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四川大地震的感人事迹

四川大地震的感人事迹

时间:2023-06-02 09:19:42

四川大地震的感人事迹

第1篇

企业经理地震救灾优秀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5月12日,对中国全体人民来说是一个不会忘记的日子,那是灾难的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灾难降临四川省汶川县,在那里发生了震惊整个世界的8.0级特大地震。地震发生以后,***公司总经理郭巧娇带领全家每天通过各种媒体了解到四川的灾情,知道了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迅速采取强有力措施组织抗震救灾,温家宝总理亲赴抗灾一线统一部署抗震救灾工作。一个个令人揪心的惨痛镜头、一桩桩抗震救灾的事迹报道、温总理一句句令人感动的慰问言语,都让郭巧娇热泪盈眶。

看了这些关于灾区情况的报道后,郭巧娇深深意识到今天恒发得以发展,全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开放政策,社会各界的热心支持,所以企业今天发展了就应该回报国家、回报社会。今天国难当头,作为一位女企业家更应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博大的爱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作出应有的贡献,她迅速动员家人、员工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为灾区捐款、捐物。当看到一些女特警、女医生、女护士、女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险、勇赴一线、连续作战,用她们特有的坚韧、勇敢和爱心拯救生命,抗震救灾,一批批女志愿者接待慰问灾区伤员,积极开展心理辅导,为抗震救灾默默奉献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谱写的一曲曲巾帼赞歌时,郭巧娇知道虽然不能奔赴灾区一线,但作为女企业家更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竭尽全力带领大家为灾区捐款捐物。

郭巧娇召集家人商议有关的捐款事宜,决定在公司开展“情系四川、奉献爱心”活动。首先组织公司全体员工在公司的职工食堂、员工宿舍观看“四川汶川地震灾情”的报道,让员工们及时了解本次四川特大地震灾情,了解社会各界人士、工作者不畏艰险、勇赴一线、连续作战,用他们特有的坚韧、勇敢和爱心,拯救生命,抗震救灾,了解前线人员支援灾区伤员,开展心理辅导的情况,抗震救灾的奉献精神,在公司全体员工中激起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热潮,宣传了抗震救灾前线的先进事迹,弘扬了抗震救灾的无私奉献精神。其次还对全体员工进行工资补贴,增加了员工们的收入,让员工们既能献爱心,又不影响自己的生活。再向全体员工进行“情系四川、奉献爱心”的献爱心捐款宣传活动,号召全体员工尽己所能,为抗震救灾捐款捐物,奉献爱心。20xx年5月15日郭巧娇在公司开展了“情系四川、奉献爱心”的捐款活动,她携家人带头捐款,全体员工也都踊跃捐款,至16日全公司捐款人民币叁万伍仟多元。郭巧娇及时对其进行郭巧娇还在“捐款十元钱,奉献一份爱”为汶川灾区筹建春蕾幼儿园捐款活动中向市妇联捐款1000元,支持自己的先生交纳“特殊党费”,教育孙女、外甥在学校、幼儿园积极参加了捐款献爱心活动。

郭巧娇平时也十分关心员工的生活,在员工生病或家庭发生特殊情况造成生活困难时,她都及时给予慰问补助,如女职工曾某生病时,她及时把她送到医院,并为她交了医药费。在震灾期间,她及时了解工厂是否有灾区籍员工,当了解到川籍员工范德平在此期间生子,她还对范德平进行了慰问。

郭巧娇带领全家、全公司上下员工进行捐款活动虽然只对本次四川的特大灾难尽了一份微薄之力,而由于她带领大家献爱心活动进行行得比较早,感动了周边很多企业与个人,因此他们也都各尽微薄之力纷纷通过各种渠道捐款奉献爱心,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第2篇

由、中组部、总政治部等联合主办的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于 6月1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场报告。7位来自抗震救灾一线的英模人物,为首都各界听众讲述这次抗震救灾历程中的英雄事迹和感人故事。(2008年6月11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感谢网络,让我们这些无法亲临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普通群众,有幸聆听到、观看到首场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并和首都各界听众再一次感受平凡英雄的伟大精神,感受来自人间的大爱、来自心底的感动。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给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但是,灾害无情人有情,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迅速形成抗击地震灾害的强大力量,并取得了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阶段性成果。在这场规模空前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物和群体,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书写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无畏精神,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应该说,在地震灾害中,所有活着的人都是幸运的,而能够走上演讲台的这些英雄们,更是幸运的。他们不但受到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同志,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部长刘云山同志,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同志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而且还成为了我们的民族英雄和时代楷模,成为了新时代中华儿女学习的榜样。

这七位英雄在演讲中,用朴素无华但是饱含深情的语言,为我们演绎和再现了一个个“生死时速”的战斗历程,给每一个场内和场外的听众、观众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在聆听英模报告的过程中,笔者的眼睛一次次地湿润,一次次地被英模们带到那令人难以忘怀的救灾现场……

生命诚可贵,奉献价更高。在大灾大难面前,英雄的中国人民没有倒下,伟大的中华民族没有屈服。生命的意义和人性的光辉在灾害面前得到了尽情绽放和升华。面对生死考验,无数的人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这里有我们的军人、公安战士、老师、学生、医务人员、干部、群众、记者......他们都是可敬可亲可爱可歌可泣的中国人!巨震面前让世界看到了我们有强大的祖国和伟大的党!有压不垮的中国人!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无私奉献的中国人!勇往直前的中国人!我骄傲,因为我是中国人!

这七位英雄,只是抗震救灾英雄谱中的一小部分,但是正是因为有了如此可亲可敬舍己为人的老师和那些可爱而又坚强的同学,有了如此镇定、从容、自信的指挥将才和顽强拼搏、不抛弃、不放弃的救援人员,有了舍小家顾大家的无数的无名英雄,才让我们真切看到了灾难中的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彰显了一种无畏而又不屈的民族精神,从而折射出了一个民族的伟大,一个国家的坚强。

泪坠落,落下的是感动。爱纷飞,飞的是子弟兵的尽责,是国人的爱,更是中国的希望!在国家面临危难的时刻,我们的英雄站了出来,挽救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在人们最需要的时候,我们的英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向我们的英雄致敬!他们用热血托起了生命的方舟。在灾难中雄起,在感动中雄起,四川加油!祖国加油!让我们更加团结起来,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7位来自抗震救灾一线的英模人物,在这场规模空前的抗震救灾斗争中,临危不惧、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团结互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时代壮歌,为伟大的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弘扬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让我们记住这7位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他们是,四川省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师生共铸爱的丰碑;武警某师参谋长:31小时生死挺进震中汶川;广东省抗震救灾医疗队刁冬梅:白衣战士托起生命希望;都江堰市向峨乡党委书记罗鸿亮:震不垮的战斗堡垒;成都公安消防支队支队长孙国利:不放过每一个角落,不放弃每一个生命;某陆航团政委张晓峰:为灾区人民架起空中生命通道;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泉灵:汶川,向世界报道。

灾难过去,而感动常在;报告结束,但精神永存。含泪聆听完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笔者思绪万千、豪情满怀。相信每一个中华儿女在抗震救灾英雄模范事迹的感召下,将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转化为推动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贯穿到日常的工作学习中,落实在具体行动上,体现在各行各业的优异成绩。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开拓进取,为夺取抗震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3篇

