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项羽本纪

项羽本纪

时间:2023-05-30 10:46:43

第1篇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 《项羽本纪》 置疑法

作为高中语文教学重要内容之一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不仅份量重,而且难度大。特别是从学的层面看,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积极性普遍要低于其它各类文本的阅读,主动地自觉地读一些文言文本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文言文文本自身的特点以及文言文教学考查的要求和标准,使得文言文的教学更多倾向“言”的训练,学生埋首于各种所谓“知识点”,也就难以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汲取文化精华、获得审美享受、提升阅读情趣,高能耗低收益也就在所难免了。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多为经典文本,而经典文本总是内容上有厚度、表达上有深度、时空上有跨度的。因此,如果在掌握“言”的基础上,以“文”的方式来教学,即让学生在疏通理解文本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能够对文本做深入体悟,获得更高层次的思维体验,引导学生与古人实现超时空的心灵共鸣,就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浓厚兴趣,更有益于文言文深度教学的良性循环。

在完成古代汉语语词的积累和语法知识的归纳,即掌握“言”的基础上,侧重以“文”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对文言“深度解读”。教师依托文本所提供的信息,针对文本的深刻处设疑置问,以“无疑、设疑、释疑”的程序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经历从“无疑”到“生疑”,进而“解疑”,分析并领会文字背后的深意,实现对文本由表层感知向深层领悟迈进,达成与古代作者跨越时空的智慧、情感遇合,最终达到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目标。

以下就以《项羽本纪》为例来探讨文言文深度解读教学的三种具体置疑之法。

一.聚焦潜伏隐含处,由隐变显实现深度关联

“潜伏隐含处”包含了文本中的隐藏信息或者中断信息,它是文言文文本中的似“无”实“有”。

潜伏隐含,召唤着读者在仔细分析中显露隐含,填补中断,凸现有价值信息,生成联系。这样,就突破了文本的表面信息,拓展了文本的固有信息,生发出了文本的深层次意义。

《项羽本纪》中,樊哙闯帐时项王“按剑而跻”的反应,显示出本能的警戒,一时间气氛紧张。随即樊哙一番陈词,指责项王为“亡秦之续”,对于与秦有不共戴天之仇的项羽而言,这样的指责言辞何等激烈,而项王听了樊哙一番话后竟没有任何反应,只说了一个字:“坐。”不仅没有一丝怒气,反而赏赐酒肉。樊哙说出如此大不敬的话,项王为什么不怪罪反倒加以赏赐呢?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原文“潜伏”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人有大功却未有封侯之赏”,意即沛公有先入函谷关的功劳,按照事先约定本可称王,却等待项王来,一心只谋求“封侯”的赏赐,忠诚不二却招来杀身之祸,实在太不公平。听了这样的陈词连项王也觉得自己没道理。结果,能在巨鹿之战中令诸将“膝行而前,莫敢仰视”的项王,也会有被下级军官说得哑口无言之时。解读时,如果不能将樊哙的言与项王的行之间的看似有悖常理的关联处加以仔细推敲,也就难以真正理解项王的表现。经典文本的表达深度正在此处体现出来,无论读者是否看得到,司马迁通过樊哙闯帐,正是在一步步地显现刘项二人性格和才能的差距。

潜伏隐含处是文本中看似平淡平常却“非常”的地方,呈现“隐含”,挖掘“潜伏”,将一般读者轻轻掠过的“无”,揭示为独具慧眼的“有”,就能深入挖掘出文本内在的关联,实现与作者的超时空对话。

二.聚焦雷同反复处,由同见异实现深度感悟

“雷同反复处”是指文本中相似或相同内容多次出现的现象,它是文本中的似“同”实“异”。

《项羽本纪》中的樊哙是一介武夫,本不善言辞,却能在闯帐时说得项王哑口无言,樊哙何以突然变得如此有口才?苏教版教材对这一文本做了非常巧妙的排版设计,樊哙的一番话在右页,左页同样位置就有一段与之极其相似的话,陈说理由完全一样,甚至具体措辞都非常相似,那是刘邦对夜访的项伯说的一番话。巧妙的排版帮助我们看到了司马迁在行文上的巧妙安排,这里的相同是一种故意,作者在隐晦地表现樊哙有备而来,而这个“备”的授意者正是创作这番话的人——刘邦,再深究下去,在准备“谢项王”的那一刻,刘邦所做的部署多么缜密,不仅涉及辩解理由、礼物准备,而且往后还让读者看到,连逃离的方式都是轻车快道。

反复是一种巧妙的“同”,“同”是为了显现“异”,“同”的背后深含着作者的观点、态度。像《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羽观看秦始皇游会稽的盛大景象,曾说过“彼可取而代”的话。而刘邦也曾说过意思极为接近的话:“大丈夫当如是”。意思相近,但表达形式差异很大。这也是一种反复,语义反复,形式殊异,不同的表达正能显示表达者不同的个性,此处高祖对境况不满、对始皇仰慕、对权力渴求的复杂心迹表露出来;而项羽对始皇的不屑、说话感情用事也活现了项羽的粗疏、刚愎自用。

雷同反复处是文章看似相同却“不同”的地方,比对“相同”,体会“不同”,将看似普通的“同”,深析出微妙的“异”,就能深入感悟出编排的匠心所在,实现与文中人物的超时空对话。

三.聚焦细致微小处,见微知著实现深度挖掘

“细致微小处”是指文本中看似并不起眼的一字一词,却隐含深意的地方,它是文本中的似“微”实“丰”。

细致微小,能启发我们“见微知著”,存在微小,不见得作用微小;形态微小,却更显意义深远。文言文中的这些“微小”处,教会我们在研读文本时小心、细致,以宁静的心态感知文本,与作者神遇,能捕捉到许多容易忽略的风景。

比如,项羽并未称帝,死后也以“鲁公礼”下葬,司马迁为何将项羽的传记归入“本纪”?这暗含着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在司马迁的心目中,不以成败论英雄,项羽是司马迁心目中的帝王。又如,《项羽本纪》介绍项羽的出身,写道:“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而《高祖本纪》中对刘邦的介绍是:“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乍看之下两句的介绍如出一辙,其实两个人的“字”暗藏玄机。“季”,是古代兄弟的排行,并不是规范的“字”,可以说刘邦没有“字”,这一细节,体现了两人出身的差异。

关注细小隐微处还要把握别具意蕴的用字。如《项羽本纪》中“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这句中“乃”是别具意味的字,“乃”解释为“才”,读出这个“才”,才能体味到这个句子的逻辑关系,才能将刘邦本不情愿、非自觉地放弃财物的味道读出来。可见,要想把握好文本的细小隐微处,训练扎实的古文字基本功非常重要,“文”和“言”是相辅相成的。

经典文本中的一个标点、一个词语,文中人物的一个细小动作、一句看似无关紧要的话,往往都暗藏作者的匠心,包蕴着深刻的含义。如果我们在容易被忽略而又和表现主题有密切关系的细枝末节处设问质疑,启发学生于细微处发现“大义”,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能够提高学生探究课文的兴趣。

潜伏隐含处、雷同反复处、细致微小处,究其实质,都可谓文本的“空白处”、“增长点”,文本中这类可将文意由薄读厚的“空白处”,正是阅读时可与作者对话由简到丰的“增长点”。忽略或者无法捕获到这类阅读提升的增长点,只从“言”的角度教授课文,把文言文的教学局限于古代汉语的语词积累和语法归纳,就无法带领学生真正融于经典文本,感受文本的精妙。

第2篇

翻看《项羽本纪》,不知怎么,心中有一种感动。仿若穿越时空界限,将项羽的影投在了心中。依稀看见那个时代的残血夕阳……

项羽有太多的遗憾,或者说本该成为英雄的人却无法成为真正的英雄。但他在乱世中绽放了未有的光华,他的传奇让人觉得刘邦、韩信只能做乱世的配角。

在巨鹿,面对秦军,是他率领江东的子弟以少胜多,震慑诸侯,我仿佛看到了血染征衣的项羽挥戈于千军万马,楚军的呐喊响彻云霄,看书从未有过这样真实的感觉,不知是司马迁传神的笔抑或是那喊声本存在于虚空之中。钜鹿是他的一个起点,那时起,他注定是楚人的骄傲,“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誓言在项羽的振臂间得到应验。

面对危难,置之死地而后生,不退缩终将成功,是项羽为人们所立的榜样。

四年的楚汉相争在垓下之围时本预言着传奇的陨灭,但项羽却在这终点又舞出了眩目的光华,只是这个终点注定成为楚人的遗憾。霸王别姬不免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四面楚歌,重重之围,项羽在诸侯的眼皮下率众突围,也只有项羽才有这份胆气。二十八骑的东城决战,尽显英雄霸气,这是只有他才有的自负,只是一句“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却没有了“力拔山兮气盖世”所有的霸气,若非如此,那一天的夕阳也必将是血染的。

乌江自刎,项羽抛开属于他的一切——天下、美人、骏马。战神一般的人便如此躺在乌江岸边,他的血流进乌江,让这江水有了灵魂,江水的咆哮,掀起的白涛,冲去了夕阳下的最后的残戈……

舍生取义是项羽离开乱世的方式,自负毁了一切是项羽留下的警示。

乌江流水,历史在那里留下最耀目的一笔,也留下项羽的遗憾,项羽让我有了许多的感受,不知是感动多于惋惜亦或是惋惜多于感动,总认为他不该如此消亡,他不该龙袍加身,九州方圆自在民心。他的身旁有热血的江东子弟,有虞姬,有乌骓,他本可骑马追风。他的自负让人羡慕,但风中的低语却诉说着自负所带来的危难,项羽的死是历史的遗憾,他未能有完美的结局,毕竟这不是故事,无法有善变的结局。项羽的血流入家乡的水,这水的一旁是他曾经守护的地方,而他也将在这萦绕千年,不禁为他叹息,不禁责问历史为何选择了刘邦,但我只是站在历史长河的边缘,无论这里多么汹涌,多么绚烂,我都是一个过客,无法涉足去改变命运的轮迹,乱世的光华似乎就在瞬间,乌江流水已滔滔而去,只是未曾惊醒了沉睡的霸王。

安息至永生,是经历了时间所遗留的,项羽似乎在千年之前便已沉睡,但他的灵魂在时间中得到永恒,他化为江东子弟心中亘古的传说。

一切已过,英雄也有江水这归处,也许这是一种荣耀。长江边李清照是否为项羽叹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否亦是多少人的感言?只因那乱世不灭的光华。

第3篇

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司马迁的这段话,指出项羽败亡的根本原因在于“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从而导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的可悲结局。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楚汉战争中的项羽。清人王昙《祭西楚霸王之墓》评说项羽的逆天行事:“秦人天下楚人弓,枉把头颅赠马童。天意何曾袒刘季?大王失计恋江东。早摧函谷称西帝,何必鸿门杀沛公?徒纵咸阳三月火,让他娄敬说关中。”秦王朝灭亡之后,项羽逆历史潮流而动,其所作所为应作负面评价。

西屠咸阳。鸿门宴后,“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项羽这一极其野蛮的行径,毁灭了这座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倾全国之力营建的城市。其时,整个咸阳的全部宫殿、陵墓以及其他一切建筑,均焚于三个月的大火之中。项羽西屠咸阳的理由,仅仅是思念故乡,要引兵东归。这种对社会财富和民族文化的无端破坏,足以令项羽成为历史罪人。

