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信息工程管理专业

信息工程管理专业

时间:2023-06-28 17:31:45

信息工程管理专业

第1篇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软件工程 应用型本科 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131-02

一、引言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下文简称信管专业)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管理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步兴起。我国信管专业成立于1998年,是一门以现代管理理论为基础,借助先进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对信息进行管理和处理的学科,包含计算机、网络、管理、自动化,经济和财务会计等多种专业知识,具有管理与信息技术相互渗透,知识面广,学科背景复杂等特点。[1]

软件工程通常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涉及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基本原理、概念与技术方法,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研发理念和良好的研发习惯,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产品质量。[2]为了培养信管专业学生的信息系统开发能力,信管专业开设了软件工程课程。

由于信管专业学科跨度大,师资背景和生源结构复杂,教学思想差异较大的影响,软件工程在信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存在异议,其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亦有诸多不足。文章结合信管专业和软件工程的特点,本着“理性用户培养”[3]的目标,从课程定位、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形式等方面分析软件工程的教学现状,提出相应对策。

二、信管专业《软件工程》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定位不明确

在信管专业中,软件工程主要指导学生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施及维护,侧重系统的研发和维护的原理和方法。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则是让学生全面认识管理信息系统,涉及的知识面广,但内容浅显。两者在系统开发和维护部分的内容上存在交集,部分院校因此未将软件工程加入专业培养计划。另外一些院校为强化学生的系统开发能力,将“软件工程”与“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同时开设,出现课程重复的现象。这些都是软件工程定位不清晰的结果。

2.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

信管专业中的软件工程与诸多信管专业基础课程联系密切,需要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但目前部分院校的课程体系将软件工程与管理学、程序设计等专业基础课程安排在同一学期显然不合适,教学安排缺乏层次性。

3.师资力量存短板

信管专业教授软件工程的教师几乎都毕业于计算机专业,不仅缺乏管理学相关知识且在教学思想上沿袭了理工科的风格,偏重程序研发流程,忽略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多学科交叉特点,导致学生把管理信息系统等同于一般的计算机软件,使得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内涵认识不足,甚至产生误解。此外,大多数教师并没有实际参与大型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的开发,缺乏实际的研发经验,故难以全面、深入地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研发过程和特点。

4.适用教材缺乏

一方面现有信管专业软件工程的教材大都沿用自计算机专业,着重从理论方面介绍各种经典分析和设计方法,所选案例也缺乏与管理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结合,且很少结合最新的设计方法和工具进行介绍。这种教材选择方式难以和信管专业内的其他课程有机结合,自身形成知识孤岛,无法体现信管专业管理为主、计算机为辅,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同时也不能反映信管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本质区别。

5.教学方法古板,实践不足

软件工程的教学内容多为以往研发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知识点多以各种概念、原则、规则和要点等形式出现,缺乏完整案例,内容抽象晦涩,教师多采用单向注入和强行灌输的教学方式,不利学生的理解和应用。此外,信管专业课程体系庞杂,无法为软件工程分配足够的实践课时。其他系统开发相关课程,或因项目过小而无需使用软件工程思想,或因课时限制而侧重系统的实现和测试方面。这些问题导致软件工程思想难以完全付诸实践,使学生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的训练。

6.学生评价机制不合理

成绩评定是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依据,也是反映教师教学能力的参考指标。本校统一采用“平时表现+期末笔试”的考核机制,比例为3:7。其中,平时表现包含期中考试成绩、日常考勤、课后作业和实验成绩等。这种成绩评定机制存在诸多问题:(1)期末考试比例过大,不能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的表现。(2)闭卷理论笔试不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难以考查知识的实际综合运用能力。(3)笔试为主的考核机制容易诱使学生产生应试教育的倾向。

三、《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的若干对策

针对信管专业软件工程课程的问题,结合本校教师的教学经验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

1.明晰教学定位

信管专业的定位是计算机和管理的交叉学科,管理信息系统是信管专业关系最为密切的信息系统。软件工程在信管专业中的主要任务是为了培养学生使用软件工程的思想分析、设计和开发管理信息系统。鉴于学生培养目标的不同,信息系统开发能力并非所有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因此,软件工程在信管专业中的定位不能搞一刀切,必须因方向而异。系统开发方向的学生应把软件工程作为专业必修课,而信息管理方向的学生则作为专业选修课选修。

第2篇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工商管理专业

一、“任务驱动教学”的内涵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再现式的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要教学理念,而“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探究式学习,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其基本环节包括创设情境、确定任务、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二、工商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特点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动态发展的,介于管理科学、系统科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及现代通信技术之间的一门系统性、边缘性、综合性和实用性极强的交叉学科,对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要求都很强。而且,各专业在学习该课程时,围绕教学目标的不同,教学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并不要求他们能开发出一套具体的软件,培养成为程序员、计算机专家,而应该培养他们成为能够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需要的、具备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计算机科学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具有宽基础、强能力的复合型优秀管理专门人才。因而,只需他们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概念,培养他们从用户的角度、从有效管理的角度去考虑如何借助管理信息系统支持管理,进而再培养他们掌握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和方法的能力,并在企业信息系统创建和开发过程中,能够与信息系统开发人员密切合作,提供有效的支持。但是,在MIS的实际教学中,由于课程内容抽象,涉及的学科知识面广,理论复杂及学生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基础相对较薄弱,教师不易讲得有滋有味和讲深讲透,学生也大都感觉教学内容过于枯燥,理解起来费力,与实际结合得不够紧密,与自身的专业知识距离太远。而且,在传统的MIS教学中,讲授过程过于理论化、书面化,学生不能真正理解所学知识,给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的应用

下面以笔者在课堂中的应用为例,说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

1.创设情境:信息系统在我校虽然有所应用,但没有完全普及,还有许多有待开发或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为此,在授课过程中,笔者让学生把学校理解成一家公司,把自己理解成该公司里的一名管理者,并了解公司现状,熟知自己管辖范围内的业务流程。接下来,让学生想象学校想在现有基础上,开发一套新的更完善的课程选修信息系统,需要我们提供内部的配合。

2.确定问题(任务):在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目标框架下,贯穿管理信息系统概论、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这几个主要的学习重点,把学生整个学期内的学任务分解为以下12点小任务:

(1)以本学校现有的学生能接触到的信息系统(如图书管理系统、食堂打卡系统、学费清算系统、成绩查询系统等)为例,结合自己的理解,说明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哪些特点。

(2)认真回顾在学校的两年里(本校工商管理专业是在大三的第一个学期开设《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学校的信息系统发生过哪些改动?改动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是属于环境的因素?并以此说明管理信息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的关系。

(3)分小组进行,对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现状进行调查,每个小组负责调查一个子系统。在调查前,要先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

(4)每个小组选代表介绍调查结果,再综合总的调查情况总结学校信息系统建设的现状,并说明其处在诺兰阶段模型的哪个阶段,为什么?

(5)根据之前的调查总结,作出学校信息系统建设规划。

因为要完成整个学校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工作量太大,而课程时间有限,所以以下任务我们仅选取某一个子系统来进行,该子系统应灵活选取。因为学校的系统也在不断完善,应选取存在问题需要改进的子系统作为例子。在这里,我们选取的是学生成绩信息系统。

(6)在原来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解学校现有的学生成绩信息系统具有哪些功能?处理流程是怎样的?绘制出相应的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

(7)找出原系统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的不足,提出优化和改进的方法,给出新系统所要采用的信息处理方案。对各小组提出的方案,通过公开分析和比较,选择出一个较优的方案。

(8)该新学生成绩信息系统的开发是否可行?从技术和管理上进行分析。(经济上的可行性,因为无法获取较详细资料,所以不进行实例操作)

(9)原系统的代码设计是否合理?有没有更优的方案?

(10)如果有需要新增数据表,请按照第三范式要求进行设计。

(11)根据对学校情况的调查了解,选择什么样的开发方式较好?

(12)系统开发成功后,根据应用学生成绩信息系统各部门的情况,及该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选择合适的切换方式。

这12点小任务涵盖了学习的重点内容,并以一个大任务的形式连接,使学生能把知识点连贯起来,并联系实际,进行自主性学习。

3.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跟踪指导。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强调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只是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如相应新知识点的讲解和老知识点的回顾,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进行引导,而不是直接进行参考答案讲解。同时,为了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按任务的难度及工作量的大小对学生进行分组,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并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和加深各自对当前问题的看法。

4.效果评价:在每个小任务完成后,让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公开陈述,然后师生共同来对他们的结论或方案进行点评,最后由教师提出一些建议,进行总结,整个过程必须本着鼓励的原则。这样既能够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又能清楚学生的应用能力水平,还能够通过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方式让他们产生自己解决问题的动力,并从中获得满足感,增加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

四、效果及存在问题

笔者在本校工商管理专业的MIS教学中运用了本文中介绍的“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连贯性的小任务贯穿整个学期的课程学习,经初步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

1.课堂气氛更活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讲”的比重相对传统教学方法下的课堂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都有较大提高,不再是机械地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是按照任务的要求去主动寻求解决方案,师生间的交流更多,思维碰撞也更多,气氛活跃。

2.学习内容更为开放。课堂教学中只是对学生提出探究性任务,并不存在统一答案标准,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基础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做不同层次的探究,照顾到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而且,因为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大部分学生觉得会更有底气去质疑老师,然后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获得更深刻的认识,并以此激发学习更多新知识的兴趣。

3.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提高。传统教学方法下的案例分析因为彼此之间无关联性,学生很难进行前后知识点的联合运用,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效果并不理想。而使用该方法后,学生在学习时少了严格的框架和标准,是自主地去探究,并且各个小任务前后连贯,能把书本各个知识及与现实联系起来,为此,从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可以看出,其综合运用能力得到了渐进式的进步。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

(1)教学时间较紧迫。12个小任务看似不多,但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要完成知识点讲解,又要多给学生“讲”的机会,并且还希望能留出足够的时间师生进行共同探讨,教学时间显然不足。如何利用一些课外的时间来补充教学时间的不足,但又不能过于增加学生的负担,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认真考虑。

(2)教学进度不易把握。把任务安排下去后,虽然会定下任务结束时间,但是因为每一组探究程度不同,或者因为某些任务中每一组的调查研究对象不一样,导致有的组提前完成,有的组只能草草了事,影响效果。采取怎样的措施,在既能保证探究效果的同时又不影响进度,需要进一步探讨。

(3)公平评价有困难。每一个任务的完成,都是采用小组的形式来结题,确实存在一些“搭便车”的现象。如何在综合地评价了小组表现后,再客观地衡量小组里各个学生的表现,操作难度较大。

参考文献:

[1] 董成波.“任务驱动探究式教学法”在技能教学中应用的探讨[J].现代教育论丛,2006,(1):60-61.

