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景观设计常识

景观设计常识

时间:2023-06-07 09:38:14

景观设计常识

第1篇

一、推崇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方式

现今的景观设计必须从培养技术型人才转向培养创造型人才,而个性则是创造的原动力,它要求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能力,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方式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在各个教学环节上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而不是用单一化的模式去套用多元化的人。[1]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课程环节应以学生为中心。在规定的范围内让学生自己确定景观设计任务书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设计基地也可由自己选定,教师只是做适当的引导,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更容易出现较有个性的设计方案,形成百花齐放的教学效果。图1、2所示为某游园设计平面及节点示意图,教师只是要求以植物为主题进行景观设计,一个学生选择某市的一块基地进行研究,由于该市的市花是梅花,故以梅花为主题进行设计,构思巧妙,从植物配置、园路安排到小品设计等方面都体现出较强的设计个性;在设计辅导时,不应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甚至允许走一些弯路,要让学生有充分表达的机会;在方案设计阶段,也不宜规定景观设计表现的方式,模型、手绘及各种软件的应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案特点及表现特长自由选择。当然,模式化和个性化的关系是辩证的,如果一点也不谈模式,也就无所谓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了,这样显然也是行不通的。在景观设计教学过程中应避免走向模式化和个性化两种极端,模式只能是相对固定,个性是在此基础上的尽量发挥,从而真正做到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

二、重视提高景观设计的动手能力

以往的景观设计教学中,教师会非常重视景观设计理论的讲解。课堂上,有些教师会根据教材及讲述的条理性,对设计内容、设计方法、风格流派及大师风范等采取系统的方式进行详尽讲解。这种讲授方式突出了理论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审视、比较景观设计作品,但若仅此而已,迟迟不动手,不重视自己的设计方案,就容易眼高手低,整天陷于高谈阔论,成为景观设计的“空谈家”。要让学生知道,景观设计毕竟是做出来的,景观设计课程学习成果的好坏,不以理论说了算。在辅导学生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习惯于以自己为主,沉湎于景观设计知识讲解的过程;学生则不能觉得教师不讲就无所事事,要改变来上课就是来“听课”的习惯。景观设计课堂应以师生间的互动为重。景观设计的语言是图纸和模型,要引导学生养成想到那里就画到那里、做到那里的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不仅是在进行设计成果表达时要动手,在与教师、同学交流时更要动手。设计辅导时要紧紧抓住能力教育这个核心环节,使资料收集、调查研究、问题判定、地形判读、勘查分析、策划创意、方案综合、决策优化、社会协商、讨论组织、图形表达、多媒体表达和计算机运用等能力同时获得进步。景观设计教学宜采用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项目如是拟定的假题,缺乏真实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与随意性,老师讲解得再多,学生也没有直观感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求学生在一个具体的真实环境中进行设计,这样,地形设计、植物配置、建筑营造、道路交通组织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限制因素,可进行“真题真做”或“真题假做”;如果条件允许,也可结合景观设计竞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图3、4、5为第七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展园设计参赛作品的部分图纸,由学生结合课程设计完成,设计任务书由竞赛组织单位提出,学生兴趣很大,因地制宜进行设计方案构思,在设计阶段查阅各种资料,提出设计理念,根据要求完成各种图纸的绘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品。方案以“步履3600”为该区域设计想法的基点,让游人从城市生活居住的“盒子”中走出来,步行于3600全景的空间环境中去怀抱大自然,将“精彩园艺、休闲绿洲”博览会展园主题诠释于空间景观中,总体上安排合理,功能、生态、形式综合考虑,节点设计构思新颖、独特。经过这一环节,学生感觉在设计能力上有很大的提高。当然,在景观设计课程中,并非说可以忽略理论知识,关键在于把握好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的关系,要将理论知识付之设计实践,再用设计实践完善自我的理论知识,两者相辅相成。景观设计课程中一些基本理论的讲解是不能缺少的,有一些景观设计思潮如美国城市公园与国家公园运动、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的景观设计、现代主义景观设计、大地艺术景观设计、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解构主义景观设计、生态主义景观设计等非常重要,但授课应不同于一般的史论课,可结合学生自己的景观设计课题,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这样能最大地调动学生探究有关问题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形式可不拘一格,如师生问答型、随堂讨论型、专题研讨型、课题研究型等[2]。可由教师提出问题,也可由学生参与或独立提出问题,然后围绕问题进行思考,以研究性的思维去查阅资料,通过分析、资料证明、理论验证,提出相应观点和解决方式,让学生在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中获得进步。这样也有利于学生课程设计方案的形成。

三、丰富景观设计相关科学技术知识

景观设计课程涉及天文地理、历史文学、艺术、园艺科学、生物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多种学科,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综合。但从教学现状看,学生在学习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艺轻技”的现象,在设计作业中过分重视外观造型及设计成果表现,而忽视相关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从而很难处理好景观与环境、景观与实用性的关系。有些设计作业,乍一看美轮美奂,但只是停留于花哨的表面,事实上难以实现。图6所示的是一个学生的屋顶花园设计方案草图,设计建议移栽大树植于屋顶,并在构图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力求营造富有自然意趣的景观氛围,纯从外观上看还是能吸引人的,但实质上这样的方案是不科学的,大树生长需要很厚的土壤层,屋顶上难以满足这一条件,不可能达到设计的效果。中外高端丝巾品牌的包装设计情形能给予很好的启示。国外经典丝巾品牌包装盒多采用经典的方型或圆型,常见天地盖、翻盖、抽屉式三种方式,看似平淡,实则大巧。这种包装便于保护产品、方便运输,消费者打开容易且能久藏;而国内丝巾品牌包装会有多种花哨的造型,表面看来很漂亮,但有些既不能很好地保护产品,运输又占空间,拆开还得费一番功夫。牺牲设计的技术性而求其艺术性,实则本末倒置。其实,设计要同时依赖科学技术和艺术创意,两者缺一不可。光有艺术创意,没有科学技术支撑,景观设计就不能完成,变得虚无缥缈;但只有科学技术,没有艺术创意及美妙构思,也就无所谓景观了。具体教学过程中,除把握好景观设计课程自身的各个环节外,必须加强与其他技术类课程的联系。技术类课程如景观工程学、园林植物学、景观生态学等应该理解为支撑课程,都是为景观设计课程服务的,掌握与否直接关系到设计的深浅与优劣。教师在设计辅导中应有意识地使学生的所学知识在设计中得到运用,强调景观设计综合知识掌握与运用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技术类课程的兴趣。这要求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同时能自如地运用实地教学法。教师在教学、辅导时,应同时学习、补充自己的景观设计与其他科学技术知识,这样才能从整体上辅导学生,培养他们形成景观与天文地理、历史文学、园艺、工程等科学的整体观。实地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在讲述具体景观案例时,可有选择性地让学生置身景观实地,让其亲身体验景观与环境,景观与实用,景观与人文等的相协与悖离处,然后悟出景观设计与其余科学技术必须协调的道理。实质上,从目前景观行业的发展趋势看,技术含量在不断增加,教师在安排课程时应通过系统的训练,使学生认识到景观设计从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到施工图设计的全过程,都需考虑景观与其余技术的协调性。

四、加强景观设计教学过程控制

以往的景观设计辅导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往往看重最后的设计成果,即重视正图的绘制,却常常忽略景观设计方案形成的整个过程,对景观设计作业的草图,即作业进行过程中用来研究讨论和调整方案、记录设计过程的构思草图、工作模型、电脑模型等不够重视。教师常以学生最终提交的设计成果作为评价学生成绩的主要依据,教学和评价将正图放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成为教学和评价的核心,这样给学生带来一种误导,学生会过于关注方案结果的优劣和图纸是否漂亮,而不在意方案是如何形成、如何发展的。其实,不管是经典的文学、音乐、美术等文艺作品,还是流行的汽车、手机、电脑等工业品,虽说最终是以成果震撼、吸引人,但背后莫不经过百千次的修改、调整。景观设计教学中过分强调结果的重要性,最终会适得其反,让学生设计能力的提高无从谈起。其实,从辅导设计的角度看,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景观设计教学和评价的重心应该从正图转移到草图上来[3]。设计方案的成熟往往需要不断修改草图,教师务必给学生明确各阶段图纸的基本要求,明确逐步完善方案的重要性(图7、8)。强调草图设计整体进行非常重要,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效果图要同时考虑。对草图该有正确的理解,它可以是方案不成熟、考虑问题不全面,但并不等于可以草率,学生交的草图经常有比例失调的现象,有的用线条、色彩修饰图面,掩盖设计不足,使设计草图失去原有的意义。草图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技术语言,应能有效、清晰地表达设计意图。草图设计过程中,方案不可能一步到位,优秀的设计几无一次成型,调整是必须的,方案往往是在曲折往复、不断修改中寻求完善。师生之间的沟通很重要,有些问题必须在互动中解决。除此外,学生之间讨论能起很大的作用,可在每次草图设计完成后实行学生分组互评,不直接告诉其答案,由学生讨论解决,使学生能在与其他同学的设计作品的比较中认识到自己设计中的优缺点,这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并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帮互学的竞争氛围。

