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忆江南诗意

忆江南诗意

时间:2023-05-30 10:37:47

忆江南诗意范文1

一、吟诵烘托意境,唤醒音乐美感

【片段一】

师: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你们知道这是谁的诗作吗?

生:知道,是白居易。

师:对,白居易的家住在北方,但他觉得他心中最美的地方还属江南,让我们在诗情画意的视频中欣赏诗句,感受江南的美景,一起来体味诗人的情怀。(音视同步,播放有《忆江南》歌曲伴奏的江南美景视频)

师:怎么样,这样的江南美吗?

生:美!(异口同声)

师:其实我们对这首《忆江南》并不陌生。它曾出现在我们语文课本中,对不对?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忆江南》这首词,只有读好了,我们才能唱得更好!(在古筝伴奏中,带领学生齐读《忆江南》)

师: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一个“好”字,简单有力,道尽了白居易对江南的好感觉、好印象。我们要读出韵味!

生:江南好!(强调“好”字)

师:谙是熟悉的意思。风景旧曾谙,这些风景都是白居易非常熟悉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其中的“红胜火”,和“绿如蓝”把江南的春景刻画的多么的鲜艳夺目呀,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连续找三名学生读,学生读的一个比一个有感情)

师:能不忆江南?短短一句,就表达了身处异地的诗人,对江南景色的无限眷恋和赞美,让我们完整地吟诵这诗情画意的《忆江南》,要读出诗词的悠远深长。

(学生沉浸在诗词的意境中,摇头晃脑地体会着诗词的韵味)

该片段为导入部分,一开始就让学生走进诗情画意的课堂。借用多数学生所了解的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作简短的铺垫,拉近了学生和古诗词的距离。运用音视同步,播放《忆江南》歌曲伴奏,让浸润着语文气息的课堂一下子注入了音乐的活力,唤醒学生的眼睛和耳朵,边聆听边欣赏。该片段没有长篇大论的总结和过渡,也没有刻意的讲解和煽情,有的是一遍遍、一句句的读,并且从语文的角度,让学生从每个字、每个词传达出来的语音、语调、语义体会诗人创作时的感觉。好的音乐课堂一定离不开文化的滋养,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音乐技能的同时,也将厚重的文化味儿渗透其中,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这对学生此后歌曲的学习和意境的理解都有巨大的帮助。

二、韵味无痕迁移,突显音乐要素

【片段二】

师:读的真好,让我用美妙的旋律来奖励大家吧!(歌曲范唱)

师:这首《江南好》的旋律从高音开始,一下子把这个“好”表现出来,让没去过江南的人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请你们来尝试一下吧。

生:跟琴演唱。

师:风景旧曾谙的“谙”字上是不是有什么小记号?

生:圆滑线。

师:对了!一个字上有很多音连起来演唱,我们称它为――

生:一字多音。(齐答)

师:这样连起来唱就更多添了一份委婉和连绵,让我们连起来唱一唱。

生:(有针对性地演唱圆滑线的部分)

师: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非常美,节奏很规整,大家在唱的时候可以根据力度记号,尽情释放对江南的赞美。

生:(用f的力度,演唱这两句)

师:能不忆江南?这句有附点和圆滑线,这时白居易深深地沉浸在对江南的美好回忆中,你们仔细听听这个“忆”字发生了什么变化?(师示范两句“忆江南”的区别)

生:第一句唱的短促一些,欲说还休的感觉。第二句比较连贯,让人觉得回味悠长。

片段二的教学更好地诠释了语文和音乐的无缝对接,音乐拓展了语文学习的宽度升华了情感,语文增加了音乐文化的厚度。这一环节教师紧紧抓住了《忆江南》的音乐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获得强烈的音乐认知和情感体验。更为巧妙的是,教师进行了无痕迁移,将上一环节的有感情吟诵和个别词语的着重处理,运用到这一环节的演唱技巧上,显得妥帖、自然。既加深巩固了学生之前吟诵诗词时的技巧和情感,又使学生在演唱中进一步领悟了歌曲处理的细节和特点。让-罗尔・布约克沃尔德的《本能的缪斯》提及孩子就是天生的缪斯,他们对音乐有敏锐的直觉,教师这样教学使学生一下子就感受到诗词和音乐中的美感,学生学得投入,学得轻松,学得得法。

三、引发思考,提升音乐修养

【片段三】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三个版本的《忆江南》,这三个作品都是由不同的作曲家创作,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感觉是一样的吗?

生:不一样。(听过后回答)

师:对了,这三首作品虽然歌词一样,但曲调各异,情绪怎么样?

生:也有所不同。

师:是的,但是作曲家都将很多江南的元素融入其中,比如加入了一些江南民歌和戏曲,让我们听来都是那么的细腻婉转、连绵优美,具有江南的美感。

师:听了这些作品,你觉得哪一首更能把诗词《忆江南》里回味悠长的眷恋之情表现出来?

生:我们最先学的第一首《忆江南》。

师:江南的景美,词美,歌更美。其实《忆江南》一共有三首,课后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去了解剩下的两首。美好的音乐和诗词都是相通的,都值得你去悉心领悟和发现,也许诗人和作曲家创作时的意境就会被你慢慢参透,你就会成为下一个诗人、下一个作曲家,老师期待你们的成功!

忆江南诗意范文2

一、议“词眼”,感悟词的意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渔歌子》这首词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色和垂钓者悠然自得的心境,表达了词人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生活的情感。教学时,老师可以抓住词眼“不须归”,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体会词的内容意境。我们来看一老师教学《渔歌子》的教学片段:

师:不须归是什么意思?

生:不想回家。

生:不用回家。

师:须是什么意思?

师:围绕不须归你会提什么问题?

生:他为什么不回家?

师:是啊,作者为什么不愿意回去呢?究竟是什么深深地吸引着他?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读这首词,在词中来寻找答案吧。

(生自读词)

师:哪位来说一说?

生:那美丽的风景。

师:具体地说有哪些呢?

生:白鹭、桃花、西山、鱼、水、笠衣、细雨。

师:词中有画,画中有词,寥寥数笔,就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山水画。仔细一看,画中还带有哪些颜色呢?

生:白、粉红、碧绿色、青色。

师:这么多的颜色用一个词来形容。同学们,带着感受读一读,品一品。

师:让张志和不须归的不仅仅是这色彩,更因为这里山山水水,自然万物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现在让我们再读读前面两句词,透过诗句你想象到了怎么样的画面,记得要让这些景物在我们的眼前像人一样,能说会笑,能跑会跳,还会自由地嬉戏。

师:自己读一读,说一说。

生:西山白鹭高飞,一会儿排成一字开,一会儿排成人字形。鳜鱼,自由嬉戏,

师:谁再来描绘白鹭高飞的样子?

……

生:桃花一片粉红,风一吹,落到了水面上,鳜鱼游过来。

师:同学们想象力真丰富多彩,你们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把整个画面说活了,让这两句诗充满了动感和活力。

围绕“不须归”来引导学生读词,讨论:“为什么作者在雨中还不想回家?”然后引导学三读全词,展开想象,体会词的景色之美、色彩之美和动态美。这样的教学就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由浅入深,层层导引,始终围绕词眼“不须归”。学生既理解了词的内容,又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走进了文本,走进了意境。

二、品“词眼”,领悟词的内涵

紧扣词眼,引导学生进行感悟、品味,让学生走进文本、体会词的意境。请看一老师执教的《清平乐·村居》的教学片段:

师:孩子们,请你们再静静地读一读,标出描写词人心情的字。

生:喜。

师:(板书:喜)词人辛弃疾为何如此欣喜?请同学们再次默读整首词。(学生边默读边思考)

生:词人最喜欢小儿子,因为词中写到“最喜小儿无赖”。

师:真会读书,你真是词人的知音,能来读读这句词吗?(学生读词)

师:读得真不错,请问这句词中,哪个字最能体现小儿子的顽皮动作?

生:卧。

师:你能根据文中的插图,想象他当时神态和动作吗?

生1:他是趴着在剥莲蓬,两只脚还跷着的。

生2:他的嘴里可能还在哼着小曲,脚上一定是在打着节拍呢。

师:也许他趴累了,可能还会做什么?

生3:他可能会就地打几个滚,躺下地上休息呢。

生4:他还有能趴在河边戏水。

师:你能想象他此时一定非常——

生5:快乐。

生6:自由。

师:是呀,正因为辛弃疾的童年时期,人们缺衣少食,四处流浪,孩子们更是吃不饱,穿不暖。所以词人向往着所有的人都能这么自由快乐的生活,这种怡然自在的生活才是词人最喜欢的。谁来读读?

紧扣词眼“喜”字的感悟层层深入,特别是“最喜小儿无赖”一句感悟的层次更为明显:先是想象小儿顽皮的动作、神态;再是体会小儿的心情;三是想象作者的联想;四是和作者童年作比,了解作者博爱之心。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深入体会词的内涵。

三、拓“词眼”,升华词的情感

《忆江南》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词,教学就应该关注诗人内心的情感,走进词人的内心,升华词所寄予的情感。请看《忆江南》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请在配乐中再读读全词,看能不能把整首词读成一个词语?再找找这首词是围绕哪一个词来写的?

生:好。

师:江南好,除了景美,还好在哪呢?

生:气候好、人好、人杰地灵、美食多……

师:一个“好”字,包罗了诗人对江南的无限赞叹和向往,你能把这种情感读出来吗?

(生读诗句)

师:是啊,如此美丽的江南美景,叫诗人怎“能不忆江南”呢!