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现状;工作过程;课程体系设计

1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

1.1专业教学目标设置不够明确

近些年来,虽然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在教学方面不断进行改革与探索,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思维的限制以及教育目标模糊化的影响,使得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无法根据明确的专业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调整,也无法对教学计划进行合理规划,使得课堂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不利于于学生信息数据的综合处理与分析能力的培养与发展,难以实现实用型人才的科学高效培养的教育目标。

1.2课程设置缺乏有效性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课程设置的实际效果,要从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及课程内容的序化两个层面入手,实现理论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学校在进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没有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科学技术革新的趋势,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与调整,也没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这就使得现阶段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缺乏有效性与针对性。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在无法及时掌握新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难以在实际操作中深化自身的数据分析与信息管理能力,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无法真正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信息管理人才的使用需求。

2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路径与方式

2.1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学目标的设置

在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学目标设定的过程中,教育部门与学校主管单位应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及计算机信息管理的日常工作场景,着眼于管理工作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对教学目标进行设置。一方面,不断进行教学目标的细化与实用化,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扩展课堂知识容量,使得学生在段时间内获取就业所需的各类专业知识,掌握信息分析、数据汇总以及管理的实用技能。另一方面为了全面增强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在教学目标设置的过程中,以国维斯基的“最近区域理论”为指导,使得教学目标略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相关课程的学习中去,并行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2.2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的科学设置

从相关调查机构公布的数据来看,绝大多数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之中所从事的工作大多为信息系统的应用、维护管理与开发,在工作中会涉及到数据库管理、软件程序编写、操作系统升级维护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要针对专业自身的工作环境与技术要求,科学调节课程的内容,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针对性的补强,以此来增加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竞争力。2.2.1在进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内容设置的过程中,要根据现阶段信息管理专业岗位的知识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设置,在设置的过程中,要针对于不同阶段学生不同的学习与接收能力,将不同学科进行穿插讲授,例如将高等数学以及大学英语作为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使得学生能够在日后工作中之后,利用高等数学与大学英语的相关知识进行问题的解决与处理。进行专业课程的合理化设置,以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育目标为指导,以及现阶段企业对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应用、维护管理与开发,在工作中会涉及到数据库管理、软件程序编写、操作系统升级维护等方面专业知识的客观要求。在不同的学期,不同的阶段,分别设置不同的学习课程,并根据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筛选。借助于这种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获取到新的知识,在丰富自身知识储备的同时,促进了学生本身专业技术能力的增强,更好地满足了不同办公环境下,对于学生信息数据处理能力要求。2.2.2进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的内序化,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的内序化是一个多方面的过程,一方面需要相关教师对于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必要的梳理,进行教学过程的科学设计,由于计算机信息管理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各类办公应用软件的支持,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中,要加强办公数据相关内容的介绍与教授,课程模式以办公数据处理工作的相关内容为出发点,并将其进行科学分类,将教学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并在不同的阶段介绍不同的应用程序的使用方式与办公软件的应用场景。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相关知识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与相关技术的应用场景融合起来,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使得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专业知识,增强了自身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为了保证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的实用性,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实用型人才的客观需求,学校相关部门应努力构建起学生实践的机会,通过对工作环境的全真模拟,使得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自身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存在的不足,确立学习的目标,实现自我教育。同时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及时信息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进行科学调整,以期进一步提升办学能力与教育水平。

3结语

本文从现阶段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出发,深入分析其在专业教学目标以及课程内容方面的不足,并以此为基础,将基于工作内容的课设置理念融入到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探讨之中,期望借助于工作内容的加入,提升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信息处理与分析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切实高效的满足企业对于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客观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劲鸿.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4(4):34-36.

[2]金玲.基于CBE模式的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现代企业教育,2014(20):425-425.

[3]高丽.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建设现状与改革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6,18(11):48-49.

[4]张海涛.关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决策与信息,2014(17):147-147.

第4篇

关键词:信管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042-0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是一门综合管理学、系统科学和信息科学为一体的交叉性新兴学科。按照教育部1998年7月6日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解释,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从该专业正式诞生至今已经历了15个年头,而这15年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信息化变革。一方面,社会对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很多崭新的、具体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信管专业自身的交叉学科性质及各种历史原因使得各高校对信管专业发展方向、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一直没有一个统一认识。这使得信管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着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现阶段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结合多年来教学改革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现阶段信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各高校信管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需求和就业状况的调查,我们发现:一方面,在整个社会对信管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爆炸性增长的局面下,各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招聘不到满意的信管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大量的信管专业毕业生却由于找不到对口的工作而不得不改行做其他工作。这一状况反映出现阶段信管专业人才培养出现了严重的供求失衡现象,存在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现阶段我国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信管专业的定位还模糊不清。我国的信管专业是将原有的管理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科技信息和林业信息管理五个专业合并而成的。从该专业正式产生至今,关于该专业的学生培养方向、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等问题大家一直争论不休。很多高校还是秉承1998年专业合并以前的老路来组织信管专业的教学。目前我国的信管专业各派纷呈,没有统一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统一的专业人才价值认同。这一状况的直接结果就是很多信管专业的学生对专业培养方向不明确,不清楚自己到底应从事什么职业。其次,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由于信管专业是一门综合管理学、系统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交叉性新兴学科,对其课程体系设置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认识。目前很多高校的信管课程设置只不过是信息科学、管理科学、数学、运筹学等课程的简单堆积和拼凑,很少有高校开设系统科学方面的课程,更不要说开设能将这些基础课程融为一体的交叉性应用课程了。信管专业学生普遍感到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过散,难以构成专业知识结构。此外,目前各类企业应用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和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已日益成熟,如何分析、设计、开发与管理这些应用系统也应成为信管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但是这些课程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第三,课堂教学内容陈旧,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作为信管专业基础的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和系统科学都在快速发展变化,而信管专业的课程内容很多还停留在十几年前。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习的技术和理论,尚未走出大学校门有的便已老化被淘汰,不再具有实用价值。第四,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模式培养出来的信息管理人才缺少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不符合社会立即派上用场的需要,社会普遍抱怨信息管理教育太偏重理论,以致培养出的人才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胜任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胜任工作。

二、关于信管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根据现阶段社会对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结合现阶段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为了扭转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所出现的供求失衡局面,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笔者结合多年来信管专业教学改革的经验,提出信管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路,以供同行专家参考指正。

