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奇妙的克隆教案

奇妙的克隆教案

时间:2023-06-04 10:46:29

奇妙的克隆教案

第1篇

活动简介

本次活动名称为“‘奇妙的克隆技术’实践体验”,实验内容为“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是指将供体细胞核移入到去核卵母细胞内,在卵母细胞胞质的作用下,经过激活形成重构胚的一种技术。

奇妙的克隆技术实践体验专门邀请东北农业大学胚胎工程实验室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龙江学者”刘忠华教授为营员作了“克隆、干细胞、基因编辑和生物医学革命”的生命科学专题科普讲座,让营员们更好地了解生命科学及胚胎克隆技术领域的相关知识。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领域的专业优势为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实践保障。多年来,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利用动物胚胎工程技术、植物生物技术和微生物工程技术为农业重大问题提供理论保障和技术支持,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生命科学领域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学院拥有农业部转基因生物产品成分监督检测测试中心、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农业生物功能基因重点实验室、中加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等。刘忠华教授等人获得了国内首例成体体细胞克隆猪和首例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猪等科研成果。在华人取得的世界首例克隆哺乳动物研究中,东农学子约占30%。生命科学学院堪称培养“国际胚胎工程精英的摇篮”。

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更直观、更具体地了解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技术,学习克隆、干细胞、基因与生物医学基础知识,营员们在生命科学学院胚胎工程实验室利用体视显微镜观察猪卵母细胞,并用自己制作的“口吸管”进行提取。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卵母细胞结构清晰可见,且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实践体验用营员们最大限度可以接受的教学方式,帮助他们走进生命科学,将严谨的理论与趣味的实验相结合,这也是学校针对营员设置科学体验活动的重点与特色。

实验名称

猪卵母细胞的提取、转移及体外培养。

实验目的

利用猪卯母细胞学习了解并掌握克隆技术中的细胞抽取及转移方法。

了解猪卯母细胞体外成熟技术并利用体视显微镜观察猪卯母细胞镜下形态。

实验仪器

体视显微镜、二氧化碳培养箱。

实验步骤

制作口吸管并练习使用。

用配有18号针头的lOmL注射器抽吸卵巢上3~6iilin的卯泡内的卵泡液,将抽取液放于15 mL离心管中,37℃水浴静置。

静置后弃去上清,加入HEPES重悬沉淀,再静置15min,重复3遍。

将重悬液放入直径90mm的塑料培养皿中,在体视显微镜下,用口吸管挑选卯丘细胞包裹3层以上、胞质致密且均匀的卵丘细胞-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用HEPES洗涤3遍。

转入培养箱中(饱和湿度、39℃、5%CO2)至少已经平衡2h的培养皿中的成熟培养液滴内,用胚胎级矿物油覆盖;然后转移到成熟培养液中继续培养。

活动效果

奇妙的克隆技术实践体验让营员们了解了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向全体营员进行了生命科学展示。在活动过程中营员们结合自己掌握的生物学知识,根据教师的指导,透过体视显微镜真切地观察猪卵母细胞,并利用二氧化碳培养箱进行体外成熟培养,整个实践体验活动有序进行,营员们在实验过程中对奇妙的克隆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次奇妙的克隆技术实践体验活动寓教于乐,知行合一,在营员了解生命科学知识的同时使科学营活动充满乐趣,为科学营的开展塑造了良好的精神风貌。此项活动,成功为全体营员搭建了生命科学实验研究的平台,为广大青少年普及了科普知识,让营员们意识到原本看似遥远的科学研究、科研实验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活动培养了营员们“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意识,履行了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实践体验活动引导营员们崇尚科学,激发了营员们对科学的兴趣,鼓励营员们立志从事科学研究事业,培养营员们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2篇

    教完八年级上册第十七课《奇妙的克隆》一文后,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现述如下:

    一、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自求能力。

    在预习课文过程中,学生提出了好多问题。有简单的,有深奥的,幼稚的,有成熟的。如Clone这个英文单词怎么读?什么叫无性繁殖?能不能克隆人?克隆人将会是什么样的?克隆技术对人类有哪些好处?克隆技术有没有坏处?……以往,对于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查《英汉词典》、认真读课文,在课文中找答案。结果学生们查英汉词典,找出了克隆的读音[kl[Un],读出了克隆的含义,读出了无性繁殖的定义,也找到了克隆技术造福人类的四方面表现。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解决了大部分问题。

    二、实物图片使用,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

    我们农村中学,条件相当差,没有多媒体教室,没有实物展台,没有教学用的课文朗读磁带,没有挂图,也没有电脑课件。为了增加教学的直观性,为了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我上网查阅到了“克隆羊多利”的资料,并到中心学校用喷墨打印机打印出来,这算有了一个小小的“道具”。运用这个图片,很好的导入了新课,给学生一个深刻的印象。这个直观的第一印象是非常有用的。图片的使用,生动直观形象。

    二、网络的利用,为教学者备课提供了丰富的背景知识。

    克隆是一项新技术,究竟是怎么回事,不认真研读是弄不明白的。为了更好的弄懂弄通克隆知识,我上网查阅了有关资料并打印出来。有《克隆时代》、《人类进行克隆的历史》、《中国克隆动物研究大事记》等。通过这些材料,我初步掌握了克隆的有关知识,掌握了克隆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与现状。这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背景材料,使教学更有了基础。要求学生会研究性学习,教师首先也应该会研究性学习,应该是个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者和倡导者。试想,教师都不会研究性学习,你如何能指导好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呢?而研究性学习中,搜集材料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研究探讨,有利于激发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了学生们的科学意识和创新精神。

    克隆技术,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他们对克隆技术的发展,有着热切的关心,对克隆技术对人类的影响有着浓厚的兴趣。课文中列出了克隆技术造福人类的几方面应用。任何新技术的出现,都是有着双方面的作用。用书上的话说“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就象核能技术的应用一样,用来建造核电站发电,就是造福人类;用来制造杀人武器的原子弹,就是造祸人类。如果克隆技术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可能就为害人类。有的说,克隆器官,为残疾人服务,这是造福人类。

第3篇

一、创设问题情境、为课堂互动打好基础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创设了一种紧张、活跃、和谐、生动、张驰有效的理想气氛。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考虑:

1、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提出相应的问题。教师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设计出疑问(能反映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重点),使学生清晰地知道一节课内学什么,怎么学,学好了有什么意义,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时的积极思维。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全面深入地理解。

2、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生活中能够遇到但不能用已有的知识去解答的问题,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立刻要想知道的欲望,如我们吃的西瓜有些有籽有些无籽为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质疑心理。

3、提出问题,强化学生的注意 利用学生熟知的生活常识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思考,利于学生分析、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和注意力的集中。首先问学生发面都有哪些方法呢?学生能列举出如小苏打法、物理打泡法及酵母菌发酵法等。接着教师提出:什么叫发面呢?引导学生了解发面就是使面中充有气体,加热时气体膨胀,使面松软。再通过复习植物的呼吸作用,引出酵母菌的两种呼吸方式及酵母发面的原理。利用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能产生酒精的知识,向学生介绍工业上酿酒的方法以及轰动一时的山西假酒案发生的原因及严重后果。通过向学生介绍有关甲醇与乙醇在物理特性方面的关系,教育学生要做品德高尚的人,不做损人利已的事。再通过敞口的广口瓶和盖严的广口瓶中的酵母菌培养液在气味上的区别,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二、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培养兴趣