五、结语

景观设计课程改革牵涉的问题很多,对教师来说,最需要思考、研究的就是如何在景观设计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的个性追求,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提高自己的设计动手能力,避免“重艺轻技”的现象,丰富相关科学技术知识,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设计过程的重要性,草图比正图更为重要。课程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克服种种不利因素,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作者:周玉明单位: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第2篇

关键词: 植物;水景;园林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园林景观设计上,应做到统一规划,统筹安排,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个中心原则,一切为小区居民服务。

1植物景观设计

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是最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美国景观设计师约翰·0·西蒙兹有一句精彩的话: “如果植物生命消失,所有的生命也会消失。”植物景观设计不仅要考虑景观的选择与配置,更强调的是设计者必须理解植物的功能、观赏特性及其造景作用。园林植物的配植是个相当复杂的工作,涉及面广、变化多样,但亦有基本原则可循:

(1)应以植物自身的特性及其生态关系作为基础来考虑。

(2)在进行园林绿化建设时,应首先考虑满足主要目的的要求。

(3)应考虑如何配植才能取得较长期稳定的效果。

(4)应考虑以最经济的手段获得最大的效果。

(5)应考虑到配植效果的发展性和变动性。

(6)在有特殊要求时,应有创造性。

园林植物配植的方式,按配植的平面关系,可将植物的配植分为规则式、不规则式和混合式。按配植的景观布局,可分为独植,丛植,聚植,群植和散点植。

园林植物配植的艺术效果是多方面的。它包括:丰富感、平衡感、稳定感、严肃与轻快、强调、缓解、韵味等,需要我们细致的观察、体会才能领会其奥妙之处。要充分发挥园林植物配植的艺术效果,除应考虑美学构图上的原则外,还必须了解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各异的生态习性要求,在掌握有机体自身和其环境因子相互影响的规律基础上还应具备较高的栽培管理技术知识,并有较深的文学、艺术修养,才能使配植艺术达到较高的水平。

2水景设计

水是园林中最为活跃、最具魅力的造园元素之一。园林因水而生动,因水而活泼。从传统的“无园不水”,到现代城市环境与园林中大量水景的应用,水一直都是园林中举足轻重的要素。

园林水景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

(1)在构思水景时,要把保持水质作为主要的设计依据。

(2)水系的设计时刻离不开安全二字。规划设计人工水景,如不注意安全,也同样存在种种隐患。

(3)要有为管养服务的思想。水景保持的关键是管养,只有管养到位才能最终体现水景的效果。

(4)因地制宜设计水景。水景的设计不是孤立的,其形成是有一定条件的 ,离不开其存在的环境。

(5)设计符合生态要求的水景。把生态的思想贯彻到每项水景设计中。

(6)园林建筑艺术和水科学统一。在景观学科中增加水科学知识,在景观设计中引进水科学专业。

(7)要有节水意识。设计师心中要有一盘棋,最好能把水景和灌溉、水利、排水、消防等内容综合考虑。

在园林规划建设中,重视对水体的造景作用,处理好园林植物与水体的景观关系,不但可以营造引人入胜的景观,而且能够体现出优美的风姿。

3园林建筑、小品景观设计

园林建筑装饰小品,体量小巧,造型新奇,富有园林特色和地方色彩,是园林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它虽不像园林中主体建筑那样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却像秀丽的花朵闪烁在园林中,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景观。

3.1园林建筑、小品的景观要求

点景:点景要与自然风景融合相结合,园林建筑常成为园林景观的构图中心主体,或易于近观的局部小景或成为主景,控制全园布局,园林建筑在园林景观构图中常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赏景:赏景作为观赏园内外景物的场所,一栋建筑常成为画面的观赏点,而一组建筑物与游廊相连成为动观全景的观赏线。因此,建筑朝向、门窗位置大小要考虑赏景的要求。

引导游览路线:园林建筑经常具有起乘转合的作用,当人们的视线触及某处美丽的园林建筑时,游览路线就会自然而然的延伸,建筑常成为视线引导的主要目标。人们常说的步移景异就是这个意思。

组织园林空间:园林设计空间组合和布局是重要内容,园林常以一系列的空间的变化巧妙安排给人以艺术享受,以建筑构成的各种形式的庭院及游廊、花墙、圆洞门等恰是组织空间、划分空间的最好手段。

3.2园林建筑、小品的设计原则

巧于立意:园林建筑装饰小品作为园林中局部主体景物,具有相对独立的意境,应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才能产生感染力。

突出特色:园林建筑装饰小品应突出地方特色、园林特色及单体的工艺特色.使其有独特的格调,切忌生搬硬套,产生雷同。

融于自然:园林建筑小品要将人工与自然浑成一体,追求自然又精于人工。“虽由人作,宛如天开”则是设计者们的匠心之处。

注重体量:园林装饰小品作为园林景观的陪衬,一般在体量上力求与环境相适应。

因需设计:园林装饰小品,绝大多数有实用意义,因此除满足美观效果外,还应符合实用功能及技术上的要求。

4目前物业小区中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物业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在近几年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缺乏总体规划和设计,造成园林布局不合理,既浪费了有限资源,也达不到美化环境、服务居民的效果。其次,造园手法比较单调,显得雷同。第三,在植物的配置上忽视了季相的变化,造成秋冬季无景可赏。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加强小区内园林景观的总体规划和设计

现如今土地资源越来越宝贵,在小区内可供景观设计的面积也非常有限。故在小区建设之初,应该加强总体规划和设计,尽可能在有效空间内营造出更加丰富合理的园林空间。

4.2运用多种艺术法则和造景手法表现更加深邃的园林意境

意境是主客观的高度统一,是由客观景物的诱发而在人们心中产生的景象。塑造园林意境的法则和手法有很多。如艺术法则有:造园之始,意在笔先;相地合宜,构图得体;因地制宜,随势生机等等;造景手法有:借景、障景、虚景等等。充分运用这些手法,将使小区内的园林景观设计更上一层楼。

4.3注意四季气候植物变化

第3篇

摘要:在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主观色彩的运用,是从事动画场景设计教学的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人们对主观色彩的感受和解读,自然会反映到动画场景设计之中,这就是我们对动画场景设计色彩提炼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动画;影视;场景;色彩

1 主观色彩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的作用

动画场景设计中的主观色彩意识,属于自我认知方面的范畴,跟“客观”相对应。它依据对实际景物的反复观察体验,形成自己的主观意识感觉。倘若我们改变以往的观察方法,以我们自己的思维去理解色彩的自然属性,将会发现色彩具有变幻莫测的魅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将色彩的客观属性、变成自己的主观色彩呈现在动画场景设计之中。当主观色彩在你的思维中逐步升级,动画场景设计将不属于肉眼观察的客观物体。而是设计师经营的色彩王国。不然,设计师就成了摄影机和照像机。因为有了主观意识的发挥和存在,才会使许多设计师同画一个景物时色彩的感觉截然不同。设计师通过反复观察自然景物形成主观意识。进而又通过主观意识对自然景观予以调整改造,这是存在决定意识又由意识反作用于存在的具体体现。

动画场景设计中主观色彩意识的形成,应通过观察训练和写生训练进行培养。从生理上讲,人眼的视网膜吸收可见光,视神经把视觉的信息输送到大脑,产生了物体的光色反映。在户外,有时客观条件不能满足画面的需要,这时主观色彩意识就会大放异彩,它运用创作人在大脑中掌握的色彩常识及生活阅历的积累,重构画面的合理性和完美性,将景物色彩进行重组和甄选,促成写生画面的尽善尽美。对色调及光源和暗面进行合理调整,使其主题突出,画面整体而有生气,形成画面的视觉趣味中心,达到传递美感享受的艺术效果。学习者自我训练敏锐的辨析复杂景物能力,以及用冷暖色彩的处理方法调整色彩的能力训练,以达到主观意识的养成。崇山峻岭、白浪与沙滩,江河湖海、绿树青草、田园风光、都市民风、作为动画场景设计艺术,无论是写生或是创作,它与摄影最大的区别,画家的眼睛独具一种比照相机镜头更丰富的艺术功能,这就必然地体现了设计者的主观色彩意念因素。

