的经济价值,而且是保护民俗文化传承发展的必然之路。为此,在休闲农业发展中,各地区文化管理部门要充分调动村民、村集体组织、企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到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和研究工作中来,在政策、资金、技术和人才方面为民俗文化保护提供保障,以休闲农业的民俗文化参与为民俗文化保护提供各种条件,形成各方参与、创造效益、趣味调动、精神激发和长期有效的民俗文化良性互动保护机制。[7](P)117

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范文6

【关键词】民俗文化;元素;设计;应用;意义

中图分类号:G81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5-0262-01

一、民俗文化元素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意义

随着时间的发展,民间的风俗生活文化经过积累、沉淀而构成了固定的文化元素,在共性下又有个性,浓浓体现了中国式的审美理念。

民俗文化元素是指伴随时间、地域和民族的变化,民众点滴生活文化的集合,经过不断传承、变化发展而真实存在于社会中的实体性意象。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确立“民俗”且实际应用的国家。早期的民俗文化元素出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适应人们的生活。

同时,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遗产也是脆弱的,我们应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现在“民俗文化”正成为一种新时尚,它在反映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恒久魅力的同时,也证明了传统文化是可以与现代文明并存的,并且以新的形式和外在表现不断去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对文化层面的要求。

民族元素是无穷无尽的。设计师在学习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的同时,还应着眼于中国传统文化,努力探索几千年来影响中国人生活的民俗文化。充分学习并借鉴民俗文化,可以使设计更具文化内涵,民俗文化的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民俗文化元素在设计中的运用

(一)民俗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百年民族品牌,中国著名的珠宝首饰品牌老凤祥金店的标志就是采用了传统图形经过适当的变形后“凤凰”的形象,在扩大老凤祥品牌知名度,加强老凤祥品牌美誉度的同时,凤作为吉祥标记,代表祥瑞,包含了飞黄腾达,好运连连的寓意。由此可知,平面设计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也是一种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它所传达的内容和其隐藏的意义,可以引起人们对民俗文化的关注与重视。

民俗文化元素广泛应用在平面设计中,利用民俗文化元素的可读性和认读性,唤起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同时提高了平面设计的冲击力、影响力,而且加速了广告的传播速度,增强了平面设计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将传统民间艺术图形符号融入平面设计,必然可以使其在国际上展示出我国传统民间文化的神秘魅力。

(二)民俗文化在建筑及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建筑是世界建筑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是东方建筑中最具特色的代表,而且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各地区各民族不同的民风民俗,使得中国传统建筑具有地域性特点。

在室内装饰中可以看见民俗元素的影子,其中在家居装饰和家具用具中最能体现民俗风味,比如书柜、八仙桌、挂饰、高脚椅、屏风、书柜、床等等,在室内设计中,家庭格局也少不了民俗元素,如空间布局、室内色彩、图案、纹饰的搭配等都和民俗有很大关联。在建筑设计中,民俗元素还有其它方面的应用,比如住屋的风水信仰、分布、室内外雕刻、绘画等,若在建筑设计中恰当地运用它,势必能起到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民俗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包装是商品流通的必要手段,是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和贸易往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包装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它不仅是保护商品和方便运输的承载物,也是一个地区乃至国家、民族文化的承载物。

时代的飞速变迁使得现代商品的包装设计被推向视觉传达设计的主流。一个好的、具有文化气息和现代美感的包装设计是提高人们对商品和企业认知度的主要手段,并且一个能够让消费者赏心悦目和具有文化底蕴的包装,在无形之中就提高了商品的附加值。比如深受外国人喜爱的中国传统十二生肖工艺品包装就是最好的例证,同样在产品包装设计上大量运用喜鹊等有吉祥寓意的民俗图案,在给商品添彩的同时也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激发了消费欲望。

参考文献:

[1]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王献忠.中国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M].北京:中国书店,1991.

[3]王唯茵.艺术设计与民俗文化[J].江南论坛,2004(04).

作者简介:

杜 晓,王 敏,晁思诗,段华维,西北民族大学民俗特色产品设计工作室。

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范文7

关键词:本土;民俗文化;凸显;艺术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133-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 “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的一生发展打好基础”,“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一、创设环境,凸显本土民俗文化。

为了更好的挖掘本土民俗文化促进幼儿整体和谐发展,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和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以“本土特色”为基础,把本土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艺术领域。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本土民俗文化内容融入到幼儿园环境创设中。

1、创设以民俗民风、家乡文化为特色的环境。幼儿园整个环境体现民俗民风教育特色,各处墙面、角落、长廊都由我们家长、老师共同收集材料,布置凸现民俗文化的布狮布龙、赛龙舟、傩舞面具、擂茶铺、高峰农家乐等,使幼儿和家长一进校园就能感受到民俗民风的气息。在教室布置时,我们根据节日和主题活动的要求,尽量通过民间艺术的途径来反映内容,有的用剪纸的形式表现,有的用撕帖、拼贴、剪报的形式。

2、投放适宜材料,凸显本土民俗。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收集材料(如稻草、蓝花布、土布、成熟的棉花和稻穗、竹子……等等)。老师、家长和孩子还用稻草编织出稻草龙、用竹子制作竹排,如:大班小朋友用蓝花布、土布制作围裙和头巾,投放创设角色区中来布置家乡美食,中班小朋友在豆腐坊中用麻绳做窗帘,蓝花布、土布装饰磨坊屋檐,为孩子们设置场景贴近生活,形象,能更好地让幼儿通过游戏活动更好地感受建宁家乡最质朴本土的文化。

