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离骚原文及译文

离骚原文及译文

时间:2023-05-31 09:33:09

离骚原文及译文范文1

关键词:《离骚》;修辞学

引言

修辞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调整修饰语言,使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形象的科学。修辞是语音、语义、词汇、语法的综合运用,使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形象,以增强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效果。

《离骚》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源头,其在写作上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是古汉语修辞学研究的优秀范本。对《离骚》进行修辞学分析,通过实例了解古汉语修辞学理论,不仅为《楚辞》其他篇目的修辞学研究奠定基础,也是从修辞学角度对《离骚》辨义与翻译研究的提出。

一、《离骚》修辞学分析

1.比喻

比喻也作“譬喻”。比喻有三要素: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1)借香草喻贤人及优秀品格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江离”“芷”“兰”也是在用来比喻美好芳洁的品格。

2.设问

设问分为两类。一类是自问自答,答在问后。另一类设问是只问不答,答在问中。这一类设问又叫做“激问”“反问”“反诘”,重在加强语意。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

3.借代

借代也叫“代称”。甲事物和乙事物不相类似,但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利用这种关系用乙事物代替甲事物,就叫借代。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皇舆:国君所乘之车,在此代指朝廷、国家。王逸注曰:“皇,君也。舆,君之所乘,以喻国也。”“皇”与“舆”组成专用名词,与“败绩”相对应。

4.互文

互文,训诂学术语。又叫“互辞”“互言”。互文是参互成文,合而见义。

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美之能当?“当”与“得”为互文,义为“得当”,“确切”。

5.摹状

摹状就是摹写事物的情状,包括摹形和摹声(也叫“拟声”)两类。摹状最常用的手法就是使用联绵词和叠音词,以增强描写的形象美和音乐美。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

摹状还常常使用描写性词语去具体描摹事物的情态、动作。“苟余情其信以练要兮,长颔亦何伤。”

摹声还可以使用感叹词来表现。乱曰:已矣哉!

6.夸张

夸张也叫“夸饰”。就是用形象化的语言把事物的本质特征夸大或缩小,以取得强烈的表达效果。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汨”,迅疾貌。作状语提前,强调时光像水流一样疾逝。

7.转类

转类就是词类活用,本属语法范畴,可以使语言精练、生动。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名”“字”此处为名词活用作动词,义为命名、取字号。

8.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就叫比拟。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骐骥:骏马,千里马,喻以屈子为首的贞壮之士。屈原在此,是以骐骥自喻,赋予骐骥以人的意志,意在说:我就是贞壮之士,你来驾驭我吧,我辅佐你像三后那样“遵道而得路”。

9.对偶

对偶就是把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句两两相配,用以表达密切相关的意思。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结构上,前两句的句子构造为“状语+动词+名词+之+数量短语”;后两句的句子构造为“动词+名词+与+名词”。内容上,通过所列香草,皆喻屈子任三闾大夫时所培养的学生,以对偶方式表明屈子治国希望的寄托。

10.用典

用典也叫“稽古”。就是援引古人事迹来证实自己的观点,增强文章说服力。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此处,不论三后所指为“禹、汤、文王”还是“古楚三后”,其都是在用先人典故来论证明君纳贤而成就事业的事实。

二、《离骚》修辞学分析与辨义

古汉语发展脉络长远,而且在流传的过程中,不乏脱简、传写、翻刻、虫蛀、鼠咬、后人的肆意改窜等致使的文字上的误夺、增益。因此,《离骚》辨义是一个值得探讨但有具有难度的问题。关于《离骚》的注释与辨义版本众多,其中不乏名家名著,各学者的观点有继承与发展,也有批判与摒弃。《离骚》乃至《楚辞》,其辨义一直是楚辞学界研究与争辩的热点。从修辞学角度探讨《离骚》的辨义问题是一个新的思路。修辞学分析从写作手法及文句构造上,给予辨义启示。

1.比喻与辨义

朝搴o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郭沫若先生《屈原赋今译》中译为:“我在春天去攀折山上的木兰,我在冬天去收揽水边的藻。”屈子之所以用“木兰”、“宿莽”遣词造句,意在取“木兰”剥皮不死,“宿莽”拔心不死的顽强之义,是艺术引类取义的譬喻手法。当代楚辞学者赵沛霖指出:“其实‘奇服’也好,‘初服’也好,皆非实写,都不过是‘引类譬喻’的比兴象征之法……从艺术上说,诗人这样描绘自己的形象,也是艺术构思的需要。只有披花戴草,使实际生活中的诗人恍然变成玉肌冰骨的‘神’,才能与后边所写的冰清玉洁的天国生活协调起来,从而为诗人乘龙驾凤的天国神游打下了基础……”郭沫若将“朝”“夕”译为“春”“冬”,已完全丧失屈子感叹“恐年岁之不吾与”而抓紧时间励志修态报国的紧迫感。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郭沫若先生《屈原赋今译》译为:“我驾着骏马正打算去奔驰”。这完全曲解了屈子的本意:表述自己修洁励志,被疏远后依然想抓紧时间报国图志。此处屈子以“骐骥”自喻,是在说:我就是忠贞之士,你来驾驭我吧,我辅佐你像三后那样“遵道而得路”。

2.设问与辨义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翻译时应注意设问的修辞手法,译为“何不抚驭贞壮而摒弃奸佞呀,何不改变当今用人的轨度啊?”。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此句用反问手法,应译为:“间杂申椒菌桂普通志士啊,哪里只是联结蕙那样的奇才啊?”

3.借代与辨义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郭沫若《屈原赋今译》将后一句译为“怕的是君王的乘舆被破坏”。“皇舆”喻指国家,不可分解,此处拆译为“君王乘坐的专车”不恰当;“败绩”指国家倾覆,不能被译为君王乘坐的车“被破坏”。

4.互文与辨义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清・徐焕龙曰:“何不,与上文互文,上不字已暗含一何字。而又带起下文之词。”所以翻译时应注意互文的修辞手法,译为“何不抚驭贞壮而摒弃奸佞呀,何不改变当今用人的轨度啊?”。

“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美之能当?”“得”与“当”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义为“得当”“确切”。两句译为“览察草木还未得知香臭啊,览察玉之质美岂能得当?”

5.摹状与辨义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李朝辉《屈原楚辞正宗》将后一句译为“用胡绳搓成一根根又长又好的绳索。”“{{”,是绮丽逶迤洒洒脱脱的样子,译成“又长又好”,已失去重叠式摹状词所表达的优美而潇洒的辞情。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节。纷:纷,盛多、众多貌。运用摹状的修辞手法。此处引申为“众人”“人群”。后句中“纷”运用摹状的修辞手法,应译为“人群中你独独有此美好服饰。”《屈原赋今译》译为:“偏偏的一个人有这样的奇装?”,不妥。

6.夸张与辨义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九死”,《屈原赋今译》中译为“死上九回”;《屈原楚辞正宗》译为“死九次”,都不妥。“九死”在此非实指,意谓爱好修洁,即使九死无一生依然不悔。利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誓死修洁之志。

7.转类与辨义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厚”:重,大。此处运用转类的修辞手法,义为动词“看重”“器重”。

8.比拟与辨义

“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缤其并迎。”屈子在此,将“九疑”拟人化,以示九座山峰都以主人身份站在屈子立场迎接百神以尽地主之谊。同时,与上一句描写“百神”对仗。《屈原赋今译》译为:“九嶷的女神”。《屈原楚辞正宗》译为:“九嶷山上的众神”。两者皆混淆主语。

9.对偶与辨义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惟:思考,谋虑。此处义为“想到”。《诗・大雅・生民》:“载谋载惟”(载着谋划载着思虑);《九章・抽思》:“数惟荪之多怒”(每每想起君王多次发怒)。“惟”在此处不是发语词,作“想到”义,与后句“恐”字相对仗。

10.用典与辨义

“汤禹俨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此处用禹、汤之典故,但多将“汤禹”误译为“商汤”和“夏禹”。一方面,根据时间顺序,汤禹不应错置;另一方面,古无倒称汤禹之例。“汤”亦有“大”之义。姜亮夫先生辨“汤禹”说:“则‘汤禹’犹后言‘大禹’也……古书皆言‘禹汤’,已成通例,无言‘汤禹’者。”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离骚》作为《楚辞》的代表篇目之一,其所用修辞手法多种多样,从修辞学角度研究《离骚》,不仅为《楚辞》浪漫主义写作研究提供新的视野与方法,也是我们理解先秦诗歌修辞甚至古汉语修辞学的良好范本。此外,《离骚》的辨义与其修辞学研究是相辅相成的,本文在综合各家注解、翻译的基础之上分析离骚的修辞手法,同时,这种修辞学研究为《离骚》辨义的再发展又提供了新的路径与视野。(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1] 向熹.古代汉语知识辞典[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6.

[2]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3.

[3] 从药汀.屈原赋辨义.离骚卷[M].北京:故宫出版社,2012.6.

离骚原文及译文范文2

古人与草木为伴,人们相信草木具有祀神悦神、驱邪祛毒、治病健身的神奇功效。“浴兰汤兮沐芳”说的就是用兰、蕙、芷等草木洁身,而熏烧香草以示虔诚。

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被称为“离骚体”。在《离骚》中,屈原哀婉缠绵、如泣如诉的情感跃然纸上,他引领世人来到一个香草美人的浪漫国度,司马迁赞屈原道:“其志洁,故其称物芳。”今日我们重读《离骚》悲歌,重读屈原笔下的香草美人,重读他的抱负、遭遇以及全部的喜怒哀乐,无不为屈原美丽而又纯粹的心灵而震撼。那么,《离骚》中这些被屈原深深喜爱着的香草你认识几种呢?

江离、辟芷和秋兰

江离亦作“江蓠”,又叫 “川芎”、“蘼芜”。据辞书解释,这种植物叶似当归,香气似白芷。“芷”的本义是说香味令人止步的草,辟芷即白芷,《朱熹集注》中又将辟芷解释为生长在幽僻处的芷草。秋兰,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多在秋天开花,故而得名。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译文:我把江离和芷草披在肩上,把秋兰结成索佩挂在身上。光阴似箭我惟恐跟不上,岁月不等待人令我心慌。

木兰和宿莽

木兰科植物大多花色鲜艳,香气浓郁,因其花香如兰似杜,也被称为“杜兰”、“林兰”。木兰的花蕾可入药,用作药材时称“辛夷”。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兰桂常常一起提到,象征君子志行。宿莽即紫苏,可入药,具有特异的芳香,原产于我国。

朝搴o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译文:早晨我在大坡采集木兰,傍晚在小洲中摘取宿莽。时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四季更迭,变化有常。我想到草木已由盛到衰,恐怕自己的身体也在逐渐衰老。

申椒、菌桂和蕙兰

申椒即花椒,全株均具香味,果实至今仍是重要的食品调味料。花椒种子在古代常用于泡酒,除具特殊香味外,也有辟邪驱毒的作用。花椒植株果实累累,子多而香,极易繁衍,古人多用于比喻子孙满堂。汉代称皇后的居所为“椒房”,亦取“蔓延盈升”的吉兆。用椒和泥涂墙,有满室温暖之意,长乐宫染陀薪贩康睿后来泛指后妃居住的宫室。

菌桂即香木,又名“肉桂”,也是我们常说的平安树。蕙兰别名“中国兰”、“九子兰”、“夏兰”等,在我国一花称“兰”,多花称“蕙”,古人称一茎九花为“蕙”,也称“蕙花”。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

译文:从前三后公正德行完美,所以群贤都在那里聚会。杂聚申椒菌桂似的人物,岂止是优秀的蕙和。

留夷和杜衡

留夷即芍药,被人们誉为“花仙”和“花相”,且被列为“六大名花”之一,又被称为“五月花神”,因自古就作为爱情之花,现已被尊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古时男女惜别时常互赠此花,因此芍药又名“将离”、“离草”。芍药在《红楼梦》中也是一种重要的花,史湘云醉眠芍药茵是《红楼梦》最美丽的情景之一。

杜衡又名“杜葵”、“马蹄香”、“土细辛”等,生于阴湿有腐植质的林下或草丛中。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译文:我已经栽培了很多春兰,又种植香草秋蕙一大片。分垄培植了留夷和揭车,还把杜衡芳芷套种其间。我希望它们都枝繁叶茂,等待着我收割的那一天。它们枯萎死绝有何伤害,使我痛心的是它们的质变。

秋菊

秋菊即,别名“九华”、“黄花”、“帝女花”,是名贵的观赏花卉,也称“艺菊”,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约在明末清初传入欧洲。国人极爱,在古代曾被赋予吉祥、长寿的含义。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以练要兮,长颔亦何伤?

