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物科学发展

生物科学发展

时间:2023-08-17 18:04:17

生物科学发展

第1篇

一、强化课堂管理,量化考核制度

强化课堂管理,其关键在教师。教师首先根据课程的特点制定详细的平时成绩量化考核制度,且必须严格考勤,学生不无故缺勤是课堂管理的第一步。而且考勤要每课必做,这样学生才不会有侥幸心理,缺课率会大大的降低。另外,有些教师认为每节课都考勤会占用太多上课时间,其实不然,考勤不仅仅只有点名一种形式,可以通过清点人数判断是否缺人,然后再核实未到学生的情况,会节约很多的时间。

二、提高教师水平,改进教学方法

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生物教学论课堂来学习,但同时每一位任课教师平时的教学方式方法也会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所以要培养出优秀的中学教师,首先要有优秀的大学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如组织教师互听互评课,组织教师讲课说课比赛,组织教师走进中学调研等。我校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试讲环节和教育实习都是在大四第一学期进行,实践学习一个多月就要准备毕业进入工作岗位,时间较短,学生不能充分的锻炼,造成多数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不能很快适应。所以,应该增加学生的锻炼机会,充分利用平时的课堂教学来锻炼,这就要求每一位任课教师不仅要负责传授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如挑选一些章节让学生分小组自学,制作教学课件,学生自己讲课等,教师在讲课时不能填鸭式教学,应多设计思考环节,给学生回答问题和交流讨论的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课堂回答问题和表达的机会,尤其是胆量小的学生更应该多多锻炼。

三、优化教学内容,增强实验技能

加强专业课程内容与中学新课程的链接。在保持传统内容的基础上,加入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知识及现代生物学的新进展、新趋势和新成果,并突出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思想、原理和方法以及生物科学技术的应用;教学中应突出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生物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加师范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同时也会使师范生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借鉴参考相关的内容,更好地组织教学。减少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研究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使学生学会主动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实验能力;同时可以让学生帮助教师准备实验,使学生有更多的实验操作机会;申请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走进实验室,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四、举办创新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2012年5月,生物科学专业举办了生物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通过班级初赛,专业复赛和决赛,虽然多数学生没有取得最终的成绩,但是此次比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学生通过积极的准备和比赛,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积累了经验。今后还要不断增加创新活动,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使学生在教学、实验、标本制作、科学研究等方面都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五、重视教育实习,提高实习质量

教育实习时,教师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专业培养学生向教师转化的重要过程,是从事教学实践的基本途径,也是综合反映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成功的教育实习不仅能够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且能够使学生在毕业后快速进入教师角色,迅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重视教育实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可适当延长教育实习时间;(2)由于现有实习基地相对不能满足所有实习,故采取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形式,所以应加强对分散实习的检查;(3)在进校实习前两周的集中试讲环节,指导教师需认真听取学生讲课并点评,学校应加强管理,不能流于形式;(4)对集中试讲成绩差和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高等院校培养的专门人才应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科和专业合理设置,拓宽专业口径,增强学生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我校生物科学专业也应顺应时展的潮流,与时俱进,瞄准社会的需求,及时地调整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方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使榆林学院的生物科学专业健康持续发展,为榆林及周边地区生物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艾银婷 单位: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第2篇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人就是指“教师”和“学生”。学生是生物教学的主体,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则发挥着主导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考虑许多其它因素――即影响学生学习生物的内部因素。初中生对于新接触事物的好奇心非常强,求知欲和可塑性也很强,初中阶段正是培养他们兴趣的最佳时期。也就是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鼓励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围绕学生的发展实行因材施教。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是保持协调发展。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协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初中生物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发展是一个智力、经验和态度等方面的持续变化过程,它源于教师教学备课和授课过程中的决策、课后的反思以及评估。其中,教师教学决策的变化是教师发展的目标和核心。教师决策由四个要素组成:意识、态度、技能和知识。在这四要素之中,意识是第一位、起决定作用的,它激发和调控其它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有了发展的意识才能产生积极的态度;有了积极的态度,才可能有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提高,教学决策的水平也才能得到提升。迄今为止,初中生生物教学并没有取得令人十分满意的成绩,归根结底,是由于生物在中考中不甚重要的地位决定的,没有了应付考试的直接目标,许多初中老师和学生都对生物抱着随便学学的态度,所以要搞好生物教学,当务之急是重新明确初中生物教学的目标,让目标来指引教学方向、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指引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等。

另一个方面就是学生生物学科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初中生物教学是要促进学生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全面学习。只有让学生在生物认知目标、学习兴趣、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等各个方面协调发展才能够实现教学目标。

初中生物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生物学科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当代初中生物教育过程中,学生决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或跟着教师去认识需要认识的东西。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施教者。第一,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学生对自己的看法,对生物课和学校的态度,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或促进自我和其他学生的生物学习。第二,学生在生物课堂上观看各种演示实验或进行实验练习时,总是互为对手、互为目标、互为手段,互作校正,也互受影响。第三,学生通过“问题”以及动手实验,为课外学习寻求指导等行为均可以直接、间接地引导、督促、启发教师去学新的知识和技能。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质,构建学生健康完整的人格和培养其优秀品质。可持续发展也要求初中生物教学不应该将简单了解作为终极目标,尤其是不应把随便学学当作教学的终极目标。生物教学应该以生物为工具引导学生去探索新的知识和领域,培养应对社会问题的能力。

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是实行统筹兼顾。初中生物不仅是一门了解性的自然学科,也是拓宽知识、认识自然、亲近自然、欣赏自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的素质教育课程。因此生物课程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生物学科素质培养和生物基础知识的传授,考虑学生使生物获取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需求。

第3篇

1研究空间更广阔

近年来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过程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研究空间的扩大化,它不仅在宏观方面研究各个生物体内的器官以及组织结构联系;自然界个体与群体、群体之间及其与外在环境间的内在联系;生态系统及其内部物质循环、能量交换。同时由于生物体存在物质层次性,各个生物大分子中又包含着碳、氢、氧等各种各样的原子,甚至原子内又存在电子、质子和中子等物质。因此分子生物学研究应运而生,现代生物科学日趋向微观世界进军,并出现了一门新的电子生物学学科。由此可知,随着生物科学理论与其相关实验的多方面结合,诸多生命物质疑团将在微观分子研究中得到合理解释,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将进一步深化,其控制和改造生物的能力也将显著提高。

2多学科相互渗透

生物科学的另一个特点在于其与数学、力学、化学、物理学、天文学、地质学以及工程技术等多学科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彼此之间相互渗透,互为一体,这种渗透与反渗透作用便推动了现代生命科学的重大发展。举例来说,力学、化学以及物理学对生物科学的渗透作用产生的结果便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有重大影响作用的边缘学科,例如生物力学、生物化学以及生物物理学,由此开创了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新方向。同时生物科学对力学、化学以及物理学的反渗透作用产生的结果便是新形成类似化学仿生学以及物理仿生学等新兴学科。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量子力学、信息论以及控制论等新兴学科有了飞速的发展,再其强大的影响力下电子生物学、生物信息论以及生物控制论等边缘学科也得到了更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现代生命科学与多领域、多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新特点促使人们学习更多的知识来充实自己,不断汲取多方面知识扩大视野显得尤为重要,那种只局限于研究自己专业领域的科技人才将逐渐被社会所淘汰,隔行如隔山的状况将不再适应于社会发展。

3实验手段更先进

随着人们探索空间与认识领域的不断深化,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也结合的越来越紧密,实验手段日趋先进与现代化,这是生物科学现代化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特点,更是其不断进步的必要条件与重要标志。换句话说,生命科学只有依赖于实验技术与手段的不断更新才能有飞速的突破与长远的进步,科学实验的技术水平与方法手段决定着生命科学的发展高度。假如现代生命科学缺乏先进的现代化实验仪器,那么其发展进程将受到停滞,甚至一事无成。由此看来,不断汲取新方法,创新新技术,完成生物科学实验手段的现代化任务显得尤为重要。在生命科学领域,尤其是应用化学、应用物理学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创新,不仅方便人们从细胞水平上进行生物规律的探究,更有利于推动人们从分子水平上对生命物质的微观结构以及运动规律研究分析,这不仅是现代自然科学领域对生物的新认识,更是人类社会的历史性进步。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生命科学在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会涌现出更多新特点,使之彼此联系,互为一体,生命科学也将在其中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与丰富,从而引发出更多绚丽多彩的新边缘学科。因此在快速发展的新世纪我们应该全面把握现代生命科学的新特点,了解其发展趋势,刻苦钻研,为生命科学的新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孙宝洋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第4篇

2.湖南工业大学 包装与材料工程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摘要:本文以科研实践模式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专业认识和增强专业归属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探讨了生物技术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对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技术;本科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097-02

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养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出台,将生物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从国家发展战略上把生物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依靠生物学领域的重大突破和大量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生物类专业人才[1,2]。因此,在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下,如何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生物专业应用型人才,具备适应生物产业作为经济新增长点,是我们从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工作者急需探讨的问题。笔者以湖南工业大学生物技术系为依托,从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教学模式的改进、学生参与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积极性等方面为突破口,全面提高生物技术本科生创新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树立正确的专业认识和增强专业归属感

生物技术不仅包括生命科学的所有次级学科,同时又结合了化学、数学、微电子技术、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尖端基础学科,具有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特性,因此,生物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涉及面广。但由于总学时的限制,专业课所占的比重相对较低,尤其是当前现代生物科学的日新月异发展下,生命科学的研究与发展关系到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学生要解决诸如人类社会面临的人口健康、粮食能源、资源环境等领域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缺乏相应的知识基础和视野,难以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问题,导致目前生物类本科毕业生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的比例较低[2]。同时,由于网络上对生物技术专业的负面的宣传和介绍,一些家长和学生认为生物技术类专业就业率较低,导致部分学生不愿意学生物技术专业;尤其是我校的生物技术专业学生觉大部分是调剂生,而且我校生物技术专业之前是挂靠在包装与材料工程学院,对选择生物技术专业存在一定的抵触,他们在入学后,思想观念如不能得到及时转变,将会对专业前途感到迷茫,学习积极性不高。

为改变生物技术专业面临的这一现状,首先从入学教育上抓起,要依托湖南工业大学生物技术系、绿色包装与生物纳米技术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和生物医学工程硕士点的学科和师资力量,以各位教授和博士研究方向,结合生物技术专业实际的特点,着重介绍生物技术专业的运用范围和在实际中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了解生物技术专业,认识到生物技术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低年级开设一些体现生物技术前沿讲座,向学生传达最新的生物技术专业研究成果和应用推广情况,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归属感[2,3]。

二、改进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科研创新能力

作为教学的对象接受知识的主体,生物类课程的许多知识都以描述性的语言为主,大多数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做笔记,很难实现老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4]。而在现代生物科学的日新月异发展下,为了具体落实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方式要有所改进。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启发式、辩论式和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相出来,带动课堂的学习气氛,使学生由“被动”转化为“主动”、由“依赖”转化为“自觉能动”学习[4,5]。

在教学内容上我们也做出了对应的改进,改变过去以分割知识点和单元模式为主要授课内容,采取了注重新和精的原则,通过适当地整合知识点使之成为一个案例,表达一定的技术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可以借鉴、移植,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5,6]。同时要及时将本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新技术、前沿发展动态引入到课堂教学中,结合生物技术专业学科交叉的特点,将不同的学科之间知识联系,培养学生科研意识。

三、建立科研实践模式,提高W生科研创新能力

生物技术专业是一个实验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整个学生培养体系中实验教学占有很大的比重,注重实验项目与实验技术的综合与创新[7,8]。在现代生物科学的高速发展下,生物技术专业其实验教学改革目的和基本思想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采用实验项目与理论教学及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开放性实验管理,增设综合性实验,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8]。

目前,在一般的教学研究型地方院校,教师科研能力不强,部分学生对科研缺乏直观的认识。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意识,湖南工业大学在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情况下,生物技术专业以湖南省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绿色包装与生物纳米技术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中心为平台,以教师高水平科研课题为依托,给学生个性发展空间,全面推动大学生自主创新研究。

我们以《基因工程》实验课程为例,通过验证性实验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结合曾晓希教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土壤重金属生态毒性修复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研究》,设计一个“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抗镉微生物基因的筛选鉴定”实验,时间为两周,整个实验分为以下四个部分:抗镉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微生物抗镉基因提取与鉴定、抗镉基因DNA与载体的重组与筛选、抗镉基因在质粒的表达,实验将《基因工程》课程讲述的内容与用到的各种分子生物学技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有参与科研概念和过程。同时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独立完成本组实验,锻炼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科研协作能力。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非常活跃,提取许多疑问和想法,努力将实验设计做的符合课题的要求,并且每一个实验都是一脉相承的,前一个实验没有做好都会影响后续的实验,这对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都有很好的锻炼。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有利于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全面提高[1,8,9]。

在生物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进展、新技术、新成果层出不穷,新的研究热点和学科不断涌现[9]。在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教学中应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社会适应能力,全面提高生物技术本科生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谢旭辉,胡忠.21世纪生物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高教论坛,2006,(1):46-49.

[2]严明理,刘丽莉.生物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方式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7):147-148.

[3]刘超,洪法水.生物科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2(2):206-208.

[4]蒋永荣,方成,夏金虹.基于学科交叉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探索[J].高教论坛,2015,(7):45-48.

[5]姜勇.科研实践模式提升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1):168-169.

[6]王雪琴,谭晓蓉,张璐,等.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42):213-214.

[7]朱杰,张艺馨,蒋尔鹏,等.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7):604-606.

