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之初社区

人之初社区

时间:2023-06-06 08:58:44

人之初社区

人之初社区范文1

【关键词】社区学院;职能变迁;高职教育

0.引言

从19世纪中后期起,德国高等教育的许多思想在美国传播和发展,尤其是"纯粹大学"的理念。"纯粹大学"呼吁建立一种介于中学和大学之间的学院,以便使大学解脱出来,不再教育一些准备过于不足,难以接受高深学术性、专业性教育的一二年级学生,把大学重组为研究中心和知识精英的培养中心。

1892年,时任芝加哥大学的校长哈珀综合了前人的思想,将大学分为一、二年级和三、四年级两个部分,前者称为"基础学院",后者称为"大学学院",1986年这两部分又分别被改名为"初级学院"(Junior College)和"高级学院"(Senior College)。1947年美国总统的高等教育委员会在其报告中使用"社区学院"取代"初级学院"。至此,一种新的学院形式开始出现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并对美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社区学院的建立,美国创建了由四年制大学、学院和两年制学院构成的三级高等教育结构,形成了由副学士、学士、硕士和博士构成的完整的四级学位制度,其意义是深远的。

1.美国社区学院的职能变迁

1.1初级学院建立初期(19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的主要职能—转学教育

转学教育是指为那些在学术能力、经济能力等方面仍为做好准备的高中毕业生提供两年中学后课程,并采取与四年制大学和学院通用的学分制度来规范学生的学习,从而选拔优秀的学习者在完成社区学院提供的大学一、二年级的教育后,以协士学位(副学士学位)的文凭继续进入更高层次的四年制大学或学院完成后两年的学业从而最终取得学士学位。初级学院从诞生之初起,是联通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的桥梁。因此,转学教育就自然而然的成了社区学院的最初职能。

初级学院建立之初的另一个职能是为那些没有机会进入四年制大学或学院继续学习的人提一种供终结教育,既职业教育,训练熟练工人、半专业性工人和技术工人。然而由于受当时初级学院本身的条件限制,如规模、资金、教师等,所以在此阶段初级学院基本没有开展职业教育。如1930年坎贝尔曾广泛地分析了343所初级学院的课程、系统设置和教学计划,并查阅了349篇有关文献,得出平均每所初级学院的各种职能所占比例为:准备性转学课程占58.7%,终结性、职业教育占15.5%,提供培养良好公民的民主教育占13.6%,普及高等教育的职能占11.8%[3]。

1.2社区学院成熟时期(20世纪40年代—70年代)的主要职能—职业教育

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转学教育依旧是社区学院的主要职能,但是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是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年代,深受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职业教育逐渐成为社区学院的主要职能。据美国社区学院和初级学院协会20世纪70年代初在各州社区学院学生中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社区学院的学生中读转学课程的人数为60%-70%,到60年代末则猛降至43%[4]。新一代的两年制社区学院在此期间发展起来。职业教育由此成为社区学院两大主要职能之一,并至今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职业教育是美国社区学院发展至今的主要职能之一,学院提供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课程,学生就读一、二年级的副学士学位课程但并不一定升入三、四年级继续学习学士学位后两年的课程,终结性教育直接指向社会需求,为自己未来的职业而接受教育。

1.3综合性社区学院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主要职能—社区教育

相对于转学教育、职业教育、发展教育而言,社区教育是社区学院最后产生的一种职责,也是发展最为强劲的一项功能。美国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主要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经济大萧条时期。这一时期,许多初级学院根据所在社区和当地政府的要求,为失业工人举办各种形式的短期实用技术培训班,开设了汽车维修、装潢、饮食服务等大批实用课程[5]。

一般来说,社区学院的社区教育包括成人教育、继续教育以及各种形式的社区服务。参加社区教育的人通常年龄较大,超过18-21岁的传统年龄。他们的学历基础多种多样,许多人已经大学毕业,甚至有研究生学位;更多的是没有高中文凭的人。他们所追求的通常只是短期目标而不是学分或学位。与此相应,有的课程给学分,有的课程不给学分。学习期限可长可短,多则几年,少则几天,甚至只有一小时[6]。

2.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借鉴和启示

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是近年来国家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是指出,发展高职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等职业教育重在培养“半专业”人才,为各种职业岗位输送一线中高级技术人员。但是由于其发展时间不长,经验不足,因此还存在各类问题。譬如教育投入不足、企业参与不够、教学建设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双师型师资力量不足、实习实训条件差、部分学校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职能定位混乱等。

分析这些众多的问题,其中多数问题的症结就在于职能定位。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主要实施的是一种“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其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三年制的大专层次毕业生。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职能及主要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1职业教育

这是我国多数高职院校的最重要职能。我国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美国有所不同,因为问题的核心不在于如何处理职业教育与转学教育的关系问题,而是如何使自己提供的教育区不带有一般本科院校的学术化倾向。具体体现在专业设置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脱离社会发展需求,因而无法吸收众多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另一方面,由于还不存在一种规范化的与中等职业教育衔接体制,因而进一步降低了其生源质量。

2.2专升本教育

这项职能类似于美国社区学院的转学教育职能,区别在于我国高职院校的专升本教育依赖于正规的选拔性考试,其10%-15%比例也受到严格规定,这就使学校和学生又走进了应试教育的迷宫。而美国社区学院就读转学教育课程的学生其转学率在1984年仍高达20.2%。

2.3地方服务

这项职能类似于美国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的社区服务职能。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地方服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服务宣传力度弱、服务意识淡薄、服务种类单一、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缺乏与地方机构及企业的合作等。 [科]

【参考文献】

[1]B.R.Clark,Guy Neave:The Encyclopedia of Higher Education [M].Oxford,UK,Pergamm Press,1992.

[2]王英杰.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百年回眸[J].高等教育研究,2000,(1).

[3]王廷芳.美国高等教育史[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219.

[4]续润华.美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M].中国档案出版社,2000,52-53.

人之初社区范文2

为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搭建居民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平台,增进邻里情, 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向心力,营造出一种团结奋进、文明和谐、喜庆祥和的浓郁氛围,按照区工委办的安排,结合社区实际,制定社区20xx年春节期间文体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不断满足广大居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始终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促进社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和谐社区。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开展好社区的文体活动,成立社区20xx年春节文体活动筹备组,组长为陈圣炜,副组长为徐祥忠、支云秀、胡正田、邹鹏,成员为聂祖国、吴君来、蔡圣法、王心友、李正保,筹备小组下设评委裁判组和后勤保障组,胡正田兼任裁判组组长,成员为吴永深、徐志军、黄寿余,支云秀兼任后勤保障组组长,成员为卫守才、孙跃华。评委裁判组负责策划、提供活动场地及制定、执行活动规则,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比赛所用的器材及奖品等。

三、活动安排

1、 举办庙会:时间初定在元月15日至元月16日。设立五个活动区:一是娱乐区,由社区委居民演唱庐剧、黄梅戏、歌曲及拉二胡等节目为主的文艺演出。二是宣传区,利用展板宣传反邪教、禁毒、科普、交通安全及民生等相关的政策和事例。三是送年货进社区,社区委联系区内华泰、统一、可乐等相关企业,引导企业担当社会责任,送相关产品进社区服务千家万户。四是赠品区,主要发放购物袋、一封信及福字等宣传品。五是写春联区,联系区内学校老师、社区居民中广大书法爱好者为居民义写春联。活动地点:社区人口文化广场。

2、80分比赛:时间初定在元月19日,由执法中队、各小区委进行预赛,各选出一支代表队参加社区组织的80分复、决赛。比赛地点:社区委四楼食堂。

3、 象棋比赛:时间初定在2月9日至2月10日两天,参赛人员:社区象棋爱好者,男女不限,年龄不限,参赛人员由小区委选送或自愿报名,由小区委汇总后于2月5日报社会事业科。比赛地点:社区老年活动中心。

4、拔河比赛:时间初定在2月6日下午,参赛人员为社区居民,由各小区委选送男、女各12支队伍(每支队伍成员不超过12人),2月4日前报社会事业科,比赛地点:社区人口文化广场。

5、顶气球:时间初定在2月6日下午,以社区居民三口之家为参赛单位(小孩为小学生),每个小区委选送不少于10个参赛家庭,名单于2月4日前报社会事业科。比赛地点:社区人口文化广场。

6、绑腿走比赛:时间初定在2月6日下午,以社区居民三口之家为参赛单位(小孩为初中生),每个小区委选送不少于10个参赛家庭,名单于2月4日前报社会事业科。比赛地点:社区人口文化广场。

7、露天猜灯谜:时间初定在2月6下午。参赛人员为社区居民,自由选择灯谜,猜中者由工作人员发放奖品(每人限得一份奖品)。猜灯谜地点:社区人口文化广场。

8 、乒乓球团体比赛:时间初定在2月14日全天,参赛人员为社区乒乓球爱好者,由各小区委选送12支队伍,2月9前报社会事业科。比赛地点:社区四楼文体活动室。

四、活动资金预算

本着节俭的原则,预计共需活动资金10700元,其中庙会1500元,80分比赛1500元,象棋比赛300元,拔河比赛1500元,顶气球比赛300元,绑腿走比赛300元,露天猜灯谜500元,乒乓球团体比赛900元,文体活动期间设置彩虹门、彩旗、彩气球、横幅、印刷宣传品3900元。

活动要求

1、比赛项目原则上只取前三名(猜灯谜除外),将颁发纪念性的奖品。

2、社区委工作人员根据自身爱好和特长,积极参加上述比赛项目,由各科室负责人汇总本科室工作人员参加的活动项目并报社会事业科。

3、各小区委要安排人员维护比赛现场秩序,参赛队员要服从裁判判决。

4、请各小区委加大宣传,选送相关人员参与比赛。从即日起要做好前期准备和宣传工作,力争把今年的各项节目办好、办精彩、办到位,为社区居民送上精美喜乐的娱乐文化大餐。

人之初社区范文3

关键词: 社区归属感;问卷;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3-0276-03

0 引言

社区归属感是西方社区研究中的重要概念,20世纪20、30年代,随着城市社区研究的兴起,学术界开始普遍关注社区这一重要的社会组织形式,至60年代,新的研究理念、研究手段使城市规划学、社会心理学等各学科走向了交叉、汇聚,从而使社区和社区归属感的研究呈现出了新的亮点。