离骚原文及译文范文3

1.基础知识目标:“言”的积累性学习,积累文言字词句;

2.思想教育目标:“文”的理解性学习,理解屈原的高洁品质;

3.能力培养目标:化难为易的诗歌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鉴赏《离骚》中的诗句,学习屈原的高尚品德。

教学难点:

《离骚》的语言及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特征。

教法与学法:

诵读、自主合作讨论、讲析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播放影片《屈原》的几组镜头:屈原被越王放逐,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

2.简介作者、《楚辞》有关内容。

3.解题:“离骚”,遭遇忧愁。

二、感知文意

(一)听读,读准文本字音。

一听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并标注字音;二听让学生轻声跟读,注意诵读的节奏。

(投影展示重点字词的读音及骚体诗的诵读指导)

(二)意读,读懂文本大意。

1.齐声读,力求字正腔圆、节奏流畅。

2.各自默读研习,读懂文意。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本大意,标识难解之处。(教师巡视作必要点拨)

3.小组质疑、释疑。学生先分组讨论、交流,解析疑惑;再师生共释疑,理解文意。

4.检测效果。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文本重点文言词语、句子与句式的理解翻译等测试题,之后学生一起解答,最后教师亮出答案,强化记忆效果。(教师随时穿插复习讲解文言文翻译的技巧与注意点)

三、品读,读懂文本主题与情感

1.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自读课文。

(1)离骚,为屈原遭遇忧愁而写成的文字,那屈原的遭遇如何?原因何在?

(2)文中哪些字词句体现了作者的心境?

(3)本文感情基调如何?

2.结合课文筛选相关信息依次解决上面的问题。

点拨:

(1)遭遇:“哀民生”、“好修”,却“謇朝谇而夕替”。即自己忧国忧民、崇尚美德却被排斥贬责。

原因:君王(灵修)“不察”,小人投机(“众女疾余”“谣诼”),“时俗”、“工巧”;

(补充:教师串讲“屈原一生中曾遭两次罢官以及两次被流放”的情况。)

(2)体现作者心情的词、句。

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郁邑余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等。

心境:哀(民生),怨(灵修),悔(相道)――忧愁怨恨自责;

(3)感情基调:忧愁哀伤(虽爱国但君王等人不理解而痛苦不堪)。

3.学生依据教材,筛选信息合作交流回答下列问题。

(1)面对艰难的处境,屈原的心志又如何?

(2)课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点拨:

(1)心志:屈心抑志、修身洁行;追求“美政”、九死无悔。

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等。

(2)屈原形象。

①外在着装。

“香草美人型”:“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等,将高洁之情寄于自然之物,托物寓情,使主观之情与客观之物融而为一,富有象征意味。

(补充:《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以此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也叫“移情法”。)

②内在品格。

忧国忧民、坚持真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嫉恶如仇、洁身自好: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余独好修以为常;

忠贞不移、献身理想:伏清白以死直兮;虽体解余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等等。

4.疑难导悟。

课文先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后面却又接着说“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前后岂不矛盾?

点拨:前文写的是诗人因正道直行不同流合污而遭到小人诬陷、君主是非不分疏远自己等方面的沉重打击,但他心志弥坚,绝无变心退缩的念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等就是这种心志的表白。后文写诗人打算全身而退,高洁自守,不再在政治活动中积极进取,谋求变革“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是就在政治活动中的进退来说,并不意味着诗人就此放弃操守,因此前后并不矛盾。

5.主题小结。

本文通过叙写诗人遭遇苦难挫折,陷入孤独绝境时的苦闷心境,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坚守理想的爱国情怀,反映了诗人坚持修身洁行的高尚情操,抒发对楚国黑暗势力和腐败政治的痛恨之情。

四、美读,体会本文浪漫主义风格特点

1.再读全文,思考本诗用了哪些手法来增强音律感、音乐美?(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进行思考)

点拨:

《离骚》语言精炼又丰富多姿,双声叠韵比比皆是;句式长短不拘、韵句散语相间,形成了错落中见整齐,整齐中又富有变化的特点,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美,有利于表达丰富复杂的思想和热烈奔放的感情。

(1)隔句押韵。如“余虽好修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替”、“”就是韵脚。

(2)大量用对偶句。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3)多用双声叠韵联绵词及叠音词。如“羁”、“郁邑”等双声词,“岌岌”、“菲菲”等叠音词。

(4)虚词“兮”字运用灵活,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2.体会本文浪漫主义风格。

“所谓浪漫主义就是‘在反映现实上,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摘自《辞海・文学分册》)”。(多媒体展示)

学生分组研习讨论,找出相关语句加以体会、交流;最后教师小结。

(1)夸张与想象。

如诗人“香草美人型”的装扮,以花草冠佩象征品德,已富有优美的想象,而这种集中的夸张的描写,就把诗人的品格刻划得异常的崇高,具有浪漫主义的特质。

(2)比兴手法。

《诗经》中的比兴常是一首诗中的片段,《离骚》则以系统的一个接一个的比兴表现它的内容。如诗人自比为女子,由此出发,以男女关系比君臣关系,以众女妒美比群小嫉贤等。再如,以规矩绳墨比国家法度等。比兴手法的运用,使全诗显得生动形象,丰富多彩。

3.拓展:投影展示《离骚》全诗。(为教材辅读材料)

拓展小结:

《离骚》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浪漫主义抒情诗,诗中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及其他一些事物特征的描绘,诗人都大量采用夸张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同时又将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联想,采取铺陈描叙的写法,把现实、历史和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这些手法不仅把抽象的意识品性、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更加强了《离骚》的浪漫主义气韵。(投影展示)

4.齐读全文,感受诗歌语言形式之美,注意读出节奏读出情感;然后各自试背全文。

五、学生谈谈学习长篇且又难解诗词的方法感受

点拨(示例):

1.诵读: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2.解题:文题是文章的“眼睛”。

3.抓关建词句(尤其是议论、抒情类的句子),理解主题情感。

……

六、问题探究

离骚原文及译文范文4

1、体会琢磨文言字词句的准确性。

2、体会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3、理解并运用本文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作者观点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所阐述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1、自读《岳阳楼记》,疏通字词句;2、查资料了解范仲淹生平和思想抱负。

一、检查预习

1、“岳阳楼记”的“记”是什么体裁?

明确:“记”是一种散文体裁,可记人、记事、记物、记景。记景的目的往往在于书法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基本观点。

2、请一位同学翻译第一段。

二、疏通课文

1、第一段是记人、记事还是记景?

明确:记事。第一段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藤子敬谪守巴陵郡,百废具兴,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的写作缘由。

2、 第二段请一位同学朗读并翻译。

明确:依我看来,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噬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清晨,湖上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昏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这些就是岳阳楼的壮丽的景象。前人已经描述得很详尽了。然而,(此地)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达潇湘,被降职外调的官员和不得志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景物时的心情怎能相同呢?

3、“予观夫巴陵胜状”至“前人之述备矣”记的主要是什么?

明确:记岳阳楼之景。记的是洞庭湖之胜状。

4、“衔”和“吞”可否换成“连”和“接”接呢?

明确:不能。“衔”和“吞”将无生命的洞庭湖写成有生命的,把“远山”和“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而“连”与“接”都是静止的画面。效果不够生动。

5、后面一句“然则……得无异乎?,“然”的意思是“这样,“则”表示转折,相当于但是,那么。我们知道在这里文义发生了转折,那么是由前面的写景转到了什么呢?

明确: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议论。

6、“得无异乎”怎样翻译更好呢?

明确:怎能有所不同。反问,语气更强烈。

7、表示转折的这句话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由写景到议论情之异。

8、从下文看,迁客骚人览物之情有何异?

明确:悲与喜之异。

9、齐读第二段,教师翻译。

明确:“若夫”相当于“像那”,作用是引起下文论述。像那春雨连绵不断,整月不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浪翻腾到空中;日月星辰的光辉消失了,山岳也隐藏在阴霾之中;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歪斜,船桨折断;(特别是)在傍晚时分,湖上一片昏黑,(只听到)老虎的长声吼叫和猿猴的悲啼。这时人们登上这座楼来,就会产生被贬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横生而十分悲伤的了。

这里的“去国怀乡”的“国”是指国都,而不是国家。

10、这一段景物有何特点?迁客骚人看到这样的景象又产生了怎样的感情呢?

明确:景物的特点是萧条,凄凉。迁客骚人的感情是悲伤。这是览物之情异之一——悲。

11、齐读第四段,请一位学生翻译。

明确:待到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来临),湖面平静,天光和水色交相辉映,碧绿的湖水一望无际;沙洲上的白鸥时而展翅高飞,时而落下聚集在一起,五光十色的鱼儿游来游去;岸上的主革和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绿。有时湖上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湖面上金光闪烁,月儿的影子犹如一块壁,静静的沉浸在水底,渔夫的歌声也响起来了,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真是无穷无尽!这时人们登上这座楼来,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

12、这一段写的景又有什么特点呢?迁客骚人看到这样的景象又产生了怎样的感情呢?

明确:景色明媚。迁客骚人产生喜悦之情。这是览物之情异之二——喜。

三、分析文章主旨及艺术手法

1、迁客骚人由览不同之物所产生的悲与喜的感情是不是作者所认同的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不是。第五段写“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作者并不认同悲与喜之情。

2、 古仁人之心有何异呢?请用原文回答。

明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也?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谁可以翻译这段话?

