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程改造方案

工程改造方案

时间:2023-05-30 10:46:40

工程改造方案

工程改造方案范文1

一、组织机构

为了确保县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顺利实施,成立县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领导协调小组。

成员由县发改委、审计局、财政局、工信委、公安局、建设局、城乡规划局、城管局、林业局、交通运输的主要负责人和各乡镇长组成。

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领导协调小组全面负责年农网升级改造工程的实施,协调年农网改造升级的电网规划、用地、施工秩序等工作。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项目建设法人,具体实施年农网改造升级建设工程。

二、工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根据上级要求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建设规模,确保圆满完成改造升级任务。

(二)工程建设规模: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项目计划总投资1800万元。具体项目如下:

1、双明供电所台区及0.4KV线路户表工程(新建改造台区4个、四线5.46KM、二线10.85KM、户表705户),计划投资127.571万元。

2、冰溪供电所台区及0.4KV线路户表工程(新建改造台区49个、四线70.171KM、二线31.585KM、户表6852户),计划投资1392.5179万元。

3、新建35KV群力变通信工程,计划投资116.964万元。

4、新建35KV紫湖变通信工程,计划投资15.865万元。

5、新建35KV樟村变通信工程,计划投资55.2348万元。

6、新建10KV新佃双回线路LGJ-240/30长度6.48KM及台区配套工程,计划投资91.85万元。

三、工作要求

(一)做好农网改造升级规划与农网“十二五”规划,农网改造升级实施规划与总体规划,农网改造升级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基础设施规划、产业布局发展规划衔接,使农网改造升级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二)统筹安排好变电站建设用地和输电线路走廊,对急需但未能在规划建设用地区域内选址的个别项目,要及时对规划进行调整;对已纳入电网建设用地规划的,对相关土地予以严格保护,不得随意改变其使用性质。

(三)增强乡镇建设与农网建设的协调性。乡镇建设要为农网建设留足空间,合理安排变电设施用地、输电线路走廊,充分体现经济实用原则。

工程改造方案范文2

一、总体要求

全县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验收的总体要求是: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848户危房改造任务,D级危房拆除、农户搬迁入住、水电路基本到位。具体做法是:核查档案资料,清点建房(维修房屋)数量,检查五项内容。在年12月29日以前完成验收工作,做好迎接省级验收的准备工作。

二、验收内容

按照总体要求,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验收分资料检查、现场检查两个部分,具体内容有:

(一)资料检查:

1、查验并收取各乡(镇)危改办机构成立的相关资料。

①各乡(镇)成立本乡(镇)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情况,并专门进行发文,有公文材料;

②各乡(镇)有专门危改小组的成员名单,并配备了危改专职工作人员(在公文材料中有体现);

2、查验危房改造农户档案资料:

①是否填写《县二OO九年度农村危房改造户花名册》。要求:有乡镇公章,填表人、负责人签名;

②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是否公示。公示内容要求:1、房主姓名、家庭人口、家庭收入情况、家庭住房情况、危房危险程度,乡(镇)主要领导电话和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监督电话,公示期为一周;2、公示相片清晰度要达到能看清监督电话并在8月20日前已张榜公示;

③是否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三年规划”鉴定材料。要求:每户的鉴定报告书、危房情况统计表、危房情况汇总表三份材料齐全;

④是否提交整体验收申请书。要求:填写数据真实,有据可查;

⑤所有危房改造补助对象的档案是否做到一户一档。存档资料是否齐全,要求:一式三份,资料规范、三张相片齐全、印章和签字等情况俱全,证明材料与收入情况相符,时间相符,面积符合规定,无明显错误;每户现场验收时,填写《省农村危房改造建房(维修)户验收表》(见附件),要求:验收人员现场签字,乡镇出具验收意见及加盖公章;

⑥集中建房点是否办妥用地手续。如手续正在办理中,须提供相关文件材料复印件;

⑦所有危房改造补助对象的档案信息是否录入互联网。要求:录入完整,特别是三张相片要齐全,且无明显错误,面积符合规定。

(二)实地核实、查看补助对象建房情况:

1、清点建房数量:

清点建房数量是这次验收的主要工作。根据各乡(镇)提供的《农村危房改造户花名册》,逐户清点建房(维修)房屋数量,核查建房竣工(房屋封顶,门窗安装完成)和维修房屋竣工的总数与农村危房改造计划数是否一致;核查有无以旧代新,以非农村危房改造建设(维修)的房屋抵农村危房改造建设(维修)房屋的情况。

2、核实维修对象:

随机抽查10%的农村危房改造维修户,对照花名册、户口或身份证,询问住户,核定是否属于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

3、检查五项内容

(1)现场验收:

在清点房屋数量的同时,对每户建房户根据《县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竣工验收标准》要求进行现场验收,填写《省农村危房改造建房(维修)户验收表》(见附件),并安装“政府资助援建”标识牌。要求:验收人员现场签字,乡镇出具验收意见及加盖公章;标识牌应在补助对象住房的显著位置进行悬挂,做到每户必挂。

(2)规划执行情况:

①新建房屋选扯科学,是否遵循村庄规划要求;

②是否做到“四避开”,即:一避,就是避开山体滑坡、泥石流、土质松软地段;二避开水道、风道;三避开高坡、高地、高台上建房;四避开高压电线,地震断裂带;

③集中建房点是否按规划进行建设,是否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土地确权资料;

④新建住房面积是否符合规定。

(3)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①水到家,解决建房户生活饮水用水;

②电入户,装配规范,无乱搭乱接现象;

③道路平整,排水顺畅;

④检查附属用房,即猪牛栏、禽舍与住房是否分离。

(4)工程质量情况。

现场入户查验:检查农户新建住房是否符合国家建设部门颁布的质量标准,是否存在基础下沉、墙体裂缝、屋面漏水等质量情况。

(5)拆旧还基情况。

现场查验旧房拆除情况:查验D级危房是否全部拆除;异地建房户的旧房宅基地是否交回;集中建房点是否办妥用地手续(如手续正在办理中,须提供相关文件材料复印件)。

三、验收办法

验收按《县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验收评分表》,对各乡(镇)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进行打分。评价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两类。按百分制计,得分在90分(不含90分)以上的为合格,得分在90分以下的为不合格。《县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验收评分表》中档案资料情况占30分;建房数量完成情况占20分;检查其他五项完成情况(补助对象、规划执行、水电路、建房质量、拆旧还基)占50分。

对验收不合格的乡镇,要限期整改,并进行补验;验收合格的,原则上不进行补验。

四、方法步骤

(一)验收由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原则上成员单位挂点哪个乡(镇),就负责哪个乡(镇)的验收工作。具体任务安排见附件。各验收检查组组长由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分管领导担任。

(二)验收组到达各乡(镇)后,先听取各乡(镇)关于本乡(镇)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完成情况的汇报,后查阅文件、档案资料、有关表格等,并深入村、组逐户清点建房(维修房屋)情况,对建房(维修)农房进行验收。

(三)各组完成验收工作后,由负责该乡(镇)验收检查的单位将有关材料(含汇报材料、档案资料及相关资料、评分表等)汇总,报送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时间安排

全县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验收安排在年12月24日开始至12月29日结束。具体安排为:

(一)各乡(镇)按照本实施方案的要求于12月23日以前完成验收资料、档案资料准备和自查自验工作,并于12月23日以前将本乡(镇)的《二OO九年度农村危房改造户花名册》等材料报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年12月24日开始,各验收组人员将分赴各乡(镇)进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验收。具体验收时间由组长单位与受检乡(镇)商定,但必须在12月29日以前结束验收工作。

(三)各成员单位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验收情况报告,于年12月30日前报送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工作要求

此次县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验收,是对全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一个总检验,具有政策性强、任务重大等特点,各乡(镇)和各参加验收的单位及人员,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重视此项事关党和政府形象、事关困难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工作,受检和验收的单位务必相互配合、协调,本着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细致、严格地做好验收的各项工作。

(一)对受检乡(镇)的要求

1、各乡(镇)要对照验收的内容先进行自查和总结,并完整、真实地提供本乡(镇)的验收档案资料和工作总结;

2、为验收工作组配备相应的能到达各农村危房改造现场的交通工具;

3、严格按照县验收方案要求及县绩效考核标准进行考评,数据要求准确无误,不得弄虚作假,若出现数据失真,将按照误差率翻倍的原则扣除该乡(镇)工作考核分,并在全县通报批评;

4、对在验收工作中弄虚作假、违法违纪的,将视情况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对验收工作人员的要求

1、各成员单位和乡(镇)要选派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同志参加验收工作;

2、要充分认识验收工作的重要性,不怕艰苦,不厌其烦,实事求是地进行验收检查;

3、验收实行验收组组长和组员共同签字负责制,对核点的建房(维修)数量、拆旧还基和其他验收事实负责;

4、要廉洁自律,不得接受超标准接待和任何礼品,做到严格公正,严格按照县验收方案要求和县绩效考核标准进行考评。对因、马虎了事或不实事求是而造成情况不实的,将视情况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在全县通报批评。

5、往返各乡(镇)的交通工具由各成员单位自行安排。

工程改造方案范文3

一、翻板坝改造工程

1.改造原因

碑沱水电站于2010年6月通过蓄水验收,并开始投入正常运行。2010年7月东河发生大洪水,最大洪峰流量Q=12,260m3/s,超过百年一遇(百年一遇Q=11,700m3/s)。洪水过后翻板闸门损坏严重,导致电站无法正常发电,直到2011年初才修复完毕再次投入正常运行,期间造成发电损失,以及额外的修复费用。2011年7月东河再次发生大洪水,最大洪峰流量Q=9,160m3/s,将近三十年一遇(三十年一遇Q=9,368m3/s),翻板闸门再次遭受严重损坏,期间造成发电损失。翻板闸门损坏后对设计、施工和运行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其损坏原因主要如下:

(1)该电站所处的河流属于山区河流,洪水存在陡涨陡落,流量大、流速高,泄洪时根据翻板门的工作原理板门翻起后的上部和下部均过流;水流在门板下部通过时形成真空产生脉动,在脉动作用及水流冲击下使固定门的支腿不停的拍打撞击支墩;水位越高,则作用于门板上的荷载越大;流速越大,产生的脉动频率越高;因此在高水位、大流量、高流速作用下,由于支腿不停的拍打撞击支墩使翻板门损坏。

(2)由于山区河流漂浮物较多,流漂浮物过坝时,容易卡住连杆,破坏液压油缸油管,使翻板门不能正常工作而导致翻板门损坏。基于上述这种情况,为确保水库安全运行,发挥工程应有的效益,对翻板坝工程进行技术改造是十分必要的。

