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微观和宏观的区别

微观和宏观的区别

时间:2023-08-21 17:25:53

微观和宏观的区别

微观和宏观的区别范文1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短期;长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156-02

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把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当作研究个量问题的微观经济学,认为微观以充分就业为分析前提。因而,两种理论是相辅相成的,可以被纳入同一体系之中。这一理论体系在战后的西方经济学界一直居于正统地位,确立了西方经济学教材和教学的基本框架。但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不同,使得两者共同使用的一些概念却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应用,例如“短期”与“长期”这一组概念。

一、“短期”与“长期”概念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

1.微观经济学中的涉及短期与长期区分的理论。微观经济学中多个理论涉及到短期和长期的区分。例如生产理论中的短期成本理论和长期成本理论;成本理论中的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不同市场结构下厂商或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和长期供给曲线以及不同市场结构下厂商或行业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等。这些理论的短期和长期区分并非如字面上简单表现为时期上的区别,更重要的是理论含义的差异。以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厂商短期和长期均衡为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为短期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均衡条件下厂商的经济利润可能大于零、等于零或小于零;而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为长期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且等于市场价格,均衡条件下厂商的经济利润必定等于零。

2.微观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界定。微观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问题,从生产的角度来看,为了解决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便涉及“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如何生产”是指生产要素在企业内部的配置问题。企业调整经济资源(即生产要素)配置,追求利润最大化过程中,经济资源(即生产要素)数量是否可以变动便是微观经济学中区分短期与长期的依据。微观经济学中常假设生产中仅使用劳动与资本两种要素,因此可以用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考察短期生产理论,假设资本要素固定,劳动要素可变,则有短期生产函数:Q=f(L,K)。理论上讲,我们也可以假定劳动要素固定,资本要素可变,则有短期生产函数Q=f(L,K)。特别说明的是,微观经济学所说的短期和长期并不是指具体时间的长短,而是以能否变动全部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作为划分标准,其时间长短视具体情况而定。

3.微观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区分的意义。微观经济学对短期与长期的区分主要体现在生产理论中。通过构建短期生产理论和长期生产理论,微观经济学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刻画更为全面和准确。尤其是随着生产力的大发展,现代生产这样一种“迂回生产”方式,采用了大量的机器设备,资本规模在一个较长的周期中保持稳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在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面临的约束条件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要深刻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分别构建短期生产理论和长期生产理论显得非常重要。而对于微观经济学的学习,理解短期和长期的区分,更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习微观经济学通常会有的一个困惑就在于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异,很多的时候会觉得相关理论知识与生活中体验的现实好像并不一致。例如,通过对完全竞争市场均衡理论或垄断竞争市场均衡理论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每个企业长期均衡时的经济利润总是为零。也就是说,长期均衡条件下,企业家能获得的利润恰好等于企业家本人去其他企业打工的工资收入,不会高于这一工资收入,当然也不低于。这就产生了两个疑问:①如果创业和打工收入水平相当,为什么会有无数的创业者投身创业大潮;②为什么现实中,在类似于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行业的无数企业利润并不一致,有的企业赚得盆满钵满,有的企业血本无归?以上两个问题的回答都有赖于对市场均衡利润理论进行短期和长期的区分。竞争市场长期均衡时之所以经济利润等于零,是因为短期中厂商会因经济利润与亏损的驱动而进入与退出一个行业。某一行业,短期中利润大于零时,会有新的企业进入行业,从而导致行业供给增加,行业经济利润减少趋向于零;短期利润小于零时,行业中会有企业退出,从而导致行业供给减少,行业经济利润增加趋向于零。短期均衡时,企业经营的利润可能大于零也可能小于零,而企业经济收益依赖的是短期行为而不是长期行为。正是追逐短期经济利润的勇气与实际能力,诱使了创业者投身创业大潮。也由于短期均衡时可能出现的盈利或亏损使得企业出现优胜劣汰。

二、“短期”与“长期”概念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应用

1.宏观经济学中的涉及短期与长期区分的理论。宏观经济学中涉及到短期和长期区分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与微观经济学类似,相关理论直接区分为短期和长期理论。例如,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这些理论的短期理论和长期理论也不仅是如字面上简单表现为时期上的区别,更重要的是理论含义的差异。例如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形状总是垂直的,而不同的宏观经济学流派对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描述是不一样的,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常规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古典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第二章情况下,相关理论的短期和长期区分不是那么明显,对同一问题的短期和长期研究分属不同的理论。例如,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可分为短期国民收入决定和长期国民收入决定。短期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主要是运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IS-LM模型、AD-AS模型和IS-LM-BP模型四个模型分别介绍了不同条件下短期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而长期国民收入决定主要是指经济增长,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的代表性理论主要有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等。

2.宏观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界定。宏观经济学研究资源利用问题,涉及到以下几个相关的问题:一是产出是如何核算、如何决定的;均衡产出条件下的要素约束问题。二是为什么有时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如何保证全社会的稀缺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以增大国民收入,改善人类福利的问题。三是如何用既定的资源实现生产能力的长期可持续增长问题。四是如何实现通货的稳定,如何实现开放经济下国民收入的增长问题等。资源的充分利用实际上就是指各类生产要素都实现充分就业。在市场机制下,各类生产要素能否实现充分就业,关键在于市场上要素价格能否迅速波动调整从而实现要素供求均衡(市场出清)。而宏观经济学中短期和长期界定的主要标准就是看能否通过价格的波动调整实现市场出清。短期内由于价格刚性(粘性)会导致宏观经济中生产要素供求不均衡,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长期内价格总可以得到调整使得宏观经济中生产要素供求均衡,实现充分就业。例如,凯恩斯主义认为短期内名义工资水平不变,物价水平上涨导致实际工资下降,生产利润提高将推动企业扩大生产,总产出增加,因而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而长期名义工资水平可以自由波动调整,劳动市场供求均衡实现充分就业,总产出维持在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而不受价格变化影响,因而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宏观经济学中对于短期和长期的界定还有第二种情况,货币主义对于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的解释运用了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方倾斜,长期菲利普斯垂直。货币主义中短期和长期的差异表现为居民的适应性预期差异。货币主义认为居民依据以往经验而对经济变化形成适应性预期,短期适应性预期往往不能准确预期经济变化,但长期经过修正可以取得准确的预期。当物价上涨时,短期内居民低估物价上涨幅度高估自己的工资,导致劳动供给增加失业率下降,从而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方倾斜;长期内居民准确预期物价变化,劳动市场供求均衡,失业率维持在自然失业率水平而不受物价变化影响,从而菲利普斯曲线垂直。

微观和宏观的区别范文2

关键词:旅游经济;宏观旅游经济;宏观旅游管理

随着我国国际国内旅游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家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对旅游经济的管理。在实践中,旅游管理不仅涉及微观旅游活动主体,包括旅游者和旅游 企业 的经济行为和决策,而且涉及到宏观旅游经济管理主体,即国家旅游管理部门的宏观决策与调控,而连接微观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桥梁就是旅游市场。因此,旅游管理既包括对微观旅游活动的微观旅游管理,对旅游市场活动的市场管理,也包括对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宏观旅游管理,需要从理论上了解和掌握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职能、过程和特征,才能有效地加强和指导宏观旅游管理的实践。

一、宏观旅游经济的含义

现代 旅游经济,是一个包括旅游者消费活动、旅游企业经营活动、旅游市场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经济子系统,是国民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系统论角度分析,旅游经济系统,既体现了旅游活动相关的各组成要素的集合,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过程(见图1),还从动态角度反映了整个旅游活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和 规律 性。WwW.133229.COm

(一)旅游经济活动

旅游经济活动,一般包括三个层面的活动,即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和旅游组织的管理活动。第一个层面是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通常包括旅游者从购买旅游产品并离开居住地开始,经过一定距离的空间移动而到达旅游目的地,通过在旅游目的地的活动而满足其旅游需求,再返回居住地的全部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旅游者在旅游客源地选择、决定和购买旅游产品过程,只有当旅游者购买了旅游产品后才可能成为现实的旅游者;二是旅游者往返于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移动过程,实质上就是旅游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旅行消费过程;三是在旅游目的地所有旅游活动的消费过程,是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主要内容,也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内容。第二个层面是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主要指旅游企业为保证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顺利有效进行,直接提供各种旅游服务的所有经营活动过程。由于旅游活动内容复杂、涉及面广,因此必然涉及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许多企业。按照现代旅游经济系统模型分析,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可大致分为旅行商、长途 交通 运输企业、旅游接待企业三部分。旅行商的经营服务活动包括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两部分,前者的主要职能是销售旅游产品,招徕和组织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后者的主要职能是整合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要素,做好旅游者的接待组织活动等。长途交通运输企业、旅游接待企业则按照旅行商安排的旅游线路,做好旅游者空间运送及旅游活动的所有接待服务活动。主要从事旅游经济研究、旅游规划设计和旅游行政管理。第三个层面是旅游组织的管理活动,主要是指旅游目的地政府旅游组织和其它非政府旅游组织,通过旅游行政管理、宏观调控、行业自律和中介咨询等活动,提供旅游信息服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规范旅游企业行为,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保证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顺利而有效地进行,实现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目的和旅游组织的管理目标。

(二)宏观旅游经济内容和特点

在旅游经济系统中,宏观旅游经济体现了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过程,是旅游发展过程中各环节、各部门、各地区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形成的综合体,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和特点。

1.宏观旅游经济,是旅游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纵横交错形成的综合体。从横向看,宏观旅游经济活动表现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子系统活动同时并存的经济活动过程;从纵向看,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像一般社会再生产一样,是按照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子系统活动依次进行,并不断循环往复的经济运行过程。因此,这种纵横交错的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运行和化,就形成了旅游经济再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2.宏观旅游经济,是旅游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构成的综合体。旅游产业是由多种旅游服务要素构成的经济产业,其既包括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旅行社业、旅游住宿业、旅游餐饮业、旅游运输业、旅游景观业、旅游娱乐业、旅游购物业等,也包括部分或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邮电通讯、医疗卫生、 金融 保险、文化 科学 、 教育 培训、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及工农业等众多行业。其从纵向上表现为各产业、行业和企业之间上下指导和执行的经济层次关系,从横向上表现为各产业和行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的经济序列关系,从而形成多层次、多序列立体交叉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3.宏观旅游经济,是各区域旅游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综合体。任何旅游者、旅游企业和旅游行业的活动都必然是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的,因此一定的区域旅游布局构成了宏观旅游经济的空间表现形式。从纵向看,区域旅游布局主要表现为部级、省级、地市级、县级的上下联系的区域旅游的层次布局结构,如不同级别的风景区、度假区、森林公园和景区景点等;从横向看,区域旅游布局主要表现跨省区、跨地市区、跨县区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空间布局结构,体的旅游景区等,从而构成多个旅游区域相结合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二、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是指国家旅游管理机构和相关部门,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和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运用决策、规划、组织、调控、监督和服务等职能,统筹协调旅游发展中各环节、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实现宏观旅游经济的良性运行与发展,不断提高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宏观旅游管理,首先必须明确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所谓宏观旅游管理目标,是指国家促进旅游发展和调控旅游经济运行的总体目标。由于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经济社会活动,其涉及面广、环节多、层次多,因此宏观旅游管理目标也必然是多方面性和多层次性的。从总体上分析,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通常可以分为 政治 目标、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发展目标四个方面。

1.政治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政治目标,是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通过旅游活动的广泛开展,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公民的爱国主义意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旅游的“民间外交”功能,通过大力发展国际旅游(包括出入境旅游),促进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和政治影响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国家竞争力等。

2.经济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经济目标,是通过有效配置旅游资源和生产要素,提供质量高、数量多、类型全的旅游产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协调发展。同时,在有效满足国内外旅游者需求的同时,为旅游经营者带来更多的收益,促进旅游目的地群众收入增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国家增加更多的税收和外汇收入,推动旅游服务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3.社会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社会目标,是通过旅游活动和加强宏观旅游管理,在满足国内外旅游者跨文化交流、增进人们相互之间的友谊和理解的同时,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改变传统落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促进旅游企业文化建设和旅游行业职工素质提高,增加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就业,改善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推动与促进旅游目的地各项社会事业的繁荣兴旺与发展等。

4.发展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发展目标,是通过加强旅游宏观管理,不断丰富旅游活动内容,为旅游者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促进旅游企业健康发展,推动旅游业和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为实现旅游目的地及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从宏观旅游管理的阶段性目标看,一般可以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主要是实现旅游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中期目标主要是实现旅游行业结构和旅游区域布局的合理化,实现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地增长与发展;远期目标是实现旅游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还必须为后代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三、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

宏观旅游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旅游管理组织,客体是宏观旅游经济活动、运行和发展,简言之,宏观旅游管理就是国家对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和发展的管理。正确理解宏观旅游管理的涵义,还必须注意宏观旅游管理与微观旅游管理、旅游市场管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正确把握宏观旅游管理的主要职能。

