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自助银行发展趋势

自助银行发展趋势

时间:2023-07-04 17:08:27

自助银行发展趋势

自助银行发展趋势范文1

[关键词] 我国商业银行 个人理财业务 发展趋势

个人理财(Financial Planning)是指由理财师通过收集整理客户的收入、资产、负债等数据,倾听顾客的希望、要求、目标等,为顾客制定投资组合、储蓄计划、保险投资对策、财产继承及经营策略等财务设计方案,并帮助客户施行的过程。随着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人们对理财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这意味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但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远远跟不上市场需求的步伐,未来几年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将呈现快速发展趋势。

一、个人理财市场环境的优化将推动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1.外资金融机构大举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将促使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快速实现质的飞跃。外资银行于2006年12月31日开始陆续进入中国市场。从国际经验来看,个人理财业务将是中外银行争夺的焦点。外资银行拥有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而中资银行拥有庞大的存量客户群体和对国内金融市场的深入了解。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国内金融机构将加大对个人理财业务软硬件建设的力度,个人理财业务将从咨询建议上升到实质性的规划和操作层面,实现个人理财服务质的飞跃。

2.投资市场环境的改善将扩大个人理财业务的市场空间。股权分置改革和证券业务创新,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股市的结构性缺陷,扭转了股市长期低迷的局面。与此同时政府大力规范房地产市场,抑制楼市炒风。在人民币利率和汇率制度改革方面,在稳健中有加速的趋势。这些政策和举措使得投资渠道、投资产品和规模相应扩张,极大地增强居民个人理财的愿望和参与程度。

3.混业经营趋势的不断强化将从体制上推进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2005年4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确定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为首批直接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试点银行;2005年9月29日,银监会正式公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使我国金融业务混业经营的趋势进一步明朗,预示着我国金融市场格局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另一方面,加入WTO和开放金融市场后,国际金融混业的模式从外部波及我国,金融混业经营将从体制上大大地促进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二、国内商业银行及时适应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趋势的转变

1.从单一的银行业务平台向综合理财业务平台转变。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个人金融需求的多样化,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范围逐步拓宽,品种逐步丰富,除向客户提供传统的银行业务外,国内银行已经逐步向着为客户提供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甚至黄金买卖等金融服务,各类支付结算业务以及理财规划服务等金融产品综合服务平台的方向转变,客户可以从银行获得一揽子金融服务。加入WTO和开放金融市场后,国内银行将充分依托渠道优势,进一步深化与同业合作,整合服务资源,搭建完整、统一的个人理财综合业务平台,为个人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

2.从单一网点服务向立体化网络服务转变。银行个人理财服务渠道未来的发展将不受营业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能提供24小时的银行服务,传统的分支网点数量比重逐年下降。客户对银行服务渠道的选择日益向安全、快捷、方便等方面发展,个人理财网络的发展趋势是一个随时、随地可进行个人理财服务的立体网络。自助服务、电话银行服务、网络服务将进一步整合服务系统平台,拓展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向个人客户提供 3A(Anytime、Anywhere、Anyway)理财服务。

3.从同质化服务向品牌化服务转变。作为金融业竞争发展新趋势的金融品牌竞争,正越来越受到各家金融机构的重视。随着市场竞争的逐步深入,各家商业银行陆续推出了自己的品牌。个人理财面对的是广大个人客户,因此,个人理财品牌将进一步体现出个性化、情感化、人文化的发展趋势,体现银行服务的准确定位、文化内涵。个人理财品牌一旦在用户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和声誉,就会大大提高金融品牌的附加值和银行的商誉。

4.从大众化服务向个性化服务转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银行逐步引入市场细分理念,以目标客户为基础,有差别地、选择性地进行金融产品的营销和客户服务,把有限的资源用于重点优质客户。因此,商业银行将逐步对客户服务实行分流,低端客户主要使用电话、网络、自助设备等自助服务,而高端客户则主要通过客户经理实行“一对一”服务。个人客户经理制正以其服务的全面性、主动性及人性化特点,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吸引黄金客户的重要服务手段。

5.从无偿服务逐步向收费服务转变。商业银行提供服务会发生一定的成本。银行作为企业,依据服务成本和市场竞争情况合理地收取费用,为投资者带来回报,是无可非议的,也将进一步体现银行服务的价值。从客户角度来讲,付出费用就要获取相应价值的服务甚至超值服务;从银行角度来看,既然实行了收费机制,就要通过提供优质服务来提高客户的忠诚度与满意度。

个人理财业务是随着现代金融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金融创新而诞生的。人民群众日益殷实的小康生活,为个人理财业务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个人客户的金融需求日益多元化,个人理财业务已逐渐成为国内银行产品和服务创新的主要领域,凭借银行服务网络和科技手段的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呈现组合化、品牌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国内商业银行将加大创新力度,完善个人理财服务体系,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李 彦: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和趋势[J].大众商务,2009,(2)

[2]刘素琴: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现状与发展[J].消费导刊,2008,(9)

自助银行发展趋势范文2

关键词:电子银行业务;网上银行;趋势

作者简介:周丽丽(1973-),女,吉林长春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分行资金结算部会计师,会计主管;

吴桓(1971-),女,吉林长春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春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支行经济师,财务会计部副经理。

中图分类号:F830.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11-0053-03

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金融全球化正不断融合。网络经济加速发展的同时,也为金融业提供了新的服务领域和服务方式。网络技术与银行业务形式逐渐融合起来,就成为电子银行业务。网上银行(以下称为“网银”)已经作为银行一种新的服务手段为客户提供在线服务,成为传统银行柜台服务在互联网上的延伸。

一、网银简介

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开展的银行业务,简称网上银行业务,其是电子银行业务的一种。中国银监会在《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中对电子银行业务的定义是:商业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通讯通道或开放型公众网络,以及银行为特定自助服务设施或客户建立的专用网络,向客户提供的银行服务。利用电话等声讯设备和电信网络开展的银行业务,简称电话银行业务;利用移动电话和无线网络开展的银行业务,简称手机银行业务;另外,还包括其他利用电子服务设备和网络,由客户通过自助服务方式完成金融交易的银行业务。

与网络技术相同,网银业务最早出现在发达国家。随着20世纪90年代初金融电子化网络在西方进入飞速发展阶段,1995年10月,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的诞生,标志着网络银行时代的到来。随后,我国招商银行在1997年率先推出网上银行“一网通”,成为中国网银业务的市场导引者。1999年9月,针对企业的网银业务也相继开通使用。目前,中行、建行、工行的网银业务发展日渐成熟,网银与物理网点相辅相成,优势互补,构成了现代化商业银行的主要服务渠道。

网银利用Internet将客户的电脑终端连接到银行网站,是实现将银行的金融服务直接送到客户办公室、家中和手中的金融服务系统。客户在柜台上办理的传统服务项目,均可以通过网银自行操作即可完成办理。一般的个人网上银行可以开办的业务类型有:(1)基本业务,包括在线查询账户余额和交易记录、信用卡管理、转账、外汇买卖、电子对账和网上缴费支付等;(2)网上投资和理财,包括买卖股票、基金、黄金业务、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3)网上购物,如开通支付宝业务等,可以实现网上购物协助服务,为客户进行网上购物提供支持,这也是营业柜台无法实现的特殊服务项目。

企业版网银的服务品种比个人客户的服务功能更强大,也更复杂。一般可以提供的服务,除账户余额查询、交易记录查询、转账、在线支付各种费用等基本服务外,还包括开通账户归集和集团理财、工资代扣、差旅费报销、商务信用卡服务、公积金管理、国际业务等服务,其具有多人操作、流程灵活等特点。

网银对传统银行业务的突破点有3个:一是打破了银行在提供业务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不再有每天8小时办理时间和固定营业场所的限制;二是客户利用自己的设备进行的所有操作,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渠道自助完成,减少了银行的服务成本;三是由以账户为中心向以客户为核心管理的方式转移,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

二、网银是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一,金融业发展的趋势使网银成为一种必然。国际资本的快速流动需要灵敏的国际信息网络,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求更全面、更高效的金融服务平台。无论是国际金融发展趋势,还是国内金融市场开放方向,都是以信息技术作为依托的金融服务网络化。各种基础金融服务结合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可以使银行业金融服务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在电子商务的发展浪潮中,网银就是银行适应网络时展需要而推出的新型金融服务方式。网银以其高效率、低成本、简单方便的先进网络支付方式改革着商业支付结算的趋势和方向。

