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升入初中的感受

升入初中的感受

时间:2023-06-02 09:59:37

升入初中的感受

升入初中的感受范文1

一、初中美术教学应用兴趣教学法的重要性

第一,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应用兴趣教学法不仅能够提升美术课程开设的效果,而且能够综合发挥初中课程体系的作用。美术课程在初中的课程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兴趣教学法能够唤起学生对美术的积极性和热情,提升美术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从而促进初中课程体系综合作用的发挥。第二,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应用兴趣教学法能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固有的美术教学模式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教师不能准确了解学生的兴趣与关注点。初中美术教学中引入兴趣教学法后,教师不仅能够了解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而且能够积极地引导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与教师的引导下,就会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会更多,师生之间的距离会更近。第三,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应用兴趣教学法能够提升美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将兴趣教学法等多种丰富的教学方式引入初中美术教学后,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提升美术教学的效果,实现课程开设的目的。美术课堂教学的重点就是提升学生的兴趣。初中美术教学应用兴趣教学法,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开阔学生的美术视野,提高其审美能力,而且能够提升美术课程教学的效果。

二、初中美术教学如何应用兴趣教学法

首先,教师应创设情境,给课堂增加兴趣点。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对情境的设置,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在带着情感完成作品的同时感受美,进而塑造学生的审美意识与情操。如,在上《艰苦岁月》一课时,笔者通过为学生讲授红军长征的故事,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理解红军行军中的艰苦生活,进而引入课题。学生会在欣赏雕塑的同时,感受到红军精神的伟大。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学生感受到了艰苦斗争环境中的红军战士所具有的坚定信念,对于对胜利充满希望、开朗豁达的红军形象倍感崇敬。教师在教学凡•高的油画《向日葵》时,可以带领学生到向日葵地里欣赏向日葵,体会作者那闪烁着熊熊火焰的内心世界,学生也就会感受到画面如何激动人心,感受到画中的智慧与灵气,感受到作者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更是带有原始冲动与热情的生命体。其次,学校应充分利用资源,提高教学效率。有限的教学资源很难满足兴趣多样的学生的需要。初中美术教学应在充分了解学生兴趣的前提下,对学校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从而实现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课堂的应用,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如果学生对漫画感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或实物教学,为学生分析讲解漫画专业知识,让学生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学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同时,教师应通过让学生对感兴趣的对象进行直观的欣赏,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最后,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美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点,在实施课堂教学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变过去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美术教师应运用兴趣教学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绘画技巧,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是引导者,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让学生具备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如,教学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通过欣赏音乐《伏尔加船夫曲》,学生会很快进入审美状态,会有身临其境之感,进而体会到纤夫的艰辛,产生审美同情。

三、结语

初中美术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还要提升学生美术方面的综合素质。教师在教学时,应与实践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实用价值,通过兴趣感受生活的美、创造生活的美。初中美术教学对以学生兴趣为导向的兴趣教学法的引入,不仅关注了学生兴趣,对学生的兴趣起到了积极培养的作用,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兴趣的主导下积极地学习美术。同时,以兴趣教学法进行初中美术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了基本的绘图技巧,提高了其对于绘画的欣赏能力,提升了其对于艺术的审美水平。初中美术课通过对兴趣教学法的运用,使很多学生产生了学习美术的热情,也为我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人才。

作者:孙莹 单位:江苏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

升入初中的感受范文2

一、提升教师语言能力,有效渗透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所传递情感的效果也不一样,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首先要提升自己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运用能力,使自己的语言能够渗透自己的情感,散发出较强的感染力,由此使学生体会到语言的魅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首先要认真解读课文,对课文中作者的情感脉络把握清楚,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语言讲述,将作者在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生动地表现出来,在教师富有魅力的语言感染下,学生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品读课文的欲望,调动学习课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课堂学习的效果。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注意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自己艺术化的充满情感的语言,为学生创设萌发美好情感的环境,使情感教育得到有效提升。

比如,我在执教《泰戈尔诗三首》时,开课我运用了这样充满的感情语言来讲述:“同学们,文学来源于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盛开着文学之花,在那灿烂的花朵中,处处都可以寻觅到我们成长的足迹,在印度,有一位著名的诗人,他一清新、活泼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着童真的世界,现在,就叫我们一起沿着优美的诗句,走进童年的美好梦境……”伴随着我这充满情感的诗一般优美的语言描绘,学生的情感也被不由的调动起来,产生了学习的欲望。

二、深入解读文章情感,提升情感教育实效

纵观初中语文课本,其中的散文和诗歌之所以能够打动读者的内心,是因为其中蕴含了真挚而丰富的情感,在这些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其中的因素,创设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真实情感的萌发中,获得情感教育,得到一种质的升华。

1.在导入中融入情感

在导入的设计中融入情感,可以为一堂课的教学铺垫良好的情感基础,导语的设计要突出朴实、真诚、直入学生心灵的特点,让学生的情感产生触动,激发学生主动地走入文章丰富的情感意境中,感受情感之真,情感之美,情感之纯……使情感教育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比如,我在执教《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伴随着《烛光里的妈妈》的歌声,我深情地讲述到,同学们听着这首感人至深的歌曲,母亲的身影是否走进了你的脑海?母爱是世界上最为大爱,每一个做儿女都是在这种伟大的爱的呵护中成长,回忆母亲总是能唤起我们珍藏在心灵深处的太多感动,因此,关于母爱的文字也总是引起读者的共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我的母亲》,这样的导入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内心,以情促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在情节的解读中促感

情节推动了记叙文的发展,在记叙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情节中的情感来感染学生,使学生通过接受美好、真诚的情感熏陶,提升自己的情感境界。

比如,在执教《背影》这篇课文时,我抓住了文中的几个关于“背影”的情节,来为学生分析讲述,让学生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并抓住了父亲去买桔子,爬上那边月台的重点情节;通过父亲疼爱儿子的这一主题,对“望父买橘”的“背影”作了深入的解析,让学生深深体会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拳拳爱心,感受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从中感受到亲情的血浓于水,亲情的无私与博大,由此引导学生去回忆、去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使学生感受到亲情的珍贵。

3.品读关键语句感受情感

在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能够使他们产生共鸣、感动的语句,并进行反复的品读,领会其中丰富的思想情感,在此教学环节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阅读的自由空间,使学生由此发挥出自己的个性化理解。