第5篇

【摘 要 题】生物科学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作用日益广泛和深刻。伴随着信息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浪潮,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也正在展现出未可限量的前景。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预见到,一个生命科学的新纪元即将来临,并将对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产生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党的十六大指出,对于我国来说,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应当说,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为我国提供了一次实现科技创新和社会生产力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

一、当代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无论是科技界还是产业界,都基本认同这样一个重要判断:在新的世纪里,生命科学的新发现,生物技术的新突破,生物技术产业的新发展将极大地改变人类及其社会发展的进程。日益成熟的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以及正在加速发展的基因组学技术和蛋白质组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干细胞组织工程等关键技术,正在推动生物技术产业成为新世纪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深刻地改变人类的医疗卫生、农业、人口和食品状况。尽管世界各国对高科技领域范围的界定不完全相同,但几乎无一例外地将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放在重要位置。特别是近二十年来,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获得了飞速发展,为世界各国医疗业、制药业、农业、环保业等行业开辟了广阔发展前景。

作为“对全社会最为重要并可能改变未来工业和经济格局的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重视。进入新千年后,生物技术产业显示出强劲发展势头,成为当今高技术产业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2001年美国生物科技投资占到风险投资总额的11%,2002年美国在生物技术领域投入研究开发资金已高达157亿美元。日本政府2002年已明确提出生物技术立国战略,强调把“科研重点转向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并计划五年内将政府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研究预算增加一倍,达到8800亿日元,力争使日本生物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欧盟已成立生物技术委员会,继在第四个研究开发框架计划对生物技术研究大量投资后,又在第五个研究开发框架计划中专门制定了“生命科学计划”,进一步加强在这一领域的努力。在软件领域成就斐然的印度,早在1995就提出“人类基因组——印度起点”研究计划,明确提出通过发展生物产业实现经济结构的多元化。这些都表明,世界上许多国家已把发展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及其产业作为赢得未来竞争的战略选择。

目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仍然集中在基因组学、蛋白质学等领域。继200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后,水稻、疟原虫、蚊子和老鼠的全部DNA序列测定也在2002年完成,这些研究成果都直接与粮食生产和人类健康有关。老鼠和河豚鱼基因序列的测定,将可能为人类提供关于脊椎动物进化的重要线索。特别是科学家们已经把目光投入到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和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这两个极富挑战性的领域,这将带来更多与人类自身发展密切关联的重大研究成果。

生物技术方面的进展则更为迅速,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与发酵工程、组织工程、蛋白质工程、抗体工程、干细胞研究、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纳米生物技术、高通量筛选技术等等,将大大加快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的研制,以及推进对重大疾病新疗法的研究进程。总体来看,生物技术目前仍主要应用于医药和农业,但在食品、环保、化工、能源等行业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据统计,全球生物药品市场规模1997年为150亿美元,2000年为300亿美元,预计2003年将达到600亿美元。在转基因技术方面,尽管人们对基因改造生物的讨论和疑虑仍然存在,但2002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仍然比上年增加了600万公顷,达5867万公顷。据有关资料分析,转基因食品市场的销售额2010年将达到250亿美元。随着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破译,将有力地促进生物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到2020年,利用生物技术研制的新药可能将达到3000种左右。这将对提高人类的医疗水平和健康水平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值得强调的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正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技术融合趋势。特别是生物技术与其他高技术的融合,形成了生物芯片、生物信息、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生物光电、生物传感器等高技术领域,产生了生物技术群。比如,生物芯片技术的开发和运用,将在生物学和医学基础研究、疾病诊断、新药开发、食品、农业、环保等广泛领域中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改变生命科学的研究方式,革新医学诊断和治疗。据Goldman Sachs最新技术报告显示,美国的IBM、Sun、康柏和摩托罗拉等公司都已与生物技术公司达成了广泛合作意向,内容涉及到DNA敏感基因芯片、通过计算机模拟药效等各种技术领域。据有关专家估计,到2010年全球仅生物芯片的市场就将达到600亿美元。科技发展的这一突出现象以及由此带来的产业深层次变革,已经引起许多国家的高度关注。

当然,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进程也并非一帆风顺。目前在转基因食品、克隆技术和基因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存在涉及生物安全、生态环境和对人类传统伦理、道理方面的争论,并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然而,各国在加强生物安全性研究和加快生物安全立法的同时,并没有停顿或放慢生物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步伐,而且在国家层面上,从争夺未来科技及产业制高点出发,都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了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技术开发与应用的力度。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新的生产力发展在社会思想和体制方面总是呼唤变革,寻求支持。通过加强科学研究,积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可以实现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我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的战略机遇

在近代历史上,中国曾经几次与世界科技革命的发展机遇失之交臂,留下诸多遗憾和教训。今天,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作为新兴的尖端科技领域,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选择,这对我国来说更是十分难得的战略机遇。可以认为,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将成为我国最有希望后来居上并实现跨越发展的高科技创新及产业领域。

实现上述的目标,我们已具备独特的优势和条件。首先,我国是一个生物资源大国,拥有全球10%的生物遗传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拥有动植物、微生物约26万种,其中植物3万种、动物20万种、微生物3万种。我国还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多民族国家,有着其他国家少有的丰富的人类遗传资源。目前我国保存的农作物种质资料种类达30余万份,位居世界第一。所有这些资源都为我国发展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提供了丰富材料。相对于世界上许多国家来说,这种优势是不可替代的,也是具有独占性的。

其次,广阔的市场需求也为我国发展生物技术及其产业提供了强大动力。在农业领域,我国作为世界上少有的农业大国和农产品需求大国,必须努力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必须科学、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力,如杂交优势利用、转基因技术、植物组织培养、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技术,都将在我国未来农业发展中发挥重要和显著的作用。在医药与健康领域,如何利用生物技术进一步提高我国13亿人口的医疗与健康,始终都将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科技命题。目前,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发展基因治疗、组织工程、干细胞治疗、生物芯片等新兴诊断和治疗技术已显得日益重要和紧迫。在能源领域,利用生物技术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包括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沼气技术、利用玉米等生产燃料酒精技术、利用废弃油转酯化生产生物柴油技术、生物制氢技术等,将为解决我国的后续能源,展现出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环保领域,生物技术将成为环境污染治理和修复最具潜力的手段。目前,利用微生物对城市垃圾和污水、海洋石油污染等有害物质进行降解日趋广泛,生物脱硫、生物漂白、农药残留的生物降解以及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富集和清除等技术也将为环境保护带来重大效益。此外,生物技术在轻工、化工业领域也都具有广泛和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无论是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还是生物技术产业本身的发展都极具潜力和前景。

第三,中国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理念将对我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产业重要的影响。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先秦诸子的天人同流、齐一之辨,到汉代董仲舒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之说,再到宋明理学家的“万物一体”之论,强调整体、和谐、统一的辩证思维方式始终贯穿于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全过程。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曾说过:“在自然科学方面,我们也要做独创的努力,并且要用近代外国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整理中国的科学遗产,直到形成中国自己的学派。”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上,中国只有发挥自身的优势,形成自身的特色,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占领一席之地。

第四,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努力,我国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形成一支水平较高的研发队伍和相当的工作基础,创新和开发能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70年代,我国首创三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中国粮食需求做出了重大贡献;80年代,我国又在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tRNA及其酶学、生物膜和蛋白质立体结构研究的部分领域取得了一批高水平成果,为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又取得了一批令世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在生物技术基础研究方面,中国作为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参与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高效、准确地完成了1%的测序工作。中国科学家还独立完成了杂交水稻父本9311(籼稻)的基因组序列草图;在国际上首次定位和克隆了神经性高频耳聋基因、乳光牙本质Ⅱ型、汗孔角化症等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医药生物技术领域,一批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已经从实验室研究走向产业化,基因工程制药产业已初具规模,人工血液代用品即将进入临床研究,体细胞克隆和遗传病的基因诊断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B型血友病等6个基因治疗方案已进入临床疗效研究,肿瘤免疫治疗等技术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我国首创的杂交水稻技术已经推广到20多个国家,累计增产粮食3500多亿公斤;超级杂交稻研究又取得新的突破,每公顷产量突破1.2吨,率先实现了国际上提出的超级稻指标;转基因抗虫棉花种植面积已近70万公顷,占棉花种植面积的40%,五年来累计为农民增收50多亿元;植物组织培养和快繁脱毒技术、动物胚胎技术、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正在农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总之,我国目前已经在国际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部分领域中占据了一定的有利位置,具备了冲击国际前沿,争夺“制高点”的基础和实力。

三、我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的对策思考

虽然我国在发展生物技术及其产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整体创新能力、科技投入、人才队伍、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都还有较大差距。如何有效地应对这一严峻挑战,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关系到我国能否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赢得主动。

为此,我们应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大力支持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促进生物产业快速、健康地发展。首先,我们必须树立把握重大发展机遇的战略意识。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国际环境下,抓住机遇对于一个国家加快发展至关重要。积极推进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决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市场份额问题,而是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和国家根本利益,关系到我国能否拥有未来国际竞争的主动权。其次,我们必须树立勇于争先的创新意识。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前沿领域,如果一味地步人后尘,就只能永远受制于人。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利用已经形成的基础和能力,寻求新的突破和跨越,这是我们发展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追求所在。第三,我们必须形成协调一致、贯彻始终的战略部署和政策扶持体系。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涉及到许多部门和地方的宏大事业。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应当把这一领域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全社会相关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形成持续稳定的良好政策环境。

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我国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三点基本方针:一是大力加强研究开发;二是积极推进产业化;三是高度重视并切实保障生物安全。今后5~10年,通过不懈努力,我们将实现如下目标: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物技术创新体系;造就一支高水平、结构合理的科学技术队伍;培育和扶持一批新兴产业,使生物技术产品的年销售额达到3000亿元以上;使我国生物技术总体研究和开发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若干重要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我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切实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原始性创新能力。优先支持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学科及其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的研究,重点支持生长发育的基因调控,外源基因高效表达调控、定点整合技术,生物多样性,人类重大疾病和重要动植物病(虫)害防治分子机理等方面的研究。

(2)大力发展关键技术和平台技术,积极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优先支持优质、高产、抗逆动植物分子育种及关键技术,生物技术药物等重要生物制剂研制,干细胞及组织(器官)工程、生物芯片和生物信息、动植物生物反应器、高通量药物筛选、生物治疗和基因治疗等平台技术及关键技术,农业、环保等微生物制剂、生化工程及大规模发酵产物分离纯化等生产工艺及平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3)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开发重大生物技术产品,培育一批企业或企业集团,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我们必须立足于国家战略需求和市场需求,优先支持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并具有我国优势和特色的技术成果转化,支持具有国际竞争力、经济效益显著的重大产品及设备、装置的开发。

(4)加强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从维护国家利益的高度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我国生物资源的保护力度,建立和健全国家生物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的研究、服务体系。

具体行动措施包括:一是实施专利战略,在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通过国家重点科技计划的实施,努力产生更多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强化知识产权意识,获得一批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专利;遵循国际惯例和中国加入WTO后应承担的义务,尊重和保护国外的专利和知识产权,同时利用我国自身优势,通过平等互利的国际合作取得一批专利。二是实施人才战略,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队伍。制定激励措施,加速国内人才队伍培养;进一步加大对海外优秀留学人员的吸引力度;扩大国际合作,引进海外智力资源。通过以上方式,凝聚一批生物技术的拔尖人才。运用国际通行的管理办法和机制,构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科学研究机构,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和以多种方式为国服务。三是实施标准战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并符合国际惯例的生物技术产业标准体系。针对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以新兴产业和产品为重点,研究制定相应的产品标准与生产工艺规范。同时运用GLP、GCP和GMP等国际标准,对现有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体系进行更新改造,提高中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四是实施竞争力战略,培育在未来生物技术前沿领域能够有所作为的龙头企业。发展生物产业,开拓新的产品和市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国家发展生物技术的重要目的。通过机制创新,培育一批具有现代企业机制的,既有较强的市场开发能力和盈利能力,又有较强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五是实施国际化战略,开拓中国生物技术的国际合作渠道和国际发展空间。本着“平等互利,成果共享,保护知识产权,遵从国际惯例”的原则,进一步拓宽生物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范围,引进和借鉴国际先进的理论、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面向国际市场开发新产品,努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新兴生物技术产业。

第6篇

1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

    早期神灵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为经验医 学,生物医学模式强调医学技术的进步与突破。生物- 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不否认生物医学研究对主流医 学进步的巨大贡献同时,强调病人的经验以及不同时 代或文化对身体和疾病认知的差异。

1.1 心理和社会因素的作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 模式以一元论为基本的指导思想,既考虑到疾病的生 物学因素,也要考虑到心理因素以及环境和社会因素 对疾病的影响,将所有这些因素都看作是相互联系、相 互影响的。

1.1.1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凸显心理和社会因素 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人类的 病因谱、疾病谱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世纪末与 20世纪初在发达国家主要的健康问题是急性疾病。 急性疾病经常由环境中的疾病因素引起,起病快、病程 发展快或迅速导致死亡,这些致病因素可以对所有个 体进行攻击而不论其年龄、性别、种族或社会地位;全 体人口的各个部分本质上都面临同等风险。在现代工 业社会这些疾病已经明显减少,但是在一些欠发达国 家它们仍然构成了主要的健康威胁。到20世纪中期, 发达国家的急性病发病率下降,慢性病和功能退化逐 渐成为主要的健康问题。这一转变得益于居住条件和 公共卫生条件的改善。上述改善导致的人口“老化”又 进一步强化了慢性病的主导模式。

1.1.2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逐 渐深入一些医疗效果的不足并不是因为缺乏适当的 技术干预措施,而是因为观念上的思考不够[1]。随着 人们对保护健康、防治疾病的经验积累,认识也有了深 刻的变化,对疾病的发生和变化由生物层次深入到心 理与社会层次;对健康的思维也日趋全方位、多层 次[]。20世纪开始,医学的主要模式是疾病的医疗模 式。二战前人们相信这种医疗模式会使各种造成大部 分死亡的流行病被消除。但由于急性疾病的重要性衰 减,与生活方式、遗传甚至心理状态有关的慢性疾病和 退化性疾病[8]越来越重要,上述医学模式逐渐失去意 义。健康与疾病之间以及身体完好与生病之间的界限 并不那么明确、明晰,因为他们还混杂有文化、社会和 心理方面的考虑[8]。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作 出了新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痛苦,而是个体在 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这一概念体 现了医学转换的基本精神。

1.2医学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完成了从经验到技术 到科学的转型医学最早阶段带有明显的巫术的性 质,被归属于巫术;在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时代,它与哲 学水乳交融;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医学被视为自然 哲学;17世纪、18世纪,医学被认为一种“妙手回春”的 技术;在生物医学模式主导时期,医学被自然而然看作 是自然科学。随着自然科学的长足进步,特别是物理、 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形成和应用于医学,它逐步完成了 从技术到科学的转型。

1.2.1自然科学的理论成就推动基础医学的发展 古代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得益于临床经验的积累 和哲学思辨,另一方面也与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程度 相关。近代以来,物理、化学的发展不仅是推动工 业社会发展的杠杆,这些领域的理论成就应用于医学 直接推动生理、生化、病理的研究,特别是从生物角度 深入研究人的生命活动,从细胞到分子到基因,人类逐 渐认识到生命的本质。20世纪中叶,自然科学和工程 技术科学的广泛渗透和应用使得基础医学取得了巨大 的成就,为临床医学形成独立的专业体系、为临床实践 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2.2技术革命的成就推动医学技术的进步历次 技术革命的成就为医学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11]。 曰益复杂化的医学实验技术和实验设备,曰益发达的 临床检测技术,日益精密的治疗仪器,生物医学工程、 影像学等新兴学科的出现,直至器官移植等高难度医 学技术。实践证明,医学越是要发展越要更深入研究 人的健康和疾病[12],越是需要技术的支持。

1.2.3科学方法论的发展推动了医学方法变革医 学成为一门科学得益于科学方法论的应用,医学方法 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移植其他自然科学各学科的 方法并改造和发展[12]。数学方法成为医学的常规方 法;生理、病理的各种定量测量大多是以物理学、化学 为基础发展;医学的实验方法的应用和发展得力于自 然科学;2 0世纪社会学在医学领域的强力渗透,社会 科学兴起了颇为瞩目的研究方法。在现代条件下,科 学技术的新方法以日益增快的速度向医学渗透,改变 着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治的面貌。

