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陆漂移

大陆漂移

时间:2023-05-31 08:55:16

大陆漂移范文1

小松鼠再闯祸

一切都源于一只锲而不舍、永远在追逐橡子的松鼠Scrat。为了打开橡子,Scrat将它放在冰川顶端,不料他这个小小的动作居然引起了天崩地裂、大陆漂移。Scrat顺着地壳裂缝跌入地球深处的地核,高温和摩擦力让他窘态百出,几乎燃烧起来。他在圆滚滚的地核上奔跑跳跃、来回翻腾,不由自主地碰撞和击打着地球的内部,地球表面也因此发生剧烈变形,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复活节岛群雕像以及拉什莫尔美国总统山也在这次滑稽荒诞版的“创世纪”中逐一形成,而长颈鹿的脖子则因为陆地板块移动被拉扯成了现在的样子。这让人不得不佩服编剧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然而,Scrat的无心之举却给生活在冰川上的动物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他们原本平静的生活也随之被打破。Manny、Sid和Diego等人不得不与家人分开,再次踏上冒险之旅。

影片最后,执着的Scrat似乎终于找到了尽是橡子的福地,将我们带到了一个类似于古希腊城邦的乌托邦“Scratlantis”[其名字来源于Scrat和传说中的Atlantis (亚特兰蒂斯)],而著名的“思想者”雕像也变成了一只松鼠。城中的智者鼓励Scrat放弃对橡子的追逐,超越个人欲望,劝他说:“Brother, rise above this base desire; be more than a rodent (啮齿类动物) ...”这番言语直指希腊哲人柏拉图关于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的说教,令人忍俊不禁。不过,Scrat很快又闯了祸。他又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居然抽干了一大片陆地的水,让那里变成了如今的美国西部沙漠。Scrat不仅造成了大陆板块的漂移,竟然还具体地改变了美国的地貌。

影片中,松鼠Scrat对橡子的执着确实令人叹为观止,也为电影增添了不少“笑果”和欢乐。他那企图占有一颗橡子的卑微理想和那不经意的小小动作一次次打破所有的平衡,改变世界,让我们在大笑之余,也不禁慨叹:小人物也不可轻看呀!

亲情大考验

这场灾难到来之前,Manny和Ellie一直过着幸福的生活。他们的女儿Peaches也已长大,一直渴望独立的生活。然而,Manny却是一个不愿放手的父亲,对于这个处于青春期的女儿,他处处小心呵护、严加管束,唯恐发生意外。就在灾难来临的那天,Manny意外捕捉到了远方传来的山崩地裂的声音,便下意识地起身寻找女儿。

Manny: Peaches, you alright? [对妻子Ellie说] Where is she? No teenager's ever up early.

Ellie: Nooo ... easy, warden (看守人). She's not on lockdown (禁闭).

[Manny从负鼠兄弟那儿得知女儿Peaches去了瀑布]

Manny: The falls? Where the delinquents (少年犯) go?

Ellie: Relax. It's just where the kids hang out.

Manny: No, no. It's a gateway hangout. First it's the falls, then she's piercing (刺破) her trunk and the next thing you know she's addicted in Paris.

Ellie: Oh, Manny, you are overreacting. She is not going to be your little girl forever.

Manny: I know. That's what worries me.

Manny这种令人窒息的爱可能很多青少年都深有体会,而悄悄溜出去找同伴玩或是当面顶撞父母都有可能成为他们抗议的方式,Peaches便是如此。她先后两次溜出去想找那个让她心动的男孩Ethan (编注:一头猛犸象)玩,可第一次就被父亲半道截住,这一次则干脆被父亲当着Ethan和他朋友的面狠狠训了一通。Peaches觉得很丢脸,转身就跑了,Manny急忙追了上去。

Manny: Awww ... Peaches, c'mon, let's talk about this.

Peaches: How could you embarrass me in front of my friends?

Manny: You deliberately went where you weren't supposed to.

Peaches: You can't control my life.

Manny: I'm trying to protect you. That's what fathers do.

大陆漂移范文2

除了清澈的海水、白沙滩和热带的晴朗天气,马尔代夫丰富的植被也为游客提供了返璞归真的自然体验。很多游客在领略过马尔代夫的蓝、白、绿三色后,都认为它是地球上最后的乐园。有人形容马尔代夫是上帝抖落的一串珍珠,也有人形容这里是一片碎玉。这两种形容都很贴切,白色沙滩环抱的海岛就像一粒粒珍珠,珍珠旁的海水就像是一片片的美玉,西方人因此喜欢称呼马尔代夫为“失落的天堂”。

这个美丽的群岛是怎样形成的呢?

谜样成因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马尔代夫群岛的基本情况。

马尔代夫位于印度南方650千米的海域,由北向南经过赤道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礁岛群带。它由26组环礁组成,这些环礁包括1190个珊瑚礁岛,其中199个岛屿有人居住,991个为荒岛。这些岛屿都是因为古代海底火山爆发而成,有的中央突起成为沙丘,有的中央下陷成环状珊瑚礁圈。

印度洋中北部有筛雒飨缘暮A耄憾侧的叫九十度东海岭;中间的叫查戈斯拉克代夫海岭,马尔代夫群岛只是查戈斯拉克代夫海岭北部的一小段(图1)。

马尔代夫群岛总面积约为9万平方千米(含领海面积),陆地面积约为298平方千米。群岛南北长约820千米,东西宽约130千米,岛屿平均面积为一两平方千米,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2米。由于位于赤道附近,马尔代夫因而具有明显的热带气候特征,无四季之分。年降水量2143毫米,年平均气温28℃。

地球上大洋中的岛屿按成因可分为冲积岛、大陆岛、火山岛和珊瑚岛。马尔代夫群岛是在火山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珊瑚岛。这些火山岛为什么会有规律地呈线性排列,火山从地下深处喷发出来又为何会形成这些岛屿,一直是一个谜。

不成立的假说

关于马尔代夫的成因机制,在地球科学领域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前人对马尔代夫群岛的成因有两种解释:一种观点认为是地幔柱成因,另一种观点认为它是一条古洋中脊。

地幔柱假说认为,地下深处存在一个类似燃烧着的火炉,它在地球深部烘烤着大洋板块,使其发生熔融,为火山喷发提供岩浆来源。这个热点是不会移动的,随着印度洋板块的不断漂移运动,在印度洋底产生一系列线性分布的火山岛。这些火山岛的形成年龄具有严格的时间-空间线性变化特征。不过,对于马尔代夫的形成原因,上述观点显然说不通,原因有二:一是在马尔代夫岛链上的岩石测年数据大多在40Ma~60Ma(Ma为百万年)之间,而且没有严格的时间-空间线性变化特征;二是很难解释这个地方的深处为何一直存在一个热点,并且这个热点一直待在原地不动。

古洋中脊(已经死掉或者不活动的洋中脊)的观点也难以成立:一是洋中脊上应该存在所谓的转换断层(转换断层通常应该垂直于洋中脊分布),但在马尔代夫岛链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转换断层;二是印度洋的地质演化历史并不支持该区域存在这个古洋中脊。

既然这两种成因假说都不成立,那么,马尔代夫群岛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成因机制新认识

要弄清楚马尔代夫的成因,需要先了解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两个地球科学中的基本假说。

大陆板块存在大规模水平漂移是地球上的普遍现象,而且大陆板块目前还在运动。现代精确的GPS测量和古生物古地磁都有确凿证据表明,大陆板块会漂移。大陆漂移的源动力是什么呢?

早在100多年前,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就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他认为,大陆板块自己会漂移,动力主要有两个:一是因地球自转存在一个指向赤道的离极力,二是因地球自转产生向西的地转偏向力。

其后,地球物理学家经过计算发现,这两个力非常小,不足以推动巨大的板块克服阻力发生漂移。更不符合逻辑的是,这两个力都是系统作用力;也就是说,它们针对地球上的所有大陆板块都是一样的。按照这个观点,现实中应该发生大陆板块统一向赤道漂移或向西漂移的情况,事实上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魏格纳提出的漂移动力因而被业界否定。

魏格纳后来也承认,大陆运动起因这一难题的真正答案仍有待寻找,大陆漂移理论中的“牛顿”还没有出现。

为了解释大陆漂移的动力来源,美国科学家赫斯于1961年提出了海底扩张假说。海底扩张假说认为,由于洋中脊不断喷发玄武岩造成了海底扩张,像传送带一样拖动大陆板块发生漂移。基于泛大陆的裂解(泛大陆,也叫超级大陆,是指侏罗纪末期的那个全球唯一的超级大陆,当时全球的主要大陆板块都拼合在一起。这些大陆包括欧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和南极大陆,它们后来发生了裂解漂移,最终形成了当前的地形地貌),其结论是现代海洋中的洋壳板块都是160Ma以后的,洋中脊附近因为都是新生成的岩石,其年龄应该是0。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国著名地学科学家任纪舜院士于2015年在《地质评论》上发表了标题为《寻找消失的大陆》的论文。该论文称,全球深海钻探、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调查表明,全球大洋中存在大量的古大陆残片。按照海底扩张假说,洋中脊上的岩石年龄应该接近于0;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在赤道大西洋洋中脊附近,发现大量古老的大陆岩石分布。这些岩石年龄少则300Ma~330Ma,多则1600Ma~1850Ma。这与传统的海底扩张假说完全不符。大洋中的古大陆残片的发现否定了海底扩张假说。

赫斯等人是基于太平洋东北角和大西洋北部局部的磁异常带(海底扩张假说认为,地磁异常会平行于洋中脊,并呈对称分布)与洋中脊平行,进而提出海底扩张假说的,那么,全球所有的磁异常条带都与洋中脊平行吗?