比如,我在执教《甜甜的泥土》这篇课文时,要求学生选择一些自己最受感动的语句来反复品读,并结合自己的感受读出情感,学生们很快找出了“她,倚着学校门口的一棵杨树,一动不动,宛如一座雪雕。”“一阵电铃的急响.她黯淡的眼神里,射出热切的光”等语句,有的学生通过认真的品读,认为母亲“倚着”说明她已经有点累了,等儿子等了很久很久,“倚着”刻画出的母亲的专注,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对伟大母爱的真实的描写;“黯淡”则折射出这位母亲的内心所隐含的创伤,她爱儿子,但却因为离异不能和儿子经常在一起,“热切”则表现出母亲见到儿子时,难抑的激动之情。学生通过这样的品读,与作者的思想情感越走越近,使内心的情感得到不断的升华。

升入初中的感受范文3

一、初中作文教学难点

1.作文定位

作文是作者自我心理的真实流露,这样就需要进一步描述一些自己内心深处的东西,这样的文章才具有真实性。然而中考作为应试教育的标杆,应试教育的要求使得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的时候,出现了教学重点的偏移,更多注重学生写作速度的训练,快速从给定的命题或话题中构思出自己写作的思路和方向。同时配合更多公式化的写作版本,使得初中语文写作成为数学套公式的东西。很多学生逐渐失去了写作的主动性。在写作的过程中,只要按照教师给定的模板进行写作即可,他们文章中的真情实感进一步退化,由于模板式的写作,在一些部分的写作中可能还存在着较多的障碍。

2.日常训练

学生写作能力在小学阶段已经出现好坏之分,进入初中之后,这种写作能力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因此需要进一步构建差异化的写作教学模式,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要求。然而现实情况就是我们的初中写作训练更多的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个标准的教学水平使得一些学生开展作文训练游刃有余,一些学生就出现了很多困难,使得他们开展作文练习的信心大打折扣,写作的积极性不高,这样一来学生更多的出现了写作懈怠,良好的写作习惯难以养成,最终写作能力只能原地踏步。

3.评价方式存在偏差

目前,作文批改的主要方式相对单一,一般都是语文教师进行批改,这样的评价方式使得更多的学生只能接受到教师一个人的评价。单一化的作文批改模式使得学生在写作能力的提升上只能受到语文教师一个人的指点,然而写作能力往往不是所有语文教师最为擅长的,这需要长期坚持写作,才能有更多的体会和理解,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师很难有时间、有精力坚持写作,他们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语文教学之中,学生的管理上等,他们只是在学生写作常见问题及近年来语文写作的模式上有着较高的认识。因此这种状态下的语文教师只能给出模式化的写作评价,创新意识不强,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下,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方向具有模式化,作文的创新性、发散性难以体现。

二、初中作文教学的创新策略

1.细化作文教学的实际目标

写作能力的提升是初中阶段开展作文练习的有效途径。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来看,写作水平高低在于文章的汉字使用是否准确、有无病句等都是最为基本的要求,更为高层次的要求是文章的主题是否鲜明,有无表达出文章需要表达的意思。因此,在初中作文练习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将这些高层次的写作能力要求注入到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更加具有创新精神,在论点的鲜明程度上追求更高的要求,在语言的组织上更加具有多元化的特征等。这些写作要求不断融入作文的实训目标之后,教师教学、学生练习都将变得有的放矢。

2.情感教学

作文练习可以通过一系列文章的阅读和感悟,实现写作水平的提高。对文章含义的感悟是实现其语文写作能力提升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为初中生的感情都是比较丰富的,教师有效的引导,可以实现对单元文章整体化的情感感悟,尤其是一些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类似,精神相近的,我们可以进一步有效整合,将这些文章通过情感的脉络联系在一起,进行组合教学,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写作能力的提升,同时兼有道德品质提升的要求。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是具有德育教育的意义,我们通过这些情感的脉络将其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这样一来,学生可以进一步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这种良好的思想道德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写作的方向性,形成积极向上的写作态度。

3.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升入初中的感受范文4

[关键词]关注情感 开掘教材 锤炼语言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60026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追求所谓的效率,追求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而对教学中应有的美感体验则很少涉及,这其实是对语文学科本体性认知的一种严重误解。初中语文教学要在深入把握学生认知实际的基础上,遵循应有的教学原则,强化审美体验的教学流程,让学生在享受语文审美愉悦的过程中提升语文能力。

一、关注情感激发,在课堂中营造美学磁场

古语有云:批文以入情。没有情感的介入,文本的认知、心智的发展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语文课堂上真挚的情感如同剂,不仅使原本僵硬枯燥的文字散发出独到的人文意蕴,更为学生的学习体悟提供了真实可感的情境,学生的情感在学习中自然地交流、体悟、交汇,形成了有效磁场,更加有利于他们的智力运转。因此,在课堂流程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在激发学生情感的基础上诱发学生的认知欲望,充分发挥群体心理的感染功能,从而为真正地感悟文本奠定基础。

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纪念白求恩》时,并没有直接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而是先为学生真情诵读了白求恩的介绍以及国际知名人士对他的评价,以理性的语言浇灌学生的内在心灵,接着出示了白求恩的画像以及其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所做的突出贡献,让学生在没有真正从文本的视角感知人物之前,通过多方面的途径已经对文本中的人物有一定的了解和体验。

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在引领学生正式进入文本之前,通过图片、资料的补充与拓展,在学生意识中树立白求恩伟岸的形象,充分激发学生对文本人物的景仰和敬佩之情,营造浓郁的情感氛围,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之后的学习中,学生由于有了自身的认知积淀,就能够顺利走进文本,有效地提升了认知能力,获取了有效的资源。

二、开掘教材美点,在课堂中放大美感源头

初中语文课堂意欲呈现美感,除了教师自身的教学语言之外,其美感都源自教材中的文本。因此,教师要通过深入的解读,在教材中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开掘相应的美学价值点,并引导学生在诵读、品悟、揣摩、体验中穿透文字的表层,深入地体会蕴藏于文本中的语言之美、人性之美、情感之美。这样的阅读教学不仅洋溢着浓郁的语文气息,更充盈着丰实的情感认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原本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探求,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提升。但遗憾的是,很多教师为了凸显课堂的教学美感,没有从教材文本出发,而是在音乐选择、课件制作等层面入手,虽然也形成了一定的美感体验,但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将语文本体性的内容丧失殆尽,得不偿失。

例如,在教学《海燕》一文时,一位教师在整个教学中引领学生从侧面入手不断地钻研文本,感知文本在表述抒情中的语言之美,感受作者在语言表达中的思维之美,想象鲜活可感的画面之美,揣摩文本事物的造型之美。教师有序的教学组织,帮助学生提升认知能力,帮助学生反复阅读感知课文内容,学生在体验中欣赏美,享受了愉悦的审美体验。

