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当下农业发展现状

当下农业发展现状

时间:2023-07-13 17:23:22

当下农业发展现状

第1篇

关键词:农业;发展现状;发展方向;发展质量;方法

一、布拖县农业发展现状

(一)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没有当地特色经济作物

补尔乡的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困境就是农村农作物的种植较为普遍,在有限的良田中,种植的还是水稻、小麦、玉米等为主,农民的思想也较为保守,都是按照季节来种植相应的农作物,由于思想观念的落后,地理地形条件的限制,使得补尔乡的农业生产还是呈现出较为传统的特征,缺乏相应的特色经济作物。布拖县作为农业大县,布拖县的苹果在全国知名,走出了一条特色的发展道路,但是对于补尔乡来说,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使得布拖县的特色苹果产业也不能在本地开花结果。

(二)农业种植主要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现代农用机器较少

对于补尔乡来说,老百姓从事农业生产的方式还是比较落后,多数还是采取人工种植的方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效率,阻碍了农村的发展。补尔乡的农村在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种植的时候,还是采取传统的种植方式,人工插秧、人工翻地、人工收割等。在农村,人均占有地很低,再加上田地较为分散,没有实现集中化,这也使得农业生产很难实现机械化。当地的农民年收入较低,他们也不愿意把钱用在机械化的种植上,一亩地从种到收,加上施肥打药,如果在采用雇佣机器的话,是一个不小的开支,所以当地的农民也不愿意支取更多的费用来从事农业生产。

(三)粮食种植没有实行规模化生产,产量低

在补尔乡,农民的土地是较为分散的,不利于开展集约化的农业生产,当地的农民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农业活动,在农作物的种植上还没有实现规模化的生产。当地的农业生产可以说是靠天吃饭,收到气候、天灾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种植技术的落后,造成农作物的产量较低。

二、导致农业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补尔乡的农业发展确实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农业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给予正视。具体来说就是外出务工人数多,劳动力少;当地政府重视度低、资金投入少、管理不够玩善;受气候、水利、土壤、地形等条件限制;农业种植技术落后,生产工具较传统化等等。

三、未来发展方向探索

针对上述补尔乡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必须客观理智的作出判断,采取有效的方法为促进本地区的农业发展献计献策。

(一)对当地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技术培训

在补尔乡,农田的总数量是固定的,农业的生产发展,无论是生产数量还是生产技术上来说,农民的素质和生产技能决定着农业的发展水平。所以,要想改变农村的发展现状就必须提升农民的素质,提升他们的农业生产水平。政府引领,组织培训。补尔乡作为民族地区,在发展中农民的素质普遍不高这是客观事实,但是由于受到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农民在生产种植中,接触到的科学技术较少,先进的思想较少,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政府强化认知,做好自身的服务,采取各种方法,加大ε┟竦呐嘌怠@用好种子站、农村村委会等,聘请农业技术人员定期、不定期的下乡指导农民科学种植。设置农业生产培训场所,有组织有计划的强化农民的培训工作。

(二)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的发展需要生产技术的支持,当下,全国各地都在解放农村生产力,无论是在种植技术还是在生产技术上都要力求创新,最大限度的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农业的发展关键是发展技术,提升产量。这里的技术包括育种技术、生产技术、管理技术、收获技术等。在水稻的种植上,要选择优质高产的水稻品种作为育种的母种,育苗后选择长势较好的苗株,在插秧的时候可以采用机械插秧,实现机械化作业,收割的时候也是如此采用收割机进行作业,这样不但可以加快生产进度,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实现秸秆还田,提高土地的肥力。在施肥的时候,讲究科学施肥,按照农作物生长的需要酌情适量的追肥,不宜过多,也不能过少。

(三)利用资金投入、税收、财政补贴等激励手段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现在的农村人更加的务实,他们会比较种地和外出务工等其他活动的效益,当下,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外出打工挣的钱远远大于农田种植带来的收益。为此,政府一定要想方设法的提升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可以是物质性的奖励,也可以是思想上和政策上的鼓舞。在免除农业税之后,当地政府应该结合本地区的发展实际,酌情的从财政收入中拿出一部分钱来,作为种田补贴发放给农民,让他们感受到种田带来的利益,在农产品的销售价格上都给与一定的支持,让他们尝到种田带来的田头。针对补尔乡的农业发展,当地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把发展农业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来抓,把调动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首要任务来做,只有专业才能加快补尔乡的农业发展。

(四)当地政府要加强管理、狠抓落实、让农业发展成果造福一方百姓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户的支持,但是并不仅仅是农民自身的事情,也需要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强化参与,完善管理,做好农业的发展规划。在补尔乡,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对农业的发展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并且政府作为决策机构,可以从更广的范围和更高的高度去规划农业的发展。政府可以增加农民的培训,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政府也要增加财政投入,加快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崇善实干,狠抓落实。农业的发展不是单一的,政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深入农业发展,发展集约化的农业,提升农业的机械化程度,同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特色农业,走出一条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

四、结语

针对补尔乡的农业发展来说,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对症下药,找到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及时的采取相应的对策,一定会加快农业的发展步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农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同时需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出及时的调整,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农业的发展,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农机;补贴政策;农机推广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3.027

1 现阶段我国农机使用状况

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农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我国的一些省份,如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农业在全省的经济总量比重非常重要。这些省份土地面积大,对农机需求也比较旺盛。国外一些知名企业也看好了这块市场,迪尔、凯斯、格兰等国外农机制造先进企业纷纷在我国建厂,这些企业的引进投资,带动我国农机制造业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我国农业向现代化迈进的步伐。随着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逐年加大,尤其是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使得先进的农机装备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之中,农机的整体结构也在不断的完善当中,这些改变都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农机化的发展。

2农机推广与农机补贴之间的关系

农机补贴主要是指通过目前国家财政补贴来促进当前农机的使用范围,由于农机补贴政策的推广和使用,使得我国的农机设备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也成为我国农机使用中非常关键的因素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的农机补贴政策都可以随意进行补贴的,它需要有一定的规程和标准,是根据当地的农机使用状况以及农机的适应状况来决定的。怎样利用好农机补贴政策,加快农机新机具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也就是说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效性非常重要。近些年我市在农机补贴政策落实中,主要考虑到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玉米生产,依托农机补贴政策重点装备玉米生产先进、实用机械,为我市玉米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装备基础。

2.1 农机补贴能够促进农机推广工作

2.1.1农机补贴能够有效地促进先进农机设备的推广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农机补贴政策应该是对我国农业发展的一种政策性的干预,这种干预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影响是好是坏还需要我们自己去探寻,因为农机补贴项目的实施需要和农业发展与时俱进,农机补贴并不是盲目进行的,而是通过对各个地区的农机使用状况以及农机在当地的不同情况而决定的,我们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农机的市场状况,对先进的农机技术和新的农机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解才能够决定补贴的限额,才能够在不浪费农业专项补贴资金的情况下,引导农民购买先进适用的农机设备,从而有效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1.2农机补贴政策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机化生产 农机补贴政策其实是适用于我国的所有地区的,只不过和各个地区实施政策的快慢程度有关,农机补贴政策的最根本目的是为了全面推进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生产,从而进一步提高农业经营的生产效率。对农机补贴政策来说,其实施也要根据地方的实际特点进行,只有顺应了这一地区的发展速度,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平衡。

2.2农机补贴政策要适应新的农机推广工作

2.2.1农机补贴政策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农机补贴政策要在实行的过程当中不断根据杜会发展的变化而与时俱进,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科技也在不断进步,农机设备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断发展,因此农机补贴政策也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对不同期的农业发展状况以及农业的发展重点,我们都要进行及时的调查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制定出最适应地方农业发展的农机补贴政策,才能使农机补贴政策始终适应当地经济的发展需求,促进农业的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补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农业短板,从而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2.2.2农业补贴政策项目要具备实用性和先进性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生存的基础,但是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农业发展始终是我国经济的短板,所以说促进农业的机械化发展,实现农业的综合增长,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除此之外,农机推广要具备实用性的特点,如果农机化只是为了实现农业的机械化而发展农业的话,那么农机推广对于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意义不大。

