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分子生物学相关论文

分子生物学相关论文

时间:2023-06-07 09:32:10

分子生物学相关论文

分子生物学相关论文范文1

【关键词】分子遗传学;教学;方法

分子遗传学是在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的学科,已经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前沿学科,它的基础理论已经渗透到生命科学几乎所有的领域,是涵盖面非常广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从分子遗传学发展以来逐渐从重视形态、代谢功能方面的演变延伸到研究基因和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等的演变。

分子遗传学目前已成为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大学、农林院校等生命科学类各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学位课,是继本科阶段课程如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课程后的进一步学习,对提高研究生的基本科学素质、提升专业素养和增强科研创新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和重要的影响。以分子遗传学为基础的遗传工程则正在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生产领域,许多国家已经把分子遗传学及技术列为优先发展的高科技项目。在这样的发展潮流中,如何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快速发展的分子遗传学理论和技术的相关知识,为我国生命科学培养富有开拓精神、创新精神,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高质量的人才,研究生分子遗传学课程的改革必将成为我们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学院特色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是生命科学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前沿学科之一,也是中国计量学院近年来重点建设的学科,2004年入选浙江省重点扶植学科,2005年获硕士学位点授予权。该学科的主要特色包括分子检测和检验技术、重大生物安全和生物入侵问题、植物天然活性产物的提取与利用、环境分子生物学与农产品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均从基因或蛋白质等方面来阐明具体的机理,这与分子遗传学存在着密切联系。随着分子遗传学概念的深入人心,为了适应培养基础厚、知识宽、素质高、能力强、面向21世纪开拓创新的生命科学优秀基础性人才的需要,结合我院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计划,2011年新增《分子遗传学》课程为本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学位课,并于2011-2012年第二学期正式实施教学工作。

二、教材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

本课程选用了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路铁刚、丁毅主编的《分子遗传学》为教材。以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孙乃恩,孙东旭,煦编著的《分子遗传学》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朱玉贤等编著的《现代分子生物学》等为参考教材,同时也选择了一些相关的动画网络电子教材。在教材上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前沿性、时代性、创新性和引导性,并且符合相应的课时数,同时避免与其它课程的重复,能够适合应用型人才的教材。

同时,从分子遗传学的特色出发,优化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衔接,删改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课程间重复交叉内容,同时补充本教材内容的不足,使教学内容体现课程的特色性。课堂教学主要是讲授基因组学与后基因组学、基因组结构与功能、基因表达调控、基因突变与DNA损伤修复、遗传重组与转座、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突变体的创制与应用、分子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技术介绍等。同时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也结合相关前沿热点领域的知识和进展,如适当引入学科前沿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并将最新的知识理论和科学热点通过文献介绍给学生。不仅达到授课内容国际化、教学理念前瞻化,而且可以培养研究生学习外文文献的能力和思考科学问题的方法和习惯。教学过程全部采用多媒体与动画网络资源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在讲授部分内容时,注重启发研究生寻找自己相关课题进一步研究的新切入点,引导其通过科研和实验过程去解决问题。实现在有限的课时中讲授分子遗传学的新发展、新观念,为学生的思维打开一扇通向未来之门。

三、采用启发式、引导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教育,培养的研究生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鲜明的创新性,所以对于这种层次的教学,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启发式、引导式、讨论式。首先,在授课中进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讲解,而不是简单的背记已有的结论,并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专业英语词汇,通过课堂上的反复讲授,既能增加学生的专业英语词汇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又提高了阅读外文文献的能力,为将来的专业及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为了进一步巩固理论课堂所学知识,并将理论与将来的研究课题联系起来,设立相关的讨论课,每个学生以分子遗传学技术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写出课题设计思路,可以是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也可以是假想的课题。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文献查找和整理,准备讨论提纲,并分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阐明自己的科研思路,同时教师通过积极正确的引导,使课题设计更加合理,并赋予创新性。最后,进行课堂学术报告竞赛活动,通过设计一些学科发展前沿与动态相关的讨论议题,如突变体创制的应用前景、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等。

四、采用综合测评的方式评定成绩

本课程成绩的评定采用综合测评的方式,进行基础理论闭卷考试、综述撰写和课堂讨论表现相结合的方法,让研究生通过查阅文献,撰写综述,课堂讨论等,锻炼研究生的归纳总结,推陈出新,开拓创新的综合能力。也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学习热情,并充分调动研究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考试方法的建立,也增加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的客观性,对创新能力培养和教学评价方式作有益的探索。

综上所述,本次教学改革将全面推进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并且使教学内容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前沿性、时代性、创新性和引导性。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分子遗传学的教学效果和处理与其它相关课程的衔接问题,而且还可以增强研究生的自主学习、科研创新等能力,让他们实现科学知识向技术的转化,为研究生独立开展项目研究和申报课题奠定基础,最终产出一定的科研成果,甚至实际的生产力。

参考文献

[1]屈艾,朱必才,潘沈元,李宗芸,高焕,汪承润,王秀琴.提高遗传学课程教学质量有效途径的探讨及体会[J].生物学通报,2002,37(11):44-45.

[2]余诞年.遗传学的发展与遗传学教学改革谄议[J].遗传,2000,22(6):413-415.

[3]林海萍,张立钦,张昕,胡加付.几种讨论式方式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通报,2010,37(7):1054-1057.

[4]赵新民,夏莉,徐玲,彭晓赟,刘石泉.分子生物学教学动画网络资源的利用[J].广东化工,2011,7(38):196-198.

[5]王晓霞,刘志荣,解军,程牛亮.如何在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1):78-80.

[6]贺根和,叶九根,郭小华,段世华,朱立成.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中“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构建策略初探[J].河北农业科学,2011,15(3):148-149,161.

分子生物学相关论文范文2

关键词 庄子 本居宣长 《齐物论》 物哀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5)04-0061-06

庄子齐物思想的内涵是论述世间人与物的存在和意义。万物看似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相同的,这就是“齐物”。言论看似千差万别,本质上又是一样的,是非皆来自人们要区别对待的内心,这就是“齐论”。①庄子的齐物思想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理念,也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元素之一。本居宣长的“物哀论”指“作者将自己的感受如实表现出来,与读者分享,寻求审美共鸣。此外并没有教诲读者等其他功利目的,而读者阅读目的是为了‘知物哀’。‘知物哀’就是知人性,重人情,解人意,具有‘风流雅趣’”。②本居宣长的“物哀论”是日本近代文学理论的重要思想。庄子齐物思想与本居宣长的“物哀论”都是围绕“物”展开的思想对决。因为二者表面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将“齐物论”与“物哀论”进行比较的研究,到目前为止还没引起重视。但是从中日比较文论层面深入研究,不难发现二者的共性与不同,也可以把握到庄子齐物思想对本居宣长“物哀论”产生过影响。

庄子的齐物思想是万物本质上的相同吗?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学界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赞同者有任继愈、曹础基、刘笑敢等学者。任继愈认为:“庄子由齐万物进而得出齐是非”,③因为“从道的角度来看万事万物都是一样的”。④曹础基认为庄子的齐物思想,要人们能够“懂得任何事物都可以追溯到虚无,如果做到了,是非、真伪都解决了。因为一切都是齐同的。”⑤刘笑敢指出:“庄子认为世界本来就是齐一无差别的”。⑥“现实事物虽然呈现出千形万状,但是站在道的高度来看,一切根本就不存在差别”。⑦根据以上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得出,庄学研究者普遍认为庄子的“齐物”论就是庄子《齐物论》的主要观点,“齐物”意思是万物都是一样的、没有区别的,或者不同的意见都是一样的、相同的。不赞同的学者有严春友、崔大华等人。严春友在《“齐物论”是庄子的观点吗?――庄子〈齐物论〉新解》一文中指出:“庄子的‘齐物论’不是《齐物论》的主要观点。相反,庄子的‘齐物论’所要论证的是事物的不相同,物与物论的不相同,物论与物论不相同。”严春友:《“齐物论”是庄子的观点吗?――庄子〈齐物论〉新解》,《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2期。无独有偶,崔大华认为:“从内容的直接意义来说,《齐物论》篇所述的是任万物(或任物论),而不是齐万物(齐物论)。”崔大华:《庄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6页。庄子《齐物论》的真正内涵是什么?笔者认为以上学者的观点,在一定意义上揭示出了庄子的齐物思想,也有相当深入的见地。如果就庄子《齐物论》中的部分内容来看,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都缺乏全局的意识,少了对庄子付诸齐物核心思想的把握。笔者认为无论是齐物还是任物,都只是表面现象的描述,庄子齐物的内在深意是物化思想。

本居宣长对日本传统的物语文学《源氏物语》、和歌的研究与诠释中,第一次对“物哀”这个概念作了阐述。他认为,和歌的宗旨为“物哀”。他运用自己的“物哀”论观点对《源氏物语》作了新的解读,指出:长期以来,日本学界从儒学、佛学的道德立场分析《源氏物语》,这是有局限的。日本物语文学的写作宗旨是体现“物哀”,而不是道德劝惩。[日]本居宣长:《日本物哀》,王向远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第7页。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为什么日本文坛要沿用中国的“文以载道”观评论日本文学作品。既然习惯使然,又为什么到了本居宣长,要撇清中国文论对日本文学的影响关系?物哀论提出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本居宣长在《石上私淑言》中说道:“和歌以其自在和柔,则至今世,咏出之歌,其情趣自然,非如诗之豪壮。唯标新立异,取彼虚幻无实、物动心摇、依依堪怀之事咏而为和歌,故词情语貌古今变异,而道出情趣。神代与今日如出一辙,则与彼诗之变迁,岂不异哉!”[日]本居宣长:《石上私淑言》,王晓平译,曹顺庆主编:《东方文论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74页。本居宣长的“物哀论”强调和歌要温和柔美、顺应自然,而不是像汉诗那样豪壮。和歌要有新意,要虚幻,能够与物交融,遣词造句的变化,要有情趣,自古如此。这一点与汉诗完全不同。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从表面上看,本居宣长是对中日文论作比较,细究其背后的本质,不难看出其主要目的是企图彻底颠覆长期以来流行于日本的中国儒家思想基础上的“劝善惩恶”论与“好色之劝戒”论。本居宣长的“物哀论”是日本的文学理论试图摆脱对中国文论的依赖,是日本的原创理论,是其独立性的集中体现,标志着日本文学观念的一个里程碑。王向远:《感物而哀――从比较诗学的角度看本居宣长的“物哀论”》,《文化与诗学》2011年第2期。但是,本居宣长的“物哀论”真的摆脱了中国文论对日本的影响吗?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本居宣长的“物哀论”恰恰反证了这一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不仅仅有儒家思想的“劝善惩恶”论,还有庄子的“齐物论”。本居宣长的“物哀论”表面上跳出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却又落入了庄子的“齐物论”。

张谷在《论道家道教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一文中详细列举了中国道教思想在日本传播的演变过程。张谷:《论道家道教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据有关学者统计,日本江户时代从事老子庄子研究的学者和老庄注本,有169家,来自程朱学派、复古学派、古义学派、敬义学派、国学派以及僧侣、儒医等多个方面,朱子学派的林罗山、德川齐昭、徂徕学派的荻生徂徕、渡边蒙庵、太宰春台、古义学派的金兰斋、折衷学派的龟田鹏斋、山本北山、古注学派的片山兼山、皆川淇园、中井履轩、国学的本居宣长、平田笃胤等,都曾有老庄注释类撰述传世。王迪:《日本における老P思想の受容》,东京:国书刊行会,2001年,第325~338页。这里统计的只是有记载的人物、著述,实际的研究者和著述还会更多,可见日本当时老庄研究的盛况。关于江户时代这种日本人自注老庄的大量出现,老庄研究兴盛的现象,武内义雄推断,可能是徂徕学派的代表人物荻生徂徕倡导学习中国的古文辞、推进诸子研究的结果。[日]武内义雄:《武内义雄全集》第6卷,东京:角川书店,1978年,第232~233页。从以上史料可以看出,本居宣长曾经深入学习和研究过庄子思想,他关于庄子的注释是其“物哀论”思想的源头之一。中国文论是日本文论的发源地,长期影响日本文学理论的不仅有儒家的文学思想,而且也有道家思想,只是在不同历史阶段,日本文坛主流对儒、道的选择有所侧重而已。

庄子《齐物论》中齐物的内涵之一是万物的共性,即认为万物都是相同的。庄子讲到:“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②③李欣:《庄子译注》,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第37、52、60页。庄子认为事物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对应。人应该放下是非对立,观察事物的本然,顺应自然。本居宣长的“物哀论”是对世间万物的一种包容、感受与感动,这与中国儒家思想的理性、说教不同,却与庄子《齐物论》中的齐物思想之一基本一致。因此,从本质上讲,本居宣长的“物哀论”只是背离了儒家思想的“劝善惩恶”,却又靠近了中国的庄子思想。

庄子《齐物论》中齐物的内涵之二是万物的差异性。万物之所以是万物,因为各具不同的特点。庄子指出:“且吾尝试问乎汝:民湿寝则腰疾偏死,然乎哉?木处则惴恂惧,j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T,樊然ヂ遥吾恶能知其辩!”②这里庄子所要强调的就是物之差别。如果判断事物,总是企图用整齐划一的标准去衡量是不可取的。不同事物之间并无普遍的标准。事物各有其性,并不相同。事物之间的差异和事物的无常。物各有其性,不存在普遍的标准。事物各有各的性质,没有统一的标准。是非、真假没有统一的标准。种种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如同做梦一样,不能触及问题的实质。由于任何一方的看法都有偏颇,所以都不能作为评判的标准。“论”之间的不同和差异是存在的。“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l暗,吾谁使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③庄子认为是非是相对的,如果欲使是非不对立,就要用自然的方法,用变化的心态来调和。对在一定条件下就成了不对,正确也会因为情况的变化而成为不正确。因此,无须争辩,人要忘掉对错、是非,把自己寄托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之中。《齐物论》揭示了万物的不同,物有差异。正是通过对这种不同、甚至对立的揭示,批判了人类认识的有限性和固执性。庄子认为通过辩论或者概念是不能进入道的境界的。《齐物论》的主题是对人类认识局限性的批判。对比庄子《齐物论》中的齐物内涵之二即万物的差异性,本居宣长“物哀论”的提出只是一味反对中国的主流思想,即儒家学说。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本居宣长用中国的庄子齐物思想的第一个层面“齐物论”来颠覆儒家的“劝善惩恶”,却忽视了庄子也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一支分流。

庄子《齐物论》中齐物的内涵之三是物化(即互相转化)。“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事物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那些所谓的界限都是人为设定的。这是人认识事物的狭隘性。事物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物化是以承认事物的差异为前提的。如果事物之间没有差异也就没有必要物化了。化就是要打通不同事物之间的界限。界限就意味着差异,差异使物区别于他物。庄子认为物各有其性。同时,他也认为物性不是僵死的、永远对立的。物是不断变化的,“道”具有物化的能力。事物具有物化的能力。为此,千姿百态的事物才得以出现。从这个层面看,庄子《齐物论》的内涵进入到了较高的层次。本居宣长“物哀论”的一个根本目的是彻底清除日本文化中的中国影响,即“汉意”。王向远:《感物而哀――从比较诗学的角度看本居宣长的“物哀论”》,《文化与诗学》2011年第2期。以所谓的“物哀”对抗中国儒家的“劝善惩恶”观,本居宣长“物哀论”的确立,就是日本文学独立性和独特性的确立,也是日本文化独立性和独特性的确立的重要步骤。它为日本文学摆脱汉文学的价值体系与审美观念,准备了逻辑的和美学的前提。王向远:《感物而哀――从比较诗学的角度看本居宣长的“物哀论”》,《文化与诗学》2011年第2期。从表面看,本居宣长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文学观,来标榜日本文论的自立。但是细究“物哀论”,我们不难发现这不过是庄子齐物思想最粗浅的一个解释,或者只是庄子齐物论思想内涵的第一个层面。至于庄子齐物思想的深层内涵,本居宣长的“物哀论”还远远没有达到。