师:诗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杭州人民对他感情非常深厚。这天,白居易独自站在洛阳的香山顶上,遥望着千里之外的江南,无限深情地回忆起江南的美景,江南的闲情,江南的故人……正是江南人民对诗人如此的爱戴,让诗人——

生接读:能不忆江南?

师:正是诗人对江南人民的思念如此深切,让诗人——

生接读:能不忆江南?

师:正是诗人对江南春色的无限眷恋,让诗人——

生接读:能不忆江南?

师:正是诗人心中那忘不掉、抹不掉的江南情缘,让诗人——

生接读: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诗意范文3

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做诗词《忆江南》,原诗为: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诗意为: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来源:文章屋网 )

忆江南诗意范文4

关键词:长安;宋词;唐宋诗;地方;空间;书写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2)02-0146-05

长安,西北形胜,历史都会,自古就是中国政治、文化、地理之重镇,周秦汉唐等多个王朝在此建都,隋唐时期曾有“东罗马,西长安”之说。长安在古典诗词中被反复描绘。不同时代的文人雅士在不同的文学体式中,对长安的书写不尽相同,各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时代风云及文体色彩。所谓“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心雕龙・时序》),在不同时期、不同文体、不同作者的长安书写中,积淀着丰富的意涵。本文探讨宋词中的长安意象,并与唐宋诗中的长安意象进行比较,以展示长安意象在宋词书写中的独特况味。

一、宋词中长安书写的意味

长安自古帝王都。十三朝古都的长安,见证了权力的更替和王朝的盛衰,辉煌与衰败并举,繁华与萧条递生。晚唐五代,战乱频仍,长安屡遭兵燹,迅速衰颓。据史料记载,唐末长安遭受战争破坏最严重的有四次…。五代时期,长安又经焚劫,疮痍满目。赵宋王朝建都于汴京后,长安非复汉唐故都,形貌气势和政治地位非昔时可比,但仍然是西北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城市,仍一直受到宋廷的重视,经济和文化得到恢复发展。汉唐盛世的遗风,加上宋展迅速的城市经济的促进,长安依然是一个繁华富丽的大城市,屡屡出现在词人的笔下。

宋词中的长安,首先是作为地理名词出现。一些著名词人,有过在长安的生活经历,词中记录着他们在长安的行迹。市井词人柳永曾在永兴军路华州府任职,永兴军路的治所在长安,柳永尝有长安之游。其《望远行・长空降瑞》一词描摹长安城的瑞雪图景和词人的幽雅情趣,但全篇除“满长安,高却旗亭酒价”一句点名长安外,其余笔墨重在摹绘雪景,“僧舍”“歌楼”“鸳瓦”之类的处所,亦只为点出瑞雪之所覆及。长安在这里,仅仅是词人的一个活动场所而已。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词有旬日“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乃是追述嘉元年与苏辙一起随父赴京赶考曾于长安小驻的情景。那时,苏轼兄弟二人初出眉州,前往京城求取功名,自忖腹有诗书,胸怀利器,踌躇满志,意气奋发,故词中以才华横溢的西晋陆机、陆云兄弟自许。南宋陆游乾道八年(1172)在南郑前线时,作有《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词。据《剑南诗稿》卷五十四《重九无菊有感》自注:“高兴亭在南郑子城西北,正对南山。”南山即终南山。作者秋高时分登台遥望,由终南山脉上空的明月,联想到长安城的灞桥烟柳、曲江池馆。柳永笔下的长安是实写,苏轼笔下的长安是追忆,陆游笔下的长安是遥想。这三首词作中,由不同时代、不同文人描写的长安,其相同之处在于,都只是作为地理名词出现,或是词人活跃其间的舞台,或是词人兴发感动的依托。

长安作为地理名词,在宋词中不仅仅只是表明场所,更由于长安曾经为汉唐故都的历史地位而更多寄寓着词人对于时代更替、历史兴亡的感慨。如周邦彦《西河》词云:“长安道,潇洒西风时起。尘埃车马晚游行,霸陵烟水。乱鸦栖鸟夕阳中,参差霜树相倚。到此际。愁如苇。冷落关河千里。追思唐汉昔繁华,断碑残记。未央宫阙已成灰,终南依旧浓翠。对此景、无限愁思。绕天涯、秋蟾如水。转使客情如醉。想当时、万古雄名,尽是作往来人、凄凉事。”词人清秋时节羁旅长安,触目所及,惹起的是汉唐昔时繁华都尽,如今满目凄凉愁苦的苍凉意绪。所谓霸陵烟水、未央宫阙、终南浓翠,触发的都是词人的无限愁思。这里的长安是作为地理名词的实写,也是有意味的文化符号。

靖康之难,宋室移跸临安。绍兴和议后,宋金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为界,以北为金统治区,以南为南宋统治区。长安沦陷于异族的铁蹄之下。此时词人咏怀长安,既有对汉唐长安王者气度的追怀,更多的则是面对残山剩水的无尽悲慨。康与之的两首长安怀古词比较有代表性。其词曰:

《菩萨蛮令》(长安怀古)

秦时宫殿成阳里。千门万户连云起。复道亘西东。不禁三月风。汉唐乘王气。万岁千秋计。毕竟是荒丘。荆榛满地愁。

《诉衷情令》(长安怀古)

阿房废址汉荒丘。狐兔又群游。豪华尽成,留下古今愁。君莫上,古原头。泪难收。夕阳西下,塞雁南飞,渭水东流。

前一首重在追忆秦汉唐时期的长安盛世气象,最后两句落笔到眼前的荒败凄清。后一首重在抒写眼下的荒凉景象和忧苦情怀,只“豪华尽成”一句追及往昔。两首词联系起来读,合构成南宋词中长安意象的共同旨趣,即在对往昔长安辉煌岁月的追忆中,抒写眼下长安的破败衰飒以及由此引发的山河易色之感慨。更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词中的长安很容易被读者等同为当时的汴京,在怀古中生发对现实的感慨。

以上是宋词中作为地理名词出现的长安意象情形。我们看到,由于赵宋王朝时期长安已经不再是国都,宋词对它的书写明显减少。但是由于长安承载着的政治文化记忆,宋人常常在这个意象上寄托一种类型化的情绪,即历史的更替盛衰之感。叶嘉莹在研究温庭筠词时,引入西方阐释学、语言学中的“语码”(Code)理论,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类似“香草”“美人”这样的语言符号,已经成了一种语码,当它在语序轴上出现时,无论作者本人是否意识到,是否有意而为之,联想轴都会使语言符号成为语码,都会在读者心中激起丰富的联想和记忆,甚至收到“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的表达效果。借用这个理论来看,宋词里的“长安”也是一种语码,也有记忆唤醒和丰富想象的功能。长安是一种文化符号,担负着文化记忆的功能;又是一种历史积淀,承载着历史记忆的使命;更是一种丰富多义的语码,能够唤起读者对它所赖以生存的文化传统赋予它的丰富含义的多维联想。十三朝故都的历史,使长安承载着太多的政治文化记忆,且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愈加丰厚。汉人追忆长安,以周秦的兴盛覆亡为经验教训;唐人追忆长安,以周秦汉的兴盛覆亡为借鉴;宋人追忆长安,又叠加上了唐王朝兴盛覆亡的前车之鉴。从秦汉到两宋,长安追忆形成了一条记忆的河流,一个历史的传统。记忆的积淀越来越复杂,记忆的内容越来越丰厚,连记忆的人也变成了记忆的一部分,诚如杜牧所言:“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

宋词中的长安,除以上所论之作为地理名词的使用外,更多的是被借代使用。北宋时期的词人以长安代指汴京,南宋时期的词人,或以长安代指汴京,或以之代指临安。如“星桥火树,长安一夜,开

遍红莲万蕊。”(张先《鹊桥仙・星桥火树》)词写上元节的灯火辉煌,词里的长安指代的是北宋都城汴京。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中“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一句中的“长安”亦指汴京。而郭应祥《万年欢》(瑞庆节)云:“佳气葱葱,望长安日下,鸾鹤翔舞。天皇家,当年挺生真主。”则以长安指代南宋都城临安。宋高宗移跸杭州,以杭州为行在,改其名日临安,意谓临时安居之所,日后当能恢复中原、重返汴京。然“临安”亦颇有语谶意味,暗示着南宋政权的不能长久。这一点,与“长安”恰形成鲜明的语义对照。从“长安”到“临安”,气数是何等的不同!而南宋人以长安代临安,或许不仅仅是文学书写的传统使然,也有祈愿长久的美好愿望包含在内吧。

宋词中的长安的第三种意义是词人对长安典故的运用。苏轼《菩萨蛮》(润州和元素)词云:“玉笙不受朱唇暖。离声凄咽胸填满。遗恨几千秋。恩留人不留。

他年京国酒。堕泪攀枯柳。莫唱短因缘。长安远似天。”据学者考证,此词作于苏轼赴密州任途中。这里的长安既非实指长安,也不指代汴京,而是用了和长安有关的典故。《晋书》卷六“明帝纪”:“明皇帝讳绍,字道畿,元皇帝长子也。幼而聪哲,为元帝所宠异。年数岁,尝坐置膝前,属长安使来,因问帝日:‘汝谓日与长安孰远?’对日:‘长安近。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也。’元帝异之。明日,宴群僚,又问之,对曰:‘日近。’元帝失色日:‘何乃异间者之言乎?’对日:‘举目则见日,不见长安。’由是益奇之。”《晋书》所载,是为了表明明皇帝少时之聪慧善辩,后世则由这个典故生发出另外的意味,即以长安指代朝廷所在,而以“长安远似天”形容仕宦之途的艰难和遥不可及。

