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艺术与审美的区别

艺术与审美的区别

时间:2023-07-11 17:36:22

艺术与审美的区别

艺术与审美的区别范文1

[关键词]神经美学;审美体验;美;艺术创造;神经成像

神经美学是在实验美学和神经科学技术的共同推动下产生的一门交叉学科,其理论基础可追溯至英国的经验主义和早期的审美体验的生理机制理论(Burke,1757)。1999年,Zeki首次提出神经美学这一概念,将其定义为研究创造和欣赏艺术作品的神经基础的一门学科(Zeki,1999)。此后,其他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神经美学概念。Gallese等人(2009)主张,神经美学应研究艺术中美的知觉的神经基础。而Brown(2009)等人认为神经美学的概念过于宽泛,应该称之为神经艺术学(neuroartsolo―g)r)。Skov与Vartanian(2009)则将神经美学定义为研究与艺术作品和非艺术作品的创造和知觉有关的多种心理和神经活动。

关于神经美学概念的争议,其焦点问题在于研究的对象是仅限于艺术作品还是包括其他非艺术作品?但什么是艺术、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以及区分艺术作品的标准是什么?这本身就是随着文化背景和历史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在Nadal(2013)看来,神经美学不应限于对艺术作品的研究,而应关注人们采用“审美态度”体验的多种对象(object)。所以,他将神经美学定义为,在与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创造或观看对象时的心理活动的神经机制。这些心理活动包括感知觉、认知、情绪、评价以及其他的社会方面,所有这些活动都具有某种生理――神经基础。对象是包括艺术、人脸、自然风景等可以引起审美加工的一系列物体。相对而言,Nadal关于神经美学的概念得到多数研究者的支持和认同。

2005年5月,在英国伦敦的金史密斯大学召开了第一届神经美学会议,来自神经科学、艺术学、心理学等不同领域的专家聚集在一起,探讨与神经美学发展有关的问题。一方面,新的神经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神经美学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工具;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致力于探索艺术和审美的生理基础。在这两种因素的推动下,神经美学出现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已经成为神经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一、神经美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主题

神经美学的研究有几种不同的途径,归纳起来看,大致有三种方法:比较法、神经心理学研究方法以及神经成像方法。第一种属于理论方法,后两种属于实验方法。

第一种方法被称为比较法(parallelism ap-proach)。这种方法并非实验研究,主要用于理论模型的建构,以此来指导开展实验研究和解释实验的结果。神经美学的比较法认为艺术的创造和感知应该符合神经组织的原则,艺术作品的特点和艺术家使用的策略与神经系统如何理解和组织视觉世界是相似的(Zeki,1999;ca-vanagh,2005;ChatteIjee,2012)。比较法的代表人物为ChatteIjee、Zeki、Ramachandran与Hirstein等人。他们使用这种方法提出了各自的视觉神经美学的理论模型。如Chatterjee(1999)提出的视觉审美加工的认知神经模型、Ramachandran与Hirstein(1999)提出的一系列影响审美体验的知觉原则、Livingstone(2002)关于艺术家如何运用视觉不同成分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来创作图画的理论。这些理论促进了对艺术家的技巧和作品与视觉脑的组织之间的比较。但这种方法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将这些观点转化为研究的系统程序?这些理论能否促进未来的实验研究?其中哪些部分能够形成可证伪的假设?

第二种方法是从神经心理学的角度,通过神经生理学的观察和临床检查来考察脑功能损伤和神经系统退化如何影响艺术的创作和欣赏。对脑损伤者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认知和情绪系统,它是神经美学研究中具有较好前景的研究。虽然脑损伤通常会损害艺术创作的能力,但在某些个案中,反而促进某种艺术能力。这种现象为我们了解艺术作品创造力的脑机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但这种方法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首先,适合于这类研究的案例稀少。已有的研究案例中,被试受影响的遗传因素、年龄、手术的程度以及教育和社会背景和人口统计学变量等方面差异较大。其次,对于艺术能力缺乏统一的测量和解释工具。总体上看,虽然研究的结果存在某些争议,但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至少得到了以下三方面的有益结论:审美体验与多个脑区的活动有关;艺术或审美活动并不存在明显的半球优势;创造或欣赏艺术的能力来自于知觉、记忆、决策、情绪和注意等多种心理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Nadal&Pearce,2011)。

第三种方法,也是现在最为普遍和流行的方法,是采用无损伤的脑成像(如fMRI、PET)、脑电(如EEG、ERP)、脑磁图(MEG)等神经科学技术,探讨正常人审美欣赏和艺术创作过程的神经机制。在神经美学研究中,通常将这些神经科学技术与实验美学研究中常用的范式结合。要求被试判断所呈现刺激的美或报告对刺激的喜爱或偏好程度,同时扫描其脑区激活情况或记录其脑电活动。神经美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无损伤性脑成像技术。借助这一技术,脑科学家可以监测健康被试在欣赏或创作艺术作品时的脑活动情况,从而能够在控制的情境中通过实验来验证有关艺术行为的神经活动模型。

总体上来看,神经美学并没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现有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来自于相近的学科如实验美学、认知神经科学等。由于审美体验和艺术创造活动是由认知、情绪等多种加工活动交互影响的结果。现有的神经美学研究需要考虑如何通过精心的实验设计来分离审美体验定脑区的活动与特定的认知与情绪加工过程。

尽管神经美学采用了新近发展起来的神经科学技术,但它的研究主题绝不是新的问题。很多主题都是哲学美学等学科中长期以来一直争执不休的问题。例如,审美体验的主观性和客观性起源、美与快乐的关系等等。虽然是“新瓶装旧酒”,但神经科学技术能让研究者更为细致和深入地考察这些问题。同时,它也提供了一些关于审美体验生理机制方面的全新问题,如多巴胺在审美欣赏中的作用是什么?男性与女性审美体验的神经基础是否存在差异?

目前的神经美学研究主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审美体验的神经机制,其中美的体验是研究者关注的核心问题。现有的研究主要探讨审美体验中审美知觉、审美情绪以及审美判断三个方面,常用的实验材料为面孔、绘画作品和音乐。当前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探索与审美体验有关的如下问题:第一,审美知觉是否区别于一般物体的知觉?哪些因素影响美的知觉?第二,艺术为什么会从情绪上触动我们?这一过程是怎么产生的?审美情绪与一般的情绪过程有何异同?第三,审美判断的本质是什么?它与一般的判断活动或者道德判断有何异同?第四,不同的脑区如何协调活动以产生审美体验?哪些因素调节审美欣赏的神经网络的活动?等等。(2)艺术创造活动的神经机制。这一主题的研究试图回答下面一些问题:艺术创造活动是否存在特异性的神经基础?艺术创造与科学创造的脑基础有何异同?艺术创造与艺术欣赏的脑基础之间具有怎样的联系?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神经心理学研究,考察脑损伤或神经系统退化对艺术创造活动的影响。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采用无损伤的脑成像和脑电技术来检测正常活体操作艺术创造力任务时所激活的神经区域(沈汪兵,刘昌,王永娟,2010)。(3)审美行为的进化心理学研究。这一主题的研究试图解答如下问题:审美体验的进化意义是什么?人类为什么会产生审美体验?审美体验的过程是如何进化的?等等。人类产生和欣赏美的艺术的能力的进化起源一直困惑着早期的达尔文主义者。直到现在,对于艺术和审美体验的进化意义仍存在很大的争议。以Pinker(1997)为代表者认为,艺术行为是扩展的适应。例如,他认为音乐是“听觉的奶酪”,是适应语言的认知和行为功能的副产品。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艺术与审美具有明确的进化价值。例如,视觉审美偏好与居住地选择、环境评估以决定定居或搬迁至何处有关(Miller,2001)。

二、神经美学的研究现状――以绘画艺术欣赏为例

当前的神经美学研究范围较广,涉及绘画、音乐、设计、雕刻、舞蹈以及面孔、自然风景等众多领域。由于神经科学在视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视觉艺术的相关研究。在神经美学领域,研究最多且成果最为丰富的是关于视觉艺术的研究,尤其以绘画艺术欣赏的研究较为突出。下面仅以绘画艺术欣赏为例来说明神经科学技术如何促进对于审美欣赏脑机制的理解。

绘画艺术欣赏的研究主要采用无损伤性的脑成像(fMRI、PET)、脑磁图(MEG)和脑电技术(ERP),考察与绘画艺术欣赏过程有关的审美知觉、审美情绪和审美判断等活动的神经基础。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其一是从绘画作品本身的特点出发,通过比较美与不美的绘画作品,或者比较绘画作品与其他非艺术类的图像(如面孔、图形等),或者将不同风格或内容的绘画作品进行比较,以此探索与绘画艺术欣赏有关的脑区;其二是从欣赏者的角度出发,通过考察欣赏者的特点对欣赏绘画作品的影响,或比较不同加工任务的脑区激活情况,以此探讨绘画艺术欣赏的神经机制。

艺术与审美的区别范文2

关键词 神经美学;审美;艺术

分类号 B842;B845

费希纳于1876年发表的《美学导论》标志着实验美学(empirical aesthetics)的创立。实验美学强调通过科学实验来探究审美心理过程的一般规律。今天的实验美学仍然秉承费希纳的传统。20世纪末,随着脑科学研究成果的日益丰富,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审美过程与大脑神经活动的关系,探索审美心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1999年,Zeki发表了《内在视觉:探索艺术和脑的关系》一书,宣告了神经美学(neuroaesthetics)的诞生(zeki,1999)。同年,Ramachandran和Hirstein(1999)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提出了艺术审美的八个法则。然而,关于神经美学的学科界定迄今尚不统一,其中之一是指关于艺术创作以及艺术欣赏的神经机制的研究(Nalbantian,2008)。Skov和Vartanian(2009)将神经美学定义为关于创作和欣赏艺术品与非艺术品所涉及的心理和神经过程的生物起源的研究。鉴于艺术品和非艺术品均可能引发美感,并且艺术创作和欣赏也涉及与审美无关的认知和情绪心理活动,本文仅探讨个体对艺术品以及非艺术品进行审美欣赏时所涉及的认知和情绪情感过程。

目前,神经美学领域众多研究结论并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原因可能在于这些研究者站在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也可能因为不同的研究涉及了审美加工的不同阶段,因而对审美整体过程的了解如同“盲人摸象”。综观前人研究,我们发现,一方面,审美活动始于对审美对象的知觉分析,然后经过深层次加工而达到理解,再进行审美判断进而产生审美体验;另一方面,具身化(embodiement)在审美加工中也起重要作用。本文以审美认知加工的过程为线索来探讨审美的神经机制,具体涉及离身审美认知、具身审美认知和审美体验的神经机制。

1 离身的审美认知

第一代认知科学信奉的是心智的“硬件无关说”或“离身心智论”(disembodied mind)(李其维,2008)。它以计算机隐喻为核心假设,将认知加工过程分为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以及语言。在传统的认知科学框架下进行的实验美学研究也遵循这一假设,将审美认知过程分为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和审美判断三个主要阶段。

1.1审美感知

审美活动始于对审美对象的感觉和知觉分析。神经美学家发现,艺术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神经科学家;他们用艺术手段探索大脑视觉加工原理,并且在创作时不知不觉地运用大脑加工各视觉属性(如形状、颜色、运动等)的原理(zeki,1999)。

1.1.1 艺术是视觉脑功能的延伸

在《内在视觉:探索艺术和脑的关系》一书中,Zeki提出了一个重要论点,即艺术的功能类似于视觉脑(visual brain,指V1以及与其相联结的参与视觉加工的所有大脑皮层),在于捕捉世界的本质特征。因此,艺术是视觉脑功能的延伸,并且严格遵守视觉脑的活动法则。这些法则中的第一条是功能特异法则(functional specialization),指的是诸如形状、颜色、运动等视景不同属性是在视觉脑中部位分离的不同区域被加工的。这些功能特异的脑区(如V4)对于感觉特定的视觉属性(如颜色)以及欣赏依靠该属性而表现的艺术作品(如Vermeer的作品)都是必不可少的。Zeki(1997)认为视觉审美也具有功能特异性,即在视觉领域存在多个不同的审美系统,分别与颜色、表情、运动、或形状等相关联,而这些相互分离的审美系统也会相互作用,而此作用过程的复杂性及其结果的不确定性也许是造成神经美学研究结果不相一致的原因之一。

第二条法则是恒定性法则(the law ofconstancy)。由于到达大脑的视觉信息随着光照和观察角度的不同而不断变化,因此,大脑必须提取所见物体的恒定特征从而获悉事物的本质特征。以往一些科学家和艺术家们也表达过与现代神经生物学家相类似的观点。Helmholtz曾指出:“人们在感知物体表面的颜色时不完全依赖光源,即存在所谓的明暗度折扣(discounting theilluminant),”(引自

