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理想的诗句

关于理想的诗句

时间:2023-05-30 10:37:39

关于理想的诗句

关于理想的诗句范文1

关键词:图文结合;逻辑关系;阅读指导

一、图文结合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理解力

如《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杜牧的一首名诗。全诗描绘出寒山、石径、白云、人家、通红的枫林构成的一幅深秋美景图。要理解诗意,就要明白以下这些问题:“远上、寒山、白云生处”是什么意思?前两句诗写什么景色?“枫林晚”怎样理解?后两句诗写什么景色?这首诗表现出诗人的什么感情?回答这几个问题,又要弄清诗人观察景物的立足点,诗人是站在山下路边观察景物的,由远到近。教师可以一边提示,一边指导学生观察挂图或文中插图,把诗所描绘的情景再现在学生眼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再仔细琢磨诗句,体会诗人观察、描绘的细致,体会诗中所写的景象与诗人心情的关系,就可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理解力。又如,教学苏轼的《题西林壁》,同样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是诗人从不同角度取景写出来的,表现出庐山的万千姿态。教学时要准备一张庐山风景画作为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再结合画面领会诗句。

二、寻找诗句的逻辑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有些古诗,诗句间有严密的因果、推论等逻辑关系,在教学中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北宋诗人张俞的《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是一首反映社会不公平的现象的诗。借养蚕妇女看到了不公平的现象:那些不养蚕的不劳动的富人及子弟,穿着绫罗绸缎,而养蚕织丝的人,却没有一个人能穿上这种好的丝织物,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极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诗的首句写养蚕的妇女进城,第二句养蚕妇女进城回来后哭得很伤心。第三、第四句交代了她伤心的原因。第一、二句与第三、四句有因果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如能引导学生思考,理清诗句的这种内在联系,既可受到思想感染,又能得到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又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一首咏物诗,借赞美柳树,表现出春风给大地带来一派生机。诗人先写整棵柳树的形象,突出它的形态美、颜色美,再写柳枝的柔和美。第三句设问,使诗意转折;末句点出原因。末句与第一、二句具有因果关系。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其中贴切的比喻所表现的形象,并把握诗句间的因果关系,能提高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加强阅读指导,使学生在阅读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发展智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诗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作者运用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以二十字描绘出一个精彩的镜头。这首诗跳跃性大,诗人为什么要寻隐者?与童子见面后寒暄了些什么?问了些什么?诗中都略去了。因此,可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展开想象的翅膀,从童子回答中推测问语,填补诗中空白,体会诗人急切想见隐者的心情。从分析童子为何不把作者迎到家中作客,可以想象隐者不愿与世俗人来往的性格。从诗的末句“云深不知处”来看,童子和师父久居山林,势必一同采过药,对于山中何处有药草,童子应了如指掌,师父在何处采药,什么时候时候回来,童子也应知道,但童子的回答却是含糊的,故“不知”实是知实情而不说明的意思。徒弟可能是恪守师训,用闪烁其词的方式婉言谢绝,这就暗示了隐者与世不合的孤高性格和作者寻访不遇的怅惘心情。

此外,教材中还有不少诗篇可引导学生想象其含蓄蕴藉的诗意,用生动语言加以描述,使诗情画意浮现眼前,这也是发展思考力和想象力的一种方式。

总之,教师对于古诗教学要依据教材特点,针对学生实际,确定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边读边议,弄懂语言文字,再反复朗读,加深理解。这样学生就能从中汲取营养,使智力得到发展。

参考资料:

关于理想的诗句范文2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5课《古诗两首》之《元日》。

教材解读

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元日》一诗就是通过新年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这首诗描写了新年热闹欢乐、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第二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寓理于叙事,含义深刻。

教学目标

1.学会诗中3个汉字“爆”“屠”“符”,理解诗中“屠苏”“曈曈日”“桃符”等词语的意思,进而懂得整首诗的大意。

2.正确、流利、入情入境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感情,通过吟经诵典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俗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画面。

教学难点

再现诗中所描绘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揭题解题

1.欣赏歌曲《小拜年》。

2.关注歌词:“正月里过新年,亲朋好友真高兴。家家户户来迎接,爆竹响连天。每一家每一户,贴上一副新对联。”从而初步理解“爆竹”“贴春联”的意思。

3.揭题,读懂诗题:古人用“元”表示头、开始的意思,那“元日”就是哪一天呢?(提醒:“元日”并非现在所说的“元旦”,而是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春节。)

设计意图:解“元”字,旨在让学生明确“元日”是指农历正月初一,从而正确把握全诗。通过有层次的读,提醒学生每次读书都应有所收获。

二、 初读古诗,读出节奏

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体会其中的节奏。

2.指名读。关注准确、通顺。

3.再指名读。关注停顿、节奏。

4.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一、二、四句末尾一字的读音,指导理解“押韵”,再读诗歌。

设计意图:初读古诗,首要的就是做到通顺、流利,并感受其中的节奏美。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自读、个别读、师生合作读、生生合作读等形式来达成初读的目标。

三、 融情想象,品读感悟

1.赏读诗中“画”。

(1)教师范读,学生想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古人过春节时的哪些画面?

(2)交流共享。

【预设1】“燃爆竹”画面——“爆竹声中一岁除”

①读一读:这个画面你是从哪一句诗中读到的?

②写一写:识记生字“爆”。关注形声字,指导书写。

③说一说: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a相机理解:“岁”,拓展诗句:

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

b查字典理解“除”。

④忆一忆:听爆竹声,说一说:这是______的爆竹声。

⑤诵一诵:读诗句,感受喜庆。

【预设2】“饮屠苏”画面——“春风送暖入屠苏”

①说一说,认一认:通过查资料的方法理解“屠苏”,指导识写“屠”字。

②想一想:人们一边喝着酒一边还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人物) (表情)地说:“______ 。”

③读一读,品一品:带着这般喜庆的感受,咱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诗。

诗句中哪个字写出了人们饮屠苏酒的感觉?(“暖”)说说你的理解。

a品味身体之暖

b品味内心之暖

④说一说,吟一吟。

年轻人想到______,心里暖暖的,不禁吟诵道——

老年人想到______,心里暖暖的,不禁吟诵道——

孩子们想到______,心里暖暖的,不禁吟诵道——

⑤升华理解再吟诵:简单介绍王安石推行新政时的内心之暖,齐诵诗句。

⑥结一结:看,春风不仅把温暖的气息送入屠苏酒中,更将这暖暖的春意送进了人们的心田。

设计意图:古诗语言凝练,引导学生读中想象,以想象促读。不仅要读懂诗句表面的意思,更要依托诗歌内容,放眼儿童当下的生活,创设情境,通过读说、读写有机融合,把诗歌读透、读厚,读出画面,继而读懂诗句蕴含的深意。

【预设3】“曈曈日”画面——“千门万户曈曈日”

①说一说:说说你看到的画面。

②提一提:哪个词语带给了你这样的感受?理解“曈曈”。

③解叠词:古诗的语言追求精练,这里却舍得笔墨,两个字重叠使用,是为了强调什么呢?

④小结吟诵:是啊,新年的第一轮暖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多么温暖!一切都充满了希望!一起读这句诗——千门万户曈曈日。

【预设4】“换桃符”画面——“总把新桃换旧符。”

①读一读:这幅画面源自于哪句诗呀?学生读诗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②猜一猜:观察书中插图,猜猜“桃”“符”的意思;录音简介“桃符”的由来;理解“新桃”“旧符”。

③写一写:识写生字“符”。

④读一读:出示课本彩图中的春联,指名读,齐读。

⑤贴一贴:欣赏春联,看看它们分别适合送给谁。

出示春联,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

六畜兴旺千家同乐 五谷丰登万象更新

生意兴隆通四海 财源茂盛达三江

桃李满天下 春光遍校园

勤学习春光好 苦钻研幸福多

小结:这一副副春联表达了人们不同的祝福和各种美好愿望。齐读。

⑥对一对:

关于理想的诗句范文3

工作计划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工作中都制定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实际上有许多不同种类,它们不仅有时间长短之分,而且有范围大小之别。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关于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优质教案设计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更多关于教学工作计划的内容请点下方链接

五年级语文下册《清贫》精选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面积》精品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范文大全

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教案设计范文一教材解读:

《塞下曲》是古时边塞地区的一种军歌。唐朝很多诗人尤其是边塞诗人用过此题写诗。卢纶的《塞下曲》共六首一组,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语多赞美之意。我带领孩子们学习的是其中的第三首,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因此,我的教学思考也是从景入手,由景入情,前两句重点品读“夜”,由夜黑、夜深、夜静到雁惊感受单于惊恐的心情与狼狈的样子;后两句由“满”入手,感受雪大、环境恶劣,将士不畏艰险,奋勇追敌的豪迈气概。

教学目标:

一、读通诗句:读准字音,书写自己认为比较难写的字,读出诗的节奏。

二、品读诗句:了解诗所描写的将士雪夜准备追敌的情景,由景入情,感受诗人对将士不畏艰险、英勇无畏气概的赞美之情。

三、发挥想象,叙写古诗。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由题入手,简要了解《塞下曲》以及诗人卢纶。

二、引入古诗学习,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的是这六首《塞下曲》中的其中一首,第三首。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古诗(3遍),要求借助注释,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正音:这首诗中,有些字在读的时候需要注意,出示:单于、遁逃、欲将、轻骑,指导学生读准字音的基础上,了解字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2、自主选择比较难写的字词写在田字格中,并说说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

3、请个别同学朗读,纠正读音,读出诗的节奏。

三、理解诗意:通过读并借助注释了解诗所描述的一件事情。

这首诗究竟写的是什么呢?请你根据注释了解一下,然后,我们看看谁能把这首诗读成简单的一两句话:单于趁着夜色逃跑,将军率领轻骑追赶。(板书)

四、品读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1、解读“夜”:夜晚、黑夜、深夜,此时的夜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夜?由夜黑、夜深、夜静,宿雁惊气感受单于逃跑时惊恐的心情与狼狈的样子。

读出单于溃败的样子。

2、解读“满”:满字用在这里,写出了什么?由满感受到突如其来的雪很大,天气严寒,塞外环境恶劣,将士们不顾严寒,英勇无畏的精神品质。

读出对将士的赞美之情。

五、叙写古诗。

1、诗读到这儿事情却还没有讲完,作者跟我们买了个关子?将士们最后究竟是追到了单于呢还是没有追到?(发挥你的想象来写一写,学生叙写并交流。

)

六、这首《塞下曲》是通过描述将士雪夜追敌来展示将士英勇无畏的气概的,那么剩下的5首塞下曲又写了什么呢?课后同学们自己读一读,交流交流。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教案设计范文二教学目标: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

2、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3、把握将军的形象。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教学准备:

小黑板、录音带。

一、激趣引入

今天我想给大家引荐一位古代的大将军,他是西汉著名的军事家,曾做过都尉、郡太守,镇守边郡时匈奴都不敢侵犯,被称为“飞将军”,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广。

据记载,在李广巡视打猎时就发生过富于戏剧性的故事,流传到唐代,被一位名叫卢纶的诗人即兴改编,创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取名为《塞下曲》。(教师随机板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诗的学习。

二、初读古诗,识字正音

1、板书课题、作者,理解题目。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古诗读几遍,读通顺,注意古诗的停顿。

3、检查学生的读诗情况,指名读。

作出评价。

三、理解诗句,体会诗境

1、想具体了解这首诗写了飞将军李广的什么故事吗?不过在学习之前,老师想让大家回忆一下,要想学好古诗,必须有好的学习方法,回忆一下,都有哪些方法?

2、学生小组互助,理解诗句。

3、交流。

A、说说“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两句诗的意思。

抓住“引”字总结联系上下文解释的新方法。

从“惊”字体会,感受气氛的紧张。

教师指导朗读。

B、说说“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两句诗的意思。

抓住“没”,并且利用情景表演体会将军力气大,勇武。

读出赞叹之情,指导朗读。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生评价。

两个人对读。

师生对读。

四、全诗整合

1、刚才我们学习了古诗,了解了飞将军李广的一个富于传奇性的故事。

下面,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2、老师也想讲一讲这个故事,不过,需要大家的合作,我讲到哪句诗,请大家读出相应的诗句。

五、把握情感,全班朗读

李广将军真不愧是“飞将军”,最后,就让我们想象着诗歌描绘的情景,带着对飞将军李广的赞叹与敬佩,齐读《塞下曲》!