1.彰显“生活化” 教师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把生物问题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这样一方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另一方面由于提问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奇特的想象,学生学习时易于理解和接受。譬如,在教学“生物基本特征”时,我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入手,即课堂准备了“树叶、石头、鸡毛、蚂蚁、菜豆种子……等”并把这些摆放在各小组同学面前,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主动思考,实现生活经验生物化,又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就在身边,学会用生物的眼光看待、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生物应用意识和探索精神,体现了“生物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的理念。 2.联系社会热点 热点问题最富吸引力,选择热点问题,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例如:在讲述“无性生殖”时,联系“克隆羊”技术,简介“克隆人”的情况,继1997年克隆羊“多利”引起科学界的轰动后,1998年初,美国科学家理查德·度德宣布一项克隆计划,表示要在短期内“制造”出第一个克隆人,并打算将生产过程企业化,最终目标是在美国国内及海外设置多个复制诊所。此举引起了全世界对克隆技术的关注和讨论,各国政府及科学家们都对此项计划进行了批驳。为什么大家都要反对“克隆人计划”呢?引导学生从这一技术发展对人类文明和希望的困扰与威胁,从人类社会伦理道德等方面进行讨论,使学生对无性繁殖的概念及无性繁殖技术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样,既活化了课堂教学,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三、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1、巧用比喻化疑难 细胞膜的结构像花生糕:花生米像蛋白质分子,爆米花像磷脂分子,花生米以不同的深度覆盖、镶嵌或贯穿于其中。糖类和ATP比喻成家里的粮食和口袋里的现金。高温和低温对酶的影响比喻成人死了和睡着了。

2、用比较法综合复习 课本中有2个“基本”、 3个“基础”、4种能源极易混淆,如何区分它们呢?我把它们找出来,排在一起,加以比较,学生一目了然。2个基本是: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3个基础是: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4种能源是:主要能源-糖类,储备能源-脂肪,直接能源-ATP,最终能源-光能。

3、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可以用形象生动的画面和美妙的声音,直观的展现抽象文字所表达的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生活中常见的新闻报道、图片、音像资料等素材都能够用于创设生物教学情境。多媒体技术可极大的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

四、激发好奇心,发展兴趣

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问题;对策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是封闭的,不但限制了教师的发挥,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已经认识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才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目标,只有开展综合性学习才能改变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现状,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受到制约,导致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也为综合性学习的开展设下限制。首先,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缺乏开放性,多数教师以考试纲要作为教学目标,这就在教学设计时给教师提供了限制。同时,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不得不安排学生进行反复机械化的做题,这就缺乏了教学的开放性。

其次,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通常是以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这就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学生获得的认知不够深刻,同时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解决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问题的对策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思想,要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并合理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善于借助信息化技术开展更有效的课堂教学,同时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以《奇妙的克隆》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不再按照教案进行单纯的说教,而是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分享与交流自己对克隆的理解和认识。此时,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引导学生联想到电影、小说中的情节,使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对克隆的认识,并提高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有深度地阅读理解。通过有效的问答,教师将初中语文课堂打造为师生交流的场所,符合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总的来说,目前,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当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较多问题。这就促使众多教师改革思想,并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与交流,使综合性学习得到发展与建设。

第5篇

《天使爱美丽》:色彩斑斓的异想世界

钢琴、手风琴、口琴、班卓琴、曼陀铃、吉他、大键琴(羽管键琴琴)、铁琴(颤音),他样样精通,并对每种乐器的内在特质都有着独到和精妙的把握,构成了扬・提尔森自成一格的异想世界,

这个从法国来的多面手从6岁起开始学习小提琴和钢琴,2001年为电影《天使爱美丽》配乐,名噪一时。对扬而言,电影配乐只是无心插柳的意外体验,他只是写音乐,而他写得音乐碰巧和电影很般配罢了。13岁就开始叛逆,古典主义男孩从此走上自己音乐的不归路,这一切你都可以在他的音乐里和他一起经历。所以我不仅推荐童话一样的《天使爱美丽》电影原声,更建议你听听他其他的音乐,也许惊喜不断呢。

你必须知道的

扬・提尔森1970年7月出生于法国布勒斯特,很小的时候便成为当地音乐学校的一名童星,经过多年古典音乐的训练,他最终成为了一名指挥家。20世纪80年代正是欧洲后朋克音乐巍然成风的时候,这时的扬・提尔森喜欢上了大卫・鲍伊、快乐分裂等乐队,在后朋克风潮里度过青春期,叛逆的种子也开始在身体里发芽。

法国影片《天使爱美丽》是由著名导演让・皮埃尔・热内执导,大牌影星奥黛丽・塔图和马修・卡索维茨联袂出演的一部轻幽默喜剧。热内早年凭借一系列颇有特色的短片确立了自己的电影风格,他偏爱于那些非同寻常甚至带有卡通色彩的人物形象和超常规的摄影角度。在这部电影中,热内以充满幽默、叙述性强且富有浪漫色彩的戏剧风格再度出击。整部影片古灵精怪,充满了奇幻想象力,以轻松又不乏苦涩的方式,把幸福的信息传递给观众。镜头底下的巴黎是比明信片更加明媚的世外桃源,在完全属于一个人的奇想世界里做出一些无伤大雅的小恶作剧,那么多奇思妙想,你会看见一个孤独的女孩在守望爱的旅途中跋涉。

《蓝丝绒》邪门的钢琴协奏曲

安吉罗・贝德拉曼的是国际十大知名配乐大师之一。大多数时候,他是和有点邪门的美国鬼才导演大卫・林奇联系在一起的,这个受过古典音乐教育的纽约人,有点像是大卫・林奇的御用配乐师,而他的音乐也为电影的怪异风格推波助澜,诡异、颓废却迷人。《蓝丝绒》的同名音乐会让你迷恋这部凌厉、让人观感不适的影片。《蓝丝绒》这首歌被女主角唱得一如丝绒般柔软细腻,钢琴的伴奏更添一丝暴风雨前的安静。

你必须知道的

大卫・林奇作为美国独立电影界的一面旗帜,以华丽、阴郁、诡异又夹带着黑色幽默的风格和对类型片元素的解析重构,成为后现代电影的典型代表。他着迷于探讨美国社会的暴力本质,在他的影片中,世界是动荡、变化、分裂的,但他同时又具备将恐怖的梦魇转换为怪癖荒谬的超现实场景。他那些巴洛克式的影片中混合着某种彼得・潘式的天真,过度的风格化以及怪诞的幽默与他特有的热情纯真融为一体,古怪的摄影机角度,快速剪辑,前卫奇异、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影像,不落俗套的音乐成为林奇电影的标志。

《ONCE》 :没有答案的钢琴协奏曲

听听音乐谈谈情,没有比这更浪漫的事了。如果只是单纯听这张CD,会觉得它抑扬顿挫,值得收藏;如果当电影原声来听,你情感的细腻度决定你有多少神经被触碰。一个爱情失败的爱尔兰人和一个艰辛的捷克女人因为音乐相遇、相知,只是结局和生活一样无奇,既然做不到用爱情占据对方,那就用爱情般的力量帮助对方离梦想更近一点。

你的价值观或许会对这个爱情故事失望,那起码记住这部电影里讨巧的音乐带给我们接近梦想时的快乐。

你必须知道的

电影男主角的饰演者格伦・汉萨德的本行并不是演电影,而是爱尔兰乐坛骨灰级的唱作一体音乐人,单说格伦・汉萨德这个名字可能听起来有点陌生,但要提到他的乐队The Frames,绝对称得上如雷贯耳,在爱尔兰乃至整个欧洲都有极高知名度,名曲《Every Time》曾风靡全球。The Frames乐队成立于1990年,是20世纪90年代早期都柏林地区摇滚人才辈出时期到现在仅存的乐队之一,他们和Turn乐队一起,被看成是爱尔兰摇滚的中坚力量。

《两生花》:孤独的钢琴协奏曲

你相信世界上存在另一个你吗,你能感受到那个人的存在吗?