3 结语

第3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增长;农村金融;发展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诸多行业均取得了非常快速的发展。农业是我国名副其实的第一大产业,这些年来也取得了非常可喜的进步,不但农业生产力以及生产效率均有所提升,而且农业现代化状况也得到了改善,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创造出了非常大的经济效益。因为农村金融发展为农业经济发展举足轻重的支撑力量,因而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上具有了突出的作用。在这些发展状况之下,农业金融发展方式宣告诞生。深入探究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对于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朝着正确的方向持续发展具备了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农村金融发展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一是农村金融的发展与完善十分有利于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农业经济要想取得发展,必须得到农村金融的巨大支持。首先是从农村金融组织机构来观察,一般都是以农信联社为本区域之中的示范性单位来进行服务的,如此金融机构主要服务于最广大的农户群众。其次是从农信联社的资源优势来判断,金融职能之所以能够得到尽情地发挥,主要就在于其能合理地分配相应的资金发展优势,而且还能缓解资金匮乏的实际状况,强大地支持农村地区金融行业取得新的发展。同时,还存在着信用联社的体制问题,主要包括了产权关系不够明确;既非从属于合作制也不应从属于股份制,而且还应能提升信用贷款对外发放的质量。因此,致力于提升我国农村金融行业之发展,确定农村信用联社所具有的产权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加之贷款等与之有关业务的不断拓展,必须创建合理的信贷规则,才能切实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急需资金的问题,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农村金融结构上的持续改进有利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积极改进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结构,这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具备了相当强烈的推进作用。同时,在金融结构调节之后,可很好地调整现实之中的实体经济,从而为我国农村金融产业的发展打下很好的基础。从客观来考虑,开发我国农村金融,可不需全面满足农村经济体系之中的多元化之需求,这就应当对农村金融市场实施不间断的长期考察,而且随农业需求而落实改革来进行支持。在改革上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理应予以相应支持。比如,可以在健全融资体系、改进融资方式上加以支持。当前我国农村融资市场包括了外援融资以及间接融资等不同的组成部分,然而事实上此种融资已难以切实满足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之所需。有鉴于此,唯有持续拓宽融资工作的各项途径,切实而有效地控制成本,有效降低贷款频率,才能够真正推动我国农村金融结构实现新的调整,进而实现农业经济的同步协力增加。当前,贷款融资和存款依然是农村市场之中最为常见的融资方式,但长此以往还是难以满足企业和个体业主的需求,因此,农村金融方式必须强化灵活性方面的改革,才能够让金融服务变得更加立体化与全面化。三是农村金融效率之提高十分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实现新的增长。与金融结构以及金融规模比较起来,金融效率能够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所产生的作用要稍微弱一些,然而其调控起来却更为便利。运用实践可以表明,为了切实发挥出金融的效率,对农业经济发展所具有的推动作用,还需把平衡机制全面落实于农村金融组织机构的日常运作之中,从而有效地实现彼此之制衡,如此才可保障我国农业经济之增长及其所获收益。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量已成为未来发展过程之中不能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强化金融机构所具有的协调功能,不断提高金融工作的效率,才能够切实满足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之所需。

二、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实际状况分析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之中的作用已经出现了逐步弱化,这对于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增长,实现我国农村金融的持续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挑战。就宏观经济的发展而言,农业产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支撑功能。我国是举世无双的人口大国,和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的同样情形是,农业人口始终占据了我国人口总数之中非常大的比例。就当前实际状况而言,相当多的国家对于农业经济开发所具有的作用并未引起充分的重视,以至于诸多金融资源与机会均被用在开发别的产业上,如此一来就造成了农业经济一直以来处在十分薄弱的地位上,同样也就造成了农村金融未能实现良性发展。笔者觉得,农业经济在诸多经济类型当中始终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别的类型产业只要得到了发展,肯定就会弥补农业经济在发展当中的各种不足之处,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经济与农村金融实现新的进步,而实际上诸多不同经济类型和产业在其发展进程中往往都会产生极大的竞争性。对工业与别的产业的过度重视,就会造成农业人口出现进一步的减少,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会影响到我国农村经济实现新的发展,导致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不平衡的状况。

三、关于协调推进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的建议

(一)推进农村信用联社体制改革

我国农村金融的不断发展,能够为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开发创设出十分有利的发展条件。在此过程之中,农村经济为了能够得到更好发展,必须推动农村信用联社的体制改革,不断强化其对于现代农业经济开发所具有的正面推动作用。农村信用联社能够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然而农村信用联社所提供的资金又是相当有限的,且提供的时间比较短,这就会影响到我国农业经济产业化之发展。为此,在对农村金融进行改革时要对农村信用联社实行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改革,让现代产权制度能够运用到农信联社之中,这就十分有利于帮助农信联社明确自身所具有的产权关系,而且在联社的利率、税收以及收益等诸多方面更好地推动其发展。在实行产权制度改革之中,要十分重视经济效益,这样一来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农信联社的经济效益,让其在改革与发展进程之中能够得到更好的经济利益回报,从而切实提高农信联社所具备的资金供给力,稳固其在农村地区金融体系之中的核心地位,进而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奉献出更多的力量。在引入公司治理结构之后,就应当要求农信联社在发展中更为注重确定自己所具有的实际定位,在确保资金能够有效地供给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经营的范围,进而得到更多的记经济效益。随着其经济实力的增强,也就有力量来推动农村经济实现更好地发展。

(二)发挥农村商业银行的重要作用

在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进程之中,农村商业银行始终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为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创设出十分有利的条件。然而,结合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实际,只依赖于信用联社是极难满足农业领域产业化发展需求的。为此,一定要强化与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彼此合作。在农村商业银行的崛起之中,应当通过分散化经营来增加市场份额。这是由于小规模农村金融机构只能提供小规模资金,然而由于我国农业经济往产业化进行发展,对资金所具有的需求在飞速增长。这就需要不断强化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通过发挥合力来满足农业经济对于资金所具有的各项需求。

(三)强化对民间资本的运用

在我国农业经济开发之中,民间资本所起到的作用正在变得愈加显著。通过大力引导民间金融往正规化方向加以发展,健全完善我国农村金融开发体系,这是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实现更快发展的重要环节。与此同时,就农村金融的开发状况来判断,我国农村信用联社的发展还不够健全,这就为各类民间资本发挥作用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然而,我国民间资本借贷还缺乏正规化的制度约束,因而在非常大的程度上影响到我国农业经济实现新的发展,其重要问题就是借贷的利率太高,从而极大地影响到我国农业经济开发的成本。因为我国农村金融资源具有稀缺性的特点,所以农村地区的民间借贷利率相当高。这一民间金融开发方式会极大损害农民群体的切身利益,从而影响到我国农业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有鉴于此,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应当紧紧依据农业经济的实际状况,强化对于民间资本的管理和控制工作,以此来推动民间金融往专业化、科学化、正规化方向加以发展。要不断健全规范化运行机制,对民间资本经营的范围、运转方式等实施严格监管,从而确保其能为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健全政府部门支持机制

对我国农村金融机制的健全完善来说,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是极为重要的环节。政府部门应当依据当地农村金融的实际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健全的扶持政策,而且应当规定各相关部门各自的职责,从而健全对各方面的要求。应当建立健全合理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体系,真正做到产生问题时能够切实做到有法可依和有章可循。政府部门还应不断增加对农业经济之投资,切实调整农村金融体系的税率,从而推动农村金融之中的融资发展,实现更为高效化的管理与服务。

四、结束语

总之,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新形势之下,农业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发展两者之间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不仅彼此影响,而且还彼此制约,一定要加以高度关注。为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实现新的发展,就应当全面运用好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等两大关键元素,应用其彼此促进的作用形成巨大的发展力量,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只有我国的农村金融实现很好的发展,才能积极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实现新的增长。同时,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增长,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两者具有彼此联系的密切关系。

作者:马春紫 单位:西京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路阁,赵海燕.论农村金融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农业经济,2013(07)

[2]张宇青,周应恒,易中懿.农村金融发展、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民增收[J].农业技术经济,2013(11)

[3]齐英.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探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5)

[4]刘彩虹.关于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探究[J].农业与技术,2015(07)

