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儿科学和儿科医学的区别

儿科学和儿科医学的区别

时间:2023-09-18 17:35:21

儿科学和儿科医学的区别

第1篇

1.1调查对象

对南京市设有儿科的36家医疗机构儿科医疗资源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儿科病床总数、医生总数及职称、护士总数及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总数。资料来源于南京市卫生监督所医疗机构监督档案。

1.2调查方法

运用调查问卷和查阅卫生统计年鉴等方法。调查问卷设计分为两部分:一是被调查医院的基本资料,包括医院的类别、等级、所在区县等;二是被调查医院的儿科医疗资源情况,包括儿科病床数、医生总数及职称、护士总数。再通过查阅南京卫生年鉴,了解南京市儿科资源纵向发展状况。

1.3统计学处理

对所获取的相关数据用Excel软件按医疗机构的类型、等级、性质、区域等统计指标分别建立相应的数据库,进行数据管理与分析,用表格进行相关描述。

2结果

2.1医疗机构基本情况

被调查的36家医疗机构中,公立医疗机构26家,民营医疗机构7家,其他性质医疗机构3家。一、二、三级医疗机构分别为9、19、8家。

2.2南京市儿科医疗资源总量情况

2.2.1总量纵向发展情况

医疗资源包括人、财、物。查阅南京卫生年鉴,1991年至2001年间,南京市只有1家儿童医院,2002年增设了1家,迄今为止共有2家;2001年南京市儿童医院的病床数为420张,2010年增至1020张,10年只增加床位600张;儿科卫生技术人员数2002年为1012人,2010年增至1511人,8年增加139人。统计资料显示南京市儿科医疗资源总体增长缓慢。

2.2.2总量横向情况

南京市目前约有儿科病床1668张、医生682人(其中高级职称247人,中级职称194人)、护士1051人。

2.3南京市儿科医疗资源配置情况

2.3.1不同类型医院间的配置

儿科医疗资源包括优质儿科人才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儿童专科医院,尤其是62%的高级职称儿科人才集中在儿童专科医院,其余分布在综合性医疗机构。

2.3.2不同级别医院间的配置

75%左右的儿科资源都集中在三级医院,20%左右分布在二级医院,一级医院拥有不到5%。

2.3.3不同性质医院间的配置

赢利性医疗机构拥有的儿科资源少,竞争能力不强。90%以上的儿科资源包括优质资源集中在公立医疗机构。本次调查的36家医疗机构中,民营医疗机构8家,占22%,但拥有的儿科资源不到10%。

2.3.4不同区域间的配置

75%以上的儿科医疗资源包括优质的资源集中在城区,郊区只拥有15%左右,而高淳、溧水县两县拥有量不到10%。

3讨论

3.1南京市儿科医疗资源不足的现状

3.1.1总量不足

调查显示南京市儿科病床1668张、医生682人。儿科发展的根本是儿科人才的发展,在儿科医疗资源中,最重要的是儿科人才。2009年南京市儿童人口数为81万,每千名儿童只有儿科医生0.8419名,远低于同期南京市医师比例2.63名•(千人)-1的平均水平。而且南京市的儿科医疗资源除了满足南京本地儿童需求,还有相当一部分用于治疗周边地区转来的危重患儿。由此可见南京市儿科医疗资源短缺,总量不足。

3.1.2儿科资源向城区、公立高层次医疗机构集中

调查显示南京市75%以上的儿科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区,90%以上的儿科资源包括优质资源集中在公立医疗机构,75%集中在三级医院。儿科医疗资源呈现向城区、高层次公立医疗机构集中的状态。这一结论与朱铭杰等南京市医疗资源分布呈现向城区、高层次医疗机构集中的研究结果一致。

3.2南京市儿科医疗资源不足原因分析

3.2.1医学院校撤销儿科专业,儿科人才培养机制缺乏

调查显示南京市儿科医师总量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儿科医师培养机制。1998年教育部调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儿科作为调整专业从1999年起陆续停止招生。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会长朱宗涵指出,儿科专业被取消后,新的儿科医生培养机制没有建立,事实上切断了儿科医师的稳定来源。

3.2.2医疗机构注重经济效益,不重视儿科发展

儿科与成人科室相比“风险高、工作累、收入低”。公立医院药品、检查收入是医院收入的最大来源,而儿科用药量小、检查项目少,“投入大、收益少、压力大”是医院发展儿科兴趣不大的主要原因,同时超负荷的工作与不成比例的收入使儿科人才大量流失。

3.2.3儿科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

合理的资源配置应首先满足初级医疗保健及常见病的诊治,需求结构呈“金字塔”形。而南京市儿科医疗资源分布呈现向儿童专科医院、公立医院和城区集中状态,资源配置结构倒置,主要原因为财政投入不足且向基层投入少。欧美发达国家政府对非赢利性医疗机构的补贴达到70%,发展中国家为40%,而我国大部分省市比例竟不足10%。2005年南京市政府财政投入占医疗机构总收入的比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为12.4%、6.7%。

3.3对策建议

3.3.1建立儿科人才培养机制

建议恢复医学院校儿科专业设置,从源头解决儿科人才短缺。同时加强基层儿科人才队伍建设,通过规范化培训、进修学习、远程教育、城乡对口支援等形式提高诊疗水平。出台必要的政策及措施,增加儿科医生编制、不以经济效益作为考核指标、放宽基层医师职称晋升条件等吸引更多人才从事儿科工作。

3.3.2合理有效配置儿科医疗资源

将儿科建设列入医疗卫生发展规划,合理有效配置医疗资源,达到优化资源结构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目标。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必须设立儿科且床位规模应与医疗机构级别相符,对新增儿科床位给予财政补助。完善考核机制,对取消儿科或床位数不达标的医院年度考核评为不合格。鼓励医院依托重点专科特色开展相应儿科诊疗。县级医院在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我国基层三级医疗服务网的龙头。应重点加强县级医院儿科建设,建立县级儿童医疗中心,减少患儿异地转诊。

3.3.3落实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制度

第2篇

关键词 5岁以下儿童死亡 婴儿死亡 死因构成

为了解《临翔区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的5岁以下儿童率指标的完成情况、儿童死亡率的动态变化及原因,找出围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地制定干预措施,从而提高儿童保健质量,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现将临翔区2001~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依据卫生部妇幼卫生司1991年下发的《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及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由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网络收集、整理及审核上报的辖区范围内2001年~2010年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年报资料,包括本地户口及居住1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同时,还收集《云南省2010年妇幼卫生工作主要指标汇编》中临沧市及云南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相关信息。

方法:采用生态学分析方法对辖区范围内2001~2010年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分析。主要指标包括年龄别死亡率、死因顺位、死亡前就医情况。

统计学处理:对历年来的年报资料死亡率与构成比的描述、X2检验、X2趋势性检验。

结 果

临翔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2001~2010年临翔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了18.57‰,其中婴儿死亡率下降了14.84‰,新生儿死亡率下降了9.39‰,经趋势性X2检验,5岁以下儿童的年龄别死亡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经X2检验,2010年临翔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已分别低于临沧市(19.31‰)及云南省(15.31‰)水平。见表1。

死因顺位分析:在431例死亡婴儿中,共调查到339例婴儿的死因,主要死因为出生窒息、肺炎、早产等,其他原因死亡27例(6.26%);而1~4岁儿童死亡110例,调查了99例的死因,主要死因为意外及肺炎。见表2。

死前就医情况及死亡地点分布:有40.5%的儿童死前未就医,死亡地点主要是在家中;死前就医主要在村卫生室及县级医院。在就医途中死亡的比例仅7.02%。见表3和表4。

讨 论

10年来,临翔区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不仅实现了《临翔区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的终期目标,而且低于全市及全省的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实施了“降消”项目、新农合政策、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项目,政府加大了对妇幼保健的投入,改善了产、儿科的急救条件,规范了产、儿科的各种医疗抢救常规。

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是降低婴儿死亡,工作重点是降低新生儿死亡。但调查表明婴儿的死因顺位依次为出生窒息、肺炎、早产、腹泻、先天异常和营养性疾病等,提示围产期保健仍是我区的薄弱环节,今后工作的重点应加强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培训,提高产儿科的新生儿疾病的诊治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早产的发生。

5岁以下儿童死前的医疗卫生利用调查显示:多数家庭在儿童死前发生了就医行为,就医地点主要在村卫生室及县级医院;死亡地点主要是在家中,在就医途中死亡的比例较低,提示我区的儿童保健网络相对健全,但村医的医疗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建议:①重点加强新生儿窒息复苏和新生儿疾病诊治的培训:对各级医疗单位产科、儿科医师加强有效培训,重点是围产期与新生儿期保健。产时必须详细观察产程,提高产科质量,加强产儿科合作,改善产科抢救措施,加强新生儿插管技术、早产儿低体重儿的喂养护理保健常规等。②多部门协作加强儿童先天性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在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的先天性疾病占有较高的比重[1],不仅需要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重视母孕期营养,加大孕妇保健知识宣传培训,普及遗传优生知识等一系列医疗,而且需要得到政府、妇联、民政、财政等多部门的密切配合。③加强基层儿童系统管理:调查发现5岁以下儿童死因漏报率较高,应加强基层儿童系统管理,尤其是切实加强新生儿访视,并进行ARI和腹泻的预防及监测[2],降低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的发生,把高危儿、体弱儿在最基层的专案管理起来,提高高危孕产妇及高危儿管理率,识别处理好围产儿异常的诊治、筛查和及时转诊工作。④预防意外事故发生:溺水、交通意外等是1~4岁儿童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加强家庭健康教育及安全教育,使家长识别生活中的有害习惯及行为对儿童产生的危害,及时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建立农村托儿机构或组织农忙临时托儿站,预防意外发生。

参考文献

第3篇

作者:郝小平 牛建华 贾丽芳

【摘 要】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全社会对儿童保健越来越重视,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己经得到了认可。新的儿童保健工作模式由过去传统的儿童保健“四病防治”工作发展为目前服务内容更为广泛的局面。然而回顾汾阳市近两年来儿童保健工作的有关资料,对照年度工作目标及考核细则逐项对照、分析。发现家长对儿童保健的需求程度较高,而基层儿童保健医生不仅数量少,而且年龄结构偏大,同时受特定社会因素的影响,导致儿童三级保健“网底”工作不力、功能薄弱。重视儿童身体保健及心理保健需要进一步开拓创新,更新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模式,扩充新的工作内容,开展新业务,建立专业的适合当地经济文化水平的儿童保健服务机构迫在眉睫。

【关键词】 儿童保健 现状 需求 模式

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儿童保健工作应该始终贯穿其中,在儿童发育的连续动态变化过程中,将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问题。新的儿童保健模式打破了以往单纯的称称量量以及打预防针等简单工作,而成为一门多学科、跨学科的年轻边缘性学科。

