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土木与建筑工程

土木与建筑工程

时间:2023-07-04 17:09:33

土木与建筑工程

土木与建筑工程范文1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工程;价值分析;成就

土木工程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处于发展阶段,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及人们需求的不断提高,其发展也极为迅猛。目前,我国城市发展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城市的规模、人口和数量也都有了飞速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建筑来满足需求,因此土工工程和建筑工程的价值表现将会更加明显。

1土木工程与建筑工程定义

1.1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是各类工程设施建设的科学技术的统称,一方面包括工程建设的对象,也就是建造在地上或者地下、水中或者陆地上的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为人类生存生活科研服务的各种设施,比如房屋、铁路、隧道、运河、港口、飞机场、堤坝、海洋平台、防护工程、电站、桥梁等[1];另一方面还包括应用的材料、设备及实际进行过程中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2]。

我国土木工程建设项目在不断采用新技术,使用新材料进行空间开发的过程中,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出现计算机与技术的有效结合,材料与环保内容的有效结合,新的运营方式与管理技术的有效结合以及新能源及能源多元化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土木工程的新发展。

1.2 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主要是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的设施的建造和与这些建筑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安装等活动综合形成的工程实体[3]。这里房屋建筑一般包括梁柱、墙壁、顶盖、基础及内部空间,从而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居住、学习及其他公共活动等方面的需要。

建筑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通常建筑工程包括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和建筑施工三方面。其中建筑结构主要表现在受力体的反应和内部的应力如何有效与外力保持平衡;建筑材料主要是建筑工程施工的物质基础,包括材料的隔热、防火、防水、防爆等;建筑施工是将设计者的意图、思想和构思转化成实际需要的过程。

2土木工程价值体现

随着科学技术及工程实践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土木工程也逐渐成为结构复杂、内涵丰富的综合性体系。比如从土木工程建造的设施使用功能来看,包括水利运输事业、信息传输工具、陆海空交通运输、能源运输等方面,因此土木工程的技术可以有效运用多种物质条件,满足客户多种需求。

随着土木工程技术的发展,目前土木工程出现了许多分支结构,其社会价值属性不断发挥出来,其设施也开始丰富对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科学及技术等方面发展的内容,尤其是现代土木工程不断的为人类社会创造出新颖的物质环境与文化内涵,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现代化文明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土木工程本身是一种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因此不论是对其基础理论的完善,还是对其实践经验的总结来讲,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土木工程追求技术、经济和建筑艺术的统一,提倡多样化的实用需求和审美要求,因此土木工程技术本身的功能要求某种程度上表现为一种空间艺术,通过对总体的布局、尺寸比例、色彩与环境等的搭配,并与地方风俗、文化和时代风格相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对文化进行了一定的宣传作用,突出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意义。

土木工程还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时代性原则是对土木工程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的关键环节,由于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多样性的需要,要求土木工程设计要充分的展现时代性的原则,室内的各种设施设备、装饰材料甚至是内部的门窗等设施也需要不断的进行更新,来满足时展表现在消费者身上的要求。

3建筑工程价值体现

建筑工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经济社会效益及设计建筑方面,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也正在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一些先进的工艺设备和技术开始不断应用在建筑工程体系中,建筑工程开始更多的需要一些专业的技术人才,带动了大批的就业人口,同时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其次,建筑工程的可持续性原则主要考虑的是对资源的使用程度上,要着重考虑到建筑及设计对能源、土地、环境及生态等方面的影响,是否对其可持续性造成打击等,可持续性的设计原则要求利用最少的资源创造出最大化的效益,这种效益主要的对审美及功能方面的解释,设计者通常会对设计所需资源进行总体的预算,同时设计出效益最大化的具体方法及策略,这样同时兼顾了眼前任务和长远利益,保证了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

最后,表现在实用性与价值性体现方面,建筑工程设计的宗旨为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其服务的首要工作为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因此在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充分考虑了使用功能要求,同时将文化性渗透了进来,另外设计师在实用性的设施上融合文化色彩,突出了陌生感。比如丽江的老龙门客栈,将具有民族风情的吊灯挂于现代化设计理念的客房中,体现了一种古今的对比及文化的融合,给客人一种新奇的感觉。再比如特色主题的设计,如其大厅内的佛像设计,体现了佛禅主题的确定。

土木与建筑工程范文2

根据当前社会的需要,建筑土木工程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结合在一起,高效结合成了相关研究人员的一大目标。群众的观念在不停地提升,可持续发展变成了社会进步的主要目标,建筑土木工程作为环境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怎样将其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相融合,文章为此给出了一些意见。整体来说,有效合理使用当前的资源,且没有出现损害生态平衡的情况下,也是可持续发展,足够发展社会经济的需要,保证当前经济的合理、健康有续发展。

关键词:

土木工程;建筑;对策;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生态平衡遭受到严重伤害,建筑土木工程行业在快速进步,阻碍了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人员为应对这种现象,做出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制定高效,相应的对策有效整合。增加对建筑材料的节约,有助于可持续发展,减少对当前存有资源的滥用,使得生态资源得到保护,加深解析和应用可持续发展策略,促进建筑土木工程的高效成果,有效融合建筑土木工程和可持续发展。

1建筑土木工程和可持续发展有效整合的含义

在群众生活中,建筑土木工程占据基本工程的关键部分,在发展社会经济与群众生活上有很大的作用。利用高效的方法使得生态环境不遭受损坏的情况下,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从而使得长时间的利用,这里包括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就是可持续与发展。建筑土木工程和可持续发展可以相互融合的情况下,可以降低对生态平衡的损害,保障环境的整体性与平稳性,改善人们的生存条件,可以帮助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后代生存也有向上作用。在融合的过程中可以合理有效的利用现代先进技术,经济快速发展,使得现代技术不断提高,将其运用到建筑土木工程中有利于提高工程的质量,减少建筑土木工程的成本,使相关工作人员安危得到保护,进而促进可持续发展。建筑土木工程和可持续发展的融合,可以使得建筑工程的寿命得到加长,减少返工次数。

2建筑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与特点

在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要遵守以下几条基础条件:

(1)使土地得到有效、整体的应用;

(2)人文环境和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3)生态平衡和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4)能源与资源和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要想使建筑工程与可持续发展融合成果可以表现明显,加长建筑土木工程的利用时间,降低对生态的损害,建筑结构得到改进,遵守以上条件非常重要。建特筑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很多因素要注意,例如:天然因素、资源因素和人文因素,还要寻找合理适宜的策略促使建筑工程和生态平衡有序发展,突出建筑土木工程的特点,如:环保性、绿色性等,促进建筑土木工程和可持续发展的高效融合。

3建筑土木工程和可持续发展融合的有效举措

3.1准备材料阶段的可持续发展

此阶段属于建筑土木工程中最基本的阶段。所以在挑选建筑土木工程的材料过程中,需要遵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尽可能的挑选环保型的建筑材料,保障建筑工程建设材料的有效性,至此确保建筑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性。这是完成建筑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阶段。比如:在挑选建筑土木工程的材料过程中,通常挑选可再利用,生态和具有环保性的材料,从而降低建筑材料在生态上的破坏,并且可再次利用的材料得到再次利用,增加对建筑材料的节约,有助于可持续发展,减少对当前存有资源的滥用,使得生态资源得到保护。

3.2准备施工阶段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土木工程施工的时候,要科学性的对施工现场,旁边的环境与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调差,了解好各种情况,合理的安排好施工需注意的要求,确保施工的质量与安全,同时使建筑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保护好施工现场周边的环境。比如:

(1)施工的时候,极力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科学性的测量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发现不妥时,尽可能的改善施工方式与地点,重新规划好建筑,使环境得到良好的保护。

(2)施工过程中如若突发危险情况,要及时应变,采取最佳解决方案,让建筑土木工程安全、可持续的施工。

3.3施工阶段的可持续发展

(1)水是生命的源泉,水的利用广泛,在建筑工程施工里也不会缺少水的利用,为了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施工单位要制定对策合理利用水资源,例如:将水再次利用、多种方式利用等,扩大水的运用范围,降低施工用水量;

(2)合理利用电能,进而减少用电量。比如:声控灯的安置、安装节能灯等照射工具;

(3)合理利用资源,分开处理建筑垃圾,保证资源的再次利用,减少处理建筑施工残留垃圾的资金。综上所述可知,可持续发展应该和绿色建筑施工相结合,时刻关注生态问题、资源运用和发展社会等相关问题,建筑绿色工程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具有代表性意义。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在建设过程中占有主要地位,与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具有主导作用。加强施工人员的绿色施工思想、完善经济、健全完整的规章制度,有助于推进绿色施工的实施。

3.4工程设计环节的可持续发展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需要的各种基本条件做出合理整体的概析和应用,编纂出有效的对策的活动就是土木工程的设计。在对土木工程展开设计的过程中,必须用过整体性能做出统一的研究,并且要思考在所有过程上对环境的影响,性能包括可用技术、适当资金、安全保证的构造等。设计的时候注重可持续发展策略的运用,设计包括三个过程:初步设计、技术设计与实施图纸设计,设计途中,相关人员要多加沟通、借鉴,确保设计的有效性,加深解析和应用可持续发展策略,促进建筑土木工程的高效成果,有效融合建筑土木工程和可持续发展。

3.5工程拆除的可持续发展

在对不需要的工程拆除的过程中,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带来破坏,残留很多建筑垃圾,这些垃圾会霸占一些面积,对土壤、水和空气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对于这种状况,要采用相对应的举措:

(1)对残留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检验,可再利用的材料保留再次利用,要确保再利用材料的安全性,延长使用时间;

(2)对建筑结构较好的材料展开整体的修理和保护。这种做法可以节约材料,减少施工成本,大力确保了工程施工的品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建筑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施工人员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拆除时,要深入研究建筑物周围人员与资源的实际情况,在确保对环境破化的程度上大幅度缩小范围,保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这样既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保证拆除效果及质量。

4结束语

总体来说,完成建筑土木工程与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小康生活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绿色的施工方式为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进步提供基础条件。所以,为了更好的促进社会发展与和谐,必须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土木工程建筑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在建筑施工的时候,尽可能的减低能源的使用、资源的耗费和对自然环境的破环,保证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从而增大土木建筑工程使用时间,实现与自然生态绿色、友好,可持续的发展。加强施工人员的绿色施工思想、完善经济、健全完整的规章制度,有助于推进绿色施工的实施全力推进建筑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土木工程行业快速进步。资源的反复利用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做法,为保证生存条件的永久性,大力推行建筑土木工程和可持续发展策略相互融合是当前社会最主要的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1]李珊珊,陈明.浅谈建筑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应用.工程科技,2014,06(02):246.

