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果树栽培技术方法

果树栽培技术方法

时间:2023-09-25 18:01:07

果树栽培技术方法

果树栽培技术方法范文1

关键词:果树;栽培技术;措施

通过对近年来我国果树栽培情况来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果树栽培技术的管理及应用与整个果树栽培的质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给果农带来的收益也有着直接的影响,由此可知果树栽培技术的管理尤为重要,想要使果树栽培得到更好的管理,就务必要加强对果树栽培技术管理的重视。

1目前我国果树栽培中存在的问题

1.1病虫害防范技术选用不当

在果树栽培的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病虫害问题,给果农造成严重的损失,当果树出现病虫害后,很多果农为了有效解决病虫害的问题,都会选择喷洒化学农药,虽然通过化学农药可以有效解决病虫害问题,但是对果树栽培以及果品的质量却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由于化学农药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在喷洒的过程中会给果农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所以,病虫害防范技术的选择不当会严重阻碍我国果树栽培的发展。

1.2果园选址和环境处理技术有待提升

果树在栽培中,其选址和环境的处理对后续果树的生长及生产都有着直接的影响。果树在生长的过程中对周边的环境会产生严重的依赖性,尤其是周边环境土壤的肥沃度、含水量、水资源质量以及光照等都对果树的栽培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果园选址及环境处理在果树栽培中尤为重要,但是很多果农为了减少自身栽培成本的支出,经常会忽视果树栽培中果园的选址和环境的处理,部分果农还会在果园选址后不对其环境进行合理的处理,这样就会极大程度的增加果树栽培技术管理的难度,由此可以看出,果园的选址及环境的处理技术务必要进行提升。

2果树栽培技术管理措施对果品安全的影响

想要有效提高果树栽培技术的管理,就务必要充分了解果树栽培技术管理措施对果品安全的影响,只有充分了解后,才能更好地完成果树栽培技术管理工作。

2.1果树栽培的选址

对于果树栽培地址来说,对果品的产量及质量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所选的果树栽培环境被严重污染,就会导致后期过程中所含的重金属含量超出标准要求,甚至产生有害物质。由此可知,果树栽培的选址尤为重要,不但要对果树栽培周边的环境进行考察,同时要对果树栽培周边的水资源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

2.2苗木品种的选择

果树在栽培的过程中其苗木品种的选择尤为重要,并且苗木品种的选择也是果树栽培技术管理中的一部分,在选择苗木品种时,应该根据种植环境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同时应该选择一些适应性强、抗病性强的品种,如果从其他地区引进苗木品种,务必要加强检疫环节的重视,将一些病苗进行剔除,并对病苗的生病部位进行修剪,选择合适比例的消毒液对苗木进行消毒,将浸泡后的苗木进行栽种,从而保证苗木的存活率。

2.3土肥管理方面对果品安全的影响

在果树栽培的过程中,果农往往选择一些含有过多氮素的化肥,而氮素化肥在土壤中极有可能出现毒副作用,使果树栽培周边的土壤受到负面影响,严重的还会通过地下水流到河流中,污染水资源,另外,使用含有过多氮素的化肥会使果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使果品的质量降低。

2.4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对果品安全的影响

化学农药是果树栽培中去除和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之一,虽然其效果明显,但是化学农药的使用会对果品造成严重的危害,另外,化学农药在喷洒后,只有极少部分会附着在树干上,而其他大部分都会扩散到空气中,会给果农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尤其是一些性能不稳定、毒副作用强的农药,在被人体吸入后较难排除,这样就会加大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产生严重的影响。

3果树种植技术对策

3.1选用绿色生态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想要使果树栽培步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保证果品的质量和产量,就务必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而目前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绿色环保理念的出现也给病虫害防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就目前我国绿色生态病虫害防治技术来说,通常会选择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病虫害的生物特点以及物理特点来对其进行防治工作的开展。通常大多果农都会选择敌百虫来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但是敌百虫这种喷剂会对环境及果农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为了达到绿色生态的要求,可以选择Bt杀虫剂来进行,还可以通过在树干上涂白的方式,这些病虫害防治技术都属于绿色生态技术的一种,不但可以减少化学药物对环境的污染外,还能有效达到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目的。想要将绿色生态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其中,相关部门务必要做好相关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将绿色生态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到果树栽培过程中,从而取得不错的效果。

3.2科学选定果树栽培地址

为了保证果树栽培的存活率,果农一定要在果树栽培地址的选择上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选择。对于科学合理的选择方法来说,就是将种植环境周边的水资源、气候条件、光照时间以及地形等各方面因素进行结合,并对其进行考量,而这一环节也相对有一些难度,尤其在果农方面更是一窍不通,在果农果树栽培的过程中就应该将科学合理的地址选择方法传授给果农,使果农对果树栽培技术充分了解,从而在后续的种植中则可以省掉很多麻烦。

3.3制定科学的土肥施用与管理技术

对于果树栽培技术管理措施来说,科学合理的土肥施用以及管理技术尤为重要。很多果农都在农村中生活,而农村中很多物品都可以作为绿色化肥的原料,通过时间的侵蚀,就可以作为绿色的农家化肥,使用农家化肥其最主要的好处就是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尽量减少化学肥料的应用,另外,果农务必要充分了解科学控制施肥的时间的技能,针对这样的情况相关管理人员以及地方政府等应该对果农进行帮助,组织果农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活动,让果农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施肥的时间,同时根据不同果品的类型选择合适的肥料,使果农所种植的果树施用绿色肥。另外,还可以选择微生物肥,也可以对果树栽培周边的环境起到保护的作用。由此看来,科学合理的制定土肥使用以及管理技术,才能更好地保证果树栽培的健康成长。

果树栽培技术方法范文2

【关键词】果树;栽培技术;问题;优化措施

果树栽培技术会对果品的产量带来较大的影响,而且所选择的果树栽培方法是否科学还会对果品的安全性带来较大的隐患。所以在果树栽培过程中,需要科学对果园进行选址,采取合理的套袋和施把方法,做好果树的病早害防治工作,确保果品的质量和产量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

1.果树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1.1果园选址不科学

目前在我国各地方的果树栽培过程中,果树选址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选址缺乏科学性,在选址前通常都不会对所选区域内进行科学的勘探和评估,这就导致果园内的土壤肥沃程度、灌溉水源、气候和环境等都会对果品的质量和安全带来较大的影响。如部分果园与化工厂距离较近,这就导致空气中所含有的污染物较多,会附着在果品上,从而影响果品的安全。再者在山区,部分区域气候并不适宜果树的栽培,气候环境差异及阳光照射条件都会影响到果品的质量。另外,部分地区水质污染严重,如果选择此地作为果园,由于地下水中各重金属含量超标,用其对果树进行灌溉,则会不利于果树的健康成长。

1.2套袋及施肥控制不合理

套袋和施肥在提高果品产量的重要措施,但在进行套袋和施肥时要注意选择的方式具有合理性,而且还要控制好时间,否则会对果品的产量带来不利影响。目前很大一部分果农在果树栽培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栽培技能,往往凭证经验来进行套袋和施肥,并没有根据果树品种及长势情况来及时进行调整,从而严重影响了果品的产量。另外还有部分果农为了能够有效的降低工作量和降低成本,通常在套袋和施肥上不及时,对果品的产量带来较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具有较强的持续性,会对下一年度的果品产量带来较大的影响。

1.3缺乏较好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目前在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利用套袋和喷洒杀虫剂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无论是套袋和喷洒杀虫剂都有着自身的优缺点。采用套袋时安全无污染,但工作量相对较大,而且只能够对部分病虫害起到防治作用。而喷洒杀虫剂具有较大的便利性,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也很明显,但存在着污染和安全问题。目前在果树栽培过程中,很大一部分果农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指导,这就导致在病虫害防治方法具有单一性,在喷洒农药过程中没有针对实际的病虫害情况来采取相对应的药剂和药量。很多情况下都是依据自身的经验在特定时间内采取固定的药剂来进行喷洒。这与果树病虫害的动态变化无法相适应,达不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还给果品安全带来较大的隐患。

2.果树栽培技术优化措施

2.1科学进行果园选址

首选,在果树栽培技术优化中,应当科学的进行果园选址,在果园选址中,要进行完善的考查,并不仅是关注土壤和灌溉水源问题,也应当充分了解附近的环境问题、气候问题、光照问题等。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果园选址是保证果树栽培取得较好效果的前提,如果果农缺乏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可以在农业服务机构聘请技术人员帮助其进行选址。同时,相关农业部门也应当加强对于果园选址的技术支持,积极派遣技术人员深入农村提供技术支持。果园选址的影响很大,并且很难进行调整,因而在果园选址中应当全面、谨慎,对于影响果蔬栽培的各种因素要充分考虑,如果发现存在相关的安全隐患,要对其进行评估,若不适宜种植果树应当放弃选址。

2.2合理套袋和施肥

果农需要在进行套袋和施肥时要对方法和时间进行控制,根据果树的生长情况及果树品种来选择适宜的套袋和施肥技术。在施肥过程中,需要尽量选择无公害的绿色肥料,严格控制商品肥料的使用,特别是硝态含氮肥更要禁止使用。控制好商品肥料的使用范围和剂量。在套袋和施肥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时间,根据果树的品种和长势来在合理时间内对施肥量和套袋进行控制,确保果品质量和产量能够有效的提高。

2.3加强防治病虫害

果树栽培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果农努力提升自身的栽培技能,针对病虫害发生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对于杀虫剂的使用要严格进行控制,确保果品的质量。

2.3.1选用抗病虫品种及脱毒苗木

选用已经检疫的无病虫为害的健壮苗木,同时要求品种抗病虫,增强树体营养,提高抗病虫性,保持树体健壮,减少打药次数。

2.3.2采用物理、农业防治法

如灯光、色彩,树干涂白,清除病虫枝、叶、果,刮除翘皮,清理果园。防护林避免选用与果树有共同病虫害或可作为中间寄主的树种。

2.3.3采用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昆虫生长调节剂

防治病虫害使应用较多的有核多体病毒、白僵菌、生物杆菌等。新型高效生物农药阿维菌素能有效防治螨类、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的害虫。Bt杀虫剂由于成本低、高效安全、不伤天敌、不污染环境,可取代605、敌百虫、菊酯类农药,还可与昆虫生长调节剂类农药如灭幼脲3号、杀铃脲交替使用,防治鳞翅目为主的害虫。植物源药剂有除虫菊素、烟草水、鱼藤根、大蒜、苦楝等。在害虫捕捉器中使用昆虫外激素,如信息素和其他动植物源引诱剂。

