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采购的控制要素

采购的控制要素

时间:2023-07-07 17:26:21

采购的控制要素

采购的控制要素范文1

[关键词]解释结构模型 影响因素分析 质量控制

[分类号]G250

1引言

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工作是资源建设的基础工作,图书采购质量直接影响到藏书质量和利用率,其控制难度较大,受书商服务质量、采购人员素质、读者满意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经笔者对上海高校图书馆图书利用率的调查,目前上海地区各高校图书馆图书利用率基本在20-35%之间,整体馆藏利用率并不高,总体来看专业图书较难满足读者需求,也没有建立比较系统的图书采购质量控制体系。文献调研发现,已有多篇关于图书采购工作、馆藏资源建设和图书采选方法的研究论文,提出了采购策略、书商服务评价、专业图书采选方法等措施。但目前还没有涉及图书采购质量控制影响因素,明确它们之间相互的影响层级关系。

本文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对影响图书采购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明确指出存在三级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模型并揭示影响采购质量的根源因素、中间因素和表象因素,针对因素的层级关系提出相应的图书采购质量控制方法。

解释结构模型法(interpretation Structural model,ISM)是美国J・N・沃菲尔德教授于1973年为分析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结构问题而开发的一种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提取问题的构成要素,利用数学运算对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等信息进行处理,明确问题的层次和整体结构,提高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它是研究复杂系统结构和构成的简单、实用和有效的方法,应用十分广泛。

2建立图书采购质量控制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

2.1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明确影响图书采购质量的因素有哪些以及名因素在评价图书质量时的具体等级,采用调查问卷法对上海、江浙、北京等地区的45所“211”高校图书馆的图书质量控制工作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大致女下:96%的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购工作已实施招标采购工作流程已规范化;94%以上的图书馆采购模式是采取书目订单和现采相结合的方式,书目订单的到书率最低为70-75%,最高为90%以上;现采到书率最低在85%左右,最高是90%以上;对于书商服务的指标,95%的图书馆认为到书率、供货周期、书目数据MARC是最重要的三个指标,其次才是公司资质、折扣率和售后服务;65%的图书馆没有建立书商服务评价或者没有建立系统的书商服务评价指标,对书商服务进行系统而指标化的评价在大部分图书馆图书质量控制工作中还是空白;87%的图书馆已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通过学科馆员加强与读者的交流和培训,参与馆藏建设,提高图书馆的服务形象;仅有53%的图书馆每年或者不定期地对馆藏质量进行分析;各高校图书馆逐步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43%的图书馆其采购人员具有硕士学位,同时有专业学科背景。

经过相关文献检索和分析及对以上45所高校图书馆采购工作的调查分析,并结合本馆控制图书采购质量方面的经验,对影响图书采购质量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和筛选,最后归纳出5个方面的16个影响因素,并对每个因素进行详细描述。同时列出45家图书馆的评价等级,该评价等级根据45家图书馆采编人员对各项指标的权重评分,按照从高到低划分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评价等级表示该指标在图书采购质量中的重要性,如表1所示:

综合45家图书馆对各影响因素的评价,其中95%以上认为书商服务质量是关键影响因素,对其书目准确性、到书率和供货周期有较高要求;82%左右认为采购人员素质是第二关键影响因素,体现了图书质量控制中人的要素;35-47%的图书馆将读者满意度和馆藏分析程度视为影响图书质量较为重要的因素。那么究竟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相互关系,下面对解释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进行简要分析。

2.2模型建立的分析过程

第一步:设立因素间的逻辑关系,建立邻接矩阵A。。首先对16个主要因素用一个m×m方形矩阵表示其问的逻辑关系,建立邻接矩阵A,ajj的值表示因素Si对Sj是否有直接影响关系,即:

第二步:建立系统可达矩阵。邻接矩阵A反映因素之间的直接关系,用可达矩阵M来表示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关系,即

第三步:分解各因素的层级关系。对可达矩阵M进行分解,引入可达集合、先行集合和交集的概念,对可达矩阵M中Si的可达集合R(Si)、先行集合Q(Si)和交集C(Si)进行分析和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R(Si)∩Q(Si)=R(Si)条件来进行层级分解,如表3中SIO、Sll、S12为第一层级关系,把表3中有关SIO、S11、S12的要素都抽取掉,同理确定S6、S13、S14、S15、S16为第二层级关系。重复操作,把各因素分配到相应的层级上,最后得出各级层次的因素集分别为:第一级:S10、S11、S12;第二级:S5、S6、S13、S14、S15、S16;第三级:S1、S2、S3、S4、S7、S8、S9。

2.3图书采购质量控制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

基于以上三级结构层级的分析,可建立高校图书馆图书质量控制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高校图书馆图书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分为三级:第一级主要从读者感受角度,包含“读者满意度”方面的因素;第二级主要从图书出版、馆藏状况角度,包含“出版信息”和“馆藏分析”方面的因素;第三级主要从书商、采购人员角度,包含“书商服务质量”和“采购人员素质”方面的因素。

根据ISM的层次递阶结构理论,影响图书采购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中:第一层是表象层;第二层是中间层;第三层是根源层。从高校图书馆图书质量控制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可以看出:提高工作效率,开展各种读者服务,提高读者满意度是直接措施;扩大图书出版信息获取渠道,定期分析了解馆藏情况是提高图书采购质量的重要基础;而提高书商服务质量及采购人员素质是影响图书采购质量的根本方法,对其他各层级因素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关系,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3基于解释结构模型分析图书采购质量控制方法

综合影响因素的三级层次关系,在图书采购工作中,书商服务质量和采购人员素质是影响图书采购质量的根本因素;对出版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和馆藏分析程度则是影响图书采购质量的重要因素;读者满意度是图书采购质量的直接反映。在提高图书采购质量的工作过程中,要从表象因素中分析其直接因素和根源

因素,然后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关系找到提高图书采购质量的有效方法。笔者制定了图书采购质量控制三步走的解决方案,逐步深入,层层递进,力求全面提高图书采购质量。

第一步:全面掌握根本因素的重要性,提高书商服务质量,培养高素质采购人员。

目前各图书馆图书采购工作都采取招标的方式,中标书商的规模资质、服务水平和合作出版社数量都会影响图书采购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专业图书采到率,书商服务质量成为影响图书采购质量的根本因素之一。

根据服务内容,制定书商服务评价标准,定期对中标书商的服务进行考核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中标书商间的良性竞争。在书商评价过程中,采购人员还可以了解图书到货率、出版情况、加工流程等各个环节,定期抽查图书加工质量,掌握图书到货率,促进采购工作流程合理化。同时,可以通过网络零采方式,采购师生荐购图书和部分零采图书,作为采购工作的一个有力补充。

采购人员素质是另一个影响图书采购质量的根本因素,它体现了采购人员对学校学科设置、馆藏分布、缺藏情况、资源利用情况等各个方面的掌握程度,并且采购人员应具备多种能力,包括信息敏感性、沟通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等。熟练掌握图书选购方法是采购人员必备的素质,表4描述了7种图书选购方法及相应的采购人员素质要求。

因此,只有狠抓根本因素,加强书商服务质量监督,同时培养具备多种技能和图情知识的高素质采购人员,从根源层控制影响图书采购质量的因素,才能形成采购流程的良性循环,从根本上提高图书采购质量和馆藏利用率。

第二步:加强对中间层因素的有力控制,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图书采购中间环节质量。

由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见图1)看出:中间层因素多集中在信息获取和了解程度上,包括出版信息获取及时性和馆藏分析程度。采取多种措施扩大图书信息渠道,同时建立馆藏分析体系,定期掌握图书订购率、利用率、缺藏情况,注重采购流程各环节质量是提高图书采购质量的重要方法。

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①扩大新书书目来源,建立与核心出版社的直接联系,定期获取出版社新书书目;②制定书商采访MARC规则,设置出版星级评价、书评信息等字段,实施个性化定制,控制征订书目质量;③制定各学院学科专业设置统计表,掌握学校学科设置情况,尤其是学科专业的新增情况、优势学科和专业发展方向等;④每月制作订购报表,了解图书馆分类订购情况,及时调整订购计划;⑤每学期进行一次馆藏分析,包括订购借阅情况分析、学科专业文献分布情况分析等,形成对图书采购的指导性建议。

虽然中间层因素对图书采购质量的影响是间接的,但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忽视,任何间接的因素都会最终影响到图书采购质量。提高图书采购质量,达到优化馆藏图书的目标,需要重视中间层各环节的密切配合。

第三步:强调直接因素的推动作用,注重馆藏资源宣传,扩大读者参与馆藏建设的途径。

馆藏直接服务于读者,读者对图书资源的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评价馆藏图书有用性的指标。因此,强调表象因素的直接作用,保持与读者的紧密联系,积极开拓读者参与馆藏建设的途径,培养读者的阅读素养,是提高图书采购质量的直接方法。

图书馆可以开展新书推送服务,让读者及时了解最新的新书信息;通过学科馆员积极开展各学院专业图书的荐购工作,了解读者的第一需求;还要建立方便、快捷、服务多样的荐购模式与读者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方式;挖掘核心读者,将荐购次数、借阅次数、入馆频次、数据库使用频次等列入核心读者指标,培养忠实的读者群;同时扩大新书信息和荐购渠道宣传,开展各种选书活动,提高读者参与馆藏建设的积极性。

只有建立服务读者的工作理念,落实好图书采购政策,信息公开透明,吸引读者参与馆藏资源建设,才能有效提高图书采购质量。

采购的控制要素范文2

关键词:政府采购  内部控制  监督

        0 引言

        我国自实行政府采购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就,为国家节约了很多资金,采购规模每年不断扩大。1998年,全国实行政府采购的规模为31亿元,2009年扩大到6000亿元,随着政府采购规模的扩大,诸多的问题都暴露出来了,比如采购成本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所提高,采购货物或服务的质量不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有所降低等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采购的监督不到位使得采购人员发生寻租行为;由于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高导致采购效率和效益偏低等。随着我国加入wto,即将加入wto的《政府采购协议》,我国政府采购人员的素质不高成了制约我国政府采购 发展 的关键因素之一。要促进我国的政府采购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政府采购的效率和效益,大力加强政府采购内控制度迫在眉睫。