(一)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区别和联系

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区别,主要是管理的对象不同。微观旅游管理的对象,通常是指对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是以个体旅游活动为客体的管理;而宏观旅游管理则是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管理,是以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为客体的管理。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两者是互为前提的。微观旅游活动是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细胞,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必须以微观旅游活动为基础,因此宏观旅游管理是建立在微观旅游管理基础之上的;同时,由于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直接影响着个体旅游活动的进行,因此宏观旅游管理又是微观旅游管理的重要前提条件,并对微观旅游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协调作用。旅游市场是连接个体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桥梁,决定了宏观旅游管理和市场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旅游市场管理,不仅包括对微观旅游活动的作用和影响,对旅游市场的规制、监督和调控等,也包括在宏观旅游管理指导下,对旅游市场机制和功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旅游市场管理是宏观旅游管理的对象。但是,在具体的旅游市场管理中,往往又包含了某些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和内容,如对微观旅游活动主体的监管,对旅游市场供求的调控等,因此旅游市场管理与宏观旅游管理又是密切联系的。

(三)宏观旅游管理的主要职能

宏观旅游管理,通常是通过各种管理职能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进行管理。从旅游管理的实践看,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决策、规划、组织、调控、监督和服务等方面。

1.旅游决策职能

是指政府对旅游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做出选择和决定的职能,其贯穿于整个宏观旅游管理的全过程。在现阶段,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完善过程中,因此政府决策职能在旅游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形成了具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各级政府在旅游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促进旅游发展的各种措施方面,还发挥着重要的决策职能和主导作用。

2.旅游规划职能

是根据旅游决策职能确定的

旅游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对旅游资源配置和生产力要素进行统筹安排的职能。如政府通过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和规划,统筹安排和配置旅游资源要素;通过确定实现旅游发展目标的政策措施,促进宏观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通过采取各种宏观调控方法和手段,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有效地运行等。

3.旅游组织职能

是为了有效实现旅游决策目标和规划的要求,建立旅游组织体系、配备相应人员、明确职责权力、调配旅游要素的职能。其包括建立旅游行政管理机构,促进旅游中介组织和旅游企业发展;形成合理的旅游管理体制,明确政府旅游部门、行业中介组织、旅游企业之间的权责利;开发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等。

4. 旅游 调控职能

是对旅游决策目标和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内外关系、 发展 变化进行协调和控制,以保证旅游决策目标和规划的顺利实现。如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调控生产要素价格,实施各种税收政策,实行转移支付制度,采用合理的 经济 杠杆等,调节旅游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以缩小地区差别和贫富差距,实现旅游经济统筹协调地发展。

5.旅游监督职能

是通过建立健全 法律 体系,提供完善的法规和制度,规范旅游市场主体行为,保护各类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良好的旅游环境,限范不正当的旅游竞争行为,创造公平、公开和公正的旅游竞争环境,促进旅游 企业 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

5.旅游服务职能

是政府通过提供各种旅游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提供各种 交通 基础设施、城市公共设施、供水供电等公共产品和安全救援、医疗卫生、 教育 培训等公共服务,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企业的经营服务活动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外部条件。

四、宏观旅游管理的过程

宏观旅游管理过程,是作为管理主体的国家旅游管理机构,运用宏观旅游管理职能作用于管理客体的过程,简言之就是宏观旅游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转和发挥作用的过程。宏观旅游管理系统的运转过程,是通过旅游的宏观决策系统、宏观执行系统、宏观调控系统和宏观信息系统,在时间上有序、在空间上并存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下,共同对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和发展发挥作用的过程(图2)。

1.旅游宏观决策系统

是国家宏观层面的决策系统,其决策内容包括确定旅游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制定旅游法律法规、旅游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调控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实现区域旅游布局合理化,促进旅游经济增长,统筹协调旅游发展等。由于旅游宏观决策是一种高层次的决策,因此对旅游行业、旅游区域、旅游企业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为了保证旅游宏观决策的 科学 化,必须根据有关的政策规定和各种信息,按照科学的决策程序,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宏观决策,以指导宏观旅游经济的有效运行和发展。

2.旅游宏观执行系统

是实现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系统,即完成旅游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再生产过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旅游宏观执行系统的有效实施,离不开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计划机制,是通过国家的旅游发展规划和指导性计划,保证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方向和目标;而市场机制,则是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活动按照客观经济 规律 有效地运行和发展。段综合形成的调控系统和监督机制,是正确执行旅游发展战略和规划,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旅游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是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三者有机结合而形成监督和调节旅游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调控机制,并及时发现宏观旅游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反馈旅游宏观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及时进行调控,保证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有效进行。

4.旅游宏观信息系统

是有关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旅游信息和信息工作系统,是旅游政策子系统、旅游统计子系统、旅游 会计 子系统、旅游市场情报子系统及相关信息子系统的综合体。旅游宏观信息既来自于旅游宏观调控系统的有关情况,又来自于宏观旅游经济系统运行的结果,不仅是旅游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旅游宏观信息工作贯穿于整个宏观旅游管理的全过程。

五、宏观旅游管理的特征

宏观旅游管理,既是对旅游全行业的管理,也是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管理,因此,宏观旅游管理具有不同于微观旅游管理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宏观旅游管理的权威性

宏观旅游管理的依据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因此宏观旅游管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行政权威性。一方面,宏观旅游管理必须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促进和保障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实现国家发展旅游的目标和任务。另一方面,宏观旅游管理又必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完善旅游市场机制,规范旅游企业行为,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维护旅游市场秩序,确保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有序地进行,促进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如果宏观旅游管理没有权威性,则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必将是盲目、混乱和低效率的,也就无法实现旅游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2.宏观旅游管理的政策性

宏观旅游管理是政府有效管理旅游活动和调控旅游经济运行的行为,因此其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宏观旅游管理必须体现政府鲜明的政策倾向,即体现国家发展旅游的意志和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旅游发展的总方针和总决策,确保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旅游活动广泛性和旅游经济的综合性,要求宏观旅游管理必须正确处理各部门、各层次、各环节的关系,而统筹这些关系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即必须依法行政,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合理的协调和正确的处理,才能使旅游发展获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3.宏观旅游管理的全局性

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社会文化活动,为保障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必然涉及众多的行业和部门,不仅协调范围广泛,而且协调难度也比较大,使宏观旅游管理不同于一般的经济管理,而是一种全局性、综合性较强的宏观管理活动。因此,在宏观旅游管理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一方面必须遵循旅游活动规律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特点,从全局上统筹安排和合理配置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素,确保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顺利地进行;另一方面,必须立足全局来协调处理好各局部的关系,使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尽量避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不断提高宏观旅游管理的整体效率和效果。

4.宏观旅游管理的服务性

宏观旅游管理的服务性特点,强调宏观旅游管理必须服务于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客观需要。既要通过加强宏观旅游管理,为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企业经营活动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公共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和旅游企经营的需要;又要通过科学地引导旅游者的消费活动,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促进旅游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维护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创造一种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条件,保障旅游活动有效地开展,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正常地运转,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微观和宏观的区别范文3

关键词:历史叙事;历史小说;真实性

中图分类号:K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6.06.0043

从叙述主义(Narrativism)的角度看,叙事(Narratio)是史学和小说共有的表现形式,所以“如何在历史叙事和历史小说之间划界”是叙述主义历史哲学首先要面临的问题。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历史叙事是真实的,而历史小说则是不真实的,甚至是虚构的。这一说法现在看来显然是站不脚的,有学者就指出:“讨论当代历史小说,‘真实’是肯定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1]71换言之,历史小说也要追求真实。所以,“真实性”标准对此无效。如此看来,如何区分二者依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而如果无法从理论上辨析出二者的区别,那么叙述主义的理论框架也就无从建立。再者,从国内外历史哲学研究的现状看,叙述主义都是一门显学,不过,在这些汗牛充栋的文献中,对这一最基本问题具有启发性的探讨则寥若晨星。基于此,重新思考这一问题就很有必要性。

一、安克施密特的叙述主义观点

安克施密特(F.R.Ankersmit)是叙述主义历史哲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他的观点极具代表性和启发性,以他的理论作为分析的起点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众所周知,叙事作为一个文本,从整体看,它是一组话语;而分析其成分,该话语则由一个一个的陈述句子所构成。所以从叙述主义的观点看,每一个叙事内在地都包含着两个层次,“一个较低的层次――即关于特定事件和情境的事实陈述,以及关于特定历史时期之性质的总体评价层次。”[2]24前者指的是叙事所包含的单个陈述句子,后者指的是由这些单个的陈述句子所构成的那个融贯一致的总体――这也是后来安克施密特所说的叙述实体(Narrative Substance)。前者也可以称之为叙事的微观层面,后者则是宏观层面。比如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这一著作,从微观层面看,它包含着大量的关于法国大革命的陈述句子;从宏观层面看,该著作则呈现出一幕悲剧;而单独从微观层面看,我们无法洞悉该著作的悲剧性,悲剧性是该著作在整体上所呈现出来的特征。所以,安克施密特的这一划分有其合理性。

与此相对应,安克施密特认为历史叙事和历史小说区别有两点:第一,从目的来看,历史叙事是为了获取对历史的总体性评价这一知识,即那个由诸多单个历史陈述构成的总体,也就是文本的宏观层面;而历史小说则是应用这一知识。换言之,历史叙事相当于理论科学,历史小说则相当于应用科学,前者生产历史知识,后者则应用历史知识[2]24-25。比如我们可以说,《旧制度与大革命》这部历史叙事中所包含的陈述句子是为了获取这一对法国大革命的总体性评价――即法国大革命仅仅是一出令人唏嘘不已的悲剧而已。另外,狄更斯描写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小说《双城记》中批判革命大众盲目屠杀,在憎恨贵族社会对他们残酷压迫的同时,自己也变成了一种畸形的社会阶层,除了仇恨和报复,一无所获,这也充满了悲剧色彩,所以可以看作是对《旧制度与大革命》所阐释出来的关于法国大革命总体性评价观点的应用。

第二,从叙事两个层面之间的逻辑关系看,在历史叙事中,微观层次会导向宏观层次:即前者为后者提供证据和论证;而在历史小说中,情况正好相反,历史小说家先有总体性评价知识,然后把该知识具体化为特殊的、个别的事件[2]25。也就是说,历史小说总是先入为主,戴着有色眼镜看历史;而历史叙事则不能如此,因为“‘观点’在历史讨论中是重要的问题:人们不是从它们出发去论证,而是为它们作论证。”[3]27换言之,在历史叙事中,其逻辑进路是由微观导向宏观,而在历史小说中则是由宏观走向微观,比如我们可以说,《旧制度与大革命》是运用一系列的陈述句子来证明大革命只不过一出悲剧;而《双城记》则先有这样一个看法即大革命是一出悲剧,然后虚构一个故事来表现这一点。

当然,这两个区别是一脉相承的,正因为它们的目的不同,所以它们的行文逻辑进路也不同。

二、对安克施密特叙述主义观点的反思

现在来看看安克施密特的观点是否经得起推敲。先看第一个区别,即历史叙事的目的是获取历史知识,而历史小说则应用历史知识。这个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首先,历史叙事也不见得全部是在获取历史知识,它也可以去论证已经存在的历史知识的正确性,比如关于阶级斗争史观,就有大量的反反复复的历史叙事在应用它,而不是创造新的历史知识。其次,历史小说也不见得只是应用历史知识。亚里士多德曾说过“诗歌比历史更真实”,那么历史小说是否有时候也会比历史更真实呢?这个可能性当然是存在的,比如《双城记》就很难说它只是在应用《旧制度与大革命》所获取的知识,倒不如说它也在获取历史知识;再如中国以《红高粱》为滥觞的所谓“新历史小说”,就是对俗称的“十七年”传统小说的反叛,如“《红高粱》与以往革命历史小说的不同在于……作品淡化了宏观、规范的意识形态言说,将国共两党的抗日力量推到幕后,确立了一种以民间历史观和野史为核心的历史叙述方法。……此类作品在20 世纪末期蔚然成风,它们为读者提供了解读历史的别一路径。”[4]

历史小说可以通过虚构的特殊的人物的故事来“证明”作者对这段历史的独特的理解,这就是在获取历史知识。从理论上看,可以说无论是历史叙事还是历史小说,都是理解历史的方式,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获取历史知识,而不能如安克施密特那样先入为主地把历史小说定位为仅仅是应用历史知识。这只是两种不同的知识而已,历史叙事主要依靠理智和逻辑的力量来获取知识,就如安克施密特所认为的历史叙事的话语是解释性和论辩性的[3]25,而历史小说则依赖直觉、体验、同情等方式来获取知识。从逻辑的角度看,历史小说所表达的观点其有效性是非常有限的,经不起逻辑的拷问。所以,无论从史学实践看,还是从理论上分析,历史小说也可以以获取知识为其目的,而不仅仅是应用知识。