分封诸侯。项王欲自立为王,于是先封诸将相为王。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于是裂土分封十八诸侯王,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都彭城。灭秦之后,这种分封割据的形势并非不可避免。因为各路诸侯虽然各自拥兵据地,但毕竟皆尊义帝为共主,其时项羽若拥义帝而建立统一的封建王朝,并非不可能。目光短浅、心胸狭窄的项羽开历史倒车,让历史退回至战国时代,矛盾即时触发,天下纷争遂起。

击杀义帝。项羽就国至彭城后,“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趣义帝行,其群臣稍稍背叛之,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当初楚怀王和诸老将不同意项羽为西路军首领,项羽怀恨在心。入关之后,虽尊称楚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自己号令天下,不久即迁杀义帝。义帝本无足轻重,但既然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就不应平白无故加害,项羽因泄私愤而迁杀之,在道义上、舆论上处于被动地位。

坑杀降卒。分封恶果立即出现,未得封王的田荣、田横兄弟首先造反。汉之二年冬,项羽率军北至城阳,田荣败死。项羽“遂北烧夷齐城郭室屋,皆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项羽的烧杀令齐人寒心,“齐人相聚而叛之”,田横据阳城久攻不下。“子羽暴虐”,项羽在战争中向以残暴著称,巨鹿之战后,项羽一个晚上即坑杀秦卒二十余万人于新安城南。屠戮齐民不过是项羽一向残暴行为的继续。楚汉战争中,项羽的这种暴虐行为不乏其例。

众叛亲离。长达四年的战争中,项羽由强而弱,刘邦由弱而强,与人心向背密切相关。韩信离开项营投向汉中,韩信军队正是最后击溃项羽军队的主力。陈平离开项营投靠刘邦,成为刘邦言听计从的重要谋臣。黥布审时度势,背叛项羽,参加刘邦集团,成为项羽心腹之患。范增为项羽霸业运筹帷幄,却被项羽赶走,忧郁而死。项伯为项羽季父,却处处为刘邦说话,最后被刘邦封侯。项羽由鸿门宴时的“兵四十万”至垓下溃围时的“八百余人”,是一部项羽不能容人、不会用人、不善待人,而致众叛亲离分崩离析的历史。

身死不悟。项羽身临绝境,三次仰天长叹:“今卒困于此,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天亡之我,我何渡为?”这些怨气冲天的话语,最能展现项羽一意孤行、至死不悟的个性。“心已死而意犹未平,认输而不服气,故言之不足,再三言之也。”(钱钟书《管锥编・史记会注考证・项羽本纪》)项羽集团的败亡是倒行逆施的结果,项羽却看作是上苍的捉弄,被司马迁斥为“尚不觉寤而不自责”,“岂不谬哉”!

这些事实,见诸史载,人所悉知。所以胪列于此,意在说明,《项羽本纪》的传文和赞语表意是一致的,司马迁对楚汉战争中的项羽是否定的。

在否定楚汉战争中的项羽的同时,司马迁对刘邦作了正面评价和充分肯定。项羽西屠咸阳,刘邦进入咸阳之时,“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项羽分封诸侯,刘邦在楚汉战争中虽然先后不得不封了韩信、彭越等七个异姓王,但一直置于控制之下,而且很快即一一翦灭(无足轻重的长沙王吴芮是一个例外),坚持了中央集权。项羽击杀义帝,刘邦“袒而大哭,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取得了舆论上的主动。项羽坑杀降卒,刘邦攻城略地,“诸将以万人若以一郡降者,封万户”,“诸故秦苑囿园池,皆令人得田之”,“大赦罪人”,“抚关外父老”。项羽众叛亲离,刘邦自述用人之道:“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响,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楚汉广武对峙,刘邦吊民伐罪,宣示项羽的“十大罪状”,罪状大体属实(项羽“掘始皇帝冢”,考古证明不实),司马迁是认同的。这些见诸《史记・高祖本纪》的基本史实,说明楚败汉胜是历史的必然结局。所以,《高祖本纪》赞语称:“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只要客观对照“两纪”的叙事和评判,就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出,对刘邦,太史公是肯定的,而对楚汉战争中的项羽,太史公则是否定的――司马迁既然热情歌颂了刘邦消灭项羽集团的战争,从逻辑上说,就不会对项羽的失败寄予同情甚至高唱赞歌。

对楚汉战争中的项羽,当代历史学家是这样评价的:

以项羽为首的楚军起初处于绝对优势,由于项羽缺乏远见,妄图倒退至秦以前的割据时代,而违背了统一的历史潮流,加上他刚愎自用,残忍暴虐,不能用人,终至优势转为劣势,最后兵败自杀。(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255页)

古今历史学家的这些结论可以说并不新鲜。笔者之所以要撰文提请读者注意,是因为不少读者忽视乃至忘却了这些基本史实,而给予楚汉战争中的项羽献上了太多的鲜花和溢美之辞,在教师的讲述中,在学生的发言中,甚至在为数不少的文章中――这是语文界许多同仁耳熟能详的。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入《项羽之死》,《教师教学用书》该篇“整体感知”用“多愁善感”“勇武豪爽”“知耻重义”“心底仁善”等赞语肯定项羽并总结道:

这篇文章就刻画出了项羽的“精神气血”:有诀别美人名骓的血性柔肠,有感天怨时的自负自叹,有拼死决战的勇猛刚强,有乌江拒渡的知耻重义,有赠马赐头的豪侠意气……整篇文章读来荡气回肠,令人不免对这段传奇的历史感慨万千,对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悲之叹之,爱之怜之。(该书110页)

“苏教版”《〈史记〉选读》选入《项羽本纪》,《教学参考书》该篇“文本品读”鉴赏“垓下之战”:

通过帐中别姬、东城快战、乌江拒渡、“为德”自刎等情节,描绘出项羽性格的多个侧面:或英雄气短,慷慨悲歌;或愤懑不平,决死快战;或叱咤阵前,神威不减;或兵败自刎,坦荡磊落……传达出项羽这一悲剧英雄的形象与神采。(该书75页)

读到这些文字,笔者莫名惊诧。对一个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物,有必要去“悲之叹之,爱之怜之”吗?难道在文学鉴赏时,可以完全脱离历史评价,去欣赏“这一悲剧英雄的形象与神采”吗?

笔者认为,不适当地肯定项羽其人,是因为在不少问题上,存在对《项羽本纪》,特别是《项羽之死》理解上的偏差。

有人认为,司马迁通过“鸿门宴”事件的描写,意在说明项羽的“忠实厚道”(《〈史记〉选读・教师教学用书》第98页)。项羽之所以不杀刘邦,不是因为有什么“不忍”之心,最根本的,是因为项羽不屑将刘邦看成潜在的对手(刘邦“谢罪”一事证明,固然不是现实中的对手)。假使项羽认为刘邦是称王称霸的劲敌,就会像杀掉宋义一样,毫不犹豫地将刘邦从历史上轻轻抹去。“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傲慢自大的项羽其时对这一点毫无认识。曹无伤密报刘邦有“天子气”,触动项羽的神经,要“急击勿失”,刘邦谢罪,项伯疏解,项羽误会消除,又放刘邦一条生路,其因盖在于此。所以,“鸿门宴”证明的是项羽的短见和愚蠢,称项羽“厚道”“磊落”到不愿在宴会上暗算对手,这种理解和司马迁的原意是不符合的。

“鸿门宴”是楚汉战争的前奏曲,项羽之死才是楚汉战争的终场戏。司马迁以生花妙笔描摹的这一幕人物悲剧,描绘的是西楚霸王困兽犹斗式的勇猛,说明的是“欲以力征经营天下”者的可悲。

“悲歌别姬”的描写,是为着颂扬项羽“血性柔肠”的悲情吗?司马迁引用《垓下歌》,是引项羽之诗还议其身,指责项羽自恃“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荒谬。彻夜高唱的“楚歌”更能代表正义的力量。刚愎自用的暴虐者项羽面对虞姬,“泣下数行”,这是记录人性之真:项羽,同样具有人的种种复杂情感。但是,项羽一己之悲情,虞姬一人之性命,比起被项羽坑掉的数十万降卒的冤魂,分量又有几何呢!

“东城快战”的描写,是为着表彰项羽“勇武豪爽”的神威吗?这种拔山扛鼎、力敌万人的勇力,韩信嗤之以鼻:“项王喑(口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唐代诗人汪遵《项亭》也不看好:“不修仁德合文明,天道如何拟力争。隔岸故乡归不得,十年空负拔山名。”“欲以力征经营天下”,无论是作为政治家还是军事家,项羽都是失败的。“东城快战”恰恰证明,“拔山盖世故应亡”(张耒《项羽》),个人的“勇武豪爽”对战争进程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

“乌江拒渡”的描写,是为着证明项羽“知耻重义”的品质吗?对此,政治家王安石《题乌江亭》早已看透此中玄机:“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势不可为,项羽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才有乌江自刎之举。司马迁实录的一个小插曲,说明了项羽和人民的关系:“田父”欺骗而不是同情穷途末路的项羽,使其陷身大泽之中,为汉军围歼项羽准备了条件。这无疑代表着人民对走向末路的项羽的唾弃。

这里,有必要议一议论者给项羽戴上的桂冠――“悲剧英雄”。笔者认为,无论是将“悲剧英雄”理解成“悲剧”中的“英雄”或“英雄”的“悲剧”,皆与情理不合。因为,酿就个人“悲剧”之时,项羽已经难称“英雄”。不错,项羽是做过一回英雄的,而且是大英雄、真英雄。破釜沉舟,勇冠三军,项羽的确是惊天动地、叱咤风云的英雄。可惜,项羽自认做了大半辈子英雄,但从西屠咸阳开始,天下人不视其为英雄,太史公不视其为英雄,读史者又有什么理由视其为英雄呢?什么是英雄?基本的核心不可或缺的标准只有一条:人民拥戴。评定英雄,不是看消灭了多少强敌,屠戮了多少生灵,更不能以所谓“拼死决战的勇猛刚强”和“赠马赐头的豪侠意气”为标准。从这一角度看,楚汉战争落幕时的项羽,为一悲剧人物,难称“悲剧英雄”。倒是那位常常被称作“流氓”“无赖”的刘邦是一个真正的英雄,只要想一想西汉二百余年的治平社会和辉煌文化,便可知此言不虚。

论者又常引钱钟书《管锥编》中一段文字,说明对项羽其人可以“一分为二”:

“言语呕呕”与“喑(口恶)叱咤”,“恭敬慈爱”与“剽悍滑贼”,“爱人礼士”与“妒贤嫉能”,“妇人之仁”与“屠坑残灭”,“分食推饮”与“玩印不予”,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以心学理性,犁然有当。(《管锥编・史记会注考证・项羽本纪》)

钱氏之评,着眼于项羽性格的复杂性――“《史记》写人物性格,无复综如此者”,着眼于《史记》写项羽性格的高妙笔法――“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并不涉及对项羽是非功过的评价――这不是在为西楚霸王作“个人小结”:优点若干,缺点若干;一分为二,五五对开。“言语呕呕”等语,主要出自《淮阴侯列传》韩信的评论:“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由引文可以看出,对作为领袖人物西楚霸王的“妇人之仁”,淮阴侯是持否定态度的。如此,怎么可以将钱氏之评作为颂扬项羽的佐证呢?