[2]李盛斌.建筑土木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整合.科建园地,2015,08(16):236.

[3]白延涛.土木工程建筑可持续发展之路浅析.[[J].科技风.2013,08(21):34-38.

土木与建筑工程范文3

[关键词]土木工程;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有效整合

1什么是土建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整合

如今我国正处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由此带来的工农业也在高速发展,因此我国对各种土建工程的实际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而所谓土建工程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它既包括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包括房屋、道桥的建设,虽说涵盖单位很广但无论是哪方面的土建工程都与居民的实际生产生活有很大关系,而土建工程总体而言也具有建设难度巨大、所用建材数量多、产生污染大的特点,而所谓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在整个工程发展过程中尽量达到环境效益和经济利益的双向最大化,在实际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能够应用创新的科技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投入最小化、污染最小化的目标,从而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这种统一带来的不仅仅是施工成本的不断降低和更高的经济利益,其带来的更加深远的影响是我们为子孙后代留下的一片碧海蓝天。

2为什么要将建筑土木工程与可持续发展进行整合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当前我国建筑土木工程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土建工程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有很大冲突,任凭土建工程继续以传统方式发展势必会影响我国生态环境平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促进土建工程施工与生态平衡的全面发展,将土木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相整合就显得十分重要。说起建筑土木工程我们可能觉得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似乎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其在我们生活中的投射就是街上的一座座楼房、海上的一座座大桥,其实建筑土木工程一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对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建筑工程土木工程与可持续发展进行整合不仅可以避免我们的生活环境受到污染,保证我国生态的平衡和稳定,而且可以全面提高我们的实际生活质量,让居住环境更加符合现代人们的实际居住需求。最后从长远上来看促进建筑土木工程与可持续发展进行整合也有助于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让他们也可以生活在一片绿水青山之下,因此在实际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合理地分配各阶段的资金应用,让其尽可能的与可持续发展进行整合,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我们也必须进行相关工程的更新,避免在实际工程建设中给环境带来的二次伤害,最终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同步发展的理想化效果。

3土建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相整合的基本要求

所谓的土建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相互整合并不是平白无故的相互整合的,其在整合过程中也必须遵循相关要求,主要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是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我国虽然说是地大物博,但这里的地大指的是指实际国土面积,而国土面积并不等同于土建工程可用的土地面积,只有将施工用地更加合理地运用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第二是居民居住环境与实际工程建设环境的统一可持续,我们都知道,土建工程的实际建筑工地是非常大的,而其又距离实际的居民区距离较近,实现土建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周围居民区的影响最小化。第三是周围生态与建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土建工程可持续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主要含义就是在实际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污染最小化。第四就是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土建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设备是需要能源才能够启动的,在实际生产建设过程中如果能实现设备的集中统一管理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资源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如果在实际土建工程中真的能实现上述要求则可能实现土建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双向可持续发展。

4如何促进土建工程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由上文的叙述我们可以了解到,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发达国家的实际发展经验,我国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要求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项国策的提出一定会带来土建工程施工方式上的改变,上文主要提到了土建工程施工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具体要求和为什么进行土建工程施工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那我们要如何促进土建工程与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4.1选取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工程材料

想要促进土建工程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从建筑材料的选取开始,在传统的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选取的常常是钢筋混凝土等传统建筑材料,这种传统的建筑材料其主要优点就是具有较大的强度和刚度,符合土建工程实际使用年限的需求,但这类建筑材料常常由于刚度过大使得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污染和粉尘污染巨大,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巨大。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如今建材行业已经发明了更多的优质轻质材料,这类材料在具有传统建材强度和刚度的基础上做到了污染的最小化,在实际土建施工过程中我们可以选取这些新型轻质的材料和传统材料相结合的方式,在强度要求较大的地方应用传统建材,在非承重部位应用新型材料,这样就既能保证建筑承重叙述,又能使建筑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从而从施工材料角度实现土建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4.2在施工准备阶段实现可持续发展

所谓施工准备阶段既包括对实际施工场地的选取,也包括对各种施工设备和施工所需的能源的调动。在对实际施工场地的选取方面,必须事先对场地进行调研,测定施工场地内的资源分布,这样的调研有助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最大程度膜避免错挖各种资源的情况,从而在场地调研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各种施工设备和能源的调度和使用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相关设备使用功能对设备进行分类,这样在使102020年6月(中)产业观察居舍用过程中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设备运输所需的成本;同时在设备停放时要对设备进行及时的停电处理,长期保持这样的习惯有助于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能源浪费情况的产生,在能源设备角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4.3在施工设计阶段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实际土建工程施工之前必须要根据施工场地的大小和相关施工要求进行施工图纸的设计,传统的施工图纸设计主要针对的也就是项目实际稳定性和经济效益方面,追求的就是最小的经济投入和最强的稳定性,这种传统的设计理念往往轻视项目施工用料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使一些工程项目在设计之初就有“高能耗、高污染”的特点。针对这样的情况,在如今的土建工程设计过程中项目经理必须请多名设计师对项目图纸进行多次研究和修改,对施工设计的要求也要由原来的重视经济效益转变为经济环境双向发展。要求设计中必须体现该工程项目对建设地环境的影响,并在工程项目设计时就测算出项目施工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冲突性,充分利用项目周边生态优势和各种珍贵景观,协调项目设计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真正使项目设计做到“表达自身建筑的独特性的同时与周边原有的环境景观融为一体”的美学效果。除此之外在土建工程设计时设计师也必须考虑项目设计是否满足大多数人的审美需求,是否与实际工程建设技术相符合,真正使工程项目设计满足人性化和可行性的需求。

4.4在工程建设阶段做到可持续发展

工程建设阶段是一个土建工程施工的主体阶段,要想促进整个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这个阶段也是重中之重,但由于传统施工生产方式的限制使,在此阶段实现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异常艰难,但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种新的项目施工方式的出现,使得在这个阶段进行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可能,在实际工程建设阶段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新的大型机械进行施工作业和施工监督,高科技在数据搜集整理方面具有人类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拿近年来非常火的结构健康检测为例,它就是运用当下创新科技改变传统施工检查方式的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此项科技可以在保证检测精准性的同时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健康检测的原理就是向建筑结构内部安装传感器,通过传感器传回的数据判断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这项机制完全避免了传统人工监察不准确的弊端,其准确快速的监察机制也在我国公路桥梁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对提升公路桥梁的使用年限有积极的作用,也正因为其各方面突出的优越性使这项技术成为国际焦点,因此可以说高科技在促进土木工程施工建设发展方面有极其深远的作用,只有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了,我国实际土建工程施工才有持续发展的可能。

4.5促进后期废料拆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在实际土建工程施工后期会有大量的废料产生,如果不合理地处理这些施工废料会带来很大的环境污染,这种污染也是阻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我们可以加强对施工废料的管理,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施工废料处理制度,制度必须规定废水要如何处理排放,固体垃圾要集中堆放但什么地方,对环境有影响的废料要经过什么工序以后再进行排放,这种详细的制度保障有助于施工方对各种施工废料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减少施工废料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在废料处理角度实现土建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在实际施工废料拆除过程中往往还存在一种情况,那就是对建筑结构较好的建筑废料的处理,对这种废料我们传统的处理方式常是下次施工能直接用的就存放起来下次继续使用,如果施工零件存在一点破损影响下一次使用的就直接丢掉,传统的废料拆除工作从来不存在“废料修复”这道工序,由此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建立废料修复体系,在实际废料拆除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材料的持续利用进行深入探究,对工程结构比较好,只是存在一点点小瑕疵的废料进行“变废为宝”处理,这种处理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施工成本,节约施工用料,从而实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4.6施工资源的合理利用

这里说的施工资源指的不仅仅是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土地资源和自然资源,更是包括在实际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用到的其他物质资源和新型能源资源,由于土建工程规模普遍比较大,因此在整个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所用到的资源量也是巨大的,如果不加节制地进行资源利用的话那整个土建工程将变成资源的无底洞,既不经济又不环保,无意义的增加资源使用量,除了增添人的负担以外没有其他意义,但如果进行资源的整合和合理运用所带来的将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效益的提升,其带来的更加深远的影响是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可以用大面积绿化的方式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多余的土地面积全部用于绿化,这样不仅可以创设独特的小区景观而且能够美化小区居民的居住环境。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土建工程设计去开发绿色可再生资源,再将这部分资源用于小区实际生活生产,长期下去甚至可以在小区内实现一个小范围的资源循环系统,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但在实际资源利用方面我们必须认识到,合理运用并不等于节省运用,对资源的合理运用也必须以满足人们实际生产生活为大前提,一味地节约虽然能够减少资源使用量,但也会大大降低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幸福感,往往得不偿失。