综合起来看,无论是历史叙事还是历史小说,其目的既可以是获取历史知识,也可以是应用历史知识。与此相对应,它们二者的逻辑进路也是如此,既可以从微观走向宏观,反之亦可,当其是在创造历史知识时,它的逻辑进路是从微观导向宏观;当它是在应用历史知识时,则相反。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逻辑进路是作者在创作之初或者创作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是作者对叙事的原初规划与设计,好比建房子先要有整体规划、有图纸,创作叙事也得先有整体规划,这一整体规划就是指导着创作的具体逻辑进程,在此是先有宏观,后有微观,这对于历史叙事和历史小说都是如此。而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具体的行文顺序确实是从微观到宏观,就好比建房子,要一块一块砖砌起来才能建成大厦这一整体,从这点看,逻辑进路又是从微观导向宏观,这对历史叙事和历史小说来说也是一样的。

退一步讲,即便我们认同安克施密特的这个说法,这也无法成为区分二者的有效性标准。如前所述,诸如创作的目的以及与此相一致的叙事的逻辑进路之类的问题,都是作者在创作之初的规划,存在于作者的意识中,而不是存在于叙事文本中,也就是说,单纯地分析某个叙事文本,我们无法看出它是在获取历史知识还是在应用历史知识――我们只知道叙事蕴含着历史知识,但我们不知道该知识是作者原创的呢还是他从其他地方借用过来的,也无法看出其逻辑进路究竟为何――我们只知道在叙事中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是有机地融为一体的;准确地说,这些问题是作者在创作叙事的过程中出现的,是在创作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创作完成了,一部完整的叙事出现的时候,这些问题也就烟消云散了,它们在叙事中也不会留下痕迹。所以,单纯分析叙事文本根本看不出谁先谁后,这就好比建房子,建房的顺序确实是先一楼后二楼以此类推,但是房子建好之后,我既可以从一楼走上顶楼,也可以从顶楼走下一楼,都很顺畅,同样的道理,一个完整的叙事,从微观入手可以导出宏观,从宏观开始也可以理解微观,逻辑上都是顺畅的,这对于历史叙事和历史小说也是一样的。显然地,诉诸于逻辑进路还是无法区分历史叙事和历史小说。

按照这样的分析,不难看出,作为叙述主义代表的安克施密特所提出的区分历史叙事与历史小说的标准已经超越了叙述主义本身,换言之,他无法在叙述主义论域之内找到合适的标准,这是叙述主义的局限,还是安克施密特的局限?所以,总起来看,安克施密特对历史叙事和历史小说的划界是不成功的,还得另辟蹊径。

三、一个改进性的理论:之一

如前所述,安克施密特认为叙事内在地包含着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本文认为这种分法依然过于粗糙,宜把它分为三个层面――微观、中观和宏观,微观和宏观与安克施密特的是一样的,所谓中观指的是叙事的深层结构即其语义核心――这是不带细节的小故事[3]63,具体而言,该结构指的是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几个要素支撑起来的叙述框架,该框架是以陈述句子为基本要素,依照历史的逻辑前后衔接在一起所构成,它是这样的形式――“如果你有一组大意为A的句子,这组句子后面必须跟着一组大意为B的句子,它的前面必须有另一组大意为C的句子,等等。”[3]63依照这样的思路,我们就区分了叙事的三个层面:其一,微观层面――它指的是叙事所包含的一套单个陈述句子,其功能有二,一是为建构中观叙事提供素材,二是在中观叙事的框架之内展开历史的细节,让叙事生动丰满起来;其二,中观层面――叙事的语义核心,决定着叙事的内在逻辑进程;其三,宏观层面――代表叙事的整体,是叙事主旨思想的体现,表达了对历史的一种独特的理解。

安克施密特曾说过,历史叙事和历史小说二者的区别是微观和宏观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同,依照我们对叙事的三个层次的划分,其不同的逻辑关系就不是存在于微观和宏观之间,而应该是存在于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之间,因为很显然的,微观层面指的是散乱的、无意义的陈述句子,是建构叙事的原始素材,这是一种被动的、消极的存在,这个层面自身的意义是空的,因此它不可能和宏观层面之间存在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只能存在于中观和宏观之间。

那么,历史叙事和历史小说各自的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对应于两种不同的知识,也有两种不同的关系。本文认为,在历史叙事中,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蕴涵式的;而在历史小说中则是表现式的。所谓蕴涵式关系,指的是宏观和中观之间的一种推理关系,具有较强的逻辑说服力,从而对历史提供了一种合理的让人信服的解释,这和海登・怀特所说的形式论证式解释有类似之处,他说:“这种论证可以分解成一个三段论:包括一些推定的因果关系普遍规律的大前提、规律适用于其中的涉及边界条件的小前提,以及结论,即实际发生的事件都是根据逻辑必然性由上述前提推导而来。”[5]12换言之,宏观和中观之间是一种逻辑蕴涵关系,而且这个逻辑方向是双向的,既可以从宏观到微观,也可以相反。不过和海登・怀特不同的地方在于,他说“我称之为形式的、外在的或推理的论证式解释。”[5]12这就是说,在怀特看来,这种逻辑关系是外在的,这是本文所不能同意的,如果是外在的,那么历史学家就可以随意地建立此类关系,这显然和史学实践不一致,所以本文坚称这种关系内在地存在于宏观和中观之间。

那么什么是“表现式关系”呢?这里面的关键词是“表现”,对应的英文为“Representation”安克施密特对此有专门研究,他指出,“‘表现’的词根可以让我们接近其本体论属性:我们通过展示某一不在场者的替代物令其-再度呈现(re-present)。原本的事物不在了,或者为我们所无法触及,另外之物被给出以替代它。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这样说,我们用史学补偿本身不在场的过去。”[6]依照这样的观点,历史小说是某一不在场的替代物,那么这个不在场的东西是什么呢?对于历史叙事而言是历史实在;对于历史小说而言,则应该是作者对历史的理解,换言之,这一不在场的东西是作者的思想,是观念实在,所以历史小说是作者思想的替代物或语言呈现。

所以相对于逻辑的、推理的关系而言的,表现式关系,只是把作者的主旨思想通过语言形式再现、叙述出来,使其得以成型、到场,但它不对这种思想给出论证,这一点和海登・怀特所说的“情节化解释”是一致的,他说,“情节化是一种方式,通过它,形成故事的事件序列逐渐展现为某一特定类型的故事。”[5]8叙事就是情节的集合①,历史小说都是通过某个或某些虚构的特殊人物的故事――即特殊的情节――来再现主旨思想的,而从逻辑的角度看,这些故事情节当然不足以“证明”该主旨思想,而只能是表现该思想而已,好比狄更斯的《双城记》,该小说所叙述的故事只是表现了而非论证了狄更斯对法国大革命的理解。

四、一个改进性的理论:之二

如上所述,历史叙事和历史小说的区别就在于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逻辑关系的不同,前者是蕴涵式的,后者是表现式的。但这是否就是令人满意的标准了呢?设想一位历史小说家撰写了一部推理小说,逻辑非常严密,可谓是严格的蕴涵式的,那它难道就是历史叙事了吗?对此,或许传统的真之标准并非如安克施密特所言是可以抛弃的,确实,单凭“真”这一标准无法区分历史叙事和历史小说,因为对于历史小说来说,真不是一个本质要素,历史小说可以真,也可以假;而对于历史叙事来说,则一定要真,这是它的一个本质要素。既然如此,那么我们至少可以凭借“真”这一标准来证伪一部历史叙事,即假如某个作品不真,那么它就不能成为历史叙事家族的成员。对此,安克施密特的这一倾向是值得警惕的,他说,“由于对历史文献的不准确的阅读,历史学家的叙事也可能包含假陈述……”[3]22他似乎倾向于说历史叙事也可以虚构陈述,对此彭刚也对安克施密特提出了类似的批判,他说,“对于历史叙事整体而论,是否可以如安克斯密特所言,将真假完全摈弃在其衡量标准之外呢?……从这些角度看,认识论问题虽然未必能够穷尽历史叙事层面所出现的问题,或者甚至不是这一层面的主要问题,但却也不是轻易就可以驱逐出去的。”[7]看来“真”对于历史学来说确实是无法抛弃的,这是原则问题,就好比不能因为某些官员贪腐而推导出官员可以贪腐这一结论一样,也不能因为某些历史叙事包含有假陈述而推导出历史叙事可以虚构陈述。据此可以发现,诚如多米尼克・拉卡普拉 ( Dominick LaCapra)指出的那样,在历史叙述中也应该为批判理论保留一席之地[8]。

那么,历史学之“真”存在于哪一个层面呢?首先,作为总体性评价的宏观层面,它应当为真。而对于微观层面,则应一分为二来看,对于那些构成叙事语义核心的陈述来说,一定要真实;对于那些叙述细节来说,则可以虚构,即在真实的叙事深层结构之内来虚构――这应该是历史学虚构的合理性所在。而中观层面,即叙事的核心语义结构,这也应当真实,其真实性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形式上的真,即构成该结构的陈述句子应该是真的,二是实质上的真,即这些陈述句子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真的,和历史的逻辑相一致。所以,这样看来,历史学之“真”主要就体现在宏观和中观层面上,这是一定要真实的。但有一点值得强调,尽管叙述的细节可以虚构,但它有个限度即以历史学研究为基础,当该研究可以提供相关细节时,就不要虚构,当不能提供时,则可以虚构,这是一个动态的真实。在这一点上,历史叙事是可以被证伪的,所以它对“真、假”的批判持开放态度,而历史小说则不具备这一特征。

那么,对于历史小说而言,同样地在宏观层面应当真实,在微观层面则完全可以虚构,而中观层面也可以虚构,只不过这个虚构应该具有合理性,即“作品中情节的发生、发展和终结,必须为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条件所允许;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命运,他们的追求、他们的生活逻辑,也应该是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产物。”[9]无疑这是一个抽象的标准,但它确实存在。

这样看来,关于真实性,历史叙事和历史小说的共同点在于,宏观层面都应当真实,其区别在于两点:其一在中观层面历史叙事应当真实,而历史小说则不一定;其二在微观层面历史叙事追求动态的真实,而历史小说则完全可以虚构。

五、结 语

所以总起来看,我们就有了两条区分历史叙事和历史小说的标准:一是看其中观层面与宏观层面之间的关系,二是考究叙事中观层面的真值。如果某个叙事其中观和宏观层面之间的关系是蕴涵式的,其中观层面的核心语义结构又是真实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大体确定该叙事是历史叙事了。如果不能满足其中的一条,那么就可以说它是历史小说②。

但我们会发现即便这样,还是存在模糊之处。如果一部公认的历史小说也满足了这两点,那么它还是历史小说吗?从本文的逻辑看,像这样的历史小说,称之为历史叙事也无妨,这鲜明地表明了历史叙事和历史小说二者关系之密切,而且它们之间存在交集――即有些叙事既可以说是历史小说也可以说是历史叙事。之所以如此,从理论上分析,我们所提出的两条相对比较有效的区分的标准,都不是严格的,这两条标准对于历史叙事来说是充分必要条件,但是对于历史小说来说则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换言之它们可以满足这两条标准,也可以不满足,可以满足其中一条,也可以一条都不满足,这是导致它们出现交集的理论原因。而从史学实践看,也确实有大量的叙事身份暧昧,比如《马丁・盖尔归来》这部著作,就既可以是历史叙事也可以是历史小说,这是以叙述主义为代表的后现代历史哲学可以把历史叙事美学化的理论原因所在,也是在后现代语境下历史学和文学趋同的理论根源。

注释:

①当然,历史叙事也有情节,但它和历史小说的情节是不一样的,前者具有某种“现成性”。

②在此,读者可能会质疑说,不是历史叙事就一定是历史小说吗?不可是其他类型的吗,如诗歌、戏剧、散文等?对于这一质疑,我想说,本文的主旨就是比较历史叙事与历史小说,而且根据安克施密特的观点,历史小说和历史叙事二者是最相似的,也是最难区分的,所以本文隐含的语境是这样的,即一部合格的叙事,不是历史叙事就是历史小说。而如果某部叙事不是历史小说而是其他的艺术形式,那这个问题根本就不存在。

[参考文献]

[1]蔡爱国.论当代历史小说真实性的维度[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71-76.

[2]Frank Ankersmi.Narrative Logic:A Semantic Analysis Of the Historian’s Language[M].Hague: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1983.

[3]安克施密特.叙述逻辑:历史学家语言的语义分析[M]. 田平原,译. 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

[4]张冬梅,胡玉伟.历史叙述的重组与拓展:对新历史小说与“十七年”历史小说的一种比较诠释[J].当代文坛,2003(2):19-22.

[5]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M]. 陈新,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6]F. R. Ankersmit.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11.

[7]彭刚.从“叙事实体”到“历史经验”:由安克斯密特看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的新趋向[J].历史研究,2009(1):155-173,192.

[8]Dominick LaCapra. Historical and Literary Approaches to the “Final Solution”:Saul Friedlander and Jonathan Littll[J]. History and Theory, 2011(50):71-97.

[9]金元浦.文学解释学[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36.

