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

时间:2022-10-22 12:43:51

德育方法

第1篇

忽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长和身体成长一样,需要从多渠道汲取营养,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满足于开设了多少德育课程,开展了多少次主题活动,重显性、轻隐性,忽视了发挥教师示范、自然陶冶、校园文化、学科渗透等多渠道的德育功能。”①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学校教育培养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敢想敢干,富于创造的新型人才。传统的德育方法体系和这一要求很不相当。要想顺应社会发展,真正实现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使命,必须对现有的德育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笔者认为,学校德育方法重心的转移应是改革和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面对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培养道德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道德主体是在道德活动中具有熟悉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元利益主体共生的社会局面,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积极的和消极的,传统的和现代的,东方的和西方的,多种价值观并存是当前社会价值体系的总特征。教育是培养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是塑造主体灵魂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引导学生接受社会主导价值观,使其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价值现象面前作出正确选择。当社会的价值导向比较单一时,学校德育通过制定道德规范,宣传唯一的价值观,向学生灌输价值准则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使命。然而,面对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学校再依照以往的方式方法进行道德教育就难以奏效了。

从教师方面看,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新问题层出不穷。许多新的思想观点,不但学生闻所未闻,就是教师也颇感生疏。受教师生活时空和个人品质的限制,教师并不能够完全帮助学生顺利解决所有的道德难题。而且社会道德本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判定。教师也需要认真学习和深刻思索,需要进行自我批判和选择。教师很难做到“先知先觉”,很难达到绝对正确。像以往那样由教师代替学生作价值判定和价值选择的做法,恐怕过于简单了。对教师个人来说,也未免强人所难。

从学生方面看,当代青少年处于一个多元、开放、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在道德发展、价值选择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临着多元选择。青少年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我判定、自我抉择、自我控制和自觉成长。这是道德主体必备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当代青少年自身也有成为道德主体的需要。有人撰文指出,当前学生的主导性道德需要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注重道德身份的获得转到注重道德尊严的确立。道德生活的主体性日益受到重视。求异性和主体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性,竞争和效益要求人们独立自主,大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缺乏创造,人云亦云的主体只能在竞争中失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着人的主体性的解放,也催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当代青少年在道德生活中和价值选择中较强的主体意识,强烈的主体需要正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为学校教育培养道德主体提供了主观前提。从社会方面看,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引发了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国家、集体、个人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对教育的需求存在着内容上和层次上的不同。国家要求教育培养“经济人”和“政治人”,集体要求教育培养“组织人”,个体则想通过教育使自己成为“主体人”。

表面上看,三者是矛盾的。从本质上看,三者是统一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二者密不可分,互为因果。个体既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历史的生成物。没有个体的熟悉和实践活动,就无所谓社会历史的发展。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社会总体道德的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每一个道德主体的觉醒和发展。培养道德主体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成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走向文明,创造辉煌的必要前提。

二、在走向学习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以学生为重心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

实现现代化,正成为当代中国不可阻挡的潮流。社会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依托于教育的现代化。现代教育的基本走向是学习社会和终身教育。传统教育观把教育看作是生活的预备,今天受教育为的是明天谋生。教育成为界定未来身份的阶梯,垒砌这些阶梯的材料就是知识。学生通过学知识、记知识、考知识逐级获得高学历,保证今后拥有优越地位。知识学习是贯穿传统教育始终的主题。现代教育观摒弃了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思想,但不是否定知识,主张终身学习,即生活本身就是学习。教育不再是未来生活的预备,教育就是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献中清楚地表明“终身学习始于生,止于死”。“学习为人们所必需,但并非总要受教于他人,学习将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这是未来学习社会的起码要求。”②在学习社会中,学习的目的不再是最大限度地积累知识,以备今后使用。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度过闲暇、开发潜能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很显然,传统教育观以知识为核心,现代教育观以人为核心。以知识为核心必然强调“教”,教育的重点通常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知识的内容本身。以人为核心,必然强调“学”,教育的重点是学习者本身,因为学习是学习者的行为。由强调“教”转为强调“学”,“这种转变看起来似乎是微妙的,然而却具有极深刻的意义。……它充分考虑到学习者自身的功能,其着重点在于学习的过程和结果。”③“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索;……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④

这说明,教育核心的转变必然使得教育的重心从教师转向学生。另外,现代教育以人为核心,实质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开发人的潜能为核心。学生的学习重点不再是把握知识,而是学会做人,即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过道德的生活。这样的教育目的必然带来学校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知识课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会明显增加。目的在于使学生提高能力和修养,善于实践。教育内容方面的变化是摘要:僵死的、陈旧的知识会大幅度削减,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增长见识,身体力行的教育内容会大大增加。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必然要求教育方法作相应调整。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必须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实践,实际操作。在实践中,在和人交往中,在解决困难中,促使学生学会分辨、积极思索、增加体验、积累经验。

总之,现代学校教育方法的重心必须转向学生,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长,它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剩余时间,使人们可以从事生产以外的其它社会活动。……人们可以在生产以外较全面地发展。因此,教育不仅是劳动力的教育,而且还应是社会主体人的教育;教育不仅是生产者的教育,还应是消费者、享受者的教育。”⑤

三、落实学生重心地位,学校德育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一)落实德育民主化,使德育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

落实德育民主化涉及教师和学生教育观的转变。教师要深刻熟悉到随着社会发展步代的加快,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提高。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新问题上不如学生。充分认可学生的熟悉能力和分辨能力。相信他们在某些新问题的熟悉上有超过自己的思索,主动和学生交流,虚心接受学生意见,和学生平等沟通,共同提高。学生要消除对教师、对家长的依靠思想。真正熟悉到自己是个人道德生活的主体,以对本人负责的态度和责任感,主动进行道德学习,自觉磨炼道德意志,积极投身道德实践。以一种积极进娶自觉成长的生活观,和教师相互探索,共同思索,日益走向道德成熟。以这样的德育观为指导,学校德育方法可以采取民主对话、主题辩论、质疑答疑、师生研讨、情感沟通、心理咨询、两难新问题抉择、价值观辨析等方法。总体特征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调动双方积极性,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双向互动,实现道德的共同进步。

(二)落实德育实践化,使德育方法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

道德品质的形成动力来源于新的道德需要,新的道德需要产生于具体的生活实践。脱离实践,学生的道德需要就会枯竭。另一方面,完整的道德品质由熟悉、情感、意志和行为共同组成。行为是一个关键因素,是道德品质的落脚点。假如道德教育仅仅满足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熟悉,却不能使学生付诸于道德行为,这样的道德教育只能半途而废、收效甚微。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以往学校德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满足于讲解道德知识,对学生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相对薄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道德熟悉不少,道德行为却不多。改变这种局面,学校德育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开发、推行多种多样立体化、开放式的德育模式。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学生在和人交往中体验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炼意志,在解决具体新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

总之,今后的学校德育肯定要走出封闭的课堂,因为无论是德育理论还是社会生活都要求学生以具体的道德行为体现道德品质,参和道德生活。落实德育实践化,学校德育方法要加大实践环节。具体方法可以是摘要:让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参和学校管理、负责学校事务、参和社会服务、承担社会义务、讨论社会事件、学军、学农、野营拉练、城乡“留学”(城市学生到乡村学习,乡村学生到城市学习)等。总体特征是摘要:学生是实践的主体,从设计到联系,从实施到组织都要发挥学生的功能,最好是学生自己组织,自觉走向社会,教师主要起指导、建议、创造条件、提供方便的功能。

(三)落实德育理想化,使德育方法由传递知识向塑造人格转变

第2篇

一、做好学生的心灵导师,做到因材施教

新形势下,国家十分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教师不仅仅是“教授学业者”,更应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尤其是班主任,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和健康的维护者,班主任以科学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对班级德育教育工作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我会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人素质、才能、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因人因地因时因事地抓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值得注意的是,德育教育应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学生心里所想、心里所需,站在学生的角度,放低姿态去解决学生的问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使学生心服口服,德育教育也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二、循循善诱、不急于求成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能急于求成,尤其是对于后进生,应本着尊重和爱护的原则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例如,对于我们班的后进生,我找寻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进步。平日里他们帮我把作业本搬到办公室,我会对他们说声“谢谢”;他们积极打扫卫生,我会投以赞许的目光;他们主动帮助别人,我会在班级里表扬------,他们获得了尊重,自然在道德认识上也有了提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学生的行为缺乏持久性,教师要有耐心,对学生反复出现的问题不能急躁,要多次引导学生更改行为习惯,使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作为教师不能只是在言语上对学生去进行说服教育,更应在行动上为学生起引领作用,真正地起到“示范”作用。

