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特色城镇

特色城镇

时间:2023-05-31 09:12:02

特色城镇

第1篇

2004年星城镇始终围绕“以人的发展促经济的发展,以经济的发展促社会的发展”的工作思路,抢抓发展机遇、优化经济结构、着力改革创新,通过努力奋斗,全镇各项事业都有了新的发展,取得新的成绩,主要是有以下几项特色工作:

一、突出抓好了人的发展,以人的发展促经济的发展

1、立足教育,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素质。以号召开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精神等学习教育来促理论水平的提高;以动员参加科学文化、政策法规、专业知识等培训教育促能力素质的提高。今年利用“庆七一”表彰大会,邀请了省委党校知名教授对全镇党员干部进行了为起一天知识讲座,有效地提高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工作能力水平。

2、整章建制,切实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星城镇机关干部岗位目标管理考核方案》、《星城镇村级目标管理考核方案》,以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建立竞争机制、量化工作目标,转变干部作风,调动各方积极性,谋求发展,争干实事的氛围日渐浓厚。

3、配强调优,注重核心领导能力建设。大胆起用那些抓经济有本事、对群众有感情,肯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好、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人,重点突出抓好了“村书记领头雁”的建设,不断增强支村两委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核心领导能力。2004年,在强力推进并村工作的同时,通过严格程序、意见征求、民主测评,选准选好了11位工委书记,积极稳妥的推进了村级区划调整工作。

4、长远谋划,加强村级后备干部培训。应对今年的村级班子的换届,切实解决村级工作“不脱节”的问题,通过公开竞争、组织推选、民主推荐等方式,选拔了全镇52名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带富能力强的优秀人才,作为培养对象。在5月11日-14日,进行了为期三天的集中培训。并安排到村级进行了三个月“试岗”培训,积累实战经验,接受群众检验。在今年村级区划调整中,有2名后备对象选拔进了临时工委班子,将作为班子换届的预备人选。

二、突出抓好了经济发展,以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

1、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强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打造水产走廊,举办“星城首届涧湖西瓜节”,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逐步形成以现代农业园区为龙头,无公害优质粮、花卉苗木、畜牧水产、无公害蔬菜、农产品加工等五大特色产业为支撑的农业产业新格局。全面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农民人均净增收入520元。

2、全力盘活存量资源。正确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盘活资源,做好服务,推进征拆,招商引资获得新收获,原谷山乡政府、大湖粮店等闲置资产得到有效利用,月亮岛和拾比佰项目基本找好了项目替代,南山集团和何记黄浦房产等大型房地产项目进入实质性运作,晟通科技已开始征地拆迁,大项目的落户对镇域经济的拉动越来越明显。]版权所有

3、加快项目征拆步伐。今年引进重点招商项目共27个,年内已开工建设项目14个,共引进资金5.1亿元。严格依照征拆政策,采用耐心细致工作,遵循“先安置,后征拆”的原则,使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省新闻出版局二期工程、鹏达物流、天宝公司、长沙高压开关厂上半年正式交地;佛山鸿基公司千亩回报地10月28日完成拆迁交地;县公路局储备用地在短短的20天内完成交地。

4、加大企业技改力度。在保持规模企业常规发展的前提下,加大对企业技改的力度,计划投资技改资金10000万元,年底实际完成投资13950万元,创星城历史最高。全镇13家技改后的企业,扩大了生产能力,更新了产品,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第2篇

一、内蒙古城镇风貌的形成脉络

(一)历史遗存

内蒙古建城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两朝就有星罗棋布的城堡要塞存在。历史上最大的草原都城,是元朝在与横跨亚、欧的4个蒙古汗国融为一体的背景下,于1256年由元朝皇帝忽必烈下令建造的元上都(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兰旗境内)。这座与北京元大都齐名的元朝都城后来被付之一炬,除座基之外没有留下地上建筑物。但从文字记载和其他旁证推断,这座都城应是以中原汉式宫殿建筑制式为主,加之蒙古式建筑点缀而成。这一形制一直影响到后来草原上各类宫廷建筑。藏传佛教传人蒙古草原之后,大量出现汉藏建筑风格结合、加蒙古式点缀的庙宇。其中呼和浩特市在历史上被称为“召城”,有“一座城池半城庙”的说法。现仍有不少召庙是文化旅游和居民休闲的重要场所。锡林浩特市内建于250多年前的贝子庙,现在已成为城市发展的轴心。

(二)近代建城

由于工商业萌芽发展和中央政权对边疆控制的加强,内蒙古城镇也随之相应发展。在明代北元蒙古帝王阿拉坦汗所建“库库和屯”城的基础上,至19世纪呼和浩特旧城已发展成为政治、经济、宗教、居住等多重功能的塞外中心城市。清朝兴建的军政重镇即现在的呼和浩特市“新城”选址于旧城以东约2.5公里,而为下嫁皇室公主修建的公主府则选址于城北约3公里。“三极”式的城市布局,加上穿插而建的各类村落式作坊(蒙古语“板升”),形成了与中原地区以城墙围封的传统城市完全不同的形态。之后出现的边疆城镇大都形成了官府、寺庙、居民、村庄相间的布局形式。松散型的城镇形态一直影响到现代。

(三)建国后城市规划建设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有组织的城镇建设在工业基地和各级党政机关所在地全面展开,城市规划工作逐步推行,基础设施也开始配套建设。其中包头市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开展城市规划,并经中央正式批复的城市。这一由前苏联专家指导完成的城市规划,将新建的两个城区与旧城区间的距离定为20-30公里。这一布局模式为后来组团式城市发展和大规模城市绿化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一方面是大量出现的“火柴盒”式简易建筑以适应各方面对房舍的急需,另一方面也在“社会主义的内容、民族的形式”要求下,鼓励创作地域性建筑。如内蒙古博物馆,在吸收西洋式布局、中原汉式建筑、藏式檐口等混合风格的基础上,加添体现蒙古特色的穹庐式园拱及花纹图饰等。再如成吉思汗陵,在汉、藏式混合风格的基础上,加上抽象的头盔式“蒙古帽”屋顶,呈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

(四)改革开放以来的大规模建设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从建筑类型来看,借鉴外来建筑式样、整治原有建筑、保护维修古旧建筑并重,同时继续探索地域特色的表现形式。出现了一批诸如内蒙古人大办公楼、内蒙古展览馆、内蒙古赛马场、呼和浩特市党政办公楼、内蒙古大学新楼等一批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原创性的建筑。2003年自治区制定出台的《关于加快城镇化的决定》中,规定城市建设要把时代精神、民族特色、地区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内蒙古城镇风貌特色进入有组织推动的新阶段。全区各地不断涌现出特色鲜明的城镇建筑和园林景观。例如,呼和浩特机场航站楼尤如一群现代蒙古包迎送各方宾客;昭君博物院仿古式宫廷建筑和穹隆型匈奴建筑相互呼应,体现出“胡汉和亲”的古韵;阿尔泰游乐园以90%的绿地比例和乡土风格景观设计,达到了在游乐中品味地域风貌的要求;呼和浩特体育场则以草原雄鹰展翅的意境与圆型建筑浑然结合;内蒙古博物馆与乌兰恰特大剧院共同将草坪、小路、溪流、飞檐组合起来,体现了“天堂草原”的意境;内蒙古文化大厦以毫无夸张的雄浑气概透出草原文化的底蕴;以收藏阴山岩画著称的包头市博物馆,以“草原巨石”的造型宣示了游牧民族在内蒙古草原的活动历史;鄂尔多斯市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史诗作为群雕素材,打造出独一无二的城市广场。此外还有诸如内蒙古会展中心、通辽市科尔沁博物馆、锡林郭勒盟党政办公楼、策克口岸联检楼、甘其毛道口岸联检楼等众多建筑都以不同的造型和装修装饰,或隐喻、或直观地体现出草原文化。在旧街区改造方面,呼和浩特市一改欧式穿衣戴帽的造型,采取整体城市设计统一整治的方式,打造了蒙元文化街、伊斯兰风情街、满蒙文化街等特色街道。呼伦贝尔市利用各种民族题材用于旧街整治,形成了草原旅游城市的新风貌。在建筑群整体协调方面,鄂尔多斯市在成吉思汗陵祭奠区扩建、游览区新建、服务居住区迁建过程中,全部要求体现民族形式,为全方位体现地域特色做出了有益尝试。满洲里市则在保留近代俄式建筑的基础上,新建筑全部借用俄罗斯风格,以求城市风貌的统一。2006年,自治区召开了“全区城镇风貌特色研讨会”,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要求从规划布局、园林景观、建筑造型、整体色调、装饰装修等5个方面塑造内蒙古城镇风貌特色的主调。

二、内蒙古城镇风貌的要素源泉

(一)自然生态

自然生态环境条件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形成城镇风貌特色的基本依据。内蒙古自治区地处亚洲内陆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带,全区总面积118.2万平方公里,主要由视野开阔、平坦起伏的高原、丘陵、中低山组成。日照充足、风多雨少,夏季炎热而冬季严寒,是全区普遍的气候特点。全区自东向西分布着森林、草原、荒漠、河湖湿地等多种生态类型,拥有丰富的木本和草本植物以及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城镇风貌特色的塑造提供了现实参照,并成为有效的创作源泉。

(二)历史文脉

传承历史文脉是城镇风貌特色的核心内容。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内蒙古不仅具有远古人类进化的多处遗址,而且是数千年来众多草原游牧民族兴起和发展的历史舞台。其中有的民族进入中原地区,有的民族远足西方,有的则曾经统一亚欧大陆的广大区域。远至石器、青铜器时代,近至现代文明,都有大量内容独特、风格各异的历史遗存。在中国历史上定都北京的王朝,都一直把内蒙古的

广大地域作为通往漠北与西域边疆的通道和基地,大规模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在内蒙古的众多城池进行。漫长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多元文化是创新建筑思想的丰厚土壤。