总之,在各种光照环境下,观察和研究自然界千变万化的色彩现象及景物,体验解读光照和色彩神奇的变幻规律,形成动画场景设计色彩表现的主观色彩意识。要意识到自然景观的形与色是不可能原封照样搬上画面的,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运用主观色彩意识去取舍。

在整个训练中应注意并克服色彩纯度太低所造成的灰画面,和过纯而造成的色彩过生,颜色跳跃,面画太花等弊端。要求对客观对象完全理解和正确判断,用主观色彩意识去大胆实践。需要强调的是,理解和掌握色彩关系及共变化规律至关重要,它能使我们在完成每一幅动画场景设计时得心应手、酣畅淋漓,有了这方面的基本功,就能表现出动画场景的空间、质感,使欣赏者的视线停留在优美的画面上,感受空气的流动。

2 色彩运用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2.1 局部色彩与整体色彩关系的对立

一部音乐作品要有它的节奏和主旋律,一幅美术作品在色彩上要有色彩基调,这些旋律与基调是表达作品的主题,体现作者创造意念的重要因素。这种叫作旋律和基调的东西,赋予作者创造意念的重要因素。同样,一部电影作品,也要有它的色彩基调(现在,中外一些电影导演喜欢拍摄黑白影片,黑白,也是一部电影的色彩基调,也是电影色彩语言的组成部分。)纵观中外优秀影片,对色彩基调的整体把握,是一部影片风格与类型,时代感与品格形成的基本前提。影片色调的整体关系,一是指它的统一,使一部影片有协调统一的色彩基调。二是讲它的对比,在对比中形成影片的色彩基调。三是电影色彩的整体运动,在运动中构成既对比又统一的整体色彩关系。中国电影色彩整体与局部关系的问题,还表现在创作镜头画面色彩的变化对某一个场景空间色彩,某一个镜头画面色彩的关心,而忽视了场景和场景之间、道具服装同场景之间、画面和画面之间的整体色彩运动关系。没有通过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场景空间的疏与密、画面运动的实与虚等变化所形成的统一与对比,达到影片整体的色彩关系。中国电影的问题当然是多方面的,色彩实其中不可忽略的问题之一。我们应从电影色彩的各个方面诸如空间环境色彩的语言的角度处理这些具体的色彩问题。使这些局部构成电影色彩的整体关系,而不是孤立、琐碎的某一种什么东西。

人物造型色彩与空间环境色彩关系的孤立:人物与环境是电影造型的最基本内容,是构成故事影片的基本单元。因此,人物造型的色彩与环境色彩的关系,在人物一出现就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而空间环境色彩的关系上是孤立的、没有联系的,因为我们的编导们太注重情节、故事的是否合理,而往往忽视银幕色彩所形成的视觉、空间构成关系的有机理性。没有通过人物服装、化妆色彩与空间环境色彩的对比

第4篇

关键词:景观园林设计;发展现状;发展方向

引言

如今的城市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城市景观园林中表现出来,城市景观园林设计往大了说可以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总体形象,而往小了看,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存在着景观设计艺术。由于景观园林设计非常重要,所以,其受到现阶段人们的广泛关注是必然会出现的结果,也说明如今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关注日益密切。

1城市景观园林的设计现状

1.1对景观园林的认识不足

现阶段虽然城市基本都已经启动了景观园林的建设工作,但确实还存在一些人对景观园林的认识不足现象,对于景观园林的相关知识还停留在传统观念阶段,缺乏真正的认识[1]。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景观园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认识只是一个基本的“知道”概念,还无法意识到景观园林真正的作用点在哪些地方,也谈不上研究景观园林实际应用,这样一来,便导致了虽然很多城市在建设景观园林,但是所建设的项目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还有些城市在对景观园林进行设计的时候,更重视的是景观园林的观赏性,而忽视了绿化的重要性,这种景观园林设计只能是一时为城市带来好处,而缺乏长远的发展意义,对城市的绿化意义不大,更无从谈起真正意义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2景观园林设计不符合实际

很多设计师的设计内容单单看图纸内容看不出问题,但是在真正施工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不能做到工程的顺利开展,即使问设计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也问不出所以然来,最后的结果要么是对设计方案重新修改,要么就是暂停园林的施工。这种现象的产生因素无外乎是以下2种:园林设计师在对景观园林进行设计的时候,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只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设计,追求新时代创新园林;景观园林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时,没有认真对待设计工作,设计完成后,没有回过头来审核设计是否可行。

2城市景观园林设计的发展方向

2.1遵循绿色生态发展

我国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带给了生态环境一定的破坏,这是人们不愿意看到的,但是这也是经济发展必然会经过的历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改善必然会越来受到人们越多的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是现在我国的发展目的,但是在部分城市景观园林设计中,设计师显然理解错误了怎么才能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他们认为只要将自然物种应用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就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种错误的认识显然无法实现对自然的尊重。真正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要遵循绿色生态的自然发展,在对城市景观园林设计的时候,不仅仅是对外在美进行考虑,还要将环保意识融入进设计中,真正实现人、自然二者的协调共进。

2.2从城市的整体发展着手

城市景观园林的建设要使人才得到充分的应用,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对园林进行建设,综合考虑景观的后期效益,使用最好的建筑材料,并在管理的基础上降低景观园林建设的成本投入,最终使园林充分展现出城市的风格特点,成为性比价较高的实用性园林[2]。设计师对园林进行设计的时候要从城市实际情况着手,多方面考虑园林与城市的发展是否统一,真正使园林为城市带来经济效益,从而推动城市的发展。

2.3园林与物种的有机结合

园林建设中植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植物能够展现出园林的不同特点,所以,设计师在对景观园林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在遵循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植物多样性,将不同物种使用在园林设计中,与园林进行统一性的搭配,四季变化的不同让园林具有不同特点,但是无论哪个季节园林都具有观赏性,在物种和园林统一搭配的基础上,使园林设计更具有美观性及科学性。

2.4园林设计从人的心理着手

在对园林设计之前要对当地人们的生活状态进行了解,调查人们更想要什么样的景观园林,从人的心理角度出发进行设计,设计出真正符合人心的景观园林,这样的园林才能真正使人得到身心的愉快。想要把握人心并不容易,设计者需要深入到人群中体验生活,并且在了解了人们的想法之后还要进行总结,最终才能将设计理念应用到园林设计中,实现生态发展与园林实用性的协调统一。

3结束语

城市景观园林展示着一个城市的特点,能够有效带动城市的整体发展,在对景观园林进行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很多因素,还要使生态与园林的共同发展,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才能使设计出来的景观园林更具有价值。总之,景观园林设计非常重要,对景观园林的设计要考虑当地自然景色,结合当地人文特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路亚星.生态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现状与对策[J].美术教育研究,2017(13):93.

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景观设计,教学改革

如何使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景观设计课程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其重要性已被认识和强调,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尚未成熟,所以改革势在必行。笔者以本人所在江西渝州科技学院长期从事景观设计课题为依托,对景观设计教学改革进行了相关探索。

1、景观设计课的研究内容

景观设计是一门协调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关系的科学与艺术,它致力于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创造生态健全、景观优美、反映时代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随着人类社会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后工业文明的进步,现代景观设计科的内容已经大为扩展,包括传统景观设计、城市景观绿化、大地景观规划三个层次。它涵盖的范围从大地景观、风景区规划、城市景观设计到公园、广场、居住区、小品设计等,是研究人居环境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

2、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各门课程缺乏系统,联系不够。现有教学体系下高职院校各课程学习内容与教学组织的内容分散,各门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每门课程只重视自我学习,轻视了各学习阶段、各课程内容与景观规划设计教学的相关性;授课教师之间缺乏交流与互动,重复讲授课程内容使学生容易产生疲倦感。此外,现有教学体系下课程设置过于传统化,知识面没有及时更新,缺少对新材料和新方法的关注,无法满足实际设计的需要。作为一个应用广泛的交叉学科,景观设计的元素已扩展到传统景观设计难以想象的境地,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造园要素,而现阶段的课程设置及应用教材对新型元素的涉猎却是很有限。