三、利用集体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我们农村学校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开展的集体活动相对较少,这就要求教师挖掘农村德育资源,创造性地创设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我在班级开展“爱护环境小标兵”评比活动,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在班级开展“英雄人物故事会”的活动,学生们搜集英雄人物的故事,既了解了这些英雄人物热爱祖国的事迹,又丰富了知识,还受到了德育教育,一举多得;在班级开展“学雷锋我最棒”活动,学生们不仅走出班级,还到村中的困难户家中做好事,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赞扬。利用这一件件集体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尊重他人、团结互助、互学互进,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集体荣誉像一条纽带把学生连接在一起,班风更加积极向上了,学生的道德品质也更高了。

四、利用好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根据教育要求和本班实际情况开展的具有德育教育功能的活动。主题班会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参与性于一体,寓教于乐,既能陶治学生的情操,又能转变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我十分注意利用主题班会这种形式来加强德育教育,达到育人的目的。我们班这学期策划了许多主题班队活动,例如,我们爱劳动主题班会、我们讲文明主题班会、我爱班集体主题班会、为爸爸妈妈做件事主题班会、国防安全主题班会等等。在这些班会活动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学生在活动中受的教育比单单我讲的道理要理解得更为深刻。

新时期对学校德育工作有了新的要求,做为班主任更要发现德育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探索新的方法:一方面要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发挥榜样的力量。班主任是学生行为的引导者,学生会观察班主任的言行并进行模仿。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应该做到。尤其是在一些小细节方面,例如,言谈讲究文明用语,注意爱护环境卫生,做到亲善平和等等。班主任为人师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要以情感人,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做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再有就是完善量化管理制度,利用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道德规范等,建立学生操行评分制,每日根据学习、生活各项活动的情况总结评分并加以奖励、惩罚,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加强德育教育,把规章制度的要求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为做好德育工作提供机制和制度上的保证。

第3篇

一、目前情况分析

中学德育工作的形式并不容乐观,加强以“八荣八耻”教育为核心的德育工作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受到诸多因素制约。高科技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正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同时也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农村教育投入有限,现代化教学设备缺乏,多数学校仍是“一张嘴、两支笔、三尺讲台”式的言传身教。教学手段的落后大大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实效,另外,家庭教育不当的影响,一些家长注重孩子的智力培养而忽视了品德教育或注重对孩子的口头教育而忽视实践教育等等。这些都影响了孩子们的道德素质的提高。

二、优选的具体方法

1.加强教师形象,为学生树立楷模。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学生”。因此,作为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的“灵魂工程师”,首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思想观念。

2.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和知识技能的培养一样,仅靠书本和教师的说教是很难奏效的,必须将德育和社会实践融于一体,让学生亲身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具体的道德行为实践中,努力拓展学生活动时空,帮助他们开拓视野,提升人生品位,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

3.把德育工作渗透到教学中。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之一。结合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进行品德教育,将对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科学世界观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德育工作效果。

4.以德育促发展,加强心理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学校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其德、智、体、美等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初中学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其特点是情绪多变,容易冲动,起伏不定。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寓德育于心理素质的培养之中,积极开展思想品德教育,这将有利于帮助他们克服消极情绪,树立全新的基础课程改革理念,从源头上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消除学生心理上的障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5.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文化,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直观性,如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物质文化的建设及管理直接地反映出学校的德育管理水平。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进行植树、栽花、种草,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将学校办成“园林式单位”。校园的美化不应只局限在校园的整体布局、楼馆的建筑装饰及教学设施的更新添置等纯粹的物质文化层面上,还应表现在通过对校园环境的点缀所体现出的全校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的审美观等精神文化上,如校园板报的内容形式,办公室课室的布置,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的悬挂等。要保证校园的亮化,厕所、楼道的灯必须有专人管理,保证夜间只要有师生进出灯就必须亮。这是从师生和学校的安全角度出发。要保持校园环境洁净,并把好校门关,保证学校免受外来干扰。

6.优选符合中学生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①立足德育的层次性和针对性。学校教育应“以人为本”,以培养真正、全面、完整的人为己任。在德育工作中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了解掌握他们的总的心理特点,同时要注重个性差异,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教育。

②立足德育的人文性和时代性。现代的中学生讲究实际,以自我为中心,迷恋网络……反映学生实际情况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应重视孩子的问题,要正面加以引导,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正确的答案,引导他们辩证思维、分析社会现象,力戒片面和偏激,使学校德育不失实效性。

③立足德育的实践性和生活性。现代的中学生思想活跃,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德育工作要丰富多彩。可以搞一些文娱活动、道德知识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达到让学生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教育的目的,体现其实践性;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使德育成为动态话题,这样德育内容既要坚持传统道德的典范,更要立足现实生活,与时代合拍的德育内容,学生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接受。

总之,当今学校的德育工作,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学校要把握德育的方向和本真,积极探索策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提供给学生健康成长的土壤。这样,我们就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德治校、超前认识,明确德育为素质教育之首的理念,突出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体现个体价值,全方位创造学生成长的环境,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教育工作者无论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教育措施,都要做到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完全可以达到的。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培养出更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品学兼优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白先勇.怎样搞好中学德育工作[J].德育教育,2007(6):42.

第4篇

【关键词】转变观念尊重需要构建模式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010-03

社会是否和谐,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群体素质的提高。群体素质的基础在于学生时期的培养。学校根据自己的文化积淀和教育特色,在对学生进行教育中,应该始终把德育作为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最基础的教育,从实效性出发,在探索德育规律与创新发展过程中,逐步确立学校德育的核心价值理念,逐步完善学校德育的价值目标。因此,在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的今天,学校作为承担基础教育的重要领域,对学校德育核心价值理念的认识和实现这个价值目标的实践与研究显得更为迫切。

在德育实践中,我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核心,以立志成才教育为主线,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系列德育活动为特色,实行系列活动与常规管理相结合,做人教育和成才教育相结合,思想工作和心理辅导相结合的德育模式。学校的育人目标是: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全面打好素质基础,“重德育才,要成才先成人”,培养具有个性特长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职中生,为学生的未来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素质基础。

一、构建学校德育新体系

1.转变德育观念

长期以来,学校比较多的是依靠经验开展德育工作,各自由经验产生的方法创新虽然有它的作用,但以德育规律的研究视角来看,尚未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长效的、学生渴望接受的、和谐发展的德育课程、系统和方法手段。

学校德育的创新与发展应从经验思维提升到理性思维,在注重方法手段研究的同时注重德育内涵的研究与开发,真正认识并确立学校德育的核心价值目标。按照我国政治制度的要求,学校德育承担起思想、政治、心理、道德等更为广泛的教育内容。因此,必须担负起指导和帮助学生懂得人生规律、科学把握人生、感悟人生真谛、树立理想信念、完善人生发展的作用。简而言之,德育对成长中的学生来说,不仅是社会伦理道德学问,还是一门健康生存与正确发展学问,从中能够获得优化健康生存方式的知识和科学发展的新认识。它客观上已形成人类生存与发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学说体系,是学会做人,优化、完善社会关系,使社会得以和谐发展的一门基础科学。学校德育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生命价值的丰富化”,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德育的核心价值应该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理念基础上,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教育人、引导人、关心人、帮助人的价值的集中体现;德育应该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价值是紧密联系的,体现的是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注重发展个性,注重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确立;学校德育应该是使学生学会做人的科学导航基础性课程,它的生命力在于能够成为帮助学生顺利融入社会,在积极适应和参与社会进步与社会建设中实现个人价值。

2.尊重和满足“两个需要”

改进学校德育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学校德育规律,并且明确学校德育的核心价值目标――从指导和帮助学生获得人生的成功与发展出发,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使学生掌握如何从人生意义上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从而使自己发展得更好。我们认为,学校德育工作要坚持尊重和满足“两个需要”。

(1)学校德育要满足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的需要

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以德育专职队伍与全体教职工达成共识为实施德育的思想基础,形成团队合力。德育虽然有政治工作的要求成份,但不完全等同于政治工作,它必须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发展。它既有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又有对学生进行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不能仅仅作为对学生的目标要求,应该从学生的生活需要出发,与社会理想、职业理想、个人的生活理想紧密地、有机地结合起来,大胆正视理想转化为现实的主客观条件,增强自主发展的动力;养成教育也不仅仅是为了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在提出行为规范要求的同时,应该向学生传授行为技巧,传授行为科学,引导行为智慧,优化行为表现,提升行为能力和层次。也就是在对学生提出该怎么做的同时,引导他们思考并通过实践去体验,进一步认识为什么要这样做,对自己的发展有什么好处,以及怎么才能做得更好。因此,不同的学习阶段应该实施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教育内容,使学生愿意接受,成为自己的需要。这是一项基础性的、有规律可循的教育活动。