土木与建筑工程范文4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节能;节能住宅;节能设计

目前,能源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已被列为人类面临的四大生存问题之一。而在全世界的能源消耗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约占25%~40%。因此,建筑节能成为节能的重点。

一、土木工程建筑节能概述

建筑节能,就是在保证居室舒适环境条件下,通过技术进步、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和经济结构合理化等途径,采用新型保温材料,把居住建筑在长期使用中的能耗降下来。一般来

说,节能建筑主要从外墙、屋面、门窗等方面提高围护结构的热阻值和密闭性,达到节约建筑物的使用能耗的目的。

我国从1996年起开始实施50%节能住宅,2000年10月国家强制要求采暖居住建筑必须按50%节能标准设计施工。几年来我国新建节能住宅遍布全国,极大促进了我国节能技术及节能材料的发展。但是,其整体不足表现为:

(一)对节能住宅的真正含义认识含糊

开发商对建设节能住宅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开发商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盲目追求建筑形式的新奇,在紧跟国际潮流的借口下,聘请国外的建筑师,设计了大量的具有欧、美、澳本国风格的住宅建筑,一些住宅建筑设计脱离中国实际,不能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造成节能住宅不节能。

(二)现有设计单位体制及管理上存在的不足

我国现有的大多数设计单位,在建筑节能设计这一环节上存在体制与管理的不足。设计节能住宅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涉及各个专业,需要各个专业的通力协作,而现今建筑节能的热工计算均由暖通专业完成,专业之间协调存在严重不足。建筑构造、各专业节能要求做法能否满足节能技术指标,作为暖通专业的设计人员往往难以制定,而其他专业的设计人员,或者不懂热工计算,或者根本无此项设计任务,因此,多数节能住宅的热工计算往往停留在理论上,与实际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当今节能技术本身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我国开展建设节能住宅的时间相对较短,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建筑节能技术差距较大,而我国现从事建筑节能的基础理论、建筑热工、建筑气候学研究的人员有限,科研成果较少,因此,在建设节能住宅的实际过程中,明显感到吃力,科学依据不足,已经制约了节能住宅进一步的发展。现有节能住宅的墙体保温主要技术为外墙保温,但外墙保温系统自身存在一些缺陷。首先构造节点复杂,对施工人员技术水平要求高;其次,外保温系统的使用年限与建筑成品的使用寿命的同步,日后的维修成本高。其次,外保温墙体由于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较大,经常出现表面裂缝,这些裂缝严重降低了外保温系统的质量,使外保温墙体的保温性、耐久性、整体性、抗震性能大大降低,严重的会因渗水侵蚀内部结构墙体,产生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保温材料自身原因造成的裂缝,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土木工程建筑节能重要性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每年大约20亿m2的建筑总量,接近全球年建筑总量的一半。在这个时期新建建筑以及原有400亿m2存量建筑是否节能,不仅关系到能否缓解我国能源供求的紧张状况,而且还关系到全球的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事。

据国家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建筑能耗非常惊人。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直接消耗的能源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使用的钢材、水泥等建材的生产能耗占16.7%。两项相加,我国的能源有约一半被建筑消耗了。我国建筑不仅能耗高,而且能源利用效率很低,建筑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我国第一耗能大户,建筑节能也就成为全社会节能工作的首要方面。近年来,我国处在建筑高速发展的阶段,大力推进建筑节能也处在关键时机。据预测,到2015年民用建筑保有量的一半是2000年以后新建的。

建筑能耗指建筑使用能耗,包括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照明、炊事、家用电器等方面的能耗,其中采暖、空调能耗约占60%~70%。根据1998年估算的数据,中国建筑商品能源消耗已占全国商品能源消费总量的27.6%,接近发达国家的30%~40%。由于保温隔热差,采暖系统效率低,我国单位面积采暖能耗是相同气候条件下世界平均值的三倍,一些严寒地区城镇建筑能耗已高达当地社会总能耗的一半左右。中部夏热冬冷地区(过渡地区)冬季电采暖夏季空调,以及南方夏热冬暖地区(炎热地区)夏季空调越来越普遍。我国2000年空调的产销量已达1300万台(其中300万台外销),造成夏季电力高峰时供电十分紧张。据有关测试表明:在城市内建筑四周挂满分体式空调时,将造成局部“热岛”现象,空调机的运行能效比COP显著下降,建筑周围热环境也被严重恶化。而建筑物寿命一般较长,建筑节能改造难度很大,因此在设计之初便考虑建筑能耗与环境影响便显得至关重要。而我国广大地区不同气候、不同类型的建筑节能不是依靠墙体保温等措施就可以解决,更需要从建筑设计到建筑细布构造处理以及环境控制设备及系统等各种技术的集成来解决。所以,建筑能耗不仅仅影响国家能源供应,而且能源使用效率的高低还影响环境,建筑节能和居住环境是两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问题。

三、建筑节能措施

土木工程实施建筑节能,已经势在必行,通常需要首先从意识上转变,然后结合国家相关法规,运用高新节能技术,与时俱进。具体措施为: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建筑节能不是片面的节约,而是全面地提升建筑的基本品质。人们往往误以为建筑节能就要降低建筑标准和使用水平,所以要防止简单地将节能建筑理解为“低标准”和“简易房”。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社会越是发展,节能意识越要加强。要增强2l世纪能源紧迫感,要充分认识到建筑节能是一种开发理念和政策取向。开展建筑节能不能主张资源的过度占用与浪费,但也不是以降低综合性能和牺牲舒适度为代价来换取资源的节约。其最终产品必须是不仅质量优良,而且是充分体现和满足以人为本的和谐理念,造福人民,回归自然,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性化建筑。

(二)加快技术更新,与时俱进

开展建筑节能,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坚持技术创新,迅速提升建筑品质和性能,谋求可持续发展,杜绝和减少浪费。高效率地利用资源,建筑的建造和消费;材料的生产和使用,要选择节约资源的技术新路线,减少资源的耗用量,尽量不用或少用不可再生资源。高性能的材料产品,是高效率利用资源的前提。建筑结构材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围护结

构要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防水、隔声、涂料、管道等专用功能性材料,都要具有相应的高性能。杜绝使用污染性材料,坚决有效地控制有害物质排放,并尽可能地利用清洁能源。

土木与建筑工程范文5

【关键词】建筑工程;注浆技术;应用;施工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目前在我国建筑工程中,注浆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比较广泛,其作用十分巨大,使得建筑工程质量与效率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注浆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压送技术把具有凝胶时间的浆液注入含水岩层或者裂缝松散的土层中,让浆液凝结后团结而成的颗粒充塞岩层的裂缝处,从而使得土层力学与水理性质都得到大大的改善。其中,浆液及其注入地层当属整个技术中的关键。

1.注浆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注浆技术是将具有充填胶结性能的材料配成浆液,利用注浆设备将其注入到地层的裂隙、孔隙或孔洞中,待浆液凝结、硬化后达到填充、加固或堵水的目的。注浆技术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是地下工程施工中的重要辅助施工技术,主要应用于水利堤坝、矿山巷道、竖井、隧道、地铁等工程开挖时的防渗堵漏和加固 。

2.注浆方法

随着世界各国地下工程建设的高速发展,注浆材料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开发和利用。它大致可以分为普通注浆浆液材料、化学注浆浆液材料和绿色注浆浆液材料三大类。为改善实际工程的注浆效果,除研制合适的注浆材料以外,注浆方法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2.1高压喷射注浆法

高压喷射注浆法始于20 世纪60 年代后期,在我国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制定了相应的施工设计规范。在高速公路软弱地基加固、水利工程防渗、矿山井巷加固与防渗等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一些大城市,随着地铁建设和高层建筑的崛起,不少深基坑工程亦都采用了高压喷射注浆技术来进行深基坑的止水防渗 。

高压喷射注浆法是利用高压射流切割原理,通过带有喷嘴的注浆管在土层的预定深度以高压设备使浆液或水成为20MPa左右或更高的高压射流从喷嘴中喷射出来,冲击切割土体,当喷射流的动压超过土体结构强度时,土粒便从土体中剥离。一部分细小的颗粒随浆液冒出地面,其余土粒在喷射流的冲击力、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与浆液搅拌混合,并按一定的浆土比例和质量大小有规律的重新排列,浆液凝固后,便在土中形成一个固结体 。

对于高压旋喷喷射流,破坏土体结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喷射动压。根据动量定律,在空气中喷射时的破坏力为:

P =ρQum =ρAu2m

式中: P―破坏力(N);ρ―密度( kg/m3);Q―流量(m3 / s) ,Q =umA;um ―喷射流的平均速度(m / s) 。

2.2静压注浆法

静压注浆又称劈裂灌浆。在软土地基中进行静压注浆施工,是利用劈裂作用机理,即用压力注入比重较大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在压力传递作用下,灌入的浆液沿地基应力场中的最小主应力面或弱应力分布区劈裂、延伸,所形成的浆脉状或不规则形状的凝结体, 对周围土体产生挤压和密实作用,使土体的孔隙减小,压缩模量增加。浆液凝结体在土体中起到骨架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 减少沉降变形的目的。

静压注浆既可用于地基加固工程,又可用于基坑止水帷幕工程。施工时容易产生地面冒浆、串浆等现象,不易保证注浆加固效果,为了克服这一缺点,设计时采用静压振冲注浆方案。振冲注浆是利用振动钻机造孔, 并直接利用钻杆注浆,由于振动造孔时地基原状土的扰动较小,钻杆和土层间相互挤压、抱紧,注浆施工时可以保证在一定压力下所注浆液不会顺钻杆窜出地面,并可根据土层的特点,进行下行或上行分层注浆,使浆液均匀扩散,提高加固效果 。

