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多媒体通信专业

多媒体通信专业

时间:2023-06-08 11:18:18

多媒体通信专业

多媒体通信专业范文1

一、引 言

由于自媒体拥有方便快捷等优势,越来越成为网民传受信息的首选媒介,在提供多元化的信源、满足受众知情权等方面,弥补了专业媒体的不足。但是,由此带来的许多非理性质疑、流言扩散等负面效果,也加剧了社会个人与群体间的不信任心理,给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巨大的隐忧,尤其许多的非理性质疑都是针对党政部门的,如果今后任由这种习惯性质疑的趋势发展下去,党政部门的公信力固然要遭受损失,专业媒体的话语权也会在这种非理性的质疑氛围中持续流失,有效的舆论引导将更加难以为继。因此,专业媒体有必要在自媒体勃兴并取得越来越多话语权的情况下,积极有所作为,主动弥合社会信任裂痕,赢得更大的发展优势。

“自媒体”可以被定义为:一个普通市民通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1]。其主要形式包括网络论坛、即时通讯工具、博客、日志、播客与微博等。所谓专业媒体,就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包括了全部的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中的一部分,即网络媒体中拥有专业的新闻工作者的这一部分。

二、社会信任危机中的传媒因素

(一)议程引导乏力带来的话语权旁落

人们将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路线图勾勒为:“网络原发――传统媒体跟进报道――网络舆论反馈而进一步发酵――传统媒体再报道” [2]。自媒体时代,信息的第一人可以由无数个分散的普通网民组成,专业媒体的“把关”从绝对主导地位下降为相对主导地位,对信息进行第一道“把关”的权力部分落到了普通网民手中,媒体工作者的“把关”下降到传播过程的下一个关卡[3]。这种传播路径的变化,为专业媒体的议程设置与引导增添了难度,在许多热点新闻事件中,专业媒体工作者不能像以往那样,在信息这一环节就对信息进行筛选,在事件发生时的第一时间实现议程的设置与引导,而只能追随自媒体自发形成的质疑与言论趋向,被动发声。

进入信息解读阶段,专业媒体的议程把握能力,一是与各个专业媒体自身的水准有关,二是离社会对专业媒体的要求与专业媒体自身的实力相比,还相去较远。尤其是一些网络专业媒体,其首页主打的评论信息与分析文章,仍然是一些博主评论与网友评论的汇集,或者传统媒体评论的转载,看上去兼容并蓄,实际上是削弱了解读阶段的议程引导。

本来自媒体虽然发展迅速,但专业媒体的权威性在网民的印象中并没有下降,尤其是在新闻热点事件当中,各种信息蜂拥而至,网民迫切需要专业媒体的有力引导,以便去伪存真,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而这个时候专业媒体不能有效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未免可惜。可能也有人认为,传统媒体不是有自己专业的解读吗?是!但传统媒体覆盖的受众与网络媒体不一样,纵然传统媒体有足够的专业优势进行舆论引导,也会因为其主体受众并非网民而变得对自媒体形成的议程没有什么实质影响。

也就是说,要主导网络议程,关键是网络专业媒体的努力,但网络专业媒体的一部分是商业媒体,以转载其他媒体的消息与评论为主,传统媒体网站虽然可以拥有自身的采编队伍,但无论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与母体相比,都不在一个级别上,许多还是母体新闻资源的一个窗口,新闻解读与舆论引导能力相当有限。

(二)媒体本位导致的话语错位

媒体本位就是媒体只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竭力追求新闻事件的轰动效应,以取得可能的利益最大化。秉持媒体本位,专业媒体的部分编辑,为了追求新异性与时效性,对于热点新闻事件中源于自媒体的内容,编辑时疏于考证,从而导致许多未经证实的网友推测经由专业媒体进行流传,以自身的权威渠道,为非理性言论推波助澜。

更有的动辄给新闻事件加上“标签”,挑动社会已有的对立情绪,无端地制造非理性怀疑的舆论场,人为地制造恐慌气氛。有的热点新闻事件,起初是一个偶然的事件,网民的关注有限,但经过专业媒体的渲染之后,就成为了一个网络热点新闻,引发群体性的非理性质疑与评论。还有一种话语错位的情况,是由于媒体的越位所导致的。凡遇到和政府机关相关的公共事件,不管最终的前因后果是什么,一些媒体都有意无意地把问题导向部门失责与腐败,凸显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与道德优越感。

这类模式化的质疑,模糊了公众对具体事实的关注,转移了焦点,实质是损害了受众的知情权,同时还会带来受众的阅读期待疲劳并加深社会信任危机。这方面,媒体也不是没有反省的,温州“7•23”事件后,凤凰卫视采访总监闾丘露薇在自己的博客中这样写道,“很惭愧,我必须承认,在工作的时候,这些在突发事件中逝去的生命,人数的多少,或者是引发的公众关注度的多少,决定了我对他们的关注程度,我也可以确定的知道,和我一样的媒体人并不在少数:我们更关心新闻的爆炸力,传播广度,当然,我们有一个听上去很高尚的理由:希望能够透过报道能够带来改变”[4]。

(三)对于自媒体时代受众的信息需求变化缺乏足够的认识与应对措施

用户获取信息,有两个最基本的需求,一是认知需求,二是情感需求。现在这两个需求都难以得到满足,认知来看,真相越来越远。情感维度来看,你不看心情还好,越看挫败感越强,因为你不知道应该相信谁。

和以往传统媒体主导下的传播环境不同,自媒体造就的,是一个“信息超量”的传播环境,受众苦恼的不是没有一手的新闻资讯,而是多方信源提供的信息太多,反而无所适从,多方信源的介入,不是使事实的真相越来越清楚,反而可能让事实真相离它的本来面目越来越远,给人们对社会的归类认知造成很大的困扰。

时代在变化,如果我们仍然固执地认为,受众需要爆炸性的新闻,需要能够带来强烈冲击的新闻报料,那可能就落后于受众的信息需求!因为如果信息仅仅只是信息,其中没有真相,没有认知与情感满足,这种信息就是一种无用的信息,慢慢地,受众会厌倦这样的信息,抛弃我们的媒体。

因此,虽然微博等自媒体在率先披露新闻信息上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真相的追溯、深度阐释,都将继续依赖于专业媒体。专业媒体应当强化自身的“权威性”符号标识[5],形成良好的自媒体信息甄选与鉴别机制,向受众提供经过证实与选择的信息,才有可能真正地服务受众,推动社会问题的有序解决。

三、专业媒体构建社会信任的主要措施与途径

(一)促进专业媒体与自媒体之间的融合

2010年的“维基解密”事件,是自媒体与传统媒体合作报道的典型事例。当时的维基解密网站拥有大量未经证实的美国军事外交机密文件,但维基解密本身,不具备对这些信息进行全部真伪判断的能力与资源,因此,维基解密将这些材料,有选择性地透露给《纽约时报》等专业媒体,由这些专业媒体对这些资料进行评估后,有选择性地进行登载。

由于自媒体的传播内容加入专业媒体的证伪评估,所以,维基解密事件后来的发展,虽然也在世界范围内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整体而言,还算比较理想的,将传播的风险控制在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内。美国是互联网发展最早最快的国家,传统媒体一直将网络媒体的发展纳入自身发展的战略中,两者高度融合,由于传统媒体在新闻采编等方面有成熟的经验,因而目前在美国的网络新闻体系中影响力最大的仍然是传统主流媒体开设的网站,如CNN、美联社、《 纽约时报》等,专业媒体在议程设置与舆论引导方面拥有很强的优势[6]。

我国商业媒体的影响力很大,网络传播的主动权掌控在商业网站手中,而商业网站的制度瓶颈和人才结构缺陷使其在引导网络舆论方面难有大的作为,如商业网站没有明确的新闻采访权,只有通过与传统媒体签约,在得到传统媒体和新闻网站许可的前提下转载新闻,但在编辑的过程中,不得改变新闻的本意。这种新闻自主权的丧失,导致强势的商业网络媒体,难以在新闻事件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强化舆论引导的效果。其他传统专业媒体开设的新闻网站,如人民网、新华网、千龙网等,虽有独立的采编优势,但覆盖的主要是公务员群体,影响力显然也不及商业媒体网站。

(二)建立自媒体信息证实的有效机制与平台

1.建立较为统一的新闻线索微博关注入口

这个有点像新浪现有的“微博辟谣”与“不实信息举报”,有统一的标识,但不一定是统一的形式,可以是链接,也可以是微博形式的“关注”等。用户通过这个入口,可以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与素材,第一时间提供给自己认为信赖的媒体。媒体在得到这个信息与线索之后,迅速进行证实,决定报道的口径与形式。当然这种开发,需要与新浪、腾讯包括人人等商业网站配合,由他们提供接口程序,实现网民与专业媒体的渠道对接,使专业媒体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新闻线索与素材,抢占新闻与传播的先机。

至于为什么是统一的报料平台,一是为了树立品牌,二是技术与成本因素,商业网站没有必要与众多的媒体一一去开发专业的报料接口,三是方便网友操作。网友提供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与素材,应该是有偿的,专业媒体事后必须视情况给予报酬,在网友当中逐步树立报料有奖,分享创造价值的理念。

2.与主流商业媒体网站打通数据库,构筑信息证实的快速通道

突发事件、热点新闻事件中涌现出的非理性质疑信息或流言,追溯起来难度就很大,专业媒体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对相关信息进行考证、核实,首先就必须确定某则自媒体信息的传播源头在哪里,帐户的拥有者大致是谁,然后找到当事人进行采访,这几乎只有相关自媒体平台的拥有者能够迅速提供。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地网友的信息,显然可信度要高一些,媒体可以多关注当地用户的自媒体信息,这通过其访问的地址就可以获知,这也只有自媒体平台拥有者能够提供。

另外,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应该有一个统一的帐号用于专业媒体的证实信息,并区别于现在的“微博辟谣”类帐号,因为“微博辟谣”等还有点大众化,权威性不够,这当然也需要获得新浪等商业媒体的协助。

3.改变报道的方式,提高把关效果

首先,应当把信息证实作为报道的重点。自媒体时代赋予网民质疑信息的手段与自由,许多时候,这种质疑的力度与深度,是专业媒体所不及的,但是面对这些质疑,进行梳理与解答,却往往是一般的非专业媒体工作者所能胜任的。专业媒体在自媒体时代的主要任务,将来不是引导质疑,而是对质疑信息的梳理与证实,这会成为专业媒体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与使命。

2011年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后,中央电视台“新闻1+1”推出了题为“关于7.23事故谣言”的节目,总括了事故中流传甚广,负面影响较大的8个谣言,一一对其进行了辟谣[7]。人民网8月8日在首页“人民热线”以“铁道部回应‘29人失踪名单’称无瞒报”为题,对于网上的质疑帖文“以下部分失踪人员名单,请铁道部回答”进行了回应,可惜这样的报道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影响力远远不如那些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而《人民日报》今年1月27日推出的“求证”栏目[8],《钱江晚报》2010年底推出的“真相”栏目等,则是主动履行自媒体时代信息求证使命的有力举措。

其次,要注意自媒体信息的呈现方式。有的网络专业媒体,如凤凰网,喜欢把一些意见领袖的博文放在首页的醒目的位置,提升点击率,个人认为是不恰当的,这样容易模糊自媒体与专业媒体的界限。一般来说,意见领袖们的博文,与媒体言论相比,往往比较尖锐,但理性的把握不足,将此类博文放在首页醒目位置,尤其是与网站要闻靠近的位置,受众会下意识地把它当成媒体的言论而接受。首页的呈现方式,不好像纸媒一样体现平衡性,受众能够接受的,往往是来自博文的一面提示,这从客观性来看,也略嫌不足,比较合理的呈现位置应该是网站言论栏目靠下的位置。

最后,采用专业媒体与网络意见领袖合作报道的形式。2009年,深圳商报社着手策划“5•12汶川地震一周年”的报道,为了有效应对网络中的习惯性质疑问题――只要是正面信息,不论是记者报道还是网友发帖,所传达的信息到达受众时,受众总会有一个疑虑――这到底是不是真的?报社邀请了一位网民代表,以“准记者”的身份和记者一起前往灾区采访,记者和网友均独立写稿,各自的报道都呈现给报网的受众。事后证明,这种方式,有效地破解了网友的习惯性质疑,得到了网友的认可[9]。

