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战国的纷争

时间:2023-06-05 10:15:44

春秋战国的纷争范文1

1、春秋战国是: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2、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3、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4、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5、春秋战国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来源:文章屋网 )

春秋战国的纷争范文2

教学目标

知识结构

春秋

战国

政治

诸侯争霸: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吴越争霸

七雄争霸;

公元前4世纪中期,齐魏强盛;

公元前3世纪以后,秦国称雄

战争

晋楚的城濮之战

齐魏的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

秦赵的长平之战

民族

周边民族:北有匈奴、东胡,西有戎,南有越

各民族逐步融合

教学建议

复习课设计

第五节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一、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

让学生回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中国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即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度确立的过程。这一时期,争霸兼并战争不断。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统一与各民族的融合。

二、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1、讲清诸侯争霸战争的实质

2、齐桓公称霸

由学生回忆齐桓公是如何实现霸业的。

3、晋楚争霸

让学生记住晋楚先后称霸中原的时间,以及晋楚争霸中的重要战役城濮之战。

4、吴越争霸

让学生记住吴越两国先后在南方称霸。阖闾与勾践是春秋后期的霸主。

三、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1、战国七雄争霸格局的形成

要求学生记住七雄争霸格局形成的重要历史事件。明了,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表明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上升,并在与旧势力的斗争中取得胜利。

2、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要求学生记住公元前4世纪中期和公元前3世纪以后,战国局势的特点以及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重点——齐桓公争霸

春秋时期的最大特点是战争频繁,诸侯争霸。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公元前7世纪前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齐国成为强国。又以“尊王攘夷”为口号,采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策,获得外交优势。终于公元前7世纪中期,确立了中原霸主地位,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重点——战国七雄争霸

春秋末年,晋国和齐国卿大夫中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在与旧势力的斗争中,逐渐取代国君,掌握了政权,被周王正式承认为诸侯。即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经过春秋长期的战争,到战国初年,只剩下二十多个诸侯国,其中以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最为强大,形成了“战国七雄”的格局。七国之间战争不断,此时,战争开始具有封建兼并战的性质,以后逐渐转化为封建统一战争。

难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统一趋势

春秋战国时期与西周时期相比,表面上看是诸侯割据纷争、统一局面破坏,但实际上却孕育着统一的必然趋势。其原因如下:第一,西周末年,周天子权威已受到破坏。东周初,周天子实际上已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统一局面已不存在。第二,从经济上来说,由于春秋以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各地社会经济联系加强,各诸侯国经济交往频繁,这就为统一创造了经济基础。第三,从形式上来说,逐步实现着局部统一。春秋战国时期比西周时的“八百诸侯”相比,显然是大大进步了,更大范围的局部统一和区域统一已经出现。第四,从人们的要求来看,统一成为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共同愿望和人心所向。第五,从民族关系上来说,民族凝聚力增强,“华夷之辩”观念相对淡薄,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这些因素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统一趋势明显加强了。同时为秦汉时期的大一统局面奠定了基础。

难点——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的评价问题

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了扩大地盘,掠夺人口和财富,相互争战,故有“春秋无义战”之说。争霸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人民怨恨战争,渴望统一。争霸战争的客观后果是大国拓展了疆域,实现了区域性的统一,加强了集权的趋势,加快了统一的步伐。同时又不同程度上削弱了奴隶主集团的势力,便利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战争又客观上促使华夏族同其他各族加强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应兼顾动机与效果,辩证统一地观察分析争霸战争。

典型例题

例题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右图中,战国时期韩、赵、魏都城的相应标号依次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③②①

答案:B。

例题分析:这是一道填图型单项选择题,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图文结合、历史地理综合能力。赵国在北方,曾修长城以防匈奴,魏国在中间,韩国在南方,最为弱小,最先为秦所灭。故选B。

例2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实行商鞅变法B.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C.牛耕得到推广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答案:A。

例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型单项选择题,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的分析能力。秦国能称雄于七国主要原因不在BCD三项,它们只是秦称雄的一个方面,秦的强大不仅指经济发展,还包括军事强大,政治稳定等诸多因素,这就需要一次较为彻底的变法,即商鞅变法。故选A。

例3从西周初期分封至秦统一前,一直作为诸侯国而存在者是图中的

A.②③B.①④C.③④D.①②④

答案:B。

例题分析:此题为识图选择题,是历史和地理综合能力题,主要考查地理学科的识图能力、历史事实的再认再现能力、历史思维的分析能力的综合运用。西周初年分封的主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秦统一前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燕、韩、赵、魏、秦。显然,秦统一前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只剩下齐、燕。图中①给了都城临淄,正是齐,①可以确认。图中④给了都城蓟,正是燕,④可以确认。图中②给了都城郢,应是楚,它不是西周初年分封的,而是后来自封的。图中③给了都城邯郸,应是赵,是战国初年三家分晋而建立的。因此,符合题意要求的是①④。

例4春秋时期最典型的政治特点是()

A.周王室不被诸侯重视B.社会制度大变革

C.井田制瓦解D.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

答案:D

例题向析:此题为最佳选择题,是历史学科能力综合题,主要考查历史阶段特征的再认再现能力、历史思维的分析能力的综合运用。四个选项都是春秋时期的历史特征,B项是根本特征,C项是经济特征,都不符合本题“政治特点”的要求。A、D两项都是政治特征,但是最典型的是D项,因为分封制的崩溃就是奴隶社会上层建筑的崩溃。

例5“战国七雄”局面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诸侯割据混战更加扩大B.人民遭受灾难更加严重

C.历史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D.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春秋战国的纷争范文3

摘 要 作为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武术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o武术的研究热潮也久居不下。有着“武王举鼎”等历史事件的春秋战国时期,因诸侯间的纷争与战乱,武力备受推崇。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尚武风气深入研究,解析“武王举鼎”的这一历史事件潜在的社会原因,一睹这个金戈铁马、英雄浪漫的时代风采。

关键词 武术 春秋战国 尚武精神 武王举鼎

近日,由郑晓龙执导的古装巨制大戏《芈月传》正在北京卫视及东方卫视持续热播,在刚刚播出的剧情中,武王嬴荡意外举鼎而亡,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热议。堂堂一代君王,却在众目睽睽之下举鼎游戏、意外身亡,乍看之下,说是千古奇闻也不为过。

一、秦武王与“武王举鼎”