        1 建章健制,保证采购业务有章可循,事前监督准备工作

        首先,根据《政府采购法》和各地区的政府采的特点和流程,制定《部门单位政府采购工作制度》,要求各部门单位成立政府采购办公室,依法监督和管理本单位政府采购活动,强化内部监督制约。其次,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 体制相适应的政府采购 教育 制度,用制度保障对政府采购工作人员的教育。三是建立政府采购监督制度,以贯彻《

        4 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构建采购内部管理和控制的优质化软环境

        采购内部管理和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采购内部制度的控制和法规的执行效果。有些采购人或集中采购机构及采购机构,通常只是详细规定岗位职责、权责分配、业务流程、信息沟通、履约措施等硬性控制内容,很少具体描述上述软性控制要素,也没有日常工作中意识到通过“高层的声音”倡导和培育软性控制环境的概念。特别是要强化决策层、具体管理者和直接操作机构的风险管理理念,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价值观念、胜任能力等软性控制要素的提升是做好采购工作的前提。一是从讲 政治 的高度提高政府采购工作人员的认识,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宣传 教育 活动,纳入政府采购的总体部署。二是以提高政府采购工作人员的群众意识、自律意识,开展专题教育,使政府采购工作人员在是非面前增强辨别能力;在诱惑面前增强自控能力;在警示面前增强悔过能力。三是抓好典型示范教育,评选和表彰那些时刻把人民群众利益摆在头等位置的单位和个人,大力营造良好的政府采购环境。

        5 重视成本效益原则,做好政府采购内部成本的控制

        实施采购内部控制必然会发生控制成本,这就需要在设计采购内部控制体系时,以防范风险和提高效率为出发点,评估采购风险严重程度和发生频率,遵循成本效益原则,采取 经济 、有效风险对策和控制措施,寻求控制效果、控制成本和风险损失的最优组合。有些地区和基层采购机构在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时不辨析和评估本区域的现实和潜在风险,也不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发生频率及其损失规模决定可接受的控制成本,而是单纯追求减少控制程序、简化控制措施、提高控制效率,这种“偷工减料”的内部控制体系,既不能实现规避采购风险的控制效果,也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固有涵义。把采购内部权力的约束和分配以及制衡当成一件大事来抓,保证所开展的采购活动独立性、廉洁型和高效益性。克服单方面权力过大和过于集中的弊端,解决好权、利、责的三方对称关系。

参考 文献 :

[1]高建华,王奇璋.加强政府采购领域制度建设.经济日报.2007.10.19.

[2]曲晶.政府采购制度研究《 交通 财会》,2001年第10期. 

采购的控制要素范文3

物资采购流程管理的优与劣关系到整个企业成本管理的成败,对物资采购流程的控制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1.采购计划的制定

采购计划阶段是整个采购运作的第一步,至关重要。采购计划的制定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具有丰富生产经验、计划经验、采购经验等复合知识人才才能胜任,并且要和确认订单等部门协作进行。

2.供应商的选择

采购渠道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是物资采购控制的重要一环。对任何一个采购项目来说,供应商的多少,决定着供应商竞争力的激烈程度,参与的供应商越多,不仅采购项目在其性能、规格等方面有较多的选择余地,而且在供应价格上也将得到更大的优惠,在售后服务的承诺措施上也将更加完善、周到。

3.采购价格的确定

采购价格的确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成本,是物资采购控制的重中之重,在确定采购价格时,弱化采购人员与领导的个人行为,注重产品市场价格调查。一方面,在调查市场价格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对采购物资的价格进行市场信息收集,可以通过上互联网了解产品的网上报价,发邮件了解其他地区报价,还可以查询部分厂商和专业人士了解其内部报价,着重了解和掌握商品的成本价,摸准不同销售商的利润构成,以隐患。另一方面,充分认识竞争决定价格这一规律,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积极采取与各投标单位开展竞争性谈判方式,利用各投标单位急于中标的心理,在保证他们合理利润的前提下,促使价格下调到认可的空间。

4.严把入库验收关

物料的接收是会计中确认资产、费用和负债是否存在与发生的重要依据,是买卖交易中的重要环节,为达到控制目的,验收人员必须由独立于计划、采购和财务部门的人员来承担,它应根据采购单上的数量和质量要求独立地检验收到的货物。

5.建立科学的资金使用程序

随着企业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大和职工收入不断增长,企业的流动资金严重不足,企业往往依靠拖欠供应商的货款缓解资金压力。但是,任何单位包括供应商的经济活动都是以利润为目标的,无限制的将资金压力转嫁到供应商头上,一方面会严重影响企业在市场中的诚信地位,减少企业赊购物资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供应商为减少其负债风险和压力,会以抬高供货价格的方式来弥补,造成企业未来负债越来越大。而且由于企业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及供应商情况复杂性,财务部门无法保证付款政策的一致性。在此条件下,财务部门付款政策的执行就存在较大的随意性,长期

以往,会导致财务部门付款过程中没有监督而产生财务部门有关人员以职谋私情况的产生。因此采购部门和财务部门要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采购欠款付款政策,做好不因领导层的变动而中断。

二、影响物资采购成本的因素

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从企业持续经营的整个期间来看,收入减去成本就是利润,成本是决定企业利润的重要因

素。采购成本构成具有多样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影响采购成本的主要因素有影响采购成本的主要因素有:

1.采购价格因素

是企业成本和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采购成本高低的决定因素。

2.采购数量因素

建立在批量生产和科学合理的物品核算定额和储备定额基础之上,经济批量的采购方式和数量是影响采购成本的重要因素。

3.物品市场信息因素

在全球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分析物品市场信息,诸如物品的性能、质量、价格是影响采购成本的关键因素。

4.物品的运送方式因素

以最短的里程,最低的费用和最短的时间及时、准确、安全、经济地完成物品在空间的转移是影响采购成本的重要因素。

5.物品储备方式因素

先进合同的物品储备方式对节约人力和运费以及少占用资金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6.采购策略因素

在广阔的全球经济中,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具有预见性和灵活机动的采购策略是影响采购成本的重要因素。

7.员工的素质因素

良好的采购工作,是决定企业产品开发,产品质量,采购成本的关键,也是决定流通企业销售状况的关键,因为采购策略事先就决定了物品畅销与否,而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具备一定科学知识、业务能力和丰富经验的采购和仓库管理员工,随着经济全球化,采购活动遍布全球,则更是如此。

三、降低物资采购成本的措施

1.制定采购预算与采购计划

制定采购预算的行为,就是对组织内部各种工作进行稀缺资源的配置。预算不仅仅是计划活动的一个方面,也不仅仅是组织政策的一种延伸,它还是一种控制机制,起着一种比较标准的作用。制定采购预算,是在具体实施物资采购行为之前对物资采购成本的一种估计和预测,是对整个采购资金的一种理性的规划。它不单对物资采购资金进行了合理地配置和分发,还同时建立了一个资金的使用标准,以便对采购实施行为中的资金使用进行随时地检测与控制,确保采购资金的使用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浮动。有了采购预算的约束,能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采购管理中资源的调配,查找资金使用过程中的一些例外情况,有效控制采购资金的流向和流量,从而达到控制物资采购成本的目的。

2.经济合理地选择供应商

供应商是物资采购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物资采购时,应该本着“公平竞争”的原则,给所有符合条件的物资供应商提供均等的机会,一方面体现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另一方面也能对采购成本有所控制,提高物资采购实施的质量。因此,在供应商的选择方面就有如下两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

(1)选择供应商的数量

供应商数量的选择问题,实际上也就是供应商份额的分担问题。从采购方来说,单一渠道增加了采购资源供应的风险,也不利于对供应商进行压价,缺乏采购成本控制的力度。而从供应商来说,批量供货由于数量上的优势,可以给采购方以商业折扣,减少货款的支付和采购附加费用,有利于减少现金流出,降低采购成本。因而,在进行供应商数量的选择时既要避免单一渠道,寻求多家供应,同时又要保证所选供应商承担的供应份额充足,以获取供应商的优惠政策,降低物资的价格和采购成本。这样,既能保证采购物资供应的质量,又能有力地控制采购支出。一般来说,供应商的数量以不超过3—4家为宜。

(2)选择供应商的方式

选择供应商的方式主要包括公开竞争性招标采购、有限竞争性招标采购、询价采购和直接签订合同采购,四种不同的采购方式按其特点来说分为招标采购和非招标采购。在物资采购中,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可以利用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来压低物资价格,帮助采购方以最低价格取得符合要求的物资,并且多种招标方式的合理组合使用,也将有助于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从而有利于控制采购成本。

3.充分利用物资采购环境物资市场供求关系的外部环境对采购策略的制定、采购计划的实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外部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

宏观环境是指能对物资采购组织怎样及如何采购产生影响的外部变化,包括市场季节性的变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国家财政金融政策的调整等各种因素。而微观环境则是指采购组织的内部环境,包括采购组织在采购中可能采取的组织政策、方式和程序,即实施采购的过程和程序。在符合微观环境原则的前提下,一个好的物资采购策略应当充分利用外部市场环境为采购部门带来利益。充分利用采购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熟悉市场情况、了解市场行情、掌握有关所需要物资多方面的市场信息。*

4.强化供应商的管理

基于长期的降低采购成本的理念,在物资采购管理中应该贯穿供应商管理的思想,也即是把对供应商的管理纳入物资采购管理的一个部分。这样,既可通过长期的合作获得可靠的物资供应和质量保证,又可在时间长短和购买批量上获得采购价格的优势,对降低物资采购的成本有很大的好处。有以下两点值得注意:

(1)与供应商建立直接的战略伙伴关系

对于采购方来说,一旦确定了可以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应该与供应商之间建立直接的战略伙伴关系。双方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一种双赢的合作关系,使采购方在长期的合作中获得资源上的保证和成本上的优势,也使供应商拥有长期稳定的大客户,以保证其产出规模的稳定性。这种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能给物资采购方带来长期而有效的成本控制利益。

(2)供应商行为的绩效管理

在与供应商的合作过程中应该对供应商的行为进行绩效管理,以评价供应商在合作过程中供货行为的优劣。比如:建立供应商绩效管理的信息系统对供应商进行评级,建立量化的供应商行为绩效指标等等,并利用绩效管理的结果衡量与供应商的后续合作,增大或减少供应份额、延长或缩短合作时间等,对供应商以激励和奖惩。这样能促使供应商不断改善供货行为,保证优质及时地供货,从而有效地降低物资采购的总成本。

5.物资采购全成本控制

在探讨物资采购管理中降低成本的问题时,应该确立物资采购全成本控制的概念。我们所应该关注的是整个物资采购过程中的成本降低,是对总成本的控制,而不是单一的针对采购物资的价格。获得了低价的采购物资固然是成本的降低,但获得优质的服务、及时快捷的供货、可靠的货源保证等也无疑是获得了成本上的利益。同时,降低采购成本不仅指降低采购物资本身的成本,还要考虑相关方面的利益。成本就像在U形管中的水银柱,压缩这边的成本,那边的成本就会增加。单独降低某项成本而不顾及其他方面的反应,这种成本降低是不会体现在物资采购管理的效益之中的。

所以,需要建立全过程成本的概念,来达到对整个物资采购管理总成本的控制和降低。不应仅仅只看到最直接的成本降低,还应该从物资采购的全过程来衡量成本上的收效,从项目采购的全过程来探求降低总成本的有效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在采购过程中发掘无处不在的降低成本的机会,从而实现减少资金支出、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温香芹:结合企业实际降低采购成本[J].河北企业,2007(1).

[2]薛敏:加强材料采购的控制与管理探讨[J].会计之友(B版).2005年07期.

[3]赵秀云孙风娟王连胜:如何加强企业的物资管理[J].辽宁经济.2006年07期.

采购的控制要素范文4

采购活动是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经济效益至关重要,采购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准备,更是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和增强企业实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一、影响采购成本的因素

首先,构成企业的产品成本和采购成本主要部分的是原材料和其他物资的采购价格。采购价格随时间变化、政策环境和供需情况等发生波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采购成本的高低。

其次,采购策略对于采购成本的高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采购策略是在综合考虑采购种类、数量、价格和时间等诸多影响采购成本的基础上采取的采购方案和规划。具备预见性和灵活性的采购策略,可以避免物资及成本的浪费,进而节约企业的采购成本。

再次,采购人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企业的采购策略。人的参与是影响采购成本的最大变量,采购成本的控制和管理需要具备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采购人员。

最后,采购数量、物资的运送方式和储备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采购价格,进而对采购成本产生影响。物资的采购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物资的采购价格,进而影响采购成本的高低,通常而言,采购数量越大,单位成本价格就越低。

二、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与管理策略

1. 建立完善的采购制度

采购活动是企业采购部门和外部供应商联系的纽带,采购工作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因此企业需要制定严格完备的采购制度和采购体系,以规范企业的采购活动,提高采购的效率,为采购部门的采购行为提供指导和规则。

首先,完善的采购制度需对物资采购的申请、物资采购的批准主体、物资采购的具体流程、相关部门的责任等内容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为采购部门的活动提供明确的依据,规范采购从业人员的采购行为,避免出现企业内各部门间互相推诿的情况。

其次,企业内部应建立采购价格管理台账和价格评价系统。作为对采购成本影响最大的因素,采购价格的确定与评价是实现采购成本有效控制和管理的前提,企业内部采购部门需要将所有采购信息进行整理并予以记录,形成专门针对采购物资的价格管理档案,为以后的采购活动提供价格对比依据,为未来的采购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同时,对于重点材料的采购价格,有必要建立专门机构,专门负责收集影响价格变动的信息和资讯,并对其予以分析和评价,构建配套的价格评价体系。

最后,企业内部应建立供应商档案并予以跟踪管理和及时更新。为提高企业采购的质量及效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有必要对满足企业特定条件并经严格审查的供应商的相关情况如供应商的地址、联系方式和交易方式等具体信息予以记录,建立完善的信息档案,便于实现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沟通联系,有助于企业控制采购成本。同时对已经建立的供应商档案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审查、评价和更新,以便于供应商的筛选,保证供应物资能够满足企业的成本控制标准。

2. 降低物资采购的价格

在影响采购成本的众多因素中,采购价格对采购成本的影响最大,因此降低采购物资价格对于实现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作用显著。

首先,为降低采购物资的价格,需要对特定物资和原材料的采购市场进行调查,收集物资价格变动的相关信息,进而在采购活动中充分把握价格变动的时机,只有在对采购市场的充分调查以及对价格资讯进行收集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充分了解特定原材料的市场状况和价格走势,才能更好地把握价格变化的特定时机,使自身处于有利地位,获得价格优势。

其次,交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采购成本的控制和管理,若企业的储备资金较充足,可以选择现金交易或货到付款的方式付款,以降低物资的采购价格。

最后,为降低物资的采购价格,可以通过招标的竞争方式,扩大选择范围,通过对不同供应商的选择和比较使其互相牵制,从而使企业在采购价格谈判中处于有利地位。企业也可以选择有良好信誉的供应商并与其签订长期采购协议,这样不仅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采购物资的质量,而且可以获得更多采购价格的优惠。为了节省企业资金,降低采购成本,企业可以直接与原材料的制造商联系,实现一级采购,这样不仅可以省去供应商的中间环节和获得价格优势,而且可以享受更好的售后服务。

3. 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

采购人员是整个采购系统中最大的变量,采购人员素质对于企业采购活动的正常运作和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和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应当加大对采购岗位人员的任用管理力度,为企业采购工作的开展和未来发展储备更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企业应重视对采购人员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以提高采购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更好更快地融入企业工作中。同时,企业应当加强内部管理,通过定期轮岗、定期考核等方式调动采购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 制定高超的采购战略

采购的控制要素范文5

摘 要 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之中,成本控制一直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需要我们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的各个环节不断加大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因为内控是企业最基础性的工作,也是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的保证。而企业特别是生产型企业对成本的科学管理也是至关重要。许多企业片面地强调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产品成本,然而存货的积压,将生产过程发生的成本转移或隐藏于存货,虽然提高了短期利润,但不利于长期利润目标的实现。只有从企业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基本活动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辅助活动等等全方位分析,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才能真正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关键词 物资 企业采购成本 控制

物资采购工作作为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改善企业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分析了物资采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控制企业物资采购成本的各项措施。

控制好采购成本并使之不断下降,是一个企业不断降低产品成本,增加利润直接手段之一,有效的控制好了采购成本不仅能够使企业现金流出减少,而且使产品成本的下降利润增加,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因此,企业的物资采购工作,不仅是一项生产前的准备工作,而且是增加利润提升企业实力的重要工作。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之中, 采购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耗用资金最多,最容易出现失控的环节,所以控制采购成本对企业经营绩效至关重要。降低采购成本既是企业“第二利润源泉”,也是实现赢利的基础。

一、影响物资采购成本的因素

影响采购成本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价格:价格是采购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产成品成本高低的主要决定因素。(2)数量:采购物资的数量直接影响着采购物资的价格,因此如何经济的确定采购方式和数量也是影响采购成本的重要因素。(3)物流:要有效的控制采购成本还应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分析物流信息,对采购方式进行确定。(4)物资储备方式:只有很好的控制了人力和运费才能尽可能的少占用资金。(5)采购人员的素质:只有在良好的采购工作前提下,才能给企业产品开发,产品质量,产品成本的控制带来有利的保证。

二、企业物质采购现状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状况,现代企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包括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作为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采购的位置也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在企业当中,原材料的采购成本要占企业销售成本的70%。但是企业在采购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1)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低。(2)采购绩效评估制度不健全。(3)供应商不稳定。(4)企业采购只注重价格(5)价格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反馈不及时。(6)采购质量问题。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了企业的采购成本控制效果。

三、降低企业采购成本的对策

采购工作涉及面广,并且主要是和外界打交道,因此,如果企业不制定严格的采购制度和程式,不仅采购工作无章可依,还会给采购人员提供暗箱操作的温床。因此,要有效的控制采购成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健全采购过程中的各项制度建立严格、完善的采购制度,不仅能规范企业的采购活动、提高效率、杜绝部门之间扯皮,还能预防采购人员的不良行为。采购制度应规定物料采购的申请、授权人的批准许可权、物料采购的流程、相关部门的责任和关系、各种材料采购的规定和方式、报价和价格审批等。企业的物资采购必须在已建档的供应商中进行选择(供应商档案应有专业人员管理,并且定期或不定期地更新,同时要建立供应商准入制度)。并且建立采购绩效评价体系。企业采购部门要对所有采购材料建立档案,对各批次采购的物资成本信息与归档的材料进行比较,分析成本差异的原因。且由公司的绩效考核部门定期分析评价,并对归档的价格档案进行更新。且对于采购资金的使用要建立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对采购资金的领取、审批、使用都应做出明确的规定,防范出现采购风险。

(2)编制物资采购的预算与计划。在具体实施物资采购行为之前应该对物资采购成本进行估计和预测,对整个采购资金进行理性的规划。并对资金的使用建立标准,以便对采购行为中的资金使用能够进行有效的检测与控制,不至于出现采购浪费及资金的滥用。

(3)加强市场调查,控制采购时机。物资价格通常不是恒定不变的,它会随着季节、市场供求情况等诸多因素而变动。所以,在采购环节中,一定要找寻价格变动的规律,并把这种规律应用在采购的过程中。这样才能把握好采购时机,将采购成本降到最低。因此,加强市场调查,弱化采购人员与领导的个人行为,控制好采购时机,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成本,是物资采购控制的重中之重。