多媒体通信专业范文2

人们对信息的多元化需求和全球科技革命的推动,加速了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近年来,新媒体在教育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运用新媒体对从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有助于转变从业人员的传统观念、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媒体的质量。要采取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策略,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

新媒体;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策略

一、新媒体概述

(一)新媒体的内涵

伴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以报纸、广播、电台、电视、电影等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正面临着一场巨大变革。20世纪末,全球科技革命推动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这为新媒体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支持,使新媒体得以迅速发展。21世纪,新媒体从边际迈向主流,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广泛渗透并深刻影响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诸多领域。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P.高尔德马克是“新媒体”概念的首创者。1967年,他把“电子录像”称作“NewMedia(新媒体)”,这标志着“新媒体”概念的诞生。[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并探讨新媒体。研究者对新媒体的概念界定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各成一家。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如下几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美国《连线》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宫承波在《新媒体概论》一书中认为:门户网站、搜索引擎、虚拟社区、电子邮件、网络文学和网络游戏都属于新媒体。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则认为,新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它除具有电视、电台、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功能外,还具有交互、即时、延展和融合的新特征。互联网用户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提供者和者。[2]虽然人们对新媒体的概念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是通过分析上述界定,不难发现,对新媒体概念可以从时间和技术两个维度界定。一方面,新媒体是一个时间性概念,“新旧”是相对的。新媒体作为一种工具,其物质形态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地演变,因此要以“今日之新”作为标准来界定新媒体。另一方面,新媒体是一个技术性概念,它是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为依托而构成的技术平台。

(二)新媒体的特征

近年来,新媒体迅速崛起,极大地丰富了媒体的形态,使传统媒体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之所以优于传统媒体,在较大范围内得到普及和应用,并广泛渗透于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等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依托的先进技术。新媒体具有数字化、互动性和个性化等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显著特征。

1.数字化。

数字化是新媒体的本质特征,新媒体以数字技术为基础。数字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依托的一种新的信息编码方式。新媒体通过数字技术把大量的信息符号压缩,并以各种数字化载体进行存储和传播,使不同群体、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们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取大量所需信息。

2.互动性。

高度的互动性是新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体的突出特点。传统媒体信息传输的过程往往是单向的,不利于信息的反馈和交流。新媒体背景下,信息的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交流是双向的,多样化的媒体形式为信息传递的双方提供对话的平台,参与个体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具有充分的主动权和控制权,可以依据自身的兴趣和需要来自主选择信息。

3.个性化。

为受众提供个性化服务是新媒体的又一大特色。受科技水平的限制,传统媒体是一种大众化的传播方式。新媒体满足了人们对信息的个性化需求,信息终端在网络中都有一个固定的地址,传播者可以根据地址确定一个或多个用户向其传播特定的信息,每一个用户都可以接收和发送完全个性化的信息。

二、新媒体背景下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转变从业人员的观念

继续教育是对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的教育活动。更新传统观念,提升职业技能,是中国继续教育的重要现实需求。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形式具有传播速度较慢、传播时效性较差、互动效果不佳、形式单一等缺点,这严重影响了从业人员的学习效率和培养质量。新媒体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为重要支撑,具有数字化、个性化、交互性、即时性等特征,弥补了传统媒体的缺点,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因此,运用新媒体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有助于转变他们的传统理念。从业人员不只可以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方式,还可以通过手机、电脑、数字电视、博客等新兴的媒体形式进行学习;从业人员的地位由“客体”转变为“主体”,有助于增强自主学习意识;信息传输由单向的大众传播转变为双向的个体传播;学习可以完全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从业人员人人能学、时时能学、处处能学。

(二)有利于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专业素养是指具备与新媒体相关的专业理论、专业技术和专业能力素养。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不仅是新媒体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传统媒体对从业人员专业素养要求不高,主要通过口头语言、纸质文字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新媒体时代,需要使用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媒体终端,处理各种音频、视频、图片等信息,这都要求从业人员更新媒体知识并掌握新媒体技术。继续教育为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培育具有综合素质的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人才。通过学习,一方面从业人员可以熟知新媒体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从业人员可以加深对网络、计算机、数字音像等技术言语信息的理解,进而提升正确使用PPT、投影仪和幻灯片等设备的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媒体的质量

信息社会是展现高度知识创造力的社会,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各种媒体之间的竞争亦日趋激烈,人们对媒体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继续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理论素养和能力,使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在更广泛的领域运用新媒体,从而提高了新媒体的质量。同时,传统媒体紧抓时代机遇,以新媒体的发展为契机,重新审视和定位自己,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弥补自身的不足,拓展发展的空间。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大大地提高了媒体的质量。

三、新媒体背景下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策略

(一)增强从业人员的自主学习意识

正如日本生涯教育学会编撰的《生涯学习事典》所说:“对学习者的要求给予必要的应答,并由学习者自主地选择合适的学习手段与方法,然后再通过其终身的生涯来进行”。[3]学习是基于个体自发的意愿而进行的基本活动。因此,只有增强自主学习意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从业人员利用新媒体学习的动力。一是从业人员要意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只有认识到继续教育对于自身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可或缺,从业人员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从业人员更要通过接受继续教育才能更好地掌握有关新媒体的知识和技术,熟练运用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媒体形式获取信息,进而提升工作能力。二是从业人员要树立专业发展意识。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它是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产生,媒体的形态多种多样、媒体操作程序各异,这就要求从业人员树立专业发展意识,积极参与学习,不断获取新的媒体知识和技能。

(二)注重教育内容的实用性

美国成人教育大师诺尔斯指出:“成人教育不是以学科为中心,而是以实用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以生活为中心。”[4]继续教育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要以实用为出发点。新媒体为受众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可以接收和发送完全个性化的信息。因此,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要以个体的实际需求为主,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一方面,教师提供“菜单”式的教学内容,依照从业人员的具体需求把各种知识信息列成“菜单”,他们像点击电脑菜单一样有针对性地获得所需信息。[5]另一方面,教师提供“模块”式的教学内容,每个模块的学习都以胜任职业能力为目标,以掌握职业技能为目的,通过分析职业岗位能力设置课程,从业人员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需选择不同的专业模块内容,实现学用一致。[6]

(三)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

传统的继续教育大多以课堂、教师、书本为中心,采取“灌输式”、“填鸭式”较为单一的教学方法,忽视了从业人员的个性特点和多样化需求,难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媒体在教育领域的普及和运用,推动了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不再仅仅通过口头传授进行知识传递,而是要积极组织和分配教材、媒体、设备等资源,让从业人员各取所需。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在以新媒体为主要传播形式的信息社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一是运用视听媒体、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进行教学,融合音频、视频、图片、语言、文字,让从业人员更加形象、具体地感知信息;二是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计算机的功能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呈现信息,它能够帮助从业人员运用所学的技术主动探求新知,发展智力才能;三是通过卫星电视等进行远距离教学,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适用范围较广,且颇具灵活性,充分考虑到从业人员学习的特点;四是实行自定步调的个性化教学。[7]教师根据从业者的能力、学历程度、兴趣爱好、职业需求等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方案。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继续教育教师担负着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的重任,新媒体背景下,建设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非常有必要,它直接关系着从业人员培养的质量。目前,我国的继续教育教师队伍主要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专职教师是继续教育师资队伍的骨干力量,在继续教育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新媒体背景下,需要定期组织专职教师接受培训。通过开展规范化的培训、鼓励进修学习、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途径,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使他们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兼职教师具有流动性较大、来源多样化、队伍不稳定等特点,他们的水平参差不齐。新媒体时代对兼职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需要全面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兼职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从业人员的需求为出发点,因需施教,利用各种新媒体形式,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全面提升教学能力。

作者:范晓林 单位:南京报业传媒集团

参考文献:

[1]蒋宏.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54.

[2]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网络传播研究,2008(6):10-12.

[3]高志敏.关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理念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3(1):80-82.

[4]张维.成人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12.

[5]吕海燕,周立军.信息技术技能实训课程“菜单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7):100-101.

多媒体通信专业范文3

关键词:高职;新闻;微信公众号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6-0039-04

一、引言

21世纪的今天,中国已经大步迈入全球信息化融合的时代,传统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在网络和手机媒体的冲击下,正日益进行着分裂、改制和重组。浙江一直走在全国新媒体发展的前沿,宁波作为浙江省第二大城市,其新闻教育的改革不容忽视。

高职院校打造新闻人才,比普通本科和重点高校更显艰难,毕竟高职类院校“先天薄弱”,不管是师资力量、硬件设备、生源基础等都远不如本科或重点高校。但是新媒体的崛起和自媒体的迅猛发展,从某一个角度来说,未尝不是高职新闻专业学生的机会。

宁波开设有新闻专业的高职院校,仅宁波广播电视大学一所,该校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作为宁波市重点建设专业,正处于逐步完善和上升的通道。

但是对于高职类院校来说,单纯从软实力和硬件上还不能和本科院校相比,如何通过更便捷的手段让更多的高职学生参与新闻采写、拍摄、编辑甚至运营的实践显得越来越重要,不但可以锻炼他们与新闻有关的各种基本技能,而且这些技能不仅仅局限于媒体,也能在将来就业的时候,使他们有更广阔的选择。

二、宁波高校微信公众号发展的概况

区别于校园杂志、校园手机报、校园微博等媒体方式,校园微信公众平台成为快速传递校园信息的又一新兴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兴起,3G甚至4G网络业务的深入发展,以及智能手机在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微信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群体使用。截至2015年3月,微信注册用户量突破6亿,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而使用这一软件的绝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与此同时,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纷纷建立。

在宁波,有五所本科院校开设有新闻专业,分别为:宁波大学、浙江大学理工学院、诺丁汉大学、万里学院和大红鹰学院。

其中,诺丁汉大学是最早开设学校微信公众号的宁波高校,于2012年8月开设。万里学院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则开设得相对较晚,于2015年4月开设。

宁波大学作为本市的老牌重点高校,学生人数最多,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也门类繁多,比如有“宁大乐生活”、“宁大学工”、“宁波大学学生会”以及宁波大学下属各个学院的微信公众号等等,每一个都颇受关注。

但是,这些高校的微信公众号有一个特点,就是以宣传本校、招生推介和服务学生为主,基本不存在学生原创作品的放置。比如,诺丁汉大学的微信号就是由学校办公室主办,老师管理运营为主。

不同于以上本科院校,宁波广播电视大学比较突出的微信公众号除了“宁波电大团委”外,当属新闻专业所在的文法系开创的微信公众号“今日文法系”。

“今日文法系”开设于2014年3月17日,至今运营不到两年。该微信公众号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依托本校新闻专业的工作室,由学生自主管理、运营,并且公众号里的内容以学生原创作品为主。

三、宁波市高职新闻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现状和突破

一直以来,对于有新闻专业的高校来说,如何加大这一专业学生在各类媒体中的实践力度,并且利用这些不同的媒体平台让学生更好地发挥所长,是传统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一条必经之路。

但是,由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单一媒体受到了新媒体的挑战,媒介与媒介之间的界限开始变得越来越模糊,并且有日益融合的趋势。

这样一来,“在媒介融合情况下,文字记者与摄影记者、记者与编辑、报纸媒体的从业人员与网络媒体的从业人员等概念将被淡化,因为新闻从业者将同时具备多项职能、扮演多重角色。”

因此,为了让高职新闻专业人才和劳动力市场能更有效地衔接,其课程改革的设置尤其是实践环节,在某种程度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高职新闻人才培养的现状

(1)打好基础学科知识,提升专业特色素质

首先,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课程是必须重视的。众所周知,现今的媒体从业人员被要求是一个“杂家”,要“能写、会说、懂技术”,这样一来,在进入学校学习的第一年,必须加强学生基础课程的积淀,夯实基本功。

其次,高职新闻专业的学生必须加大新闻专业能力的提升,这个专业能力不仅仅是会“采编与制作”,还要有自己的特色,这样才能在与本科学生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表1为最新的宁波广播电视大学高职新闻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课程模块,其减少了纯理论部分的内容,把培养重点落实到有实践操作与动手技能的课程上去。