2.3复合注浆法

复合注浆法是将静压注浆法和高压旋喷注浆法进行时序结合,发挥两种注浆技术优势的一种新型注浆技术。实际工程中先采用高压旋喷注浆成桩柱体,再采用静压注浆增强旋喷效果,扩散加固浆液,防止固结收缩,消除注浆盲区。将复合注浆方法应用在桩基础加固中,能充分发挥静压注浆法和高压旋喷注浆法的优点, 克服其缺点。复合注浆法适用地层范围广,它既可用于砂卵石层,又可用于粘土、粉土和粉细砂层及淤泥层,同时可用于处理岩溶土洞。而且复合注浆法可操作性强,施工简便,施工噪音小,注浆材料对环境无污染,加固效果好。

3 土木建筑工程中注浆施工技术的材料选择及应用

3.1注浆技术的材料选择

注浆材料有水泥、水泥-水玻璃浆液以及有机高分子材料,而水泥的水稳定性较好,能形成稳定胶结体,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和无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能也很好。注浆材料选择应该坚持基本的原则,材料需具备高强度、耐老化、强粘结力、良好力学性能和填充性的性能,只有材料具备良好的亲润性和渗透性,材料才能深入建筑缝隙中,提高注浆施工的质量。且注浆材料是具备环保和无毒性无污染的优势,能减少注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2墙体部位注浆施工技术

由于建筑施工不规范而导致墙体部位的裂缝,墙体部位裂缝多数是施工缝,受温度的影响,楼板裂缝和女墙裂缝是不一样的。通常楼板变形膨胀是女墙变形的一半,常规处理材料不易对这一伸缩有效处理。在土木建筑女墙出现渗漏后,必须在楼板和女墙的结构部位进行钻孔、埋管和水泥浆灌注,灌注材料要有较好的粘结力和较强的抗剪度。土木建筑门窗部位也是发生渗漏的主要部位,施工人员必须在窗框四周布孔,对窗框底部作重点注浆,注浆材料优于选择水泥浆。水泥浆注浆后再进行封闭处理,对水泥浆产生的干缩进行处理。除此,建筑墙体渗漏在土木建筑工程中也很常见,施工人员先要找出墙体渗漏面,于墙面布孔注浆,改善空心砖密实度,增强外墙抗雨水渗透能力,取得较好的效果,墙体注浆压力在0.5Mpa到0.8Mpa之间,保证注浆施工的效果。

3.3厨卫间的注浆施工

土木建筑厨卫间是用水比较集中的部位,厨卫间较易产生渗漏和裂缝,影响建筑正常使用功能。建筑厨卫间渗漏和裂缝通常是防水层失效,厨卫间用水会沿着砖缝渗透到墙面,造成发潮和冒汗。施工人员通过环氧注浆来切断渗水通道,免除了水沿着裂缝扩散。厨卫间注浆施工是在砖缝上开一小槽,孔距通常在20cm到30cm使用环氧砂浆作嵌槽施工,在嵌槽中埋管并注入环氧浆,多次注浆并进行充实。该种处理方法具有简单有效的优势,能在厨卫间瓷片连接位上钻孔和注浆,尽量用和原水泥同色的水泥进行孔位修饰,将批荡层铲除、防水胶涂抹和重新批荡等工序省略,既缩短工期又节省花费,提高注浆施工的效率。

3.4 地下室部位注浆施工

楼层病害的影响因素有多种,土木建筑病害主要是裂缝和渗漏,地下室、墙体以及结构部位通常是混凝土裂缝的常见部位。所以技术人员要特别对混凝土结构病害出现部位进行合理的控制和施工措施。地基处理不好也会导致地下室渗水的产生,技术人员在地下室注浆施工的过程中,第一要查找裂缝部位,进行钻孔且清洗钻孔,在此之上进行高压注浆和二次补灌,对渗漏点作修补,清理注浆嘴。第一,钻孔深度要和混凝土板的厚度要一样,无机浆料注浆孔一定是骑缝钻孔,钻孔角度为45°,切割裂缝不能与混凝土表面垂直,钻孔深度在200mm之上,孔距在100mm到300mm之间。技术人员能够使用压缩空气和高压水作孔洞的吹扫,去除孔洞内的碎片和灰尘,在此之上安装注浆嘴,保证孔壁和嘴之间没有缝隙。第二,注浆施工技术。施工人员在灌浆机贮料桶中倒入浆液,注浆压力控制在1.4Mpa到2.0Mpa之间,确保浆液沿着裂缝流出,在上一个注浆嘴施工完毕之后可以进行下一注浆嘴的施工,在此之上进行循环。地下室注浆完成后要观察24h,观察止水效果,混凝土结构要是还有渗水点的就重新打孔埋嘴,再次注浆之后不能出现渗水。地下室区域注浆完成后要进行一周左右的观察,若是混凝土没有渗透点之后则可以清除注浆嘴,使用漏封将孔洞封住,清扫垃圾。

4.结语

土木与建筑工程范文6

作者简介:

张俊峰(1981-),男,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空间钢结构非线性研究,(E-mail)。

摘要:文章对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09年招收的第一届19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了调查,调查涉及报考与招生、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实践地点、实践类别、实践基地、学位论文等内容,考核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效果和研究论文情况。通过调查和考核,分析了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2)01-0041-04

2009年3月19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充分认识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要从科学定位、教学要求、实践要求和学位论文四方面创新培养模式,确保培养质量。教育部决定在已下达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基础上,增加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5万名,而且以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1] 。2009年9月,教育部决定2010年在保证研究生总招生规模不变的前提下,从以往安排的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计划中划出5%~10%的比例安排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之中,并计划用5年时间,将学术型硕士与专业硕士的比例调整为1∶1[2] 。

教育部的这一系列战略性举措将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但是,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这一新型研究生培养形式,如何在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的同时保证培养质量、突出工程特色,成为政府、企业、高校共同关注的问题[3-5] 。从2009年开始,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对2009级学生进行了全过程跟踪培养。2011年招收的第一届19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已顺利毕业,文章阐述了近两年来关于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和毕业等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思路,内容涉及报考与招生、指导教师、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等。

一、 报考与招生

据统计,首届19名专业学位研究生均报考的是科学学位,后来在科学学位招满的情况下,调剂到专业学位。而研究生导师在填写招生计划时约有34%的导师不愿意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实际招生时约有80%以上的导师首先考虑

招三年制的科学学位研究生,个别教授和副教授在招不到科学学位研究生的情况下,甚至放弃当年招收研究生的指标。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和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都还不了解,从观念上还没有接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生不愿意上,导师不愿意招[6] 。从2011年的报考情况看,也只有5名学生报考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约占研究生总招生人数6%,情况稍有好转,但仍然不容乐观。

二、 指导教师

郑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有教授22名,副教授18名,高级工程师15名;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59名;校外合作导师29名,均为高级工程师。

(一) 校内导师情况

2009年招收的19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内指导教师15人,其中有教授7人(1人为博士生导师,其余均为硕士生导师),有4位教授每人分别指导了2名专业学位研究生,其余每人指导1名;另外还有5名副教授,1名高级工程师,2名讲师(博士)。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内导师职称比例分布如图1所示,2009年指导专业学位的导师情况见表1。

第一,教授指导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为11人,约占当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的58%,教授中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占教授总人数的55%,比其他职称都高,这主要归结于以下几个原因:(1)学生更愿意选择教授作为其研究生导师;(2)教授的科研项目较多,需要一定数量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来完成这些课题;(3)相对而言,教授和研究院、设计院、企业交流更多,可以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更多、更合适的实践场所。

第二,讲师(博士)中担任研究生导师的占讲师总数的50%,也比较高。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中有5位副教授,其中两位是年轻博士,从中也可以看出,年轻博士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例很高,这归结为两个原因:其一,由于科学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名额在减少,相对于教授,年轻博士招到科学学位研究生的机会要少,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愿意招收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其二,年轻博士观念转换快,能很快理解教育部开展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政策,并积极进行实践。

第三,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作为校内导师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占其总人数的比例低,虽然在随后的调查中有一部分高级工程师作为合作导师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但总体来看导师积极性不高。

(二)校外导师情况

对2009年招收的19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外导师进行了调查,在研究生实践基地中,约有60%的校外导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工作,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三方面。

第一,在校外导师的管理上存在缺失,学校对校外导师无法进行约束,缺乏研究生培养方面必要的管理措施。

第二,由于工作原因,校外导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仍需加强与校外研究生实践基地的沟通和协调。

第三,通过与研究生管理人员、校内导师和研究生的沟通,校外导师虽然已逐渐熟悉了研究生培养方法,但他们对研究生培养特点还缺乏深入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

三、 实践环节

(一)实践地点

对19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地点的调查显示,有3名在郑州市以外,约占总人数的16%;16名位于郑州市,约占总人数的84%。学生的实践地点比较单一,学校签订的实践基地也反映出这个问题,这样导致学生参与复杂工程的机会少,实践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二)实践类别

直接参与施工现场实践的有14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约占总数的74%。其中施工技术与管理工程2人,复合地基与基坑支护工程3人,工程结构鉴定加固1人,道路桥梁工程1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1人,桩基检测1人,工程项目管理5人。

没有直接参与施工现场实践活动的有5人,约占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的26%,其中,施工技术与管理1人,道路与桥梁工程3人,建筑材料检测1人。

从实践类别可以看出,直接参与施工现场实践活动的约占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的74%,没有直接参与工程现场但参与工程设计管理等实践活动的约占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的26%,实践技术类别比较广泛。