第4篇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研究1992-2012年奥运会、世锦赛、三大杯赛以及新的奥运周期羽毛球竞争格局的发展变化,深入了解羽毛球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剖析世界羽坛演变发展趋势。

关键词 竞技羽毛球 格局 演变

一、世界羽坛竞技格局的转变

羽毛球运动自19世纪70年代在英国兴起。20世纪40年代,英国的羽毛球霸主地位受到冲击,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为首的亚洲国家开始异军突起,开启了亚洲羽毛球的新航标,马来西亚、印尼、日本开始轮番统治国际羽坛,竞技优势开始向亚洲转移[1];20世纪80年代初期,羽毛球各项技战术革新之后,比赛节奏明显加快,进入了羽毛球发展的巅峰期;21世纪以来,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国家全面兴起,2012年奥运会囊括羽毛球所有单项冠军,中国羽毛球进入全盛时代。

二、世界羽毛球竞技实力情况分析

(一)1992-2012年历届奥运会羽毛球奖牌情况分析

1992年羽毛球正式入选奥运会项目,奥运会成为羽毛球项目最高荣誉的象征,1992-2012年六届奥运会作为参考对象,由此推断近几十年来羽毛球在各洲发展的历史状况。

亚洲国家夺得29枚金牌中的28枚,仅有1枚奥运金牌被欧洲选手获得,在银牌、铜牌方面,亚洲国家也占据绝对性优势,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国家的竞技水平还不能与亚欧国家抗衡,各洲在总体的竞技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距。亚洲国家一枝独秀,远远超过其他各洲,从长远角度考虑,不利于羽毛球项目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同时也与奥运会的初衷渐行渐远。

(二)1992-2012年三大杯赛及世锦赛成绩分析

汤姆斯杯、尤伯杯、苏迪曼杯分别代表羽毛球男团、女团以及混合团体的最高荣誉,用于衡量一个国家团体竞技实力。在1992-2012年团体赛中,仅有7次亚军被欧洲国家夺得,剩余的都被亚洲国家包揽。美洲、非洲、大洋洲国家则没有染指任何冠亚军。

在1992-2012年的历届世锦赛中,中国、印尼、韩国、丹麦、马来西亚几乎包揽了所有单项的前三名,欧洲仅有丹麦在某些项目具有冲击奖牌的实力,而其他各洲寥寥无几。

三、新的奥运周期世界羽坛竞技格局

2012年奥运会中国羽毛球实现五金包揽,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然而新的奥运周期里继续保持强势地位显而心有余力不足[2]。各国对于中国的统治地位虎视眈眈,全力阻击中国羽毛球的奥运新征程,中国羽毛球在各个单项上已没有绝对的优势。世界羽坛的竞技格局开始转变,中国的优势地位逐渐受到了日本、韩国以及印尼的冲击,在诸多项目中差距逐渐被缩小甚至有赶超的趋势。

(一)国羽三大杯赛、世锦赛战绩分析

新的奥运周期里,中国羽球军团在苏迪曼杯团体赛事上继续着连冠的步伐,尤伯杯冠军有惊无险地收入囊中,汤姆斯杯男团惨负日本,无缘决赛。尽管男单、女双在世锦赛连续3年都获得冠军,但是起伏不定的状态存在诸多隐患。混双虽然实现卫冕,但随着张楠兼项男双,赵云蕾兼项女双,对两人的体能要求提出了挑战。男双自“风云组合”解体便后继无人;女单方面,中国连续三年无缘冠军,2015年世锦赛更是被挡在四强之外,女单当年笑傲群雄的风采已不复存在。

(二)以日本为主导的群雄并起

日本羽毛球崛起的背后是有迹可循的,自2010年汤尤杯进入4强,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双获得银牌,同年日本混合团体获得世青赛亚军,桃田贤斗获得男单冠军。2012-2014年奥原希望、山口茜分别获得世青赛女单冠军,以及2013年亚锦赛女单冠军大崛彩高桥沙也加等选手也大放异彩,日本羽毛球后备人才呈现“井喷效应”。2014年日本羽毛球在团体赛事上绽放光芒,男团击败马来西亚捧起汤姆斯杯,女团饮恨惜败中国,但同样创造历史。2015年世锦赛男单选手桃田贤斗获得季军,同年国际羽联巡回赛总决赛日本桃田贤斗和奥原希望分别问鼎男女单冠军;女双高桥礼华/松友美佐纪排名世界第一,在与奥运冠军田卿/赵云蕾的对抗中几乎平分秋色,女双霸主地位受到冲击。男双远藤大由/早川贤一同样出色,混双方面处于比较劣势的局面。各国年轻后备人才异军突起,男单方面,桃田贤斗,阿萨尔森,乔纳坦等,女单方面,马琳、因达农、奥原希望、山口茜等;男双方面,韩国和印尼的男双具有强大的统治力;女双方面,高桥礼华/松友美佐纪、马斯瓦里/波莉等;混双印尼的阿迈德/纳西尔、乔丹/苏桑托同样是强大的劲敌。

四、结语

世界羽坛竞技格局的演变绝非朝夕之间,竞技格局重心依旧在亚洲,但亚洲国家之间的竞争风起云涌,中国的优势地位逐步被削弱,竞技格局重心慢慢过渡为中国辐射向日本、韩国、印尼等亚洲国家,群雄并起、针锋相对。尽管代表欧洲羽毛球最高水平的丹麦实力不凡,但是寡不敌众,世界羽坛的竞技格局整体趋势依旧形成亚洲国家为主体,欧洲为辅助,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国家影响力微乎极微。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项羽 英雄形象 性格缺陷

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伟大历史巨著《史记》,又是一部卓越的文学作品,它代表了古代历史散文发展的最高成就。司马迁首创了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写作手法,而最有文学价值的就是人物传记。

《史记》作为我国写人艺术的开创者,向人们展示了一道丰富多彩的历史人物画廊,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最为撼人心魄的是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项羽便是司马迁着力最多的一位英雄人物,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集中全力塑造了项羽这一悲剧英雄形象。其实“本纪”是《史记》中以主宰天下政局帝王为纲,以编年形式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各个时期的国家大事,项羽并未称帝,司马迁却用《本纪》来记述项羽这一段人生轨迹,并且篇目顺序还放在《高祖本纪》之上,从中可看出司马迁对历史史实的尊重,不是以成败论英雄,但司马迁毕竟是一个史学家,不管他多么钟爱项羽,始终不叫感情溢出史实之外,对项羽作出了客观公正的评价。从中我们可看出项羽性格上特点:既所向无敌又凶残暴戾,既勇敢善战又缺少权变,既仁慈爱人又犹柔寡断,这些相互对立因素有机地集于项羽一身,形成了他性格上的缺陷,造成了他的悲剧人生。

(一)所向无敌与性格暴戾

《项羽本纪》中“年二十四”的项羽一出场说的第一句话便是“学万人敌”自信足以力征万人,看到秦始皇游会稽,却说“彼可取而代也”,豪言壮语,震人心魄。而最能表现他英勇无畏的莫过于“巨鹿之战”他先是“帐中斩宋义头”号令军中,接着是置生死于度外,破釜沉舟,身先士卒“杀苏角,虏王离”迫使涉间自杀,解了巨鹿之围。“诸候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写出了一个盖世英雄的万丈豪气。楚汉战争中,面对善射的楼烦,“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一瞪眼吓退了楼烦。垓下之围,项羽率领二十八骑逃至东城,“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赤泉候“人马俱惊”倒退了好几里。已处于穷途末路,气势尚且冲天盖地。然而勇敢无敌过多,性格就显得凶残暴怒。《史记》中多次写到其残暴一面。从攻襄城“已拔,皆坑之”,再到“坑秦卒,二十余万人”。以致于后来,当他“遂北烧夷齐城郭、室屋,皆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时,“齐人相聚而叛之”,使得“项王因留,连战未能下”。于是在最后时刻,阴陵田父的一个“左”,熄灭了楚军东山再起的最后希望。正是由于他的残暴,使他失去民心,进而葬送了自己。

(二)英勇善战与不善权变

作为一代英雄,他勇敢善战,让人敬畏,但也有不可忽视的缺点,即缺少机智,不善权谋。

纵观项羽一生,从起事后,绝大多数时光在战场上度过,他擅长的是战争,自称起兵八年“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最典型的实例莫过于垓下之围的东城快战,项羽被阴陵田父骗入大泽,只剩下二十八骑,被困于数千汉军的追击之中,为了证明“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许诺“为诸军快战,必三胜之”,接着“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又“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这一战虽是英雄末路,却仍旧酣畅淋漓,表现出永不妥协勇气。

项羽喜欢用堂堂军队与敌作战,却不善于用“谋”,至于如何巩固战争成果,如何笼络将士,收买人心,很少去做。他身边谋士很少。从史料看真正称得上谋士的只有范增。亚父范增以七十高龄跟随项羽运筹帷幄,出谋划策,可谓是尽心竭力忠心耿耿了,可是在项羽那儿并不受重视。公元前208年4月项羽在河南荥阳包围了刘邦,这是消灭刘邦的大好时机,范增劝他急攻荥阳,项羽未置可否,陈平略施小计,就离间了二人之间的关系。项羽由此开始疏远怀疑范增,拒绝采纳其正确意见,范增愤而离去,结果客死途中。项羽因此失去了消灭刘邦的天赐良机,也失去了这位忠诚谋士。

项羽性格刚直不阿,特别讨厌为人不真诚,他的善恶感很强,完全凭感情决定一切。如司马欣对项家有点好处就封他为王,不管他是不是那块料;对田荣有怨就寸土不封,不管他是不是有实力。只因彭越对人不够忠诚,就讨厌他,尽管后期作战中,粮食补给屡受拦截掳掠,仍不屑与之交好。项羽打仗可说是无往不胜的战神,但缺少政治家的精明谋划,又使他最终走向失败。

(三)仁慈爱人与儿女情长

项羽是残暴的,又是仁慈的,他有时与部下同甘共苦,分衣推食,又时常考虑百姓疾苦,但这种仁慈恻隐之心又是他失败原因之一。本来可以轻而易举剔除心腹之患的鸿门宴,却因为叔父一句“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而停止进攻,并且相信了刘邦的辩白,把必然敌意一下子化解了,对范增的几次示意毫无反应。在他看来,刘邦是来谢罪的,又无抵抗力,胜之不武,何况还有之前的兄弟之约战友之情。一念之仁,顾念义气,动了恻隐之心,放虎归山,失去胜利机会,导致了最终失败的结局。

对英雄末路的出色描写当属垓下之围,项羽在丧失天下的最后时刻,所担心的只有女人和骏马。这不是贬项羽,只是写他勇武莽夫的另一面:儿女情长。他失败了,但他并不服气更不服输,反复强调“天亡我”。正因为是天亡我不肯过江东重振旗鼓,不肯舍弃那些跟随自己出征却战死疆场的战士苟且偷生,而把头颅送给了追杀他的故人吕马童。这种盖世英雄的气概,正是项羽震撼人心的悲剧精神。

在项羽身上我们可以发现多重人格,他的每一项长处都伴随着性格上的缺陷。这些缺陷使他在楚汉相争中功败垂成,留下了让人怆然涕下的千古悲剧。项羽失败了,却成了历代文人咏叹不绝的英雄形象。他展示的悲壮人生,永远闪亮在人类的精神领域。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2005.

[2]褚斌杰中国文学史纲要(一).修订本,1999.

第6篇

前荆棘而忘生,后鞭苔而迟暮。遭奸佞,遇阴滑,迎悠悠信口,堪凄凄离叛。屈辱凌则忍吞,江水寒仍独渡;承万民之重任,伸正义之昭昭;怀山河于暮年,迟已颜任沧桑。忘诽议,铭国哀,挽弓弩,擒贼王。抚悲怆叹逝日早,行英迹伤吾年迟!