(2)打造学生职业能力,适应人才市场需求

许多高等本科院校的新闻类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细致,尤其是实践型课程通常根据传统媒体的分布来分门别类地安排。

然而,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带来的新媒体革命冲破了传统媒体之间的壁垒,新闻人才的就业面其实是变宽了而不是变窄了,但是相应的实践能力要求也变得越来越全面。我们可以预见,未来的新闻人才不仅要会“采编播”,而且要会经营运作一个新型的“媒体平台”。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的新闻专业根据表1课程设置的专业和实践系列课程,将高职学生需要掌握的职业能力做了分析,分解成“基础层”、 “提高层”、“综合运用层”,逐层组合的“金字塔型”结构,如图1所示。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基础层强调写作、采访、编辑等职业基本素质;提高层强调影像拍摄编辑、音频录制合成等技术能力;综合应用层则是以“专题视频”的形式将前两层能力集成整合。

由于高职学生的学制只有三年,相对于四年制的本科学生,其学习时间缩短了整整一年。如此一来,高职新闻专业学生必须在低年级时就逐步掌握专业单项技能,在二年级时强化各项专业技术,到三年级时实现技能的整合。并通过更方便快捷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将学到的专业技能知识进行实操运用和融会贯通。

未来五到十年的时间里,将会是自媒体逐渐强大的时代,年轻人甚至中老年人都将把手机作为接收信息渠道的第一位,所以如何将所学到的新闻实践技术应运到最新的媒体平台中,如何调整写作、采编、摄影、摄像的技巧在自媒体上精简而准确地,是我们在实践操作环节中要考虑到的与现实接轨的问题。

2.高职新闻人才实践平台的突破

(1)以“毕业作品”为目标,完善“金字塔型”实操体系

图1的“金字塔型”学生实操体系是贯穿在专业特色课程中得以实现的,其基础仍然是延续以往高等教育新闻专业的课程安排。但是,这种结构的实操体系以“毕业设计做专题视频”为核心目标,摒弃了以往和本科院校一样的纯文字化的毕业论文,更适合打造强化高职新闻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高职新闻课改的道路更加明确清晰。所以,“金字塔型”学生实操体系要继续做好、做细、做强,并且不断完善更新。

此外,由于毕业作品以小组为制作团队,作品要求可视化,所以从文案、拍摄到后期编辑、配音等,无一不需要小组成员掌握其中的各种技术。而且一个毕业作品要做的比较好的话,就要求团队中的成员最好各有所长,这也要求学生们在“基础技能”全面掌握的层面上,在专业技术能力方面有突出的特长。

(2)微信公众号实现学生作品第一时间的“可视可听”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新闻专业下设有新文人工作室,这是一个仿真的实践平台,也是学生职业能力可视听化的平台,其涵盖了视频新闻、新闻播报、平面杂志、电子杂志、零点新闻网、新文人微博等多种媒介形式。

2014年3月17日,“今日文法系”微信公众号开设成立,也加入到该平台中,之前所有分散的学生原创作品都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上(具体如图2所示)。学生的工作室实践作品、优秀作业、毕业作品、参赛作品等也通过该平台进行可视化呈现,便于师生第一时间浏览。

微信公众号“今日文法系”的出现使得多形式渠道被整合,一个原创作品可以在完成的第一时间以不同形式与大家分享,使学生职业能力的可视化渠道变得更加立体。

3.“今日文法系”微信公众号与该校新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关系的研究

“今日文法系”从2014年3月开设至今,共有2011级、2012级、2013级和2014级四届学生参与运营和维护。其中,2013年和2014级学生仍然在校,2011年和2012级学生均已毕业。

对此,课题组成员针对“在校生”和“毕业生”做了一项关于该校新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今日文法系”微信公众号实践平台关系的访谈和调查。其中两届毕业生问卷回收率为65%,两届在校生问卷回收率为98%。

通过调查和统计发现,不管是毕业生还是在校生,都比较认同微信公众号这一实践平台是专业技术能力锻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锻炼了各项新闻专业技能

从“今日文法系”微信公众号在本校的调查和访谈情况来看,微信公众号成立至今,79%以上的学生关注了该微信公众号,42%的学生认为该微信号与本专业关系密切,其中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作品在微信公众号展示,比在工作室其他平台展示更有成就感,也更促进了他们的实践积极性。

截止到2015年9月,“今日文法系”微信公众号成立一年半,在这个平台上共有学生发表的原创文章430余篇、摄影图片600余幅,音频作品97个,视频作品130多项。无论哪一类作品的发表,都能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调查发现,有42%的同学愿意经常或偶尔把自己的作品发往公众号平台,并希望得到展示。有41%的同学在浏览微信公众号时,表示更愿意看到声画并茂的视频类作品。而视频类作品的制作,融合了写作、摄像、配音、剪辑等多种技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一新兴的实践平台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扩大了同学们学习专业技术的范围。

(2)突破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推进各类人才的培养

“今日文法系”微信公众号的开设,不仅让原先壁垒分明的新闻实践工作室的各部门联系更加紧密,而且促进了各方面技术培训和学习的融会贯通。同学们在做好本部门工作的基础上,有了在其他部门兼职和学习的热情。

同时,由于作品“上线”媒体的缘故,同学们的思维从单纯的做好某部门的工作,开始去学着思考如何更好地进行媒体营销。

目前,我校把高职层次的“全媒体应用型新闻信息采编与宣传技术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在课程和教学改革的逐步探索中,以适应新媒体兴起后对相关人才技能的新需求。

利用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和新闻工作室的运转,学生从“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作品”到“自己自发地统筹管理媒体平台”有了进一步的跨越。许多的专业实践活动,不再仅仅局限于专业课程的作业,变成学生们主动为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而不是为了学分去做。

从2013年起,学校联合海曙区团委、宁波市档案局、81890、文教街道、宁波公交等多家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和社会服务;并且以“宁波历史文化”为主题和主线,把每届大三的毕业作品融合到“非遗传承”等专题视频的制作中去,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并且通过类似的实践和专题训练,逐步扩大了本校本专业在全市各类单位中的影响力。

(3)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宽高职新闻专业的出路

一直以来,我校高职新闻专业毕业生的出路并不宽广。每年大约有20%左右的学生会选择专升本继续深造,5%甚至更少的学生能进入自己家乡所在的传媒单位工作。

但是最近几年,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和我校对高职新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进入媒体或者与媒体相关单位的毕业生人数在日益增多。

仅以刚毕业的2012级学生为例,其中25 %的学生进入了媒体或者与媒体相关的单位,有通过微商进行创业的,也有加入“搜地网”、“知否宁波”等新传媒企业的。而在2011级的比例仅为 8%。

跑招聘会也不再是学生就业应聘的主要形式,许多环节都通过网络或手机进行。我们的毕业生中,有个别单位是通过微信号看到该毕业生出色的毕业专题作品,当即决定和该生签约的;也有个别学生通过微信号的介绍,自行去联系实习应聘单位,最终成功留下。

四、微信公众号平台在新闻实践教学中的弊端与思索

现阶段,微信公众号在新媒体中诞生的时间不长,还属于不成熟的阶段,影响力大但公信力远不如传统媒体。

从短期来看,手机的普及和现代都市人喜欢短平快的信息接收给了微信公众号很大的拓展空间;但从长远来看,碎片化或者内容不全导致信息缺失错误的自媒体新闻,尚远不如审慎严谨的客观新闻信息。

再进一步说,对于新媒体信息的监管肯定会越来越严格,甚至会出台相应的法律。高等教育新闻专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要引导本专业的学生正确看待现在的各类自媒体信息,有选择地添加并保留相关微信公众号,学会分辨信息的真假和冗余度。

同时,在新闻基础的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学生立足消息的写作,在保证新闻真实第一性的前提下,锻炼新媒体作品的制作。

比如,以微信公众号的文字作品为例,篇幅不能太长,但要突出重点、抓准亮点,而且最好要有配图,这样才能生动活泼、吸引受众。

因为这一类型的作品通常短小精悍,读者也不愿意花太多的时间来浏览,所以标题的制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他的音频、视频作品也应以上述要求为类似原则。一句话:宁可精工细作,不可粗制滥造。剥去时效的外衣,大家关注的还是信息的内容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沁.媒介融合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24.

[2]张霆.媒介融合发展下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多媒体通信专业范文4

多媒体教学环境设计现代化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对人才在素质、知识面、应用等方面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促进教学现代化改革的进程势在必行。教学的现代化改革不仅包括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现代化,而且还要求在教学手段上也要实现信息化、现代化。所谓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主要包括各种信息化的教学课件、教学教材以及一些教学器材,多媒体教学往往是教师准备电子课件并通过计算机、投影仪、通信等先进技术的展示来实现专业知识的教学。目前,计算机、投影仪、幻灯机等多媒体教学的辅助教具已经在各类型的教学中被广泛推广和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由于环境设计专业在教学中往往需要的信息量比较大,而且还有很多图片需要展示给同学们,这一个专业特点就需要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来为同学们展示更多、更丰富的有关专业知识。用多媒体教学来取代传统的用理论知识为主导教学方式,有利于专业教师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结合多媒体教学采取一些范例式、启发式、模拟式等丰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们获得更多专业知识,提高学生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锻炼学生们的思维、创新能力,鼓励学生们主动地学习、理解、记忆专业知识,从而提高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笔者在实践教学中调查发现,环境设计专业的多门课程都要通过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拓宽学生们的学习知识面。随着科学技术已经与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对于各种信息在速度以及数量上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环境设计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涉及到各方各面的知识点。怎样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讲授更多的专业知识,是环境设计教学改革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而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既可以帮助教师把更多的知识展示给同学们,又可以大大节省课堂时间。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拓展学生知识面、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锻炼学生收集、归纳、理解知识的能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一般来说,学生们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与环境设计专业丰富的专业知识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学生们在理解一些知识点的时候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而多媒体教学就可以通过比较直观的方式,把你理解的知识点展示给同学们,方便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通过将图像、声音、情景等融为一体进行教学的方式,多样性和新颖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兴奋点,从而激励学生们主动思考、分析、解决专业问题。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一旦对环境设计专业产生了兴趣,那么对于概括性和专业性比较强的环境设计专业知识掌握起来的难度就降低了。

3.帮助学生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环境设计专业的难度大,在于其存在一定的综合性、抽象性以及陌生性。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像资料将专业知识生动真实的展示给同学们,从而有利于学生们了解难以想象的专业知识。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试听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们的各个器官,加深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影响。让学生们通过抽象思维和感性知识相结合,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系统地掌握环境设计的专业知识。

二、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基本原则

1.综合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首先,是综合运用各种电化器具。交叉使用各种电化器具,有利于充分发挥每一个媒体的功效,从而克服单一媒体的有限性。通过多个媒体的补充使用,锻炼学生们抽象思维和具体思维相结合,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其次,还应该注意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在环境设计教学过程中应该考虑课堂的客观需要,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就教师而言,教师应该将演播和讲解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就学生而言,学生应该将视听与思考、练习相结合,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环境设计教学过程中,应该清楚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绝不能将传统的教学方式完全摒弃。

2.目的性原则。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应该首先要明白完成什么任务以及教学的重点、难点,做到有的放矢。一般来说,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为了帮助教师完成教学难点以及用传统教学方式难以讲清楚的教学内容。因此,在环境设计专业多媒体教学时,教师应该切记随意、盲目、不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否则不但不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还浪费了教师和学生的时间。

3.最优化原则。最优化原则是指在有限的硬件、软件条件下,使环境设计专业的媒体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当然最优化原则是相对的。最优化的标准是指用最少的时间、资金投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多媒体教学的选择,既要考虑到能否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又要考虑是否可以用更少的时间和资金投入。在环境设计专业的多媒体教学中应该正确把握好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让形式更好地为内容服务。绝不能为了形式而盲目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更不能在一个问题上使用多种多媒体教学方式引发学生学习没有目的性、没有规律性,这样只会得到事得其返的效果。

总而言之,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教学改革的必要趋势之一。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成功与否。因此,教师应该重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思维,大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课堂实效性。

参考文献:

多媒体通信专业范文5

伴随互联网发展而来的媒介融合,尤其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入融合的趋势,突破了各种不同传播媒介的界限,新闻传媒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功能一体化态势。与此同时,社会化媒体特别是公民新闻的崛起,形成了专业媒体机构与普通大众共同参与新闻传播的格局,媒介社会化和社会媒介化趋势加剧,对社会、新闻传播等所产生的影响广泛、深刻而又错综复杂。目前新闻传播教育以培养传统媒体人才为目标,面临着媒介融合带来的冲击与挑战,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显得尤为迫切。为了应对媒介融合趋势的客观需要,国内外新闻教育界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其中最突出的是部分高校所倡导的融合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旨在培养适应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一专多能的新型新闻人才,比如能够从事跨媒体采编的全能记者即“背包记者”等。

但也有人指出,这种融合新闻教育模式只停留在浅层次的技术或技能融合层面,与媒介融合时代传播业界的实际需求还有不小的差距。①融合新闻传播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新闻传播技能教育,着重于多媒体新闻信息产品的策划、制作、传播等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与培训,它不失为媒介融合下新闻教育改革的一种可贵的探索,但能否成为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目标与方向,值得商榷。有学者提出新闻传播教育应该在新的传媒业语境之下转型为“传媒教育”或“传媒业教育”,②确实有一定道理。那么,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与能力结构?新闻传播教育是否仅为新闻媒体培养专业人才?等等。本文拟从高校本科新闻传播学专业教育(以下统称新闻传播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转型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抛砖引玉。

新闻传播教育:“专业化”还是“大众化”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领域“专业”与非专业之间的壁垒已经模糊,新闻传播教育的定位如何转变,“专业化”还是“大众化”?建国以来我国新闻教育事业发展很快,但我国高校新闻教育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适应新闻宣传体制的需要,主要是为各类传统媒体培养专门化的新闻宣传人才,搞报纸的不懂电视,搞电视的不懂互联网,新闻人才培养模式过于专门与单一。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培养目标,需要从面向传统媒体培养专门的新闻宣传人才,向适应社会需求培养专业化复合型传播人才转变,这就要求新闻传播教育以社会与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新闻传播专业培养目标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要求,培养复合型的“多面手”。新闻传播学科的课程设置需要突破传统的专业知识界限和专业技能界限,学科的组织架构需要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使各个专业方向都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不过培养复合型人才并不是简单地培养技术复合型人才,而是知识结构的复合、能力的复合,包括对专业知识领域的深入了解,认识社会的能力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③

新闻传播教育在知识体系与能力的建构上应处理好“一专”与“多能”的平衡,做到突出专长,兼顾其他,不能只重视“多能”而忽视“一专”的培养。为适应媒介变化对复合型新闻人才的需求,培养专家型记者,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2级本科生专业教育采取“2+2”的模式,要求学生在大学4年中通过紧凑的学习安排,系统掌握包括新闻传播学在内的两门学科本科专业知识。④媒介融合是“合”与“分”两种发展倾向的对立统一:一方面是“合”,即各种传播媒介多功能一体化整合趋势,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媒介产品的融合、组织结构和产权等的融合;另一方面是“分”,和而不同,也就是说媒介融合带来受众的需求日趋多元化,传媒市场呈现出分众化或专业化的特点,即媒体的多元化、信息的广泛性和技术的交互性导致的传播小众化、专业化趋势。所以媒介融合时代还需要在某个领域、某个学科有较深造诣的专才,这样媒体才能为不同阶层、不同背景、不同知识层次的人群提供贴近性的精细化信息服务。⑤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传媒市场的日渐细分,媒介产品的生产与质量控制、市场分析、价格策略、营销策略、广告、销售渠道和终端的建立,以及媒体内部的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等等,都需要专业人士来运作。

媒介融合时代人人都可能是记者,那么新闻传播人才的核心能力是什么?著名新闻教育家、新闻史专家,复旦大学教授丁淦林曾对新闻专业技能即从事新闻传播工作的综合能力作了精辟的概括:一是沟通能力,能够在各种情况下,同各种人打交道,并获得新闻信息;二是分析判断能力,能够把纷繁复杂的情况梳理清晰,分清主次,辨明是非;三是组织能力,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图整合人力物力,开展活动;四是表达能力,能够运用文字,或语言,或图像,或其他方式,进行报道与评论。⑥这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同样适用。简而言之,新闻传播人才的核心能力或竞争优势就是对于信息的搜集选择、组织整理、判断分析到最后的呈现等能力。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整合资讯,生产和管理知识的能力,不管是应用型人才、经营型人才,还是基础研究人才,这种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媒介融合时代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新闻传播教育不应也不能够仅仅局限于为媒体培养人才的狭窄定位。如前所述,媒介融合下新闻传播教育培养的人才,表面上看是新闻传播人才,在某种意义上则是适应知识社会需求的知识生产者与传播者。记者、编辑面临着角色的转换,即不再是单纯地生产信息,而应具备极强的信息选择与解读能力,有极强的鉴别知识的能力和合理传播知识的能力,洞察所的信息的深刻联系和意义,从而帮助受众迅速将信息转化为知识。⑦

媒介融合导致信息传播的媒介与渠道越来越多,而有价值的信息与知识则成为稀缺资源。整合资讯,发现有价值的信息,生产出知识等,越来越重要,新闻与信息传播进一步延伸到知识与服务领域。对于信息的分析整合能力,不仅各种新闻媒体需要,企业或组织

机构同样需要,新闻传播教育就是培养能够处理信息、生产知识等的人才,所以为媒体培养人才已经不是新闻传播教育的唯一目标。

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新闻媒体对人才的需求不是增加而是减少了,于是出现了新闻传播专业不断扩招与传媒人才需求渐趋饱和之间的矛盾。事实上,国内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约70%以上的毕业生走到了非媒体岗位,在企业、社会、政府部门找到职业归宿。即使是到传媒单位,也未必就是在采编岗位,而是面向媒体传播业务本文由收集整理全流程的不同环节。目前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基于为单一媒体培养人才的定位与就业指向过于狭隘,过分强调专业对口,束缚了学生在就业、创业方面的想象力,在一定的程度上不利于业界相关需求的满足,从而阻碍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⑧

在媒介融合和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应该扩大人才培养的范围,也就是面向整个文化产业培养新型的知识生产者、管理者与传播者,新闻传播教育也应相应地调整课程设置,一方面加强专业化教育,即传统的采写编评等专业技能,同时打通不同专业课程与学科之间的界限,培养面向传媒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的信息处理能力等,以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化复合型传播人才。

从专业的新闻职业伦理教育向面向社会的媒介素养教育转变

媒介融合改变了新闻业务操作方式,对新闻传媒业的职业要求、道德原则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伦理道德问题。以往适用于传统媒体的新闻道德已显滞后。如网络空间的隐私权问题、著作权问题及虚假信息问题等。新闻教育者有责任在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同时,教会他们遵守网络的道德规范,使他们肩负起网络中的社会责任,学会对有关问题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和评判,并帮助其树立适用于网络传播的新闻伦理道德观。如对于网上五花八门的信息资源,网络记者怎样对其真实性作出正确判断,并能有效、符合道德地使用这些资源;如何避开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等等。⑨专业的新闻传播者应该具有比公众更高的媒介素养,因为他们不仅要尽环境守望之责,更要扮演社会领航者的角色,如何坚守伦理底线,如何在有效驾驭媒介融合技术的同时又不沦为媒介的奴隶,关系到新闻传播事业乃至整个社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

媒介融合进一步加速了媒介社会化和社会媒介化的程度,包括新媒体在内的各种传播媒介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人们通过媒介接受文化已经成为社会教育的普遍方式”。⑩在人人都可能是记者的时代,职业新闻传播者的地位降低了,但对新闻传播伦理的要求反而提高了,或者说对传播者的素质要求更高了。一些专业媒体从业者及媒体机构面对滔滔而至的网络舆论,放松甚至放弃对新闻伦理的坚守,新闻传播界出现低俗化、庸俗化趋势。比如网络“艾滋女”事件中,别有用心之徒利用网络诽谤中伤他人,网民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鉴别力,助推了虚假信息的泛滥,而部分报刊等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未经核实就跟风传播,无论是对当事人还是对社会都造成恶劣的影响,足以说明包括专业新闻工作者在内的社会大众的媒介素养存在严重缺失。

媒介素养教育本身就包含了对新闻传播者的职业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从专业的新闻职业道德、伦理教育向以培养公民意识为核心的媒介素养教育转变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国新闻传播专业对培养新闻记者、编辑等的职业伦理道德一直比较重视,但这种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面向专业记者、编辑的,而不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在媒介融合时代显然是不够的。

普通公众借助新媒体都有成为新闻传播者的可能,但他们没有受过专门的新闻传播方面的训练,带来了信息鱼龙混杂、真伪莫辨等一系列问题。非职业的新闻传播者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需要与职业新闻工作者一样遵守新闻伦理、法规等。媒介素养教育通常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学会判断媒介知识的意义和价值,学会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与技巧,了解如何利用大众传媒增强对信息的鉴别和过滤能力。

美国学者瑞妮·霍布斯认为,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在三个方面提升公民的素质:一是提高公民接触、分析和传播信息的能力;二是培养公民的领导能力、自由负责地表达个人意见的能力、面对冲突的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促进公民对主动获取不同来源信息的兴趣和对不同意见的容忍能力。⑾

当下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随着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走入误区,即人文理想、新闻专业理念逐渐被实用主义、技术主义所取代,使新闻传播教育走向世俗化、功利化的歧途。⑿加强新闻传播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是避免新闻传播教育落入纯技术教学陷阱,克服实用主义、世俗化倾向和浮躁之风,以及提升大学生专业能力、完善和提高其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多媒体通信专业范文6

高校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频率高,运用范围广,已经为多项调查所证实。在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新媒体更是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着他们对外部环境的感知,改变着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新媒体的普及应用,对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来说,不仅是信息传输技术的巨大跨越,人际交往更加便利;而且是一种新媒介文化的介入,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到他们的现实价值判断和认定。在将信息传播作为自身的学习研究对象的同时,又深陷媒介技术变革的浪潮之中。当代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新媒体的影响。

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使用手机媒体上网的用户首次超越了传统PC整体使用率。网民中规模最大的群体依然是学生,以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最高,占到全体网民的30.7%。这一年龄段与大学生群体有着高度的契合性。高校学生中使用手机上网非常普遍,浏览学习资源、关注微信朋友圈,查询招生就业信息全部都在“掌中”完成,虚拟化的生存正在成为一种现实。

一、新媒体对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学习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移动互联网在改变着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方式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满足了高校学生的求知欲。有着多元追求的新闻学专业学生,并不会被自己的专业所局限,依靠互联网,他们不仅可以找回自己失落的人生梦想,重新定义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且可以找到为之奋斗的途径和方法。

海量信息为新闻学专业学生定位自己的学习目标提供科学依据。新媒体时代,不仅意味着海量信息的提供而且意味着海量信息的便利获取,足不出户,便知天下,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学习目标的设定已经摆脱了现实专业课程的束缚,向着更为广阔的视野深发。一方面,依靠移动互联网络,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对新闻事业和新闻信息传播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新媒体时代,新媒介技术的普及使用注重的就是用户的体验,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是他们理解新媒体信息传输革命的前提。不断丰富的信息传输类型,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挑战着已有的新闻传播机制,也考验着新闻媒介自身的发展,这是新闻学专业学生应该知晓的。另一方面,借助虚拟交往中的异质性交往主体,新闻学专业学生可以对新闻行业、信息产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愈加明晰自己专业学习的目标。熟练掌握各种新媒体的信息传输功能及应用固然重要,但理解媒介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影响和作用才是终极目的,惟其如此,才能对人们日益增加的新媒体依赖情节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移动互联网络中虚拟学习交流圈的形成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学生的生活圈子相对来讲是比较封闭的,这种情况下,他们的人际交往圈也相对封闭,交往对象基本在校园内,他们以专业为对象, 以未来的职业为目标, 以班级为单位从事学习和集体生活。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借助移动互联网络上的即时通信工具QQ、微信、微博构建了自己独特的虚拟人际交往圈,这个圈子既是对他们现有人际资源的整合,也是对已有人际交往链条的延伸。一方面,现实中的人际交往被移植入网络虚拟空间,成为熟人圈子;另一方面大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多元志趣在移动网络中结识新的交往对象,构建新的虚拟人际交往圈。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逐渐摆脱了以书为友, 以同学为伴, 以教者为师, 以教室和图书馆为主要活动场所的封闭性学习交流空间,开始了一种更为开放的学习交流方式,一种注重分享的学习方式,从分享中获得学习资源,从分享中获得学习动力。