第4篇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企业;循环经济

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如何实现更好发展的问题并不仅仅只是经济问题,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生态问题。农产品加工企业不但要致力于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还应当将本企业的发展切实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系统之中,积极发展绿色环保的循环经济。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新的优惠政策,大力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令人可喜的突破。然而,因为受到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基本条件、经济发展环境、技术能力以及自身认识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当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依然水平不高,部分始终困扰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还是未能得到全面解决,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循环经济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一、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循环经济将本地经济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合理的环境保护进行全面统一。作为全新的环境保护新观念,循环经济的首要要求是降低经济活动之中源头污染物的产生总量,对源头无法加以削减的废物则应当予以回收利用,让其能够重回循环之中。唯有在避免产生以及回收利用均难以成为现实之后,才能同意对最终产生的废物实施无害化的处理,这对于末端治理来说是一场十分深刻的革命。当然,循环经济注重经济的发展并不代表生产与消费更加多的农产品,而是应当努力提升可以用在消费之中的商品以及所提供服务之总体质量,并且切实提升产品的使用周期以及耐用性。这样一来,就能够让经济发展从数量型的物资增长发展到质量型的服务提升,从而促进经济从粗放型往集约型加以转变。我国循环经济应当全面坚持人本化原则,努力提升人类生活的整体质量,从而为更多人力资源实现就业创设出更加多的岗位以及空间,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并且促进传统文明往生态文明方向加以转变。农产品的实质是农业生产一种产出,而农业生产则是依赖于农业环境的一种开放型生产,所以,农产品资源质量之优劣,生态环境之差别将会直接影响到农产品质量之高下。所以,一定要妥善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相互间的关系,才能够切实保持更好的生态环境。如此一来,提升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竞争力才有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保障。应当说,就长期而言,农产品加工企业所具有的竞争力是促进农产品行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当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对农产品生产进行了积极扶持,并且引入了最为先进的农产品生产技术,从而使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广大农村的经济面貌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变化,其中主要农产品的总产量已经处于全球首屈一指的地位。但是,也要看到在农产品领域出现了主要农产品相对过剩的问题,这就是我国之所以是世界性农业大国而非全球性农业强国的原因。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步入到全新发展阶段,怎样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产品所具有的附加值,进而提高农产品行业的总体效益已经成为其发展的第一要务。具体来说,从我国农产品的总体产量来观察,我国的主要农产品,诸如粮食、水果、肉类以及奶类等均位于全球第一,成了公认的农业大国。但是,从我国农产品的总产值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以及出口创汇等状况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其和全球先进水平之间具有极大的距离。一是粮食加工企业发展现状。我国是全球性粮食生产以及消费大国,粮食的总量处于全球首位。以往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农产品行业为解决主要粮食的不足,全力提升农产品的产量,却忽略了农产品的品种以及品质,导致农产品加工工艺十分滞后,所加工出的大米以及面粉的品种相对较少、质量也不高,无法满足于食品加工行业之所需。随着近些年来引入以及自主开发了一大批农产品加工新型技术,才使得农产品加工水平有了非常大地提高,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距离不断缩小,但是农产品加工装备技术仍需迎头赶上。因为粮食仓储、转化以及深加工能力十分滞后,导致了粮食的高产和高效出现了非同步发展的状况,从而极大地影响到我国粮食生产。依据一项调查,我国储备粮的损耗率居然达到了9%之多,而西方发达国家的损耗率仅仅为1%。同时,我国农产品后加工的损耗率也有3%至7.5%,每一年所储藏和加工损耗的粮食产量达到388亿公斤之巨。可见,当前我国粮食加工行业在整体上还是相当滞后的,还处在初加工或者说粗放式加工的状态下,从而极大地制约了增值效应之提高以及粮食资源所具有的利用率。二是水果加工企业发展现状。中国是全球范围内果树种植时间最长、品种也最多的一个国家,同时也是全球性的水果生产大国,其总量处于全球第一位。但是,令人担忧的是,中国的水果有90%以上为鲜销品,和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有40%至70%的水果加工率比较起来,尚具有极大的差距。三是肉奶加工企业发展现状。自从实施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肉类的总产量已经出现了连续十九年的大增长,而且年均增长达到了11.3%,已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肉类生产性大国,其中猪、羊肉的总量都处在全球首位,但是我国肉类加工企业发展滞后,突出表现在浪费非常大。结合上述分析可知,积极开发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是中国农产品行业进入到发展新阶段之后的重要任务,十分有助于提升我国农民群体的收入,持续扩大内需,提供更加多的就业机会,进而推动我国农产品行业以及农村经济实现更好地发展,这不仅是中国农业发展现代化的重要指标,而且也是中国从农业大国转换为农业强国的重要战略性选择。

三、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策略

(一)提升农产品加工企业对于循环经济的深入认识

要强化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以及专业技术人员所开展的循环经济知识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其资源环境意识、节约意识,进而产生强烈的忧患感,切实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发展方式,有力改变以往片面地追求所谓经济增长但是却忽略环境、资源之倾向。要把发展循环经济视为一项长期、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将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循环经济更好地发展切实转换成为企业的主动行为,不断提升其应用循环经济观念制定各项发展规划的决策力,促进其使用循环经济观念来推动科技创新工作,从而更好地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之中,应当要求其员工积极学习循环经济方面的专业知识,落实好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积极参与到循环经济的具体实践之中。

(二)组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支持体系

对于农产品加工企业而言,要想发展循环经济就一定要面向资源开发、消耗、再生以及无害化处置等各个主要环节,形成由生物技术、节能技术、清洁技术以及污染治理技术等共同建构而成的全面技术体系,从而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循环经济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为切实推动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一定要不断增加科技投入的力度,积极安排精干力量实施与循环经济重要技术相关的技术攻关工作,持续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能力。为了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促进农产品加工行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政府一定要实施好扶持、补贴以及课题招标等多种方式,全力支持企业和富有实力的高校或者科研机构来进行合作,不断引入与培植各种类型的科技中介机构,建立跨部门、跨学科、跨专业的技术创新型工作团队,建立起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以市场为主要导向,产学研彼此紧密结合的新型技术创新机制,并且推动循环经济共性以及重要技术的研发工作,保障循环经济能够得到技术方面的积极支持。

(三)创建健全的农产品加工循环经济网络体系

在当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体规模偏小和分布较为零散的状况下,各类政府组织在开发信息资源时应当合理履行自身岗位职责,形成以农产品加工企业循环经济体系,要以政府涉农相关部门为其主体,以各大企业以及农业院所、农业科研机构等为其重要依托,由政府组建起宏观化的信息管理平台。企业以及农业类研究机构应当加强联系,组建起符合自身意愿的信息管理网络。要在当地政府的积极主导之下,形成与规范信息搜集、加工、传输以及反馈等工作机制,促进政府和企业之间、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形成互动,并且及时相关市场信息,切实推动资源在各地之集聚和利用,促进资源的共享,有效帮助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得到与循环经济有关的各类生产、市场、技术、政策、法律法规等信息,为循环经济之应用提供信息上的大力支持。

(四)积极借鉴西方国家经验形成促进农产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

要深刻借鉴与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努力健全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一是要运用政策上的大力调整,让能够实现农产品加工循环利用资源以及保护生态的企业的经营能够做到有利可图,从而产生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外部体制以及内部运行系统。二是要健全完善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法律法规体系,从而让受污染区域得到较好的治理,让受害者能够得到合理的补偿。因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居民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知识相当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也较为薄弱,所以当地政府一定要运用立法手段,将推动农产品行业循环经济发展列入地方政府的相应职责范围之内。

综上所述,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十分有利于促进原料生产之中的各类资源节约,能够更好地实现农产品加工之中的综合性利用,而且还有助于对秸秆以及林地废弃物进行更加深入地运用,进而推动我国农产品行业以及农村地区循环经济产业的更好更快发展,为我国不断推进资源节约型以及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陈文君 单位: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颖.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J].湖南农机,2010(05)

[2]王汉斌.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提升福建农产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

[3]高艳.基于农产品供应链的农业循环经济微观组织模式分析[J].中国农机化,2012(03)

[4]王淑琴.循环经济环境下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研究[J].现代化农业,2013(01)

第5篇

关键词:农村商品流通 农产品商品化 农村商品经济

党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新的发展战略思路,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提上了我国当前最重要的国事日程。商务部、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等八部门于2005年8月联合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农村新型流通方式,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形成以县城为重点、乡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农村消费品零售网络”的目标,并部署在全国部分县市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2006年2月,商务部又《关于实施“双百市场工程”的通知》,指出国家将重点改造10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着力培育100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国家发展农村商品流通经济的新政措施,是否能够改变我国农村商品流通经济落后的基本现状,进而实现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繁荣是本文的思考内容。为此,笔者调研发现当前我国农村商品流通市场普遍存在着农产品商品化率低、农资供应不畅、生活消费低迷的现象,并且这些现象在传统流通体制和消费观念的影响下正逐渐形成恶性循环,成为严重制约我国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体系发展中不利的现实因素。

我国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体系的建立,关键在于理顺和建立农业生产与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资料与日用消费品供应等流通渠道的互动关系,惟有如此,才能形成我国协调发展、良性循环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和市场机制。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侧重于城市化建设和城市商业的发展,与日新月异的城市繁荣相比,我国农村商品流通经济的发展却明显滞后,这种强烈的反差成为我国城乡发展严重失衡的缩影。

农产品商品化制约农民购买力提高

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和提高农民的购买力水平,关键取决于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这也是发展我国现代农村商品流通经济的根本基础。农产品商品化是实现农民增收和提高农民购买力的最直接而有效的途径,没有农民购买力的提高,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体系的建设也就只能是无源之水。

按照国家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的三分之一。剔除农村的区域性发展差距、贫富差距和统计偏差等因素,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的老少边穷地区,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更加偏低,有的甚至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如北京市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为7860元,而西部山西省柳林县和中部湖南省新化县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分别仅为1515元和1536元,全国一亿多每天收入不足一美元的贫困人口的绝大多数生活在农村,我国农民这种现实的经济收入状况,决定了他们的购买能力和消费水平依然只能是处在维持生存需求的范围之内。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相当程度在于我国农村农产品商品化水平严重低下的状况。