王厚琛与朱宝昌在《庄子三篇疏解》一书中指出:“庄子认为:‘物与我的对立是一切烦恼的根源。要消灭烦恼和痛苦,惟有从根本上消灭这个对立。’”这是庄子哲学的逻辑思维。世间的一切矛盾都是“主客内外对立的基础上产生的。”如何摆脱烦恼痛苦,庄子认为应该“丧我”。人只有透过事物相对的差异而契会平等无私的绝对。天籁即在地籁之中,绝对即在相对之中。庄子《齐物论》的思想就是要第一步破相对,入绝对;第二步,由绝对重新回到相对。《齐物论》也还是相对世界的产物,故《齐物论》并未直接谈绝对,而是说相对中处处有个绝对在。王厚琛、朱宝昌:《庄子三篇疏解》,华文出版社,1991年,第4页。西方哲学体系中的“主体”“客体”“主客对立”“绝对”“相对”这些概念和术语是有前提和语言环境的,它们与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在分析庄子齐物思想时只能作为参考,却不能意义对等地阐释。庄子认为:“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在这句话中,庄子对大知、小知、大言、小言作了平等否定。他认为,一切相对中都有绝对。大知、小知是相对中的绝对,大言、小言也是相对中的绝对。人类都迷信于万事万物表象的差异,而看不到一切事物都是相对中的绝对。于是在大知、小知、大言、小言之间,纠纷无穷,风波不尽。人们沉浸在物我对立的痛苦和烦恼之中。庄子认为:“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d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庄子认为“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庄子为人类的“与接为构,日以心斗”而悲哀,也为人们的“与物相刃相靡”而痛心,为人类“终身役役,而不见其功”而难过。庄子认为,一切的是非都是以偏见纠正偏见,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正确的、客观的认识是不存在的,唯一正确的出路就是消灭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对立。

庄子的哲学思想仅仅局限于主客体是否对立吗?经过对庄子齐物思想的研究,我们认为庄子思想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的认识论体系,而应该将重点放在庄子对齐物的界定上,他的思想超越了西方二元对立的价值体系,是寻求物化的终极思考。庄子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支,是儒家思想的有益补充,它和儒家思想先后传入日本,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日本文论的发展和演变。鉴于篇幅关系,此处不再展开,仅就庄子的齐物思想对本居宣长的“物哀论”的影响做以下分析。

本居宣长的“物哀论”强调作者在写作时应如实地将自己的观察、感受与感动表现出来并与读者分享,不用考虑是否有教训、教诲读者等目的。读者阅读的目的也是为了“知物哀”。他的观点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在创作时要追求主体与客体的融合。读者在阅读时,不必考虑作者的价值取向,只要满足了自己的知人性,重人情,解人意,具有风流雅趣就可以了。那么,本居宣长的“物哀论”的哲学意义是什么?物我的融合,主客的统一?物我是永恒的交融,还是一定条件下的和谐统一,从字面上看,物哀表达高兴、激动、哀愁、悲伤、惊异等多种复杂的情绪和情感。深入地分析,本居宣长的“物哀论”分为“物哀”和“知物哀”。感知“物的心”,感知“事的心”。“物的心”是指人心对客观外物的感受,而“事的心”主要是指通达人际与人情,二者合起来就是感知“物心人情”。[日]本居宣长:《日本物哀》,王向远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第7页。概括而言,本居宣长的“物哀论”的哲学意义是主客体的统一。无论是“物哀”还是“知物哀”都是要求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具体地讲就是作者在创作时要表现“物哀”,而读者在阅读时要“知物哀”。但是,作者在创作时真的可以完全不考虑道德因素吗?读者在阅读时也完全没有价值取向吗?聂珍钊教授在《英国文学的伦理学批评》一文中,以希腊神话为例论证了文学最初就是人类的一种伦理的表达,他以《哈姆雷特》为例,分析了作品中的伦理矛盾,认为主人公悲剧的本质是伦理的悲剧。②王松林:《“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第1期。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文学,无论是哪一个国家的文学,都存在一种道德的因素,只是道德的标准不同而已。”因此日本文学也不例外,但本居宣长的“物哀论”却提出日本和歌、物语的宗旨不涉及道德因素。再进一步分析,陆建德教授在《阅读过程中的伦理关怀》一文中指出:“阅读的过程是作者呼唤读者的道德意识的过程,作品的价值判断从文字中流露出来,这就需要读者具有阅读的品味,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意识到作品中的道德价值判断。”②这段话充分说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是有道德判断的,不是仅仅停留在“知物哀”的层面。

文学作品不可能悬空地存在,就文学而文学。它是一种思想的表达,它无法超越道德的选择。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必须面对人生,都需要价值判断,也都是时代产物。本居宣长的“物哀论”认为无论作者还是读者都应该主客体一致。从深处思考,本居宣长的“物哀论”是宣扬无伦理、无道德的文学理念,看清了这一层,也就不难理解日本文学,甚至日本社会中的“性”观念和“性”文化。鉴于篇幅关系,此处不再就日本文学的“性伦理”展开论述,以后将在专题文章中阐述。

中国古代文论与日本传统文论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二者是依赖、模仿的影响关系还是毫不相关的两种文学理论?本居宣长的物哀论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其价值和意义?这些问题是中日文论比较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其内在的学理。经过梳理,不难发现中国文论与日本文论之间呈现出错综复杂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织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日本照搬中国文论的阶段;日本依赖、模仿中国文论的阶段;日本摆脱中国文论的阶段。奈良时代(710-794年)之前,日本的文论还未进入自觉时代。圣德太子时开始对文论有了特别的关注。④⑤靳明全:《日本文论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2、3页。从飞鸟时代到奈良时代,中国的文献大量传入日本。受中国《诗经》《文选》等书籍的影响,日本出现了《怀风藻》《万叶集》,以及《歌经标式》《和歌式》等作品,日本文论逐步形成。日本平安朝初期,汉诗文非常兴盛。日本文学深受中国六朝诗学影响,空海的文论《文镜秘府论》问世,为日本文论的形成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文镜秘府论》是宣扬社会风教的功利性强的文论,认为应从社会道德中去探求文艺具有的佛学内容。④当时,日本以汉诗文为本位,强调文艺的功利性。这一时期的文论明显具有中国文学理论的传统特征,反映出大量的儒学内容,社会教化作用十分突出。

平安时期(794-1192年)歌论的代表之一是藤原公任(966-1041年),《新撰髓脑》和《和歌九品》是他的歌论集。他认为上品的和歌要有“余情”韵味,这是日本和歌理论“余情体”“有心论”的开端。平安时期,《内里和歌合》论述了歌合判词的声韵和形态要求,但未涉及和歌的社会教化作用。我们认为,这是日本文论中的一个新现象。靳明全在《日本文论史要》中指出,这是日本文论发展的一个阶段性倾向,显示出和歌将整体上从汉诗下位中脱离出来的趋势。⑤通过以上分析,日本和歌理论是经历了模仿、脱离汉诗理论的过程。平安歌合很快成为日本贵族的一种社交工具,歌风日趋苍白纤弱、空泛乏味。针对如此状况,藤原俊成借鉴中国《文选》《玉台新咏》等书籍,提出“幽玄体”。他追求情景交融的境界,认为歌人要通晓和歌的优劣与深奥的道理。他把歌道与佛法结合起来,试图用和歌引导众生。

清少纳言在《枕草子》中论述了日本日记文学的特点,她认为作者的爱好决定物语乃至和歌的性质,强调作者思想感情应该自然流露,要淡化文艺的功利性。平安时期物语的集大成者紫式部认为,物语从产生起就不应有功利性,而应是一种自然表现,是实际生活影响下的自然现象。平安中期是日本和歌从现实生活表现到艺术表现转换的时期。与此同时,日本社会与儒教相关的文论也大量出现。这个阶段可以说是日本文论观百花齐放的时期,既有弘扬佛教为目标的文艺观,有儒教的文艺论,也有文艺消遣悠闲论的文论观。伊藤仁斋的文学理论主要是道人情说,他认为:“文学要述人情;文学不是劝善惩恶的工具,它表现的共通人情,使人更完善;文学要古今通变,而人情不变,和汉、雅俗文学没有差别;雅被传统束缚,俗传达眼前事与情,为人之真情,文学应该注重俗;文学评论的关键是理解作品的精髓。”转引自靳明全:《日本文论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41页。伊藤仁斋的观点对日本文论影响巨大,他提出的“文学非劝善惩恶之工具”的说法是本居宣长“物哀论”的基础;也正是因为伊藤仁斋的主张,日本文论产生了分裂。自此以后,日本文学不再是儒学为中心的“劝惩文学观”一统天下。日本文论形成了三种观点鼎立的新格局:一个是坚持儒学为中心的“劝惩文学观”;第二种是重视人性真的“人情说”;第三种是游走在二者之间的文学观。

在日本的文论发展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本居宣长的“物哀论”?当中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处处领先于日本时,日本积极地从学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文学等各个领域。但是,清朝中期以来,中国的经济、文化开始衰落,日本不再甘心亦步亦趋地学习中国,甚至发展为想逐步摆脱中国文化的影响。然而一千多年的传统,日本文学无法摆脱中国文化根深蒂固的、无处不在的印记。本居宣长的“物哀论”产生的背景则是日本已经积极地向世界领先国家,诸如荷兰、英国等国学习的时代。本居宣长提出“物哀”论,也就是“以感情为中心”的审美标准,其文化精神与以自然为本体的“神道”精神是相通的。和歌是人心触物、为之所动而产生的感情,与以“教诫”(劝惩)为目的的儒教思想,或者说佛教思想是不同的。和歌的本质是“物哀”;和歌的本意是“知物哀”,主张重视技巧、重视用词,作者通过形式的规范性来探究人的内在心理和人的真实性,使人的真情和表达的技巧和谐统一。本居宣长认为表现人的真情,倾诉人内心所思的事是和歌的根本所在;为政治、为修身并非和歌的目的,这与中国文论(儒教思想中的善恶判断)是截然不同的。本居宣长认为:“歌乃情之产物也。此情之思之所以易感于物,乃触物感怀至深至笃之故也。欲者则思之一端,唯以求索希冀之心萦怀,岂不细微哉?不深谙为瞬间之花鸟色香而抛泪,乃贪图彼财宝之思,以此所谓欲者而疏于触物感怀之道,故歌咏不出矣。思色虽本亦乎欲,然殊关乎情,世间一切生物之所不免也。况人乃万物之灵,若善知触物感怀,刻骨铭心,不堪其哀者,正此思也。宜知此外即诸景诸态,触物感怀,皆可咏歌。”[日]本居宣长:《石上私淑言》,王晓平译,曹顺庆主编:《东方文论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79页。本居宣长的观点是和歌不论善恶,不探讨治国之道,也不思考人之为人的道德观,只是触物感怀,随其心自然表露。本居宣长在《紫文要领》中写道:“欲知歌道之本意,宜精读此物语,领悟其情味;且欲知歌道之风采,宜细观此物语之风采以领悟之。此物语之外则无歌道;歌道之外则无物语。歌道与物语其趣全同。”[日]本居宣长:《紫文要领》,王晓平译,曹顺庆主编:《东方文论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82~783页。由此可清楚把握说明本居宣长的文学观。他认为歌道与物语均为触物感怀,二者都不必与道德相联系,他的“物哀”论的观点把文学与道德彻底分开,有其特定历史时期的内在原因。

分子生物学相关论文范文3

关键词:生物;网络资源;学习

中图分类号:G40-0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244-02

生命科学是21世纪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1],该专业具有实验性、实践性以及前沿性等特征。对于生物专业的大学生来说,除了课堂学习之外,进入试验室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工作,对于培养自己的独立创新能力以及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有很大的益处。大学生在着手试验室工作之前,必须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迅速地了解本领域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一方面可以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以此为基础开展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试验室工作完成后,会有大量试验数据,处理这些数据不可避免会用到一些生物软件。查阅文献资料和下载使用相关软件,网络是一个很好的平台。那么,如何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是大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生物科学专业大学生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提高自己的学习和科研水平:

一、充分利用学校的电子图书馆

目前,计算机网络飞速发展,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建立了自己的电子图书馆,购买了科技论文数据库,提供大量的电子资源。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馆际互借等方法来获取自己所需的文献资料。这些方法使大学生在查阅资料的效率大大提高,并且,在使用时不需要额外付费。因此,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这一资源,方便快捷的查询、下载自己所需的文献资料。生物专业常用的中文数据库有: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学位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会议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英文电子期刊数据库有:SCI数据库、EI数据库、Elsevier Science Direct全文期刊数据库、Springer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NSTL网络版科技期刊数据库。

二、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查找相关信息

网络的普及可以使我们便捷得获取丰富的资源,但是,网络的高度开放性让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在网上信息。因此,获取准确可信的信息变得非常重要。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快速有效地找到我们需要的信息?这就需要掌握一些搜索引擎。Google(http://)是一个搜索功能非常强大的搜索引擎,很值得一提的还有Google学术搜索(http://)和百度(http://)。其中,中文信息检索大多使用百度。如果搜索英文信息,Google是个很好的选择。

三、登陆生物网站并下载相关生物软件

网络上很多共享的资源,或者这些资源可以免费获取。不能小看这些共享的资源,它们可能会在试验前期或者分析数据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上的搜索引擎找到相关的生物网站。进入到几乎任何一个生物网站后,如果有足够的耐心,我们可以找到绝大多数免费公用的生物软件,并且可能附带使用说明、工作原理等信息[2]。有的网站会提供免费的在线服务,我们在浏览网站的时候,一方面了解它的相关功能,另一方面也要学习使用流程。一旦自己试验需要,那么使用起来就会轻车熟路,节约不少时间。生物科学专业常用的生物网站有:①Online analysis tools(http://molbiol-tools.ca/):这是Guelph大学的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教授Andrew Kropinski整理的在线生物学分析工具网站,主要包括DNA序列、RNA序列、基因组、蛋白的在线分析等。②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 Tool(BLAST)(http://ncbi.nlm.nih.gov/pubmed/2231712):这是生物专业功能最为完整的网上服务器。其中核苷酸分析包括酶切位点的查找,motif、开读框的搜索等,PCR引物设计,二级结构预测,多重序列比较以及分子进化树的构建等;蛋白分析则包括酶切图谱,功能区搜索,分子进化分析,蛋白质二级结构的预测等;此外还提供序列管理等功能。③GenBank(http://ncbi.nlm.nih.gov/):GenBank是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所维护的供公众自由读取的、带注释的DNA序列的总数据库,包含70,000多种生物的核苷酸序列。每条纪录都有编码区(CDS)特征的注释,还包括氨基酸的翻译。④The 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Laboratory(EMBL)(http:///):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成立于1974年,由16个国家支持。在该网站可以进行序列查找和检索以及序列的配对、通过登陆号检索EMBL核酸数据库、通过FTP传输EMBL数据库文件;还可以分析蛋白质三维结构等,此外该网站还提供一些软件。⑤DNA Data Bank of Japan(DDBJ)(http://ddbj.nig.ac.jp/):DDBJ数据库创建于1984年。DDBJ数据库主页包括数据库检索、数据提交、数据分析等功能。GenBank、EMBL和DDBJ这三大数据库虽然具有各自不同的数据记录格式,但是由于国际互联网的发展,用户可以任意地向其中任何一个数据库提交序列,所提交的序列也将从公布之日起同时在该三大数据库中出现[3]。一般情况下,大学生需要了解和使用的生物软件有:Bioedit:具有序列简单分析和序列对比功能的软件;Clustal W:用来对核苷酸与蛋白质序列进行多序列比较的软件;Clustal X:ClustalW Windows界面程序;)Cn3D:观看蛋白质三维结构的软件;DNAStar5.03:序列分析软件;DNAMAN:限制酶分析,引物设计,序列比对的软件;FASTA:数据库中查找同源序列软件;GeneDoc:对序列进行相关分析等操作的软件;Primer Premier 5.0:核酸序列引物分析设计软件;Peptool:蛋白分析软件;Phylip:进化树分析软件;Puzzle:核苷酸序列、蛋白质序列相似性分析及进化树构建工具;Paup:系统进化分析软件;TreeView:进化树处理软件;SeqPup 0.9:生物分子序列编辑与分析软件;SPSS:统计软件。

四、关注一些生物论坛

论坛是网络环境下一种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它可以突破常规交流在时间和地域上的局限性,和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进行沟通。比如:试验过程中遇到了技术上的问题,自己一时又难以解决,可以在论坛上和大家一起讨论。往往这些问题已有人碰到过,并且已经找到了解决的办法,讨论的时候就可以得到他们的指点,不少难题迎刃而解。常见的生物论坛有:小木虫(http:///)、丁香园(http:///)、生物谷(http:///)、中国生命科学论坛(http:///bbs/forum.php)、生物信息学论坛(http:///)等。

五、通过电子邮件和作者沟通

大学生在阅读文献资料时,难免会遇到反复思考仍不得其解的问题,有的学生可能会因为求助无门而不了了之。其实,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求助对象,那就是作者。一般在期刊论文首页的下方会留有作者的电子邮件信箱。我们在仔细阅读论文之后,如果发现有疑惑的地方,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作者进行请教和讨论,一般作者都会很好的给予答复。

综上所述,大学生平时在完成学校设定的课程之余,可以以网络为媒介,结合自身兴趣,主动探索,充分挖掘网络资源的优势,从专业学习中选择和确定相关课题,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进行科学研究,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吉爱国,王伟莉,梁浩.在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海洋生物特色的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7,(5):65-67.