二、新媒体对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生活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虚拟化生存程度加深,“足不出户”已经不是个别人的个性行为,而是他们普遍认可的一种生活方式——“宅”。这种“宅”生活中,又以“朋友圈”对他们的影响最大,是宅男、宅女们的精神慰藉和感知外部世界的重要依据,一切大小事宜,全都依赖“圈子”来确认、判别。

虚拟化生存模式——“宅”生活。早在移动互联网络之前,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宅”现象就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2010年,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种新媒体使用方式中来。但是手机这种移动互联网终端并没有带给人们一种完全的身心的彻底解放,而是成就了另一种“宅”生活。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生活状况足可以证明这一新型的“宅”生活的特点。如今大学生的购物、休闲、交友几乎全部都在网上完成,借助手机的虚拟化生存才是他们的真实生存模式。大学生活围绕手机而展开,一种新的“宅”生活正在形成,手机成了禁锢大学生身心的新的枷锁。同PC时代的“宅”生活相比,手机时代的“宅”生活范围更小了。世界尽在“掌”中,而身心却被“掌”控,这恐怕是德弗勒在提出他的媒介依赖理论时都不曾想到过的。

虚拟化生存下的“圈子”化生存。新媒体环境下,人际交往中人们对移动社交网络应用的高度依赖,QQ、微信、微博已然成为现代人维系其现实社会关系的纽带。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人际交往很大程度上也是依靠移动社交应用展开的。他们通过QQ群、微信朋友圈、微博了解同学、亲友的境况;也通过这些虚拟社交平台结识新的朋友,以此来拓展自己的现实人际交往范围。尽管在网络虚拟社交的空间中,人们可能使用“假身份”和“非真实的文字&rd quo;与网络另一端的一个同样“虚假”的人进行互动,但这并不等于人们通过网络媒介的交际活动就是虚拟而没有意义的。②虚拟人际交往的现实影响力却是存在,它通过“圈子”对交往主体发挥影响,以一种主体不自觉的方式改变着主体的情爱观、价值观,这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注意的问题。

三、新媒体对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就业的影响

新媒体的发展对于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人生规划也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新闻学专业本就是研究新闻信息以及新闻媒介信息传播规律的,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合格的新闻从业人员,即我们所说的媒体人。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大数据概念的深入人心,信息已经不仅仅与媒介相关,而是涉及社会众多行业、领域。这就带来了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学专业学生职业理想的多元化,他们不再仅仅拘泥于专业的新闻传播媒体,而是面向所有涉及信息传播和控制的行业和领域。在自主就业的道路上,新媒体带来的新型网上应聘方式更是为他们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提供了有利条件。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职业理想多元化。新媒介技术的进步不仅是用户体验的巨大变革,而且还伴随着海量、多样信息的高速传输,这是最近一两年被频繁提及的大数据所带来的信息技术革命。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对于自己所学专业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他们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愈加清晰。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推进作用明显,当今社会涉及信息传输和控制的产业数量庞大,种类繁多,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择业理念也有了全新的改变,他们不再仅仅盯着传统主流媒体,而是将目光转向了那些具有挑战性的新兴的信息技术产业,这种多元化的择业理念是对他们自身个性的最大释放,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就全社会本身的发展来说,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择业理念的转变,有利于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优配置,实现社会的高效率发展。

新媒介技术催生新的就业应聘方式——网上应聘的流行。如今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应聘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传统的面对面应聘转变为网上在线应聘,这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经济实惠的就业方式。以往面对面的应聘场景:风尘仆仆赶来的大学生面对一群声色俱厉的招聘主管,多少会带来他们心理上的不快。而且双方的信息交流丰富而不全面,无论是招聘者还是应聘者都要克服临场发挥的心理障碍。新媒体时代,这一切都有了改观,首先是对方信息的获取更加便利,借助移动互联网络,大学生可以了解招聘单位的详细情况,对自己的求职意向有了更加精准的定位。招聘单位也可以最大限度地了解应聘学生的专业素养,求职意向,找准自己的招聘对象。其次是在线应聘的方式最大限度的节约双方的成本,节省时间,为聘用的最终实现打下基础。

结语

新媒体给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带来的学习、生活和就业等多方面的影响表明,顺应这种媒体环境变化已属于大势所趋。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在认知、接触和使用新媒体方面有专业优势,有着较高的媒介素养,可能成为高校校园中新媒体的最先得益者。时下,所有的大学生都已经面对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活方式的变化,这需要所有的大学生转变思维方式,也可能给高校的相关部门带来学生管理方面的新挑战。

【本文为周口师范学院青年基金项目“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管理工作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号zknuc0

109】

参考文献

①黄岩、陈伟宏,《新媒体: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契机与挑战》[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6)

多媒体通信专业范文7

关键词:媒体融合 播音和主持 定位探究

播音与主持艺术在当今一直是年轻人的热门选择,但是这种过于热门化选择往往也对真各个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择业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尤其是在新媒体融合环境日渐的今天,学生自身的素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但是总的说来还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本文以这个为研究背景,通过播音主持现状、播音主持艺术与新媒体融合环境之间联系、以及播音主持专业对自身的择业定位观念的分析进行探究。

一、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媒体专业,播音和主持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程,随着社会的发展,播音与主持教育自2000年以来,从鼎盛过渡到平稳,因为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变迁,播音与主持专业也在不断的革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专业。这些年来,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校已达到300家,又随着社会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人们对这个专业越来越关注,报考此这个专业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呈现出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其前景更是广阔。播音与主持专业培养的主要是具备语言与表演这两方面的人才,目前国内播音主持专业的院校以及学生人数在不断地增加。就总体状况而言,学生的素质都呈现出逐年在提升的情况,而他们毕业之后投身于影视、网络传媒、新闻播音、电视节目主持、广播等领域,为繁荣当今社会文化奉献了一定的力量,但是也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即在当今新媒体融合环境下,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素质和专业技能并不能适应当今的社会大环境对人才的要求,而这也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要改进的定位问题。

二、基于新媒体融合环境影响下的播音与主持专业

所谓的新媒体融合环境指的是不同媒体的资源交换、共同享有的合作状态,其中也包含了媒体与个体之间的合作。新媒体融合环境与传统意义上的媒体环境完全不同。虽然当今社会中的播音主持专业培养人才的速度已经落后于新媒体发展速度,然而置身在当下环境中发展的播音主持专业明显已经受到了感染,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息传送方式的丰富性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影响。新媒体融合环境下的信息传送很大程度上都依托于网络,它将图形、声音等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无限地刺激人们的感官,极大程度上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在新媒体融合环境中,除了之前所用的方式之外,信息的传播通道还来源于自媒体,为了有效地实现信息的传送,各个媒体之间就必须实现高效地融合,做到彼此之间资源的共同享有以及利益获得的公平化。正因为这样,现代社会中的播音主持专业人员要熟悉现代网络、计算机技术的操作,这样才能在新媒体融合环境下的从业要求,即现今社会下的播音主持在掌握传统意义上的专业技能基础上更加与时俱进。

第二,新媒体融合环境要求增强播音主持专业人员的个人参与积极性。新媒体融合环境下的自媒体环境的出现,使得大众个体更具有自我的发言权,而传统媒体中的主流声音逐渐被大众的不同声音所覆盖,综合、简单地说就是社会中每一个个体就是媒体自身。现今多使用的播客的前身就是自媒体,播客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信息在社会的快速传播。因而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的人员对于大众个体不同的发言权,要有能力去判别好恶,以规范自媒体信息的传播。

第三,培养播音主持专业人员的瞬间报道社会新闻、信息的能力也是新媒体融合环境对该专业的影响。在新媒体融合环境下,信息的传播渠道变大、速度变快,因而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信息扩散的主体,因而播音主持专业人员应该具有这种敏锐感,抓住值得报道可以报道的信息的机会,以免社会大众个体的扩散造成了不必要的恶劣影响。

三、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正确的择业定位

通过上述对播音主持专业的现状及新媒体融合环境对播音主持专业人员从业的影响分析,可以总结出,播音主持专业学生需要有正确的自我定位观念。

(一)了解自身的需求,准确定位。播音与主持专业毕业生应该从自身的能力出发,考虑到自身的需求和实际情况,从而分析自己的能力,与现实相符。别因为选择行业的错误,耽误自己的前程。所以毕业生在即将步入社会时,首先要认清自己,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找到适合自己能力的职业。同时,也应该把重点放在自身素质的提升上,要以新媒体融合环境为基点提升自身能力。

(二)调整好自身心态。首先,毕业生可能没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为自信心已满,就能走向社会,或者是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进入企业就想担纲主持或负责人,这样只要一受到打击他们就会就会崩溃,因为结果往往令他们后悔莫及。但如果心态过于消极,因为丧失信心,也容易在选择行业上出现误差。其次,就业精神现如今已成为很多用人单位看重的品质。有些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因为受社会条件限制,不能找到令自己心满意足的工作,但不想无所事事,就想利用别的工作当作跳板,想等到时机成熟时,跳槽到更好的工作岗位,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也正因为这种工作心态,经常导致一些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因而出现择业误差。

(三)明确目标。播音与主持毕业生一旦毕业,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但他们总是不愿意面对这个现实,不学习名人的经历和经验,不愿意从基层做起,见好就收,他们的频繁跳槽,只会导致择业的误差。而有些人不考虑自身因素,就一昧地观望大城市,认为在那里,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才能成为名人,一味的追求好的工作环境,这是典型的错误观念。

四、小结

本文通过媒体融合环境与播音主持专业以及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正确自我定位分析,拟为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提适应媒体融合环境,提升自我提供可供有价值的建议。

参考文献:

多媒体通信专业范文8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09-25

1.新媒体时代的特征

(1)平等性与流动性。新媒体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渠道传播信息。信息的者不仅包括专业人士,更多的是由大众通过手机、电脑等媒介,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新媒体工具,自由地发表个人意见和主张。新媒体信息传播具有虚拟性,大众可以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只有通过专业的技术手段才可以破解信息传播主体的真实身份。

(2)瞬时性与海量性。新媒体信息传播是通过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传播,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等客观因素的限制。通过新媒体,政府机关公共信息、学校及教育机构教育信息、商家商业信息,以及各个社会组织和团体娱乐、生活信息等,这提高了信息传输效率,信息更新频率增高。

(3)微小性与交互性。随着智能设备的发展,信息展示的面积也逐渐缩小,在一定程度上信息传播和接受的时间、空间更加碎片化。新媒体交互性的特点是,信息传播的主体和客体之间信息交流是双向的,信息传播的主客体双方在交流过程中都享有话语权。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同时进行并完成信息的传播和接收,双方可以相互交流。

2.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机遇。新媒体便于普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通过新媒体与学生跨越地域差异交流与讨论,也有利于一些性格内向不擅长与人交往的学生敞开心扉,交流思想。

新媒体时代使高校辅导员多元化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依托QQ、微博、微信、论坛等媒介,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减弱了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同时,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2)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迎来新挑战。第一,打破固有思维方式。新媒体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富多元的信息,而大部分高校辅导员习惯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认识层面的问题。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多角度地、多学科地进行全面思考。第二,保持高度政治敏锐性。新媒体信息传播存在很多弊端,比如网络中很多丑恶现象和虚假不良信息,许多“非法恶意势力”借助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文化侵蚀、思想侵蚀。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密切关注网络,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度,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动态,把握教育方向。第三,强化思想教育主导地位。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群体的参与度极高,这为他们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新媒体淡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冲击着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价值观,弱化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

3.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之路

(1)加快教育观念的转变,建设现代化专业队伍。作为高校辅导员,在适应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专业水平,与时俱进。及时跟进新媒体技术发展的实时情况,熟知新媒体的使用方法,利用新媒体媒介,与学生互动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建立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2)主动抢占网络新阵地,强化新媒体监管机制。高校辅导员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关注各类网络平台及组织,把握海量的瞬时信息,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高校应该不断加强校园网建设,充分利用公共网络资源,设立专门的协调管理部门,明确相关的工作职责,搭建良好的网络思想教育平台。