然而我们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目前各级各类医院及社区服务站的儿童保健工作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不能很好的对下一代进行儿童保健服务,不利于当地儿童更加健康的成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本研究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汾阳市各级医院所开展的儿童保健工作进行了调查,了解经济欠发达地区各级医院及社区服务站的儿童保健服务现状,并对汾阳市城区及农村0~14 岁儿童家长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儿童保健的需求程度,从而为建立经济欠发达地区儿童保健服务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1 方法

1.1 目前汾阳市各级医院所开展的儿童保健工作调查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汾阳市各级医院、卫生所、社区服务站,依据医院等级进行分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进行横断面调查,了解经济欠发达地区各级医院及社区服务站的儿童保健服务现状,为完善儿童保健服务的内容提供科学的依据。

1.2 对汾阳市城区及农村0~14 岁儿童家长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了解儿童保健需求程度。采用整群分层抽样调查的方法在农村、城镇及市区抽取0~14 岁儿童家长各300 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儿童保健需求程度。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用SPSS12.0 软件包进行统计,配对t 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x2 检验、秩和检验做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本地区儿童保健工作现状介绍

2.1.1 调查范围

17 个行政村、4 个居委会,0~14 岁儿童家长300 人,7 岁以下儿童3075 名,其中常住人口2563名,流动儿童512 名。1 家三级医院,2 家二级医院,2 个镇卫生所,17 个村卫生所,4 个社区服务部,5 所托幼机构。

2.1.2 儿童保健队伍结构

三级医院保健医生2 名,二级医院保健医生2名,镇级儿童保健医生2 名,村级儿童保健兼职医生55 名,中专文化11 名,初中文化44 名,儿童保健医生平均年龄为48.5 岁。

2.1.3 儿童保健经费来源

村级公共卫生事业经费来源一直由镇级财政部门代收,按照每人每年0.8 或0.9 元收取,全镇大约每年收取7 万元左右,下发给每位村级儿童保健医生每人每年不到1500 元。

2.1.4 2008、2009 年婴幼儿系统管理

7 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分别为98.85%、98.40%;婴幼儿系统管理率分别为96.12%、90.40%;产后访视率分别为81.42%、85.66%;预防接种率分别为96.42%、98.83%;4 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80.96%、81.49%; 龋齿检查率分别为60.42%、65.99%;视力检查率分别为51.96%、55.96%;听力检查率分别为1.90%、1.85%;营养指导率分别为13.76%、14.97%;早期教育咨询率分别为4.12%、4.95%;智力检测率分别为1.02%、1.14%;心理咨询率分别为0.47%、0.51%。体弱儿管理:贫血发病率分别为15.10%、14.85%;营养不良发病率分别为2.30%、3.40%;佝偻病发病率分别为4.70%、3.90%。婴幼儿死亡率监测:婴幼儿死亡率分别为 0.00%、5.22%;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 6.23%、13.05%。新生儿疾病筛查:①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筛查率分别为64.18%、71.64%。可疑患儿召回率分别为98.12%、99.23%。② 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分别为81.50%、81.20%。

2.1.5 社区儿童保健需求

调查前1 月,儿童因患常见病到市级医院就诊的占64.86%,到乡卫生院就诊的20.37%,在诊所就诊的10.40%,未就诊的4.37%。有30.35%的家长因儿童患病请假。家长提出的儿童健康服务需求依次为早期教育咨询占56.73%,常见病预防咨询占55.20%,社区家庭保健占48%,智力测定占42%,心理咨询占31.47%,营养咨询占28.43%,60.41%的家长对目前医疗保健机构提供的儿童保健服务不满意。

2.2 本地区儿童保健工作现状分析

2.2.1 人口流动频繁,管理难度加大

随着本地区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外来流动人口不断增多,这部分人群居住、停留时间不定,特别是婴幼儿流动性更大。按照儿童保健有关管理细则规定儿童流入3 个月就必须建卡,如流动儿童在本地区居留超过3 个月没有建卡,则影响建卡率;如超过3 个月该儿童刚建卡就随父母迁居异地,又注销不及时,同样会影响管理率。

2.2.2 政府投入不足,儿童保健队伍不稳定

调查范围内8 万多人口仅有2 名专职儿童保健医生,村级儿童保健兼职医生为每村1~3 名。而绝大部分儿童保健兼职医生文化素质较低且年龄较大,基本不能胜任这一工作。造成这一现象最根本的原因是政府投入不足,儿童保健工作人员收入不高[1-2]。

2.2.3 本地儿童保健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本地区经济薄弱,领导对儿童保健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本地区婴幼儿系统管理率、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仅仅达标。儿童保健服务与管理没有由过去的国家全包经费、政府规定服务内容、社会包组织管理、儿童保健机构包服务的格局向多渠道经费来源、多方位组织管理、多机构参与服务、多元化服务内容的新格局转变。 转贴于 2.2.4 家长对儿童保健的需求迫切

群众接受、享用儿童保健服务与管理的意识由非主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转变,接受保健服务的人群所占比重日益增大,众多家长渴望对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愈后、治疗等方面有更多的了解,因而和医生面谈的时间更长,并且儿保就诊人群大部分知识层次高,他们从各种途径获得部分医学信息,希望进一步来医生这里得到科学解答,他们迫切希望儿保医生能做出耐心细致的解释以及科学的分析与判断。

2.2.5 现行的保健服务机制配置不合理

长期以来重医轻防,对疾病诊治的医疗和服务内容配置齐全;而预防控制医学的配置和服务内容均有缺憾,即使综合实力较强的妇幼保健院的儿保科,也不能涵盖儿童保健服务的全部内容,按地理划分、以方便为主的区级妇幼保健院,大部分无高级保健服务配置。目前,儿童保健服务配置不但没有给人们自由选择的机会,还给医生带来很大压力,比如:家长要求保健机构提供在儿童成长的每一关键阶段之前,能够得到专业医生的提前指导等“前瞻性”的、主动性的保健服务,因没有相应的医学配置,这种高层次的保健服务有时无力为之。

3 对策

3.1 加大儿童保健功能、作用的宣传力度运用媒体、板报等宣传阵地,加大儿童保健功能、作用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法律武器,依法管理,加强对本地区内托幼机构监督管理,给予卫生保健业务指导,协同有关教育部门做好婴、幼儿早期教养工作。

3.2 加大在职人员业务培训和管理

积极争取政府基金投入,加大在职人员业务培训和管理[3]。以送出去,引进来的办法,把一些自愿从事儿童保健工作的年轻人加以培养,让他们能在一定时间内胜任儿童保健工作,并选择完善的激励机制,每年度对他们进行业务考核,对成绩优秀者加以表彰,对成绩不理想者应督促其及时加强业务学习,从而确保基层三级保健“网底”功能,稳定“网底”队伍建设。

3.3 建立、健全网络化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网络化管理机制,及时准确地传输各种工作数据,并能对传输的数据进行核实、反馈[4]。

3.4 适时开展儿童保健服务活动

适时开展儿童保健服务活动,培养儿童养成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习惯。可利用“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全国母乳喂养周”、“全国爱眼日”等节日对儿童进行保健知识的宣传,并利用“六一”儿童节进行健康知识宣讲和健康体检。让孩子们乐于参加,能主动配合[5-6]。

3.5 需引入新的儿童保健工作模式

由过去传统的儿童保健“四病防治”工作发展为目前服务内容更为广泛局面,包括儿童生长发育,行为发育,精神发育,心理、智力、脑发育及语言发育,睡眠障碍、学习障碍、儿童多动障碍、行为问题,铅中毒及饮食问题等。儿童保健有了新的视点,新的热点,所关注的疾病应该有显著的变化。

3.6 急待专业的儿童保健机构

儿童保健有个体的,有群体的,尤其在亚健康人群里有众多的健康问题需要解决,如健康咨询、营养指导、健康教育、优生优育、早期教育、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诊治。我们现在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重视儿童身体保健及心理保健,需要进一步开拓创新,更新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模式,扩充新的工作内容,开展新业务,建立专业的儿童保健服务机构。

总之,基层儿童保健工作涉及面广、基础薄弱、功能薄弱,要想做好这一工程,需要政府及多方面的人力、物力参与。

参考文献

[1] 刘湘云,陈荣华.儿童保健学[M].3 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49-349.

[2] 曹务莲.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1):167-168.

[3] 丁雪莉. 浅谈如何开展儿童保健工作[J]. 医学导刊,2008,4(4):36.

[4] 曹务莲.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心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1):174.

第4篇

【关键词】 社区医疗; 儿科疾病; 激素; 药物滥用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18.028

激素在生理条件下具有调节物质代谢的作用,超生理剂量的激素具有控制感染、在休克的治疗和抑制免疫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1]。因此,激素的作用复杂且广泛,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及其应激性反应异常。据报道统计,目前使用率最高的药物为抗菌药物、激素和维生素。激素具有作用大、适用范围广等特点[2]。因此,在基层社区医疗机构中常存在不合理应用的问题。目前,在社区医疗机构中哮喘、支气管炎、发热、感冒等儿科疾病治疗均存在激素广泛性滥用的问题[3]。本研究通过从九江市19个社区医疗机构随机抽取2000张儿科处方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医院信息、病案管理、计算机信息和药学管理系统收集2013年1月-2014年3月期间,每月从九江市19个社区医疗机构儿科门诊分别随机抽取儿科处方130余张,共2000张。

1.2 调查方法 填写调查问卷表《九江市儿科疾病治疗中激素类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调查时间、医疗机构名称、调查儿科处方张数、处方内容等。调查开始前,参与调查的药学和医学相关人员进行相关工作培训,制定合理、科学、全面的研究数据调查表。调查人员分为三组,每组2~3名,实行核对双签名。

1.3 调查结果评价 药学专家组和医学专家组根据《激素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药品说明书(用法用量、配伍、疗程、分级管理、适应证)对儿科处方进行调查研究并科学合理地对其进行数据分析,讨论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九江市社区医疗机构儿科门诊在儿科疾病治疗中是否存在激素滥用的现象及激素滥用程度,发现激素使用中存在的滥用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干预性措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激素使用情况 儿科处方中激素应用情况分析,随机抽取的2000份儿科处方,应用激素治疗的处方1260份,占总处方的63.00%(1260/2000),使用一种激素的处方801份,占总处方的40.05%(801/2000),使用两种激素的处方389份,占总处方的19.45%(389/2000),使用三种激素的处方70份,占总处方的3.50%(70/2000),各构成比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7.85,P

2.2 激素给药途径情况 儿科门诊激素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60.48%(762/1260),雾化吸入占27.06%(341/1260),静脉注射占4.76%(60/1260),口服占4.13%(52/1260),滴鼻占3.57%(45/1260),各激素给药途径构成比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6.24,P

2.3 各种激素使用率比较 由于同一处方出现两种或以上激素联合应用或分开应用情况,统计量中的处方总数超过原来应用激素治疗的处方1260份。九江市社区医疗机构儿科疾病治疗中激素类药物以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地塞米松和布地奈德为主,分别占64.13%、43.02%、45.00%,使用率明显多于其他激素品种(醋酸泼尼松、甲泼尼龙、氢化泼尼松软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5.24,P