二、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拓展幼儿园美术活动内容

1、民俗文化定义界定。在园本教研中,教师也提出自己的困惑,到底什么是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与本土民俗文化定义如何界定?如:景点名胜,地方戏曲、民间传说、民俗活动、建筑、人物、民间、服装与生活物品、地域文化等,分门别类设计成幼儿园美术活动课程内容。

2、挖掘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建宁历史悠久,民间传统艺术源远流长,且风格独特,形式多样,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民间剪纸、龙舞、传统服饰制作技艺等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空间。围绕这些传统所包蕴的文化内涵及其制作实践的美术学习活动,有助于幼儿了解地方传统文化、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有益于培养幼儿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激发幼儿将来长大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

3、利用地方现代文化资源。民居、街巷、小区公园绿地、特色雕塑、步行街、商业街、高层建筑、广告宣传、展演活动、消费文化、大众活动、群众文化节等等,既有表面的文化内容,又有深层的人文内涵。围绕这些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地方现代文化资源进行相关的幼儿美术课程态设计,引入美术活动课堂,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4、开发利用生活材料资源。丰富幼儿美术活动的空间材料是幼儿在美术学习、创造的载体。是实施美术教育的物质基础。尽管《纲要》指出:“要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制作的道具,竹编的蚌壳等。

根据《幼儿园教育纲要》精神,我们认为对幼儿的教育应从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入手;从周围生活入手,由近及远,充分挖掘本地特色的乡土资源。在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收集、筛选和设计,尝试在艺术课程中开展民俗文化的教育,使幼儿园教育更加乡土化、民族化、生活化。

三、把本土民俗文化融入艺术活动中。

建宁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正是民间艺术大展时。建宁俗语云:正月闹得红,四季都太平。而闹红正月的民间艺术主要有龙灯舞、马灯舞、傩舞、花灯舞、蚌壳舞、伞灯舞、桥灯舞等,过去还兼之以古装戏,风格独特,地方色彩浓,为民众喜闻乐见。

1、民俗舞蹈欣赏:如:在艺术活动《傩舞欣赏》中,教师通过播放PPT,让幼儿先认识傩舞的道具百家伞、担子、线毯、鼓等,再了解角色分配,在傩舞中是角色的装扮,有假面、神像、圣相、头盔、鬼面、脸壳等多种称呼。主要有七人领头表演,一人扛百家伞,六人戴六种颜色的面具,即六个扮相,代表双、福、禄、寿、喜、全六位神仙。其中四位神仙肩挑担子,一头是线毯,一头是鼓。孩子们兴趣深厚,不由地模仿起来。

教师还向幼儿介绍傩舞的由来,傩舞是福建建宁历史最悠久的民间传统艺术之一,是一种祈深拜天的仪式活动。溪源乡大岭村至今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五还开展这一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孩子们通过此欣赏活动,对建宁民俗文化有了进一步地认识,并把此活动延伸到美工活动中,孩子们尝试用不同线条和色彩画出各种各样的脸谱,做出别样的傩舞面具。孩子们带上制作的傩舞面具表演,更好地体现了具有建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走进校园。

2、学唱民间歌谣。教师们为了收集更好地民间歌谣,发动家长到民间调研,到各乡镇收集资料。如:《雄伟的金饶山》《闽江正源头》《莲花歌》等建宁民间歌曲。教师们把收集来的资料筛选整理,精心设计案例,融入到艺术活动中,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通过歌词能更好地了解建宁有家乡文化,同时,幼儿园还开展家乡民间童谣征集活动,教师与家长、幼儿一起把民间歌曲改编成孩子喜欢通俗易懂的童谣。

结合乡土人情,让幼儿在民俗文化感受建宁传统艺术文化的特色融入艺术领域活动中。我们的活动策略是以艺术领域为基准,根据幼儿的能力及兴趣点把传统民俗文化内容融入到艺术领域教学中。。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Z].2001(9)

[2] 《建宁县民间传统艺术与时令风俗》[Z].建宁风俗艺术,2007(2)

[3] 《建宁民俗馆介绍》[Z].建宁风俗艺术,2007(2)

[4] 杜晓霞.《民俗文化在幼儿中的传承和继承》[J].魅力中国,2011(10)

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范文8

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地位作用

民俗文化是古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它包含了各民族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及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构成了民族文化的主要内容。其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工艺美术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其在旅游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能促进人们的跨文化交流与了解;让人们获得有别于惯常的生活的充满情趣的体验;体验朴实而富有新鲜感的带有强烈地域特点的民俗生活情趣。

人类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由于其特定地域条件的影响与制约,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在我国古代就有“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之说。居住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人们,在闲暇、交往等生活的结构、范围和对象都会不同,这些对人类的各种行为包括旅游活动产生诸多影响。

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正是这种独特的文化传统,使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区别开来。每个民族都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不同的语言、文字、艺术、道德、风俗习惯,构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成为发展民族旅游的潜力之所在。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以地域民俗事项为主要观赏内容而进行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目前民俗旅游已和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旅游一起构成了颇具特色的旅游三大系列产品。从广意来讲,旅游实际就是民俗旅游,民俗和旅游是文化与生活的复合体。

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性。只有挖掘出文化内涵,它才会具备吸引旅游者的魅力。正如孙尚清指出的,“旅游在发展的一定阶段是经济――文化产业,在发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经济产业。”此言透彻地阐明了旅游与文化关系的密切程度。

旅游作为一种跨时空的消费活动,它的广泛出现是经济发展驱使的结果,但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更需要内在的动因,正如先秦思想家墨子所讲的,“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人类在基本生存需求满足之后,随着收入的增长,必然追求更高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所以说旅游活动更是文化驱使的结果。