(三)民族文化

民族聚居的地域性决定了城镇风貌特色的民族文化特征。内蒙古自治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以汉族为多数的民族自治区。境内还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三个自治旗和全国唯一的俄罗斯族民族乡。各民族因历史渊源不同,生产生活方式各异,形成了不同的居住习惯和审美视角。研究民居形式,可以探索可持续建筑的内涵,同时也可以发掘出多种多样的建筑特色语汇和符号。草原游牧民族使用了数千年的蒙古包具有抵御风沙寒暑而又安装拆运方便的特点,是人居与大自然的完美结合。制作蒙古包的木条、皮筋、羊毛毡、牛毛绳等全部取之于自然,搭建蒙古包可以不破坏任何自然地貌。蒙古包的形式有古代、现代、民居、宫殿、生产用简易包等多种类型,但总体构造和造型基本一致,都是由园隆型的顶部、射线状的上部、菱形与浅s型相结合的圆圈状周壁等几何图型组成,外形给人以有隆有直、有圆有弧、纯白清爽的直观印象。后现代建筑中大量出现的圆型和曲线型成功之作,往往令人联想到蒙古包的建筑美学潜质及其建筑创新源泉的现实性。在大兴安岭森林中生活的少数民族,可以用最简单的树干、兽皮来搭建帐篷,以适应游猎生产生活的需要,其民居形式也属国内仅有。此外,广泛研究民族特有生产生活用具、文学艺术形式也可发掘出大量的特色素材。

(四)外来建筑影响

不同来源、不同建筑风格相互融合是城镇风貌特色最活跃的创作源泉。内蒙古各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建造的宫殿、寺庙、民居一直受到中原汉民族建筑形式的影响。内蒙古草原是欧亚大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几次出现过贯通亚欧的草原帝国,促进了大规模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也必然影响到了建筑。受藏传佛教的影响,内蒙古地区的寺庙大多采取了藏式或藏汉结合的风格建造。“现代主义”建筑在世界各地流行以来,内蒙古也在不同时期受到了国外建筑风格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中计划经济时期出现的过分简约化建筑物数量最多。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科学理论得到普及,建筑创新思想空前活跃,建筑风格的多元化理念对城市风貌的影响越来越大。

三、塑造内蒙古城镇风貌特色的主要方向

内蒙古虽然幅员辽阔,东西南北有一定差异,但各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渊源乃至当今的文化特点、生产方式、民俗风情总体上共性大于个性。因此,应当致力于研究和塑造城镇风貌特色的主调,使人无论是从邻省还是从国外进入内蒙古的城镇,都能感受到我国北部边疆城镇特有的风情风貌。这一主调可以概括为以下5点。

(一)舒展的城镇布局

也就是塑造介于国内“紧凑型城市”和国外“蔓延型城市”之间的一种城镇形态。舒展的城市风貌与内蒙古地广人稀的区域特点、草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和北部边疆各民族的豪放特质息息相通。城镇舒展的风貌主要靠生态园林和建筑组团相间布局来形成。在当今世界大都市交通拥堵不堪、内地城镇土地紧缺的情况下,从规划上形成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的合理布局,不仅可以形成独特的城镇特色,而且有助于预防和治理出行难、停车难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合理利用和节省土地资源。内蒙古土地资源丰富但耕作比例很低,城镇建设有条件不占或少占耕地。这一资源禀赋为舒展的城镇布局提供了现实条件。

(二)汇聚生态和文脉特点的园林广场

园林广场是最便于集中体现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城镇景观区。总结内蒙古大大小小城镇塑造园林景观特色的经验和作法,有以下4点:一是增加绿地比例。与四季长青的温暖地区相比,地处高寒地带的内蒙古城镇更应增加绿地面积,因此,人均绿地要达到同类城市的最高指标。二是要合理规划,构筑完整的园林绿地系统,将城内城外的生态绿地、山体、水系互相衔接,促进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三是因地制宜选择绿化植物。除关键部位选用一部分高档草坪和名贵树种外,一般绿地和街道都要使用乡土树种和草种,以求降低成本,扩大面积,提高整体的绿度值,形成规模生态效应。四是要做好景观特色设计。多从草原上的自然特点、英雄史诗、文学作品、民族文化体育活动等内容中,创作具有鲜明特色的艺术作品,防止出现其它地方已经广泛流行的亭台楼阁和西式柱廊以及毫无特色的工厂化雕塑。

(三)“形似”和“神似”兼顾的特色建筑造型

建筑物是直接体现城镇风貌特色最主要的实体。当前困扰城镇领导者和专家学者的顽症――“千城一面”,主要是因为建筑物雷同而形成的。而如何将建筑的现代性和地域性同时体现出来,一直是国内外众说纷纭的难解之题。经过近年来的讨论和探索,一般认为内蒙古的特色建筑可以从以下途径努力实现。一是保护历史建筑。凡是建成历史较长的宫殿、王府、寺庙、重要民居和商号都应完整保留,禁止拆除或迁建。部分损坏的应予修复完善。二是保留各个时期的标志性建筑。例如近代、现代史上有特定意义的建筑、革命斗争和民族发展活动的重要场所,以及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年来历次大型庆典的重要建筑,都应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对象进行重点保护。三是对过去规划控制不力而形成的杂乱无章的建筑,在功能完善的同时进行外形整治,按照体现地域性的要求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将旧街区打造成民族文化景观街。四是按照现代性、原创性、地域性相统一的要求,严格审批新建筑。过去有人通过中西蒙结合、汉藏蒙结合等建筑语汇的结合来体现内蒙古建筑的地域特点,出现了不少成功之作,应当继续探索和发扬。草原上使用千百年的民居和生产生活用具经抽象后可以创造出多种多样建筑符号和造型,应当鼓励更多的建筑师进行研究和创新。鼓励新建筑多采用曲线型或曲直结合、方圆结合的造型来体现自然和文脉特征,尽量避免出现方盒式、高碑式、大墙式等简单化建筑。

(四)清新悦目的整体色调

一个城市的整体色调也是反映生态协调性和居民审美情趣同质性的重要方面。因此,应根据自然环境和民族认同来确定城市的基本色调,一般内蒙古的城镇应以浅色系列比较合适。可以选择白色系列为基础,再缀以当地群众喜好的其它颜色作为建筑立面的主色调。白色既可与草原上的蓝天白云相衬映,又可体现草原民族视白色为圣洁的理念,也符合一般公众的审美观。后现代建筑中,“白派”创造了不少经典之作,这对选择白色为主色调也是一个有益的启示。

(五)本土底蕴的装饰装修

第3篇

罗罗斯(Roros Mining Town)位于挪威中部,处于多山地区,是闻名全国的矿业城市之一,它的铜矿采掘业从17世纪开始发展到1977年持续了300多年的时间。城市面积1,956平方公里,现有居民5,600人。

1977年以后,罗罗斯的铜矿便停止使用,旅游业取而代之成为城市的支柱产业,每年的旅游人口大约五万人。

罗罗斯镇区曾在1679年毁于与瑞典的战争之中,目前保留有80幢左右战后重建的木屋,令整个镇区呈现出中世纪的面貌。

悠久的矿业文化,完整的历史城镇以及二者间的紧密联系,使罗罗斯于198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

对遗产环境认识的变化与保护区的调整

1980年,罗罗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当时的申报材料内容简单,只是一些已有的保护管理条例。申遗成功后,挪威政府于1982年制定了罗罗斯镇区整体保护的计划。从当时的保护规划范围来看,这一保护规划的着眼点基本上仅限于罗罗斯的老城部分。

回顾罗罗斯的历史,无论整个城镇的经济发展,还是镇区居民的生活方式,铜矿的影响都是举足轻重的。因此保护工作必须改变过去仅将注意力放在有建筑的老城区的状况,而要将镇区与结合起来共同保护。

目前,挪威政府准备将罗罗斯四周的铜矿也包括进遗产范围,作为2008年世界遗产的扩充项目,这项工作正在筹备中。

罗罗斯的发展始终伴随着铜矿的发展。历史上,矿工收入微薄,还要种田或经商才能维持生计。因此,铜矿不能脱离具有其他经济职能的城镇存在。

图1罗罗斯位于多山地区,周围密布铜矿,同时也有一定量的农田

图2由南向北望去,完整的中世纪城镇面貌

图3罗罗斯镇上浓郁的生活氛围

图4矿坑附近保留的采矿设施

图5罗罗斯镇生长于矿山包围的独特自然环境中

图6专门修复公共建筑的工作室。这里同时研究窗的漆层,以判断该地区历史上窗棱的油漆颜色

图7破损的建筑局部和拆除的木材等待评价是否可继续使用

图8从窗上拆下的金属构件需要编号排列,以便重新安装

图9窗户上需要更换的玻璃要专门寻找传统的手工制作品,并保持外观不十分光滑的特点

图10(10-1,10-2)端头糟朽的窗棱没有完全换掉,只是更新局部,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信息

文物建筑的修复

罗罗斯镇上的历史建筑曾用于铜的冶炼和加工,具有跨度大,空间开敞的特点。修复后,陈列了铜从开采到冶炼全部过程的模型,逼真而生动。许多建筑模型能在附近找到原物。

矿区的历史建筑,曾经是矿井的入口。修复后,主要用作地下矿井遗址展示的入口,同时,布置一些关于矿工生产生活的图片或实物展览。

历史建筑的利用

在罗罗斯,几乎没有历史建筑只整修一层“皮”的情况。多数是建筑的外部、内部与院落相结合,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

图11镇上的历史建筑作为博物馆使用

图12博物馆展示的铜冶炼过程模型

图13模型所示的历史建筑已被修复

图14矿区的历史建筑也作为博物馆使用

图15博物馆中的展示

图16由博物馆可直接进入地下矿洞

图17利用步行街上的历史建筑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陶 瓷艺术品商店

图18商店内部陈设

图19艺术品的户外陈设与建筑的院落有机结合

图20利用步行街上的历史建筑开设餐馆和酒吧

图21历史建筑内部尽端开敞,非常适合小规模聚餐或派对

图22院落的铺地、遮阳伞和座椅等设施共同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外部空间

镇区交通的组织

镇区平行的两条历史街道采取不同的交通管制措施。一条主要商业步行,另一条满足车行。

民间的保护力量

私人住宅的维护主要依靠业主。外部的更新在符合保护要求的条件下会获得批准,并得到80%左右的资金补助,户主负责20%。而内部设施的更新只要不改变结构,一般政府不做要求,也不提供任何资金帮助。

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同样不能忽视民间的保护力量。从1646年至1972年,罗罗斯的铜矿经过三百年的起起落落终于关闭了。在停止开采之后,矿工们不忍心将其完全废弃,希望保留最后的矿井,于是联合起来,争取到了国家的支持,1977年,铜矿被列入保护计划。