热爱艺术电影的朋友想必对已故波兰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作品是顶礼膜拜的,在《三色》系列中,音乐元素的运用已经超越了普通的环境烘托,而成为主人公内心独白的语言,基耶斯洛夫斯基认为音乐是他影片的阵容之一,因此对影片中配乐的运用十分讲究。上帝让基耶斯洛夫斯基遇到了兹比格涅夫・普瑞斯纳,这两个分别擅长影像和音符的哲学家在光影的糅合下成为了知己。《两生花》可以说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和普瑞斯纳合作完成的,在影片中普瑞斯纳的乐声是本片的灵魂,在配器上也多以单簧管、钢琴等独奏来表现人们内心的孤独和痛苦。两个少女一个生在波兰,一个生在法国,同样的相貌,同样的年龄,同样的名字――薇罗尼卡,她们都那样喜欢音乐,都觉得自己并不是独自一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你必须知道的

基耶斯洛夫斯基是一位有影响力的法国籍波兰电影导演、剧作家,因他的作品《三色》和《十诫》闻名世界。他早年拍摄的记录片关注于城市居民、工人、士兵的日常生活,而在拍摄完《工人的1971》之后,他的目光转向了政府本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最后四个也是商业上最成功的电影,全部是与外国合作的作品――《维罗尼卡的双重生命》以及《三色》三部曲。

《四月物语》:有错音的钢琴协奏曲

《四月物语》原声带上的优秀典范原来是岩井俊二、坪井信八和岸内萌三人的合称。据说,1998年《四月物语》在日本上映的时候,很多人都在看导演岩井俊二的笑话,然而这部情节简单得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出来的电影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这就是岩井俊二的一贯风格,他能用谁都找得着的简单材料做出一顿最美味的“佳肴”来。岩井俊二在神户大学学的是油画专业,毕业后让他声名鹊起的是他拍的电影《情书》和《燕尾蝶》。尽管《四月物语》原声大碟中的13首曲子分别是由坪井信八和岸内萌两人谱写,但音乐的统筹、监制和制作都由岩井俊二一手担纲。最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免费出演女主角的松隆子竟然包办了唱片中的钢琴演奏,尽管她的水平实在有限,你甚至可以辨别出她弹的错音,但这简约和稚嫩的感觉正是岩井俊二想要的。

你必须知道的

第6篇

然而,我在阅读和使用人教课标版八年级《教师教学用书》(上册)时,遭遇到一些困惑,现把它梳理出来,就教于大家:

一、“总说和分说”是说明文的结构类型还是一种说明顺序?

人教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宫博物院》,其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中介绍太和殿的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说明顺序是怎样的?”与之配套的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第116页给出的参考答案是:“……使用的说明顺序是由外到内,总说和分说相结合。”“总结和分说”是一种说明顺序吗?在备课时,一见到这个参考答案就是一头雾水。只要稍有说明文阅读常识的师生都清楚,“总说分说”显然是说明文的一种结构类型,怎么这里摇身一变就成了说明顺序了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查阅有关书籍。在这册《语文》课本第100页的知识卡片中赫然写道:“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总分式(包括总一分、总一分一总两种),一种是递进式。事物说明文大都用前者,事理说明文大都用后者。”两相对照,发现《教师教学用书》与教材的提法相悖。于是,我又查阅了人教社2001年版中语室编著的《语文》课本第四册,该书在《恰当安排说明的顺序》一文中指出:“要使人易于明白,说明文可采取先总说后分说,先整体后局部的结构形式。”这里显然是把“总说和分说”视为说明文的一种结构形式。再查阅更早一点的人教社统编教材1993年版的初中《语文》第三册,其中《苏州园林》的课后练习第一题有这样一段文字表述:“本文的结构有总说,有分说,总说和分说紧密结合,按文章内容填写下表,并举例说说总说和分说的一致性。”可见,人教社先后出版的三套教材(含课标版),都一脉相承地主张“总说和分说”是说明文的结构,而绝非一种说明顺序,我又查阅了与后两套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也持同一观点;惟独课标版的《教师教学用书》提出“总说和分说”是一种说明顺序,这显然是欠妥当的。

既然“总说和分说”不是一种说明顺序,那么,课文作者介绍太和殿时究竟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呢?

我认为:这部分除用了空间顺序(从外到内的介绍就是空间顺序的具体体现)外,还用了逻辑顺序。

这可从分析太和殿部分(4―8自然段)的结构入手,该部分先总说使三大殿成为统一整体的台基(4段)及太和殿的总面积(5段),再分写太和殿的外观、色彩、外装饰(5段)、内装饰(6段)及象征意义(第7、8段)。这种先总说后分说的文章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推断用了逻辑顺序,换句话说,凡是说明文的结构是总分式(含分总、总分总),都可推断这篇文章就用了逻辑顺序。

何以见得?查《现代汉语词典》:“逻辑:思维的规律。”可见,逻辑顺序就是按思维的规律来安排文章的一种写作顺序。它包括:①由现象到本质;②由原因到结果;③由特征到用途;④由整体到部分;⑤由概括到具体;⑥由主要到次要;⑦由具体到抽象;⑧由简单到复杂;⑨由特殊到一般;⑩由分析到综合……太和殿部分的介绍,应是由整体到部分的逻辑顺序。因此,我在课堂上处理这个习题时,就从分析该部分的方位词和结构入手,得出了“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相结合”的结论。这样处理,既与教材保持了一致,又避免了师生在认识上的混乱。

二、“写作技巧”等同于“说明顺序”吗?

人教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上)第17课《奇妙的克隆》课后“研讨与练习”设计了这样一题:“‘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来写‘克隆试验’呢?文中这种安排有什么好处?”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147页上谈到此题的设计意图是:“设计此题主要是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在此基础上,了解事理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其参考答案是“‘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说明顺序的安排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技巧。这一节有两条线索:一是从中国的‘克隆试验’写到外国的‘克隆试验’,这样安排突出反映了我国科学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贡献;二是‘克隆试验’从鱼类、两栖类再到哺乳类,体现了科学家们‘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是一个不断求索探究的过程,同时也为下文写‘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提供了科学基础,做好行文的铺垫。”

此题从问题指向和设计意图来看,就是要学生探究该部分的说明顺序及其作用,从而了解事理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但从参考答案来看,至少有两点令人费解。

其一,本节“说明顺序的安排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技巧。这一节有两条线索……”,这里的“体现”一词有歧义:一种理解是本节的“说明顺序”就是“写作技巧”,这里的“写作技巧”就是下一句提到的“两条线索”;另一种理解是:本节“说明顺序的安排”颇具匠心,具体表现在作者用了两条线索这一写作技巧上。若按前者理解,这里的“写作技巧”等同于“说明顺序”吗?显然讲不过去;若按后者理解,此答案压根儿就没有回答该节课文用了何种说明顺序,而仅仅是对本节用了某一说明顺序的一个评价而已。一句话,不管作哪种理解都是值得商榷的。其实,这一节介绍中外科学实验既然是从鱼类、两栖类再到哺乳类一步步推进的,即按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顺序来安排材料,何不就简答成“逻辑顺序”呢?

其二,“这一节有两条线索:一是从中国的‘克隆试验’写到外国的‘克隆试验’,这样安排突出反映了我国科学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贡献。”这句话表述的意思容易误解为:把中国的“克隆试验”放在该节的前面写,写完后,再写外国的“克隆试验”,这种先中后外的行文顺序,就“突出反映了我国科学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贡献”,反之,就不行了。其实,从课文内容看,写“克隆试验”的顺序并不是严格按先中后外的顺序,而是按中―外―中―外相交替的顺序来安排的。同时,也并不是说按先中后外的顺序来写就一定能突出我国科学家的成就和贡献。我认为:是否突出我国科学家的成就和贡献,关键是看作者在这一节里选取中外“克隆试验”的数量多少和介绍事例的详略上。从课文内容可知,该节较详地介绍了中国科学家所做的三个“克隆试验”,而对这一节的两个国外“克隆试验”只作了一般性地简略介绍。所以,上面的那句话可以这样表述为:“这一节有两条线索:一是以中外科学实验为线索,其中,重点写了我国科学家的‘克隆试验’,这样安排突出反映了我国科学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贡献。”

三、“克隆鲫鱼出世前后”真的没有用时间顺序吗?

此外,这一节介绍“克隆试验”除用了逻辑顺序外,究竟用没用时间顺序?