2.2 研究性教学不够。研究性教学是指提倡“以探究为基础,而不是以传递信息为基础的学习”,使学生从知识和文化的接受者变成探索者。我国现行的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教学方式多以单向传授知识的填鸭式”教学为主。这种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对所学过的内容重视不够,不能很好的理解专业知识。为改变现状,应该着手进行风景景观的教学变革,建构景观设计专业研究性教学体系,完善课程体系的设置,采用“以实际项目为中心”的研究性教学方式,强化研究性教学环境的支撑体系,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建立恰当的对基本功、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 。

2.3 教学资源相对短缺。教学资源相对紧缺是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普遍存在的状况。首先缺乏高素质专业的任课老师,教师是教学的核心,“一所大学可以没有大楼,但不可没有大师”,景观设计的许多教师都是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师范技能差,教师的工作经验缺乏。还有一些教师是从其他专业中抽调过来的,由于是非专业的任课教师,内容深不下去,效果提不上来,缺乏创 新精神,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目前国内的景观设计缺少优秀的专业教材作为引导, 定义概念模糊,学科争议多,各学校之间性质不同, 教学内容没有统一标准 ,培养的重点各不相同 。再次,多数院校硬件配套设施跟不上。在招生规模急剧膨胀的今天,高校的硬件设施显得捉襟见肘。由于硬件设施缺乏,导致部分实验性的教学无法开展进行, 从侧面也影响到教学质量。

2.4 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环境设计专业的景观设计教学环节一般分为如下几个步骤:专业理论的讲授、抄绘、案例分析练习、设计实践。在设计实践这一环节,几乎所有的题目都是“假题”,与现实不能紧密结合 ,学生无法置身于设计环境中去亲自体会,直接导致设计成果只停留于方案 阶段,不再涉及细部的处理。缺乏必要的实践是影响课程深入的原因,狭窄的知识面使学生养成了纸上谈兵的习惯,课堂讲授的内容难以与具体 实践相结合。许多学生在工作后感叹知识的匮乏,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校期间知识面的侧重程度以及必要的理论实践。景观教育体系并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 ,知识的片面 ,实践能力缺乏势必造成教学内容的单一,潜在地影响了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2.5学生专业认识不足,相关知识缺乏。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来自艺术高考生源,与工科院校景观设计专业的学生相比,他们的艺术创造能力和图解表达能力较强,但生态学、植物景观及测绘知识较少,在完成工科任务方面有一定的难度。景观设计课是艺术与技术的高度统一,但一直以来环艺专业的很多学生的作业都有重表现轻内容的特点,在设计过程中强调平面构图,色彩组合,而最基本的功能和空间尺度却考虑较少,导致工程图不严谨,实用性不强,满足不了社会的实际需要。

2.6 教学方法陈旧,考核内容单一。在景观设计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的考核模式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仍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及理论灌输为主,缺乏师生互动,缺乏与实践的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我们在评价学生的创作时将重心放在技法的掌握上,而忽视了作业中的创新性。教师常常以学生最终设计图或试卷质量为主要考核手段,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逻辑能力的培养上。譬如教师私底下评论学生本门课程学习的好坏也惯用哪个学生的作品中“效果图”画得好他的专业水平就高,这样很难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景观设计课程作为环艺专业的主干课程,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到本专业的教学质量及人才的培养,所以景观设计课的改革势在必行。

3.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策略

景观设计是景观专业的核心课程,探索一条完善的适合我校景观设计的教学道路是课程教学改革和教师努力的方向。本文提出“1 点、2 主、4 面”的教学改革思路,理论教学采用研究型教学模式,实验教学突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增强学生间的协作,实习教学面向社会,增加实习基地,增强与设计单位的合作; 考核方式多样化,重点考察学生的设计能力。

3.1以社会需求为教学出发点。调整教学内容景观专业教学旨在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能从事城市建设、各类绿地规划设计与施工、景观植物繁育、景观植物栽培与养护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然而创新与实践的源泉来自社会需求,因此在本课程的改革探索中,紧抓“社会 需求”这一出发点。不论理论教学,还是实验、实践教学内容,都紧密与社会需求结合。

3.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增强师生协作,转变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尝试: 一方面,认真准备教学设计,根据课程情况尝试提前把下次课的相关问题列给学生,让他们课余时间思考调查, 查阅资料,以便课堂展开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在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中完成课程的学习,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课堂上学生为“主角”,教师为“配角”起到启发引导作用。例如在景观设计中会涉及到“尺度”的概念,是否把握好场地的尺度决定景观设计的优劣。让同学提前对“尺度”展开思考,搜集一定量能反映不同尺度的案例图片,并加以分析,在课堂上学生首先提出他们对“尺度’的理解,再结合教师的资料与实践经验,展开讨论,最后延伸到教学的重点,收效颇佳。另一方面,努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即“优化主导”。用自身的专业素养去吸引学生,用自身的亲身经历去“感化”学生。平日利用业余时间多多和景观设计院、设计公司接触,把一些实际项目案例引入课堂,真正做一位“学生进入社会的引路人”。

3.3 以教学环节的实施为核心,从四个方面提升教学质量

3.3.1完善教学内容。景观专业的教学内容共分为 3 个部分: 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外出实习。在理论的教学中: 突出面向社会,提高能力的教学内容; 重视培养学生对“艺术、生态、历史、环境、建筑、旅游”等多学科的学习兴趣,通过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座、报告等形式,讲授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扩展学生的思维角度和知识面; 理论尽可能结合现实方案进行师生分析讨论; 景观专业相关课程较多,如设计初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景观工程、景观设计等,现实教学中存在各门课孤立开设问题,今后加强课程间教学内容、形式、组织上的联系,强调各课程学习内容与教学组织的相关性,有效实现课程间的衔接和过渡。实验课的教学中: 一方面加强学生间的设计方案合作,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另一方面可以结合老师参与的课题或项目,让课堂转换成生动的社会实践。外出实习的教学中增加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让实习不止局限在某一时间段,在平日课余时间,鼓励学生多多与设计公司接触。

3.3.2改善教学条件。景观专业教学条件与起步时期相比有很大改进,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学生实验教室不足,部分实验设施不能达到实验要求,部分学生实验课学习效果欠佳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尝试从 3个方面改进: 加强实验室管理,争取扩大实验室面积; 适时更新教材,适应社会变化; 力争开发高水平、内容齐全的网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平台。

3.3.3创新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传承,忽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但教学的目标并不是单方面的向学生传达信息,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将知识转化为学生自身特有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尝试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向研究型模式转变,即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强化教师的指导作用,通过学生对全过程的主动学习,变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为灵活地、积极认识和应用知识信息,以推动学生的主体活动,能高效地、正常有序的进行。

3.3.4突出考核重点。景观专业主干课程的考核,如景观设计A,景观设计B,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景观工程等,通常采用平日表现和设计作业结合的方式评定成绩,设计作业占较大比重,这也体现了考核要突出重点、主要考查学生设计技能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尝试增加快图设计的考核方式,锻炼本专业学生短时间表达设计理念的能力,为今后考研或走向工作单位做好铺垫。

4.结语。景观设计对解决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与人类环境之间的矛盾起着特殊的作用,其前景十分广阔。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深化景观设计的教学改革,促进教育符合时代潮流发展,为市场经济培养出大批具有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融合;探索

众所周知,建筑设计会直接对建筑施工的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建筑的景观设计对于建筑施工的效果也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相关的施工人员应该能够将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能够使建筑物与周围的环境达到一体化的融合,在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功能和施工质量的基础上,保证建筑物的审美功能。为此,相关的人员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1什么是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是指在实际的开工之前,设计者要按照相关的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将施工过程中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全面和充分的设想,从而列举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图纸和文件等将相关的内容加以呈现表达。这样就能够为施工队伍各个部门之间进行工作协调的重要依据。有利于对施工的造价、质量和进度给予有效的控制。建筑涉及的主要工作内容涵盖诸多方面[1],其中主要包括建筑学、给水排水、供暖、空气调节、防火、自动化管理以及建筑热工学、工程预算等诸多方面的知识,这就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之间的密切合作。通过各个部门之间的密切协调,从而有利于实现用更少的材料、更少的劳动力以及更少的成本和时间来达到以上各个方面的标准要求,从而保证建筑物的使用、经济和美观。

2什么是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主要是指将规划林、生态学原理以及相关的地理知识进行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将科学发展的思想、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进行结合,通过景观设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实际的生活中,房屋建筑已经不再仅仅是我们日常生活居住和避难的地方,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相关的建筑学和材料工程日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支持,房屋建筑已经不在是传统的以木材和石头的为主体的建筑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建筑领领域的设计内容也在逐渐丰富。因此,如何能够将周围的环境和建筑的设计给予完善,促进建筑行业长时间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筑设计者和景观设计者需要着重注意的地方。景观设计主要涉及的工作包括:日常的会展设计、空间设计以及人们常见的节目气氛环境的设计。人们通过科学合理的艺术设计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工艺品。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的是景观设计不是人们任意的行为,而是需要专业人员来对大自然进行精心改造的,需要专业人员通过科学的分析,利用多种专业性的知识,并且对当地的环境进行充分的考察,从而才能够实现的设计。