2.3.4实施套袋栽培技术

果实套袋是生产绿色安全果品的重要措施。但相对于其他方法来讲,套袋成本较高,因为果袋价格较贵,且套袋较费工。这就导致套袋栽培技术要想实现大面积的推广具有较大的难度,所以需要加快研究的力度,尽快开发出具有高效和低成本的套袋技术,将其在果树栽培过程中进行应用。

2.3.5禁用剧毒、高残留农药

对剧毒、高残留的农药应绝对禁用,如福美砷、赛力散、滴滴涕、六六六、杀虫脒等。另外,各种遗传工程微生物制剂(GEH)也应严格控制。

2.3.6加快果品安全质量与标准体系的建设

按照绿色果品的标准来生产。制定统一的果品食用安全卫生标准,包括水果种类、主要品种、必检农残的种类、农残限量、重金属种类及限量、氟、氯和(亚)硝酸根的限量等。

3.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不断增加,果树栽培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我们清晰的认识到,果农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果树栽培专业技能,对果树栽培技术进行优化。相关农业部门也需要加强对果树栽培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工作,及时解决果农在果树栽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有效的确保果品产量和质量的提升,确保果农达到丰产增收的目标。 [科]

【参考文献】

[1]杨静.果树栽培技术措施及对策探讨.农技服务,2014(8):59,68.

果树栽培技术方法范文3

关键词 果树;设施栽培;微环境;要求;无公害;生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9-0084-02

果树设施栽培是指利用塑料大棚、温室或其他设施,通过改变或控制果树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水分、二氧化碳、光照、温度等)来对果树生产进行调控的一项新技术[1-4]。我国的果树设施栽培起步较晚,但在葡萄、草莓、桃、杏和樱桃上发展很快,其栽培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果树设施栽培对微环境的要求及其无公害生产技术总结如下。

1 果树设施栽培对微环境的要求

1.1 光照

光合作用是果树形成产量和品质的唯一途径。葡萄的生长发育受设施及其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在以促成栽培为主要目的的情况下,葡萄的收获期可明显提前。对桃、草莓、葡萄、砂梨等的研究均表明,设施内的果树叶片大而薄,光合性能低,导致群体光照状况的进一步恶化。另外,果实采收后,大多数果树表现为补偿性生长,枝条返旺徒长,影响了花芽分化。设施内由于光、温、水、气等环境因子发生改变,果树光合特性的改变也是一种适应性变化,这种变化应该是各种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设施内光照可通过以下措施来进行调控:一是适宜的树形及整形修剪,可增加树体受光量[3];二是采取适宜的设施行向及采光面角度,如日光温室多采用东西行向、大棚采取南北向;三是设置钠蒸气灯、卤化金属灯、白炽灯等进行人工补光;四是利用反射光,地面铺设地膜等反光材料;五是选择透光性能好的覆盖材料,使用无滴膜。

1.2 温度

落叶果树只有正常通过冬季低温解除自然休眠后,方可进行早熟栽培或促成栽培[5]。因此,果树设施栽培成败的关键是温度调控水平。落叶果树进入自然休眠后,如若解除自然休眠需要一定限度的低温量,而后才能进行正常的萌芽开花。在休眠期间,果树花器官仍继续进行分化和发育,若在果树解除自然休眠后即进行扣膜加温,如果温度过高,升温过快,花器官分化发育太快而发生畸形变态。落叶果树设施栽培加温之前,应先使其自然休眠得到解除,如果果树低温累积量不足,没有通过自然休眠,即使扣棚保温,使环境条件适宜生长发育,果树也不萌芽开花,有时即使萌芽,但不整齐,生长结果不良[6]。但如果保温措施不当,导致夜间及日出前设施内气温低于设施外气温,也会造成设施栽培的失败。总之,在设施栽培条件下从扣膜至花期前后气温管理,白天一般在20~25 ℃,不能超过25 ℃,夜间在5~10 ℃,不能低于5 ℃。一些C3植物如核果类、草莓、葡萄等果树,在温度为25~30 ℃时最适合进行光合作用。

1.3 CO2

空气中的CO2是光合作用的主要碳源。果树光合作用对CO2浓度的增加呈正相关响应。设施内CO2浓度达外部3倍时,光合强度提高到原来的2倍以上,而且在弱光下更明显。因此,可利用增施CO2的方法来增加产量。清晨和晚上大棚内的CO2浓度较高,而午间较低,与植物的光合速率呈负相关。大气中CO2的浓度一般为300 mg/kg,远不能满足果树光合作用的需要。设施中叶片的光合作用因CO2浓度偏低而被限制,应采取措施使CO2含量提高。另外,CO2还通过改变气孔对蒸气压差的响应控制气孔的关闭来影响光合作用。在生产上提高设施内的CO2可采用以下措施:一是CO2气肥发生法等方法来提高CO2浓度;二是直接施入液体CO2;三是燃烧油、丙烷、天然气等产生CO2;四是施充分腐熟的纯厩肥。在生产上应根据不同树种品种的不同生育期的要求合理调控,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1.4 湿度及其他

湿度(包括大气湿度和土地湿度)也是影响设施栽培的一个重要因素。可根据不同树种品种的不同生育期要求合理控制不同时期土壤湿度。设施内湿度一般达80%~100%,往往比露地高,易造成植株霉菌感染。对于设施栽培果树,开花坐果期空气相对湿度一般为50%~60%,其他时期应在80%以下。开花期湿度大,花粉粘滞,生活力低,不利于授粉。果实发育后期,适当控制土壤湿度。湿度调节主要靠严格控制灌水、通风换气、覆盖地膜、采取适当喷雾或地膜下浇水等措施。另外,由于施肥等原因在设施有限空间内排放出少量的有毒气体,也会对设施内微环境产生很大的危害。

2 果树设施栽培无公害生产技术

果树设施栽培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通过调控环境因子而生产果品的形式。果树设施栽培以其极高的经济效益和较短的生产周期吸引了大批生产者。南方的避雨栽培、北方的提早和延迟栽培都发展迅猛,为调节果品供应、丰富群众的菜篮子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果树设施栽培空间小,相对封闭,易于向无公害产品发展。而且设施栽培生产的果品本来就是以进入到高消费市场为目标的,因此从长远利益来看,设施果树的无公害生产也是势在必行。但由于各地环境差异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产出的果品优质果率低,不能达到无公害果品的标准。根据前人多年的果树设施栽培研究和实践,将果树设施栽培的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总结如下。

2.1 树种及品种选择

设施栽培空间高度有限,较矮化的树体有利于栽培管理,截至目前,进行果树设施栽培的树种已达35种之多[1,4]。其中,常绿果树有柠檬、枇杷、芒果、温州蜜柑、金柑等23个树种;落叶果树有日本梨、无花果、葡萄、桃等树种。国内用于设施栽培的果树主要有桃、樱桃、草莓、葡萄等,虽然其鲜食品质佳,但不耐贮藏,也只集中在落叶果树促成栽培上。在品种选择时应从品种的成熟期、鲜食品质、需冷量、品种或砧木组合的矮化效应等几个方面考虑。

葡萄设施栽培中品种的选择,必须具备耐高空气湿度、耐弱光、需冷量小、早熟性状好、品种优良等特点,可供选择的品种有无核8612、无核8611、乍娜、风凰51、京亚等[3]。保护地桃的品种选择应考虑低温需求量、果实发育期2个因素[7],生产中的主要栽培品种有千年红、中油4号、曙光、五月火等油桃品种,而栽培普通毛桃较少。因此,普通毛桃进入设施内栽培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2.2 选用矮化、半矮化砧木

设施栽培的落叶果树主要是核果类(桃、李、杏和大樱桃)和浆果类(葡萄、草莓),而在树体的控制上应用PP333的主要是核果类的桃、李、杏和大樱桃。从目前试验情况看,桃、李、杏暂时无合适的矮化砧木,但矮化中间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控制树体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减少PP333的用量。大樱桃设施栽培选用吉塞拉5号作砧木,可大大削弱树体长势,降低单株高度,促进早实丰产,辅以拉枝、摘心、扭梢等合理技术措施,完全可以不使用PP333。

2.3 采用合理树形,适当修剪控干及限根栽培

核果类、桃、李、杏和大樱桃的设施内树形,由于受设施高度限制,90%以上是以开心形为主,但开心形必须辅以大量PP333来控制因削除顶端优势而引起的树体旺长。因生产中应用广泛,群众已普遍掌握。但设施内栽培核果,自由纺锤形利用树体本身对激素分配的调控,辅以拉枝、环剥,利于控制树体高度和树冠。针对不同树种、品种,可以在设施内南面2株用开心形,北部大部分树用自由纺锤形。日光温室栽培油桃,由于温室空间小、栽植密度大、肥水条件好,易造成群体郁蔽,光照差、湿度大,导致徒长,影响产量和品质。针对这些问题,应加强综合管理,改进整形修剪模式,运用低干矮冠、结构简单、树形不一,整体斜面和冬疏放、春重剪、夏更新、秋控旺等技术,使修剪后发生的新梢只有1次健壮生长,并用这一次枝结果,有效解决以上问题[8-9]。

由于设施栽培受空间限制,因此要求树种矮化、紧凑,以利于密植、调控。目前,生产上主要通过人工进行控制,如在生长季应用生长调节剂或在采收后重回缩、间伐控冠促花、保持产量,出现很多不良后果。在果树如桃、李、杏、樱桃、葡萄等设施栽培中应用限根技术,效果较好。目前,主要有槽式限根、容器限根、机械限根、台式限根等限根方式,其中以容器限根较多,主要是用口袋、木箱、陶盆、塑料盆等[10-11]。

2.4 科学施肥

果树在设施栽培过程中肥料用量较大。提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施肥选用有机肥、复混肥,降低氮肥用量。在土壤环境合适的情况下,尤其注意科学合理施肥,避免污染土壤和环境。无机肥料主要指氮、磷、钾等化肥或复合肥料,是在设施果树生长发育的某个阶段追施,要通过测土进行配方施肥。硝态氮肥的过量施用容易积累硝酸盐,造成土壤盐渍化,应控制其用量,并深施盖土。冬季生长季节光照经塑膜过滤后相对较弱,设施果树光合作用相应减弱,氮被吸收后易积累硝酸盐,应不施或少施氮肥,多施复混肥或有机肥。可叶片喷施生物微肥或微量元素肥料,尽量少喷含铵离子的肥料。空气中铵离子易变成硝酸根离子被叶片吸收,增加硝酸盐的积累,降低果实品质,使其风味变淡,不耐贮运。

2.5 合理用药

果树在设施栽培条件下,因环境相对封闭病虫害发生极少,虫害较为单一,主要是蚜虫。但有的树种、品种有时发生细菌性病害。防治上,应积极采取非化学防治手段,培育壮树,加强人工防治;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尽量少用或不用高效低毒农药,如农地乐、敌百虫、尼索朗、吡虫啉、灭幼脲、功夫菊酯、百菌清、扑海因、代森锰锌、粉锈宁、农用链霉素、甲基托布津、克芜踪、立克秀等[12-23]。

3 参考文献

[1] 王中英,王艺,吕晓燕.果树的设施栽培[J].世界农业,1997(6):28-31.

