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班级制度

班级制度

时间:2023-06-07 09:08:26

班级制度

第1篇

第一条 “免监考班级”申请条件

(一)全班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能严格遵守《**工程学院考试管理规定》等考场纪律和有关规定。

(二)首次申请仅限二年级、三年级的班级,原则上申请班级应为校级及校级以上优良学风班。

第二条 申请程序

(一)申请免监考的班级(以自然班级为单位)应在每学期期末考试3周前,召开班级或团支部全体成员会议,认真讨论研究,征得全班同学的同意,并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上必须由全班同学签名,所属年级辅导员、院系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签写意见。同时填写《**工程学院“免监考班级”申请表》交所在院系办公室。

(二)申请“免监考班级”所在院系于期末考试前两周内进行审核,经分管教学副主任同意后报学工处、教务处审批备案。

(三)申请“免监考班级”院系须根据本院系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免监考班级实施细则,尤其要做好考务安排协调,考试结束后及时做好总结报学工处备案。

(四)学工处、教务处于期末考试前一周组织审核,经批准后的班级即获得“免监考班级”资格,由学校张榜公布。

第三条 具体实施办法

(一)获得“免监考班级”资格的班级自批准之日起,该班级所有成员参加的所有闭卷考试(含每学期的期末考试,但不含各种等级考试),不再安排专人监考,需要填写考场记录单的则由任课(主考)教师和班长、团支部书记共同填写。

(二)所有“免监考班级”及其成员参加的所有闭卷考试(含每学期的期末考试,不含各种等级考试),均安排在学校专门设立的“免监考考场”内。

(三)学校安排专人对“免监考考场”进行抽查巡视,同时欢迎广大师生的自愿监督。

(四)“免监考班级”的学生应按学校指定座位参加考试,通常为不同的免监考班级隔排隔位。

(五)学校对“免监考班级”授予“免监考班级”旗帜,并悬挂在该班级所在考场。

(六)每个学期结束后,学校将公布申请“免监考班级”的执行情况。

第四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撤消“免监考班级”资格:

(一)实施考试过程中,出现任何一次违反考试纪律或作弊现象的。

(二)班级成员、班委会或团支委会提出撤消,并向教务处提出书面申请的。

(三)因其它违纪原因被学校认为必须撤消资格的。

第五条 奖励措施

(一)学校对免监考班级授予“免监考班级”旗帜,同时每学期对所有免监考班级在校内各种媒体予以宣传。

(二)“免监考班级”保持两个学期及以上者,在学校优良学风班、先进团支部等各项先进班集体评比中,给予优先考虑;在“五四评优”、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各类先进个人评选中给予优先考虑、并适当提高比率;对该班的所有学生颁发“免监考班级诚信考试证书”,并记入学生档案;一次性奖励班级活动经费500元;在下一年度的校内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中给予优先考虑,并适当倾斜;该班班主任和所属年级辅导员在年度评优中给予优先考虑。

(三)“免监考班级”作为评价院系学生工作一项重要衡量指标。

第六条 处罚措施

“免监考班级”若有考试违规现象或举报有作弊事实并经查实的,则给予如下处罚:

(一)该“免监考班级”参加该门课程考试的全部学生本课程考试成绩视为无效,参加本学期本门课程的补考;同时取消该班级两年内的集体评先资格,以及班级所有成员当学年的所有评优资格(含奖学金)。

(二)撤消该班级“免监考班级”的资格,并在校内媒体上予以公布。

(三)考试违纪或作弊的当事人给予加重一级处分。

(四)“免监考班级”因考试违纪或作弊而被撤消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和所在年级辅导员要做出工作检讨。

第七条 本暂行规定由教务处、学生工作处负责解释。

第八条 本暂行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2篇

XX级10班

目标: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德才兼备的人,做真正快乐自由的人。

温馨提示:操行分是评价你们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教育方式。不要为了分数而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如果仅仅为了分数,就算你得到了许多,也没有真正成长。你应该为了最终的目标而做好自己。

一、 安全违规:

1. 在教学区打闹,扣1分。

2. 身处危险处境,扣1分。

3. 玩危险游戏或玩具,扣1分。

4. 下河游泳(家长陪同除外)扣5分。

5. 及时阻止不安全的行为,加1分。

二、 学习习惯:

1. 学期无课堂违纪加5分。

课堂或自习课违纪扣2分。

2. 如与老师顶撞或不服从教育扣5分。

3.无故不完成作业且没有及时弥补,扣1分。

4. 学期无迟到加5分。

无故迟到一次扣2分。

5. 无故旷课扣2-20分。(以旷课节数而定)

6.半期和期末考试年级前100名加10分,200名以内加5分。

班级前十名加3分。(不重复加分) 单科班前三名加3分。

成绩或名次进步较大,加2-5分。

成绩或名次下降过大,扣1分。

7.被老师特别表扬学习态度加2分。

8.由于帮助同学学习,由同学推荐为学习挚友加1-5分。

三.纪律:(情节严重者交派出所处理)

1. 打架扣5分。参与群架扣40分。

2. 敲诈勒索扣40分。

3. 盗窃扣30分。

4. 吸烟扣20分。

5. 故意毁坏公物扣10分。

6. 因过失伤害他人或损毁他人或集体的财务扣1-2分。

四.品行:

1. 学期被老师同学评选为雷锋标兵加5分。

2. 学期被老师同学评选为礼貌之星加5分。

3. 学期被老师同学评选为诚信之星加5分。

4. 学期被老师同学评选为劳动之星加5分。

5. 学期被老师同学评选为执法先锋加5分。

6. 学期被老师同学评选为品德进步之星加5分。

7. 学期被老师同学评选为优秀班委干部加5分。

8. 学期被家长推荐为孝子/女加5分。(书面推荐)

9. 以上项目月评中当选加2分,并颁发奖状。

10. 因好人好事被校外单位或个人到校感谢加3-5分。

11. 主动协助老师工作,热心帮助同学解决困难加1-3分。

12. 拾金不昧加2分。

13. 日常工作被学校表扬加3分。

14. 为班级服务一周加2分。

15. 为班集体的建设捐献财物加1-5分。

16. 考试作弊扣5分。

17. 说脏话扣1分。

18. 仪表不得体扣1分。

19. 没有执行力做事拖沓误事扣1-2分。

20. 自私自利对班级或同学造成伤害扣1-5分。

21. 破坏环境卫生扣1分。

22. 违反学校日常制度扣1-2分。

23. 接触垃圾书籍影视扣1分。

24. 破坏同学间或同学与老师间团结扣1-5分。

五.才艺:

1. 积极参与班级或学校的文体艺术活动加1-5分。

2. 在班级或学校的文体艺术活动中表现优秀加5-10分。

3. 教会同学一首歌加2分。

4. 用自己的才能美化教室加1-5分。

5. 办板报和营造班级文化加1-5分。

6. 在各项集体活动中做好协助工作加1-5分。

7. 学期被老师和同学评为艺术成就奖加5分。

8. 周最佳歌唱大组每人加1分。(由班长、文娱委员评定)

六.班委干部管理:

1.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课代表每周工作良好加2分。

2. 其他科目课代表每周工作良好加2分。

3. 大组长每周工作良好加1分。

4. 优秀小组长一次加3分。

5. 纪律委员、劳动委员工作良好每周加2分。

6. 文娱委员、体育委员、生活委员工作良好每周加1分。

7. 管理自习的班干部工作良好每周加1分。

8. 其他班委由自己所做具体工作据完成情况加1-5分。

9. 工作拖沓误事扣1-5分。

10.工作不负责造成不良后果扣1-5分。

11. 无故不服从上级班干部或老师的安排扣1-2分。

12. 因工作态度差被取消班干部职务扣10分。

备注:1.此细则由纪律委员组织评价,并安排部分同学参与评价监督。2.记录本中每一页记录一个小组。

3.班委会中讨论增减条款(即时贴)。

第3篇

我国传统主体品德修养的提升强调“人”内在的精神力量,而忽视了他律,忽视了德性培育过程中外在约束的机制与功能[1],即学校制度的育人作用缺失。发挥制度的德育规范作用,有利于将道德原则和道德规则通过制度确定下来,成为全体成员必须遵守的强制性规范,以此弥补个体修养提升品德的不足。1.班级管理制度的内涵。班级管理制度是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它是通过确定权利义务规范师生主体行为和调整师生间管理关系的活动体系及管理规则。班级管理制度调整师生的权利、义务关系,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秩序,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其目标的深刻与远大决定了班级管理制度的内容必然是复杂而系统的。从横向来看,班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班级组织建设制度、班级日常管理制度和班级活动管理制度三个大部分;从纵向来看,班级管理制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各种制度;二是依据上述制度制定的校内规则;三是班级组织自己制定的各种管理制度[2]。本文探讨的班级管理制度是指根据国家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结合班级自身特点制定的班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班级组织建设制度、班级日常管理制度及班级活动管理制度。2.班级管理制度与德育的内在逻辑关系。制度和道德是规范人们社会活动的不同途径,但它们在起源上同根同源,内容上相互渗透,功能上相互支撑[3],因此学校班级管理制度与德育之间存在密切的逻辑关系。