(4)充分利用多远化的市场环境。一个企业的采购管理要达到一定水平,应充分注意对采购市场的调查和资讯的收集、整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了解市场的状况和价格的走势,使自己处於有利地位。只有充分利用了多元的市场环境,把握好了市场脉搏,实现采购信息共享,才能使采购的各个环节紧密的联系起来,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

(5)与供应商结成战略联盟,但同时也保持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争取低价。 结成战略联盟,可以是供应商与采购商之间不再是简单的采购关系, 而是一种长期的互惠互利的战略伙伴的合作关系,双方通过长期的交易来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平衡。 保持战略联盟并维持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如果能达成, 那么即使在的小批量采购中,供应商也不会因此要求很高的价格,反而会想办法节约成本,为长期的合作尽到自己的义务,从而,降低小批采购的成本。

(6)物流.要有效的控制采购成本还应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分析物流信息,以便对采购方式和数量进行确定。因为,物料的存贮需要成本,只有合理的配比,才能让企业减少储存成本。过多的储备会增加仓储费用、保险费、装卸搬运费及不合理开支,使得采购成本增加。因此,准确的控制物流信息,可以在保证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储备成本。

(7)加强和提升采购人员的素质。采购人员大多从事管理出身,对技术不是很了解,因而经常处于被动地位,所以每个公司都应该加强对采购人员的技术知识的培训,加强采购部门与技术、生产部门的联系。如果所采购的商品有很强的专业要求,还可以尝试让生产技术人员参与采购的方法。如果让技术人员直接与供应商沟通,可以让供应商确切的知道你采购的用途和质量上的要求,从而提高采购质量降低,达到节约采购成本的目的。并且加强对采购人员的职业操守管理,加强内部监督,并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通过激励机制的方式调动采购人员的积极性,谋求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的一致最终实现企业的期望目标。

四、结束语

企业采购成本的控制是一个持续、动态的管理过程。需要通过管理过程的大量管理制度及经营活动实现的。因此,在努力降低采购成本的同时,还要确保对成本的控制能够随时适应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发现采购成本控制中的隐忠和漏洞,进而针对控制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薄弱环节,及时修正或改正,真正实现对采购成本的科学合理的控制。

要做好物资采购成本控制,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是规范采购行为的基石。同时通过定期对物资商情进行分析把握有利采购时机、大额物资采购相关部门集体评审、合理控制采购数量、设计选型标准化和早期供应商参与等具体方式的执行,可有效控制采购成本,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马爱景.采购成本的控制要从完善采购制度入手.经营管理者.2009(16).

[2]赵启聪,李卫国.构建采购成本控制体系完善采购管理.山东煤炭科技.2008(02).

[3]张丽霞.控制采购成本 提高企业效益.商业文化.2010(04).

采购的控制要素范文6

1.1 采购成本高

中小企业成本构成中,采购成本一般大于60%,人工支出(工资、福利费等)占20%,管理费用占15%,利润占5%。由此可见,采购成本构成了企业生产成本的主体,也是企业成本控制中最富有价值的部分。以一个采购成本占总成本60%、利润率为5%左右的企业为例,只要将采购成本降低8%,就可以将利润率提高到11%。而目前中小企业采购成本高恰是困扰其发展的主要问题。

1.2 生产成本高

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处于一种注重短期利益的模式中,认为生产成本管理就是控制企业的生产成本,只限于生产耗费的活动,因而管理模式单一,生产成本控制也只限于反馈性控制。

1.3 销售成本高

近几年,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市场需求增长放慢,来自企业前后向的双重挤压和竞争使中小企业产品的销售价格不断下滑,销售数量的增长速度减缓,营销成本不断上升,盈利减少,中小企业承受着比以往更大的生存竞争压力。因此,强化营销成本意识,有效降低营销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就成了中小企业的当务之急。

2 原因分析

2.1对成本的地位认识不足

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本管理的主体应该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动力也应来自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但是有些中小企业并未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成本管理仅限于国家颁布的财务法规中有关成本条例的遵守和执行上,忽略了成本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2.2 成本管理战略观念缺乏

许多中小企业按照成本习性划分和核算产品成本,通过提高产量可以降低单位产品分担的固定成本。这种做法导致企业不管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如何,片面地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产品成本,通过存货的积压,将生产过程发生的成本转移或隐藏于存货,提高短期利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企业成本管理缺乏战略观念,导致成本信息在管理决策上出现误区。很多企业的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组织化程度不高。成本管理组织化就是要求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要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度,保证目标成本的顺利实现。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不能够充分发挥效应,就是一种浪费,这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来说更是不可取。

2.3 成本管理方法手段陈旧

许多中小企业在成本管理手段上仍然采用手工操作。这样表面上是节省了投资硬件的开支,但员工常常就会陷入一些繁重事务性劳动当中,而没有机会或者是时间去思考和改进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而且采用手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也得不到保证,更无法对物质的消耗和流向进行控制,这样最直接的后果是管理者无法做出准确的决策。

2.4 成本管理人才专业性不强

中小企业往往无法吸引高素质的人才,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能用低素质的员工。而企业管理者常常忽略这一点,认为成本核算比简单,只要认真负责就可以做,而没有根据企业需要培养一支能够适应成本管理需要的专业员工队伍,这样不可避免地使自己处于粗放经营的模式中。因此,现有的成本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必须树立新的成本观,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生产方式和成本管理模式。

3 成本管理的对策

3.1 降低采购成本

(1)针对性地建立和完善采购管理制度。使采管理尊重市场规律,对采购管理制度纠偏。建立科学、客观的采购业绩评价体系。科学、客观地评价采购业绩,可以激发采购人员主观能动性,引导采购人员主动降本增效。激发采购人员工作热情和采购创新意识。

(2)提高采购部门的员工素质。在影响采购成本的各项因素中,如市场走势的判断、合同条款的商定、采购时机的把握等无不体现着采购人的行为艺术。各工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应根据用人标准和岗位职责,对采购岗位进行详细描述,将真正胜任的人才选拔到采购岗位上来。

(3)建立企业的信息平台。采购就是从纷繁复杂的市场中获取有用信息,并快速进行采购决策的过程。信息化建设可以为采购人员提供便捷的信息渠道,把采购人员从大量的手工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集中研究市场信息和采购发展战略问题,为企业提供了降低采购成本的机会。

3.2 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生产成本

(1)建立完善的现代成本控制体系。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及时对较大金额费用进行分析决策,这些具体制度必须是成文的、系统的、刚性的、责权明晰和长期有效的。实施目标成本控制,实施管理创新。

(2)建立成本控制中心。成本控制又可以细划成材料成本控制、能源动力成本控制、人员成本控制、维护运行成本控制几个方面。实现生产经全过程的成本控制。严格控制原材料采购成本,通过因特网、实地垂询等多种途径了解材料价格信息,建立采购成本数据库,及时地随市场价格予以调整材料最高限价,实行节奖超罚。要在事前、事中、事后的三个阶段同时进行控制。

(3)应从战略层面来考虑消减成本。在成本细分过程中,根据单位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明确成本控制重点,并从源头抓住重点成本项目进行全体员工在内的全方位、全流程控制,使每位员工都有清晰明了的责任成本控制标,每个员工都切实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因此能自觉做到自我加压、自我约束、挖掘潜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4)将成本控制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从战略上重视成本控制要落实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包括每个细小环节。中小企业的员工整体素质较低,而科学的成本控制体系又与员工的素质密切相关。要使员工认识到,成本控制制度不是哪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员工的集体行为,从而提高员工的素质。要将培养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作为培养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5)重视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对广大中小企业而言,推进信息化建设可以节约大量成本。帮助企业实现电子商务模式,以此拓宽交流范围,缩短交流时间。同时,通过推动信息化促进企业管理的革新,加大经营投入,加快统计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此外,企业要做出详细的投资预算,加大信息化工程建设,投入一定资金,对统计信息建设进行改造和完善,建立统计管理信息系统。加强统计信息化教育,提高信息统计人员素质。

3.3 采取积极措施降低销售成本

(1)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强化营销成本意识。中小企业应树立起“服务营销”的思想与“关系营销’,的理念,将成本耗费融合在市场与消费者的有机结合之中,形成现代市场营销服务观和信用观。

采购的控制要素范文7

关键词:企业物资;采购成本;管理;控制

企业谋求经济效益以取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始终是现代企业管理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加强企业物资管理,运用现代的先进成本控制方法是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一个关键,其中,不断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尤为重要。采购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主要指标,是构成企业产品成本和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因为价格竞争的实质就是成本的竞争,采购成本直接影响着企业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因此不断降低采购成本就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永恒的主题。从国内外企业总的发展趋势来看,采购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不断下降,而采购所获得的利润增值在整个利润增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据统计,欧洲国家自1970年的增值比例为20%,到1984年上升到46%,1992年上升到60%,2007年上升到了7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如何加强和规范企业物资管理,是每个企业经营管理者共同探讨的焦点问题。如何有效地控制采购成本,也是当今企业比较关心的一个紧迫话题。

一、采购成本的构成

采购成本是指企业经营中因采购物品所发生的费用,包括物品成本,采购管理成本,储存成本三大组成部分,计算方式为:

采购成本=物品成本+采购管理成本+储存成本

物品成本=物品单价*数量+运输费+通关关税及手续费

采购管理成本=人力成本+办公费+信息传递费

存储费用=仓库保管费用+存货损坏费用+其他费用

二、影响采购成本的因素

采购成本构成具有多样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影响采购成本的主要因素有:采购价格因素,这是企业成本和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采购成本高低的决定因素;采购数量因素,经济批量的采购方式是影响采购成本的重要因素;物品市场信息因素,在全球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分析物品市场信息,是影响采购成本的关键因素;物品的运送方式因素以最短的里程,最低的费用和最短的时间及时准确安全经济地完成物品在空间的转移是影响采购成本的重要因素;采购策略因素,在广阔的全球经济中,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具有预见性和灵活机动的采购策略是影响采购成本的重要因素。