(2)学校德育要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学生的需要是由认识支配的,并随着认识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是德育的重要功能和职责。德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学生成长发展得更好。这个价值目标,能坚定学生的追求,成为行动的指南,起到名至实归的效果。我们从事德育工作,既不能把它看成是一项任务,更不能把它作为管理学生的一种手段,关键是落实教书育人。

3.发挥灵活机制

学校德育在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价值不言而喻,而德育在实施过程中的难度却同样不言而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颁布,使我们不仅看到德育在国家领导人眼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看到基层德育工作者对改革德育工作的迫切要求,焦点在如何充分发挥德育的功效,体现德育的实效性问题。因此,我们在进行德育高级目标(如理想信念等)的教育中,如何使其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把理想信念教育的规定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在学生逐步认识、提升当今学习生活的意义上,使他们逐步达到领悟点。通过“远”与“近”的联系,找到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需要的最佳结合点,这就是德育应起的作用。比如,我们向学生提出,如何才能使自己成为符合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中职生这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同时组织学生联系自己,联系现实社会,引导生涯设计,进行社会考察,相互交流,老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根据不同的情况列举生动的案例。同样,在道德规范的养成性教育中,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德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联系起来,授予行为技巧、正确的行为方式、指导了解有智慧的行为特征等。因此,我校开设文明礼仪课,开展“团员之家”、感恩教育等活动,建立系统化的校本德育课程包,以多样化的教育方式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服务。从而有效地发挥德育的功能并体现德育的生命力。

4.实现“三个和谐”

让和谐意蕴充盈学校德育工作的全过程,为职中生成就和谐人生打下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基础,为构建和谐社会造就一大批建设主力军,成为学校德育工作光荣而艰巨的时代使命。要履行好这个使命,和谐德育必须成为学校德育工作不懈的创新目标与追求。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学校德育工作应该是充满生机性、体现时代感、富于创造力的一项条理、融洽、透射出和谐美的育人实践活动,其本质是实践的,其运作是和谐的。

(1)人际和谐:实现德育目标的首要前提

社会和谐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人的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学校德育恰恰是突出了对“人”的教育,承担着唤醒学生主体意识、责任意识、自我完善意识的任务。完成这个过程,师生人际关系状况对德育接受效果有着决定影响,必须调整好教育者对待受教育者的态度,使二者关系处于和谐状态。一是德育工作者要研究学生心理需求,客观地分析职中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状态,做到“知己知彼”;二是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去,由高高在上转为平等相处,消除隔膜,使学生产生“自己人”的感觉;三是要学会把德育内容“活化”,从解决学生生活、学习、择业等实际问题入手,促进教育对象的社会化;四是引导学生自觉修德,大胆放手,指导学生自发开展有利于其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充分发挥的育德活动。

(2)管理和谐:德育成效的切实保证

学校管理系统的和谐与否决定着学校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而德育管理的和谐一定程度上也在制约着学校整体管理的质量。管理与和谐是相互促进的一对范畴,没有管理,和谐就缺乏基础,没有和谐,管理就缺乏方向,学校德育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形成一个全员德育的工作局面。一是要更新德育观念,通过引导、教育,使学校教师摒弃思想上德育是德育工作者的“专利”的思维局限,秉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优良传统,主动促进教育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教职工队伍建设、实习实训与就业指导等各项工作与德育工作间的联系、渗透和融合;二是健全管理机制,保证落实好德育工作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和德育投入;三是在管理过程中要体现“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使德育运行在和谐状态下进行。

(3)环境和谐:学生德行成长的肥沃土壤

职中生的道德形成、发展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这些有机情境。让学生学会判断并吸纳这些情境中“情”的有益养分,使其在品德发展过程中得到不断完善,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职责。必须努力营造和谐的德育环境,为学生提供肥沃的成长土壤。首先,校外环境与校内环境要和谐。积极争取社会各行各业和广大家长的支持,塑造适应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的高质量人才,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其次,校园内部诸子环境要和谐。校园文化环境、专业建设环境、师生人际环境等子环境构成学校的校园生态环境,这些子环境中德育氛围形成与否、程度深浅及子环境间德育目标与方式的整体协调性,在促进学生加强道德认识、形成道德信念、养成道德习惯和对其本身和谐、全面发展的深入理解上至关重要。

二、构建走向主体实践的学校德育新模式

学校德育的主要对象是未成年人,他们处于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从而达到领悟点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中,重要的是必须为他们打下扎实的认知和认识基础。德育的作用最终应该充分体现在学生的道德行为方面。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根据学校的特点作出比较明确的安排,保证主题德育与学科类教学活动有一定比例的时间与空间,重在基础性、养成性、系统性、联系性、激励性,重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两个层面的教育中,有针对性地架梯登高、以情景感染,使学生道德行为规范的养成更富有理性的思考和积极的行为动力。

我校从以下途径入手构建学校德育新模式

1.学校根据学生特点制定指导性的分段德育目标

根据各年级学生个性特点、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自我发展的欲望,制定分段德育目标。

2.增加学生课外活动及研究活动的比重

把学生社团、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纳入学校常规管理;鼓励学生以研究小组的方式进行小型的科研活动;某些学科有目的的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共探的合作学习。

3.探索符合我校特点的德育管理模式

真正推进素质教育,既要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又要考虑其全面发展;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管理的积极性、自主性,激励学生发展自己的才能与创造潜力;在运作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出科学、民主的特点,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自身行为的主人,自主教育的主体。

4.教师用宽容理念营造和谐自由的教育环境

(1)科学认识宽容理念

正确认识与处理宽容理念与日常教育的关系;研究正宽容、临界宽容、负宽容的区别;研究其操作方法等。

(2)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起学生与教师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仅能在学科教学及学科教学以外的授课时间,而且能在学校生活的各个领域主动关心并悦纳每一个学生,激发学生自发地产生学习兴趣;真正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营造教师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学生做楷模。

(3)营造良好的生生关系

根据时代要求,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自身发展营造一个有效的自主教育环境。

根据时代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对五自精神(自尊、自爱、自信、自主、自立)分阶段提出细化性的达成目标,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尊重独立的人格和个性。通过不同的途径,提升学生的自我意识,真正认识自己的心理及行为特点,并不断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状况。

5.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参与现代竞争与合作的重要保障。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目前还是我校的一个薄弱环节,只限于做心理测试和分析还是远远不够的,在深入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方面还有待加强,我们将分步完成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工作,使我校学生的心理素质有较大的提高,为最终实现自我教育创造理论条件。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育健康人格,而健康人格必然以一系列优良素质为基础。因此,作为基层学校,应对学校德育的一般理论和具体实施策略做进一步的理论总结和实践研究,探索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原理、方法和途径;进一步丰富关于学校德育的理论和青少年道德发展和形成的理论研究,为实施以德治国的重大方略架起新的支点;为学校德育以及家庭教育提供新观念和新思想,为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提供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参考文献:

[1]《自我教育新论》 蒋自立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年出版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问题》

第5篇

一、德育方法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的整体性问题是指为了充分发挥德育方法的综合、整体效果,而应科学、合理地 处理好德育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及各德育方法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 内部关系)。

1.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即德育方法分系 统要与德育要素系统所包括的其他五个分系统——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管 理 和德育评价横向贯通,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构成整体。德育方法不应游离于德育整体系统 之外,而是发挥它在整体中、系统中的应有作用。例如,从德育方法与德育途径 的关系看,二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根本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途径和方法是互相 影响、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途径决定方法,德育方法的选择依赖于德育途径。如课堂教 学这条途径,决定了讲授法和说明法是基本方法;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锻炼法、考察 参观法则是基本方法。另一方面,方法的改进也会影响途径的发展。例如,多媒体信息技术 , 开辟了网络德育途径”[2]。同样,德育方法与其他分系统的关系也是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在整个德育系统中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而独特作用的发挥又与它们之间的联系密不可 分。

2.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本身系统内部的关系,即各种方法的关 系问题。国内有学者指出:“德育过程的复杂性和德育对象的多样性与变动性,以及制约德 育方法的诸多因素,决定了德育方法既是多种多样又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方法各有侧重, 要各种方法巧妙的变换和组合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它将使德育方法的整体效用得到充分 发挥,从而出色地完成德育任务。”[3]因此,方法的整体性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众所周知, 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是可以适用于每个人及各种情形的 。一种方 法,可能完成多种任务,实现多个目标,适合多类内容。同样,多种方法可能完成同 样的任务,实现同样的目标,适合同样的内容;而且,多种方法优选组合可能更好地作 用于目标、任务及内容。因此,要根据不同主体、不同时空、不同情形,合理选择最合适的 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进而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协同、整体作用,以便到达良好的德育效果 。