第二,网银是银行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实际需要。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不仅面临着来自经济全球化、客户需求等多元化的压力,还面临着同业竞争加剧等严峻挑战。不断涌入的外资银行在资金实力、技术手段、经营经验和全球化网络上都具有显著优势,它们拥有先进的电子化手段和更快的金融创新速度。如果说国内的银行业服务还停留在水泥加板凳式的传统服务方式上,且不说不能满足客户不断多元化的需求,也会把最有经济潜力的高端客户市场拱手送给强大的竞争者。几乎所有的银行都认识到网络银行业务对银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将发展电子银行业务作为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推动业务加速发展的重要战略。另一方面,大多数网银产品都是建立在银行自身科技应用水平的基础上,持续研发且不断深化,都有其创新特质,是其他银行很难同步模仿的。成功的银行还可以在这一领域确立起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总体来说,网银是现代商业银行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的新型金融服务渠道。

第三,网银是改善银行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客户对银行服务数量和种类的需求趋势逐年扩大,而银行的服务供给相对不足。银行从业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压力都在增强,业务办理的质量和效率不断经受考验,相应的各种风险也居高不下。无论是对公客户还是对私客户,都希望方便快捷的服务,而抱怨排队等待现象,但是银行的服务窗口不可能无限制的增设,而且设立柜面渠道的成本很高。供需矛盾的彻底化解,就需要找到成本低廉且方便快捷的服务渠道,不受空间和时间制约的电子渠道就成为必然趋势。拥有开放式的网络、巨大的虚拟空间的网上银行,可以为客户提供标准化、批量化、综合化、程序化的产品服务。对银行来说,既节约了运营成本,也做到了服务质量与效率的根本性提高。

三、网银对银行发展的重要作用

网银作为商业银行的电子服务渠道,能够增强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和业务开拓力,降低成本、增加收入,还能够巩固、稳定和发展客户,提高服务效率,改善银行服务,为银行业务发展改革和创造价值等发挥重要作用。

(一)促进银行业务发展和经营战略转型

在金融国际化的趋势下,我国金融机构急需与国际性大型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模式看齐,不断对自身进行改革和调整。我国的大型银行正由粗放式经营管理模式向集约型管理模式转型,并由操作型、核算型的网点向营销服务为主的综合化网点方向转进。网银的开办,不仅重整了业务流程、创新了服务产品设计,也把网点大量的标准化、操作型、核算类的现金和单证类业务逐渐迁移过来。不但分流了网点业务,减轻了员工工作负荷,缓解了客户排队压力,也将富余下来的人力资源转用于开展理财等高级、人性化的服务,进而增强网点的实际综合能力。

(二)降低经营管理成本,提升经营效益

网银具有费用开支少、服务功能全、业务市场大等优势,实现了无纸化、网络化运作,大幅提高了服务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通过各种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使银行经营方式更趋科学合理。这不仅给银行带来了新的生机,而且通过无边界的网络,在金融同业之间、不同行业之间建立起深层次和更广泛的合作。在网银应用过程中,实现了分流柜台压力,节省部分人力、物力,降低了柜面设立成本,从而减少了业务经营成本。网银拓宽了银行的金融服务领域,同时带来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在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客户对金融创新产品需求日益增长的形势下,网银的安全高效发展将为银行带来更快速的效益增长。

(三)提高客户满意度,推动银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网银的优点是为客户办理相关业务提供便利,除了时间、空间的便利,客户也无需填写各类存取款单、支票等纸质凭证,只要通过点击鼠标的方式就可以享受到快捷及时的金融服务。它的自助流程,标准化、透明化服务,友好易用、安全可靠也在实际使用中被众多用户所证明和认可。在公众最关心的安全方面,银行不断探索,并进行版本升级。以中国建设银行的网银技术为例,其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USBKEY储存证书和动态口令,并提供短信通知服务、多个密码验证和限额控制等保护措施,保证其既具有方便的可操作性,也让用户真正的放心使用。网银的安全性在逐渐被大家接受,每年的新增用户数量也在不断上升。可以说,网银的高度可用性会进一步增强客户对银行的依赖性和满意度,降低客户流失率,增加客户稳定性,最终推动银行为保持客户满意度,在持续保证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服务效率方面的努力。

虽然网银存在支付功能有待突破和完善、安全性亟待解决等问题,但其是银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服务渠道。毋庸置疑,随着网银日益被公众所接受和使用,不断完善的网上银行在银行电子化发展的道路上前景将更加光明。

参考文献:

[1] 王光化.我国金融电子化发展的现状与未来[J].时代金融,2007,(05).

[2] 张劲松.网络金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 高文思.浅谈网络金融的发展及对策[J].现代商业,2008,(30).

自助银行发展趋势范文3

系统集成的基础定义是指通过结构化的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个分离的设备、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的、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使资源达到充分共享,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

2010年全年系统集成服务市场达到288.69亿元。2011年我国系统集成服务市场规模达到349.11亿元,同比增长速度为20.9%。统计资料显示,2012、2013年我国系统集成服务市场规模分别达到419.67、499.06亿元。

从数据来看,银行仍是金融业IT投入的主体,占到总体投资规模的72.2%,银行业IT投入的稳定是金融信息化投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此外证券、保险机构由于扩容扩张、业务创新的需要,也对行业整体恢复IT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2012年中国金融行业信息化投入为490.3亿元,较2011年同比增长1.1%,IT投入经过2009年的紧缩后恢复增长。银行业IT投入的稳步增长是金融信息化投入保持增长的主要动因。2013年中国金融行业信息化投入为514.5亿元,同比增长4.9%。

但是经过20多年的行业洗涤,系统集成服务市场已经进入了相对的成熟期。随着IT市场发展的逐渐成熟,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逐步提高,针对各种软硬件产品的集成服务收入在整个系统集成服务市场的比重逐年下降,而围绕着软硬件产品进行的应用开发比重却越来越大。究其原因有一点是因为原始厂家的产品技术、宏观系统解决方案,是许多系统集成商均可提供的,基本无特殊性可言。

金融系统集成顾名思义,就是金融行业的系统集成业务,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进步,金融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金融行业的业务类型不断增加和变化,就要求在原有的业务系统上不断扩展改造。新的集成方案应运而生,来为金融业解决此类问题。作为金融业务的一个代表,银行一直希望通过新方案和新的应用能够达到在银行实现集中化管理的目的,并且有效地提高整个银行业的业务效率。

由此可见,金融系统集成业务的发展正在经历从简单硬件集成到整体解决方案提供的发展阶段。

二、现代金融系统集成服务主要内容

从前文的发展阶段我们可以看出,现代的金融系统集成服务已经在产品集成的基础上进入到整体解决方案提供的时代。而不同的系统集成供应商根据其业务特长为金融行业提供了针对内容各有不同的方案,但其整体趋势都是从产品供货向服务外包的转变。

以当前在银行业较热的智慧银行业务作为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这一业务的推广,集成了银行原有业务的多个软、硬件系统,将部分银行业务从柜台引到自助服务中,利用对原有自助服务机具的升级、创新,结合最新的科学技术进行了整合。以IBM公司为建设银行提供的智慧银行解决方案作为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建设银行的智慧银行网点,自助VTM机、全息投影、互动大屏等等产品均由不同厂家生产,符合传统意义上的系统集成。但是以方案提供商角色出现的IBM将这一系列产品与银行实际业务需求进行整合提供了综合解决方案,为银行实现科技创新应用,增加客户满意度做到了推动,因此获得了银行和客户的共同认可,使得智慧银行这一业务在2014年底发展迅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的金融系统集成业务已经是解决方案的集成。作为服务商,我们需要了解金融行业需求,整合软、硬件资源,将其有机的结合,在银行需要的业务环节上提供出能够解决问题的整体方案。

三、浅谈金融系统集成业务未来发展趋势

在当前行业和科技水平发展的趋势下,笔者认为金融系统集成业务未来发展主要有以下趋势:

(一)以多方合作形成解决方案的集成为主

通过现代金融系统集成业务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做综合服务的方案提供商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成为金融服务业的一个主要趋势。在为金融行业提供系统硬件产品已经高度成熟的市场中,产品成本已经趋于透明化,利润空间已经不利于服务企业发展,即使在产品上更新换代进行创新,也会在短时间后出现市场相类似产品快速普及的情况。因此,以解决方案为核心,针对客户具体需求,为客户解决实际问题或者为客户带来可观收益的整体方案服务方式将更加受到客户和市场的欢迎。

同时,在市场竞争中,整合同类企业资源进行方案的搭建将促进不同领域的金融服务企业进行合作,形成联盟形式的团体,团体中的企业各自负责其专业擅长的部分,以合作为客户解决问题,弥补了以往各自负责单一范围,无法从实质上解决客户需求的问题。