[2] 李宪利,高东升,夏宁.果树设施栽培的原理与技术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96,27(2):227-232.

[3] 王志强,牛良.我国果树设施栽培现状与研究重点[J].经济林研究,1998,16(4):62-65.

[4] 张建成,刘和,张晓伟.果树的设施栽培[J].河北果树,2005(4):1-3.

[5] 沈元月,郭家选,高东升.温度与果树设施园艺[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0,31(2):217-220.

[6] 沈元月.桃品种需冷量及对桃花器官发育影响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1997.

[7] 王力荣,朱更瑞,左覃元.桃低温需要量及其与保护地的关系[J].北方果树,1996(3):10-11.

[8] 贾克功.我国果树设施栽培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方向[J].温室园艺,2004(3):46-47.

[9] 王治家,李克惠,孟繁佳,等.日光温室条件下油桃整形修剪技术初探[J].落叶果树,2002(1):26-27.

[10] 于克辉,韩凤珠,赵岩,等.限根技术在果树设施栽培中的应用[J].北方果树,2004(S1):61-63.

[11] 王世平,张才喜.果树根域限制栽培研究进展[J].果树学报,2002,19(5):298-301.

[12] 张安宁,王金政.果树设施栽培的无公害标准化生产[J].北方果树,2004(5):33-35.

[13] 王力荣,朱更瑞,左覃元,等.桃保护地栽培的关键技术[J].果树科学,1997,14(2):137-138.

[14] 邹云昌.甜柿无公害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9(11):6-8.

[15] 王庆蒙,丁开军,钱奎峰.无公害果品生产中的果树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J].甘肃农业,2009(9):92-94.

[16] 孟凡武.无公害果树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趋势及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9,26(2):47-49.

[17] 陈卫民.果树蚜虫无公害防治技术[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9(3):30-31.

[18] 解广勤.绿色无公害苹果生产管理技术[J].河北林业,2008(4):36.

[19] 陈爱丽.果树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J].河北农业科技,2008(11):20.

[20] 张胜,曹锦明.桃无公害生产技术[J].北方园艺,2008(2):97.

[21] 王一利,胡江川.设施果树栽培与管理技术[J].河北林业,2007(6):33-34.

果树栽培技术方法范文4

【关键词】园林工程;树木栽培;技术要点;措施

一、在园林工程中树木栽培的前提因素

1.考虑所栽培树木的根部受损程度因素

只要是对树木进行栽培,那么就会损坏树木的根部。当所栽培的树木根部受到一定损坏,那么就会影响树木地上、地下两部分的生理机能,严重时出现栽培失败的情况发生。所以说,当园林工程栽培人员对树木进行栽培的时候,要尽可能减少栽培过程中对树木根部的破坏,防止树木的根部出现劈裂的现象。如果不幸损坏了树木的根部,那么栽培人员就必须及时的采取一些补救措施进行养护,尽量挽救树木的成活率。为了避免所栽培树木的枝叶出现失水的情况,那么栽培人员就应该在栽培过程中保持树木根的湿润性,而且栽培裸根苗的时候最好是带上土球以保护其完整的根系。

2.栽培树木的地域因素

基本上大多数的树木都有比较强的地域性,因此树木在进行栽培的时候,需要充分了解需要栽培树木地区的地域因素,而且要考虑树木在此地域的生存几率和对此环境的适应程度。所谓地域性因素就是光照程度、湿度、温度和土壤成分。每种树木对于这些地域条件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栽培人员要对树种进行充分的了解,掌握其生存条件要求,才能保证树种的成活几率。

3.栽培树木的时间因素

在树木的栽植时间上,其具有比较强的季节时间性,那么栽培人员在要全面了解树木合适的栽培时间,尽量选择树木生命力活动相对较弱的季节进行栽培,以此来提高树木的存活率。一般情况下,树木的生命力活动比较旺盛的时期是在夏季,在冬季就相对较弱。而在春季,树体慢慢结束了休眠,慢慢开始生长和发育,因此,在春季进行栽培是最好的。

二、园林工程中对树木栽培技术的要点进行分析

1.选地和整地技术

首先,栽培人员要根据栽培树木地点的实际情况和施工图纸规划去选择树木栽培的具置,并清理干净所选好的位置。由于树坑挖掘的大小和坑内土壤的质量严重影响树木栽植的质量和生长发育的情况。因此,在确定好栽植的位置后要根据土壤的实际质量和所栽培树种的根系长短情况确定好树坑挖掘的大小,而且特别要注意的是树坑的挖掘不能出现锅底形,而且坑的上、下大小需要保持一致,当树坑挖好了之后,可以将一些相对松疏的土壤回填到树坑当中。

2.选择苗木的技术

每种树木的特性都不相同,并且对环境的要求和适应能力也不相同。因此,树木栽培人员必须要根据施工场地环境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选择苗木进行栽培。当树木的发根力比较弱的话,栽植人员在进行栽植时要格外的小心,要认真仔细的进行了解,而且需要根据树种的不同选择土球的大小再进行移植。例如,乔木类所带的土球大小是其胸径的8~10倍,而灌木类所带土球的大小是其冠幅的1/3。

3.树种的起苗与运输的技术

在对树种进行起苗时,移植人员要严格按照移植标准进行树木的起苗。起苗的基本标准是要求树种的根系是树种胸径的10倍以上,且保证根系的完整,没有病虫害现象和劈裂的现象。当对树种进行运输的时候,首先移植人员要根据匝草绳2~3cm的间距将树种进行完好的捆绑,且在运输前进行仔细检查,以保障树种捆绑的牢固。而树干与吊带之间最好用麻袋将其分开并垫好,以避免树皮在运输时被损坏,如果运输的距离和时间比较长就需要进行保湿措施,以避免树种缺水。在装车的时候,对于小型的树种可以采取人工的方式进行装车,而大型的树种就需要采用机械的方式进行装车。

4.栽培的技术

首先,栽培人员要根据栽培场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栽植计划。在对树苗进行栽植时,栽培人员要严格遵循树种的生活习性进行栽植,而且要选择合理、科学的树木栽培方法进行栽培。

5.肥水的管理技术

在对栽培树木进行施肥时,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对树木施以合适的肥料。在进行施肥的时候,还应在雨后土壤湿润时的最佳时机进行施肥,而施肥的方法主要是环状沟施肥和挖穴施肥这两种。在对树种进行浇水时,要注意对树木的定根水、生长期灌水、休眠期灌水等这3个阶段进行浇灌,而夏季要在温度较凉爽的傍晚或清晨进行浇水,冬季最好是在午间进行浇水。

三、结束语

由上述我们知道,树木栽培环节是园林工程的重中之重,又是园林工程施工的主要难点,树木栽培成活率的大小决定着园林工程的经济利益和生态连锁效应。那么园林工程的建设单位要从意识上重视树木栽培的环节,并利用一些有效措施来提升树木栽培的相关技术,最终目的是提升园林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冯自民.试论园林工程树木栽培技术[J].科学种养,2014(7):206~207.

[2]张安琴.浅谈园林工程树木栽培技术的要点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8):243.

[3]张红.浅谈园林工程树木栽培技术要点[J].江西建材,2013(3):238~239.

[4]陈新民.园林工程树木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7):223~224.

[5]黄丽英.园林工程栽培的主要技术与措施[J].现代园艺,2014,24:60~61.

果树栽培技术方法范文5

关键词:果树设施栽培、温室、保温材料、大棚种植

中图分类号:R9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题记:

果树设施栽培,是指利用温室、塑料大棚或其他设施,改变或控制果树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包括光照、温度、湿度、CO2、O2、土壤等),对果树生产进行调控以达到某种生产目标的果树栽培方式[1]随着果树设施栽培技术的发展水果的种植范围及面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南果北育也成为现实中的可能性。但是在果树设施栽培技术发展过程中也是经历了种种的磨练及问题。可是展望未来的发展情形设施栽培技术也给经济的发展及市场的需求提供了保障。

一、果树设施栽培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我国果树设施栽培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发展于80年代。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设施果树栽培面积达10万hm2,占全国果树总面积的0. 19%,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河北、北京、河南、吉林、黑龙江、江苏等地。其中山东省果树设施栽培涉及的树种、品种较多,技术起点较高,已成为全国果树设施栽培的中心。我国目前果树设施栽培取得成功的植物种类有草莓、葡萄、桃、杏、樱桃、李、柑橘等,其中以草莓面积最大,占设施栽培总面积85%左右,葡萄、桃次之,其他树种如梨、无花果、猕猴桃、石榴等也有少量栽培。国内果树设施栽培呈现出如下特点:果树设施栽培相对集中,形成规模发展;设施栽培技术日趋成熟;设施栽培植物种类向多样性方向发展;设施栽培模式向多样化发展[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用于大棚、温室的新型保温、保湿、增光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大棚、温室的各种性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如聚乙烯无滴膜、聚氯乙烯无滴膜、聚氯乙烯无滴防尘膜等先后研制成功,并大范围应用于生产实践,使设施果树栽培的各种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节省了劳力,促进了作物的生长发育。其他材料如反光膜、强力不织布等新型材料的问世和广泛应用,为设施果树栽培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果树设施栽培存在问题