Zeki,1997)。Gleizes和Metzinger在《立体主义》一书中提及,艺术家为了捕捉事物的本质必须“牺牲成千上万的表面事实”。Matisse也曾说过:“艺术家所做的工作就是从不断变化的事物表象中寻找一个更接近真实、更本质的特征,然后抓住它,进而赋予现实更恒定的解释”(引自Zeki,1997)。Zeki认为,这基本上也是大脑所做的工作,也就是说艺术和大脑工作的目的都在于从不断变化的视觉信息中把握物体永恒的、本质的特征。就此而论,艺术家也是神经科学家,他们用特有的技术来探索大脑的奥秘,并将其成果表现在画布上,凭借视觉艺术品来与他人交流(Zeki,1999)。

根据Zeki的观点,绘画是人类探索世界的一种手段,因而一件作品的艺术水准往往根据其真实反映客观世界的程度来评价。研究者所基于的假设是,大脑的目的在于获取世界的本质特征,而艺术是达到这一目的的一种手段。从这一角度来讲,艺术的最终目的为“求真”。然而,在另一些艺术家的眼里,艺术创作就是艺术家将理想情感具体化、客观化的过程,所以艺术的起源并不是理性知识的构造,而是一种极强烈、深沉、不可遏制的情感表达。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艺术的最终目的是“表达情感”。著名美学家宗白华认为,中国画法不重对具体物象的刻画,而是倾向于运用抽象的笔墨表达人物心情与意境(宗白华,1994),这提示求真并非艺术的唯一目的,亦非美感产生的必要条件。

1.1.2艺术与视知觉的共同特征

M.Livingstone致力于将视觉研究应用于艺术领域,但她并没有探究视觉艺术加工与一般视觉加工的差异,而是关注艺术与视知觉的共同特征,具体分析艺术家对背侧(“where"通路)和腹侧(“what”通路)视觉加工系统机能相互作用的应用(Livingstone,2002)。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背侧通路对差异对比、运动和空间位置信息敏感而腹侧通路对形状和颜色敏感。Livingstone(2002)指出,印象派绘画中接近地平线的闪闪发光的水或太阳(如Monet的《印象日出》中的太阳及其周围的云)因其明暗度相同而只能通过颜色来辨别。由于背侧视觉通路的作用是辨别运动和空间位置,而对明暗度相同的颜色差异不敏感,这就是为什么画中的水或太阳在运动或空间位置知觉上是不稳定的。既然形状可以通过明暗差异来获知,艺术家可以利用对比进行形状创作,颜色可用于表达情感而不是仅发挥其描绘作用。

1.1.3艺术审美法则

Ramachandran和Hirstein(1999)提出了艺术审美的八个法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法则被称作峰值漂移(peak shift)。根据该法则,艺术的实质是将物体的本质特征加以夸张,从而能够更强烈地刺激大脑加工原物体的脑区。其次是分离(isolation)法则,是指将单个视觉区域分离出来,使注意力全部分配在该区域,比如漫画和印度美术将形状或深度分离出来,从而使得观赏者很容易觉察到依赖于该视觉区域加工的特征(也是艺术家所强调的特征)。

再次是通用观点(generic viewpoint)和知觉的贝叶斯逻辑(bayesian logic perception)法则。知觉的贝叶斯逻辑是指,知觉系统不倾向于依赖单一视角的解释,而偏好一般的、更普遍的解释。其他的视觉审美法则还有知觉分组(perceptualgrouping)和绑定(binding)、对称(symmetry)、对比提取(contrast extraction)、隐喻(metaphor)以及实验测定(experimental test)法则。

上述审美法则其实涉及影响审美体验的主客观因素。就客观因素而言,除了对称性(Jacobsen&HOfel,2002,2003;Jacobsen,Schubotz,HOfel,&von Cramon,2006;Ramachandran&Hirstein,1999)、对比性(Ramachandran&Hirstein,1999)之外,还有复杂性、新颖性(Hekkert,Snelders,&van Wieringen,2003)以及典型性(Matindale,Moore,&Borkum,1990;Hekker et a1,,2003)。至于主观因素,除了分组(Ramachandran&Hirstein,1999)以外,还包括加工流畅性、熟悉性(Hekker et al.,2003)、内隐记忆和想象(seeley,2006)以及专业知识(Mfiller,HOfel,Brattico,&Jacobsen,2009)等。

1.2审美理解

审美理解对于审美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它是个体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结合原有知识经验,掌握审美对象意义的过程。

Martindale认为刺激的愉悦价值与解释刺激意义的认知表征的激活有关,是作品的意义而不是刺激本身决定了审美偏好(Martindale et al.,1990)。Temme(1992)研究发现,个体关于艺术品所掌握的信息量会影响其在博物馆情境中的审美体验。例如,对艺术家及其文化背景信息的掌握能够增强审美体验。Millis(2001)报告了标题对审美评价的影响作用,研究者附加了精心设置的标题之后,被试对照片的审美评价提高了。Russel(2003)也发现,随着人们对作品意义解释力的增加,其对作品的愉悦性评价也有所提高。Lengger.Fischmeister,Leder和Bauer(2007)研究发现,风格信息的增加有助于被试理解绘画作品,此时左半球前额叶皮层激活减弱。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语言主导的加工过程涉人较少的缘故。Ledet.Carbon和Ripsas(2006)的实验结果表明,被试对作品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够增强其积极情绪。然而对于抽象绘画,额外信息的增加却不能增强审美体验(Belke et al.,2010)。Silvia(2005)的研究发现,对复杂性和理解程度的评价显著地影响审美趣味:被试认为高度复杂的并能理解的视觉刺激最有趣。研究者还探索了专业知识对审美判断的影响,fMRI研究结果显示,专家和新手的双侧内前额叶皮层、扣带回的激活存在差异(Kirk,Skov,Christensen,&Nygaard,2009)。

人们对刺激的加工层次越深,越可能喜欢该刺激,对此一种解释是深加工把刺激同化到心理图式,而这个过程是愉悦的(Martindale et al.,1990)。欣赏者通过评估认知过程是否成功而影响审美过程:如若成功,则激活奖赏系统进而引发审美愉悦;如果失败将返回继续加工,进一步去理解艺术品(Leder,Belke,Oeberst,&Augustin,2004)。此外,对艺术品的理解可激活大脑奖赏中心(Zeki,1999;Ramachandran&Hirstein,1999)。

1.3审美判断

审美判断在整个认知加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连接个体审美体验与认知加工的桥梁。它是在审美理解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审美标准做出“美”或“不美”的价值判断的过程。对美感程度的评价判断,实验美学研究很少直接要求被试判断“美”本身。大多数研究要求被试判断“好图形”(figural goodness)、愉悦度(pleasantness)、喜好度(1iking)和偏好(preference)。研究者认为通过研究这些较为简单的判断,可以识别审美体验背后的基本过程。不同的审美判断凭借类似的过程(Reber et al.,2004),Bornstein(1989)发现偏好、喜欢、美丑判断三者所得结果类似。此外,一些研究者证实,美与丑是对事物之美最主要和最典型的描述维度。因此,对其进行美丑程度判断可以达到审美判断目的(Jacobsen,Buchta,K6hler,&Schr/Sger,2004)。

研究发现,审美判断存在非常显著的个体差异(Jacobsen,2004;Jacobsen&H6fel,2002;Mcmanus,Cook,&Hunt,2010)。审美判断研究中采用平均值计算的做法很可能会掩盖个体特有的审美判断模式(Jacobsen,2004)。H6fel和Jacobsen(2007)探索了个体意图对审美判断的影响。Kirk,Skov,Hulme,Christensen和Zeki(2009)的fMRI研究发现,背景信息对审美判断的影响与内侧眶额叶皮层(medial orbitofrontal cortex,mOFC)和前额叶皮层的激活有关,这提示被试的审美判断受到对刺激愉悦价值的期待的影响。Cela-Conde等(2009)研究了不同性别的个体进行审美判断时神经活动的差异,结果发现,女性被试的双侧顶叶均被激活,而男性被试只有右侧顶叶被激活。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男性和女性在审美过程中使用了不同的加工策略而导致。

研究发现,对同一音乐刺激进行描述判断和审美判断所诱发的脑电位形态和时间分布是不同的。据此,研究者认为认知与喜欢是基于同一表征系统的不同方面(Brattico,Jacobsen,De Baene,Nakai,&Tervaniemi,2003)。审美判断比认知判断更复杂并且认知判断快于审美判断(Jacobsen&Hbfel,2001)。Cacioppo,Crites,Gardner和Bemtso(1994)报告了一种顶叶中央优势的晚期正波(1atepositive potential,LPP),该脑电波反映了个体的评价归类过程,他们提出审美判断与个体的主观价值相关,而描述性的认知判断利用外部参照并且是非价值的。另一研究发现,审美判断更强烈地诱发了右半球的LPP,表明与描述任务相比,右半球更大程度地涉入审美判断(Jacobsen&H6fel,2001)。Jacobsen等(2006)采用fMRI技术比较了认知判断和审美判断的差异。结果显示,参与审美判断的特定脑区包括:内侧额叶皮层(BA9/10)、双侧前额叶皮层(BA 45/47)、扣带后回、左颞极和颞顶联合区(thetemporoparietal junction);这些脑区与社会认知及道德判断的相关脑区存在部分重叠。而对称判断激活了负责空间加工的顶叶和运动前回。研究者进一步提出,审美判断包括两个阶段:刺激呈现300ms后位于内侧额叶前部的印象形成以及600ms左右位于右半球的评价归类。

另一方面,研究发现正性与负性判断的神经机制不同。Jacobsen和H6fel(2003)的ERP研究显示,被试的“不美”判断诱发了早期额叶中央负波(early frontocentral phasic neg~ivity)。早期额叶负波(early frontal negativity)反映了负性审美评价加工过程,而非正性审美评价或对称性判断。Kawabata和Zeki(2004)的fMRI研究表明,眶额皮层(obito-frontal cortex,OFC)机能活动与判断绘画美(较强激活)或不美(较弱激活)有关。此外,还有研究揭示,负责决策的背外侧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dorsolateral codex,PDC)参与了审美判断过程(cela-Conde et al.,2004)。

2 具身的审美认知

随着以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为特点的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兴起,运动和具身模仿在审美认知加工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为研究者所重视(Freedberg&Gallese,2007)。具身的审美认知观点通过强调生理变化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性而与传统的离身认知观点相区别,同时也是对审美认知加工理论必要的完善。审美的具身认知是指审美欣赏过程中个体对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动作的模仿,因此它涉及运动系统的激活以及具身模仿。

2.1运动

一些神经美学研究观察到审美欣赏中大脑运动系统的激活。Cela-Conde等(2004)采用不同类型的绘画和自然物体照片进行MEG研究,结果发现,被试对判断为“美的”刺激的加工激活了顶叶,而且女性被试双侧顶叶的激活强烈,男性被试则主要激活右侧顶叶。Cupchik,Vartanian,Crawley和Mikulis(2009)的研究也观察到顶叶在审美体验中被激活。大脑顶叶被证实在运动中起重要作用(Fogassi&Luppino,2005)。Kawabata和Zeki(2004)推测运动系统的激活与个体逃避丑的刺激或者趋向美的刺激的行动意向有关。Calvo-Merino,Jola,Glaser和Haggard(2008)发现对表演艺术的审美评定与双侧枕叶及右侧运动前回的神经活动有关。Jacobsen等(2006)的fMRI研究也观察到顶叶和运动前回参与审美加工。在该研究中,要求被试对抽象几何图形进行审美判断和对称性判断,结果显示,被试在完成该任务时,负责视觉运动的脑区激活增强,包括顶内沟(intraparietal sulcus)和腹侧前运动皮层(ventralpremotor cortex)。Kornysheva,yon Cramon,Jacobsen和Schubotz(2010)发现,被试对于其偏好的音乐节奏的加工更强烈地激活了前运动皮层。Chakravarty(2010)提出神经美学的另一个重要法则,即所谓的“动态(dynamism)”。根据这个法则,艺术家们通常利用实际静态的东西来表现动态的视幻觉,而这种视幻觉可能是通过前额皮层的想象活动与视觉皮层运动相关区域(i-e.,V5/MT区)机能活动的连同作用而形成的。达芬奇正是巧妙地通过蒙娜丽莎嘴角的角度变化,来诱发观众对其神秘微笑的视幻觉,这成为这一伟大的艺术作品最为人津津乐道之处。