图23(23-1,23-2)利用镇区支路上的一组历史建筑开设旅馆的入口隐蔽,位于红色和黄色两幢建筑之间

图24院落角落里精心布置的景观

第4篇

一、上海市特色小城镇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注重顶层设计,加强政策引导

“十五”时期,上海市提出建设“一城九镇”,确定了松江新城和朱家角、安亭、高桥、浦江等9个中心镇,试点建设各具特色的新型城镇。2009年至今,扎实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近期,上海市开展了特色小镇专题调研工作,市相关部门建立“一镇一策”工作机制,研究解决特色镇建设发展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各郊区积极发挥责任主体作用,市区两级合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工作。

(二)注重规划引领,实施分类指导

充分发挥规划特别是镇村规划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先导作用。目前,10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中,新场镇等6个镇已完成新市镇总规和土地规划的初步方案,川沙新镇等4个镇已编制完成了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初步方案;其他各镇新市镇总体规划、郊野单元规划也在加快推进过程中。

(三)注重综合环境,提高建设水平

推进基础设施向郊区延伸,调整市区投资比例,郊区承担的轨道交通投资比例由原先的45%下降为17%;国道、市管省道由市承担工程费、区县承担前期费用调整为市承担工程费并对项目所在区按前期费90%进行补贴;区区对接道路由区县全额承担前期费和工程费调整为市按照总投资的75%进行补贴。以水环境整治为重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提高郊区河道的养护补贴标准。同时,针对群众反映强烈、污染严重、安全隐患大、社会矛盾突出的区域,确定市、区两级目标地块,滚动实施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四)注重个性培育,打造特色风貌

一是以发展产业集群为抓手,产业导向和特色鲜明,产业集群规模和经济总量可观,打造以产业为特色的小镇。二是注重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风貌塑造,文化品牌知名度较高,并通过资本力量扩大影响力,打造以文化为特色的小镇。三是依托自然生态环境,发掘乡村景观风貌,结合郊野公园、生态廊道建设,打造以生态为特色的小镇。

二、上海市特色小城镇建设取得的经验和成效

(一)经济实力持续增强

近年来,郊区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断提升,地方财政收入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增速高于区域经济。如浦东新区惠南镇,2015年社会总产值2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4.3亿元,税收收入1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39亿元;又如嘉定区安亭镇,2015年社会总产值29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13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10.5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4.6亿元,成为切切实实的强镇。

(二)产业人口不断集聚

坚持产业提质增效发展与城镇空间布局优化同步推进,以产业促进人口集中,以人口带动产业发展,充分发挥资源集聚和辐射效应。如浦东新区惠南镇常住人口28.2万人,车墩镇19.3万人,安亭镇25.5万人,已达到小城市人口规模。又如金山区枫泾镇探索“区区合作、品牌联动”模式,与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合作共建上海临港科创中心主题承载区。

第5篇

一、特色小镇建设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抓手

从近年来浙江、贵州等地开展特色小镇建设的实践和经验来看,特色小镇建设在推进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特色小镇最重要的特点是具有产业特色,是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要力量。特色小镇分布面广,离广大农村最近,能够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力量。

其次,特色小镇地处城市和农村的结合部,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战略支点,具有连接城乡发展,承接产业转移,传递城市文明的重要作用。特色小镇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深厚的传统人文特色,具有传承文脉,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是让老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最佳处所。

第三,特色小镇能够吸纳和聚集我国大量城乡人口,是缓解大中城市发展压力,增加我国人口就业的重要力量。

第四,特色小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是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的重要节点,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之所以说特色小镇建设是推进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抓手,主要还在于加强特色小镇建设,有利于实现提出的推进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五化”目标。

一是建设特色小镇,有利于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特色小镇地处城乡结合部,既能够享受城市发展的成果,也能够享受农村改革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条件,因此,在这些小城镇可以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的平等化。如平等享受土地用益物权、财产收益权等方面的基本权益。

二是建设特色小镇,有利于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特色小镇因为体量比较小、人口比较少、负担比较轻等优势,再加上有特色产业作为支撑,容易实现公共服务的全覆盖和均等化。如城乡居民平等享受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

三是建设特色小镇有利于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特色小镇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与大中城市相比较,本来就比较小,如果引入产业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城乡居民收入就会逐步缩小,最终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

四是建设特色小镇,有利于实现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特色小镇因为市场容量小,流动范围小,其生产力要素、资源要素等流动相对比较容易,如果以小镇为整体,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就容易实现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

五是建设特色小镇,有利于实现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特色小镇最突出的特色就是产业特色,是融合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的重要平台。小镇的发展依赖于产业的发展,同时,产业的发展也必须以小镇为依托。产业和小镇形成了相互促进、相互依托、共同发展的利益和命运共同体关系。

二、对特色小镇的一点认识和探讨

正因为特色小镇建设在推进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抓手,我们很有必要要对特色小镇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目前,我们对特色小镇的系统研究还很欠缺,包括对特色小镇的定义、特征及其形成、成长和发展的规律等等,我们都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作为一点尝试,我想对特色小镇的基本要素和主要特征作一些探讨。

我认为,特色小镇必须具备以下方面的基本要素:

首先, 特色小镇必须具备区别于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乡村的地理空间。换句话说,特色小镇必须具备融合一、二、三产业的区域要素,即不是农村,而是城市。这是特色小镇的形式。

其次,特色小镇必须具备产业集聚功能,能够按照市场规律,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形成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链,为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即特色小镇不是一个简单的居民社区,而是一个产业集聚区。这是特色小镇的内容。

第三,特色小镇必须具备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统一运行的运营机制。即特色小镇必须具备培育、扶持和助力产业发展的软件环境。这是特色小镇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综合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我认为,特色小镇的基本概念可以定义为:特色小镇是随着一、二、三产业的逐步融合形成的相对独立于农村和市区,有明确产业特色、人文特色、风貌特色、管理特色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地理发展空间。

具体而言,特色小镇至少应该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色:

一是产业特色。这是特色小镇的基础和根本,是支撑特色小镇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没有产业特色,就谈不上特色小镇。产业特色主要是基于小镇的传统资源优势、地理区位优势、人文优势、传统工艺优势等多方面的独特资源形成的经济特色。

二是文化特色。是特色小镇的核心和灵魂,是支撑特色小镇发展的文化动力。主要是基于当地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传统特色而形成的具有长久的魅力和吸引力的文化因素。

三是风情风俗风貌特色。是特色小镇的物质内涵和文化底蕴的综合体现,包括小镇的民俗、民风、习俗以及小镇的建筑特色、镇容镇貌特色、风土人情特色等。

四是管理和服务特色。是特色小镇在改善投资环境、扶持产业发展、挖掘传统资源、整合社会资源等多方面的组织、协调、服务特色,是特色小镇软件环境和软实力的综合体现。

三、实施“千企千镇融合工程”,推动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

今年年初,中国城镇化促进会提出了实施了“千企千镇融合工程”的建议。“千企千镇融合工程”的核心就是政府引导,中介推动,市场撮合的机制好办法,把国内外优质企业资源与全国小城镇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在全国各地形成产镇融合的新经济增长点。这种优质企业与优质资源结对子式的发展模式能使各种资源要素达到最佳融合,从而使特色小镇建设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实施“千企千镇融合工程”的根本宗旨就是要充分调动我国广大企业(特别是大中型骨干企业)和小城镇的双重积极性,共同推进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产城融合为根本的新型城镇化,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共同推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特色产业与特色小城镇的深度融合。其重要意义在于:

一是可以充分整合我国大中型骨干企业与特色小城镇的双重资源优势,实现优质企业与特色小城镇的完美结合和深度融合。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大中型骨干企业的资金、技术优势、研发、人才和市场等资源优势,把现有的生产基地、研发基地、培训基地从大中城市逐步转移到小城镇,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成本,同时可以减轻大中城市压力,提高企业职工幸福指数。另一方面,产业从大中城市向小城镇转移,还可以逐步带动小城镇的产业发展,为小城镇发展注入长久动力,使小城镇产业特色更突出,发展后劲更强劲。

二是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大中型骨干企业及各类优质企业的带头引领作用,以科技为导向,以产业为龙头,带动全国特色小城镇率先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具有一定工业基础和产业特色的小城镇,通过提供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建立健全投融资投资机制等措施,能够吸引我国大中型骨干企业、著名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到小城镇落户生根,融合发展。

三是可以充分调动全国成千上万个小城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胆创新。可以充分调动全国各地小城镇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地小城镇的优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积极创造条件,承接优质企业的产业转移,为大中城市减轻压力和负担,为小城镇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四是可以充分释放我国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以中粮集团可口可乐成功落户河北香河县五百户镇为例,中粮可口可乐在香河县投资30亿元人民币,年产值将达到80亿元人民币。如果按照每个特色小城镇引入一个类似中粮可口可乐项目计算,如果每年成功实现1000个企业与特色小镇融合发展,在“十三五”期间,将每年将形成约3万亿的投资拉动,约8万亿的工业产值。这无疑将形成我国巨大的发展动能。

五是可以有力推动我国小城镇供给侧结构改革。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也明确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目标和任务。但我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力度和成效远没有突显出来,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小城镇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急需加强。必须进一步优化小城镇投资环境,提高小城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千企千镇融合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

采取“结对子,冠镇名”的办法,每年促成千家大中型骨干落户千家特色小镇,实现产镇融合,共同发展。通过建立全国小城镇数字资源库和服务平台,积极引导全国大中型企业及各类优质企业,根据其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面向全国203939个建制乡镇,进行反复比较,精心挑选,确定最佳落户地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立新的企业生产基地、研发基地和培训基地。

为了突出特色小镇的产业特色,充分调动企业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积极性,在不影响小城镇现有行政管理格局的前提下,特色小镇可以用合作企业的名称或其鲜明的产业特色冠名。如:华为小镇、联想小镇、基金小镇、创客小镇、足球小镇等等。

采取“树特色,引产业”的办法,积极引导全国小城镇,充分挖掘其历史人文、自然地理、传统工艺等资源优势,突出特色,提升服务,筑巢引凤,吸引企业落户,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产镇融合发展的新格局。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经验交流会、推广成功经验等办法提升全国小城镇干部品牌意识、特色意识、服务意识、共同发展意识,积极引导全国小城镇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寻求合作伙伴,吸引企业落户,形成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小镇。