2.改造方案

现状碑沱水电站枢纽工程采用翻板坝雍水,河床式厂房引水发电。从左到右依次布置河床式发电厂房、过船闸(冲砂闸)和翻板坝等建筑物,枢纽总长229.22m。要求仅对翻板坝段进行技术改造,对发电厂房和过船闸(冲砂闸)不做改动,改造后枢纽总长仍为229.22m。初定以原有翻板坝溢流坝体为基础,在顶部设计闸室结构,将翻板坝改造成闸坝形式。相对于翻板坝,闸坝具有:技术成熟、应用广泛、操作灵活等优点。针对工程实际情况,按照闸坝过流孔数8孔和16孔两种设计改造方案进行比选,经多方比较后,从设计和施工的角度来看过流孔数设计为16孔比8孔要相对合理,且工程总投资也较少,故采用过流孔数为16孔的闸坝改造方案。方案具体设计如下:凿除原翻板坝支墩,堰体保持原状,改造后坝段总长度仍为162.20m。改造后闸坝主要由溢流坝体、闸墩、启闭排架及平板闸门组成。闸坝孔数16孔,设16扇工作闸门(其中8m孔口14扇,9m孔口2扇)。平时工作闸门下闸蓄水,水库水位维持在正常蓄水位383.00m运行,入库流量通过水轮机(发电)下泄。当水库水位逼近383.30m时,泄洪闸坝工作闸门开始开闸泄洪,当水库水位仍持续上升逼近383.50m时,泄洪闸坝工作闸门全部提起泄洪。翻板坝改造总平面图如图一所示,其中一~五联,即1~10#、13~16#闸孔净宽8m,11~12#闸孔净宽9m,总泄流宽度为130m。根据闸孔的宽度不同,闸墩间距分8m和9m两种,闸墩分边墩和中墩,其中边墩宽度为1.2m,中墩宽度为1.6m,闸墩的顶高程为386.00m,顺水流方向长度为10.00m。闸墩头部均采用流线型,尾部均采用半圆形或1/4圆形,底部基础溢流面砼需凿除至基础钢筋网,并设锚筋加固。工作闸门门槽深度均为0.45m,宽度均为0.8m。启闭排架由排架柱和纵横连系梁组成,启闭平台高程为399.50m,宽6.0m。排架柱断面尺寸为0.8×1.5m,横向连系梁尺寸为0.6×1.2m(宽×高),纵向连系梁尺寸为0.6×1.0m(宽×高),启闭平台和检修平台楼板的厚度均为0.2m。工作闸门为露顶式平面定轮钢闸门,根据闸墩的间距,闸门尺寸也分两种,分别为8.0×5m和9.0×5m。闸门为双主梁结构,主梁截面为焊接工字型组合梁,闸门边梁采用双腹式箱型梁结构;工作闸门的操作方式为动水启闭,可根据不同的入库洪峰流量选择不同开度的开启。调度运行方式为:当水库水位逼近383.30m时,开启八扇闸门(间隔开启),然后根据水库水位的变化,灵活调度。此时水库仍然维持在正常蓄水位附近运行发电,允许部分消落;开启八扇闸门泄洪后,当库水位仍持续上升逼近383.50m时,再开启剩余八扇闸门及冲砂闸,此时电站停机。改造后的闸坝工作闸门启闭机采用QP-2×160固定卷扬机,功率为11KW/台,共16台。启闭设备的供电电源引自电站厂用电屏,通过埋设动力电缆从电站厂房内部引至闸坝启闭机总动力箱,再由总动力箱通过电缆分别引至各个启闭机控制箱中,再引至启闭机电动机。

二、结语

本次碑沱水电站翻板坝技术改造工程总工期为4个月,在枯水期施工,工程于2012年1月初开工,至4月底完成闸门安装并调试完毕,5月底完工验收并投入运行。翻板坝经改造成闸坝后,有效避免了原先河道漂流物冲击阻挡翻板坝造成损坏的问题,且操作灵活,维护方便,自投入运行以来情况良好,提高了水电站的综合效益。

作者:杨逢春 冯济缘 单位:台州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工程改造方案范文4

兴田镇作为福建省21个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小城镇之一,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切实打好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确保今年底前见成效,有看得见的新地标、新面貌,尽快打造一个整洁优美、宜居宜业的美丽镇区,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选择我镇一条街、一条道、两个公园为重点区域,实施小城镇镇区“112”环境景观综合整治改造工程,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请遵照执行:

工作目标

以近期建设成为闽北“旅游名镇、文化重镇、宜居小镇”,远期建设成为武夷新区中心片区的特色旅游组团为目标,开展镇区环境景观综合整治改造,提高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水平,逐步完善旧镇区基本功能,改善镇区道路,完善交通设施,根据城镇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园绿地、文化休闲等配套,做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服务群众,从而塑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小城镇整体风貌,提升城镇品位,营造良好的宜业宜居环境。今年底前完成兴田主街、303线兴田段、镇人民体育公园和南大门公园的环境景观综合整治改造,有看得见的新地标、新面貌。

工作范围

今年内的镇区环境景观综合整治改造重点区域为一条街、一条道、两个公园,即兴田主街(湖山路,自中学门口到邮电所门口,含永佳超市一条街)、303线兴田段(自南大门到三合一路口)、镇人民体育公园和南大门公园。

工作内容

以兴田主街、303线兴田段、镇人民体育公园和南大门公园为重点区域,开展镇区环境景观综合整治改造,提高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水平。整治镇容镇貌,重点对主要街道、内河环境景观整治改造,清理广告牌,规范店名牌,对一些影响景观的沿街建筑,进行立面改造、“平改坡”,主要街道电线要逐步下地,改造完善路面及人行道铺装,做到整洁、明快。大力开展绿化工作,主次干道绿化要整齐、有层次,要拆违建绿、拆围透绿,充分利用小城镇的自然山水条件,抓好河岸、山坡等“绿线”重点部位的绿化建设,依山就势或利用水体造园造景,大幅度提高绿化指标。

实施步骤

从八月份启动至十二月底止,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启动实施阶段(八月上旬)

邀请规划设计专家编制镇区环境景观综合整治改造规划设计方案,同时召开动员大会,组织人员对重点整治区域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通过电视、网络、《兴田新农村简讯》等媒体进行重点宣传,通过LED显示屏、宣传栏、横幅标语等进行广泛宣传,编发《百姓知道》、《倡议书》宣传单等入户宣传,使该项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努力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尤其是重点整治区域内居民的积极参与。

(二)集中整治阶段(八月中旬——十月)

以实现镇区环境景观“净化、绿化、美化、亮化”为目标,以治脏、治乱、治差为重点,以开展卫生死角清理行动、环卫设施完善行动、违法建设拆除行动、居民素质提升行动、街景改造行动等为抓手,按照目标要求加大整治力度,积极开展集中整治,与相关责任单位或责任人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组织人员进行巡查劝导,对违章行为及时纠正并责令限期整改,拒不执行者实行并进行处罚。同时根据规划设计方案,进行沿街建筑立面改造、“平改坡”、主街电线下地、路面及人行道铺装、绿化美化亮化等环境景观综合整治改造。

(三)巩固提高阶段(十一月——十二月)

全面广泛深入地营造环境整洁、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绿化覆盖率高、无违章搭盖、管理有序、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切实提高村民文明素质和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根据规划设计方案,对重点整治改造区域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立面景观、特色风貌等予以再进一步的完善、改造与提升,确保年内见成效,有看得见的新地标、新面貌,使环境整治成效明显,镇容镇貌大为改观,小城镇建设整体提升,真正达到群众满意。

实施办法

(一)建立协作联动机制。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兴田镇人民政府作为该项工程实施的责任主体,负责镇区环境景观综合整治改造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制订方案和措施,并组织实施。纪检会、党政办、小城镇建设办公室、建设所、土地所、林业站、派出所、工商所、武夷新区行政综合执法大队、供电所、广电站、卫生院、综治办、司法所、文明办、兴田村、居委会等有关部门单位根据各自的职能职责,参与和指导镇区环境景观综合整治改造工作。建立和完善部门资源共享、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组建专门队伍、集中办公,变协助为联合、变分散为集中、变独立为综合、变随意为固定,建立了城镇管理联合执法机制,开展综合执法活动,实现了由末端治理向前置管理的转变,强化行政执行力,保障执法的严肃性。

(二)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与重点整治区域内的责任单位或责任人进一步签订好《门前三包责任书》,特别是要加强个体工商户倚门设摊、跨门经营、占道经营、乱搭乱建、垃圾乱倒乱扔、污水乱排乱放、广告乱贴乱画等不良行为的整治,有效规范经营秩序,确保门前三包真正落到实处。

工程改造方案范文5

关键词:徐州市 地面水厂 工艺技术改造

一.背景概述

徐州市地面水厂位于市区北郊,建成投产于1992年6月,占地103亩。设计日处理水量约20万m3,目前日处理水量约10万m3。工艺流程如下:

该水厂源水主要来自微山湖的湖西航道和江水北调时期的大运河。正常情况下水厂能够取到接近Ⅲ类水源水质的源水,出厂水符合国家规定的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由于地面水源直接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该水厂水源水质污染问题一直困扰着水厂的正常生产。从1994年到现在,几乎每年都要出现因水源污染而造成的短期停产事故,给徐州市的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的正常供应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对污染源水中的一些污染物,常规工艺不仅无力去除,而且由于它们的存在,使常规工艺本身的除浊、消毒目标也显得力不从心。受目前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对这些污染源水加以处理时,水厂所能采用的相应的措施,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折点加氯和增加混凝剂投加量。折点加氯不但增加了水厂药剂费用,增加了出厂水对管道腐蚀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造成了严重的氯化有机物问题,给饮用水安全带来了很大威胁。改变源水水质低劣之现状,最根本的措施是治理废水,控制污染。但限于目前的经济实力,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治理好污水,控制水源污染。而寻求好的水源,迁建取水口,整个徐州境内也难以找到一块理想的水源地。退而求其次,在净水厂中对所取用的污染源水采取新型的处理措施,以缓解水源污染对给水工程造成的危害,从而保证出厂水质符合国家卫生要求,就成为特定历史条件下一种不得不面临的选择。

二.水源水质

总结地面水厂水源水质污染特点:一是突发性水源污染频率高,造纸废水污染占主要地位;二是取水口距船闸较近,造成取水口附近经常有大量船只滞留,影响水质;三是夏季微山湖水草腐败,有机腐殖质等含量较高。根据地面水厂的运行记录及水质检测数据表明:地面水厂水源遭受的是综合性污染,既有生活污染,也有工业污染,并且从源水的PH、色度、嗅与味、CODMn等指标来看,认为工业污染中尤以造纸废水污染为重。下表为98??2000年自来水公司对湖西航道取水口的水质检测统计:

项目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平均值 极大值 极小值 平均值 极大植 极小值 平均值 极大值 极小值 色度

(度) 30.4 60 15 26.86 45 13 29 47 15 浊度

(NTU) 29.75 70.9 11.6 38.4 96.0 21.7 34.6 160 7.71 PH 8.07 8.270 7.835 8.06 8.343 7.436 8.08 8.495 7.429 铁

(mg?L) 1.00 2.25 0.45 0.66 2.85 0.29 0.91 3.60 0.35 氨氮

(mg?L) 0.313 2.4 0.12 0.39 2.8 <0.02 0.64 14.1 <0.02 亚硝酸盐 (mg?L) 0.16 0.27 0.007 0.107 0.34 0.005 0.6 7.39 0.004 耗氧量 (mg?L) 8.93 17.06 4.78 5.51 12.87 3.32 5.49 13.66 2.25

以上统计数据表明:地面水厂水源有机耗氧物质及色度偏高,CODMn大于5mg?L以上的天数占总天数的60%以上,色度指标也相对较高,平均在30(Pt-Co)度左右。而水源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平均值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源水氨氮在0.5mg?L以上的占总天数的30%以上,特别是2000年以来,源水氨氮在1.0mg?L以上的占总天数的27%,并且源水的亚硝酸盐平均值达0.6mg?L,最高达7 mg?L以上。

根据历次地面水厂的停产记录,主要是取水水源受到突发性污染的影响,造成有机耗氧物质、色度、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严重超标。而这些突发性的污染因素对地面水厂造成的影响程度和深度是目前地面水厂的技术改造中首先要考虑解决的问题。

三.试验分析

为解决源水水质下降和水质标准不断提高的矛盾,寻找适合当地污染源水水质特点的一整套处理工艺和优化技术,99年自来水公司有关技术人员自行设计出一套400L?h的净水工艺试验模型。该模型包括生物预处理、常规工艺处理和深度处理三部分,今年上半年该装置投入运行,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分析。

通过对各模型工艺流程的常规项目测定分析表明:浊度的去除主要是靠常规处理工艺,但当受有机污染的水源水经常规工艺处理后,水中的CODMn只能去除20%??30%,且由于溶解性有机物的存在,不利于破坏胶体的稳定性而使常规的工艺对原水浊度去除效果也明显下降;对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主要是靠生物作用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但当源水氨氮含量较低时,其去除效果也相应降低;采用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尤为明显。

本试验模型还将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分析来比较生物预处理工艺在不同水温、滤速、滤料、汽水比等条件下的处理效果;并对生物预处理、常规工艺、粉末活性炭及臭氧、活性炭池的不同组合工艺进行经济技术比较,为地面水厂的工艺技术改造方案的优取、设计参数的选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四.改造方案

(一). 方案比选

根据对地面水厂水源水质特点的分析及试验研究的成果,自来水公司今年上半年组织召集了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及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等有关单位专家进行了多次的专题讨论研究,推荐了二种技术改造方案:

方案一:生物预处理+粉末活性炭+常规工艺

根据水厂小试结果表明:生物陶粒滤池对源水的氨氮具有较好的去除率,今年五月份以来,源水氨氮大都在1.0 mg?L以上,经生物预处理后,源水氨氮去除率能在78%以上,而在源水氨氮较低的情况下(<0.2 mg?L时),经生物滤池后氨氮去除率相对较低,一般要小于50%。虽然生物预处理工艺在水质正常情况下,其氨氮、色度、CODMn等去除效果并不十分明显,但对水质的稳定性方面,节省混凝剂、加氯量及全面提高出厂水质方面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粉末活性炭具有吸附速度快,易于在短时间内充分发挥其吸附能力。98年初,地面水厂根据生产需要上了一套较为简易的粉末活性炭投加装置。实践证明:在源水轻度污染情况下采用投加粉炭10??15PPm;污染严重时投加25??30PPm时,其出水效果较为理想,CODMn及色度去除率可增加30%以上。在突发性污染情况下,利用粉末活性炭对突发性污染物如挥发酚、有机物及色度等去除效果好的优点,用此工艺较为方便灵活并可避免一次性投资较大的问题。

方案二:生物预处理+粉末活性炭+常规工艺+生物活性炭滤池工艺

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对源水中难降解有机物氧化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用生物活性炭池中活性炭的极强的吸附能力,对源水中已被分解为小分子的有机物进行吸附。另外活性炭上附着的微生物在充足的供氧条件下,在耗氧状态对吸附的有机物等污染物进行生物降解,并最终达到降解去除污染的目的。

在第一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生物活性炭池,在大多数情况下,即冲击负荷不是特别大的情况下,出厂水质将有更大的保证,其处理水质都能满足《城市供水行业200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中规定的88项水质标准要求。

(二).方案的技术经济初步比较

按照地面水厂目前实际供水量,计划对其改造分两期完成,一期改造工程规模为10万m3/d 。

两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综合比较见下表:

序号

项目

方案一

方案二

1

总投资 (万元)

1400

3300

2

工程费用 (万元)

1150

2800

3

制水成本 (元?m3)

0.04

0.23

4

源水水质

Ⅲ??Ⅳ类

Ⅲ??Ⅳ类

5

出水水质 (88项)

基本保证

保证

6

工程量

较小

7

建设周期

8

与原有水厂管路交叉

基本没有

9

供水可靠性

一般

通过上述比较,两方案的主要优缺点概括如下:

方案一 一次性投资较小,技术性要求相对较低,增加的运行成本较少,但受源水水质冲击负荷及温度影响较大。

方案二 一次性投资较大,技术要求较高,管理较复杂,增加的运行成本较高,水质处理受水温的影响比第一方案小,在不出现特大冲击负荷情况下,出厂水水质可以满足一类水司的水质指标要求。

(三). 初步推荐方案

通过上述分析,方案一和方案二对全面改善地面水厂出厂水质都具有一定的作用。由于徐州地处江苏北部,冬季气温比较低(小于10度的气温在100天左右),生物预处理工艺在冬季难以保证处理效果。因此,增加了深度处理工艺的第二方案具有更强的适应范围,出厂水质更有保证且符合《城市供水行业200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要求。在投资许可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第二方案。

五.初步结论

徐州市在饮水资源方面是一个水质水量保证系数较低的综合型缺水城市。要将目前污染较严重的水源改造成国家Ⅲ类以上水质的水源,涉及面广、耗费巨大、耗时长,而就目前的污染状况想通过常规工艺达到高要求的水质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对现有的地面水厂净水工艺进行技术改造是保证地面水厂正常运行的必由之路。

工程改造方案范文6

【关键词】 调度数据专用网 信息网 交换机 路由器

1 引言

随着各种信息业务的飞速发展,对网络系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超高压变电站网络设备、布线及信息系统规划已经老化,现有的网络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化需求,因此需要组建一套全新的、稳定的、高效的、安全的网络平台。该平台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上海电力调度数据网和上海电力信息网(即MIS网)。

上海电力调度数据网,主要承载:I区的实时数据,即自动化数据,如Tase Ⅱ及自动化104工程等;II区准实时数据,即继电保护故障录波、继电保护子站、电力市场288点、电能量采集(此数据量目前超高压仍接至MIS网)等;还有远期规划传输自动化网络安全信息数据。如图1所示。

上海电力信息网(即MIS网),主要承载生产管理系统(PMS)、企业资源计划(ERP)、电能采集、电能质量、变电站监控系统、变电站站内信息管理系统、各类WEB和邮件等应用。如图2所示。

2 网络现状分析

2.1 调度数据专网拓扑结构

调度数据专用网主要调度各重要信息及应用,如保护管理子站及故障录播仪、自动化数据转发等,这些信息通过汇聚路由器(集控站NE40和受控站AR46-80)接入调度数据专网。随着继电保护和自动化业务的不断扩展,原有的接入方式相对单一,缺少灵活性,并且无法进行扩展,在安全上也存在这一定的隐患(如图3)。

2.2 信息网(MIS网络)拓扑结构

站内各种应用系统(如电能采集、电能质量等)、站内用户端电脑设备以及下联受控站的信息网通过接入集控站信息网,再通过集控站信息网交换机与MSTP或SDH设备相连接入到上海市电力公司信息网络。随着各类应用系统的业务增加,以及站内PMS系统和信息需求量加大等原因,现有的集控站内24换机和受控站内8换机已无法满足业务增长的需求(如图4)。

2.3 站内IP地址使用情况

由于调度数据专用的的IP地址由市调统一分配并在路由器已划分了VPN,故有较为系统的记录和管理。

而信息网由于集控站与下属受控站处于一个C类网段内,各应用系统(如电能采集、电能质量等)与用户电脑终端IP地址往往没有专业的划分,存在IP地址交叉使用情况,且没有系统的规划和管理。

3 网络系统规划

3.1 调度数据专用网规划

3.1.1 集控站

根据规划,集控站站内配置2套24口调度交换机和4套二层交换机,其中调度应用交换机采用FE连接至路由器(NE40),二层继保交换机与调度网交换机VLAN2相连,供接保护管理子站和故障录波仪;二层自动化交换机与调度网交换机的VLAN1相连接,供接自动化系统;二层电能量交换机和二层五防交换机调度网交换机VLAN2相连,分别供接电能量采集系统(本期备用)和接微机五防主站系统(本期备用)。为不同类型的业务配置了相应的二层交换机,以满足各类业务的扩充需求。如图5所示。

3.1.2 受控站

受控站站内配置1套24口调度交换机和3套二层交换机,其中调度应用交换机采用FE连接至路由器(AR46-80),二层继保交换机供接保护管理子站或故障录波仪,二层自动化交换机供接自动化系统,二层电能量接入交换机供接电能量采集系统(本期备用)。如图6所示。

调度网应用交换机端口划分:第1口接VPN1,第7口接VPN2,第13口接VPN3,19-24口保留(如表1)。

3.2 信息网规划

集控站站内信息网配置2套24口信息网应用交换机,2套台信息防火墙。受控站站内信息网仅配置1套24口信息网应用交换机。这样集控站将有48口可供使用,受控站也有24口可供使用。分别如图7和图8所示。

考虑到变电站网络安全隔离、管理需求等因素,将一个大的C类网段按照各应用系统划分成若干子网,使站内信息管理系统所使用电脑的IP地址与各应用系统的IP地址分离,即划分VLAN。划分方式如表2所示。

同时为进一步细化信息网的使用管理,根据规划要求将信息网交换机端口也做进一步细化,不同端口对应不同的VLAN,做到专口专用具体如下。

集控站:信息网1、2号交换机每台的1口(vlan50)上联MSTP光端机;每台的2口(vlan50)做上联备用,每台的3口(vlan40)接电能量采集系统,每台的4口(vlan20)接遥视系统,每台的5口做tag标记下联受控站网络,每台的6-23口(vlan10)作站内信息系统接入。第一台信息网交换机第24口(vlan30)作为电能量质量系统的接入口。详见表3和表4所示。