2.4 激素滥用情况分析 1260份儿科门诊处方的评价分析发现,148份儿科门诊处方存在配伍问题,占11.75%,79份儿科门诊处方存在联合应用不当情况,主要为静脉注射、口服和雾化吸入激素给药,占6.27%,激素使用适应证方面,门诊处方诊断主要以毛细支气管炎、病毒性脑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

3 讨论

糖皮质激素滥用是指医疗过程中不合理或不恰当地应用激素,违反激素适应证的情况下盲目应用激素治疗[4]。依照《激素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激素具有抗病毒、抗感染、抑制免疫和治疗休克等作用,因此,激素治疗的作用和效果确切。但是,激素使用不恰当或激素滥用现象也逐渐增多。研究证实,激素滥用可导致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常见的有皮质醇增多症,引发或加重病毒和细菌性感染、消化道溃疡、高血压、局部皮肤萎缩、皮肤色素沉着等[5]。在儿科疾病治疗中滥用激素可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为了避免滥用激素现象的出现,应用激素应严密遵循以下原则:严格把握激素适应证,合理选择激素的剂量、给药途径、品种及疗程,治疗过程中持续监测激素药物的副作用,注意激素反跳现象和停药反应的出现,必要时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在儿科疾病的治疗中,应加强激素药物副作用的监测作用,更严格规范激素适应证范围,根据患儿年龄、体质、病情程度和药物敏感性制定合理的激素治疗方案,更严密观察药物副作用的出现,防止激素对患儿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国内文献[6]报道显示,87.3%社区医疗机构儿科门诊患儿在发热时应用激素治疗,58.4%社区医疗机构儿科门诊患儿在上呼吸道感染、结肠炎、腹泻、化脓性扁桃体炎、阑尾炎等感染性疾病时应用激素治疗。经进一步统计分析还发现,社区医疗机构儿科门诊在激素应用适应证、剂量、疗程均存在违反临床使用指导原则方面的诸多问题,激素骤减或骤停现象更是时有发生,激素的滥用问题尤为严重,儿科疾病治疗后出现药物的副作用也常被忽视。激素使用后出现皮肤过敏、水疱、四肢关节红点等临床症状应高度疑诊激素药物副作用,应及时停药,以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后果。

激素滥用的后果主要是激素通过减少释放内源性致热源,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对内源性致热源的反应而达到理想的降温效果,但是调节正常体温过程中容易掩盖儿科疾病的病情发展,短暂的理想退热效果极其可能导致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因此,在疾病尚未确诊时选用激素类药物,导致延误病情的诊断与治疗。在儿科疾病的诊治中,激素临床使用指导原则要求是当出现病毒感染性发热症状时应避免选用激素,其原因是激素具有抑制免疫功能的作用,通过抑制免疫功能降低对病毒的防御功能,促进病毒扩散的危险。另外,对社区医疗机构儿科门诊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全程使用激素药物,激素具有抑制炎症的作用,抑制抗体的形成及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功能,导致隐匿性感染性病灶活动,滥用激素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情程度。其次,长期大剂量应用激素导致血糖水平升高,机体代谢性酸碱紊乱,伤口愈合不良、低钙血症、肌肉萎缩和向心性肥胖等医源性疾病,严重影响儿科疾病患儿的生长发育。最后,激素可产生停药反应,激素的骤减或骤停现象可引起激素反跳,导致原发病复发或病情的加重,需要加大激素药物的剂量以控制病情的发展,严重的患儿可产生停药综合征,严重影响患儿的病情及生长发育[7]。

本研究通过对19个社区医疗机构2000张儿科门诊处方的调查发现,儿科门诊激素使用率高(63%),存在滥用的可能性。儿科门诊激素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和雾化吸入为主。激素类药物以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地塞米松和布地奈德为主,其使用率明显多于其他激素品种(醋酸泼尼松、甲泼尼龙、氢化泼尼松软膏)。存在配伍(占11.75%)和联合应用不当(占6.27%)等问题。激素使用适应证门诊处方诊断以毛细支气管炎、病毒性脑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为主,提示社区医疗机构儿科门诊激素适应范围扩大化,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激素使用率高,《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明确病因的持续性高热可采用激素治疗。

综上所述,九江市社区医疗机构儿科疾病治疗中存在激素类药物滥用问题,应加强激素类药物的监控,降低激素类药物的滥用,促进激素类药物的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成美.我院儿科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用药情况分析[J].北方药学,2014,11(2):101-102.

[2]邓增潮,梁增杰,李坤浪.儿科处方用药调查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4):2137-2139.

[3]白汉玉,高凤英.糖皮质激素在儿科临床的合理应用[J].中国临床医生,2012,40(10):14-18.

[4]刘恩梅,黄海霞.儿科糖皮质激素的全身合理应用:儿科全身性糖皮质激素应用概述[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7(11):803-805.

[5]范燕,刘金永,高山.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2,12(2):119-121.

[6]申昆玲,李云珠,李昌崇.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1):86-91.

第5篇

[目的要求]

通过儿童保健专业临床实习,巩固儿童保健理论知识,掌握儿童保健工作基本方法,培养独立工作能力,能对地段散居小儿及集体机构小儿开展保健工作和保健门诊及卫生宣传工作.

[教学内容]

1.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的特点和保健重点.

2.掌握生长发育的规律,包括体格与智力发育规律及评价.

3.掌握正常小儿的营养及喂养.

4.掌握有关各种预防接种的知识,熟悉各种预防接种的要求

5.掌握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如营养障碍性疾病、智低、身材矮小.

6.掌握儿保门诊的任务,如体格测量、体格检查、喂养指导、缺点矫治及卫生宣教等.

7.掌握地段新生儿访视以加强新生儿护理与喂养.

8.掌握托儿机构的保育管理方法等(包括营养调查),社区及农村儿童保健.

操作项目及完成数

项目 完成数 主要完成科室

完成测量 80人次 儿保

儿保病历 10份 儿保

新生儿访视 1次 儿保

ddst 2次 儿保

社区调查 1份 儿保

小讲座 1次 儿保

[出科考核]

出科时由儿童保健教研室统一进行出科考核.

出科考核内容应包括各专业基础与临床技能两部分,各占出科考核成绩的50%.以书面试卷和考核记录交教务处存入实习学生档案.考试时间50分钟.

实习结束后学生均要进行实习小结,包括实习收获体会、临床工作能力、组织纪律及医德医风的自我鉴定.然后由所在科室实习考核小组集体给予实习成绩评定和综合评议.

[实习时间] 2~3周

小儿内科实习大纲

[目的要求]

通过小儿内科临床实习,巩固小儿内科学理论知识,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处理原则以及常用诊疗操作技术,培养临床思维和独立工作能力.

[教学内容]

掌握儿科病历书写要求的体格检查方法,神经系统检查及 新生儿的特点,常用小儿生理值及药物剂量.

基本掌握小儿各系统常见病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诊断及诊断方法及医患沟通技巧.

呼吸系统 上呼吸道感染、 哮喘症,、 各型肺炎;

心血管系统 先天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

泌尿系统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

血液系统 营养性贫血、蚕豆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地中海贫血;

神经系统 化脓性脑膜炎、小儿惊厥的鉴别诊断及处理、病毒性脑炎;

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缺轿缺氧性脑病、肺炎、败血症、溶血症、过敏性紫癜、免疫系统、川崎病;

掌握高热惊厥、脱水、酸中毒、感染中毒性休克、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的紧急处理措施.

学会常用的新生儿和小儿诊疗护理操作技巧如各种体温测试法,皮内、皮下肌肉注射,静脉输液的操作方法及过程,胸腔、腰椎、骨髓穿刺;静脉输液;青霉素皮试,结核菌素试验、营养量的计算等,鼻导管给氧法、面罩给氧法,胃肠引流,直肠排气法等.

了解新生儿及小儿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体外心脏按压等急救措施.

了解x线及心电图读片的小儿特征.

操作项目及完成数

项目 完成数 主要完成科室

管床位数 4张以上 各病区

胸腔穿刺 0-1次 呼吸科

腰椎穿刺 0-1次 神经科

骨髓穿刺 0-1次 血液科

鼻导管吸氧 3次 呼吸科

面罩吸氧 1次 呼吸科

静脉注射 3次 各病区

肌肉注射 3次 各病区

皮下注射 3次 各病区

ecg操作 2次 心内科

插胃管 1次 消化科

直肠排气法 1次 消化科

输血输液 2次 各病区

青霉素皮试 2次 各病区

体温测试 5次 各病区

[出科考核]

出科时由小儿内科教研室统一进行小儿内科出科考核.

出科考核内容应包括各专业基础与临床技能两部分,各占出科考核成绩的50%.专业基础主要考核所轮转专业理论知识与临床思维,临床技能主要抽考病史采集与书写、体格检查、治疗措施、医患沟通、操作技能、心电图和x片阅读等,以书面试卷和统一的技能考核记录单交教务处存入实习学生档案.考试时间100分钟.

各专业轮转结束后学生均要进行实习小结,包括实习收获体会、临床工作能力、组织纪律及医德医风的自我鉴定.然后由病房实习考核小组集体给予实习成绩评定和综合评议.

内科教研室负责综合各专业轮转评分并与出科考核成绩汇总.

[实习时间] 15周

小儿感染消化科实习大纲

[目的要求]

通过小儿感染消化临床实习,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培养临床思维和独立工作能力,掌握常见感染消化疾病的诊断与处理原则.熟悉小儿感染消化疾病的诊疗技术.遵守传染病的消毒隔离制度,正确填写传染病报卡.

[教学内容]

正确采集病史,撰写病历.病史中要反映有关传染病流行病学资料包括预防接种史、传染病接触史.掌握正确的体格检查及学习分析方法,做出初步诊断及鉴别诊断,并提出诊疗计划.

掌握小儿常见感染性疾病有麻疹、腮腺炎、猩红热、水痘、结核性脑膜炎、原发性肺结核、急性菌痢、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脑、乙型脑炎、以及小儿常见消化系统疾病有胃炎、溃疡、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特征和诊断及处理.熟悉感染性休克的诊断和处理原则.了解发热待查、黄疸待查的诊断方法及思路.

熟悉腰穿、腹穿、胸穿的适应症及禁忌症及操作步骤.了解肝脏穿刺、胃镜等诊疗技术.

掌握三大常规、血培养、大小便培养、肝功能、脑脊液、胸腹水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熟悉电解质、血气结果的分析.

[操作项目及完成数]

项目 完成数 主要完成科室

腰穿 其中任何一项穿刺1次 传染

腹穿

传染

胸穿

传染

插胃管 1次 传染

静脉注射 1次 传染

肌肉注射 1次 传染

ppd皮试 1次 传染

[出科考核]

出科时由感染消化教研室统一进行出科考核.

出科考核内容应包括各专业基础与临床技能两部分,各占出科考核成绩的50%.以书面试卷和考核记录交教务处存入实习学生档案.考试时间50分钟.