由此可见,由不同领域的服务提供商共同合作,向金融业提供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将成为主体趋势。

(二)科技信息化为主

随着科技水平的高度发展,各种新技术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的时间越来越短,这就对未来的金融系统集成带来一定影响。作为金融行业,多数服务需要面向社会,需要有大量的客户资源。以目前建设银行提出的“新一代”系统为例,这就是银行自身从需求利用科技信息化进行业务集成的一个典型代表,该系统涵盖了建行多项业务,实现了整体软、硬件的管理与协调。而作为金融行业的服务商,如何利用新的技术应用为金融客户降低成本也是系统服务商需要考虑的关键。针对银行自身发起的系统集成,如何把握机会,及时将新的科学技术引入到服务中来,是未来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三)集成业务流程外包服务

自助银行发展趋势范文4

三网融合是我国实施的新兴战略产业内容之一。它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带宽的多媒体基础平台。三网融合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化的说法,在现阶段它并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三网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其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向人类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行业管制和政策指引也逐渐趋向统一。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金融产品创新同质化严重,各家商业银行面临着不断增加经营业绩的要求,迫使其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来开拓新的市场,发展新的客户群体,其中尤以零售业务为重。当前,我国的信息技术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2009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三网融合概念的形成及付诸于行动,正不断促成不同行业间的交叉性融合,跨行业间的合作不断加深,同时也将对银行业务开展和金融产品的研发产生一定影响。

以银行支付业务为例,从国人习惯的现金支付演进到储蓄卡支付、再到信用卡支付,经历若干年的推动,取得一定成效。但随着全球化市场进程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银行支付业务将面临“技术性脱媒”的严峻挑战,尤其是第三方支付企业突破目前2C业务,转向B2B和C2C市场后,对商业银行的支付业务将造成更大的冲击。

从战略发展高度来讲,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应积极推进和加快对电子银行的发展,促其与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布局相适应。随着手机和互联网络的发展,未来电子支付、移动支付必将成为新的蓝海领域的市场空间。随着3G网络的推出,“三网融合”的试点运行,电子银行尤其是手机银行发展的大环境会出现重要改善,大力发展电子银行、充实网络业务内容和产品,股份制商业银行还需要在未来电子银行发展方面进行研究,在战略高度上积极推进手机银行、甚至是电视银行等未来业务发展的重要领域。

围绕技术创新所开展的商业模式创新,商业银行拓展零售业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借助三网融合发展趋势,建立商业银行价值传导模式。信息交换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信息交换资源的有效利用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我国目前所倡导的三网合一正是顺应这一潮流的技术要求。在三网合一的进程中,除了与网络通信、媒体相关的行业会相应得以发展外,也为金融业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产品和新业务开发的市场空间。单就技术而言,三网融合只是人们在信息交换技术方面的一次整合,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三网融合还会涉及到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进一步刺激消费,比如说支付手段等诸多新的商业机会的创造。在三网合一的模式下,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构建完整的价值链结构,将上游的产品、金融服务供应商以及其他零售商等,下游的客户和商业银行形成一个系统的信息流通结构,在这其中,商业银行应该借助三网合一的信息交换的特点,将自身的价值链植入三网之中,以此来将金融产品信息和消费信息在终端客户群体中更有效地传播。二是借助三网融合发展趋势,商业银行应加快营销及提高服务综合能力建设。三网融合后,民众可用电视遥控器打电话,在手机上看电视剧,随需选择网络和终端,只要拉一条线、或无线接入即完成通信、电视、上网等。这将为普通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信息接收终端,更为便捷的信息接收模式,而这也将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多展示产品的平台。那么,如何将商业银行现有的价值链移植到三网之中,为客户提供更为生动、更为及时、更为快捷的消费信息和金融产品信息,是商业银行应该考虑的问题。目前,国内客户日趋成熟,需求日益复杂,对银行的管理水平和客户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银行业渠道管理模式和个人能力已经难以进一步满足和促进业务发展的需求,迫切要求推进价值链的整合,将同业合作伙伴、异业联盟、特约商户以及内部渠道进行整合,提升内部以及外部的综合合力。三是借助三网融合发展趋势,商业银行应加强内部管理能力和信息化运用能力建设。进行信息化的全面整合,积极推进信息管理系统和商业智能的应用。与价值链整合相配套的措施是进行信息化的整合,加快客户数据分析的建设和运用。在数据仓库的基础上,完善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除完成一般的客户信息收集、交换、分析和应用功能以外,还应该考虑业务的发展、客户的成长,构建一个全面完备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进一步提供商业智能的功能,在评价银行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同时还能考虑个人客户、特约商户的发展趋势的资产评估系统,可根据店铺、地域、购买层等不同的属性决定客户维持率和客户资产价值增长率等各种动态评估系统,并为业务人员提供制定、实施最佳促销初级策略的信息。同时,为了提升管理水平,整合完善目前已经成功应用各类业务管理、风险控制等系统,为各项管理决策、考核和评估、分析和监控等提供依据,提高经营决策水平和效率,加强风险控制和投入产出分析。 

自助银行发展趋势范文5

1.贸易金融的纵深发展

贸易金融的核心就是服务于实体经济,这决定了贸易金融服务体系中就包含了大量的中小企业,贸易金融的未来发展空间更为广泛,会和银行票据、商业票据等具有较高变现能力的流动资产进行组合优化,进而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金融服务。而随着我国企业的海外扩张,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贸易全球化也必将成为昂展趋势,这对于我国走出去的企业实现跨时区、跨国家以及跨币种的结算和服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国商业银行也要和企业一道走出去,加大对海外业务的拓展,从而真正实现全球化的金融服务。

2.产品服务向综合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随着全球化经济时代的到来,单一的融资结算在金融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小,集成化和综合化的融资结算方案占据较大比重,因为综合化的方案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最大化的资金收益,同时还能够规避汇率风险。这种综合化和集成化的发展会逐步演变成典型的“1+N”服务模式,银行在设计金融贸易服务产品时,要综合企业的上下游来制定整体的金融服务,并对产业链的上下游关键点进行统筹,并在此基础上提供集成化的融资、结算和账户管理服等金融性的衍生服务等,从而确保整个产业链的正常运行。

3.创新研发将成为常态

在全球化的经济大潮下,传统的单一方式能够获得成功的可能性越来越少,如果没有创新点就很容易在实施过程中被大量复制而导致竞争的惨烈,在这个背景下,要想保持贸易金融的持久竞争力,创新研发就成了必要的前提,只有通过有效的创新才能够保持个性化和差异化,才能够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在未来贸易金融的创新需要从利率和汇率变动;人民币国际化;监管逐步放松;产业链条延长这四个方面进行创新,这些创新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和商业银行的之间的合作关系,也是提升商业银行金融贸易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4.融资交易的信息化发展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渠道支付系统的日益成熟,很多商业银行不仅会通过自建的网上银行或者电话银行直接向企业提供贸易金融服务,同时在电商的快速发展趋势下,和电商企业进行合作,借助电商平台的信息源来制定专门的融资额度核定标准,从而为网店客户提供高效的在线融资和结算的服务。

二、提升贸易金融核心竞争力的应对策略

1.建立全面的客户关系管理平台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一体化的管理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全球化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就是商业银行完善客户管理的重要保障,对此商业银行要重视银行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通过建立基于全球的统一客户信息平台,进而实现在银行内部形成功效,并在这个基础上推动全球的客户进行相互推荐,并积极推动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也就是全球客户经理、全球产品经理和全球风险经理相互合作,从而为客户提供综合性的贸易金融服务。

2.进一步强化一体化的跨境服务能力

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从三个方面来着手,第一要强化国际金融业务的通力合作,将贸易金融服务体系中涉及到海外机构,境内外同业服务资源充分的整合,从而帮助商业银行实现跨境服务能力的最大化。第二要统筹贸易金融服务产品和管理,建设具有全球信息共享能力的数据仓库,促进境内外的贸易金融服务能够红丝线及时的沟通和交流。第三对跨区域的金融服务提供有效保障,对现有的金融产品业务进行梳理,制定标准化的业务流程,并在后台集中管理整合,建立跨区域的数据处理中心,从而对跨境的金融贸易提供有效的管理支持能力。

3.构建灵活的创新机制

随着国际经济的复杂化,商业银行的竞争惨烈化,银行的贸易金融如果不能够实现持续的创新机制就很难在这个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而支持贸易金融创新的三个基本主要就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第一是要实现扁平化,贸易金融的新产品研发过程尽可能的缩短流程,比如创业产生到研发再到推广都要最大限度的缩短研发周期。第二从直达方向创新,搭建全面和开放且协同的贸易金融创意在线平台,通过向广大员工、客户来收集创意,从而有效的激活商业银行的创新。第三要培育创新文化,加强培训和完善激励措施来充分调动贸易金融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热情。

4.建立全面的贸易金融风险管理体系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风险控制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因此一方面要加大贸易金融的创新力度,另一方面就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通过增加物权和债权等手段来补充信用保险,在设计产业链融资方案时,要尽可能缩短风险资本的占用周期,从而实现以尽可能少的资本占用来支持最大化的贸易金融流量。

自助银行发展趋势范文6

证券考试网权威2018年证券从业《基础知识》知识点:全球金融市场的形成及发展趋势,更多2018年证券从业《基础知识》知识点相关信息请访问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网。 【导语】2018年证券从业资格知识点《法律法规》:全球金融市场的形成及发展趋势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参加证券考试的考生有帮助!