宋词里还有―个与此典故相关的“长安道”一词,被较多使用。由于长安及它所指代的汴京和临安作为国都的特殊地位,长安道也就不仅仅是指地理上的道路,而是带有仕途的意味。如:“红尘自古长安道”(晏几道《秋蕊香・歌彻郎君秋草》),是指长安道上演绎的人间悲欢离合。“轻衫短帽,重人长安道。屈指十年中,一回来、一回渐老。”(晁端礼《蓦山溪・轻衫短帽》)晁端礼十年之中频频入汴京,为的是一解轻衫短帽,谋取功名,颇有杜甫十年长安困守的辛酸况味。“断桥孤驿,冷云黄叶,相见长安道。”(贺铸《御街行・别东山》)在贺铸的词里,离别东山,本来就有几分不情愿在内,又兼情人之别,更增加了辛酸的滋味。所以,相见长安道固然是为了彼此的前程和功名,却被作者涂抹上肃杀悲戚的风调。长安道就是红尘道,就是功名道,自然和汲汲求取的劳苦奔波以及亲人之间的生离死别联系在一起。

二、宋词中有关长安书写的常见意象

宋词中的长安书写,还体现为词人对有关长安意象的摭取,以下列举数例。

骊山:提及骊山,词人往往多引入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典故,突出兴亡感慨。如李冠的《六州歌头・骊山》和谢枋得的《风流子・骊山词》。这两首咏写骊山的词,各有特色。李冠之作,括白居易《长恨歌》,几乎是词体的《长恨歌》。谢枋得之作,引入李隆基和杨玉环故事及杜牧《过华清宫》诗意境,并化用贾岛《忆江上吴处士》诗句,凸现秋风渭水、落叶长安的凄凉。值得注意的是,李冠是北宋初人,谢枋得乃南宋末人,两人时隔二百余年,但他们骊山词的题材选取却极为相似,恰恰证明宋人在骊山意象上寄托的情感的相似性,突出了骊山意象的象征意味。

灞桥、灞陵、灞柳、灞桥雪:这几个意象的使用,首先和送别有关。唐时出长安东行,灞桥是必经之地。人们往往在灞桥折柳送别,寄寓对远行者的不舍之情,灞桥折柳因此成为古人送别的经典意象,在唐诗里频频出现。李白《灞陵行送别》诗云:“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罗隐《柳》亦云:“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宋词中则有柳永的《少年游》(其二):“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这首词完全敷衍灞柳送别的经典意象而成。不过,由于词和诗的文学体性的不同,柳永的长短句和齐言形式的唐诗相比,显得更加缠绵婉曲,尤其是“阳关”三句的曲终人远之思,余韵悠长,令人回味不尽。其次,每年阳春时节,灞河附近柳絮飞扬,好似冬日雪花飘舞,“灞柳风雪”因此成为长安八景之一。灞桥风雪和唐代文人的形象关联密切。《北梦琐言》卷七记载,有人问晚唐宰相郑綮今日是否有诗作,郑綮答日:“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此话实际自有来历。在唐代,官员出行有华盖香车、高头大马,文人未仕前常常骑蹇驴,故灞桥风雪中的驴子背上,往往端坐着落魄的诗人。孟浩然、李贺、贾岛诸人,都有驴背吟诗的故事流传。秦观《忆秦娥》(灞桥雪)词云:“灞桥雪。茫茫万径人踪灭。人踪灭。此时方见,乾坤空阔。

骑驴老子真奇绝。肩山吟耸清寒冽。清寒冽。只缘不禁,梅花撩拨。”词咏写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的诗人形象,并无深奥的意韵,但因为灞桥风雪、驴背吟诗的典故的运用,读来却颇令人会心。

曲江、曲江馆、曲江花:曲江,是唐代长安最大的名胜风景区,“开元中疏凿为胜境……花卉环周,烟水明媚。都人游赏,盛于中和上巳之节。”(康骈《剧谈录》)唐代还于科举试后在曲江宴饮新科进士,为一时之盛景。曲江的兴废,和唐王朝的盛衰密切相关。欧阳修《临江仙》词云:“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岐路,空负曲江花。”秦观《忆秦娥》(曲江花)词云:“曲江花。宜春十里锦云遮。锦云遮。水边院落,山下人家。”两词写汴京生活,均运用唐代曲江宴饮的典故写宋代进士宴集。曲江花见证着文人举子的荣辱兴悲。

未央宫阙、阿房废址、汉荒丘、古原、渭水:这些长安意象,均寄托兴亡感慨,具有语码意味。前文例举的康与之的两首词很有代表性。

终南山:杜牧《长安秋望》云:“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终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主峰,矗立在长安城东南,像长安的一道天然屏障,也是长安城中王公贵族、士人隐者理想的休憩之地。终南山与长安城联系密切,故在词人笔下,终南山是长安的象征之一。周邦彦词日:“未央宫阙已成灰,终南依旧浓翠。”(《西河・长安道》)

三、唐诗、宋词长安书写的不同影像

人文地理学中有一对范畴:“空间”和“地方”。“基本上,‘空间’一词诉诸普遍均一的、科学的或抽象的概念考察,是‘运动能力’的结果;‘地方’是人类‘居停’的所在,涉及暂停、休憩,以及身涉其中。前者依赖实体景观的呈现,通常关乎于科学、经济和理性;后者则往往涉及‘事件’,它是‘时间与空间的、个人与政治的,充盈着人类历史与记忆的层次区位’,因此经常召唤着价值的凝聚,认同及归属。”按照这个观点,唐诗中的长安,主要是地方书写,书写者停息其中,参与其中,“地方”呈现着

价值、认同和归属。而宋词中的长安,主要是空间书写,是概念,意味着距离、冷静和理性。

唐诗里的长安书写,首先表现为对长安地理形胜、繁华富丽的描摹和欣赏,内容涉及长安风貌、四时景物、宫阙殿阁、山川名胜、郊野风光等。关于这一方面,论著已夥,本文不赘述。我们仅从唐太宗“秦川雄帝京,函谷壮皇居”(《帝京篇》其一)渲染的唐帝国的赫赫声威、从王维“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描述的万国朝拜的大唐帝国气象、从崔沔“花催相国醉,鸟和乐人弹”(《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群臣乐游园宴》)津津乐道的群臣游宴的情形,就可略知一二。

唐诗里的长安书写,还体现出长安作为唐代文士精神家园的文化意义。唐代长安的地位,使它成为文人士子实现理想抱负,求取功名前程的必然场所。对唐代文人来说,长安意味着科场驰名,意味着仕宦前途,意味着理想实现,长安道,就是仕途之道,就是理想之道。唐代文人普遍有一种长安情结,所以才有杜甫的十年困守,才有李白诗中对长安的反复咏叹。文人仕途上的失意,政治上的感慨,常常在长安诗篇中体现出来:“何处路最难,最难在长安。”(岑参《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觐省》)“莫道长安近于日,升天却易到城难。”(王建《寄广文张博士》)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诗人之愁,乃是由于权奸当道,圣颜难睹,壮志难酬。文人落第后的伤怀也屡屡呈露:“年年下第东归去,羞见长安旧主人。”(豆庐复《落第归乡留别长安主人》)总之,长安作为唐代文人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展现着丰富生动的唐代社会生活面貌和复杂多样的唐人世态百相。唐代文人的人生价值常常要借助于长安这个政治舞台来实现。长安与唐代文人、与唐诗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

宋词里的长安书写,从数量看,比唐诗中少得多;从内容看,也比唐诗单薄。以汉唐代本朝,乃宋人一贯笔法,故宋词中的长安主要作为地理代名词出现,代汴京、代临安,关于作者人生价值、理想抱负的内容很少,长安之于文人的政治文化意义和精神家园意义几乎消失殆尽。原因在于:其一,不再作为国都的长安,在宋人眼里已经不具备这方面的功能和意义,宋人对长安自然不可能有这种期许。其二,宋代文人的功名之心和理想抒写,主要在宋诗里体现,宋词中则较少。

宋诗里的长安书写亦不多见,且主要是作为汴京和临安的代称,对长安自身的书写甚少。一方面,这凸显了长安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符号意义,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宋诗对于长安的疏离。宋诗里偶尔的长安影像,亦如宋词中的长安,是一种有距离的空间书写。毕竟,长安是周秦汉唐的长安,在宋代,它与汴京和临安不可同日而语。长安之于唐代文人的政治文化意义和精神家园意义,到了宋代文人那里,被转移到对汴京和临安的书写中。两宋文人在诗词中,通过对汴京和临安的书写,寄寓他们这方面的欲望和诉求。

忆江南诗意范文5

一、先景后情,景为情设

就是说一首诗先写景再抒情,景与情的句数并不固定,只不过写景是为抒情做“铺垫”,抒情才是写景的“目的”。如王维的五律《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的前三联写景,尾联抒怀。写景不是单纯地写景,而是有意布设一个“清幽安闲”之境引出“闲适”之情。又如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写景时诗人精心选取了夔州江边八种典型景物,借此营造肃杀、悲凉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中抒写自己的身世之悲、忧国之情,就顺理成章了。先景后情,景为情设典型的例子还有王之焕的《登鹳雀楼》、王昌龄的《闺怨》等。

