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欧姆定律说课稿

欧姆定律说课稿

时间:2023-07-25 17:16:51

第1篇

关键词: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稿;物理教学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国家对在校初中生在物理科学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它毫无疑问地对初中物理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为无论教材还是教学,都是为这些方面或领域的基本素质的培养服务的,而评价则是重点评价学生在这些方面或领域的表现如何,是否达到了国家的基本要求。因此,无论教材、教学还是评价,出发点都是为了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那些素质的培养,最终的落脚点也都是这些基本的素质要求。

学习课程标准一方面要横向学习课程标准的内容,另一方面要纵向学习,对比新旧课程标准的区别联系,进一步深入理解课程标准,以更好的指导教学。

一、纵向学习物理课程标准,加强对物理教学的理解

从整体结构来看,新课标共有五个部分,分别是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和附录,每一部分的学习都对教师理解物理教学有极大的帮助。

前言部分是对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及课程标准设计的一个呈现。是我们认识物理课程和物理教学的一个窗口。物理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物理课程正是要通过物理学这门自然学科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物理教学当中,我们一定要重视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及实践性等基本性质,传授科学内容的同时,也要注重对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传授。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是从目的、内容、实施、评价方面分别做出的要求。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中,还要注重教学对象、教学的目标性、教学的生活化社会化、教学的实际性等。也就是是课程基本理念中所倡导的。

美国的动画片《猫和老鼠》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生动有趣的动画表演中融入大量的科普知识,这是美国实施全民教育的一个途径。以此启发我们的教学,在义务教育初级阶段,我们也应该懂得此时教学面对的对象是在特定学龄的青少年,在关注个体差异的同时我们应该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面对全体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是物理课程所要达到的整体目标,而分目标则是通过对总目标进行分层次分性质的划分而得来的三个维度的目标,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每一个为维度中做了一些具体的规定。也就给教师从多方面培养学生提出较为明确清晰的规定。

内容标准中含有科学内容和科学探究两个方面,科学内容中含有三个一级主题,三个一级主题下面又含有若干个二级主题,在每一个二级主题下面又包含若干个三级主题。而我们的三维课程目标在三级主题里有具体要求。如“通过实验,了解金属或塑料的弹性,列举弹性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了解弹性是对知识点做出的规定,而通过实验则是具体规定了认识到方法,列举弹性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则是讲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这是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做出的规定。

二、横向对比学习物理课程标准,进一步加深对物理教学的理解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共有两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修订稿》)与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以上主要是对新课标也就是实验稿的分析学习。下面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对比实验稿与修订稿,深入了解课标变化的具体内容,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标的内容,以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实验稿》到《修订稿》五个大的部分基本没变,《修订稿》在保持原整体框架结构和核心内容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增强了指导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

从整体上看,“前言”、“课程目标”两部分的变化以合并为主,如“知识与技能”由原来六条合并为五条,“过程与方法”由原来六条合并为五条,“情感态度价值观”由原来七条合并通为五条。“课程内容”中的变化以拆分、细化为主,主要表现为内容的删、增、换、移。“附录”中增加了附录1《学生必做实验说明》,列出了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调整附录2《行为动词说明》,将部分行为动词重新调整界定;增加了附录3《科学探究实例》。

前言部分内容更加明确具体,尤其强调了物理课程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培养,强调物理课程应该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物理课程要与生活、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相联系。

科学内容的修订可以细化到五个方面。首先是规范要求,增加可评价性。把《实验稿》中“大致了解”、“初步了解”这一水平的认知程度统一为“了解”,不再分更多的层次。另外“了解”后对应的动词修订为“说明”,而“理解”对应的动词修订为为“解释”。这种统一规范要求有利于我们更加清晰的理解课程标准,尽量减少认识上不清晰。所以在我们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动词要求。例如,《实验稿》中对欧姆定理的要求是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而在《修订稿》课删掉“能进行简单的计算”,理解欧姆定律就应该包括了对其进行计算,而且不单单是简单的计算。其次是细化条目。如“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在初中对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要求是不一样的,对光的反射的要求比对光的折射的要求高,所以这种统一要求是不科学的。所以在课程标准的修订版中规定的是“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理、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再次是适当删减。主要是是删减一些非核心、与物理知识联系不强的知识。

怎样进行探究式教学,即依课程内容和教学实际进行部分探究或完全科学探究实例。为教学提出了更为明确的指导。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考试命题依据,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纵向学习新课程标准,并从横向对比学习中加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才能更加有利于我们推进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黎红.《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规划与落实[J].中小学管理,2012(4):16-18.

第2篇

再见张旭东,简单的衬衫、西裤,鼻梁上的一副金丝边眼镜,显得温文尔雅,最关键的,还是那么年轻。

1965年出生于北京的张旭东,今年48岁了,可是,看上去和他的真实年龄少说也有10岁的差距。看上去年轻,资历却很老。美国纽约大学东亚系和比较文学系的双料教授,并且担任东亚系主任的他,在学界早已声名卓著。

知道张旭东,是因为本雅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张旭东俨然已成了本雅明的中国代言人。由他翻译的《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一书在1990年代的青年人中广为流传,一时间甚至成为了先锋知识分子的“识字课本”。

照例,和张旭东的对话还得从那本让他暴得大名的译著《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谈起。谈到这本书,张旭东首先要感谢北大的图书馆。“在80年代,”张旭东的眼前似乎闪过过往,“北大有个奇怪的传统,就是他们借书会去看后面的借书记录,看有谁借过这本书,找思想上的对话者。”

比如,找甘阳借过的书。虽然借书可以只写借书号不签名,但甘阳借书大概就像中央领导写“已阅”一样,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张旭东发现,他们借的书甘阳都借过,在北大,如果发现你借的几本书对方也借过,那么你就知道,这个人和你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就会打听这个人在哪儿,就会找上门去谈。这也是交友的一种方式。

大四刚开始的时候张旭东开始翻译本雅明。那时候他即将毕业,大家忙着分配、考研或者出国,很乱。毕业后他到新华社体育部担任记者,新华社要坐班,坐班的时候他就在翻译《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科长发现了很不高兴,不过北大学生自由散漫惯了,所以他也没有理会。1987年年初,张旭东在新华社的资料室内把序言写完,写完之后交给这套书的编委会审稿,出版周期很长,1989年6月5日,他收到了2000元的稿费。已经在音乐学院工作的他骑着自行车从长安街上走过,到三联书店的财务部去取钱,这笔钱算是救了当时正缺钱的张旭东的急。

在翻译的过程中,1985年,美国杜克大学教授、著名的西方马克斯主义学者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到北大来讲课。张旭东向詹姆逊请教了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这让詹姆逊感到特别吃惊,他对中国学术界的印象就觉得这里应该是一张白纸,本雅明在美国也可以算是一个前沿的新热点,没想到一个北大中文系的本科生已经在译这本书,马上就对张旭东另眼相看。詹姆逊问他想不想去美国跟他读博士,但当时刚谈恋爱、女朋友在国内、文化热又如火如荼、有那么多朋友、当时是半个文学青年半个业余哲学家、觉得国内很不错的张旭东婉谢了詹姆逊的邀请。詹姆逊给人一个承诺就会记得,4年之后,张旭东写信给詹姆逊,问他现在出国还行不行?

“他回了信,说还欢迎。”张旭东淡淡地说。

刘小枫推荐本雅明

留学生: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本雅明的?

张旭东:真正开始全面阅读本雅明是在1985年,刘小枫将本雅明的《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这本书推荐给我。但之前我通过接触西方马克思主义就对本雅明有所了解。上世纪80年代文化热中非常热的一点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它们与当时非常热的讨论,如异化问题、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都有关联。年轻的一代对马克思主义本身不一定感兴趣,西方马克思主义吸引他们的是“西方”这两个字。那些学文学理论和哲学的年轻人觉得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现代西方的社会、思想、历史问题都有很深的看法,在文学理论和美学上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体系,因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方法是从文化着手,再上升到分析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他们首先接触到的是文艺中的现代派文学。当时我们会喜欢阿多尔诺、布洛赫、本雅明、马尔库塞。其中,本雅明和阿多尔诺是比较偏文学的。和写作《否定的辩证法》同时具有哲学家的一面的阿多尔诺相比,本雅明则更为文学化。本雅明不会去研究黑格尔这样的纯粹哲学问题,他是一位文学批评家、文化评论家、文学史家、自由撰稿人。

留学生:翻译的时候有困难吗?

张旭东:当时刘小枫是三联书店《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的副主编,他来找我,他觉得我在文学批评方面还比较擅长。之前我在翻译海德格尔的《诗人何为?》、《世界图像的时代》,小枫对我说这些也很好,但是本雅明是你特别应该翻译的。这是我第一次完整地看到这本书。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应该感谢北大图书馆。那里太全了,一个本科生到图书馆里就能把原著给借出来。

我在上海上的中学,那里外语教育抓得比较紧,同学们也非常在意,考大学的时候虽然英语成绩很好,但也不知道日后有什么用。在北大分在快班,但老师跟我说快班对你来说也太慢,他说你自己去读。我问怎么读?他让我去读原著。中学生初到大学,根本没有原著这个概念,他推荐给我的第一本书就是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这是我毕生第一次借一本原版的英文小说,几天就读完了,觉得非常容易。此后我定期去图书馆借外文书。

北大图书馆相对于今天中国的财力、物力、全球化接轨的程度而言仍然非常超前。北大图书馆的编目非常完整,除了特别前沿的,你能想得到的书这里都有。

留学生:在北大的时候,当时是否有很多沙龙性质的小圈子,大家没事就聚在一块谈文学、讨论哲学问题,像海子他们那样?

张旭东:我认识海子,但交往不能算很多。中文系内部的人参加的沙龙不多,但是对广义上的现代派文艺感兴趣的还挺多。那时我和哲学系、外国哲学研究所的研究生、博士生成了朋友,经常参加他们的讨论,虽然我是个“外人”,但这个圈子也不是什么秘密团体,定期不定期地会有一些学术讲座,

很开放,北大的学生可以到处去听,这是北大的一个传统。中文系本身的教育当然很重要,但我的兴奋点不在这里。你也知道,中文系的教育到现在还是这样: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学史、古汉语、党史……还比较古板。

另外中学时的一些比较“先知”的同学会给你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我在中学的时候就基本上把西方名著通读了一遍,包括李泽厚当时在谈的书,我们也在读。我们会非常关注什么样的书有出版,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名著》出一本买一本,那种求知欲现在难以想像。当时的人都很单纯,没有电视,没有娱乐,所有的兴奋都在思想世界之中,家庭和整个社会也支持你去阅读。

詹姆逊:学者的表率

留学生:你到美国师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后,留学生的生活还适应吗?

张旭东:特别适应,在学业上,甚至可以说不存在适应的问题。去了后很兴奋,更能专心致志地学习。我也只能算是走运,碰巧了,就我个人的经验,很多人在国内还能用心读书,可是一到国外,经历了这么大的变化,诱惑如此之多,需要应付的事也是层出不穷,反而让你感到无所适从。

我刚跟詹姆逊的时候也不知道詹姆逊是什么路数,但聊的时候就特别能对话。这就牵涉到另一个问题。我现在每年都在国内招博士生,发现大多数学生看重的是大学和导师的名声,对自己日后的方向并没有一个很清楚的规划。出国是去发展自己的思路,而不是去换一个环境,如果是后者的话,自己在国内的学习在国外完全无用武之地,而国外的知识储备又没有到位,这样的留学就会事倍功半,留学变成一个损失非常大的事。

留学生:你眼中的詹姆逊先生是个怎么样的人?

张旭东:他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学者。他对我做的事是一种证明,有他在我不会对自己做的事情产生怀疑。年轻人在学术上还没有完全立足的时候需要相信一个东西,他就会给你这样的信心。

另外从学术层面而言,他的思想既积极介入前沿理论,同时他的历史穿透力又很强。他读马克思主义、黑格尔、斯宾诺沙、甚至中世纪的哲学,面对丰繁芜杂的世界,当你无法应对时,他会给你在历史和现实之间搭起一座桥梁。我很幸运,我在美国的很多同学只学20纪后期的一些理论,但他们的历史纵深性往往就会弱一些。欧洲的教育会强调历史,特别扎实,但是又过于古典。

在教育上,詹姆逊是个非常慷慨的学者。对于中国学生尤其照顾,这种照顾不是说在生活上,他会非常期待你的学术发展。他肯定是一个西方中心论者,但他对中国也非常关注,这种关注让我开始摆脱某种意义上的本位主义,使我发现,中国当下的许多问题,其实无时无刻不与世界性的问题盘根错节在一起:革命、市场、国家、保守……无不如此。

另一方面,詹姆逊的勤奋让人印象深刻。他每天五六点钟起床,看书写作,晚上11点休息,天天如此,雷打不动。他的家很大,就像中国一个小村子,一看就是拒绝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家里养了很多鸡、猫、狗和羊。每年新学期开始都会在他家开派对,不过再高兴,9点他也会准时去休息。

有一年我做他的助手,每天8点整他就会打电话给我,要我去借书。他的阅读量和阅读范围给你定了一个标准,让你知道一个学者应该是这样的。他读书几乎都是照相式的,过目不忘,这也让人非常佩服。

留学生:香港科技大学的陈建华先生上次对我说詹姆逊写《政治无意识》的时候,直接就打下来,很少修改,所以非常难懂。是这样的吗?