今天,在汶川特大地震过去半年,抗震救灾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的时刻,在我们年底各项工作极其繁重的情况下,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全面总结我省援川抗震救灾工作,表彰在抗震救灾斗争中表现突出的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号召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质,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在继续做好重点支援四川宝兴县的同时,为推动海南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刚才,省委副书记*同志宣读了表彰决定,对海南消防总队等57个单位和牟光迅等99名同志分别授予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海南消防总队总队长苏一愚代表先进集体作了发言,省地震局局长牟光迅、海口龙华区遵谭镇遵谭村委会卫生室医生王智学代表先进个人作了发言,他们的事迹令我们感动,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今天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是我们全省各行各业、社会各界参与抗震救灾中的杰出代表,但同时我们还有许多单位应该受到表彰,还有许多优秀人物应该得到嘉奖,还有许多感人的事迹和许许多多的无名英雄值得赞颂。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代表卫书记,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四川灾区人民作出突出贡献的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向慷慨援助灾区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一并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汶川地震发生后,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支援灾区抗震救灾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快速反应,紧急行动,全面动员。5月13日,省委省政府成立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工作办公室,统筹协调援川救灾事宜,全力以赴开展各种救援、捐赠和支援重建工作。

第一,我们海南省是在第一时间组织了专业救援队伍,展开了高效率的救援工作。灾情就是命令,挽救生命十万火急。地震发生当晚,我们就组织了包括地震专家、消防队员、医疗机构人员等54人组成的第一支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5月13日到达四川地震灾区,这是全国最早抵达四川灾区的省外救援队伍之一,也是全国第一支开进北川重灾区的专业救援队。随后我省还陆续向灾区派出救援队、卫生防疫队11批共468人。虽然我们救援队伍人数不是最多,设备并非最好,但是大家豪情满怀,斗志昂扬,在援救过程中,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搏斗,英勇奋战、屡创挽救生命的奇迹,一共从废墟中抢救出21名幸存者。其中,救出了被困达90小时以上的幸存者8名,1名被困139小时受困者得到成功获救,更是创造了我国地震救援史上的奇迹。我们的救援队实现了救援队平均救人最多、被救人员二次伤害最小、救援队员本身无伤亡的救援目标,是全国救援效率最好的队伍之一。我省救援队与救援队协同作战的科学施救方法,灾区指挥部和中国地震局领导充分肯定,称为“海南救援模式”,并且被其它救援队伍所借鉴和推广。

第二,我们迅速组织了大规模捐款捐赠活动,与灾区人民共渡难关。地震发生后,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发出紧急通知,广泛开展募捐活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五大机关率先垂范,带头捐款。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也积极响应号召,视灾区群众为亲人,视支援灾区为己任,从城市到乡村、从地方到部队、从街道到学校,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震救灾捐款捐物热潮,捐款活动人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长、数额之巨、影响之深,都是海南历史上空前的。全省共计捐款3.05亿元,捐物三千多万。源源不断的捐赠汇成了爱的海洋,流向了灾区。全省各族人民以实际行动,表达了特区人民与灾区人民血浓于水、共克时艰的同胞情谊。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提出表扬的是,我们全省各级民政组织、各级红十字会,还有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全省捐款捐物活动中,全力以赴,高度负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出了突出成绩。还有海航集团,作为我们本土的优秀企业,除了捐款捐物,坚持免费安排运力优先运送救灾物资和人员,将所有的涉及成都航线的飞机都调整为大型飞机,全力优先保障,克服重重困难,无条件迅速落实对涉及抗震救灾的物资、人员运输保障任务,共执行抗震救灾航班98班。南航海南公司在得知我省第一批救援队伍无法返回的时候,立刻紧急安排4个班次的救灾专机航班,到重庆接返我省第一批救援队,到成都接送80名儿童来海南疗养,等等,这些事例都体现了我们海南各个企业所具有的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

我们还加强了对救灾募集资金的管理使用,专门制定了救灾款物的管理使用办法,确保每一笔救灾款和救灾物品、每一份爱心都及时送给灾区人民。

第三,我们省主动请缨,重点支援四川宝兴县的灾后恢复重建。抗震救灾进入恢复重建阶段后,在国家没有分配给我省对口援建任务的情况下,省委省政府主动向党中央、国务院要求重点支援四川宝兴县的恢复重建,为国家分忧,为灾区人民尽力。我们成立了海南省支援宝兴县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先后派出由民政厅、建设厅、教育厅、卫生厅和省红十字会组成的工作组,赴宝兴进行实地调研,协商灾后重建工作。7月16日,海南省政府与宝兴县政府签署重点援建协议,决定投入捐款资金1.5亿元,重点支援宝兴县一所中学、两所小学和一家医院等四个项目的重建工作。目前,援建项目正在有序进行。此外,我们提前15天完成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给我们下达的支援四川灾区4330套活动板房建设任务,受到了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高度赞扬,也受到当地政府和灾区群众的高度评价。

第四,我们举全省之力支援灾区,为灾区排忧解难。在灾害面前,全省各界不分前方后方、不论力量大小,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形成抗震救灾的强大合力,表现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秀品格。省援川办作为中枢指挥协调机构,从成立之日起,就24小时值班,夜以继日,及时协调解决援川抗震救灾中的种种困难。每支救援队出发前,省援川办和有关部门都对队伍的工作和生活作出周密安排,千方百计做好一线救援队的各项补给保障。在队员返回海南安排全面体检、赴省内景区进行休假疗养,充分体现人性化关怀。全省宣传部门,特别是海南日报、海南广播电视台和中央驻琼新闻单位等媒体,加大对抗震救灾的宣传报道力度,还积极策划和开展社会捐助活动,为抗震救灾鼓劲,为灾区人民加油,极大鼓舞了全省人民支援灾区的热情。教育部门,以最快的速度对全省川籍学生进行摸底,对受灾的13名学生给予免除学费,822人减免50%学费,还开展了对受灾地区学生的心理辅导。海南广播电视台、省旅游局和团省委联合举办了“爱心呵护.阳光行动”,组织安排灾区的孩子来海南接受心理疗养,人劳部门为川籍农民工回家探亲提供种种便利条件。全省各市县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各派,各群众组织以及社会各界都视救灾为神圣使命,倾力支持,无私奉献,共同谱写了我们海南省援川抗震救灾的壮丽诗篇。

海南全省人民在支援四川抗震救灾中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也受到了受援地党委、政府和灾区人民的高度称赞。四川省副省长张作哈在海南重点支援宝兴县灾后重建签字仪式上6分钟讲话中3次鞠躬,感谢海南一片深情厚谊和一腔大海般的爱心。宝兴县人民政府更是在县城竖起了“感谢海南人民,宝兴人民知恩诚谢”宣传牌子。除了今天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以外,许多单位和个人还受到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国家有关部委的表扬。海口特警队286名队员,被公安部誉为“最令人振奋的特警队”,在离川返琼的时候,当地老百姓自发送行,依依不舍;10月9日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海航签派控制中心荣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海南日报记者李英挺、省消防总队班长郑阳武、海口市公安局民警温黎明荣膺"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不仅仅属于他们,也为海南增光,添彩。这些感人至深、可歌可泣的事迹,展现了新时期特区人的坚韧不拨、勇于挑战的精神风貌和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高尚情操,为海南特区又增添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当前海南正处于加快发展的上升期,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任务很重。全省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使之转化为继续全力支援宝兴县重建家园的实际行动,转化为齐心协力推动海南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的强大动力。