三、锤炼教学语言,在课堂中营造美学氛围

挖掘教材中审美教学内容,需要教师运用精美的语言,加以组织、协调与引导。教师除了要关注硬件性的美学资源,更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软件元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言的精彩对于学生心智发展、情感体验都具有不可或缺的指导价值。无论是智慧幽默的点评,还是声情并茂的范读,无论是深入浅出的讲授,还是灵动机智的追问,都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对自身的每一句教学语言进行设计。因此,教师要追求自身语言的正确、简洁、雅致,在锤炼与预设中为课堂的美学元素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升入初中的感受范文5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教育行业也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政策,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观意识,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美术作为初中教育中的一项课程,有利于学生整体学习成绩的上升,我国初中美术教学在当前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也应意识到兴趣教学法对学生及美术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创新美术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不仅提升学生绘画水平与艺术创造力,更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但目前我国初中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较低,本文详细分析了初中生对美术不感兴趣的原因,并对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

兴趣教学;初中美术;应用探究

初中学生正处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思想活跃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若是建立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无论是对学习生活,还是将来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不光是帮助专业学生提升绘画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极大程度激发学生潜能,更好的培养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想象力。美术教育包含多方面内容,艺术来源于生活,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用美的眼光欣赏事物,提高他们艺术鉴赏能力的同时也丰富了他们内心,因此,初中美术教育者要重视学生兴趣培养,充分将兴趣教学法应用到实际美术教学中,促进美术教育行业的发展。

一、初中学生对美术不感兴趣的原因

(一)初中美术教育不受重视

初中学生由于学校与家长的双重压力,为了考取重点高中,将大部分学习精力都投入在主要学科语数外上面,美术学科虽然作为初中教学科目之一,但并不是中考的考试内容,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家长对于美术教育不太重视,这种应试教育思想,严重阻碍了初中学生的兴趣培养与美术教学事业的发展。学校一般都会将教学资金用在主要学科方面的硬件设备上,美术教学的硬件条件较低,没有做到及时换代并且设备有限,落后的教学设备在上课过程中,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对美术学习更是感到枯燥无味。其次,由于学校规模不同,部分学校由于自身条件相对较欠缺,无法吸引更多美术专业教师投身于学校美术教育中,影响学校美术教学工作的效率,不能对初中学生采取正确有效的学习指导,这也是学生对美术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美术教师综合素养较低

由于很多初中学校对美术教育并不重视,在平时科目设置上一般一周最多一节美术课,这种态度及背景下,不仅不能吸引更多优秀美术教育者,而且也很大程度的影响着校内美术教师,课程设置少、教学不被重视的情况下,美术教师很容易对自身工作产生消极懈怠的情绪,对美术教学失去热情,更不会去结合当前时展形势,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目前很多美术教学模式依然较传统的安排学生自己准备美术课程中所需基础工具,参照教学课本相关知识点及绘画技巧进行乏味的讲解,没有任何师生间的互动,学生就是单纯的在下面听,老师将全部知识整体讲解结束后,自己开始根据考试要求进行绘画作业,这样僵硬枯燥的课堂氛围,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无法更深刻的记住知识内容,失去了美术教学的基本意义,没有发挥美术教育的真正作用,严重影响了初中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三)学生对美术认识不全面

美术学科在初中没有受到学校老师及家长的重视,对学生也产生重要影响,极大程度削弱了学生的重视程度,无法使学生对美术学习有正确全面的认识。学习的所有课程内容相关认识大部分都来源于生活中,但目前学校的美术教育这样呆板枯燥的教学模式没有为创建一个正确认识美术科目的有效平台,没有为学生提供有利的参考根据,因此,很多学生对美术课程的认识相对较主观不具有综合性,加上学校课程安排的影响,很多学生也都认为美术学习没有太大作用,无法和主要学科的语数外进行比较,更不是中考的考试内容,没有必要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去学习美术,这种不正确的认识,导致很多学生在美术课上出现旷课、走神或是在美术课堂上做语数外的习题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更没有将美术与大自然联系在一起,很难达到对美术这门学科的正确认识,自然对美术学习没有任何兴趣。

二、兴趣教学法对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增强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

随着教育部门政策的不断改革创新,我国已经意识到学生兴趣培养的重要性,并且大力提倡素质教学,也更加重视初中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重新进行课程安排,全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但是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对音体美的辅助类学科重视度并没有很高,由于中考也并不包含美术学科,更加重了美术科目被忽视的现象。如果在美术教学中,融入兴趣教学法,可以有助于美术课程设置的改善效果,真正体现了初中各学科综合发展的实际教学体系,并且能有效敲开学生沉闷已久的内心大门,激起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能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从而由原本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同样也增强了美术教育行业在初中教育中的教学地位,充分增强了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对将来学生的兴趣培养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为学生将来综合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建立良好亲切师生关系

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很多美术教师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由老师在讲台上参照教材备案对知识逐一讲解,通过语言表达将绘画有关要求及技巧传授给学生们,一切的美术知识都通过语言书面教学,学生只是坐在下面,全程听教师将所有知识概要讲完,按照老师布置内容进行绘画作业。但兴趣教学法会改变这样的课堂氛围,在上课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会通过自由发言,互相交流的形式,教师可以更好的清楚学生有哪些方面不懂,更能侧面表现出学生个人的兴趣方向,充分发挥美术教师在课堂中指引领导的作用,做好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并且自己会去努力尝试解决自身不懂的问题,这就使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态度从被动变为积极主动,在学生不断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增强了他们的创造力及想象力,在这期间,教师及时解决学生的疑惑,给予耐心的解释和指引,不仅拉近了师生距离,并且会使师生关系变得更亲密、更友善、更和谐,对美术教学效率也能起到促进作用。

(三)提升美术教学工作效率

初中美术教学中运用兴趣教学法可以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兴趣教学法在课堂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师生之间踊跃发言,相互交流沟通,自由平等轻松的上课氛围,有助于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好奇心增大,想要更深刻的了解美术相关技巧及文化背景等,丰富学生美术知识,促进他们鉴赏能力与自身品味的提升。在感受到美术课堂活跃氛围后,对现在学习压力较大的初中学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快乐,使他们放松紧张的学习神经,帮助他们舒缓学习内容上的烦躁情绪,对其他科目的学习也会有更好的状态面对,促进学生各学科全面发展的同时,对美术教学工作效率也有促进作用。