英雄项羽乌江之亭,杜牧言:“江东子弟多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鸿门沛公英乃浅,座上项王仁则迟!

是“仁“,一说宽宏之仁。项羽何曾试想,沛公藏野心在军霸上?然则新封之地不大而沛公之心甚危,其拥张良之智,樊哙之勇,意欲证王自成章谱,纵项王众兵之堤,必溃于蚁穴。

是时设宴于鸿门,项王轻谏而重义,拒理而施仁。迟于计谋,迟于果决,沽名钓誉,穷寇不追。宴会之上,当沙不杀,坐失良机,宴会之后,宜追不追,纵虎归山。沛公明大行大礼而快,轻细谨小让而快,遂暗渡陈仓,以拜为进。项羽之“迟”,不慎则全盘毁。倘及时灭刘氏之威,壮已之势,通揽天下为何不可!何来乌江之刎别,何来垓下之歌:

我敬佩的英雄也是司马迁敬佩的英雄,在《史记》中更是“全神付之”,每时每刻都倾注自己全部的热情和精力,用自己最杰出的艺术才华来打造自己心目中的英雄。《项羽本纪》中项羽形象完善丰满。加强了项羽这一人物的鲜活性,更使故事情节、人物个性特征逼真而又清晰。亡秦三年,楚汉争战四年,仅楚汉大战七十余次,小战四十余次,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交代小战情况,而用力写了三次大的战况: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这三个事件不仅是项羽一生事业成败的关键,同时也是楚汉之际斗争最为激烈影响特别大的事件。

正如郑板桥言道:“《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为最,反复诵观,可欣可泣,有此数段耳”在《史记》中,项羽的形象和有关人物事迹除了集中在《项羽本纪》外,其他人物传记中也多有涉及,从中可以看出项羽在战场勇猛冲锋献阵以外深情至切的另外一面。这种多面烘托,多维透视手法使得项羽这个人可谓霸者与情者形象具备,丰满多姿,这也是千百年来项羽受人关爱与敬仰的的原因。可以说,项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第一个有血有肉具备了多重性格的鲜明人物形象。而项羽的悲剧独特却是区别于其他人物的,他更多是一个由自身个性等原因一步步走向绝路的悲剧人物。强烈的悲剧特质在于他本不具备超人的领袖气质和领导才能,却走上了时代的领军者之席被赋予了那个时代的追求与号召。

“悲剧人物一般都有非凡的力量,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常常代表某种力量和理想,并以超人的坚决和毅力把他们坚持到底”。项羽是可悲的,他无法改进自身根深蒂固的普通人缺陷,仓促而不知所措地被卷入时代和历史的大抉择中,他甚至象一个小丑一样有着可笑笨拙的举止,更可悲更让我们无法安坐的,他却是一本正经严肃认真,甚至顽强地要完成和完成过自己赋予自己的“使命”,至死都不改变。

可以说在亡秦斗争中的项羽,目标准确而单一,符合整个时代乃至人民心声,但在推翻秦王朝后,他目光短浅,甚至在政治上妄国恢复到以前春秋战国互为攻伐的状态,这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所谓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从这一点看,项羽后期无法顺应历史潮流,只能在历史潮流中苦苦挣扎,走向灭亡。这种现实的真实残酷性和理想的谬误性必然形成凝重而深度的悲剧张力。

他率直爽朗,坦荡淳朴,以诚待人。在攻占外黄城后,他听取了外黄城十二三岁小孩子关于收取民心的建议;鸿门宴上,几次不愿听从手下谋士范增的建议用计谋杀死刘邦;对樊哙的“闯宴”大度且容忍,只是因为欣赏樊哙的英武气质;

垓下围中项羽所作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第7篇

[关键词]范增;项羽;性格;史记;刘邦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7 ― 0135 ― 02

一、范增的历史地位

范增是一位历史真实人物,在秦末农民战争中起了决定性作用。首先是他以平民的身份说服项梁立楚王之后而不自立,为项梁取得起义领袖地位做出重要贡献。然后是辅佐霸王项羽,成为项羽的主要谋士,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谋士。被项羽尊称为“亚父”,封位历阳侯。但是也是因为他与项羽的难以调和的矛盾,最后离开项羽,病死途中。范增的离去,成为项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说,范增的出现,范增的失败,都对以后中国历史格局、历史走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然而,范增的事迹并不多。从70岁出山到病死途中,范增活动的时间,也就是4年。范增是个政治家,但是并不是军事家,在频繁的战争中,并没有事迹可以书写。对于这样一个人物,《史记》的作者应该怎样记述呢?

为范增专门立传,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他并不是决定人物,事迹更不够篇幅。但是这个人不可不写,而且必须写到位,写出神采。司马迁巧妙地将范增这个人物,与项羽、项梁糅和到一起来写,并且,采用了“微言大义”的笔法,用尽量少的文字,写活了范增的性格,写透了项羽、范增的矛盾,写明了项羽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项梁时代的辉煌

《项羽本纪》:“居}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起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于是,项梁然其言,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

项梁起兵时,范增已经70岁,他青壮年时是楚国人,可是,《史记》并没有写他当年干过什么事,只是在老家居}待业着。项梁起兵后急于用人,范老主动找上门,才受到重用。

范增的家乡居},就是现在的安徽省巢湖市。陈胜起义的大泽乡,在安徽省宿州市,离他家也不算远,他却没有投奔。范增“往说项梁”时,项梁在薛。薛,现在山东省枣庄市,离老范的家比大泽乡远得多了,范增却主动上门“往说”,见到项梁又说出“陈胜败固当”还分析出陈胜失败的原因是“不立楚后而自立”。这些简短的文字,写出了范增还是有政治远见的,特别是看人看得很准。

三、鸿门宴上的冲突

项梁死后,留给侄儿最大的遗产就是谋士老范增。项羽对待范增也是尊敬的,称之为“亚父”,是当父辈对待的。这时,楚王不愿意项羽过于嚣张,收回项羽的兵权交给宋义,又分兵给刘邦以牵制项羽,封“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之后,项羽打了许多大胜仗,但是并没有范增参与、谋划的记载,可见才范增的军事指挥能力有限。

刘邦首先进入关中,成为灭秦战争的第一功臣。项羽与刘邦的矛盾加剧,这人时候范增出场了,并布下著名的鸿门宴。

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项羽遂入,至于戏西”,项羽已经对军事盟友沛公刘邦采取了军事行动。“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看来,沛公是对项羽的军事行为采取的对策是避让,避免直接冲突,盟友之间的军事冲突并没有发生。接着是刘邦的手下曹无伤跑到项羽营中刘邦的野心,这时“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在项羽已经大怒的情况下,范增火上浇油,劝说项羽:“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项羽的“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是一时之怒,并不是真的。过后刘邦来请罪示弱,他就没了火气。而范增与项羽不一样,他是从政治高度看到了刘邦将来是极大的威胁,不除是不行的,范增是坚决的。这是一处极为精妙的笔法,联系后文,读者可以看出,项羽的“击破沛公军”与范增的“急击勿失”,并不是达成共识,而是有不同的涵义。

鸿门宴上,亚父范增坐在高位上,表现出项羽对范增的敬重。酒会开始,“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i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刘邦的到来是得通报的,从范增的行动看,在酒席上杀死刘邦也是二人有预谋的。可是,范增提示项羽时,项羽却装聋作哑了。有人以为这是项羽心软了,是优柔寡断。其实不是,在酒席上击杀盟友,是极不道德的,是要失去人心的,是要受到楚王问罪的。在看到有调合可能的时候,项羽放弃击杀刘邦,不能说不是上策。项羽的失误不是这次,而是以后没有再找机会。

“项王默然不应”,是项羽与范增矛盾的突发点。本是说好的,是定下来的,项羽却变卦,对亚父装上糊涂。亚父范增不可能不来气。虽然来气,却不敢公开表现,“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这里的“若属”是极需要注意的细节。刘邦走后,留下张良作代表,献给项羽白璧一双,献给范增玉斗一双。对于范增来说,这简直就是一种戏弄。这时的老范增再也按捺不住了,“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虏矣!’”这回,范增不再说“若属”而用了“吾属”。

“若属皆且为所虏”,用的是第二人称“若属”,用的是“且”。这时候的范增目的是给项庄添火加柴,让他不要犹豫。他说的“若属”,言外之意是,杀不杀姓刘的,对我老范头倒没什么,关键的是你们这帮子人,将来受害的是你们。用“且”说明不杀刘邦的是后果。杀刘邦的积极性更为明确,矛盾的焦点更为集中。“若属”两个字,用在这里很有煽动力。范增的话也真的起了作用,真的出现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若属”正好表现出范增的多谋、果断与善于心理分析。

亚父的语言与行为,是不给项羽留面子的,并且当着张良的面。《项羽本纪》并没有写出项羽的表现,可见此事并没有让项羽有大的动作。但是范增直接针对自己的愤怒,从此宣告了二人的决裂。范增的冲动,让对手张良看破了二人矛盾、主帅与参谋长的地位,这也为后来陈平用反间计打下伏笔。

四、荥阳献策

鸿门宴后,项羽春风得意,一路高歌,“项王欲自王”,直至“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这段全没有写范增。但是,当年立楚王是范增的决策,是项羽叔父项梁成功的根本,项羽这么干,等于是了范增确定的纲领。虽然没有写二人关系,但是可以肯定,范增是不会同意的,二人矛盾是在加剧着。项羽自立为霸王,在政治上失去了许多,为日后失败留下大患。

项羽与刘邦兵戎相见后,项军一直占着上风。著名的荥阳大战,刘邦没有粮食,向项羽请和。项羽要接受和谈,范增说:“汉易与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

“后必悔之”,是饶有味道的。其实,范增只要讲明形势,告诉项羽战斗到底,也就得了。可是老范头非得加上“后必悔之”。范增的弦外之音是:鸿门宴你不听我的,已经后悔过一回了,这回可不能再吃后悔药了。范增的话一点儿没错,项羽也接受了他的建议。可是,人都要是有自尊的,特别是这时的项羽。“后必悔之”揭了楚霸王的伤疤,伤了他的自尊。虽然接受意见,心里是很不舒服的。

五、中陈平之计

项羽采纳了范增意见,“乃与范增急围荥阳。”刘邦死定了,但是刘邦这赌徒哪里肯服输,他最后一博,使出奸计。“汉王患之,乃用陈平计间项王。项王使者来,为太牢具,举欲进之。见使者,详惊愕曰:‘吾以为亚父使者,乃反项王使者。’更持去,以恶食食项王使者。使者归报项王,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

这段话极有意思,首先是“项王使者来”,读到这里,大吃一惊:原来,项羽只是表面接受亚父的意见,其实,他背着范增暗中与汉王刘邦通着使者。汉王刘邦没吃的,霸王项羽其实也好不到哪儿去,旷日持久的战争消耗对谁都是压力。项羽采取边打边谈的策略,说明这人并不是一介武夫,还是有政治头脑的。可怕的是,项羽与敌人边打边谈的战略并没有与参谋长范增沟通,是瞒着亚父的。可见,二人矛盾激化的程度。

六、悲凉之死

项羽自己背着范增与敌人通使者,却“疑范增与汉有私”,不信任到了什么程度?