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把全省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汇集到推进海南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来,为创造绿色、文明、繁荣、和谐的海南而共同奋斗。

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要“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我们要冷静分析形势,主动应对挑战,坚定发展信心,扭住发展不放松,积极探索符合海南省情和发展阶段的发展思路,丰富和完善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加大项目投资力度,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第4篇

关键词:四川;旅游;地震;重建

5·12汶川特大地震以后,四川旅游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按照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地震给四川旅游带来的经济损失超过500多亿。而在此之前,四川旅游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增长期,占全省GDP总量的10%,是四川的支柱产业之一。但一场灾难,使旅游业瞬间跌入低谷。如何重塑四川旅游形象,恢复四川旅游,重现往日生机,是灾后四川经济重建的重中之重。

一、四川旅游重建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1.被损文物的修复工作

在这场地震中,四川地区许多沉积千年的人文历史古迹遭遇了一场大劫难。正如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赵川荣所说:“这是建国后对文物造成损失最大的一次天灾。”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沉淀,历史贵在真实。文物的修复和重建应尊重历史、尊重原貌,应严格按照国家文物保护法中对于文物修复的相关规定,做到“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技术”的要求。不能仅仅只是表面上的“修旧如旧”,以简陋的现代方式搞仿古。而是汲取传统建筑的智慧,从里到外都要汲取传统的精华。坚决避免为了赚取旅游收入,而将所有震毁的文物都修建如新,作为灾区复兴和旅游招财的文化道具。

另外,此次地震,四川文物受损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文物部门缺乏保护意识。有些文物收藏单位的设施不完备,同时,对文物建筑和文物保管、陈列、展示工作的防震措施也缺乏具体要求。因此,灾后传统建筑的修复一定要提高抗震防震技术含量,增强抗震性能;对于文物的保管、陈列和展示要强化防震措施要求。

2.避免短期行为和重复建设

四川旅游业的灾后重建修复应统筹规划、全面考虑,要避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受破坏旅游景点的修复和重建,要请相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按照文物、景点受损坏程度和重要性进行整体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有计划的进行。汶川地震后,国务院已迅速出台了历史上第一部针对区域性灾难的行政法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家旅游局和四川省政府也联合制定了《汶川地震灾后旅游业重建规划工作方案》,条例和方案对四川灾区旅游业生产力布局和结构调整进行了全面安排,提出了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的空间布局、主要内容和重点项目,提出了灾后旅游市场恢复发展的措施及规划实施保障要求。为灾区有利、有序、有效地做好重建工作,提供了依据和指导,是四川地震灾区恢复生机,重建旅游业的重要制度保障。

3.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川许多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和生态比较脆弱的山区,自然环境极易受到破坏。因此,四川旅游的重建必须立足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规划设计和旅游开发,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人和自然的关系。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 应注意对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生态较为脆弱景区的重建,需要对生态环境进行再次评估。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遵循生态保护为主,适度开发为辅的原则。避免过度性、掠夺性的开发。严格控制容量,突出生态旅游特点。做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促进四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四川旅游恢复与重建的对策建议

1.以重建为契机,推进四川旅游产业升级

恢复不是简单的复原,而是要在重建中实现提升。以重建为契机,解决和克服以往四川旅游发展中的问题,推进四川旅游产业升级。

四川虽然是我国的旅游大省,但长期以来,四川旅游是以低档次的旅游产品吸引低产出的游客,这虽然也能带来丰厚的旅游收入,但其代价是对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难以承受的压力,有时甚至是破坏。根据旅游行业的发展规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旅游消费也将呈现出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转变、低端旅游向高端旅游转变的趋势。人们对精神的需求和对生活质量的需求是无限制的,因此,休闲旅游的发展潜力也是无限的。四川地区自然风光优美秀丽,人文资源优势突出,民族风情独具特色。灯会、花会、转山会、赛马会、火把节等民族节庆丰富多彩;川菜、川酒、川茶更是享有盛名,因此四川发展休闲旅游的潜力巨大。震后部分重建景区或新建旅游区可以充分考虑到这一趋势,在产品体系设计上将重心放在休闲度假和体验旅游上。使四川实现从观光游向观光、休闲、度假“三位一体”转变,促进旅游产品转型、产业升级。

2.加强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

旅游应急管理主要在于防止和降低旅游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从而保护组织和人们免受损害。此次地震提醒我们,危机离我们并不遥远,做好危机的防范工作是四川旅游重建的重要内容。其中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次地震暴露了很多景区在抗震基础设施建设上存在问题。重建过程中我们需要吸取这个教训。建设抗震性强的旅游基础设施,通过完善的防震措施、防灾通道、紧急避难所等增加游客安全感,减少旅游中发生意外的风险。第二,制定危机事件事前应急预案。事前应急预案主要是针对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性而制定科学而有效的应急及救急机制。景区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可能出现的严重事件或重大的灾害风险等紧急情况,进行重点控制和防范,如实行各旅游景区全天候专人值守、险情巡查、灾情速报、配备经验导游等措施,尽可能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并保证景区在危机事件发生后能够迅速按照预案实施救援。第三,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及时捕捉和收集可能引发危机的一些征兆,并对可能发生的危机做出预测和判断,及时向相关部门和游客发布危机信号信息。第四,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渠道。建立以电话、无线电通讯、国际互联网、电视和基层广播、景区显著位置的电子广告牌等为发布手段的信息网络,即时向游客发布危机信号信息,并使信息尽可能覆盖可能受影响的群体。

3.利用地震资源,打造新的旅游项目

“5·12”地震灾害后,温家宝总理站在北川县城外的一块高地上,眺望着满目疮痍的城镇说,我们要再造一个新北川,这座老县城可以作为地震遗址保留,变成地震博物馆。地震虽然使四川遭受严重的损失,但也形成了一些特色旅游,四川地区可以把这些特色旅游资源充分开发,为四川打造新的旅游亮点。这类旅游资源的开发除了经济收益以外,还有以下的作用:第一,爱国主义宣传。在纪念馆内,展示地震遗迹、遗物、遗存,展现抗震救灾感人场景与事迹,使广大游客了解来自社会各方艰难而无畏的救援行动,感受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精神,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华民族的伟大;第二,科普教育。作为地震灾害发生地,灾区许多地方具有开展科学教育的价值,可以利用地震遗迹向游客宣传地震知识,提高游客在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能力;第三,地震体验。建造地震体验馆,再现地震的情景,游客通过亲身体验,可以感受地震的威力,以此提高大家对地震的警觉度和重视度。此外,通过吃“救灾饭”、住“救灾篷”、走“救灾路”、听“救灾事”等形式,切身体验救灾的艰辛,领悟人生的意义。