明确:他们不因环境顺心而高兴,也不因个人失意而悲伤;在朝廷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退处江湖就替君主担忧。这样看来,进朝廷做官也担忧,退处江湖也担忧。

3、这就是古仁人与迁客骚人的不同,那么从思想观点和胸襟的角度,谁来说说两者之间的不同?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明确:古仁人不论是当不当官,古仁人都心怀天下,心怀百姓,他们的忧与喜总是与天下相关,这正是作者想要追寻的。再看迁客骚人,他们的悲与喜总受到外界环境和个人荣辱的影响,迁客骚人之心比较狭隘,作者运用对比,对比之下,古仁人更显得胸襟宽广了。

4、为了突出古仁人之心,作者运用对比,将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与古仁人的心胸进行对比,突出了古仁人胸襟的伟大宽广。那么,通过对比,你知道了作者所要追求的是什么样的心了吗?请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思想抱负谈一谈。

明确:范仲淹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他一生以天下为己任,情系苍生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他一生的追求。

四、总结

本文是篇“记”,通过记事记景最后发出议论,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开头第一段交代了写作背景和缘由,后介绍了洞庭湖的胜状,引出了迁客骚人对不通之景的不同感受。然而,作者的本意并不在写景,而在有次引出一番关于古仁人之心的振聋发聩的议论来。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心,正是作者所要追求的情怀。

五、复读课文

离骚原文及译文范文5

【关键词】文心雕龙;六义;离骚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3-166-03

刘勰在《文心雕龙·辨骚》中谈《楚辞》谓:“固知楚辞者,体慢于三代,而风雅于战国,乃雅颂之博徒,而词赋之英杰也。”刘勰给予了《楚辞》以极高的赞誉,《楚辞》中的篇篇都为刘勰所看重。作为《楚辞》的灵魂之作,《离骚》是屈原内心感情的喷薄之作,也是规劝君王的忠表之作。刘勰视之为经典,“不有屈原,岂见离骚”,足见对《离骚》的赞誉之高。

刘勰在谈论作品时,首先很看重作者的才性气质和学识,他承认先天禀赋的不同,也强调后天修习的重要。《楚辞》的核心人物是屈原,《楚辞》中的灵魂是屈原的《离骚》。作为战国时期楚国的宗室贵族,屈原在《离骚》开篇就叙述了自己的高贵出生和高洁品质,充溢着家族和家世所带来的气势、自豪感。屈原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拥有远大的志向,他的家世出身对他自身的品质和日后的才能修炼起着重要的作用。屈原在强调天赋的同时也是非常重视后天努力的。他“好修为常”,自觉地培养自己的美德,内有美德,外有志向,身披才识,于是屈原的作品便以其瑰奇华丽的词藻、深沉的感情展示出他高洁的志行和伟大的人格。刘勰在论文时看到了作品和作者本人的精神气质的密切关系,屈原具有高贵出身、吉利生日、美好名字的禀赋之美,同时他又不忘自修其身、自正其气,他的人格是高洁的,品行是孤傲的,于是他咏叹出的《离骚》全篇感情激荡回复,想象奇幻,将自然万物感知为艺术形象,在人与自然万物之间展现了特有的神奇而美妙的联系。

刘勰在《知音》篇中比较系统的对文学批评进行了阐述,根据《知音》篇所论,可以窥见刘勰对古代作家作品评论的态度。而按这个要求来对《离骚》剖情析采,便可知《离骚》为何会被刘勰所看重了。《知音》中说:“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斯术既形,则优劣见矣。”

一观,就是看文章的构架体裁和情理脉络。《离骚》是屈原在楚国内政外交皆遇困难坎坷时所作。楚怀王十年左右诗人担任左徒,六国攻秦失败,楚怀王反思认为是楚国还不够强大以统一各国力量,而齐国首先通过改革来加强实力,因此楚怀王也想到通过改革加强本国力量,屈原也是力主改革。但是他所主张的举贤任能、禁止朋党的内政打破了贵族世袭制度;奖励农耕则破坏了贵族的经济来源,损害了贵族的利益;他的对外主张则引起了秦国的极大恐慌。楚怀王确有强大楚国之心,早期也信任屈原,但是他优柔寡断,目光短浅,偏信谗言。楚怀王的个性也是导致屈原个人悲剧的一个原因。在各方势力的影响下,屈原怀揣着强大楚国的理想而被放逐,他的人生最终走向了悲剧。《离骚》是屈原遭受忧患而“发牢骚”之作,他面对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抒发己之忧思愁苦,首尾一体,感情汹涌而出,情真意切。刘勰在《情采》篇中就要求“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作品的思路要沿着情理的脉络展开,铺文设采。《离骚》从追述家世姓名、申述政治抱负到遭受迫害,幻想破灭,屈原抒发的是对追求自身价值和社会理想的极大热情及对黑暗势力和佞伪小人的揭露批判,前后呼应,情理完整。

二观置辞,就是考察作品的文辞运用。《离骚》是诵诗,其中大量运用楚地的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如其中多以“兮”音加强气势,读来朗朗于口,情感拖曳于辞采间。看《离骚》中的这段①: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主要表达诗人在遭到挫折坎坷后,在现实与理想间徘徊彷徨,苦闷不解。久久凝望后欲调转车头去兰皋椒丘休憩,同时内心也更坚定了自己明洁的品质和高洁的理想。这里“兮”字的运用加强了语调的节奏,并在诗句中以两两相对的形式出现,具有很强的规整性,读来错落有致,规整顺势,更容易调动感情。情调也随着诗句徐徐而回转。刘勰非常重视作品的辞采之美,他的《夸饰》篇和《丽辞》篇对骈俪之美的肯定能充分证明这一点。《离骚》是诗人感悟吟志之作,屈原在作品中极展无限想象,神游叱畅于天地之间,看“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驷玉虬以桀鹥兮,溘埃风余上征。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驾龙乘风,傲游神界,尽辞采之力。而如此上下求索,只为寻得理想。《离骚》从内容到形式再到创作动机,都能符合刘勰雅丽奇正的要求。刘勰在《情采》篇说道:“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诗文中的情和辞是相辅相成的,以情为基础来铺设辞采,用辞采的张力来表现情感。情志是主,辞采是次。这与他所说的“雅丽”关系是一致的。“丽辞雅义”,雅义是丽辞的统摄。刘勰是认可《离骚》的美辞的,《辨骚》篇说:“然其文辞丽雅,为词赋之宗,虽非明哲,可谓妙才。”提倡取《离骚》的华美之辞,为辞赋家效法之准则。后面又说:“王逸以为:诗人提耳,屈原婉顺。《离骚》之文,依经立义;驷虬乘翳,则时乘六龙;昆仑流沙,则《禹贡》敷土。名儒辞赋,莫不拟其仪表,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者也。”文之枢纽之首为原道,次之为征圣、宗经,然后是正维和辨骚。刘勰论文强调文的功用,也很看重历史传承,《离骚》中的夸饰之辞都是有据可循的,可依经立义,而其中洋溢着的爱国之情,是抒情写意与规劝君王的统一,有教化的功用,达到了雅与丽的统一。

三观通变,亦即通古变今。一方面是考察 “通古”,即作品体裁和文风等对前代的承袭和效仿;另一方面是“变今”,是作品异于经的地方。通古变今重在变的地方,对于变,又重在强调文辞与情感的变化上。刘勰在《正纬》中谓:

若乃牺农轩皞之源,山渎钟律之要,白鱼赤乌之符,黄金紫玉之瑞,事丰奇伟,辞富膏腴,无益经典而有助文章。是以后来辞人,采摭英华。平子恐其迷学,奏令禁绝;仲豫惜其杂真,未许煨燔。前代配经,故详论焉。

虽然这里主要是在表达纬书是伪造的,是不能配经的。但是刘勰又肯定了这些内容广泛,事迹奇特,而又辞采丰富的纬书对文章写作的帮助,“无益经典而有助文章”,肯定了它们的历史意义。在后面的《风骨》、《定势》、《情采》、《丽辞》、《夸饰》等篇中,刘勰在雅和正的前提下表示出对丽和奇的重视,将情感和想象、风情和气骨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纬书为这一切提供了借鉴。至于诗赋,《楚辞》则是奇文壮采和风情气骨的榜样,“名儒辞赋,莫不拟其仪表。”《辨骚》申述了《楚辞》的合经与不合经之处:

故其陈尧舜之耿介,称汤武之祗敬,典诰之体也;讥桀纣之猖披,伤羿浇之颠陨,规讽之旨也;虬龙以喻君子,云蜺以譬谗邪,比兴之义也;每一顾而掩涕,叹君门之九重,忠怨之辞也;观兹四事,同于《风》《雅》者也。

这是其合于经的地方。《楚辞》中的尧舜桀纣之事、虬龙云蜺之喻都是有据可循的,如《离骚》就沿用了《诗经》劝戒的功能和比喻、托物起兴的手法,《离骚》发展了《诗经》的艺术和思想。刘勰不是不主张变,而是要在宗经的框架下有节制的适度的改革,不能一沉不变,也不能失了“雅”“正”的前提。作品围绕的核心仍然是经,但是形式可以多变,表现方式要拓新。所以紧接着刘勰又说:

至于托云龙,说迂怪,丰隆求宓妃,鸩鸟媒娀女,诡异之辞也;康回倾地,夷弄彃日,木夫九首,土伯三目,谲怪之谈也;依彭咸之遗则,从子胥以自适,狷狭之志也;士女杂坐,乱而不分,指以为乐,娱酒不废,沉湎日夜,举以为欢,荒淫之意也;摘此四事,异乎经典者也。

此处他列了《楚辞》异于经典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刘勰并没有表示出对这些不合于经典之处有反对或否定的态度。甚至他是推崇和欣赏这样的新变的,他后面说道:“观其骨鲠所树,肌肤所附,虽取熔经意,亦自铸伟辞。”《楚辞》独特的个性和卓越的辞采,也正是其杰出之处。

四观奇正,是从审美格调的角度来要求诗文的。既包括诗文的想象情思,也包括文辞构思。在《辨骚》中刘勰说屈原宋玉之作“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述离居,则怆怏而难怀;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候,则披文而见时。”抒情时深沉饱满,绘景则让人如临其境,写四季气节便如时光变迁。这正是因为他们对“奇”的运用,用虚幻怪异的想象和大放奇彩的文辞将一切用最灵活的形象呈现到读者面前。看《离骚》末段:

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凤皇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与。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路修远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轪而并驰。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偷乐。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诗人驾车乘风远游,从天河出发,凤凰翱翔,蛟龙渡水,八龙驾车,云霓为旗,却在恍惚迷离中看到故乡,于是悲伤不舍,连马儿都不忍离去而踟蹰不行。景象奇幻唯美,文辞新奇璀璨,却因对故国的恋恋不舍而使这些想象和文辞都染上了诗人的情绪。老子早在《道德经》中就提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后在我国古代军事中也有奇正这一思想,如《孙子兵法·兵势》:“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可以看出,先秦的奇正思想是从灵活通变的角度来提倡的。刘勰提出的 “哀而有正”、“约以正辞”、“持正以驭奇”等观点,与先秦兵家奇正思想不得不说是相承而创新了的。整个《楚辞》就是成功的结合了纯正的思想和奇特的夸张,刘勰在《辨骚》中总结其为“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着实是对其雅丽奇正的高度概括和赞誉。

五观事义和六观宫商,主要是刘勰针对当时崇尚用事的文学之风和流行的声病说提出来的。刘勰是赞成适当的用事、自然的音律美的。至于《离骚》的音律美,是显而易见的。“沉则响发而断,飞则声飏不还,并辘轳交往,逆鳞相比。”由于楚地方言的运用,《离骚》在音律方面的也是有自己的特色和成就的。对于事义说,刘勰在《事类》中认为“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看来所谓事义,就是要引古证今。《离骚》中有许多举古事以证今义之处,且看下面这段:

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浇身被服强圉兮,(下转第169页)

(上接第167页)而不忍。日康娱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颠陨。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长。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阽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

在这里诗人正反对比举了一系列历史事实,用古事来指明误信奸人、不归正路的覆灭后果。并借古代卓越贤人来寄意自己的正直不阿和贤良忠信。借前代贤士的不幸来哀叹自己的不幸。所以刘勰说了,“观夫屈宋属篇,号依《诗》人,虽引古事而莫取旧辞。”,“故其陈尧舜之耿介,称汤武之祗敬,典诰之体也。讥桀纣之猖,伤羿浇之颠陨:规讽之旨。虬龙以喻君子,云蜺以譬谗邪,比兴之义也。”《离骚》确是兼有好色而不淫,怨诽而不乱的。

《离骚》是围绕着唤醒楚王这样的目的,集怪诞奇异的想象和假托的意象来展开自己情感的抒发。诗人内心感情激荡徘徊,吟咏而出,化为一首涤荡起伏、反复曲折的歌曲。刘勰重视诗文的熔章裁句,但是对《离骚》实难划清具体的结构层次,只能在时上时下的感情脉络中体会屈原忧君王、恨奸邪、哀自身、叹理想、眷故国的种种交错心情。

注释:

①《离骚》本身不分节分段,因而历来对《离骚》如何划分分歧颇多。如宋代钱杲之将《离骚》划分为十二段,清代王邦采划分《离骚》为三大段,周建忠细分《离骚》为十小段。究竟应该划分几部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采用十二分段的方法。依次追述身世,历数上古圣君,申述远大的理想和遭遇的挫折,彷徨于去与留,寻求出路而不得,批评黑暗现实,讴歌美政,上下求索,终寄意幻境神游远去。

参考文献:

[1]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饶尚宽.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郭化若.孙子兵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5](宋)洪兴祖.楚辞补注 [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李山.楚辞选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5.