2007年,法国地质局编绘了目前全球唯一的世界磁异常图。遗憾的是,该图否定了条带状磁异常与洋中脊平行的这种所谓普遍规律。

众所周知,红海是一个新生代才裂开的新海洋。按照海底扩张假说,磁异常条带必定和洋中脊呈现条带状平行分布,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在红海西部,磁异常条带几乎与洋中脊垂直;但在红海东部,磁异常并不呈条带状,而是呈现团块状沿着洋中脊分布,没有平行分布的特征。也许有人会说,红海是一个还没有被完全扩张开的海洋,所以磁异常条带与洋中脊不平行。

我们接下来看看与红海邻近的印度洋。印度洋是一个成熟的大洋,那里的洋中脊按照海底扩张假说应该与磁异常带平行。可二者之间并没有平行关系。事实上,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等全球各区域,大多数地区的磁异常条带并不平行于洋中脊。

既然海底扩张不存在,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大陆板块发生了大规模的水平漂移呢?

根据地热学常识,我们知道,大陆上的平均地温梯度是每百米增温3℃,超深钻探也验证了这个地温梯度的正确性。这就意味着,在地表之下40千米处的温度可达1200℃。大洋地温梯度远高于大陆,在1200℃的高温下,绝大部分岩石会变成熔融状态的岩浆。

新的大陆漂移说认为,大陆板块是飘浮在大洋板块之上的,其主体部分沉入大洋板块中,随着距地表深度的增加,温度逐渐增高,岩石逐渐由弹性变为软塑性(图2),导致大陆板块底部飘浮在大洋深处的岩浆上。

我们可以形象地把大陆漂移比喻成“平底热锅里会自己跑的黄油”。这个运动过程是基于大陆板块首先发生裂解,产生了一个裂缝,使得大洋深处的岩浆上涌。在初始阶段,大陆漂移与海底扩张一致,但洋中脊喷出的岩浆很快被温度较低的海水熄灭,因此海底扩张不能持续,但大陆板块漂移后在其后面持续不断地涌出岩浆并不断被海水熄灭,这个热力推动过程持续推动大陆板块向前漂移。其基本逻辑很简单:在大陆板块的运动中,其前方处于挤压环境,地下深处的岩浆无法外泄,其后部处于开放环境,地下深处的岩浆持续上涌,推动大陆板块向前运动。

根据这个模型,大陆板块漂移后会留下尾迹,也可能会留下火山岛链、大陆碎片遗撒物。据此我们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大陆板块漂移过后的尾迹来追踪其来源及漂移方向。这与刑事鉴识活动中对足迹的分析类似,通过简单分析,就可以大致判断嫌疑人的去向。

位于印度洋的马尔代夫群岛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所周知,印度大陆板块(主要包括当前的印度陆地)是从南往北正快速移动的一个较大板块, 印度大陆板块从印度洋中部漂移到当前位置,并与欧亚板块碰撞拼合,前端形成了著名的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它漂移后在印度洋上留下了深切割的海沟,使得这些区域的洋壳变薄,引起印度洋深处的岩浆沿着这条薄弱的深切割海沟喷(涌)出,产生了这些岛链。从图3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印度板块向北漂移中在尾部遗留下来一个明显的刮痕,形成了马尔代夫火山岛链。

新大陆漂移模型能合理解释大洋中存在的诸多地形地貌特征,也能合理解释太平洋中那些线状火山岛的成因机制,推测出它们曾经是大陆板块漂移后留下的轨迹和薄弱地带。

这就是说,大陆板块漂移后会在大洋中留下类似车辙的深沟,这些深沟是大洋板块的薄弱地带。在大陆板块漂移过后,大洋板块深部的岩浆可能会涌(喷)出。按照这个推论,大陆板块漂移后应该在洋壳上留下切割深度差不多的海沟,喷发出连续的火山岛。

但是为什么马尔代夫岛链上不是连续喷发的火山岛,而是隔一段出现一个火山岛并且呈不均匀分布呢?

道理其实很简单。由于地球演化的历史上温度不断变化,造成了全球海平面的持续性非稳定周期变化:有时候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在这个时间段内,大陆板块浮力增大,其漂移过程中切割洋壳的深度就浅一些;当气温下降时,全球海平面随之下降,这个时间段内大陆板块的浮力相应减小,其漂移过程中切割洋壳的深度就大一些。因此,最终在洋壳深部受压的情况下,岩浆会在切割深的区域喷出。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马尔代夫岛链最北部出现一个扫尾特征,这个岛链并没有指向印度板块的最尾端,而是出现一个大转弯。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是由于印度板块在向北漂移的过程中伴随着逆时针旋转。古地磁和现代GPS测量表明,印度大陆板块在北漂过程中的确伴随着逆时针旋转。在这种强劲的旋转漂移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均衡,使得斯里兰卡板块裂解,脱离了印度大陆板块,同时也使印度板块尾部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扫尾特征。

现代地质学已经证实,印度板块在北漂过程中,其前方(北面)存在一系列大小不一的板块,它们被印度板块推着在新生代向北漂移。印支板块(主要包括泰国、老挝和柬埔寨)是一个克拉通板块(克拉通,来自希腊语kratos,意为“强度”,是大陆地壳上的古老而稳定的部分),推测其处于印度板块的东侧(该推测是根据在印度洋上存在的九十度海岭而来的,这个海岭是一个很重的克拉通板块留下的刮痕),在印度板块前面独自漂移,由于克拉通板块切割较深,在印度洋海底留下明显的尾迹,据此可以推测出处于马尔代夫东部的九十度海岭是印支板块在北漂中留下的尾迹。印支板块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后,又被挤出形成了现今的地形地貌特征。

被证实的假设

既然新大陆板块漂移模式对上述问题给出了合理的解释,那么它是否能得到地质学家的认可呢?

图5给出了美国一个石油勘探公司在印度洋孟加拉湾所做的一条人工反射地震勘探剖面。从该剖面,我们可以看出,其勘探深度可达40千米,如果考虑到地下深处的温度变化规律,就会发现,该剖面正好位于新大陆漂移模型的尾部,完全吻合新的大陆漂移模型。也就是说,美国这家公司所做的地震勘探剖面出现的变化符合前文所做出的大陆漂移模型假设。地质学家已经证明,印度板块是自白垩纪开始从遥远的南极洲分离出来并漂移到当前位置的。

大陆漂移范文3

南极洲又称第七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没有土著人居住的大陆,由冈瓦纳大陆分离解体而成,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整个南极大陆被一个巨大的冰盖所覆盖,平均海拔为2350米。现今全球90%的冰川位于南极大陆,北极只占9%,而北极的9%,又基本上都位于格陵兰岛这个较大块陆地上。除了南极洲和格陵兰岛上的冰川,其他地区的所有冰川,合起来还不到全球总冰川量的l%。全球拥有一样的二氧化碳浓度,拥有相近的行星轨道,这些目前认为可能造成冰川形成和消融的原因,南、北极都是一样,为什么现在90%的冰川位于南极呢?

冰川的形成和消失,主要受地球大气层的温度控制。而大气层的温度,又主要由阳光强度和大气层保温强度共同制约。若阳光强度基本不变的话,大气温度主要由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越高,气温越高:反之,则气温越低。

但是,北极和南极,受共同的大气温室气体的影响,为什么会出现北极冰川的消失,南极冰川的扩大呢?或者说,在同样的温室气体和同样的大气层及同样的阳光强度作用下,为什么会形成南极和北极的冰川的交替出现呢?