3将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进行融合的方法和策略

(1)能够提高景观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主体地位。在实际的现代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人们经常具有一个追求独特和与众不同的设计思想和品味要求[2]。因此,相关的建筑人员就要能够将相关人员的独特要求和自己的需求以及周围的环境要求给予有效的融合,能够将人与自然思维的和谐共处的思想给予有效的实现。因此,这就需要建筑行业都在设计的过程中,能够将景观设计的主体地位进行有效的突出,使二者之间进行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比较独特的学科,从而创造出一个更为完美的作品。首先,我们要提高建筑设计中的景观意识,能够充分意识到景观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主体地位;其次,在实际的工作中,要能够有效的将各种景观设计的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保证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进行融合的目标实现。最后,在对建筑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多从建筑的景观设计角度对建筑物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从而有效提高景观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主体地位。(2)促进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有效协调。在实际的建筑规划的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一个这样的问题,很多人虽然有景观设计的意识,将景观设计的主体性给予突出,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仅仅是单纯的提高景观设计,而不能够将建筑设计中的资金问题、技术问题以及人员素质等都充分考虑进来,造成了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相互矛盾的一面。相关的人员应该对这些矛盾给予有效的处理,从而提高建筑的质量。而且,我们还应该意识到,建筑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其经过几百年、几千年的发展,将历史的点点滴滴进行了渗透和反映,才能发展到今天的阶段。因此,在现代建筑和城市规划中[3],相关的人员要能够以传统的思想为基础,有选择性的将现代人们的心理需求进行结合,从而再逐步的对相关建筑物的空间给予有效的调整,这样才能够保证建筑物与社会的发展进程相协调。通过加强建筑物与景观设计的有效的协调,才能保证建筑物在实际建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从而实现对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有效融合,从而在更大的程度上去完善对建筑物的设计,能够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美观要求给予融合,也将建筑的设计中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元素,能够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更好的凸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能够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步伐,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等生态环境方面却有所欠缺,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将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实现有效的融合和统一,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然而,在实际的践行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阻碍,相关的人员应该能够充分地意识到其中的障碍,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更好地解决问题,促进建筑领域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彬.成都平原乡村酒店建筑与景观融合的设计方法[D].西南交通大学,2015(10):34-36.

[2]龚乐.基于建筑与景观融合方式下的度假酒店设计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2(06):22-24.

第7篇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室内环境设计作为独立的设计科目,对提高装潢设计的层次和优越性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环境设计作为艺术设计的组成部分,是一个综合文化、历史、艺术、创新与一体的现代设计门类,景观装饰元素是集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与一体的创新设计模式,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对改善和丰富人们的生活质量、工作环境功不可没。本文主要通过对景观装饰元素子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探讨其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具体应用方式。

关键词:景观装饰;室内环境设计;应用

引言:衣、食、住、行是人们耐以生存的基本条件,随着城市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更多的是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自然景观装饰元素,是指由具有一定美学、科学价值并具有旅游吸引功能和游览观赏价值的自然旅游资源所构成的自然风光景象,指完全未受到直接的人类活动影响或受这种影响的程度很小的自然综合体[1]。随着环境破坏、污染严重,人们越发追求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因此景观装饰元素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美的追求,还体现了“和谐”的设计理念。

一、景观装饰元素所包含的基本内容

自然所赋予我们的可视景观都属于自然景观范畴,自然是一个相对统一的综合体。景观装饰元素,主要是指在设计过程中可用于装饰,具备一定装饰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装饰物。简单地说,小到一滴水、一棵草;大到一座山、一条河都是自然景观装饰元素。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存在的最大差异在于,自然景观是自然塑造的,而人文景观通常是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进行人为修饰而成。所以,自然景观更具有纯天然气息,给人身临自然的舒适感。往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像魔术棒一样,可以赋予物体以灵性和个性,应用到环境设计中不仅可以提高审美价值,还可以丰富人们的视觉美感。

二、景观装饰元素与室内环境设计的关系

(一)、自然景观装饰元素是室内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景观元素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自然景观与室内环境设计息息相关。室内环境作为浓缩的小空间,是人们正常居住和生活的场所,而“人”作为自然生物的主导者,离不开自然的馈赠和呵护。所以,每个人都有习惯自然的、亲近自然、依赖自然的天性[2]。因此,将室内环境设计融入自然景观元素,不仅可以拉近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可以提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二)、景观装饰元素是室内环境设计的取材基础

自然景观装饰包含理念化、个性化、人性化元素,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我们生活的环境来说,无论是学习、工作、娱乐都离不开景观装饰的参与。例如:营造小清新设计风格,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会将花草树木等自然景观融入到设计中,同时还可以包含各类风景画和手绘等;营造自然的设计风格,设计师往往会移植各类奇石、盆景、花鸟等元素,还原自然的本真。

三、景观装饰元素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越来越强。传统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丰满的精神追求,只有不断加强景观装饰元素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才能进一步完善环境设计的全面发展。

(一)、风格化应用

景观装饰元素传递的是自然景观给人带来的审美享受。自然给人的第一映像是喜怒无常的,人在自然面前非常渺小,所以很多人崇拜自然、敬畏自然。融入到室内环境设计中,可以将自然不同风格的一面展现在设计里。每个人对自然的理解和认识不同,每个人的审美角度也不相同,所以风格化的设计具有很广的拓展空间。例如:有人喜欢质感的设计风格,那么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通常会以木质本身的颜色作为主要基调;有人喜欢温馨的设计风格,设计师会利用暖光和植物作为设计主题。总的来说,自然景观所具备的所有风格,都可以应用到室内环境设计中。

(二)、理念化应用

理念化应用属于创新应用。自然景观元素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和谐、环保、绿色、健康。大众化的理念对人的心理和精神层面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下,随着环境问题越演越烈,人们追求环保节能意识越发高涨。随即而来,将自然景观的生态环保理念应用到室内环境设计中,符合广大消费的心理需求。例如:无甲醛墙纸的应用,就是理念化作用下的产物。所以,理念化应用,可以改变人们的认识,同时还可以滋生创新设计的诞生。因此,理念化应用落实到实际设计中,很大程度上可以带动新兴设计材料的诞生。

(三)、人性化应用

人性化应用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只有符合人的需求和审美标准,才能获得大众的认可。自然是每个人生活和成长的共同空间,人对自然是最熟悉的,所以当室内设计融入自然景观元素,能够给人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居住环境中,人性化设计体现在细节部分[3]。例如:为了居住健康,选择环保型设计材料;有小孩家庭可以设计秋千装饰,简单实用。总的来说,自然景观设计的种类繁多,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

(四)、个性化应用

现代人的最大特点就是展现个性化特点,追求与众不同的美。室内环境设计空间有限,能够使用的材料和和资源也有限。景观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往往善于到处取材,营造出其不意的效果。在设计师眼里,凡是具有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元素,都能够成为设计材料。例如:有人喜欢简约、原始的设计风格,设计师在客厅设计中加入树木种植(树木经过专业处理),坐在树下看书学习,仿佛在公园纳凉一样;有人喜欢养鱼,设计师就用玻璃设计地板,制造透视养鱼效果。设计是一个充满幻想和灵感的工作,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结语:综上所述,景观装饰元素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有其存在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室内环境设计质量,必须要不断创新设计理念、完善设计模式、落实实践应用,才能充分发挥室内设计的美学价值和功能价值。此外,为了更好地设计审美与实用并存的作品,设计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突破障碍,并立足于传统设计为基础,不偏不移的走创新型发展道路,才能实现景观装饰元素与室内环境设计的无缝对接,进一步为室内环境设计的可持续化发展奠定基础。(作者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平平.景观元素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浙江农林学.2014-05-30

