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温总理答记者问

温总理答记者问

时间:2023-05-30 10:45:17

温总理答记者问

温总理答记者问范文1

摘要:本文主要是通过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来评析“温总理答记者问”中高翻张璐的古诗英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论,即理解对等、风格对等以及文化迁移。通过对译文的研究,得出结论:在汉诗英译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力求做到语言和文化的忠实对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再现中国古诗的神韵。

关键词:功能对等;张璐;古诗英译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国际交流日趋频繁,越来越多有着出色英文和中文双语能力的年轻人活跃于中外交流的最前沿,以口译译员的身份承载着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2010年3月14日,备受瞩目的“总理答记者问”,让秀外慧中的高翻才女张璐倍受追捧,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本文以同声传译中张璐的古诗英译为切入点,探讨古诗词的翻译技巧。

诗歌是民族语言的精粹,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诗歌的翻译历来是很多翻译工作者极其重视的。一直以来,众多翻译工作者致力于将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广出去,发扬光大,但是诗歌的翻译困难较多,所以许多文人试图制定一些标准来衡量诗歌翻译的优劣,化解翻译过程中的困难。关于译文评析的标准,一直没有定论。但是有一点是大家公认的,那就是忠实和通顺是翻译的必要条件,也是基本标准。

2. 理论背景

2.1 理解对等

把原文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翻译出来,是一个由理解到表达的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要正确理解原文的意思,然后才有可能用译语表达出来。显然,理解是前提,表达是以理解为基础的。只有真正理解原文,才有可能产生准确的译文,错误的理解只能导致错误的翻译。因此,翻译的成败得失,取决于翻译出来的意思是否同愿意保持一致不走样,这也是评判翻译好坏优劣的根本标准。

例一:行百里者半九十。

上句出自西汉刘向的《战国策》:“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原句的意思是: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愈要认真对待。很多人开始的时候总是雄心壮志,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就没有了毅力,到最后草草了事。这句话常用以勉励人做事情要善始善终。

张璐译文:Half of the people who have embarked on a one hundred mile journey may fall by the wayside.

译文直译:在百里的旅途中,有一半人会在途中放弃。

上句中的“半”究竟是指“一半的行者”,还是“一半的路程”?“九十”指的是“九十里”还是“九十人”?“百”、“半”、“九十”三者有怎样的关系? 显然,从原句的释义上看,张璐在这里出现了失误,偏离了这条古训的含义。

“fall by the way side”在英语中是“半途失败”的意思: to become unsuccessful after being successful first. 用英语中的成语来翻译中国古语,此句处理地非常巧妙。同样是数字“九”的翻译,在下句中,张璐没有具体译出。

例二: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上句出自《离骚》,意思是:这些都是我内心所珍爱的,即使叫我死许多次我也绝不更改!

张璐译文: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dear to my heart, I’d 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s to die.

译文直译:我遵从我内心的想法,即使要死千万次我也不会后悔。

张璐将“九死”翻译成thousand times(上千次),非常地道。这里的“九”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数量“九”,而只是个概数的虚写,在古时,“三”、“九”泛指多次,不是确数,这是汉语的特点。

2.2 风格对等

据《辞海》解释,风格“指作家、艺术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艺术特色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不同的语言之间各有异同,为翻译提供了可能性。风格既然主要是通过语言来体现的,因此应该是可译的,只是需要恰当的变通,才能达到原语和译语间的契合,使译文对读者产生与原作同等的效果。由于不同语言的差异性,需要换一个视角来进行表述,而不应当或者不能按照原文句子的结构直译。

例一:人或加讪,心无疵兮。

上句出自刘禹锡的《子刘子自传》,意思是即使有人诽谤,我也问心无愧。

张璐译文:My conscience stays untainted in spite of rumors and slanders from the outside.

译文直译:我的良知纯洁没有污点,不管外界的流言飞语和造谣中伤。

原句表达了作者既因自己的政治抱负未能实现而感到遗憾,又为自己心地纯洁而问心无愧,可以说其崇高的政治志向至死不变。总理在回应记者“为何中国缺席哥本哈根某次重要会议”的提问时,引用了上句。张璐的翻译用词非常准确,把握得恰到好处。

例二: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总理答台湾记者问)

上句出自《左传》,意思是兄弟间虽然有一些摩擦,但还是一脉相连的亲缘。

张璐译文:Differences between brothers can not sever their blood ties.

译文直译:兄弟之间的分歧,是无法割断他们的血脉亲情的。

“小忿”有愤恨的意思,在极短的时间内,张璐能想到用differences(分歧),而不是用angry, mad, rage等表示愤怒的词,非常机智。“废”字的翻译也非常准确,abolish, depose都不能准确表达出“to end relationship with someone”的意思。

2.3 文化迁移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说过:“如果两种文化有亲缘关系,而两种语言迥异,译者就应该在译文中进行大量的形式转换(Nida,1964)。”两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均遵循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体现了唐代玄奘“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原则。

例:华山再高,顶有过路。

这句话的意思是尽管华山很高,但其山顶仍有人走过的路。寓意为即使困难再大,也会有迎刃而解的办法。

张璐译文:No matter how high the mountain is, one can always ascend to its top.

译文直译:无论山有多高,我们都能登到顶峰。

在这句的现场口译中,中外记者不一定全都了解“华山”的深远意义。华山不仅雄伟奇险,而且山势峻峭,壁立千仞,群峰挺秀,以险峻称雄于世,自古以来就有“华山天下险”、“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正因为如此,华山多少年以来吸引了无数勇敢者,奇险能激发人的勇气和智慧,不畏险阻攀登的精神。

按照许渊冲先生在《翻译的艺术》一书中的解释,应当增原文形式上没有而内容上实有的含义。如果是笔译,在翻译时最好用注释说明,让译文读者脑海中也产生与原文读者一样的共鸣。

3. 结语

译诗的过程,几乎可以说是作者和译者在语言造诣和能力上的一场角逐。功力稍有不逮,译作便难以与原诗媲美。口译,更是要求译者在一定时间内,以聪颖的头脑,清晰的表达,广博的知识来应对各种问题。张璐的沉着冷静,博学多才在翻译古诗词的过程中挥洒得淋漓尽致,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播到全世界每个角落。

参考文献:

[1]Nida, E. A. 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李正栓. 忠实对等:汉诗英译的一条重要原则 [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8):36-40

温总理答记者问范文2

3月16日,人民大会堂,总理会见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真切、简短的开场白,让人们再次领略了总理的赤子情怀。

4年前,就是在这里,刚刚就任总理一职的庄严承诺:绝不辜负人民的期望,一定要以人民给我的信心、勇气和力量,忠实地履行宪法赋予我的职责,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不负众望。

近一个小时前,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表决通过政府工作报告。这是全国人大连续第四次高票通过他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这是一份出色的答卷:4年来,中国经济稳步增长,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正走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轨道。

大厅内,鲜花吐艳,灯火辉煌。中外记者用热烈的掌声,向中国总理致意。

“总理的心究竟离我们有多近?他在思虑什么?”招待会前,一位网民向总理“提问”。以自己的真情告白,向人们作出了郑重回答……

最引经据典的表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温总理说,今后几年,道路依然不平坦,甚至充满荆棘,但是我们应该记住这样一条古训:行百里者半九十。不可有任何松懈、麻痹和动摇。但同时我们要坚定信心,华山再高,顶有过路。解决困难唯一的办法、出路和希望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我深深爱着我的国家,没有一片土地让我这样深情和激动,没有一条河流让我这样沉思和起伏。