二、开门见山,起笔抒情

这种情况类似于散文的开门见山。因为情感非常强烈,有点抑制不住,所以起笔就抒情。如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起笔就盛赞江南风景如何之好,抒发作者无比喜爱之情,接着特写江岸春花之红艳、江水之碧澈,面对如此景致(和北方初对比),作者情不自禁地反问,呼应开头。再如李煜《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魂梦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起笔突兀掷出“恨”字,恨之深,直入梦中。梦中昔日游上苑的情景何等气派,何等威风,可眼下只能以泪洗面。作者无须再说下去,读者已被这种扑面而来的彻骨之恨揪住了心。

李商隐《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以抒情开篇,然后辅以写景。分别时分,正当暮春;东风无力,百花凋残,物犹如此,人何以堪?这就把“别难”之情,写得异乎寻常。

三、以景结情,余味无穷

古诗结尾的方法颇多,只就情、景说,有以抒情结尾的,有以写景结尾的。以情结尾属常式,更普遍一些。但若要论艺术感染力,恐怕写景结尾的要强得多。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

如夏完淳《即事》:

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

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

这首诗情景各半,一三联直抒抗敌复国之志,二四联描写雄豪悲壮之景,是一首先情后景的“非常规”诗。作者开首直抒胸臆,愤慨之情跃然纸上,与前面的《忆江南》、《望江南》、《无题》等起笔方法一致,但艺术上稍逊一筹;最后一句,颇得王昌龄《从军行》结句“高高秋月照长城”之神韵,因此一句,境界全出,大大提高了诗的艺术感染力。此外,类似的还有刘长卿的《酬李穆见寄》、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许浑的《谢亭送别》、秦观的《浣溪沙》等诗词的结句。需要说明的是,这一类诗虽然句末写景,但前面并不全是抒情,有的或叙事或议论,由景而情只是其中的一种。

四、融情于景,情景合一

融情于景就是通篇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它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这样的诗篇,通篇字面上看是写景,实则写情。

最著名的莫过于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全诗一字未说离情别绪,而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别绪如长江不尽,离情如碧空无涯。情含景中,神传象外,妙合无垠。

张继《枫桥夜泊》也是这样一首典范之作: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作者把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以及半夜里传出的寒山寺钟声,有选择地加以组合,看似没有一句抒情,却句句都在写羁旅人飘泊异乡的孤茕寂寞的心境。属这类的名作还有杜牧的《江南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

以上举例是就通篇而言。当然,融情于景的例子不限于整首诗,古诗中更多的是一句之中的融情于景、情景合一。可以说,凡是写景的诗句,都融进了作者的感情,情和景是难以分离的,只不过景是外显的,情是内隐的而已。

景与情是诗歌创作的两大要素,两者不可分离,古人在这方面谈论得很多:“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孤不自成,两不向背”(谢榛),“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胡应麟),“情境名为二,实不可离”(王夫之),“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

忆江南诗意范文6

苏琳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她从记忆中抽出有关江南的记忆。

苏琳认为最美是江南。美丽的湖光山色让她陶醉,灿若朝霞的桃花令她着迷。她喜欢架着小舟,呼朋唤友一起采藕。她喜欢江南的丝绸,她爱江南的刺绣。

如果时光能倒流,重回古代,她一定会选择去江南。因为江南有优美的景色,有富饶的物产,有丰富的人文情怀。苏琳说,江南的湖泊,冰冰凉,如翡翠一般。江南的山,虽不高大,但很秀丽。江南真的很美。

苏琳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女孩,她喜欢想象。她常常想象自己在古代的生活:她身穿精致的旗袍,打着碧绿的油纸伞,穿梭在江南古巷中。她真的很向往那种生活。

苏琳在生活中,常常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有诗意,让朋友们心生羡慕。苏琳买来丝绸纸作画,为自己泡上奶油咖啡,在优美的钢琴曲中翩翩起舞~~苏琳认为,生活就是一种享受。

美丽的江南,让苏琳很有诗意。她真的很喜欢江南!

忆江南诗意范文7

关键词:钱载 袁枚 交游 考述

舒位《乾嘉诗坛点将录》曾尊袁枚为“诗坛都头领三员”之一,奉之为“及时雨”宋江;将钱载(号萚石)置于“掌管诗坛头领二员”之“智多星”吴用位置,其诗坛地位仅次于袁枚,发人深思。同时,钱载居嘉兴,袁枚在钱塘,同处浙江地域,彼此相距颇近,且有往来,钱氏却能够保有自身特色,尤为可贵。钱载与性灵诗派成员之间,联系虽并不紧密,但通过钱、袁二人交游,及诗学观念与诗歌的对比关照,以有“当代龙门”之称的袁枚为尺度与标准,有助于我们把握钱氏诗歌特色,利于准确把握萚石在乾隆诗坛的地位。

首先,钱、袁二人相识于乾隆元年殿试。钱载年长袁枚八岁,两人地域邻近,均曾致力于诗,彼此交往却并不频繁,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载:“丙辰召试者二百余人,今五十五年矣,存者惟钱萚石阁学,与余两人耳”。[1]丙辰,即乾隆元年(1736),此年钱载应诏北上,与袁枚同应博学鸿词试,为同徵,召试保和殿,二人故此得以结识。时隔多年,袁枚依然难忘当时情景:“同徵四十六年前,殿上挥毫事宛然。”

此后,钱载曾专程拜访袁枚,时值乾隆三十年(1765)年秋,见萚石《随园雅集图》题识:“乾隆乙酉秋,奉命江南,试事竣,至随园谒简斋前辈。时以送文端公、望山相国还朝于淮上,不得见。”其中,“奉命江南”,指钱载奉命充任江南乡试副考官。文端公,即钱载叔祖陈群;望山相国,即尹继善,字元长,号望山。令人遗憾的是,此次因袁枚送钱陈群、尹继善往淮上,二人无缘相见。

而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二人有了人生中一次重要的相会。此年九月初九日,钱载访随园,赠袁枚画松一幅,袁枚是年《钱坤一少宗伯典试江南榜后过访随园即事有赠二首》诗云:

同徵四十六年前,殿上挥毫事宛然。每忆云仙看碧落,忽持玉尺下江天。须眉换尽清谈在,桃李栽还旧雨怜。正拟寻公呼蜡屐,八驺先已唱门边。

爱我山庄处处幽,一丘一壑总勾留。卿云气暖花争迎,老鹤情深语未休。难得相逢刚九日,自怜此会亦千秋。知公写赠孤松意,朝野于今两白头。[2]

第一首诗作追忆悠悠往事,感叹岁月流逝、容颜衰老。其中,玉尺借指选拔人才的标准,指萚石充任江南乡试考官之事。蜡屐,以蜡涂木屐。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或有诣阮(阮孚),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著几量屐!’神色闲畅。”后以“蜡屐”指悠闲、舒适的生活。八驺,古代贵官出行,有八卒骑马前导,称“八騶”。此指萚石的驾临。尾联借用典故,以表达自己对于萚石登门拜访的惊喜之意。第二首诗作,则具体描述了萚石游览随园,二人相聚时的情景。对于此次相会,钱载亦曾详细记载,此年九月初十日,钱载为袁枚写兰梅于《随园雅集图》上,并作题识:“今岁庚子(1780),复蒙恩秋试江南。重九日,始得谒见前辈于随园。遍历亭榭,观所藏古物,于池上窓中得见清凉山,于竹间亭子得见钟山。芙蓉始发,秋色满园,此为清福,此为真境。盖乐此者三十年矣。出图属画以题,遂写园所有花三两种以复。回忆初元(1736)京华聚首,今公车小录一百七十余人,不知尚有几人在耶?而简斋先生岿然杖履,著作成家。载年七十有三,犹及坐水亭一刻,叙主宾之礼,相对忘言,得不为之欣幸也。后一日,秀水同徵后进钱载并记”[3]。萚石迷恋于随园美景,流连叹赏不已,并欣然为简斋作画。宾主间关系十分融洽,其乐融融,可以想见当时情景。此次相会,无疑增进了彼此的友情。

乾隆五十二年丁未(1787)冬,袁枚往嘉兴过访钱载,恰逢钱载不在,未能相见。乾隆五十三年戊申(1788),萚石作《茶坊歌八首》[4]。诗序载:“袁方伯鉴属题《鸳鸯湖茶舫图》,得读其从兄明府枚之跋。先生于载同徵,又翰林前辈。庚子(1780)秋金陵别后,丁未(1787)冬见访不值。”萚石有感于当年同徵在世者无几,不禁无限伤感:“元年(1736),先后荐举二百六十七人,五十年以来,海内公交车故人,意惟简斋在矣。即事怀思,能不怃然!遂拉杂写之。盖同此郑重。”诗云:“难得随园秋水上,芙蓉千树两瓯香”,即乾隆四十五年(1780)钱载曾有随园之行,重阳相会,萚石记忆犹深。第四首诗中,“湖天海月山无隔,檇李城南稧饮杯”,诗人更是满心期待简斋的来访,意欲一起寻幽探胜,开怀畅饮。

此后,乾隆五十五年(1790)五月,简斋再次拜访,萚石时已中风,二人进行了一番饶有兴味的畅谈。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庚戌(1790)五月,相访嘉禾,则已中风,半身不遂;年八十有三,犹能醰醰清谈。”[5]孰料三年后,萚石即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九月间辞世,袁枚赋诗悼念,其《哭钱萚石先生二首》诗曰:

词科同日赋《长杨》,甲子迢迢六十霜。陶令山中琴早挂,郗詵殿上桂初芳。屡操文柄无遗彦,两次典试江南,曾祭尧陵有奏章。四十二人《徵人颂》,伯恭此日倍神伤。

前岁扁舟访病身,病中能坐板輿迎。虽枯半体神犹旺,听说三朝语更清。岂料别来成永诀,但留诗在即长生。临风一奠君知否?彼此都应老泪倾。[6]

第一首诗谈及二人最早相识的经过,总结了钱氏一生的政绩作为,表达了自己对萚石去世的伤感之意。第二首诗中,简斋回顾二人最后一次见面情景,抒发了自己的深切悼念之情。“但留诗在即长生”,简斋对萚石诗歌加以肯定,确信其诗作后世必然流传。

对萚石其人、其诗,袁枚曾在《随园诗话补遗》中进行评价:“家徒壁立,卖画为生,官至二品,屡掌文衡,而清贫如此:真古人哉!刻《萚石斋诗集》四十九卷,最后,题春圃弟《茶舫图》云;‘清凉山后阿兄题,大令名看小令齐。三月柳遮江路水,十年人隔夕阳低。’拳拳念旧,盖物稀为贵,理应然也。先生吟诗,多率真任意,有夫子自道之乐。其《村居》云:‘村居谁为闭门高,夜雨频添水半篙。杨柳初丝亚文杏,木兰如玉照樱桃。王官谷小云同住,华子冈深犬夜嗥。短杖一枝扶便出,西轩北陌又东皋。’《先人别业》云:‘屋于高处非忘世,志欲终焉此读书。’皆有骀宕之致。先生名载,嘉兴人。”[7]袁枚评钱氏清廉高洁,有古人遗风,聊聊几语,不过泛泛之论。同时,袁氏从性灵诗观去审视萚石诗,得出“多率真任意,有夫子自道之乐”的结论,更是流于表面。所列诗篇亦并非萚石代表诗作。由此可见,简斋对萚石认识并不深刻,难称知音。

由以上二人往来事迹的梳理,知钱、袁初相识于乾隆元年(1736)出应博学鸿词试;其中,乾隆四十五年(1780),钱载前往金陵拜访袁枚,游赏随园,成为最为重要的一次交游,并因之增进了彼此的感情;最后一次晤面,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五月,简斋过访萚石,萚石已然半身不遂,但二人仍进行了一番清淡。钱载与袁枚之间,更多的是同徵之谊,此亦由袁枚对钱载人品与诗歌的评价得以证实。由此,钱、袁作为乾隆诗坛知名诗人,虽同处浙江一域,彼此临近,却并未深交,并非知己、知音,二人关系虽不紧密,或亦为萚石能够保持自身个性诗风原因之一。

(本文为陕西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JK0386。)

注释:

[1][5][7]袁枚:《随园诗话(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75页。

[2][6]袁枚:《袁枚全集(第一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577页。

[3]袁枚:《随园雅集图卷题咏》,民国二十五年石印本。

忆江南诗意范文8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明珠,凝聚着民族的智慧,散发着无穷的魅力。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古诗词的魅力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读出诗意

引导学生正确诵读,是感悟诗词的关键。古诗表达简洁,意蕴深长,而学生的领悟力是有限的,教师应该避开传统的串讲,而是创设情境,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走进诗词所描绘的意境。在教学《忆江南》时,我首先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再要求读得字正腔圆,读得抑扬顿挫,然后提升读的要求,从读的实践中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味道和感觉来,让学生由整体上感悟词人对江南深沉的思念,从字里行间具体叩问其“身”在哪里、“心”在何处,理解白居易对江南的情有独钟,对江南的依依不舍,他记“忆”中的江南就变成了鲜活的画面,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心中。

二、想象诗境

古诗词语言精练、意境深远,所以,古诗词教学也应重视创设情境,启发想象,把学生带进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之中。在教学《长相思》时,我充分运用课件重现诗中的画面,配上渲染气氛的音乐,启发学生想象:征途的感受是“冷”的,这种“冷”不仅是自然气候的表征,更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状态;而故园的印记和回想则是充满“暖意”的,这是一种亲情之暖、天伦之暖、心灵之暖。学生通过对不同画面的创造想象,把这“冷”“暖”逐渐内化为自己独特的心理感受,有效地把握了视听信息背后那两个鲜活的画面。一“冷”一“暖”,先“冷”后“暖”,“冷”“暖”相间,虚“暖”实“冷”,在想象中、在描摹中学生真正融入了纳兰性德的相思之境。

三、感悟诗情

诗歌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追寻诗歌背后蕴涵的情感是诗歌教学的重中之重。诗词时代背景的独特与学生有着时空的距离,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才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例如,教学《秋思》时,我抓住诗眼“见”大做文章,安排学生一次次想象“见到什么”“见不到什么”,学生在我营造的意境中,在一次次的对比中循序渐进地探究、品味“见秋风”,一次又一次地感悟诗人“乡愁生于秋风里”“乡思寄寓家书中”“乡心乃在寂寞处”,与作者感同身受。在学生深入领悟了诗人浓浓的乡愁后,我又及时挑疑:带走的仅仅是一封信吗?还带走了什么?学生马上反应出带走的还有作者的心、作者的思乡情、作者对家人的祝福……

总之,一首首诗词,其实就是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教师只要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让学生读出诗意,想出诗境,悟出诗情,他们就会真正体验到古诗词的魅力,走进诗词歌赋的王国。

忆江南诗意范文9

关键词:意境;诵读;多媒体;品味;想象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9-085-1在二十几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我觉得带学生走进古诗词的意境,有以下几个途径:反复诵读,理解诗意;运用多种媒体,创设情境;品味语言,感悟情感;大胆创生,放飞想象。

一、反复诵读,理解诗意,走进古诗词的意境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反复诵读是学习古诗词最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教师可以根据诗词的不同风格选择不同的朗读方式,让学生边读边听,边读边学,边读边思,得到科学而有效的训练。营造良好的朗读的气氛,引导学生渐入佳境。

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最初的几遍诵读中,让学生眼前呈现出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事物。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思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在反复诵读中,诗意渐明,那一种若隐若现的形象感染着每一个读者,这就是走进诗歌意境的魅力。

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走进古诗词的意境

有些古诗词的抽象概括、精练含蓄会给学生理解上带来困难。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以其文字、声音、图像、影像等融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的强大优势,为我们进行古诗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教育手段。在古诗教学中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较完美地展现古诗的艺术魅力。使原本简单枯燥的古诗教学变得充满情趣,让诗情画意立体地凸现在课堂中,形成学生学习古诗的内驱力,促进学生深刻地领悟古诗的意境,学习诗人奇妙的作诗技巧。

在一位老师在教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时,用民乐曲子《西湖春晓》开场,那优美的音乐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了,随即,教师展示了多幅西湖的美景,这个时候,学生都惊呼起来,太美了。教师适时推出苏轼的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如果单纯从字面去体会,学生肯定理解不了诗歌的本意。

在课堂上,老师用视频来展示两种天气时西湖山水风光之美和晴雨多变的特征,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诗歌的意思。不仅懂得了诗意,体会到诗人的情感,还沉浸在西湖那醉人的风景中。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使西湖仿佛就在学生眼前,而且在最短时间里呈现西湖不同的美,带学生走进苏轼所要描写的绝美意境中。这种如梦如幻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潜在的想象力的驰骋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三、品味语言,感悟情感,走进古诗词的意境

古诗词的自主探究学习必须学会品诗。千锤百炼的诗眼、千古传颂的佳句、情景交融的写作技巧,都应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发现、细细品味,才能真正把握。

如白居易《忆江南》中“风景旧曾谙”,让学生理解“谙”是熟悉的意思,从中知道诗人曾经很熟悉江南,现在很怀念江南,因而才抒发“能不忆江南”的感情。一个“谙”字,让学生脑海中出现一幅画卷,诗人愉悦在熟知的美景中,什么样的美景呢?诗人所熟悉的是春天日出时的江南风光。江南风光之美,在于她的秀丽明艳,而最美丽的是那碧绿的江水,最明艳的是那鲜红的江花。

四、大胆创生,放飞想象,走进古诗词的意境

古诗具有想象丰富隽永、清新自然的特色,其强烈炽热的情感总是借助想象以创造丰富多彩的形象,描绘生机盎然、优美新奇、蕴涵隽永的意境,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活教材。

我们要用想象去感受诗人生动、形象、凝练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一幅幅具体、生动、形象的画面。这些画面往往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细心观察、体验的结晶,是诗人心中的思想、情感的自然流露。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诗情画意。学生不仅要敢想,更要会想。

忆江南诗意范文10

【关键词】生物教学;古诗词;影响

花开花落,似水流年。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将自己的情怀寄托在“草长莺飞”等一系列的生物现象上,写下千古佳句。而生物学科教授的生物学的一般现象和规律本身就蕴含着无限诗意,因而在平日的教学中,在分析、整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有效地进行学情分析,同时将与生物学相关的诗、词、歌、赋穿插于课堂,解析背后蕴含的生物学原理的同时,品诗人的情,悟诗词的意,不仅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教学的艺术性,提高课堂的实效性。诗词的引入,可以在课程导入、重难点解析、练习设计等方面体现它的价值。

一、在课程的导入中,适当运用古诗词,易使课堂荡漾一种美的韵味,并及时牵住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讲授“藻类植物”时,引用 白居易《忆江南》中的诗句为开场白: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简单的几句就勾勒出江南春天的美丽,学生在体会这首熟悉的诗词同时,设问:春天来临时,澄碧温莹的江水,就像是天空般湛蓝。那么,江水为什么在春天泛起了绿色?