1、光照时间不充足

由于支柱、拱架、墙体的遮阴、塑料薄膜的反射与吸收、棚膜内面凝结水滴或尘埃污染等影响,棚内光照强度明显低于室外。棚内不同位置光照也不尽相同,一般南侧好于北侧,中部好于两端。光照不足造成植株叶片变大变薄,影响花芽分化和果实着色。

2、技术不普及,发展规模小

尽管设施栽培技术在近几年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栽培技术和相配套的技术、设备设施还没有普及。果农所掌握的只是积累起来的经验,90%的果农不能采用配套的栽培技术进行生产。且规模小,基本是分散经营,严重影响了设施果树栽培的经济效益。从整体看,设施果树栽培的生产能力还很低。

3、绝大多数大棚、温室结构不合理,设备设施不全

大棚、温室结构的优劣,设备设施的健全是提高果树产量、品质的前提条件。但目前,北方绝大多数大棚、温室不是专业人员设计建造,而是农民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劳动习惯随意建造。在采光、保温等方面根本达不到作物的要求。所需的设备设施更是无法配套。这样,就使设施果树栽培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4、果品生产不经市场预测

设施果树栽培是高度商品化果品生产的一种形式,市场极大地影响其生产。目前大部分果农是盲目生产,不进行市场预测。小规模经营尚可,如成片经营,必须关注市场动态,做好预测,否则,会造成极大损失。

5、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

果树设施栽培需要有配套的技术服务体系作保证。主要包括:生产资料供应体系(如苗木、农药、化肥、工具、建材等);专业技术指导咨询服务体系(大棚、温室设计建造技术、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果品销售、市场信息反馈服务体系。但目前在北方这些体系根本没有建立,严重影响果树设施栽培的发展。

6、侵染性病害严重

由于果树是多年生植物,进行设施栽培易大量积累同种病原菌,致使果树侵染性病害越来越严重。已成为制约果树设施栽培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果树设施栽培在今后的发展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果树在农业生产中所处地位越来越重要,发展果树生产,已成为北方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小康目标的战略措施。而果树设施栽培作为一种新兴的种植形式,必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向专业化、现代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1、科学合理的利用好光照资源

在今后的发展中要适时的利用好周围的环境资源,设施栽培时除选用透光性较好的无滴膜外,还要及时清除粘附在棚膜上面的灰尘、污物,并在棚室地面和后墙铺设反光膜,增强弱光区的光照,另外,对一些喜光的品种要进行人工补光。

2、积极引导,增加栽培面积

目前,北方发展设施果树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以黑龙江省为例,在尚未开发的土地资源中,适宜果树生产的荒山、荒坡、荒沟和15b以上的超坡耕地就有26万hm2(公顷)。尚未被利用的4万hm2(公顷)庭院中,还有0.67万hm2(公顷)可以栽植果树。因此,在进行露地果树栽培的同时,用于果树设施栽培的各种大棚、日光温室的数量将大量增加,以扩大设施果树栽培的面积。

3、运用设施果树栽培技术,实现南果北种

由于气候原因,北方只适合发展抗寒果树品种。而运用设施果树栽培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气候限制因素。所以,应极大地发挥此项技术的优势,把南方优良的果树品种引进来进行栽培,合理调整早、中、晚熟品种的比例,以填补淡季水果市场,为消费者提供完全成熟、营养丰富的南北优良果品。

4、大力提高与其相配套的栽培技术发展

设施果树栽培除基本的栽培技术外,与其相配套的技术对提高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后在育苗技术、品种选择技术、施肥、灌水技术、生产条件调控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诸多方面都将大幅度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整体发展设施果树。

5、大棚、温室的结构应科学化、合理化

结构合理的大棚、温室是提高果树产量、品质的重要条件。目前,在我国北方主要以塑料大棚为主,但大多数不是专业人员设计施工的,而是随意建造,至使采光角度不合理,保温效果极差。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用于温室、大棚的建筑材料越来越先进。所以,今后大棚、温室的构造将随着材料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改进,使其结构能充分利用太阳光热和当地资源,并向多功能方面发展。

6、完善设施果品生产体系,加快机械化进程

建立和完善设施果品生产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县、乡、村为单位组成水果生产、购销、加工服务网络。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大面积推广应用适合于设施果树栽培的小型机械。如旋耕机、卷帘机、自动加温设备等,以推进果品生产的机械化进程。

7、更加灵活地把握市场动态

随着果农商品意识的增强,对市场信息的掌握将更加灵活,设施果品生产将根据市场动态进行发展。这样,才能发挥设施果树填空补淡的优势,获取高效。

四、结语

综上所述,果树设施栽培集中体现了技术的复杂性、综合性与经济性,是一项高投人、高产出、高科技含量且风险系数较高的产业,在今后的几年有望成为北方地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一项大有希望的事业,同时环境控制技术的发展、栽培目的的扩展、淡季果品供应的高额利润、无公害绿色果品的大需求等因素势必使果树设施栽培成为今后果树发展的一大趋势。

参考文献:

[1]李宪利,高东升,夏 宁.果树设施栽培的原理与技术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96,27(2):227-232.

[2]张名其,窦宗信.浅谈果树设施栽培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J].甘肃农业,2006(5):97-98.

果树栽培技术方法范文6

关键词:保护地;果树栽培;误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S6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187

1保护地果树栽培存在的误区

1.1盲目追求果树的快速生长

种植者为了让果品尽快上市销售,没有遵循果树正常的生长规律,过于提前的进行棚内升温,这使得果树的发育状况参差不齐,容易出现花芽干枯以及花芽坐果率不高的情况。过早升高棚内温度,也使得果树不能得到必要的休眠,且果树的根茎与树枝生长温度不相协调,这直接影响到果树种植的产量,也降低了种植者的经济效益。

1.2盲目选择树种

很多种植者对市场环境和栽培技术不了解,在选择果树品种时有很强的盲目性,也存在脱离实际,过于片面化追求新品种的情况。树种选择不当,就会导致果树与保护地的土壤环境不适应,无法良好生长,或者收获的果品与市场需求不适应,丧失市场竞争力,无法实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1.3果树栽培棚室结构不合理

比如棚室搭建过矮,果树生长空间不够,且不能进行良好的通风换气;比如棚室透光性差,果树不能进行良好的光合作用,成长缓慢,结果率低,且果品质量不高。

1.4依赖于药品催熟

大多数种植者为了快速催熟果实,获取更多经济效益,使用pp333、赤霉素、乙烯利等药品促进果树生长,药品的过多使用降低了果品质量,对消费者健康带来不好的影响,长久来说,不利于保护地果树栽培的可持续发展。果树结果的关键点是授粉,授粉树的合理安置也是果树栽培需要考虑的要素之一。

2解决对策

2.1光照条件的改善

对果树栽培设施进行优化,提高棚内透光性,优化棚内空间结构,以利于果树生长保护地栽培果树。果树栽培棚室的科学结构是:棚高3m左右,棚肩1.2m左右,棚室内应在地面铺设具有折光效果的反光膜;棚室内温度应保持在6~28℃;棚室内湿度应保持在55%~80%,并且应该每天开棚通风,保障棚室内的CO2含量,以利于果树进行光合作用。

2.2科学选择果树种苗

比如早熟果品可以尽量选择休眠较短、生长期短的树种:丽春油桃,金太阳杏、早茉莉葡萄以及早樱桃等,既与保护地果树栽培环境相适应,又与市场需求相适应,能有效的实现经济效益。

2.3地面升温与保温

棚室搭建完成后,应对室内地温进行提升再关棚,可以选用的方法有:草毡铺盖法,在棚室外周预先挖出沟道,大约宽45cm、高50cm,在沟道中用草毡进行铺盖填充,这样可以阻拦室内热温让外部传递,以此达到地面升温、保温的效果。

2.4加强果树温室栽培的管理

夏季管理:要及时对果树进行修剪,这是提高果树结果率的关键。将残枝老枝进行清理,为结果的枝梢保留充足的生长空间,避免对树叶造成损伤。冬季管理:要及时在有太阳时开棚,拉开所铺盖的草毡,让果树进行及时的光合作用;盖毡关棚的时间也不应太晚,最好是在仍有日光的情况下完成。

2.5提高果树结果质量

控制催熟性药品的使用情况,尽量采用非化学式的方式来优化果树种植,包括土壤优化、修剪等手段。在防虫害方面,要了解每一果树品种可能会出现的病症,提前进行预防,适当使用药品喷雾进行防治。在施肥管理上,增加有机肥料的使用,并进行科学施肥,切记盲目多量施肥,要根据果树生长的每一阶段有控制的用肥,以西瓜为例:瓜苗生长阶段应浇水并施沃地宝底肥约5000g,长蔓阶段应施约5000g磷酸二氢钾,幼果退毛阶段应施高钾型水溶肥80kg左右。

2.6适当增加密度,提高产量

适当增加密度是提高棚内种植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只要充分优化棚室各项性能,在光照利用率充足的情况下,密植的效果就能有效发挥。在增加种植密度时一定要科学合理,应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与种植品种特征,应该及时修剪,并不断的学习,优化种植技术,如不然,不科学的密种也会减少地果树的产量。

3结束语

保护地有其环境的特殊性,在进行果树栽培时,必须深入了解保护地的环境特征,因地制宜,优化栽培技术,实现科学种植。应该充分重视果树的产果质量,不能盲目追求量的增加,而是应该不断总结经验,进行良好的种植管理,提升果品质量,保障保护地果树栽培的长远发展,充分发挥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丹.保护地果树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上半月),2012.

[2]谢长荣.保护地果树栽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农业科技通讯,2011.

[3]王文生.保护地果树栽培的几点建议[J].现代农业,2012.