归属感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Abraham Maslow提出来的,用来指一个个体或集体对一件事物或现象的认同程度和发生关联的密切程度,它不易感知却客观存在着并影响人的行为表现[1],归属感是人情感的基本需求。社区归属感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社区归属感最明确的定义,源于地区归属感。地区归属感被认为是人们与他们所居住的地区的一种有感情的联系。Hummon将其扩大到包括人的知觉和情感,认为地区归属感不仅包括对地区环境的主观看法,还包括对环境的情绪反应[2]。

综观国内外的研究可发现,目前国内社区归属感的研究多是出自社会学家之手,社会学领域内没有对社区归属感、社区认同感等做明晰的概念界定和区别,常常将社区感与社区归属感以及社区认同感混淆在一起,较为凌乱,同时还可以看出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结果不乏互相矛盾之处,同时在研究社区归属感时所用的方法也较为简单。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访谈法,对城市社区居民社区归属感的结构进行探索和验证,在此基础上编制社区归属感量表,以期为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1 研究方法

1.1 被试 初测中,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在宁夏银川市抽取部分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发放社区归属感初测问卷280份,共回收265份,其中有效问卷249份,问卷回收率为94.6%,回收有效率为88.9%。正式施测中,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3份,有效问卷451份,回收率96.6%,回收有效率90.2%。被试年龄在18-67之间,其中男性209人,女性242人。

1.2 研究过程

1.2.1 项目形成 本研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析取出部分问卷项目,并编制访谈提纲,对不同社区居民进行走访,根据访谈内容整理出部分项目。访谈形式以面询为主,每次访谈控制在30分钟左右。

1.2.2 问卷的编制与施测 对访谈内容进行总结分析,保留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条目,编制出包含22个项目的社区归属感初始问卷。初始问卷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被试资料,包括被试性别、年龄、及所在社区等3个条目;第二部分为诊断项目,将22个项目随机排序,采用Likert式5点计分,其中1=完全不同意、2=比较不同意、3=一般、4=比较同意、5=完全同意。

通过现场指导、现场填写、现场回收的形式进行施测,对回收的初测问卷进行项目分析与探索性因素分析,删除部分不符合测量学指标的项目,形成正式问卷。将回收的正式问卷分为两部分:225份做探索性因素分析,以建构社区归属感的理论模型;剩下的226份做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理论模型的合理性。

1.3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录入计算机,使用SPSS13.0、LISREL8.7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因素分析、模型验证。

2 结果与分析

2.1 初始问卷项目分析与探索性因素分析 对初始问卷的22个项目进行项目分析,以问卷得分的27%为临界分数,将样本分成高低两组,再以独立样本t-test检验两组在每个项目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社区归属感初始问卷中22个项目均具有较好的鉴别度。

对初始问卷的22个项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取样适中性KMO值为0.93,Bartlett球形检验在0.001水平上显著,说明本次研究中问卷的数据适合进行因素分析。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并以最大变异法进行正交转轴。删除共同度小于0.4、具有交叉载荷以及单独成一维度的项目,最终形成社区归属感正式问卷,包括9个项目,对这些项目重新排序,采用Likert式5点计分,从“1”完全不同意到“5”完全同意。

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社区归属感由两个维度组成,根据项目意义,两个维度可分别命名为人群归属和地域归属。人群归属主要涉及个体对社区内其他居民的情感。地域归属主要反映了居民对所住地域的依恋情感。

2.2 正式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2.2.1 信度分析 采用Cronbach α系数和分半信度系数检验《社区归属感问卷》的信度和各维度的信度,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社区归属感问卷的α系数为0.837,各维度的α系数均在0.700以上,问卷的分半信度为0.715,各维度的分半信度在0.738以上。以上结果表明《社区归属感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程度很高,分半信度也较高,测量结果可靠。

人之初社区范文4

熟悉日本教育制度的人都知道,在日本,大学之前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私立学校的教学水平要比公立学校好。日本社会竞争激烈,因此许多父母从幼儿园起就将儿女送往顶尖的私立学校就读,到子女长大成人之前,花在教育的费用上亦相当可观。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一类的公立名校在国际上也享有一定的声誉,要想进入东大这样的亚洲学府殿堂,除了需要具备很高的偏差值外,由于竞争激烈等原因门槛也相当高。

很多有能力的父母在子女升大学时依然选择将其送往有名望的私立大学就读,在那里他们的子女不仅可以接受堪比东大、京大等顶级名校的教育,还能为儿女将来的人脉拓展铺下平坦的道路,因为这些学校中不只聚集了中产阶级家庭的子女,更卧虎藏龙有许多财阀世家的后裔。

所谓“早庆同立”即为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同志社大学和立命馆大学,并称日本私立大学的四巨头。位于东京的“早庆”盘踞关东,立地京都的“同立”则固守关西,其中同志社大学更被评为关西最好的私立大学。

1875年创办的同志社大学迄今为止已有127年的历史,同志社校名来自“集有相同志向者之结社”之意,学校以“努力追求、共同分享最高知识”为校训,“塑造浑身充满正义感(良心)的堂堂正正的人”为宗旨。创立人新岛襄与福泽谕吉等人被并称为明治时期六大教育家。学校最初于京都寺町成立时名为同志社英学校,仅有两名教师和8名学生。次年迁址于现在的今出川校区。19世纪末,学校曾经数次改名。

1920年,原内阁制定的高等教育扩张政策首次在关西地区实施,学校得以升格为大学,同时开设了文学部、法学部、研究生学院和预科。现在,同志社大学是所拥有9个学部、12个研究科的综合大学,校区也由最早的今出川校区拓展为包括京田边校区、多多罗校区等在内的6个校区。

同志社大学诞生地的今出川校区,位于京都御所(明治维新前日本天皇的行宫)正对面的位置,拥有历史上及建筑学上众多重要的知名建筑物,其中5处建筑被选定为国家文化财产。京田边校区的学生,在人口密度高的日本难得地享受到优美的教育环境。其宽阔的校园处于美丽的大自然之中,环境清静适宜学习。

2006年,同志社小学成立后,同志社建立了可以从幼儿园一直读到大学的全方位教育体系,也实现了创校人新岛襄起初的梦想。2011年,同志社小学部开设了国际学院,从初级教育开始建立学生们的国际思想观和国际化视野,同样贯彻了“国际主义”这一建校的初衷之一。

学生们在同志社大学学习的同时也能深入感受千年古都京都的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传统。清水寺、金阁寺这些名胜古迹将京都的韵味完美展现出来,祗园节、五山送火节等传统民间节日更是只有在京都才能体验得到。

人之初社区范文5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

我是___社工班的学生,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社区照顾理论下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对策研究》。我当初之所以选择这个课题,一是因为目前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关注养老服务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我个人对养老服务的兴趣。我的学年论文就是研究老年社区照顾的,题为《从“我国老年人的恋家情结”视角看老年社区照顾的开展》,而毕业论文就是对学年论文的深入,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浅薄研究能够为我国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

我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是肖云老师。从确定选题、拟定提纲、完成初稿,到最后定稿,我得到了肖老师的精心细致指导,使我很快掌握了论文的写作方法,并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了论文的写作。不管今天答辩的结果如何,我都会由衷的感谢指导老师的辛勤劳动,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批评指正。

下面我就把论文选题背景,写作基本思路以及存在不足向各位老师作如下简要陈述: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子女数量的减少,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目前快速老龄化的现状。在我国城市社区快速蓬勃发展,社区服务功能日益扩展和凸现的背景下,如何以社区为依托和载体,使之承担和发挥其养老服务功能,成为理论和实践上需要研究的问题。

近年来,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的研究较之初期的研究已逐渐走向深入,研究视角也在不断拓展。从研究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文献来看,多数研究集中在社区的境况、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养老工作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优势视角、增能理论也开始得到了初步应有。以社区照顾理论的视角来研究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研究也有不少,但目前运用的深入和全面分析尚不多见。虽然这些相关研究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都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着不足和缺陷。例如:多数研究从社会调查的角度出发,比如对我国老年人身体状况、生活状况的调查等;问题的分析多数也仅仅局限在浅层次的空洞层面,分析还不够深刻细致,让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于问题解决,太过注重养老的物质层面,而忽略内心和精神层面;在方案的提出方面,考虑不够全面,大多停留在宏观政策的层面,很多措施抽象而不具体,也难以落实,同时也缺乏可行性。

因此,我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结合当前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全面分析其所存在的问题,在社区照顾理论的应用和深入下,重点从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经济实力等方面着手,针对我国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初步提出建设性对策。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工作提供建议和参考。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分别为:社区照顾理论的分析、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社区照顾理论下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对策。

人之初社区范文6

关键词:社区学院;职业教育;历史演变;美国

美国是实行单轨制教育的国家,各级教育自上而下形成一个系列,其职业教育因素渗透到教育系统的各个层面。但真正设置职业教育课程的是社区学院。职业教育在美国社区学院的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提供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今日美国社区学院的主要职能。美国参议员费尔克洛思说:“社区学院是美国政府所资助的唯一成功的职业培训工程。”

本文结合美国自身发展的历史,以标志性事件或文件为分割点,将美国社区学院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分成四个阶段。

一、思想萌芽时期(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20年代)