[2] 刘婷婷.植物景观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5年04期

第8篇

论文关键词:动画;影视;场景;色彩

1 主观色彩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的作用

动画场景设计中的主观色彩意识,属于自我认知方面的范畴,跟“客观”相对应。它依据对实际景物的反复观察体验,形成自己的主观意识感觉。倘若我们改变以往的观察方法,以我们自己的思维去理解色彩的自然属性,将会发现色彩具有变幻莫测的魅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将色彩的客观属性、变成自己的主观色彩呈现在动画场景设计之中。当主观色彩在你的思维中逐步升级,动画场景设计将不属于肉眼观察的客观物体。而是设计师经营的色彩王国。不然,设计师就成了摄影机和照像机。因为有了主观意识的发挥和存在,才会使许多设计师同画一个景物时色彩的感觉截然不同。设计师通过反复观察自然景物形成主观意识。进而又通过主观意识对自然景观予以调整改造,这是存在决定意识又由意识反作用于存在的具体体现。

动画场景设计中主观色彩意识的形成,应通过观察训练和写生训练进行培养。从生理上讲,人眼的视网膜吸收可见光,视神经把视觉的信息输送到大脑,产生了物体的光色反映。在户外,有时客观条件不能满足画面的需要,这时主观色彩意识就会大放异彩,它运用创作人在大脑中掌握的色彩常识及生活阅历的积累,重构画面的合理性和完美性,将景物色彩进行重组和甄选,促成写生画面的尽善尽美。WwW.133229.CoM对色调及光源和暗面进行合理调整,使其主题突出,画面整体而有生气,形成画面的视觉趣味中心,达到传递美感享受的艺术效果。学习者自我训练敏锐的辨析复杂景物能力,以及用冷暖色彩的处理方法调整色彩的能力训练,以达到主观意识的养成。崇山峻岭、白浪与沙滩,江河湖海、绿树青草、田园风光、都市民风、作为动画场景设计艺术,无论是写生或是创作,它与摄影最大的区别,画家的眼睛独具一种比照相机镜头更丰富的艺术功能,这就必然地体现了设计者的主观色彩意念因素。

总之,在各种光照环境下,观察和研究自然界千变万化的色彩现象及景物,体验解读光照和色彩神奇的变幻规律,形成动画场景设计色彩表现的主观色彩意识。要意识到自然景观的形与色是不可能原封照样搬上画面的,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运用主观色彩意识去取舍。

在整个训练中应注意并克服色彩纯度太低所造成的灰画面,和过纯而造成的色彩过生,颜色跳跃,面画太花等弊端。要求对客观对象完全理解和正确判断,用主观色彩意识去大胆实践。需要强调的是,理解和掌握色彩关系及共变化规律至关重要,它能使我们在完成每一幅动画场景设计时得心应手、酣畅淋漓,有了这方面的基本功,就能表现出动画场景的空间、质感,使欣赏者的视线停留在优美的画面上,感受空气的流动。

2 色彩运用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2.1 局部色彩与整体色彩关系的对立

一部音乐作品要有它的节奏和主旋律,一幅美术作品在色彩上要有色彩基调,这些旋律与基调是表达作品的主题,体现作者创造意念的重要因素。这种叫作旋律和基调的东西,赋予作者创造意念的重要因素。同样,一部电影作品,也要有它的色彩基调(现在,中外一些电影导演喜欢拍摄黑白影片,黑白,也是一部电影的色彩基调,也是电影色彩语言的组成部分。)纵观中外优秀影片,对色彩基调的整体把握,是一部影片风格与类型,时代感与品格形成的基本前提。影片色调的整体关系,一是指它的统一,使一部影片有协调统一的色彩基调。二是讲它的对比,在对比中形成影片的色彩基调。三是电影色彩的整体运动,在运动中构成既对比又统一的整体色彩关系。中国电影色彩整体与局部关系的问题,还表现在创作镜头画面色彩的变化对某一个场景空间色彩,某一个镜头画面色彩的关心,而忽视了场景和场景之间、道具服装同场景之间、画面和画面之间的整体色彩运动关系。没有通过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场景空间的疏与密、画面运动的实与虚等变化所形成的统一与对比,达到影片整体的色彩关系。中国电影的问题当然是多方面的,色彩实其中不可忽略的问题之一。我们应从电影色彩的各个方面诸如空间环境色彩的语言的角度处理这些具体的色彩问题。使这些局部构成电影色彩的整体关系,而不是孤立、琐碎的某一种什么东西。

人物造型色彩与空间环境色彩关系的孤立:人物与环境是电影造型的最基本内容,是构成故事影片的基本单元。因此,人物造型的色彩与环境色彩的关系,在人物一出现就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而空间环境色彩的关系上是孤立的、没有联系的,因为我们的编导们太注重情节、故事的是否合理,而往往忽视银幕色彩所形成的视觉、空间构成关系的有机理性。没有通过人物服装、化妆色彩与空间环境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关系,明确地表现出在他所构建的银幕空间关系里,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既矛盾又统一的微妙关系。

色彩与人物内心情感世界的无缘:色彩是体现人的内心情感、心理、情绪和人的精神世界的外在显现,反过来,现实世界的色彩对人的内心情感、心理和情绪也有着潜在、微妙的影像。当代中国电影则过多地停留在表现事件、故事、表演、时间的报告文学式表层线索上,而较少地去表现人、精神、空间的情感的时侯,不知道现实色彩(光色、形色)反映人的内心世界,只有过于激动的肢体语言来强化气氛,是事倍而功半的。只用运用好主观色彩才能使我们所做的场景设计发挥得更好,更精。

第9篇

论文摘要:"景观形态"一词最早来源于风景形式,所以对风景形式系统的研究也就是对景观形态学构想所希望解答的问题。在景观设计中,困扰人们的常常是愿望与可能性、质量与数量、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冲突。本文介绍了景观形态思想及其发展,探讨了景观形态学的基本问题和设计语言结构,阐述了景观形态规划模式的思想精髓,研究了规划设计中的景观形态模式,分析了景观形态规划的空间格局原理,以实现景观生态模式与规划设计的和谐统一。

1引言

一个成功的景观设计,不但要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同时还应满足人的心理要求。对于前者,设计者可以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所提供的精确数据和手段来实现,而对于后者,则需要设计者通过了解大自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以及人们内心深处的理想环境模式,以实现其与规划设计达到和谐统一。

2景观形态思想及其发展

首先,"景观"概念在不同领域有着很大的差异,根据汤姆的说法,"景观"一词是随同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一起来到英格兰的。最初"景观"是指留下了人类文明足迹的地区。17世纪,"景观"作为绘画术语从荷兰语中再次引入英语,意为"描绘内陆自然风光的绘画,区别于肖像、海景等"。到了18世纪,"景观"同"园艺"联系起来,因为"景观"和设计行业有了密切的关系。

3景观形态学的基本问题和设计语言结构

3.1形式

把"形式"定义为所有被设计物体和空间的状态,包括物体的外观,但又不至于此,它不是指一个静止的形象,而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结果,并且是影响着和被整个设计气氛影响的。设计思考需要形象,这些形象的核心就是形式,形式不只是图形,而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在客观世界中有两种形式,"可见的形式"和"不可见的形式",两者都是在一定的文化和自然环境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

3.2形式与逻辑

形式研究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在于如何运用它来组织设计思想以及设计语言的逻辑,称之为设计语言的逻辑。只选用一种设计准则、风格或强调可见形式的某些偏好绝不是真正的设计思想。只有注重设计场所的内在结构,在不可见形式的指导下发展可见形式及其关系、结构和平衡时,才有可能触及设计工作的根本。

3.3形式与情感

因为人类环境存在着压力、不快和烦闷等密集的人为因素,当人们被不稳定的政治经济局面所困扰时,就产生了对原始、自然事物的向往,希望面对无伪装的自然环境,寻找生命真正的意义,在与自然的沟通中寻找自我的精神世界。在这种规划设计的环境之中,人们可以随意的穿行、游憩工作和生活。人们更接近真实的自我。

4景观形态规划模式的思想精髓

4.1景观之道

"道法自然"是道家哲学的核心。道家的思想方法和对世界本质的理解正是建立在道法自然之一观念的基础上的。在道法自然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规划与设计的最高目标就是将个人的情感以恰当的方式找到寄托,从而最终获得精神上的解放,在超越世俗的水平上享受生命之美。在这意义上,美意味着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想和谐平衡的产物。

4.2道家哲学与设计方法

作为完整的设计体系,所有的美学标准在此都体现为具体的设计手法,例如空间的组织、尺度的设定和位置的调整等。研究的主体将分为:布局和"意";空间的延伸;曲径通幽;气:交流的途径;无中生有;形散神聚;画意。

5规划设计中的景观形态模式研究

5.1自然与人工

"自然"不仅标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和运动变化的宇宙天地万物(即自然界),而且也指事物所具有的一种没人为处理或显现出人为痕迹的情况,自然意味着原朴、原在、本色。"人工"主要标指人的行为、思想意识及创造,它也指与"自然"相反的、具有人为处理的、显出人为痕迹的状况,意味着变异、转型、非自然。