这可能主要与冰川形成时冰川距极心的距离有关,也与冰川形成时位于陆地还是海洋有关――正因为南极是南极大陆,而北极是北冰洋。为什么北极的冰川绝大部分位于并不在北极中心的格陵兰岛上呢?也是因为格陵兰岛是大块的陆地,而其他部分都是海洋。我们再看南极冰川,目前大家一致公认,东南极的冰川不但没有减少,甚至可能还在增加;但西南极,特别是南极半岛,冰川正迅速消融。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东南极大部分为陆地,而西南极则大部分为海洋。那为什么纬度低的东南极冰川不易消融,而纬度较高的西南极冰架反而迅速消融呢?这是因为东南极是陆地,就算纬度稍低,冰川也不易消融,而西南极的冰架位于海洋之上,易于消融。这说明,当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时(或其他的原因造成冰川形成时),需要两个条件:第一要位于高纬度区域;第二,冰川必须位于陆地之上。也就是说,除非有像新元古宙及石炭二叠纪时那样的极冷环境,一般情况下,极地冰川只能形成在大块陆地或大陆上,海洋上无法形成大冰川。

因为海洋上无法形成大冰川,所以,当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下降等因素造成地球温度下降时,若两极均是大陆,就可能形成双极冰川;当一极是陆地一极是海洋时,就形成单极冰川;当两极都是海洋时,就不形成冰川。两极都是海洋时,并不是永远不形成冰川。当温室气候继续减少,温度继续下降,两极结冰面积也随之逐渐扩大,最终抵达陆地时,阻断了海洋的水平对流或海水的水平对流时,就有可能形成巨大冰川,如新元古宙和石炭二叠纪时的巨大冰川。所以,两极都是海洋时,除非地球温度极低,一般不形成冰川。但是,若冰川一旦形成,那肯定是巨大冰川。

大陆在漂移,这是魏格纳已经证明了的结论,也已得到地学界的公认。大陆漂移,有东西向漂移,也有南北向漂移。当大陆南北漂移时,就可能改变大陆的纬度。有的大陆可能从高纬度区域移出,有的大陆可能从低纬度进入高纬度区域。

当地球温度下降时,若极区某一大陆块上已经形成冰川(假设地球温度不变或变化不大),当已形成冰川的大陆始终保持在极区,或形成后向极心漂移,则这样的冰川就不容易消融,保存的时间就比较长;或甚至会有所扩大。若极区某一大陆块上已经形成冰川,假设地球温度不变或变化不大,当其逐渐漂离极区时,它上面的冰川就可能逐渐消融。若当地球温度下降时,某一大陆块原本没有冰川或冰川很少,当其逐渐漂移入极地区域,它上面就会逐渐形成冰川。如中始新世末期,由于二氧化碳的浓度下降,地球开始降温,始新世末期,随着澳大利亚与南极大陆之间的洋中脊扩张,塔斯马尼亚海道的开启将南极洲推向极区。可能就是这个原因,造成了始新世末期第一次南极大规模冰盖的形成。

始新世末期地球降温南极冰川开始形成时,及中新世中期南极地区形成大冰川时,可能北极位于海洋之中(北太平洋),所以,虽然同样的温度条件,仅能在南极形成巨大的冰川。后来,由于大陆漂移,北极点进入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区,当再一次温度下降至足够低时(晚中新世),在北极地区形成冰川。第四纪大冰期时,冰川扩展现象几乎都发生在北半球,南半球所占比重不足3%。所以,北极冰川规模远大于南极地区(因南极大陆远小于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

冰川的形成和消融除受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或其他影响冰川形成的因素影响之外,本身还有一个正反馈作用在加速冰川的形成和消融。因为冰川只能形成于大陆上,所以,当某一冰川下是海洋时(即为冰架),这种冰川因海水的水平对流作用,就容易消融。当冰川形成时,大量的海水转移至极地大冰川上,海平面下降。由于海平面下降,原来的冰架因海平面下降,而变成了稳定的冰川,这就减少了冰川的消融,增加了冰川的稳定性,甚至有可能使冰川增加。这样,冰川越大则越稳定,冰川增加得就越快。反之亦然,当冰川消融时,大量海水从冰川转移至海洋,海平面上升。由于海平面上升,原来本是稳定的冰川,因下部被海水浸泡,变成不太稳定的冰架。不太稳定的冰架的形成,又加速了冰川的消融。

同时,我们可以从现今世界洋中脊分布图看出,在西经0°至西经80°之间,没有南北向分裂的洋中脊。这说明北美一北大西洋西欧和南美及南极洲之间,没有扩张,但却有收缩。所以,北美一北大西洋一西欧和南极洲之间的距离,也即西经0°至西经80°之间的经线长在不断缩短,而东经100°~180°经线之间的经线长在伸长。

目前,环南极洋洋脊的南纬60°~150°的段落仍为主要张裂段,澳大利亚与南极大陆之间较快速张裂,同时,南极大陆通过西经90°~30°仍整体向北运动。这样,就造成北极从近北美大湖地区通过格陵兰岛逐渐移往北冰洋;而南极则逐渐从较小的西南极半岛移向面积较大的东南极。北极区从大陆中心(如北美大湖地区)或大面积陆地(格陵兰岛)移向了海洋(北冰洋)(也可能还有北冰洋的大西洋北海峡侧和白令海峡侧通道的开启,打通了封闭北冰洋和其他大洋的联系,加快了冷、暖海水的对流和交换),加速了北极冰川的消融;而南极从陆地面积较小的南极半岛移向陆地面积较大的东南极大陆,则造成了南极冰川的扩大。

大陆漂移范文4

《海陆变迁》是一节很抽象的课:海洋变成陆地、陆地变成海洋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学生在生活中根本感受不到;而海洋和陆地为什么在不断变化,更是难以理解,单凭学生用脑想象,或者采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方法,效果是很差的。运用多媒体教学,这些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一、设置疑问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端自然就是课前导入了。《海陆变迁》的导入我用了一个“幽灵岛的故事”:

课件展示“探险地中海”:风光优美的地中海,有很多美丽的岛屿,但对于其中的一个岛屿,人们却谈岛色变,它有一个可怕的名字――“幽灵岛”。这是因为这个小岛时隐时现,人们无法解释这个现象,就惊恐地称之为“幽灵岛”。难道真的是幽灵在作怪吗?幽灵岛因何而来又因何而去呢?看到这个故事,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激活学习潜力

《海陆变迁》这节课中的一个重点知识也是难点为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我采用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即“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论证假设(寻找证据)形成假说合理利用(解释现象)”。

课件出示:世界地图,南美洲和非洲轮廓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副图,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议论纷纷、惊奇):怎么南美洲凸出的部分和非洲凹进的部分这么相似?

如果把这两个大洲拼到一起会怎么样……

是不是这两个大洲原来是连在一起的……

师:看来同学们有了惊奇的发现,请一个同学上台用鼠标拖一下这两个大洲,看会有什么奇迹发生?

一个同学上台用鼠标轻轻地把南美洲和非洲拖到一起,它们真的能拼合到一起!

生(兴奋不已):看来南美洲和非洲真能拼合到一起呢!说不定这两个大洲以前真是一块大陆呢……

师:通过观察地图,大家发现了问题,通过拼图,大家又提出南美洲和非洲有可能原先是一块大陆的假设。实际上这个猜想早在20世纪初就被德国的科学家魏格纳偶然发现了,并由此提出了一个伟大的假说:大陆漂移假说。但是,这个假说在当时被认为是荒谬的,遭到了地质界的反对。我们一起来帮助魏格纳寻找证据好不好?

生:好!

师:我们知道撕开的报纸具有文字和图片的连贯性,如果两块大陆曾经是一个整体,那也应该具有某种连续性,那这种连续性会是什么呢?

生(讨论):这两个大洲能拼合到一起,本身就能证明它们是一块大陆……

如果两块大陆曾是一个整体,那么它们地层的构造应该相似……

两块陆地上生活的动物或者植物也应该差不多……

生:资料说在南美洲和非洲发现了相同物种的海牛,而海牛是不能远涉大洋的。还有在这两个大洲也发现了相同物种的鸵鸟,鸵鸟是不会飞的,这是不是也能说明这两个大洲曾经是一个整体?

师:这些证据足以证明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性……

这个难点就这么解决了,从同学们寻找“大陆漂移”证据的热情来看,他们是真正参与到学习中了,而且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可以说他们的学习潜力被挖掘出来了。

三、反馈评价形式新颖:激励学习热情

在设计反馈练习题时,我遵守分层次教学的原则,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技术,设计了两个与众不同的板块:

第一板块是“夯实基础”。这是对本节课基础知识的巩固,有三类题目:填空题、释现象、辨正误。我在课件上只出现了这三类题目,具体的题我是用超级链接与题目对应的,也就是说,学生看到题目并不知道是什么题,这就增添了他们的新奇感。这个板块我是采用抢答的形式进行的,先抢到的有优先选择题目的权利。

第二板块是“挑战擂台”。这是对基础知识的拓展延伸,而且题目起得更加具有挑战性和神秘感。比方说解释南极洲发现煤炭的叫“探南极”;排列大陆漂移时间顺序的称“大漂移”……还是用超级链接把这些词语和对应的题目链接起来。

大陆漂移范文5

陆地补丁漂移过?