全球金融市场的形成及发展趋势

1.金融市场的形成

(1)货币的出现标志着金融市场开始萌芽。

(2)以银行为中心的现代金融市场初步建立。最早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英国也于1694年成立了英格兰银行,其成立标志着现代银行制度的确立,也意味着以银行为中介的借贷资本市场的形成。

(3)证券业的发展是金融市场形成和完善的推动力。1609年,荷兰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形、有组织的证券交易所—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标志着现代金融市场的初步形成。

(4)信用形式的发展使各类金融子市场得以形成和发展。股票和债券是两种主要的证券信用工具。

2.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1)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趋势。

(2)全球金融市场的证券化趋势。(债务危机导致贷款收缩,筹资者转向证券市场;实行金融自由化政策,开放证券市场;技术的发展;新金融工具的出现)

(3)金融创新的趋势。(狭义的指金融工具和金融业务的创新;广义还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创新)

自助银行发展趋势范文7

关键词:商业银行;贷款;目标定位;实践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面对国际金融环境所带来的不乐观因素

(一)外向型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

1.汇率方面的挑战。众所周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存在着上升压力。这一压力的形成不仅受到我国长期净出口增速的影响,也受到国际经济政治大环境的作用。

2.贸易壁垒方面的挑战。贸易壁垒主要表现在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其中又以绿色壁垒最为常见。不难理解,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已逐步奉行着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在有效规避WTO惩戒风险的驱动下,它们必然引入技术性壁垒。这一国际贸易壁垒的引入,直接加大了我国外向型中小企业的生产技术难度,并同时增大了生产成本。

(二)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1.放贷资金紧缩。近年来的金融危机对于我生产制造行业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由于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趋势,或许在今后的金融风暴中对我国的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2.放贷质量难以保证。为了响应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各级政府着眼于招商引资一些绿色环保的现代项目。这样做符合国家发展的大趋势,同会给当地行政部门带来业绩需求。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当地的政府会对相关银行施加压力,影响了放贷的质量,对于银行放贷产生了很大的风险。

通过上面两点我们可知,中小型企业与商业银行密切相关,中小企业有个稳健的发展趋势,必然也将带动商业银行的发展。所以,两者只要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共同建立一个和谐,诚实守信的循环关系,必将开创一个新的局面。

二、不利条件下的企业融资风险形成的机制分析

1.生产结构升级。主要就是人们的消费结构的转变导致了生产结构的升级,中小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必然调整自身的生产结构,从而提升了在销售领域的的地位,进而进军国际市场。

2.低碳发展方向。中小企业的低碳发展方向,使其生存下来的必然趋势,只有符合发展的大趋势,开发新产品,不断提升自身地位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会大大的降低企业融资的风险。

三、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目标定位

(一)在现有制度框架内展开创新

商业银行的形式存在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本着为了对客户负责的态度,商业银行的一切活动必须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进行。在银监会的监督下,进行各种商业活动。防止其做高风险投资,把客户的利益推到浪尖上。

(二)创新初衷应是提升服务质量

商业银行的目的就是盈利,只有不断的优化自身的服务质量,不断地增加新业务,在投资市场中稳步发展,才会占有一席之地。对于银行的服务高效率高素质,对其内部行为既要高度监管,又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四、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实践模式

(一)引入外部专家团队

对于商业银行由于种种原因吧,对于一些创新型企业进行信贷时,对于考察是一大难题,对于其领域不熟悉,缺少技术把关,对于许多商业活动不能正确的做出判断。因此,在商业银行可以构建由外部各个领域的专家组成一个专家外部考察小组。这样大大的降低了风险的发生,有助提升在金融界的地位。

(二)建立与政府的沟通机制

由于现阶段我国经济趋势发展的态势,政府对于商业银行的投资方向还是有一些影响的作用。所以,和政府做好沟通很必要,可以大大的降低投资的风险。关于一些相应政策的贷款项目,与政府协调好关系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三)资产结构优化的放款倾向

对于银行内部的监管制度要严格,在放贷选择上要严把关,对于一些发展前景好,能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的,风险小,能够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企业优先。通过优化放款机制,不断完善业务水平。此外,还要看当地的政府的扶持方向,最终确定放贷的决定。

(四)以项目为导向的团队工作模式

银行的性质决定了贷款的种类繁多,有些贷款项目比较复杂,为了加大监管的力度,必须进行系统的调查。最好组建组建一个内部导向团队。非别对借款人的个人信息进行核实,对于借款的的用途,产品的预期效果,等等多方面进行考察,提高自身的监管效率,同时也提升了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五)商业银行内部监管工作建立的发展方向

对于商业银行内部监管工作建立的发展方向,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着手:(1)效率提高方向,体现在有效缩减监管周期,从而提高放贷效率;(2)组织优化方向,通过组织架构的适应性调整,来为建立工作的开展建立职能部门间的配合机制;(3)内控强化方向,以内部控制为基础,建立全过程的监管途径。

总结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我国的经济在蓬勃的发展,企业的种类与数量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正是因为这样企业的扶持离不开商业银行的信贷,在当今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商业银行的地位是无法替代的,政府应该鼓励商业银行的的发展,提供适当的便利。商业银行更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越来越专业化,投资理念明确,监管力度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应运而生,将来市场经济发展的一半功劳来自于商业银行。我相信,商业银行在未来的贷款业务会越做越好,定位会更加的准确。我坚信商业银行的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自助银行发展趋势范文8

1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2006年12月,银监会出台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批选择四川、吉林等六省区进行试点,2007年10月又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扩大到全国31个省份。从2007年3月初首批3家村镇银行开业,到2009年3月初,全国已有97家村镇银行,短短两年时间实现了数十倍的增长速度,而这一数字还将迅速壮大。两会期间,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银监会对村镇银行的发展目标是2000家,凡是有条件的县都可以有一家。

2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趋势

2、1注册资本规模逐步增加

根据银监会《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在县(市)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300万元人民币;在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0万元人民币。但在目前已成立的97家村镇银行中,注册资本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全国第一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成立时注册资本仅为200万元。而去年年末成立的广东中山小榄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为2.5亿元,规模居全国村镇银行之首。注册资本的逐步增加,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村镇银行开业之初吸储比较困难,缺乏营运资金;另一方面高额的注册资本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各项指标满足监管标准,有利于村镇银行拓展业务。

2、2金融机构发起人范围逐步扩大

村镇银行成立之初,多以当地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人。同时,外资银行在这轮农村金融机构布点中表现活跃,2007年12月,汇丰银行发起设立了第一家村镇银行,随后它马不停蹄地在重庆大足、福建永安、北京密云和广东恩平设立了5家村镇银行。渣打、花旗等外资银行业巨头也在摩拳擦掌,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农村的村镇银行,并且在积极布局,设立网点。相比之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这场金融布局中的态度反而不是非常积极,2008年8月,由中国农业银行发起设立的湖北汉川农银村镇银行和克什克腾农银村镇银行在湖北、内蒙古同时成立,开创了国有商业银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先河。建设银行紧随其次,同年12月在湖南省发起设立了桃江建信村镇银行。截至目前,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均未发起设立村镇银行。

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说明了我国银行业整体实力上升,特别是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经过几年的改革重组,资本总量、内控制度等已具备了跨区经营的实力,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正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有助于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抢占农村金融市场,实现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张,从而实现跨区域经营。

3促进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建议

目前,我国的村镇银行已经开办了97家,实现有效贷款40多亿元。但是在村镇银行设立以来,吸储困难、业务品种单一、社会影响低等问题也随之产生,困扰着正在发展的村镇银行。现对村镇银行的发展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3、1合理限制村镇银行的发展规模