离骚原文及译文范文6

关键词:王逸;《楚辞章句》;宾语前置句;句式诠释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12-001-03

作者:邓声国,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江西,吉安,343009

人们注释古籍时,除了要进行作品中字词句的意义训诂,还要面对句法的问题,如果不能对诠释对象的句法加以充分的了解和分析,就不可能对字词句做出准确的训诂,就不可能正确理解诠释文本的含义。王逸所处的东汉时期,尽管尚未具备基本的语法学概念与明晰的句法意识,但是从他的《楚辞章句》一书中仍然可以看出,他对虚词及其有关特殊句法的理解是比较准确的。因而,通过对《楚辞章句》中有关虚词句和特殊句法结构类句子串讲的剖析,可以更加深入挖掘出王逸的有关诠释理念,进而更加全面而深层次的体悟王逸《章句》在解句方面的训释成就。下文主要就《章句》对《楚辞》中的各类宾语前置句诠释情况,分类进行一番粗略的考察与剖析。

宾语前置句是相对于中古以后常见的“动词+宾语”与“介词+宾语”语序而言的,并不是先秦两汉人们有意识而刻意为之的做法。王逸所处的东汉时期,是一个较之先秦时代汉语的语法正在发生转型的时期,此前的部分宾语前置现象逐步开始消逝,和如今相当的正常动宾或介宾语序正逐步形成。因此,今天我们考察《楚辞章句》有关宾语前置句的训释情况,并不在于考察注释语本身的宾语前置情况,而在于讨论王逸对《楚辞》诗赋中存在的宾语前置句这一特殊语法现象揭露情况,以及他在训释这类句式的得失情况,等等。现依照目前所知的宾语前置类别逐一进行讨论。

一、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训释考

在先秦两汉时期,如果以疑问代词作宾语的话,往往必须将这一宾语放置在动词或者介词的前面,这在《楚辞》诸诗赋中是非常普遍的一条规律,其中用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很多,如“谁”、“何”、“胡”、“焉”、“安”等等,在屈赋中极为常见。在东汉时期,疑问代词宾语仍然放置于动词或者介词之前,这是与先秦汉语相一致的地方。而王逸在作《楚辞章句》一书时,他的注释话语基本上也是遵循这一前置规律的。这从以下数例的串讲语中完全可以得到相应的印证:

(一)《天问》篇:“何感天抑坠,夫谁畏惧?”《章句》云:“言骊姬谗杀申生,其冤感天,又谗逐群公子,当复谁畏惧也?”案:《章句》注释语以“当复谁畏惧”对译“夫谁畏惧”,并没有改变语序而言“畏惧谁”。

(二)《九歌・湘君》:“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章句》:“言己供修祭祀,瞻望於君,而未肯来,则吹箫作乐,诚欲乐君,当复谁思念也。”案:王逸在串讲中以“吹参差兮谁思”对译“吹箫作乐,诚欲乐君,当复谁思念”,其中的“谁思”一语仍然没有改变原有宾语前置结构的倒置句式类型,这就可以印证说明王逸的串讲是符合当时的语言事实的。

(三)《九歌・河伯》:“灵何为兮水中,乘自鼋兮逐文鱼。”《章句》:“言河伯之屋,殊好如是,何为居水中而沉没也。”案:王逸《章句》在串讲诗句时,并没有改变“何为”这一介宾倒置结构的句式类型,仍然保留原有表达方式,这是符合当时的语法规律的。

有上述诸训例不难发见,在王逸所处时代里,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式是当时的常用句式也。因而可以认为,对于王逸《楚辞章句》中这一类宾语前置现象的考察,并不能从他的注释话语是否调整顺置为“动词+宾语”或者“介词+宾语”这一后来的常序角度进行讨论,而是应该考察《章句》对这一类宾语前置句的训释是否有误,有没有可能将动宾结构或介宾结构看成了其他结构,造成诗句训释的句意理解错误。事实上,王逸在进行《楚辞》一书的诗句串讲时,确实存在由于句式的判断错误而导致诠释有误的情况,兹从《章句》一书中枚举两则这方面的错误训例来加以说明:

(四)《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章句》:“留,待也。言湘君蹇然难行,谁留待于水中之洲乎?”案:按照《章句》的诗句串讲,可见王逸以为“谁留”结构为主谓结构,但这样讲解诗句是错误的,事实上,“蹇谁留兮中洲”这一分句的主语与上一分句的主语是一致的,都是以“君”做主语,而非“谁”也,因而郭沫若先生将这一句翻译为:“等待谁呵,在那河的中流?”当从郭氏之解为宜。

(五)《九歌・少司命》:“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章句》:“言司命之去,暮宿于天帝之郊,谁待于云之际乎?”案:“须”者之义,王逸《章句》和《文选》五臣注的解释应该是一致的:“须,待也。”据此可知,“须”即等待的意思,应该是一个及物动词,后面必须有一指人宾语。诗句中的“谁须”应为“须谁”的倒序,属于古汉语中的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现象,倘若按照王逸《章句》的行文串讲语,后一分句的主语是“谁”,而“君”(指司命)则反倒成为宾语,这与今天我们所知的先秦两汉宾语前置规律不符,名词作宾语是不能够随意前置的,必须借助“是”、“之”一类助词帮助提宾才行。另外,廖序东先生也指出:“‘谁须’意为须谁。‘谁’字不入韵,‘待’字入韵,与上文句末‘来’字为韵。”由此可见,王逸将“君谁须”的句法结构判断为“宾语+主语+谓语”结构,这是十分错误的。

二、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句训释考

在先秦时代,否定句有两种情况,一是运用否定副词来表示否定,一是运用否定性无定代词“莫”等作主语来表示否定,这在屈原的《离骚》及其他诗赋之中都有相关的例子。当否定句中出现代词作为动词的宾语时,这一代词宾语一般需要将它前置到动词的前面,从而构成了又一种宾语前置句式。以下,分别就这两种宾语前置句式在王翼《楚辞章句》中的串讲情况略加分析说明。

(一)否定副词类宾语前置句

考之《楚辞》各篇,这一类句式并不多见。对于这一类否定句之宾语前置句,王逸在《章句》中一般都能够将其恢复成合乎现代“谓语+宾语”的正常语序,正可能是因为王逸所处时代已经不再像先秦那样,而更多地使用如今一般的正常语序。兹从《章句》中枚举二例分析说明之:

1、《离骚》:“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章句》:“言我念年命汩然流去,诚欲辅君,心中汲汲,常若不及。又恐年岁忽过,不与我相待,而身老耄也。”案: 《章句》串讲语将“不吾与”解释为“不与我相待”,换言之即“不待我”也。这种处理方式,乃是将动宾结构处理成了状语加谓语的表述结构,与以上并未有何新的改动。

2、《离骚》:“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章句》:“言世俗之人,皆行佞伪,相与朋党,并相荐举。忠直之士,孤茕特独,何肯听用我言,而纳受之也。”案:《章句》串讲中将“不予听”翻译为“何肯听用我言”,正是将提宾结构恢复成正常语序。

(二)无定代词类宾语前置句

以无定代词“莫”作主语的宾语前置句,在《楚辞》各篇中出现次数较为频繁,而且其宾语一般多为“我”、“余”、“吾”、“之”一类人称代词。和前一类否定句宾语前置句的翻译一样,王逸《章句》在串讲中大都恢复成了“谓语+宾语”的正常语序。兹枚举数例加以分析与说明如下:

1、《离骚》:“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章旬》:“屈原言已矣,我独怀德不见用者,以楚国无有贤人知我忠信之故,自伤之词。”案:《章句》串讲中将“国无人莫我知”一句翻译为“以楚国无有贤人知我忠信之故”,“我知”恢复成“知我”也。

2、《九章・涉江》:“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章句》:“言时世贪乱,遭君蔽G,无有知我之贤,然犹高行抗志,终不回曲也。”案:《章句》串讲诗句中将“莫余知”翻译为“无有知我之贤”,亦是将其恢复成日常口语之常态也。

3、《九章・涉江》:“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章句》:“屈原怨毒楚俗,嫉害忠贞,乃日哀哉南夷之人,无知我贤也。”案:《章句》串讲语将“莫吾知”翻译为“无知我贤”,亦是恢复成常态之表述也。

4、《九章・惜诵》:“情沈抑而不达兮,又蔽而莫之白”,《章句》:“言己怀忠贞之情,沈没胸臆,不得白达,左右壅蔽,无肯白达己心也。”案:《章句》串讲中乃将“莫之达”一语翻译为“无肯白达己心”,同样是恢复成常态之表述也。

由上述两个小类的《章句》串讲语训释情况来看,先秦时代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现象到了东汉时期,口语中已经不复存在,因而王逸在串讲中才会恢复成常态也。

三、借助助词提宾类宾语前置句训释考

《楚辞》中借助“是”、“之”、“爰”一类助词(有人亦称之为“复指代词”),来实现宾语前置的诗句不少,这一类前置句的宾语一般属于名词。王逸对于这一类宾语前置句训释最为全面彻底,诚如廖序东先生所说的那样,“王逸大都能移宾语于动、介后作注,对于以‘是’为助的前置宾语尤然。这一方面说明王逸对这种句子的理解是对的;另一方面说明在王逸时代――后汉,这种宾语前置句已经消失,如果当时仍有这种宾语前置句,王逸就不必一一作注了。”关于“之”字的这种用法以及王逸《章句》的训例情况,著者以在本章第一节里面举例加以说明过了,至于“之”、“爰”二字的提宾及《章句》训释情况,本小标目下将从《天问章句》一卷中略举数则训例加以考见之:

(一)《天问》:“何乞彼小臣,而吉妃是得”,《章句》:“言汤东巡狩,从有莘氏乞倦伊尹,因得吉善之妃,以为内辅也。”案:王逸在串讲中将“吉妃是得”翻译为“因得吉善之妃”,正是将其恢复成“谓语+宾语”这一常态句式,“是”字则不复出现矣。

(二)《天问》:“何恶辅弼,谗谄是服”,《章句》:“言纣憎辅弼,不用忠直之言,而事用谄谗之人也。”案:王逸在串讲中将“谗谄是服”翻译为“事用谄谗之人”,亦是将其恢复成“谓语+宾语”这一常态句式,“是”字同样不再出现矣。