地球是一个水球,一块块陆地散布在海洋中,从太空中看,就像蓝色圆球上的一块块形状各异的补丁。对于这一块块补丁,1915年,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曾认真观察过,当时他因病躺在床上无聊地看世界地图,发现非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有着惊人相似的海岸线,也就是非洲和美洲如果凑到一起后,竟然能恰好吻合到一起!其他陆地补丁的边缘也是恰好能接合起来的。这个现象从16世纪就有人注意到,也令留心它的人吃惊:陆地的形状也太巧合了!就像这一个个补丁原本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被剪开,贴到了地球上的不同部位!对此,魏格纳还真郑重提出了类似的想法——大陆曾经漂移过:地球上的各个陆地补丁曾经是一块大补丁,后来因漂移而相互远离了。

那么陆地补丁为何会漂移呢?后来的地质学家给出的答案是:地球最外层是坚硬的岩石地壳,地壳下就是岩浆组成的地幔,因此地壳是漂在地幔上的,就像木板漂在水面上一样,地壳可以随着岩浆的运动而漂动。具体如何漂动,与岩浆如何运动有关。地质学家认为地壳可以分成一块块的板块,在板块相接的部位比较薄弱,有的地方岩浆能够涌出来,就会对两侧的板块有推力,就像泉水冒出时,会推动水面或水中的物质向外扩散一样。移动的板块若撞到一起后,还会相互交错,一块钻到另一块的下面,继续向下没入地幔中,最终消失。正是这些板块的运动,导致了现在的一块块陆地补丁散布在蓝色海洋中。

这是目前关于这些陆地补丁的最受欢迎的解释。

陆地补丁像球皮?

但是更细心的人会发现,这些陆地补丁不仅能拼合成一块大补丁,而且能拼合成一块几乎没有缝隙的球!

这个发现,也震惊了认同大陆漂移的人:这些陆地补丁的形状也特巧合了!说它们原本来自一块大补丁还不够!好像它们来自一个完整的球皮,后来球皮被剪成了形状各异的很多块,贴在了地球上!显然这是大陆漂移无法解释的,也是用巧合没法解释的。

其实对于板块运动的理论,有一点令人迷惑的地方,如果这些陆地补丁原本来自2亿年前的一块古大陆,那么古大陆分裂后,各个补丁在漂移和板块碰撞的过程中,陆地降为海洋,海洋升为陆地,是经常的事,也是地质学家认同的事,例如安第斯山脉就被认为是6000多万年前的海洋隆起造成的。那么,为什么到现在,陆地的形状还能够一直保持着刚分裂时的形状?

另外,板块理论认为,地壳在海洋底部扩张,但会在海洋与陆地交界的地方交错,然后向下进入地幔中消失。其实这种说法只是板块理论的一种想像,至今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能证明地壳会在海洋与陆地交界处消失!

地球膨胀撑裂了球皮?

这一系列难解的问题,尤其是陆地补丁的形状之谜,让支持板块理论的科学界心里有些发虚了。为此,更大胆的研究者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地球一直都在不断地膨胀!

这种观点认为:地球原本是更小的水球,表面全部覆盖着水,半径大约是0.54地球半径的样子。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也不知什么原因,地球开始膨胀,原本坚硬的地壳裂开了,裂成了好几块球皮,岩浆从裂缝处上涌,冷凝后形成新的低洼得多的地壳。随着地球不断的膨胀,裂缝越来越宽,球皮块之间相距越来越远。水往低处流,不论裂缝有多宽,都会被水覆盖上,只是随着裂缝的增宽,球皮块会逐渐露出来,形成陆地……到现在,裂缝的面积已经超过了补丁的面积2倍,水全部填到了裂缝中,球皮块完全露出来,形成了现在的陆地补丁和海洋。

但是在这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存在。我们先来看生活中的一个例子:若把足球剪开,剪成七八块,然后把足球皮贴到比足球大的篮球上。这过程中,不难发现,足球皮是没法完全贴到篮球上的,要想把它们完全贴到篮球表面,在足球皮边缘不裂开的情况下,足球皮中间就会凸突起来,或形成皱褶。

同样道理,原本小地球的球皮块也没法适应不断增大的地球,在地球增大的过程中,补丁就会出现很多皱褶,这些皱褶就是地质上说的岩层的皱褶,皱褶弯曲到一定程度,就会断裂,出现地震,形成断裂岩层,严重的皱褶还会隆起形成山脉……

至于说高山上一般都有海洋动物化石,这都很容易理解了,现在的陆地都曾经被海水完全覆盖,在地球膨胀之前,海水深达好几千米呢!只是后来海水逐渐退到了裂缝里,陆地逐渐暴露了出来。因此陆地上一般都会有海洋动物化石,而且同种动物很可能在多个大洲上都可以发现。

地球膨胀已被观测到

这个观点听起来有些道理,但有什么证据呢?

现在,人们已经可以在太空来测量地球的尺寸和各个大洲的运动情况了,在1990年代测量的结果是,地球的半径每年都在增大18毫米!这个数字可不是小数字,这意味着,按这个速度,地球在1百万年里,半径会增大18千米,在1亿年里,就会增大1800千米!要知道地球目前的半径平均才 6371千米。如果地球一直按照这个速度膨胀,那么地球从原本的小地球膨胀到现在这么大,用不了2亿年。

但是美国宇航局不相信地球在膨胀,他们认为这次测量的结果受到了大气层的影响,出现了误差,因此,他们把这个结果丢掉了,还是认为地球自古至今,大小都是固定不变的。

其实科学家早就发现各个大洋海底扩张的速度是10~60毫米/年,把各大洋的扩张综合起来,可以得出,每年地球的周长要增大100毫米左右,这个速度与太空中测到的地球半径增大的速度差不多。

地核高温

导致地球膨胀?

如果地球确实在膨胀,那么又是什么导致了地球不断膨胀的呢?如果找不到地球膨胀的原因,那么地球膨胀的观点也就只是空想。这个原因确实不好寻找,目前的科学家提出了几种可能性……

一种可能是:地球内部原来很致密,随着内部的温度越来越高,物质的热胀冷缩,加上高温下容易有气体生成,于是地球内部的压力越来越大,达到一定程度,地球的外壳就被撑裂了。从裂缝处不断流出岩浆,同时裂缝是薄弱部位,一旦内部压力继续增大,就总是从裂缝的部位扩展膨胀,就像吹气球时,气球总是从薄的部位膨大一样。

但如果是这个原因的话,那么地球的质量基本没变,只是体积越来越大,密度越来越小,根据牛顿的引力定律,引力与距离的平方成正比,那么在膨胀过程中,地球表面的引力就会不断减小。估算一下,如果你刚好能搬起20千克的东西,那么在膨胀前的地球上,你就只能背起6千克多一点的东西!也就是说,现在50千克重的你,若在以前那个地球上,你就会被自己的重量压得喘不过气来,像是背了一两百斤重的东西!如果是恐龙那么大的动物,就会被自己的体重压垮。

但是6千万年前确实有很多巨大的动物,不仅恐龙巨大,连那时的昆虫都非常巨大,例如据科学家考察,那时的蜻蜓像老鹰那么大!这就与上述推论相矛盾了,由此看来,地球膨胀之前的史前时期,地球表面的引力应该比现在小,也就是说,地球在膨胀过程中,地球表面的引力很可能也跟着增大了……

真空让地球增长?