从我国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结构来看,当前农民收入中的农产品生产经营性收入比例普遍偏低,非农性收入比重日渐增大,农村居民的实际购买能力低下。在我国中部的许多农村地区,农民的农业生产性收入不到总收入的50%,大部分经济来源于外出务工所得的非农性收入或其他经营收入;而在中、西部偏远地区,还有相当部分的农民群体依然在从事着自给自足式的农业生产,他们除了因基本生存需求而进行简单的商品交换外,其他生活需求通过简单的农业生产实现自给,基本被排除在现代市场流通经济的循环体系之外;即使在粤、闽、浙、苏、鲁等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同样有不少偏远农村的贫困区域,农民的收入结构大体相近,而“城乡两重天”的状况仍然存在。由于农民收入结构中相当部分的收入来源于农村本土之外,而这些外出务工农民的生活消费需求只有通过城市实现,使得农村居民实际购买能力原本低下的状况显得更加突出。

从我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现实水平来看,农产品生产以家庭小规模方式为主,农产品交易以简单的交换形式为主,农产品价格就市而不随行,这种商品化程度低下的状况严重制约着农民收入水平和实际购买能力的提高。我国上世纪80年代初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和农业生产的效率,较好地解决了广大农民吃不饱饭的问题;而就建立现代农业商品经济而言,虽然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了,国家也多次通过市场调节方式对农产品流通体制进行改革,分步放开了对水产品、蔬菜、水果、生猪、麻类、糖料等多数农产品的价格控制,但农村目前普遍存在的个体生产、分散经营的组织形式,严重地分化了农户的市场主体力量,使之在农业商品经济关系中处于极其弱小的地位。笔者在农村地区农产品商品化过程的调研中发现,农户个体在农产品的种植生产之初就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缺少有效市场信息和专业技术的依托指导,生产出的农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缺乏品质检测和分级分类标准;进入农产品销售阶段后,农民根本没有定向的目标市场和销售对象,全凭自己肩挑车拉运到附近集市出售。例如在中部的许多农村地区,农户在天亮前将蔬菜从地里刨出整好,然后挑着上百斤的担子走好几里甚至十几里山路,赶在清晨时上市销售,运气好一天就可卖完,能够收入几十元,否则晚上还得挑回去,自己吃不了或当地市场饱和买不出去时就只能喂猪了,这样做的结果只能造成很多上好的成品蔬菜最后却成了不催肥的猪饲料。

农业生产手段的传统落后和农村土地资源的分割经营,很难适应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这种缺乏科学的产业规划、规模生产、信息指导、组织水平、特色发展的农业生产状况,直接制约了我国农产品商品化和农民购买力水平的提高。当前,除加快我国城乡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硬件规划建设外,逐步推进初级农产品的升级加工,着重提高农民在农业商品经济关系中的平等地位和维护好农民在农村商品流通交易中的应得利益,大力提高农村居民购买能力和消费水平,这无疑是建立我国以农产品商品化为基础的农村商品经济体系的重中之重。

农村日用品流通重在整肃市场环境

农村日用消费品的流通作为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承担着保障和满足广大农村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商业职能,而理顺和建立适宜农村日用品流通发展的市场环境,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和解决“农民放心消费、商人规范经营、政府监管有序”的三大关系问题,这也可以确立为现阶段我国农村商品流通领域中市场环境的整肃目标。通过对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环境的整肃,保证农村居民在其相应的购买能力范围内可以放心消费商品,商人在法律规定的许可范围内合法从事商品经营,政府主管部门在履行法定的职责范围内实施有效市场监管,从而促进我国现行农村商品流通机制向一个互制互动、有序良性的循环机制转变。然而从当前我国农村日用品流通市场的整体情况来看,“农民买廉、商人贩假、监管缺位”的市场环境状况非常普遍,农村市场环境在受到买方和卖方的双重制约下大都处于原始或初级的市场阶段。从现实状况来看,目前影响我国农村日用品流通市场环境主要存在三大要素矛盾:

一是农村居民的购买力水平与现实生活需求和理性消费意识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出廉价的生存需求是多数农民选择商品消费的主要动机。由于受购买力水平的限制,商品价格在相当程度上成为决定农村居民消费的首选要素,而对商品最重要的品质和安全要求往往局限于直观感觉,尤其对商品可能存在的潜在品质与安全问题大都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有的明知是假冒伪劣商品也同样购买消费,唯一的原因和充足的理由就是价格低廉,“只求价而不求质,只求有而不求好”成为农村地区消费者的普遍消费心理。其实,在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依然处于温饱阶段、甚至有些地方还吃不上饭的情况下,这种状况的出现并非异常。如果没有相应购买力的支撑,就无法实现农村居民正常的生活需求和提高他们的理性消费意识。换言之,要满足农村居民逐步提高生活品质的现实生活需求和树立理性消费观念,必须建立在相应条件下的一定购买力水平基础上的。

二是商业经营的利润期待和市场条件与农村居民现实生活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出农村商品流通的商业价值在传统模式下难以正常实现。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吸引商业资本进入农村的最基本驱动力在于商业资本对市场的利润期待。如果在基本利润期待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商业资本就很难主动地流向农村。随着我国以统购统销模式的原有农村供销合作社体系解体后,取而代之的是以农户个体兼营为主要特色的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模式,整体呈现出“散、乱、差、小”的市场特点,那就是网点分布随意散乱而缺乏合理规划,经营环境差而商品质量得不到保证,经营面积普遍偏小、品种单一,有的农家小卖店就是几百元钱的投入甚至经营与生活不分,缺乏专门的经营人员和基本的商业常识,他们的经营动机只是在不脱离农业生产的同时,通过附带经营以获得一些额外生活补贴,无税收、工资、租金等经营成本负担,经营的投机色彩较强。即便这样,许多农村小卖部也存在经营困扰,即村民邻里间的信用赊欠问题,有的甚至连初始资本金都赊欠出去了,归结原因,还是受制于农村居民的现实购买力水平。这样一种市场条件,难免对商业资本的自然流入带来负面影响。

三是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地域广阔和网点分散与政府实施有效监管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出政府监管部门难以保障农村市场在公平竞争基础上的有序经营环境。在对各地的市场调研中笔者发现,当前不少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对当地农村商业网点的监管职能基本处于缺位状态,农户个体经营的流程就是从周边县镇集市以较低价格批发回商品,带回乡后再出售给村民消费,从中赚取批零差价。在整个经营过程中,工商、税务、质监、卫生等主管部门由于农村市场的点多面广、地处偏远,均难以保证连续有效地履行法定的监管职能。这种监管缺位带来的直接后果,使得农村市场成了名副其实的假冒伪劣商品倾销地,无疑造成了对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环境的不良损害,显然也对正规商业资本介入正规经营形成了一定的市场难度和障碍。

因此,我国在推进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的同时,需要面临一个对农村市场环境的整肃过程。一个良好的农村市场经营环境的培育形成,在于农村居民具有与其消费需求相适应的购买能力、商业资本规范的经营行为和政府连续有效的市场监管,并在消费需求、购买能力、商业经营和政府监管等要素间形成一个有机互动的市场机制。而在当前状况下,如果农村市场环境条件不能得到根本改观,而只是通过采用单纯的补助方式人为地推进农村商品流通网点的建设,也将难以带来农村市场的真正繁荣和市场体系的长续运营。

农资产品流通模式有待规范创新

农业生产资料作为专门服务于农业生产的特殊商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效率水平,并关系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购买能力的提高,因而农资产品流通同样是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体系有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我国农资产品流通领域大量存在着假冒伪劣、肆意涨价、服务性差、监管乏力等市场混乱现象,这种现象普遍涉及到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基础性农业生产资料领域,已经成为破坏我国农业生产和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严重祸害。因此,在我国现有农资产品流通模式中,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在供应来源、质保检测、销售渠道、技术指导、价格监督、售后服务和损害赔偿等环节,都有待于通过创新机制进行调整规范,在切实维护农民经济利益和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积极性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规范适应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服务广大农民群众的农资产品流通新秩序,这理当成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

首先,应当加大对农资产品研发、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专项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为农资产品的高效流通创造良好宽松的市场环境。相对其他行业的产品,农资产品是专门面向农业生产服务的特殊商品,其最终的消费使用者是农村居民这一社会经济的双重弱势群体,这就决定了农资产品政策需要实行有别于其他商品的低利低价调节政策,否则无异于对农民的间接盘剥,从而造成更深的社会不公,毕竟农民在通过繁重而廉价的劳动承担着解决全民粮食供应安全的重责。为此,国家应当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等方式,加大对农资产品研发、生产、流通和消费等方面的扶持,以转移支付和二次分配的形式实现对农民的利益补偿,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

其次,应当突破现有对农资产品流通发展的体制障碍,调整放宽对农资经营主体的不合理限制,国家应将工作重点转向对市场主体资格和规范经营服务的管理监督,鼓励农资生产厂家直接面向农村开展销售经营和技术指导。国家通过制定对从事农资经营的准入条件,强化事前监督和培训制度,以保证农资经营主体应有的基本专业素质,并从进货渠道、运输储存、特品管理、技术指导、售后服务和责任追究等环节实行规范监管,鼓励农资生产企业进驻农村直接为农民提供服务。同时,针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目前的经营状况及其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制定单行的法规或条例,以法律的形式从生产和经营两方面确保农资产品市场的规范发展。

