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我学会了炒菜

我学会了炒菜

时间:2023-05-30 10:37:06

我学会了炒菜

第1篇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我要给妈妈做一道美味可口的烧菜,让她清闲一下。

我就做一道醋溜土豆丝吧!别看这是一道普通的菜,大概人人都吃过,可是其中的学问大着呢!我拿出了三个不长芽的新鲜土豆,听说长了芽的吃了会食物中毒。先将土豆表面的泥巴洗净,削去外皮,在菜板上对开,先切成片,再切成丝,将土豆丝放入干净的凉水泡一会,这样可以把土豆丝中的淀粉泡出去一部分,不然,炒出来的土豆丝不清脆。

将炒锅刷净、开炉火烤干,然后放入三小勺花生油,油热后,将土豆丝放入锅中,开大火爆炒,炒到半成熟时,放入少许酱油、再放入较多的食醋,不断地炒匀,到八成熟时,放入适量食盐和味精,接着再放入葱花和姜末,炒匀后,关火出锅。

炒完后,我一看,炒糊了,经过我反复的分析,我知道了我为什么炒糊了,第一我开的火候太大;第二我翻炒的不均匀、动作太慢;第三在炒的过程中没有放水,及时将淀粉稀释。所以炒糊了锅。

我平时看妈妈炒菜时,是那样的简单,可实际做起来是那么的难呀!今天我真是体会到了“看似容易,做起来难”这句话的含义。

以前我吃妈妈做的菜时,常常会说:“这叫什么菜呀!怎么这么难吃呀!让我做,肯定好吃。”现在我再也不敢说那句话了,因为我真正体会到了做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炒菜掌握火候太难了。

我总结了我炒菜失败的经验后,又做了一遍醋溜土豆丝,我做的比以前好吃多了,爸爸妈妈还夸奖我呢。

济钢鲍山小学五年级:肖玉竹

第2篇

有一次,姐姐在厨房教我做西红柿炒蛋。

姐姐先叫我去拿几个西红柿西红柿,再拿出5个鸡蛋。姐姐先敲了一个鸡蛋,我学着敲起来,结果太用力,撒了我一脸,姐姐当时笑得肚子都疼了,本来我想哭,见姐姐在笑,我也不好意思笑起来了。洗了一下脸,再敲一个。Yes!成功一个,接着第二个、第三个都成功了。接下来切西红柿。啊!差点切到手了。“失败是成功之母嘛”再来一次。哦耶!终于成功了。炒完蛋就该切蛋了,搞定。炒西红柿啦!我想往左反,西红柿就往右“跑”,我想往右反,西红柿就往左“溜”,有几次西红柿还想往外“跳”。之后我把铲子放下点炒。哇!成功。ok!然后西红柿和蛋一起炒。终于搞定啦!

来!尝尝我做的西红柿炒蛋吧!“真?!”姐姐尝过后说。

我终于学会了炒菜。原来炒菜是这么累。“累死我啦!”炒完菜的我说。

江海区江南小学四年级二班 张莹莹

本文系用户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第3篇

我特别喜欢吃土豆丝,对土豆丝情有独钟,我经常看妈妈炒土豆丝,一直都想试一下。终于有一天,爸爸妈妈都出去了。我准备大显身手。

我先拿出一个土豆,把他的皮去,拿到水管前,洗了一下,又拿出菜刀,把土豆放在面板上,用菜刀切。因为我第一次切,怕切住手,就把手放好远,切出来的土豆也有粗有细。

我把火打开,在锅里到了一些油我把切好的土豆放在了里边。开始炒了,翻了几下就把一些调味料放了进去,又翻了几下,大约过了五分钟,土豆慢慢的变黄变软。我就把土豆放到了一个盘子里,我尝了几下,味道不错。

爸爸妈妈回来看见了,直夸我长大了。

我学会了炒菜100字作文二:

星期六,我正在看书,妈妈走过来笑眯眯地说:“中午妈妈教你做西红柿炒鸡蛋。”

开始做了,我开了火,锅里的水没干,一倒油,有噼啪作响,想放烟花一样,油珠子飞着。“哎呀,妈妈爆炸了,我怕!”妈妈急忙把打好的鸡蛋倒入锅中,叫我用锅铲来回翻炒。鸡蛋在我的翻炒中慢慢的变干了,炒好了鸡蛋。就炒西红柿,炒西红柿时放点糖,盐,然后,把蛋放入再炒一下这时妈妈说可以起锅装盘了。看着盘中的鸡蛋黄中带红,心里特别欢喜。

今天,我学会了西红柿炒鸡蛋真开心啊!