二、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1.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在教育实践中,德育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4类18法: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 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 、辩论法、演讲法等;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 法,小品表演法等;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调查访问法、参观考察法 、常规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 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2]。除此之外,还有以自我教育为主的自我修养法等 。需要指出的是,多样化的德育方法在新时期的发展有所侧重。

2.德育方法的选择问题

方法的根本问题也是选择问题。要想取得德育的良好效果,必须学会在丰富多样的方法体系 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因此,科学而艺术地选择德育方法必然引起每一位教育者的重视,也 是作为一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方法的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依据工作的出 发点及不同情况和需要,灵活选择。具体到某种原则,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列举出 许许多多,比如,目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时代性、开放性、实效性等等,这些原则都有 其 合理性,对实际工作也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但由于上述原则提出及排列的依据不是很清楚或 一致,致使人们可以列举无数有关原则,从而使原则的指导价值打了折扣。鉴于此,我们试 着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演绎出如下德育方法选择的原则,使德育原则既有限,又有效,解 决了前述问题。

笔者认为,原则的提出和排列要明确几个前提条件, 第一,为谁的问题。方法不是目的,它要服务于目的,因此合目的性是 根本。第二,如何为的问题。要想实现德育目的,必须按照事物发展的轨迹或者规律运 作。第三,何时的问题。而规律的 作用是在实际情形下发生的,这又离不开社会发展历史状况及时代特色的制约。第四,谁用 的问题。方法毕竟是通过教 师的选择才发挥作用的,因此,教师的自身特点往往影响方法的选择,即教师应该选择适合 自身特点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上述层次的原则视为一级原则,它还可以分别 划分出二级、三级原则等。根据这种分析,我们认为德育方法的选择原则(一级原则)问题可 以表述为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发展)的原则、合乎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历史性原则(时代性 原则)和教师主导性原则。这些原则都可以具体到某一级教育,比如,对于当代初中学段的 学 生而言,则可具体为充分促进初中生品德提升的原则和遵循初中生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紧 密结合时代要求的原则和适切教师风格特点的原则等。

三、德育方法的实践性

传统的德育方法,往往陷入机械的、脱离社会实践、脱离生活实际与脱离时代发展的 窠臼之中。因此,学生也无法有自己的真实的体验和感受,缺乏情感性。基于此,笔者认为 ,德育方法必须强调实践性,即重视德育与实践的结合,使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及引 导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并在实践和生活中,强调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从而收到良好的德 育实效。

1.要重视德育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形成美好品德,在实践中展现美好言行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4],这已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识。据此, 我们也可以认为德育根本 上也是实践的。因此,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应凸显实践性,应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德育的起点,是与学生的已有体会和经验密不可分的;德育的实效,是通过实践来加以提 升、检验和展现的。德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道理与已有经验相结合,然后内化 为自觉的要求,随之产生高尚的情感,并在实践中外显为良好的精神面貌、优秀的意志品质 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具体而言,学校除了强调德育与已有感受和体会相结合外,还应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诸如社会调查、社会 服 务、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 纳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发展他们的主体性 ,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在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活动的组织,学生的责 任心、组织能力等等也会得到较好的培养。

2.德育方法的生活性——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并引领学生的未来生活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方法已成基本定式,模式为“约束—压服—控制”,容易导致学 生 产生病态的压抑心理和专横型的品质,给师生制造心灵上的隔阂,甚至情绪上的对立,以至 于压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用。因此,传统的“管、卡、压”等 措施不 能做到发挥学生主体以及尊重学生的自主道德选择。所以,必须将生硬的道德灌输教育还 原成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进行生活德育。

在生活德育中,德育首先要源于生活,即一定要寻求学生的最普遍的生活,要善于在普 遍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充分挖掘教育价值,从而使德育工作可亲、可近、可信,增强德育工 作的实效性。同时,德育还应高于生活,要考虑到生活的未来性和发展性,积极引导学生为 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比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他人及成人的生活,再从这种感性发展到 理性, 形成道德的知、情、意,以便为未来生活中的角色及承担的任务和应具有的品性做储备。

3.内心体验——情感是德育加强与实践及生活联系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点

德育的本质在于育德,要培养人的高尚品格,而高尚品格与人对道德的体认及感悟须臾不能 分离。因此,要在实践过程中和现实生活中,不断加强体验性教育,调动学生的同情心、责 任心及良心,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使之在学生内心中留下美好、幸福的情感烙印,从而达 到以情认知、以情促意、以情带行的境界。情感的积极介入,就可以改变过去空洞枯燥的说 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发挥“陶冶”、“暗示”、“体验”等方法的作用,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和自我体验。进一步讲 ,“德育对象的情感对其德育接受意愿、接受程度都会产生直接影 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德育实效”[5]。

参考文献:

[1] 孙少平.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与问题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19 99(12).

[2] 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利小红.浅谈中学德育的实施方法[eb//ol]http://chsgez.10 0point.com/school/chsgez/items/校长文集/xz23.htm.

第6篇

道德主体是在道德活动中具有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元利益主体共生的社会局面,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积极的与消极的,传统的与现代的,东方的与西方的,多种价值观并存是当前社会价值体系的总特征。教育是培养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是塑造主体灵魂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引导学生接受社会主导价值观,使其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价值现象面前作出正确选择。当社会的价值导向比较单一时,学校德育通过制定道德规范,宣传唯一的价值观,向学生灌输价值准则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使命。然而,面对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学校再依照以往的方式方法进行道德教育就难以奏效了。

从教师方面看,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思想、新观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许多新的思想观点,不但学生闻所未闻,就是教师也颇感生疏。受教师生活时空和个人品质的限制,教师并不能够完全帮助学生顺利解决所有的道德难题。而且社会道德本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教师也需要认真学习和深刻思考,需要进行自我批判和选择。教师很难做到“先知先觉”,很难达到绝对正确。像以往那样由教师代替学生作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做法,恐怕过于简单了。对教师个人来说,也未免强人所难。

从学生方面看,当代青少年处于一个多元、开放、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在道德发展、价值选择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临着多元选择。青少年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我判断、自我抉择、自我控制和自觉成长。这是道德主体必备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当代青少年自身也有成为道德主体的需要。有人撰文指出,当前学生的主导性道德需要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注重道德身份的获得转到注重道德尊严的确立。道德生活的主体性日益受到重视。求异性和主体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性,竞争与效益要求人们独立自主,大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缺乏创造,人云亦云的主体只能在竞争中失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着人的主体性的解放,也催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当代青少年在道德生活中和价值选择中较强的主体意识,强烈的主体需要正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为学校教育培养道德主体提供了主观前提。从社会方面看,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引发了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国家、集体、个人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对教育的需求存在着内容上和层次上的不同。国家要求教育培养“经济人”和“政治人”,集体要求教育培养“组织人”,个体则想通过教育使自己成为“主体人”。

表面上看,三者是矛盾的。从本质上看,三者是统一的。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二者密不可分,互为因果。个体既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历史的生成物。没有个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就无所谓社会历史的发展。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社会总体道德的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每一个道德主体的觉醒与发展。培养道德主体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成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走向文明,创造辉煌的必要前提。

二、在走向学习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以学生为重心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

实现现代化,正成为当代中国不可阻挡的潮流。社会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依托于教育的现代化。现代教育的基本走向是学习社会和终身教育。传统教育观把教育看作是生活的准备,今天受教育为的是明天谋生。教育成为界定未来身份的阶梯,垒砌这些阶梯的材料就是知识。学生通过学知识、记知识、考知识逐级获得高学历,保证今后拥有优越地位。知识学习是贯穿传统教育始终的主题。现代教育观摒弃了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思想,但不是否定知识,主张终身学习,即生活本身就是学习。教育不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教育就是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献中清楚地表明“终身学习始于生,止于死”。“学习为人们所必需,但并非总要受教于他人,学习将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这是未来学习社会的起码要求。”②在学习社会中,学习的目的不再是最大限度地积累知识,以备今后使用。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度过闲暇、开发潜能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很显然,传统教育观以知识为核心,现代教育观以人为核心。以知识为核心必然强调“教”,教育的重点通常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知识的内容本身。以人为核心,必然强调“学”,教育的重点是学习者本身,因为学习是学习者的行为。由强调“教”转为强调“学”,“这种转变看起来似乎是微妙的,然而却具有极深刻的意义。……它充分考虑到学习者自身的作用,其着重点在于学习的过程和结果。”③“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④