(三)《天问》:“成汤东巡,有莘爰极”,《章句》:“爰,於也。极,至也。言汤东巡狩,至有莘国,以为婚姻也。”案:王逸在串讲中将“有莘爰极”翻译为“至有莘国”,亦是将其恢复成“谓语+宾语’,这一常态句式,至于“爰”字同样不再出现矣。另外,该训例当中,王逸训“爰”为“於”也,但“於”,字并无帮助提宾的语法功用,未知何出此训语。

(四)《天问》:“昭后成游,南土爰底”,《章句》:“爰,於也。底,至也。言昭王背成王之制而出游,南至於楚,楚人沈之,而遂不还也。”案:和上例一样,王逸亦将“爰”训释为“於”也。至于王逸在串讲中将“南土爰底”翻译为“南至於楚”,亦是将其恢复成“谓语+宾语”这一常态句式也。

不过,在《章句》当中,也有少数这一类句式的训例其训释和翻译是有误的,例如:《天问》:“咸播柜黍,莆藿是营”,《章句》云:“柜黍,黑黍也。q,草名也。营,耕也。言禹平治水土,万民皆得耕种黑黍於藿蒲之地,尽为良田也。”案:按照王逸《章句》串讲语的解释的话,“莆q”变成了指称长满这种草类的土地,“是”指称前一分句的“黍”,“莆q是营”一句若恢复成正常句式应该为“营是于莆q”,这显然不合乎古代的句法,可见王逸对该句的理解有明显错误。闻一多先生《楚辞校补》的说法,“莆藿”当为“q莆”之倒置也,“q莆”又可作“莆蒲”,当为一种蒲类植物;又据闻氏《天文疏证》一书考证,谓“营”当读为“耘”,亦即除草之义也。总而言之,“莆q是营”是借助于助词“是”而帮助宾语前置的一个句子,“是”不是第三人称代词,“莆q”也只能是“营”字的宾语,而不是表示地理方位的状语或补语。

四、其他类别的宾语前置句训释考

除了以上三类宾语前置句以外,《楚辞》中也有一些句子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宾语是直接放置在动词的前面的。对于这一类宾语前置句,王逸在撰写《楚辞章句》一书时亦颇多关注,并且在诗句的串讲中均做出了很好的翻译、解释。以下,不妨从这一类训例中枚举数例加以分析与说明,考见《章句》的有关训释情况:

(一)《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章句》:“言己使清白之臣,如望舒先驱求贤,使风伯奉君命於后,以告百姓。”案:在这两个兼语句式的分句中,“望舒”、“飞廉”皆为各自分句中“使”字的宾语也,又分为“先驱”、“奔属”的主语。考之《章句》,王逸在串讲中皆将“望舒”、“飞廉”当作宾语来处理,并且将其放置到“使”字的后面,从而使得兼语句式的语法特征更加明显。

(二)《离骚》:“路修远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章句》:“言昆仑之路,险阻艰难,非人所能由,故令众车先过,使从邪径以相待也。”案:“腾众车使径待”一句中,“众车”一词既是“腾”的宾语,也是“使”的宾语。因此,王逸《章句》在串讲诗句时,翻译为“令众车先过,使从邪径以相待”,分拆为两个分句加以表述,显然可见王逸对诗句的理解和翻译是正确的,表述更加明晰。

(三)《天问》:“尧不姚告,二女何亲”,《章句》:“言尧不告舜父母而妻之,如令告之,则不昕,尧女当何所亲附乎?’,案:“尧不姚告”是一个宾语前置旬,王逸《章句》将其翻译为“尧不告舜父母而妻之”,显然已经将前置的宾语放置到了动词的后面,恢复成了常态句式。

离骚原文及译文范文7

上一次教《离骚》,用的是人教社2000年12月版的教材,我上得索然无味,就像是一碟子馒头落肚,估计学生的感觉也不会好到哪里去。2005年9月,本人再次教到《离骚》,发现选段已变了:2000年版选的是长诗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一段;而新版选的是长诗的开头,即从“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到“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前版多抒情,新版多叙事。

讲读《离骚》时,我先让一位学生读诗,发觉她没有读出应有的味道。“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屈原由忧己而忧楚王的易老,进而忧楚国的兴衰,本该是充满忧思而深沉的,却读得轻松飘忽;尤其是“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齑怒”,是怨怒的,激愤的,学生却读得轻描淡写。

为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诗人情感,我范读了选文,读着读着就动情了。尤其是读到“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齑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时,我禁不住泪眼朦胧了:这指天发誓,让苍天作证,不正是屈原面对谗毁,而楚怀王又不给任何辩驳的机会,于是痛苦而又无奈的举动吗?

(朗读结束了,课堂一片沉静。)

考虑到本诗较难,我又让学生自由朗读,加深理解。

而后,我让朗读较好的聂思斯起来范读。她口齿清楚,声音清脆,几个点的感情把握得很准,尤其是读到“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齑怒。……夫惟灵修之故也”,读得抑扬而沉重。

朗读结束了,教室里竟自发地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课后有学生在随笔里写道:这一课的学习,我仿佛听到了屈原在愤怒地指天长叹,《离骚》不再难懂。

由此,我有了这样的想法:对于那些蕴涵丰富而又较难懂的古诗文,采取师生范读为好。

怎样范读呢?

一看能否人情。如果教师读得敷衍了事,自己都不能人情,就不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鲁迅回忆小时候在三味书屋的读书,听先生自己大声的朗读,“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老师读得投入、忘我而引起学生的羡慕,这不就够了吗?

我平时备课,对自己朗读时能找到共情共鸣的诗文,一般都要在课堂上范读。

中学语文教材中,像《离骚》这类的“悲情诗文”不少,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朱自清的《背影》,李密的《陈情表》,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等,就看你是否能找到共情点。

当然,我们也可请朗读较出色的同学来范读。只是要事先给学生打个招呼,让他有所准备,不搞突袭。

二看能否把握诗人的情感。

还是以《离骚》为例。“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这部分是屈原对自己的出身及幼年的记叙,是欢快的,节奏明朗的,朗读的语调也应轻快些。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是屈原对自己的申辩,他不赞同怀王赴宴秦国,不是自己的贪生怕死,而是担心秦的居心叵测,担心怀王身遭不测啊。朗读时辩解的语气中带着点沉重。

三看能否读出诗文的音节韵律。

屈原对楚怀王的情感是很复杂的:不管是开始的修宪被谗毁,是否放张仪,还是后来的要不要参加楚秦聚会,屈原都没有被楚怀王真正信任。他对怀王是很有怨言的,但又有所期盼――正是这怀王给了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所以,“荃”字应读得轻缓,略做停顿,“兮”本是句末表停顿的,这里有余恨未了之意,要拉长音;“反”字更是对楚王的失望,对他听信谗言的愤恨,应读得沉重,而稍作停顿;“而”字应读得轻而悠长;“齑怒”,是盛怒的意思,占两拍,前字重而后字轻,把对楚怀王偏听偏信的愤怒表现出来。

反观自己上的语文课,还有一些所听的课,不管是正式的课堂,还是早读课,都鲜见书声朗朗的局面。对于古诗文的学习,常见的做法是,叫学生翻译一下,或是教师草草地串讲一下,然后就“自己读吧,争取把它背下来”。于是书声一片,而后渐渐慢下来,轻下去;或是随机抽查学生朗读,检查预习的情况。结果读者结结巴巴,听者昏昏然;或是老师朗读,自己也没有找到感觉,学生就更找不到感觉了。课堂上便兴味索然,课后复习更是空谈。诗文本身引不起学生兴趣,也就难见学习的效果了。

什么原因呢?

缺少有准备有组织的范读的引导!

曾国藩认为,对于“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原来,文字在漏掉声音的同时,也就漏掉了诗文的生命之气,文字成了干瘪的符号。而诗文的“雄伟之概”“深远之韵”,“看是看不出来的,闻也闻不到的,唯一领略的方法,似乎就在用口念诵”①。

梁实秋先生曾介绍过他的老师徐锦澄先生的讲课,: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可很有意思。不论是古文或是白话,他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领会到原文意义的一半了。②

老舍先生在回忆年轻时代读书的情形时也曾说,一开始,古希腊文艺让他觉得非常枯燥,说真的,那些古老的东西往往教他瞪着眼咽气!读到半本英译的《伊利亚特),他的忍耐力已经用到了极点,真想把它扔得远远的。可是,一位会读希腊原文的老先生给他读了几十行荷马,不是在读诗,而是在唱最悦耳的歌曲!大概荷马的音乐就足以使它不朽吧?于是老舍决定不把它扔掉了!③

教师一丝不苟地吟咏一番,让梁实秋领会到原文意义的一半;而先生几十行希腊原文的吟唱,竟然让老舍对原本瞪眼咽气的荷马史诗觉得亲切了!

可见示范性的吟、咏、诵、读、唱,往往是引领学习者走进古诗文世界的金钥匙。

①夏丐尊、叶圣陶《文章讲话》,浙江文艺出版杜,1983,第71页

离骚原文及译文范文8

知识与能力:

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3.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教学难点: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字音:

谪守朝晖夕阴迁客骚人

霪雨霏霏薄暮冥冥

潜形岸芷汀兰皓月

心旷神恰宠辱偕志浩浩汤汤

2、朗读全文,对照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新课:

1、作家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导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背景资料。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3、岳阳楼。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滴,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守,指做州郡的长官。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政通人和:通,顺利。和,和乐。

百废具兴:具,同“俱”,全,都。

增其旧制:制,规模。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于观夫巴陵郡胜状:胜状,胜景,好景色。

浩浩场汤:浩浩荡荡。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涯,边。

朝晖夕阴:或朝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晖,日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述,论述。备,详尽。

然则北通巫峡: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南极潇湘:极,尽。潇湘,潇水湘水。

迁客骚人:迁客,谪迁的,指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战国时屈

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

得无异乎:得无,表猜度,怎能不会。

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若夫霪雨霏霏: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表示另提一事,近似“像

那”。霏霏:连绵的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连月不开:开,放晴。

浊浪排空:排空,冲向天空。

日星隐耀:隐耀,隐没了光辉。

山岳潜形:潜形,隐藏了形迹。

墙倾楫摧:墙,桅杆。楫,船桨。

薄暮冥冥:薄(比),迫近。冥冥,天色昏暗。

去国怀乡:去国,离开国都。

忧谗畏讥:谗,谗言,诽谤性话语。讥:讥笑,讥讽,挖苦。

满目萧然。萧然,萧条冷落的景象。

感极而悲者矣:感,感慨。

5.请学生翻译第4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至若春和景明:至若,用在又一段话的开头引起另一层描述,近似

“至于”“又如”。

波澜不惊: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上下天光:天光,天色,湖光。

一碧万顷:万顷,极言其广。

沙鸥翔集: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顿。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

锦鳞游泳:锦鳞,指美丽的鱼儿。

岸立汀兰:蓝,香草。汀,水中的小洲。

郁郁青青:郁郁,形容香气很浓。

而或长烟一空:而或,有时。长烟,大片烟雾。一空,完全消散。一,全。

浮光跃金:跃金,金色的月光闪耀跳动。

静影沉璧:壁,圆形的玉。

此乐何极:何极,哪有穷尽。

宠辱偕忘:宠,荣耀。辱,屈辱。偕,一起。

把酒临风:把,持,执。临风,迎着清风。

6.请学生翻译第5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或异二者之为: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口气。为,这里

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高高的庙堂上,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

庙,宗庙。堂,殿堂。庙堂,指朝廷。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

是进亦忧,退亦忧:是,这样。进,指在朝廷上做官。退,指不在朝廷上做官。

其必曰‘优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呼:那一定要说“在

天下人忧之前无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道吗?微,无、没有。

谁与归,就是“与谁归”。归,归依。

四、积累文言知识:

1.一词多义。

⑴和:政通人和(和乐)至若春和景明(和煦)

⑵通:政通人和(顺利)北通巫峡(通向)

⑶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⑷空:浊浪排空(天空)长烟一空(消散)

⑸一:一碧万顷(一)长烟一空(全)

⑹极:南极潇湘(尽,直通)感极而悲者矣(极点)

此乐何极(穷尽)

⑺以:属予作文以记之(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⑻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

2.通假字。

⑴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

⑵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嘱托。)

3.词类活用。

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

4.古今异义。

⑴气象万千(气象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⑵微斯人(微古义:没有。今义:细小。)

5.特殊句式。

⑴衔远山,吞长江……(省略句)

⑵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状语后置)

⑶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状语后置)

⑷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定语后置)

⑸吾谁与归?(宾语前置)

6.流传至今的成语。

⑴气象万千

⑵心旷神怡

⑶政通人和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三。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预习:

1.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2.背诵全文。

二、研讨课文:

1.朗诵全文。

2.背诵前要理解文章层次结构,这样有助于快速掌握文章内容,快

速背诵。下面请同学们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全文共6段,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

第二部分(2~4段):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全文的主体)

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2段):写洞庭湖的景色并提出“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

第二层(3~4段):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

第三部分(5段):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第四部分(6段):点明作“记”的时间。(这是全文的核心。)

3.提问: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4.提问: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同“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5.提问: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讨论并归纳:

(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6.提问: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7.朗读第3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

8.朗读第4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

9.提问: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恰,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10.提问:“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内涵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1.提问:“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

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12.提问:“进”指什么?“退”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进”指“居庙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处江湖

之远”,不在朝廷上做官。(借代)

13.提问:“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讨论并归纳: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现

箴之意。

14.提问: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讨论并归纳: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任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15.提问:文章最后一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

讨论并归纳: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最后才点出警句。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不以物喜…则忧其君’调明“古六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阔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推进一层。设问后而警句出现,给人印象极深。

三、写作特色:

1.繁简得宜,层层蓄势。

2.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骈散结合,词语富有生命力。

四、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析,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好友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五、教学小结: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文章先由叙事入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弓!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起来,句式上骈散交错,节奏不断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使人产生审美的感受。

六、布置作业:

离骚原文及译文范文9

【关键词】《喧哗与骚动》;《圣经》;主题;隐喻

《圣经》不仅是基督教的经典,而且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宗教、历史、伦理故事及哲理箴言,都蕴含意味深长的玄思,对西方社会的精神信仰和行为方式影响非常深远。学者刘意青指出:“几乎所有的西方文学作品都渗透着基督教或《圣经》的影响,即使没有明显地取用其内容和人物的名字,它们也渗透着基督教的善恶观和为人处世的态度”。美国南方小说的代表人物威廉・福克纳便是一位具有强烈的圣经意识的文学巨匠。福克纳成长于美国南方一个传统的基督教家庭,特殊的宗教文化背景使他对引用圣经典故,借用圣经原型的喜好远胜于其他作家。据统计,其作品对于圣经直接或间接的引用达379次之多。他的代表作《喧哗与骚动》从整体结构上重现了圣经故事最主要的叙述模式,无论是场景的描写、人物的刻画还是情节的安排,我们都可以在《圣经》中找到与之呼应的契合点。本文试图从“圣经主题”出发,依照堕落、末日审判、爱与救赎四个角度解读该作品。

一、堕落

《喧哗与骚动》在人物和情节的安排上恰恰是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故事的翻版。《旧约・创世纪》中记载,上帝创造天地万物之后,第六天开始造人。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用尘土造出一个人,往他鼻孔里吹了一口气,这人就有了生命,上帝给他取名亚当。后来,上帝见亚当孤独无伴,便趁他熟睡之际,用他身上的一根肋骨造成一个女人――夏娃。伊甸园有各样果树,树上结满了果子。上帝警告亚当,其它果子都可以吃,惟有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不能吃。但是在蛇的引诱下,夏娃违背命令吃了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并给亚当也吃了。上帝知道后勃然大怒,把亚当和夏娃逐出伊甸园,宣判他们终生劳苦才得糊口。小说中的情境与伊甸园不谋而合,夏娃违背命令吃了禁果,而凯蒂则不顾家规和反对爬树偷窥。这一圣经主题预示着叛逆的凯蒂将面临与夏娃相同的命运,被逐出家门。同样,夏娃的行为使人类背负了原罪,而凯蒂被树枝染上的泥渍也预示了她的失贞及由此带来的对整个家族的灾难性后果:班吉失去了关爱她的姐姐;昆丁失去了想象中的情人,幻想破灭而自杀;杰生失去了银行的工作,出于怨恨和麻木导演了小昆丁的悲惨命运。福克纳别出心裁地用人类自伊甸园堕落这一主题暗示了凯蒂被逐出家门的悲剧命运,同时深层次地揭示了整个南方社会的堕落。

二、末日审判

《圣经》最后一章《启示录》预言了有关世界末日的异象:连绵不断的灾祸降临人世,天塌地陷,血流成河,死者照生命册的记载受到末日审判。书中还预言基督完成救赎大业后必将再来,使人类进入一个新天地。可以说《启示录》充满着末日死亡与重生复活的意象。如同《启示录》中的预言,在《喧哗与骚动》中,死亡的阴影笼罩着康普生家族。小说班吉的叙述中频频预示着死亡来临。班吉的意识中反复出现大姆娣过世那天晚上的情形,还多次出现白骨、老雕等意象。他凭着特异的嗅觉,闻到父亲、昆丁身上有雨味,而雨味在小说中则象征着死亡的味道。果然,随着情节发展,康普生先生因酗酒而过早离开人世,昆丁则在哈佛投河自杀。大姆娣、康普生先生和昆丁的相继去世预示着康普生家族已经到了末世:凯蒂堕落了;班吉则生活在失去姐姐的痛苦之中;康普生夫人整日唉声叹气、怨天尤人;杰生则对凯蒂心怀怨恨,生活空虚麻木,以追逐钱财为乐。因此,康普生家族的子孙只有死亡的预示而没有复活的希望。

三、爱

耶稣曾对他的信徒们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然而康普生家族违背这条爱的命令。家长康普生终日在自我陶醉中消磨时光,对家人漠不关心。康普生夫人本身是南方制度的受害者,与丈夫难以沟通,因此冷漠而又自私。尽管如此,作家在小说中塑造的并不是一个彻底绝望的世界。在凯蒂身上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对爱的追求以及爱的表露。凯蒂生长在既没有母爱,也缺乏父爱的没落的康普生家族,但她天性活泼,热情可爱。字里行间可以看到她对哥哥的关心,对弟弟无微不至的照顾。在缺乏爱的生活里,她尤其渴望着理解与关心,康普生家这个无爱的囚笼促使渴盼爱的凯蒂去外界寻找慰藉,结果追求幸福的梦想却被玷污,失去了少女的贞洁,最终沦为一个军官的情妇。这样,一个富有个性、善良活泼的女性被社会毁灭了。凯蒂追求爱而不得,反而沉沦堕落的悲惨遭遇从侧面揭示了康普生家族背后的南方种植园文明对人性的践踏。

四、救赎

《圣经》旧约预言上帝要派一位大有能力的救主来到世间,即耶稣基督,藉受难复活拯救全人类。在《喧哗与骚动中》班吉和昆丁的叙述也不免使人联想到圣经中“基督式”的救赎。班吉在某种程度上起着监护凯蒂,挽救她,阻止她沦落的作用。在《喧哗与骚动》中,凯蒂在性成熟和沦落过程中每迈出一步,班吉的反应都极为强烈。班吉总是把“树的香味”与凯蒂联系在一起。当凯蒂第一次穿成人的衣服并使用香水时,班吉就开始哭号,直到凯蒂用水洗去香水的味道,班吉觉得她“又像树一样香了”才停止哭闹。凯蒂亲吻查理后又重演了这一幕。但凯蒂失贞后回到家中,他马上就“哭起来,哭声越来越大”,“他拽着她的衣裙”,“一边哭一边推她到洗澡间去”,然而凯蒂再也没有“像树一样香”,再圣洁的水也不能净化她造成的伤害,凯蒂的堕落和随之而来的康普生家族的堕落已经无法挽救。班吉身上那种试图阻止人性堕落的努力彰显了耶稣式挽救众生的圣经形象。伴随着班吉的哭号,小说逐步展现了凯蒂逐渐堕落的过程,也暗示着南方社会不可避免的衰败和灭亡趋势。

昆丁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当做基督,所以在他叙述的部分不断出现基督的形象。在他的观念中,凯蒂生长在南方严厉的清教教育之下,本应是南方淑女的典范。但是凯蒂的叛逆使昆丁深感痛苦,他想设法对堕落的妹妹进行拯救,但他由于长期压抑而导致思想乖谬,竟然企图用和下地狱对妹妹犯下的罪来一个了结。然而凯蒂却一直堕落下去,沦为一名纳粹军官的情妇,再也无可拯救。凯蒂的堕落以及其中象征着的南方价值观念的彻底崩溃使昆丁的救赎梦想彻底幻灭,最后走上自杀之路。昆丁自救尚且不能做到,更不可能拯救凯蒂,他的基督式幻想中暗含的讽刺韵味不言自明。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中对圣经主题的运用不是无意识而为之,而是作家的一种创作方法,借用大量圣经主题深化了小说的文化意蕴,并且揭示了南方社会的历史命运和现代人的精神困境,使人类追求和文化背景产生的矛盾得到了升华。

【参考文献】

离骚原文及译文范文10

Abstract: Many of William Faulkner's Yoknapatawpha saga have reflected a major message―the spiritual deterioration which characterizes modern life stems directly from the loss of love and want of emotional response.This paper tries to present how this message is explained by taking some of his novels as an example.

关键词: 精神堕落;爱的缺失;情感匮乏

Key words: spiritual deterioration;loss of love;want of emotional response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3-0328-02

1 福克纳

提到福克纳,学英语的人立即都会想到一系列的名词,如,地方特色、乡土作家、美国南方、旧传统旧价值体系等等。的确,福克纳确实是一位非常有特色的优秀作家。这是因为他有他自己独特的题材与风格,即不断写“家乡的那块邮票般大小的地方”,终于“创造处一个自己的天地”。这个天地就是她所虚构的位于密西西比州北部的约克纳帕塔法县,而这个县的中心就是杰弗逊镇。他笔下的大多数故事都以这个县和杰弗逊镇为背景,被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福克纳的这套“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由十五部长篇和几十个短篇小说组成,时间从独立战争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主要写该县及杰弗逊镇不同社会阶层的若干家庭几代人的兴衰荣辱。这些长、短篇小说本身是独立的,但彼此又多少有些衔接、联带关系。主要任务也在各书中穿插出现。这里有康普生等庄园主世家,有斯诺普斯这样的暴发户,有本德仑这样的穷白人农户。另外,还有各式各样的黑人、印第安人以及白人商人、牧师、律师、意识、军人、妇女等等。在这套“世系”中,福克纳对两百年来美国的南方社会作了生动写照。南方社会的变迁,各阶级、阶层人物社会地位的浮沉升降,各种类型任务精神面貌的变化,都可以从福克纳笔下见到映影,实为一部多卷体的美国南方社会变迁的历史。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描写杰弗逊镇王族康普生家庭的没落及成员的精神状态和生活遭遇的《喧哗与骚动》(1929)以及描写孤儿裘・克里斯默斯在宗教和种族偏见的摆弄、虐待下悲惨死去的《八月之光》(1932)。

