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好老师的重要性

好老师的重要性

时间:2023-06-07 09:26:21

好老师的重要性

好老师的重要性范文1

明天是我国第三十个教师节,很高兴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同大家共度教师们的节日。首先,我祝在座各位教师和未来的教师节日好!借此机会,我向全国所有教师,致以崇高的节日敬礼!大家辛苦了,党和人民感谢你们!

北京师范大学是百年名校,是我国最早的现代师范教育高等学府,学校“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十分精练地诠释了“师范”的意义。112年来,北师大为国家、为民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老师和各类人才,也曾拥有过、鲁迅、梁启超这样的一代名师。这是北师大的光荣和骄傲。

刚才,我听了有关教师节和你们学校基本情况的介绍,参观了庆祝教师节30周年展览,考察了心理学院的心理学实验室,观摩了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教学现场,同老教授们见了面。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

见到你们,我就回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教过我的老师很多,至今我都能记得他们的样子,他们教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学生时代是人一生最美好的时光,长身体、长知识、长才干,每天都有新收获,每天都有新期待。我希望在座的同学们,也希望全国2.6亿在校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多学知识,多学道理,多学本领,热爱劳动,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各位老师、同学们!

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正所谓“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在古代,孔子被推崇为“大成至圣先师”,被誉为“万世师表”。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发展史上,英雄辈出,大师荟萃,都与一代又一代教师的辛勤耕耘是分不开的。

新中国成立65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极大提高了全民族素质,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全社会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经历了历史上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各国纷纷调整发展战略,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希望广大教师认清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努力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各位老师、同学们!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好老师呢?今天,我想就这个问题同大家做个交流。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好老师的形象。做好老师,是每一个老师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也是每一个老师的理想和追求。我想,好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显身手,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

第一,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正确理想信念的人能够成为好老师。唐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位的。一个老师,如果只知道“授业”、“解惑”而不“传道”,不能说这个老师是完全称职的,充其量只能是“经师”、“句读之师”,而非“人师”了。古人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

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党和人民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好老师的理想信念应该以这一要求为基准。广大教师要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严肃认真对待自己的职责。要注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好老师应该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

广大教师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第二,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一个老师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面老出问题,怎么能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

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老师自我修养。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应该是每一个老师的不懈追求和行为常态。好老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

好老师的道德情操最终要体现到对所从事职业的忠诚和热爱上来。好老师应该执着于教书育人。我们常说干一行爱一行,做老师就要热爱教育工作,不能把教育岗位仅仅作为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业。有了为事业奋斗的志向,才能在老师这个岗位上干得有滋有味,干出好成绩。如果身在学校却心在商场或心在官场,在金钱、物欲、名利同人格的较量中把握不住自己,那是当不好老师的。

现在,很多地方做老师还比较清苦,特别是农村基层小学老师很辛苦,收入不高,物质生活不是很宽裕,有些家庭负担较重的老师生活还比较困难。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关心广大老师特别是生活工作有困难的老师,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同时,老师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兢兢业业做好工作。做老师,最好的回报是学生成人成才,桃李满天下。想想无数孩子在自己的教育下学到知识、学会做人、事业有成、生活幸福,那是何等让人舒心、让人骄傲的成就。

第三,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老师自古就被称为“智者”。俗话说,前人强不如后人强,家庭如此,国家、民族更是如此。只有我们的孩子们学好知识了、学好本领了、懂得更多了,他们才能更强,我们的国家、民族才能更强。

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学生往往可以原谅老师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老师学识浅薄。“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知识储备不足、视野不够,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

国外有教育家说过:“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在信息时代做好老师,自己所知道的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好老师还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

陶行知先生说:“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这就要求老师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过去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这个要求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要有一潭水。

第四,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育风格可以各显身手,但爱是永恒的主题。爱心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爱心能够滋润浇开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老师的爱,既包括爱岗位、爱学生,也包括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有人说,好老师的眼神应该是慈爱、友善、温情的,透着智慧、透着真情。好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应该是充满爱心和信任的,在严爱相济的前提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有爱才有责任。好老师应该懂得,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正是因为爱教育、爱学生,我们很多老师才有了用一辈子备一堂课、用一辈子在三尺讲台默默奉献的力量,才有了在学生遇到危难时挺身而出的勇气,才有了敢于攻克新知新学的锐气。老师责任心有多大,人生舞台就有多大。

老师还要具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的品质。离开了尊重、理解、宽容同样谈不上教育。“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也多术,就是要求老师具有尊重、理解、宽容的品质。这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受到尊重、得到理解、得到宽容,是每一个人在人生各阶段都不可缺少的心理需要,儿童和青少年更是如此。一些调查材料反映,尊重学生越来越成为好老师的重要标准。好老师应该懂得既尊重学生,使学生充满自信、昂首挺胸,又通过尊重学生的言传身教教育学生尊重他人。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老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性格爱好、脾气秉性、兴趣特长、家庭情况、学习状况不一的学生,必须精心加以引导和培育,不能因为有的学生不讨自己喜欢、不对自己胃口就冷淡、排斥,更不能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对所谓的“差生”甚至问题学生,老师更应该多一些理解和帮助。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重要位置,老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好老师一定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

我看了不少优秀教师的事迹,很多老师一生中忘了自己、把全部身心扑在学生身上,有的老师把自己有限的工资用来资助贫困学生、深恐学生失学,有的老师把自己的收入用来购买教学用具,有的老师背着学生上学、牵着学生的手过急流、走险路,有的老师拖着残疾之躯坚守在岗位上,很多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这就是人间大爱。我们要在广大教师中、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

好老师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在教育改革发展中锻炼成长起来的。衷心祝愿每个教师都能成为符合党和人民要求、学生喜欢和敬佩的好老师,希望每个孩子都能遇到好老师。

各位老师、同学们!

我国人口多、国土广、地区差异大,有2.6亿学生和1400万教师,搞好教育事业任务艰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2012年以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这是很大的一件事。我国经济总量虽然已经是世界第二,但我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教育资源历史积累不足,地区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总体条件还不是很理想,教师特别是基层教师收入总体水平不高,办学条件标准不高,教育管理水平亟待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继续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使我国教育越办越好、越办越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一流教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紧迫任务。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满腔热情关心教师,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维护教师权益,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鼓励有志青年到农村、到边远地区为国家教育事业建功立业。要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找准教师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的质量。要让全社会广泛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这些年,媒体报道了个别老师道德败坏、贪赃枉法的事,对这些害群之马要清除出教师队伍,并依法进行惩处,对侵害学生的行为必须零容忍。

好老师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方法;教学水平

初中政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初中政治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政治知识,还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政治素养,老师们也可以通过初中政治的教学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初中政治教学的必要性是老师们都清楚的,老师们需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老师们也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在学习中的主动性。那么,到底该怎样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将在下文谈论自己的观点。

一、提高老师的职业素养

老师们在进行初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老师们要明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们要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无论是在知识水平方面,还是品德修养方面都能够起着重要的表率作用,初中政治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帮助培养好的品德,老师们需要重视自身的品德修养,我们经常会看到老师们在课堂上会有一些不当的行为,老师们可能会说一些脏话,做出一些不符合身份的行为,老师们的这些不当的行为对会在学生心中留下很大的影响。老师们需要注重自身品德的修养,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要坚定不移地践行师德操守,老师们需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自身的言传身教来教育学生。

老师们需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初中政治教学也发生了很多改变,我们可以看到在传统的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采用的教学模式是“灌输法”,这种教学方法是说,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会把政治知识强行地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够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对老师的教学效果是有很大影响的,也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这样的教学方式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是单纯地学生当成了知识的容器,根本不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在新课改之后,老师们会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会更尊重学生的想法,也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获得政治学习带给他们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二、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初中政治老师在教学之前还应该明白自己在课堂上的地位,很多老师在教学的时候都会把自己当成课堂上的主体,老师们把自己当成权威,在教学中只注重自己的教学,而不重视学生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是不对的,老师们需要转变自己的这种思想,老师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引导性教学,要让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老师们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辅助,老师们要能够通过自己的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鼓励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能够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注重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也是非常重要的,课堂提问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政治知识,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课堂提问来推进课堂教学,老师们的课堂提问是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置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老师们在进行设计课堂提问的问题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能能力,课堂提问能够让学生在回答问题中学习和深化知识。我们可以看到老师们在课堂提问中存在有很多问题,老师一万的有效性非常低,老师们在课堂上提出乐太多的问题,这就导致学生对老师的提问产生了一种厌倦的心理,老师们在课堂提问的时候不应该只注重课堂提问的数量,老师们需要重视课堂提问的质量,宁愿少提两个问题,也要提一些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老师们提问要讲究技巧,不能够总是问学生一些太过简单的问题,这样不能够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不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们在进行课堂提问之后,还要允许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每个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想法,这样能够使得学生一起进步。