陈平之计,算不上妙计,简直是小儿科。如果真的有范增使者之事,揣盘子进来的人就是再怎么惊愕也不可能说出“吾以为亚父使者,乃反项王使者”这样的蠢话,干出换盘子的蠢事――哪里是搞“特工”的?如果真有此事,招待员(汉王克格勃)肯定是不动声色,回去报告。

项羽派出的使者,不是脑残,而且嘴馋。因为没有吃到好吃的,就来了气,不用动脑子,分析分析,将怨气撒向老范头,这人肯定添油加醋了。结果,一顿时饭坏了霸王大业。 项羽可不是傻子,其实他看出了这是阴谋,是破坏团结的小把戏。如果项羽真的怀疑范增和刘邦有私怎么会让范增告老还乡呢?这等于是放虎归山,项羽明明知道,如果范增没有被刘邦所用所用的可能,明明知道是敌人用计,却顺水推舟,让这个让人讨厌的老头儿走远远的。项羽真的怀疑范增,他应该将老爷子软禁,或者明令处分,而不应该放走。

陈平的用计只不过是给驱赶范增一个借口。

“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王许之。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老爷子并不争辩,只说:行了,现在胜利在望了,你自己干吧,我已经七十多了,我告老还乡。范增说出的是蓄积已久的话,“天下事大定矣”,意思是你项家得天下,是我老人家有功劳。“君王自为之”,意思是,你现在用不着我了,你翅膀硬了,你卸磨杀驴。

项羽明明知道老人家的身体状况,却置之不理、听之任之,爱哪儿哪儿去。

范增是从荥阳出发的,他东去彭城,而不是南下回到老家,他去彭城干什么?好像是在向楚王告项羽的状,而不是真的告老还乡。七十多岁的老爷子,憋着一肚子的气,没等到彭城,就死去了。

七、范增的矛盾性格

分析范增形象之后,不难看出,范增虽然“好奇计”,着谋士角色,却有严重的性格缺陷,动不动就发火,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不能冷静对待突发事件;范增以功臣自居,以年纪自得,对上司摆架子。项羽对待相当自己爷爷年纪的范增,从表面尊敬到不信任,最后为了面子将范增驱上死路。二人的分手是楚军的一大损失,这在日后的事件中渐渐显示出来。刘邦后来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坡写《范增论》说,范增“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亦人杰也哉!”

〔参 考 文 献〕

〔1〕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苏轼.范增论〔C〕//古文观止.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第8篇

关键词:西游补;史记;互文性;读者接受

明人董说的小说《西游补》承续《西游记》火焰山情节之后,写孙行者误入情魔,游历青青世界,最终醒悟之故事。其书极为特出,无论是在运用文字之绚丽上,还是情节设计之匪夷所思程度上,在整个中国小说史范围,都绝无俦类。此书的一大特点就是关涉了很多以往的经典文本。其中小说第六回第七回主要写行者遇项羽以后发生之故事(以后简称项羽故事),这一部分和《史记》中许多篇章有很大的互文性。而本文则试图理清从多个方面,对这种互文性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一.《西游补》项羽部分对《史记》叙事的继承与变动

作为一部后起的小说,《西游补》项羽部分和《史记》中的相关章节呈现出互文关系。对于《史记》原文本,《西游补》进行了独特的继承与创造。

项羽自述的部分基本取材于《史记》。《史记》原文本中的众多事件,比如杀宋义,巨鹿战章邯,接受诸侯跪拜,杀秦王子婴等等众多章节,都在小说中得以体现。具体比较见于附录的表格。而人物性格也基本承袭史记的设定。甚至小说中的一些句子都是直接来源于《史记》原作。比如《史记·项羽本纪》中说“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在小说中则是:“项羽也是个男子,行年二十,不学书,不学剑,看见秦皇帝懵懂,便领着八千子弟,带着七十岁范增,一心要做秦皇帝的替身”。只是略有改动。也有很多《史记》不曾展开而只是一笔带过的内容,也被作者拿来利用展开。比如《史记》中,写项羽“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而小说中的项羽“只是陪哭”“哭个不停”,其好哭的性格极为鲜明。

虽然故事情节取材于《史记》,但是作者更多的是间接的取用其情节,对其原本简略的情节进行细致展开。比如秦王子婴纳降的部分,在原文中的表述是这样的: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高祖本纪》)

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高祖本纪》)

“子婴为秦王四十六日,楚将沛公破秦军入武关,遂至霸上,使人约降子婴。子婴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沛公遂入咸阳,封宫室府库,还军霸上。居月馀,诸侯兵至,项籍为从长,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始皇本纪》)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项羽本纪》)

在《史记》中,接受子婴“系颈以组”投降的是刘邦,而杀死子婴是项羽。而董说显然不愿意放过子婴纳降这样一个可展现度非常强的画面。所以在董说的笔下就呈现出这样炫目的场面:

“只见一个人儿在十里之外,明明戴一顶日月星辰珠玉冠,穿一件山龙水藻黼黻文章衮,驾一座蟠龙缉凤画绿雕青神宝车,跟着几千个银艾金章悬黄佩紫的左右,摆一个长蛇势子远远的拥来。他在松林夹缝里忽然见了俺。那时节,前面一个人慌忙除了日月星辰珠玉冠,戴着一顶庶人麻布帽;脱了山龙水藻黼黻文章衮,换了一件青又白、白又青的凄凉服;下了蟠龙缉凤画绿雕青神宝车,把两手儿做一个背上拱。那一班银艾金章悬黄佩紫的都换了草绦木带,涂了个朱红面,倒身俯伏,恨不得钻入地里头几千万尺!他们打扮得停停当当;俺的乌骓马去得快,一跨到了面前。只听得道旁叫:‘万岁爷!万岁爷!’俺把眼梢儿斜一斜;他又道:‘万岁爷爷!我是秦皇子婴,投降万岁爷爷的便是。’俺当年气性不好,一时手健,一刀儿苏苏切去,把数千人不论君臣,不管大小,都弄做个无头鬼。俺那时好耍子也!便叫:‘秦皇的幽魂,你早知今日。”

将史传作品转换成传统章回小说,即将历史的叙事变成小说的叙事,必要的细节扩展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才能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先秦至秦汉的叙事文大多质直,叙事往往简略而传神,《史记》虽然不拘一格,在叙事艺术上大有突破,而按后人读小说的眼光来看,依然显得描绘不够细致。而且《西游补》所选取的情节都集中在《项羽本纪》《高祖本纪》之中,而本纪体裁在纪传体史书中,更多地是作为历史书写的时间轴,作为其纬线存在以提纲掣领,关注点在于记录事件,而叙事尤其容易偏于简略。所以对于《西游补》的作者来说,要想重新讲述这样一段经典,进行内容的扩充,文笔的细密,同时对人物才情性格的塑造更加关心,显然是是必要的。所以我们看到这个部分的描写中,项羽的高傲自矜,子婴的奴颜屈膝都展现的淋漓尽致,一副众生得意失意迥然不同之相跃然纸上。

再如巨鹿之战的部分,《史记》中说“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而在《西游补》中,则有意借鉴了讲史小说和英雄传奇的写作方式,其对战争的描写,便如同《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一样,将万军厮杀的场面,演变成成二将的单打独斗:

“前跳出一员将土;吾便喝道:‘你 叫什么名字?’那一员将士见了我这黑漫漫的脸子,听得我廓落落的声音,扑的一响,在银花马上翻在银花马下。”

“章邯那厮,径领着一万的精兵,也不开口,也不打话,提着一把开山玉柄斧,望俺的头上便劈。俺一身火热,宝刀口儿也喇喇的响了。”

而董说在其他方面也进行了创造,比如叙事视角的选取,叙事口吻等等。采用第一人称视角叙述,通篇都是项羽讲述,而借与行者所扮之虞姬对话来调节叙事的行进速度。董氏以第一人称模拟历史人物,采用平话叙事口吻。项羽开始自述往事之前,即已经申明要讲一片平话。而其塑造人物,重视转折,用语生动,兼具视觉与听觉效果,极尽夸张之能事,即颇类同平话的叙事方式。而且在对历史事件的处理上,也如同平话讲求通俗的特点,尽量而其文字有时也故意粗俚化处理,白话文字运用如神,将人物言行写得飞动,反倒具有一种一种古文所没有的生命活力。借助第一人称,正是为了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现项羽不可一世的狂妄之态,而与最后的一切空无的凄凉之景象形成鲜明对照,而突出作品之主题。

但是,我们必须指出,不同于《史记》这样的史传作品,也不同于改编自史传作品的讲史演义。虽然很多地方原本于《史记》,但是较之《史记》严谨的历史叙述,《西游补》的叙述是夸张的,甚至是有意将其非真实化呈现的。《西游补》项羽部分所展示的是一个夸张化的呈现出荒诞形态的世界,其历史镜像是扭曲了的。对于太史公来说,《史记》关涉的是如何将自己所知的历史尽可能符合历史真实地叙述出来。而对于董说来说,历史的真实,并不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作者无意探讨历史的真实,甚至也无意遵循一种假想的叙事的真实。董说面对的就是一部《史记》文本,而剩下的事情,仅仅是对文本的再叙述而已。作者更关心的是主题上的考量和文章笔法上的展示。项羽自述里如此多的文字,对于小说结构来说,仅有的目的在于呈现项羽自我夸饰其人生顶峰的志得意满,来和项羽到头来一场空的结局进行对比,来映照整本小说关于空无的主题。但是耗费如此多的笔墨来重现项羽的生平,对于文章结构的平衡,事实上是一种破坏,所以更多的考量,则在于文章技艺的炫示。

二、《西游补》对项羽形象的改写

在对篇章扩充的同时,作者也在对人物进行自己的重新塑造。《史记》之项羽勇武,残暴不仁,嗜杀,《西游补》承袭之而加以夸张。

项羽听得,登時叫跳乱嚷:“拿我玉床头刀来!拿我刀来!不见刀,便是虎头戟!”他便自扒头,自打脚,大喝一声:“如今在哪里?

项羽听罢,左手提刀,右手把戟,大喊一声:“杀他!”跳下阁来,一径奔到花阴榻 上,斩了虞美人之头,血淋淋抛在荷花池内

俺当年气性不好,一时手健,一刀儿苏苏切去,把数千人不论君臣,不管大小,都弄做个无头鬼。

而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则是小说刻意将项羽塑造成一个情种形象:

“项羽大惊,慌忙跪下行者背转,项羽有飞趋跪在行者面前,叫美人,可怜你枕席之人,聊开笑面”行者也不作声,项羽无奈,只得陪哭。”

“项羽道:没人说那里话来。我见你愁眉一锁,心肺都已碎了。这个七尺躯,还要顾他作甚。”

项羽道:“美人,你便说一万遍,我也不敢要苹香。难道忘了五月十五日观灯夜,同生共死之誓?”