从人类社会实践角度来看,尽管人工改造着自然,自然制约着人工对它的改造,尽管自然是人工的"母体"和"故乡",人工是自然的升华和高级形态,自然与人工之间永远存在着无休止的矛盾冲突,但在中国人的文化意识倾向上,却偏向于执著的笃信和追求"自然"与"人工"之间的亲契合一,而不是象西方那样在意识倾向上表现出一种"人工"战胜和压倒"自然"的"天人相分"。

5.2设计中的"意"

对于规划设计而言,在遵从自然的基础之上,所应表达的必然应为人们对生存环境所产生的感受。这就要求各个景观要素之间产生一种交互式的联系方式,这便是景观的脉络肌体,一个有生命的整体形式。景观是天、地、人三位一体的,是人为和自然过程中一组事物的整体结合。作为环境设计的交流媒介,"气"在场所中无处不在,通过外观形象、联想、视觉效果甚至声音、气味和颜色传递着信息。不论这种交流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微妙的或简单的,它都为成功使用包含了以上所有形式方法的设计语言提供了和谐的环境。

5.3可持续发展的精髓--天人合一

今天,"从终点又回到起点",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中国人常说的"天人合一",不管其首倡者的出发点是什么,其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思想,在今天看来是非常贴切地表达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的。现代人的"天人合一"观,指的是可以通过人们已经取得的对自然界的认识和通过已经掌握的科学技术,来设计、建造适合人类生存的日常生活环境,以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6景观形态规划的空间格局原理

6.1基础格局

空间格局并非完全是规划设计的空间布局,而是人们心理和行为上的空间格局。追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国的传统规划设计模式。因此,在景观规划中第一优先考虑和建设的格局是:处于大地上具有整体和谐性;有足够的空间供生物运动;对个体而言,能体现出一定的景观异质性。这应该作为任何景观规划的基础格局。

6.2最优景观格局

"居室背山面水,周围树木环抱"被认为是景观形态学意义上的最优景观格局。这也是大多数中国人的理想生活模式,它强调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是人们要求与自然和谐相融的表现。这一景观格局所追求的是一种人性化的规划设计方式。以人的感受为第一要旨,在满足人们生理需要的同时,还应满足人的心理要求,使人类能够生存于一个安静祥和的环境之中。

7结束语

景观形态学为景观及城市规划与设计提供了另一种思维模式。它是在追求生态适应性的规划方法论之外的又一次思想回归与转变。它的产生是人类发展的需要,也是科学发展对人性再认识的深入的必然。但是同其他规划理论和模式一样,景观形态规划也有其局限性。这就要求设计师在"道法自然"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尽量发展完善这种规划方法,以使人类能够最大限度地做到与自然相融。

参考文献:

[1] 刘健 基于区域整体的郊区发展--巴黎的区域实践对北京的启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60-64

[2] 施朝阳 试论城市郊区化[J]理论界,2006(2):11-13

[3] 杨继瑞 城市郊区住宅发展的思[J]长江建筑,2001(5):16

[4] 陈波 对比中美城市郊区化[J]小城镇建设,2005(1):97-99

第10篇

关键词:景观设计;工程施工;矛盾分析;反思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207-01

一、景观设计起源

景观设计作为专业术语出现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里克主编的《土地利用和景观规划》中提出,景观规划是在较大范围内,为了某种目的,安排最合适的地方和在特定的地方安排最适合的利用;而针对特定地方的设计就是景观设计。

二、景观方案设计与施工图设计的目前状态

近年来景观设计发展迅速,业内设计人员鱼龙混杂,目前从业的设计人员大多毕业以后就直接从事设计工作或者是从其他相近行业转过来的,虽然目前学校的课程设置范围很广,但大多涉入不深,毕业后只是初通皮毛,真正遇到需要细致严谨的地方就不知如何解决;而那些相关专业转过来的从业人员则对景观设计的认识也是不够的,或是片面的。

景观方案设计,其立意、表现方式等反映出的是一个设计人员的基本功和文化底蕴的积累高度,另一方面,把这优秀的想法真正的付诸于实施,在深入进行施工图设计和绘制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最常见的就是一些稍微复杂的建筑结构弄不明白,对施工材料不了解,植物搭配南北不分,随意堆砌,季节性和整体造景混乱,比例失调等等。

三、景观设计与现场施工常见矛盾分析

有很多作品本来方案设计立意新颖,别具一格,但是由于深入到施工图设计时基本功太差,土建、结构方面的知识太少,做出来的施工图不标准,有的无法施工,有的设计超标,造成浪费等等。

还有的是缺少现场经验,做设计之前现场勘查不仔细,到了现场随便拍几张照片,测量一下面积,有的甚至都没有去现场勘查只是凭借业主的口头叙述或简单的设计范围就开始进行方案设计,这样不认真的设计态度往往在后续工作中会带来很多的麻烦,例如:1、施工阶段,现场出现设计图纸上没有的采光井、配电箱等设施。2、看似非常详细的铺装图纸到现场施工时才发现尺寸不对,导致已经定制到场的花岗岩板报废。3、中心水景施工出来后才发现设计尺寸比例失调,雕塑体量不是小了就是大了。4、设计图中运用大量310*310,180*180等类似的不合理的花岗岩尺寸。5、围墙上一水景到现场施工时发现施工图纸的标注水景高出围墙顶面标高。6、买来一棵大树到现场栽植,图纸中设计位置竟然是个污水井。

像这些设计方案和现场施工互相矛盾的问题还有很多,遇到这些问题怎么办呢?有的可以和甲方以及监理进行洽商,做工程变更处理,虽然是现场问题暂时解决了,但是左变更一处右变更一处,变来变去,岂不是把原来的方案改的面目全非?哪还有美感可言?有的只能返工重来,那之前的人力物力,财力还有时间都浪费了,还会影响施工人员的情绪。如果是这样一个景观项目,现场管理人员会非常劳心费力。

四、设计与施工的矛盾问题的反思

上述这些问题,我们有没有反思过是哪些因素的出现导致的呢?还是我们在整个项目操作过程中忽视了某些重要环节呢?这是个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个行业始终是往前发展和往合理的方向推进的。我就自己的一点工作经验对这个问题提几点看法:

无论是设计公司还是甲方在设计阶段都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现场勘察

1、本行业对设计公司水平的考评太过重视方案设计能力,而忽略了扩初、施工图设计能力. 对施工图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一般设计公司招几个施工图经验丰富点(画过几年施工图设计)的带一大帮刚毕业的人进行方案扩初、施工图设计,由此导致施工图设计人员对方案的解读力不够。

2、设计公司对现场了解太少,一切基本都以甲方提供的基础资料为准,忽略了现场勘查的重要性。

3、设计阶段建筑、景观、水电等各专业在设计阶段各自为战,配合度严重不够。

4、在方案阶段跟甲方的沟通还是比较多,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后沟通就不够深入好像完全是由设计单位主导。

5、对现场的跟踪服务不够。目前行业施工图设计师一个项目施工图纸交底完成就算完成任务。很多情况下项目从设计开始到施工完成,都未去过现场一次,这样设计与现场施工完全脱节的现象应该尽快改善。

参考文献:

[1]丁圆.景观设计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陈祺.园林工程建设现场施工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第11篇

关键词: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探讨

1、引言

现代城市的园林景观是生态,环保,文化,休息和舒展的空间,减灾避险的重要保障。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园林景观作为一种人文景观,是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综合体,已是城市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城市园林景观环境是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应该意识到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以及其重要性,支持以及配合城市园林设计的工作。

2、园林景观设计的概念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何为园林景观设计。园林景观设计是在传统园林理论的基础上,具有建筑、植物、美学、文学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士对自然环境进行有意识改造的思维过程和筹划策略。具体的讲,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通过景观设计,使环境具有美学欣赏价值、日常使用的功能,并能保证生态可持续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和价值取向及设计者个人的审美观念。

3、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重要作用

景观园林设计是根据生态学与美学的原理,对局地的景观结构和形态进行具体配置与布局的过程,它包括对视觉景观的塑造。 景观园林设计又叫做景观建筑学,在建筑设计或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对周围环境要素(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让建筑与自然环境产生遥呼相应的关系,达到整体和谐,提高其整体的艺术价值景观园林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创造出景色如画。环境舒适健康文明的游憩境域。

(1)从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上来说,景观园林是一种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的空间艺术,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角色。