受控站:信息网交换机的1口(vlan50)上联SDH光端机;2口(vlan50)做上联备用,3口(vlan40)接电能量采集系统,4口(vlan20)接遥视系统,24口(vlan30)接电能量质量系统,5-23口(vlan10)作站内信息系统接。如表5所示。

变电站内各系统的IP地址按照以上方案进行分配,每个设备具体使用的IP地址请注意登记,方便今后的系统运维管理和IP地址的有效使用。登记表如表6。

3.3 整体网络拓朴

220KV集控站网络系统配置情况如图9所示。集站内配置调度应用交换机2台,调度网二层接入交换机4台(自动化应用1台,继电保护应用1台,电能采集应用1台,微机五防应用1台),信息网应用交换机2台,百兆硬件防火墙2台。要求调度应用交换机具有24个10/100Mbps以太网口和4个千兆SFP口,端口支持线速转发,支持SSH,支持端口隔离和IEEE802.1Q VLAN协议;信息应用交换机具有24个10/100Mbps以太2个千兆SFP光口,支持IEEE802.1及IEEE802.3相关标准;支持SNMP管理信息库(MIB)II,SNMP MIB扩展,桥接MIB(RFC1493),支持VLAN。

工程改造方案范文7

关键词:除尘改造;方案设计;节能减排;社会效益

中图分类号:TM6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2-0152-03

Abstract:The existing dust collector equipment based on Shanxi Hequ power generation limited company profiles, precipitator performance are introduced and tested on the performance of filter performance, according to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e necessity of Hequ power plant dust transformation. On this basi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production status of Hequ power plant,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of the reconstruction scheme are worked out, and the technical route and transformation scheme of dust removal are designed. The reform plan meets the national and local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licies and plays a good role in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Considering the initial investment, maintenance convenience, energy saving and operation reliability, because the scheme two investment an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 is higher, this transformation recommendation scheme is the first choice.

Key words:dust removal transformation; scheme design;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social benefits

1 引言

山西鲁能河曲发电有限公司一期2×600MW机组是“十五”期间国家确定的开发大西北“西电东送”北通道的重要电源点之一,是大型跨省区送电项目,是典型的坑口电站。一期工程建设2×600MW亚临界燃煤湿冷凝汽式机组。为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国家与部分地方政府针对火电行业制定了日趋严厉的排放标准,要求采取措施进行污染治理。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的“发改能源[2014]2093号关于印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求“中部地区(黑龙江、吉林、山西、安徽、湖北、湖南、河南、江西等8省)鼓励现役燃煤发电机组实施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达到或接近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的环保改造。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省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的实施意见”中要求,常规燃煤发电机组达到天然气燃气轮机排放标准,氮氧化物50mg/Nm3、二氧化硫35mg/Nm3、烟尘5mg/Nm3。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全省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的通知”中要求,现役单机3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时限为2017年底。根据上述通知精神,山西鲁能河曲发电有限公司一期1号、2号机组烟气污染物排放拟按氮氧化物浓度不大于50mg/m3(标态,干基,6%O2)、排放二氧化硫浓度不大于35mg/m3(标态,干基,6%O2)、排放粉尘浓度不大于5mg/m3(标态,干基,6%O2)控制开展可行性研究。原有脱硝、除尘、脱硫等不能满足要求,需要进行改造。

河曲电厂一期锅炉尾部原先配备由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环保设备总厂生产的静电除尘器,设计除尘效率为99.7%,每台除尘器型式为双室五电场,由于除尘器运行一段时间后效率不能达到设计值等原因,除尘器出口烟尘排放浓度不能达到排放标准,2006年电厂将2号机组除尘器改造为六电场。2012年由龙净环保分别改造为两电三袋和三电三袋除尘器,设计进口含尘浓度36g/m3,除尘器出口设计浓度≤30mg/m3。

(1)设备名称:电袋除尘器;(2)除尘器型式:静电除尘器为干式、卧式、板式,布袋除尘器为外滤式除尘、在线或离线脉冲清灰、在线更换滤袋,并有有效的防止烟气超温、氧化、腐蚀损坏滤袋的手段;(3)布置方式:布袋除尘器采用水平进风、水平出风方式;(4)出口烟尘浓度:≤30mg/Nm3;(5)清灰程序采用定阻(定时)自动控制,除尘器本体运行阻力:第一次性能验收(运行一个月后)不得超过1000Pa;一年验收期不得超过1100Pa;除尘器平均运行阻力不得超过900Pa。(以上数值均指在机组满负荷状态下);(6)滤袋最小间距70mm;(7)除灰方式:采用浓相正压气力输送系统;(8)清灰方式:脉冲清灰;(9)除尘器入口烟气温度:140~160℃;(10)每台机组除尘器入口设计烟气量:3971560m3/h;(11)除尘器入口含尘浓度:36g/Nm3;(12)除尘器出口浓度(标准状态干烟气,6%O2)≤30mg/Nm3;(13)本体漏风率≤2%;(14)过滤风速≤1.1m/min;(15)除尘器运行寿命:30年;(16)滤袋寿命≥4年;(17)电磁脉冲阀寿命:150万次;(18)年平均运行小时数:7800h;(19)安装条件:室外露天布置。

2 除尘器性能现状及改造必要性

2.1 除尘器现状及性能测试情况

河曲电厂一期机组电袋复合除尘器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电区高压运行参数不稳且较低,振打效果差,阳极板、阴极线积灰严重,收尘效率降低;袋区环链反吹系统故障频发,反吹效果变差,差压升高,高于原设计阻力,导致引风机电耗增加,夜间低负荷隔离通道处理缺陷次数增加,因袋出现大面积破袋,很难保证长期稳定运行,运行维护费用升高。

2016年5月神华国能山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对河曲电厂1、2号机组除尘器及烟囱入口进行摸底测试,由测试结果可以看出:1号机组电袋除尘器出口烟尘浓度为40.13mg/m3(标态、干基、6%O2,以下相同),本体阻力为1450Pa,1号机组烟囱入口烟尘浓度为12.66mg/m3;2号机组电袋除尘器出口烟尘浓度为35.42mg/m3,本体阻力为1300Pa。这表明,河曲电厂2台机组电袋除尘器出口烟尘浓度及平均阻力均无法满足最初设计要求,且烟囱入口烟尘排放浓度>5mg/m3,无法满足烟尘超低排放的要求。

2.2 改造必要性

根据国家发改委发改能源[2014]2093号文件及山西省《推进全省燃煤发电机组燃气超低排放的实施意见》,要求2017年前燃煤发电机组实施超低排放改造,达到粉尘排放浓度低于5mg/m3。

目前,河曲厂一期机组烟囱入口烟尘排放浓度无法满足超低排放要求,故对河曲电厂一期1、2号机组进行除尘系统的提效改造是非常必要的。

3 方案设计边界条件

本次除尘器改造相关边界条件按原设计值,如表1所示。

4 烟尘超低排放改造技术路线

根据目前河曲电厂一期机组除尘器现状,可供选择的烟尘超低排放改造方案有:a)电袋复合除尘器提效+脱硫系统高效协同除尘;b)电袋除尘器检修+脱硫系统+新增湿式电除尘器。

4.1 电袋复合除尘器提效+脱硫系统高效协同除尘

根据脱硫系统可研的改造方案,考虑吸收塔协同除尘作用,新建的脱硫塔每塔设置一座三级屋脊式高性能除雾器,六级除雾器冲洗水。改造后在吸收塔入口烟尘浓度≤20mg/m3时,吸收塔出口烟尘浓度≤5mg/m3。故要求除尘器改造后保证出口烟尘浓度≤20mg/m3。电袋复合除尘器当前存在的问题有:

(1)电区运行参数低;(2)振打力度不够,清灰不好;(3)内部极板、极线运行年久没有更换过,腐蚀严重;(4)除尘器入口烟道挡板门磨损严重;(5)内部挡板漏风严重;(6)袋区差压升高,吸风机电耗增加。

针对目前1、2号机组电袋除尘器入口烟尘浓度过高等问题,根据河曲电厂的提议及调研情况,建议在电袋除尘器入口烟箱中,加装气流均布及颗粒预捕集装置。其结构及原理如图1所示。

当烟气进入到烟箱后,通过弯曲通道的格栅波形板,烟气中的烟尘与其格栅波形板发生碰撞,固体颗粒的运动速度及运动轨迹发生改变后,在离心力和惯性的作用下,固体颗粒就从波形板表面上被分离下来,因重力的作用,颗粒沿着格栅板流入到烟箱底部,再流入到第一电场的灰斗中。由于格栅的作用,烟气进入波形板后,起到了均流的作用,有利于除尘器后面的电场及布袋的收尘效果。颗粒预捕集装置的预捕集效率随气流速度的增加而增加,这是由于流速高,作用于固体颗粒上的惯性力大,有利于气固的分离。但是,流速的增加将造成系统阻力增加,也使能耗增加。而且流速的增加有一定的限度,流速过高会造成二次扬尘,从而降低固体颗粒的捕集效果。

针对目前电区的工频电源运行参数较低的问题,建议更换原电区工频电源为三相高效电源,且进行小分区供电改造,提高电场区的收尘效率,以减轻袋区的收尘压力,降低电袋除尘器运行阻力。由于电场区灰量增加,建议对电场区输灰系统进行改造。

针对电区振打效果不佳,极板极线腐蚀严重的问题,建议将原顶部电磁振打更改为侧部机械振打,并更换电区损坏或腐蚀的极板极线。

针对目前电袋除尘器破袋较多,出口烟尘浓度较高的问题,建议将原袋区普通滤袋全部更换为超细纤维滤袋,并更换相应的袋笼,以降低除尘器出口烟尘浓度至≤20mg/m3,同时,更换滤袋后,整体阻力得以降低。具体的改造方案如下:

(1)在除尘器入口烟箱中加装气流均布及颗粒预捕集装置;(2)将原电区全部单相工频电源更换为三相高效电源,并对本体进行小分区供电改造;(3)更换原电区损坏或腐蚀的阳极板、阴极线;(4)将原有的顶部电磁振打更改侧部机械振打,根据侧部振打和人孔门位置,在除尘器两侧增加楼梯及检修操作平台;(5)将袋区滤袋全部更换为超细纤维滤袋,并更换袋笼;(6)更换除尘器入口烟道破损的膨胀节,更换除尘器气流均布板;(7)除尘器本体内部挡板补漏,入口烟道、喇叭及灰斗保温全部拆除更换查找漏点,更换排堵管;(8)输灰系统控制箱移位,气源管道及控制电缆进行相应改造;(9)一、二电场输灰管道改型更换为陶瓷或双金属耐磨管道4000米,气源管道阀门更换;(10)输灰系统控制箱改造更换、仓泵料位计改造,仓泵入口加装进料阀隔离门;(11)电场区、袋区内部加装检修平台;(12)安装上位机IPC控制系统,实现高低压一体化的智能控制。