1.明确信管专业的定位,进一步调整优化信管专业课程体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是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现阶段对信管专业人才需求的主体是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的信息管理部门及各类信息管理类软件的咨询、实施、设计、开发和销售型企业。所以,各高校要结合自身的特点,以这一需求为依据重新确立信管专业的定位,调整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为了保证信管专业毕业生能在上述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工作,各高校必须结合自身对信管专业的定位进一步调整优化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在信管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的设置无疑是最重要的。但是,目前各高校恰恰是在信管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分歧最大。依据现阶段用人单位对信管专业毕业生能力的要求,结合现有的工作成果,将信管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基础类课程、核心专业类课程和专业选修类课程四大类。专业基础类课程包含三个方面:①管理类课程。要在企事业单位中有效地实施信息管理就必须要求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对企业或组织的功能、业务处理过程、环境、特点和文化等有所了解。可以开设:管理学理论、企业管理理论(包括市场营销、生产和运作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内容)、业务流程管理等课程。②信息技术类课程。掌握信息技术是成功开发和使用信息系统的基础。信管专业学生必须熟悉计算机软硬件、通讯技术、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了解信息技术构造和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该类课程要加强实用技术和新技术的比例,强调信息技术对管理活动的支持作用。这方面涉及的课程有: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和网络基础、软件基础(包括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基础等方面的内容)、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等课程。③系统与建模类课程:信息组织与管理要将无序的信息有序化必须应用系统论的方法才可能取得成功。各类信息系统,如企业应用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电子政务系统等,都是复杂的系统,对它们的分析与设计必须应用“全局优化”系统分析方法。所以,信管专业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至关重要。此外,为了在进行信息组织、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工作过程中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必须要使用各种不同的系统分析建模方法和工具。可以开设:系统理论、系统工程、UML基础等课程。核心专业类课程包括:信息管理类课程,该类课程主要介绍信息的内涵和作用、信息从无序变有序的方法和技术、信息高效处理的方法和技术等内容。可以开设:信息管理学、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与应用、知识管理基础等课程。信息系统类课程,信息系统类课程是课程体系的核心,可分四个阶段设置课程。第一阶段,信息系统概论,包括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发展方向;第二阶段,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强调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使用和维护等;第三阶段,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的管理,包括信息系统的质量保证、成本估算、进度控制、风险分析与管理、文档管理等;第四阶段,典型信息系统原理,介绍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电子政务系统等典型信息系统基本理论和发展方向,使学生掌握典型的信息系统的工作机理。专业选修类课程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作好准备。相对于核心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就显得非常灵活和多样化。可设置一些涉及管理信息系统方面新兴的、前沿性课题和应用性课题,如“Internet中的信息、技术和经营活动”、“移动互联网基础”、“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案例”、“信息安全”、“供应链和物流管理”、“SAP系统”、“ORACLE应用基础”、“.NET编程基础”、“J2EE编程基础”等。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知识的构建过程。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需要学生自己构建才能获得知识。引导信管专业学生自我学习首先必须让学生理解自己要学习什么,也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这一知识体系就是信管专业学生所需的知识构建的基础。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可以采取如下两个途径:首先,从整体上考虑,可以重新组织一门《信管专业导论课》作为信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次,教师在具体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理解学习本门课程的重要意义、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特别要讲清楚本门课程在信管专业学生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培养信管专业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还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自学,并且把自学内容也纳入学生成绩考核的范围。培养信管专业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注意培养学生通过网络查找新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3.加快信管专业教材建设的步伐。教材是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目前信管专业教学内容散乱落后与缺乏优秀的信管专业系列教材是密切相关的。只有不断地加快信管专业的步伐才能改变这种现状。信管专业教材建设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首先,必须要注意整套信管专业教材内容体系的建设,信管专业作为管理学、系统科学和信息科学融为一体的交叉学科的特点应充分体现在整套信管专业教材内容体系之中。此外,教材内容体系的安排要和本科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其次,在具体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根据信息化社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选择迎合发展需要的新技术和新理论作为教材内容,注意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第三,在现阶段信管专业合适教材缺乏的情况下,应鼓励教师广泛阅读相关的教材,比较选择相对合适的教材。在此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和扩充,积累教学素材,为相关专业的教材编写打下基础。

4.强化实践环节。由于社会对信管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许多用人单位对信管专业毕业生都提出了很高的动手能力要求。此外,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性质也决定了信管专业毕业生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强化信管专业的实践环节可包含如下几方面内容:首先,学校可以和一些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管理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安排时间让学生进入这些部门实习。在实习过程中不断学习,以此来增强学生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第二,信息技术的教学要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适当增加上机时间,设计既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又能激发学生动手兴趣的实验内容;可改变传统的笔试考核的方法,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做一些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程序或小系统,以此作为考核的依据。第三,由于信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是企事业单位,应创造条件使学生了解这些组织所使用的典型信息系统。可以聘请一些资深的信息主管来介绍典型信息系统应用的现状和当前发展趋势。当然,最重要的是狠抓实验室建设,构建若干典型信息系统的模拟环境,通过这些系统使学生了解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工作特征、与人的相互作用等知识,为学生分析、设计、开发和管理这些典型信息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四,高度重视毕业设计,利用毕业设计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构建其知识结构,同时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管专业的毕业设计首先要强调选题的合理性,学生毕业设计的内容一定要覆盖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及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主要过程和技术,这样才能起到将所学内容融为一体的目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2006年开始出现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局面,我们通过系统分析找到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信息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到2010年,信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开始出现逐年好转的局面,现在信管专业成为一个高薪热门专业。本文是对这些年信管专业教学改革经验教训的系统总结,希望能给广大同行带来新思路。可以预见,随着信息社会发展步伐的进一步加快,社会对信管专业人才培养必然会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培养更多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的信管人才,我们必须不断地反思和调整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有一点必须要强调,即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遵循“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这一原则不断地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滕佳东.工商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3):33-35.

[2]何永刚,黄丽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07,(12):42-43.

[3]钱进,叶飞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现代情报,2009,(4):62-66.

[4]梁昌勇,顾东晓.信息管理类专业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2):96-98.

[5]卢志平,陈朝晖.主动实践理念下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J].现代情报,2009,(1):4-9.

第5篇

【关键词】高校校园网;软件工程;信息资源管理;教学模式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创新,我国各大高校开始建立校园网模式教学,尤其是软件工程专业,其教学信息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了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日常教学的基础[1-2]。软件工程专业信息资源管理教学通过校园网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通过对教学模式的创新,高校学生对软件工程这门学科越来越喜爱,这不仅改善了以前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还使老师们的观念也因此被改变。怎样才能使软件工程专业信息资源管理教学通过校园网充分的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这是所有高校的教育工作者都在探讨的问题。所谓的软件工程专业信息资源管理教学既不属于计算机教学,也不属于管理教学,更不是计算机教学与管理教学结合的混乱教学。软件工程专业信息资源管理教学是以现代的信息资源管理为基础,通过高科技网络对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信息教学的模式。其涉及到的专业知识比较广泛,包括信息资源技术、计算机技术、管理技术[3-4]。软件工程是一门信息资源管理的分析的学科,它也被称为信息管理的主干,在信息资源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高校校园网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信息资源管理教学特点

软件工程专业信息资源管理教学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为目的,既不属于计算机教学,也不属于管理教学,更不是计算机教学与管理教学结合的混乱科目。软件工程专业信息资源管理教学是以现代的信息资源管理为基础,通过高科技网络对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信息教学的模式。在具体的软件工程专业信息资源管理教学过程中,经常会使用三点式教学方法,第一点就是软件工程专业信息资源管理课程内容与实践相比就更加的抽象化;第二点就是软件工程专业信息资源管理所涉及的科目较多,但是设置的课程较少,不能将知识完全的消化;第三点就是软件工程专业信息资源管理教学的实践性比较强。高校校园网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信息资源管理的教学特点就是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通过校园网网络资源的不断更新使学生能够及时的接触到最新的知识,这对于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最好的。

二、高校校园网信息资源管理软件工程专业教学的创新

1.软件工程专业教学的合理安排

软件工程专业信息资源管理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合理的安排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是有必要的。(1)理论课程的建立是非常有必要的。对软件工程的具体介绍,包括理论、概念、内容等都要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互结合,但是主要还是以校园网网络教学为主,传统教学模式为辅,合理的安排课程,在新的软件工程技术中多安排课程将知识完美的传授给高校生。(2)技术课程的建立是非常有必要的。包括具体的软件管理科目和软件配置科目,以制作软件工程为主,通过网络教学传授软件质量知识的内容。(3)实践课程的建立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校园网让学生自主的对软件工程课程内容进行理解,创新研发相对的软件工程设计,并实际的参与到软件研发工程当中去,以小组的形式来模拟,以改进软件功能为主题,通过校园网实时的直播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其中来。

2.结合多种教学模式

结合多种教学模式,提高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使更多的学生对学习软件开发感兴趣。(1)校园网结合双语教学是提高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的方法之一。因为软件工程的开发经常会接触一些英语,而且大部分参考文献也是跟英语有关的,因此,教师在做课件的时候要采用英语作为教学的工具之一,并与学生在课堂上用英语进行互动。(2)校园网结合实践教学是提高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的方法之一。学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给学生提供实践的基地,按照学生的思维方式结合实际的理论、技术、环境进行团队式的合作,提高学生在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方面的综合素质,使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加轻松的融入到企业当中。

三、结束语

目前许多高校都设立了软件工程专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科目,但是对于校园网教学模式的建立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国高校教育工作者不断的改善高校校园网络,频繁的更新网络教学资源,通过校园网资源的共享对软件工程专业信息资源管理进行教学,使高校能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软件人才。总之,对软件工程专业信息资源管理的教学必须保证实践性强、专业知识丰富的特点才能更好的把知识传授给高校生。设立合理的软件课程、制定完美的教学制度、将理论与实际相互结合,对于高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侧重培养、渲染良好的课堂氛围,这为我国未来的软件技术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社会的需求提供了具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志平,张毅,童华,李烈彪.软件工程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的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6,12(6).

[2]孙红梅,贾瑞生.基于网络的软件工程案例教学资源平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1):48~51.