第一,学生品德发展是班级管理制度的目的性追求。合理性是现代制度得以存在的根据,人们对制度的遵从以其正当、合理为基础。合理的制度是通过正当的程序运行符合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愿望的制度,它体现的是社会生活主体的价值追求,因此具有得到主体服从和自愿遵守的真正权威性。班级管理制度是工具合理性与目的合理性追求的统一,工具合理性是指制度对班级管理活动秩序与效率的追求,班级管理制度的目的合理性致力于学生自由全面平等的发展,班级管理制度的目的性追求是其本质追求。强调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首先有利于班级管理制度本身的完善。因为任何制度都是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统一,班级管理制度对班级教育活动秩序的维持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学生全面发展理念指导下班级管理活动更加科学合理;其次重视班级管理制度的教育作用有利于解决班级管理活动中的教师权威的不合理利用、班级管理活动的功利主义及控制主义倾向等问题。我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学生品德发展是教育活动的核心追求,因此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品德发展的追求不仅能够提升班级管理制度的教育价值,且有利于班级管理制度自身的完善。

第二,班级管理制度具有丰富的德育价值。班级管理制度向学生提出道德规则和道德原则的要求或者将一定的道德要求通过制度体现出来而具有丰富德育价值。首先,班级管理制度中明确的行为规范要求是学生道德知识的来源。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就是知识或者是智慧,人只会做自己认为善的事情,不会故意作恶,美德首先建立在人们对自身及他人认识基础之上,所以德育应该向人们揭示美德发展的应然状态。尽管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道德哲学命题遭到我国不少学者的反驳,但是他强调道德教育的核心是使人获得关于善的理性认识的观点得到国内外道德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可。学生品德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部分构成,其中道德认知是基础,是产生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行为规范做出了明确要求,告诉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同时,也明确或暗示学生遵守制度会得到肯定,违反制度要受到惩罚,这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班级管理制度中对学生行为规范的要求也是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教育的资源。其次,班级管理制度的合理性为学生的品德发展提供价值导向作用。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符合教育培养人的价值追求,其首要目的就是培养有道德的人。从班级管理制度的本质规定和运作框架中能够引出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也可以将社会对学生的道德要求通过制度规则表达出来。班级管理制度在价值指引下规范师生在班级管理中的权利义务关系,班级管理生活中的学生必然会对制度内在的价值产生心理认同,将制度的价值追求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追求,自觉加强自我品德修养。最后,班级管理制度所规范的班级社会关系,构成学生发展的德性环境。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具有共同价值追求和活动目标的社会群体。班级社会关系需要正式的规章制度维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不仅是对学生群体的约束也是对教师群体的规范。班级管理制度一方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民主意识和平等意识;另一方面明确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权利与义务,既可以防止教师权威过度膨胀或权威消解,也要求教师承担起管理育人的义务。班级管理制度规范的学生与学生之间角色关系是民主、平等的,管理班级是全体学生的权利与义务。马卡连柯认为:“平行教育影响”不会使学生总是感觉自己是被教育的对象而导致厌恶之感,使学生体验到自己才是教育的主体,从而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4]。班级管理制度通过对班级社会关系的规范,为学生发展营造充满德性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学生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培养民主、平等和责任意识。

二、班级管理制度的正向德育功能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它既有正向功能又有负向功能,本文探讨班级管理制度的正向德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范功能。班级管理制度是通过确定权利义务关系规范师生主体行为和调整主体间关系的活动体系及管理规则,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研究班级管理制度的德育规范功能。从静态角度看,班级管理制度的德育规范功能是指对班级管理制度內容和主体两方面的规范。班级管理制度內容的科学合理是其德育功能发挥的前提条件。班级管理制度在合理价值追求指引下,明确禁止什么、肯定什么等规范内容,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去恶扬善,为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和品德发展打下基础;班级管理制度内容的规范也包括对制度表现形式的规范,班级管理制度是以正式文本还是以口头的方式呈现出来,能够反映出主体对制度的重视程度,口头上的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易流于形式、缺乏保障。通过文本呈现的制度将对学生行为规范的要求具体化、明确化,是学生行动的依据;班级管理制度德育功能的实现还要注意规范班级管理制度的表述方式,应多运用道德语言向学生明确提出品德发展的要求和方向,班级管理制度不仅使用“禁止”、“不准”等否定性词语约束学生的违规行为,也要使用“希望”、“建议”等肯定性词语和表述方式指导学生良好行为的产生;另一方面是班级管理制度对德育主体——教师和学生进行规范,师生在班级管理中享受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应该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班级管理活动中,教师权力的过度膨胀或者过度消解都会影响到教师被认同、被尊重和被信任的教育影响力,而且制度规范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防止学生管理班级的权力被不合理利用。从动态角度研究班级管理制度的德育规范功能主要是指对班级管理制度运行过程的规范。首先,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进行规范。学生参与制度的制定,制度从而能体现学生主体的愿望,学生更愿意接受他们自身选择的生活方式和相应的伦理价值规范。其次,班级管理制度对制度执行进行规范,它明确禁止某些行为,对违反制度的个体进行惩罚,通过惩罚维持教育教学秩序的同时对学生进行道德规则的教育,约束学生的不规行为;根据强化理论,班级管理制度对道德行为的肯定可以刺激学生更多地做出集体所期望的行为,明确的行为规范是学生管理活动的指南,学生头脑中模糊的善恶观念在此过程中得到明确、具体。

2.导向功能。班级管理制度对德育活动的导向功能是指为学生品德发展提供价值导向,也指促进学生品德发展从他律转向道德自律。制度的产生是以一定的价值认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为前提,合理的制度应当体现社会生活中主体的价值追求,并为主体活动提供价值导向。班级管理制度在伦理价值指导下产生或者将道德规则或原则通过制度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班级管理制度的运行过程会体现某种价值准则,学生在参加班级日常管理活动时必然会受到制度伦理价值的影响,学生在反复的管理实践活动中产生对制度的价值认同,培养了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引导学生朝着共同的价值目标前进。班级管理制度能够促使学生从他律转向道德自律。充满德性的班级管理制度指引学生意识到自己作为班级管理中权利义务的主体之一,应积极主动参与班级管理活动,学生在对班级管理制度的服从、认同的基础上将制度的价值追求或道德原则、道德规则内化为个体的道德要求。另外,班级管理制度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强制性和稳定性,因此它具有预测作用,学生可以通过班级管理制度预测自己行为的社会评价,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做出明确的道德选择。制度引导下的学生行为从外在纪律要求转化为内在道德发展的结果,是学生品德发展过程的体现。

3.调节功能。班级管理制度主要调节制度德育要求与学生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调节班级管理制度的管理功能与德育功能的关系。学生品德发展受各方面因素影响会表现出差异性,班级管理制度对全体学生统一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之间必然会产生矛盾,这就需要班级管理制度在制定、执行和评价过程中进行有意的调节。班级管理制度立足于底线伦理,对学生提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且通过多样化和层次化的制度满足学生个体的差异化追求,对违反基本规则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处罚及对学生良好行为表现给予肯定,在评价中指明学生道德发展的方向。制度的首要职能是管理,而终极价值是制度合规律合目的发展的统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5],因此班级管理制度需要调节其管理功能与德育功能的关系,即班级管理制度注意运用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开展班级管理活动,并通过确定管理活动的评价制度避免对学生的评价过于武断、随意,从而避免班级活动陷入管理主义的窠臼。而且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有全员的民主参与,它是正式的规章制度,具有强制性和公共性,它必然能够协调学校制度与班级管理制度的关系、班级管理制度与教学制度的关系。

4.陶冶功能。班级管理制度的德育陶冶功能是基于制度的规范功能、导向功能和调节功能提出的。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指导下的班级管理活动是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人际互动情境,这种情境意在使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活动过程中获得某种道德要求的切身体验,学生能够领会其中暗含的道德价值规范,陶冶其品格。班级是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它是个小型公共生活群体,学生在班级管理活动中习得社会化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遵守社会秩序、文明礼貌、讲究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等公共行为规范。制度指导下的班级小公民能够将公民意识迁移到社会公共生活中去,学生对班级管理规则的遵守是其对社会法律法规遵守的基础,可以提高我国公民的社会公德素质。另外,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专业人员,其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以身作则对制度的遵守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道德示范,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不仅不会受到学生的抵制,反而能够增加教师的教育影响力,学生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可以习得其所倡导的道德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因此,班级管理制度的德育陶冶功能指向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三、班级管理制度正向德育功能的实现路径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发现,班级管理制度是丰富的德育资源,具有强大的德育功能。但是实践活动中,班级管理制度德育功能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其德育功能的实现。