4.采取有效措施,恢复游客信心

虽然地震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但受地震、余震及震后次生灾害的预期影响,很多人对来四川旅游还是有恐惧和不安心理。这种心理的负面影响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也是四川旅游业走出困境的最大障碍。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重建游客信心:第一,加大舆论宣传。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媒体向海内外游客多做正面信息的宣传,减少负面信息的不利影响。通过真实、科学的信息使广大游客相信四川旅游是安全的,解决信息不对称、消除游客安全顾虑;第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媒体聚焦四川的机会,巧妙借助媒体宣传的契机进行事件营销,向全世界传播四川旅游的新形象;第三,邀请境外旅行商和媒体考察团入川考察,让他们实地考察震后旅游景点,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使宣传更有说服力;第四,推出优惠旅游措施,泰国在普吉岛海啸之后,为恢复旅游、吸引游客,他们的航空公司、酒店、旅行社、景点携起手来,对来访游客实行了长达一年的旅游优惠。四川也可以仿效泰国的做法,联合旅游交通、饭店、景点等部门,推出一些优惠措施和优惠的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到四川旅游。

三、结语

地震使四川旅游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震灾聚焦全球媒体目光的同时,也给四川旅游的推广创造了机遇。依照国际经验,特大灾难之后,作为“眼球经济”的旅游业也能有巨大的发展机遇,如泰国在东南亚海啸之后,云南丽江在大地震之后,美国在“9·11”事件之后都把旅游业作为优势产业,取得了成功,实现了旅游业的快速增长。因此,四川也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时机进一步拓展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把地震灾难转化为机遇。

参考文献:

[1]罗哲文.灾后文物修复和重建应遵循的原则[J].城乡建设,2008,(7).

第5篇

“5·12”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灾害。灾后恢复重建涉及范围广,建设规模大,施工难度高,堪称人类救灾史上罕见的浩大工程。

三年多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党政军民的大力帮助下,四川省委、省政府率领全川人民,穿越灾难,坚韧奋进,凝聚和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创造了抗震救灾的奇迹、灾后重建的奇迹和加快发展的奇迹。

据初步统计,2008―2010年,川报集团各媒体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题材新闻报道获中国新闻奖3个,省新闻奖及省级党报、省级晚报新闻奖70多个,25次获中央有关宣传主管部门刊物肯定。在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历程中,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打赢了一场川报集团历史上规模空前、难度空前、持续时间和传播空间空前的重大新闻宣传战役。

特征与能力

打赢猝不及防的遭遇战,检验和提升了党报集团的快速反应与新闻应急处置能力。在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面前,掌握新闻应急处置的制胜权,关键要抢占社会舆论的制先权。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当天,集团各报刊网站即派出精兵强将,奔赴抗震救灾一线。地震发生次日,《四川日报》就推出以“万众一心抗震救灾”为主题的6个特刊版,立即对抢险救援情况进行了强势报道。

打赢规模空前的总体战,检验和提升了党报集团的决策力、组织力、指挥力和执行力。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新闻宣传实践,是对集团化规模化作战能力的集中考验。在集团党委领导下,旗下各媒体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在报道层面上,实现宏观、中观、微观全方位覆盖;在传播方式上,实现报纸、网络、手机等媒介终端深度融合;在宣传手法上,活动策划与新闻策划相互促进;在呈现手法上,努力实现全方位、全时段、全景式、全媒体化报道。由此,在集团层面形成了一个整合优势资源、聚合各种手段的强大宣传平台。

打赢主动出击的进攻战,检验和提升了党报集团的新闻创新能力。在这场重大新闻宣传战役中,集团各报网不断创新策划视角、创新报道手段、创新载体运用,宽领域、多创意的“自选动作”比比皆是。在“5·12”三周年这个重要节点,《华西都市报》推出“三年立川”全图景珍藏特刊,充分运用各种镜头语言,以海量的图片故事和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在探索报纸图像传播新模式的同时,极大提升了主题宣传的整体效果。集团全媒体中心在全国网络门户中率先探索多地同步网络直播,联手国内多家主流网站,在“5·12”三周年当天推出5地12小时大型网络直播节目《奇迹》,以线上线下的真情互动吸引了百万网友的热情参与。

打赢不同阶段的攻坚战,检验和提升了党报集团采编队伍的整体实力。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历程,大体可划分为抢险救援、安置群众、灾后重建三个阶段。从突发应急的出动,到特色彰显的策划,从以高质量的言论占领舆论制高点,到以高关注的活动拓展传播影响力,我们经受了三个阶段的磨砺和考验,采编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实力得到集中展示和快速提升。

路径与理念

概括起来,即坚持“六个结合”、树立“三个理念”。

报道对象上,追求高端与基层结合。在“5·12”三周年的大型宣传战役中,《华西都市报》记者走进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专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四川日报》记者飞赴北京,专访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负责人,通过他们的视角,解析“四川经验”、评说“中国奇迹”。同时,《四川日报》推出“驻村报道”系列,20多位记者进驻10个重灾村,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给广大读者奉献了一组组充满泥土气息、草根元素的特色作品。

报道领域上,追求点与面结合。几年历程波澜壮阔,大事要事不断,新闻素材众多,如何客观真实地进行记录?我们的做法是,既要史存全景,也要观照个体;既要宏大叙事,也要微观走笔;既有纵深感明晰的史实性铺展,也有可读性较强的故事性呈现。体现在川报集团的新闻报道中,既有大事记、全景报道的恢宏大气,也有《地标重生报告》《我们这三年》的细致入微。

报道方式上,追求动与静结合。新闻宣传既有主题策划,也有活动营造,力求动静结合、动静相宜,增强舆论引导的有效性。“5·12”三周年重要节点,集团各报网既推出了精心策划的系列新闻专题,也组织召开了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新闻出版工作研讨会,推出了“党报联动·请恩人再回四川”“微博接力看四川”等活动。从结果来看,系列活动的开展使新闻报道更加有声有色,而深度理性的专题报道又为活动开展集聚了较高人气。

报道重点上,追求深与广结合。高度重视思想传播、观点传递,是纸质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我们在深度上下足功夫,推出了多篇有分量的编辑部文章、“蜀平”系列政论文章等,喊响观点,引导舆论。与此同时,拓展广度、扩大厚度,无论是地域、人群、行业、战线,还是产业重建、生态重建、文化重建,都力求眼界广、梳理细、覆盖全。

第6篇

››走进高三 教师代表演讲››爱国爱校,先从唱响国歌开始 中学第四周国旗下讲话...››尊重他人 善待自己 国旗下讲话››高三5班国旗下讲话和宣誓››毕业寄语 国旗下讲话››期末考试,你准备好了吗 国旗下讲话 文 章来源免费 教育 w ww.Edu wg.Co m文稿网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今年9月是第5个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今年的主题“学习英雄年,权扬抗震救灾精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我们不会忘记,5月12日,下竿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汶川、四川、中国面临突如其来的特大灾难,在大灾面前,汶川挺住、四川挺住、中国挺住。表现了中华民族大灾难面前英雄无畏、坚强不屈、空前团结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我们曾经激动,8月8日至8月24日第29屈北京奥运会,中国向世界兑现了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庄严承诺,两个奥运都是有史以来空前安全有序、精彩纷呈的“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传遍了五大洲,奥运圣火以激情点燃火焰化作绚丽的彩虹,连续起浓厚的友谊,传递出人间的大爱,两个奥运展示了中国的实力、展示了开放的中国形象、展示了中华民族团结、友爱、坚强、拼搏的伟大精神。