1.3哲学与科学的对立统一医学模式是在自然辩 证法的发展中诞生,医学观是在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科 学观的指导下对医学深入研究并与其结合。纵观医学 发展史,一些西方哲学思想和方法如希波克拉底古代 哲学、笛卡尔推理、演绎方法,培根经验主义、归纳法, 以及波普尔和皮尔士抽象主义、反绎思考的方法等起 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并且医学的每次飞跃与历史上 几次文艺运动有着直接的关系。

1.3.1现代哲学的认识论、方法论与医学的发展系 统理论提供了概念性的方法,不仅适用于提出的疾病 的生物心理社会概念,也用于研究作为相互关联进程 的疾病和医学护理[1 ]。由于系统理论认为组织所有水平都在层次结构关系上相互联系,以至于一个的改变 就会影响其他的变化,采用它作为一种科学方法是以 减轻整体-还原二分法和改善跨科学学科的联系[1 ]。 更整体和全面的健康和疾病概念的主要方法是西格蒙 德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方法和精神分析,以及阿 道夫迈耶的反应-生活-应激途径和心理生物学的概 念和方法[1]。心身医学术语本身是一个二元论的痕 迹,它成为一个媒介,借此生物和社会心理这两个平行 但独立的医学体系之间的间隔被连结[13]。

1.3.2历史上的文艺运动与医学的发展①文艺复 兴运动。中世纪末文艺复兴运动席卷整个欧洲。人文 主义者提倡人性、尊重知识、主张研究、认识自然和人 体自身,将被禁锢了千余年的文化和科学技术从宗教 神学的枷锁下解放出来。1543年比利时学者维萨里 解剖学名著《人体之构造》出版,对近代医学的发展产 生了重要影响,从此,医学科学发现不断涌现,呈现出 医学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繁荣局面。病因学、生理学、 内科学、外科学等取得了重要进展,医学进入多学科发 展阶段。②科学主义思潮。文艺复兴“人的发现”之 后,科学和理性继续在科学技术昌明、现代工业崛起的 时代潮流中出演主角。19世纪中叶,黑格尔、马克思、 恩格斯辩证法思想揭示生命的本质[14]。随着爱因斯 坦相对论的物理学革命和电力应用及内燃机的使用为 主的技术形态的动力革命,科学主义思潮风起云涌。 推崇自然科学,主张哲学应当效仿科学,哲学由此成为 对科学进行分析的认识论和方法论。③科学人文主义 思潮运动。20世纪以来,生物医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就 是还原论,基本方法是还原方法。医学呈现技术主义 倾向发展的势头,学术界批评蜂起,但收效甚微。由叔 本华的生命意志哲学、尼采的强权意志论和柏格森的 生命哲学所形成的人文主义思潮有力地冲击着思想 界[15]。人本主义思潮以人和社会问题作为哲学的研 究对象,关注人的生存、人的本质等,关注生存环境、社 会环境等社会问题。在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医学 人文精神不断升温,人们开始对医学科学技术和医学 人文精神的对峙进行反思,医学仅仅关注生物人的局 面正在为对病人进行生理、心理和社会3个方面的整 体关怀所替代。

2 启示

 

    恩格尔提出:“为了解疾病的决定因素、达到合理 治疗和保健模式,医学模式必须也应考虑到病人、病人 生活的社会环境和由社会决定去对付疾病的破坏性效 应的补充系统,那就是,医生的作用和健康护理系 统”[1]。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及发展为护 理模式的理论构建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护理曾经是临 床医学学科群的子成员,在我国目前已成为一级学科, 不仅需要有独立的理论体系,更需要体现自身学科的 特色。借鉴医学发展之路,护理学科从哲学指导思想 到具体研究方法,都应该在更宽阔的领域中学习、领会、吸收、融合,最后形成护理学独特的研究模式和路径[16]2.1下设二级学科,注重基础护理的研究有学者提 出,在将护理学设置为一级学科后还需要设置若干培 养方向明确、研究方法成熟、社会需求量大的二级学 科[17]。护理学二级学科的设立有利于护理专科化发 展及各领域专家的培养,形成护理学学科体系;有利于 在特定领域重点方向上取得突破,提高学术研究的自 主创新力。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在生物医学的 肥沃土壤里开出了人文之花。基础医学的深入研究为 临床实践创造了科学可行的条件。护理学学科建设也 要注重基础护理深入、细化的研究,保持研究方法的科 学性,为临床护理在技术、生理层面保驾护航。

第7篇

郭玉英:科学探究确实是物理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在理念层面上,中学物理教师特别是初中物理教师都很认同,认为这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也认同将探究式教学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

不过,教师对科学探究的认识还存在一些偏差。首先,很多教师把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理解成了七个步骤,认为只要按照这七个步骤实施教学,就是科学探究。这是他们对科学探究理解上的一个误区。其次,一些物理教师认为科学探究的理念是很好的,但是由于现在教学的知识内容较多,再加上实验条件有限等原因,不太愿意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正是因为教师把科学探究形式化了,所以大家才会认为科学探究与知识教学是矛盾的。其实,教师应该把科学探究理念渗透到教学过程之中,而不是每一节课都要学生去操作科学探究的这几个要素。

自从2001年实施新课程以来,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共组织过三届以科学探究为主题的教学改革创新大赛。我和研究生们分析过这些大赛的教学录像,发现参赛的教师都是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实施教学的,只是科学探究形式化的成分在逐年减少。例如,三届大赛中,第一届参赛教师将教学活动机械地分为几部分,贴上探究过程的标签。后来,教师不再贴标签了,但是因学生对探究的问题真正感兴趣而自然地投入到探究之中的教学还是少见的。

由此可见,目前科学探究教学存在的问题就是如何让教师们从科学探究的本质上去理解探究,不要将探究理解成一些形式化的步骤。唯有这样,教师才能进一步深入理解探究式教学,才能使科学探究在课堂上得到落实。

《中国教师》:实验教学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开展得如何?如何才能提高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

郭玉英: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实验教学是我国中学物理教学一直倡导的。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倡导的探究主要是实验探究,但由于探究式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情况并不好,使得与探究融合在一起的实验教学也出现了问题。因此,针对前些年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011年版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初中必做的实验,一线教师对此反响是很好的。

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实验的意识与能力的问题。我刚刚参加了北京市一个物理教学改革的研讨会。会上大家也比较关注实验教学这部分内容的落实问题。由于现在教学评价以纸笔测试为主,不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实验,使得一部分教师认为做实验不如讲实验的效果好。因为只要教师讲得清楚,学生记得牢,就可以应付纸笔测试了。北京的教研部门组织一系列活动考查中学物理教师的实验技能,让教师实际动手做实验,结果不容乐观,教师在实验中遇到很多问题,那怎么可能去教学生做好实验呢?所以,教师本身的实验技能差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如果教师缺乏实验意识,实验技能又薄弱,而准备实验又要花费很多的时间,那么,教师的课堂教学就很难将实验教学落到实处。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引起各级教研部门的高度关注,积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例如像北京市这样组织教师开展实验技能比赛,或者通过考试命题改革让学生没有做实验就解答不了与实验相关的试题,从而引导教师真正提高自己的实验教学能力。

另外,物理教师的职前教育也应该注意培养其实验技能。我发现现在的物理专业师范生能在网络上迅速搜集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却没有动手实验的意识。举个实例来说,有位教师描述了一个实验现象:两个同样的气球,一个大一点,另一个小一点,中间用管子连起来,结果发现小的气球变小,大的反而变大,与她原来的认识相反。遇到这种与原有认知冲突的问题,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做个实验进行验证,而我的研究生第一反应是到网络上搜查实验原理。我就用这个作为例子来说明可能是长期应试教育的结果,使得大家遇到问题时首先没有想到动手实验。物理教师的实验意识和能力都需要强化。

《中国教师》: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强调物理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这也是物理教学一直倡导的。您能给大家谈谈物理教学联系实际的意义和价值吗?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这一点,可否给予一些指导意见?

郭玉英:我们调查发现,初中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的时候,对物理还是很感兴趣的。特别当教师给学生一些联系实际的问题情景,学生学习的兴致就会很高。但是随着物理学习的深入,学生的兴趣就降低了。这与我们的教学长期脱离实际生活有关。

物理教学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首先教师必须要有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意识。如果教师将学生学习物理的目的只定位于让学生通过考试,而考试题目又只是一些抽象的问题的话,就会使物理教学越来越脱离生活,那么我们的学生也就很难将物理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即使他们上了大学,读了研究生,将来当了教师,也是很难建立起物理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的。这样就会是一种恶性循环,物理教学与实际脱节的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

其实,物理就在生活之中,生活中到处都是物理问题。曾有人很困惑地问我:到哪里找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呢?我说:你拿一本书,松手就会掉在地上,为什么呢?因为书本身有质量,它在地球重力场中受到重力作用。为什么像今天这样的下雪天人走路容易滑倒呢?我们在室外的时候,冬天会呼出“白气”,而夏天为什么没有呢?……我们身边到处都是物理,怎么会找不到身边的例子呢?

教师如果有意识地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到处都是物理,学习物理是有实际用途的,可以解释很多的现象的话,学生就会对学习物理产生兴趣,有了乐趣,就自然会有了科学探究的欲望。生活中的各种物理问题,不都是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去研究吗?探究也就自然而然渗透到物理学习之中了。所以实验教学、科学探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这些在物理教学中应该是一体的,不能分割的。

《中国教师》: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整体地把握科学探究、实验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呢?

郭玉英:初中物理课标在组织课程内容的时候,是以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这三个大概念进行组织的,改变了以前教学大纲的内容组织方式。但是由于课标中没有明确指出以这三个大概念来组织教学内容,所以这一变化并没有引起一线教师的重视。教师比较关注的是具体知识点的要求,而没有关注知识的整体结构,因此教师很难引导学生围绕一些大概念形成对自然界的整体认识。

实验教学、科学探究以及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都可以与大概念的教学联系起来。在探究式教学中,并不是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学生去探究,那么教师就要考虑到底如何选择探究的课题以开展科学探究的教学。针对这个问题,课标在研制过程中,就以一级主题为大概念,二级主题为核心概念组织课程内容,以引导教师围绕这些大概念或者核心概念开展探究式教学。

在与教师们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教师们缺少大概念的教学意识。如果教师有大概念的教学意识,他就会有意识地在组织探究活动时、在设计实验时,自觉地围绕着大概念展开,使得学生获得初中物理的整体观。如果我们把物理内容当作一些比较零散的知识教给学生,那么对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对物质世界整体认识的建立是不利的,结果只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物理学本身就是一门探究普遍规律的学科,物理现象是无限的,要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习关键是理解物理概念,运用物理概念可以解释很多的现象,而不是死记硬背一些物理公式,这样才不会出现越学越累的状况。

《中国教师》:学生学习物理往往存在两级分化现象,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以转化物理学习困难的学生?

郭玉英:哪些学生容易出现物理学习困难呢?就是那些物理学习没有入门,没有学会认识物理对象方法的学生。有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女生,她们往往用学习文科的方法学习物理,结果会觉得越学越累,因为物理不是靠记忆的,是一定要靠理解的。还有一部分学生,用学习数学的方法学习物理,将物理公式当作数学公式,这些学生数学会学得好,但是对物理的理解会有问题。初中学生学习物理存在困难还有其他的各种情况,但主要的恐怕就是这两方面。

那么在实际中,教师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一方面,教师在开始教授物理课程时,就要让学生意识到物理学科是一门怎样的学科,初中物理应该怎样去学,这是很关键的;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降低计算题的难度,不要一开始就给学生练习很难的计算题。很多教师由于受到中考的影响,教学总想一步到位,一开始就给学生练习很难的题目,结果就会一下子打击学生的自信心,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自然就会出现两极分化。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只是通过不断的练习纠正错误的认识,而整体的物理概念是支离破碎的,物理认识能力也建立不起来,所以学生越做题就越觉得物理学习枯燥、困难。如果教师慢慢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觉得物理越学越有趣,能够与生活中的现象自然地建立起联系,他们应该都能学好物理。

我认为教师自身在解决这个问题上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关键还是要依靠考试、教研的引导。我曾与一些教研员讨论过,建议物理测试不要出那些主要靠背诵记忆的、靠机械训练的题目,而应该出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题目,出考查学生真正理解物理概念的题目,以引导教学注重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而不是练习做题。

《中国教师》:评价一直是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瓶颈。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中提出许多评价建议。您认为教师应该如何开展教学评价以促进学生的物理学习?

郭玉英: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许多评价建议,但是在具体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主要还是受中考的影响,中考出什么题目,教师就会以类似的题目来考查学生。所以,中考一定要根据课标的要求来命题,对教学的引导要与课标的理念和目标保持一致。另外,现在好像普遍地以物理学科的难题来选拔中考学生,所以物理中考命题时还有这样的一个压力。不能说物理考试不能出难题,但是要看难在哪个方向。若难题在于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真正理解,能否将物理与生活相联系,难在科学探究性思维的考查,对教学会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我的研究生曾借助PISSA中的一些物理题目,对中国的一些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令人不满意,尤其是在动手操作、联系生活、解释现象的题目上,我们学生的测试结果都挺差的。这样的测试结果与我们的教学有关。因为教师脑子里的难题都是那种关于计算的、抽象的难题,而不是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所以,我建议教师可以学习、借鉴国外的一些试题,开拓自己教学评价的思路,以评价促进学生的物理学习。

另外,教师日常的教学评价应该与课标的三维目标要求相一致。例如,关注学生在实验中是否真正投入地去探究这些问题,他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如何,他完成探究任务后的报告情况如何等方面的内容,以此评价学生的日常探究情况。同时,每次探究活动结束后都会有家庭作业,教材后面的练习、配套的作业等方面也应该与实际相联系,以评价引导学生物理学习注重实验、注重探究。

还有刚才提及的“大概念”问题,我们应该关注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物理概念。怎样看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概念了呢?就是看他能不能在实际的生活中运用这个概念去解释问题。

《中国教师》:基于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物理教师该如何发展自身的专业水平?在初中物理教师培训方面您有何建议吗?

郭玉英:首先,教师要有提升自我的这种意识,要认真地学习课标、解读新课程的配套资源等。认真学习的教师专业水平会提升得很快。

其次,教师的培训与教研工作应该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引领作用。教研引领很重要,教研方式不能是以前那种专家报告的形式,必须要有与教师实际教学相关的内容。因为现阶段的教师已经超越了观念学习的时期,教师更需要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培训。专家应该与教师一起探讨内容的设计、课程的教授,这样对教师提升专业素养是有帮助的。不能只是让教师听听课,必须让教师参与到教研活动之中。在参与的过程中,教师才能有体验,有了体验才能有感悟,他才能反思,从而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不然,仅仅是专家作报告的话,教师当时可能感触很深,等到返回教学一线时,就有很多的实际困难解决不了,培训效果就只能停留在观念层面上。同时,还必须要有相应的政策保障教师的教研活动。比如说,我们现阶段的教研就是给教师学分、为教师提供食宿、鼓励教师进修等。以北京为例,北京的教研方式分为很多种,如名师工作室、公开课、集中的教研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教师的专业素养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所以,仅仅依靠专家报告的教研形式,是远远不够的,一些项目式的引领活动效果也比较好,比如同课异构。

另外,可以组织教师们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和教学录像,然后组织教师讨论。教师观赏了优秀教师的课,了解了同一堂课中他人是如何处理教学环节的,就会产生对比。他就会反思自己为什么设计不出这样的课,为什么这个环节不能这样去做,从而发生“观念转变”。这样可以对教师的教学、专业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要让初中教师对很多东西有新的认识,必须让他们有亲身的互动参与,然后产生认知冲突,进行反思,最后才能突破瓶颈,专业水平得以提升。

《中国教师》:怎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落实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宗旨和目标,是广大物理教师要努力与奋斗的,对此,您还有哪些建议与要求寄语大家?