秦武王是秦惠王和惠文后的儿子,生于秦惠文王十年(公元前328年),秦惠王为他取名为荡,寄望他荡平列国。秦武王身高体壮,勇力超人,重武好战,常以斗力为乐,堪称中国举重运动的祖师爷。他最大的特点是“有力”,最大的爱好是“好戏”。同时,喜欢结交和重用同好者,凡是勇力过人者,他都提拔为将,置于身边。乌获、任鄙和孟贲以勇猛力大闻名,秦武王就破例提拔为将,给予高官厚禄。要是在现在,像陈镜开、何灼强、占旭刚,土耳其的苏莱曼・诺尔古等,肯定都能得到武王的重用。

秦武王举鼎发生在秦武王四年(前307年),这一年,秦国攻占韩国重镇宜阳。秦武王大喜,引任鄙、孟贲一班勇士到宜阳巡视,然后直入洛阳,以窥周室。周赧王遣使郊迎,使者向秦武王致天子问候之意,并声称天子在王城将备盛礼迎接秦武王。秦武王谢辞使者,不敢与周王相见。他知道九鼎在太庙之中,遂往观看。后秦武王与孟贲举鼎游戏,折断腿骨。同年八月,秦武王去世,朝臣诛杀孟说全族。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尚武精神

事实上,这一时期,国君好战屡见不鲜,楚,秦,齐,越等国的国君都以好战见著于史。楚国的楚康王即位五年,而无战事,就认为是自己的莫大失职,死后无脸见祖宗。楚武王也是病死在征战途中。齐人争斗之风更胜,常常在道路上驾车相撞,而不能禁止。齐桓公继位之后不久就向全国各地选拔勇武之士,规定“于子之乡,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于众者,有则以告。有则不告,谓之蔽贤。”齐景公也曾声称“欲得天下勇士,与之图国”,《淮南子・主术训》篇云:“越王好勇,而民皆处危挣死。”《吕氏春秋・顺民》也说:“齐庄子请攻越,问于和子,和子曰:‘先君有遗命曰:无攻越,越猛虎也!’”[1]从以上史记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国君都极力提倡尚武,上行下效,尚武风气盛行。

自春秋时期,各诸侯间开始了频繁争霸的战争,进入了动荡的东周社会时期。到了战国时期,战争更是成为了时代的主题,各诸侯国经常为了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大动干戈,事件此起彼伏。在这样一个混乱的时代,武力成为最具有说服力的工具,当诸国之间出现问题和争端时,武力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谁拥有强大的武力,谁就具有话语权,是以各国纷纷出现养士之风。可以说,战争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尚武盛行的催化剂。

三、强秦的民主精神-尚武精神

武王举鼎,看似荒唐,却恰恰说明了秦国的尚武风气之盛。秦武王举鼎正是其民族强悍、勇猛好斗的性格体现。秦人自祖先非子被召到“渭之间”为周王室养马,成为周王室的附庸开始,才逐渐有了自己正式的名称,真正登上了历史舞台。但周人仍将他们视为戎、狄,迫使秦人依靠自己力量逐渐在这种生存空间的夹缝中成长起来。从周王室封“秦仲为大夫” ,庄公为“西垂大夫” ,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立国,一直到穆公“益国十二” ,“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秦人在为周王室效力的同时,为真正能拥有岐以西之地,与戎、狄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2]

长期的战斗,为秦人带来了宝贵的作战经验,秦国在斗争中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但是,秦国真正成为强秦,尚武精神真正成为一种民族精神,应该始于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开始变法。此次变法是中国战国时期各国改革中最彻底的改革,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商鞅变法中的重农重战政策和军功爵制,强调了统治者必须用爵禄赏赐来鼓励人民从事战争,无战功者不可受爵,这就极大地鼓舞了士兵建功立业的决心。不仅如此,秦国还制定了专门的法令,建立军队组织,让战士之间相互监视,对作战不出力,逃跑后退的战士处以重刑,对其家属施以连坐。秦国以这样严苛的标准要求自己和民众,使国家迅速走向强盛发达,最终成就霸业。

四、结语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我们的祖先自远古时期开始就十分崇尚武力,这是一种强悍的民族性格。这种基于我们民族根性的尚武传统,在先秦社会中有着巨大的影响,这就为春秋战国尚武风气的兴盛奠定了基础。王岗《体育的文化真实》一书中说:“武术是中国古代体育的最好代表,并且它的发展与军事有着相当的关联。”随着周王朝的瓦解,诸侯混战、群雄争霸,武力成为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武王举鼎”这一历史事件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考文献:

春秋战国的纷争范文4

一、功利思想

战国后期,列强纷争而渐趋于统一,秦国日益强大,兼并六国而统一天下的局面已经基本趋定,这样,在战乱即将结束,统一大势一定的情况下,怎样统一天下以及统一之后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成为摆在秦统治者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当时统治集团中的核心人物“仲父”吕不韦自然也在思考这一问题。因此,他召集众多门客各著其说各著所闻,“被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在此总的要求通领下,诸家宾客各论其学派学说,以期为秦王朝的统一提供理论前导。因此,虽是“被天地万物古今之事”,但是在内容上其侧重点还是在军国大事,如“欲取天下,天下不可取。可取,身先取之”、“故君臣之意,不可不明也”,以期用自己的学说来重建统一稳定的政治秩序,即使是谈养生说乐律,其最终落脚点还是在政治大事上, “大乐,君臣父子长少之所欢欣而说也”,“耳目鼻口,不得擅行,必有所制。譬之若官职,不得擅为,必有所制。此贵生之术也”。

与此相关地,在论说形式上《吕氏春秋》有类似于《左传》“君子曰”的评论,如,卷十四《义赏》中有两处评论:

孔子闻之曰:“临难用诈,足以却敌。反而尊贵,是以报德。文公虽不始终,足以霸矣。”

仲尼闻之曰:“襄子可谓善赏矣。赏一人而天下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此处,显然是意图借助孔子的权威来阐发自己的政治理想,并不一定是孔子之语,如后一则评语则系杜撰可知,毕沅曰王伯厚云:“赵襄子事在孔子后,孔鲋已辩其妄。”可见,这种事后加以评论达到方式已经成为寄予作者理想,抒致的一种方式。通过论说,他们那种为君主献计献策,探求国家治道的心情跃然纸上,期待君主采纳己说的愿望昭然若揭。