张旭东:他写稿一气呵成,所以看他的稿子改动的地方很少。但他语言非常流畅,有人抱怨他的书读不懂,可能是缺乏一些必要的知识准备,跟不上他的思路,跟他本人的著作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留学生:在中国,一个导师可以带很多的研究生、博士生,甚至把自己的学术著作分摊给研究生来做,导师就变成了“老板”。你怎么看?

张旭东:在西方绝对不会有这样的事。学问是个人的事,怎么可以把它们让别人代劳?中国的基础教育非常好。但是就我个人接触到的情况,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和美国比较起来还是差距比较大。我们的中文系和西方民族文化的核心—比如英文系、法文系、德文系—仍然无法抗衡。

西方的学术规范很严,大多数学者都有很强的自律意识,抄袭、作假、复制自己、说空话套话的现象就不容易出现。国内硬性量化的东西太多,硕士生都必须在核心期刊上,而在西方,学者并没有这方面的硬性规定。

美国出版社编辑的敬业精神也让人佩服。我的书稿清齐定后寄给他们,他们会专门找一个Copy Editor来审读我的稿子,一般需要2个月的时间。从文字到句法到行文风格,一书稿打回来,密密麻麻几乎每一行都有改动,贴满了编辑的意见,得需要一个月才能把稿子修改完,出书的质量确实让人佩服。

本雅明所面对的就是一个梦幻世界

留学生:我知道你在翻译《拱廊计划》,这本书的进程怎么样了?

张旭东:我和几个博士生在美国翻译本雅明的《拱廊计划》,1000多页,这是非常浩大的一个工程。这本书是本雅明的读书笔记和资料汇编,不是专著。暑期和华东师大中文系和纽约大学东亚系合办的暑期研讨班,就是以这本书为核心读本,来讨论大都会的文化研究、现代性问题的基本方法、基本概念,从19世纪的巴黎出发来审视21世纪的上海。有些方法是可以借鉴的,比如我们现在还处于一个商品时代,如何看待商品?商品对我们生活空间的影响?资本和商品所构造出的物质符号世界,越来越密不透风。所以我回到它的源头—本雅明19世纪的巴黎。 这本书即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留学生:本雅明所感受到的震惊首先是一个感官的震惊,你认为这种震惊和都市化的进程有何关联?

张旭东:这当然很有关。在农村、在传统的世界中,生活都是连续的。经验组织在传统规范之中,一切都是规律性的,有章可循的。大都会里的是陌生人,面对的是陌生人大量的聚集,这里就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事。工业文明给你带来物质上的震惊、陌生感、自然的退却和消失、速度的加快、空间的压缩。

震惊的第一个意思就是信息过量,是一种伤害,造成视觉、听觉等感官乃至身体和心灵的伤害。这种伤害淤积后无法排遣,就会变成病灶,抑郁症、精神分裂、异化……所有问题应运而生。这本书是从意识层面—而不是从马克思从生产出发—研究我们被我们的文明塑造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在后现代条件下,这一切都已完成,但在本雅明的巴黎,还都是源头。

留学生:齐格蒙特·鲍曼在《现代性与大屠杀》一书中分析纳粹犹太人大屠杀的起源,认为现代社会将人变成大机器中的螺丝钉,正是现代社会将现代文明推向了大屠杀的深渊,你是否认同他的观点?

张旭东:对,欧洲人特别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两次世界大战、大屠杀以及极权政治下的苦难,都与理性、征服、控制、人与自然的分离等现代性基本的概念有关。人把自然视作一个掠夺的对象,进而把人类作为工具,近代工业文明就会变成杀人的魔咒。这使本雅明这代人特别沉痛地感受到:灾难成了常态?为什么人们会去接受它,认为它是正常的?对于他们来说,美国和苏联都不是希望。所以他回过头去研究,哪出问题了?

留学生:这是个越来越碎片化、越来越虚无的时代,你觉得还有解决的途径吗?

张旭东:现在来谈解决还为时过早,但我觉得至少人们应该有反思的意识。这就跟鲁迅说的一样:铁屋里的人在昏睡,有几个人醒过来了,可是铁屋子无法打碎。那么你是叫醒他们呢,还是继续昏睡下去?本雅明和鲁迅都谈到了一个觉醒的问题,如何从这个商品拜物教的时代觉醒是第一步。

至于改造,也不是没有人尝试过。20世纪是一个革命的世纪,最血腥最暴力最激进,也最理想主义,很多实验都失败了,但我们说我们就做顺民了吗?就满足于小康了吗?人生活在假象中是很幸福的,生活中现实中则必须承受丑恶、痛苦和残酷。现在首要的问题是要告知他们,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马克思就告诉我们什么是资本、剥削、阶级压迫,将我们从物质的假象中剥离出来,重新审视这个物欲的现实。但如果大家连读书的兴趣都没有,被商品和资本训练得只喜欢娱乐,那要求他们去了解和理解我们生活的真实现状,也许也是一个颇为无奈的要求。现在教育是打开商品统治的一个缺口,培养他们阅读和批判的兴趣,这样才可能谈得上日后的解决途径。

第3篇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动态电路 说题环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有关中考试题的信息更加丰富,更多的省市加入说题的行列。新课程改革要求变革学习方式,建立探究式教学格局,师生共同探究,在探究活动中,培养探究能力,提高综合素养。“说题”正是教师对试题的探究,通过探究,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实,才能使教师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东西。能够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面、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是创造性的劳动态度的一个重要条件。”那么什么是说题呢?笔者认为,“说题”是指教师以课程标准和大纲为指导,对于给定的一道题目,在精心做题的基础上,从说题目的背景、说题目的解法、说学情、说题目的变式及拓展等,进而总结出经验性的解题规律及反思。

一、说题案例

笔者参加2013年福建省中、高考学科教师“说题”视频比赛,说题的题目出自于厦门市2013年中考物理第19题,此题是一道关于动态电路的解析题,动态电路分析是近年来中考的热点,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是一道很值得研究的试题。下面以这道动态电路的解析为案例谈谈“说题”的环节,以期抛砖引玉。

1.原题再现

如图所示,两电表是理想电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两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电流表示数?摇?摇 ?摇?摇,电压表示数?摇?摇?摇 ?摇。

2.说背景

本环节主要说明试题的来源,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属于哪种类型的知识,都考查了哪些核心知识、涉及的知识点有哪些、试题中能力要求层次在《考纲》中是属于“了解”、“理解(掌握)”还是“综合应用”层次,试题在整个试卷中的难易程度是较易的、是适中的、是偏难的,是否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

例如,本题是一道开关由断开到闭合引起电路中电压及电流变化的题目,属于动态电路。此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串并联电路的识别、对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的了解(属于“了解”层次),以及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属于“理解”层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查学生运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欧姆定律解决对动态电路这类综合性较强的题目,紧扣《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通过学习物理知识,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建立概念和认识规律之后,应及时引导学生用掌握的知识来分析解决生活和社会中的实际问题,强化理论的应用意识”。

3.说题目

本环节主要说明题目的价值,即这道题目所起的作用,以及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等等。

例如本题的题目价值是:

(1)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看图能力,同时通过指导学生画出电路每次变化后的等效电路图,渗透一些简单的转化思想。

(2)加强对电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此例为解决电学故障这种难度较大的题目做准备,是今后学习电功、电功率的起点。

4.说解法

本环节最能体现说题教师本领的环节,要重点说出自己解这道试题的独到方法。教师一定明确“说题”是讲怎么解题,而不是讲题的答案是什么,不能把对老师的“说题”变成对学生的“讲题”。

例如,本题首先引导学生理出解题思路:解决变化电路问题的关键是把动态电路变成静态电路,即画出每次变化后的等效电路图,标明已知量和未知量,再根据有关的公式和规律去解题。

再分步骤进行解析:

(1)断开开关S,支路L■无电流,可将L■支路去掉,电路中只有灯泡L■,引导学生画出简化后的电路图,如图1所示,分析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哪段电路的电压和电流。

(2)当开关S闭合后,灯泡L■和灯泡L■并联,引导学生画出电路图,如图2所示,再分析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哪段电路的电压和电流。让学生掌握解题的过程:开关的闭合电路总电阻的变化情况电路总电流的变化情况小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情况。

图1 图2

5.说学情

教师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因材施教,那么“说题”也可以从学生的学情入手,不同程度的学生对试题的把握是有区别的,所以本环节要求分析学生的知识状况,能力状况,以及学习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情况,找出学生答题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及原因。

例如动态电路这一类型的题目对于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能在课堂上将这一知识点消化;对于那些成绩中等的学生来说,他们通过一阶段的学习,已基本掌握电学的有关内容,但在知识的综合和应用方面还不太灵活;对于学困生来说,他们对电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好,特别是对于动态电路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答题时基础较差的同学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有的是串联、并联混淆不清;有的是电表测量什么物理量张冠李戴;有的各物理量的变化特别是电阻阻值的变化分不清,有的分析电路时不会把动态电路变成静态电路,即画出每次变化后的等效电路图。之所以会产生这些错误,归根结底就是不会分析电路。因为分析电路是解决一切电路问题的关键,电路到底是串联、并联,是发生了断路、电源短路,还是局部短路,都必须通过仔细分析题意搞清楚。电路分析正确了,后面的进一步思考和解题才有意义,正确率才能提高。

6.说变式、拓展

本环节主要是对原有试题中的条件、类型进行变式推广或拓展,可以改换试题的相应条件,形成新的变式试题;或是找出同类试题。从一题多变、举一反三中渗透解题思维规律,触类旁通,启发思维,概括出一般物理原理、教学规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变式1:如果将电流表放到L■的支路上,如图3所示,则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示数?摇?摇 ?摇?摇,电压表示数?摇?摇 ?摇?摇。

图3

【设计意图】在原题形成解题思路的情况下进行变式,将电流表放到L■的支路上,测支路L■的电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变能力。

变式2:如果将灯L■取出,变成如图4所示的电路,则闭合开关S,电流表示数?摇?摇?摇 ?摇,电压表示数?摇?摇 ?摇?摇。

图4

【设计意图】变式2考查学生对于电路故障的掌握情况,即电路造成短路以后,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难度有所提高。

拓展1:串联电路中开关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的变化。

在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将开关S闭合,则电流表的示数将?摇?摇?摇 ?摇,电压表的示数将?摇?摇 ?摇?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5

拓展2:并联电路中开关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的变化。

在图6中,开关S■、S■闭合后,灯泡L■和灯泡L■是?摇?摇?摇 ?摇联连接的。当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将?摇 ?摇?摇?摇;电流表A■的示数将?摇?摇 ?摇?摇,电流表A■的示数将?摇?摇?摇 ?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图6

【设计意图】拓展1、2是在巩固原题及变式解题思路的基础上,对于串、并联电路中开关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电流、电压的变化的题型进行归类整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3: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的变化引起电路中电表读数变化。

如图7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A■、A■和电压表V的读数将如何变化?

图7

【设计意图】对于动态电路另一个类型进行拓展,考查学生对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的变化引起电路中电表读数变化的掌握情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提高学生对题目关键问题的把握能力。

7.说反思与感悟

本环节主要是通过对题目解析,反思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应关注的问题,以及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例如本题从知识、方法、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

(1)从知识点方面上看,教师要重视双基的落实,加强学生对串并联电路的识别、对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的了解,以及对欧姆定律的理解,使学生掌握学好物理知识的方法。

(2)从教学方法上看,教师要注重教会学生进行电路分析,并根据题意画出电路每次变化后的等效电路图,在掌握电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从教学效果上看,对一道题目的解法,教师应通过对题目的变式和拓展,举一反三并归纳整合,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效果。

二、“说题”活动的收获及作用

“说题”要求教师对整个物理问题的解答过程有深刻理解,从而促进教师加强对试题的研究,所以“说题”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

1.“说题”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说题要求教师对题目进行深入剖析与挖掘,指出题目蕴含哪些知识点,题目的难点及其成因,进而对同一类型题目进行归纳与整理,用于指导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教师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更好地找出问题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决有关物理问题的能力,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2.“说题”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命题能力

考试对于教学来说,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这就要求我们重视考试命题的研究,避免教学的盲目性。通过这次说课比赛,我认识到教师如果经常研究近年中考试题的背景、能力要求及可能的变式方向,就能提高命题能力,把握中考命题的方向,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说题”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说题”是对做题的归纳和升华,教师通过“做题、想题、改题、编题、说题”等一系列活动,促进教师对试题的深入研究,把握物理知识的应用性,同时把握中考试卷命题的方向性,在教学中有的放矢。长期坚持“说题”,必然促进教师熟练掌握物理知识,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物理教师不仅要会解题,还要会说题。说题交流活动让我感悟到,对于物理题目应深入分析,用心思考。通过思考,我们的教学水平才会得到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研究能力才会得到进一步提升,才能从说题活动中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切入点,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第4篇

1 物理教学的教育视野

通常把教人做人(比如思想观念、道德品行)的教学称为教育,而把教人做学问(比如物理、数学等学科知识)的教学称为教学.学科知识有“表层知识”与“深层知识”或说是“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分,比如具体的物理概念、规律、原理等就属于表层知识,而物理思想、方法,甚至还有普适的一般认识论和方法论,这些与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相关的思维及其技能力性知识,就属于深层知识.可见,同时关注“表层知识”与“深层知识”的教学才是完整的.