我学会了炒菜100字作文三:

下午一放学,我赶紧做完作业,没有惊动正在打毛衣的妈妈,蹑手蹑脚的开始实行——个“了不起”的计划。

实话对你说吧,明天老家的表姐要到我家来做客了,我要做——个她最爱吃的“辣拌海带丝”今天赶紧练——练手艺。

炒菜开始了,我竟然无从下手。把菜谱上的要求全给忘得一干二净。管它呢,我不管三七二十——,拿醋、油、盐、就往锅里倒,开上小火,盖上盖,慢慢地焖着,过了一会儿,我捞起海带丝一尝,妈呀什么味道,又苦又涩,又咸又酸。

—会儿妈妈过来了,手把手教我怎样做,不——会儿就做好了,我口尝了一下,真是又香又脆!

我学会了炒菜100字作文四:

3月4日中午,妈妈炒白萝卜丝,我就和妈妈一起做。

第4篇

做家务是一种劳动。我最爱帮妈妈做家务,特别是炒菜心

傍晚,我走进厨房,看见妈妈在炒菜心。我也想学炒菜心,可是不会炒菜心。妈妈这是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就拍了一下去的肩膀说:“来,妈妈教你炒菜心。”我高兴地欢蹦乱跳起来。于是,妈妈就像指导老师那样指导我。我就像实习生一样亲自下厨。

我首先把菜心拿出来,放在旁边,再把菜心放在水盘里,然后把菜心一条条的洗干净,从内洗到外。菜心洗干净后,我倒掉脏水,又重洗一次,再把菜心放在水盘里浸泡30分钟。接着我把锅洗干净,30分钟过后,我迫不及待地伸出双手把菜心捞进篮子里。锅烧热了,我就放一点花生油倒进锅,再小心翼翼地把菜心放进锅。锅里的油好像在挣扎得欢蹦乱跳起来似的,哇,我的手好痛。我一看,红彤彤的,原来是被油炸到了手。我顿时痛得哇哇大叫起来,欢乐的泪水从我眼里夺眶而出。当时我心里既难受又兴奋。这种新鲜的滋味,真是难以言表。然后我又继续炒菜。

不一会儿,我闻到了一股股香喷喷的味道。菜心就快炒熟了,我细心地放了一点盐,两三粒味精,再倒一点酱油,炒几下就熟了。我高兴地拿盘子来,把菜心慢慢地铲上盘里。我把炒好的菜心放上饭桌。妈妈拿起筷子尝了一口,惊讶地说:“花,你炒得很好吃。”我高兴地笑了。

今天,我学会了炒菜心。可真不容易。看来做妈妈的也不容易,每天都要做家务,还要教育孩子。所以,我除了为妈妈做一部份的家务活,还要对妈妈您说一声:“妈妈您辛苦了。”

第5篇

我之所以会胖,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我炒得一手好菜。虽然说男子下厨房有些上不了台面,但现在是倡导员工幸福的时候,我不妨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炒菜的故事,只求不贻笑大方,希望诸位开心即可。