二、鲜明的大一统观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中心在齐国,即齐国的“稷下学宫”。到了齐襄王时期,“稷下学宫”开始衰落,诸家士人大多数都离开了“稷下学宫”,“百家争鸣”的中心由齐国转到了秦国。因此,《吕氏春秋》也是战国诸子思想的汇总。在《吕氏春秋》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派别的思想,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农家、阴阳家的思想都有所体现。但是,入列其中的诸子学说也是有选择的,并不是毫无标准的,“所引庄、列之言,皆不取其放诞恣肆者,墨翟者不取其非儒明鬼者,而纵横之处,刑名之说,一无及焉”。在《吕氏春秋》中一些矛盾、对立的思想中也一并出现。如子华子学派重生而轻功业的思想与儒家重视建功立业的思想是相抵牾的,兵家的“义兵说”与惠施等人的“偃兵说”也是对立的,但是,《吕氏春秋》却存而有之,体现了一种学术思想的融合。高诱的《吕氏春秋序》说“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以忠义为品式,以公方为检格”,这样,《吕氏春秋》在当时的政治即将一统的大背景下做出的融合文化的尝试,为以后大一统理论的系统提出做出了一定的努力。

这种百家争鸣而近于一统的趋势,为秦国的统一而提出,在秦一统天下之后,本应该会实现,但是由于秦始皇和秦二世信奉专制王权,专用法家思想,“马上得天下”而欲“马上治天下”,所以这种文化一统的努力也只能是暂时“搁浅”了。到汉初,这种诸子思想争鸣的局面也曾经“回光返照”,诸子思想一度复活。到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定文化一统于儒家。由此才实现了真正的文化一统的局面。但是,《吕氏春秋》在中国文化一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三、强调君臣相得

在《吕氏春秋》中涉及到的“士”有不同的类型,有一心报主不惜己命之士,如豫让、聂政等;有择主而栖之士,如不受郑子阳粟的子列子等;有以死明志之士,如“死之以丑后世人主不知其臣者”的柱厉叔等;有不受士禄之士,如子夏、段干木等;可见,在《吕氏春秋》中,“士”是极为受重视的,这与当时的时代环境以及“士”的作用有关。春秋后期至战国,争霸一直是当时最为重要的政治局势,当时的诸侯国为了在争霸战争中取得胜利或者是在大国争霸中能有一息生存,都在想法增强国力,变法图强。在此过程中,士人显示了其安邦定国的作用。《下贤》中有“文王可谓好礼士矣。好礼士,故南胜荆于连堤,东胜齐于长城,虏齐侯,献诸天子,天子赏文侯以上卿”。礼士可以使士人为其排忧解难,可以在生命的生死关头拯救其生命,使其“安国免身”,“此赵宣孟之所以免也,周昭文君之所以显,孟尝君之所以却荆兵”,更重要的是,士人还可以辅佐,使其国家昌明,一图霸业,“大者定天下,其次定一国”,这是当时诸侯最为看中的一点,也是引导他们不惜重金不惜放低身价尊士礼士的首要原因。

既然士人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对想利用他们来图强图新的诸侯来说,就不能不提出一定的要求,天下虽有有道之士,但并不是所有的君主都可得贤士而为其所用,因此,要用士必须先要礼士。“士虽骄之,而己愈礼之,士安得不归之”,否则,即使有贤能之士也不会尽其才能,为其所用的,“虽有贤者,而无礼以接之,贤奚由尽忠?”可见,士人对于君主的基本要求就是对士态度要尊敬,要礼貌有加,但是,在《吕氏春秋》中,对于君主还提出了更高层面的要求:“知士”。“虽幸而有,未必知也,不知则与无贤同。此治世之所以短,而乱世之所以长也”,“若夫有道之士,必礼必知,然后其智能可尽也”。在这里,对于君主提出的要求是主要的。这是因为,《吕氏春秋》本身就是吕不韦集合门客也就是当时的士人而写成的,他们对于君主的期望、对于自身价值的肯定,在其中必然会有所体现。但是,我们说在《吕氏春秋》中士人所代表的这种“道统”也不是一味地对“政统”批评提意见,他们还是力图与君主取得一种和谐的君臣关系的。只不过,他们在态度上有点“恃才傲主”罢了。

四、多种文化互融

春秋战国的纷争范文5

宋襄公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公元前638年宋国与楚国的军队在泓水相遇,宋军已经列好阵型,等待楚军渡过泓水来交战。论此时双方军队的实力楚国占有优势,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击敌于半渡是绝佳时机,宋国的大臣也是这样劝说宋襄公的,宋襄公却以此非君子所为而断然拒绝。最后的结果是宋军寡不敌众,大败而归,宋襄公本人也在此战中受伤,第二年就去世了。用我们当下人的眼光来看,宋襄公的所作所为可谓迂腐,然而把这个故事放在宋襄公所处的时代背景中去看,你就会发现这其实是对“贵族精神”的一种诠释。

春秋时期的战争其本质是为了争霸,说白了就是“抢沙发”。因此表现出来的目的在于使对方屈服认怂,而不在于消灭对手。甚至你会对当时发生的很多现象表示困惑,比如发生在公元前597年的晋国和楚国之间的之战。晋国被楚国打败,在逃跑时,晋国的许多战车陷入泥坑。楚国士兵不但不乘机追杀,反而还跑上前教晋军如何抽去车前的横木,让战车冲出陷坑。

在春秋时期战争不是谁都可以参加的,能参加作战首先就是一种荣誉的象征。平民和奴隶虽参战但没有资格作战,只能做后勤保障工作,叫作“卒”。而战斗则是由贵族阶层来完成,也就是“士”,所以叫“战士”。顾颉刚先生就曾说:“吾国古代之士,皆武士也……有统驭平民之权利,亦有执干戈以卫社稷之义务,故谓之‘国士’,以示其地位之高。”

贵族一般分为四等,天子、诸侯、大夫和士,士其实就是低级的贵族。士有贵族的身份但没有自己的领地。直到春秋后期秦国首先确立了征兵制,并鼓励平民通过战功来实现阶级地位的突破,后来各诸侯国纷纷效仿,平民阶层才逐渐取代贵族成为战场上的主要力量。

春秋时期的战争更像是一场竞技运动,正如钱穆先生所说:“当时的国际间,虽则不断以兵戎相见,而大体上一般趋势,则均重和平,守信义。外交上的文雅风流,更足表现出当时一般贵族文化上之修养与了解。即在战争中,尤能不失他们重人道、讲礼貌、守信让之素养,而有时则成为一种当时独有的幽默。”公元前480年卫国发生内乱,卫国大夫孔悝被围困在家中。孔子的学生子路是孔悝的家臣,闻听之后便急忙赶往救援,所谓“食人之禄,忠人之事”。在战斗的过程当中,子路的冠缨被砍断,为了不有失君子风度,在他弯腰捡帽子的时候被人砍成肉泥而死。