(三)实践单位

学校签订的实践基地共11个,包括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化工部郑州地质工程勘察院、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河南省第五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郑州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建达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河南省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学校与实践基地签订相关实践基地协议并挂牌。

通过对19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调查显示,在签订的实践基地实习的共10人,占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的53%;在其他单位的有9人,占总人数的47%。这9人分别在7个单位实习,其中有交通规划、勘察专业的设计院和公司、铁路通道类的咨询公司、加固公司,也有基础工程检测公司和建筑工程公司。

在签订的实践基地实习的10名研究生中,分布在4个实践单位,其中有6人集中在一个单位,签订的11个实践单位实际参与培养的占实践基地总数的36%。

以上调查说明如下问题。

第一,实践基地虽然签订并挂牌,但还没有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可靠、便利的平台,有一半以上的实践基地还没有参与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第二,

实践基地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还需要细化,与实践基地单位的合作还很松散,虽然签订的实践基地涉及地基基础和建筑工程,但仍有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没有去这些实践单位。通过了解发现,与实践基地的签订是基于学校合作的层面,而研究生的培养是基于导师开展的,一些导师与这些单位并没有合作和来往,导致不能与这些单位联合培养,只好自己再联系其它单位。

第三,实习基地单位覆盖面不够。校内导师的横向项目以及研究方向很多,而签订的实践基地涉及的专业面还不够全面,有待进一步的建设,如加固类、道路桥梁类等。增大实习基地覆盖面既可以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又能保证签订的实践单位有足够的能力来参与培养。

(四)实践效果

笔者对19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内容进行了调查,对实践情况进行了考核。调查结果显示:专业学位研究生所从事的实习与校内导师研究方向相符的共14人,约占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的74%,有差异的有5人,约占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的26%。而从考核的结果也发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所从事的实习与校内导师研究方向相符的研究生,考核结果比较好。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1)校内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仍然起着主导作用,直接决定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2)校外导师从时间和精力上还不能很好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不能从专业深度上系统地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培养;(3)实践基地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导师还不能为自己的研究生找到合适的实践基地,因此培养效果不理想。

四、 学位论文

(一)论文审核

为了准确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情况,学院组织了5名各个专业方向的校内专家集中对19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进行了第一轮盲审,基本情况如下。

论文选题均来源于工程实际,但约有26%的论文存在研究内容缺乏创新,研究深度不够,论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53%左右的论文写作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各级标题使用不当,参考文献及索引不规范,图表表达不规范,论文出现比较明显的错别字等。这些现象反映出学生写作不认真、态度不端正、导师要求不严格等问题。

论文形式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约占论文总数的79%,其余约21%的论文涉及调研报告、项目管理和结构设计。这说明学位论文的形式还比较单一,学位论文思路还没有完全从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中转变过来。

论文研究深度不一。约有30%的论文与实践结合得很好,论文比较系统、研究深入,但10%左右的论文深度不够,反映出学位论文考核标准不具体,执行不严格,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少数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缺乏正确认识;因此,研究生管理部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考核和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的考核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论文评阅

19名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都被返回并要求对盲审提出的问题进行修改,修改后参加论文评阅。答辩前共送出了40份评阅书(2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由3位评阅专家盲审,其余论文均为2位评阅专家),评阅成绩为优的共6份,占评阅总数的15%;评阅成绩为良的数量最多,共33份,占评阅总数的82.5%;评阅成绩为一般的为1份,占评阅总数的2.5%。

(三)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由来自校内外的5名专家组成,19名专业学位研究生均通过了学位论文答辩,95份答辩成绩如下:优共30份,约占31.6%;良共55份,约占57.9%;一般共10份,约占10.5%。从19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评阅结果与答辩成绩可以看出以下问题。

第一,评阅结果与毕业答辩结果大体相符。成绩为良的居多,占一半以上,其次是优,有少部分研究生的论文和答辩成绩一般,与学院组织的第一轮盲审结果也基本一致。

第二,论文完成后,部分学生对答辩很重视,进行了认真准备,答辩结果比较理想,而有少部分学生论文没有完成得很好,也没有认真准备,答辩成绩一般。毕业答辩环节虽然是研究生对毕业论文的汇报,但却是研究生考核的重要环节之一,应严格考核、加强管理。

五、 结语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已成为中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进行了该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对2009年招收的首批19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了培养全过程调查,分析了在报考与招生、校内外指导教师、实践环节、学位论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从观念上还没有被学生和导师所理解与接受,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宣传和引导。校内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起着主导作用,还需要积极鼓励参与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中来,不断加强与专业实践的结合,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实践基地建设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的广度与深度,设法让优秀的校外导师积极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一环。学位论文应结合实际工程,但同时也应注意选题的深度,加强学位论文的考核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的关键,对加强毕业答辩管理和监督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工作的通知[EB/OL]. (2009-03-21)[ 2009-03-26].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编制 2010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的通知[EB/OL]. (2009-09-03)[2009-03-14].edu.省略/kaoyan/2009-09-14/1745218890.shtml.

[3] 李忠, 熊玲, 陈小平. 建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奖助体系、实践教学基地的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 (2):8-12.

[4] 马永红, 赵世奎, 李晔.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跟踪研究思考[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1(1):74-77.

[5] 张东海, 陈曦.研究型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状况调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2011,32(2):83-90.

[6] 赵军, 张猛, 王建强,等.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的研究与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 2010, 19(2):140-144.

Postgraduate educ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ZHANG Jun-feng, ZHAO Jun, WANG Jian-qiang, CHEN Huai, GE Su-juan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P. R. China)

Abstract:

土木与建筑工程范文7

关键词:建设工程土建工程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热潮,建筑市场秩序管理混乱,所有施工人员管理和业务素质参差不齐,杰里等违法行为层出不穷,导致建设工程质量难以保证。为了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认证,贯彻落实《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建设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建设工程质量。

一.建设项目的监督和管理

1.建设的主体工程建设监理

《建筑法》规定:建设工程实行招标投标制度;,《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建设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监督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严格执行的基本建设程序。但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并为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和自身的利益,这种制度采取对策行动的政策实践,扰乱了建筑市场秩序。例如,建设单位不是真正的投资业主;个人建设单位违反基本建设程序,利益规避招标,假招标,私下谈判;一些承包商和业主勾结,找到一些单位参与竞标的箔项目后,手本身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公司注册。

2.建设项目参与方职业资格人员的监督和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影响施工的质量,首先是人的因素。人为因素主要是指管理者的素质,服务质量和施工水平。管理者的综合素质高,决策能力强,能很好地把握目标管理,施工组织,技术指导,质量计划过程,可以更好地提高建设管理系统。当操作人员需要有精湛的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但目前建筑市场仍存在着人力资源缺乏,如建设单位缺乏法律常识,良好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工程项目的决策,功能定位,设计单位选择原因施工图纸的设计,修改任意大,施工复杂,导致工程项目实施质量问题和隐患;主管有一个技术水平低,腐败,无能,采取欺骗的不法行为,一些重复的多个工程的监理工作,导致现场质量监督缺位,埋下质量隐患;施工企业由于建设项目逐渐增多,使用农民工完成多项技术雄厚的人员技术水平的工作,总体下降。同时,企业中的部分优秀管理人员在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离开了单位,多次找到该网站管理人员缺乏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导致施工企业员工提出了严重的结构不平衡和结构性短缺。

3.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

建设项目设计规划部门批准,设计单位开展工程设计任务。建设项目设计单位根据一般要求和地质调查报告,对项目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设计和描述,最终形成设计规格和图纸和设计文件。设计文件是建设单位建设标准文件,监理单位监督的重要依据,因此,设计文件质量决定建设“先天”的质量。

4.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监督管理

建设公司除了缺乏管理人才和技术工人,一些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或外部压力,杰里以次充好,无论工程质量。有些施工队伍自身技术水平低,缺乏技术和设备,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组织措施不落实,必要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数量不符合要求,在施工企业承包工程建设,管理不到位,有没有保证工程质量。

5.机器,材料,方法,环境,建设监理

第一机械施工。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有的机械和设备落后和不支持的现状,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带来很大的影响。

第二材料管理。材料管理包括建筑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以及建筑部件和其他管理和控制。但由于建设工程造价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材料的选择,也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且,许多现场材料管理,材料乱堆乱放现象随处可见,所以从早期建设的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

第三是施工方法。建筑工程施工中采取组织措施,检查方法,施工组织设计,工艺流程,技术方案,属于施工方法。一些建设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但不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不易出现问题的预防,直到只是想解决问题。将对工程质量有重要的影响。

第四环境因素。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特征。项目管理的环境,如质量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工程和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三是劳动环境,如网站建设,工作空间。

二.加强住宅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措施

1.完善监督机制

建章立制是实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基础。根据法律规定,业主的建设计划,规范,每个主体资格和承担的项目适合,主要政党和从业人员认证,施工材料质量控制和保障体系的建设完善,项目文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建立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系统,以确保工程质量的全过程控制。

完善的检测机构,广泛深入地开展工程质量检测。通过科学的方法确定所用的建筑材料,构件和半成品的品质,通过检验,检测与合理利用原材料,新技术推广。

2.加强设计质量管理,从源头上控制质量隐患

规格的设计单位设计行为,提高设计质量。设计单位要严格遵守国家规范和标准,提高设计单位设计错误造成工程质量事故和事故经济损失的责任。此外,监理工程师应特别重视施工图设计工作,在详细阅读图纸的基础上,根据公共安全,防火,隔音,节能,环保等内容,重点审查。