要使地球的表面引力也增大,肯定是它体积增大的同时,质量也跟着增大了,那么地球增加的质量来自哪里呢?科学界一贯的观点是行星形成之后,其体积和质量就不再变了。这一贯的观点很可能是想当然。

研究者认为:宇宙自大爆炸以来就一直不断地从真空中生成物质,不但真空会生成物质,物质内部也会不断积累更多的物质,这就像看不见的水蒸汽冷凝成水一样。原理就是爱因斯坦的质能转换公式:E=mc2。

大陆漂移范文6

气候变迁说: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化,气温大幅度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令恐龙无法生存。也有人认为,恐龙是冷血动物,身上没有毛或保暖器官,无法适应地球气温的下降,都被冻死了。物种斗争说:恐龙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了,这些动物属啮齿类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由于这种小型动物缺乏天敌,越来越多,最终吃光了恐龙蛋。大陆漂移说:地质学研究证明,在恐龙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陆只有唯一一块,即“泛古陆”。由于地壳变化,这块大陆在侏罗纪发生的较大的分裂和漂移现象,最终导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恐龙因此而灭绝。地磁变化说:现代生物学证明,某些生物的死亡与磁场有关。对磁场比较敏感的生物,在地球磁场发生变化的时候,都可能导致灭绝。由此推论,恐龙的灭绝可能与地球磁场的变化有关。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大陆漂移范文7

要揭开特提斯的面纱,就要研究海陆变迁。

维也纳学派利用海洋沉积物及所存化石恢复古海洋的面貌,追索全球海陆的变迁。休斯总其大成,提出了特提斯海的命题,开启了地学研究的新篇章。

大陆和大洋有不同的地质结构。大陆地壳厚,一般有30多千米,各地组成并不均匀,平均成分大致与花岗闪长岩相似。洋壳极薄,厚度在2千米~11千米,主要由镁铁质火成岩,即玄武岩和辉长岩组成,上面有很薄的深海沉积物覆盖。大陆边缘的海基本上具有大陆地壳构成的大陆棚,如黄海、东海等,直到过了日本海沟和马里亚纳海沟,到达太平洋深海盆地,那里的地壳才真正是大洋地壳。

特提斯海地壳的主体应该是具有洋壳的深海盆地,它的边缘海及和它相通的浅海大多是陆壳基础上的海盆。但是,在海陆变迁中,洋壳很难保存下来。现在,多数地质学家认为,由海洋玄武岩及与其相伴生的镁铁质岩石,以及深海沉积物如放射虫硅质岩构成的蛇绿岩是消亡了的海洋地壳的残余。如果某处存在蛇绿岩,便可推测该外曾是古代深海洋。

特提斯海最初主要指距今2亿年~1.5亿年的侏罗纪的赤道海洋。随着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对深海沉积物的分析对比,休斯又把特提斯海的历史向前推进了好几千万年,认为三叠纪时就有了这样的海洋。1901年,他在名著《地球的面貌》中,又把特提斯海和冈瓦纳古陆联系起来。他写道:“冈瓦纳大陆的北界是中生代宽阔的海相沉积带,从整体上看,它必须被当作曾一度横贯当时存在的亚洲大陆的残余海来考虑。诺叶迈尔称之为‘中央地中海’,我们将在下文用特提斯海来叙述它。”这里,他点了冈瓦纳的名,又点了古亚洲的名。

冈瓦纳古陆是科学家对南半球原始古大陆的称谓,范围包括现代的南美洲、非洲、南极洲、澳大利亚以及亚洲的印度、阿拉伯等地区。冈瓦纳古陆在距今3.6亿年~2.5亿年的石炭纪至二叠纪时,由陆块相聚而组成,后来又逐渐解体。所以,即使休斯明白无误地指出特提斯海是“中生代”,即三叠纪以来的地貌,但因为和冈瓦纳挂了钩,似乎暗示它有更早的历史。在这方面,后来以斯蒂勒为代表的一派地学家走得很远。这是后话。 也许有好几个特提斯海

20世纪前半期,地质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地槽学说。有一派学者把特提斯看作复合地槽,认为它是从晚元古代(距今10亿年~5.7亿年)就已经存在的赤道地区深海槽,即地槽。地槽的地壳活动性很强,先是不断地强烈凹陷,成为古海洋中的槽地,储存了极厚的沉积物,后来又受到挤压,使里面的沉积物发生褶皱、断裂,最后地槽隆起成为山脉。古老的特提斯海,通过分阶段的凹陷和造山运动,逐步“固结”,丧失活动性,最终由地中海地槽变成了地中海山脉。

这一派研究者把特提斯海划分为阿森特特提斯(距今10亿年~5.7亿年)、加里东特提斯(距今5.7亿年~4亿年)、华力西特提斯(距今4亿年~2.5亿年)和尚未“固结”的新特提斯。特提斯海逐渐萎缩,但它在全球的位置基本没有什么变动。有的人把这种地球演化的观点称为固定论。

另外一派学者虽然也把特提斯看作地槽,但认为它是两个超级大陆之间的单一地槽。一个超级大陆就是上面提到的冈瓦纳古陆,另一个由北美洲和欧亚大陆大部分地块组成,位于北半球,称为劳亚古陆。他们推断的特提斯海形成的时间比休斯早,但比斯蒂勒晚得多,认为由晚古生代开始,即距今2.5亿年以前,但不早于距今4亿年。后来,由冈瓦纳古陆分离出来的陆块向北运动,和劳亚古陆拼接,特提斯海消亡。这些学者相信大陆块体可以做长距离的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彼此有分有合,陆块分离形成海,陆块拼接则古海变山。所以,他们被称为活动论者。

在活动论者中,对研究特提斯海贡献最大的是阿尔冈。阿尔冈生活在瑞士,师从维也纳学派。瑞士是中立国家,因而他躲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浩劫,成了维也纳学派的真传弟子。阿尔冈1924年发表的名作《亚洲大地构造》,对亚洲的地质构造演化做了深刻的分析,提出现代印度北缘曾存在过广阔的陆棚,它和冈瓦纳古陆北缘的其他陆棚,以及印度至澳大利亚之间的洋盆一起构成了特提斯海的南翼。后来,冈瓦纳和劳亚碰撞相接,特提斯消亡,印度北缘的陆棚俯冲插到之下。这种作用不但使地壳厚达70千米(双倍地壳),并由于均衡作用使隆起成为举世无双的高原,而且在亚洲广大地区引发一系列复杂的地质构造变动。他十分聪慧地把特提斯海的演化和青藏高原的隆升、亚洲地区的地壳变化联系在一起,将特提斯海研究的方向由欧洲引向亚洲,对后来的研究工作有着无法估量的影响。同时,阿尔冈也没有忘记欧洲。他更正了休斯把现代地中海看作特提斯的最后残余海的认识,指出了地中海是距今2900万年以来,由于地块旋转、彼此分离而新生的洋盆。

在阿尔冈的观点中,明显可以看出大陆漂移学说对他的影响。在当时,地学界的学术思想争执十分激烈。两种地球观的矛盾差不多到了互为仇人的地步。大陆漂移说一度被看成一种“异端”思想,它的主将魏格纳曾受到严厉的诘难。为了论证自己的学说观点,他42岁就献身于格陵兰的考察。直到20世纪中叶,大陆漂移说才逐步得到论证,并发展成为板块构造学说。这种天翻地覆的变化,正如地质对象本身的沧海桑田一样,都是十分壮观的“悲喜剧”。

魏格纳根据不多的地质证据,提出大陆漂移假说,后来人们根据他提出的论断,推断出特提斯海的面貌。但是,寻觅特提斯海的工作,时而让人喜悦,时而又令人困惑……

海洋也会冲入陆地

20世纪后半期可以说是海洋学发展最光辉的年代。海洋考察船、深海钻探船的航迹遍布全球海洋,新的发现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其中,对海底磁异常的系统研究,发现了由于地磁场周期性倒转和地磁反向所形成的正、负相间的平行条带,以大洋中脊为轴线对称平行分布。这些异常条带的顺序和地磁年表基本一致,完全可以进行全球对比。这有力地论证了海底扩张学说。现在,大多数科学家都赞同海洋比大陆年轻得多的看法。在地壳之下的地幔中,存在热对流,在洋中脊之下,高温上升流使地幔物质不断侵入,形成新的洋壳,先前的洋壳被不断向外推移。当洋壳被推移到接近大陆时,因为受到阻挡而向下俯冲,再次下沉融于地幔,使地面上出现海沟和火山—岩浆(弧)带。

海底扩张理论使一度沉寂的大陆漂移说获得了新生。由魏格纳根据不多的地质证据建立的大陆漂移假说,以及后来由陆上古地磁研究得出的大西洋两岸的大陆不断分离的结论,得到了来自海洋的证据的支持。如此一来,因为海洋学,特别是古海洋学的兴起,地学家不再由“陆地沉入海中”去认识全球,而是由“海洋冲入陆地”去综观全球了。他们把地球上部看作几个巨大的岩石圈板块。它们之间或相互离散,产生海洋;或相互会聚,产生山脉和高原;当海陆相接,产生海沟和火山—岩浆带;它们之间也可以相互平移,则发生更为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大地震。这就是被誉为地球科学革命的活动论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的出现,也给特提斯研究带来了新的理论背景和转机。首先,通过对印度洋海底磁异常的研究,得出印度半岛原来位于南半球的结论。它和冈瓦纳古陆的其他部分分离后,直到大约5000万年以前才和相互碰撞,使印度和之间的特提斯海消亡。后来,又进一步会聚挤压,形成了今日的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很多地质学家很快就把雅鲁藏布江一带的蛇绿岩看作特提斯海洋地壳的残片,相应地也找到了特提斯海两侧配套的海相沉积物,以及因特提斯海洋地壳向之下俯冲所产生的岩浆活动的证据。这些研究不但和板块构造学说理论合拍,而且也和休斯、阿尔冈的设想一致。

特提斯海的面纱似乎已被揭开,但是,故事远不止那样简单,科学研究的探索之路还长着呢。

因为板块构造学说允许把岩石圈板块的运动简化为球面几何学问题,布拉特率先以沿岸海底150米的等深线为大陆轮廓(包括了大陆棚),用计算机拼接大西洋四周的大陆,得出了彼此重叠或间隙都很小的一个完美的超级大陆。然而,在这个超级大陆的东边,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之间,出现了一个向东开口的喇叭形缺口。这个超级大陆和楔状古海湾意味着什么呢?