(3)把握高校教育新导向,加强相应价值观教育。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发挥积极导向作用,提升大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辨别能力。可以通过校内活动、专家讲座等形式加强学生网络道德与法律法规的宣传,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与道德的自主意识。

新媒体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作为高校辅导员,只有打破传统的固有思维模式,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专业水平,才能与时俱进, 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业化。

参考文献:

多媒体通信专业范文9

要探讨中国财经媒体的发展与出路,有必要深入研究国外财经媒体的发展道路与成功经验,寻找一条与中国本土经验相结合的发展道路。通过对西方财经媒体的分析,笔者认为,财经媒体的大众化必须以专业化为基础,国外强势财经媒体在长期的市场化竞争中形成了专业化优势,并将此优势扩展到了大众市场,从而很好地整合了专业与大众市场。

一、专业化:财经媒体的立足之本

纵观国外财经媒体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一个最基本的规律就是:专业化是财经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在这里,专业化的内涵包括:新闻信息选择、与提供的专业性;新闻信息分析的专业性;新闻信息服务方式的专业性。

在这三者中,信息选择、提供的专业性仅仅是财经媒体一个基本要求。在一个信息资源如此丰富的时代,对于媒体的竞争来说,最重要的可能不是你提供了什么信息,而是你以什么方式提供、处理或整合这些信息。以对路透社形成强大竞争力的彭博资讯为例。作为一个发展历史不长的信息服务公司,彭博资讯在全球约70亿美元的数据终端市场中占据了25亿美元份额,2004年它在金融数据市场的销售收入首次超过了路透社。一位分析师指出:“彭博几乎是把全世界所有公司的深度资料都集中在它的系统里,甚至包括一些非上市公司的材料。”①而路透社和道琼斯虽然也能够大量地收集信息,但它们只限于提供这些信息。可见,正是在信息提供和整合方式的专业性上,彭博建立了其相对于路透社和道琼斯的优势。

除了信息提供与服务方式的专业性之外,对信息进行深度分析和权威判断的能力是财经媒体真正获得影响力的基础。比如,《金融时报》每年要出版大约200期《金融时报调研》系列。该系列由《金融时报》在世界范围内的专家型记者调查、撰写,内容包括对工商管理、金融与投资、个人理财、出口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评论与分析、个案研究和解释性数据与图表等,该系列成为国际商界精英的重要信息来源。

同样,《日本经济新闻》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先后成立了“日本经济研究中心”、“日经广告研究所”、“日本经济数据开发中心”、“市况情报中心”、“消费经济研究所”、“日经产业研究所”等经济研究调查机构,以专业经济研究为依托,向国内外金融、企业和商业界提供各种权威的经济信息与动向的分析。

然而,在新闻信息分析上,最重要的却是形成财经媒体对新闻信息分析、判断的独特方式。“《财富》杂志的一个很重要的创造,就是财富500强。评选500强不是《财富》杂志的一个副产品,只是为了做杂志用的,而是创立了一种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而且,《财富》杂志这几十年来,牢牢地把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的解释权、创新权控制在自己的手里”。②与《财富》杂志相似,道琼斯提供的分析工具则是“道琼斯指数”,依靠其指数系列,道琼斯建立起了不可替代的核心优势。

西方财经媒体的这种专业性特色是由其所生存于其中的生态环境所决定的。其强势财经媒体的形成过程往往有两个不同的模式。一是由专业的财经或商业信息供应商发展而来的,并从商业机构向媒体领域扩张。比如,路透社一开始以提供股市金融信息为主,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用户的需求,逐渐增加了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的政治、外交和军事等方面的新闻,成为世界著名的新闻通讯社。尽管如此,准确地讲,路透社应该是一家金融服务公司,新闻业务在其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不到10%。彭博资讯也是如此,它以专业的财经信息供应商起家,现在已发展成为跨媒体集团,旗下拥有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站、书刊杂志等,财经新闻业务并不是其主业。

另一个模式则是以新闻信息起家,但在其经营业务中有一块非常重要的领域,就是提供与大众媒体不同的专业。《华尔街日报》的母公司――道琼斯公司即是其例。它以《华尔街日报》起家,在此基础上将信息服务扩展到其它专业领域。近年来,为了应对全球结算带来独立分析师和中小型研究公司的兴起,以及NASD的系列改革所带来的挑战,《华尔街日报》还酝酿通过改革提供更可靠、专业的分析,覆盖原来忽略的研究领域。③这两种不同的模式实际上是商业企业运作与新闻机构的企业运作之间的不同,也是新闻信息的供应者与金融、商业信息以及实时市场服务和数据供应商的不同。“《华尔街日报》和CNBC虽然是做专业的财经新闻,但仍属大众传媒范畴。也就是说,读者或观众为内容支付部分费用,但整个公司的运作仍然部分依靠广告商的投入。事实上,金融信息服务市场还活跃着一批通过终端机或互联网为专业投资者服务的内容供应商。

这些内容不夹杂广告,是经纪人必不可少的分析工具。近年来声势越来越显赫的布隆伯格(即彭博)、老牌的道琼斯集团和路透社都是这一领域的大玩家”。④当然,从新闻信息的角度来看,我们或者也可以把它分为“财经信息”与“财经新闻”。其区别主要是:财经信息的服务对象往往是商业机构、企业组织以及专业的投资人士,而财经新闻的服务对象是整个社会大众,它涵盖了商业机构或企业组织,同时也包括社会上所有对此信息有需求或兴趣的个体;财经新闻的服务对象往往被称之为“受众”,而财经信息的服务对象往往被称之为“客户”;财经新闻的提供借助于具有一定公共性质的大众媒体,而财经信息的提供却是借助于商业的技术平台;财经信息往往通过直接售卖的方式一次性或持续性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财经新闻更主要的特点则是通过二次售卖的方式,将受众提供给广告商;财经信息由于面向部分专业人士或专业机构、公司,其信息产品的专业性较强,而财经新闻由于要兼顾大众的接受能力、专业能力,所以在表达方式等方面具有“易读性”的大众化色彩。

然而,对我国财经媒体最具有启示意义的不是这两种专业性的区别,而是如下事实:不管是从商业起家进入传媒领域还是从传媒领域向专业性信息服务发展,我们都可以清晰地看到一种将二者整合起来的努力。路透社与彭博资讯努力开拓新闻媒体业务,道琼斯在新闻之外,始终不放弃服务于专业投资者的生意,通过约35万台终端机把新闻服务送到专业人员手中。

这种整合的意义在于,具有强烈商业性的专业信息服务奠定了财经新闻专业化的基础,并对后者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

与国外财经媒体相比,我国财经媒体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缺乏专业优势,在新闻信息的采集、评论和分析方面都缺少一定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在人力资源方面又缺乏专业的财经从业人员,无法获得专业市场的认可。形成这种局面的深层原因是我国市场的不成熟。这种市场不成熟不仅是媒体受众市场的不成熟,也是媒体自身市场环境的不成熟,以及决定媒体市场环境的宏观经济市场尚不完善。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自实行市场经济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尚需进一步完善。美国是已经高度商业化的社会,《华尔街日报》主要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围绕资本市场展开的,但“中国证券市场还不成熟:美国股票市场的市值是GDP的几倍,而中国的比例则非常小。相应地,美国多数的大公司都是上市公司,因此多数的商业新闻都在以金融市场为核心的这张报纸里体现。另外,美国的股市变化跟公司经营的基本面息息相关,投资者要根据这些新闻和信息做出投资决策。而中国的市场是政策市,走势不完全取决于市场的力量,也导致了中国股民跟庄的投机心理,弱化了财经新闻对投资者的价值”。⑤从财经媒体的受众市场来说,受众是媒体生存的基础。由于市场不完善,市场的培育和发展需要过程,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有规模的专业受众市场需求。比如,央视综合性经济频道和上海的“第一财经”都面临着收视人群狭窄的问题。因此,财经媒体存在着广告收入不足的困境(当然,广告额的严重滞后与中国的财经报刊内容和定位的高度重叠带来的读者的高度重叠也有关)。

从媒体自身的角度来说,一方面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传媒的长期市场化运作的经验积累,以及对其它国家的“市场强制”,另一方面我国媒体还不能以纯粹市场的方式运作,这使得我国媒体缺少西方那样长期的市场竞争环境与竞争历史,所以在对市场的敏感、市场经营的手段、专业化运作以及专业从业人员的培育上都相对不足,不具备充分的时间和经验发展出具有较高市场化和专业化的强势财经媒体。

二、大众化:财经媒体的扩展优势

什么是财经媒体的大众化?首先,财经媒体的受众应该面向整个大众市场,而不是仅仅集中于少数专业人士;其次,财经媒体报道的内容不仅涉及到商业、金融、财经方面,而且也可以涉及到政治、社会等领域。这不仅是由于广义的经济与政治和社会之间关联的不可分性,而且是由于财经媒体在追求专业市场的同时最大限度争取大众覆盖的一种手段;第三,财经媒体必须找到恰当的新闻写作与表达方式,以便使这些新闻信息易于为大众所理解。

从国外财经媒体发展的经验来看,虽然它们非常重视专业化及其所覆盖的高端市场,但并未放弃大众市场。这种专业化与大众化之间的兼容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实现:

1.跨媒体

西方媒体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经过长期的竞争,经历了商业化-专业化-集中化的过程,如今已经形成了少数庞大的跨媒体集团垄断市场的局面。财经媒体的发展亦是如此,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几家财经媒体几乎无一例外地是走跨媒体的道路。

道琼斯-《华尔街日报》-CNBC模式已经是大家所熟知的跨媒体模式。排名世界第四的财经媒体集团――日本经济新闻旗下有4个集团公司,一个是报业集团,除了日本经济新闻之外,还有4份报纸,另外就是出版集团、电视集团,以及一个数据库集团。现在的日经报业集团拥有100余家媒体,其关联公司或者是子公司有77家之多。⑥

国外财经媒体的这种跨媒体模式的好处不在于媒体所一直鼓吹的“一鱼多吃”的“协同效应”,而在于通过对不同媒体特性和受众的收视习惯的充分利用整合了大众和专业市场。因为“不同的媒介服务于不同的需要,有不同的内容,在影响和冲击上也存在着很大区别。人们以不同的方式使用不同的媒介,在不同的媒介环境中花费不同量的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由于其所发挥的独特市场功能,每种媒介的特殊性都应该得到保留。”⑦比如,互联网、终端机等媒介从技术特性上更适用于向专业客户和人士提供信息服务,而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本身就是大众色彩很强的媒体,具有感性、直观的特点,在表达深度和专业性的财经媒体方面具有其自身的限制。跨媒体可以利用不同媒体的特性和受众或客户的需求习惯占有专业与大众市场。

2.报道的定位以及报道内容和范围的拓宽

在建立一定的专业优势之后,向大众化领域拓展是国外强势财经媒体的发展趋势。日本经济新闻的报道以经济为中心,但报道范围涉及政治、文化、社会、体育,甚至刊登小说。它以400万份的发行量超过《华尔街日报》,位居世界第一,这一点仅仅靠专业市场是无法做到的。1882年道琼斯公司成立之时,面向的客户群体只是纽约证券市场的投资者。通过给市场参与者分发市场快讯以及后来推出的市场评论简报,道琼斯形成了其两大业务――《华尔街日报》和道琼斯通讯社。1930年代的长达10年的大萧条不仅使美国证券市场一蹶不振,而且使为市场服务的《华尔街日报》发行量降到3万份以下。为扩大读者队伍,《华尔街日报》进行过多次重大改革,定位经历了从“投资者的报纸”―“公司报纸”―“商人报纸”―“大众报纸”的变化过程。它的报道范围也一直处在不断拓展中,从资本市场发展到货币与投资,再扩大到健康、技术、媒体和销售业公司的新闻,又深入到个人金融、旅行、电子、汽车、天气预报和体育等领域。现在它的读者更广,连中学生、教师都包括在内。可以说,“《华尔街日报》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报道范围不断扩大、报道模式不断创新的过程。”⑧同时也是一个定位从专业化到大众化的过程,没有这种大众化的新闻,“关于市场方向、经济、商品价格、利率和房屋价格等的争论将被局限在专家的圈子里”。⑨