三、采购成本的控制

影响采购成本因素的复杂性,决定了控制采购成本的难度和重要性,而采购成本的控制则是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它是对物资采购资金的投入、分配、使用和所取得效益全范围的控制。采购物资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如能有效地降低采购中的价格成本,就意味着提高了企业所生产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对采购成本的管理,必须从全局出发。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以及对企业成本构成的理论分析研究,要达到降低企业采购成本价格的目的,不妨试试以下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邀请供应商参与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的整个过程

这是在产品设计初期,选择让具有伙伴关系的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小组。新产品开发小组向供应商提出性能规格的要求,借助供应商的专业知识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二)为便利采购而设计和标准化采购

为便利采购而设计是指在自制与外购的策略选择上,着手于产品的设计阶段,利用协作厂的标准工艺、现有生产线与技术,以及使用工业标准零、配件,使零、配件的取得更加便利,如此一来,不仅大大减少了自制零、配件所需的技术支持,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所需的成本。这就是当今许多大型企业将零、部件交由协作厂生产而自己只控制掌握核心技术生产的原因。而标准化采购则是指实施规格的标准化,为不同的产品项目、工、模具或零件使用共通的设计或规格,或降低订制项目的数量,以规模经济的形式,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但这只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其中一环,企业应扩大标准化的范围至作业程序以及工序上,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价格与成本分析

这是专业采购的基本工具,了解成本结构的基本要素,对采购人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采购人员不了解所要购买物品的成本结构,就不可能知道自己所买的物品的价格是否是公平合理的,同时也会失去许多降低采购成本的机会。价格与成本分析同样也适用于与对手谈判之中。

四、加强对企业物资供应商的管理

(一)实施供应商的多家采购策略

多家采购是指某种产品分别从两个以上的供应商购买,由多个承购单位供货,其优缺点与独家采购策略的优缺点相反。当产品采购数量较大,一时又难以确定最合适的供应商时,可先采取多家采购方式,通过实践经验比较,选择供应商,再逐步转向从一家供应商采购。

(二)营造竞争局面

供货商的开发与管理应该是动态的。较理想的状态是采用鲶鱼效应,不断开发新的、更有威胁的供货商,让它像鲶鱼激活沙丁鱼一样,在供货商之间营造彼此竞争的氛围,从而给企业带来更好的供货环境。

五、结束语

企业物资市场采购的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问题,关键是要提高物资计划与管理人员及采购人员的文化、理论和专业素质,提高相关人员的道德修养。总而言之,物资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计划、采购、使用、储备等各重要环节的管理模式上要积极创新,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物资是工业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物资基础,只有做好物资管理工作,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和不断扩大。从生产的需要和企业的具体条件出发,尤其是对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方面,认真搞好物资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采购的控制要素范文8

【关键词】企业采购;物流成本;降低;策略

1.前言

加强物流成本管理,不仅可以降低采购物流成本,而且可以保证企业物资供应,对企业整个采购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以及协调与控制,最终提高物流活动的经济效益。通过企业采购物流成本,可以达到提高采购物流活动效率的目的,进而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物流成本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有效把握物流成本,并利用物流要素之间的效益背反关系而组织物流活动,进而有效的加强对物流活动费用支出的有效控制,降低物流物化劳动以及活劳动的消耗,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最终实现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

2.目前我国企业采购物流成本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物流系统发展还不完善,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是各环节的衔接较差,造成运转效率过低等问题。我国的采购物流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物流成本方面、运转效率、周转速度方面以及产业化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根据资料显示,我国商品的总成本中,物流费用已占到百分之四十,造成物流成本不断上升,并且存在物流组织不合理的现象,致使相当数量的商品不能及时送达用户手中,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此外,在物流业管理的过程中,因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体制及机制性的原因,限制了物流业的发展,进而直接影响了我国整个企业经济效益。

3.影响企业采购物流成本的因素

影响企业采购物流成本的因素有许多,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低效的物流转接

目前,物流转接效率偏低的问题已经成为造成物流成本过高的首要因素。由于物流转接效率偏低,造成物流市场运输周期长、迂回运输偏多、企业绩效低,导致了物流成本的提高,这是物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很突出的问题。企业的产品要想送达市场,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运输,而因物流转接效率偏低的问题,使产品在每一次中转都会增加成本,从而增加了产品的成本,同时也影响了整体的社会价值。

(2)不合理的公路收费

如今不合理的公路收费已成为造成运输物流成本高的重要因素。公路,作为公共设施,已经成了最赚钱的盈利工具,而代表国家公众管理公路的管理机构自然就成为了利益的最大受益者。一些部门因手握重权就可以制定法规,确立市场规则以及收费价格等,将国家的利益部门化与公司化,向过路车收取不合理的公路费。尽管我国逐步开始对公路三乱现象进行治理,但公路三乱现象仍然非常严重。正是由于过多的公路收费,提高了产品的物流成本,从而制约了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

(3)乱收费、乱罚款、进城难、限制多等因素

近年来,乱收费、乱罚款、进城难、限制多等因素已成为物流业的突出问题,而这些收费成本最终都算进了产品的物流成本之中,导致了产品的物流成本的提高。

(4)重复征税

重复征税是导致物流成本过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我国税收制度存在所得税、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以及行为税四大类税系,而各税系之中涉及物流业的税种有十几项。因而,物流行业的税费是所有竞争行业中最高的,而税收是物流过程中的特殊的成本,重复征税最终导致了物流成本过高。

4.企业降低采购物流成本的常用方法

(1)ABC层次系统方法

ABC层次系统方法把采购成本分为A、B、C类,A类采购成本占所有总采购成本的价值比较大,属于高值采购成本,通常在采购总值的70%左右,管理好A类采购成本对于降低总采购成本发挥着重要作用。A类采购成本数量比较少,约占总成本数量的15%-20%之间。B类采购成本属于中值采购成本,一般约占采购总值的20%左右,其数量是处于居中地位,通常是在30%到40%之间。C类采购成本均属于低值采购成本,通常在采购总值中占10%左右,其数量比较多,一般占总采购成本数量的60%-70%之间。

(2)在采购计划制定阶段有效控制成本

作为企业,一定要在采购认证计划和采购订单计划制定时,就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采购物流成本控制。在以准确分析需求的前提下,从整体出发,有效对比认证容量和认证量,及时提交分析结果,合理提出相关对策,全面考虑市场变动,判断认证的可行性,明确认证物料数量及其时间,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

(3)采购阶段的成本控制

企业应该从材料成本、采购管理成本、存储成本、缺货成本等多方面进行成本控制,并且不断加强采购监控力度,在企业采购物流的各个环节都能做到及时监督,检查采购订单计划,监控供货商、价格、性能、质量等内容。

5.企业采购物流成本降低的有效策略

企业的采购物流成本直接影响着企业总成本的高低,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发挥着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有效降低企业的采购物流成本是十分必要的。作为企业自身,一定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有效降低企业的采购物流成本,企业采购物流成本降低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5.1在采购认证计划的制定中控制成本

在采购认证计划的制定过程当中,企业应当高度重视成本的控制,需要注意的是:其一,在准确的需求分析前提下,对认证容量与认证量加以对比。在剩余认证需求方面,应当将分析及时的向采购认证人员提交,尽快寻找容量于采购环境以外的社会供应群体中,以最大限度的保证生产的顺利开展;其二,综合平衡,也就是由整体出发,对生产、市场、物料生命周期以及认证容量等诸多要素进行全面考虑,对认证需求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借助于认证计划的调整,尽可能满足认证的迫切需求;其三,应当对认证计划制定中所涉及到的基本要素予以明确,并且还要明确认证时间和认证物料数量,以便于充分的保证其时效性和及时性。

5.2在采购订单计划的制定中控制成本

在采购订单计划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加强成本的控制,应当注意的问题主要包括:(1)控制采购成本的重要前提是制定合理且准确的订单计划,需要熟悉的了解生产部门的生产计划、市场部门的销=销售计划及需求计划,全面的掌握在一个供应时间内企业的实际需求,对供应原材料市场的变化趋势进行准确的预测,以便于切实达到在对企业原材料需求予以满足的基础上,尽可能将采购资金占用减少;(2)全面的分析资源市场,综合考虑订单容量、生产以及市场等相关影响要素,对材料订单需求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如果需要还可以适当的调整订单计划,提交订单需求给认证计划的制定者,同时确认是否能够根据固定的数量和时间交货;(3)掌握订单计划制定中的下单时间和下单数量。

5.3加强控制缺货成本及采购管理成本控制

所谓缺货成本具体指的是因供货中断亦或是存货耗尽等原因而无法满足正常生产经营需要所导致的经济损失。通常缺货成本的降低是以平均存货储存量的增加所形成存储成本为代价,所以,必须谨慎的考虑缺货成本对发生采购决策行为可能带来的影响,应当与其他有关采购决策成本有机的结合起来,以便于权衡得失,将允许的最大库存缺货水平得出;而采购管理成本则指的是组织采购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采购管理成本主要是由办公费用、人力成本、信息传递费用和差旅费用构成,在控制采购管理成本中要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的将采购人员选好。除此之外,为了能够对企业的物流采购成本有效的加以控制,那么就必须最大限度的加强采购监控,主要包括检查监督订货计划以及监督控制采购计划,比如对质量和性能的监控、对价格的监控以及对供货商的监控等。

6.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采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处于一切企业活动的最前端,是企业所有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条件。如果企业的采购环节不能顺利进行,将直接影响其他生产活动的开展。除此之外,企业的采购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占有很大比例,有效降低企业的采购物流成本,对于总成本的减少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国家一定要大力发展和出台相关政策,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作为企业自身,也应该有效采取各种减少企业采购物流成本的策略,从采购认证计划、采购订单计划、材料成本、采购管理成本、存储成本、缺货成本等多方面控制成本,加强采购监控,从实质上,降低企业的采购物流成本,提升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张洋.企业采购物流成本降低问题策略研究[J].才智,2011(34).