1.加强班级管理制度制定阶段的合道德性。班级管理制度在制定阶段的公正、合理是实现德育功能的充分条件,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合道德性是指班级管理制度在合理的价值观念指导下,全员民主、平等参与制定出内容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杨小微老师认为:“持‘恶而能动’的人性假设,会看重制度的限制和控制功能;持‘中性而被动’的人性假设,会制订塑造式的制度;持‘善而能动’的人性假设,会提出保护的、激励的、适度规范的制度主张[6]。首先,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应该坚持符合学生的成长需求,发挥制度促进学生心灵成长、个性形成及人格完善的作用。其次,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一方面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制定符合学生情况的班级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学生民主、平等地参与班级管理制度制定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民主、平等意识的教育过程。再次,班级管理制度目的的达成以其科学性为前提,即班级管理制度的内容符合教育规律及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班级管理制度内容的科学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班级管理制度的内容能够为学生提供正确的认知,在一所乡镇初中的学生管理细则中发现这样一条规定:要求对学生进行量化管理,每生每学期40分,若扣完即自动退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权益受到《义务教育法》的保护,上述学生管理制度要求显然违背了法律,当然不能为学生提供正确的道德认知。另外我国学校教育中有一个奇怪的“倒金字塔”现象,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严格检查大学生的寝室卫生,这是由于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活动无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结果。因此班级管理制度内容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其要求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2.注重班级管理制度执行过程的公正与合理。实现班级管理制度的德育功能一定要确保其执行过程的公正与合理。首先,贯彻班级管理制度的指导作用。师生参与班级管理活动必然会受到制度价值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在服从制度的基础上认同班级管理制度的价值追求,因此贯彻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的指导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功利主义教育价值取向对班级管理活动的影响,明确的行为规范能够促进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及有效避免班级管理活动的随意性。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提出系统性、整体性的要求,能够为学生的品德发展营造充满德性的成长环境。其次,应坚持教师的全方位指导。班级管理制度被全体教师所知晓并认可,并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得到强调,有利于形成全体教师的教育合力。学生是班级管理活动的主体,其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是教育应有之义,但是学生身心发展未成熟的特点决定了班级管理制度的执行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启发诱导学生对制度的理解,从而挖掘制度执行过程所具有的教育意义。最后,发挥家长的监督保障作用。家长的参与能保证班级管理制度更加科学合理,他们可以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变化判断班级教育活动的效果如何,能够对班级管理活动起着监督作用。而且家长对制度的了解与认同有利于家长对班级管理活动的支持,教师可以就制度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家长讨论,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从而保证班级管理制度能够得到公正合理运行。

第4篇

【关键词】班级;管理;制度;建设

近几年来,由于职高招生政策的调整,中职学生的招生门槛日益低下。职业学校的生源素质是一年不如一年,他们纪律观念淡薄、学习基础落后,使得课堂教学存在极大的难度。但是,做为职高的班主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自信心,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和科任教师构建一个融洽的师生关系,不能依靠学校的校规和操行考核作为主要依据。因此,个性化班级管理制度的建设就成为我管理班级的一个法宝。——“班约”随之产生。

一、班级制度的制定

什么样的班级制度才是学生愿意遵守而且可操作性又强的呢?经过多方面的学习和探索,我发现由学生自己制定制度是最好的办法。因此我开始了我的个性化班级管理制定的建设。

1、召开以“我为班级作贡献”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课,在会上讲解了班级与制度的关系。

2、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所发现和遇到的问题写出一条奖励制度和处罚制度。

3、通过对学生写的制度进行汇总,大致可以分为出勤、卫生、课堂常规、行为习惯、教室5S、学校活动、寝室管理等七个方面。

4、就是对上述七个方面的制度在全体同学的参与下进行修改和制定。例如:在谈到学生迟到的处罚制度上,先向同学们读出不同学生对该项的意见,然后由经常迟到的同学提出修改,接着由全班同学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最后,请所有的学生在我们的班级约定上签上自己的姓名。

二、班级制度的考核

制度虽然已经制定出来,由谁来考核又成为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怎样才能做到事实清楚,不让学生有任何狡辩的机会。我把上述七个方面进行了以下安排:出勤和行为习惯由班主任考核;卫生由劳动委员和学校卫生检查组考核;课堂常规由科代表和科任教师考核;教室5S由班长负责考核;学校活动由体育委员考核;寝室管理由宿管老师考核。各班委干部根据考核的结果做好相应的记载。

三、制度的实施

一个好的制度关键还是在于实施。怎样把我制定的“班约”执行起来,事实是依据,公平、公正是前提。于是,我的包里多了一个小本,每天每时把自己看见的、学生和教师反映的都一一给记录下来。然后叫来学生进行核对,由学生自己对照“班约”进行改正。每周班会对当周的违纪情况进行通报,已经改正的同学及时的给与表扬,没有改正的给与提醒,对获得奖励的同学进行兑现。

四、制度实施后取得的效果

任何一项制度的实施都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执行者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不能半途而废,要坚持到底。我现在的班级已经发生了以下变化。教室和寝室变得整齐、干净;上课耍手机和睡觉的现象少了;迟到、旷课、不假不到的同学没有了。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提醒,师生关系融恰,课堂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其实,在班级管理中随处都是管理的经验和法宝,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者能否及时的进行总结和反思。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绝对离不开一个善于思考的领导者。

参考文献:

[1] 陈清阵.中职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研究.2010(4):50~51

[2] 莫雷.教育心理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2

[3] 何琳.爱之有度.四川教育.2008(1)

第5篇

长期以来,班主任给人的普遍印象是起早摸黑,事必躬亲,终日琐事缠身、疲惫不堪,小学班主任尤其如此。据说有的组织还做过调查,把教师归属于“亚健康”状态的群体,更有结论说教师的平均寿命偏低……凡此种种,不得不归为教育工作的繁重和艰辛。如果说,教育的成败和学生的进步一定都要以牺牲教师的健康甚至生命来换取的话,我认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足为赞。反之,在魏书生等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眼里,班主任工作却是一门艺术,是充满快乐的另一种境界。两种不同的看法给我们的启示是,班级管理应该是有方法可循的。结合自己近三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我感觉到加强班级制度建设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化管理对提高班级的管理效率,促进良好的班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就这两方面谈一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加强班级管理,应以制度为先

先哲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刚升入初中的学生,面对八中的半封闭管理,如果班主任不能及时系统地、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行为规范教育,让学生知道自己在课堂、在寝室、在餐厅、在与人交往中应做什么、应怎么做的话,以后的班主任工作就可能陷入被动局面,被学生牵着走。俗话说得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学校教育中,也应该“校有校规,班有班规”。所以我认为,在每学期开学时多花一点时间强调校规、制定或修订班规,使学生一进学校就在头脑中深深地打下常规、礼仪之烙印是很有必要的。如果班主任对班规监督得力、落实到位,多数学生是能够在教师的提醒、引导下,逐渐的由“他律”发展为“自律”的。这不仅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更重要的是有利培养学生的自主化管理能力,让我们的学生终身受益。

(二)重视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化管理能力

学生自主管理不仅在于学生管理班级、学生管理学生,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前一种能力是工作能力,后一种能力是自我约束能力。许多人说班级难于管理,其原因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管理,使其缺乏主人翁意识。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一句话:“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来管理的人。”在管理中,我们应勇于克服“师道尊严”传统思想的束缚,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作为班主任要做的是在宏观上把握住班级动态、制定班级整体目标以及每次活动的分层目标。至于采取什么方式,如何达成活动目标,我觉得应更多地让学生去做,关键处加以指导就行。在具体工作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化管理能力:

1.健全班级组织机构,坚持自我管理

建立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工作大胆的班干部队伍在班级管理中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他们是班集体的核心,是凝聚班集体的纽带,有了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队伍,班级管理就成功了一半。我班的班干部任用坚持民主制,实行常任班干部任期制和班日班长每日轮换制。值日班长负责记录该天班级的日常事务,受常务班长的监督。这样一来,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管理与被管理相结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比如:当他们发现有几天晚自习纪律不好的话,很快就会有学生主动给我提出好的建议,还有同学毛遂自荐当班干。本学期我们班上负责晚自习的纪律委员就有三个,其中有两个就是刚开学时自我推荐的“上岗的”。

2.加强责任心教育,增强学生的自主化管理能力

责任心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在班级管理中,我要求班上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对自己的行为过失、对老师交给的任务,以及对自己所处的社会角色,都要相应地承担起和承担好自己的责任。在具体的操作中,我重点找寻那些有利于培养责任心的方法。以卫生为例,我在班上实行承包责任制。新生入校时我就全面地对班上的区域进行了划分,坚持自愿的原则,公开承包给同学们,一旦承包定,没有特殊原因整学期不更换值日内容。这样一来,在常规检查中,如果我发现哪一天、哪一个地方没有清扫或者不够认真,那我一定就能找到相应的责任人。这种承包制,既加强了对学生的责任心教育,又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还让自己在班级卫生管理这方面省了不少心。就如寒假补课期间,学校虽没有值日生检查,但我班教室内外的瓷砖依然很干净,不用老师多说,同学们自己知道这是自己的值日范围,自己会按时的完成。