我开始学炒菜是被动的,是被打出来的。那时候农村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中能干农活的人都到责任田里努力谋生活。每当农忙时,父母基本上是起早贪黑地抢着农时,仅留下我和爷爷在家中做饭炒菜。那时做饭炒菜不像现在,有煤气灶和电饭煲、高压锅等等现代化工具,用的是一个带三个不同规格铁锅的大灶,烧得是稻草。每当炒菜的时候,爷爷负责掌勺,我则坐在灶口前烧火。其实用稻草烧火要讲些技巧的,但开始我不懂,心里想“反正烧火就得尽量让稻草充分燃烧,把火烧得旺一些才对”,便埋着头,眼盯着灶膛,拼命地往灶膛塞稻草,根本不看爷爷在灶台上如何炒菜。就曾出现过菜熟了、爷爷在用碗盛的时候,我还烧得不亦乐乎,爷爷一急,顺手就用锅铲柄在我的脑袋上敲上一下,骂上一句“死眼睛呀!”我便吓得赶忙用铁火铲压住火,抬起头来看着爷爷,等他第二道菜下锅后又开始猛烧,殊不知有些菜又需要文火慢慢炖,自然锅铲柄又会一次降临在我头上。也许吃一堑长一智吧,随着烧火和挨打次数多了,我学会了一边烧火,一边观察爷爷是如何炒菜的。自然而然与爷爷的配合就更密切了,爷爷的心情也就更好了。这时,他就会得意地说:“孙子哎,爷爷打你不是害你,而是教你看着锅里学炒菜。其实炒菜是要讲究火候的,看菜烧火、学着点炒菜,一辈子都有口福,将来想吃什么就自己做,不吃亏的”。正是这句话,我一有空就去帮爷爷烧火学炒菜。大概在二年级时,记得那时我个头小、还得爬上灶台用双手才能提起大锅盖,爷爷不在家时,我就能为全家炒上一些家常菜,让家人一回来就可以开饭了。看到大人们赞许的眼光,挺得意的。

接下来的几年里,随着我逐渐长大和外出寄宿读书,在家的日子并不多。即使寒暑假回到家,作为男劳力,更多的是帮助父母在农田和菜地里干一些体力活,很少有机会留在家中做饭炒菜。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我参加工作。

重新拿起锅铲炒菜是在我刚分配到学校教书的那一年。弟弟妹妹也正好是那一年考进我们那所省级重点中学,一个读高一、一个读初一。因家穷,在开学时,父亲仅给了我一百元钱和一包大米,就将负担弟妹的责任全部交给了我。当时学校有食堂可以蒸饭,也可以打菜吃,可我一人工资养不起三人吃食堂的,没办法的我就花了三十五元买了个煤油炉和炒锅,再添置点油盐碗筷勺,就这样自己开伙了。为了省钱,我每天只能买些便宜菜,又要能让弟妹们吃得更开胃些,我只好尽可能将这些菜炒得更有色有味些。因那时学校食堂菜难吃,开伙的单身汉老师也少,所以经常有单身汉老师们端着个碗从食堂打上点饭菜后,就摇到我这里来,亦不需要我招呼,或坐或站,夹上几筷子菜,调剂一下口味,自己呼噜呼噜地吃完了这顿饭。当然他们也不会白吃,每逢周末,他们就会去农贸市场买上一大堆荤菜丢到我厨房,让我动手掌勺炒上一桌菜,和我们三兄妹一起聚上个餐、改善改善生活。这样六年下来,等弟妹们进入大学时,我的炒菜技术特别是炒家常菜的技术也有一个长足的发展。

弟妹们离开了我身边后不久,我也调离了学校,煤油炉和炒锅就送给了一位小师弟。又过了一小段单身汉吃单位食堂的日子,由于我会炒一手好菜的好名声,很快吸引了一女中学教师嫁给了穷光蛋的我。于是,我就用她两个月的工资托人从广东顺德购买了一套双口液化气灶和两个钢瓶,开始了我们小家的生活。十多年来,虽然家东搬西搬的,但家庭条件还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我依旧喜欢炒菜。为了提高炒菜技艺,除了常研究一下菜谱书,看一看电视里的美食栏目外,我在外用餐时就会留意起人家餐馆里一些特色菜,甚至在吃饭时下桌溜进厨房偷看人家的做法;然后回到家,自己上街采购些新鲜的食材,按图索骥边琢磨边操作,变着花样去进行学着炒菜,努力将菜炒得色香味俱全、有益于健康,而且我还会在妻儿品尝菜肴时,告知她们关于这道菜的制作过程、讲究的工艺、甚至是这道菜中其固有的饮食文化内涵(如菜名的来历、菜谱的故事等等),让她们成为真正的美食吃货。