四、布置作业要讲究分寸

作业也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老师们需要通过作业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而且作业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数学知识,老师们在给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需要围绕着教学的重难点来进行,老师还需要实现准备好哪些作业该以怎样的方式来完成,比如说,老师们给学生布置一张试卷自然是让学生进行书面作答,而老师让学生分成小组就“学生应不应该玩游戏”来进行辩论,这个作业就不需要学生进行书面作答,学生可以在课下收集一些资料,之后在课堂上辩论才能够从容应对。

五、结束语

初中政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老师们在进行初中政治教学的时候需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老师们需要发挥学生们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老师们还要进行课堂提问,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老师们还需要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通过作业来消化和吸收知识。

【参考文献】

[1]苏清强.新课程下初中政治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探讨[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6(10)

好老师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初中体育;学生主体性;方法途径

如何让初中生在体育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不仅是学生自身应该努力提高和探索的问题,也是广大初中体育老师应该热切关注的教学重点。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教学中去,也有利于初中体育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在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提高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本文根据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对如何提高初中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提出以下几点方法。

一、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的主要动力。

作为初中生,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之下,应该注重身体素质的加强,同时也应该学会放松自己。由于升学压力的存在,让很多学生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更不要说积极主动地参与了。这就导致了初中生不仅在身体素质上逐渐下降,对体育课堂也失去了兴趣和积极性。因此,作为初中体育老师,从教学课堂的严谨性、科学性角度出发以及为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考虑,体育老师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比如说,在体育课堂上,老师应该给学生普及体育运动的重要性,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体育课堂。再者,在课堂中,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有更多的自我选择的空间和权利。比如说,很多体育老师喜欢在上课前给学生安排跑步进行预热,让学生先舒展一下筋骨再进行体育运动,很多学生并不喜欢跑步,很多时候老师的强制要求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兴趣。其实老师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学生先舒展筋骨进行课前热身,体育老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权利和选择被尊重了,并且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这也是学生发挥自己主体性的体现。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课堂气氛和教师个人形象是让学生能否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因素。在一节体育课中,如果气氛过于压抑紧张,学生就不敢提出自己的主观性想法,不能对老师提出自己的学习要求,从而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再者,很多初中体育老师个人形象非常严肃,上课时对学生总是言辞令色,让学生望而生畏,学生不敢与老师交流与讨论,也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课堂变成了老师主导的单方向传授的课堂,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群体。在我国很多高中教学中,总是很容易发生类似的事情:个别学生因为一些原因总是拖班级的后退,比如说,打篮球投不进篮,跑步总是跟不上等,这时候老师往往会对这类学生进行严厉批评和重点训练,其实老师可以换一种方式去提高教学效率。比如说,老师与学生交流一下,学生是因为什么原因而不能够跑得快等,这样与学生共同努力找出方法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从而学生不会在课堂上过分紧张和压抑。另外,在课堂上,老师要多以积极鼓励的语言去激励学生,比如,学生在跑步时快要达到终点,老师可以说:“终点已经在眼前了,你们是最棒的,加油!”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进行集体活动,老师也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自由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选择自己想参与的互动。这样,学生才能积极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才能够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征和需求去改善教学。初中生的主要特征是,一部分学生比较消极,总是不参与活动。但是大部分的学生是比较积极主动活泼的,愿意进行集体活动的。初中体育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整体特点,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把学生分成几个实力相当的小组进行比赛,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现体育教学的乐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比如说,老师可以举行赛跑接力,由于竞争关系,每个小组的成员都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学生会全身心投入其中,会为此出谋划策以及排兵布阵,这样的过程,也是学生积极投入的过程,也正是学生发挥其主动性的过程,提高对课堂参与的热情。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出学生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

总而言之,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意识和努力,还需要广大初中体育老师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让教学方法更能反映学生的需求,更容易被学生所接纳,让学生在提高自己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能够培养起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情,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

好老师的重要性范文4

1.老师问题的设置上存在问题

老师设置的问题可以分为很多种,如知识的提问、能力的提问、分析的提问、应用的提问等。老师在课堂提问的问题设置上应该注重从多种的角度进行提问,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问题独立思考的问题。现今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老师在问题的设置上一般比较注重知识的提问,提问的内容多为教材中可以找到的概念和内容,所以当老师提问时,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从书中找答案,从而就不能将课程提问的方法正确的应用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独立思考的价值取向上。

2.老师提问的方式上存在问题

老师提问的真正目的是,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的方式应该面向一个班级的全体学生。尤其是学习能力不好的学生更应该提问。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老师提问的方式更多的注重提问的效率而不是注重提问的公平,也就是说老师大多数只提问学习较好的学生或者坐在前面的学生,这样学生答题的正确率就会很高。尤其是在有其它老师听课的情况下更是将题目直接告知某个学习好的学生,这样就会使提问流于形式。同时老师然学生举手提问,一般只有学习好的才会举手,这样也不能做到提问方式的公平性。再者在政治课中,由于科目偏向文科,是女生的强项,所以老师提问女生的概率要比男生的概率要高的多。

3.老师提问的内容上存在问题

老师提问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提问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提高学生的政治成绩,但是在大多数的政治课堂中,学生很不愿意被老师提问,有时还会对老师的提问产生厌烦的心理,根本就不可能从实际上起到提问的作用,也就是说老师提问的内容过于理论化,不能从学生的情感出发,从而使学生不愿被提问。所以政治老师应该正视自己在提问过程中的缺陷,从而使提问成为真正让学生喜欢的上课形式。

二、高中政治课堂上教师提问的价值取向问题策略

1.在问题的设置上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老师问题设置的价值取向是能够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就需要在问题的设置上进行创新,不能依然沿用传统的问题设置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提问,同时问题的设置不能仅仅注重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应该要多多设置分析性问题、评价性问题、应用性等问题。如在老师讲授《文化与生活》这一课中,对于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影响问题上,老师一般提问“文化对经济、政治产生什么影响”而不是然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能力来独立思考。所以老师应该这样提问“谁能举例说明文化对政治和经济的影响”,从这就能够看出学生课外知识的掌握能力,并且学生提出的例子多为学生本身喜欢的话题,能够引起全班的共鸣。

2.在提问的方式上注重公平的重要性

政治课堂上老师进行提问的方式价值取向是,要通过提问的方式来使班级内的所有学生能够加强对知识的掌握,从而提高学习的能力。所以就需要老师在课堂提问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公平性,老师可以采取轮流提问的方式,争取每个学生都可以站起来回答问题,同时要尽量少用集体回答的方式,多运用个别同学回答问题的方法,来避免学生不进行独立思考的不足。高中政治课教学多为好几个班级就一个政治老师。所以就促使老师对许多不积极的学生不够了解,从而也不会提问到他,所以为了提问的公平性老师还应该加强自己的教学水平,多多在课下加深对学生的了解。

3.在提问的内容上注重情感的表达

老师在提问的内容上应该注重情感的价值取向,来使提问的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首先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表达,老师提问的内容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提问的方式能真正的被学生所认同。再者是老师在提问的方法上注重情感的表达,例如,在讲授《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这一课时,老师可以通过放视频如“汶川大地震”中政府积极组织救援的视频。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老师就可以依据这个进行提问。

三、结语

好老师的重要性范文5

我一直这样认为,“班主任老师应该是班级的核心和灵魂,一个好的班主任老师就是一个好的班级,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一门爱的艺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

从当初对班级管理的一无所知,到现在的颇有一些收获,个中滋味,非言语所能表达,其中,既有失败的辛酸更有成功的喜悦!我深深的知道,做班主任老师难,做新形势下的班主任老师更难。

崇高的人格魅力、渊博的学识、宽阔的胸襟、果敢的作风、无私奉献的精神、生动风趣的课堂教学艺术。这些品质都应是一个现代优秀班主任老师所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

教育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我们做一个充满爱心的、学习型的班主任老师。

班主任工作的灵魂和核心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老师对自己的班级首先应该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爱每一个学生,对他们的心灵、学习、健康、发展等全方位的关爱,是一个班级健康发展的前提。好的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的影响甚至是终身的。蔡云芝先生对魏巍的无私关爱,彻底的改变了魏巍的一身,为我们成就了一个伟大的作家!安妮。莎莉文老师对海伦。凯勒慈母般的呵护,影响了海伦。(班主任 )凯勒的一身,使一个又聋又哑而且双目失明的对生活已经失去了信心的人,成为了全世界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由此可见,班主任老师对学生无私而伟大的爱,是抚平学生心灵创伤的一剂良药,更是促使学生健康成长,驱散心灵阴霾的一盏航灯!