采取“树典型,出政策”的办法,积极鼓励和支持全国各类企业与特色小城镇结对子,建立融合发展的战略合作关系。及时组织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公安部、科技部、人社部、银监会、国家税务总局等新型城镇化联席会议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对积极参与实施千企千镇融合工程并取得明显成效的企业和小城镇进行跟踪调研,重点帮扶,及时总结经验,推广成功做法,提出政策建议,给予政策扶持。

采取“搭平台,引资金”的办法,推动国家开发银行、国家农业发展银行等开发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银行对实施千企千镇融合工程的项目给予资金支持。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企业与特色小城镇建立合作投资平台,制定并实施特色产业和特色小镇发展计划,形成产镇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后,再引入国家开发性金融机构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对千企千镇融合项目给予资金支持。

第6篇

一、特色小建设对推动市县域城乡发展的意义

1.中央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带来多重政策利好

2015年12月底,对特色小镇作了重要批示:“抓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大有可为,对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都大有重要意义。浙江着眼供给侧培育小镇经济的思路,对做好新常态下的经济工作也有启发。”

2016年,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加快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的特色小镇。国家民委也了《关于做好2016年少数民族特色小镇专项建设基金项目储备工作的通知》。

各省积极落实,出台政策推动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平均每个省计划培育100个左右省级特色小镇,特色小镇已经成为城乡发展的工作重点之一,项目、资金、政策和建设机遇都向这个方向倾斜,各市县应抓住机会,融入此次发展大潮。

2.特色小镇是市县域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突破口

特色小镇位于城市和乡村之间,是城乡之间的重要环节和纽带,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特色小镇的建设不仅是针对特色小镇本身,也是对城乡资源的激活与重组,建设特色小镇将成为市县域城镇化的突破口,成为市县域探索新型城镇化的抓手。

3.特色化发展是小城镇发展的主要方向

我国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多年来发展动力普遍不足,即便是全国重点镇也面临此问题,因此,特色发展将是未来我国大多数小城镇的主要发展方向。在区别应对东中西不同地区的发展诉求方面,特色发展也提供了不同的解决途径。就广大市县而言,做好特色小镇,也会对本区域的小城镇建设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4.建设热潮为市县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活力

目前,各地踊跃打造特色小镇,市县内部既有市场需求,也有投资意向,很多企业在寻找契机,活跃的市场带来了资金、项目、人才,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要充分调动和利用企业的积极性,让社会资本参与城乡建设。

5.盘活市县闲置资源,撬动城乡快速发展,促进市县经济繁荣

推动特色小镇的建设有利于在市县域层面盘活资源、整合重组、统筹布局、实现空间调整,有利于推动供给侧改革,对地区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意义。

二、从市县域选择具有优势和特色的项目打造特色小镇

1.选取有区位优势的地段

选取位于城乡之间,区位条件好,交通便捷,能够服务和带动周边发展,有特点、有潜力的地段,打造特色小镇。

2.结合有基础和潜力的产业

在现有基础上发展产业,升级传统产业,谨慎引入新产业。如浙江大塘镇以发展袜业为主,引进优秀设计师,创建新品牌,把传统的袜业升级成袜艺小镇。

3.凭借文化和旅游资源

选取有价值的资源,根据资源类型的不同进行分类打造,如历史文化资源好的可利用文保单位、历史街区、历史名镇、重大事件等要素打造;自然山水资源好的可利用自然风景、田园风光打造;还可利用工业旅游、农业旅游、民宿等条件打造特色小镇。

三、精心策划,准确定位

1.巧借资源优势

巧借区位、文化、产业、旅游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对这些资源进行充分挖掘,找到特质,准确定位。如古北水镇借司马台古长城,打造成为京郊北方水镇特色的度假小镇。

2.紧抓当前热点

特色小镇的定位要紧抓当前热点,如旅游时代的到来,休闲游需求旺盛等热点,摸清市场需求,有效对接。如拈花小镇结合休闲及文化需求,定位为特有的禅文化,打造禅意度假小镇。

3.整合城乡资源

市县域层面特色小镇的策划要立足整合城乡资源,推动城乡发展。弥补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缺口,提升服务水平,承接城市外溢人口,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引导市场积极参与

1.产业型

在原有产业基础上,引导有优势、有前瞻性的企业入驻特色小镇,引领和带动本地产业升级。

2.旅游型

引进国内知名的旅游企业参与,利用成熟的操作经验,提升旅游资源开发的水平和质量。

3.区位型

利用好区位条件,结合城乡发展,建康引导房地产参与小城镇建设,打造满足城乡发展、人口流动需求的特色小镇。

五、做好规划建设

1.强调多维度的综合规划

特色小镇规划应是多维度、高度融合的综合规划。应该是一个定位策划+五个要求+两个提升+一个空间优化落地的规划体系。

一个定位策划:要找准发展定位,明确特色小镇发展思路和重点;五个要求:产业、宜居、文化、设施服务、体制机制五个方面的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保障特色小镇发展;两个提升:旅游和智慧体系两个提升规划,建设系统提升;一个空间优化落地:最终通过一个空间优化落地规划落实所有规划设想,并明确实施步骤。

2.注重以特色为导向

聚焦优势产业、独特文化内涵和环境特色等因素,立足自身优势强化突出特色。作为立镇之本的产业规划要找准自身的特色,要为自身发展提供充足的背景支撑。文化是特色小镇发展之源,其规划要注重挖掘文化魅力,围绕文化内容深入挖掘。旅游规划要注重挖掘、整合小镇的特色自然与人文资源。

3.坚持精明收缩(精明增长)式发展

特色小镇建设应该走精明收缩(精明增长)的道路,严控规模,避免建设规模过大,反对粗放式、快速式,一窝蜂地建设。建设应紧凑布局和集约节约建设用地的原则,避免摊大饼式或脱离现有产业分布人为划定建设区,根据自身资源和产业基础及其分布情况,尽可能连片提升和完善现有建设区。

4.坚持建设标准适度超前、优质发展

特色小镇建设要完善原有城镇功能,提升生活质量,高标准建设,成为小城镇建设的示范和城镇化的新样板。提升、完善打造小而精,小而美的特色小镇。坚持高标准发展,不能在重复原来的低质量城镇化。

5.注重实效的建设规划(项目落地)

以往的小城镇规划重视规划期末终极蓝图的编制,而忽视近期建设规划的安排。特色小镇规划应注重近远结合,尤其要保持近期建设规划的相对完整,注重实效的建设规划,合理定位布局,项目科学落地。

6.选择专业的单位或联合体

特色小镇规划没有范式,传统的规划无法有效指引特色小镇建设,因此特色小镇的规划需要选择专业的编制单位,或者用联合体的方式组织多家单位,才能编制出符合发展需求的综合规划。

六、争取各项资金支持

1.争取各级财政支持

住建部和国开行、农发行等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出台金融政策支持特色小镇建设。部分省市也制定了财政支持政策。市县级应积极争取各级资金支持,为特色小镇的创建提供资金保障。

2.争取金融机构支持

目前,国开行等金融支持在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建设、宜居环境塑造和传统文化传承的工程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持,并通过项目储备制度来落实金融支持。具体分两步:

一是,建立项目储备库。各级住建部门制定近期建设项目库和年度建设计划。

二是,推荐备选项目。各县(市、区)住房城乡建设(规划)部门要组织做好本地区项目与国家开发银行各分行的项目对接和推荐,填写小城镇建设项目入库申报表。每年11月底前报送下一年度项目申报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会同国家开发银行对各地上报项目进行评估,将评估结果好的项目作为优先推荐项目。

3.吸纳和引导各种社会资本

目前,一些大型的中央企业和中小企业纷纷关注特色小镇建设,有强烈的投资意向,市县级应通过搭建平台、建立基金、用好PPP模式等方式做好对接。

七、特色小镇促进城乡发展

1.促进城镇化,服务周边

特色小镇的建设应立足于促进城乡发展,特色小镇规划要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基础设施要小而综,适合小城镇特点,达到一定标准,辐射周围乡村和地区。

2.资源共建共享

特色小镇的建设要推动资源的共建共享,通过特色小镇服务周边。设施建设要与镇区结合,共建共享,建设完善的服务体系,推动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建立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服务体系,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成为整合资源、集聚创新、特色产业的“新载体”;统筹布局、互联互通,完善补足城乡服务设施体系,促进服务设施向周边农村延伸。

3.提供就业,带动长足发展

特色小镇的发展应是内涵式发展,找到特色小发展的动力,通过产业发展带动更多的就业,解决农村人口进城后的就业问题,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4.带动城镇风貌提升

我们国家有着丰富的风貌类型,各地材质、符号、元素等可提取和利用的要素充分,市县应根据本地情况,多用地方材料、符号,体现地域特色。

结合自然山水,避免人工打造。山川、河流、森林、沙漠等自然景观和小桥流水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注重整体格局和风貌的打造,格局自然,风貌整体和谐统一,体现特色。景观多用自然,注重小品等景观打造。

第7篇

吉林省共有建制镇429个,农业人口近1300万,接近全省人口的50%,2015年底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5.3%。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来,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小城镇特色发展”的工作思路,重点开展了特色示范城镇创建工作。

一、加强领导,深化措施

一是精准选择特色示范城镇。2013年8月,吉林省立足农业大省省情,在全省选择了经济基础好、产业支撑能力强、人口聚集程度高、战略投资者介入积极性高、土地级差地租高的22个城镇开展特色示范城镇建设。二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省统筹、市主导、县镇实施”的责任分明、上下联动的推进机制。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吉林特色城镇化示范城镇建设工作方案》和《关于支持示范城镇建设的若干政策》。四是强化试点推进。研究探索城镇化融资模式及路径。积极开展招商活动,编制吉林省特色城镇化示范城镇推介手册,在各类招商活动中进行宣传推介。