春秋时期的战争规模一般都很小,最短的一场战斗一个早上就打完了,就吃个早饭的工夫。事先都要找好约架地点,一般都在两国的国境线,国境线叫“疆”,所以我们管战场叫“疆场”。当时的战争以车战为主,并且两军出动的战车数量还要对等,你出了10辆战车,我要是出了20辆就会被天下人取笑。我驾驶的战车只和与我相对的那辆敌军战车作战。敌军战车没有摆好,我方不得发动进攻。必须双方的战车都排列好了,双方打好招呼:“你好了没有?”“好啦……”“我开始打啦。”“好的。”这叫不鼓不成列。双方战车交错的一瞬间,车上的战士用戈互相敲击。战车在这个过程中不停。交错之后,第一个回合结束。双方战车掉头回来,再交错,战士再用戈敲击。

《左传》记载的宋国内乱时,公子城与华豹的战车在储丘狭路相逢,华豹张弓搭箭,向公子城射来,结果却偏离目标。华豹动作敏捷,又一次搭箭上弦。公子城一见,对他不屑地大喊:“不更射为鄙!”按照当时的战争规则,双方一人各射一箭。你射了我一箭,现在应该我射你一箭了。不守规则,岂不太卑鄙了!华豹闻言,就放下弓,老老实实地等公子城搭弓,结果被一箭射死。史书盛赞华豹以生命维护了士的尊严。

春秋时期的战争规则可概括为如下几条:第一,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必须要师出有名,派使者去敌国告诉对方之所以要揍他的理由,并且不能乘人之危,比如不可以趁敌国国君过世等重大变故发兵攻打。第二,不能在险要的地方阻击敌人,必须要找个宽敞的地方,堂堂正正摆开阵仗干一架。第三,不鼓不成列。在对方没摆好阵型之前,不能发动进攻。第四,不重伤。就是说不能在对方已经受伤失去战斗力的情况下,对对方造成二次伤害。第五,不擒二毛。意思是不能俘虏花白头发的老人。第六,不逐北。就是敌人败退逃跑时,不能追。要追也只能追五十步。

是不是每一条都极其具有人道主义关怀?怪不得易中天教授会说,这样的战争最多温良恭俭而不让。

(摘自“时拾史事新浪博客” 图/子依 王建峰)

春秋战国的纷争范文6

关键词 春秋战国;士人;文化;旅游

作者简介余冬林(1972―),男,九江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史学博士。(江西九江 332005)

从旅游学的角度来看,春秋战国时期的旅游主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就是旅游活动不再是天子王侯达官贵人之旅的一支独秀,许许多多社会地位较低的文化人也开始活跃在旅游的舞台上,从而形成两者平分秋色的格局。这些文化人就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士阶层。

士阶层所进行的旅游,在性质上与社会上层的践礼之旅和游娱之旅不同,他们的旅游以文化知识为依托,以出仕从政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为目标,任重而道远,文化意味十分浓厚,因此,称之为“文化之旅”。士阶层的“文化之旅”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越陌度阡投师问学的游学之旅;另一种是朝秦暮楚宦海沉浮的游说之旅。

商周时期的教育是“学在官府”,学校由国家创办,教师来自于官吏,受教育者是贵族及其子弟,教育内容也由政府规定,学校管理与政治管理合一。春秋末年,王官失业,礼崩乐坏,教育和文化挣脱官府和贵族垄断并开始下移。一些学识渊博的士、思想家、教育家开始创办私学,聚徒讲学,授业解惑。因此,在春秋末年至战国末年,社会上兴起了一股越陌度阡、投师问学和切磋学问的游学旅行的热潮。当时,天下最负盛名的老师是孔子,而历时最长也最著名的学术文化中心是齐国的稷下学宫。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30岁左右,他开始创办私学,聚徒讲学。他实行“有教无类”教育方针,无论贫富尊卑贵贱都可以接受教育。因此,莘莘学子越陌度阡,纷纷投到孔子门下。孔子的学生有的来自鲁国各地,有的来自齐、秦、宋、晋、卫、楚、卞等国,可谓四方辐辏,殊途同归。

在中国旅游文化史上,孔子则是一位颇有影响的文化旅游大师。34岁时,孔子乘坐鲁君赐给的车马,自曲阜游学于周之洛邑,观周之文物制度,问礼于老聃。返归鲁国后,游学于孔门的弟子越来越多。翌年,鲁国内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与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1P317。天下学子趋之若骛纷纷游学于孔子门下。孔子亦身体力行,据说他51岁时“乃南之沛见老聃”问道。

春秋战国时期,以前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统治秩序和价值体系崩溃了,在这特定的时代政治文化环境中,人们的思想获得了一次极大的解放。当时的思想家们纷纷著书立说,办学兴教,从各自立场出发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主张,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学派林立的局面。

特别是战国时期,社会思想空前活跃,文化教育空前兴盛。儒、道、墨、法、名、杂、农、阴阳、纵横、小说等九流十家,各具特色,林立海内。当时,居于“显学”地位是儒家和墨家。墨家大师墨翟不仅是我国先秦时代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而且精通器械制造擅长军事攻守。“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2P158。孔门传人或在鲁国如子思,或在邹国如孟轲,或在赵国如荀况。而墨家传人或在东方的吴越如谢子,或在南方的湘楚如已齿。此外,宋国有道家大师庄周,齐国又有阴阳家大师邹衍,楚国有农家大师许行,秦国有杂家大师吕不韦……诸子大师,各立门户,各阐其教,游学者赢粮景从蜂拥而至。3P43当时游学之风之盛于此可见一斑。

在殷商西周时期,巫史之类的王官既是思想话语的承负者,又是政治权力的拥有者。而在“礼崩乐坏”春秋战国时期,思想话语和政治权力发生了分离。因而,出现了思想话语和政治权力自由的双向选择的趋势。一方面,大国争霸,诸侯混战,那些宏图大略、远见卓识的国君候王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千方百计地招揽人才,充分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士正是各国王侯首先争夺的对象。这些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士,普遍奉行“学而优则仕”的原则,怀着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奔走于列国之间,企图凭借自己的知识和学说,博得诸侯、卿大夫的赏识,从而达到以布衣取卿相的功利目的。因此,这种游说之旅是特定的社会阶层士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以求仕从政为目的的功利性旅游。同时,也可说是思想话语与政治权力双向选择的产物。

春秋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主要集中于四大公子赵之平原君、齐之孟尝君、魏之信陵君、楚之春申君的门下。四大公子既是“纳贤养土”的代表,也是游说治国平天下的代表。平原君赵胜“贵士而贱妾”,“斩笑?者美人头”1P455,宾客曾多达数千人。孟尝君田文,“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3P451。信陵君魏无忌礼贤下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3P460。春申君黄歇,“游学博闻”,“客三千余人”3P464。战国四公子,前三人均出身王室,惟春申君以庶民身份荣登相位,受封为君,可以说是以布衣取卿相的典型的游说代表。