温总理表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我将以此明志,做好今后三年的工作”。

最掷地有声的回答:世界经济极为困难时期人民币未贬值

在回答英国《金融时报》记者“让人民币升值难道不是符合中国自身利益的一件事吗”这一问题时,温总理特别强调指出,2008年7月到2009年2月,也就是世界经济极为困难的时期,人民币并没有贬值,而实际有效汇率升值14.5%。

最语重心长的回答:避免经济二次探底必须走出一条光明之路

在回答新华社记者“中国经济将如何避免出现二次探底”这一问题时,温总理指出,中国经济今年必须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而在这三者之间,我们必须走出一条光明的路子。只有这样,才可能避免二次探底。

最直言不讳的回答:为什么总拿中国做文章?我至今不明白

在回答美国《新闻周刊》记者关于哥本哈根会议的提问时,温总理说,“为什么总拿中国做文章?我至今不明白。气候变化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也关系各国的利益,关系世界的公平和正义。我们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将继续同世界各国一道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

最真挚感人的回答:因为我们是兄弟,问题总可以解决

在回答台湾联合报记者所提关于商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问题时,温总理说,“我知道商签协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是正因为我们是兄弟,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问题总可以解决的。我去台湾的愿望依旧是那么强烈,因为我认为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

最抓住要害的回答:国际金融危机加重贸易保护主义须引起各国警觉

在回答《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所提关于“中国政府如何看待保护主义对当前的世界经济复苏的影响”这一问题时,温总理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加深,贸易保护主义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这应该引起全世界各国的警觉”。

最大国风范的回答:中国穷时“铮铮铁骨” 中国发达时永不称霸

德新社一记者提出“中国是否有这个能力以及意愿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一问题,温总理回答说,“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的发展不会影响任何国家,中国不发达的时候不称霸,中国即使发达了,也不称霸,永远不称霸!”

最坚持如一的回答:美国币值不稳去年今年都担忧

在回答路透社记者所提出的“是否像一年前一样担心中国在美国的资产安全”这一问题时,温总理说,“美国作为国际货币的主要发行国,币值的不稳定引起我们很大的忧虑。我去年说过我担心,今年我还要说我担心”。

最温暖人心的回答: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温总理答记者问范文3

人们关注“两会”,尤其关注两个“亮点”,一个是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一个是总理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国内外有识之士会从这两个“亮点”看中国的今天,更看中国的明天。两个“亮点”相互映照,也各具特色。如果说,政府工作报告是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报告,“官方色彩”鲜明,那么,答记者问则是总理侃侃而谈,畅所欲言,“个人风格”突出。在一年一度的这种“新闻盛宴”上,各路记者犹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尽浑身解数提问题,挖新闻,而温总理则开诚布公,推心置腹,阐述国计民生,招待记者朋友。

今年温总理见中外记者很有新精神,也有新气象。他的“开场白”是:今年的两会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也批准了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

应对危机和挑战,温总理感慨万千。他接着说,我的心情很不平静。我记得在去年9月24日,我在纽约就讲过一句话,就是“信心要比黄金和货币还要重要”。那时,世界还是一片迷茫,我们对于金融危机的发展前景也看不清楚。现在,时间过去不到半年,我们已经提出了一揽子应对计划。实现这个计划,我依然认为,首要的还是要坚定信心。只有信心才能产生勇气和力量,只有勇气和力量才能战胜困难。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我期待着明年中国和世界都会变得更好。

只有信心才能产生勇气和力量,只有勇气和力量才能战胜困难。温总理的这席话,是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科学分析,是对严峻挑战的积极应对,温总理再一次表达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信心和力量。这是温总理一贯的态度,从未动摇,从不含糊。从去年他引用诗句“冬天到了,春天还会更远吗?”到强调“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要宝贵”,直到这次“两会”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了历史罕见的重大挑战和考验,综观国际国内形势,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克服困难,战胜挑战。

总理和政府有信心和力量,人民才有信心和力量。要问信心和力量从哪里来?温总理在回答《人民日报》和人民网记者提问时说,我举个例子,目标不是决定一切的,但是它就像一艘航船中的罗盘一样,如果一艘航行中的船没有罗盘,它就不知道朝什么方向航行,什么时间到达。有一句谚语:这样的船只有逆风不会有顺风。在谈到关于实现8%左右这个目标的可能性时,他认为,最为重要的就是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中国人的心开始暖起来了。我以为,心暖则经济暖,我深知这场金融危机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克服困难也不能脱离国际经济的影响。但是我们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取火莫若取燧,汲水莫若凿井,就是说你想得到水不如自己去凿井。因此,我希望全体中国人都要以自己的暖心来暖中国的经济。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两会开在万紫千红的春天,春天的蓬勃生机给人以信心和力量。方向已经指明,道路已经开通,只要坚定信心,凝聚力量,让我们全体中国人以自己的暖心来暖中国的经济吧!

温总理答记者问范文4

【关键词】初中地理 地理素养 生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A-0109-02

学习初中地理能够让学生了解并熟知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等知识,对其今后发展有很大好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注重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与记忆,在获得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提高地理素养。

一、图文结合,深入浅出

直观形象的图片资料与表格能够使地理知识变得容易理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学生因教材知识抽象而感到乏味,影响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利用图片与表格来辅助教学,通过图文结合,深入浅出地让学生理解知识重点。

比如,笔者在对《海洋与陆地》这一章节的知识进行教学时,在备课时从网上搜集了大量的地图、图片、视频资料,以加深学生对教材文字的认识与理解。在课上,学生通过地图认识了七大洲及其位置、分界线,认识了四大洋并了解了其面积的大小;通过网上丰富的图片资料认识了高原、平原、山地、盆地等地形。笔者还向学生展示了著名的珠穆朗玛峰、安第斯山脉、亚马逊平原、巴西高原、刚果盆地等地形地貌的图片,让学生领略了壮观奇特的地貌,并要求学生记住其地理位置。而通过视频展示,学生清晰地了解了板块运动的过程,产生了深刻的记忆。待这一章节的知识讲完后,笔者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随堂检测:在幻灯片上展示一张完整的地图,在地图旁边标注若干选项,选项内容主要有七大洲、四大洋和珠穆朗玛峰等,要求学生将选项中的地理位置准确地在地图上标注出来。通过这种方式,既让学生自我检测自己所掌握知识的水平,又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做出针对性的解答与辅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上述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优化了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加深对新事物的印象,增强了学生对地理事物的感受力,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动手操作,体验过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强调实践是获取知识的途径,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体验过程,从而习得地理知识,加强实践能力。

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这部分知识时,为了让学生掌握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分布与国家等相关知识,笔者给学生布置了动手实践的任务:让学生准备剪刀、纸、水彩笔等用具,根据教材内容自制亚洲的拼图。学生在自制拼图的过程中,联系实际地图发,将亚洲48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面积、分界线等知识一一在拼图上划分与标注出来。此外,学生还需要将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用彩笔描绘出来,毗邻的海洋也要标注出来。例如,亚洲西南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西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对于这些山脉、河流等分界线,学生要严格按照山脉、河流的表示方法用彩笔在拼图上画出来。在学生制作拼图的过程中,笔者对作图不规范的学生加以指导,如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中山脉、河流较多,有些学生作图时没有画全,笔者要求学生嗜返丶亲侵抻肱分薜姆纸纾并多加背诵。在上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动手制作亚洲的拼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引导他们自主地去学习教材中的内容,使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理知识,从而产生深刻的记忆。