第6篇

一、班训:团结互助自强自律诚信友爱求实创新

二、班规

(一)学习、生活总体要求

1、选择并认定一个目标,时刻做不懈的努力

2、时间有限,合理有效的去利用

3、善待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都是你走向成功的朋友

4、团结同学,积极向上

5、具备荣誉感和信念

6、身体是实现价值的前提,需要维护和锻炼

(二)具体要求

1.遵守国家、学校关于大学生的各种规章制度和管理条例,以此作为日常行为的准则。

2.要求每位同学热爱班级体,支持班委的工作,积极参加班里组织的各项活动。

3.要求每位同学在日常的集体生活中,行动上做到团结友爱、礼貌待人、富有同情心、积极向上。

4.个人生活上,要求每位同学做到起卧有时、讲究卫生、合理安排时间、不沉迷于上网及玩网络游戏、拒绝赌博、酗酒。

5.学习方面要求每位同学积极努力,互帮互助,取长补短,按时按量完成学习任务。

6.出勤方面:首先,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班委作出榜样;其次,每位同学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7.考试考查方面,要求严格遵守考试纪律,不作弊,不帮助他人作弊,诚实信用。

三、班委职责

班委会负责组织全班学生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学校学院工作计划实施各项活动,履行职责,组织和建设好班集体,使全班同学成为合格的大学生。

班委会成员由全班同学民主选举产生,经班主任/辅导员审议当选。班委会每学年改选一次,任期一年。

各班班委要服从学校学院的领导,服从团总支、学生会各部门的管理,协助该部门开展相应的学生工作。班委会干部设置主要有以下职务:班长(男女各一名)、团支书、学习委员、纪律委员、生活委员、劳动委员、记录委员、文娱委员、体育委员、心理委员(男女各一名)、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具体职责如下:

(一)、班长职责

1、主持班委会的工作并对班级工作负总责。

2、协调班委团支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各委员的积极性,支持各委员独立开展工作。

3、有权召集班委会成员,定期主持召开班委会,研究班内工作和安排、布置各项任务。

4、传达上级的各项任务,如实向上级反映班内学生情况,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发挥好桥梁作用。

5、主持召开班会,做好会议准备。

6、做好班级各项工作的计划与总结工作。

7、服从学生会的管理和工作安排,协助学生会开展相应的学生工作和活动。

(二)、学习委员职责

1、全面掌握全班同学的学习状况,积极创造条件,为同学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2、积极与任课教师联系,解决同学学习上存在的各种问题。

3、督促全体同学,独立完成作业,并按时上交。

4、适时主持班级学生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或座谈会,交流学习心得,并能帮助学习差的同学,搞好学习。

5、安排落实本班学习兴趣小组的活动,并检查小组的活动效果。

6、服从学生会学习部的管理和工作安排,协助学习部组织开展学院学风建设的相关活动,如:奖学金的评定、知识竞赛、学习经验交流会等。

(三)、生活委员职责

1、负责班级经费管理。

2、负责调查、了解本班学生生活状况,并负责及时将情况向班主任(辅导员)反映。协助做好班级贫困生认定及资助工作,对困难学生给予必要的帮助。

3、协助学生会做好寝室的日常生活管理,积极开展文明寝室创建活动,创建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4、协助学生会为校、院重要集会、大型活动提供后勤保障。

(四)、劳动委员职责

1、负责班级劳动卫生和必修劳动卫生课的组织安排。

2、积极带领各寝室开展卫生扫除工作,组织、落实、监督寝室卫生的管理工作和相关的检查评比工作;制定和完善有效的寝室卫生管理办法,并严格落实执行。

3、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义务劳动,努力营造干净、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五)、纪律委员职责

1、负责班级上课、上晚自习及各种活动组织的考勤,做好考勤记录。

2、协助学生会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寝室安全检查,杜绝违法乱纪现象,消除安全隐患。

3、协助学生会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

4、协助学生会做好校、院重要集会、大型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

(六)、文娱委员职责

1、负责组织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各类文艺、娱乐活动,丰富同学的业余文化生活。

2、服从学生会文娱部的管理和工作安排,协助该部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院组织的各种文艺比赛。

(七)、体育委员职责

1.结合本班实际积极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体育活动,丰富班级学生课余生活,增强班级凝聚力。

2、服从学生会体育部的管理和工作安排,协助该部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院组织的各种体育比赛。

(八)、心理委员职责

1、组织班上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工作,定期在班上开展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活动,并作好相应的总结和记录。

2、努力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引导其他同学,并运用普通的心理学知识疏导同学的不适和困惑,帮助其走出困境。

3、积极参加培训,不断充实自己的心理学知识,以提高其心理服务能力。

4、及时做好信息反馈。发现有心理障碍的同学,并有可能有偏激行为的同学要迅速及时地上报给班主任,或上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以便做出有效及时的应对措施。

5、积极参加各项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活动,服从学生会心理健康部的管理,协助该部门做好学校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九)、记录委员职责

1、负责班主任辅导员组织开展的主题班会记录。

2、负责班委会组织开展的会议记录。

3、做好本班级的活动资料收集和归类存档工作。

4、做好班级综合测评加减分详实记载工作。

(十)、团支书职责

1、主持团支部委员会的工作并负全面责任。

2、传达、贯彻党组织、上级团组织的决议和指示,经常向上级党团组织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并根据团员的思想问题,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3、主持召开团支部委员会,根据学院团总支的工作意见和安排,结合本支部实际,研究支部工作,拟定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4、主持召开团支部大会,代表支委会汇报支部工作及支部大会决议执行情况。

5、广泛了解团员思想、学习、工作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形势教育、成才教育等各种有益于团员身心健康的团组织生活和活动,增加团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6、督促、帮助、检查、指导团支部委员做好分管工作。

7、服从团总支组织部的管理和工作安排,协助该部门完成其他相应的团的工作。

(十一)、组织委员职责

1、了解团员的工作、学习、思想情况,提出团支部组织生活的内容和要求,指导团支部开好组织生活会。

2、掌握团员的先进事迹和遵守团的纪律的情况,建议支委会进行表扬、批评和处分。

3、协助学院团总支做好教育、培养、考察、推荐优秀团员入党工作。

4、做好团员的管理、统计和发展新团员工作。

5、按时收缴团费,做好团员证的颁发、使用和管理工作。

6、服从团总支组织部的管理和工作安排,协助该部门完成其他相应的团的工作。

(十二)、宣传委员职责

1、组织团员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纪律、形势政策教育。

2、从团员的思想实际出发,提出团课的具体内容、方式和要求,组织团课学习,组织有关理想教育、成才教育的各种读书报告会、讨论会等。

3、通过设计制作书法绘画作品、横幅、海报、展板或者组织同学向校报、学校学院网站、学校校刊投稿等,及时宣传学校、学院、班级活动以及团员、团支部新人新风、优秀事迹,协助学院团总支宣传部、记者站做好班级、学院学校的宣传工作。

四、班级管理奖惩细则

班级管理实行奖惩分明加减分量化管理制度,每个同学的基准分为60分。同学们加减分提议视平时表现情况由各个班委结合客观事实,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好记录,并在下一周开班会的时候提交班主任;班委成员加减分提议视其工作开展及平时表现情况,由班长或团支书结合客观事实,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好记录,在下一周开班会的时候提交班主任;班长、团支书加减分提议由班主任视其工作开展及平时表现情况直接提交给本班班级民主评议小组,最后和其他班委及同学一起经本班班级民主评议小组对本班上周的所有加减分事项进行审查核实,班主任核实在该生加减分栏目里签字后生效。班级综合测评分总表由记录委员保管,作为班级每次向学校学院推荐入党推优,评先进、评奖学金的参考。

各班委分管工作部分考核细则:

1.学习委员:(1)不按时交作业一次次扣2分。(2)期末补考挂科,每门扣2分。(2)期末考试前十名加分:第一名,10分;第二名,9分;第三名,8分;第4名7分;第五名,6分;第六名,5分;第七名,4分;第八名,3分;第九名,2分;第十名,1分。(3)在学习比赛、读书活动、科技竞赛、等获奖的第一名加5分,第二名4分,第三名3分,若是校级、院级则分别在此基础上加3分,2分(4)在考试过程中发现抄袭,被通报批评者扣5分。

2.纪律委员:(1)迟到,早退者每次扣1分。(2)课堂上捣乱者扣1分。(3)晚自习期间被学生会发现有打闹,玩手机,说话者,每次扣2分。(4)在课堂上与老师发生争吵,一次扣5分。(5)旷课者扣2分。(6)课上不服从纪律委员安排的扣1分。(6)被宿管部上报不按时归寝者扣5分。

3.文艺委员:(1)积极参加班级,院校文艺活动加1分。在现场不遵守秩序者扣1分。(2)在班级,院,校表演者加分【分别为2分,3分,5分】(3)积极协助文艺委员开展工作加1分。(4)不配合文艺委员在班级,院,校开展文艺活动者扣3分。

4.体育委员:(1)迟到者【五分钟以上】扣1分,早退者扣2分。(2)无故旷课者扣5分。(3)参加比赛取得成绩者加分【第一名,5分。第二名,4分。第三名,3分,若是校级、院级则分别在此基础上加3分,2分】