南北战争后,新科技革命迅速兴起,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广泛应用,以及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它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特别是新兴工业部门对具有一定文化技能水平的千百万劳动大军的需求。为此,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美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莫雷尔法案》。1890年哈里森总统批准的第二个《英雷尔法案》规定,各州拨款资助兴办农业和工业技术教育的院校。与此同时,19世纪末公立中学的大发展和中学毕业生的迅猛增加,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急剧增多,为当时结构单一、追求“纯粹大学”理想的高等教育系统带来了数量、质量和财政等诸方面的多重压力,所有这些都直接推动了初级学院运动的开展。1892年,哈珀在芝加哥大学首创把大学分成两级学院:三、四年级为高级学院,一、二年级为初级学院。1902年美国伊利诺斯州成立了第一所独立的公立初级学院——乔利埃特学院。在创立之初,初级学院具有双重任务,除转学性课程计划外,还开设各种实用技术课程,满足当地社区农业发展对半专业技术人才和半专业熟练劳动者的需要。1904年的一份报告在谈到社区学院的职能时,提出了两年制职业技术教育的设想。20世纪初,初级学院的倡导人威廉·雷尼·哈珀、亚历克西斯· F·兰格和伦纳德·V·库斯等学者的著作中都曾提及在初级学院中设置职业课程,使不愿转学和没有机会转入四年制高等学校学习的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这说明从社区学院创立之初职业教育的思想就已存在了。

然而,当时大多数教师对职业课程存有顾虑,学生难以接受“终结性”的职业课程,许多职业课程需要昂贵的、专门的设施和费用。1917年《史密斯—休顿法》提出,联邦政府不对终结性职业教育进行资助,把初级学院排除在职业教育基金资助的机构外,致使20世纪初初级学院基本上没有开展职业教育。

二、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40年代中期)

1920年在两位重要的教育家佐克和伍德才倡导下,来自13州23所初级学院的34名代表出席了在圣路易斯举行的第一次初级学院代表会议。会议经过两天的讨论后成立了在两年制学院运动历史上至关重要的组织——美国初级学院协会(AAJC),该协会1992年改名为美国社区学院协会,它为社区学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协会成立以来,职业教育始终被纳入早期召开会议的议事日程。该协会1930年创刊的《初级学院杂志》也成为促进职业课程的重要讨论场所。由于选修终结性课程进展缓慢,该协会又于1939年成立了终结性教育委员会,对终结性教育进行专门研究,其中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成为主要研究项目。协会早期经费来源一直不足,在终结性教育委员会主席坎贝尔的请求下,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的通识教育委员会(GEB)向AAJC赠款10余万元,帮助终结性教育委员会研究或从事促进终结性教育的其他活动。这是AAJC得到的首笔重要的外部资助,支持AAJC举行了24次地区会议,解释终结性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还发展了20世纪30年代处于领先地位的8所初级学院的职业教育;大大提高了AAJC组织本身的能力。这一时期一些行政上和中等学校相连的社区学院得到了联邦职业教育的资助。由于AAJC领导人的努力和初级学院职业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到1940年已有14个州的62所初级学院得到了小额联邦职业教育资助。

早期初级学院提出了“半专业训练”的概念,把标准化能力倾向测验作为分流学生到职业课程计划中的手段,辅导和咨询则成为职业教育中学生正确认识自己、选择职业的手段。这一时期,发展和完善了初级学院职业教育的许多方法:如与当地雇主建立合作,由当地商人组成的咨询委员会对职业教育课程提供反馈,主修职业课程的学生在接受指导和管理的情况下所获得的工作经验计入学分,等等。

到20世纪30年代末,70%的初级学院至少提供了一种终结性课程计划。在加利福尼亚、得克萨斯、科罗拉多等一些州法律已对此有明确规定。1938—1939年主修终结性课程的学生仅占全部学生的 33%。

三、迅速发展时期(20世纪40年代中期—80年代)

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是美国社区学院职业教育的大发展时期,它有两个高峰期:4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中后期。

二战结束后,美国政府于1944年颁布了《军人权利法》。数百万退伍军人涌入社区学院学习,其中许多人选修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接受职业技术培训,获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以便顺利就业。这促使各州政府重视强化社区学院的职业技术教育。同时该法允许大批退伍军人涌入社区学院,高等教育急剧扩张,由此引发的对高等教育未来组织的一系列问题,促成了1946年杜鲁门总统高等教育委员会的建立。该委员会1950年提出《为美国民主服务的高等教育》的报告,对社区学院职业教育大发展起到了政策上的指导。它建议放弃“初级学院”的名称,改称“社区学院”,从概念上确认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这对20年后AAJC正式采用这一名称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指出应该扩充终结性课程,提供公民义务和社会责任教育的同时,提供职业教育,训练熟练工人、半专业性的工人和技术工人。转贴于

第二个高峰期出现在60年代中后期。1963年《职业教育法》、1968年和1972年两次修正案颁布,以立法的形式赋予初级学院职业教育的合法地位。同时联邦政府也增加了对职业教育的拨款,使美国各州社区学院有充足的资金发展职业教育。苏联人造卫星成功发射后,美国政府更加重视能够培养技术优势所需要的教育制度,接受技术训练的观念,从而对社区学院的职业课程予以较大的关注。60年代末,影响美国决策圈的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主张联邦政府、州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同努力,刺激综合性社区学院中职业教育的扩张;建议加强社区学院中的职业指导,正如布林特和卡拉贝尔所说的“社区学院的扩张以及社区学院终结性职业课程计划的扩张是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分化计划的核心”。第四,在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的影响下,1970年尼克松政府在《致国会的关于高等教育的特别咨文》的文件中,大力支持两年制学院特别是提供职业教育的高教机构。这是首位总统在一份正式文件中如此坚定地支持社区学院的职业教育,这种支持也付诸实践:来自政府的收入占社区学院总收入的比例由1969年的6%上升到1973年的8.4%。

与初创时期相比,不仅联邦政府增加了对社区学院职业教育的资助,还有许多重要的私人基金会也加入到资助队伍中。1958—1962年间,有美国钢铁基金会、卡内基基金会、教育促进基金会、西尔斯·罗巴克基金会、凯洛格基金会等8个基金会为美国初级学院协会及其成员学院提供资助。这些基金会帮助培训为学生提供咨询和指导以及课程开发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教师,也帮助出版了社区学院职业技术课程计划书籍。70年代初,资助职业教育项目的主要基金除联邦基金外,还有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基金会、斯隆基金会、航空航天空间基金会等,这些资助对初级学院运动中的职业教育研究和课程计划的全面推广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在早期初级学院职业教育概念、方法、手段发展的基础上,坚持初级学院职业化原则。将文理普通教育内容纳入职业教育之中,普通教育和半专业培训互为补充。职业教育内容不仅有初创时的商业性和半专业性课程,还增加了焊接和汽车修理等为蓝领职业做准备的课程,同时技术和医学学科也变得十分普遍。伯顿·克拉克为社区学院设计的一套五步法冷却过程程序,可以使潜在的终结性学生放弃转学计划,接受终结性课程。这是对两年制学院内部职业教育职能的认识的归纳和发展。

根据博格的1957—1958学年一次调查,86%的初级学院至少提供一种职业课程计划,较前一时期的70%有了明显的提高。70年代后期至1980年社区学院主修职业课程的学生占学院学生总数的70%。

四、新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

20世纪80年代后,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使新兴高技术产业部门即“朝阳工业”蓬勃发展,与此相适应,能源消费结构、贸易结构、社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动态经济发生的变化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新形势下,美国社区学院的职业教育也相应地进入了一个新发展期。1982年制定的《职业训练合作法》强调职业教育的“有效性”与“企校合作关系”。1984年珀金斯《职业教育法》规定把联邦资助资金交由各州管理,同时扩大对贫困学生的职业课程的资助。1988年颁布的《美国经济竞争力强化教育、训练法》进一步突出职业教育训练的现代性质。1990年《卡尔·D·珀金斯职业和应用技术教育法》规定了职业训练实施具体标准和评价办法。1994年《由学校到就业法》、1996年《个人责任和工作机会法》、1998年《劳工投资法》等强化职前就业教育,加强高中和高中后职业教育的沟通和衔接等。在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推行下,社区学院的职业教育发展更趋于成熟。

80年代以来,在经济发展、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思潮的影响下,社区学院根据工商业咨询委员会提出的当地劳动市场需求,对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进行调整:更加关注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增加高新技术课程;职业教育不再全部是终结性的;进一步强调学院和商界的合作,促进课堂教学与以后工作所需要的技能的密切联系;加强企业主所要求的职业道德教育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更加注意全面、完整的整体素质等。

据统计,现在大约93%的社区学院提供职业课程。一项美国全国性研究报告说,1990-1991学年主修职业性学科的学生占社区学院学生总数的43%。

追踪美国社区学院职业教育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它的发展是个逐步成熟的过程。它是在美国社会变迁的整体背景下发生的,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正是由于职业教育成为社区学院的主要职能后,才彻底改变了社区学院长期的依附地位,开创了独特的活动领域或训练市场,形成了自身的优势特色,在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确立了不可动摇地位。

参考文献

[1]万秀兰。美国社区学院的改革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毛澹然。美国社区学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3]迟恩莲,曲恒昌。中外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对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柳倩华。美国社区学院的历史及其教育职能的历史转变[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人之初社区范文7

 

众所周知,美国的教育事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雇佣了300多万人,每年开支大约2000亿美元,集聚的固定资本超过10000亿美元。在这个工业极其发达的国家中,国家建设的好坏与普及教育的质量高低密切相关。然而由于之前的城市化进程较快,人们带着对交通和空气质量等的不满进行了由城市向农村的大迁移。到了1980年,美国的农村人口已迅速达总人口数量的四分之一。

 

城乡之间的差距随之出现,从而势必影响教育的发展。据美国教育部的数据,当前美国有960万名学生就读于农村公立学校,约占整个国家在校公立学生人数的20%。作为教育体制中重要的一部分,农村初等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日渐加剧,存在于教育中的缺失日益突出。

 

一、美国农村初等教育的现状

 