三、多元互动,深度探究

在课堂上采用多元的互动或竞赛机制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学习自己没有掌握到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

比如在《各具特色的地区》这一单元教学结束后,学生学习了关于东南亚、中东、非洲、欧洲西部、拉丁美洲、南极、北极等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形特点、当地特色等知识。由于这些知识点很多,记忆起来比较困难,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组织学生举办了知识竞答比赛,以激励学生在课后加强复习与记忆。竞赛前提前宣布竞赛规则:竞赛中,老师会对这一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提问,谁知道答案即可起立竞答,每答对一道题便可加1分,竞赛结束后对每个学生所得分数进行汇总,得分最高的前三名会得到精美文具大礼包的奖励。在竞赛过程中,笔者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对学生进行提问。开始的问题是比较简单的基础性问题,例如,“黑种人的故乡”指的是哪一地区?欧洲西部北邻哪个大洋?最后会提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问题,例如,中东为什么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这些问题较难记忆,当学生回答得较好时,笔者给予他们极大的表扬与鼓励,以此树立学生学习地理的自信心与热情。在竞赛过程中,笔者发现无论是简单的问题还是较难的问题学生都争相竞答,说明在竞赛之前他们花了很多时间来复习与记忆,达到了笔者所期望的效果。在上述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提问竞答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探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记忆所学的知识,增加地理知识储备,高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四、融入生活,学以致用

带学生走出课堂、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学习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应当适时地将地理知识融入生活,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比如,在讲《天气与气候》这一单元的内容时,笔者将教材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讲到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时,笔者问学生:“我们每天的不同时刻气温是一样的吗?一年四季中每一天的气温是不变的吗?”学生都迅速回答“不是”,从而引出气温日变化、气温年变化这两个概念及相关知识,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就能更加深刻地知道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以及一年中的气温变化规律。在关于气候的教学中,笔者首先让学生了解了各个气候类型的特点,然后思考自己所在或是所熟悉的中国某一城市的气候类型是什么,学生都一一进行了解答,例如,北京、天津、辽宁、沈阳等淮河以北的华北、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和多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甘肃、陕西、青海等西北地区冬寒夏热,干旱少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上海、厦门等淮河以南的城市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而云南、广东、海南省靠近赤道,全年高温,雨季集中在夏季,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在这个通过思考然后得出答案的过程中,学生成功地运用了所学的地理知识,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温总理答记者问范文5

创意一:组长交流

小组长是小组合作的核心人物,组长能力不同,小组合作的质量自然也不同。“组长交流”策略便是通过组长的调整,改善弱组的合作质量,扩展优质合作小组的文化。

【基本操作】请“优秀小组”的小组长到“问题小组”当组长;“优秀小组”另外产生一名新的组长;而“问题小组”的组长则加入“优秀小组”学习,感受其文化。此策略可延伸为“交流记录员”“交流鼓励员”;不管换什么角色,教师的引领要到位。

【温馨提示】使用此策略应具备两个条件:原小组形成一种稳定的合作文化;原小组有能替代其角色的成员,“挂职”1-2周再回原组。

创意二:换书读

朗读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但丢字、加字、错字等小问题却让人头疼,如果在学生同伴互相检查时使用本策略,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基本操作】组成两人朗读合作小组;朗读之前先同伴互相交换课本,下一步学习时都使用对方课本;朗读时,学生在对方的书上标出对方的错误;朗读结束后,双方对对方的错误进行统计,并告诉地方,同时将书还于对方。再次朗读,关注同伴标注于自己课本上的错误。此策略还可延伸到其他学科的与读有关的内容。

创意三:采访

同伴交流时往往比较浅,如果能有一种类似电视节目的访谈或追问,其效果会好一点,“采访”便是这样一个策略。通过访问,制造一种问答情境,促进深入思考。

【基本操作】首先,针对布置的任务,挑战员设计问题,其他同学则做好准备。其次,根据设计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询问小组内的同学,挑战员根据其回答,进行更深层次的追问,其他人亦可进行补充与完善。如果习惯了这种方法,会将它应用于日常的交流之中,学生间的交流自然会深入。

【温馨提示】学生问题设计简单、教条,没有深度――教师提供模板,让学生使用。喜欢问偏、难问题――使用教师的问题,提问者可以多准备一些问题,让回答者从中选择。

创意四:追问三次

与“采访”策略一样,“追问三次”也是促进学生深入交流的一个策略,但本策略更深入。

【基本操作】针对一个问题,通过不断追问,引导交流走向深入。追问的过程也是一个深入理解的过程。

【温馨提示】学生间的追问往往脱离主题――请教师与学生示范对话,让学生体会;如何追问――模板贴到墙壁等醒目的地方,让小学生随时能看到;设立追问员。

创意五:小组总结

小组合作很热烈,但小组总结观点时,学生往往自己讲不清,他们都只顾讲了,没有总结……如果有了“小组的总结”,短短的一两分钟,便可解决这个问题。

【基本操作】合作学习结束前两分钟,教师(或时间提醒员)提醒大家:现在停止讨论,开始整理与总结集体的观点。于是不论学习任务是不是完成,负责人都应该组织大家停止讨论,进入总结。提炼中,组织者可使用下面的模板:大家看一看,我们组的观点是不是……大家对我们组的这些观点还有什么意见……经过讨论我们组最核心的观点是……

【温馨提示】学生总结时容易发生争论――将争议观点与没有争议的观点分类,最后交流时,可以将其直接告诉大家“我们组有两个不同的观点……”总结时,学生也记不住刚才讲了什么――做好小组记录,交流时使用记录本。时间不够――设小组时间提醒员:采用音乐提醒:合作结束前两分钟,播放“音乐”,音乐一响,表示应该进入总结阶段,音乐声一停,合作时间也结束了。

创意六:访客

“访客”是跨组交流的策略,它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小组成员确定“接待者”与“访问者”两种角色。接待者:负责向来访客人介绍本组的结果,并解释他们的提问。一般每组一名“接待者”。访问者:其余同学都为“访问者”,负责外出到其他组学习交流。每个“访问者”负责访问一个小组,有几个访问者便可了解几个组的观点,最后回本组介绍“访问”收获。

【基本操作】首先,小组合作,共同讨论,总结小组观点。接着,“访问者”外出到他组,倾听他人的介绍并记录;“接待者”接待来访者,介绍本组的观点,并回答他人的提问。最后,访问者回到本组,就出访了解到的信息,完善本组的观点;总结本组最后的观点。

【温馨提示】学生走动不方便,特别是大班的情况下――小范围展开,如相邻四个组之间、采用“漂流本”,“本”动人不动。

创意七:漂流本

“访客”是学生到其他组交流,而“漂流本”则是学生在座位上不动,小组“记录本”在各小组间漂流。“访客”策略适合小班,“漂流本”策略适合大班。

【基本操作】一是各组将本组的观点整理在记录本上。二是3-5个小组为一个交流单位,依次将各组的记录本向下传阅;传阅时,将他组的精彩观点记录下来,亦可在他组的记录本上批注自己的意见。三是当记录本漂流回本小组时,本组了解了许多其他组的观点,同时也会发现其他小组提出的意见,小组成员据此完善本组的观点。