项羽道:“我岂有丢美人而独睡之礼?一更不上床,情愿一更不睡;一夜不上床,情愿一夜不睡。”

这一点改动和明人风气有关。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原本的封建伦理束缚渐渐松动。而当时之人,大多都高举“情”之旗帜,来反对礼教的压迫。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之下,当时的诗文作品中许多都展现出主情的倾向,而对项羽的重情这一方面大加称颂”,而董说显然也受这样一种思潮的影响,因此其项羽形象也着重凸显项羽多情这一点,但是和其他人不同。前面主情之人多赞美项羽,然而董氏为佛教世家,其家族成员几乎个个佞佛。其父斯张“一生多与众多方外人士来玩,三十余岁带发修行”。董说本人“三岁时就能跌趺而坐,童稚时就读佛教经典”。“若雨尚幼,携之往谒开元寺闻谷大师,皈依门下,锡名智龄,斯张复授以《心经》与《圆觉经》。”董说一面受当时风气影响,创制这样的一个项羽形象,一面又囿于他的家学渊源,他的自我信仰,使得他对于这样的一个情种,所报持的心态不同于当时之人,对项羽多情的看法也不同。

时代的风气推重项羽多情种子这一面,而董说显然有意利用大众这样的印象,来作为它的反面例证,借其痴情之甚而显情之虚妄。本书的主题在于“情”,而具体阐发起来则是“空破情根,必先走入情内。走入情内,见得世界情根之虚,然后走入情外,认得道根之实。”所以在情节设置上,行者要寻秦始皇借驱山铎,便已经是犯了情迷。而后如古人世界,变成虞美人,遇到项羽,则堕落更深,最后地府审秦桧,这才算是有所醒悟。秦始皇与秦桧,如作者自己暗示,“想将起来,秦始皇也是秦,秦桧也是秦,不是他子孙,便是他的族分”。本书中好用谐音法,玉者,欲也。鲭者,情也。此处之秦者,亦是情也。这样一个历程其实就是一个由情生到情灭的过程,而项羽和这一阶段中的其他人一样,都担负着作为情之象征的任务。如秦始皇,秦桧,是借用谐音。而绿珠,丝丝,西施,虞美人,项羽则是作为情的实例。作者这个时候用项羽的形象,其实就是将此书和过去相关的这些文本(既包括《史记》,也包括其他的一些文本)都联系在一起,而借用这些文本所构成的项羽情种形象,以支撑其“看破情根”的主题思想。而然而书中这些情种,无论是绿珠,西施,还是项羽,最后的爱情都以悲剧结局。此外,在小说中,这样一个情种,却不分青红皂白的将自己心爱的姬妾一刀杀死,反而将假扮成为虞美人的行者误认为真。情在常人眼中,往往赋予其极美好的憧憬与寓意。然而项羽故事却则解开这种想法的虚妄,项羽杀死了自己心爱的人,却浑然不知,依然沉迷于行者所扮成的假象。可见情所指向的对象并不重要,情本身只是人自我创造出来沉迷于中的妄诞之物。

三、读者阅读中对《西游补》的叙事补充

在小说中,关于项羽结局的部分并没有被提及。但是这一部分对于阅读《西游补》并非不需要。在作者的设定当中,其实是有意识的放过这一部分,而期待借助读者对《史记》的记忆来进行补充完成。而事实上,要想完整的理解小说的主题,理解小说这一部分情节设置的原因,读者的参与显然是必不可少的。换言之,作者虽然没有写垓下之围,写霸王别姬,但是读者在读到《西游补》项羽部分,勾起自己知识库里的记忆,对《西游补》所不及处进行补充。只有这样,项羽这个人物和情节的设定的真正意指才能被发掘出来。而这样的补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项羽的霸业成空的悲剧形象,和霸王别姬的情种形象。

在《史记》中,项羽的形象非常复杂。一方面他是叱咤风云的英雄,是横扫天下的霸主,勇力无双,战无不胜,无论是杀宋义,还是破章邯,年轻时候的“彼可取而代之”都是这样的例子。然而另一方面,项羽最终的结局是极富悲剧性的,因其优柔寡断,不能任用贤能,曾经驰骋天下的霸主最终不免于被围于垓下,身死于乌江之畔,所有过去的荣耀与威势都归于尘土,化为乌有。

而对于这部小说来说,作者也是有意识地对项羽这样的形象暗地里做了利用。项羽是一个线索式的承上启下的人物,前面承接的正是是拥有驱山铎的秦始皇。按照何良昊先生的说法,“《西游补》选择以驱山铎为线索……实际上是要选择秦始皇作为背景”。项羽在接下来出场,其实既是代表历史时间的推移与承续,也是对秦始皇背景的延伸与发展。我们可以对比下二人在《史记》叙事中的形象。他们都是不世出的英雄,都是席卷一时的霸主。而在最终结局上,秦始皇苦心经营一生的秦王朝,在其死后的不到五年内就轰然倒塌了。而曾经辉煌一时的西楚霸王到最后也只落得自刎乌江。二人的形象既有很多的共通点,而在本书中,作者也有意地利用《史记》记载的二人形象的相似之处,来勾起读者的想象,以项羽来承续“秦始皇”与“驱山铎”,来达成背景氛围的设定。

而这样的一个项羽故事,被放置在《西游补》中作为其情节的一个隐文本之后,其故事中曾经辉煌而最终一切成空的主题,很容易就和《西游补》中佛教的空的思想联系起来,不动声色,而能将读者引入到这样的一种思考方式中去。而全书的主题无形之间变得到了照应和深化。

而小说里的情节设定有意深化这种印象。小说中的项羽,已然脱离了楚汉之争的时代,身居古人世界当中,每日陪伴虞美人,早已不复当年之勇,仅有的能做的便是喝酒之后,借着酒劲用扭曲了的镜像来重新讲述自己当年的事迹。听老去的人讲他们当年的故事,这件事本身就永远透着悲凉虚空的格调。而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象征了辉煌往日不过一场梦幻这样的意向。而这种调子配合着来自《史记》文本的悲凉,构成了本书的一个基调。

在《项羽本纪》的最后部分写到垓下之围,展示出来的是被英雄形象所遮没的儿女情长。而从此开始,项羽与虞姬开始被广为传诵,而项羽的形象也被赋予了多情种子的形象。后人往往称颂项羽多情,与“唐玄宗与杨贵妃”“石崇与绿珠”“汉高祖与戚夫人”等并成为古代多情之范例。

虽然小说中也有很多项羽对虞姬千依百顺的描写,但是这些描写并不足以构成项羽情种形象的全部。在这时,读者们回想起《史记》里霸王别姬的章节时,这样的一个情种其渊源被发掘出来。这个情种才具备了真实性与合理性。而越是如此,最后情痴和情愚之间的落差才能更大地显现出来,情空的主旨表达也才能更加深刻。

结语

《西游补》一定程度上更象是个被错置了时代的小说,它无比接近今天所谓的后现代小说的定义。这部小说的很多方面,虽然看起来有些强行代入之感,但是用现代的小说理论来分析次数错综复杂的文字现象,似乎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觉理解这部小说。而对于本文所探讨的主题来说。互文不过是一种手段,而其实质则在于情空主旨的传达。而对互文性手法的运用,也让《西游补》的艺术成就更为引人注目。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

[2] 李前程:《西游补校注》,昆仑出版社,2011年版。

[3] 赵红娟:《明遗民董说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4] 赵红娟:《明清湖州董氏文学世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5] 傅世怡:《初探》,台湾学生书局,1986版

[6] 董说:《董若雨诗文集》,民国十年吴兴刘氏嘉业堂本。

[7] 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8]【法】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 刘复:《作者董若雨传》,《西游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1] 何良昊:《的背景铺垫》,《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12] 周建渝:《从看明代文人的叙事观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第9篇

[关键词]项梁;项羽

项梁(?―前208)在《史记》中是过场人物,司马迁并没有给予他足够的笔墨。但对于项羽,项梁却是重要人物,他培养项羽的成长。项羽之所以在军事上表现出过人的才能,更大程度上是项梁长期、多方面培养的结果。

一、项梁何许人也

首先,他应是军事家。他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儿子,安平侯项承之孙,(1)出身于将军之家。喜欢军事,懂兵法,他在吴中“有大繇役及丧”,“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史记・项羽本纪》),说明他对兵法运用灵活。

其次,他是社会活动家。按照齐鲁文化的嫡长子继承制度,项羽的父亲项超是项燕事业的直接继承者,(2)有机会、有条件跟随项燕亲临军事一线排兵布阵,而项梁就没机会展现出他在军事方面的才能。他的对军事热衷的劲头,只好转化为广泛的社会活动。从《项羽本纪》中可见一斑:“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栎阳,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蕲县,今安徽省宿州市南,他是下相人,今江苏省宿迁市。从这里看出项梁活动的范围很宽、很远,从江苏到陕西再到安徽。曹咎是蕲县的一个监狱官,项梁在这个地方交一个很要好的朋友,说明他多次到这里来。他杀了人,为什么逃往吴中?不排除这里有他的社会交往基础。在吴中,常主办“大繇役及丧”,看出他交往能高也能低,能雅也能俗。交往高的是与会稽太守殷通友善。如果说婚丧嫁娶徭役是俗事,那么当地官员有政治、军事事找他商量就是雅事。从这方面来说,项梁是个人才,有多方面生活能力。

第三,项梁还是政治家,他懂政治。他和项羽对殷通实施了斩首行动后,从殷通内室里走出来,拿的是太守的头和印绶。他懂得此时权力的作用,依靠这柄印绶组建反秦武装。当召平矫陈胜令拜他为张楚王的上柱国将军后,他欣然受命,他懂得拉大旗做虎皮的作用。他是将军世家出身,属于贵族,陈胜是打工仔出身,属于平民。在他的内心未必会把陈胜放在眼里。但此时,灭秦是最大政治,借助于反秦武装联盟力量是实现自己抱负的手段。果真,他利用陈胜上柱国的名义,收编了陈婴部队,兼并了景驹秦嘉部队,达到了壮大自己实力的目的。当范增给他出主意:“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後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後也。”於是项梁从其言,“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史记・项羽本纪》),立以为楚怀王。

第四,项梁应该还是战略家。他隐逸吴中,并不是消极地避祸,而是暗地里培育自己的队伍,等待革命的时候,他很顺利地建立了自己的武装;他在巴结当地官员,实际是为了有一天能顺利接近他们,达到实施斩首行动目的。他在部队发展方向上,确立以彭城为核心,是为了有一天能逐鹿中原。他在调动部队方面,有意识培养项羽的指挥能力,使项羽独立作战,也使项羽与其他武装协同作战。

二、项梁失败性格上的原因

项梁在性格方面不是无懈可击的,他有缺少严谨的一面,粗枝大叶。早年在家乡下相的时候,“有栎阳逮”。吃了官司,他没有接受教训,接着就杀了人,这说明他对自己的行为缺少自控。青壮年血气方刚,率意使性,可以理解,也算不上是什么大的性格缺陷。但作为以灭秦为大业的楚将军后代,小不忍则乱大谋,发生这些小麻烦会影响他整个大的目标实现。假如,他被某个案子给关押起来,他就失去了培养项羽、为项羽成长创造成功的机会。这一点与参加到项梁队伍里的韩信相比不同。韩信流浪淮阴街头的时候,遇到一群小混混,他们看到韩信虽然也是穿着要饭的衣服,但佩着长剑,以示与他们不同,就开始对韩信进行声讨,让韩信从胯下钻过去,面对这种事,韩信没选择打斗、杀人,而是钻过去了。这一细节,决定了后来韩信的成功。关键时刻,理智占了上风。(3)军事上、政治上高手之间过招,失败往往在细节上,细节决定成败。性格上的弱点,容易使指挥者在重大军事行动中缺乏自醒,对局势失去正确判断。

三、项梁失败的政治、军事背景

从高举反秦义旗开始,一路凯歌,太顺的发展道路,使项梁有了骄色,低估了对手的军事能力。

政治阴谋得以顺利实现。会稽太守殷通把项梁当做了可以信赖的朋友,在准备建立自己的地方武装的时候,他首先找到项梁,告诉他,即将组建的地方武装一个“头领”就是兄弟你。项梁说,好啊,谢谢信任!另一个“头领”让我的侄子项羽帮你找来。结果,项羽进屋就把会稽太守杀了,很顺利地窃取了会稽地区领导权。项梁兼并另一支反秦武装景驹秦嘉部队后,秦政府武装章邯部队到达沛县要东剿反政府武装了,第一次与秦军正面作战,应该力求取胜,给反秦武装以胜利信心。但项梁派什么人去与章邯对阵的呢?从景驹秦嘉部投降过来的鸡石、馀樊君。“项梁使别将鸡石、馀樊君与战。馀樊君死。鸡石、馀樊君军败,亡走胡陵。”(《史记・项羽本纪》)表面看来项梁指挥有错误,用人不当。实际不是,他是有意识的试探秦军实力,并借秦军消灭异己将领。