短小精悍的诗词,美中充满韵味,以古诗词为引言,使课堂透着一丝文学的韵律美,集中着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丰实性。

二、将古诗词融入教学重难点的解析,促进知识的迁移与深化

例如在讲授“生物因素对其他生物的影响”时,吟诵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星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诗句营造的归园田居的意境,易使生活经验缺乏的学生联想到劳动的快乐,田园生活的安逸,在这种意境中,话锋一转:归隐生活的陶渊明,在南山下种豆,可豆田杂草茂盛,豆苗稀疏,为什么披星戴月的耕作,仍出现“草盛”而“豆苗稀”的景象?

此时诗词是一种载体,借助这一载体,发掘生物知识,激发学生“知新”的欲望,从而在知识的迁移与学生的自行探究中,完成教学重点和难点。

又如,在讲“食物链”时,与学生同吟辛弃疾笔下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并结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引导学生写出一条食物链。学生凭借小学自然课中的点滴记忆,写出食物链,再以此为教学对象,从学生的书写中“生成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通过层层解析,步步引导,最终将诗词的美定格在教学的难点,使其不攻自破。

蕴意深刻的古诗词,意味深远,悬念无限,利用它的深邃解析教学重难点,易增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如同章回体小说的“悬念”,在学生质疑、思考、讨论中,使美的诗词与教学重难点完美结合,有效呈现教学预设与生成关系,在美中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促进知识的迁移与深化。

三、在练习中引入诗词,变换试题情景,引发学生注意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例如,从生物学角度看,下列古诗词中描述的自然现象,不是由温度引起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群言辞就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D.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又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其中的“春燕啄泥”是燕子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 行为。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诗句形象生动地突出描述了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 行为。

也可设置生物学科的开放性作业,让学生收集相关的诗、词、歌、赋,让孩子们沐浴在诗词的意境中,体现课程的整合与渗透。

四、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古诗词的美,尊重古诗词的韵味

古代文人墨客善于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来直抒胸臆,引导学生辩证的看待诗人眼中的生物学现象,以及表达的情感,是教学的细节。

例如,引用李商隐《无题》中提到: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结合昆虫变态发育知识进行分析,学生会发现春蚕的“死”,只是化蛹,变态发育中的一个阶段,并没有死。诗人对春蚕发育的过程一定了解,也知道春蚕吐丝作茧化蛹的过程,而在诗中只是托物言志,夸张了蚕的“死”,而对春蚕无私奉献精神的赞誉才是诗词本身的主旨,因而在教学中有效地引导学生辨析,不能让学生产生怀疑和误解,影响诗的内容和韵味,毕竟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但在中学生物教学的课堂中运用古诗词,它的美,不仅体现在意境的美、语言的美,还表现在情感的美,但在生物教学中,不能过多过滥地使用,既要让学生有“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惊喜和期待,又要避免“岁岁年年花相似”的淡然和漠视,而应因地制宜,适时巧妙地加以运用。

在教学中,品读古人含蓄委婉、意境深邃的诗词,品尝古人千年佳酿、绵香醇厚的思想,不仅是穿越时空与古人的对话,潜移默化间也在塑造着学生的思想和人格,培养着学生的审美能力,渗透着人文精神,唤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调动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使古诗词折射的美真正体现在生物教学中,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拉近生物学与生活的距离,增强学科间互补学习的意识,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4-55

[2]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学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忆江南诗意范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培养 小学生 古诗文 理解和鉴赏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c)-0060-01

1 读中思索,提高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以李白的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为例,让学生们首先诵读全文,全诗如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教师在同学们诵读完全文后,不要急于进行诗文讲解,而是首先要进行作者简介,让同学们记住一些文学常识。这时教师可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诗人李白的生活经历及所作诗的特点。李白简介如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伟大的唐代诗人。祖籍陇西成纪(现在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现在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他即出生于此。幼年随父迁至绵州昌隆(现在四川江油)青莲乡。25岁离蜀,长期在各地漫游。天宝初供奉翰林,受权贵谗毁,仅一年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后,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晚年漂泊困苦,卒于安徽省当涂县。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构成其独有的瑰伟绚烂的色彩,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同学们在教师讲解完作者的生活经历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后会不由自主地进入与诗人相同的年代,与诗人产生生活中的共鸣。同样,教师以杜甫的诗《江南逢李龟年》为例与李白的诗作比,透彻分析古代诗人对友人表达感情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杜甫的诗《江南逢李龟年》全诗如下:《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作者杜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出生于巩县(河南),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其作品显示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由以上诗人李白和杜甫的诗可知两诗人都同样生活在唐朝,都经历了安史之乱,都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因此,两诗人所作的诗必然有其抒发感情的共同之处,

2 提示主题,引导把握全诗

教师进一步提示:李白的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在听到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的消息时写的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作者以形象思维的方式,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抒发了对官场倾轧的憎恶。而李白的好友王昌龄也曾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来表明自己的正直无辜以及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教师借此启发同学们回忆可否有过与诗人相同的感受,比如自己儿时的小伙伴离自己而去,或自己的亲人去了外地,同学们都会情不自禁地产生这种思念伙伴和亲人之情,这样启发与引导,会使同学们理解这首诗时不再觉得枯燥无味,会产生与诗人共鸣的思想感情。而杜甫的诗《江南逢李龟年》是通过诗人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及抒写现实中与李龟年的再相逢,流露出诗人对唐王朝盛衰变化的苍凉感叹以及对彼此现状的悲叹。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杜甫初逢李龟年是在“开口咏凤凰”的少年时期,正值所谓“开元全盛日”,当时王公贵族普遍爱好文艺,杜甫即因才华显著而受到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迎接,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而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既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也往往是特定时代的标志和象征。在杜甫心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的开元时代,也和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几十年之后,他们又在江南重逢,这时,遭受了八年动乱的唐王朝业已从繁荣昌盛的顶峰跌落下来,陷入重重矛盾之中。杜甫辗转漂泊到潭州,“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晚境极为凄凉,李龟年也流落江南,“每逢良辰胜景,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这种会见,自然很容易触发杜甫胸中本就郁积着的无限沧桑之感。

3 赏析精华,点燃思维火花

教师这时画龙点睛,提出讲解全诗中的精华所在。在李白的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提到的好友王昌龄晚年由江宁丞贬为龙标尉。李白听到这个消息,十分同情和关切,写了这首诗寄给他。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随风飘散的杨花和啼声如“不如归去”的子规,(子规即杜鹃鸟,又称布谷鸟),即含有漂泊之感、离别之恨。次句写闻讯,“过五溪”三字看似平淡,其实含有悲痛之意在内。因为龙标县在当时属于荒远之地,要渡过湘西的五条河流才能到达,可以想见旅途的艰难。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故诗人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的离愁。“直到夜郎西”就是直到龙标的意思,因为龙标在夜郎县西南,所以这样说。这首诗的显著特色是想象奇特,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成为善解人意的知心人,能够把诗人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这比寄信或今人打个电话以示问候,要浪漫得多了。而杜甫的诗《江南逢李龟年》是杜甫早年曾在洛阳听过李龟年的演唱,如今在潭州相遇,不禁引起万千感慨,于是以此诗相赠。诗前两句言过去之盛,为下文作了铺垫,后两句写现在之衰,抒发无限感慨,全诗并无直接抒情之语,但时世之凋敝与人生之凄凉飘零,却尽寓其中。本诗的一、二句是追忆李龟年出入达官贵人之家,间接说出当时的太平繁盛。第三句特意提起江南的好风景,大有“风景不殊,河山有异”之叹。第四句以“落花时节”隐写世乱时艰。用一“又”字把前后两相对照,大有风光不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叹,特别是在时局上,这个“落花时节”包含着更广泛的含义,它象征唐王朝繁荣昌盛的时代已经过去,早年长安时看到的太平景象不见了,社会动荡萧条,使人不堪回首。

通过同学们学习以上两位伟大诗人李白和杜甫的不同名篇名诗的风格,可以领悟出诗人在表达思想感情之时的不同风格。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古诗于生活实际之中,比如在给分别很久的小伙伴或同学好友写信时,就可运用古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比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诗句,这样的表达语言既简洁明了,又寓意深刻,不仅培养了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运用和鉴赏能力,而且会使同学们在今后的古诗课教学中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同时也会帮助同学们在写作中巧妙掌握运用语言的技巧,使写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忆江南诗意范文12

关键词: 抗战 陪都 古典诗人群 癸未年展上巳雅集

抗战时期陪都古典诗人群体蔚兴,各种群体雅集结社频繁,古典诗歌的脉络在陪都重庆绵延不绝。诗人的雅集活动彰显了陪都时期诗歌创作的存在样态,诗歌创作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具有“群”功能的社会行为,让古典诗歌的创作可以在新诗蓬勃兴起的压力下获得旧体诗群体的认同。抗战时期陪都的古典诗歌群体或以地缘,或以学缘,或以职官相区分,形成规模不一的群落,如果说“壬午年重九雅集”是以职官为关系网络形成的诗人群体典型的话,?譹?訛本文关注的“癸未年展上巳雅集”便是以地缘为关系网络的雅集群体典型。