爱因斯坦曾在《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一文中指出:“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我国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关注物理课程的育人功能,即关注人文内涵、科学意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并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具体描述,反映了“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诉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努力使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与探索的能力,发展思维水平、实践能力、创造意识甚至创造能力.在经常化的课堂教学点评、特别是比赛课或示范观摩课的点评中,一般老师往往从知识获取与掌握的角度考虑课堂如何运行,而专家则往往以教育的视界提及科学思维、方法,甚至科学与人文等教育因素.

当然,一个令人纠结的现实问题是:尽管都知道“深层知识”对人的发展很重要,但毕竟很难在短期反映出来,更直白一点说,就是不能通过当前的考试反映这种教学“成就”.应当承认,从某种意义上说,“应试教学”是由当前的考试与评价“逼”出来的.我们期盼着考试与评价的改革,而在这种理想未实现之前,我们的教学能否“重视远期的、不显见、无法精确考核的方面”,就成为教学智慧与非智慧的区别,再高调一点,就是“教书匠”与教育家的区别.同时也应当承认,从“教学性”走向“教育性”的脱俗与超越,既需要现代教育理念与足够教学技术底蕴积淀,也需要足够勇气.追求教学智慧的人们,应该拿出承担教育使命的勇气,朝着这样的方向不懈的努力.

2 认知策略的教育价值

教是成就学的工作.往小处说,就是成就学习成绩;往大处说,就是成就人的未来.一般老师认为,我并没有那么高的境界,只希望学生理解、掌握当前学习内容,提高考试成绩.事实上,即便是在相对狭义的认知层面,同样是有深层次“教育性”因素值得关注的.

比如“欧姆定律”的教学,常有两种不同教学观念支配下的教学行为:

其一,“机械学习”特征的教学.作为电流、电压、电阻三者关系的欧姆定律,是前人早已得出的结论,不论语言表达还是数学形式(I=UR)都很简单.在无非是教会解题应对考试的教学观念支配下,只须很少的时间就能将公式的来历及其运用注意点“讲到位”,至于猜想和探究则被“节约”用于做更多的题,通过大量做题来强化公式记忆,或在大量的“试误”中强化所谓理解.

其二,“意义学习”特征的教学.这种教学,是从实验事实中感知电压、电阻对电流的影响,从定性的因果变化关系到由实验数据归纳出定量关系,经历猜想、探究、归纳等一系列实验操作和思维活动,即在类似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获得对规律的认识.尽管这样的教学最终也无非那个简单公式,但发生在过程中的“事实”会使得结论有了来龙去脉的根基.从认知的角度说,亲见的事实、亲历的过程更易于被理解,更易于被纳入认知结构.同时,过程包含的思维及方法途径,不但对理解有意义,不但在当前的认识中起作用,而且在研究其他问题时也会起作用.这种学习过程的经常性积累,会逐渐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思维方式,对于后续学习、甚至是离开教师后的独立学习或研究,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就是“意义学习”方式在学生认知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从“学会”到“会学”的意义.

教学行为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小到编题目、为学生答疑等,都存在教育价值因素.比如,学生向老师请教一道题目怎么解,常见的表现是:手指点着题目说,这个我不会做.对此,笔者的处理方法有点与众不同.常常会这样“折腾”学生:

请不要看题,先把题目说给我听听.

学生不能脱稿说,一般都是照着读.

好,现在不看题目应该会说了,说来听听.

“哦,我会了!”一溜烟走人.

笑着朝着背后喊上一句:就这么走啦?以后有问题多读几遍再来呵!

读着、说着,怎么就会了的呢?原来,不少同学常常不完整的读题,更不用说是“说题”了.事实上,不少同学的问题是“假问题”.平时老师也关照学生读题、审题,但往往是“耳边风”,而在这种情境中的体验就比较深刻.再说一个具体的例子,某同学请教下面这道题:

有弹簧测力计和一个小金属块,其他器材自主选择,要求测出金属块的密度.请写出:(1)所选择的其他器材;(2)主要操作步骤(所测物理量用适当的字母表示)以及求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

笔者在要求学生“说题”的当儿,翻阅着他带来的近期作业,恰巧发现有类似的题,并且做得很好.题目是:

将一只小石块用细线系住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在空气中称得小石块重为4 N,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4 N,取g=10 N/kg.求:(1) 小石块的体积;(2) 小石块的密度.

第5篇

初三物理新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为了使初三物理下学期教学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学校要求初三物理教师都要制定并写出初三物理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初三物理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是该科教师在学期开学后提前做好的准备工作,也是学校使用范围最广的论文,初三物理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首先经过初三物理备课组对初三物理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的草稿展开讨论,然后再在自己的初三物理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中要对学情、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学措施、教学进度等进一步做详细的说明,才算是真正制定好了初三物理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并在实际工作中,初三物理老师要严格按初三物理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里的要求和措施去实施,如果出现特殊情况,也可以对初三物理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中的某些内容做适当调整。在平时教研活动时,经过讨论也可对初三物理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有所变动,但要以完成学期目标为基本,可以改变教学措施和方法,对教学内容不可随意删减。本空间的初三物理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是经过老师精心编写而成,但也可能对你不适用,有什么意见请提出。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初三物理科已全面进入中考复习工作,面对中考复习,我们是以《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复习中,强化基础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好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教学中,加强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相联系的教学,关注学习过程中如何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究、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使他们能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力争中考实验操作考试合格率达98%以上,工作计划《初三物理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2、强化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各种类型的考题,能熟练运用多种解题方法进行解答。

3、使学生能熟练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4、力争中考平均分达90分以上,优分率达85%以上,及格率达90%以上,低分率控制在3%以内。

三、教学措施

1、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学生虽逐步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但学生的自制力不是很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细节的管理。做到课前有预习,课后有复习,课堂勤学习;每课必有一练,杜绝学生不做作业、抄袭他人作业;教育学生养成独立思问题的习惯,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学习成为自已终身的乐趣。

2、要重视基础教学:物理现象、规律和基本的实验操作是教学的基础。因此,认真研究书本中出现的每个问题,是学习的第一步。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中,应灵活多样、适当拓宽,促进有意义学习。不做超过课程标准的繁难试题,提高学习效率。

3、联系实际:注意观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理现象(如家用电器等),能利用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设计实验,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对习题中出现的与生活相关的电现象进行透彻的分析是学好电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切忌就题论题。能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是学好物理的必经之路。

4、关注探究:在中考的各类试题中,实验与探究题所占的比例既是最高的,也是部分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头疼的问题。对实验探究的学习,应以考试说明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为依据。实验能力作为进行科学探究所需的重要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实验学习应包括: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操作、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及必要的分析与论证等内容。

5、强化规范:规范是成功学习的前提。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强化解题规范化训练,明确方法、严格要求。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四、教学课程和时间安排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备注

补课2.1-2.8第1讲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2讲声音的特性噪声与声的利用第3讲光的传播光的反射与平面镜成像第4讲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补课2.18-2.27第5讲物态变化第25讲分子热运动内能第26讲比热容热机第27讲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一3.1-3.7第6讲电流和电路第7讲串并联电路第8讲电压电阻第9讲欧姆定律

二3.8-3.14第10讲电功率及其测量第11讲电与热安全用电

三3.15-3.21第12讲磁场电流的磁场第13讲电动机与发电机第14讲信息的传递

四3.22-3.28第15讲宇宙和微观世界第16讲质量和密度第17讲运动的描述时间与长度的测量

五3.29-4.4第18讲力与运动第19讲弹力重力摩擦力第20讲杠杆简单机械第21讲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

六4.5-4.11第22讲浮力及其应用第23讲功功率机械效率第24讲机械能

七4.12-4.18综合一与声音相关的问题综合二与光相关的问题综合三与物态变化相关的问题综合四与内能和热量相关的问题

八4.19-4.25综合五与密度相关的问题综合六与压强、浮力相关的问题综合七与运动和力相关的问题综合八与做功、机械相关的问题

九4.26-5.2综合九电路的连接和控制综合十欧姆定律电功率综合十一电与磁

十5.3-5.9专题一作图专题二简答

十一5.10-5.16专题三实验5+2

十二5.17-5.23专题四计算题5+2

十三5.24-5.30基础补漏5+2

十四5.31-6.6作图实验5+2

十五6.7-6.13计算创新

第6篇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物理学科的考查更侧重物理学养的考查,只会高效解题得高分不再是学习物理的最终目的.要掌握物理学科的特色,会使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看待事物并有所发明创造才是我们真正应该重视的能力.

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是三套全国理综卷之一,适用于河南、河北、山西、陕西、湖北、江西、湖南七省.试卷中物理部分在突出考查主干知识的基础上,以能力立意命题,关注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重视实验问题的探究创新,着重考查了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一、突出主干知识

试卷紧扣“考试说明”,所涉及的主要知识点有:

单项选择题

第14题(伽利略斜面实验手稿)——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15题(均匀带电圆盘与点电荷)——电场强度;

第16题(带电粒子进入平行板电容器)——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动能定理;

第17题(导线切割磁感线)——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第18题(带电粒子射入匀强磁场)——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多项选择题

第19题(两辆汽车的行驶)——xt图象、位移、速度;

第20题(载人空间站交会对接)——宇宙速度、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

第21题(航母上舰载飞机的制动)——vt图象、力、加速度、功率.

实验题

第22题(测量动摩擦因数)——动摩擦因数、游标卡尺、匀变速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误差;

第23题(测量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和电阻“×1k”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多用电表、电压表、部分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计算题

第24题(两辆玩具汽车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25题(金属棒在磁场中沿连接电容器的倾斜导轨下滑)——安培力、摩擦力、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牛顿运动定律.

选考题

第33题(两分子的靠近、气缸内气体的状态变化)——分子动理论、气体实验定律;

第34题(机械波的传播、光在光导纤维中的传播)——横波图象、光的折射与全反射;

[JP2]第35题(质子与铝核的反应、两木块的碰撞)——核反应方程、动量守恒定律与动能定理.[JP]

可见,试卷涉及“考试说明”中的绝大部分Ⅱ级要求考点和不少重要的Ⅰ级要求考点,涵盖了必考模块中的运动的描述、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机械能、圆周运动、电场、电路、磁场、电磁感应等主题,以及选考模块中的分子动理论、气体、机械波、光、碰撞、原子核等主题,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HJ2.1mm]

二、凸显能力立意

试卷以基础知识为载体,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凸显能力立意,突出对考生能力的考查.试卷对考生提出了较高的能力要求,除了一般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外,还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程分析能力

如第16题,平行板电容器与电源相连,带电粒子落入平行板电容器后从下极板处返回,讨论电容器极板移动后粒子的运动状况.此题涉及粒子在电场外的自由落体运动及电场内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选取极板移动前后粒子两次下落的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列式联立求解.

第33(2)题,如图1所示,气缸侧壁绝热、顶部和底部都导热,活塞绝热.两活塞下方和右活塞上方充有理想气体,左活塞上方为真空.此题讨论气缸内气体的状态变化,涉及气缸底与一恒温热源接触后,两活塞下方气体经历等压过程;打开开关后,两活塞上下方气体各自经历等温过程.正确分析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选取相应的气体实验定律,是正确求解的关键.

第35(2)题,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木块A与B发生弹性正碰,以后都停止运动,求A的初速度.此题涉及A与B的弹性正碰、碰撞前A的匀减速运动以及碰撞后两者的匀减速运动,需根据不同的物理过程分别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求解.

2.图象分析能力

如第17题,如图2所示,金属棒沿“[WTBZ]V”字形导轨匀速切割磁感线,在回路中产生电流i,选择正确的it关系图线.金属棒在右移过程中,不仅有效长度变化从而感应电动势变化,回路中电阻也会随之变化,从而感应电流大小不变,图线应与t轴平行.此题考查了运用图象描述物理过程的能力.

第19题,两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其xt图线如图3所示,讨论两者的运动状况.由于xt图线的斜率可表示汽车的速度,a车图线在t1前的斜率比b车的小,表明a车在t1前的速度比b车的小,应是b车追上a车;t2时两车图线的斜率异号,表明此时两车运动方向相反;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图线斜率的绝对值先减小后增大,表明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图线斜率的绝对值有比a车小的时候,表明b车的速率并不是一直比a车大.此题考查了运用图象分析物理过程的能力.

3.数学应用能力

如第18题,如图4所示,带电粒子沿平行于直径ab的方向射入磁场区域.已知射入点与ab的距离,以及粒子射出磁场与射入磁场时运动方向间的夹角,判定粒子的速率.此题需画出粒子运动轨迹的草图,结合轨迹圆与磁场边界圆之间的几何关系,运用相关物理知识求解.

第24题,两玩具车A和B用一带有标记R的轻质细橡皮筋相连,初始时橡皮筋处于拉直状态,让A从静止开始沿y轴正向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加速运动,B平行于x轴朝x轴正向匀速运动.已知开始时A、B和R的位置坐标以及运动过程中某时刻R的位置坐标,假定橡皮筋的伸长是均匀的,求B运动速度的大小.此题需画出如图5所示的坐标示意图,结合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之间的比例关系,运用相关物理知识求解.