5.劳动委员:(1)教室值日实行一组一天制,劳动后出现卫生问题,小组每人扣2分。(2)不扫地者扣3分。【可以叫同学代劳,但不可缺旷】(3)请假者不扣分。(4)参加公共劳动卫生的同学加2分。(5)班级集体劳动卫生活动不参加者扣2分。(5)被学校通报寝室卫生不合格,每人扣2分。【不服从室长安排的扣分5分】。(6)得到流动红旗的寝室,每人加1分。

6.组织委员:(1)积极参与组织活动的同学加1分。旷一次扣2分。(2)为班级出谋划策并实施的同学加2分。(3)在活动中捣乱的扣3分。(4)在组织活动过程中为班级做出巨大贡献,争取荣誉的加3分。

7.其他加减分部分,由班长与团支书根据班级管理需要,提交班级民主评议小组商定,由班主任认可之后生效。

备注:在加减分过程中重复加减分部分,以最高的为准,不累加。

班委承诺:

在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我们将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秉持公平公正之心,为班级做好服务,来共同打造我们的最先进班集体。在服务同学们过程中,请全体同学监督、指正,我们将会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第7篇

规则:每分折合人民币2元,每人每月的基本分值为1分,根据以下办法进行奖惩。

一、加分办法:

1.在学校组织的大型考试中,成绩进入年级前50名者,加10分;

2.在学校组织的大型考试中,成绩进步幅度较大者,适当加分;

5.好人好事,每人次加1分,对班级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的,一经采用,每条加1分。

二、扣分办法:

(一)纪律:

1.上课遵守课堂纪律,若有人讲话,上甲课做乙事,每人次扣1分;

2.上课对老师不礼貌,顶撞老师,每人次扣5分;

3.早中晚自习迟到每人次扣1分,早中晚自习不准随意下位、讲小话,否则每人次扣1分;

4.上体育课不听从老师指挥、站队拖拉、吵闹,每人次扣1分;

5.无故旷课者每节次扣3分,请假先斩后奏者每人次扣1分;

6.进出教室及寝室,行为不文明者,每人次扣1分;

7.受到学校违纪处理的,按严重程度,从5分开始起扣;

8.上网夜不归宿者,每人次扣15分;

9.上课玩手机者,每人次扣30分,交钱还手机。

(二)卫生:

1.当天卫生负责人不定时检查教室卫生,不合格者,每人次扣0.5分;

2.当天值日生,必须保持教室地面清洁,及时清理垃圾,否则每人次扣2分,情节严重者,罚多值日一周;

3.值日生必须及时擦黑板并保持讲台、黑板边缘干净,否则每人次扣1分;

4.乱扔纸屑、粉笔头者每人次扣2分;

5.当天卫生负责人要及时安排同学值日,否则每人次扣2分;

6.每次大扫除,卫生负责人安排不到位,检查不细致,每人次扣2分,被安排同学不负责者,每人次扣2分。

第8篇

一、安全教育

班主任要把学生的安全教育放在班级管理工作的首位,要经常性的开展班级学生的安全教育。

1、教育时间:要将每周的不定时与定时教育相结合;将每次活动前与活动后教育相结合。要重点抓好期初、期中、期末时段的安全教育,要坚持做到周始—教育、周末—提醒。规定每周二班会课为定时安全教育时间。

2、教育内容:切合我校的实际,适时开展教室、寝室、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周末、假期的各项安全教育,要将全面教育与专题教育紧密相合,切实开展好以下安全教育。

(1)开展安全教育,让学生明确在校学习、活动行为的安全。

(2)在学校、年级、班级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时,要按预案的要求,全面细致地进行活动相关的安全教育。

(3)在学期不同的阶段,有重点的开展交通、消防、食品卫生、防触电、防溺水、防踩踏、防自然灾害、防暴力、防病禁毒等各项安全教育。

(4)切合时机有针对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防止学生不良、过激行为的发生。

(5)开展节假日前的安全教育。

3、教育方式:班主任可采用解说、阅读、板报宣传、活动演练、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自行组织开展。

二、安全督促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生活过程中,班主任随班到岗严加监管,防止学生不良现象及意外事故的发生。

1、学生考勤:班主任每天到班的首要工作是检查学生人数,查实未到学生去向,无故未到的、逃学的必须通报家长或学校。

2、每周一次班会课,班主任必须到岗,进行相关教育,不得被其他课占用.

3、课间操时段,班主任必须监管。

4、集体活动、集会:班主任必须随从班级,全程跟踪监管。

5、周二打扫:妥善安排好教室、卫生区卫生打扫与整理,亲临现场做好组织与安全管理。

6、其它时段:在课间、晚就寝、周末回校等时段,要随时巡视,进行安全监督。

三、安全检查

要认真细致的做好每周一次的班级安全检查工作。

1、设施检查:充分利用下班时间,对教室课桌凳、电器、线路、门窗、空中悬挂物、卫生工具、水电设施等财物进行全面的检查,不得走过场。

2、不良器械排查:全面清查学生是否将刀具、木铁棍、玩具枪、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等各种不良物品带入教室,一经发现,立即收缴处置。

3、学生行为:随机抽查学生课间行为习惯,发现不良现象,即时制止并教育。

4、思想调查:细心观察,个别交流,有预见性的把握学生心理动态,顺藤摸瓜,了解学生校内外的思想行为状况、变化,查出隐患。

四、安全反馈

1、对于每周一次进行的安全教育内容和安全检查结果,有隐患都要及时上报.

2、对教室设施上存在着安全隐患的,一经查出上报总务处,由总务处统一修理.

3、保持安全信息通畅,实施安全报告制度。若发现学生无故不到校、失踪、自行外出外逃、伤害事故、重大违纪等事件的,班主任要在6小时之内政治处口头汇报,并在2天以内事件的具体情况上报学校。

第9篇

[关键词]班级编排制度;稳态式班级编排;动态式班级编排

[中图分类号]G4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8-0036-03

班级编排制度是中小学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班级编排制度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目前国内外中小学班级编排制度主要有两种,即稳态式班级编排制度和动态式班级编排制度。本文在对这两种班级编排制度优缺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目前中小学实际的班级编排制度。

一、稳态式班级编排制度:我国班级编排的主要形式

(一)稳态式班级编排制度的内涵

我国中小学班级编排的常规做法是各班学生从起始年级开始一直到毕业,除非有转学、插班或“蹲班”者,往往一成不变。这种班级编排制度称为稳态式班级编排制度。稳态式班级编排制度特别重视学生起始年级班级编排,一般情况下起始年级班级编排主要依据学生的年龄、智力(成绩)和特长,个别学校参考学生的气质和兴趣,而对起始年级之后的班级如何编排则很少给予关注。当然,也有个别学校与这种班级编排制度不同,例如有的学校为了提高中考(或高考)升学率,根据学生每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把学生分成快慢班,这种班级编排制度主要是从学校的短期利益出发,毫无疑问伤害了“待进生”(特指成绩和品德都差的双差生)的自尊心,强化了他们的自卑心理,理应摒弃。

(二)稳态式班级编排制度的优势

稳态式班级编排制度的好处显而易见。

第一,便于学校和班主任对班级进行管理。学校对各个班级的管理是间接管理,学校通常是委托班主任对班级进行具体管理。班主任接受班级管理任务后,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服务对象,包括所有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情况以及性格、兴趣等。这些都非短时间内能够完成,并且班主任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还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这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稳态式班级编排制度因其时间较长而具有优势。其次,班主任需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团结互助、和谐奋进的班级文化,而班级文化特别是班级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形成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是在班主任正确的引导下,通过丰富的班级活动慢慢形成的。常规的班级编排制度往往是一个班主任带一个班连续三年或六年,这就为班主任充分了解学生以及开展班级活动提供了足够的时间保障。

第二,便于学校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进行考评。目前中小学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考评主要以学生成绩为依据,一般把学生成绩分成两个维度,一个是平均成绩维度,主要和同年级班级以及和相同类型的学校比较;―个是成长维度,即学生进步率或差生转化率。如果学生平均成绩高和差生转化率高,则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得到奖励,否则相反。无论是学生成绩的整体提高还是学生进步率或差生转化率的提升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稳态式班级编排制度无疑有助于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进行科学测评。

第三,便于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相互之间彼此加深理解并结成深厚的友谊。这是因为稳态式班级编排制度能够为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供足够的时间保证。