第6篇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点根据调査,目前企业中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人员,大部分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少部分是工程类(机、电)专业和管理类专业毕业后,经过计算机技术培训而上岗的,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的是极少数。

计算机专业和机、电类专业人才,在企业信息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企业信息化中表现出以下主要问题和不足之处:①专业知识面窄,缺乏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的基本知识;②综合能力弱,缺乏综合的经济分析能力和系统的组织管理能力。管理类专业人才虽然具有组织管理知识、经济分析能力等优势,但缺乏相应的信息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较差。

于是,在企业和业务部门中就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搞信息技术的不太懂业务和管理,而搞业务和管理的又不太懂技术。这样的人才素质结构是无法满足企业信息化要求的。所以在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设计时,信息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往往沟通困难,在对同一问题的描述上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导致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效率不高,系统目标难以尽如人意。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的人才就是要充当信息技术人员和业务管理人员之间沟通的桥梁。

    (二)我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设置回顾

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不断应用到社会实践,促使了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这一新兴专业的产生。早在20世纪60年代,一些信息技术发达的国家就开办了信息管理专业,最开始叫“电子数据处理”,到了20世纪70年代,就有了比较规范的专业名称,如:“管理信息系统”。

与国外的发展相呼应,我国多学科领域的信息管理专业不断改革,逐渐形成了体系,其标志是1998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将原来属于不同学科的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林业信息管理等5个专业统一为一个专业,设立了管理学学科门类下一级科目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从1999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正式招生至今,我国开设此专业的高校已有500多所,从统计数据来看,该专业规模发展很快,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以及对信息化人才的渴求。

长期以来,对该专业的定位一直存在着一些争议,导致对专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方面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得力的措施。这也影响到了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教学过程中反映出学生对该专业的性质、理论体系认识不够清晰,觉得比较茫然,有人认为该专业是偏向计算机领域,将该专业理解为计算机软件专业;也有人认为该专业是属于经济与管理领域,把该专业理解为管理专业。认识不统一,一些学生到了高年级还不知道自己的专业特点,使得学生在求职或进一步深造时感到很迷茫。

如何办好这个专业,明确专业定位和内涵,构建合理的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影响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下面就争论得比较多的几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二、培养目标的探讨

    (一)不同学校的特点

由于该专业设置的背景不同,专业建设的起点不同,目前,不同学校专业建设侧重点具有明显差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4种类型。

(1)追求技术与经济管理的完美结合。这是一种理想的状况,但这需要学校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与之相关的信息技术和工业工程学科都要有强大的实力。目前,具备这样条件的学校并不多。

⑵以管理为导向,以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竞争能力和管理水平为目标进行教学和科研。笔者认为,针对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这也是一种很好的专业定位。

(3) 以技术为导向,以学习计算机知识为主,兼顾经济管理。

(4) 以信息资源管理为导向,以对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和出版发行管理的研究为特色。

为准确把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方向,应尽快理清该专业与信息科学群中的其他专业之间的界限,从而使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具有比较清晰的专业轮廓,以利于其更加健康地发展。

(二)培养目标的探讨

1.信息化的目标和要求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属于新兴的专业,在国内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到底如何确定,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不断在探讨的问题。为理清思路,澄清认识,抓住本质,我们不妨先探讨一下信息化的目标及要求。科学技术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文明进步服务,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产生正是这种目的的一种体现。

众所周知,管理学的研究与发展形成了管理系统,20世纪40年代以来,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应用到经济管理中,形成了管理信息系统,这可以看作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最初形式。因此,可以认为信息系统是管理系统的延续与发展,是管理科学化的必然结果,即在经济管理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必然就产生了信息管理这一新兴的交叉学科。

企业信息化就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信息化的实质是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管理是信息化的目标,也就是说信息管理的目的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管理水平,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信息技术的战略应用最终是要达到3个目标:生产率的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的提高以及获得或维持竞争优势。信息化过程中需要很多计算机的硬件人才、软件人才和网络人才。但是在信息化过程中,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涉及管理。企业和政府信息化,管理的一套业务/工作流程必须要了解。如果不知道业务/工作流程,就不可能用计算机去管理它。但如果不懂技术,就无法进行技术管理,可能会被技术人员牵着鼻子走。所以,信息化的人才既要懂得业务流程和管理过程,又要熟悉技术,而且对技术的要求也很高。

从知识结构上看,信息化人才应具有管理学、经济学方面的知识,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和信息管理的有关知识。信息化的目的是应用,就是把信息管理的技术应用在企业实践中并创造价值,为解决管理中的问题,从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因此搞信息化,除了了解底层的信息技术外,需要更多关注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对经济管理的知识、信息技术的知识、信息管理的知识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与研究,掌握信息管理技术,并通过所学知识,为经济、管理服务。

高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就是为信息化建设培养人才的。因此,高校本专业应该培养出这样的毕业生:既懂经营管理,能够从战略管理的高度,提出与企业发展战略一致、支持企业战略发展的信息系统的战略发展规划;又懂信息技术,能够将信息技术与经营管理相结合,知道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实施信息系统的战略发展规划。

2.培养目标的确定

在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明确指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这一培养目标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所能够适应的行业领域以及所能胜任的专业工作,应该说是一种宽口径、厚基础、重素质的培养目标,反映了本专业的学科价值导向和社会作用,也适应了信息化社会对信息管理人才的总体需求。在这一整体目标指引下,原来培养目标不甚清晰的各背景专业应迅速实现整合,尽快转向所规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上来。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门人才必须具有以下能力:

(1) 针对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具有提出基于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的组织和管理解决方案的能力。

(2) 具有信息系统应用与开发的能力,包括管理系统和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及开发的能力。

(3) 具有信息管理的能力,包括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施与管理、信息系统评价等能力。

(4) 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要求学生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包括数学分析、应用统计、运筹学等;要有丰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包括软硬件、数据库、通信网络、电子商务技术等;要有宽广实用的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包括企业战略管理、生产运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与会计;要有系统深入的信息系统应用与管理的知识,包括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资源管理、企业资源计划(ERP)、电子商务、系统模型与模拟、决策支持系统、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实施等。

管理和技术,这是当今企业发展的两大关键。结合社会发展与需求,参考国外一些大学和企业成功的经验,笔者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以培养既拥有信息管理知识,又懂得经营管理之道的现代企业的高级信息管理人才,即CIO(ChiefInformationOfficer,首席信息官或信息主管)这一基点上,培养以管理为主、技术为辅的管理者。CIO应当负责业务流程的变革与管理优化、完善组织的信息技术结构以及实现组织内部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广泛共享等企业信息化未来的战略目标,而远非只负责建网络、上软件这些简单的工作。CIO应通过合理授权,摆脱烦琐的战术和操作事务,而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战略方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也应该分层次、分方向。我们可将培养CIO,即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作为本专业的最终目标,但实现这个目标是需要时间、知识和经验的积累的,而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很难担此重任。为了实现这个最终目标,我们不妨再设几个阶段目标,而这些阶段目标又可以按不同的方向来设置,这些阶段目标主要是培养中层次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在管理方向,可将培养能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核心管理人员作为阶段目标,在管理方向上也可再分一些子方向。在信息技术方向,可将培养懂管理的核心技术人员和执行层人员作为阶段目标,在信息技术方向上也可再分一些子方向。

三、课程体系的探讨

    (一)核心课程的探讨

根据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03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的5门核心课程是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管理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其下属信管专业的4门主干课程是信息资源管理、数据库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基础、系统分析与设计,这对于我们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些学者对于信管专业应该设置的专业核心课程也进行了研究。例如,CISC2005课题组从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即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的技术人才、企业信息化管理人才、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人才)出发,借鉴美国IS2002课程体系的设计思想,同时考虑到我国社会对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需求,设计了我国信管专业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设计了11门主要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管理信息系统概论、企业资源计划初步、电子商务、战略结构与设计、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与实践、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方法、数据库设计与管理、程序设计基础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硬件与系统软件、网络技术及应用。这些研究的思路和结果为我们结合信管专业特点设置专业核心课程提供了参考。

通过前面我们对信管专业培养目标的研究和专业定位的研究,结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建议和其他学者的一些研究结果,笔者认为信管专业的主干课程应该包含如下15门课程: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管理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信息资源管理、大学信息技术基础、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系统分析与设计、企业资源计划、电子商务、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监理。各学校可根据上述所列课程,结合学科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的安排和要求,确定本学校的核心课程。为了强化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可对一些课程进行细化,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对有些课程的内容也可进行整合。

第7篇

关键词: 气象大数据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教学改革 专业建设

1.引言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海量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的大数据时代已席卷而来。在未来的WEB3.0时代,数据就是资源,数据是保障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此背景下,社会对信息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增,同时也对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结合气象大数据时代背景,针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气象行业高校特色,借鉴国外信管专业教学改革的先进理念,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教学方案和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期培养更加优质的复合型、交叉型、创新型信息管理类人才,为我国的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作出贡献。

2.气象大数据概述

2.1大数据概念与特征。

关于大数据的概念,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和学者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比较普遍的说法认为“大数据是指数据量巨大、数据形式多样,以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为主的数据集合”[1]。大数据通常认为具备以下四个特征[2]:

(1)数据量巨大(Volume)。数据量级已从TB(1TB=210GB)发展至PB(1PB=210TB)乃至ZB(1ZB=220PB),可称海量、巨量乃至超量;

(2)数据类型多样(Variety)。越来越多的为视频、位置信息、图像与图片等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信息;

(3)有效价值小(Value)。以视频为例,连续不间断监控过程中有价值的数据可能仅为一两秒的数据流[3];

(4)处理速度快(Velocity)。数据流往往为高速实时数据流,需要快速、持续地实时处理。

在此背景下,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工业污染日趋严重,各地气象灾害频发,因此迫切需要对各类气象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对气象灾害进行预测和预警,减少经济损失。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得处理海量、分布式的气象数据成为可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正是培养气象大数据处理与分析人才的主要源泉。

2.2气象大数据时代信管专业面临的挑战。

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我国的信管专业是在教育部1998年7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之后[4],由原来分属于不同学科领域的5个专业(管理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信息学、林业信息管理)合并建立起来的。专业建立之初的目的是研究如何系统地设计数据处理应用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原有的专业培养理念和教学安排逐渐显现出一些弊端。