郭玉英:我在与教师的交流中发现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有很强的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但是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发展。他们容易困惑、纠结在比较具体、比较细小的问题上。比如,有一位青岛的教师,自费从青岛到北京来听我的课。他很迷惑的一个问题就是:三维的教学目标怎么写,应该分开写呢还是合在一起写比较好?其实我觉得这些都不是很重要的问题,因为我们提出的三维目标并不是严格的三个维度,而是为了让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应该经历的过程,学习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达到知识与技能目标,才能达到科学素养发展的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不能割裂开的,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一个整体。但是教师在理解过程中,往往把它们割裂开来,比较机械地去理解,不知道用哪些行为动词来表述。我认为初中物理教师自己应该真正地把物理研究透了,学活了,清楚要通过物理教学让学生怎样发展。有了这样的意识与目标,教师就会重新来看待和理解课标内容,而不是把它们机械地变成一条一条的要求,逐条去落实。

另外,初中教师还应该关注中小学的课程衔接问题。教师应该了解小学生有什么样的生活经验与基础,而在高中阶段,初中所学的物理概念还将有怎样的发展。其实很多教师并没有这样的思考,他们既不关注自己的学生到了高中后还会如何发展,也不清楚自己的学生在小学阶段曾经学过什么,有哪些生活经验。他们不想这些问题,只是关注如何实现课标中每一点具体的要求。这不符合课标的要求。课标的要求是什么?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

我觉得初中物理教师要有一个整体的观念:初中学生处于他科学素养整个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具体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学要有据(课标)可依,同时也要关注学生是在什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来又有什么样的发展。如果教师能这样来思考问题的话,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8篇

[关键词]病媒生物控制学科 发展现状 发展规划

0 引言

控制病媒生物是对病媒生物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在国家37种法定传染病中,由病媒生物传播的有10种,占27%。经由鼠、蚤、蚊、蝇、螨等病媒生物传播的鼠疫、疟疾、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痢疾、黄热病、恙虫病等是人类重要的虫媒传染病,疟疾至今仍是全球三大传染病(疟疾、肺结核、艾滋病)之一。福建省曾经是重要虫媒传染病鼠疫、疟疾、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恙虫病等的严重流行区,解放以后,积极开展病媒生物鼠、蚤、蚊、恙螨等的防制研究,鼠疫的传播媒介鼠和蚤得到有效控制,福建省的鼠疫已于1953年消灭。开展传疟媒介的防制研究,现福建省重要媒介嗜人按蚊(嗜人按蚊)已被清除,丝虫病已被消灭,疟疾已被基本消灭。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旅游和贸易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变,病媒生物种群、密度和分布等发生了新的变化,不仅一些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而且某些已知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的范围扩大、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如登革热、西尼罗热,由于病媒生物伊蚊的大量孳生繁殖,重新出现流行,许多动物性传染病或未知的野生动物性传染病亦可能经由病媒生物的传播,从而在人群中暴发流行。我国于1986年首次在黑龙江省海林县林区发现了莱姆病。1990年又在福建省林区发现,并从蜱中分离出疏螺旋体。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研究所对我国20个省调查发现,我国人群感染率平均为5.33%,13个省、市、区有莱姆病散在发生和流行。因此,莱姆病已成为我国一种新的重要虫媒传染病。近年来,在河南、山东、安徽等暴发流行的蜱传布尼亚病毒,在印度洋群岛和我国广东等暴发流行的基孔肯雅病等新发现的病媒生物传染病,均是当前严重威协人类身体健康的虫媒传染病。

控制病媒生物对预防和控制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减少其对人群的骚扰和危害的重要性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相关的管理条例及国家标准相继制定、经常开展环境整洁卫生和除四害爱国卫生运动。然而,我省近几年病媒生物控制学科发展相对缓慢,与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背景、需求不相适应。因此,加紧对病媒生物防制人才的培养、培训,增强病媒生物防制研究投入力度,继续开展病媒生物防制研究,从而卓有成效地预防和控制病媒传染病的防治,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1 福建省自然和地理气候与病媒生物控制的重要性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由于西北有武夷山山脉阻挡寒流,东南又有海风调节,温暖湿润是福建省气候显著的特色,属典型的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由于多山,雨量充沛,植被良好,生物多样性是华东地区最为丰富的省份。根据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福建省卫生防疫站)王敦清、徐保海等多年的调查研究,发现福建省病媒生物种类数量仅次于云南,是全国最多的省份之一。

病媒生物(如鼠类、蚊、蝇、蟑螂、蜱、螨、蚤、虱、白蛉等),由其作为媒介传播的传染病占我国法定传染病的1/3以上。据调查,我国现有鼠类180种,蚊类约350种,蝇类1386种,室内蟑螂19种,蚤类520多种,螨类534种,蜱类110种,其中很多是媒介生物,这些媒介生物所致的鼠源性疾病和虫媒病对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福建是病媒生物传染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医学昆虫研究最早的地区。

20世纪末,鼠疫、疟疾、登革热、病毒性脑炎等病媒传染病流行死灰复燃,成为当今世界公共卫生重要问题,这些疾病除少数可应用有效疫苗控制外,大部分仍主要依靠控制病媒生物等综合措施。病媒生物控制是改善人民生活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法规管理是保证病媒生物控制与社会发展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保证。

病媒生物控制还可能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城市的形象,是这个国家或城市的生活环境、文明程度和居民素质的重要标志,对于优化城市环境、改善城镇人民健康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病媒生物也是进行生物战和生物恐怖袭击的主要载体。因此,不论是从预防和控制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民众健康,还是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病媒生物控制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福建省病媒生物及其传染病防治研究历史和现状

1876年,P.Manson在厦门发现丝虫病是由致倦库蚊传播的虫媒病,从而奠基了全球病媒生物及其传染病的房子防治研究。1932年,冯兰洲于厦门传疟媒介的研究,首次报告微小按蚊是我国南方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解放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为主体的病媒生物防制队伍,积极开展病媒生物的防治研究,取得显著成绩。

2.1鼠传痰病的历史与现状

2.1.1鼠疫的防治

鼠疫是南鼠疫杆菌所致的烈性传染病,鼠疫杆菌存在于啮齿类与跳蚤,并经跳蚤传染给各种动物及人类,因此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福建省是我国鼠疫流行重灾区,最著名的暴发流行源于1884年,一个已染病但尚未发病的香港客商乘商船停泊在厦门梧村引起鼠疫的暴发流行。福建省鼠疫暴发流行,根据年代流行划分,主要是:1884年~1899年暴发流行,发病20万例;1900—1919年暴发流行,发病33万例;1930一1949年暴发流行,发病19万例。福建省的鼠疫发病人数之多,流行年代之长,病死率之高在我国鼠疫流行史上是十分罕见的。由于鼠疫长期反复肆虐,我省有的乡村人口死绝成为废墟,重病户3天内死亡三代人,甚至出现今天抬尸掩埋人,明天自己病死被人埋的惨象。同时,台湾历次鼠疫暴发流行,也均由福建扩散至台湾引起暴发流行,主要流行有:1896年由厦门传人台南安平街暴发流行;1896年由厦门经淡水传至台北暴发流行;1897年由厦门传入鹿港引起台中鼠疫流行;1914年由厦门传人台北大稻埕引起暴发流行;1916年由福州传人淡水街引起暴发流行;1946年~1948年经福建撤退到台湾引起暴发、散发流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福建省人民政府开始在原东南鼠疫防治所的基础上筹建卫生防疫大队,并提出各级卫生防疫部门的首要任务应以鼠防为中心,号召“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开展灭鼠灭蚤运动。省政府首先成立“福建省鼠疫防治研究所”,负责全省鼠防的技术培训与指导工作,并在严重疫区浦城、建阳、邵武、古田、福清、惠安、同安、永安、南靖、莆田、仙游、永春、政和、周宁、福安等县成立鼠疫防治站,主要担负所在地和邻近疫区的鼠防工作,组建基层鼠防机构400余个,培训乡村卫生员15万人次,常年开展灭鼠灭蚤运动。上世纪50年代,福建省卫生防疫站从鼠体、鼠疫病人和家兔中均分离到鼠疫病菌,从666份材料中分离到26株鼠疫菌,阳性率3.9%。1951年从福州分离到1份,1952年于莆田分离到2份,1953年于仙游分离到1份,1954年以后的监测未再查获鼠疫菌。福建省查获鼠类有7科15属28种,1950年一1954年先后从黄胸鼠、褐家鼠、小家鼠和臭鼩嗣鼱分离到鼠疫杆菌。黄胸鼠在鼠疫流行时是优势种,占种群50%以上,是福建省最为重要的鼠疫贮存宿主。跳蚤是鼠疫的传播媒介,全省的调查研究发现,福建省蚤类有7科34种,先后从印鼠客蚤、缓慢细蚤、不等单蚤中检测到鼠疫杆菌。根据地理分布、种群优势、季节消长、带菌率等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判定印鼠客蚤是福建省鼠疫主要传播媒介。

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动广大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开展灭鼠灭蚤运动,我省鼠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据统计,1951年一1958年,全省灭鼠近1320万头(以群众上缴的鼠尾计),其中1953年灭鼠之最,计灭鼠418万头。与此同时,以二二三粉(油)剂喷洒或氰化钙熏蒸鼠洞灭鼠灭蚤,有效降低鼠、蚤的种群密度,迅速控制了福建省的鼠疫暴发流行,鼠疫发病率:1951年发病1401例,1951年发病300例,1952年发病286例,1953后未再发生暴发流行。病死率随着年代的进展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呈明显下降,1884年~1859年病死率95.03%、1940年~1949年病死率79.54%、19513年病死率43.51%、1951年病死率39.33%、1952年下降为12.58%、至1952年停息。福建省鼠疫流行长达69年,波及全省56个县(市),发病823485人,死亡711685人,病死率高达86.31%。自从1953年控制鼠疫暴发流行以来,福建省各级政府、卫生厅(局)、防疫站加强鼠疫的疫情、传播媒介鼠、蚤的监测和灭鼠灭蚤工作,随着灭鼠灭蚤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广泛应用溴敌隆等灭鼠剂和杀虫剂如有机氯“六六六、DDT”、有机磷“敌敌畏”、第四代拟除虫菊酯类等灭蚤的防制措施,每年开展鼠、蚤和疫情监测均未发现阳性病例。目前福建省鼠密度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居家人房已难见跳蚤踪迹,有效巩固了福建省消灭鼠疫的成果。

2.1.2出血热的防治

流行性出血热,国际上统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属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Hantavirus)。流行性出血热分别为肾综合症出血热及汉坦病毒肺症侯群,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等。流行性出血热经蚤类叮咬于鼠间传递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通常经由老鼠传染给人类,是一种高致命性病毒传染病。本病在我国流行广泛,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是国家重点防治传染病之一,也是严重危害我省人民健康的一种鼠传病毒性传染病。福建省流行性出血热首例报告出现于1963年,在莆田县医院收治1例仙游县患者,1972年于闽东北又有病例报告。经调查研究,至今已知全省有50个县(市、区)出现暴发流行,高峰期:上世纪80年代金省发病1480例,死亡60例,病死率4.05%;上世纪90年病1134例,死亡32例,病死率为3.69%,严重流行区主要有顺昌、邵武、周宁等闽东北地区和沿海地区,闽两呈散在性流行。

为有效控制我省出血热的流行,在流行区开展调查研究,发现黑线姬鼠、黄毛鼠、社鼠、针毛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鼩鼱等携带出血热病毒抗原。开展蚤类调查,首次在我国于印鼠客蚤和缓慢细蚤分离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其主要传播途经是被带有病毒的啮齿类动物咬伤;进食被带有病毒的啮齿类动物的尿、粪、唾液污染的食物;接触带有病毒的啮齿类动物的尿、粪、唾液污染的物件,再触摸口、鼻。实验研究发现,带有病毒的病鼠之尿、粪、唾液亦可经正常皮肤感染致病。为迅速控制出血热的流行,我省在流行区举办防治培训班,普及出血热的防治知识,召开灭鼠动员大会,根据鼠类的生物学特性,于9月份开展以灭野外鼠兼灭室内鼠,于4月份以灭室内鼠为主,兼灭野外鼠的防治对策,使鼠的密度明显下降,有效控制了出血热的暴发流行。在加强灭鼠灭蚤的基础上,对疫区高危人群推广出血热疫苗接种,保护易感人群,迅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我省流行性出血热的暴发流行。加强疫情、鼠、蚤的种群监测,提高预测能力,为制定防治策略和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2.1.3恙虫病的防治

福建省是恙虫病严重流行区,也是我国较早开展恙虫病防治研究的省份之一,1951年在平潭驻军发现大批患者,病死率高达12%,经血清学检测首次作出恙虫病诊断,平潭岛恙虫病1953年~1955年发病率高达100/万左右,50年代中期年疫报约600例。为迅速控制恙虫病的暴发流行,福建省卫生防疫站在平潭岛开展病媒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1953年于恩庶等从患者、鼠类和恙虫中分离出恙虫病东方体。恙虫是恙虫病的唯一传播媒介,随着我国不断有新出现的恙虫病暴发流行,开展恙虫及病虫病的调查研究不断深入,至今我国已知恙虫500余种。王敦清、廖灏溶等对福建省恙虫区系分布开展大量的调查研究,共发现福建省恙虫2科82种。分别从地理纤恙螨、小板纤恙螨等分离出立克次体。地理纤恙螨是夏秋季恙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小板纤恙螨是冬季恙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福建省卫生防疫站先后对野栖啮齿动手开展恙虫病立克次体(Ot)的分离,我省已发现自然感染恙虫病东方立克次体的动物有17种,其中啃齿动物12种,食虫目1种,兔形目1种。鼠类尤其是野栖鼠类为我省主要动物宿主,分别从黄毛鼠、黑线牙鼠、东方出鼠等11种鼠类分离到Ot,其中黄毛鼠阳性率最高。此外,从家兔、猪、猫、鸡、麻雀等分离到Ot。