追溯地质史,当时不少地质学家得出结论,认为这个超级大陆就相当于魏格纳复原的大陆漂移前的“联合古陆”,楔状海湾应该是特提斯海。这正是距今2.5亿年到3亿多年前的地球面貌。

显然,这种复原和休斯的原意有很大的出入。如果古老的特提斯海消亡以后就形成了当今的阿尔卑斯和喜马拉雅山系,那么,在那里应该找得到代表那个时代的海洋残余物质,如古老的蛇绿岩,以及配套的深海到浅海沉积物等。但是,经过地质学家多次跋涉考察,在阿尔卑斯就是找不到早于2.5亿年前的、古老的特提斯海的踪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研究特提斯的科学家刚感到成功的喜悦,立刻又落入了困惑的深渊。

特提斯海似乎更加神秘了!

特提斯海有两个,一个新,一个旧

不仅如此,这一论断在亚洲地质研究中也遇到了麻烦。西亚和中亚的许多地块,都具有冈瓦纳古陆的特征。例如,中伊朗地块和阿拉伯地块关系密切,在古地理复原中都被安排在特提斯海以南,属于冈瓦纳古陆的一部分。但是,代表特提斯海洋地壳的蛇绿岩带等,在西亚和中亚地区一下子绕到了波斯湾北岸,把中伊朗地块等和包括阿拉伯地块在内的冈瓦纳古陆隔开了。换句话说,休斯等先驱者命名的经典特提斯海在这里不再位于冈瓦纳的北侧,而插到冈瓦纳内部了。

问题确实是复杂了。似乎到了这样的关键时刻:要么解决这些困惑,使特提斯的寻觅工作前进一大步,要么前功尽弃,重新开头。解决困惑的出路就在于在已知的特提斯海以北找到尚未被发现的、古老的蛇绿岩带。

科学家终于得到了美好的回报。地质学家斯托克林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在伊朗找到了突破口。他发现在中亚至少发育有两套蛇绿岩和深海沉积,并以此为界,自北而南把整个地区划分为三个部分。北区为古亚洲的南部边缘,经历了古亚洲的地质发展历史,中区和南区有相似之处,广泛出露了具有冈瓦纳古陆特征的古老岩系。但是,到了中生代,它们分道扬镳,中区地壳活动剧烈,南区仍保持相对稳定。中区成为从冈瓦纳古陆分离出来的陆块,南区成为冈瓦纳当时的北部边缘地区。南区和中区之间的蛇绿岩和深海沉积带时代较新,相当于阿尔卑斯和雅鲁藏布江的蛇绿岩带,代表了中生代的海洋环境,即休斯最早指出的特提斯海。然而,北区和中区之间,在伊朗西北部等地还发现了另外一套由时代较老的蛇绿岩和深海沉积物组成的带,代表了晚古生代的海洋环境,这是古老的特提斯海的踪迹。这样,中亚有了两套时代和地域都不相同的特提斯海的残片。斯托克林把中生代的海洋改称为新特提斯,将晚古生代的海洋命名为古特提斯。

随后,在西亚及相邻的南欧地区也有了新的进展。这个地区的北部是阳光明媚、景色宜人的黑海滨岸地区,远古神话中的基梅里人生活在这里的山水之间。休斯和随后的斯蒂勒等地质学家很早就注意到那里的中生代造山带,并又一次把神话故事和地质科学杂糅在一起,把这些造山带命名为基梅里造山带。

土耳其年轻的地质学家辛格受到斯托克林工作的启发和鼓舞,在考察基梅里造山带时从中发现了一系列代表古特提斯海的蛇绿岩和深海沉积物,情况和中亚惊人的相似:古特提斯海在北面、新特提斯海在南面,两者之间是从冈瓦纳古陆分离出来的大陆块。它和中伊朗相连,组成了长条状的微大陆。辛格推而广之,把这个中间微大陆命名为基梅里大陆。他又因势利导,总结了特提斯海的演化历史:

第一阶段,古生代,冈瓦纳古陆的北侧发育出了古特提斯海,它就是联合古陆向东开口的赤道海湾。

第二阶段,冈瓦纳北缘分裂出基梅里大陆。在它北移并做逆时针旋转时,一方面本身分解为数个碎块,陆续和劳亚古陆碰撞,使古特提斯海消亡,形成基梅里造山带;另一方面,在它的南侧和冈瓦纳古陆主体之间产生新的海洋,即新特提斯。

大陆漂移范文8

1、地震成因是地震学科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有几种说法,如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等。比较流行的是大家普遍认同的板块构造学说。

2、1965年加拿大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威尔逊首先提出“板块”概念,1968年法国人把全球岩石圈划分成六大板块,即欧亚、太平洋、美洲、印度洋、非洲和南极洲板块。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带,也是火山、地震较为集中的地带。板块学说是大陆漂移、海底扩张等学说的综合与延伸,它虽不能解决地壳运动的所有问题,却为地震成因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来源:文章屋网 )

大陆漂移范文9

什么是恐龙

太古洪荒年代,地球上曾居住着一群奇特生物——恐龙。它们称霸地球,生存了近一亿五千万年之久,最后却神奇地灭绝了。今天我们所知的有关恐龙的一切,都是由恐龙化石得来的。

恐龙种类多,体型和习性相差也大。其中个子大的,有几十头大象加起来那么大;小的,就跟一只芦花母鸡差不多。就食性来说,恐龙既有温驯的素食者和残暴的肉食者,又有荤素通吃的杂食性恐龙。

恐龙时代的景象

恐龙在地球上生存了一亿五千万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地球的环境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原本连成一整片的大陆逐渐漂移,分裂成为如今我们熟知的形态。这些陆块漂移到全球各处后,气候环境也跟着改变。陆块漂移,再加上气候变化,使得地球上的植物种类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不过,由于这些变迁是在非常漫长的时间内逐渐形成的,因此生长其中的动物依然能够适应得很好。在恐龙时代早期,蕨(jué)类植物构成的矮灌丛是地球上主要的植被。后来,高大的针叶树林和低矮的苏铁丛林取代了蕨类植物的地位,成为地球上主要的植物景观。不久后,第一批显花植物出现了,地球上的植物景观也因此发生了巨大改变。恐龙当时赖以为生的许多植物和花朵,今天依然存活在地球上。

大怪兽和小个头

很多人以为恐龙都是高如巨树般的庞(pánɡ)然大物,其实也有不少恐龙体型娇小、不及人类膝盖高呢。地球上曾出现的生物中,以草食性蜥(xī)脚亚目恐龙的体型最庞大,腕龙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腕龙重约70吨,身长22米,站起来足足有12米,相当于四层楼那么高!最近人们又挖掘出体型比腕龙更大的恐龙化石——巨龙和超龙。根据推算,超龙比腕龙大1/3,生前可能有20头大象那么重!和这些性情温和的巨兽比起来,美颌(hé)龙就显得敏捷轻盈多了。美颌龙为小型肉食性恐龙,体重可能还不及一只猫重。

古老的脚印

除了留下化石作为生存过的证据外,恐龙也在地表留下了足迹。这些足迹是当初恐龙寻找食物和水源,走过柔软、泥泞的河岸时留下的。后来,这些足印被太阳晒干、变硬,雨水和洪水又夹带大量的泥沙把足印掩埋起来。慢慢地,它们就变成了化石。这种化石称为遗迹化石,因为它们并属于动物身体的部分。遗迹化石提供了许多有关恐龙行动方式的资料。例如,在一大群相同脚印的中间,往往发现一些较小的脚印。科学家们推测这些小脚印可能是恐龙成群移动时,由被保护在中间的小恐龙留下的。

(选自科普知识网)