2.2具身模仿

Vischer首先提出应重视观赏艺术品所引发的生理反应在审美体验中的重要性。众多的后续研究发现,对艺术品的动作、情绪和躯体感觉的具身模仿是审美体验的关键成分(Freedberg&Gallese,2007)。模仿理论(simulation model)也主张,观赏者对于实际所见或绘画、雕刻作品等所暗示的身体状态,他们的身体会不由自主地进行模仿(Damasio,2003)。

随着镜像神经元的发现,具身模仿在审美体验中的机制逐渐被人所了解。该类神经元不仅在个体执行某动作时会放电,而且在其观察别人执行该动作时也会放电(Gallese,Keysersl,&Rizzolatti,2004)。在艺术鉴赏活动中,观赏者发现自身会自动地模仿所看到的情绪、动作甚至所暗示的动作。事实上,人们在审美体验过程中使自己处于某种特定的生理状态对于深切理解艺术家所表达的情绪和情感非常重要,这在绘画、雕塑和建筑的欣赏中都可能发生(Freedberg&Gallese,2007)。Di Dio,Macaluso和Rizzol~ti(2007)的fMRI研究结果支持了具身模仿假说,被试在观看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时期雕塑时,伴随着腹侧前运动皮层(ventral premotor cortex)和后顶叶(posterior parietal codex)的激活,表明雕塑所暗示的运动引发了观者相应运动脑区的机能活动。

审美活动的具身化涉及两种关系:第一,观赏者所体验到的具身化的共情情感与作品所表征的内容(就特定的绘画或雕塑等事物所描述的感觉、动作、意图、物体和情绪而言)之间的关系;第二,观赏者所体验到的具身化的共情情感与作品质量之间的关系(就可见的艺术家创作过程中的姿态而言,比如对雕塑强有力的塑造、画中迅速的笔触、手部的动作姿势等)(Freedberg&Gallese,2007)。

3 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是个体审美欣赏过程中对审美对象的主观感受。审美加工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美感体验的变化。审美体验本质上是情绪体验,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奖赏性质的积极情绪体验。

3.1审美情绪

整个审美加工过程自始至终伴随着情绪的变化。审美过程中每一个加工阶段的成功完成都将引发积极情感和自我奖赏体验,并将改变总体情感状态。Leder等称其为审美情绪(Leder et al.,2004)。Di Dio等(2007)以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时期雕塑作品照片为实验材料,他们设置了三种判断条件:控制条件下,要求被试如同在博物馆那样观看图像,并且不需要做出外显判断;实验条件下,要求另一组被试对图像进行审美判断;第三组被试则被要求对图像进行比例协调性判断。照片中的雕塑以按原样或以更改身体上下比例的方式呈现。脑成像结果显示,与观看更改比例的雕塑照片相比,被试在观看原作时伴随右侧脑岛前部(right anterior insula)的强烈激活。该研究还发现,被试知觉“美”的照片时特异性地激活了右侧杏仁核。据此研究者认为,美感包括两个成分:由刺激的内在特性(客观美)所引发的脑皮层联合区和脑岛的激活,以及由个体的情绪体验(主观美)所引发的杏仁核的激活。Cupchik等(2009)观察到在审美观赏条件下双侧脑岛(bilateral insula)的激活,提示情绪体验的生成。Mitterschiffthaler,Fu,Dalton,Andrew和Williams(2007)比较了由愉快以及悲伤的音乐所引发的情绪体验的神经活动,结果发现,愉快的音乐更强烈地激活了与奖赏有关的纹状体,而悲伤的音乐更强烈地激活了与评价和加工情绪有关的颞叶。

Vartanian和Goel(2004a)探索了认知与情绪在审美体验中所起的作用,fMRI结果显示,被试进行审美偏好判断时,多个负责情绪以及奖赏的脑区被激活。这提示,对于非艺术专业的个体来说,审美判断是基于情绪或奖赏系统的主观体验。Perlovsky(2010)提出人类的认知需要如同其性和食物之类的基本需要。基本需要的满足与否能够带来情绪反应。与认知相关的情绪可被称为审美情绪,它并不仅仅来自艺术知觉,也可能来自其它知觉和认知活动。他还认为人具有“认知本能”(knowledge instinct),而任何能够满足人的求知欲的认知加工过程都可以产生审美情绪体验,因此审美体验并不局限于对艺术的欣赏。然而,这一将知识获取视为人的根本需要以及美感的最根本来源的观点尚需足够的实证研究予以证实。

3.2奖赏

审美体验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审美愉悦,其所具有的奖赏性是人类从事艺术活动的根本动力,因此揭示奖赏的神经机制无疑成为神经美学研究的重要部分。

Galanter(2010)提出,有效地加工复杂信息(如艺术作品)具有奖赏性,而审美愉悦是奖赏系统作用的结果。Ramachandran和Hirstein(1999)在论述审美的隐喻法则时指出,美是知觉刺激的奖赏特性的产物。视觉系统(或者更高级的知觉系统)在加工或整合某一特征时,激活了边缘系统并导致其释放奖赏性的化学物质(如多巴胺等)而使该过程具有奖赏性。近年来的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审美愉悦与大脑奖赏系统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证据。

采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PET)观测个体听赏愉悦和不愉悦音乐时相关脑区的活动情况的研究发现,音乐刺激的愉悦性的增加与右侧海马旁回(rightparahippocampal gyrus)以及楔前叶(precuneus)的激活相关,而愉悦性的降低与额极(frontopolar)、眶额叶皮层以及胼胝体下扣带皮层(subcallosalcingulate cortex)的激活相关(Blood,Zatorre,Bermudez,&Evans,1999)。后续研究又探索了音乐引发积极情绪反应的神经基础,结果表明,音乐引发的高度愉悦体验伴随激活了与奖赏和情绪相关的脑区(包括腹侧纹状体、中脑、杏仁核、眶额叶皮层以及腹内侧前额叶皮层),这些脑区在对其他能够引发欣快反应的刺激(如巧克力、性和药物)反应时也被激活(Blood&Zatorre,2001)。

观看美的刺激显著激活了扣带回前部(anterior cingulate)等脑区,而这些脑区与情绪尤其是奖赏相关。Vartanian和Goel(2004b)要求被试对写实和抽象绘画进行外显偏好评定,fMRI结果显示,随着偏好程度的下降,右侧尾状核(rightcaudate nucleus)的激活程度减弱,提示刺激的奖赏性降低;双侧枕叶皮层(bilateral occipital gyri)以及左侧扣带沟(left cingulate sulcus)的激活程度随偏好程度上升而增强。这些脑区与加工刺激的效价(积极或消极情感)和奖赏特性有关(Taylor,Phan,Decker,&Liberzon,2003)。Brown,Marchael和Parsons(2004)研究了不熟悉的愉悦音乐所引发的大脑活动,结果发现,愉悦音乐激活了边缘以及旁边缘结构(包括胼胝体下的扣带皮层、岛叶前部、海马后部、颞上回以及部分纹状体),这表明仅仅被动地聆听愉悦音乐就能自动诱发听者的积极情绪。研究者以绘画为材料研究识别和回忆对审美判断的影响,他们观察到即使被试不做审美评价,其大脑情绪和奖赏系统也会自动激活(Fairhall&Ishai,2008;Wiesmann&Ishai,2008)。Yue,Vessel和Biederman(2007)研究发现,被试观看所偏好的图片时,纹状体以及海马旁回(parahippocampal)的激活更强烈,而这两个脑区都参与加工奖赏刺激。

审美愉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于面孔吸引力的研究。Knut,Firth,Dolan和Frith(2001)的研究观察到,对具有吸引力的陌生面孔的知觉可以增强腹侧纹状体的激活,提示该知觉具有奖赏性,能够激活奖赏系统的多巴胺能的神经部位。O''Doherty等(2003)的fMRI研究发现,具有吸引力的面孔激活了mOFC,该脑区与奖赏刺激表征相关;而当具有吸引力的面孔表现出积极情绪时,OFC的激活更强。Aharon等(2001)研究了年轻男性异性恋者对有吸引力的和普通的男性及女性面孔的反应,结果发现,被试将漂亮的男、女性面孔评价为有吸引力,但他们注视漂亮女性面孔的时间长于注视漂亮男性的。研究者对此的解释是,漂亮的男性面孔对于被试而言具有美感但是不具有奖赏性。这提示,美感体验可能独立于奖赏性而产生。

在现代艺术领域,有价值的艺术品往往不一定被认为是美的,也不一定能带来审美愉悦;能‘够带来感官愉悦的作品也许会被认为没有任何艺术价值(Reber et al.,2004)。那么,应如何区分审美愉悦(美感)与其他奖赏性刺激所带来的愉悦情绪呢?神经科学研究证据能否支持康德的非功利性审美观?关于这些问题的解答对于揭示审美愉悦的真正来源至关重要。

4 小结与展望

4.1小结

4.1.1审美加工涉及的主要脑区

审美活动始于对艺术作品的知觉加工,艺术创作遵循大脑知觉加工原理而使大脑获得审美满足。进一步的审美加工所涉及的相关脑区主要包括:与运动相关的顶叶以及运动前回,与高级认知有关的前额叶皮层,与判断相关的前额叶皮层、眶额叶皮层以及扣带回,与情绪相关的脑岛以及杏仁核,与奖赏相关的纹状体、扣带回、脑岛、眶额叶皮层、杏仁核以及海马。

4.1.2问题探讨

在神经美学研究主题方面,有以下三个问题值得探讨。

第一,真与美。当前神经美学研究主要聚焦于视觉艺术与大脑的关系。基于大脑运作与艺术的共同目的在于获取世界本质特征的观点,因此艺术创作应主张所谓的“真即是美”。然而,按照这种求真的观点,艺术是否能够被旨在探索真理的科学所取代?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即便这种强调“真”的观点适用于某些西方艺术,但却不能简单地套用在强调“情”的传统中国艺术上(宗白华,1994)。求真可能并非艺术创作的唯一目的,亦非美感产生之必需。表达情感(抒情)也是艺术创作的重要目的。基于认识论的神经美学应该如何解释“抒情”艺术引发美感体验的问题?这一问题不仅提示了目前神经美学研究所存在的局限,同时也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即应着力于探索“抒情”艺术引发美感的心理机制及其神经基础。

第二,离身认知与具身认知。以计算机隐喻为核心假设的传统认知心理学终究不能克服离身心智的缺陷。以具身性和情境性为重要特征的第二代认知神经科学将日益受到重视,并促使认知神经科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李其维,2008)。自从1873年Vischer提出共情在审美欣赏中的重要作用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都认为艺术欣赏中的躯体卷入不仅涉及对动作的模仿同时也能够增强观赏者对作品的情绪反应。然而,在20世纪,多数学者认为审美体验是认知引发的,当时的主流观点将情绪、共情以及非认知的身体反应排除在审美反应之外(引自Freedberg&Gallese,2007)。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们在审美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模仿所看到的动作,而这种具身模仿为我们理解艺术作品的意图或情绪表达提供了最直接的经验,它对于艺术作品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认知与情绪。审美情绪体验究竟是基于认知还是独立于认知?有的研究者认为审美情绪反应建立在认知评价的基础上,观赏者对于作品本身及其背景信息的理解及其专业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审美体验的发生及其程度(Leder etal.。2004)。另有研究者则认为审美情绪是观赏者对审美对象的直接反应,审美情绪可以发生在认知之前甚至根本不需要认知的参与(zajonc,1980)。事实上,审美加工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美感体验的变化,而情绪的波动又影响审美加工(Leder et al.,2004),揭示认知与情绪的交互作用是审美认知神经机制的重要任务。此外,目前对于审美情绪的研究较多关注审美愉悦的神经机制,然而迄今为止研究者依然不清楚如何在神经机制上区分审美愉悦与一般认知活动所引发的愉悦。因此,这也是未来研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4.1.3面临的挑战

人们的审美对象通常是绘画、音乐和雕塑,而要对这些复杂的审美对象进行严格实验控制会遭遇很多困难,因此,研究者需要将复杂的实验材料和任务予以简化。目前研究所用实验材料主要包括听觉类的音乐片段以及视觉类的面孔、图画和抽象几何图形,审美判断实验任务主要包括偏好评定(preference ratings)和美的程度评定(beauty ratings)(王乃弋,罗跃嘉,董奇,2010,),而其有效性的前提条件是,审美反应能够被解构和量化,并且能够反映审美体验的本质。然而关于“好一恶”、“美一丑”维度的判断或评定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审美体验的本质特征却尚无定论(Chatterjee,2011)。此外,目前的研究对影响审美体验的其它因素(比如注意、刺激效价等)的控制尚不足,这可能导致审美研究测量的心理活动与审美体验无关(Nadal&Pearce,2011)。