二、明确目标,精准实施

围绕探索“产城融合的发展路径、多元化投资的建设模式、人口城镇化的有效方法、以城带乡协调发展的互动格局、破解城镇化难题的制度安排”等5个工作目标,全力推进特色示范城镇建设各项工作。一是积极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着力解决“人”的问题。对进入特色示范城镇定居的农民,在户籍、社保、就业、教育、社会救助等方面享有与市民同等的政策待遇,其享有的农村政策优于城镇的,可在一定时期内继续享受农村政策。二是创新用地供给方式,着力解决“地”的问题。利用土地增减挂钩、占补平衡等政策,拓展特色示范城镇建设用地空间。三是注重提高城镇承载能力,着力完善“城”的功能。推动省、市(州)交通、通信、电力、水利等部门重点实施与特色示范城镇连接的路网、宽带、电网、水利工程等省级配套基础设施新建或改建项目;将特色示范城镇符合条件的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林业棚户区改造项目纳入全省棚户区改造计划,享受国家及省等相关政策。四是努力破解资金瓶颈,着力解决“钱”的问题。省级财政设立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特色示范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政策性贷款、社会资本参与特色示范城镇建设。五是突出产业特色,着力解决“产”的问题。支持产业园区发展,将特色示范城镇产业园区纳入省级开发区奖补资金支持范围;有条件的地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以土地使用权入股与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联营、联建工业项目。

三、扩权强镇,激发活力

为解决特色示范城镇因缺少规划权、财权、人权、管理权等权所导致的权责不匹配问题,2015年5月吉林省选择了范家屯镇、合隆镇等18镇开展重点城镇扩权试点,采取直接放权、委托授权和设立派出机构等方式,依法赋予试点城镇部分行政审批权,扩大试点镇财权和用人自,推行“一站式”服务,有效激发了特色示范城镇发展活力,增强了经济实力。松江河镇承接了抚松县下放的财权、行政审批、社会管理、行政执法等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共85项。各下放权力部门在试点镇设有派出机构的,直接下放到派出机构,未设派出机构的,一律下放至试点镇。优化试点镇政府内设机构,对保留和接管的行政、事业单位副科级以下工作人员的任用、聘用、考核、奖惩、交流等,由镇党委考察确定,报县组织人事、机构编制部门备案。对县直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的任用,对应县直部门经征求镇党委、政府意见后确定。

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吉林省特色城镇建设初步形成了产城互动、规划引领管控、多元投资建设、城乡双向一体化、承接城市功能外溢、资源开发带动等具有引领作用的发展模式。

第8篇

关键词:小城镇;生态理念;详细规划

进入新世纪后“小城镇规划”绝对是国内社会主义发展大进程的标志性词语。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加上城市面积的大力拓展,中国已经处在一个高度现代化与飞跃性进步的特殊阶段。就城镇现代化发展而言,小城镇的规划已经显得及其关键,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小城镇的大发展”的口号从1994 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定开始,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作为战略目标。由此可见,积极有序地发展小城镇,不仅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需要,而且已成为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小城镇规划中的生态特色概述

以宏观角度解读城市生态(City Ecology)概念,即在全面了解了人和自然之间关联所产生的伦理观念,这是依照自然生物学理论打造出的人文、生态、社会和谐统一的新式社会观,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狭义的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在美国,上个世纪末就产生了以民间自发组织的与城市规划相关活动与方案,如纽约、德克萨斯、加利福利亚、新泽西与迈阿密等。这些规划活动与方案制定的计划成果是打造和谐、美满的社区,最终实现让商业化都市里的堵塞与臃肿不再出现在居民的生活中。19世纪中叶,美国开展了一场公园运动(The city Park Movemem),G.P.March基于对人与自然、动物与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的认识,主张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这一理论首先在美国得到了实践,许多城市开展了保护自然、建设公园系统的运动。

二、当前小城镇规划的生态发展现状及其问题

(一) 规划建设指导思想模式盲目跟风

小城镇规划思想毫无地目的跟风大城市的规划模式,导致建设经过里盲目想快、想大、想好、想用、想优,最终城镇现有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规划工作毫无条理,所有的城镇都往一个样子打造,使小城镇的特色逐渐消失。建设理念效仿大城市,城市区域划分、交通布局等照搬大城市模式,以国家交通干线为轴发展,以机动车模式为先进的标志,结果是一些小城镇担负起了过重的交通压力,但又没有成熟城市的周边分流系统。

(二) 小城镇规划的生态发展基础和意识落后

将客观经济利益放在首位,而忽视了基本环境改造、交通设施跟换与生态系统平衡,缺乏实质有效地的生态监管——基本设施发展之间的思想转换,这样在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会导致环境维护变得更加困难。于是很快浓缩了各种源自于机动车的环境公害,如公路干线穿城而过,造成严重的噪声和尾气污染,同时给城镇居民的人身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

(三) 景观规划严重不足,自然资源遭到破坏

现在大城市里已经开始认识到对景观进行规划的意义所在,在先进化的建设过程里融合环境的平衡观念,实现人们逐渐扩展的就景观享受的内在渴望。可是就小城镇规划而言,景观部分往往会被忽略,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生活环境之间关联被城镇规划所隔断,这样会降低民众就小城镇特色化生活的享受程度。并且,自然环境在城镇规划里被破坏,自然环境与人造景观得不到合理衔接,自然山水的底蕴被抹杀,城镇周边山林乱砍滥伐、自然河流不合理截流、河流水面堤岸随意固化,一些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山体、湿地被夷平或者填平,联接城乡之间的一些天然绿色通道被人为开发不当而破坏,失去了作为永久生物栖息地和城市中残遗的自然保护地的功能和价值。

三、小城镇规划中的生态特色发展对策

(1) 实现“绿色建设”

“绿色建设”的宗旨是在城镇规划过程尽量避免破坏环境,科学使用土地资源、水资源、林木资源等,有目的有方向的开发,完成就自然能源与资源的科学规划。在城市生活空间里最让人们接受的自然区域就是绿色生态,这也是小城镇规划环节中的关键所在。绿色生态网络规划的出发点,是要营造一个由不同类型、性质和规模的绿色生态体互相配合、作用,从而形成一个稳定持久的绿色生态体系和完整生命网络。

(2) 合理优化生态布局

确保过程中小城镇原有的平衡稳固的生态系统、景色秀丽的湖光山色及清心自然的田园风光不被打乱。实施环境等级区域的划分,考量、筛选城市空间。生活区、经济区、农业区、工厂区等都是小城镇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能区域;有些城镇还有行政区、商业区、文教区、休养疗养区等。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并不意味着机械地、绝对地划分城市用地。

(3)重视生态景观的保护

小城镇规划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最根本是得就其所具备的大环境实施全面研究,强调小城镇的特色,以及提高本土文化传承与风俗习惯的保留,把林木与森林建设放在规划首位;打造动植物的多元化也是生态性绿化活动的关键所在,其中,应强调近自然的植物配置模式。总之,只有绿化规模数量的扩大化,才能发挥绿地生态功能,才能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特别是生境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四、总结

小城镇规划里生态规划理念实际运用中产生的问题与不足的原因;小城镇整体的发展计划和其规划方向目标之间相互推动、相互影响的现象,有利于小城镇的向前发展,这些不但是提高现代化进程的关键,还是国内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的关键因素。但随着小城镇建设的推进,其显现出来的生态问题不容忽视。在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遭到破坏,小城镇原本具有的山水风光、田园气息和传统风貌等被丢弃,自身的风格特点、历史渊源、文化背景、风土人情被忽视,导致各小城镇性质相似,毫无特色。小城镇的规划,必须得把环境放在首位,还得及时处理规划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难题,城镇的规划工作必须得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有机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部.《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

[2]叶文虎、全川.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述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年第7卷第3期。

第9篇

关键词:文化资源;文化建设;特色文化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2

一、河北省文化建设的现状

河北省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孕育了绚丽多彩、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近年来,河北省在文化建设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也加大的资金的投入,以期更好地发展河北省文化特色。

1.河北省文化资源丰富

河北省历史悠久,文物资源丰富,全省共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168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930处;拥有5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18个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另外还有130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居于全国前列。河北民间特色文化包括:地方戏曲、民间歌舞、乡村古乐、民间美术、特色工艺、沧州武术、吴桥杂技,等等。河北省区域内的民间艺术形式丰富多样,特色鲜明,从总体来看,有着北方汉民族粗犷、豪放、淳朴、自然、优美的特征。[1]近年来,河北省更是加强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积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塑造文化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2.文化建设的激励政策陆续出台

河北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的意见》、《组织实施“文化名人名品名栏目”工程的意见》、《河北省“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文件,大力支持文化建设。

3.资金投入持续增加

2009年,河北省级财政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资金规模1000万元。2010年,增加到4500万元。2011年,省级引导资金增加到2亿元,同时,省财政还安排1亿元专项奖励资金,用于奖励文化产业发展较好的市、县两级政府和精品文化产业项目。[2]

总之,河北省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

但是,在河北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镇建设没有突显城镇特色,缺乏文化特征,没有对自身的文化进行定位,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河北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在城镇化发展中,很多城市普遍追求表面现象、形象工程。中小城市花很大的功夫在硬件设施建设上,小城市想变成中等城市,中等城市想变成大城市,而文化建设却推进缓慢,最终导致城市的发展缺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慢,不能有效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要。

1.城镇化发展缺乏文化特色

河北省在营造城市自文化环境时,存在乡镇文化特色不明显、规划建设雷同、对历史文化挖掘不到位、历史建筑保护不力、文化产业发展落后等问题。城镇建设在原有文化基础上再创造,却没有形成城市特色。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镇原有的文化风貌逐渐被掩盖,空间布局不合理,基本公共服务不完善,城镇发展单一性,使得城市化建设失去了民族特色,很多城市原有的历史面貌发生改变,城市精神缺失,城市文化特色出现危机。

2.文化产业起步晚、规模小

发展文化产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河北省文化软实力的体现。但是,河北省城镇化发展下,很多城市文化产业起步晚、规模小,而且文化产业投融资力度较小,文化产品或服务的供给明显不足。河北省需要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科技相融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在需求,要加大力度,重点突破,以特取胜,实现特色赶超,跨越发展,推动河北省文化产业迅速崛起。

总之,河北省需要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三、基于文化优势下的河北省特色城镇构建策略