处理问题有理有节。项梁组建部队任人唯贤,接受陈胜上柱国任命,收编陈婴武装,兼并景驹秦嘉部队,采纳范增建议,成立以楚怀王心为旗帜的反秦联盟,一切发展过程操作起来有条不紊。在成立的反秦联盟领导人员名义安排上也很得体。比如,任命陈婴为楚上柱国,因为陈婴对“革命”做了贡献,拱手将二万武装交给了项梁。而接受景驹部队是通过武装兼并方式完成的,所以景驹部队将领享受不到“特殊政策。”英布加盟,封英布为当阳君,给予了英布很高的荣誉与利益,从而诱使英布死心塌地投身项氏集团事业中,成为一支重要力量。

军事上取得一定的胜利。项羽独下襄城(许州襄城县)。全军攻亢父(今山东济宁南)。大破秦军在东阿(今山东东阿)。项羽与刘邦联合作战攻城阳(在今山东鄄城南),屠之。西破秦军濮阳东(今河南濮阳南),秦兵收入濮阳。沛公、项羽乃攻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从濮阳南攻定陶,定陶未下,去,西略地至雍丘(今河南芑县),大破秦军,斩李由。还攻外黄(今河南芑县东北),外黄未下。项梁起东阿,西,至定陶,再破秦军,项羽等又斩李由。一个胜利连着一个胜利。

在政治上、军事上、发展上得心应手这样态势上,他性格粗疏的一面使他失去了对局势做正确判断的能力,有了骄色,就不容易听取不同意见。不能做到听取不同意见,作为军事指挥首长就容易做出错误指挥。

但秦政府武装的超常规打法影响了项梁对局势的正确判断。

秦武装首领是章邯。《史记》对章邯象对待项梁一样都没有进行特别的笔墨,但他与项梁对项羽成长都是重要的人物。这个人,社会背景、家庭背景不祥,在秦政府中任少府职务,《汉书・百官公卿表》说:“少府,秦官,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共(供)养。”属于财税方面的官员。秦二世胡亥应对反秦武装派财税官员而不派军事官员,说明胡亥是非正常君主,做出了非正常思维决策。在对敌作战中也只有非正常思维才能奏效,这就叫做“出人意料”。

章邯临危受命,释放在骊山服役之人,并将他们与咸阳贵族家奴以及家奴子弟组织起来迎战。以狱卒出兵迎战,古代不乏先例。勾践就是运用过这种战法取得过胜利。《左传・定公十四年》记载,携李之战中,面对强大的吴军和身经百战的前辈吴王阖庐,勾践居然能剑走偏锋、匪夷所思地采取迹近极端的招数,在阵前让数百囚徒排成三列当众自刎,并趁着吴军将士目瞪口呆、惊魂未定之际发起进攻,一举而克,凯旋而归。实践证明章邯这个财税干部懂军事,熟悉这些战例,所以,紧急情况下,想出这样的主意。贵族家奴与骊山服役之人属于政府对象,加盟到政府武装队伍里面,属于国家组成人员,身份转变激发了勇气与活力。先是消灭了陈胜的最大武装周文兵团,后克郏城(河南省郏县),克许县(河南省许昌市东),击斩陈胜上柱国(国防部长)蔡赐,大军直捣陈胜张楚国首都陈县(河南省淮阳县)。

章邯在中原西侧节节胜利,项梁在中原东侧步步获得战略上胜利。这两股力量必然要相交,较量胜负。

章邯带着胜势,扑向离咸阳最近的自立为王的魏国,国都临济(今河南封丘县东)一片恐慌。魏王咎与宰相周福(市)于是广散英雄帖,齐国由齐王田儋带队,楚国由项它带队与魏国组成新的联军,章邯军团“夜衔枚”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夜袭,魏、齐、楚联军全线崩溃,齐王田儋、魏宰相周福(周市)阵亡,楚将项它战败逃跑,齐将田荣收拾齐国残兵败将逃跑,魏王咎自焚身亡。

田荣逃到齐国的时候,已经易职了,拥立故齐王的皇族田假为新的齐王,于是,田荣只好逃到东阿(山东省阿城县东北阿城镇)。章邯大军包围东阿。在即将发动进攻的一刻,项梁军团到了,向章邯发动了猛烈攻击。章邯向西撤退到濮阳(河南濮阳市),为防止项梁军团的进攻,章邯开渠防水,将濮阳城置于四周被水环绕中。

历史总是在偶然中改变了发展轨迹。如果说,胡亥是用非正常思维任用的财税官员担任军事头领,那么以下就是采用了正常思维做的决策---偷偷地给躲在濮阳的章邯增了兵。出奇制胜,就在项梁还陶醉在胜利中的时候,补充完兵力的章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偷袭项梁得手,项梁战死。(4)

四、项梁之死对项羽的影响

项梁之死给项羽发展带来了危机。

首先,项羽失去了一位人生发展的导师。从下相教育,周边游历,到吴中历练,在项羽的身上,倾注了项梁所有的心血与才智。失去了导师的项羽该怎样发展?项羽要进行思索。

其次,项羽失去了心理依赖。叔侄相伴二十多年,相互依赖,心理已经有了相当的默契。失去了长者依赖的项羽能独立进行思考吗?有独立发展的心态吗?项羽要做心理上的调整。

再次,项羽要面对复杂政治环境。项梁之死意味着项羽的政治地位与军事地位从项氏主宰格局向非项氏主宰转变。项羽能承受这巨大的落差吗?项羽需要一定的政治智慧来应对复杂政治局面。

但同时项梁之死也为项羽成长发展带来了机遇。“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腹,劳其筋骨。”项梁之死考量项羽的心胸、气度以及政治智慧,促使项羽经受住考验,走向成熟直至走向成功。

注释:

(1)见中华项氏网《楚国名将--项燕》。

(2)见杨永杰、唐成主编《项羽与虞姬》,宿迁市项羽研究会编,认为项燕有三子,长子项超,次子项梁,三子为项襄。

(3)参见《史记・淮阴侯列传》。

(4)参见《史记・秦本纪》与《项羽本纪》。

参考文献:

[1]孙武,孙子兵法[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2

[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第10篇

【关键词】述史方法;表现手法;历史价值取向

《史记》这部两千一百多年前由父子两代人用生命和热血铸成的历史巨著,以其完整的体系、宏大的规模、磅礴的气势和不群的史识成为我国传记文学的典范。其中互见法是它体例中一个精彩而又令人惊叹的述史方法和表现手法。

《史记》首创的主体结构,彼此配合,融为一体,克服了编年体“不能即一人而各见其本末”的缺陷,而“显隐必该,洪纤靡失”,容纳了丰富的历史素材。但一个人的事迹或一个历史事件,总是错综复杂,彼此关联的。以纪传体写人物,将历史人物一个一个分散来写,又会造成事件的重复冗赘,司马迁意识到了这种一事分散而又前后屡出的短处,他运用互见法来弥补,化短为长。其运用之妙,“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以心学性理,犁然有当”。

一、在互见叙事中坚守实录的本真

互见法是司马迁首创的一种与纪传体相适应的述史方法。这种方法是将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一件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分散在数篇之中,参差互见,彼此补充。“互见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详此略彼,叙述史事条理分明,避免重复;证名实,与回护之中不失历史真实;同时它也是塑造传记人物形象的一个好方法;互见法两传存疑,广载轶闻,以备参考。在《留侯世家》中还有这样的话:“语在项羽事中”、“语在淮阴事中”;其他各篇也常常有这样的话。司马迁使用互见法情

(下转第80页)

(上接第79页)

况很复杂,有的注明,有的并没有注明,它不只是消极地避免叙述的重复,而且是积极地运用资料,为突出人物的特征服务。当然身处汉朝的司马迁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为了避讳。但处于汉代新兴的封建社会中,专制主义盛行,拿着朝廷俸禄的史官,记载历史事实要做到客观地如实反映,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在皇帝身边的史官,他的历史记载既要遵循封建社会避讳原则,更要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司马迁坚持作为历史学家的原则,发挥创新精神,巧妙运用“互见”叙事方法,在表面上维护了封建统治阶级政治需要和遵循了封建社会避讳原则的基础上,又如实地反映了历史事实、历史人物的真实性,坚守着“实录”的本真。

二、实现历史与文学的统一融合

记载历史事实,必须要涉及到人物,人物则是历史事实的灵魂。《史记》特别注意人物形象的统一性,为了既不伤害这种统一性,又能忠于史实,在一个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的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基本特点,而其他一些不宜在本传写的材料则安排到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这就是苏洵所说的“本传晦之,而他传发之”的方法。因此,《史记》中的人物,既是历史文学的人物,又是历史生活的真实人物,是历史真实性与文学真实性相结合的统一体。这种效果的取得,是司马迁运用“互见法“的结果。在这里,“互见法”是实现历史真实与文学真实相统一、历史的科学性与文学的艺术性相融合的重要手法。

《史记》中对项羽形象的叙写和塑造,是通过《项羽本纪》、《高祖本纪》、《陈丞相世家》、《黥布列传》和《淮阴侯列传》等篇中的叙事及其互见进行刻写和塑造。《项羽本记》完美地塑造了项羽的英雄形象。该篇通过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三个典型事件,描写了项羽由兴起到失败的全过程,塑造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盖世英雄形象,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奠定了灭秦的盖世功勋。这是项羽一生中最得意之战,也是司马迁刻画项羽形象最精彩之处。战前项羽勇冠三军,士卒感奋,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大败秦军;战后项羽召见诸侯,声威显赫,被拥为上将军。这些都是加以铺垫和夸张,集中刻画项羽之勇和善战。鸿门宴拉开了楚汉相争的序幕,酒宴上的斗争扣人心弦,刘帮谦恭奉承,项羽骄横自大,形成鲜明对比。司马迁把楚汉君臣聚在一起进行了夸张的描绘,塑造了人物群像来衬托项羽。在战场上项羽是叱咤风云的统帅,在政治上,项羽则是一个短视的侏儒。他骄傲自大、头脑简单、厚重木讷、重个人感情、轻信奉承。狡诈的刘邦利用项羽个性中的这些特点,从而掌握了斗争的主动权。

项羽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物,他有许多缺点,也打过败仗,甚至在个性中有着凶残的一面,他杀人以千万数,失去了民众,所以他终于是一个失败者。但项羽的这些短处,在本传中只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或略而不载,却在《高祖本纪》、《陈丞相世家》、《淮阴侯列传》等篇中补叙出来。例如在《淮阴侯列传》中,描绘了项羽个性中的种种弱点,如他不能任属贤将的匹夫之勇,他的妇人之仁而不能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受封,他的残忍引起百姓的怨恨等等。