【温馨提示】为了便于交流,可以在漂流本旁边加注“反馈表”,帮助分析。格式如下:1.我们的意见:(写自己讨论的结果)2.补充意见(写出自己修改的意见)3.欢迎你提出意见。

创意八:主题学习组

如果教学内容多,交流起来显得时间不足,“主题学习组”是分解内容,每人参与一个主题,最后集体分享。

【基本操作】一是确定小主题:围绕教学总目标确定若干小主题,小主题数量应与小组成员数量相同,从而保证同一学习小组的成员拿到的主题是不一样的。二是成立主题研究组:相邻的3-5个组组成一个学习单位,各组拿到相同主题的同学,跨组组成新的小组。三是组织学习:围绕共同的问题组织讨论,保证自己成为本主题的“专家”。四是回到本组:学习结束后,各位“专家”轮流向组员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负责保证组员对自己的成果基本了解。五是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将大家的成果整合成为对本问题的理解,然后分享。

【温馨提示】谁组织,组成专家小组――确定某一小组为主持小组,该小组成员都是主持者。记不全面主题学习小组研讨的结论,影响本组交流――记录下讨论的内容;可使用复写纸等,一式三份,保证每人一份。

创意九:摆擂台

将教学活动设计成为“擂台战”,确定“擂主”与“挑战者”,一组摆擂,其他组挑战,在挑战与应战中掌握知识。

【基本操作】确定一小组为“擂主”方,其他小组为“挑战”方。“擂主”先向大家介绍观点,挑战方挑战,擂主方解释。双方在挑战与应战之中,完善观点,清晰思路。摆擂台分“有准备打擂”与“即席打擂”两种。“有准备打擂”指提前确定“擂主方”与“挑战方”,双方均事先准备。而“即席打擂”是现场确定“擂主”与“挑战者”。“有准备打擂”中的擂主除了准备对问题本身的理解外,还可以预测挑战方会提出什么问题。当然挑战方也可以设计挑战问题。为了提高效率,也可以将学习任务与课前预习结合起来。打播时,擂主组最好集体站(坐)在讲台上,共同接受大挑战。

【温馨提示】学生喜欢钻牛角尖――“擂主”除了准备问题答案结果之外,还要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引导,对于无价值的、偏离主题的挑战及时制止;教师注意把握讨论节奏,引导挑战,防止过于分散应战;挑战者发现本问题与主题元关,可以讲“这个话题与本主题关系不大,……”“擂主”不知如何回答――遇到难题,“擂主”可请求“休会”两分钟讨论发出求助,邀请挑战成员帮助;记不住应战者的观点――应战者将自己的观点写在小黑板或大白纸上,张贴起来;容易成为某些善辩者表现的舞台,也易让弱者难堪――可以指名挑战:限制每个人发言次数;能力弱的同学拿着记录本,先介绍本组观点。

创意十:汇报他人的

在集体交流时,学生往往只关心自己的观点,对他人关注不够。“汇报他人的”策略,则是让学生汇报其他人或其他组的观点,他们便不得不关注他人的观点了。

【基本操作】本策略需要与其他策略联合使用。使用诸如“黑板记录”“交流墙”“漂流本”等策略,要为“汇报他人的”创造条件。在集体交流前先告诉大家:不汇报本组的观点,而是汇报其他组的观点,并要发表自己的看法。被汇报的小组或同学可回应汇报者的支持、质疑或反对。

创意十一:信息反馈牌(小组个性台历)

将高效课堂中小组文化建设的载体――组牌,改造成信息反馈牌。方法是每个小组桌面上都放一个正四面体,每个面上涂上不同的颜色。红色代表小组合作学习遇到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向教师或学求助;绿色代表小组合作学习一切正常,请勿打扰;黄色代表本组分派或认领任务已经全面完成,请求分派或想认领新任务;蓝色代表本组任务刚完成,请求接受教师助理抽查与验收。教师借助信息反馈牌,针对小组不同情况采取科学指导方法。也可发动学生将组牌改造成小组周台历,台历出具备上述信息牌的功能外,可将小组的组名、组训、组规、组徽等小组文化呈现出来,还可将小组周评价表、周小组反思、周小组大事记、周活动精彩照片艺术化地表现出来,成为小组生活、小组发展的见证书。

创意十二:任务条

针对“学生只知道本组的任务,不知道其他组的任务,造成要么补充发言因缺少准备而质量低下,要么点评发言不痛不痒击不中要害”这种现象,我们引进了任务条学具。任务条就是将各小组自己的任务以及其他小组的任务一一注明,同时表明各组要重点补充发言的任务,用小纸条形式记录并分发到各小组。这样课堂的展示、点评、补充就可以高质量运行。

创意十三:展示卡

针对“小组合作学习中有的学生成为了小组展示自我的贵族,有的沦落为小组展示自我的奴隶”的现实,同时为了体现“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贡献者”这一理念,我们提出了展示卡这种学具。展示卡的使用说明:每节课课前有小组长为学生发放2-3张(个)展示卡,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发言一次就要消耗一张展示卡,用完展示卡的学生在小组就没有发言权利了。这样优等生就更加珍惜自己发言机会了,同时也为潜能生展示自我提供了一个宽阔的平台,实现了从机制上保护小组中弱势群体的利益。

创意十四:思维碰撞卡

针对以往各小组对各个问题讨论结果只有在班级大展示时方显“庐山真面目”,这样做有两个弊端,一是小组之间缺少实质性碰撞,很难相互激发,影响生成新知识、新问题、新答案;二是其他小组即兴质疑、补充,发言质量难免受到影响。若让小组讨论记录员记录时用复写纸复写几份该小组讨论结果(我们称之为结果交流思维碰撞卡),然后把思维碰撞卡小组之间相互交换,相互批注上本小组思考、建议,最后传回到原来小组,进而激起本小组对该问题的二次探究。这样小组之间“知己知彼”“唇枪舌战”的展示、质疑必定精彩纷呈。

创意十五:讨论卡

多数学校自习课管理限于两难境地:不让说话,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无法讨论或求助解决;准许说话,因学生讨论声音过大,影响其他学生独立思考。采用手势加笔谈的方法就破解了这个难题――学生遇到疑难问题,相互之间可以采用手势加上在专用讨论卡上笔谈交流方式,我们称之为“哑巴交谈法”。

温总理答记者问范文6

但是,令人担心的是,在当前的社会管理体制条件下,这个“回答”无论怎样实事求是,都无法成为公众心目中认可的答案。

一方面,并不是公众缺失了“信”的能力,而是惨白的解释和客观的描述,并不是公众所真正期待的东西。只要“实事求是的回答”是由事故的责任方提供,那么这个客观的回答无论怎样符合事实,也不再成为公众想象中的事实。

另一方面,这种对事实的渴求,政府管理部门和公众抱有完全不同的态度。对于管理部门来说,如何巧妙地对灾难进行政治解释和美学阐释最为关键;而我们到底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政治生态中,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而不是原因造就了这种灾难,这些质问乃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前者要的是灾难政治中的政府形象,后者要的是灾难事件中的国家伦理。这种错位,必然导致了总理的要求实现的艰难。