孔子、墨子、孟子等并不是不擅长游说论辩,但由于他们坚守仁义之道,不肯苟且媚俗,迎合人主,所以最终都铩羽而归。一些精于揣摩并迎合君主心理的游说之士脱颖而出,其中最著名也最有代表性的是张仪和苏秦。

张仪(?-前309),魏人。虽然是魏国公室支裔,但其身已为贫士。从齐国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后,先至楚游说,被人蔑视,谓其“贫无行”,遭笞辱。后得东周君资助而于惠文王五年(前333年)入秦,被尊为客卿,于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被任命为秦相。任秦相四年,屡有功劳。秦惠文王十五年(公元前323)年,张仪曾以秦相的身份和齐国的执政大臣会于啮桑。为联络秦魏两国关系,张仪于秦惠文王后元三年(前322年)至魏为魏相。这种相相当于负责魏、秦两国外交联络工作的高级外交官,并不是一个国家的掌权大臣。在任魏相期间,张仪力图造成秦―魏―齐连横的局面,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成功,然而联络秦、魏两国的目的还是达到了。秦惠文王后元七年(前318年),张仪自魏返秦。翌年,张仪复任秦相。在第二次任秦相期间,张仪为打击楚国作出了很大努力。秦武王元年(前310年),张仪为免遭群臣谮害,请求离秦赴魏。秦武王为张仪备革车三十乘送其入魏。至魏以后,复为魏相。翌年,张仪卒.4P127

苏秦(?-前284),字季子,东周洛阳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从齐国鬼谷子那里学成归来,游说周显王,受挫后转投赵国,以能言善辩得到赵国大臣李兑的赏识,但终未受到重用。于是,辗转来到秦国,以连横之策游说,未果。公元前314年,燕王哙因让国于其相子之,酿成内乱,齐宣王乘机大举攻燕,燕王哙与子之俱死,燕国几乎覆灭。公元前311年,燕昭王即位,实行富国强兵政策,并处心积虑以报齐仇。公元前301年,齐宣王薨,?王即位,政治上出现了倒退。苏秦乘机向燕昭王提出破齐之策。公元前300年,苏秦奉命第一次至齐进行游说反间活动,但是并没有达到目的,遂于公元前296年由齐返燕。公元前289年,苏秦第二次奉命由燕赴齐,获得齐?王的宠信。在苏秦的怂恿下,齐?王不顾秦国的劝阻,与赵、梁两国共同攻宋。齐秦关系由此恶化。齐王想联合燕与三晋共同伐秦,同时再继续攻宋以期灭宋。公元前288年,苏秦奉齐王之命以使臣的身份联合五国攻秦。他首先到燕国,燕昭王表面上很支持。苏秦遂由燕国到达梁国。苏秦这次南下,具有双重使命。表面上是为齐王联络三晋,组织五国攻秦;暗中则为燕王联络梁、赵,作联合反齐的准备。公元前287年,五国攻秦。同年夏秋之际,苏秦又从梁国来到赵国,暗中破坏齐赵邦交的活动。当时赵国的大权执掌于奉阳君李兑之手。李兑大概对苏秦的行径有所察觉,故将其拘留。在燕昭王的疏通和抗议下,赵国才最终释放了苏秦。苏秦遂于公元前286年由赵至齐。他说服了齐王不把蒙邑封给奉阳君,并挑拨了齐赵的关系,使齐赵邦交恶化。公元前284年,苏秦的反间活动最终为齐王所察觉而惨遭车裂酷刑。燕昭王命乐毅率五国之师以伐齐而齐一度濒于灭亡。应该说苏秦游说成功,与他周游列国,见识广博不无关系。他成功地将“游”与“说”结合起来,把旅途中获得的各种知识,巧妙地应用于政治斗争,从而实现其功利目的。

参考文献

1(西汉)司马迁.《史记》卷47《孔子世家》M.长沙:岳麓书社2001.

2(战国)韩非.《韩非子》卷19《显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春秋战国的纷争范文7

??黄色系列,我欣赏“黄牡丹”的丰满瑰丽;红色的,我爱“醉贵妃”的若娇似醉、仪态万方;紫色的,我爱“紫袍金带”的雍容典雅;白色的,我喜欢“试梅妆”的纯净圣洁、纤巧玲珑……

??然而,我的最爱还是置于我宽敞凉台花架上的凤尾菊。我注意到:在繁花争艳喧闹的春天里,它既没有急于涂红抹绿地向人类邀宠献媚,更不屑搔首弄姿的和百花争魁斗妍。而是谦逊的把自已俊俏的容颜深匿在绿色的身躯之中。

??秋风一阵紧胜一阵,爽色愈来愈浓。树梢枯黄的叶儿在飒飒秋风的掠卷下纷纷飘零,繁花众卉亦应难以承受滢霜的肌肤之亲而花凋叶去……

??而此刻的凤尾菊经过冷风斜雨的沐浴和霜的亲昵拥抱,却越发显得生机盎然、意气奋发。你看:翠绿的枝干,宛如抖擞的战士;舒展多姿的长形蓬葵叶,滚金闪滢,犹如透亮而珍贵的翡翠;而茎端黄紫相间庄重富丽微微下倾的圆形花盘,正恰似笼着面纱少女羞怩的脸庞。由不得白居易曾发出“耐寒唯有东篱菊”这样深情地感叹!

??昔日左邻右舍的败绿残红萎缩在地上仍不忘喋喋不休哀怨地向人们诉说着它繁华的昨天。你报以不屑地一笑,因为你知道生命的意义永远在于明天。于是,你以坚贞的意志和顽强的品格,傲风霜、斗凌寒,以“菊蕊独盈枝”的风采而赢尽人们的喝彩:“秋菊有佳色”,“傲霜留晚节,殿岁夺春华”。你就这样用自己的生命为人类浓墨重彩的描绘了“不是春光,胜似春光”这样一帧充满生机的秋色图。给肃杀枯槁灰朦朦的深秋带来罕有的明媚温暖感觉。

??今晨,凤尾菊那瑰丽的面盘在霜的簇拥下,蓦然悄悄地佛去了面纱,微笑着探出她那雪一般皎洁迷人的脸蛋,剔透的花冠明洁若水;倾泻的丝形花瓣淡意疏荣,象旖旎动人的凤尾流光溢彩;象奔宕不羁的瀑布彩练般飘舞;又象艳丽灿烂、赏心悦目醉心的礼花;让人生发出无限美的畅想……