再次,应当积极培育和重点扶持专业性的农资经营企业,鼓励和帮助他们采取连锁经营的形式扩大经营网络,为广大农民提供规范化、专业化的农业生产服务。农业生产资料的经营不同于其它普通商品的经营,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非最终消费功能、隐性化专业技术含量和滞后性风险后果,因而农资产品的经营主体应当具备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条件,在农资经营企业中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使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能够及时接受农耕育种、栽培、养护、农机维修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在规范市场秩序上,应当完善农资市场监管体系,继续加大对从事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经营行为的处罚力度,从而较好地保护农民群体和正规经营者的正当利益。同时,鼓励和帮助专业农资经营企业在农资流通领域积极采用连锁经营等现代商业形式建立营销网络、扩大经营规模,促进农资经营企业走向规范化、专业化、规模化的良性发展轨道。

合理地规划我国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模式,对于增加我国农作物产量、推广农作物改良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根据我国农村发展的实际状况,强化农资产品流通模式的规范创新,逐步使我国农资产品流通体系形成以经营企业为主体、专业服务为内容、农民利益为中心、政府监管为保障的特殊农村商品供应体系。

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模式探析

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建设规划,重点在于解决农村居民的购物便捷和消费安全问题,从而满足农民群众对日渐增长的物质生活标准的实际需求。同时,根据我国长期以来城乡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所存在的客观差距,在规划和建立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条件下的市场流通体系中,应当采用实行全国市场一体化的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模式。这是因为在区域面积和居住人口上占我国绝大多数的广大农村地区,原本就是我国商品流通市场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不应当采取二元结构模式分割处理城乡商品流通问题,否则只能分化和加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发展的鸿沟;而采取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模式正确处理好农村商品流通问题,无论对国家、企业还是城乡居民都具有明显的实际意义,并且将对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发挥重要的作用。

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模式的基本内容,就是在全国商品市场一体化的前提下,根据城乡不同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实行相应的商品供销配备机制,将城市供应日趋饱和的成熟消费商品通过市场机制积极引导向农村市场逐渐拓展和转移,确保农村市场商品的物美价廉和消费安全。事实上,在我国城市居民和农民收入比例从1984年的1.84:1扩大到2005年3.22:1的情况下,如果期待在短期内消除这种长期发展失衡造成的收入与消费差距根本不可能,国家政策也只是抑制和缩小这种差距而已,这就决定了我国城乡商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基础差异性将长期存在。而实行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结构能够较好地适应当前我国城乡消费水平差距的实际状况,当城市高消费能力支撑下的高商业利润商品趋向饱和后,在商品生产工艺逐渐成熟和产品质量逐渐稳定的情况下,大规模的商品产能和市场有限需求所带来的行业竞争加剧,必然推动商品生产成本和流通利润的下降,经历市场竞争去除利润泡沫规模化生产商品,这应当成为我国农村消费市场流通商品的基本构成。

实行全国市场一体化的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模式,有利于国家对全国商品流通市场实施统一的政策和监管,可以通过整合现有产业资源减少对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投入,并有利于在城乡发展差距逐渐缩小的不同时期实行有效的动态调整。对此,不应主张制定城乡两套政策标准专门针对农村市场研制生产所谓特殊的消费商品,反对以降低原料等级和原料成本等偷工减料方式为农村市场生产劣质低价的专属商品,防止人为地将大众商品区分为“城市商品”和“农村商品”;而应鼓励通过去除过度包装、降低流通费用的方式减少商品生产流通成本,简易包装的质优价廉商品不仅农村市场需要,而且同样会受到城市居民的喜爱。同时,随着农村居民购买能力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在这种全国市场一体化的背景下可以适时动态地调整城乡商品流通市场的发展布局。

第6篇

农业教育起源于农业生产劳动实践,又反过来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在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早在洋务运动时期,在1866年,清政府在马尾港创建的船政学堂,被认为具有现代高等教育的雏形。由教会创立的福建协和大学,并在1936年获得省政府补助增设农学院,即福建农林大学的最早前身,1940年在永安成立福建省立农学院。10年内乱高等农业教育遭受严重摧残,1977年以后福建高等农业教育才逐渐步入正轨,有条不紊地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在学校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招生规模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改观。1994年1月福建农学院更名为福建农业大学,2000年9月福建农业大学和福建林学院合并为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经历了3次的分分合合,历经艰难才有今日面貌,福建农林大学是这个时期高等农业教育事业在福建省发展道路上的侧影。福建省高等农业院校有以福建农林大学为首的省属重点大学,还有集美大学中的水产学院和生物工程学院、武夷学院的茶与生物系、龙岩学院的生命科学学院本科共5所本科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民办高职学校有天福茶职业学院、武夷山职业学院。高等农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的现状,给予符合实际的客观评价,从而进一步作出有利于促进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选择和制度安排。

2福建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现状

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到如今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为当地经济社会做出了卓越贡献。福建省高等农业院校肩负着面向“农村、农民、农业”,高等农业人才的培养、提供高科技成果和推广最新科技成果。通过对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发展历程的分析,充分理解目前的发展现状,发现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目前的发展赶不上高等教育的平均发展速度,不论从招生规模,还是教学基础设施,不论师资力量和科研成果,还是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都落后于高等教育的平均水平,主要表现为福建省高等农业院校数量较少、办学模式单一。福建高等农业教育颇有渊源,发展至今与当地经济发展相契合。如今,随着福建经济的高速发展、迅速转型,福建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战略显得尤为重要。立足福建农业的特点,培养适合当今社会需要的高等农业人才是福建高等农业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深化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灵活多样的高等农业人才培养方式,是福建高等农业教育支持福建特色农业发展的战略。现行福建省高等农业院校的招生主要按照国家招生计划为主,办学模式单一,招生方式单一,培养模式一刀切,不太注重个性的培养。目前公立办学主体有7所,其中5所是本科院校,2所是专科院校,此外还有2所民办高职高专院校。这样的格局与发达国家相比,显得十分单薄而无力,无法满足经济社会的需求。

3影响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办学的深层次原因

从办学主体的视角来分析以上这些现状,就会发现影响福建省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的深一层次的原因。

3.1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性长期被忽视,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地位持续下降

因为农业产业在工业化的社会中是弱质产业,处于弱势地位,社会认同度比较低,在社会群体中农民是弱势群体,导致农村处于“二元”结构的弱势端。与之相对应,以服务农业和农村发展为主要对象的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性也被忽视,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呈持续下降趋势,这种状况与高等农业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应有的战略地位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地位是极其不相称的。

3.2福建省高等农业院校办学主体单一化,市场机制的缺失

目前,福建省大部分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经费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财政资金拨款、学生学费等单一化渠道。而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一些地方农业高校教育事业经费生均拨款平均只有2000多元,远低于生均培养成本,导致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经费紧张状况正在加剧,目前单一的办学方式已经大大地制约了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

第7篇

关键词:陕北农村;“空心村”;出路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3-0103-02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条城市化的“高速路”上:1999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为30.9%,2008年为45.68%,2011年,首次超过50%。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浪潮。据统计,2009年我国农村外出的劳动力约为1.49亿,2011年约为1.84亿。而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仍将保持高涨势头。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70%,未来20年新增城镇人口总量将超过3亿。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为城市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智力支持,但是为农村却带来了抹不去的“伤痕”――“空心村”。农村人口进城,村庄空心化,支持农村发展的劳动力、生产资料、资金、智力等要素的作用正在弱化。农村的发展显得步履艰难。为了促进陕北农村的发展,加快这一地区的城乡统筹步伐,“空心村”问题亟待解决。

一、陕北农村的现状:“空心村”多发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经济越是落后的地方,人口转移的力度越大。陕北地区地处黄土高原,自然环境恶劣。陕北大部分农村均存在山大水少,高效农业用地面积少,交通不便等现象。这一地区仍以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为主,土地产出少、效益差。使得该地区成为贫困的代名词。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当地农村社会经济状况有所好转。但由于在资源分布、开采、分配等方面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农村仍然落后贫困。“穷则思变”,农村人口将眼光投向城市,希望通过进城来改善落后状况。

陕北农村人口在向城市流动的过程中,其流动的主体是青壮年。他们多为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凭借着体力和智力方面的优势,农村的青壮年容易在城市谋得职业。他们往往“率一家之先”进入城市。以外出时间为标准,农村劳动力进城可以划分为季节性外出和永久性外出(定居城市)。季节性外出的优点在于既能打工赚钱,又能务农。但是他们的工作多为临时性的;永久性外出则是农村人口在城市立足后,一直留在城里发展。陕北农村人口在向城市流动的过程中,出现城市定居人数增加的特点。并且这种流动又出现整个家庭外出定居增多的趋势,即家庭化迁移增多。