有趣的是,在总理的媒体见面会上,一位温州的女记者热情洋溢地向总理提问:“……温州各级党委政府和温州人民以很强的大局观念和大爱精神投入救援,我们看到事故发生的当晚附近很多村民连夜自发抢险,还有很多普通的市民彻夜排队献血,我想问一下,您对温州人在这次救援中的表现如何评价?谢谢。”

正是这个提问,无意中凸显了中国当前灾难政治美学的逻辑:无论是怎样的事故、灾害,“制造感动”总会无意中成为媒体宣传和社会管理的要领。如果正是“感动中国”的方式制造了动车飞奔、国家飞跑的想象的话,那么,这个方式又同样出现在了动车飞撞、国家跌倒的时刻。于是,永远只有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追问这个原因的坚定不移的精神,没有事故发生时对社会管理危机的反思和政治自省的建构;永远只有伟大的救援和动人的故事,没有恻隐之心的不忍和兔死狐悲的凄凉;永远只有地方官员们出现在镜头里面焦虑的身影,却没有悔恨交加或悲从中来的泪珠……

于是,在这种灾难美学的建构中,普通公众与政府部门分别站在了两个不同的位置上,渐行渐远。也就是说,当灾难政治成为一种国家美学的时候,它所激发的想象力就走向了其反面。

显然,就灾难美学来说,中国的政府管理者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以至于灾难叙事中,到处灌输伟大、崇高、肩负……而在人们想象中,越是伟大、崇高、肩负……反而越是无能、虚假、逃避……当一种国家美学走向了它的反面的时候,这种美学就应该被抛弃了。

无论是自然灾难还是事故灾难,无论出于良心道义还是出于社会公正,利用灾难进行宣传和感动是必然行不通的。从灾后救助到灾后重建,从社会性的慈善救助到政府性的物资调配,一场灾害,往往成为考察一个国家资源操控能力和权力道德水平的特殊视角。灾难到来之时,也就到了人类生存的“临界时刻”,在这种情景中,我们选择怎样的态度面对灾难,其实是一个社会性的政治文化工程。

事实上,7.23事故的发生,其政治震撼力是空前的。无论是雷击还是天谴,无论是气候影响了通信还是上帝拨动了铁轨,也就是说,无论怎样解释这个事故,这个事故的发生都不能再归结为“技术”或者“自然”了。这正是灾难美学和公众期待的落差所在。于是,总理所说的“回答”,也就不仅仅是解释,也是反思、问责和调整。简单地说,这次动车事故所凸显出来的问题,必须用整个社会体制的自省来回答。

温总理答记者问范文7

未能正确理解法律导致行政机关违法

北京市一中院的一位法官告诉记者,从他们审理的行政案件来看,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中正确理解和适用法律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例如,2006年审理的孔祥仁等82人不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不予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一案中,孔祥仁等82人先是向浙江省环保厅,就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没有落实环境保护措施等问题,要求浙江省环保厅进行查处。浙江省环保厅按照程序交由温州市环保局调查处理后,未就处理情况答复孔祥仁等人。孔祥仁等人以浙江省环保厅不履行法定职责为由,向国家环保总局申请行政复议,国家环保总局以孔祥仁等人的申请属于事项,不属于行政复议范围为由,对孔祥仁等人的复议申请不予受理。

孔祥仁等人不服,诉至北京一中院。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孔祥仁等人要求浙江省环保局对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财产权,但现无证据证明浙江省环保局针对孔祥仁等人的《投诉书》作出过答复并已告知孔祥仁等人。因此,孔祥仁等人针对浙江省环保局的不作为行为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属于行政复议的受理范围。国家环保局对孔祥仁等人的复议申请不予受理缺乏法律依据,北京一中院判决撤销了国家环保局的不予受理决定。

这位法官对记者说,此案中被诉行政行为被撤销的主要原因是行政机关未能正确理解法律规定。

行政机关在诉讼中举证不能

记者从北京一中院行政审判庭了解到,在某些以中央部委为被告的案件中,行政机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都没有问题,但往往由于工作程序不规范,手续不完善,比如向当事人送达材料没有回执、答复当事人的投诉没有书面记载等问题,导致应诉时举证困难,最终败诉。

比如,在北京现代沃尔经贸有限责任公司诉财政部两案中,2004年10月,采购机构国信招标有限责任公司及中国远东国际贸易总公司,分别接受政府采购人卫生部和发改委的委托,对国家医疗救治体系项目进行公开招标。现代沃尔经贸公司作为投标人,最后未中标。

现代沃尔经贸公司向财政部投诉认为,这两次投标存在招标信息不透明、评标专家不合法律规定等多项违法问题。而财政部认为,上述投诉应由国家发改委负责,且其已经将上述投诉转发给发改委稽查办处理,并将上述处理电话告知了现代沃尔经贸公司。

在诉讼中,现代沃尔经贸公司主张根据《政府采购法》第五十六条之规定,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应当在收到投诉之后书面答复投诉人,财政部未作出任何处理决定,也未书面通知过现代沃尔经贸公司,属不履行法定职责。

在审理中,财政部既无法提供其书面答复的证据,也没有任何能证明其电话答复的证明,据此,北京一中院经过审理,两案均判决责令财政部对原告之投诉予以答复和处理。

部分行政规章缺乏清理“相互打架”

2005年,北京一中院审理的孙宗周诉北京市海淀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不再支付工伤保险基金核定行为一案中,案件审理涉及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是否有效。

法官就此问题查阅相关资料时,却发现两种不同的观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官方网站上标注该《试行办法》为“有效”;而在国务院法制办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法制司编著的《工伤保险条例释义》以及《工伤保险条例问答》中,则明确指出在2004年1月1日《工伤保险条例》实施之后,上述《试行办法》已经失效。

对该《试行办法》究竟是否仍然有效的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有关工作人员也未能给予明确的答复。虽然根据《立法法》,废除行政规章必须经由法定的程序,但作为规章的制定机关,在公开的信息渠道上出现两种相反的观点,无疑给行政执法和司法审判都带来很大的困扰。

高官出庭使诉讼成为行政机关普法课堂

“政府高级官员坐在被告席上,不但不会给政府形象抹黑,反而更能彰显现代司法理念和法治精神,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基本要求”,最近,中央要求行政机关领导要积极到法庭应诉。对此,北京一中院行政庭林民华庭长很支持。

他认为,让更多的高级行政官员出庭参加诉讼,一方面对查清案件事实,维护行政机关的合法行政行为有利,另一方面也让行政官员在参加诉讼中提高了对法律的认知,达到了普及法律知识,促进依法行政的目的。

2004年4月2日,在北京一中院公开开庭审理内蒙古金穗工业食品公司诉被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粮食局行政答复一案中,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常务副局长范汉云(正局级)以委托人身份出庭应诉,成为北京一中院审理的行政案件中第一位参加诉讼的中央国家机关高级行政官员。

此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明确表示,凡是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为被告的行政案件,都将由下属职能局的领导亲自出庭参加诉讼。

近年来,又有多位局级以上政府官员到北京一中院参加行政案件诉讼,以旁听案件形式了解案件审理过程的各级行政官员达3000多人次,行政案件的庭审成为普及法律知识的课堂。