1954年,我省科技人员在平潭重点疫区开展恙虫病防治实验研究,次年在流行区推广,提出主要防治措施:野外活动者勿将皮肤暴露,须穿眷长袖衣裤、鞋子、手套,或擦涂防护油防止螨虫叮咬;清除营地周围之杂草或槿术,或喷洒杀虫剂(当时使用六六六、DDT)消灭恙虫。开展堵洞灭鼠运动,严防老鼠进入人房、卧室;野外劳动后洗、烫衣服保持卫生等综合性措施,发病率明显下降。自从平潭岛恙虫病防治后,福建省恙虫病相继在其他县(市)发生暴发流行报告,主要流行于沿海尤其是海岛地区,山区县(市)暴发流行较前者略轻,但全省从未间断暴发流行,上世纪60年代约300例,70年代约200~300例,80年代约100例,1990年后我国恙螨病不再列入疫情报告病种。但是,不完全的病例报告数据显示每年我省临床诊断的恙虫病病例仍达300余例。

2.2蚊传疾病的历史与现状

蚊虫是全球最重要的虫媒传染病传播媒介,蚊虫传播的重要传染病主要有疟疾、丝虫病、黄热病、登革热、西尼罗热等传染病。

全球已知蚊类有3600余种,1997年由陆宝麟院士主编的《中国蚊科志》记述我国蚊类361种。福建省的蚊类研究是我国开展最早且较全面的省份之一,1828年,Wiedemann报告的福州迷走库蚊Culex vagans新种,是我国最早的蚊虫研究报告,Giles(1890),Theobald(1901),Lamborm(1922)等在福建的调查均是我国早期的蚊类研究报告。1927年,我国早期热带传染病专家钟惠兰教授和林元荫氏在漳州的调查,查获蚊科5属10种,是我国学者蚊类调查的首次报道。胡梅基氏(1937)在福州发现蚊类5属20种,他们都是我国早期蚊类研究专家来闽的调查研究。省内的顾瑞岩(1940)在永安、周明蛘(1942)在沙县、唐仲璋(1944~1945)在郡武、南平、建阳等地,开展疟疾媒介按蚊的种类调查。至1949年,本省记载蚊类6属35种。上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虫媒传染病防治研究工作的开展,福建省蚊类调查有了很大进展。陈桂光、王乾章等在福州的调查,谢麟阁和廖定西在厦门,福建省卫生防疫站陈亢川、夏稚侠等(1954—1958)对全省15个疟疾、乙型脑炎重要流行县(市)开展媒介调查。此外,我国著名蚊类学家陆宝麟院士、陈汉彬、马素芳等多次来闽开展调查研究,至此福建省蚊类已知80余种。1980年后,徐保海等埘福建全省开展有史以来最为全面的蚊类调查,增加了许多福建省新记录种,至此,福建省已知蚊类12属100余种,是我国继云南、四川后发现蚊类种类最多的省份之一。

2.2.1疟疾及其传播媒介的防治

福建历史上是疟疾严重流行区,根据有文献记载,福建省疟疾曾发生3次暴发流行,1937年~1938年流行高峰,发病率为3933/万,疟原虫有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我国早期蚊虫及其蚊虫传染病专家冯兰洲教授于1932年在厦门何厝开展疟疾传播媒介调查研究,发现微小按蚊是人房优势蚊种,子孢子感染率5.8%(15/281),首次发现微小按蚊为我国南方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1949年以前,福建省医疗与卫生保健缺医少药,农村普遍无诊所,仅有少数祖传式中医在行医,疟疾防治多数以中药常山等治疗。疟疾传播媒介蚊虫的防控多以艾叶驱蚊,因此,疟疾的流行基本处于地方性暴发流行状态。

1952~1955年,福建省疟疾出现暴发流行高峰,全省各县(市)均有流行,发病率最高达213.09/万。60年代术至70年代初由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批人口流动引发疟疾暴发流行,1968—1974年发病率为61.93历~238.75历,据当时不完全疫情统计,1972年全省发病512550人,主要流行于闽西北和闽东地区,闽南沿海仅少数县、市暴发流行。

1949年以后,医疗卫生保健有所改善,沿海地区村一级建立诊所,普遍使用奎宁等抗疟药,50~60年代沿海地区已无疟疾流行。60年代末70年代初闽北、闽东地区出现的疟疾暴发流行,在普及乡村卫生保健即建立村一级卫生所运动中,在地区、县、乡举办各种疟疾防治培训班,向乡村赤脚医生培训有关疟疾防治知识。政府免费供应抗疟药盐酸喹宁和伯氨喹宁,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发动广大干部和群众,开展群防群治运动,实施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防治对策,提出“送药到手,看服入口。服下才走”的防治口号,取得很大的成绩,疟疾发病率从最高期的1972年238.25/万降至1978年的2.8/万。但由于对疟疾传播媒介防制认识不足,因此较少开展媒介的防制研究,主要传播媒介种类及其生态习性不甚了解,杀虫剂仅用少量的高毒性六六六用于熏杀灭蚊。因此,疟疾流行规律仍然无根本性改变,年年出现暴发流行,严重危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1980年,许龙善、徐保海等在闽北疟疾严重流行区崇安县(今武夷山市)五夫乡应用Garrett-Jones数学模型开展媒介传疟能力研究,嗜人按蚊传播疟疾的媒介能量是中华按蚊的19.2倍,子孢子自然感染率0.40%(11/2745),中华按蚊未发现子孢子感染,确定嗜人按蚊是福建省主要传疟媒介,中华按蚊为次要传播媒介。为有效防制传播媒介,迅速控制我省的疟疾流行,积极开展重要传播媒介嗜人按蚊的生物学调查研究,先后在武夷山、将乐县等嗜人按蚊主要分布区开展嗜人按蚊的生态习性调查研究,发现嗜人按蚊的幼虫喜欢孳生于污染较轻,水质清洁阴凉的山区梯田(71.06%);成蚊偏嗜人血,人血指数为0.947;成蚊家栖型,吸血后90%以上栖息于人房;成蚊于4月中旬开始吸血活动,6—9月为嗜人按蚊的种群密度高峰期,与疟疾暴发流行高峰期相吻合,于12月下旬消失,生物学调查为开展疟疾传播媒介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1976年在浦城县石陂、临江、毫村乡,1980年在崇安五夫乡开展疟疾重要传播媒介嗜人按蚊的防制研究实验,以2g/m2受药量实施DDT人房滞留喷洒灭蚊,试验结果显示,DDT人房滞留喷洒可有效杀灭嗜人按蚊,迅速控制当地疟疾流行。1980年~1983年在全省多次举办疟疾传播媒介防制培训班,在全省开展嗜人按蚊地理分布调查,发现福建省嗜人按蚊主要分布于三明市的梅列、三元、将乐、明溪、清流、沙县、永安,南平市的建阳、武夷山、浦城、邵武、顺昌、政和、建欧,福州的永泰等15个县(市、区),嗜人按蚊占人房按蚊种群的34.1%。

根据嗜人按蚊传疟作用、家栖性、对杀虫剂敏感和使用DDT人房滞留喷洒可有效杀灭嗜人按蚊,迅速控制疟疾流行的防治效果,重新制定以控制媒介为主结合传染源防治等综合性防治对策,在嗜人按蚊种群密度高峰期和疟疾流行高峰前期的6—7月份,对闽北疟疾严重流行区14个嗜人按蚊分布县(市)实施大面积DDT人房滞留喷洒,每年一次,连续喷洒2~3年。开展复查考核防制效果,灭蚊后第一次复查发现,80.94%的分布点已末再捕获嗜人按蚊,残存嗜人按蚊占人房按蚊种群从灭蚊前的34.1%降至4.02%。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开始进口部分低毒高效的溴氰菊酯,1988年在建阳黄坑开展溴氰菊酯浸泡蚊帐灭蚊取得良好的防制效果。为消灭疟疾,防止疟疾卷土重来,福建省实施“清除主要传疟媒介嗜人按蚊,阻断疟疾传播,巩固抗疟成果”的防治对策,对所有新出现的疟疾暴发点和顽固性病灶点开展媒介调查,复查灭蚊点搜索残存嗜人按蚊,对残存嗜人按蚊分布点以20mg/m2氰菊酯浸泡蚊帐灭蚊,有效杀灭嗜人按蚊。为彻底清除嗜人按蚊,有效巩固抗疟成果,在全省灭蚊区开展灭蚊效果考核,经反复查灭证实,现福建省嗜人按蚊已被清除。防制前福建省年年发生疟疾暴发流行,1980发病率44.90/万。实施灭蚊措施后,迅速控制了疟疾流行,1994年疟疾发病率降至0.4/万,1998年嗜人按蚊媒介区14个县、市、区均实现“基本消灭疟疾”达标考核。2004年以后,福建省未再出现本地疟疾感染病人。福建省通过实施以控制媒介为主结合控制传染源的综合性防治措施,迅速有效控制了疟疾暴发流行,为保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出千秋功业,现福建省的疟疾已被基本消灭。

2.2.2乙型脑炎及其传播媒介的防治

乙型脑炎病原体于1934年在日本被发现,是黄病毒科的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福建省地处亚热带,气候炎热,媒介蚊虫密度高,是乙型脑炎严重流行区。1953年,吴皎如等首先从脑炎死亡病人脑组织中分离到乙脑病毒,以后又先后从病人血液中分离到多株病毒,首次证实福建省乙型脑炎的存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查清漳州和泉州地区是福建省乙型脑炎最为严重的流行区,漳州地区发现率高达45.16/10万,病死率为50.00%,7月、8月、9月为暴发流行高峰期。开展乙型脑炎宿主和传播媒介的调查研究,确定猪是主要宿主。在乙型脑炎暴发流行区开展媒介调查显示,三带喙库蚊是福建省沿海乙型脑炎流行区的优势蚊种,偏吸猪血兼吸人血,其种群密度高峰和季节消长与当地乙型脑炎流行相吻合。根据病毒分离和流行病学与媒介的调查结果,判定三带喙库蚊是主要传播媒介。上世纪60年代末,由于乙型脑炎疫苗的研制成功,1970年初普遍对儿童实施免疫接种,同时在乙型脑炎暴发流行区对人房和猪舍开展DDT滞留喷洒灭蚊,明显降低三带喙库蚊的种群密度,迅速控制了疫情,1970年发病率为1.99/万,1975年降至0.386/)7(965例)。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加强计划免疫工作。重要杀虫剂DDT也已在我省主要蚊虫传染病疟疾与乙型脑炎流行区普遍应用于灭蚊,乙型脑炎的暴发流行已得到有效控制,1980年,福建省乙型脑炎发病率下降至0.22/万(583例),2005年0.0099/万(35例)。为了防止乙型脑炎在局部地区重新暴发流行,福建省加强各级传染病疫情疫报,在不同地区建立日本脑炎监测点,开展传染原监测包括猪的带毒率和人群乙型脑炎免疫水平的监测,开展媒介种群密度和季节消长监测,有效预防和控制了乙型脑炎暴发流行,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近年来,福建省乙型脑炎每年仅出现少数病例。通常呈散发性发病,是全国发病率较低的省份之一。

2.2.3登革热与传播媒介的防制

登革热是由蚊虫传播的登革热病毒传染病。福建省登革热最早报道见于1873年厦门的暴发流行,全岛75%1)2上的人发病。1940年和1944年在厦门和福州发生局部流行,此后福建省50余年未见报道。改革开放后,福建登革热流行始于1999年福州仓山区城乡结合部的暴发流行,由于初次暴发流行,对登革热不了解,延误诊断和防治措施,导致疫情波及3乡镇18行政村,发病1549例,首发病例连板村村民1420人中,发病561人,发病率39.51%,免疫萤光法检测为登革Ⅱ型病毒。白纹伊蚊为本次暴发流行的传播媒介,布雷图指教高达175.5,刺叮率为42.3只/h.m(人工小时)。开展清除孳生地和氟氯氰菊酯滞留喷洒防制措施,迅速控制了流行。2004年,登革热笫二次在福州暴发流行,PCR检测系登革1型病毒,首发病例出现于台江区(73例),波及连江县(15例)和闽候县(7例),白纹伊蚊布雷图指数分别为33.7、76.0和128.0。由于是继1999年的第2次暴发流行,已有应对经验,实施紧急防控措施,迅速控制疫情,共发病95例。2007年莆田涵江暴发流行,8月19日出现首例病例,9月23日后进入发病高峰,10月1日后开始呈下降趋势,10月8日后无新发病例,期间共报告病例103例,本地病例102例,经检测证实为登革Ⅱ型病毒,白纹伊蚊为传播媒介。2008年全省报告25例登革热病例,其中,莆田涵江区发生1起登革热暴发流行,共报告本地感染11例登革热,应用PCR方法确定为登革Ⅱ型病毒,该起疫情的首发病例可能系一从马来西亚回国人员。台湾、福建登革热流行与全球一样,有越发严峻之势。

2.2.4丝虫病及其传播媒介的防治

福建省丝虫病自1872年Manson在厦门的研究至1948年陈国忠等零星报告福建省丝虫病疫情外,从未开展流行病学与防治研究。1953年~1957年,唐仲璋院士等在全省开展丝虫病调查研究,发现福建省的纯马来丝虫病与班氏丝虫病的流行区,班氏丝虫主要流行于宁德、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等沿海地区,马来丝虫则主要流行于三明、南平、龙岩等山区丘陵地区,两种丝虫病混合感染则流行于沿海与山区相交地带。继唐仲璋调查之后,1958年开始,福建省卫生厅组织省、地、县卫生防疫站在全省开展血丝虫病普查普治工作,调查遍及68县(市、区),血检113l余万人次,占当时全省人口的70%,检出微丝幼血症893410人,阳性率7.9%。根据1958年~1982年的调查结果统计,福建省有约208万丝虫病人,是全国丝虫病流行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开展丝虫病传播媒介调查,发现致倦库蚊是沿海班氏丝虫病的传播媒介。1978年和1980年分别在永泰县赤里和建阳县周墩开展马来丝虫病传播媒介的调查研究,发现嗜人按蚊是福建省马来丝虫病的传播媒介。

福建省在1958年开展的丝虫病全民普查普治运动中,采用乙胺嗪(海群生)大剂量短程治疗为主,取得良好成绩。在开展丝虫病普查普治运动中,根据福建省马来丝虫病与疟疾一样,主经传播媒介为嗜人按蚊,且该蚊对杀虫剂敏感的特点,结合疟疾媒介防制工作,在马来丝虫病流行区实施DDT人房滞留喷洒防制措施,有效降低嗜人按蚊的种群密度,迅速控制了马来丝虫病的流行。1988年卫生部考核组抽查复核,确认福建省基本消灭丝虫病达标。2007年经WHO考核,确认我国包括我省已消除淋巴丝虫病。

2.3蜱传疾病的历史与现状

蜱、螨属蛛形纲,是多种病毒性传染病的传播媒介,蜱有硬蜱和软蜱,经蜱传播的主要传染病有蜱传森林脑炎、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莱姆病、蜱传回归热、北亚斑点热和埃立克体病等。全世界已发现蜱类有1000余种,我国已记录的蜱类100余种。福建省蜱螨类的研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我国蜱、螨类研究著名专家王敦清、廖灏溶等在福建开展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蜱类有30余种。