果树栽培技术方法范文7

关键词:苹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近年来,苹果的种植面积在逐渐扩大,已成为当前栽培面积最大的果树之一,其种植效益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使得很多农民都开始相继种植苹果树,因此应对栽培技术进行不断的研究,结合果树的生长情况,合理地应用栽培技术。科学合理的苹果栽培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苹果的产量,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发展。

1苹果栽培技术相关概述

苹果树栽培后一般在3~5年结果,生长的期限比较长,但苹果的生长力比较顽强,只要平均温度在7.5~14℃的地区都可以栽培苹果。栽培技术的应用过程也是一个试验推广的过程,需要对地区、气候、土地、树体结构以及生长习性等进行全面的分析,推广试验成功后再向农民进行宣传,进行大面积的推广栽植,带动农民发展果品产业,促进增收。整形修剪在苹果优质丰产的栽培技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的整形修剪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果品的产量和质量,在同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果树的良好品质,使得苹果种植的收益明显提升。因此需要重视苹果的整形修剪技术,促进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整形修剪栽培技术分析

苹果树的整形重点先是选择好合适的树形,根据不同的树形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法,一般的树形有小冠疏层形和纺锤形。

2.1主枝的培养

苹果树主枝的选择应在主干高80~100cm开始,小冠疏层形第一层选择3个长势较好、角度适中的新梢进行主枝培养,新梢应互呈120°角分布,各枝间相距15~20cm。第二年用相同的方法选择第二层主枝,为了不影响光照,第二层主枝应与第一层主枝呈交差排列。主枝的修剪首先是开张角度,小冠疏层形主枝角度70°~80°,第1副主枝距主干约20cm,往上相距20cm在反方向再选配第2副主枝。上面的主枝不留副主枝,其上直接着生结果枝组,树头过高的及时落头,以防止树冠交接和下衰弱。纺锤形的主枝角度保持70°~80°,全树有10~15个小主枝,均匀伸向四方,不分层次,小主枝上不安排侧枝,只配置各类枝组,主枝过长的适时修剪。疏除过密枝和重叠枝,控制枝条数量,保持良好树体结构。采取缓、疏、缩相结合的修剪方法。

2.2夏剪

夏剪可以加速整形、缓和树势、开张角度、提高坐果率、促进花芽分化、改善通风透光情况及促进幼树早期丰产等。抹芽,在果树发芽后要把无用的芽和嫩梢及时去除。摘心,在生长期间对生长的嫩梢进行摘心,可促发分枝、形成花芽,用于结果枝组培养。扭梢和拿枝,将直立生长达20cm以上的新梢和直立生长1年以上旺枝进行扭梢和拿枝,从而改变角度、方向和长势,促进花芽形成。还要适时进行环剥与环割,使其在环剥口上方多积累养分。此外,夏季要及时疏除剪锯口及背上萌发的徒长枝、竞争枝及密挤枝,减少养分消耗。夏末开始,通过拉、吊的方法拉开主枝角度,并使主枝保持一定间距,改善通风,提高光合效率。

2.3秋剪及冬剪

8月下旬至9月上旬,疏除背上及树冠徒长枝及过密挡光枝,轻剪秋梢上部幼嫩瘦弱部分,抑制秋梢生长,增加树体养分贮藏。秋剪,清除树冠内徒长枝及骨干枝背上的直立旺枝、树冠下部部分裙枝和长结果枝,可采用立支柱或吊枝等措施,拉开空档,以提高光照,促进着色。冬剪时,疏除过多的密直枝、徒长枝、细弱枝、病害枝和多余的梢头枝。及时缩剪衰弱冗长的结果枝组,稳定结果部位,把枝量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减少营养活动,促进枝条充实、芽体饱满,利于越冬。

3事例分析

以承德地区“三优”苹果为例,其结果比较快,丰产较稳,便于管理,一般采用纺锤形修剪。定干:苗木健壮时,可适当提高定干高度至1.2~1.4m,并去除粗度超过主干1/3的分枝,抹除剪口下第2、3芽。刻芽:顶部20cm和距离地面50cm以下不刻芽,中间部位每隔5~6cm刻一个芽。开角:侧生新梢长20~25cm开始拿枝开角,开张角度90°~110°,长度控制在60cm左右。第一年冬剪,为培养强势中心干,中心主枝延长枝60cm左右短截,同时抹除剪口下第2、3芽;疏除竞争枝、枝干比大于1/3的粗枝、长度大于80cm的长枝、下层低于50cm的枝条;疏枝后保留5~6个长枝不短截。树体的树干高50~70cm,树高在3.5m左右,生成大约15~20个主枝,在主枝上直接培养结果枝组,以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

4小结

整形修剪是对苹果树的生长与结果进行调节的一项重要措施,直接影响结果的早晚、产量的高低、品质的好坏、结果年限的长短以及经济效益的高低。因此对于整形修剪技术的研究分析,有助于苹果栽培技术的合理应用,提高苹果产量,使得栽培技术能够得到有效应用,实现农民的经济效益,促进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静艳石,徐贵轩,李宏建,等.“寒富”苹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北方果树,2013(6):26-27.

[2]于恩厂,王尚堃.“奥查金”苹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北方果树,2013(5):17-19.

果树栽培技术方法范文8

摘要野生猪苓资源濒临枯竭,发展人工栽培前景广阔。简要阐述了猪苓的栽培研究概况,并对我国人工栽培猪苓的几种模式进行了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猪苓;研究概况;栽培模式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Dendropolyporus umbellatus cultivation in China has broader prospects because of its wild resources depletion.Research summary of Dendropolyporus umbellatus cultivation was reviewed,and several cultivation patterns were briefly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o provide reference.

Key wordsDendropolyporus umbellatus;research summary;cultivation patterns

猪苓[Dendropolyporus umbellatus(Pers.)Jülich(1982)][1-2]是一种传统的多年生真菌药物,它浑身是宝,猪苓可入药制药,子实体(俗称猪苓花)是难得的营养、美味保健食品。现代医学证明,猪苓具有消炎、利尿、渗湿、通淋、退肿、降压、轻身耐老、抗癌、抗辐射等功能。除广泛用于临床中药配方外,还加工成饮片、猪苓丸、猪苓散、猪苓汤和猪苓注射液等新特药、中成药制品。猪苓的活性成分还可用于高级化妆品[3]。随着国内外以猪苓为原料的成品药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对猪苓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其价格也因严重缺货而一路飙升,出现有价无货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人们长期以来对野生猪苓“灭九族式”的狂采滥挖,不仅严重破坏了野生猪苓的生境,也使早已被我国列为“三级保护的野生中药材[4]”的猪苓资源濒临枯竭。保护野生资源,科学抚育,合理采挖,抓住机遇,稳步发展人工栽培,解决供需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和谐生态的必然要求。就我国猪苓栽培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对服务“三农”,推动猪苓人工栽培事业的发展,开拓农民增收途径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猪苓栽培概况

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一些中草药材生产场就曾进行过人工栽培猪苓的探索研究。1965年山西省药材公司在古县北平镇海拔1 500 m的山区建立了猪苓实验场。1968年甘肃陇南武都区的五马药场用采挖的野生菌核埋在树下的方式进行了多次仿野生栽培试验,但都未成功。此后,在采挖野生猪苓的过程中,更加留意对野生猪苓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环境的观察,发现大多数野生猪苓菌核表面有蜜环菌索附殖,且蜜环菌越多猪苓生长越旺盛。加之从天麻和蜜环菌的共生关系中得到启发,1972年用带有蜜环菌菌索的菌材进行伴栽试验初获成功。1978—1981年山西古县北平镇猪苓场[5]、陕西勉县张家河乡中药材种植基地[6],以及张言良等[7]、李承志[8]、李世全[9]等的试验都证明:猪苓繁殖必须伴播蜜环菌[10]。20世纪90年代以后,广泛开展了野生猪苓驯化、脱毒繁殖、有性繁殖、不同海拔林地、室内外等仿野生、半野生、代用料、全人工等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形成了适合不同地区推广的多种栽培模式。

2猪苓栽培模式

猪苓栽培多在春、秋季节(4月下旬至6月上旬或8月下旬至11月下旬),苓种栽培最好是春收(采)春栽,气温12 ℃时栽培[11]。纯菌种栽培则不受季节限制。栽培用种:纯菌种(组织分离或孢子分离的猪苓菌、蜜环菌)、苓种(人工栽培的新生灰苓或幼嫩黑苓、野生猪苓,单苓重25~40 g)、菌材(新菌材、旧菌材、带菌树根)。栽培用料:树棒(材质较硬的阔叶树枝干,直径6~12 cm,截成60~70 cm的木段,并砍花或打孔,每根树棒砍花(或打孔)4排,排与排之间的孔口相互错开,深至木质部即可)、代用料(木屑、锯末、棉籽壳、玉米芯等)、枯枝落叶、土(黄砂壤、黑砂土[12]、砾壤土[13]、腐殖土或配合土,pH值微酸至中性)。栽培场地:各种场地(林地、果园、棚设、房前屋后、阴湿向阳地带、遮荫裸地、防空洞、山洞、地下室等均可)。栽培方式:窖式(窑、坑、窝、穴、槽、池、沟,多采用1~3层的小窖式栽培,窖规格:长70 cm、宽70 cm、深40 cm)、畦式(长不限、宽80~120 cm、深30~40 cm)、箱式(长40 cm、宽30 cm、深70 cm)及瓶栽和袋栽。栽培条件:温湿度(最适窖温(20±2)℃,不高于25 ℃,湿度30%~50%,不超过60%[11])、遮荫度0.4~0.7。瓶袋栽黑暗条件。

2.1苓种栽培

2.1.1蜜环菌枝+树棒+苓种。按上述规格挖窖后,松窖底整平,在窖底铺1层3~4 cm厚枯枝落叶,压实后排放5~7根树棒,棒间距8~10 cm,按端1侧3的摆苓法,将苓种紧靠砍花树棒的两端和两侧均匀地摆放。用事先育好的新菌枝夹放在苓种两侧和树棒间,菌枝端口最好是一端紧接苓种,一端紧接树棒鱼鳞口。用细枝节填充较大空隙,再用腐殖土填实小隙,再以同样方法摆放第2层树棒、苓种、菌枝、覆薄土填隙,铺放1层10 cm厚的枯枝落叶后,用土封顶,厚15 cm,最后用树枝、落叶盖窖顶即可。