5月12日抗震救灾和成功举办两个奥运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我们学校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上学期,曾还给七、八年级(现已八、九)年级的学生,我们积极开展网上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和“抗震救灾”优秀少年评选活动,本学期我们开展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公布奖词的撰写,各班还利用班会或讲故事或诗歌表演、宣讲抗震救灾事迹,从中受到极大的感染,在体现奥运精神方面我们开展奥运伴我行读书证文活动,我们喜获南湖区优秀组织讲,我们还集中宣传奥运冠军感人事迹让奥运精神,中华民族的拼搏精神,贯彻于我们的学习、生活、展开我们学生的精彩、我们班级的精彩,我们学校的精彩。

当然面对我们现实生活,面对学习,还有很多的不如意,还有很多很多的困难,买牛奶会遇到含有毒的三聚氰氨,回家时,可能锅子是冷冰的,屋子是冷冰冰,也许父母的脸是冷冰冰的,在学习时,也许会遇到许多自己所不懂的问题,学习成绩总是徘徊不前;在同学中,也许暂时找不到能知心交谈的朋友,把什么话都憋在肚子里,在家里在学校也许会受到来自父母的、老师的、同学的许多委屈。同学们,人生下来就是与苦难作斗争的,没有困难就没有生活,唐僧去西天历尽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我们只要勇于面对现实,时候想着自己的身份,如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林浩在灾人时想到“我是班长”就会肩负起责任战胜困难取得应有的成果。

北京奥运会主题歌唱道:“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让我们都加油去超越自己”,我们余新镇中学的每个学生人人都有理想,坚信山那边是海,不怕翻过一座山后看到的依然是山,只要我们不断翻越鼓起勇气不断超越自己,一座座大山都会变成我们脚下的泥丸,任何奇迹都会被我们的创造。

奇迹是属于有道德、有良知、有责任感的人。

>>《民族精神教育—— 第三周国旗下讲话》

第7篇

关键词 突发性灾难事件 党报 舆论

中图分类号 210 文献标识码 A

On the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and the Concerned Influence of the Party

Newspapers in the Emergent Disastrous Events

――Taking the Reportings of Sichuan Daily in 5・12 Earthquake for Example

Jiang Ying

(Province-level Party School of Sichuan Province Committee, Chengdu 610017)

Abstract The emergent disastrous events are of emergency, unpredictability, and disaster, so it is focus of the public’s attention. Acting as the channel of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s’ voice, the party newspapers keep under surveillance on the whole society, tell the public kinds of information, and guide the public opinion, etc. In the complex public opinion circumstances,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party newspapers to execute the ability ofguiding the concerned public opinion and making influence on the public so as to make the earthquake relief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society. The paper takes the reportings of Sichuan Daily in 5・12 earthquake for example, and analyzes the questions mentioned above.

Key words emergent disastrous events party newspapers public opinion

突发性灾难事件报道,历来难度较大。由于灾难的突发性、不可预见性,以及对人民生命安全、国家财产安全带来的巨大影响,使其被受众高度关注。此时媒体所面临的舆论环境十分复杂,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引导,社会舆论就可能转向消极方面,而舆论支持往往牵动救灾的全局,关乎社会的稳定,影响巨大,因此舆论引导非常重要。

党报作为党的新闻宣传主阵地,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同时也是传媒重要的组成部分。党报的公信力与影响力是任何媒介无法比拟的。因此,党报的舆论引导在突发性灾难事件发生时显得尤为重要。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突如其来的灾难瞬间让人们处于极度的恐慌之中,纷纷将目光投向传媒,期望从媒体那里得到答案与安慰。此时,网络、电视、广播、手机等媒体都以最快速度了地震的准确消息,使民众对地震的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暂时满足了民众对信息的极度渴求。报纸由于自身的特质限制,在这一时刻并未显现优势,但第二天各大报纸就开始发挥了纸媒的特长,以大量的版面和篇幅对大地震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有系统有深度的详尽报道,及时传达了党和政府声音,准确地反映了灾情民意,宣传弘扬了抗震救灾中的感人事迹,涉及到了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体难以到达的领域,立体感很强。成为党和政府与公众之间不可或缺的桥梁。

党报更是以自己高度的责任心,强烈的使命感,以公信、权威、广度、观点详尽,及时、准确、全面、深入、真实、客观凸现的报道,为抗震救灾斗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极大的鼓舞了广大群众战胜灾害的信心和勇气,凸现了党报强势舆论引导的能力,发挥了主流媒体巨大的影响力。

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央级党报围绕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的主线,权威抗震救灾的最新动态,及时传达党中央、国务院的深切关怀,弘扬讴歌了抗震救灾中的英雄事迹以及灾区人民的坚强不屈,起到了引导舆论、鼓舞士气的积极作用。

地震主灾区的省级党报《四川日报》更是在第一时间迅速反应,灾情,配合救援。大地震的第二天,就用了5个整版报道了大地震的消息,推出救援、亲历、人物等9个专栏,从5月13日到5月21日,《四川日报》共刊登了762篇和大地震有关的报道。

《四川日报》在5.12汶川大地震的整个报道中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注重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以多种创新应对各方关注的热点,充分发挥了党报作为主流媒体强势引导舆论的能力。

一、找准定位,体现权威

在抗震救灾新闻大战中,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以其及时、形象、海量和互动的优势尽占先机。《四川日报》则在尽可能及时之外,扬长避短突出自己公信力强,权威性高的优势。准确地传达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声音,突出总书记、总理等中央主要领导人的活动报道,展示党和政府对灾区人人的深切关怀和抗震救灾的坚定决心。如5月13日头版的“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最重要的是镇定信心勇气和强有力指挥”、“要把救人摆在第一位”,第二版“党和政府与灾区人民心连心”等报道传达出了党和政府视人民生命高于一切的信念。这些报道尤如一针稳定剂,使灾区民众得到很大的安慰。

大灾面前容易谣言四起。《四川日报》发挥自己公信力强的优势,通过及时刊发党和政府的权威声音,用真相击破谣言,及时地稳定了民心和社会秩序,疏导和消除了群众的恐慌心理。如《四川日报》5月15日B2版“追击谣言之源”、“危险化学品爆炸?没这回事”、“谣言制造者被警方挡获”就是针对各地出现的自来水被污染等不实消息,出现市民抢水情况而发出的权威声音,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5月16日的报道“放心,紫坪铺大坝安全稳定”,5月19日“堰塞湖近期不会出现重大险情”,5月21日“地震灾区未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等报道,由于及时、公开、透明,都有效地阻止了谣言的散布,引导了公众的情绪,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让真相跑在谣言的前面,引导了舆论,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反响。

二、以情动人,以人为本

纵观四川日报抗震救灾的报道,大量的篇幅都体现出现代传媒所倡导的人文精神。突出贴近性,增强感染力。5月15日“他是真正的英雄”,5月16日“萝卜寨的悲怆与自救”,5月17日“床单制成一根绳,神奇救出一群人”、“少休息一分钟可能多救一个人”,5月19日“孩子没有了我们爱其他人吧――女民警蒋敏的人生抉择”、“灾难中,有一种境界叫坚守”、“警察妈妈哺乳灾民婴儿”以及诗歌“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这些稿件字里行间都饱含着记者的真情实感,在弘扬抗震救灾英雄事迹和受灾群众的坚强的同时更注重闪现他们人性的光辉,感人至深,令人动容。