三、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一)设置情景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美术教师要运用兴趣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侧重点,根据学生感兴趣的方面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案,丰富教学课堂中的美术内容知识,促进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设置情景课堂,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的欲望,通过情景课堂模式激发每个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学生进行绘画过程中,赋予作品丰富情感,体现学生内心活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与艺术创新力。例如在《新年的祝福-手工贺卡》一课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踊跃发言,表达他们心中的新年是什么样子,举出他们认为具有过年代表性的物件,将学生带入到课题中来,学生之间互相分享过年期间的趣事,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将整个课堂氛围营造在新年的喜悦当中,使学生们充分感受到新年的喜庆,身临其境,课堂整体气氛活跃,师生相互和谐融洽,学生怀着过年喜悦心情进行手工贺卡制作,将自己的感受在手工作品中表现出来。这样的情景教学模式,使学生切身感受当时的场景,学生的精神体会与内心感受融为一体,对绘画创作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也更大程度的激发了学生兴趣。

(二)多媒体教学提升工作效率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应用中越来越广泛,初中美术教师也应该熟练掌握多媒体知识,运用多媒体教学形式,提升美术教学工作的效率,用现代新颖教学模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创新教学内容,促进初中美术教学事业更好的发展。利用多媒体将上课内容用图片、动画短片或是音乐形式播放出来,为学生带来视听感受,利于美术绘画创作,例如,针对《中国花鸟画》课时,播放类似《百鸟朝凤》的背景音乐,将秦汉时期著名画家的杰作通过多媒体用幻灯片形式配合音乐陆续向学生们展示出来,教师可以在此气氛下,舒缓的讲述相关的绘画典故,将呆板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使其内容变得生动趣味,给学生带来焕然一新的上课感受,学生可以直观了解美术知识、加深印象、增强主观能动性,也极大提升了美术教学工作的效率。

(三)开展丰富活动鼓励学生参与

想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更好的将兴趣教学法应用到初中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要多开展相关户外活动,将学生作为主要活动对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具体活动开展中,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在学习美术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团结协作与动手能力。例如,课本中《我们的校园》这节课,美术教师要组织学生积极到校园中,将学生带到学校有特色的角落观察学校的美,仔细感受校园各建筑物的风格与景观的布置,通过观察将自己看到的校园用绘画方式表现出来。这样的户外美术教学活动,建立了良好的艺术校园环境,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也会得到提升。

四、结语

初中教育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时期,而美术教学则是培养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初中学校要加强对美术教学事业的重视,美术教师也要与时俱进,运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创新自我教学理念及方法,充分将兴趣教学法融入到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带动初中生其他学科的共同进步,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社会型人才。

作者:孝本国 单位:滨州市滨城区三河湖镇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邬伟吉,张聪荣.兴趣教学法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性[J].美与时代(下),2011,(04):32-34.

升入初中的感受范文6

【关键词】音乐;乐感;初中教育

前言

音乐不仅作为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艺术。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初中音乐课程教育的重要内涵被人们重新发掘和认知。学生通过学习,感受音乐进行中的每一段旋律、每一串音符来学习、感受音乐的魅力。动听的音乐也会为初中生营造积极乐观的心理环境。所以,如何使初中生在日常的音乐教育教学中有效地将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鉴赏和学习,乐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刻体会新课改精神,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才能使初中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一、目前初中音乐鉴赏课程现状

近年来,我国中学在音乐课程的设计、制定、实施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教学的过程中,教育者会注重学生对基本音乐知识的掌握,对学生兴趣培养方面的教学使符合新课标关于素质教育的理念的。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教育者受到其他学科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面对音乐教育中的有关人文思想、音乐背景、文化内涵等方面教学意识薄弱。在教学的过程中更侧重与技巧的教育培养和掌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在有效教学时间内,很难对鉴赏的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内涵以及作者在创作作品时所表达的情感倾向做出理解。达不到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乐感,提升学生鉴赏能力的目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有些教师缺乏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认为音乐鉴赏就是在课堂上播放音乐作品,并没有从主观上认识到音乐鉴赏课程的重要性。在教学内容上,目前初中音乐鉴赏课程缺乏内容上的创新。教学内容过于老旧,某些曲目理解困难。内容死板,缺乏创新意识。教材内容很难激发初中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遭遇瓶颈和困难,在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遭遇阻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采取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方式,课堂气氛凝重不活跃。初中生正处于心智发育趋于城市的阶段,但是在学习上仍然有着较强的选择性,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过程中,学生很难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抽象思考,获得学习乐趣。没有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标便也无从谈起。

二、改进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的建议

(一)开设趣味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生正处于人格趋于成熟的阶段,对个性发展的需求使非常强烈的。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枯燥性,加之初中生的学习压力要普遍强于小学时期,导致很多初中生对音乐可展现出学习兴趣,但是却不愿意上音乐课。所以生动形象的教W导入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优秀的教学导入方式能使学生端正学习音乐课程的态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教师可以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生动的故事情节将学生导入情境,让学生可以根据音乐去感受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使学生在音乐鉴赏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受表达情感。同时,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正视孩子爱玩的天性,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引领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这样可以增进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观意愿,更好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

(二)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多听多想

音乐作为一门内容丰富的极致的艺术体验,通过乐曲的演奏去获得人们心灵上的共鸣。音乐鉴赏同文学作品赏析一样,是建立在对不同类型、不同风格作品进行分析鉴赏之后才会养成的自身的艺术倾向和审美标准。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必只拘泥课本上的作品进行赏析,也可以将课外优秀的音乐作品拿到课堂上来进行赏析。在赏析优秀的音乐作品时,可以通过对作者的生平的了解,让学生大致理解乐曲的风格以及作者创作时的情感倾向。在赏析使将乐曲的宏观和微观相结合,不仅要赏析作品的整体艺术内涵,还应结合音乐基础知识,赏析作品经典部分的巧妙之处。随着学生赏析作品数量的增加,可以使学生逐步地提升自身乐感,理解作品主题,培养学生的艺术涵养和审美标准,最终实现培养学生乐感的教学目标。

(三)注重课外教学,发觉学生潜力

课堂教学往往使短暂的,政策的课堂教学进度很难实现培养学生乐感的目标。对于没有参加课外专业音乐培训的学生来讲,课外的优秀作品赏析,提升乐感更是无从谈起。这也是音乐教育中的难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余,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组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活动。例如排练演出音乐剧,组织校园内的歌唱比赛等方式。学生的亲身参与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感知。更好的领略音乐的美丽所在。从而在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中达到培养学生乐感的目的。在课余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闪光点,充分发觉学生潜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展现自身的潜能。对于不同风格的艺术形态教师应采取包容的心态,对于学生喜欢的音乐形式不要简单地进行评判,否则会影响学生对于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结束语

作为正处于生理和心理逐渐成熟的年龄段的初中生,正在经历人生中最重要的学习阶段之一。学生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形成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深入人心,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方式,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通过音乐鉴赏课程的实施,不断地培养学生乐感,树立良好的审美标准,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发掘学生潜力。综上所述,初中音乐教育和艺术鉴赏课程应当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在寓教于乐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乐感。

参考文献:

[1]朱开嘉.以探析初中音乐乐感及音乐鉴赏教学[J].时代教育,2014,(04).