[2]邓新红.浅谈企业降低采购成本之策略[J].现代企业文化,2009(18).

采购的控制要素范文9

关键词:物资管理;成本控制;供应;采购

一、引言

对物资管理和采购成本控制自身的性质而言,不仅仅是一项在生产进行伊始的准备性程序,更是在生产开始以后重要的开源节流性质的方式。任何一个企业想要使其自身的生产保持持续性,均衡性,就必须要能够持续的供应各种生产原材料才可以得到实现。因此,有效的对物资管理和采购成本进行控制,对促进企业自身的生产与发展,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降低其生产成本造价,加速企业自身的资金周转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就它为何成为了现在每一个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所共同关心的核心问题所在。

二、物资管理和采购成本控制概述

物资管理和采购成本控制二者无疑是一个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两者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采购物资的价格、数量等方面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物资管理的具体实施细节。所以,对物资管理和采购成本控制本身也是与企业的经营绩效直接相联系的。尤其是在采购成本在企业平均销售额的比重中日益增加的趋势下,物资管理和采购成本控制的实际效果也是企业实现自身赢利的一个基础条件。当前,大多数的企业对物资管理和采购成本控制的实际操作都是采取直面社会市场,按质、按量、按本、按需的原则来体现的。

三、物资管理自身的重要意义

现在我们经常提及的“市场经济”,就是指企业本身的生产要时刻围绕着为社会市场而服务。即社会市场需要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在此种现状下,对物资管理的必要性就显得特别突出了。诚然,能够提早准备好原材料,使企业产品的生产不受到阻碍,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而在现在市场经济的体制运行下,尤其是在占有社会市场的初始阶段,企业必须要充分把握社会市场需求信息,一旦形成生产的必要,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来进行样品或产品的推出。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对物资管理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及时准确地做好相关的物资管理与保障。对物资的管理要坚持高效,有序的原则。同时,要根据企业自身生产的实际需求来储备原材料,形成一定的社会市场竞争优势。一般情况下,企业自身生产的产品大都是及时转现,很少囤积储备。“零库存”的概念也就是由此而来的。但是,合理的物资库存还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对物资管理要时刻围绕着为社会市场服务。力争做到及时,有效,无差错。

四、采购成本受到影响的因素

企业生产的最终目的是获取相对多的利润。即利润的最大化。从企业生产的过程来看,采购成本是决定其利润多寡的一个重要因素。对采购成本的控制本身具有多样性,动态性的特征。其受到影响的主要因素有:采购价格,它决定着采购成本的高低;采购数量,进行生产的科学性,合理性的基础;运送方式,完成产品在空间内的转移;储备方式,减少资金的不必要浪费;采购策略,可以保证对产品的预见性和灵活机动;管理者的自身素质,是对物资管理和采购成本控制的关键与基础。

五、如何有效的对物资管理和采购成本进行控制

1.对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一般企业对供应商的选择是优质、廉价、近便为主的。在进行选择的实际进行时,要有质量部门对其进行考察核,评估,认定。必要时可以进行样品的检验。同时,供应商的售后服务也是非常重要的。这点直接关系到企业对物资管理中的产品储备,是否具有掌控力。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由于某些产品自身存在着特殊性,因此在物资采购时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而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是基于对降低长期性采购成本的观念提出的。把对供应商自身的管理,归入到对物资管理和采购成本进行控制的体系中,无疑是给其获得了可靠的物资供应,质量保证,优惠价格,对物资管理和采购成本进行控制本身是极有裨益的。2.预先制订相关的预算与计划。其实生产原材料预先进行合理性的配置。它既是生产组织的延伸,一种比较的标准,更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机制。在对物资管理和采购成本进行控制的体系中,这也是一项必要的估算与预测,是一种非常理性的规划。不但合理的对物资管理和采购成本进行了配置,还便利了对其进行随时的检测,确保对物资管理和采购成本进行控制的有效性。3.对采购成本的确定。在其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极力弱化个人意识与行为,注重原材料自身的市场价格。一方面,要充分的利用一切渠道,对相关原材料的价格信息进行收集,汇总,了解和掌握成本价及利润的构成比例。另一方面,要反复对原材料不同的价格,自身的质量进行比较,择优采购。4.对物资储备的相关管理。这一方面主要是为了避免或者减少出现停工待料等生产性事故的发生而设立的。储备一定的物资对于企业的生产来说是有其必要性的。但是,不可以无节制地囤积。因为,如果物资储备过多,会增加不合理,不必要的相关损耗和费用。是变相的浪费。因此,只要是够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即可,即达到合理性的最小数值。那么到什么程度才是最适合的呢?其实,只要能保持在一个平衡点上就可以了。以便权衡各种成本消耗。5.外部条件的降低。外部条件包括批量与试用两个类型。特别是试用类型的产品,初期因为产量少,成本降不下来。但随着成功的转入批量生产,成本就可以下调了。但是下调多少为宜呢?这就需要结合外部条件来进行核算了。还有,要改变外部条件材料的采购形式,产品的扩大生产,原材料采购的增加,都是归属于对物资管理和采购成本进行控制的范畴内的。对其的改变虽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但其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节省了发料、领料、运输、搬运等环节,有利于对物资管理和采购成本进行控制。

六、对管理和采购人员的素质要求

要想有效地对物资管理和采购成本进行控制,其自身的关键还是落实到相关的管理和采购人员上。即是否能够按照企业自身的要求对物资管理和采购成本进行控制。而在这方面,管理和采购人员的素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首先,其思想觉悟要高,有较强的责任心,不谋取私利,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对企业的产品种类、性能等了然于心,有一定的公关素质。购买原材料虽然不是一种非常专业化的职业,但要求采购人员拥有较强的综合素质才能胜任工作。但采购部门一直是企业的“幕后英雄”,但目前大多数的企业明显对此关注不够,仍不能或没有把相关的管理和采购人员纳入到企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以至于相关人员的自身素质和工作技巧还不尽如意。采购人员应具备那些能力呢?1.分析能力。由于管理和采购人员经常要面临诸多的,不同策略的管理和采购选择,如物资的规格、品种、价格、如何运输与储存、如何管理等问题。因此,管理和采购人员要具备能够针对现状分析结果,从而制定有效的管理和采购的能力。2.预测能力。管理和采购人员要时刻关注产销资料,产品货源的现状。从中揣摩物资或原材料可能会面临的问题,推断出在管理和采购方面,成本投入幅度的大小。也就是要具备以物资原材料的供应的趋势来预谋长远规划的能力。3.表述能力。管理和采购人员无论是采用语言表述,还是采用文字表述,都必须要能够正确、清晰的表达自我的观点。而忙碌的工作现状,则要求管理和采购人员必须要具备言简意赅,清晰明朗的表述能力。这样既有利于争取到较好的条件,更锻炼了管理和采购人员自身的表达技巧。由于一般的管理和采购人员大多是管理系统出身,对自身的表述能力不是很重视。这样在对物资管理和采购成本控制的某些具体工作内容上就极易陷入被动。所以,每一个企业都应该对进行物资管理和采购成本控制的相关人员进行自身表达技巧的培训。甚至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让管理和采购人员去到生产一线工作几天。这在另一个层面也增强了与其它生产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

七、结语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水平,这就要求管理现代化。物资采购工作在企业经济活动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有了现代化的物资管理,再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改善企业管理的途径,这样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侯力.浅谈物资管理及采购成本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6).

[2]牛哲.对物资管理和采购成本控制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4(14).

采购的控制要素范文10

成本控制是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中心,在电建施工企业中也是如此,其物资采购成本控制是成本控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物资采购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有效的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加快企业的发展。本文就电建施工企业物资采购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电建施工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现状进行研究,探讨电建施工企业物资采购成本控制的优化措施,以便有效的提高企业物资采购成本控制水平,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电建施工企业;物资采购;成本控制

1引言

在电建施工企业中开展工程项目建设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有三分之二的投资均属于物资采购成本,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物资采购成本是电建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中的中心部分,对工程项目目标成本的控制具有决定作用。同时也是企业获得更加丰富的经济收益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电建施工企业中不管是采取哪种方式进行物资采购成本控制,管理人员均需要考虑物资采购成本控制和电建施工企业各个工作部门之间的联系,并根据电建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同时,还需要对内部的控制工作制度进行完善,有效的避免主观性以及人为性的违规操作现象发生。确保全体员工能够将物资采购成本控制作为自己的工作职责,并积极投入到这项工作当中,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2电建施工企业物资采购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

电建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收益,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电建施工企业中,物资采购成本控制是其成本控制的中心,对物资采购成本控制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否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控制物资采购成本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如果电建施工企业没有建立有效的物资采购成本控制管理方法和制度,采购人员就无法根据相关制度约束自己,从而导致在采购物资的时候,出现不合理的现象。其次,技术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也会对物资采购成本控制具有一定的影响。在物资采购的时候,无法根据新的采购方式进行采购,同时,由于对采购的物资不够了解,对其性能和质量等不够清楚,导致在采购的时候会选择质量较差,性能单一的物资。再次,由于备料计划数量、采购计划数量等均会影响到物资采购成本控制。在进行物资采购成本控制的时候,需要根据电建施工企业的项目建设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备料计划和采购计划,从而有效的确保备料计划数量和采购计划数量与实际项目工程相符,确保物资采购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另外,采购绩效评估方式的科学性、物资采购的供货商以及采购价格均对物资采购成本的控制具有一定的影响。