2.1.2蜜环菌材+树棒+苓种。用事先培养的新菌材(或砍花、打孔现接种的蜜环菌菌棒)或栽过天麻的菌材,按3~4根新树棒加2~3根新菌材(或旧菌材)铺窖接苓,其他步骤与上相同。需要注意的是,用栽过天麻的菌材来栽猪苓,往往因后续营养不足,产量相对较低,故栽过天麻的菌材只能用作添加材料,不能用作主料,如作主料,则需在栽培窖内增放大量树枝叶,以提高猪苓产量。

2.1.3蜜环菌材+树根+苓种。在大树下、树旁灌丛、杂灌林或间伐的林间空地树桩旁80~100 cm处挖窖,目的是借用树、树桩的侧根及须根作为蜜环菌、猪苓生长的直接或间接营养来源的“长效菌材”。挖窖时尽量保留树侧、须根,并在较粗侧根的两侧砍鱼鳞口,根下面垫上1层落叶,在砍有鱼鳞口根的两侧紧贴摆放新菌材,使菌材上密生蜜环菌的鱼鳞口贴向树根的鱼鳞口,再放苓种于菌材的鱼鳞口处,尽量使苓种面多与蜜环菌接触。下好苓种后,覆盖1层树叶,然后用细土覆盖,并轻轻压实,最后用枯枝落叶盖顶。完全依靠天然条件生长,任其生长。

2.1.4蜜环菌种+树棒+苓种。窝底铺树叶后,将人工培养的蜜环菌种掰成1~2 cm的小块均匀撒在树叶上(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再撒上猪苓生长素[14]),每窖用种量500~750 g,树棒摆在撒好蜜环菌的树叶上,树棒间距3~5 cm,用树叶与腐殖土混合物将树棒间隙填平,再将苓种均匀摆放树棒两侧和端头,然后覆树叶,盖腐殖土,最后用树枝叶苫盖窖顶。

2.1.5蜜环菌种+代用料+苓种。用木屑(锯末)、棉籽壳、玉米芯[15]等作栽培基料,可窖、箱、畦栽,一般种植2层为宜,分层撒播或穴播,用优质的蜜环菌种400~800 g/m2。撒播:先铺1层树叶或腐殖土,在铺代用料(玉米芯用水浸泡1 d,浸透沥干余水)后,料面撒蜜环菌种,均匀摆放5~6个苓种,再用同法进行第2层播种。穴播(木屑、锯末、棉籽壳培养料):穴距5~8 cm,深3~4 cm,将蜜环菌种放入穴内,后均匀摆放5~6个苓种于蜜环菌穴上。最后覆土盖叶,保湿控温管理。

2.1.6猪苓与天麻混合栽培。春、秋季进行窖或畦栽,采取下栽猪苓(2层)上种天麻(2层)的栽培方式,窖或畦底铺放上年栽培过天麻的培养料和菌材(剔除腐朽或无菌索菌材),注意不要完全使用旧菌材,应加入一些新树棒或新树根与旧材间放,下苓种后用旧的培养料填充空隙,以同法再播1层,之后用培养料填至与地面平。上面再用新旧培养料和新旧菌材栽培2层天麻。猪苓与天麻混合栽培,可达到互调养分、减少天麻秋后烂麻、促成猪苓与天麻双丰收的效果。管理上注意基料含水保持在40%左右(每月喷水1次即可);畦(床)温15~25 ℃(视季节不同,采取相应措施)。此法栽培,天麻可每年采收1~2次,猪苓每2年采收1次。

2.2纯菌种栽培

用人工繁殖的纯菌种栽培(特别是从猪苓子实体分离的有性纯菌种[15]),正常情况下40~90 d即可形成菌核,100 d左右菌核可长到100 g大小,3~4年后产量可达15~30 kg/m2,比传统的半野生栽培缩短采收时间1~2年,产量高出1.0~1.5倍。纯菌种栽培0.5~1.0年就可采种苓。非纯菌种半野生栽培的则要在栽后2~3年才可采收种苓。正常采苓后,可将小块苓及与蜜环菌连在一起的菌核继续留在窖里,并添加新树棒、粗树枝和枯枝落叶,再过3~5年又可采挖。

2.2.1蜜环菌+猪苓菌棒。采用2层窖栽,将已打孔、并孔接了猪苓纯菌种的菌棒,摆放于铺有树叶的窖中,在树棒的间隙中填放新鲜的小树枝,之后在层面上及菌棒两头撒上蜜环菌种铺盖 1 层树叶(也可在所铺的树叶上撒少许猪苓菌种[16-18]),再覆上3 cm厚的腐殖土,铺树叶,放菌棒、填树枝、撒蜜环菌、盖树叶和覆土,上层覆土呈龟背形,高出地面5~10 cm,最后盖上树枝落叶养菌。

2.2.2猪苓蜜环菌棒。此法的特点是1根树棒上接种2种菌。即在打孔(或砍花)树棒上,间孔接种或分排接种猪苓菌和蜜环菌2种菌。接种的树棒直接下窖栽培,无需再使用任何菌种。对于分排接种的树棒,在摆放树棒时,把接蜜环菌的那排孔朝下埋入腐殖土(或湿砂)内,接猪苓菌种的排孔朝上,裸露在空气中,上层覆盖农膜。此法具有省工省时、效率高、污染少、结苓快的优点。

2.2.3蜜环菌种+猪苓菌种+代用料。同2.1.5栽培相似,用优质的猪苓菌和蜜环菌种各400~800 g/m2。撒播:下层撒蜜环菌种,上层撒猪苓菌种。穴播:穴距5~8 cm,深3~4 cm,梅花点状。也可一行穴播猪苓菌种,另一行穴播蜜环菌种或2菌间穴播种。

3结语

野生猪苓资源的枯竭、濒危,给猪苓的人工栽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发展猪苓人工栽培,不但前景广阔,有利于保护野生猪苓资源和环境,而且能缓解供需矛盾,创造生态、社会和经济三大效益。随着猪苓栽培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一批技术新、投资少、程序简、省工时、易操作、周期短、产量高、效益好的栽培技术成果和创新模式涌现,服务于民,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4参考文献

[1] 张长青,章松柏,孙正祥.猪苓菌的称谓及学名的更替[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211-212.

[2] 张长青,章松柏,鲁红学,等.猪苓菌丝培养特性的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9(20):105-107.

[3] 关良洲.猪苓栽培新技术[J].北京农业,2004(4):17.

[4] 国家医药管理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EB/OL](1987-10-30).people.com.cn/item/flfgk/gwyfg/1987/407107198726. html.

[5] 山西古县猪苓场.人工培植猪苓的新成果[J].中药材科技,1978(1):19.

[6] 韩汝诚,张维经,张正民,等.猪苓与蜜环菌的初步研究[J].中药材科技,1980(2):6-8.

[7] 张言良,陈功夫,刘涤瑕.猪苓人工栽培初报[J].陕西新医药,1978(2):65.

[8] 李承志.猪苓生态环境及生物学特性的调查研究初报[J].中药材,1981(3):7.

[9] 李世全.猪苓的生态环境调查和野生变家种的初步研究[J].中药材科技,1980(3):13.

[10] 徐锦堂,郭顺星,李灵玉,等.猪苓菌核生长发育规律观察[J].中国医学杂志,1991,26(12):714-716.

[11] 谭自春,陶长友.猪苓有性繁殖栽培技术[J].食用菌,2005,27(2):17.

[12] 李树森,傅世贤,张前福,等.猪苓林地栽培技术[J].食用菌,2009(1):35-36.

[13] 熊志凡.猪苓室外露天人工栽培技术[J].作物栽培,2004(8):17-18.

[14] 丁乡.猪苓栽培技术[J].农村百事通,2007(10):33.

[15] 关良洲.猪苓栽培新技术[J].食用菌,2004(1):42.

[16] 雷兆德.猪苓栽培技术[J].食用菌,2004(2):38

果树栽培技术方法范文9

一、苹果果树栽培技术

1.栽培集约化

目前,世界栽植苹果果树普遍使用矮化、密植的栽培方式。与传统的苹果果树栽培方式相比,集约化栽培是一种更为先进的栽培模式。栽培集约化的特点在于,可以利用最少的土地种植最多的果树,汇报快,效益高。

2.品种优良化

如今,苹果果树的优良品种正越来越多,我国的果树栽培正呈现出品种优良化的特点。各地也通过引种、实验等方法,推广优质品种以及高档品种。

3.苗木无毒化

如今,我国栽培的苹果果树均带有病毒病。世界范围内报道的苹果病毒病目前有39种,我国鉴定有6种。近20年来,全世界都在研究无病毒苗木。近年来,我国在无病毒苹果培育上已经起步,培育出了一大批无病毒苹果苗。

4.管理化学化

如今,苹果果树管理离不开化学管理的方法。使用化学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果树幼树成活率,促使枝条发芽多,同时还能够控制枝条旺长。此外,使用化学管理手段,能够增大果实,使得果树更加强壮。如今的化学手段已经越来越多,果树生产离不开化学处理技术。

5.栽培设施化

设施栽培是现代化的栽培方式,一般设施栽培主要表现在大棚或日光温室栽培中。如今,我国的大棚栽培正在推广当中,日光温室栽培也已经开始英勇。

与露天栽培相比,果树栽培又是众多。首先,设施栽培能够达到定向栽培的效果,它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其次,设施栽培能够有效减少虫害,减少打药频率,保证果树生产质量。最后,使用设施栽培可以使得经济效益提高。

6.整形修剪简单化

树形的修建需要按照树体结构来进行。其目的在于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如今,整形修剪正呈现出简单化的趋势,较之老式的人为修建,现代修建按照果树的生长规律,更加科学化,简单方便。

二、苹果果树栽培技术对果品安全的影响

1.建园园址对果品安全的影响

果品是否收到自然环境以及污染源的影响,与建园园址息息相关。其环境污染会造成果树收到有毒物质的危害,也会造成果品的重金属含量超标。因此,果园应远离污染源。在选择果园地址时,一方面要考察周边环境,另一方面也要对灌溉用水进行测定。

2.苗木品种的选择对果品安全的影响

在品种选择上,早果丰产、优质抗病且适应能力强的品种应优先选择。在栽培过程中也应选择无病壮苗。而引进的外来苗木品种,应做到良好的检疫,在最短时间内剔除病苗。此外,还应结合化学手段来进行栽培,70%的甲基硫菌灵活10%的硫酸铜溶液浸苗后,能够得到更好的栽植效果。