以教材编著者的设问(即“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来写‘克隆试验’呢?”)和《教师教学用书》(该课的“课文研讨”中有“这一节作者没有以时间顺序来写克隆实验”的语句)可知,他们是不赞同本节用了时间顺序的。我在备课和课堂上都赞同这一观点,并且在课堂上振振有词地把时间顺序是按时间“先后”来组织材料这一本质特征抠出来驳斥那些认为是时间顺序的学生,还批评他们学得不灵活,对知识运用不到位等等。但教后,我一直在反思:学生为什么就认为用了时间顺序呢?他们的看法真的没有合理之处吗?这两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迫使我再次揣摩课本和《教师教学用书》。到现在,我真的有所动摇了。理由是:从这一节的小标题――“克隆鲫鱼出世前后”看,假若不看下文,叫你来写这个命题作文,你将如何安排行文顺序?如果是我来写,也会像课文作者那样,开篇自然就写克隆鲫鱼出世的试验,然后写出世前,最后写出世后。这种现在―过去―未来的行文顺序,能否算作一种时间顺序呢?假若你认为不算,那也是第一自然段惹的祸,如果不看第一自然段,余下的段落就是100%的时间顺序了。因此,本节就整体而言,用了逻辑顺序,就局部(第2-5段)而言,确实也用了时间顺序。

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信息技术;有效整合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养成,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堂教学中,我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高效地完成了阅读教学任务。

        如《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即有抽象概括的描写,又有具体形象的描写,作者形象生动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但就我的学生来讲,很少有人到过黄山,缺少对黄山的直接感触,如果只是让孩子们通过阅读课文,就要求他们去理解黄山的奇美特色显然是不够的。于是,我就上网搜集了一些有关黄山的视频资料和文本内容,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相结合制作成教学网页来再现黄山奇石的秀美景观。课堂上,学生们通过“视频点播”反复的观看黄山的怪石磷峋、危峰突兀,他们的视觉、听觉受到强烈的冲击,再加上其他图片和文字的介绍,更加深了对黄山的认识。接下来我又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喜欢黄山吗?我们刚刚看到的、听到的课文都写得很具体。现在请同学们重新走进课文,在语言文字中和黄山再次亲密接触,感受黄山的奇美秀丽,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到此,本课的教学目的也就基本实现了。在这里,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极大地突破了地域局限和感官局限,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从而兴趣盎然地进入课文,研读文本。

        2.变静为动,突破重难点。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改变阅读教学中逐段讲解的繁琐活动,教学中我把一些难以口头表达的内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化静为动,创设情境、激发想象,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

        教学古诗文的时候,经常因为学生对古人生活体验不够,而无法准确把握其主旨,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把诗歌中的意境用图画或者动画表现出来,将呆板的文字转化成生动的图文,就会改变这一切。如教学:“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时我利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奔腾不息的长江中,一叶小舟在远处渐行渐远,与浩渺天际融为一体,最后,不见友人,只见长江,那是何等难忘的离情别绪!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边想象是个描绘的意境边有感情的朗诵古诗,自然有声有色。如果仅靠老师一张嘴、一支笔,就算讲到口干舌燥,学生也仍是一头雾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活化这些学习信息,让学生更好的把握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陶冶情操的同时,又提高了审美能力,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

        3.观察体验,真情表达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在指导学生写文章时,由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够,如果仅仅依靠老师的一张嘴,往往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无从下笔,写出来的文章干巴无味。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则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缩短学生认识和客观事物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增强习作学习的效果。如习作《可爱的××》,写一种小动物,在教学前,根据习作要求,我让学生事先选一种自己最喜爱的小动物进行观察,教学时,我播放事先制作好的课件(拍几组动物活动)指导学生观察,没看清或记不下来还可重放,再看,再观察,写作时注意抓住动物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来写。在观察的基础上再加上自由联想创意,使一个可爱的小动物展现在眼前,通过直观展示,节省了很多时间,提高了效率。此外,我还通过投影仪将学生的习作投在大屏幕上,让大家一起来浏览,修改,不仅真实直观,还有利于扩大学生交流的范围,使改作文不再成为教师的专权,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将作文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到学生的手上,让其自由地进入运用的广阔天地,找到自身写作能力的差距,体验到成功与进步的喜悦,获得增强语感能力、养成积累习惯、促进语文知识向写作能力转化的“原动力”,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拓展延伸,发展个性

        利用网络教学使课内外结合,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地感悟语言文字、受到熏陶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主动性,发展了个性。

每学一课我都利用网络提供相关资源供学生参考,让学生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阅读相关文章,课堂上用习题当场进行阅读效果的检测并由电脑做出即时评价,指导学生有效地阅读。如教学《奇妙的克隆》时我将相关网站推荐给学生,学生在网上快速阅读,了解“克隆”是什么?然后根据需要选取最有用的文章或段落进行精读,由“面”及“点”筛选出“克隆技术”对人类有哪些益处同时又存在哪些弊端?等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鼓励学生通过读课文和查阅老师提供的资料库寻找答案,学生经过反复深入地研读课文,并在论坛交流心得,辩论:该不该克隆人?成功地把学生从课内引到课外。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信息素养得到共同提高。在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教学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名向导和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

        5.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第8篇

今天作为一名旅游杂志记者,我们以职业的兴趣走进了石家庄,并从林海泉――这位今年10月份刚进入石家庄十佳导游――的精彩解说中,知悉了石家庄的一个又一个传奇,并且走入了这些传奇。

革命传奇西柏坡

或许很多人在1949年以前并不了解西柏坡,但随着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拉开帷幕,及至捷报频传,这一幕一幕组构交织在一起,就演绎出了人民解放战争的旷世传奇,同时也留下了西柏坡在世人心目中的神奇。

10月31日晚,在河北省大剧院,西柏坡纪念馆文工团深情演出的情景歌舞剧《走进西柏坡》重现了那个激情澎湃的年代。

满载着好奇和虔诚,第二天我们一行30多人去了曾被聂荣臻元帅冠以“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这是形容西柏坡的物产丰富)之称的革命圣地西柏坡。

在馆内,由很多珍贵历史资料编辑而成的纪录片,再现了1947年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在西柏坡工作、生活的真实情景。限于当时的拍摄条件,这部纪录片是无声的,而在片中的解说词中,引用了总理一句诙谐的评语―一这个指挥部,不发枪,不发粮,不发人,只发电报,就把打败了,而这句话何尝不是这场战争神奇的概括呢!

出了影视厅,走进占用两层楼的主展区。在这里看不到当年的刀光剑影,也听不到马嘶鼓鸣,只有这一张张无言的图片在向我们展示新中国是如何从这里走来的。在二楼的一条长廊里,建设者们匠心独运,将当年在西柏坡所签发的所有电报以雕刻的形式嵌在了墙壁上,和着长廊里电报的滴滴声,让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特殊的年代。这边,’运筹帷幄,电报如羽片飞向了四野指挥部,那边,辽沈战役已打得如火如荼;在空间感十足的战场模拟地里,我们又仿佛亲临了战场,在敌军的阵地上,我军的炮火如同节日的礼花绽放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的笑靥。

现在,战争的烟云已经散去,而发生在革命圣地西柏坡的红色传奇将永远载入中国史册。

铸佛传奇隆兴寺

在去正定隆兴寺的路上,导游林海泉给我们讲了一个有关铸造“大佛”(干手千眼铜铸观音菩萨)的传说。公元971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了3000名工匠,花费4年时间,共分7段铸造高21.3米的大佛。当铜水运送到肩部时,已经凝固了。眼看工期将近,工匠们绞尽脑汁,却无计可施。正在他们百般无奈之际,忽然看到了一位白胡子老人向这里徐徐走来。老人绕着大佛走了三圈,然后摇着头说:“奇怪,奇怪,真奇怪!铸个大佛没脑袋。”工匠们觉得老者仙气逼人,于是向他讨教铸脑袋的办法。老者只说了一句:“我已经是黄土埋到脖子的人了,能有什么好办法呢?”,说完就飘然而去了。

听到这句话的工匠们恍然大悟,用屯土的方法铸造佛头。工成之日,已屯土3里,地名三里屯由此而得。

如果说正定大佛是隆兴寺里的一颗璀璨明珠,那么就可以称隆兴寺是一个群星灿烂、交相辉映的佛教王国。这里有建于隋朝,被康有为称为“楷书之

祖”的功德碑;有被鲁迅称为“东方美神”的倒座观音;有明朝壁画描述释伽牟尼求学成佛的“释氏源流”,与明朝壁画所勾勒出的西方极乐世界,和其右下角的众生108苦,四苦不可脱(生、老、病、死);有结为一体青铜铸造的阿弥陀佛、药师佛;有全国最精美的佛像干佛绕毗卢;有人称“先有树后有寺”的千年老树。