癸未年展上巳雅集举行于1943年的农历四月初三,因是上巳后一月,故称展上巳。此次雅集地点在重庆七星岗,雅集者共四十二人。雅集以兰亭序文分韵赋诗,后集为《癸未七星岗展禊诗录》。“癸未四月三日,渝州西郊七星岗展禊,以兰亭序‘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四十二字分韵。”?譺?訛雅集诗歌本为诗人群体的应景之作,往往雷同而乏新可陈,然正是这种相似才可窥见诗人的群体心态。此次雅集赋诗呈现出一种对于地域的偏好,较为集中于会稽、重庆、南京这三个地域概念,诗歌中的地理名词透露了诗人的人生经历、当下心情以及未来期待,可由此切近陪都古典诗人群体在1943年的心态。

一、招邀雅禊仿兰亭:会稽—重庆

陪都癸未展上巳的雅集,其历史可追溯至东晋的癸丑上巳兰亭雅集。兰亭雅集因兰亭序及诗成为千载之下文人追摩的风流的典范。上巳修禊也成为一种文人诗歌活动的常态,历代绵延不绝。时至抗战时期,陪都的古典诗歌活动也盛而未衰,修禊赋诗也是古典诗人们的习惯延续。当然,此时修禊相较于兰亭之会已经时过境迁,诗人们对于兰亭修禊的追怀也有了当下的陪都心情。在诗人们的诗歌中,兰亭之会的会稽与当下的重庆,成为一对对举的空间概念。

雅集文人不少曾游览会稽兰亭旧址,所以当下的空间对比是记忆中的会稽山和陪都的七星岗。“昔余游会稽,兰亭展清眺。曲水但陈迹,流风怀逸少。今情挟古欢,异代有同调。山城隐冈峦,七星长炳耀。群贤盛江左,声气剧虎啸。”(简易,得少字)记忆中的会稽山风景秀美,羲之风采宛在。而现在的陪都山峦叠嶂宛,七星岗也层峰如翠,让人怀想浙中山水。而此时陪都的人文景观更让人有当年兰亭群贤的联想。俞友清的诗歌也包含了这样的时空追怀:“髫龄游会稽,临风仰昔贤。山秀风物佳,人以地灵传。中年客南北,饥驱人事牵。未忘山水游,蜡屐意忻然。海上动干戈,吴门染腥膻。挈子仓皇逃,西行百忧煎。清秋入三峡,神女拥髻妍。何来古巴州,谋生溷市廛。潇湘多词客,邂逅识钝禅。长沙王君祖柱。同抱孤僻性,喜结文字缘。展禊招良朋,冈畔七星联。禁酒断杯■,■就茶塌烟。我辈穷书生,祓愁擘吟笺。荷戈虽无力,同仇志弥坚。旦夕收两京,高咏归来篇。休明谱铙歌,狂欢唱凯旋。觞咏继兰亭,乐见泰平年。”(俞友清,得贤字)这首诗歌更清楚地交代了这种空间置换的原因。会稽山在记忆中是一种美化的乌托邦,有着自然和人文的双重美幻。但是战争的烽火却很残酷,诗人不得不离开故乡。所以入巴蜀的经历变成一种逃难,加上到重庆后诸事不易,有“谋生溷市廛”之谓。但是所幸陪都的诗友尚多,于是雅集的活动成为客中的慰藉。诗人们的诗歌雅集成为互相激励并坚定战争取胜信念的机会。于是,诗歌最后又回到对兰亭雅集代表的祥和悠游的文化活动的向往之中。

在上述诗人们心中,兰亭雅集被幻化为一种文化乌托邦,他承载着诗人对于田园牧歌似生活的向往,那是一种自然与文化的双重幻境,是诗人们的一种隔着时空的遥远想象。和这个会

兰亭相对的是陪都重庆,这是一个战火纷飞生存困苦的环境,这种对举中,诗人要树立的是一种理想的概念。但是兰亭的时代背景如果被拉近了看,也是“尚想永和年,亦非太平日”。(沈兆奎,得毕字)如果剥离幻想的沉醉,我们回到东晋的现实,那也是一个战乱频仍的时代。所以在这样的时空对举中,会稽和重庆又有了不一样的空间感悟,且看雅集诗歌:“癸丑溯永和,癸未客重庆。遥遥千载下,禊事同斯盛。会稽与渝州,禹踪互辉映。遭时虽■,嘉会且觞咏。清谈岂伊误,涕泪何须迸。但使心国家,风起中流榜”。(林德符,得映字)对于诗人而言,对两个雅集行为的比附,也是对两处时空的比附,癸丑和癸未,会稽和重庆,相似的是修禊之盛,不同的是修禊之人。晋代文人常常遭到清谈误国的讥评,但是诗人却要扭转这样的印象,心系国家便是文人风流的根本,这样的论调与当下的陪都抗战便融为一体。傅醒华的诗也持相同论调:“笑傲沧州五岳摇,伊谁夺得兰亭最。清谈误国永和时,长使千秋伤束带。我辈巴渝敌忾同,殊途共策皇图泰。乾坤终古几悲秋,卧听松涛传万籁。”(傅醒华,得会字)诗人们对于东晋文人的清谈终难释怀,但是时空转换下的陪都文人却担负了更多的家国责任,他们致力于出谋划策,也抱有同仇敌忾之心,文人所承担的是一种努力开泰平的重任。

一旦意识到兰亭雅集背后的文人无奈和当下诗人们所应有的担当,诗人们的诗歌就变得更为激昂和刚果一些:“我偕诸燕集山城,偏向新亭悼风景。不羡夜宴桃李园,要识渡江风鹤紧。嗟哉吾党二三子,东方生数三为准。好将华林射马文,换作凯旋铺地锦”。(曾大椿, 得岭字)诗人对于渡江风鹤的体认,也是对于当下战争情势的思考,这是所谓“吾党二三子”所必须懂得的社会状况。因为雅集诸人并非纯粹的文人,他们的身份大多是民国政府的官员,他们对于战争形势的观察和思考,以及他们心态和反战态度,将影响到这场战争的胜利。  黄立也写道:“十年尝胆共黔黎,重庆而今忆会稽。甲■五千屏越北,貔貅百万振巴西。群贤赓举兰亭禊,三峡长留杜甫题。指日凯歌须纵酒,一觞一咏醉如泥。”(黄立,得稽字)这首颇有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风采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必胜的信念。这种信念也有着兰亭精神的影子,这种信念不是来自于兰亭的文人风流,而是来自昔日越国的三千将士吞吴的豪情。那种在越北和巴西的空间对举中,我们看到的是诗人意图援引的历史精神。

会稽和重庆,相距着遥遥的时空,诗人们在这两个空间中进行着自己对于历史和当下的思考,兰亭雅集带给后人的是一种文化的怀想和现实的行动力,而对于兰亭雅集的历史背景开掘,也让诗人在时空的对举中获得更多抗战胜利的信念。

二、招邀湖湘客:湖南—重庆

陪都的雅集诗人身份决定了雅集的样态,至于诗人的地域身份往往为研究者所忽略。陪都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空间,意味着一种去地域化的特征,诗人们的汇集是由于战争所造成的地域迁移,当时陪都被认为是“人文荟萃”,涵容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而古典诗歌的诗人群体构成,有着地缘的传统,但是我们关注到陪都雅集常常不具有地缘的明显特征,陪都这个特殊文化空间中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们往往在按照新的关系网络建立诗歌联系。但是我们也要追问,传统的地缘关系对于陪都这样一个开放的更为多元的文化空间来说,其意义真的就淡化至此?

在对癸未年展上巳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地缘在陪都也是一个重要的诗人网络编成机制,尤其对于向来倚重传统的古典诗人群。参与这次雅集的人数为四十二人,参与诗歌创作的为九十五人,其中湖南籍人士四十八人,湖北籍人士十一人,湖湘籍人士占此次雅集的大半。对于这种地缘身份,诗人们在诗歌中已有所涉及。“晤言多喜来三楚,俯仰何由托一丘”。(成惕轩 得修字)注曰:“与会者多湘鄂人。”“招邀湖湘客,裙屐各纷萃。”(李澄,得禊字)诗人们自己也关注到主体群体的“三楚”“湖湘”身份。

在诗人们的空间观念里,重庆和湖湘再次成为一组对举的概念。当湖湘作为故乡的概念出现,重庆作为一个战时的栖息之所,其间的空间转换就成为了一种思乡之情的表达因由。 “年来见性供伊兰,糙米藜羹可作餐。随分勉劳螳臂力,遂心犹羡鹿皮冠。巴山一脉千峦障,字水平流百尺澜。湔■及时莫惆怅,故园东望独凭栏。”(凌惕渊,得兰字)在该诗中,交代了陪都生

活的一些细节,“糙米藜羹”的餐食,可见在重庆战时生活的不易。巴山蜀水的景色虽然足供湔■,诗人也自道“莫惆怅”,但是最后一句故园东望却把一种客中的心态刻画无疑。凌惕渊为湖南长沙人,供职于重庆上清寺交通部总务司,诗中重庆和湖南的空间转换就在乡思东望的一瞬间。

龚声溢写道:“结侣登高冈,天风醒宿酲。兰蕙吐芳菲,修竹正青青。麦秀盈畴野,康济我庶蒸。长江天际来,蜿蜒下沧溟。日夜涛声急,若为鸣不平。回首望荆楚,兵戈正纵横。烽烟迫霄汉,四海苦飘零。观彼累累冢,恻然念忠贞。疾风识劲草,千古留香馨。慷慨发我歌,湔■继兰亭。”在这首诗中,诗人的思乡之情更呈现为一种对于故乡战事的关切。回首荆楚大地,此时正是烽烟四起,百姓流离失所。在尸骨遍野的故乡,那些为国牺牲的英烈进入了诗人想象的视野,他的悲歌慷慨成为了对忠贞之士的褒扬。让诗人联系起重庆和故乡的是长江之水,宛若鸣不平的涛声让诗人将空间置换于长江彼岸的故乡。