(1)专业定位不清晰。信管专业设立的特殊背景,导致在教学和管理中对专业性质和发展方向的定位非常模糊,比如理工科背景的专业发展偏向计算机领域,具有经济管理学科背景的专业又朝着经济与管理方向发展。定位混乱为信管专业的后续发展埋下了隐患,导致该专业没有在社会上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产生影响。

(2)人才培养方式单一。人才培养方式需要灵活多样,而国内信管专业发展历史比较短,人才培养方式普遍单一,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学习实践的机会很少。信管专业的毕业生动手能力较差,缺乏核心竞争力,没有突出专业特色,因此,就业空间被计算机科学或管理学专业学生挤占[5],造成人才供给与需求的严重脱节。

(3)课程体系亟待更新。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大体上包括基础课程(如外语、数学、德育、体育等)、经济管理类课程(如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等)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类课程(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开发工具等),是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的简单拼凑组合,自专业设立以来,没有大规模地进行系统化课程体系改革,缺乏课程体系的顶层规划与设计,未能体现学科知识的深度融合。

气象大数据时代,需要处理的气象数据集合,不但在规模上急剧增长,数据类型也更复杂。TDWI的分析报告指出,对现有数据进行分析和监测已经不能满足气象行业和相关部门的需求,未来的数据分析人员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技能和素质以适应深度分析数据的需要,比如技术能力(工具、流程、专业知识)、管理能力(领导艺术、项目管理)、社会交往能力(交际、团队协作、解决问题)和系统能力(系统开发、企业规划)等[6]。

在此背景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急需改革,本文从气象大数据背景的人才需求角度出发,对教学改革策略提出建议。

3.改革措施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服务气象事业发展为导向,以服务“互联网+”经济发展为重点,以深度国际化为提升动力,建立并完善分层分类、“三个导向”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未来的改革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3.1引入OBE教育范式,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OBE教育模式的核心精神是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教育活动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移。本专业建立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以工程教育改革实践为基础,深度借鉴、挖掘和利用工程教育所蕴含的思路与主旨,结合国际工程教育改革及工程教育认证发展趋势,进行探索与再创新,计划四年内,完成以下教学改革项目:

(1)建立本专业OBE工程教育体系,构建基于学生发展的师生学习共同体。首先,制定专业层面的预期“学习产出”;其次,通过一体化课程设计,建立课程与培养标准的匹配矩阵;再次,确定课程层面的预期“学习产出”,并设计相适应的教学策略;最后,做好专业层面与课程层面的实际“学习产出”评估。

(2)与知名高校、评估机构合作开展OBE教育效果跟踪调研。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合作,完成教师发展评价调查;与麦可思公司合作,完成学生学习时间投入调查。

3.2坚持气象特色发展,打造高水平跨专业支撑平台。

在强化气象学科特色优势的基础上,突出本专业的行业特色及信息技术在互联网时代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的应用特色,逐步构建经管类跨专业支撑平台,凸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对经管学科其他本科专业建设的示范引领和品牌效应。未来四年,从三个项目着手实现平台和资源优化:

(1)建设大数据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为适应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迅速、技术更新快的特点,需要丰富多元化教学模式,以江苏省大数据重点实验室为平台,建立大数据开发实验室,包括云存储平台建设、基于云存储平台的教育资源建设、大数据开发平台建设、大数据分析工具与资源建设,能有效应用云存储技术实现教育资源。

(2)建成基于云平台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资源库。充分发挥各专业教师协同优势,通过有机整合师资、课程、教材、教学网站、实验室、实习基地等资源,构建统一的国内一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将各专业丰富的资源进行合理整合,联动建设。通过发挥品牌专业优势,建立区域共享机制,在国内高校专业中形成较强的示范性、引领性,实现教学资源全球共享,提升专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3)建设省级“气象信息管理与服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三方共建平台“气象服务科学研究中心”及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建立“气象信息管理与服务实验中心”,不仅用于本专业学生的理论实践与技能训练,而且为气象行业信息化培训提供规范化现代化高水平实践实训基地。

3.3深度融合工程化培养理念,创新课程教学体系。

为了培养适合行业和江苏经济发展需要的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面向气象大数据时代要求,侧重培养学生数据分析和系统研发实践能力,将实践教学环节和工程教育理念融入课程教学中,融基础理论、实验教学、工程实践为一体,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数据分析等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未来四年,将实施三个项目创新课程教学体系:

(1)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带动课程体系建设。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专业审核评估标准,将学生基本实践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培养融入到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中,强化工程创新意识、工程创新能力和工程创新思维训练。将相关课程实验教学比例增加至40%左右,在以往两周集中实训课的基础上,不同学期增加课程设计专项、学科竞赛训练专项、科研实训专项等训练计划,实现“由点到面”递进式能力培养。

(2)以工程化培养目标促进实验实践教材出版。充分利用教学团队国际化进修成果,借鉴国外知名高校的教学思路和改革成果,按照精品化、精细化要求,编写《数据挖掘实践》、《气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8-10门实践类课程教材,争取省部级以上规划教材3部。

(3)继续完善“专业课程链”相关课程建设。开设翻转课堂和开放式教学,并采用任务驱动式、体验式教学方法,建设《信息组织与检索》、《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核心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实现“专业课程链”中精品视频公开课程覆盖率100%,1-2门课程遴选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4)紧密结合“专业素质链”加强实践型教学。对学生从事社会实践、素质培养、科研训练等活动进行有效指导,全方位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3.4推进高端国际化战略,与国际顶尖高校深度合作。

(1)加入国际顶尖信息管理学院联盟iSchool。iSchool成员主要涵盖了如信息科学、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传播科学、计算机科学、系统设计、工程学、心理学等相关领域,通过以iSchool建设为契机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过程进一步规范,通过开展一系列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推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与国际接轨。本专业充分发挥在气象、信息科学等跨学科领域优势,力争尽快加入iSchool联盟,与国际知名高校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不断吸取国际知名高校有益经验、改革创新,促进学科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核心竞争力。

(2)创立一流“气象信息资料同化”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国际科研合作机构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把握国际前沿动态人才的最佳平台。与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组建“气象资料同化与融合研究中心”,与亚利桑那大学组建“商务智能国际合作中心”,着力打造高水平科研人才的培养基地,依托科研平台建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课程实验班”,联合培养学生,拓宽本科生出国交流渠道。

(3)推动专业国际评估。与国际知名麦可思等第三方评估公司合作,建立紧跟现代气象事业发展和国际化步伐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才培养评估体系。通过与国外同类学科专业的对比分析,以及与国内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国际评估的基本原则、指标体系和相关程序,每两年邀请和组织国际同行专家进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评估会,形成评估报告。

4.结语

本文结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现状,从大数据人才培养的视角对专业的培养理念和教学方案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由于大数据人才培养本身就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将大数据人才培养落实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具体建设中,不仅要考虑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教学方法的创新,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的科学配置等。因此,只有系统性地进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才能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气象大数据的复合型、交叉型、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智慧,张泉灵.大数据研究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4,48(2):1-16.

[2]Wikipedia[EB/OL].http:///wiki/%E9%9A%90%E7%A7%81%E6%9D%83.[2015-1-15]

[3]闫娜.大数据视角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研究.图书馆学研究,2013(11):9-1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第8篇

如何从计算机类网络工程与物联网工程这两个专业协同创新的角度构建网络管理的实践思维模式,是网络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亟需研究并解决的问题。尝试从信息哲学的角度探析该问题,应用信息哲学视角下的教育新范式,加强网络管理的基本信息理论教学,并通过信息哲学的方法论意义在信息-语义-智能的多维度立体化层面的启示,帮助相关专业本科生构建网络管理的实践思维模式,最终有利于从协同创新的角度推进网络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

关键词:

网络管理实践;思维模式构建;信息哲学

1研究背景

作为计算机类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网络管理与安全课程群的一门重要课程,网络管理课程旨在培养相关专业本科生的网络管理实践能力。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这一高等学校发展思路[1],作为一所地方工科院校,我校面向本科生稳步推进“721”梯级、分类、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这一改革思路,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生的网络管理实践思维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已提出以协议分析为导向的本科生网络管理能力培养模式[2]。然而,在将以协议分析为导向的本科生网络管理能力培养模式应用于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网络管理课程教学过程时,学生对网络管理的基本信息理论理解得不够透彻,不能很好地利用已有的网络管理数据模型进行具体应用开发。因此,如何从计算机类网络工程与物联网工程这两个专业协同创新的角度,构建相关专业本科生的网络管理实践思维模式,是亟需研究并解决的问题。

2本科生网络管理实践思维模式的构建

为了实现利用协议分析解决网络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这一能力培养总体目标,将以协议分析为导向的类比教学法和发散教学法应用于计算机类网络工程与物联网工程这两个专业的网络管理课程教学中。经过教学实践,相关专业本科生的网络管理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然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的主要问题在于学生对网络管理的基本信息理论理解得不够透彻,不能很好地利用已有的网络管理数据模型进行具体应用开发。因此,亟需推进网络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从而更好地帮助本科生培养以协议分析为导向的网络管理实践能力。对于本科生而言,网络管理的基本信息理论学习主要在于递进地理解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SNMP)的抽象语法表示(AbstractSyntaxNota-tionOne,ASN.1)语言、管理信息结构(StructureofManage-mentInformation,SMI)、管理信息库(ManagementInformationBase,MIB)与MIB树。实际上,SNMPMIB属于网络管理信息理论中的数据模型,它是针对实现者的细节层次上的具体模型,而网络管理信息理论中的信息模型则是针对设计者和操作者的抽象层次上的概念级模型[3]。在网络管理信息理论中,相对于信息模型,数据模型定义在更低的抽象层次,包含许多的细节。它用于为实践者服务,包括许多针对具体实现与协议的构造。因此,在本科生网络管理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于面向网络管理协议的数据模型与信息模型及相关应用开发。考虑到网络工程专业和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对网络管理信息理论的理解不够透彻这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将以协议分析为导向的本科生网络管理能力培养模式应用于计算机类网络工程与物联网工程这两个专业时,尝试在信息哲学的视角下从这两个专业协同创新的角度构建网络管理的实践思维模式。