据美国相关机构统计表明,美国农村小学占全国总数量的13%以上,农村学校的小学生占全国小学生数量的20%,其中超过45%的学生就读于小规模的农村学校。由于统计方法、归类问题,其他报告中公布的农村学校及学生数量比例甚至更高。不仅是这些数字,农村学校的小规模特点所潜在优、劣势,以及农村学校在满足联邦政府《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等问题,已经使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农村初等教育不可忽视,必须投入更多的关注,并应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

 

法律哲学家布鲁斯·A·阿克曼在一部题为《自由国度的社会公正》的专著中提出,一个国家的学校教育应分为两个阶段实施:初等教育阶段,其教育任务在于切实补充并保证学生家长的价值观与态度;中等教育阶段,学生接受由国家所提供的教育,从而使自身所处的环境以及社会地位得以改变。事实表明,20世纪后半期的美国中等学校承担了这一指责,并充分发挥了中等教育阶段的教育功能。

 

以扩大自由与选择为手段,美国学校一直在为提高教育机会均等不断努力。然而这种使每个人拥有平等受教育机会的努力并未取得卓越成果,其中州与州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及家庭因素都会在一个人的生活成长过程中产生影响。但美国的学校确实采用了多元化的方式提高了占相当大比例人口的受教育机会,重新分配了谋生的机遇。一般教育及具体学校的努力,远不能保证任何平等结果的出现。

 

二战以后的美国实行12年义务教育,即1至12年级的儿童有免费接受教育的机会。有别于其他的是,美国没有统一的教育系统,并且对教育经费的管理是分散的。美国教育经费来源呈现多元化特征,除政府拨款以外,社会对学校进行捐赠,另外很大一部分资金来自学校服务社会的收入。美国是一个地方分权国家,国家不存在统一的教育行政系统,教育的责任由相互独立的州、联邦政府的不同机构和各级法院来承担。这些州区、政府、法院对教育政策的制定和经费的投入直接负责任。

 

现在美国的公共教育经费占其GDP的5%~6%左右,美国联邦教育部权力很小,无权干预学校教学,每年掌握的经费仅为300亿美元,其中的36%左右直接用于低收入家庭学生的资助。因此,联邦教育部门的主要工作就是教育扶贫。美国是地方分权的国家教育也采用地方分权制,地方学区拥有很大的自主权,管理各自的教育。美国各州各学区之间教育管理互不干涉,学区的财政权也是相互独立的,利用收取社区居民的税收,也是为学校筹集教育经费方式之一。如此因地制宜地发展教育,使得美国各州在教育财政、教育管理等方面产生很大差异,教育发展因此出现了极大不均衡。

 

随着城市工业的飞速发展,美国城市人口大量移居至农村,农村人口的骤然增加,使得学区范围很快扩展至农村。为满足办学需要,康涅狄格州在1766年首先承认将城镇以外的区域划为学区,农村学区开始像城镇一样拥有办学权力,并可以征收教育税等。2001年联邦政府《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出台,赋予州、学区和学校更多的自主权。法案建立起州、学区和学校三级责任体制,联邦政府从此不再提供教育资助给那些未达到要求的学区。

 

由此,可以得知美国农村初等教育的财政体制的模式相对比较集中。这一财政体制的第一个特点是政府直接对农村初等教育进行投资。第二个特点是政府对各学区初等教育财政投入的责任逐步加强。相对于联邦政府,州政府对自己所管辖的各个学区的初等教育直接负具体的责任。一般来说,为了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各州以公平性原则对教育经费进行分配。

 

二、美国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经费投入不均

 

在美国,公立免费义务教育无城市和农村之分,相关部门采用多元化的拨款补助方式,统一实行一体化的财政管理体制,有两种最基本的拨款方式:一种是专项拨款,另一种是基本资助拨款。由于不同学区在教育需求和教育财政能力方面存在差异,采用基本拨款主要可以保证各学区学校的基本运转,体现其公平性。但作为主要的拨款方式,基本拨款往往顾及不到规模较小的农村学区。原因在于基本拨款是按学生人数分配的,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公平,但实际上规模较小的农村学校,虽然人数较少,却还是要花费不少的资金用于交通和基本设施,除此之外,用于教师工资、教学材料和仪器设备等的资金必然所剩无几。另外,一些诸如农村学区学生的注册率下降等问题直接导致学生可以获得的平均经费减少,这给当地学区增加了不小的负担。贫困落后的农村学校获得公共和私人资助的途径和机会也比城市社区少得多。

 

2.农村学校规模过小

 

在美国,农村社区人口居住分散,小规模的学校普遍存在,这成为制约农村社区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哈弗大学校长、著名教育家柯南特在其著作《今日的美国中学》中,从学校规模与学生学业成绩关系的角度提出“规模效益理论”。他认为,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存在,是不可能提供高质量的教育的,这将成为建设优质学校的一大障碍,应该合并小规模学校。柯南特的这一理论掀起了美国农村学校合并的浪潮。如美国亚利桑那州制定了“学校生存能力标准”,该标准规定:从学前教育阶段到小学六年级,每个年级的学生人数不得低于20人,才被认为是有生存能力的,如果全校人数少于140人,则被认为无生存能力而将被关闭或合并。在美国,当一个学校不能提供从幼儿园到高中一整套教学计划时,势必就要被合并到较大的学区。即使这些学校可以存活,得到到的基本拨款也是相当少的,甚至有些学校根本得不到这类款项资助。如此一来,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基础教育则得不到任何保障。

 

3.农村学区师资短缺

 

与中国一样,美国这样一个发达国家,也面临着农村初等教育教师短缺的问题。农村学校多处于偏僻地区,各方面设施较差,教育教学负担相对较重,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得不到提升与发展。文化差异、社会交往及心理上的孤独感使农村学校很难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教师。低工资收入也是农村学校留不住合格教师的主要障碍。研究统计数据表明,农村教师年平均工资要比城镇教师低14%。所有这些都不利于农村学校教师日常生活和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最终导致农村学校师资严重流失,师资不足成为农村学校面临的共同问题。

 

三、美国政府改革农村初等教育的举措

 

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s)指出,农村教育之所以会出现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的状况,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资不足。对于投资不足,政府相关部门应负首要责任,当然,位于农村的社区、学校以及学生家长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因而,州政府应加大投资、对农村学区应给予更多的关注,整合农村社区和学校,提高农村教育的思想观念,调整农村整体教育和与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相适应的关系,就成为美国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主导方向和首要任务。

 

1.联邦政府设立REAP项目,增加农村教育专项经费投入

 

2000年12月美国政府签署通过了“农村教育行动计划”(REAP),它包括“小型农村学校成就项目”和“农村低收入学校项目”,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对农村教育专门实施拨款的法案,用于应对的是基本拨款方式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这个计划扩大了小规模学校使用联邦拨款的自主权,并帮助农村学校更多地获得和使用联邦教育基金。REAP通过专项拨款来支持农村贫困学区儿童的教育和发展问题,缩短城乡教育差距。PEAP项目也期待与更多公益组织、研究机构、企业及政府机构的全力合作,为解决美国农村初等教育问题献计献策,为帮助贫困地区儿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带来了可能性。

 

2.提供优惠政策和专项资金,招聘和挽留合格农村教师

 

农村地区合格教师流失的原因主要体现在社会交往、文化习俗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另外,由于农村学校教师短缺,教师往往被要求同时教授多门学科、多个年级,甚至要应对年龄不同、认知水平参差不齐的班级,这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困难的同时,也让教师对农村教师职业产生了畏惧感。为了克服这些现实问题,1998年12月签署高等教育法修正案,在其第二款规定为提高教师素质、减轻贫困地区学校教师的负担,政府将提供招募教师的专项资金。

 

不仅如此,2002年,美国政府实施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对美国各州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对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巨大挑战。美国州教育委员会也为各州规划了诸多举措,各州出台了多项政策来提高农村教师数量和质量。为吸引优秀大学生到农村学区和学校任教,一些州对在校大学生提供减免学杂费和设立教师奖学金政策。对农村学区存在的工资低、住房条件差等问题,许多州出台了贷款免还政策、招聘奖金项目和住房援助项目等。如此种种都为农村学校引入高质量的教师提供了可能性。

 

四、对我国农村初等教育的启示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其中一半人口在农村。中国的基本国情,是致使城乡差距的根本原因,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这种差距非但没有缩减,反而加速了贫富两极分化。调查发现,城乡初等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同美国一样,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探究我国农村初等教育落后的原因成为当前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重中之重。

 

1.农村初等教育要顺应区域发展

 

城乡教育严重失衡在我国将会持续很长一段过程,历史原因所产生的城乡“二元结构”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解决。如今,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并没有因经济发展而缩小,甚至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中科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对我国国情的研究结论表明:只有当农民占我国人口总数极小比例的时候,城乡差距才会消失。因此,在“城乡一体化”未形成之前,城市与农村初等教育的差距必然存在。农村初等教育就必须具有农村特色,必须考虑农村特点,坚持主要以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服务方向。

 

明确农村教育的特殊性,改变农村初等教育在经费、师资、观念等方面的现实状况;构建适合农村初等教育发展的教学体系;建立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为不同的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从而确保农村初等教育的顺利开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

 

2.农村初等教育要明确办学方向

 

目前我国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农村中小学毕业生因为成绩不合格无法升学而辍学在家。一些中小学毕业生一无学历二无一技之长,这种无法升学、无法就业的局面,可能会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究其原因,在于农村初等教育的教育体系与农村的发展不相适应,全国上下一味片面强调教育的统一性、计划性,忽视了农村教育的特殊性和不平衡性。由于农村学校缺乏这种适应城乡差异的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教育模式,大多数农村人口想要通过教育进入到社会主流的可能性极小。

 

归根结底,盲目采用城市化教育改革的模式、应试教育升学的模式都不可能解决我国农村初等教育问题。城乡之间的整体差异需要有一套合理的教育体系为不同的学生设定不一样的生涯规划。因此,关注农村初等教育刻不容缓。但是,解决农村初等教育发展困境,任重而道远。