人文旅游资源,无论是实物形态的文物古迹还是无形的民族风情、社会风尚,均属于文化的范畴。由各种自然环境、自然要素、自然物质和自然现象构成的自然景观,只有经过人为的开发利用,才能由潜在旅游资源变为现实的旅游资源。即使是自然美,也必须通过鉴赏来反映和传播,而鉴赏是一种文化活动,因此,自然旅游资源同样也具有文化。文化作为人类劳动和智慧创造的结晶,贯穿着人类的发展和演化的整个过程,从而构成了世界丰富多彩的文化类型及其内涵。这些异彩纷呈的文化现象,极大地扩充了旅游的文化含量。

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文化旅游活动,才可能亲身体验和触摸到旅游地民众生活事项,体会到当地的民俗事项,体会到当地人民的生活的方式、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实现审美与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在未来将成为现代旅游的主流之一;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也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此,民俗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能把握好并利用好这一优势资源是提高旅游品位的关键所在。

三峡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

三峡民俗文化旅游被重视。以有着中国百家民俗文化村,又称之为梦里老家的车溪为例,该游览区位于宜昌城区江南的土城乡,距市区十八公里,总面积18.64平方公里,由十大景区组成(石仙谷、巴楚故土园、三峡民俗村、农家博物馆、水车博物馆、旧址馆、天龙云窟、奇石馆、风洞、忘忧谷)。游客抵车溪后,观石仙谷瀑布,游巴楚故土园,观北宋造纸作坊、土陶作坊、酿酒作坊,到腊梅峡欣赏土家歌舞和皮影戏表演,参观“中国第一家农家博物馆”、“中国第一家水车博物馆”及三峡地区最大的奇石馆,赴天龙云窟,赏地质奇观――莲花洞,,然后乘车返回宜昌市区。一系列的观光游览活动深受游客喜爱,车溪土家族自治村村民表演的土家民俗节目,演出每天不下五六场。作为省级扶贫重点村,车溪在几年前引进旅游开发,办起了土家族民俗文化村。使车溪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深山峡谷,一跃成为国家4A级风景区。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原来只靠种田为生的农民现在也办起了饭庄,做起了工艺品,当上了演员,日子越过越红火了。它是一个以挖掘土家民俗文化而成功的主题公园。

车溪的旅游特点可用:“一、二、三、四”来概括,即:一个主题定位(梦里老家);两大自然奇观(地质奇观、植物奇观);三种文化特质(民俗歌舞欣欣赏、农耕稼作展示、古代作坊表演);四种旅游特质(休闲体验游、民俗风情游、科普考察游、猎奇探险游)。这一些活动使游人离开了城市的喧嚣,忘却工作的烦恼,一头扎进车溪的青山绿水之间,真切地感受生命与自然亲近的意义,体味“重拾野趣,返朴归真”的无穷乐趣。车溪民俗风景区是湖北三峡地区唯一的民俗旅游区,因为充分利用了三峡民俗风情,把土家民俗文化特色与旅游品牌的创建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加大宣传力度,抓好组织和管理工作,依靠自身的不断发展,创出了品牌,办出了特色,办出了综合效益。

民俗文化被庸俗化。民俗旅游魅力无穷,并非说明民俗旅游资源就可以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地开发。民俗旅游之所以有强大的吸引力,在于其深厚文化内涵,而不是那种随意照搬、盲目建设、重经济轻文化。如在三峡有些景区,对外宣称引进某民俗表演团体,以民俗风情表演为幌子,进行庸俗化表演。而且还有用封建迷信、甚至恐怖的东西来招揽游客,最终也落得个“门前冷落车马稀”。民俗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社教,即是正统教育之外的社会民俗教育。民俗节庆仪式的活动是利用节庆的民俗唤起民心向背,达成一种团结友爱的社会风尚,昌启民族精神文明。

三峡民俗文化旅游仍处于浅层次的开发。三峡民俗文化旅游没能充分体现三峡民俗旅游文化的精华,没发掘其文化内涵,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仍处在浅层次的开发阶段。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民俗旅游项目有庸俗化,艺术化,舞台化的趋向,以至一些民俗的本色与乡土气息也被一一退化;开发重点不突出,民俗旅游品雷同化,降低了民俗风情的纯度。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业成为朝阳产业的今天,保持三峡民俗文化的原汁原味、以及先进文化的合理渗透,是使三峡民俗文化的生命力得以保持的关键所在。必须科学、合理的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

三峡民俗旅游的开发策略

建原生态民俗文化村寨。在三峡景区原有自然环境及设施基础上改建而成,保存当地原有的建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居住者,管理者和工作人员也大多是当地居民。原生态民族村寨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把人与大自然紧密结合起来;该村寨还必须融于周边的文化氛围,共同建成原生态协调的民俗村寨。使它成为实现动态保护与开发民俗文化双重目标的新型旅游发展模式。

挖掘民俗精髓,丰富旅游产品。三峡民俗资源丰富,对传统的餐饮、民居、工艺品和民俗节庆活动等进行挖掘,开发成单项的旅游产品。如毕兹卡民俗文化村地处长阳县城东大门观音阁,依山傍水,风景怡人。在这里住土家吊脚楼,吃土家风味餐,观民俗歌舞表演,看土家姑娘织绵,购“西兰卡普”纪念,成为展示土家文化特色的重要景点。

旅游购物是旅游消费中最有弹性的因素,尤其在民俗旅游中,由于民俗旅游商品能够较好的满足游客求新求异的心理,又能很好的展现当地的民俗文化,因而其开发是大有可为的。大力发展具有纪念性、工艺性和实用性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浓厚的旅游商品、食品、服饰和工艺品应当是三峡民俗旅游开发的一个重点项目。传统产品要巩固,新产品要大胆开发,这些必将为三峡民俗旅游开发的成功提供强大的支持。