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从根本上说是由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引起的。一方面,代表着现代文明的城市以其繁荣、新颖地发展因素吸引着农村人口;另一方面,农村自身的落后封闭性推动着人口走入城市,在这种强大的“推―拉”作用下,陕北农村人口纷纷涌入城市。从而直接造成了农村“产业空、青年人空、住房空、乡村干部空”的现状,“四大皆空”导致越来越多“空心村”出现。乡村走向凋敝和衰败。然而,这种“空心村”现象不仅在陕北常见,在全国也有普遍性。来自2012年10月29日都市快报的消息:中国文联副主席、国务院参事冯骥才10月20日透露,相关部门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的自然村十年前有360万个,现在则只剩270万个,“比较妥当的说法是每一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

二、“空心村”使陕北农村发展出现的问题

农业是一国之本。在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名词,“社”指的是土地之神。“稷”指的是五谷之神。这种理解突出了农业的重要性。然而,农村现实发展的衰落及大量“空心村”的出现,令陕北农业、农村的地位受到削弱。

首先,“空心村”直接影响陕北农村的农业发展。农村人口大量进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相比较而言,进城的农村人口一般为农村的精壮劳动力,他们或是具有体力方面的优势,或具有智力方面的优势。这部分农村人口的流失,为陕北农村农业的发展带来了致命的伤害:陕北传统的农业要获得发展,必须具有充足的劳动力。但是,现在留在农村的是“386199”部队,他们在体力、智力等方面达不到农村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农业的要求,必然导致当地农业的落后。无形之中拉大了城乡差距,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

其次,“空心村”冲击着陕北农村的教育。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只是从“量”的方面进行考察的;从“质”的层面进行研究,则可以发现,进城的农村人口还具有智力方面的优势,即农村精英外流严重。一个地区要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有足够的智力支持。长期以来,农村在人口素质、人才培养上就存在劣势,而农村精英的流失使农村的教育受到严重冲击,其发展更加困难重重。对很多农村人口来说,受教育是其向上一层社会流动的唯一渠道。然而人口的流失,使农村出现了“无人办教育、无力办教育、无心办教育”的状况,很多农村因之出现“空壳校”。在“空心村”和“空壳校”的双重作用下,农村教师外流严重。而当地农村落后的经济社会状况,吸引不到更多优秀教师的加入,造成农村教师队伍“没补充又流失”的窘状。这种情况下,城乡教育差距拉大。

最后,“空心村”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土地是农村人口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也是农村人口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保障。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陕北地区整体环境恶劣,土地开发难度大,不合理的土地开发还可能破坏生态环境。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当地的生态环境呈日益恶化的趋势,土地污染、水土流失等加剧。原本就十分有限的耕地面积不断被蚕食。而农村人口进城,大量土地又被闲置或抛荒,加剧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三、陕北“空心村”的出路探索

陕北地区的城乡统筹发展,离不开农村的发展。但是“空心村”使得原来就分散的村庄越来越显得没有人气,越来越显得七零八落。“空心村”的治理路径,主要在于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而农民转身“重点应该放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及居村农民就地市民化上”[1]。以陕北及全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来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化解“空心村”难题的:

第一,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能改变农村的外在面貌。在城市化加速的背景下,陕北农村人口纷纷选择进城。经常出现这种状况:只有几人、十几人的村庄还相距甚远,大片的房屋或耕地被闲置,以前活力十足的农村变得死气沉沉。一定程度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能改善这种状况。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可以加强人际交流、密切人际关系,为农村在交流中制造人气。并且在新型农村社区内,其能源供应、道路交通、水电供应等都是统一设置的,不但能方便居民的生活,还能美化农村面貌。此外,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还能改变农村以往的居住状况。在陕北农村,屋舍多是平房,或传统的砖木结构房,有的地方住的仍是窑洞。这种居住状况,一方面存在安全隐患和维修难问题,另一方面存在房屋使用年限短的问题,并且影响农村的整体规划。新型农社区本改变“犬牙参差”的农村屋舍布局状况,集中统一,农村人口也可以像城市人口一样住进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的楼房。

第二,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能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利用率。公共产品包含多方面内容:资金、教育、医疗、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公共产品除了具有公共性,还有有限性。如何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公共产品,是公共产品效益突显的关键。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在获取公共产品能力上远不如城市,城乡公共产品分配不均衡。并且由于陕北农村地区的村庄小而分散,人口不集中,道路交通状况落后,所以,当地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成本高。有时为了给只有几人居住的村子通电,不得不架设几千米的电线。加之近年来农村人口不断进城,“人去村空”多发,已经建设成的基础设施也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了公共产品的浪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统一提供各种公共产品,大大降低了供应成本,同时能满足村民对公共产品的多样性需求。比如,当前散落在村庄的卫生室仍在“坚守阵地”,其规模小,维持成本高,医疗水平难以保证。而在新型农村社区,有条件较好、设备较全、医疗水平较高的卫生室、医院等,能满足大多数人医疗保健需求。

第三,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能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陕北农村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人口居住分散,经济增长点分散。当地产业中传统农业的比重大,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虽然近年来基于陕北资源丰富的优势,一些农村的经济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并且也发展了一定的第二、三产业。但由于发展底子薄,发展条件有限及农民思想观念等的制约,陕北农村从整体上看仍发展落后,贫困区、生态环境脆弱区和资源富集区三区交叠的现状仍没有得到改变。而“农村社区中公共空间的专有化程度较低,同一空间往往复合了多种社会生活功能。”[2]走集中化路子,既可以在人口集中地发展手工加工业、零售业、运输业和餐饮业等第二、三产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3]。又可以扩大土地面积进行较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如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等。有利于扩大农民增收的途径。

第四,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民素质。陕北农村的客观环境及通讯落后状况制约着当地的对外交流。这不仅表现在农村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与城市交流不畅上,还表现在村民的思想观念上。长期农村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造成了农村的相对封闭性和守旧性,加之农村落后的教育水平,加剧了农村人口的思想观念落后。而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文化教育水平的高低又呈正相关因果关系,陕北农村的落后状况使二者形成了恶性循环,农村整体问花花素质偏低。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能为农村教育、文化娱乐提供新的方式和载体。一方面,新型农村社区带来了村民交流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为农村居民打开了一扇接触外面世界的窗户;相对密集的居住环境有利于人们进行交流,促使农民在交流中融合,在融合中提升自身素质和修养。良好的文化环境有利于和谐农村和文明农村的形成;另一方面,新型农村社区能提供多种形式的教育和监督环境,于无形之中让村民原来的陋习得以退化,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农民素质提高反过来促进农村社区建设成一个“文明祥和的生活共同体”。

参考文献:

[1]吴业苗.农民转身:新型农村社区的适应处境与公共服务建设[J].浙江社会科学,2013,(1).

第8篇

关键词:农机现状;农业机械化;推广

中图分类号:F324.3 文献标识码:A

1 当前农机发展的现状

1.1 相关的农机推广人员专业能力较为低下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多数优秀人才逐渐向二、三产业靠拢,导致农业机械化的专业推广人员较为缺乏。在我国,农机推广人员逐渐出现老龄化的趋势,新的农机推广人员较为缺乏,且其往往专业知识能力较为低下,技术力量特别薄弱。此外,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随着机构改革的开展,大多农机推广人员逐渐对于农机推广工作失去积极性,没有将真正的精力投入到农机推广中来,只是仅仅完成自己的工作,专业能力大大降低。

1.2 农民收入得不到提升

就我国大多数农村发展现状而言,农民的收入较少,这就导致农民没有财力投入到农机当中。现在的一些农机成本过高,管理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参与农机使用的积极性。

1.3 农作物聚集规模较小,农机使用工作较难开展

当前,我国大多数农作物都是采取分散种植,成片种植的情况较少。我国农业的发展出现了过度重视生物措施的状况,导致工程措施减少,大多数的农民忽视了好的产量离不开先进的农机,不能将农机作为很好地载体来发展农业,进而影响了农机事业的推广工作。

2 如何将农业机械化进行推广管理

2.1 构建农业机械化推广的网络体系

就目前我国农业发展而言,全国范围内已经初步建立了农业机械化推广的网络结构,然而这是远远不够的。农业机械化推广的网络结构需要我国各级人员积极参与,要逐渐建立起省、地、乡、县的网络体系,各地要在党中央的集中领导下结合本地发展实际来构建地区网络体系。在构建网络体系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群众性科技团体相结合,网络体系的构建应该是上下相配合,左右相指导。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农业新技术及时引进并使用,以此来提高生产力。