人之初社区范文8

根据县委、桥山街道办关于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我社区抓早动快认真贯彻落实“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会议精神,及时召开动员会议,认真安排部署,结合社区工作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要求全体党员干部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改进作风、真抓实干,积极投身主题教育中去,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按照县委、桥山街道办及社区制定的实施方案的要求,我社区于9月16日召开了主题教育动员会,专题研究部署“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并成立了河西社区主题教育领导小组,进一步健全了组织机构,明确了工作职责。领导小组组长由河西社区党支部书记于俊担任,副组长由副书记贺东涛担任,张莉、刘文霞、张亚君、刘效玲、李风霞、王晓云、陈芳霞、秦佩英、张小凤等党员干部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张莉同志负责主题教育的具体组织实施。

二、积极营造活动氛围。9月16日,我社区全体党员干部深入辖区13个小区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宣传工作,一是利用社区LED频广泛宣传省市县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张贴宣传标语68条,制定固定性标语13个,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二是通过党员微信群、小区居民微信群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余条;三是上门服务宣传,针对老党员和行动不变的居民,我们将上门送学习资料宣传,通过一系列宣传动员,使广大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有了进一步认识。

三、学习内容别具一格

自活动开展以来,河西社区党支部带领全体党员干部积极深入学习贯彻“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论述精神、《党章》、《党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论述摘编、 中国共产党党史等学习内容,通过集中学习、党员干部自学、并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两学一做”、党建云平台、党员小书包、社区公众号、社区党员微信群等平台进行学习。目前共集中学习18次,其中党课专题10次,党员干部集中辅导8次;党员干部个人心得体会76篇,进行主题研讨5次;在党员微信群线上线下互动学习发放资料30篇;开展主题教育应知应会测试5次;组织党员干部通过电视网络媒体观看《共和国勋章、国家勋章颁授仪式》,学习张树清、申纪兰、屠呦呦等国家勋章获得者的先进事迹。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形成明初心、担使命、鼓士气的良好氛围。

四、对照检视找差距

自活动开展以来,按照“初心是什么?”“使命担什么?”“奋斗为什么?”“底线守什么?”“发展靠什么?”五次专题研讨工作要求,发放《党员干部征询意见表》1000余份,按照“六对照六检视”工作要求,进行上级点、自己找、相互提等方式检视问题。目前共征求建议、意见  条,其中社区班子   条,党员干部    条。

五、主题教育显成效

针对以上问题,社区党支部深入调查研究,召开专题会议,确定“蜂巢行动”,建立五支队伍(政策宣传服务队、社会保障服务队、环境卫生整治巡查服务队、信访安全调处服务队、小区便民服务队),拿出整改举措,确保整改成效。

1、针对党员干部提出的对医保、养老、低保等惠民政策知晓率不高的问题;对党的政策宣传不够深入的问题;居民文化生活不丰富的问题。由社区全体党员干部组成的政策宣传服务队,定时定期在各小区开展宣传活动,并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余份;开展“六一”儿童节保障儿童权益活动;开展居民包粽子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活动;庆祝“七一”建党九十八周年宣讲党史活动;与武警中队开展庆“八一”文艺演出活动;与高阳、轩辕共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举办“欢歌颂祖国 奋力新时代”文艺联欢晚会等活动。

2、针对居民提出的养老保险年检问题,由于60岁以上老人行动不便、对养老年检APP操作不熟悉,导致部分居民年检不能顺利进行。针对此问题,社区由13个包抓小区干部组成社会保障服务队,上门进行年检服务。

3、针对居民提出的部分小区地下室、楼道脏乱差、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等问题。针对此问题,社区组建各小区物业、业主委员会、包小区干部组成环境卫生整治巡查服务队,对各小区进行认真排查,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清理,划分责任区域,建立长效机制。

4、针对冯百玲提出的个人危窑垮塌、陆宝苑居民提出的石墙裂缝安全隐患问题;龙怡苑业主委员会和物业之间的矛盾问题;部分小区未设立业主委员会及部分小区业主委员会任期届满换届的问题。针对以上存在问题,由派出所所包辖区干警、街道办司法所调解员、河西社区调解员、小组长组成的信访安全调处服务队,对上述问题及时进行积极调处拿出调处意见,达成相关协议,得到了居民的称赞。

5、针对小区提出的空巢老人、行动不便残疾人之类弱势群体,生活不便、看病难等问题。由社区干部、小组长、小区就近诊所、饭店、门市组成的小区便民服务队,设立“便民服务卡”,根据个人需求提供有偿上门服务,给此类人员提供方便。

六、建立长效机制

人之初社区范文9

社区春节活动方案一

根据光明街道关于两节活动总体安排部署,结合自身实际,我社区计划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 (20XX 年 1 月 15日至20XX 年2月6日 ),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迎两节活动,为辖区居民大力营造欢乐、和谐的节日氛围。有关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一、活动主题

“我们的节日”——情满两节、爱在社区两节系列活动

二、 活动目的

为深入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多文化服务,不断满足广大居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促进社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和谐社区。

三、活动措施与方法

为切实开展好社区的文化活动,成立社区20XX年春节文化活动筹备组,组长为社区书记,成员为社区工作人员。筹备小组下设评委裁判组和后勤保障组。评委裁判组负责策划、活动场地布置及制定、执行活动规则,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活动所用的器材及奖品等。

四、活动内容及安排

1.社区迎春趣味运动会,定于1月15日到16日两天,比赛分为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和趣味顶气球和绑腿走比赛四个项目。乒乓球比赛和趣味顶气球时间定在1月15日,参赛人员:社区居民,男女不限,年龄不限,参赛人员由楼门组长选送或自愿报名。比赛地点:社区小广场。拔河比赛和绑腿走比赛时间定在1月16日。拔河比赛由各楼长选送男、女各1支队伍(每支队伍成员不超过12人),绑腿走比赛,以社区居民三口之家为参赛单位,比赛地点:社区小广场。

2、迎春文艺大联欢:时间定在1月18日。在社区二楼活动室举行,由社区委居民参与进来,内容包括独唱、诗朗诵以及舞蹈、黄梅戏、健身舞及拉二胡等节目。大家一起欢聚一堂,载歌载舞,迎接春节的到来。

3、春节大联欢棋艺书画大比拼,时间定在2月1日,在社区活动室举行,把社区居民中的书法爱好者组织到一起,写春联,对对子,丰富社区居民的节假日文化生活,通过象棋友谊赛增进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及联系。

4、“庆元宵 猜灯谜”,活动时间定在2月6日下午。社区居民自由选择灯谜,猜中者由社区工作人员发放奖品(每人限得一份奖品)。猜灯谜地点:社区活动室。

社区春节活动方案二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践行“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不断满足广大居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xx大会议精神,始终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促进社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和谐社区。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开展好社区的文体活动,成立社区20XX年春节文体活动筹备组,组长为陈圣炜,副组长为徐祥忠、支云秀、胡正田、邹鹏,成员为聂祖国、吴君来、蔡圣法、王心友、李正保,筹备小组下设评委裁判组和后勤保障组,胡正田兼任裁判组组长,成员为吴永深、徐志军、黄寿余,支云秀兼任后勤保障组组长,成员为卫守才、孙跃华。评委裁判组负责策划、提供活动场地及制定、执行活动规则,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比赛所用的器材及奖品等。

三、活动安排

1、 举办庙会:时间初定在2月5日至元月6日。设立五个活动区:一是娱乐区,由社区委居民演唱庐剧、黄梅戏、歌曲及拉二胡等节目为主的文艺演出。二是宣传区,利用展板宣传反xx、禁毒、科普、交通安全及民生等相关的政策和事例。三是送年货进社区,社区委联系区内华泰、统一、可乐等相关企业,引导企业担当社会责任,送相关产品进社区服务千家万户。四是赠品区,主要发放购物袋、一封信及“福”字等宣传品。五是写春联区,联系区内学校老师、社区居民中广大书法爱好者为居民义写春联。活动地点:社区人口文化广场。

2、80分比赛:时间初定在2月10日,由执法中队、各小区委进行预赛,各选出一支代表队参加社区组织的80分复、决赛。比赛地点:社区委四楼食堂。

3、 象棋比赛:时间初定在2月11日至2月12日两天,

参赛人员:社区象棋爱好者,男女不限,年龄不限,参赛人员由小区委选送或自愿报名,由小区委汇总后于2月9日报社会事业科。比赛地点:社区老年活动中心。

4、拔河比赛:时间初定在2月15日下午,参赛人员为社区居民,由各小区委选送男、女各1—2支队伍(每支队伍成员不超过12人),2月12日前报社会事业科。比赛地点:社区人口文化广场。

5、顶气球:时间初定在2月15日下午,以社区居民三口之家为参赛单位(小孩为小学生),每个小区委选送不少于10个参赛家庭,名单于2月12日前报社会事业科。比赛地点:社区人口文化广场。

6、绑腿走比赛:时间初定在2月15日下午,以社区居民三口之家为参赛单位(小孩为初中生),每个小区委选送不少于10个参赛家庭,名单于2月12日前报社会事业科。比赛地点:社区人口文化广场。

7、露天猜灯谜:时间初定在2月15下午。参赛人员为社区居民,自由选择灯谜,猜中者由工作人员发放奖品(每人限得一份奖品)。猜灯谜地点:社区人口文化广场。

8 、乒乓球团体比赛:时间初定在2月16日全天,参赛人员为社区乒乓球爱好者,由各小区委选送1—2支队伍,2月12前报社会事业科。比赛地点:社区四楼文体活动室。

四、活动资金预算

本着节俭的原则,预计共需活动资金10700元,其中庙会1500元,80分比赛1500元,象棋比赛300元,拔河比赛1500元,顶气球比赛300元,绑腿走比赛300元,露天猜灯谜500元,乒乓球团体比赛900元,文体活动期间设置彩虹门、彩旗、彩气球、横幅、印刷宣传品3900元。