微观和宏观的区别范文4

摘要:宏观经济学探讨的是国民经济总体的运行规律,主要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宏观经济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学习宏观经济学有利于从整体角度把握社会发展状况,从经济学的层面分析社会发展趋势。本文主要简单的阐述了对宏观经济学的认识,内容涉及到宏观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发展经历、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等,在此基础上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失业现象。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内容;发展;中国失业现象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一、宏观经济学概述

(一)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通过研究整个国民经济各种总量的变化,来说明资源利用是如何得以优化的经济学理论。由于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就业总水平以及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被称之为就业理论、收入理论。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研究对象的,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广泛。纵观宏观经济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计量模型[1]。宏观经济理论主要包括投资理论、货币理论、经济周期理论、消费函数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等等。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经济政策效用等。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主要包括各派理论建立的不同的经济模型,主要用于经济理论的验证等。

二、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总体说来,它的产生发展大约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萌芽阶段。凯恩斯之前,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领域,但是部分经济学家也开始涉足宏观经济问题,从经济整体角度来看待国民经济的发展,这就是宏观经济学的萌芽阶段,又被称之为宏观经济学的古典学派。第二阶段:形成阶段。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著名的凯恩斯革命是分不开的。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使古典宏观经济理论陷入了困境,美国失业率在不断上升,同时国民经济总产出在不断下跌,在这一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西方经济学家开始意识到失业率和总产出不是常量,而是变量。于是,以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积极探索宏观经济理论,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从理论上分析了失业长期存在的原因,这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第三阶段:补充拓展阶段。凯恩斯革命之后,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关注起了宏观经济,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进行了补充和拓展。著名的IS―LM模型、消费投资与货币需求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菲利普斯曲线等都是这一时期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成果。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M.Friedman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现代货币主义。现代货币主义认为,市场机制本身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主张政府应实行平衡预算的财政政策,与此同时,中央银行应执行货币供给原则,保持货币存量的稳定增长。现代货币主义是宏观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经济学理论构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架构。

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是有一定的联系的。首先,两者均采用了实证分析法,都属于实证经济学。其次,两者互为补充。宏观经济学是从宏观角度分析国民经济,微观经济学是从微观角度分析国民经济,两者互为补充,共同促进社会资源的最优化。最后,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学是在微观经济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2]。

(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第一,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以家庭、厂商等单个经济单位为主要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整体角度分析国民经济的运行规律与特点。第二,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经济,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运用平均量或个量的总和来分析整体经济运行情况。第三,基本假设不同。对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基于完全理性、充分信息等基本假设,假设“看不见的手”能够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假设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通过“看得见的手”调整市场机制的缺陷。第四,基本内容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围绕这一中心理论还涉及到生产理论、分配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具体包括开放经济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等。

四、宏观经济学论中国失业现象

(一)中国失业现象分析

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失业理论,失业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不同的失业类型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经济发展的同时就业反向恶化是中国失业现象的一大特色。下面就中国失业现象作简要分析:第一,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主要是指因季节性或技术性原因而引起的失业。造成中国摩擦性失业现象严重的一大原因就是求职者缺乏就业信息,求职者自身条件与工作岗位难以匹配。现阶段中国失业现状是:社会经验不足、技术能力不强的高校毕业生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不少职员因各种原因而辞职失业;广大农民工盲目涌入城市而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些都造成了摩擦性失业。第二,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主要是指劳动力供需不匹配造成的失业。中国结构性失业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求职者数量质量与人才市场需求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造成有的地区拥有大量工作职位却无人求职,而有的地区则多人争抢同一职位,如东西部地区经济差异性造成东部地区人满为患,西部地区无人问津;二是求职者自身素质较低,专业性人才短缺,一方面大量求职者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苦于缺乏技术性人才。第三,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主要是指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它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2008年的经济危机造成中国失业人数增加就属于周期性失业。

(二)中国失业现象的应对措施

第一,多方位防止结构性失业。加强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打破地域界限,建立空岗报告制度,最大限度的披露空缺岗位,继续完善市、区、街三级就业体系,促进就业人员的流动,全面提升就业者的专业性素质等等都是防止结构性失业的重要措施。第二,提高就业服务水平,防止摩擦性失业。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现阶段中国各大高校频频扩招,难免会造成人才质量的下降。为了防止结构性失业,必须完善高校教育体制,注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求职者的专业能力;加大社会职业培训机构的资金投入,大力支持培训机构的人才培养工作;同时,完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与职业指导,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素养。第三,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应对周期性失业。为了应对周期性失业,可以增加政府开支、降低税率、增加货币供给量等。我国要实行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深化企业改革,确保经济持续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扶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大力加强民生工作,解决消费不足问题,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行利率市场化等。同时,政府还可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使退休工人可以得到养老金,失业者可以得到保险金,子女年幼的母亲、残疾人可以得到补助等[3]。

五、结论

总而言之,宏观经济学是将整个经济活动看做一个整体,通过对经济系统总体行为的分析,研究一国经济的总体趋势的一门经济学科。宏观经济学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学理论的完善而不断发展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宏观经济学将会真正应用于社会实践,促进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1]武建奇.关于宏观经济学研究范围的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03)

微观和宏观的区别范文5

关键词:宏微观经济学;居住空间分异;西安;房地产市场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6-0251-03

一、相关概念

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西方经济学形成了按研究对象不同分成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大分支。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分配的;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1)居住空间分异现象是随着城市的诞生出现的,居住空间结构的不断演化,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2)城市居住空间变迁总体上呈现与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进程相对应的特征。城市的发展与居住空间分异相互作用,城市的发展导致了居住空间的分异,而反过来,居住分异也影响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二、宏微观经济学联系与区别

(一)联系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经济学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实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分析如何达到最优配置的问题;宏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分析如何达到充分利用的问题。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社会经济问题。从这一意义上说,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互相补充的。它们共同组成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是实证分析。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把社会经济制度作为既定的,不分析社会经济制度变动对经济的影响。这也就是说,它们都把市场经济制度作为一个既定的存在,分析这一制度下的资源配置与利用问题。

(二)区别

1.基本假设不同

经济学的研究是以一定的假设条件为前提的。微观经济学基本假设条件有以下三点:(1)市场出清。这就是坚信在价格可以自由而迅速地升降的情况下,市场上一定会实现充分就业的供求均衡状态。(2)完全理性。这一假设是指,消费者和厂商都是以利己为目的的经济人,他们自觉地按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行事,既能把最大化作为目标,又知道如何实现最大化。只有在这一假设之下,价格调节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才是可能的。(3)完全信息。完全信息假设是指消费者和厂商可以免费而迅速地获得各种市场信息。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基于两个假设:(1)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2)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纠正市场机制的缺点。

2.基本内容不同

微观经济学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主要有:(1)均衡价格理论(2)消费者行为理论。(3)生产理论。(4)分配理论。(5)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研究社会资源配置最优化的实现,以及社会经济福利的实现等问题。(6)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等。其中主要有:(1)收入决定理论。(2)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3)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4)开放经济理论。(5)宏观经济政策。

三、从经济学角度谈居住空间分异

对居住空间分异的研究最早源于20世纪初的古典人文区位学的空间理论,但真正将其纳入主流经济学研究框架的还是20世纪6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派的空间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新古典主义学派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城市土地使用的空间模式,代表人物有W.Alonso (1964)、E.S.Mill (1967)及R.F.Muth(1969)。其中,阿隆索的研究最有影响,他运用新古典主义经济理论解析了区位、地租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对城市土地在不同活动中进行分配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居住空间是城市社会空间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的大规模扩展,城市居住空间的结构分异已然成为不争的客观事实。

目前,中国很多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现象越来越突出,西安可以算是一个强有力的代表。以住宅开发项目的档次和价格在空间的分化为有力代表的居住空间分异的格局在西安越来越明显,而这种分异格局和市政府大力开发建设各经济开发区有着很大的关系。

(一)开发区“特区”运作机制及其影响

开发区与一般性区域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其“特区”性质一即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特别管理体制的区域。其殊经济政策主要是一些相对优惠、激励性的政策,而开发区明确划定的地域界线则将这些相对优越的政策、体制、观念、方法、服务、设施等集中限定在城市特定区段内,使良好的硬环境与优越的软环境在特定局部空间相加在一起,可令开发区内部“小环境”相当鲜明地异于及优于周围“大环境”,乃至形成制度、产业、功能、设施、甚至心理意义上的所谓“孤岛效应”。开发区这类“特区”的设立与运行,等于在城市空间人为地制造出“开发区”与“非开发区”或谓“特区”与“普区”之分割对比,两者之间不平等的境遇可导致不平衡的发展,从而可能制造或加剧城市内部经济一社会空间极化分异。

1.开发区与“非开发区”之间的经济异速增长

开发区“特区”机制及其“孤岛效应”影响作用卜的城市极化分异首先体现在开发区显著高于“非开发区”的经济异速增长过程中,这在各地较高等级开发区中尤为突出普遍。西安市经2003—2004年最新一轮开发区清理整顿后现共存有各级各类“开发区”18个,其中等级最高、规模最大者依次分别为部级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西安高新区”)、部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西安经开区”)、省级西安曲江旅游度假开发区(又称“西安曲江新区”)。这几个主要开发区的各项主要发展指标增速连年在30%以上、有些甚至达70%或更高,发展速度明显高于一般“非开发区”,已成为西安市有目共储的经济发展最活跃区域。虽然由于开发区并非一级行政区,且随着规模不断扩大而可能跨涉不止一个区县,其经济社会统计数值也相应地被分解纳入到不止一个区县,因而不易进行开发区与各区县发展指标之间的直接比较,但从开发区经济社会数值占全市总值比重快速提高的事实,可以间接反映出开发区的“异军突起”以及一般“非开发区”的相对弱势化。表1显示西安两个部级开发区的投资吸引(以实际利用外资额反映)、经济增长(以GDP、工业增加值反映)、开发建设(以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反映)、收益回馈(对地方则政收入及就业增长贡献)能力都快速提高,占全市总量的比重也不断扩大,是拉动西安GDP增长的绝对主力。下面以2007—2009年度西安市整体经济运行情况和最具有西安开发区代表的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区的经济状况的对比,对西安“经济区”在西安经济的地位进行说明:

2.开发区配套商品住宅开发及其影响

中国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以来,上地市场的建立以及住房商品化和私有化改革,使地价和上地竞标机制以及市民个人住房消费意愿与消费水平等市场力机制开始发挥对城市居住空间的组织调控功能,基于经济收入差异的不同社会阶层居住空间分异隔离开始在中国城市显现,并成为新时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演化重构的主要特征之一。中国各地开发区大都配置有30%~40%的居住用地。开发区作为各地改革开放的先行示范区,形成一种比较纯粹的“全产权私有住房拥有者”聚集区,凸显加剧基于经济收入差异的居住分异隔离。

目前西安居住分异格局基本上是“高收入者多居于开发区新城、低收入者多居于老城旧区、而中等收入阶层居住相对分散均匀”。在开发区较优质住宅和住区环境吸引及其较高房价的过滤筛选机制作用下,拥有最强住房购买力和“迁移力”的较富裕人口率先离开旧城而移居开发区新城,从此拉动了不同社会阶层的居住空间分化。再结合上述有关开发区从业者职业、学历、收入特征分析,不难看出几个主要开发区正趋于成为西安市较高学历较高收入阶层工作、居住、活动的主要空间,这自然会对相应区段文化、消费、形象、社会服务种类档次、社会活动形式形态等产生影响,继而造成城市经济一社会空间的更深层次分化。

我们可以看到开发区的经济对西安居住空间分异的影响:(1)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开发区”建设,导致城市经济一社会空间的总体发展态势是:开发区/新城/新经济区正成为各种发展要素资源辐合汇集的区域极化中心,因而局部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显著高于非开发区/老城/旧工业区。这表明开发区建设发展不仅如一些海外研究所指出的那样因设立时间及政策力度的差异而成为中国东西部地区差距扩大的具体机制之一,而且也以其一套特有开发运作机制及内在结构特性而成为强化凸显当代中国城市内部空间极化分异的机制之一。(2)“开发区”作为一种区域发展策略的基木思维其实就是以“增长极理论”为基石的“不平衡发展战略”。虽说依据该区域发展理论,增长极核与周边区域差距扩大的空间极化效应属于阶段性的正常现象、会随着“溢出效应”的增强而逐渐消失,但山于增长极理论在世界各地实践应用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所期望的区域整体发展结果并非总能如愿实现,而极化效应的持续强化则可能蕴蓄区域经济社会诸多矛盾和隐患,所以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对增长极理论的批评与反思越来越多。开发区实践对于区域之间及城市内部极化分异的强化凸显效应尤其是其中“政策力”因素的影响作用,同样值得决策者和研究者反思。

(二)从市场失灵角度看此现象

1.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对经济学家而言,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无效率状况特别重大时,或非市场机构较有效率且创造财富的能力较私人选择为佳时。另一方面,市场失灵也通常被用于描述市场力量无法满足公共利益的状况。

那么,对于“新经济区”和“非经济区”来说,似乎是宏观经济调控下的政府优先发展经济特区,市场分配不均导致的,形成了“市场失灵”的表象;但是,政府优先发展经济特区后,使经济特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及房地产业快速发展,虽然形成了“孤岛效应”,但是这个效应是暂时性的,是会向四周蔓延的,进而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如果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引入,那么形成居住空间分异格局的居住圈层则是在呈现出扩大的趋势。所以,从市场失灵的角度出发,经济特区所导致的似乎是资源的大部分都流向经济特区的现象是正常的,其实质并不是“市场失灵”。

从微观经济学来考虑这一现象,研究资源按什么原则分配给社会,是由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决定的。那么在政府优先发展的经济特区的情况下,必然会出一些优惠性政策吸引开发商前去投资,这也形成了社会资源流向经济特区的现象。

2.建议

那么通过以上的讨论,可能缓和、消弭开发区/新城/新经济区与非开发区/老城/旧工业区之间日益扩大的经济一社会差距的措施包括:(1)合理规划平衡投资项目的空间布局,引导和鼓励适宜项目向老城/老工业区的分流;(2)建立开发区与非开发区之间利益平衡补偿机制;(3)大力促进开发区第二产业的全面发展,此举不仅有利于扩大开发区税源、提升开发区整体经济水平、完善开发区产业结构、改善开发区工作环境与生活质量,而且还可以扩大开发区就业而、使开发区发展能够惠及更多领域史广泛阶层的劳动者;(4)增强开发区住宅价格与房型的多样性和“广谱性”,使多处于不同收入阶层、处于职业生涯不同阶段者有机会共享开发区较优越的软硬生活环境,也有利于创建出独具活力、结构更为丰满健康的开发区新社区。

参考文献:

[1] 蔡汉冲.宏微观经济学比较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5,(10).