培养热爱民俗文化的专业人才,建立“三峡民俗文化遗产数据库”。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使民俗文化发射更加灿烂的光芒,要更凸显其特色并提升其品位,就更需要尊重、依靠对民俗文化有造诣的专业人士,培养热爱民俗文化的专业人才。允许有特殊才能的民俗文化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以其拥有的民俗文化品牌、创作成果和科研技术成果等无形资产占有文化企业的股份,参与收益分配。鼓励民俗文化产业单位与高校联合,发展与民俗文化产业相关的高等教育如可尝试在各级学校教育中设立民俗文化相关专业,特别是在高等院校中培养民俗文化高级专门人才,为民俗文化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建立“三峡民俗文化遗产数据库”,永久保存和传承发展三峡地域的优秀民俗文化。如在宜昌市,建立市、县、乡、村四级保护工作网络,重视活态保护和资助优秀民间艺人,让他们投入到旅游工作中,都是极佳的尝试。

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范文9

论民俗文化在语文新课程中的重要价值

民俗是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人在长期生活中逐步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的总和,是一种传承的社会文化现象。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五千年历史长河孕育出了极为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时空,诸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都蕴含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现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的产物,是传统文化传承的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国务院已公布我国春节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这决定了民俗文化弘扬民族文化,构造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传统文化备受关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的智慧。”民俗文化是人类优秀文化中能体现各民族的价值观、信仰、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学科课程建设的根本依据。正如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陈勤建教授所述:“我们民族文化的DNA,存在于民俗、民间文化之中”。 目前,中学语文课本大部分篇目都或多或少地蕴含着传统民俗文化,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渗透。 语文课程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要深层开发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质。

一 民俗文化: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人文教育资源

“语文”从前称“国文”、“国学”是汉语文学的总称。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必须把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首位,而传统的民俗文化,对广大青少年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振奋民族精神,起着积极作用,所以,要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作为校本教材来充实语文课程。

民俗文化是语文课程文化之根,也是解读语文课程的必经之路。鲁迅说:“歌、诗、词、曲,我以为民间物,文人取而为已有”。从课程文化角度看,语文课程既是“语文”的,又是“文化”的。文化的源流表明,民俗文化本身是社会文化的集成,它含盖着政治的、经济的、人文的文化范畴。语文课程作为具体文化载体的一部分,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文化特点,也浸透着传统的民俗文化的内涵,语文课程的内涵结构也是民俗文化的集成。因此,语文课程就必须重视传统文化,挖掘民俗文化。在语文新课程教学中,例如我国古今名著──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阿Q正传》、《祝福》、《药》、老舍的《茶馆》、沈从文的《边城》等作品涉及大量平凡的民俗生活相描写,要真正读懂这些作品,只有从地域特点的民俗生活相描写中,来分析人物艺术形象,拓展主题思想,从而领会作品的独特风貌。

二 民俗文化:丰富语文课程文化的重要资源

在语文新课程教学中,许多精品篇目能借助民风民俗理解教材内容和经典文本尤为重要。这能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贴近民间生活,从真实的民俗文化氛围中去领会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从中得到知识和教育。在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必须开掘民俗文化资源,学好有丰富民俗文化内涵的精典文本。 鲁迅的作品占有很大的比例,授课时不能总是强调其反传统反封建的一面,忽视了民俗文化的一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长妈妈给“我”讲的关于“美女蛇”的民间故事,是民俗文学中“人・鬼・神”相斗这一典型模式的体现。课本中诸如牛郎织女、宋定伯捉鬼、封神榜、西游记等文学故事最终结果都是人定胜天,真善美战胜假恶丑。又如端午节,形式上是吃棕子、划龙舟,但在本源上却蕴含屈原忧国忧民的情怀。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的近当代著名作家老舍、沈从文、赵树理等的作品,都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集成,都是从自己熟悉的风俗习惯、风物民情入手,塑造人物形象语言风格。如老舍作品里北京风味的大杂院、小胡同、铺户、茶馆、戏园、市场、各行各业人员的服饰、四合院的建筑式样;茅盾笔下蚕乡特有的“糊箪纸”“蚕箪”“蚕花”“蚕房”等。以高一语文一册14课《胡同文化》为例,北京胡同是北京建筑的特色,胡同代表着一种封闭的文化,这种胡同文化折射出北京人的易于满足,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心态与思想意识,进而影响到其生活方式。民俗文化就类同于“胡同文化”、民居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习俗、人格及其生活方式。就像北方甘肃等地的窑洞、蒙古包也形成了民居文化。

三 民俗文化:衍化语文校本课程的载体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之后,开掘民俗文化资源,最能突出校本特色课程──学校课程,民俗文化资源是开发建设学校课程和构建三级课程体系的重要资源。我们庆阳的学校课程可以编写庆阳“五绝”、陇上名人、地方历史文化。像镇原的乡土教材《可爱的家乡》也很受学生的欢迎和社会的好评。学校课程的开发,不仅弥补课程体系中地域文化不足的问题,而且利用当地优秀的民俗文化资源教育学生,易被认同和接纳。

语文课程是传承民俗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民俗文化有利于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字中渗透的文化精髓,了解独特的民族艺术,提高语文素质。在语文新课程学习中,对我国丰富的地域民俗及文化的传承中所面临的急剧变迁、转型、重构、文化融合,亟待抢救、保护、开发和利用,已经是语文课程建设中的重要课题,中国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资源是语文课程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语文教学应有机的结合学校课程开发,利用民俗文化生动活泼地对学生进行文化和思想教育,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土壤,振奋民族精神,唱响爱国主义旋律,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语文课程。