三、发挥优势,先声夺人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标识着媒体思想的深度与高度,代表了一个媒体的水平。受众在满足其对新闻信息的消费需求之后,还会希望媒介提供意见性信息。因此,评论是实施舆论引导的重要工具,影响力十分巨大。在抗震救灾的报道中,四川日报注重纸媒评论的优势,充分发挥党报评论在提升舆论引导力上的作用。5月13日,即震后第二天即刊载本报评论员文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胜特大地震灾害”,5月17日的天府时评“让生命奇迹多些再多些”;短评“爱心在全球共振”,5月21日本报评论员的文章“英雄本色时代壮歌”,5月22日“最顽强的坚持需要最坚强的信心”。这些评论观点鲜明,有着很强的思想性和针对性,促进了抗震救灾工作的进行,鼓舞了人民抗震救灾的决心和勇气,在抗震救灾斗争中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四、与时俱进,注重创新

《四川日报》抗震救灾的报道在视角上、策划上,力求创新,使得报道精巧独到,深入而有立体感,增强了感染力和吸引力。在选题策划上多视角、多角度,点面结合。如5月27日B1版的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特别报道“众志成城――社会各界全力投入抗震救灾纪实”栩栩如生地展现了抗震救灾中各路援军、灾区人民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壮丽景象,也展示了全国各地、社会各界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长篇政论《四川抗震救灾百日启示录》将时间、空间、人物多角度、多视野展示在读者面前,进行式报道与聚焦式报道有机结合,体现出了报纸选题、策划上的独具匠心。

第8篇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5.12事件有感

朝霞中,看着红日冉冉升起,校园的五星红旗在风中徐徐飘动,鲜红的颜色如血,更如一团熊熊的烈火在燃烧。生命,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但,它却只有一次.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需要我们用心呵护.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我们首先要注意身体的安全和健康,懂得远离危险,防范侵害. 此时的我,不禁想起那场8级的四川大地震, 那一个个无辜的生命,那一双双无助的眼睛……

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8级大地震。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横祸,已给四川带来了巨大的损失。2008,我们热烈期待的欢笑与阳光,却不料被一路风暴阻隔。“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抗震救灾牵动着亿万陇原儿女们的心。

生命是脆弱的,但也是幸福的。我可以一路上感受天地灵气,草露清清,云儿浅浅,碎风点点……让生命简单的延续。而那些莺莺燕燕,已不再是一种繁荣美丽。四川那8级的大地震,使一位位花样年华的少年,一位位年过花甲的老人等6万多人丧失了生命。这惊人的数字,不禁使每一位同胞的内心一震。许多人在看四川抗震的报道时,鼻头不禁一酸,泪留满面。“虽然我们不是四川人,但是我们都是中国人!”在这一时刻,不正正验证了这句话吗?人们都渴望天佑,但也深知“天有不 之云”。日本大阪华人企业家在捐赠后接受采访说:“我可以少吃一口饭,少喝一口水,也要挤出钱来救助祖国灾难中的同胞。”因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已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千千万万海外侨胞的心声啊!

有一位小孩已被倒塌的房屋埋在地里死亡了。但他的手中还紧紧地握着一支笔,深深地透露出他还不愿死亡,他要读书啊!一日一夜,一明一灭,一生一死。说不清道不白,最是生死临界的感觉。高尔基曾经说过:“书要算人类在走向未来、幸福、富强的道路上所创造的一切奇迹中最复杂、最伟大的奇迹了。”难道着不是真理吗?

地震无情人有情,这场地震给灾区的同胞们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和痛苦,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中国人民在经理了今年初的重重灾难后,面临再一次的严峻的考验。自然灾害突如其来,但人人都慷慨解囊。正如旅美著名作曲家赵宝昌1991年即兴写的《赈灾歌》所唱:“赈济我骨肉同胞,炎黄子孙情谊重,岂在你钱多钱少。”

同学们,让我们伸出温暖之手,为受灾的人们献出一片爱心吧!你的爱心可以为处在风雨中无家可归的灾民送去温暖,可以救助因灾难而失学的孤苦伶仃的孩子们,让他们感受到他们并不孤单,感受到我们社会大家庭的关爱吧!

第9篇

整整两年了。那猝然而至的地动山摇,举国上下的生死营救,以人为本的国家信念,万众一心的民族精神,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影像,仿佛就在眼前。

再次值此这样特别的一个时间节点,我们倍加思念逝去的亲人,倍加感怀无私的支援。我们手捧白菊,深切缅怀地震中遇难的同胞和在抗震救灾斗争中英勇献身的烈士;我们胸怀感恩,深情致谢来自四面八方的无私援助和无疆大爱。

这两年,四川穿越灾难,坚强重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在全国党政军民的倾力支持下,坚强的四川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不畏艰险、艰苦卓绝,战胜了一次又一次困难,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夺取了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重大胜利。这片曾经累累伤痕、满目疮痍的土地,如今处处春意勃发、生机盎然。

这两年,四川浴火重生,凤凰涅。面对历史上少有的遭遇和处境,少有的困难和考验,少有的压力和责任,少有的关注和关切,少有的坚强和奋起,四川自信自立,不屈不挠,奋勇前行,省委及时作出“两个加快”的重大部署: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这是四川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诤诤宣言,是四川感恩奋进主动出击的冲锋号角,是四川动能的集聚爆发,是四川精神的集中体现。

翻开昔日中国灾难史,大难之后往往继之大乱;纵览世界过往救灾史,大灾之后往往乱象频生。但回首四川这两年,我们一路走来,谱写的是一曲曲愈挫愈勇的重建壮歌,绘就的是一幅幅愈描愈新的新生画卷,这无愧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一个成功抗击自然灾害的典型范本。

这两年,一段光辉灿烂的抗震救灾历史,一首雄伟壮丽的恢复重建诗篇,必将撞出时代的最强音,永载史册。

汶川特大地震以最极端的形式磨砺川人风骨,铸造坚强四川。擦干眼泪,挺直脊梁,大智大勇,700多个日日夜夜成就一部刷新四川历史的重建传奇

坚强是蜀人的秉性,代代相传,世世不息。中华五千年,成都是唯一没改城名、没迁地址的城市,即便它曾一次又一次地被摧毁,甚至“十室九空”、“举城瓦砾”,都没屈服,仍然笑傲世界。

坚强蜀人造就坚强四川。当汶川特大地震以特殊而且极端的方式再一次磨砺川人风骨的时候,又一次见证着四川更悲壮地站立,更豪壮地崛起,更雄壮地再生。

这是一组特别的数字,颇具传奇――

截至2010年2月,四川纳入国家规划的灾后重建项目29704个,已开工95%,完成投资65.5%;近150万套农房的重建任务基本结束,25.9万户城镇住房重建开工98%;3002所学校重建开工99.4%;1362所医疗卫生机构重建开工93.8%;38个城镇重建全部开工……

2009年, 四川39个重灾县(市、区)生产总值增长16.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7.5%。灾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了灾前水平。

相对气壮山河的生死驰援,相比艰苦卓绝的灾民安置,日复一日的灾后重建工作更浩大更复杂更繁巨。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后的重建工作先后就历经10年之久。

这些数字不再是一个个单纯的数字,而是四川波澜壮阔的重建史,一往无前的奋斗史,悲壮豪迈的心灵史。

汶川特大地震以最特殊的形式创“危”造“机”,因此它是一个悲壮的过去,更是一个伟大的开始。四川尊重自然,尊重科学,化“危”为“机”,科学重建

重建不是简单地恢复,而是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恢复重建,不仅是原地起立,更是发展起跳。