[2] 李志刚,吴缚龙,等.城市社会空间分异——倡导还是控制[J].城市规划汇刊,2004,(6).

[3] 丁蕾.济南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 Alonso W.Location and Land Use: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Land Rent[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y,Mass,1964.

[5] Mill E S.An Aggregate Model of Resourse Allocation in a metropolitian Area[M].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6,(57).

[6] Muth R F.Cities and Housing[M].Chicago University Press,Chicago,1969.

[7] 徐晓军,沈新坤.城市贫富分区与社区的阶层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

微观和宏观的区别范文6

[关键词] 煤炭资源; 经济学分析; 路径构建; 外部性

作为国家战略物资资源的“煤炭资源”如何得到合理利用,成为了我国经济转型期需要直面的问题。我国经济转型期面临着压缩产能水平、优化产能结构等诸多任务,且在支撑实体经济发展上也构建起了许多举措。这就意味着,针对产能水平及结构的压缩和优化,需要规避对煤炭资源粗放式利用的状况;另外,对于支撑实体经济而言还需要拓展煤炭资源的使用价值,从而形成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石。正因如此,在经济学视角下对煤炭资源合理利用的路径展开经济学分析,便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从传统视域下来认识煤炭资源的利用路径,似乎应归属于工程技术领域内所需讨论的问题。实则不然,工程技术领域固然与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直接产生联系,但若在忽视了“成本―收益”比较的话,这种合理利用仍然是不可持续的。可见,这就构成了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一 煤炭资源合理利用的经济学分析

在“成本―收益”分析框架下来对煤炭资源合理利用进行分析,可以从三个层面展开,即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建立在三个层面上的分析,将从国家、区域、企业等三个角度展开分析。

(一)宏观层面上的经济学分析

借用经济学对“宏观”的界定,这里主要指向国家范畴。作为化石能源的煤炭,因其的生成期远远超过人类繁衍生息的历史,所以我们一般把煤炭资源看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但对于发展国民经济来说,煤炭资源通过一系列的价值变形支撑着下游实体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在:煤炭产品――电能――实体经济发展。与此同时,由电能所延伸出的民用需求则关系到广大民生问题的解决。不难看出,在宏观层面上所进行的经济学分析更加关注煤炭资源所释放的外部性作用,而采取集约化的开采利用则将从整体上增大这种外部性。

(二)中观层面上的经济学分析

中观层面在空间范围上主要指向区域,这种区域性在本文则主要是指一个省级行政区单元。从我国主要产煤区的分布来看,山西、内蒙古、陕西等区域深受资源型经济的束缚,主要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等不足。因此,山西省一直强调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但转型的起点仍需要依赖于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这就意味着,这些资源大省需要在合理利用煤炭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起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下的经济发展模式。关于这一点,对于那些其它资源丰富的区域同样如此。

(三)微观层面上的经济学分析

微观层面则是以煤矿企业为考察对象,而展开的经济学分析。众所周知,受到下游实体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的影响,上游煤矿企业所面临的外部市场环境持续低迷。在经济层面主要表现为,煤炭产品销路不畅、滞销煤炭产品大量库存。在这种资金循环受阻的状况下,煤矿企业将难以完成减能增效的目标。因此,合理利用煤炭资源便表现为,优化煤炭产品深加工和废物利用等方面。

二 分析基础上的现状反思

反思的目的在于为下面的路径构建提供切入点,为此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现状反思。

(一)针对宏观利用的现状反思

上文已经指出,国家范畴针对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更加关注它的正外部性作用的发挥。这种作用的发挥与当前压缩煤炭产能水平并不矛盾,在引致需求导向下应建立起可持续开发的战略构想,而这种战略构想将实现煤炭资源有序、有利的循环应用。然而,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利用态势,仍局限在微观主体的利益驱动范畴下,因此唯有引入国家的公权力方能改观当前的窘状。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建立,宏观利用也将更应重视规避负外部性因素的存在。

(二)针对中观利用的现状反思

在财政分灶吃饭的财税体制下,区域政府在面对煤炭资源利用时存在着多元目标函数,即融合的有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特别对于那些资源大省的区域经济发展而言,通过出售当地煤炭资源似乎成为了最为直接的地税来源。然而,随着塌陷区的日益增多和地区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也被证明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基于这一现状的反思应更加关注煤炭资源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转型的共生效应,从而建立起“既脱离单一煤炭经济但又利用煤炭经济”的辩证发展观。

(三)针对微观利用的现状反思

煤矿企业成为了利用煤炭资源的执行者,也是承担煤炭资源利用红利和损失的接受者。针对我国煤炭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应在企业内部构建起压缩产能和优化生产利用的双管齐下模式。这种模式的建立不仅需要借助企业管理层的战略意识,也需要通过区域、国家层面的制度倒逼来强化。这样一来,实则就将宏观、中观、微观等三个层次串联起来了。

三 反思引导下的路径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反思引导下,针对煤炭资源合理利用的路径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构建。

(一)加强利用的成本收益分析

作为对煤炭资源合理利用的主管和指导部门,应加强对资源利用的成本收益分析。这里的成本不仅涉及会计成本项目,还应将隐性成本项目也纳入分析之中。特别对于“交易成本”需要得到重视,这是宏观面制定相关规制的出发点。这里的收益可以转换为“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三个方面。其中,在代际传承目标下所进行的煤炭资源利用,一定要重视生态效益。关于这一点,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给予保障。

微观和宏观的区别范文7

关键词:宏观审慎管理;主导;中央银行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过后,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总结金融危机教训,各方共同认为,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急需加强和完善宏观审慎管理(macro-prudential administer),发挥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中的主导作用非常重要。随后,各国政府开始了以构建宏观审慎监管体系、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主要内容的金融监管改革,纷纷扩大了中央银行的宏观审慎管理权限。2003年,我国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职能分离。在国际金融监管理念转变的冲击下,我国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正式提出了“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如何发挥我国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成为我们应该深入思考和解决的课题。

一、宏观审慎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宏观审慎管理是相对微观审慎管理而言的,两者最关键的区别在于微观审慎监管主要关注单个金融机构的合规性与风险暴露情况,避免使投资者和储户等个体遭受不应有的损失,而忽视了单个金融机构本身行为所导致的,需要其他金融机构或者是整个金融体系承担的内生风险。比如,当一项资产存在风险的时候,出于谨慎管理的需要以及现行监管制度的需要,银行将会出售该项资产。但是,假如很多金融机构都做出同样的选择,就会导致该资产价格的大幅下降,从而进一步引发对该项资产的抛售,最终的结果是资产价格的崩溃以及整个金融系统流动性的缺失。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微观审慎监管引起或者是恶化了系统性风险,不能充分保证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此时就需要建立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以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为目标,来处理单个金融机构引起的风险。

宏观审慎管理认为系统性风险取决于金融机构的集体行为或个体风险的叠加,关注金融体系面临的共同风险,关注国内、国外对金融稳定的冲击影响,找出影响金融稳定的因素,对金融稳定的脆弱性进行评估,做出风险预警,限制金融系统中的大面积的危难,以维护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为目标。

由于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的目标不完全一致,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手段也大不相同,宏观审慎管理会因强调整体的稳定性而忽略对个体利益的保护,而微观审慎监管则相反,首先关注的是个体风险控制。同时,两者又是紧密相关,互为依存,宏观审慎管理的基础是微观审慎监管,宏观审慎管理目标的实现要通过金融机构之间的配合及微观审慎监管手段辅助。

二、从国际实践看中央银行在维护金融稳定中的绝对优势

过去20多年中,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金融运行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金融监管职能随之从传统的分业监管向综合化的混业监管转变。与此同时,中央银行在监管体系中的地位和权限发生了下降的变化,一些国家对中央银行的监管权力进行了剥离。

2008年为应对金融危机,美国、欧盟、英国等西方经济大国的中央银行陆续出台减息政策,由中央银行向本国金融系统注资,稳定投资者信心;提供担保,任何银行出现问题,存款人可以优先取回存款。本次危机表明,中央银行是唯一能够在短时间内向金融体系和社会注入流动性的机构,是能够恢复市场信心的机构,是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核心机构;对单个金融机构的监管并不能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宏观审慎理念由此提出,中央银行能够在宏观审慎管理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由中央银行的性质和功能决定的,垄断货币发行权决定了其具有最后贷款人的职能。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力,决定了其在制定逆周期调节机制、识别系统性风险和增加金融体系稳健性政策的选择上,具有其他机构无法替代的绝对优势,是宏观审慎管理的领航者和主导者。

危机过后,各国纷纷把强化中央银行的宏观审慎管理职能作为金融改革的核心。

三、强化我国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管理职能的思考

(一)我国当前金融监管体系现状和存在的不足。2003年银监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一行三会”分业多头监管的金融监管体系最终形成。由于几家监管机构都是平行的“部级”单位,对重大问题的自身协调能力甚至沟通能力都很差,至今没有形成监管协调的常规机制,容易出现监管真空、监管重叠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并未真正实现有效的监管目标。

我国虽然在法律上实现了金融分业经营,但现实中,银行、保险、证券之间互相渗透,混业经营已经达到相当大的程度,由产业集团主导的混合型金融集团发展迅速,日趋活跃,这些都对现行的监管制度提出了新挑战。

微观和宏观的区别范文8

关键词:宏观审慎监管 微观审慎监管资本要求金融稳定

中图分类号:F83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10)011-017-05

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表明,仅仅依赖微观审慎监管不足以维护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因为微观审慎监管将经济波动视为外生风险,忽视了金融机构行为本身的系统性内涵,因而,应当对现有金融监管体系进行结构性调整(Lo, 2009)。美国、英国以及欧盟等重要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改革建议和立法草案,也纷纷将宏观审慎监管作为核心内容加以强调,大都要求设立或明确宏观审慎监管职责行使者,建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从而将其置于极为重要的位置。本文试图对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实现方式及其作用限度加以分析。

一、微观审慎监管缘何失败

(一)监管目标与监管实践脱节,宏观目标形同虚设

纵观金融发展和金融监管史,在世界主要国家的金融监管立法中,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而非确保单个金融机构的安全是监管者的主要价值取向。相关国际组织的典型文件如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2006年修订版)别指出,有效的银行监管并不要求单个银行不能倒闭,而是确保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健运行。从这个意义上说,实现系统性稳定本身就应当是金融监管题中应有之义(参见表1)。在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监管立法中,保护金融体系稳定性始终是监管目标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换言之,就目标而言,传统监管模式(至少在立法条文中)并没有否认或忽视宏观目标即系统性稳定的重要性。

尽管监管目标中不乏宏观考量,但在过去几十年的监管实践中,金融监管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对单个机构稳健状况的关注,微观实体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被错误地等同于金融稳定目标的实现,比如忽略国际政治经济层面的大国博弈而片面从技术性环节对单个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过分强调。(周仲飞,2009、2010)。

(二)片面强调微观审慎监管导致金融机构行为模式雷同,使金融系统风险承受能力和自我纠错能力下降

微观审慎监管以安全性和稳定性为重心,以商业银行为重点,主要关注信用违约概率(PD)以及违约损失率,参见图1所示矩阵。在监管者看来,金融机构应当以由此二者组成的矩阵来比照分析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减少和消除矩阵中右上角资产,而努力增加左下角资产。微观审慎监管的这种做法会导致两大问题:一是合成谬误。具体又存在两种情形:(1)同样或类似的监管规定使得各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结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趋于同质化,从而在整体上助涨杀跌,客观上成为宏观经济周期的放大器和助推器;(2)忽视系统风险的积累。假设一个银行获得为期一周的存款,然后向其他银行发放为期两周的贷款,后者又向第三家银行发放为期三周的贷款并按此模式周而复始继续下去……片面强调微观审慎监管就难以发现这个漫长的资产链条最终系于一笔短期存款上,从而忽视了期限错配给整个系统带来的风险。二是导致金融机构的分散化投资策略效果减弱。一个机构的分散化策略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他机构的相关策略。由于微观审慎监管者对“风险”存在着较为狭隘甚至僵化的理解,忽视了风险与承受能力的匹配程度。在这个意义上,微观与宏观审慎监管的区别就类似于投资管理中的单一资产管理管理与资产组合管理的区别。