4.2 电袋除尘器检修+湿法脱硫+新增湿式电除尘器

若仅对电袋除尘器做必要的检修,并对破损滤袋进行更换,则电袋除尘器出口烟尘浓度可控制到30mg/m3。然后在新建脱硫塔的顶部增设湿式电除尘器,可以稳定地实现烟尘排放浓度≤5mg/m3。

4.2.1 湿式电除尘器设计方案

针对现有的场地情况,结合脱硫系统和风机系统的改造方案,本次一期机组新增湿式电除尘器的具体方案如下:湿式电除尘器直接布置在新建脱硫吸收塔顶,与新建脱硫吸收塔为一体式结构,选用立式湿式电除尘器。脱硫吸收塔出口即为湿式除尘器入口,为了降低烟气流速,烟气竖直向上经过渐扩段后进入湿式电除尘器,采用下进气、上出气方式,经过湿式电除尘器后,经净烟气烟道连接至烟囱。收尘极板和放电极均采用定期间断冲洗方式。湿式电除尘器收集下来的粉尘颗粒、水雾和清洗水直接排至脱硫塔,由脱硫水处理系统进行统一处理。

4.2.2 设计参数

湿式除尘器入口烟尘浓度按

4.2.3 电气部分

湿式电除尘器:采用6个供电区,每台炉设计配套6台高压电源(高压控制柜8台)、低压柜3台(低压控制柜、配电柜、进线柜)及相应端子箱和高压隔离开关柜;高压供电电源采用恒流电源(HLP规格,2套72kV/2.2A,4套72kV/1.4A),该电源能有效拟制电场放电,避免电场闪络拉弧。控制柜布置在脱硫电气控制室内,控制柜与脱硫改造统一考虑布置。

4.2.4 控制部分

湿式电除尘器:采用PLC控制,控制柜布置脱硫控制室内。控制柜尺寸为800×800×2200mm和1000×800×2200mm。

4.2.5 土建部分

新增湿式电除尘器本体结构及出口烟道钢支架;由于新增湿式电除尘器需布置在脱硫吸收塔顶部,因此需要对脱硫吸收塔筒体结构、基础及桩基进行强度复核。新增湿式电除尘器水泵基础。湿式电除尘器控制室布置于脱硫控制室内。

4.2.6 给水排水系统

湿式电除尘器清洗用水均采用脱硫工艺水,配套清洗给水泵,一运一备。湿式电除尘器设备运行时采用定期间断喷水冲洗收尘极和阴极放电线,分8个区进行间断冲洗,每次冲洗一个区,每天将湿式电除尘器8个区冲洗一遍即可。每次每个区冲洗3min,耗水量7.2m3/次/区,冲洗水压力不小于0.35Mpa。清洗水和收集到的雾滴直接排放到脱硫地坑。

4.2.7 系统阻力

湿式电除尘器改造后系统增加阻力小于550Pa(癯入口至烟囱入口)。

5 建议及结论

河曲电厂一期1、2号机组通过除尘系统的超低排放改造,可保证烟囱入口烟尘排放浓度≤5mg/m3,改造后两台机组每年可减少粉尘排放量约97t(机组利用小时数5500h),同时对SO3,微细颗粒物PM10、PM2.5等多种污染物都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并可控制汞等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适应国家和地方政府环保政策,起到很好的节能减排示范效应。综合考虑初始投资、检修方便、节能以及运行可靠性,由于方案二投资及运行维护费用较高,本次改造推荐方案一作为首选方案。

参考文献

[1]惠润堂,李志强,金定强,肖宝恒,申智勇,叶毅科.燃煤电厂烟气除尘系统技改前期工作要点分析[J].电力科技与环保,2015(2):102-106.

[2]顾建清.重力惯性袋式复合除尘技术[J].中国环保产业,2015(9):83-86.

工程改造方案范文8

关键词:机电工程 监控改造 收费改造 难点重点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改革开发以来,迅速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20年来,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迅猛增长,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随着时间的积累,通车较早的公路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技术落后、设备落后、管理落后,对于交通量猛增的今天,这些公路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流,在一定程度上暂缓了经济发展,因此,在满足道路服务的前提下,对原有公路进行改造,不仅可以造福一方民众,还可节约大量资金,实现资源在利用。

1.早期通车的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运营状况及现状。

众所周之,近年高速公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技术设备也紧随潮流,迅猛发展,几年前通车的高速公路的监控、收费系统各自相互独立、设施分散,单独收费,没有形成联网收费模式,而如今联网收费模式已经普及,当初的设计已不能满足现有“以中心为管理核心,以站级管理为辅助,建立统一的综合管理平台”的运营管理模式,且机电设备日益老化,系统零散且项目扩展能力差,明显落后于目前国内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主流技术,在管理和技术上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严重妨碍了管理运营的进一步发展。

2.早期通车的高速公路监控、收费系统存在的问题。

①信息无法共享

高速公路各子系统相对独立,信息难以共享,系统运行的基础数据不能充分利用,车流量数据、收费业务数据查询统计困难,收费稽核业务工作难度大,难以利用三大系统进一步提高运营管理效率。

②设备面临老化

机电系统从安装、使用到现在已有多年时间,多数设备、线缆已经老化,如:监控系统的录像机、矩阵、地图墙、监视器等监控设备已严重老化,特别是矩阵,早期生产矩阵的厂商因市场竞争如今已有许多退出了市场,尤其是外国一些品牌,目前市场上很难买到这些品牌的备品、配件,维修困难,再加上部分线缆老化,监控系统特别是收费监控系统已处于半瘫痪状态。

③监控手段不足

无论监控外场还是收费车道,早期建设的设备多按理想模式进行布设,限于供电及传输等原因,对于重点路段的监控较少,无论是选点位置还是监控目的越来越难满足现在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对收费稽查的监视手段欠缺也直接影响到公司运营的效益。

④诱导手段不足

随着周边接续路段的建设和开通,路网的交通流量势必会有大幅增加。道路沿线的情报标志不能为车辆提供更多的诱导信息,对进一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有所阻碍。

⑤数据大量增加

因收费系统的服务器及网络设备老化,故障发生的频率也比较高。随着联网收费系统新项目的增加,现在系统在通信业务、收费业务、监控稽核业务,以及数据、图像的传输、存储、查询统计报表等诸多功能上已不能满足联网收费系统的管理工作需求。

3.监控系统改造的目标

①完全开通监控系统数据、视频图像业务,支持收费流量数据单项汇集至监控中心,实现监控和收费系统的整合,积累路段管理的数据和视频资料。

②加强对路段内主线及出入道口的监视,包括在巡逻车上设置监控设备,建立和完善交通诱导系统,最大限度的提高本路段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③提高监控中心管理水平,保障监控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提高监控中心发现、处置意外事故的能力,加快事故和意外情况的处理速度,及时疏导交通流,减少交通延误及损失。

④整合统一的系统操作平台,实现子系统间的资源共享;结合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技术的发展和联网收费系统的管理要求,使系统的技术水平得以提升,为系统的进一步扩展打下基础。

⑤硬件设备及配件的性能、规格、技术指标应完全满足道路本身及联网监控的要求;应为国内外高速公路机电三大系统中已实际应用的成熟产品;软件上应与联网监控、收费(含通行、计重)软件相匹配,并能通过联网监控、收费(含通行、计重)软件的调试等。

4.改造中所遇到难点、重点与解决方案。

①系统设备老化的问题

解决办法:

因系统设备老化,部分设备已不能正常工作,且维修难度较大,需要对设备进行更换,其更换设备的技术标准应为现今已经在国内外高速公路机电三大系统中实际应用的成熟产品,且应满足项目自身监控的需要以及联网监控的需要,同时,需要与部分不更新的设备相互兼容。

②监控手段及诱导手段不足等问题

解决办法:

监控系统:根据交通量的增长确定监控等级来布设监控设备,尤其对事故多发地段、危险路段(如连续长下坡路段)、特殊路段(如特大桥、隧道、避险车道等)等进行重点监控,确保事故少发生及在发生事故后第一时间内作出反应,及时实施救援。

收费系统:在替换所有收费车道、亭、广场摄像机的前提下,并在所有收费亭增加拾音器,将语音对话与视频图像叠加的方式进行录像,同时在入口收费车道安装车牌照识别系统,为收费稽查提供有效的稽查手段。

③无法满足各种业务的数据量传输需求

随着联网收费系统新项目的增加,现在监控稽核业务,以及数据、图像的传输、存储、查询统计报表等诸多功能上已不能满足联网收费系统的管理工作需求。

解决办法:

造成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早期通信系统配置较低,不能完成大量数据及视频图像的传输,且技术与当前主流的IP技术相比比较落后,因此,在通信系统改造升级后,由通信系统提供当前流行的以太网传输通道,各机构通过10/100M以太网口构成广域网,此传输方式更加稳定可靠,可实现车流量数据和收费业务数据信息的共享,也便于将来系统的升级与扩容。

④信息无法共享

各子系统相对独立,信息难以共享,系统运行的基础数据不能充分利用,监控数据、车流量数据、收费业务数据难以查询统计,给收费稽查的工作难度较大,运营管理效率难以提高。

解决办法:将视频和数据整合到一个平台上进行管理控制,结合联网收费的管理要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将车流量、收费业务等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收费站和收费中(分中)心,通过软件手段将监控系统需要的信息数据共享,保证收费系统运行的基础数据能够被监控系统充分的利用,使收费稽查手段丰富全面,达到信息共享,统一管理的需求,从而提高系统的运营管理效率。

⑤施工期间对正常业务的影响

道路改造施工期间,收费与监控业务需要正常运行,施工带来了影响。

解决办法:针对上述情况,在改造施工期间,收费站需对车道采用轮流改造的方案,即关闭部分车道进行施工,并开放部分车道保证收费业务的正常运行,在最大程度上减小施工对收费业务的影响,同时利用静态、动态或可移动式标志对通行车辆进行正确引导,避免造成混乱。

小结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在改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会相当的繁琐复杂,所涵盖的范围贯穿整个机电系统,如何协调好各系统之间的衔接与过度,将是改造是否顺利的关键所在,同时,也要把握好项目所在区域的特点与当前的技术动态,做到和谐统一。

作者简介:

工程改造方案范文9

关键词: 直接空冷;背压;增容改造;工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直接空冷机组普遍面临背压高、煤耗高、电耗高等问题[1],对机组的带负荷能力和安全经济性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夏季高温用电负荷需求高峰期。为使机组维持较高负荷运行,降低机组发电煤耗,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必须降低机组运行背压,目前电厂普遍采取的措施有:一是提高空冷风机转速至额定转速的110%运行,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调整风机叶片角度以增大通风量,但此方法空间不大且效果不明显;二是在空冷单元内加装喷雾装置[2,3],一般可降低背压约6-8kPa,但需要消耗大量的除盐水,且不能回收,机组耗水率增大,同时由于散热器表面湿度增加,使空气中的灰尘更容易粘附在散热器翅片管上,造成翅片管赃污程度加大,长期喷雾将降低散热器本身的换热能力;三是新增蒸发式尖峰冷却器分流部分汽轮机排汽[4,5],可以平均降低5-15kPa,但系统需要消耗水量。

1直接空冷系统增容改造的必要性

准大发电厂一期工程为2×300MW直接空冷机组,于2007年1月及8月分别通过168h试运行移交生产。直接空冷系统布置在主厂房A列外,两台机组贴建,每台机组按6列5行布置,每台机组30个风机单元,平台高度32米。散热器采用双排管管束,总散热面积800060m2。风机电机功率132kW,采用变频控制,风机组夏季长期超速105%运行。系统配有喷雾尖峰冷却系统,在高温时段投运,对机组安全运行起到了保护作用。空冷系统性能考核是按照夏季空气干球温度为32℃时应保证汽轮机排汽口处背压不大于34kPa。

由于电厂厂址所在地灰尘和煤灰大,环境中飘浮有杨絮,空冷散热器长期暴露在大气中,同时由于双排管散热器自身结构易积灰且难清洗,尽管配有高压水清洗系统及压缩空气清洗系统,但散热器脏污仍非常严重,成为制约空冷岛性能的主要原因,一方面降低了翅片管传热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散热器通风阻力增加,风机风量减小,冷却空气量降低,冷却能力降低。此外,其它如空冷岛挡风墙低、部分散热器套片质量差、主机热耗率高于设计值等因素也影响空冷岛性能。在机组实际运行中,尤其是夏季高温、高负荷、大风条件下,汽机背压超过设计背压,出现机组无法带满负荷现象,严重影响机组运行经济性。2011年散热器清洗后、风机全部运行且不投喷雾系统的条件下进行了简单测试,空冷系统实际运行情况见表1;

表1散热器清洗后且不投喷雾系统时2号空冷机组实际运行数据(摘自运行数据)

为了降低机组的运行背压,电厂尝试在夏季风机长期超频110%运行的条件下将风机叶片角度调大3°,结果表明机组运行背压仍远高于附近同类机组。由于受风机桥架振动加剧和电机电缆发热等因素制约,已无法通过上述方法进一步增加风机出力。

基于目前机组空冷岛夏季散热能力不足,机组运行背压高的问题,为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依据该电厂所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目前实际用水情况、改造成本、占地面积、扩建条件和其它方面的限制,综合对比,确定采用增加直接空冷面积的方案进行改造并进行工程实施。

2 增容改造方案对比[6]

根据厂址布置情况,考虑了两种直接空冷系统增容方案,即增容列方案和增容行方案。增容列方案就是在空冷平台侧面增加一列,共计增加5个风机冷却单元;增容行方案就是在空冷平台每列外端各增加一个风机单元,共计增6个风机冷却单元。

2.1 增容列方案

增容列方案就是在原有空冷平台的侧面增加1列5个冷却单元,为了与原有空冷平台保持一致,新增空冷凝汽器单元尺寸与原单元一致,为12.012m×11.6m。新增排汽管道直径DN2600,由主排汽立管引接,高位架接至新增列下方。平台高度和宽度(挡风墙外侧)与原空冷岛相同,新增平台支撑体系与原设计类似,采用方形钢筋混凝土立柱+倒伞型钢梁斜撑结构,为了保证结构抗震稳定性,设置双列共计6个钢筋混凝土支撑立柱。

2.2增容行方案

增容行方案就是在原有空冷系统每列空冷单元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冷却单元,单台机组共计增加6个冷却单元,单元尺寸为11.44m×12m。新增各冷却单元排汽从原有各列的配汽管道末端引接,管道直径DN1200,管道接口处考虑自平衡膨胀节连接。平台高度和宽度(挡风墙外侧)与原空冷岛相同,新增平台支撑体系与原设计类似,采用方形钢筋混凝土立柱+倒伞型钢梁斜撑结构,为了保证结构抗震稳定性,每台机组设置双排共计6个钢筋混凝土支撑立柱。

2.3 方案比较

表2 增容列方案与增容行方案比较

考虑到增容行方案对变压器出线影响大,涉及到升压站的改建,受场地限制,升压站的改造困难,改建工期长、投资大,尤其是对机组运行影响时间长;增容列方案对地下设施影响较大,但是在施工采取适当措施后,对机组的运行影响可以控制在1~2天内,综合考虑,推荐采用增容列方案。

3 增容列方案工程实施

环境温度32℃、环境风速不超过4m/s条件下,按照新增直接空冷系统投入运行后汽轮机排汽口处背压下降幅度不低于11kPa计算,每台机组新增面积需要散失热量约占总散热量的29%,为120MW。根据热平衡,每台机组需增加散热面积140790m2,增加后每台机组总空冷散热面积达到940850m2。

3.1 管束布置

每台机组增加1列5个冷却单元,共布置52片管束,其中顺流管束44个,逆流管束8个。管束高度:顺流为10m,逆流为9.1m。为了与原有空冷平台保持一致,新增空冷凝汽器单元尺寸与原单元一致,为12.012m ×11.6m,平台高度和宽度(挡风墙外侧)与原空冷岛相同。

空冷凝汽器散热元件采用单排管管束,基管为碳钢外包铝层复合管,翅片为铝翅片钎焊在基管上,其主要参数见表3。

表3 单排翅片管的基本参数

空冷凝汽器冷却单元按照等腰三角布置,形成“A”型结构,冷却管束安装在A型支撑架上,管束上端与支撑架固定,下端可自由膨胀。冷却单元下布置有风机组,不同冷却单元之间设隔墙,以免相邻冷却单元相互影响和相邻风机的停运而降低通风效率。

空冷凝汽器上设置有蒸汽分配管道,经逆流单元后管径由DN2600递减至DN1300;空冷凝汽器下设置有凝结水收集联箱,管径为DN500,蒸汽通过其流入逆流单元。新增列蒸汽分配管道设置有隔离阀,在冬季可以隔离这列。

3.2空气输送系统

空气输送系统由立式轴流风机、齿轮箱、驱动风机的电动机、风筒、防护网、震动开关等组成。每个空冷凝汽器冷却单元配置一台风机,增加一列后每台机组共配置35台风机组。

风机调节方式采用变频调速,在夏季能110%连续超速运行,逆流单元风机冬季能够反转回暖。由于变频调速是无级调速,可以任意改变风机转速来调节风机风量,使得汽轮机运行曲线平滑,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空气输送系统主要参数见表4。

表4 空气输送系统主要参数

名称 风机直径 风机风量 风机静压 风机轴功率 变频电动机铭牌功率

单位 m m3/s Pa kW kW

数值 9.144 545 95 ~86.4 132

3.3排汽管道系统

增加列排汽管道由原主排汽立管引接,管径为DN2600,为了降低接口局部阻力,采用45度斜三通引接,然后转水平敷设,至新增列下方处转向上与散热器顶部配汽管连接,在水平管段设3处支架,在与主管道连接的斜管处设3个角向膨胀节以补偿主管道受热膨胀量和支架基础沉降差异,其它管段补偿设计与原支管管道补偿系统相同。

新增排汽管道上需设置一个电动隔离阀用于冬季隔离,设置在水平管道上,阀门前后设计有疏水管道接口,水平段排汽管道下设一根DN100疏水管道接至原疏水管道上。

由于新增排汽管道属于大口径薄壁管,对原排汽管道管系和新增排汽管道进行整体应力核算,确保在风、地震、温度、压力、真空等荷载作用下新增管道系统能满足刚度、强度、位移以及原排汽装置出口处允许推力、力矩要求,原支吊架、膨胀节、荷载等满足原设计要求。

3.4 凝结水与抽真空系统

凝结水管道从新增列凝汽器的凝结水收集联箱下部引出,管径DN150,至空冷平台边缘汇总为1根DN250管道,从平台引下后沿新增排汽管道敷设,最终接至原有凝结水管道中。

抽真空管道从新增列空冷凝汽器逆流冷却单元顶部接出,管径DN150,至空冷平台边缘后下转至平台下,沿平台悬吊,最终接至原有的抽真空干管上。

新增凝结水管道和抽真空管道上均设置电动隔离阀。

4 直接空冷系统增容改造效果

准大发电厂2号机组直接空冷系统增容改造工程自2013年5月份开始土建施工,2014年4月27日整体安装完成,具备与主机同步168h试运行条件,5月23日增容改造工程顺利通过168h试运行,此时运行状态为:环境温度27℃,汽轮机背压30.4kPa,比增容改造前的42kPa降低了11.6kPa,得到了业主和监理的充分肯定。为了掌握改造后的运行状况,委托相关单位对增容前后直接空冷系统性能进行了性能测试,增容前,机组负荷298.779MW,环境温度25.72℃,排汽压力37.329kPa;修正到设计状态,排汽压力为41.172kPa。增容后,机组负荷302.749MW,环境温度25.35℃,排汽压力24.173kPa;修正到设计状态,排汽压力为29.824kPa。增容前后设计散热量均为420MW,可以作为增容前后对比的基准。则可得到:增容前后均修正到设计散热量,机组排汽压力下降11.348kPa,达到了预期改造效果。

5 直接空冷系统增容改造经济性分析

准大发电厂2号机组直接空冷系统增容改造后,机组运行背压显著降低,机组电功率明显增加,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增容改造后单台机组在每年夏季环境气温高于4℃运行时段(总计3372h)汽轮机背压平均可以下降5.8kPa,按汽机背压每下降1kPa、机组节约煤耗1.8g计算(参考其它机组运行经验数据),机组平均可节约煤耗10.44g/kW.h,总发电量按1058.518GW.h计算,单台机组每年夏季环境气温高于4℃运行时段可节约标煤11051t,标煤价为450元/吨,则相应节约燃煤费用497.25万元。

单台机组改造工程总投资(静态)3375.54万元,静态计算投资回收年限约7年,项目经济性较好。

6 结语及建议

1)本增容改造项目是将原直接空冷机组的汽轮机部分排汽量分流到新增直接空冷单元内进行冷却,以降低排汽压力。该项目的顺利投运,为国内相似的直接空冷机组增容改造提供借鉴。

2)由于实施直接空冷系统增容改造措施,大幅度降低了机组夏季运行背压,降低了机组煤耗,节能减排效果显著,不仅提高了机组的整体经济性,而且大大降低了运行风险。

3)每台直接空冷机组增容一列的方案切实可行,节能减排效果显著。是一项十分成功的节水降耗改造项目,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建平,张国平,陈岚.630MW火电机组直接空冷系统节能分析及技术改造[J].陕西电力,2013(06):79-82.