3.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与管理

在开发和施工图审查,必须结合工程实践,从技术,组织,管理,技术,经营,经济和其他方面的综合分析,全面考虑,计划在技术上可行,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速度,降低成本。施工质量控制和技术因素,除了技术人员的素质,包括设备,信息,检验与测试技术。它应该注重新技术,新工艺先进,适用性。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设立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保证工程质量。

4.增加建筑设备,建筑构配件和建筑材料质量监督与管理

《建筑法》规定,一般用于建筑材料,设备,配件和其他相关对象,必须符合标准的产品质量和设计标准。因此,为确保工程质量,施工过程中分别对采购材料,材料测试,材料运输保险和材料使用等环节保证紧。

首先,优化采购人员,采购人员的选择标准,不仅要求企业强,诚实守信,但也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通过不断的培训来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材料质量鉴定技术。

其次,充分掌握信息,应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厂家首选的交货,质量,价格及供应能力信息的掌握。选择有国家认证以及资金和技术,确保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详细信息,并在对方的场地和各种联系,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材料的质量。

再次,建材市场产品参差不齐,有好有坏,这是必要的相关材料,配件及建筑设备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具体来说,确保建设项目的所有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满足要求的质量保证。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应严格依照规定进行检查,二是注重质量保证项目的材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检测和鉴定。

5.努力克服不利的环境因素

首先,在项目管理。明确界定的职责,管理协调技术协调,组织和协调,以确保材料和施工人员丰富和及时性。

其次,在进场前,施工企业应加强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一是施工现场被充分理解,是合理安排物料堆放和保护工作,三是一个仔细检查现场的通讯设备和通风,照明,合理安排施工现场设施。

土木与建筑工程范文8

关键词 建筑行业;应用技能型;土木工程;毕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8-0012-03

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毕业设计则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综合,更体现了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随着卓越工程师培养和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毕业设计指导模式已无法满足毕业设计的质量要求[1-2]。同时,建筑行业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当前,在提出建设应用技能型高校,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背景下,本文面向建筑行业需要,探索与创新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模式,建立团队指导、产学研联合培养、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一体化、科研项目―创新实验―毕业论文一体化等毕业设计指导模式,以期提高毕业设计质量,锻炼学生运用综合知识的能力,实现卓越工程师和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1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毕业设计选题单一,与实际工程脱节 从毕业设计题目看,大多数毕业设计选题以工程设计为主,单一且陈旧,脱离实际,不能体现本学科最前沿的知识。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主要是多层民用建筑,虽可涉及办公楼、教学楼、商场、住宅等,但基本均为框架结构,较少涉及钢结构、工业厂房、高层建筑等。对技能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来说,只有少数学生可以进入设计单位,绝大部分毕业生从事施工、监理、造价、检测等工作[3],但毕业设计很少涉及,与实际工程需要脱节。

普遍存在前松后紧现象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时间一般为14~16周。实践表明,在毕业设计开始时,部分学生无从下手,部分学生尚未进入状态,不急于开始毕业设计工作;另外,就业、考研成绩刚刚公布等因素,使得毕业设计的前期时间被大量占用,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和进度。随着毕业设计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到5月份,学生才意识到时间紧迫,于是开始加紧时间,加快速度,也使得毕业设计质量不高。总之,这种前松后紧的现象使得计算书和图纸错误较多,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下降。

照抄照搬现象亦较普遍 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基本采用电脑绘图并完成计算书,锻炼了学生软件应用能力,但这也为学生照抄照搬别人的毕业设计成果提供了条件[4]。在毕业设计期间,不少学生能找到往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成果。很多学生由于前期进度较慢,后期直接将别人的毕业设计计算书和图纸稍加修改,从而短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这样完成的毕业设计往往错误百出,极易出现计算书前后矛盾、计算书与图纸自相矛盾等情况,失去毕业设计的目的。

指导教师水平有待提高 应用技能型高校,绝大部分本科办学时间不长,近年来引进教师较多,他们基本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对理论课程比较熟悉,但对实践教学内容明显不熟,工程实践训练更加缺乏,对规范条文也不够清楚,不能很好地指导毕业设计。同时,高校历来重视教师的学历层次、科研项目、论文、经费到账等,对教师的工程实践不够重视,导致部分高学历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时,仅能解决毕业设计中的小问题,影响了毕业设计质量,与应用技能型高校的办学思想也不符。

2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模式的创新途径

在应用技能型高校办学背景下,面向建筑行业需要,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模式亟需改革和创新。基于此,提出几种毕业设计指导模式。

团队指导毕业设计 土木工程专业涉及面广,其内容无法在毕业设计中全面体现。组建团队指导毕业设计,从科研、工程实际出发,由多名教师合作组建指导教师团队,指导多名学生完成较大的毕业设计课题[5]。例如,以某公路设计为团队毕业设计题目,学生团队可分别完成线形设计、路基路面设计、桥涵设计、概预算与施工组织设计、附属设施设计。另外,还可安排建筑工程方向学生完成加油站的结构设计。在这一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协调,最终完成一条公路的设计工作,每个学生都加强了对公路设计的全面认识,形成了比较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加强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不仅符合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也是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思路。

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模式 应用技能型高校应加强与企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这对创新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模式具有指导作用。很多高校指导教师选题缺乏工程实际背景,历年毕业设计土木具有相似性,造成学生对毕业设计缺乏新鲜感和产生脱离实际感,对毕业设计兴趣不高[6]。通过产学研结合,聘请校外企业导师单独联合校内导师指导毕业设计,可以丰富毕业设计内容,紧跟工程实际,也可直接参与工程单位项目,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同时,学生也可以在企业导师的帮助下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对就业大有益处。

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一体化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毕业设计的内容基本是几门主干专业课程课程设计的综合。因此,可以利用某一完整的已完工的实际工程资料,根据课程需要,分解成各课程设计的原始参考资料,这样每个学生的课程设计内容整合后就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设计。毕业设计时,只要将完成的课程设计有机组合成一个完整的设计文件即可。

以城市地下工程方向为例,该专业方向的课程设计除钢筋混凝土结构和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外,一般还包括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地下建筑结构、隧道工程和地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等课程设计[7]。从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上讲,这些课程之间存在紧密的依存、制约关系,如图1所示。根据地下工程的实际情况,可将设计内容分为四大块:规划设计、隧道设计、地下结构设计及施工组织。毕业设计时只要整合好这四大块内容,即将课程设计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并优化之,便可得到与实际工程基本一致的设计方案,甚至更优的设计方案[8]。

毕业论文与教师科研项目、学生创新项目一体化 为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部、教育厅、高校设立了各级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学生通过主持或参与这些创新项目,培养了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对于这些学生,允许他们以创新项目内容为基础申请做毕业论文,这样创新项目和毕业论文互为补充,实为一体。同样,指导教师也可以将自己的科研项目与毕业论文相结合,具体做法是将科研项目内容进行分解,以适合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要求,做到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在具体确定毕业论文课题时,应基于学生现有理论和专业知识,选择以锻炼动手能力和学习科研方法为出发点的课题。

3 几点建议

鼓励年轻教师走出去,增强工程实践能力 充分调动年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鼓励年轻教师加强与工程单位的交流与联系,积极参与具体工程,包括设计、施工、监理等不同工作性质,全方面提高自身的工程实践经验,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鼓励年轻教师参加注册工程师考试,熟悉工程规范条文,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取得注册师证书后还可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单位。

加强毕业设计管理工作,实施全过程监控 学院要对毕业设计选题、教师指导时间、学生设计时间及毕业设计检查要求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安排固定教室进行毕业设计,坚持毕业设计前期、中期、后期检查,并进行中期答辩,对中期答辩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红牌、黄牌、口头警告,做到全过程监控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度和质量。

保障毕业设计经费,调动指导教师和学生积极性 在教学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务必要确保毕业设计经费,解决毕业设计过程中的经费问题,如毕业设计检查时相关资料的打印、复印等费用;对指导毕业论文的教师及学生可以解决一些试验材料、测试仪器等费用,充分调动指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教师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学工作量。

严把毕业设计答辩关,大力提倡公开答辩 毕业答辩环节十分重要,它是学生毕业设计成果的综合体现,严禁走过场。同时,大力提倡公开答辩。其中,对于优秀毕业设计必须参加公开答辩,并允许低年级学生旁听,让低年级学生对毕业设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掌握一些问题的处理方法,为以后自己做好毕业设计打下基础,还能够促进优良学风的建立。

4 结语

建设应用技能型高校势在必行。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的一个集中体现,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建筑行业对应用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本文以办好应用技能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为目标,总结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改革并创新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模式,并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全面素质,对应用技能型高校如何办好土木工程专业具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铮,王海莹,孙俊.宽口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4,13(1):100-102.

[2]李方慧,赵永江,孟凡.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6):40-42.

[3]张亦静,何杰,肖芳林.基于团队协作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探讨[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22(3):

107-109.

[4]高笑娟,李跃辉.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质量的全过程控制方法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1):127-130.

[5]李富荣,荀勇,王照宇.土建类专业毕业设计团队指导模式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11):140-141.

[6]姜旺恒,钱国平.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的题目多样化改进对策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22):184-186.

[7]李富荣.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4(5):158-160.