游走寺中,处处留有康乾二位帝王的痕迹。乾隆皇帝一生七下江南,其洒脱不言而喻,来寺一游实属正常;而一生勤于政事的康熙皇帝,能留如此多的墨宝于此,真算得上帝王对隆兴寺难得的赏识了。与他们二位帝王相比,鲁迅先生可称得“文豪不出门,遍知天下事”了。鲁迅先生一生没有去过隆兴寺,凑巧的是,1929年,鲁迅先生偶然遇到了倒座观音的精美图片,深为其美所折服的鲁迅,立即买下一张,井赏给了他一个“东方美神”的雅号。不胫而走的美名,也自此把鲁迅先生和隆兴寺联系了起来。

鲁班传奇赵州桥

“赵州石桥什么人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轧了一道沟?”“赵州石桥鲁班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国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这是一首在燕赵大地上广为流传的歌曲――《小放牛》。

位于赵县城南2.5公里的赵州桥为隋代李春所建,至于为何歌中要唱鲁班修,也许是后人对赵州桥不朽的艺术价值的慨叹所致,当然这也离不开劳动人民对鲁班的热爱。

走近石桥,只见这里游人如织,两岸杨柳依依,桥下碧水清波,游船穿梭。而在桥上那个著名的驴蹄印和车辙处,导游则在尽情地用语言勾勒那个不老的传说。

传说鲁班爷当年修完此桥,曾有造此桥而小天下的感慨,张国老和柴王爷听说了此事,大为不服,心想你鲁班不就是修了一座桥嘛,何敢夸下海口说千年不坏。于是张国老佛尘一挥招来了日月星辰,把它们放入驴身上的“口袋”中,柴王爷也不甘示弱,大手一挥招来了五岳名山,将他们放在了车上。以这样的重量过桥,什么桥不倒?眼看赵州桥就要支撑不住了,鲁班见状,快步走到桥下,单手托住了桥底,才使得赵州桥经受住了那二位神仙的检验。

1400年已经过去了,传说还在传说。假如你要追问这个传说的由来,憨厚的赵县人民也只会歉意的一笑,告诉你这是祖宗流传下来的。

现在,可能张国老都不会想到,好客的赵县人民又请来了八仙中的其他几位神仙,这次怕要八仙齐过桥了。

“吃茶”传奇柏林禅寺

“吃茶去”是唐朝赵州和尚的一大禅宗公案。这个公案流传当时的整个大唐国家。浙江西湖九溪云烟小亭上就刻有一副对联,叫作:“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日归可缓,试问歌陌上花来”。

据说赵州观音院有一活泼泉,泉水甘冽,宜于烹茶,茶味如甘露香。只是在柏林禅寺中,不见此茶和泉,猜想它们也大约随历史作古了。

要想探访“吃茶”的由来,最直接的去处就是赵州禅师舍利塔。踩着宽厚,的青砖,呼吸着袅袅飘来的禅香,我们在用步履丈量渐悟是个什么基数。绕过苍翠欲滴的柏树林,塔的上半身已隐约可见,峰回路转,拨开禅的烟雾,整个舍利塔已近在咫尺。赵州禅师舍利塔是为纪念赵州和尚从谂大师修建的,而塔前的碑刻、铭文则进一步说明了柏林寺的历史渊源和从谂大师的生平。令人遗憾的是,在这里我并没有找到关于“吃茶”的记载。

第9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激励机制;返身纵观

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进行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教师通过教学语言,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是课堂教学能否取得高效的一个关键。教师在课堂上的一席谈吐,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以及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掌握程度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教学语言更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教师要会运用语言艺术,捕捉最佳的教学时机,达到完美的教育和高效的教学质量。

一 、 悬念――激发学习兴趣

大学生,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酷爱动手,但又不喜欢理论;他们充满求知欲,但又叛逆。尤其在学习相对枯燥的基础课时,往往是不喜欢甚至是不屑一顾的。此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或采取简单批评指责的方法,来要求学生注意听讲和积极思考,那么效果肯定不是很好。而如果采用电视节目预告中使用的“悬念”手法,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会得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譬如在讲到第3章程序设计语言的条件语句时,我首先不给出概念,而是编写一个简单的成绩判断程序,学生任意地报出一个成绩,程序运行,马上给出相应的优、良、中、差等级,学生马上会瞪大了眼睛张开嘴发出惊讶的声音。此时悬念已产生,兴趣也调动起来了,他们会怀着急切的心情听我讲解程序设计的概念和设计的技巧,并且恰当地点出编这个程序的几个主要环节。学生会怀着极大的好奇心,把要点都记下来,并且亲自上机把程序编出来验证,这样预期的教学效果就达到了。

二、幽默――轻松愉快掌握知识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师的幽默是赢得学生喜爱,信赖和敬佩的重要条件。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基本概念和理论性的教学内容相对较多,往往使得教师感到棘手,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记忆较困难。在讲授时,如果我们运用风趣的语言,适当的比喻或与众不同的思维,就能将繁杂化为简洁,沉闷化为轻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在讲解软磁盘的使用时,学生在学习时很容易认为3.5英寸盘是将口封上为写保护。讲到这一点时,我拿出了一张3.5英寸软盘,将写保护划片打开,让盘片上二个孔对在两只眼位置上,告诉学生,3.5英寸盘上有两只眼睛,当二只眼睛都瞪着时,是处于高度警惕的戒备状态,别人是侵犯不了的(写保护了)。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时(把划片封上)是放松警惕的状态,因此就没有进行写保护。听到这一比喻时,学生都欢笑不已,点头称是,至此,这一教学难点在幽默的情趣中解决了。

三、含蓄――提高批评的实效

教学批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但许多学生由于定势往往对此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使得教学批评收效甚微,这一点,体现在大学生身上尤其明显。此时,教师若厉声厉语,指责、批评,则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者是口服心不服。而如果我们采用温和含蓄的语言,则能使学生消除窘态,缓和气氛,跳出困境,深化理智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一次,在批改作业时,发现有几个学生抄袭作业,怎么处理呢?在课上我讲了这样一段话:人们常说,天底下没有两片叶子是完全相同的。可是这次在批改作业时,我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天工造物,奇妙无比,有好几个人的面孔是一模一样的,就像是用克隆技术克隆出来的一样,简直把我惊呆了,难道克隆技术已经普及到我们大学了吗?请你们帮助我解答这个问题。开始学生都煞有兴趣地听着,听着听着那几个抄袭作业的学生表情就显得紧张起来了,当大多数学生笑着说:“抄”字时,他们的表情就更不自然了。至此,一个“抄”字正是教师批评的主题,借学生之口点了出来,基本目的已达到了,教师这时就可以顺势而下,点到为止即可。从始至终没有点名批评,也没有厉声指责,而是用含蓄的语言开导学生,让他们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

四、故错――启迪思维

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说过:“思维通常总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始于惊奇或者疑惑,开始于矛盾。”“故错”是置疑,激疑,制造矛盾达到引思的一种方式,以此启迪学生的思维,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上到信息技术第5章数字图像的大小计算上,我就采用了 “故错”的教学方法。首先将题目列出,然后让学生自己求解答案,找一个多数学生采用的错误方法列在黑板上,而后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当讲到错误时故意加上停顿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至此就会有学生提出质疑了。从而引导学生由个别到一般,进行概括、总结,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图形图像的计算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思考的状态,教师通过一个错误的答案一步一步启迪学生的思维,最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10篇

关键词:生物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初中 素质教育

“创新”是未来人们最基本、最重要的生存素质。无论是从培养21世纪的建设人才的需要看还是从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和发展来看,都需要教师加强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生物学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实验科学,生物规律的发现和生物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生物实验为基础,并受到实验的检验。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注意不断激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归纳、类比等探索手段提出种种假设和猜想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就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几点想法。