但福克纳绝不仅仅是一个描绘地方色彩的乡土作家。他更关心的是祖先的罪恶给后代留下的历史负担问题,机械、金钱文明对人性的摧残问题,现代西方社会中人的异化问题,现代西方人与人之间的疏远与难以沟通的问题以及精神上的得救与净化问题。他在作品中提到的都是现代社会泯灭人性的不合理和罪恶。现代社会在他眼里就是一片混乱,处处充满着罪恶和黑暗,丝毫看不见人性的闪光点。人与人之间是冷漠的,无法沟通的,互相之间除了猜疑便是报复,嫉妒,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形。人们变成了没有感情,没有同情的行尸走肉一般,在情感荒芜的现代社会里过着混沌、压抑、畸形的生活。他的作品像手术刀似的狠狠刺向南方的痼疾―不是政治、经济上,而是精神、心理状态上的痼疾。在触及最敏感、最忌讳的问题是他们可以说是敢于“刺刀见红”。他书中发出的痛苦的呐喊引起人们灵魂的震颤。拨动了人们最不想触动的心弦。

2 福克纳小说的主题:呼喊爱的缺失,情感的匮乏

在我看来,福克纳讲述的小说更清楚地渗透着这样一个主题,即现代人类生活中的精神堕落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情感的匮乏,人与人之间缺少爱,缺少情感的交流和回应。他的几部代表作里,每一部都发出这样的呼喊,令人揪心,让人心寒。

2.1 《喧哗与骚动》 先来看《喧哗与骚动》这部作品。书中一开始这样写道,这是“一个傻子讲的故事,故事里充满了喧哗和骚动,毫无意义。”(福克纳,2004:1)这句话里的绝望情绪和虚无主义思想显而易见,丝毫没有半点人间的温暖情义和融融爱意。康普生先生是个对生活、对他所生活的社会失去幻想,感到灰心绝望的人。他从他成长所依赖的道德准则里再也找不到任何意义,于是他选择逃避,正日靠酗酒打发时间,并变得愤世嫉俗起来。康普生夫人精神上是个感情匮乏的人,不会爱别人,甚至是自己的孩子们。四个孩子里,凯蒂是唯一能够爱的人,但是她却失去了。最小的男孩子班吉是个儿,这似乎意味着对家庭的诅咒。另一个男孩子昆丁,一直生活在关于自己年轻时代的理想世界里,幻想着过去的爱、荣誉和完整的一切。当他不能阻止喧闹混乱而残酷无情的现实的侵扰时,他选择了毁灭自己。最年长的男孩子杰生同样是个空虚、毫无感情的人,过着空洞、虚无、毫无意义的生活。爱,以及人类其他一切情感对他来说都是陌生的。

《喧哗和骚动》讲述了一个由过去到现在的堕落的故事。过去一切都那么美好那么理想,这与无爱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小说体现了一种强烈的怀旧情绪,即对过去的幸福的缅怀。昆丁那一章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情绪。昆丁在现代社会里是一个悲惨的人物。他总是把眼光投向过去,投向当他还是个小孩子的那个时期。那时生活是纯真的、浪漫的,也是安全的。他就是不能把自己好好地与现在连接在一起,现在对于他来说没有目的,徒劳,生活中不再有任何价值可寻,生活不值得体验。他的自杀就是对生活的彻底的否定。从某个意义上讲,昆丁的价值体系也许体现了福克纳本人的理想的生活模式,即美国南北战争前的那种社会。

同时,作者把班吉那章作为本部小说的开头一章也并非偶然,因为正是班吉深切地感到了爱的缺失。班吉的生活需要感情,需要爱的支撑。虽然他是个傻子,没有时间概念,但是他却知道谁最爱他。当凯蒂走了以后,他的整个世界都随着她的离开而瓦解了,因为他的世界就是由凯蒂的爱构成的,没有人可以取代凯蒂的位置,迪尔西也不能。因此这一章戏剧性地从一开始就促成了本篇的主题―一种缺失,爱的缺失。而谈到杰生时,他的生活将所有现代社会里的各种邪恶和缺陷都形象化了,这就使南北战争前后美国南部社会的对比无所保留地暴露了出来。随着北方的胜利,冷酷的理性也战胜了以往的感情和激情,杰生这个情感匮乏,不能生育的人物就很好地为此做了解释。

2.2 《八月之光》 再来看福克纳的第二篇小说《八月之光》。其中每个人物的生活都缺少激情,缺乏理解和沟通。比如主人公乔克・里斯莫斯。他从小被外祖父遗弃,送进孤儿院,在那里他从来就不知道爱为何物。更让人心痛的是,当他被麦奇肯家领养后,麦奇肯表现出的一点点温情竟让他不知所措,他成了这个人类世界的完完全全的陌生人。他的世界是空洞的,什么都没有,因此他对人性的态度也是默然、冷淡、毫不关心,甚至是否定和拒绝。他拒绝去爱,也拒绝被爱。也许,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天里他感到了一种渴望和需求,想过要和整个人类世界和解,但悲哀的是,长期占据并侵扰他生活的那种敌意和报复心态阻止了他,让他根本没有机会改变自己,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他只能死在这个他一生都没有与之协调的世界。乔从来都不确定他自己的种族身份,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一点正体现了现代人典型的精神危机―不知道自己来自何方,将去哪里。

与这些空虚、荒诞、怀疑的现代人和这个让人无能为力的现代世界相对应的,福克纳又塑造了一些生活在本真、滋润的世界中的健康人,他们对待这个世界的看法和态度则是依赖于一套完全不同的价值体系。在小说《喧哗与骚动》里,充满堕落和衰败的康普生家族中,有一个女人却满怀爱心,充满激情。虽然是仆人身份,但她却是整个家庭的核心。这就是那位黑人女仆,迪尔西。她照管着家庭成员们的需求,并代替康普生夫人照看孩子们。只有她把班吉当成一个人来看待,去关心他,爱护他。如果没有她维持着整个家庭的生活和一切活动,康普生一家绝不会再多维持一天。她对生活,对人们的回应是那么自然,那么敏锐,颇具洞察力。她看透了康普生家的灾难,并准确地预言了它悲剧的结局。她说:“我看见了开始,也看见了结局。”她似乎是要表明,人们现在缺少爱,缺少激情,生活充满颓废,堕落和悲观的色彩,她呼吁人们必须要找回这些,以获得重生。

《八月之光》里的莉娜也是这类的人。她的故事与乔克里斯莫斯的故事并行展开,但有趣的是,莉娜的经历却展现出一个不同的对待生活的态度和世界观。莉娜是个单纯的女孩,有着单纯的信念。比如,当她怀孕后,她便开始了从阿拉巴马到杰弗生的长征,为的是找到孩子的父亲,她怀着一个天真的信念,认为她一定能找到孩子的爸爸,并坚信上帝也会照顾她。令人欣慰的是,上帝确实在暗中帮助她。路上她遇到的每个人都对她非常友善,都乐于帮助她。无论她走到哪里,她都能让人乐于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她的天真和单纯与乔娜毫无意义的人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实际上就代表了一种重生的力量,一种来自于对一切都毫不怀疑的确信态度。

2.3 《去吧,摩西!》 福克纳笔下的另一个自然的健康人就是《去吧,摩西!》中的山姆大叔。他是个完全生活在自然世界里的人,他对自然界了如指掌,熟知很多生活常识和生存技巧。尽管生活在现代社会中,山姆却一直保持一种骨子里与生俱来的淳朴。比如,在丛林中,他教导艾萨克麦卡斯林:人类“心灵深处的桓古至今的真情实感,爱情、荣誉、同情、自豪、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这些美德恰恰是现代人现代生活所缺乏的,正如他笔下人物康普生和萨德本所表现的一样。他还把艾萨克麦卡斯林从危机状态下的现代文明深渊边上拉了回来,使其免受了现代文明的腐蚀和浸染。

3 结束语

福克纳写这些小说时心中是抱有一个坚定信念的,正如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家致辞中所说,他想重申过去那些旧传统,旧事实的重要,那些才是最本质的真理,是人心底最根本的道德。缺少这些传统和美德的故事注定都是短暂不能持久的。

“一个有志于写作的青年,应当从头学习去认识和描写人类心灵之挣扎与劳苦。他应当这样教育自己―最卑劣的事,莫过于恐惧!要永远忘记这恐惧。在他工作的地方,应该仅只充塞着人心恒古以降即有之真实与真理。没有这古老而恒存之真理,任何小说也无非蜉蝣与朝露;瞬息即逝!这恒古长存之心灵的真理,便是爱、荣誉、怜悯、尊严、同情和牺牲。在一个文学青年学会了这一切之前,他所有的劳作,注定了不会成功。”

福克纳想帮助人们找回那些自然状态下的纯真的人性,在他看来,这个现代社会正是在不断地摧残和扼杀人性的这种可贵。他坚信,如果人们能够抵制现代社会对人的冲击和腐蚀力量,人们便有希望找回自己真实的自我,重新获得内心深处那种与生俱来的各种能力。

参考文献:

[1]福克纳著.喧哗与骚动[M].李文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福克纳著.八月之光[M].蓝仁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3]福克纳著.去吧,摩西[M].李文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离骚原文及译文范文11

摘 要:新时期的骚体赋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是对骚体赋概念的界定进行了辨析;二是对骚体赋流变及各时期主要作家、作品作了梳理;三是对骚体赋的题材内容及艺术品质进行了归纳总结;四是对骚体赋研究的前景作了展望。以上研究对辞赋研究的整体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骚体赋;概念界定;流变;题材内容;艺术品质;展望

骚体赋是承继楚骚抒情传统,以“兮”字句为作品主体形态的一种文学样式。骚体赋的创作先驱是汉初的贾谊,其《吊屈原赋》是骚体赋开篇之作。新时期骚体赋研究不断深入。无论是概念的辨析,还是题材内容及艺术品质总结,都取得可喜成果。现对新时期骚体赋研究综述如下,敬请专家学者教正。

一、骚体赋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骚体赋?一种观点认为,骚体赋是用骚体“兮”字句写成的作品,战国屈原、宋玉的辞作,以及汉代人的拟作,如东方朔的《七谏》、严忌的《哀时命》等,都应属于骚体赋。如曲德来认为:“所谓骚体赋,是指那些在形式上极力模仿屈原的汉赋 。……此外还应包括虽不以赋名篇却是纯粹模仿屈原赋的作品。”①袁济喜、赵敏俐及孙晶在论及骚体赋时也将这些拟骚之作归属其列。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汉以后乘楚辞而来的赋作品(《吊屈原赋》、《长门赋》、《悲士不遇赋》等汉以后的骚体赋)都共同体现了直抒胸臆的主体性原则,惯用比兴手法,篇章结构上重点突出,故完全称得上是“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即诗歌。同楚辞一样,理应属于诗的范畴。笔者认为,骚体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采用楚骚的文体形式,也就是以“兮”字句作为其基本的句型;其二是明确地用“赋”作为作品的称名。褚斌杰亦指出:“骚体赋是指在体制上极力模仿‘楚辞’并且以赋名篇的作品。”

二、骚体赋的流变及各时期代表作家、作品

(一)汉代骚体赋继承了原始骚体(屈、宋之作)的抒情功能,主要是抒发苦闷、幽愤

等压抑之情。同时,汉代骚体赋受散文式思维方式影响,表现出与说理散文、描写散文或叙事散文相类似的某些功能。②康金声认为,汉代骚体赋在风格情调上流注着悲与怨的感情,在形式上用带“兮”字的骚句加强咏叹色彩,增强抒情效果;句子自由长短错落。孙晶、梁葆莉等亦持相同看法。此外,赵敏俐、苏萍、宁宇、吴贤哲、王双等对此也有独到见解。汉代骚体赋有贾谊《吊屈原赋》,司马相如《大人赋》、《长门赋》,董仲舒《士不遇赋》,汉武帝《李夫人赋》,王褒《洞箫赋》,扬雄《甘泉赋》等26篇,在整个汉赋中占有很大比例,多为学者研究重点。