大陆漂移范文10

这样的观点显然是违背目前主流的看法的,目前一般的观点是:要么大西洋逐渐闭合,从而扭转当初将非洲和南美洲分裂开的趋势;要么就反过来,大西洋继续扩张,而相应的,太平洋逐渐关闭消亡。而此份发表在近期《自然》杂志上的论文则提出了第三种可能的情形。

耶鲁大学地质学家罗斯・米歇尔(Ross Mitchell)说:“我们的模型显示,在每一次超级大陆循环过程中,整个超级大陆的布局都将发生90度的旋转。这是一次巨大规模的位移,是板块的位移。”

这项模型研究是基于古代岩石的磁性研究作出的。米歇尔是一位耶鲁大学的博士生,他和同学泰勒・基里安(Taylor Kilian)和大卫・伊文斯(David Evans)教授共同作出这项研究工作。岩石中保留的地磁特性遗迹忠实地记录了地壳板块在过去的数十亿年间相对于南北磁极发生的位移。研究人员在这些古地磁痕迹中搜寻显示古代超级大陆成型的循环往复的地磁特征。

米歇尔说:“只要识别出这些围绕一个稳定轴作来回往复的位移,我们便可以确认这一轴心的位置。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出拥有来自前后两个超级大陆共同轴的大陆,这样一来你就能够测量出两次超级大陆出现前后这个轴出现的角度偏移。”

随后这些参数被输入计算机程序。它将回溯时间,带我们回到当初大陆聚合在一起的年代,并让我们目睹随后发生的大陆分裂和漂移。科学家们表示,在地球过去的历史上至少曾经出现过3次超级大陆,分别是大约3亿年前的泛大陆(即“联合古陆”),;大约10亿年前的罗迪尼亚古陆;以及大约18亿年前的努纳古陆。

神奇的阿美西亚

米歇尔和同事们很快注意到一个模式:那就是每一次一个超级大陆形成后,其边缘的部分岩石就会变成下一次超级大陆的中心。从全球范围里看,这就相当于整个地旋转了90度。比如对于泛大陆来说,其中心点大致位于今天的非洲。而根据这一最新的,被称为“orthoversion”的模型,当下一次超级大陆,即所谓阿美西亚超级大陆出现的时候,其中心点将大致位于今天的北极附近。

新模型显示,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南北美洲将逐渐靠拢,加勒比海将闭合。与此同时北美洲将向亚欧大陆靠近,导致北冰洋关闭;非洲和欧洲将联为一片,地中海消失;澳大利亚将延续其目前的“北漂”,并最终和亚洲连为一体,位置大致将位于今天的印度和日本之间。而南极洲则将继续孤立于超级大陆之外,至少在这一进程的初期情况将会是这样。

米歇尔说:“在这一超级大陆的中央地带或许将出现厚度很大的冰盖。”但是阿美西亚超级大陆不会持续处于冰冻状态,新模型显示这一新的超级大陆将发生旋转,导致其更多的区域接近赤道。

这一新模型无法给出阿美西亚超级大陆成型的具体时间,但是根据以往地质历史时期出现过的超级大陆,它暗示超级大陆的成型进程似乎正出现加速。这一结果让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们预计阿美西亚超级大陆将会在未来5000万至2亿年间出现。

向前迈出的一大步

布兰登・墨菲(J. Brendan Murphy)是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圣弗朗西斯泽维尔大学的地质学家,他评价这份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论文是是“为我们中很多人所困扰的诸多现象提供了一种统一的而又令人信服的解释”。

他说:“当你越来越深地回溯地质历史,你的数据库将会变得越来越模糊,越来越不可靠,这是地质学上常见的。我们真的需要有关我们正在谈论的那段地质时期的更加精确可靠的数据。“

对于岩石古地磁学更加精准详尽的分析最终将帮助证明这一模型,或者最终否定它。甚至也有可能最终会证明各个大陆会遵循多种不同的途径聚合成超级大陆。墨菲说:“即使这一模型最终没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在检验它的过程中我们也将获益良多。”

米歇尔表示,研究大陆的碰撞和聚合将为我们了解生物种群在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的迁徙提供参考。举例来说,泛大陆的出现和分裂对于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和特化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是在现在这一阶段还无法预言,当下一次超级大陆出现时,它将会对地球上的生物栖息地模式造成何种影响。

大陆漂移范文11

古人有云:“事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生活中,我们要处处留心,做一个有心人。

纵观历史:

当智慧的苹果砸在牛顿的头上时,牛顿几经探索,悟出万有引力,提出了着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当魏格纳躺在医院的病床时,无意间发现世界地图上南美洲和非洲能够拼合成一块时,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当伽利略在教堂做礼拜时,看到吊灯摆动的弧度时,发现了摆的运动规律。

当我们惊叹这些惊人的发现时,是否应该想想:每一个偶然背后都存在一个必然?

当一个苹果砸在你的头上,你是否会思考它为何落下,当南美洲与非洲的板块在你的脑海里拼合,你是否会想到大陆的漂移,当吊灯在你面前摆动,你是否会发现吊灯的摇摆的奥秘?

不要羡慕别人,我们也可以做到:只要我们从此多一份留心,做一个有心人,我们会发现真理,其实就存在与我们之间,只是我们没有留心,没有学会做一个有心人。因此,从现在开始,做个有心人。历史已经属于过去,而未来则是属于我们这些有心人的!