活动要求

1、比赛项目原则上只取前三名(猜灯谜除外),将颁发纪念性的奖品。

2、社区委工作人员根据自身爱好和特长,积极参加上述比赛项目,由各科室负责人汇总本科室工作人员参加的活动项目并报社会事业科。

3、各小区委要安排人员维护比赛现场秩序,参赛队员要服从裁判判决。

4、请各小区委加大宣传,选送相关人员参与比赛。从即日起要做好前期准备和宣传工作,力争把今年的各项节目办好、办精彩、办到位,为社区居民送上精美喜乐的娱乐文化大餐。

5、活动项目若有变化,将另行通知。

社区春节活动方案三

xx年,是社区充满合力和挑战的一年,在我国传统的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为了使辖区居民和单位职工有一个“大家”的感觉,充分展现出社区热烈、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社区党委和居委会定于xx年1月13日下午2时开始,在钢球小区篮球场举办“龙年闹新春”游园活动。为切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活动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充分展现居民和职工群众新生活、新风尚、新面貌等时代气息,大力发展和繁荣社区文化,在社区中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节日文化氛围。通过组织文明欢庆的游园活动,使广大居民和职工群众人人自主地参与游园活动之中,在游园中陶冶情操;在游园中锻炼身体;在游园中获取知识,从而让新一年充满蓬勃生机,凝聚民心,推进社区文化工作向暨定目标奋进!

二、活动领导小组

1 组 长:王嘉陵

2、副组长:徐 兵、万 柳

3、成 员:社区工会联合会委员、各单位工会主席

三、参加人员:部分户籍在辖区的居民、单位员工及社

区居干等。预计发出3000张游园券(单位工会1000张),居民凭户口6岁以上每人领取2张,先到先领,领完为止。

四、活动时间:xx年1月13日下午2时开始------。

五、活动地点:社区办公楼(钢球小区篮球场)

六、活动内容

1、猜谜语100条:游戏规则:参加者记住自认为能猜中谜语的编号,向工作人员作答,正确的中奖,(一票一答),此条中奖后,工作人员立即上前打红色的勾,不再续答。

2、端乒乓球行走:游戏规则:来回10米,记时30秒内完成,不掉地为胜出。

3、篮球投篮:两分线投篮,投进中奖。

4、足球射门:10米距离踢进规定的门内。

5、蒙面敲锣:用毛巾困住双眼,相距10米,原地转3圈,在30秒内敲响挂在墙上的锣。

6、跳大绳:2人摇绳,1人跳绳10下为胜。

7、超级保龄球:3瓶矿泉水摆成三角形,5米外用足球当保龄球将3个矿泉瓶同时打到即胜出。

8、吹乒乓球:杯子4个,装满水排成一竖排,把第一个杯子里的乒乓球吹到2、3、4个杯子里胜出。

9、趣味组词:从抽奖箱内依次抽出3个字,按先后顺序排列,组成有意义的句胜出。

10、圈套实物:一票领3个圈,在一定距离扔向固定的地面实物,如:小吃、酒、烟、肥皂、牙膏等,套中即可领走。

11、套活鸡活鸭:把活鸡活鸭各放一只在栅栏内,凭票领3个圈,在一定距离扔向活物,套中脖子即可领走大奖。

八、活动要求

1、1月9日前召开各单位工会主席、物业小区负责人和居民组长会议,传达社区xx年迎春游园活动安排和部署。

2、1月10日在各小区醒目地点张贴游园“海报”并公布活动项目的名称、游戏规则等,以吸引和激发群众的活动兴趣。

3、1月13日上午布置好活动现场,逢雨照常进行,活动内容将随机应变。活动现场要布置彩旗、横幅、音响等,让现场充满节日喜庆。

九、注意事项

在活动开始前,社区组织简单仪式,讲明组织这次活动地目的和意义,加强活动纪律教育,做到:

1、自觉遵守纪律,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按序排队,做到文明礼让、欢乐祥和。

2、在游园过程中注意人身安全和现场的治安防范。

3、不乱扔果皮、纸屑和垃圾,保持活动场所的卫生清洁,

4、车辆按指定位置停放。

十、费用预算 (略)。

 

社区春节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1.2016年社区春节活动方案4篇

2.2016春节社区活动策划方案3篇

3.2016春节关于社区活动的方案3篇

人之初社区范文1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激发中小学生对优秀课外读物的阅读兴趣,推动读刊用刊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优秀期刊的育人功能,经研究,决定举办2009年“新蕾杯”全省中小学生优秀期刊阅读征文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读刊用刊征文期刊范围

本次读刊用刊的范围为: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江西省教育厅主管,江西教育期刊社主办的优秀期刊《高中生之友》、《初中生之友》、《小学生之友》。

二、征文活动年段分组

本次征文活动分高中组、初中组、小学高段组(5~6年级)、小学低中段组(1~4年级)。

三、征文活动内容和体裁

1 谈刊物或其中某篇文章对自己的教育、影响;

2 就刊物中某篇文章写读后感或评论;

3 记叙读刊用刊活动中的人和事;

4 与刊物有关的其它内容。

(以上体裁以记叙文、议论文为宜,题目自拟)

5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09~2010年度)”征文。主题:为了美好的明天。(大赛高中初赛题请详见本期《高中生之友》)

四、征文活动的组织领导与奖励

1 本次征文活动由省教育厅办公室、江西教育期刊社具体负责实施,聘请有关专家对征文进行评选。

2 每组分别设一等奖60篇,二等奖120篇,三等奖360篇,同时对获奖文章的指导老师进行奖励。

3 全省评选36个市、县(区)为活动优秀组织奖。

(上述获奖单位和个人,均由省教育厅颁发奖牌或荣誉证书)

4 初中、高中各选送50篇“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09~2010)”征文参加全国复赛、决赛。

五、参评文章数量、时间及其他要求

1 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校要大力宣传《高中生之友》、《初中生之友》、《小学生之友》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真组织征文评选活动,对参评文章进行评选和奖励,择优送江西教育期刊社参评。每县(市、区)送参评文章各年段组分别不少于10篇、不多于30篇。

2 参评文章必须用稿纸抄写端正或打印,每篇文章上需详细注明县(市、区)、学校、班级、姓名以及指导教师。各市、县(区)送参评文章时要附送汇总表格,汇总表格样式及填制要求可从江西教育期刊社网站下载(网站地址为:省略),同时,汇总表格须通过E-mail发送到:。

人之初社区范文11

[关键词]农村初中农村社区社会课教学素材

在不少农村初中学校当中,历史与社会学科面临着这样的窘境,课程不被重视,课时被挤占、削减;很大一部分学生也认为历史与社会课枯燥、乏味、与生活实际联系较少。由此导致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学习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大为减少,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走入下坡。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出现这样的情况,必然影响学生今后进一步的学习。

这种情况的出现既有学校面对升学压力、考试制度改革所作无耐选择的客观原因,也有社会课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注重新的教学理念的原因。不少学校的教师只是为了教而教,照抄照搬教材,采用“一言堂和满堂灌”、甚至也有“划划书和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缺乏生气和活力。这样的课堂教学必然造成学生进一步的厌学,导致教学的进一步滑坡。

经过几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我认为要走出农村初中学校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困境,首先必须从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入手,改变老一套的陈旧教学方法,以新的理念指导教学。其次,针对不少版本的“历史与社会”教材,编排内容偏重城市特色,不利于农村学生学习的情况,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合理开发利用农村社区社会课教学素材,作为对统编教材的有机补充。由此达到增强历史与社会学科的课堂活力、吸引力,摆脱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质量徘徊不前甚至后退的困境。

为此,作为一名农村的社会教师,首先要充分领会社会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教学理念的内涵和实质,以课标作为教学的指引,学会用教材教;在此同时也要认识到教材并不是社会课课堂教学的唯一素材,师生身边的农村社区有大量真实的、可感可知的社区教学素材。这些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社会生活实际的鲜活的教学素材应该是统编教材内容的有机补充。在不脱离课标的前提下,大胆吸收这些有农村特色的、土生土长的教学素材,合理开发利用这些教学素材,应该是农村初中社会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当中则通过把社区生活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探索、发现、收集、整理身边社区的教学素材的能力;并用学生的素材来启发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扩大学生的社会活动空间,培养学生社会活动的能力。同样的因为有了生活化、社区化的教学素材,学生在课堂以主人的身份、小教师的形式交流分享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对社会问题进行较深层次的评论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下面就从理论的探讨、实际例子的简介和社区社会教学素材来源和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作如下介绍。

1开发利用农村社区社会课教学素材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首先,这样做从初中学生往往对那些在实际生活中有对照有作用的知识最感兴趣这一点上考虑是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的。

其次,无论是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还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所提出的“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并据“教育即生活”,提出“学校即社会”等教育观念,都肯定了学校教育应该与社会生活之间有重要的联系。这也在教育思想上给予这样的操作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另外,从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看,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有一个重要的理念,要大力提供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学生学会历史地、辩证地观察和认识社会,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人文化(相对于知识化而言吧)的教学理念支配下,社会课的教学不可能少了与现实的接触和碰撞,也少不了对现实社会的了解与深入。因此,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收集身边各个社区真实可见的社会教学素材,用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深入了解和认识社会,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对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这一理念的有益尝试,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再从操作的层面看,农村初中周围的社区能为社会学科提供的教学素材是广泛而多样的,涉及到社会学科的自然地理环境、区域特色、社会历史变革、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等方面,七、八、九年级的课堂教学中都有可供挖掘利用的素材。农村社区家庭以自然村落的形式居住,邻里之间在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之中的接触与交流往来频繁等特点,又为教师和学生挖掘整理社区的教学素材提供了有利条件。农村初中学生的信息接收量相对比较小,但除了极少部分边远地区以外,绝大部分农村学生接触社会面比较宽,社会对他们的影响大,知识来自于自身的体会比较多。对社会生活有较为深刻的了解。这些也是学生挖掘整理社区的教学素材的有利条件,同时也是需要尽可能多地利用本地社区教学素材进行课堂教学的需求之所在。