对于重庆和湖湘而言,这是两个对举的空间概念,也是两个对举的文化概念,因为陪都的人文之萃是历史的被迫,而湖湘的文化传统,从屈原忠贞到楚歌婉转,都是一种经历了历史积淀的文化因子,在这些流离播迁的湖湘文人身上也打下了深深烙印。向惺写道:“骚人千载缅灵均,荆楚自昔英才富。”(向惺,得又字)在重庆和湖湘的空间关系里,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文化关系的对比。

“大雅久不作,颓波日以坠。安得追风骚,淫蛙息鼓吹。欲浼象教力,元音期广被。忆昔江汉滨,名流多荟萃。俯仰无古今,瑰奇抒妙思。南风今不竞,韶■嗟谁嗣。”(程保华,得事字)这首诗歌沿用了传统的文道一体的观念,认为诗歌的风雅与淫哇关系到世道的盛衰,而如今的九州烽烟,正是和大雅不作联系在一起的。诗人的责任便是扬■风雅,诗人很自然的回到自己熟悉的湖湘诗歌传统中。在诗人的回忆中,荆楚之地便呈现出和战争时期相对的一种文化的清明状态。那时名流如鲫,且古今入怀,妙思无穷。现在却是风雅衰微,道无嗣响。

湖湘文化传统中既有屈原、贾谊的文采风流,也有楚虽三户亦可亡秦的民风激越。故而当重庆和湖湘成为对举的文化概念时,湖湘的文化历史积淀固然为陪都诗坛的浓墨重彩,而湖湘的尚武精神在此时也颇为切合实际。林德符写道:“况乃湘泽间,英灵非遐■。先政有遗型,文教武功并。辞赋思屈贾,虾烈多剧孟。即今三户存,已然百战劲。”(林德符,得激字)对于文教武功的强调,使得湖湘群体在陪读充分地发掘出了自己的群体价值溯源。这也成为他们在陪都的一种精神支撑。王祖柱也写道:“烽火暗湖■,虏骑窥巴丘。道污国亦痱,坐蒙不祥羞。列座多楚士,三户切同仇。停杯感苍茫,击筑发商讴。愿言祓氛■,重奠旧金瓯。胜践追永和,■歌生绸缪。”(王祖柱,得修字)重庆正在发生的战火纷扰成为激发诗人产生空间跨度的缘由,“虏骑窥巴丘”写的正是当下的抗战之实,所以在座的具有三楚身份的诗人应该也必须怀有当年那种三户同仇的情感,这是抗战时期一种需要被强烈唤起的爱国热情。当三户同仇的概念因为抗战的现实被从历史的抗秦转换为抗日时,湖湘这个地域化的概念也被消弭在抗战的爱国情绪中。

湖湘和重庆这两个地域概念在雅集诗歌中成为一种切入陪都诗人群体地域化概念的极佳途径。虽然陪都并不需要依赖地缘来建立诗人的关系网络,但是传统的地缘关系却能让诗人们强化自己的地域身份,熟悉的湖湘文化背景,带来的是共同的诗歌宗尚、共同的话语背景以及共同的朋友圈子。这便是维系古典诗人群体关系的重要因子。

三、愿早还行在:南京—重庆

在雅集诗歌中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地域概念就是南京。重庆作为陪都,其政治地位相对应的城市便是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了。南京作为江南人文荟萃之地,其诗人群体本就丰富,雅集活动也于春秋佳日在金陵山水间上演。当这些雅集活动移植到陪都,不知在诗歌中会如何呈现?  且看黄右昌之诗:“我昔旅金陵,爱梅等爱竹。吟梅冕国花,抛砖期引玉。中有王子(钝禅)诗,意远词芬■。浩劫典籍沦,孤本犹在篾。忧乐天下心,游豫岂关独。纷吾去首都,板荡天地覆。倾侧扰攘间,崎岖入巴蜀。筚路启山林,蓝缕开■屋。射隼盼高墉,浩歌响幽谷。荏苒逾六载,河山犹未复。”(黄右昌,得竹字)在该诗中,金陵和重庆的关系正如历史呈现的那样,南京的

梅花让人留恋,钟山本是王气所钟,但是战争来临也不得不迁都西南,而诗人们也不得不纷纷入巴蜀。“崎岖”一词道出蜀道之艰,也透露了诗人的入渝心态。诗人已经在重庆生活了六年却始终未能等到战争胜利。但是希望还在,所以在诗人雅集诗歌的末尾写道:“来岁聚石头,修禊钟山麓”。这种畅想支撑了诗人艰难的陪都岁月。

苏启良的诗歌也在战火纷飞中寄托着乐观的向往:“沧海正横流,烽烟来北地。鲸浪起东溟,势欲移神器。天西有高楼,建瓴如泰岱。江汉双带流,四方具形势。沃野称险塞,中兴惟此利。名士过江来,新都成暂憩。倏忽吾春秋,乡关多苦思。觞政集兰亭,赓绍前朝事。风景颇不殊,河山终有异。日夕望东旋,收京同饮至,人定可胜天,莫洒新亭泪。”(苏启良,得地字)所谓的沧海横流,烽烟北起,写出了战时的乱离,而重庆正是乱中暂时栖止的最佳去处,无论地理环境还是战略考量都是作为陪都的最佳选择。所以才有了当下“名士过江”的情况。陪都虽好,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思乡之情和对于国家战乱的苦思。所以在重庆和南京之间产生了一种空间的向往,那就是还都。诗人的笔触也坚定而充满希望,“人定可胜天”。于是诗歌的空间便转移到长江之尾的南京。

吴学衡的诗歌也表达了这样的心情:“六载春光羁旅情,昔游胜地忆神京。寻芳玄武樱桃熟,泛艇秦淮风月清。别后江山怜折柳,樽前烟雨怯啼莺。明年白下同修禊,收取鲸鲵见太平。”(吴学衡,得清字)对于南京这个地域概念而言,它既存在于记忆中,是秦淮风月,也是玄武樱花,这是旧京的美好图景;它也存在于未来,诗人希望能在第二年回到南京,在那里相聚雅集。在记忆和未来之间,需要完结的是战争。

卢前的作品显示出一种细节的想象力:“南山不满眼,云气何■。闻歌春梦婆,去年落岭外。梦中长江水,嘉陵一衣带。流过我家时,莫涛益澎湃。儿正望爷来,老母倚门待。坐我涟湖上,■底发深慨。悬知朋簪乐,尚有挑菜会。胜事未及与,随缘掉书袋。更琢五七言,写此流民态。献我海■吟,愿早还行在。”这首诗颇有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的空间想象力,这种想象力让诗歌更具有一种张力,而这种张力从前容纳的是爱情,此时容纳的是亲情。诗人看到了盼望父亲归来的孩子,看到了倚门相望的老母亲。这双眼睛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己之亲,这是千千万万战争中分离的家庭。诗人还看到了朋友们的聚会,那也是无法参加的了,诗人全用手中的笔书写着三吏三别之后的民间疾苦。诗歌最后,也是以回到南京作为收束。

如果说会稽—重庆这对空间概念连接的是过去和现在,那么金陵—重庆这对空间概念更多连接的是现在和未来。历史的追怀固然能带给现实以动力,而未来的期望也能带给现在以温暖。我们回望历史,知道1943年的雅集之后,并不能在“明年”便还都金陵,但是却也距之不远。1943年的战争已经进入最艰难的时候,也即将进入尾声。所以金陵的地域空间置想就带有一种积极的色彩。“金陵明岁会,举国共期之。”(钟德基,得之字)“明岁会金陵,中兴颂必有。”(龚张斧,得有字)在一种期待中,雅集的作品完成了它的空间想象。

会稽、湖湘、重庆,这三个地域概念的关系在《癸未七星岗展上巳雅集诗序》中可以得到发掘:“巴子故国,天眷在西,名士过江,衣冠麟萃。爰于癸未夏四月初三日命俦选胜,分韵赋诗,都九十四人,各有所述,数帙山阴,襟题汉上,古今异体,兼善其长。竞病无余,顺以为次,观乎南金东箭,荆楚多材,亦有玉洁兰幽,闺闱挺秀,马工枚速,王后卢前,各摅襟怀,俱呈芳润,扬风■雅,相期调协工商;念乱忧时,故知语多悲愤。可怜渝水,竹枝半是,新亭涕泪,固已同笙磬之清音,极玄黄之大观矣。”

该序对雅集缘由交代颇详细,也历数了陪都重庆的文事之胜。陪都文采所萃,不输王扬卢骆;而终究是名士过江,难免凄楚,这也道出了陪都癸未展上巳雅集的情感基调。而所谓的“数帙山阴”“新亭涕泪”则奠定了癸未展上巳雅集的历史基调,重庆与会稽相对举,陶抒历史胸怀。而“荆楚多材”也涉及了此次雅集的群体地缘关系,颇见此次雅集兴会的空间背景,重庆于湖湘构成了一对地域的关系,可以追索陪都诗人群体的地缘结构。而名士过江,终盼还都,这正是身在重庆心念南京的所在。此次雅集赋诗,便呈现如上的时空转换观念,可以此观察陪都重庆的诗人群体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