同样如此,《史记》中作者对魏公子信陵君的叙写,也是通过《魏公子列传》和《范睢蔡泽列传》等篇的“互见”,既突出作为文学人物形象的完整刻写,又留下作为历史生活人物的真实的信陵君。在《魏公子列传》篇中,司马迁以感情极其激动的笔触,热烈称赞了魏公子信陵君礼贤下士的真诚态度和急人之难、为国分忧的高尚品质,塑造了一个既具智勇,又善顾全大局,敢于反抗暴秦侵犯,维护东方诸侯权益的爱国主义贵族公子的优秀形象,使人爱戴,为人传诵。而在《范睢蔡泽列传》篇中,司马迁又记载了魏公子信陵君因畏秦而不纳魏齐的虚饰情态,暴露了当时在强秦统治之下弱势诸侯国人们的畏秦心理。两传中关于魏公子的叙写形成了互见,既使魏公子信陵君这一人物更加真实、可信,突现出述史的“实录”原则,又使魏公子信陵君这一文学人物形象更加全面、完整,给人一种历史完整性的感觉。

三、在点滴互见中展示历史价值取向

在《高祖本纪》中无一字不颂圣,然而汉高祖不如人意处呢?在《高祖本纪》中,司马迁对刘邦取得成功的一切优胜措施、以及作为大政治家的过人之处都一一作了生动描绘,说明了他的成功绝非偶然。而对于刘邦的痞子气、无赖气,表面豁达内心忌刻,残杀功臣,诛除异己,也作了充分的暴露。可是如何去书写,如何表达自己的历史价值取向,对于一位封建王朝的一位小小史官,在面对九五至尊、不可一世的一国之君时,这绝对是一件及具挑战的任务。

作者司马迁将相关文字全部打散写入他人列传里。读者想全盘了解汉高祖,须读完整本史记,将相关的纪载记整理后,方始得窥刘邦全貌。《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带有神异色彩的发迹史,以及他的雄才大略、知人善任,对他的许多弱点则没有充分展示。而在其他人的传记中,却使人看到刘邦形象的另外一些侧面。《项羽本纪》通过范增之口道出刘邦的贪财好色,《萧相国世家》《留侯列传》表现他猜忌功臣,《樊郦滕灌列传》还披露了这样一件事实,楚汉相争时,刘邦战败逃跑,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几次把亲生儿女推到车下,后来的惠帝、鲁元公主有赖于夏侯婴的保护才幸免于难。在这些点滴的“互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本人的历史价值取向。

四、对后世文学作品及研究影响深远

《史记》中人物形象刻画的艺术,不仅前无古人,而且成为后世史书、散文、小说、戏剧塑造人物的典范。其中互见法在以后的文学名著中也屡见不鲜,可见其影响深远。

作家施耐庵在《水浒传》人物塑造中同样也有使用“互见法”的范例。在李逵这个人物性格的塑造中,作者通过大量的章节勾勒出一位嫉恶如仇、勇敢无畏、憨厚可爱、对受苦人民怀有深厚情感农民反抗者形象。但在三打祝家庄这一回中,由于宋江实行分化政策,使邑家庄保持中立,但李逵不管,杀了邑太公老小,破坏了义军的策略。这一回中表象了他的鲁莽、不讲策略、狭隘报复思想。不过这些缺陷和他所具有的优秀品质相比毕竟次要,这种“互见法”使李逵的形象更加丰满逼真、亲切形象。

在红楼梦第五回曹雪芹写林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对照薛宝钗“品格端方,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故宝钗“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林黛玉如何不得下人心呢?要到第十六回中才一语带过,稍不留心还看不出来:黛玉回贾府后“忙着打扫卧室”。试问:贾府上下多少仆庸,林黛玉外出不在期间,竟无人打扫卧室;且“贾琏与黛玉回来,先遣人来报信,明日就可到家”,总管得知林黛玉次日将返,亦不遣人先行打扫。要等黛玉回贾府后,亲自“忙着打扫卧室”,难道不是下人的消极抵抗,上下一气地要黛玉好看?下人为何要如此对待林黛玉?不得下人心也!此种前后互见的写法在书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第11篇

摘 要: 本文以《史记》选修内容为例,提出了教学创新的四种途径:引用经典诗句,解读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事件,发散学生思维;对比历史人物,撰写短小文章;探究悲剧成因,发表自己见解。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热情和参与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 《史记》选修 教学创新 四种途径

《史记》选修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它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热情和参与,提出以下四条教学创新的路径。

一、引用经典诗句,解读历史人物

如在教授《项羽本纪》时,我引用了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杜牧的“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以及王安石的“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代表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项羽应重振雄风报仇雪耻,鹿死谁手还未可知,深重的惋惜和哀叹溢于言表。第二种观点认为项羽已失去人心,无力回天,败局难以挽回。历史总是给人无限的感叹与沉思,项羽无疑是历史长河中一颗耀眼的明星。学生对于历史人物有了更加全面、更加立体的解读,也提升了自身的文学修养。

二、评价历史事件,发散学生思维

如在学习《刺客列传》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评价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积极思考,发言踊跃。我选取其中几种观点:(1)荆轲不畏强暴,做了当时许多人想做的事情,至死仍临危不惧、大义凛然,成为后代勇者的楷模。(2)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秦国统一天下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荆轲刺秦王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一定程度加速了燕国的灭亡。(3)荆轲身上体现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气概,侠肝义胆,令人敬佩。我感触颇深,学生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拓展了思维的广度。每种观点皆能言之有理,课堂气氛活跃,不同的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学生的才华得以充分展示,思维得以拓展。

三、对比历史人物,撰写短小文章

在教学中,我把《高祖本纪》、《项羽本纪》两篇放在一起学习,学完以后,布置了这样一个题目:刘邦与项羽谁更接近你心目中的英雄?为什么?用小文章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字数不限。我给了学生10分钟时间。我后来读了其中一名同学的文章:“项羽更接近我心目中的英雄。项羽是名将之后,霸气十足。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大破秦军主力;在鸿门宴上他未杀刘邦,认为这样做不义,会被天下诸侯耻笑;为救心爱的美人虞姬,他身陷险境,奋力杀出重围;霸王别姬显示了英雄柔情的一面,让人肝肠寸断;东城一战仍未减英雄本色,让将士更加信服;兵败乌江他本可渡江卷土重来,但他把尊严看得高于一切,为了天下的苍生不再受战乱之苦,他选择了自刎乌江。从这个角度看,项羽的死为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然历史或许会改写。项羽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骁勇善战、重情重义。他坦荡地走完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诛灭暴秦的功绩永垂青史,谁也无法磨灭。”读完以后,班级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显著增强。正是因为他们在用心解读历史,与历史人物同喜同悲,才能写出这么优秀的文章,引发全体同学的共鸣。在《史记》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实际,恰当地运用这种形式,在课堂上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12篇

细读《鸿门宴》,查阅相关资料,再观项羽的种种表现,笔者以为鸿门宴上项羽之所以放走刘邦,是因为他本不存杀刘之心,也无需当时杀刘,更不忍下手杀刘。放走刘邦,不是因为骄傲自大、缺少谋虑,相反这正是他率真而爽朗、冷静而有谋虑,仗义而不失英雄本色的表现。为什么这么说呢?

可从以下几点分析:

一、放走刘邦。是项羽美好意愿的外在显现。

连年的征战,终于了秦朝,项羽并不贪心,他不想独吞胜利果实,他只想尽快安定天下,大家分享胜利成果。这从鸿门宴后项羽的种种表现可以看出。《项羽本纪》记载项羽进入咸阳后不久“心怀思欲东归”,“乃分天下,立诸将为王,而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假如项羽当时听从了范增的建议,在鸿门宴上趁机刺杀刘邦,那么刘邦是除掉了,结果又会怎样呢?刘邦手下10万大军岂能坐视不理,各路诸侯又岂会善罢甘休?他们会以项羽失去仁义,联合反攻,天下将再次陷入大乱,那么项羽也就真成了“亡秦之续耳”。而在连年的征伐中究竟鹿死谁手,谁能夺得天下,皆未可知。这些作为一军主帅,不可能不考虑。项羽的理想是尽快安定天下,杀了刘邦所引起的新一轮征伐,显然不是他想要的。他没有刘邦那样的野心,他无意坐天下、当皇帝。他天真地认为大家一起打下了江山,理所应当各得其所、各享其福。因此鸿门宴上刘邦既已登门致歉,主动放弃关中,项羽自然愿意言和。所以项羽放走刘邦并非骄傲自大、优柔寡断,而是其美好愿望的外在显现。

二、放走刘邦,是项羽自信智慧的集中体现。

《鸿门宴》中记载:“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在这样一种军事力量的对比下,项羽想杀刘邦,不妨正大光明,带兵杀过去,稳操胜券。何须借助鸿门宴,杀掉前来负荆请罪的刘邦而留下骂名?《项羽本纪》中记载钜鹿之战大胜之后,“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在这样的威势下,项羽放走刘邦,是有足够的自信的。

鸿门宴前,项羽本来盛怒之下想要击破沛公军,但刘邦拱手让出胜利果实,项羽不费一兵一卒得到了关中,所以双方不计前嫌,抛弃“小人之言”带来的隔阂。这里项羽利用沛公左司马曹无伤巧妙地转移了矛盾,让自己处在坦然的境地,避免陷于不仁不义,这样的项羽难道不够智慧吗?至于曹无伤本是利令智昏、想讨好巴结的小人,项羽这样气度恢弘、光明磊落之人本也不喜欢这类谄媚奉承的小人,自然也不会在意区区一个曹无伤的生死。所以说项羽在鸿门宴上及时调整战略放走刘邦是自信、智慧的表现,绝不是刚愎自用、骄傲自大。

三、放走刘邦,是项羽仁义爽朗的性格使然。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勇猛过人,却也不乏真性情。他眷念旧情,重义好礼。韩信曾谓刘邦:“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陈平亦言:“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项羽灭秦后分封天下,仍不忘多年前有恩于叔叔项梁的司马欣,立为塞王。项羽身上还有个鲜明的特点就是“重义”。对于樊哙的闯人,项羽几近麻木的表现向来是人们疑惑的地方,其实理由很简单,项羽本无意怪罪刘邦,对于樊哙的闯入,他完全是带着一种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对方,赐酒、赐肉、赐座,这分明是英雄相见,惺惺相惜的表现。而这也正表现了项羽爽朗而重义的英雄本色。

刘、项原本一家,他们都效力楚国,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共同反秦。因为他们有共同的敌人――秦王朝,有共同的利益――灭秦而享有天下。刘、项曾经并肩作战、相互策应。但是,秦王朝的灭亡是刘、项两大集团的历史拐点,因为此时刘、项两大集团的共同利益消失了,共同目标消失了。剩下来的只有一条:利害之争。但项羽重情重义、顾念旧情,如果鸿门一宴,立刻反目成仇,你死我活,以他的性格自然无法做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原本是盛怒之言,冷静下来,又经项伯劝解,项羽已动恻隐之心。况且刘邦亲自登门道歉,也给足了项羽面子,项羽又怎会弃仁义不顾,而大开杀戒呢?这一点作为项羽叔叔的项伯显然十分清楚,所以才会帮刘邦出计。因此放走刘邦,是项羽仁义爽朗的表现,并非目光短浅、缺少谋虑。

项羽本是光明磊落、忠肝义胆之人,鸿门宴上借机除掉刘邦的小人之事,肯定做不出来。他若真要杀掉刘邦,理想中的情景应该是明枪实剑、公开对决。正如他在广武与刘邦对峙时所说:“天下汹汹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鸿门宴上言语不多、似乎“呆气”的项羽正表现出成竹在胸、仁义豁达的英雄气概。如果我们理解了项羽本不想杀刘的主观愿望,也就能理解鸿门宴上似乎“奇怪”的种种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