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范文10

【关键词】民俗旅游民俗旅游资源作用问题对策研究

以民俗为资源的民俗旅游正在兴起,一些经济欠发达的乡村为了摆脱贫困,对此项投入少、产出快的旅游项目尤其热心。但是当地旅游主管部门由于对民俗旅游资源的基本知识知之甚少,对开发工作指导不力,使这项事业发展得并不顺利。因此,开展民俗旅游资源的研究,迫在眉睫。

1民俗旅游资源在发展旅游中的作用

民俗旅游资源,是那些特色鲜明,有较强吸引力,可供开发、利用并给旅游经营者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民间风俗习惯的统称。属人文旅游资源范畴,是民俗旅游存在、发展的基础。

首先,民俗资源作为一项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将使民俗旅游成为现代旅游的主潮流之一,热衷于民俗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民俗资源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旅游吸引物。

其次,自然风光、文物古迹与民俗文化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民俗旅游资源具有可移性,民俗旅游活动除了在本地开展活动,吸引游客;还可以移到自然风景区和旅游城市进行表演、交流;还可以通过开辟民俗旅游一条线或筹建民俗文化村、民俗博物馆等形式,使之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有机结合,获得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再次,民俗旅游可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旅游者的流动,可以打破地域界限,改变封闭状态,促进民俗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也是对当地民俗文化发掘、整理的过程,从中找出那些最具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加以保护和传承。

最后,为民族地区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民俗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旅游者在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间的流动,实现地区间经济收入的再分配,促进旅游地经济的发展。

2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随着民俗旅游的发展,在利用民俗资源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日益突出。主要包括:

2.1对旅游地产生消极影响

民俗风情同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涌入,异族以及同族异地的文化、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的引入,旅游地传统的民族文化、风情民俗会逐渐被同化、冲淡,并逐步消失。

民俗文化庸俗化。低格调猎奇,标新立异造成民俗文化的庸俗化。在民俗风情丰富的地区,总流传有许多内涵极其丰富、带有民族色彩的神话、传说、等。有的旅游地在开发这些资源时,以发掘民俗文化为名,广修“鬼宫冥府”,竞相建造十殿阎罗、刀山油锅等子虚乌有的阴世,渲染一些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低级趣味的东西。生搬硬套,标新立异,制造一些民族地区根本不存在的假民族文化,造成庸俗化。

民俗文化价值观的退化与遗失。淳朴民风丢失,坑蒙拐骗,强买强卖,扰乱社会治安现象增多。

2.1过度强调经济效益的开发政策

很多地区的经济开发政策强调不惜代价引进资金,这一政策的结果是,当地许多产权被卖掉后,开发所得的收益流向外地;而且人们的意识中无形中树立了对金钱的盲目崇拜。部分地区领导一味地加强当地人民的商品意识,鼓励当地群众尽可能地把自己的传统文化包装为旅游商品。结果人们的经济意识增强了,同时淳朴之风也削弱了。这不仅可能误导当地的传统文化的发展,而且可能伤害一些少数民族群众的感情。

3对策研究

民俗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民俗旅游资源能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和保护,政府、旅游目的地、旅游者及开发商等各方面必须协调一致,共同努力。

3.1政府方面

对于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政府应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政府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政府在当地民俗旅游业发展中,应协调好当地群众、旅游开发商、经营商等各方面的关系;在当地民俗资源开发、保护过程中,还要积极地给予正确的政策和策略指导。

建立、健全各项旅游法规。成立专门的旅游市场监察机构,通过各项旅游法规,加强旅游地综合治理,保障本地民俗旅游的健康发展。

3.2旅游接待地方面

旅游接待地要培养民众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首先要做好思想工作,让老百姓都知道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巨大、潜在的经济利益,培养他们保护民族文化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其次要落实旅游收益的合理分配,兼顾地方政府、旅游开发公司和当地人民的利益,使当地人民从民俗旅游开发中得到切实的经济利益,成为民俗旅游开发的主人,将保护文化自觉意识变成具体行动。

取精弃糟,正确引导,防止民族文化同化。对于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一方面要遵循民族文化进化的规律,充分尊重当地人对如何继承发展自己文化传统的意愿,另一方面也要正确引导旅游地居民的消费与供给意识和行为,提高自身的抵制力。

3.3旅游者、旅游经营者方面

旅游者、旅游经营者要树立文化认同观念。旅游开发经营者必须认识到只有旅游地的民众才是民俗旅游开发的主人,外来的旅游开发经营者只是辅助他们完成这一壮举。只有实现这样的文化沟通,才能取得情感上的认同,才能在开发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时,对民俗文化进行认真保护,将对民俗文化的消极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可持续地发展民俗旅游业。

提高旅游者自身素质。只有中国整理提高旅游者个人素质,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才能表现出良好的个人修养,尊重旅游地的风俗习惯,自觉抵制旅游活动中的不正当娱乐服务。在一定意义上,旅游者的需求往往会导致旅游地人民发展旅游的价值取向。只有从整体上提高旅游者的素质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民俗旅游资源。