当然,教育只有爱是远远不够的,教育形式的不断发展变化,还向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做一个学习型的老师,与时俱进,才能够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我们应在搞好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地加强学习,主动的与先进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方法接轨,用自己崇高的人格魅力、渊博的学识去感染学生、启迪学生,我们虽不能人人都成为大师、名师、专家,但是,只要我们努力学习,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老师还是可能的!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位班主任老师时刻牢记的警言。

教育的特殊性需要我们做一个创新型、智慧型的班主任老师。

教育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技术。它对老师的要求非常特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孩子们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我们班主任老师的最大作用就是创造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的挖掘学生的潜力。用自己崇高的人格魅力、渊博的学识、宽阔的胸襟、果敢的工作作风、无私奉献的精神、生动风趣的课堂教学艺术去引导学生、启迪学生、感染学生,使他们都能够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健康成长!李镇西、于漪、魏书生等老师无一不是班主任、学科老师中最杰出的代表!他们个性鲜明、方法前卫、理念超前、见解独到。在所有人的心目中,他们既是优秀的学科教师,更是超群的班主任老师!

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具有大智慧的、创新精神的艺术。班主任老师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我们应该是教学的业务能手、是学校的品牌和口碑!学生、家长、社会对我们应该有绝对的信任感,我们还应该是一名钢琴师,在班级的发展、学科教师等方面起好沟通和协调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奏出和谐的音乐!班主任教师的智慧就在于做班级发展的一面旗帜、一盏航灯,公平、公正、客观的善待班级的每一位学生。也难怪,我们的许多家长要选择一个好的班主任教师,而不在乎其他情况的原因或许也大都在此吧!

创新精神的核心和前提是尊重和爱。尊重和关爱班级的每一位学生,只有在这一基础之上开展工作,才可能谈得上创新。否则可能会因循守旧。尤其是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我们要用多种教育或教学艺术对学生加以引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学生的一切都被尊重了,身心才自由,因为自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自由的学生才会快乐,才会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班主任教师应全力为之创造这样的氛围,使班级的学生真正的做到“张扬个性、释放潜能,从而达到远举高翔”之目的。

由此看来,班主任工作既是一份责任,还是一份荣誉,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老师除了具备崇高的人格魅力、渊博的学识、宽阔的胸襟、果敢的作风、无私奉献的精神、生动风趣的课堂教学艺术这些品质外,还要意识到自身的价值:

“班主任老师是班级的核心和灵魂,一个好的班主任老师就是一个好的班级。

“班主任老师应该是班级的一面旗帜、一盏航灯。”

好老师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问题;对策;分析和建议

为了更好的应对我国新课改的新要求,促使小学数学教学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不断地加快小学数学教学的进步和发展,所以,对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要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小学数学是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较为基础、较为重要的课程之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其教学水平,促使其教学效果有一个更高的提升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就是针对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结合当前实际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意见。

一、新课改背景下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新要求

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前进和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和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和转变,因此,现在我国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方法也有了一定变化。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新课改背景下,在这一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尤为体现在对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要求有了一定的提升,和以前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不同的是,现在对老师的要求更高,对课堂效率和效果的要求更加严格,更加需要发挥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并且,现在的课堂并不希望老师出现拖堂的现象,要求老师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就要完成相应的任务,不能够过分的占用同学们的课余时间,影响同学们休息。这就要求老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认真对待课堂教学,首先要转变老师自己的观念,并且,老师对语文学科的性质要有一个准确的把握,要更加注重对同学们数学思维的培养。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小学数学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缺乏创造性和灵活性,老师的教学内容比较呆板,而且,老师观念还是比较陈旧、落后,受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较为严重。在我国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是比较注重对老师和课本的作用,也就是说我国一直以来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都是以课本和课堂为中心。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我们的老师在进行具体的课堂传授之前必须要做好相关的课堂准备,比如说:老师在上课前要写好与这堂课有关的教案材料;还有老师要准备好与课堂有关的教学工具,像尺子、圆规、三角板;老师还应该要准备好与课堂有关的幻灯片,搜集相关的图形和图案,帮助同学们更加直观的理解,可以为同学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总体而言,现阶段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是由老师灌输式的向同学们灌输相关知识,老师仅仅需要做好的是自己先好好的理解课本,将我国的小学数学课本理解透彻,对课本有一个较好的把握,要从整体上把握好我国小学数学课本的整体结构,只有在宏观上对我国的数学课本有一个很好的掌握,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才可以正确的把握好学习的重难点,才能够有方向性的向同学们进行讲授相关知识,并且,老师在对课本有一个很好的理解之后,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思路可以变得很清晰,讲授起来有条不紊。总而言之,现阶段我国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注重的是老师和课本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同学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及忽视了学生自己的实践过程和学生组织能力的培养。

其次,我国的小学生在具体的数学课堂中很被动,课堂完整地被老师所掌控,所有的一切都在老师的控制范围之内。一般来说,数学是一门较为深奥的学科,同学们要想很好的把握这一学科更加需要他们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需要学生自己的不断探索和研究。然而,课堂上学生没有被老师留下任何主动思考的机会,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照老师在上课前所准备好的课件进行的。同学们没有很多自己思考的机会,也没有留给他们自己探索、自己推导相关定理和规律的机会,这样的话同学们对于基本知识、理论的理解就不能够做到很透彻,不能够很好、很快、很牢固的记住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三、改进目前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和建议

第一,我国的课本要进行一定的改革。我国的课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适当的增加一系列的探究环节,引导老师在课堂上组织同学们自己去探究相关的环节,自己去探讨、推导一些课本索要自己掌握的定理、定律。比如说:我国的苏教版国标本教材,主张通过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以及操作模式的构建,进行初步的理论概括,丰富和拓展现代课堂教学的操作性理论,促进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总之,我国的教材编排需要做一些调整,要更加注重对我国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培养,鼓励他们自己去探究相关的知识。

第二,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老师在具体的备课过程中,要更加积极地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思考,要更加偏向于对学生探究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老师在进行理论讲解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自己推导,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思考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提升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要不断的提高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实践能力。老师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中心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促进课堂的进步和发展。

第三,学生要积极、主动地融入到课堂中来。学生要不断地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主动回答课堂问题,配合老师的教学。学生主动思考,踊跃发言,是提高课堂氛围主要动力之一。

四、结语

适应时代的需要,满足新课改的要求,不断地推动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提升,这是进一步提升我国教育的重要方法。学生学习能力、探索能力变强,课堂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是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转变的主要表现。

参考文献:

[1]王志宏.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研究,2010,09

[2]顾建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12;136-138

[3]宋运明.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特点研究,2014-10-13

好老师的重要性范文7

关键词: 家园关系 有效沟通 思考与对策

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把与家长沟通的技能、能力作为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足见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在幼教中的特殊重要性。沟通是一种相互理解,彼此接纳对方观点、行为,在双向交流中彼此互相协调的默契。而要取得家园的有效沟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沟通的策略,取决于教师与家长之间建立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亲密感情和良好关系。教师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是每个学校管理者及教师应该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为了了解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情况,我园在内部作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分三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沟通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是沟通方式,第三部分是沟通能力。从调查情况看,老师已经普遍认识到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的必要性,这为做好家园沟通在思想上提供了保障。但是由于我园教师年轻,缺乏工作经验,工作中虽有良好的愿望,有时却达不到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在与家长的沟通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一)存在的问题