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要理解尊重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积极挖掘与认知城市文化传统,重塑城市文化特色,不断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从而实现从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的历史性跨越。特色文化建设是城镇化发展中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加强河北城镇化建设下的特色文化发展,挖掘丰厚的河北传统文化,促进河北省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一,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发展特色城镇。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我们需要鼓励企业和民众积极参与有关工作,以成功典型大力宣传,加强文化保护的宣传工作,使遗产文化建设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为推动河北省文化名城建设贡献力量。

第二,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要互相促进。目前,文化产业发展程度与旅游产业发展速度不相匹配,我们需要学习更多著名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开发旅游文化产品的成功经验,发展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旅游业,增强旅游业的吸引力。河北省具有很多特色民间艺术,如果能够深入挖掘和保护这些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依托文化旅游业加速发展,形成具有独特文化资源优势的旅游产业。这既可以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丰富旅游的内涵,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

第三,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附加值、可持续发展、大容量的就业机会和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速等特点,充满文化元素的创意街区在引领人们进行文化消费方面无疑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需要加强创意、设计知识产权保护,健全激励机制,推进产学研用结合,活跃知识产权交易,为保护和鼓励创新、更好实现创意和设计成果价值营造良好环境。版权是文化创意企业的基本战略资产,要积极探索对创意作品版权的保护和价值发掘方法,努力实现文化创意企业资产增值、延伸产业价值链、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

第四,推动大市区文化产业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一些主要城市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谋划和制定近期和远期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重点推进文化集聚,各城镇要依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链,加快文化产业工作的快速发展。要坚持不懈地强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要对文化特色产业、特色园区和骨干企业提供精细化、个性化服务,不断推动河北省各城镇文化产业迅速崛起。

综上所述,开发和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器。河北省文化产业在推动城镇化发展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中需要文化产业,需要促进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同时加强保护河北省文化的工作,河北省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需要提高文化意识,需要保护城镇和城市中的文化遗产,等等。我们需要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进行考虑,注重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城镇特色文化发展,对可进行产业化发展的文化资源要进行产业发展分析,将不可产业化发展的文化资源,从传承与保护的思路进行城镇特色文化发展。总之,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下,每个城市的发展都应该注重文化建设,突出城市特色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的结构升级,让文化资源转化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文化资本,对促进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河北省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有效改变城镇化进程下“千城一面”的现状,可以促进城镇的良性发展,促进城市的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河北区域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调查的调查报告.[EB/OL]..[2014-12-23].

[2]河北省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硕果累累惠民生.[EB/OL].http:///jrzg/2011-10/06/content_1963199.htm.[2011-10-6].

第10篇

关键词:吉林省;城镇化;路径

一、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和历程

(一)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

2011年底,全省共有地级城市8个,自治州1个,县级市21个,县政府所在地镇19个,一般建制镇405个,乡198个。2011年底,全省总人口2749.41万人,城镇化率53.40%,比全国(51.27%)高2.41个百分点。全省非农业人口1309.16万人,非农化率48.02 %,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白山市68.82%,其次延边朝鲜族自治州67.04%,四平市52.97%,通化市48.60%,吉林市48.56%,长春市46.53%,辽源市45.28%,白城市39.90%,松原市最低28.22%。

受自然地理特征的影响,吉林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东部为长白山区,范围包括延边州和白山市全境,通化市的通化市区、通化县和集安市,幅员面积约6.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6.2%,2011年城镇化率66.84%;中部为长白山区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范围包括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和辽源市全境,通化市的辉南县、梅河口市和柳河县,松原市的松原市区、前郭县、扶余市和长岭县,幅员面积约9.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8.4%,2011年城镇化率45.09%;西部为科尔沁草原和松嫩平原,范围包括白城市和松原市的乾安县,幅员面积约2.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5.4%,2011年城镇化率38.39%。①

(二)吉林省城镇化发展历程

新中国建立以来,吉林省城镇化进程大体历经以下几个阶段:

1.高速发展阶段,1949-1960年,伴随着国家在吉林省大规模投资建设和东部地区大规模开发林业和矿产资源,推动了城镇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城镇化率从17.9%增加到39.3%,年均增长1.9%。

2.急速下降阶段,1961-1969年,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和国民经济调整等原因,大量城镇人口转移农村,城镇化率急速下降,从39.3%下降到30.0%。

3.停滞增长阶段,1970-1977年,导致全省经济发展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工业化、城镇化停滞不前,城镇化率基本维持在30%左右。

4.快速发展阶段,1978-1995年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工业化步伐加快,城镇化进程随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从30.7%增长到42.3%,年均增速达到0.68%,其中1982-1988年增速最快,城镇化率年均增长达到1.55个百分点。

5.缓慢增长阶段,1996-2012年,由于国企改制大量员工下岗,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城镇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村人均土地资源相对富足等原因,城镇化发展动力不足,城镇化进程缓慢,城镇化率年均增长0.42%。

二、吉林省城镇化发展问题与特征

(一)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1.城镇化率增长缓慢。1996-2012年,吉林省城镇化率年均增长0.42%。其中2005-2012年,城镇化率年均增长仅有0.166%;近5年年均增长仅为0.104%,而同期全国城镇化率年均增长为1.12%和1.33%。城镇化率增速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全省经济面临转型发展时期,伴随着集体和国有工业经济的退出,吉林省工业结构不断趋向于重型化和大型化,2011年重工业比重达到72.5%。工业产业链条短,上游产业带动作用不强,加上省内市场较小,导致本地中下游产业发育动力不足,上游原料产品均输送到市场较大的长三角、京津冀地区进行加工。工业结构的缺陷和主导产业单一导致经济发展对劳动就业的拉动有限,加上农业生产手段相对落后,造成城镇化动力不足。

2.城镇化进程快于工业化进程。按照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吉林省城镇化水平应表现出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特征,而目前全省人均GDP(按1998年可比价格3235美元)、轻工业比重(27.47%)都反映出吉林省刚刚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理论上工业化速度的加快推进人口开始大量进入城市,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城市人口快速增加,但由于吉林省受计划经济的历史影响,目前工业化仍在消化转型中的城镇人口。②

3.城镇人口统计虚高。按照目前的统计方法,城镇人口包括在城镇内居住的农业人口和进城务工的农村籍暂住人口、流动人口,虽然这部分人口被计入城镇化率数值,但长期以来未完全融入城市中,他们大多居住在城市边缘的城乡结合部或城中村中,处于城市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之外,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领域尚未实现真正的城镇化。如果按照非农业人口比重计算,吉林省城镇化水平实际应在48%左右。

4.城镇化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虽然城镇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设市城市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和供水普及率2011年分别为113升/人·日、92.71%,低于全国171升/人·日和97.04%的平均水平,在全国排第26位,供水缺口达到221万立方米/日;城市污水处理率为82.86%,低于全国83.63%的平均水平,污水处理能力缺口达到45.6万立方米/日;城市燃气普及率为88.28%,低于全国92.41%平均水平,天然气管道用户主要集中在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和松原市等中部城市,而东部和西部地市由于距离气田较远,输气管线建设滞后,管道燃气发展较缓慢,全省城市燃气供应缺口达到49亿立方米/年;城市供热面积为4.31亿平方米,缺口达到7550万平方米。园林绿化和垃圾处理同样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5.城镇等级结构不优。城镇现状等级规模结构中50-100人口和5-10万人口等级规模的城镇数量较少,一般建制镇规模普遍较小。其中100万以上人口规模的特大城市2个(长春、吉林);50-100万人口规模的大城市2个(四平、白山);20-50万人口规模的中等城市8个(通化、辽源、延吉、松原、白城、公主岭、敦化、梅河口);10-20万人口规模的小城市29个;5-10万人口规模小城镇19个(16座为县政府所在地镇);3-5万人口规模小城镇11个(红梅镇、露水河镇、湾沟镇、泉阳镇、黄泥河镇、郭家店镇、安广镇、太平川镇、长山镇、五棵树镇、红石砬子镇);1-3万人口规模小城镇58个;4000-1万人口规模小城镇137个;小于4000人口规模小城镇186个。③

6.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存在空间错位。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在东中西部空间错位。从各县(县级市)城镇化水平来看,中部地区县(县级市)城镇化水平最低(部分地区不足20%),西部地区次之(30%左右),而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最高(多数地区在60%左右)。经济发展水平中部最高(8989亿元)、东部其次(1749亿元)、西部最低(908亿元)。④原因在于中部地区为吉林省粮食主产区,农业人口比重高、基数大(分母大),加上长吉两市极化作用,导致县域城镇化水平普遍较低;西部地区属于农牧交错地区,城镇不发达(分子小);东部地区以国有大中型矿山、林场企业为主,林矿职工在数量统计上属城镇人口,从而拉高了城镇化率数值。

(二)城镇化发展的现状特征

1.呈现中部集聚的特征。城镇化空间发展表现为人口城镇化增量和土地增量均集中在中部地区。通过2011年与2009年的对比,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增长1.35%,建设用地总量减少8.1平方公里;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增长0.02%,建设用地总量减少36.52平方公里;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增长3.59%,建设用地总量增加99.94平方公里。表明城镇化空间向中部地区集聚发展。

2.呈现中心城市集聚的特征。城镇化在分县市空间分布上,体现出向中心城市集聚的阶段性特征。地级城市市辖区城镇化水平均比所辖其他县市高出一至二倍左右,除白城外,地级城市市辖区城镇化率均大于70%。通过2011年与2009年的对比,建成区人口和建设用地增量主要集中在长吉都市区、长吉图沿线、通化、四平、白城、松原、延吉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其中地级城市人口增长64.32万人(长春市建成区人口增长最高,达到39.58万人),建设用地增长39.91平方公里;县级城市人口增加5.75万人,建设用地增加4.14平方公里;县城人口减少2.13万人,建设用地减少-0.9平方公里。表明地级城市为城镇化发展主体,中小城市动力较弱。城镇化路径以向地级城市集聚为主,呈现异地城镇化特征。

3.产业驱动的特征。开发区(产业园区)成为中小城市城镇化发展重要的推进力量。城镇化水平排名前20个县市中分布了90%国家级开发区和50%以上省级开发区。产业园区分布与城镇化水平高区域空间耦合较好。凸显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促关系。