[2]许忠能.生物信息学[M].第一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分子生物学相关论文范文4

一、易学自然观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实际上是上古巫文化化出的符号、周初时期占筮验词集锦和战国末年理性诠释的统合。作为《易传》的十篇释文已经完全脱离卜筮,建立起一套以阴阳为纲阐释变化的理论体系。汉兴,《周易》作为官学传习和研究的对象,被尊称为“五经”之首;汉易已经纳入阴阳五行学说,隋唐时期易学即以其理性向科学领域渗透;进而逐渐形成以符号系统与以阴阳为纲纪相结合的范畴体系和理论结构。

易学对宇宙的基本观点是:阴阳相涵相因、流变会通,构成一个合谐互补的有机整体。

张立文教授在《王船山易学思想略论》〔1-191〕中指出:船山的本体哲学,统体会通于和合。所谓和合者,就是“阴阳未分,二气合一,氤氲太和之真体”。《易传》有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作者认定道器是虚实范畴,虚与实的主要差异在于隐与显。“形而上者是隐也”,隐不是无,而是潜在,是形而下所以存在的根据。“形而下者是显也”,指有形质的东西,“即形之成乎物而可见可循者也”。即此可知,显指可见可循的事物和现象,隐指寓于“器”而起作用的现象背后更本质的东西;而隐又不是虚无,“道不虚生,则凡道皆实也”。从而推定道乃实存之体,得出道器交与为体、相涵相因、流变会通的两系统结构论。

道和器的关系究竟如何?就逻辑上讲,“形上者乃形之所自生”,因为凡器皆有形,由“形”逻辑上得出对应于“形下”必然存在着“形上”。就二者的主从关系讲,“当其未形而隐然有不可喻之天则,天以之化”,依此概括二者的关系为:道是器存在的依据;道通过器而表现自己,一切显性的运动变化之因皆源之于道。再就孰先孰后的角度讲,是“理不先而气不后”,二者既不存在先后、本末之别,也就从根本上排除了天理、神创的观念。

张教授立足于人文(兼及自然)阐述问题,认为“王船山道器、气关系,充分体现和贯彻了《周易》和合人文的精神”,本文专门讨论自然而不涉及人文。依据形上学本体哲学,自然界的物理客体应该分两类,即“形之已成乎物”和“未形”,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形下之“显”和形上之“隐”。

小结:易学自然观是两系统结构论。从静态角度讲,“万物(包括宇宙自身)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从动态角度讲,“阴变阳,阳变阴,其变无穷”。所谓的易,就是讲阴阳变化之理的学问,即“易以道阴阳”。

二、两种物理学理论

物理学作为一门学术的名称,是从亚里士多德的希腊文著作延续下来的,这个希腊词的意思是探讨自然的秩序和原理的“自然学”,亚氏又称其为自然哲学。大约到18世纪中叶,由于学科内容的分化,自然史和化学从物理学中独立出来,18世纪后半叶法国讨论过留下的物理学意味着什么,结果是把物理学分为一般物理学和特殊物理学。前者指牛顿力学或由《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导出的以数学描述质点运动的传统,后者包括声、光、电、磁等广泛领域。通常都把这种划分说成是数学科学传统和实验物理学的分离。

1829年,泊松把当时法国物理学的思想倾向归为两类:物理力学和解析力学。他把前者的特征描述为“它的唯一的原理是把一切还原为分子运动,而这些分子是把力的效果从一点传到另一点并保持这些力之平衡作用的核心”,即期望用天体运动的牛顿平方反比定律数学格式,精密地描述宇宙一切现象,称牛顿范式;而后者则强调现象的解析格式,轻视对物理原因进行讨论,称非牛顿范式。1840年以后,牛顿范式的地位被非牛顿范式所取代;与之同时,拉格朗日原理被泊松和哈密顿予以发展,使力学成为完全分析的形式,并且以能量取代力的概念体系。本应该由之意识到“根本不存在纯粹的力学现象,实际上运动总是结合着热和电磁的变化,它们也规定运动”〔2-9〕,从而结束牛顿的“力学神话”,可惜的是西方哲学没有能够为物理学提供合适的自然观,以后的物理学就在迷茫中走了许多弯路。对两种范式的本质差异,一般都视为用几何法还是用解析法的数学问题。

19世纪30年代之后,随着实验物理学的成熟,出现了实验物理学和理论物理学之区分;物理学的理论又分原理理论和构造理论两类。前者是先使用分析法在经验中发现自然过程的普遍特征(即原理),然后给出各种过程必须满足的数学形式的判据,比如牛顿力学;后者又叫“假说—演绎”法,即先确立“想象的原理”(即“假说”),然后采用反证法通过由原理导出的结论对原理进行证明,给出的内容与经验所显示的现象吻合得愈多愈一致,特别是能够从假说来预言现象并得到证实,这种构造理论就愈成功。依据这种分类方法,一般都承认17世纪牛顿的《原理》和惠更斯的《论光》就分别代表了原理理论和构造理论。对这两种理论划分的依据主要在于思维方式,即前者采用分析法而后者采用综合法。

三、两类物理客体

牛顿的《原理》和惠更斯的《论光》,从近代物理学奠基开始,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分别传承为两种体系,即牛顿范式——原理理论,惠更斯范式——构造理论,其本质差异不在思维方式和数学形式之不同,也不在是采用数学方法还是实验方法之别,而在于研究的客体分属于根本不同的两类。

以质量对物体进行计量,并假定质量都集中在一个质点,以相互传递力的作用描述运动,是牛顿范式的核心观念;非牛顿范式研究的光、热、电、磁等现象,都不能以质量进行计量,最终认识到了这种现象都与“能量”直接相关,并且以能量取代了力学概念体系。

而今首当其冲应该明确的是物理学根本就不直觉研究“物质”,正象无法品尝水果一样,因为二者都是抽象的类概念。物理学只研究质量、能量、电量、时间和空间之间的关系,两种理论的适用范围不同,前者是关于质量系统的理论,后者则适用于能量系统。以往不适当地把能量说成是物质运动的形式(如“能即运动”)〔3-526〕,是产生混乱的肇端。现代物理学已经确认物理客体分两类:宇观上有分立的天球和连续辐射,微观上分粒子和场,粒子物理学分费米子和玻色子,理论物理学称其为物质粒子和相互作用;物理学理论也分用质量计量和时空描述、用能量计量和位形描述两个系统。“我们首先把宇宙的物质内容分成两个部分:“物质”即诸如夸克、电子和缪介子等粒子,以及“相互作用”诸如引力和电磁力等等”〔4-38〕。当代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居然会说出如此不合逻辑的荒唐话,不难看出“物质”这个误用概念带来的混乱是何等严重。

物理客体不能用“物质”这个概念进行抽象和概括,而应该分为质量和能量两个系统,二者的本质差异有3:1、分立和连续;2、有无静质量;3、量传递时物理客体仅只振动而不发生运动方向的位移。确认能量系统存在的依据有5:1、德西特从广义相对论场方程得出没有物质的宇宙时空解;2、无限的(负能电子)海的发现;3、爱因斯坦说:“依据广义相对论没有以太的空间是不可思议的”;4、3K微波背景辐射证明“空间”不空;5、粒子物理学的实验发现,绝大多数粒子为瞬息亿变的动态网络。

“全〖ZZ(〗空间〖ZZ)〗充满着相互作用着的各种不同的场”〔2-387〕,这种分布着某种物理量的空间,不同于经典物理学中作为参量的空间。“场从数学上表述了能量局域性概念”,“是一个具有无穷多自由度的动力系统”〔2-353〕。即此可知,一切自然现象虽表现为质量系统单元个体的运动和变化,动变之因却源于能量系统的作用;而能量系统本身不通过作用于质量系统的效应也根本就无法观测。物理学早已将物理客体分为弥散态粒子和凝聚态物体,3K微波辐射发现之后,就应该从分类学的角度再增添一种连续态网络;进而将弥散态粒子分为质量子和能量子,如此一来,物理世界图象就会变得非常清晰。

物理客体分物体、粒子、网络三类,分别用质量、电量(或荷质比)、能量计量;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属于质量系统(从天球到原子乃至质子、电子),能量系统则是一切运动变化的动力之源;所有的共振态、复合态粒子均属于能量系统的动态网络,只有那些稳定的能量子才有现实意义;不同能量子的有序组合构成信息(从质量系统讲,传递信息必须有载体,而对能量系统,信息和载体则合而为一,于此无暇展开讨论),可以用于操作质量系统的变化和存储一切自然现象。

小结:物理客体分两个系统三种态。质量系统和能量系统确实属于“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状态;作为两系统“中介”的弥散态,是演绎世间万象的“大舞台”;何以产生质量和电量,是现实世界存在的最根本机制。

四、时间和空间

无论哲学还是物理学,时间和空间都是一对非常重要的范畴,同时又是亘古至今争论最多直到今天还没有取得共识的两个概念。16世纪之前,基本上没有留下多少值得关注的重要论点;牛顿为了创立完整的力学体系,不得不提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时空构架。他认为物质是在绝对空间中运动,时间不跟任何物质对象相关、自身等速地在那里流;时间和空间各自独立互不相关。亦即是说时间和空间仅只是描述运动的参量。

现代物理学的发现则是:“广义相对论用空时结构的几何性质来表示引力场”〔2-328〕,场不但“是某种物理量的空间分布”,还是“一个具有无穷多自由度的动力系统”〔2-353〕。很显然,时空结构应该被理解为改变物体或带电粒子运动状态的作用量。

依据质能两系统结构论看待,即使在牛顿力学体系中,时空结构也是作用量而不是描述运动的参量。比如牛顿力学的第一号自然力——重力G=mg,如果没有g作用于m,物体就不会自由下落,很显然g是使m自由下落的作用量。如果用电磁作用相类比,g可以被称为引力场强,其作用效应跟电场作用于电量没什么两样。自从发现了动量和能量守恒之后,牛顿力学方程基本上已经不再使用,足以说明牛顿力学非常片面,能够沟通三个领域最基本的物理量只有动量和动能,根本就不需要力这个概念。

时间和空间究竟指什么?答曰:二者分别是对能量系统单元个体持续性和广延性的计量,恰如用质量计量物体、用电量计量带电粒子那样。

“空间一时间未必是一种可以认为离开物理实在的实际客体而独立存在的东西。物理客体不是在空间之中,而是这些客体有着空间的广延性”〔5-112〕。爱因斯坦如果对中国古典哲学稍有理解,就会再说一句:这些客体还有着时间的持续性。这种“物理实在的实际客体”即指能量系统而言。

能量系统虽是连续态,探究其具体作用时却需要量子化。假定其最小单元为h,由ε=hν=h/T可知,只要测出周期T,即可以知道具体的能量值,同理测出波长即可知动量。故而可以说时间和空间是对能量系统两种属性的计量。

董光璧教授猜想对于不同的相互作用,应该“各有其时空结构”,是有道理的。用于电动力学的时空结构已经非常成功,“对于电磁相互作用,相对论提供的时空结构和量子论提供的能量结构,既在逻辑上自洽又与经验相符”〔2-429〕;而对于质量,发挥作用的时空结构有ι2t-2和ιt-1两种,对行星的运行则有R3/T2=K。

小结:时空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用于计量能量系统属性的概念构架。对于物体或带电粒子,不同的时空结构作用于质量和电量可得能量和动量;对于能量系统,只需要用T和λ对基本单元个体计量,即是能量和动量。

五、两种运动

讨论过物理学不应该使用“物质”这个哲学范畴,明确了物理客体分质量、能量两个系统,确立了质量、电量、能量和时空是基本的物理量,并且弄清了时(T)空(λ)可以直接作为计量能量和动量的基本量,不同时空结构又分别是驱动质量或电量的基本作用量之后,还应该讨论一下运动形式问题。

亚里士多德很早就提出自然运动和强迫运动区分之必要,物理学界至今都没有认真对待。所谓自然运动,应该是不受人的干预,不准附加任何人为条件的运动,比如自由落体、自组织系统的变化和行星运转等(下文称绝对运动);所谓的强迫运动当指人为增添了特设条件的运动,比如将物体抬高、摆钟和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许多运动。

牛顿力学除自由落体之外,几乎都有附加条件,将运动定义为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位移,运动的基点建立在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即力)之上,并将物体看作一个质点等,基本上都属于质量系统的相对运动。现代物理学发现的因果关系被破坏,基本上都产生于对绝对运动和相对运动的作用机制之混淆。

“一个钟所处的引力势越低(深),它走得越慢,而那里发出的光在引力势较高处去接收就会发生红移”〔5-92〕,亦即是说原子钟在那里发出的光频率较小,周期变大。如果是摆钟,依据T=2πL/g,由于g变大,周期就必然变小。两种钟的结果居然完全相反,基于什么原因呢?这就恰好能够说明相对运动和绝对运动的作用机制不同,显示的结果就必然会适得其反。由于原子钟的频率直接决定于能量子的频率,属于绝对运动;而摆钟的周期则由作用量g与弹性势的平衡决定,属于相对运动,g变大时相对而言等于固定不变的弹性势变小,故而钟的周期亦随之变小。“量子理论和每一种合理的真实世界观念都冲突”〔6-127〕;“量子力学改变了古典物理学的因果观和实在论”〔2-328〕。这些观念产生于发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运动效果迥异,感到困惑的原因是没有树立起时间和空间“不再是事件在其中发生的被动的背景”,“相反的,它们现在成为动力学的量”〔4-53〕,根源在于没有突破“物质”一元论的樊篱。

问起广义相对论场方程的意义,通常的回答是:“物质和能量要使时空向其自身弯曲”〔4-60〕,反过来弯曲时空的曲率又决定着物体运动的路径。这种表述本来存在一个因果互易的逻辑循环,只需要将误用概念“物质”去掉,就变成了非常明晰的单因(能量)决定单果(质量运动路径)的关系。再如“势函数V表示质量系统对空间任意点的引力作用”〔2-361〕,实质上则是势函数表示任意时空点对质量的趋动作用。作用和被作用的因果关系弄颠倒的原因,许多都出在用相对运动的观念去解释绝对运动;产生这种观念的根源又非常久远和牢固,先是哲学上把物质说成第一性,继而近代科学一开始就决定只研究属于第一性的质量和重量,外加担心宗教神学找麻烦,所有物理学理论就都必须把物质或质量说成是运动变化的起因。依据两系统结构论,动因仅来源于能量系统。