因而,传统上对微观审慎监管的过度倾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金融机构的异质性,增加了系统的整体风险,内生性地削弱了系统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自我纠错能力。

(三)在微观审慎监管框架下,单个金融机构对负外部性不负责任,导致“公地悲剧”

在微观审慎监管体系下,每个机构都承担着风险,但没有一个机构可以单独采取行动有效地管理这种风险,由此带来了金融系统显著的负外部性。这些溢出效应不仅随着机构自身的膨胀而加剧,而且机构间的相互传播也趋于频密,并在金融危机等极端情形下带来社会福利的重大损失,从而导致“太大而不能倒”(too big to fail)或“联系太紧密而不能倒”,形成了典型的“公地悲剧”。

在金融创新、市场竞争加剧、以及科技进步等多因素复合作用下,各金融机构之间联系的增强和交易复杂程度的提升,使得整个体系的稳定性对单个机构的稳定状况十分敏感,任何一个小的扰动都可能带来极为严重的类似“蝴蝶效应”的后果,这导致整个系统变得十分脆弱。比如,2008年AIG、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的重组与破产就对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造成了严重后果(IMF, 2009)。

在联系日趋复杂和紧密的网络结构下,假定单个机构风险状况的简单加总就是系统风险的这种线性监管思路面临着根本性挑战,在这种框架下,推行市场自律和基于原则的监管反倒会加剧系统风险的形成,增强系统的脆弱性。

二、寻找“宏观审慎”的边界

金融稳定政策的目标是保证金融业对宏观经济提供稳定的金融服务供给,比如支付服务、信用媒介和风险转移等,这就要求减少信用和流动性供给过程中产生大的波动(Bank of England, 2009)。因此,宏观审慎监管的目标就是保证金融服务实际供给与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的现实需求基本平衡,既要避免因为金融服务供给的波动引起实体经济的动荡,也要防范实体经济对信用和信贷需求的变化对金融业构成剧烈冲击。然而,“宏观”意味着一个宏大的概念,其范围最终确定需考虑以下几点:

(一)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关系

宏观审慎监管的提出反映了金融稳定与实体经济间的紧密关联,但是在对具体存在着何种关联的问题上却存在着非常不同的看法,而这又直接影响到应当建立的宏观审慎监管的目标及其延伸的范围边界。这种争论所涉及的基本问题是,究竟是实体经济危机引发了金融危机,还是金融危机引发了实体经济危机。持前说者进而认为,宏观审慎监管的使命就在于保证金融系统免受经济危机的冲击,确保其弹性和活力;持后说者认为,宏观审慎监管应当定位于为实体经济提供稳定有效的信用供给,保证实体经济免受金融业波动的影响(FSA, 2009)。在我们看来,它们之间的关系类似于鸡与蛋孰先孰后的关系,一定要鉴别出先后顺序意义不大,事实上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们的关系也存在着差异。比如,在经济增长阶段,适当收紧资本和流动性要求,熨平信用周期就有利于保持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平稳增长,从而增加金融系统稳健运行的持续性。而在经济下行阶段,稳定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的信用供给目标就可能与微观审慎监管的目标相冲突。此时,如果监管者只是关注单个机构的安全性和稳健性就很可能导致信用紧缩,从而客观上加剧实体经济危机。在这种情形下,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利用在繁荣时期储备的资本维持信用的平稳供给。

(二)宏观审慎监管、货币政策与微观审慎监管之间的关系

尽管微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着某些重叠之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在目标上存在显著差别: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稳定物价,而宏观审慎旨在确保金融系统在整体上保持活力,从而保证金融服务的稳定供应。

比如,在过去20年中,英国名义需求的增长与经济的供给能力大体上相一致,商品价格相对稳定。但是英国的资产负债表和海外银行资产增长迅速,从而出现了“不影响通胀目标实现的金融失衡”,货币政策实际上对此无能为力,参见图2。那些认为中央银行应当对资产价格的变动或经济失衡负起更大作用的看法,会在操作中遭遇很多障碍:(1)短期无风险利率对金融系统的风险承担倾向的影响尚不明确。尽管在通常情形下,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影响是货币传导机制中的关键因素,但是当风险利差迅速调整时,这种影响的大小就很难确定,也就使得无风险利率对风险行为及风险利差的影响能力大大削弱。(2)仅仅依赖货币政策控制流动性,防范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的成本巨大,甚至可能导致实体经济的动荡,并使得物价稳定目标形同虚设(IMF, 2009)。(3)利用利率工具来防范资产泡沫风险会动摇市场的价格预期,削弱央行货币政策的可信度。

我们认为,宏观审慎监管处于微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并居间发挥纽带作用:(1)要保证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供给的总量要求,就必须考虑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2)宏观审慎监管目标的实现又不同于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有必要以微观审慎监管工具为基础实现其目标。总体上看,保证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就要求在经济上升通道中稳定信用供给的数量和成本,而在下行通道时,宏观审慎监管的主要作用就需要利用和调整监管资本来保证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的借贷不过分缩减。

(三)对监管目标实现的其他限制性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1)在资本自由流动、跨境借贷日益便捷和各经济体相互依赖深化的背景下,试图通过对本国金融体系的监管来严格控制国内市场的信用总量很难实现。(2)尽管信用供给主要与银行有关,因而监管银行对抑制资产泡沫、防止金融失衡有一定的作用,但一方面有时泡沫和失衡与银行的信用供给关系不大,另一方面最近十几年来“影子银行”体系发展迅速,这就会使得宏观审慎监管工具难以见效。比如本世纪初网络泡沫的爆发就主要由机构投资者推动起来,银行信用并不是它的主要融资渠道。因此,网络股灾难对传统金融系统并没有产生实质性后果,反倒是紧随其后的电信泡沫破灭引发的违约潮对银行业的系统稳定造成了很大冲击(Bank of England, 2000)。(3)宏观审慎监管目标不应当偏离或阻碍实体经济发展带来的信用效应。比如,在全球实际利率降低时,信用就倾向于扩张;由于全球资金成本的降低来自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如亚洲国家的高额储蓄),这时就不能用宏观审慎政策来平衡这种信用扩张效果,这也同样适用于生产力提高带来的资本需求膨胀。但是,在经济基本面导致负债率过度上升时,就需要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对此做出反应。

三、宏观审慎监管的实现:以资本要求为中心的分析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危机爆发后提出了一系列积极的改革思路,比如加强对银行交易账户的资本要求,提高资本质量,引入杠杆率指标,设计国际流动性标准等。我们认为,以资本要求为中心的监管工具可以成为完善监管改革的重要突破点和便捷方式,理由是:(1)金融机构的资本是联系风险与资产的枢纽,以资本金为基础进行杠杆化操作,以实现金融资源的跨期和跨境配置是金融业区别于实体经济的重要特征。对资本的定量和定性要求的松紧程度可以降低金融服务的杠杆率和价格,从而事倍功半地影响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结构与风险偏好,进而影响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供给。(2)资本监管历史悠久,监管者对其有着丰富的经验教训,通过对传统资本监管加以修正,完全有可能藉此实现宏观审慎目标。

(一)动态准备金制度(Dynamic Provisioning)

危机爆发后,最先于2000年在西班牙实施的动态准备金制度引起了监管界的极大兴趣。传统准备金制度仅对已出现的损失计提专项准备,是对风险的事后估计,提取比例的差异反映损失程度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银行的利润和清偿能力。20世纪七八十年生的银行危机,促使西班牙监管当局重新审视对银行的监管制度和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并自2000年开始实施动态准备金制度,即在传统的一般和专项准备金的基础上,引入动态准备,以反映对潜在信用风险的事前估计。经济扩张时期,不良贷款比例低,事后计提的专项准备小于潜在的信用风险,银行应建立动态准备金;经济衰退时,不良贷款比例高,专项准备不足以覆盖贷款损失,动用事前提取的动态准备金补齐差额。动态准备金制度涵盖了对未来经济周期的预测,是潜在风险估计值与实际风险值的差额。潜在风险可以由银行运用内部模型法估计,也可采用监管当局规定的标准法算出;实际风险值就是当期准备金。动态准备每季从损益账户中提取,有助于熨平传统准备金的亲周期波动。参见图3。该制度所蕴含的动态性、前瞻性和逆周期性特征,对增强银行业的弹性,促使银行针对特定类型贷款提取准备金很有帮助,从而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金融系统的安全性(Bank of England, 2009)。

(二)系统性资本附加费制度(Systemic Capital Surcharge)

由于现有的监管制度仅仅关注单个机构的风险,而对系统风险疏于监管,这变相地鼓励了金融机构的冒险行为,加剧了道德风险和公地悲剧,并为金融机构提供了隐性政府担保。为此,BIS(2009)提出,在微观审慎监管所要求的资本充足率规定基础上,应当对可能引发系统风险的机构甚至整个行业征收资本附加费,这种资本要求关注的重心是整个系统的风险承担与信用状况。类似于“谁污染谁付费”原则,避免由全体纳税人为金融机构的冒险行为负责。

和动态准备金制度类似,系统性资本附加费同样应当具有逆周期特征,在经济繁荣时征收防止信用滥用,在经济萧条时减少对信用供给的阻碍(Tucker, 2009)。附加费的征收应当包含两个主要部分:(1)行业集中度附加费,即针对不同行业的发展走势和在宏观经济中的比重设定不同的风险权重,并据此收取附加费,以实现在宏观上调控金融机构对不同行业授信的边际成本,从而有助于监管者提早预防危机的爆发。(2)机构重要性附加费,即针对那些对可能构成系统性威胁的金融机构提出额外的资本要求。不同于前者,这种附加费并不是根据机构本身的风险状况来征收的,而是根据机构可能导致的负外部性加以收取,其目的是降低那些具有系统重要性机构经营失败的概率,促使金融机构调整资产负债表,比如缩小规模或者减少与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交叉,以避免产生可能危及系统稳定性的损失。

确定系统性资本附加费的具体标准需要对收费基准、行业风险参数、系统重要性参数、可能的违约损失、具体行业或机构的额外资本等一系列标准加以确定。这个过程不仅需要定量依据,在很多时候还需要定性判断;不仅需要单一指标,常常需要根据多个目标综合决策;不仅需要做出静态的收费指标,而且要根据经济中长期发展趋势做出动态调整。

(三)监管资本评估制度(Supervisory Capital Assessment Program, SCAP)

SCAP即通常所谓的“压力测试”,是美国联邦银行监管机构(包括美联储、货币监理署、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在2009年2月至5月期间对辖下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的银行控股公司(BHCs)实施的监管举措。该制度假设了一个比预期走势更为恶劣的宏观经济环境,进而考察BHCs的资本能否支持其继续向具有信用能力的贷款人发放贷款。那些在评估中被监管者认为资本不足的机构,需要在公开市场或通过财政部的资本援助项目发行强制转换债券凑集并补足。

SCAP的实施过程是:(1)监管机构给定基本环境假设和恶劣环境假设,前者为2009年2月对经济发展预期所达成的共识,后者设定为比基本环境恶劣得多的宏观经济;在这两种假定下,金融机构分别预测自身的损失、收入和贷款损失准备金情况。(2)监管机构获得初始预测值后,对其加以审查和调整,并从金融机构收集大量有关其贷款与证券组合、交易账户、衍生品头寸等数据,监管者据此对金融机构的未来收支以及准备金做出独立预测;之后,由150多名经济学家、金融分析师、律师、会计师等专业人士对最后预测值进行审查和分析。(3)监管者把2010年设定为更为恶劣的经济环境,在此环境下利用最终预测值比较和计算金融机构的资本的数量和构成,凡是一级资本总值低于风险加权资产的6%或者一级资本中的普通权益资本低于风险加权资产的4%的机构都需要额外补充资本金。参见图4(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2009)。

SCAP通过设定经济环境,最终将资本要求落实到金融机构,将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熔于一炉,兼顾总体信用供给的宏观目标和单个机构稳健运行的目标,实现了对单个机构的宏观审慎监管。此外,这种监管工具和手段具有覆盖范围的全面性、监管执行的一致性、评估过程的独立性和评估角度的多元性、目标与行动的清晰和可预测性、过程与结果的透明性等诸多鲜明特征。

四、启示与借鉴

(一)对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之间的关系要有清楚的认识,避免不加具体分析地实施“别人感冒我吃药”的“跟风式”改革

如前所述,宏观审慎监管与其说是一种监管模式,不如说是一种监管理念,而这种理念已经很清楚地体现在金融监管立法目标中。这次金融危机反映的不是整个监管体系的失败,而是忽视宏观目标的微观审慎监管措施本身具

有的内生缺陷及其不可持续性。因此,目前首要的工作是立足国情,分析宏观监管目标的具体内容和实现方式。

(二)提高金融监管政策工具的宏观取向,将宏观目标嵌入微观监管措施

目前,以“一行三会”为基本架构的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系所采取的政策工具与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做法并无根本差异,同样面临在微观措施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缺乏对宏观考量的弊病,比如套用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规定客观上导致经济的顺周期性等。为此,我国应未雨绸缪,将国外成功的监管改革措施融入到我国的监管实践中,尤其是要避免过于注重微观审慎监管而导致的内生性风险,比如,考虑引入系统性资本附加费制度,从而通过融资成本工具实现对过热经济部门的宏观调控和风险管理;考虑引入杠杆率监管制度和逆周期资本附加制度,控制监管套利行为的实施,努力熨平或缓解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顺周期性。

(三)加强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宏观经济部门与一行三会的信息共享和共同分析机制,探索建立宏观金融监控指标

在我国,国家统计局负责对宏观经济现状与趋势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财政部负责实施财政政策,发改委负责国家宏观投资计划的审批,上述工作对宏观经济调控与金融监管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支撑性作用。金融监管机构应当与前述宏观调控部门积极合作,充分利用后者的信息优势,积极甄别对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的控制变量,探索我国经济波动和金融危机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合作机制和研究是建立有效的早期预警体系的基石,也是有效改造现有微观审慎监管措施的必然要求。

注: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出于学术探讨目的,不代表所在单位观点,特此声明。

参考文献:

1.陈文君,2008,逆向倾斜下的金融监管研究[J],上海金融,第12期.