朋友们,我的炒菜故事就此吧!希望你不妨抽个空下下厨房,为自己家人露上一手,哪怕炒上一个简单的蛋炒饭都行,你就一定能看到家人的笑脸,这就是爱和幸福的展现。

第6篇

时间过的真快,老师说的公开课马上就要上演了。

时间小弟早以知道这节课是非常丰富的,恨不得快打铃呢。“叮呤叮呤”铃声响起来了,这节课就是由黄老师扮成的“黄厨师”为我们上的美食课。我们为了这节课特地的准备了许多东西。

黄老师在课上讲了他多年的经验,比如:马铃薯不等有根,根里含有微毒……等等。

这节课说了大半截,因该说下一个环节“切炒吃”菜。

黄老师当了十几年的老师,我还以为他是“书呆子”,炒菜只是撒两把盐,下三懒的功夫,原来他还有一手。炒菜之前不切怎炒,老师说炒也有炒的样。他叫了几位同学上去示范,切好了一道菜,虽然还没炒,但老师介绍说将要炒的这到菜是“酸辣土豆丝”。光听名,我就已经“口水流下三千尺”了。老师先把食用油倒了点,不过一会,我就好象产生了幻觉。好象来到了“天下第一”菜馆了,香香的一缕缕烟,从我鼻下穿过。有人又挤了一下我,幻觉消失了。

老师还在一旁边炒边讲,我一点也不专心,有时想快点炒完吧,一道菜这么慢啊;有时想什么时候回家啊。

后来菜好了,我们着=这桌都抢着吃。虽然证据不够,但老师是厨师还是有可能的。

第二道菜是“七彩菜”,这是黄老师女儿最爱吃的,这“七彩菜”也是她取的。这道菜是由什么组成我也不多说了。老师又叫几位同学把菜切好,按照炒菜的步骤炒。我看着在锅里一来一去,不停飞舞的菜,我的口水又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我们大家越看越起劲,都挤了上来,黄老师一定以为学生们是看他姿势美才挤上来。不,其实大家都在看在锅里飞舞着的菜。菜好了,这道菜要拿到餐厅吃的。老师说不能吃,吃了就扣分,老师还没注意,锅里还剩一颗,我迅速拿来吃,一个字:香。

上完了这节课,足以表明老师就是厨师。

第7篇

学炒菜

河南省延津县石婆固乡初级中学

马草原

在麦假中,我学会了炒菜。

那天,我在妈妈的指点下,我首先跑进厨房看看家中有什么菜。等我知道冰箱里有新鲜的大肉、有又青又大的茄子后,我决定炒番茄。接着,我先把肉与茄子切好,把各种调料准备好,然后开火倒油,等待油热了,我开始下料炒菜。根据妈妈的口述,我把肉放进锅里,等炒到基本熟时,再把茄子放进锅里,稍后再兑一些水,继续炒。妈妈说:“因为茄子硬生生的,所以要炒久一点。”我放进味精等配料再炒了一会就出锅了。正好这时爸爸回来了,我便把菜端上了桌。当他们在品尝我的“佳作”时,我的心绷得紧紧的,几乎不敢出气。直到他们向我微笑着并伸出大拇指时,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也会意的笑了。

炒菜也让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任何事只要努力和坚持并用心去做,一定会做得更好。

(辅导老师:袁守良)

第8篇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许多难忘的第一次。也许在这里有着心酸,但更多的是甘甜。每经历过第一次的你就会变得成熟,成熟的你也就意味着你已经踏入成功大门的第一步。我最难忘的第一次是——炒白菜。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爸爸妈妈还没有回来,我想给爸爸妈妈一个意外惊喜,就想:炒米饭太难了,先从简单入手,对了炒白菜。

我赶紧准备白菜,把白菜洗得又干又净。接下来学妈妈一样,把白菜放到菜板上。开始切,一刀、两刀……切得有的粗有的细,没关系。然后又打开电磁炉,点了一下爆炒。在锅里倒入油,听妈妈说:“倒点盐不烹锅。”我又学着倒了点盐,果然很灵。