3电建施工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现状

在电建施工企业的物资采购成本管理中,物资采购是企业的资金支出重要关口,物资采购管理是电建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中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对这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是电建施工企业工程成本控制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如果在物资采购这一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导致整个企业的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下降。目前,电建施工企业通常比较重视物资采购成本控制,通常会实行比价采购、限价采购以及定价采购等方式进行物资采购。其中比价采购主要是针对相同的物资对比质量,针对同等的质量对比价格,针对同等的价格对比服务效果,针对同等的服务效果对比信誉,主要是先对比之后再购买的政策。电建施工企业如果实行比较采购,可以有效的提高物资市场的竞争活力,使得物资的性价比不断的上升,同时,在无形之中就能够有效的扩展企业的物资来源渠道。限价采购和定价采购是比价采购中的一种扩展方式,主要指的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很好的发挥出积极性的作用。当电建施工企业在采购的物资品种方面比较繁杂时,同时,零星采购的次数较多,物资采购无法形成大规模的时候,可以让物资采购部门深入到物资市场中进行充分的调查,拟定并且公布企业所能够接受的物资价格上限以及具体的数额等,从而有效的实行限价采购或者定价采购的方针,有效的对物资采购成本进行控制。

4优化电建施工企业物资采购成本控制的措施

4.1 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电建施工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是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产物,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中需要制定出相关的管理制度。制度是企业内部物资采购成本控制的重要依据和条件,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物资采购的工作程序和标准,防范和降低物资采购中的各种风险,对物资采购的数量以及消耗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便有效的降低物资采购的成本,从而促进企业经营效益和收益的提高。

其一,需要制定相关的物资采购供应管理制度。由于目前电建施工企业在国内外具有多个施工项目,急需要对物资采购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需要对各个施工项目的工程物资采购成本进行控制。在制定物资采购管理制度的时候,需要明确物资采购的职责和权限以及采购的范围等。电建施工企业承包的合同范围安装装置性的材料,主要是由企业总部设立的物资采购管理部门集中管理。另外,需要明确物资采购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工作标准和采购程序、采购档案和管理以及考核和监督等工作范围。电建施工企业中的安装装修材料或者大宗以及批量性的材料主要是由企业集中采购的,而针对小批量的或者定额内的消耗性材料主要是由各个项目部门进行采购的,这种采购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规模收益,降低采购和物流的成本。

其二,制定材料节约以及超量的奖惩管理方式。电建施工企业在制定材料节约或者超量的奖惩管理方式的时候,需要对备料计划工作中的备料数量进行核对,使得数量低于设计施工图的计算数量,并且在实际领用的时候,需要低于核对的备料数量,以便有效的节约材料。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引进新技术和工艺,成套的订购等,以便有效的节约材料。在措施性的材料方面,需要充分利用可替代的材料以及循环使用原材料等方式进行节约。同时,还可以使用新型的材料来代替原材料,针对节约的工作人员需要采取一定的奖励政策,然而针对一些对备料计划编制不够认真负责的,针对备料计划数量超标导致积压的人员给予一定的惩罚。

其三,需要建立物资信息化管理工作平台。现代企业物资管理的有效控制手段主要是通过物资信息化管理来实现的,可以使得企业的物资管理在透明的情况下进行运作,同时可以为各级领导以及技术管理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物资动态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物资采购成本。物资信息化管理平台主要是针对物资采购计划、仓库物资库存动态表、物资盘点表、库存积压等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4.2 提高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加强成本控制意识的提高

电建施工企业对物资的需求量比较大,同时对技术的要求较高,其物资的种类繁多、交货期比较严格。物资采购不仅需要确保施工按照工期顺利进行,还需要严格按照控制成本进行,因此,对采购人员以及技术和管理人员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对这些人员进行专业的、系统的培训,并进行业务指导,以便有效的确保物资采购的每个环节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物资采购人员不仅需要熟练的掌握基本的物资管理知识,还需要掌握电建施工企业物资的特征以及相关法律规范,学习一些经营预算等与物资预算价格有关的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谈判技巧。不断的优化采购渠道,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便有效的降低物资采购的成本。

4.3 准确的编制物资备料计划和物资采购计划

物资采购计划主要有备料计划和采购计划,备料计划是采购计划的前提条件,采购计划是对备料计划进行分类和补充说明的计划。物资计划会影响到物资采购的成本,要想严格控制好物资采购成本,就需要确保编制备料计划和采购计划的准确性。在编制计划的时候,需要认真研究,严格分析图纸的概况,并结合施工的现场进行制定。另外,项目施工管理以及经营预算的人员在审核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按照审核要求进行。

5结束语

通过对电建施工企业的物资采购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在不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前提下,能够有效的降低电建施工企业工程建设的总体成本,可以有效的提高经济收益,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提高电建施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因此,对电建施工企业的物资采购成本进行控制是十分重要的,需要采取各种方式控制成本。

参考文献:

[1]林建彪.施工企业加强物资管理的现代化进程研究[J].消费导刊,2009,14(07):147148

[2]唐爱华.现代物流思想在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0,12(11):125126

采购的控制要素范文11

关键词:项目采购 成本控制 策略剖析

近10年,一些国际流行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陆续引进到中国的石油化工工程项目管理中,现代项目管理也倍受各方关注。项目采购管理是项目管理中一项重要内容,加强采购管理、提高采购管理水平对保证项目的圆满完成意义重大。项目的执行除了需要必备的人力资源之外,还必须具备相应的设备、设施、原材料、零配件、服务和其他物质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产品和服务是通过采购活动来实现的。项目采购是指工程项目设备、材料采购业务的总称,是从系统外部获得项目建设所需的设备、物资及与之相关服务的完整采办过程。为实现项目采购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的计划、组织、指导、控制和协调工作,就是项目的采购管理。它是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

一、石油化工工程项目采购的特点

1.采购资金占用大。石油化工工程项目采购总价值占项目总投资的比重大,一般采购总价值占总项目资金比例为60~70%。

2.采购工作时间跨度大。与普通项目不同,石油化工工程项目的采购工作时间跨度很大,一般从项目初期的方案设计一直持续到设备安装调试投产。

3.采购供货周期长。石油化工工程项目的采购周期通常包括设计联络期、订货期、设备制造期、运输期和通关提货期。石油化工工程项目需要采购的大型设备和大宗材料大部分都是为项目定制的,普遍供货周期比较长。

4.采购管理制约因素多。石油化工工程项目普遍施工地点都远离业主和承包商的公司总部,而且地理位置一般都比较偏远,有些项目甚至在国外的偏远地区。

二、石油化工工程项目采购管理中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

采购管理涉及到项目实施中工期、成本、质量和安全四大控制过程,材料、设备采购的不及时,不能按期到货就会拖延工期影响整个计划进度,导致增加成本。在石油项目采购管理成本控制中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根据不同项目或各项目工作承包的特点,充分考虑成本控制、设计和施工等因素确定项目管理模式,从而确定项目采购模式,便于采购成本控制。

2.实施项目采购预算制。有了采购预算的约束,能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项目采购管理中资源的调配,从而达到控制项目采购成本的目的。

3.供应商的优化选择和管理。项目供应商一旦选错,将给项目建设造成严重影响,因此要特别慎重。

4.充分利用好项目组织所处的宏观和微观环境。在项目采购管理中充分利用有利的环境因素,同样是有效降低采购成本的途径之一。

5.强化合同执行中的成本控制。在合同执行阶段合理利用第三方的资源参与项目采购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项目采购管理成本。

三、确定项目采购模式

根据不同石油化工工程项目或不同项目工作承包设计深度、技术复杂程度、工期长短和工程量大小等因素综合考虑采取一种有效的合同方式,从而在整体上结合业主节约投资。常见的项目采购模式主要有EPC总包模式、EP+C模式和E+PC模式三种。在EPC总包模式下,工程总承包商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和造价全面负责,最终向业主提交一个满足使用功能的项目。业主一般只对项目的整个过程实施监督,采购也是由业主的采办部门监督承包商进行。在此模式下,可通过多项目采购协议及统一的项目采购策略降低投资。多项目采购协议是业主就一种商品(设备/材料)的唯一供应商。EPC总包从项目采购的角度出发,有利于采购人员与设计施工单位的协调沟通、对控制材料采购有利,可大大降低工程余料。在EP+C模式下,由业主选定两家承包商,一家负责设计与采购,另一家负责施工,业主负责促进承包商之间的合作,以符合降低项目总投资的目标。项目的设计与采购由一家承包商负责,必然会促使该承包商在设计阶段就能够使设备材料的概算尽可能满足工程技术方面的要求,又可有效地从设计源头上控制工程材料预算。在E+PC模式下,由业主选定两家承包商,一家负责设计,另一家负责采购与施工。业主与各承包商之间存在沟通协调,整个项目材料由采购与施工总承包商统一购入,在内部质量管理比较科学的施工企业,这对控制质量有了基础把握。对于一个大型的工程项目,因为工程进度和施工中对专业水平的具体要求,一个项目由施工与采购总承包商承包后可能分包给更多的分包商,根据业主的采购决策制定出最佳经济批量,可以明显降低采购成本。

四、制定合理采购预算制定

采购预算是在具体实施项目采购行为之前对项目采购成本估计和预测,是对整个项目资金的一种理性的规划。它不但对项目采购资金进行了合理的配置和分发,而且建立了一个资金的使用标准,以便对采购实施行为中的资金使用进行随时的检测与控制,确保项目资金的使用在合理范围内浮动。有了采购预算的约束,能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项目采购管理中资源的调配,查找资金使用过程中的一些例外情况,有效地控制项目资金的流向和流量,从而达到控制项目采购成本的目的。

五、石油化工行业采购管理的特点

石油化工行业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在采购生产物资、设备仪器等组织过程和形式上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总体概括有如下几个特征:

1.采购物资地理因素影响较大。

在石油化工行业中,施工作业地点通常都是在偏远山区或者是国外区域。具有地域性和空间距离长的特点,采购过程中受到的制约比较大。

2.采购时间较长。石油化工企业在采购过程中涉及到的仪器设备较多,安装调试过程也较复杂,一般从项目计划初始到最后安装调试投产,中间的时间夸大,周期时间长。

3.采购资金大。在石油化工行业,仪器设备、生产物资较多,并且价值较高,采购中消耗的资金较多,并且对于整个项目而言,设备等生产物资占据极大的一部分,相对来讲,资金金额较大甚至巨大。