六、拓展延伸

同学们,诗人卢纶笔下的《塞下曲》可并不只是这一首,而是共6首。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二首。在剩下的5首古诗中,第3首“月黑雁飞高”也十分有名。另外,像著名的大诗人李白、王昌龄,也都创作过《塞下曲》。那么,课下就让我们互相帮助,搜集这些古诗,把它摘抄在采集本里。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教案设计范文三一, 教学 目标

二, 重点、难点 已混点

三,教 学准备 六、课 时安排 七、方 式、手 段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 2、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3、把握《塞下曲》中将军的形象。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 1、掌握动脑、动口、动手的读书方法,解释诗句和部分字词的意思。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加强合作学习,养成自主、探究、交流的良好习惯。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并默写诗歌。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难点: 1、真正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对名句的深入理解。 已混点:《塞下曲》所表达的主题思想以及作者当时的心境。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课前查找资料。 1 课时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四、教学过 程

第一课时 激情引入,解题质疑.一、激情引入,解题质疑.(预设 5 分) 1、在中国古代,有许多位著名的将军,他们都凭着自己的军事才能和高超武艺,建 立了丰功伟绩。那么,你知道古代的那位将军,给大家介绍一下! 今天,老师也想给大家介绍一位著名的将军,他就是西汉名将李广。李广驻守 边疆的时候,让敌人闻风丧胆,号称飞将军。这节课,我们就可以从唐代诗人卢纶 笔下的古诗《塞下曲》中,领略这位飞将军的风采! 2、课前交流搜集的有关西汉名将李广的资料。 初读古诗,识字正音。( 。(10 二、初读古诗,识字正音。(10 分) 1、板书课题。指名学生解题,简介作者及背景。 2、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古诗读几遍,读通顺,注意古诗的停顿。 3、小组内互读。纠正字音,将诗歌读正确,读通顺。 小队长检查词语。 (1).指读生字词,分析字词,理解词义。 读音重点:卢

纶 没 棱 词义重点:草惊风 夜引弓 平明 白羽等 (2)开火车读诗歌,达到熟读能够背诵的地步。 3、听老师范读,体会情感。 4、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思考:这首诗写了飞将军李广的什么故事?(写了西汉飞 将军李广以石为虎而射之的故事。) 深入探讨,挖掘主题。( 。(10 三、深入探讨,挖掘主题。(10 分) 1、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利用工具书查找不理解的字、词的意思。自己总结一下 诗意。) 2、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研讨。 A、说说诗句的意思。你认为每句诗中的关键词是谁?能起到什么作用? B、找出文中最能表现将军力气大、勇武的诗句,谈一谈理解。 把握情感,全班朗读。( 。(10 四、把握情感,全班朗读。(10 分)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古诗,了解了飞将军李广的一个富于传奇性的故事。下面, 谁愿意做故事大王,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大家听? 生讲故事,教师鼓励要声情并茂。 师:老师也想讲一讲这个故事,可以吗?请大家跟我合作,我讲到哪句诗,请 大家读出相应的诗句。好不好? 师生合作。 迁移运用,内化积累( 五、迁移运用,内化积累(5 分) 师:同学们,假如我们的飞将军李广现在就站在我们的面前,你特别想对他说 些什么呢? 学生说出最想说的话。 师:最后,就让我们想象着诗歌描绘的情景,带着对飞将军李广的赞叹与敬佩, 齐读《塞下曲》! 引导发现,尝试创作。( 。(5 六、引导发现,尝试创作。(5 分) 同学们,喜欢这首古诗吗? 其实,诗人卢纶写的《塞下曲》可并不只是这一首,而是共 6 首。今天我们学 习的是第二首。在剩下的 5 首古诗中,还有第 3 首“月黑雁飞高”十分有名。另外,像著名的大诗人李白、王昌龄,也都创作过《塞下曲》。那么,课下就让我们互相 帮助,搜集这些古诗,把它们积累在采蜜集里,或者是办一张精美的手抄报,然后 一起来展览!

《塞下曲》借西汉飞将军李广以石为虎而射之的故事,描写了一个射箭的场面, 赞美了戍边名将的勇武。

板书设 计

《塞下曲》 唐代诗人 卢纶 汉代飞将军 李广

达标测 试

27 古诗二首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将军(jiāng jiàng)平明寻(xún sún)白羽 没(méi mò)在石棱中

关于理想的诗句范文4

一、充实和强化古诗鉴赏的基础知识

(一)充实和强化古诗作者特别是古诗名家的有关知识

古诗鉴赏的绝大部分考题都会出现作者名字。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鉴赏时抓住作者身世、经历、思想倾向、情感与个性特点,以及创作时爱选的题材、爱用的意象,其作品的惯用技巧、主要风格,并将这些与考题中的作品联系起来,加以辩证分析,就能较快较准地理解作品的意象、情感、思想、技巧、风格甚至语言特征等。

(二)充实和强化古诗体裁知识

古诗的体裁有古体诗(包括歌行体)、楚辞体、乐府、近体诗(包括绝句、律诗)、词、曲等。对这些体裁的句法、音韵、手法及常见风格与技巧、代表作家与代表作品等,教师都要向学生作广泛介绍并令其系统掌握。学生熟练地掌握了体裁知识,对于他翻译诗句,理解层次,分析技巧,揣摩风格,概括语言、音韵甚至意境等方面的特点,都极有好处。例如章法方面,诗经常常重章叠句;歌行体常分几个段,结构上有层进式或并列式等,有总领、过渡、照应甚至总结等;词也有类似特点,而绝句则常分两层,律诗也常分两层,等等。了解章法,有利于学生对诗(或词、曲)分层纳意、比较写法等,使学生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三)充实和强化古诗常见物象、意象甚至意境的知识

物象是诗人取之于自然与生活而用之于诗中,以抒发思想感情的客观事物。物象进入诗里就包含或寄托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物象就成为“意”之象即意象了。有的诗有多个意象,构成了意象群。单个或多个意象又与诗中的时空境界、思想境界或情感境界构成了意境。这些是学生必须了解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对诗人使用的意象加以分类整理。例如,植物类、人物类、气象类、时令类、武器类、建筑类、田园类等。对各类物象都要挖掘其蕴含之意,如香草寓理想,舟寓孤独、漂泊,菊象征一枝独秀,梅寓傲雪斗霜,竹寓高风亮节,鹏寓大志,笛寓思乡,柳寓乡愁、离愁、情怨等等。除了分类整理常见意象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注意了解名家个人常用的物象、意象。

诗歌的意境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有的雄阔,有的小巧;有的敞亮,有的幽远;有的深邃,有的广远;有的亮丽,有的清秀;有的气势宏伟,有的韵味悠长……意境虽不同,但一般都应该是完整的、优美的,能够激活欣赏者的想象,给人以更多的艺术享受。

(四)充实和强化古诗思想感情类别的知识

教师应教给学生关于古诗思想感情类别的知识,并对其加以充实和强化,这样就能使学生初读古诗时,就能通过判断作品思想感情类别而迅速找到理解形象、意境和感情的方向与思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大致可分为:身世感怀类,感时伤怀类,怀古伤今类,借古讽今类,抨击时政类,借古伤己类,乡情乡愁类,友情倾诉类,离愁别绪类,游子思亲类,男女恋情类,闺中情怨类,行人思妇类,弃妇伤情类等等。此外,还有写景类、咏物类、哲理类、悼亡类、训示类、咏史类、无题类等等。

了解上述类别并了解其代表作的抒情特点,就能增强对古诗思想感情类别的感悟和推断能力,从而能较准确地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使答题答在点子上。

关于古诗风格、技巧方面的知识,教师也应广泛介绍,并结合作品加以解说,如风格中的沉郁、慷慨、豪放、平淡、清新等。

二、传授和训练古诗鉴赏应试的基本技能

(一)传授和训练理解古诗标题的技能

面对古诗鉴赏考题,首先是理解标题,识别标题的特征。对于无题类、词类和曲类的标题尤其要多加注意。如词类,若只有一个标题,则只有词牌而无题目;若有两个标题,则前者是词牌,后者才是题目。

其次是解题。要看清题目是属于指人、指物、指事、指情或指诗体中的哪一类,进而识别其句子形式或短语形式,然后根据句法或词法等特点把它翻译出来,有的还可结合作者与写作背景揣摩其含义等内容乃至推定全诗思想感情类别,初步把握全诗大意。

(二)传授和训练翻译古诗的技能

鉴赏古诗时,无论考题中有没有翻译,教师都应要求学生翻译全诗。在翻译时,主要采用的是细读和口译的办法,除非考题中要求书面翻译。翻译时,一要注意词法、句法,注意多音字、多义词和特殊句式;二要注意吃透全诗意境,切莫望文生义,对一些词的附加意义如感彩、语境语意等,要结合全诗加以考虑;三要发挥想象,贯通全诗诗句的意思。

(三)传授和训练对古诗分层纳意的技能

对古诗进行分层纳意,一定要以体裁特点为突破口。如诗经,若属重章叠句者,找其章与章之间的区别点,抓各章大意;找其章与章节之间的相同点,抓全诗大意。若属叙事类,则抓时间、地点、情节等,分层纳意就会很容易。又如歌行体,抓总起、总结、过渡、照应等处,易于分层纳意。词则分阕作联系或比较,易准确归纳。绝句分两联(层),联中(层中)分句,律诗也多分两大层,层中分联,律诗、绝句层次间的内容和意思多呈由实到虚式或并列式等。

(四)传授和训练理解古诗的技能

理解古诗句子,要从理解全诗入手,看是写景还是抒情,是实写还是虚写,是涵咏深刻、哲理性强,还是直白通俗、形象性强,进而对其做出正确的解释。

(五)传授和训练理解古诗意象、意境及古诗形象的技能

抓住重点物象或意象,分析它的特点及在诗中可能蕴含的思想感情,并通过联想、想象其意境,可明确它在诗中所起的作用。

把握诗歌形象,要尽可能联系作者身世、写作背景、诗歌文本内容及试题提供的相关信息材料。掌握了这一点诗的形象自然就凸显了。

(六)传授和训练感悟古诗风格的技能

无论古诗或新诗,其风格都呈现着诗人的个性以及创作该诗的心理状态。因此,鉴赏古诗时一要联系作者身世、性格及人格等特点,二要凝神静气去体会自己阅读过程中的内在感觉和读诗后的情感状态,悟出所考的诗是豪迈旷达、激情奔放、奔放飘逸、气势雄壮、气魄雄伟,还是沉静抑郁、平和自然、清闲飘逸等等,并揣摩用什么词来描述风格最恰当。

(七)传授和训练揣摩古诗表现技巧的技能

对于古诗表现技巧,需要教师在复习中多作讲解,并让学生认真揣摩。像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学生了解了这些技巧,考试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关于理想的诗句范文5

关键词: 《唐人万首绝句》 “神韵”说 绝句文体

《万首唐人绝句》,南宋大学者洪迈编撰,原名《唐人绝句诗集》,共一百卷,其中七言七十五卷,五言六言二十五卷,各百首。它是宋代首个唐绝句选本,引发了后人编选唐绝句选本及进行唐绝句研究的热潮,影响深远。清代大学者王士祯病于其编选情况的“舛讹淆乱”[1](第77页),“久欲为之刊定”[2](《唐人万首绝句序》),“归因后选抄数百首,别为一集”[1](第77页),成《唐人万首绝句》七卷。在这一选本中,王士祯延续其“神韵”学说,推举盛唐,标准神韵诗。晚年王士祯的“神韵”说思想已经成熟,作为这一时期的又一部力作,《唐人万首绝句》从很多方面诸如诗人及作品的选排、作品的选择数量等等,都十分有力地彰显了“神韵”说。本文拟将抛开这些问题,独从绝句这一文体本身的特点出发,讨论其与“神韵”说二者之间的相互彰显、相互映衬。

王士祯(1634—1711),号阮婷,别号渔阳山人。清顺治十五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王士祯一生主持清代文坛五十余年,在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构建方面成绩斐然。王士祯一生编选的唐诗选本共有五种:《神韵集》(已佚)、《五七言古诗选》、《十种唐诗选》、《唐贤三昧集》、《唐人万首绝句》。《唐人万首绝句》于“康熙戊子乃克成之”(《唐人万首绝句选序》),此时王士祯75岁,经过上四种唐诗选本的编选及《居易录》、《池北偶谈》、《分甘余话》、《渔阳诗话》等等笔记诗话的阐发,“神韵”说已经成熟。《唐人万首绝句选》的编选思想与其“神韵”说一脉相承。他在《蚕尾后集自序》中赞赏唐朝绝句“蕴藉含蓄,意在言外”,“无言之言,若尽不尽”[3](《万首唐人绝句》刊定题词)的绝句文体特点本身就是对“神韵”说的有力彰显。谈到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分析王士祯的“神韵”说的具体内涵。

一、“神韵”说的具体内涵

清初文坛领袖王士祯论诗以“神韵”说独标一帜,杨绳武《王公神道碑铭》有言:“盖自来论诗者或尚风格,或矜才调,或崇法律,而公(王士祯)则独标神韵”。“神韵”说是王士祯论诗的核心思想。