神经美学还面临着生态效度问题的挑战。实验中被试对艺术作品的反应,往往在去除了作品背景信息以及不考虑个体经验的情况下获得。神经美学研究如果将审美体验简化为背景剥离的实验任务,其所带来的问题是难以将所得结果推广到其他艺术作品以及审美体验的其他方面。无论是实验美学还是神经美学,研究者总在试图寻找审美的基本原理和普遍规律。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伟大的艺术作品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其所引发的审美体验也可能是不可复制的、个体独特的主观体验。因此,神经美学必须关注共性与个性、主观与客观这两对矛盾(Nadal&Pearce,2011)。

4.2展望

神经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既面临挑战,也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的研究课题可能在以下三方面有所拓展和深化。

第一,关注审美体验相关神经活动的动态过程。尽管已经有研究者注意到审美情绪体验的动态性(Koelsch et al,2006),然而,目前大部分研究局限于描绘审美体验的神经机能定位地图。审美体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尤其是对于音乐和舞蹈这样一种在时间维度上不断变化着的艺术形式的审美,揭示其动态过程对于全面认识审美加工过程是不可或缺的。

艺术与审美的区别范文3

关键词:自我批判;形式简化;形式自律;社会现代性;审美现代性

现代艺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从马奈到毕加索再到波洛克这样的一个发展线索;而当代艺术则是从杜尚到安迪.沃霍尔这样的一个发展线索。到了20世纪60年代,现代艺术基本上走向终结,我觉得可以把这个时段看作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的一个分水岭。

现代艺术是将“自我批判”当作现代主义发展的动力,而且将纯粹性、平面性、媒介性看作是现代主义绘画的本质属性,而哲学化的“自我批判”最终以“形式简化”的原则体现出来。

而当代艺术的本质则是对“形式简化”及“形式自律”的否定,并力图填平艺术与生活之间的鸿沟,让艺术重返现实。

在讨论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区别时,如果要理解两者之间的更深层次的差异,我们则要追溯两种艺术形式产生的政治、文化、艺术语境。首先,我们从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的两种现代性的分裂与冲突说起,即社会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的对抗。社会现代性从一开始就与18世纪以来的工业革命和随后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它来源于资本主义对人类的承诺和期许,即一个建立在科技和工具理性基础上的,由社会的现代化变革营建起来的平等、民主和自由的世界,到18世纪晚期,启蒙主义的思想家将伴随着社会现代性而来的理性精神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哲学高度,因为,在他们看来,资本主义将创造一个崭新的世界,这个新的世界比之前的一切社会都更加优越和先进。

此后,社会学家马科斯.韦伯进一步谈到,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由宗教、宗法、血缘为主导的传统社会开始出现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审美领域、道德领域、知识领域等。同样,理性领域也出现了分化,就像康德将哲学、道德、审美看作三个不同的领域一样,韦伯也将其概括为认知理性、道德理性和艺术理性。从理论上讲,如果这三种理性能够协调发展,便能构建一个完美的社会,然而,19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种种危机皆源于这三个领域发展的不平衡,结果导致了它们三者之间的进一步分裂。对这种分裂,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曾这样解释,“掌管经济的是效益原则,决定政治运转的是平等原则,而引导文化的是自我实现或自我满足原则(self-realization or self-gratification)”。而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的矛盾则来源于经济领域所要求的组织形式同现代文化所标榜的自我实现规范之间的断裂。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开始逐渐分裂,两种现代性的激烈对抗成为了现代艺术产生的前提,而以审美现代性为载体的现代艺术也增添了精神和文化上的附加值,即通过艺术来体现艺术家所具有的反叛性、精英主义的个体价值。审美现代性用一种近似于极端的否定态度去抨击和批判依托于科技、工具理性的现代性发展。因为,建立在资本主义现代化基础上的社会现代性最终会带来马克思所说的“异化”和卢卡契所言的“物化”。同样,现代人也无法打破韦伯寓言的由工具理性带给人的“铁笼”,以及终将变成马尔库塞称为的“单向度的人”。

其次,审美现代性除了具有孕育自己的社会学土壤外,在艺术史的语境中,它同样有着自身内在的发展脉络。一方面,在美学领域,18世纪晚期席勒、康德提出的“审美自律”为审美现代性的合法化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另一方面,19世纪中期以来,当欧洲的现代派艺术家将“为艺术而艺术”作为创作的主要目的时,审美现代性便具有了艺术史的维度。

而当代艺术则是对这种审美现代性的批判和否定,这种否定大致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批判形式自律导致了艺术与现实生活世界的彻底分离。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当代艺术作品中大量使用生活中的现成品,而这在现代艺术中是几乎看不到的。另一个是否定形式主义—现代主义所形成的一套艺术体制,这样就可以将现代艺术中处于“缺席”状态的达达、波普艺术包括进来。

此外,现代主义的艺术家希望通过形式自律来营建一个“乌托邦的世界”,并以此与外部的现实世界进行对抗,而当代艺术则认为“形式自律”就像宗教一样,是艺术家的“精神鸦片”。如果仅仅追求形式自律,现代主义艺术不仅会与生活世界完全脱节,而且也会丧失反思、批判、介入现实世界的能力。当代艺术不是选择逃离这个异化的现实世界,而是选择借用现实世界的物品来抨击,批判这个异化的世界。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当代艺术中许多作品具有批判现实的意味,而现代主义的作品则更多的关注作品本身的语言风格流变,及形式更替。

以上是我对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区别的一点浅见,不足之处,还望多多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艺术与审美的区别范文4

体育美学是研究人与体育运动的审美关系的科学。由于体育美的本质与体育的本质关系密切并受其制约,所以,在界定体育美的本质之前,应该对体育的本质作出科学的断定。

关于体育的本质归属问题,历来是我国体育界辩论的一个焦点,并形成了几种不同的认识流派,一直没能达成共识。随着体育科学的发展和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大家对体育本质的研究与认识正逐步趋于统一。体育是一种“增强体质,健全人体的教育活动”的本质界定已被广大体育工作者所接受。

体育的本质特点规定着体育美的本质特点和内容,也决定着体育美的欣赏和创造的方向。由于体育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体运动为表现形式的健身教育过程,那么,体育美的本质应该是人的本质力量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感性体现,它反映的是人与体育运动的审美关系。它不仅是一种抽象的概括,同时具有丰富可感的形式。它是体育运动实践的产物,既是审美主体,又是审美对象,离开了人,离开了人体运动,体育美也就不复存在了。

艺术美则是艺术家在社会生活中感受现实美的基础上,融人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是美的理想化的形态。

艺术形象是主观和客观高度融和统一的产物,是感性的东西经过心灵化了的结果,是再现和表现的统一。从主观上看,艺术美是按照本人的审美理想,对已感受到的现实社会生活进行筛选和加工,再把个人的情感融人进去,从而使艺术美带主观性和表现性的特点。从客观上看,艺术美来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是对现实中各种美的事物的真实反映和再现。因此,笔者认为,艺术美是艺术家在感受现实美的基础上,经过审美理想的过滤和情感融化,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它集中体现在艺术作品的艺术形式中,反映着一定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包含着一定的客观真理。因此,艺术美的本质应该是:人的审美意识的集中化了的物态化形态,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审美理解的感性体现.也是人的自由在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体现。

2体育美与艺术美的特征体现

事物的本质必然会由现象表现出来,从而构成审美属性,成为审美对象。体育美和艺术美的基本特征就明显反映出了各自本质现象的特征。

创造性是体育美与艺术美所共有的一种特征,但它与体育美有着更加特殊的意义。因为体育运动的创造是实践的直接产物,而不像艺术作品那样带有艺术家主观精神的外射。体育美一旦创造出来,就能与社会的进步和体育运动的发展相适应,反映出一种积极、进步和肯定的趋势。另外,体育的创造主体即是创造者,又是审美对象;即主体、客体都是运动者本人。这与艺术美的创造特征有明显区别。

形象性是体育美的又一特征。虽然艺术美也讲究形象性,但体育美的形象性主要是由人体表现出来的。在体育实践中,人体通过不同形式的运动,以匀称的体型、健美的肌肉,正确的姿态充分展示出体育美深厚的内涵。如:一套刚劲有力的健美操;一套优美双逸的自由体操;足球守门员一次飞身跃起扑球的空间造型;跳高运动员腾身过杆的英姿,这些具体生活并富有感染力的形象充分显示了人的本质力量。

体育美具有变易性和易逝性的特点。它受时空的局限,它始终处在不同的时空中,不可能被人们自由地观赏。如跳水运动员一连串高难动作转眼即逝,留给人们的是瞬间之美和极大的振奋。艺术美则能把现实美和人们的审美意识凝固在艺术作品中,使不同年代和不同地域的人都能够欣赏它。如:许多古代的优秀绘画和音乐及雕刻艺术作品,至今仍能带给我们艺术上的享受,它们并没有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其审美价值,这反映出了艺术美具有永久魅力的特征。

艺术美的另一个特征是典型化,也就是说,艺术美是艺术家审美创造的产物,虽来源于现实美,但高于现实美;它集中和概括了现实美,从而表现出更加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感人的力量。

另外,艺术家在创造艺术美的时候.不仅真实地再现了现实中的美,并在集中现实美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和改造,融人了个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所以,理想化是艺术美的又一主要特征,这与体育美有着根本的区别。

3体育美与艺术美的关系确认

3.1同出一源,相互联系

无论体育美或艺术美,探索其根源,都离不开人类社会实践和物质生产劳动。马克思主义美学观认为,美既不是人的主观精神意识的产物,也不是纯自然进化的结果,美是人类社会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产物。从摆脱自然生产开始,人类社会就朝着物质生产实践和精神生产实践两个方向发展,并具有审美属性。在古代宗教礼仪中形成的原始艺术和体育萌芽,二者之间是没有区分的,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劳动与体育、舞蹈、音乐之间没有界限。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的发展,体育和艺术才随着社会分工而分离,并逐步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形式。

纵观历史,体育与艺术有过密切的联系和结合。古希腊奥运会的竞技场,为艺术家的创美活动提供了源泉,并由此创作出了许多流传百世的艺术珍品,如:《掷铁饼者》、(短跑者》等力与美、雄与健、韵与律融合的英雄形象。而艺术发展的规律,艺术的技巧、风格的演变,又为体育美的创造和欣赏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从而进一步发展了体育审美的价值。今天,在现代体育运动中,许多项目对艺术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如:竞技体操、艺术体操、健美操、跳水、花样游泳、花样滑冰、技巧、武术等。所以,正确地借鉴艺术,深人了解艺术,不断加强艺术修养,对现代体育创美活动意义重大。

3.2本质迥然,不可替代

体育美是现实美,存在于现实生活领域,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艺术美则是艺术家对生活的审美情感、理想与生活美丑特性在艺术形象中的融合,存在于艺术领域。体育美是人的全面本质的感性显现,是内体和精神,体力和脑力的全部功能的外显和确证。这与艺术美的审美意识物态化、精神本质对象化截然不同。

艺术与审美的区别范文5

[关键词]美学研究;范围;对象;艺术

关于美学是什么的问题,首先要说出的是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美学是什么,在国内文艺美学理论界有几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美学是研究美的规律和科学,研究自然界艺术理论和一切客观事物的美,研究美和美感的性质,美的社会内容,美所产生的条件;研究美感的心理基础、生理基础,研究美的类别,研究美的功利,研究人的审美标准。另一种观点认为美学应反对突出对艺术美的研究,这种观点认为,不应把艺术美作为突出点、作为研究对象,而应对生活美加以重视,主张研究与人密切相关的生活中的美学问题,提出创建生活美学的理论,这种观点以西北大学洪毅然为代表。这种观点的特点是:认为美学是研究美的规律的科学,尤其注重对生活美的研究。

艺术是美的最典型的形态,而生活中的美不具有高度,将生活美作为研究对象会使美庸俗化,对美的规律的把握产生偏差。生活中的美作为典范的研究对象是不应该的,是不具备主要研究对象的,将会对美学庸俗化。一些人将现代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混淆美学研究对象,如果把日常生活作为审美化研究,那么审美将不复存在。契柯夫曾说过:“美学要有形式,不能脱离内容。”美不是抽象的道德说教,生活当中的许多东西不是美学方面的事。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美学就是艺术学,美学观就是艺术观。美学是研究一般规律的科学,美学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艺术与现实的矛盾,美学研究应包括艺术的起源问题;艺术的本质问题,艺术创作的问题;艺术欣赏问题;艺术批评问题。应研究艺术家,研究艺术的分类。总之要研究艺术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问题。与第一种观点完全不同,这种观点认为艺术美高于生活美,艺术美和生活美相比具有更普遍的、更典型的品格,对艺术美的研究,不论从研究目的、作用上都大大超过对生活美的研究,因此美学研究主要以艺术为基础内容,美学就是艺术哲学。这种观点以中国人民大学马骐教授为代表。