1.对幼儿教育的观念、态度与教育方法的分歧。

幼儿园老师的教育方法和家庭中家长的教育方法发生分歧,产生教育不一致。如:有的家长怕自己的孩子吃亏,“教育”孩子:别的小朋友打你,你就打他;而老师教育幼儿互相谦让,团结友爱。这样不统一的教育很难使家园形成共育的局面。

2.对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出现问题进行归因的矛盾。

如小朋友有打人的不良习惯,教师纠正多次,仍有反复现象。当老师向家长反映时,家长则说,这是在幼儿园跟别的小朋友学的。对此,老师和家长双方可能会相互责备对方没有教育好幼儿,不寻找具体的原因就把责任推给对方。家长可能会埋怨教师对幼儿的行为不够关注,而教师又抱怨家长溺爱放纵孩子,等等。

3.教师与家长的地位不平等。

主要表现在幼儿园以幼儿教育为中心,老师习惯了“主动出击”,对家长要求这、要求那,很少考虑家长的需要和想法,使家长处在被动服从的位置上,这也造成了部分家长的抱怨和不理解。

(二)主要原因

造成家园合作上存在的问题,固然有社会原因、家长原因等一系列因素,但教师方面却是家园沟通的关键因素。根据以上问题,分析教师方面的原因如下。

1.教师观念有偏差。

一些老师认为,只要把孩子带好,每天按部就班地完成各项工作就行了,至于与家长有效沟通,是可做可不做的事。因而很难认识到家长教育资源的优势,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2.教师沟通意识不够。

一些老师缺乏主动沟通的意识,认为家长缺乏幼儿教育的知识,不懂幼儿教育,和家长沟通难度大,效果不明显。

3.教师缺乏耐心教育。

孩子有明显的不良习惯,老师缺乏耐心,把有过失的孩子、管不了的孩子推给家长。此时,家长或用暴力制服幼儿或认为老师看不起自己的孩子,于是,家长与老师之间的矛盾自然也就产生了,家长也不会很主动地配合老师的工作。

4.教师缺乏沟通能力。

主要表现在沟通的内容较片面,沟通的形式较单一,沟通艺术性较缺乏,沟通的频率较低。往往造成家长的误解甚至抱怨,使家长对老师失去了信任。

5.沟通缺乏实效。

老师与家长的合作流于形式,缺乏实效。在家园合作中,一些老师比较关注各类活动是否已组织,以及活动的频率高不高,而较少关注活动的效果及影响力。因此造成了很多沟通和活动是表面上的完成,实质上并没有起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二、促进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思考与对策

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引导和帮助形形的家长共同担当起教育孩子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及时了解和分析掌握家长对家园共育的态度,并结合不同的家长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沟通策略,以使更多的家长更有效地参与到家园共育的工作中来。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有沟通的情感

1.尊重家长,与家长建立平等友好关系。

尊重家长、与家长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是保证与家长顺利交流的必要条件。老师和家长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幼儿的教育者;目标也是一致的,都想培养好幼儿。因此,如果老师以一种平等友好的态度对待家长,将家长视为朋友,尊重家长,听取家长的建议,乐意与家长交谈,那么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就会比较融洽。比如说你开学即将带一个新的小班,就像和陌生人打交道一样,和新生家长初次接触(家访),老师给他们的印象很重要,这时如果你拥有热情友好、亲切温和的态度,将会给家长留下“好相处”的印象,同时他们也会通过你传达出的友好信息,揣测老师将来会用怎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孩子,这些都会成为今后教师、家长长时间相处、交流的感情基础。那么这种平等友好的态度怎么营造呢?第一,学会“微笑”。微笑是一张名片,微笑的老师具有亲和力,在和家长交流时,一个友好的微笑和礼貌的点头,都能使交流、理解在良好的气氛下进行。第二,学会“礼仪”,比如说和家长交谈时要用眼睛注视对方,并且要和他们平视,也就是要站起来或者让家长坐下来和你对话;当年长的家长与你交谈时,要有礼貌的称呼,可以随着孩子一起喊“奶奶”或“爷爷”;在迎接小朋友或是和小朋友告别时,主动回应孩子和家长,等等。第三,注重形象。老师得体的穿着也是对家长的尊重。穿着得体、大方的幼儿教师总是能得到家长更多的好评。幼儿教师切忌打扮得过于时尚和另类,否则会给家长带来不稳重、不可靠的感觉,随之而来的就是家长对老师的不信任。只有建立了这样一种平等、尊重、友好的情感氛围,才能有利于老师和家长之间理解和信任的建立。反之,如果老师以居高临下的态度与家长沟通,就只会出现僵局。

2.关爱孩子,赢得家长的积极主动配合。

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他们很关注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老师要真诚关爱每一个孩子,那与家长之间的交谈会让家长感受到老师是诚意关心自己的孩子,因而家长就会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意见而与之积极配合。对于一些不太容易沟通,总是绷着脸的家长,老师也不能放弃,要以自己对孩子关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家长,让家长感到自己和孩子被尊重、被关注,真正在人格上平等,在情感上相容,在思想上交流。这样才有助于在和家长沟通中达成共识。

(二)有沟通的能力

1.具有了解家长的能力。

教师如果具有了解家长的能力,那么与家长沟通就会减少不必要的障碍,交流沟通就会顺畅。这种能力包括:一是第一次见面时的了解能力。家长与老师第一次见面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老师应该从家长的问话、语气、动作中好好分析不同家长的心理,因人而异,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相结合,如:有的家长关注学校的伙食,有的家长关注学校的教学,有的家长则关注教师的态度,等等。了解谈话更有针对性,也更能引起家长的共鸣,赢得家长的信任。二是平时对家长的了解能力。对于家长的一些教养态度,老师也要尽可能了解,方法是从孩子的谈吐言行中,从与家长的短信、电话沟通等去了解。

2.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

有的教师在与家长沟通中,往往人云亦云,缺乏对话题中心的把握,面对家长的问题不能给出专业的、深入的解答,使得家长难以产生认同感。因此,要想让家长信服师,老师就不能落伍,这就要求老师必须不断学习,博学多才,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要站在时展的前列。老师的教育思想应该是超前的,老师所采取的方法应该是行之有效的,这样与家长沟通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三)有沟通的艺术

1.对家长多信赖、理解,少指责。

每个家庭情况不同,一方面有少数家长或忙于工作,或忙于赚钱,家教意识薄弱,甚至有的全部托付给老人看管,对孩子只是生活上的关心,也不会与老师沟通。另一方面,有的家长自身文化素质较低,不会给孩子正确的教育。还有一部分家长对孩子溺爱,对老师怀有戒心,只要老师稍加严格,就认为老师跟自己的孩子过不去。错误的理解、错误的做法导致家长不能和老师配合。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双方心理上架起信赖、理解的桥梁。老师体谅家长,理解家长的难处,为家长着想,站在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家长反过来也会为教师着想,很多问题也就很容易解决。如案例:学校的成长档案,家长抱怨老师怎么老是布置作业,老师抱怨家长一点也不配合,从来不做作业。这样抱怨下来只会增加双方的不理解和隔阂,还是没有解决问题。方法:老师首先应该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向家长说明意义及方法。只有在家长理解基础上才会得到家长的支持。

2.对孩子多表扬、鼓励,少批评。

心理学上有个实验:如果每天有人夸你一句,你的自信心、快乐指数和创造力就会保持在最好的状态。孩子成长的动力来自赞扬,他们渴望得到成人的肯定,尤其是教师的肯定。而家长往往深受中国几千年来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的影响,更在意老师对孩子的评价。他们因为关心孩子的在园情况,自然希望教师能够多谈谈自己的孩子,更希望听到老师对孩子的褒奖。有时这份心情会让老师烦恼:这些家长就喜欢听好听的。其实换位思考,你也会这样。因此,在与家长接触中,老师不要吝啬自己的夸赞,只要孩子有优点、有进步,就及时反馈给家长,并大大赞扬一番。同时老师也要肯定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成绩,以及孩子自身的优点,这样不仅能让家长放心孩子在园情况,而且能提升其对育儿的信心,更能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家园共育的氛围。