[2]杨明玉.声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DD对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教学个案的探索[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S2).

升入初中的感受范文7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改进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57-02

初中语文课程的高效率开展对初中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非常有帮助,不仅能够提升初中生的文学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促进初中生自身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初中语文课堂老师讲课方式单一,造成了语文课堂没有任何的趣味性,学生也会在课堂上感到无聊枯燥,于是渐渐厌烦这门课程。针对这一现象,初中语文课堂上教育方式的转变,提升语文课程教学质量刻不容缓。

1.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1.1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初中老师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忽视了一些其他的能力水平的提升,老师在课堂上一味的讲述课本上的知识,没有在课堂上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就不能更加积极的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不利于语文课程的高效率开展。语文两极分化的现象也会慢慢变的严重,这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行为,非常不利于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1.2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老师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是中考的升学率,所以往往是只灌输一些和以后考试相关的知识,不能真正做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老师没有从学生自身的实际出发,从而对学生以后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老师不应当只看到当前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应该把眼光放的长远一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一旦老师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没有足够的空间去自己学生,很容易就会感到厌烦,失去初中语文学习的兴趣。

1.3忽视学生的切身感受。在初中语文课程的学习上,老师很容易忽视学生的切身感受,认为只要认真的完成作业就可以了,甚至都不在乎学生是否真的喜欢这门课程,是否喜欢这种讲课的方式,只是一味的看重成绩从而忽视学生的切身感受,这样会使学生对语文老师产生一种厌烦的心里,不喜欢上他的课程,从而在课堂上没有学习的激情,非常不利于初中语文课程的高效率的开展。

2.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改进对策

2.1创设课堂情景,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老师要着重了解创设课堂情景的重要性,一个高效率的语文课堂少不了课堂情景的创设,创设课堂情景可以帮助学生设置一个情景,然后感受其中蕴含的知识,让学生有一个真实的体会,真正做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课堂上学习《背影》时,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为作者,然后仔细体会作者当时在想些什么,更有利于把握住作者的情感走向,创设课堂情景,并鼓励每一个学生自主参与,可以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对语文课程的学有帮助。

2.2注重学习技巧引导,激发学习兴趣。初中的语文课程也不是没有规矩可言的,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对语言类学科非常的重要,所以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要注重学习技巧的引导,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的有自信,可以很好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做语文阅读题目的时候,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先看一遍问题,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因为题目中往往会有很多的暗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住整篇文章的结构特点,有助于阅读题目的顺利完成,还可以培养起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说学习技巧其实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属于自己的学习技巧,才能更加顺利的完成相应的题目,增加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更有利于语文课程的高效学习。

2.3挖掘学生的潜力,加强全过程评价。学生的学习潜力是无穷的,这就要求老师在讲课的同时也要注重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在新课程不断创新的同时,也应当加强老师的评价工作的开展,一个正确的适当的评价可以很好的激励学生更有效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起学习的兴趣,更加有利于初中语文课程的高效率开展。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忽视对学生评价工作的进行。比如当学生面对一个讨论有不同答案的时候,老师现在就需要针对学生的回答给出不同的评价,当然大部分都要给予激励式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的投入到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去。

结语:总而言之,老师要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要不断丰富课堂内容,真正做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更加投入到初中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去。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升级,我们有着更多的方法提升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一个高效率的语文课堂是充满激情的,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投入到语文课程学习中去。

参考文献:

升入初中的感受范文8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教学,英文电影,情感教育

0引言

情感教育属于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其也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学校需要把情感教育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英语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英语教师把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学习策略作为课程目标,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正确的价值观念。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利用英文电影进行教学,可以实现情感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且还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本文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中英文电影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进行深入分析。

1初中英语教学中英文电影对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1.1有助于实现学校教育目标

学校的教育目标并不是把学生变成学习的机器,而是使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相关学者把情感境遇的教学目标主要分成兴趣、情感、欣赏、理想、适应方式,其中包括价值判断、接受、价值个性化、价值组织、反应等内容。通过精挑细选的英文电影,其情节引人入胜,制作手段精良,看待问题的视角独特,向人们传递积极的价值观念,其在课堂上进行应用,可以实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利用英文电影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有助于实现学校的教学目标。

1.2英語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英文电影情感教育效果

教育的艺术主要在于激励、鼓舞、唤醒,而不是传授知识与本领。英语语言本身不仅仅是单词的堆积和罗列、课文的阅读与理解,还有英语写作,其可以更加表现出英语的艺术与情感。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从情感入手,做到以情换情、以情激情。通过情感教育,可以使学生敞开心扉,激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使其具备强烈的自信心。更加重要的是,语言学习是学生步入社会以后抒发情感与情绪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点应该是学生不谈学习英语中所有功力需求以后,对英语语言学习最基本的需求。而这些都可以通过英文电影来实现,英语自身的特点就决定了英文电影情感教育的效果。

2初中英语教学中英文电影对学生情感教育的策略

2.1挑选合适的英文电影题材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学习英语也是学习一种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通过英文电影对学生进行教学,主要是为了激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了解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由于初中学生的英语能力和水平有限,若教师挑选过于复杂对白的电影,学生在观看时会感到非常难受,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大大降低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英文电影题材的挑选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挑选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具有丰富情节,语言通俗易懂的英文电影。

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风雨哈佛路”,该部英文电影属于催人惊醒类型的美国电影。电影主要讲述的是一位在纽约初生的女孩叫莉斯,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受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但是依靠自身的努力和坚持,最终进入到了高等学府。该部电影的内容简单易懂,具有较强的震撼力和励志性,学生在观看以后,会对主人公积极向上的意志和艰难的处境有一个深刻的感受与体会。学生们在观看影片时,会对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时而振奋,时而感叹,学生在想起电影场面时,会感到非常感动。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到英语知识的基础上,更好的进行情感教育。