虽然较大的注册资本可以增强防范风险能力。但目前我国已开办的村镇银行多数坐落于贫困的乡镇,业务量有限,容易造成村镇银行单户贷款额度过大,不良贷款压力很大。因此,建议监管部门合理限制村镇银行的资本规模,初次设立时最好不要超过1亿元,以后随着资产规模的可以适当增加,从而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同时,监管部门应充分考虑各地区经济条件、人文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以及金融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坚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在经济发达地区,可设立多种所有制的村镇银行,采取市场化方式促进民间资本投资参股,促进规模型村镇银行的发育在经济欠发达区域,可设立小型化的村镇银行。转3、2村镇银行应明确服务对象,坚持走“尤努斯”模式

村镇银行作为一种微型金融,起源于尤努斯乡村银行模式,类似于国外的社区银行。尤努斯模式在孟加拉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它的主要业务是为穷人发放小额信贷,帮助穷人脱贫。我国的村镇银行是由金融机构做为主发起人,人员构成也多由发起人指派,这种诞生的模式必定会将发起银行的经营模式带人村镇银行。目前国内已经成立的90多家村镇银行中,大多数存在着“放大不放小、放富不放贫”的问题,偏离了办行初衷。这种经营模式还易造成单户贷款比例过大,一旦发生风险,将对村镇银行产生巨大的威胁甚至破产。因此,我国的村镇银行必须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服务对象必须是“三农”、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并在此基础上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才能巩固村镇银行的客户群体,千万不能为了短期的利益放弃了农村这个广阔的市场,同时也可以将村镇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区别开来。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3、3村镇银行应放眼未来,积极提高自身实力

部分村镇银行成立之初,即面临着吸储困难、放贷无门的境地,当年甚至第2年将面临亏损。尽管如此,我国村镇银行应坚持自身的市场定位,致力于为广大农户提供金融服务。成立初期,董事会应制定三年的发展规划,将工作重点放在拓展客户上,宣传自身的服务,培养忠实的客户群体。其次,应积极为农户和小企业量体裁农,设计具有自身特色的业务品种,不能简单延续以前大银行的传统做法,而是要改造自己的工作流程,调整自己的经营机制,在客户信息的搜集、贷款风险的甄别、抵押担保品的设计、客户沟通方式等细节方面,要进行切实的“转型”。最后,必须建立并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在贷款流程和日常管理中严格控制,降低经营风险,只有这样,村镇银行才不会陷入坏账泥沼,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3、4监管部门与地方政府共同打造和谐的发展环境

由于村镇银行个体小、资金实力弱、网点少,在当地的社会名气较低,普通百姓对这类新兴的金融机构比较陌生,往往被当作“个人开的银行”,规模又远不及其他机构,这样的新面孔较难建立起足够的信誉。监管部门应逐步完善结算环境,对村镇银行出台优惠政策,使之尽快加入支付系统、银联系统、个人征信等系统,帮助其完善银行功能,可以为广大农户提供更加丰富的金融服务。

同时,由于我国村镇银行多在贫困地区设立,当地信用环境不完整,缺乏担保机构。当地政府应尽快完善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建设,营造诚信的氛围,制定对农户的贴息或保险政策;降低农户贷款风险系数;适当时机成立针对农户贷款的担保机构,扩大农户的受益群体。

摘要:自银监会2006年底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后,我国村镇银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截至2009年3月末已成立了97家。针对村镇银行在设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趋势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村镇银行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村镇银行;发展;趋势;建议

参考文献

自助银行发展趋势范文9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迅速提高,国民对金融理财的意识和观念逐渐发生改变,人们对金融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需要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金融理财方式,在此背景环境下,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并且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因此,研究互联网金融在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性和必要性,有利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电子信息化金融服务兴起于七十年代,通过相当长时期的发展,如今才形成互联网金融运行和服务的基本框架,并且其仍然在其发展中不断进行创新。互联网金融在最初被投资者熟知是从网上银行业务开始的,由于网上银行业务的方便快捷,被金融投资者所信赖和认可,进而才得到发展和普及。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平台的出现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进步。随后兴起网络信贷平台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基础上,实现了借贷双方之间的直接融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模式,尽管它存在着不健全之处,但是促进其健康发展对经济社会的进步具有很大的作用。

二、互联网金融概述

1.概念。从狭义上来说,应该将互联网金融归类于货币的流通方面,就是说资金融通借助互联网实现资金融通的各种方式和方法就都可以成为互联网金融。无论是哪种资金融通的方式,不管直接方式或者间接方式都好,只要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资金融通的行为,就可以称之为互联网金融。传统意义上的金融机构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来提高自身工作效率的目的的行为,也可以将其定义为互联网金融。

从广义上定义互联网金融,就是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移动通信技术来实现资金的支付、融通和信息中介业务的新型的金融模式。在广义上理解互联网金融,它包括企业组织的多种形式,有网络小额资金贷款公司,网络上第三方的资金支付公司和金融中介公司。目前商业银行主要推广的业务有网上银行、电子银行和手机银行。简而言之,互联网金融是借助和依赖互联网的手段方式来达到资金融通的目的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里的第三方指的是在电子交易中的除了买卖双方之外的第三方,第三方支付就是买卖双方交易中的中间资金交易平台,它是在银行等相关机构的监督和管理下来保障买卖交易双方利益的机构。作为第三方独立机构只有具备在实力和信誉上的保障,才能在与银行签订合约之后,提供金融交易平台的服务,因此,第三方支付平台也是属于互联网金融。

2.特点。互联网金融具有可移动性和即时性的特点,移动设备的发展,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方便快捷操作简单的方式,利用这些设备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相当快,并且随着互联网全球方位内的覆盖,互联网金融的覆盖范围和发展市场相当广阔。互联网金融由于信息传播即时性的特点,使信息变得公开透明。互联网金融在成本投资上,借助网络信息平台,使得交易成本降低,进而提高了绩效水平。互联网金融与传统的金融模式相比,在管理和金融风险上存在较多的缺陷,应该进行必要的规范管理和风险防范。

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主要的特点体现为客户范围受到限制;金融交易资金额小;存在较大的风险性。互联网金融客户受到年龄、学历和经济条件等相关因素的限制,许多研究现实表明互联网金融的主体是中青年人群,因此,互联网金融的客户群体需要不断发展。在金融投资中交易额度小是因为人们对互联网金融存在怀疑态度,不能产生同传统金融模式的信赖感,而互联网金融的客户主要是中青年人群,他们的经济条件有限,因此,导致了交易额小的结果。互联网金融风险较大是由于互联网自身具有的匿名性和隐藏性特点,使金融交易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进而出现的分析案例比较大。

3.种类。互联网金融针对服务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由金融公司提供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和有网络公司提供的金融服务。

三、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趋势

1.金融系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首先,是金融系统经营架构的转型。经营架构包括营业网点、人力资源、业务操作方式和相关机构部门的整合。营业网点要考虑到人力物力成本问题,减轻商业银行的负担,使其逐步向自助网点进行转变。互联网金融要求金融工作人员进行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型,并对自身职能和服务对象进行准确的定位。业务操作借助互联网技术不断转变和创新,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创造条件。互联网金融要求对相关的部门机构进行整合,优化管理,实现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最终实现互联网金融的一体化。

其次,互联网金融经营方式的改变。其经营方式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科学的发展理念,对经营方式进行创新,对传统金融模式的变革有重要作用。

最后,互联网金融的经营环境的变化。环境的变化对互联网金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求在网络环境下的价格合理,金融信息详尽,投资双方营造互相信任的关系。

2.非金融系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非金融系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移动支付,线上小额贷款和众筹融资。由于移动便携设备的普遍应用,使移动支付成为可能。线上小额贷款会逐渐突破地域的限制,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覆盖。众筹融资是集中了投资者的资金渠道和能力,提供给小的企业或者个体,使他们能够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投资。

四、总结

互联网融资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现阶段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未来还是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白杰.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演进及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4.

[2]徐姣.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2014.