实习结束后学生均要进行实习小结,包括实习收获体会、临床工作能力、组织纪律及医德医风的自我鉴定.然后由所在科室实习考核小组集体给予实习成绩评定和综合评议.

[实习时间] 5周

小儿外科实习大纲

[目的要求]

通过小儿外科各专业临床实习,巩固小儿外科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常见外科疾病诊断与处理原则以及常用诊疗操作技术,培养临床思维和实际工作能力.

[教学内容]

1. 初步掌握小儿软组织感染的特点诊疗方法,小儿常见腹膜后肿瘤的特点及腹膜后肿瘤的鉴别诊断、脑外伤、四肢骨折、腹股沟疝、鞘膜积液等处理原则.

初步掌握小儿肠梗阻、小儿阑尾炎、肠套迭及其它急腹症与小儿内科疾病的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掌握小儿先天性畸形的矫治原则.(主要疾病以理论大课授内容为主)

掌握小儿外科常用药物剂量. 熟悉小儿急腹症及骨折x线诊断原则.

掌握外科无菌技术及创口换药等基本技能,学会切开引流,了解静脉切开,创口缝合,扩创、换药、浅表肿瘤切除、骨牵引、导尿、胸腔闭式引流等操作原理和方法.

了解小儿外科常见疾病手术时机的选择,熟悉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原则和具体方法,掌握小儿外科补液,胃肠减压,痰液吸引等原理和方法.

[操作项目及完成数]

项目 完成数 主要完成科室

头部伤口换药绷带帽式包扎 2次 神经外科

头皮血肿穿刺 2次 神经外科

参加神经外科手术 2次 神经外科

管理床位 6次 胸心外科

换药 5次 胸心外科

管理病床 6张 泌尿外科

小儿导尿的无菌操作及方法 2次 泌尿外科

管理病床 6张 矫形骨科

石膏固定 2次 矫形骨科

手术二助 3次 矫形骨科

管床位数 6张 神经外科

阴囊及睾丸的检查方法 5次 泌尿外科

排尿性膀胱尿路造影的方法 1次 泌尿外科

静脉尿路造影 1次 泌尿外科

泌尿系统疾病各种引流管的术后管理 3次 泌尿外科

泌尿系统x线片的阅读 3次 泌尿外科

管理病床 6张 普外科

腹腔穿刺 1次 普外科

导尿 1次 普外科

插胃管 2次 普外科

换药 5次 普外科

创口缝合 2次 普外科

腹股沟疝一助 2次 普外科

阑尾炎切除术一助 2次 普外科

管理病床 6张 烧伤整形

换药 5次 烧伤整形

手术二助 3次 烧伤整形

管理病床 6张 肿瘤外科

脓肿换药 5次 肿瘤外科

手术二助 3次 肿瘤外科

[出科考核]

1.出科时由外科教研室统一进行出科考核.

2.出科考核内容应包括各专业基础与临床技能两部分,各占出科考核成绩的50%.以书面试卷和考核记录交教务处存入实习学生档案.考试时间50分钟.

3. 各专业轮转实习结束后学生均要进行实习小结,包括实习收获体会、临床工作能力、组织纪律及医德医风的自我鉴定.然后由所在科室实习考核小组集体给予实习成绩评定和综合评议.

4.外科教研室负责综合各专业轮转评分并与出科考核成绩汇总.

[实习时间] 5周

皮肤科实习大纲

[目的要求]

通过小儿皮肤病专业临床实习,巩固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常见儿童皮肤病的诊断与处理原则以及常用诊疗操作技术,培养临床思维和独立工作能力.

[教学内容]

熟练掌握皮损的描写.

掌握皮肤科常用外用药物的处方,治疗原则及使用方法(湿敷、擦药).

重点掌握常见儿童皮肤病如丘疹性荨麻疹、婴儿湿疹、异位性皮炎、脓疱疮、念珠菌皮炎、血管瘤、肠病性肢端皮炎、多形红斑等.

掌握常见皮肤病:表浅霉菌病(手、足、体癣)、接触性皮炎、湿疹、药物性皮炎、病毒性皮肤病、化脓性皮肤病、皮肤附属器官疾病(痤疮、斑秃).

掌握常见儿童皮肤病与儿童出疹性传染病的鉴别.

掌握真菌直接镜检操作方法,了解激光、电离、微波术的适应症及基本操作方法.

[操作项目及完成数]

项目 完成数 主要完成科室

真菌镜检 10次 真菌室

皮损湿敷或换药 2次 皮肤科治疗室

电离及微波手术(包括一助) 5次 皮肤科治疗室

激光手术(包括一助) 5次 激光中心

[出科考核]

出科时由皮肤教研室统一进行出科考核.

出科考核内容应包括各专业基础与临床技能两部分,各占出科考核成绩的50%.以书面试卷和考核记录交教务处存入实习学生档案.考试时间50分钟.

实习结束后学生均要进行实习小结,包括实习收获体会、临床工作能力、组织纪律及医德医风的自我鉴定.然后由所在科室实习考核小组集体给予实习成绩评定和综合评议.

[实习时间] 2~3周

成人内科实习大纲

[目的要求]

通过内科临床实习,巩固内科学理论知识,培养临床思维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掌握内科疾病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方法,分析各种资料,讨论鉴别诊断,作出初步诊断和诊疗计划.

写好所管床位的完整病史,每周写2份以上.

[教学内容]

一、要求熟悉并掌握下列疾病的诊治原则

呼吸系统: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自发性气胸、胸膜炎、肺癌、肺脓肿、呼吸衰竭、肺脑综合征.

循环系统:风心、高血压、高心、冠心、肺心、心衰、心肌炎、心肌病和常见的心律失常.

消化系统: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黄疸、肝硬化、肝癌、胃癌、急性胰腺炎、腹腔结核、慢性腹泻及炎症性肠病.

诊疗技能操作

1.掌握以下操作:

基本护理操作:导尿、物理降温.

急救措施:给氧、吸痰、洗胃、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摩、心内注射.

2熟练掌握下列操作:

皮下注射、皮内注射、肌肉注射、静脉穿刺注射、动脉穿刺、输血、输液、青霉素皮试.

3.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能独立进行下列操作要求、方法正确:

胸腔穿刺、腹腔穿刺、心电图检查、插胃管.

4. 熟悉以上各项诊疗技能和操作要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方法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辅助检查诊断

能辨认正常心电图及常见异常心电图如心律失常、典型心肌梗死与房室肥大等.初步认识典型肺结核、肺癌、肺炎、气胸、腹腔积液、慢性支气管炎等胸片x线征及典型食管静脉曲张、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x线征.初步了解b超、ct、mr等影象诊断方法及其应用.

[出科考核]

每轮内科实习结实前由所在科室负责组织内科出科操作技能考,包括①心音听诊.②心电图阅读.③胸部x线片.④临床常见疾病的医嘱书写.

内科出科理论考试:重点考核内科常见病的基本理论及临床思维能力,以循环、呼吸、消化三科为重点,考试时间100分钟.

学生内科各专科实习结束后均要写一份完整的内科实习小结,包括内科实习收获体会、临床工作能力、组织纪律及医德医风的自我鉴定.由病房教学干事、带教医师集体评议和轮转评分,统计操作技能考试和理论考试综合成绩为实习总成绩.

成人内科操作项目及完成数的规定

项目 完成数 主要完成科室

管床位数 6张以上

胸腔穿刺 1次 肺科

腹腔穿刺 1次 消化科

导尿 1次 消化科

鼻导管吸氧 3次 各病区

面罩吸氧 1次 各病区

吸痰 1次 各病区

静脉注射 5次 各病区

肌肉注射 5次 各病区

皮下注射 5次 各病区

ecg操作 5次 心内科

插胃管 1次 消化科

输血输液 2次 各病区

青霉素皮试 2次 各病区

成人外科实习大纲

[目的要求]

通过外科临床实习,巩固外科学理论知识,掌握诊治外科疾病的专业基本技术.

掌握无菌术技术及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以及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教学内容]

一.普外科

初步掌握普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如:急性阑尾炎

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的自我鉴定范文2019临床医学自我鉴定(2) 大学四年中,我参加了不少的校内活动和做过一些社会实践。参加校内的活动可以认识到更多的同学,也就增加了与其他同学交流和向其学习的机会,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学到别人的长处,认清自己的短处。

除了本临床医学专业外 无特别专长 但爱好比较广泛,绘画 唱歌 跳舞 写作等,对于一切未知的富有挑战的 健康的爱好都充满兴趣。学习成绩不是非常好,但我却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首先是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在学习中也逐渐学会更合理的 分配自己的时间,最重要的是,在学习中同他人建立了良好的学习关系。这一点是我收获最大的。

在临床课的实习中,我对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专业课的学习努力,重点掌握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一些常见病的特点,诊断,鉴别及治疗原则等更为重视,但从中也知道了还有许多疾病我们人类是无法克服的,所以,我更加知道自己肩上责任,还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刻苦努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临床医学毕业自我鉴定2019临床医学自我鉴定(3) 五年来,我不断地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师友的帮助下,我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了医学专业课程.同时,在不满足于学好理论课的同时也注重于对各种相关医学知识的学习.我热爱医学事业,并立志献身于医学事业!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进入大学一直是我的梦想,但真正的大学生活并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样,在进入大学前,脑子中想的是自由了,可以从紧张的学习中解放出来了,但我很快就明白了,大学更要努力学习,面对周围更多,更优秀的同学,我打消了以前的念头,开始了进入大学后各课程的学习

在这一年基础课的学习中,我对医学知识有了更大更浓厚的兴趣,我逐渐了解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特点,病理过程等,为自己第二的临床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这一年的基础课学习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是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自己都逐一克服了,另外我也总结了学多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在自己的实际学习生活中得到了扎实的运用.

通过这一年的理论学习,我自己坚信但是的选择是没错的,今后我还要继续努力,为下一步的学习和生活铺平道路.