第三种观点认为美学分三大类别:即基础美学、实用美学、历史美学。实用美学里有文学艺术批评和欣赏的一般美学等;历史美学里有审美意识史、审美趣味流变史、艺术风格史、美学思想史等。这种观点以为,美学研究要以审美经验、审美心理为中心,把审美和艺术统一起来研究。这是目前国内普遍认为最完整、符合实际情况的观点,是李泽厚先生提出的。

第四种观点认为美学是以审美关系学为中心,把审美和艺术统一起来进行研究的学科。审美关系是审美主客体的一种关系。作为美学研究的中心,这种观点首先对什么叫审美关系作了鉴定,认为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个体与社会、感觉与理性是四大关系,在这四个关系层次上,都分别存在着各自不同的关系领域。第一大领域是主体与客体关系是主体的理智与客体的真所形成的一种认识的科学的关系,这种关系以把握对象的规律,事物的本质为基本目的,即康德所说的纯粹理性批判的目的。第二大领域是主体的伦理情感、抑制情感,把握对象的善所形成的一种伦理实践关系,这种关系以满足主体意志、目的去吃掉客体为基础特征。第三大领域是主体理智和意志相统一的审美情感和真与善相统一的美的对象,它们之间形成一种审美关系,美学就是研究这个关系的科学认识关系。伦理关系、审美关系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

周来祥先生以审美关系为中心,解决了洪毅然先生只研究美,忽略艺术的缺陷;解决了马骐和朱光潜先生只研究艺术、不研究美的问题;解决了李泽厚先生的美分为三部类,对美究竟是什么的大而不当的问题。因此,这种理论可以使我们正确认识到美学和哲学、伦理学、心理学、艺术理论的关系,而这些关系恰恰是解决美学史问题的关键之所在。美学假如脱离了真的制约,脱离了主观目的,将沦为不被接受、不被理解,容易产生误导的结果。因为任何审美现象都包含对真的追求试图,摆脱真的追求的美学,只会走向灭亡。任何美学研究都要放在哲学、伦理、心理学的多层把握上进行。那么根据以上四种观点来看下美学与其它科学的关系。

科学发展包括美学、文艺学在内,呈现一种综合性、一体化趋势。在这种大趋势下,美学、文艺学、哲学等逐渐在扩大自己的研究范围,缩小与其它学科的分界。美学逐渐趋向于两大倾向:一是在社会中被边缘化,二是与其它科学的渗透。比如在哲学中美学与哲学的关系――人的审美观念是人的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美学始终是哲学研究的一个分枝;另一方面,美学逐渐从哲学的范围里向心理学、伦理学突破,想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其美学特点是哲学味道很浓,而不是把它变成哲学。体现于掌握最基本的哲学理论,掌握哲学的方法。

另外,美学研究不断在丰富哲学的内容,把美学与哲学结合起来。在伦理学里,谈真与善实际在谈美学与伦理学的问题。伦理学实际是研究善和恶的问题,善和恶实际又与美和丑直接相联系,所以美学研究始终与伦理学研究密切联系在一起。高尔基说:美学是未来的伦理学。说出了二者内在联系。伦理学为美学提供社会内容,美学在发展,伦理学在推动。从中国古代看,不论是儒家、道家还是禅,都是把自己的审美理想和社会理想统一起来,孔子、孟子等都是把人性作为判断美丑的根本标准,一直延续到今天。当前进入和谐论阶段:即主体与客体关系论和谐,感性和理性关系和谐,本质就是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审美有对整个社会活动的目的性问题:比如忍耐、服从,中国古代认为这也是一种坚韧的美,改革开放后的五讲四美,这一阶段的八荣八耻等,潜伏着执政者对社会整个伦理趋势的规范。审美脱离不了道德,但美学和伦理学毕竟是两个范畴,伦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道德规范的,就是用什么样的道德规范指导人的行为。美学是研究人的审美活动的规律。美学的社会内容是需要伦理来支撑,但却是有区别的,特别是在当前。

美学和心理学的关系:审美活动是人的特殊心理活动。心理活动包括:感觉、知觉、理解、想象、情感等心理形成。因此审美作为特殊心理活动和其它心理活动区别开来。一般爱的活动、恨的活动与一般审美活动有一定区别,情感活动的认知活动相对弱,而审美的心理活动则把这几条融合起来,以想像为特征,以理性认识为基础,因此审美美学活动研究从主体上说是心理学的研究。主体的活动在本质上通过人的心理反应,审美心理学成为现代心理学发展的方向,艺术欣赏更是如此,因此在美学中最为直接的是心理学,没有心理学就不可能做到审美心理的正确描述。

我们重视心理的研究是美学发展的重要部分,但不能代替哲学与伦理学研究,而且必须依据二者的基本原则,因为心理学分两大类:一是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一般心理机制的一门学科,是心理形式的研究,不包含心理内容,而心理病重的产生很大一部分是心理内容的。二是社会心理学,研究心理的具体内容,特别是历史内容,包括情感的具体属性,在不同社会阶层生活的人情感是不同的,因此社会心理学不仅研究心理形式,而且研究心理内容。

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关系:文学艺术理论是专门讲文学艺术产生发展的规律,但问题在于文学艺术理论在方法论上缺乏美学的基础,因此文学艺术理论缺乏深刻性,更多的是经验的产生,而缺乏逻辑的运用,较少看到历史环境之间的必然联系。

美学对文艺理论更应具有方法论的意义,美学的方法渗透到文艺理论之中会推进文艺理论的发展。文艺理论对美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内容,没有文艺理论,美学将无法发展。

艺术与审美的区别范文6

论文关键词:再现 表现 分离 交融

论文摘 要:中西方审美意识和创作思想的根本差异,形成了中西文学创作在写景方法上的明显区别:西方偏重精确再现外界的自然景物呈现于人眼而被感觉到的客观“形象”,主客双方无须通过审美活动达到某种交流或契合;中国文学注重表现自我所感所识,力图将景物人格化,追求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文学是人学,以表现人为最高目的。中西方文学创作在对这一原则达成默契的同时,并没有漠视写景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意义,人与自然景物的现实关系在文学创作中受到尊重。只是因为中西方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两大文化传统的差异,而使得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对自然景物的掌握、认知方式,必然贯穿于整个社会意识形态而形成不同的体系。其中,直接间接地影响作用于文学创作的审美意识及美学思想,区别尤为明显,对写景在中西方文学创作中的种种差异的认识把握都由此而生。

首先,从审美意识上来分析,“写景”在中西方文学创作中因审美意识的不同而在艺术态势上呈现不同的走向。

在人对自然景物的审美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中西方在审美意识上所表现的基本区别在于:西方一般总的倾向,往往是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与作为审美客体的景处于相待状态,主体(人)对客体(景)进行欣赏,因而人与景的双方事实上处于互相分立和对峙的关系中。中国一般总的倾向则与之有别:主体没入客体,客体融于主体,人与景的双方暂忘彼我,达到互相契合的一种和谐默契境界。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等等佳句中描述的都是这样一种境界,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正是中国艺术的精髓所在。

这种审美意识的差异,取决于中西方美学思想的侧重点不同:中国向来是重表现、抒情、言志,而西方重再现、摹仿、写实。

正是由于这种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的根本差异,形成了中西方文学创作在写景方法上的明显区别,从而发生了艺术态势的内倾和外倾的两种走向的分野。大致说来,西方因尚“进取”,而在写景艺术上表现出一种“浮士德精神”,即多向外探索。这种明显的外倾态势导致了西方写景艺术上的偏重“描物——描写(再现)外界的自然景物呈现于人眼而被感觉到的客观“形象”。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对巴黎圣母院的大段大段精确细致的描绘,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对战争场面的呕心沥血的雕刻等等,都是西方文学所擅长的写景方法。而中国因较“安分”而偏于内向,总是喜欢到内心去搜寻情感的表达方法,故而表现出一种中国文学独特的“老庄精神”,在写景艺术上呈现明显的内倾态势。它注重“表现”自我所感及所识,也就是情景交融、物我相渗、主客同一的景与人双方内在生命律动的“气韵”。人与景在审美机制中构成了“双向同构”关系,自然景物取得了人物感情的同化,因而也产生了情。这里人与景的双向同构的主导方面是人。一旦无人,情消逝了,景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王国维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阐发的。

其次,从创作思想上来分析,中国文学的写景目的与西方文学也是不一样的。中国文学传统讲究:“写景就是写我”。景物描写在文学创作中是作为一种主体意识的投射和外化。景与人要求达到主客同构,合为一体。景物总是被心灵化、情态化、主观化、审美化,一句话,就是努力将景物因素人格化,所谓“情景交融”成为中国文学中写景艺术的最高境界。在西方,一向有把景物作为对象进行欣赏的习惯,面对景物,以景物为对象,由“我”观“物”,而重在写其眼前所见的景色。西方现代派文学中出现的一种追求很能说明这一问题。与中国文学竭力将景物因素人格化的努力相反,现代派文学努力从景物因素中排除人的因素,如法国“新小说派”,他们写景,不是使客观外物与主观情感相交融合——造成一种境界氛围,而是竭力将主观思想、情感、情绪掩藏起来,以摄影机似的冷眼来对待。同样,在“意象派”诗歌中,也有类似的说法,他们要求在对待自然景物时做到“绝对精确地呈现,不要冗词赘语”。庞德在给“意象”下定义时说:“一个意象是在一刹那时间里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他认为,在人的观照下的自然景物本身就是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因此,人的理智和情感与物的理智和情感应始终处于两个不同的系统之内,主客双方无须通过审美活动达到某种交流或契合。

曾有人说:“西方艺术太象自然,中国艺术太象艺术”,在写景这个问题上更是如此。中国文学中的写景艺术,就其“艺术性”而论,与西方相比较,无疑更高、更丰富一些。中国的写景艺术从来不是消极、被动地只求“再现”自然之美,却是更多地重在“表现”人与景相默契和对景物之美的领悟,并且积极、主动地致力于大大高出“自然之美”的一种艺术之美的“创造”。

参考文献:

[1]张容.当代法国文学史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

艺术与审美的区别范文7

一、概述

艺术,是一种以固定形态去展现文化思想的形式,随着历史文化的积淀与传承,艺术性与文化性已经水乳交融。艺术体现的是现代人们的精神艺术,艺术家们根据所处的真实环境,所创造的饱含时代气息的相关作品,可以是文学、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曲、影视等等。每个?术作品都有属于它自己的含义与特点,是一种对思想的美化与表达。艺术文化是以固定形态来表现文化,源于形态但高于形态,既参与了社会文化的传播与发扬,又是政治经济与文化之间的互动桥梁。当代中国,艺术处于较为特殊的一个时期,虽然发展较为迅速,但并没有做到很好的艺术普及。如部分艺术院校教学中,很多艺术流派被简化甚至略过,造成学生对于艺术的认知达不到该有的水准。艺术的传播与群众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艺术普及还没有深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在如何转化艺术的文化价值上,如利用商业有关形式将艺术常识与观念普及到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还需加强与提高。

二、综合文化站在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的重要作用

提高群众审美水平。感知美、理解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等可以体现出审美素质的总体。感知美要求人们准确敏锐感知美的事物,在此基础上形成辨别美的能力;理解美,就是审判与评价美的能力,其要就人们在感悟欣赏美的基础上深入思考、理解美,以此懂得如何把握美、理解美,感悟美的真谛;鉴赏美,就是鉴别与欣赏美的能力,其要求人们区别审美层次,提高艺术品位,体悟美的价值;创造美,就是结合其他能力,对美实施创新,使自身不但可以欣赏美、理解美,还可以变身成为美的创造者。提高人的审美素质,不仅可以提升人们精神世界,还可以促使人们在认识美、发现美、了解美的基础上发展美、创造美。国内的文化发展体现出国内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拥有无与伦比的文化底蕴,国内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对美的运用体现在音乐、设计、文学、美术、建设等各个方面,这也展现出国内审美的发展历史,表明人民审美随国内艺术发展而发展。