2农村社区社会课教学素材用于教学的简单介绍

有了理论基础与现实可能,有这样丰富的社区社会教学素材可资利用,考虑到农村学生的生活、学习特点,我尝试把这些素材资源用于社会课课堂教学。在调动课课堂气氛、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人地位方面这样做都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在实际教学当中七年级的人口、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区域特色、区域变迁、身边的历史等等课程内容都可以用所在社区的教学素材进行补充,社会舞台、文明富足的生活、成功经营创业有方、方学体育等等的教学中都是利用本地社区现实素材作为教学例子。

中华文明的发源到各个朝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本地社区的社会经济情况,各个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留下的一些历史遗迹、历史故事、重要的历史人物(有些时候适当把资料收集的范围扩大到一个县市区)等等则可与八年级的教学进行相应的关联。

在九年级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的重大事件,除了有课本的综合性讲述外也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运动当中、当中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当地社区的正面和反面人物的姓名、典型的事例来佐证在全国性的重大历史运动中本社区人民的真实生活,以此加深对历史的进一步理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的教学也从对当地社区人民生产生活所发生的变化进行探究开始,接着通过组织调查、访谈活动,访谈当地社区的在改革开放中的典型人物加深对这样重大历史事件的感性认识

人口、资源与环境形势等这些问题更是充分补充了当地社区的可以有效利用的资源和短缺资源的情况;本地社区因为经济发展不注重环境保护对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的事例来说明这些问题的重要性。

除了把本地社区的教学素材充分与教材结合用于课堂教学的同时,还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本地本社区社会民发展现状(结合教材的编排和自我的组织)比如探究课来自家乡的报告直接改成来自XX村的报告,探究身边的历史改成为探究本村某一行业某一企业发的展历史。平时则对本社区的道路交通通讯居住历史人物等等进行小范围的或自我探究。这样的探究活动由于有明确的目标方向又缩小了范围具有较大的可行性。而探究的成果又可是以后社区教学素材的重要补充。

3农村社区社会课教学素材的来源

在教学中采用到的社区教学素材,来源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自身的收集。本乡镇本社区的各种宣传报道要留心,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情况要了解,本乡本土的趣闻轶事要关注,,普通社区居民聊天闲谈时对社区新闻、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的评论及对自我经历的“胡侃神吹”有时也要听在耳里记在心里(一不小心,作一定处理可能就是很好的教学素材了),凡此种种方法不一而作。但各个村、企、社区一定要多去走走,一为了解第一手资料,二为联络感情,为收集查找资料、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得到支持打个基础。

(二)是学生课堂即性回答讨论有关社会问题发言材料的整理积累(不要小看,多注意收集会发现学生的点滴内容的汇总也能够反映出与当地社区有关的许多社会情况)。其实原先也一直不习惯相信学生,组织学生课堂讨论也往往流于形式,达不到对社会问题进行真正认识的程度。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后逐渐发现,初中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虽然还不够全面,但如果能够相信学生,多用现实的问题进行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探讨往往也能达到比较高的层次,特别到八、九年级后都能对结合社会和本地社区实际谈出所以然来。因此学生通过与同学、家人和亲戚朋友间的交流探讨得来的第一手社区、社会资料也成为了我社会课课堂教学素材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现在想来,学生能对问题有比较深入的理解,需要教师长期细致的引导,培养学生与同学、家人和亲戚朋友的交流探讨社会问题的能力。无论是培养的能力本身还是培养的过程应该说都体现了教学的根本要求,而且可能对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也是多有帮助的。

(三)是学生小规模小范围的多次社会实践探究活动成果展示报告的汇总。一般的问题往往通过提出自学要求,要求学生个体通过交流探讨进行解决,但对一些相对综合性的问题,比如本地社区的区域特色,本地社区区域发展变化的历史,本地的特色优势产业,在几个重要历史时期的重要人物,本地社区资源环境综合情况等等则都要借助学生间的互助合作,利用一定的课外时间走进社区,进行调查探究以后才能有一定的成果,并在最后以以探究报告的形式呈现探究成果。从一份份也许不够成熟的报告中吸取有用的教学素材,是我教学素材的又一重要来源,而且是可以由学生以小教师的形式来进行交流的活的素材。

把这样的素材与教材结合进行课堂教学(有时也可以根据情况以这些活的素材替换教材),它的课堂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学生的思维也肯定是积极活跃的,有教师在一边的适当引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也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经常是在有些课开始以前学生就已经开始进入了主人的角色。而且在课堂学习过程当中,有同学间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在课堂外有在家庭成员之间、亲朋好友之间、邻里之间的多重沟通交流,这些都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4教学中要注意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一)注意教育引导学生由身边入手,由浅入深,从点到面,从局部到全局,认识社会发展的多样性。注意现实社区知识与整体社会情况之间的联系,辩证的发展的看待问题。使知识的学习既有从感性的认识又能有理性的飞跃和提高,最后达到深入认识理解社会。

(二)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认识特点,结合教学内容的不同,七年级开始以教师展示的形式占多数学生适当参与,以后逐渐推进。九年开始加强学生活动的深度减少活动次数,到第二学期则作为调节适当进行。

(三)注重实践,促进学生形成能力。但对学生的活动要耐心细致的指导,指导学生掌握方法。要认识学生能力的局限性,以鼓励为主,学生有所得有所收获就应该及时予以褒扬。要有持久的打算,不期望马上有效果,一步步一层层的推进,最后必然会有所收获。

为了更深层次的运用好社区的乡土教学资源,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对社区乡土教学资源的探究兴趣,除了在社会学科上进行更大的深入外,还要体现大人文学科特点,更积极引求与语文等其他人文学科的整合,也注重与科学等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并始终坚持与学校德育教育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真正的利用好本地社区有用的教学素材和加强学校与周边社区的联系,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在不少农村初中学校当中,历史与社会学科面临着这样的窘境,课程不被重视,课时被挤占、削减;很大一部分学生也认为历史与社会课枯燥、乏味、与生活实际联系较少。由此导致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学习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大为减少,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走入下坡。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出现这样的情况,必然影响学生今后进一步的学习。

这种情况的出现既有学校面对升学压力、考试制度改革所作无耐选择的客观原因,也有社会课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注重新的教学理念的原因。不少学校的教师只是为了教而教,照抄照搬教材,采用“一言堂和满堂灌”、甚至也有“划划书和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缺乏生气和活力。这样的课堂教学必然造成学生进一步的厌学,导致教学的进一步滑坡。

经过几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我认为要走出农村初中学校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困境,首先必须从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入手,改变老一套的陈旧教学方法,以新的理念指导教学。其次,针对不少版本的“历史与社会”教材,编排内容偏重城市特色,不利于农村学生学习的情况,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合理开发利用农村社区社会课教学素材,作为对统编教材的有机补充。由此达到增强历史与社会学科的课堂活力、吸引力,摆脱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质量徘徊不前甚至后退的困境。

为此,作为一名农村的社会教师,首先要充分领会社会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教学理念的内涵和实质,以课标作为教学的指引,学会用教材教;在此同时也要认识到教材并不是社会课课堂教学的唯一素材,师生身边的农村社区有大量真实的、可感可知的社区教学素材。这些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社会生活实际的鲜活的教学素材应该是统编教材内容的有机补充。在不脱离课标的前提下,大胆吸收这些有农村特色的、土生土长的教学素材,合理开发利用这些教学素材,应该是农村初中社会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当中则通过把社区生活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探索、发现、收集、整理身边社区的教学素材的能力;并用学生的素材来启发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扩大学生的社会活动空间,培养学生社会活动的能力。同样的因为有了生活化、社区化的教学素材,学生在课堂以主人的身份、小教师的形式交流分享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对社会问题进行较深层次的评论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下面就从理论的探讨、实际例子的简介和社区社会教学素材来源和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作如下介绍。

1开发利用农村社区社会课教学素材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首先,这样做从初中学生往往对那些在实际生活中有对照有作用的知识最感兴趣这一点上考虑是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的。

其次,无论是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还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所提出的“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并据“教育即生活”,提出“学校即社会”等教育观念,都肯定了学校教育应该与社会生活之间有重要的联系。这也在教育思想上给予这样的操作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另外,从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看,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有一个重要的理念,要大力提供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学生学会历史地、辩证地观察和认识社会,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人文化(相对于知识化而言吧)的教学理念支配下,社会课的教学不可能少了与现实的接触和碰撞,也少不了对现实社会的了解与深入。因此,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收集身边各个社区真实可见的社会教学素材,用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深入了解和认识社会,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对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这一理念的有益尝试,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再从操作的层面看,农村初中周围的社区能为社会学科提供的教学素材是广泛而多样的,涉及到社会学科的自然地理环境、区域特色、社会历史变革、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等方面,七、八、九年级的课堂教学中都有可供挖掘利用的素材。农村社区家庭以自然村落的形式居住,邻里之间在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之中的接触与交流往来频繁等特点,又为教师和学生挖掘整理社区的教学素材提供了有利条件。农村初中学生的信息接收量相对比较小,但除了极少部分边远地区以外,绝大部分农村学生接触社会面比较宽,社会对他们的影响大,知识来自于自身的体会比较多。对社会生活有较为深刻的了解。这些也是学生挖掘整理社区的教学素材的有利条件,同时也是需要尽可能多地利用本地社区教学素材进行课堂教学的需求之所在。

2农村社区社会课教学素材用于教学的简单介绍

有了理论基础与现实可能,有这样丰富的社区社会教学素材可资利用,考虑到农村学生的生活、学习特点,我尝试把这些素材资源用于社会课课堂教学。在调动课课堂气氛、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人地位方面这样做都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在实际教学当中七年级的人口、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区域特色、区域变迁、身边的历史等等课程内容都可以用所在社区的教学素材进行补充,社会舞台、文明富足的生活、成功经营创业有方、方学体育等等的教学中都是利用本地社区现实素材作为教学例子。