4.科学思维能力

如第14题,根据伽利略斜面实验手稿所列数据,推测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观察表中数据,第一列数据是第二列对应数据的平方,可知第一列数据应是时间的平方;而第三列数据与第一列对应数据成正比,显示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此题涉及物理学史,不是单纯地呈现物理学的发展、科学家的贡献,而是凸显了重要规律探究发现过程中的物理思想和科学研究方法.

第15题,如图6所示,一半径为R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c的轴线上有a、b、d三个点,a和b、b和c、c和d间的距离均为R,在a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q>0)的固定点电荷.已知b点处的场强为零,判定d点处场强的大小.此题讨论的是均匀带电圆盘与点电荷的合电场,对于均匀带电圆盘的电场分布,中学阶段不作研究.然而,b点处的合场强为零,可知该处带电圆盘的场强与点电荷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问题就转化为点电荷场强的计算.根据对称性,可进一步确定d点处带电圆盘的场强,从而确定该处的合场强.此题涉及“转化”与“对称”思想的运用.

第25题,如图7所示,金属棒在磁场中沿连接电容器的倾斜导轨下滑.第(1)问,求电容器极板上积累的电荷量与金属棒速度大小的关系.此问不难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切割式”及电容的定义式求得.第(2)问,求金属棒的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此问需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金属棒下滑的加速度表达式,确定金属棒做匀加速运动后再由运动学公式得出.其中,安培力的确定需分析电容器极板在时间间隔(t,t+Δt)内增加的电荷量,微元思想的运用是求解此问的关键.

5.实际应用能力

如第20题,以“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首次成功交会对接为背景,展示了我国航天技术的辉煌成就.由于对接轨道为离地面343km的近圆形轨道,为实现对接,两者的运行速度都应小于第一宇宙速度.由于对接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大气,如不加干预,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而其动能可能会增加.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仍受地球引力作用,只是“视重”为零.此题联系航天实际,涉及宇宙速度、圆周运动与万有引力等知识的应用.

第21题,以我国首艘航母上舰载飞机降落为背景,反映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飞机着舰并成功钩住阻拦索后,飞机的动力系统立即关闭,阻拦系统通过阻拦索对飞机施加一作用力,使飞机在甲板上短距离滑行后停止.试题提供的阻拦系统示意图及飞机着舰到停止的速度—时间图线分别如图8(a)、(b)所示.根据vt图线

下的面积表示位移,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判定:从着舰到停止,飞机在甲板上滑行的距离约为无阻拦索时的1/10;在滑行过程中,飞行员所承受的加速度大小会超过2.5g.因飞机在t=0.4s时恰好钩住阻拦索中间位置,此时阻拦索张力为零,阻拦系统对飞机做功的功率为零,故在0.4~2.5s时间内,张力与功率不可能不变.此题联系军事实际,涉及vt图象、力、加速度、功率等知识的应用.

6.实验探究能力

如第22题,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9所示.第(1)问为测量遮光片宽度时20分度游标卡尺的读数,需注意与10分度游标卡尺读数的区别.第(2)问求物块的加速度表达式,可先确定物块经过两光电门的速度,再由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关系式求得.第(3)问求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需采用隔离法,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处理.第(4)问确定误差种类,需根据“偶然误差”与“系统误差”的概念得出.

测量动摩擦因数,并不是教材中的学生实验.此题着重考查了基本仪器的使用能力、实验原理的分析能力、误差概念的理解能力,考查了灵活地运用所学过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第23题,测量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和电阻“×1k”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实验电路如图10所示.第(1)问涉及多用电表的电阻调零,需将红、黑表笔短接.第(2)问涉及实验电路的连接,考虑到红表笔的电势较低,应将红表笔与1端相连.第(3)问为滑动变阻器调至某一阻值时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需注意仪表示数的估读,且多用电表的读数应将表盘示数乘以倍率.第(4)问,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已知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求电压表的内阻.由于多用电表测得的是其外部电路的总电阻,而滑动变阻器阻值已调为零,故此时多用电表的读数显示的即为电压表的内阻.第(5)问,求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及电阻“×1k”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此问需先利用第(3)问的实验数据及第(4)问求得的电压表的内阻值,根据滑动变阻器与电压表的电压分配关系,求得第(3)问中多用电表的外电压;再进一步利用(3)(4)两问的实验数据,根据多用电表内外电路的电压分配关系,对(3)(4)问的两种情况列式联立求解.

对中学生而言,测量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和电阻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是一项全新的实验.此题着重考查了基本仪器的使用能力、测量线路的连接能力、实验原理的分析能力,考查了物理实验的探究创新能力.

总之,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Ⅰ物理部分试题的编制,体现了注重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考查、注重综合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命题思路和能力立意的命题宗旨,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对中学物理新课改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第7篇

关键词:加尔文;加尔文主义;宗教改革;教育

中图分类号:B9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3-0070- 4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加尔文就是一个翘起世界的人。奥地利哲学家希尔在《欧洲思想史》中如是评价加尔文的影响:“加尔文主义者是'近代世界的先驱'。他们在十六世纪推动了西欧宗教改革的发展;十七世纪里推动了国际政治的发展;十八世纪又推动了西欧科学的发展。十六世纪之后,欧洲无论在劳动精神、在雄心壮志、殖民开拓、战争与经济的结合、自然科学的进展,都与加尔文主义者的活动分不开。通过上述过程,欧洲第一次成为西方。从中世纪起,罗马教皇的事业,格列哥利时代的改革、以致经院哲学的发展,都经有加尔文主义者而完成。在他们的时期之后,亦即从十九世纪起,欧洲的精神历史是力图克服加尔文主义者所确立的基本态度。”[5](p407)加尔文的影响在于其思想是一套完整、兼收并蓄、体用一源的世界观,他基于“唯独上帝荣耀”、以及“唯独圣经原则”来建构自己的神哲学,并由此统摄演绎出诸如“平行双国论”[6](pp.847-8; pp. 1485-89)、“民主代议制”教会治理模式 [6](PP.1053-1068)、”工作呼召论”[6](pp.719-25)等思想,使其在近现代基督教思想家中的影响无可比拟。他的支点在哪里?对此,著名学者巴西尔・豪尔认为,加尔文早在1541年之前就已基于十六世纪早期那些“圣经人文主义者”的研究方法和目的,将其神学、政治和哲学观点平衡地关联起来,并使其思想成为一套前后一贯的体系。[7](pp.55,p169)所以,弄清加尔文的早期教育对其思想产生的影响,对认识其思想实质颇为重要。

一、加尔文的早期教育经历

1509年,加尔文生于诺阳一个天主教家庭中。他的父亲是当地教会法庭的书记,也是主教的罗马教皇公证人和会计公证人,这使他能在教俗两界都颇受欢迎,也使他有能力支持童年加尔文与贵族子弟同受良好教育。[8](pp.38-43)到了加尔文要升大学时,可能因为路德与茨温利的宗教改革当时仍未对法国的天主教会产生太大冲击,所以在教会中担任神职人员仍不失为一份颇为稳定的职业。加尔文早年也认为自己天性适于学习神学且有明显宗教情怀,于是来到巴黎大学开始准备学习神学。[9](p.4)但是, 到了1528年左右,可能宗教改革对法国的教会产生了很大冲击,担任神职人员便不如在教俗两界都可游刃有余的律师更稳妥了,所以他又安排加尔文改学法律。[9](p.5)但是,加尔文在其父亲去世后却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人文,希望走一条学者之路。因此,加尔文所受教育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对他以后的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一阶段、文法教育阶段(1523-1526)。[10](p43,p。12)1523年,加尔文遵从父命进入巴黎大学的马尔什学院接受神学预科的博雅教育,主要课程是文学课程,这是学习神学之前所必须修的。[9](P.4,P.11)当时,巴黎大学乃是欧洲学术中心,在此期间,加尔文师从同情宗教改革思想的法国著名教师科尔迪耶习拉丁文和法文。

第二阶段、神学教育阶段(1526-1528)。1525年,加尔文转入以传统经院主义、管理严格且环境恶劣著称的蒙太举大学,但他仍是巴黎大学的学生。当时,巴黎深受经院主义哲学影响。在1450年至1550年,这个世纪奥卡姆的唯名论思想仍统治着整个思想界。它坚持走一条“现代路线”,明显划分自然界和超自然界。[4](P408)期间,加尔文成绩突出,还阅读了大量的拉丁经典、逻辑学、教父著作,如奥古斯丁的著作及当时流行的圣贝尔纳的著作与彼得・朗巴德的《金句四卷集》等。

第三个阶段、法律教育阶段(1528-1531)。大概由于当时宗教改革形势对法国的影响,加尔文的父亲后来改变了注意,希望加尔文学习法律,因为这是一条更稳妥的飞黄腾达之路。而当时加尔文因受一位亲属彼得・罗伯特・奥里维特影响,开始对宗教改革信仰有了一定了解,并致力于圣经研究。[9](PP.4-5)于是,在1528年,加尔文遵从父命转入奥尔良大学专攻法律,师从著名民法专家莱特瓦的彼得。期间,不仅他的法律知识突飞猛进,而且他的圣经知识也长进飞速,以致许多愿意接受归正信仰的人都来向他请教,对他的博学由衷感佩。[9](P.5)1531年,加尔文为了师从当时最著名法学家安德烈・阿尔齐特又转入布尔日大学的法学院,开始用历史批判方法来研究法律。在此期间,一位来自德国的希腊文教授沃尔默(贝扎的老师、监护人)使他收获良多。在他建议和帮助下,加尔文开始对希腊文学感兴趣,并热切地对将来所担负的责任。

第四阶段、重回人文阶段。1531年,加尔文在其父亲去世之后,并没有打算从事祭司或律师职业,而是重返巴黎大学攻文学与古典文学,以实现自己的学者梦。他迫切想置身于1523年至1531年间所认识的那些一流的法国人文主义者当中。次年,他完成了《塞涅卡论仁慈注释》。此书虽然没有受到人们重视,但却说明加尔文深受人文主义影响。[14](pp.55.)在巴黎的数月间,他所认识的一位新教人士斯蒂芬被付之火刑。加尔文为此事所感,从此放弃了其他的研究,全心投入服侍上帝的工作中,并开始参与改教者的秘密聚会。[9](P.6)

二、加尔文的早期教育对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此期间,加尔文明显受到了人文主义影响。

(1)人文教育,特别是语言为加尔文提供了研究工具、解经方法。当时,人文主义学者提出了“回到源头”(ad font)的观点,并重视对古代希腊罗马经典的刊印工作。希腊文的学习使加尔文后来能从原文直接研究圣经。加尔文视希腊文圣经为正版,而非四世纪耶柔米(又作哲罗姆)的拉丁文译本。他所采用的圣经版本有西班牙红衣主教西曼尼斯1514年所编订、1522年印刷的康普路屯并排版圣经(Complutensian Polyglot),有人文主义者伊拉斯姆于1516年在瑞士巴塞尔刊印、并于1527修订的第四版新约希腊文圣经单行本,还有1534年科林斯以上述两个版本为基础并加入部分手抄本资料修订的希腊文圣经。当时,最主要的圣经版本是伊拉斯谟的希腊文圣经,这在后来成为“难民的圣经”。加尔文主要依据的是科林斯希腊文圣经。而且,他采用的解经方法是根据上下文内在脉络来以经解经。[8](pp.171-2)圣经注释和基于圣经注释《基督教要义》成为他表达自己思想的双飞翅膀。[8](167-8)

(2)人文教育使他成为写作的长才。他师法人文主义者的治学风格,从中发展出自己的修辞和逻辑技巧,同时也受其思想影响。加尔文后来成为一位逻辑学大师,不能不说应归功于此。对此,牛津学者麦格拉斯认为,这种技巧已影响到加尔文的思想实质及其教训的表达。后者显然是受到用词考究、缜密、酣畅的伊拉斯谟拉丁派风格的影响;对于这种风格,加尔文一定曾从伊拉斯谟所著《手稿》(Copia)、《语录》(Adagia)、《对话集》(Colloquia)等著作中有所感受。这一较晚的《要义》版本,非常明确说明了将逻辑运用到其神哲学中的情况。人文主义或许已经对加尔文的神学产生了极大影响,其程度远比人们通常想象的要大。[2](125-127)正像路德因将圣经翻译成德文成为“现代德语之父”一样,加尔文后来因其所著《要义》成为“现代法语之父”和修辞长才。[12](p.126)无怪乎加尔文在从事改教事业后,对曾受教于科尔迪耶和沃尔默门下充满感激。他将《帖撒罗尼迦前书注释》一书献给科尔迪耶:“您应当分享我劳动的果实,在您支持之下,我开始进入事研究领域,目前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可资用于上帝的教会。当我年幼之时,家父送我到巴黎,……上帝的护佑使我在您手下短时学习,使我得受学之真谛的训诲,使我因此得以有所长进,……若有人从我所写得些益处,他们当知道这部分应归功于您。”[13]此外,加尔文又将《哥林多后书注释》献给沃尔默:“断无什么比我当初被家父送去学习法律,在您训诲之下学习希腊文更重要的了。”[14]另一方面,沃尔默曾受路德思想影响,且是接受路德观点的那一小群人的中坚,所以他很可能是第一个开启加尔文福音之道的人。[15](PP.12-13)