2.周仲飞,2009,资本充足率:一个被神化了的银行法制度[J],法商研究,第3期.

3.周仲飞,2010,银行法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

4.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2009, 79th Annual Report.

5. Bank of England, 2000, Financial Stability Review, June.

作者简介:

微观和宏观的区别范文9

论文关键词:宏观;审慎监管;货币政策;调控

0 导语

为了保证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安全、稳定与效率,客观上需要建设审慎的金融监管体系。审慎的金融监管体系不否认金融监管,而是要加强金融监管,这种监管是建立在对尊重市场自的基础之上,是一种审慎的监管。同时要求有更为深入广泛的金融监管体系,这个体系应更多的从宏观角度对金融进行管理,尊重市场的调节和金融体系的效率,对市场的不完备进行补充。

1 金融危机与宏观审慎监管的提出

1.1 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原因评析

2007年引爆于美国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债券市场危机持续升级,影响逐渐加剧,最终演变成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此次危机爆发于金融体系最完善、金融创新最前沿以及金融理论和人才最丰富发达国家——美国,而且起端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债券市场这一金融创新领域。危机似乎不同于八、九十年代爆发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主要集中在货币和银行的危机。然而,imf前首席经济学家罗格夫等人根据有关金融危机的标准研究,通过将此次危机的资产价格、增长和政府债务等指标同二战以来发生的重大金融危机进行一系列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危机和以往的危机并无本质差别。

但是在客观忽略资产价格泡沫极度膨胀的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宏观经济理论,以及以资本监管为核心的微观审慎监管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忽略金融监管的宏观政策框架,必然催生资产价格泡沫,积聚系统性风险,在金融体系内埋下重大隐患。泡沫一旦破灭,积聚的风险迅速释放,最终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实体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

1.2 宏观审慎监管的提出

危机爆发后,国际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对金融监管进行了深刻反思。为维护金融稳定,金融监管变革在所难免。综合g20、fsb、bis和imf报告文件来看,金融监管改革目的是保证金融稳定,防止类似的危机的冲击,预防系统性风险。

改革主要集中在六大块:

(1)增加资本和提高资本质量,同时改善流动性和缓冲机制,缓解资本监管顺周期性。

(2)改革薪酬制度,维护金融稳定。

(3)增强会计准则实效性。

(4)改善场外衍生品交易市场。

(5)对具有系统性重要影响的金融机构妥善处置。

(6)加强全球金融监管合作,强化遵循统一监管标准。其他方面还包括对冲基金、信用评级公司和证券化等方面的监管和改革。部分改革已在逐渐付诸行动并进行了效果评估,有些改革尚处在讨论和研究阶段,监管改革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然,以往的微观审慎监管对于保证单一机构安全,从而保护金融消费者(存款者和投资者)的利益有着积极意义。但是由于微观监管的固有弱点表明了其不仅强化了顺周期性并且未能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在保证单个金融机构安全的同时却有可能最终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因而需要加强宏观审慎监管。

“宏观审慎监管”的概念提出已久,地位也随着此次危机的爆发显著上升。“宏观审慎监管”目前尚无明确定义。据已有的文献来看,宏观审慎监管主要是相对“微观审慎监管”而言,金融监管当局从金融体系而非单一机构的角度实施监管,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概念,维护金融稳定,密切关注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宏观审慎监管同微观审慎监管在监管目标、最终目标、风险性质的对待、机构间风险暴露相关性的重要性和审慎控制的实现方式上都有着本质区别。

当前,金融监管改革依然处在成型阶段。为维护金融稳定,总的改革趋势将向立足于微观审慎监管的宏观审慎监管模式的方向发展。其主要的新特征将体现在逆周期性监管政策工具的选用和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

2 我国当前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不足与改良

2.1 我国当前金融监管体系的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也在不断变革。总得来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4年至1992年的统一监管体制时期,人民银行履行统一监管职能。

第二阶段为统一监管向分业监管的过渡时期。1992年10月证监会的成立标志分业监管的开始,1998年保监会的成立标志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明确分工,分别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进行监管的分业监管模式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为1998年后的分业监管体制时期。

其中2003年银监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一行三会”为基本格局的金融监管体系最终形成,即分业多头监管的格局形成。为加强协调沟通、信息共享,形成安全有效的监管网络,监管联席会议制度被引入。2004年三会签署了《三大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监管分工合作备忘录》,在明确各自职责分工的基础上,建立定期信息交流制度,经常联席会机制。然而监管联席会已长时间没召开,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目前主要由一位国务院副总理定期召开金融旬会来加强监管政策协调。

2.2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不足

尽管我国目前分业监管有利于提升监管专业化水平,有效防止了金融风险传染效应,但如同大部分分业监管模式一样,我国当前的监管体系存在不足。钱小安认为我国监管体系不足体现在监管重复与监管空缺并存、监管资源配置低效、监管协调机制较弱等方面。根据引发此次金融危机金融监管方面的缺失,从宏观审慎监管角度来看,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三大方面的不足。

首先,缺乏稳健的宏观审慎分析平台。系统性风险的有效防范,必然需要对金融体系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分析、检测和评估,发现金融系统不稳定性的来源,发出风险警示。这就需要一个专门的分析平台,一方面整合各微观部门的信息数据,另一方面同时整合分析宏观部门和微观部门的信息数据。而目前,我国并没有搭建这样一个平台。

其次,系统性风险防范不足,存在监管盲区。此次金融危机表明,由于缺乏对具有系统性重要影响的金融机构(集团)有效监管,致使这些金融机构过度承担风险,最终加剧金融危机程度。

最后,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不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需要先进监管理念的同时,还需要有效的完备的金融监管政策工具。而无论是在时间维度上的逆周期监管政策,还是在行业维度上的对系统性风险的有效监控政策,我国都存在不足。

2.3 我国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构建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分析提出了我国在金融监管上存在的不足,因此在我国未来的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中,我们要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总得来看,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有赖于宏观审慎分析平台的搭建、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的完善以及组织合理安排下的政策协调机制健全。

首先,搭建宏观审慎分析平台,建立预警机制。宏观审慎分析平台的构建,对系统性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和预警,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在这一环节的构建大体可分为四步。首先确定平台,即明确微观和宏观数据整合分析的职能的具体承担部门,可以是“一行三会”当中一个也可以新建一个部门。其二,信息数据的收集和平台构建后,相关职能部门就得强化对系统性风险相关信息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特别加强微观和宏观数据的有效整合,全面掌控系统性风险变化趋势。其三,系统性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即从金融体系宏观层面又从银行、证券和保险等行业微观层面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检测与评估,加大各行业微观层面风险评估对金融体系宏观层面风险评估的支持力度。

第二,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建立危机处理机制。从时间维度上说,我国应完善包括逆周期贷款损失拨备和逆周期的信贷政策等在内的各种逆周期监管政策机制。同时,要加强对杠杆倍数的检测,从微观和宏观角度有效控制金融体系的风险过度承担。完善相机抉择机制,有效避免危机扩大和扩散。从行业维度上说,要加强对金融控股集团监管立法,完善对交叉性金融业务的监管政策工具,有效监管金融创新、金融衍生产品。完善危机处理机制,设计多层次的应急处理监管政策工具。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最后,合理架构组织,健全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协调机制。组织结构铺排,各部门政策协调是宏观审慎监管框架能否成功搭建的最关键因素。首先,系统性风险信息的获得、预警机制的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的设定需要各部门明确职责并加强沟通协作。其二,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组织架构设定对宏观审慎监管的效果有极大的影响。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中的组织安排,首先是确定宏观审慎分析平台,作为宏观审慎监管总的召集人;其次是三会要加强对各自监管行业的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结合意识;其三,要加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同宏观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最后,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实施部门要加强同人民银行、财政部以及发改委等部门协调,制定科学的监管政策并有效执行,提高监管水平和效率,维护宏观金融稳定。

3 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调控的联系

在金融监管中,有一项监管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即银行监管。这是由于:首先,银行业在金融体系占主体地位。其次,在各类金融机构中,银行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引发金融危机的部门。因此,作为我国货币政策执行机构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必然在宏观的金融监管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在新的金融机制改革中,基于对资本充足率监管的要求,必然要改革在此前大行其道的硬约束监管机制。但在当前的新的金融运作形势下,对于资金的过于严格的监管可能会导致雁行的信贷减少,进而导致整个社会总投资的下降,这自然不是金融监管希望的结果。

但是在新的宏观审慎的监管机制下,政府实行货币调控政策则可以利用这样较为完整系统的机制来进行整体的调控,不仅可以提高货币政策在有效引导国民经济向更好的发展方向上进步,还可以在这一较为拔高的视角上有效的规避一些金融风险,更加有效的将我国经济引导至又好又快发展的康庄大道!

4 结语

微观和宏观的区别范文10

科学编排要把握两个基点

把握好社会效益和宏观调控的关系。电视节目的社会效益与宏观调控是双胞胎,二者是互相依存的。如果只讲社会效益,不讲宏观调控,社会效益就成空中楼阁;如果只讲宏观调控,不讲社会效益,宏观调控也必将成为水中影月。当今社会正在转型,利益格局的深度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等特征尤为明显。以主流意识形态引导非主流意识形态,是宣传文化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比如,2008年国庆长假,各级电视媒体牢牢把握宏观调控,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通过特别节目、科学编排来争夺观众的收视目光。从长沙地区各频道的收视情况看,2008年国庆期间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黄金时段的收视率都高于往年同期。

把握好经济效益与微观管理的关系。电视节目编排的微观管理与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编排过程中微观上管理好,就能提高收视率,增加经济效益,电视节目编排的微观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是成正比的。在电视节目编排中如何把握好经济效益与微观管理的关系?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办台的前瞻性;其次要树立观众为本的理念,革除那种不问观众市场需求,闭门造车,“文人自恋”情结;第三要树立媒体产业经营观念,坚定市级媒体照样做强的信念。

总之,只有把握宏观调控,加强微观管理,才能确保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才能确保在竞争条件下,编排的节目具有科学性、合理化。

立足本土科学编排

立足本土优势,大胆尝试中国特色的季播编排方式。国外的季播方式对电视剧和系列节目的编排大多是22―24集为一季,然后根据当季播出的反响情况,决定下季是否编排。这种模式不一定完全适合我国电视的编排,为此探究中国特色的季播编排方式是一个新的课题。何谓中国特色的季播编排方式?笔者认为就是立足本土优势,借助自身的传播平台,以活动造就影响力,使媒体成为各项大型活动的主角。然后根据收视数据,分析观众心理,策划节目编排。最后再循环派生出以扩大媒体的知名度、提升媒体的影响力、壮大媒体实力的一系列子活动。如当前由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大型晚会、会务展览、文化节等活动蓬勃展开,市级媒体可以借助自身独特优势为其造势,制造卖点和热点。然后根据节目内容,策划编排播出,使媒体理所当然地成为市场舞台上最活跃的分子。

立足本土优势,“打包”编排方式。“打包”编排方式就是立足本地区实际,根据受众群体,将同类主题内容的电视剧和系列剧进行分门别类打包编排。比如长沙广电经贸频道经过三年的探索,在编排上下功夫,在长沙有了稳定的收视群。在此基础上又对收视群进行调查分析,然后将引进的电视剧根据内容分门别类进行科学“打包”编排,推出晚间《四集剧场》、白天《五集剧场》。这种“打包”的编排方式,投入较少,回报成倍。