这说明,教育核心的转变必然使得教育的重心从教师转向学生。另外,现代教育以人为核心,实质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开发人的潜能为核心。学生的学习重点不再是掌握知识,而是学会做人,即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过道德的生活。这样的教育目的必然带来学校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知识课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会明显增加。目的在于使学生提高能力和修养,善于实践。教育内容方面的变化是:僵死的、陈旧的知识会大幅度削减,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增长见识,身体力行的教育内容会大大增加。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必然要求教育方法作相应调整。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必须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实践,实际操作。在实践中,在与人交往中,在解决困难中,促使学生学会分辨、积极思考、增加体验、积累经验。

总之,现代学校教育方法的重心必须转向学生,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长,它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剩余时间,使人们可以从事生产以外的其它社会活动。……人们可以在生产以外较全面地发展。因此,教育不仅是劳动力的教育,而且还应是社会主体人的教育;教育不仅是生产者的教育,还应是消费者、享受者的教育。”⑤转三、落实学生重心地位,学校德育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一)落实德育民主化,使德育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

落实德育民主化涉及教师与学生教育观的转变。教师要深刻认识到随着社会发展步代的加快,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提高。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问题上不如学生。充分认可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相信他们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有超过自己的思考,主动与学生交流,虚心接受学生意见,与学生平等沟通,共同提高。学生要消除对教师、对家长的依赖思想。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个人道德生活的主体,以对本人负责的态度和责任感,主动进行道德学习,自觉磨炼道德意志,积极投身道德实践。以一种积极进娶自觉成长的生活观,与教师相互探讨,共同思考,日益走向道德成熟。以这样的德育观为指导,学校德育方法可以采取民主对话、主题辩论、质疑答疑、师生研讨、情感沟通、心理咨询、两难问题抉择、价值观辨析等方法。总体特征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调动双方积极性,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双向互动,实现道德的共同进步。

(二)落实德育实践化,使德育方法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

道德品质的形成动力来源于新的道德需要,新的道德需要产生于具体的生活实践。脱离实践,学生的道德需要就会枯竭。另一方面,完整的道德品质由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共同组成。行为是一个关键因素,是道德品质的落脚点。如果道德教育仅仅满足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却不能使学生付诸于道德行为,这样的道德教育只能半途而废、收效甚微。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以往学校德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满足于讲解道德知识,对学生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相对薄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道德认识不少,道德行为却不多。改变这种局面,学校德育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开发、推行多种多样立体化、开放式的德育模式。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体验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炼意志,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

总之,今后的学校德育肯定要走出封闭的课堂,因为无论是德育理论还是社会生活都要求学生以具体的道德行为体现道德品质,参与道德生活。落实德育实践化,学校德育方法要加大实践环节。具体方法可以是:让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参与学校管理、负责学校事务、参与社会服务、承担社会义务、讨论社会事件、学军、学农、野营拉练、城乡“留学”(城市学生到乡村学习,乡村学生到城市学习)等。总体特征是:学生是实践的主体,从设计到联系,从实施到组织都要发挥学生的作用,最好是学生自己组织,自觉走向社会,教师主要起指导、建议、创造条件、提供方便的作用。

(三)落实德育理想化,使德育方法由传递知识向塑造人格转变

我国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传授点文化科学知识,而忽视培养的方向,这样的教育是失败。”⑥道德教育的最高追求是要使人具有完美的人格。尽管这一目标对具体人来说,有些理想主义色彩。但正是这种理想,激励着人们发奋苦读,改革创新,具有更高的追求。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德育谈理想少了,道德教育也被纳入了“应试教育”的轨道,单纯传递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其结果是高分低能者随处可见,知识高深却缺乏道德者随处可见。一个人仅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一个国家的教育来说,仅仅传授知识也是远远不够的。

第7篇

传统的大学生党员德育方法表现出诸多弊端,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德育内容的展现,造成了德育效果欠佳、实效性低下、作用不明显,使得当今学校德育工作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因而改革德育方法尤为重要。鉴于此,为了提高学生党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必须进行德育方法的改革和德育方法体系的建构,从而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新方法。

一、注重隐性的灌输教育,将德育方法进行全面渗透

多年来我国高校的德育教育方式一直都是以显性教育为主。然而,在极其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影响大学生德育方面的因素也越来越多,仅依靠与德育相关的课程等一些显性的方式显然不足,为了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还须运用其他的多种因素对大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党员进行德育教育,促使他们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这便涉及隐性德育,即按照一定社会的德育目的以及要求,根据大学生党员的特点,教育者有意识地利用高校内隐的各种教育内容或要素,间接地作用于大学生党员,使其通过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而获得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方面的经验。

大学生党员的德育教育要有灵活性、多样化,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等一些现代化教育手段,改变原来如开会等呆板的学习形式。尤其是当前为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自由开放、功能齐全、信息含量丰富等多种特点获得了大学生的青睐,为此,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同时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其中应做好相应的工作,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发挥其优势,积极地关注时事,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此外,还要重视榜样作用,树立大学生党员身边的先进典型事例。积极地开展“优秀共产党员在身边”、邀请身边的模范大学生共产党员做报告、交流、召开座谈会等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注重自我教育,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针对大学生党员进行良好的德育素质教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除了德育工作者的外在教育,更需要大学生党员的内在的自我教育。所谓“自我教育”,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正确的地认识自我,激励自我,监控自我,建构自我,凸显自我,超越自我。自我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种方法﹐注意发挥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学生道德进步的内在潜力。要求教育者按照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阶段予以适当的指导,充分发挥他们提高思想品德的自觉性﹑积极性,使他们能把教育者的要求,变为自己努力的目标;要帮助大学生党员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念,鼓励他们追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要培养大学生党员自我认识、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善于肯定并坚持自己正确的思想言行,勇于否定并改正自己错误的思想言行;要指导大学生党员学会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种自我教育的方法。总之,通过一系列在教师指导下的自我教育活动,培养大学生党员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锻炼提高大学生党员自我教育的能力。

知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其意思就是,要通过我们的“教育”去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己学习,自己思考,自己得出结论。所以,德育工作者应培养大学生党员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自我激励的能力。

三、注重“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加强大学生党员道德能力培养

1.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21世纪的教育,应当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主体性、发展性教育。”“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发展,发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和人格提升,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改善他们的道德生活。高校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加强德育的理性化、人本化、开放化、层次化教育,以基本道德品质教育为基础,才能有利于大学生党员的人格教育与全面发展,才能有利于大学生党员道德素质的提升,从而带动身边所有的大学生。

2.注重大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

教育大学生党员进步的同时也要关心他们的成长,既要启发教育大学生党员要服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也要帮助他们解决个人成长中的各种实际困难。坚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引导大学生党员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开展“争做优秀党员”、“我为党旗增光彩”等活动,以演讲、论坛等一些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发挥大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使德育教育工作取得更大的实效性。

四、注重道德实践,引导大学生党员在实践中自主发展

实践是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沿着正确方向成长的必经途径。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尤其是在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特殊的意义。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基本方法之一,也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和求实原则的重要表现。大学生党员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大部分时间和空间主要集中在学校以及课堂,而实践的运用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实践锻炼法的运用还需要教育者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精心的策划,来做好承担事后责任的准备,保证实施的持续性。

最直接的教育途径就是实践,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以及社会服务、公益活动,以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为此,高校教育者应注重组织大学生党员多参加此类活动。通过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工作来培养大学生党员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以及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培养大学生党员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吃苦耐劳精神,磨砺自己的意志,熟悉力所能及的劳动以及自我服务性劳动技能,培养他们的意志力、探索精神以及自立、自主、自强、自重、公平竞争和爱校爱国的精神,培养尊重他人、为他人服务、与他人合作、平衡人际的协作态度和意识。同时,让学生党员走出校园去参观、走访、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主动参加以社会公益为内容的志愿活动,培养学生党员的参与意识,使其经受住风雨的锻炼和考验。增长知识和才干,使学生党员道德认识在社会实践中内化为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实现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

此外,还需要充分发挥大学党校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党员的理论水平。高校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大学党校管理和师资力量的优势,针对大学生党员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特点、不同问题,开设积极分子培训班、强化班、专题学习辅导班等各种类型的培训教育活动,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理论知识培训,做到大学生党员在校期间教育不间断、内容衔接紧、形式有创新,同时督促和帮助他们真正达到“真学、真信、真用”的目的。

第8篇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实施方法

当代小学生独立意识明显增强,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进取心,思路开阔,敢想敢做,敢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在人生价值、道德取向上出现了多样化、多层次的新特点。由于独生子女的因素,他们很多希望拥有一切,但却不懂为他人作奉献或牺牲;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理解,但却不懂得体谅别人;只知受爱不知爱人。在想法上他们接受灌输转向独立思考,平等探讨;在集体生活中由被动追随到主动参与;在审美需求上,从他择转向自择;在家庭生活中不再把父母教导奉为行为指南,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做。他们思想言语的独立与行动有较大的反差,独立意识和独立行为不一致,顺利时的独立性与挫折时的软弱性、依赖性很明显。生活条件的优越导致意志力的脆弱,心理发展不成熟。如何要做好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呢?