促进部委依法行政

根据法院做出的判决,行政机关的执法行为被判令无效或撤销,可以促进政府部门依法行政。

对此,北京一中院陈锐副院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充分注意运用判决书对行政机关行政行为中存在的不合法性进行充分的阐述,在判决后,又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采取以案说法,判后释法的形式,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进行规范,在监督中体现支持,形成了与执法机关的共赢。”

2006年孔祥仁等82人诉国家环保总局一案影响较大,全社会都很关注。判决前,承办此案的法官与国家环保总局多次沟通,分析被诉存在的问题,国家环保总局认可了法院的意见。一中院做出撤销国家环保总局不予受理决定的判决后,原告和被告都对判决结果表示理解和接受。

在北京一中院,记者还看到了几份行政机关就该院司法建议的回函,一份发自国家部委的回函写道:“贵院的司法建议对于我委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已就贵院提出的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就相关问题制定了改进措施。”

温总理答记者问范文8

初中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在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如何针对初中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处理好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尝试采用下述几种提问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联系学生的知识,层层深入提出问题,导入新课。例如在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亮度可调节的台灯的亮度(或收音机音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答:与电流强度有关。)改变电流大小有哪些方法?(答:改变电压或电阻。)改变电阻有哪些方法?(答:改变导体的材料、截面积、长度以及温度。)我们学过的什么仪器可调节电流的大小?(答: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如何连接在电路中?(答:串联。)进而提出滑动变阻器串联到电路中后,各部分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如何?自然导入了新课。这样设计的问题,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联系实际列举式提问。在单元或综合复习时,由学生联系所学的物理知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物理现象或原理。例如:“举例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举例说明应用杠杆原理的工具”。这一类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搜寻记忆中的生活知识,在相互启发下,可举出更多的例子。我处理这一类问题的方式,一般是将学生举的例子简要记在黑板上,再由学生分辨哪些举例是对的,哪些错了。然后再把对的进行分类。例如上面举例中的第一题可分成气体、液体、固体三类分子运动现象;第二题可按省力、费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分类。这样处理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物理知识应用性提问。学生如果在教师的启发下,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成功地解释或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他们不但会感到一种学以致用获得成功的喜悦,而且还能激发积极思考,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习惯。“热水瓶是如何防止热传递的?”这是教师提问的一般方式,学生也能作出正确回答。我尝试改成这样的问题:热水瓶外层玻璃破碎后为什么不保温;新买的热水瓶不保温可能是什么原因?对照实物让学生对不锈钢保温杯与常见的玻璃保温杯的保温原理和保温性能进行分析及比较,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作出正确解答。如果有条件,针对课堂提出的问题,安排学生课后进行一些小实验、小修理、小制作,对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有帮助。

四、引起争论,激发思考的提问。争论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通过争论解决的问题,理解特别深刻,其效果是一般性讲解所无法达到的。容易引起争论的,往往是生活中碰到的现实与物理原理表面上相“矛盾”,或者平时形成的概念与严格定义的物理概念不一致的问题,设计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争论,对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大有好处。例如力学中“力是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以及“在平地上挑着东西前进做不做功?”等问题,引导学生对照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辩论,收到的效果比较理想。

总之,课堂提问要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尽量结合生活实际,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并注意在提问中点拨启发学生分析问题。

温总理答记者问范文9

2011年3月14日上午,国务院总理在答中外记者问时,就说了这样一句动情的话:“在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实行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问题,而且我们还将本着循序渐进的方式进一步推进ECFA的后续谈判。在整个谈判过程中,你都可以感觉到大陆的诚意和对台湾商界和人民利益的关心。我们是同胞,骨肉之情,xī而不shū。”

当时直播现场的电视字幕以及随后的网络新闻显示的却都是“骨肉之情,系而不疏”。

抱着怀疑和好奇的想法,笔者立刻在多部词典和网上都查了查,发现并无“系而不疏”这一条目。大约离总理说这句话半小时后,网上新闻又都改成了“析而不殊”。原来如此!

温总理说的这个词到底应该是哪个呢?到底哪个词最符合温总理的讲话风格,最能解释温总理当时讲话的真正含义呢?

其实,“析而不殊”是一句古话。其中的“析”字的含义为“分开、分割、割裂”(据《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7年6月版 第1665页)比如常用的成语“分崩离析”中的“析”即为此意。“殊”字的含义为“绝、断”。(同上第1453页)比如常用的词语“殊死”中的“殊”即为此意。“析而不殊”的含义即为虽然分开甚至分割却永不会断绝。

“析而不殊”典出《汉书・武五子传》:“其明年春,(汉宣帝)乃下诏曰:‘盖闻象有罪,舜封之,骨肉之亲,析而不殊。其封故昌邑王贺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注:昌邑王贺,名叫刘贺,汉宣帝的兄弟,在汉宣帝之前做了十几天的皇帝,后被废。)

这个文段的意思是说,汉宣帝效仿当年的圣君舜不但没有对有罪的兄弟象治罪,反而分封他为海昏侯,而这一切皆源于“骨肉之亲,析而不殊”的文化传统 。

另外我们都知道,温总理在近几年的答记者问时总会引用古文古诗名句来说理明情。这也基本上是他老人家的一大风格。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骨肉之情,析而不殊”当为温总理讲话时的原文原词。当时直播现场打出来的字幕“骨肉之情,系而不疏”应当是不知温总理是引用了古文而犯了错。

综上,“析而不殊”的含义即为虽然分开甚至分割却永不会断绝。用到两岸关系上即为,大陆和台湾是同胞骨肉,虽暂时分开,但不会断绝那份血浓于水的兄弟亲情。温总理在当时引用“骨肉之亲 ,析而不殊”想表达的就是此意。

温总理答记者问范文10

故事可以视为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侧重于事情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跌宕起伏,从而阐发道理或者价值观。在官员讲话或新闻发言人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会讲故事,不但能够使自己的发言变得生动起来,避免冷场,而且让人觉得亲切、真实可信。讲故事和举例子不完全相同,举例子一般是直入事情本身,以简单和基本事实元素为基础的故事则有细节、有描写、有渲染、有夸张,起到引入意境、滋润情感的作用,从而为提升理念奠定基础。在官员讲话和发言中举例子是经常的,也是基本的,讲故事是少见的,需要高手才能完成的。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说过,讲故事就是讲世界上通用的一种语言,不无道理。

好的故事不但能够抓住受众的心,还能够把深奥的道理说得很明白,让听众能够过耳不忘,流传广泛,起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当年,孙中山在广东大学(即中山大学)发表演讲,谈论三民主义。当时礼堂小,听讲的人多,通风不够,空气不好,所以有些人精神较差,显得比较疲倦。孙中山看到这种情况,为了提起听众的精神,改善场内的气氛,于是巧妙地讲了一个小故事:“我小时候在香港读书,见过有一个搬运工人买了一张马票,因为没有地方储藏,便藏在时刻不离手的竹扁担(给人挑东西用的)里,牢记马票的号码。后来马票开奖了,中头奖的正是他,他便欣喜若狂地把竹扁担抛到大海里去了,以为从今以后就再不用靠这支竹扁担生活了。直到问及领奖手续,听说要凭票到指定银行取款,这才想起马票放在竹扁担里了,便拼命跑到海边去,可竹扁担连影子也没有了……”讲完这个故事后,听众当中议论纷纷,笑声、叹息声四起,结果会场上的气氛―下子活跃起来,人们的情绪都很振奋。于是,孙中山抓住时机,紧接着说:“对于我们大家,民族主义这根竹扁担,千万不要丢啊!”很自然地又把话题扯到了原来轨道上,让听众。下子有醍醐灌顶之感。