自助银行发展趋势范文10

社区银行前景广阔,而围绕社区银行展开的激烈竞争已趋于白热化。事实亦证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做小做微的市场定位,很容易转化为进入社区开展金融服务的资源优势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在突然被叫停之后,近日,监管部门终于发放了首批社区支行牌照,这其间,经过了半年的煎熬和等待。 据悉,此次社区银行牌照的发放中,民生银行是最大的赢家,有700多家社区金融店获得了社区支行牌照,但仍离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雄心勃勃的一万家社区银行的宏伟目标相去甚远。浦发银行紧随其后,也获得300多张牌照。兴业银行、平安银行等多家银行均有多家社区支行获得牌照。业内人士称,牌照的发放意味着小区金融驶入了规范发展的快车道。 社区银行前世今生 何谓社区银行?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介绍:“社区银行”概念发源于美国,本意指的是规模较小、经营地域狭窄、业务模式相对传统(以存贷款为主)且依赖“关系融资”技术的银行。与美国的情况不同的是,目前国内所指的社区银行并不是针对机构的整体属性,而只是关注对社区客户所提供的服务本身。 西部某银监局农金处人士亦表示:我国的社区银行分类区别于国际上通行的概念,严格意义上说是从服务方式、服务范围上进行界定的。由于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差距大,社区金融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形式。 情况的确如此,社区银行概念的金融门店在一年多的时间内便百花齐放,尽管定义争论不休,但阻挡不了各种服务方式的“社区金融服务站”“金融便利店”“驻人式自助银行”“便民服务站”“社区金融超市”和“理财超市”等“一拥而上”呈现在市民面前,有银行员工提供服务的,有外聘人员看守的,有卖理财产品的,有提供保险产品的,一时间“乱花渐欲迷人眼”。 事实上,在民生银行“爆发式”的“圈地运动”之前,农村金融机构已经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行了数年的社区金融服务的探索。2012年,《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实施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的指导意见》(银监会〔2012〕190号)出台,各省联社先后开展了“金融便民服务到村”的相关组织工作,从东部到中部到西部,各省农村信用社努力消除金融空白点,使得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深入到了乡镇直至偏远的居民点,很多农信社还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村级“便民金融服务点”“挎包银行”“流动银行”“村周银行”等等接地气、顺民意的社区金融服务方式。天津、山西尧都、浙江绍兴、宁波等地方的地级、县级农村金融机构的便民服务点几乎覆盖了当地所有的乡村,真正做到了“打通最后一公里”。 尽管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和部分城区的社区金融服务上默默耕耘数年,但是,最终是民生银行在社区的“跑马圈地”将社区银行的概念包装成了“眼球”新闻。 正是民生银行对社区银行的规模化推进,使得社区金融服务在概念、理念和关注度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引爆了商业银行在社区金融服务中的对决,角逐日渐白热化,各类金融机构现身其中,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异常活跃。截至今年3月末,民生银行投入运营的社区支行及自助服务网点突破3000家。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上海农商银行、北京农商银行、广州农商银行和宁波银行等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发挥自己本土银行的优势,坚守一隅,当仁不让,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步步为营,不但使区域内的农村金融服务站点几乎达到了每村一个,让村民脚不出村就能办理常规的存贷款业务,同时,也把触角深到了自己的“软肋”――城市社区。上海农商银行计划在今后三年,全面实施250家社区银行网点的改造,将营业网点由业务操作中心转变为营销和服务中心,进一步提高网点产出;广州农商银行已在番禺、华南新城、花都等地开设了多家微型社区理财中心。 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国有银行也倚仗着自己的“财大气粗”,迎头赶上,放低身价,“屈尊”社区,用各自的路径积极探索社区银行发展模式。 前述银监局人士认为:“社区金融服务应该允许更多形式上的探索,农村地区的便民金融服务点和城区的社区银行都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服务方式上的创新,是社区金融服务的不同形式。”

群雄割据归于理性 曾刚表示:“不管概念上如何去判定,对社区银行关注度的上升,反映了中国银行业在过去一段时期中的一个重要趋势,即普遍加大了对零售银行业务的拓展力度。” 背后的原因很简单。一方面,随着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加速推进,市场竞争日渐加剧,银行议价能力和获利空间受到较大削减,亟需拓展新的客户和收入来源。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零售银行业务的市场潜力也开始迅速显现。更多的银行试图介入小银行的传统领地,拓展所谓的“社区银行”服务,则成为很自然的战略选择。 正当各类银行机构在社区金融服务的领域中“冲锋陷阵”、攻城掠地之时,去年年底,银监会下发了《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中小商业银行设立社区支行、小微支行的通知》(以下简称277号文)。通知要求,在支持中小银行转型社区普惠金融的同时,本着“鼓励和规范并举”的原则,规范商业银行社区支行、小微支行建设,厘清相关规则;并要求此前部分银行设立的“自助银行+人”的咨询型网点应规范界定为社区支行、小微支行,按照程序提出设立申请,履行准入程序。 简而言之,这是监管部门首次对社区银行的设立明确了态度,对相关事宜进行了规范,具体指出社区银行分为“有人”和“无人”两种模式,“无人”模式必须自助,有人值守的社区营业网点将需要申请牌照。 浙江某农村商业银行人士告诉记者,由于该行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城区业务竞争激烈,特别是在大银行回归县域、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深耕”城区的多重压力下,该行希望通过设立社区银行等便民金融服务点,增加城区客户的黏性,开拓新的客户资源。但是,在他们紧锣密鼓地租门脸、搞装修、买设备之后才发现,一个符合277号文的有人值守社区银行的牌照,经过了3个多月也未得到批复。对此他表示了理解:“合规的社区银行操作起来还是有难度的,监管部门审慎处理可以理解,因为对于监管部门来说社区银行也是新概念、新业务。” 不可否认的是,277号文之后,社区金融网点进入了实施者和监管者理性思考的“静默”期,市场从“”转向了观望状态,发展趋于平缓。 曾刚认为,理性的思考是必须的。从对美国社区银行的观察来看,社区银行由于业务模式单一,拓展非利息收入的能力有限,分项比较来看,除传统的储蓄账户服务收费外,在信托收入、金融市场收入、服务收入以及证券化收入等方面,社区银行业务的贡献力明显较弱。因此,尽管社区金融服务是符合银行业发展趋势的重要方向,但也绝非一个能在短期内轻易获得巨大回报的领域,是需要巨大投入且冒一定风险的战略选择。 直至近期才大规模发放社区银行牌照,应该说是监管者对于社区银行服务模式的深思熟虑和审慎监管。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认为:“可以说是众多的股份制银行用自己的认识和行动倒逼了国内社区银行的规范和监管的跟进。” 赚钱还是赚吆喝? 目前,各类名目、五花八门的“社区银行”物理网点遍地开花,各种装潢、不同服务的社区银行出现在乡村、城市。社区银行在“农村包围城市”的战术下,从农村的“便民金融服务点”到城区的“社区银行”,社区金融服务的方式呈现出“百花争鸣”的趋势。 由于城区良好的经济优势和客户素质,相对于农村而言,城区是目前社区金融服务角逐的“黄金地带”,各银行对在城区设立社区银行的热度远高于农村。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认为:“城市居民在经济实力和教育素质上均优于农村,城市中的社区银行能更好地凝聚客户,对于商业银行占领核心区域、瞄准核心人群、吸收存款、培养客户黏性是一本万利的商机。早点设立社区银行,就早日划出了势力范围。”于是,民生银行豪气冲天地提出了“三年内建立一万家社区银行”的豪言壮语,光大银行曾计划2013年内推出200家社区银行网点。 但是,社区银行的扎堆也容易带来恶性竞争。目前,社区银行瞄准的大多数是城市的高端人群和高端商圈,这意味着对社区银行的租金、装潢和人才的高要求,背后都是成本的增加,总投入并不低。而且,各社区银行的服务模式、产品种类等等并没有太大差异,如何找到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和合适的盈利模式并持久发展,仍是需要观察的。 上述券商分析师表示:随着金融脱媒的推进,物理网点能在多大程度上吸引高端客户、推广产品,现在很难断定,毕竟,成本较高的物理网点是商业银行的盈利点还是包袱,近年来一直有争议,因此,社区银行前途难卜。 以小搏大农信抢先 尽管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都把热情投向了社区金融,但是,支持小微、扶助地方毕竟是农村金融机构的特色和强项,曾刚表示:“从目前来看,对于农村中小银行而言,因受外部条件的制约,‘社区银行’的确是其现实的战略方向,事实上也是唯一可行的选择。” 他说:“我国数量众多的地方小银行,包括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以及村镇银行在内,大都以社区金融服务为主,服务对象主要是本地客户,业务模式相对传统,更依赖重视客户‘软信息’的‘关系融资模式’等等。”因此,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社区金融服务有天然的优势。 事实证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做小做微的方向很容易成为进入社区开展金融服务的资源优势。上海农商银行是较早发起设立社区银行的金融机构。2010年5月18日,上海农商银行在徐汇天平街道正式启动“金融便利店”建设,到2012年末便在全市开满100家。 上海农商银行侯福宁行长透露:该行的金融便利店通过延时、错时服务和“人工+自助”服务,形成“您下班、我营业”的差异化经营模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主动对接社区,共建社区金融服务中心,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截至2013年末,全行101家金融便利店储蓄存款余额合计193亿元,受理发放零售贷款合计57.6亿元,销售理财产品167.5亿元。 对于监管方面,曾刚提醒:“对监管部门而言,应把握风险管控与鼓励创新之间的平衡。一方面应有序推进,对社区银行网点扩张实施适当的准入控制,既防止局部市场的过度竞争,也有助于控制现行模式中的一些潜在风险。另一方面则应考虑社区银行网点的特殊性,适度提高监管的弹性。建立与普通网点有差异的准入标准和审批流程,为银行的创新与战略调整提供更灵活的空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也建议:“我们在监督体系的建设可以部分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再结合我国特定国情建立适合我国农村社区银行的监督管理体系。此外,政策偏向是农村社区银行存在发展的最重要的外在推动力,需要加大政府财政补贴、奖励和税收优惠力度。”