一、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青少年是创新活跃阶段的起跑期,青少年时期创新精神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消除对创新的神秘感,告诉学生只要是不墨守成规,能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地提出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新观点、新设想、新方法,都是创新。其次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史实和生物科学新成果,例如近年来我国人类基因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如已克隆出若干的白血病致病基因,发现了神经性耳聋的致病基因,我国已成为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唯一发展中国家等等,和学生共同探讨如何创新新理论、提出新方案和取得新成果。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可能一下子就提出解决一些重大问题的方法,但只要我们在传授知识时,精心设置教学情境,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动用各种感官进行深层次的思维,就能促使学生在领悟知识的同时,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或做法。可能这种想法或做法,对于整个人类来讲不是第一次,但对学生来说,却是新的,教师要对学生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让学生树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强化创新的自觉性,定会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二、实验教学中激励创新

初中生物学实验在教材内容编排中占的比例不大,有的实验方法陈旧、实验材料单一、操作过程限制过多,加上时间安排不合理及实验条件有限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和限制了学生实践和创新的机会。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观察、动手操作、分析思考等各种机会是很值得探索的一个问题。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实验课前预习时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如本实验为何要采用这样的方法?能否采用其他方法?实验材料是否可以变换?等等。还可以鼓励学生查阅课外资料,设计相关实验,进行探索、尝试、验证。例如,在探究“蚂蚁的通讯”这个实验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完成探究活动,根据他们日常生活的经验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自己提出问题假设,各实验小组自己选择所需的实验用具,独立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观察得出结论。学生在设计中难免有不合理甚至错误的地方,教师不必急于指正,而应让学生通过实验去发现、纠正,从中寻找正确答案。这种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创新性,使学生产生兴趣并在探索中不断地得到加强和巩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主动参与探究的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激发学生质疑,培养创新潜能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陶行知先生在一首诗中也曾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古人亦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有这些,都表明了质疑对学习和创新的重要性,“疑”是人类打开宇宙大门的金钥匙。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学生认识过程和思维的一般规律,广泛地联系实际、联系旧知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学,随着问题深入学。

在上课时经常会碰到学生提出质疑:“苍蝇喜欢往脏的地方钻,但它为什么从不生病?”“老虎吃人,为什么还要保护它们?”有的问题甚至是幼稚可笑的,如:“有的霉菌对人是有益的,可以提取抗菌素、酿酒制酱、做乳豆腐,这种霉菌我们能不能直接吃下去?”对于提问者,问题即使很简单或是没什么意义,都必须认真解答,与此同时,还要认真研究学生的思路,并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怎样问才更有意义,教给他们提问的方法。对于学生提出的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可根据情况因势利导,及时组织大家讨论。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如果一时难以回答,要实事求是地给学生讲清原因,并在课后给予回答。总之,学生能否质疑,质疑水平的高低,教师的态度和方法非常重要、非常关键。正确的态度永远应当是鼓励和引导。通过鼓励,使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

四、布置开放性生物课外作业,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时代,一个人对信息能否掌握和处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能否发展,也直接影响到一个人能否创新,能否成功。在生物教学中,不是直接灌输给学生某些知识,而是给学生一个话题,调动他们自己去看书、查阅资料,甚至撰写论文,这样可以逐步培养他们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从一大堆信息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开阔思路,利于创新。例如,在授完“克隆羊多莉”一节内容之后,布置课外作业――“媒体对克隆究报道的概述”,要求学生在一个月内,通过对近期报刊、生物学杂志和网络等媒体的调查,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和对人类的影响,并写出相关的报告。

五、认真开展“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11篇

出才出艺的淑女

阿加莎1890年9月15日出生在英国德文郡托基的阿什菲尔德宅邸,是家里的三小姐。她的家庭不曾大富大贵,但每周举行一次大型晚宴,保姆、厨娘、家庭教师,钢琴、舞蹈、声乐,阅读、刺绣、写诗、打网球、学法语、唱意大利歌剧、去国外旅游,以及不可或缺的双亲的疼爱……所有这些,让她成长为一个标准意义上的闺秀。

然而,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整个世界的格局、意识形态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全世界被绑在现代化的战车上滚滚向前,滋养阿加莎长大的那个古典的、温文尔雅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她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也随着这场婚姻的到来日益远去。

按照她们那个时代的规矩,从16岁绾起头发进入社交圈开始,年轻的阿加莎就参加了无数次为了嫁个如意郎君而举行的舞会。其间有两次,险些结了婚。不过最终她还是嫁给了阿尔奇・克里斯蒂。

阿尔奇・克里斯蒂是个只有个寡母的穷小子,年龄比阿加莎大1岁。刚认识她的时候,阿尔奇是部队里的一个年轻少尉,除了善于跳华尔兹,没有分文积蓄,全靠自己的微薄收入和他母亲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一点钱生活。可是他英俊,个子高,一头卷发,鼻子有趣地向上翘着,看上去颇为自信。自第一次两人共舞之后,他就爱上了她,设法弄到了她的地址,不顾一切地跑来家里见她,没几天就声称他必须要拥有她。他恳求她推掉已有的婚约嫁给他。

阿加莎的母亲当然不会看好这门亲事。阿加莎11岁时父亲去世,家境每况愈下,当妈的当然巴望着女儿能嫁个衣食无忧的好人家。

阿加莎是一朵生下来就浸润在文学、艺术园地的秀雅花苞,此时虽未完全绽放,但未来值得期待。年轻的阿加莎已经多次投稿,她写诗、写小说,还会作曲。

可是,战争来了。

1914年圣诞节前夕,24岁的阿加莎同自己心爱的情郎阿尔奇匆匆忙忙结了婚。她亲爱的母亲没有去参加女儿的婚礼……婚后,已经在空军效力的阿尔奇即刻上了战场,阿加莎到医院药房参加了工作。

战争培育出来的侦探小说女王

如果没有这场战争,阿加莎也许只是一名温文尔雅的太太。

是战争,让阿加莎成为医院药房的药剂师,让她拥有了丰富的药理学知识;是战争,让她和丈夫长期离别,这才有了和才女姐姐打赌之下创作的第一部侦探小说《斯泰尔斯的神秘案件》;是战争,让他们的小家庭经济困窘,为解饥荒,她创作了让她声名鹊起的第二部侦探小说《暗藏杀机》,接下来是下一部、再下一部,一部接一部……不过六七年的光景,阿加莎凭借写作,为家里买了两部汽车,还买了带花园的宅子。

众所周知,阿加莎的作品不仅仅局限于侦探小说。她的全部作品包括66部长篇推理小说,21部短篇或中篇小说选集,15个已上演或已发表的剧本,3个剧本集,6部情感小说……她的著作数量之丰,仅次于莎士比亚。

她身处的场景、朋友的宅邸、英国错综复杂的铁路网、遥远的中东各国、游船、东方快车和时髦的客运飞机等,最后都演变成了阿加莎笔下的凶案现场。而英语世界许多耳熟能详的童谣,则是她的小说借以烘托气氛的首选。所以,她在她的时代怒放了。

阿加莎这时候才三十来岁,她打动了无数个读者,却莫名其妙失去了一个最重要的人。

无奈离婚

1926年12月3日,英伦三岛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英国警方出动了500名警探,带上警犬,配上飞机,进行大规模的搜索。

著名的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失踪了!

十二天的地毯式搜索,引得全世界都在热议阿加莎的生死。她的同行,福尔摩斯形象的创造者柯南・道尔爵士也参与了调查,不过柯南・道尔预言:“克里斯蒂绝不可能自杀,我相信她在一个月内会出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果然,十二天之后,悄然隐身在约克郡一家酒店里的阿加莎被发现了。令所有人吃惊的是,她此时化名为“蒂莎・尼尔”。这个名字的主人不是旁人,就是她丈夫的情人。阿尔奇为了她,和声誉正隆的阿加莎离了婚。

这是一生顺遂的阿加莎一辈子的耻辱。

阿加莎感觉自己莫名其妙地做了弃妇。她的哭泣、哀求、悲痛、绝望,都没能挽回这个男人的心。

在那个时代,离婚是丑闻。她在悲痛、羞辱中躲到了酒店里疗伤,而公众因为她的失踪,竟巴望着能找到一具遗骸,好完成阿加莎・克里斯蒂真人版的谋杀案。现在,见她居然还好端端地在喘气,便自以为受骗,掘地三尺挖出了所有的细节,添油加醋地将这桩家庭丑闻闹了个尽人皆知!