(二)建安魏晋时期,随着汉代大赋向抒情小赋的转变,骚体赋大批涌现。建安时期骚体赋受到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即兴性、抒情性影响,显示出个性化与抒情化的倾向。③郭建勋《论建安骚体文学转向个性化的内因外缘》统计显示,此期骚体赋多达80 余篇。如王粲的27篇赋中,骚体赋有6篇。魏晋时期骚体赋一方面逐渐与楚辞分开,独立性特征凸现,“兮”字渐为“而”、“以”、“乎”等虚词代替,楚辞的地域性特征大为减弱;另一方面与骈文、诗歌之间的渗透交叉有了更为广泛而深入的发展,呈现出骈偶化和诗化的痕迹。王双、孙宝、曹胜高等对这一时期骚体赋的发展都有深入探讨。

建安时期重要骚体赋作品有王粲的《槐树赋》、《登楼赋》,曹丕的《感物赋》、《登城赋》,曹植的《幽思赋》、《归思赋》等。晋代作品有傅玄《正都赋》、《潜通赋》,陆云《登台赋》、《南征赋》、潘岳《闲居赋》、《怀旧赋》等,大多篇制完整,文辞清丽,具有突出的艺术价值与文献价值。

(三)南朝是骚体与赋体真正水融的时期。骚体以“乱曰”、“歌曰”、“系曰”、“辞曰”等形式融入赋体变得更为普遍灵活,且骚体与赋体互相渗透,艺术上产生新变。郭建勋认为,南朝骚体赋是当时唯美主义文学革新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新兴的诗歌影响撞击的结果。此期骚体赋变革主要侧重于形式体制和表现艺术,摹仿与出奇求新并行。南朝骚体赋作中有代表性的是江淹《去故乡赋》,鲍照《芜城赋》,颜延之《赭白马赋》,谢庄《月赋》,谢惠连《雪赋》等。北朝骚体赋数量较少,只有李显《大乘赋》,王通《东征赋》等。

(四)唐代以律赋著称,但出现一个骚体赋创作小高潮。如李白共作8篇赋,有5篇为骚体赋。柳宗元12篇赋作中骚体赋有5篇。韩愈写过《复志赋》、《闵己赋》等。唐代骚体赋研究成果较少。

(五)宋明清时期的骚体赋。宋代骚体赋日益散文化。有些骚体赋还保持唐代以来盎然的生气。如晏殊《雪赋》采用《九歌》句式,风格清丽活泼。苏轼《滟堆赋》、《屈原庙赋》尤惹人注目。明清时期骚体赋创作更多,刘基、方孝孺、李梦阳、王守仁、黄道周、尤侗等作家,都创作过骚体赋。

三、骚体赋的题材内容及艺术品质

新时期对骚体赋题材内容及艺术品质的研究,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强调其抒情品质;二是在研究思路上多与楚骚相对照。

关于骚体赋的题材内容,郭建勋将汉代骚体赋分为四类,即纪行类、玄思类、悲士不遇类、悼骚类。冯小禄《不遇·玄思·宫怨·述行——简论屈骚影响下的汉代独创骚体赋》,高芳《两汉拟骚作品研究》等亦持此见。曲德来按照时代进程,展现了西汉至曹魏时期骚体赋题材内容的变化趋势: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生活复杂化,促使骚体赋表现题材有所扩大,由全部抒情转向说理、叙志、咏物。

在骚体赋的句式、用韵、语言节律等艺术品质的研究中,也呈现出与楚骚的联系。曲德来认为:“就句式上说,骚体赋所用的主要是六言二节拍句型,显然这是学习《离骚》句式的结果,也是所以叫做骚体赋的原因。”郭建勋《辞赋文体研究》总结了骚体赋对楚辞体“兮”,“”等代表性句型的承袭情况,并剖析了广泛采纳第一种句型的原因。曹明纲则归纳出“兮”等十二种骚体赋句式,使人能清晰地了解骚体赋的句式特点。此外,曹胜高《骚体新变与汉魏问题演进》,孙晶《汉代骚体赋的发展演变》,郭建勋《先唐辞赋研究》等亦有相应研究。

四、骚体赋研究的展望

可见,骚体赋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随着地下文献的出土发表,以及西方文艺理论的引介与不断本土化,对骚体赋研究也提出一些新课题。如:(1)地下文献能否改变人们对骚体赋概念的界定?如黄灵庚《楚辞与简帛文献》已对出土文献与楚辞的关系进行详密论证。但出土文献与骚体赋关系的相关研究尚未见到。(2)在西方文艺理论指导下,如何认识骚体赋在古典文学研究中的地位与价值评判?如萧兵有《楚辞的文化破译》问世,但尚未见以西方人类学、文化学等理论研究骚体赋的论著。(3)骚体赋与楚辞作品、大赋及抒情小赋等形式赋作的渊源关系究竟如何?学界已有相关成果,但多停留在浅层次的界定或概述上,似未深入加以探讨辨析。以上诸多问题都需学界进一步深入研究。

注释:

①曲德来.汉赋综论[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

②康金声.论汉代的骚体赋[J].山西大学学报,1988,(2):18~27.

③郭建勋.骚体赋的界定及其在赋体文学中的地位[J].求索,2000

参考文献:

[1]高芳.两汉拟骚作品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07.

[2]郭建勋.骚体文学:当代楚辞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J].中国韵文学刊,2003,(2):1~5.

[3]郭建勋.论建安骚体文学转向个体化、抒情化的内因外缘[J].求索,1996,(2).

[4]郭建勋.先唐辞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胡大雷.屈原赋、荀卿赋、宋玉赋异同论及其影响[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0,(2):5~31.

[6]赵敏俐.汉代骚体抒情诗主题与文人心态[J].中国文化研究,2010.

[7]苏萍.班氏家族骚体赋的楚祖意识及其价值[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2).

[8]曹胜.高骚体新变与汉魏文体的演进[J].古代文明,2008,(1):34~40.

[9]高华平.论骚体的中国东西部文学交融性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3):74~80.

[10]孙晶.阴阳五行学说与汉代骚体赋的空间建构[J].齐鲁学刊,2004,(3):110~114

[11]冯小禄.不遇·玄思·宫怨·述行[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7,(6):99~105.

[12]孙晶.汉代骚体赋的发展演变[J].烟台大学学报,2006,(3).

[13]康金生.论汉代的骚体赋[J].山西大学学报,1988,(2):18~27.

[14]于浴贤.从骚体赋看汉人对屈骚的接受与传播[J].北方论丛,2006,(5):6~9.

[15]周禾.骚体赋应为骚体诗[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1,(1):88~91.

[16]宁宇.骚体赋与汉代文人精神的流变[J].社科纵横,2008,(9):74~77.

[17]蒋文燕.类别流变:汉赋研究的另一种思路[J].江西社会科学,2004.

[18]孙宝.儒运迁转与汉晋骚体赋体式演进[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11,(5).

[19]王双.新时期骚体赋研究述评[J].河北学刊,2009,(3):149~153.

[20]吴贤哲.楚辞文体在汉代的流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

[21]李慧芳.汉代骚体赋创作动因管窥[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0,(4).

[22]粱葆莉.骚体赋的产生及在汉展轨迹的文化解析[J].邵阳学院学报,2003,(4):94~97.

[23]王双.生命的欢娱与悲忧—曹植骚体赋简论[J].名作欣赏,2010.

[24]王双.论两汉时期骚体赋的特征[J].名作欣赏,2011,(35).

[25]郭建勋.论骚体文学研究在当代楚辞学中的地位[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3.

[26]黄灵庚.楚辞与简帛文献[M].人民出版社,2011.

[27]林庚.林庚楚辞研究两种[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离骚原文及译文范文12

他是津门富家子弟,才华横溢。他的聪明、调皮和幽默,以及身上洋溢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她。

与他相识后,她毅然放弃了法国文学专业,改学中国文学,成为牛津大学第一位获得中国文学学位的毕业生。他也放弃了法国文学专业,改学英国文学。这种互补为两位异国青年日后在翻译界(中译英)造就辉煌奠定了基石。是时,他们合作译出了《离骚》。

1938年的英国戴家。母亲惊住了――刚20岁的女儿,竟然爱上了一个中国留学生。她太清楚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巨大差异,她更了解彼此之间在婚姻观念、家庭伦理方面的强烈反差。她坚决反对女儿的婚事,并且气愤近乎诅咒着说:“如果你嫁给一个中国人,肯定会后悔的!”

1940年,他要毕业了,接到了吴宓和沈从文的信,邀请他回西南联大教书。此时他也顾虑重重,她本来生活在一个舒适的家庭,而20世纪40年代战火中的中国,却十分艰苦,如果和他一起回到中国,连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会很难。最后还是她帮他下定了决心,她说:“我热爱中国文化。”

这一年,他们回到家。可他家里的实际情况比他预想的还要差,原本殷实的家,因在战争中从天津漂泊到重庆,财产已所剩无几。不久,两人在重庆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她没有过上一天大少奶奶的生活,相反,她必须到学校教书才能维持生计。

解放后,他为新政权勤奋工作,夜以继日,对她也缺少了应有的关怀和呵护,甚至连她住院生第三个孩子时,他也无暇顾及。

1951年北京来了一纸调令,他被调到中国外文出版社,筹建创立英文版《中国文学》杂志。对于她来说,刚刚熟悉的生活又被打乱了,但她还是毅然跟着他来到北京。因为他的工作需要,她成了他的助手,两人以惊人的速度翻译了大量的作品;因为他的生活需要,她成了他的保姆,照顾着他的衣食住行。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们中译英的古典、现代名著的篇目列表长达数页,而这些译作都是从不拿稿酬或版税的,他无怨,她无悔。

1968年的中国,在她的母亲发出警告的30年后,她被囚禁在北京的一所监狱里。她是独囚,没有人同她讲话,她便开始自言自语,或背诗;或用牙刷刷监狱的墙壁,以此活动筋骨打发时间。难以忍受的孤独和寂寞侵蚀着她,她甚至渴望有人能经常提审她,这样她好说说话。

1972年,她被释放,4年的囚禁生活结束了。但是,就在她刚刚感到家的温暖的时候,一件让她悲痛万分的事情发生了。

因为就在他们夫妻两人在狱中备受折磨的时候,他们的3个孩子也因父母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受到社会的歧视,遭到不公的待遇。出狱后,孩子们回家了,但心情是复杂、难堪的。大儿子杨烨,精神疾病不断加重,最终在英国自焚而死。

30年后,53岁的她想起了妈妈当年的警告,百感交集,欲哭无泪。她一面发疯似地工作,希望在忙碌中忘却烦恼;一面以烟酒为友,在袅袅的烟雾和微醺的醉意中麻痹自己。后来,她神志不清,继而呆痴。

1999年底,相濡以沫将近60年,她虽然不忍心先离他而去,但病魔却在无情的召唤。从她重病住院到去世的几年间,他仿佛失去了生活的热情。对他来说,没有她在身边,生活失去了滋味和意义。他哪里也不愿意去,不离开北京半步,谢绝一切交往,和她朝夕相伴,陪她度过悲怆的最后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