[2] 樊小朝,党岳,史瑞静,等. 600MW直接空冷机组加装尖峰冷却装置改造及性能分析[J].汽轮机技术,2013,31(3):300-302

[3] 段向兵、周,张明远,等. 提高直接空冷机组夏季出力的探讨[J].电力建设,2013,55(4):56-59

[4] 邵罡北,王玉山,刘滨.2×300MW直接空冷机组改造可行性研究[J].发电技术,2011,32(4):86-90

[5]汤拥华.漳山电厂二期机组空冷系统增容改造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2014:14-20.

[6] 李海. 准大发电厂一期2×300MW机组空冷凝汽器增容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R].北京:北京龙源冷却技术有限公司,2013:8-11.

工程改造方案范文10

关键词:路面结构拼接;加铺层防裂;经费预算

洛阳市小浪底专用线提升改造工程位于洛阳市中心北部区域,项目起点位于西工区红山乡(K0+000)与国道G310丁字交叉,由南向北途经孟津县麻屯、常袋、横水、终点止于小浪底镇官庄村(K24+020),全长24.02公里,本项目修建于1995年,原为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期间施工专用线路,由于该路超期服役,加之近年来小浪底库区旅游发展和沿线西工孟津县多个工业园兴起等因素,交通量上升,路面病害严重,提升后道路技术等级虽仍为二级道路,但路面状况,路容路貌整体会得到极大改善。

本项目于2012年3月 日开工,2012年10月初通车。通车后至今将近一年回访路况察看,各方面技术状况良好。

1.老路改造路面结构拼接关键技术研究(路面加宽处)

研究目的:消除新旧路面拼接后产生的纵向沉降缝。

1.1新旧半刚性基层侧面过渡方案

由于新旧基层弹性模量有差异,可将旧基层与新基层间形成梯形,采用抗压缩能力较强的沥青冷补料处理弹性模量反差较大的新旧结构层纵向结合带,吸收消散两种路面结构受荷变形应力,如图2所示;

1.2新旧半刚性基层的纵向拼缝的不同处理方式

对于碎石化路段:

①在碎石化路面调平层和新加基层接缝位置处铺设玄武岩纤维布或聚酯玻纤布;

②接缝对应的基层表面铺设玄武岩纤维布或聚酯玻纤布。

9m碎石化与加宽路段

对于开挖路段:

①旧路基(石灰土)接缝处顶面铺设玄武岩纤维布或聚酯玻纤布;

②旧路基(石灰土)接缝处顶面和两层20cm厚水泥粉煤灰基层之间相应位置处均铺设玄武岩纤维布或聚酯玻纤布。

2.旧水泥路面加铺层防裂技术

研究目的:旧水泥路面加铺水泥粉煤灰基层和沥青砼面层在行车荷载应力作用下出现的裂纹。

2.1干法胶粉改性沥青混凝土罩面

2.1.1橡胶沥青混合料采用70号重交基质沥青,石灰岩矿料,矿料级配范围采用原设计,40目橡胶粉,橡胶反应剂CTOR。

2.1.2采用干拌和法,沥青和橡胶质量比为80∶20, CTOR橡胶反应剂∶橡胶粉质量比为4.5:100。沥青与胶粉采用内掺法,胶粉取代一部分沥青,则生产配合比的油石比为(最佳油石比―胶粉含量),但宜再加0.2%左右的沥青含量。

2.2应力吸收层

(1)玻璃纤维应力吸收层

沥青洒布车洒布2L/m2的快裂乳化沥青,然后人工撒布玻璃纤维100g/m2,碎石撒布车撒布4~6m粒径的碎石100kg/m2,最后碾压成型。

(2)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

按照沥青和橡胶质量比为80∶20、CTOR橡胶反应剂∶橡胶粉质量比为4.5:100的配比,沥青温度150℃在沥青洒布车里面搅拌60分钟制成橡胶沥青。然后沥青洒布车洒布1kg/m2的橡胶沥青,碎石撒布车撒布5~10mm单粒径的碎石10~14kg/m2,最后碾压成型。

2.3低剂量水稳粉煤灰碎石

拟降低水泥剂量和掺加水泥激发剂来增强抗裂,初步确定水泥剂量为3.5%,水泥激发剂剂量为水泥的6%,最终剂量由室内试验确定。

碎石化路段路面防裂试验路方案如下:

3.经费预算合计

工程改造方案范文11

关键词:新筑路基 侵入既有线 施工方案 研究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京沪线韩庄至利国间桥梁线路改造工程改建线路位于既有上行线右侧,改建里程K759+150K763+000,其中K760+750K761+046段路堤设计边坡高度8米,临近既有线侧路堤边坡高度5.5米,坡度1:1.5,新筑路堤侵入既有上行线防护栅栏内0.3-1.47米,覆盖既有路肩和道床坡脚,如图1。

既有京沪线为繁忙干线,如果按设计断面填筑路基,必然导致既有线道床断面减小,汛期排水受阻,影响行车安全,且只能利用周一至周五天窗点(2小时)施工,效率低,工期长,这就要求对路堤填筑施工方案进行研究,解决施工对既有线的干扰问题。

二、方案比选

通过现场调查,既有线受桥梁位置限制不能拨移,鉴于此,提出了两套方案进行比选。

(一)在既有上行线防护栅栏外侧新建路堤挡土墙方案。该方案的优点是路堤能够一次填筑成型,对既有线行车干扰小。其缺点:一是需开挖既有路基,影响线路稳定,安全性差;二是将会引起投资增加,且由于挡土墙施工周期长,影响路堤填筑进度。

(二)路堤两次填筑方案,新路堤第一次填筑至既有上行线防护栅栏外缘,待新线开通、既有上行线废弃后再进行二次帮填施工。该方案的优点是对既有线行车干扰小,安全性好,不增加投资。缺点是分两次填筑,施工工期加长。

通过比较,最终选定路堤两次填筑方案。

三、路堤第一次填筑边坡的选择与优化

(一)路堤边坡稳定的检算依据

1.地质条件

该段自地面以下依次为素填土、姜石土等。素填土厚约0.9米,以粉质黏土为主,硬塑,含姜石,基本承载力σ0=100kpa;姜石土层厚2.6米,基本承载力σ0=250kpa,Ⅲ级硬土。

2.路堤填料

路堤填料来源于附近荒山,经筛分试验,颗粒密度2.70g/cm3,细颗粒含量7.5%,属角砾土,根据不同取土地点,分为A组土和B组土。其中B组土用于基床以下路堤和基床底层,A组土用于路基基床表层。查《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中表3.2.1-1选用填料的内摩擦角=35°,黏聚力c=5kpa,重度=21KN/M3。

3.附加荷载

改建线路铁路等级为Ⅰ级,双线,直线段允许速度160km/h,曲线段允许速度120km/h。钢轨采用60kg/m,Ⅲ型混凝土轨枕(长度2.6m),1667根/km布置,双层道床厚度0.5m ,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根据填土重度=21KN/M3,查《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附录A,选用换算土柱高度2.9m,宽度3.7m。

4.路基边坡稳定的计算公式

因路堤填料为碎石类土,土体黏聚力很小,滑坡时土体抗剪强度主要由摩擦力部分提供,故采用直线破裂面法进行路基稳定检算。设在路堤横断面图(如图2)中,破裂面为AC,为破裂面与水平面的倾角,、c为破裂面上填料的内摩擦角、黏聚力,为破裂面上滑动土体的重力与附加荷载P之和,为破裂面AC的长度,则滑坡体沿破裂面的滑动力为,阻止滑坡体下滑的力为破裂面上的摩擦阻力和黏着阻力,即抗滑力,稳定安全系数:

以稳定安全系数、倾角为纵横坐标轴,绘制―曲线,得出设计边坡的最小稳定安全系数,当最小稳定安全系数为1.15~1.25时,路基边坡稳定。

(二)检算过程

1.选择临近既有线侧路堤第一次填筑的边坡坡度,绘制路堤横断面图。

路堤填筑作业应在既有线防护栅栏外侧进行,且施工机械不得碰撞防护栅栏。取第一次填筑路堤的坡脚A1距离防护栅栏30cm,该坡脚点A1与设计路肩边缘点B的连线A1B为第一次填筑的路基边坡线,对压覆既有线道床最多的路基断面进行测量放线并计算得路基边坡AB的坡度为1:1.2,按上下行线同时通过列车绘制第一次填筑的路堤横断面图(如图3)。

2.计算各破裂面的稳定安全系数

因该段自然地面坡率缓于1:10,且地表下软弱土层厚仅0.9米,故既有路肩线AE以下2.5米路堤在挖除软弱土层后直接填筑,不需进行稳定性、沉降检算。设图3中A1C1、A1C2、A1C3、A1C4、A1C5、A1C6、A1D、A1C7为可能的破裂面,根据几何计算各破裂面上的滑坡体及附加荷载面积,破裂面倾角、破裂面长度,进而计算出稳定安全系数,如下表:

3.以稳定安全系数K、倾角为纵横坐标轴,绘制填筑边坡为1:1.2时的―曲线如图4。

通过以上分析,路基边坡坡度1:1.2时,路堤最危险破裂面在A1C1、A1C3之间,最小稳定稳定安全系数=1.74>1.25,路堤稳定。

4.临近既有线侧路堤第一次填筑边坡的优化

线路开通后进行路堤帮宽施工,需开挖台阶,逐层填筑,工效低,影响路堤稳定。因此,在线路开通前应尽可能按设计断面填筑路基,增强路堤稳定性,减少帮填工程量。图5中设A1点为坡脚,以坡度1:m填筑路基,则土体A1B1B在滑坡面A1B上的稳定系数:

解得:m>0.7,即填筑路堤边坡坡度缓于1:0.7时,滑坡面A1B上土体稳定。

路基基床是路基上部受列车动力作用和水文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土层,其状态直接影响列车运行的平稳和速度的提高。因此,基床部分应尽可能一次填筑成型。图5中,B1B=(1.5-m)h=5.5(1.2-m),当m=0.9时,h=2.75米,大于基床厚度2.5米,满足路堤基床填筑的整体性要求。