震后18天,四川召开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全面启动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编制工作。

震后1个月,汶川地震灾害损失初步统计评估报告出炉,汶川地震灾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工作全面展开。

震后2个月,全面推进涉及83个县(市、区)、6985个安置点、47万多户、193万多人的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先后5次启动实施2296处重大地质灾害点应急勘查、设计和治理工作。

震后3个月,1个总体规划、10个专项规划、43个行业规划、51个重灾县(市、区)实施规划以及88个一般受灾县(市、区)项目规划全面完成,四川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体系初步确立。

这是一项浩繁工程,更是一项系统工程。四川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会议最先就确立了“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的重建规划编制原则。之后,一路重拳出击:召开国际研讨会专题研究震中映秀镇的重建规划;面向全球公开征集、通过国际招标确定都江堰市的重建总体规划;集中行业内顶级大师和著名专家规划北川新县城……

据专家介绍,在高起点规划的引导下,灾区许多地方的发展将比灾前向前推进20年以上。

震后东方汽轮机厂异地迁建规划方案,充分体现了建设“更加先进、更加安全和更能可持续发展”和“管理一流、技术一流、设备一流”的国际一流电力企业要求。目前,东汽搬迁全部完成,2009年销售增长9.9%,产量和利润均超过灾前水平,创造了“东汽速度”,塑造了“东汽精神”。

这是四川崇尚理性、尊重规律、科学重建的最好注脚。

汶川特大地震以最惨烈的形式让“世界猛然发现了一个在危难时刻闪耀着人性光辉的伟大中国”。四川灾后重建更把这“人性光辉”诠释为以人为本,民生优先

回首这两年,抢险救援,突出生命至上;安置群众,突出安民为要;恢复重建,突出民生优先……

灾区没有发生饥荒,没有出现流民,没有爆发疫病,没有引起社会动荡,创造了世界抗震救灾史上的一大奇迹,更是“以人为本”史无前例生动实践的写照。

从汶川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双重夹击中杀出一条血路,四川立志把群众安顿好,把民生保障好,把灾区建设好,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目标锁定“三年恢复重建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

以优先解决民生问题为基点,一批批项目快速开工,一幢幢新房拔地而起,一个个举措开花结果:农村住房重建2009年9月基本完成,年底全部完成;城镇住房重建已完工78%,预计今年5月底全部完成;学校重建完工86.1%,今年春季开学灾区学生全部告别板房校舍,重新回到宽敞明亮的教室;医疗卫生机构完工78.6%,预计今年内全部完成。

目前,灾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快速恢复和改善,基本实现了安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的预定目标。

岷江之畔,滔滔江水奔腾向前;巴蜀大地,以人为本催生川人激情、豪情、真情,开启灾后重建的新征程、新提升、新跨越。

汶川特大地震以猝不及防的形式验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省帮一重灾县”的“汶川样本”呈现四川,折射中国,推进重建步伐加快、提速增效

震后19天,总书记在防震棚黑板上写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16个大字。

震后37天,国务院制定《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统一部署对口支援任务,创新提出“一省帮一重灾县,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铸就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汶川样本”。

随后,四川启动省内13个市(州)“无灾区帮助有灾区、轻灾区帮助重灾区、一个市(州)帮一个重灾乡(镇)”对口支援行动。

东部与西部,无灾与有灾,轻灾与重灾,守望相助,甘苦共尝,携手重建破碎的家园――

上海援建都江堰,注重突出“民生、公益、基础、功能”的思路;广东援建汶川,体现民生优先、城乡统筹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浙江援建青川,强化产业引进资金;山东援建北川,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北京援建什邡,用“奥运效率”提速援建项目;湖北援建汉源,坚持留下信得过的“湖北品牌”……

截至今年2月,四川已确定对口支援项目3338个,累计开工3040个,其中建成1744个;确定对口援建资金720.33亿元,到位431.14亿元;建设合作产业园区18个,签订投资协议420个,协议投资534亿元。港澳援助项目到位资金41.35亿元,已开工100个,其中完工3个,投入项目资金26.2亿元。

汶川特大地震在非常时期以超常规的形式锻造担当四川、责任四川。保障重建,和谐重建,阳光重建,四川灾后重建创造出新的人间奇迹

与计划经济体制下唐山大地震灾后重建不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四川灾后重建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

2008年下半年,四川灾后恢复重建刚刚展开,就赶上国际金融危机日渐蔓延和国内外经济形势急剧变化;又恰逢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重建中的社会矛盾凸显,利益协调问题突出,不稳定因素增多。

再大的困难也要上,最好的办法就是干。四川坚持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和具体举措,着力解决恢复重建的要素保障问题、社会矛盾问题和廉洁勤政问题――

面对1.3万亿灾后恢复重建巨额资金缺口,省委、省政府迅即出台了“四压三停”政策,压缩党政机关10%的行政经费开支、压缩因公出国(境)经费、暂停党政机关办公楼购建立项审批等位列其中。

面对集中建设开工建材紧缺价格暴涨等问题,果断运用计划经济手段,建立生产要素特供保障机制,优先保障恢复生产和生产重建物资企业所需的煤、电、油、气、运要素供应。

面对重建中新的社会问题和矛盾纠纷凸显,大力宣传有关政策措施,及时公布民众所期待的信息,回应热点敏感问题,化解主要矛盾;彰显人文关怀,帮扶特困群体,突出感恩自强,重建精神家园……

正是这些朴实无华却十分管用的举措,新建的校园才传来朗朗书声,新就的家园才升起袅袅炊烟,新垄的耕地才留下滴滴汗水,也才有“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豪情与底气。

不等不靠不怨,坚定坚强坚韧,四川正创造着一个个重建新奇迹,凝聚起缔造明天、共创未来的深厚力量。

两周年,是重建家园的重要节点,更是加快发展的崭新起点。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四川“两个加快”正演绎成巴蜀大地最动人的乐章

5月,又一个初夏。世人将目光再次投向四川灾区的广袤大地,他们中的许多人曾用眼睛和心灵见证了毁灭。今天,他们重赴灾区,见证复生。

东汽的机器声轰隆隆地响起;都汶高速路犹如献给太阳的哈达伸向大山;成灌城际铁路如巨龙般铺呈川西平原;双流机场二跑道和新航站楼,宜宾、泸州港口工程等水陆空交通建设立体推进……

灾后重建,经年不懈。抢抓“两个机遇”,推进“两个加快”,是智慧与勇气的折射,方法与方向的结合,措施与目标的统一,当前与未来的谋定。重建新家园,就是建设新四川。有了家园之基,就能成就高地之巅。

大难历练四川,战役考量四川。事实雄辩地证明:四川有震不垮的意志,摧不毁的精神。再大的磨难,再多的困难,也撼动不了我们义无反顾地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坚定信念。

灾难孕育希望,信念昭示未来。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我们穿越灾难、继往开来最宝贵的财富、最强大的动力。这精神、这动力将激励8800万四川人民以非常之时的非常之举,关键时期的超常努力,在“两个加快”的大道上,一路攻坚克难,一路捷报频传。

第10篇

昨天集团公司全体员工收看了电视台直播的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一段段悲壮激昂、感人至深的述说,撞击着每一个人的心灵。回首过去一个多月中所发生的点点滴滴,不由的让我们感叹,我们中华名族的儿女有如此般坚强的毅力。

“哪怕我们全军覆没,也要为后援队伍留下路标!”