3信息哲学视角下的教育新范式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直接或间接地引发了关于信息的哲学思考,而早在20世纪80年代,邬焜已提出,信息哲学是区别于所有其它哲学的一种元哲学或最高哲学[4]。牛津大学的弗洛里迪(L.Floridi)也提出信息哲学是一门成熟的学科这一基本论点。网络管理课程作为计算机类网络工程专业和物联网工程专业网络管理与安全课程群的一门核心课程,目前其教学过程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网络管理技术能力方面的培养,而相关的信息模型和数据模型等基本信息理论由于理解上的困难,不容易引起本科生充分的重视,这将可能导致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仍然停留在简单的验证和模仿层面,不利于培养本科生在实践过程中处理具体网络管理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俄罗斯科学院信息科学问题研究所的康斯坦丁•科林指出,将信息科学作为基础科学和一般教育课程学习的新的科学原则,从而形成一个教育的新范式,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于建立一个新的信息科学领域的前瞻性结构,以便于更好地适应现代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潮流[5]。因此,通过借鉴对教育中信息科学的哲学问题的现有研究,考虑应用信息哲学视角下的教育新范式,加强网络管理相关的信息模型和数据模型等基本信息理论的培养,推进网络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从而支持计算机类网络工程与物联网工程这两个专业的协同创新,进而尝试构建网络管理的实践思维模式,引导本科生在面临移动互联网和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Networking,SDN)等各种新型网络时,利用网络管理实践思维模式解决不同网络管理环境中的具体问题。

4信息哲学对构建网络管理实践思维模式的启示

与其它网络协议原理相比较,本科生在网络管理协议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难点在于,容易过分地依赖现有的SNMPMIB工具,却很少通过深入理解网络管理相关的信息模型和数据模型等基本信息理论,从而难以构建网络管理实践思维模式,进而无法针对不同的网络管理场景自主进行具体应用开发。考虑到这一实践教学难点,尝试利用信息哲学视角下的教育新范式探析相关专业本科生网络管理实践思维模式的构建问题,以帮助本科生更加深刻地理解ASN.1语言与SNMP的SMI和MIB的实质,进而实现网络管理课程在网络工程与物联网工程这两个专业的协同创新。在构建网络管理的实践思维模式时,不是将ASN.1、SMI和MIB这些语法知识简单地灌输给本科生,而是首先帮助本科生从网络管理信息模型的角度建立SNMPMIB的树型结构,进而从更高的抽象层次理解网络管理数据模型和信息模型等相关的基本信息理论。利用信息哲学的方法论意义,在网络管理的实践教学环节,将事实上的网络管理标准SNMP相关的ASN.1、SMI和MIB从网络管理工具和技术层面,推进到信息-语义-智能的多维度立体化层面,这将有利于本科生从融合的角度理解网络管理的信息理论等基本理论,从而更好地理解网络管理的自动化目标[6]。在信息层面上,信息哲学的创新方法论启发在网络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应引导本科生进行SNMPMIB树的解析,这样网络管理的焦点集中于网络管理信息理论的数据模型上,进而在语义层面上,网络管理数据模型包含各种被管对象,通过SNMP获取管理信息,在实践过程中引导本科生理解这些管理信息的具体含义,依据SNMP的SMI,由MIB被管对象的DESCRIPTION部分阐明,最终在智能层面上,面向网络管理的自动化目标,引导本科生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分析网络管理信息之间的关联,为自动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奠定基础,从而在信息-语义-智能的多维度立体化层面上构建网络管理的实践思维模式。更进一步,从网络工程与物联网工程这两个专业协同创新的角度,独立于具体实现与协议的构造,利用信息哲学的研究成果,整合计算机网络与物联网的网络管理信息理论体系,利用已有的网络管理协议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API)帮助本科生构建网络管理实践思维模式,通过构建的网络管理实践思维解决不同网络管理场景中的具体问题,以适应新型网络的管理需求,例如面向计算机网络、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SDN的综合网络管理。给出信息哲学视角下计算机类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在网络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协同创新思路。从信息哲学的视角出发,计算机类网络工程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在网络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可以采用一种协同创新思路,以网络管理信息理论中针对设计者和操作者的抽象层次上的概念级模型———信息模型为核心,包括网络管理信息模型的定义、加载、解析与浏览。通过在实践教学环节利用已有的网络管理协议API帮助本科生构建网络管理实践思维模式,使其思维不局限于网络工程专业或物联网工程专业,从而在面临移动互联网和SDN等各种新型网络时,逐步具备解决新的网络管理实践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5结语

本文通过应用信息哲学视角下的教育新范式,加强网络管理相关的信息理论和数据模型等基本信息理论的教学,从而利用信息哲学的方法论意义在信息-语义-智能的多维度立体化层面的启示,帮助本科生构建网络管理的实践思维模式,最终旨在推进计算机类网络工程与物联网工程这两个专业在网络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协同创新。

作者:徐慧 王春枝 叶志伟 宗欣露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7-29.

[2]徐慧,王春枝,陈宏伟,宗欣露.以协议分析为导向的本科生网络管理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3(14).

第9篇

[论文摘 要] 本文分别从专业性质与培养目标、信息管理理论与学科基础、行业与岗位以及技术等角度,探讨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定位。指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应该定位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实施与管理,应该是组织中系统开发的参与者和中间人,更主要的,应做好数据(资料)的分析工作。  

 

1998年,教育部整合了分属于不同学科领域的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学、林业信息管理等5个专业,设立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该专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方向和流派,出现了各式各样、各具特色的信管专业。在这些已开设的专业中,有偏重于计算机方面的,有偏重信息情报的,还有偏重经济信息管理的,所开设的课程也多种多样。那么,信息专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其专业到底应该如何定位?本文尝试从以下4个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1 专业性质与培养目标 

一般认为,信管专业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涉及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行为科学、运筹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内容。同时,该专业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服务能力。在课程设置上,还需要注意课程的更新问题,这些都使得该专业有很多有别于其他专业的特点。 

在教育部1998年的专业目录中,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这样确定的:“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信管专业是一个边缘性学科,且是多学科交叉的,强调实践性和动手能力。那么,其实践性和动手能力又体现在何处呢?所从事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方面的工作是其全部还是部分?是组织领导还是具体实施?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2 从理论与学科角度看 

信管专业的基本理论是什么?其学科基础又是什么呢?如果说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信息的话,那么,信息的概念又如何界定呢?同时,信息这一过于抽象化的概念又如何在具体的环境条件下体现呢?信管专业是由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两部分组成的,目前,对信息管理的理论的研究比较多,但也很乱,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 

信管专业是计算机专业吗?显然不是。信管专业是管理学科吗?至少不全是。所以,我们说信管专业是学科交叉的产物。那么,交叉点在哪儿呢?假定是计算机与管理的交叉,那么,是把计算机作为工具,用于管理领域,还是用计算机来实现管理?是偏重计算机,还是偏重管理,还是不偏不倚,走中间路线?反映在教学上,就是什么都开,什么都学,最后什么也不知道。 

如果把信息科学作为信管专业的学科基础,那么,信管专业是侧重于哪一方面呢?是信息生成、信息加工处理、噪声控制、信息展示还是全部?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作为信管专业的专业概论课,有开“信息管理基础”或是“信息管理概论”的,也有开“信息资源管理”的,我们又需要研究信息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的区别与联系了。 

笔者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其核心是多学科的融合。我们应该坚定地走融合之路,把这些理论或是学科基础真正地融合在一起。这样,这个专业才会发展壮大,才会逐步形成自己所特有的理论。 

3 从行业及岗位角度看 

按教育部设定的培养目标,信管专业是适合于全行业的。至于岗位,“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工作。这也就是说,本专业可以做系统分析工作,系统设计工作,系统实施管理或者评价、评估等工作。那么,系统分析工作、系统设计工作是不是就是我们所说的系统分析员、系统设计员或者程序员呢? 

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即该专业的人在一个组织或者单位中的角色,是系统开发,还是系统使用。如果是系统开发,目前自行开发系统的组织已经很少了,多数通过专门的软件公司来开发,这时,信管专业的角色应该是开发公司与本组织之间的中间人。况且,不论是在软件公司里做开发,还是在本单位做开发,与软件专业的、计算机专业的人相比,信管专业的人是没有优势的。基于此,信管专业更多的是系统的使用。准确地说,信管专业在组织中的角色应该是信息分析与处理(也可称为数据分析与处理)。 

总之,作为系统的使用者,信管专业所应承担的是现有系统的管理、使用以及数据的整理、分析和挖掘,新系统需求的提出等工作,是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参与者,而不是主导者。 

我们认为,就岗位而言,信管专业应该是“一文一武”的。“一文”指的是信息管理,主要是现有信息资料的整理、分析等;“一武”指的是系统的使用者和系统开发的中间人。 

4 从技术角度看 

信管专业有什么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还是什么?如果单从信管专业的课程来看,上述这些都是信管专业的技术。但不论在授课过程中还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疑问,这与计算机专业有区别吗? 