取m=0.9,按前述方法重新计算各破裂面的稳定系数,得K'A1B=1.53、K'A1C1=1.56、K'A1C2=1.67、K'A1C3=1.82、K'A1C4=1.91、K'A1C5=2.17、K'A1C6=2.41、K'A1D=2.72、K'A1C7=3.57。绘制路基边坡坡度1:0.9时的―曲线(如图4),可得路堤最危险破裂面在A1C1和A1B之间,最小稳定安全系数=1.44>1.25,路堤稳定。

优化后变坡点F距路堤面2.75米,变坡点F以上按坡度1:1.5填筑,变坡点F以下路堤按坡度1:0.9填筑(如图6)。

四、实施过程中采取的措施

(一)该段路基于2011年6月2012年3月完成第一次填筑。为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在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的同时,采取了以下措施:1.在防护栅栏内侧用塑料编织袋装土后堆码成1米高0.6米宽的临时挡土墙,墙背填土防止路堤溜坍;2.对防护栅栏立柱加装斜撑加固,对防护栅栏进行加高至1.8米,防止闲杂人员进入既有线;3.安排驻站联络员和现场防护员,对大型施工机械实行“一人一机”防护;4.及时刷坡防止路堤坡面的松散土石滚落既有线内;5. 汛期防洪期间对临近既有线侧路堤坡面使用防水彩条布全覆盖,在路肩处设纵向临时挡水埂并每隔一定距离设出水口进行有组织排水,防止雨水对路堤坡面的冲刷浸泡;对既有线道床坡脚及路肩进行清理,保证排水通畅;6.在路肩设观测桩定期进行沉降和侧向位移观测。

(二)2012年11月26日新线开通既有线废弃,2013年3-4月进行了路基帮填施工,通过逐段开挖台阶,逐层压实作业方式,安全、有序地按路堤设计断面完成施工。

五、实施效果及建议

根据2012年3月路堤第一次填筑完成至2012年11月线路开通前9个月和2012年12月线路开通后至2013年4月路堤帮填完成期间5个月的路堤沉降和侧向位移观测以及路堤坡面变化的观察情况表明,邻近既有线侧变坡点以上按坡度1:1.5填筑,变坡点以下路堤按坡度1:0.9填筑,路堤稳定性良好。建议施工中发生新筑路堤侵入既有线情况时,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路堤坡面,进行两次填筑施工,解决新筑路堤施工对既有线的干扰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6).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工程改造方案范文12

关键词:办公楼弱电系统综合布线 配线

中图分类号: TN405.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根据EIA/TIA 568标准,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由六个独立的子系统组成:

* 工作区子系统(用户端子):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组成,它包括装配软线、连接器和连接所需的扩展软线,并在终端设备和I/O之间搭桥。

* 水平子系统(平面楼层系统): 实现信息插座和管理子系统(配线架)之间的连接。一般采用双绞线,为语音及数据的输出点。

* 主干子系统(垂直竖井系统):实现计算机设备、程控交换机和各管理子系统间的连接。

* 管理间子系统(布线配线系统):实现配线管理,通过使用颜色编码,使得追踪和跳线变得很容易。此外,它的体积小,比传统的配线箱节省50%的空间。

* 设备间子系统(机房子系统):提供主干与网络连接的硬件环境与接口,如PBX、大型机、计算机网络通讯中枢等设备。在该子系统中有大量硬件设备,集中了大量的通讯干线。

* 建筑群子系统(户外系统):实现建筑物之间相互连接,包括支持楼群之间通信的传输介质及各种支持设备。

二、性能要求

计算机网络涉及到许多内容和协议,每个协议都拥有在遵循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各自的特点,对布线要求有着一些差别,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用户对带宽和频宽需求的增加, 对布线的要求是在不用作较大的改变的同时,适应新的技术和用户站点的增加或传输速率的增加,具有更好的智能性和灵活性。

结构化布线满足当今市场的需求:如语音通信、计算机网络、保安监控、楼宇自控、以及电脑辅助设计工作站和集中控制系统。

作为整个网络系统乃至整个集成系统的基础,布线系统必须具有这样一些特性:

(1)可靠、实用性

布线系统要能够充分适应现代和未来技术发展,实现话音、高速数据通信、高显像度图片传输,支持各种网络设备、通讯协议和包括管理信息系统、商务处理活动、多媒体系统在内的广泛应用。布线系统还要能够支持其它一些非数据的通讯应用,如电话系统等。

(2)先进性

布线系统作为整个大楼的基础设施,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要着眼于未来,保证系统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使布线系统能够支持未来的网络技术和应用。

(3)灵活性

布线系统对其服务的设备有一定的独立性,能够满足多种应用的要求,每个信息点可以联接不同的设备,如数据终端、模拟或数字式电话机、程控电话或分机、个人计算机、工作站、打印机、多媒体计算机、和主机等。布线系统要可以连接成包括星型、环型、总线型等各种不同的逻辑结构。

(4)模块化

布线系统中除去固定于建筑物内的水平线缆外,其余所有的设备都应当是可任意更换插拔的标准组件,以方便使用、管理和扩充。

(5)扩充性

布线系统应当是可扩充的,以便在系统需要发展时,可以有充分的余地将设备扩展进去。

(6)标准化

布线系统要采用和支持各种相关技术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及工业标准,这样可以使得作为基础设施的布线系统不仅能支持现在的各种应用,还能适应未来的技术发展。

三、综合布线系统图

综合布线系统总体布局逻辑结构示意图如下:

四、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大学办公楼弱电系统项目数据机房及语音机房均放在主楼改造部分一层网络机房,整个工程共分为三部分:主楼改造部分(共八层)、裙楼改造部分(共五层)和主楼扩建部分(共八层)。

4.1工作区子系统

本工程工作区子系统数据模块采用康普六类信息模块,语音模块采用康普超五类信息模块,各部分信息点点表如下:

4.2水平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部分:数据点水平布线采用六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语音点水平布线采用超五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主楼改造部分共设置2个配线间,分别设置在二层和五层;裙楼改造部分在每层设置两个配线间,共10个配线间;主楼扩建部分共设置1个配线间,设置在一层弱电间。

水平布线路由

一般地,水平电缆自插座(距地面通常为30CM)走墙内预埋管,至吊顶出房间汇至走廊水平线槽,最后至楼层配线间。

走廊的吊顶上应安装有金属线槽,进入房间时,从线槽引出金属管,以埋入方式沿墙壁而下(或上)到各个信息点。

水平布线设计

下图是水平部分电缆沿公共的水平线槽分支到工作区各个插座的针对本工程的直观示意图:

RJ45埋入式信息插座与其旁边电源插座应保持20cm的距离,信息插座和电源插座的低边沿线距地板水平面30cm。

4.3垂直子系统

垂直子系统数据垂直主干分别选用康普室内单模6芯光缆、单模16芯光缆,语音垂直主干分别选用康普25对、50对、100对大对数。

数据主干为从主楼改造部分网络中心引1根单模16芯光缆至裙楼改造部分一层弱电间(南侧),再此设置一个数据分中心,裙楼改造部分一层弱电间(南侧)向上引4根单模6芯至二至五层南侧弱电间,引5根单模6芯至一至五层北侧弱电间;从主楼改造部分网络中心引3根室内单模6芯光缆分别至主楼改造部分二层、五层配线间和主楼扩建部分一层配线间。

语音主干为从主楼改造部分网络中心引3根100对大对数至裙楼改造部分一层弱电间(南侧),在此设立语音分中心,双110配线架设置,在裙楼改造部分一层弱电间(南侧)向上引4根50对大对数至二至五层南侧弱电间,引5根单模25对大对数至一至五层北侧弱电间;从主楼改造部分网络中心引2根100对大对数分别至主楼改造部分二层、五层配线间和1根50对大对数至主楼扩建部分一层配线间。

在再整个建筑物的主干线缆在每层有桥架相连,经各个弱电竖井至各楼层配线间FD、再经竖井内垂直预设桥架、最后汇至主配线间BD,楼内主干在竖井桥架里走线并良好绑扎。竖井中应立有金属线槽,且每隔两米焊一根粗钢筋,以安装和固定垂直子系统的电缆。竖井中的线槽应和各层配线室之间有金属线槽连通。

4.4配线间子系统

线缆路由

各配线间线缆一般可从主干线槽经过防静电地板进入相应机柜,在完成分组、上架、理线、绑扎后进行最后的线缆卡接,具体情况应根据现场施工要求灵活处理,但总体须保证线缆的安全和理线的整齐美观。

配线间器件

配线间就是一管理子系统,它把水平子系统和垂直干线子系统连在一起或把垂直主干和设备子系统连在一起。通过它可以改变布线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管理网络通信线路。

在配线间,配线架器件安装在落地式的机柜中,机柜置于高架地板上。到配线架来的电缆应从吊顶上通过线槽从上方进入机柜。

数据配线选用24口配线架,语音配线选用100对110配线架,配线采用15%的冗余考虑,光缆配线使用光线配线架,其中网络中心采用48口光纤连接中心。

配线架打接表格

配线架打接表格直接提供了各个配线间之配线架的线缆打接顺序,是工程施工安装和竣工维护必备文档,非常重要!一方面能指导正常的施工,协调任务分配,另一方面是最终核对器件搭配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和日后管理维护的参考。

所有标签必须采用电脑或打字机打印,色标必须符合TIA/EIA 606 布线管理规范。

配线架上有明显颜色区分水平数据信息点(蓝色)、水平语音信息点(橙色),网络设备引线(紫区)。另外所有电缆在距末端10~20公分处我方将进行永久性色码标记。

照明

按有关设计要求,配线间室内照明不低于150Lx。强电总体设计时机房应有设计院特别考虑。

接地

配线间接地要求如下:

提供合适的接地端,机架/机柜应用直径4mm*4mm的铜线连接至接地端;

单独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联合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4.5设备间子系统

各设备间及配线间是整个布线系统的中心,它的布放、选型及环境条件的考虑是否恰当都直接影响到将来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维护和使用的灵活性。

设备间的环境条件如下:

室内照明不低于150Lx。

温度保持在18-27摄氏度之间。

湿度保持在30%-50%之间。

通风良好,清洁。

室内应提供UPS电源配电盘以保证网络设备运行及维护的供电。

每个电源插座的容量不小于3000W。

设备间应安装符合法规要求的消防系统。耐火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的规定。

设备间的室内装修、空调设备系统和电气照明等安装应在装机前进行。设备间内的装修应满足工艺要求,经济适用。若根据设备、环境要求需设活动地板时,活动地板应作防静电处理。

应尽量靠近服务电梯,以便装运笨重设备;

应尽量远离有害气体源以及存放腐蚀、易燃、易爆炸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