当然,孩子年龄小,每个孩子都有缺点和不足,老师不能只报喜,不报忧。老师该如何与家长沟通呢?老师应该委婉地提出,而不是告状式或批评式的口吻。

3.对自身多反思、研究,少敷衍。

同样一件事,不同的教师沟通有不同的效果。因此,老师要多反思、多研究,要把每一次的沟通作为一件事来认真做好。要注意以下细节。

(1)语言适宜。语速不可太快,声音也不能太小。尤其面对爷爷奶奶时,一定要吐字清晰响亮,语速适中,不然对方会因为听不清又不好意思反复追问而达不到沟通的目的,以致听错内容办错事。在沟通时老师的语句组织也应有讲究,避免随意性。例如:关于独生子女生活能力的话题,对家长说:“平常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应该没有问题吧!尽管您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管孩子。”或者说:“尽管您工作比较忙,没时间管孩子,平常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相信你能理解和配合的!”前者对家长是怀疑的,后者则对家长充满了希望。

(2)耐心倾听。对家长的倾诉要耐心倾听,千万不能心不在焉,或只顾做自己的事,或者老师滔滔不绝一个人包办。这样会引起家长的反感,达不到好的效果。曾有家长对我说:“隔壁的某某老师多好啊,家长送孩子到班级总是很热情打招呼,可我们班的老师怎么那么忙啊,孩子送进去有时在做事情,没时间和我们交谈。”虽然家长的话比较婉转,但实质上家长就是对老师不热情接待孩子和家长有意见,对不与她沟通有意见了。

(3)注意观察。一是观察家长的情绪。当家长情绪不好时,如果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最好不要追着家长谈话,一些建议性的问题也最好等家长情绪好时再说。如果是家访,也要注意观察,家长有兴趣的、欢迎的,就可以多谈些,家长不欢迎的,简明扼要,说完早点离开。二是观察家长的特点。家长与老师沟通的能力也不尽相同,有的健谈,有的少语,那么老师就要注意调节,对于会说的家长要给予空间,对于不会说的家长要有话题,引导家长说。对于脾气急躁的家长应多提孩子的长处,指出缺点时要委婉一些,便于接受。对于不重视幼儿教育,觉得孩子在幼儿园时就不用教育的,要向其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对于能正视孩子的家长可以直接说明孩子近阶段的问题并共同商讨对策。这就要求老师观察分析各类家长的心理,采取恰当的方式与之沟通。

(4)接受意见。在平时工作中,老师总有想得不周到和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有时家长会对老师提出意见和建议,老师要正确对待,善于接受,并勇于承认。首先是正确对待,要理解家长,对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要正面去理解,要客观去分析,不要以为家长一提意见就是对你有意见、有看法,或者在园长面前说就是在背后说你坏话。其次是善于接受,对于家长正确的意见和建议,要乐于接受,一些不能做到的意见和建议也要耐心解释。最后,当发生一些事情家长有意见后,要及时检查自己的工作,并及时向家长打招呼,让家长体会到教师的诚心和诚意,从而理解和谅解老师,避免把事情扩大。

(5)经常联系。经常性地交流与沟通可使老师和家长形成随时交换意见的习惯,拉近家园间的距离,促使双方在育儿问题上达成共识。老师不能因为工作忙或怕麻烦不与或少与家长沟通。沟通的形式可以多样,如在可以在接送孩子时作短暂交谈,可以和家长互通信息,这类沟通更具有针对性、个性化。这样的交流,家长会感觉到自己的孩子受到了老师的关注,在心里就会认同你是一个会观察、有责任心的老师,对你产生信任感。

(6)相互帮助。做家长工作不是孤军奋战,老师作为当事人存在有些话不便说,有些事不便做的情况,同事可以作为客观的旁观者出面解围。很多老师都有同感:有的家长看不见平时老师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却很在意哪怕是一件不如意的小事,但是当事人的解释往往被家长当作是为自己辩护,难以扭转沟通局面。这时,另一位代班老师或者相关同事可以主动与家长沟通,先是耐心倾听家长的倾诉,对家长的意见和态度表示中立,等家长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再跟家长沟通自己在幼儿园对当事老师和孩子之间良好师生关系的所见所闻,为家长和孩子平时的真实情况提供信息渠道,这种做法有助于消解家长激动情绪,进而冷静反思,尽快恢复良好的家园关系。

好老师的重要性范文8

一、转变老师的非语言行为在非智力因素中的应用

在数学教学中,人们更关注老师的言语行为,也就是智力因素的影响,却很少考虑到非智力因素。非语言行为作为传递知识的有效载体,利用语言行为它能有效的表达内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成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必须结合学生的认知程度,利用学生非智力因素中的情感与道德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二、提高小学数学老师的非语言行为,做好非语言沟通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理论作为比较枯燥的知识,为了让学生真正吸收知识,老师必须做好通识课、专业课、实践课与选修课的融汇与贯通,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学校、社会要定量、定期聘请专家,通过讲座、点评、学习等形式为数学老师提出有用的意见,从而指导学生更好的应用非语言行为组织教学;通过提高数学老师的教学素养,增强其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学习中,时刻关注小学老师的情感表达形式,也包含对学生的非语言动作,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小学数学作为提高学生思维转换的重要时期,它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作为数学老师,必须正视所学知识,主动承担起引导学生爱学、善学的任务,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在做好理论实践的同时,选取精华。

三、注重外在服饰,学会空间利用

从非语言行为的作用来看:通过非语言辅导与讲授,不仅能为师生建立起良好的情感桥梁,对激活教学情绪,提高师生教学主动性,减小教学枯燥度,有很好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必须充分利用非语言行为的控制与组织作用,刺激学生感官与视觉,缓解学习疲劳,提高教学有效性。例如:老师的微笑能大幅度提高教学有效性和积极性,当老师放慢速度,降低或者提高音量,用目光暗示非语言行为,对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上课前,老师通过注重着装,给学生以充分准备的感受;或者衣着休闲、随意,给学生容易亲切的体会。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切勿浓妆艳抹,这样只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另外,空间利用也是一种常见的非语言方式,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必须注重空间利用,通过定期更换位置,改变学生大脑皮层慵懒的信号,重新提高学习效率与兴趣。

四、结语

非语言行为作为课堂教学的必备体,它对增强师生交流,适时观察与反馈学生信息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注重师生互动,从学生的角度,改善教学方法,增强非语言行为利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此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作者:张柏春单位:吉林省梨树县郭家店镇镇郊中心小学校

好老师的重要性范文9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化学 课堂教学 效率提高

新课改对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要求比较的高,学生想要更好的学好高中化学,不但应该掌握知识,还应该提高自身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化学理解能力,能够独立的进行问题的思考和探究。本文主要对高中化学教学时效性提高的意义进行了研究,并找到了一些措施,希望能够更好的改进高中化学教学,提高其教学效率。

一、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的时候提高其效率的意义

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指的便是老师通过课堂教学的手段,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并进行化学知识的掌握,并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和进步。课堂实效性本身的特点便是教学内容全面、老师授课同步、教学方式多样化、授课的时候思路清晰,能够很好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或者指点,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的掌握。

课堂教学实效性包含的意义便是,老师在进行化学教学的时候能够将基本内容全面的讲解给学生,并且不会出现间断的情况,在教学的时候,老师会开展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教学活动,灵活的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将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更好的调动起来。此外,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更好的进行化学知识的英语,这样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对学生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提高都是有着重要作用的[1]。所以,老师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本身的实效性,便必须保证课堂时间利用的效率提高,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化学知识掌握的效率和化学教学的效果,这对学生成功率提高有着重要帮助。

二、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的时候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些措施

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的时候,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思想,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的时候,只有老师和学生配合默契,能够更好的进行互动,才能够将学生化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的调动起来。此外,在化学教学的时候若是能够将现代多媒体技术很好的运用进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化学结构图、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的了解,能够对学生的视听进行丰富,从而提高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所以,老师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的时候应该重视实验的作用,重视课堂氛围的营造,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在教学的时候应该重视多媒体的运用,并保证多媒体运用的合理性,这样课堂才会更加的活跃,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还应该重视课题的引进以及教学内容的讲解,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的激发出来,给学生的化学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保证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能够真正的提高[2]。