第6篇

时光荏苒,岁月更续,×××同志从21岁到36岁十五年,历经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做人做好医生的这种信念,栉风沐雨,却历久弥坚;治病救人这种情愫,世事变迁,却纯朴依然……

工作经历艰苦拼搏

92年7月毕业后,×××同志分配到桑植县中医院内儿科,大家很快的就喜欢这个聪明能干、勤奋好学的小姑娘。她从不以大学生自据,她知道社会上很多知识是书本上学不到的,自己要象一个宝葫芦,吸收大家的精华。良好的科室环境,友善的工作氛围,使她一天一天地茁壮成长。94年在湘西州人民医院进修儿科,学识大长,专科技术学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95年进修期满回院专管儿科病人。都说“宁看十大人,不看一小孩”,往往十个病儿的费用不抵一个大人的费用,在工作中儿科医师比其他医师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小儿科是“哑”科,这就考验医生多问多观察,通过对家属的有关询问,搜集一点一点的病情信息;对病儿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一点一点的病情变化。有一次,一个病儿发热四天,皮疹全身,诊断不明,阻碍用药。第五天发现病儿肌注部位的皮疹比其它部位的皮疹明显,意识到是临床一种少见疾病——川畸病,立即抽血检查得到验证,及时用药,很快治愈出院。每一位医生不仅需要具备强硬的医学素质,更要有强烈的责任心。96年8月一个7岁肾炎患儿,护士说尿已解出,血压测定是正常的,因下午很多病历书写,她自己没有去问,下班时还是不放心,随去病房查看,果然尿是解出来了,但12小时只有200ml,血压130/70mmHg,如果持续性高血压、尿少,患儿就可能因为肾功能衰竭、高血压脑病造成生命危险。她心急如焚烧,赶紧给科室主任打电话,与科室主任一同处理,患儿得以转危为安。事后科室主任说:我们做医生的,对病人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事事小心,时时小心,才能行得万年船。这种深刻教诲一直牢记在心,在以后的医疗工作中,事必躬亲,亲力而为。98年儿科成立,朱桂芳担任科主任,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作为学科带头人,一边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一边带动大家开展科室工作。从98年至今发展10年,医务人员从10人增加到26人,业务收入从20多万元每年增加到180多万元,每年参与抢救危重病人200多人次,成功率95以上,每年门诊5000多人次,每年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上街、下乡义诊宣教活动。20__年某校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全院收治1000多患儿,以儿科为救治中心,全力救治。第一天几乎整夜未眠,实在饿极了,就扒几口盒饭。她自己的孩子本来也在中毒之列,但无暇顾及,直到第5天,绝大多数患儿治愈出院,留院患儿病情稳定,她才回家好好洗漱一下,好好地睡上一觉。10多年来,不知抢救了多少危重患儿,不知治愈了多少患儿,家长们都称她为“中国的大长今”。

家庭生活和谐构建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经历磨难,劫后余生的喜悦更能珍惜眼前的每一天。95年成家,婚后才明白,结婚不单是两个人的事,是两个家庭及社会人群的结合,尝试着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待婆家比娘家更好。98年爱人所在企业破产,爱人外出打工,正值女儿刚满1岁,科室才成立,家庭和科室这两付担子落在她柔弱的肩膀上,白天在科室累了一天,晚上要给孩子喂奶把尿。科室经常要加班,来了危重病人只好用背篓把孩子背到办公室靠墙而立,用三把椅子围着,然后和值班医生抢救病人。有一次孩子等得不耐烦了从背篓里翻出来,眉心撞在椅角上,顿时鲜血涌出,撕心的哭声从办公室传来,她一把抱过女儿,压迫出血点,可痛楚和妈妈离开的恐惧让女儿仍然大哭不止。想到女儿因为自己的失职受痛、委曲,想到自己面对这么多纷杂事务而扰心,抱着女儿忍不住痛哭,分不清是谁的泪水、汗水……每每看到可爱的女儿眉心的疤痕,心里就一阵阵揪心地痛。女儿常常问:你疼别人的孩子为什么不疼自己的孩子?我是你生的呀,不是外婆生的!慢慢地女儿长大了,从学校回来,惊讶地问:为什么好多同学都认识你呀?然后又开心得意地说:你是他们的医生呀。

20__年孩子爷爷查出是胃癌,哥兄老弟家境差,且都在外打工,爱人在封闭式管理的私立学校方正中学教学,照顾老人、筹备医药费用,都落在她一人身上。买药、检查都是她的实习学生帮忙背着老人,跑前跑后,她非常感激,而她的学生却说:朱老师,你这个人太好了,是你感动了我。良好的后期治疗,老人没有受太大的痛苦辞世而去,生前逢人就说媳妇好,媳妇贤惠。

自己的母亲也已头发斑白,常常腰腿酸痛,父亲得了脑梗塞,已慢慢地发展为血管性痴呆。身为医生,身为女儿,不禁自责和内疚,平时太忙了,没有时间照顾他们,而是他们照料女儿和家务,想到乌鸦亦能反哺,自己却不能尽职尽责,不禁潸然泪下。

爱人非常支持她的工作,有时间尽量操持家里的事,经常有病人找到家里来看病,家里的电话也常常是半夜里响起,有时候刚回家又要出门,有时候刚端起饭碗又要放下,有时候刚躺下又要起来,他都不嫌烦,总说:人总有难处的时候,人家是有难处才找你的。头5年,她整整瘦了38斤,头发大把大把地掉,失眠,做梦还在处理病人,老公很心痛,做了很多营养品和熬中药,总算把头发保住,而体重只有98斤了,工作这么多年,家是她的坚强后盾。

思想觉悟快乐源泉

感悟一个人,不是华丽的外表、堂皇的语言,而是高尚的思想。常常辛勤地工作,虽为女人,她很少照镜子,很少上街,长年一个大妈头,穿着姐妹们给的几件衣服,额头上“

交通”发达,大眼镜老气横秋,常常被人误以为40多岁了。她想这样也好,老医生更让人相信,好开展工作。因为太忙,很少陪父母,很少陪亲朋好友,他们有时戏谑地问:是不是把你卖给医院了?给了多少钱?与在县人民医院、在深圳等医院工作的同学相比,她的工作强度难度高,收入福利低。有段时间也觉得心里难以平衡,彻夜难眠,可转念一想,比自己有能力、有本事的人多的是,为什么他们不离开家乡向外发展?外出打工只是钱多一些,但钱是买不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温馨。女儿的成长,爱人的失业,父母的多病,都是离不开的。还有就是很多病儿需要得到帮助,科室的发展壮大更是离不开的。笑是一生,哭也是一生,不如简单而快乐地生活。肥环瘦燕,最终也是黄土一冢;赤脚的德雷莎修女比起有几千双鞋子的伊梅尔达更能赢得世人的尊重。在这个社会,人们是分工合作的,有的是威武的雄狮,有的是负重的骆驼,有的是美丽的百灵……我既然选择了骆驼,何惧路途的遥远、沙漠的枯燥!朱桂芳想既然不能成为良相,那便成为良医。孩子们那清澈的双眼,无欲无求的笑容,洗涤了她心中尘俗杂念,溶化了脑里乱麻郁结。慢慢地练就快乐的本领,别人有什么事都会掏心窝地告诉她,她一一分析、点悟、解决,她不仅是一个好儿科医生,还是一个同事、朋友的好心理指导。科室建设以人为本

人之初,性本善,与社会接触多了,自然变劣。一个科室特别是女人堆积的地方,人管人,哪个服哪个?只有制度约束,纪律管制。刚建立科室,依照院方规定,制定严密的各项制度,然后分工,明确职责。朱桂芳知道这都只能因人而宜,各尽其能,想把科室管理好、建设好,不仅要自己积极带头,象管家一样管理科室,管孩子一样管理病儿,更要科室的每位职工配合。“火柴擦燃引在头,众人拾柴火焰高。”在业务上,仅靠自己一个是不行的,平时多授课、带教把自己的知识尽所能灌述,其他儿科医生分批有计划地进修。前五年,她是真正体会到儿多母苦、儿大娘老。为了让自己知识不能老化,每年争取外出短期培训、学习一次,请院外专家、教授讲解疑难病例,科室创造出以老带新、知识互补的学术梯队。

树分枝才发,科室分细才旺。从98年的儿科一个门诊、一个病区,至今已是三个门诊(儿科门诊、专家门诊、儿保门诊)、四个病区(新生儿病区、ICU病区、普通病区、儿保康复病区),业务收入98年20多万元,20__年增加到180多万元。住院人次达20__多每年,已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寸耕耘,一份收获,科室的壮大与她带领同事艰辛付出是分不开的。

学术造诣努力创造

作为儿科学科带头人,必然要练就一身硬功夫。看好普通病种外,对急、危、重、疑难病、少见病更要抓紧,碰上疑难病例,查阅资料、苦苦思考,寻求解答。实在不行就请教各位老师指点、探讨,慢慢积累丰富的经验。当时,刘梅同学5岁时收住儿科,有的医师认为是遗尿症,有的认为是喝饮料过多,但朱桂芳同志通过她在门诊的诊疗分析,确认是I型糖尿病,她把病因、治疗及愈后的情况,详细告知其父母,她父母根本不相信这个年青的医师,直到湘雅附一医院通过教授诊断确认。刘梅父母回到桑植非常激动,认定她非给刘梅的治疗不可,在刘梅成长的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书山有路勤为径,朱桂芳的时间、精力全花在工作上,很少逛街,更不提打牌、玩游戏了。大家都嘲笑她是与时尚落伍的土包子,但她与医学知识不落伍,订阅《中华实用儿科学》、《新生儿杂志》、《儿科急救医学》等,不断充实武装自己。先后书写《马桑果中毒抢救体会》、《不典型川畸病26例的报道》、《654-2治疗急性支气管肺炎临床分析》、《急危重小婴儿的病情观察》等论文,在国家、省内刊物上发表。多次赴北京儿童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等地参加新生儿高难度、高技术培训班,全国难治性哮喘进展班等,技术带回,活学活用。皮肤点刺原液没有,自己用生理盐水收集配制;储药罐没有,用饮料瓶裁剪,制做简易储药罐。新生儿胃管没有,用最柔软的尼龙针头代替……同事们都说:主任有创意,工作上只有重点,没有难点。

随着环境及新变异病毒的出现,哮喘患儿越来越多,去省城医治,患儿的家属将承受更多的经济包袱和精力耗费,为了这些特殊患儿,制定了哮喘患儿管理方案及阶梯治疗方案,辅以中药调配,大大缩短了疗程,减少了患儿的医疗费用。她想这可能是中西结合的优势吧。大家看到新生儿都是健康可爱的,谁会提到那些宫内缺氧所致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的患儿,躺在温箱里曾奄奄一息的,为了抢救这些患儿,不分昼夜,沤心沥血,一个脑瘫患儿对社会对家庭都是多么大的负担,就是让患儿早日脱离危险,避免后遗症的发生。

20__年至20__年底,她做了桑植县新生儿出生调查,发现宫内感染所致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先心病发病率升高,这不仅是医学问题,也是个社会问题。如果通过妈妈学校,对孕妇各方面的保健知识及时掌握,那我县准妈妈的素质提高,育儿的经验增多,我县的新生儿质量就会上升。编制了一份《母婴保健手册》,发往各个乡镇,希望以后在各乡镇办理孕妇学校,提高全民素质从孕妇抓起,从娃娃抓起。

未来发展

第7篇

母婴同室可增进母子感情,促进母乳喂养,利于产妇恢复等优点,但由于新生儿的调节中枢及脏器功能不健全、生活能力差、机体抵抗力低下等客观原因,导致母婴同室中的新生儿存在着一些医疗安全隐患。笔者通过分析母婴同室区内新生儿潜在的安全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管理对策,通过实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确保了新生儿安全,减少和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09年1月我院共有10253例新生儿实施母婴同室,住院时间最长21天,最短18h,平均6.5±3.1天,均为母乳喂养;入母婴同室条件:胎龄>37周,体重>2500g,出生后新生儿无窒息,Apgar评分>7分,家属自愿要求照顾新生儿者。