2.2提供给学生真实的语言环境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英语的环境,使学生可以从实际生活中学习英语知识。在英文电影中会涉及到英美国家的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这样可以使所学语言的背景与使用环境进行全面、真实的展现出来,使学生可以学习到英语语言的技能特点,并且可以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条件。

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汤姆·索亚历险记”,该部电影主要描述南北战争以前,一个小镇上叫做汤姆·索亚的故事。影片的作者主要是以一种讽刺和幽默的形式,精细刻画出儿童心理世界,使汤姆·索亚的人物形象变得栩栩如生。在播放该部影片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适当的对学生提问几个问题,使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对影片进行观看。学生通过学习和理解英语知识点,更加深入的进行英文电影的观看,并顺利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2.3巧妙利用英文电影进行辅助写作教学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利用英文电影对学生进行辅助作文教学,这样不仅可以转变传统的英文写作课程模式,还使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英语思维,提升学生对英语语言的驾驭能力,提供给学生更有效的写作教学模式。英语写作不仅仅是命题作文与语言输出,而是通过语言输入和输出充满互动的一个完整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引学生学习影片中的经典台词的句式,从而更好的(下转第237页)(上接第213页)进行英语写作。

例如,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荒岛余生”,然后要求学生进行观后感的写作。在该部电影中,有一段经典的对白:Iwasgonnadiethere,totallyalone.Iwasgonnagetsick,orgetinjuredorsomething.TheonlychoiceIhad,theonlythingIcouldcontrolwaswhen,andhow,andwhereitwasgoingtohappen.学生通过这段对白,可以深刻感受到主人公珍惜时间和生命的精神,通过影片中一幕幕的画面,大量的语言输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热情,并且也可以使学生学习到珍惜时间与生命。

2.4充分利用英文电影进行阅读教学

在新课改背景下,英语教材中的课文题材丰富多样,涉及到环境、人文、地理、天文、艺术等等。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英文电影,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英语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并且还可以对作者的意图和思想情感有更好的理解。

例如,在讲解有关英雄的课文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ALongWalktoFreedom”,学生通过电影内容,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曼德拉的对白,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其英雄品质,激起学生们的英雄情节,从而使学生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自我品格。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巧妙利用英文电影,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这样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

升入初中的感受范文9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课;审美教育

音乐中所蕴含的美是没有添加任何渲染自然而然形成的,因此人们在欣赏音乐时总是感到悠然自得。对于初中音乐教学而言,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发现并欣赏其中蕴含的美,音乐欣赏能够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感知和体会。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听觉艺术,因此在鉴赏音乐作品过程中,要求学生静心聆听、鉴赏,体会音乐美感。

一、初中生的审美能力现状

分析发现,现阶段初中生音乐喜好存在一定差异,如部分学生偏爱古典音乐,部分学生喜爱流行音乐,还有部分学生倾向于摇滚音乐的聆听。当前信息时代的环境为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提供了便利,学生利用网络不仅能够开拓自己的视野,还能提升自己对音乐的认知。但是,虽然当前网络对音乐传播提供了便利,但学生依旧没有从中获得审美能力的提升。近几年来,我国的教育水平逐年提升,但这也只是提升了学生的文化水平,学生在艺术能力和艺术欣赏方面依旧进步甚小。虽然在初中音乐课文中,明确规定了教师要带领学生对音乐作品教学赏析,但由于受到教学政策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受到教学条件和教学时间的限制,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对这项要求引起重视,甚至部分教师在教学时还会忽略这部分内容。

二、初中音乐欣赏课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优势

(一)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音乐为一种听觉艺术,针对学生而言,学生只有学会聆听,掌握聆听技巧,方可深层次感受音乐旋律中所蕴含的美感。在初中音乐欣赏课的课堂上,学生在教师为其创建的音乐情景中,能够联系到自己的实际情况,以此鉴赏、感受音乐作品中所传达的独特美感,提升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二)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

学生在初中音乐鉴赏课中,通过不同音乐题材、音乐作品、音乐风格的学习及研究后,可尝试自主分析并判断音乐作品中所传达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一定音乐美鉴赏基本能力。学生通过接受音乐鉴赏教育,不仅可拓展音乐视野,还可增强音乐技能,掌握更为丰富的音乐知识,并促使学生针对音乐作品内涵形成深入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真善美及假恶丑的是非判断能力,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审美素养的不断提升,还可实现学生高尚审美素养的培养。

(三)培养学生对美的创造能力

通过对音乐鉴赏课堂的深度剖析,可发现音乐作品鉴赏过程中,学生将会调动多种心理要素参与至音乐作品鉴赏中,其中不仅包括分析、感知和判断,还包括思考、想象以及创造等。音乐作品一直都是以一种非常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大家的,学生在感受到音乐中的歌词或旋律后,会在自己脑中产生比较鲜明的印象,在情感上也会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从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由此可见,通过初中音乐欣赏课,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在打开了自己的思维之后,也就能够自己去创造美了。

三、在初中音乐欣赏课堂上对学生开展审美教育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美

教师将审美教育融入至初中音乐鉴赏课中,可鼓励学生主动发掘身边的审美元素。现阶段初中音乐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目标均为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再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引导学生主动地挖掘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将探究式教学法应用至教学活动中,引导初中生全身心参与至音乐美探究活动中,挖掘审美元素。音乐教师还可有机融合小组合作学习及自主学习两种学习模式,为学生发现美创造良好条件,以此推动学生发现美能力的不断提升。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需对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予以充分尊重,只有如此,方可达到培养学生发现美能力的教育目的。

(二)挖掘初中音乐教材中的审美教育元素

在生活中,人们听到节奏欢快的音乐就会感到兴奋与放松,而听到节奏低沉的乐曲就会产生悲伤、压抑之感。因此,音乐鉴赏教学可通过引导学生鉴赏音乐节奏、音乐旋律的方式,实现学生良好音乐洞察力的培养。初中生通过音乐节奏旋律,能够对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内涵和音乐美产生深刻的感知,想象力在此时也会得到激发。例如,在教师带领学生欣赏音乐作品《清凉的泉水》时,就可以对这首音乐作品中的音乐美进行充分的挖掘,引导学生聆听清澈悦耳的泉水流水声,感受山林间的清泉之美,大自然之美,以及音乐作品中所呈现的各种乐器发出的音乐之美,从而在聆听过程中形成一定审美感知。初中音乐鉴赏过程中,教师还应耐心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所蕴含的音乐审美元素积极挖掘,聆听音乐之美。与此同时,教师需为拓展学生音乐视野、丰富音乐知识体系提供海量鉴赏资源,推动初中生音乐审美能力的不断提升。