宇观上的星体都是绝对运动,很早很早之前就受到许多哲人的关注,他们的不少观点由于跟相对运动的理论不合,都受到了冷遇。欧拉认为“一切物理过程都是以太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2-180〕,欧多克斯认为“日、月和行星分别固定在想象的匀速转动的天球上,星体本身不动,它们随着天球运动”〔2-51〕,笛卡尔的观点更明确:“宇宙空间充满媒质的旋涡运动,天体被媒质的旋涡推动”〔2-145〕;最直观形象的描述莫过于那个阴阳互动的太极图,那是华夏先民无数代人仰观俯察智慧的结晶。天空中所有星系或星系团无不都是一个涡旋,其中不少涡旋的中心根本就找不到质量(被称为质量丢失的暗物质)。很显然这些涡旋都是能量积累形成的畸变时空,那些特定的R3/2=K的不同旋线上,都可能会有星体在做自然运动,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引力作为向心力,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去找切线力的源。

易学中虽说没有“自组织”这个词,王船山却早就讲清了自组织的作用机制。“阳变阴合,乘机而为动静”,“二气之动,交感而生,凝滞而成物我之万象”,如果将质量子和能量子类比为阴阳,这种说法还满有道理的。

小结:运动有相对和绝对之别。因果关系被破坏的原因大都生之于用相对运动的理论去解释绝对运动,根源在于物质一元论不能作为物理学的哲学基础。

六、唯物宇宙观

科学思想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世界各地都是沿着自己的传统在发展;从16世纪开始,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掠夺,希腊传统的科学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如今所说的近代科学,主要指希腊科学传统的扩展,其间也不乏阿拉伯、中国和印度等地科学成果的积累。物理学思想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跟古希腊哲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古希腊哲学的自然观主张人与自然分离。

在古希腊文化传统中,从公元1世纪基督教创立开始,就出现了理性和信仰、哲学和神学的纷争,科学思想的发展亦被打上深深的烙印。基督教成为国教之后,“知识服从信仰”成为教会的基本准则之一,于是就有人提出“学问来源于经验”与之抗衡。

基督教创立不太久,某些护教派发现那些愚昧贫乏的教义抵抗不住古希腊、罗马文化,特别是哲学,就开始从古希腊、罗马哲学中寻找为教义辩护的依据,从而发展出貌似科学的神学,进而宣布真正的哲学和真正的宗教是同一的和信仰先于理性的原则。中世纪的欧洲几乎一切学术都在宗教神学的桎梏之下,自然科学也不例外,布鲁诺被活活烧死,伽利略遭受终生监禁,都因为他们的理论对神学不利。

唯物主义宇宙观针对信仰先于理性提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自然科学总算找到了哲学基础。由于近代科学确定只研究属于第一性的质量和重量,而不研究与感觉有关的第二性,即把意识范畴留给宗教,总算争得了一席之地。当我们立足于现代科学的成果和困惑,去反思物理学发展的历史时发现,把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视为全部、特别是近代哲学重大基本问题的唯物主义哲学,根本就不能作为物理学的理论基础。为了从神学桎梏下挣脱出来,选择第一性、第二性之分的哲学虽说必要,终归总逃不掉为临时应付而“举债”付出更高的代价。

物质和意识对立,对立的双方是自然和人,这是古希腊自然与人分离自然观的延续。这种哲学适用的范围应该是人天系统,即探讨的中心课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物理学则属于纯客观地探讨自然界的秩序和原理的学问,亦即是说它只研究物质和物质之间的联系、相互作用和运动变化规律等问题,丝毫不涉及物质与意识关系的内容。故而我们认为,唯物主义宇宙观虽说使物理学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不能做为物理学的哲学基础。

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要探讨其运动变化的规律,就不应该将所有的物理客体用“物质”一个概念概括。因为变化只能发生在至少两种客体之间,如MN和NM;而MM则是永远无法观测的。

“科学史界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站在现代科学的立场寻找历史来龙去脉的做法有误入歧途的危险,转而采取从原来的境况中重新阐释科学思想”〔7-2〕,不少人发现了《周易》中保留着自然学的原初形式,可以为科学发展提供有益的哲学启迪。本人沿着这条进路摸索多年,学习探寻的心得是,物理学只有依据两系统结构论的自然观,才可以讨论变与不变。

易以道阴阳;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变阳,阳变阴,其变无穷;阳变阴合,乘机而为动静;二气之动,交感而生,凝滞而成物我之万象——仅依据上述五句富涵哲理的格言,对物质、时间、空间、运动和因果关系等重要概念做一些简要的剖析,就可以理出一条新的思路。如果依据两系统结构论,对物理学的概念和理论进行一次新的整合与梳理,极有可能会将物理学带出当前的困境。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师长、同仁指正。

参考书目:

1、朱伯昆主编《国际易学研究》第三辑,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2、董光璧等著《世界物理学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英)霍金著《霍金讲演录》湖南科技出版社1995年版

5、倪光炯等著《近代物理》上海科技出版社1979年版

分子生物学相关论文范文5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已经成为各个材料领域研究专家的必备工具,并且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算法的发展,计算模拟方法也已经成为材料研究新的重要手段.计算模拟技术以物理学、化学等相关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在计算机模拟环境下对宏观、介观以及微观的不同尺度的材料进行多层次的模拟研究,计算材料的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和磁学等多方面的物理性质,并进一步探求这些材料的组分、结构和功能之间的本质规律和内在联系,为实验制备新材料提供理论支持,变盲目的材料合成为针对材料性能的某类特定需求来主动地、有意识地设计材料的结构.计算模拟在材料科学中的作用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计算机辅助和数据处理上,人们已经认识到计算模拟已经与实验、理论研究一样能够发现新的科学现象、新的科学概念,从而计算模拟已经成为第三条科学发现的途径.因此,现代材料科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实验科学,计算模拟方法已成为与理论研究和实验方法同样重要的研究手段,实验、理论和计算成为材料研究的3大支柱[4].而且随着计算材料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计算模拟方法在未来的材料研究中将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应用潜力.因此,了解和掌握材料计算和模拟的基本知识已成为现代材料研究工作者必备的技能之一.

材料的计算模拟方法介绍

材料的计算模拟研究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它综合凝聚态物理学、理论化学、材料物理学和计算机算法等多个相关学科.它的目的是利用现代高速计算机,模拟材料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深入理解材料从微观到宏观多个尺度的各类现象与性能,并对材料的结构和物性进行理论预言,从而达到设计和开发新材料的目的.材料的多尺度计算模拟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First-principlesMethods)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是目前研究微观电子结构最主要的理论方法.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只用到普朗克常数(h),玻尔兹曼常数(kB),光速(c),电子静态质量(m0)和电子电荷电量(e)这5个基本物理变量和研究体系的基本结构.从量子力学出发,通过数值求解薛定谔方程,计算材料的物理性质.在密度泛函理论,局域密度近似(LDA)和广义梯度近似(GGA)框架下的计算已广泛应用于第一性原理的电子结构研究中,并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功.结合一些能带结构计算的方法,对于半导体和一些金属基态性质,如晶格常数,晶体结合能,晶体力学性质都能够给出与实验符合得很好的结果,同时能够比较精确地描述很多体系的电子结构(如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电荷密度、差分电荷密度和键布局等)、光学性质(介电函数、复折射率、光吸收系数、反射光谱及光电导等)和磁性质,从微观理论角度分析和揭示材料物理性质的起源,使实验者主动对材料进行结构和功能的控制,以便按照需求制备新材料.

(2)分子动力学方法(MolecularDynamicsMethods)分子动力学是一种确定性方法,是按照该体系内部的内禀动力学规律来确定位形的转变,跟踪系统中每个粒子的个体运动,然后根据统计物理规律,给出微观量(分子的坐标、速度)与宏观可观测量(压力、温度、比热容、弹性模量等)的关系来研究材料性能的一种方法[5].分子动力学方法首先需要建立系统内一组分子的运动方程,通过求解所有分子的运动方程,来研究该体系与微观量相关的基本过程.对于这种多体问题的严格求解,需要建立并求解体系的薛定谔方程.根据波恩-奥本海默近似,将电子的运动与原子核的运动分开来处理,电子的运动利用量子力学的方法处理,而原子核的运动则使用经典动力学方法处理.此时原子核的运动满足经典力学规律,用牛顿定律来描述,这对于大多数材料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近似.只有处理一些较轻的原子和分子的平动、转动或振动频率γ满足hγ>kBT时,才需要考虑量子效应.

(3)蒙特卡洛方法(MonteCarloMethods)蒙特卡洛方法是在简单的理论准则基础上(如简单的物质与物质或者物质与环境相互作用),采用反复随机抽样的手段,解决复杂系统的问题.该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手法,可以模拟对象的概率与统计的问题.通过设计适当的概率模型,该方法还可以解决确定性问题,如定积分等.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蒙特卡洛方法已在材料、固体物理、应用物理、化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6].蒙特卡洛方法可以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模拟材料构成基本粒子原子和分子的状态,省去量子力学和分子动力学的复杂计算,可以模拟很大的体系.结合统计物理的方法,蒙特卡洛方法能够建立基本粒子的状态与材料宏观性能的关系,是研究材料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的本质的重要手段.

材料专业引入计算模拟教学的探索

材料计算的目的在于理解和发现新的材料性能及其物理本质.计算已经与实验和形式理论一样成为材料研究的3大支柱之一.为学生将来能够有更高的起点研究材料科学,适应新形势下材料研究方法,培养具有宽广材料科学基础,掌握材料现代研究手段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材料科学专业人才.我们在本科教学阶段就应该有计划的引入和加强计算模拟方法的教学.采用的教学形式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灵活的应用.近年来我们采取的教学方式主要有以下3种方式:(1)开设计算材料学类课程在2006年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已经确定《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和《计算物理》课程为专业选修课程,学时分别为36学时和54学时.《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课程偏重实践教学,通过上机操作学习计算软件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材料学的发展现状及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数学模型;材料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数值分析方法;材料科学研究中主要物理场的数值模拟;材料科学与行为工艺的计算机模拟;材料数据库和新材料、新合金的设计;材料加工过程的计算机控制;计算机在材料检测中的应用;材料研究科学中的数据和图像处理;互联网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等9部分内容,基本涵盖当今计算机技术在材料科学研究中应用的各个方面.《计算物理》课程则以理论教学为主,偏重物理基本原理的介绍.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计算物理学发展的最新状况;蒙特卡洛方法及其若干应用;有限差分方法;分子动力学方法;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机代数;高性能计算和并行算法等8部分内容.计算材料类课程的开设注重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原则,在讲解基本原理的同时加强学生动手上机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经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利用计算机进行材料模拟的能力.部分选修计算材料类课程的同学在学习中对计算模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大四时选择材料计算相关课题作为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例如,08届学生的毕业论文《ZnS掺杂Cu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和《布朗运动的蒙特卡洛模拟》,09届学生的毕业论文《ZnO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研究》,11届学生的毕业论文《晶格热容的理论计算》和《简立方晶体结构能量分布的理论模拟》等均为材料计算和模拟相关课题,并且有多人的毕业论文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个别优秀的学生读研后继续从事材料的计算模拟相关研究.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计算材料相关课程的开设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有极大地帮助.(2)在材料相关的理论课程中加入计算模拟方法介绍虽然已经在材料专业开设《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和《计算物理》等材料计算相关的课程,但这两门课均为专业选修课,只有选修相关课程的学生才能得到相应的计算模拟培训,受众面还比较窄.因此,为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到材料模拟计算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在材料专业主干课的教学中也适时地加入相关的计算模拟方法的介绍,从而扩大计算模拟知识的普及面.例如,在《固体物理》课程中,当讲解到能带理论一章时,我们会在本章结束时,加入一次课,着重介绍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平面波赝势计算方法计算材料的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等以及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常用软件(CASTEP、VASP等).一方面,对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加以直观化和适度的扩展,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普及第一性原理计算的相关知识.在《材料科学基础》教学中讲解到相平衡与相图一章时,我们会在本章内容结束后介绍相图计算近年来的发展现状,包括CALPHAD(CalculationofPhaseDiagram)计算方法、热力学与动力学的结合、第一性原理与相图计算方法的结合,并简要介绍今后相图计算可能的发展方向[7].在晶体缺陷内容的教学中,穿插介绍利用分子动力学计算面心立方金属空位和间隙原子点缺陷的形成能的方法.通过在课程教学中穿插入计算模拟方法的介绍,一方面也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3)举办计算模拟相关的学术讲座.自从2009年以来,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从事计算模拟研究的教师每学期都结合自身的科研情况举办面向全院学生的学术讲座.例如在2011至2012学年第二学期,我们举办两场学术讲座,分别是《氧化锌晶体及其掺杂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以及《可见光响应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结构和能带设计》,教师在讲座中介绍自己的科研情况,同时也使学生了解到如何把学到的计算模拟知识应用到科研实践中去,让学生体会到如何利用计算模拟预测材料的物理性质以及指导材料设计的研究方式,提高学生自觉学习计算模拟方法的积极性.

结束语

当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模拟方法在材料物理性质预测、材料设计、合成和评价诸多方面有许多突破性的进展,计算模拟已经和实验、理论成为材料研究的3大支柱,掌握计算模拟方法成为现代材料科学研究的必备手段之一,因此在材料科学相关专业中开展计算模拟方法的教学是十分迫切的.经过这几年对材料相关专业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对计算模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教学上也取得相应的教学成果.总之,在材料科学专业教学中引入计算模拟方法的教学是可行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探索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作者:刘建军尹新国张金锋路彦峰单位:淮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分子生物学相关论文范文6

异常的数据

最近,一个匈牙利的研究小组进行了一个实验,目的原本是寻找与暗物质相关的粒子。实验中,他们用一束强烈的质子束去轰击了薄薄的锂-7靶。在这过程中,锂-7会变为普通的铍-8,并同时放出正负电子对。但他们发现,观测到的电子对比理论预期要多。这个反常无法用传统的标准模型理论来解释。

不过,他们认为,如果存在一种新粒子,就可以解释实验数据。这个新粒子的能量约为1700万电子伏特,质量大致为电子质量的32.7倍,或质子质量的2%。由于这个新粒子比近几十年来所发现粒子的能量要低,因此,按理说物理学家本应该早已发现它。但是,现在才找到这个粒子,这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

2016年1月,他们的在《物理评论快报》上了。虽然《物理评论快报》是世界上最具声望的物理学期刊,但是他们的论文并没得到多少关注,直到一个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研究小组注意到了它。他们也认为,其结果似乎真的不能用标准模型来解释。

新的理论框架

为了解释匈牙利的数据,欧文分校的研究小组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

当前,传统的物理学理论认为,自然界存在四种基本力,而他们的新理论包含了一种新的基本力,即所谓的“第五种力”。

是否真的存在第五种力,已经讨论了几十年了,物理学家始终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另一方面,自然界的确存在一些不能用传统物理理论来解释的事物,比如说暗物质。

暗物质通常被认为是由一种单一稳定的、有质量的粒子构成的。物理学家还认为,除了引力以外,暗物质不与其他已知的力产生作用。也许,暗物质可能与某种未知的力产生相互作用,而普通物质却感受不到这种未知的力?

现在,有关这种未知的力的理论提出了很多。许多理论都假设了宇宙中存在一种暗光子,会与携带“暗电荷”的暗物质粒子发生作用。暗光子与光子类似,而光子会与携带电荷的普通粒子发生作用,其作用就是电磁力。不过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不同:光子的质量为零,但许多理论认为,暗光子是有质量的,它可以衰变为正负电子对。

匈牙利研究小组做实验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上面这个与暗物质相关的粒子。那么,他们真的找到了暗光子?

但欧文分校的研究小组认为,找到的新粒子不是暗光子,而是一种“疏质子”(protophobic)粒子,因为这可以更好地解释匈牙利的数据。疏质子英文的字面意思“害怕质子”,指的是它很少或从不与质子发生作用,但可以与中子发生作用。

这种新粒子不带电荷,可衰变为正负电子对。而且,它可以体验到一种未知的力,即第五种力,其作用范围约为12飞米,大致相当于质子大小的12倍。

欧文分校的研究小组表示,除了可解释匈牙利的结果,这种粒子似乎还可以解释其他实验里的一些反常数据。

是真是假?