??菊甚至将自己最后的光华也无私的献给了“夕餐秋菊之落英”的人类。味醇酒香的酒给小聚的人们带来了喜悦;凉爽甘美的晶是理性的避暑饮品;色香味俱佳的系列糕点更是让人垂涎……不仅如此在医药上用她制就的成药,还是治疗感冒、牙疳、高血压、咽炎等疾病的良方妙药。

??菊啊,我爱你!诚然,你的富丽可和牡丹媲美,你的圣洁能让百合生愧,然而你最可贵的却是不畏寒冷、挑战霜雪无谓、勇敢、顽强的战士品质和彻底无私的奉献精神。

??这也正是我们有着五千年悠久文化华夏子孙的民族精神,也是民族之魂。但在我国国民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的今天,我们没有看到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的民族精神的同步弘扬光大,相反却不无忧虑的看到这种精魂的淡化、遗失、甚至是有意识的扬弃……

??每一位有良知清醒的国人啊,你难道不为魂之不存,国将安在?而感到有一种深深的忧患和责任意识吗?因此,在民族之魂失落的今天我要放声的呼唤!

??为了炎黄子孙美好灿烂的明天,请爱菊吧!!!

春秋战国的纷争范文8

历史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历史表格,可以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应有的作用,更好地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一、表格对比,导入新课

心理学研究证明,问题的情趣出现在教材开头比分布在后面效果好,开启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打开了学生的量化思维,对原有知识结构进行重新调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追求新知的心理。例如在《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的导入中,本人出示了“三国势力比较表”(表一)。

然后设问:根据上表的统计,三国中哪一国的实力最强?哪一国的实力最弱?引入三国实力不均衡,魏国实力最强,开始了统一大业,但最终由取代它的西晋实现了统一,接着导入了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一章“西晋的兴亡”的学习。

二、表格展示,掌握重点

教学重点是指教材里关键性的知识,它是学生形成知识结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知识和技能,是一切所有活动、环节的落脚点。它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起着核心作用,并在进一步学习中起基础作用和纽带作用。《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原始的农耕生活》一课的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这里的“农耕生活”实际上就指原始居民的原始农耕、原始家畜饲养业和原始手工业三大板块,囊括了整课书的内容。我在教学中使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简表(表二),把分散的知识点进行归类,从而明确农耕经济中的劳动分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三、表格分析,化解难点

所谓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太容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春秋战国的纷争》一课中关于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由于年龄小,理解难度较大。在教学中本人运用了城濮大战(春秋时期)和长平大战(战国时期)的对比表(表三)进行比较分析。用城濮大战(春秋时期)和长平大战(战国时期)进行比较,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把大的比较项分解成小的比较项,从而化解难点,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春秋争霸战争军队数量少,往往一天决定胜负,目的是为了争霸,政治意味强烈;战国兼并战争,动辄几十万大军上阵,对阵双方攻守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伤亡几十万,战争的残酷性尽现。

四、表格归纳,复结

历史课堂教学如何将一节课所讲授的知识进行概括、归纳,总结和运用,是能否取得预期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之一。而用表格形式,能将课堂讲授内容进行概括、整理,突出重点,并进行一定的归类、比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形象直观。比如:在学习《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夏、商、西周的兴亡一课进行课堂小结时就可利用夏、商、西周的兴亡表(表四)。小结时,教师展示空表,然后由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填写夏、商、西周三朝的都城、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开国君主及末代君主,填写过程中就把课堂知识进行归纳、梳理,帮助学生把各种零散的知识分门别类地串联起来,理出线索,知识系统化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一目了然,提高了效率,易于学生记忆,也培养了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

春秋战国的纷争范文9

第一句的歌词印象最深:中国人,爱做梦。

很幽默,也很讽刺。梦,人人都有。只是每个人所追求的目标不同而已。因为梦是永远走在现实的前面。我的梦就是:居有屋,家和睦,国富强。

唐代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给我留下非常深刻地印象。在那政局动荡,征战不休的年代,百姓的凄苦可想而知,诗人也颠簸流离大半辈子,就连自己居住的破旧茅屋在肆虐的秋风下,屋顶上的草被风吹跑,致使屋漏,诗人都无力去维护。诗人见景生情,顿发感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希望国家早日安定,百姓生活正常,不要再受如此的苦难…

一个家庭和睦只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有时家庭也会出现不同的矛盾,闹得人心烦躁而影响工作,如果矛盾激化,不冷静,无意之中可能会酿出违法事件来,必将会给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解决家庭矛盾需要冷静,民主和耐心,而不能采取压制、武断的方法。全国的家庭和睦,那么就会出现一个和谐的社会,和谐的社会就会给国家带来安定,带来富强。正如我们常说的“家和万事兴,民富国家强”。在近代,中华民族早到了来自西方列强的侵扰,中华民族矛盾愈演愈烈。先是英法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近代化大门;然后八国联军侵华洗劫了全世界瞩目的圆明园;再者,中日法西斯战争使中国面临着家破国亡的境地。但是华夏子孙并没有仍人宰割。举国上下,团结一致,保家卫国,终于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取得了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人民当家做了主人。经过了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突飞猛进,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强国。但是我国的居民幸福指数仍然不高,尤其是城乡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再加之,西方各国纷纷对中国采取敌对的态度,对中国敬而远之。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虽然我现在还是一名学生正是人们所说“爱做梦的年纪”。我有太多的梦想,每一个梦想,我都想着将来能帮助祖国发展得更好,更强大。

看到报纸上的报道,我国的经济总量已是世界第二,但我们的科技还很落后,医学也不先进,文化也不发达,所以我想做一名科学家,制造出最好的科技产品,让我国的科学技术引领世界。

我也想做一名医生,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技术,努力为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为中国梦正努力着的同胞们医治身体,消除病患,让他们为国家发展全力以赴。

我还想做一名作家,写出能滋润人心田的好作品,写出中国人的文化梦想,像莫言那样,去夺诺贝尔奖,为国争光,为民族文化添彩。

我坐在课堂上,外面春风吹动着绿柳,春天来了,蛰伏的生命开始醒来,他们沐浴着春风,享受着阳光,为一年的征程做着准备。充满希望的春天,鼓舞着万物的梦想,只有做好春天的准备,才能做到夏天的壮大,才能有绚丽的秋的收获,才会有丰厚的冬的蕴藏。

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我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享受着国家发展的阳光,老师在课堂上撒播着知识,我没有理由不去充分地吸收,没有理由不去茁壮地成长。

春秋战国的纷争范文10

1、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甚至墨法等诸子百家的学说,在金庸小说中被有机地熔于一炉。