莱姆病是一种新发现的、由蜱传的共患疾病,1990年,潘亮等根据流行病学、血清学和临床首次报告福建省6例典型莱姆病和9例非典型莱姆病,主要分布于邵武、建瓯、浦城、沙县、漳平等山区林业工人。并从社鼠、针毛鼠、裼家鼠、黄胸鼠、小家鼠检测到特异抗体,从社鼠和裼家鼠分离到病原体。1995年,廖灏溶报告福建省蜱类有2科8属28种,潘亮等从粒形硬蜱分离出病原体,认为粒形硬蜱可能是福建省莱姆病主要传播媒介。我国莱姆病尚未列为国家疫报传染病,如同美国和台湾一样,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福建山区莱姆病的病例将越来越多。

2.4开展病媒生物及种群密度、抗性监测工作

2.4.1病媒生物种群与生物学调查

解放以前,福建省自行开展的病媒生物研究几乎是空白。解放以后,在全省开展病媒生物种类分布与生物学的调查研究发现,福建省鼠、蚤、蚊、蝇、蟑、吸血虻、蠓、蜱、螨等1800余种,新种约60余种,是我国发现病媒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黄耕诚等在国内首次对澳洲大蠊和褐斑大蠊的生物学及生态学作了较为科学、全面的实验室和现场调查。研究结果已录入《我国室内蜚蠊的种类分布及主要种类生活习性的调查研究》。并提出澳洲大蠊的分布界限在北纬27°30′以南的概念,其分布、种群比重与年均气温呈正相关;黑胸大蠊的分布、种群比重与年均气温呈负相关。在全国率先开展蜚蠊垂直分布的调查,据对武夷山(挂墩,海拔1200m)与戴云山(九仙山气象台,海拔1650m)的调查,发现蜚蠊种类受海拔影响,即随海拔的高度增加,其种类逐渐减少。在海拔1650m处仍有美洲大蠊与黑胸大蠊生存。并在国内首次开展澳洲大蠊、褐斑大蠊对卫生杀虫剂的敏感性调查。陈金秋等在国内首次报道从美洲大蠊检出迪氏奇尾线虫和E1-tor弧菌,并对其携带E1-tor弧菌的期限,通过人工感染的方法在实验室进行试验研究。

2.4.2蚊、蝇、蟑、鼠种群密度监测工作

近年来,为促进我省病媒生物及其传染病的防控和除四害创建卫生城市工作的开展。2010年,省卫生厅正式下文。在我省选择疟疾、登革热、乙脑、痢疾、伤寒、甲肝及鼠传疾病好发地区,分别开展蚊、蝇、蟑、鼠及抗性监测工作,先行选择27个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开展此项工作,以后逐步转入常态监测。经过持续监测,基本掌握了我省四害(蚊、蝇、蟑、鼠)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四害本底及变化动态,对今后制定、开展防控策略与评价防控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4.2.1蚊蚴监测

分别在台江区、仓山区、涵江区、晋江市、石狮市开展蚊蚴监测。共检查容器12406个,阳性容器376个,阳性率3.03%、其中福州市台江区、莆田市涵江区蚊蚴容器阳性指数较高(详见表1);全年蚊蚴季节消长见图1。

2.4.2.2成蚊监测

经统计,共布放诱蚊灯864个(次),诱蚊2896只,蚊类总平均密度达0.5586只/灯/小时,其中致倦库蚊占62%,三带喙库蚊占23%,白纹伊蚊占13%,中华按蚊仅占2%。2010年,自1月上旬至4月上旬均未监测到蚊类活动,4月开始监测出蚊类活动,以6月蚊类活动最为频繁,7~8月逐渐减少,9月略有回升,10月至12月逐月减少,12月下旬减少到极底(详见图2)。

2.4.3蝇类监测数据结果分析

蝇类监测在连江县、龙海市、宁德市、上杭县、思明区、仙游县等六个单位开展。经统计,共布放蝇笼471个,捕蝇7822只,总平均密度指数16.61只/个,其中宁德市较高,仙游县、上杭县较低。

蝇类构成比以大头金蝇为最高,占30.67%;丝光绿蝇和家蝇次之,占14.83%、14.36%;巨尾阿丽蝇最少,仅占0.36%;厩腐蝇略多,占0.77%。2010年,蝇类1月份极少活动,自3月份开始出现活动,4~6月份是活动高峰期,7~8月份下降,9月份活动回升,随后逐月减少(详见图3、图4)

2.4.4蟑螂监测数据结果分析

蟑螂监测点设置于龙岩市、莆田市、永安市和漳州市。合计布放诱蟑纸屋4694个,其中840个纸屋诱获蟑螂,纸屋阳性率17.9%。诱获蟑类7893只,密度指数1,68只/个。以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98.24%,美洲大蠊占1.634%,黑胸大蠊仅占0.127%。莆田市纸屋阳性率较高(30.98%),永安市较低(3.93%)。蟑螂全年均有活动,以1月份较低,6—8月份活动较为频繁(详见图5、图6)。

2.4.5鼠监测数据结果分析

鼠情监测在海沧区、南安市、沙县、邵武市及武平县开展。合计布放鼠笼(夹)14400个,捕鼠446只,平均鼠密度3.097%。以邵武市鼠密度较高(7.05%),武平县和海沧区较低(1.65%,1.66%)。全年以4月、5月份鼠密度略高,纵观鼠类季节消长曲线,可见鼠类活动呈明显的起伏(详见图7)。

3 成立消杀研究室及福建预防医学会消毒、杀虫、灭鼠专业委员会

为了贯彻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消杀灭工作的通知》精神,福建省卫生防疫站于1980年3月20日成立了消毒杀虫科,1983年更名为消毒杀虫研究室。消毒杀虫研究室的基本任务是消除病媒生物、病原微生物的危害,改善环境卫生,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消毒杀虫研究室成立后,在站、厅领导下即致力于病媒生物、病原微生物的调查研究,消毒杀虫药物的研究,消毒杀虫药械、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的监测、监督,培训基层消毒杀虫技术人员。指导各地开展消毒杀虫工作,协助省卫生厅相关处室开展有关消毒杀虫工作。

1980年前,全省卫生防疫系统从事消杀灭的专门机构只有福州市站1个科,随着卫生部和省卫生厅的重视,以及省卫生防疫站的宣传动员和对骨干力量的培养,全省卫生防疫站逐步有了兼职、专职人员或设立专业科室,负责开展各地的消杀灭工作。

在中华预防医学会福建分会的关怀、支持下,经福建省卫生防疫站消杀科室积极倡导、认真筹备,于1989年4月成立消毒学会。为适应消毒、杀虫、灭鼠工作的需要,在省卫生厅与省爱卫会支持下,按闽预会(1991)第05号文决定,于1991年6月13日扩大更名为福建预防医学会消毒、杀虫、灭鼠专业委员会。按学会管理原则,现已产生四届委员会委员,2012年产生第五届消毒、杀虫、灭鼠专业委员会。学会先后在泉州、长乐、屏南、泰宁、连城、清流、周宁、永春召开8次学术交流会,有300多篇论文参加交流,活跃了各地经验交流与学术气氛。学会成员在全省各地开展消毒、杀虫、灭鼠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技术性指导作用,为当地除害防病、创建卫生乡(镇)、城市做出了积极贡献。

4 病媒生物及其传染病防治获得科研成果

许多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传染病须经媒介生物的传播而扩散,由此媒介防制是有效控制进而消灭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某些虫媒传染病如疟疾、登革热至今仍未成功研制疫莆,甚至至今尚无有效治疗药物(登革热),由此媒介治理是有效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要手段,或是唯一的手段。福建省开展大量的病媒生物防制研究,为控制和消灭传染病作出重要贡献,获得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项目如下:

(1)《福建省流行性乙型脑炎媒介昆虫的研究》,1978年,福建省科学大会奖(陈亢川等)。

(2)《首次从蚤体内分离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及流行性出血热传播途径的实验研究》,1988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李世清等)。

(3)《病媒恙虫病研究的新进展》,1988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廖灏溶等)。

(4)《凯素灵药笔的研制及触杀蜚蠊效果观察》,1988年,省卫生厅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二等奖(陈金秋、林立旺、王则铨、工碧桑)。

(5)《我国室内蜚蠊分布及主要种类生活习性的调查研究》,1988年,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卫生部评为部(委)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黄耕诚等)。

(6)《福建省嗜人按蚊的调查研究》,1991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许龙善等)。

(7)《班氏和马来丝虫病的系列研究》,1993年,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刘心机等)。

(8)《杀虫净研制》,1993年,省卫生厅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三等奖(陈金秋、林立旺、王碧桑等)。

(9)《福建省莱姆病病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1994年,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潘亮等)。

(10)《恙螨生物系统分类的研究》,1994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王敦清、王灵岚、孙玉梅)。

(11)《新灭蚊幼(5%孑孓灵颗粒剂)药剂的研究及应用》,1997年,被福州市人民政府评为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黄耕诚、陈金秋等)。

(12)《福建省主要传疟媒介嗜人按蚊生物学及其防制研究》,2009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徐保海等)。

(13)《福建省登革热传播媒介生物学与防制研究》,2010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徐保海等)。

5 病媒生物及其传染病防制的挑战

5.1病煤生物的扩散将导致新的或潜在的病媒传染病发生

由于全球都市化的迅速进展,全球商贸和旅游业的迅速增长,许多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如飞机、轮船等成为媒介扩散的最好工具,如原分布于东南亚和我国南方、日本等典型东洋区蚊种白纹伊蚊,如今已扩散致全美洲、欧洲、澳洲、非洲等地区。某些新的和旧的虫媒传染病(如登革热、西尼罗热等)在全球暴发流行越严重。蚊虫传播的重要传染病疟疾至今仍是全球三大传染病之一,至今人类尚未成功研制疟疾疫苗,因此,媒介的防制是预防和控制疟疾暴发流行的有效对策。登革热至今既无疫苗,亦无有效治疗药物,因此,蚊虫防制是预防和控制登革热暴发流行的唯一手段。由于蚊虫在病媒生物防制的重要性,因此,蚊虫防制研究仍然是人类同虫媒传染病防治最为重要的领域。

5.2急需加强病媒生物抗药性监测和筛选有效杀虫剂

20世纪中期,使用DDT等杀虫剂防制媒介按蚊,是国内外控制和消除疟疾的主要措施之一,曾取得显著的成效。但使用不到10年,蚊媒对DDT的抗药性便成为灭蚊的一大障碍a抗药性的产生与杀虫剂的使用密切相关,如:有监测资料表明,家蝇自然种群对6种杀虫剂存在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抗性有的地方高达40多倍,许多地方的抗性倍数在20—38倍之间;其次为氯氰菊酯、敌敌畏、氯菊酯。抗药性严重影响杀虫剂防治效果。可见,加强媒介按蚊对常用杀虫剂抗药性监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之高。1993年,美国中西部9个州洪水泛滥,为了预防虫媒传染病流行,准备使用杀虫剂灭虫,但9个州缺乏病媒害虫抗药性资料,后来发现害虫对准备使用的杀虫剂已经产生相当程度的抗药性。为此,美国CDC建立了病媒抗药性监测网。开发一个新杀虫剂,从开发到市场应用一般需10年时间,花费约1亿美元。应该说,近10年成功进入市场应用的新杀虫剂很少。由此也可看出,加强对抗药性监测与抗性产生机理研究具有十分重大意义。

我省对病媒生物抗性研究工作一直较弱,曾于上世纪80年代(蚊、蝇)、90年代(蚊、蟑)开展过一些这方面的工作,然后中断了,直至2011年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又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并于2012年7月在福州举办“福建省病媒生物(蚊、蝇、蟑)抗性监测技术培训班”,为我省9个设区市CDC与平潭实验区CDC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今后应加强抗药性的监测工作,通过定期监测,了解各种病媒生物对当时使用的杀虫剂的敏感性、各地病媒生物抗性水平及分布情况。为抗性治理对策的研究、合理选择有效的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

5.3探讨无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的生物灭虫方法是未来病媒生物防制的方向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病媒生物防控领域在增多,对防控措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大型运动会、交易会及各种根据地方特色组织的旅游搭台、经贸唱戏的大型活动等,不能单纯依靠药物来控制医学害虫。实践证明,彻底的环境治理远比反复使用化学药物效果更好、更彻底。不搞环境治理,即使突击杀灭取得一定效果,也达不到巩固的目的。必须坚持环境治理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政府重视,部门监督,责任落实,常抓不懈,全民参与,科学防治。建立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责任制和长效机制既是国家法律规定的内容,也是实行病媒生物防控动态管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效措施。病媒生物可持续控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从社会、经济和自然方面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5.4“除四害”创建卫生城市,是公众对改善卫生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新要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旅游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病媒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了改变,为病媒生物繁衍提供了温床,1991年德国小蠊在我省只有部分地区分布,但由于通过汽车、火车、轮船的传播,目前我省各地区都有德国小蠊侵害。在新环境、新形势下如何评估病媒生物给人类健康带来的风险,以及依法防控和降低病媒生物危害是各级爱卫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面临的新课题。病媒生物控制不但是病媒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重要措施,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5.5病媒生物控制科学人才的培养

2010年之前,南于长期没有专项经费与行政指令性任务,我省各地消杀监测工作开展的较少,专业人员队伍也不稳定,各地CDC负责病媒生物防控工作的兼、专职人员经常变动。现在除泉州市CDC有消杀科、厦门有病媒生物控制科外,其他地市均无相应科室与专职人员。这几年,我省消杀培训工作尽管开展了不少,但由于人员不稳定,培训效果不佳。现我省病媒生物防制专家相继退休,专业人才培养面临危机,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几无病媒防制专业人员,由此严重影响我省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开展,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病媒防制投入是关键。

6 病媒生物控制科学发展趋势预测

6.1构建病媒生物控制标准体系

无论是世界卫生组织(WHO),还是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均围绕病媒生物防治的实际需要来制定标准,力求使病媒生物防治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标准予以指导和规范,这些技术标准基本上涵盖了病媒生物防治过程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病媒生物控制技术标准体系。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对病媒生物控制工作一直缺乏相应的管理法规和配套的技术标准与规范,无法适应新时期卫生防病工作对病媒生物控制的要求。

为了健全我国卫生标准管理体系,进一步推动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标准化建设,卫生部于2006年11月23日在京召开了病媒生物控制、医疗服务等7个专业标准委员会的成立大会,卫生部马晓伟副部长及政法司、疾控局、医政司、规财司和人事司等有关司局长和各专业的全体委员200余人出席了成立大会。全国病媒生物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该委员会由来自公共卫生管理、疾病预防控制、农业与科研院所、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的15名专家委员和1个单位委员组成。科技部于2006年将《病媒生物危害风险评估及关键控制技术标准研究》课题列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中“卫生安全重要技术标准研制”(2006BAK04A11)的研究项目。目前课题已经构建了病媒生物危害风险分析标准体系,结合国情,优先制定一批我国病媒生物控制工作中急需的标准,现已完成了30项推荐性国家标准的报批稿,相关成果已经成功运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09年国庆六十周年公共卫生保障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今后这项工作势必会加快步伐,以病媒生物防治实际需求为导向,建立完善的符合自身国情的病媒生物控制技术标准体系。这些标准的制定,对我国病媒生物控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2理想杀虫药械的研发