1.2 新生儿安全问题 10253例新生儿中共80例(7.8‰)存在安全隐患,其中新生儿院内感染26例(32.5%),新生儿呛奶窒息18例(22.5%),新生儿低血糖12例(15.0%),新生儿暑热综合征8例(10.0%),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5例(6.3%),新生儿烫伤4例(5.0%),新生儿压伤2例(2.5%),新生儿摔伤1例(1.2%),其他损害4例(5%)。

1.3 处理与预后 80例新生儿经过积极处理,及时好转者28例(35.0%);52例(65.0%)转入重症新生儿室进行治疗,经专科治疗后治愈50例(62.5%),死亡2例(2.5%),分别为新生儿呛奶窒息1例,不明原因1例。

2 安全隐患原因分析

2.1 院内感染 母婴同室区内空气、物品、工作人员的手消毒不严格;新生儿使用的衣物、被褥、毛巾消毒不严格;母婴同室区内通风不好,造成空气不新鲜;探视人员过多易造成交叉感染;家属无菌护理观念不强,未做到每次接触新生儿前均需仔细洗手,易发生新生儿皮肤、消化道、呼吸道感染等医院内感染疾病。

2.2 护理工作制度落实不到位 护理人员对新生儿观察不仔细;专科知识掌握不够;新生儿出现异常表现不能准确判断及给予相应措施;部分表现责任心不强,操作手法不规范;缺乏对产妇进行育儿的指导能力。

2.3 母婴同室管理制度缺陷 护理人力安排不合理,排班公式化,出现了人力不足的薄弱时间段,护理工作偏重于治疗,忽略健康教育,减少了对病房的巡视和对新生儿的观察。

2.4 产妇及家属不科学的喂养方法 产妇及家属不重视清洁卫生;缺少喂养新生儿的经验;对医学知识不了解;少数祖父母辈会采取传统而不科学的喂养方法,如给新生儿喂开口汤,出生后最初几天不喂初乳等;缺乏对新生儿观察知识的了解,对新生儿可能出现的常见症状如呕吐、发热、青紫等无法判断而延误治疗时间。

2.5 社会因素 外来打工者因工作或生活原因造成无人照顾或家属长时间外出不归;因重男轻女思想引发性别歧视给女婴带来的危险;由于利益驱使有违法犯罪人员在母婴同室区内进行偷盗事件;但这些现象可能成为母婴同室区内新生儿不安全的潜在危险。

3 防范对策

3.1 加强制度完善、落实和教育工作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保证,注重落实,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实施。同时组织全体医护人员学习各项规章制度,从法律和业务上严格规范产科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使全体医护人员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也是职业保护,需时时牢记医疗安全,定期征求家属及产妇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改进护理措施。定期举办专科护理培训、专科护理查房、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考核等。科室责任护士及护士长按制度落实每日与每周的考核工作。护士长随时检查督促护士工作,每周召开患者座谈会,倾听产妇和家属对护理诊疗工作的意见,及时改进,对潜在隐患进行妥善处理,保证护理安全。

3.2 加强母婴同室区的感染管理 加强手卫生管理工作,由于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手是医院内细菌的主要传播媒介[1]。针对这种现象,严格要求护士掌握正确的六步洗手法,并成为其自觉行为,接触新生儿时做到“每触必洗手”;严格落实室内环境卫生,母婴同室区室内每日通风换气2~3次,每次15~20min,每日湿扫地2次,床旁柜每日用1%消洗灵擦洗1次,认真落实晨晚间护理,保证床单的整齐,新生儿床单用品一旦污染立即更换,母婴出院后对室内空气、物表全面彻底消毒,每月对母婴同室区的空气、物表、工作人员的手进行院感监测。

3.3 加强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从不同角度对护士进行护理安全教育[2] 严格掌握护理工作制度和护理操作常规,熟悉护理安全制度及风险防范预案;定期检查母婴同室的设施;母婴同室区护理人员坚持规范着装,保持服装清洁,避免交叉感染,护理人员不留长指甲,不染指甲油,不戴戒指,一律穿平跟防滑工作鞋,不穿高跟鞋;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重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流程。

3.4 加强产妇及家属健康教育,纠正产妇及家属不科学的育儿观念 加强对产妇及家属安全知识的宣传:(1)对产妇及家属履行告知义务;(2)严格执行探视制度,以免发生意外;(3)教会产妇及家属防范新生儿坠床、窒息、烫伤、冻伤等情况的护理方法;(4)告知新生儿鉴别标记的意义;(5)严格执行新生儿核对制度,新生儿沐浴或治疗需要暂时离开返回时,应请产妇核对新生儿鉴别标记进行确认;(6)开设病区育儿学校:目的是及时提高家长护理新生儿的水平,由于我院收治的较多的农村患者,产妇和家属普遍缺乏卫生保健和科学育婴知识,加上陈旧观念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新生儿护理中的安全隐患。通过防范措施的落实,控制护理缺陷、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综上所述,由于笔者加强了母婴同室区新生儿的护理与管理,尽最大努力杜绝母婴同室区内的安全隐患,母婴同室区内的新生儿意外事件明显减少,随之而来的是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医患纠纷矛盾大大减少,医院也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第8篇

政策甫一出台,各种质疑不绝。《中国医院院长》第一时间邀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黄国英,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育英儿童医院院长连庆泉,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廖新波,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庄一强,对该政策的出台、儿科医生缺乏等问题阐述其观点。

新政策治标不治本

黄国英:首先国家卫生计生委出台该政策的初衷值得肯定,是为了缓解儿科医生缺乏的困境。但是,这一政策只能是过渡性措施而非常态。我个人不赞成通过加分来录取儿科医生。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间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在一些大型医院或中心城市的儿童医院,其实不缺少儿科医生,因此这些医院不会录取这一批加分的儿科医生,然而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医院,这种形式可以帮助医院招聘到一些儿科医生。这是一个不得已的办法,但是决不能成为常态。

从长远来看,从根本上解决儿科医生缺乏,核心问题是如何留住优秀的医生。目前,我国在各个领域都缺乏医生,不单在儿科领域,一些其他学科也缺乏人才。这不是通过降低招收门槛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如何让优秀的医生能够愉快地在其岗位上工作,如待遇问题、工作压力问题、工作环境问题,乃至职业生涯,这些都需要全面考虑。从准入标准来讲,我认为无论哪个学科的医生,基本要求应该是一样的,不能因为缺少医生就降低准入条件。

连庆泉:通过加分来弥补儿科医生数量不足的做法其实并不妥当。儿科医生作为广大医生团队的一员,理应与其他学科一样得到平等对待,而不应单独给予加分以增加通过率。尤其是执业医师资格这样重要的准入性考试。这只会导致儿科行业越来越萎缩,更重要的是这不符合行业人才培养和发展规律。

医学,是具有很强专业性的行业。儿科医生短缺是多年来对这一领域人才缺乏问题漠视的集中爆发。但是,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加分带来的就极可能是一系列负面连锁反应。这无异于“杀鸡取卵”。从长远看,这非但不能解决儿科医生缺乏问题,反而无法保障儿科医生的质量。一个国家没有优秀的儿科医生,意味着这个国家下一代的健康无人保障。

廖新波:中国儿科医生紧缺的问题比很多国家都严重。我国每千人口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为0.36人,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如美国为每千人1.46),当前儿科医生可谓“珍稀动物”。本来就稀缺的专业,比其他专科的任务和压力都重,加之社会对儿科医护人员的不理解以及偏见,致使儿科专业的发展有傲立冰峰之悲壮!

国家卫生计生委发文对儿科的“冷门”专业实行降分准入政策,虽说是通过加试加分,但其实际意义则是给“落榜者”一条“绿色通道”――“降分”录取。表面看是政策优惠,而实际是政策歧视。因此,政策一出即引起医疗界和社会的广泛争论,对正在儿科工作的医护人员起了不良影响,甚至造成心理打击,使他们那种敬业度和专业精神一下子掉进冰谷。也使后来者认为,儿科不是精英要去的地方,是医生专业的最后选择。无疑这种政策决定欠缺的是对专业的尊重。

庄一强:从我个人角度来看,该政策的出台并不理想。对这一政策的另一种解读就是降低了儿科医生的准入标准。诚然,目前儿科医生数量缺乏,究其主要原因是儿科医生的收入偏低。采取降低儿科医生准入门槛的解决方式,还会产生诸如有损儿科医生形象等问题,会让人感觉儿科医生比较差、低人一等。

有观点认为,加分录取的儿科医生,生源质量会差。对此,我并不认同。因为考试是一回事,工作又是另一回事,而且分数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能力。举例而言,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线要高于一般院校,但是很多优秀的医生,包括不少名医、院士,都是从一般院校毕业的,持续的学习能力和对业务的高标准要求,让他们成为业界精英。所以,我觉得这一政策影响最大的还是儿科医生群体的整体形象。

人才培养难在哪儿

黄国英:在我国,医学教育并未作为精英教育。通过降低标准来招纳儿科医生的教育则更不可能是精英教育。加分政策是卫生主管部门被动选择的一种解决方法,暂时性地或能缓解儿科医生缺乏的难题,但从长远看,则需要回到人才培养的根本,即从教育及行业特性入手,回到制定符合儿科医生队伍发展的政策上来。说白了,就是如何将人才留住。

我认为,儿科医生的培养途径有二。一是在医学院通过一些奖励机制,如制定奖学金政策,引导临床医学生走向儿科医生的岗位;二是在一些有条件、基础较好的医学院,定向培养儿科系的学生。但是,不论哪种途径,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让其可以留在儿科,让其觉得在儿科有发展、受到重视及社会认可。这才是儿科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

连庆泉:医学教育本应是精英教育,但我国地域广、人口多,医生缺口大,虽然近几十年医生数量已有较快增长,并且质量也有很大提高,但是远比不上爆发式增长的患者群和就医需求。医学作为专业性极强的行业,中途改行的情况低于其他行业,医生基本上都是“从医而终”。因此,医学教育必须不同于其他专业――其他专业教育可以是普及型教育,而医学教育则是精英教育和终身教育。现在存在的问题是,医学院招生是无序的。医疗行业招收多少医生能与相应的患者数量匹配?我觉得有必要将患者数和医生需求量进行统计,规划好医生数量,不同专业有不同专业的要求。

解开儿科医生缺乏困局,我建议应从源头解决,即在医学院设立儿科学专门班。温州医科大学设有儿科学专门班,每年专门招收医学生进入这一行业,但现在招收情况并不理想,不如妇产科。所以,我建议先通过统计来制定5~10年的医生培养计划,再从培养时就给予倾斜性政策,如学费优惠、贷款资助等,鼓励更多医学生选择儿科医生作为职业。