“神韵”理论并不是王士祯的首创,中国画论中传神而不摹形的理论、禅学上的“顿悟”、钟嵘《诗品》中的“直寻”说、严羽《沧浪诗话》中的“妙悟”说,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味在酸咸之外”的理论,都涉及了艺术创作中的“韵味”。王士祯集前人所成,融会贯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神韵”说。他在《池北偶谈》“神韵”一条中论道:“汾阳孔文谷天胤云:‘诗以达性,然须清远为尚’,薛西原论诗,独取谢康乐、王摩诘、孟浩然、韦应物,言:‘白云抱幽石,绿蓧媚清涟。清也。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远也。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清远兼之也。总其妙在神韵矣。’神韵二字,予向来论诗,首为学人拈出,不知先见于此。”[4]下面我们将从“诗以达性”和“清远为尚”两个方面阐释“神韵”说的内涵。

(一)“诗以达性”

王士祯在《池北偶谈》“王右丞诗”一条中谈到:“世谓王右丞画雪中芭蕉,其诗亦然。如‘九江枫树几回清,一片扬州五湖白’下连用兰陵镇、富春郭、石头城诸地名皆寥远不相属。大抵古人诗画,只取兴会神到,若刻舟掾木求之,失其指矣”。[4](第356页)所谓“诗以达性”即王士祯所言“只取兴会神到”,作诗意在笔先,不求言尽其意,但求辞达而已。王士祯此论当是承继庄周“得意忘言”说,追求“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严羽《沧浪诗话》)的理想境界。何以“达性”?王士祯对此借严羽“妙悟”二字,《池北偶谈》“借禅喻诗”条云:“严沧浪《诗话》借禅喻诗,归于妙悟”。“妙悟”本出自禅宗,严羽喜以禅喻诗,认为作诗如参禅,应以“微言”通“妙谛”[4](第212页),这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咏雪亭诗序》),只有“妙悟”才能达到此种境界。

(二)“清远为尚”

所谓“清远为尚”,窃以为,“清”是一种心境,“远”是一种意境,诗人在与自然万物的相互关照中疏瀹五脏、澡雪精神,以达清悠之心境。这一过程需要的仍是诗人的“妙悟”,王士祯认为作诗的最佳状态是“一时伫兴之言”[5](第66页),正所谓“兴来,神来”[1](第60页),对此,香港中文大学的席艺洋在论文中阐释道:“‘伫兴’和‘神会’是人在自然山水间的‘思’和‘悟’的形式。”[6]诗人在与自然万物的相互关照中思考,追求心灵与自然的瞬间的契合,萌发创作的冲动,这就是“妙悟”。如此妙手偶得,所作的诗必然是“天然入妙,不可凑泊”(严羽《沧浪诗话》)。如此取法自然,妙悟而作,意境天然入妙,一派浑成,方是“清远”之旨。

总之,王士祯以“神韵”论诗,主张作诗以“妙悟”为途径,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天然入妙,不可凑泊”为最高境界,以自然玲珑、含蓄蕴藉为审美理想。若论《唐人万首绝句》对王士祯“神韵”说的彰显,迎面而来的就是绝句这一文体本身与“神韵”说的相互彰显。

二、绝句的文体特点与“神韵”说的相互彰显

王士祯对绝句这一文体十分重视,他在《唐人万首绝句序》中有言:“唐三百年以绝句擅场”[2],将绝句作为唐诗的艺术典范。对于洪迈编订的《万首唐人绝句》,他“少习是书,惜其踳駮,久欲为之刊定”[2](《唐人万首绝句序》),足见他对绝句流传问题的重视。他在《蚕尾后集自序》谈及编选《唐人万首绝句选》的情况:“于是撰录其尤者凡九百余首,以继《文粹》、诗选之后”。作为王士祯一生的最后一部诗选,《唐人万首绝句选》典型地彰显了他“神韵”说的思想,首先是绝句这一文体本身的特点对“神韵”说的暗合,私以为这也是王士祯为何对绝句如此这一文体重视的原因之一。

绝句是每首限定为四句的短诗,通常将每句五个字的,称为“五言绝句”,简称“五绝”,每句七个字的,称为“七言绝句”,简称“七绝”。“绝句是传统汉语诗歌最短小的样式“[7](第1页)天然的局限就是体制的短小,但篇幅的大小不能直接等同于境界与内涵的大小,正如周啸天在《唐绝句史》中所言:“恰恰因为篇幅的短小,才使得绝句作者更须在概括凝练,在艺术典型性——对诗歌来说即意境的深化——方面作更大的努力,以求小中见大,计一当十”[7](第21页)。如此,绝句就成了最为含蓄蕴藉的一种诗歌形式。诗,本身就是一种浓缩的语言形式,诗语言的“能指”具有无穷大的可塑性和衍生性,而绝句是这一可塑性和衍生性的最典型的体现,徐炼先生在《绝句的言外之意:赋法》中有言:“诗语言的‘所指’也是一切语言中最复杂多元、最具包孕性、延伸性和意义张力的一种。绝句集中体现着诗语言的张力特征:藏须弥于芥子,字短情长,言浅意深,以少胜多……”。[8]且举两首诗为例:唐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差池不想见,黾勉空仰止。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及兹契幽艳,自足荡心耳。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唐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两首题目大致相同的诗作篇幅相差悬殊,仔细品来,两首诗在内容上却是神似。丘诗和贾诗在内容方面都记叙了寻访隐者却不遇的经历。贾诗一句“言师采药去”就隐括了丘诗前四句,且“采药去”三字意味深长,隐者以其独特的行为方式启示着寻访者,诗人在其启示下体味隐者之理。“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二句如空谷足音,悠远缥缈,若尽不尽。与丘诗“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相比,二者一空灵一质实,前者一切尽在不言中,在无限的张力中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字短情长,微言妙谛,绝句的特点正是如此。

关于绝句这一文体特点,明人赵宦光在《〈万首唐人绝句〉刊定题词》中有言:“诗也者,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寄无形于有象。小可谕大,浅可致深,近可寄远,若夫绝句大旨,则又精而益求其简。合四句如一句,绎稠情于单词,无言之言,若尽不尽,说者云绝妙之句,即非格制本旨,然亦不大远其名也。”[3]所有诗歌形式中绝句体制最为短小,也正因为如此,其作法最难,五言绝句更是难上加难。明人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有言:“绝句固自难,五言尤甚。离首即尾,离尾即首,而腰腹亦自不可少。妙在愈小而大,愈促而缓”。所谓“愈小而大”、“愈促而缓”,是指绝句体裁灵活,诗人在作绝句时手法也得十分灵活,以极小之篇幅囊括深厚之意蕴与浑然之意境,如此也造就了绝句尚空灵的文体特点,过于质实则抑塞,虚实相济,意境空灵,余味悠然,方是绝句中的上品。胡应麟对此深有所悟:“语半于近体,而意味深长过之,节促于歌行而咏叹悠永倍之,遂为百代不易之体”。(胡应麟《诗薮》)

绝句的这种尙空灵、贵含蓄的文体特点恰与王士祯的“神韵”说中的“诗以达性”清远为尚。前文已经论及,“神韵”说主张“诗以达性”,以“微言”通“妙谛”,绝句以小见大,计一当十,杨寿柟《云薖诗话》中针对七绝的作法有言:“二十八字中,要使篇无累句,句无累字,篇若贯珠,句若缀玉,意贵含蓄,词贵婉转。”七绝如此,较之更为精炼的五绝更是如此。绝句以窄见宽,窥一斑而见全豹。且再举一例——元稹《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寥寥二十字,有横向空间上的红颜宫女与白发宫女相衬之宫怨,有纵向时间上的玄宗时红颜宫女落至如今白发宫女的世事变迁,极为精练,意味绵绵。绝句这一文体特点,正通“诗以达性”、“清远为尚”之旨。

结语

形式短小本应是绝句的短处,但历代诗人尤其是以王维、李白为代表的盛唐诗人却为其创造了无限的能指空间,塑造了绝句尚空灵、贵含蓄、以微言通妙谛的文体特点,这一特点很巧妙地暗合了倡导“诗以达性”、“清远为尚”的“神韵”说。王士祯以“神韵”说作为其编选各类诗文集选本的指导思想,并在选本中宣传这一学说,而绝句的文体特点本身就是对王士祯《唐人万首绝句选》编选之旨的有力彰显。

参考文献:

[1][清]王士祯著.赵伯陶点校.古夫于亭杂录.北京:中华书局,1988.

[2][清]王士祯选编.唐人万首绝句.天津:天津市古籍书店,1990.

[3]赵宦光、黄习远编定、刘卓英校点.万首唐人绝句.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

[4][清]王士祯撰.勒斯仁点校.池北偶谈.北京:中华书局,1982.

[5][清]王士祯撰、湛之点校.香祖笔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6]席艺洋.王士祯与“神韵”诗论中的生态美学观.文化学刊,2011(04):163-167.

关于理想的诗句范文6

第一步明词意。只有消除了文字隔阂,我们才能初步理解古诗大意。弄懂古诗中文字的意思是我们读懂古诗的第一步。古诗是用文言文写成的,要正确地理解古诗的词语必须调用相应的文言知识,包括文言词汇的含义、通假、词类活用等内容。例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之”(到、往),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中的“渠”(它),用的都是古义。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悦”(使鸟儿自由的欢唱)和“空”(使心中杂念涤除)用的都是使动用法。李白《行路难》“玉盘珍羞直万钱”的“羞”(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的“见”(现),用的都是通假字。

第二步顺句意。由于古诗不仅讲究凝练,还讲究韵律,因此,古诗的句子往往会打破语法规则,出现句子成分省略、句序倒装等现象。这些现象给我们读懂古诗带来许多困难。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才能准确理解诗句的意思。古诗中的句子成分省略既有实词的省略也有虚词的省略。由于虚词没有实在的意思,所以古诗句中大多是虚词的省略。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应为“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应是“明月照(于)松间,清泉流(于)石上”。

第三步贯诗意。在扫清文字和诗句的障碍后,如何贯通全诗,全面准确把握古诗的内容呢?

1.关注题目与序言。题目是诗词的眼睛,诗歌的题目往往点明了诗的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解读时要注意将诗句的内容与诗歌题目结合起来理解。许多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这些“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时间,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很有帮助的,因而不能忽视。

2.用联想、推理、想象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古诗阅读最大的困难由于压缩造成的阅读空白,古诗的联想十分丰富,有些诗歌的构思完全建立在一片联想之上,不用联想、推理、想象把原诗中空白部分补出来,就会构成阅读障碍,无法准确理解全诗主旨。试读李白《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我们可以将它还原成另一种样子:玉石一般的台阶上滋生出露水,夜深了,(露水)浸湿了(那个站在台阶上女子)丝袜,(她不堪寒冷,便回到室内,)姑且放下水晶帘子,(隔着水晶帘)望那玲珑剔透的秋月。这么一补充诗的内容就比较清楚了,把全诗贯通起来,就可以知道全诗塑造一个久久伫立、凝望秋月女子形象。

第四步分析形象。

和小说、戏剧、散文一样,古诗也塑造形象。古诗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不过这些“景”“物”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景物,它已融入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这类形象又称为意象。“诗要用形象思维”,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主旨,都寄寓在形象之中,那么对诗中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自然就是读懂古诗的关键。叙事诗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必须结合诗中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而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分析,须结合诗题和相关诗句把握人物的情感世界。“意象”,是分析、研究诗歌特有的名词,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感知诗人的情感,领会诗歌的主旨。

1.首先,我们必须掌握一些诗歌中常见的意象的含义。诗歌源远流长的传统中,有许多意象已具有了确定的或基本确定的内涵。如月亮代表思乡;、梅花、松柏代表一种坚贞、高洁的品质;莲即“怜”,多表达爱情;梧桐象征悲凉凄伤;杜鹃鸟的哀鸣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寒蝉表示悲凉。掌握一些常见的诗歌意象及其特定的文化意义,有助于对诗歌思想内容及主旨的理解。

2.联系全诗,结合语境。意象的含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样一件事物,同样一个形象,不同的诗人可以赋予它不同的寓意。所以揣摩意象的含义不能机械,更多的时候需要联系全诗,结合具体语境来体会。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的意象小“草”,白居易是用“枯”而又“荣”,“烧”而又“生”,赞生命力之顽强、坚韧。而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野草花”可以借最后两句的意思推想出此意象的含义是说明乌衣巷的残破荒芜,以表达作者的昔盛今衰之感叹。

3.联系背景生平,做到知人论事。同一意象由于作者生平或写作背景不同,也会具有不同的含义,如:“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抒怀》)“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杜甫《客至》)这两首诗中的同一意象“鸥”,由于作者的写作背景不同,分别表达了孤独、凄凉、漂泊无定的忧伤和宁静自得的悠然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要很好地做到揣摩意象,把握情感,在鉴赏实践中最好还是将上面的方法加以综合运用。

第五步炼主旨。如何在把握古诗内容的基础上去提炼古诗的主旨呢?笔者认为应该抓诗眼。诗眼往往是指诗中最凝练最传神的词语和句子,是诗歌内容的凝聚点,“诗之有眼,犹人之有目也”,发现了它就等于抓住了中心思想。我们应认真思考、反复推敲,去发现那些最能传神的词语和句子,从而由点及面、层层深入地提炼诗歌的主旨。

1.感彩较强的词语。感情直露的词语有助于我们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例如,解读杜甫《石豪吏》,只要能抓住“苦”和“怒”,就不难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

2.议论抒情的句子。古诗中议论抒情的句子,往往是诗词的点睛之语。

关于理想的诗句范文7

古诗鉴赏,其基础是要读懂诗歌。对于同学们来说,能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作品的内容和技巧,读懂诗歌是关键。古代诗歌虽然难懂,但我们加以深入研究和切实指导是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解读诗歌的路径的,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诗歌。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笔者将相关策略归纳为五个方面,并将它们与五个手指相对应,形象地称之为诗歌鉴赏中的“五指山”。孙悟空的本领再高强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诗歌的跳跃性再大,如果学生学会运用“五指山”,又何愁理解不了诗歌呢?