很多人在发言的时候,习惯套话、大话、空话,就是不会讲故事,不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也不能传达出心中的感动。尤其是在提问者提出的问题比较重要或比较尖锐的时候,讲故事比讲道理或者空泛的阐述经验更有说服力。

2010年2月27日,总理做客新华网,其间有网友问:“温总理,您好!政府对医疗制度已进行多次改革,但看病贵的问题仍然没有彻底解决。政府在这方面会继续加大改革力度吗?”总理在回答的时候,不但阐述了政府所做的工作,还以桂希恩医生的故事来进行说明。他说:“我认识的医生不是很多,但是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我非常想在在线访谈上宣传―下他。他是武汉大学附属医院的桂希恩教授,是防治艾滋病的专家。他为了调查艾滋病的情况,走遍了祖国各地,甚至因为一些误解而受委屈。但就是这样一位医生,许多艾滋病病人把他当成朋友。”

“我到他家去过,艾滋病病人到他家里吃饭,他们同桌吃饭,在他家里留宿,他们夫妻两个人睡在地上,而把床让艾滋病病人睡。有一件事情我尤为感动,他有一次带二个护士去给一个村的居民进行血液抽血化验,护士不小心把自己的皮肤刮破了,他心里十分不安,很快就让医院给这位护士检查,当发现没有问题的时候他放心了。但从此以后,成千上万的抽血化验都是他自己来做。我们需要这样的医生,需要这样的医德。我们不仅要搞好制度建设,而且要推崇高尚的医德风尚。”

温总理通过讲桂希恩的故事不仅为网友解疑释惑,而且在情感上树立一个可亲可敬的好医生的形象。

好的故事,不一定很长,也许就是一两句话,但就是这一两句话却会让人感觉亲切、可信,―下子拉近了双方之间的距离。好的故事也不仅在平常时可用,在处理公共危机时也可以用。

2011年7月28日,总理在温州“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现场会见了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在开场白中他说道:“记者朋友们,今天我来到这次铁路特别重大事故现场,给遇难者献了花圈,表示对他们的深切哀悼!刚才我到医院去看望了伤员,又同遇难者家属见面。此时此刻,我的心里很悲痛,愿意借这个机会同各位记者见面,讲一讲我心里的话。我们不要忘记这起事故,不要忘记在这起事故中死难的人。这起事故让我们更警醒地认识到,发展和建设都是为了人民,而最重要的是人的生命安全:它也让我们认识到一个政府最大的责任就是保护人的生命安全。这段时间,我生病了,11天在病床上,今天医生才勉强允许我出行。这就是为什么这次事故发生第六天我才来。”用故事的语言和情感所作出的解释不仅令人信服,还打动了很多人的心。

讲故事的这种表达方式值得我国当下许多官员和发言人学习。在2011年上海世博会美国馆的宣传短片中,美国人用了三个故事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美国精神,而没用一个理性的词语,可以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许多到美国馆参观的人,看了这三个故事都非常感动。这样的故事在我们的泱泱大国并不鲜见,我们却很少注意到并表达出来。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说:“你们发生了很多伟大的事情,却没有用讲故事的语言讲出来。”官员和新闻发言人学会讲话学会讲故事吧!

温总理答记者问范文11

初中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在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如何针对初中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处理好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尝试采用下述几种提问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联系学生的知识,层层深入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例如,在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亮度可调节的台灯的亮度(或收音机音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答:与电流强度有关。)改变电流大小有哪些方法?(答:改变电压或电阻。)改变电阻有哪些方法?(答:改变导体的材料、截面积、长度以及温度。)我们学过的什么仪器可调节电流的大小?(答: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如何连接在电路中?(答:串联。)进而提出滑动变阻器串联到电路中后,各部分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如何?自然导入了新课。这样设计的问题,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联系实际列举式提问

在单元或综合复习时,由学生联系所学的物理知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物理现象或原理。例如,“举例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举例说明应用杠杆原理的工具”。这一类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搜寻记忆中的生活知识,在相互启发下,可举出更多的例子。我处理这一类问题的方式,一般是将学生举的例子简要记在黑板上,再由学生分辨哪些举例是对的,哪些错了。然后再把对的进行分类。例如上面举例中的第一题可分成气体、液体、固体三类分子运动现象;第二题可按省力、费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分类。这样处理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物理知识应用性提问

学生如果在教师的启发下,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成功地解释或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他们不但会感到一种学以致用获得成功的喜悦,而且还能激发积极思考,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习惯。“热水瓶是如何防止热传递的?”这是教师提问的一般方式,学生也能作出正确回答。我尝试改成这样的问题:热水瓶外层玻璃破碎后为什么不保温;新买的热水瓶不保温可能是什么原因?对照实物让学生对不锈钢保温杯与常见的玻璃保温杯的保温原理和保温性能进行分析及比较,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作出正确解答。如果有条件,针对课堂提出的问题,安排学生课后进行一些小实验、小修理、小制作,对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有帮助。

四、引起争论,激发思考的提问

争论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通过争论解决的问题,理解特别深刻,其效果是一般性讲解所无法达到的。容易引起争论的,往往是生活中碰到的现实与物理原理表面上相“矛盾”,或者平时形成的概念与严格定义的物理概念不一致的问题,设计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争论,对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大有好处。例如力学中“力是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以及“在平地上挑着东西前进做不做功?”等问题,引导学生对照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辩论,收到的效果比较理想。

温总理答记者问范文12

世界着名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地理案例来源于现实实际,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及经验剖析案例,把握案例的关键,创造性地评价案例,通过案例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深化理论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达到学以致用。案例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改教学中的特点,是现代教育的精髓。我国实行教学改革以来,本人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将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自己形成了一套传统的教学习惯,为适应新的教学改革,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对于新进初中的学生,地理是一门新课,特别是地理学习中,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学生普遍认为,地理是一门最难学的科目。我认真总结思考,思索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首先,为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景和活跃的课堂气氛,我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知识广度和深度,提高自己课堂艺术教学效果;其次,如何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对于许多复杂的问题能否用较简单的方法去解决。学生有了兴趣才会去认真学习,学通了才会有兴趣,这样,才能使教和学双方都能保持较高的热情。

案例1:读等高线地形图,如何用简单的方法判读地形类型

初一地理中,等高线和等高线地形图是这一章的重点和难点,在各种考试中,出现频率都很高。读等高线地形图,在判别山峰、鞍部、山谷、山脊和陡崖五种地形类型中,学生最难判别的是山谷和山脊。对于山峰、鞍部和陡崖的判断,同学们一般都能较快地掌握;但对于山谷和山脊,大部分同学无从下手,还有部分同学容易把山谷和山脊搞混淆。教参一般要求半个课时学习时间,在最初的教学中,我基本上用了大半个学时,甚至又用晚修时间,通过练习讲解作进一步的复习,但同学们还是一知半解。有段时间,我简直是一筹莫展。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我设计了多种教学方法。我在用分析法教学中,根据等高线的定义和特点,判断出地形的形状,然后确定哪是山谷,哪是山脊,但学生很难把理论转化成抽象思维。有的同学看起来好像已经懂了,但一到实际运用的时候又糊涂了,反反复复。那时,我真正感受到从来都没有过的困惑!