(3)人文主义影响了加尔文的神哲学研究的进路。对此,法国著名社会伦理学家安德烈・毕耶尔认为主要有三方面:首先、在文艺复兴运动和发现新大陆以后,“人的本质是什么”,或者说“人是什么”的问题就成了关键问题。因为人们高举理性,抛弃了有神论,导致了教条式无神论和实用主义无神论,这又随之导致了人的幻灭及对人的背叛,造成了悲观主义和精神上的虚无主义。当时的罗马教会将宗教自身作为目的,将人囚禁在宗教中,没有让人们向基督开放。所以,若不回答人的问题,就不能解决个人伦理和政治理论问题。其次、当时的人文主义者和宗教改革者都关注使人摆脱长期扭曲人性的虚假的神秘主义及社会奴役问题。但人文主义者继承的是异教的古老传统,被诸如艺术、文化、人的社会行为等外在东西吸引,亦即马基雅维利所说人的教养与政治才能吸引,以此为满足,并在人自身及其所归属的自然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最后、法国当时的学术氛围却不同。法国人文主义更尊重神学,继承了基督教传统中最真实的那部分内容。他们拒绝接受将人简单化和抽象化,认为:只有从上帝那里才能找到真正的人,只有站在上帝的角度才能说明到底人是谁。[26](pp.9-11)这样,加尔文不得不把解决认识上帝的问题和认识人的问题结合起来。

(4)人文主义教育影响了他对待异教文化的态度。人文主义学习使加尔文看到异教文化中真善之处,在评价非基督教作品上并未弃之如敝屣,其中有些教训如仁慈、互助、怜悯都与基督教的美德相近。之后,加尔文把这些价值追溯到上帝的“普遍恩典”上,促发他提出普遍恩典观:“真理(不拘是什么真理)总是有价值的,这是多人所承认的。但上帝乃众善之根源,如果你不欢迎真理的各部(不拘从那一方面而来)是从上帝那里来的,并接受为从天上来对你说话的声音,你就应该受不感恩之嫌的攻击。”[17](p.2)

第二、加尔文明显受到当时流行的经院传统的影响。经院传统既包括柏拉图主义的神哲学方法与内容,也包括基于亚里士多得哲学基础上形成的神哲学方法即内容。其中,贯穿了“唯实论”、“唯名论”之争。“唯名论”又有“现代路线”与“新奥古斯丁派”之争。就加尔文的思想内容而言,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这一传统的影响,其中一个例子就是《要义》中关于上帝的认识部分明显受中世纪“唯名论”思想影响。利奇尔是第一位从加尔文双重预定中看到加尔文基督教要义中“唯名论”色彩的人。于是,一些人便追随利奇尔的观点将加尔文的思想追溯到邓・司各脱的思想[2](P137)。另外,就其研究方法而言,一个例证就是他所著《要义》一书的篇章和体例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师法了彼得・朗巴德的“名言集”,因为宗教改革前朗氏的著作一直被视为正统,对这一著作的注释至少有250本之多。很有可能,除《圣经》外,再无哪本著作像朗巴德的“名言集”那样能吸引数量如此众多的注释者了;从十三世纪至十六世纪,任何一位神学大师包括路德本人在内,都是从注释朗氏“名言集”入手来开创自己事业的。加尔文同样也遵从朗氏所创方式,对《要义》结构彻底重构[26](P129)。而且,加尔文的论述方式也颇受经院主义的影响。

第三、加尔文所受良好的法律教育,在校期间就以才华出众被邀请为教师,后成为一名著名律师。这使其此后受益颇深,一方面,“加尔文是个熟练的律师,熟知罗马法和教会法,因此当法国人文主义者反对他从伦理的角度来看待人生时,他很容易对付。[4](p.410)另一方面,加尔文所受法律训练培养了他的组织力与洞察力,使他日后在日内瓦处理政务时能够给予正当的建议;而且,也预备了他对圣经详细研究(如在他的注释中),并对伟大的圣经原则的发展――上帝的,有莫大帮助。[17] (p.2)此外,学习法律对他也大有裨益。

三、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加尔文作为一位集人文、改教、教父、经院诸传统于一身的学者,与其早期教育关系重大:他从人文主义获得了语言工具、表达方式及”回到源头“的思想,使其能归回教父和圣经,这使他的文风优美有力。加尔文把从路德继承的”唯独圣经原则“与人文主义”回到源头“原则结合起来,并发展到了极致。人文训练使他没有完全抛弃已往的传统和异邦文化,而是将其放在了恰当位置上,从而提出了普遍恩典说。第二,他向经院主义学到了体例和研究方法,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其思想影响。第三,法律学习使他成为务实、注重法制和社会稳定的思想家。所有这些因素在他朝向上帝之旅过程中不仅成为一种切实有效的探索工具,也成为其思想一部分。

注释:

[1] 参见 Calvin and Calvinism. Sources of Democracy Ed. by Robert McCune Kingdon and Robert Dean Linder.

[2] Paul Avis, The History of Christian Theology, [M], Wm, B Erdmans Publishing Co,. Grand Rapids, p126. p125-127 ;p137.

[3]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总结[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4卷,第252页。

[4]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67页。

[5]弗里德里希・希尔著.赵复三译.欧洲思想史.[M] 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第407页,第408页,第410页。

[6]John Calvin, Institutes of Christian Religion, translated by Ford Lewis Battles. ed John. T. McNeill,[M] ( Louisvilleo London: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vol.3.15.pp.847-8; Vol.4.3.1-3;.pp. 1485-89;Vol.4.3;.pp. 1053-1068;Vol.3.10. pp.719-25.

[7] 见Rev.Basil Hall, Calvin and Biblical Humanism,[A] in 14vols of Articles on Calvin and Calvinism Vol.4. Garland Publishing, Inc. New York & London 1992.pp.55.关于加尔文思想的一贯性也可参见帕尔克著,加尔文传,王怡芳.林鸿信译,台北,道声出版社,2001,第169页。

[8]帕尔克著.加尔文传,王怡芳.林鸿信译,[M],台北,道声出版社,2001,第38-43页;第171-2页;第167-8页。

[9] Theodore Beza, The Life Of John Calvin, P.4.;p.5.;pp.4-5;p.5;P. 6.; p.4 also William Wileman, John Calvin. His Life, His Teaching & His Influence. p.11,[M/CD]Books For The Ages AGES SoftwareoAlbany, OR USA Version 1.0 ? 1998,.

[10] Parker 认为这个时间要早,约在1520年或1521年左右,见帕尔克著《加尔文传》,王怡芳.林鸿信译,[M]台北,道声出版社,2001年版,第43页;但William Wileman认为是在此期间, 见William Wileman, John Calvin. His Life, His Teaching & His Influence. [M/CD] Books For The Ages AGES Software o Albany, OR USA Version 1.01998,p.12.

[11]见Rev.Basil Hall, Calvin and Biblical Humanism, [A], in 14vols of Articles on Calvin and Calvinism Vol.4. Garland Publishing, Inc. New York & London 1992. p.55.

[12] John. T. McNeill. The History and Character of Calvinism,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4, p.126.

[13]John Calvin, Commentary on Thessalonians I [M/CD]Books For The Ages AGES Software o Albany, OR USA Version 1.0 ? 1998 Dedicatory Epistle.

[14]John Calvin, Commentary on Corinthians II [M/CD]Books For The Ages AGES Software o Albany, OR USA Version 1.0 1998 Dedicatory Epistle.

[15] 茜亚凡赫尔斯玛著.加尔文传,王兆丰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12-13页。

[16] André Biéler, The Social Humanism of Calvin,[M],(John Knox Press,Richmond Virginia),p.9-11.

第8篇

北大英语系副教授郝田虎的《〈缪斯的花园〉:早期现代英国札记书研究》是一本容易被湮没的著作。这本书由作者的英文博士论文翻译而来,也有不少增益补缀,在英语和中文世界中都是当之无愧的开山之作。至今,在谷歌搜索中输入Hesperides、 the Muses’ Garden(即本书主要研究对象的完整标题),前面几个检索条都是郝田虎的文章。更可贵的是同行的承认,在确定现存于世的两个版本的成稿时间上,郝田虎赢得了原本意见不一致的学者的认可,包括英国手稿研究权威彼得・比尔(Peter Beal)。

札记书与文选不一样,指的是汇集过去诗歌和散文片段构成的合集。十七世纪属于印刷文化和手稿文化并驾齐驱的年代,印刷文化青涩羸弱,所以手稿传播的力量仍然不可小觑。《缪斯的花园》原本是准备出版的,但最终未能付梓,只以手稿传播,现存的两个版本一个收藏在美国华盛顿的福尔杰莎士比亚图书馆,一个收藏在英国艾冯河畔斯特拉斯福的莎士比亚中心图书馆,后者不幸被其十九世纪的收藏者哈利韦尔-菲利普斯出于整理这本书所收录莎剧段落的需要按条目剪碎。

以早期现代英国札记书为切入点,郝田虎在这本著作中探究的是十七世纪书籍史的两大问题。一个是作者权利意识状况和早期现代“写作”的含义,一个是英国“文学经典”的形成。两个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书籍史中占据核心地位。在英美学界,书籍史肇端于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1964),至迟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蔚然成风,目前已经成为一门“显学”,更早的源头可以追溯至法国年鉴学派(由Lucien Febvre和Marc Bloch开创)。但年鉴学派的主要目的是摸清跨度很长的历史趋势,是长时段(longue durée)社会史的一部分,而在文学研究领域中书籍史的学者则尽量让自己的研究有微观层面的效力,能为文学阐释服务。

十七世纪英国的札记书层峦迭嶂,构成了一个地势十分复杂的文化版图,作者对这个版图进行了全面勘探,又深入《缪斯的花园》的肌理,显示了十分强大的研究能力。郝田虎在著作中对自己的“手稿刑侦”工作的方法和路数描写细致,展现了许多使用数据库检索查询札记书中各类片段的出处,辨认手迹以确定札记书手稿年代和风格的细节,让同侪钦羡,也给晚辈作了示范。

十七世纪实际上有两个《缪斯的花园》,都是札记书,前者出版于一六年,后者―即这本著作的考察对象―原计划在一六五五年左右出版,但实际上从未付梓。这个情况的原因尚不明确,研究者能考证的信息是其编撰者为埃文斯。十七世纪还有许多其它的札记书,作者在书中也罗列了部分,比如《英语妙语和语言集锦》(1655)和《英国的帕纳塞斯山》(1600),后者收集了十七世纪都铎王朝时期的英国诗歌,建立了一个早期现代诗人的新经典。英国第一本可以确定日期的印本书《哲人语录》恰巧也是一本札记书。

札记书中对所收集诗句和散文片段归属的标志并没有严格的规范。上面提到的一六五五年的《英语妙语和语言集锦》虽然是一本印本书,但收藏于不列颠博物馆的复本以手写的形式提供了其中几乎所有段落的归属,不过一六年出版的《观景楼或缪斯的花园》就没有一一注明来源,只在序言中列出了所引用的诗人。后来的那部《缪斯的花园》因为没有正式出版,所以只有手制的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的目录,书中给出了引文的出处和作者,但有时会出错。作者在书中也提到了几次非常有趣的纠错经历。有一次,一条标明出自《新生》的引文引起了作者的注意,《新生》到底指的是那部作品不明确,以往的研究者认为是一部拉丁文著作《生命的圆周》的英译,但作者核对的时候,发现这个论断并不正确,只好另辟蹊径重新寻找。最后,作者在常规手段用尽之后,抱着一线希望查看了一本标题中有 “新生”字样的悼亡诗,万幸在其中找到了《缪斯的花园》所收录的那条引文,这场追踪才得以尘埃落定。作者是幸运的,但运气只会光顾最机智最坚韧的手稿研究者。

作者认为札记书的编撰过程刻有早期现代版权观念印痕,有助于我们解释十七世纪诗歌中时而出现的挪用前人或他人诗句的情况。当时的文人并没有鲜明的版权观念,也不认为借用语言称得上“剽窃”,也就是说,十七世纪对于作者与笔下文字的关系的观念与后世不同,现代版权观念只是根芽初露。《缪斯的花园》札记书中有一句话,被几个权威数据库认定是出自邓顿的《环球旅行》,然而据郝田虎的考证,实际出处是欧文・费尔萨姆的《决心》。这个发现表明邓顿在《环球旅行》中有重复使用《决心》中片段的现象,不过这个现象对邓顿和当时的读者来说,不构成侵权。从更长的时段来讲,费尔萨姆书中的有些句子本来就引用了更古老的作品,所以借取别人精彩的文字不为特例,也不违背人伦或触犯法律。现代版权观念的形成是一个格外崎岖的历程,西方学者的研究已然蔚为大观,中国学者完全可以深入了解并作出自己的贡献。郝田虎开辟的话题和研究路径,以后他和其他学者都可以使之延续。