立足本土优势,整合编排方式。所谓整合编排方式就是将以往自制的不同类型的栏目中收视率高的节目内容打乱,重新整合编排。比如正当媒体倾力关注留守儿童时,长沙广电女性频道《女人故事》栏目编排了“苦乐妈妈心”“奶奶打工记”“跑生活的女人”三个关注留守儿童的系列故事,对进城打工的女性倾注爱心。长沙广电女性频道在2007年“五一”期间进行了大胆尝试,以8周年台庆为契机,从5月1日至7日每晚黄金时间连续七天停播日常节目,播放“8年挚爱,欢乐五一”为主题的特别节目,每天播放“活色美食”“主持人拍案”和“影评”三个板块,每个板块1小时,既强化了节目色彩,又得到了价廉物美的效果。这种编排方式尽管刚刚起步,但笔者认为对市级媒体来讲,它将成为市级媒体产业价值链的“起搏点”,同时也可增强电视人盘活资源推广品牌的意识。

(作者单位:长沙广播电视集团)

微观和宏观的区别范文11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中学英语教学 宏观措施 微观措施

一、引言

国家历来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极为重视,但由于历史、地域等方面的原因,和非少数民族地区相比,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例如,全国大多数地区小学开始开设英语课程,但有些少数民族地区,因为师资缺乏等原因,直到中学才开设英语,而且教学设施较为落后,学校和家长对英语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另外,对于有些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小学开始学习汉语,初中增设英语课程后,相当于又给他们增加了一门外语,所以英语的学习也增加了他们的负担。针对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的现状,需要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不断缩短少数民族地区和非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育质量的差距。基于此,本文针对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探究增强教学效果的措施。

二、宏观上的措施

从宏观层面来讲,要增强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效果,我们得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做好工作。从硬件来说,学校除了重视英语教学之外,还得加强英语教学设施的建设,为英语教学提供物质保障;从软件来说,学校应该重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为老师创造及提供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的机会,而老师则应该有正确的教学观和教学方法。具体来说,宏观措施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学校层面的重视及英语教学设施的投入。从对部分学校的调研了解到,有些学校,特别是比较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师缺口较大,学校基础设施薄弱。对于这样的情况,学校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争取在师资上满足教学的要求;其次加大投入,购置录音放音设备,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购置一定数量的电脑及教学软件等。在师资力量较弱的情况下,可购置发达地区的教学光盘,让学生观看学习,老师进行辅导,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二)重视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学历的提高。我们了解到,某些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学,特别是一些初中,由于缺少英语师资力量,因此有些班的英语课程由非英语专业的老师来承担,即使由英语专业老师承担,也存在着学历较低的问题。所以,有必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措施,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例如,可派老师脱产或利用假期进高校进修或者和一些院校开展合作项目,请他们的老师办培训班,等等,加强老师的继续教育。对于英语专业学历较低的老师,可让他们通过自考或进修的方式,提高学历。

(三)教师正确的教学观的培养。在调研的过程中,通过对部分老师和学生的走访,发现有些老师存在得过且过,对学生责任心不强等现象。对此,要求老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真正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三、微观上的措施

从微观层面来讲,要增强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效果,我们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想办法切切实实提高教学质量。换言之,老师要了解民族地区学生的现状和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逐步缩短和非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质量之间的差距。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三项措施。

(一)探索适合民族地区中学生特点的英语教学方法。毋庸置疑,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都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要做到这一点,老师首先得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学生的语言基础,学习习惯,课堂及课后表现,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等等。对于民族地区的学生,最关键的还是要在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找出适合于他们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有些民族地区,学生上小学后开始学习汉语,上中学后学习英语,所以他们的英语学习会受到自己的母语和汉语两方面的影响,这就要求老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法。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具体来讲,应该做到两点。首先,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并对其进步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其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更是如此。如果老师处理不好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不管老师采取多么先进、多么灵活的教学方法,都无济于事。只有和学生的关系处理好了,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要做到这一点,老师就要对学生有高度的责任心,在教书的同时还要达到育人的目的。

(三)高效利用教学设施,逐步缩短与非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质量上的差距。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老师可有选择性地挑选出适合于自己学生的音频和视频教学资源,来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英语教学一定要和学生听说读写四大技能结合起来。条件许可的地区,可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有更多体验英语学习的机会,只有接触英语的机会增加了,特别是通过一些媒体资源体验地地道道的英语语言,才能让学生的语言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才能缩短和非民族地区英语教育质量之间的差距。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增强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效果,可以从宏观措施和微观措施两个层面来进行考虑。宏观上,要有正确的态度,包括学校要对英语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师资和教学设施上满足教学要求,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师资队伍的质量;微观上,要在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高效地利用教学资源。只有这两个层面的措施都取得了成效,才能保证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增强。当然,增强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效果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相关部门、学校、老师,以及学生共同付出努力,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Brown.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2]Seliger.W.Herbert & Shohamy,Elana.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Methods[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劳莉萍.提高中职英语教学效果的策略初探[J],新课程研究,2012(1).

[4]吕淑静.激励策略在高一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广场,2012(1).

微观和宏观的区别范文12

关键词:铝导线;过负荷;宏观形貌;微观形貌;扫描电子显微

一、引言

过负荷主要是由电气设备或导线电流超过其额定电流造成的[1]。电器设备或导线的绝缘材料大都是可燃有机绝缘材料,只有少数属无机材料,过负荷使导线中的电能转化为热能,当导体和绝缘物局部过热,达到一定温度时,遇到可燃物就会发生火灾。根据近几年的火灾统计资料,我国城乡一些旧式住宅中的电气线路依然使用铝导线,并在初期扑灭的火灾中,铝导线熔痕保留完好[2]。

本文主要利用肉眼和KYKY-2800B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验制得的铝导线过负荷样品进行宏观和微观的鉴别,为客观地认定过负荷火灾原因提供参考依据。

二、试验部分

(一)主要仪器设备及性能指标

(1)KYKY-2800B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北京中科科仪公司),其主要性能指标:分辨率:6 nm(钨丝);放大倍数:15 ~ 250000 浚.D 12 mm);加速电压:0 ~ 30 kV。

(2)火灾痕迹综合实验台:频率50 Hz,输出功率380 V。

(3)DM-6266 钳形电流表。

(4)TES-1313点温计,量程范围(-150 ℃~1370 ℃)。

(二)试验材料

2.5 mm2 单芯聚氯乙烯绝缘铝导线。

(三)试验方法

1、未通电样品的制备

截取一段未使用铝导线,除去表层绝缘层,用钳子截取约1 cm长的线芯,作为扫描电镜微观观察样品。

2、过负荷样品的制备

(1)制备铝导线通过1倍安全电流样品。在室温(25℃)下,把铝导线直接连在电焊机两端,通过调压器调节电压来设定电路中的电流,然后用钳形电流表测得其通过25 A电流,持续10 min通电,并用点温计每隔1 min测温、记录。

(2)在同样试验条件下,制备铝导线通过2倍、2.5倍、3倍安全电流样品,同时获取铝导线通过3倍安全电流断面样品。

(四)试验样品宏观和微观的观察和记录

对铝导线绝缘层及线芯表面的外观特征(色泽、形状、表面形貌等)进行宏观观察比较,采用数码拍照;再分别对线芯的表面和断面,进行扫描电镜微观的观察、分析和拍照。

三、试验结果

2.5 mm2单芯聚氯乙烯绝缘铝导线流过1倍安全电流时,线芯相对稳定温度约63 ℃[3],安全电流每增加一倍,线芯温度约升高一倍。

(一)铝导线过负荷温度特性

1、通过1.5倍安全电流下温度变化规律

当导线通过1.5倍安全电流时,外层发烫。绝缘层膨胀变软并与线芯松离,轻触即可滑动,但绝缘层表面较为完好。由表3.1看出,通电5 min内,温度稳步上升,6 min之后,相对趋于稳定,但小幅度升温,10 min铝线聚氯乙烯绝缘层的表面温度达到131 ℃。铝导线1.5倍安全电流下温度随时间变化,如表3.1所示。

2、通过2倍安全电流下温度变化规律

当通过2倍安全电流时,刚通电3 min后可闻到焦味,局部开始冒烟,有聚氯乙烯分解气体臭味,之后绝缘层起泡,熔软下垂。10 min内铝线聚氯乙烯绝缘层的表面温度总体成上升趋势,温度达到 182 ℃。铝导线2倍安全电流下温度随时间变化,如表3.2所示。

3、通过2.5倍安全电流下温度变化规律

当通过2.5倍安全电流时,由于聚氯乙烯燃点是270 ℃,部分绝缘层2 min内开始熔融滴落、有明显的明火燃起,开始慢慢内焦、绝缘层严重破坏,线芯,7 min后线芯稳定升温,温度达到400 ℃以上,测得10 min铝线线芯温度到达472 ℃。铝导线2.5倍安全电流下温度随时间变化,如表3.3所示。

4、通过3倍安全电流下温度变化规律

当通过3倍安全电流时,聚氯乙烯绝缘层0.5 min内迅速熔融滴落、迅速起火、内焦、完全严重破坏,线芯、变软。不到1 min的时间,线芯温度达到铝熔点(660.4 ℃),导线在某处熔断。

(二)铝导线过负荷下火灾危险性

铝导线分别通过1.5倍、2倍、2.5倍和3倍安全电流时,用点温计测得10 min后温度分别达到131 ℃、182 ℃、472 ℃、直至达到熔点(660 ℃),电流过大时,聚氯乙烯绝缘层达到燃点起火,具有很高的火灾危险性。而一般可燃物如纸张的燃点在130~230 ℃;麦草的燃点为200 ℃;棉花的燃点为150~210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虽保温效果好,但燃点很低,稍遇明火或受热后极易发生燃烧,并发生大量有刺激性毒气,燃烧速度极快,而且产生熔滴现象,使火势扩大,不易扑救。铝导线在2.5倍安全电流下的引燃情况,表明在此状态下,温度达到400 ℃左右,已超过纸张的燃点,导线附近的纸张发黑、发黄,靠近线芯部分形成明显的炭化区,并纸张边缘打卷。

四、铝导线的原始形貌特征

(一)宏观形貌特征

将未通电的铝导线认为是原始状态,其线芯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4],表面相对光滑,红色光滑塑料绝缘层与线芯紧紧的抱紧在一起。

(二)微观形貌特征

未通电的铝导线线芯表面具有明显的纵向(沿导线长度方向)呈沟槽状加工划痕,表面粗糙,有小坑。

五、铝导线过负荷形貌特征

(一)通过1倍安全电流

1、宏观形貌特征:线芯的相对稳定温度约63 ℃,表面特征基本与未通电一样。

2、微观形貌特征:通电温度影响不大,与原始形貌基本一样。

(二) 通过2倍安全电流

1、宏观形貌特征:绝缘层松软、起泡,开始内焦,形成黑色炭化区,沿整根导线均匀分布。

2、微观形貌特征:线芯表面具有明显的纵向(沿导线长度方向)呈沟槽状加工划痕,有小坑,表面相对平整。

(三) 通过2.5倍安全电流

1、宏观形貌特征:绝缘层熔融滴落、有明显的明火燃起,内焦、绝缘层严重破坏,线芯、变软。

2、微观形貌特征:线芯表面具有明显的纵向(沿导线长度方向)呈沟槽状加工划痕趋于平整,有小坑,出现氧化物颗粒。

(四)通过3倍安全电流

1、宏观形貌特征:绝缘层内焦、迅速起火、严重破坏;线芯、变软、熔断;断口多呈圆状熔珠,没有光泽,表面粗糙。

2、微观形貌特征:金属表面熔融,有颗粒状或片状氧化物,无明显的气孔,局部还残存加工划痕。断面形貌似礁石状,有花纹且有块状物[8],有流淌的熔区,如图3.1~3.2所示。

图3.1 通过3倍电流微观形貌 图3.2 通过3倍电流断面微观形貌

六、结果分析

铝导线过负荷熔痕断面形貌特征:(1)宏观上区别:过负荷使整个导线都被加热,达到熔化温度时,导线多处熔断,形成移位和断节,并断面多呈圆状熔珠,没有光泽,表面粗糙(2)微观上区别:当铝导线通过3倍安全电流时,电能转化为热能,线芯温度达到熔点(660 ℃),最终导致熔断,形成的断面形貌似礁石状,有花纹且有块状物,有流淌的熔区。

七、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随过负荷电流(1~2.5倍安全电流)的增大,铝导线线芯表面纵向(沿导线长度方向)呈沟槽状的加工划痕趋于平整;过负荷3倍安全电流出现大量颗粒状氧化物。

(2)利用扫描电镜观察,铝导线线芯过负荷形成的断面形貌似礁石状,有花纹且有块状物,有流淌的熔区。分析铝导线线芯表面形貌特征,可以鉴别其是否过负荷,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本研究是模拟实验,与真实火场的温度和时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有待进一步实践检验。

参考文献:

[1]晋传银.浅析家用电器火灾原因及其预防[J].消防科技,1994,(4).

[2]胡建国,刘义祥.火场中铝导线熔痕的微观形貌分析[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4,(8).

[3]王希庆,韩宝玉,邸曼.电气火灾现场勘察与鉴定技术指南[M].辽宁:公安部沈阳消防科学研究所,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