我们认为,信管专业主要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对于组织而言,这更多地是对现有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加工,而对于一个计算机系统来说,它更多地应该是对数据的操作。具体说,就是对数据的规范化处理,即数据预处理、索引的建立,然后按一定的格式存储起来,这是初级技术也是信管专业的基本技术,信管专业高级一点的技术应该是对数据处理后的分析、规律的探寻甚至是模型的建立。至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信管专业与计算机相关,但更着重于对数据的处理,而不是整个系统的完整的开发。 

如果从手工和计算机操作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看信息处理,也许可以把问题看得更清楚一点。 

手工过程:信息搜集整理(预处理)加工处理(建索引)保存(建目录等)使用。 

计算机处理过程:数据输入(导入)加工处理(格式的统一,包括建索引、排序)存储查询检索。 

如果从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来看,其过程是: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系统开发系统实施。信管专业在这其中应该做的是:需求分析中向开发单位提供本组织最基本的需求,并在此过程中与之反复交流和沟通,以确定需求。总体设计中能够起到辅助作用,详细设计中应侧重于数据库及数据问题,开发过程积极参与,系统实施中验收通过。上述是从一个组织的系统开发过程来看的。需要强调的是,不是说信管专业的学生不能学习计算机语言,不能去做系统开发,而是说,信管专业应主要侧重于数据处理,对其他的知识,可以了解,掌握基本的技能,但谈不上精通。 

5 结 论 

综上所述,不论是从专业性质与培养目标、理论及学科基础,还是从行业及岗位,以及技术等多个角度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都是一个多科学交叉的边缘性学科,信管专业本身应定位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实施和管理工作,做好组织内系统开发的参与者和中间人,并充分利用所掌握的数据处理方面的专业技能,做好数据(资料)的分析工作;更进一步,可以做一些数据模型的建立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1] 唐志豪,王衍,等. 财经类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15):112-114. 

[2] 张广钦. 信息管理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第10篇

关键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管理; 复合型

中图分类号:C93116; 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4-0070-01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背景分析

所谓信息管理,就是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标,合理使用各种方法,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组织、控制、加工处理的行为。信息的组织、控制、存储、处理、传播等行为是信息管理活动基本内容。当前对信息管理一般有两种认识:(1)所谓信息管理就是文献管理、数据管理或者说是信息技术管理。(2)信息管理就是对信息的生产、控制、流通、存储、组织、传播等活动的合理调控。信息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之后产生的新型管理模式,信息资源管理的出现说明了信息管理已经从对数据、信息的简单管理模式,进入重视参与信息活动的人文、技术以及经济等多方因素综合管理高级阶段。

信息管理作为一门专业学科,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其核心是围绕“信息资源管理”展开的。信息资源管理一般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市场信息管理、政府信息管理、企业信息管理。市场经济信息是离不开信息资源。其实市场就是建立在微观与宏观之间的交流平台,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市场信息资源是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中一个重要环节。政府信息管理其实就是政府根据市场发展情况,通过法律、行政手段调控经济发展所做的相应管理措施。企业信息管理主要是根据市场信息、政府信息制定的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相关管理手段。

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目标及专业方向分析

教育部 1998 年颁布的专业目录中,将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从培养目标进行分析,国家把培养目标定位于既懂经济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高级人才,他既不是纯技术人才,又不是纯管理人才,而是复合型人才。基本目标的确立,给高校培养人才层面留下了想象空间。

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

目前,国内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应培养学生具有相应的能力:(1)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能力;(2)运用所学解决一些基本实际问题能力;(3)中文、外语的表达沟通能力,实现跨国交流平台的搭建;(4)能够及时发现本专业及相关领域发展动态,及时更新知识结构能力。

还有学者统计美国等国家信息管理专业的就业现状,主要集中在商业领域,学生毕业一般从事系统分析员、政府部门信息顾问、网络中心主管、信息中心职业等职位。能够应聘上岗的学生一般具有应具备的能力:(1)能够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硬、软件及通讯技术;(2)能够合理利用系统中的信息内容;(3)能够运用组织理论将技术与组织结构思想结合起来的能力。

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培养技术型、工程型和复合型三种类型人才。所谓技术型人才,就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程序设计能力;但是学生如果专注于编程缺乏管理思维很难有更高的前途。所谓工程型,就是以计算机、工程数学、经济管理、系统工程等四类课程作为主干课程,以计算机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这种模式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既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又掌握经济管理知识,如果管理思维运用得当可以成为高级系统分析师、项目经理、项目核心骨干,其管理特征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其实复合型与前两类人才相比,就是更具核心竞争力,由于这类人才具有信息分析能力与管理创新能力。具有驾驭信息资源能力及信息系统开发管理能力,极易成为信息系统项目中的核心人才。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也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是,由于信管专业是由多个专业合并而来的,所以目前国内各高校信管专业课程设置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有着较大的不同,这将会影响到信息管理专业的良性发展,以及信息管理专业学科优势的准确定位。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学改革;通识教学与专业教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25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3.08.053

本文著录格式:[1]姜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改革试探[J].软件,2013,34(8): 144-145

0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领域应用广泛,网络经济的发展对电子商务、金融工程等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地增加,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的人才越来越受到市场欢迎。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大,市场运营周期的缩短,迫使企业需要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开发和管理人才,以便进行企业事业和部门的应用系统的开发、维护,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国家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战略举措也应该而且必须有强有力的学科支持,以便培养新型高端的管理人才、IT人才及其综合型的复合人才。

1998年国家教育部把原来的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林业信息管理等专业合并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有3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信管专业。由于不同高校信管专业的学科背景不尽相同,使得该专业涉及的领域较为宽泛。因此信管专业或学科的内涵如何定位、人才培养方向如何确定、如何构建面向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等都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设置的起源

信息管理是随着计算机的出现而产生的,是通过计算机对企业中的管理数据及管理流程进行辅助管理,帮助决策。

最早设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是美国高校,最早可以追朔到20世纪60年代末当时设置的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由于当时程序设计师相对缺乏,技术革新较快,当时的MIS专业认为技术对MIS的发展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因此对技术发展趋势的关注远远超过对MIS专业本身的关注,理工科偏向特别明显。由于美国对于世界的影响,其他国家的许多高校也纷纷效仿。90年代初,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软件工程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导致了IT产业的快速发展,MIS的定位出现了很多思考的问题,MIS的发展方向成了MIS界十分关心的问题。但管理理论的革新、电子商务的出现、企业流程再造的迅速发展以及生产运作管理的创新给MIS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为之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MIS重新成为热门专业。相对而言,欧洲的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比美国要落后一些,剑桥大学等老牌大学设立MIS专业较晚,而挪威等一些先进的小国反而开办得较早,进展也比较迅速。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我国的出现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出现,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建立了对应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80年代初清华大学试办管理信息系统专业,1990年复旦大学首次设立管理信息系统硕士点。此后,我国的信息管理专业迅速发展。由于各个院校的优势、渊源和具体特色的不同,信息管理专业被冠以经济信息管理、信息管理、图书情报管理、林业信息管理等不同的名称,分别从属于商学院、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或信息学院等等,其专业偏向的差异也很大,有重理工的,有重管理的,有偏文科的。1998年国家通过专业目录调整,将原有的管理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科技信息、林业信息管理5个专业统一名称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定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适应时代的新生事物,受到的高校的极大欢迎。但是,受各个学校以往的办学历史,专业特色,师资力量以及办学理念的影响,在对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主导观念又有所不同。有的学校理工科有优势,在办学理念上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于计算机程序人员,是工程技术人员,认为管理是软实力,可以在工作中学习,理解基本原理即可;也学校脱胎于管理类专业,认为信息管理专业培养的是从事管理工作的管理人才,只要能应用相应的管理软件即可,把信息管理专业理解为管理专业,这些观点都具有片面性。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一个应用于市场经济的学科,首先要围绕社会的需求来进行专业设置,社会的需求是专业能否举办的检验标准;学校通过整合优势学科资源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快速的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增长。

因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办学时,定位应该由学校、社会以及学生三个基点所组成。院校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专业基本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对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学生通过在院校中的专业学习,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最终为社会服务,实现自身价值;然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院校的专业教育提出了更加鲜明的要求,并通过就业反馈到专业设置上。所以,社会在这三个基点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无论是院校的专业教育,还是学生的自身培养,都应围绕社会需求进行。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育定位不明,与市场脱节,使得信息管理专业的改革创新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受办学优势影响以及办学条件的制约,我国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以技术型和工程型两种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然而,从市场的需求来讲,复合型人才更具有竞争力,兼有信息分析能力与企业管理创新知识的人才在企业中更能适应信息挖掘和管理的工作,是具有驾驭信息资源知识与能力的新型管理人才。

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办学中的通识教学和专业教学

同样,由于学校办学情况和观念上的原因在通识教学和专业教学上在国内外高校的信息管理专业教学中也存在着不同的侧重。

一种侧重“通识”教学,强调基础教育,基本上是因为学校偏重管理方面的教学,认为宽知识面较,熟练各种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在工作中更快的适应到管理工作中,更适应企业的管理要求。例如,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强调基础教育,MIS专业本科生要大量修读经济、管理方面的基础课程,如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管理与组织战略行为学等等,凭借扎实的经济管理基础,学生在毕业时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方向。