至于英国文学经典的形成,作者是这样来解释的。埃文斯共引用了不少于三百五十六部作品,其中将近一百部是由或可能是由莫斯利出版的,莫斯利作品中超过百分之九十的比例是虚构作品,可分为戏剧、传奇和诗歌。按照马里诺的评述,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还是屈居神学之下,但莫斯利有意识地提倡虚构作品,排斥布道文,对提高“文学”的地位是有好处的。他选取的作品中多有用英语创作的戏剧和传奇,奠定了英国本土写作传统的基础。虽然十六、十七世纪的英国已经有很多原创戏剧,但罗曼司(传奇)多从法文翻译过来,正如长篇和短篇小说多从意大利、西班牙语引进,英语传奇的崛起打破了这种现状,也提高了传奇这个叙事体裁在英国文学史中的地位。不过埃文斯基本忽略了女性诗人,说明诗歌经典的构建无法避免性别政治,同时也流露出明显的保王倾向。

作者在论述经典形成史的时候特意向曾在哥伦比亚大学英文系执教的师尊卡斯顿(David Scott Kastan)致敬。卡斯顿曾经属文 《莫斯利与英国文学的发明》(Humphrey Moseley and the Invention of English Literature),认为莫斯利对于早期现代英语文学经典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郝田虎在本书中沿袭并进一步证实、发展了卡斯顿的见解,追溯了整个札记书历史在“英国文学”形成史中的地位。郝田虎的见解在英国文化史上多有佐证,基本可以证实其合理性。二十世纪中期的十八、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研究权威理查德・阿尔提克(Richard Altick)从课本的角度钩沉过英语文学的崛起,由于课本和札记书在形式和功能上比较类似,所以也属于本书作者郝田虎所思考问题的范畴。根据阿尔提克的说法,十六世纪新教改革后,非新教家庭在普通学校受到排挤,只得为自家子弟创办学院(这也就是西方私立Academy的缘起)。这些学院开始用英语授课,上语法语义课程时所用的范文也开始从英文书本中撷取。阿尔提克举的一例是Joseph Priestley的著作《基础英语语法》,这本著作在最后特意加上了一个附录,里面包含了爱迪生、爱德华・杨和休谟等许多“当代”作家。总之,札记书对研究“英国文学”的起源和英文经典的形成有举足轻重的效用。

英语文学如何从十九世纪后半期开始在学院内成为一门学科已然多有论及,国内学者中程巍和邹赞有所概述,国外的研究更是琳琅满目。但对早期英国文学经典建立过程的研究相对较少,国内更是空白,填补这个空白是郝田虎这部著作的意义中重要的一部分。

这本著作考据精细,思考深入,语言流畅,实例丰富而趣味深长,这些特点贯穿每一章始末。书的最后还附有十分完备的附录,对《缪斯的花园》的结构和内容作出了详尽说明。可以想见,作者在面对《缪斯的花园》及相关资料的时候,心中的肃穆与激动之情与在缪斯花园里朝圣的使徒并无二致,他作出的思索和探讨追随内心无名的向往,并不一定符合国内的研究潮流,却自然创造了丰厚的价值。有些人天生就有做手稿研究的天赋,郝田虎就是这样的研究者,在中国的英语研究里独出机杼,也必然会在学术史上赢得该有的尊重。

第9篇

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目的,构建一个探索性的学习空间,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下面就这段时间的学习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1.理论是支撑课程改革的基石

在大学期间,我也曾经系统学习过教育学、数学学科教育学,但把十几年前接触到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运用于我现在的实际教学中,已经过时了。在平时的工作中,也曾接触、学习过一些较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但是总觉得不够系统,在自己头脑中,关于这些知识,始终没能形成一个较清晰的脉络。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以前头脑中有些模糊的概念开始明晰起来。例如:我在平时的工作中经常遇到"课程"这一概念,但对于这一概念的深刻内涵,我并没有深入研究和思考过。通过首都师范大学王尚志教授的讲解和我自己的学习,我对"课程"的广泛内涵更加明确了,它不但包括教学目的和内容,还包括教学计划、预期的学习目标、学习经验等等。而且,我还进一步了解了其它国家的学者关于课程的一些具体分类。另外,我对《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教学中,我经常接触的是教学大纲,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与旧的《教学大纲》之间差别很大,内容变化非常大,在表述方式上有较大的变化,在标准的要求上把对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式的引导的要求与知识内容的要求结合起来,突出对能力培养的要求。《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空间。

2.理解了数学教学的本质

数学教学应注重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数学学习是学生自己的活动过程。建构主义学者认为,学习是主体在现实的特定操作过程中对自己的活动过程的性质作反省、抽象而产生的,学习数学是一个"做数学(doing mathematics)"的过程。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也不是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因此,在数学课堂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模式,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有意识地体现探索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等活动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具有现实背景的活动中去研究、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的精神、运用数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现实的、有趣的和探索性的数学课题的学习活动就成为数

学学习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3.转变学生学的方式

3.1 主动性学习。教学的艺术在于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动机。通过探究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就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要在课堂上体现"四性":学生看书、思考的积极性;学生有提出问题、亲手实践的主动性;学生有发表见解、敢于辩论、能发现并纠正别人错误的独立性;学生有求同存异,发现别人没发现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探索新途径的创造性。

3.2 体验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模式起源于欧洲。在20世纪初的德国,在已经没有多少人怀疑捧读教科书和课堂授课的教学模式时,曾在牛津受教的教师科翰忽然向自己发问: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让教育更丰富。1941年,科翰在威尔士建立户外学校,开始也只是对学员进行单纯体能、生存训练,后来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从而开始创立了体验性学习方式。

"体验性学习"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省体察,最终认识到某些可以言说或未必能够言说的知识,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行为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对于数学学科,"数学体验性学习"是指教师精心设计适度体验水平的数学活动。学生在这样的数学活动中,接受教师的组织引导,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整体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和谐体验,并进而发展体验能力的过程。"数学体验"是人们在数学活动中所生成的对数学内容的情感且生成意义的活动,是体验者在自己的数学学习需要、价值取向、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已有的经历等完整的"自我"基础上去理解、感受、建构的过程。让学生进行体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同时学生在进人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性学习中能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的内心感悟。

第10篇

一、文学欣赏课程的目标特征

朱光潜《谈美书简》说:“文学欣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识活动,是通过对欣赏对象的感受、体验与想象,通过感性形象来认识社会生活。它以把握形象为起点,而又自始至终离不开形象。”指出了文学欣赏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认识活动”,主要是途径“通过对欣赏对象的感受、体验与想象,通过感性形象来认识社会生活。”欧阳友权等主编的《文学原理》认为“文学欣赏是读者透过语言符号去感受、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审美意识,从而获得情感愉悦和精神满足的一种特殊心理活动。”认为文学欣赏的性质是“一种特殊心理活动,”其过程主要是“读者透过语言符号去感受、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审美意识”。王先霈、王耀辉主编的《文学欣赏导引》说“文学欣赏实际上是一种读者以自身修养为基础进行的主体实践活动。”“主体实践活动”强调了文学欣赏的个体行为方面。

我们赞同这样的观点,即文学欣赏的性质是读者个体对具体文学作品的一种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与欣赏能力,它绝对不是一种出于娱乐目的而进行的文字消遣或观赏,而是需要付出相当努力去理解的“主体实践活动”。

毫无疑问,文学欣赏课程就是教授文学欣赏的一门课,课程的目标一般在于培养欣赏的兴趣与能力。这可从教材的说明中得到印证,如《文学作品欣赏教程》前言说:“本书一方面全面地介绍了中外文学作品的全貌,使大学生对人类的文学作品有一个整体而直观的印象;另一方面又通过作品欣赏实例分析,因势利导地发现和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兴趣和能力。”该教材强调了课程目标“全面地”介绍“中外文学作品”与发现和培养“兴趣和能力”。《文学基础理论与作品赏析》前言说:“本书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为出发点,旨在通过对有关文学欣赏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具体作品的赏析,培养学生审美,提高文学艺术修养水平。”不难发现,“培养学生审美,提高文学艺术修养水平”成为其主要追求。这二者不仅重视理论,而且强调要培养文学审美。《文学欣赏与创作》在绪论中说:“希望读者通过本书有关作品的欣赏,能够提高文学修养,获得精神享受。”其目标似乎更在于文学修养与接受效果,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基于以上认识,遵照文学欣赏的性质与教学目标,我们对传统的课程教学进行了变革,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注重文学欣赏“主体实践活动”规律与实践性的课程教学模式。

二、文学欣赏课程的构成要素

传统的文学欣赏论主张“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但是“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文心雕龙》“知音篇”)。正是由于“知音难”的文学欣赏现实,才需要文学欣赏课程的学习与指导。

理论家艾布拉姆斯《镜与灯》认为进行艺术鉴赏涉及到艺术家、作品、世界、欣赏者四个要素,他用这四个要素建立了一个坐标图式,认为作品居于坐标中间,说“运用这个分析图式,可以把阐释艺术品本质与价值的种种尝试大体上划分为四类,其中有三类主要是用作品与另一要素(世界、欣赏者或艺术家)的关系来解释作品,第四类则把作品视为一个自足体孤立起来加以研究,认为其意义和价值的确不与外界任何事物相关。”《镜与灯》认为鉴赏涉及艺术家、作品、世界、欣赏者四个方面,通俗一点就是指作家、作品、读者、现实这几个要素,在这四个要素中,作品即欣赏对象成为核心。

当然,艾布拉姆斯的观点主要是针对个体文学欣赏而言。但是,文学欣赏课也必须同样面对“作品”这个文学欣赏的形式与内容共同体。然而,由于课程教学的构成要素与特殊性,它显然与个体欣赏的“主体实践”有所不同。文学课程教学模式中的教师、学生构成了欣赏的双主体,或者说文学欣赏课程不仅仅是一种文学欣赏活动,它更承载了教学目的或学习要求等诸多具体实践要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材作品、学生构成了文学欣赏课程的关键要素,如何设置这三个要素,则是课程教学模式必须解决的问题。

教师,在文学欣赏课程中不再仅是一个个体欣赏者,他必须将自己的文学欣赏经验、理论、文本等内容与他的学生分享,并且成为课堂的主导,即他既要自己欣赏文学作品也要担负引导、指导学生共同欣赏所学习的文学作品,进而启发、推动学生去赏析其他推荐或学生自选的文本。《文学欣赏导引》认为进行文学欣赏一般需要三方面的基本能力与素养,即“首先是艺术感受力”、“另一种基本能力即艺术推想力”与“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知识储备”。其中,艺术感受力与艺术推想力是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习来获得与提高。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构成中要发挥引导作用。

学生,已经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根据文学欣赏课程的实际,他们已经成为文学欣赏的参与者,在教师引导下参与欣赏并得到“艺术感受力”与“艺术推想力”锻炼,能够初步进行文本欣赏,努力实现“通过语言的阅读,准确把握这个语言组合体(文学文本)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文本语言符号的提示下,调动自己的艺术感受力去感知文本形象,展开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去进行形象的再造,从而尽可能完整、清晰地将作品形象、意境‘复现’在自己的意识屏幕上,并对文本意义、意味做出解读。”学生成为课程实现的终极目标。

文本,是指课程教学使用的文学作品,它不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却是文学欣赏教学活动的主要构成,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学习或欣赏的共同对象媒介物,在课程教学中充当了一个赏析样品,一个教学案例。因为文学文本“是由语言符号按照一定‘规则’组成的结构性的能指系统,”它需要教师和学习者一起完成对其“能指”意义的解读。如此,这个充当了案例的“文本”,对于教学双方,对于课程教学的效果,对于教学模式的设置等,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教师、学生、文本作为文学欣赏课程的主要构成要素,只有恰当地发挥各自的课程教学功能,才能够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而教学模式的设置,则是合理调配这三个要素的关键所在。

三、教学模式的变革与确立

传统的文学欣赏教学一般是教师代替学生进行文学欣赏,就文学作品进行所谓主题、结构、手法等方面的分析,课程互动一般就是提问与回答问题。其教学模式表现为单一而固定的课时内容、平淡而乏味的教学过程、照本宣科式的授课方法等,这些都必须在文学欣赏课程教学中进行变革。

根据文学欣赏课程教学的实际,我们将课程定位于文学欣赏与创作并重,设置了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即将教学、学生、文本三要素结合在一起,形成集师生文本选择互助、课堂文本赏析互动、课后文本创作促进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三位一体的中心是赏析文本,它是欣赏课程模式的关键要素。