一、大拇指――审清标题

首先说的是“大拇指”,它对应的也就是诗歌鉴赏题中的标题。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诗歌的标题也可以说就是诗歌的眼睛,吴齐贤《论杜》曰:“唐人作诗,于题目不轻下一字。”审读标题,有助于把握作品的类别、线索、内容、感情基调等,从而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内在意蕴。有些标题本身就包含了题眼,通过标题就能了解诗歌的内涵。

如杜甫的《春夜喜雨》、柳中庸的《征人怨》,题目中有“喜”、“怨”等词,它们与诗歌内容紧密相连,有明显的感彩和暗示性。若能带着这样的思考来读诗,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刘禹锡的《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2015年江苏卷),诗题就交代了时间、事件、人物,把握好这几个要素,结合我们的生活常识,这对回答诗歌后面的“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和“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两个问题是很有帮助的。又如苏轼的《临江仙・送钱穆父》,我们看了标题以后就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就可以想象诗人为何而送别,送别之时又有着怎样的心情,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就能比较好地把握诗歌,也能较好地把握作者与友人分别时郁郁寡欢的心情。

二、食指――关注作者

由“大拇指”到“食指”,诗歌鉴赏题从结构上来讲也由“标题”到“作者”了,也就是说我们要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做到知人论世。现在高考命题也不回避名家名篇,那么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多注意了解一些重要作家,以及各时代诗歌的特点。这里的重要诗人是指历代有代表性的诗人,特别是指课本中选学了他们诗作的那些诗人。弄清诗人所处的时代、身世遭遇、为人性格以及创作背景,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如杜甫、辛弃疾,他们诗作的内容、情感与他们的经历、性格密切相关。重要诗人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在课本注解中或是在课堂教学时都会提到,平时注意积累是必要的。

例如2016年江苏卷考查的是辛弃疾的《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其第二问是“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答案要点为“建功立业的渴望”“对朝廷(现实)的不满”“壮志末酬的伤感和无奈”三个方面,而这三个方面的情感我们在学习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早有涉猎,如果我们能关注到作者这一特定人物的特定经历和情感,这6分也就能轻而易举地收入囊中了。

三、中指――解读文本

“中指”对应的是“文本”。“中指”最长,文本解读也最为复杂,为了便于记忆,“中指”部分又将其对应到它的三个指节,分别为“把握意象”“抓关键词句”“弄清题材”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指向诗词的“字词句篇”,所指对象由小到大。“中指”的最终目标是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首先,要了解诗歌常见意象的寓意。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事与物,长期以来,有些被诗人写进诗中的事物具有了特定的寓意。如“杨柳”暗喻离别,“梧桐”意味着凄凉悲伤,“采薇”借代隐士等。这些具有特定寓意的意象在平时学习中要记住,这对读懂诗歌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要反复品析关键词语。中国古典诗歌大都篇幅短小,其语言高度凝聚、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因此,读诗时千万不能匆匆一扫而过,这样绝对是读不懂、读不透的。而应一个字一个字地品读,边读边想其意,力求还原诗歌画面。而且不能只读一遍,最好把每个字都放在嘴里来回咀嚼,直至咬出“汁”来。当然,最重要的是抓住关键词句。如结句和其他表明诗眼的字句,往往直接透露了诗的主旨。王维的《山居秋暝》最后一联是诗眼句,而“留”则是诗眼,全诗要表达的对山水田园的留恋和对官场的厌恶都通过“留”字表现了出来。如抓住了这样的“情感语言”,把握思想感情往往既快又准。“情感语言”它不单单在抒情句中,有时藏在写景叙事句中。如“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中的“独”字就是情感语言,它揭示出了诗人的孤独感;又如“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中的“独”“闲”就是情感语言,揭示出诗人的孤独、无聊之感。

再有,要了解古典诗歌常见题材及其表达的思想内容。古典诗歌根据题材的不同可分为许多类型,常见的有思乡怀人诗、伤春悲秋诗、忧国伤时诗、怀古伤今诗、托物言志诗、山水田园诗、边塞军旅诗等。平时要熟悉各种题材的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考试时才能派上用场。如咏史诗抒发的是物是人非、光阴易逝、今非昔比、怀才不遇等感情;边塞诗或写边塞风情,或述征人之怨,或诉思乡之苦。

总的来说,“文本研读”这一环节学生在做题是很重视的,但往往因其内容庞杂,学习理解时没有好的路径,考试时也只能是大眼瞪小眼地看一会儿,也就凭着感觉去做题了,分数也就少得可怜了。这里从“把握意象”“抓关键词句”“弄清题材”这三方面去解读诗歌的思想内容,也只是给同学们提供了一种路径,同学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改进。

四、无名指――化暗为明

“无名指”对应的是试题结构中最后两部分“注解”和“题干”。取“名”的谐音“明”,“无名”即“无明”,也就是“暗”,这也正符合“注解”和“题干”中蕴藏着许多有效信息这一特点,所以在这一环节,我们重要的是“化暗为明”。所谓“化暗为明”也就是将注解和题干中的有效信息挖掘出来,从而更好地答题。

不是所有的命题都有注释,一旦有了,就比较重要。我们应清楚高考试卷上每一个字都是经过推敲的,那么在诗歌上出现的注解(包括序言)我们就不能忽视。因为命题者认为那是同学们思考问题时需要的一个背景才注出来的,所以对于这些注释,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而应仔细阅读,从中揣摩诗歌的隐含意义。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时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等等。例如,2011年江苏卷考查的是杜甫的《春日忆李白》,其中有一个注是“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这就告诉了同学们“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是两地之景,也就不难理解这里的借景抒情所表达的情感,既有作者对李白的思念,也有假想李白对作者的思念,是一种相互思念的情感,这样一思考一挖掘,考题第二题“‘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的答案也就出来了。

所谓题干的“化暗为明”也就是指从“问题”中挖掘有效信息,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这也就是所说的借题解文法、借题解题法。例如2011年江苏卷诗歌鉴赏题第一题是“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这一题干有助于同学们理解诗歌的前四句,那么第三、四句“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也就不难理解了,学生会明白这两句目的不是写庾开府、鲍参军,而是在写李白诗歌的风格。如果没有这样的考题或者不会借题解题,许多学生对诗歌三、四句的理解会有很大的困难。又如2011年江苏卷诗歌鉴赏第三题“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如果我们注意对前两题题干的研究,那么这第三题的答案“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做结”的前两个得分点不是已经蕴含在前两个问题中了吗?

“化暗为明”的技巧往往被我们的学生忽视,如果能将这一技巧用好,可以大大地增强我们对诗歌的理解,提高诗歌鉴赏题的得分。

五、小拇指――把握技巧

“小拇指”对应的是诗歌的表达技巧。“前四指”对应的内容正好是一道诗歌鉴赏题依次呈现出来的文字,都是有形迹可寻的,也是很好记忆的。“小拇指”对应的这艺术技巧是藏在文字背后的,是依附于“前四指”的,亦如小拇指依附于前四指。我们要了解古典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从而更地理解诗歌。

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语言风格和行文结构等方面,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读懂及鉴赏诗歌的必备条件。这一部分的内容是比较多,要加强理解和记忆。修辞手法的把握对诗句理解的意义自不必多言,抒情方式的了解对情感把握的作用不言自明。这里,特别说说懂得诗歌的篇章结构技巧对读懂诗歌的重要作用。如有些近体诗同样讲究起承转合,第三联(句)为“转”,转换写作内容及手法,这对把握诗的层次很重要。又如诗歌常常卒章显志,在篇末交代主旨和情感。再如词分上下片,在内容上多为由景入情,还有一些诗词是以景结情。还有,虚实转换的手法在诗歌中也非常普遍,因为联想和想象是诗歌的基本思维方式,那样诗歌中思维跳跃性大也就很必然了。所有这些特点的把握对读懂诗歌的帮助特别大。

例如2014年江苏卷诗歌鉴赏题的最后一题是分别赏析韦应物的《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结句分别为“门对寒流雪满山”和“日暮归来雨满衣”,我们如果想到“以景结情”这一手法,这个题目也就变得容易了,只需要结合诗句将相应的景和情说清楚就可以了,这5分也就不难拿了。

关于理想的诗句范文8

中古文人诗兴起以后,由于对诗歌特质的理解的偏差,出现一种语意繁复的壅塞现象,妨害纯净的诗境的形成。从南朝至唐对此现象的清除过程,也就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为高度自觉的艺术创造的过程。以语言浅显、意境明净、韵味悠长为特色的盛唐诗歌便以此为前提而产生。

【关键词】 南朝至唐代/诗歌艺术/壅塞现象/诗境的构成/创作与阅读

南朝诗歌在中国诗史上的意义,近些年来逐渐得到较多的肯定。在追求“新变”的时代风尚下,南朝诗人作出了各格各样的尝试,从而为诗歌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其成败得失中所积累的经验教训,也成为唐诗在艺术上的大幅跃升的基础。但由于将唐诗的成就放在与南朝诗歌相对立的地位上加以描述的态度由来已久,迄今对自南朝至唐代诗歌艺术发展具体过程的研究并不能说是充分的。本文即试图就其中的一个问题稍作探讨。

关于本文的论题,首先想提出两个有趣的例子。

一是谢灵运的《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诗。此篇《艺文类聚》所录为如下六句:

积峡忽复启,平涂俄已闭。峰峦有合沓,往来无踪辙。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这实际是类书中常见的片断摘录,但明人钟惺、谭元春编选的《诗归》却作为完篇来看,并对其篇制短小的特点大加赞赏。对此,同时代的周婴在其《卮林》卷七“诠钟”一节中给予了辛辣的讥刺:

《诗归》载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诗云……。钟云:六句质奥,是一短记。谭云:他人数十句写来,必不能如此朴妙。又云:如此大题目,肯作三韵,立想不善。诠曰:江淹《杂体诗》注(按指《文选》注)引谢《登庐山诗》曰:山行非前期,弥远不能辍。但欲淹昏旦,遂复经盈缺。盖即是篇发端也。不经昭明所选,代久篇残,何知“霜雪”后更无数十句乎?耳目难遍,胸臆易生,亦论古今之一大病也。又康乐游览诗绝无寂寥数语者,读其集自得之。[1]

此篇残文,《北堂书钞》尚另存“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二句,在“积峡”句前。逯钦立氏《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所录,即是以上几个部分的合并。

钟、谭所论,从学问上说固未免轻率荒疏,但就诗歌鉴赏而言,人们或许不难发现:他们误认作完篇的片断,确实可以视为一首不错的短诗;尤其是,如将现存的另六句加在前面,诗不是变得更好,反而变得更糟了。如周婴所说为“是篇发端”的四句,只是作者对其游览经历的一个交代,实无诗意可言。

另一例是东晋释子帛道猷的《陵峰采药》诗,梁释慧皎《高僧传》卷五《道壹传》所录如下:

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云过远山翳,风至梗荒榛。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闲步践其径。处处见遗薪。始知百代下,故有上皇民。

逯钦立氏《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的也就是这一种。其实据宋孔延之的《会稽掇英总集》和张淏的《会稽续志》,这诗后面还有四句:

开此无事迹,以待竦俗宾。长啸自林际,归此保天真。

而白居易《沃洲山禅院记》(沃洲山是道猷栖居之处,在今浙江新昌)中提及这首诗,却仅有四句:

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

又宋施宿等《嘉泰会稽志》所载与之相同,唯“千里”作“十里”。明杨慎《丹铅总录》评述说:“此四句古今绝唱也,有石刻在沃洲岩。按《弘明集》亦载此诗,本八句,其后四句不称(笔者案,《弘明集》实未载此诗,杨氏盖误记)。独刻此四句,道猷自删之耶,抑别有人定之耶?”