1.重视化学实验的作用

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的时候,教材中的实验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学生在学习化学实验的时候联想也比较的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有明显的提高。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真正的认识到实验教学对课堂实效性提高的作用,安排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实验,这样能够更好的将化学知识和实践结合在一起,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运用,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3]。

2.合理运用多媒体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教学实验中很多新手段都被运用了进去,将多媒体运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中去,是符合新课改需要的,老师在进行化学教学的时候也应该重视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在高中化学教学的时候,有些知识比较的复杂,化学反应的过程也比较的抽象,学生理解的时候也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导致了学生知识掌握不牢。若是能够将多媒体等手段运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中去,便能够通过视频、音频等手段来对抽象的化学变化过程进行描述,能够将那些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这对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是有着重要作用的,课堂实效性也会有明显的提高。

3.选择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方式

老师本身的教学方式和讲课的形式也会给学生的知识掌握造成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点的时候,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在于教学内容讲解的切入点。老师在进行章节讲解的时候,可以进行知识点的罗列,了解知识点对学生说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够分清主次,仅仅需要学生了解的内容,老师仅需要学生进行理解,对于那些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老师则必须要求学生进行内容的掌握,这能够帮助学生分清主次,更好的进行化学学习[4]。

4.进行教学环境的营造,帮助学生更好地继续努力化学学习

学生在进行高中化学学习的时候,其实效性的提高是和教学环境有明显关系的,只有学生的精神状态饱满,学习状态才有保证。所以,老师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的时候应该重视教学环境的营造,和学生平等的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老师能够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会更加愿意和老师进行交流和互动,教学氛围才会真正的良好,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会得到一定的激发,教学实效性也会有明显提高。

结语:

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的时候,老师想要真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养成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便必须采取措施将新课改的优势真正的发挥出来,激发学生对高中化学学习的兴趣,这样学生才会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教学环节才会真正的优化,课堂教学实效性才会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栾文章.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如何提高教学实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4,07(02):171.

[2]钱忠华.浅谈高中化学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J].文理导航(中旬),2014,03(05):53.

好老师的重要性范文10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创新

一、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创新应该以自主式教学模式为主体

在对初中物理教学进行分析和研究时不难发现,该学科主要以简单的灌输式教学为主体,大部分的教学内容过于落后和传统,初中物理老师直接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分析,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仅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实际要求,还会极大地制约学生的良性成长和发展,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针对这一现实情况,在落实各学科教学实践时老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不断实现师生角色的有效互换,在培养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前提之上更好地落实不同环节的教学实践工作,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一)认真分析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知识基础

初中物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老师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真实状态,结合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性格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其中一个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老师需要在课堂教学时抓住该学科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了解前期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和教学计划,以此来更好的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

(二)尊重学生的参与作用

从上文的生活分析不难发现物理学习难度较高,老师需要根据该学科的具体实践教学特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关注对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保证学生能够坚持正确的学习和行为方向。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形式对学生的良性成长意义重大,为了有效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应该将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力量,分析学生在参与实践过程之中的具体状态,给予学生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前提之上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实践,更好地调动自身的学习热情。

(三)将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相结合

初中物理教学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比较复杂和多元,老师需要在完成前期主体教学之后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引导,更好的促进实践与理论之间的紧密联系。其中物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尤为关键,在完成这一基础教学环节之后,老师应该站在宏观的角度关注理论与学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保障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合理比重,给予学生更多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实现自主学习自主教育和自我调整,这一点对体现自助式教学模式应有的作用有着关键的价值。

二、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创新应该重点开展探索式教学模式

物理教学模式的创新必须要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体现该学科教学的特色及优势,在对初中物理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时可以看出,教学模式的创新离不开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有效探究,这一点对促进学科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意义重大,老师需要立足于目前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不足,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积极的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

(一)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探究精神的培养对实现学生的全方位成长意义重大,老师需要了解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要求,分析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意识,如果学生无法意识到物理学习的乐趣和精髓,同时缺乏该学科学习的兴趣,那么就会导致学生难以在自主研究的过程之中不断调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其中探究式教学模式要求老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上,了解学生的自主发展需求,更好地体现教学的针对性。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都强调学生才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老师需要正视学生的核心价值,将课堂的主动权和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分析和研究。其中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意义重大,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升级,老师需要结合目前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要求分析学生独立思考的具体情况,积极的实现创造性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分析和思考,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

(三)制定探究式教学方案

教学模式和内容的革新非常复杂,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为了保障各项工作的稳定运作,老师需要在前期制定科学合理的探究式教学方案,以此来为老师的教学实践活动指明道路和方向,保障教学实践的稳定运行,体现教学的持续性和一致性。其中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必须要以前期的教案制定为出发点,结合目前的教学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不断促进探究式教学策略的有效运作,充分的体现该教学模式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三、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创新应关注趣味教学的开展

物理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不仅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积极的展现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在创新现有的物理教学方法时老师需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征,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以此来为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提供更多的依据和借鉴。首先,老师需要以现有的物理课本教材为出发点,深入挖掘其中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学生的兴趣对现有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相应的调解,保证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对自己感兴趣的章节进行主动学习,以此来更好的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升级。其次老师需要将更多趣味性的教学内容融入主题教学环节,采取课堂演示的形式落实实践教学活动,构建活泼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之中更好的实现良性成长和发展。最后老师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以学生兴趣的培养为出发点,关注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所存在的不足,不断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保障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结合目前的教学条件更好的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体制的革新和突破。

好老师的重要性范文11

一、形成性评价不能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进行

因为不同的学生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老师在对学生课堂上的反应的评价中过于片面,不能很好地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进行评价。因为许多客观因素的存在,比如中学学生数量普遍偏多,加上课堂时间有限,老师不能全面的对所有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反馈,老师往往把机会留给了性格开朗,语言综合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而在语言表达能力上相对薄弱的同学被忽视;在回答问题时,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老师会提问那些相对强势的同学,而忽视了相对弱势的同学。

二、对初中英语课堂评价体系构建的探索

(1)注重“以学定教”

“以定教学”的核心就是老师能够在“预设”的引导下,对课堂上不能按照计划出现的问题给予很好地解决。这种评价方式注重的是“生成”而绝不是老师课前的“预设”,它不强调统一,而侧重了学生们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它是用发展和变化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的。比如,在课堂上学生提出了创造性的东西,老师要愿意为学生解答疑惑,而不是应付了之,应该和学生一起交流互动解决疑惑,老师要对学生敢于提出自己发散性思维的行为鼓励和表扬。这样的方式下,不但能够很好的让学生掌握老师传授的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2)形成性评价要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进行

老师要清醒的知道,评价的目的是综合的了解学生整体的学习情况,而不是为了某一部分的学生情况。老师在评价的时候要保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不能忽视相对弱势的学,平衡好“强势学生”和“弱势学生”,把握好一个“度”,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开展活动的时候要分配合理,和谐搭配,给予“弱势学生”鼓励,让他们树立自信。成绩考评只去前多少名同学的成绩为标准的现象绝不能出现。初中毕业接下来就是高中生活,因此初中英语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展望学生的高中英语的学习,为学生初高中英语的衔接做好准备工作。为了更好的为学生以后高中英语的学习做好准备工作,老师在对学生初中英语课程评价中要更加的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逐渐的养成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总结学习中常出现问题的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这就要求初中老师在评价的时候要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良好意识。这样,不仅仅在现阶段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又为学生高中英语的学习做好了基础准备。

作者:欧玲 单位:重庆市璧山区正则中学

好老师的重要性范文12

大家晚上好!

首先感谢中华网的老师能给我这个机会今晚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孩子教育问题,感谢各位老师和家长朋友积极参与今晚学习活动,感谢各位专家的现场指导。作为一名学校老师,一位孩子的父亲,今晚想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是《家长怎样对待学校老师对孩子的评价》。

在接待家长咨询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家长这样的困惑:

“老师打电话说孩子最近老是不完成作业,可我看到孩子每晚要写很晚才能睡觉,我该怎么办?”

“孩子回家说,今天上课时明明不是自己说话了,可老师偏偏怀疑自己,说自己是班里的“祸害”,感到很憋屈,我该怎样对孩子说啊?”

“这次开家长会,老师把我单独留下,说了一大堆孩子的不是,并且说家长如再不想办法让孩子改正,就要考虑让孩子退学,这可怎么办?”