后来,我又在教学课件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并在教学方法上作了很大的改进。我在网上下载了很多等高线地形图方面的资料,把它们进行综合,又根据我自己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在课堂上,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并从不同角度展示等高线的变化情况,山谷、山脊的特征;另一方面,让学生分组讨论,由学生自己来分析总结,得出结论。课堂效果显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我总觉得这种教学方法,事倍功半,效果总觉不佳。

在学习到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的第二节世界气温分布中,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不同,夏季,同纬度的陆地比海洋的气温要高;冬季,同纬度的陆地比海洋的气温要低。定义同学们都记熟了,但实际运用中就出现了问题。有一个练习,根据等温线的海陆分布判断是夏季还是冬季,在做练习时发现,大多数同学都不会判断,我发现这个问题又和判断山谷和山脊一样,我和同学们又都走进了深渊。我深入研究,一次,在为一个学生解答问题的时候,我突发奇思妙想!我记得那是一本参考书中的提示,根据等温线的变化特点和同纬度海陆气温差异,判断出季节。参考书中说:在同纬度的陆地,“高低则高”,这里的第一个“高”是指等温线弯曲部分指向高纬度,后面的一个“高”是指温值高,第二个“低”字是指等温线弯曲弯部分指向等温线值较小的方向,由此判断出陆地气温较同纬度的海洋气温要高,所以是夏季。反之,为冬季。这其中的文字表达虽然简单,但内容很复杂,又是纬度,又是等温线值,还有海陆气温的高低,很容易让同学们搞糊涂。我想:如何把内容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同学们既容易记、又容易懂?通过分析、思考、总结和归纳,我又进行去粗取精,终于找到了其中的规律,并达到文字和内容都能统一。“凸高则低,凸低则高”——就像数学公式一样,能够非常简单地解决以上复杂的问题,即在陆地部分,等温线弯曲部分如向气温高的方向凸出,“凸高则低”,由此说明,陆地气温较同纬度的海洋气温低,就可以判断是冬季。反之,则为夏季。这里的“高”和“低”都是表示等温线值的大小。这样,同学们容易记,也容易理解,再也不会出现混淆了。

在判断山谷和山脊的时候,同样运用这个规律,复杂的问题迎刃而解。“凸高则低”运用在等高线地形图中,“高”和“低”都是表示等高线值的大小。“高”则为脊,“低”则为谷。运用这个方法,分析海陆等温线分布和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判断“山谷”和“山脊”,解决问题的成功率达到百分之百,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准确解决这二类问题,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这一规律的运用,为课堂教学添加了光彩。

二个原本是非常复杂和困难的问题,通过一个简捷的方法得到了解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通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我感到,一个好的教学方法,会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代教育,给我们每一个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刻苦钻研教材,深入探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发现,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我们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让我们的教学课堂更放光彩,星光灿烂。

案例2:现代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演,教师是导演。

我在带第一届初二的时候,讲第四章第二节《中国的铁路运输》时,通常我是将课本的插图制作成彩色的投影片,将全国的铁路干线按方向分成几大组,然后我指着彩色投影片,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虽然我也竭力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却还是陷在传统的“打乒乓”式的教学模式中,围绕课本的主要内容我不断地打(提)出问题给学生,学生又不停地打回来(回答)。当时我感觉课堂气氛很活跃,看起来也是采用了启发式,学生围绕着我设计的若干问题基本上都回答出了我预想的答案。但上完课后,我不禁感到疑惑,这样是否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的教学是否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呢?

随着新的课改理论的不断学习和深入,我的思想和观念也随之在发生着翻天覆地地变化,回头看看,总觉得这本是一节极好地让学生自 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课,但总是还有太多的遗憾。为此,我又仔细地研究了《地理课程标准》,并在参考了其他资料的基础上,对这节课重新进行了设计,经过再次实践,课后我有了更多的感受。

这次备课的过程中,我改变了上次那种对教学重、难点的每个环节加以细致、具体安排的作法,没有事先设计好师生对话、设计好学生应怎样答,而是放手给学生,在尊重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对教材进行了处理。首先我将课文中的全国主要的铁路干线按方向变为四个研究性课题:东西走向的铁路干线;南北走向的铁路干线;东北地区的铁路干线;西南地区的铁路干线;在上课前一星期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结成四组,选定课题,选出主持人。确定研究目标、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整理资料、制作相关的图片、学具等都由学生自己进行。而且让学生特别去注意那些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搜集与其有关的旅游信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设计最合理的旅游路线。在这个过程中,我主要是提供尽可能地指导和帮助。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很多同学课间或中午来找我询问相关的问题,绝大部分由他们自己去查阅,我也帮他们上网下载了一些资料。学生的兴趣超乎我的想象,使我更有了进行这次实验的信心。在这次备课的过程中我没有用细节设计来实现教学目标,而是围绕教学目标理清了思路框架。可以说,我是带着和学生同样的兴奋和期待走进课堂的。虽然是第二次上这节课,但学生们的热情更高于上次,每个探究小组都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想展示自己了。

在导入新课时,我充分抓住“旅游”这个热门话题,“同学们,今天我们组织一次到全国各地的旅游活动,交通工具是火车,我们怎样来选择旅游路线呢?请各小组的导游员来为我们导游。”在我简洁地导入新课之后,首先给学生大约10分种的时间,让各个小组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补充,最后达成共识。然后让各个小组派出自己的代表做导游员,创设一种旅游情景。在我的启发和鼓励下,落落大方的导游员出场了。她用优美的语言将本组同学的发言有序地组织起来,同学们收集的资料还真丰富,有许多的全国着名的旅游景点和名胜古迹,导游员引领大家去观赏名胜,有时还用多媒体播放与之有关的风光图片,学生们兴趣盎然,在旅游的过程中学会了铁路干线的名称和起止点,创设课堂情景,在玩中学,掌握了课本中的重点和难点,我也因势利导,发动全班同学参与讨论,原本上次授课时感觉较难处理的难点迎刃而解了。第一组的精彩展示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也更激起了其他小组的斗志,他们的表现更为出色。第二组的同学在第一组同学的基础上,又补充了有关铁路系统时间和车次的常识性的问题,而且有三个同学分角色扮演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及火车,象表演课本剧似的,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使所学的知识更具有实际性,更贴近生活。比上次授课采用的让学生起来读一读的效果要好得多。第三组的导游员还带领同学们做了个“旅游竟猜”的游戏,以引导大家思考并区别铁路干线。第四组的导游员还利用“五一”长假我来为你服务等课堂灵活的方式来参与。最后我又出示了一幅全国铁路干线图,让同学们积极参与,有的到屏幕前去指铁路线的位置,有的根据我的提示选择合理的铁路线等。检测阶段我布置的题目是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幅全国主要的铁路干线,而且让学生自己起来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等。由于前一阶段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检测的效果非常的理想,而且他们的动手能力,动口能力,动脑能力,观察能力等都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由此看来他们自身的体验是无法替代的,也是最珍贵的。作为教师的我也从体现教师权威的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和他们一起探讨与交流,学生不再仅仅是学习者、欣赏者、模仿者,而且与老师共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成为讲授者、表演者和创造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