这可能是真的吗?一些物理学家认为,欧文分校的研究小组提出的理论有点过于另类。

分子生物学相关论文范文7

关键词:老子;自然观;数理定量表述

中图分类号:B-49 文献标识码:A

现代科学的巨大推动力, 使得每天都有现代新的高科技不断涌现; 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的进程不断循环往复,在二十世纪末与新世纪之交,人类在欢庆现代科学的伟大成就时, 不少科学家也窥见到晴朗的天空还有一大片乌云,甚至在乌云的背后还有爱因斯坦的迷雾伴随。 现代物理学家不由产生困惑: 物理世界的实在是什么?什么才是时间--空间和物质--精神的真实的本性?进而,不得不要问二十一世纪的当代,破解现代物理学中的“困惑”之路在何方?

我们应当从当代自然科学最新前沿出发,秉持“实事求是”与“博学、慎问、慎思、明辨”的科学态度,回头细心钻研中华古代阴阳--太极和易经学说及其蕴涵的自然哲学科学思想,从中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和结论:

第一,《周易・系辞》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又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自然”的原则就是以大自然为准绳,研究一切物质所遵循的自然法则及宇宙万物变化的客观规律。它是老子道德观或自然观的核心思想,也是其终极思想。是故,老子又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西方现代自然科学也是以大自然为依据来探索事物的本质的。所以,"易理"与现代西方自然科学思想并不存在不可调和的根本矛盾;对宇宙大自然一切事物本质及其演变规律的阐述两者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交融。 以阴阳---太极和"易"为核心基础的中华传统学术思想,根基于"天人相应"的整体论与系统思维方式来研究各种事物的本质,将本来相对独立的天、地、人各因素综合起来考察。"天地人,只一道也"。老子的哲学思想注重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乃至物质与精神之间的横向关联;强调转化、协调、和谐与自洽。人们把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交叉重叠起来思考。而西方自然科学,基于还原论与纵向层次分解的思维方式,突出所研究的实体对象,并力图割断其与周围复杂事物的联系,强调实验观测、思辨哲学与逻辑推理、数学定量表述与理论的自洽分析及实验验证。这样,若把中华易学及老子道德观中强调整体、重视关系、协调和转化的思想与西方科学中强调实体,重视分析、数理定量表述的方法结合起来,必将催生新的自然观。它们两者的交融、结合和发展应是新世纪科学发展的方向和希望。

第二, 1900年,二十世纪降临之际, 牛顿科学体系已经确立。著名热力学家开尔文在英国皇家学会迎接新世纪的庆祝会上致词说,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同时,他也指出: 明朗的天空中还有两朵乌云,一朵与黑体辐射实验有关,另一朵与迈克逊光学相干实验结果有关。1901年,从第一朵乌云中诞生了量子论;几年后又从第二朵乌云中诞生了狭义相对论。这两朵乌云正好揭示出无与有的玄妙关系:无,尚未被发现的隐藏在乌云深处的量子论,相对论;有,按传统观点两朵本可忽略的乌云分别转化为新生的耀眼的实在:量子论,相对论。而2500多年前老子早就对宇宙中存在的"道"及"无与 有"作过精妙的论述,在《道德经》开首一章就开宗明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 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相对论与量子论的辉煌成就使它们两者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核心并使现代物理学真正成了诸科学之王。它为人类理解大自然开辟了几个世纪以前近乎梦幻般的新路。从原子内部到黑洞的玄妙, 人们得以理解自然中一系列最深藏的秘密,也使人们得以控制自身环境中的许多物理系统。

第三,近现代著名科学家,绝大多数都是成长在西方。而在西方, 很早就有普世的《圣经》:旧约,新约。他们从小在精神上就受到《圣经》的启示, 很多科学家还把自己所获得的启示转化为自己的一种信仰基础, 甚至比多少科学实验还要珍贵和坚实的信仰基础。 反观我们东方,其实约在2500多年前, 就已诞生了两大部超越时代和地域的经典, 那就是老子的《道德经》和释迦牟尼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金刚经》。它们与数千年前中华大地上出现的《易经》可说是一脉相承,堪称东方的不朽"圣经"。它是在东方人类及其圣哲们在宇宙天地间实践的基础上证悟所得,是实践和精神智慧的结晶。它不是"天启",却胜于"天启"。但可惜它们一直是只限于在宗教界里传播,或最多只在历代少数权贵中传播。所谓"内用黄老,外示儒术",就是统治者在开创基业时期或在拨乱反正的机运上治理国事的一种政治方略。而现代中国科技知识界则因无缘而知之甚少,他们一般只能从西方科学家的开创性研究成果中吸取养料。 西方先后来华传教士则把中华古代文明陆续传回西方, 从而为中西优秀文化的交流作出过有益的贡献。

近代世界科技史上的一个大事件就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 德国大数学家莱布尼兹,现代数理逻辑的创始人, 通过传教士的介绍,他高度关注并认真研究了中国古代易经中的太极--阴阳和八卦及六十四卦,并于1703年发表了题为"二进位制计算的阐述"的论文副题为"关于只用0与1,兼论其用处及伏羲氏所用的数字的意义"。他是用现代数理逻辑来阐明易经和八卦中象数和逻辑的第一人,也成为计算机及其二进制数理算法的奠基人。

在现代,英国生物化学家李约瑟博士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对中西科技和文化作了深入系统的比较研究,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在西方世界引起广泛关注。书中指出"……知识的增长迫使要接受一种更有机的跟原子唯物论一样的自然主义的哲学。……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人们发现一系列的哲人已经铺平了道路--上溯到恩格斯和黑格尔,从黑格尔上溯到莱布尼兹--而这种灵感也许完全不是欧洲人的。 而且也许这种最现代的'欧洲'自然科学理论基础受到庄周、周敦颐和朱熹这类人物的恩惠,比世界上现在已经认识到的要多得多。"

破解现代物理学中的"困惑"之路在何方?现有的最好的回答,也可能就是正确的回答,应该是:路就在脚下。总之,作为华夏子孙,当代华人物理学家应当责无旁贷地发掘、发扬自己本民族光芒灿烂的传统文化和成功卓越的科学思想及其超越时代的超高智慧,竭力推进中西科学文化的交融和结合,催生新的自然观。

参考文献

[1]K.S.索恩.《黑洞与时间弯曲》-爱因斯坦幽灵[M].湖南:湖南科技出版社,2000.

(Kip S.Thorne(1994),Black Holes & Time Warps-Einstein's Outrageous Legacy)

[2]老子,《道德经.》第42章,第25章;第1章.

分子生物学相关论文范文8

关键词:图式理论;初中化学;概念教学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09-0013-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图式理论是由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康德于1781年提出的,德国现代心理学家巴特利特应用了图式概念,后经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尔哈特等人的研究,最终把图式理论发展为一种完整的现代图式理论体系:认为图式是大脑中为了便于信息储存和处理,而将新事物与已有的知识、经历有机地组织起来的一种知识表征形式,是相互关联的知识构成的完整的信息系统。简单地说,人们过去经历或学习的情景、知识等,有时会忘记得一干二净,有时会在大脑中储存起来。我们的大脑到底是怎样储存东西的呢?大脑好比一个图书馆,记忆的东西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分门别类地编排,我们自然能有条不紊地找到所需要的东西。同理,大脑也能把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分成若干个“单元”、“组块”、“系统”存储起来,这些就是“图式”。按照图式理论,人们在理解新事物时,需要将新事物与已知的概念、过去的经历等背景知识联系起来;认为人们已经具有的知识以及知识结构对当前的认知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任何语言材料,无论是口头上的还是书面上的,本身并无意义,它只是指导人们如何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将其恢复或构成。而化学概念则是反映物质物理属性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属性,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感知是第一要素,概念内容的具体化又是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的第一个起点,根据初中学生年龄特点与知识结构,运用图式理论指导初中化学的概念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概念的兴趣,为初中化学的概念教学提供新的视角。

1通过图式变量指导初中化学概念教学

图式理论描述的是具有一定概括程度的知识,而不是定义,也就是说,图式既描述事物的必要特征,又包括其非必要特征,其所描述的知识是由一部分或几部分按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其中的组成部分被称之为变量。例如,动物的图式包括有皮肤、能活动、吃食物、呼吸空气;鸟的图式包括有翅膀、有羽毛、能飞等。总之,一个符号、一种物体等均可以看成是一种图式。既然图式是由变量组成的,每个化学概念也都是由相互关联的几个部分构成的,如果我们把化学概念看成是一个图式的话,构成化学概念的几个部分便是这一图式的变量。所以,在化学概念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尽快掌握某一概念,首先就要分析该化学概念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即找出该化学概念图式的变量, 然后再从中找出起关键作用的变量,以便从全局上把握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这样就能为准确理解和掌握该化学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对于分子、原子的概念,其变量就是“一种粒子”与“最小粒子”,我们可以通过激活“一种粒子”与“最小粒子”这两个关键变量的方法进行理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但同时分子也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其中“一种粒子”的含义是:对那些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其化学性质只能是由相应的原子来体现,对那些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其化学性质只能是由相应的离子来体现。因此,对那些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其化学性质只能是由相应的分子来体现,这也就不难理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与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同时“原子也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其中“最小粒子”的含义是:化学变化过程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搞清了“一种粒子”与“最小粒子”这两个变量的含义,也就掌握了分子与原子概念的内涵和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但原子可用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通过图式形成指导初中化学概念教学

图式不是各个部分简单机械相加,而是按照一定规律,由各个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图式的各个部分即变量有恒定的,也有变化的;当一部分变量取一定值时,其他变量的取值也就受到了约束。图式的加工过程就是通过对加工的信息进行拟合、优化、评价而进行的,对某些信息的加工甚至有几个图式相互比拟、进行评估,最后才能作出决策。在化学概念教学中,学生化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从对化学变化的感性认识出发,经过抽象、概括而达到对化学现象理性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首先是建立在以往经验的旧概念和新知识联系的基础上的,然后通过新知识与原有化学概念的相互作用构建新的化学概念,这一过程正是图式理论所描述的原有的图式可通过“同化”和“顺应”形成新的图式。实际上学生在接受新概念信息的过程便是一种主动的“猜测―证实”过程,即文字符号输入人的大脑之后,人就不断地在头脑中寻找相关的图式,直至找到能说明输入信息的图式,即完成对新概念的理解,初中化学中的概念,有些属于并列关系,如单质和化合物、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等。常见的有(见图1):

还有些概念由于分类角度不同,可以出现部分交叉的关系。常见的有:

(1)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见图2):

(2)溶液的分类(见图3):

其中A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浓的饱和溶液;B表示在一定温度下稀的饱和溶液;C表示在一定温度下稀的不饱和溶液;D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浓的不饱和溶液。

显然,借鉴数学中的集合图示来丰富相似概念之间的相应图式,用来描述有关化学概念,则能更加直观形象地呈现出相似化学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通过图式关联指导初中化学概念教学

图式有简单和复杂、抽象和具体、高级和低级之分。简单的图式可以只是一个字符,复杂的图式可以有几个子图式构成。抽象的图式是关于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方面的图式,具体的图式则包括生活经历和事物的特征。所谓高级图式和低级图式是指图式之间的层次或隶属关系,如前面提到的动物的图式和鸟的图式,后者相对来说构成了一个较为复杂的图式。鸟属于动物,对于鸟来说,动物的图式是高级或上位图式,而鸟的图式则是低级或下位图式。按照概念的类别,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可将概念归纳整理成一定的图式,促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如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是物质分类网络中的一组概念,因而可以将它们放到分类网络图式中去加以理解。借助分类网络图式,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混合物、纯净物属于高级图式或上位图式,将物质分为混合物、纯净物两大类的依据是,所含物质是一种还是多种;单质、化合物属于纯净物的范畴,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化合物两类的依据是,组成物质的元素是同种还是异种,理解了单质与化合物等高级或上位图式概念后,对于酸、碱、盐等属于低级或下位图式的概念也就不难理解了(见图4)。

4通过图式建构指导初中化学概念教学

图式是在以往经验的旧知识与新信息相互联系的基础上,通过建构而形成的,是以往经验的积极组织。图式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积极地把新信息同图式表征的旧知识加以联系,每个图式在发展过程中可受到同化作用和协调作用而发生变化,低级的图式通过同化、协调、平衡而逐渐向层次越来越高的图式发展。例如,某些化学概念描述的内容涉及到微观世界,看不见、摸不着,学习这些概念时,我们可以通过建构图式,辅以学生的想象力,力争把微观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把微观的知识宏观化,在此基础上来理解微观概念时,微观概念再也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了。如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学习,可以用一些具体的图式进行形象比喻。假设现有四种粮食的籽粒,它们每粒种子的实际平均质量是:高梁3×10-5 kg、谷子2.5×10-6 kg、玉米2.5×10-4 kg、小麦4.5×10-5 kg,要经常书写和使用这些数字很不方便,若取一粒高粱种子实际质量的1/12(即2.5×10-6 kg)作为标准,其他几种粮食种子的实际质量与这个标准相比较,就会得出一些便于书写和使用的简单比值:高梁12、谷子1、玉米100、小麦18。同样道理,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是以碳原子(C―12)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的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理解为:是该标准的多少倍。另外,提供真实鲜明、直观主动的实验图式,通过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来形成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尤其值得提倡。如在化学基本反应类型的教学中,可以借助木炭、硫粉、铁丝、红磷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图式建构,来形成化合反应这一概念,其他如“催化剂”、“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等概念的形成,都可以依托实验图式的建构。

总之,图式理论的核心是人们在理解新事物时,将新事物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显然人原有的知识越多,对理解新事物越有益处。在进行化学概念教学时,对于新概念图式的形成,一方面要看它是否能通过“同化”学生已有化学概念图式的方式来实现;另一方面,则应考虑通过“顺应”的方式,教师应精心设计或选择形成化学概念图式的一些特例,既要比较它们的必要特征,又要理清它们的无关特征,以促进学生形成完整的化学概念。一句话,恰当的知识纽带是图式理论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应用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訾韦力.近年国内图式理论应用研究述评[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4.3.