2.2 建立好乡镇农机推广,为农机推广建立坚实的基础

对于乡镇的农机推广而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农机推广管理工作,切实做好责任追究制度,管理重心要向下移,要不断提高技术、不断加强管理。就农村机械化的推广而言,可以开展奖励优秀农机推广村镇的服务,在推广农村机械化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农民自愿参与的原则。各个乡镇要注意发展由群众自愿组织成立的民间科技服务团队,给予一定的指导工作。

2.3 建立村级农业机械化推广网络

村级农业机械化推广网络的构建主要依托的就是农业大户,村级农业机械化网络的构建是最为基础的,我们必须给予以一定的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一些农业大户,农业大户更是农机发展的主力军。举例来说,种田大户的存在使得更多的农民懂得利用最新的技术来扩大农业种植的范围。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荒地得到了使用,节约了资源,为农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4 加强相关农机推广人员的培训工作

目前,大多数农村缺乏好的农机推广技术人员,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就当前农村发展现状而言,必须积极开展农业机械化的宣传以及相关的农业科技和实用技术。在宣传中要注意分层次进行,宣传的知识必须要有实用性,这样宣传起来才有意义。就宣传层次而言,可主要分为村干部、技术人员、普通农民3个层次。宣传时,讲述的就是理论知识,然后再进行现场操作工作,必须要有一些专家进行指导。在对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进行培训时,必须要进行专业培训来全方位的提高其综合素质。农机推广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

2.5 提高农机的增效性

大多农民同意使用农机的初衷是其可以更好地扩大收益,这就体现出增效性的重要性。当前国家大力提倡的是集约型生产,农业设备的开发必须要注意做到节水、节肥、节约,要做到资源的节约。经济的增长要靠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不是消耗更多的资源,为此,其增长方式要靠高效率低浪费的方式进行。国家要发展更多的增效性农具,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切实发展农村经济。

3 结语

以上只是初步的对农机现状的分析以及农业机械化的推广管理的研究,相信经过众学者的讨论之后可以得出更加深刻的见解。面对当前农业发展的状况,我们要抓住机遇,积极对农机推广工作进行创新,要切实做好新时期农机推广工作。在推广农机工作过程中,要注意转变以往的发展观念,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断开拓进取,要敢于接受和尝试新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应该积极关注国内外的最新动态,结合本地实际来实现农机的大力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 催英丽.浅谈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M].2011.

第9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状;对策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6.190

0 引言

农业是我国经济的根本,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农业生产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那种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了,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改变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是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但是就目前来看,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而要想全面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的发展,就必须结合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现状,加快发展,加大投入。

1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也在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农业机械投入到了实际生产,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在农业方面增加了大量的投入,各种农业机械设备得到了大量的使用,农业机械化作业进一步扩大,所带来的农业收入也大幅度上涨[1]。在科技时代里,农业机械化发展已成为农业生产的趋势,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对推动农业的快速发展有着重大作用。但就目前来看,虽然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越来越快,但是在农业机械化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使得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难以全面提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在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1 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较低

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较低是我国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其主要体现在农机动力多,配套机具少;许多农业机械设备跟不上实际发展需要。再加上区域性的较差,经济发达的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要高于经济水平低的地区,使得农业机械化发展出现了不平衡。

1.2 农业机械化投入较少

资金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保障,但是就目前来看,国家对农业机械化资金的投入还不够,各项专业资金在农业事业中所占比例比较少。另外,许多地方的农业生产依然比较传统,在农业机械的购买积极性不高,他们大多不具备购买大型农业机械的能力,从而影响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1.3 农机服务体系比较薄弱

对于农业机械而言,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而农民的文化水平比较低,针对这些机械设备,农民不能熟练的操作,而机械设备出现问题后就会增加农民的负担,需要农民花费更多的资金去维修,在这种情r,必然就会阻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农业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没有积极做好农业机械新技术推广工作,相关社会服务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展。

2 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

2.1 调整农业机械化结构

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关键,而要想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就必须针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进行战略性调整[2]。首先,要根据农业机构以及产业化经营需求,进一步扩大农业机械化应用范围;其次,要制定优先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机械设备,根据市场需求建立集约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再者,要全面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大农业机械在“量”和“质”双重提高。

2.2 加大农业机械化的投入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离不开资金,脱离了资金,农业机械化就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对粮食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要想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发展农业过程中,就必须加大农业机械化投入[3],以机械化生产来带动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一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要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另一方面,要加大农业机械的投入,加大农业机械生产的宣传,引导农民接受农业机械化生产,为农业生产配备大型农业机具,从而更好地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推动农业的发展。

2.3 完善农业服务体系

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农业服务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可以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更好地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首先,加大农业机械技术服务,建立多元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尤其是要集中解决紧缺农技产品的关键技术装备;其次,要完善农技管理服务体系,加强农业机械技术质量监管,从而提高农业机械设备质量,保证农业机械设备的稳定、安全运行。另外,要做开展农业“三下乡”活动,向农民普及农业机械化相关知识,提高人们的认识,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从而真正地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4]。

3 结语

综上,农业机械化发展在我国农业发展道路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可以更好地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水平。但是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还不高,从而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而要想真正地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就必须全面加快机械化战略的制定,加大农业机械化的投入,积极完善农业服务体系,从而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推动农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计龙先,方自林.浅谈芳华镇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4(02):200-201.

[2]陈鹏,张蕾,张明亮,秦静.天津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天津农业科学,2014(08):78-82.

第10篇

关键词:特色农业;现状;发展

随着我国对农业发展的不断重视,越来越多的农业政策得到了推广,而特色农业是我国新兴的一个名词。特色农业区别于以往的传统农业,它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特色农业主要分为两个大类:第一类就是根据当地特有的品种而发展出来的特色农业,例如内蒙草原牛肉干和吉林梅花鹿等;第二类就是近些年比较流行的具有创意性质的农业,例如景观农业和休闲农业等。以下将着重探讨我国特色农业的现状和发展战略。

一、特色农业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幅员辽阔,以农业为基础的省份众多,本文以山东省和吉林省为例来分析我国的特色农业,并总结我国特色农业的现状。

1.山东省。山东省拥有多种形态的地形和特殊的气候资源等,目前已经拥有发展良好的特色畜牧业,并逐渐转换为其农业的一大优势。山东省的特色畜牧业产值已经达到了200亿元以上,占全国特色畜牧业的12%,其中家兔存栏出栏数量分别为5137万只和10850万只,在全国名列前茅,水貂年出栏数量为2000万只以上,居全国首位,蜜蜂养殖在全国也具有很大的优势。为了推动山东特色农业的发展,山东省政府还印发了《山东省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意见》(鲁政发[2010]33号)等文件,以特色农业为农业发展的新切入点,企图调整产业结构,打造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在全省设立了五个保护区培育出新型品种多个,逐渐形成了特色养殖“沿海一线”、综合发展的局面,为山东省的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吉林省。吉林省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拥有著名的“东北三宝”,即人参、鹿茸和貂皮,以此为基础,逐渐发展特色农业。截止目前,吉林省的毛皮动物养殖已经达到165万只,在全国名列前茅,省内的大规模狐、貂皮加工企业年产值达到4亿以上。梅花鹿也是吉林省的一大特色,长春市双阳区是公认的“中国梅花鹿之乡”,省内鹿茸加工年产值达到8亿以上。同时林蛙养殖也逐渐成为一大特色,目前全省林蛙养殖4000条,产林蛙油160吨,年产值到达20亿以上。2009年,桦甸市成立的中国长白山特产商品城,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林蛙产品市场,其林蛙产品量大质高,不仅在国内畅销,而且还远销到新加坡、韩国和香港等国家地区,为该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市场和财富。

3.我国特色农业的现状。由山东省和吉林省的特色农业现状可以看出,我国特色农业主要以蜂、蚕、鹿养殖和毛皮动物养殖为主,这些养殖业涉及的范围比较大,拥有一定的发展历史,具有当地的特色性质,已经逐渐形成了我国特色农业的现状。

二、特色农业的发展战略

在“十二五”总体规划中,农业部对我国今后的农业发展做出了具体的规划,主要体现在“两个千方百计、两个确保”的刚性约束上,对于我国特色农业虽然没有体现过多的政策,但也明确指出了“要积极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并具体提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拓展农业功能,挖掘文化内涵,引领新型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形成”。在农产品出口方面,传统的农业产品优势已受到极大的威胁,而特色农业产品逐渐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风向标。因此发展特色农业刻不容缓。我国特色农业的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牢牢抓住特色的本质。特色农业之所以区别于传统的农业,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具有传统农业不具备的特色,因此要发展特色农业,首先要牢牢抓住其特色的本质,这主要表现在利用当地独特的资源开发出特色的产品,将当地的文化内涵附加到农产品当中,采取当地特殊的加工工艺和营销模式等等,同时还要瞄准市场先机,抓住市场需求,对农产品不断进行开发和提升,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打造名副其实的特色农业。

2.减小对农业资源的占用量。“十二五”规划对我国传统农产品的占地面积和产量做了最低要求,这就要求保证农业资源有限用于传统农业,使得分配给特色农业的资源有限,因此,发展特色农业要优先发展占用农业资源少的特色农业,这样的特色农业才会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并拥有广阔前景。