(三)为学生营造轻松的音乐课堂氛围

初中开设音乐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让学生能够放松自己的心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在有序中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还可以增进初中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互动交流。想要创建这样的课堂氛围,那么教师就需要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教育水平。教师要在课堂上为学生做好榜样,为学生鉴赏音乐营造良好氛围,通过鉴赏音乐作品,实现学生情操的陶冶,在潜移默化中推动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在音乐鉴赏教学时,需运用自身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调动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鉴赏讨论中来。对于课堂上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不论问题简单与否,教师都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耐心地为学生进行讲解。只有在良好的音乐氛围下,学生方可静心对音乐作品展开鉴赏,为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学生在教师所建立的美好音乐氛围中,通过优美音乐作品的赏析,还可不断丰富自身文化底蕴,提高审美能力。

(四)欣赏音乐作品激发学生审美热情

在初中音乐鉴赏教学实践中,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需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及认知特点将学生感兴趣且具备音乐鉴赏价值的乐曲、歌曲向学生播放。同时在此基础上,以学生审美渴望的激发作为首要前提,完成教学活动的设计,为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创造良好条件。为此要求教师自身需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在海量的教学资源中发现可用作教学素材的音乐作品,并对其中所蕴含的美育资源、美育价值展开深层次挖掘。此外,在音乐鉴赏作品选择时,教师需充分、全面地考虑学生欣赏能力差异、年龄层次差异等诸多因素,向各层次初中生推荐难度适宜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需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因此要求教师需展开长时间的指导,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长时间积累也尤为重要。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重视课堂教学环节的科学合理设计,带领学生逐步展开音乐作品鉴赏、音乐作品理解及音乐审美活动,以此激发学生审美渴望。例如,教师带领学生鉴赏音乐作品《彩云追月》时,可将同名器乐曲《彩云追月》向学生播放,并让学生发表自身感受。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于民族乐器所传达的意境及气韵形成深刻感知,并由此对中国乐器之美形成深切感受,推动学生音乐审美兴趣的逐步培养,实现学生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的强化。《彩云追月》为一首演唱歌曲,是同名器乐曲改编填词所形成的,因此歌曲具备浓郁的民族器乐旋律。教师在学生熟练演唱后,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发掘生活中乐曲的美,可向学生播放《金蛇狂舞》《春节序曲》等乐曲,引导学生鉴赏生活中的乐曲之美,发掘生活中乐曲所蕴含的审美元素,以此推动自身独特审美素养的形成。借助此种教学方式的应用,不仅实现对学生音乐审美渴望的激发,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强化基础增强学生审美感知能力

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为一项长期积累过程,学生需不断思考并整合所积累的音乐知识。初中音乐鉴赏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将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内容、日常音乐教学活动有机融合,是丰富学生音乐知识积累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需有机结合音乐教学活动及音乐基础训练,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审美教育充分感受,不断提高自身审美素养。为此,教师需从如下几方面展开:其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加强学生音乐基础训练。例如,在学生学习认知五线谱时,便可让学生借助边唱边学的方式,对五线谱上所表达的优美旋律形成认知,增强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水平。教师还可引导学生以身体感觉及肌肉反应作为切入点,渗透情感训练活动,借助声势律动的方式,帮助学生对音乐高低起伏形成感受,并对自己情绪变化加以控制,在有节奏的音乐律动中理解音乐,不断提高学生音乐节奏感知能力。其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至音乐鉴赏课堂中,通过多媒体互动音乐课堂的设计,为学生音乐鉴赏营造良好氛围,调动学生视觉感官、听觉感官,深化学生审美体验。例如,在学习歌曲《长江之歌》时,教师可先向学生讲述歌曲创作背景,帮助学生以整体视角出发感知此首歌曲,对作者在创作乐曲时的心境形成了解,使得学生在情感渲染下欣赏作品。然后,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向学生播放《话说长江》纪录片,通过真实视频的观看,帮助学生对母亲河的辽阔形成真切体会,促使学生在强烈的视觉感官、听觉感官刺激下,推动自身审美感知能力的不断提升,推动学生审美能力的不断强化,培养音乐审美素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与审美教育之间的关系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需带领学生感受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优美旋律,从而让初中音乐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对学生进行音乐审美教育时,教师要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音乐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陶冶自己情操,净化自己的心灵,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胥晓妍.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4):82.

[2]于新香.用心聆听,品味音乐———浅谈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5(27):77.

[3]王红娟.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如何开展[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91):152.

[4]张晓丹,盛海明.改革创新高职教育模式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8):44-45.

[5]孔祥玲.初中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有效渗透[J].北方音乐,2014(8):149.

[6]肖园华.关于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与审美教育的思考[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6):83.

升入初中的感受范文10

关键词:快乐学习;初中政治;提升成效

初中生对于政治学习兴趣缺乏,不愿意投入过多的精力,所以,当前的初中政治教学成效低下。对此,初中政治教师应注重在教学工作中开展快乐教学,创设快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促进初中政治教学成效的提升奠定情感基础。

一、创设“快乐学习”气氛,兼顾学生特点

(1)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学成效的根本,也是开展快乐教学的情感基础。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首先,教师应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向学生展示人格魅力,做学生的好榜样;其次,教师应民主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做学生的好朋友;此外,教师还应及时发现学生间的矛盾并加以调解,为学生营造和谐氛围。

(2)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发现学生的发展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不同的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比如,安排思维能力强的学生作为学习小组组长等。只有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才能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

(3)设计快乐教学课件。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观察的好习惯,这样,在设计教学课件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教学资料和资源,如报刊、新闻和网络等,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和剪辑,设计成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丰富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素材。

二、夯实“快乐学习”基础,提升履职能力

(1)提升教学艺术。在教学过程,教师应像是导演,发挥教学艺术的积极作用。所以,教师应从三个方面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首先,应善于借鉴其他教师的成功教学经验,提高自身教学的科学性;其次,应搜集各类教学信息,扩大知识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在教学之后,总结工作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借以提高自身履职能力。

(2)提升掌控能力。在快乐教学模式中,教师应通过各种信息教学手段,设置多个兴奋点,用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使课堂教学保持活跃的氛围。因此,教师的掌控能力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不仅要做到收放自如,还应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和情感渗透,保证课堂氛围在有序中快乐进行。