[2]毕华林.化学新教材开发与使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分子生物学相关论文范文9

一、课题背景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创新的时代,造就创新人才振兴国运已被人们所共识。要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造就创新人才,关键是逐步培养和形成创新人格(个性)。有创新人格的人才具有创新精神,才会积极地、自主地树立创新意识、提出创新要求,才会以持久的热情、坚强的意志,不断去探索、去开拓、去创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你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你播种习惯就会收获性格;你播种性格,就会收获命运。”化学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学科之一。应积极渗透培养创新人格的教育思想,积极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将导致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重大变革。这种变革为我国基础教育实现“三个面向”的目标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也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辟了灿烂的前景。应用现代成熟的教育学、心理学、认知学以及视听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学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结合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研究中学化学教学教学方法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物质结构理论教学整合的实验研究内容

所谓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教学或课程的结合。我国计算机辅助教学经历了几个阶段,最先是对学生进行课程练习,课程辅助软件为主体单机自学模式和以自制课件或积为主体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网络技术发展后出现了网上教学模式。但是我们认为这些模式还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还不能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化学基本理论和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包括有机化合物)构成了中学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基本理论与元素化合物知识之间相互联系、协同促进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基本理论起着贯通元素化合物知识,激活思路,理解本质的主导作用。基本理论的学习会加深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理解,使其系统化、网络化,促进知识的联想、迁移和应用。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分析解答化学问题能力的提高,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形成,都与化学基本理论的教学密切相关,物质结构理论部分教学内容在第二学期,我校是广东省一级学校,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为此选择信息技术与中学物质结构教学整合思路并进行相关实验研究是切实可行的。

整合过程不只是简单的课件展示或上网学习,而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都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例如,教师用文字处理软件生成将要发给学生的材料;用数据库软件保存学生的报告;用电子表格记录学生的成绩;定期的从因特网上获取其他教师教学思想,并通过E-mail和其他学校的老师保持联系,等等。学生上网查阅和收集资料;制作电子演示文稿或网页展示自己的作业;通过网络与同学、老师交流问题;用数码相机或扫描仪采集图片等等。

其次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有效理解,并且产生他们自己的知识,达到他们的学习目的。对教师来说,面临的挑战是找到合适的方法实施教学活动,并且教授学校规定的那些复杂的课程,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高中化学新教材物质结构理论部分内容

(一)、必修教材内容

第1部分:原子序数核素同位素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初步知识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递变的关系

第2部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长式)周期和族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第3部分:化学键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分子间作用力

(二)、选修教学内容

第4部分:H2O、NH3、HF中的氢键离子晶体(以NaCl为例)原子晶体(以金刚石、SiO2为例)分子晶体(以干冰为例)金属晶体各类晶体的模型(微粒和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和性质的一般特点晶体的类型与物质熔点、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的关系

三课题研究进度安排

㈠实验的学习目标

(1)实验的学习目标

在活动中,根据教材物质结构教学内容的分类方法,掌握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了解基本原理应用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深入理解微观结构及结构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学会应用网络和参考书进行文字、图片及动画等资料的查找和收集,学会使用数码相机或扫描仪结合相关软件进行图片制作,较熟练地运用网页制作工具制作网页。

学会与同伴进行合作,综合比较、对比分析问题,使用几种技术资源研究问题,收集和综合信息。

(2)教学活动形式

本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建立一个以物质结构知识为主题的小型资源库。在建站过程中分小组收集和制作相关素材,查找有关1-36号元素的结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用途及相关的一些科学家的生评介绍和科学研究方法,有关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分类、微观结构等知识内容。再将根据知识的分类方法制作网页,将网页在同学间进行交流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最后进行相互链接建立资源库。

㈡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1调查学生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的认识,学生具有的硬件情况和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能力情况。

2向学生布置研究计划和要求,划分实验小组,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分工。

要求资源库中必需包含如下内容(其它内容自选):中学化学有关物质结构理论的知识;中学化学中介绍的科学家的生评及元素发现史,涉及的全部常见晶体;部分与教材关系不大但在生产、生活中有较大用途的晶体;现代化学新发现的晶体;特殊的晶体等;每种晶体的所属类别、外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图片或动画)、典型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重要的用途;中学化学涉及的有关晶体的典型试题及分析。

3收集、制作的资料以磁盘方式或发电子邮件(rpljj@pub.chaozhou.gd.cn)提交,提交的资料中必需注明提交人姓名、学号、资料来源(网络、图书、自制等)。

4班级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共9个小组),分别收集、制作如下几方面的相关资料(并同时收集有关晶体的资源库及地址):中学化学教材中以上选定的四个部分的内容及有关试题及分析。

5人员的分工:策划部:负责对本组研究内容进行总体规划和分工,小组成员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工程部:负责具体制作网页以及解决在实验过程中的一些技术性问题。美工部:负责制作图片、动画等;信息部:负责收集、整理数据,文字数据的录入。

第二阶段:

学生利用各种有效的途径(实物摄影、扫描图片、查阅教材及参考书、利用互联网等)收集有关物质结构知识的各种文字、图片、动画及声音资料。

第三阶段

1网页制作讲座。讲座以介绍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2000基本应用为主,通过5-7课时的教学时间使大部分学生能利用这个软件制作一个有关晶体页面。讲座内容包括页面布局;文本的修饰;图片和动画的导入及处理;超级链接;表格的应用;构造框架、层和简单的动画(选讲)。至于对资源库的总体规划和设计,由实验班级中的计算机制作高手来完成。

2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第四阶段

1每组制作1-3种物质结构的相关网页。

2课堂上展示个人制作的页面并进行相应的解说。

第五阶段

1组织部分学生进行资源库的总体设计、页面的链接及上传。

2调查在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整合过程中,学生解决问题的思想、行为和方法。

针对评价内容,观察或用测试的方法,确定每个学生达到的程度,建立学生档案袋。学生个人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相关调查”(实验前和实验后各一份);实验前、后学生在学科上的学习情况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供的各种信息;学生所在小组完成的相关页面;在在实验过程中,教师、组长和组员对该生的评价;实验过程中,有关这个学生的照片、文字及录像资料等。

四研究课题的工具和资源

1、硬件:数码照相机,扫描仪,录音笔,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多媒体展示设备。

2、软件: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2000中文版或Word2000;图片处理软件Photoshop5.0中文版;动画制作软件Flash5.0中文版及GIFAnimator4.0;上传工具CuteFTP。

3、资源库:

中学化学微观结构虚拟世界:http://www.swyz.fj.cn.com/yz_cai/hjf/structure.htm。

中国科普博览:http://www.kepu.ac.cn/mineral/sight/index.html。

人工晶体研究院:http://www.risc.com.cn。

化学园地之物质结构:http://go8.163.com/~chemfield。

用“晶体、原子、分子结构等”作关键词到雅虎、新浪网、搜狐等去进行搜索。

学生用主要参考书:《化学能力培训指南》;《中华学生科普文库》;《化学与现代文明》;《药物学》;《金属元素中的化学》;《矿物学》;《无机化学》;《中国大百科全书》等。

其它:学校化学实验室;本地矿业部门;本地珠宝、首饰行。

4教师、学生应具备的信息技术技能

教师: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电子邮件的收发;制作资源库的系列技能(规划、设计、制作及资源库的);图片的处理及动画的制作;扫描仪、数码照(摄)相机、投影仪的使用。

学生: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电子邮件的收发;简单网页的制作;利用扫描仪、数码照(摄)相机等工具及软件制作简单的图片或动画。

五预期效果

学生通过在教师指导下,从选定和确定研究专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课题的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形式达到如下目的:

①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过程;

②获得探究体验;

③养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

分子生物学相关论文范文10

关键词:严羽;意象话语;三元谱系结构;嬗变;妙悟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5―0152―05

一、严羽“妙悟说”的“悟有分限”

当为“有分限之悟”宋人严羽《沧浪诗话》的不同版本对妙悟的表述不尽相同:尹嗣忠校明正德刻本作:“然悟有深浅,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①清乾隆刻本魏庆之编《诗人玉屑》为:“然悟有深浅:有分限之悟;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②两字之差,意义天壤:正德本两分妙悟,二元对立,别无他说;乾隆本则自觉纳入中国文论由先秦“赋比兴说”、刘勰“意象说”、王昌龄“意境说”、金圣叹“化境说”、王国维“境界说”等所共同体现的“意象话语”之“言(言不尽意)―不言(立象尽意)―言不言(意生象外)”与“情(情意难言,托情于物)―物(借物传情,睹物生情)―情物(情在物中,物以情观)”③文艺言说方式,及其“正―对―合”三元谱系结构。只不过是与“正―对―合”明合,而与“言―不言―言不言”与“情(物)―物(情)―情物”暗合。半解之悟,就是未入悟门,言不及意,似是而非的假悟(言/言不及意/象/正);与之相对,分限之悟,虽入悟门,却不够全面彻底,程度有限的限悟(不言/不言而心会/心/对);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方是透彻之悟(言不言/意生言象之外/心象/合)。依据我再三强调的中国文学意象与文论概念解读,立足既定意义诉求,立足文本语境诉求,立足文化话语诉求的“三个立足”范式④,两相比较,乾隆本显然更符合“分限”概念的既定意义、《沧浪诗话》的文本语境、“妙悟说”生成的“意象话语”。

(一)“妙悟说”的既定意义诉求。分限之“分”,甲骨文上“八”下“刀”,意谓分割;金文、小篆与甲骨文近似。《说文》:“分,别也。”本意“分割”。“限”字金文左似山崖,右为眼睛之下一人右侧立,表示一人回头看而视线为山阻隔。小篆变金文左山崖为“阜”右眼睛为“目”。隶变“目”“人”之形消失。《说文》:“限,阻也。”本意“阻隔”。由此构成的“分限”概念有两读与两用:读分(fēn)限,唐宋时用意有二:一是限制、约束;二是界限、限度。读分(fèn)限,唐宋时用作本分、天分。以此解读正德本的“两分妙悟”,其“悟有分限”之说显然落空:分限之悟与半解之悟,明显属于似是而非的假悟,与领悟真谛的真悟,属于性质不同而非深浅之分与限度之别。若是将“悟有分限”解读为悟的天分、学力及其限制,以此作为形成透彻之悟与半解之悟之分别的成因,本身倒是没有问题,可是令“悟有深浅”之说成为多余。反之,对照“分限”的上述“能指”,以此解读乾隆本“三分妙悟”,“分限之悟”即有限之悟的意义,立刻凸显,与半解之悟、透彻之悟所构成的深浅程度差别,不言而喻,其性质差别,亦在其中:所谓半解之悟,就是指限于天分或学力,未入悟门,似是而非的假悟;分限之悟,就是指已入悟门,尚未透彻,有所局限的限悟。

(二)“妙悟说”的文本语境诉求。《沧浪诗话》妙悟三分,照应历史,由此形成立足“妙悟说”的唐诗“三阶段说”:“论诗如论禅:汉、魏、晋等作与盛唐之诗,则第一义也。大历以还之诗,则已落第二义矣,晚唐之诗,则声闻、辟支果也。”⑤其中,严羽误读唐宋佛学宗派的三分说,招致清冯班等后学的批评,从反面说明:唐诗之悟与禅宗之悟的“三级对应”观念,在严羽那里已形成自觉。因此,与妙悟的“三阶段说”相配合,《沧浪诗话》另有“学诗三节说”:“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极难;及其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矣。”⑥可与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诗之三境与学诗三境说”并读:“先取清通,次宜警炼,终尚自然,诗之三境也。先爱敏捷,次必艰苦,终归大适,学诗之三境也。”⑦《沧浪诗话》既标举妙悟,又推崇兴趣:“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而古人未尝不读书、不穷理。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⑧如同“妙悟说”,莫不体现为“言―不言―言不言”的文艺言说方式及其“正―对―合”三元谱系结构:有趣(无理)之诗(言/正),(有理)无趣之诗(不言/对),不涉理路、不落言筌之诗(言不言/合)。

(三)“妙悟说”的文化话语诉求。来自印度佛学与文论“情味话语”,立足层次、深度、过程、品质及其逐层递进、水到渠成的嬗变看待事物的观念,十分明确。就此而言,“妙悟说”体现感悟的层次、深度、过程、品质及其逐层递进、水到渠成的嬗变的“三分妙悟说”,也比体现二元对立、非此即彼、是或不是之“两分说”,更符合严羽以禅说诗的佛学理念。表面上看,严羽所谓“妙悟”与司空图等所谓“意象”、“意境”、“韵味”属于不同类型的文论概念;事实上却殊途同归:套用佛语“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传灯录》),“应物现形,如水中月”(《五灯会元》)等所言说的文学意象、意境,因此同属于中国文论的意象概念和意象相关概念。通观中国文论史,我们发现:共同体现“言―不言―言不言”文艺言说方式及其“正―对―合”三元谱系结构的意象概念,先秦“赋比兴说”、六朝“意象说”、唐代“意境说”,共同构成了“妙悟说”意义建构的文化语境。且不必说“言―不言―言不言”文艺言说方式又植根于《易传》、《老子》等儒道经典,以伏羲立象尽意作八卦、仓颉象形会意造书契的神话为原型;试图“借西代中”的西方文论“形象话语”,立足“言―意”之辨“主客二分”二元对立的“形象说”等,最终却事与愿违,被文化传播、接受与变异之规律这只无形之手,纳入三元谱系结构的中国文论“意象话语”,走向“本土化”的事实,从反面说明:三元谱系结构已经成为中国文论“意象话语”的生成机制,由此制约着严羽“妙悟说”的意义建构:半解之悟(言/言不尽意/正)、分限之悟(不言/不言而心会/对)、透彻之悟(言不言/言以立象、意生象外/合)。

二、“意象话语”及其相关概念的三元谱系结构

(一)“赋比兴说”:意象概念和意象相关概念三元谱系结构的萌芽。“赋比兴说”早见于《周礼・春官》的风、赋、比、兴、雅、颂“六诗说”。《毛诗序》则以“六诗”为诗之“六义”,虽秩序不变,但其诠释风、雅、颂而不问赋、比、兴的作法,已经令六义两分。孔颖达《毛诗正义》进而明确:“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所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⑨朱熹《朱子语类》认同孔氏分六诗为体用,以风、雅、颂为体,以赋、比、兴为用之说,以风、雅、颂为三经,赋、比、兴为三纬,由此形成六诗“体用说”。率先对“赋比兴”予以界定的是郑玄和郑众,刘勰、钟嵘、朱熹等继之。钱钟书以为:“胡寅《斐然集》卷一八《致李叔易书》载李仲蒙语:‘索物以托情,谓之“比”;触物以起情,谓之“兴”;叙物以言情,谓之赋’。颇具胜义。‘触物’似无心凑合,信手拈起,复随手放下,与后文附丽而不衔接,非同‘索物’之着意经营,理路顺而词脉贯。”⑩“赋比兴说”的三元谱系结构由此可见:由物及情,叙物言情(情/直言/正)谓之赋;由情及物,索物托情(物/不直言/对)谓之比;情物激发,触物起情(情物/言不言/合)谓之兴。

(二)“意象说”:意象概念和意象相关概念三元谱系结构的发展。“赋比兴说”有两大建树:一是确立意象建构的“言―不言―言不言”与“情(物)―物(情)―情物”文艺言说方式;二是奠定意象及其相关概念三位一体的“正―对―合”三元谱系结构。这两大建树全为刘勰“意象说”及其“风骨说”所传承。在某种意义上,刘勰正是通过总结与提炼“赋比兴说”而建构其“意象说”;反过来说,先秦“赋比兴说”乃生成六朝“意象说”之胚胎。《文心雕龙》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的语境下提出“意象”概念,那么如何窥意象而运斤?刘勰说是:“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丽词雅义,符采相胜。”其要点有三:第一,《文心雕龙》将先秦“赋比兴说”一分为二:作为文艺言说方式,《比兴》保留比、兴而不再提赋;作为文体,《诠赋》则独标赋体而不问比、兴。第二,赋之为体,其意义建构方式依旧归于先秦“赋比兴”所标举的由物及情之“直言”(正),由情及物之“不直言”(对),情物相互激发,彼此生成之“言不言”(合)。第三,《文心雕龙》所谓“情以物兴”,“物以情观”,“符采相胜”,就是由物及情的叙物言情(正),由情及物的索物托情(对),物情相合的文质兼备(合)。

(三)“意境说”:意象概念和意象相关概念三元谱系结构的成熟。最先对意象论概念的三元谱系结构予以明确阐释的是王昌龄《诗格》“诗之三境”配“诗之三格”的“意境说”。顾名思义,“诗之三境”两读:一是说物境、情境、意境乃诗境的三种情状、形态,属于并列关系。物境就是诗人处身于境,视境于心,思之所得的境象,就是境象主导心思的诗境,得之在形。情境就是诗人身心的喜怒哀乐经过神思而得之境象,就是心思主导境象的诗境,得之在情。意境就是诗人张之于意的境象再思之于心所得意象之真,就是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生于意象而见之于意象之外的意境,形意兼得。二是说物境、情境、意境乃“正―对―合”的三个层面、三种品质。物境(正)与情境(对)属于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的并列关系;意境(合)作为物境与情境的交融,思与境偕的结晶,与物境、情境之间属于递进关系,乃意境的最高境界。

(四)“境界说”:意象概念和意象相关概念三元谱系结构的拓展。王国维《人间词话》说是:词以境界为最上,且有造境与写境之分,由此而有理想与写实之别。“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又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之分。“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由此可见,如同前人对佛学的味论、意境、妙悟立足回归传统的化用与借用,王国维的“境界说”虽时时运用西方文化的主客两分、二元对立统一理论,却处处归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物我互动、二元相反相成精神理念而非西方文化的二元对立统一精神理念。换句话说,王国维造境与写境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包互孕之说,演绎现实写境与理想造境的境界“二分说”,为现实写境、理想造境、两浑意境的境界“三分说”;进而形成“正―反―合”的关系:现实写境之作(正)与理想造境之作(对)属于并列关系,二者的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便是两浑境界之作(合)。只不过是王国维“境界说”将王昌龄“意境说”所谓物境、情境、意境,分别换成了以境胜的物境、以意胜的意境、意与境浑的境界。综上所述,王国维“境界说”与唐人“意境说”的不同,也是前者对后者的拓展,就在于王国维“境界说”引入西方文论的理想境界与现实境界、精神境界与自然境界,作为造境与写境,来重新诠释王昌龄、皎然、司空图的“取境与造境”、“三境”、“三格”。其中的关键是:王国维“境界说”意与境浑的上乘境界,与唐人“意境说”的思与境偕的上乘意境,名异而实同;王国维所谓写境的自然境界与现实境界,其实也可以说是唐人所谓物境;但是,同是艺术审美境界,王国维所谓造境的理想境界却不同于唐人所谓意境。其根本区别就在于:后者属于诗人及其作品义生象下、境生象外的情感意志的兴寄,心理动机乃本能与情意的宣泄与寄托;前者则属于天才美术家致力于文学创作的游戏,其心理动机在于解脱由本能的生活之欲与自由意志相冲突所引起的人生苦痛。