4.供货周期跨度大。由于地理因素等影响和制约,在采购过程中,通常是专为项目定制仪器设备。这样就需要相关设备设计、制造、调试、运输等过程,时间跨度大,供货周期时间长。

六、采购管理过程中成本控制的流程

在采购管理过程中,需要遵循采购管理流程,依据相关的经营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手段实现对成本的控制和采购业务的良好运行。

采购管理涉及到整个项目过程中的成本、施工工期、施工质量和项目安全几个方面的管理和控制。具体过程中应遵循以下步骤:

实施项目分类控制,实现项目控制优化。

1.针对不同项目的和不同的业务承包商的特点,采用合理的项目采购管理模式,从而实现成本控制。

2.制定实施合同中成本管理控制。合同是进行交易和项目合作的重要保障文件,通过制定合理的合同,并采用严格的管理制度,可以大大的降低采购管理中的各项成本。

3.制定项目资金预算,约束资金使用。对项目制定合理的预算和使用制度,能保障在实施过程中资金的使用规范和使用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实现优化控制。

4.确定合适的供应商,完善供应链条。选择合适的饿供应商能极大的提高项目进度,而选择错误的供应商则有可能延迟项目预期甚至项目质量不过关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七、强化合同执行阶段的成本控制

在项目采购管理中降低成本,应该关注的是整个项目采购流程中的成本降低,是对采购总成本的控制,合同的执行过程中的成本控制点主要有催交、检验和物流三方面。催交工作主要是督促供应商按照合同规定的期限提供技术文件和材料,以满足工程设计和现场施工安装的要求。催交工作的要点是要及时地发现问题,采取有效的控制和保证措施,确保进度按计划进行。设备和材料的检验是合同执行过程控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检验工作是否严格把关,直接关系到设备和材料的质量,甚至关系到项目的成败。石油化工工程项目检验工作一般分为四个等级:一级检验,即接收检验。当设备相对简单且供货商的供货情况良好时,只需检验设备外观不存在损伤,就可直接现场接收。二级检验,即发货前最终检验。当设备相对比较复杂,现场修复有一定困难时,在设备制造完毕,包装发运之前,要委派检验人员前往制造厂对设备外观及所有规定的记录及技术文件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即可发货,否则整改合格后才可发运。三级检验,即有限检验。对结构复杂、要求严格的设备,制造厂应在设备制造到达预先规定的停止点时,通知项目组或项目组委托或认可的第三方派出检验人员前往监督检查,合格后才可进行下道工序。四级检验,即驻厂检验。对一些制造难度较大,工期要求较紧的重要设备,项目组委派检验师驻厂,对设备或材料制造的全过程进行监制。催交和检验工作持续时间长,工作繁冗,需要配备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专职人员。而为了降低项目管理成本,现在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在搭建组织机构时都要控制项目组的规模,控制管理人员数量,单靠项目组自身的能力很难适应项目对设备和材料催交和检验的要求。因此,可以在合同执行中选用第三方催交、提供检验机构检验的方式,在项目组的监管下,开展催交检验工作。石油化工工程项目的业主采购管理中,物流是狭义上的物流,主要涉及货物和材料合同的执行。具体包括运输、仓储、进口设备办理、进口审批、报关、退货、暂时进口后返出的货物和运出境外保修货物的出口等。将项目采购管理中物流业务采用第三方物流的模式进行,只要项目组合理选择第三方合作伙伴,加强监管,就能高效率、低成本地完成项目的物流业务。

根据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项目采购的现状分析,结合项目采购成本控制的基本理论、成本构成及控制方法,针对中石化项目采购现状,提出目前采购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不足。文中提出成本控制节点、重点控制环节、国际采购成本构成及对应的成本控制方法和措施。在控制节点中指出了控制关键点——控制物资供应计划、控制价格成本、控制运输成本、控制采购管理成本、控制检验成本、控制存储成本、控制时间成本、控制缺货成本等重点并给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法。随着近年来中石化积极调整内部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加大改建、扩建和新建一批具有全球一流工艺、一流设备的大型工程项目,经常进行国际采购。在分析国际采购的成本构成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采购管理中对供应商的管理是重中之重,继而总结归纳了中石化对供应商的管理原则、准入程序、考核标准等内容。文中提出企业的采购不再是对实物的采购,而是对供应商管理的过程。尤其在中石化工程项目的国际采购中,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能够有效规避转移汇率风险、减少资金占压、控制资金风险、保障交货期、降低出差费用、减少库存成本、控制采购管理费用等,从而能够实现有效降低国际采购总成本。并通过天津精华石化公司FFS膜包装项目作为实例论证了供应商管理在采购成本控制中的有效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对项目采购管理的控制可以极大的降低石油化工行业的成本,实现成本优化控制。对于石油化工行业因为其周期长、资金大、质量要求高,更具有不可忽略的经济意义。采购者在采购过程中,采用细化管理方式,合理采用成本控制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整个项目的成本,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提供坚实的基础。

八、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项目管理、采购管理认识的不断深入,采购在工程项目中的角色已经从单纯的支持服务发展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采购管理也发展成为成本控制和促进项目效应最大化的关键环节之一。石油化工工程项目投资大、周期长、环境负责等特点,更要求对采购的全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合理控制成本。采购管理者只要抓住石油化工工程项目采购管理中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就能有效地降低采购管理成本,提高项目资金使用率,保证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基本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顾欣.浅谈石油化工工程项目采购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发展.2007年 第06期.

采购的控制要素范文12

关键词:内部控制 内部环境 控制活动

内控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在内部控制五要素中,内部环境(治理结构、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资政策、企业文化)首当其冲,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由于外部环境是企业无法控制的,所以内控工作仅讨论内部环境因素。本文仅就内部环境和控制活动中的“博弈”略作分析。

1.企业采购业务层面的内控措施

1.1 职责分工

(1)请购与审批。企业物品采购应由使用部门根据其需要提出申请,并经分管采购工作的负责人进行审批。

(2)供应商的选择与审批。企业应由采购部门和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询价程序并确定供应商,但是决定供应商的人员不能同时负责审批。

(3)采购合同协议的拟定、审核与审批。企业应由采购部门下订单或起草购货合同并经授权部门或人员审核、审批。

(4)采购、验收与相关记录。企业采购、验收与会计记录工作职务应当分离,以保证采购数量的真实性和采购价格、质量的合规性,采购记录的会计核算的正确性。

(5)付款的申请、审批与执行。企业付款的审批与付款的执行职务应当分离,付款方式不恰当,执行有偏差,可能导致企业资金损失或信用受损。

在上述采购业务中,传统模式下,往往是岗位分离不彻底,重要事项往往由领导确定,召开会议,也是形式。

1.2 购买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措施

(1)采购申请一般由使用部门提出或由仓储部门提出,物资供应部门根据申请进行采购,金额较大或特殊采购应由主管或总经理审批。

(2)企业应当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进度办理请购手续。

(3)企业应当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和准入制度,确定合格供应商清单,与选定的供应商签订质量保证协议,建立供应商管理信息系统,对供应商提供物资或劳务的质量价格,交货及时性,供货条件及其资信、经营状况等进行实时管理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供应商进行合理选择和调整。

(4)企业应当根据市场情况和采购计划,采取招标采购、询价或定向采购、直接购买等方式合理选择采购方式。大宗采购应当采用招标招标方式,合理确定招标范围标准、实施程序和评标规则;一般物资或劳务等的采购可以采用询价或定向采购的方式并签订合同、协议;小额零星物资或劳务等的采购可以采用直接购买等方式。

(5)企业应当建立采购定价机制,采取协议采购、招标采购、谈判采购、询比价采购等多种方式合理确定采购价格。为确保价格机制透明,企业应制定合理询价程序,并重点了解供应商的相关情况。主要控制措施有:定期了解供应商的基本资料;对潜在供应商应就其质量、技术水平和财务状况的可行性进行调查;对于大宗和重要物品的采购,应建立由采购、技术等部门参与的比质比价体系,综合考虑价格、质量、供货条件、信誉和售后服务等,对某些采购可以采用招标方式,在满足采购方物品质量、送货时间等要求的情况下,以公开方式进行,招标不能以价格作为唯一因素;对于零星物品的采购,由于采购量低,价格也不高,采用上述方式采购成本会过高,一般授权直接采购,但也应形成由独立的人员抽样暗访制度,就以上各因素确定目标价格并与相关供应商协商以达到最优价格。

(6)企业应当根据确定的供应商、采购方式、采购价格等情况拟定采购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并按照规定的权限签定采购合同。对采购合同必须按照采购权限规定,由各级授权人进行审核,审核同意后,才能加盖合同专用章。

(7)企业应当建立严格的采购验收制度,确定检验方式,由专门的验收机构或验收人员对购买货物(劳务)进行验收,出具验收证明,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负责验收的部门或人员应当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有关部门应当查明原因,及时处理。为了达到控制目的,验收入库的职能必须由独立于请购、采购和会计部门的人员来承担。

1.3 付款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1)企业应当加强采购付款的管理,完善付款流程,明确付款审核人的责任和权力,严格审核采购预算、合同、相关单据凭证、审核程序等相关内容,审核无误后按照合同规定及时办理付款。企业在付款过程中,应当严格审查采购发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2)企业应当加强预付账款和定金的管理,涉及大额或长期的预付款项,应当定期进行追踪核查,发现有疑问的预付款项,应当及时采取措施。

(3)企业应当加强对采购活动的会计系统控制,详细记录供应商情况,请购申请、采购合同、采购通知、验收证明、入库凭证、商业票据、款项支付等情况,确保会计记录与仓储记录核对一致。企业应当指定专人通过函证等方式,定期与供应商核对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等往来款项。

(4)企业应当建立退货管理制度,对退货条件,退货手续,货物出库,退货货款、回收等做出明确规定,并在与供应商的合同中明确退货事宜,及时收回退货货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