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范文11

要害词:大湘西;可持续发展;文化生态;民俗旅游

一、引言

历史上湘西包括的范围甚宽,现在的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称湘西州)、怀化市、邵阳市和益阳市的安化等地都属于其范畴。本文主要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定义湘西,为和湘西州区别开来,称之为大湘西,主要包括张家界市、湘西州和怀化市。大湘西地处武陵山脉,长期以来居住着土家、苗、侗、白、回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土家族、苗族和侗族为主。在长时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信仰、居住、服饰、饮食、节庆活动等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大湘西一直以来相对闭塞,民俗旅游资源保存丰富而独特,土家族的吊脚楼、哭嫁,苗族的银饰、拦门酒,侗族的风雨桥、侗族大歌等民俗风情享誉海内外。从大湘西的旅游资源来看,民俗旅游资源是其无可争议的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在开发中实现大湘西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无疑应成为大湘西地区的正确选择。

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张家界的秀华山馆、吉首的德夯苗寨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开发形式基本涵盖了当前民俗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即以秀华山馆为代表的民俗博物馆;以德夯苗寨为代表的民族村寨和以张家界土家风情园为代表的主题风情园。但该地区民俗旅游发展很不平衡。张家界民俗旅游依托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的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开发较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湘西州和怀化市发展民俗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

二、大湘西民俗旅游开发中凸显出的问题

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取得胜利的同时,也凸现出许多问题,影响了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遍地“开花”,缺乏统筹规划

近年来,民俗旅游逐渐成为热点,大湘西各个地、州、市凭借自身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出众多的民俗旅游景点,据统计,各种类型的民俗旅游景点近20处,但大多规模较小、项目雷同、重复建造多、布局欠合理。各个地、州、市相互之间没能统筹规划、整合,各地的民俗旅游资源难以形成合力开发出民俗旅游的精品,形成品牌,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形象并不清晰。

(二)重仿轻真,深度挖掘不够

开发中过分商业化扭曲了民俗的原始性和真实性,主要表现在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艺术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以至失去了民俗的本色与乡土气息,使一些民俗旅游脱离当地的社会生活,缺乏自然朴素的真情,如在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所展示的并非真正的土家族传统服饰,婚俗表演缺乏土家族特点,存在欺、哄、骗等不良现象。在开发民俗旅游时,不重视对传统民俗的挖掘和民俗文物的收集整理,制造出许多假古董、伪制的古建筑,旅游实践证实,纯粹人造民俗和风情风光不再,正在被市场淘汰。

民俗旅游开发后由于缺乏民族学、民俗学方面的人才,又没有寻求相关高校、科研单位的智力支持,民俗文化没有专人调查研究,开发层次浅,缺乏深度,止步于对民俗现象非凡是奇、怪甚至庸俗的民俗现象的展示,游客的参与性不强。

(三)主流文化和旅游的双重冲击,文化生态面临失衡

少数民族地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与保存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矛盾,大湘西地区也不例外。一方面,要应对主流文化的现代化、全球化冲击;另一方面,随着大湘西对外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尤其是近年来发展旅游业,大量外地游客带来的“示范影响”改变了当地人的价值观念,也必然会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产生影响。大湘特的风俗习惯、民族艺术和手工制品等吸引了众多游客,而这些“独特”之处,往往又是“脆弱”之处,在外来文化的压力下很容易遭到破坏。我们已经看到,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多种文化的吸引,大湘西开发民俗旅游的地区民俗文化已遭到歪曲和破坏,变化速度也大大加快。其民俗文化面临丧失自身独特的品质,被现代主流文化所同化,甚至造成民族文化生态失衡的危险。张家界土家族民俗文化的生存环境已岌岌可危了。

三、大湘西民俗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成为主流的、新的全球性旅游发展哲学。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是通过开发旅游地民俗旅游资源,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民俗旅游的经历,同时,促进当地民俗文化保护、发展,提高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统一。大湘西要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做到:

(一)保持三个原则

1.民俗文化独特性原则

这是指发挥“唯我独有”、“你无我有”的民俗旅游资源优势,充分体现本地区、本民族的特色,创造出独特性的民俗旅游项目。民俗文化要在全国、全世界占有位置,要害在于特色和优势,民族特色和优势也是民俗文化旅游的诱人之处。游客旅游动机之一就是探秘猎奇心理,他们所感爱好的也是异质文化的不同点、非凡点。因此,大湘西要根据自身实际,结合自身的人文和特色优势,开发出具有大湘西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在整个大湘西旅游区,重点开发张家界市的土家族民俗旅游、湘西州的苗族民俗旅游、怀化的侗族民俗旅游。

独特性原则是建立在民俗文化真实性的基础之上。现代人旅游又是一个求真求实的过程,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有着可靠的文化背景和真实的民俗存在,符合现代旅游者求真的需要。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认真挖掘蕴藏在民间的民俗遗存,去劣留优;同时,要开展民俗研究,对本区域的民俗加以科学整理。其次,要抓好本区域民族文化的精品挖掘,科学开发,营造一个逼真的文化背景,树立大湘西民俗旅游的鲜明形象。

2.居民参与原则

即民族旅游村寨的居民参与,共同营造民俗旅游的氛围,共享民族开发的利益。民族旅游村寨的开发,涉及到开发商、旅游中间商(旅行社)、政府治理部门、村寨居民等的利益。在开发实践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村寨居民的利益,使他们成为旁观者,这就需要政府引导,开发商要与村寨居民加强沟通,融为一体,共同经营好村寨,实现共赢,从而实现民族村寨的可持续发展。

3.保护与尊重民俗变迁并举的原则

对游客构成吸引力的传统民俗在当前面临一个保护和民俗变迁的问题。处于当前这样一个变化的文化背景下,我们对待大湘西的传统民俗文化一是发扬,既要保留、保护民俗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和精华,又要扬弃、克服民俗文化中落