4.轴带分布的特征。全省小城镇空间由于发展动力上受自然地理因素、交通条件、中心城市带动等因素的影响,表现为沿交通轴带和中心城市分布特征。初步统计具备国道或普通铁路以上交通条件的乡镇,即分布在主要交通线上及两侧10公里范围的乡镇数量为210个左右,占全部乡镇数量的三分之一,尤其在东部山区和西部生态区表现更为明显。同时小城镇数量与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呈正相关关系。中心城市30公里半径内,共分布有179个乡镇,占全省总数的28.87%。长吉两大都市卫星城镇群数量最多,辽源、通化次之。

总之,吉林省城镇化总量基础较好,虽然近年来总体增速缓慢,但长吉等地级城市仍然呈现明显较快的城镇化增长,总体上决定了未来一段时期全省仍以“集聚”为主要城镇化过程。从空间上看,集聚主要表现为向中部集聚,向以地级城市为主的中心城市集聚。

三、吉林特色城镇化发展思路、路径和策略

(一)吉林特色城镇化的发展思路

以实施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为主线,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目标,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升产业支撑力和城镇综合承载力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培育吉林中部城镇群,积极发展大城市、重点发展小城市和县城、择优发展重点镇和新型农村社区,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统筹协调、差异化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二)吉林特色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顺应吉林省城镇化发展阶段规律,在空间上,走向中部地区集聚、向区域中心城镇集聚、差异化发展的路子。

中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生产要素高度集中,经济基础雄厚,是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区域。中部地区应以“异地城镇化”为主,以“就近、就地城镇化”为辅,提高产业承载能力和人口集聚能力,形成以长吉都市区为核心,以中部城镇群为主体的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核心区域。

东部长白山地区是全省生态敏感区,是松花江、牡丹江、鸭绿江、图们江的发源地,历史上形成众多的林业、煤矿、旅游、边境等特色城镇。东部地区应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以“就近、就地城镇化”为主要路径,重点发展特色小城镇和中等城市。城镇化重点在于城镇发展的“做强”,而不是“做大”。依托对朝、对俄“借港出海”通道建设,打造延吉、龙井、图们、珲春一体化、外向型城市组群和对外开放窗口。

西部地处松嫩平原,是全省的生态脆弱地区,粗放式农牧业发展加剧了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原退化的速度,直接威胁着中部地区的生态安全。西部地区要重点进行生态复本建设,适度疏散农村剩余劳动人口,使其向吉林省中部地区和中心城市转移,以“异地城镇化”为主要路径。充分发挥白城市作为中蒙大通道西部门户和交通枢纽的战略地位,做大做强白城市区,重点发展县级节点城市,走集中城镇化道路。

(三)吉林特色城镇化发展策略

1.加快发展区域中心城市,提升发展质量。长春、吉林两个特大城市,要以提升产业支撑力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加快一体化进程,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以生态城市的标准建设高品质的都市区。四平、辽源、通化、白山、松原(含前郭县城)、白城、珲春、梅河口、敦化、双辽、松江河(含原东岗镇区)等12个区域性中心城市要加快人口和产业集聚⑤,力争通过3-5年的发展,将通化、辽源、松原打造成为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在城市扩容同时,重点提高城镇化质量,即提高城市的供水、污水、供热、燃气、环卫等市政基础设施的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市防灾减灾、环境保护、园林绿化等人居环境质量;大力发展城市快速交通网络和大运量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城市空间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提高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能力。

2.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和县城。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增强城市活力,同时完善居住、服务等产业配套功能,走产城融合、“就地、就近城镇化”的路子。提高城市的供水、污水、供热、燃气、环卫等市政基础设施的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市防灾减灾、环境保护、园林绿化等人居环境质量;提高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能力。空间上优先发展中部城镇群和长吉都市区节点城市,力争3-5年内,使九台、榆树、农安、德惠、扶余等城市达到中等城市规模。

3.择优发展特色重点镇。选择规模较大、基础较好、特色鲜明的小城镇,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市场运作,实现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将其培育成布局合理、经济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示范镇,带动全省小城镇承载能力明显提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口规模明显扩大、城镇面貌明显改善。

4.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按照“规划先行、建设集约、因地制宜、群众自愿”的原则,以中心村为核心,以居住向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为导向,以村庄居民点空间整合为手段,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集中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使农民不离土不离乡过上城市人的生活。优先选择长吉都市区为核心的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人均耕地较多、规模化经营基础较好的中心村进行试点。

参考文献:

[1]刘继斌等.吉林省城镇化空间策略与空间结构构建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2年5期

[2]李如生等. 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化推进模式的比较分析.[J].城市规划.2008年8期

[3]孙绍骋同志在全省新型城镇化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山东建筑节能与建设科技网.http:///hydt/xx.asp?id=3683

[4]王颖.吉林省城镇格局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08

[5]吕云涛等. 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成效、问题与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13年5期

注释:

①王颖.吉林省城镇格局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08

②刘继斌等.吉林省城镇化空间策略与空间结构构建研究.铜陵学院学报.2012年5期

第11篇

关键词:特色城镇化;涪陵印象

一. 涪陵印象概念

涪陵印象是指在城镇化的道路上,坚持打造具有涪陵特色的城市景观,把建设生态城市和园林城市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自然景观、历史遗迹、地域民俗等个性特色,增强城镇文化内涵,将现代气息、山水特色与巴渝文化有机融合,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打造特色鲜明、独具风貌、富有魅力的新涪陵。

二. 打造涪陵印象的优势

(一)优越的区位条件:涪陵区是“一圈两翼”战略承东启西的重要节点,重庆大都市区和渝东北城镇群、渝东南城镇群对接的支点,历来有川东南门户之称,是乌江流域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区位优势突出。

(二)优良特色的自然环境:从生态资源来看,喀斯特自然地貌造就的奇山异水,沿乌江及流域资源片区,有乌江峡谷、天台峡谷、小田溪、武陵山、石夹沟等众多景区,自然风光奇秀,生态资源存量丰富。

(三)较雄厚的经济基础:涪陵全区水资源达9.3万千瓦,极具开发潜力;地方电网属全国最大的三大地方小电网之一。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农产品独具特色。涪陵榨菜和红心萝卜形成特色和规模。同时,涪陵是重庆市新兴工业基地,形成了食品、医药、化工、纺织、机械、有色金属、建材七大支柱产业,以3大园区为龙头的“326”的工业格局,2011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901.6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310.72亿元,工业基础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涪陵经济快速发展。

(四)悠久的文化历史:自夏商以来的3500多年里,濮人、巴人和土、苗、汉族人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披荆斩棘,渔猎农耕,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濮人岩棺,巴人墓葬,汉墓唐碑,北宋诗人黄庭坚的渔翁遗迹,程朱理学发源地北岩寺,明清古城墙,名扬中外的水下碑林长江古代水文站白鹤梁,二路红军发源地罗云根据地等等,造就了涪陵灿烂珍贵的历史文化及革命遗迹 。

三. 打造涪陵印象的思路和建议

(一)科学规划打造涪陵印象指导作用:要完善和创新规划理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合理测定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发展和吸纳人口潜力,科学配置公共资源,围绕418战略目标,找准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将经济发展、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规划与区域发展总体规划进行有机衔接。

(二)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江南主城道路系统,加快李渡片区城市开发,迅速拉开城市骨架。改造渝涪高速李渡至长江一桥段,推进长江五桥、江南滨江路二期等项目,加快建设新区对外连接通道,积极谋划李渡滨江路,并延伸连接长寿区。打造新城区迎宾广场、城市森林公园、涞滩河等城市景观,打造一批反映涪陵特色文化的城市地标,升级改造城市绿化景观。全方位打造设施齐全、服务配套、生态优美、适宜居住的涪陵新区。

(二)调整产业结构壮大涪陵印象经济基础: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扩大本区域内特色产业,优化经济结构,发挥打造涪陵印象的经济支撑作用。主要按照涪陵 “一城四园”产业定位,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发展。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完善工业服务、商业、金融,配套物流、教育、文化等城市功能,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加快科技平台建设,发展绿色经济。

(三)优化城市空间,拓展涪陵印象前景:按照两江四岸一体、恢复自然生态、开敞城市空间、传承历史文化、彰显山水特色的理念,推进长江一桥、乌江一桥、长江三桥及江南、江北、江东三组团滨江路围合而成的滨江环湖地区景观建设。提升新旧城区连接道路景观,使之有机融合。江东片区尽快建成防护大堤,拉开路网格局,提速广场、公园、绿地建设,积极发展居住功能。江北片区重点加速北山新城开发,积极推动旅游项目建设。

(四)城市景观彰显涪陵印象魅力:重点打造滨江自然水体、城市滨江水区、城市山地区和自然山体区景观,精心规划、分段打造乌江画廊。江南片区结合旧城改造,继续开展主干道建筑外立面改造,高品质打造城市广场、公园、绿地精品。逐步恢复山脊线,形成太极森林公园—白鹤公园—堡子城公园等3条绿色廊道。完成江南CBD商圈综合整治、滨江路整治,提升城市品质。注重城市景观建设和标志性空间效果,加强节点夜景灯饰建设。

(五)特色乡镇凸显涪陵印象多样风情:白涛、清溪要围绕工业定位,大力实施园区建设,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合理布局商业网点,建设成为五万以上人口的工业小城市。新妙应抓住区位优势,抓住机场快速通道建设的机遇,依托白鹤工业集中区积极招商引资,打造工贸型小城市。龙潭马武等坪上地区乡镇应利用自然生态资源等优势,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同时,科学规划,留足土地攒足发展后劲,努力成为主城区及涪陵区2020年后拓展用地、战略后援地。珍溪应依托现有辣妹子等农产品龙头企业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设成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蔺市重点发展古镇旅游,结合美心做大做强主题公园,做强新型节能建材。

(六)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结合:建好邱家大院等历史文化街区。 提档升级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重建歌舞团、川剧院,升级涪陵少年文化宫,引进文化企业集团兴办文化产业项目。加快白鹤梁古水文题刻和推进涪陵御锣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积极引进发挥大剧院功能,推进乌江画廊、周易园保护和深度开发,打造蔺市古镇,支持大顺、青羊等有条件的乡镇申报、升级历史文化名镇,抓好陈万宝庄园、李蔚如旧居等古民居保护。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江西;红色旅游;城镇;景观

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从打响“武装起义第一枪”的南昌,到中华苏维埃政权的首都瑞金,处处都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作为革命老区的江西省拥有众多有革命历史,有革命故事,有革命遗迹的小城镇,它们较大城市更贴近民众,更具历史韵味。因此,要发展红色旅游就要重视小城镇景观建设。