落实文化强国战略。作为人的本体素质,审美素质意味着人的精神层次和生活品味。经过阶段性针对基础培训、沙龙交流活动、互动艺术体验、群众参与演出以及文艺精品赏析等形式,可以采取多样化方法实施全民艺术普及,这不仅激发出人们对美的创新能力,还可以丰富精神世界,提升审美素质。通过艺术普及活动,人们不但提升了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学习到许多艺术运用手法,还优化了自身感知艺术的能力,提高自身生活质量,进而提升全民创造力与社会创造力。除此之外,人们的审美素质还体现在自身日常生活与社会活动中。当今时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而繁荣,提升国内国民审美素质,可以推动时代潮流,引导潮流走向。实施全民艺术普及,能够使国内全体人民汲取优秀文化艺术,不仅可以为人民深入了解与欣赏优质文化提供帮助,丰富人民精神文化世界,还可以提升人民审美素质,创造崭新的文化形式与文化活动,为文化发展与创新提供新鲜元素,落实国内文化强国战略。

普及艺术知识。艺术,是将现实社会典型文化融入到实际形态中加以体现的一种形式,其内容涉及多种领域,文化站想要做好在人民群众中的普及工作,可以借助场地设施、网络科技平台、微信等多功能交流软件、展开会议讲座以及培训等多种途径,提升文学艺术的生动性,吸引群众对艺术知识了解的积极性,从艺术基础知识等常识入手普及,使群众可以更好的从源头了解艺术,从而进一步去探究艺术独有的规律特点,提升群众对艺术的憧憬与热情,建立对艺术的兴致及喜爱。

普及艺术赏析。文化站可以适当采取免费开放措施,多开展高质量、优秀经典艺术的博览会,将演讲介绍与展出相结合,或利用微信等网络平台举办无时间地点限制的网络展出与讲演,将艺术渗透并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群众提供更多的欣赏机会,可以感受到更多的有文化艺术,有助于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但在各项赏析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注重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同时强调高品质经典艺术的普及,提升文化服务的层次,正确引导人们艺术赏析观念与能力的提升。

普及艺术技能。例如,普及有关的艺术教育与培训。整理现有的师资力量,拥有的场地及艺术资源,与有关部门联合建立多种优惠政策,促进生活水平不同的各类人群参与进来,给想要深度接触艺术的人群开辟新方向,满足其需求,有助于对人们艺术潜能的开发,也是为艺术的普及铺垫道路。

普及艺术活动。将艺术活动渗透到群众实际生活当中去,是一种有效的艺术普及方式。有关部门应积极开展与各地区相适应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将艺术带进社区、带进校园、带进企业、带进乡村、带进群众生活。可以利用传统节假日,策划大型民众性艺术活动,如民俗、戏剧、曲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等。既是对群众普通生活的一种点缀与调剂,又可以将文化艺术的普及给大众。在艺术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让群众参与到各项环节中,积极表现、乐于欣赏、敢于创造、作为享受艺术的主体,陶冶情操、丰富生活、提升艺术水平。

三、结语

综合 文化站如果可以充分利用群众活动形式,实施全民艺术普及,创新普及方式,就可以缩短艺术与群众的差距、深入群众、深入社区与基层,让全民艺术普及活动遍地开花、全面开展,短时间内提升国民审美素质,发展社会主流文化。互联网兴起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只有及时创新艺术普及方式方法,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作为基层文化机构,文化站拥有的经费与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全面推进艺术普及,必须引进社会资源,利用互联网开展普及工作后续调查,根据调查分析工作效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按照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方针方案,提高普及效率与工作质量。实施全民艺术普及,可以给接触到优质艺术的人带来新的变化,艺术使人民更加热爱生活,懂得欣赏美并且拥有健康的心态,艺术使人民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在内心情感上体悟到美与纯净。实施全民艺术普及,可以在传递基础艺术知识的基础上使群众接触艺术并了解艺术,提高自身艺术鉴赏能力,提升审美素质。

艺术与审美的区别范文8

摘 要:审美理想是特定民族在特定历史阶段中所形成的审美追求的集中表现,是一定社会的物质文明生活及意识形态在审美领域中的最高结晶,而中西绘画不仅有一个形式上的区别(包括绘画形态、形式极其工具的区别),更重要的是审美视角区别。由于中西文化发展的源头、过程、结果是不同的,因而形成中西人的思维方式也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那么我们切忌把西方人的观念移植过来理解中国的绘画艺术,反之,当然也切忌用中国画观念来否定西方绘画。研究中西绘画审美差异可以让我们把绘画鉴赏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把经典作品的理解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层次上。在研究中、西绘画艺术差异的选题上,不少学人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乃至毕生的精力去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向西方介绍中国,向中国介绍西方,为全球一体化的思维格局作出了不朽贡献。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从不同角度向我们介绍了西方艺术思想的构成。对我们了解外埠世界,了解西方绘画艺术的审美理念,提供了不少可以借鉴的理论依据,为我们研究自己民族的审美理念和融入西方审美思想对我们的绘画艺术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地意义。作为一个艺术从事员来讲提高自我的鉴赏能力,我们必须做到“眼高手低”,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手绘能力。

关键词:绘画;审美;观念

中图分类号:J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067-01

中西古代人都以“和谐”为美的最高理想。西方人主要侧重的是审美形象的外在形式属性,而中国人主要侧重的是神秘主体的心理体验方面。中方思想家们注重发现审美对象的超验品行,并常常将真种品具有宗教色彩的“神”或“上帝”联系起来。中国思想家们们注重发现审美对象的经验功能,并常常将这种功能与具有人伦色彩的道德伦理联系起来。亚里士多德从另一个角度把美是数的和谐的理论,改造成为关于具体事物典型形式的和谐说,从而把西方追求“形式和谐”的审美理想与艺术的创作实践进一步结合起来。这里所谓的“数”等形式特征,可以看出西方绘画审美注重“理性”,相反中方就注重“感性。

“美是和谐”,无论中西,古代人都把:“和谐”作为对理想之美的描述。“不论东方和西方,欧洲与中国,古代人很少谈一个事物美与不美,而多是说和谐与不和谐,他们说和谐就是谈美。”这是中西古典审美理想的一个最集中的共同点。同时,中西古人由于各自民族历史和文化环境的不同,对和谐的理解有时各不同的。在艺术的审美创造和欣赏中,中国人主要通过艺术来彰显主体的“心理和谐”,以实现社会理想人格的塑造和人与大自然的心灵沟通;西方人主要用艺术来实现对客观世界“形式和谐”的把握。在视觉的理想美形式中寄托主体对客观世界的把握。换言之,中国的审美和谐是偏于内向“心理”的,西方的审美和谐是偏于外向“物理”的。前人所言甚是,中西方绘画审美的差异是由于中西方人对审美和谐的追求方向不同,前者是向内(指“心理”,又可理解为感性),后者是向外(指“物理”,又可理解为理性)。我认为这种差异归根到底是源于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所决定的。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中国人擅长于感性直觉思维,西方人擅长于理性逻辑思维;中国人强调整体,西方人更注重个体;中国人的思维以道德为标准,西方人的思维则以科学为标准,正是这样中西方绘画审美才有所差异。

此外,中西方的传统观念有所不同,西方认为人是宇宙或世界的中心,是自然的主宰;东方尤其是中国则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共存。在艺术世界,西方绘画很早就开始固守焦点透视和视点固定的准则,时空概念非常强烈;中国绘画则采用散点透视或动点透视,画面常常是时空变换,景随人移,物随心动。在对自然的态度上,中西方有着明显的差异。中国非常强调人与自然的调和,认为自然先于人类而存在,人是自然中后生的一部分;而西方则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自然为人类而存在。这种观念的差异,表现在艺术中,就形成了不同的艺术主张,在艺术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传统和风格。中西方世界观、艺术观等方面虽然有着差异,但毕竟是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人类,必然存在着相似或共同点。一件艺术作品,内容方面的因素有主题、题材等,不同的内容决定了作者采用不同的形式,同样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不同的内容也会有相类似的表达方式。美术史上的大量事实,展示了东西方艺术作品中形式与内容的复杂关系,以及在不同的观念世界中表达方式的变化。

艺术与审美的区别范文9

一、现代纤维艺术的兴起

1、纤维艺术的概念

纤维在这里指的是纺织编结所采用的多种原料,然而它一旦经过艺术家带有目的性的艺术创作之后,就被重新组合相互穿插,形成多种不同的结构形态,呈现出有意味的视觉形象。这时的纤维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单纯的理化属性,它已包含着人的主观审美意趣和情感。此时的纤维因已具备艺术的审美意义,故被称之为“纤维艺术”。

20世纪兴起的纤维艺术是以壁挂和壁毯为代表的,壁挂是继雕塑之后又一种三维空间艺术,又称软雕塑,它结合了现代工艺手段和现代审美意趣,形成一种独特的表现形态;而现代意义上的壁毯则是立足于传统壁毯基础,而又对传统壁毯的缺陷进行反省而发展起来的。现代意义上的纤维艺术,采用精巧的编、织、割、剪、绕、挂等多种技法,给人们提供了新的视觉样式,并以其特有的艺术语言介入了现代艺术的行列,它不仅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而存在,同时也成了当今建筑艺术不可缺少的室内装饰品。(参见图-1)

2、审美特征

任何一种艺术样式, 在形式结构上都有其自身的构造特点,在审美方式上也体现其独特的性质,这是各种艺术门类之间相互区别的标志,也是该艺术门类存在的理由。与其它艺术门类相比,现代纤维艺术是一门年轻的艺术,如何引导人们正确地进行艺术创作和审美,避免盲目模仿,寻求自己的艺术表现语言和风格等一系列问题,需在理论上进行探讨。

现代纤维艺术的审美经验与艺术心理学中的异质同构论有着紧密的联系。异质同构是艺术审美活动中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异质同构论是格式塔心理学派在解释审美经验的形成时提出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在外部事物,艺术式样,人的知觉(尤其指视知觉)组织活动(主要在大脑皮层中进行)以及内在情感之间,存在着根本的统一。它们都是力的作用模式,而一旦这几个领域的力的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上一致时,(异质同形)就有可能激起审美经验。

外部自然事物和艺术形式之所以具有人类的某种情感性质,主要是外在世界的力(物理的)和内在世界的力(心理的)在形式结构上的“同形同构”或异质同构,这两种结构之间质料虽然不同,但由于它们的本质上都是力的结构,所以会在大脑生理电力场中达到合拍,一致或融合,当这两种结构在大脑力场中融合和契合时,外部事物(艺术形式)与人类情态之间的界限就模糊了,正是由于精神与物质之间界限的消失,才能使外部事物看上去有了人的情感性质。

鲁道夫・阿思海姆通过大量试验证实,人的情感生活实际上是一种兴奋,是各种心理要素(意志,思想,想象)充分活动起来之后达到的一种兴奋状态,这种兴奋状态本质上也是一种力的结构,各种不同的情感生活都有各自不同的力的结构,当某一特定的外部事物在大脑力场中造成的结构与伴随某种情感生活的力的结构达到同形时,这种外部事物看上去就具有了这种情感性质。

现代纤维艺术的审美更注重人的审美心理反应,并以现代美学和心理学为其理论基础,作品十分强调表现性的形式,在创作和审美过程中更关注作品中对人类情感的描绘性表现,作品强调的是一种内在于作品之中的并能够让人们知觉的情感内容。正如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所描述的那样,“有意味的形式,即一种情感的描绘性表现,它反映难以言表从而无法确认的感觉形式”。 现代意义上的纤维艺术品本身是一种物化的人类情感,是表现人类情感的艺术符号,作品既有内涵,更强调艺术符号的意味特征。作品中任何一种技法的选用、肌理和材质的表现力都不是随意的,而是精神、情趣等的暗示,是为表现人类情感而存在的艺术符号。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将这种艺术符号归结为某种难以分析的“生命的形式”。

二、现代纤维艺术审美的实现

人类的艺术活动本身包含着创作和审美二方面的内容。艺术创作为艺术审美而存在,而审美环节中所出现的任何不顺畅现象都会反过来影响艺术的创作,因此对审美的讨论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对作品进行分析,体验、研究并从中吸取有益的成份,这是讨论的意义所在。

1. 纤维艺术审美实现的总体效果

纤维艺术审美实现的总体效果是审美愉悦。众所周知,人类对美的事物的感受会产生种种不同的反映(指心理方面),有种种特征和差异,但其最终的结果或效果都是一种特殊的快乐,由于引起快乐的诱导物不同,快乐的性质也会有所不同。就纤维艺术的审美而言,当人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去欣赏它时,肯定不是为了满足某种基本的生理,而是试图在作品中找到与自己的精神和情趣相对应的东西,从而满足一种精神上的追求,进而沉浸到一种无比愉快的精神境界中,这种审美活动所获得的快乐确有着非同一般快乐的独特性质。它同日常生活中种种快乐有着质的区别,它强调的是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这种心理体验是人的内心生活与纤维艺术品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作用后所产生的结果。因此,这种审美愉悦不仅来自人的视觉系统的感受,而且直接贯穿到人的心理结构的多个不同层次(即情感、想象、理解等环节),这种贯通性会使整个意识都活跃起来,多种心理因素于是发生自由地互相作用,从而实现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