土木与建筑工程范文9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 安全性 耐久性

中图分类号:S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b)0076-01

1 建筑工程结构安全事故原因

对于建筑工程结构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多是由于其缺乏安全性和耐久性,影响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因素较多,一方面取决于工程前期的设计、施工中的过程以及后期的保养和维护,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相应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由于设计、施工、维修和保养所造成的安全事故比较多,人为的错误和不完善的管理机制是主要原因。

1.1 设计和施工人员的错误

在设计过程中的错误或者是误差所造成的安全事故,主要是所使用的构件承载能力不够,导致建筑物开裂甚至是坍塌。当然,多数的人为错误并不是故意所为,发生这些错误主要是由于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差,素质不高,需要查找的资料不全,调查不仔细,计算能力差,还有一些设计人员实战经验太少,另外,也可能受到行政干预,设计的周期不合理,当前设计监理工作没有展开,即使有也是流于形式。混凝土结构所导致的安全事故主要是由于施工质量差,我国当前的项目建设招标管理体制不完善,不少项目都是高资质中标,在施工过程中,却是层层转包,偷工减料,材料以次充好,这些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造成了很大的隐患,施工管理人员的水平不高,基层人员素质比较低,也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

1.2 法规不完整,管理机制不完善

我国建筑行业中,工程建筑的管理没有明确的立法,重视工程项目的建设,轻视维修和保养;重视建设成本,轻视保养和维修的投入。由于建成物的维修保养工作没有做好,也没有强制性的措施,很多建筑结构在长年失修和保养的情况下造成损伤,最后被破坏;设计施工和保养维修工作没有联系起来,使用的都是技术规范,没有详细的技术指南和标准;还有就是不能够正确认识施工规范,仅仅使用旧的标准,没有进行创新,不能及时修订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适应不了时代的要求。

2 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首先是结构的整体安全性,构件需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牢固性。结构的牢固性是结构局部遭到破坏却不影响整个建筑的使用,结构不应该出现大范围的倒塌。结构的牢固性要求结构有良好的延展性,对付爆炸以及人为因素导致的后果,减少损失。其次,是结构的耐久安全性,我国土建结构的设计规范主要是荷载下的强度要求,对干湿、冻融、化学物质等环境因素却没有要求。混凝土结构由于受到腐蚀所造成的安全事故的严重性已经超越了承载力安全性,所以一定要特别关注这个问题。

3 提高工程建筑结构耐久性的措施

建筑工程的耐久性直接关系到工程的使用寿命,是在使用期内工程保持正常的能力,这种正常的功能包括安全性与适用性,主要是适用性。

3.1 当前我国工程的耐久性

人们一直以为混凝土材料具有很强的耐久性,七十年代末期,发达国家发现用混凝土建成的设施过早损坏,使用混领土建成的工程在使用25~30年后就需要大幅度维修,处于严酷环境下的建筑物使用寿命仅15~20年。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的使用环境相对较好,一般可维持50年以上,但室外的阳台、雨罩等露天构件的使用寿命通常仅有30~40年。使用寿命比较短,桥梁和港口的耐久性问题更突出。

混凝土的质量检验都是单一的强度指标,这也是造成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低的原因,这导致了对水泥强度的不适当追求,水泥细度增加,矿物成分增加;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经常催促工期,尤其是政府对工期的不适当干预,还有环境的恶化等因素也降低了工程的耐久性。

3.2 使用阶段的检测与维护

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与使用阶段及时维护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处于恶劣环境下的建筑物更是需要检修和维护。为了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在使用阶段最好是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当前我国有很多工程已经老化,也有很多工程发生病害,都需要进行检修,需要加固,为了适应这种需求,有很多工程诊断、维修与加固的队伍应运而生,并且成为一种新兴行业。出现问题后进行治理很重要,但是如果能够加强预防的工作,就能够减少后期的治理工作,节省成本。这就需要建立法律法规以及从业机构的资质认证制度,让管理更加规范化、合理化。

3.3 提高材料的耐久性

要想提高构件的使用寿命,提高材料的耐久性是根本途径,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结构的耐久性,通过不断的总结和实践,人们开始推广混合混凝土的使用,开始使用耐腐蚀的钢筋,并且推广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这种材料耐久性能很高,大大提高了结构的使用寿命。

合理设置土建结构设计的安全水准,必须考虑工程失效的风险后果、社会的财富与资源供给、乃至公众的意向等多种因素。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应重新审视现行土建结构工程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桥梁等交通土建结构的风险后果较大,且由于车流、车载、车速的快速发展,在毋于荷载标准值和承载力安全度的设置水准上似乎应比一般的建筑结构有更高的安全贮备。在建筑结构的安全设置水准上,建议进一步收集不同意见,包括商品房消费者的意向。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悬殊,在建筑物安全性和耐久性的要求上是否需要区别对待也值得我们研究探讨。

4 结语

分析我国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现状,我们可以预计到,随着高性能预应力材料的推广应用,这些高强混凝土、高强预应力筋、新型纤维塑料筋等新型、高效应力结构体系将在我国21世纪大规模基本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吕红安,王鹏,冯柳,等.建设工程施工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6(1).

[2] 张文艳,姚安林,李又绿,等.埋地燃气管道风险程度的多层次模糊评价方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8).

[3] 王国胜.小波技术在起重机桁架臂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0(4).

土木与建筑工程范文10

关键词: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建筑结构;受力性能

一、引言

在当前形势下,大部分关于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结构受力性能的探讨都是在施工完成之后,通过采用一次施加负载的方法来研究建筑结构的各项性能,然而,对于逐层加载的建筑结构受力的研究仍然不多,主要包括总体刚度矩阵一次形成分层加载法、矩阵叠代法、修正分层法等等。在现阶段,土木工程施工中由于受场地情况的限制以及建筑结构型式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应该通过关于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结构受力性能的探索,来探索出增强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结构受力性能的方法。

二、在结构设计中受力分析的理论计算基础

在结构设计时主要是利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有以下三种方法:利用ANSYS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施工过程受力、利用PKPM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施工过程受力和利用SAP2000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施工过程.由于施工过程复杂、人为影响因素多,通过程序模拟施工过程的方法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应该结合现场场地情况、施工工艺等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从而做出既经济又安全的结构设计施工图。

三、增强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结构受力性能的方法

(一)增强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结构的整体牢固性。

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结构必须具备极强的承载能力,保持整体牢固性。在建筑结构中存在一个地方的局部破坏的情况下,不能够由此而带来大范围的连续性的破坏,避免土木工程建筑物的倒塌。为了增强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结构的整体牢固性,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首先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然后必须保证建筑结构具备非常良好的延展性和一定的冗余度,以便建筑结构能够有效应对地震、爆炸等灾害荷载以及各种各样的由于人为的差错而造成的灾难性的问题,切实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

(二)增强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结构的耐久性。

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结构必须增强在干湿、冻融等大气侵蚀以及土木工程周围水、土中有害化学介质侵蚀等环境因素作用下的耐久性。必须采取防水、抗裂保护等措施避免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锈蚀或混凝土腐蚀,从而避免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结构的安全事故。

(三)保证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结构的性能合格。

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结构的所有设计一定要与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严密符合。同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必须根据相关的法规标准对于建筑结构的各项性能是否合格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土木工程施工监理部门也必须对于建筑结构受力性能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测。在施工过程中如遇到特殊情况应及时通知设计人员到现场配合施工单位一起参与制定施工方案。

与此同时,必须合理制定和设置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结构的耐久性标准,重视土木工程施工所面临的风险极其规避。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保证相关标准必须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保持同步,对于现行的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结构的设计规范的耐久性设置标准进行认真的审视,并且联合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相关部门、研究机构对于耐久性标准进行科学严密的组织论证,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来广泛搜集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保证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结构的耐久性标准具备可行性、先进性、时效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另外,也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结构技术标准和管理体制,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坚持人本思想,注意到人性化管理和科学管理的有机统一。

(四)高度重视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事关重大,因此,保证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结构的受力性能,就必须充分重视其安全性,避免震坏倒塌的问题。结构的设计以及施工操作人员的水准问题直接影响了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也必须对于建筑结构进行合理的使用与维护,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地检测。在现阶段,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结构的管理标准不够高,相对来说,世界上的同类规范是非常高的,从而很少或者根本不会产生一些安全事故,一旦产生一些较为重大的天灾人祸,也不会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失。我国必须高度重视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保证建筑结构的牢固性,保证建筑结构具备较强的承载能力。通过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设计,保证建筑结构在局部出现损坏的同时也不能够导致其它部分损坏甚至大范围的连续破坏倒塌造成极大的损失和悲剧,切实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五)注重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结构的控制技术。

在当前形势下,结构振动控制已经成为结构工程学科中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结构的控制技术也是土木工程的高科技领域。按照所采取的控制措施是否需要外部能源,建筑结构的振动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主动控制、主动控制和混合控制。为了更加注重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结构的控制技术,可以从控制器设计角度来进行建模与模型简化。另外,对于面向低阶鲁棒控制器设计的辨识方法及模型简化技术等问题也有利于保证建筑结构的性能。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关于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结构受力性能的对于做出一个合理经济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切实保证土木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以及土木工程的长远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仍然需要结合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结构受力性能进行不断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吴静. 高层建筑钢框架支撑形式的不同对其受力性能的影响[J]安徽建筑 , 2003,(01) .