杨慎疑四句的一种或出于帛道猷本人删改,是无根据的臆测;套用周婴的说法,晋代文人也没有这样写诗的。至于改定者是白居易还是之前另有其人,则不可知。但经此一改,诗显然有了一种“唐韵”;称之为“古今绝唱”或觉夸张,置于晋、宋时期,却实是难得的佳构。

诗当然不是说短的总比长的好。但上述二例却明白地揭示出:某些在诗人看来是必要的表达。却使诗意受到了破坏;从较为完美的结构来看,那些表述是多余的。这里存在着一种我称之为“壅塞”的现象,它妨害诗意的纯净和意境的形成。而这种现象在晋宋诗中相当普遍,许多诗虽不是说像上述二例那样经过简单的删削就能发生显著的改变,但其毛病则属于同样性质。仍旧拿大诗人谢灵运来说,其名作《登池上楼》的开头,“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作渊沉。进德知所拙,退耕力不任。xùn@②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整整八句,虽不乏修辞之美,意蕴却非常单薄,节奏也因而显得拖沓。清人汪师韩在《诗学纂闻》中专门列举了大谢诗中众多的“累句”、“鄙句”,不少与此有关。而从齐梁到盛唐诗歌的发展变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这种“壅塞”现象的清除。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并不只是关于诗歌应如何写得简洁的问题。所谓“壅塞”现象的产生,大抵并非缘于诗人的才力上的欠缺,而是缘于他们对什么的诗才是真正的好诗——用理论化的语言说,即对诗的特质——的理解上存在着某种偏差;这种偏差又并非是个人性的,而是具体时代性的。追求诗的艺术特质,使诗更成为“诗”,这本身构成了一个文学史的过程。

建安以前的诗歌,以歌谣为主流,包括《古诗十九首》一类,实亦是类似歌谣的作品。这类诗歌抒发的感情是公众性的,不是有鲜明的个人特征。自建安文人诗兴起以后,情况开始改变,诗歌与诗人独特的人生经历发生密切的关联,诗人在这里更多地表达了其个人化的生活内容、思想与情感。上述变化使得中国古典诗歌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其内涵深化了,面貌也变得丰富多样;但我们所说的诗意壅塞的现象却也是与之相伴而生的。

歌谣大抵集中于情感的直接抒发,它或许常有稚拙、粗糙的成份,语言一般却是清浅明朗的。而文人诗由于作者多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并且以诗歌为表现此种素养的场所,其语言在转向精致、典雅、华丽的同时,每有繁复累赘的情形。大概而言,建安诗歌虽已渐超华美,但尚多歌谣气息,至晋宋诗中这一问题就变得突出了。名诗人中,像陆机、潘岳的“缀辞尤繁”(《文心雕龙·熔裁》)、“缛旨星稠,繁文绮合”(《宋书·谢灵运传论》),颜延之的“若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南史》本传引鲍照语),谢灵运的“冗长”(萧纲《与湘东王书》)而“颇以繁富为累”(钟嵘《诗品》),可以代表总体的时尚。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可以说是由于文人对辞藻的耽迷和炫耀才学的心理。丰富而华美的语言,成了他们的精神性的装饰。

但所谓“繁复”、“冗长”不只是表现于藻饰。若以潘、陆、颜、谢这几位在《文选》中最受重视的晋宋诗人为代表,可以看到他们的诗作出现了大量的叙述与议论性的内容。无论是就自己的某一种人生经历、生活遭遇发表感慨(如潘岳的《河阳县作》之类),还是记一次游览的过程(如谢灵运众多的山水诗),都要依着事件、思绪或两者交杂的线索,从头到尾一一道来。像前面提及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诗的开头,就是交代他怎样游庐山、游了多久。确实,谢灵运不会像钟惺他们误认的那样,凭空地从“积峡忽复启,平涂俄已闭”下笔,因为游庐山作为他生活中的一桩事件,那样写是不完整和不明不白的;也可以确信,这首诗正如周婴所推测的那样,不会在“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结束,因为他还没首对这次游览作出具有思想性、哲理性的结论。我们再用一首完整的诗作例子: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乱流超孤屿,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想像昆山姿,缅邈区中缘。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登江中孤屿》)

谢灵运诗典型的形态便是如此,起因、过程、结论,都是不可缺少的。

上述以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诗,形成一种非常明显的线型结构,它的中心线索便是作者本人的行动与感受。在这种诗里,我们时时感受到诗人的在场。换句话说,诗人充分地占据了诗歌的空间。再以前面提及的帛道猷《陵峰采药》诗为例,在开头“连峰数千里”以下写景的六句中,我们尚未强烈地意识到诗人的身影和意志的存在,从“闲步践其径,处处见遗薪”开始,他清楚地出现了;而到了“始知百代下”等末尾六句议论之笔,诗人最终彻底实现了他对诗歌空间的占有。

这里隐涵着更深的和更具有诗学意义的问题:当诗歌趋向个人化以后,诗人与他的作品到底构成什么样的关系?诗人对他的作品拥有多少权利?诗歌的艺术个性应该怎样理解?

诗是什么呢?如果诗只是诗人个人行动和思考的记录,它本不需要这种特殊的高度美化的语言形式;如果诗是一种为了表现情感而精心制作的艺术品,诗在写作时就隐涵了对阅读的期待并且一旦写出就不再属作者个人所有,那么诗人就不能够过度地占有诗歌的空间。

由于未能找到恰当的概念,我想把诗歌的空间称之为一种虚构性的公共空间也许是合适的。读者对一首诗歌感兴趣,是因为在它的特殊的语言形式中包含了能够激发我们自身情感的东西;凭借着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我们享有一首诗并在其虚想的空间中体会到具有无限可能性的生命的某一种状态。虽然一首诗被写出是基于作者的情感经历,但在阅读中它成为我们的经历;诗歌中必然包含着诗人所经历的某些生活事件的细节,但只有这种细节有益于诗境的构成时,它在诗中才有存在的价值;也许我们会因为对于诗的兴趣而关心作者,但终究谢灵运遭迁斥的牢骚或李白喝一次酒花了多少钱那是与我们无关的事情。所以,当诗人在诗中过度凸显其自身的存在、过度占有诗歌的空间时,就已造成了对阅读的排斥。正是那些不能引发读者的兴趣而仅与作者有关的叙述、仅属作者的议论,造成了诗歌的闭塞感,令诗境显得阻隔狭隘。所以像帛道猷那首诗,若以白居易所录四句成篇,就有可能成为或接近于“古今绝唱”;若以《高僧传》所载十句成篇,则已是稍含佳句的平常之作;若以《会稽掇英总集》所载的十四句成篇,那真是不可忍受。

至于说诗歌的艺术个性,那根本上是指诗人独特的创造性而言,它虽然跟诗人独特的人生经历有关,却并不是由于记录了这种经历而形成的。

美国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2]一书中曾以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曹》诗作为例证来来阐发其符号学美学理论,但她的某些分析用在这里也是颇为合适的。原诗如下: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苏姗·朗格强调说,即使是从脱离了原来诗律的译文来看,“这也是一首诗,而不是关于李曹离去的报导。诗中所提及的事物,构成了一个全然主观的境况,而常识意义上的诸多事宜(疑当译为‘事项’)如友人所往、行程几何、何以成行以及偕谁而行等等,则被彻底芟除。洒落在江上、帆上和遮挡视线的树上的微雨,最后化作流淌的泪珠。”她说,其中一切都是“诗的因素”,“在整个诗歌中,没有不具情感价值的东西,也没有无助于明确而熟见的人类情境之幻象的东西。了解更多的情况,譬如实地了解所提及的地点,进一步考察李曹某人的生平及品格,或者注明诗的作者以及作诗的环境,对于形成那种幻象毫无裨益。这类补充只会以不相干的信息将描述生活的诗的意象弄得杂乱不堪。”

虽说苏珊·朗格似乎并不懂中文,但她对《赋得暮雨送李曹》一诗的诠释却是不错的。像这种带有纪实因素、社交功能的诗(它记录了一场实际发生的送别活动,并作为朋友间友谊的传达和纪念而促进了相互间的关系),在中国古诗中为数众多。但作为诗而言,它必须成为艺术的构造,必须避免以朗格所说的“不相干的信息”填塞在要求纯明的诗境里。当然,这是艺术上已高度成熟的唐诗,中国古典诗歌还要经过一段行程才能抵达这里。

从南朝到唐代,诗歌艺术最重要的发展就是不断探寻完美的表现形式,努力创造纯净明朗而又内蕴丰厚的诗境,就是更明确地把诗当作艺术品而不是当作向社会传达个人信息的凭借。人们在理性上的认识也许并没有那么清晰,但创作活动却有力地趋向于此。

与此相关的一个变化,首先表现于对诗歌语言的要求上。从沈约提出“文章当从三易”即易见事、易识字、易读诵(《颜氏家训·文章》),谢眺主张“好诗当圆美流转如弹丸”(《南史·王筠传》引),到萧绎以“吟咏风谣,流连哀思”为“文”的表征(《金楼子·立言》),萧子显将“言尚易了,文憎过意”、“不雅不俗,独中胸怀”作为理想的诗歌的条件(《南齐书·文学传论》),齐梁文人对晋宋诗歌过度趋向书面化的典雅繁褥的语言风尚作出了反拨。这方面的问题多年以前我和贺圣遂合作的《谢灵运之评价与梁代诗风演变》一文中曾有过论析[3],兹不赘叙。须稍加说明的是,齐梁尤其梁代诗歌重新向歌谣汲取养分、向浅易流畅的语言风格靠拢,却也并非是回到歌谣的路子上,而是追求浅易而又精致、既不同于口语又不同于书面语的特殊的诗歌语言。这种追求经过后人的不断努力,其最终效果充分地展现于唐诗之中。

同时诗歌也在逐渐减少妨害诗境形成的过度的叙述与议论,并摆脱以作者实在的行动与思考为中心依次叙述和议论的线型结构。

议论的减少在写景诗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与谢灵运同时代的鲍照的诗中,已经很少有抽象哲理的阐发,有时虽用某种人生感慨作为诗的结束,也只是一发即收。像《行京口至竹里》诗,在描绘寒冬时节旅途景色和旅行生活的艰辛之后感慨说:“君子树令名,细人效命力。不见长河水,清浊俱不息?”其情绪完全是自然涌发后出,所以它可以给读者某种触动,却不会造成诗意的封闭。而在谢眺诗中,常常连这种明显的感慨也很少。据叶维廉《中国诗学》[4]介绍,日人网佑次在其《中国中世纪文学研究》一书中对南朝山水诗中描写与陈述句的比例作了一番统计,得出的结论是山水诗总体上趋向于纯粹的写景。其书一时未能找到,此处转录叶氏书所作的“抽样举例”,大体可见其概况: 作者

写景行数 陈述行数

湛方生 帆入南湖

4

6

谢灵运 于南山往北山…… 16

6

鲍照

登庐山

16

4

游东田

8

2

望三湖

6

2

沈约

游钟山之二 全景

范云

之零陵郡次新亭 全景

王融

江皋曲

全景

孔稚

游太平山

全景

吴均

山中杂诗

全景

山水诗转向纯粹的写景,并不一定意味着哲理内涵的消失,而只是取消了由作者强加给诗歌也是强加给读者的关于“意义”的限定;换句话说,这是对诗的闭塞状态的打开。优秀的诗人尽可以在纯粹的写景中直接通过意象的喻示,令读者自行寻获诗人未尝言说的哲理。到了盛唐时代,王维就成为这方面最杰出的代表。譬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空山之中虚渺的人语之声,黄昏时候透过深林在青苔上暗淡的浮动着并且正在静静地消逝的阳光,引人渐渐沉潜到世界不可言说的幽深之处。

诗歌中抽象议论和解说的减少,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而叙述的减少,其意义则容易被忽视。实际上,尽管诗歌大抵是因诗人的情感受具体生活事件的激发而写成,不能完全避免对事件的交代,但在抒情诗中夹杂大量关于自身行为的叙述,就会强行牵制读者的视线、思绪,妨碍他借诗激活自己的情感。其对诗境的破坏同样是严重的。像谢灵运《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的开头:“朝旦发阴崖,景落憩阴峰。舍舟眺回渚,停策倚茂松。侧径既究窕,环洲亦玲珑。俯视乔木杪,仰聆大壑淙……”这还是交杂着写景的纪游之作,但诗人一心要把自己的行动过程说清楚,我们的视线只能随着他的行动急促地转换,无法感受景物的氛围并展开想象,所以只能以比作者更匆忽的态度从那些语辞上滑过。正如前言,诗歌应该是公共空间,当作者的对之占有过度时,读者就会放弃它。

南朝在这方面带来显著变化的诗人应首数谢tiǎo@③吧。他的诗总是将叙述的成分尽可能减少,而最佳的写法是将必要的叙述融化在景物描写中。像《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的开头:“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至于《和王中丞闻琴》则是更纯粹的诗境,一切可有可无的说明与交代全都省略了:

凉风吹月露,圆景动清阴。蕙气入怀抱,闻君此夜琴。萧瑟满林听,轻鸣响涧音。无为澹容与,蹉跎江海心。

之后何逊诗也是沿着这方向发展的。他的《望新月示同羁》开头四句完全以写景代替叙述:“初宿长淮上,破境出云明。今夕千余里,双蛾映水生。”两个月夜,既各自为一美景,又在对比中暗示了时间的流失和旅程的漫长。唐代诗人对谢tiǎo@③、何逊格外赞赏,正是因为他们在一些关键性的诗歌要素上为唐人开了先路。

至于诗歌结构的变化,律诗的形成也许是最好的说明。而一般谈到律诗形成的过程,常常只是由声律、平仄着眼,这其实是远远不够的。

众所周知,在永明声律说初兴之际,所谓“新体诗”是没有长短规定的,但渐渐地、自然而然地,格律诗向着八句为一首的篇制靠拢,到了梁代简文帝时间,五律的体制已基本定型[5]。在没有预先约定、也未有谁特别提倡的情况下,律诗以八句一首有什么根据呢?研究者提出过各种意见。但有一个道理是至为简单的:以南朝诗人普遍认可的各种要素的结合为准,八句一首的体制最能体现恰当和均衡的美感。依惯例,律诗的首尾两联为不对仗的散句,中二联为对偶句(当然有例外);散句的一联,二句间形式关系松散而意思连贯,常常二句构成一个完整的长句;对偶的一联正相反,二句间形式关系密切而意思各自独立,各为一短句;散句和对偶句在传达和表现上各有所宜。这样的四联组成了在变化中求得均衡的完美整体。如果是六句一首,对偶句与散句的关系无论怎样都会失衡;如果是十句一首,将会出现三联对偶,而由于对偶句中联与联、句与句之间的意义联系不紧密,诗会显得松散。总之,律诗的文字格式极其精致,再加上严格的声律,遂成为高度形式化的诗型。

这和本文的论题是有关的。首先,一种高度形式化的诗型,在未被运用于写作之先就强烈地预告了诗作为精美的艺术品的性质,它对实用性的写作意图具有抵抗力;其次,在这种短小精致的诗型中,过度的叙述与议论不能被容纳;再次,它也自然而然地消解了过去诗歌中常见的诗意连绵承接而下的线型结构。在不能够任意延展而又需要表达丰富的生活与情感内容的情况下,诗人通常会在律诗的联与联之间、句与句之间采用跳跃式、并列式的连接。留下大量的空白,则需要读者依赖诗句的内在关系以及诗句所提供的暗示去想象。以何逊的《日夕出富阳浦口和朗公》为例:

客心愁日暮,徙倚空望归。山烟涵树色,江水映霞晖。独鹤凌空逝,双凫出浪飞。故乡千余里,兹夕寒无衣。

中间对仗的两联是并列的,它和首尾联之间情绪或者意义上的联系很不确定。在不同的读者那里,可以产生不同的感受。这一类诗的流行,当然会对改变人们对诗歌的理解,对清除诗歌的壅塞现象起到很大作用。

壅塞是由作者对诗歌本文的强烈占有欲造成的,那种情形下作者至少是不自觉地相信可以凭借愈多的语辞说出愈多的东西。而壅塞的消除则意味着诗歌更为自觉的艺术化过程,在这过程里诗人通过减少语辞来增加诗歌的空间。伊瑟尔认为作品的意义实是本文和读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被经验的结果”而非“被解释的客体”[6],对抒情诗来说,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信的。

南朝诗人在上述各方面所要追求的目标到唐代才真正得到充分实现。在盛唐,出现了许多语言浅显、意境明净、韵味悠长的杰构,被举为“兴象玲珑”。但人们也不应忘记文学史上的重要演变是很长的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前面所作的论析是以短篇的抒情为主要对象的(这类诗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重要和最精致的部分)。就在格律诗兴起的同时,也发生了诗型的分化,不同的诗型各自分担起不同的功能。拿何逊的诗集来看,其中写得短小的一部分成为律诗的刍形,而另有一些较长的诗篇则保存着叙述和议论的成分。用后世的分类来看,这就是五律和五古的区别。而后来长篇的五古将纪事、写景、抒情、议论混融一体,又自有特色。不过,从南朝到唐代诗歌类型的分化及与之相应的功能的分化,是需要另做文章来说的问题,这里无法说下去了。

【参考文献】

[1] 《丛书集成初编》本,四库本无此文.

[2] 刘大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3] 《复旦学报》1983年6期.

[4] 三联书店,1992.

关于理想的诗句范文9

中古文人诗兴起以后,由于对诗歌特质的理解的偏差,出现一种语意繁复的壅塞现象,妨害纯净的诗境的形成。从南朝至唐对此现象的清除过程,也就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为高度自觉的艺术创造的过程。以语言浅显、意境明净、韵味悠长为特色的盛唐诗歌便以此为前提而产生。

【关键词】 南朝至唐代/诗歌艺术/壅塞现象/诗境的构成/创作与阅读

南朝诗歌在中国诗史上的意义,近些年来逐渐得到较多的肯定。在追求“新变”的时代风尚下,南朝诗人作出了各格各样的尝试,从而为诗歌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其成败得失中所积累的经验教训,也成为唐诗在艺术上的大幅跃升的基础。但由于将唐诗的成就放在与南朝诗歌相对立的地位上加以描述的态度由来已久,迄今对自南朝至唐代诗歌艺术发展具体过程的研究并不能说是充分的。本文即试图就其中的一个问题稍作探讨。

关于本文的论题,首先想提出两个有趣的例子。

一是谢灵运的《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诗。此篇《艺文类聚》所录为如下六句:

积峡忽复启,平涂俄已闭。峰峦有合沓,往来无踪辙。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这实际是类书中常见的片断摘录,但明人钟惺、谭元春编选的《诗归》却作为完篇来看,并对其篇制短小的特点大加赞赏。对此,同时代的周婴在其《卮林》卷七“诠钟”一节中给予了辛辣的讥刺:

《诗归》载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诗云……。钟云:六句质奥,是一短记。谭云:他人数十句写来,必不能如此朴妙。又云:如此大题目,肯作三韵,立想不善。诠曰:江淹《杂体诗》注(按指《文选》注)引谢《登庐山诗》曰:山行非前期,弥远不能辍。但欲淹昏旦,遂复经盈缺。盖即是篇发端也。不经昭明所选,代久篇残,何知“霜雪”后更无数十句乎?耳目难遍,胸臆易生,亦论古今之一大病也。又康乐游览诗绝无寂寥数语者,读其集自得之。[1]

此篇残文,《北堂书钞》尚另存“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二句,在“积峡”句前。逯钦立氏《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所录,即是以上几个部分的合并。

钟、谭所论,从学问上说固未免轻率荒疏,但就诗歌鉴赏而言,人们或许不难发现:他们误认作完篇的片断,确实可以视为一首不错的短诗;尤其是,如将现存的另六句加在前面,诗不是变得更好,反而变得更糟了。如周婴所说为“是篇发端”的四句,只是作者对其游览经历的一个交代,实无诗意可言。

另一例是东晋释子帛道猷的《陵峰采药》诗,梁释慧皎《高僧传》卷五《道壹传》所录如下:

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云过远山翳,风至梗荒榛。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闲步践其径。处处见遗薪。始知百代下,故有上皇民。

逯钦立氏《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的也就是这一种。其实据宋孔延之的《会稽掇英总集》和张淏的《会稽续志》,这诗后面还有四句:

开此无事迹,以待竦俗宾。长啸自林际,归此保天真。

而白居易《沃洲山禅院记》(沃洲山是道猷栖居之处,在今浙江新昌)中提及这首诗,却仅有四句:

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

又宋施宿等《嘉泰会稽志》所载与之相同,唯“千里”作“十里”。明杨慎《丹铅总录》评述说:“此四句古今绝唱也,有石刻在沃洲岩。按《弘明集》亦载此诗,本八句,其后四句不称(笔者案,《弘明集》实未载此诗,杨氏盖误记)。独刻此四句,道猷自删之耶,抑别有人定之耶?”

杨慎疑四句的一种或出于帛道猷本人删改,是无根据的臆测;套用周婴的说法,晋代文人也没有这样写诗的。至于改定者是白居易还是之前另有其人,则不可知。但经此一改,诗显然有了一种“唐韵”;称之为“古今绝唱”或觉夸张,置于晋、宋时期,却实是难得的佳构。

诗当然不是说短的总比长的好。但上述二例却明白地揭示出:某些在诗人看来是必要的表达。却使诗意受到了破坏;从较为完美的结构来看,那些表述是多余的。这里存在着一种我称之为“壅塞”的现象,它妨害诗意的纯净和意境的形成。而这种现象在晋宋诗中相当普遍,许多诗虽不是说像上述二例那样经过简单的删削就能发生显着的改变,但其毛病则属于同样性质。仍旧拿大诗人谢灵运来说,其名作《登池上楼》的开头,“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作渊沉。进德知所拙,退耕力不任。xùn@②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整整八句,虽不乏修辞之美,意蕴却非常单薄,节奏也因而显得拖沓。清人汪师韩在《诗学纂闻》中专门列举了大谢诗中众多的“累句”、“鄙句”,不少与此有关。而从齐梁到盛唐诗歌的发展变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这种“壅塞”现象的清除。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并不只是关于诗歌应如何写得简洁的问题。所谓“壅塞”现象的产生,大抵并非缘于诗人的才力上的欠缺,而是缘于他们对什么的诗才是真正的好诗——用理论化的语言说,即对诗的特质——的理解上存在着某种偏差;这种偏差又并非是个人性的,而是具体时代性的。追求诗的艺术特质,使诗更成为“诗”,这本身构成了一个文学史的过程。

建安以前的诗歌,以歌谣为主流,包括《古诗十九首》一类,实亦是类似歌谣的作品。这类诗歌抒发的感情是公众性的,不是有鲜明的个人特征。自建安文人诗兴起以后,情况开始改变,诗歌与诗人独特的人生经历发生密切的关联,诗人在这里更多地表达了其个人化的生活内容、思想与情感。上述变化使得中国古典诗歌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其内涵深化了,面貌也变得丰富多样;但我们所说的诗意壅塞的现象却也是与之相伴而生的。

歌谣大抵集中于情感的直接抒发,它或许常有稚拙、粗糙的成份,语言一般却是清浅明朗的。而文人诗由于作者多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并且以诗歌为表现此种素养的场所,其语言在转向精致、典雅、华丽的同时,每有繁复累赘的情形。大概而言,建安诗歌虽已渐超华美,但尚多歌谣气息,至晋宋诗中这一问题就变得突出了。名诗人中,像陆机、潘岳的“缀辞尤繁”(《文心雕龙·熔裁》)、“缛旨星稠,繁文绮合”(《宋书·谢灵运传论》),颜延之的“若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南史》本传引鲍照语),谢灵运的“冗长”(萧纲《与湘东王书》)而“颇以繁富为累”(钟嵘《诗品》),可以代表总体的时尚。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可以说是由于文人对辞藻的耽迷和炫耀才学的心理。丰富而华美的语言,成了他们的精神性的装饰。

但所谓“繁复”、“冗长”不只是表现于藻饰。若以潘、陆、颜、谢这几位在《文选》中最受重视的晋宋诗人为代表,可以看到他们的诗作出现了大量的叙述与议论性的内容。无论是就自己的某一种人生经历、生活遭遇发表感慨(如潘岳的《河阳县作》之类),还是记一次游览的过程(如谢灵运众多的山水诗),都要依着事件、思绪或两者交杂的线索,从头到尾一一道来。像前面提及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诗的开头,就是交代他怎样游庐山、游了多久。确实,谢灵运不会像钟惺他们误认的那样,凭空地从“积峡忽复启,平涂俄已闭”下笔,因为游庐山作为他生活中的一桩事件,那样写是不完整和不明不白的;也可以确信,这首诗正如周婴所推测的那样,不会在“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结束,因为他还没首对这次游览作出具有思想性、哲理性的结论。我们再用一首完整的诗作例子: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乱流超孤屿,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想像昆山姿,缅邈区中缘。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登江中孤屿》)

谢灵运诗典型的形态便是如此,起因、过程、结论,都是不可缺少的。

上述以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诗,形成一种非常明显的线型结构,它的中心线索便是作者本人的行动与感受。在这种诗里,我们时时感受到诗人的在场。换句话说,诗人充分地占据了诗歌的空间。再以前面提及的帛道猷《陵峰采药》诗为例,在开头“连峰数千里”以下写景的六句中,我们尚未强烈地意识到诗人的身影和意志的存在,从“闲步践其径,处处见遗薪”开始,他清楚地出现了;而到了“始知百代下”等末尾六句议论之笔,诗人最终彻底实现了他对诗歌空间的占有

这里隐涵着更深的和更具有诗学意义的问题:当诗歌趋向个人化以后,诗人与他的作品到底构成什么样的关系?诗人对他的作品拥有多少权利?诗歌的艺术个性应该怎样理解?