一会儿油热了,我又把肉倒入锅中。刚刚入锅的肉,刚开始像红枣一样红,一会就成了肉色差不多,有块肉都糊了,我心想:大事不好。赶紧把白菜倒入锅中,好惊险的一幕呀!锅里这时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我拿着菜铲,在不停的翻动,这使得我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快炒好时,我想妈妈好像在菜里加上酱油、味精、盐……我也学着,又炒了炒。鲜美的炒白菜出锅了,我欣喜若狂。

过了一会儿,爸爸妈妈回来了。我拿上桌了,让爸爸妈妈品尝。妈妈拿起筷子尝了尝,说:“不错,我闺女长大了!”我爸爸又尝了一口。

这是我炒菜的第一次,人生中有许许多多第一次,有时艰难,有时顺利,都要我们都面对他,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丰富多彩。

六年级:徐骁

第9篇

“长这么大了都不会做家务,你以为你是‘三岁小孩’吗?”妈妈又对我“河东狮吼”。我听了气得脸红,生气得说:“谁说我不会的,走着瞧!”

哎!这又让我犯难了:我该怎样让妈妈对我刮目相看。“有了,我就炒菜吧!”晚上,我趁妈妈不在,拿起家里的菜洗好并切好了。接着学着妈妈的样子,在锅里倒油,开火,把菜倒进去,还好中午我看着妈妈怎么炒菜,不然我还真不知怎么炒。我心里暗暗自喜。接着拿着铲子左炒炒,右炒炒,可是有的菜生,有的熟。“咦,中午妈妈不是用闷的吗?那我为何不用闷呢!”我吧锅盖放在上面闷一会儿,关火,完成了。我打开电视看起了动画片……“哎!糟了,我忘了下盐和味精了。”我忙下一勺盐和味精,尝一下,不咸,再下一勺盐,再尝一下,还是不咸。我想可能是盐还未融化吧!于是我打开煤气,这热炒炒,哪儿炒炒,无端地觉得好了就关火,等待着妈妈同我一起享受这“美味佳肴”。

晚上,妈妈回来了,见这盘菜,会心地笑了。吃晚饭了,哥哥吃了我炒的这盘菜,满吐了出来,我见了觉得情况不妙,也来尝尝我的“佳作”,还真难吃。“没关系,我的依妮崽长大了。”妈妈笑了,这一次比上一次笑得更甜,更开心!

“只要妈妈露笑脸,露呀露笑脸……”我又想起了这首歌,是呀,妈妈的笑是那么美丽,那么幸福。我以后要多做家务,让妈妈天天笑。

第10篇

本人阿财,今年21岁,是一名即将上灶炒菜的年轻厨师。别看我只有21岁,从初中毕业到现在,我已经从厨好几年啦。我也是从水台到打荷一个个岗位干过来的。到如今,我已经深深爱上了这份职业。

虽然和我一起入行的很多伙伴已经转行了,但是我坚持下来了。人家说坚持就是胜利,但对于厨师来说,坚持只是胜利的开始,我还需要疯狂地学习。

在上灶之前,我要学学各菜系的经典老菜,因为师傅告诉我:现在的食客怀念老味道。 而且只有熟练掌握经典菜,打好基础,才能做好创新菜、融合菜,才有可能成为明日大厨。

本月,我要学的是一款经典宫廷菜――抓炒里脊,由北京聚宝渔港行政总厨、鲁菜烹饪名师黄浩新亲自上灶示范。下面,我们开始吧。

“抓炒”系列是宫廷菜里的一个品种,相传由慈禧的御厨王玉山创作。据说有一天,慈禧太后看着满桌子的菜没有胃口,吓坏了御厨。此时,王玉山制作了一道小酸甜口的里脊端上桌,慈禧太后从没见过这道菜,于是品尝起来。吃罢她感觉滋味妙不可言,便问太监这道菜的名字,太监也不知道,但他看到王玉山在制作此菜时用手抓里脊的情景,慌忙回答是“抓炒里脊”。慈禧大悦,封王玉山为“抓炒王”,于是此菜便流传开来。后来王玉山又推出了“抓炒腰花”、“抓炒鱼片”、“抓炒大虾”,并称为“宫廷四大抓”。目前,主打官府菜、宫廷菜的饭店里仍有“四大抓”的位置,在满汉全席中,它也是必上的一道经典菜。