据此,我们首先在文本选择上采取了师生选择互助模式,即教师与学生围绕教材内容共同就赏析文本进行选择,重点是选择具有新颖与“可写的”(需要积极思考去进行创造性解读)文本,如郁达夫《水样的春愁》、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苇岸《大地上的事情》、林耀德《宠物K》、琦君《髻》、闻一多《发现》、徐志摩《偶然》、郑愁予《错误》、顾城《一代人》与《远和近》、舒婷《惠安女子》、朱定《关连长》、汪曾祺《受戒》、陈启佑《永远的蝴蝶》、郭美玲《有毒物品》、秦俑《我的网恋手记》、毕飞宇《相爱的日子》、严歌苓《谁家有女初长成》、东西《不要问我》、金庸《倚天屠龙记》、都梁《亮剑》等文学作品与《大闹天宫》、《黄飞鸿》、《大话西游》、《霸王别姬》、《十七岁的单车》、《围城》、《情深深雨蒙蒙》、《中国式离婚》等影视作品。教学内容的新颖,使得学习者耳目一新,也增强了学习兴趣。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侧重文本赏析互动的模式。2010级以后的新生大多数是“90后”,他们是伴随游戏、影视等媒介长大的一代人,对于声像等媒介与手机信息等具有更独特的认知需求。因此,我们申请了中国数字大学城个人空间,以教师个人空间为平台,让学生进行注册并登陆教师个人空间,参与课堂赏析活动,发挥欣赏实践的主体作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针对学生开设的文学欣赏课程,其欣赏过程中必须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积累参与赏析。正如艺术家萧乾所说“文字好像是支票,银行却是读者的经验库。‘善读’的艺术即在如何把握着支票的全部价值,并能在自己的银行里兑了现。”让学生利用手机通过中国数字大学城个人空间参与文本赏析互动,以自我的“经验库”兑现“文字”这个特殊“支票”艺术的“价值”,如此才会形成“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欣赏个性。

第11篇

新课改给教师带来了发展与成长的机遇和挑战。我认为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中学政治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的结合入手来努力完成理念的过渡。

一、学会把教学和亮点相结合,寻找课堂最佳切入口

教学是一个艺术过程,绝不是平淡的。我们在潜意识中把授课过程理解为一个艺术的演示的过程,在艺术的互动中完成知识的自然的而且是简单的传授。这就需要教师有提升教学的艺术能力,有驾驭各种丰富教学资源的能力,有“天下无事不可拿来所用”的胸襟。

在众多的教学资源中,我们可以为每一堂课寻找一个亮点,激活学生的兴趣,点明本课的主旨,烘托课堂气氛,表达师生情感,同时成为整个课堂教学的线索,使亮点成为一个最佳的教学切入口。

[案例1]

在讲授必修1中的《企业和劳动者》时,我精心选择了这个案例: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斥资17.5亿美元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使其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国际一些主流媒体在报道该新闻的同时,将目光齐聚中国公司的海外扩张战略,并认为中国企业正在登上世界舞台。并且由此展开一系列围绕授课内容的提问:

1?郾你知道企业的几种分类吗?你能通过自己的课前准备或自己的知识储备,知道联系集团是什么性质的企业吗?

2?郾根据你的判断它又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公司呢?

3?郾从你事先的调查准备中你认为联想集团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集团老总,你认为还有什么地方要注意的吗?

正当同学们感到骄傲的时候,我再展示了一段后续报道:

几年前我们为TCL集团兼并法国汤姆森电视机业务、联想集团兼并美国IBM公司PC机业务而大声喝彩的时候,不会想到他们今天的处境:TCL所兼并的法国汤姆森电视机业务亏损严重,联想集团也正在为所兼并的PC业务扭亏为盈而努力,明基集团兼并西门子德国手机业务造成6亿欧元亏损,已进入破产程序。

可想而知学生们都很惊讶,我很自然很生活地展示了风险的概念,最终圆满地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任务。

二、学会把教学和时间相结合,让时间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教师在繁重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还要致力于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时间非常紧张和宝贵。这个矛盾不仅影响着学校工作,而且影响着教师的家庭生活。教师同其他人一样,需要有时间照顾家庭和教育自己的孩子。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教育工作的作风和理念本身。

[案例2]

一次课前,上课的预备铃声响了。我正准备进入教室,却被几位学生叫住了。学生手上捧着一只受伤的天牛。学生很兴奋,都用期待的眼神望着我。我灵机一动,今天政治课讲的正是价值。眼前不正是一个生命,一个有价值的生命吗?我宣布:“今天在上新课前我们首先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我小心地把天牛放在了讲台上。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来:有的说不必管了,有的说把它制成标本。这时一位女同学说:“你们大狠心了,它又没有死,怎么能不管或制标本呢?我们不是说要珍惜生命吗?”有的同学又提议说送到生物学家那里。顿时,教室像炸开了的锅,全体同学一门心思想办法救天牛。最后,大家决定把它送到学校的花园里,放在草丛上…… 大家在这个随机的事件中体会到了生命的珍贵,体验到了爱心、奉献给别人和给自己带来的暖流。

不要总担心教学改革给教学任务的完成造成的时间问题。因为教学任务绝不仅仅是知识点的传授。当你改变了学科为中心的教学目标,你就会感到教学是那样的充满生机,时间是为学生的成长而存在的。

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直观性强,能够将课本中的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形态各异的运动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创造一个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的场景。同时也能缓解思想政治教师在准备教学素材时所承受的压力,提高单位时间的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节约备课时间。我们必须加强科技知识的学习,优化组合不同的媒体,将媒体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媒体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把教学和智慧相结合,展现教学的艺术和水平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教师情的饱满度感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教师要以满怀期待的心情对待学生,使学生得到一种潜在的鼓舞和力量。以饱满的热情、从容的微笑和历史的使命感,去感染学生,开启学生的心灵。 同时,在饱满的热情中加入智慧的注脚,教学效果就会得以强化。

[案例3]

有位老师在进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教学时,设计了一个话题:“假如你买了一件假冒伪劣的电器,你将如何妥当地处理此事?”有的学生说自己动手修理,有的说凭发票退货,有的说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索赔,还有的说到媒体曝光……这些显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经营计策、法律意识、监督意识等。老师给这些学生分别授予了“修理师”、“总经理”、“律师”、“记者”等称号。班里有个平时性格内向、胆小的女同学憋了半天,怯怯地举手说:“我没想好,我想让我爸爸帮忙。”同学们哄堂大笑。但老师说:“你的想法真好!当自己力所不及的时候,应该想到发挥别人的作用,你具备了高明领导的素质、才能和韬略。”同学们热烈鼓掌……

一个小小的临场发挥,可能成就一个学生,“人与人的心态差异是微小的,而这一差异造成人与人巨大的差异”。对学生发言的评价不必着眼于学生的语言表达情况,可以关注学生的发言内容,并就发言的内容表示理解、认同和欣赏。评价的艺术性在于如何恰如其分地对学生的心里话表示理解、认同和欣赏,给学生一种信任感。正如一位教育学家所言:“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教育无小事,细微之处见真章。教师的智慧有的时候能改变学生的一生。智慧源于思考。学会思考,善于思考,习惯思考,这是教师的必修课,也是教师走向成熟的标志。

四、学会把教学和情感相结合,师生共同经历成长过程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有意思的话: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恰恰相反,站着的先生占据着至尊之位,而坐着的却是一个战战兢兢的灵魂。

如果政治教师总是教条式地说教,总是以说教者的形象站在讲台上,毫无情感,大道理、大教条,生硬地塞给学生,把学生看作被动接受的容器。这种封闭的、僵硬的、灌输型的课堂教学,其结果必然引起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不同程度的反感,对教师教学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 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人们,教师的关爱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力量。

[案例4]

上必修课往往不容易,上政治必修课就更不容易了。面对这个困难,我精心设计教案,设计教学环节。如在教授“三个代表”的知识时,我在课上先讲解了相关知识点,并在课堂上留了时间让学生背诵。接着我布置了一条特殊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考家长,考题就是“三个代表”的内容。我“指导”学生:家长很有可能回答不全,如果是这样,你立即背给他听。学生心领神会地回家了。第二天结果反馈回来了,果真有很多家长不会,于是很多学生做了自己父母的小老师。当然也有理论水平较高的家长出色地回答了题目,我都亲自打电话向他们表示祝贺。家长十分感动。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增进了师生的情感,而且增进了学生和父母的情感交流,增进了老师和家长的交流,更发挥了政治课堂作为宣传阵地的作用,可谓一举数得。

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爱,是联结心灵的珍贵的线索,依靠它们,师生可以不通过语言就理解对方,能感觉到对方内心最细致的活动。近十年的学校工作经历使我坚信,如果我真诚地关爱学生,并培养他们的这种态度,他们就一定会爱惜我的心和我的情绪,在我心情沉重或者生病时能理解我。他们甚至会说话也轻声轻气,避免吵闹,力图使我在课堂上和课间休息时都能尽量得到安宁。这种心连心的感觉,这种珍贵的情感,令我倍感呵护,这就是使教师保持对工作热忱对生活热爱的源泉。

教师必须做教育实践的总结者,在总结中体验出遗憾的痛苦,更体验出领悟的幸福。人们常说,人类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自我更新、自我创新、自我前进是一条永远没有尽头的道路。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我们乘着这四驱动车,我们的教学日臻完善,我们的理念日益纯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3]顾明远.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2001.2.

[4]吴俊明,刘敏编著.更新教育观念,搞好课程改革.上海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2篇

一、文学研究作为后于文学事实的特性

文学研究的学科对象是各种文学现象,这样一种关系决定了文学研究在总体上只能作为文学各种事实材料之后的一种认识行为。文学研究的这种性质造成了它在时间方面的后延,即一般是文学领域的事实发生之后,文学研究才作解释;如果文学的事实层面没有发生变化,文学研究往往只能是对早已作出的研究进行一些修补工作。于是,文学研究就由时间方面的延后性演变为在性质方面的低了一档。这样的看法其实在一些作家那里是存在的,即把文学研究者看成寄生在文学创作活动领域,他们的工作属于一种寄生的性质。假如文学研究的超前意识预测到了文学的某种发展趋势,后来的文学确实发生了预计的变化,那也只是文学现象起到了“批准”的作用,有此“批准”,文学研究才确立其具有了合法陛。福柯在《物的秩序》中提出:“自荷马、但丁以来,西方世界就存在着我们今天称之为‘文学’的语言样式,但‘文学’这个词是新出现的,在我们的文化中,这也意味着一种特定的语言被分离出来了,这种语言特有的存在样式就是‘文学的’。……文学与观念性话语的区别越来越大,并将自己封闭在彻底不及物的状态中。”[1]‘哪—㈣由此话前半段可以看出文学研究极为明显的延后性,即早已存在着的和现实的需求保持一段距离的所谓文学就已经存在,可是在当时的理论家还是以一种对待现实事物的方式而不是作为大写的文学的方式来看待文学;另一方面,当文学研究出现之后,就可能对于已经出现的变化进行一种力量角度的重新定位,把已经发生了的变化按照一定的模式进行编排。通过这样的编排,早先已经发生的变化才进入到我们的视野中,或者说得到正视。文学研究作为后于文学事实的领域,并不是简单地见子打子,即文学在现象层面显示了什么才去说什么,而是在对文学现象的扫描中发现问题并且提出对问题的思考思路。吉登斯曾经说明物质力量的进步和观念的变化对于思想领域的影响力,譬如作为地理学表征的地球仪,“它不仅仅是描绘‘那有什么’或作为地球地理学的模型,而且更是社会关系中基本转型的建构性要素”引。对于地球仪这样一个器件,它的制作就是追求客观化原则,并没有什么人文诉求或意识形态的表达。可是,地球仪在人的世界观变化的语境来看,则是作为一种臆测的世界为球形的观念取得了全面胜利的标志,而且世界为球形的观念成为人们看待世界的一个基本坐标。在以前的时代,人们都是以自己所在的位置来看待世界各地的,中国古代就认为自己处在中心,然后以蛮夷狄戎来称呼周边地区的人,这种位置区分也是一种文化等级秩序的编排;欧洲古代同样也是如此,欧洲所说的近东、中东和远东,就是以这些不同地区与欧洲的位置远近关系来划分的,同时也包含了一种文化的看待,所谓近东已经有了不太开化的意思,而中东则有和文明相敌对的意谓,而远东简直就是神秘和不可理喻的。地球仪在这样一个文化语境的背景下,显得与文化的定位相抵牾。而文学研究对于文学现象的描述也有类似的情形。

文学研究作为后于文学事实的一个领域,它不是对文学作出单纯的描述和评价,在这一环节中,文学研究设定所研究的对象和问题是一种在文学事实之后出现的框架,通过这种框架,同样的文学现象可以显现出完全不同的意义和价值。譬如,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框架中有着一种文人同情弱者的情怀,因此当遇到曹丕、曹植兄弟文学史地位之辨时,曹植无疑占有一种道德优势,而且在事实上大多文人也把更高的评价给予了曹植。但如果从创新的意义上看,从文学的重大变革和文学文体的革新方面看,曹丕创作了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文人七言诗,而这种诗歌语言方面的变革极大地拓展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表现力。这样一种影响,应该说远远超过了具体的某几首诗歌所产生的影响力。由影响力的指标来看,曹丕的文学史价值应该加上一些权重。由此可见,文学研究并不是文学活动领域的一种寄生陛存在,这种认识行为使得本身属于人的精神的一种体现的领域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和意义。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共同构成了文学的面貌,可以说这种活动都是文学的“生产”,如果单就两者之间的关系来看,那么文学创作属于文学的生产,文学研究则多少有着文学“消费”的性质。在消费问题上,一些重要的学者所表达的思想可以给予我们重要的启迪。