(五)“形象说”:意象概念和意象相关概念三元谱系结构之变异。基于外求西方文化科学与民主的第二次文化转型语境,伴随近代中国文化自我反思、自我否定与“拿来”他者乃至“西化”思潮,王国维《人间词话》及其“境界说”成为中国文论及其“意象话语”的终结者。取而代之的是“西化”的“形象说”与“典型说”,由此演绎成典型形象、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典型性格、典型化的“形象话语”体系。与“形象说”、“典型说”密切相关相关的是“真实说”,围绕“真实说”而有生活真实、艺术真实、人物真实、性格真实。“形象说”、“典型说”、“真实说”又共同建构由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形象塑造“两结合说”等。作为社会主义文学言说方式的外来的“形象说”、“典型说”、“真实说”、“两结合说”,一方面,基于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革命与非革命、积极与消极、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二元对立,体现为“主―客”、“正―反”二元体系结构,另类异质于传统的“意象说”、“意境说”、“妙悟说”、“境界说”等“言―不言―言不言”、“正―对―合”三元谱系结构;另一方面,在给的信中,主张西方的形象思维与传统的比兴手法相结合。这种移植高尔基与《苏联作家协会章程》(1934)所提出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两结合说”为我所用,其用意显然在于强调“两结合”手法要高明于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手法。这种观念将前苏联二元体系结构的“形象话语”、“两结合说”纳入传统的“意象话语”三元谱系结构,可谓是对中国文论“意象话语”与西方文论“形象话语”的“双重变异”。

三、“意象话语”三元谱系结构之文化渊源、

嬗变轨迹及其规律特性(一)文化渊源。严羽的妙悟三分植根于“意象话语”及其相关概念赋比兴说、意象说、意境说等体现的“言―不言―言不言”文艺言说方式及其“正―对―合”三元谱系结构,而后者又植根《易传》圣人伏羲立象尽意作八卦与仓颉象形会意造书契的“神话原型”、道家老子的“无为无不为”之辩、儒家孔子的“天不言”之教。

《易传・系辞上》所谓言不尽意,圣人伏羲作八卦立象尽意,显然不是说不言说,而是说不直说,人们谓之“不言”。如王弼《周易略例・明象》所说,言以立象,象以尽意,从而使立象尽意成为不言之言,言而不言。那么,如何立象尽意,建构不言之言?体现在诗歌创作手法上,那就是叙物言情、索物托情、触物起情的赋比兴。

“赋比兴说”意象建构的“言―不言―言不言”言说方式,首先得到老子思辨哲学的印证。《老子》中明言:“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绝圣去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显然,《老子》中的无为并非不作为;绝圣去智,清心寡欲,同样属于作为。原来,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作为自然之道,乃圣人、社会、自然的最高境界。《老子》中讲:“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由此形成《老子》思辨哲学话语建构的“言(世人立言)―不言(老子去言)―言不言(天与圣人不言而有言)”三元谱系结构。其次得到孔子行为哲学的印证。孔子认为:“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有德者必有言”;“《志》有之:‘言以足志,志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由此形成孔子行为哲学话语的“言(有德者必有言)―不言(言不尽意,立象尽意)―言不言(天不言而以四时与百物为言)”三元谱系结构。孔子有关做人的文胜质则史(文)、质胜文则野(不文)、文质彬彬(文不文/文质相生,文在质中)可为君子之说,有关乐章的尽美未尽善(美)、尽善未尽美(不美)、既尽美又尽美(美不美/美善相生,美在善中)的分别,莫不体现人物形象建构、艺术意象建构与言说方式的“言―不言―言不言”三元谱系结构。

(二)嬗变轨迹及其规律特性。伏羲立象尽意作八卦,仓颉象形会意造书契,孔子解读《易经》作《易传》,总结立象尽意的话语模式的神话传说原型,将意象论的意义生成植根于《周易》及其“太极”、“阴阳”、“八卦”的结果,在赋予意象及其相关概念以“正―对―合”三元谱系结构的同时,又赋予意象及其相关概念以“正―对―合/变―对―合/变”的嬗变轨迹及其规律特性。《周易正义》:“易者,谓生生之德,有易简之义;不易者,言天地定位,不可相易;变易者,谓生生之道,变而相续。”《周易》所谓生生之道,即作为“正―对―合”三元谱系结构的万事万物乃由阴阳相合化生,阴阳和谐使事物进入完美状态。而阴阳相合所构成的完美,又必然被打破,或说走向终结,并向其相对或相反的方向变化。世界及其事物的嬗变总体上有两类:一类是正奇反成、性质不断深化的奇出,例如人鬼神之间的变化;另一方面是五岳并峙、类型不断转换的并出,例如视觉、听觉、味觉等感觉之间的变化。具体到意象及其相关概念的生成与嬗变来看,意象概念的完善并非意味必然的死亡或过时,而世界及其事物的生生不息之道,又注定其不能也不会停止发展。发展的途径有二:一是与时俱进,在不同的时代被赋予不同的意义与解读;二是生生不息,自身意义与解读被不断拓展与深化,由此形成新的概念。显然,“意象话语”谱系的生成属于第二种途径。就意象论三大标志性概念而言,先是先秦托意于象,立象尽意的意象概念的提出(立),随后是六朝情以物兴与物以情观相反相成的意象观念的形成(对立反成),使意象认识得以深化。自此以后,对符采相胜的意象美的追求(合),最终确立了意象概念的“正―对―合”三元谱系结构。基于中国文化依经立义的意义生成方式,唐宋学人在遵从六朝意象观念的同时,一方面对可大可小的意象加以的定格,另一方面又赋予空间意义上的意象以深度与层次,进而提出意境与妙悟概念与范畴(变/立)。王昌龄与严羽标举意境与妙悟,同时作了两件事:一是两分意境为情境与物境,两分妙悟为一知半解之悟与分限之悟,使之构成对立反成(对);二是强调意境乃心入于境而神会于物(合),强调妙悟乃透彻之悟,不涉理路,不落言筌。不过,立足言理关系与创作主体的妙悟及其书写的“妙悟说”,还是对立足情物关系与作品文本的意境建构及其书写的“意境说”,构成深化与创新(变/立)。王国维又在认可至今为中国学者所遵从的唐人意境概念的同时,引入并化用西方哲学与文论的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现象与本质二分,将其纳入传统的“正―对―合”三元谱系结构,从而实现对前人与意境混用的境界概念的重构(变/立)。王国维重构境界,也是同时作了两件事:一是两分境界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使之构成对立反成(对);二是强调境界乃意境两浑(合)。若说意境对意象的深化与境界对意境的深化属于性质深化的“奇出”,那么,乐象对意象、滋味对乐象、妙悟对滋味、神韵对妙悟的深化,便属于类型转化的“并出”。意象立足于视觉的形象(物象),乐象立足于听觉的声象(音象),滋味立足味觉的味象,妙悟与神韵立足视觉、听觉、味觉的通感。其相互间的嬗变,由上述意象、意境、境界之间的嬗变举一反三,“意象话语”谱系“正―对―合/变”的嬗变轨迹、规律与特性,由此可见。基于此,外来形象论的形象、典型、真实概念,才被学者们自觉与不自觉见纳入“意象话语”谱系,作为“意象话语”的变异,加以解读与应用,只不过是许多学者“日用而不知”,尚未认识到其中的变异而已。

注释

①⑥⑦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12、131、131页。

②⑤⑧[12]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423、423、424、88―89页。

③相关概念的“情”或作“意”、或作“心”、或作“人”、或作“我”,“物”或作“象”、或作“形”、或作“境”,其说不一,道理相同。

④徐扬尚:《“扑朔迷离”看古文立象尽意的言说方式:兼论现代古代解读方式的“西化”》,《东方论坛》2009年第4期。

⑨(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中华书局影印阮刻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71页。

⑩钱钟书:《管锥编》第1册,中华书局,1979年,第63页。周振甫:《文心雕龙选译》,中华书局,1980年,第131页。

[13](清)况周颐、王国维:《蕙风词话・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191页。

[14]:《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608页。

[15]周扬:《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文件》,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第42―43页。

[16][20](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周易正义》,中华书局影印阮刻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82、7页。[17]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591页。

[18](魏)王弼:《老子注》,《诸子集成》第3册,中华书局,1954年,第43―45页。

分子生物学相关论文范文11

1制定合理的带教计划,重点明确

实习学生在本院实习分子生物学的时间为4周。由于实习时间较短,带教老师应首先制定合理的带教计划,便于学生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掌握实习内容。在制定带教计划的过程中,不仅要结合学科的大纲要求,还应结合历届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制定最合理、最贴近实际的带教计划。由于本实验室开展的检验项目较多,而学生实习时间较短,实习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在带教计划中将带教内容分为4个类别,即熟练掌握、基本掌握、熟悉和了解。例如,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分区制度、工作流程、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等纳入实习生应熟练掌握的内容。有侧重点的带教可以让实习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牢固掌握常用检测项目的原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临床意义等,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由点到面地进行分子生物学检验知识的学习。

2注重岗前教育,树立整体意识

为引导实习学生转变角色,保证实习质量,岗前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对设备、环境和操作人员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实习学生进入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前,应首先对其进行岗前教育,包括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基本情况、分区制度及相关工作流程等。并且要求学生实习前仔细阅读实验室管理文件和标准操作规程(SOP)文件,着重学习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各区的工作制度、各项目检测操作规范、质量控制、生物安全防护及标本接收、处理和保存等内容,使学生对实验室工作有初步的认识。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带教老师应首先引导实习学生按照区域流向制度依次参观各实验分区,系统地向其介绍各检验项目的检测原理及临床意义。然后,根据带教计划的侧重点,选择常用检测项目,结合项目介绍主要相关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程序、日常保养及记录登记,让实习生树立整体意识,对实验室的工作有全面的了解。

3加强操作训练,培养质量控制理念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速度较快,学生在校园内依靠有限的教学设备和较少的实验课时难以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技术。因此,实习学生在进入临床实验室后,对很多仪器设备较为陌生,操作过程中难免存在不规范之处。再加上分子生物学检验对实验操作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应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使其不断进步。首先,带教老师必须从最基本的实验操作出发,边操作示范边讲解相关知识,重点强调操作要点和关键步骤,指出注意事项并说明原因。然后让学生实际操作,带教老师在旁给予指导,并当场纠正操作中出现的错误,让学生记忆深刻。通过操作示范和指导,带领学生逐步完成规定的实验操作项目。此外,带教老师应尽量多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加强对学生的监督,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项目的检测操作步骤和操作规范,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准确的检验结果是检验医学的生命。检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会对患者诊治产生影响,甚至引起医疗纠纷。分子生物学检验是繁杂有序且细致的工作,从标本接收、标本前处理、DNA提取、扩增分析到报告发放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得有误。因此,带教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的质量控制理念。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需要根据岗前教育的内容,对各个操作环节的影响因素进行细致分析,并向学生讲解相应的质控措施,重点说明标本质量判断标准、实验操作规范、仪器设备校准、质控参数设定、结果处理、报告审核与签发等内容。在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时,带教老师应做到“放手不放眼”,对学生严格要求、持续关注,一方面保证检验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工作习惯。

4科学考核,严把实习质量

在学生实习期满时,应按照要求对其进行考核。本实验室对实习生分子生物学检验的考核内容包括如下两方面。(1)基本操作考核:实习生需独自完成规定标本的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带教老师根据学生的操作流程、操作规范程度、检测结果准确性进行打分。(2)理论考试:内容涉及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实验室分区、标本采集及保存、质量控制、常用检验项目的简要操作流程或项目检测的临床意义、污染预防措施等。通过考核,带教老师能了解实习学生对实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对实习学生掌握不佳的知识点再加以指导,为保证实习质量把好关。

5引导学习前沿知识,培养科研思维

由于教材更新一般都滞后于学科的发展,因此为了弥补分子生物学教材和临床实践应用脱节的缺陷,带教老师还应尽量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相关前沿知识,提倡学生广泛搜集、阅读文献和专业书籍,使学生能够了解最新的学科进展。当然,这对带教老师也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不断加强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为学生做好表率。此外,学生实习期间还需完成毕业论文,对于承担毕业课题指导任务的带教老师而言,还需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如果条件允许,带教老师可以让学生参与相关科研课题的研究,使其能够在完成毕业论文过程中,通过搜集、整理文献巩固基础理论知识,了解新的研究进展;通过实验设计熟悉和掌握多种实验方法;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提高科研写作水平。科研和教学相辅相成,既丰富了分子生物学带教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和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6小结

分子生物学相关论文范文12

C.G.亨佩尔说:“科学说明,尤其是理论说明的目标并不是要达到这种直觉的高度主观的理解,而是要达到一种客观的见解,这种见解之获得要通过系统化的统一,通过把现象表明为是某种公共底层结构及过程的表现形式,而这些结构及过程则遵从着特定的可检验的基本原理。”〔1 〕这里的“底层”是个相对概念,对一些现象就可以称为“底层”的结构及过程,对另一些现象就可能算不上底层。所以,作为“系统化的统一”的科学解释,必定是一个不断地探求更深刻的“公共底层结构及过程”的活动。在生物学中,这种活动不能无限制地深入下去,至少目前不得不停留在某种深度的“底层”上。这就是生物学解释的限度。认识到这种限制,就可以比较容易地理解生物学解释的特点,进而为探索生物学理论的建构途径提供必要的基础。本文的讨论内容有三个方面:①生物学解释的限定因素;②在这些因素影响下,生物学解释所具有的特点;③限制生物学解释目标与生物学进步的关系。

1

康德在批判人的认识能力时,企图划定认识的界限,并由此走向了不可知论。指出生物学解释的限度不是要像康德那样去批判认识的能力,因而不能把两种不同的努力混为一谈。简单地说,生物学解释的限度就是现代科学语言在表述复杂的生命现象或过程时可能的形式。影响这种形式的限制因素来自生物学与它所表述内容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认识的界限。

现在,人类还不能在实验室重复生命起源过程或人工合成生命,所以不能直接提出和回答生命本质的问题。达尔文在《物种起源》的结论部分写道:“要说科学还没有对于生命的本质或起源这个更加高级的问题投射什么光明,这并不是有力的异议。谁能够解释什么是引力的本质呢?”达尔文是正确的,在没有解释生命本质之前,完全可以解释生物进化过程。不过,达尔文的“更加高级的问题”与引力本质这类问题之间有重要的区别。前者作为一个分界,把无机界的规律与生命活动的规律分隔成两个不能相互统一的领域;而后者更象已知和未知的分界,告诉人们关于引力的解释还可能基于更深的“底层结构”。在物理学中,强子内部结构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但人们可以预期,只要观察到自由的夸克,就能不太困难地解决夸克如何组成强子的问题。关于生命起源的问题就不是这样。彻底弄清一个细胞的化学组成是完全可能的,而这些化学成分通过什么途径形成细胞的问题可能永远是个秘密。对任何生物学现象的解释都要以此为界限,即,不能单独用物理—化学规律来解释生命过程,不能发现支配一切独特生物学事件的普遍定律。

起源问题成了生物学解释的一个限度,并不意味着起源问题被排除于现实的生物学研究范围。实际上,关于生命起源研究早已经在进行,而且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起源问题成为科学解释的限度,主要是因为已有的科学理论不能描述其中的突现(emergence)过程。 既然不能描述从无生命到生命的过程,关于生命的解释就不能统一到物理—化学的“公共底层”上。突现不仅存在于生命起源的过程之中,也广泛地存在于整个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之中。例如,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为水分子,突现出了水分子的一些特性。不过,这种突现性质的存在没有阻碍依据水分子结构来解释水分子的其他化学性质,如水分子的极性等。所以,科学解释的这种限度在生物学中表现得更明显。