与考古学家幸福到老

1930年,阿加莎在中东旅行时邂逅马克斯・马洛温。她当然想不到这个小她14岁、与她外甥是同学的小伙子会成为她的第二任丈夫。年轻的考古工作者马克斯开始也肯定想不到会娶这个声名显赫的“姨妈”为妻。

是那场辛苦而又浪漫的中东之旅促成了他们。

其实,男人爱上阿加莎是很容易的。这一年的阿加莎刚刚40岁。她生来就面容姣好,举止端庄,气质娴雅。她不大爱说话,却习惯于倾听。她拥有全套上流社会高雅女士的教养,还有令人倾倒的渊博学识。如果你昼夜陪伴这样一位女士行走在异域,看着这朵温室之花时而露出笑靥,时而轻蹙蛾眉,时而在时留下的城堡中怀古,时而对着一堆古老陶瓷碎片发出孩子般的欢笑声,你怎能无动于衷?不由自主,你会精心照顾她,想方设法要她舒适满意。

是在外旅行的艰苦条件使她习惯了有他在身旁,更是马克斯这个男人身上所具有的种种美好品质让这个女人习惯了他的陪伴。他的文雅、宁静、宽容、学识以及朝夕相处中对她自然生出的仰慕、疼惜与怜爱,这一切,让这个大他那么多的单身女人怦然心动。

不是没有过犹豫、挣扎,不是没有对“忘年恋”心怀不安,不是没有顾忌过社会上对这场婚姻的说三道四,然而,最终阿加莎作出了一个最正确的决定:1930年9月11日,她嫁给了他。

这是一段完美的婚姻,琴瑟和谐,一直持续到1976年阿加莎去世。她写道:“第二次婚姻是相当美满的,不仅让我重拾了生活信心,也使我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写作之中。”

马克斯婚后在伊拉克尼姆鲁德开始了意义非凡的挖掘工作,这使他在多年后获封爵士。

第12篇

一、千呼万唤始出来,爱在心里口难开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它不仅仅是语言能力,还是一种交往的能力、做人的能力、做事的能力,更是一个人能否和谐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提出的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然而,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和落实,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美好,实则可谓是艰辛,其路漫漫而修远兮!

笔者曾以为口语交际课易上,给予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搭建一定的活动平台,学生在课堂中肯定能说善言。满怀信心之下,《我们的奇思妙想》公开课的第一套教案出炉:

教案A:

版块一、 连线引趣激情导入:

1、连线配对,说理由。

嫦娥奔月 克隆技术

悟空拔毛一吹,猴孙遍山野 卫星上天

顺风耳雷达

千里眼 电话

2、多种形式交流课前的社会调查《昨日的梦想――今天的现实》。

3、揭示课题,过渡铺“场”

版块二、指导交流畅谈妙想

1、辅助平台――尝试介绍奇思妙想。

①针对2050的生活谈想法,并提示倾听要求

②CAI展示学生介绍。

2、畅所欲言――《我们的奇思妙想》擂台赛

①设置场景,明确奖项要求:

设“创意奖”、“口才奖”、“参与奖”、“顺风耳”。自学提示,定奖项标准。

②自由准备,小组汇报,推选人选参加擂台PK赛。

③ PK擂台赛,出示活动任务单:

版块三、回顾历程总结感悟

试教下来,美梦破碎了:课堂沉闷, 俨然成了优生的展示台,师生一问一答的对答会。虽也有生生之间的交集针锋,但乱而无序,如同散沙。大部分学生欲言又止,偶尔大胆坦言,或知言片语一闪而过,或言语含糊,缺乏逻辑性,引来同学一阵哄笑,出现一阵骚动或一片静寂……说者胆怯,听者无心,部分聆听者面对同学的讲述,是你谈你的,我做我的,抓紧时机窃窃私语,瞅准机会搞搞地下工作,真正用心倾听的为数有限,悲哉!问题究竟出在何处?是教案设计有问题,话题选择有误?是学生素质估计过高,目标拔高了?是教师自身素质太低下?……

为此,细读了新课标对小学第二学段口语交际的具体目标: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流。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这些目标在教学中都是力求体现的,要达到似乎并不难的,可是以上的美好理想和残酷现实的差距,一点一点地粉碎了内心期望,再度令人困惑至极。茫然中陷入深思,四处请教听取意见,揪查病因,分析确认以上劣势或多或少皆存,借智囊团力量推陈出新,出台了第二套教案。

方案B:

版块一、言语体验,开拓思维

1、开门见山,揭示题目

2、活动卡一――言语体验:

你觉得谁的发明最大胆、最有创意?( )

A、会飞的鞋 B、不用换笔芯的笔

C、自动清洁的衣服 D、自动感应空调

E、护士机器人 F、空中飞行的轿车

3、活动卡二――头脑风暴

①头脑风暴:你的奇思妙想是什么?

赶快用一个符号或词语把你的发明记录下来吧!

②静想细雕: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想清楚,如有必要,可提笔快速简单画画。

版块二、畅所欲言,奇思妙想。

1、个别汇报交流'提出倾听的要求

2、出示活动任务单,再谈奇思妙想。

活动任务单

我欣赏他(她)的介绍,因为

我想问一问

我提个建议

3、同桌交流,上台展示,全班参与

版块三、回味感悟

此番教案意在借“言语体验”、“头脑风暴”活动打开学生想象空间,活跃思维,在此基础上畅所欲言奇思妙想,扶放驱之,点面相随,层层深入,渗透提升,形成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活跃的交流氛围,在交流中学会交际用语、体态言语。但想象是美好的,现实仍是残酷的,虽学生积极性得以有效地提升,参与度明显扩大,但在汇报交流奇思妙想这块仍脱离不了一问一答的干系,你来我往的多向交互甚少,场面散乱之状犹存,交际修养的提升更是渗而不透,提而不升……大失所望的场面再次残酷呈现。可喜的是在前两次教案钻研的基础上,在多次失败的试教回馈中,病症与方向逐渐在艰难中明朗化。于是,又进行了第三轮方案实施,最终定稿……

方案C:

版块一――历史篇

1、连线配对。

顺风耳克隆技术

千里眼 电话

腾云驾雾电视

嫦娥奔月 飞机

悟空拔毛一吹,猴孙遍山野探月卫星

2、学生发表见解,从中评选“最伟大贡献奖”,师小结。

版块二――现实篇

1、 课件展示世界最新发明:

“变身”自行车变形金刚饮水机 吸尘鞋 新型停车场智能机器人“复娃”

2、 从中评选最具人气奖。

3、学生交际,阐述观点,师小结。

版块三――未来篇

1、过渡并出示课题

2、组织最佳创意奖,提出要求

① 小组选派一名同学为代表主讲,组员可补充。

② 其余同学,是听众,也是评委,只有听得认真,才能评得有根有椐

3、小组展示奇思妙想,组际答辩

4、投票确定最佳创意奖(随机可评选最佳团队奖、最佳质疑奖、最佳倾听奖)

5、畅谈各自的奇思妙想。

版块四――感怀篇

谈感悟总结:通过刚才的交流中,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什么?

此番的大调整,较之前两次,是呈现了最理想的状态:学生参与热情空前高涨,评选各项奖项时,是各抒己见、交锋不停:“我认为”、“我不同意”、“我补充”、“那请问”……课堂热闹有序,学生主动积极活跃大胆,交际你来我往层出不穷。但活动四个环节中,交际修养的提升仍是渗之困难,收效甚微。几次教案的无疾而终,令人焦头烂额,多次失败课堂的残酷呈现,实属不易,口语交际想说爱你并不容易!

二、迷雾重重陷困境,披荆斩棘寻根由

几度教案的调整,在现实中为何都落入尴尬之境?