自助银行发展趋势范文11

政府主导金融结构调整

当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政府在面对国内外压力的情况下,积极主导了两次金融结构调整:第一次是1997年危机发生后,政府从1998年开:始的金融结构调整,因为1999年8月大宇公司的倒闭,2000年政府主导了第二次金融结构调整。

第一次金融结构调整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银行通过退出、兼并增资和引进外资进行结构调整。其中有5家银行被开除、另有5家银行被兼并,公共基金投入到银行中充实资本金,大多数银行积极引进外资。另一方面就是对非银行机构以退出为主进行结构调整。

面对大宇集团的倒闭,韩国政府在对非金融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的同时,又对韩国的:金融结构进行了第二次调整。银行方面,主要是政府推行金融母公司制度(允许银行设立其他类型的金融分支机构),投入公共基金。而非银行金融机构则区别对待,中小型金融公司的调整以开除和兼并为主,但政府对大型金融公司提供资金以促进其金融结构调整。

两次政府主导的金融结构调整中,政府主要的主导方式就是通过公共基金的投入,开除(取消其经营权)不具备能力的金融机构或促成金融机构的兼并等。

从1998年到2004年6月,政府投入的公共基金总量达164.7兆韩币。其中发行债券筹集资金102.1兆韩币。这说明发行债券进行筹资是公共基金的主要资金来源。回收资金投入是38兆韩币,预算内资金投入20.3兆韩币。且公共资金最大的投入是股权出资,共计62.2兆韩币。其次是购买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共计39兆韩币。为倒闭的金融机构支付储蓄赔偿30.3兆韩币。另外还有无偿的给予金融机构援助和购买资产等支出(见表1)。

另外,从支出援助的对象来看,公共资金一牛投入于银行之中,达86.7兆韩币,其中政府对银行进行股权出资33.9兆韩币,买入不良债权24.5兆韩币。对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投入中,综合金融公司占据22.9兆韩币,保险公司占据21.2兆韩币,证券及信托公司为18.5兆韩币。且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公共资金投入通过代替支付储蓄达到30.3兆韩币的较高份额。这说明公共基金在很大程度上对银行机构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这对银行机构在未来重新发展成为金融机构的核心力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见表2)。

通过两次政府主导的大规模调整,韩国金融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政府通过开除(撤消经营权)、兼并、解散、破产等手段相继处理了大量的金融机构。从机构的组织安排上对韩国的金融业进行了一次有力的重组。从危机后到2003年末,共有809家金融机构受到结构调整,占原有金融机构总数的38.5%。其中原有30家综合金融公司中,29家经受了调整。33家银行中,15家接受了调整。储蓄银行和租赁公司也都有50%以上经受了调整。并且,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韩国又重新设立71家金融机构,这些新设立的金融机构符合发展要求,对充实韩国的金融基础起到了积极作用(见表3)。

韩国金融结构调整的成果

伴随着其他经济改革的推进,经过长达5年的调整,韩国的金融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大幅减少,金融机构的健康性、盈利能力和劳动效率大大增强。

到2001年6月末,1560家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五级分类的次级以下)规模为49.8兆韩币,比1998年3月危机当时的112兆韩币减少了62.2兆韩币。1997年,银行的不良债权比率为6.0%。尽管由于1999年大宇公司的倒闭带来的第二次不良债权比率上升,但经过随后几年的结构调整,到2003年,整个银行体系的不良债权比率已经下降到2.63%。同时,银行的资本金比率也得到不断提高。整个银行业的自有资本比率已经由1997年的7.04%上升到2003年的11.2%。伴随着不良债权比率的减少和银行自有资本比率的上升,金融机构的健康性得到了大大的增强(见表4)。

另外,可以从银行的经营能力方面考察金融结构调整的效果。1997年危机之后,韩国的银行业盈利能力大大的恶化。经过3年的艰难调整,整个韩国银行业于2001年已经基本达到了危机前的盈利水平。

银行业通过减员,减少分支机构,改善银行管理方式等手段不断提高银行的整体经营能力。1997年银行的员32,总数为145530人,到2003年精简为89511人。银行的数量也由1997年的33家降为2003年的19家。其中,人均总资产、人均总储蓄、人均贷款和人均净收益于2001年就发生了重大转变。银行业的资产收益率也由危机发生时的―0.93%恢复为2001年的0.76%,净资产收益率也由1997年的―14.18%恢复为15.88%。这些事实直接反映出金融结构调整对银行业带来的巨大效应,这为银行业在后来的金融产业新趋势中占据主导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见表5)。

韩国金融产业结构新趋势

银行业出现大型化趋势

前面提供的情况中已经可以隐约看到一些韩国金融产业发展的新趋势。银行规模日趋增大,金融产业出现了向银行集中的趋势。

银行的平均资产由1999年的33.4兆韩币上升到2004年6月的57.8兆韩币,平均资产规模增加了74.8%。而同时,证券和保险公司的平均资产规模只上升了5.4%和25.2%。证券和保险公司与银行资产规模的相对比重也由1999年的6.93%、27.9%变化为2004年6月的6.72%、28.4%,整个证券业和保险业的规模相对于银行

业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但银行的数量却减少了3家,而同时,证券与保险公司的的数量分别增加了10家和7家。这就清楚的反映出银行大型化的趋势(见表6)。

银行业出现大型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随着韩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推进,银行的健康度不断增加,前面提到的银行资本状况、经营能力的大:幅提高就是具体表现。这就吸引了投资者将大量资金从金融市场中抽出,重新流人银行。银行也利用自身网络和信息的优势,推销各种证券和保险产品。例如,银行在基金销售方面仍占有优势,契约型投资产品推销中,银行的占有率由2000年的7.2%上升到2004年9月的26.2%。在银保合作(bankasurance)上,银行维持着;绝对的优势。从开展第一笔银保合作业务以后,人寿保险公司推销的商品中有46.7%是通过银保合作(bankasurance)销售。在办理银保合作的金融企业中,除银行以外,还有证券公司和储蓄机构,但银行占所有银保合作业务契约数的98.6%和保费收入的96.3%。

同时,随着金融混业趋势的不断增强,银行自身成立证券、保险类的分支公司,或是成立金融控股公司从事证券保险业务。

非银行机构所面临的结构调整

面对资本市场的萎缩和证券公司盈利能力的恶化,证券公司的处境越来越困难。因为当前证券市场的交易额逐步减少,市场基础日渐弱化,证券交易所的月平均交易额从2002年的61.8兆韩币降为2003年4月的45.6兆韩币,主要依靠委托买卖来生存的证券公司面临了巨大的生存压力。同时网上交易的增加和证券买卖手续费的激烈竞争,也使得营业比例最大的委托买卖盈利能力恶化。2003年的前三季度,网上交易占交易所交易总额的46.7%,占KOSDAQ的74.1%,这对依靠委托买卖的证券公司是个沉重的打击。

金融危机以后,随着证券公司数量的增加和竞争的加剧,证券公司特别是小型证券公司将面临巨大的结构调整压力。网上交易的推广和委托手续费的激烈竞争,使得小型证券公司的盈利能力严重恶化,2003年大、中、小型证券公司的资产回报率分别为6.24%、6.3%和2.83%。

实行银保合作之后,保险业也面临一些调整压力。通过银行代销保险产品,带来的是保险市场的迅速扩大,反而没有参加银保合作的保险公司营业规模相对减小。实行银保合作以后的10个月,整个保险业的首次保险费达到6.2兆韩币,比同期增加了45.2%。参加银保合作的保险公司的首次保费收入增加了53.4%,而同期没有参加的保险公司首次保费收入减少了31.5%。因此,未参加银保合作的保险公司将面临巨大压力。