廖新波:近两年,尤其是今年,医学生招生遇到前所未有的冷遇,众多高分学子不愿从医。相比整个外部世界,这形成了一个极大的反差。以香港地区为例,长期以来,香港的高考状元大多倾向于填报医科,除了医科自身“自由职业”、收入高和工作稳定的特点之外,最主要的是整个社会尊重医生这个职业,愿意去学的都是考生中的佼佼者。在往年,特别是内地恢复高考后的几年,报考医科的都是高分人群,都是最顶尖的学生。作为一门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不论中外,医学教育均被视为“精英教育”。我觉得与其说是精英教育,不如说在这些地区形成了一种精英教育的环境。高分是否意味着精英,低分是否就意味着低能?这还要看今后培养出来的结果。进校前,只能说有些专业,成绩好的才能进入,成绩不好的,根本连进入的机会都没有。成绩好只是医学生入门第一步。所以我认为,中国的医学教育是逐步从精英教育走向“机会教育”的,因为一开始,并不是高分者的第一选择,给次高分者机会;当读完高至天花板的书后,再进行规范化培训与考试。考完之后,并不是根据自己的理想选择专业,而是根据行医过程中“附加值”多寡来选择。形成了“低分者”被迫选择冷门专业。一切都在机会中选择。假如中国考生高分者望医却步,而导致从医的门槛低很多时,何来精英之说?社会如此看待医生这个职业已经令人感慨了,现在连卫生部门也对自己的医生如此失去信心,其心可悲矣。

让医学生爱上儿科专业

黄国英:如何让大家喜欢当医生,尤其喜欢当儿科医生?美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美国很重视引导毕业生选择专业。美国医学生是毕业后才开始分专科,而不是在院校中。他们会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专业引导。一种方式是测算,如美国医师协会定期更新医生的数量和患者数量的比例;另一种是根据市场的需求调节,如在一些偏远地区,以优渥的报酬吸引人才。

作为医院院长,如何才能留住儿科医生呢?我认为留人才应具备三个要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要让他们有职业的荣誉感、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可度,并且要有和社会相匹配的、体面的生活。儿科医生的基本生活有保证,才没有后顾之忧;儿科医生感到职业生涯可以不断进步,才能长期坚守在岗位上。这是一个综合性因素。除此之外,整个社会也有义务营造氛围,不只针对儿科医生,而应从整个医疗领域的工作环境、社会舆论等多方面着手。政府想通过出台一两个政策就解决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要想解决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整个医疗体系人才培养的问题,这要求从医学教育、毕业后教育、医疗保障体系乃至社会层面上来解决问题,包括紧张的医患关系问题。要尊重人的生命,尊重医务人员的价值,营造一个尊重医学、尊重医务人员的氛围,这才是治本之道。

第9篇

[关键词] 健康教育;产后访视

[中图分类号] R473.7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3(b)-095-02

笔者是一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童保健医生,管辖7个居委会的妇女儿童保健工作。该辖区产妇分娩后通过电话联系,由社区专职的两名儿保医生分别在产后14 d和28 d上门进行访视,有特殊情况酌情增加访视次数或转院诊治。通过访视可观察产妇和新生儿生命体征变化,及早发现影响产妇、新生儿的不良习俗及健康问题,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宣传产妇在产褥期的身心健康、科学育儿知识、母乳喂养的好处,从而达到母婴健康的目的[1]。我中心为社区产后访视制定了一套较完善的健康教育计划,具体做法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从2000年开始,本辖区产后出院的产妇,生后14 d第一次上门进行访视,28 d进行第二次上门访视。

1.2方法

每周二、四去社区访视,采用讲解、具体示范、视听、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进行宣讲。

2健康教育的内容

2.1产妇

了解产妇休养环境,房间空气要流通,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不要大鱼大肉;产妇出汗多,要勤换衣服及洗浴,注意外阴清洁预防感染;了解产妇分娩方式和分娩情况,检查外阴伤口或腹部切口愈合情况;注意清洁,观察乳量是否充足,有无红肿及硬结;叮嘱产后42 d产妇到其分娩的医院进行检查;指导产后母亲避孕[2]。

2.2新生儿

询问新生儿体温、呼吸、精神面貌、睡眠、哺乳量、大小便等情况;黄疸是否消退;指导怎样护理好脐部,防止感染;观察臀部有无尿布疹;指导要按需哺乳,才能满足新生儿营养生长发育;讲解婴幼儿早期综合教育的重要性,0~3岁是婴幼儿大脑发育最快,性格、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因此,科学、系统的早期教育有助于智力的发育,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观察力等[3]。针对新生儿期,示范给家长怎样对新生儿做感官器官的训练(即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

2.3母乳喂养

宣传和指导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最佳食品。其酪蛋白与乳清蛋白的比例为1∶4;母乳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为8%,初乳更高,有利于脑发育;母乳中的乳糖高,主要为乙型乳糖,有利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生长;母乳中的钙磷比例适宜为2∶1,有利于钙吸收[4]。

2.4预防接种

第一次上门访视就叮嘱家属尽快到我中心办理预防接种卡(证)。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5],接受全程足量的疫苗接种,达到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确保小儿健康成长。

2.5儿童系统化保健管理

满月访视时,嘱咐家长小儿满3个月龄始到我中心儿童保健科建档,进行“421”系统化保健管理,通过定期健康检查了解小儿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生长发育偏离、身体缺陷和疾病,及早予以干预措施,是保护小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6]。

3健康教育的效果

3.1提高了产妇的认知水平

纠正民间产妇“坐月”的不良习俗。例如:房间门窗紧闭、不洗浴、不洗牙、忌吃某些食物、产后大补等等。通过上门访视,向产妇和家属讲解妇女生殖器官生理特点、产褥期的卫生知识,经通俗易懂的讲授,提高了家长的科普知识水平,保证了产妇健康、科学“坐月子”,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2树立了养育、护理新生儿的科学健康理念

上门访视发现仍然有个别家长按传统、凭经验养育、护理小儿。如:定时喂服金银花水、喂食糖水、用布擦或挑割“马牙”、用带子捆绑双下肢、母乳汁擦洗眼部等。针对诸多问题,予以一一讲解。简明扼要解释新生儿期特点,科学育儿知识,从而增强了相信科学的信心,转变了不良习俗的养育观念。

3.3提高了母乳喂养的信心

个别产妇放弃喂母乳。原因:一是不知母乳喂养的好处;二是怕痛、麻烦、影响睡眠等等。通过讲解母乳的优越性,家属也要支持和鼓励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帮助产妇创造良好的环境,克服母乳喂养的困难,最终实施了母乳喂养。

3.4建立了社区医生与产妇家庭的支持系统

上门访视,通过面对面的宣传教育、指导、示范等方式,使两者关系更加融洽,消除或减轻了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了产妇及新生儿健康。

4讨论

健康教育是一种增进健康的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7]。健康教育是一门新兴学科,是国际卫生界公认的廉价保健对策,它对我们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占有一席之地[8-9]。产后访视是社区中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社区儿保医生,应该是一名具有综合素质的医生,我们不仅有较高本专业的知识水平,还应学习心理学、教育学、行为科学、社会学及管理学等成为具备T型结构的人才[10]。通过访视,发现影响产妇、新生儿的各种不良习俗及健康问题,提出健康指导方案,作出科学的、正确的、全面的解答。

[参考文献]

[1]刘玉芳.产后访视及健康教育[J].社区医学杂志,2008,6(7):86.

[2]金宏义.卫生部全科医师培训规划教材重点人群保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4-145.

[3]胡幼芳.陈荣华等.早期教育对0-3岁小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6):371-372.

[4]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0-64.

[5]张雪纯.王云艳.预防接种工作规范[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9-11.

[6]王清秀.完善社区儿童保健系统化管理的思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4):71-72.

[7]张振路.临床护理健康教育指南[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12-13.

[8]张继国.健康教育社区化发展探讨[J].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2006:14(5):66.

[9]申仕莲.医院开展健康教育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0):60.

第10篇

关键词:医疗流程;功能分区;节能技术;太阳能;色彩

为满足社会发展对医疗资源的需求,专业化医院,以及综合医院专业化单体建筑发展迅速。如何建设一栋满足妇女儿童就医的医疗大楼成为很多综合医院和专业化医院的迫切需求。现结合我院妇儿综合楼的建设情况,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

概况:我院是鲁西南最大的综合型医院之一,2004年成功开展单病种限价,随后由卫生部确定为临床路径试点医院,近年来医疗技术、设备、建筑规模均取到了很大的发展,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就医需求,以及人们对医疗环境更高要求,我们筹建了一栋妇儿综合楼,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地下两成,地上十九层,门诊、医技部分在1-4层,5层为手术室、产房,6层血液科和白血病病房,7层为NICU、PICU,8-17层分别为儿科、产科、妇科、小儿外科、儿童康复科等病房,十八层为信息中心和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十九层为直升机停机坪和太阳能设备层。能满足2500人日门诊量,日手术量40台,NICU、PICU共计180床,普通病床1000床。功能紧凑全面,交通便利,流程合理,色彩温馨活泼能满足足不出楼完成就医、检查、治疗。经过半年的运行,社会反响效果良好。

功能分区,医疗流程布局的特点:一层大厅积极、温暖的橘黄色玻璃马赛克背景墙就诊大厅,精心选择的两个大型橘红色亚克力波纹条状吊灯,色彩温馨,典雅,视觉温和友好而不失大方,引人注目,极大地减少了患儿对来医院的抵触情绪和恐惧感。本层按常规设置了儿科急诊、输液室,此区域人流量大,设置在一层能够及时对急诊患儿进行救治,方便了输液的需求,减少了输液儿童患者及家属对垂直运输设备的占用。

二层为儿科门诊,检验科,儿童保健科,超声科,由于现在家庭独生子女多,一个患儿就医往往跟着整个家庭,造成儿科门诊人流量很大,把儿科设置在二层可以充分利用扶梯和步梯疏散人流,较宽敞舒适的候诊大厅,温馨的色彩,以及没有加任何修改的儿童天真童趣的彩绘,营造了一个活泼向上,有亲和力的气氛,缓解患儿和家属就医的不安情绪;检验科、超声科等常规检查科室和收款处设置在本层,这样这一层就能完成常规的就医需求,极大地方便了患儿家属。

三层设置了妇科门诊,妇科门诊手术室,儿童康复中心,超声检查,四层设置产科门诊,超声检查、产科手术室、胎心监护仪室等,针对妇科、产科、儿科的特点,每层均设置超声检查,门诊手术室,尽量做到最大方便于患者,尽量减少患者的移动距离。

病房设置东西两个病区,人流物流电梯设置在中间位置,东西两部污物梯,就近设置污物间,四周为病房,中心为护士站、治疗室、医生办等,实现了污物、洁物分流,病人流线,医、护流线减少交叉,流程科学合理。病房设置标准卫生间。

五层为产房和手术部,产房设有家庭产房,满足人们对医疗条件更高的要求,普通产房均按单间设计,更好的保护病人隐私。在顺产的过程中出现不好处理的状况,可以通过专门通道直接进入手术室进行处理,手术部设手术室9间,主要是为妇科,产科,儿科手术设置的,无需出楼基本满足了整个大楼的要求。