[2] 苏剑青. 异形柱结构设计及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 广东科技 , 2008,(18)

[3] 刘斌, 骆祥平. 高层建筑短肢剪力墙与异形柱结构受力分析与设计方法改进之探讨[J]. 建筑施工 , 2004,(04)

土木与建筑工程范文11

【关键词】土木工程;理论力学;结构设计

引言

我们知道土木工程的本质是改造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设计和建设出可以满足我们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建筑。但是我们一直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矛盾也是现实,那就是土木工程的发展内涵与我们保护环境的观念日益冲突,这不仅是单单摆在许许多多建筑公司面前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一个有环境保护意识的人应该思考的问题,如何才能让土木工程健康的发展而又不去破坏我们的自然环境,这就需要我们的设计师尽最大可能的考虑环保理念然后设计出合理的方法。

土木工程所成就的建筑是人类生活所需求的物质,比如我们经常购物的商场建筑,建筑这样的工程项目也是为了一个城市的发展,如今无数的外来人员在不断的涌入本来就不堪负重的城市,人类要在城市中生活,其最基本的物质就是面临住房问题,目前所拥有的住房条件和数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旺盛的建筑需求,还有日新月异的建筑风格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追求,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对建筑的要求无论是从选址的远近还是外观的艺术欣赏,无论是住房的安全还是建筑的环保都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高度。

1、现代土木工程的设计理念

21世纪的社会发展是环保和谐可持续发展。我们知道人类现在居住的城市环境已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其中最大也是最直接的因素就是现代建筑的高速发展,不仅阻碍了现代人欣赏蓝天的视野也阻挡了许多人的脚步。在此之中土木工程支撑着现代建筑的脊梁,高层建筑日益矗立在我们已经麻木的视野之中。土木工程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趋势,从建筑理论、未来发展空间、新型建筑材料和土木工程的信息化等方面对于促进土木工程的发展具有参考意义[3]。

现在的建筑多以混凝土、钢材和有机玻璃为建筑材料,在这些物质面前我们的城市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严重的威胁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既然土木工程所造成的建筑无法避免的去占用土地资源,那么要考虑到自然只能在建筑的材料上重新选择。因此,现在的建筑公司都会明确的提出要求,必须秉持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理念,展现和利用有效的自然资源,尽最大可能节省不可再生资源和尽量采用地球可更新的自然资源,现代的合成技术已经成熟,它的存在和出现为现代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保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只有这样坚持这种良性循环的原则,那么才能真正的实现绿色建筑走进我们的生活。这就对土木工程材料的研究生产和使用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从以前的只要有房住到现在的住房要求艺术和美感。我国是世界的发展中大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建筑的发展,所以只有把握好建筑材料的研究和使用才能让土木工程在当代走的更远更高。利用已经拆卸的建筑废渣为原始的建筑材料,不仅可以为建筑公司节省成本而且还能解决废弃材料的处理程序,这种理念的产生已经为未来的建筑环保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土力学是土木建筑里的基础学科,它是一切建筑力学的根本,它对土木工程的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发展方向是通过对那些已经荒废的建筑用地重新改善和设计,从而继续使用来建设新的建筑,这样就实现了日益紧缺的土地资源的循环使用。

2、现代土木工程的发展趋势

(一)向高层建筑发展

土木工程信息化的发展关系着各个方面[4]。近几年由于城市人口的的急剧膨胀,我们现在的城市土地面积依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在不断的向外扩展。建筑的选址也是影响人们对住房购买的因素,因此为了实现短距离的住房,建筑公司和设计师们在不断的提升建筑的高度,以达到在有限在土地资源里居住最多的人口。我们现在的建筑住房正在向大柱网,大空间以及大跨度的多功能方向延伸和发展,这样做的结果其实是用另一种方式保护我们的城市环境和土地资源,是符合21世纪环保和谐的口号要求。消费者也希望用最少的投资换取最大的回报,这样的建筑风格发展往往是具有双赢性的,一方面保护了现有的环境资源,另一方面满足人们的需求。

(二)向防震抗风减灾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离不开土木工程的,而且从另一层面来讲,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依靠着土木工程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到了我们刚刚迈入的21世纪,土木工程在已经发展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取得进一步的提升,现代所居住和接触的物质环境是土木工程带来的,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认为,土木工程是人类社会发展迈向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些年来我国的建筑越来越像高层发展,但是随着超高层的建筑和大跨度的结构的出现,而且加之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在设计高层建筑时风荷载和抗震性能成为了当前发展的制约因素,2008年的地震灾害带给的全国人民的伤痛还未走远,我们时刻不能忘记和忽略建筑的安全级别,因此大型的复杂的抗震结构设计被提到了人们的视野。现代的结构设计已经呈现出更长更柔,所以这种以柔克刚的抗震理念应运而生,我们已经将震动控制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做了进一步的研究,相信这样的理念和实践可以减少我们在遭遇无法预知的自然灾害时的伤痛。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物质及精神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加上由于改革开放的政策使得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方面赢得了很大的胜利[5]。土木工程作为我国现代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已经是不可回避的话题,它的发展关系 着人类的发展和幸福。而土木工程的材料使用往往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特点,土木工程是随着社会生产力一起发展的,它和工程施工的技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工程材料的选择对环境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土木工程的发展不能只发展建筑的高度和空间,其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也要在建筑过程中有所体现,这样才能响应我们倡导的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和号召。

参考文献

[1]任晓峥.浅谈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3):111-112

[2]薛中武.土木工程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24):29-30

[3]薛扬欣.土木工程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探讨[J].山西建筑,2012,(27):277-278

土木与建筑工程范文12

关键词:土木建筑;建筑工程施工;重要性;存在问题;有效措施;节能环保技术

经济的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人们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人们对环境条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经济得到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环境效益没有给予高度的关注与重视,导致目前土木建筑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陷入了两难的困境,对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制约[1]。而节能环保技术则是现阶段解决目前现实问题主要手段,因此土木建筑领域中应当加强对节能环保技术的全面应用,并积极结合时展特征,引进先进技术,实现节能环保技术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促进该技术在土木建筑施工中能够得到稳定而持续性的应用,从而推动解决现阶段环境问题的步伐。

1我国土木建筑施工中应用节能环保技术的重要作用

1.1有效推动我国土木建筑施工得到进一步发展

现阶段,环保节能技术在我国土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一方面能够全面促进土木建筑行业得到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工程施工过程中资源使用量的降低,全面推动土木建筑工程造价的减少。我国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凸显了节能技术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节能技术能够起到保证土木建筑施工质量的作用,除此之外,因为土木建筑工程具有施工地点高度复杂以及施工周期较长等多种特点,所以在土木建筑施工中想要良好的应用节能环保技术还具有一定的难度[2]。

1.2全面提升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

目前我国人们生活水平及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土木建筑工程施工在其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的作用,能够为人们创造出较为舒适的生活环境。为了全面提高我国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环保效果,应当积极立足于工程建设的具体特点并结合时展需求,及时应用节能环保技术。所以现阶段在我国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当大力使用具有高度环保性的材料,从而进一步降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有效提升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

2现阶段我国土木建筑施工中应用节能环保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经济得到全面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土木建筑行业实现了深入的发展与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因此人们对土木建筑施工的技术应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推动土木建筑企业趋于应用节能环保技术。

2.1工作人员缺乏高度的节能环保意识

目前我国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节能环保技术的认识很多土木建筑企业并没有给予充分的理解与重视,忽视了节能环保技术对企业运行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重要作用,企业管理人员对国家提出了相关法律法规没有良好的执行,未能加强对节能环保技术应用的力度。有很多土木建筑企的工作人员缺乏环保技节能的认识,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并没有按照技能环保技术的相关规定执行[3]。

2.2缺乏先进的施工设备,施工技术缺乏环保性

我国的土木建筑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有部分企业与施工单位没有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与施工机械设备,仍然使用落后老化的设备,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施工资源的投入,无形中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很多土木建筑企业为了减少资金成本的投入,在机械设备上没有顺应时展需求及时进行基础设施的更新与改善,虽然短期减少了成本资金的投入,但是从长远角度上来看,严重浪费了资源,很多施工机械设备功率大,需要消耗大量电力资源与水资源的同时还不能提升工程建设效率,不能产生较大的作用,一方面对施工进度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脱离了现阶段国家提出的节能环保政策[4]。

3节能环保技术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我国以往传统的土木建筑施工人们只注重企业的建设效率及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及节能保护等方面没有给予高度的关注与重视,因此在现阶段我国发展的大环境下对节能环保技术展开全面而细致的研究与分析,能够推动土木建筑行业得到良好发展。

3.1太阳能技术的充分利用

目前作为具有极大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的太阳能,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并且在土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论其原因主要是太阳能的充分使用能够全面降低我国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减少了因为化石燃料使用而带来的多种污染[5]。在土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太阳能技术除了维护简单及使用简洁等多种的优势,与此同时,因为在土木建筑施工中太阳能的全面应用,进一步促进了太阳能技术在其他领域中的充分利用。

3.2进一步做好施工过程中资源的节能管理工作

现阶段我国土木建筑施工中的所使用到了资源主要包含了电力资源、原材料资源以及水资源等多种。因此做好施工过程中资源的节能管理工作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土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多种电力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与管理;其二,对于土木建筑施工的设备应用应当首先选择节能环保的设备,除此之外还需要实现对闲置设备电力资源消耗的有效减少;其三,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水资源应当循环利用,进一步减少我国土木建筑施工中水资源的浪费,提高利用率;其四,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并及时创新原有技术,实现施工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全面减少施工过程中资源的浪费[6]。与此同时,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土木建筑施工中越来越多的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的充分应用,例如,在施工中可以利用粉煤灰这种废弃物作为混凝土的原材料,不仅提升工程建设的保温性能,还能实现建筑垃圾的减少,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实现了土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节能性与环保性。

4结语

综上所述,环保型社会的建立是现阶段时代不断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在土木建筑施工中应用节能环保技术至关重要。本文围绕着我国土木建筑施工中应用节能环保技术的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土木建筑施工中应用节能环保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节能环保技术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的具体应用三个主要方面展开了论述与分析,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土木建筑行业得到稳定而健康的运行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凌冰,潜光华.探讨节能环保技术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0:22.[2017-08-07].

[2]何剑树.节能环保技术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4:152.[2017-08-07].

[3]周静.节能环保技术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室内设计与装修,2016,05:238.[2017-08-07].

[4]高鑫.节能环保技术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5]王亚男,孙晶.略谈节能环保技术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8:58.[2017-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