陕西汉中西乡第五中学2013级(7)班学生初一:x646529897

大陆漂移范文12

1、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所处的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科学。2、学习地理的学习地理具备的四个基本理念。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的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一个 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2、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3、葡萄牙航海学家麦哲伦环球航行: 西班牙——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4、地球是球形的例子:月食现象、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观察月食的阴影区,其边缘呈 圆弧 (圆弧、直线),由此可推知地球的形状可能为 圆形。二、地球仪1、定义: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特点: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2、作用:①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②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3、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 颜色、符号和文字 来表示 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4、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①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表示地理事物的颜色、符号和文字等)②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③地球仪比地球大大缩小了。5、地球仪上有哪些地理事物?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地轴。6、地球仪的组成部分:底座、固定架、球、地轴。三、经纬线1、纬线: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①所有的纬线都是圆,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②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③赤道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2、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①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②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经纬线。3、地轴:地球的自转轴。(与经纬线一样,在地球表面都不是真实存在的)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4、经、纬度:为了区别各条经线和纬线,人们为经纬线标明了度数,分别叫经度和纬度。①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相同纬度的纬线用南S、北N来区分)②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③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国际日期变更线)④经、纬度在地球上的分布:纬度:以赤道为中心,往南北两极逐渐增大,值90度,在南北极。经度:自西向东,度数逐渐增大的是东经,度数减小的是西经。值180度。5、国际上习惯把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赤道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6、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度;30-60度;60-90度。四、经纬网1、定义: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2、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个地点的位置。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1、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2、自转方向: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即一天。3、产生的现象:①时差(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的差异); ②昼夜更替4、时差: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不同,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东早西迟,东加西减)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E地方时)为标准时间。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5、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晨昏线的判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6、地球上产生昼夜有两个基本条件:①太阳照射地球;②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昼夜的产生与地球是否运动没有关系,但如果没有地球的自转,就没有昼夜的更替现象。在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叫昼半球;没有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叫夜半球。二、地球的公转及四季变化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不停的公转。2、方向: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自西向东。3、时间:一年。4、产生现象:①昼夜长短;②四季变化5、公转轨道面:椭圆的6、公转示意图: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7、地球在公转时,有两个突出特点:①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并与公转轨道面相交成66.5度的夹角;②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北极总指向北极星附近8、15、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形成了四季, 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 相反。三、五带的划分1、依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太阳光线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就越多2、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3、7月份有节气:小署和大署,最热;1月份有是小寒和大寒,最冷。4、春季:12、1、2月;夏季:3、4、5月;秋季:6、7、8月;冬季:12、1、2月。这种四季是以天文四季和气候四季相结合来划分的。5、同一时间,纬度不同,受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冷热会有差别。6、极圈:66.5度; 回归线:23.5度。7、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分别位于在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8、北半球一年之中,夏季 太阳高度 ,白昼时间最长;冬季 太阳高度最低,黑夜时间最长。9、热带 终年炎热,温带 四季分明,寒带 终年寒冷。第三节 地图一、地图的基本要素1、地图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我们学习地理所必须的重要工具。地图有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3、比例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三种形式可以相互转换。注意转换时单位换算。二、地图上的方向:①经纬网定方向;②指向标定方向;③一般定向法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来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读图:面对地图,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三、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符号叫 图例,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学符号叫 注记。帮助我们区分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规定。四、地形图的判读1、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2、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3、等深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4、从等高线或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或者海底坡度的大小。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也不一样。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五、从地图上获取信息1、地图的种类很多,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2、地图的比例尺大小不同,表示的内容详略程度也不一样。其他知识点:1、“世界屋脊”指的是 青藏高原。2、1)从哪边上山最省力,为什么?等高线密集——陡坡,等高线稀疏——缓坡。从B处上山省力。2)总结出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征,并写在书上。 山顶用 表示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鞍部:两关闭合曲线之间陡崖:等高线重叠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1、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特征:世界上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片陆地。2、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陆地面积为29%。71% + 29% = 5.1亿平方千米3、海洋彼此连成一片,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地。4、无论怎样划分,地球的任意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5、哥伦布(意大利探险家)——发现美洲大陆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加加林(原苏联)。七大洲1、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2、 大洲:大陆与他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亚欧大陆、美洲大陆、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南极大陆)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棱兰岛、台湾岛、海南岛)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突出的部分(山东半岛、印度半岛)3、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的岛屿:格棱兰岛(丹麦)4、七大洲的形状都是三角形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5、观察地图可知,北半球的陆地比南半球的面积 大。四大洋1、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2、海洋: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大洋边缘临近大陆的部分。(黄海、东海、阿拉伯海)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的水道。(马六甲海峡、渤海海峡)其他问题:1、东西半球包括的大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是:亚洲、欧洲、大洋洲、非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是:南美洲、北美洲;2、南北半球包括的大洲:全部或大部分在北半球的是: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亚洲、非洲大部分在北半球;全部或大部分在南半球的是: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大部分在南半球。3、赤道穿过的大洲:亚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4、跨经度最多的洲:南极洲 纬度的洲:南极洲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亚洲、北美洲即跨东西又跨南北的大州:亚洲、大洋洲5、临三大洋的大洲:亚洲: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南极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美洲: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欧洲临两个大洋:北冰洋、大西洋北冰洋临的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1、地球表面海陆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的。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沧海桑田)① 喜马拉雅山:几千万年前是一片海洋,后来受到强大的挤压力的作用,海底隆起抬高,才成为今天的雄伟山脉。 这就是地壳运动。② 东海海域海底:地壳下沉,人类活动遗迹被淹没。2、大陆漂移学说:德国科学家 魏格纳内容: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海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的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3、板块构造学说:① 是由大陆漂移学说发展而来的。板块运动引起了大陆的漂移。② 六大板块的名称: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③ 内容: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④ 火山、地震多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两大火山、地震带名称: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和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4、板块相对运动,发生碰撞挤压,撞击成山脉(喜马拉雅山)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形成海洋。5、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6、魏格纳在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过程中,发扬了善于观察、勇于实践、不畏牺牲的科学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7、地球内部分成三部分:地壳、地幔、地核,板块指的是地壳和上地幔,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岩石圈被分成一块一块的区域。8、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 板块运动 引起的。测量表明,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 缩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 红海 在 不断扩张。 三、五带的划分1、依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太阳光线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就越多2、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3、7月份有节气:小署和大署,最热;1月份有是小寒和大寒,最冷。4、春季:12、1、2月;夏季:3、4、5月;秋季:6、7、8月;冬季:12、1、2月。这种四季是以天文四季和气候四季相结合来划分的。5、同一时间,纬度不同,受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冷热会有差别。6、极圈:66.5度; 回归线:23.5度。7、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分别位于在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8、北半球一年之中,夏季 太阳高度 ,白昼时间最长;冬季 太阳高度最低,黑夜时间最长。9、热带 终年炎热,温带 四季分明,寒带 终年寒冷。 第三节 地图一、地图的基本要素1、地图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我们学习地理所必须的重要工具。地图有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3、比例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三种形式可以相互转换。注意转换时单位换算。二、地图上的方向:①经纬网定方向;②指向标定方向;③一般定向法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来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读图:面对地图,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三、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符号叫 图例,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学符号叫 注记。帮助我们区分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规定。四、地形图的判读1、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2、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3、等深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4、从等高线或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或者海底坡度的大小。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也不一样。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五、从地图上获取信息1、地图的种类很多,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2、地图的比例尺大小不同,表示的内容详略程度也不一样。其他知识点:1、“世界屋脊”指的是 青藏高原。2、1)从哪边上山最省力,为什么?等高线密集——陡坡,等高线稀疏——缓坡。从B处上山省力。2)总结出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征,并写在书上。 山顶用 表示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鞍部:两关闭合曲线之间陡崖:等高线重叠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1、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特征:世界上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片陆地。2、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陆地面积为29%。71% + 29% = 5.1亿平方千米3、海洋彼此连成一片,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地。4、无论怎样划分,地球的任意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5、哥伦布(意大利探险家)——发现美洲大陆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加加林(原苏联)。七大洲1、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2、 大洲:大陆与他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亚欧大陆、美洲大陆、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南极大陆)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棱兰岛、台湾岛、海南岛)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突出的部分(山东半岛、印度半岛)3、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的岛屿:格棱兰岛(丹麦)4、七大洲的形状都是三角形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5、观察地图可知,北半球的陆地比南半球的面积 大。四大洋1、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2、海洋: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大洋边缘临近大陆的部分。(黄海、东海、阿拉伯海)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的水道。(马六甲海峡、渤海海峡)其他问题:1、东西半球包括的大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是:亚洲、欧洲、大洋洲、非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是:南美洲、北美洲;2、南北半球包括的大洲:全部或大部分在北半球的是: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亚洲、非洲大部分在北半球;全部或大部分在南半球的是: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大部分在南半球。3、赤道穿过的大洲:亚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4、跨经度最多的洲:南极洲 纬度的洲:南极洲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亚洲、北美洲即跨东西又跨南北的大州:亚洲、大洋洲5、临三大洋的大洲:亚洲: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南极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美洲: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欧洲临两个大洋:北冰洋、大西洋北冰洋临的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1、地球表面海陆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的。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沧海桑田)① 喜马拉雅山:几千万年前是一片海洋,后来受到强大的挤压力的作用,海底隆起抬高,才成为今天的雄伟山脉。 这就是地壳运动。② 东海海域海底:地壳下沉,人类活动遗迹被淹没。2、大陆漂移学说:德国科学家 魏格纳内容: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海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的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3、板块构造学说:① 是由大陆漂移学说发展而来的。板块运动引起了大陆的漂移。② 六大板块的名称: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③ 内容: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④ 火山、地震多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两大火山、地震带名称: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和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4、板块相对运动,发生碰撞挤压,撞击成山脉(喜马拉雅山)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形成海洋。5、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6、魏格纳在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过程中,发扬了善于观察、勇于实践、不畏牺牲的科学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7、地球内部分成三部分:地壳、地幔、地核,板块指的是地壳和上地幔,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岩石圈被分成一块一块的区域。8、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 板块运动 引起的。测量表明,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 缩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 红海 在 不断扩张。13、填图: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或大洋的名称、大洲间的界线。P2914、填出地球公转各位置的太阳直射的纬线、时间、节气、昼夜长短等情况。P1115、写出图中各点的经纬度、所处半球、温度带。16、判断经纬网图中,A、B、C三点的相对方向;判断有指向标的图中,公路的延伸方向,养鸡场在村庄的什么方向。17、填出六大板块的名称,并说明日本多火山地震、红海扩大、地中海缩小、喜马拉雅山脉形成并不断升高的原因。P3918、在图中填出五带的名称、分界线的名称和纬度, 热带、寒带有什么特殊现象。P1219、判断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小河流水方向;甲、乙两山顶的海拔和相对高度、E点海拔、那条小河流速快、E、F两条上山路线哪个更省力。20、读图识地图。比例尺大的地图,表示的范围小,表示的内容详细;比例尺小的地图,表示的范围大。P19加:1、自西向东拨动 地球仪,观擦分析,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 逆时针 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 顺时针 方向转动2、中国东西大约是 5000 千米,南北大约是5500千米;北京的经纬度是 北纬40度,东经116度 。中国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排前三位的是 俄罗斯、加拿大、中国。3、180度经线无东西之分,无“W”、“E”。4、经纬网定位:先纬度,后经度。 指向标一般指北方。5、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地图册P17)。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岁月。由于中国板块和印度板块相互碰撞,岩层急剧隆起,沧海消失,形成了今日的喜马拉雅山脉。随着板块的不断运动,喜玛拉雅山脉还在继续升高。6、坡度相同的地方,等高线间距相等。7、地图种类:城市图、地形图、公路交通地图、世界政治地图8、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9、热带:终年炎热,有太阳直射现象;温带:四节变化明显,既无极昼、极夜,也无太阳直射现象;寒带: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10、读图:山谷、山脊、鞍部、陡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