在有害生物综合防治过程中,化学防制仍是当前最主要的控制手段。近年来,杂环类杀虫剂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最快,由于它具有超高效、杀虫谱广、作用机制独特、对环境相容性好等特点,正在逐步取代高毒高残留药物,成为防治害虫的重要手段。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一些杂环类杀虫剂的合成工艺较为复杂,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不利于大范围内推广应用。因此,进一步降低现有杂环类杀虫剂的生产成本将对这类杀虫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昆虫生长调节剂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安全.适应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然而,昆虫生长调节剂也有其局限性,如作用活性谱较窄、速效性较差、施用时间十分苛刻等,因而目前还不能完全取代常规杀虫剂。但已商品化的品种向我们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我们有理由相信昆虫生长调节剂作为新一代杀虫剂,经过结构的修饰一定会有药效更高、作用更迅速、使用更方便的新品种出现。

虽然化学防治的核心是卫生杀虫剂,然而,杀虫效果的好坏,则取决于化学药剂及器械与施药方法的合理配置和正确应用。施药器械是撒布药剂的重要工具。其操作使用得当与否,直接影响杀虫效果、工作效率等。杀虫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药剂、器械、应用技术三方面的因素,三者必须密切结合。不同剂型的药剂只有通过与之匹配的器械,才能充分显示其药效。好的药剂,如施药器械操作使用不当,既不能达到均匀撒布、杀灭害虫的目的,又造成器械的损坏和药物的浪费,尤其是在要求迅速扑灭烈性虫媒传染病的紧急关头,器械如果不能正常使用,将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药剂、器械及施药方法三者构成了一个药、械、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不可分割的系统。

6.3病媒生物控制将逐渐转化成商业化运转的服务性行业模式

PCO是中国的朝阳产业。近年来,PCO在广州、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迅速发展,并对当地的有害生物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各种大型活动中传染病的预防控制起到积极作用。鼓励单位签订有害生物防治(PCO)协议,使病媒生物孳生地处理、定期监测、化学防治、效果评估融为一体。

7 我省病媒生物控制学科发展思路与战略任务

7.1建立规范的病媒生物防治机构,加大投入力度

病媒生物控制是公共卫生问题,属政府行为,应列入政府财政开支预算,加大投入力度,建立规范的病媒生物防治机构。我省病媒生物预防控制与国内先进省市相比有很大差距,在专业队伍建设、研究设备、经费投入、以及PCO队伍数量、市场规模等方面都无法相比。2006年,为增强奥运病媒生物保障的技术储备能力,提升首都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水平,北京市政府为北京市CDC启动了3年实验室建设项目,包括病媒生物密度监测、病媒生物生态模拟试验、病媒生物种类鉴定及标本保存、病媒生物抗药性基因快速检测四大系统,总金额800万元。而我省CDC消杀科用于病媒生物控制研究的总装备不上10万元。如何加强我省病媒生物控制队伍建设、提高防控科研水平、打开新局面是我省病媒生物控制学科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实际问题。我们应当学习借鉴其他兄弟省病媒生物防治经验,结合实际,从经费投入、机构设置、人员构成、网络建设、长效监督管理机制等方面着手发展我省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7.2以法律为依据、以“国标”为指导,建立病煤生物控制学科创新平台

加强病媒生物控制专业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加强多学科协作攻关,研发成本低、污染小的病媒生物控制新方法、新技术。开展多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学术交流,以此推进病媒生物控制学科的发展。

7.3加强监测敏感性,防范病媒传染病发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口流动更趋频繁,输入性疟疾防制成果巩固构成很大威胁。因此,除了进一步加强对外出回归人员和外来人员管理与重点监测,及时发现和治理传染源外,还应继续开展对疟疾主要媒介生态习性的调查研究,及时掌握主要媒介生态习性、吸血行为动态变化,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继续巩固已经取得的疟疾防制成果。因此,在疟疾防治中仍应继续加强媒介的监测与控制,警惕因中华按蚊密度升高而导致疟疾疫情回升。

第9篇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四个方面。

在教学设计中要促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整合发展的这一目标,需要根据对课程目标和实际学情的分析,系统规划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和关键节点,科学引导学生核心素?B的发展。在科学教育领域,可以通过围绕实验探究中的提出科学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方案,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做出解释,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实践过程,来统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整合发展。

2“超重与失重”教学设计案例

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超重与失重”为例,展示以实验探究为主线,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整合发展为目标的教学设计。

2.1提出科学问题

[播放视频1]教师播放聂海胜和王亚平在太空舱内进行高难度动作的视频:悬空打坐与大力神功。

[提出问题1]太空中的生活非常奇妙,为什么宇航员在太空中可以轻而易举的完成这些高难度动作?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播放视频2]教师播放游乐场内跳楼机的视频。

[提出问题2]坐过跳楼机的同学会感受到自己身体和座椅之间压力的变化,为什么会变化呢。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哪里还有这样的感受?

[学生作答]电梯在启动和停止时;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

[播放视频3]教师播放视频:电梯中有一台秤,台秤上放一重物,电梯从一楼上升到六楼过程中,台秤的示数在不断变化。

[提出问题3]台秤的示数表示台秤所受到的压力的大小,当电梯静止时,压力的大小(称为视重)与重物的重力(称为实重)大小相等,但在电梯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示数为什么会在向上加速和向上减速过程中,发生不同的变化?

[提出科学问题]重力怎样测量?视重与实重在所有情况都相等吗?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三段视频,第一段王亚平的空中授课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探索科学问题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第二段视频是学生生活中亲身体会的经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第三段视频充分利用了实验现象让学生形成了感性认识。三段视频层层推进,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学生自然提出重力如何测量,视重与实重之间关系的科学问题。

2.2形成猜想和假设

[学生体验]学生桌上都有一个砝码盒,学生将砝码盒放在手上,猛地向上、向下运动时,体验砝码盒对手压力的变化。

[分享体验]手感受到的压力会随着运动的不同而变大或变小。

[分析现象]通常我们会用台秤或弹簧测力计来测量物体的重力,但是我们实际测量时,台秤测得的是重物给其的压力,弹簧测力计测得的是重物给弹簧秤的拉力,这个压力和拉力即为视重。在静止状态时,重力和压力或拉力相等,即视重=实重。实重是指物体实际上所受的重力,是由物体的质量和物体所处的位置决定,即G=mg;视重是指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引出概念]在刚刚的视频3中,当电梯静止时,视重=实重;当电梯刚刚启动,向上加速时,台秤示数变大,即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当电梯向上减速时,台秤示数变小,即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

[提出问题]超重与失重状态,物体的重力会改变吗?

[学生回答]重力不会改变,改变的是视重。

[教师追问]视重在什么情况下大于重力,什么情况下小于重力呢?超重与失重与哪些运动参量有关?

[表述猜想]根据播放的视频和体验实验,引导学生准确表述猜想:①超重与失重与速度方向有关;②超重与失重与加速度方向有关。

设计意图:从视频到亲身体验,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抓住问题的实质,视重和实重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的转变。学生在对实际问题展开分析的基础上,引出超重和失重的概念,在猜想过程中,强调要基于证据展开猜想和准确表述的习惯,体现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科学思维应基于经验事实建构概念;基于事实证据展开推理的特点。

2.3设计实验与制定方案

[布置任务]教师布置实验探究设计任务,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验证:①超重与失重与速度方向有关;②超重与失重与加速度方向这两个的猜想是否正确,并请小组汇报讨论后的实验方案。

[实验器材]弹簧秤,钩码。

[注意事项]弹簧秤需调零;弹簧秤拉力不超过弹簧秤的最大量程;称量钩码实际重力时要使钩码保持静止。

[实验方案1]小组进行分享:为了检验超重与失重是与速度方向有关还是与加速度方向有关,我们小组分别进行了四种运动状态的实验:向上加速、向上减速、向下加速、向下减速,在这四个过程中,分别记录弹簧秤的示数(即视重)与实重的关系。

[实验方案2]小组进行分享:我们小组除了研究了上个小组的四种运动状态下的视重与实重的关系,即超重与失重的条件外,还研究了匀速上升和匀速下降过程中,弹簧秤的示数。

[分析实验方案]全班师生讨论两个方案,实验方案2的设计更加全面。

设计意图:在猜想的基础上,教师提供给学生建议的实验器具,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小组间不同实验方案的分享和分析,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实现思维的互补,让学生们学会从更完整角度设计实验方案,并促进学生实验方案设计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的整体提升。

2.4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做出解释

[获取和处理信息]学生设计实验表格,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与处理(见表1)。

[分析论证]学生基于实验过程中获得的重要证据,进行分析论证。例如:在速度方向均为竖直向上时,三种运动状态,得出的视重和实重的关系均不一样,超重和失重的结果也不一样。但是,在加速度方向相同的情况下,例如向上加速和向下减速,加速度方向均为竖直向上时,得出的视重和实重的关系一样,超重和失重的结果也一样

[得出结论]学生在分析论证基础上,得出结论:超重与失重的现象与速度方向无关,与加速度方向有关,上升加速或下降减速时,超重;上升减速或下降加速时,失重。

[教师追问]超重时,视重能不能无限大呢?失重时,视重是否有极限呢?

[分析论证]理论上,超重时,视重是没有极限的,但在实际生活中,需要考虑到器材的承受能力,因此视重是有极限的;而失重时,视重的最小值就是零。

[引出概念]当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的情况,称为完全失重现象。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主?O计实验方案的基础上,设计实验记录表格,掌握获取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并逐步养成基于证据开展分析论证,从而得出结论的习惯。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对超重、失重、完全失重概念的理解。

2.5理论论证

[教师提问]教师指出上述结论是实验结果,若想得到一个完备的结论,离不开理论的推导,在研究力和运动的过程中,应该应用什么物理规律进行分析?

[引导理论论证]教师给出向上加速情况的分析过程,让学生自行分析向下减速,向下加速和向上减速三种情况。

[得出结论]学生在理论论证基础上,得出结论:物体产生超重现象的条件是:加速度方向向上;物体产生失重现象的条件是:加速度方向向下,超重或失重现象与速度方向无关,与加速度方向有关。

设计意图:在实验分析的基础上,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展开理论分析,从科学本质上展示了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实验和理论论证的同等重要性,也告知了学生在实验和生活中的任何问题,都应可以用已学的知识去解释。

2.6对结果进行应用、交流、评估、反思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并小结在知识和方法上的收获。

[评估反思]教师布置两个任务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①一纸带挂住钩码,说明纸带能够承受钩码的重力,是否能够应用今天所学知识让纸带断裂;②两本夹在一起的书,由于静摩擦力,很难将两本书拉开,是否能够应用今天所学知识很容易将两本书拉开。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自己对学生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和反思,课堂小结关注了学生在知识和方法上的收获,并通过两个实际问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和反思,注重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第10篇

一、深刻认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继续,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当前双塔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全区畜牧业发展也面临着市场低迷的严峻考验,如何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工作,摆脱困境,早日实现“突破辽西北”,“奋战三年,再造双塔”目标,是摆在我们广大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项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于解决我们的思想作风和能力素质与科学发展观不适应的问题,建立健全保障科学发展的政策和机制,自自觉觉地不去瞎折腾,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都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全面把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目标、原则和阶段性任务

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一要坚持解放思想。二要突出实践特色。三要贯彻群众路线。要始终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以“践行科学发展,打造现代城区,建设和谐双塔”为主要实践载体,突出科学发展主题。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一手抓畜牧业大发展快发展,一手抓强制免疫和畜产品安全。着眼于解决畜牧业发展上的突出问题,务求在促进畜牧业龙头企业发展、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建设上实现新突破。着眼于解决畜牧业发展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务求在促进公司和养殖户实行订单生产来降低养殖高风险上实现新突破。

按照区委和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学习实践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学习调研阶段。重点抓好学习调研、解放思想讨论两个环节。

1、学习调研。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邓小平论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学习等领导同志的有关重要论述,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区委关于应对当前经济形势、打造现代城区、建设和谐双塔的新部署、新要求。要创新学习方式,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培训、辅导讲座、集体研讨、中心组学习等形式,特别是要用科学发展的典型案例,来增强学习效果。各单位要围绕在工作中发现的不适应科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局领导班子成员、各所所长、中心主任、书记要带头撰写调查报告,局将适时召开研讨会,交流学习调研成果。

2、解放思想讨论。开展以“践行科学发展、打造现代城区、建设和谐双塔”为主题的解放思想讨论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把思想认识从那些违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以宽广眼界审视发展,以战略思维谋划发展,以改革创新推动发展。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各所所长、中心主任、书记要带头参加解放思想讨论,特别是要敢于对目前我们的畜牧业发展方式、政策、措施符合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进行反思,对怎样做才能促进全区畜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进行再认识,在全区上下形成既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又适应全区畜牧业发展实际的共识。

第二阶段:分析检查阶段。重点抓好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两个环节。

1、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要突出科学发展观这个主题,紧密联系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的实际,深入查找个人和班子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原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前,要通过开展谈心活动,沟通思想,广泛征求意见。专题民主生活会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重在总结经验教训,重在提高思想认识,不搞人人过关,不纠缠历史旧帐。同时要组织党员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分析查找自身差距和不足,提高思想认识。

2、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要深入分析当前市场环境对畜牧业发展带来的挑战和不利影响,明确进一步做好畜牧兽医工作的努力方向、总体思路和主要举措。各单位的分析检查报告应由各单位一把手亲自起草,形成后要召开党组(党支部)扩大会议讨论,反复修改完善。并组织一定数量的养殖大场大户、各类型代表和基层单位领导从认识深不深、问题找的准不准、发展思路清不清、措施行不行等方面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群众评议。经过广泛共识,使之成为区动监系统科学发展的重要文件。

第三阶段:整改落实阶段。重点抓好制定整改落实方案、集中解决突出问题两个环节。

1、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各单位要针对查找出的突出问题,在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的基础上,制定整改方案,分近期、中期、长期作出具体安排,明确整改重点,确定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并采取适当方式向党员、群众公布,作出公开承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2、集中解决突出问题。要边学边改,集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重点要解决畜牧业科学发展思路不清、发展方式落后的问题;重点解决片面发展畜牧业、只顾眼前不顾市场和环境保护的问题;重点解决部分党员干部执政为民意识淡薄等问题。要把解决突出问题和创新体制机制结合起来。要着重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推动科学发展政策的制定,进一步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各单位要对三个阶段的活动进行统筹安排,整体推进,有机衔接,前后呼应。坚持进度服从质量,防止抢时间、赶进度、走过场,要注重实际成果。

三、切实加强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组织领导

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当前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我们必须把握好学习和实践的关系,从全局高度开展好这场活动,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一是各单位都要制定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所长是第一责任人,书记是直接责任人,按区委和局党组要求负责好本单位的学习实践活动。二是各单位都要成立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所长担任组长,切实加强对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指定专人具体负责学习实践活动的文件收发,综合汇总,档案管理等工作。三是要求各单位迅速召开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会议。所长要亲自做动员报告,局指导检查组同志也要参加,并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具体指导。