3.果实实行套袋措施对果品安全的影响

果实实行套袋能够加强果品的安全。其作用在于:减少虫害;延长贮藏期;提高果实品质以及商业价值。此外,苹果应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套袋。对大型果品实行套袋措施,能够减少果品受到的伤害,加强果品的光洁程度,使得果品保持鲜亮,增加其商业价值。

三、苹果果树栽培肥料

如今,由于对食品安全及品质的重视,果品主要采用的肥料为农家肥、果园绿肥以及非化学合成商品肥料。农家肥即将鸡粪、人粪尿、牛羊粪便等加工制作之后,腐熟使用。果园绿肥则是采用本科草类的加工肥料,果园绿肥的特点在于一方面能够改良土壤,另一方面还有利于生态平衡,此外,果园绿肥安全且清洁。非化学合成的商品非通常为微生物肥料、腐殖酸等。此外,还有一些允许限量使用的化学肥料,这其中包含尿素、磷酸二氢钾等等,化学肥料应与有机肥料配合使用。

四、苹果果树病虫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

在苹果果树栽培选苗中,应选用抗病品种或脱毒苗木。应注意苗种是否为健壮的无病虫害苗木。此外,苗木应有抗病虫的特点。栽培中,应注意对果树的营养输送,这种手段能够加强果树的抗病虫性,并减少果树打药次数。

2.采用物理、农业防治法

物理、农业防治法的作用在于清理果园。其手段一般为树干涂白、灯光杀虫、色彩杀虫、清除病虫枝叶等。在果园的防护林选种中,应避免防护林苗种与果树有共同害虫。

3.采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

当下,生物农药、昆虫生长调节剂中应用较多的为白僵菌、生物杆菌等。生物农药能够有效的防治多种害虫,如鳞翅目、双翅目的害虫。利用生物杆菌合成的杀虫剂,有高效安全、不污染环境且对天敌无害的特点。此外,还应配合植物源制剂来进行防治措施,植物源制剂能够起到驱避害虫、预防空气污染等功效。

果树栽培技术方法范文10

关键词:设施果树栽培;原理;关键技术

1 设施果树栽培的原理

当果树露天栽培在自然环境下,多因其生长发育不能适应外界环境而被迫进入休眠状态,从而使果树的产量、品质受到制约。而设施果树栽培则是人为地为果树创造一个适宜于其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并对该环境条件进行人工调节,以促进果树提前发芽、开花、结果,使季节性的果树顺利度过其自然休眠期,便于进行反季节的果品生产。从设施果树的栽培原理来看,其主要优势在于:①避免自然灾害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②对果树成熟期进行调节,使果实的产量、品质得以提高;③利于果树种植区域的扩大;④增加经济效益。同时,果树进行设施栽培应因地制宜,符合当地果树的生长环境。

2 设施果树栽培的关键技术

2.1 果树品种的选择

①选择发芽较快、开花较易,且结实率较高的品种;②选择晚熟品种或易多次结果的品种,及自然休眠期短、休眠易被人工打破的品种;③选择生命力较强、能够适应相对于较恶劣的温室环境(如光线较弱、环境温湿);④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条件和适合当地需要的品种。

2.2 低温需冷量技术

提供果树足够的需冷量是保证果树自然休眠、扣棚后能够在设施条件下实现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设施果树栽培实践中,多采用“人工低温集中处理”技术来满足果树生长发育的需冷量。即当外界环境平均温度低于10℃时,一般为7~8℃,扣棚保温开始。同时,为保证保温效果,可将草帘或草苫覆盖在大棚上。注意揭放草苫的时间正好与正常保护时的时间相反,即于夜晚期间将草苫揭开,创造风口,对果树进行低温处理;白天将草苫盖上,风口关闭,使大棚内夜晚蓄积的低温得以保持。在低温处理时间上,多数落叶果树为期20~30天,即可使果树顺利通过自然休眠。

2.3 破眠技术

实践栽培中,多采用人工方法来实施破眠技术。即采用果树破眠催芽剂来打破植物休眠,刺激樱桃、李、桃、葡萄、猕猴桃、杏、梨等其它落叶作物提前发芽和结果。果树破眠催芽剂对热带及亚热带等缺少冬季寒冷地区及暖棚种植的水果等作物具有特殊作用。一般可使作物提前2~4周发芽,提前2~3周成熟,并使作物萌动初期芽齐、芽壮,还可增加作物单产,改善品质。如:可使用石灰氮来打破设施栽培葡萄的休眠。在5kg的40~50℃的温水中加入1kg石灰氮,搅拌并放置2h后使其形成均匀糊状,将适量的粘着剂加入其中。再用小毛刷蘸取适量,于葡萄枝上和两侧芽眼处均匀涂抹,覆盖薄膜保湿3~5天。经此处理后,葡萄的发芽可提前20~25天。

2.4 环境调控技术

2.4.1 光的调控。①采用透光率较高的覆盖材料。如聚乙烯棚膜、聚氯乙烯棚膜、乙烯-醋酸乙烯棚膜等。②铺设反光地膜。于设施棚内墙体一侧或地面处铺设反光地膜,以获得反射光线,增强果树的光照。③合理安排棚室设施结构。适当降低棚体高度,以增加果树下部光照;尽量减少支柱、立架、墙体等附属物的遮光挡荫。

2.4.2 温度的调控。设施内温度的调控主要是通过揭帘、通风来实现。同时注意对棚内温度的升降调控应把握缓慢的节奏,不宜过快、过猛。在扣棚前10~15d,将地膜覆盖于棚内地面,以促进低温的增加,促进果树根系及早活动。

2.4.3 湿度的调控。抓住晴好天气进行必要的通风降湿,增加光照。低温季节尽可能使棚内温度白天保持20~25℃,夜间5℃以上。当空气干燥、棚内湿度小时,可采用地面浇灌或空间喷雾的方式来进行湿度的调节。同时,采用浇水的方式来对土壤湿度进行调节。

2.5 控长技术

2.5.1 限根生长。①在栽植果树的过程中,应保证根茎高于地面2~3cm。②起垄栽培,可以防涝,也是限根生长的有效措施。起垄后,由于土壤透气性改善,根系周围的水、肥、水、热条件稳定,可以促进吸收根大量发生,使垂直根分布浅,水平根分布范围广。③容器限根。将果树栽植于单个容器中,再进行设施栽培。

2.5.2 喷生长调节剂。设施栽培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中,主要是要把握一些误区:误区一:以“剂”代“肥”; 误区二:随意加大用量;误区三:直接对水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误区四:随意与其它物质混用;误区五:不看时机,随时喷施。

3 总结

设施果树栽培是果树生产集约化发展的新趋向。在实践生产过程中,应分析设施果树栽培的原理,把握设施果树栽培的关键技术,以提高果树栽培的产量、产质。

果树栽培技术方法范文11

关键词:林业;栽培种植技术;方法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1021502

1 引言

林业是社会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保护了生态环境,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必须加强林业栽培种植技术的应用,通过科学的方法改进林业栽培种植技术,扩大林业的规模,只有运用合理的林业栽培技术与方法,才可以有效地实现生态环境平衡,实现经济效益,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林木栽培种植的要求

2.1 因地制宜

在进行林木栽培种植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区域的环境与地形,然后选择较为适合的树种进行种植,在选择树种的时候也应当考虑经济因素与生态因素,以生长力较强的树种为佳。还应思考树木对当地区域的降水量以及天气等要求,进行一定的研究之后,最大化的保证树木的成活率与绿化率。另外树木的生长移植阶段有所不同,在种植的过程中还应把握好树种的移植时间,做到因地制宜以及因时制宜[1]。

2.2 保证林木栽培种植的结构性与科学性

对树木进行栽培种植的过程中,应考虑外界的周围环境,确保树种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条件,确保树木成长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栽培种植应当遵循科学性的原则,按照种植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佳的树木生长区域,还应充分考虑树木生长的特征,尽量采取梯状种植,可以确保树木能够吸收到阳光,有利于树木的生长。

2.3 保证林木栽培的整体性

在林木栽培种植的过程中应当依据整体性的原则,结合树木的生长情况,对树木的种植进行合理的规划,满足栽培的需求,对树木砍伐之后还可以保持有效的连接,保证了林业发展的有序性,对林业的资源进行了合理的使用,提高了林业资源的利用率,保证了林业种植栽培的整体性,促进林业的发展[2]。

3 林木栽培种植技术与方法

3.1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土壤环境的选择,应按照不同的树种选择适宜的土壤环境,应选择土质较为肥沃且营养比较丰富的土壤,在种植之前应对种植的区域进行清理,防止出现杂物与岩石颗粒而影响树木的生长。另外,还应对有可能发生的旱涝灾害做好应急防范措施,做好排水工作,在降水较多的区域应及时排水,干旱时应做好灌溉工作。

种子的选择,在林木栽培种植的过程中,应对种子进行合理的选取,应保证种子的根系完整性,没有受到害虫的污染,边皮要完整,没有受冻,颜色比较正常等。而牧草通常是在于树林的协调下所种植的,一般适合在春天进行栽种,应选取较为粗壮的牧草,提高树种的成活率。

开凿树穴,按照不同树种的需求,挖掘出适合生长的树穴,保证树木的自由成长,而且要把握好种植距离,使树木可以吸收到充足的阳光。牧草的种植需要肥沃的土壤,在栽种之前提前往土壤中增加肥料,保证树木的正常生长[3]。

3.2 林木栽培种植管理技术

在进行林木栽培种植的过程中,首先应当选取适合的树种,不同的树种之间的属性有所不同,应根据当地种植地区的环境栽种适合的树种,能够扩大林业的种植绿化面积。比如可以选择生长力比较顽强的毛白杨,毛白杨在任何环境下都可以顽强的生长,其适应性较强。对树木进行类型的选择之后,将其移植到实验林中,然后再选择牧草。一般情况下会选取紫花苜宿进行栽种,其这一类的牧草应用性较强,能够带来很大的经济价值。还应考虑树种之间的距离,能够合理的控制造林的密度,为树木的有效生长提供有利的条件。树木在种植的过程中应强调以下几方面,首先在开挖沟槽时,深度应控制在40 cm左右,沟槽中在挖深坑,将树苗放置,深坑的体积应控制在50 cm左右,确保树木的正常生长。深坑挖掘以后,要在坑内施加肥料,肥料应使用腐熟的粪肥,这类的肥料营养较为丰富,能够使树快速的生长,在完成施肥环节后,将深坑平整,并需均匀一致,做好这些工序,就完成了树木的种植过程,但在后期管理上也应注意树木的生长情况,定期对树木进行后期管理,做必要的养护[4]。