诸如此类的问题,大都反映了一个问题,家长面对老师对孩子的评价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家长朋友们,你有没有这样的困惑?如果有,请你写出来,我们大家共同讨论。

从孩子走进学校的那一天起,作为家长,我们就有相当一部分精力随孩子一起与学校、与学校老师连接了起来,怎样做好家校结合成了摆在我们每位家长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我有位孩子刚上一年级的朋友有一天向我诉苦:“从小学毕业到现在二十几年了,孩子上学才感觉到,自己对现在的学校和老师还真是不了解了。该怎样和学校老师打交道呢?”

是啊,想想我们即使从大学毕业算起,到孩子上学也至少有十几年,如果从上小学算起,至少有二十几年了。这一二十年的时间,我们的教育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啊。现在,孩子上学了,又把我们与学校、与老师联系在了一起。所以,了解学校,了解老师,了解孩子,掌握科学合理的处理老师、孩子、家庭之间关系的方法是每位家长的必修课。

今晚想给大家交流四个问题。一,老师对孩子评价概述,二,老师对孩子评价不当类型,三,老师对孩子评价不当原因分析,四,家长怎样处理老师对孩子的评价。

一、老师对孩子的评价概述

1、老师对孩子评价的渠道 家长会,打电话,当面交流,写评语,通过孩子反馈;

2、老师对孩子评价的内容

从评价的性质来分:孩子表现优秀的方面,孩子表现不好的方面,孩子在学校的平常表现

从评价的角度来分 成绩,行为,性格,品德,

从评价的主体来分 班主任老师的评价,任课老师的评价

从评价的时间来分 随机性评价,具体事件的评价,阶段性评价,学期总结评价;

老师都是经过专门系统学习的教育专业人才,又有着丰富的教育实践,在评价孩子方面一般是比较准确到位的,这对我们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科学开展家庭教育是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的。但我们也应该想到,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老师也是普通人,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在评价孩子时同样可能出现许多不正确的时候和方面。这就需要我们家长进行再评价,引导孩子辩证的分析理解老师的评价,避免孩子身心受到伤害。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长要充当好孩子的“保护神”。

今天主要给大家交流一下老师对孩子不当的评价

二、老师对孩子评价不当原因分析

1、 受社会、学校大环境的影响。

我们应该清楚,虽然现在“素质教育”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但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大多还是在扎扎实实的搞“应试教育”。“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老师的法宝”的现象还是在普遍的。社会以升学率评价学校,学校以及格率、优秀率老评价老师,家长以孩子能不能升入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来评判学校、老师的优劣。在这种大的社会环境下,老师不得不把分数、名次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因素。所以当家长埋怨老师布置作业多、按名次排座位、疏远成绩不好学生时,很多老师就觉得冤屈。这种“惟分数论”的教育方式从根本上违背了孩子成长发展的规律。孩子的成长发展是表现在多方面的,每个孩子有都有个性差异,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是不能客观评价孩子的。

2、 教师精力的限制性

现在好多地方的学校班级人数太多,少的五六十,多的七八十,有的一个老师还要教两三个班级。这么多的学生要老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了如指掌,这是不现实的。在对孩子爱好、性格、优缺点、成长经历、家庭状况、学习发展不熟悉的情况下,对孩子进行评价,不准确的现象就在所难免了。

3、 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教学经验的局限性

客观的讲,老师的教育教学素质是不一样。虽然现在老师都是科班出身,上岗前都经过了系统的培训,但由于个人基础、勤奋程度、敬业精神、教学时间长短、教育经验等不同,老师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对学生状况的准确分析、对处理学生事件的水平是不一样的。

如有的老师教育教学方法不科学,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为了成绩,没办法,就强压学生时间里熬,让学生无数次重复练习,完不成就加重处罚,这种“好心办错事”不但扼杀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还会引起孩子们的强烈反感。

以前我有个同事,小伙子刚毕业,工作满腔热情,总想着把自己的班级抓好。有一天,有个学生在课堂上睡觉,叫了一遍后孩子又趴在桌上了。看到这种情况,这位老师怒火冲天,对这个学生在班级上大加批评。学生当场顶撞,一时都下不了台,对学生、老师都是伤害。后来了解到,那个学生那两天家里出了事故,心情不好,无心学习。过后,这位教师说,以后遇到这种情况一定会冷静处理,不会那么盲目冲动了。

4、 教育工作态度、敬业精神的影响

现在的教师队伍中,有些老师对教育工作充满了深沉的爱,对学生认真负责。但不能否认,也有些老师只是把教学工作当做一门谋生的职业,只管上自己的课,不能对学生在精神层面上关心爱护,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出了问题,就埋怨学生笨,不努力,或者是直接推给家长。更有些老师,职业道德不高,工作敷衍了事,孩子出了问题就一味指责抱怨孩子。这样老师在评价孩子的时候就不能做到客观公平了。

5、教师情绪化的影响

老师也是普通人,也有喜怒哀乐。当遇到表现优秀的孩子时,就会“锦上添花”;当遇到缺点突出的孩子时,可能就会“雪上加霜”。还有,有的老师情绪化较强,高兴时,看到的都是孩子的优秀可爱之处;心情不好,或遇到什么烦心的事情时,就可能看着孩子很平常的小毛病,把它无限扩大。这也是教师对学生评价不当的原因所在。

虽然我们每位家长都想着自己的孩子能遇到责任心强、教育教学水平高的老师,但现实却不会和我们的理想完全一样,能认识到老师对孩子的评价也可能存在不当的地方,对我们做好家庭教育还是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的。

(互动,大家想想还有哪些原因可能造成老师对孩子评价不当?)

三、老师对孩子评价不当类型

1、 终身性评价

每个孩子都是发展中的个体,如果教师对孩子的评价是终身性的是不能认同的。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如果老师说孩子“低能”“天生笨”“”“这辈子肯定没出息”甚至是“你家孩子若有了出息,我手心煎鱼”一类咒语似的评价,家长是不能认同的。同理,夸奖孩子是“天才”“聪明绝顶”“无人可比”“不学也能考名牌大学”一类评价,家长也只能一笑置之。因为给七八岁、十几岁的孩子下终身性定论绝对是不科学的。

2、 性格和品行混淆的评价

性格和品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包括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四个组成部分。如,自信,独立自主,果断,勇敢,优柔寡断,固执己见,任性,情绪化强,积极乐观,有主见,随大流等等。而品行则是有关道德品质的内容。性格没有绝对的优劣,而品德则是有明确的好坏。如果老师将性格问题混在品行问题里去评价,家长要进行再评价。

比如一个孩子很自卑,处处退缩、顺从,一般不可能争强好斗,惹是生非,教师也就可能评价孩子“遵守纪律,团结同学”。这种正面的肯定评价会掩盖孩子的不良性格,是不良性格得不到纠正。又如一个孩子独立性强,支配性强,有主见,常常坚持己见与老师争辩,甚至顶撞老师,不服气,老师就可能评价孩子“不礼貌”“品质差”,这就把良好的性格特征作为非良好的品行来评价。

3、 夸大或者缩小的评价

老师在评价孩子问题时很可能出现夸大或者缩小的情况。如有个孩子看到同桌有个新奇的玩具,就偷偷拿回家想玩一玩,第二天再还回去。老师发现后就反映孩子有偷盗行为,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现在的小学高年级和中学阶段,常有老师向家长反映,“你的孩子有早恋倾向”,“你的孩子早恋了”等等。其实很可能就是孩子对某个异性表示出了好感而已,这本来说就是很正常的心理生理反应。

有个家长说自己孩子原来成绩一直在班级倒数3名,后来经过鼓励学习努力了,在一次考试中前进了五个名次,但还是在倒数十名之内,老师就说孩子“我看你真不行,怎么学也上不来”。孩子刚刚记起来的学习热情一下子给浇灭了。对这个孩子来说,前进五个名次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4、 过于笼统的评价

有些教师习惯于孩子笼统的评价。如“这孩子学习就是差”就比较笼统。“学习差”差在哪里?是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不对头,还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努力程度不够,还是其他?同样,“学习好”也要指出哪方面表现突出,哪方面还需改进。过于笼统的评价对孩子是没有帮助的。