一、小城镇景观的相关理论阐释

要了解小城镇景观首先需要了解它的定义,小城镇景观是一个复合概念,它既包含了社会学意义上对城镇的概念划分也包含了旅游环境中对于景观的定义。同时,我们还应该了解它自身具备的多种特点,并根据它的内涵和特点总结出在对其进行开发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小城镇景观的概念

在小城镇景观这一概念里的小城镇是指“一种正在从乡村性社会变为多种产业并存的、向着现代化城市转变的过渡性社区”①,可见这里的小城镇是与乡村结合最为紧密的地区,是我国城市化的基础力量。小城镇不同于城市,它管辖范围较小且数量众多,它紧邻乡村,具备一定的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又通常没有大城市的严重污染和生存压力,但小城镇往往过于追求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增长而没有认识到小城镇所特有的自然景观,人文环境才是小城镇最为宝贵的财富,是小城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小城镇景观是指在小城镇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其中自然景观是小城镇景观的主要景观,人文景观具有引导和辅助的作用。从红色旅游的角度来看小城镇景观这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相互协调与交融就显得更加重要了,这样的小城镇景观可以使游客在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的同时,更真切的感受革命历史,更深刻的了解革命精神。

(二)小城镇景观的特点

小城镇景观主要具有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小,城乡融合好,文化认同感高的三大特点。首先,小城镇景观具有对环境影响范围小的特点。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模式与大城市不同,对于能源的消耗较少,工业等生产活动所产生的污染也相对较轻,小城镇的城镇规模小,居民生存压力较轻,其生活节奏较城市缓慢。这样就使在小城镇的景观较少的遭受破坏,也较少的破换环境,更接近于自然的原生态状态。其次,小城镇景观具有城乡融合好的特点。从小城镇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小城镇是与乡村结合最为紧密的地区,它既具有乡村的特征,熟悉乡村的文化,又有着城市的基本设置和基础设施。小城镇景观与乡村的景色浑然一体,可以有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也可以有小桥流水,田野农家,二者的结合自然而然,没有大城市与乡村之间荒凉而陌生的隔阂,是城乡景观的最佳融合。最后,小城镇景观具有文化认同感高的特点。小城镇由于城市范围小,人口流动较少,受传统安土重迁思想影响较大等特点,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人文交际环境和地域文化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建设的小城镇景观也必然同时寄托着当地居民的文化情感,成为当地文化的一种象征,因此,具有很高的文化认同感。

(三)小城镇景观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小城镇的景观开发需要考虑多方面的情况,在整个开发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生态、人文和历史文化三方面的问题。第一,小城镇景观开发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进行开发活动。良好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当地独有的生态系统是小城镇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更是小城镇景观产生和存在的基础,如果在景观开发过程中不注重生态保护,导致生态破坏将使小城镇丧失旅游的吸引力,景观也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二,小城镇景观开发要注重人文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小城镇在其发展形成的过程中会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如井冈山的八角楼,这是小城镇景观的标志,可以为小城镇增添魅力和吸引力。第三,小城镇景观开发要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尊重民间风俗传统。了解一地的历史文化是景观开发的立足点,只有符合历史文化的景观才能具有存在价值;对当地民间风俗习惯等的尊重是景观开发的保证和源泉,尊重习俗可以使开发得到当地居民的支持,也可以为景观开发开辟新的项目。

二、江西红色旅游视角下的小城镇景观设计的特点

在江西红色旅游的整体布局中,小城市景观建设也应具有其相应的特色,一方面要根据红色旅游的总体方向和当地红色旅游资源的分布状况,把握景观设计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另一方面要突出红色旅游的旅游意义和教育功能,注重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的丰富性;还要通过红色旅游这一产业链实现对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总体推动,重视景观设计的附加值的开发挖掘。

(一)把握景观设计的整体结构的完整性

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小城镇要将众多的资源优化整合形成旅游产业优势就必须把握好景观设计整体结构的完整性,这种完整性要与大环境相结合,相辅相成,而不是一味追求新奇独特。同时,这种完整性还表现在景观设计在旅游活动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实用功能上。在思想层面的整体结构完整性方面,小城镇的红色旅游景观设计要在立意和大方向上保持与红色旅游这一主题的契合度,与当地的整个旅游环境氛围相融合,保证与整体环境的协调统一。如小城镇的红色旅游景观设计可以还原革命时期的居住状况,可以体现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也与当地革命老区的整体环境相契合。而如果兴建园林等景观则会破坏这种整体性,损伤当地的旅游价值。在实用层面的整体结构完整性方面,小城镇的红色旅游景观设计要在功能组成上具有完整性,这些景观在功能上可以分为参观类、情感体验类以及实践参与类,一处景观设计可以实现一类或几类功能,但应完整的具备旅游所需要的各项功能。具有这几类功能的景观相互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景观群,使景观设计实现旅游功能的完整。

(二)注重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的丰富性

江西红色旅游是以弘扬革命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灵魂的,在这一视域下的小城镇景观设计要了解当地业已形成的革命文化,并深刻挖掘其内涵,使景观设计形式更丰富,更具特色,内容更具吸引力,更具教育意义。小城镇红色旅游的景观设计可以涵盖当地文化的多个方面。在信仰方面,景观设计可以塑造革命时期群众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革命事业的雕塑群,或者对当时特定的某一爱党拥军场景安排再现情景的演出,以体现出当地民众坚定地共产主义信仰;在民俗风尚层面,小城镇的红色景观设计一定要深入群众之中,了解那些从革命时期传承至今的生活习惯或风俗,如可以根据井冈山革命时期“红米饭南瓜汤”的饮食特色进行景观设计,可以让旅游者亲身参与到制作和品尝的过程中去,在体会当地的特色的同时感受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积极乐观的革命情怀。在历史文化传承方面,小城镇红色旅游的景观设计要对民间流传下来的革命故事,景观设计在立足科学的基础上可以对这些故事进行加工改进,为本地的旅游文化增添故事性和传奇性,使游客获得更为丰富的旅行见闻。

(三)重视景观设计的附加值的开发挖掘

江西红色旅游背景下的小城镇景观设计在实现其旅游价值的过程中还必须重视起其景观设计的附加值的开发与挖掘。这种基于景观设计的附加值可以通过两个方面进行开发:一种是激发游客再次前来游玩或带更多的人前来旅游的愿望,这就要求景观设计必须精益求精,蕴含丰富的内容,新颖的形式,景点配套设施的健全,还要考虑到各个年龄层的需求等诸多方面,这样才能使游客流连忘返,获得旅行的快乐与价值,愿意再次前来。另一种是通过景观设计吸引游客参与景观相关的体验活动或购买周边产品的消费,增加景区的旅游收入。

这种方式较为直接,虽然有较重的商业化痕迹,但在当今的旅游行业中最为常见,是开发景观设计附加值,拉动旅游业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小城镇的红色景观设计中的一些体验活动和具有民俗特色的纪念品在组织和制作过程中消耗了成本,游客在自愿的前提下,参与体验活动和购买纪念物品既符合市场规律,又有利于小城镇红色旅游业的发展。

三、江西红色旅游视角下小城镇景观设计的发展对策

江西红色旅游产业为小城镇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机遇,在红色旅游大方向下的小城镇景观设计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就需要转变业已形成的发展观念,提升景观设计的专业性;就需要政府重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科学合理的利用优势条件;还需要发动群众共同参与到当地红色旅游景区的建设和完善工作中去。

(一)转变发展观念,提升景观设计专业意识

通常旅游产业的发展主要以带动经济增长为目的,但经济增长的同时常常伴随着环境破坏和旅游文化的匮乏。江西红色旅游视域下的小城镇景观设计要实现发展就不能走这样的老路,在小城镇景观设计之初就要树立起科学发展的理念,聘请景观设计的专业人员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注意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保护,注重对当地革命传统文化的深入开发。在景点投入使用后要对景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并对景点内的各项景观进行保护和定期的维护。

(二)政府科学规划,合理开发红色景观资源

红色旅游景观资源的开发可以推进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当地人口的就业,稳定社会秩序。而政府是制定当地发展规划的主体,要合理开发小城镇的红色景观资源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巨大作用。在政策方面,当地政府应制定出科学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方案,为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政策的支持;在监管层面,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当地政府应起到监管的职责,对违法犯纪或破坏生态环境等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在技术层面,当地政府要聘请相关的专业人员对红色景观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在资金方面,政府应对红色景观资源开发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并对其提供资金的支持。

(三)民众共同参与,完善小城镇景观的内容

最熟悉小城镇的景观和历史文化背景的莫过于当地的民众,吸纳当地民众参与到小城镇景观设计的各个阶段可以完善小城镇景观的内容,丰富景观的文化内涵和展现形式。在江西小城镇红色景观设计的构思阶段,民众可以为设计人员提供咨询服务,从地点选择到文化史料核对,再到革命故事的整理,人民群众都能起到巨大的作用;在建设阶段则可以集思广益为进一步完善景观结构贡献力量。同时,共同的参与可以增强当地人民的文化认同感,也可以使民众更加真切的感受到革命精神,使小城镇景观的整体氛围更加完善。

江西红色旅游是集休闲娱乐与教育意义于一身的优质旅游项目,在此基础上以红色旅游为着眼点的小城镇景观建设必然要利用这种集体优势并发展出自身的特色。小城镇由于其特定的地理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形成了有别于大城市的红色旅游环境,小城镇的景观特色因时而生,因地而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但在小城镇红色景观建设中的科学态度,环保观念,人文情怀,革命精神是我们在实践中要永远坚持下去原则。(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维哲.小城镇景观环境特色的创造[J].城乡建设,2002(8).

[2]刘小洋,金晓玲.浅议小城镇景观特色的营造[J].乡镇经济,2007(3).

[3]熊伯坚,赵慧丽.红色旅游带动下的南昌城乡旅游一体化研究[J].老区建设,2009(24).

[4]刘红梅.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传承研究[D].湘潭大学,2012(04).

[5]江民锦.旅游业对井冈山区发展的影响及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05).

[6]本文为2013年度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红色旅游视角下的小城镇景观特色研究》(项目编号:YG2013126)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