2.1 口语交际课是语文教学及研究中的“冷落者”。

①教学地位普遍失落。

新课程的编排中,口语交际和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及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被定格在同一个平等位置的,都是需要注重的一个学习领域。但是受传统语文“重书面、轻口语”的束缚,教师对口语交际这一学习领域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据有关资料显示,40%老师认为口语交际教学只是语文教学的附属,是为发展学生的书面语言打基础的。现实中,重视口语交际教学的教师为数不多,重视加强口语训练者更是少之甚少。大多数老师是课紧就不上,课松就大家自由聊聊,并未做精心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不到锻炼与巩固,口语交际课形同虚设。学生的交际态度和习惯,不是简单的几节口语训练课就能一蹴即成的。“劣根”已存,一时抵达理想境地,不易哉!

② 教学内涵认识肤浅。

许多老师认为口语交际教学等同于听说教学,是简单的听与说相加,重说话,轻交流。在教学中,往往把口语交际课上成了过去的听话说话课,以至于课上只是个别活跃份子的侃侃而谈,借以推进课堂进程。部分学生成了听客,袖手旁观,凑凑热闹,忽视了口语交际中的“交际性”。口语交际是一个双向信息交流的运动过程,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复合过程,参与者可以在“听话”与“说话”之间穿行,随时转换角色,实现语言与情感的相互沟通与交流。

2.2 口语交际课是教师素质的“挑战者”。

口语交际教材的开放度大,交际内容所隐含的互动因素各异,对教师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再则,口语交际课堂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学生在交流中会有什么问题,发表哪些观点,不能完全预测;学生之间的讨论会在哪些方面发生争执,产生困惑,不能完全预测:是否会冒出在预设中都没有想到的十分有意义的建议和聪明的方法,同样不能完全预测和预设。面对“行进”过程中的“突然生成”,如果没有及时的引导与控制,教学目标就难以达成,教学任务就难以完成,教学时间就难以控制。学生中产生的思维创新火花不能引燃,非预期性信息中活跃的生命力将被遏制,“动态生成”生而不成。加上长期以来口语交际处于薄弱地带,没有更多的典范经验,没有长期的习惯形成,课堂中学生形色不一,有些“君子敏于行,讷于言”不喜欢在课堂上发言,金口难开;乐说者,急于阐述自己的看法,不顾及他人感受,课堂虽热闹却混乱。怎么在有序的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并能及时把握学情,调整进程,做到张驰有度,游刃有余呢?这怎能不对教师良好的临场应变能力和综合交际能力提出大挑战?

三、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

从迷茫中走过,在困惑中煎熬,深切地感受到从学生身上扑涌而来的语言魅力和交际热情,他们完全是生动而富有活力的。口语交际课应该是学生个性飞扬的天地,是学生妙语连珠的舞台,是学生灵气和纯真交织的园地。上好一堂口语交际课离不开以下几方面:

3.1 营造和谐,促交际动力。

孩子是天真活泼、爱说爱动的,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他们在熟人面前乐于交谈,可在生人面前或当众说话时,往往紧张胆怯、结结巴巴、畏畏缩缩。如何提高学生的胆量,在口语交际中敢说,能说,有主人翁意识,身在其中有跃跃欲试的情绪和冲动呢?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不失为一剂良方。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保护学生口语交际的自尊心、自信心,可以避免让他们产生一旦说错被老师冷落、同学嗤笑的负面心理阴影。首先,老师不要吝啬和蔼的微笑,抚慰的言语,尽量给人平易近人的感觉,面对学生,融入学生。口语交际课堂要走向民主、宽容,促进学生获得生动活泼的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对学生的发言要给予肯定,对学生的观点给予尊重,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有发展的潜在可能,理解学生的不足,尽量采取表扬鼓励的方式。“你说得真好!”“你的创意真独特,很有意思!”“你的建议令她的设计锦上添花!看来你听得很仔细,善于倾听更是一种风度。”“你挑战了自己,下次我还想期待你的发言。”……老师是忠实的听众,是交流的朋友,一起倾听,一起讨论。心灵距离缩短了,畏惧心理消除了,参与意识自然而然地也激发了。其次,鼓励学生学会交往、合作。既要学会清楚明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要学会倾听、补充和帮助,。如果一个学生在说时,其他学生冷眼旁观、窃窃私语,甚至无端指责,又有几个学生能顺利地完成口语交际?可能连最后的一丝勇气都消失殆尽了!第三,口语训练要给足学生准备的时间。“万事预则立”,在学生一个人面朝众人发言之前,允许学生腾出点空间和时间来酝酿。允许自由地、大声地交流,降低直接交际的难度,给予心理上的减压,从而保护他们的自信心,有勇气坦然面对,直抒胸襟。氛围和谐轻松了,交际动力拥有了,就不愁学生不敢交际了!

3.2 创设情境,激交际兴趣。

“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的确,口语交际是在具体的情境中才得以展开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如同久居陋室,不可能兴趣盎然地承担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口语交际课堂要精心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交际情境,力求生动而有趣。例如:《我们的奇思妙想》第三次教案调整中,将课分为四大版块:历史篇、现实篇、未来篇、感怀篇,并在这些环节中相应的设立了“最伟大贡献奖”、“最具人气奖”、“最佳创意奖”,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教学为此如虎添翼,既生动、形象、直观,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又有效地增大了课堂的容量,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学生学习兴趣空前浓厚:“我认为最伟大贡献奖应该是,因为……”,“我要的是……”,“我想把最具创意奖颁发给……”,“我补充……”,“我有意见……”,一只只高举不下的小手,一声声彰显主观意图的喊叫声,一张张据理力争的画面,你方说罢,我方登台。此时,这番情境的创设,较之前篇教案,声色、图象更具冲击力,更胜一筹。情境创设,是有利的催化剂,它高涨了情绪,激发了主动性,学生带着情感,怀揣兴趣,积极走进交际情境去体验感受,正所谓“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

3.3 精选内容,丰交际话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堂好的口语交际课,首先得有一个好的话题。只有选择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发展水平的话题,才能使学生易于倾吐和表达,才能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①源于学生生活。交际的话题应来自生活。对于孩子来说,生活就是他们正在经历的每时每刻和点点滴滴。正在亲身经历着事情或者聆听到的消息更能唤起熟悉的感觉,更有亲近感。比如:放学回到家是先做作业还是先看电视;针对上网谈谈自己的感受等等。②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生对未来总是充满着神奇美妙的幻想。遵循这一年龄特征,设计幻想语场,开发口语交际的主题。如《我们的奇思妙想》课中巧设各种情境,激发兴趣,开拓思维,畅谈自己奇思妙想,进行口语交际活动。③切合学生需要。学生的需要是交际的前提。学生有需要,才愿意说,才有话可说,才有可能说好。比如:给自己过生日应该怎样过,提出你的看法,然后评选出理想的方案等。

3.4 注重形式,激交际热情。

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欲望,懈怠颓废于被动学习中。所以可借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交际热情,促进交互。上述案例中,采用了多样形式,打开想象空间:由“你觉得谁的发明最有创意”的言语体验,到填表写下自己最想发明的东西,选择其中一个静思细雕自己的创意,借这些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开想象空间。又如:再度调整后的教案,为了能让学生有效地互动交流起来,设立了多种活动形式:“连线配对”连一连,说一说;“最具人气奖”与“最佳创意奖”里的配音展示叙述和代表上台陈述;“最佳创意奖”中的戳蹩脚质疑,反驳陈述……在这些“场”中,“组内交流、群体合作、班级汇报、多向交互”互动环节穿插其间,“评委、选手、后援团”多角色穿梭参与,交际对象不同,交际情境不同,学生交际的要求亦不同,正是在这样多回合、多情境中,使得交际成为了阡陌纵横的“通途”。总之,由衷地从学生的实际心理出发,设计多样味性的各种形式,建立信息交流网络,打通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通道,真正的“交际”起来。

口语交际不是一蹴能就的事情,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操千曲而知后音,观千金而后识器,要想真的让学生的口语交际内化为学生的能力,需要千百次地练说,作为教师就更应该给他们“讲话”的机会。新课标,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促使我们不断探索口语交际的新策略、新方法,愿我们在口语交际课教学的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反思,在反思中超越,在超越中成长,在超越中辉煌!

参考文献

[1] 费蔚《口语交际交际性例析》

[2] 姜菁华《谈口语交际课中的问题及对策》 人民教育出版社

[3] 黄文英 《为口语交际创设情境》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