在对树木给定植之前,应处理好根系问题,运用根粉溶液均匀的喷洒在根系中,定植任务结束后就能够开始灌溉,在灌溉的过程中水分应根据沟槽的方向进行排放,使树木可以得到充分的水分。_始第二环节灌溉时,要保证第一环节的水分被有效吸收,还需进行夯实处理,边处理边灌溉,需要注意灌溉的时间。到了夏季需进行第三环节灌溉,对树木还需进行涂白处理,避免遭受到病虫害而使树木的正常生长受到影响,还应定期对杂草进行处理,避免杂草吸收树苗的养分,做好杂草的清理工作。到了冬季应进行灌溉冻水,考虑到了寒冷的因素,避免树苗受到冻伤,影响正常生长。到了春季,向树种灌溉返青水,施加化肥,可以使树苗短时间内快速的生长。应对树木定期进行施肥修剪工作,满足树木养料的需求,应把握好施肥的比例,一年四季中都需要对树木进行定期施肥。不应忽视对树木的修剪工作,树木修剪也是比较关键的施工环节,不对树木进行修剪则会使树木发生变形,也会导致树木遭受到损害等。对树木进行修剪,将损害的树干及时修剪掉,以能长出新的树干,保证了树木的正常生长,使林木栽培种植工作有效的进行,实现更多的经济价值[5]。

3.3 牧草栽培种植管理技术

在进行牧草栽培种植的过程中,在牧草种植之前就应提前做好翻耕处理工作,在冬季时还应对牧草施加冻水工作,当第二年地表的解冻范围在10 cm左右才进行粑地处理,使地表能够达到平整,达到保墒的效果。到了播种季节在播种之前对栽种的地表区域施加100 kg的磷酸钙底肥,然后运用条播的形式播种,对行距加以控制,一般控制在30 cm左右,深度应控制在2 cm左右。播种之后应运用刮平机采取处理,在对其进行规整,牧草的栽种距离应与树干保持在50 cm左右,可以使牧草的收割工作更加便利,有利于树木的正常生长。不论是春季还是秋季的播种方法,整治的重点是杂草的处理,因此在每年的五月末尾与六月初期可使用先进的除杂草设施进行杂草处理,收割完后需对栽种的区域施加营养肥料,定期对其进行养护工作以及灌溉处理。

3.4 种子催芽技术

种子培育是栽培种植中的重要技术,催芽工作所选取的营养液主要是以水为主,为了防止种子在生长的过程中受到病虫害,必要时在营养液中加入部分药物,在催芽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加强管理,在比较合理的时间段将种子栽种到土壤中,如果发芽时间较长,就会增大栽种工作的复杂程度,萌芽极易受到损害,需确保萌芽的完整度,才可使其正常生长。选择种子的时候应考虑到种子的期限,储存时间较长的种子不容易发芽,无法保证种子结构的完整性,不利于树苗的存活。因此需要按照培育树木的类别来对催芽阶段进行控制,提高种子的出芽率,提升林业的种植水平。比如热水侵种催芽法,其比较适宜于种皮紧密、坚硬的种子,在播种之前应使用80~90 ℃的热水浸泡,将热水倒入缸中,将种子在倒进缸中,对其进行搅拌,直到水变凉即可,将浮在水面上的干瘪的种子取出,挑选没有膨胀且坚硬的种子,对其进行浸泡。将膨胀的种子放入到容器中,用草帘遮盖,放置到较为温和的地方,2 d左右在将其取出来,对其进行阴干就可以进行播种。温床催芽可以在光照较好的区域挖据出深度为30 cm与宽度100 cm左右的长方形窖,周围需施加木板,下方铺设砖,砖上方施加薄膜,将待播种的种子放置在薄膜上面,到了晚上覆盖草帘,白天取出草帘。每天需要定期翻动,等到种子达到播种的时机时就可以进行播种[6]。

4 结语

随着林业的不断发展,林业栽培种植技g与方法至关重要,因此需要认识到栽培种植技术的重要性,加强技术的应用,不断完善技术与改进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策略,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加强林木栽培种植管理技术、牧草栽培种植管理技术以及种子催芽技术的应用,保证树木的正常生长,提高树木的生长率与绿化率,促进林业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屈登志.林业栽培种植技术与方法[J].现代园艺,2014(22):78.

[2]王希忠.林业栽培种植技术与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0):248~248.

[3]吴 迪.林业栽培种植技术与方法之我见[J].农村科学实验,2016(4):44.

[4]金 鑫,狄松巍,王佳巍,等.林业栽培种植技术与方法研究[J].民营科技,2015(11):194.

果树栽培技术方法范文12

关键词板栗;育苗;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

板栗适应性强,既耐干旱,又耐瘠薄,栽培容易,管理方便,产量可靠,号称“铁杆果树”,既是栽培果树,又是绿化荒山的好树种[1]。现将板栗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1育苗

1.1实生苗和砧木苗的培育

栗果成熟时,选丰产、稳产、品质好、抗逆性强的优良树作采种母树。当果实充分成熟,拾取自然落果,选充分成熟、大小整齐、无病虫害果作种子。栗果怕干、怕湿、怕热、怕冻,果实采收后必须立即沙藏,春播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当沙藏种子发芽率达30%左右进行;秋播多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时,种子要平放在土中,倒放和直放均不利于初生根和茎的生长。畦播按行距30~40 cm开沟,再按株距10~15 cm点播,然后覆土,幼苗出齐后加强田间管理。

1.2嫁接苗的培育

枝接时间一般在砧木芽开始萌动、树皮易剥开时为宜,方法有劈接、皮下接、插皮舌接等[2]。枝接成活的关键是:接穗粗壮充实,刀要快,操作迅速,切面长而平,形成层对齐,包扎要紧密,外套塑料袋,增湿保湿。春季和秋季使用带木质芽嫁接成活率高,春季在4月中下旬,秋季以8月下旬嫁接为宜。在春季枝、芽接后1个月,秋接后10~15 d,即可检查嫁接成活情况。接芽干枯、穗条明显干皱的已无成活的可能,应立即进行补接。接芽新鲜膨大,叶柄自行脱落的已成活,要及时剪去接芽以上的砧木。除萌要做到除早、除了。萌条发生快,在清明后2个月内,每隔5 d要除萌1次。成活后的嫁接幼苗生长快,新梢容易折断或从接口处撕裂。因此,需在新梢旁立一长约1 m的支柱或借助新梢旁其他枝条,将新梢固定。在嫁接后30~40 d进行松绑。当新梢长到60~80 cm时,将新梢的顶芽摘除,使其分枝。成活的幼苗易遭金龟子、甲虫、介壳虫、蚜虫及白粉病等危害,应及时预防和防治。及早做好除草、施肥、抗旱、排涝等工作。

2建园

板栗园一般建在背向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土壤pH值5.5~6.5、土壤湿润、排水良好的地方。栽植密度根据立地条件、品种特性和技术措施而定,一般栽300株/hm2左右,如选择矮化栽培技术,平地栽450~600株/hm2,山地栽600~900株/hm2。凤阳县板栗栽植,秋季春季均可,以春栽为多。板栗苗根系恢复能力差,起苗时应多带土,防止伤根过多。栽植时挖大坑(深、宽1 m以上)、客好土、施基肥、栽大苗、保好根、灌足水、浅栽踏实、保墒防旱是提高栽植成活率的关键[3]。

3土肥水管理

凹地栗园土层薄,栽植穴小,应随树龄增长、树盘的扩大,定期扩穴和深翻改土,中耕除草和刨树盘也很重要。在栗树整个生长过程中,增加氮、磷肥均有良好的效果,基肥应在果实丰收后的秋季施入,以有机肥料为主,配合少量速效氮肥和磷肥效果更佳,第1次追肥于早春萌芽前后进行,施速效氮肥;第2次追肥在果实膨大期进行,施用速效性氮、磷、钾肥,促进果实增大,种仁饱满。基肥施50 kg/株左右,追肥施(尿素)100 g/株,大树和结果多的树要多施肥。

4整形修剪

4.1幼树整形修剪

一是疏散分层形。有明显的中心干,一般干高80~100 cm,骨干较少,角度张开。主枝5~7个,分为3~4层,按3、2、1排列,各主枝枝间有较大空隙,可着生大量结果枝组。二是自然开心形。无中心干,只有3~4个斜生的主枝,着生在主干的上部,在主干上又长出侧枝,形成比较稀疏、开张、通风透气良好的树冠,结果部位比较多,是一个比较丰产的树形。

4.2结果树的修剪

根据栗树生长结果习性,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修剪方法[4]。分散修剪,即对强树强枝,适当多留结果母枝、发育枝和徒长枝,使营养分散,缓和树势枝势,形成较多的结果母枝,提高产量。集中修剪,即对弱树弱枝,通过回缩顶端枝,疏除细弱枝,控制结果部位外移,阻缓树冠扩展,使养分集中到保留的枝条上,由弱变强,形成较强壮的结果母枝。

4.3衰老树更新修剪

当栗树进入衰老期,应及时更新,根据衰老程度,将大枝从中、下部截去,促其萌发重新形成树冠。为保证每年有一定的产量,可根据各个大枝的衰老程度,有放有缩,放缩结合,轮替更新直至衰老树更新为止。

5采收

当板栗的球果变成黄绿褐色,苞口裂开,露出坚果,坚果皮已变为赤褐色或棕褐色,完全成熟的坚果自然脱落即可采收。采收的方法:一是拣拾自然落果,每天早晚各拾1次;二是在总苞部分开熟之后,用长竿打落拾取,打下总苞放通风干燥处,每隔3~5 d洒水1次,10 d左右总苞自然开裂,然后取出果实,及时进行贮藏。

6参考文献

[1] 余加跃.板栗栽培管理[J].中国林业,2008(20):59.

[2] 张荣妹.板栗栽培管理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6(5):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