生物学解释的限度也来自生物系统的极端复杂性和变异性。当然,正如迈尔(E.Mayr)所说,“复杂性本身并不是生物系统与非生物系统之间的根本区别”〔2 〕。然而,生物系统的复杂程度远远高于非生物系统,以至不可能完全充分地描述一个生物系统。要解释一种生物学现象,就要指出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而这种原因包括了生物系统内部的复杂机制和与环境作用的多重途径。这种解释不能完全排除不确定性,因而也不能进行准确的预见。

生物系统的复杂性突出地表现为因果关系的复杂性。一种原因可以对应着一种结果,也可以对应着多种结果;一种结果可以与一种原因相对应,也可以与多种原因相对应。不仅如此,多种原因以复杂的方式对应于多种结果的情况,在生物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与环境的作用中是相当普遍的。这样,对于一种结果(或现象)的解释就只能采取指出现象产生的概率这种形式。

指出概率或可能性的大小,这种解释有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辛普森疑难(Simpson's paradox)很好地指出了这种困难。简单地说, 辛普森疑难是这样一个问题:假定一个群体中的A变量与B变量是正相关的,如果有另一个变量A ’在该群体的某一子群中与这两个变量相互作用,这两个量之间的正相关就可能转变为负相关或不相关;如果A与B是负相关的,就可能变成正相关或不相关;如果A与B是不相关的,则可能变成正相关或负相关。总之,正相关、负相关和不相关这三种情况,在上述前提下都是可能的。指出一种概率的解释,不能确定一个生物学事件属于哪种情况。例如,吸烟、晨练与心脏病发病率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构成了一个辛普森疑难。吸烟能增加心脏病的发病率,即P(H/S )〉P(H)。假如在吸烟者群体中大多数人有晨练的习惯,而晨练又是预防心脏病的有效措施,则可能导致吸烟者群体的心脏病发病率低于不吸烟者群体的情况,即P(H/S)〈P(H)。 假如我们不知道晨练这个变量,就会得出鼓励吸烟的结论;假如P(H/S)〉P(H )是另一种变量(例如嗜酒)作用的结果,“吸烟增加心脏病发病率”就是一个我们不能发现其错误的错误结论。

实际上,辛普森疑难所涉及到的复杂因果关系在生物学中是很普遍的,

这使得寻求确定的因果解释变得十分困难。

卡特怀特(N.Cartwright)曾对辛普森疑难有一个处理, 强调“原因上同质的”群体中,原因总能增加结果的可能性。她写道:“‘C引起E’,当且仅当C在每一情况下都增加E的可能性,而这对于E也就是原因上同质的。 ”〔3 〕按照这个原则来建构一种因果解释,当然能够可靠地确定C是E的原因。但是,考察“每一情况”一般是做不到的,因而只能通过不完全归纳给出不充分的因果律。

解释与规律相联系,而规律又是对规则性的精确表述,这是物理科学给我们的一个强烈印象。卡尔纳普甚至断言,没有规律就没有解释。当我们把视野从物理科学转向生物学,特别是进化生物学时,就会感到这种凭印象所得出的结论是站不住脚的。至少,享佩尔的覆盖律模型不能用于生物独特性质和生物进化过程中唯一事件的解释。独特性和唯一性是生物学解释的又一个限定因素。

进化生物学的问题大都包含历史因素,即与“某种生物学事件是如何来的?”这种提问方式有关系。古生物学家辛普森(G.G.Simpson )在研究进化生物学中解释的特点时提出和回答了一连串的问题:“有没有历史定律?科学检验可以是非预见性的吗?唯一事件能否被解释,或按照科学的方式来考察?什么是历史,究竟有无历史科学?”等等。从这些提问中就可以感觉到,辛普森对科学哲学家总是以物理学作为科学的标准形象的作法有着强烈的不满情绪。他主张,“历史事件是唯一的”,因而不能从中发现规律, “寻找历史规律在原则上是错误的”〔4〕。那么,对历史事件该怎样解释呢?辛普森回答道:“‘怎样来的?’问题是历史科学所特有的和所必需的。回答这个问题就是历史解释”。〔5 〕冈奇(T.A.Gondge)和迈尔等人也认为,进化生物学没有规律,只有“叙述性解释”。

没有进化(或历史)规律的观点是过于极端的。唯一事件可以有必然的原因,这种必然原因也是可以重复出现的。不过,由这种原因出发却不能预期一个必然的事件。这是解释与预见的不对称性,表明进化解释所受到的限制。如果承认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那么这种作用就是重复出现的;物种灭绝是进化过程中反复出现的事件,尽管恐龙的灭绝只有一次。看来,“唯一事件”还是一个可分析的概念。

综上,突现性、复杂性和唯一性等特点均为生物学解释设置了某种界限。尽管这些特性也存在于物理学所研究的领域,但它们对物理学解释的建构没有产生很强的限制作用,至少目前是这样。

2

由于上述限制因素的制约,使得生物学解释在目标、途径和形式等方面不同于物理学解释。通过分析生物学解释下面三个相互关联的特点,能够清楚地看到这种差别。

生物学不是一个统一的学科。在“生物学”这个统一的名称下面,各分支领域之间只有很弱的联系,很像一个“独联体”。我们能够把分子生物学方法运用于进化生物学的研究,却不能把进化论解释还原为分子生物学解释。在生物学中,还原解释面临着无法克服的障碍;而不实现还原解释,就不能在各分支学科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从而使各分支学科的理论具有不同程度的自主性。其中,诸如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这样的分支,其实就是物理学和化学。根据这样的研究,不可能建立起关于真正生物学现象(如繁殖、发育、遗传、适应等)的解释性理论。正因如此,迈尔才提出把功能生物学和进化生物学作为“各自独立的两个领域”〔6 〕。不用说,在这样两个领域之间实现还原解释,简直是一个神话。

不仅如此,把孟德尔遗传学还原为分子遗传学(这是两个关系最紧密的分支)的努力也不成功。

坚定的还原论者斯盖夫耐尔(K.Schaffner)认为,经典遗传学与分子遗传学之间的还原关系依赖于两个基本的还原函数(也就是对应规则),即基因=f(DNA片断)和基因显性DNA片断指导下合成活性酶。然而,这两个函数关系很难成立。 先是鲁斯(M.Ruse)指出第一个等式不成立,因为孟德尔基因内部不能发生交换,而DNA片断作为遗传单位其内部可以有交换。接着, 赫尔(D.Hull)又指出第二个等式也不成立,因为基因显性与分子机制之间是复杂的多—多关系。由于这种困难,斯盖夫耐尔被迫承认了替代关系(非解释性的),并将他的“一般还原模型”修改为“一般还原—替代模型”〔7 〕。在这个新模型中,一方面是纳入了替代关系,另一方面是同时修正还原理论和被还原理论,从而最终实现的还原已不是我们一开始所追求的了。

迈尔和阿亚拉(F.J.Ayala)等人还证明, 从群体遗传学出发不能解释宏观进化,也即不能把宏观进化理论还原为微观进化理论。生物学中解释的不可还原性是一个很普遍的特点。

生物学解释的第二个特点是目标的浅近性,即,不企图建立现象与本质定律之间的严格决定论关系,不要求预见生物学中的唯一事件。纵观整个生物学,几乎找不到一个象万有引力定律那样的说明。许多被称为“定律”的陈述,虽然含有定律样的成分,但却不太明显和集中,有些只能算作“偶然概括”。科普定律(Cope's law)指出,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其体型将不断变大。这一定律具有一些解释性,因为它毕竟指出了一种倾向或趋势。但是,科普定律只是对观察事实的归纳,没有说明体形增大与进化之间的必然联系。所以,它必然有许多例外,而且不能准确地预见一个具体的进化事件。另外,按照多洛定律,生物进化过程是不可逆的,生物在进化过程中总要保留在所经历的中间阶段形成的特征。高尔德(S.J.Gould)据此宣布,如果多洛定律是普遍的, 则进化事件就是唯一的和历史的,因而进化生物学就没有定律。

有些哲学家以为,缺乏定律就是缺乏科学性,生物学由于没有真正的规律,因而是不合格的科学。显然,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不能建立定律,只是表明生物学所能达到的解释目标受到了客观对象本身的限制。因为研究对象不同而导致解释目标的差异,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不限定解释目标,而是象拉普拉斯那样去雄心勃勃地建立所谓宇宙方程,今天的生物学还将和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一样只开不结果实的花朵。

与上述特点相联系,生物学中的解释策略是多样的。就解释的形式来说,事实陈述、概念、模型以及规律等形式,都可以具有解释的功能;就解释的逻辑而言,生物学中可以有因果解释和功能解释,等等。一句话,生物学解释的表述形式、逻辑途径以及起点和目标,可以因所研究问题的不同而不同。以生理学(主要指人体生理学)为例,我们至少可以总结出三条解释路线。第一,由结构来说明机能的路线,或称结构主义的策略,是通过指出一种机能的结构基础来达到解释的目的的。例如,只要指出胃粘膜上广泛分布着各种管状腺,它们能分泌具有消化作用的胃液,也就解释了胃的消化功能。然而,这种解释有时要借助于假定的实体,使我们感到不满。巴甫洛夫就假定大脑皮质两个相应的代表区之间能建立“暂时联系”,而这又是条件反射的结构基础。

第二,由功能来说明结构或功能解释的路线。其基本表述形式是:为了完成F功能,所以有S结构。肺为什么由大量的小肺泡组成?对此的功能解释是:肺泡的大量存在能扩大气体交换面积,从而提高气体交换的效率。功能解释的合理性历来是有争议的,有人企图将功能解释还原为因果解释,有人则要彻底消除它或肯定它。如果考虑到解释目标的限定性,那就应当把功能解释看作是关于结构和功能相互适应这一事实的陈述形式,从而否认其合理性是不妥当的。

第三,控制论解释,即通过建立一种调节机制的控制论模型,来解释机体的调节功能。例如,人的体温调节就是一个控制论过程——由温度感受器、温度调节器和神经中枢通过反馈等机制控制体温的变化。与结构解释相比,控制论解释只关心信息传递的路径,而不关心这一路径的化学组成。

在进化生物学中,宏观进化和微观进化也是按不同的解释策略被说明的。对于前者,解释的起点或基础是生物的表现型,涉及适应、趋同、进化速率以及高等分类单元的起源等问题;对于后者,解释的起点或基础是基因型,主要以基因频率的变化来解释进化。有些研究达尔文的学者还特别指出,达尔文在进化解释上是个因果多元论者;一方面,他是个严格的机能主义者,因为他强调适应解释;另一方面,达尔文又是结构主义者,因为他也强调在结构的基础上解释适应〔8 〕。

3

说生物学解释有某种限度,这是与物理学相比较而言的,是说我们对生命现象的理解还达不到对物理现象的那种理解程度。就人类智力的需求而言,解释的限度当然令人不满足。可是,明确这种限度才能提出和解决那些我们能够解决的问题,也才能把科学切实地推向前进。如果不明确一个领域中科学解释的限度,那就意味着对这个领域还缺乏必要的了解,从而可能把研究的目标定位在不实际的高度上。简而言之,把生物学解释目标定位在科学语言所及的高度或范围,是生物学进步的重要表现。

在生物学领域,我们面对的是大量的不规则或特异的现象,很少有真正的规则性。如果企图把解释目标定在给出某种整齐的规则上,就得借助于臆想和假定来补充规则性链条上缺失的环节,或消除多余的部分。拉马克的进化理论就是这样的例子。他相信,自然界中有一个产生出各类生物的固定程序,这个程序可以表述为从环境变化到形态结构变化的因果链。拉马克假定,动物的内在“需要”能够刺激生理上的兴奋,而生理变化又导致结构的变异。与这个假定相联系,他还总结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两个法则。按照拉马克所设想的这个图景,一切生物都应当逐级向上发展,从而地球上就不应该有低等生物。为了解决这个困难,他不得不寄希望于自然发生论,用不断地由非生命自然界中直接产生出来的低等生物,来填充前一种生物进到较高等级后留下的空位。我们可以看出,拉马克通过模仿物理学建立了一个纯机械论解释模式,他的大多数错误都源于这个解释模式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不能达到的。

与拉马克不同,达尔文更关注多样性起源问题,而不是整齐的垂直进化规律。他说:“在‘创造的计划’、‘图案的同一性’之类的说法下,我们的无知多么容易被遮盖起来,而且还会在只是把事实复述一遍的时候想象自己已经给予了一种解释。”〔9 〕可见,达尔文不想象拉马克那样去发现自然界的固定程序,而是要通过研究具体的物种去发现一种进化的机制。他所给出的最重要的因果解释就是自然选择,由这个伟大的自然法则并不能预见具体的进化事件。达尔文清醒地认识到,自然选择并不是物种起源和变化的唯一手段,至少它没有涉及到“无数连续的、轻微的、有利的变异”是如何产生的问题。

从亚里士多德到达尔文的生物学和从盖伦到贝尔纳(C.Bernard )的生理学,所提出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具体,解释的目标也越来越实际。亚里士多德用他的生物阶梯来显示生物的三种灵魂,进而回答什么是生命的问题。不用说,生物阶梯是亚里士多德整个宇宙体系的一部分。与亚里士多德相似,盖伦也是要形成一个生理学理论体系,要用他的“三元气说”彻底解释生命“活”的性质。在达尔文那里,“生命本质”问题被避开了。同样,贝尔纳也把生理学的目标限制在“近因”的范围内,反对去探索“事物的最初原因”和“生物界的绝对真理”〔10〕。这种转变,无疑是进化论和生理学在19世纪取得重大进展的必要前提。

适当限制科学解释目标是科学进步的一个标志,这一朴素的道理被波普尔忽略了。他认为,一种进步的理论应能从某种更简单而有力的统一观念出发,把迄今尚无联系的事实之间和理论实体之间联系起来,或建立更普遍的定律,这是知识增长的首要要求。斯宾塞(H.Spencer )是个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对进化问题有过一些空洞的议论,主要是企图通过物质的“分化”和“组合”来解释生物系统的终极原因。波普尔在依据他的知识增长要求来比较达尔文理论和斯宾塞理论时竟然认为,“斯宾塞试图系统表述进化的普遍规律,……不是没有价值的,并且可能是十分正确的”;而“达尔文的进化论没有提出这样的普遍定律”,也“没有就任何单个有机体或任何单个器官的适应进化给出真正的因果解释”〔11〕。任何人都知道,斯宾塞对进化论的贡献几乎等于零。波普尔之所以得出如此离奇的结论,主要是因为他过于看重“更加普遍”这个要求。

生物学解释的限度还提示我们:各门科学的理论化或精密化程度不同,因而不能一律地期望它们给出象物理学定律那样的精确解释和预见。根据不成熟的原理去安排过去的历史顺序,再由此预言未来的各种细节,这是一种越来越明显的倾向。只要把这些东西冠以“科学”的称号,人们就以为那是“普遍定律”,无论什么复杂的现象或过程都可以由它作出严格决定论的解释。不用说,这种倾向正在使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变得模糊,使公众受伪科学误导的危险也在增加。明确指出科学解释的限制因素,有利于克服这种倾向,让公众在冷静思考的基础上来估计科学的解释力。

参考文献

[1]C.G.亨佩尔:《自然科学的哲学》,陈维杭译, 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年,第94页。

[2][6]迈尔:《生物学哲学》,涂长晟等译,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2年,第15、24页。

[3]Cartwright,N.(1991),How the Laws of Physics Lie.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P.25.

[4][5]Simpson,G.G.(1964),This View of Life.New York:  Harcourt,Brace & World.P.129.,P.135.

[7]Schaffner,K.F.(1993),"Theory Structure,Reduction,andDiscsciplinary Integration in Biology",Biology and Philosophy8:319-347.

[8]Tsma,S.T.(1996),"Darwin's Causal Pluralism",Biology and Philosophy 11:1-20.

[9]达尔文:《物种起源》,周建人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 年版,1981年重印,第5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