2、由于士阶层的出现及国家任用贤能而不是任用世袭贵族这一变化,又促使了士阶层的活跃,促使了诸子百家的争鸣和战国学术的繁荣,以及各种文化事业的发展。

3、他的法律思想融合了诸子百家的观点而自成一体。

4、古希腊学者把从事学术活动作为一种谋生方式,他们通过办学收费和吸引权贵的捐款过日子,这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谋生方式是相同的。

5、企业管理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剧烈变动,政治上的动荡纷争进而导致思想上的百家争鸣,代表不同利益阶层的诸子百家蜂起立说,形成中国思想史上蔚为壮观的文化景观。

6、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学术上的诸子百家争鸣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7、在思想史研究中,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伦理为本位,在海内内外已成为绝大多数学者的共识,但这本位不仅表现在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对儒家伦理的认同,还深入中国人衣食住行的消费生活,成为凝聚中华民族无所不包的文化,主导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

8、我们认为诸子百家普遍称引黄帝的事迹,甚至托言黄帝以自重,这正是黄帝在我国历史上曾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反映,说明黄帝传说确有真实的历史核心。

9、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是以儒家为主、兼有诸子百家各学派的文化。

10、一关于儒学何以会被汉代统治者接受而于诸子百家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原因,()学者们虽多有论及,亦多近理,但似乎尚未揭橥根本原由。

11、产生于混乱之世的儒学,以其致力于社会伦常秩序的整合和一统局面的追求,归宗于先王之道,认同于宗法礼乐文化,终于从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

12、名胜遗迹区中有插箭岭、铸箭炉、武灵殿、诸子百家殿、历代帝王宫、古代兵器陈列馆和成语典故园等。

13、痛恨宋儒疑经改经之悖谬,毛奇龄强调诠解经义必以实据为凭他严格地遵循以经证经的论学之方,而且还兼采诸子百家以及后儒之说以为旁证。

14、中国文化就是在这诸子百家的学派分合之中不断地发展和丰富起来的。

15、从这个角度说,先秦法律思想是秦汉律学得以的一个理论基础,先秦诸子百家的学说,尤其是有关法律的学说,是后代律学家所继受的一笔丰厚的遗产。

16、二两千年来的孔子诸种神话产生于混乱之世的儒学,以其致力于社会伦常秩序的整合和政治一统局面的追求,归宗于先王之道,认同于宗法礼乐文化,终于从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

17、认识诸子百家的产生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和演进在思想领域中的必然反映。

18、在诸子百家中,道家对男女之道的研究是最令人看好的,这不是因为道家的学说比其它的学说更有道理,而是道家的男女之道最讲实用性,所以也就被社会广泛的接受。

19、我们的策略是:横向链接诸子百家,纵向连锁网点!

20、诸子百家的思想言论大部分内容都涉及到这个问题。

21、这些特征主要有钱币、文字、官制和爵秩制度以及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地域分布等,基本涉及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思想文化等几个方面。

22、在讨论物权和债权两者的关系时,诸子百家,众说纷纭,但恐怕最能让人折服的还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观点,为物权的重要性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前提。

23、他们认为,要明确中国思想学术的研究内容,首先应该抛弃传统的道统观念,用平等的眼光来看待诸子百家之学,只要是在学术史上确有创见的思想学术,都应在学术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24、荀子生于古代的封建制度要被推翻,以将建立强权专制为目标的秦国为乱世打上休止符的时期,可谓是乱世之末的大儒家,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

25、“四书”必修课教育如果成功,兴许以后能增开新的内容,将诸子百家都加上。

26、贾谊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悲剧的典型,他的思想颇得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沾溉,同时也润泽后人。

27、老子任周室守藏史的经历使得他得以全面了解远古时代的历史和古人的思想精华,也使他能够接触和吸收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积累了知识,锤炼了思想。

28、马一浮不认同诸子百家出于王官之学的说法,他认为,由于学习六艺者各有所偏重,往熟悉的方面一路,于是都仅得六艺之一二,不及其余,因此形成各有得失的诸子百家。

春秋战国的纷争范文11

七年级(上)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教学案例

前言: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评价是初中历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起着调控教学活动的作用。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讨论法是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它也是历史教学评价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分组讨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是我们教师经常使用的手段,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历史知识的积累与掌握,更有利于学生小组成员内的合作,小组之间的竞争,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也便于教师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情况。然而分组讨论如何有效的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合作与竞争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下面,我以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为例,作一小结,以供同仁参考。

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学生在七年级6个班中是历史素质最好的班级,对历史课非常感兴趣,班级课堂气氛活跃,同学善于思考,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常有独到之处,在平时教学中,很多问题稍加点拨便能够激起思维的火花。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内容在这个单元甚至这册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对于学生理解从西周以来的分封制的影响以及我国在春秋战国时的政治特征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本课的学习,对于学生理解国家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就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的较量,只有改革,才能富国强兵也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了解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待春秋和战国时期战争进程的能力;利用图表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学习的过程感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改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通过交流合作,共同探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战争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决不总是消极的这一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理解竞争的内涵。通过对春秋霸主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要想成就理想,就必须要有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教学重点:齐、晋称霸。齐、晋称霸体现了大国争霸的政治、军事特点。

教学难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课前准备:

教师:将全班分成10个小组,由组长记录每一位成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表现,用“+”和“-”表示各位同学的表现,具体量化,作为以后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

老师设计了10个有关本课内容的题目,准备在课堂上分发给各小组,各小组进行讨论,以此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学生:每位同学准备一个与本课内容有关的成语故事。例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问鼎中原”“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

教法: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教师作适当点评。

学法:学生自己从课文中找出教师给出的题目的答案,并进行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过程设计

序号

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备注

1

学生阅读第6课课文

 

熟悉本节课的内容

指导学生理解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分钟左右

2

将题目分发给10个小组,各小组进行讨论

由组长上讲台随机抽取题目,再组织本组同学进行讨论

在课堂上进行巡视,随时解答学生在讨论中遇到的问题

 

10分钟左右

33333

 

3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什么样的制度,请你们讨论一下,这种制度有什么样的影响?(从两个方面来讨论)

 

 

 

 

 

 

 

 

 

 

 

 

 

 

 

 

 

 

学生原则上自己回答本组所抽取的题目,如果回答的好,本组每位同学都可以在平时的成绩上得到奖励。如果其他组同学对所在组的问题回答的不够准确,则另外的同学可以举手回答,如果回答的准确,可以得到额外的奖励,由每组的组长做好记录。

 

 

 

 

 

 

 

 

 

 

 

 

 

 

 

 

 

教师在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做好评判,对学生在讨论中得到的结果给予明确的肯定,对于学生在讨论后仍然没有得出结论或者得出不够准确的结论,由教师再组织全班讨论,直到得出准确的结果。教师的语言要以鼓励性的话语为主,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

 

 

 

 

 

 

 

 

 

 

 

 

 

 

 

 

 

 

 

 

 

 

 

 

 

 

25分钟左右

4

你能说出为什么有“西周”“东周”之分吗?东周又分为什么样的两段时期?为什么有这样的分法?