———黑龙江省__市巡(特)警支队支队长刘亚民

“人民群众是我们的父母,就是以生命换取生命,我们也无怨无悔,勇往直前!”

———空军空降兵某师师长杨杰

灾难可以毁灭我们的校园,但毁灭不了我们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

———四川省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

“每救出一个伤员,别人就少一份失去亲人的痛苦;每一个受困的群众得救,我就多了一个患难与共的亲人。”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人武部部长郑强

“我始终觉得,我做的只是一件平凡的小事。我的战友,他们付出的更多。许许多多的同事,他们都一直战斗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

———四川省江油市公安局巡警大队民警蒋晓娟

“每一处塌方、每一段公路,都有我们养路工人在日夜守护着。请大家放心,我们公路人一定会保证生命线永远畅通!”

———四川省阿坝公路局装载机驾驶员义德阳

各位英模用朴素无华但是饱含深情的语言,为我们演绎和再现了一个个“生死时速”的战斗历程,给每一个场内和场外的听众、观众以强烈的心灵震撼。报告会上,四川省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空降兵某师师长杨杰、江油市公安局巡警大队民警蒋晓娟、阿坝州公路局装载机驾驶员义德阳、绵阳市游仙区人武部部长郑强和黑龙江省__市巡特警支队支队长刘亚民6位英模,先后作了感人肺腑的发言。

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他们临危不惧、自强不息,舍己救人、珍爱生命,无私奉献、团结互助,他们的事迹闪烁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光芒,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坚强脊梁。在这次灾难面前,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表现出了一种格外的团结。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彰显了一种无畏而又不屈的民族精神。

正如总书记说的“灾难永远也压不倒我们英雄的中华名族。”我们始终坚信我们不会向短暂的困难所屈服,反而通过这次灾难会使得我们更加的团结,凝聚我们精神的这股绳会显的更加的紧实。

如果说前一阶段的抗震救灾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那么这一阶段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将是一场任务更为艰巨、工作更加繁重的“持久战”。汶川大地震发生至今的一个多月,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共克时艰,全力以赴抗震救灾,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得到了巨大提升。

在不期而遇的“遭遇战”面前,我们经受住了各种考验。要坚决打胜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持久战”,必须以更大的力度、更久的耐力、更坚定的信心做好工作。

虽然我们并未能身赴前线参与到抗震救灾的大集体中。但我们也应该在抗震救灾的后方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正所谓一场胜利的大战离不开稳固通畅的后勤保障。我们身处后方,更多的责任是考虑如何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

我们集团公司的每一位员工,就以自身工作的小范围来说,摆在我们眼前的不仅仅是如何处理好现有的一些问题。我觉得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发掘一些在之前工作中并没有被我们重视的环节。

其实在我们日常工作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注意的细节。比如碰到顾客或者前来办事的访者时,我们不应该抱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去面对他人。打个招呼,递上一杯茶。这不仅仅是一种礼节上的表现,更是一种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体现。

更值得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如何在现阶段吸收更多的资源,而是在做好现有的工作之余应抱有更远的眼光。相信每个人都听过“鱼钩”和“鱼肉”的故事,真正值得我们去选择的是什么,这一点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作为对外服务的一个部门,我们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更好的为我们现有的客户做好服务。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加强办事能力,通过现有的客户打响康桥工业区这个牌子。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业区才会迎来更多的收获。

第11篇

四川大地震

今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在四川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17日0时28分统计出12~16日四川21577人遇难,受伤15.9万余人,被埋1.4万余人,救出27560余人。12日14时28分~17日14时汶川由于地震共死亡了28881人。。

地震前的汶川是绿树红花,人们在公司上班;在学校上课;在开心地购物……阳光还是那么明媚,建筑物还是各有各的特点。

5月12日下午14点28分当地震开始时,降临到他们头上的是7.8级的大地震,他们还完全不知情,仍像往日一样地干事情。当地在颤动时,他们才知道地震来了。懂得地震安全知识的人可能躲在坚固的桌子底下;可能躲在坚硬的床下;可能躲在卫生间里……不懂得地震安全知识的人在这时就变得手忙脚乱,只意识到向楼下跑去,不知道奔跑向楼下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

地震过后,原本美丽、漂亮的汶川,变成了废墟,房子倒塌下来;树木花草被毁坏;一大部分人都压在了废墟下,有的被压死了,当然也有幸存者,有些人在建筑物少的地方玩,所以才没被压在废墟下;有些……

我在网上看到有一件事在地震中发生的,这件事情令我十分感动的事情,是发生在德阳东汽中学,有一位英雄教师叫谭千秋在地震中护住4名学生,学生在他的保护下,没有被震塌的房子压死,谭老师却为了四名学生,而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最后他和四名学生被救援工作者救出。救援工作者挖着他的时候,发现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那4个学生都活了!在谭老师的遗体上都是干了的血迹,他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

当我在看电视时,按到中央台时见到了地震毁坏了四川一些严重的地区,见到这一幕时,这情景真令我感到痛心,从13日开始我每个晚上都关注每个关于地震的事情。我看了这么多关于地震所发生的事情,都让我感到我现在的生活实在是太幸福了,我现在要什么就有什么,而在灾难中与我差不多大小的学生有的甚至还压在废墟中等待救援工作者把他救出;有的已经被救出,但他们等待着余震的结束。我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美好,灾区中的学生想上学却不能够上学,我应该从此以后要更加认真、努力的学习。

这四川大地震毁坏了多少建筑物,伤害了多少人,让多少个家庭在这次地震所破坏,截至目前全国共接收各界捐赠几千亿元。

第12篇

珍惜自己的生命

2008年5月12日,四川8。0级地震震惊全国……

张凤,16岁,她是北川中学的一名学生。地震后,她被埋在一片废墟下。经过救援人员的紧急救援,她在地震后24小时重见了阳光。但是她历经5次大手术,被命运网开一面的张凤还是失去了双腿,为了重新站立起来,她在四川肢体康复中心进行了艰苦的训练。有次一位摄影师问张凤:“你相信奇迹吗?”张凤瞪大眼睛看着他:“相信,因为我就是奇迹。”说得那么的肯定,如同的电影台词,不同的是这是现实生活,比电影更残酷的现实。,她现在已经能做50个仰卧起坐了,那位摄影师离开四川的时候她只能勉强的在父母的帮助下做几个。她没有自暴自弃,反之,她珍惜父母给予自己生命的机会,珍惜命运让她在大灾当中幸存的机会,所以张凤总是保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面对生活。

看了他的事迹,我不禁感慨万分。她是一个多么顽强的女孩啊!与她相比,我们是多么惭愧啊!我们的生命依然完整,我们可以随意行走、跳跃,难道这不是莫大的幸福吗?一个双腿被截了肢的与我们年龄相仿的女孩就已经知道生命的价值了,我们何尝不更加的珍惜生命呢?我经常看到,一些同学遇到挫折就自暴自弃,不是砸东西就是撕书,我想跟这些同学说,珍惜时光,珍惜生命吧!自暴自弃又有什么用呢?不如在这宝贵时光中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生命只有一次,无论你受到多么大的挫折,都要珍爱生命,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