六层西区按照十万级净化设计制作,可根据需求扩展为ICU病房,现在为血液科病房和白血病层流病房。

七层东西两个洁净病区,分别设置NICU、PICU,上面八、九、十层为儿科病房可方便病人的转入转出,吊塔、气体、恒温箱配备齐全。另外洁净区集中在这三层离6层东设备层较近,便于布置管道、设备,集中控制管理方便,布局科学合理。

由于太阳能节约效果明显,在家庭中已经得到普及,公共建筑也形成了成熟的解决方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果建筑物有一个比较规则的屋面,就可以加以利用生产太阳能热水。我们利用屋面做了60吨太阳能热水系统,从使用的效果看节能效果显著,天气较好时无需辅助加热就能满足洗浴水量。

现代建筑为了满足医疗功能的需求,单层面积大,跨度大对新风的依赖加强,弱势病员又有不习惯开窗等特点,很容易造成空气品质差,易产生院内感染。现代疾病如非典、H1N1流感等传染性病原体极易传播,院内感染类似事件时有发生,造成极坏影响。原设计新风机组风量大,噪音过大,能源消耗大,使很多医院不开或少开新风机。这些问题使我们需考虑使用高性能的新风排风方案和设备。我们采取了多台小风量新风机代替大风量新风机的办法,利用一些储物间,洗刷间等吊装,采用高品质的设备,新风排风机组采用了具备节能技术额的德国进口直流变速电机,可调速,风机噪音低,有能量回收功能,可以无交叉无污染地回收排风的能量。经过运行,效果明显好转。

色彩的设计也是一项越来越引起重视的内容。根据现代医学研究,儿童的心理状态容易通过色彩表现出来,并容易受到色彩的影响。因而在儿童住院门诊部这类特殊区域的室内设计,应注重合理的运用色彩的设计来改善医疗环境,对患儿心理产生积极影响。比如红色能够刺激心脏、循环系统和肾上腺素提升力量和耐力,促进低血压患者康复,对忧郁症患者有一定刺激缓解的作用。粉色的刺激作用较柔和,它能使人的肌肉得到放松,给人安抚宽慰,唤起希望;黄色则刺激大脑和神经系统,提高心理的警觉性,活跃肌肉里的神经,帮助治疗体内某些病症现象,如:感冒、过敏及肝脏疾病等问题,浅色调米黄、乳黄应是医院的主色调。绿色能够安抚情绪、松弛神经,国外提出“绿色率”理论,认为绿色在人的视野中占到25%左右时,人的心理感觉最为舒适。为此我们从美国聘请了FKP事务所的色彩大师,精心设计色彩图案,大厅,候诊区,护士站,电梯厅,走廊,各病区均做了相应的设计。

十九层设计了直升机停机坪,为当地唯一一家具备直升机启停条件的医院,对于器官移植,重大突发伤害,等特殊情况的快速抢救提供了条件,是现代化医院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总之,妇儿建筑应从妇幼病员的一些特点,充分考虑患者的需求,结合一些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研究成果,按照科学合理的医疗流程,精心布局,组织交通路线就能建成一所布局科学,交通合理,使用方便、舒适的好建筑。

参考文献

第11篇

儿童是机体处于不断生长发育,各器官尚未发育成熟,易发生院内感染,特别是住院患儿体质较弱,免疫功能低下,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接触少量病原体即可引起院内感染,从而加重原有疾病,增加患儿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因此,加强儿科病区管理,降低院内感染率是现代医院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根据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的情况, 探讨有效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采用前瞻性监测及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210例儿科住院患儿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6例,医院感染率为3.0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其次是消化道感染.结论提高儿科医护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降低儿科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现简单介绍我院儿科病区院内感染原因及防控。

1 儿科病区院内感染的原因

1.1儿科病房人员流动频繁 住院期间探视人员多,探视次数多,难免有探视者带致病菌感染患儿。有的家长还喜欢换病房,互换玩具,部分家长卫生意识淡薄,患儿随地大小便、吐痰后又不及时处理干净,这样极大地增加了院内感染的几率。

1.2我院儿科病房比较拥挤,床间距不超过1米,空气不流通,特别到了冬季,病床使用率可达到200%,病房加床多,另外家长怕小孩冻着,不愿意开窗通风,特容易造成院内感染。

1.3同一病房病种混杂,不同系统疾病不同时期的患儿同住一室。

1.4医护人员无菌观念不强,不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一个医生或护士分管床位多并且在不同的病房,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有利于病原体传播,特别是手污染传播现象较严重,往往是护士从肠炎、肺炎病房处置后未及时洗手,到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患儿床前,触摸听话、可爱的患儿,引起感染。

1.5少数民族热情好客,喜欢窜病房,礼节性的谦让饮食,造成餐具混用,易造成患儿消化道感染。

1.6很多患儿家长文化层次低、卫生意识较差,没有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给患儿哺乳时,不能做到的清洁,而是患儿随哭随喂;人工喂养的患儿奶具不能做到次次清洗,尿布不及时清洗而重复使用。

1.7经济条件差,人工喂养的患儿每次吃剩的配方奶粉放置数小时后再次哺喂患儿,特别是夏季气温高的情况下,极易造成消化道感染。

1.8儿科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如抗菌药物选择不当、用药指征掌握不明确、用药时间过长等。

2 院内感染防控

2.1加强管理,定期培训考核

2.1.1应成立医院感染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的检测和管理工作。同时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使工作标准化、规范化、职责明确化。层层监控,做到定期检查与随时检查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保证信息通畅,反馈及时。

2.1.2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 对医务人员加强院内感染的教育,增强消毒意识,进行院感知识培训,学习医院有关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到定期进行考核:组织卫生员重点学习消毒隔离知识,熟悉消毒液的配置方法及有效浓度,牢固树立医院感染防控意识。

2.2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加强职业卫生安全防护

标准预防是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于1995年提出的一种新的医院感染的预防策略,1999年引入我国,并在2000年编入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中,标准预防的内容是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均需隔离,强调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双向防护。医务人员和保洁人员长期接触、处理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极易被感染上传染病,故应通过培训使他们树立正确的防护观念,凡是接触沾有患者体液、血液等操作时必须戴手套、口罩、,穿长工作服,操作后及脱手套后必须洗手并严格预防针刺伤。调查显示,护士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较低,因此我院加强了对护士标准预防相关知识的培训,并提供必备的个人防护用具,如防护服、鞋套、防护镜、防护面罩、口罩等,使护士能够熟练掌握防护用具的使用指征和使用方法。从而提高护士标准预防行为的依从性,加强职业卫生安全防护,保护患者和自身的健康。

2.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无菌操作制度、规范手卫生

2.3.1护理工作者应掌握消毒剂的性能和注意事项,严格消毒护理用品 在配置药液、肌内注射、静脉穿刺及各种侵入性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积极学习消毒、灭菌相关进展知识,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如一次性备皮刀、一次性治疗巾、一次性氧气面罩、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等;止血带一人一根,用后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晾干备用,避免引起交叉感染。

2.3.2规范手卫生医护人员的双手在治疗操作过程中与病人接触频繁,直接接触,若无消毒隔离观念,形成接触―污染―携带---传播的过程,给病人带来极大威胁。医务人员手的污染造成医院感染最直接的传播途径。因此,洗手是最简便易行的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的手段之一,是防止医务人员因操作引起外源性感染的重要措施,是患者与医务人员双向保护的有效手段。我们将洗手示意图贴于洗手池旁,时刻提醒医护人员规范洗手,并定期对医护人员的手进行细菌培养,以监测洗手效果,防止院内感染。

2.4控制环境污染,重视环境清洁 环境污染也是导致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儿科病房人员流动大,不仅有护士医生、患儿家长,还有上级医师、实习学生,而且一个患儿来住院,陪护的家长往往是3~4个,甚至更多,这些因素使儿科病区的空气中微生物数量较其他科室增多明显,增加了院内交叉感染的机会,因此应加强环境的清洁消毒,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4.1病区空气消毒 病房时时开窗换气,尽量少用空调,在冬季至少每日2次开窗通风,每次15分钟,病房及治疗室每晚紫外线消毒1小时,每间病房的床位数不超过3张,拉长床间距在1米以上,按感染和非感染性分房隔离治疗,尽量同一病房收治同一病种的患儿,病史要定时开窗通风,使用紫外线消毒,照射时间为每日一次,每次一小时,每周用无水酒精擦拭紫外线灯管一次,每半年检测紫外线灯管强度,并且做好紫外线消毒登记。

2.4.2病区物品表面消毒 床、桌子、凳子、治疗车等每日500mg/L84消毒液擦拭,每月彻底擦拭1次,病区床单位定期更换,污染后立即更换。抹布做到一床一椅各一巾,避免抹布到处抹的现象,平时有污染物时随时擦拭。

2.4.3地面的处理 做到一室一拖把,治疗室、病房、厕所等分开使用并标记明显,避免混淆。有污物时500mg/L84消毒液浸泡30分钟,用后集中处理,晾干备用。

第12篇

关键词:中医儿科;中药;现状与特色;优势病种

Abstract:Objective Fine out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ediatric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our hospital.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location,compos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uperiority disease in pediatric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diatric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the diseases,drugs,dosages,courses and frequencies in the pediatric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y consult formal prescriptions.Results The common diseases in the pediatric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our hospital included cough,influenza,acute pharyngitis,chronic pharyngitis,and mon medicine contained bellflower,licorice,asters,orange peel etc.Most dosage interval arranges in 3 to 12 g and number of agents was about 3 to 5 doses.Conclus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ediatric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its own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The pediatric prescription dose was small and flexible in group parties.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two functions of conditioning and treatment,we should play advantage role and gain character of the pediatric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make it play a greater role.

Key words:Nediatrics 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dverse reaction;Superiority disease

中医儿科源远流长,在儿科颇多领域内中医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小儿身体的特殊性,对药物非常敏感,所以用药剂量与成人有一定的区别,而中药在用药情况可以方便地针对这一情况用药,方便增减剂量,是中药治疗在儿科的一大优势,从这一方面来说,增加了小儿家属为小儿选择中药的选择性。另外中医辨证分析,因人而异,治疗方案个体化,中药调理治疗兼备,是优势之二。所以如何让更多的人发现中医药在儿科的特色优势,是中医药发展的重要工作。

我院中医儿科有有自身的特点、常见病和优势病种。中医优势病种[1]指医疗机构在相关部门确定临床研究基地、重点专科(专病)、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室以及临床优势学科的项目是所认定的优势病种以及医疗机构自认为具有中医优势的中医病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对2014年随机抽取的1275张处方进行查阅,详细记录患儿用药情况,用药疗程,病种。

1.2方法 利用EXCEL软件对处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中医门诊儿科常见病 1275张处方调查可知,中医药治疗在儿科前六种常见病为:咳嗽、流行性感冒、急慢性咽炎、消化不良、慢性鼻炎、扁桃体肥大;其中咳嗽最高,百分比占41.65%,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