一、学校德育管理机制要健全

学校德育机构应包括校领导、团委、教务科、学生科、班级等,既要有德育决策的指挥层,又要有德育工作的具体执行层。在学校德育工作组织中每一个组织成员要认识到自己所进行的工作对每个学生、整个学校实现社会主义培养目标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当然,在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中,要统一目标、统一安排、分层管理、相互协调,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主体能动性。

二、学校德育工作要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仅靠说教是不能深入到学生们的心中的。别看是小学生,但他们的思想认识也逐渐的地变得复杂起来。如果教师不能及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势必会放纵学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节日庆典、晨会(国旗下讲话)、班会、黑板报等,不失时机的加强对我们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的转化为道德行为。

三、学校德育工作要从低年级的学生抓起

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着手。让学生懂得集体利益高于一切,让他们从小就有集体荣誉感。这种集体荣誉感要贯穿于德育活动始终,可以教育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和集体同呼吸、共甘苦的,通过集体的力量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受到德育,这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也可以通过少先队对学生进行德育。低年级的学生能成为少先队员应该是件骄傲的事情,我们正好可以通过这一点对学生进行德育。也可以开展一些学生真正有意义又可实行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能把德育转化为自身的东西。

四、学校德育工作要营造好的校园氛围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一种无形的德育。一个环境优美、卫生整洁的校园,不仅能给人美的享受,而且能陶冶人的情操。改善校园环境,使原先脏、乱、差的校园环境,变成美丽干净的校园。这样能使得教师更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学生更爱学校,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学校领导关心职工,廉洁勤政,开拓进取,学校的发展越来越好。所有这些,都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实践证明,良好的环境能诱发人美好的愿望。

五、学校德育工作要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面对现在竞争日益剧烈的社会,要提高人才素质就要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观念重点体现在一个重视、两个克服上,即学校教育不仅应重视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更新人才观念,克服用一个模子培养人才的倾向。按李岚清同志提出的“六个学会”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即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和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德育工作者应把重心放在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身上,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格个性的社会化。为此,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着眼点的现代德育观。教师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学校要重视教师培训,通过教育学习,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因此,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树立德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第9篇

我们的基础教育目前正逐步从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转移到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上。虽然我们提出“德育为先”,但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我们的德育却缺乏“创新”。其实,德育教育作为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教育,尤其是其教育形式更需要不落俗套的方法和手段,更需要创新。

一、德育工作要从身边做起

“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为了尽快地使自己对新生产生真诚的师爱,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与他们接触、交往。课间、饭后找他们聊天、说笑;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想办法帮助解决;在他们出现思想问题时,找他们谈心,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同时与他们的家长保持联系,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学生对陌生环境的焦虑和不安很快被新奇和欢乐所取代,逐渐的喜欢这个集体并安心开始学习。

班主任还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各种活动,既做组织者,又做普通一员,让学生感到班主任不但“可敬”而且“可亲”。在军训期间,和学生顶着烈日,共同进退,短短四天的共同生活,很快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在他们入校后的第一次运动会,和同学们一起写标语、做小旗,为运动员们呐喊助威,虽然嗓子哑了、晒脱皮了,但师生情感加深了,也使他们感受到新集体的温暖,增强了新集体的凝聚力。

二、德育工作的形式需要有创新

在我们日常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往往过多的依赖于说教,教师常常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但学生由于缺乏感性认识,缺乏内心的感触,也就缺乏内心的共鸣,收效甚微。

记得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教学实例,在一堂课上,教师想告诉学生“要学会帮助别人”。于是她推来一把轮椅,请每位学生轮流坐上轮椅在校园内和走廊上行进,学生无不体会到平日轻而易举的动作这时变得艰难了,原本还十分好奇的学生在体会过一次当“残疾人”的经历后;无不感到身为残疾人的不易。教师切勿多语,学生无不感到在你遇到困难时,别人的帮助对你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因此当教师问道:“当你遇到困难时,你需要的是别人的帮助;那么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你该怎么办?”时,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回答:“要帮助别人。”在这堂课上,教师并未对学生讲上一番大道理,而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无助时的痛苦。这样的体验式教育是否比简单的说教更管用?或许我们可以更多的让学生在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德育工作的内容需要“真”

就德育工作而言,要产生良好效果,必须在内容上求“真”。因为只有真实的东西才令人信服,使人产生真情实感。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真”,积累“真”,利用“真”。在进行说理教育时,要用真实的事例,材料和数据向学生讲述观点,阐明道理;在进行榜样教育时,所确立或选取的典型应真实可信,让他们感到可亲可敬,激励和引导他们向榜样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在进行理想教育时,应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并自觉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创新教育呼唤德育创新,尤其是德育方法的创新,社会在不断进步与发展,学校德育工作应与时代同步发展。我们应该继承那些已有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和手段,同时借鉴先进理念,为德育补充新的营养。

第10篇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空间/仪式

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当代中国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效果不佳。除了教育内容上现实性与针对性不强之外,还在于方法与手段上的落后。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国民道德教育,都带有战争年代思想动员与思想改造的痕迹。在今天市场经济与全球化时代,依靠这些传统的模式与方法来达到思想道德教育的预期目的,是不大现实的,应该引入新的方法,开辟新的道德教化空间,构建新的道德教化仪式。本文拟就此问题提出一点看法,以引起同行专家们的关注与讨论。

一、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的意义与特征

这里所说的空间就是人们物质和精神活动的场所与范围,仪式是人们为达到某种目的,在空间中进行的具有象征与表达意义的活动。①文化人类学者认为,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具有社会整合与社会动员的功能。道德教化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引导未成年人掌握和运用既定的道德观念与规范;二是巩固成年人已经形成的道德观念与规范。这两个目的不能随便和轻易就能达到,它要经过反复地引导、教化与心理暗示。这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的一些特定程序与环节必须在特定的空间中,通过特定的仪式才能完成。如果不在特定的空间中,不经过特定的象征仪式,就无法达到教化的目标。在一个嘻嘻哈哈、极不严肃的场合,宣讲道德信条,不仅没有正面意义,反而会有负面效果。

人类社会在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和主动创设了丰富多样的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从结构上看,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制度型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

这种形式的最主要特征就是由社会权威组织(主要是政党和政府)构建的,有着较为规范边界和固定程序的道德教化仪式与空间。由于其组织者的权威性,这一空间的建构与仪式的创设有着比较丰厚的资源保证。制度型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的目标明确,程序严格而有计划,标准统一,集中实施,在评价上既准确又具体。制度型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的这些特点,决定其在整个公民道德教化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任何其它类型的空间与仪式所不能代替的。比如说学校的道德教化场所与仪式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制度型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是由政府主导的,有着严格规范与标准的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

2.生活型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

所谓生活型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就是指日常生活中,形成与构建的一些不同形式的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这种道德空间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空间构建的低成本性和它与日常生活的不可分离性。如果说我们前面所说的制度型道德空间与日常生活有一定程度分离,而呈现出规范与固定性的话,日常生活型的道德空间则刚好相反,它融于日常生活之中,充满着临时性与流动性。正是这种临时性与流动性,将每个人都网罗到这个空间中来。在制度型的道德空间与仪式中,还可能有部分社会成员没有进入,但在生活型的道德空间与仪式中,每个社会成员都主动或被动地卷入进来。只要他生活在社会之中,他就必须进入到这些生活型的道德空间中。生活型的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是每个社会成员无法逃离的道德生存方式。

举个例子来说,最常见的生活过程——吃饭,就构筑起了一个道德空间,进行着一种道德教化的仪式。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公共场合,吃饭都带有某种程度的道德色彩。这是一个让所有参与吃饭的人进行道德学习与体验的重要场所。首先从落座的方位来看,就是社会等级制度与血缘关系的一次演习,让人们再次强化对各种等级关系的记忆与认识。餐桌上的座次非常的讲究,每个人都必须按与其身份相应的座位入座。