诗是什么呢?如果诗只是诗人个人行动和思考的记录,它本不需要这种特殊的高度美化的语言形式;如果诗是一种为了表现情感而精心制作的艺术品,诗在写作时就隐涵了对阅读的期待并且一旦写出就不再属作者个人所有,那么诗人就不能够过度地占有诗歌的空间。

由于未能找到恰当的概念,我想把诗歌的空间称之为一种虚构性的公共空间也许是合适的。读者对一首诗歌感兴趣,是因为在它的特殊的语言形式中包含了能够激发我们自身情感的东西;凭借着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我们享有一首诗并在其虚想的空间中体会到具有无限可能性的生命的某一种状态。虽然一首诗被写出是基于作者的情感经历,但在阅读中它成为我们的经历;诗歌中必然包含着诗人所经历的某些生活事件的细节,但只有这种细节有益于诗境的构成时,它在诗中才有存在的价值;也许我们会因为对于诗的兴趣而关心作者,但终究谢灵运遭迁斥的牢骚或李白喝一次酒花了多少钱那是与我们无关的事情。所以,当诗人在诗中过度凸显其自身的存在、过度占有诗歌的空间时,就已造成了对阅读的排斥。正是那些不能引发读者的兴趣而仅与作者有关的叙述、仅属作者的议论,造成了诗歌的闭塞感,令诗境显得阻隔狭隘。所以像帛道猷那首诗,若以白居易所录四句成篇,就有可能成为或接近于“古今绝唱”;若以《高僧传》所载十句成篇,则已是稍含佳句的平常之作;若以《会稽掇英总集》所载的十四句成篇,那真是不可忍受。

至于说诗歌的艺术个性,那根本上是指诗人独特的创造性而言,它虽然跟诗人独特的人生经历有关,却并不是由于记录了这种经历而形成的。

美国着名美学家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2]一书中曾以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曹》诗作为例证来来阐发其符号学美学理论,但她的某些分析用在这里也是颇为合适的。原诗如下: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苏姗·朗格强调说,即使是从脱离了原来诗律的译文来看,“这也是一首诗,而不是关于李曹离去的报导。诗中所提及的事物,构成了一个全然主观的境况,而常识意义上的诸多事宜(疑当译为‘事项’)如友人所往、行程几何、何以成行以及偕谁而行等等,则被彻底芟除。洒落在江上、帆上和遮挡视线的树上的微雨,最后化作流淌的泪珠。”她说,其中一切都是“诗的因素”,“在整个诗歌中,没有不具情感价值的东西,也没有无助于明确而熟见的人类情境之幻象的东西。了解更多的情况,譬如实地了解所提及的地点,进一步考察李曹某人的生平及品格,或者注明诗的作者以及作诗的环境,对于形成那种幻象毫无裨益。这类补充只会以不相干的信息将描述生活的诗的意象弄得杂乱不堪。”

虽说苏珊·朗格似乎并不懂中文,但她对《赋得暮雨送李曹》一诗的诠释却是不错的。像这种带有纪实因素、社交功能的诗(它记录了一场实际发生的送别活动,并作为朋友间友谊的传达和纪念而促进了相互间的关系),在中国古诗中为数众多。但作为诗而言,它必须成为艺术的构造,必须避免以朗格所说的“不相干的信息”填塞在要求纯明的诗境里。当然,这是艺术上已高度成熟的唐诗,中国古典诗歌还要经过一段行程才能抵达这里。

从南朝到唐代,诗歌艺术最重要的发展就是不断探寻完美的表现形式,努力创造纯净明朗而又内蕴丰厚的诗境,就是更明确地把诗当作艺术品而不是当作向社会传达个人信息的凭借。人们在理性上的认识也许并没有那么清晰,但创作活动却有力地趋向于此。

与此相关的一个变化,首先表现于对诗歌语言的要求上。从沈约提出“文章当从三易”即易见事、易识字、易读诵(《颜氏家训·文章》),谢眺主张“好诗当圆美流转如弹丸”(《南史·王筠传》引),到萧绎以“吟咏风谣,流连哀思”为“文”的表征(《金楼子·立言》),萧子显将“言尚易了,文憎过意”、“不雅不俗,独中胸怀”作为理想的诗歌的条件(《南齐书·文学传论》),齐梁文人对晋宋诗歌过度趋向书面化的典雅繁褥的语言风尚作出了反拨。这方面的问题多年以前我和贺圣遂合作的《谢灵运之评价与梁代诗风演变》一文中曾有过论析[3],兹不赘叙。须稍加说明的是,齐梁尤其梁代诗歌重新向歌谣汲取养分、向浅易流畅的语言风格靠拢,却也并非是回到歌谣的路子上,而是追求浅易而又精致、既不同于口语又不同于书面语的特殊的诗歌语言。这种追求经过后人的不断努力,其最终效果充分地展现于唐诗之中。

同时诗歌也在逐渐减少妨害诗境形成的过度的叙述与议论,并摆脱以作者实在的行动与思考为中心依次叙述和议论的线型结构。

议论的减少在写景诗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与谢灵运同时代的鲍照的诗中,已经很少有抽象哲理的阐发,有时虽用某种人生感慨作为诗的结束,也只是一发即收。像《行京口至竹里》诗,在描绘寒冬时节旅途景色和旅行生活的艰辛之后感慨说:“君子树令名,细人效命力。不见长河水,清浊俱不息?”其情绪完全是自然涌发后出,所以它可以给读者某种触动,却不会造成诗意的封闭。而在谢眺诗中,常常连这种明显的感慨也很少。据叶维廉《中国诗学》[4]介绍,日人网佑次在其《中国中世纪文学研究》一书中对南朝山水诗中描写与陈述句的比例作了一番统计,得出的结论是山水诗总体上趋向于纯粹的写景。其书一时未能找到,此处转录叶氏书所作的“抽样举例”,大体可见其概况:

作者 诗 写景行数 陈述行数

湛方生 帆入南湖 4 6

谢灵运 于南山往北山…… 16 6

鲍照 登庐山 16 4

谢 游东田 8 2

望三湖 6 2

沈约 游钟山之二 全景

范云 之零陵郡次新亭 全景

王融 江皋曲 全景

孔稚 游太平山 全景

吴均 山中杂诗 全景

山水诗转向纯粹的写景,并不一定意味着哲理内涵的消失,而只是取消了由作者强加给诗歌也是强加给读者的关于“意义”的限定;换句话说,这是对诗的闭塞状态的打开。优秀的诗人尽可以在纯粹的写景中直接通过意象的喻示,令读者自行寻获诗人未尝言说的哲理。到了盛唐时代,王维就成为这方面最杰出的代表。譬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空山之中虚渺的人语之声,黄昏时候透过深林在青苔上暗淡的浮动着并且正在静静地消逝的阳光,引人渐渐沉潜到世界不可言说的幽深之处。

诗歌中抽象议论和解说的减少,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而叙述的减少,其意义则容易被忽视。实际上,尽管诗歌大抵是因诗人的情感受具体生活事件的激发而写成,不能完全避免对事件的交代,但在抒情诗中夹杂大量关于自身行为的叙述,就会强行牵制读者的视线、思绪,妨碍他借诗激活自己的情感。其对诗境的破坏同样是严重的。像谢灵运《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的开头:“朝旦发阴崖,景落憩阴峰。舍舟眺回渚,停策倚茂松。侧径既究窕,环洲亦玲珑。俯视乔木杪,仰聆大壑淙……”这还是交杂着写景的纪游之作,但诗人一心要把自己的行动过程说清楚,我们的视线只能随着他的行动急促地转换,无法感受景物的氛围并展开想象,所以只能以比作者更匆忽的态度从那些语辞上滑过。正如前言,诗歌应该是公共空间,当作者的对之占有过度时,读者就会放弃它。

南朝在这方面带来显着变化的诗人应首数谢tiǎo@③吧。他的诗总是将叙述的成分尽可能减少,而最佳的写法是将必要的叙述融化在景物描写中。像《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的开头:“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至于《和王中丞闻琴》则是更纯粹的诗境,一切可有可无的说明与交代全都省略了:

凉风吹月露,圆景动清阴。蕙气入怀抱,闻君此夜琴。萧瑟满林听,轻鸣响涧音。无为澹容与,蹉跎江海心。

之后何逊诗也是沿着这方向发展的。他的《望新月示同羁》开头四句完全以写景代替叙述:“初宿长淮上,破境出云明。今夕千余里,双蛾映水生。”两个月夜,既各自为一美景,又 在对比中暗示了时间的流失和旅程的漫长。唐代诗人对谢tiǎo@③、何逊格外赞赏,正是因为他们在一些关键性的诗歌要素上为唐人开了先路。

至于诗歌结构的变化,律诗的形成也许是最好的说明。而一般谈到律诗形成的过程,常常只是由声律、平仄着眼,这其实是远远不够的。

众所周知,在永明声律说初兴之际,所谓“新体诗”是没有长短规定的,但渐渐地、自然而然地,格律诗向着八句为一首的篇制靠拢,到了梁代简文帝时间,五律的体制已基本定型[5]。在没有预先约定、也未有谁特别提倡的情况下,律诗以八句一首有什么根据呢?研究者提出过各种意见。但有一个道理是至为简单的:以南朝诗人普遍认可的各种要素的结合为准,八句一首的体制最能体现恰当和均衡的美感。依惯例,律诗的首尾两联为不对仗的散句,中二联为对偶句(当然有例外);散句的一联,二句间形式关系松散而意思连贯,常常二句构成一个完整的长句;对偶的一联正相反,二句间形式关系密切而意思各自独立,各为一短句;散句和对偶句在传达和表现上各有所宜。这样的四联组成了在变化中求得均衡的完美整体。如果是六句一首,对偶句与散句的关系无论怎样都会失衡;如果是十句一首,将会出现三联对偶,而由于对偶句中联与联、句与句之间的意义联系不紧密,诗会显得松散。总之,律诗的文字格式极其精致,再加上严格的声律,遂成为高度形式化的诗型。

这和本文的论题是有关的。首先,一种高度形式化的诗型,在未被运用于写作之先就强烈地预告了诗作为精美的艺术品的性质,它对实用性的写作意图具有抵抗力;其次,在这种短小精致的诗型中,过度的叙述与议论不能被容纳;再次,它也自然而然地消解了过去诗歌中常见的诗意连绵承接而下的线型结构。在不能够任意延展而又需要表达丰富的生活与情感内容的情况下,诗人通常会在律诗的联与联之间、句与句之间采用跳跃式、并列式的连接。留下大量的空白,则需要读者依赖诗句的内在关系以及诗句所提供的暗示去想象。以何逊的《日夕出富阳浦口和朗公》为例:

客心愁日暮,徙倚空望归。山烟涵树色,江水映霞晖。独鹤凌空逝,双凫出浪飞。故乡千余里,兹夕寒无衣。

中间对仗的两联是并列的,它和首尾联之间情绪或者意义上的联系很不确定。在不同的读者那里,可以产生不同的感受。这一类诗的流行,当然会对改变人们对诗歌的理解,对清除诗歌的壅塞现象起到很大作用。

壅塞是由作者对诗歌本文的强烈占有欲造成的,那种情形下作者至少是不自觉地相信可以凭借愈多的语辞说出愈多的东西。而壅塞的消除则意味着诗歌更为自觉的艺术化过程,在这过程里诗人通过减少语辞来增加诗歌的空间。伊瑟尔认为作品的意义实是本文和读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被经验的结果”而非“被解释的客体”[6],对抒情诗来说,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信的。

南朝诗人在上述各方面所要追求的目标到唐代才真正得到充分实现。在盛唐,出现了许多语言浅显、意境明净、韵味悠长的杰构,被举为“兴象玲珑”。但人们也不应忘记文学史上的重要演变是很长的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前面所作的论析是以短篇的抒情为主要对象的(这类诗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重要和最精致的部分)。就在格律诗兴起的同时,也发生了诗型的分化,不同的诗型各自分担起不同的功能。拿何逊的诗集来看,其中写得短小的一部分成为律诗的刍形,而另有一些较长的诗篇则保存着叙述和议论的成分。用后世的分类来看,这就是五律和五古的区别。而后来长篇的五古将纪事、写景、抒情、议论混融一体,又自有特色。不过,从南朝到唐代诗歌类型的分化及与之相应的功能的分化,是需要另做文章来说的问题,这里无法说下去了。

【参考文献】

[1] 《丛书集成初编》本,四库本无此文.

[2] 刘大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3] 《复旦学报》1983年6期.

[4] 三联书店,1992.