后、消极的成分。在开发和利用大湘西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实践中,存在着优劣不分、把糟粕当精华、歪曲民俗的现象。二是尊重,要宽容地承接来自大湘西之外的外来文化,尊重当地民俗的变迁,不能打着保护的幌子,拒绝当地民俗的变化和发展。

(二)选择三种优化模式

1.民族民俗博物馆

广泛收集民族民俗的各种实物资料和声像资料,建立博物馆,馆内一般可分为展示、演示、收藏、科研等区。在博物馆全方位展示该地区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同时将其建成该民族的保护和学术研究中央。建造时,博物馆的总体布局、建筑风格等要充分体现该地区的民族特色。

大湘西目前建有张家界市的秀华山馆、凤凰的山江苗族博物馆、永顺王村的溪州民俗风光馆等民族民俗博物馆。但规模偏小,所存资料有限,学术研究价值有待提升。吉首市是湘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央,现拥有一所在民族研究方面颇具实力的高等学府——吉首大学,可规划在吉首市建立一座规模较大、特色明显、功能多样的民族民俗博物馆,使之成为大湘西地区民族民俗文化的资料中央、研究中央和发展基地,为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原生态民族村寨

也有学者称之为民族生态博物馆。它是在民族地区原有自然环境及设施基础上改建而成,保存当地原有的建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居住者,治理者和工作人员也大多是当地居民。原生态民族村寨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把人与大自然紧密结合起来;该村寨还必须融于周边的文化氛围,共同建成原生态调解的民族村寨。原生态民族村寨是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思潮影响下,中外学者共同探索出的一种崭新的民族文化旅游持续发展的模式,也是一种实现动态保护与开发民俗文化双重目标的新型旅游发展模式。

目前,吉首市的德夯苗寨、怀化通道县的皇都侗文化村是发展较成熟的民俗村寨,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德夯苗寨位于张家界一猛洞河一凤凰古城黄金游览线上,地理位置优越,现属张家界股份有限公司,实行企业化治理,治理理念和方式较为先进,今后应把德夯和周围的吉斗等苗族村寨作为一个社区加以保护和发展,维护该社区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平衡,建成湘西州的苗族文化保护区和原生态的民族民俗旅游村寨,将其打造成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品牌和示范基地。

3.挖掘民俗精髓,丰富旅游产品

大湘西民族民俗资源丰富,对传统的餐饮、民居、工艺品和民俗节庆活动等进行挖掘既可开发成单项的旅游产品,如凤凰古城将沱江边的吊脚楼改造成家庭旅馆,张家界把土家十大碗搬上游客的餐桌等。传统民俗又是包装大湘西旅游产品,提升其文化品位取之不竭的素材。

(三)建立四种保证机制

1.政府主导,企业运作

发展大湘西民俗旅游宏观上应保持政府主导。政府要做好统筹规划,在对民俗旅游资源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编制科学、权威、可行的区域民俗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开发重点。大湘西各个地州市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很难做到统一领导,因此,在开发大湘西、打造大湘西旅游圈的形势下,有必要成立一个权威的调解机构,建立定期调解机制,共谋本区域民俗旅游的发展。发展大湘西民俗旅游,微观上要实行企业运作。三种优化模式中,原生态民族村寨在经营体制上适合采用企业运作,一般采取公司居民(农户)的运作模式。此种模式胜利的要害在于必须考虑到村寨居民的切身利益,建立居民参与民俗发展的机制。

2.重视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要保护和发展大湘西的民俗文化、提高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旅游规划设计等人才。因此,必须加强此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与本地和其他地方高校、科研单位协作,实施“借脑工程”,加大人才培养和民俗文化学术研究的力度。对于民俗旅游企业的经营治理人员和一线服务的员工(如表演人员等)的培训,也应引起重视,要非凡注重将纯正、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内容加到培训中去,因为他们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从而为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上的保证。

3.加强制度建造,实现民俗文化生态平衡

在旅游开发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加强,对人文生态环境的保护还未能引起充分重视。在发展民俗旅游的过程中,我们在强调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要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保持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

首先,要通过制度化的手段保护好传统民俗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不要停留在号召和宣传层面上,应通过制度化的手段实施强制性保护。大湘西所属的民族自治州、民族自治县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惠条件,制定民俗文化的保护法规,借助法规的强制性力量对民俗文化实施保护。2009年5月,湘西自治州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了《湘西洲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这标志着湘西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其次,要利用发展民俗旅游的正面效应唤起当地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群体及其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激发其民族自豪感,从而自觉地发扬和繁荣本民族文化。再次,要通过编写乡土教材、举办传统节庆活动等形式教导、引导当地居民珍视本民族传统民俗文化,与时俱进,发扬光大,实现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

风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范文12

一、地方民俗文化的复兴与民俗博物馆的建立

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2处,部级、省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73人[1]。这些具有浓郁胶东民俗特色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于胶东大地,承载着先辈的情感,体现了具有胶东特色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烟台市民俗博物馆于2012年11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民俗博物馆的建立正值全国上下弘扬地域民俗文化之时,为胶东文化的复兴与繁荣昌盛贡献了力量。烟台市民俗博物馆的馆址设在福建会馆内,福建会馆又称天后行宫,由福建船帮商贾集资而建,自1884年(清光绪十年)动工,至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建成,前后耗时二十二载,时称“鲁东第一工程”,是一座供奉海神娘娘(天后圣母)的具有典型的闽南风格的古建筑。福建会馆是一座雕刻艺术殿堂,雕刻的花、鸟、人物就有1000多幅,栩栩如生,堪称建筑艺术宝库中难得的精品。1958年,福建会馆被辟为烟台市博物馆,北门上方石匾馆名为郭沫若手书。1996年,福建会馆被国务院公布为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烟台市民俗博物馆在此建立,福建会馆不仅仅作为传承妈祖文化之庙宇,也将作为一座民俗博物馆为向世人展开一扇展示胶东民俗之门。