中华文明的发源到各个朝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本地社区的社会经济情况,各个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留下的一些历史遗迹、历史故事、重要的历史人物(有些时候适当把资料收集的范围扩大到一个县市区)等等则可与八年级的教学进行相应的关联。

在九年级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的重大事件,除了有课本的综合性讲述外也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运动当中、当中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当地社区的正面和反面人物的姓名、典型的事例来佐证在全国性的重大历史运动中本社区人民的真实生活,以此加深对历史的进一步理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的教学也从对当地社区人民生产生活所发生的变化进行探究开始,接着通过组织调查、访谈活动,访谈当地社区的在改革开放中的典型人物加深对这样重大历史事件的感性认识

人口、资源与环境形势等这些问题更是充分补充了当地社区的可以有效利用的资源和短缺资源的情况;本地社区因为经济发展不注重环境保护对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的事例来说明这些问题的重要性。

除了把本地社区的教学素材充分与教材结合用于课堂教学的同时,还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本地本社区社会民发展现状(结合教材的编排和自我的组织)比如探究课来自家乡的报告直接改成来自XX村的报告,探究身边的历史改成为探究本村某一行业某一企业发的展历史。平时则对本社区的道路交通通讯居住历史人物等等进行小范围的或自我探究。这样的探究活动由于有明确的目标方向又缩小了范围具有较大的可行性。而探究的成果又可是以后社区教学素材的重要补充。

3农村社区社会课教学素材的来源

在教学中采用到的社区教学素材,来源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自身的收集。本乡镇本社区的各种宣传报道要留心,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情况要了解,本乡本土的趣闻轶事要关注,,普通社区居民聊天闲谈时对社区新闻、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的评论及对自我经历的“胡侃神吹”有时也要听在耳里记在心里(一不小心,作一定处理可能就是很好的教学素材了),凡此种种方法不一而作。但各个村、企、社区一定要多去走走,一为了解第一手资料,二为联络感情,为收集查找资料、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得到支持打个基础。

(二)是学生课堂即性回答讨论有关社会问题发言材料的整理积累(不要小看,多注意收集会发现学生的点滴内容的汇总也能够反映出与当地社区有关的许多社会情况)。其实原先也一直不习惯相信学生,组织学生课堂讨论也往往流于形式,达不到对社会问题进行真正认识的程度。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后逐渐发现,初中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虽然还不够全面,但如果能够相信学生,多用现实的问题进行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探讨往往也能达到比较高的层次,特别到八、九年级后都能对结合社会和本地社区实际谈出所以然来。因此学生通过与同学、家人和亲戚朋友间的交流探讨得来的第一手社区、社会资料也成为了我社会课课堂教学素材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现在想来,学生能对问题有比较深入的理解,需要教师长期细致的引导,培养学生与同学、家人和亲戚朋友的交流探讨社会问题的能力。无论是培养的能力本身还是培养的过程应该说都体现了教学的根本要求,而且可能对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也是多有帮助的。

(三)是学生小规模小范围的多次社会实践探究活动成果展示报告的汇总。一般的问题往往通过提出自学要求,要求学生个体通过交流探讨进行解决,但对一些相对综合性的问题,比如本地社区的区域特色,本地社区区域发展变化的历史,本地的特色优势产业,在几个重要历史时期的重要人物,本地社区资源环境综合情况等等则都要借助学生间的互助合作,利用一定的课外时间走进社区,进行调查探究以后才能有一定的成果,并在最后以以探究报告的形式呈现探究成果。从一份份也许不够成熟的报告中吸取有用的教学素材,是我教学素材的又一重要来源,而且是可以由学生以小教师的形式来进行交流的活的素材。

把这样的素材与教材结合进行课堂教学(有时也可以根据情况以这些活的素材替换教材),它的课堂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学生的思维也肯定是积极活跃的,有教师在一边的适当引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也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经常是在有些课开始以前学生就已经开始进入了主人的角色。而且在课堂学习过程当中,有同学间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在课堂外有在家庭成员之间、亲朋好友之间、邻里之间的多重沟通交流,这些都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4教学中要注意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一)注意教育引导学生由身边入手,由浅入深,从点到面,从局部到全局,认识社会发展的多样性。注意现实社区知识与整体社会情况之间的联系,辩证的发展的看待问题。使知识的学习既有从感性的认识又能有理性的飞跃和提高,最后达到深入认识理解社会。

(二)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认识特点,结合教学内容的不同,七年级开始以教师展示的形式占多数学生适当参与,以后逐渐推进。九年开始加强学生活动的深度减少活动次数,到第二学期则作为调节适当进行。

(三)注重实践,促进学生形成能力。但对学生的活动要耐心细致的指导,指导学生掌握方法。要认识学生能力的局限性,以鼓励为主,学生有所得有所收获就应该及时予以褒扬。要有持久的打算,不期望马上有效果,一步步一层层的推进,最后必然会有所收获。

为了更深层次的运用好社区的乡土教学资源,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对社区乡土教学资源的探究兴趣,除了在社会学科上进行更大的深入外,还要体现大人文学科特点,更积极引求与语文等其他人文学科的整合,也注重与科学等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并始终坚持与学校德育教育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真正的利用好本地社区有用的教学素材和加强学校与周边社区的联系,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参考文献]

人之初社区范文12

 

关键词:初次分配 再分配 第三次分配 社会公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幅度地增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较大发展,城镇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收入分配领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一些行业收入水平过高,分配秩序比较混乱。收入分配的公平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十七大报告将收入分配列入六大民生问题之一,也凸显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合理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充满活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

初次分配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一)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存在失衡的表现

国民收入分配中政府和企业所得份额增长高于居民所得增长,财政对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投入不足,低收入群众收入增长较慢,储蓄率和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十七大报告指出: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样会使仅凭劳动力赚取收入的低收入者,更多地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从收入法计算的GDP构成来看,在90年代以前,劳动者报酬占50%以上。2001年以后,这个比重在不断下降,到2006年已经下降到41%,营业盈余也就是资本率,营业盈余比重由原来20%的上限提高到2006年的30.6%。而据美国有关方面的资料显示,目前美国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是劳动者报酬占56%左右,企业经营利润占12%左右。”可见,我国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偏低,初级分配结构也不是很合理。

(二)缩小收入差距的具体措施

1.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这就要积极促进就业,加快推进家庭就业工程;提高低收入者的劳动技能以提高他们的收入;对于城市在业但收入较低的工人、进城务工的农民等群体,提高他们的工资报酬;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农民收入较快增长,通过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促进和支持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形成稳定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立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消除城乡劳动力流动壁垒,使劳动力在城乡、地区之间能够自由流动。

2.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缩小收入差距的途径之一是提高低收入者的水平,尤其是提高贫困居民的收入水平。我国从2009年起上调扶贫标准,即贫困线由2007年人均年收入786元提高至1067元。长期以来,我国把人均年收入低于786元的人口称之为“绝对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位于786元至1067元之间的称之为“相对贫困人口”,又称为“低收入人口”,到2007年底,低收入人口的数量为2841万。扶贫标准上调后,“绝对贫困线”和“低收入人口线”这两条线合二为一,人口合计约为4320万人,占全部农村人口的4.6%。政府要不断加大扶贫投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最终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在贫困治理行动中,应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完成由单纯依靠政府和行政组织的扶贫,向政府机制、社会机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扶贫方向转换,从而实现政府扶贫方式的转变。各地政府要定期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使之与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职工平均工资、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因素相适应。

3.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这是改进初次分配公平的重要切入口,也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比重的一个重要手段。一方面加强国家对企业工资的调控和指导,发挥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价位、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对工资水平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加快在各类企业中建立工资民主协商、工资听证、信息披露三大制度的步伐,通过三大制度的建立,使企业的各生产参与者能够就收入分配问题进行平等协商,使各生产参与者的积极性都得到有效发挥,保证创造财富的源泉经久不息。另外,企业还要加强工会建设,提高工人的组织化水平和集体谈判能力,加强对各级已存在的工会组织的治理整顿,增强工人对工会组织的信任,推进工会民主建设,使工会组织的领导人真正代表工人的利益,切实保障工人的权益。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是投资需求,消费需求严重不足,其原因就在于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过低,广大中低收入者缺乏消费能力。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利益机制是共享与保障机制。确保全体人民享受到改革和发展所带来的成果,这就要保证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维护他们的基本权益,这是社会稳定的底线,也是保持社会公平公正的基本社会代价。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再分配就是社会将一部分收入集中起来再分配到他人身上。”社会中不同的个体或群体在资质、禀赋、所处环境、对机遇的把握以及主观能动性等方面存在不同,这些差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导致他们的收入有高有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分配就是把社会的财富和利益均衡分配于全体公民,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公平地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公平分配并不意味着平均主义,收入差距必然存在,但这个差距必须保持在合法适度的范围之内,保持在社会各个收入阶层都能认可和接受的程度。这就要求加强政府在社会再分配中的调节作用,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使收入差距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具体的做法如下:

(一)完善税收制度

市场初次分配的缺陷必然要由再分配来弥补,而再分配主要是通过税收手段来调节。通过税收调节过高者的收入,同时取缔非法收入。由于我国地区间收入、物价水平差异大,东部地区的起征点应高于西部地区,只有起征点不同,才能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应建立“弹性”起征点制度,个税起征点应随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提高,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个税调节贫富差距的功能。但个税起征点较低,全国整齐划一的特点,使工薪阶层成为个税缴纳的“主力”,个税在某种程度上成了贫富差距加大的一个诱因。另外,还要完善消费税、遗产税、赠与税等税种,实现调节收入分配的目的。

(二)实现城乡区域之间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