里脊挂糊要“抓”匀

“抓炒里脊”和鲁菜里的“糖醋里脊”、东北菜里的“锅包肉”是同属一个味型的菜品,在制作、调味上有相似之处,但细分起来,三者又有不同。“抓炒里脊”是小酸甜口味,“糖醋里脊”和“锅包肉”则酸甜味很浓。另外,“抓炒里脊”必须用水粉糊,在上糊时将里脊片放入水粉糊碗中,用手不停地抓(如果不抓,糊里的水、粉会分离,这样就挂不均匀),抓匀后立即入油锅炸至酥脆,然后再烹调。“糖醋里脊”和“锅包肉”在调糊、挂糊时没有如此严格的要求。

大厨讲堂

特邀主讲人:李建辉

我们学徒时,“抓炒里脊”是必学菜之一。以前原料匮乏,一本菜单中所有荤菜用到的原料不过就牛、羊、猪肉这几大类。所以,当时的厨师必须学会一种原料做多道菜的本领。比如,猪肉丝,厨师可以将其做成京酱、鱼香、尖椒、醋烹等味型;里脊,可以做出抓炒、糖醋、干炸、滑溜等多类菜品。如今,原料丰富了,客人的选择余地大了,一料多出的菜品逐渐退出了现在的菜谱,所以大厨渐渐将这项基本功忽略了。

“抓炒里脊”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在当时调味品比较单一的年代(只有盐、糖、醋、酱油、辣椒),厨师调出了酸不压甜、甜不压酸的小酸甜口,这在当时一水儿的咸香菜品中独树一帜,被称为“连男人也喜欢吃的酸甜菜”。

此菜成功的标准是:里脊外焦里嫩,久吃不回软。味道酸甜适度,甜不压酸,酸不压甜。“吃汁不见汁”,即吃的时候每片里脊都裹匀了汁,但吃完后盘子里没有剩余的汤汁,只有一点油。

这道菜有四个技术点:第一,调糊时只用淀粉,最好用玉米淀粉或绿豆淀粉(不要用红薯淀粉,因为红薯淀粉调的糊炸后脆中带硬),不要放鸡蛋、生粉(生粉粘性较大,若炸不透会粘牙)等。只用淀粉加水调的糊炸后很脆,不容易回软。第二,讲究火候,挂糊的里脊片两次入油,一次炸定型,二次炸酥脆,必须有复炸的步骤。第三,调味要准,尤其是糖和醋的比例,达到巧妙的“对峙”状态。第四,爆汁要恰量,不稠不稀,不多不少,刚好裹匀原料。

如今,“抓炒里脊”也在演变,比如在爆汁时放鲜橙汁、柠檬汁,将米醋换成果醋,以增加果香味;用木糖醇代替白糖,注重低糖保健。

抓炒里脊

制作/黄浩新

详细制作流程:

将400克里脊切成0.3厘米厚的片,加适量盐、味精、胡椒粉、葱姜水腌制20分钟。

将绿豆淀粉与普通淀粉以1∶5的比例兑在一起,倒入适量清水调匀,调成水粉糊。将腌好的里脊放入水粉糊中,抓匀。

锅下宽油烧到三成热,下挂匀水粉糊的里脊中火炸到定型,捞出。

锅内油升温至五成,再下里脊中火复炸至酥脆、金黄色。

锅下底油烧热,下蒜片、葱丝、姜丝爆锅,下清水40克、盐1克、糖5克小火烧开,勾中等浓稠的芡,下6克米醋搅匀,下入炸好的里脊片快速翻裹均匀,淋明油即可上桌。

味型:酸甜适口,里脊外焦里嫩。

制作关键:1、水粉糊不能调得太浓稠,否则炸好的里脊口感太硬。

第11篇

平时家里是爸妈当家,看见他们无论什么事都能自己作主,而我们当小孩的很多事都要听大人的,于是我就想要是有一天能自己当家那该多好啊!