2. 现代纤维艺术审美实现的必要前提

艺术心理学证明,心灵的超越是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就纤维艺术的审美而言,它的审美经验的形成同样有赖于审美主客体两方面的多种因素。在对象方面(纤维艺术)要具有某种奇特的性质(包括表现内容,形式),在心灵方面,要被这种奇特的性质所振奋,否则,审美经验也就无从谈起。

人的审美结构同时也是极其复杂多层次的,从人对现代纤维艺术的审美构造看,大致分为感情与理性(或情中可分和情感),按序排列为、情感和理性三大层次,它的审美构造不同层次的排列和形成也不是自我完成的,而是基于人本身结构的生理、心理和意识的不同层次之上,是有赖于其他而非绝对的独立。但如果将它与审美对象各相应物联系起来看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以人的审美主体出发却可看到审美对象(纤维艺术品)与它的相应关系。

审美经验的形成,直接与审美主客体双方的品质优劣有关。它们之间其实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循环体。审美主体注意力的品质取决于审美客体的诉诸力的质量,取决于审美客体的内部构造有序与否,又受制于审美主体的内部构造有序与否,它们是一种互为前提和条件的统一体。这并不是一种纯逻辑的“推理”或满足某种主观臆想的需要,根本原因在于,审美主客体内部构造是互相对应制约的,但审美主体运动相对于客体来说,又毕竟是第二性的,审美快乐的直觉的发生动力在于外来的刺激和信号(指纤维艺术中的组织结构、材质色彩等抽象因素),同时也由于审美主体品质(指审美态度、审美能力、文化艺术素养等因素)的优劣,同样不可否认地会对审美经验的形成产生影响。

三、现代纤维艺术审美形成的主客体因素

讨论纤维艺术的审美必须顾及审美主客体二方诸因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为前提和条件的统一体。下面进一步分析审美主客体双方在审美经验形成过程中各自所起的作用。

1、主体的审美态度、方法和能力

所谓审美态度,是指人们在从事艺术审美活动时所持的一种态度。审美态度的存在是事实,但形成审美态度的原因或因素却是异常复杂,其中有主客观多种原因,即艺术作品本质的引力和观赏者的注意力品质,还与观赏者当时的心境、某一时期的特殊兴趣爱好、文化环境及作品所处的环境等等因素有关。为了便于讨论,这里暂且忽略这些因素,单从审美主体出发对审美态度在审美活动中所起作用进行讨论。

艺术的审美态度不该是实用和科学的态度。只有抛弃对事物的“合目的性”的联想,才能使事物自身美的素质得以表露。纤维艺术的审美方法也不应是一种理性的思维范畴。在审美过程中,尽可能根据作品所提供的一切视觉形象、材料特性、肌理等,去发现事物千变万化的多个侧面,并作整体性的探索,要尽力寻找和感知内在于作品之中并能够让人们知觉的东西。因此,就纤维艺术而言,“有意味的形式”确实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含义”(也完全没必要象电影,写实绘画等艺术那样逼真地再现客观事物)。 用想象力和情感统摄整个形象的内蕴,用心去体会情感的描绘性表现。只有这样,欢赏者才能获得审美的最佳效果(参见图-2)

理性的认识活动和审美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纯粹的认识活动仅从因果等逻辑关系中探索事物的本质,而对纤维艺术的审美却是从外向活动到内向活动同时进行的。首先是对其外部形态的集中注意,然又转回到人类内部生活,外部与内部在多次反复中达到同形,最后使内在情感得到调整、疏理、和谐,产生出愉快的情感感受,而整个审美活动中人的情感是始终参于其中的。

并非所有持有正确的审美态度的人都能获得审美的整体效果,由于每个人的文化素质不一样,对同一件作品的审美经验会有很大的差异,这里面体现着人的审美能力的强弱。由此看出,审美能力(文化艺术修养及相关专业知识)的高低同样会影响艺术的审美效果。

一般地说,如果一个不是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的人,往往对内在于作品中那凝聚在表层之下的“情感和意味”缺乏敏感,因为他不具备一种通过对作品表层形式结构的体验去感受作品深沉内涵及意味的审美能力,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往往只凭借作品所提供的表象,仅仅从直觉到直觉,而没有上升到想象、情感、理解等环节。

就现代纤维艺术而言,其制作工艺相当丰富,肌理的表现力也很强,其中任何一种技法和材质的选用也不是随意的,是一种情感的描绘性表现,是作品中相似“生命形式”的存生。

2、审美客体诉诸力的质量

以上对构成审美主体品质的各部分因素进行了讨论,然而,审美主体注意力的集中与分散,兴奋与抑制同样有赖于审美客体的诉诸力的质量。下面重点讨论审美客体诉诸力的质量对构成审美经验所起的作用。

(1)由作品所传达的情意具有多大的独特性来衡量

审美情感在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中均具有重要的地位,正象托尔斯泰在《什么是艺术》一书中所指的那样,作品所体验过的情感感染了观众或听众,这就是艺术。在自己心灵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这种情感,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艺术是这样一项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情感。

众所周知,人类某种情感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处在无意识领域,人往往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这是一片在黑暗中沉睡的世界,只有当它被艺术家发现,唤醒并以神奇的语言表达出来时,人们才能清晰地看见它的本来面目。 其实艺术家反映的许多情感往往就在我们的周围,但这是用他的审美眼光观察和表现的。托尔斯泰认为,艺术家所表现的情感越是新的,越是别人没有表现过的就越有价值。新并不代表艺术价值的高低之唯一标准,但优秀作品都应体现这种独特性质。

(2)由表达这些情感的传达方式、清晰度及深度来衡量

艺术是物化的情感,艺术对现实和情感的解释和表现不是靠概念而靠直觉,不以思想为媒介而以感性形式为媒介。就纤维艺术而言,作品更强调人类某种情感描绘性表现。衡量和评价作品的标准通常是“意味”优先于“意义”及传统意义上的“含义”, 以及总体形态是否深刻地表达了所要传达的情意,这些都是影响作品诉诸力质量的重要因素。总体而言,纤维艺术十分注重纤维的理化性能及其材质结构、肌理的象征意义。作品既注重艺术符号的内涵,更强调艺术符号的意味特征。

一件成熟的纤维艺术品都会展示出一种高度敏锐的形式感和一种把意象的多种不同成分以一种易于理解的结构秩序组织起来的能力。(参见图-3)但是,表现形式的选用以及铺排和构造能力也并非是衡量作品优劣的唯一标准。必须看形式表现内容(情感)是否真切感人,是否具有深刻的表现性质。

艺术确实是符号体系,在现代纤维艺术中,人们对艺术符号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然而艺术感染力的作用大小是有区别的。艺术的符号体系必须以内在的而不是以超验的意义来解释。作品呈现出来的美感或某种情感是无限的。在作品中艺术家把自己希望传达给观赏者的情感内容是通过外在的感觉形式,或称“有意味的形式”,即一种情感的描绘性表现。我们应当从感性经验本身的某些基本的结构要素中去寻找,从作品的形式结构,材料特性,肌理及材质的象征意义去寻找某种与人类情感相对应的“生命形式”存在。

(3)由纤维艺术品本身的结构之复杂程度和其中各种相互作用力的强度衡量

一件成熟的纤维艺术作品,往往是把丰富的意义和多样化的形式组织在统一的结构中,纤维艺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像电影、绘画等艺术那样去逼真的再现客观事物。相反,它应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性质去表现人类的多种情感,它材料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含义更有助于表现人类情感强度上的起伏变化。但这种表现所体现的丰富和复杂程度又必须与艺术的简化联想在一起。 简化并非简单, 简化的真正含义是删去一切多余的成分,仅以简洁和有力的表达方式,直透人情感的深层心灵。

(4)由作品是否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来衡量

其实美和艺术早已深深地植根于自然之中,就在我们周围,谁能从自然中抽取它,谁就能占有它。正因如此,成功的纤维艺术应体现出艺术家独特的观察力和表达方式,这是艺术创作的真正意义所在。

(5)由作品的整体表现性质相对于再现是否具有优先性来衡量

优秀的纤维艺术作品是将人类的情感物化在作品的感觉形式之中,艺术对情感的表现是以感性形式为媒介。就纤维艺术而言,强调人类某种情感的描绘性表现是现代纤维艺术的特质所决定的。它的表现形态相对于再现来说,应具有优先性,作品的“意味”优先于“意义”及传统意义上的“含义”。作品既要注重艺术符号的象征意义及内涵,更强调艺术符号的意味特征。作品应具有一种先声奇人的气势,这是对作品的一种总体要求。

四、结论

以上分别讨论了现代纤维艺术的特征和艺术审美实现的诸因素等内容,重点讨论了审美主体注意力的品质和审美客诉诸力的质量对构成审美经验所起的作用。这些对研究现代纤维艺术的审美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外部自然事物和艺术形式本身无所谓美与丑,它只不过是一种力的样式而存在,对同一件事物来说,究竟是包含着美还是丑的因素,令人愉快或不愉快等,并不是这些东西果真为此,而是由于人们联想所得到的,人们的生活经历文化素修等因素的不同,于是,联想的结果也会存在差异。总之,是联想才赋予事物美与丑的性质。

由此看出,美是因人而异的,也没有固定的不变的绝对标准。然而自然界中也确实存在着与人类某种情感相对应的东西,它们往往以大脑立场为中介,把内外两个世界沟通起来。就纤维艺术的审美而言,那些确实处于“美的范畴”之外的作品为何同样会产生审美愉悦并形成审美经验?正是由于彼时彼地作品的结构样式正于观赏者在心力结构上存在着某种相对应的因素。它们之所以使你愉快,使你得到享受,也正是由于它恰好与你的情感结构一致。

现代纤维艺术以现代美学、心理学为其理论基础,因此十分注重艺术审美过程的心理效应,我们不应简单地用美与不美的标准来衡量,相反,我们应用自己的心灵和情感去体验作品中“有意味的形式”,即一种情感的描绘性表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作品有较整体的把握。这同样是现代艺术的特质所决定的。

在审美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透过事物的表象去凝视作品表层之下的精神世界,用整个心灵去体验作品的“生命形式”。只有这样,事物自身所含有美的因素才会显现出来,这是由现代纤维艺术的审美特性所规定的。

参考文献:

1. 鲁道夫・阿思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 列・斯扎语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社科院出版社)

3.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社科院出版社)

4. 鲁道夫・阿思海姆:《视觉思维》(社科院出版社)

5. 腾守尧:《审美心理描述》(中国社科院出版社)

6. 王世德:《审美学》(山东文艺出版社)

7. 曹日昌:《普通心理学》(人民出版社)

艺术与审美的区别范文10

具体而言,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可以分别从以下四大理论层面来进行系统化研究。

一、人本性

声乐艺术的第一大审美特征,是人本性。众所周知,声乐是由人歌唱的音乐,“人体作为歌唱的‘乐器’,在歌唱发声时,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发音体、共鸣腔、发声动力、语言。人体的声带是发声体;人体的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等腔体都是共鸣体;人体发声时呼出的气体是发声动力;人体的唇、齿、舌、喉等咬字吐字器对语言最后形成用人声唱出的‘语言音乐’———声乐。”[1]也就是说,歌唱者既是“乐器”,又是演奏者。因此,“学习声乐者还有一项较乐器演奏者更为艰巨复杂的工作必须在学习过程中完成———‘铸造’自己的乐器……他们需要将人体内部与歌唱发声有关的器官,按照生理机能运动的自然规律,合乎生理学、物理学、音响学的原理,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乐器。”由此可见,声乐艺术就是以人体为“乐器”的音乐艺术,其核心审美特征就是以人体为本的人本性。在“以人为本”的21世纪,声乐艺术的这一审美特征更加凸显、更为重要。