(3)提升师表魅力。作为初中政治教师,应在快乐教学活动中做好学生的榜样。在工作中,教师应对自己严格要求,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态度温和,要让学生对自己产生亲和力,乐于接近教师,拉近两者间的距离。

三、搭建“快乐学习”平台,优化教学方式

(1)以信息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中政治教学工作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在众多新颖的教学手段中,信息手段以其生动的演示效果和巨大的信息容量,得到了推广和普及。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信息教学手段的增趣和促效作用,比如在进行“诚信做人到永远”教学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播放赵本山的经典小品《卖拐》,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对“诚信做人”有了深入的思考,教学成效得到明显提升。

(2)以相应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在提高教学活动生动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学生的快乐指数,促进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更加深入。

(3)以适当激励手段,增强学生成功感知。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对于成功的渴望极其强烈,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绩方面观察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快乐,感知成功,会更加喜爱学习政治,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提高初中政治的教学成效。

升入初中的感受范文11

时间渐渐流逝,转眼间,我已经快步入初中了。那纯真的童年就如断了线的风筝,越飞,越高,穿过白云,到达了一个充满竞争的环境中了……我已经站在了初中的大门前,就等着它打开了,未来谁也不知道,就如数学里的未知数??“X”,现在谁也解不开。但我爱幻想它,到达心灵的深处,让它一一浮现在你脑海里……

我的想象里??

初中生活是忙碌的。它不像小学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它的所有时间都属于思维,属于书本,属于课堂。它不像小学有属于自己的心灵,因为要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学习里。早自习、行课,再到晚自习,似乎初中生活把时间的一分一秒,都安排得满满的,使我们感到压力,但我们把压力化为动力,成绩一升再升!但是忙碌的初中生活似乎让我们能彻底理解“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道理。

初中生活是快乐的。它能从学习中感受快乐,从紧张中感受快乐,从朋友身上感受到快乐。初中跟小学一样,有自己的知心朋友,只不过他们比小学的更成熟,比小学的更优秀……和几个知心朋友漫步在校园中,阵阵谈笑风生,阵阵忆苦思甜啊!大家都为奋斗了六年终于进入初中而喝彩!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微笑……

初中生活是幸福的,虽然它的幸福不跟小学一样,但它那种幸福是漫游知识海洋的幸福,是有属于自己主见的幸福。每一天,我们都在跟笔打交道,跟书交朋友。遨游知识海洋中,会令自己感受到比小学那个无知的

少年幸福几百倍!这样幸福下去,会令你知识更丰富,头脑更发达!

……

我爱幻想它??初中生活,似乎仰望蓝天,深深幻想,闭上眼,它又出现在眼前。可一睁开双眼,它又溜走了……这就是看得见摸不着的,我想象中的初中生活。

升入初中的感受范文12

一、初中音乐课堂流行音乐教学的现状

首先,受到传统的音乐教学理念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都是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教材的内容就决定了流行音乐很难融入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教学生学习流行音乐。就算学生有类似的想法也会被扼杀在摇篮之中。其次,教师的教学理念十分传统,对流行音乐有一种偏见,认为流行音乐没有展现艺术性,演唱缺乏科学指导,流行音乐的旋律和歌词也没有古典音乐正式,那样振奋人心。因此,很难将流行音乐贯穿到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最后,初中生学习流行乐的热情没有那么高,教师对流行音乐不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采取正确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会导致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理解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教学课堂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社会的发展,很多学生在很小的时候就听流行音乐,流行音乐在他们的心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分量,这对引进流行音乐有一定的帮助。流行音乐在当今社会的传唱度比较高,音乐形式新奇,对初中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接受起来也比较快。教师在将流行音乐引入初中教学的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筛选,选择有积极健康的音乐元素的曲目,提高教学的质量,不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挖掘他们的音乐潜能,让学生在学习流行音乐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主观能动性,充分提升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传统的音乐教学过于死板,教学模式单一,学生长时间受古典音乐等音乐形式的影响,禁锢了思维的发展。流行音乐的引入,将学生带入了一个新的音乐体验模式,激发了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从不同音乐视角去鉴赏艺术,在全新的领域充分发挥想象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初中教学的过程中,音乐虽然不是重点的学科,但是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仍然有重要的作用。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全面的人才,音乐教育提升的是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长时间的音乐熏陶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健康的音乐能促进人的性格朝积极的方向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的素质。

三、流行音乐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的策略探讨

(一)创新教学内容

流行音乐在初中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流行音乐的引入改变了传统的音乐教育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引入流行音乐的教学模块,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创新教学内容的手段有很多。首先,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特点,结合他们学习的实际状况,尊重他们在音乐学习中的意见,在教学中尽量引起和学生之间在情感上的共鸣,不断地进行音乐上的交流,在讨论中增进了解,提升课堂的效率。其次,在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音乐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创作,对音乐有自己的理解,能够从音乐中获取情感意志,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最后,由于初中生年龄的限制,他们的思想意识还不够成熟,对是非判断的能力还比较弱。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尽量引入一些有积极意义的旋律和歌词的流行音樂,这样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跟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被作者的积极一面所影响。

(二)选择积极向上的流行音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流行音乐的形式也在不断改变,流行音乐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将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筛选,选择有积极意义的流行音乐,引导初中生从音乐中寻找情感共鸣,今后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通过曼妙的音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里长大。同时,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听取学生的意见。如果双方在流行音乐的理解和选择上发生分歧,教师要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不能独断专行,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交流发展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

(三)科学设置课程,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在初中音乐教育中引入流行音乐,不是取代传统的音乐,而是二者在交融中发展,流行音乐符合时代的趋势,传统的音乐对人的艺术性的提升更不能忽视。因此,在课程安排上,要进行穿插,以传统音乐为主,流行音乐为辅。同时要提高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改变对流行音乐的偏见,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对两种音乐形式进行授课,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全新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进行流行音乐教学,将音乐通过多媒体播放出来,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理解,充分展现流行音乐的魅力。

(五)选择符合学生心理的流行音乐

不同阶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精神需求也不同。初中生的年纪处于叛逆期,心理上容易受一些波动。这时候青春向上的音乐更加适合他们,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对生活的积极性,这样的歌曲旋律欢快,情感真挚,没有复杂的感情,适合初中生。

(六)运用形式要注意

每一首歌曲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流行音乐也是一样,在创作的过程中作者是注入了一定的情感的。因此,教师在教授音乐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更好地理解流行音乐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