二、民俗博物馆在传承地方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民俗博物馆的建立对于传承与弘扬地方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民俗博物馆与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不同,民俗文物与传统博物馆中的器物也具有本质区别,因此民俗博物馆在传统意义上的展陈文物的同时,除其所具有的展示的功能外,也兼具保护和传承地方民俗文化的功用。

(一)民俗博物馆在展示与传承地方文化方面的功能

民俗文化与已经文字化、实体化的文化样式不同,它具有活态性,与人和人的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如高丙中所言:“文化是具有公共性的,文化是一定人群所共享的,同时,这一特指的文化具有成为共同体全体享有的倾向和可能性,恰恰是这种可能性使文化不像那些私有性的事物一样因为占有的人越多而使每个人的占有份额越少,相反,它会因为享有的人越多而越有价值,越受到尊崇。[2]”民俗博物馆的建立对于展示和弘扬地方民俗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民俗文化逐渐进入普通百姓的视野,这些平时他们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汇聚成传承传统的民俗文化,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作用力,影响更多的人,成为一种公共文化体系,这便是民俗博物馆在展示和传承民俗文化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以烟台民俗博物馆的“烟台近代家居陈列”为例,其分别展示了封建官僚家庭、买办家庭、文人家庭和普通百姓家庭四个代表性家居陈设。使得观众可从中领略或奢华优雅或质朴纯粹的烟台民俗文化,体味不同阶层民俗生活的丰富内涵,从各个家庭的家居生活中窥见烟台开埠后多元文化并存之民俗风貌,从民俗文化中领略老烟台的公共文化生活,感受烟台作为中国北方最早开埠的城市,在历经近现代历史的浸染后所具有的各个阶层的日常生活情景。

(二)民俗博物馆在宣传与保护地方文化方面的功能

民俗博物馆承载着地域社会内民俗文化的宣传与保护功能,民俗文化具有活态传承的特点,因此民俗博物馆中展示的民俗文化也具有其独有的特质,民俗博物馆力求将民俗文化的动态展现出来,通过丰富的展陈手法,将地域社会内百姓的日常生活与民间信仰通过再现与还原的形式展示出来,将民俗文化的活态呈现在观众的面前。通过适合民俗文化的展陈方式,民俗博物馆在宣传和保护地方文化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老百姓们对于自己生活中的民俗事项司空见惯了,而将这些民俗还原于生活,通过展览的形式集中体现出来,能够起到唤起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的记忆,宣传和保护地方民俗文化的功能。以烟台民俗博物馆的妈祖文化陈列为例,该展览展示了北方区域中独具特色的妈祖文化,妈祖信仰作为一种民间信仰形式,在沿海地区民众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一种无形的文化财富,其承载着丰富的民众精神需求,该陈列推陈出新展出妈祖相关民俗文物十余件,并通过形象生动的展陈设计,将妈祖信仰这一民间信仰呈现给观众,从妈祖由来,湄洲神女的传说故事开始,将妈祖历朝历代受到叠奖褒封的情况以及有关妈祖的民间传说故事展现出来,通过电子翻书等高科技手段,打造了一个民俗文化视觉的盛宴。

三、民俗文化繁荣背景下的民俗博物馆发展创新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特别是2011年以我国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为契机,我国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民俗文化保护运动,国内各地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如火如荼地进行,民俗文化进入了一个兴盛的繁荣期。在地方丰富的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凸显的时代,民俗博物馆应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推陈出新,努力发展创新思路,紧跟时代步伐,为民俗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和公众文化推进和民俗文化的传播贡献力量。下文以烟台民俗博物馆为例,试图分析民俗博物馆在民俗文化繁荣背景之下的发展思路。首先,充分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在地方文化资源掌握上,当地民俗博物馆具有独到的优势,如何充分发挥优势,积极挖掘民俗文化资源是民俗博物馆创新所要走的一条路。以烟台民俗博物馆为例,其充分发掘了烟台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将烟台近代开埠以来风俗各异的各个阶层的日常生活通过家居展示的方式呈现出来,将近现代烟台历史与民俗结合起来,呈现给观众生动而丰富的地方民俗文化景象。其次,强调民俗博物馆展陈多样性特质。在民俗文化繁荣的今天,民俗文化多样性已经得到了广大群体的广泛认同,与此同时,民俗博物馆多样性发展对于民俗博物馆建设具有重要的建设意义,展示多元民俗文化内涵,将有形与无形民俗文化融合起来,展现民俗文化所具有的地域性和多样性特质,是民俗博物馆未来发展之思路之一。以烟台民俗博物馆为例,其除了展示独具胶东特色的丰富民俗文化外,还将妈祖信仰文化纳入其主要陈列之中,将南方妈祖信仰的北上过程描述出来,将北方妈祖信仰民俗这独具特色的俗信文化展现出来,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再次,推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高速发展的今天,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路,充分发挥民俗博物馆藏品资源,进行深入而专业的研究,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谋求现代化民俗博物馆发展的新方向是民俗博物馆发展的新思路。以烟台民俗博物馆为例,其馆址为福建会馆,这座闽南建筑所具有的独特风格,蕴含了众多传统建筑、艺术、传说故事等方面的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对其进行整理和充分地挖掘,对于保护传统文化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在民俗收集、整理、分类的基础上对民俗文化的研究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展开,必将大大促进民俗文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积累,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民俗博物馆发展方向。

作者:杨帆 李健 单位:山东烟台市博物馆 烟台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