然而,《华尔街日报》定位从专业化到大众化的过程并不是一个以大众化取代专业化的过程,而是一个整合的过程,这一点与它整合专业信息提供商与财经新闻媒体的不同功能是一致的。

3.报道写作的方式

财经新闻与一般新闻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其报道内容的专业性很强,因此,要想覆盖大众市场,除了要求记者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之外,还要求报道的写作必须能够深入浅出,诉诸大众的日常生活经验,能够将“专业语言”转变成为一种口语化的“公众语言”。

《华尔街日报》在新闻写作上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力求用简洁的语言,来说明复杂的问题,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叙述枯燥乏味的商业活动。比如其1991年开始设立的《华尔街日报》教室版,美国的中学生都能看得懂。

此外,财经媒体的写作形式各有特色。如《福布斯》擅长个性化的人物描写,其写作具有较强的故事性与趣味性,《财富》擅长于公司新闻,《商业周刊》以前瞻性新闻、突发性新闻为主要特色。各大财经媒体都通过各自独特的写作方式和风格吸引自己的受众群。⑩

三、比较与结论

综上所述,国外财经媒体的主要特点有两个:一是在经营上专业商业信息服务与财经新闻业务的整合,二是在定位上专业化与大众化的结合。这种结合使得商业信息服务成为财经新闻业务发展的基础,专业化成为大众化发展的基础,从而在二者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循环与互动。这种结合体现在财经新闻的写作上就是,既具有专业深度,又不失大众化的易读性特色,既能深入,又能浅出。

与国外的财经媒体相比,中国的财经媒体在定位、报道内容和范围以及报道写作的方式上都存在着不小的差别。

反映在中国财经媒体的受众定位上。《经济观察报》将自己所追求的读者概括为有财富、有权力、有理想、有未来的“四有新人”;《每日经济新闻》将自己定位为第一份以服务“企业人”为主的财经类日报;《第一财经日报》的目标读者为中国“最具决策力、最具消费力、最具影响力”的“三最”人群。

然而,对比西方财经媒体,我们可以看出:它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追求对受众的覆盖与占有。横向上追求大众社会的覆盖,也就是尽量占有专业和大众市场;纵向上追求对不同年龄层的覆盖,比如《华尔街日报》在中学生中实施“教育工程”,其目的都是在“培育市场”。中国的财经媒体都看到了西方财经媒体的巨大影响力,看到了它对高端市场的影响力,但却没有注意到,市场的培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随着市场的发展,大众都是潜在的投资者。《华尔街日报》如果一直仅仅定位在专业市场,就不可能产生今天这么大的影响力。

反映在报道定位、内容和写作方式上,《华尔街日报》认为自己属于适用范围较广的商业报纸,而中国一些报纸把自己局限于较窄的金融类报纸。《华尔街日报》对读者的态度是多多益善,而中国一些报纸却对读者提出资产、职业,甚至年龄的要求。《华尔街日报》的报道领域尽力拓宽,而中国多数报纸却削减报道领域。《华尔街日报》把商业新闻的写作发挥到极致,而中国多数报纸却用一般新闻的写作标准去描述特殊的商业新闻。⑾

中国财经媒体的这些问题从表面上看是“定位过于集中于高端市场”,而从深层次上则表现为“在观念上把精英与大众、高端与中低端、专业化与大众化人为地隔离开来”,甚至是对立起来了。这种将大众化与专业化对立的思维方式恰恰又是因为中国财经媒体未能像国外财经媒体一样,在建立专业化优势的前提下发展大众市场。由此陷入了这样一种困境:一方面,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尚不能在短期内建立专业优势,所以难以得到专业市场的认同;另一方面,虽然缺乏专业性,但在定位和写作上又盲目追求“专业性”,言之无物,却又故作高深,难以为大众所理解,这便在无法得到专业市场认同的同时,又丧失了大众市场。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经济新闻系)

注释:

①《路透老绅士缘何黯然中国?》,《中国新闻周刊》第141期

②陆小华:《论财经媒体市场与财经媒体的竞争力》,《新闻记者》2002年第4期

③《The October revolution on wallstreet-strategies for adaption to the change research landscape》Crocker Coulson,Roger Ellis,Christine Lum pkins

④王英霞:《跨媒体集团的核心优势何在》,《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5月9日

⑤王英霞:《中国财经报刊市场:全国性财经日报还有投资机会?》

⑥《日经新闻社谈财经媒体的经营管理》

⑦《Mapping Media Market Stucture At The Millenium》Prepared by Dr.Mark.N.Coper

⑧⑾韩杰:《美国华人记者看中国财经报纸――《华尔街日报》成长的启示

多媒体通信专业范文10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传统媒体;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 G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5-124-2

0 引言

相比于传统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等,新媒体在新技术的支撑下迅猛发展,如包括所有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移动端媒体、网络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杂志等。即在新媒体的视野条件下,通过新媒体的大数据收集,大众可以更快速、准确、便捷地获取有利信息。通过对信息的过滤、收集和分析,大众可以更准确地做出决策。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应该顺应时展、紧跟技术潮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平台,实现点对点的信息相互获取,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与就业水平,实现大学生、高校与用人单位等多方共赢。

政府相关数据表明,2016年是“最难就业季”,就业形势复杂、任务非常艰巨。根据教育部的最新信息,201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65万超越2015年的749万,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根据人社部的毕业生数据,如果加上中职毕业生和2015年尚未就业的学生数量,今年待就业的毕业生加在一起约有惊人的1500万人。

随着新媒体在新技术的支撑下迅猛发展,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和理念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提供新理念和新方法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者需要面对的一个突出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从传统媒体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观念向新媒体技术方向上转变。充分以学生为中心,以用人单位满意与学生满意为宗旨,以就业实绩为目标,探索就业指导信息化的新路径,帮助学生更快速合理地就业。本文据此为目标,对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就业指导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分析,期望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及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科学可行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政策及帮助大学生科学合理就业提供科学依据[1]。

1 在传统媒体时代下,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遇到的困难与瓶颈

1.1 大学生就业指导短程化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在用人单位、学校、毕业生、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等多方参与的为促进大学生科学合理就业而打造的创新机制。学校作为连接用人单位、毕业生的连接桥梁,在积极响应政府政策方针的基础上,通过了解就业市场的用人需求,传递就业信息,帮助毕业生明确职业目标,通过系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挖掘大学生自身潜能,激发学习动力,掌握符合用人市场的专业技能和基本素质,并结合自身特点选择择业方法,而这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工作。但是在传统媒体下,受限于传统媒体信息扩散方式制约,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只能是“临阵磨枪”型的短程化就业指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就业指导的服务对象上基本仅局限于应届毕业生,缺少从学生入学就开始开展的系统性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而就业指导时间上。学校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的时间一般逼近毕业生临近毕业的半年内。而在这段时间内,毕业生一方面需要完成毕业论文,另一方面也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毕业生很难有时间再去接受系统的就业指导。二是在就业指导内容上,缺乏针对性与系统性,就业指导内容过于空泛,无法确切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2]。

1.2 大学生就业指导缺乏定制化

在传统媒体下,由于传统媒体信息收集及信息处理能力的匮乏,使得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无法通过传统媒体,根据毕业生的特点及用人单位的需求定制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对于大学生而言,由于每个大学生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导致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求职意向、求职技能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而对于用人单位而言,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各个企业会根据自身的企业文化和岗位技能需求选择专业人才。在传统媒体时代下,就业指导主要由辅导员或就业指导教师或外聘就业指导专家,通过集中讲座的方式向应届毕业生进行集体讲解。这样的授课方式强调了择业中的一些共性,但是这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差异性。使得高校组织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或讲座,没有充分考虑每个大学生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没有根据大学生在职场定位、求职意向方面的差异,使得个别式的指导没有发挥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积极作用[3]。

1.3 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能力不强

在传统媒体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信息收集及信息处理能力的匮乏,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只能依靠学校本身的科研配置和教学能力最大程度上给予学生就业的专业化指导,无法通过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平台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专业水平的提高。

目前,高效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速度和建设水平无法满足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工作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专职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水平不高,与用人单位缺乏持续有效的沟通联系;

第二,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实践经验不足,在这些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专职人员中,多数是从毕业生直接参与到就业指导的工作岗位中,缺少收集处理各类就业指导信息的能力与经验。

2 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的机遇

2.1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模式的多样化

相比于传统媒体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形式为培训讲座、上课或指导类课程。而就业指导讲座一般安排在毕业生求职前的一段时间。而在这段时间内,应届毕业生除了需要面对找工作的压力,更需要面对毕业论文的压力。在双重压力下,应届毕业生很难有系统的学习时间去接收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就业指导。更有甚者,在这有限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课程内容比较单一、缺少用人单位的直接参与互动,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效率提升不够明显,使得在传统媒体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影响力较小。

但是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新媒体的新技术和新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大学生作为时代的推动者,不断学习着各类新鲜事物。如微信、微博等各类社交软件和社交平台,逐渐将传统媒体分解成多个微媒体,微媒体的概念逐渐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因而,借鉴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正以此为契机,各类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平台正逐渐建立与普及,如智联招聘、海投网、前程无忧等。在这类专业的就业指导平台上,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或方式,与理想的用人企业进行沟通联系,用人企业和大学生的沟通机制逐步建立,打破了在传统媒体下用人企业和大学生沟通的时间壁垒和空间壁垒。

2.2 弥补传统媒体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缺失

在传统媒体条件下,大部分高校就业指导内容多为当前行业及地区就业形势的介绍与分析、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相关政策支持、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求职技巧指导培训及就业信息的等传统措施。受限于传统媒体在传播方式上的滞后、内容单一和接触面窄等缺点,使得上述促进大学生就业服务措施多处于理论状态,指导内容单一乏味,缺乏对大学生就业的系统化指导。尤其对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教育与就业观念、就业心理教育等,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如何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等方面,都缺乏深入的辨识与帮助认知。

在新媒体的条件下,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平台,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可以通过新媒体传播平台,及时获取大学生就业求职的各类信息。通过各类信息的系统交汇,大学生可以快捷方便、实时互动、虚拟介入地参与到各类以学生就业服务指导为中心的就业信息体系中。这不仅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各类活动中,更为大学就业指导人员和就业利益相关者与广大大学生建立起了实时互动交流的平台。

2.3 实现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全员全程参与

在传统媒体条件下,就业指导部门受限于传统媒体传播成本高、传播范围窄、专业人才匮乏、经费不足等诸多缺点,使得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诸多培训、讲座等较难开展。在有限的就业指导课程中,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服务对象基本只局限于应届毕业生,课程设置上也忽视大学生专业技能和有效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的综合技能的培养。且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招生、轻就业”的不合理现象,甚至存在着大学生就业参与的主体仅限于应届毕业生及其家长的错误思想,全员全程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格局基本还未形成。

在新媒体的条件下,新媒体转变了传统媒体仅限于单方参与的信息壁垒。通过新媒体平台,学校方面可以把学校的校友都连接起来形成统一的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这样的平台,不仅仅应届毕业生可以参与其中,更重要的是所有的大学生又可以开放地参与平台分享中,在师兄师姐的亲身经历中去感受职场的压力及大学生为进入职场所需准备的专业技能、思维品质等。通过新媒体平台,可较为容易地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前移并贯穿大学生大学教育的始终。

3 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策略

3.1 由传统媒体下的就业指导观念向新媒体下就业指导的观念转变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新媒体的传播技术与传播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新媒体时代下,我们应重新定位就业指导工作,缩小就业指导与社会发展及学生需求之间的差距。建立完整的就业指导目标,形成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和手段。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各高校应重点抓好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从人力、物力、场地,特别是经费方面予以保障。要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促进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理论素质和专业水平。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其就业指导的观念应该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变。新媒体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仅要重视应届毕业生生“进口”和“出口”,还要侧重于管理所有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面对每个大学生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和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在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该建立其用人单位与大学生的统一数据平台,通过对企业和大学生的大数据挖掘,最高效地建立起企业与学生相互契合的挖掘机制。

3.2 利用新媒体技术,着力促进高效就业指导信息化的软件建设

在利用新媒体技术促进高效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建设过程中,系统的软件建设所发挥的作用将不亚于系统的硬件建设。利用新媒体技术促进高效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仅仅是引入一台信息机器,更是将新媒体、微媒体、自媒体、流媒体等新理念、新思路逐渐引入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对传统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观念进行科学合理的有效变革[4]。

在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更需要借助新媒体的技术力量和技术理念,在政府政策和技术的支持下,建立起高校、企业、学生和政府等多方参与的统一行动平台,通过平台中收集的企业用人信息、学生信息等诸多信息的大数据挖掘,精确地向企业和学生互相推送所需的信息,提高学生与企业的沟通效率。

参 考 文 献

[1] 孙永红.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策略探析[J].重庆高教研究,2014:139.