3.避免盲从,偷换概念。特色农业是一个新兴的名词,并且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这就使得许多地区盲目跟从,甚至偷梁换柱,对传统的农业进行表面包装视为发展特色农业,忽视了特色农业的内涵。因此发展特色农业一定要保持特色,无论是以文化服务附加为主还是以创业农业为主,都要认清特色农业的本质,否则只是做做表面工作,并不能推动农业的发展,结果知识劳民伤财。

4.减小对生态的损害。可持续发展是国家推行的一项重要政策,特色农业作为一个新的概念也不例外,这就需要特色农业能够自身对生态进行修复,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建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即利于环境的保护,也利于生态农业自身的发展,这不仅要求先期对所选的生态农业进行环境评估,淘汰不合时宜的生态农业方案,而且还要在后期运营中不断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立即解决。总之,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农业必须坚持的一项原则。

综上所述,我国特色农业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但局限性有限,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未来我国特色农业的发展要牢牢抓住特色的本质,以减小对农业资源的占用量为前提,坚持可持续发展,从实质上入手,这样才能不断推动我国特色农业的发展。相信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特色农业将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最终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项重要产业。

参考文献:

[1]刘彦,张旭等.我国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J].产业透析,2012,(16):7~10.

第11篇

关键词:贫困;农村;经济发展

1前言

由于受到诸多传统因素的影响,经济的飞速发展虽然也为农村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但是从总体情况来看,还是相对滞后很多。如果不尽快解决的话,势必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进程。由此可见,关于当代贫困农村经济发展的探讨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2当代贫困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从目前了解的实际情况来看,贫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以前有了的发展,无论是基础设施的完善,还是农民收入的提高,都在预示着农村经济的进步与发展。然而,当代贫困农村经济的发展依然面临着很多难题与困境。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落后

农村地区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有力支撑。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相关部门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然而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农村基础设施依然相对落后,甚至还存在着交通不畅、水利灌溉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都在严重制约着农村地区的发展进程。

2.2农业生产方式相对落后

通过了解发现,贫困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依然落后,农业科技的推广、农业的机械化以及自动化推广程度低,农民依然在延用着传统的方式开展农业生产,这样就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业的规模化以及集约化程度不高,农村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

2.3不健全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能够直接服务于农村农业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基本在乡镇以及,很难真正延伸到村社,这样就会导致无法及时给农民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与指导;另外,由于资金等相关因素的先知,从事农业技术服务指导的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甚至是敷衍了事,这样就无法在信息、技术、产品收购、产品加工销售等方面为农民排忧解难。

2.4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

贫困农村地区的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相对薄弱,他们很难再短时间内接受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以及先进的农业生产器具等,这样就严重阻碍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也就大大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当代贫困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要想加快贫困农村经济的发展,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3.1转变观念,尽快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在传统的扶贫工作中,无论是在政策上,还是在资金的投入上,相关部门都有明确的倾向性,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输血式”扶贫,这种扶贫方式固然会取得一定的效果,然而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经济落后的现状。为此,必须转变观念,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通过给予贫困地区以引导和帮助,立足农村地区的实际,结合当地的资源,调整现有的经济结构,尽快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具有特色的发展道路,这才是真正的脱贫致富之路。但是,在进行“造血式”扶贫时,一定要注意结合当地的实际,不要盲目照搬其它地区的经验或者做法,否则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做法,甚至还会产生某种程度的不良影响。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造血式”扶贫的时候,不仅仅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同时也要注意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否则很难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协调和健康发展。

3.2加强各部门合作,共同改变贫困农村地区现状

虽然近些年来,国家对农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也注入了越来越多的资金,但是由于贫困农村地区基础薄弱,相对落后,他们很难真正争取到资金和项目。换句话说,资金不足、力量不够集中是当前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所在。为此,笔者认为,要想真正解决农村地区贫穷落后的现状,必须集中管理源于不同渠道的资金,联合相关部门,统筹农业、林业以及交通等各方面的资金项目,重点向贫困农村地区倾斜,尤其要明确各部门用于贫困农村地区的资金比例。

3.3加快推进先进农业科技,全面提升贫困农村地区生产力水平

对于贫困的农村地区来说,要想获得更快的发展,就必须尽快改变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整体水平,运用更加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为此,笔者认为,可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加快推广实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尤其是农作物栽培技术以及水产养殖技术等。至于推广的方法,可以是集中培训,也可以上门指导,或者是通过建立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户的方式进行推广。其次,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进程,通过农业机械化,不仅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更有助于农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的实现。

3.4加强农村教育,提升农民的综合素养

贫困农村地区现状的改变还需要不断提升农民的综合素养。为此,我们不仅仅要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更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科技知识培训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使他们尽快成为适应新时期农村发展的有文化、有素质、懂科技的新型农村,为进一步加快推进贫困农村地区的发展进程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贫困农村地区的发展还要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尤其是要加强农田水利、农村交通、农村通讯、农村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贫困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物质保障。

4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贫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虽然较以前有所改善,但要想得以根本性转变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仅需要农民转变自身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更需要相关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共同为贫困农村地区的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朱秦杰.重庆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出路[J].重庆农业,2015(,3):88-89.

[2]刀波,乌小花,宋志光.武陵山区贫困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59-65.

第12篇

关键词:农民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培训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C97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20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农民人数为9亿,占我国总人口的56%,但我国农民人均每年收入的还较低。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我国政府不仅出台了城市反哺农村的政策,还制定了农民培训制度,从而提高农民农业种植的技术和能力。绿色证书培训便是这一制度的体现。绿色证书培训已经在我国得到了普及,是当下改善我国农民种植情况的重要举措,下面笔者对对我国农民绿色证书培训的现状进行详细阐述。

1 我国农民绿色证书培训的现状

以玉溪为例,通过近20a的调查数据显示,每年接受培训的农民人数一般都维持在9000~10000人之间,然而获得绿色证书的人数正在逐年下降,到去年为止获得证书的人数下降到了不到3000人,证书获得率不超过30%。在玉溪对农民的培训时,农民接受农产品培训已经突破了1万人次,而接受实用技术的培训更是突破了4万人次,发送的相关图书资料也超过了1万册。通过2015年的培训情况来看,其所取得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其为当地农民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通过培训还降低了果蔬上的农药残留,增加了农产品使用的安全性。该培训还调整了当地的农业结构,使很多农民种植养殖更趋向专业化、规模化,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除此之外,绿色证书培训项目的实施,还在一定程度上凝聚了我国农村基层组织,使其变得更加具有战斗力,其主要表现在通过对很多基层干部的培训,使其成为了拥有先进技术知识的新型农民,这些基层干部通过自己实际行动带动了很多农民积极参加绿色证书培训,使每位农民都能够掌握相应的科技知识,并能够将其用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2 我国农民绿色证书培训所遇到的问题

虽然,我国农民通过绿色证书的培训取得了很大的改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改善,但是其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其主要表现如下:相关政府部门没有给予绿色证书培训足够的重视,没有将其正式列为相关部门的工作内容,只将其当作是一项任务来完成,其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资金投入十分匮乏[2]。自从2001年以后,很多地区的财政部门便没有将该项工作列入到财政预算当中,使投入的资金十分有限。由于资金的匮乏,导致绿色证书的培训工作常会遇到各种问题,阻碍了培训工作的正常进行;绿色证书相关配套政策的缺乏,使农民没有体会相关的优惠政策,降低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有些农民虽然通过了培训,也得到了绿色证书,但是由于其不愿缴纳相关的工本费,使很多农民都无法得到培训证书,导致证书的发放也存在一定的阻碍;绿色证书培训的质量有待提高。由于经费的有限,师资技能和素质也都有所欠缺,面对如此众多人数的培训工作,使其难以对每个农民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从而降低了培训的质量。

3 我国农民绿色证书培训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我国更应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对于科学技术的了解和应用,使农民能够通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知识提高农产品种植的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3]。经过对现阶段绿色证书培训现状的研究,对在培训过程中所遇到困难的探讨,笔者对我国农民绿色证书培训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应加强业务研讨,做好农民的培训工作;应对培训后的农民提供跟踪服务,为培训后农民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从而提高培训的质量;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培训人员的专业技术和素质;建立相关的实习基地,在培训农民的过程中应用实践培训,进一步提高培训的效果;探索认定扶持途径,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加强宣传,营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良好氛围。

4 结语

在科技时代中,加强对农民技术的培训能够促使农民满足当下r展的需求,提高农民的对先进科学技术的掌握,增加农民的收入。虽然在现阶段,绿色证书培训还存在很多问题,所面临的阻碍也很多,但相信通过相关工作人员的努力,该项培训工作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劳沈颖,沈银凤,樊玉娣.绍兴市柯桥区农业技术培训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4(7):33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