鲍德里亚认为:“消费不是一种物质实践,也不是一种关于‘丰盛’的现象学,它不是由我们所吃的食物、穿的衣服、开的小车来定义,也不是由视觉、味觉的物质印象和信息来定义。消费必须被定义在将所有这些作为指意物的组织系统当中。消费是使当前所有的物品信息构成一种或多或少连接一起的话语在实际上的总和。”∞J(晒’如果文学研究作为对文学创作的一种“消费”,那么这种“消费”就不仅是对已经出现了的文学现象的理眭审视,而且也是一种价值构建,在这种构建中,必然包括感眭的元素。另外就是作为构建,它不是简单地对于现象说三道四,而是要从整个文学中寻觅出问题,而这种问题不经提出的话,根本不可能进人人们的视野。而当这一问题在文学研究角度被提出并加以探讨之后,才进入到学科领域,进而可能影响到实际的文学的创作和批评。

二、文学研究作为一种文学事实的追踪

当然,文学研究作为后于文学实际活动领域的一种认识性的活动,文学事实层面的状况还是有着前提方面的规定性影响。文学的这种发生学意义的前提条件本身也具有认识方面的重要价值。年鉴学派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曾指出,“传统历史籍册并不记载人们吃什么,喝什么”[4](Ⅲ,这种状况在中外历史典籍中都是如此,因为史著的撰写者普遍认为历史典籍应该记录重要的事情,尤其是需要记录那些扭转了历史趋向的大事,而吃喝方面则太为普通,它作为人们每天都经历的事隋,不能作为扭转历史的依据。但年鉴学派则认为,从人们的日常生活角度来理解历史是打开历史迷宫大门的钥匙。譬如,我们知道当年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率领大军横扫了欧亚大陆,这样一个军事征服行动的成功诱使历史学家把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到领军者的计谋和军队的战术方面。可是当时的蒙古部落在文化方面极度落后,几乎它所征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都远高于它,那么在这样一种军事力量的行动中要说多少计谋之类其实是比较牵强的,这里往往会被忽略的原因其实和当事人没有多少直接关系。在这样的事例面前,其实就是文明社会的军事行动需要谋略作为取胜的筹码,而在面对蛮族入侵时,文明社会的谋略对于对手至少是缺乏针对性的,于是就以为对手有着什么了不起的谋略,预先设定的看待事物的框架成为了发现事实的遮蔽物。文学研究起源于对于已有的文学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既包含了比较单纯的求知的成分,同时也包含了对于相对个人化的文学感受进行文化秩序的安排这样一个动机。当年鲍姆嘉通指出,美学作为一个学科,就是要在已经建立了思维领域的理性秩序之后,在似乎超越了理性秩序的感性领域寻觅一个确保理性的支配力的桥梁。鲍姆嘉通这一表白属于社会整体目标立场上的表述,而在加世纪布尔迪厄则从利益集团角度来认识,他说:“文化生产的场域是一个斗争的场所,这里最为重要的是拥有一种关于艺术家的支配性的界定权力,以便划定那些被赋予参与界定艺术家的斗争权力的人的数量。业已确立的关于艺术家、作家的界定可能通过扩大在文学事物中有自己的合法声音的人的数量而被极大地改变。”(㈤从鲍姆嘉通到布尔迪厄,都说明了文学研究不是单纯地认识文学,而是要在认识行为中贯穿主体的意图。

文学研究在对于文学事实进行追踪的过程中,除了有着时间意义上的后于文学这一特点之外,还有一个认定文学事实的问题。就是说,文学的事实其实包含了若干方面,譬如一首诗,它有作者的指认、创作背景的确定、出版和发行的情况、围绕该诗作的批评意见状况、它对其他诗人的影响力等等,除了这些一般文学研究都会注意到的方面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面。譬如,诗人发表这一首诗的稿酬如何?这一首诗所用词语在当时的文化语境下的出现频率怎样?这一首诗的作者自评和他人评价之间的反差状况,这些问题其实也是可以加以探讨的。稿酬问题在文学社会学中就是一个重要议题,它涉及到作者在表达中的主体意识的参与程度。如法国学者埃斯卡尔皮在《文学社会学》一书中就谈及英国作者约翰逊博士在写作中由于寻求写作计划的资助人而结怨的事情,这样的情况必然会影响到作者观察生活的态度和倾向。文学事实作为研究的对象早已存在,而要把这些事实作为研究的对象,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发现的过程,而是要依靠某种发现的框架才得以显现。杰姆逊说:“文学批评不是直接面对本文作为事物本身,而是将之看待为不断被阅读的过程,我们通过前人积累下来的阐释去理解它,或者一如果本文是刚出现的话一通过由承袭下来的阐释传统所发展出来的阅读习惯和类别。”这里所谓的传统就是一个框架,有这个传统和没有它会对于文学有不同的看待。这个传统可以根据前人已经形成的学科途径来寻觅,也可以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另辟蹊径,还可以通过新的学科进展情况,把新的成果自觉地运用于对文学的研讨中。杰姆逊在《政治无意识》中,提及了克劳德•列维一斯特劳斯在对印第安原始部落生活进行观察的实例。斯特劳斯当年在巴西丛林考察中观察到—个叫做“卡杜浮”的印第安群落。这一群落有自身的文化习俗。他们的生活模式是大多数地方都可以看到的男主外女主内的,部落男性出去采集、狩猎,早出晚归;而女性则在家里从事烹饪等家庭琐务。这样一种家庭分工类型中,男性的工作业绩决定了家庭物质生活的贫富程度,因此,男性处在了家庭的主人地位,具有更高的家庭事务的裁决权力。可是作为原始部落社会,它还保留了原始时期母系社会的痕迹,于是就使得情况有些复杂。部落男性在外出一天回家时需要向女主人报告,女主人则要求男性洗浴之后才得以进门。在这里,女性拥有对男性进入家门的审核权力,男性必须得到认可才能进入;而男性在表面被动的同时,却得到了洗浴的享受,在劳作一天之后这种洗浴往往可以更好地恢复精力。悖论就在这里:女性得到名义上的主宰地位,男性得到了实惠。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母系社会的女性地位和男权社会的男性权力得到了调和。观察到这样一个事实并不难,难的是把这样一个事实和两种社会形式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对于文学研究也同样如此。文学事实已经存在,而且事实是大量的,需要选取其中一些对研究有意义的材料,那么这种选取工作就需要有眼光来加以判别。刘若愚在《中国之侠》一书中对于欧洲的骑士和与之类似的侠客作了对比,他认为,“前者有宗教的约束,后者无任何”,“骑士分等级,有出身;侠客不分等级,有侠精神就是侠客”¨7j叩1舛’。中国的武侠文学和源自西方的骑士文学都有其悠久的传统,而且对其看待也都是从它们本身人手的。近代以来,欧洲文化传播到了东方并且大规模地影响到了东方文化,于是对中国文化各个方面的审视及与西方相应成分之间进行对比就成为了普遍化的工作。在刘若愚的这一对比中,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但这种差异需要在对比之后才能显现,而对比这样一个认识本身有赖于西方文化对于东方的强烈影响,所以我们比较容易看到中国与西方的对比,而很少看到中国与中东的伊斯兰文化的对比,更少能看到中国与非洲之间的对比。这种对比中显示出来的差异是事实,就如同中国与伊斯兰文化、非洲文化具有差异一样,而事实要作为研究者认识的方面,就需要甄别。只有当这种甄别显得有意义的时候,人们才会去尝试进行,才会把相关的事实作为审视的对象。

三、文学研究作为一种文学规律的追寻

文学研究追踪文学事实是重要的,它是文学研究的“硬件”,没有这些事实作为支撑,文学研究的任何观点和见解都不足为训。但也应该看到,对文学事实的追踪其实只是手段,文学研究所要追寻的是透过事实材料达到对文学规律的认识。这种对普遍性的诉求不是文学理论家、批评家的个人行为,而足一种学科目标,实际上一个学科要作为学科的理由就是寻求所研究对象的规律陛。这种规律性的把握建立在对大量事实作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当年俄国批评家普洛普在对俄罗斯民间故事进行大量搜集和归类之后,提出了俄罗斯民间故事有许多种,而且有时在同一个故事中也还可以有不同版本,如同中国奶奶给孙子讲述的“熊外婆的故事”还有另外一个大同小异的“狼外婆的故事”,其中故事情节相差无几,可是反面主人公分别为熊和狼两种动物。狼外婆和熊外婆在故事中可以互换,它们都充当故事的反面角色。在这样一种文学事实面前,那么研究就不能只是事实本身,而是要在对事实加以关注的基础上进一步去探究事实所体现的规律性。卢卡契曾经指出:“人们的日常态度既是每个人活动的起点,也是每个人活动的终点。这就是说,如果把日常生活看作是一条长河,那么由这条长河中分流出了科学和艺术这样两种对现实更高的感受形式和再现、形式。”旧_(H’这一观点的意义在于,以前的许多思想家把思想领域看成高居于生活之上的世界,它们的存在就是要引导生活走向正轨;而卢卡契则认为事实正好相反,不是那些思想高于生活而是生活才是那些思想的基础。日常生活看起来是琐屑的,但正是这些琐屑的东西才是激发人的思维,以及真正提出需要思考的问题的缘发点。在这种对日常生活本身的关注中,所提出的问题才有可能是真正需要思考和解决的东西。从日常生活角度看,文学事实和生活本身息息相关,文学事实可以说就是生活事实的一部分,而且生活本身发生的变化也会在文学中有所显现。阿格妮丝•赫勒提出:“……相对说来,不久前书写语言在日常生活中还根本不起作用。只有极少数人懂得如何书写和阅读,他们把自己的技巧用于法律、科学和艺术中,而不是用于日常生活之中。直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书写语言才成为日常生活的要素。今天的情形是,阅读和书写能力是人类文化环境中生存力的根本前提条件。书写取代了‘口头表达’,成为保存和传递从说明书到食谱的整个宽广领域的社会经济积累的最好方式。”旧儿H柳这种从书写和阅读角度提出的问题,显然不同于古代时期只专注于文学创作特点、只考虑文学作品自身的属性这样一些方面。关于文学书写和阅读的关系可以看成是现代以来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它引发了人们对文学中诸如文学的假定、认同、规范、权力关系等若干问题的相应的思考。在原来早已存在的事实中找寻出需要进行思考的方面,这是文学研究在事实基础上进行规律性探讨的重要工作。也就是说,对规律的探讨不是简单地把早先罗列出的事实加以整理就可以的,而是需要重新思考事实,还要根据需要去发掘以前可能漠视了的事实。对此,阿尔杜塞曾强调,在研究工作中,“要看见那些看不见的东西,要看见那些失察的东西,要在充斥着的话语中辩论出缺乏的东西,在充满文字的文本中发现空白的地方,我们需要某种完全不同于直接注视的方式,这是一种新的、有信息的注视,是由视域的转变而对正在起作用的视野的思考产生出来的,马克思把它描绘为问题总框架的转换”r10]㈣”。这里其实是对问题域不断地进行调整和聚焦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在亚里士多德《诗学》中,他列出了戏剧表达中的六个基本要素,其中包括性格、情节、言辞、思想、形象和歌曲,亚氏认为情节是最为关键的因素。黑格尔在《美学》中则认为,人物性格的刻画具有比之于睛节更重要的意义。黑格尔修正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观点,可是我们并不能说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就是错误的。关键在于,黑格尔所处的时代是体制化阶段的时代,任何个人实际上都不再以一己之力来面对社会和自然,在社会已经建立体制的境况下,个人在社会中就显得渺小,而在机械时代,机械以及机械文明的运作中,几乎把个人置于一种螺丝钉的地位。于是,现实中的个人的卑微化和每个人从传统文化中所汲取到的英雄膜拜之间就有了冲突。现代英雄只能在文艺作品等无关社会实际利益格局的领域出现,而且也不可能是那种呼风唤雨的神灵,在文学中人物整体土显得平凡、平常的境况下,创作中就会要求极力标榜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性格的特征化防止所塑造的人物平庸和无趣。这里的文学规律和社会本身的关联,如果仅靠对文学事实的关注显然是不够的。有学者注意到这个问题,20世纪的新批评为了突出文学自身的价值,以免对文学的思考被其他文学之外的因素所遮蔽,就大力提倡关注文学之为文学的文学|生,倡导对文学文本尤其是经典文学文本的细读,认为在这种逐字逐句的细细品味中才能把握文学的真谛。可是,文学并不是物质的事实,当把所阅读的文本作为文学来加以把握时,这种把握所依持的文化规定性就成为理所当然的存在,而不对这种文化依持加以思考的文学研究,其实是一种半截子的研究。威德逊表示:“经典文本被置于与文学传统不同的关系背景之下,在成为历史上的文学文本的过程中,它不再是文学。”¨lj伸12¨在这里,他不只是认为不去关注文学的文化因素就不能真正正视文学,而且认为没有触及文学的背后成因和文化支撑的文学研究,其实已经不是对文学的研究。笔者比较认同这样的认识。我们可能会撞上瞎猫捉到死耗子的事例,但作为一个小概率事件,它根本不具备考察猫如何捉老鼠的方法、技巧等环节的资格。过去可能发生过这样的事,而将来也不排除再次发生的可能性,作为事实的存在它是有意义的,可是这种存在不能作为规律性尤其不能作为人去掌握的规律性事实。

四、文学研究作为一种文学秩序的追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