另一种则侧重“专业”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偏重于专业教学,主要侧重以信息技术为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教学重点则放在专业教学上,非常重视对学生信息系统专业方面的培养,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专业核心课程和与信息系统相关的专业选修课,毕业生往往能在各行业的信息部门和各类型的计算机公司找到理想的就业岗位。

在国内,复旦大学等高校较倾向于基础教育,而南开大学等高校则更侧重于专业教育。侧重于基础教育的,学生的综合素质较高,学生的视野广阔,就业口径宽,发展前景开阔,但缺点在于专业功底较之后者比较薄弱;而侧重专业教学的,学生的专业功底扎实,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得心应手,竞争力比较强,而缺点在于这类学生基础知识或技能不够全面,视野狭隘,发展空间没有前者大。

因此,在信息管理教学办学中,不应该有所偏废。通识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视野为基本,不能过于追求大而通;专业教育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专业素养,更深入的可以与企业在实践中共同培养,而不要片面求大求全,

4 信管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信管专业在的教学改革学校比较容易做到的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中的基本素养,但是为企业定制培养人才,就需要在企业的实践中共同培养,因此需要进行实践教学改革。

(一)学校与企业层面的基本合作。企业为学校提供深入培养所发展的方向,同时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聘请企业的相关专家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初步形成产学研的合作意向。

(二)学校与企业确立互动机制。学校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建立横向联合体,促进企业在学校进行投资,帮助学校确立前瞻的视野,使培养出的学生不仅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所掌握的专业技能能帮助企业实现管理升级。

(三)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学校与企业建立利益共同体,实现教学——科研——开发互动的局面。学校通过企业的具体案例,为课堂教学提供实证。同时,通过前两步的合作,学校提供的人才更能适应企业的要求,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企业的实际开发中去。

在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教学改革中,学校通过平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学,可以培养出既有广阔视野,又能够熟练掌握企业要求专业知识、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在改革中,不断地探索与企业的互动机制,就越有可能使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三者形成良性的循环,使得专业培养目标更适应市场需求、更清晰明确。

参考文献

[1] 何永刚,黄丽华.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07,第8期.

[2] 徐建国,逄锦荣.创新研究[J].现代情报,2007,第10期.

第12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通信系统;一体化管理;工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TN9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0)10-0119-02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随着通信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各大网络运营商每年都必须对网络进行扩容或改进,甚至根据新技术和业务发展取向新建网络进行技术替换,故工程建设是重要的运营后台支撑。但是当前很多通信网络工程具有网络搜盖面广、空间跨度大、设计专业分项多,建设地点分散、工程技术要求较高、工期要求紧、质量要求高、协调工作量大等特点。这些项目对网络工程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针对以上要求,我们提出了设计一体化管理的体系。

一、传统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电厂传统的专业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管理方式对工程进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工程进度的不利影响上,其主要原因在于分专业的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管理方式,在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单位选型、信息传递及多专业协作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单位选型的问题

从近几年中国移动各本地网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单位选型过程来看,由于分开多专业分别进行选型工作,选型期跨度很长,为此经常容易发生各专业间无法配合的问题,往往会导致工程无法完成,从而影响了业务的开通。

(二)信息传递机制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按专业进行工程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的组织工作中,涉及到各合作单位不同专业之间的协调时,绝大部分的协调信息需通过电厂内部的各科室之间进行转递。各合作单位不同专业之间直接进行的相互协调比较少,基本上属于间接配合关系。而在电厂内部各科室之间的调,目前呈现约束力较低的多头协商状态。结合上述情况,从以下两个方面论述当前存在较多的问题。

1.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单位各专业间的信息传递问题。首先,有密切相关性的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专业可能分布在不同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单位,双方的协调必须通过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单位周转。其次,即便有密切相关性的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专业同在一家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单位,根据分专业管理的制度要求,双方也缺乏足够的直接协调的条件。有协作需求时,还需要电厂从中协调。冗长的信息渠道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信息传递的顺畅。比如由于负责各专业工程管理的科室一般属平行级别,彼此之间没有责任关系约束。这就造成了电厂不同专业之间信息疏离,甚至是协调乏力的局面。这种疏离的影响是深远的,由于各合作单位相关专业间的协调都有赖于电厂各对口科室的大力支持,这就从根本上导致了专业链条之间的疏离,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发展成专业壁垒。

2.多专业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单位间的协作问题。由于以专业划分进行工程建设,各专业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单位需对另一专业部门提出相关沟通协作需求时,需先向电厂工程建设部门的对口科室先行沟通协调之后,才有可能进行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部门内部专业部门的协调。各个单位为了查找最新的资源情况,往往需要通过电厂工程建设部门的对口科室,耗费了大量沟通与等待的时间,不利于快速建设的实施。显然,协调过程的冗长是不利于简化管理链条的。同时目前很多相关工程的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工作可能由几家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单位共同承担,在综合机房内机房进行多专业不同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单位同时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的情况经常发生,由于工期较紧,容易出现资源占用的冲突与工作量的冲突。由于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单位的各自管理,难以发现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过程中的冲突,多数都在施工时问题才会暴露出来,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而且不同单位间的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风格不一,设备排列布置的方法不一致,机房排列较为混乱,不利于机房的美观及可持续发展。

(三)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单位与相关单位间的协作问题

在目前的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组织构架下,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单位与相关单位间主要存在以下协作问题:

1.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单位与电厂协作分散重复。由于分专业管理,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单位与电厂的协作在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单位选型、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项目启动、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文件会审等阶段,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复。这不利于控制成本和缩短工作周期。

2.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单位与监理单位协作过程很复杂。在一些相关性强的专业之间,往往存在不同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环节间的前后承接关系。而这些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环节还是要由监理单位的协调才能衔接起来。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单位与监理单位间的协作过程因此而变得复杂起来。这对于节省成本和缩短工作周期同样是不利的。

3.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信息反馈不到位。在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传递最多的是图纸与施工变更。前者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因而一般不会有问题。而施工变更的反馈却经常发生不到位的现象,这与信息管理的复杂性不无关系。在电厂、监理单位面对庞杂的信息流时,这类似乎不太重要的信息往往被忽视了。

二、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构建

(一)基本思路

传统模式下,主要以专业划分项目组,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一体化模式下,可以区域划分项目组,以主专业为龙头,协调好区域内各专业间的工作流程,尽量减少工作路程流转的人力及时间消耗,提高工作效率。以一体化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单位主专业为龙头,改变传统分专业模式下按部就班的工作习惯,创新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项目启动、勘察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实施、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文件会审等工作流程,多专业协作,提高工作效率,推动项目的快速实施。

(二)构建措施

1.组织方案。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下电厂组织方案可分为决策层、协调层、技术管理层等。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管理决策人在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管理组织方案中属于决策层。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管理决策人具备以下职能:制定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管理环节的目标和原则。对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环节的重大事件进行决策,如选定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单位、确定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费用、审批设计单位考核结果、审批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单位重大奖惩等。指导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管理总控人对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环节进行管理。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管理总控人在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管理组织方案中属于协调层。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管理总控人具备以下职能:执行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管理决策人的决定,对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管理决策人负责。充当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管理环节对外接口。协调各专业主管对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环节进行管理。技术专家电厂内部各专业领域内的技术权威,在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管理组织方案中属于技术管理层。技术专家具备以下职能:指导专业主管的技术工作。审查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方案的规范性、可靠性、合理性、经济性、技术性和可实施性,对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质量进行最后把关。

2.信息传递方案。现有的组织架构下,只有电厂的某专业主管和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单位的某专业主管之间的信息传递环路,而在电厂或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单位内部,各专业主管之间缺乏信息传递的通道。在一体化管理要求下,各单位内部专业之间需建立起信息传递通道,力求各专业之间的信息可以在最便捷最直接的传递通道里内部消化,减少了沟通的难度和时间资源浪费。我们建立的新的信息传递机制如下: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单位内部各专业的衔接与配合通过项目小组环路进行;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总控人负责专业间衔接的总协调工作;专业主管在安排好本专业工作的同时,应积极响应相关专业的工作要求,做好配合工作。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单位内部各专业之间的信息可通过纸面、电邮或口头等方式传递,具体传递形式视信息内容而定。

3.工作流程方案。新的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组织方案和新的信息传递机制,为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组织工作的流程提供了广阔的优化空间。同时对工作流程也有根本的改动,通过有序地细化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的各阶段的活动,有效合并原在各专业独立管理下的重复性工作环节,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各环节之间的顺序,务求实现工作量、工作模式还是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周期上较大提升。

总之, 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计一体化的新项目管理模式打破了原来传统分专业管理模式的种种弊端,无论在效率上或是工程实施应用上,均有明显的独特性和突破性,从而提高整个电力系统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寿命与质量。

参考文献

[1]章方祥.项目管理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J].企业世界,2007,(8).

[2]姜建华,赵长林.统一通信的投资回报[J].软件世界,2007,(8).

[3]朱越勋,冯海,余焕宁.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基建工程投资控制管理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06,(10).

[4]莫奇勇,许丹,莫继红.移动通信公司工程项目管理应用分析[J].项目管理技术,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