5

春秋时期主要的特征是“争霸”,你能用一句话总结出“争霸”的背景是什么吗?有哪些霸主?请举出其中的一个的主要事例?

6

你能说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谁吗?他能够称霸的原因是什么呢?(请总结出三点原因)

 

7

请你们归纳一下,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8

你认为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原因对我国当前的改革有什么样的借鉴?

9

请你们评价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注意从两个方面来说)

10

你能说出战国七雄是怎样形成的吗?请你们讨论出一种让大家能记住战国七雄名称和相对应的位置的方法?

 

11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更加频繁,请你列举出一些战争的名称,并给大家介绍其中的一场战争?

12

你能说出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吗?战国后期有什么样的趋势吗?

13

本节课小结及课堂反馈训练

学生复述本节课的内容并做当堂练习

教师做适当的补充并检查学生的反馈训练的情况

 

5分钟

教学片段实录:

师:第8题哪个小组抽到了,我们来请这个小组的发言人回答这个问题?

生(甲):我们这个小组的题目是:你能说出战国七雄是怎样形成的吗?请你们讨论出一种让大家能记住战国七雄名称和相对应的位置的方法?我们的答案是:战国七雄分别是秦、燕、楚、赵、魏、韩、齐。其中赵、魏、韩三个国家是通过分晋而来的,齐国是姓田的夺取了原来齐国国君的位置而来的,这样加上原来就存在的秦国、燕国、楚国就形成了战国七雄。可是如何记住战国七雄名称和相对应的位置的方法我们还没有讨论出来。

师:他们对战国七雄是怎样形成的这个问题回答的很不错,请组长在你们这个小组每个成员姓名的后面都打上个“+”号。可是他们却没有讨论出能记住战国七雄名称和相对应的位置的方法,我们有其他的同学能帮助他们吗?(有同学积极举手,教师请一位同学回答)

生(乙):我们可以对照地图发现,这七个国家是这样分布的,齐国、楚国、秦国、燕国在四周,中间上中下正好分布分晋国得来的赵国,魏国和韩国,所以我认为这样记比较好。

师:非常好,应该给他记两个“+”号,按照这个同学的建议,我来帮助大家编个口诀来记:东南西北上中下,齐楚秦燕赵魏韩。好!请大家再记一遍,我来请位同学在我的地图上表示出这七个国家的大概位置。(同学踊跃举手,一位同学上来很准确的标出了各个国家的名称及位置)

教学反思:

一、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不是互相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小组成员之间是互相合作的,小组之间是充满竞争的,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协调,切不可把合作当成个别同学偷懒的温床,也不可把竞争演绎为同学之间的剑拔弩张。本节课当一些小组无法完成自己的问题时,教师请其他组的同学帮助回答,就是要一方面使每个同学不仅关注自己组的问题,还要关注其他的问题,从而达到课堂教学要关注每一位同学的目的;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会了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正确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二,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其一,教师本身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其二,不要忘记,学生本身也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是我们教师在每一节课上都始终要关注的。其三,错误有时也是一种课程资源,在讲到齐桓公称霸的时候,课堂上突然有个同学举手说了个扁鹊见齐桓公的故事(其实是蔡桓公),这个故事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没有多大用处,可以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但是这种课程资源一定要运用得当,否则就会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

三,课堂教学中教学机智对于学生的兴趣的调动,活跃课堂的气氛,对知识的认可掌握很有作用。我把十个问题打印出来后,剪成十个小纸条,再让学生当堂抽取进行讨论,我发现学生的兴趣明显的要比以前的讨论方法高了许多。但是教师一定要做好主导的角色,把握住课堂气氛的程度,切不可放任自流,使课堂成为满堂哄。

春秋战国的纷争范文12

一、遵循考纲,以不变应万变

在当前阶段,对于历史学科的复习一定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目标,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盲目地备课本、做习题、搞题海战术。每分每秒的时间对于高三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很宝贵的,而历史学科的知识点相对来说又比较琐碎。

因此,对于高三学生尤其是我们艺术学校的学生来说,在复习的时候更应该准备一本《考试大纲》,并严格按照《考试大纲》中规定的指导思想、能力要求和知识点来进行复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复习效率,还可以弥补特长生由于进行专长学习而耽误的时间。比如: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考纲要点包括: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先秦时期的文化。在考纲的指导下,学生的复习才能真正把握要点。

二、夯实基础,融会贯通,中西结合

这一点是历史复习备考永恒的话题之一。历史学科与所学其他学科完全不同,不管解决试卷中的什么问题,回答什么类型的考试,都要用史实说话,因此,必须对考纲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有一个全面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将教材表述变成自己能灵活运用的具体的史实,从容地面对高考。

1.要学会从不同角度理解同一历史知识

例如:如何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统一趋势?对于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但与此同时,促进统一的因素不断增长,国家统一已经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因此,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理解:经济上,由于春秋以来社会生产力水平逐渐提高,各地社会经济联系加强,各诸侯国经济交流频繁,这就为统一创造了经济基础;形式上,诸侯争霸,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的数量逐渐减少,到战国后期只剩下主要的七个国家,逐步实现了局部统一,为最终实现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从人民的要求看,长期的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民渴望结束分裂战乱状态,统一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同愿望和人心所向;民族关系上,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为后来的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要依据历史教材提炼基础知识,发挥历史教材的最大作用

比如:对于百家争鸣要把握其概念、出现的原因、主要学派以及这一局面结束的必然性。

三、科学训练,提升高考答题能力

不断加强对学生的能力的考查,是当今高考命题的重要指导思想。学生的能力是练出来的,所以,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能否得以提升,取决于日常的具体训练方法,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要善于把握和质疑教材中的历史知识;要善于发现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精选精练习题,讲究效率,加强针对性,同时注意拓宽思路,及时总结和反思。

四、关心现实,巧学历史

高考历史试题关注现实热点问题已成为趋势,但是,历史毕竟不同于政治学科,所以在备考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历史的现实性,更要关注历史的过去性。对于现实热点的复习和把握要注意:既要重视对与时政热点相关的历史知识的归纳,更要注意对相关历史知识的理解,明确其现实意义;要注意对时政热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历史分析,并形成规律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