(三)稳态式班级编排制度的弊端

稳态式班级编排制度固然有很多优点,但其弊端也很明显。

第一,不利于部分学生特别是“待进生”的健康成长。首先,稳态式班级编排制度不利于与班主任(包括任课教师,下同)性格不容、情趣不投的那部分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知道,每个班主任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喜好,学生不可能都与班主任的价值观和喜好一致,如果某个学生的价值观和喜好与班主任的价值观和喜好差异很大甚至相左,德才兼备的班主任往往对这样的学生采取宽容和理解的态度,但更多的班主任往往会以心灵惩罚和体罚(或变相体罚)来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价值观和喜好,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这部分学生和班主任心理对抗,甚至肢体冲突。而稳态式班级编排制度使学生没有选择脱离自己不适应的环境的机会,导致部分和班主任不相容的学生不能健康成长。其次,这种班级编排制度不利于部分“待进生”的健康成长。每个人对人对事都易形成定势心理,班主任也不例外,一旦班主任对某位学生特别是“待进生”形成负面看法,则短期内很难改变。对“待进生”形成了负面看法的班主任易从反面看待“待进生”积极争取进步的行为,例如把“待进生”的勤学好问看成好出风头,把“待进生”的遵规守矩看成木讷呆板,从而影响“待进生”的健康成长。

第二,不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稳态式班级编排制度一旦起始班级编排结束,班级成员就不再有大的变化,班级成员经过一学年之后,彼此就比较熟悉了,很难再有新观点、新思想碰撞。而且由于过于熟悉,学生很难再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增反减,甚至部分学生之间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呆在同一个班级,对彼此来说都是一种伤害,还会影响班级的和谐氛围。

第三,不利于班主任的专业发展。班主任长期管理―个班级,对班级的情况特别是学生个体的情况比较熟悉之后,班主任做起工作来轻车熟路、得心应手,自然就会减少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了解探究学生的欲望也会降低,极易形成情性心理,遇到事情往往会形成定势,按“既定方针办”。与此同时,学生长期和―个班主任打交道,自我表现和主动交流的欲望也会下降,师生之间这种状态特别不利于班主任的专业成长。一般来说,陌生的班级环境和对学生个体的不熟悉最易激发班主任的潜能。

二、动态式班级编排制度:发达国家班级编排的主要形式

(一)动态式班级编排制度的内涵

目前在国外一些教育发达国家流行另外一种班级编排制度,即学生从幼儿园开始,每年都要重新编班,每个学生的教师和同学都调换一次。也就是说,一个班级的学生一个学年完成后,从第二年开始全年级的学生要重新组合,学生年年都要换班,都要结识新同学。虽然学生总是换班,但教师基本上是重复教同年级的课,一般不随班升级,我们把这种班级编排制度称为动态式班级编排制度。当然,动态式班级编排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很多种表现形态。例如,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基本上是带同一年级和重复教同年级的课,学生年年换班;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跟班上,学生年年换班;在小学,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可以三年一换班,学生既可以三年一换班,也可以年年换班。

(二)动态式班级编排制度的优势

通过调查研究,笔者认为在我国实施动态式班级编排制度主要有以下优点。

第一,有利于绝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待进生”的健康成长。如前所述,部分学生和班主任性格不容、情趣不投,容易导致彼此心理对抗,甚至肢体冲突。动态式班级编排制度为这部分学生提供了重新选择班级和班主任的机会,使他们可以摆脱不适宜的环境。动态式班级编排制度强调班级成员整体调换,班级大多数成员为新成员,班主任和多数学生均为初次相识,自然班主任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新生,当然也包括“待进生”,这非常有利于激发“待进生”的学习潜能。

第二,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广交朋友。实施动态式班级编排制度,每学年班级成员整体调换后,班级大多数同学都是自己不熟悉的,依据心理学常识可知,人们更愿意在陌生人面前表现自己,陌生人彼此之间也更容易相互欣赏,这就为学生相互之间进行新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也必然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结交更多的朋友。

第三,有利于班主任的专业发展。实施动态式班级编排制度,班主任每学年接触的学生绝大多数甚至全部都是自己不熟悉和不了解的,这就需要班主任重新和学生沟通、交流,这自然会激起班主任工作的热情、兴趣和潜能。新的学生必然和原来班级的学生有所不同,班主任用过去的一套管理方法未必行得通,这就需要班主任寻找新的方法,采取新的措施来对学生进行管理,班主任只有持续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提高自身素养,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

(三)动态式班级编排制度的弊端

动态式班级编排制度存在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动态式班级编排制度会大大增加学校和班主任的工作量。对一个学校来说,本来只要搞好起始班级编排就行了,而现在每个年级都需要重新编排班级,这必然会成倍增加学校的工作量。与此同时,班主任每学年面对的都是自己不熟悉和不了解的学生,自然而然需要重新熟悉和了解他们,这极大地增加了班主任的工作量,也会引起很多班主任的反对。

第二,增加了学校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考评的难度。我们知道,学生整体平均成绩的提高、差生转化率的提升、和谐班级文化的形成以及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等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有时需要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班主任为了学生健康成长采取的一些方法和措施即使非常有效,也会有一个滞后效应,短期内很难立竿见影。由于动态式班级编排制度每年都调换班级成员,而学校的考评却是年度考评,这往往会导致班主任很少关注学生长远发展,更多地考虑立竿见影的方法,而不管这种方法对学生长远发展是否有利。例如,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有的班主任采取“题海战术,加班加点”,可以肯定的是,“题海战术,加班加点”通常能迅速提高学生成绩,但弊端也很明显,容易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及视野的狭窄。再如,有的班主任采取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班级管理模式,这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但是由于其需要有一个长期培育的过程,短期内很难出成果,会使这类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因考评成绩不佳而受到学校惩罚,最终导致教师都追求眼前利益,而置学生的长远利益于不顾。

第三,会导致部分学生短期内很难适应新环境。毕竟原来的环境是自己熟悉和了解的,陌生的环境容易让人产生恐惧不安的情绪,这就需要新的班主任尽快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让学生之间相互熟悉起来。

三、稳态与动态的融合:班级编排制度的理想选择

综上分析,稳态式和动态式班级编排制度各有利弊。当前我国中小学班级编排制度应以稳态式班级编排制度为主,积极吸收动态式班级编排制度的优点,保持班级编排制度动态平衡。其具体做法和注意事项如下。

第一,小学应允许学生每两年调换一次班级,中学应允许学生每年调换一次班级。在每学年度结束时由有换班意愿的学生及其家长向学校递交换班申请报告,陈述具体理由。学校根据学生成绩、性格、兴趣、特长等实际情况统筹考虑,作出允许或不允许换班以及换到哪个班的决定。

第二,学校在每个班级师资配备上应保持动态平衡。班级师资配备必须均衡,以减少打算换班的学生人数。如果班和班之间师资配备存在较大差异,必然导致师资配备较差的班级学生集体申请换班,严重挫伤部分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积极性。

第三,每学年度开学之初和每学年度结束时,公布各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业绩、特长、兴趣和性格等,让学生在选班时更有针对性。例如,语文成绩较差的学生通常会选语文教得好的教师,性格刚强的学生通常会选性格柔弱的班主任,这样便于师生互补。

第10篇

关键词:高校;班级助理制度;对策研究

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以来,全国各大高校的入学人数激增,学生教育管理面临着更加复杂、严峻的局面。为实现高校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l展,高校设立班级助理制度。自班级助理制度实施以来,出现了许多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合理、科学地加以改正和提高呢?对此提出了一些对策来完善高校班级助理制度。

一、把握角色定位

1.服务者。班级助理要克服困难切实解决好学生们的问题,尽所能照顾好学生们的情绪。把学生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学生有困难求助时,班级助理要尽全力解决他们的困惑。班级助理要切实做好服务学生的工作,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

2.协助者。班级助理作为辅导员工作上的得力助手,应尽力协助辅导员完成一些工作,身体力行的分担辅导员的工作重担,协调好老师与学生、学生与班委、班委与老师之间的工作,做好新生与老师之间沟通的桥梁。

3.管理者。班级助理作为新生班级的管理者,应当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工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新生班级做好班级建设、组织管理、开展活动,增强新生班集体凝聚力建设,管理好新生。

二、明确工作职责

高校应制定好班级助理工作职责的规定,划分好班级助理和班委的工作内容,明确班级助理的工作细则。在班级党团建设、班级制度建设、班级学风建设、班级文化建设、寝室文化建设等方面细化工作范围,明确说明辅导员与班级助理、班委和班级助理的工作划分,处理好一些细节。对于班级助理职责范围内的事情,班助可以自行处理,对于非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不能擅自决定,需及时请示辅导员或是与班委协商,以防出现工作越级和失误。清晰的工作职责,可以提高学生工作的效率,避免一些矛盾的产生。

三、加强沟通交流

班级助理作为高年级的学长学姐,和辅导员相比,他们有更充足的时间来和学生相处。班级助理可以下寝室了解学生的状况,也可以在课余时间通过微信、QQ或是电话的方式及时与新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掌握班级丰富、准确的信息。在周末,班级助理可以活动,例如一些素拓或郊游等,增进同学们之间的了解。关于班级内的事物,班助要定期召开班委会,及时了解最近一段时间班级内的事务和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除此之外,班级助理也可以组织一些特色交流活动,面对面地为学弟学妹解决一些学习上的困惑,为他们大学四年的规划提供一些指导与建议。总之,班级助理必须时刻关注新生的思想动态,了解新生的思想发展方向,掌握新生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加强班助与学生间的沟通交流。