今天是五一放假的第一天,也是我当家的一天;早上妈妈给我五十元钱叫我负责今天一天的开销,在接过钱的一瞬间我高兴极了!

早饭后,我独自一人去买中午的菜,我买的全是自己平时爱吃的并且好洗的菜,回家后我就开始择菜、洗菜、切菜.....忙得不亦乐乎!正当我想坐下休息一会儿时,忽然外公、外婆、表妹到我家来了,晕!我准备的菜不够,我又得重新去准备!

12点正我先将洗好的米倒进电饭锅里开始煮饭,然后就开始打开煤气灶炒起菜来,第一道菜炒好刚准备出锅,我忽然发现味精没有了,不行!为了显示我炒的菜味道鲜,我得去买一袋味精回来,我急忙关掉煤气就往小卖部跑,气喘吁吁地回来又开始炒菜了.....。我手忙脚乱地炒好了八盘菜,我把自认为炒得不错香喷喷的菜端到桌上,并且盛好饭,他们开始吃起来,外公刚吃了一口饭和一口菜,就说:“吃蕾蕾炒的菜,就像是吃‘山珍海味’”。大家听了都笑了,当时听了这句话,我心里甜滋滋的,当我坐下来与他们一起吃时,才知道外公所说“山珍海味”的意思了,妈妈说:“你今天的午餐做得还不错,但你炒的八道菜中有三道菜炒糊了,二道菜没有炒熟,另外还有二道菜太咸,另外,电饭锅里的水加得太多,饭快成粥了,唉,我忙碌了半天,也累了半天,结果却是这样的,我已开始体会到了当家的不容易。

下午,表妹要我带她上街。刚出门我想今天我得计划着花钱,不然钱会不够用的,我带着表妹到处东张西望,表妹一会想买这,一会又想买那,我说不行你只能买十元以内的东西,看到街上那么多的好东西,我也只好强忍着不买,正在我们准备回家时,我突然发现了一只我特别喜欢的可爱的小白兔,如果我买下了这只小白兔,那么就没有钱买晚餐的菜了,我犹豫了好一阵子,后来就想别管那么多,先买下再说,当我抱着小白兔回家时,妈妈问你晚餐的菜买了吗?我说没钱了,妈妈说那我们晚上就不吃了?想想中午我炒的菜、想想我炒菜时的那个手忙脚乱、想到没有钱买晚餐的菜时,我向妈妈说:“其实当家的滋味也不怎么样,今天我当家到此为止,以后我不再抢着当家了!”爸爸听后哈哈地大笑起来,妈妈说:“你真的已体会到了当家的不容易?”我连忙直点头,妈妈说:“你现在的任务是好好地多学知识,锻炼好身体等到将来长大了再当家吧!”。

通过今天的当家,我体会到了妈妈每天上班都很忙,还要做那么多的家务事,真是不容易,以后我要多多体谅爸妈!

第12篇

我学会了做饭

当我看见奶奶在做饭时,我就回想起我第一次做饭时候的情景。

当时,我一共做了三道菜,第一道是“牛心白菜”。第二道是“炒胡豆”。第三道是“炒豌豆”。

第一道菜需要的材料是白菜一个。先用刀切一点,然后扳下来,这样连续几次,就扳好了。再用刀切成小块。切完以后,我自己都觉得好笑,那白菜片大的大,小的小。再倒在清水里洗,洗完以后,再放在盆子里,等水干了以后,就可以炒了。加点味精、盐,再不停地翻炒,“牛心白菜”就做好了。第二道菜非常好做,放一些胡豆在清水里洗,再在锅里倒一点油,把胡豆也不停地翻炒,过了几分钟,“炒胡豆 ”就做好 了。第三道菜和第二道菜的过程是一样的:拿一些豌豆放在清水里洗,再在锅里倒一点油,把豌豆放在锅里不停地翻炒,过了一会儿,“炒豌豆”就做好了。

怎么样?我还可以吧?