3.宗教型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

宗教产生在生产力低下、物质极度短缺的年代,它适应了控制生理欲望、强化自我约束、减少人与人之间为了少量的物质而互相残杀的人类道德要求。所有的宗教都有一个特征,就是不同程度的禁欲色彩。而实现禁欲的目标,就要克服人的生理欲望。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就必须通过特定的空间和仪式来实现这种道德教化的目的,每一个宗教都不约而同地构建了自己的道德空间,开展自己的道德教化仪式。宗教的道德空间都是经过精心设置的建筑物——寺、庙、堂、观、庵。在这些空间中创设了一系列特定的仪式——朝拜、布道(讲经)、倾诉、忏悔等等。这样就把每个社会发展阶段的道德观念与要求灌输到社会成员之中。事实证明,在这种庄严肃穆,表面上远离尘世物欲的空间中,通过一些对心灵收敛、精神提升的仪式,道德教化有一定的积极效果。当然,宗教的这种特性也往往被统治阶级用来麻醉处在物质被剥夺和精神被压制状态中的穷苦人民的工具。

4.娱乐型道德教化空间

一个健康社会的娱乐不仅仅是单纯地为了审美,而且还担负着社会道德教化的重要任务。中国传统社会特别强调“寓教于乐”,就是这个道理。各种娱乐活动中,也构筑起了一个又一个道德教化空间。相对于其它几种形式的道德空间来说,娱乐型道德教化空间结构更为松散,而且进入空间的社会民众带有很强的动态性与随意性。在这个临时的空间中,没有进出空间的强制约束性,所以它在道德教化中的地位与作用,比前几种形式的空间更为弱化一些,只是在实践仪式给人们提供娱乐产品的同时,构筑了一个乡村社会道德教化的空间,强化了社会民众对社会道德秩序与规范的认同与遵守意识。

举个例子来说,传统乡村社会的重要娱乐方式——唱大戏,就是一个典型的娱乐型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在这个一年之中为数不多的场合,乡村社会的全体成员集中在一起,年长的或权威人物,端坐在这个空间的中央,年轻人和妇女坐在,一些未成年的孩子则在这个空间的边缘打闹喧嚣,同时伴随着这些孩子家长爱护性的呵斥,呈现出一幅动人的乡村社会守望相助、长幼有序、和谐共处的画面②。这就强化了人们对这种秩序与规范的认同与维护,增强了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巩固了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道德联系。不管娱乐活动的内容如何,这一空间本身的构建就已经实现了乡村社会道德教化的很大一部分功能。

二、当前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的困境与原因

今天的思想道德教育为什么没有能够很好地承担起消除人们道德困惑与精神焦虑的责任呢?我认为,除了道德的内容(观念与规范)没有及时转换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陈旧落后,特别是与道德教化空间单一、道德教化仪式疲软有着直接的关系。

1.家庭道德空间功能退化

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要在家庭生活中,通过每个成员良好的言行举止,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形成好的家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道德教化最原始的空间也是最有效的空间,中华民族向来以严格的家庭教养而着称于世。“子不教,父之过”。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高下,与其家庭这一道德空间的教化是分不开的。中国人对一个人的道德批评话语中,最常见的就是没有“家教”,可见家庭作为道德教化空间的重要性。然而,自从中国进入现代化进程之后,对家庭的批判与控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社会对家庭的道德教化功能提出了质疑。再加之近三十年来推行

的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使独生子女成为家庭的核心成员(小皇帝、小太阳)之后,家庭作为严格的道德教化空间的功能大大弱化,家庭道德教化的一些仪式与过程已不复存在。

2.会议与学习型空间功能老化

如前所述,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与建设过程中构建的一个重要的道德教化空间就是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看家本领。中国共产党把全体民众纳入到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会议之中去,会议就是学习、就是教化,一个长期不开会、不学习的人,其道德水平肯定是不高的。现在有些腐败分子,在总结堕落的原因时,其中一条就是长期不参加集体学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的社会成员游离于体制之外,他们不可能参加学习型会议,他们参加的会议是业务型会议,是一个如何赚钱、如何分钱的会议,基本上没有道德教化型的会议。

3.学校道德教化空间功能弱化

学校道德教化空间是目前中国惟一正式存在的道德教化空间,学校的道德教育也是我国最为规范的道德教化仪式。从实际情况看,越低年级的学校,道德教育的空间与仪式越规范和严格,效果也相对较好一些,如小学道德教育就要比中学、更要比大学的道德教育规范与严格一些。然而,无论是哪一级学校,它都背负了太重的道德责任,因为它是目前制度化与规范化的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的重要表现形式,所以当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出现问题的时候,学校必须承担重要的责任。然而,当前学校的道德教化形式与内容,空间与仪式都与这种责任存在差距。学校这一重要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空间的松散、仪式的淡化上。如道德课堂教学的构建不符合道德教化空间构建的规律与原则,大课堂、单向度是当前学校道德教化空间存在的两个最为突出的问题,仪式过程中主要存在着平淡与松散两个最主要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学校作为一个重要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的地位和作用。学校作为社会教化最重要的制度化场所,历来被视为社会道德的源泉,源头活水被污染,其后果可想而知。在学校教育日趋功利化、工具化的变异之中,学校道德教化的功能正在可怕地退化。

三、重构道德空间与再造道德仪式的路径

当前我国道德建设的一个迫切问题就是要尽快构建多种道德教化空间,创设有效的道德教化仪式。这里,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工作要做。

1.强化传统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的功能

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教化传统、中国共产党在道德教育上的丰富经验,是我们当前重构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的宝贵资源,必须加以改造、完善与利用。

(1)要保持家庭的这一道德教化空间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建家庭的价值,让每个人都在家庭这个空间中接受道德教育,履行道德义务,优化道德关系。要提升家庭的空间价值,要提倡回家,除了工作与学习之外,一个人的生活空间应该主要是家庭。当前,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相当部分家庭成员特别是家庭主要成员有时游离于家庭这个空间之外,缺乏家庭这个道德空间的教育与制约,容易出现道德失范。从当前道德高危人群的分布情况来看,有两种类型最为突出:一是外出务工人员,二是所谓的一些成功人士(老板、官员、明星)。这两种人长期被动或主动地脱离家庭这个道德空间,造成了他们长期脱离家庭道德教化空间的控制与束缚,在外界条件的诱发下,容易出现各种道德问题。

(2)要强化会议与学习型空间的功能。会议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道德教育与阶级认同的重要仪式。如前所述,这种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曾经在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社会主义新人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无论从道德教化空间的结构上,还是道德教化的仪式过程上,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因为集会是人类作为社会存在物的必然要求,它对于提升社会成员的集体认同与归属感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市场经济的作用,社会对于非功利意义的集会产生了一种拒斥现象。现在要开会特别是开“务虚”性质的会议很难,一些成员往往是一些特别应该参加的成员不愿参加会议,使中国共产党在道德教育上最有效空间的作用得不到发挥,这是一个需要我们反思和重视的问题。现在要逆势而上,虽然一些人不喜欢、不愿意开“务虚”的学习型会议,但还是必须开,要强制性地构建这种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道德教化是一个逆水行舟的艰难过程,如果顺其自然、放任自流会造成更大的恶果。因为道德教化就是克服人的自然的一面,而提升其社会的一面,肯定不是一个顺利的过程,但这是必要的,否则,人性就会堕落、退化。

(3)要利用与改良民间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中国民间有着大量的道德教化的空间与仪式。这些空间与仪式有着其两面性,虽然存在着一些落后的色彩与因素,但其形式生活化与世俗化,深得其社区成员的欢迎与喜爱,因而在这一空间与仪式中进行道德教化的效果较好。在新时期的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注重避免其落后的一面,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造,并赋予新的内容。如民间一些庙会,在一些地区是人们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空间,有着其独特的吸引力,也承担了一定的道德教化功能。但从总的情况来看,庙会的形式与内容之间已经产生了一定的脱节。这就给新时期道德教化新空间的开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通过这种大规模的人员聚集空间,与传播一些反映时展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与行为规范,能起到较好的教化效果。

2.创设新的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

作为一个道德治理性的中国传统社会,有着完整的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过程。这些是我们今天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但是,这些毕竟是一种传统的资源,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与社会结构有着较大的差异,不可能指望这些传统的道德资源来解决我们遇到的道德困境,也不可能指望这些传统的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来培养出一代道德新人,因而必须根据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结构,创设富有时代特征的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这当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搭建几个场所,举行几个仪式就能解决问题的。从当前我国道德教化的形势与发展特点来看,在创设新的道德教化空间与仪式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是应该给予关注的。