自助银行发展趋势范文12

关键词:保险自助机;市场营销;保险

中图分类号:F7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引言

近年来,我国保险企业发展迅速,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选择营销渠道是保险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险公司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保险企业做强大做强的基础。目前,我国保险产品的传统销售渠道主要为直销渠道和中介渠道。随着经济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人们消费理念的转变,围绕降低保险交易成本和提高保险服务质量的主题,近年来我国保险市场不断涌现出了一些新的保险产品销售渠道。保险自助机成为了各大保险公司在渠道拓展方面的一次创新。保险自助机采用液晶显示触控的一体化产品将终端设备的各功能整合为一体,客户可自主操作完成车险投保,购买意外险、旅游险和家财险,还可交固话费,进行电卡充值和手机充值。在自助机上购买保险,不但便捷,更能保护个人信息不外泄。从2011年中银保险自主研发的自助投保机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到现在已经有多家保险公司将保险自助机覆盖到全国多个城市的银行网点、车站及机场中。本文从保险自助机的特点入手,对其市场营销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同行提供参考。

一、发展保险自助机的意义

实施了61年的《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的废止是铁路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在未来铁路旅客的风险保障这个问题上,铁道路将很有可能开放铁路保险市场。目前,铁路部门还没有出台强制保险取消后乘坐火车如何购买保险的细则。各保险公司已经瞅准商机,开始抢占铁路强制保险取消后的市场。保险自助机陆续出现在各大火车站、地铁站和机场等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消费习惯的变化,自助终端发展更趋重要。一是保险公司总部大力要求推动自助终端发展,讨论制定发展规划,助推自助保险渠道业务的全面开展;二是人们对保险公司的服务需求更加的多样化,对于服务的及商品展示时性和便利性要求也越来越迫切;三是为增加客户体验,满足客户便捷办理的需要,增加营销手段的多样化;四是把业务推广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在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中抢得先机。

二、保险自助机的特点

保险自助机首先抢占了交通领域。一类是坐落于火车站主要销售意外险,这一产品并非简单的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险的替代品,而是为了给铁路旅客投保提供一种方便,保险责任包括了乘坐飞机、火车、轮船、客车、私家车等发生的意外身故和意外伤残。另一类是与银行网点合作自助投保车险。保险自助机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①自助机是全天候服务,对客户提供自动化服务。所以,从系统设计、管理、运行以及账务处理等方面将其当成一个无人值守、无人服务的网点。

②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保险业务自动化设备向客户提供自助式服务,实现保险服务的开放化、自助化、无纸化、网络化,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及客户需求,吸引更多的客户。

③客户自助服务将会推动理财服务,强化客户与保险企业的关系,使保险经营更具有特色。

④自助购买保险的所有金融交易均采用联机实时交易方式,以保证交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三、保险自助机市场营销现状

①开创了保险产品销售的新渠道,却轻视保险自助机的推广宣传。实施了61年的《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的废止,让各保险公司已经瞅准商机,开始抢占铁路强制保险取消后的市场,开拓了保险市场营销的新渠道。但是要将潜在的市场变为实在的保费数据,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目前,多数保险企业把注意力集中在保险产品销售渠道的创新上,却忽视了保险自助机的推广。现在知道自助保险销售机的人还非常少,以至于保险自助机鲜有人问津。据证券日报报道,“在记者观察测算的20分钟时间内,共有58位旅客在自助取票机上取票,却没有一位通过旁边的自助保险销售机购买保险。记者随机采访了5名取票的旅客,只有2名旅客知道取消了铁路强制保险。”“据火车站工作人员介绍,很少有旅客通过该机器购买保险。”可见,推广宣传不到位,使自助保险机刚面世就处在一个尴尬的局面中。

②缺乏对目标客户的研究,忽视服务的质量。保险企业缺乏对目标客户的研究,没有考虑到客户客户文化层次、消费水平、出行方式以及潜在需求来细分市场,导致保险机上提供的产品针对性不强。更重要的是目前我国保险企业非常注重服务范围的拓展,却忽视了服务质量的提高。比如:北京商报报道,2012年人保健康在北京站、北京南站分别安装了3台和4台意外险销售自助服务机。自助服务机的工作状态很不稳定,时常出现“线路故障”的视屏提醒。在拥挤的售票大厅中,时不时有旅客上前触摸,发现出现故障后便离开。记者分别拨通北京站和北京南站自助服务机上标明的故障处理电话,对方均称目前自助服务机采用的是无线网络,很可能是由于火车站或使用无线网络的人多,而导致自助服务机无法登录上线。现场无人进行维护,服务质量差,旅客对通过自助保险机购买保险存在顾虑。

四、保险自助机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

①自助服务符合发展趋势,保险自助机市场潜力巨大。自助服务早已是银行,机场等开展服务的重要渠道,保险通过自助方式来购买符合消费趋势。保险自助机是银保合作的创新,由于银行网点柜台压力大,客户排队办理银行业务已是常态,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柜员营销财产保险产品收效甚微,而保险自助机的出现,将保险公司对银行员工的依赖转变为对银行网点资源的充分利用。如果客户有在银行自助机上操作的经验,在保险自助机上操作都没有问题,况且银行大堂引导员甚至保安都可以指导客户操作。在与车站售票系统进行对接后,购买车票和购买保险同步实现,快捷方便,符合现代人的需求。据数据显示,2011年春运期间全国铁路运送旅客2.21亿人次,全年约为19亿人次。若有十分之一人次的旅客每人每年消费20元的铁路意外险,则险企保费收入就近40亿元。而10%的投保率远远低于航意险的投保率。2010年,中银保险在未作任何宣传的情况下,1-8月自助出单就达到738笔,保费收入210万元。可见,铁路意外险可以给保险公司带来很大的利益,保险自助机市场营销潜力巨大。

②高效快捷,保险自助机给顾客带来全新体验。在自助机上购买保险,做到了实名投保,实时生效。在节假日期间、尤其在春运等出行高峰时刻,群体乘客在自助售票机上操作会更方便。保险自助机的最突出优点是它的简单、快捷,因此在自助终端上可办理业务不能太复杂,数量也不能太多,减少用户办理业务的排队等待时间,让客户对自助终端有明显的认识,而不适合过多的服务会让客户不知所措。注意自助终端应和多媒体终端进行区分。自助终端主要实现快捷办理,多媒体终端主要实现业务体验和展示。如果将业务展示过多的融入自助终端,必然会增加客户在自助终端的停留时间。一些增值业务适合在多媒体终端展开演示体验及在线办理。这样就给顾客带来一种全新的购买保险的体验,方便、快捷、省时、高效。

③符合监管规定,透明消费。自助购买最大的特点是符合了自愿购买的原则,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目前,铁路售票已采取实名制,为站点销售保险产品提供了便利条件。人保健康故障维护人员解释,通过自助服务机投保非常简单,投保人、被保险人在系统操作界面可以刷身份证磁条直接进入下一个界面,也可以通过手动操作输入身份证号码,然后根据选项选择系统事先设计好的保险方案,再进行下一步操作,按提示将20元、50元或100元的钞票插入自助服务机的“现金入口”并点击“确定”按钮,将打印出纸质保单、保险发票。在打印出的纸质保单上,有单证序号、单证编码、系统编码、投保日期、保险期限、保险公司的全国客服电话及官网,以及投保人、被保险人的个人身份信息等,并没有附保险合同条款。程序清晰明了,顾客自愿购买,消费明白。

④加强服务,赢得更多客户。随着保险自助终端设备的增多,维护要及时跟上,每台自助终端系统都应安装监控系统和报警系统,当终端发生故障时可以及时通知维护人员,维护人员快速做出响应对终端设备进行修理和维护,避免过多影响客户办理导致抱怨和投诉。有调查显示,有44.51%的网友选择会在保险自助服务机上购买交通意外险,同时有71.82%的网友表示公共交通场所应该配备保险自助服务机;而在交通意外险的价格方面,80%的网友倾向10元-20元之间。可见,只要保险公司在保险自助机上的各种服务设施相配套,赢得更多的客户势在必行。

⑤价格优惠,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以往的交通意外险都需要通过旅行社、航空公司这样的中间环节来销售。通过自助机,免去了中介费,消费者可以获得保费更低的实惠保险。据人保北京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保费会比市面上的同类险种便宜近一半。同时,自助投保车险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也得到了保险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这使得在自助机上投保车险可同样享受电销的优惠费率,比传统车险多省15%,也使中银保险的自助车险在价格上有了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