(2)从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上来说,景观园林也是一种社会的. 反应现实生活实景的福利事业,对满足人们休息 .娱乐等物质生活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3)在城市景观园林设计中,强调景观园林的设计与服务意识之间的互动关系,注重对被设计地域的人文及自然特征的研究,使其成为景观园林形式. 内容及语言特征的源泉;同时,在现代化的园林设计中,还要从人和环境的需求出发,找到景观园林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差异,在不断的实践经验中提高园林设计的创造性和艺术性。

4、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分析

4.1以互动性城市园林景观为设计方向进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应以互动式景观为基础开展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工作,利用互动性的景观为居民生活与休闲提供更加丰寓的娱乐活动。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越来越多的景观规划与设计是以“景”观为目的进行,注重“景”的设计而忽略了人们的与景观的互动性。例如:在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中,越来越多的采用立体景观雕塑、植物雕塑等形式突出单一景观或局部景观的中心思想,人们在园林中的休闲活动也以“观”为主。根据现代心理研究与园林设计理念,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应更多的注重景观与游人的互动,以互动的方式为人们休闲娱乐提供更多的乐趣虽。然在现代园林景观中,越来越多的使用水景来提升整体景观的效果,但是却不能很好的利用水景来达到互动的效果。虽然也有将水景喷泉设计成为互动的形式,但是其并不能很好的达到人们与经管的互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因以互动为方向进行景观的设计。例如:通过依山而建的半空吊桥或在水流上建设秋千式吊桥等方式使人们在进行景观观赏的。同时也能够进行娱乐活动,促进城市园林氛围的建设,在注重景观观赏价值的同时提高城市园林景观的娱乐性。

4.2利用立体绿化打造城市园林景观

积极利用立体绿化园林景观提高城市园林绿化面积的同时也为景观规划与设计打造了良好的平台。在进行立体景观设计过程中要遵循多年生植物运用的原则,以及植物生长期的特点,打造持续性的绿化立体景观。同时注意利用园林景观中可以利用的墙体、灯柱、休息座椅高架绿棚、栅栏、凉亭等建筑,打造独特的立体绿化景观。通过利用可以利用的立体结构增加城市园林的空间划分,给人以视觉上、感觉上的空间扩大,同时也利用立体绿化景观达到吸附浮尘净化城市空气的目的,为提高城市环境奠定基础

4.3开阔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展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存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中,设计人员要开阔设计思路,以多种形式的景观设计提高城市园林景观的绿化面积,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在园林景观中的小路上使用泥地零散铺石的方式进行路面的规划与设计,路的两遍模拟野生环境打造郊外的自然景观。而泥地零散铺石的方式为增加园林内的绿化面积提供便捷的条件,泥地与路石间的缝隙增加了园林绿化草的种植面积,即打造了独特的园林景观有提高了园林内的绿化面积。

5、园林设计发展方向

5.1合理利用地利条件,科学搭配园林植物

所谓合理利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少动土方。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资金投入,降低维护成本,而且显得朴实无华,真切自然。自然起伏的多变地形比平面整齐的地形更令人感到轻松、温馨与浪漫,更富有诗情画意。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倡导以乡土植物为主,还可适当选取用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改善住宅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设计施工中应模拟自然生态进行布置,讲求乔木、灌木、花草的科学搭配,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

5.2强调人性化的园林绿化设计

强调人性化的园林绿化设计,要特别强调人性化。人们进入绿地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因此,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人们能在树荫下乘凉、聊天、散步,天真活泼的孩子们能在泥土和石缝中寻找小动物;老人们买菜回来能有个歇脚的地方。因此在园林设计方面,都要进行绿化,使人们尽量多接触绿色,多看到园林景观,可以随时随地地享受到新鲜空气、阳光雨露、鸟语花香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12篇

关键词:园林;园林景观;设计

1前言

园林景观设计主要追求实用、经济与美观,而且上述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紧密不可分。但实用性应该作为首先考虑的因素,立足实际条件,保证园林的功能真正适用于所服务的对象,这也是园林景观设计的最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要考虑经济问题,用最少的成本获取最理想的效果,力求做到因地制宜、巧于因借。最后,还要考虑美观问题,全面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观赏价值。

2园林景观设计的探讨和分析

2.1园林景观设计的程序简介

园林景观设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首先是接受设计任务,在完成实地勘察的基础上,收集相关资料。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业主往往会同时邀请一家或者几家不同的设计单位进行方案设计,进而选择最为适用的。为此,对于园林景观的设计方而言,首先必须要对园林景观设计项目整体概括有所了解,尤其是业主对于该项目的总体框架和基本的实施内容,进而逐步确定项目是一个何种性质的绿地,确定绿地的服务对象,这样就基本把握了园林景观设计的规划方向。园林景观设计的全过程是什么?与此同时,业主为了保证园林景观设计的效果,往往会选择熟悉基地情况的人员,陪同总体规划师现场踏勘基地,收集规划设计前必须掌握的原始资料。规划时要注意了解基地的气候条件、周边环境以及基地内的环境等。其次,园林景观设计的总规划师要根据业主的基地现状图,结合自己对基地的了解,大致确定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尤其是要注意其中的不利因素,注意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加以具体解决与克服。此外,还要在总体和一些特殊的基地地块内进行摄影,将实地现状的情况带回去,以便加深对基地的感性认识。

2.2园林景观设计的点景技法

常用的园林景观设计的点景技法主要有:首先是画中有诗,寓意造景。园林景观如花,景意如诗,注重追求意境美,如苍劲松、潇洒竹、娇艳海棠以及多姿杨柳、傲雪腊梅、华贵牡丹、典雅兰草等都预示着某种意境。在园林景观设计的实际过程中,可以立足总体思路,有选择性应用,就是所谓的“通过点景赋予诗情画意”。例如,在柳树林荫中点缀小亭,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动入春色不须多”的诗意,在临水竹丛边点缀几株桃花,便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意等等。其次是静中有动,秀中有野。静中有动主要就是为了有效增添动感效果,常见的就是溪边点缀水车,悬崖边点缀拳泉水瀑布、水中饲养游鱼、寺庙点缀钟声等;而秀中有野则是不仅仅追求叠山理水,种植栽培人工花木,更注重增加“天然自然”风韵,植物配置力求奇葩异卉、古树名木,保留一些自然景观,增添一些山野景物,使园林生态更多一些自然之趣。最后是自然天成。自然天成固然就是要力求做到不留“斧凿痕”的境界,让人感觉本身就是一个整体,而非后天设计而成的。

2.3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植物的配制要满足功能需求。植物的配制务必要满足功能需求,尤其是要注重不同场合的植物油不同的功能。其次,利用园林景观植物表现时序景观。季节的变化往往会让园林植物表现出不同的季节特征,因此在实际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就要结合植物的季相变化,合理搭配种植不同花期的植物,有效保证不同时期、同一地点可以产生不同的景观,带给人不同的感受,从中感受季节的变化。另外,也可以借用主题园的方式也展现时序景观,效果也很不错。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想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时序景观,必须深入了解并掌握植物材料的生长规律和四季景观表现,为准确再现自然佳景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再次,植物配制与道路结合合理。主路与小路所搭配的植物是有所区别的。通常情况下,我们建议主路以乔木为主,适当配制花灌木,从而形成特色景观,但务必要保证主景鲜明、突出;而小路搭配的乔木最好不要超过三种,与石块等结合造景;至于花园小径可采用小灌木、花境、地被、山石相结合的方式。第四,庭院设计植物配置方案尤为关键。进行植物组合与搭配时,务必做到在全面了解植物材料的颜色、外形、规格以及叶型等的基础上,组合搭配,保证景观效果。如果对所有经典组合的搭配进行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将植物的相同点笔差别进行巧妙融合,是营造最佳景观效果的关键。与此同时,从艺术的角度讲,植物组合的协调性主要由组成部分共有元素的多少以及和谐程度大小来决定。对比则正好相反,它主要取决于各部分差异的多少,以及这些差异之间冲突程度的大小。因此将不同的元素组合在一起,最大限度提高组合的稳定性,融合性是设计人员应该坚持的原则。

3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但是要想真正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为此,笔者认为,我们要在准确领悟业主园林景观设计总体概况的基础上,遵循园林景观设计基本原则,恰当运用园林景观设计的点景技法,展开园林景观设计,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齐冰.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空间效果研究[J].现代商贸农业,2010,(16):333-334.

[2]魏薇,刘克旺.植物景观设计中的空间构成与应用初探[J].江西农业学报,2013,(2):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