(1)高度关注“生人”道德教化空间的建构。所谓“生人”道德空间是相对于“熟人”空间而言的,就是指互不相识的人在共享一个道德空间。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流动性空前增强,活动空间范围扩展,且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切割。这就造成了在这些不断切割的空间中活动的成员随时都在变动,成员之间互不相识。这与传统静止社会是完全不同的,传统社会成员的活动空间是相对固定的,成员之间相互了解,起码是相互认识的。也就是说传统的道德空间是一个“熟人社会”③。而现代社会则是一个生人社会,生人社会的道德空间中,人们的道德行为与熟人社会道德空间中的表现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就要求在现代社会中必须高度关注“生人道德空间”的构建。这主要体现在一些公共场合的道德教化问题。如商场、公共交通工具就是一个公共空间,就可以履行道德教化的功能,使社会成员在这些公共空间中,得到道德的教化与引导。这就要求对这些公共空间进行认真研究,在空间结构与空间的内容上,精心布置,保证进入这一空间的社会成员受到明显的道德影响与感化。如一个安静整洁的空间,就会让进入这些空间的成员养成遵守秩序的道德习惯,反之亦然,一个混乱的空间,会诱发进入这些空间中社会成员的道德陋习。

(2)注重虚拟道德教化空间的控制。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和技术手段的不断提升,网络对社会成员特别是对青少年的道德影响越来越大。而这一虚拟的道德空间,无论在形式与内容上都是一个全新的东西,目前还只是处于自发状态。其道德教化的功能还远远没有实现。所以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

。当前最需要解决的是,要尽量减少虚拟空间不道德甚至是反道德的内容。网络中的“黄、赌、毒”现象泛滥,对于进入这些空间的社会成员产生极其严重的道德负面影响。虚拟空间中的“坑、蒙、拐、骗”的内容,对社会成员的非道德和反道德行为,起到了某种催化作用。在尽量减少虚拟空间不道德甚至是反道德的内容的同时,要向虚拟空间提供更好的道德内容,并与传统道德空间中的内容有所区别。应该充分结合虚拟道德空间的特点,提供给虚拟道德空间的成员以明确而具体、形式上生动活泼的道德内容④。

(3)注重道德教化仪式过程的设计。空间只是道德教化的场所,道德观念与秩序还需通过一定的仪式才能完成。如前所述,中国有着优秀的道德教化仪式,这是我们当前道德建设的重要财富与基础。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些新的道德观念与秩序的形成,不能够仅仅依靠传统的道德教化仪式来实现,还必须创设新的仪式。尽管这方面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与程序,但起码要体现两个方面的原则:一是注重经济活动中的道德教化仪式。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很大,所以教化仪式必须体现经济利益的原则,创设一些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观念与秩序相关的仪式,如契约观念与诚信意识的养成仪式,可以通过经济交往中的签约仪式中的道德教化内容来完成。二是要符合现代社会快节奏与主体性的特点。那些冗长、拖拉而效率低下的道德教化仪式是不符合现代社会成员接受习惯的,因而达不到教化的目的与效果。那些“我讲你听”的灌输式的道德教化仪式,同样也不会为文化水平与选择能力较强的现代社会成员所接受,也就达不到教化的效果。应该创设一些参与性、互动式的道德教化仪式,充分发挥社会成员参与这些仪式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他们在参与过程中感受与选择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道德观念与秩序。

注释:

①参见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版,第34-36页。

②鲁迅:《社戏》,《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第11篇

关键词:德育;养成;活动

我所处的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校80%以上的学生父母忙于生计,对孩子疏于照顾,使他们养成了许多不良行为习惯。鉴于学校生源的基本情况,我确立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是:从日常抓起,在活动中提升,重在实效,抓好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逐步提升学校在周边居民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为此,我在德育工作方法上进行了如下探究:

一、落实常规,着力养成教育

1.通过流动红旗评比制度,抓好学生日常行为常规教育

为进一步完善班级工作的考核评比制度,制定了《教育常规检查评比细则》,细则中就学生的一日常规包括文明礼仪、纪律、卫生、两操活动(广播操、眼保健操)、晨读、午休和班级环境等方面作了具体的考核评比要求,以此带动各个班级,扎实开展争创活动。同时,创新思路,增设《扣分通知单》《加分通知单》,如果哪个班级出现扣分、加分情况,负责检查的小干部以发放通知单的形式及时通知该班,让每班及时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以完善提高。

2.营造校园良好环境氛围

要求进入校园的全体师生,做到着装整洁,讲文明话、做文明事、走文明路,并接受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的监督,力求逐渐营造一个氛围浓郁的校园。此外,加强校园文化、班级特色文化建设。要求学生一定要在教室的布置上下番苦功,争取做到个性化,与众不同,并且还要贴上本班的班徽以及班级的管理规章制度,让墙体变成会说话的镜子,这也是班级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美化了环境,并且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了平台。

二、搭建活动载体,增强育人效果

1.节日活动丰富多彩

学雷锋日,全校学生“清洁社区、和谐环境”清洁社区垃圾活动;植树节“我和小树共成长”活动;国际环境日“低碳――绿色生活,我的美丽世界”手工制作活动等等,增强了学生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使他们懂得保护自然环境要从自身做起。教师节,学生通过向老师送祝福语、赠送自制贺卡等表达对老师辛勤劳动的感激之情。

2.主题活动精彩纷呈

开展西柏坡红色之旅、红歌比赛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将来报效祖国的决心。小主持人比赛,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开展“阳光课间 健康校园”体育活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

总之,将学校的教育活动趋于常规化、系列化,应以“感恩体验教育”“红色革命传统教育”“绿色科技环保教育”“生命教育”为主线以“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班队会、综合实践活动为主要阵地,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赵志军.德育管理论.东北师范大学,2005-10.

[2]胡辰.学校德育创新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理论观察,2013-10.

第12篇

1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通过创设一些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典型场景,调动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理解目标知识。在中职德育教学课堂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很有必要,情境教学法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生动地融入到枯燥无味的理论学习中,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将主要知识点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中职学校目前使用的德育教材内容丰富,教材及相关辅导资料中案例设置的情境具体生动,教师可利用相关的素材,创设或引用有关情境,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也可对重点知识的情境进行渲染,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如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中讲到“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时,可以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学生干部模拟选举,让学生体验行使权力的感觉。

在讲到“投资理财”时,创设情境“假如你现在拥有50万元,你打算怎样去投资”,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造性地思考,对投资做出安排。这样设置情境既能让学生灵活掌握知识点,又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讲述“商品和货币”时,可在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些道具,通过亲身体验,体会物物交换的局限和货币产生的过程。在讲述“建设和谐文化”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图片、播放有关各地不同文化的视频,让学生体验不同地域的文化。而在讲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可以事先复习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了解人大代表关注的重点问题,了解人大议案的编写结构,模拟编写议案,让学生体验当人大代表的感觉。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教师可以先搜集犯罪案例,然后指导学生来模拟法庭,法庭各角色均由学生来扮演,这样不仅使学生接受了一次特殊的法制教育,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教材中法律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用典型案例,突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和评价,积极思考,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侧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由教师收集案例,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去收集整理案例。案例的选择必须结合教学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针对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尽可能与学生所学专业相联系。在使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首先由教师或学生对自己收集的案例进行详细阐述,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文字材料或图片展示等手段,力求增强资料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然后由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最后由教师对案例进行点评总结,指出案例分析中的关键问题或者指出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启发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

如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讲到“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时,可以列举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具体案例,如在护理职业教育中对护士职业礼仪的培养,在专业学习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药学专业教学中对药剂人员进行职业行为教育等,使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职业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在讲到公民权利中关于“人身自由”的内容时,可以结合法制节目中学生在超市购物被疑偷盗而被逼脱掉衣服搜身的案例,在阐述这个案例时,可以模拟当时的情景,通过案例重演,使学生对案例有更深刻的理解,在案例讨论时思路也就更加清晰。在阐述“避免误入犯罪歧途”知识点时,也可结合当下学生常见的不良现象进行案例收集,让学生意识到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3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是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实践活动将抽象化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并将其转化为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等都是实践教学的形式。这种教学方法倾向于学生亲身实践,在实践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性,是培养学生学习态度、思维能力的一种方法。实践教学法全面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把课堂知识无限延伸,提高了德育的教学效果。(本文来自于《卫生职业教育》杂志。《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简介详见。)

4总结

如在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教学中,开展主题为“观察市场价格,感受市场规律”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分组到学校附近的超市和商场进行跟踪调查,收集商品价格的变化信息,特别是不同时段的市场供应、需求量和价格的相关信息,通过对同一商品不同时段或不同商品的价格进行比较分析,从中了解市场上各商品价格变化的规律。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学生的日常消费数据,比如每月的家庭收入、每月该学生的消费情况,然后根据收集到的材料,分析该学生的消费心理,最后谈谈自己的消费观。另外,在阐述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时,为了解近几年基层民主的发展状况,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假日到基层村委会或居委会进行调查,自己设计调查方案,撰写调查报告。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能力。

作者:郭海秀 单位:江门中医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