[2] 陈钦华,钟云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学生与就业,2006(6):45-47.

多媒体通信专业范文11

1 “把关人”理论应该贯穿于理论教学中

1.1 “把关人”意识的缺失容易导致不良后果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卢因最早提出了“把关人”这个概念。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信息传播的渠道也多种多样,特别是在自媒体出现以后,信息的传播也更加便捷和散乱。在这个过程中,倘若媒体“把关人”没有做好把关工作,信息的传播往往呈现出无序和泛滥的特点。因此,媒介素养是媒体从业人员重要的职业素养构成。

在新媒体环境中,由于信息传播者“把关人”意识的缺失,会导致有价值的信息被肥皂泡般的无用信息挤占传播空间。例如,媒体上经常会掀起一些晒身材的奇怪潮流。“锁骨放硬币”一度成为盛行的微博热门话题,如果测试者能将一定量的硬币放到自己的锁骨上方,量多且不丢落的就说明有个好身材,相反量少或放不上则需要赶紧减肥。于是,许多网民的微博、朋友圈几乎被“锁骨放硬币”的照片刷屏。2015年6月11日,一个网上热帖“女孩子能反手摸到肚脐眼就是身材好”出现之后,杨幂、许飞等明星纷纷晒照片秀身材。更多网友也纷纷跟帖,掀起微博圈、朋友圈的刷屏新高潮。

类似的晒身材的潮流如“马甲线”“酒窝放笔”“A4腰”等,这种跟风模仿的行为时隔不久就会再一次在各种媒体上上演。通常是由明星、网络红人的某种行为引起普通人纷纷模仿,一时间成了一种席卷网络的“时尚”。这种价值和意义甚小的信息泛滥成灾,不仅浪费了受众的大量有效媒体接触时间,甚至还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1.2 增加“把关人”理论的课时分配比重

媒体从业人员在自媒体或者传统媒体平台上所发表的言论和观点,往往在受众中意味着专业性和权威性,会对受众的观念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言论不当、“把关”失误,形成错误的舆论导向,会误导受众,影响媒体的公信力,使受众对媒体失去信任,后果将不堪设想。作为未来的媒体从业人员,高校传媒专业学生应该充当合格的“把关人”角色,具备更高的媒介素养。因此,高校传媒在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将“把关人”的理论教育上升到一定高度。具体来说,应该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比重的课时量。特别是新闻采编专业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该加强“把关人”理论的教育。因为该专业的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时要在很多工作环节中筛选、选择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充当重要的“把关人”角色。

2 重视“议程设置”理论的媒介素养教育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在议程设置中处于主动地位。但是,当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出现后,这种情况有所改变。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议程设置的传统模式逐渐受到挑战,一定程度上来说,个人的议程设置开始“崛起”,传统媒体开始丧失对第一手新闻材料的独占权。[1]在新媒体时代,各种新老媒体发生融合,媒体的交互性特点明显。公众的地位在这样的形势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媒介的议程不再是由主流媒体来设置,公众的关注也能将某些事件变为媒体焦点,而在议程设置由单向转为双向的过程中,媒体与受众之间可以多次、持续地互动,两者的观点相互影响,这就意味着,网民开始具备了一定的议程设置能力。

多媒体通信专业范文12

关键词 新闻教育 网络媒体 专业实践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高校新闻系的许多课程,离开了专业实践不行。但大学生的专业实践,各高校一般安排在大四进行。他们在前三年的学习中,很少有机会到媒体参与新闻采编活动,这对于新闻教育极为不利。缺少专业实践活动的新闻教学,无异于纸上谈兵。所以,有必要在他们大四之前,努力培养和强化他们的专业实践意识。要做到这一点,则必须借助网络的现有条件。本文就此作一些探讨。

一、网络媒体与大学生实践的关系

1、通过网络转变学习方式。中国的中小学一直是应试教育,在这种背景成长起来的学生,读书的行为动机,就是老师的要求和课本的内容,很少涉及社会与专业实践,大部分学生无法检验自己的动手能力。即使考进了大学,他们也会依照惯性保持中学的学习状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对于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并不是一种好的专业品质。记者的职业,需要深入生活与媒体,进行新闻采编活动;记者的个性必须有活跃的特点,哪里有新闻,就奔向哪里,及时将采访到的信息传播给受众。用白岩松的话来说,“不传播,毋宁死,”否则,记者就会在大众和困难面前怯步。而新闻专业大学生通过网络了解社会、参与新闻实践,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这种潜质,使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2、通过网络认识社会。网络是虚拟的世界,但它同时也是社会的折射,现实生活中的信息,在网上基本上都能读到;社会上的各种复杂矛盾,网上也能反映。所以,我们通过电脑屏幕,能触摸历史与现实。新闻专业的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结识社会的机会不多,时间也有限,但又必须对社会有一些了解。通过网络“和世界有个约会”,在最近的距离和最短的时间内,用鼠标键盘拉近自己与社会的距离,增长见识,扩大视野,就能为将来的新闻职业打一点基础。《红楼梦》里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网络,就是洞明世事的一个有效窗口。

3、通过网络结识媒体。如今大学教材上讲解的媒体,绝大多数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网络所占的比例很小。即使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理论,也都从传统媒体上取证,涉及网络等新媒介的内容并不多,这就容易使新闻教育在内容和理念上有所偏废。众所周知,每一种传统媒体都有它自身的局限。报纸只能依赖文字传播信息,广播通过声音报道新闻,电视虽然综合了文字与声画,却不能双向互动,仍属于“一面倒”的单向传播媒体。网络则不然,它能涵盖其他媒体的功能,在网上既能读报,听广播,看电视,也能进行双向互动传播,及时反馈来自受众的信息。所以网络的内容非常丰富,网络的传播手段也较先进。对大学的新闻教育来说,网络既是一种媒体,也是一部百科全书,它的内容用不尽,它的形态学不完。网络的现代传播理念与规律,又是新闻教育的最好内容。大学生通过它了解现代新闻传媒的运作规则,可以深化新闻学习的内涵。

4、通过网络进行新闻采编活动。网络传播的双向互动特点,能让每一个网民发出自己的声音,也便于成为大学生新闻实践活动的一个平台。学生们可以在网上做一回记者与编辑;把网上的电子信箱、QQ、博客等,当作沟通世界的桥梁与纽带;学会在网上采访新闻、编辑版面、信息、制作网媒。用这样的平台锻炼新闻采编的专业技能,将课堂学来的新闻理论,通过网络转化成实践的成果,可以使新闻教育事半功倍。新闻大学生的这种实践过程,既是对课堂知识学习的检验与补充,也等于通过网络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而这正是我们新闻教育的预期效果。

二、老师要成为是网络实践的先行者

1、课堂教学中的网络示范。新闻去学生是否了解网络,是否喜爱网络,怎样使用网络,如何利用网络为自己的专业学习服务,从某种角度说,与老师的影响和引导有关。目前,中国的大学教育基本实现了网络化,老师可以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利用网络为学生讲解知识,用网上的例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网络的有效使用,既是一种示范,也能无形中产生一种影响,使大学生有兴趣接近和了解它,并学会利用它为学习和实践服务。老师用网络展示自己的成果与形象,也能以提升学生对网络的认知与兴趣。老师对学生在网上开展的专业与社会活动的及时表扬和支持,同样会激发学生的网络实践的积极性。

2、课后交流中的网络沟通。大学和其他层次的学校不同。师生之间极少沟通。因为大学教师不坐班,教学时间也没有中小学老师多,所以在学校待的时间相当有限,基本上与学生不接触。这是大学教师教学科研双重职业特点所决定的。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师生不能缺少双向互动沟通,否则缺少信息反馈,教师便无法“因材施教”。而网络可以改变这种现状,网络的互动性是大学师生沟通的有效媒介。网络上的电子信箱、QQ、个人空间、博客等,都可以成为师生之间沟通的纽带。一旦这种沟通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内容,便可在网上进行。比如提交和批改作业、课外辅导、教学问题的探时,基本不用再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了。这样可以带动学生的网络实践兴趣。

3、实践活动中的网络指导。新闻专业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一般都要在业余时间参加新闻采编活动。因为课程多时间紧,他们只能借助网络与媒体发生联系,以此参与媒体的新闻报道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便可在网上对他们进行业务指导。此外,大四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也可以通过网络来辅导,而不必拘泥传统的师生面对面的方式。课题的确定、资料的选择、任务的分解与实施、文稿的结构与写作、方案的落实与结题,乃至课题总结或向刊物投稿,老师均可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遥控指挥。网上指导的最大好处,就是便利,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老师在网上进行教学指导,单独看可能与教学无异,长期坚持下去会影响学生对网络的认识,让新闻大学生自觉地把网络当成学习实践的工具。

三、学生参与网络实践的途径与手段

1、利用网络学习新闻采编。网络对新闻专业学习的作用,一般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学习优秀的新闻作品。我们打开网络读到最多的作品,就是记者们采写的新闻,新闻大学生通过它,学习文字、音频、视频、图片等各种形式的报道,可谓得心应手。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的是,在网上学习新闻作品,可以留言的方式与作者直接对话,这种学习更为生动,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二是锻炼写作和投稿。报刊杂志在网上都有自己的窗口,各种新闻网站也是琳琅满目,我们可以试着为它们做一些新闻采编工作,并将写出的稿子投寄给报刊,这或许就是大学生被社会认可和接受的开始。

2、利用网络创办个人媒体。许多新闻大学生在网上都

有一个空间。有的还有自己的博客。博客是私人化的网络日记,但博客的内容一旦突出了社会化,并以传播公众信息为主,那么你的博客也就成了一种大众媒体。从这个角度说,在大学新闻教育中,应鼓励学生建一个能够向公众传播信息的博客,这其实就是在鼓励他们经营自己的媒体。“媒体经营”是大学新闻教育的薄弱环节,即使大学生真正到媒体实习,也不会有管理的岗位让大学生去体验。而博客一旦成为媒体,采编什么内容、怎样编辑网页、使用什么图片和文字、怎样明确受众定位、怎样与受众进行互动等等,这一切都由我说了算,等于在行使一个媒体主编的职责了,说大一点等于在培养自己经营媒体的能力。在新闻大学生的专业实践中,这是网络得天独厚的地方,其他传统媒体均无这样便利的条件。

3、利用网上信息扩大社交范围。每一个记者都知道,新闻采编的资源非常重要。有的记者信息不断,采访起来左右逢源,有的记者却信息渠道不通,要采访的时候往往两眼一抹黑。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各人获取新闻资源的途径(即人际网络)有差异。新闻记者只有结识各种人,广交社会朋友,才能解决信息来源问题。这种能力,在大学埋头读书学不到。只有通过网络沟通世界,这个难题才能迎刃而解。许多媒体在网上都有窗口,媒体的记者编辑在网上也有个人信息。这就给有志采写新闻并积极投稿的大学生带来了便利,也为同学们锻炼社交才能提供了方便。多认识几个记者编辑,就等于多交了几个良师益友,新闻大学生欲进行专业实践,这是一个很好的资源。

4、利用网络平台展示个人形象。大学生的进步需要激励,而经常利用网络展示他们的学习和实践成果,有利于鼓励和带动更多学生参与到专业实践中来。学生的成果可以自己展示,大家在自己的网络空间(包括博客)里,将拍摄的图片、采写的新闻或文章粘贴出来,可以在同学中形成相互促进和竞争的氛围;学生的成果也可以在系里的网站上展示,如能将学生们在媒体发表的新闻作品及文章、科研成果及时公示出来,理应会激励更多大学生参与专业实践活动。这其实也是新闻大学生在网上展示的整体形象,这种形象能够成为大学生投身专业实践的目标。

四、效果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