关于理想的诗句范文10

摘要:古诗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学生从小就了解祖国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古诗能使学生较为正确地认识古代社会,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并能增强爱国主义感情。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方法与策略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始终警策着我们。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重视学生的自主性,重视以读为本,读中感悟,使学生终生受益。让学生在语文古诗教学中,能力与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一、反复吟诵,陶冶性灵

古人有“七分诗三分读”的说法,可见在学习古诗时朗读的重要性。通过吟诵古诗可以提高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进而增加其艺术修养。所以古诗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反复朗读。就朗读的指导而言,应分三个阶段进行。

初读,感受诗意。古诗的朗读必须注重节奏和音律,要做到抑扬顿挫,要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这些在初读古诗时就应让学生有所感受,使学生达到意会的程度。

精读,加深理解。初读是较为朦胧的理解,第二阶段的朗读要设置一些问题或引导学生发现一些问题,再与分析相结合,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朗读巩固,呈螺旋式交替纵深发展。品读,深化理解。在这一阶段的朗读时要引导学生品味诗的关键词句,理解诗的表现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脑海中描绘诗中的具体情景,感受诗歌的艺术力量,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简而言之,反复朗读是古诗教学中的主要方法,指导朗读时必须要有目的(不是光把诗背熟),要循序渐进。既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又陶冶了情操。

二、巧妙分析,理解诗意

1.借助历史,使学生正确、深刻地理解诗意。

在唐宋浩瀚的诗海中,有大量的古诗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所产生的一种心声,及对人生遭遇的一种感慨。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在了解创作背景后,才能对诗意有全面、正确地领悟。如林升的《题临安邸》,课前可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历史背景:中原被占,宋高宗不思恢复,而是安于一隅,在杭州建明堂,修太庙。达官显宦,富商巨贾也相继营造宅第,杭州成了他们的安乐窝,具有了当年汴京的规模。而当年的汴京,也是巨宅别墅,秦楼楚馆,歌舞无虚日,以至朝廷倾覆。

有了这些知识,我们便可以正确理解到“山外青山楼外楼”,并不是南宋的繁华景象,而是苟且偷安的证据;“西湖歌舞”并不是升平气象,而是亡国之音;“游人醉”并不是对太平盛世的陶醉,而是乐不思蜀的醉生梦死之态。

教师如能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搜集资料,适当补充一些与诗歌有关的历史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消除一些由时代造成的隔阂,还可锻炼学生课外积累能力和自学能力。学生学习古诗时,是有历史的“东风”可借的。

2.围绕重点词句展开分析。

大部分诗,它的内容是围绕一个词或一句话展开的,这就是诗中的重点词句,这些词句往往是诗人思想感情的一个集中点,或是全诗内容所围绕的一个中心,抓住重点词句有利于理清全诗的思路及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找重点词句的方法,并将它作为分析的切入口或“破译”诗意的重点。例如《早发白帝城》是李白在唐乾元二年春天遇赦,离白帝城乘舟东下时所作的。全诗采用叙述和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创造出一个富有神话色彩的艺术画面:晨曦初露,彩霞满天,从白帝城飞出一叶扁舟,沿着滚滚长江顺流直下;两岸猿声,不绝于耳;层峦叠嶂,夹道迎接……好一幅长江三峡行舟图啊!看来全是写景,诗人是怎样在写景中抒发自己的感情呢?我们可以用抓关键词句的方法来再现这个意境。诗一开头,诗人用一“辞”字,把告别白帝城时的气氛写得十分自然而亲切,接着用“千里江陵一日还”相对照,表现了诗人轻松愉快之情。猿声用“啼不住”修饰,足见诗人心情的喜悦。而以“轻”饰“舟”,足见诗人心情的轻松。通过这些关键词、句的点染,诗人披霞乘舟,顺江东下的鲜明形象便历历在目,其欢快喜悦之情也溢于言表。描绘了诗歌的“境”,点出了诗人的“情”,学生的想象自然会进入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

三、适时拓展,提高能力

我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诗歌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古诗的教学,一定要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诗情画意地教古诗,教出古诗的诗情画意。如:教学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一诗时,我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每一句诗意的同时,把诗句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让他们自己动手绘出一幅彩画,使他们在体验创作乐趣的同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在学生动手绘图以后,我再引导学生演一演“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中的蝶和莺,让画面在学生面前立体化起来、活起来;学生在扮演诗中角色的时候,充分调动了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句没有绘出而生活中有的声音动态想象出来,极大地丰富了画面,也成功体验了诗的意境。学习完这首古诗后,我采用以诗引诗的方法,让学生把学过的《春晓》,课外画一画,学生在似曾相识的意境中,再次体会到了生活的诗情画意和诗人热爱春天的情感。

四、古诗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关于理想的诗句范文11

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证明,古诗作为中国古代文学阆苑中最馥郁芬香的一块园圃,长久以来滋养了无数孩子,对他们的心灵、情感的熏陶与升华,个性、人格的健全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了许多文质兼美的古诗。这些古诗以极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感情,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既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然而在传统的古诗教学中,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似乎在走模式化道路:“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悟情感,齐背诵。”这首三步曲的奏响,使本来意蕴悠远、营养丰富的古诗大餐被翻译成一碟索然无味的小菜。因此,古诗教学必须站在大语文的角度,高屋建瓴,探出一条新路来。小学语文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力求让孩子通过古诗学习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美,陶冶他们的性情,让诗情在童心荡漾。

一、缩句成诗,理解重点字词

理解古诗中的重点字词是理解整首古诗的关键。长久以来,很多语文老师只是按部就班地让学生自己说说对关键字词的理解,再连起来理解整首古诗。这样的教学流程毫无趣味可言,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也仅仅停留于表面。因此,如何让学生既自主又深刻地理解关键字词就至关重要了。如教学《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时,我先出示了陆游在冬天的夜晚教导儿子读书的插图,让学生观察图上有哪些人?在干什么?再分四行出示了图上所描述的内容,指导学生用缩句的方法作一首七言绝句。学生想到自己也能当回小诗人,一定是既好奇又兴奋的。这一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很快融入了课堂。但学生所作的古诗肯定不完全相同,甚至有不合理的,于是我一边展示他们的作品,一边从中选取较好的诗句,连成一首新的古诗:“古人学问不遗力,少年功夫老才成。书上得来终觉浅,深刻理解要亲行。”这时候,让学生打开书本,和原诗对照着比一比发现其中的不同。再引导思考:不同的部分有什么联系吗?学生就能清楚地发现,新诗中的字词就是原诗中所对应的字词的解释,这样,学生对诗中关键字词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这样的理解是建立在兴趣与能动基础上的,因此会更加深刻。而通过这样的作诗练习,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更浓了。

二、由画入境,体验诗句情感

古诗教学,一定要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诗情画意地教古诗,教出古诗的诗情画意。如教学《江雪》一诗时,我在学生初读古诗后提问:“如果要你根据这首诗作画,你会在这幅画上画些什么?”学生很快地给出答案:山、鸟、小路、人、雪、小船、老渔翁。学生在说出答案的同时,已经理解了诗句中的相关字词。于是,我又趁热打铁:“那么这些景物或人物该画多少呢?又有什么特点呢?”学生结合诗句,找出“千”“万”,知道了山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小路一条又一条;找出“绝”“灭”,知道鸟已经躲进丛林,人也不见了踪影,因此鸟和人都不需要画出来;找出“蓑笠”,明白了诗中写的是一个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渔翁;找出“孤”,知道江面上只有一只小船;找出“寒江雪”,知道了虽然诗句中没有直接写雪有多大,但却能清楚地感受到古诗描写的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在明白了上述内容后,学生动手绘图就游刃有余了。在学生快画完时,我又问:“同学们有没有想一想,这么寒冷的天气,一个老渔翁为什么要一个人钓鱼呢?”学生有些茫然。此时适当介绍当时的背景,孩子明白了,其实这老渔翁就是诗人柳宗元的写照呀,坐在“孤舟”上“独钓寒江雪”就是表现了自己改革虽然失败,遭遇贬官。内心十分孤独,但依然不屈不挠、当学生继续作画时,大部分孩子把雪画得更大了,但老渔翁却依然临寒不惧。我知道孩子已深入地走进了诗人的内心,因此自然而然地与诗人产生了共鸣,体验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感受,并渗透到了他们的画中了。

三、联系经验,引发学生想象

有人说,儿童是想象的天才。在学习古诗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经验,展开想象的翅膀会拉近诗人与学生的距离。在教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我紧扣“倍思亲”引导学生想象:“在这众人团聚欢笑的重阳佳节,远在异乡的王维可能在哪里?他眼前看到的是怎样的情景?他耳边传来的是什么声音?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展开充分的想象。有的说,王维可能在街上,看到人们相约去登高,孤独惆怅之情不禁涌上心头。有的说,他可能也在登高,看到大家头插茱萸,便想起了以前重阳节和兄弟们其乐融融的情景。此时此刻,他心中充溢着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他多么希望能和家乡的亲人团聚呀!由于本班学生大多数都来自外乡,这种思乡之情他们深有感触,他们的心就和诗人靠得更近了。接着,在诵读全诗时,我并未作任何指导,学生对诗句情感的把握就非常到位了。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让孩子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只要我们能根据每首古诗所独有的特点,合理运用教学形式和手段,一定会走出古诗教学的被动局面,让诗情在童心荡漾。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实验小学)

关于理想的诗句范文12

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小学生接触古诗少,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主要原因是小学生的语言感知和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心理障碍。如何突破这种心理障碍,使学生真正读懂古诗,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作了一些尝试,收到了定的效果。

一、引导学生感知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是一种符号系统。接受符号信息的过程是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所谓同化,就是把新的信息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所谓顺应,就是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从而适应对新的信息的吸收。古诗的语言属古汉语范畴,与现代汉语相比,有它特殊的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句子形式。小学生初步接触古诗,其同化和顺应都有困难。

小学生感知古诗语言,遇到的问题有:其一,一些词汇所表示的事物现代少见,或者不见。如有齿的屐、踏歌,学生理解有困难。其二,古诗中一些词汇的意义和现代语有很大的差别。小学生大量接触的是现代汉语的词汇,初步形成了理解现代语汇的心理图式。只有弄清古诗词汇和现代语的对应关系,才能实现同化。具体做法有:表示古代事物而现代生活中不见或极少见的词,古今词义迥异的词,如“屐齿”、“踏歌”,“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等,由教师直接讲解。如果要求学生自己捕捉词义,这对他们要求太高,不容易理解准确,反而起消极作用。古今词义相近的词,可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解释,如《暮江吟》,让学生边阅读边查字典,试验结果,学生理解词义基本正确;有的还可以联系上下文,让学生找出和单音节词相对应的双音节词,如“王师并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定”“无”,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自己理解。

在句法意义方面,古诗使用文言句法,加上格律限制,有它的特殊性。如多用省略句倒装句和紧缩句,语脉似断实连,跳跃性大。要使学生用理解现代语句法意义和句子形式的心理图式去同化古诗,教师必须把倒装句顺装,把省略句中的省略补上;把紧缩句还原为常式:有的还需要调整句子结构,如“独钓寒江雪”,要把句子的结构调整为:“雪一寒江一独钓”,并进一步具体化:大雪纷飞,在这寒冷的江面上,只有一个孤独的老人在垂钓。有的诗意思跳跃较大,如《寻隐者不遇》,第一句写“我”问,以下三句写童子答,“我”问什么,诗中没有说,需从童子回答推测。这首诗,需补上两个主语:我和童子,补上“我”的问语,这样全诗的字面意思就明白如话了。

二、帮助学生领会诗的意境

在理解古诗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要让学生想象诗的意境,形成意象。要根据诗作提供的信息,从记忆仓库中调动有关表象加以补充、组合,进行再造想象,形成诗的意象。如果头脑中表象积累不够,形成意象则会发生困难。.小学生阅历浅,直接表象不足,读的书少,特别是历史方面的书更少,间接表象的积累也不足,因此领会古诗意境常发生心理障碍。如《春望》,学生头脑中缺少唐代人发式的表象,难以形成“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意象。帮助学生克服形成意象的困难,办法有:1.提供直观。如“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可提供古式挂图;又如“草色远看近却无”可带学生到野外观察。2.提供有关知识,或启发儿童从有关书籍、电影电视联想,形成间接表象。如《题临安邸》,可启发学生联想影视中反面人物醉生梦死,恣意享受的片断,想象诗作描写的情景。3.语言描述,引起想象。描述比直译具体。通过描述,使儿童在头脑出现相应图画。如《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师有感情地细致描述,那么诗人久伫江边,目送征帆,对挚友依依惜别的感人情景,就会在学生脑中浮现。

三、适当体会思想情感.

体会古诗感情,是真正读懂古诗的标志。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离不开当时当地的情况。由于时代的变迁,体会古代诗人的思想感情就有困难。如《春望》,其表达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形式与今就很不相同。小学生年纪小,体会感情尤为困难。

怎样引导学生克服体会古诗思想感情的心理障碍昵?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认为:一是要适当介绍诗人写作的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当地的情况。如教南宋林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