第11篇

论文摘要:介绍植物园的概念及其产生和发展历史、我国植物园的发展概况和植物园的任务与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植物园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植物园及其产生和发展

(一)植物园的定义

植物同(botanical garden)是近代西方植物学发展的一个重要产物。1963年,国际植物闻协会(Intenrational Associationof Botanical Gardens)对植物园的定义是“对公众开放、植物部有标签的机构”叫植物闻或树木同。1998年,国际植物园保护组织(BGCI)(Botanic Gardell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1)对植物同的定义为:拥有活植物收集区,并对收集区的植物进行记录管理,使之可用于科学研究、保护、展示和教育的机构被称之为“植物园”。目前,我国时植物目的理解强调植物同是以植物学、同艺学和美学的理论和实践为指导,从事植物种质资源迁地保护的研究机构。。生物多样性是植物同的核心,美丽的外貌、科学的内涵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准则是植物圃的基本要素。

(二)植物园的产生及其发展阶段

世界植物冈产生及其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人类加深认识植物、保护植物和扩大利用植物的历史。就其起源和发展的历史来看,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启萌期:植物同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古代庭周,至今已有千年之久。中闽,有记录的古代庭同可追溯到汉代的“上林苑”和6世纪的“独乐闻”。秦朝阿房宫里记载的小种植同、药同或花园,即是我国古代植物同的雏形。唐、宋、元、明、清皇宫花同更是当时园林的典范,也是我国早期植物同的代表。这些庭同主要进行植物引种繁殖、药用开发、休闲观赏和食用等功能比较简单的同林活动。因而,中国古代庭园可看作是现代植物园的雏形或启萌期。

成长期:现代植物同发展的早期是在l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冈而成为欧洲文明发展的产物。植物园“Botanic(Botanica1)Garden”的名称就是得名于这个时期。1543年在意大利建立的比萨植物同和1545年建立的帕多瓦药用植物园,是欧洲历史上最古老的具有科学意义上的植物园。另外,早期植物同还有法同巴黎植物同(1635年)、英国爱丁堡植物(1670年)和切尔两植物同(1670年)、德国大莱植物嗣(1679年)和日本东京小石川植物阋(1684年)、存这个时期里,植物同的功能主要以收集研究药用植物和辅助医药专业教学为主。

兴盛期:在l8一19世纪的欧洲,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殖民主义势力的扩张,欧洲经济和科学技术迅速崛起,加速了殖民地国家埘植物战略资源的研究和掠夺,同时,自然科学突飞猛进,植物学、生物药学、园艺、艺术等都得到快速发展,植物园作为物种保存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大量新奇的植物从世界各地被引种至植物同供鉴定研究,从而使收集栽培的植物远远超出药用的范围,如世界著名的英国皇家植物同邱刚(1759年)成为以分类学研究为中心的、综合性的植物冈,其保存的植物就达数万种,几乎占世界植物种类总数的十分之一。荚周密苏里植物(1859年)、俄罗斯科马罗犬植物同(1713年)和印度加尔各答植物园(1787年)等著名植物圜也是这个时期的产物。

发展期:l9世纪中叶到20世纪是植物同发展的高峰时期,世界各国植物闶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据20世纪90年代《世界植物同名录》统计,植物同总数为1536个。现在,全世界的植物园已达到1800多个,遍及全球.其中分布最多的要属欧洲,其次是美洲和亚洲,非洲和其他地区数量较少。全球植物闶收集栽培了75000种植物.占全球植物的25%,其中包括30%的全球珍稀濒危植物。进入21世纪,植物同将向更加理性和健康的方向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进步和现代化工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人类社会面临着巨大的生态危机。人类的需求和社会的期望赋予植物同更再要.更迫切的使命,这使植物同获得极佳的发展机遇,也是其发展的巨大动力。

(三)中国植物园的发展

中国古代庭闻曾取得辉煌的成就,但就其近展来看它只是植物园发展的雒形。近代,我国引入西方现代植物学“Botany”,也引入植物园“Botanical Garden”.成为我国现代植物学及植物闶科学的开始。在这一一时期,一批著名的植物学家,如黄以仁、钱崇澍、陈焕镛、钟观光、秦仁昌、刘慎谔等,为发展我国的植物学以及植物园的建立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中国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植物同就是创建于1929年的南京总理陵嗣植物同.新中困解放后,我闲植物学发展迎来了第一个高峰期(1955-1960年),这一时期也是解放后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高潮,全国植物园数量由l4个增加到34个。其后,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植物同建设速度趋缓。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得到全面的发展,也迎来了植物园发展的第二个高峰(1980-2000年)。1981年,中国正式加人IABG组织,标志着我国植物园正式走出国门。2000年,我国植物同数量达到138个,并且在中国科学院、城建、林业、医药、农业、高校等系统和部门都有分布。目前,我国的植物园基本上都能结合各地区的气候条件、环境特点、人文景观、历史背景而建立,并开展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休闲旅游和应用生产等活动。

二、现代植物园的任务和作用

植物同从起源、发展到现在都与人类社会变革密切相关。因此,植物园除了具有历史性、文化性、园艺性和科普性特征外,还同时具有现代性、民族性和多样性等特点。近年来,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植物囝的核心思想发生了显著变化。当前植物同的核心任务是:植物多样性的迁地保护,即在植物同对稀有濒危、特有的植物物种和有重要价值的植物种质资源实行迁地保护(ex situ conservation)。。植物迁地保护和自然生态景观的重建把植物同推到植物生态保护的第一线,成为植物种质的迁地保存的主要承担者。这是历史赋予植物园新的任务,这也成为了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因此,现代植物园的主要任务是:物种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旅游和新植物材料的产业化5个方面。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植物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植物园是珍稀、濒危植物种就地保护和迁地保存之所,是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方舟”;②促进城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城市绿化提供了大量植物种质资源;③植物圃是野生药用、经济植物开发利用的生产基地,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④植物同是科普教育、知识传播、教育培训、环境保护的重要基地,有利于科学研究、科学普及和国民环保素质的提高;⑤介入现代国际公约的制定,凸显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三、植物园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一)实现教学“三位一体”,提高教学质量

利用植物园开展生物学教学能使生物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实习实践融为一体,避免传统单一教学环节的缺陷。植物同一般都有完善的植物原始数据库,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条件。园中收集制作的大量腊叶标本和其它各类标本,为学习者提供了植物分类、形态、解剖、生态学方面的资料。同时,植物同都是以植物学和园艺学为基础,进行植物分类学、解剖学、细胞学、微观形态学、生态学、植被学、植物地理学、植物生态地理学、植物遗传学、植物繁殖、植物栽培、引种驯化、杂交育种、种质保存以及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承担有关院校的植物学、植物分类学、果树学、蔬菜学、观赏闻艺学、树木学等教学。另外,利用植物园参加课堂教学,可以提供实习实验场所和材料,对提高相关学科的教学质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结合现代科技,提高教学效果

现代植物园一般都有先进的科普展览馆,里面配备有声、光、电等现代化展示设备,可以图文并茂地介绍有关基础植物学、植物的演化史、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不同用途,植物与人类和环境的关系,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植物资源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多种科学知识,有效提高青少年受教育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利用植物同的温室、展厅、电子图书、音像资料、宣传手册和网络设备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教育,其内容甚至可以扩大到生态文明和社会伦理等领域,让学生在视听感知、身心感受中得到潜移默化式的教育。

(三)参与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兴趣

利用学校寒暑假、节假日及全国“科技周”、春(秋)游等,在植物园中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生物学课外活动,既能让学生在游乐中学到知识,又能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例如,通过参加植物园举办的“植物王国漫游”、“植物世界探秘”等各种夏令营活动,以参观名贵花木、珍稀特有植物、药用植物、趣味植物等为目的的“植物学科普一日游”活动,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植树节”等专题性活动等,使青少年学生进一步了解到人与环境的关系、植物资源对人类生存所起到重要作用、环境对人类社会作用、人类生存环境所面临的威胁和如何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的科学知识。

(四)进行科学探究,提高科研能力

植物圃除了拥有丰富的植物知识、学科奥秘、文化氛围和历史渊源外,还包含有微生物、酶、细胞和基因等高新生物技术的应用。在完成生物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能给学生提供学科探究平台。如,可以利用植物同的丰富资源作为高新生物技术应用的原材料,从事植物美化、食品、药材、纤维、油脂、淀粉、香料、建材等原材料及优良抗性品种研究。目前,北京教学植物园的开放实验室,已初步建成水质、土壤、气象、显微观察等实验室并于2005年对学生免费开放。在开放实验室里,学生可以从事地面水质的分析检测、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及土壤污染检测、小环境气象因子的观测分析、生物形态结构的显微观察等方面的研究。

(五)培育人文科学精神

现代植物园的成就,不仅包含着大量植物园工作者的血汗,而且也体现了那些历尽平生的开创者的毕生精力,包含着丰富的科学人文精神。从英国邱冈的开创者霍克父子(w.J.H.ker和J.D.H.ker)、德国伯林大莱植物园的恩格勒(A.En-gler)教授到我国老一辈的植物园林学家,如黄以仁、钱崇澍、陈焕镛、钟观光、秦仁昌、刘慎谔、胡先辅、林辅等,他们为世界现代植物园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植物园中缅怀这些前辈,主要是学习他们为植物学事业奋斗一生的坚毅精神和卓越贡献,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献身科学的人文科学精神。

(六)为教师培训提供条件

第12篇

摘?要:通过在农业科研中把物理学科知识与农业学科知识相结合的实践,探索物理学科与农业学科结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有利作用。展望学科交叉对培养新世纪具有全新知识结构人才的广阔前景,推动物理农业的稳步发展,充分发挥学科交叉的潜能。

关键词:物理学科;农业学科;学科交叉;物理农业;人才培养

本文结合魔芋科研项目中物理技术在控制病害发生、提高产量等方面的应用,就物理学科知识与农业学科结合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优势展开论述。探索通过物理学科与农业学科的有益结合,思考对培养新世纪合格农业人才、推动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等问题。

一、学科交叉,优势互补

现代科技发展的学科高达分化基础上的高达综合的特点说明,科技的发展需要不同学科和技术的横向联合就能形成整体优势,边缘交叉容易出现新的生长点 。尤其是物理学这一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结合更是越来越突出,如计算物理学、数学物理、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学等,这些交叉学科的出现,无疑促进了物理学及其他学科的发展和延伸。其中物理学与农业科学的交叉渗透,使“物理农业”脱颖而出,并且有效推动了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二、物理学科与农科知识结合的必然与优势

1.物理学科与农科生物科学相结合的必然

自然科学领域内必然存在同一的、共同的联系。20世纪以来,以数学为工具、物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学科发展,已逐步把除生物学以外的其他学科同一起来 。而物理学研究的物理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现象,它渗透于自然界的任何生命系统,因此物理学也要研究生命、时间和空间的性质、联系等,它与生物学科也存在同一的、共同的联系,这一点也是被历史证明了的。1943年,物理学家薛定谔写下了《生命是什么》一书,从物理学的角度对生命现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现今生命科学中的许多重要概念如“遗传密码”,就是由薛定谔首次提出的;21世纪关于生命现象的描述性信息太多了,新的工作框架――定量生物学的应运而生,使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这些基础学科联系起来;同时在农科教材中也不乏许多物理科学知识,如离心分离技术、宏观、微观方法――气体分子热运动理论、红外测温、卫星遥感、生物与熵、正常细胞的电模型、衍射现象、生物体的旋光现象、核磁共振技术和物质的放射性,等等,涉及了物理学的力、热、电、光、磁,原子物理、相对论、量子力学等许多方面。可见,物理科学与农科知识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2.把物理知识用于农业的现代物理农业的优势

在我国,应用于农业生产的现代物理农业技术有:磁化、电场处理种子技术、电子杀虫技术、空间电场防病促生技术,等等,而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相对于化学农业来说是一种高效、无环境污染且成本低廉,易实现效益转化的农业技术,可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并且能达到提高品质、抗病增产的目的,保证农产品达到质量、绿色、无污染的标准,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见,把物理科学知识参与农业生产过程,利用物理因素和物理技术应用于农业,有着诱人的前景与潜力。

三、在农业科研中,进行物理技术与农业栽培措施有机结合的探索

前人把物理技术应用于科研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低温和紫外线辐射植株地上部分后能有效抑制病害发生,并对植株生长产生良好的影响,这在小麦、大豆、玉米、郁金香、百合、大蒜等作物上已得到证实。

魔芋是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近年已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然而,在魔芋生产中,魔芋软腐病已成为魔芋生产和魔芋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鉴于魔芋软腐病的主要初侵染源是种芋及土壤,种芋带菌是引起植株发病的主要原因这一特性,以及温度、紫外线等物理因子影响魔芋生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笔者于2008年至2010年间开展了“低温、紫外线对魔芋种芋生长的影响”研究,通过对魔芋种芋进行不同强度的低温冷藏和不同时长的紫外线辐射,研究不同处理对魔芋生长过程中软腐病的控制及产量表现的影响,把物理学科与农业学科知识结合应用于科研生产。通过此研究得出结论:用低温冷刺激、紫外线杀菌处理魔芋种芋能降低病害,提高产量,把物理因子低温、紫外线这样应用对魔芋的影响是正向的;试验中不施用化学农药,保证了生产的魔芋没有药物残留,绿色环保。

四、物理学科与农业学科结合的展望与思考

1.加强物理学科与农业学科的融合,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创业)与升造

农业院校教学与科研中注意物理科学与农业科学的融合,有利于教师的农业科研拓展,更好地服务“三农”的同时能加强学生交叉学科知识素养,能拓宽农科学生的农业生产技术。毕业生面对需要大量知识和技术的市场就业更具有绝对的优势;对于毕业且有志于继续深造的学生,可选择由交叉学科而产生的新兴领域为方向,而现代新兴的物理农业中所涉及的有关食品安全、生态农业等诸多问题有待应用科学理念和现代技术加以解决,农业院校的学生由此领域为方向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其中加强物理学科与农业学科融合的培养对他们的知识积累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2.提高农业生产技术,走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

在“绿色革命”“转基因作物”的粮食增产模式一一亮相的时候,物理知识应用于农业生产的物理增产技术也在低碳农业、节水农业的倡导环境中备受关注。把物理中的力、热、光、电、磁等知识与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物理农业”,区别于传统的“化学农业”,不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环境污染,恢复耕地质量,阻止环境恶化与生态退化,是解决“先污染后治理”“先发展后治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近年物理农业已展示了它的“神奇”,相信物理农业在未来的发展中,不仅在粮食生产的健康安全、增产增收方面能取得辉煌的成绩,也能兼顾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相容,同时为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在农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中充分发挥物理科学知识的作用,充分展示交叉学科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吴文胜,程立佳.发挥高等农业院校优势,努力为科教兴农服务[J].高等农业教育,1999(4):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