二、多元性

声乐艺术的第二大审美特征,是多元性。因为人是丰富的、复杂的、多元的,所以由人声歌唱的声乐艺术也自然是丰富的、复杂的、多元的。声乐艺术的这种多元性审美特征,具体表现在许多层面:其一是声部的多元性。由于歌唱者的嗓音条件与特点不同,而划分为许多声部,即声音的部类,总的分为男声、女声、童声三大类。其中男声又细分为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三类;女声也细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三类。而划分的方法,也呈现多元性特征,其中主要有音域划分法(又分自然音域划分法、歌唱音域划分法两种)、声区划分法(分为低声区、中声区、高声区三种)、生理划分法(根据歌唱者声带的长短、宽窄、厚薄划分声部)等等。其二是声类的多元性。声类即不同嗓音的类型,主要根据歌唱者的音色特点划分。例如女高音分为抒情型(音色明亮、柔美、秀丽、甜润)、戏剧型(音色高亢、深厚、壮阔、有力)、花腔型(音色清脆、纯净、纠巧、灵活);男高音也分为抒情型(音色明亮、清脆、柔和、优美)、戏剧型(音色嘹亮、结实、浑厚、有力)等。其三是声性的多元性。声性即声音的性质,以声带的机能与振动方式划分,分为真声(又称“大嗓”或“大本嗓”)假声(又称“小嗓”)、混合声(真声与假声的有机结合)三种。其四是演唱方式的多元性。声乐演唱方式分为独唱、重唱、合唱、齐唱、伴唱等多种。其五是演唱流派的多元性。当下,世界上流行并一致公认的,有三种声乐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唱法、民族唱法。“三种唱法”实质上是“三大流派”,而这三大流派又分别呈现多元性特征。例如美声流派就分意大利流派、俄罗斯流派、法国流派、西班牙流派、中国流派等等。又如民族流派,“广义地讲应包括戏曲、曲艺、民歌和带有这三种风格的创作歌曲唱法。但根据人们多年来的习惯称谓,把演唱民歌和民族风格特色较强的歌曲作品时所采用的声乐技巧称为民族唱法。它既是从我国民歌、戏曲、曲艺这些民族传统演唱法中提炼和继承下来的,同时又借鉴和吸收了欧洲美声唱法的精髓。”再如通俗流派,也分美国流派、港澳流派、内地的“东北风”、“西北风”等各种小的流派。由此可见,声乐艺术的多元性,是有目共睹、有耳皆闻、有口皆碑。而在多元化的21世纪,全球范围内政治的多极化、经济的多边化,决定了文化的多元化。因此,声乐艺术的多元性审美特征,不仅是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其发展的一大新趋势。

三、情感性

声乐艺术的第三大审美特征,是情感性。情感是包括声乐在内的所有音乐艺术的生命与灵魂。对此,古今中外的美学家、音乐家都有明确的认知,并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德国著名美学家黑格尔说:“音乐所特有的因素是单纯的内心方面的因素,即本身无形的情感。”匈牙利钢琴家兼作曲家李斯特也说:“……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的火焰;它是从口吸入的空气,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着的血液。感情在音乐中独立存在,放射光芒。”我国西汉的《毛诗序》则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强调的更是声乐的抒情性审美特征。可以说,情感表达得优劣成败,是声乐演唱的最重要的判断标准。从本质上讲,声乐演唱作为一项艺术创造工程,就是一个情感传递与互动过程,即演唱者通过切身真实的情感体验,把词曲作者在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转化为自身的情感。然后再通过“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演唱,把这种情感传达给受众(观众、听众),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最终收到“以情动情”的审美效果。在这方面,有许多典型的例证。《列子•汤问》篇说:我国战国时韩国的女歌手韩娥,就以真挚、浓厚的情感化歌唱,打动了受众,留下了“余音绕梁”的典故:“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木丽,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古今中外的所有声乐作品,无一不表现人的情感。例如表现亲情的《烛光里的妈妈》,表现友情的《朋友》,表现爱情的《真爱》,表现爱国情的《我爱你,中国》,表现爱民情的《父老乡亲》……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四、创新性

声乐艺术的第四大审美特征,是创新性。一切艺术都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不断繁荣。音乐艺术如此,声乐艺术亦如此。声乐演唱从来就不是鹦鹉学舌、机械模仿,而是创新创造、个性张扬。中国的美声流派,就是一个创新发展的历史。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美声流派传入中国。第一代美声歌唱家将欧洲美声声乐的发声技巧与我国民族语言结合起来,根据民族的审美情趣,创作、演唱了大量的艺术歌曲与抗日救亡歌曲,为美声流派的中国流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美声流派在民族化的道路上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令世界歌坛瞩目。中国的民族流派,同样大幅度创新,在继承传统的艺术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充分地吸收了西方美声流派的精华,遵循科学的发声方法,特别是在高声区的发声方法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取得了显著的突破与成效,音域大大拓宽,音量大大增强,音色更加富于变化,成为世界歌坛的一朵奇葩。中国的通俗流派,逐渐摆脱港台通俗流派轻柔、低婉的风格影响,形成了具有浓烈乡土气息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刚健、奔放、粗犷的艺术风格。由此可见,创新性更是声乐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综上所述,人本性、多元性、情感性、创新性是声乐艺术的四大审美特征,而这四大审美特征又是互相结合、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它们以“四轮定位”的艺术格局,共同打造出声乐艺术的辉煌与亮丽。

作者:王亚诺 单位:商丘师范学院

艺术与审美的区别范文11

摘要:本文从近现代西方与东方、现代与传统的美学的碰撞与融合中,通过中国现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去探寻西方美学审美观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并让众多绘画者开始思考并探索,如何能让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绘画与时俱进,融入国际主流文化的大潮,能让世界更好的理解、欣赏中国绘画之美。

关键词:中国;绘画;西方;审美;美学

随着近现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西方美学东渐对中国的文学艺术界都产生了极为浩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国传统绘画界带来的震荡,使得众多画者开始思考并探索,如何能让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绘画能与时俱进,融入国际主流文化的大潮,能让世界更好的理解和欣赏中国绘画的美。早在上世纪,就已经开始尝试着将西方美学中的一些理念引入到中国绘画的创作中来。在这个艰辛又曲折的求索过程中,诞生了不少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绘画大师,他们在绘画史上立起了一座座里程碑,并给后来者留下了一些具有颠覆性的审美理念,而这些突破和革新都不得不归结为是西方美学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冲击和影响。

说到西方美学,与中国传统的美学理念引起的某些冲突,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不同地域文化土壤培育出的艺术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性,在此首先来探究东西方审美价值观的异同,这也是为了更好的弄清楚导致中国传统绘画在近现代文化大融合中发生转变的一些最主要、最基本的根由。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在当今国际交流如此频繁的时代,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所面对的欣赏者并不只有本国的同胞,众多欣赏者来自于全球各国,彼此之间语言不通、地域不同,没有共同的文化背景,使得欣赏中的碰撞多于共鸣。而即使是同一个欣赏者在欣赏到本国艺术之外的众多别国艺术家的作品时,也常会在精神上出现思维模式的流转切换。所以,無论是从艺术创作者的角度出发,还是以欣赏者的立场探究,这种种的迹象都在表明审美观确实是存在着中西差异,这种差异之大,使得碰撞时所擦出的火花都如此之烈,这种差异对整个绘画艺术,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推进和演化所带来的影响力是不可小觑的。审美差异的根源在于东西方社会存在不同的认知,包括自然认知、社会认知、历史认知、人生认知等,但它又绝不等同于对科学的客观认识。因为艺术审美中所饱含的感性情感因素,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并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

通过大量的文献调查和实证考究,不难发现,中西方审美价值观的区别在于,西方美学中的审美观强调的是物质世界客观准确,崇尚唯物主义哲学,喜好理l生真实之美;而中国审美观中则讲求辩证和谐的唯心哲理,热爱感性自然之美。但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均十分注重审美主体的能动性和思想的主导性。比如,西方绘画大都极为立体、表现力开放大胆,并擅于在画布上用颜料细腻且近乎精确的描绘出透视和光影,世界名画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就是西方美学审美观范畴下的最具典型的代表之一。而中国字画则讲求气韵生动,若没有了那一份气韵流转的意味,中国传统书画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中国古代的审美形态大都具有综合性,是生命状态的社会实践,这也是西方绘画与中国绘画最本质的区别。中国传统基本审美价值观主要有气韵、意境等一些抽象主观的概念,其最根本的审美形态“气韵、意境”既中和的展开,又极具丰富的审美内容。中国古代绘画要求气韵生动是在审美活动中使审美对象洋溢着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这也是中国古代艺术家亘古不变的追求。

既然西方美学中的审美观与中国的美学观如此的迥异,那么在世界文化的对冲、交流与融合中,西方现当代的审美观对中国传统绘画又起到了怎样的影响呢?对此话题的探索,无异于是搭起一座东方与西方、现代与传统对话的桥梁。总结一下,不难看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从绘画的形式上看,艺术家为了表达出与时代气息相呼应的情绪,一般都选择从形式人手,这也正是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的切人点,从印象派开始,现代主义艺术诸流派正是通过艺术形式的革命,达到对现代社会敏感的表现。而20世纪的林风眠、吴冠中等艺术大师作为中国现代绘画先驱,是中西融合之路上的典型代表,主张西器中用,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精神、强烈的现实情怀。从绘画的用色上看,重于形式意韵的表达,色彩趋于沉静淡雅,再现成分的缩减,东方抒情韵味的增加,同时也预示着国画传统比重的缩减,现代比重的增加,这些西方审美给中国绘画带来的影响从很多中国现当代绘画作品的赏析中均可窥探一斑。

伍华(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艺术与审美的区别范文12

一、挖掘日常生活中美的元素

桌布的图案、童趣化的镜子等都成为日常生活中美的元素。可以通过细节的改变,激发幼儿主动改变身边事物的欲望,让幼儿在普通生活中培养艺术情趣。

1 多元互动,区域材料中凸显艺术元素

区域活动中,幼儿主要是通过与材料的互动来丰富自己的经验,因此,材料是区域活动开展的关键和灵魂。将艺术元素渗透到材料中,使材料体现出多元互动的特征,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与感受力。

2 由活动室向盥洗室、睡眠室拓展延伸

在环境创设中,盥洗室、睡眠室是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实际上,它们都是幼儿非常熟悉,且喜欢停留的地方。这些场所中富有新意的布置与设计,能巧妙地向幼儿传递出艺术的信息。

造型与色彩是美术的两种基本语言,也是欣赏的最基本要素。睡眠室中,从室内整体色彩的运用到屋顶的灯饰都力图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氛围,在保证幼儿睡眠质量的基础上融入艺术欣赏的元素。墙裙、窗帘、枕套等的色彩运用简洁明快、协调统一;星形、花瓣形、月亮形等不同形状的灯具,让幼儿领略到生活中同一物品的造型变化。

盥洗室中,除了童趣盎然、整洁明快的大环境,细节中也巧妙地将艺术的语汇渗透其中。形状各异的镜子,层次交错的绿色植物,造型别致、颜色迥异的水龙头,旋转、推拉、按压等不同的出水方式,让孩子在体验造型与色彩形式美的同时,也积累起更多艺术化的生活经验。

二、营造蕴含艺术美的活动环境

“生活即环境,环境即艺术”,可以把生活中的色彩、线条、材料、肌理等有机组织起来,在幼儿生活的各处,于细节中融入艺术的元素,使幼儿时刻浸润在具有形式美的环境氛围中,获得直观的审美体验。

1 由室内向户外的拓展延伸

幼儿在园生活包括了入园、盥洗、进餐、饮水、如厕、睡眠、加餐、离园八个主要环节。将不同形式的审美元素融入到这些环节中,让幼儿随时接受“美”的视觉刺激,这种实效性是单纯的“欣赏课”所不能替代的。

以入园、离园环节为例,楼道、门厅是幼儿入园、离园的必经之路。为了让幼儿在这种每日的“重复”中欣赏到美,我们在低矮的墙面上创设了“立体旋转名画拼图区”,幼儿每每经过都可以触动旋转拼图,欣赏变化中的大师作品。这种视觉和触觉相结合的体验方式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幼儿审美体验的需要。

户外是幼儿最天然的学习场所。在户外儿童生态乐园——桐心园中,依次坐落着木工房、石头屋、道具坊、泥巴棚等,孩子们在这里尽情地表达,用木块、刨花、石头、陶土等多种自然材料进行独特的艺术创造。嬉水池周围的鹅卵石被幼儿绘成了青蛙、鲸鱼,废旧的地砖被幼儿用来制作成了石板画,粗大的水泥管穿上了艳丽的服装,废弃的水缸也绘制成了别致的景观。幼儿在这个清新、自然的环境中嬉戏、玩耍,美化自己的生活,感受自然美和艺术美。

2 融合专业,创设儿童美术创意室

儿童美术创意室呈现出互动性、多元化的艺术氛围,使幼儿时刻感受到视觉的满足。创意室的活动既有别于以教师预设为主、具有高结构性的集体美术活动,又不同于空间相对狭小、材料相对单一的班级美术区域活动。在创意室的绘画区、泥工区、综合材料制作区,幼儿不仅能接触到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也获得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决定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