5、 “贴负面标签”式的评价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面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心理学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往往会犯这样的错误,看到孩子表现不好的现象就会直接给孩子贴上负面的标签。如果我们老是对着学生吼着“笨蛋”、“猪头”、“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这位学生就真的成了你所说的“笨蛋”了,“贴标签效应”也因此发挥出了它的负向功能的作用。因为这样的语言会在不知不觉中扼杀孩子的上进心,伤害孩子的自尊。所以,老师们必须力戒嘲笑羞辱、歧视绝情、责怪抱怨、威胁恐吓、敷衍欺骗性等语言,多用目标激励性的言语,对学生多贴正向的标签。当我们看见一个大孩子欺负一个小孩子的时候,使用不同的语言会起到不同的效果。“怎么搞的,比你小的都要欺负,你是虐待狂啊!我跟他的父母讲,也揍你一顿,看你怎么办?”“我知道你是一个好孩子,你不是真的要欺负小朋友的是吗?”两种说法,两种效应,结果截然不同。

6、 “揭老底”的评价

孩子时刻都在变化着,我们对孩子的评价应该是用发展的眼光,就事论事。当孩子犯错时,不能把孩子以前的不好的事情都翻腾出来,“老账新账一起算”,揭孩子过去的“伤心事”。有一次,有个家长对我讲,说自己孩子上高中后表示要好好学习,努力改正以前上课迟到、旷课的毛病,可开学两个月后的一天又偶尔迟到了,老师就在这件事上大做文章,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江山难改,本性难移,我就知道你初中时的恶习是改不掉的。”一句话,把孩子的刚刚建立起来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打击的全没有了。

四、怎么对待老师对孩子的评价

1、 不能安全复制

有的家长听到老师对孩子的不好评价时,缺乏冷静、理性分析,回家后不分青红皂白就训斥孩子,把责任全部推倒孩子身上,并且不容孩子辩解,这是非常错误的方式。老师反映的情况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有不当的地方,完全复制性的反馈给孩子,或者只相信老师不相信孩子是忽视孩子的个体独立性的表现,只会激化矛盾,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2、 不要不管不问

有的家长听到老师对孩子的评价信息后,不放在心上,认为无所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作为家长,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是家长的失职。无论对错,老师的任何评价都会是有原因的,都可能隐藏着教育的契机或者暗含着对孩子的伤害,不管不问就可能失去机会或者埋下隐患。孩子的问题出现是有潜伏期的,问题出现了,大多是长时间积累的爆发。

3、 客观分析

得到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后,要用心去观察、了解孩子,看看老师反映的情况是不是客观真实的,如果是,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如果老师反映的情况与孩子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应该怎么和老师沟通,怎样引导孩子正确认识。不能只听孩子的,也不能只听老师的,在这个时候,家长充当的角色就是“法官”,在收集材料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判断。

比如,老师反映孩子最近作业老是完不成,想想是不是孩子最近身体不舒服,家里有没有发生一些影响孩子写作业的事情,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了,还是作业就是太多了,其他孩子也存在完不成的情况,或者孩子最近课程学的吃力,作业不会做,甚至是孩子和老师产生逆反,故意不完成等等,找到了问题真正的原因所在,才能想出解决的好办法。

4、 冷静处理

面对老师对孩子的评价,有时家长不要急于去解决问题。静下心来好好想想,怎么解决有利于孩子的发展,什么形式孩子更容易接受。孩子的成长改变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作为教育者,要有耐心,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冷静观察中寻找契机。如有的家长一听到老师对孩子不当的评价,立马就来火了,回家后当着孩子的面说了一大通老师的不好,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

有位家长给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儿子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迷上了“经商。在一次我们带他到文具市场去批发水笔后,他发现价格与学校附近的商店相差较多,便利用周末自己去市场批发来以稍便宜的价格卖给同学,没想到一发而不可收,除了笔又做起了书的生意,为了培养一下儿子的经济头脑,我们也没有横加干涉。只是关注着事情动态的发展,但我们要求儿子不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学习。正当生意蒸蒸日上时,班主任老师知道了,把他叫去狠狠的训一顿,并问我们叫到学校,问是否知道儿子在学校做生意的事。孩子回家后,很沮丧,也很委曲,还非常害怕我们也把他批一顿,因为他看到老师跟我们在交谈。晚上我抱着儿子,一家三口围坐在一起,看着孩子无精打彩的样子,我对他说,妈妈知道你今天受委曲了,老师的话也并不是都对的,你要自己学会分辨,但是不能怪老师,她是从这个班集体来考虑的,所以你要理解并尊重老师。而且从你个人来说,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因为在学校里交易,总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别人。儿子见我非但不像老师那样骂他,反而安慰他,非常的感激我们,很乐意接受我们的建议。感觉这位家长的做法是智慧的。

5、安慰鼓励孩子。

如果真是老师错怪了孩子,还要想办法给孩子解压。父母的态度对孩子是很重要的,父母的鼓励安慰能给孩子以很大的精神力量。有位家长说“既然我不能阻止别人不对我做任何不公平的批评,我却可以做一件更重要的事:决定是否要让我自己受到那不公平批评的干扰。”我感觉是很道理的。家庭是孩子心灵的港湾,受了委屈可以在这里得到抚慰。

6、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亲其师,信其道。”无论孩子面临的是什么样的老师,作为家长,我们要引导孩子理解老师、尊重老师,这不仅仅对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有利,更是培养孩子以后走向社会的必备的素质。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每个人都可能会面临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老师不是圣人,也是优点和缺点并存,不可能方方面面都做的完美无缺,让每个同学和家长都感到满意。如果孩子因老师对自己评价不当,而产生敌对心理,受伤害的还是孩子。当然,理解、尊重不是完全接纳,不是屈从,而是换角度思考而取得自己心理的平衡,使自己不受伤害。

有个学生成绩不好,老是感觉老师和自己过不去,犯错的事往自己头上安,很是苦恼。家长就打印了一张纸条,贴在孩子的房间里。纸条的内容是这样的:不喜欢老师,最愚蠢的办法是不学习,让自己破罐破摔,而聪明人的做法,就是更好的学习,用实力证明自己。你没资格不喜欢老师,老师甚至也不在乎你是否喜欢他,只有成绩上去了,成了班级的顶梁柱,老师就会努力与你改善关系。结果还真管用,很短的时间,孩子就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7、 保护孩子的个性差异

老师的评价往往是按照一般的标准,大多数的标准。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在思维方式、学习方法,行为特点都有个性差异。如果把孩子的个体差异当做“另类”,就可能扼杀孩子的天性,消磨掉孩子独特的地方。

日本前两年做了一个发明或者是创新,就是西瓜。因为它是圆的,占空间,运输也是比较不方便的,他们就把小西瓜在不大的时候放在一个塑料盒子里面,这个西瓜很快把这个塑料盒子长满了,然后把这个盒子打开,这个西瓜就是正方形了。我们现在有些教育就是做的这样的工作,叫孩子不要这样,不要那样,最后把孩子弄成一个方的了。孩子一旦到了社会,尤其是今天这样一个创新型的社会,我们已经把他完全规矩化了,孩子已经习惯于被指责,然后再去埋怨孩子怎么这么笨呢,你说我们的孩子怨不怨啊!

最好的教育结果应该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在这方面,家长应该担负起主要的责任,因为你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才是实施因材施教的主阵地。

8、 主动与老师沟通

当老师对孩子有了不当的评价后,家长在了解事实真相的前提下,要主动和老师进行沟通。和老师的沟通要注意三点。

一是尊重理解老师。有些家长听到老师对孩子的不当评价,就气愤难平,带着满腔的怨气非要去找老师讲理,这样只会把事情搞的更麻烦。所以一定要等自己情绪稳定了,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再去和老师沟通。沟通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双方相互尊重理解,真诚相待。人都是有情绪的,你把怨气发泄完了,也就等于把沟通的路子给堵死了。

二是说清真相。无论是老师错了,还是孩子错了,都要把事实真相、自己的想法讲出来。有的家长在和老师交流时,拍老师以后报复孩子,不敢说老师的不是,只是说孩子的错,这样老师就不能认识到自己错怪的地方,不利于孩子的转变。

三是学会“两头瞒”。 其实有些时候家长就像夹在婆媳之间的男人,善意的说些违心的话,效果也很好。聪明的家长应该善于化解孩子和老师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