四、完善制度建设

1.选拔制度。为确保班级助理的人选质量,班级助理应在所有学生中公开公平进行选聘。在选拔初期,大力宣传班级助理的招聘,明确选拔班级助理的条件。申报者须先填写班级助理申请表,注明个人简历、申请理由以及工作理念,然后由辅导员同意后签字,最后采取笔试和面试两种形式,按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择优聘用。在面试时,成立选聘小组,专门负责每年的班级助理选聘。选聘结束之后要进行为期一个星期的公示,有异议的可以匿名发邮件或是打班级助理投诉电话。高校要真正的从制度上要严格班级助理的选拔,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这个团体锻炼自己,展现自己的能力。

2.考核奖惩制度。在班级助理工作中,对于工作认真者应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工作态度不端正者应进行批评教育,情况严重者可以淘汰。其次,规范班级助理的考核方法。班级助理每月考核一次,考核内容主要是班级基本工作,班级学风建设,班级助理思想品德、工作实绩、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方面。考核要明确分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考核分数由班级助理所带班级的学生代表和辅导员共同评定。每周约谈一个专业的个别学生,每半年做一次问卷调查。将学生评定、辅导员评定与学生访谈和问卷调查结合起来,共同作为班级助理的考核结果。最后,班级助理要实施实时监控和工资绩效,每月或每季上交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督促班级助理们能够真正行动起来,在工作中做到认真、负责。

第11篇

【关键词】班干部 班级管理 问题 反思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4-0156-02

班级授课制源于1632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后经赫尔巴特、赞科夫的发展,渐趋完善。而我国的班级授课制最早可追溯到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班干部的产生可谓与班级授课制的产生、发展密不可分。班干部是伴随着班级授课制的发展而逐渐演化而来,其目的在于加强班级管理的效率,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而我国现有的“班干部”源自苏联,新中国成立后,班级中担任管理工作的学生,被称为“班干部”,同时,前苏联的班干部制度也被引入我国。班干部的组成结构包括:班长、各部委员及小组长等构成的行政组织;团支书、组织委员及宣传委员等构成的政治组织;中队长、小队长等构成的部队组织。随着时代的发展,班干部制度在班级管理中也出现一些问题。

一 班干部制度在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个别任命与集体参与的矛盾

随着民主化进程的推进,民主观念深入人心,传统的教师任命制不能体现民主的精神,因为它没有保障每个学生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传统的由教师任命个别同学担任班干部的做法受到挑战。于是,有的学校尝试借鉴日本的班干部制度,让所有的学生轮流来担任班干部,然而效果往往不佳,组织瘫痪,原因在于在我国现有的大班教学中实行轮流制难以建立有效的组织运行机制,因而,任命制在我国仍然占据主流。其二,在我国,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学生的主体意识显著增强,班级管理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而更重要的是体现学生之间的自治关系。如果班主任对学生的自治监管不力、放任自流,则容易导致个别的班干部与其他同学的关系紧张,甚至对立。

2.部分管理与整体管理的矛盾

班级的管理分为两个层级,其一是对班级日常事务的管理,如卫生的打扫、作业的收发、纪律的维持;其二是更高层级的管理,班级管理作为学校的一种活动方式,要围绕着学校的整体教育目标运作,主要包括: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高人的管理积极性;谋求人的全面的、自由的发展。而在我国,一般意义上的管理重视日常事务的管理而忽视更高层级的班级管理。导致管理层面不健全,管理方式倾向于行政式、机械式。因此,班干部管理制度需要处理好部分管理与整体管理的关系问题,树立更高的管理理念。如果重视更高层级的管理,如强化班级文化建设、同学之间的合作互助等,将对班干部的班级管理拓宽视野,更能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3.生生关系之间的矛盾

班主任如果管理水平低下,对班干部的任命不力,同时对班干部日常的表现疏于管理,会引发一系列的学生与班干部之间的矛盾,其一,极易造成同学之间关系的不和谐,部分班干部因担任班级重要职务而趾高气扬,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对普通同学嗤之以鼻,使得大部分同学认为班干部具有仗势欺人的嫌疑;其二,造成了普通同学的心理伤害,产生抵触、厌学情绪。班干部如果行为不当,工作方式蛮横,极易损害同学间的感情,使普通同学不服从管理,日常的班级教育教学难以进行,部分学生因而产生消极、抵触情绪,从而厌倦班级生活,成绩直线下降。

4.师生关系之间的矛盾

班主任与班委之间、任课老师与科代表之间因为工作关系较为亲密,往往使大部分同学认为他们和老师的关系较之老师与班干部之间更为疏远。其次,在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问题时,部分老师偏袒学生干部,不能“秉公办理”,在同学间造成了老师与班干部沆瀣一气、同流合污的坏印象,对师生关系产生了很大的破坏作用。在一些发达国家,拒绝设立班干部受到了个别专家的推崇,如作家郑渊洁提出了“学生干部汉奸说”,班干部的工作是强权效力、高密和奴役同胞,加剧了师生之间关系的紧张程度。其实,这样的说法有些言过其实,对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所起的作用予以全盘否定,未必是明智之举。

二 对班干部制度存在问题的反思及解决策略

1.强化班级凝聚力,建设层次合理的管理结构

班级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整个班级的发展而服务的,班干部的设立更是为了班级的发展,两者目的相同。班干部的班级管理活动要以班级的凝聚力建设为出发点,同时,班级凝聚力也是检验班干部班级管理效果的落脚点和归宿。因此,一定要强化各位同学的班集体意识,热爱自己的班级。围绕着班级凝聚力建设,班干部必须要狠下工夫,要有大公无私、服务好班级的观念和信心。另外,在管理结构上应建立老师,班干部和学生群体三位一体的动态结构体系,三者之间的关系绝非是自上而下的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而是一种交互进行的动态系统。学生有问题可以通过班干部反馈给老师,也可以直接去找老师请教,而并非是层级的组织管理关系。

2.对班干部进行职能划界,明确其职能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各种关系问题有很多都是直接或间接与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对自己的职责不清导致的,因此,有必要制定合理的、清晰的班干部职能表,让班干部时刻明白自己所担任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这样也有利于其他同学监督,对班干部的越权行为进行及时的制止。这种监督应带有过程性,不只是偶尔的心血来潮,而要形成一种监督的生成性机制。

3.强化班干部参与班级管理的民主程序

第一,民主选举。在我国大班额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下,不宜实行轮流制,让所有的学生都当班干部,这样极易导致组织的涣散。相反,班主任的直接任命制也难以满足学生们想当班干部和民主选举班干部的合理诉求。在推选班干部时,教师首先在班级里确定好有较高的学习成绩、诚实的人格修养、踏实的工作能力、灵活的头脑的学生为正、副班长的候选人,之后由全班学生差额选举,最终确定两名得票最多者担任。然后,班委会的其他主要成员再由班长、副班长共同提名,最后再由全班同学民主表决。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组织管理和创新实践能力,实现以点带面、全方位的自主管理。

第二,制度民主。建立班委会会议制度和班会制度,所有的班干部必须定期向同学汇报自己的工作情况,提出自己的不足点,让大家集思广益,帮忙解决。班委会制度和班会制度不能只流于形式,要真正落实起来。通过制度的民主化,有利于培养班干部民主办事、按制度办事的能力。同时,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会受到多数同学的欢迎,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第三,运行程序民主。重要的班级活动或重要事项需由班委会提出初步的意见,再通过召开班会大家民主表决,讨论通过后需得到班主任同意,签字后方可实施。对有争执的事项,可向老师请教,分辨是非,并予裁决。

4.对班干部在班级管理的表现进行评价

评价体系要坚持动态发展化的理念,建立“自我调节机制”,因为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通过反馈,调整自己发展自己,而这也恰恰是教育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要建立起能够接纳、承受、发展有益于班级内部和外部的自我修复的班级生态系统。

这种评价包括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评价两部分,按照班干部的职能,民主评议班干部。这种评议可以一个学期组织一次,通过大家的民主表决,评价班干部的民主作风和行为。对表现好的班干部老师可提出鼓励和表扬,对表现较差的班干部,老师也要对其工作付出的努力予以肯定,并指出在班级管理方面的不足、改正的方法和策略,并给予一定的考察期,如果其管理工作依然不能让老师和同学满意,可就班干部做适当的调整,以避免学生之间的纠纷,但同时要做好被同学的心理辅导。

参考文献

[1]申玉宝.小学班干部制度的发展进程与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12(14):22~24

[2]黄美蓉.班级自主管理中的不等式[J].教学与管理,2003(5):17~18

第12篇

关键词:班导生;四位一体;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6-0185-02

班级是高校进行教育实践和管理服务的基本单位,班导生作为班级管理主体的引入为精细化管理注入了活力。班导生同辅导员、班主任、班委会共同构成了班级管理的四元主体,高度契合了“多元共治”理论,也是心理学中“从众效应”的体现,班导生的示范模范作用会带动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达到高低年级互动,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和共同发展的最终目的。

一、“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的开展

“班导生”是英国教师兰卡斯特开创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我国可追溯至孔子兴办私学的“次相教学”。2013年,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以下简称法政学院)开始探索实施班导生制度,班导生原则上由二、三年级相同专业学生担任,要求思想素质好、学习优秀,能够成为同学的挚友、学习的楷模和生活的引路人;能够协助班主任、辅导员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服务和管理。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在引入“班导生”这一主体之后,四类管理主体分工明确、各有侧重、形成了以班导生为纽带的“四位一体”管理模式。

(一)班导生协助辅导员开展迎新和日常事务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服务的主体,不仅要开展学生日常教育管理,还要承担学院日常性事务,工作繁杂,但人手有限。以法政学院为例,学院现有学生人数1 781人,设专职辅导员5人,兼职辅导员9人,其中专职辅导员与学生比例为1:356,专兼职辅导员与学生比例为1:127。辅导员日复一日的“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往往是充当“救火员”的角色,而新生在大学适应中存在较长的空窗期,辅导员想要全面准确地了解每一位新生的情况就显得捉襟见肘。在制度实施中,班导生主要协助辅导员开展新生班级管理:在迎新期间,了解新生基本情况,解答新生疑问;带领新生参加各类教育活动,协助新生及早熟悉校园环境;协助辅导员全程跟踪军训,了解学生心理和生理动态;协助完成新生选课、困难生认定和贷款办理等事务性工作。

(二)班导生与班主任协同开展班级管理

班主任从专业课教师中选拔,与辅导员相比较,班主任对学生专业发展方向有更清晰的认识,对课程学习有更明确的指导,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专业思维。与辅导员工作范围不同,班主任仅负责本班级事务,对所在班级的情况认识更加全面。但班主任多为专业课老师,与学生的年龄差距较大,会让同学产生距离感,学生不愿意主动联系班主任,难以吐露心声;此外,班主任不是专业管理人员,教学科研任务繁重,无法全程参与班级活动。

通过设置班导生,可以协助班主任处理班级日常事务,例如共同组织新生班会,将院校的通知和安排及时下达;及时深入新生教室、寝室,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状态,掌握第一手材料等。

(三)班导生协助选拔班委,对班委工作进行指导

班委是班级管理和服务的最直接主体,班委选拔得力,班风学风浓厚,班级同学共同进步。第一任班委如果选拔不力,极容易影响班级四年的发展。在实施中,班导生在班委产生前承担班委工作,适当延缓了班委的选拔时间,给同学们提供了充分展示和了解的机会。同时,班导生可以向班主任推举有突出才能的“班级临时负责人”,作为班委会成员和各方面活动骨干的重点考察人选,对其给予充分地指导和帮助,同学和老师也可以在班级临时负责人服务同学的实践中检验其工作能力。在班委选拔产生之后,班导生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将“”班干部的心得体会以及工作经验传递给新产生的班委,有利于班委的迅速成长,推动班级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四)构建全方位管理格局,推动班级工作有序开展

辅导员、班主任、班委、班导生虽然职责不同,开展工作的角度、侧重点不同,但是核心目的均为构建全方位管理格局。在具体运行中,辅导员、班主任是学生工作主体;班导生是两者的桥梁,是学生与班主任、辅导员的纽带,班导生扮演着助理和班级服务者的角色。就实际而言,班导生的服务职能应强于管理职能。班委本质也是学生,是f助开展班级工作的得力助手,是学生事务的具体开展者,在入学后期班委的作用将逐渐加强。以上四者相互补充,在时间、空间上相互配合,有助于构建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的“大德育”格局。

二、“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的现实意义

(一)解决了学生管理的两大矛盾

其一,解决了学生多而老师少的师生配比失调的矛盾。目前,学院专职辅导员远未达到教育部规定的1:200的配备比例,学生多,事务性工作多,尤其每年新生入学时,在教育、管理、服务中都面临巨大压力,班导生的引入,解决了管理人手不足的困境,为班主任、辅导员提供了得力助手,同时又为高年级学生提供了锻炼自我的平台。

其二,解决了精细化管理与学生群体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当前,大学生因为成长环境、家庭背景、招生类别、学习基础、智力水平、道德修养、兴趣特长等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学生的多样性,决定了教育管理的复杂性,而要针对多样化的学生实施精细化的管理,首要一点,必须了解掌握学生的全面准确的第一手资料。而班导生恰恰可以无缝隙的深入班级、宿舍,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各方面信息,为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二)实现了学生管理的一大突破

目前,学校的自主选课制,打破了以班级为主体的授课模式,而班导生作为班级管理的链接点,可以利用宿舍、网络平台等,突破实体障碍,实现无缝隙管理。班导生可以随时深入宿舍,他们没有老师的身份与距离感,也没有管理者相对于被管理者的强势地位。班导生与所指导的学生年龄相仿,因此与学生有共同语言,可以开展柔性化管理,易于及时掌握新生动态。同时,班导生一般由相同专业的高年级的优秀学长学姐担任,他们在平时与新生交流中,通过其自身的专业认同感对新生进行专业导航引领,并且利用其掌握的学习经验对新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时开展辅导,有利于加强新生的专业认同感。

三、班导生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法政学院在“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中不断摸索,取得经验的同时也逐渐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对优化班级管理模式和提升学生工作水平至关重要。

(一)存在问题

其一,班导生对自身的角色定位不够准确。有的人容易管得过多,取代了班主任的角色或者忽视了班干部的工作,成了学生的“保姆”。也有个别在班干部与班主任之间打球,消极怠工。其二,工作内容不清。班级工作琐碎,很多是学院临时布置的任务,占据了班导生的大量r间,导致对新生的学习辅导、生活关怀变少;此外,班委与班导生的工作分工不清,容易导致其中一方放弃自己的义务,将所有的工作推给另一方,引起管理混乱。其三,时间分配不合理。在安排班导生工作的时候就已经将班导生工作的重心放在了新生入学初期,使得工作管理上出现“前紧后松”的现象,导致后期工作开展的失误。

(二)完善对策

1.发挥彼此职能,形成“四位一体”合力

“四位一体”应具有相对静态的关系,辅导员应当是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掌舵人”,应当牢牢把控意识形态话语权;班主任应该是学生专业学习的“导航者”,在学生专业发展中承担起航者和思维形成推动者的角色;班导生是大学生成长的“护航者”,应当围绕学生的具体需求开展工作。班委是管理工作的“摇橹人”,应当公益之心,做好基础性工作。

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应当以“面”为主,班导生、班委工作以“点”用力,点面结合,相得益彰。在四者的关系上,坚持班导生是联系班主任、班干部和学生的纽带,在运作过程中,做到动态调整,不拘泥于条条框框,最终实现“一体两线”发展:“一体”,即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体;“两线”,即以实现班级管理的正常有序开展与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为线。四者相互配合、各有侧重,消除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工作“死角”,达到对学生的全方位教育和管理。

2.严格选拔和培训程序,完善考核与激励机制

班导生应该从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实践能力等方面严格标准,民主选拔,并且尽量做到专业匹配,定期举办培训会及经验交流会,提高其理论修养和工作水平。具体工作上,在把握大局的前提下,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不能过分管控;在遇到困难和阻力时,要为他们解难撑腰,树立信心。

完善考核机制。对班导生的考评应该坚持新生测评、班导生自评、老师评价三个方面,做到两个月一小评、半年一大评,使班导生工作有“尺”可量,更好地提高工作水平,发挥应有作用。

明确奖惩机制。班导生虽然“官”小,但责任大、任务重,应以适当的奖励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在评奖评优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并宣传先进事迹,推广优秀工作经验。在奖励的同时也要落实惩戒制度,对不合格班导生要及时诫勉或调整。

3.实现角色动态化转变,实现大学生涯全程化和针对化引导

班导生任职时间为一年,将新生引入大学正轨、适应大学生活后,班导生逐渐退出学生视线,这样有利于学生放下“拐杖”,早日适应大学生活。但是,大学各个阶段任务不同,面临的问题也复杂多样,大一的主要任务是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克服之前养成的不良习惯,大二、大三更多的是怎样利用大学来提高自我,大四进入毕业季,就业、考研、保研等方面就需要有更多指导帮助。针对不同阶段,在今后实践中,将实现班导生的全过程指导,贯穿学生成长始终。首先,加强对班导生的培训和指导,注重全过程培养,使选拔的班导生可以承担起学生大学各个年度的指导;其次,指导方式发生转变,由大一的全方位帮助,到大二、大三的督促和协助,再到大四的交流与鼓励,班导生的工作重点不同,最终目的一致,实现学生最终的成长成才。

四、结论

加强学生管理、分担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是建立健全班级管理模式的目的之一,而服务学生发展、实现学生的成长成才才是建立健全班级管理模式的最终目的。作为班级管理的四元主体,辅导员、班主任工作以“面”为落脚点,班导生、班委工作以“点”用力,点面结合,各有侧重,既消除学生管理时间和空间上的“死角”,又通过对学生的全方位教育、管理和服务,让制度造福学生,最终实现了学生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海岩.新时期高等学校班级建设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2]张艳丽.“班导生”制度促进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的研究[J].沧桑,2011(1):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